1651 莲花手菩萨像
西藏西部 11-12 世纪
合金铜 嵌松石 高 26 厘米
RMB: 300,000-350,000
纪录:纽约佳士得拍卖专场:Indian And Southeast Asian Art
此像是观音菩萨早期的一种造型样式,因手执莲花为其形象重要标识,所以一般被冠以“莲花手菩萨”之名。菩萨
全身站立,身体略向左倾,臀部右扭,体态优美,且富于动感。头戴三角形三花冠,中央花瓣上安化佛,头顶束高
发髻,余发编成粗硕的发辫垂于两肩,耳边饰花瓣,耳下垂花瓣形耳饰。面形长圆,脸颊饱满,下颏短突,浓眉大眼,
眉间饰白毫。躯体修长健硕,双肩圆阔,胸肌高隆,大腿粗壮有力。上身饰项圈,左肩斜披络腋及仁兽,下身着兜
蒂式长裙,腰间束带,手臂及腕间饰有钏镯,周身披大花环。下裙薄透贴体,突出大腿肌肉及骨骼的变化,其上刻
各种花纹图案。右手向上抬举,手心向外,结施无畏印,表示能消除众生恐怖,给予众生安慰,左手下垂执莲茎,
莲花盛开于左肩。黄铜铸造,铜质莹润光亮,躯体保持黄铜本色。背后有榫凸出,说明原来配有背光。
此像从整体到局部,从风格到工艺,体现了后弘初期西藏西部地区造像的鲜明特点。但其风格明显渊源于克什米尔
艺术,与同一时期克什米尔造像极其相似。如菩萨修长而健硕的躯体、头部的三角形大花冠、全身鼓胀的肌肉、周
身披挂的大花环、合金铜材质,以及鱼肚形的眼睛等特征,在同一时期克什米尔造像上十分常见。特别是这种造型
样式和风格的莲花手菩萨像在同一时期克什米尔地区也十分流行,目前有不少实物遗存下来,如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西藏布达拉宫等地都有收藏。这些造像充分展现了克什米尔造像迷人的风采和魅力,也为我们呈现了此像艺术风格
的历史源头。
对于目前遗存的藏西风格造像,学术界认为存有三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纯粹的克什米尔作品;再一种是克什米尔
工匠在藏西地区所造;第三种是藏西仿克什米尔风格作品。虽有如此分类,但因各人识见的不同,往往在一尊具体
造像的判断上会出现不同的结果。笔者认为此像属于第三种类型,理由有四:一是菩萨面部表现的域外审美特征不
明显;二是全身的肌肉不如克什米尔造像鼓胀;三是菩萨的衣裙及装饰上没有出现特别讲究的红铜及白银镶嵌纹饰;
四是局部的刻画及工艺较克什米尔造像简略。尽管如此,但我们丝毫不可低估它的文化和艺术价值,因为在它身上
不仅蕴藏着丰厚的历史和宗教文化内涵,而且展现了藏族先民的审美情趣与追求,闪耀着藏族先民的智慧光芒,同
时也反映了古代西藏与克什米尔地区密切的文化艺术交流。透过这尊造像,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千多年前生活在阿里
高原的藏族先民淳朴善良、勤劳睿智的真实面貌。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此像左肩上披有一个形似山羊的兽头,佛教称之“仁兽”。它的来历在清代工布查布的《造
像量度经续补》有明确记载:“仁兽,梵云‘吉哩’、‘斯那’、‘萨辣’,华翻‘黑脊’,盖因其毛皮而称之耳。
常见西番国岁贡物件有此兽皮,形似山羊而小,毛短薄,色多微黄,脊毛纯黑色。天性最慈,为人忘已。据使者言,
捕时不需猎围,惟二人执兵,寻其栖处,既望见,诈为相斗状,喊声对骂,且作挥兵相击势。此兽见之,以为相害,
遂欲解救,犇至隔立二人之间,至死不去,遂得而刺之。本朝官译名谓之‘仁兽’。其披法,则向外,头前尾后,
斜披左肩上。以头皮遮着左乳,而将右边后腿皮从像之背后由右腋下挽过,至像之前,与右前腿皮互相交盘缚之。”
这种装饰在明清的观音和弥勒菩萨像上仍十分常见,几乎成了一种必备的装饰。
参阅:1、2013 年 3 月纽约佳士得拍卖图录。
2、西藏阿里皮央东嘎遗址杜康殿出土克什米尔风格铜莲花手菩萨像。
3、2008 年北京瀚海秋拍 12 世纪藏西风格铜莲花手菩萨像,高 46 厘米。
参阅 1 参阅 2 参阅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