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lan 发 刊 词
2012 年 9 月于东京
班”的600名学员,以及后来日研中心1000多名毕业生大都成为中国
日语教育和中日各层面交流的领袖人物和栋梁之才,他们秉持“大平班”的精神气质,开创现代中国的日语教育事业,为中
日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现在,他们天各一方、年龄不同、职业有异,但都动情于“大平班”的美好回忆,强调“大平班”
的历史功绩和对自己人生的意义。
今天,在中国的日语教育和中日交流界赫赫有名的人士汇聚在本刊,与我们分享一段弥足珍贵的集体记忆,藉此,
“大平班”学员可以重温师生和同学情谊,他们的学生以及他们学生的学生加上成千上万的日语教育者、学习者可以学习先
辈的人生经验,感受中国日语教育的发展历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本专集的发行确实是中国日语教育界的一件盛事,我们期
待能够为促进中国的日语教育和中日交流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接受采访的人士大都提到一个名字:佐治圭三。他是“大平班”的日方主任,如果说已故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是“大平
班”的倡导者,那佐治圭三就是“大平班”的实务担当者,即操盘手、班主任。在“大平班”正式实施前的1979年,他就前来
中国培训日语教师,从1980年到1985年“大平班”实施的5年间,他辞去在日的工作,携夫人常驻中国,投身到“大平班”
的教务之中,深受“大平班”学员的爱戴,其人格魅力感染并影响了众多学员的人生观和事业观。当我读到本专集的后半段
时,我已确信,“大平班”其实是佐治圭三的“大平班”,当我通过“大平班”学员的讲述,寻找“大平班”的精神气质的时候,
我发现“大平班”的精神集中体现在佐治圭三身上。接受采访的“大平班”学员强调,由佐治圭三所体现的这种精神在于敬业
和热情,读者诸位可以通过阅读本专集来感受和体会。
我想与各位分享的是,昨晚我在阅读佐治圭三先生回忆 “大平班”的一篇文稿时,看到佐治圭三先生引用大平正芳首相
的话,强调举办“大平班”的主旨在于“人与人的心的连接、沟通、交流”(人と人との心のつながり)。我以为佐治圭三先
生全心身投入到“大平班”,所表现出来的敬业和热情,其实是在致力于“人与人的心的连接、沟通、交流”,这句话反过来
说就是,佐治圭三先生致力于实践大平正芳首相“人与人的心的连接、沟通、交流”的宗旨,所以把“心”和“身”都投入到
“大平班”,奉献给了“大平班”学员,以至于“大平班”学员深切地感受到了来自于佐治圭三先生“内心”的连接、沟通、
交流的愿望和张力,以至于用“心”来回馈,以至于终生难忘。
“大平班”结束已经27年了,佐治圭三先生去世已经5年了,当年的“大平班”学员或声名远播,或著作等身,或桃李
满天下,但他们都难以忘怀一个名字——“佐治圭三”,只因为当年这个来自于日本关西的人曾用“心”与他们交流。这就
是“人与人的心的连接、沟通、交流”的力量。
当年,“大平班”的学员们回到各自大学,身体力行地实践“大平班” 的教育思想、方法的同时,也一定潜移默化地传承
着“大平班”和佐治圭三的精神遗产。
此刻,我在东京的办公室里撰写这篇发刊词。不远处就是掀起钓鱼岛风云的石原慎太郎所供职的东京都厅,街头不时
有抗议中国的示威活动,电视上不断播放着中国青年人抗议日本的激烈示威活动——我想起了佐治圭三。既然我们如此这般
与日本纠结在一起,既然我们无法全部清除石原慎太郎们,为了和平,为了繁荣,为了生活能够继续,为了事业能够开展,
我们应该信奉“人与人的心的连接、沟通、交流”的力量,高扬佐治圭三的精神,培养更多的日本的佐治圭三和中国的佐治
圭三,让佐治圭三们战胜石原慎太郎们。
“大平班”与佐治圭三的精神遗产
发行人 岳立柱
本刊《中国的日语教育》专集发行以来,受到中国日语教育界的
广泛好评。在发行的过程中,不断地听到老师们提到“大平班”,评价
其为“中国日语教育的黄埔军校”,经过深入了解,切实感受到“大平
班”对推动中国的日语教育所发挥的历史性作用。以推进中日交流为
己任的本刊,决定在《中国的日语教育》专集发行的基础之上,继续
编辑发行《“大平班”的前世今生》专集。本刊力图翻开中日教育协力
合作堪为典范的一页,重温那段为中国的日语教育奠基的历史,激发
我们思考其中蕴含的意义,从而激励我们在推动中日交流的道路上奋
力前行。
在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以及中国日语教育界许多先辈的大力支持
下,本刊成功采访了当年“大平班”及作为“大平班”延续的日本学研
究中心学员的代表性人士。以他们为代表的出身于当年“大平
2012 年 9 月于东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