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影像艺术专场

发布时间:2021-12-17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又見—影像艺术专场

在中国现代摄影的发展进程中,摄影社团在民国时期作为推动摄影发展的重要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在摄影社团发展的历史上,作为摄影最早在中国上岸的地点之一,上海诞生了中国第一个业余摄影团体精武体育会摄学部,是在 1913 年。与此同时,作为具有消费能力的城市中产阶层,发现摄影社团是他们掌握摄影新知、展开交际、增进社会资本的最佳媒介,因此不少经济上有余力者,踊跃加入当地摄影社团。而成立宗旨各异的各式民间摄影社团,通过丰富多彩的摄影活动,尤其是在艺术摄影方面的较为深入的探索,给中国摄坛平添了几分光彩。中贸圣佳 2021 秋拍影像艺术专场“民国艺术摄影与团体”专题,试图以民国时期散布在北京、上海与南京的摄影社团中的摄影实践为考察对象,审视民国时期的摄影实践。北平是当时知识分子较为集中的城市。成立于 1924 年的北平光社,有如刘半农这样的参与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学者为摄影理论上的指导,因此在摄影美学风格上具有比较明显的画意摄影特质。这种美学倾向在汪孟舒与钱景华的两幅颇具画意摄影风格的作品中体现得比较清晰。而成立于 1945 年的北平摄影学会的美学追求,随着时代的变迁,其摄影美学观也有变化,似乎... [收起]
[展开]
又見—影像艺术专场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是一家国际综合性拍卖公司,成立于1995年,具备国家一类文物拍卖资质。中贸圣佳总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25号北京汽车大厦17层,并在上海、广州、香港、台湾、日本及北美多地区设有办事处。
文本内容
第1页

又见

—影像艺术专场

RESEE-A Collection of Photography

RESEE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 798 艺术区

A04·圣曦中心三层

+86 10 64156669∣www.sungari1995.com

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

上海展览中心

20

影像艺术专场

中贸圣佳 2021 上海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2021 SUNGARI AUTUMN AUCTION SHANGHAI

A Collection of Photography

上海展览中心

Shanghai Exhibition Center

上海市静安区延安中路1000号

1000 Yan'an Middle road,

Jing'an District Shanghai

第3页

又见—影像艺术专场

Resee—A Collection of Photography

因疫情原因,展拍时间待定。具体日期请关注中贸圣佳

官网、微信公众号及中贸圣佳小程序公告通知。

上海展览中心 东一馆一层

拍卖第二日 C 厅 14:00

Lot 8001 - 8282

第4页

在中国现代摄影的发展进程中,摄影社团在民国时期作为推动摄影发展的重要方面,占有举足

轻重的历史地位。

在摄影社团发展的历史上,作为摄影最早在中国上岸的地点之一,上海诞生了中国第一个业余

摄影团体精武体育会摄学部,是在 1913 年。与此同时,作为具有消费能力的城市中产阶层,

发现摄影社团是他们掌握摄影新知、展开交际、增进社会资本的最佳媒介,因此不少经济上有

余力者,踊跃加入当地摄影社团。而成立宗旨各异的各式民间摄影社团,通过丰富多彩的摄影

活动,尤其是在艺术摄影方面的较为深入的探索,给中国摄坛平添了几分光彩。

中贸圣佳 2021 秋拍影像艺术专场“民国艺术摄影与团体”专题,试图以民国时期散布在北京、

上海与南京的摄影社团中的摄影实践为考察对象,审视民国时期的摄影实践。

北平是当时知识分子较为集中的城市。成立于 1924 年的北平光社,有如刘半农这样的参与了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学者为摄影理论上的指导,因此在摄影美学风格上具有比较明显的画意摄影

特质。这种美学倾向在汪孟舒与钱景华的两幅颇具画意摄影风格的作品中体现得比较清晰。

而成立于 1945 年的北平摄影学会的美学追求,随着时代的变迁,其摄影美学观也有变化,似

乎显示出更为浓厚的纯粹摄影的倾向。张印泉与刘光华的展出作品在追求影像的纯粹性方面具

有明显的一致性。

近代以降,随着其在经济上的发达,上海成为了中国最大的摄影图像生产与消费场所。上海以

其强烈的都会性,激发摄影家们的探索摄影语言与风格的强烈欲望。上海可以说是摄影现代性

的发源之地。上海,为摄影的发展与摄影语言的创新提供了最好的机会。摄影,在为上海型塑

了历史形象的同时,也为中国的新视觉文化传统提供了新的材料与案例。

从摄影社团的角度看,专题中中华摄影学社(华社)、黑白影社、上海摄影学会、鹰社等社团,

以其既包容画意摄影美学,又追求现代主义风格的气度,展现出较为强烈的现代主义追求。这

种追求,既呈现了都市与摄影的互动,也展现了当时摄影创作的活跃与繁荣。

光社成立后,北平上海间的摄影交流时有发生。1928 年,中华摄影学社(华社)成立,结成

了社团的上海摄影人,以比光社更为现代的姿态跃登中国摄影史舞台。华社中坚人物郎静山,

以运用暗房特技图绘山水风景的“集锦摄影”驰名中外,但其并非只是永远在暗房里操纵影像

的产生,摄取纯粹影像也是其追求目标,这次专题的作品就是证明。郭锡麒的风景摄影,着力

于景色之美的展现,而上海文艺跨界达人丁悚,则以罕见的倾斜构图来展现水中长桥的连绵。

此次专题的三人的作品风格各异,但却可以此确认华社在摄影美学上的包容性。

一民国艺术摄影与团体

追寻摄影现代性

文 / 顾 铮

第5页

1929 年,胡君磊发起上海摄影会。此次专题胡君磊、刘旭沧与黄仲长三人的作品中,尤以刘旭沧的摄影语

言运用较为自由,视角选择与光影构成等都体现了他对于现代摄影美学的理解与追求。

而成立于 1930 年的黑白影社,是由更为年轻且更富有朝气的年轻摄影爱好者组成,因此其追求也更鲜明,

更现代。其中如陈传霖、卢施福、穆一龙等人的作品,都以严谨的构图与影调分配,充分传达他们眼中的

江南风景的诗意。而刚刚走上摄影之路的司徒怀(沙飞),其作品《倒影》也难得展示其摄影的抒情的一面。

画家何铁华的女性肖像照片,以明快的影调与仰视的视角,尝试展示民国时代的女性风貌,同时也出示了

摄影者自身的审美趣味。张景琠的《蹭蹬》以逼近仰视的角度呈现了新奇的视觉感受,体现出现代主义摄

影对他的影响。画家叶浅予与吴印咸则擅取局部光影之妙,既展示他们对光影的敏感,也从对于小景局部

的凝视出示对日常景观的新鲜感。

1936 年成立于上海的“鹰社”,可能是比较明确地承认由摄影器材经销商赞助的社团。花卉蔬果一直是静

物摄影的重要主题与对象。“鹰社”创始人金石声的展出照片,秉承其一贯的构图严谨的原则,加上明快

的光影造型,充分体现了他在后来的摄影实践中贯穿始终的美学追求的初心。

1927 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政府机关里有不少要员喜摄影,如褚民谊、甘乃光等。首都各机构也有一些

知识分子热衷摄影,因此南京的摄影活动也颇显活跃。其中南京美社,作为摄影社团有较强的存在感。留

法雕塑家张充仁的摄影实验更为激进,他以当时堪称前卫的中途曝光手法营造出了线条抽象的画面。此一

手法曾经被曼雷在巴黎广泛运用于肖像摄影中。屠哲隐的照片《兆丰公园》,虽然具有纪念照的品格,但

其同时具备的文献性赋予了照片以纪实的性质。

而此次专题的庄学本与画家刘海粟,虽然不属于某个特定团体,但他们的具有明显艺术追求的作品,也反

映出摄影在当时社会各阶层中的影响。他们的作品虽然各有不同的着眼点,却也体现了对于摄影的不同认

识与各自独特的美学趣味。

专题中的这些摄影家的活跃时期为上世纪20到40年代。这个时期是中国现代摄影逐步形成自家面目的时期。

这是摄影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摄影的各种可能性经过实验与实践而获得确认的时期。因此,能够聚

焦这个时期的以摄影社团为重点、以艺术摄影为主要追求的摄影现代性探索,或许能够更清晰地掌握到一

些摄影现代性探索与追寻的线索与内在逻辑。

另外有一点或许也很值得注意的是,民国艺术摄影既是现代性追求的结果,同时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成

果之一,这可从刘半农这位五四健将对于北平光社的深度介入得到证明。也许我们可以借用上海学学者周

武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京沪学者共谋之说,从北平光社与上海华社的互动及其结果,来加深对于民国摄影

的认识,那就是民国摄影在相当程度上是京沪摄影者共谋的结果之一。

第7页

北京光社是中国第一个摄影艺术团体。它是受新文化运动影响下的一代文化人与摄影艺术结

缘的同好组织,社员不足三十人,活跃于当时中国政治、文化的中心――北京,活动时间不

到十年。它于 20 世纪 20 年代初举起摄影艺术的旗帜,以卓著的创作成绩和论著,揭开了中

国艺术摄影发展的帷幕,把摄影推上艺术的舞台,培养了中国第一代摄影艺术家,做出了开

拓者卓著的贡献。

1919 年,北京大学的摄影爱好者,由黄振玉(黄坚)和陈万里倡议,在校内举办了第一次

摄影作品展览,以后每年举办一次展览。1923 年冬,大家觉得有发起组织一个团体的必要,

于是由陈万里、黄振玉、吴辑熙、褚保衡等在一起商议,订立简章、征收会费、订阅摄影书

报,正式成立摄影组织,定名为“艺术写真研究会”,这就是中国第一个摄影艺术团体――

光社的前身。1923 年冬,当时会员只有黄振玉、陈万里、吴辑熙、钱景华、吴郁周、刘玄虎、

老焱若等七八人,当时没有固定的会址,初设通讯处于达智营,后借平安里陈万里的住所,

1926 年夏迁至东斜街汪孟舒寓所。

早期会员都是在北京大学任职的,组织起来以后,“不断地开会讨论、研究,互相观摩作品。

在当时,七八人的力量虽是脆弱,七八人的呼声虽属微细,七八人的成绩尽觉幼稚而无一可观,

不过依科学的立场,从事于研究摄影之团体,艺术写真研究会,可以说是首先发难的陈陟了。”

后来,由于多数人觉得这个会名太长,于是决定改名光社,对外称北京光社。到 1926 年,

刘半农、汪孟舒、王琴希、郑颖荪、孙仲宽、伍周甫、张云阶、吴仲瓯、徐景宗、周志辅、

李召贻、王筏伯、郭学群、沈麟伯、程知耻、许智方等都加入了光社,社员发展到二十多人,

其中,钱景华、陈万里、老焱若、吴郁周一起被称为“光社四杰”。这时的会员已不再局限

于北京大学,而是名副其实的北京光社了。

光社从成立开始,即着手筹备公开展览有关事宜。自 1924 至 1932 年,光社现可考的展览

共计七次,地点都选择在群众聚集的活动场所――中央公园董事会(今中山公园)旁边的大

厅里,让广大观众自由参观和品评展品,这种改革,在当时是一种大胆的创举。每届影展举

办时,前往参观者都达万人以上,盛况空前。当时北京、天津的许多报刊、画报,都争相刊

登光社作品。

第一次影展结束后,陈万里从展览中选出 12 幅,编辑、出版了中国第一本摄影艺术作品集《大

风集》。第四次影展后,光社编成《北京光社年鉴》第 1 集,于 1928 年 1 月 1 日出版,16

开本铜版精印 1000 册,当年就销售了 800 余册,年鉴指出了光社的宗旨和历史。1929 年 1

月 1 日,《北平光社年鉴》第 2 册出版,印 1000 册。光社的著述除两册年鉴外,刘半农出

版了《半农谈影》,陈万里出版了《民十三之故宫》《故宫图录》,以及光社成员的一些短

篇文章。

北京光社

第8页

民国艺术摄影与团体 Art Photography And Group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6 影像艺术 Photography

8001

汪孟舒  绵绵瓜瓞

银盐纸基 1927

19×28cm.

RMB: 30,000-50,000

WANG MENGSHU GREEN MELON

Gelatin Silver Print

出版:《北京光社第四次照片展览会目录》第 58 号作品,1927 年。

说明:此幅作品为北平光社的重要成员汪孟舒拍摄的《绿瓜》。

照片以柔焦镜头拍摄,南瓜朦胧柔美、姿态各异、趣味十足,颇

有瓜熟蒂落、丰收富足的意味。照片背后有著名摄影史学者陈申

的铅笔提拔,“此照为汪孟舒之《绿瓜》二十年前沟于上海东台路。

陈申谨识,甲午年夏。”汪氏摄影原作十分稀见,此幅照片品相

完好,是民国艺术摄影中的佳作。

汪孟舒(1887-1969),名希董,江苏苏州人。古琴家、书画家、

毕业于京师农工商部高等实业学堂机器专科。1926 年起为光社

联络人。

8001

第9页

7

8002

钱景华  清晨

银盐纸基 印章 1930 年代

20×27cm.

RMB: 10,000-15,000

QIAN JINGHUA EARLY MORNING

Gelatin Silver Print, Seal

说明:清晨的公园中,树木葱葱,长椅隐藏在雾气的朦胧之中,

静谧、安静、引人遐想。这幅作品仿佛一幅印象派的油画,美不

胜收。照片除暗部泛银外,品相基本完好,是民国画意摄影中的

佳作。

8002

钱景华,江苏常熟人。即钱汉阳,字镜湖,改字景华。日本大阪

高等工业学校机械科毕业。曾任北洋铁工厂机器师、北京度量衡

制造所所长、天津裕大纱厂机械技师等职。1921 年钱景华在家

乡江苏常熟组织摄影 团体“乐社”并与俞采生共同举办了中国摄

影史上最早的联合影展。1924 年钱景华参加北大摄影团体 ( 北京

光社的前身 ) 举办第一次摄影作品展览,1926 年积极参与光社的

组建,与陈万里、吴郁周、老焱若并称为“光社四杰”1927 年 ,

在北京太平仓天平里 21 号 , 钱景华发明了景华环象摄影机 , 从此 ,

开创了中国机械相机制造之先河。

第10页

1945 年 8 月 15 日,抗战胜利后,张印泉、蒋汉澄、刘光华、张卓人等一批北京籍摄影家联

合发出“成立北平摄影学会的倡议书”。1945 年 9 月,在东城米市大街青年会召开了北平

摄影学会成立大会,张印泉被推举为主席,蒋汉澄为副主席,张印泉、蒋汉澄、李藜轩、刘

光华、张卓人、李鸿栋、寿祝华为常务委员。学会以“普及和提高摄影艺术,促进北平摄影

事业的发展”为宗旨。学会下设二个小组,一个小组是摄影理论研究组,由张印泉、蒋汉澄、

李藜轩三人负责,第二个小组是摄影艺术创作组,由张卓人、寿祝华、毛敬伦、毛崇伦四人

负责。大会结束后,全体会员在青年会大楼的楼顶合影留念。学会成立不足一年时间,会员

发展到六十多名。会员中有著名的摄影家、大中学校的师生、照相行业的摄影师以及北平的

摄影爱好者。

1945 年 9 月下旬,在中山公园的来今雨轩,北平摄影学会第一届影展开幕,200 幅作品参展。

影展受到了北平市民的热烈欢迎,参观者络绎不绝。为了给北平医疗部门捐款,参展的作品

均标价出售,社会各界人士在参观影展的同时,纷纷解囊购买。1947 年,在中山公园的上林春,

学会举办了北平摄影学会第二届影展,展出 200 余幅摄影作品,皆为抗战胜利后拍摄。解放

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统治的北平通货膨胀,市民生活艰苦,有几幅作品的题材紧跟时代步伐,

较深刻地揭示了北平社会的黑暗。

北平摄影学会每月会搞一次摄影讲座,学会主席张印泉、蒋汉澄为主讲老师,授课内容主要是:

彩色摄影的发展趋势、如何选择摄影的创作题材、照相器材的构造及其使用、黑白胶片的冲

洗及暗房制作等,讲座受到了学会内外的一致认可。

北平摄影学会属民间摄影组织,为了取得合法身份,学会曾多次向民国北平政府提出注册申

请,均未得到批复。学会在二届影展之后,由于没有合法的护身符,所有的会务活动处处受阻,

无法继续维持,1947 年底,北平摄影学会被迫终止了一切活动。

北平摄影学会从成立到停办,前后仅存活两年多的时间,但学会举办的摄影展览、摄影讲座、

组织创作等一系列活动,为北平培养了一批摄影人才,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这一批人才为北

京的摄影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北平摄影会

第12页

民国艺术摄影与团体 Art Photography And Group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10 影像艺术 Photography

8003

张印泉  长城

银盐纸基 印章 1930 年代

21×25.5cm.

RMB: 15,000-20,000

ZHANG YINQUAN GREAT WALL

Gelatin Silver Print, Seal

说明:在民国时期“长城”一直是摄影师镜头下的热门场景。或

用广角俯拍表现其蜿蜒起伏,或者用长焦压缩景深拍摄其威严厚

重。但极少有摄影师会用柔焦镜头拍摄这个硬朗的景观。而张印

泉就另辟蹊径,他使用柔焦镜头,使得画面视觉变得奇幻与复杂,

引人遐想。照片品相完好,背面带有张印泉印章。

8003

张印泉(1900-1971),在 1918 年即对摄影产生兴趣,在习画同时,

狂热地钻研摄影技术。1928 年开始发表摄影作品,早在 1931 年

就于北平举办了第一次影展,其作品还被国际摄影沙龙和国际摄

影年鉴选用。其早期作品追求“纯美、诗意、画意”的纯艺术倾向,

后来明确提出“明朗、简洁、生动、有力”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并以《力挽狂澜》(曾名《努力的舟人》,1935 年摄)、《前进》

(曾名《曳》,1935 年摄)、《劳作》(1936 年摄)等作品实

践自己的理论。

第13页

11

8004

刘光华  北平风景(2 张)

银盐纸基 印章 1930 年代

25×17cm.

RMB: 10,000-15,000

LIU GUANGHUA PEKING SCENERY (2 PIECES)

Gelatin Silver Print, Seal

说明:为民国摄影师刘光华拍摄的北京颐和园万寿山与天坛祈年

殿。摄影师把框中框构图运用到了极致。照片艺术感极强,品相

完美,背后带有刘光华的印章。

8004

刘光华,江苏南京人,生于 1915 年,1921 年随父迁居北京,

1936 年毕业于北平私立大同中学。在求学期间,他就开始接触

摄影,作品先后发表于《摄影画报》、《飞鹰》、《华昌摄影》

等民国著名摄影刊物。建国前其作品在国内外各种沙龙竞赛中获

奖;1945 年抗战结束后,他与张印泉、刘旭沧等人创办“北平

摄影学会”,同年举办该学会第一届展览并担任评委。建国后,

曾先后担任北京卫生局摄影组组长等职务。代表作品包括《春水

双凫》、《优游》、《风尘仆仆》等。

第14页

1930 年元旦,黑白影社成立,以“共同从事研究艺术摄影”为宗旨。

黑白影社是培育摄影家的摇篮,为中国的摄影事业培育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在成立的八年中,

共有社员 168 人,会员有吴印咸、吴中行、卢施福、敖恩洪、叶浅予、荣毅仁、司徒怀(沙

飞)、毛松友、王劳生、魏南昌、沈昌培、刘体志、刘澄、吴寅伯等人。其中,大部分社员

来自上海本地,也有浙江、江苏、广东、北平、天津、南京、广州、香港、澳门等地的社员,

分布在新闻、电影、教育、法律、工商、金融、宗教、医务、军界、政界等社会各界,这些

自习摄影者经过黑白影社的洗礼,后来成为我国著名的摄影家。

八年中,黑白影社举办过四届黑白影展、两次陈传霖、卢施福联合影展、吴印咸个人影展和

沙飞个人影展。出版了《黑白二届影展》《黑白三届影展》《黑白四届影展》《陈卢影集》《黑

白影刊》,原打算把《黑白影刊》作为季刊,因淞沪抗战,仅出版了一期。

摄影理论家吴印咸、敖恩洪、毛松友、卢施福、陈传霖、聂光地、林泽苍等人,撰写了多篇

学术性的文章。黑白影社经常组织社员参与国际赛事,其中聂光地、吴中行、卢施福、陈传霖、

吴印咸等人的作品,曾多次参加英、法、美等国举办的国际摄影展览,陈传霖等人被吸收为

英国皇家摄影学会会员。

在成立的八年里,黑白影社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这是影社执行委员陈传霖、聂光地、卢施福、

向慧庵、丁升保五人的共同努力所取得的结果。值得一提的是,从影社创办到淞沪抗战之前,

陈传霖不仅为影社出力,还要自费支撑影社的日常开销,处理影社的大事小情,持续八年。

20 世纪 30 年代,黑白影社是全国最活跃的摄影团体。它为我国摄影事业做了很多看得见摸

得着的事,并为中国摄影史留下了宝贵的文献资料。黑白影社由崇尚美术摄影到推崇纪实摄

影,印证了摄影就是要紧紧追随时代风向;陈传霖、聂光地的摄影纪实性理论开创了中国纪

实摄影理论的先河,并由沙飞、吴印咸、林泽苍等众多社员在抗战中实践。

黑白影社的伟大在于它能从美术摄影中自拔,也在于它能从民族危难中感悟出摄影的真谛。

黑白影社

第15页

13

8005

陈传霖  征之疲乏

银盐纸基 1936

25×35.5cm.

RMB: 15,000-30,000

CHEN CHUANLIN EXHAUSTION

Gelatin Silver Print

出版:《陈卢影集》1936 年。

说明:这幅《征之疲乏》是陈传霖动物题材摄影的经典之作,两

次出版于摄影师的重要作品集中。在这张作品中,陈传霖对于动

物的表达并不在于表现其体态,而是用抓拍的手法,表现动物瞬

间的神情与状态。陈传霖在《美术摄影的指针》一文提到他拍摄

动物的诀窍:“动物之题材为摄取之目的物。此项工作必须得到

动物之好意,并用忍耐之心等待机会,方能产生趣味的作品”。

这是一张难得的民国艺术摄影佳作。品相完好。

陈传霖(1897-1945),江苏镇江人。1930 年与林雪怀、林泽沧、

聂光地等在上海创办“黑白影社”,先后举办过 4 次摄影展览,

编辑出版过《黑白二届影展》、《黑白三届影展》、《黑白四届影展》

三本画册;以及《黑白影集 1934》、《黑白影集 1935》、《黑

白影集 1936-37》三本作品选集,选集中的英文小引均由陈传霖

撰写;1936 年 7 月,创办了《黑白影刊》,原定为季刊,由于

抗日战争临近,刚刚创刊的杂志被迫停刊;1936 年, 陈传霖与

卢施褔先后在上海青年会和上海大新画廊举办双人的摄影展览,

还出版了《陈卢影集》。他的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入选国际

沙龙近百幅,并获英国皇家摄影学会会员。他提倡使用小型相机,

主张摄影一定要写实,应该拍摄“易逝的景物”。他的作品题材

多样,以单纯和生动自然见长,在影坛中别开生面,独具一格。

8005

第16页

8006

卢施福  黄山(2 张)

银盐纸基 印章 1930 年代

小:13×9cm.;大:9.5×14.5cm.

RMB: 8,000-15,000

LU SHIFU MOUNT HUANGSHAN(2 PIECES)

Gelatin Silver Print, Seal

8006

说明:摄影大师卢施福摄制的黄山风景两幅。卢氏擅摄黄山,

1931 年卢施福第一次登上黄山摄影,在以后无数次登黄山拍摄

的过程中他渐渐地将黄山视为了知己。卢施福镜头下的黄山不只

是简单的风景记录或者中式画意的呈现,而是更多地表现人与自

然的一种关系,这种关系不是局限在处理好的画面中的人和景物

间所谓构图的关系,而是要表现自己(作者)与画面之间的关系。

照片艺术感强,品相完好,是民国黄山摄影中的佳作。

卢施福(1898-1983),又名克希,广东中山人。“黑白影社”

的执行委员,美国摄影学会会员,曾任中国摄影学会理事。卢施

福 1918 年开始学习摄影。1928 年在上海担任医生期间,晚上常

常通宵达旦地研究暗房工艺。他对静物、人像、风光摄影,以及

暗房工艺都有深刻研究,拍摄最多的还是风光照片。他还是第一

个攀登黄山的著名摄影家之一,为“黄山派”摄影重要代表人物。

上世纪三十年代曾在上海等地举办过十多次个人影展,并和郎静

山、陈传霖等举办过摄影群展。

民国艺术摄影与团体 Art Photography And Group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14 影像艺术 Photography

第17页

8007

卢施福  大显身手

银盐纸基 签名 1948

22.5×29.5cm.

RMB: 20,000-30,000

LU SHIFU SHOW OFF

Gelatin Silver Print, Signed

8007

说明:《大显身手》是卢施福人像摄影的经典作品,摄影师利用抓

拍的手法,将渔夫的那种娴熟老练拍得淋漓尽致。照片原底洗印,

清晰度佳,品相完好,正面卡纸带有摄影师签名与赠言。

15

第18页

民国艺术摄影与团体 Art Photography And Group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16 影像艺术 Photography

第19页

17

第20页

民国艺术摄影与团体 Art Photography And Group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18 影像艺术 Photography

第21页

19

8008

聂光地  自制风景艺术摄影小样三册(266张)

银盐纸基 印章 1930 年代

小:3×4cm.;大:19×7.5cm.

RMB: 220,000-300,000

NIE GUANGDI T H R E E S E L F - M A D E

LANDSCAPE ART PHOTOGRAPHY SAMPLES

(266 PIECES)

Gelatin Silver Print, Seal

聂光地在上海 8008

聂光地(1907-1977),燕京大学硕士 , 解放前任中国棉业公司

副经理,解放后该公司解散,去美国定居,1977 年因心脏病去世。

聂光地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活跃在上海的摄影名家,“黑白影社”

的中坚分子,长期担任“黑白影社”编辑股股长,除创作外也长

于摄影技术及理论研究。

说明:为民国时期著名摄影师,黑白影社创始人聂光地拍

摄制作的风景摄影影集,这部名为“自留风景小样”的影

集是其 1930 年代在安徽、浙江、江西、江苏四省旅行时

所摄制。全套分为三册,第一册为聂光地在安徽黄山拍摄

的黄山胜景,内容包括,黄山天都峰、莲花峰、一线天、

蓬莱三岛、云海、西海大峡谷。仙人桥、迎客松、送客松、

接引松、黑虎松等奇景。在此册中聂光地着重表现黄山山

峰的巍峨险峻、云海的气韵绵延、松树的蜿蜒多姿。聂光

地为此运用了各种构图方式,把黄山的险、奇、美拍摄得

淋漓尽致,他还使用了不同种类的相纸来表现不同的景观,

更像是在用风景做一种视觉实验。第二册为聂光地在浙江

与江西各处拍摄的风光与建筑,浙江地区包括绍兴东湖、

兰亭、吼山、大禹陵、驼峰、鵞池、新昌大佛寺、奉化溪

口大桥、千丈岩、雪窦山、天台山中方广寺、百丈坑、嘉

兴南湖、烟雨楼、三塔、双龙洞、杭州西湖、六和塔、黄

龙洞。江西地区包括:庐山文殊峰、仙人洞、鞋山、清玉

峡、万寿山、清凉台等地。这一册中聂光地游览地区非常

之多,他的镜头不仅拍摄到了各处风景名胜与历史景观,

也把江南水乡的款款柔情拍摄得恰到好处。第三册聂光地

来到了江苏南京、镇江、苏州、扬州四地,他拍摄了中山

陵、燕子矶、玄武湖、明孝陵、栖霞山、鸡鸣寺、苏州虎

丘塔、灵岩寺、怡园、镇江金山寺、扬州瘦西湖等地。此

套影集完整地展现了聂光地对于风景摄影的理解与表现,

他的作品带有典型的画意摄影特点,并且十分注重光影在

画面中的作用,使其风景充满一种朦胧细腻的美感,意境

不凡。总体而言,这组聂光地的摄影作品,无论从其艺术

水准、制作品质以及其数量和内容的丰富性上都极具价值。

尤其是聂光地作为民国时期摄影社团的领军人物,在黑白

影社期间他积极组织与参与艺术活动。其作品中所蕴含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他的创作与展览活动对中国本

土艺术摄影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等都有重要的意义,而这

样一组高品质的原作无疑将是相关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珍贵

资料。照片原底洗印,制作精美,照片几乎均带有聂光地

的中文或英文印章,品相完好。

第22页

20 影像艺术 Photography

民国艺术摄影与团体 Art Photography And Group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8009

张景琠  蹭蹬

银盐纸基 1930 年代

24.5×19cm.

RMB: 10,000-15,000

ZHANG JINGTIAN MEET WITH SETBACKS

Gelatin Silver Print

出版:《黑白影集》,1935 年。

说明:此幅《蹭蹬》为摄影师张景琠的代表作之一,收录于黑白

影社的年刊《黑白影集》中。“蹭蹬”的原意指的是负重前行,

比喻遭遇挫折十分艰难的样子。摄影师却对这个词语有了另一种

画面表达。他巧妙地使用了对角线构图,用仰拍的手法把一头负

重前行的驴子拍摄得高大挺拔,虽负重满满,却显得自信昂扬。

张景琠在拍摄这张作品时,正值九·一八事变之后,受到日本侵

略的中国就像一头“蹭蹬”的驴子,背负着民族的苦难,艰难前行,

而张景琠用充满乐观精神的镜头把他对于祖国的期许全部表达在

了画面中。是一张极为优秀的民国艺术摄影作品。

8009

第23页

21

8010

张景琠  画意摄影作品(12张)

银盐纸基 1930 年代

小:15×11cm.;大:34×25cm.

RMB: 70,000-120,000

ZHANG JINGTIAN PICTORIAL

PHOTOGRAPHY (12 PIECES)

Gelatin Silver Print

出版:《黑白四届影展特刊》,1937 年。

说明:这组张景琠民国画意摄影原作,计 12 张,作品题材丰富,风光、

静物、动物、人像皆有涵盖。部分作品背面书有作品及作者信息,其中

不乏张景琠曾在民国各类期刊中发表作品,如刊于《黑白影集》以及《柯

达杂志》的《啁啾》,是作者创作过程较完整的展现。

8010

张景琠,民国业余摄影师,后曾加入美社(南京)与黑白影社,并被推

选为黑白影社研究股副主任(1936-37 年)。作品曾入选上述二社团影展,

并常见于 30 年代的《柯达杂志》《摄影画报》《良友》《美术生活》《中

华月刊》等杂志。40 年代初仍居上海。

第24页

22 影像艺术 Photography

民国艺术摄影与团体 Art Photography And Group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8011

丁陞保  黄山(2 张)

银盐纸基 印章 1930 年代

25.5×30.5cm.

RMB: 15,000-20,000

DING SHENGBAO HUANGSHAN (2 PIECES)

Gelatin Silver Print, Seal

说明:为民国著名摄影家,黑白影社主要成员。丁陞保拍摄的两

张黄山佳作,正面带有摄影师印章。两张作品均为原底洗印,清

晰度佳,品相完好,是民国时期黄山风景的佳作。

8011

丁陞保,城市规划师、设计师,黑白影社骨干,交际股股长,作

品多见于《黑白影集》、《飞鹰》等民国重要期刊。

第25页

23

8012

黄日骧  黄山朝雾

银盐纸基 签名 1930 年代

20.5×30.5cm.

RMB: 10,000-15,000

HUANG RIXIANG HUANGSHAN MORNING FOG

Gelatin Silver Print, Signed

说明:《黄山朝雾》为黑白影社社员,摄影家黄日骧的经典之作,

画面烟波缥缈,层叠之间意境悠远。照片品相完好,是难得的民

国黄山摄影佳作。

8012

黄日骧 (1898-1990),嘉定城区人,1898 年生于嘉定城区西门外,

民国 7 年 (1918),考入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 ( 北京医科大学前

身 ),民国 11 年 (1922) 毕业后任上海同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师,

民国 13 年 (1924) 在沪自设诊所。业余喜好摄影,后加入黑白影社,

多次参与黑白影社展览。

第26页

24 影像艺术 Photography

民国艺术摄影与团体 Art Photography And Group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8013

穆一龙  冬日 / 帆影(4 张)

银盐纸基 印章 1930 年代

11×16.5cm.

RMB: 10,000-15,000

MU YILONG WINTER / SAIL SHADOW (4 PIECES)

Gelatin Silver Print, Seal

说明:为穆一龙民国画意摄影佳作,照片意境深远,艺术感十足,

品相完好。

穆一龙(1915-1987),上海人。曾名庄宏硕。1934 年参加黑

白影社。1946 年后主编《中国摄影》月刊。1948 年参加上海摄

影学会。后任中国摄影学会常务理事。1949 年后任《新民晚报》

美术编辑。作品有《展翅》、《清洁》、《炼焦场上的黄昏》等,

摄影家。

8013

第27页

25

8014

何铁华  旗袍

银盐纸基 签名 1930 年代

23×29.5cm.

RMB: 15,000-20,000

HE TIEHUA CHEONGSAM

Gelatin Silver Print, Signed

说明:此幅作品为何铁华人像摄影,作品用光柔和,人物形态表

情自然安闲,瞬间把握精妙。是一张优秀的民国肖像摄影作品。

品相完好。

何铁华(1909-1983),字树柏,祖籍番禺沙湾,摄影家。何铁

华毕业于上海中华艺术大学,留学日本帝国大学,曾任广州岭南、

兴华、青年会等学校教员;1938 年,在香港开设照相馆;抗战期间,

出入抗日战区摄影,编辑出版《沦陷区名胜摄影集》和《铁华抗

战彩色影集》。其历年的著作有《铁华游日摄影集》、《铁华北

游摄影集》、《艺术鉴赏论》、《新兴艺术论》、《美术摄影学》等。

广州沦陷后,何铁华把《铁华北游影集》改为《沦陷区名胜影集》,

重新选出 240 多幅照片放大义卖;以大公报战地特派员的身份,

到当时广东的所谓“三不管”地区及沦陷区,拍摄大量照片;何

铁华的《中国组训新军》、《配合盟军作战》、《远征印缅》、

《激战百莫》等照片,分别载入 1947 年出版的《中国抗战画史》

和《印缅远征画史》中;日寇投降后,何铁华在国民党第五军驻

上海办事处做宣传工作。1948 年,何铁华到台湾,后移居美国,

在夏威夷开办“铁花禅艺术学院”,从事中国画和印象派画的创

作和传授。

8014

第28页

26 影像艺术 Photography

民国艺术摄影与团体 Art Photography And Group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8015

司徒博  远眺

银盐纸基 印章 1930 年代

24×30.5cm.

RMB: 20,000-30,000

SITU BO OVERLOOKING

Gelatin Silver Print, Seal

说明:此幅《远眺》是少见的民国摄影家的自拍照,画面中的司

徒博坐在山顶眺望,云、山、江汇聚在远方,形成一幅浪漫、豁

达的图景。照片品相完好,左下角带有摄影师印章。是一幅难得

的民国艺术摄影佳作。

司徒博(1889-1976),广东恩平县人。1922 年毕业于日本东

京齿科学校(后改为东京齿科大学),1935 年 5 月被推荐为日

本齿科学会名誉会员,1919 年在上海开业时创办了中华全国齿

科医学会,同时编印《中华全国齿科医学学报》,1923 年又创

立群众性组织—中国保牙会。酷爱摄影,与其宗亲沙飞均为上海

著名摄影社团黑白影社的成员之一。

8015

第29页

27

8016

司徒怀(沙飞)  倒影

银盐纸基 签名 1930 年代

24.5×35cm.

RMB: 30,000-50,000

SITU HUAI REFLECTION

Gelatin Silver Print, Signed

说明:此幅为罕见的司徒怀(沙飞)投身革命之前,参加摄影社

团时期的沙龙摄影佳作。沙飞利用柔焦镜头把清晨公园中清扫的

日常场景变得朦胧、优雅、充满意趣。照片品相完好,是一张优

秀的民国艺术摄影佳作。

沙飞(1912-1950),原名司徒传,黑白影社期间以司徒怀为名

发表作品。广东开平人。1936 年拍摄发表鲁迅最后的留影及其

葬礼的摄影作品,引起广泛震动。抗战爆发赴太原拍摄采访“平

型关大捷”。1937 年正式参加八路军,领导创办解放区摄影史

上第一个摄影画报《晋察冀画报》,先后担任晋察冀军区新闻摄

影科科长、《晋察冀画报》社主任、《华北画报》社主任等职。

8016

第30页

28 影像艺术 Photography

民国艺术摄影与团体 Art Photography And Group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8017

吴印咸  光影

银盐纸基 印章 1930 年代

23×30cm.

RMB: 10,000-15,000

WU YINXIAN LIGHT AND SHADOW

Gelatin Silver Print, Seal

说明:专业美术院校毕业再加上电影摄影师的身份,使得吴印咸

在摄影时非常讲究光与影的结合,他认为:“光是摄影的父亲,

而影是摄影的母亲,是光与影构成了摄影的艺术。”而此次拍卖

中的这幅《光影》则是吴印咸对摄影艺术深刻理解后创作的作品。

他把镜头对准身边日常的场景,窗边的影子唤醒了“思绪、情感

和如画般的想象”的光线,使得整幅作品韵味十足,成为一张优

秀的民国艺术摄影佳作。

吴印咸(1900-1994),江苏沭阳县人,中国著名摄影艺术家。

1922 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32 年进入上海天一影片公

司任美工师,拍摄过《风云儿女》、《都市风光》、《马路天使》

等名作。1934 年加入上海黑白影社,并在影社举办个人摄影展。

1938 年前往延安,任“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的技术及摄影

负责人,拍摄了《延安与八路军》、《南泥湾》等大型纪录片。

1955 年参加北京电影学院筹建工作,任副院长,兼任摄影系主任。

1970 年任国务院文化组成员、中央五七艺术大学副校长,主持

电影系教学工作。1979 年任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1984 年任

中国人像摄影学会名誉主席。1994 年任中国老摄影家协会名誉

主席。

8017

第31页

29

8018

吴印咸  莲花

银盐纸基 印章 1930 年代

28×21.5cm.

RMB: 10,000-15,000

WU YINXIAN LOTUS

Gelatin Silver Print, Seal

说明:为著名摄影大师吴印咸在黑白影社时期创作的艺术摄影作

品。画面中静谧的莲池,深色的莲叶与洁白的莲花形成鲜明的对

比,更加突出它的圣洁与美丽。吴印咸在民国时期创作了非常多

的莲花影像,包括发表于《黑白影集》里的《莲》以及《中华摄

影学会画报》第五集中的《睡莲》。莲花有“出淤泥而不染”的

寓意,是古今文人非常喜爱的一种创作元素。照片为原底洗印,

意韵深远,品相完好。

8018

第32页

30

8019

叶浅予  河边

银盐纸基 签名 1930 年代

19.5×28.5cm.

RMB: 15,000-20,000

YE QIANYU RIVERSIDE

Gelatin Silver Print, Signed

说明:为著名画家叶浅予的艺术摄影佳作。摄影师使用纪实的手

法,刻画了江南水乡河边浣洗的一位少女的形象,虽为写实却又

使用了柔焦镜头,使得画面更加朦胧唯美,颇有西式油画的美感,

可谓西为中用的经典之作。品相完好。

叶浅予(1907-1995),生于浙江桐庐,是中国现代漫画的先驱,

现代绘画大家,美术教育家。也是民国时期活跃的摄影家,早期

加入上海黑白影社,先后参加该社多次展览。上海著名摄影期刊

《飞鹰》中收录了多幅叶浅予绘制的摄影漫画,十分有趣。为推

动摄影艺术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8019

第33页

31

8020

水祥云  鹤

银盐纸基 1940 年代

24×37.5cm.

RMB: 8,000-15,000

SHUI XIANGYUN CRANE

Gelatin Silver Print

来源:lot8020、8023-8025 为同一藏家旧藏

说明:为黑白影社摄影师水祥云拍摄的《鹤》。是其赠与懷玉堂

主人,台湾著名藏家,陆耀先的礼物。制作精美,品相完好。

水祥云(1906-1988),别号力平,浙江鄞县人。中国公学法律

系毕业、防空学校防空研究班 12 期毕业、中央训练团党政班 6

期结业。1924 年考入上海邮政管理局。爱好摄影后加入黑白影社,

并多次参与影社展览。曾任邮务工会全国联合会理事长、全国总

工会常务理事、国民大会代表、光复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委员等,

经常出席国际劳工大会、国际自由工联及国际邮电工会等世界大

会暨亚洲区域会议,并为省展评审委员。

8020

第34页

32

8021

徐德先  傍晚(5 张)

银盐纸基 印章 1930 年代

小:15×11cm.;大:21×20cm.

RMB: 15,000-20,000

XU DEXIAN IN THE EVENING (5 PIECES)

Gelatin Silver Print, Seal

徐德先(Denby D.S.Hsu),1910 年生,湖北武昌人。先后就读

于上海大同大学、杭州国立艺专,建筑系毕业,资深建筑师。业

余爱好摄影,大学时参加大同大学“无语社”,同时在杂志上发

表摄影作品。民国十四年在上海与同道组织“中国摄影学会”。

民国二十三年开始探索多重曝光技法的摄影创作,此后又探索多

底叠印技法在摄影创作中的应用,习作颇具实验意味,尤其在人

像创作方面佳作颇多,并在 1937《飞鹰》第十三期发表文章及

作品《人像摄影新案》。后加入黑白影社、中华摄影学社,作品

曾收录在《大同摄影集》、《中华摄影杂志》、《飞鹰》、《柯

达杂志》、《黑白影集》等诸多民国摄影期刊中。抗战期间,在

昆明与郎静山等人共同筹组“昆明摄影学会”,任委员。1949

年移居台湾,业余继续从事摄影创作。1950 年在台北中山堂举

办“徐德先黑白摄影展览”,1957 年在台北、台中、台南举办“徐

德先彩色摄影展览”巡回展,1994 年在台湾省立美术馆(现国

立台湾美术馆)举办“徐德先八五摄影回顾展”,2001 年发表《民

国以来的摄影历程—兼谈摄影之我见》。

8021

说明:为民国时期徐德先在杭州等地拍摄的风光摄影佳作,其中

多为傍晚所摄,徐德先利用黑影摄影的技法,使得这组作品的画

面形式极为丰富,亦十分独特。照片意境深远,品相完好。

第35页

33

8022

徐德先  私人风光艺术摄影相册(130 张)

银盐纸基 1930 年代

小:6×4cm.;大:20.5×14.5cm.

RMB: 50,000-80,000

XU DEXIAN PRIVATE PHOTO ALBUM (131

PIECES)

Gelatin Silver Print

出版:《黑白二届影展》,(栏影),1934 年 ;《艺风杂志》,

(渔),1934 年。

说明:为民国时期私人收藏的各地风景民俗相册,其中包含 6 张

民国摄影家徐德先的签名艺术摄影作品,包括《窗外风光》、《浪

淘沙》、《影》(出版中名为“栏影”)、《云海》、《向光明

中挣扎》、《午阳》(出版物中名为“渔”),此六幅作品为摄

影师的代表作,立意新奇、艺术感强,原底洗印,品相完好。另

有北京颐和园、重庆万县、九江庐山、武汉大学等地影像一百余张。

品相完好。

8022

第36页

中华摄影学社(简称“华社”)于 1928 年初成立于上海.但是它的酝酿起始于两年之前,

也是 20 年代在中国影响最大的摄影艺术团体之一。

1926 年和 1927 年,光社的发起人陈万里和黄振玉,先后来到上海。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的“天

马会”在 1927 年举办了第八届美术展览,特辟摄影部展出摄影作品。陈万里和上海摄影家

郎静山等都送了摄影作品参加展出,并在展出期间他们交谈了北京和上海摄影活动的情况,

开始酝酿在上海组织摄影团体,举办摄影展览。黄振玉与郎静山有同窗之谊.早年同在上海

南洋中学向李靖兰老师学习摄影,也都参与策划此事。为了解决经费和展览场地等问题,他

们找到了张珍候、胡伯翔和《时报》主人黄伯惠商议,由于他们都是热衷于“此道”的人,

一拍即合。1928 年初,由郎静山、胡伯翔、张珍候、陈万里、黄振玉、黄伯惠等联络各报

社和摄影同仁,协商决定成立摄影团体,由胡伯翔提议定名为“中华摄影学社”。

《华社简章》开宗明义地规定:“本社以研究摄影艺术为宗旨”,并公开征求社员。成立不久,

就有丁悚、王大佛、左庵生、朱寿仁、邵卧云、祁佛青、周剑桥、胡伯洲、钱景华、陈山山、

蔡仁抱等加入华社,社址以山东路静山广告社为通讯机关。在胡伯翔的主持下,华社选举了

祁佛青、胡伯翔为书记,郎静山为会计,丁悚为交际,邵卧云为庶务,由他们处理日常会务

活动。

华社的社友,主要服务于报界和商界,而不同于光社成员主要来自学界,所以虽也举办“学

术研究会”,但为数不多,摄影创作也以分散活动为主。它的主要活动是以 4 次举办摄影展

览而名震一时。与光社不同,华社的影展除第一届外,都广泛征集摄影作品,而不限于华社

社友。参加第二届影展而非华社社友的作者就有北京光社的刘半农、吴辑熙、郑颖荪;广州

景社的潘达微,常熟乐社的陆祯芝,香港的李菘,上海的黄秋农、林雪怀、郭锡麒等几十人;

松江华亭摄影会则以团体名义参加影展。

中华摄影学社

第37页

35

来源:lot8020、8023-8025 为同一藏家旧藏

出版:《郎静山诗画意趣摄影特刊》,p84,台北市立美术馆,

1988 年 ;

《摄影大师郎静山作品集》,p35,上海国摄影出版社出版,

1990 年 ;

《华冈博物馆 . 珍藏选辑 14- 郎静山摄影》,p49,文化

大学华冈博物馆,2011 年 ;

《画影江山 - 郎静山摄影作品特展》,p48,湖北博物馆,

2012 年。

上款人 : 陆耀先,懷玉堂主人,台湾著名藏家。先生经营实业、

家道日丰,醉心传统文化、热爱书画艺术,结交艺坛人士

甚多,與于右任、溥心畬、張大千、黃君璧、郎靜山諸先

生俱皆友善

8023

郎静山  望湖秋色

银盐纸基 1955

49.5×39cm.

RMB: 10,000-15,000

LANG JINGSHAN AUTUMN LAKE

Gelatin Silver Print

说明:为摄影大师郎静山画意摄影的代表作。是其送给懷玉堂主

人,台湾著名藏家,陆耀先的礼物。照片制作精美,品相完好。

8023

第38页

36

8024

郎静山  仙山楼阁

银盐纸基 1956

35.5×28cm.

RMB: 10,000-15,000

LANG JINGSHAN FAIRY MOUNTAIN PAVILION

Gelatin Silver Print

说明:为郎静山重要的集锦摄影代表作,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气

势。右边带有郎静山的题字与印章,照片为厚纸精放,照片顶部

带有郎静山的题词与赠言,是其送给懷玉堂主人,台湾著名藏家,

陆耀先的礼物。制作精美,品相完好。

8024

来源:lot8020、8023-8025 为同一藏家旧藏

出版:《郎静山─六十年摄影选辑》,中华学术院摄影研究所,

1971 年 ;

《郎静山自选作品集》,文化大学摄影研究院,1971 年 ;

《静山艺影》,p97,中国摄影学会,1972 年 ;

《郎静山百龄高寿摄影回顾集》,p19,国立历史博物馆,

1990 年 ;

《摄影大师郎静山作品集》,p42,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

1990 年 ;

《画影江山一郎静山摄影作品特展》,p75,湖北省博物

馆编 文物出版社,2012 年。

第39页

37

8025

郎静山  寺庙

银盐纸基 1960 年代

31×23.5cm.

RMB: 10,000-15,000

LANG JINGSHAN TEMPLE

Gelatin Silver Print

来源:lot8020、8023-8025 为同一藏家旧藏

说明:为摄影大师郎静山在 1961 年前往日本举办“静山东京摄

影展”期间拍摄的日本寺庙。照片意境深远,和谐肃穆。是反映

其中后期艺术摄影的佳作。品相完好。另附书法一张。

8025

郎静山(1892-1995),浙江兰溪人,1892 年生于江苏淮阴,

以集锦摄影的技法成为中国最享有国际声誉的摄影艺术大师,是

中国最早的摄影记者。1926 年发起成立“上海中华摄影学社”(“华

社”),是我国早期最有影响的摄影团体之一。1930 年在上海

松江女子中学开创了我国摄影教育之先河。郎先生 1921 年起参

加国际沙龙活动,入选作品千余次,获奖数百次,先后被英国皇

家摄影学会、美国摄影学会接纳为高级会士。1939 年,郎先生

将现代科学摄影技术与中国的传统绘画六法理论相结合,创出极

具中国传统文化和东方艺术的“集锦摄影”,“集锦之法”,评

论称其作品是“最现代的、同时又是最中国化的”。1963-1992

年创办“中华民国国际摄影展”。1937-1992 年参加各国众多

摄影协会,并获颁多项荣誉。1983 年在法国举办个人回顾展。

1984 年获艾顿新闻摄影奖。1991 年“郎静山百龄百幅作品展”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展出。1995 年在台北逝世,享年 104 岁。

第40页

38

8026

郭锡麒  画意风景(4 张)

银盐纸基 1930 年代

小:9.5×7.5cm.;大:11×23.5cm.

RMB: 10,000-15,000

GUO XIQI PICTORIAL LANDSCAPE (4 PIECES)

Gelatin Silver Print

出版:民国《中国摄影》第五期,1947 年。

说明:为著名摄影家拍摄的画意摄影佳作 4 张。一张为雪景,四

周雾霭蒙蒙,银装素裹,远景一个剪影人像向画内走去,颇有“风

雪夜归人”的意味。一张为横幅树景,垂直的树和水平的远山近坡,

形成了稳定的构图,使得画面平稳和谐。颇有倪云林所绘风景的

幽静与阔然的味道。两幅水中游鹅似摄于同一时间,畅游的天鹅

与静静的湖水构成了一副“红掌拨清波”的动静结合的美景。

8026

第41页

39

8027

郭锡麒  白塔

银盐纸基 手工上色 印章 1930 年代

29×24cm.

RMB: 15,000-20,000

GUO XIQI WHITE TOWER

Gelatin Silver Print

8027

说明:为民国摄影家郭锡麒拍摄的北海琼花岛白塔。摄影师利用

俯拍视角把白塔隐于绿荫垂柳之间,有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朦

胧美感。照片手工上色极为细腻,艺术感强,品相完好,是一张

难得的民国摄影佳作。

郭锡麒(1895-1976),广东中山人,我国早期美术摄影名家,

受到同时代人的高度推崇。他于 1929 年加入“中华摄影学社”,

与郎静山、陈万里、胡伯翔等著名摄影家同为“华社”的活跃分子。

摄影师以风光摄影见长,精于照相着色技术,被誉为“最擅长设

色”的摄影家之一。郭锡麒从研究摄影艺术开始,从拍摄、冲洗、

晒印、放大、以至修底、着色,均自己动手,样样均臻上乘,从

1934 至 1946 年间,在上海、昆明、南京、杭州举办过 6 次个人

影展,出版有《南京影集》、《西湖倩影》影集。

第42页

40

8028

丁悚  大桥

银盐纸基 印章 1930 年代

21×26cm.

RMB: 10,000-15,000

DING SONG BRIDGE

Gelatin Silver Print, Seal

说明:《大桥》是艺术家丁悚在受到西方现代摄影的影响后创作

而成的。摄影师利用对角线方向斜角的特异视角来观察事物,给

出对于世界与事物的全新感受与视觉阐释,同时也努力扩张人类

视觉表现的能力。照片艺术感极强,品相完美。

丁悚(1891-1969),字慕琴,画家,摄影家。生于浙江嘉善县,

幼年在上海老北门昌泰当铺当学徒,曾经在土山湾孤儿院学习,

自幼喜绘画,师从周湘。初学西画,善于素描,继研习国画,擅

长人物、仕女、佛像,后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写生画,受聘于

上海英美烟草公司广告部为月份牌作宣传画。曾为《礼拜六》刊

物画封面,前后在《申报》、《新闻报》、《神州日报》等报上

发表过的漫画近 500 幅,尤擅讽刺画,曾被南京有关方面传讯。

离开烟草公司后,历任上海美专、同济、晏摩氏、神州、进德等

校教授。1924 年和黄文农、张光宇、叶浅予、王敦庆等发起成立“漫

画会”。是中华摄影学会中的主要成员,三十年代转入电影制片厂。

8028

第43页

上海摄影学会原名上海摄影会,成立于 1929 年。郎静山、刘旭沧、黄仲长等

人创建,1935-1937 年举行过三次影展,抗战爆发后,活动停止。1945 年抗

战胜利后,胡君磊由重庆返回上海,邀集上海摄影会旧友,筹备复会。又邀请

金石声、吴寅伯、杨子颐等十余人共同筹划,发起组织上海摄影学会,设会所

于滇池路 120 号三楼胡君磊家中。有会员刘旭沧、敖恩洪、丁升保、吴中行、

吴寅伯、金石声、史震怀、田云青、徐詠雪、杨子颐等近二百人。到 1946 年

底正式恢复,推胡君磊为名誉秘书主持工作。1947 年底曾举行过一次复兴摄

影展览会,作品有 300 多件,北京的张印泉、香港的吴章建也有作品参加,美

术家张充仁参加评选工作。

上海摄影学会的活动内容是定期碰头,摄影界的新老朋友相互交流心得体会,

观摩摄影作品,取长补短。当时的会址不算小,坐几十个人还很宽敞,四壁挂

有深灰色纸卡,可以钉上照片。走进这个房间,有些文艺沙龙气味,有时也可

在这里拍拍静物、人像;或组织学术座谈,如请金石声介绍他在德国拍摄风景

的经验,同时放映在德国拍摄的彩色幻灯片。类似的活动,基本上每星期一次。

有时也组织会员到外地去旅游摄影。

上海摄影会

第44页

42

8029

刘旭沧  沙莉肖像

银盐纸基 1930 年代

18×14.5cm.

RMB: 10,000-15,000

LIU XUCANG SALLY

Gelatin Silver Print

说明:为著名摄影家刘旭沧拍摄的沪上著名影星沙莉的肖像。

照片拍于沙莉 40 年代初正当红之时,摄影师对于神态的捕捉

十分独到,画面中的沙莉风姿绰约、自信满满,使得此幅照

片成为了民国肖像摄影中的佳作。

刘旭沧(1913-1966),浙江吴兴县人,中国著名的自学成

才的摄影家,擅长人物、静物、风光摄影,他的作品讲究立

意和构思,把国画的表现手法运用于摄影中,形成了独特的

风格,作品广泛发表在《美术生活》、《万影》、《良友》

上。上世纪三十年代,刘旭沧是与郎静山等一样最早在国际

沙龙影展中取得一席之地的中国摄影师。1932 年加入三友影

会;1945 年参与创办《美术生活》月刊,任编辑;1945 年

后任中青摄影学会指导、邦达广告公司经理、宇宙电影公司、

中国电影器材供应公司摄影部摄影师、中国摄影学会理事。

8030

刘旭沧  群鹅

银盐纸基 印章 1930 年代

20.5×25.5cm.

RMB: 10,000-15,000

LIU XUCANG FLOCK OF GEESE

Gelatin Silver Print, Seal

说明:为民国著名摄影师刘旭沧画意摄影作品。画面以动

物为题材,巧妙地抓取了群鹅游过的瞬间,且灰白、前后、

错落之间,使画面具有极佳的节奏感,生动传神,意趣盎

然。作品印放精美,品相完好。为民国画意摄影佳作。

8029

8030

第45页

43

8031

刘旭沧  风景及人像作品(7 张)

银盐纸基 印章 1930 年代

小:8.5×13cm.;大:20×29.5cm.

RMB: 50,000-80,000

LIU XUCANG LANDSCAPE AND PORTRAIT

WORKS (7 PIECES)

Gelatin Silver Print, Seal

说明:为著名摄影家刘旭沧拍摄的民国艺术摄影七张,其中包括

动物、风景与人像,其中两张女性人像作品尤为精彩,一张为身

着泳衣的少女,柔美、性感的形象跃然纸上。另一张十分特殊,

刘旭沧使用了拍摄人像极为少见的底光来拍摄女性的人脸,在有

些怪异的人脸后面是底光打出的硕大影子,好似灵魂出窍一般。

这在表现女性摩登、美丽的民国摄影中显得十分特别,甚至有些

“离经叛道”。具体为何这样拍摄我们不得而知,但这幅作品极

大地拓宽了我们对民国女性肖像摄影的认知,对研究民国摄影发

展来说,是一张极为难得的摄影实物。另有两张七里泷风景、一

张帆影、一张兔子,均品相完好。

8031

第46页

44

8032

黄仲长  帆影

银盐纸基 印章 1930 年代

28.5×22cm.

RMB: 20,000-30,000

HUANG ZHONGCHANG SAIL SHADOW

Gelatin Silver Print, Seal

说明:《帆影》是摄影家黄仲长利用明暗反差拍摄的帆船剪影。

画面中远山如黛、碧波荡漾、高帆耸立、渔家唱晚,生机跃然于

纸上,是一帧画意摄影的佳作。

黄仲长(1900-1988),1920 年与兄黄伯惠共同创办《时报》,

曾赴欧洲考察印刷与摄影,归国后加入中华摄影学社,又与郎静

山、刘旭沧、徐祖荫等共组“三友影会”,后任中国摄影学会评

选委员、上海分会理事等。

8032

第47页

45

8033

胡君磊  花

银盐纸基 1930 年代

25×30cm.

RMB: 10,000-15,000

HU JUNLEI FLOWERS

Gelatin Silver Print

说明:为胡君磊静物花卉摄影作品,画面中的花朵洁白纯洁,错

落之间构成疏密有致的画面,同时用光考究,影调柔美,是一张

民国艺术摄影的优秀作品,品相完好。

胡君磊(1902-1991),原名胡德载,浙江慈溪人,1928 年加

入中华摄影学社,1929 年加入上海摄影学会,1936 年底主持学

会工作。学会共举办过三次摄影展,是 1930 年代较有影响的摄

影艺术团体。

8033

第48页

1928 年秋,由张篷舟、金满城、王峥嵘发起,组织美社,“本社以联络美的摄影同嗜,扩

大美的摄影运动为宗旨”。开始时有社员 12 人,最后(1945 年)曾发展到 78 人。共举办

过 3 次影展,参加过全国美术展览会和比国博览会,1931 年出版过一本《美社照片选刊》,

共选登照片 100 幅。

美社一开始就以办展览和出版专集的方式来扩大摄影活动。在《美社简章》中规定“本社每

年举行展览会一次以上,并于随时出版专集”,所以从美社成立伊始,经过短短几个月筹备,

第一回照片展览会就于 1928 年 12 月 25 日至 27 日在南京通俗教育馆展出三天。展出六英

寸以上作品共 160 多幅,另有照片集 13 本共 1000 多幅,摆在桌上任人翻看,还有上海光艺、

中华两大照相馆放大人像照片 10 多幅作为号外展品。第一届影展结束后,由《时报》印行

第一届影展专集,共刊出作品 25 幅。

美社第二回照片展览会是 1922 年秋天,分别在上海、镇江、南京先后举行。当时,江苏省

政府已由南京迁到省会镇江,美社书记张篷舟原在江苏省农工厅工作,和一部分社员随省政

府机关迁到镇江,而美社社员以南京和上海为多。第二届影展就决定先在上海的《时报》三

楼大厅,继在镇江的蒋园,后在南京的中央大学各展三天。展出 10 英寸以上的作品 200 幅,

各地到会参观的观众都在千人以上。第二届影展以后,继续出版影展专集,选印照片 25 幅,

由上海文华美术图书印刷公司印行。

按《美社社章》规定,美社第三回照片展览会应在 1930 年举行,但连续中断三年,直到

1933 年春才恢复正常。和第二届影展一样,分别在上海、镇江、南京先后举行。第三届以

后仍出版专集,增加图片幅数为 30 幅,仍由上海文华美术图书印刷公司印行。

美社历届影展经费,都是社员自愿捐款资助的。第一回影展全部费用由张篷舟捐助,第二回

影展费用由社员捐助 205 元,第三回影展除二届时存款外,没有要求社员捐助,不敷之数由

张篷舟补足。影展展出期间,南京的《民生报》《中央画刊》,上海的《申报》、《大公报》

画刊、《图画时报》《良友》《上海漫画》《天鹏》,镇江的《新江苏报》等,都出了特刊、

专号和专页。

南京美社

第49页

47

8035

张充仁  树

银盐纸基 印章 1930 年代

27×21cm.

RMB: 15,000-20,000

ZHANG CHONGREN TREE

Gelatin Silver Print, Seal

说明:此幅照片为艺术家张充仁使用中途曝光的手法制作的艺术摄影作

品。中途曝光即当第一次曝过光的影像显影到一定程度时,打开白灯进

行第二次曝光,这时两次曝光的地方会有明显的高光分割线,会产生一

种奇特的视觉效果。摄影大师曼·雷与超现实艺术家弗朗西斯·布鲁吉

尔十分擅长使用中途曝光技术,他们的作品通过摄影年鉴以及摄影画册

被有条件的民国摄影师们所观看与学习并实验到自己的作品当中。即便

如此,民国时期使用中途曝光技术制作的摄影作品也是十分少见的。

张充仁(1907-1998),上海人,著名艺术家,擅长雕塑、绘画。历任

之江大学教授,上海美专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秘书长,上

海油画雕塑创作室主任。出版《张充仁雕塑选》、《张充仁水彩画选》等,

作品《无产阶级革命创造中华人民共和国》曾获上海纪念性雕塑一等奖。

8034

屠哲隐  兆丰花园

银盐纸基 印章 1930 年代

16.5×22cm.

RMB: 10,000-15,000

TU ZHEYIN ZHAOFENG GARDEN

Gelatin Silver Print, Seal

说明:兆丰花园(Jessfield Park)也称极司非而花园,原是英国兆丰

洋行大班、地产商霍格(Hogg)在上海西郊的私家花园,由极司非尔

路通往静安寺。1914 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将花园南半部改建为租界

公园,定名为兆丰公园,大门位于白利南路和愚园路路口。1943 年日

本占领军将租借交还汪精卫政权,兆丰公园于是改名中山公园并沿用

至今。作为上海的百年地标,兆丰花园自然成为了民国摄影师的拍照

圣地,无数摄影师均在此留下精彩的瞬间,成为民国摄影中一道亮丽

的风景线。照片品相完好。是一张难得的民国艺术摄影佳作。

屠哲隐,民国摄影艺术家,江苏南京人。早年曾作为摄影记者参与拍

摄报道孙中山奉安大典等众多重要历史事件,其报道摄影作品收录于

包括《图画时报》等民国图画新闻刊物之中;在艺术摄影创作方面作

为南京地区最早的推动者之一,曾作为指导参与创建南京美社,作品

见于《美社照片选刊》、《美社三展专集》等,1930 年出版有个人摄

影集《哲隐摄影集》。

8034

8035

第50页

鹰社创办于 1936 年,由当时在同济大学读书的金石声邀请在大夏大学读书的冯四知、蒋炳

南在课余时间组织创办。活动主体为同年创刊的《飞鹰》杂志。

《飞鹰》是以“照片为声,文字为辅”的摄影刊物。以鹰社名义编辑,由上海冠龙照相材料

行出版。1936 年 1 月创刊,至 1937 年 7 月出 9 期,在“八·一三”事件中,印刷《飞鹰》

杂志的文华印刷厂毁于日军的炮火,致使已印就未及装订的第 20 期也同时被毁,就此终止

刊行。

创刊前,该刊编者金石声向冠龙老板提了五个条件,大意为:一、刊物赚赔与我无关;二、

冠龙的暗房要借我使用;三、进口了新的相机得先借我试用;四、冠龙不得干涉我的编辑权力;

五、对于日本人的任何广告我们绝对不登。冠龙对这五条满口答应。

金石声及鹰社等人承应编刊之时,鹰社冯四知、蒋炳南等同好有自祝鹰社“云程万里”和“一

飞冲天”之意,故把杂志命名为《飞鹰》。刊行多期后,杂志行销国内外。金石声在创刊号

上写了发刊词,2 至 19 期,每期都有《编者言》,金石声写了 15 编,其他 4 篇为陈园耕和

蒋炳南所写。

该刊每期刊登出自名家之手的摄影艺术水平较高的黑白作品 20 幅,并根据不同的题材套印

不同的单色(或浅黄、浅兰、浅绿),更增生气。新技术新技巧的文章,如彩色摄影、赤外

线摄影。暗房工艺,化学、器材等等,也都出自名家手笔,都儿有较深的学理,不刊人云亦

云的东西。还刊漫画,以叶浅予之作为最多,讽刺那些玩摄影者出洋相的种种怪态。

该刊还经常报道各摄影团体和个人举办影展的消息,并选刊展出的作品,对有的影展还写文

评论。须提写的《摄影在现阶段之任务》提出“国防摄影”,颇引人注目。

鹰社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精美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