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高新科技(第151期)

发布时间:2023-11-23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农村高新科技(第151期)

卷首语以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在发展乡村产业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机制、模式,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产 业 振 兴 是 乡 村 振 兴 的 重 中 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促进共同富裕”。过去,在脱贫攻坚中,我们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增强了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动能,许多贫困群众通过发展产业走上致富路。这些产业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说到底是为了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才能确保产业发展的红利更好惠及广大农民群众。这就需要在发展乡村产业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机制、模式,调动广大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比如,除了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还可以通过专业培训等让农民掌握一技之长;在产业项目收益分配过程中,鼓励采取租金、股金、薪金、酬金等多种收益分配方式,真正让广大农民共享产业发展成果。补齐短板,乡村产业振兴才不会后劲乏力。乡村产业在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链建设等方面,不可... [收起]
[展开]
农村高新科技(第151期)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3页

以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在发展乡村产业中始终坚持以人

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尊重农民的主体

地位,不断创新机制、模式,调动广大农

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产 业 振 兴 是 乡 村 振 兴 的 重 中 之

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构建现

代乡村产业体系,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

济,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促进共同

富裕”。过去,在脱贫攻坚中,我们大力

推进产业扶贫,增强了贫困地区经济发

展动能,许多贫困群众通过发展产业走

上致富路。这些产业在巩固脱贫攻坚

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

作用。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说到底是为了

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不断完善利

益联结机制,才能确保产业发展的红利

更好惠及广大农民群众。这就需要在

发展乡村产业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

心的发展思想,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不断创新机制、模式,调动广大农民积

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比如,除了为农

民提供就业岗位,还可以通过专业培训

等让农民掌握一技之长;在产业项目收

益分配过程中,鼓励采取租金、股金、薪

金、酬金等多种收益分配方式,真正让

广大农民共享产业发展成果。

补齐短板,乡村产业振兴才不会后

劲乏力。乡村产业在规模化、标准化、

品牌化、产业链建设等方面,不可避免

存在一些短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对脱贫地区产业帮扶还要继续,补上

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促进产业提档

升级。”补齐这些短板,不仅需要农民的

参与、企业的投入,也需要相关政策措

施的支持。比如,在基础设施方面,农

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是突出短板。

相关地区和部门应立足实际、分类施

策,鼓励建设冷库等田间“冰箱”,实现

错峰销售,或在县域关键节点推动建设

农产品冷链集配中心,提升分

级分拣、市场集散能力。多方

持续发力,才能推动乡村产业

全链条升级,增强可持续发展

能力。

科学合理布局,优化乡村

产业空间结构,有助于产业集

聚与升级。合理的乡村产业

布局不仅能促进要素自由有

· 1 ·

第4页

目 录

01 以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06 我国将加快推进种业振兴“五大行动”

07 擦亮地标产品这块金字招牌

08 我国设施农业量质双提升

10 种子认证,让好种子更有底气闯市场

12 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国

家战略有效实施

13 我国育出可大面积推广的早、中、晚低镉水稻新品种

14 我国花生单产破世界纪录

15 适合机采的鲜食番茄成功培育

16 “西农511”小麦品种推广面积全国第

17 “秦豆2018”大豆新品种创陕西夏播大豆单产纪录

1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彩色小麦品种通过省级审定

19 书写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上合答卷”

21 先正达集团中国杨凌技术中心顺利通过ETS审

22 杨凌“三好”油菜新品种“秦优506”成功转让300万元

2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来农业研究院开工仪式举行

24 杨凌职院创新团队入选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

25 杨凌:“双色”火龙果喜获丰收

26 陕西米脂科技小院暨小米研发中心揭牌成立

27 吉万全:让科技“金种子”深深扎沃土

28 马建祥:奏响西瓜培育“交响曲”

主管单位: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委会

主办单位:

杨凌示范区科技创新和转化推广局

杨凌示范区科学技术协会

农业科技报社

协办单位:

杨凌老年科教工作者协会

编辑委员会

主 任:山 仑

副 主 任:袁海珍 万为瑞 徐养福

梁孝宏 唐 伟

委 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渭玲 孙世铎 刘占德

李鸣雷 余有本 张 显

赵政阳 柴 岩 常宗堂

曹斌云 谢恩魁 蔡宇良

黎九洲 薛吉全 穆建新

准印证号:陕西出连内印字第1003号

政策聚焦

卷首语

成果荟萃

科学家精神

聚焦杨凌

第5页

(QQ 投稿群)

本刊编辑部

主 编:贺 辉

副 主 编:申小燕

责任编辑:吉 燕 闫瑜涛 梁小波

稿件统筹:张 婉

排 版:徐 娜

编辑出版发行:农业科技报社

投稿邮箱:yllkx001@163.com

278792786@qq.com

投稿邮寄地址:陕西省杨凌示范区展馆

西路1号 张婉 收

邮 编:712100

联系电话:(029)87036645

15129364752

智农装备

种养技术

P13 我国育出可大面积推广的 早、中、晚低镉水 稻新品种

P22 杨凌“三好”油菜新品种“秦优 506”成功转让 300 万元

31 全球首艘智慧渔业养殖“航母”模型亮相农高会

32 无人机、机器人成为现代农业新农具

34 利用核辐照技术让食品保鲜更长久

35 一部手机就能管数万亩地

36 小麦长势过旺怎么办,如何控旺?

38 草莓疫霉果腐病如何防治

39 草莓秋季育苗 冬季如何越冬

40 花椒采后话管理

41 花椒冬管六步骤

42 猕猴桃冬季病虫害防治技术

43 冬刮皮 多结梨

44 冬季樱桃树管理注意这几点

45 大棚草莓冬季防寒举措

46 冬季葡萄引种九要素

47 果树冬灌 保温防旱

48 冬季果树常见蛀干害虫的防治

49 樱桃树不耐寒 冬季管理莫大意

50 苹果树修剪技术要点

51 苹果树冬季修剪、防病虫 一样都别少

53 苹果树冬灌好处多 掌握好最佳时期、灌水

量和灌水方法

54 苹果树11种最新修剪法

55 葡萄冬季管理莫忽视

56 葡萄采收后病虫害防治莫忽视

57 葡萄树越冬 管理别放松

58 猕猴桃冬剪“三准确”

59 番茄坐果不良 加强管理保产量

60 萝卜芽菜的栽培方法

61 冬季棚室多补“气”蔬菜增产效益高

63 管理有误区小黄瓜皴皮品质差

第6页

P26 陕西米脂科技小院暨小米研发中心揭牌成立

农服资讯

64 连阴雨天气管好棚菜创高效

66 “四季绿”南瓜 种植技术

67 冬至过后 蔬菜如何防寒防冻

70 冬天设施蔬菜如何管理?

73 种草喂兔粪便养草 种养循环更高效

74 冬季做好饲养管理 确保奶牛健康

75 寒潮降温对水产养殖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76 秋季五类饲料不宜喂羊

77 秋季养牛羊注意防治片形吸虫病

78 羊群过冬要“五保”

79 鱼种的越冬管理

80 冬季饲养肉鸡要抓好细节管理

81 冬季养羊驱虫有良方

82 冬季集约化养猪需注意的问题

83 初冬蛋鸡常见疾病防治

84 冬季应加强牛螨病的防治

85 冬季谨防家兔这些高发疾病

86 冬季管理蜂群的五大要点

87 冬季肉牛增膘有诀窍

88 冬季养鸡,这几道关一定要把好

89 槟榔果仁可以喂猪吗?

89 发展淡水养殖,哪些种类效益

89 鸡苗脚干、消瘦怎样管护

90 牛犊消化不良怎样用药

90 肉鸡进雏前应做好哪些准备

90 怎样治疗小鹅浆膜炎

91 怎样选择种猪

91 初生羊羔尿道不通,怎样管理

92 鱼塘出现小球藻,怎么办

92 生鸡粪怎样发酵成有机肥

92 商洛山区适宜养殖狮头鹅吗

93 三月龄鸡不吃食、精神不振、鸡冠发白、

粪便胶状,如何治疗

93 牛体温正常、已做驱虫,但总是吃

不饱, 怎样改善

93 毛驴流眼泪,怎样处理

93 鸭子流鼻涕、甩头、掌抓鼻子怎样管理

94 如何选择羊驱虫药

94 雏鸡拉葡萄粒形状粪便,怎样治疗

94 番茄茎秆变软、叶子发蔫,怎样解决

95 桑黄菌包出现黑色斑块,怎样解决

95 羊肚菌大棚出现跳虫,怎样防

95 新嫁接的柿树树皮发黑、枯萎,怎

样解决

96 番茄茎秆发黑、叶子发黄 从根部

往上慢 慢枯萎,怎样治

96 怎样防治青菜跳甲、青虫

P32 无人机、机器人成为现代农业新农具

P64 连阴雨天气管好棚菜创高效

第7页

卷首语 《农村高新科技》

序流动,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激发乡村

产业发展活力,还能推动更大范围内的

产业集聚,使涉农企业下沉,形成县带

镇、镇带村的多轴联动发展格局,促进

乡村产业振兴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有效融合。产业振兴,规划先行。应依

据乡村功能定位和当地主导产业发展

实际,深入调查研究论证,科学系统地

编制全域中长期乡村产业振兴空间发

展规划,明晰乡村产业发展的基础条

件、重点任务、阶段目标和行动方案,完

善产业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

立足资源禀赋优势,差异化发展

特 色 产 业 ,县 域 经 济 才 有 更 强 竞 争

力。基于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突

出地域特点,体现当地风情,这样的产

业才能从差异化中提升吸引力,拥有

持续力。这样的特色产业,可避免同

质化带来的滞销风险,更好满足市场

多样化需求,还可以与文化、体育、旅

游、康养等服务业深度融合,培育乡村

产业发展新动力。

产业兴则乡村兴。牢牢把握发展

机遇,凝心聚力、久久为功,进一步做大

做强乡村产业,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

致富渠道,就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注入澎湃动能。

(来源:《人民日报》)

· 5 ·

第8页

为进一步推动种业振兴,我国将加

快推进挖掘优异种质资源、种业创新攻

关、做强国家种业阵型企业、提升种业

基地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五大行动”。

这是记者从安徽合肥举行的第十

五届中国国际种业博览会暨第二十届

全国种子信息交流与产品交易会上了

解到的消息。

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曾衍德表示,

目前推动种业振兴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历时三年的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即

将收官。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加力加

快推进“五大行动”,力争种业振兴行动

再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

在挖掘优异种质资源方面,全面开展

国家库(圃)种质资源精准鉴定,组织农作

物种质资源登记,发布可供利用的农业种

质资源目录,夯实育种创新资源基础。

在推进种业创新攻关

方面,以推动大面积单产提

升为方向,统筹推进多层次

育种创新联合攻关,加快选

育一批高油高产大豆、短生

育期油菜、耐盐碱作物等急

需的突破性品种。

在做强国家种业阵型

企业方面,健全精准扶持优

势企业发展的政策,强化

“一对一”帮扶机制,加快培

育一批航母型领军企业、“隐形冠军”企

业和专业化平台企业。

在提升种业基地能力方面,深入推

进南繁硅谷、甘肃玉米、四川水稻、黑龙

江大豆、北京畜禽等育种制种基地建

设,力争到2025年国家级种业基地供种

保障率达到80%。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实施品种身

份证管理,建立全链条全流程监管机

制,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套牌侵权等违

法行为,持续优化种业市场环境。

据了解,本届“双交会”以“稳粮保

供强根基、聚力振兴谱新篇”为主题,由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

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中国种子协会、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和合肥市人民政府

共同主办。

(来源:新华网)

我国将加快推进种业振兴“五大行动”

《农村高新科技》 政策聚焦

· 6 ·

第9页

不久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公示第二

批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重点联系指导名

录。福建省连江鲍鱼、坦洋工夫和云霄

枇杷等 3 个地理标志产品入选,进一步

扩大了福建地标产品的影响力。

地 理 标 志 是 重 要 的 知 识 产 权 类

型。地理标志产品生长于独特环境中,

不仅是一个地区的“品质代言”,也能成

为强农富民的“金钥匙”。每一个地标

产品背后都浓缩着一方水土的资源优

势、一方百姓的勤劳汗水,是推动区域

特色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

手。安溪铁观音、福鼎白茶、德化白瓷、

琯溪蜜柚……一个个地标产品,不仅蕴

含着地域自然人文底蕴,其过硬品质与

良好口碑也能进一步促进当地农业产

业的发展。地标产品这块金字招牌,不

仅能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也将有

力推动当地产业发展规模提升。

但也应看到,地标产品在有序发

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瓶颈。品牌保

护意识弱、产品开发不充分;部分地标

产品规模小、区域散、缺乏生产标准及

专业技术支持,品质、价格差异较大;

一些地标产品难以打开外部市场、提

高产品附加值等,这些都影响地标产

品进一步发展。

农产品做优了就是公信力,做细了

就是吸引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地标

产品持续健康发展,离不开各方因势利

导。要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拓展产业

链条、推进产业融合,形成地标产品品

牌矩阵,提升行业和企业的市场竞争优

势和品牌溢出价值。要进一步优化保

障体系,细化支持政策,让品牌有政府

扶持、有品质保证。比如,建立更加严

格的准入标准和质量监管体系,完善侵

权后的保护制度,细化发展标准和配套

政策;不断整合乡村集体资源和力量,

创新销售模式,全面开展地标产品的研

究、开发和推广。此外,也应盘活各项

资源,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等传播途径

宣传推介,并推动地标产品与文旅、康

养等产业有机结合,让更多地标产品起

到更好示范效应。

塑造一个地标、打造一个品牌、带

动一个产业。擦亮地标产品这块金字

招牌,需要握指成拳,形成多方合力,实

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同步

提升,更好推动产业发展质量变革、效

率变革、动力变革,为乡村振兴赋能。

(来源:《福建日报》)

擦亮地标产品这块金字招牌

政策聚焦 《农村高新科技》

· 7 ·

第10页

《农村高新科技》 政策聚焦

今年以来,设施农业成为各地农业

发展的关键词。6 月,我国第一部现代

设施农业建设规划出台。此后,银行、

保险、基金等18家机构联合发布金融支

持现代设施农业共同行动宣言。在各

地区各方面的积极推动下,设施农业的

数量和质量明显提升。

拓展农业生产边界

设施农业能极大拓展农业生产的

可能性边界,是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

系的“新蓝海”,也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

重要标志。目前,全国设施种植面积达

4000 万亩,约 70%的肉蛋奶和 52%的养

殖水产品由设施养殖提供。按照《全国

现 代 设 施 农 业 建 设 规 划(2023~2030

年)》,到 2030 年,设施蔬菜产量占比提

高到40%,畜牧养殖规模化率达到83%,

设施渔业养殖水产品产量占比达到

60%。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研究员张友军介绍,与露地种植相比,

设施蔬菜种植受天气变化影响小,土地

利用率、产出率高,综合生产能力更

强。设施种植栽培模式多样、蔬菜种类

丰富,塑料大棚实现了蔬菜的春提前、

秋延后供应,日光温室解决了北方冬季

蔬菜生产供应难题,遮阳网室增加了南

方夏秋蔬菜产量和特色品种,共同促进

了蔬菜等作物全年均衡供应。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

究员金书秦表示,我国设施农业以日光

温室、塑料大棚和中小拱棚为主,具有

投资较少、节能节本的明显优势,其中

日光温室更是我国独创。在种植结构

上,蔬菜占设施总面积的八成,其余主

要是果树和花卉。由于采取集约化生

产,设施农业在节水、节能、节肥、节药

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近年来,设施农

业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水产、畜禽养殖领

域。桁架类网箱和养殖工船快速发展,

一些企业积极探索“楼房养猪”。

推动高质高效发展

“我国设施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但依然大而不强,在设施结构、机械装

备、专用品种、生产管理等方面存在不

足,综合产能与产业效益待提升。”张友

军认为,主要表现为:一是设施结构不

合理,覆盖材料不科学,土地和温光等

资源利用不充分;二是设施机械化水平

低,装备不足,智慧化生产尚在起步阶

段;三是设施专用品种缺乏,部分高端

蔬菜品种依赖进口;四是生产管理粗

放,规范化、标准化程度低。

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新形

势下发展现代设施农业,要坚持规划先

行、因地制宜、生态优先、科技支撑、市

我国设施农业量质双提升

· 8 ·

第11页

政策聚焦 《农村高新科技》

场主导、联农惠农,力争每年都

有新进展。在设施种植方面,要

加快老旧设施改造和提档升级,

提高生产标准化、绿色化水平和

投入产出率;在设施畜牧方面,

要优化结构,在稳定提升家禽和

生猪产能基础上,支持牧区和农

牧交错带合理增加牛羊舍饲圈

养,提升规模化率和养殖效率;在设施

渔业方面,要加快发展工厂化健康养

殖,推进深远海养殖,提高资源利用率、

单位产出率。

金书秦认为,未来要从设施装备、

品种多元和产业集聚3个维度挖掘设施

农业潜能。一是设施装备现代化。利

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现有设施,

新建智能温室、新型保暖大棚等节能节

地环保设施,建设植物工厂、数字牧场、

智慧渔场。二是设施品种多样化。因

地制宜培育设施蔬菜、瓜果、食用菌等

特色品种,加大力度开发适宜设施栽培

的品种,不断丰富设施品种类型。三是

推进产业集群化。按不同农业类型、产

业条件、市场需求,合理规划设施农业

布局,建成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带。

《全 国 现 代 设 施 农 业 建 设 规 划

(2023—2030 年)》提出,有序推进西北

戈壁、黄淮海和环渤海盐碱地等非耕地

现代设施农业园区化开发。农业农村

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刘莉华说,根据

规划部署,将推动黄淮海和环渤海盐碱

地现代设施种植开发项目落地。在黄

淮海和环渤海的盐碱地分布区域,建设

200 个千亩以上盐碱地设施农业园区。

到 2030 年,累计建成 500 个戈壁盐碱地

现代设施种植园区。

打通产业致富路

发展设施农业,不仅要解决保供问

题,还要带动农民增收。与传统种养相

比,设施农业产出高、效益高,北方地区

1亩蔬菜大棚年均纯收入约3.6万元,一

户农民种 2 亩大棚,就能达到城镇居民

人均收入水平;与农产品加工、乡村旅

游等二三产业相比,设施农业离农民更

近、带农效果更直接。占全国设施种植

面积80%以上的设施蔬菜就属于典型的

劳动密集型产业,每年仅生产环节需用

工2000万人,产前产后环节还能间接带

动6000万人就业。

今年,山东省临清市老赵庄镇投入

450 万元建设花菇智慧大棚 25 座,年生

产食用菌 40 万袋,年产值可达 1600 万

元。“这 25 座大棚为恒温恒湿远程控制

一体化高规格钢结构大棚,管理更精

准,既节约了人工成本,又增加了花菇

产量。”老赵庄镇镇长刘殿锋说。

江西省吉安市吉州(下转第 10 页)

· 9 ·

第12页

《农村高新科技》 政策聚焦

(上接第9页)区兴桥镇泉塘村引导村民

发展特色设施农业,种植甜瓜、草莓、葡

萄等。村里聘请专家对土质、水质等进

行分析,培育出了泉塘网纹甜瓜等特色

瓜果。甜瓜基地负责人曾凡林介绍,温

室大棚亩产5000斤,12亩甜瓜预计每年

可为村里增加 30 万元集体收入。驻村

干部刘江华说,通过发展以喷灌滴灌为

代表的设施农业,村里实现了春有蓝

莓、夏有甜瓜、秋有猕猴桃、冬有草莓,

乡村采摘游日益红火。

专家表示,各地推进设施农业建设要

把带动农民增收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多

打造一些农民能直接参与的项目,多开展

一些带动效果好的工程。农民搞设施农

业容易遇到销售难问题,要帮助他们做好

产销衔接文章,创新营销方式、拓宽销售

渠道,打造一批特色突出的设施农业品

牌,推动由“产得好”向“卖得好”转变。

(来源:中国政府网)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种业这块“芯

片”必须强。前不久,市场监管总局联

合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开展农作物种

子认证工作的实施意见》,标志着国家

统一推行的农作物种子认证制度正式

建立。这也是我国种业振兴“三年打基

础”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

品种和质量是种业发展的核心。

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快种业高质量发

展,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6%以上,自

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 95%,做到中

国粮主要用中国种;主要农作物种子质

量抽查合格率稳定在 98%以上,种子质

量水平稳步提高。但在一些育种创新、

技术规范等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

仍存在不小差距。实施和推行种子认

证制度,是种业进入新时代的需要,也

是种子产业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必由

之路。

种子认证,通过强化过程管理来提

升种子质量,有助于保障高质量种源供

给,是实现“好品种”转化为“好种子”的

重要途径。种子质量好不好,直接关乎

农业生产效益。研究表明,发芽率提高

一个百分点,产量就增加1个百分点;纯

度提高一个百分点,杂交种产量增加

0.5~2 个百分点。通过引入第三方评价

机构,对种子企业生产全过程进行质量

核查确认与检验检测,经过认证的种子,

在单产、品质等方面市场优势更足,为农

民提供了更多放心种。长远看,也将促

使企业加强质量管控意识和水平,推动

种子认证,让好种子更有底气闯市场

· 10 ·

第13页

政策聚焦 《农村高新科技》

提升良种对于农业增产增效的贡献率。

作为国际通行的种子质量管理模

式,种子认证不仅是好种子的“信用

证”、种子企业的“体检证”,同时也被誉

为国际贸易的“通行证”。近几年,全球

种子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其中认证种子

在国际贸易中的占比逐年上升。实现

种业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离不开这片

广阔市场背后的机遇。推行种子认证,

有助于为我国自主选育的农作物优良

品种进行质量背书,打破参与国际市场

竞争的制度壁垒,加快推动我国种子

“走出去”,同时,扶优一批优势头部种

子企业,打造我国种业品牌在全球市场

上的竞争力。

种子认证涉及到多环节,具有很强

的专业性和系统性。今年 7 月,全国农

技中心在甘肃张掖举办了全国农作物

种子认证技术培训班,并组织专家开展

玉米种子认证田间检验,这是种子生产

中控制品种遗传质量的关键步骤,也是

种子认证强化过程管理的重要环节。

下一步还要通过健全完善农作物种子

认证目录、实施规则、技术规范等配套

方案,从品种源头、种子生产全过程,到

种子全批次质量监控与评价,确保环环

严格把关,认证结果经得起市场检验。

种业是现代农业竞争力的核心,谁

掌握了种子,谁就掌握了市场和产业的

制高点。种子认证作为一项市场评价

性制度,既保“用种安全底线”,又拉“种

业质量高线”,对于优质种源保供意义

重大。伴随制度落地,期待越来越多带

有认证标志标识的好种子尽快进入市

场,加快形成规范企业、合法品种、高质

量种子的综合性评价体系,带动我国种

业蓬勃发展。

(来源:人民网)

· 11 ·

第14页

《农村高新科技》 政策聚焦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推进普惠

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

称《实施意见》),明确了未来五年推进

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基

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提出了一系列政

策举措。

《实施意见》强调,普惠金融高质量

发展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

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

署,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

政策引领,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安全发

展,在未来五年基本建成高质量的普惠

金融体系,努力实现基础金融服务更加

普及、经营主体融资更加便利、金融支

持乡村振兴更加有力、金融消费者教育

和保护机制更加健全、金融风险防控更

加有效、普惠金融配套机制更加完善的

目标。

《实施意见》提出,要优化普惠金融

重点领域产品服务,支持小微经营主体

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国家战略有

效实施,提升民生领域金融服务质量,

发挥普惠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作

用。要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健全多层次普惠金融机构组织体

系,引导各类银行机构坚守定位、良性

竞争,完善高质量普惠保险体系,提升

资本市场服务普惠金融效能,有序推进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要着力防范化解

重点领域金融风险,聚焦加快中小银行

改革化险、完善中小银行治理机制、坚

决打击非法金融活动等工作,守住不发

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要提升社会

公众金融素养和金融能力,健全金融消

费者权益保护体系,提升普惠金融法治

水平,加强政策引导和治理协同,健全

重点领域信用信息共享、风险分担补偿

等机制,为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营造良

好生态。

《实施意见》明确,要坚持和加强党

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有效落实到推

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各领域各方

面各环节。要强化监测评估,建立健全

评价体系。要推进试点示范,积极稳妥

推广成熟经验。要加强组织协调,优化

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工作协调机制,强化

中央与地方联动,因地制宜、协同推进

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来源:新华社)

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国家战略有效实施

· 12 ·

第15页

我国科研团队选育并推出了低镉

中稻清莲丝占、安优2号,低镉晚稻清莲

丝苗、安两优2号,率先实现了低镉水稻

新品种全熟期配套

9 月 26 日,由中国水稻研究所主办

的“科企联姻、强芯赋能、粮安天下——

种业科技创新与发展论坛”在湖南长沙

举行。

记者从会上获悉,湖南金健种业科

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健种业”)与

中国水稻研究所院企合作,利用化学诱

变成功创制出的低镉突变体 lcd1,在全

国率先培育出可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早、

中、晚低镉水稻新品种。

2014 年,金健种业联合中国水稻

研究所,联合启动低镉水稻品种选育

攻关。双方先后开展了土壤改良、钝

化剂研究、淹水种植试验以及品种改

良研究。

2017年,团队迎来重大突破。团队

在利用化学诱变处理的近十万株水稻

中,发现一株稻谷镉含量符合国家标准

且远远低于其它单株的株系,被命名为

lcd1。历经3年9代育种历程,第一批低

镉早稻品种中安早 7 号、中安 2 号于

2020 年完成改良定型。经湖南省粮油

产品质量监测中心取样鉴定,低镉品种

镉含量均低于每公斤 0.05 毫克。此后,

团队选育并推出了低镉中稻清莲丝占、

安优 2 号,低镉晚稻清莲丝苗、安两优 2

号,率先实现了低镉水稻新品种全熟期

配套。

2022年,系列品种在湖南省34个县

开展万亩低镉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

早、中、晚稻总面积17343亩。据湖南省

农业农村厅发布的试验报告,综合各试

验点情况看,低镉水稻新品种降镉效果

明显,稻谷镉含量均达国家标准。据

悉,今年,团队进一步扩大试

验示范面积至4万余亩。

目前,团队联合推出的低

镉新品种,在全国率先实现镉

低积累水稻新品种早中晚全

熟期配套。成果的推广,也有

望助力全国乃至全球镉污染

稻区的稻米安全生产。

(来源:《科技日报》)

我国育出可大面积推广的早、中、晚低镉水稻新品种

成果荟萃 《农村高新科技》

· 13 ·

第16页

《农村高新科技》 成果荟萃

“经过实打验收,亩产花生865.47公

斤,打破了尘封 8 年之久的世界花生单

产最高纪录!”9 月 23 日,全国农业技术

推广服务中心组织专家,对位于山东省

临沂市莒南县板泉镇的“花生单粒精播

高产栽培技术体系”高产攻关田进行实

打验收,专家测产验收组组长、河南省

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汤丰收在测产现场

宣布了这一喜讯。这一纪录较上一次

在山东省平度市创造的亩产 782.6 公斤

的世界花生单产纪录高出82.87公斤,标

志着山东花生单产提升取得了新突破。

该高产攻关田由山东省农业科学

院创建,总面积 10 亩,种植花生品种为

“花育 9511”,以单粒精播技术为核心,

配套全程可控施肥生物固氮提升、ARC

菌剂耦合、解磷菌土壤改良、“三防三

促”调控和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显

著提升了花生生产管理水平。

专 家 组 实 收 1 亩 ,收 获 鲜 果 重

1437.66公斤,按照花生高产田实打验收

办法,经计算确认高产攻关田亩产为

865.47 公斤。“单粒精播技术,就是把原

来的每穴 2 粒改为每穴 1 粒,适当缩小

株距、增加穴数,这样能够培育健壮个

体,稳定群体生长,充分发挥单株的生

产能力,从而提高花生产量。”山东省农

科院花生栽培与生理生态创新团队副

研究员张佳蕾说。

山东是花生生产大省,近年来,通

过实施粮油绿色高产高效等项目,大

力开展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

动,不断加大花生新品种、新技术、新

模式的研发推广力度,集成了“花生单

粒精播高产栽培技术”等一系列绿色

高产高效生产技术模式,助推花生产

业提档升级。2022 年,全省花生播种

面积 914.6 万亩,占全国的 15%左右,

居全国第 2 位;平均单产为 295.2 公斤/

亩,总产为 270 万吨、占全国的 14.7%,

居全国第 2 位。

“目前,全国花生平均亩产 252 公

斤,总产 1800 万吨。今天山东花生创

下的高产纪录,是全国平均亩产的 3.4

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经济

作物技术处处长汤松说,花生是我国

重要的油料来源,花生创造高产纪录,

为其他粮油作物单产提升作出很好的

示范。

据介绍,下一步山东将以点带面,

充分发挥高校及科研院所专家力量优

势、省市县乡农技推广的系统优势,进

一步强化科技支撑,将攻关田产量转化

为大田产量,逐步形成“多技术集成、大

面积普及”均衡增产的良好格局,为保

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贡

献山东力量。

(来源:《大众日报》)

我国花生单产破世界纪录

· 14 ·

第17页

成果荟萃 《农村高新科技》

日前,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院长李传友教授团队在国际植物学领

域顶尖期刊《自然-植物》在线发表论

文。该团队成功克隆出番茄的 FS8.1 基

因,阐明了 FS8.1 基因调控果形建成的

细胞学基础和转录调控网络,并成功培

育出适合机采的鲜食番茄。

番茄根据用途分为用于鲜食和做

菜的鲜食番茄,以及用于制作番茄酱

的加工番茄。20 世纪 60 年代,位于番

茄 第 8 号 染 色 体 上 的 果 形 突 变 位 点

FS8.1 的发现和应用,使番茄果实形状

开始了由圆形向椭圆形的转变,从而

极大增强了番茄果实的耐压能力,实

现了番茄加工从传统的人工采收到机

械化生产的重大变革,极大地提高了

生产效率。

与加工番茄相比,鲜食番茄风味更

佳但质地较软,在采收和运输过程中容

易破损,经济损失较大。提高果实耐压

能力一直是鲜食番茄育种的重要目

标。因此,研究突变位点调控番茄果形

建成机制,并应用于鲜食番茄的育种,

提高其耐压性,使其实现机械采摘,成

为团队的重点攻坚方向。

李传友介绍,团队研究人员利用图

位克隆方法分离得到 FS8.1 基因,这一

基因普遍存在于几乎所有野生和栽培

的番茄中。它突变后的基因 fs8.1 没有

影响果实成熟和果实质地,只是让番茄

的耐压力显著增加。

“我们研发出的是株型紧凑、果实

耐压力增强、成熟一致性提高,且适合

机械化生产的鲜食番茄,期待能为这个

产业带来改变。”李传友说。

(来源:《光明日报》)

适合机采的鲜食番茄成功培育

· 15 ·

第18页

《农村高新科技》 成果荟萃

日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发布了 2022 年度主要粮油和重要特色

作物前十大品种,以及2022年度中国农

作物种子企业排名。

其中,“西农511”作为全国小麦推广

面积前10大品种光荣上榜,位列榜单第

五位。陕西荣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上榜

油菜类商品种子销售总额5强企业名单。

据了解,“西农 511”是小麦育种专

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吉万全带领

团队选育而成,具有高产、稳产、抗病等

优势。该品种目前已经在陕西、河南、

安徽、江苏等地推广超过2000万亩。该

品种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

(南部稻茬麦区除外)、安徽省沿淮及淮

北地区、江苏省淮北地区、陕西省关中

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在赤霉

病、条锈病、纹枯病等病害发生较重的

区域更能发挥其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30届中国杨凌

农高会期间举办的第六届杨凌国际种

业创新论坛上,陕西荣华农业科技有限

公司获批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种子

生产经营许可证,这是继杨凌伟隆种业

后,陕西第二家获国家级“育繁推”一体

化证书的种子企业,为陕西省在建设现

代种业高地上迈出了新的步伐

据了解,陕西荣华农业科技有限公

司成立于2006年,是陕西省唯一一家企

业进入“国家农作物种业企业阵型”的

企业,也是陕西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

企业、陕西省高新技术企业,全国油菜

种子10强企业,中国种子协会A级信用

企业。公司经营的品种沣油 737、秦优

10 号、秦优 1618、沣油 320 入选《国家农

业部优良品种推广目录》,其中沣油

737、秦优 1618 被农业农村部推荐为

2023年油料生产主导品种。

(来源: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

网 | 记者 翁瑞 行波)

“西农511”小麦品种推广面积全国第五

· 16 ·

第19页

“秦豆2018”大豆新品种创陕西夏播大豆单产纪录

10月14日,由陕西省豆类产业技术

体系组织、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承

办的大豆新品种“秦豆 2018”实收测产

现场会在陕西省大荔县召开。经专家

组现场实收测定,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

中心在大荔县种植的“秦豆 2018”大豆

新品种每亩单产达到 321.61 公斤,创造

陕西夏播大豆单产纪录。

本次实收测产专家组由陕西省豆

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延安市农科

院正高级农艺师梁福琴,陕西省豆类产

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陕西省种子工作

总站副站长张宏军等7位专家组成。专

家组按照《全国油料高产创建测产验收

办法(试行)》中的“大豆测产办法”,对

“秦豆 2018”高产示范田进行现场实收

测产。渭南市科技、农业主管部门,省

内外种业企业代表,当地种植合作社代

表等40余人共同见证实收测产过程。

“秦豆 2018”由陕西省杂交油菜研

究中心大豆育种团队选育,2019年通过

陕西省审定,2021 年通过山西省审定,

2022年取得植物新品种权,是陕西在外

省审定的第一个夏播大豆品种。该品

种适应性广,抗倒、抗病、耐热性强,丰

产稳产性好,适宜机械化收获。该品种

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入选陕西省主

导大豆品种。

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自 20 世

纪 70 年代在陕西率先开展大豆品种选

育研究,并于1990年在陕西省审定第一

个大豆品种——“秦豆5号”。截至2022

年底,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共育成

大豆品种11个,还有一批大豆新品系正

在参加各级各类大豆区试。该中心在

大豆育种和推广方面获省、市科技奖励

5 项,获大豆植物新品种权 1 项,登记大

豆科技成果8项,4个大豆新品种生产经

营权成功转让,累计推广种植秦豆系列

品种1000余万亩,为陕西省及周边地区

大豆生产作出重要贡献。

(来源:群众新闻)

成果荟萃 《农村高新科技》

· 17 ·

第20页

《农村高新科技》 成果荟萃

近日,陕西省农业农村厅下发关于

公布第五十八次农作物品种审定结果

的通知(陕农发【2023】号),西北农林科

技大学农学院小麦柳枝稷遗传改良团

队培育的彩色小麦品种“稷麦 8 号”通

过 省 级 审 定 ,审 定 编 号 为 陕 审 麦

20230026号。

彩色小麦因其籽粒富含花青素及

微量元素等,而在功能农业领域受到了

广泛关注,也成为我国一些地区乡村振

兴的亮点产业。近年来,陕西省外已有

多个彩色小麦品种通过审定,而省内自

2000 年以后未再审定新的彩色小麦品

种,原有的审定品种已退出市场,且远

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发展需

求。而目前生产上多为一些彩色小麦

新品系、新材料,在进行小面积试验示

范。“稷麦8号”新品种的审定,将为陕西

省彩色小麦产业发展提供最新、最直接

的品种支撑。

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稷麦8

号”品种选育者奚亚军介绍,“稷麦8号”

采用常规杂交育种法选育而成。属半

冬性品种,成熟期比“小偃 22”晚 1 天。

幼苗半匍匐,冬季抗寒性好,分蘖力强,

春季发育平稳。株高平均 75.3 厘米,茎

秆弹性好,抗倒伏能力突出。穗层整

齐,灌浆速度快,熟相好。籽粒紫色,角

质且饱满度好。平均亩穗数 40.3 万穗,

穗粒数 40.2 粒,千粒重 45.1 克。经西北

农林科技大学植保学院两年抗病性鉴

定,中感条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高感

赤霉病和叶锈病。

经农业农村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

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品质分析,

容 重 820g/L、824g/L,蛋 白 质(干 基)

14.38%、14.93%,湿面筋 32.2%、30.2%,

吸 水 量 68.5mL、62.1 mL,稳 定 时 间

4.7min、4.6min,最大拉伸阻力 198 E.U

(Rm. 135)、175 E.U(Rm. 135),拉伸面

积 47cm2、46cm2。 2018~2019 年 和

2019-2020 年两年区试平均亩产 420.8

公 斤 ,比 对 照“ 珍 选 1 号 ”平 均 增 产

35.49%,增产点率 100%。2020-2021年

度区域试验,平均亩产 472.1 公斤,比对

照“ 小 偃 22”增 产 1.1% ,增 产 点 率

100%。2021~2022 年度生产试验,平均

亩产 579.5 公斤,比对照“小偃 22”增产

0.2%,增产点率 100.0%。“稷麦 8 号”适

宜陕西关中灌区作为特殊用途小麦品

种种植,适宜播期为 10 月上中旬,适宜

基本苗 18~22万/亩。

奚亚军表示,“稷麦 8 号”品种有五

大优点:首先,是产量高,其良好的产量

构成因素,保证了与生产上大面积推广

种植的普通白麦品种产量相当;其次,

是品质优,除具有彩色小麦富含花青素

及微量元素等的突出特征特性外,“稷

麦8号”蛋白质含量高,其他品质指标也

与普通白麦中筋品种相(下转第 19 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彩色小麦品种通过省级审定

· 18 ·

第21页

聚焦杨凌 《农村高新科技》

(上接第18页)当,用其面粉加工成的馒

头、面条口感筋道,麦香味突出;第三,是

种子商品性好,紫色籽粒色深,粒大,饱

满度高且角质化;第四,是适应性广,田

间综合抗性好,抗寒抗倒伏特性突出,在

2022年冬季小麦冻害大面积发生时,“稷

麦8号”几乎未受影响,目前也已在安徽

省完成区域试验程序,即将通过审定;最

后,是栽培技术简单,其田间栽培技术与

普通白麦品种相同,没有特殊要求。

业界认为,稷麦 8 号彩色小麦新品

种的审定,将为保障陕西省粮食安全、

推动功能食品产业发展及促进乡村振

兴事业做出贡献。

(来源: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

网 | 记者 闫瑜涛 王伟千)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如何让上合组织成员国之间的

交流范围更加深入,联系更加紧密?

在第 30 届杨凌农高会期间举

办的上合组织国家农业合作与发展

大会上给出了“答案”。

当天,“上合组织实业家委员会

陕西联络办公室杨凌工作站”正式

揭牌,淘天上合组织农业基地旗舰店也

顺利上线,上合组织国家农业技术交流

培训示范基地与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

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在会上签署框架协

议,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家粮食贸易集

团股份公司和中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在会上签订了合作谅解备忘录……

随后,来自中外的企业家先后亮相,对

各自国内农业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推介。

会场上,中外企业家代表你来我往

激情推介交流,合作交流范围愈发广

阔;会场下,杨凌积极贯彻落实中国-中

亚峰会成果的重要举措,乌兹别克斯坦

国家商品原料交易所入驻上合组织农

业基地经贸投资促进中心,一批产自乌

兹别克斯坦的车厘子已经搭乘圆通航

空飞机,由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运

抵西安机场。

书写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上合答卷”

· 19 ·

第22页

《农村高新科技》 聚焦杨凌

一场大会,一个平台,一座桥梁

见证一系列“锦上添花”的合作后,

上合组织秘书处副秘书长尼亚扎利耶

夫·努兰·萨德罗维奇现场表示,上海合

作组织国家农业合作与发展大会是一

个成功的对话、咨询和研究的平台,在

这里,嘉宾可以讨论各领域内的合作、

交流在农业领域的经验和最佳实践。

农业是上合组织国家合作的重要

板块。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

训示范基地(以下简称上合组织农业基

地)自在杨凌建立以来,聚焦“培训、交

流、示范”核心功能,积极发挥农科教资

源优势和基地平台作用,正向着服务上

合组织、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现代

农业发展高地的目标迈进。

近年来,杨凌重大国际交流活动密集

举办,高质量承办上合组织减贫和可持续

发展论坛、第十二届金砖国家农业部长会

议、上合组织现代农业发展圆桌会议等重

大多边活动40多场次,32个国家和国际

组织参加活动,促成合作成果 10 余项,

上合组织农业基地成为上合组织国家

农业领域交流合作的高能级平台。

与此同时,杨凌与上合组织国家签

订肉类及其农副产品投资合作协议 3

项,乌兹别克斯坦商品原料交易所入驻

杨凌;全力推进生物科技研发、大宗农

产品贸易、跨境电商等24个外贸项目加

快落地。今年 1 月至 7 月,杨凌实现进

出口总额6.21亿元,同比增长19.85%。

如今,从交流培训示范到经贸产能

合作,杨凌“上合之路”的脚步愈走愈

稳,借助这场盛会,上合组织成员国将

携手深耕农业合作“示范田”,不断释放

可持续发展潜力。

(来源: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

网 | 记者 吴凡)

· 20 ·

第23页

聚焦杨凌 《农村高新科技》

9月21日~9月22日,先正达集团中

国杨凌技术中心首次接受由独立第三

方 Critereon 组织开展的全球 ETS(监管

创优)认证审核。

卓 越 管 理 (Excellence Through

Stewardship,简称 ETS)是一个全球性非

盈利性行业组织,旨在促进从事农业生

物技术工作组织的产品在整个生命周

期中能够采用标准的管理计划和质量

管理体系,其权威性类似食品安全领域

的“ISO9000”质量体系,国际农业巨头均

通过ETS认证。

拥有ETS认证意味着该组织拥有成

熟的生物技术管理体系,能够生产高质

量的生物技术产品,给消费者及合作方

吃下一颗定心丸。

先正达集团为 ETS 创始成员,下属

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为ETS成员。按

照 ETS 管理要求,全球成员单位需每三

年进行一次 ETS 认证审计,通过第三方

对成员单位进行认证,保证成员单位

为实现和保持产品的完整性采用持

续的改进流程和最佳实践,增加利益

相关方与成员单位在管理产品方面

的互利互信。

作为先正达集团中国种业玉米

种子开发的重要科技创新平台,杨凌

技术中心本次共有监管项目、应急响

应、温室、种子库和大田试验五个部

分参与了ETS审核。审核员Dr. Jonathan Teichroew 在现场对杨凌技术中心

这五大板块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本次杨凌技术中心顺利通过ETS审

计,是先正达集团中国种业生物育种准

备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先正达集团全

球站点一般在运行三年后申请 ETS 审

计,杨凌技术中心仅仅运行一年时间就

通过审核。

ETS审计通过标志着先正达集团中

国种业生物育种监管质量管理水平达

到行业新高度,生物育种研发管理工作

进展获得全球生物育种行业监管组织

的高度认可,是目前中国种业屈指可数

通过这一审核的企业,为生物育种行业

树立了新标杆,同时为后续生产和商务

全产业链 ETS 审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稳稳迈出生物育种最艰难的第一步。

(来源:先正达集团中国种业微信

公众号)

先正达集团中国杨凌技术中心顺利通过ETS审核

· 21 ·

第24页

《农村高新科技》 聚焦杨凌

在第 30 届杨凌农高会期间举办的

第六届杨凌国际种业创新论坛上,由陕

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培育的油菜新

品种“秦优 506”(参试名称:秦油 1723)

生产经营权成功转让给四川生命力种

业有限公司,合同交易额300万元。

此次是品种转让采用“首次付费+逐

年技术提成”的方式,是省杂交油菜中心

成功转让四川种子企业的第1个品种。

据“秦优506”品种选育人韦世豪介

绍,这次成功转让的“秦优506”,是他们

团队通过中国杨凌农高会平台成功转

让的第 5 个品种,也是在杨凌示范区青

年育种专家培育计划项目支持下的最

新研究成果。该品种具有以下特点:

1、广适高产。该品种是冬春两用型

杂交油菜新品种,既可冬种又能春播,适

应区域广,丰产稳产性好。适宜在陕南

(汉中、安康)、黄淮区、长江下游区秋播

种植,在青海、甘肃、新疆春油菜区种植。

2018~2020 年参加陕西省联合试

验,两个生育周期平均亩产 257.07kg。

其 中 :2018~2019 年 平 均 亩 产

280.57kg,比 对 照 秦 优 7 号 增 产

4.76%,居试验第 2 位。2023 年实

收亩产量高达319.13kg。

2、优质高油。品质双低,商品

菜 籽 为 褐 色 ,含 油 量 45.42% ~

48.12%,出油率高,生产的油脂色

泽鲜亮。油菜薹富含各种维生素、胡萝

卜素、膳食纤维及钙、锌、硒等元素。

3、抗倒耐寒。在干旱半干旱区,表

现出较强的抗倒性,在黄淮区极端寒冷

的气候条件下能安全越冬,耐寒性好。

“我们与省油菜中心建立了长期稳

定的科企合作关系,通过前期洽谈,今

天我们顺利签约,非常幸运地拿到该品

种的全国独家生产经营权。下一步,公

司将加大品种的试验示范步伐,提升品

种的市场竞争力,努力把该品种打造成

公司的拳头产品,为油菜产业的高质量

发展贡献力量。”四川生命力种业有限

公司企业负责人表示。

近五年来,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

心先后育成油菜、小麦和大豆品种 32

个,成功转化新品种 24 个,推广自主选

育新品种2100多万亩,新增社会经济效

益16.8亿元。

(来源: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

网 | 记者 行波 通讯员:韦世豪 姬雨雪)

杨凌“三好”油菜新品种“秦优506”

成功转让300万元

· 22 ·

第25页

聚焦杨凌 《农村高新科技》

9 月 19 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来

农业研究院开工仪式在陕西省杨凌示

范区举行。陕西省委书记赵一德出席

并宣布开工。

陕西省领导王晓、王琳、李兴旺,西

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吴普特,中国科学

院院士邵明安,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

文、张涌等出席活动。

该研究院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

杨凌示范区共同建设,旨在顺应未来农

业三产融合、主体多元、绿色发展、健康

引领、装备智能、全球配置等特征及发

展趋势,进一步探索未来农业发展战略

路径、优化农业学科专业布局、创新人

才培养模式,更好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

建设。项目规划建设未来农业前沿交

叉研究中心、旱区作物生物育种研究中

心、家畜良种与未来牧业研究中心、非

耕地设施农业研究中心、旱区未来农业

技术创新中心、上合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等 6 个科研创新平台,努力打造引领未

来农业发展的新引擎、汇聚人才的新高

地、人才培养的新特区、国际合作的新

平台,为将杨凌建设成为世界旱区农业

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来源:《陕西日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来农业研究院开工仪式举行

· 23 ·

第26页

《农村高新科技》 聚焦杨凌

8 月 29 日,陕西省教育厅公布了

2023 年度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入选

名单,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李龙教授牵头

的畜禽肠道健康与高效养殖技术创新

团队成功入选。

据了解,畜禽肠道健康与高效养殖

技术创新团队由杨凌职院动物工程学

院李龙教授担任团队带头人,共有成员

18人,其中高级职称7人,博士7人。团

队依托陕西省动物疫病防控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陕西省林麝产业工程技术研

究中心和张涌院士动物生物技术工程

中心等科研平台,围绕陕西畜禽养殖业

中转型升级面临的突出问题,以畜禽肠

道为核心,从新型饲料添加剂的利用与

开发、肠道微生态和肠道病原快速诊断

三个方面展开研究,推动陕西畜牧业向

“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

友好”发展方向稳步前进,服务陕西畜

牧经济快速发展。

目前,该团队共获批科研项目30余

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

项目9项,地厅级项目5项;校级项目30

余项,累计发表SCI论文30余篇,中文核

心期刊50余篇,获批专利12项。

(来源:《三秦都市报》)

杨凌职院创新团队入选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

· 24 ·

第27页

聚焦杨凌 《农村高新科技》

火龙果,原是一种分布于热带的水

果,常见的果肉颜色是红色或白色。而

最近,在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

范区,“南果北种”的技术让这里的火龙

果迎来了丰收,而且人们还在这里试种

了一款新品的“双色”火龙果。

眼下,在陕西杨凌的设施种植大棚

内,大量的火龙果陆续成熟。一颗颗色

彩鲜艳、个头饱满的火龙果挂上了枝

头,采摘工人们小心地将果子剪下,仔

细修去杂边放入框内,很快,果子堆成

小山,农户收获满满。

采摘工李莲花说:“我自己一上

午就能摘 7、8 筐,一整天就能收十来

筐子。”

刚摘下的火龙果早已被顾客全部

订完,只需简单清洁分拣,就可以包装

发货。今年,这 200 亩大棚种植的火龙

果产量较去年增加了约三分之一,每个

品种很受消费者欢迎。

在所有的果子里,有一款外形略带

花皮纹的新品尤为特殊,但只有切

开果皮,才能看出它真正的与众不

同。这种名为“新双色”的新品火龙

果两色分明,中心是一整块完整的

白色果肉,而外围则被红色果肉包

围,它的果味浓郁,甜脆多汁,还略

带有玫瑰香味。目前,这款“双色”

火龙果已经进入了市场。

火龙果种植户王艳说:“‘双色’

火龙果单果的重量大概在 500 克左右,

比较适合当商品果。‘新双色’这个品

种,今年我们种了有 30 亩,销售情况比

往年的销售更火爆一些,在市场的反馈

还是非常好的。”

种植户向记者介绍,在自然界中本

身就存在“双色”火龙果,虽然口感外形

独特,但是花色和产量起初并不稳定。

经过农技人员反复地嫁接、培育和试

种,“双色”火龙果终于成为了产量质量

都稳定的商品果,实现了规模化的种

植。

目前,含“新双色”在内,杨凌的设

施大棚内共种植有24个品种的火龙果,

在本地屡获丰收的同时,“杨凌产”的火

龙果在全国的推广种植面积也超过了5

万亩,种苗还先后被销往西班牙、尼泊

尔等10余个国家。

(来源: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

网 | 记者 刘智辉)

杨凌:

“双色”火龙果喜获丰收

· 25 ·

第28页

《农村高新科技》 聚焦杨凌

日前,陕西米脂小米科技小院暨陕

西米脂小米研发中心在西北农林科技

大学米脂试验示范站揭牌成立。

今年是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国

际小米年”,小米以其独特营养、健康价

值以及抗逆性,是应对粮食挑战的“未

来智慧作物”。陕西米脂小米科技小院

是 2023 年 5 月在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联盟指导下,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米脂县米金谷小米

产业技术协会、米脂县农业农村综合技

术推广站、杨凌秦丰种业有限公司等单

位联合共建的科技小院。

科技小院主要任务和目标是依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米脂小米试验示范

站、米脂县米金谷小米产业技术协会等

平台,组织开展谷子种质资源创新、新

品种选育、抗逆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示

范、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功能产品研发、

市场开拓与品牌建设、技术培训与科普

宣传,推动米脂乃至周边农业增产增收

和乡村振兴。

陕西米脂小米研发中心暨科技小

院揭牌,进一步拓宽了校地合作的范围

与领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将认真贯彻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

要论述和来陕重要讲话精神,以“强农

兴农”为己任,聚集优势科教资源,遴选

一流专家团队,高点站位、长远谋划,加

大科技投入,力争在支撑米脂小米产业

高质量发展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

(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官网)

陕西米脂科技小院暨小米研发中心揭牌成立

· 26 ·

第29页

科学家精神 《农村高新科技》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杨凌农高会

聚集世界优质种子资源,推介种业科研

前沿领域最新成果,激发种业科技创新

发展新活力,创办30年来,把一粒粒“金

种子”种进丰收的田野,带动农民增产增

收,为中国种业振兴搭建成果转化平台。

“之前咱们很多品种在农高会上推

广效果非常好,今年刚刚通过国审的小

麦新品种‘西农162’将亮相农高会。”随

着第30届中国杨凌农高会日益临近,西

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教授吉万全的

小麦育种团队也忙碌起来,他们认真总

结各小麦品种的优势与短板,为参会观

众展示小麦品种最客观的田间表现。

“我们今年不但要亮相新品种,还

要继续推介我们的拳头品种—‘西农

511’。这个品种具有优质强筋、抗病性

强、抗倒伏等特点。它最大的优势就是

稳产,尤其在面对倒春寒、连阴雨不利

因素影响时,这个品种表现非常稳定。”

吉万全如数家珍般介绍着自己团队育

出的小麦品种。

“西农511”2018年首次参加农高会,

受了种业企业及参会农民的热捧。目前

该品种在陕西、河南、安徽、江苏等地推广

面积已超过2000万亩,已连续两年成为

农业农村部推荐的粮油生产主导品种。

1994年首届农博会开幕,年轻的吉

万全带着团队的小麦新品种—“陕麦

8007”启航农高会,农民如饥似渴的求

知眼神,企业事无巨细的咨询热情,让

吉万全坚定了育种的初心与使命:“从

第一届农博会开始,我们就一直参加农

高会,29年来随着办会规模与办会层次

越来越高,我们育种科研水平也不断提

升。如今,我们育出的品种亩产量也从

350公斤提升到了600公斤以上,从聚焦

解决温饱问题,转变为推动产业高产、

绿色、可持续发展。”

种子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

用自己的手攥紧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

国饭碗,才能实现粮食安全。吉万全说:

“农高会是一个信息汇聚交流的大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能够让企业寻找到商机,

能够让农民需求得到精准对接,也能够

让科研人员及时了解生产问题与生产需

求,调整育种方向,实现产学研结合,真

正让种子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带的走。”

近年来,杨凌示范区立足“国家队”

的职责定位,持续提升种业创新攻关、

示范推广、要素集聚能力,着力构建育

繁推一体化网络服务体系。作为杨凌

种业创新中心首席专家,吉万全希望通

过农高会平台能让杨凌“金种子”走出

国门、走向世界,让上合组织国家乃至

“一带一路”沿线农民都能感受到杨凌

科技的独特魅力。

(来源: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

网 | 记者 张仕博 张耀东)

吉万全:让科技“金种子”深深扎沃土

· 27 ·

第30页

《农村高新科技》 科学家精神

这些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

院研究员马建祥养成了一个习惯——

每到一个地方,都到当地超市转转,看

看售卖的西瓜是什么品种、价格如何。

“20 多年,培养出感情来了。”马建

祥笑着说。

从1997年正式从事西瓜的育种、栽

培技术研发及推广至今,在一般人眼中仅

为消夏祛暑佳品的西瓜,是马建祥的科研

“舞台”。他用自己多年的潜心钻研,演奏

出了甜滋滋的西瓜培育“交响曲”。

“很幸运,我应该属于后者”

马 建 祥 与 西 瓜 的 结 缘 是 在 1997

年。当年,刚毕业的他被分配至陕西省

农业科学研究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后并

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从事西瓜、甜瓜

的栽培技术研究工作。

当,国内设施种植面积比较大的中

果型西瓜品种为“京欣一号”和“京欣二

号”,其中后者的推广面积更大。

“‘京欣二号’果皮薄、果肉细腻多

汁、口感好,很受消费者喜爱。”马建祥

说,但它也有缺点,那就是对种植技术

要求比较高,特别是在成熟期容易裂

瓜。“有时你在田里随便走走,都能听到

西瓜咔咔的开裂声。”

正因如此,“京欣二号”西瓜的商品

率不是很高,这直接影响了瓜农的收入。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马建祥和同事

们从国内外先后收集了300多份不同的

西瓜材料,对其进行了系统综合评价,

并将“耐裂性”作为重要评价标准。根

据育种目标选出一批优异自交系后,他

们将不同的自交系进行配组,组成了35

个不同的组合。

通过品种比较试验,研究人员在这

些组合中最终选出了一个综合评价最

好的“组合”,这便是如今在西瓜育种领

域大名鼎鼎的“农科大5号”。

在一篇论文中,马建祥曾这样介绍

“农科大5号”——果肉红色、肉质沙细、

汁多纤维少、口感佳。“更重要的是,这

个品种很好地解决了‘裂瓜’的问题。”

此后,马建祥又主持研发了一系列

马建祥:奏响西瓜培育“交响曲”

· 28 ·

第31页

西瓜新品种,其参与研发的新品种数量

多达20多个。但回想起来,给他留下印

象最深的依然是让他迎来“开门红”的

“农科大5号”。

“育种工作有时需要运气,看似简

单地将不同父本和母本进行杂交,但有

些人工作几十年也不一定能获得性状

优良的新品种,有些人却能在短时间内

获得成功。很幸运,我应该属于后者。”

马建祥说。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育种研究慢

慢从传统育种进入到分子育种阶段,一

批批怀揣高新技术的年轻人的加入,让

整个育种团队充满活力的同时,也使马

建祥在研究西瓜新品种之余有了更多

时间。此时的他慢慢将自己的主要精

力转移到了另一件意义非凡的事情

——西瓜种植推广上。

“做出点样子让大家瞧瞧”

马建祥并不是近几年才开始推广

西瓜种植的。2008年,他到距离西北农

林科技大学所在地杨凌6公里外的官村

推广西瓜种植。

在这个长期种植小麦、玉米的关中

乡村推广西瓜种植,显然不是一件容易

的事情。

他先把老乡们拉到自己 2006 年开

始推广西瓜的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蒋

村镇同兴村,让官村农民实地感受好西

瓜究竟是什么样的。然而,官村农民始

终担心“没种过,卖不出去怎么办”。

马建祥酷暑天站在瓜地,苦口婆

心,好说歹说。一连几天后,终于有3户

农民动了心。

从这天起,马建祥下定决心,要做

出点样子让大家瞧瞧……

“马老师每天骑着摩托跑到我们村

的 160 亩瓜田里,100 多个瓜棚一个个

看,手把手教我们怎么搭建竹竿棚,就

像教小孩说话一样。”如今,已经是杨凌

绿香安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凌职

业农民创新创业园合伙人之一的高级

职业农民魏群劳说。

2008 年正月十五,天突然放晴,牵

挂种苗的马建祥顾不上家里坐着一屋

子客人,骑车赶到官村。没想到瓜农都

去逛庙会了,育苗棚里的温度快把苗子

烧死了,他赶忙打开通风口通风。正是

因为他的到来,种植户的西瓜苗才没出

问题。

经过一番努力,试种的西瓜皮薄肉

脆,根本不愁销路。其他老乡见状,参

与的热情瞬间高涨,纷纷要求马建祥到

自家瓜田里指导。第二年,眼看着试种

的3户人中,两户挣了大钱,一户贫困户

不仅把外面的欠款还上了,还有了积

蓄,西瓜地从20亩发展到了160亩。

说起这事,马建祥笑着说:“现在都

不敢去村里了,一去大家都拉着我到家

里做客,不去谁家还会不高兴。这让我

很高兴,因为科技带给了他们更多的收

入和幸福感。”

“有段时间,我准备要放弃了”

如今的马建祥,一年有 200 多天都

科学家精神 《农村高新科技》

· 29 ·

第32页

在村子里。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的

那几天,由于杨凌地区的西瓜已经完成

收获,他正准备动身到西瓜收获期更晚

的陕北榆林地区。

然而,长时间扎根农村并不意味着

马建祥已经离开了“科研一线”。事实

上,就在这段时间,他还牵头起草了一

份《西瓜种子产地检疫规程》,这也是目

前国内仅有的两部针对西瓜种植的国

家标准之一。

2010年8月,在一次调研中,马建祥

发现黑龙江当地很多西瓜的皮上都有大

片不规则的水浸状斑。通过研究,他确

定这些西瓜染上了西瓜细菌性果斑病。

“这在当时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西瓜

病害。”马建祥告诉《中国科学报》,这种

病源于西瓜种子制种环节出了问题。

“简单地说,就是西瓜种子带有病菌,农

户购买到这类种子并播种到田间,病害

自然就发生了。”

因此,要彻底防治这种病害,最根

本的方法是在制种阶段杜绝“问题种

子”的出现。“科研人员虽然早已研究出

具体方法,但不系统,操作性和实用性

不强,制种公司对此也不了解,更不知

道怎样将其融入种子的生产环节中。”

“他们需要一套针对西瓜种子检疫

的具体流程。”于是,回到学校的马建祥

立即着手制定相关标准。

“首先要组织专家到各地调研相关

病害的发生情况,并协调相关企业和研

究院所讨论技术实施的可行性,形成标

准的草案;然后邀请有关专家座谈讨

论,形成征求意见稿;上报的同时,再次

组织行业专家讨论,形成标准送审稿,

经数次反复修改后,最终形成标准报批

稿。”马建祥说。

在此过程中,考验马建祥的并不

是科研能力,而是与不同专家、机构组

织的沟通协调能力。对于一名长期从

事科学研究的老师来说,其难度可想

而知,以至于“有段时间,我都准备要

放弃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5年持续不

断的推动,马建祥主持制定的国家标准

《西瓜种子产地检疫规程》于 2018 年发

布,并在次年正式实施,该规程从源头

提高了我国西瓜种子质量。至于作为

马建祥制定该规程最初“源头”的西瓜

细菌性果斑病,“不能说完全消灭,但只

会在个别地方零星发生”。

此外,马建祥还主持制定了陕西省

标准《塑料大棚西瓜栽培技术规程》,有

效提高了陕西省大棚西瓜栽培标准化

水平。

如今的马建祥依然每天奔波于实

验室和瓜田之间,走在沾满泥土的路途

中,他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科研人

员,成长为陕西省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

首席专家。

“农民现在对科技的需求越来越

高,这让我们更感到身上的责任与压

力,只有提供最好的科技服务,才对得

起他们的喜爱,对得起自己的身份。”马

建祥说。

(来源:《中国科学报》)

《农村高新科技》 科学家精神

· 30 ·

第33页

智能装备 《农村高新科技》

9月20日,在第30届中国杨凌农高

会D馆,山东展区展出的全球首艘10万

吨级游弋式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

——“国信1号”模型备受参会者关注。

据了解,这款大型养殖工船模型的

实际总长249.9米,宽45米,载重量为10

万吨,排水量 13 万吨,相当于两艘山东

舰的排水量,堪称“渔业养殖航母”,是

我国深远海养殖的“大国重器”。

记者了解到,“国信 1 号”是全球首

艘 10 万吨级游弋式智慧渔业大型养殖

工船,由青岛国信集团投资建造,于

2022 年 5 月 20 日在青岛交付运营。首

创了“深远海工业化舱养模式”,向世界

深远海养殖贡献了“中国方案”,该船总

投资4.5亿元,全船设15个养殖舱,养殖

水体 9 万立方米,可开展大黄鱼、石斑

鱼、三文鱼等名优鱼种养殖,每年可以

产出3700吨高品质鱼类。

“我们这艘船,鱼类的产出量相当

于查干湖一整年的捕捞量。这艘船的

建造,让我国实现了将养殖区域从近岸

推向深远海,从农业传统经营模式转向

大规模现代化工业生产,通过利用全球

优质海水资源进行养殖,为我国持续输

入高品质蛋白供应,让从前靠天吃饭的

养殖变成了人工自主可控,是我们打造

海上‘蓝色粮仓’的生动实践,有力地推

动我国抢占全球高端渔业养殖装备市

场制高点。”国信中船(青岛)海洋科技

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穆昊阳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信1号”已经

安全运营了 488 天,已经游弋超过 8900

海里,成功躲避了四五次大型台风,产

出的成品鱼数量在2000吨左右,产值约

1.5 亿元。在产品销售方面,开通了抖

音、天猫、京东旗舰店进行销售。

“从目前市场来看,纯野生捕捞的

大黄鱼价格一斤在 2000 元左右。我们

的养殖价格远远低于野生大黄鱼价格,

大 概 每 斤 的 终 端 价 格 在

80-100 元。下一步,我们

还将在华东、华南、华北各

个大区布局代理商、经销

商,让我们的产品惠及更

多人。”穆昊阳说。

( 来 源 :农 业 科 技

报·中 国 农 科 新 闻 网

| 记者 行波)

全球首艘智慧渔业养殖“航母”模型亮相农高会

· 31 ·

第34页

《农村高新科技》 智能装备

“农业无人机”“猕猴桃采摘机器

人”“果蔬紫外激光打标机”,从田间管

理到果实采摘再到溯源打标,在本届

农高会上,智慧农业为“三农”解码新

技能。

“这台全新的 T25 农业无人机拥有

最大 20 公斤喷洒与 25 公斤播撒载重,

搭载前后有源相控阵雷达、全新双目视

觉系统、超高清 FPV 云台相机,集航测

与飞防于一体,适用多种地形,轻巧灵

活,一个人就可以完成作业。”在农业高

新技术成果展深圳展区,深圳市大疆创

新科技有限公司销售唐立,正在为前来

咨询的客商讲解这台农用无人机的优

点,操控性强和大疆的品牌优势,吸引

了众多客商前来咨询。

“好多人觉得无人机可能是高高在

上,一般农业方面接触的少。其实近年

来,农业无人机已经在很多地方广泛应

用了,比如说小麦、玉米、水稻这些农作

物,以及苹果、猕猴桃、冬枣等经济作物

也都已经开始用上农业无人机了。”唐

立说。

唐立告诉记者,传统的农业无人

机,主要是植保无人机,对于提高农作

物病虫害防治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资

源的利用率,增强突发性大面积病虫害

防控能力,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有着重

要的意义。但这款无人机除了这些作

用外还有更多功能,而且操作简单,更

易上手。“这款无人机集航测与飞防于

一体,无人机的云台角度可以调节,可

以实现实时采集图像,对果树以及大田

进行航测,在果树航测中可以实现10分

钟建图80亩,在大田中航测可以实现10

分钟建图 200 亩,而且还可以对最大

50°坡度的果树进行航测。”在一年一

届的中国杨凌农高会上,智慧农业及农

业装备等领域最新农业科研成果、先进

适用技术同台展示、竞相绽放,现代农

业的科技范儿引人关注。在这里,无论

是展商或是逛会群众,无不有着深刻体

会,随着农业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农业

生产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当传

统农业遇上领先的科学技术,农业生产

便有了“高大上”的“基因”,大家也能从

农高会上Get更多新技能。

在未来农业智能装备专题展上,由

西北工业大学研发的猕猴桃采摘机器

人吸引了众多果农的眼球。“这个机器

人相对于人工采摘有哪些优势?”“需要

人工操作吗?用起来复杂吗?”在现场,

前来咨询的果农络绎不绝,西北工业大

学高级工程师刘骁细致地为每一位果

农逐一解答疑问。“我们在实际调研中

发现,现在农村中劳动力不足,采摘猕

猴桃的时候出现了用工难、用工贵等问

题。所以我们就研发了这台猕猴桃采

无人机、机器人成为现代农业新农具

· 32 ·

第35页

智能装备 《农村高新科技》

摘机器人,它不但可以做到 24 小时采

摘,而且可以做到双臂平均每秒采摘一

枚果实的速度,采摘一亩地只需要两个

小时,而 1 个人采摘则需要两到三天时

间。”刘骁说。

而针对大家都关心的机器人采摘

中会不会对猕猴桃造成伤害的问题,刘

骁说道,“这款机器人可以开到猕猴桃

园里,在电脑或手机上设置采摘路径,

精准定位到猕猴桃后,通过机械臂采摘

猕猴桃,它的采摘手臂装了橡胶保护装

置,而且这台机器人也搭载了码果系

统,采摘下来的果实都会逐一摆放整

齐,不但不会伤到果实,而且大大增加

了效率。如果果农需要,还可以根据果

实的颜色、软硬度等情况搭载不同传感

器,做到按果实成熟时间进行采摘。”年

年农高会上,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会

群众尽情“淘宝”,从一粒种子、一袋化

肥再到一项项新技术,让广大群众开了

眼界、换了思路。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的展位上,一台果蔬紫外激光打标机吸

引了来自阿根廷的嘉宾。

“这台设备会不会对果实造成伤

害?我们公司的溯源码能否打在上面

呢?”“紫外激光属于冷加工,它可以替

代传统的纸质标签、油墨喷刷、镂空果

贴等方式,不但不会污染和损坏果实,

而且还可以解决溯源、防伪、节省人工

等问题。”在现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

械与电子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何逸飞

为阿根廷嘉宾细心解答道。何逸飞告

诉记者,这台设备是西农机械与电子工

程学院极光印象科研团队共同研发的,

团队致力于研究和推广激光打标技术,

主要研究激光打标对果树储藏保鲜的

影响。“我们会根据不同的水果和蔬菜

来进行最佳打标参数调整,打标速度基

本为 2 秒一个,而且可以根据客户的需

求来进行流水线操作设计。”何逸飞

说。每一届农高会,都是农

业科技创新成果的集锦,都

是农业科技前沿的比拼。

参会群众在这里看到了未

来农业的样子,参会客商在

这里找到了交流借鉴的平

台,科研工作者在这里寻到

了市场需求。农高会正在

为“三农”解码新技能。

(来源:农业科技报·

中 国 农 科 新 闻 网 | 记 者

许正斌)

· 33 ·

第36页

《农村高新科技》 智能装备

许多人一听到核技术,很容易“谈

核色变”,而对于辐照灭菌这类的民用

核技术很陌生。“辐照技术”是利用电离

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的物理学、化

学和生物学效应,对产品进行加工处

理,以达到消毒、灭菌、杀虫、保鲜和改

性等目的的一种处理技术。经过一定

剂量电离辐射处理过的食品也被称为

“辐照食品”。如今,在杨凌,这项民用

的核技术也正在逐步应用推广。

近段时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

陈勤正忙着带领学生对刚完成辐照保

鲜处理的彩色马铃薯进行功能因子分

析实验。陈勤告诉记者,鲜食和深加工

的彩色马铃薯在市场很受欢迎,但在将

产品推向市场的过程中,马铃薯的保鲜

问题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

传统上一般把马铃薯收获以后储

存在窖里低温储藏,但即使在这种情况

下它也有一个发芽的问题,发芽以后会

产生一些毒素,影响我们食用。

经过市场调研,陈勤和他的彩色马

铃薯育种团队很快将目光聚焦到辐照

保鲜技术领域,并与杨凌核盛辐照技术

有限公司开展合作,通过辐照技术不但

延长了保鲜期,而且未破坏马铃薯的营

养成分。

我们经过一年多的实验证明了它

的保质期,在常温下可以保存八个月还

没有发芽,我们分析他可能是抑制了马

铃薯的呼吸作用,这样也就延迟了它的

发芽,同时对马铃薯的硬度和淀粉含

量,对它的水分含量以及对它的花青素

和氯烟酸以及VC的含量的影响都不是

很大。

走进杨凌核盛辐照技术有限公司

生产加工车间,工人们正在将一箱箱收

获的马铃薯搬到传输装置上,在常温条

件下通过传输进装置传输进辐射区进

行辐照处理。

辐照技术它实现了微生物含量的

下降,实现了抑制发芽处理,实现了呼

吸强度的下降,但是后期根据我们使用

的目的,我们还需要附加后期的贮藏保

存的手段。

企业负责蔚江涛告诉记者,马铃薯

传统贮藏保鲜需要在专业冷库进行,耗

电成本较高。而通过辐照技术应用,一

吨马铃薯的保鲜费用约在200~300元之

间,大大节约了保鲜成本。

通过低剂量的辐照处理,可以把马

铃薯放在接近常温的 15 度~20 度的空

间,在 6~12 个月的贮藏期内,它的能耗

降低是非常明显的。一(下转第 35 页)

利用核辐照技术让食品保鲜更长久

· 34 ·

第37页

智能装备 《农村高新科技》

又是一年丰收节,辽宁省法库县的

梁日鹏正在田里忙活着。29 岁的他年

龄不大,却是法库县 3 万多亩黑土地的

“田管家”。

大学期间,梁日鹏就走访调研了一

百多家合作社,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

验。从学校到农田,从理论到实际,梁

日鹏看到了自己的专业给农民带来的

实实在在的好处,让他毕业后毫不犹豫

地选择回到农村。梁日鹏告诉记者,新

科技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我参与研发了秸秆全覆盖的免耕播种

技术的机器和配套设备,秸秆不焚烧,

省钱又增效。”

“这几年,我们将农田管理接入了

物联网系统,一部手机就能管数万亩

地。”梁日鹏说,他参与开发的管理系统

利用 GPS 对农户的承包地进行查田勘

界、实地测绘,让农民们离乡不离地的

同时,还能帮助他们每亩增产200到300

斤,最高增产800斤。如今,梁日鹏托管

的土地面积已超过 3 万亩,全部采用保

护性耕作技术种植。

平时,梁日鹏还给农机手和乡村经

纪人培训,教会他们免耕播种机、秸秆

打包机、植保无人机等各式新农机的操

作规范。“他们留在家乡也有稳定的收

入,有的年收入甚至超过了20万。”梁日

鹏说。

新耕作技术走入人心,新农人的路

越走越宽。谈到未来,梁日鹏表示,将

继续扎根农村、服务三农、为民创收,在

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做出新突破!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一部手机就能管数万亩地

(上接第 34 页)般的马铃薯未经过辐照

处理,出库之后它会快速从休眠期中活

跃过来快速发芽,但是辐照处理之后,

他从冷库出来它不会再发芽。

据了解,食品辐照技术从上世纪40

年代开始使用,目前,已较成熟的应用

于农副产品保鲜,药品、医疗器械领域

的灭菌处理以及高分子材料的辐照交

联,辐射诱变育种等领域。

食品辐照我们是用国家许可的设备

产生的这个射线对产品进行辐照处理,它

不会对产品带来放射性污染,也不会使产

品产生放射性,所以它不会有放射性的卫

生安全问题。另外食品辐照的目的是杀

虫、抑制发芽产生毒素、消灭微生物,从根

本角度来说它是提升了食品的安全性。

(来源: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

闻网 | 记者 赵玉婷 刘晓 张耀东)

· 35 ·

第38页

《农村高新科技》 种养技术

天气偏暖容易造成小麦长势过快,

比正常情况下生长的小麦,高度上要高

出不少,麦苗茎数多,叶面积系数大。

小麦发生旺长,不仅不利于小麦的生

长,相反,由于预测今年冬季后期天气

偏冷,发生冬季冻害的可能性加大,最

终导致小麦减产。

冬小麦在冬前和冬季出现旺长需

要具备哪些条件

秋冬季较高的气温,或较高的秋冬

季有效积温;而冬小麦拔节所需要的条

件是:除了要有一定的“高温”或积温

外,还要有一定的低温春化过程和较长

的日照过程,当低温春化和较长日照条

件没有完全满足而只剩下较高的气温

和积温时,冬小麦只能表现旺长,旺长

过分就是疯长,不会拔节。

暖冬容易使本该处在越冬休眠期的

小麦继续生长,特别是遇到较为明显的

暖冬时,小麦在冬季的生长则会加剧,甚

至会给人有旺长到疯长的感觉,譬如今

年有些农民种植的小麦就是如此。

但一说到小麦拔节,今年冬季就会

让很多人感觉不安。因为,如果此时的

小麦拔节,它就与冬季小麦受冻和因受

冻而造成的明显减产相关联。

小麦一旦拔节,就说明幼穗进入快

速分化期,此时小麦的抗寒性开始明显

降低,这也是我们把拔节看成是小麦抗

寒性降低“分水岭”的缘故。幼穗抵御

低温的能力要远远低于茎秆和叶片,这

样即使是有不太明显的冷空气活动,茎

秆和叶片没有受到伤害,幼穗变干瘪,

如果有这样的现象发生,小麦出现明显

的减产将是肯定的。

小麦拔节咋判断

小麦拔节指的是小麦基部第一节

间从折叠在一起的一堆节间中伸长,且

伸长长度应该达到 1.5 厘米时才叫做拔

节。没有见到有节间伸长,此时小麦分

蘖节的各节间还都叠加在一起,就是没

有拔节的表现。此时小麦生长再高,表

现再直立都没用,这也只能说明小麦的

叶鞘(假茎)过长、直立等,与拔节无

关。这样的表现,不会让小麦发生明显

的冻害,即使是假茎和叶片冻坏冻伤

了,但分蘖节没事儿。

冬小麦拔节是需要有特定条件。

小麦与很多作物不同,小麦不因为光有温

度就可以让生命进程前行,小麦有两个非常

重要的生理生化发育阶段,这就是:春化阶

段和光照阶段。也就是说,小麦、特别是冬

小麦在进入(生殖生长的)幼穗分化和拔节

前,必须要经过一个低温过程,我们管它叫

做“春化”。没有这个低温或“春化”过程,小

麦不可能进入下一个阶段,即光照阶段。我

们都知道,小麦是长日照作物,长日照指的

就是较长的日照时间,没有经历这一个较长

光照阶段,小麦就不会拔节,幼穗分化也很

难继续。

小麦长势过旺怎么办,如何控旺?

· 36 ·

第39页

种养技术 《农村高新科技》

小麦对日照长度具体要求是多少

小麦不同品种或类型,对日照长度

的具体要求有不同,相对来说,纬度越

高或地理位置越靠北,或冬性越强的小

麦类型要求的光照时间(每天日照时

数+总日数)就越长;相反,纬度越低,地

理位置越靠南,或冬性越弱的小麦春性

品种或类型,它们要求的光照时间较

短。小麦自进入冬季以来,光照时数是

越来越短的,冬至节气时是最短—不足

十小时,而此时小麦拔节根本不可能,

除非种植的品种是春麦或是对光照极

不敏感、对稳定极其敏感的类型。

小麦的很多习性和表现都是通过长

期自然和人工选择下形成的,有些习性

甚至“难易”。在种植过程中,小麦难免

遇到一些较异常的气候,但即使是这样,

小麦不可能违背它自身的“自我保护”意

识,除非是在我们人的协助或胁迫下。

小麦出现旺长后,有什么危害

一是小麦年前旺长以后,观察旺长

小麦的茎杆,正常生长的小麦,茎杆矮

粗,旺长的小麦,茎杆细长。从吸收水

肥的角度来说,消耗水分和养分会更

多。如果是水肥不足的地块,旺长的小

麦更容易出现苗弱、苗黄现象。

二是观察旺长小麦的根系,相比正

常生长的小麦根系来说,根系比较浅,同

时根系不发达,茎杆的柔韧度也不强,当

生长到中后期,小麦长势较高以后,遇到

刮风下雨天气,更容易发生倒伏。

三是旺长的小麦,自身的储备能力

相对不足,抵御严寒的能力比较弱,冬

天时遇到降温幅度较大的天气,更容易

发生冻害。

四是对于旺长的小麦,进入到生长

后期以后,更容易出现脱靶现象,小麦

形成早衰,秕粒增多,千粒重下降,最终

形成减产。

小麦旺长,如何控旺

镇压控旺:镇压具有控上(挫伤地

上部叶片,延缓生长)促下(促进根系下

扎)的双重作用。可用石滚、小麦专用

镇压器、油桶装入沙子或耙翻过来顺麦

行镇压,镇压选择晴天中午前后进行,

注意地湿不压,有露水或土壤结冰时不

压,多次镇压方向保持一致,从早春至

小麦起身前都可以进行。

中耕控旺:对于群体较大的旺长田

块进行深锄断根,能够起到抑制生长、

控制旺长的作用,具体操作可在小麦行

间深锄5~7厘米,切断部分根系,从而抑

制地上部的生长,减少无效分蘖。中耕

能够起到踏墒保墒,提高地温,促进根

系发育,又能防除杂草。

氮肥后移:整地的时候要重点多施

有机肥,有效地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

量。在此基础上提倡大力配方施肥,配

肥的时候要根据土壤的养分测定结果、

产量目标确定氮肥的用量。

化学药剂控旺:小麦喷施化学调节

剂,可以喷施烯效唑+磷钾倍特,能够提

高小麦叶片细胞液浓度(下转第 38 页)

· 37 ·

第40页

草莓疫霉果腐病如何防治

草莓疫霉果腐病是一种草莓常发

生的病害,根、花穗、果穗、蕾、花、果及

叶均可发病,但主要为害果实。从开花

至成熟期均可发病,早期发病地上部不

显症状,中期植株略显矮小,幼果发病

时病部为黑褐色,后干枯,硬化如皮革,

故又称为革腐。成熟果实发病后,病部

白腐软化,似开水烫伤,发出臭味。该

病明显影响草莓的产量和质量,在制作

果酱、果冻、果汁和果酒时,如果混入病

果,会使加工品产生苦味。

草莓疫霉果腐病是真菌性病害。

病原菌以卵孢子在病果、病根等残留物

或土壤中越冬,有较强的抗寒能力,翌

春条件适宜时就会产生孢子囊,遇水释

放游动孢子,借病苗、病土、风雨、流水、

农具等传播侵染为害。所以,一般地势

低洼、土壤黏重、偏施氮肥的地块发病

概率比较大,连作重茬的地块更易发

病;在中偏低温和阴雨多湿的季节,如

果管理跟不上,也极容易发病。

草莓疫霉果腐病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病

蔓延,很难治愈。主要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抗病能力。低

洼积水地块要及时清沟沥水,排除积

水,高畦作床,合理施肥,不能偏施氮

肥,促进植株生长。

做好病田土壤消毒,减少病菌来

源。冬季时,可以用氯化苦每公顷195~

300升,翻耕后地面覆盖薄膜,或高温灌

水闷棚进行土壤处理。

发病初期用药,控制病害加重。建

议用 40%福星乳油 2000 倍液,43%好力

克20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

剂 1000 倍液喷雾,每隔 10 天左右 1 次,

连续用药 3~4 次。注意在草莓采收前 3

天一定不能再用任何农药。

加强田间检查,及时清除病株。发

现病株立即带出田外清理,以免病害进

一步扩展。植株整理时,可将摘除的老

叶、病叶、匍匐茎一并拿出棚外处理,结

合其他病虫害的发生,可以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

(作者:王丽)

《农村高新科技》 种养技术

(上接第37页),抑制基部节间伸长,提

高小麦的抗冻和抗倒伏能力。同时,

小麦化学药剂控旺必须把握在拔节前

结束。

除此以外还可以使用矮壮素、多效

唑和缩节胺,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即

可,不可私自加量;喷施建议在日平均

温度 8℃以上进行;选择上午 10 点到下

午 16 点之间,不可重复喷(如遇年前喷

药,年后小麦还旺长,可以适当再喷一

些药剂)。

(来源:新华网、《河北科技报》)

· 38 ·

第41页

种养技术 《农村高新科技》

草莓主栽品种“红颜”对环境和繁育

技术要求高,繁育系数低。将种苗提前

到秋季定植越冬,延长其生长期,能够显

著增加匍匐茎抽生数量,提高其繁育系

数、增加亩繁苗量。为了促进秋季育苗

园区草莓种苗安全越冬,北京市农业专

家提出如下技术意见供生产单位参考。

加强保温:及时更换破损棚膜,保

证棚膜的完整性、密闭性。中午棚室短

暂通风后应当及时关闭风口棚口,保持

棚室内温度。

植株管理:视天气状况和土壤水分

状况进行浇水,每3~5天滴灌一次;保持

白天棚内温度在 25~28℃,夜间温度不

低于10℃。根据母苗生长情况,亩施N:

P:K比例为20:20:20的水溶肥2~4千克。

覆膜越冬:密切关注天气变化。12

月,当夜间棚室内温度降低至-5℃~-

8℃时,日均地温在4℃就需要准备覆膜

越冬。覆膜前 2~3 天,使用广谱性杀菌

剂,对种苗进行一次药剂防治,注意叶

片正反面、植株心部周围喷洒均匀。然

后浇足浇透冻水。

选用完整无漏、质地厚实的农膜覆

盖在草莓苗上(可以使用旧棚膜)。注

意棚膜之间、棚膜边沿要用土壤压实,

确保密不透风。如果使用高架基质槽

进行种植,需要用农膜将整个栽培槽进

行包裹覆盖,边缘用重物压实,以确保

不漏风跑温。之后关闭棚室,准备越

冬。越冬过程中可掀开农膜一角检查

一、二次,如果土壤或基质较为湿润,可

以不补充水分;如果土壤基质很干,可

适当补充水分。

通风揭膜:3月初,当外界最低气温

稳定在 0℃以上,棚内最低地温稳定在

4~6℃左右时,即可揭去地膜。揭膜时

间不可过晚,避免种苗叶片生长接触膜

表面而引起灼伤,或膜内高温高湿环境

造成灰霉病等病害蔓延。当棚室内温

度达到15℃以上时,及时打开育苗棚两

侧的底风口进行通风,若天气晴好无雨

雪,夜间可不用关闭。

揭膜后,检查种苗成活情况,拔除

死亡、带病植株,摘除干净基部干枯、黄

化老叶以及抽生花序。清除的植株残

体带到育苗棚外销毁处理。

(来源: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网站)

草莓秋季育苗 冬季如何越冬

· 39 ·

第42页

《农村高新科技》 种养技术

花椒采后话管理

花椒采摘后椒园管理非常重要,这

一时期是树体全年营养的积累储备期,

也是花椒根系生长的关键期。光合作

用除了补充树体的消耗促进生长外,大

部分养分积累起来,用于充实枝条,促

进花芽进一步分化和饱满,是来年花椒

丰产的重要保证。近日,国家林草局花

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花椒产业国

家创新联盟理事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花椒试验站首席专家魏安智建议椒农,

花椒采摘后要做好四方面的管理工作:

防旱保树:对土壤水分含量低、土

层瘠薄的田块,要在晴天早晨灌水保

湿,最好树盘覆盖作物秸秆。

施好产后肥:花椒采摘后,花椒树

每株施腐熟农家肥5~10公斤,加过磷酸

钙25~50克和硫酸钾10~25克。

整形修剪:修剪的目的主要是改

善树体通风透光条件,增加树体负载

量,平衡生长和结果的关系,调节养分

分配,利于养分积累和节约养分。花

椒采摘后的修剪以拉枝和摘心为主,

以此控制新梢生长,增加养分积累。

同时,落叶休眠期修剪,是全年花椒树

修剪的重要时期,依据不同树龄树势

进行。幼龄树修剪以培养结果枝组为

主,采取轻剪和长放相结合;盛果树修

剪主要是维持健壮树势,采取疏枝和

回缩;衰老树运用回缩修剪进行枝组

更新,复壮树势。修剪后,伤口及时涂

抹愈伤防腐膜,保护伤口,防止病菌的

侵染。

加强病虫害防治:花椒采摘后,

一要及时清除椒园中病虫枝、枯枝

死树、落叶、杂草,集中烧毁。二是

对危害花椒的窄吉丁可在采椒后进

行树干涂药杀灭初孵幼虫。三是秋

季雨水较多,易诱发花椒病害,如花

椒叶锈病、煤污病、白粉病等可树冠

喷施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戊唑醇等

杀菌剂。四是在入冬前用石硫合剂

进行全园喷施,杀灭越冬病菌、虫

卵,幼虫等。

(来源: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

闻网 | 记者 仵佳伟)

· 40 ·

第43页

种养技术 《农村高新科技》

花椒冬管六步骤

进入冬季,花椒树逐渐进入休眠状

态,有效的花椒冬季管理技术,对防治

病虫害,保护树体、提高第二年花椒产

量具有重要作用。近日,西北农林科技

大学林学院副研究员、花椒种植专家刘

永红就花椒冬季管理提出了以下几点

建议:

科学施肥:花椒采收结束后,可施

秋肥,宜早不宜迟。以有机肥或生物有

机肥为主,加施中微量元素,并配施一

些氮、磷、钾速效肥料,可以促使根系生

长,改善果实品质,提高花椒抗旱、抗

寒、抗倒伏的能力。施肥时,采用穴施,

在树冠外围挖出环状沟施入。

整形修剪:按照不同树型,因树造

形,主次分明。采用抑强扶弱修剪手

法,以通风透光为核心,塑造丰产树型、

延长花椒结果年限。对于幼树采用短

截修剪手法,初果树培养骨干枝为主,

盛果期树控制树体高度,平

衡营养生长和结果生长关

系,提高花椒生产的品质和

产量。

树干涂白:11 月中下旬

花椒落叶后,树干涂抹涂白

剂或林木长效保护剂,以杀

死树皮内隐藏的越冬虫卵

和病菌。涂白剂配方:生石

灰 6 千克、食盐 1 千克、石硫

合剂1千克、柴油1千克和水8千克。

培土保根:在花椒树干基部培土,

以利于根系向纵深发展,提高花椒抗

旱、防寒和安全越冬的能力。

翻园换土:剪除花椒树的病枯枝,

清除园内枯枝落叶及杂草,同时深翻土

地,将土壤中越冬的害虫翻出,消灭越

冬病原菌和虫卵,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

土壤结构,提高花椒园土壤冬季蓄水保

墒能力。

喷施药剂:在清园时,使用5波美度

浓度的石硫合剂,均匀全面喷雾,熬制

比例按照生石灰1.5份、硫磺2份和水16

份的重量比例备份。此外要科学精准

施药,如喷施矿物油、苦参碱、乙蒜素、

硫磺、春雷霉素等安全性高的农药进行

清园。

(来源: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

网 | 记者 谷幸)

· 41 ·

第44页

猕猴桃冬季病虫害防治技术

冬季的猕猴桃经常会感染各种病

虫害,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困扰。这些病

虫害会大大降低猕猴桃的经济效益,所

以一旦发现这些病害一定要立即采取

相对应的措施。

目前猕猴桃主要病害有溃疡病、细

菌性花腐病、根结线虫病、根腐病、叶枯

病、黑斑病等。虫害主要有金龟甲、斑

衣蜡蝉、椿象、小薪甲、红蜘蛛、桃蛀螟、

叶蝉、蟋蟀等。

猕猴桃采摘后,树体需要休整培

肥,以增强其越冬抗性。落叶后应结合

深翻和剪枝,清除枯枝落叶、杂草并喷

洒药剂,达到有效防治的目的。

冬季危害猕猴桃的病原菌均处于

休眠期,寄生于病枝、落叶、烂果之中。

可结合冬剪,清除园内病枝、虫枝、落

叶、落果,并进行深埋或焚烧,以减少浸

染源。

防治根结线虫。可结合冬前深翻,

挖除病株表土 5~15 厘米,以减少病源,

减轻危害。

防治根腐病。根腐病主要是通过地

下害虫蛴螬、地老虎等危害后造成的伤

口浸染而发生的,可结合深翻进行土壤

药剂处理,消灭其地下幼虫和蛹。每亩

用3%的呋喃丹3~5公斤进行土壤处理,

降低害虫越冬基数,大大减轻来年危害。

对溃疡病较为严重的猕猴桃园在

结合冬剪清园的基础上,普遍喷施 1~2

次 0.3~0.5 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加波尔多

液全面防治。

防治介壳虫。介壳虫多在树主干

和枝蔓上越冬。在冬季可用破布、草

把、竹刷等工具抹擦密集的越冬虫源,

以减少虫害,枝蔓上的虫枝可结合冬剪

除掉。

叶蝉、椿象类害虫常在杂草和枯叶

中产卵越冬或以成虫越冬,可结合清

园,铲除杂草并集中深埋或焚烧,消灭

越冬成虫和卵。

(作者:王焕)

《农村高新科技》 种养技术

· 42 ·

第45页

种养技术 《农村高新科技》

冬刮皮 多结梨

民间有谚语叫做“冬刮皮,多结

梨”。其实不仅是梨树,对苹果、枣、柿

等多种果树,在冬春季节刮除粗皮,对

果树的来年生长都可收到良好效果。

梨树刮除老皮是清除越冬病虫寄

生物的一种措施。通常使用常见的刮

刀及其它可用刀具即可。刮皮对象为

10 年以上树龄的梨树,其主要枝、干的

皮层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裂缝,故均应

进行刮皮。

刮皮时要从上往下刮,以便操作为

宜,同时要注意不能伤及韧皮部。为保

护树干、减少病虫继续寄生危害,刮皮

后,皮屑要收集起来及时烧毁,主要枝干

要及时用生石灰10公斤、食盐2公斤、硫

磺粉 1 公斤、动物或植物油 0.1 公斤、水

20公斤配制成的涂白剂刷白,并全面喷

施波尔多液,以更好地发挥刮皮效果。

刮皮部位:从梨树三大主枝基部自

上往下刮,尤其是对分杈处的老皮要认

真细致地刮除干净,枝枝不漏,株株刮

净。对腐烂病和轮纹病等病斑不分大

小枝,要彻底刮除。特别在地面以上40

厘米的主干上,越冬害虫的密度最大,

应重点刮除。

刮皮时间:在冬季果树休眠期进

行,以当年12月至次年2月为最佳刮皮

时间。不得过早进行刮皮,否则会损失

树体养分,并影响果树安全越冬。一般

每2~3年刮皮1次。

刮皮深度:梨树皮较厚,裂缝较深,

可刮到出现红色时为度。

刮后涂白:刮皮后应用涂白剂涂刷

一遍,以杀死害虫和病菌,同时减少日

灼病的发生。涂白剂的配方是水:生石

灰:石硫合剂原液:食盐:油脂为40:10:

2:2:0.3。先化开石灰,倒入油脂,加水

成石灰乳,然后加入石硫合剂和盐。

注意事项:

1、刮皮时树冠下应铺塑料薄膜,以

便把刮下的皮屑和虫体收集起来,烧毁

或深埋。

2、对刮刀、果剪、锯等刮皮工具,要

清洁卫生、不腐不锈,每刮过一次带病

斑的树皮后,都要及时用酒精或50倍的

菌毒清药液消毒灭菌,避免病菌再次侵

染果树,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对割除病

部的伤口,刮破树皮的地方,要及时涂

抹波尔多液等药液,以防止病菌传播。

3、涂白剂应用非金属容器盛装,忌

用金属容器装盛,以免发生化学反应。

涂白剂宜随配随用,不得久存。

(作者:张良)

· 43 ·

第46页

《农村高新科技》 种养技术 冬季樱桃树管理注意这几点

深翻改土

樱桃树园深翻,一般从栽植坑边缘

向外,以环状沟方式逐年向外扩展。也

可以在树干两侧距树干 1.5 米处开条

沟,深、宽各 50 厘米,逐年向外,直至两

行间挖通。

深翻根系处于活动期,断根容易愈

合,形成新根数量多,能增强对养分和

水分的吸收力;有利于冬季积蓄雨雪,

增加土壤含水量;深翻还可以消灭部分

越冬害虫。

落叶前根外追肥

根外追肥具有简单易行、用肥量

少、发挥作用快的优点。据研究,落叶

前两周叶面喷0.8%尿素~1%尿素,可加

速叶片内养分的回流,显著提高树体的

贮藏营养水平。

封冻前灌透水

秋施基肥后浇一次透水,促进基肥

尽快腐熟,促进因施肥而受伤的根系尽

快愈合,促发新根,及早吸收营养,提高

树体贮藏营养水平。封冻前灌透水,对

樱桃树安全越冬和减少花芽冻害及促

进树体健壮生长均十分有利。

秋施基肥

采用放射沟施肥法,在距树干50厘

米处向外开挖,放射沟要里窄外宽、里

浅外深,靠近树干一端的宽度及深度为

20 厘米左右,远离树干一端为 30~40 厘

米,沟长在树冠投影外约 20 厘米处,一

般每株开沟 4~5 条。尽早发挥肥效,有

利于树体贮藏养分的积累。

施肥沟每年变换位置。有机肥一

般以优质腐熟的农家肥为主,幼树株施

30 千克左右,盛果期树株施 50 千克左

右,同时加入适量化肥,化肥的种类和

数量以树龄、树势、土壤肥力和品种的

需肥特性而定。

防治早期落叶病

樱桃树叶片脱落前,已有50%~75%

的氮素养分回流到树体内。因此樱桃

树落叶前保护好叶片对提高树体的贮

藏营养水平至关重要。通常在采果后

叶面喷 3~4 次杀菌剂,选择 50%多锰锌

杀菌剂500倍液~800倍液。

树干涂白保护

树干涂白可以减轻樱桃树的冬季

冻害,并能遮盖伤口,避免病菌侵入。

树干涂白一般在深秋落叶后进行。涂

白前先刮除老翘皮,然后将整个主干和

主枝基部30厘米段进行涂白,尤其是枝

杈部位要重点涂抹。

(作者:张定安)

· 44 ·

第47页

种养技术 《农村高新科技》

大棚草莓冬季防寒举措

增加棚膜的透光性:建棚时选择透

光性好的无滴膜,雪后要及时清扫棚膜

上的积雪,还要定期清扫棚膜上的灰尘

等都可增强光照,提高棚温。

草苫盖棚:草莓防冻在寒流临近

前,夜间在大棚四周加草苫或玉米秸,

可提高棚温 2~3℃。当气温骤降时,可

在草苫上加盖一层普通农膜或旧薄膜,

既可提高草苫保温性,又能防止雨雪弄

湿草苫。

多层膜保温:抗寒防冻将薄膜双折

(也可用废旧大棚膜),宽度1米,夹放在

第一层大棚膜内侧(钢管和薄膜之间),

必要时可在二层钢架薄膜内再加一条1

米宽的农膜,沿着大棚四周全部拉严拉

实,可起到保温抗寒防冻作用。

提高大棚后墙保温性:为提高大棚

后墙的保温性能,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

增加大棚后墙的厚度;二是在后墙上贴

一层砖;三是建空心保温墙,墙内空心部

位填充秸秆或聚苯泡沫板;四是建造火

墙,便于提温,此法适合于严寒地区。

大棚四周熏烟:寒流来临之前,在

大棚外周围点燃农作物秸秆、柴草等,

用其产生的烟驱赶寒气,使大棚周围气

温升高,从而提高大棚内的温度,达到

抵御寒流的目的。

地膜覆盖:大棚内草莓采用高垄栽

培时,可于垄上覆盖地膜,这样可提高

地温2~3℃,也便于浇水,但在旱区垄高

不宜超过10厘米。

(来源:侬技)

· 45 ·

第48页

冬季葡萄引种九要素

一看种植区域:每个品种都有它的区

域适应性,要做到品种的区域化适地栽培。

二看掌握技术的熟练程度:有较好的

栽培技术者,可选择市场售价高、栽培

难度较大的高档品种;尚未掌握栽培技

术者,应选择易管理的欧美杂种,同时

可少量引种高档的欧亚种。

三看市场定位:如果是销往大城市、

超市,宜选择品质好、耐贮运的高档欧亚

种,且还需要有一定的种植规模;如果就

近或在农村市场销售,宜选择丰产性强、

易管理、大粒的欧美杂种。此外,还可根

据市场的消费习惯,选择草莓香型或玫

瑰香型、冰糖型或酸甜适口的品种。

四看品种来源:要弄清楚所选择的

品种是哪个种群,原产何地,是杂交而

来还是芽变而来的。当前,我国苗木市

场还很不规范,同物异名现象十分突

出,引种者要注意甄别。

五看植物学特征:每个品种都有它特

殊的植物学特征,根据品种的植物学特

征可识别、判断一个品种。一般各大种

群外观差异很大,而同一种群外观差异

很小。国内某些苗木商把相似、相近的

同一种群品种当新品种销售的例子很

多,防不胜防。

六看生物学特性:选择品种时,须了

解其生长势、抗病性、丰产性与萌芽期、

开花期、成熟期等生物学特性。一些虚

假广告把丰产性差说成丰产性强;不抗

病说成抗病;晚熟品种说成是早熟品种

等等,引种者要避免上当。

七看果实性状:选择品种时,须了

解平均穗重、粒重、坐果率、肉质软或

脆,是否容易着色,是否裂果、脱粒,是

否耐贮运等果实性状。有些广告或苗

木商一般将粒重夸大,宣传时只讲品

种的优点,不讲缺点。许多品种仅一

个缺点,哪怕其他综合性状都好,也会

限制其发展。

八看苗木是否属嫁接苗:嫁接苗一般

采用高抗砧木嫁接而成。北方栽培葡

萄时要求抗寒、抗旱,如红地球自根苗

易患根癌病,造成大量死苗,如选择抗

性砧木,则可避免这一病害的发生。

九看是否有成功的结果园:选择品

种时,最好选择已经栽培成功了的品

种。每个品种都有其独特的性状,良

种良法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不

可片面追求品种的“新、奇、特”。要真

正掌握一个品种的特性,需要 5 年左右

的时间。

(作者:张亮)

《农村高新科技》 种养技术 · 46 ·

第49页

种养技术 《农村高新科技》

果树冬灌 保温防旱

果树冬灌之后,既能够提高果树的

抗寒性,还能够避免出现冬旱、春旱等

干旱现象的发生。

冬灌最佳时期

果实采收后到土壤封冻前为冬灌

最佳时期。冬灌过早,气温还比较高,

蒸发量大,不利于蓄水保墒,降低了果

树的抗寒防冻能力。过晚则因气温偏

低,土壤板结,水分渗不下去,积水冻

结,果树根系易遭受冻害。果树冬灌时

间一般以 5 厘米土层平均 地 温 5℃,白

天气温3℃为宜。此时即使夜间气温下

降到0℃以下,发生冻结现象,但白天气

温回升后仍可解冻。

冬灌水量

果树冬灌的灌水量以灌水后当天

水分全部渗入地下,渗到根系分布层,

即未成年果树20~30厘米,成年果树70~

100 厘米,土壤湿度保持在田间最大持

水量的60%~80%为适宜。

冬灌方法

井灌:有井的果农,采取井灌方

法。在井灌之前,顺着果树挖好水渠,

开闸放水,灌透,使果树喝饱喝足,增加

根部水分,提高生长能力。

浇根:对1~2年生果树浇水要浇根,

对多年生果树四周用土垒成一个椭圆

形土埂,土埂高15~20厘米,浇水时防止

浇水外淌。头一天浇完水,第二天根部

培土15~20厘米,保护根部。

耠沟:对多年生果树,距离果树50-

70 厘米处,四周耠一条小沟,浇水时水

会流到果树根部。如一次浇不透,第二

天再浇一遍,然后用土填满,踏实,防止

透风冻伤根部。

覆盖保墒:冬灌

后,利用稻草、麦秸、

谷壳、麦糠、杂草等材

料进行地面覆盖,以

保墒、防冻。覆盖时,

秸秆应切成10厘米左

右短节,防止被风刮

起。若无覆盖条件,

灌 水 后 及 时 浅 锄 松

土,减少水分蒸发。

(作者:王妍)

· 47 ·

第50页

《农村高新科技》 种养技术 冬季果树常见蛀干害虫的防治

蛀干害虫,主要以幼虫蛀食枝干

为害果树,引起树体长势衰弱,严重

时会造成被害枝干全株枯死。因此,

结合冬季修剪,消灭其越冬虫体,控

制来年虫害发生,是减轻其为害果树

的有效途径。

天牛类

有桑天牛、星天牛、栎红颈天牛三

种。2~3 年发生一代,为害果树木质部

和髓心。被害果树部位表皮正常,每隔

一定距离有一排粪孔,虫道直,有红褐

色虫粪排出堆积于地面。可用棉球蘸

少许 80%敌敌畏乳油或 0.2 克磷化铝制

成毒签塞入倒数第一或第二排粪孔内,

并用湿泥将全部粪孔封死。

吉丁虫类

该虫主要寄生于苹果树、梨树,1~2

年发生一代,为害果树的浅皮层、韧皮

层和形成层,被害部位皮层开裂,虫疤

外有红色黏液渗出,俗称“冒红油”。虫

道螺旋上升呈椭圆形,并堆满褐色虫

粪。可用 1 公斤煤油加 0.1 公斤 80%敌

敌畏乳油,搅匀涂抹于虫疤处,杀死其

幼虫。

梨茎蜂

1 年发生一代,雌成虫 4 月上、中旬

在果树嫩梢的韧皮部内产卵后,用其锯

齿状产卵器将产卵处上方锯断,幼虫卵

孵化后即蛀食为害,向下直达二年生枝

条,并定居其中越冬。冬剪时,要剪除

断桩,注意一定要剪到三年生枝处,并

集中烧毁剪枝。

葡萄透翘蛾

它是葡萄的主要害虫,1 年发生

一代,以幼虫钻蛀嫩梢为害,影响枝

蔓生长和果实发育,蛀食葡萄枝木髓

部后,枝蔓常膨大成瘤,并在其内越

冬。冬剪时,要剪除膨大枝蔓,集中

深埋或烧毁。对于较粗的枝蔓,可用

棉花蘸取 80%敌敌畏 500 倍液塞入蛀

孔,消灭幼虫。

(作者:张甜)

· 48 ·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网上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