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龄》-冬

发布时间:2023-12-25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中国老龄》-冬

中国中国 (2023·冬) 1 卷首语让城乡社区老人吃饱吃好是件民生大事 林 风 近日,民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等 11 个部门联合印发《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其中提出,坚持政府统筹、保障基本,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共建共享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计划到 2025 年底,全国城乡社区老年助餐服务覆盖率实现较大幅度提升,服务网络形成一定规模。柴米油盐,一日三餐,是最基本的民生需求。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加快,老年助餐服务的完善保障和高质量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社会意义。民政部发布的《2022 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 2022 年底,全国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 28004 万人,占总人口的 19.8%,其中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 20978 万人,占总人口的 14.9%。根据相关预测,“十四五”期间,我国的老年人口将增加 5700 多万,总数将超过 3 亿。如何精准对接老年人的就餐需求,让老人吃得到、吃得好、吃得安心,是一道时间紧迫的必答题。扩大供给,点面提升,方便老人吃得到。我国幅员辽阔,城... [收起]
[展开]
《中国老龄》-冬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3页

中国中国 (2023·冬) 1

卷首语

让城乡社区老人吃饱吃好是件民生大事

林 风

近日,民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等 11 个部门联合印发《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其

中提出,坚持政府统筹、保障基本,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构

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共建共享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计划到 2025 年底,全国城乡社区老年助餐服务覆盖率实现

较大幅度提升,服务网络形成一定规模。

柴米油盐,一日三餐,是最基本的民生需求。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加快,老年助餐服务的完善保障和高

质量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社会意义。民政部发布的《2022 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 2022 年底,全

国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 28004 万人,占总人口的 19.8%,其中 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 20978 万人,占总人口的 14.9%。

根据相关预测,“十四五”期间,我国的老年人口将增加 5700 多万,总数将超过 3 亿。如何精准对接老年人的就餐需求,

让老人吃得到、吃得好、吃得安心,是一道时间紧迫的必答题。

扩大供给,点面提升,方便老人吃得到。我国幅员辽阔,城乡和地区之间发展基础差异较大。东西南北不同地区,

老年人口的规模、结构、餐食需求有所差异,地区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水平不同,老年助餐服务的设施设备配置水

平不一。面对种种复杂现实,要坚持政府统筹,保障基本,因地制宜,在科学统筹和精准调研的基础上,努力整合

开拓资源,综合老年人数、就餐需求、服务半径等因素,扩大服务供给,以点促面,点面结合,让助餐服务在老人

的身边、家边,方便老人吃得到。

尊重市场,提升服务,确保老人吃得好。老人的身体特点与年轻人不同,其餐食需求、营养搭配、就餐方式等

有特殊的要求。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不论是高龄居家老人,还是失能半失能特殊困难老人,吃得饱已基本

不再是个难题,如何保障他们吃得好,是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一方面,要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吸引各类老年机构和餐饮企业参与,提高老年餐生产安全质量、供给能力和取送餐服务成色 ;另一方面,也要扎牢

老年助餐服务全链条标准的篱笆。老年餐的原料、采购、加工、分餐、配送、食用等全链条有规范化标准,老人才

能真正吃得好。

政策支持,持续发展,助力老人吃得安心。老人对餐食是否吃得安心,往往关乎价格和持续稳定两个核心要素。

价格层面,老人通常期盼平价营养、经济实惠的餐食,站在机构和企业角度,则要权衡成本和利润 ;而在可持续稳

定发展层面,新建或激活老年助餐服务点并不难,难的是稳定的资金和持续发展的底气。各级各地相关部门不妨采

取减免租金、财政补贴送餐、减税降费等多重优惠措施,激发社会力量和经营主体积极参与到老年助餐服务的事业中,

而从事养老助餐服务的机构和企业,也要在政策支持下诚信、沉心发展,多一份耐心和社会责任。

老人的吃饭问题,不仅是老人自己的小事,也是一个家庭、一个社区、一个国家的大事。“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各地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家庭尽责。让我们群策群力,加柴添火,切实解决好

老人吃饭这个民生课题,共同提升亿万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第4页

2 中国中国 (2023·冬)

P68

目录/CONTENTS

卷首语 .................................................. 林 风 1

要点要闻 .............................................. 综合整理 5

老有所养

养老机构“九防”服务指南..........................民政部福利中心 9

让老年人都有幸福美满的晚年............翟 伟 孟含琪 李双溪 等 11

居家养老服务向“零距离”迈进..............................朱旭东 14

拳拳敬老心 暖暖夕阳红...............................上海市民政局 17

做好为老服务“针线活”..........................溧阳市卫生健康局 18

老有所医

《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指南(试行)》发布....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20

关注老年人健康 共享和谐生活.............................澎湃新闻 25

发挥家庭代际支持作用,促进健康老龄化......................雒 敏 27

第5页

中国中国 (2023·冬) 3

数智科技

智慧养老数据资源体系建设探索 ...................... 左美云 么 东 29

合力推进智慧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 方 俊 王艺频 32

国情教育

推进积极老龄化 营造老年友好型社会环境......................房连泉 34

应对老龄化需要全面适老化转型...............................原 新 36

康养报告

北京“A61 机构养老设施用地”发展历程与典型案例解析 ......... 克而瑞漾美 38

养老金融

从金融角度谈养老 .......................................... 朱云来 46

养老金融发展与养老金改革 .................................. 刘云龙 50

为老年群体提供更暖心的金融服务 ............................ 葛孟超 59

老龄公益

浓浓敬老情 涓涓爱老行 .....................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 60

老有所学

七成“新中老年人”为兴趣报班 .............................. 陈 斯 62

社会应正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 韩 晗 63

银龄经济

本地生活硝烟再起,增量在 2.8 亿“银发族” ................... 杨佳璇 64

有的放矢发展银发经济 .............................. 彭希哲 陈 倩 68

老有所为

银龄教师发展 提质增量为要 ................................. 马丽华 70

“金钩铁画”绘锦霞 ................................. 卓德海 陈 微 72

老龄社会

如何让“网瘾”老人放下手机 ................................ 高 蕾 75

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难题何解 .............. 刘胤衡 贾骥业 崔 丽 78

“银发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 杨 琴 唐佑林 81

老年人意定监护如何依法又依心 .......... 李玉梅 田晓佩 刘 刚 等 83

资讯信息

地方举措 ............................................... 综合整理 86

企业动态 ............................................... 综合整理 91

老龄数据 ............................................... 综合整理 94

封二 发展银发经济 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

封三 《健康生活方式核心要点(2023)》之老年人篇

封底 老年人才信息中心简介

第7页

要点·要闻

中国中国 (2023·冬) 5

国务院

审议通过《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

务行动方案》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行动方案》。

会议指出,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是重要

民生工程,是支持居家社区养老、增

进老年人福祉的重要举措。要把发展

老年助餐服务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

内容,紧密结合各地实际,积极稳妥、

因地制宜发展老年助餐服务,采取倾

斜性措施支持农村地区扩大服务供

给。各相关部门要密切协同配合,形

成工作合力,确保取得实效。

支持保险服务多样化养老需求

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普

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意

见》指出支持保险服务多样化养老需

求。鼓励保险公司开发商业养老保险

产品,有效对接企业年金、第三支柱

养老保险参加人和其他金融产品消费

者的长期领取需求。探索开发各类投

保简单、交费灵活、收益稳健、收益

形式多样的商业养老年金保险产品。

在风险有效隔离的基础上,支持保险

公司以适当方式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

设,探索实现长期护理、风险保障与

机构养老、社区养老等服务有效衔接。

全国政协

人口老龄化成重点关切问题

近日,全国政协第九次重点关

切问题情况通报会在北京召开,主题

是“中国式现代化与积极应对人口老

龄化”。据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

会将会同有关部门,深入推进应对老

龄化国家战略,优化应对老龄化的

社会环境,完善“一老一小”服务

体系建设,推动银发经济发展壮大,

加强战略政策预研储备,探索实践应

对老龄化的有效举措,更好推进中国

式现代化进程。

民政部

召开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加

快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重点督办建议

专题座谈会

近日,民政部在京召开十四届全

国人大一次会议加快养老护理员队伍

建设重点督办建议专题座谈会。据悉,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后,全国人

大常委会办公厅将“加快高素质养老

护理员队伍建设,促进养老服务高质

量发展”确定为重点督办建议,交由

民政部牵头办理。

首个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国家标准

发布

近日,《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基本

规范》国家标准正式发布,这是我国

针对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发布的首个国

家标准,将为合理界定居家养老上门

服务范围、规范供给主体资质条件及

供给流程内容要求等提供基本依据。

据悉,该标准是在全面总结各地实践

做法的基础上,适应居家养老服务发

展需要编制而成的。标准主要内容分

为 5 个部分,包括“术语和定义”“总

体要求”“服务内容”“服务流程及要

求”“服务评价与改进”。

发布《2022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

公报》

近日,民政部发布《2022 年民政

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截

至 2022 年底,全国 60 岁及以上老

年人口数量为 28004 万,占总人口的

19.8%。截至 2022 年底,全国共有

4143.0 万老年人享受老年人补贴,其

中,享受高龄补贴的老年人 3406.4 万,

享受护理补贴的老年人 94.4 万,享受

养老服务补贴的老年人 574.9 万,享

受综合补贴的老年人 67.4 万。全国共

支出老年福利资金 423.0 亿元、养老

服务资金 170.1 亿元。

支持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工作

近日,民政部、财政部联合印发

《关于组织开展中央财政支持经济困

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工作的通

知》,决定于 2023 年起组织开展中央

财政支持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

护服务工作。据悉,到“十四五”末,

初步满足有意愿入住养老机构的经济

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需求,

明显减轻其家庭照护压力,切实增强

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及其家庭的获得

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新设立老龄工作司

近日,民政部新设立了老龄工作

要点要闻

第8页

要点·要闻

6 中国中国 (2023·冬)

司。据悉,该司将承担全国老龄工作

委员会办公室的具体工作。拟订并协

调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措

施,指导协调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

组织开展人口老龄化国情宣传教育,

拟订老年人社会参与政策并组织实

施,承担老年人口状况、老龄事业发

展的统计调查工作。

两项国家标准和五项行业标准征

求意见

近日,民政部养老服务司组织起

草了 2 项国家标准和 5 项行业标准,

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据悉,2

项国家标准包括《养老机构认知障碍

友好环境设置导则(征求意见稿)》《适

老环境评估导则(征求意见稿)》;5

项行业标准包括《住宅与养老机构适

老建筑产品配置要求(征求意见稿)》

《养老机构文娱服务安全规范(征求

意见稿)》《养老机构智能化服务基本

规范(征求意见稿)》《老年人探访关

爱服务规范(征求意见稿)》《养老机

构委托服务规范(征求意见稿)》。

印发《养老机构重大事故隐患判

定标准》

近日,民政部办公厅印发了《养

老机构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要

求各地民政部门将《标准》作为养老

机构监管的重要依据,单独或者联合

有关部门在养老机构行政检查中加强

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要求养老机

构依法落实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主

体责任,彻底排查、准确判定、及时

消除各类重大事故隐患。

组织修订《中国康复辅助器具

目录》

近日,民政部组织修订了《中

国康复辅助器具目录》。新版《目录》

提高老年人的防范意识。同时,鼓励

老年人参与适当的体育锻炼,积极营

造适老健身环境。据悉,报告测试的

项目和指标主要包括老年人的身体形

态、骨密度、肌肉力量、平衡能力、

反应能力、视觉功能和行走步态 7 个

方面。其中,女性老年人跌倒风险高

于男性老年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8988万老年人享受健康管理服务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

“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

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表示,

数据显示,2023 年上半年,我国基

本公共卫生服务已为 8988 万 65 岁

及以上的老年人、1.1 亿高血压患者、

3763 万 2 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了健康

管理服务,较 2022 年同期分别提高

了 40%、3.3%、6.9%。据悉,国家

卫生健康委员会还在指导做好老年

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的家庭医生

签约服务方面不断拓展。

发布《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服务

指南(试行)》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

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疾病预防控制

中心研究制定的《居家和社区医养结

合服务指南(试行)》发布。据悉,

文件表示,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服

务的服务对象是辖区内有医养结合服

务需求的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老年

人,重点是失能、慢性病、高龄、残疾、

疾病康复或终末期,出院后仍需医疗

服务的老年人,服务内容包括健康教

育、健康管理服务、医疗巡诊服务、

家庭病床服务、居家医疗服务、中医

药服务、心理精神支持服务、转诊服

务等。

中将 684 个康复辅助器具产品纳入医

疗器械管理范围,将按照《医疗器械

监督管理条例》要求强化监管,进一

步规范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经营

和使用。新版《目录》共纳入 1490

个品名举例产品,产品类型覆盖了医

疗辅助、技能训练等多个使用场景,

与时俱进,不断满足老年人、病人等

群体的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养老机构康复服务规范》公布

近日,民政部公布《养老机构康

复服务规范》等 4 项推荐性行业标准,

自 2023 年 12 月 1 日起实施。据悉,

4 项标准包括地名标志耐候性能试验

方法、养老机构康复服务规范、老年

人居家康复服务规范、老年人助浴服

务规范。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

关于开展2023年全国“敬老月”

活动的通知

近日,为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

老龄化国家战略,弘扬中华民族孝亲

敬老传统美德,营造养老孝老敬老良

好社会氛围,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决

定开展 2023 年全国“敬老月”活动。

此次全国“敬老月”活动将主题聚焦

在推进无障碍环境共建共享,提出持

续推进“智慧助老”行动,引导志愿

服务组织、涉老社会组织等面向老年

人开展运用智能技术培训等活动,帮

助老年人学习使用电子设备。

发布《老年人体质与跌倒风险测

试报告》

近日,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

发布《老年人体质与跌倒风险测试报

告》。报告建议家庭、社会、政府共

同重视老年人预防跌倒的宣传教育,

第9页

要点·要闻

中国中国 (2023·冬) 7

App 在架数量达 261 万款,小程序超

700 万个,1924 家老年人常用网站和

App、超 1.4 亿台智能手机和智能电

视完成适老化改造升级。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发布《关于加强年金养老金产品

规范管理的意见》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向

机构下发了《关于加强年金养老金产

品规范管理的意见(征求意见稿)》,

对年金养老金产品的发行、存续和终

止,年金养老金产品投资管理,风险

控制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说明。据悉,

《征求意见稿》明确人力资源和社会

保障部将根据市场需求和运行合规情

况,适当调整年金养老金产品的类型。

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

10.6亿人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

示,截至 9 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

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 10.6 亿、2.4

亿、3.0 亿。据悉,社保待遇按时足额

发放。1 ~ 9 月,各地共为 2088 万低保

对象、特困人员、返贫致贫等缴费困难

人员代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费,约 17.2

万符合条件的重点水域退捕渔民全部参

加基本养老保险。截至 9 月底,全国社

保卡持卡人数 13.77 亿,覆盖 97.4% 的

人口,8.51 亿人领用电子社保卡。

商务部

累计建设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2973个

近日,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目

前,前三批 150 个试点地区累计建设

2973 个生活圈,服务居民约 6000 万

人。据悉,11 月 1 日起,商务部组织

况,建设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可让

养老托育、社区助餐、家政便民、健

康服务等群众急需紧缺的服务走进社

区,完善社区功能,让社区真正做到

为民、便民、安民,成为承载人民群

众美好生活的幸福家园。

工业和信息化部

开展2023年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

点示范遴选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三部门联合印发

通知,组织开展 2023 年智慧健康养

老应用试点示范遴选工作。将重点面

向家庭健康管理、基层健康管理、老

年人健康促进、康复辅助训练、互联

网 + 医疗健康等智慧健康场景,家庭

养老床位、社区日间照料、居家养老

上门服务、老年食堂、智慧养老院、

养老服务监管等智慧养老场景,同时

提供智慧健康服务和智慧养老服务的

综合场景。

《2023年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

录》公示

近日,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

公厅关于组织开展 2023 年老年用品产

品推广目录申报工作的通知》,经地方

和行业组织推荐、专家评审等程序,

拟定了《2023 年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

录》。据悉,共有 263 件产品入选,包

含日用辅助产品、适老化家居产品、健

康促进产品、养老照护产品、老年服装

服饰、适老环境改善产品 6 个领域。

超1.4亿手机完成适老化改造

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

新闻发布会介绍前三季度工业和信息

化发展情况。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

发言人介绍,今年三季度数据显示,

发布《2022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

发展统计公报》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

《2022 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

公报》。《公报》显示,截至 2022 年底,

全国设有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

中心 6 个,设有老年医学科的二级及

以上综合性医院 5909 个,建成老年

友善医疗机构的综合性医院 8627 个、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19494 个,设有临

终关怀科的医疗卫生机构 4259 个。

全国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建

立签约合作关系的达 8.4 万对,两证

齐全的医养结合机构共有 6986 家。

发布《关于医养结合示范项目拟

命名名单的公示》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老

龄健康司发布《关于医养结合示范

项目拟命名名单的公示》。据悉,该

名单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

养结合示范项目工作方案》和《关

于开展第一批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

(市、区)和示范机构创建工作的通

知》要求评定。拟命名山东省为全

国医养结合示范省,北京市海淀区

等 100 个县(市、区)为全国医养

结合示范县(市、区),北京市乐成

老年事业投资有限公司等 100 个机

构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机构。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制定《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

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城市社区

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并由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各地方各部门

贯彻落实。据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

员会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相关情

第10页

要点·要闻

8 中国中国 (2023·冬)

开展为期两个月的“一刻钟便民生活

节”活动,鼓励餐饮企业和社区食堂

开展老年助餐服务,方便老年人就餐;

鼓励品质商品、绿色智能家电、家居

焕新等进社区,开展美食节、美食汇

等体验活动,方便居民在“家门口”

就能感受潮流时尚。

交通运输部

“适老化无障碍交通”线路已达

1100余条

据交通运输部最新数据显示,全

国各地已开通敬老爱老城市公共汽电

车线路 1100 余条,完成交通运输部

全年预期目标,为老年人安全出行提

供了便利。另外,将重点开展城市轨

道交通“爱心预约”乘车服务,通过

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渠道为老年人、

残疾人等乘客提供预约服务。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印发《关于促进专属商业养老保

险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

发了《关于促进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发

展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相关业务

要求,进一步扩大经营专属商业养老

保险业务的机构范围。据悉,《通知》

共 33 条,其中包括明确保险公司可

以委托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宣传和销

售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规范保险公司

经营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业务的信息披

露要求等。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网络销售特殊食品安全合

规指南》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

发《网络销售特殊食品合规指南》。特

殊食品包括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

配方食品和婴幼儿配方食品,关乎“一

老一小”等重点人群的身体健康和生

命安全。近年来,网络特殊食品交易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网络销售风险较

高,行业发展亟待合规指引。《网络销

售特殊食品安全合规指南》旨在进一

步规范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和入

网食品经营者销售特殊食品行为,提

高其合规意识,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

任,保障网络销售特殊食品安全。

发布两种保健食品原料备案产品

剂型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

布《保健食品原料 大豆分离蛋白 乳

清蛋白备案产品剂型及技术要求》,

明确了备案产品剂型及主要生产工

艺、可用辅料名单等内容,保健食品

生产企业可按照相关技术要求开展备

案。据悉,10 月 1 日起,国家市场

监督管理总局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

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保健

食品原料目录 营养素补充剂(2023

年版)》《允许保健食品声称的保健功

能目录 营养素补充剂(2023 年版)》

《保健食品原料目录 大豆分离蛋白》

《保健食品原料目录 乳清蛋白》4 个

目录文件将正式施行。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发布《药品说明书适老化及无障

碍改革试点工作方案》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

《药品说明书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革试

点工作方案》,决定在部分口服、外

用等药品制剂中开展药品说明书适老

化及无障碍改革试点。据悉,该方案

旨在优化药品说明书管理,满足老年

人、残疾人用药需求,解决药品说明

书“看不清”问题,根据《中华人民

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

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制定。

国家体育总局

开展调查老年人体育工作情况

近日,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印发

通知,在全国范围开展老年人体育工

作情况调查,及时掌握各地老年人体

育工作开展情况,推动老年人体育工

作高质量发展。通知明确,省级、地

级市体育行政部门填写《全国老年人

体育工作情况调查问卷(体育行政部

门)》。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老年人体

育协会邀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体填

写《全国老年人体育健身需求调查问

卷》。省级、地级市老年人体育协会

填写《全国老年人体育工作情况调查

问卷(老年人体育协会)》。

全国绿化委员会

推进森林旅游康养产业区域一

体化

近日,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

业和草原局召开“绿色中国行——走

进生态池州暨长三角森林旅游康养宣

传推介活动”。活动现场,上海、江

苏等省市的林业、文化和旅游部门将

联手推动森林旅游康养产业区域一体

化,建立健全合作机制,创建一批特

色森林旅游康养精品线路。据悉,长

三角地区还将共同探索“森林旅游康

养 +”发展新路径,积极推动森林旅

游康养与医疗、食品、文化、体育等

相结合,开发森林自然疗养、康复康

养、养生养老、森林食疗、森林药疗

等康养服务模式。

(综合整理)

第11页

老有所养

中国中国 (2023·冬) 9

民政部福利中心

养老机构“九防”服务指南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

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强制性国家标

准《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以

下简称“强标”)。强标设置了两年过

渡期,于 2022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

是养老服务领域第一个强制性国家标

准。强标规定了养老机构服务安全的

基本要求、安全风险评估、服务防护、

管理要求,划出了养老机构服务的安

全“红线”。为做好强标宣贯实施工作,

加大宣传力度,在民政部养老服务司

的指导下,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围绕

强标规定的防噎食、防压疮、防跌倒

等“九防”核心要求,制作生动形象

的宣传画,有助于提高养老机构从业

人员服务风险防范意识、照护服务能

力和管理水平,提升入住老年人的获

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12页

老有所养

10 中国中国 (2023·冬)

(来源 :民政部官网)

第13页

老有所养

中国中国 (2023·冬) 11

让老年人都有幸福美满的晚年

“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优

良传统和美德。”2023 年春节前

夕,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视频连线

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指出,

“一个社会幸福不幸福,很重要

的是看老年人幸福不幸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

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

规划部署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

养老体系建设,指出要“让所

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

的晚年”。

重阳节前夕,记者走近银

龄群体发现 :他们或紧跟潮流,

享受新生活 ;或依据所长,发

挥光和热。日益完善的养老保

障制度,让老年人获得感、幸

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2017 年 10 月, 习 近 平 总

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

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

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

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居家更安心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夏庄街道。

“小王,谢谢帮我带药啊,我下

趟楼不方便,可麻烦你了。”81 岁的

夏敦秀老人忙着把街道居家养老中心

的工作人员王美洁迎进门。

“别客气大娘,降压药记得按时

吃。我在咱们智慧养老平台上看到您

孩子预定了清洁服务,就顺便过来帮

您打扫下卫生。”说话间,王美洁开

始帮夏奶奶收拾起屋子。

“现在社区提供的各种设备真方

便。”夏敦秀向随来采访的记者介绍

起燃气探测器、语音呼叫屏等设备,

“这些都是街道免费给装的。”

临走时,王美洁对夏奶奶

说 :“有啥事,您就通过语音呼

叫屏联系我们,随叫随到。”

就医更便利

贵州省六枝特区牛场苗族

彝族乡黔中村。

“韦医生,昨天夜里到现在

我感觉不太舒服,身上没啥力

气。”一大早,84 岁的村民袁毕

华来到村卫生室,向村医韦琴

问询。

询问情况,测血压、血糖,

使用听诊器听诊……初步检查

完,韦琴告诉袁毕华 :“血压、

血糖正常,您可能是有些消化不

良,我给您开些药。”她边开药

边叮嘱老人 :“袁伯,这几天辣

椒一定要少吃,酒千万不能喝。

平时炒菜盐要少放点,肥肉也要

少吃。”

“前些年村卫生室条件差,

很多药都开不了,很多病都得去

镇上甚至城里看。时间长不说,

来回的车费、饭费比药钱还贵。”袁

毕华给记者做了个对比,“现在小病

在村里就能看,太方便了。我出门看

个病才用了半个多小时,花了6元钱。”

办事更省心

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柳影街道新

兴路社区。

翟 伟 孟含琪 李双溪 杨 文 潘德鑫

第14页

老有所养

12 中国中国 (2023·冬)

“大娘,这个敬老模式点开,

字就变大了。”社区的办事大厅里,

网格员闫明明正手把手教胡玉芹

用“吉事办”小程序。

跟着闫明明的引导,70 岁的

胡玉芹几分钟就完成了有线电视

费的缴纳。

“大娘,现在手机缴费可方便

啦,采暖费、电费、水费都能缴

纳。以后有啥新功能,我随时教

您。”闫明明又协助胡玉芹缴纳了

采暖费,还顺便帮助老人查询了

医保信息。

“我原来对这些新玩意儿一直

排斥,年纪大了,怕学不会,而

且手机字太小,怕操作错了把钱

弄丢了,所以每次只能来营业厅

缴费,来回得折腾大半天。”胡玉

芹拿着手机给记者看,“现在小闫

教会了我用敬老版,字大,看得

清清楚楚,这下缴费就踏实了。”

【专家点评】

新时代适老化改造工作力度

加快推进,智能化、数字化等新技术

催生出的“智慧养老”模式,使越来

越多的老人享受到安全、舒适的产品。

当前,城市和农村地区养老服务质量

和水平还存在差距,在付费能力不强、

市场化机制受限的情况下,亟需挖掘

和整合农村特有的资源,探索更适合

农村特点的养老服务模式。

2016 年 5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和对策举行第

三十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

主持学习时强调,努力满足老年人日

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推动老龄事

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沉浸新乐游

“11 月去苏州旅居养老,我报名

了,咱一起去啊。”10 月的午后,秋

高气爽,69 岁的孙淑云和 3 位要好的

姐妹坐在吉林省社区老年大学的活动

室里享受下午茶。

“这次可以在苏州住上 9 天,每

天去一个景区深度游。”孙淑云拿着

宣传册,兴致勃勃地向姐妹们介绍此

次游玩的特色。

“太好了,我报名。前几次活动

玩得都很开心。”孙聪颖老人说,“我

印象最深的是丹东青山沟的篝火晚

会,大家一起载歌载舞,还拍了不少

照片呢。”

“旅居养老和以前跟团游不一样,

节奏慢,不赶场,重在体验当地的文

化和风情,玩得尽兴,还不累。”孙

淑云对记者细数旅居的好处。

酷飒新风景

10 月下旬的长春,南湖公园

的湖水有些凉了。

一侧单独划分的冬泳区,十

几位老人在冰凉的水中畅游。

“这个温度对我们来说,小

意思!”66 岁的钱万国边说边做

准备运动,深呼吸后一个“猛子”

扎进水中,眨眼功夫就游了很远。

“太飒了”“大爷们真酷”……

钱万国的游泳队总能收获年轻人

的点赞,他们也不吝啬在镜头前

展现自己健硕的肌肉。“我们就是

想宣传冬泳的好处,鼓励更多人

加入,一起强身健体。”钱万国对

记者说。

玩转新技能

“老师,这里是不是这么加转

场”“背景怎么去掉”“音乐淡出

是不是这个选项”……

下午 1 点多,吉林省社区老

年大学的手机视频剪辑班上,十

几位老人正在认真学习,他们捧着手

机,一边剪辑视频,一边不时向老师

提问。

60 岁的学员黄明轩已经可以自

己拍摄并剪辑短视频了。她点开当天

的作品向同学们展示,一幅幅国画图

像伴随悠扬的节奏涌出,转场自然流

畅,精美的制作获得了同学们的点赞

和掌声。

“学完初级课程,我还打算报高

级班,学习更专业的剪辑技术。我想

一边记录生活,一边在社交平台上展

示,还能宣传家乡长春的美。”黄明轩

兴致勃勃地向记者讲述她的心愿。

【专家点评】

相对于物质赡养,旅居、健身、

第15页

老有所养

中国中国 (2023·冬) 13

做视频等“文化养老”展现了老

年人文化生活的多样化、个性

化,突出“以学为主,互助相长”

的精神需求。从“老有所养”逐

步实现“老有所乐”,“文化养老”

需要政府和社会进一步加大资

金投入,统筹利用社区公共空

间,建设各类文体设施和场所,

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文

化养老事业中,提升老年人生

活幸福感。

2016 年 5 月,中共中央政

治局就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

和对策举行第三十二次集体学

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

指出,要为老年人发挥作用创造

条件,引导老年人保持老骥伏

枥、老当益壮的健康心态和进取

精神,发挥正能量,作出新贡献。

“绘”出正能量

79 岁的吴国梁板正地坐在

凳子上,手中的彩绘铅笔在画

纸上沙沙作响。不一会儿,一幅漫

画跃然纸上。

居住在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舜玉

路街道的吴国梁指着满屋的画作对记

者说 :“我的漫画画的都是咱老百姓

日常的生活。”

2015 年 以 来, 吴 国 梁 创 作 了

2600 余幅漫画,冬奥会、垃圾分类……

吴国梁的漫画栩栩如生,描绘点滴生

活,传递文明风尚。

“我这一天可忙了,早上去参加

社区公益活动,下午回家一边画画,

一边直播讲绘画窍门,晚上会在不

同的微信群里跟朋友们聊天。有的

画友会发来作品我们一起探讨。”吴

国梁笑着说,“能把生活中的正能量

传递出去,特别有成就感,我乐在

其中。”

“绣”出新时尚

中午,明媚温暖的阳光带着浓

浓秋意,洒满苗岭深处。贵州省施秉

县桃子湾工业园区内的苗绣非遗工坊

里,一群绣娘围坐在一起,不时发出

阵阵惊叹声、欢笑声。

“咱们的刺绣图案和挑花工艺用

在真丝、欧根纱和雪纺等轻薄面料上,

穿在模特身上特别好看,外国人非

常喜欢。”刚刚参加完米兰时装周回

来的 55 岁贵州省高级工艺刺绣大师、

工坊负责人龙禄颖迫不及待跟绣娘们

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

“只有把传统与现代、苗族元素

与时尚、手工和机绣相结合,刺绣才

能更快走向世界。下一步我将与优秀

的设计团队合作,推出更多市场接受

度高的苗绣产品。”龙禄颖和记

者说起她的计划,眼里满是憧憬。

原本她想尽快把工坊交给儿子打

理,自己早点儿退休,这下她又

有了新的奋斗目标。

“燃”出新光彩

凌晨 5 点,贵阳市乌当区 72

岁的居民陈国英准时起床,匆匆

洗漱后,赶往公交站。“我去公益

互助餐厅,要坐一个多小时的车,

再晚就来不及了。”陈国英说。

记者跟着陈国英坐车来到位

于南明区红岩东郡社区的餐厅,

这家餐厅由贵阳诚善助老慈善公

益服务中心开设,专门为社区 60

多位高龄老人、独居老人提供免

费午餐。

但陈国英并不是来就餐的,

而是来做饭的,她是这家餐厅

的志愿者。

“只要身体允许,我就坚持干

下去。”陈国英一边忙着手头的活,

一边对记者说。她在这里已经干了 3 年

多了,虽然每天得起早赶车,忙活大半

天,但她并不觉得很累。“有人夸我这

样是燃烧自己做奉献,其实,我们是

互相扶持,既给政府、子女减轻了负担,

也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更有意义。”

【专家点评】

很多老年人退休后仍然有意愿也

有能力继续发挥个人才能,这部分群

体“余热”巨大。政府和社会可通过

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借助技术和

技能培训,提高老年群体的劳动参与

能力,创造适合他们的机会和资源,

鼓励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城乡社区组

织为老年人提供载体平台,助力提升

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可及性。

(来源 :新华网)

第16页

老有所养

14 中国中国 (2023·冬)

居家养老服务向“零距离”迈近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公报显示,截

至2022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8

亿人,占全国人口的 19.8%。今年 5 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

见》,明确通过家庭养老支持服务为家

庭“赋能”,这是提升居家养老服务的

又一项重要政策。

居家养老照护服务的数量和质量

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感。当前,人

口老龄化、高龄化对发展老年照护服

务提出了迫切要求,尤其是符合中国

老年人观念和习惯的居家养老照护服

务更为紧缺。因此,完善家庭养老支

持政策体系,为家庭照护者提供社会

支持,增强长期照护服务的资金保障,

让 2 亿多老年人安居养老,功在当下,

利在长远。

当前,应对人口老龄化已上升为

我国的国家战略。为此,各地结合本

地实际,积极探索出一系列推动居家

养老服务升级的举措。

适老化社区和适老化家庭

每天上午 10 点半,离爱心食堂

开饭还有 20 分钟,浙江省诸暨市东

和乡友谊村的老人们就陆陆续续坐到

爱心食堂的长条凳上。在这里,他们

不仅能吃上现成的热乎饭,还能聚在

一起拉家常。“以前中午我自己做饭,

经常就随便对付一下。在爱心食堂,

朱旭东

我们吃得又好又便宜。”就餐老人王

师才说。

诸暨市目前有 217 家爱心食堂,

覆盖 300 多个村社,每天为上万名老

人提供服务。除了集中就餐,对居住

点较远或行动不便的老人,爱心食堂

还送餐上门。

“这么热的天,我们老年人本就

容易身体不舒服,一想到还要买菜做

饭就头疼,现在社区帮我们解决了吃

饭的难题,给老年人办了件大好事。”

刚在社区内流动餐车购买饭菜的穆

明告诉记者。

据了解,为了实现基本养老服

务人人享有、人人可及,杭州市发布

了《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

建设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

明确指出,杭州市要优化养老服务

设施规划布局,构建布局均衡、适应

需求、服务便利的养老服务设施布局

体系,分区分级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

施 ;鼓励由乡镇(街道)、村(社区)

提供场地,集聚社会力量举办护理中

心(站)等,开展“嵌入式、小型化、

连锁化”医养结合服务 ;因地制宜发

展“中央厨房 + 中心食堂 + 助餐点”、

邻里互助、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的助

餐服务,鼓励普通老年人家庭进行居

家适老化改造。

适老化改造让居家养老的曹凤霞

第17页

老有所养

中国中国 (2023·冬) 15

重新获得了生活自理的能力。70 岁的

曹凤霞住在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的一

间廉租房里,同老伴、孙子一起生活,

享受二类低保政策。患病 10 多年来,

她行动不便、容易犯晕,吃饭、如厕

等日常活动全靠老伴搀扶完成。

事事“捆绑”老伴,总有诸多不便。

“平时躺在床上很心急,又不敢随意

起身活动。有几次老伴不在家,我试

着自己上厕所,要么滑倒、晕倒在地,

要么一坐上马桶就没力气起来了。”

曹凤霞说。为了照顾自己,老伴在家

不敢松懈,外出也不敢耽搁,操了不

少心。经过多次走访、沟通,社区为

曹凤霞购置了支撑力更强、可随时落

座的凳拐,还配置了防滑地板,在卫

生间配置了扶手、淋浴椅。“现在走

路不打滑了,一个人在家时可以小范

围活动,上厕所、洗澡也能自理,省

心多了。”曹凤霞说。

截至 2022 年底,甘肃省已累计

为超过两万户老年家庭实施了适老

化改造,为老年人居家生活系上“安

全带”。

长护险助力居家养老

随着失能老年人数量不断增长,

解决长期护理保障问题成为破解居

家养老难题的重要突破口。为此,

《“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

服务体系规划》将稳步建立长期护理

保险制度(以下简称“长护险”)作

为具体要求提出。

长护险是专门为因年老、疾病、

伤残等导致的失能人员提供基本生

活照料的一种社会保险。始于 2016

年的长护险制度试点,目前已推行近

7 年。多地试点表明,长护险在减轻

失能老人家庭经济负担方面发挥了

较大作用。

“截至 2023 年 6 月底,长期护理

保险制度参保人数约 1.7 亿人,累计

超过 200 万人享受待遇,累计支出基

金约 650 亿元。”在 9 月 22 日召开的

国家医保局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医保

局办公室副主任付超奇介绍。

而根据上海市医疗保障局的统

计,仅上海就有近 40 万失能老人享

受长护险照护服务。长护险每月可为

失能老人支付 500 ~ 1800 元的费用,

有效减轻其家庭经济负担。经过多年

发展,上海长护险服务项目已覆盖 42

项上门照护服务,全市提供长护险照

护服务的机构超过 1200 家,登记在

册护理人员总数达 6.7 万人,100% 持

证上岗。

作为国家首批 15 个长护险试点

城市之一,江苏南通经过 7 年的实

践探索,其照护险制度已逐步成熟,

制度功能有效发挥,得到社会各界

认可。

南通市的照护险与基本医疗保

险同步,形成政府补贴、医保统筹基

金筹集、个人缴纳、社会捐助的多

元化动态筹资机制,建立了居家照

护、机构照护和机构上门等多种照

护服务方式。2019 年底,照护险在

全市推开,实现城乡一体。目前全

市享受照护保险 5.6 万人,其中 91%

为居家照护。

南通市北护理院院长丁亚标介

绍,目前入住护理院的 400 位老人中,

有近 60% 的老人能享受照护险。照护

险主要分三档进行补助,每人每天的

补助按照评估分别为 40 元、50 元和

70 元。“照护险每月能为相关老人支

付 1000 ~ 2000 元,对每个家庭来说,

都是一笔很可观的补贴。”

照护险减轻了个人和家庭的照护

第18页

老有所养

16 中国中国 (2023·冬)

负担和经济负担,有效缓解“一人失

能,全家失衡”的难题,使得失能人

员无论是在机构还是居家,均能享受

到相应待遇。尤其是辅助器具租赁服

务,让失能人员使用上万元的专用电

动护理床,个人每月只需承担 90 元

租金,不仅降低了家属照护时的劳动

强度,每周 2 ~ 3 次的上门专业照护

服务,也让家属有了喘息的机会,促

进了家庭和谐。

探路“居家养老+”

对于养老场所的选择,业内有

“9073”的通俗说法,即 90% 选择居

家养老,7% 选择社区养老,只有 3%

的人会选择机构养老。除提升照护服

务质量和效率外,还需要依托社区综

合施策,以及智慧科技赋能等,来做

好“居家养老 +”的文章。

“你们闻闻,我身上穿的衣服、

床上盖的被子全是香喷喷的,多亏

了我们村护老员‘滕老根’。”湖南

平江县长寿镇塘口村中风瘫痪的老

人吴某某如此夸赞。老人口中的“滕

老根”名叫周滕根,是塘口村 2022

年聘用的农村辅助养老公益性岗位

“护老员”中的一员。

2021 年以来,平江县结合乡村

振兴战略要求,积极推进农村特殊困

难老年群体兜底养老保障机制建设,

整合民政、人社、乡村振兴等部门的

政策性资金,出台《平江县农村辅助

养老公益性服务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在全县行政村开设农村养老服务公益

性岗位——护老员。目前该县已为

300 余名“护老员”与 4500 名农村困

难老年人搭建了“鹊心桥”。

平江县民政局负责人介绍,架起

“鹊心桥”,推进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新

模式,满足了农村老年人健康维护、

居家安全、精神慰藉等助老护老方面

的需要,解决了他们求医问药、社会

隔离、家庭照护等综合性社会问题,

让老人们真正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年轻时存时间,年老时换服

务”“时间银行”是互助养老模式的

形象说法,因能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养

老服务,作为应对老龄化社会一大新

举措,多地正探索推行。

近几个月来,每个工作日上午 10

点半左右,浙江杭州市 61 岁的退休

人员冯凌芳都会穿梭于南星街道白塔

岭社区的大街小巷,电瓶车后备箱里,

装满了爱心午餐。“很感谢志愿者准

时来送餐,解决我的吃饭问题。”74

岁的社区居民徐奶奶患有眼疾且独自

居住,是冯凌芳的送餐对象之一。冯

凌芳说 :“父亲晚年曾受到邻居照顾,

我一直心怀感激。如今我退休了,也

想为养老事业出一份力。”

今年 6 月,冯凌芳成为白塔岭社

区 2020 年以来推出的“银龄”互助“时

间银行”项目的志愿者。该项目的主

要运行规则是低龄老年人为困难高龄

老人提供慰问、理发等服务的同时,

可获得积分,用于在线上兑换陪伴等

服务、在线下兑换“公益超市”商品等,

是一种“今天我服务你,明天他服务

我”的互助模式。

看病难是居家养老需要解决的最

关键问题之一,目前一些省市正积极

谋划,以盘活现有的社区卫生资源。

滨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设在南京市

建邺区社会福利院内。“除了日常的

诊疗,这里还有心电图、B 超、X 线

片等检测设备,福利院及居住在周边

的老人就不需要去医院排队等候检查

了。”福利院院长易婕说,她是主动

向建邺区卫健委申请引进社区卫生服

务中心的,希望继续打通医养融合通

道,出台相关政策,让医院医生进入

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给予业务帮扶,

帮助提升机构的医疗服务水平。

在甘肃省灵台县中台镇综合养

老服务中心,记者看到智能手环收集

的数据正在大屏幕上滚动。“我们实

时获知老人的位置、健康状况。一旦

发现异常,或接到老人求救电话,社

区将第一时间联动资源,提供救助。”

灵台县民政局局长巩晓辉说。

近年来,各地还积极利用科技与

互联网手段,探索实现居家养老和医

疗服务两不误的有效路径。在浙江省

永康市,借助智慧家庭养老床位等数

字化平台,许多农村老人正在享受 24

小时“无感”照料服务。

“动动手指,医生到床头。”永康

市江南街道勤丰村 68 岁的独居老人

舒松元切实体会到了家里配有智慧

家庭养老床位的好处。智慧家庭养老

床位不仅配备智能床带,还有呼叫

器、烟感器、燃气报警器等。这些终

端“触角”与永康智慧养老系统相连,

可处置火灾、煤气泄漏、意外摔倒

等紧急情况,并嵌入互联网医院远程

问诊、送医送药上门等服务,其中绿

色转介通道能为老人紧急救治争取宝

贵时间。

据了解,这套智慧养老系统能够

显示使用智慧家庭养老床位老人的实

时健康状态。永康市民政局相关负责

人介绍,这个应用场景的全部事项可

10 秒内应答,紧急情况下能 1 分钟

内派单,护理员 30 分钟内全城可达,

重要需求 12 小时内办结,所有服务

24 小时内完成。

(摘自《环球》杂志)

第19页

老有所养

中国中国 (2023·冬) 17

拳拳敬老心 暖暖夕阳红

由于年龄、健康等因素,老年群

体的养老需求存在较大差异,对养老

行业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能力素质要

求。在养老行业,有的年轻从业者带

老年人拍短视频、玩电竞,丰富了老

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有的青年护理

员日常在把老年人从床上扶进轮椅里

时,往往尝试让老年人多依靠自身力

量站起来,这既能帮助老年人训练身

体的功能,也能助其获得精神上的积

极鼓励;有的青年管理人员在实践中,

总结出鼻饲喂食长期卧床老年人的床

头适宜角度……事实证明,建设一支

队伍稳定、素质专业、能够适应现代

化养老服务需求的队伍,对创新养老

服务形式、提高养老服务的专业性具

有重要意义。

更多的工作机会,更好的薪酬待

遇,同时在养老服务中实现自我价值,

也是不少年轻人投身养老行业的“内

驱力”。有些养老相关专业学生在校

时就成立了老年人活动策划服务工作

室,为合作的 3 家养老机构提供从创

意到组织实施活动的一揽子方案,创

业项目获得学校创业大赛一等奖。还

有养老从业者在为老年人服务过程

中,因被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记

住名字,从而坚定了自己的职业选择。

在干中学,在事上练,更多年轻人将

在养老行业中获得提升、成就人生。

据测算,“十四五”期间我国将

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预计 2035 年

左右,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

4 亿,在总人口中占比将超过 30%。

“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

纲要提出,“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

业协同发展”“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

服务”。养老不仅是个人的家庭义务,

也是公共服务的一部分,保障老年

人的基本生活和照料需要、健全基

本养老服务体系成为全社会的共同

目标,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为国

家战略。

但也要看到,相比庞大的现实需

求,养老服务人才规模远远不足,年

轻人才更是稀缺。从实际情况看,扩

大养老服务人才供给,可以在“进得

来”“留得住”上多下功夫。一方面,

要持续健全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体系,

扩大培养规模,形成高效的人才输送

渠道 ;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增强从业

人员的职业认同感,通过建立健全职

业技能等级体系、晋升通道,激发从

业人员成长成才、干事创业动力。期

待有关部门、经营主体、从业人员等

多方面各尽所能,推动养老服务整体

水平不断提升。

养老事关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

不断发展完善养老事业和产业,为老

年群体提供多层次、高品质、专业化

的养老产品与服务,才能共同守护好

老年群体的福祉。

(摘自《人民日报》)

上海市民政局

第20页

老有所养

18 中国中国 (2023·冬)

做好为老服务“针线活”

近年来,在江苏省、常州市卫生

健康委员会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

界的大力支持下,溧阳市卫生健康局

紧紧围绕老龄工作目标要求,依托长

寿之乡生态优势,不断完善老年人社

会保障、养老服务、健康支撑三大体系,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高质量谱绘银

龄幸福画卷。

深挖“颐养栗里”品牌优势,打

造老年友好新家园

截 至 2022 年 底, 溧 阳 市 60 岁

以上老年人共 21.97 万,占总人口的

溧阳市卫生健康局

28.11%,老龄事业发展面临更大考验。

为实现“老有所养”,溧阳市全面贯

彻落实一系列敬老、惠老政策。

一是老年社会保障更完善。逐步

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均衡、方便可及

的居家养老、日间照料、老年助餐服

务网络,持续做好城乡社区老龄协会

规范化建设、“安康关爱行动”“智慧

助老行动”等工作,切实保障老年人

衣食住行。

二是老年服务领域更全面。重

视老年群体全方位需求,关注老年人

心理健康,2022 年、2023 年共计完

成 12 个试点地区 5300 余名老年人心

理健康评估及分级干预,实现全市乡

镇(街道)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点全

覆盖,并通过政府购买第三方专业服

务、与专科医院建立定向转诊机制等

方式,搭建关爱“人才库”,开辟诊

疗“直通车”,全市共组建老年兴趣

小组近 40 个,开展各类干预活动 200

余场,发放暖心就诊卡 182 张。

三是老年友好氛围更浓厚。积极

开展“敬老月”“长寿文化节”以及

“老年模范”“十佳孝星”评选等活动,

广泛宣传溧阳市涉老惠老政策和健康

溧阳“三山一水六分田”

第21页

老有所养

中国中国 (2023·冬) 19

老龄化理念,大力弘扬传统美德,全

市目前有全国敬老文明号 3 家,省级

4 家,市级 21 家,全国示范性老年友

好型社区 2 家,省级 1 家,孝亲敬老

文化建设初见成效。

助推“健康溧阳”专项行动,实

现医养结合新突破

充分依托城乡社区服务网络 , 全

面整合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实现“老

有所医”。

一是老年医疗能力再加强。溧阳

市中医医院建成二级老年病医院,市

人民医院和市中医医院开设老年病专

科,正式开展专家门诊、老年综合评

估等工作,颐康护理院为老人提供“养

生 + 健康管理”“安宁疗护”等专业

化服务,马垫卫生院等医疗机构逐步

探索集医疗、养老、康复、护理于一

体的医养结合中心,确保老年患者医

疗质量。

二是老年友善服务再优化。截至

2022 年底,所有综合性医院、康复医

院、护理院及基层卫生院均已开设老

年人就诊绿色通道,全部创成江苏省

老年友善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打造“完

全一站式就诊”,并延伸“医疗 +”老

年服务,解决老年人费用报销疑问等

医疗派生问题,全方位关心关爱老人。

三是老年健康管理再扩容。各卫

生院均与属地敬老院、市福利中心签

订医养融合服务协议,实行一对一管

理,通过定期体检、优先转诊,破解

“养老的地方看不了病”这一民生难

题,家庭医生团队提供“送医下乡”

贴心服务,为空巢独居、散居特困、

高龄、重残老人制定个性化“服务菜

单”,补齐城乡社区老年健康服务能

力短板,2022 年度签约老年人 10.8

万人,建档率为 98%,充分发挥“健

康守门人”作用。

擦亮“长寿之乡”金色名片,开

创生态养老新模式

自 2011 年获评中国长寿之乡以

来,溧阳市充分发挥“三山一水六分田”

的生态优势,融汇“敬重自然,尊老崇

德”的质朴民风,全面推进特色养生养

老品牌建设,实现“老有所享”。

一是医养康养项目有亮点。结合

温泉、中医药、美景美食等丰富的康

养元素,落地竹溪谷、南山花园高端

康养中心、涵田养心谷等一批集温泉

康疗、老年体检、文化体验的康养示

范项目,初步形成“医、康、养、游”

四位一体的产业集群。2022 年以“玉

枝”牌天目湖白茶为代表的 9 款健康

食品被授予中国长寿之乡养生名优产

品,天目湖御水温泉被认定为中国长

寿之乡康养示范基地。

二是生态文明建设有突破。积极

开展生态绿城创建,2022 年溧阳市水

质、声环境质量控制有力有效,环境

空气质量优良率为 80.3%,位列常州

第一,负氧离子浓度达到 I 级标准,

是省内首个“中国天然氧吧”,目前有

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 4 个,市级

4 个,用健康生态破译长寿密码,成

就溧阳这片老年人宜居福地。

三是长寿之乡品质有提升。与南

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高校

合作共建康复护理教学、中医养老康

复、中医适宜技术三大培训基地,以

健康促和谐。截至 2023 年 1 月 1 日,

溧阳市百岁老人达 271 名,人口平均

预期寿命 83.29 岁,远超长寿之乡认

定标准,“人人寿比南山”的美好愿景

在溧阳成为现实。

2022 年,溧阳市老龄工作取得

较好进展,但同时还面临着服务体系

不够健全、服务能力有待增强等问题。

下一阶段,溧阳市将认真贯彻本次会

议精神,认真学习借鉴兄弟县(区)

经验,进一步完善老年服务体系和服

务内涵,推进老龄和老龄健康事业更快、

更好发展,为“常有健康”“常有颐养”

民生实事工程作出更大贡献。

溧阳市百岁夫妻留影(已故)

第22页

老有所医

20 中国中国 (2023·冬)

《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指南(试行)》发布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第23页

老有所医

中国中国中国 (2023 (2023·冬·冬)) 21

第24页

老有所医

22 中国中国 (2023·冬)

一、总则

为进一步规范居家和社区医养

结合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经调

查研究,参考相关部门标准规范,遵

循全面性、准确性、时效性和实用性

的原则,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所称居家和社区医养结

合服务是指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通

过多种方式为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

老年人提供所需的医疗卫生服务,包

括到老年人家中或社区养老服务设施

或机构,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医疗

巡诊、家庭病床、居家医疗服务等医

疗卫生服务。

本指南适用于提供居家和社区

医养结合服务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

机构,对医疗卫生机构在居家和社

区环境下所提供的医养结合服务内

容和服务要求作出了规范,医疗卫

生机构可以根据机构类型、执业范

围、服务能力和老年人需求确定服

务内容。相关机构提供的医疗卫生服

务应适用现行医疗卫生服务的规范、

标准和管理规定。

二、基本要求

(一)机构资质、设施设备

1. 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

医疗卫生机构应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

业许可或在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含中

医药主管部门,下同)备案。开展居

家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还应具有与所

开展居家医疗服务相应的诊疗科目并

已具备家庭病床、巡诊等服务方式,

重点是二级及以下医院,基层医疗卫

生机构等。

2. 提供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服务

的医疗卫生机构,其科室设置、设施

设备配备应符合医疗卫生机构国家和

行业现行标准,确保服务质量和安全,

为老年人提供优质、专业的服务。

(二)服务人员资质

1. 医务人员应当具有相关部门颁

发的执业资格证书或相应的专业技术

职称。提供居家医疗服务的医务人员

应符合《关于加强老年人居家医疗服

务工作的通知》有关要求。

2. 医疗护理员应当经相关培训合

格后上岗,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掌握

相应知识和技能。

3. 根据服务需要聘请的营养指导

员、公共营养师、心理咨询师、健康

管理师、社会工作者等人员应持有相

关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等证明材料。

三、服务内容与要求

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的服务

对象是辖区内有医养结合服务需求的

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老年人,重点

是失能(含失智,下同)、慢性病、高龄、

残疾、疾病康复或终末期,出院后仍

需医疗服务的老年人。服务内容包括

健康教育、健康管理服务、医疗巡诊

服务、家庭病床服务、居家医疗服务、

中医药服务、心理精神支持服务、转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中医药局、疾控局 :

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

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卫老龄发〔2022〕25 号)要求,进一步规范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内容,提高

服务质量,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研究制定了《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指

南(试行)》(可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下载)。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参照执行。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

国家中医药局综合司

国家疾控局综合司

2023 年 11 月 1 日

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指南(试行)

第25页

老有所医

中国中国 (2023·冬) 23

诊服务等。

(一)健康教育

医疗卫生机构应利用多种方式

和媒体媒介,面向老年人及其照护者

广泛传播运动健身、心理健康、伤

害预防、合理用药、生命教育等健

康科普知识。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

构可针对老年人举办健康知识讲座,

开展老年健康宣传周、敬老月、重

阳节等活动,制作发放健康教育宣

传资料,引导老年人形成健康生活

方式,提升老年人健康素养。

(二)健康管理服务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按照国家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为老年人

建立健康档案,并根据老年人健康

状况提供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

患者健康管理、2 型糖尿病患者健康

管理、中医药健康管理等基本公共

卫生服务。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

机构可为老年人提供针对性保健咨

询、营养改善指导等服务。

(三)医疗巡诊服务

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可根据

资源配置情况,为有需求的老年人

提供医疗巡诊服务,包括居家上门

巡诊和社区巡诊,主要为老年患者

提供常见病多发病诊疗、诊断明确

的慢性病治疗、应急救护等基本医

疗服务。有条件的社区养老服务机

构可与开展远程医疗服务的医疗卫

生机构合作,为入住老年人提供远

程会诊等服务。有条件的基层医疗

卫生机构可利用便携医疗设备,结

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家庭医生签

约服务,定期开展社区巡诊服务。

(四)家庭病床服务

医疗卫生机构可根据资源配置

情况,为符合条件的居家老年人和

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入住老年人提供

家庭病床服务。服务对象应是行动

不便、诊断明确、病情稳定、适合

在家庭或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进行检

查、治疗和护理的老年患者。服务

项目应为在家庭或社区养老服务机

构条件下医疗安全能得到保障、治

疗效果较为确切、消毒隔离能达到

要求、医疗器械便于携带、非创伤性、

不容易失血和不容易引起严重过敏

的项目。

(五)居家医疗服务

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应按照

《关于加强老年人居家医疗服务工作

的通知》的有关要求,为有需求的老

年人提供诊疗、康复护理、安宁疗

护等上门服务。原则上,以需求量大、

医疗风险低、适宜居家操作实施的服

务项目为宜。医务人员在提供相应

服务过程中应遵循《老年护理实践

指南(试行)》《安宁疗护实践指南(试

行)》等,规范服务行为。

(六)中医药服务

医疗卫生机构可利用中医药技

术方法,为老年人提供常见病、多

发病、慢性病的中医诊疗服务,中

医药康复服务及中医健康状态辨识

与评估、咨询指导、健康管理等服务,

推广使用针刺、推拿、刮痧、拔罐、

艾灸、熏洗等中医适宜技术。有条

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可为老年人提供

中医养生保健、中医护理、膳食营

养指导等服务,对老年人个性化起

居养生、膳食调养、情志调养、传

统体育运动等进行健康指导。

(七)心理精神支持服务

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可为有

需求的老年人提供环境适应、情绪

疏导、心理支持、危机干预、情志

调节等心理精神支持服务。了解和

掌握老年人心理和精神状况,发现

异常及时与老年人沟通并告知第三

方,必要时请医护人员、社会工作者

等专业人员协助处理或转至专业医

疗机构。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可

定期组织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促进老年人与外界社会接触交往。

(八)转诊服务

对于居家或社区养老的有需求

并符合转诊条件的疑难病、危急重

症老年患者,巡诊的医疗卫生机构

应积极响应及时将其转诊至综合医

院或专科医院。对于经治疗出院在

居家或社区养老的仍需要慢性病治

疗、康复、护理的老年患者,负责

辖区巡诊的医疗卫生机构可根据病

情和医疗机构医嘱按规定开具处方,

并提供必要的家庭病床、随访、病

例管理、康复、护理等服务。

四、服务流程与要求

(一)服务流程

医疗卫生机构医护人员到老年

人家中、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或机构

提供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服务,具

体流程主要包括服务对象提出申请、

医务人员开展评估、签署知情同意

书、提供服务、做好记录、总结提

升等。本服务流程为推荐性流程,具

体可根据服务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1. 提出申请。确有居家和社区

医养结合服务需求的老年人可通过

现场、电话、网络等途径向相关医

疗卫生机构提出服务申请,医疗卫

生机构应向老年人简要介绍服务的

相关内容,并登记留存老年人健康

状况、需求及个人信息。

2. 开展评估。工作人员可通过

面对面、电话、视频、询问或实地

考察等方式详细了解老年人的疾病

情况、健康需求、服务环境、执业

第26页

老有所医

24 中国中国 (2023·冬)

风险等情况,结合医疗卫生机构自

身服务能力,综合判断能否为该老

年人提供服务,以及可以提供的服

务内容。经评估为可以提供服务的,

则派出具备相应资质和技术能力的

医护人员提供相关服务。

3. 知情同意。相关医疗卫生机

构在为居家和社区养老的老年人提

供服务前,应先与老年人或其家属

沟通,提前告知服务过程中可能存

在的隐患与风险,签署知情同意书。

4. 提供服务。工作人员到达服

务场所后,根据相关要求开展服务,

及时向老年人及其家属解释所做的

必要操作,服务过程中要保证服务

质量。

5. 做好记录。服务完毕后及时、

准确填写服务记录,保证服务提供相

关信息的可追溯性与可追踪性,服

务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档案等内容

及时汇总、分类和归档,跟进老年

人对服务的评价情况并记录入档。

6. 总结提升。对开展居家和社

区医养结合服务的情况进行总结,结

合老年人对服务的评价情况及时改

进服务,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二)有关要求

1. 应尊重老年人的权利,维护

老年人的尊严,保护老年人的隐私,

为老年人提供服务以维持并更好地

发挥其现有能力。

2. 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应当符

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落实各

项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核心制度,确

保医疗卫生安全。

3. 医疗卫生机构应严格执行传

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管理

制度、操作规范,制定传染病应急

预案,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

院内感染。发现有关传染病疫情时,

应当按要求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关必

要措施。

4. 为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

的相关人员,如医护人员、医疗护

理员等要加强信息沟通交流。有条

件的地方要充分发挥社区工作者的

作用,应当建立社区工作者与上述

服务人员的联动工作机制,共同为

老年人做好服务保障。居家、社区

老年医疗护理员提供的服务可参照

《居家、社区老年医疗护理员服务标

准》(WS/T 803-2022)。

5. 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在内部绩

效分配时,对完成居家医疗、医养

结合签约等服务较好的医务人员给

予适当倾斜。

6. 医疗卫生机构应建立健全对

提供居家医养结合服务人员的安全

风险应对机制,如对服务对象身份

信息、病历资料、家庭签约协议、

健康档案等资料进行核验 ;提供居

家服务时,要求应有具备完全民事

行为能力的患者家属或看护人员在

场 ;为服务人员提供手机 APP 定位

追踪系统,配置工作记录仪等装置,

购买责任险、人身意外伤害险等,

切实保障双方安全。

7. 医疗卫生机构如与社区养老

服务机构签约合作,服务方式与内

容参照《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

机构签约合作服务指南(试行)》。

8. 医疗卫生机构在机构内提供

的医养结合服务,内容和要求参照

《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指南(试行)》。

9. 生活照料、家庭养老床位等

居家和社区相关养老服务适用养老

服务有关标准规范。

(来源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第27页

老有所医

中国中国 (2023·冬) 25

2023 年 10 月是我国第 14 个“敬

老月”,今年的宣传活动主题是 :实

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推

进无障碍环境共建共享。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

家。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60 岁及以上人口和 65 岁及以上人口

分别约为 2.6 亿和 1.9 亿,占人口总

数的 18.7% 和 13.5%。我国老年人整

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患有一种及以

上慢性病的比例极高。开展老年健康

促进行动,对于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

平、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实现健康

老龄化具有重要意义。

1.改善营养状况

主动学习老年人膳食知识,精心

设计膳食,选择营养食品,保证食物

摄入量充足,吃足量的鱼、虾、瘦肉、

鸡蛋、牛奶、大豆及豆制品,多晒太

阳,适量运动,有意识地预防营养缺乏,

延缓肌肉衰减和骨质疏松。老年人的

关注老年人健康 共享和谐生活

体质指数(BMI)在全人群正常值偏

高的一侧为宜,消瘦的老年人可采用

多种方法增加食欲和进食量,吃好三

餐,合理加餐。消化能力明显降低的

老年人宜制作细软食物,少量多餐。

老年人的健康要注意些什么呢?

一起来看看吧!

2.加强体育锻炼

选择与自身体质和健康状况相适

应的运动方式,量力而行地进行体育

锻炼。在重视有氧运动的同时,重视

肌肉力量练习和柔韧性锻炼,适当进

行平衡能力锻炼,强健骨骼肌肉系统,

预防跌倒。参加运动期间,建议根据

身体健康状况及时调整运动量。

澎湃新闻

第28页

老有所医

26 中国中国 (2023·冬)

练方案。对认知退化严重的老年人,

要照顾好其饮食起居,防止走失。

6.注意安全用药

老年人共病发病率高,且药物代

谢、转化、排泄能力下降,容易发生

药物不良反应。生病及时就医,在医

生指导下用药。主动监测用药情况,

记录用药后主观感受和不良反应,复

诊时及时向医生反馈。

7.注重家庭支持

提倡家庭成员学习了解老年人

健康维护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照顾好

其饮食起居,关心关爱老年人心理、

身体和行为变化情况,及早发现异

常情况,及时安排就诊,并使家居

环境保证足够的照明亮度,地面采

取防滑措施并保持干燥,在水池旁、

马桶旁、浴室安装扶手,预防老年

人跌倒。

(来源 :澎湃新闻客户端)

然面对老年生活身体和环境的变化。

多运动、多用脑、多参与社会交往,

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延缓衰老、预防

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

老年人及其家属要了解老年期痴

呆等疾病的有关知识,发现可疑症状

及时到专业机构检查,做到早发现、

早诊断、早治疗。一旦确诊老年人患

有精神疾病,家属应注重对患者的关

爱和照护,帮助患者积极遵循治疗训

3.参加定期体检

经常监测呼吸、脉搏、血压、

大小便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做

好记录,必要时就诊。积极配合完

成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

检查,了解自身脑、心、肺、胃、肝、

肾等主要器官的功能情况,接受健

康指导。

4.做好慢病管理

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应树立战胜

疾病的信心,配合医生积极治疗,主

动向医生咨询慢性病自我管理的知

识、技能,并在医生指导下,做好自

我管理,延缓病情进展,减少并发症,

学习并运用老年人中医饮食调养,改

善生活质量。

5.促进精神健康

了解老年是生命的一个过程,坦

第29页

老有所医

中国中国 (2023·冬) 27

发挥家庭代际支持作用,促进健康老龄化

“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

标纲要明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

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并强调“推动

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健全

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普惠型

养老服务,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

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

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可见,有

效的医疗服务利用是老年人健康的重

要保障。但能否获取更精准有效的医

疗服务不仅取决于医疗卫生资源配置

和社会保障体系状况,在传统伦理和

养老观念及模式的作用下,这与家庭

成员之间的代际关系以及代际资源互

动也有着密切关系。

家庭是社会关系中的基础单位,

以家庭为核心改善和增进老年人医疗

服务利用能充分发挥家庭的主体性功

能和抵御健康风险的内生动力。然而,

近年来我国家庭结构不断发生调整,

趋于核心化、小型化、隔代化。共居

比下降影响了代际支持的稳固性、家

庭资源向下倾斜导致代际支持失衡、

医疗费用上升增加了代际支持的压

力,这些家庭代际支持的困境,给老

人的医疗消费带来挑战,影响老人的

健康状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

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

强家庭建设,教育引导人们自觉承担

家庭责任、树立良好家风,巩固家庭

雒 敏

养老基础地位。”在应对人口老龄化

国家战略背景下,应立足于社会文化

国情,将“社会视角”有机嵌入家庭,

把增强家庭发展能力、完善家庭代际

支持政策凝结为国家的行动逻辑。这

主要包含在以下四方面。

第一,重构家庭价值理念,出台

相关政策促进子女代际支持。空巢老

年家庭的增加是中国人口发展的新常

态,老年人普遍存在自理能力较差、

抑郁孤独、慢性病缠身等诸多健康问

题,对医疗服务利用需求不断增加。

在此背景下,政府应重视家庭养老功

能的作用,将家庭内部的代际支持纳

入健康老龄化政策的核心内涵之中,

一方面,大力宣传孝文化,提倡树立

良好的家风,强化子女赡养意识,强

调家庭是老年人赡养的责任主体,赡

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

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

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并鼓励子女定

期与老年人进行沟通交流,增加对父

母的探望频率及关注父母身体情感变

化 ;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

策促进和保障子女代际支持的实施,

如发放养老、医疗补贴,提高家庭的

个税扣除比例等,简化老年人户口随

迁政策,提供子女带薪照料假期等。

第二,完善老年人医疗保障体系,

降低家庭医疗负担。我国的社会属性

第30页

老有所医

28 中国中国 (2023·冬)

决定了医疗保障必须优先考虑公益性

和福利性,保护老年医疗服务需求是

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的重要方向。

当前,我国基本医保已在医保筹资和

待遇政策设置上体现了对老年人的倾

斜和照顾,为进一步促进老年人多层

次医疗保障有序衔接,首先,从筹资

角度来说,建议提高各级政府对参

保老龄人口的医疗补偿标准,同时

适当降低或减免老龄人口的缴费标

准,取消老龄人口以户参保的规定

或采用“强制”赡养人为老人缴纳

医疗保险费用等规定。其次,老年

人住院的风险远高于普通人群,应

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特殊年龄阶段需

求,使老年人享受如优先就诊、减

免部分费用等优惠政策,并鼓励医

疗机构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

老年人提供定期的健康检查和诊疗

服务。最后,推进发展补充医疗保险,

将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大病和重

病纳入保障范围,对特困老年人实

施医疗救助,从而降低老年人的医

疗负担,缓解代际支持压力。

第三,发挥社区生活照料功能,

减轻家庭照护压力。受传统观念的

影响,我国当前的养老服务体系是

以家庭养老为主、机构养老和社区

养老为重要补充的结构,老年人大

部分倾向于选择居家养老模式。但

是,由于目前相当一部分的父代和

子代居住安排上是处于不共居的状

态,空巢老年家庭占比较高,因此老

人独自居家养老缺少子女照护,即

使父代与子代共居,子女需要工作,

加之子女也缺乏专业的知识难以胜

任照护老人的任务,因此可以充分

发挥社区生活照料功能,促进社区

养老和家庭养老的有机结合和良性

互动。社区可为老人提供膳食供应、

个人生活起居照顾、保健康复训练、

休闲文化娱乐、精神慰藉、医疗保健、

教育咨询、紧急救援等日间照料服

务,这样既照顾了老年人的实际需

求,也舒缓了家庭的照护压力。

第四,营造健康老龄化氛围,

鼓励子女更加关注老人的健康。近

年来国家把实施健康老龄化上升为

国家战略,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如《关

于全面加强老年健康服务工作的通

知》《“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等,

确定了健康老龄化工作的目标和相

关任务,一方面,要营造健康老龄

化氛围,大力开展老龄健康工作宣

传,增强老年人健康素养和健康意

识,引导老年人将“维护机体功能,

保持自主生活能力”作为健康目标,

树立“为自己健康负责”的主观意识,

提倡老年人自身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培养自己的业余爱好,加强锻炼,形

成积极的心态 ;另一方面,强化“家

庭是健康第一道关口”的观念,鼓

励子女关注老年人的健康,重视老

年人的饮食和营养,督促他们保持

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帮助

老年人及时就医、接受治疗,预防

和治疗疾病。

(来源 :光明网,作者系南京医

科大学医政学院副教授)

第31页

数智科技

中国中国 (2023·冬) 29

智慧养老数据资源体系建设探索

近年来,智慧养老与智慧城市一

样发展的如火如荼,投入巨大。然而

智慧养老服务的发展却一直是“叫

好不叫座”,牢骚比满意多。这是

因为养老服务行业和其他行业相

比存在如下特点 :服务对象为

老年人,由于老年人年龄(低

龄、中龄、高龄)、自理能力(自

理、半自理和失能)及经济条

件等不同,导致老年人的需求

不同 ;需要的服务主体众多,如

养老机构、健康管理机构、医疗机

构、政府机构等,以提供不同的服务。

为了更好地服务老年人,让智慧

养老“叫好又叫座”,我们亟需在积

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和健康中国战

略的指引下,对智慧养老涉及的各类

主体、各种数据进行梳理和分析,建

立和完善全国智慧养老数据资源体

系,实现智慧养老多元主体之间的互

联互通,通过数据集成和业务协同创

造更多的价值。

智慧养老数据资源体系建设中

的“五不”问题

养老服务机构和医疗服务机构

每天都在源源不断地产生各种类型的

数据,通过各自信息技术服务商提供

的数据管理服务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应

用。除了这些服务机构之外,政府部

门以及智慧医养平台企业也在产生各

种类型的涉老数据。只有对这些数据

进行有效治理,才能使其更好地发挥

价值。我们可以把智慧养老的大环境

左美云 么 东

及服务主体看作一个生态系统,即智

慧养老服务生态系统(图 1)。智慧养

老服务生态系统产生的数据则形成了

智慧养老数据资源。

智慧养老数据资源指各种主体在

利用信息技术服务老年人的过程中产

生的各种数据。这些数据按服务主体

分为养老机构数据、健康管理机构数

据、医疗机构数据、保险机构数据、

志愿机构数据、政府机构数据等 ;按

照数据来源分为健康管理 App 数据、

传感设备数据、可穿戴设备数据、监

控设备数据等 ;按照数据呈现方式分

为数值数据、文本数据、图像数据、

音频数据、视频数据等 ;按照结构化

程度分为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

图1 智慧养老服务生态系统

及非结构化数据。

通过多年的持续研究和调研发

现,目前与全国智慧养老相关的数

据资源存在 5 个突出问题(图 2),

自下而上分别为不匹配、不信

任、不均衡、不统一、不集

成,我们概括为“五不”问题。

其中,前 3 个是智慧养老相

关主体之间的问题,后两个

是和智慧养老数据本身相关

的问题。这 5 个问题互相影响,

需要系统化解决,因而图 2 呈现

出了环环相扣的样子。

(1)不匹配问题。当下,很多智

慧养老的主体(如养老机构、健康管

理机构、智慧养老平台机构、政府机

构等)提供的服务缺乏针对性,与老

年人的需求不匹配,导致老年人经常

抱怨“所得非所需”,许多服务主体

则抱怨老年人太挑剔,认为自己“费

力不讨好”。针对不匹配问题,亟需

对智慧养老各类主体的数据资源进行

识别和分析,对低龄、中龄和高龄老

年人的需求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

对智慧养老数据资源的建设进行优先

规划。

(2)不统一问题。智慧养老主

体拥有各自的数据资源分类或组织方

式,有着各自的术语体系或数据字典。

针对不统一问题,我们需要构建一个

统一的智慧养老领域本体,针对老年

人餐食、健康管理、就医、出行、运

动等典型场景,构建基于“元数据—

主数据—参考数据”3 个层次的智慧

第32页

数智科技

30 中国中国 (2023·冬)

养老数据资源分类体系,并给出智慧

养老数据资源标准的内容框架建议,

促进智慧养老数据在各服务主体之间

的共享。

(3)不集成问题。由于数智化技

术的渗透,几乎各个智慧养老主体都

建立了自己的系统,但很多系统互不

联通,存在“数据孤岛”问题,导致

智慧养老的很多数据在各服务主体之

间不集成。针对不集成问题,需要针

对多源异构数据设计采集机制、融合

机制,以及汇总数据的质量评估方法,

从而促进数据资源的高质量集成以及

多元主体之间的共融互通。

(4)不信任问题。智慧养老数据

涉及老年人的隐私或其他重要信息,

各服务主体之间彼此缺乏信任,担心

数据资源共享时数据遭遇泄漏或者遭

到滥用时难以追责。区块链是一种擅

长解决信任问题的技术,具有可溯源

和不可篡改的特点。针对不信任问题,

可以依托擅长解决信任问题的区块链

技术,构建基于分层联盟链的安全可

信的智慧养老数据资源平台,设计智

慧养老数据资源平台的运作机制,比

如设计数据存储机制以保证安全、高

效的数据共享,设计激励机制以促进

多元主体的持续数据共享。

(5)不均衡问题。不同的智慧养

老服务主体拥有的数据资源规模以及

处理能力不同,比如医疗机构数据规

模大、处理能力强,在和养老机构做

数据共享时的意愿就不高,觉得养老

机构提供的数据少且安全防控力度不

够。针对不均衡问题,需设计基于价

值共创的治理模式,以保证创造的价

值在不同智慧养老服务主体间实现合

理分配 ;需设计有效的治理效能评估

方法,以评估和优化智慧养老数据资

源的治理体系。

智慧养老数据资源体系建设的

方法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中的国家公共

数据资源体系建设做了解读(https://

www.ndrc.gov.cn/),指在坚持统筹规

划、需求导向、分类分级、统一标准、

规范应用、安全有序原则的基础上,

对公共数据资源进行采集汇聚、加工

处理、共享开放、创新应用,对于

促进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加快数

据要素有效流动具有重要意义。智慧

养老数据资源有一部分是公共数据资

源,可以参照进行建设。从建设任务

的先后关系上可以分为三部分,即智

慧养老数据资源的规划、智慧养老数

据资源的开发及智慧养老数据资源的

利用。

1.智慧养老数据资源的规划

对于智慧养老数据资源体系的建

设,我们认为首先需要在积极应对人

口老龄化和健康中国战略的指导下,

摸清需求,做好规划,解决需要什么

样的智慧养老数据资源以及这些资源

建设的优先问题,从而破解智慧养老

服务与老年人需求的“不匹配问题”。

具体来说,了解智慧养老各参与

主体(包括服务机构和老年人两方面)

的数据资源需求,在此基础上对智慧

养老数据资源的建设进行规划,是建

设智慧养老数据资源体系的逻辑起

点,也是关键问题。不同类型的智慧

养老主体,如养老机构、健康管理机

构、医疗机构、政府机构,有着不同

的数据规模、数据类型和数据处理能

力,对于数据资源的需求也不同。比

如养老机构更了解老年人的需求,积

累了许多照护老年人的数据资源,但

缺乏对这些数据的处理、保护能力。

医疗机构拥有老年人就医的数据,数

据精准度高,隐私要求高,数据资源

处理能力较强,但缺乏照顾老年人日

常起居生活的经验。这两类主体分别

需要对方的哪些数据协作,目前并没

有明确的答案。除这两类主体外,智

慧养老其他服务主体还包括健康管理

机构、政府机构、保险机构等,需要

我们对这些主体的数据资源需求进行

研究。另外,老年人作为智慧养老的

接受方,不同年龄段会有不同的服务

需求,需要我们对不同阶段不同类型

老年人的数据资源需求进行研究。

2.智慧养老数据资源的开发

智慧养老数据资源的开发涉及数

据资源的分类与组织、采集与融合两

个方面。针对前者我们需要研究智慧

养老数据资源的分类与组织,从而破

解智慧养老服务主体数据的“不统一

问题”;针对后者我们需要研究智慧

图2 智慧养老数据资源体系建设存在的“五不”问题

第33页

数智科技

中国中国 (2023·冬) 31

养老数据资源的采集与融合,从而破

解智慧养老数据孤岛和没有发挥集成

效应的“不集成问题”,做到既可以

采集不同主体的多模态数据,也可以

顺畅地对这些数据进行融合汇聚。

当前,智慧养老主体分别使用各

自的术语体系或数据字典,整个智慧

养老领域没有一个统一的数据资源分

类体系进行知识组织,严重影响了智

慧养老数据在各服务主体间的共享,

也使老年人在使用不同主体提供的系

统或服务时产生认知困难,因为不同

的系统或不同的表格中有些术语不

一样,比如阿尔茨海默病和老年痴呆

症。因而,需要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

形成智慧养老领域统一规范的知识本

体,以高效组织数据资源,促进数据

的共享。

在对智慧养老的数据资源进行有

效的概念组织后,可以进一步面向典

型的智慧养老场景(如餐食、健康管

理、就医、出行、运动等),设计完

善的“元数据—主数据—参考数据”

的分类体系,在本体的基础上形成对

数据资源外部特征、内部因素、具体

结构等的规范化描述,使得各类用户

能够准确快速地定位,检索到所需要

的智慧养老数据资源,促进这些数据

资源充分利用。

3.智慧养老数据资源的利用

充分利用智慧养老数据资源需要

做好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搭建一个智

慧养老数据资源的管理与服务平台,

二是对智慧养老数据资源的生态系统

进行治理,发挥多源数据集成的价值。

前者破解智慧养老服务主体之间对于

数据共享和流通的“不信任问题”,

解决的是数据资源利用如何落地的问

题 ;后者破解智慧养老服务主体之间

对于数据拥有量和处理能力的“不均

衡问题”,解决的是智慧养老数据资

源利用过程中如何进行价值分配和效

能评估的问题。

当前智慧养老各主体之间数据

共享不畅,表面的问题是数据多源异

构,数据资源的知识组织不规范不统

一,背后实质的问题是互相之间不信

任,担心共享的数据发生泄漏或滥用

却无法追究责任。此外,不同主体拥

有数据的规模不同,对数据隐私保护

要求不同,需要考虑如何存储,是在

链上存储,还是在链下存储 ;在链下

存储的大规模数据,如何保证其不被

篡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从智

慧养老数据资源平台的架构和存储机

制两方面进行仔细设计。

智慧养老涉及多元主体的协作参

与,这与联盟链的设计思想和构架是

相符的。基于智慧养老多元主体间共

性需求和特性需求的分层体系,我们

可以设计一种分层联盟链网络,即从

数据资源需求分层管理的角度出发,

设计基于分层联盟链的智慧养老数据

资源共享方式。在智慧养老领域,还

未见到成熟的联盟链应用,学术界也

鲜有讨论。联盟链有哪些节点(即主

体),节点选择的依据是什么,分层

的架构究竟如何设计,需要学术界进

行突破,填补这方面的空白。

对于智慧养老数据内容以何种方

式在链上链下进行存储,尚未找到相

关文献。其他领域数据存储设计主要

考虑的原则有数据安全原则、资源优

化原则和访问效率原则,我们可以根

据智慧养老具体场景应用对这 3 类原

则进行权衡得到最终的数据链上链下

存储机制。然而,智慧养老数据资源

体系中各主体存在显著的资源不均衡

和能力不均衡的特点,例如医院的数

据体量远超养老机构的数据体量,智

慧养老平台企业的技术能力远高于养

老机构的技术能力,为了实现更公平

更落地的数据资源共享,必须在考虑

上述 3 类原则的基础上,基于各主体

的实际数据资源占有情况和技术能力

设计数据存储机制。

智慧养老领域主体众多,这些主

体都很关注数据资源产生的价值是否

能公正分配,因而,需要基于价值共

创理论设计智慧养老数据资源治理机

制和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然而,评价

指标体系的研究经常被认为是“公说

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因此,获得

一个经过验证的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

体系是需要解决的问题。许多的文献

只是从建构指标体系时采用的方法规

范性上来阐述其可信性。治理评价体

系的建立和具体指标的选择是复杂而

多变的,受到数据共享价值可度量性

及可获得性的牵制。因此,建立一套

经过检验的智慧养老数据资源治理评

价指标体系,为我国智慧养老数据的

利用提供实证分析基础是亟需解决的

难点问题之一。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要按照规划、

开发和利用对智慧养老数据资源体系

进行建设,破解现存的不匹配、不统一、

不集成、不信任、不均衡的“五不”问题,

而完整的“智慧养老数据资源体系”

应该包括如下要素 :智慧养老数据资

源的需求及规划,智慧养老数据资源

的分类与组织,智慧养老数据资源的

采集与融合,智慧养老数据资源的治

理及效能评估,以及作为载体的智慧

养老数据资源平台的建设与管理。

(左美云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

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副院

长,中国人民大学智慧养老研究所所

长,中国人民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智

慧医养技术与治理文理交叉平台主任,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智慧医养

分会主席 ;么东系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

用户与市场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第34页

数智科技

32 中国中国 (2023·冬)

合力推进智慧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积

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

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

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

老服务”。为老年人提供高品质、智慧

化、普惠性服务,推动实现“老有所养、

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

有所乐”的养老服务目标,是落实以

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体现。

自 2012 年英国生命信托基金会提

出“智慧养老”概念后,利用信息技

术整合传统养老资源的智慧养老服务

新业态在世界范围内快速发展起来。

智慧养老服务是在传统养老产业基础

上,深度融合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孕

育出的新兴服务业态,包括智慧老年

用品、智慧老年医疗、智能养老家政、

智能养老监测等智慧型、适老化养老

产品及服务,具有产品形态丰富、适

应养老需求、用户黏性强、产业成长

性高等特点,是一种新的观念能量、

技术能量和智慧能量的聚合体。

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

织密扎牢社会保障安全网,着力建设

全龄友好型社会,落实积极应对人口

老龄化国家战略。今年 5 月,省委办

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

新时代老龄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

实施“智慧助老”行动。当前,广东

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老年人口

规模大、增速快、高龄失能老年人增

多、空巢化独居化加速等特征显著。

在总人口增速放缓、老年人口快速增

长、人口规模较大等因素叠加影响下,

方 俊 王艺频

广东也将不可避免地进入深度老龄化

和超老龄化社会。随着经济、社会和

科技的快速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

向往日益具象化,公众对养老服务质

量的期望值也在不断提高。未来要满

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智慧健康养老

服务需求,必须找准抓手,合力推进

广东智慧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做好顶层设计谋划,抢抓智慧养

老服务发展窗口期

要有全局意识,站在高处观瞻,

洞悉和掌握各方面具体情况,对智慧

养老服务工作进行整体设计、系统谋

划,具备整体性、体现全面性、把握

规律性、富有创造性。当前,智慧养

老服务就全国而言尚处于早期探索性

启动阶段,属于重要发展窗口期,加之

这一新业态本身具有高投入、长周期、

强专业等特点,因此,要趁早抓早。要

在已有的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顶层设

计,完善智慧养老服务供给侧政策体系。

首先,明确智慧养老服务供给的

行业规范,包括准入、执业、退出、

绩效评估、行业监管等,实现智慧养

老服务供给的规范化、制度化运行。

其次,健全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保障

制度体系,对内强化不同职能部门之

间在政策、标准、监管等方面的沟通

协作,对外整合公共服务资源与社会

养老资源,形成多部门齐抓共管、协

调互动、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最后,

建立全省统一的养老服务大数据平

台,逐步形成互联互通的养老大数据

网络,促进数据在社区、医院、养老

机构和社保系统的互联互通,避免系

统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加强数据在

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应用,让养老真

正变得更加智慧、便捷、安全、可靠。

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构筑智慧养

老服务技术高地

智慧养老服务是物联网、大数据、

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超高清

视频、虚拟现实、低功耗智慧健康养

老终端、适老化交互康养平台等新一

第35页

数智科技

中国中国 (2023·冬) 33

代信息技术在康养领域的集成创新和

融合应用,智慧养老的智慧性以核心

技术作为有力支撑。没有技术,智慧

养老就是一句空话。

要加强核心技术攻关,鼓励省内

有关企业联合相关高校、科研院所,

以老年人健康需求和舒适追求为导

向,加强智慧养老领域基础研究与应

用研究的融合,开展关键共性技术、

重点产品的联合攻关,促进与智慧健

康养老相关的电子信息、软件服务、

人工智能、家用电器、医疗器械等产

业领域的快速发展,推进新一代信息

技术、新材料技术、医疗技术等在智

慧健康养老领域的融合创新。鼓励支

持省内有基础、有条件的地区和企业,

依托电子信息产业基础优势,联合技

术基础条件较好的高校、科研院所加

快推进低功耗高性能微处理器、高精

度传感器、智能传感器、健康生理检

测与监测等关键技术攻关。推进自然

人机交互技术,特别是智能感知与认

知、虚实融合与自然交互、语义理解

和智慧决策等技术研发。突破人脸识

别、虹膜识别、声纹识别等生物特征

识别技术,提升智慧健康养老产品人

机交互性能的无障碍性。同时,鼓励

有条件的产业园加快相关产业集聚,

开展共性关键技术和跨行业融合性技

术攻关,突破产业发展技术瓶颈,形

成共享、共建、共赢的良好产业生态。

与此同时,要加强技术潜在风险监测,

保护老人的隐私、财物和人身安全,

规避技术可能带来的社会伦理冲突。

人才育引并举,打造高质量智慧

养老服务队伍

人才是第一资源。推进智慧养老

服务高质量发展,急需博求人才,育

引并举。

一是培育专业化和职业化人才。

智慧养老市场空间广潜力大,要鼓励

和支持社会资本进入智慧养老行业,

吸引民间资本助力人才培养;依托“订

单式”岗位需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系

统化专业化周期培养和聚焦性专题培训

相结合,促进智慧养老服务人才质量的

提高 ;支持中高等职业院校有针对性

地开展智慧养老服务培训,建立培训

基地,全面提升智慧养老服务从业人

员的技能水平、服务意识和职业素养。

二是鼓励慈善机构、社会组织参

与到智慧养老的发展中来。引导慈善

机构、社会组织以及志愿服务团队开

展公益活动,推动志愿服务制度的完

善,加快培养和扩充专业智慧老年服

务社工队伍。

三是围绕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

重点,落实国家及省各类人才引进政

策,加大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及团

队、急需紧缺人才、高端人才的引进

力度。加强与国内外智慧健康养老产

业专家级人才的联系和交流,为智慧

养老服务提质增效提供智力支持和外

脑服务。

加强智慧产品适老化研发,为老

年人提供高品质养老服务

产品研发与老年人需求不对称,

是目前智慧养老产品普遍存在的问

题。很多智慧养老产品的研发没有把

准市场需求,导致供求错位。智慧养

老服务产品的研发应强调以人为本,

坚持需求导向,体现敬老尊老的伦理

哲学和文化意涵。

老年人有别于中青年人的服务诉

求,为此,要不断优化智慧养老产品

和服务,在适老化问题上下大力气深

耕。要设身处地为长者着想,将日常

起居、行为需求、配套设施、细枝末

节等各个方面纳入设计的考虑范围,

体现对长者细致的呵护。同时,以适

老化研发创新服务方式,推进“互联

网 + 养老”的深度融合。整合线上线

下资源,精准对接智慧养老服务兼具共

性与个性的需求,提高智慧养老服务在

管理、运营、宣传、沟通和信息获取等

方面的能力。加强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养

老中的应用,通过各类传感器实时监控、

预测、管理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帮助老

年人跨越生活起居领域存在的数字鸿

沟,尽可能降低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面

临的不便和危险程度,提升老年人自我

照护能力,使老年人在熟悉、友善、健康、

便捷、安全和可负担得起的智慧环境中

高品质地生活。

加强产品及数据服务标准化建设,

优化智慧养老服务发展环境

第一,加强智慧养老产品及数据服

务标准化建设,以标准化为航标,引导

智慧健康养老企业与信息安全企业、高

等院校、科研机构加强合作,确立智慧

养老产品及数据服务安全标准。第二,

推进智慧养老服务流程规范评价,以评

促建、以评促改,推动构建政府监管、

社会监督、行业自律、市场自治的综合

监管机制。第三,在标准化构建过程中,

推进相关平台建设,融合上下游企业、

科研机构、咨询服务机构,鼓励以企业

为主体组建以技术创新、标准制订、产

业应用为目标的产业联盟,开展涉老产

品及数据服务标准化研究。

同时,要加强标准化公共数据和

资源平台建设,提高开放共享水平和

专业化服务能力。推动数据开放共享,

统筹养老服务数据资源,建成兼具数

据汇集、供需链接、监督管理等功能,

横向对接、纵向贯通、线上线下融合

的全省性养老服务数据资源中心和管

理应用平台,推进智慧养老服务体系

不断迭代升级,为全国智慧养老服务

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和样本示范。

(摘自《南方日报》 ,方俊与王艺

频分别系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教授和博士研究生)

第36页

国情教育

34 中国中国 (2023·冬)

推进积极老龄化 营造老年友好型社会环境

近期,“天津跳水伯伯”火出圈,

被誉为天津城市新名片。“天津跳水

伯伯”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来

看待老年生活。他们受追捧反映出的

是积极、健康、乐观的老年生活方式

被广泛认同,甚至被大众羡慕。这也

提示我们,大力推进“积极老龄化”

正当其时。

自 2000 年开始,我国正式进入

老龄社会。截至 2022 年,我国 60 岁

以上老年人口已达 2.8 亿。2021 年 11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

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提出 :

“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

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党的二十

大报告提出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

龄化国家战略。”推进“积极老龄化”,

需要从城乡基层社区做起,在全社会

培育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老年生活

观,全方位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

在我国,规模巨大的老年群体

是重要的人力资源和宝贵的社会财

富。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国

60 ~ 69 岁的低龄老年人口有 1.5 亿,

超过老年人总数的一半,这些“活力

型”老年人拥有知识、经验和技能等

优势,是重要的就业市场补充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要积极看

待老龄社会,积极看待老年人和老年

生活。”树立和培育积极老龄观,就

要用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积极的政

策和更加积极的行为应对人口老龄化

的挑战。近年来,随着收入的提高和

房连泉

预期寿命的延长,银发经济快速兴起,

养老服务、大健康、继续教育、文体

旅游以及各类老年生活用品等产业需

求越来越大,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数字技术日益进步,老年生活

方式不断转变,电子商务、智能交通、

远程医疗、智慧养老、直播带货和各

类社交 App 已深入老年日常生活。老

年人生活圈不再局限于家庭邻里,开

放式的社会参与、群体互动和服务共

享越来越便利。这些都为推行积极老

龄化带来有利条件。

我国老龄事业发展还面临着不平

衡、不充分的基本矛盾。比如,社会

认知水平不足。受传统文化和家庭观

念影响,部分老年人对积极老年生活

认识有限,主动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的

意愿不足,在预防保健、休闲服务等

方面的消费观念趋于保守。在社会观

念层面,仍有人对老年人创业就业和

参与社会活动存有不同程度的偏见。

同时,老年服务设施建设滞后等因素

也限制了老年人参与。再如,数字鸿

沟问题突出。2022 年《中国互联网络

第37页

国情教育

中国中国 (2023·冬) 35

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仍有近半

数老年人未接触过互联网,相当一部

分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在出行、

消费、就医、办事等方面,数字障碍

普遍存在,这也相应会带来老年群体

的社会排斥等问题。

对此,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

龄化战略,保证各方综合发力,建

立长效机制,培育良好的制度环境

尤为重要。

首先,健全完善社保体系,为老

有所养提供制度保障。社会保障是保

障老年福祉的基本制度安排。我国已

建成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基本社保体

系,应对老龄化冲击,还需进一步加

大财税政策支持,鼓励家庭、个人增

加养老储蓄,夯实应对人口老龄化的

社会财富储备。

其次,开发老年人力资源,促进

老有所为。建立友好型老年就业制度

是国际潮流,不少国家采取弹性退休

制度,鼓励老年就业。配合退休政策

的调整,我国应及时修订有关就业社

保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老年人就业

权益保护。支持老年人依法依规开展

生产经营活动。鼓励老年人兴办社会

公益事业,参与志愿活动,在治安维

护、协助调解民事纠纷等方面发挥爱

心力量。

再次,推动终身教育体系建设,

增进老有所学。活到老学到老,老年

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例

如,在法国,老年大学开设的课程十

分丰富,既有实务型课程,包括体育

锻炼、卫生保健、文学历史等,也有

专业研究型课程,例如社会学、老年

学等,为老年人提供多样性的知识技

能。当前促进老年教育发展,一方面,

可支持相关部门、行业企业举办的教

育机构和高校向社会开放办学,扩大

资源供给 ;另一方面,还要依托基层

社区中心、图书文化等场所,在老年

群体间开展灵活多样的培训活动。

从次,加强社区机构设施建设,

实现老有所托。社区是老年人活动的

基本单元。在新加坡,社区内的康养

服务、休闲娱乐服务设施非常便利 ;

在公共住房上,鼓励老年人和子女就

近居住,促进代际交流。2023 年民政

部发布的《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

提出,“依托和整合现有资源,发展

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或为

老服务综合体”。一方面,应加大社

区层面的设施建设投入,依托卫生服

务中心、养老驿站、老年食堂等资源,

为老年人就近提供综合性的托养照顾

和生活类服务 ;另一方面,可盘活空

置房产、公园、商场等资源,丰富老

年人的文体活动场所。

最后,普及数字技术,保障老有

所享。掌握数字智能技术是老年人共

享发展红利、提升生活品质的必然趋

势。要大力实施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普

及工程,通过政府补贴、专项优惠和

社会公益资助等政策,促进老年人享

有数字设施 ;要加快数字平台的适老

化改造,推出适合老年人简单易懂、

便于操作的应用产品;要在医疗服务、

社保经办、民生福利和生活缴费等高

频事项上,加强公共服务系统的智能

化建设,提供一站式服务,让“数据

来跑路,老年人少跑腿”。

(摘自《光明日报》,作者系中国

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社会

保险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

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第38页

国情教育

36 中国中国 (2023·冬)

应对老龄化需要全面适老化转型

适老化的概念产生于人口老龄化

背景下,是指对居室、建筑、社区环

境进行适合老年人生活需求的物理

改造,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

战略的总体布局下,应该将适老化

理念融入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领域和

全过程。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

趋势,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也

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

情。当前,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已经

步入加速发展新阶段,老年人口规

模迅速扩大,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

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建构于年轻

型和成年型社会的社会治理、管理

与服务体制,将越来越难以适应老

龄社会,我们迫切需要多维度、深

层次、长时期、全面的经济社会适

老化转型和改革。

适老化的概念产生于人口老龄化

背景下,是指对居室、建筑、社区环

境进行适合老年人生活需求的物理改

造,诸如对老年人住房的卫生间进行

改造,加装楼道扶手、电梯、轮椅步道、

小区健身设备等,这些只是适老化“硬

件”改造的部分内容。在积极应对人

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总体布局下,应

该将适老化理念融入社会经济发展的

全领域和全过程。

跳出“四个局限”

在思想方面,尽快树立老龄社会

主流化的观念。认识是行动的前提,

原 新

应增强全社会对人口老龄化和老龄社

会的理性认识。老龄社会主流化指在

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和各

个层面采取的政策、法律、规划、战

略、行动等,要充分考虑老龄社会这

一基本现实,充分考虑老年人与其他

社会群体的需求,本质上就是适老化。

通过推动全社会形成适老化观念和适

老化行为,使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全年

龄段人口都能够均等受益,推动形成

人人参与、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老

龄社会适老化转型的良好局面。

在架构方面,促进以全面包容和

全员参与为特点的经济社会适老化转

型。进行适老化转型,必须区别人口

老龄化与老龄社会问题、老龄问题与

老年人问题,秉持更加开放和包容的

态度。

第一,跳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

人口观局限。人口总量、人口结构、

寿命延长、家庭规模和结构等一系

列变化,是人口发展规律的结果和

现象,并非问题。挑战主要来自人

口变化与经济社会系统之间的失衡

与不适应。因此,要在老龄社会层

面而非人口老龄化层面去谋划应对

老龄社会的策略。

第二,跳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

第39页

国情教育

中国中国 (2023·冬) 37

老年人问题局限。老龄问题不等于

老年人问题。老龄问题涉及全龄人

口的各个部分和全生命周期,事关

全龄人口利益,应立足年龄包容、能

力包容、理念包容和文化包容,构

建社会资源和权利共享、社会责任

和义务共担的和谐环境。老龄问题

的本质是发展问题,应通过经济可

持续发展夯实应对老龄化的社会财

富基础,实现经济发展适老化转型 ;

老年人问题的本质是民生问题,应

通过完善财富分配机制,优化政府、

企业、个人的分配格局,完善公平、

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居民

的财富积累和运用能力。

第三,跳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部

门局限。适老化转型几乎涉及所有领

域、所有部门,需要创新体制机制,

推动政府、社会、市场、家庭和个人

充分融合并形成合力,养老服务、健

康支撑、社会保障体系互为依托,在

国家现代化发展格局中谋划积极应对

人口老龄化的策略。

第四,跳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孤

立战略局限。将适老化转型融入坚持

改革开放、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教兴

国、充分就业、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

绿色发展等一系列国家战略体系框架

中,进行统筹布局,做到及时、科学、

综合应对。

硬件和软件改造兼顾

推动适老化改革与转型,一方

面,应加快基础设施适老化改造的

步伐,包括居家、社区、交通、商业、

公共设施等,让这些长期以来缺乏

适老化设计的基础设施尽快融入老

龄社会的元素,此为适老化的“硬

件”改造,是适老化改革的基本要求。

另一方面,要在政策、制度、文化、

数字智能应用等“软件”方面推进

适老化转型,此为适老化改革的高

层级要求,是更重要的内容。

在体制机制上,需要设立相应

部门负责组织统筹,建立跨部门联

动机制 ;优化相关政策体系,促进

健康、生育、就业、退休、社会保

障和老年服务等全体人口与全生命

周期的制度安排和服务体系相互支

撑 ;推动建立政府、社会、市场、

家庭、个人充分融合的分担和共担

机制 ;完善资源配置与国民财富分

配机制。

在公共服务、数字化和智能化

生活等方面,应提高应对老龄化的

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提升老龄社会

国民经济产业体系的智能化水平 ;

提高全社会老年服务产品的科技化、

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加大改善老

年人健康的科技支撑力度,推动老

年辅助器具的研发和应用 ;增强老

年人适应数字社会的能力,帮助他

们跨越“数字鸿沟”,在数字化社会

和老龄社会携手共进的过程中,让

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全龄人口共享数

字生活和智能生活。

推动转型覆盖全域

在行动方面,推动老龄社会转型

覆盖全域。人口老龄化与新型城镇化、

数字化和社会经济转型同频共振。我

们应统筹各方资源,激发整体活力,

共同应对人口老龄化。

在社会文化建设方面,需要包容

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多元化新型社会

形态,尊重个人在就业、婚姻、家庭、

生育、老年生活上的多元选择,保障

老年人的权利。通过激活每个社会细

胞,构建社会资源和权利共享、社会

责任和义务共担的发展机制。

老年人要重新认识自身价值,把

自己塑造成主动引领社会适老化转型

与改革的当事人,做好实现自己生命

价值的第一责任人,在全生命周期中

持续努力,力争过上健康、长寿、富足、

有意义的美好生活。

(摘自《健康报》)

第40页

康养报告

38 中国中国 (2023·冬)

北京“A61机构养老设施用地”发展历程

与典型案例解析

一、北京“A61 机构养老设施

用地”发展历程

随着老龄化加剧,对养老土地的

供应提出更高要求,北京试点的“A61

机构养老设施用地”应运而生,但其

发展实施的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

顺”,甚至出现“一地鸡毛”,目前仍

在试错中摸索前行。

(一) “A61 机构养老设施用地”

为北京独有

按照国内现行的用地分类标准,

“A”代表“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这个类别,并下设“A6 社会福利用地”

子项,北京出台地方标准,将 A6 子

项细化为 5 个小类,单独设立“A61

机构养老设施用地”,成为全国首个

也是唯一一个进行养老设施专项用地

拆分的城市。

(二)A61 发展之路出现“一地

鸡毛”

自 2014 年北京首宗 A61 用地面

世已历时近 9 年,但其在发展过程中

一地鸡毛 :北京 A61 用地出让依然以

捆绑出让为主,成交的 19 宗 A61 用

克而瑞漾美

地仅 1 宗入市运营,其他城市也并未

跟进单设 A61 用地子项。

(1)以捆绑出让为主,房企对

于 A61 用地兴趣不浓。北京合计成

交 19 宗涉及 A61 用地的地块,从出

让的地块属性来看,其中 14 宗都是

与住宅绑定出让的,独立出让的 A61

地块仅有 5 宗,且全部位于平谷区,

由当时平谷区一级开发企业中弘获

取。从出让的时间节奏来看,其中

16 宗成交于 2017 年之前,2017 年

后再无纯 A61 用地出让,且成交变

缓, 仅 2018 年、2020 年 和 2023 年

各成交 1 宗含 A61 的地块。房企对

于 A61 用地的热情极低,导致市场

供求间隔较长。

(2)多数 A61 用地项目并未如期

入市。已成交的 19 宗 A61 地块,目

前入市运营的项目仅有“椿萱茂 · 和

园长者社区”一个,并且是借助椿萱

茂的合作运营才完成项目的顺利入市。

此外,另有 3 个项目已完工但未入市,

其他项目仍旧处于寻找合作方的阶段,

包括已无偿移交民政局的项目,同样

需要引入或组建成熟的养老运营团队

才能完成项目的后期运营工作。

(3)其他城市并未跟进单设 A61

用地子项。北京进行 A61 的分类试点

已近 9 年,目前其他城市并未效仿,

对于营利性养老项目的土地供应通

过“A6 社会福利用地”的大类进行

出让,满足营利性养老项目的拿地

需求。自 2016 年 7 月首宗纯 A6 用

地招拍挂以来,截至 2023 年 11 月,

全国共有 92 个城市合计完成 142 宗

纯 A6 用地的招拍挂,为营利性养老

项目开发提供了新的进入路径,其中

泰康近两年分别在昆明、青岛、长

春通过该方式获取土地,进行泰康

之家项目的开发 ;太平洋保险在今

年 10 月,也是通过招拍挂的方式取

得南京的 1 宗 A6 用地。

(三)道阻且长,A61 用地发展

存在诸多阻碍

A61 用地缘何“一地鸡毛”,可

以从房企的投资测算、运营能力和地

块素质等维度一窥究竟。

(1)纯 A61 用地经济账不“划算”,

投融管退未能形成闭环。对于与住宅

绑定的 A61 用地,企业是以整盘考虑,

看重整体收益平衡,养老部分后期不

是移交给政府就是引进运营方合作,

对于 A61 地块扮演的角色仅仅只是承

建方。重资产养老项目运营收益账目

复杂,退出方式受限,目前企业尚未

北京“A61”的发展历程 能在拿地时就做好住宅和非住地块的

第41页

康养报告

中国中国 (2023·冬) 39

投融管退的顶层设计,此外,无论是

养老产业发行 ABN,还是养老产业

REITs,目前都还在推动实施的过程

当中,并没有实质性的落地,导致目

前 A61 用地投融管退机制仍在尝试过

程,并未形成完整的闭环。

(2)A61 的落地运营对拿地企业

提出较高的养老服务能力要求。A61

作为机构养老设施用地,其开发目标

为营利性养老机构,通过服务长者获

取收益,因此除了对于企业有设计及

建设能力要求外,更重要的是需要企

业有着专业的养老服务及养老机构的

运营能力。

然而在试点阶段,房企对 A61 实

施路径比较模糊,获取 A61 用地时也

并未结合自身条件进行量体裁衣,对

养老用地未有明确的定位思路。前期

只是以住宅部分开发为主,拉长了养

老部分的入市节奏,同时因为自身缺

乏运营管理能力,养老的整体操盘和

运作能力偏弱,导致多数 A61 项目未

能如期入市。

(3)试点地块自身素质条件有限,

与营利性项目需求不符。养老设施用

地来源主要有增量用地和存量用地两

种途径,从增量用地层面来看,养老

用地供需空间匹配度不够高,存在

“多”与“缺”并存现象 :老年人聚

居的中心城区用地较为紧张,养老服

务设施相对不足,出现一床难求现象。

一些远郊区养老机构则因地理位置较

偏、收费较高等,入住率偏低。而重

资产养老项目多定位中高端,需要提

高项目的品质实现项目的溢价,然而

目前独立出让的 A61 用地均位于北京

郊区,周边配套相对缺失,未能实现

与中高端客户对标,直接影响后期入

住率,亏损风险较大。

目前已经运营入市的“椿萱茂·和

园长者社区”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

因其位于北京顺义区,只能依托项目

自身的小配套,导致入市已近两年的

时间,入住率仅四成左右。其运营表

现也导致了其他企业对于 A61 的热情

降低。

(4)重资产入局养老市场并非

企业首选。养老服务领域目前被认同

的方式是轻资产重服务的养老机构模

式,多通过盘活自身存量或组建养老

运营团队等中资产或轻资产的方式进

行养老探索,既能更快布局,也能降

低入局养老的风险。而重资产模式很

难形成快速发展态势,养老项目重在

运营,不光开发时需要更多的资金去

配备养老设施,开发后的运营更会积

压成本,导致其在资金回款周期上拉

得更长。运营经验不足叠加退出路径

不清晰制约资金实力雄厚的房企重资

产布局养老项目,而深耕养老的运营

类企业又因自身实力有限,难以“豪

掷”大量资金拿地建设,导致在目前

的养老市场发展阶段,A61 并未获得

企业关注。

(四)北京 A61 用地展现“他山

之石”的作用

北京 A61 用地虽然一地鸡毛,但

其在落地实施的过程呈现出合规保

证、降低门槛、融资优势、盘活存量

等多重优势,在全国范围内起到了很

好的样板示范作用。

(1)合规保证。A61 用地从源头

上保证营利性养老项目的合规合法。

租赁土地进行营利性养老设施建设,

虽能大幅降低建设成本,但存在土地

不可抵押、资金回收周期长、租赁地

块存在不确定性等缺点。出让方式是

当前营利性养老项目获取土地的主要

方式,虽然增加了项目建设成本,但

也使项目获得土地抵押贷款、进行会

员制销售等成为可能。A61 在土地出

让过程中和正式运营后 , 都设立了严

格审查制度、明确定义了养老用地的

供给方式和所有权的所有方式 , 从源

头保证养老项目的合规性。

(2)降低门槛。A61 用地可降低

养老企业的土地获取成本。营利性养

老项目在土地购买、设施建设等方面

投入较大,由于养老设施专项用地类

别缺失,导致租地做养老存在缺少抵

押物等问题,而住宅、商业性质用地

做养老则成本非常高,大幅挤压养老

项目盈利空间,致使企业失去投资经

营性养老项目的动力,阻碍营利性养

老市场的全面、均衡发展。北京 A61

机构养老设施用地单独上市供应后,

使得养老企业能够低价取得机构养老

设施用地,进行营利性项目的开发。

并且北京在 2022 年版地价计价标准

中,将 A61 用地基准地价大幅降低,

价格约为旧版地价的 50%,今年 10

月份成交的郭公庄地块,A61 用地起

始楼板价仅为 7299 元 / 平方米,是同

宗地块住宅部分楼板价的 13%,大幅

降低拿地成本。

(3)融资优势。A61 用地受政策

倾斜支持,更易获取低成本长周期贷

款。A61 用地抵押贷款不受任何限制,

可通过专项政策进行低息融资。

按照现有政策规定,国有划拨建

设用地使用权不得单独设立抵押,而

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

后,无论地上有无建筑或其他附着

物,均可直接单独设立抵押。显然

作为以出让方式获取的 A61 用地在

土地融资方面更具优势。国家近年陆

续出台相关政策,针对养老项目提供

低息贷款,北京椿萱茂·和园项目就

受惠于国家政策倾斜,获取了银行的

长期低息贷款。

A61 用地建设的养老项目在北京

可通过会员制快速回收开发成本。

受限于土地性质、政府规制和投

第42页

康养报告

40 中国中国 (2023·冬)

土地名称 成交时间 参拍企业 拿地

企业

溢价率

(%)

楼板价

(元/平

方米)

夏各庄新城

2号2-15地块 2015/2/12 中弘 中弘 0.00 2,885

夏各庄新城

2-11-2地块 2017/4/1

中弘、首农、大连福佳、象

地、吉林天茂、东亚新华、

天恒、招商、安邦、石榴、

金地、保利+首开、万科、北

大资源

中弘 272.93 11,243

夏各庄新城

2-11-3地块 2017/4/1

中弘、首农、招商、东亚新

华、北大资源、保利+首开、

安邦、石榴、吉林天茂、大

连福万、天恒、金地、万科

中弘 275.00 11,303

夏各庄新城

2-11-1地块 2017/4/11 中弘、象地、东亚、保利+首

开、北大资源、万科、石榴 中弘 179.45 8,410

夏各庄新城

2-01地块 2017/4/14 中弘、保利+首开、象地、东

亚、石榴 中弘 132.14 7,091

资者属性等原因,多数经营性养老项

目因无法分割出售,不能通过销售回

款实现资金回流,这给投资规模大、

回报周期长、资金流动性弱的重资产

持有养老项目的投资运营企业带来了

极大的资金压力。在这一大背景下,

养老项目会员制应运而生。从国家及

地方政策导向来看,营利性养老机构

会员制条件为自建自有物业,A61 用

地建设的养老项目具备了采用会员制

的政策依据。

(4)盘活存量。为企业存量土

地提供变规方向,增加养老设施用

地供给。目前政府鼓励企业利用存

量用地变更规划为 A61 用地(如北

京通州区汇禧润福项目)建设营利

性养老设施。以北京市为例,对于

存量的工业 / 仓储用地,包括企业自

有的、协议出让的工业用地,拆除

厂房后,建设养老项目,可通过协

议出让的方式供地。对于存量的现

有厂房,改造为养老设施,只需要

规划和民政部门批准即可,不需要

经过土地部门。对于具有历史遗留

问题的增量工业用地,可以先收储,

将用地性质改为 A61 机构养老设施

用地后,再走招拍挂程序供地。

养老行业重资产模式很难形成快

速发展态势,目前 A61 项目仍在试

错中不断前行,但是 A61 地块具备

产权独立且清晰的优势,更容易引

进保险公司和成熟的运营管理团队

进行合作,未来 A61 项目必将形成

一套成熟的可复制的开发及运营路

径。并且随着 A61 项目陆续运营入

市,企业经验不断积累、运营能力

不断增强,A61 用地也将受到更多

企业的关注。此外还需要政府在政

策方面进行倾斜和大力支持,打通投

融管退环节。实施路径和投融管退这

两大难题一旦解决,必将有更多的城

市跟进设立 A61 子项,助推更多的社

会资本进入养老行业。

二、典型案例解析

(一)无锡朗诗芳华居

1. 项目概述

2022 年朗诗地产联合朗诗青杉资

类别代码 类别名称 内容 主类 小类

A6 社会福利

用地

为社会提供福利和慈善服务的设施及其附属设施用地,

包括福利院、养老院、孤儿院、残疾人福利设施等用地

A61 机构养老设

施用地

为老年人提供居住、护理、康复、保健、医疗等服务功

能的设施用地,包括养老院、敬老院、护养院等

A62 社区养老设

施用地

社区内为居家老人提供养老服务的设施用地,包括托老

所、社区老年日间照顾中心等

A63 儿童福利设

施用地

为孤残儿童提供居住、护养等慈善服务的设施用地,包

括儿童福利院、孤儿院等

A64 残疾人福利

设施用地

为残疾人提供居住、康复、护理等慈善服务的设施用

地,包括残疾人福利院、残疾人康复中心等

A69 其他社会福

利用地 除以上之外的社会福利用地,包括救助管理站等

表1 北京城乡规划用地分类标准中对于A61用地的分类及功能解释

表2 北京纯A61用地成交明细

数据来源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

数据来源 :CRIC 康养产业数据系统

本和朗诗常青藤,共同收购无锡太湖

嘉汇广场,建设朗诗进入无锡的首个

高端城芯养老项目——朗诗芳华居。

朗诗芳华居带给无锡长者一站式

产权居家颐养健康服务,解决其养老

的所有痛点 ;引入朗诗三恒健康系统

和常青藤的优质养老服务内容,创造

第43页

康养报告

中国中国 (2023·冬) 41

表3 北京已成交涉及A61用地相关信息统计

数据来源 :CRIC 康养产业数据系统

开发

类别

土地编号

(招拍挂涉及A61

养老用地统计)

区域 成交时间 受让方 项目名称

已入市 京土整储挂(顺)

[2014]095号

顺义区

马坡 2015/2/3 首创城发 椿萱茂·

和园

已完工

未开业

京土整储挂(房)

[2015]027号

房山区

良乡 2015/7/16 天恒置业 恒煦满园

京土整储挂(兴)

[2015]072号

大兴区

旧宫 2015/12/23 中铁 中铁华侨城

和园

京土整储挂(昌)

[2017]049号

昌平区

北七家 2017/7/27 华润 华润悦年华

颐养社区

自持经营

(主体封

顶)

京土整储挂(平)

[2015]008号

平谷区

夏各庄 2015/2/12 北京中弘 待定

京土整储挂(平)

[2015]007号

平谷区

夏各庄 2015/2/12 北京中弘 待定

京土整储挂(朝)

[2015]031号

朝阳区

孙河乡 2015/9/9 北京懋源 待定

京土整储挂(通)

[2015]067号

通州区

西集 2015/12/3 北京房地 待定

京土整储挂(平)

[2017]009号

平谷区

夏各庄 2017/4/1 北京中弘 待定

京土整储挂(平)

[2017]010号

平谷区

夏各庄 2017/4/1 北京中弘 待定

自持经营

(未开工)

京土整储挂(平)

[2017]015号

平谷区

夏各庄 2017/4/11 北京中弘 待定

京土整储挂(平)

[2017]017号

平谷区

夏各庄 2017/4/14 北京中弘 待定

京土整储挂(丰)

[2017]014号

丰台区

青龙湖 2017/4/11 国开东方+

北京万科 待定

京土整储挂(密)

[2015]016号

密云区

十里堡 2015/5/5 北京通润博

园 待定

京土储挂(丰)

[2023]053号

丰台区

郭公庄 2023/10/31 中海 待定

无偿移交

民政局

(已移交)

京土整储挂(丰)

[2015]035号

丰台区

花乡 2015/10/20 葛洲坝 待定

京土整储挂(昌)

[2015]059号

昌平区

北七家 2015/11/19 北京国瑞 待定

京土整储挂(顺)

[2018]043号

顺义区

马坡 2018/12/4 城建发展+

新城控股 待定

京土整储挂(海)

[2020]001号

海淀区

西北旺 2020/2/25 北京科技园

+华润+中交 待定

了一个放心、安心、舒心的退休生活

家园 ;既突破了传统养老改造租赁的

模式,也为朗诗开拓了存量资产改造

养老的新道路,又盘活了城市的存量

资产,解决了政府的一大问题,实现

客户、企业和政府的三赢。

2. 项目概况

朗诗芳华居项目位于经开区大

通路与立信大道的交汇处,距离无

锡市新市府仅 1.7km,距离东蠡湖

仅 2km,紧邻地铁 4 号线周新苑站,

交通十分便利。

朗诗芳华居为 25 层,共 323 套

产品。其中 1 ~ 2 层为对外服务的综

合服务设施,面积约 5000m2

,3 ~ 4 层

为朗诗常青藤运营的综合服务中心,

面积约 5000m2

,5 ~ 25 层为康养公

寓(5 层为 loft,6 ~ 25 层为平层)。

3. 项目特色

(1)聚焦长者养老痛点,打造一

站式综合养老社区。

1)产权式养老公寓,打造让长

者放心踏实的居家养老环境。

我国目前长者的养老观念还是倾

向于居家养老,朗诗芳华居的产权公

寓模式,给长者营造了可以安心生活

的居家养老环境。

2)选址中心城区,能够便利享

受城市生活的繁华,让长者与城市共

舞,避免孤独。

* 朗诗芳华居地处经开区的核心

区域,享受“双地铁、公园旁、全配套”,

使长者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感受生

活的便利与繁华,避免与现代生活脱

节产生的孤独感。

* 交通配套方面 :紧邻地铁 4 号

线周新苑站以及地铁 1 号线,105 路、

131 路、快 6 线等多条公交线路。

* 生活配套方面 :山姆会员店、海

岸城购物中心、周新古镇等资源汇聚。

* 医疗配套方面 :第二中医医院、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人民医院

等环绕。

* 休闲配套方面 :坐拥金匮公园、

金城湾公园、周新古镇、尚贤河湿地

公园、贡湖湾湿地公园、长广溪湿地

公园直至太湖,生态环境优越。

3)创新 ALPC 活力适老规划社

区,打造融合医疗健康和活力的一站

第44页

康养报告

42 中国中国 (2023·冬)

式健康颐养生活社区。

朗诗芳华居创新性的提出建设

ALPC 活力适老规划社区,希望通过

国际化的养老服务为长者提供高品质

健康医疗、优美的居住环境和高品质

生活服务和设施,为长者创造健康活

力的持续退休生活体验。

朗诗芳华居系统化地规划“五维

生活规划体系与五大基础康养服务”,

营造了健康、安全、舒适、活力和温

暖的综合养老环境。

* 医疗健康方面,朗诗芳华居打

造了“机构内嵌医务室—社区医院合

作—知名三甲医院专家”三级医疗体

系,为入住长者提供健康管理、疾病

预防、远程问诊、就医绿通等综合医

疗健康服务。常青藤养老特别与无锡、

上海、南京等知名三甲医院联动合作,

为长者提供在线问诊、专家问诊等服

务,打通无锡四所三甲医院绿色通道,

为长者提供全方位 24 小时的医疗健

康保障。

* 活力颐养方面,朗诗芳华居利

用 1 ~ 4 层 10000m2 的社区配套,为

长者提供了丰富、繁华、欢乐的生活

场域。芳华居的 1 ~ 2 层是城市级商

业配套,目前正处于招商之中,已经

确立进驻的包括精品超市、KFC、健

身房、九洲大药房、中国电信等,未

来将给长者提供丰富便利的生活服

务,也给长者与城市居民提供了多元

的交往空间,促进长者与其他人群的

交流 ;芳华居 3 ~ 4 层是由朗诗常青

藤运营的康养配套,面积约 5000m2

涵盖膳食中心、护理院、老年大学、

电影院、棋牌室、KTV、室内游泳池、

书画教室、养生瑜伽室、会所等,为

长者打造艺术、社交、运动等丰富多

元的生活,使长者尽享美好生活。

(2)朗诗地产与常青藤养老联合,

保障项目的整体品质。

朗诗地产是我国绿色科技地产领

域的领军企业,是领先的绿色开发服

务商和生活运营商,致力于为客户打

造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绿色生活体系,

构建“健康、绿色、可持续”的绿色

商业生态圈。

常青藤养老是隶属于朗诗控股的

专业养老服务运营商,从 2013 年成

立以来,探索出一条居家、社区、机

构的一体化养老发展模式,成为深

受国内长者认可的优质养老服务运营

商,目前在国内已拥有居家站点21个,

运营床位约 2000 张。

朗诗芳华居汇聚朗诗地产和常

青藤养老两大优秀品牌,将朗诗优

质的“恒温、恒湿、恒氧”的三恒科

技系统融入到芳华居的居室环境之中,

使室内温度始终保持在 20 ~ 26℃,湿

度保持在 30% ~ 70% ;芳华居利用恒

氧科技使送风、排风口空气不交叉、

不混合、不回送,保障每一口空气都

更新鲜、更健康,降低因季节、温度

发布时间 文件名称 主要内容

国家

层面 2019年3月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推进养老服

务发展的意见》

“对养老服务机构为弥补设施建设资金不

足,通过销售预付费性质‘会员卡’等形式

进行营销的,按照包容审慎的原则,明确限

制性条件,采取商业银行第三方存管方式确

保资金管理使用安全”。政策表述的落脚点

是资金安全,“包容审慎监管原则”也可认

为国家层面已默许养老会员卡模式的合法性

地方

层面

2015年3月

北京——《关于

深化公办养老机

构管理体制改革

的意见》的通知

明确规定:“公办民营、公建民营养老机构

不得登记为营利性养老机构”

2018年11月

北京——《北京

市养老服务机构

监管办法(试

行)》

第三十条明确规定:健全价格收费机制。政

府办养老机构执行《北京市公办养老机构收

费管理暂行办法》。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按

照市场机制自行定价,收费项目及标准向社

会公示,收取押金时出具风险提示书。除利

用自建或自有设施举办的养老服务机构外,

严禁实施会员制。会员制收费额度原则上不

能超过经营者可抵押物估值。会员费不得投

资风险行业

2020年6月

山东——《山东

省养老机构公

建民营管理办

法(征求意见

稿)》

第二十条提到:严禁运营方在服务中发生虐

老欺老等行为,严禁发生收取保证金、办理

会员卡和推销金融产品等行为。山东省对公

建民营项目采用会员制持明确的反对态度

2021年5月

江西——《关于

加强养老机构预

付费管理的指导

意见(试行)》

社会力量举办的养老机构为弥补设施建设资

金不足,通过销售预付费性质“会员卡”等

形式进行营销的,应当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以出让方式获得土地并利用自建或自

有设施举办;(二)床位规模在300张以上;

(三)依法办理企业法人登记并在民政部门

备案;(四)已投入运营

表4 养老项目开展会员制相关法规与政策

数据来源 :CRIC 康养产业数据系统

第45页

康养报告

中国中国 (2023·冬) 43

和湿度变化给长者健康带来的影响。

常青藤养老还邀请海内外专家领

衔,融合营养师、介护士、康复师、

医护等组成专业运营服务团队,保障

了芳华居未来养老的运营品质。

(3)产品类型丰富多元、价格极

具优势,带动项目热销。

朗诗芳华居目前推出了

45 ~ 123m2 的六大户型产品,包含

了一居、两居和三居产品,能够满

足单身长者、空巢长者、两代同堂、

三代同堂、短期子女探望等多重生

活需求。

居室采用全精装交付,除引入了

朗诗的三恒系统外,格外注重适老化

设计,使室内的每一处细节均体现出

表5 朗诗芳华居五维生活规划体系和五大基础服务 对于长者的关爱,例如 :全屋平整无

高差,保障轮椅通行 ;将传统地面送

风升级为踢脚线或阴角送风 ;每个房

间设置感应灯、紧急拉绳报警、一键

呼叫等设施 ;餐客厅、家具等均采用

圆角设计等。

2023 年,朗诗芳华居首开价格

确定为 2.2 万元 / 平方米,项目周边

住宅均价基本在 3 万 / 平方米以上,

芳华居的价格相当于周边住宅价格

的 70%,45m2 产品的价格在 100 万

左右,89m2 的价格在 200 万左右,

突出的价格优势,使芳华居极具性

价比和一定的投资性,也让芳华居

成为无锡 2023 年首个线下摇号的网

红项目。

入住芳华居需要格外缴纳物业费

和系统费(物业费每月 4.75 元 / 平方米,

系统费每月 5 元 / 平方米,合计每月

9.75 元 / 平方米),护理费根据照护

等级不同,每月为 6000 ~ 12000 元。

(4)存量商业物业改造,降低企

业开发成本,盘活城市资产,实现企

业和政府双赢。

朗诗芳华居项目原是 2014 年开

盘的无锡太湖嘉汇广场,当时嘉汇广

场推出建面 39 ~ 122m2 的精装酒店

式公寓,均价 1.2 万 / 平方米,后由

于种种原因烂尾近 10 年。

2022 年,朗诗地产、朗诗青杉资

本与朗诗常青藤联合收购了太湖嘉汇

广场(由 1 栋独立商业 G3 号楼和 1

栋商业办公综合体 G2 号楼组成),将

G2 号商业办公综合体改造为朗诗芳

华居。

对于开发企业而言,将酒店式公

寓改造成养老机构的成本和技术难度

较低,能够降低项目的开发成本,提

升项目的整体收益 ;对于城市政府而

言,能够盘活城市中心区的存量资产,

康养配套与服务 内容

五维生

活规划

体系

健康管理系统 健康管理+中医养生+远程问诊+专家巡诊+无锡四所三甲

医院绿色通道+VIP病房等全通路绿色康养

绿建科技系统 三恒科技系统+全龄颐养空间,呵护长者身心健康、疾病

预防、居家看护的全周期颐养户型

隐形适老系统 专业适老设备+隐形适老细节,安全防控+智能定位+语音

呼叫+快捷预定+跌倒报警等的全阶段适老安防

活力颐养系统 老年大学、摩登放映厅、健身中心、游泳池、书法练习、

KTV、瑜伽室、棋牌室……一站式社交配套齐全

亲情服务系统 每日问候+亲情关怀+精品家政+金牌管家+专属活动+会

员计划的全覆盖长者服务

五大基

础服务

荟·生活

管家服务系统

专业可靠的日常照料,用暖心的关怀,给予全方位的呵护

和帮助

荟·娱乐

退休规划系统

艺术、社交、运动等丰富的活动,让长者每一天都过得缤

纷精彩

荟·健康

健康管理系统 个性化健康咨询,了解养生保健之道,享受全新生活

荟·医疗

医疗管理系统 多样化医疗保健服务,守护长者身体健康,让子女放心安心

荟·智能

智能管理系统 智能适老设备,提供实时、快捷、高效的守护

第46页

康养报告

44 中国中国 (2023·冬)

也解决了城市发展的一大问题,朗诗

芳华居的开发建设,实现了企业和政

府的双赢。

4. 项目点评

朗诗芳华居创造了利用存量商

业物业改造成产权式颐养公寓的新模

式,是产权式居家养老模式的新探索;

同时,打破了传统公寓物业、办公物

业改造养老项目的租赁模式,成为改

造类养老项目的有益尝试。

芳华居的开发,标志着朗诗正式

迈入康养模式升级发展新阶段,通过

自身资源整合,养老、金融与地产相

互赋能,探索出存量改造成养老的新

模式,构建康养产业新闭环,即低估

值物业→重新定位→康养改造→运营

增值→资产退出。

(二)广州国投健康·嘉栖长者

公寓

1. 项目概述

广州国投健康 · 嘉栖长者公寓是

由国投健康投资建设,与国际知名养

老服务公司日本美邸(MCS)联手共

同打造的高品质养老服务品牌。公寓

建筑面积 5772m2

,约有 140 个床位,

于 2018 年 3 月开业。

嘉栖长者公寓以存量物业改造模

式进行城市型养老机构拓展,以多维

度丰富的服务以及精准定位在广州市

场中表现优异。

2. 项目概况

公寓地处羊城内环里,占据越秀

区的几何中心,紧邻政府、商贸等中

心区位,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公寓建筑面积 5772 m2

,约有

150 个床位,公寓房间主要朝向东南

向和南向。

3. 项目特色

(1)定位城市型护理项目,认知

症照护成为服务特色。

1)选址中心城区,且临近医疗

资源配套,能够享受城市生活的繁华

以及便捷。

交 通 配 套 方 面, 邻 近 区 庄 站

452m,离淘金站 584m,5 站就到珠

江新城,且有多条公交线路。

生活配套方面,丽柏广场、宜安

广场等资源汇聚。

医疗配套方面,广东省人民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市第八

人民医院、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等 6 家

三甲医院环绕。

休闲配套方面,黄花岗公园、东

山湖公园、广州动物园等优越城市休

闲配套。

2)整体按照日式养老机构标准

进行改造建设。

公寓利用国投下属单位自有物业

中成外经大厦进行改建,按照日式高

品质养老机构标准设计,占地面积近

2000m2

,建筑面积 5772m2

,由主楼、

东辅楼和西辅楼三栋楼组成,总体呈

U 字型,地上共 7 层。

1 层主要设有接待区、医疗区、

康复区及辅助区。其中一楼左侧设有

60m2 左右的医务室,承担着长者慢病

管理、日常身体机能检测等功能 ;一

楼中庭将设有绿植环绕的小型庭园,

为长者提供室内休闲的自然环境 ;一

楼右侧的空间是日间照护服务区,设

有康复训练和中医理疗功能。

户型面积 45m2 89m2 105m2 115m2 120m2 123m2

房型类别 一室一

厅一卫

两室一

厅一卫

两室两

厅一卫

三室两

厅一卫

双钥匙

两室两厅

两室一

厅一卫

套数(套) 60 145 20 24 42 32

户型配比(%) 18.6 44.9 6.2 7.4 13.0 9.9

表6 朗诗芳华居产品信息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 :CRIC 康养产业数据系统

45 m2

一室一厅一卫 89 m2

两室一厅一卫 120 m2

双钥匙两室两厅

第47页

康养报告

中国中国 (2023·冬) 45

2 ~ 5 层为半自理长者生活区,

为照顾行动不方便的老人,每层均设

有活动区,共有 16 个单人间、26 个

双人间、12 个 4 人间。6 层为失能长

者生活区,同设有活动区,共有 4 个

单人间、7 个双人间、3 个 4 人间。7

层为 VIP 区,设有空中花园,同时可

接待自理老人,共有 8 个单人间、1

个双人间。

3)采用日式“自立支援”的照

护理念,最大限度发挥长者自身具备

的生活能力。

公寓引进日式照护理念、技术以

及成熟的养老经验,在此基础上形成

了适合本土长者需求的养老模式。倡

导“自立支援”理念,鼓励长者最大

限度地发挥自身的身体机能做力所能

及的事情。将日式认知症应对疗法、

中医煲药等融入照护服务,运用代际

交流、园艺疗法、宠物疗法等缓和疗

法体系预防或延缓老人认知障碍症

状。与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及华乐街社

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建立医养合作,

搭建转诊就医“绿色医疗通道”;与

越秀区志愿者协会链接资源,提供养

老志愿者服务。

公寓七大工种(医生、护士、照

护师、楼层管家、营养师、康复师、

社工)会根据长者的身体状况进行科

学评估,共同制定个性的照护计划。

公寓配备专业的营养师,保障长者日

常的营养膳食,并定期举办菜色评选

活动以及菜色反馈大会。

公寓在每个楼层都设有特色主题

区,长者可以在这些主题区下棋、读

书看报,在多功能活动区享受休闲养

生、康复理疗、康乐活动等相关服务,

以及在七楼空中花园晒晒太阳,种种

花,打打太极。

(2)国投与美邸养老联合,凸显

养老服务的核心产品力。

国投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成立

于 2016 年 11 月,是国家开发投资集

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国投健康

通过在中心城区设立专业健康养老机

构,结合欧洲、日本养老服务理念和

本土化的运营管理模式,形成国投健

康养老服务标准,提供精细化专业服

务。而美邸在日本已经拥有304家机构,

6000 余张床位,认知症照护数量居日

本第一。国投将自身的养老经验与美

邸专业的日式照护经验相结合,对于

广州有护理需求的长者适配度较高。

(3)采用小规模产品,降低入住

门槛。

目前,国投健康 • 嘉栖长者公寓

共推出 21m2 单 人 间、21m2 和 28m2

的双人间、36m2 的四人间,主要朝向

有东南向、全南向。每户都设置了单

独卫生间,卫生间出入口没有高度差,

采用推拉门。地面采用防滑材料,并

设置地漏以避免积水。采用坐式便器,

洁具上安装扶手。空间细节设计上考

虑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需求,在房门

侧边设置有物品放置柜。客房床头及

卫生间设置紧急呼救及对讲按钮与服

务台进行连接,遇到特殊情况可得到

及时救助。

公寓采用月费模式,押金为 5 万

元,根据长者选择的入住户型类型,

床位费在 4600 ~ 9300 元 不 等。 公

寓设置四级护理等级,护理费用在

1600 ~ 8800 元不等 ;采用订餐制,

餐费为每月 1800 元。目前,国投健康 •

表7 嘉栖长者公寓产品信息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 :CRIC 康养产业数据系统

嘉栖长者公寓入住率达 80%。

(4)存量办公物业改造,盘活自

有资产,极大程度减少前期投入成本。

国投将自有物业中成外经大厦改

造为长者公寓项目,不仅通过长者公

寓的方式盘活企业自身资产,也在前期

投入较低的情况下,聚焦服务及产品进

行打造。目前城市型长者公寓的资产来

源,多以中资产形式租赁或自有物业进

行改造。在盘活自身资产的同时,利用

老旧物业多位于城市核心区域的地理条

件优势进行养老项目打造。

4. 项目点评

央企改造的城市型长者公寓,通

过特色的日式照护理念植入以及完备

的服务体系打造,且精准定位半护理、

全护理及认知症客群,弥补了广州城

区内部的服务供给不足。在广州市区

内获得项目层面的较大成功,目前入

住率已达 80%。且利用自身存量物业

良好的资源禀赋,项目开发前期投入

较少成本,快速实现开业目标。

2018 年以来,国投北京、广州、

上海和常州养老项目先后投入运营,

从探讨到落地,国投用了近 10 年的

时间,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国投发展健

康养老产业的道路。2018 年 3 月,依

托自有物业,北京、广州项目投入运

营,公司养老业务迈出坚实一步。国

投广州项目的成功运营也标志着城市

型物业改造类型的护理长者公寓项目

模式成为首入养老产业的偏好选择方

式之一。

户型面积 21m2 21m2 28m2 6m2

房型类别 单人间 双人间 双人间 四人间

套数(套) 28 11 23 11

户型配比(%) 38 15 32 15

第48页

养老金融

46 中国中国 (2023·冬)

从金融角度谈养老

金融资产管理与养老问题分析框架

资管市场的发展是一个庞大的课

题。投资者和储蓄者是两个大体量的

社会存在,双方资金需求的错配通过

市场的对接和匹配,形成规模巨大的

资管市场。资管市场历经多年发展,

建立了深厚的根基,就这一市场的进

一步发展和中国的机遇进行探讨,对

于中国而言有着重要意义。如果中国

的资产能够选择在全世界配置,如果

能够开放更多的投资市场来让中国的

储蓄和投资获得更好的回报,那么对

于中国的发展也是一个机会。

全球宏观经济数据与养老问题分

析模型

1960—2021 年,全球总产值、消

费和投资等数据的增长出现了 15 个

尖峰,平均每四年 1 个周期,与美国

竞选周期时长一致,尚不清楚是否有

具体联系。在这 60 年中,全球价格

增长了近 9 倍,而全球真实量产出增

长了 8.2 倍。

从个人收入和消费数据看,2022

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近 1.3 万美

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约 3.6 万元人民币,

人均消费支出约 2.4 万元人民币。从全

球情况看,全球居民人均收入与产值

比重基本保持稳定,近年来略有下降,

消费与收入的比重长期稳定在 85% 附

近,近年来尤其是 2020 年,受新型冠

状病毒肺炎影响波动较为明显。整体

朱云来

而言,当收入增长时,消费也在以相

应比例增长,消费与收入紧密相关。

逻辑上,居民收入中不被用于消

费的部分可能主要是为了解决未来的

养老需求。对于个人而言,20 ~ 65 岁

图1 全球经济增长时图(1960—2021年)

图2 全球经济量价时图

工作时的收入需要维持 65 岁退休之

后的生活支出。如果考虑个人养老金

模型,即个人挣钱、存钱以供养老的

模式,那么个人就需要考虑每年存入

多少年金才足以满足养老需求。其中

第49页

养老金融

中国中国 (2023·冬) 47

图3 全球居民收入消费时图(2000—2022年)

图4 全球人口时图(1960—2022年)

图5 投资和收益率时图(2000—2022年)

有两个考虑因素 :一是未来的消费会

受到通胀率的影响,如果通胀率高,

那么维持同样的生活品质所需的支出

会增加 ;二是如果自行存钱养老,那

么年金储蓄每年都会产生一定的收

益,每年新投入的年金和投资回报共

同构成养老金余额,覆盖个人余生的

消费需求。2022 年,全球人口总数接

近 80 亿,其中 65 岁以上人口达 7.8

亿,占比已接近 10%,14 岁以下占比

超 20%,老龄化问题是全球性问题。

刚才谈过,全球金融资产在一定

程度上是由于居民储蓄抗御包括养老

在内的未来不确定性形成的。2000—

2022 年,全球金融资产由 103 万亿美

元增至 487 万亿美元。对其收益率进

行分析,金融资产大致的平均收益率

为 5%,当前金融资产总量接近 500 万

亿美元,那么当年产生的金融收益约

25 万亿美元。如果根据全球老年人平

均消费水平进行反推,那么要足以满

足退休后老年人消费,就需要有 5 万

亿美元左右的资产收益,占金融资产

整体收益的 20%,即需要有 1/5 的资

产用于应对老年人的消费需求。

个人储蓄养老资产规模测算

根据统计,当前全球养老金的总

规模占金融资产比重约为 12.5%,而

上图根据老年人口实际比例计算,满

足已退休老年人口消费需求的养老金

占比应当为 20%。积累这些养老金资

产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养老,那么有养

老需求的群体就不仅是那些明确已经

退休的群体,对于没有退休的工龄人

口而言,他们也需要为将来而储蓄,

其养老年金及收益也都纳入养老基

金,所以养老基金规模占全部金融资

产的比例可能更高。甚至就整体而言,

全球所有人的金融资产规模与全球所

有人为自己退休后生活所准备或正消

第50页

养老金融

48 中国中国 (2023·冬)

耗的资金会很接近。具体到现实场景中,

全球数据平均计算一个人的收入除去消

费后,剩下的部分都放入年金,才刚好

够退休时的消费需求。这就相当于所有

的收入被分为两部分,其中大部分用于

当前的生活所需,剩下的结余部分作为

养老年金,覆盖未来的退休生活需要。

个人会对两阶段进行自我调整,如果意

识到未来的生活消费不够,便会减少当

前消费,增加支付到养老基金中的资金。

总之,从整体规模上看,20% 的金融资

产占比基本上能够实现老人退休后的消费

平衡。从消费增长和通胀来看,消费的增

长略高于通胀,也就是说每年的消费在逐

步增加或者说升级,但增加的量并不多,

因为如果增加过多过快的话,剩余的资金

将不足以维持退休后的生活,所以个人

会对这二者形成一种平衡。

如果以 2022 年为起点,考虑 1 位

23 岁年轻人的养老金变动情况,那么可

以想象,在未来数十年中,其年金余额

先持续上涨,涨到退休时到达顶峰,随

后逐年下降。此外,全球居民人均累计

存缴金额、累计养老金余额和累计投资

回报等数据均如图 9 所示。

以上为全球平均情况,具体到中国

则略有差别。1978—2022 年,中国居民

人均收入从 171 元增长至 36883 元,年

均增长 13%,总计增长了 215 倍 ;人均

消费支出则从 151 元增长至 24538 元,

年均增长 12%,总计增长了 162 倍 ;人

均产值从 382 元增长至 85724 元,年均

增长 13.1%,总计增长了 224 倍 ;同期

居民收入占产值比重从 44.8% 微降至

43%,期间平均值为 47.8% ;消费占收

入比重从 88.2% 下降至 66.5%,期间平

均值为 78.7%。

同理,我们测算了中国养老,由于

中国储蓄率更高,所以 2022 年 23 岁开

始工作、60 岁退休的居民,基础假设

每年需要等比存缴居余的 56.9%,38 年

图6 全球养老需求覆盖估算(2000—2022年)

图7 全球养老金占金融资产比重尚低(2000—2022年)

图8 全球居民收入消费与经济增长展望(2022—2082年)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在线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