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国学 高中版

发布时间:2024-7-17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中华传统文化国学 高中版

绪论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背景………………………………………………………………… 2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9第三节 经典选读 …………………………………………………………………………………… 19《史记·五帝本纪》(节选) …………………………………………………………………………… 19第四节 国学与高考 ………………………………………………………………………………… 24第一章 高考中的古代文化常识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举要………………………………………………………………………… 28姓名称谓 ……………………………………………………………………………………………… 28古代官职 ……………………………………………………………………………………………… 36科举教育 ……………………………………………………………………………………………… 38科学技术 ……………………………………………………………………………………………… 41宗法礼俗 ……………………………………………………………………………………………… 49古代刑... [收起]
[展开]
中华传统文化国学 高中版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2页

绪论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背景………………………………………………………………… 2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9

第三节 经典选读 …………………………………………………………………………………… 19

《史记·五帝本纪》(节选) …………………………………………………………………………… 19

第四节 国学与高考 ………………………………………………………………………………… 24

第一章 高考中的古代文化常识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举要………………………………………………………………………… 28

姓名称谓 ……………………………………………………………………………………………… 28

古代官职 ……………………………………………………………………………………………… 36

科举教育 ……………………………………………………………………………………………… 38

科学技术 ……………………………………………………………………………………………… 41

宗法礼俗 ……………………………………………………………………………………………… 49

古代刑罚 ……………………………………………………………………………………………… 58

服饰器物 ……………………………………………………………………………………………… 59

地理常识 ……………………………………………………………………………………………… 61

古代音乐 ……………………………………………………………………………………………… 65

文史典籍 ……………………………………………………………………………………………… 68

目录辞书 ……………………………………………………………………………………………… 70

第二节 经典选读 …………………………………………………………………………………… 72

《东京梦华录》(节选) ………………………………………………………………………………… 72

第三节 国学与高考 ………………………………………………………………………………… 76

第二章 高考中的古诗词文化

第一节 古代诗歌鉴赏 ……………………………………………………………………………… 80

一 赏析意象与意境 ………………………………………………………………………………… 82

二 赏析物象与人物形象 …………………………………………………………………………… 88

第3页

三 赏析语言特点 …………………………………………………………………………………… 93

四 赏析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 ………………………………………………………… 102

五 赏析表达技巧之表达方式与结构技巧 ………………………………………………………… 110

六 理解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 122

第二节 经典选读 …………………………………………………………………………………… 131

《人物志·释争》(节选)……………………………………………………………………………… 131

第三节 国学与高考 ……………………………………………………………………………… 135

第三章 高考中的民俗文化

第一节 岁时节庆 …………………………………………………………………………………… 143

春节 …………………………………………………………………………………………………… 143

元宵节 ………………………………………………………………………………………………… 157

清明节 ………………………………………………………………………………………………… 160

端午节 ………………………………………………………………………………………………… 165

七夕节 ………………………………………………………………………………………………… 170

中秋节 ………………………………………………………………………………………………… 172

重阳节 ………………………………………………………………………………………………… 175

腊八节 ………………………………………………………………………………………………… 177

冬至节 ………………………………………………………………………………………………… 180

二十四节气 …………………………………………………………………………………………… 182

第二节 经典选读 …………………………………………………………………………………… 184

《礼记·礼运》(节选)………………………………………………………………………………… 184

第三节 国学与高考 ……………………………………………………………………………… 187

第四章 高考中的国学思想

第一节 儒家及其思想演变 ……………………………………………………………………… 189

第二节 道家及其思想演变 ……………………………………………………………………… 194

第三节 其他重要学说及其代表作……………………………………………………………… 196

第四节 经典选读 …………………………………………………………………………………… 200

《洛神赋》……………………………………………………………………………………………… 200

第五节 国学与高考 ……………………………………………………………………………… 205

参考答案 ……………………………………………………………………………………………… 207

第4页

绪 论

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延续而没有中

断过的文化。中国有长达5000年的文明发展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既有异族

文化的冲击,如先秦时期猃狁、犬戎的入侵,秦汉时期匈奴的侵扰,魏晋南北朝的

“五胡乱华”,宋与辽、夏、金之间的民族战争,以及元朝和清朝蒙古族、满族的入

主中原等;又有国内专制政治的压制和割据内乱的破坏,如周王室的内乱、秦始

皇的“焚书坑儒”、东汉末年董卓的洛阳焚城、魏晋南北朝的“八王之乱”和“侯景

之乱”、梁武帝和武则天的崇佛,以及明清的“文字狱”等。所有这一切,都没有使

中国文化中断和绝亡,相反,在各种冲击和挑战中完成了中国文化的不断更新和

再造。辉煌一时的古埃及文化、古巴比伦文化和古印度文化,作为一种活文化都

已经不复存在,只有中国文化硕果仅存,至今傲立于世界,历久而弥坚。这其中

就显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对此,离开宏观把握与微观阐析的原则就

很难分辩其精华与糟粕。因此,我们只有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宏观把握和微观

阐析,才能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奥妙所在,才能使其精华为当今的

现代化建设服务,才能进一步弘扬光大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

第5页

世界上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有一定的产生背景和生存环境,中国传统文化也不例外。中

国传统文化具有文化的一般共性,也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特征,这与其产生的背景,即特定的

地理环境、经济基础和政治结构这个三维空间密切相关。

一、中国传统文化生成的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文化创造的自然基础。地理环境包括自

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两个方面。自然地理环境主要指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植被、海

陆分布等。人文地理环境主要指疆域、民族、人口、城市、交通、农业、牧业等方面。这两个方面

的因素都是动态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只是变化的速度有快有慢。二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

作用的,共同构成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石、创造文化的自然前提。

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人类的文化创造活动具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不

发达的古代,这种影响就更加明显。人类的活动必须以一定的地域环境为依托,不同的生态环

境,使生活于该环境的人类必须选择相应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的差异,又使人类所创造的文

化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我国地域辽阔,地理环境的差异非常大,正是基于此,孕育了绚丽多彩

的中国传统文化。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形成了“三大阶梯”。第一阶梯为青藏高原,海拔四千多米,

被誉为“世界屋脊”。第二阶梯为青藏高原以东以北,至大兴安岭、太行山、伏牛山、雪峰山一

线,其内部地形复杂,既有阿拉善高原、内蒙古高原、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等,又

有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吐鲁番盆地、四川盆地,还有塔克拉玛干等大沙漠。再往东为第三

阶梯,包括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所占面积,山地、高原、丘陵约占三分之

二,平原约占三分之一。山脉多东西走向,河流因而也多东西走向。

从气候方面看,中国大部属于温带,亚热带区域也不小,最南边伸入热带,最北部伸入亚寒

带。完备的气候带使农作物多种多样,秦岭淮河以北成为以小麦、粟米为主要作物的旱地农业

区,秦岭淮河以南成为以稻米为主要作物的水田农业区。东部温润多雨,西部则寒冷少雨,成

为东部为农耕区、西部为畜牧区的自然基础。

古代中国,从地势、地形方面看,与今天当无多大差别。从气候方面看,虽有差异,但亦不

大,竺可桢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曾指出:中原一带,自仰韶文化至西周

初年,气候温暖,动植物繁盛,此时期的年平均气温高于现在2℃左右,一月份的温度大约比现

在高3~5℃。因此,这一时期,中华文明的核心区域雨量充沛,森林草丛随处可见,如竹鼠、犀

牛、大象等热带、亚热带的动物可以在此地区繁衍生息。西周、春秋时期,黄河中下游一带还有

梅、竹等亚热带植物生存。《诗经·魏风·淇奥》云:“瞻彼淇奥,绿竹猗猗。……瞻彼淇奥,绿

竹青青。”大约在战国时期,黄河流域的气温开始显著下降,热带、亚热带动植物逐渐绝迹,自然

环境逐渐变得类似于今天的情况。

·2·

中华传统文化国学名榜 高中版

第6页

明人冯应京在《月令广义·方舆高下寒热界》中说:“中华地三分:一自汉蜀江南至海,二自

汉江至平遥县,三自平遥北至蕃界、北海也。南方大热,北方大寒,中央兼寒热。东西高下亦三

别:一自汧源县西至沙洲,二自开封县西至汧源,三自开封县东至沧海。东方大温,西方大凉,

寒热不同,阴阳多少不一。”而中国传统文化正是在这种复杂的地理形势和多样的气候条件下

形成和发展的。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指出中华文化最重要的发祥地是黄河流域。这片七八十万平

方公里的黄土高原和冲积平原,在古代曾是林茂草肥、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域,华夏先民在这里

狩猎、放牧,进而发展农耕业,奠定了文明的根基。夏、商、周三代都在黄河中下游建都立国。

直到元、明、清,黄河中下游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中心活动区域。黄河中下游的确是我国古代先

民的生息之地,然而中华文化的策源地又绝不限于黄河流域。根据考古发现,在淮河、长江、珠

江,乃至辽河、云南等地,都发现有早期人类活动的遗迹,表明中华民族的祖先早在一百多万年

至几十万年前,已栖息于东亚大陆的广大区间。这些区域的总面积,当在500万平方公里左

右。中华文化的繁衍地不仅区域广大,而且其地形、地貌的繁复,江河纵横,气候的丰富多样,

亦为诸古文化区所罕见。

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看,中国古代鲜明的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生发展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首先,复杂的地形和多样的气候,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中国地域广阔,形

成不同的经济范围。南北方向看,长城以北为游牧经济区,长城以南淮河以北的黄河流域中原

地区为干旱农业区,粮食以粟、黍、麦为主;淮河以南长江、珠江流域基本为温润的水稻农业区。

不同的经济区与多元的地理单元,形成民族的多样化文化发展。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具特色的地区文化已大体形成。东临沧海,山海兼备的齐鲁文化与位

处“四塞之地”的秦文化和地居中原的三晋文化迥然相异。同在长江流域而分处上、中、下游的

巴蜀文化、楚文化与吴越文化也各具特色。至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北方草

原文化与《汉书·地理志》上记载的“处近海,多犀、象、毒冒(玳瑁)、珠玑、银、铜、果、布之凑”的

岭南文化,更是大异其趣。众多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为多种多样文化的创

生、发展、交流、融会提供了人力、智力基础,使中国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其次,三面壁障一面临海的地势,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对独特性。相对于中国,地中海

文明区的埃及、巴比伦、希腊等文化之间的交流非常频繁密切,孕育了古埃及文明的尼罗河与

产生出巴比伦文明的两河流域相距很近,没有难以逾越的地理障碍,它们之间的文明历来声息

相通。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因地域纵深广大,东濒浩瀚无际的太平洋,北临茫茫戈壁和

原始森林,西方是万里黄沙与高山雪峰,西南壁立着世界上最庞大而高峻的青藏高原,通行穿

越困难,与外部世界相对隔绝。中国的古代文化,大体是在与其他文化相隔离的情况下独立形

成的,中华文化有着鲜明的独特性和自主性。当然,历史地看,中国文化曾广采博纳外来文化

的精华,但那是在大体完成文化的发生过程以后,才渐次与其他文化相交汇。这种交汇虽然对

文化的影响相当深刻,但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最后,辽阔的疆域和众多的民族人口,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性。中国有近千万平方千

米的疆域,先秦时的《尚书·禹贡》把当时的版图划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等古九

州,这是上古以来中华先民所能着力开发的地区,面积300万平方千米左右,在同期的世界文

·3·

绪论

第7页

明古国中,其疆域辽阔是罕见的,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延续提供了充足的空间回旋余地。这从代

表各朝代文明中心的古都迁移中可见一斑。与多数外国拥有较稳定、单一的首都不同,中国的

都城多次转移。从古罗马到现代意大利,首都一直在罗马;法国的首都自5世纪至今一直是巴

黎;英国从中世纪七国战争以后始终立都伦敦。而中国仅著名的古都就有七个,即安阳、西安、

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北京。古都位置的更替迁移,是文化中心转移的绝好地理表征,中国文

化因古都转移而得以在广阔的疆域内传播延续。

同样随着历代王朝的开疆拓土,占90%的大量汉族人口不断从黄河流域迁往南方、西北、

东北各地,文化上的优势和数量上的多数,使这些移民最终成为迁入地区的主体人口,他们所

传带的文化自然也成为迁入地的主体文化,使中国传统文化能辐射、传播、延续至更为辽阔的

疆域。纵观数千年中国文明史,呈现一种东方不亮西方亮、北方衰落有南方的此伏彼起状态。

这与诸多地域狭小的古代文明在遭到异族入侵或重大的自然灾祸时,因没有回避余地而会遭

到毁灭不同。中国因疆域辽阔,民族、人口众多,回旋余地大,而大有益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曲折

延续而不至于中断。

二、中国传统文化根植的经济土壤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双向的。一方面,人类的活动始终受到周围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另

一方面,人类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又不断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人与自然的这种双向同构关系

统一于人类的社会历史实践活动之中。在人类的社会历史实践活动中,经济活动是最重要的,

是一切活动的基础。在中国古代,依托于复杂的地理形势和多样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物质资

料的生产方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根植的经济土壤。

(一)农耕文明是中国传统文化诞生的主要经济土壤

农业是利用植物的自然再生产过程获得物质资料的生产门类,是古代经济发展中最主要

的活动。而植物的新陈代谢要求特定的土壤、日照、水分和温度,因此,农业对气候条件具有高

度依赖性,这种依赖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古代尤其明显。中国传统文化的诞生地,气候以温

带、暖温带为主,其绝大多数地区就日照和热能供应而言,都适宜农业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的诞生地的中心区域———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气温和雨量适中,是动植物繁茂的区域。

这一区域的人们,从六七千年前的彩陶文化时期,就逐渐超越狩猎和采集经济阶段,而先后进

入了以种植业为基本生产方式的农耕时代。

中华大地处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疆域辽阔,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和,优越的自然地理

生态环境孕育了华夏民族以农耕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生产形态。农业在中国的发展有着极其悠

久的历史和相当辽阔的地域。据考古资料证明,在距今四五千年前黄河中下游地域已有相当

发达的原始农业。夏商周三代时期,农耕业已成为中原华夏民族社会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

秦汉以后,大一统的中国更把“重农固本”奉为治国的不易之道。汉晋以后,中国农耕区域向长

江中下游和江南地区转移,中国南方优良的自然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使农耕经济进一步显示

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的农业经济几千年一直稳定发展没有中断过。稳定的农业生产,为

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中华的农耕文明早就在河流相交的三角地带黄

河中游流域和长江中下游流域形成。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

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

·4·

中华传统文化国学名榜 高中版

第8页

(二)手工业和商业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又一有力支撑

在古代经济的发展中,农业的发展是主体,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是对农业的重要补充。手

工业是伴随石器时代的到来而出现的,早在旧石器时代即有了石器、骨器、蚌器的制作,这是最

早的手工业生产,以后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包括制瓷、制糖、矿冶、井盐等。任何一个手工业

部门,它的生产技术都在不断进步。工业生产规模的大小,对于劳动分工粗细的程度有直接的

影响,生产规模扩大,往往促成劳动分工细密。明清时代的某些工业部门,如陶瓷、纺织、冶铁、

铸造等行业中,都已具有相当细密的劳动分工。

从手工业经营的方式来说,其发展的一般趋势,是由家庭手工业到作坊工业,再到工场手

工业。原始社会只能实行简单的协作,进行简单的生产。奴隶社会的工业生产规模较前有所

扩大,在制作工业产品时,已经有了初步的劳动分工,生产效率较前提高。到了封建社会,手工

业生产的规模又有了扩大,劳动分工也渐趋细密;尤其在明代中叶以后,城市手工业生产中产

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了工场手工业的经营方式。

原始的商品交换早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就出现了。最初,由于生产力水平低,社会生产和

分工极不发达,能够用来交换的产品不多,交换只是偶然发生的行为,商品交换活动还处于以

物易物的初始阶段。后来随着剩余产品的出现、社会分工的发展,在氏族部落之间产生了原始

的商业。周朝实行“工商食官”。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促进了商业

的发展。西汉“开关梁,驰山泽之禁”,使富商大贾周流天下。隋唐时期,政治上的统一和大运

河的开通,密切了南北方的经济往来,商业贸易蓬勃发展起来,长安、洛阳、扬州等成为闻名中

外的大都会,陆上、海上、丝绸之路呈现出空前的繁荣景象。宋元时期,古代商业发展进入了新

的高峰期,坊市不分,“交子”出现,海外贸易发展迅速。明清时期,社会上经商风气浓厚,农产

品大量涌入市场,农产品加工的副业产品也成为商品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

力雄厚,形成徽商、晋商等大商帮。

中国古代官营商业长期存在,利润归国家政府所有。此外,政府对多数商品并未实行禁

榷,由私商经营,商业利润一般为私商所有。自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开始,政府实行重农抑商

政策,古代中国商业发展便处于封建政府的压抑之下。政府长期实行官营和专卖,商人社会政

治地位低下,迫使大商人只有同封建势力相结合才能立住脚,大商人、大官僚、大地主三位一

体,自由、独立的大商人很少。

可见,农耕经济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一定程度上说,中国文化就是农业

文化,这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

首先,农业生产培养了中国人乐天知命的特性。农业经济对自然条件有很强的依赖性。

从事农业生产,必须有适宜的气温、阳光、雨量、风、河流、灌溉等条件。自然条件好,农业易于

丰收,“风调雨顺”则“五谷丰登”;一旦发生灾情,收获就无法保证。百姓对于农业收成坦然处

之,不过分计较。当然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人努力的积极意义被削弱,束缚了中华民族的创

造力,使中西文化呈现出严复所说的“中国委天数,而西人恃人力”的差别。由于整天与土地打

交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头顶太阳,脚踏黄土,生产劳作往复循环,在封闭的圈子中活动,毫

无新鲜之感,由此养成了古人因循守旧、不图进取、安于现状的心理。但在农业经济影响下,中

国人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的美德得到培育。

·5·

绪论

第9页

其次,农业经济培养了中国人重实际黜玄想的务实精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农耕生

活提炼的一种观念。中国民众领悟到一条朴实的真理:利无幸至,力不虚掷,说空话无补于事,

实心做事必有所获。这种农人的务实作风也感染了士人,“大人不华,君子务实”是中国贤哲们

一向倡导的精神。章太炎说的“国民常性,所察在政事日用,所务在工商耕稼。志尽于有生,语

绝于验”,比较准确地刻画了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人“重实际而黜玄想”的民族性格。中国人总

是少去玄想人世之外的事,他们关心的是人的现实生活。他们是入世的,抽象的宗教难以被中

国人接受。因为过于注重实用知识,中国人少了几分对科学理论的热情。那种亚里士多德式

的不以实用为目的,而由探求自然奥秘的好奇心所驱使的文化人,较少在中国产生。

再次,农业经济造成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性格。当人们一生厮守在土地上,过着自给自

足、知天乐命的生活时,他们对人际关系的要求更多的是要相安无事,最好能互帮互助。人际

和谐,个人平安,这就是他们的理想。整个民族也是一样,其所希望的是与外族的和平共处,纵

使自己强大得足以征服世界,她亦不过有点自豪而已,而极少在头脑中产生征服别的民族的念

头。当她遭受外族的侵略时,她会奋起反抗,进行的只是自卫战争。在中国历史上,以汉族为

主的中原农业民族对西北草原地区游牧民族的袭扰和入侵,基本上采取了防御政策,长城即是

这一政策的生动体现。在与西北草原地区游牧民族的斗争中,以汉族为主的中原农业民族在

坚决抵抗的同时还很注意兼用“怀柔”、“抚和”政策,如和亲、会盟、开放“互市”、赠送大量布帛

丝茶等等。这和西方民族主张战争、征服世界大不相同。

三、中国传统文化依托的政治结构

民族文化的发展,除受地理环境、经济状况的影响外,社会组织结构对其影响也是至关重

要的。文化的创生和流变所依托的社会结构,可分为横向构造和纵向构造。横向构造一般包

括家族与宗族、社区、民族、群体与组织等要素,纵向构造则包括等级和阶级组成的不同社会层

次及其关系,社会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层面,这是社会差别造成的,体现着社会的一

种不平等。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社会结构发生过种种变迁,但由血缘纽带维系的宗法制度及其

遗存和变种都长期保留,完备且系统。随着时间的发展,宗法制度受到一定的冲击,但由于小

农自然经济生活方式一直延续下来,中华民族的生活也一直被宗法制度深深地制约着。

中国的宗法制度产生于氏族社会末期,成熟于西周。《尚书·大传》记载“周公摄政……六

年制礼作乐”,主要内容之一就是确立宗法制度,包括王位父死子继的“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同

姓子弟亲属为地方邦国的“封邦建国制”和尊祖敬宗的“寺庙祭祀制度”。宗法制度,首先要确

立“宗”的地位。《白虎通义·德论》曰:“宗者何谓也? 宗,尊也,为先祖主也,宗人所尊也。”宗

主是一族中最尊者。西周时确立的王位继承方式即嫡长子继承制,规定继承王位的只能是最

尊贵的嫡长子。嫡长子继承王位成为周天子,他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又是全宗族的最尊者即

大宗,君统与宗统合二为一。从君统看,他是天下的共主,是政治上的最高统治者;从宗统看,

他是天下的大宗。西周统治者四个等级如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就按照这种方式传承宗位。

也即天子的嫡长子继承天子之位为大宗,其余庶子被分封为诸侯,为小宗;诸侯的嫡长子继承

诸侯之位,为大宗,其余庶子被封为大夫,为小宗;卿大夫之嫡长子继承卿大夫之位,为大宗,其

余庶子为士,为小宗。

·6·

中华传统文化国学名榜 高中版

第10页

天子、诸侯、卿大夫和士,既是政治上的君臣隶属关系,又是血缘上大宗和小宗的关系。他们处

在不同的阶梯上,扮演不同的角色,享有不同的等级名分,取得不同的政治地位和经济特权。周代还

按等级规定了祭祀宗庙社稷的数量。据《礼记·王制》记载,周天子为七庙,诸侯为五庙,大夫为三

庙,士为一庙。宗庙祭祀制度是为达到维护宗族团结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手段。被统治阶级的

“隶子弟”、“庶人工商”,也“各有分亲”,“皆有等衰”(《左传·桓公二年》),都被控制在血缘纽带上。

就这样,宗统维护君统,族权强化王权,家规补充国法,利用温情脉脉的血缘纱幕,来调整统治者内部

的君臣上下关系,掩盖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征服者与被征服者之间的对立与矛盾。

中国古代血缘宗法制度与严密的君主专制主义相结合,形成“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结构。

中国是世界上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出现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国家。商、周时代君主专制就初

露端倪,天子既是军事统帅,又是政治首脑,分封制是天子专制权力的基础。公元前221年,秦

王嬴政扫平六国,统一天下,建立郡县制,确立了高度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秦汉时期,专

制主义中央集权形成,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皇帝为国家元首。皇帝以下,由三公九卿组成中央

政府,是中央集权君主专制政体格局的基本形式。三国两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大大发展,君权明显加强,相权逐步削弱,三省六部制确立。宋辽金元时期,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进一步发展,严厉限制、防范地方割据,军权、政权、财权、司法权集于皇帝一身。明清时

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于极端,君主个人专权,相权被废止。明朝的内阁、清朝的军机处,不

过是皇帝的办事机构。

以宗法色彩浓厚和君主专制高度发达为主要特征的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对中国传统文化

的影响是巨大的。首先,“家天下”的统治局面长期沿袭。宗法制度的本质就是家族制度的政

治化。一部中国的政治史,堪称一部家族统治史。从西周姬姓家族到秦始皇自称始皇帝,从刘

氏的汉朝、司马氏的晋朝到杨氏的隋朝、李氏的唐朝,赵氏的宋朝,再到朱氏的明朝、爱新觉罗

氏的清朝,都是一姓家族统治一个朝代,直到这一朝代灭亡。任何一个王朝都实行“家天下”的

原则,国就是皇帝的家业,可以传之子孙。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则是家族的扩大和延伸。

这种家天下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民众,西汉末年反对王莽新朝的绿林赤眉起义,都分别找来

汉室后裔刘玄、刘盆子作旗号。

在家天下的统治秩序下,封国制度持续不断。周初分封制的主要旨意是“封建亲戚,以藩

屏周”(《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将同姓子弟、亲属和功臣封为地方邦国,主要以血缘纽带联系

起来,作为保护周王室的屏障。秦汉以后,郡县制度成为国家基本行政区划制度,但分封制仍

被保留和延续,成为后世社会动乱的原因之一,如汉景帝时期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之乱,西晋

的八王之乱,明朝的靖难之役等,给社会带来深重的灾难。再则,封国诸侯的后裔,作为皇室宗

亲,世代享受俸禄,是地方百姓赋役的巨大负担。以明代皇亲宗室的俸禄为例,初始时,朱元璋

的子孙人口并不多,经过两百多年的繁衍,人数如滚雪球般越积越大,需要的俸禄数额也更庞

大。据《明史·食货志》记载,当时天下每年供给到京师的粮食是400万石,而各诸侯府所需的

禄米是835万石,缺一半还多;以山西为例,山西留存的粮米是152万石,宗室禄米是312万

石。也就是说,两地存留米的全部,还不够皇室宗亲所需粮米的一半,这还没有加上朝廷官员

们的俸禄和官兵的军饷。国家库存的钱粮不够,只能加派赋饷。若老百姓不堪重负,就会引起

民变,天下便无安宁可言。

·7·

绪论

第11页

其次,君权至上的专制制度日益强化。中国古代政治结构的基础和内核,是以对君王的崇

拜和无条件服从为依据,以维护君主专制为目标。《诗经·小雅》曰:“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

土之滨,莫非王臣。”在全国范围内,君主只能有一个,“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国家与百姓的命

运,系于君主一人。从秦始皇的“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史记·秦始皇本纪》)到清代康

熙皇帝的“今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物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

巨细,朕心躬自断制”(《康熙朝东华录》卷91),看得出来,皇帝一人独揽大权的愿望从未消止,

而是越来越强。皇帝要实行专制统治,树立绝对权威,就需要依靠礼制、法治、庞大的官僚机构

以及严密的监察网络加以维系,需要百官来辅佐。一旦官职的设置威胁到皇帝的权威,这一官

职就无存在的必要,丞相职位的设置与废除就是明证。本来百官设置对皇帝权势起到一定的

制约与分解作用,但在君主专制统治之下,庞大的官僚机构只是驯服于君主的政治工具,依附

于皇权统治之下,造就了中国官僚阶层典型的依附型政治人格。

专制君主推行的是文化专制主义,人们必须以帝王的是非为是非,君主是学术思想是非的

最高裁判者,凡不符合君主专制统治的一切思想、言论都在被消灭、消除之列。秦始皇统一中

国、建立秦朝后,就采纳了丞相李斯的建议,“别黑白而定一尊”,确立与君主专制相适应的文化

专制的格局,实行“焚书坑儒”。凡“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

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倡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汉承秦制,汉武帝更加完善了

秦始皇所缔造的中央集权专制政体,并进一步强化文化专制。他采用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

家,独尊儒术”,以限制和控制百姓的思想。汉宣帝甘露三年(前51),儒学诸派发生了对“五

经”的争议,这场争议的是非最后是由皇帝来裁定的,开中国文化史上君主裁定学术是非的恶

例。此例一开,后世仿行不辍。文化专制,思想一统,政治控摄文化,权力干预学术,是中国传

统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观。它长期阻碍着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社会前进的绊脚石。

最后,官本位的政治文化氛围浓厚。为协助皇帝更有效地管理国家,国家设置了系统而严

密的官吏制度。在设计周密的职官体制之下,整个社会的各个阶层都被纳入国家的政治体制

之中,所有人都被规定了等级,划分了行政权限,并最终服从统一的行政控制,每个人要各安其

分,各守其职。封建制度下的官僚制度和社会权力结构高度集权而又等级森严,全社会就是一

个以行政权力搭建起来的金字塔,塔的顶端就是皇帝。在这个宝塔形的结构中,等级森严,上

尊下卑,界限分明,不容僭越。官职越高权力越大,享受政治生活待遇就越高,社会地位就越显

赫。上下级之间不是双向互动运行关系,而是下级完全隶属于上级,一切听命于上级;对下级

官员说来,一切只对能决定其个人命运的上级官员负责。它不是整体的规则、秩序和法理的统

治,而是个人的统治;不是法定程序支配,而是“长官意志”支配;不是“法治”,而是“人治”。由

这种导向产生的对权力、官位的崇拜和敬畏弥漫于整个社会,官职大小决定着一个人的政治待

遇、社会地位、经济利益甚至住房大小等等生活琐事。在“长官意志”之下,由于对权力的盲目

崇拜以及对掌权者缺乏有效的监督,就导致权力的滥用等许多不良社会现象的出现。

由于长期专制独裁政治的压迫和专制文化的愚弄,中国社会千百年来普遍存在一种的病态

心理,这就是臣畏君,民怕官。这种莫名其妙的敬畏心理,使得人们对君主、官吏、上级无限恐惧

和盲目服从,绝对顺从;对百姓、下级,无比蔑视,视之如草芥,屠之如牛羊。人们习惯于把功、善

归于国君、上级,把过、恶诿之于臣仆、百姓。长期在这种病态心理支配之下,在上的君主日益骄

横,在下的臣仆日趋阿谀。言路堵塞,民智困厄,官吏腐败,促使封建社会一步一步走向灭亡。

·8·

中华传统文化国学名榜 高中版

第12页

中国传统文化从孕育产生到发展壮大,绵延数千年,历经改朝换代,分分合合,始终屹立于

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这一历程是中国传统文化日益丰富的

历程。中国文化不断传承、变革、创新,逐渐形成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

一、远古时期

中国远古时期,主要指发明并使用文字以前的历史阶段,这一遥远而漫长的年代属于中国

文化的孕育期,也是原始文化期。

中国原始社会主要包括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古人已经使用简单加工

的石器,如尖状器、砍砸器、石锤和骨针等。新石器时代的基本标志是农业、畜牧业的产生。磨

制石器、陶器与纺织术普遍使用。原古先民在劳动中创造了语言,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视野

开阔,知识丰富,技能提高,不断有所创造发明,出现了原始的绘画、雕刻、音乐和舞蹈等,改善

和美化了人们的生活。

原始社会时期,初始时人们共同劳作,共同享用劳动的成果,没有贫富和阶级的区别。后

来,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从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的转变,部落联盟产生,其首领推举方式就是著

名的禅让。传说,尧在位七十余载,衰老之际,知子丹朱不肖,看中了贤孝而有才的舜,经过多

方考验,“令舜摄行天子之政”(《史记·五帝本纪》)。舜到了暮年,也仿当年成例,把位置禅让

给治水有功的禹。上古社会的这些传说,并非虚幻的美妙编造,确是当时制度文化的曲折反

映。氏族制后期,氏族公社呈现崩溃趋势,私有财产开始出现,阶级也分化萌芽。

远古时期遗留下丰富的历史传说,包括开天辟地、万物生成、女娲造人等创世性的传说,还

有三皇五帝等优秀氏族部落首领的故事,他们为中华民族的先期的文明创建、文化生成做出重

大贡献,这是华夏文明对祖先的尊崇与追忆。其中人文始祖炎帝和黄帝创下了赫赫功业,为后

人所敬仰。据《国语·晋语四》记载,炎帝和黄帝是兄弟,他们的父亲是少典氏族成员,母亲是

有峤氏族的成员。炎帝在姜水一带长大,黄帝在姬水一带长大,姜水是渭水的一条支流,在今

天的陕西宝鸡境内,姬水离姜水不会很远。可见炎帝、黄帝是兴起于我国西部黄土高原地区的

部落领袖。依据世系推算,炎黄生活的时代在距今5000年前。

炎帝的重大功绩是发展了原始农业。为解决人口日渐增多带来的食物缺乏问题,相传炎

帝发明了最早的农具耒耜,用耒耜代替石器刨土,提高了耕种能力。炎帝培植出最早的谷物

粟,即小米。粟这种谷物耐旱,高产,又能长期储存,古人称之为嘉谷。与农耕密切相关,炎帝

还是陶器的发明者,史称炎帝“耕而作陶”(《太平御览》引《逸周书》)。与农业、制陶业发展密切

相关,炎帝又创立了“日市”,教导人们定期聚会进行产品交换。炎帝的这些发明改善了人民的

生活,受到人民的拥护爱戴。

中国早期的医药是炎帝发明的。为寻找治病延年的药物,他遍尝百草。相传他尝百草时

曾“一日百生百死”(《通志》),“一日而遇七十毒”(《淮南子·修务训》),但仍坚持不懈,表现了

无私的牺牲精神。他发现了很多种草药,用来为人治病,减轻了人民的疾病痛苦。后人将中药

·9·

绪论

第13页

学经典取名为《神农本草经》,用来纪念他创始医药的功德。此外,炎帝还发明了五弦琴,创作

舞乐,每当年末举行腊祭的时候,带领人们载歌载舞,报答天地养育的恩德,祈愿来年风调雨

顺,五谷丰登。

黄帝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相当巨大。据说黄帝发明了宫室,以前的先民或洞居于山,或巢居

于木,难挡风雨,不避寒暑。黄帝时始建房屋,大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白

虎通》曰:“黄帝作宫室,以避寒暑。”《史记·五帝本纪》正义曰:“黄帝之前,未有衣服屋宇。及

黄帝造屋宇,制衣服,营殡葬,万民故免存亡之难。”相传黄帝还发明了舟车,《古史考》载:“黄帝

作车,引重致远。”《拾遗记》载:“轩辕变乘桴以造舟楫。”这两项技术的创造发明,便利了水路、

陆路的交通。

黄帝部落的发明很多,几乎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传说文字的发明者是仓颉,或说还

有沮诵,他们两人都是黄帝的史臣。冠冕的发明者据说是黄帝本人,衣裳的发明者则是黄帝之

臣胡曹。黄帝发明衣冠不只是为了抵御寒暑,更有文明教化的意义。《国语·鲁语上》记载:

“黄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财。”这已具有建立财产制度的意义。黄帝时代的发明从物质文明

延伸到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对社会发展起了很大促进作用。

在漫长的史前阶段,中华大地的东部活跃着东夷部族。从距今8000年前的后李文化起,

中经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直到岳石文化,东夷部族创造出来不同阶段的文化。凭

借聪明智慧和勤劳而又灵巧的双手,他们制造出实用、精美的石器、骨器、角器、蚌器、玉器等生

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烧造出薄如纸、黑如漆、亮如镜的蛋壳陶,编织出布纹细、密度高的纺织品;

他们发明了冶铜术、原始历法和最古老的文字;他们在原始农业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兴起了家

畜饲养业和酿酒业。随着生产力的巨大进步,东夷人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也发生了深刻的

变革。龙山文化时期的东夷人已经进入阶级社会,并出现了国家,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已发展到

古国时代的高级阶段了。

传说时代各氏族部落之间既有冲突也有融合,在冲突中走向融合。上古各族的迁徙流动

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导致了不同氏族、部落之间频繁接触,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值得关注的是,

在姜水、姬水流域发展起来的炎、黄部落各有一支逐渐向东迁徙,进入了中原地区,后与晋、冀、

豫交界地区的九黎部落相遇,发生了军事冲突。先是炎帝部落被九黎部落打败。接着炎黄两

部落结成军事联盟打败了九黎部落,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蚩尤。最后炎黄部落之间发生军事冲

突,炎帝部落失败,离开中原,分散迁向各地,大部分向南迁往江汉一带以至长江以南,也有一

部分迁到山东海滨。胜利的黄帝部落则成为中原的盟主。炎黄部落与九黎部落战斗时,东夷

部落支持炎、黄部落。炎黄、九黎、东夷诸部落相互结盟或战争,促进了它们之间的文化融合,

从而形成华夏民族的主体。

二、夏商周时期

(一)夏朝的社会发展概况

根据文献记载,夏代的创始者是启,他是大禹的儿子。《三字经》曰:“夏传子,家天下。”

启继承了父亲大禹的首领地位,原始部落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取代,开创中国近4000年

世袭王位之先河。夏王朝的国家机器已奠定了后世国家的基本框架。夏王为一国之君,拥

有较高的权力。军队和刑法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暴力统治的重要手段。禹

·10·

中华传统文化国学名榜 高中版

第14页

征三苗,称他所统领的军队为“济济有众”;启征有扈氏,在甘地决战前的誓词中,严厉告诫所

统领的兵将要严格听从他的指挥。这些都表明夏王朝不仅有一支较强大的军队,而且这支

军队有一定的规模和比较严密的组织。夏王朝建立之后,为了巩固政权,强化对反抗势力的

镇压,制定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奴隶制法典———《禹刑》。夏朝已经有了监狱,著名的监狱叫

做“夏台”,也叫做“钧台”,是曾经囚禁商汤的地方。刑法和监狱的出现是文明与国家形成的

重要标志。

因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的欠缺,人们对夏代的社会发展状况了解较少。经过多年的调查

和发掘,学者们在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等地,发现了一种介于河南龙山文化和郑州二里岗文化

之间的文化遗存,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内涵比较典型,称为“二里头文化”。这一种文化遗

存的时间,据C14测定约在公元前1900年左右,属于夏代纪年的范围。二里头文化遗址出土的

生产工具,仍以石器为主,骨角器和蚌器也在使用,在一些房基、灰坑和墓葬的壁土上留有用木

质耒耜掘土的痕迹。当时的劳动人民使用这些比较原始的工具,发展农业生产,发挥他们的勤

劳和智慧,从事劳作生产。

夏代手工业的分工已比较细密,铜器和玉器制造是当时主要的手工业生产部门。《墨子·

耕柱》说夏后启“使蜚廉折金于山川,而陶铸之于昆吾”。夏代的铜器制作原料已由红铜发展到

青铜。红铜是天然铜,而青铜是由矿石冶炼而成。青铜是铜、锡、铅等金属的合金,硬度较高,

在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夏代的玉器制造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目前考古发现的夏代玉器

种类有玉戈、玉刀、玉圭、玉琮、玉板、玉柄形器、玉铲形器等。玉柄形器的制造技术很突出,上

面雕刻有兽面纹、花瓣纹,造型美观,雕工精细。

夏代有奚仲造车的传说,似夏代已掌握了造车技术。此外,夏代已掌握了造酒技术,《世

本》中有“杜康造酒”、“太康造秫酒”的记载。夏代的漆器业亦具相当水平,二里头遗址出土的

棺木,多用朱红漆刷过。夏代遗址中还出土有麻制品,表明当时纺织业已产生并有所发展。

(二)商朝的社会发展概况

夏的最后一个王桀因统治残暴,被商汤率兵消灭,商朝就此建立。商人发祥于山东半岛的

渤海湾。初始阶段商人主要从事游耕农业,与此相适应,商人的都城一再迁徙。约公元前14

世纪,在商王盘庚率领下,商部族迁徙并定都于殷,即今河南安阳小屯村附近。在长期定都的

条件下,商人的文明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兼具“象形”、“会意”、“形声”等制字规则的甲骨文的出

现,标志着中国文字进入成熟阶段。文字的发明和使用,使商人最先有了典册。这些由掌理卜

筮和记事的人书写与保管的典册,就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文献。这些文献虽然散漫无序,但已包

含有丰富的文化思想。文字、典籍、青铜器,以及“殷”这座目前确认的中国最早的古都,标志着

古代中国已跨入文明社会的门槛。

商朝因脱离原始社会不久,在以神秘性与笼统性为特征的思维方式的支配下,尊神重巫,

体现出强烈的神本文化的特色。在殷人观念中的神,地位最高的是“帝”或“上帝”,它统率各种

自然力,也主宰人间事务。殷人一切听命于上帝,按鬼神意旨办事,以卜筮来决定自己的行动。

商王既是政治上的最高统治者,又是最高祭司。商人还频频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以表示对上

帝或鬼神的敬意,祭祀用的牲畜往往达四五百头之多。以尊神重鬼为特色的殷商文化,是人类

思维水平尚处于蒙昧阶段的产物。

·11·

绪论

第15页

从反映商代文化的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三、四期发掘的遗物来看,殷人在三千多年前即进

入有文字可考的青铜时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已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社会分工和交换已有

了一定的发展。农业生产工具,主要有铲、斧、刀、镰等,是石、铜并用,以石器为主。生产工具

的改进,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进步,使农作物的种植达到了新的高度。据考古发现,殷墟甲骨

文中有黍、稷、麦、稻等各种农作物字样,并多有农事活动的记载。这说明农业生产在当时整个

经济活动中占主要的地位。出土的陶器中有大量的酒器,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农业生

产已具相当水平,若没有足够的粮食,大量酿酒是不可能的。

商代的手工业已相当发达,不仅产品数量大,种类多,而且工艺水平高。一些主要的手工

业部门,这时都已齐备,如青铜器、陶器、瓷器、漆器、玉器、纺织、酿酒等一应俱全。商代的竹、

木、漆器业十分发达,竹、木易朽,不易发现实物,但从木器的遗痕仍可看到当时雕木业的发达

程度。如湖北黄陂盘龙城中型墓和河南安阳殷墟墓中发现的雕花木椁板痕,上面刻有与铜器

花纹相似的成组饕餮纹、夔龙纹等。河北藁城台西村也曾发现盘、盒之类的漆器残片。有学者

推测,当时的漆工有可能已经脱离木工而成了一项专门的行业。据考古发现,商代的漆器主要

有碗、豆、盒、钵、盘、觚、罍、鼓等,当时人们已掌握漆绘、雕花、镶嵌绿松石、贴金箔等技法,漆绘

图案主要有雷纹、回纹、兽面纹、蕉叶纹等。

真正的商品交换是在货币出现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我国的货币大约出现在商代,最初

的货币是贝。在郑州和辉县的早商墓葬中都发现了用贝随葬的现象,尤其是在郑州白家庄的

一个奴隶主贵族的墓葬中发掘出土了穿孔贝达460多枚。在殷墟晚商墓葬中,殉贝的现象更

为普遍。1953年大司空村发掘的160座左右的平民墓葬中,83座有殉贝。这些殉贝多数含在

口中或握在手中,与后世用玉或铜钱随葬的风气相同,是一种显示财富的象征。有关商代人们

从事商业活动,《尚书·酒诰》记载曰:“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从殷墟发掘情况也可

看出殷人的商品交换活动,如在殷墟出土的蚌壳、贝和鲟鱼甲,都是海洋里的物产,铜矿石、玉

料、金子和绿松石等也不是本地的物产,尤其是冶铸青铜器的锡,乃产于华南。这可说明当时

商品交换的种类和区域均非常广泛。

(三)周朝的社会发展概况

商王朝的最后一个王纣因统治日益腐败,被周武王率兵取而代之,建立周朝。周朝分西周

和东周两个时期,东周又分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来说,周朝的建立,具

有决定文化模式转换的重要意义。周朝建立后,一方面因袭商代的典章制度、文字、工艺技术

等,一方面实行文化上的发展和创新,正如《诗经》所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周人在承袭商人的天神观念时,开始了由神本思想向人本思想的转变。周人更多地用

“天”的神称,并在前面加上“皇”“昊”“苍”等字,神界与周代君主是天和天子也即父子的关系。

周人接受商亡国的教训,强调上帝的神性与社会的“德”性紧密结合,统治者必须“敬德”、“明

德”才能维护自己的统治。周人开始对上帝有了怀疑,认为要巩固对社会的治理不能一味依靠

上帝。周人宣扬“天不可信”的思想,试图用人为的制度和努力来弥补“天”神力量的缺失,而中

国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正是发源于此。

周人的创新,集中表现在宗法制度的建立,分封制是主要组成部分,另外便是确立上下尊

卑等级关系固定下来的礼制。周代的礼制是周代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的集中体现,

·12·

中华传统文化国学名榜 高中版

第16页

它既是典章制度的总汇,又是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各种行为规范的准则。

周人之“礼”,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侧面。其形式为“仪”,即各种礼节和仪式。周制规定,各级

贵族祭祀,用兵、朝聘、婚丧,都要遵循严格的合乎其等级身份的礼节仪式,以体现君臣、父子、

兄弟、夫妻的上下尊卑之别。礼的内容,一是“亲亲”,贯彻血缘宗族原则;二是“尊尊”,执行政

治关系的等级原则。周代礼制的内容与形式统一在其主旨上,就是“别贵贱,序尊卑”,以保证

“天无二日,土无二主,国无二君,家无二尊,以一治也”。周人所确立的“礼”,兼备政治权力统

治和血亲道德制约双重功能,为后世儒家所继承和发展,以强大的力量规范着中国人的生活行

为、心理情操与是非善恶观念。

经济发展方面,周代农作物的种类及其产量都有所增多,主要谷类作物有黍、稷、麦、菽、稻

等,这在《诗经》中多有记载:“黍稷稻粱,农夫之庆。”(《小雅·甫田》)“黍稷茂止。”(《周颂·良

耜》)“硕鼠硕鼠,无食我麦!”(《魏风·硕鼠》)“采菽采菽,筐之筥之。”(《小雅·采菽》)“八月剥

枣,十月获稻。”(《豳风·七月》)所用农具有耒、耜、钱、镈和铚等,这些农具在《诗经》中多有记

载:“以我覃耜,俶载南亩。”(《小雅·大田》)“命我众人,庤乃钱镈,奄观铚艾。”(《周颂 · 臣

工》)。耒是歧头或独头的尖刃农具,用以刺土;耜是宽博的平刃铲形农具,用以铲土;钱是一种

铲形类农具;镈是一种除草的耘具;铚是一种收割用的“爪镰”。可见,西周时期的主要农具,已

经包括田间生产劳动所必需的耕地、锄草和收割等田器了。

周代的手工业主要有冶金、煮盐、纺织、木工、漆工、陶工、皮革工、建筑等。因各诸侯国所

处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不同,周代手工业的发展出现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业产品。据文

献记载,当时秦地的长兵器柄,燕地的铠甲,越地的镈,胡地的弓、车,其产量之大和经营者之

多,都是其他地方所不能比拟的。造成手工业地区特色的另一个重要条件是某地手工业所具

有的特殊技术。如当时郑国生产的刀,宋国生产的斤,鲁国生产的曲刀,吴、越生产的剑都很有

名:“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粤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周礼·考工记》)

当时的商品经济得到空前发展,商品交换活动频繁,商人队伍扩大,工商业城市逐步兴起

和繁荣,金属货币流通广泛。随着商业活动的发展,一些著名的大城市发展成为交换中心。如

齐都临淄,赵都邯郸,魏都大梁,韩都阳翟,周都洛阳,楚都郢以及宋国的陶,卫国的濮阳,秦国

的雍、咸阳等,都是当时著名的工商业城市。作为价值流通的金属货币,已在民间广泛流通。

三晋以铲状铜质布币为交换媒介,燕、齐以铜质刀币为交换媒介,楚国通行郢爰金币,还有贝形

铜币,周、秦地区流通方孔圆钱,秦统一后,就以这种圆形方孔钱作为统一货币颁行全国。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这一时期的春秋战国阶段,社会处于大变革、大动荡的状态,思想文化

的发展呈现出繁荣的局面。春秋战国时期,周初确立的礼乐制度受到冲击,周天子权威失却,

各诸侯国依据实力竞相争霸称雄,“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地以城,杀人盈城”,社会动荡不安,

统治者的地位难以保全。《史记·太史公自序》记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

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而战国250余年间,发生大小战争220余次。礼崩乐坏的

社会大裂变,把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

积极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加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

社会环境的复杂化,为当时士阶层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思想素材,也使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倍

增。这可以说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最重要的文化背景。所谓“百家”,是指诸子蜂起、学派林立的

·13·

绪论

第17页

一种文化现象。诸子的兴起,具有鲜明的文化目的性,这就是“救时之弊”。由于社会地位、思

考方式和学统承继上的差异,诸子在学派风格上各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按照西汉学者刘歆

的说法,气象恢宏的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中,最重要的有儒、墨、道、名、法、阴阳、农、纵横、杂、小

说十家。各家的代表人物及主张,详见后文“古代学术思潮”。

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

互争鸣,实现政治学术思想的大融合,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系,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

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这一时期也被称为世界文化的“轴心时代”,德国

学者卡尔·雅斯贝尔斯在1949年出版的论著《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以公元前500年为

中心———从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人类的精神基础同时地或独立地在中国、印度、

波斯、巴勒斯坦和希腊开始奠定。而且直到今天人类仍然附着在这种基础上。……我们把这

个时期称之为‘轴心时代’。”“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

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三、秦汉一南北朝时期

秦汉南北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确立期。公元前221年,经过多年兼并战争,秦王嬴政终于

完成统一大业,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君主集权的统一帝国秦王朝。秦始皇在文字、

货币、度量衡、交通等方面采取一系列统一措施,以适应君主统治的需要。秦王朝统治不久,因

过于严酷的统治政策而被农民起义所推翻,取而代之的是刘邦建立的大汉王朝。汉承秦制,天

下一统,封建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凭借手中的权力,强求统一思想,废黜百家,独尊

儒术。

秦汉帝国的强大根植于新兴地主阶级的生气勃勃、雄姿英发。所以,由统治阶级精神状况

所决定的社会文化基调也具有一种不可抑制的开拓、创新精神蕴含其中。万里绵延的秦长城,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的阿房宫,气势磅礴、规模浩大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水域总面积超过

北京颐和园五倍的长安昆明池,“苞括宇宙,总览人物”的汉赋,以百科全书式的恢宏眼光编纂

历史的《史记》等等,无不是秦汉时期产生出来的辉煌文化成果。

强大统一的帝国需要有统一的思想文化与之相适应,因董仲舒向汉武帝的建议,儒学思想

被定为一尊。与秦始皇焚书坑儒、独尊法家的强硬专制做法不同,董仲舒建议汉朝统治者独尊

倡导仁义之说的儒学。从此之后,有关儒学的经典之学“经学”成为历代统治者的官方哲学。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经学成为一以贯之的学术之根本。“经”本来是孔子所整理的上古文化典

籍,即《周易》《尚书》《诗经》《礼》《乐》《春秋》,总称“六经”,包括了古代的政治、历史、哲学、文

学、音乐、典章制度等丰富的文化内容。到了汉代,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

建议,“经”的地位大大提高。研究“六经”及儒家经典的学问被称作“经学”,是当时学术文化领

域中压倒一切的学问。

汉代由于经济发达,国力雄厚,文学事业也十分繁荣,代表汉代文学水平的是汉赋,司马相

如、扬雄是当时最大的辞赋家。汉代的诗歌也很有成就,不仅有反映人民现实生活、抒发广大

民众真情实感的乐府民歌,而且有一批文学之士,直接继承了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生动真切

地反映了战乱时代的社会状况,表现了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风格慷慨悲凉,语言自然清新。

·14·

中华传统文化国学名榜 高中版

第18页

汉代的艺术成就也比春秋战国时代进了一大步,特别在绘画、雕刻、书法上成绩显著,如王延寿

赋诵的鲁灵芝殿的壁画、霍去病冢前的石雕和钟繇的隶书,堪称一代之精华。汉代科学技术也

很发达,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和候风仪,特别是地动仪可以预报地震,这在中国科学史上

是一项伟大的贡献。

秦汉时期各种统一文化的措施,固然以强化专制君主集权政治为目的,同时也有力地增进

了秦汉帝国版图内各区域人们在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乃至文化心理上的共同性,从而为中华文

化共同体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汉末的董卓之乱,导致了汉王朝的瓦解,中国历史进入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与战乱时

期。由于分裂割据,政权林立,大一统时代思想上的专制主义有所放松,源于先秦的诸子学说

在某种程度上又复兴了,道家、法家学说更是活跃,有人把这一时代誉为先秦以后又一个“百家

争鸣”时代。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社会苦难、政治混乱的时代,但也是士人精神较为自由解放的时

代。这一时代中国文化一度呈现出繁荣活泼的气象,儒学衰微,玄风蔚然。玄学是道家和儒家

融合而出现的一种文化思潮,因士大夫对两汉经学的烦琐学风、谶纬神学的怪诞浅薄,以及三

纲五常的陈词滥调普遍感到厌倦,于是转而寻找新的“安身立命”之地,醉心于形而上的哲学论

辩。这种论辩犹如后代的沙龙,风雅名士如嵇康、阮籍等“竹林七贤”聚在一起,谈论玄道,当时

人称之为“清谈”或“玄谈”。士人谈的是老庄,言的是虚无,理性的思辨空前活跃。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人民生命得不到保障,人人皆有“忧生之虞”,许多人欲求长生。

于是,以求仙长生为宗旨的道教便滋生起来。道教起于汉代,到南北朝时已规模大成,成为当

时能与儒、佛抗衡的一大宗教流派。这一时期由于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基本上奠定了隋唐以后

儒、佛、道三家并立的文化格局。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由于边疆少数民族入住中原,与广大汉族人民逐渐融合,在文化上也

表现出多民族交融的特点。如在制度上出现了均田制、府兵制等,在文学、绘画、音乐、服饰、饮

食及社会生活各方面也都受到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文化上的开放是这时期文化发展的重要

特点。佛教原是外来宗教,它的传入改变了两汉以来封建文化的单一封闭状态,使中国文化吸

收了外来文化的营养,在文化各个领域都呈现出丰富多姿的新面貌。如石窟艺术,各种莲花纹

装饰的建筑物,大莲花尊的青瓷等,都是这一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佛教教义的传播对中

国哲学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同时,建寺院、造石窟,佛像的雕刻、寺院的壁画对中国艺术的

发展也具有巨大的影响。

四、隋唐一宋元时期

隋唐至宋元时代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鼎盛期。公元589年,隋文帝统一南北,结束了数

百年来社会动乱、南北对峙的局面。此后,隋王朝和代之而起的唐王朝积极经营边疆少数民族

地区,拓展疆域,形成了国土空前辽阔的、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这一时期的文化发展,可以

说充满一种无所畏惧、无所顾虑的兼容并蓄的宏大气派。宋代虽长期与辽、西夏、金等游牧民

族政权对峙,为外患所困扰,总体经济实力依然持续上升,加及南北文化合流,各民族之间的文

化交流日益加强和密切,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也更加扩大。

·15·

绪论

第19页

在文化政策上,唐文化以博大的胸襟广为吸收外域文化。南亚的佛学、历法、医学、语言

学、音乐、美术,中亚的音乐、舞蹈,西亚和西方世界的祆(xiān)教、景教、摩尼教、伊斯兰教以及

医术、建筑艺术乃至马球运动等等,如同八面来风,从唐帝国开启的国门一拥而入。都城长安

则是那一时代中外文化汇聚的中心,一个具有盛大气象的世界性都市。

隋唐文化的恢宏气度,与地主阶级结构的深刻变化休戚相关。隋唐之际社会结构的巨大

变动,使门阀世族衰落,大批中下层士子由科举进入仕途,参与和掌握各级政权,从而在现实秩

序中突破了门阀世胄的垄断。此时登上中国文化舞台的庶族寒士是正在上升的世俗地主阶级

的精英分子,他们对自己的前途与未来充满自信,对社会倾注了满腔的热情,因而使唐代文化

具有一种明朗、高亢、奔放、热烈的时代气质。

国家的强盛和发达,使当时的知识分子充满着时代的豪迈感和创造激情。唐朝诗歌创作

达到了我国古典诗歌的高峰。学者闻一多说:“一般人爱说唐诗,我欲要讲‘诗唐’。诗唐者,诗

的唐朝也。”清朝康熙年间编成的《全唐诗》,辑录唐诗48900多首,作者达2200余人。其数量

之众多,内容之丰富,风格流派之多样,远远超出过去任何一个朝代。而且,诗歌创作在当时甚

至成为社会文化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全唐诗》《唐诗纪事》所载的作者,除帝王将相、官宦士

人外,还有大量的伶工、商贾、僧道、医卜、渔夫、樵子、歌妓和闺阁女子,这充分反映出唐诗创作

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正是在这丰厚、肥沃的文化土壤上,以李白、杜甫、自居易为代表的著名

诗人辈出,名篇佳作大量涌现,广为流传,有些还远播日本、朝鲜等邻国。这一被史家称为“唐

诗气象”的时代无疑在中国文化史上矗立了一座丰碑。宋元时期的文学成就则主要以宋词和

元曲为代表。元曲和唐诗、宋词一齐成为我国古代文学的三颗璀璨明珠。

唐宋书法、绘画艺术在中国文化史上均达到完善境地。书法方面以李阳冰为代表的篆书,

张旭、怀素为代表的草书,竞相争辉,而颜真卿、柳公权这两位书法宗师几乎将楷书的书法艺术

推向登峰造极的地步。宋代的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在书法上都有独到之处,俱有传世之

作。绘画方面,以“画圣”吴道子为代表的人物、动物画,不仅画法极为精妙,而且在笔法上出新

意于法度之中,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画的发展。王维的山水画则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赞

誉。唐代的人物画,宋代山水画的艺术成就都很高超。至于隋唐时以莫高窟为代表的壁画艺

术,其想象之丰富、画法之飘逸则更是令后人叹为观止。

唐宋史学也是成就斐然。自唐太宗开始,国家专设史馆,置史官修撰前代及本朝历史,由

宰相监修,确立了官修史书的中国古代史学传统。唐朝编撰《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

书》《隋书》《南史》《北史》8部史书,是“二十四史”的组成部分,可见唐朝正史编撰成绩之显著。

而刘知畿撰写的《史通》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历史学理论著作,对后世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宋代也建立了完备的修史机构和制度,并对私人著史多加鼓励。《资治通鉴》原系司马光私家

著述,《续资治通鉴长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三朝北盟会编》等均是私家修史的佼佼者,极大

地保存了丰富的史料。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由忽必烈所建立的横跨欧亚陆的蒙元帝国,不仅使中国版图空前

扩大,而且使古代中国的西部和北部边界实际上处于一种开放状态。于是,一方面,指南针、印

刷术、火药武器等当时科技文化最杰出的成就不断向世界传播,而且中国的历法、数学、瓷器、

·16·

中华传统文化国学名榜 高中版

第20页

茶叶、丝绸、绘画术、算盘等也通过不同途径,流传到俄罗斯、阿拉伯与欧洲各国,世界古代文化

总体面貌因此而更为辉煌灿烂。另一方面,国外的先进科技,尤其是当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

阿拉伯天文学、数学,也经开放的国门传入中国。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在发展中国传统天文学

的基础上,充分吸收阿拉伯天文学的成果,制定了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授时历》。可以

说,这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继唐代之后又一个对外开放、兼收并蓄的时代。

五、明清时期

自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的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经过

2000多年的发展,传统文化更加成熟,明清两代进入了文化的大总结时期。而政治上这一时

期君主专制集权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文化的钳制相当严酷。同时明清时期又为传统文化向

近现代文化的转型准备着条件。

明清两代进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总结性时期,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在图书典籍方面,明清统治者调动巨大的人力物力,对几千年浩如烟海的典籍文物

进行收集、钩沉、考证、辨析,编纂了大型类书《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大型字典《康熙字

典》、大型丛书《四库全书》等。其中的《永乐大典》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早、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

《康熙字典》是世界上最早的字数最多的字典,《四库全书》则是至今为止世界上页数最多的丛

书。显然,大型图书的编纂,不仅是传统文化成熟的象征,其本身也包含着文化大总结的意蕴。

其二,在古典科技方面,明清之际出现了一批科学技术巨著。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在

药物学和植物分类方面达到了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潘季驯的《河防一览》,作为一部治理黄河

的专书,总结了我国历代治河经验;徐光启的《农政全书》,记载了我国自古以来的农学理论,总

结了元、明两代劳动者的农业生产经验,还介绍了欧洲的农田水利技术,成为我国古代最完备

的一部农学著作;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记录了明末清初的生产新技术,是一部称誉海内外的

工艺学百科全书。此外,徐弘祖的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方以智的自然科学专著《物理小识》

等,都代表着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晚期的最高科学文化成就。

其三,在学术文化方面,出现了朴学的兴起。清代乾隆、嘉庆时期的学者对中国古代文献

典籍展开了大规模的整理与考据,他们主张学问重史实依据,解经由文字入手,以音韵通训诂,

以训诂通义理。朴学家以纯学术的态度和方法考订整理出儒学经典的本来意义和真实面目,

抖落了自汉唐至宋明附加在儒学经典上的种种纲常伦理说教。这与清代文化的高度成熟关系

密切。因它鼎盛于清代乾嘉时期,也称为“乾嘉朴学”。对于中国传统学术文化的绵延不辍以

及向前推进来说,乾嘉朴学无疑做出了不可抹煞的学术贡献。

明清时期,统治阶级极力推行文化专制主义政策,大兴文字狱。明太祖朱元璋出身微贱,

曾削发为僧,他对于文章、奏议、贺表中出现与“僧”、“贱”等音近的文字,近乎病态地敏感,总疑

心作者是在隐喻、挖苦、攻击自己,必斩之而后快,由此酿成无数冤案。清代文字狱更在明代之

上,冤案迭兴。康熙年间,庄廷 修撰《明书辑略》,以南明作正统,被视为大逆不道。庄廷 被

掘坟戮尸,其父死狱中,其弟及子孙,年15岁以上者均处斩,妻女发配为奴,株连被杀的名士

220余人。乾隆年间,礼部尚书沈德潜作诗《咏黑牡丹》云:“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被认定

为影射满清以异族夺朱明皇位,剖棺锉尸,全家被戮。

·17·

绪论

第21页

在君主专制的高压之下,明清时期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潮。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

炎武、王夫之,以及颜元、戴震等人,从不同侧面与封建社会晚期的正宗文化程朱理学展开论

战,有的批判锋芒直指专制君主。如黄宗羲著《明夷待访录》,总结明亡教训,抨击君主专制,并

且主张政治、经济、法律的全面改革,许多方案还带有民主色彩。黄宗羲大声疾呼:“为天下之

大害者,君而已矣。”君主的罪过在于“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

这种批判君主独裁的思想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性。

随着封建制度走向衰落和西方列强的入侵,西学东渐,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其背后已然隐藏文化衰落的危机。这个危机的根源除了日益加剧的文化专制政策外,就文化

自身的发展规律而论,更主要的还在于明清统治者的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在几千年的历史发

展中,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古老而悠久的文明,它曾以自己宽容的气魄接纳并消融了周

边民族文化乃至印度的佛教文化,从而形成了生生不息、千古不绝的文化长河。也正因为如

此,中国的帝王和士大夫们不自觉地养成了一种历史文化的优越感。他们称周边少数民族为

“东夷”“西戎”“南蛮”和“北狄”,视其为野蛮落后的民族。即便是航海东来的西方殖民者,也难

免落个“西夷”的蔑称。在鸦片战争之前,上至皇帝,下至庶民,人们对世界的无知程度是令人

吃惊的。明末传教士利玛窦以亲身经历对中国人尤其是士大夫的心态作过如下描述:“他们不

知道地球的大小而又夜郎自大,所以中国人认为所有各国中只有中国值得称羡。就国家的伟

大,政治制度和学术名气而论,他们不仅把所有别的民族都看成是野蛮人,而且看成是没有理

性的动物。在他们看来,世上没有其他地方的国王、朝代或者文化是值得夸耀的。”

正是在这样一种文化意识的背景之下,专制没落的清王朝把国门给关闭了。闭关自守与

虚骄自大是一对孪生兄弟。当明清统治者驱逐传教士,封关锁国,陶醉于唯我华夏独尊的优越

感时,西方已在进行着引起世界面貌根本改观的工业革命。古老而庞大的农业古国中国成为

西方列强眼中最好的商品倾销地和原料生产地。于是,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终于使西方

列强以其坚船利炮把中国推向了一个新的时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也由此进入了一个衰落、

蜕变与新生并存的历史发展阶段。

·18·

中华传统文化国学名榜 高中版

第22页

《史记·五帝本纪》(节选)

◆导读???

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3000多

年的历史,共130篇,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帝本纪》是《史记》的

第一篇,记载的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等的事迹,同时也记录了当时部落之间频繁的战争,

部落联盟首领实行禅让,远古初民战猛兽、治洪水、开良田、种嘉谷、观测天文、推算历法、谱制

音乐舞蹈等多方面的情况。这些虽为传说,但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地下文物的发掘来看,

有些记载亦属言之有征,它为我们了解和研究远古社会,提供了某些线索或信息。

黄帝者,少典之子① ,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② ,幼而徇齐③ ,长而敦敏④ ,

成而聪明⑤ 。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⑥ 。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

戈,以征不享⑦ 。诸侯咸来宾从⑧ 。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

轩辕乃修德振兵⑨ ,治五气⑩ ,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 虎???,以与炎帝战于阪

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

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

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

……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

黄帝居于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

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

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

◆注释???

①少典:国名。当时的所谓“国”,实际上只是一个部族集团。②弱:年幼。③徇齐:通“迅

疾”,机灵的意思。④敦:诚实。敏:勤劳敏捷。⑤聪明:见闻广博,明辨是非。⑥神农氏:传说

中的古代帝王之一,因他教民耕种,故称神农氏。一说神农氏即炎帝。世衰:指神农氏的后代

衰败了。⑦不享:不朝贡的诸侯。⑧宾从:归顺。⑨振兵:训练军队。⑩五气:五行之气。古代

以五行配四时,春为木,夏为火,季夏为土,秋为金,冬为水。???蓺:种植。五种:指黍(黄米)、稷

(小米)、稻、麦、菽(豆)等谷物。???度四方:规划丈量四方的土地。???罴(pí):熊的一种。貔

(pí)貅(xiū):虎一类的猛兽。 (chū):一种虎属猛兽。???得姓:姓是表明家族系统的称号。得

姓,是指由子孙繁衍发展成了独立氏族。??? 嫘(léi)祖:传说她发明养蚕。??? 颛(zhuān)顼

(xū):传说中的古代部族首领名。

·19·

绪论

第23页

◆译文???

黄帝是少典部族的子孙,姓公孙,名轩辕。他一出生,就很有灵性,不久就会说话,幼年时

聪明机敏,成年后睿智通达。

轩辕时代,炎帝神农氏的势力已经衰微,诸侯间互相攻战,残害百姓,而神农氏无力征讨他

们。轩辕习兵练武,征讨那些不来朝贡的诸侯,于是四方诸侯都来臣服。蚩尤在各诸侯中最为

凶暴,当时还没有力量去讨伐他。炎帝准备侵犯诸侯,致使诸侯都归属于轩辕。于是轩辕修行

德业,整顿军旅,研究四时节气变化,种植五谷,安抚百姓,丈量四方的土地,训练熊、罴、貔、貅、

、虎等猛兽,与炎帝在阪泉的郊野交战,三度交战,才征服炎帝,完成了壮志。蚩尤发动叛乱,

不听从黄帝的命令。于是黄帝征调诸侯的军队,与蚩尤大战于涿鹿的郊野,生擒蚩尤,并把他

杀死。诸侯尊奉轩辕为天子,取代神农氏,这就是黄帝。天下有不顺从命令的,黄帝便去征伐,

平定之后就离去。一路上凿山开道,没有在哪里安定地居住过。

……他做天子时,有土这种属性的祥瑞征兆,土色黄,所以称为黄帝。

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得到了姓的只有十四个。

黄帝居住在轩辕山,娶西陵氏的女儿为妻,这就是嫘祖。嫘祖生了两个儿子,他们的后代

都曾领有天下:一个叫玄嚣,也就是青阳,青阳被封为诸侯,降居在江水;另一个叫昌意,也被封

为诸侯,降居在若水。昌意娶了蜀山氏的女儿昌仆为妻,生下高阳,高阳有圣人的品德。黄帝

死后,葬于桥山,他的孙予,也就是昌意的儿子高阳继承帝位,即颛顼帝。

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静渊以有谋① ,疏通而知事②

;养材以任地③ ,载时

以象天④ ,依鬼神以制义⑤ ,治气以教化⑥ ,絜诚以祭祀。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阯,西至于流沙,

东至于蟠木。动静之物⑦ ,大小之神⑧ ,日月所照,莫不砥属。

帝颛顼生子曰穷蝉。颛顼崩⑨ ,而玄嚣之孙高辛立,是为帝喾⑩ 。

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高辛父曰 极, 极父曰玄嚣,玄嚣父曰黄帝。自玄嚣与

极皆不得在位,至高辛即帝位。高辛于颛顼为族子???。

……

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勋。娶 訾氏女???,生挚。帝喾崩,而挚代立。帝挚立,不善,而弟

放勋立,是为帝尧。

◆注释???

①静渊:镇定深沉。②疏通:通达,有远见。③养材:养育材物,如栽培五谷、树木。任地:

发挥土地的作用。④载时以象天:按季节行事来顺应自然。⑤制义:制定礼义。⑥治气以教

化:用教化来治理人民的气质与风俗。⑦动静之物:指动物与植物。⑧大小之神:大小神祗。

大神指四岳(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和四渎(长江、黄河、淮河、济水)等名山大川之神,小神指

小山小河之神。⑨崩:古代帝王之死称“崩”。⑩帝喾(kù):姓姬,喾是名。上古五帝之一,黄帝

的曾孙。???族子:侄子。??? (jū)訾(zī):部落名。

◆译文???

帝颛顼高阳,是黄帝的孙子,昌意的儿子。他沉稳机智,通达而知事理。他种植各种庄稼

以充分利用地力,推算四时节令以顺应天时,依顺鬼神以制定礼义,理顺四时五行之气以教化

万民,洁净身心以祭祀。他往北到过幽陵,往南到过交阯,往西到过流沙,往东到过蟠木。各种

动物植物,大神小神,凡是日月照临的地方,没有不归服的。

·20·

中华传统文化国学名榜 高中版

第24页

颛顼帝生的儿子叫穷蝉。颛顼死后,玄嚣的孙子高辛即位,这就是帝喾。

帝喾高辛,是黄帝的曾孙。高辛的父亲叫 极, 极的父亲叫玄嚣,玄嚣的父亲就是黄帝。

玄嚣和 极都没有继承帝位,只有高辛继承帝位。高辛是颛顼的侄子。

……

帝喾娶陈锋氏的女儿,生了放勋。娶 訾氏的女儿,生了挚。帝喾死后,挚继承帝位。帝

挚登位后,没有做什么好事,于是弟弟放勋登位。这就是帝尧。

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① 。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黄收

纯衣② ,彤车乘白马。能明驯德,以亲九族③ 。九族既睦,便章百姓④ 。百姓昭明,合和万国⑤ 。

……

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⑥ ,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尧辟位凡二十八年而

崩⑦ 。百姓悲哀,如丧父母。三年,四方莫举乐,以思尧。尧知子丹朱之不肖⑧ ,不足授天下,于

是乃权授舜⑨ 。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⑩

;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

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尧崩,三年之丧毕,舜让辟丹朱于南河之南。诸侯

朝觐者不之丹朱而之舜???,狱讼者不之丹朱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丹朱而讴歌舜???。舜曰:“天

也!”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是为帝舜。

◆注释???

①知:同“智”。②黄收:黄色的帽子。收,古代的一种帽子,夏朝把冕称为收。纯衣:黑色

衣服。③九族:指上至高祖下至玄孙的同族九代人。④便章:即“辨章”,辨明。⑤合和:和睦。

⑥老:年老告退。⑦辟位:退位。辟,同“避”。⑧不肖:不贤,不成才。⑨权:权且,姑且。⑩病:

害,这里有不利、遭殃的意思。???终:最终,毕竟。???朝觐:诸侯朝见天子,春天朝见叫朝,秋天

朝见叫觐。???狱讼:打官司,犯口舌。???讴歌者:指歌功颂德的人。???践:登临。

◆译文???

帝尧,就是放勋。他仁德广厚,满有智慧。接近他,就像太阳一样温暖人心;仰望他,就像

云彩一般覆润大地。他富有而不骄纵,显贵而不惰慢。他戴的是黄色冠冕,穿的是黑色衣裳,

乘红色车,驾白色马。他能弘扬顺从的美德,以敦厚亲睦九族,又明确划分百官的职责。于是

百官的治绩卓著,也团结了天下诸侯。

……

尧在位七十年得到舜,又过二十年因年老而退位,令舜代行天子之职,把舜推荐给上天。

尧让出帝位二十八年后逝世。百姓悲伤哀痛,如同死了生身父母一般。三年之内,天下不奏

乐,以表示对尧的怀念。尧知道自己的儿子丹朱没有贤德,不能传位给他,因此采取权变措施

禅位给舜。禅位给舜,天下百姓都得益,只是丹朱痛苦;传位给丹朱,全天下便都痛苦,只是丹

朱得到好处。尧说:“我总不能让天下人受害而只让一人得利。”最终还是把天下传给了舜。尧

逝世后,三年服丧完毕,舜把帝位让给丹朱,自己躲到了南河的南岸。但诸侯前来朝见舜而不

去朝见丹朱,打官司的也不去找丹朱却来找舜,歌颂功德的不歌颂丹朱却来歌颂舜。舜说:“这

是天意呀!”于是回到都城登上了天子之位,这就是帝舜。

·21·

绪论

第25页

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

曰穷蝉,穷蝉父曰帝颛顼,颛顼父曰昌意,以至舜七世矣。自从穷蝉以至帝舜,皆微为庶人① 。

舜父瞽叟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瞽叟爱后妻子,常欲杀舜,舜避逃;及有

小过,则受罪。顺事父及后母与弟,日以笃谨,匪有解② 。

舜,冀州之人也。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③ ,就时于负夏④ 。舜父瞽叟

顽,母嚚⑤ ,弟象傲,皆欲杀舜。舜顺适不失子道,兄弟孝慈。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在侧。

舜年二十以孝闻。三十而帝尧问可用者,四岳咸荐虞舜,曰可。于是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

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舜居妫汭⑥ ,内行弥谨。尧二女不敢以贵骄事舜亲戚,甚有妇道。

尧九男皆益笃。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⑦

;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⑧

;陶河滨,河滨器皆不

苦窳⑨ 。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尧乃赐舜 衣与琴⑩ ,为筑仓廪???,予牛羊。瞽

叟尚复欲杀之,使舜上涂廪,瞽叟从下纵火焚廪。舜乃以两笠自扞而下???,去,得不死。后瞽叟

又使舜穿井,舜穿井为匿空???,旁出???。舜既入深,瞽叟与象共下土实井,舜从匿空出,去。瞽

叟、象喜,以舜为已死。象曰:“本谋者象。”象与其父母分,于是曰:“舜妻尧二女与琴,象取之。

牛羊、仓廪予父母。”象乃止舜宫居,鼓其琴。舜往见之。象鄂不怿???,曰:“我思舜正郁陶??? !”舜

曰:“然,尔其庶矣!”舜复事瞽叟爱弟弥谨。于是尧乃试舜五典、百官,皆治。

……

◆注释???

①微:卑微,指地位低下。庶人:平民。②匪:没有,不。解:同“懈”,怠慢。③什器:指家用

器物。什,杂,多种。④就时:逐时,乘时,指乘时逐利,即经商做买卖。⑤嚚(yín):愚蠢而顽

固。⑥妫(guī)汭(ruì):水名,妫汭水在山西省永济市南历山(今首阳山)。⑦畔:田界。⑧居:

住处,这里指捕鱼时便于站脚的地方。⑨苦窳(yǔ):粗劣。⑩ (chī)衣:细葛布制成的衣服。

???仓廪:盛放粮食的仓库。???扞(hàn):保护。???匿空:暗孔,暗道。???旁出:从一侧通向外面。

???鄂:通“愕”,吃惊。???郁陶:郁闷不快的样子。

◆译文???

虞舜,名重华。他的父亲人称瞽叟,瞽叟的父亲名叫桥牛,桥牛的父亲名叫句望,句望的父

亲名叫敬康,敬康的父亲名叫穷蝉,穷蝉的父亲就是帝颛顼,颛顼的父亲名叫昌意,到舜已经七

代了。从穷蝉一直到帝舜,都卑微,只是普通百姓。

舜的父亲瞽叟是个瞎子,舜的生母死后,瞽叟又续娶而生下了象,象狂傲骄纵。瞽叟喜欢

后妻的儿子,常常想把舜杀掉,舜每次都躲过了;如果有点小错儿,就会遭到重罚。舜很恭顺地

侍奉父亲、后母及后母弟,天天忠诚小心,从不懈怠。

舜是冀州人。舜曾经在历山耕过田,在雷泽打过鱼,在黄河岸边做过陶器,在寿丘做过各

种家用器物,在负夏做过买卖。舜的父亲瞽叟心不向善,母亲愚蠢顽固,弟弟象狂傲骄纵,他们

都想杀掉舜。舜却恭顺地行事,从不违背为子之道,友爱兄弟,孝顺父母。他们想杀掉他的时

候,就找不到他;而有事要找他的时候,他又总是侍候在身旁。

舜二十岁时因为孝顺出了名。三十岁时,尧帝问谁可以治理天下,四岳全都推荐虞舜。于

是尧把两个女儿嫁给了舜来观察他内在的修养,让九个儿子和他共处来观察他的外在表现。

舜居住在妫水岸边,他在家里做事更加谨慎。尧的两个女儿不敢因为自己出身高贵而傲慢地

·22·

中华传统文化国学名榜 高中版

第26页

对待舜的亲人,很合妇道。尧的九个儿子也更加笃诚忠厚。舜在历山耕作,历山人都为田界而

互相谦让;在雷泽捕鱼,雷泽的人都互相推让便于捕鱼的地方;在黄河岸边制作陶器,那里出产

的陶器都不粗制滥造。一年的功夫,舜住的地方就成为一个村落,二年就成为一个小城邑,三

年就变成大城市了。见了这些,尧就赐给舜一套细葛布衣服,给他一张琴,为他建造仓库,还赐

给他牛和羊。瞽叟还想杀他,让舜到廪房顶上去涂泥,自己却从下面放火焚烧。舜用两个斗笠

护着自己,像长了翅膀一样跳下来逃走,才得以不死。后来瞽叟又让舜挖井,舜挖井的时候,在

侧壁凿出一条暗道通向外边。舜挖到深处,瞽叟和象一起往井里填土,舜从旁边的暗道出逃

了。瞽叟和象很高兴,以为舜已经死了。象说:“出主意的是我。”象跟他的父母一起瓜分舜的

财产,说:“舜娶过来尧的两个女儿,还有尧赐给他的琴,我都要了。牛羊和谷仓都归父母吧。”

象就在舜的屋室居住,弹着舜的琴。舜回来后去看望他,象非常惊愕,继而又摆出闷闷不乐的

样子,说:“我正在想念你呢,正想得伤心难过呢!”舜说:“是啊,对于兄弟情义,你做得真是好

啊!”舜还像以前一样侍奉父母,友爱兄弟,而且更加恭谨。这样,尧就试用舜推行五教和担任

各种官职考察他,舜在各方面都治理得很好。

……

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① ,以章明德② 。故黄帝为有熊,帝颛顼为高阳,帝喾为

高辛,帝尧为陶唐,帝舜为有虞。帝禹为夏后而别氏③ ,姓姒氏。契为商,姓子氏。弃为周,姓

姬氏。

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④ 。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⑤ ,荐

绅先生难言之⑥ 。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⑦ ,儒者或不传。余尝西至空桐,北过

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

文者近是⑧ 。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⑨ ,顾弟弗深考⑩ ,其所表见

皆不虚。《书》缺有闲矣,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

也???。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

◆注释???

①同姓:同出一姓,都是少典氏的后代。国号:指封为诸侯时各有不同的名号。②章:彰

明。明德:光明的德行。③别氏:另分出氏。上古“氏”与“姓”不同,姓为族号,氏本为姓的分

支,由于各分支散居各地,子孙繁衍,各分支的“氏”就成了新的族号。战国以后姓氏合一,通称

为姓。④尚:久远。⑤雅驯:合乎规范,典范。驯,通“训”,典范。⑥荐绅:同“缙绅”,本指有官

位的人,这里指读书人。⑦《宰予问五帝德》《帝系姓》:都是《大戴礼记》和《孔子家语》的篇名。

两部书都不是儒家的正统经典,所以儒生们多不传习。⑧古文:指古文经籍。汉代称当通行的

隶书为今文,凡用隶书抄录的经书就叫今文经;称春秋战国文字(篆文)为古文,凡用篆文抄录

的经书就叫古文经。⑨发明:阐发,阐明。章:彰明,明了。⑩顾弟:不过,只是。???轶:散失,这

里指逸事,即当时所见《尚书》没有记载的事。???固:本来,一定。???论次:论定次第,评议编次。

◆译文???

从黄帝至舜、禹都是同姓,但国号不同,以便显示各自的美德。黄帝的号是有熊,颛顼帝的

号是高阳,帝喾的号是高辛,尧帝的号是陶唐,舜帝的号是有虞。禹帝的号是夏后,却另有姓

氏,姓姒。契是商的始祖,姓子。弃是周的始祖,姓姬。

·23·

绪论

第27页

太史公说:“读书的人常称道五帝,由来已久了。但是《尚书》只记载尧以后的事情,诸子百

家虽然都提到黄帝,但记述往往并不准确,文字也不典雅,士大夫们也很难说清楚。孔子传下

来的《宰予问五帝德》和《帝系姓》两篇,一般儒者以为并不是孔子的话,因而也就不加传授。我

曾经西到空桐,北过涿鹿,东抵大海,南边泛舟于长江、淮河,所到之处年长者都称赞黄帝、尧、

舜,风俗教化却不相同。大体说来,以不背离古代文字记录的说法比较接近史实。我阅读《春

秋》《国语》,它们对《五帝德》和《帝系姓》的阐发是很明白的,只是儒生通常都不去深刻地考究。

从表面显示的资料来看,《五帝德》和《帝系姓》反映的情况基本属实。《尚书》早就残缺不全,它

所遗佚的内容时常见于其他记载。若不好学深思,从内心进行领悟事情的真相,很难向浅见寡

闻的人解说清楚。我把五帝的资料综合起来,加以论定编排,选择其中记载正确的内容,写成

《五帝本纪》,作为全书的开端。

◆思维导图??????

◆考点直击??????

1.注重以文化人,引导考生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让考生在解题作答

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渐染,从而丰盈其精神世界。

2.注重守正出新,力求通过一种稳中求变的方式考查考生的能力水平。史传文、纪事本末体、

杂史、别史、诸子散文等都纳入了高考文言文选材范围,既有单一文本,又有复合文本,选文

呈现出表达方式和组合方式的多元化追求。文言断句题由客观选择变为自主断句,可防止

考生利用技巧作答。

3.注重教考衔接,有意识地将文言材料与教材中同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进行比较,重视平时语

文学习的积累和运用,有效地指导了语文的学习和备考工作。

·24·

中华传统文化国学名榜 高中版

第28页

◆例题指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真题文本 读文示范

材料一 襄子① 围∙

于晋阳中,出围,赏有功者五人,高

赫为赏首。张孟谈曰:“晋阳之事,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

也?”襄子曰:“晋阳之事,寡人国家危,社稷殆矣。吾群臣无

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仲尼闻

之,曰:“善赏哉,襄子! 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敢失礼

矣。”或曰:仲尼不知善赏矣。夫善赏罚者,百官不敢侵职,

群臣不敢失礼。上设其法,而下无奸诈之心。如此,则可谓

善赏罚矣。襄子有君臣亲之泽,操令行禁止之法,而犹有骄

侮之臣,是襄子失罚也。为人臣者,乘事而有功则赏。今赫

仅不骄侮,而襄子赏之,是失赏也。故曰:仲尼不知善赏。

(摘自《韩非子·难一》,有删改)

材料二 陈人有武臣,谓子鲋② 曰:“韩子立法,其所以

异夫子之论者纷如也。予每探其意而校其事,持久历远,遏

奸劝∙

善,韩氏未必非,孔氏未必得也。若韩非者,亦当世之

圣人也。”子鲋曰:“今世人有言高者必以极天为称,言下者

必以深渊为名。好事而穿凿者,必言经以自辅,援圣以自

贤,欲以取信于群愚而度其说也。若诸子之书,其义皆然。

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武臣曰:“诺。”子鲋曰:

“乃者赵、韩共并知氏,赵襄子之行赏,先加具臣∙∙

而后有功。

韩非书云夫子善之引以张本然后难之岂有不似哉?

???????????????????????????

然实诈

也。何以明其然? 昔我先君以春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

卒,至二十七年荀瑶与韩、赵、魏伐郑,遇陈恒而还,是时夫

子卒已十一年矣,而晋四卿皆在也。后悼公十四年,知氏乃

亡。此先后甚远,而韩非公称之,曾无怍意。是则世多好事

之徒,皆非之罪也。故吾以是默口于小道,塞耳于诸子久

矣。而子立尺表以度天,植寸指以测渊,矇大道而不悟,信

诬说∙∙

以疑圣,殆非所望也。”

(摘自《孔丛子·答问》,有删改)

[注] ①襄子:赵襄子。春秋末年,知、赵、韩、魏四家

把持晋国国政,称“晋四卿”。晋阳之战,知氏(荀瑶)联合

韩、魏攻赵,反被赵襄子联合韩、魏灭杀。②子鲋:即孔鲋,

孔子八世孙。

第一步:聚焦信息,以“题”悟意

捕捉有效信息是解读文言

文的关键。文言概述题的四个

选项,是捕捉有效信息的重要

渠道。先读一下概括分析题的

四个选项,将每个选项中的每

句话在原文中找到对应之处,

通过比对,可以破解一些难懂

的字词,快速疏通文义。

第二步:梳理内容,以“文”会意

1.知人

材料一主要人物:赵襄子、

孔子、韩非子

材 料 二 主 要 人 物:武 臣、

子鲋

2.明事

材料一:晋阳解围后,赵襄

子奖励大臣高赫。孔子认为赵

襄子善于行赏,韩非子则认为

孔子不知善赏。

材料二:武臣认为 在 遏 奸

劝善方面,韩非不一定就不对,

孔子也不一定就合理,韩非也

可以称得上是当世圣人。子鲋

以事实证据批驳了韩非,痛斥

了武臣。

3.辨理

两则材料分别选自《韩非

子·难一》和《孔丛子·答问》。

两则材料在内容上紧密关联,

聚焦于“赏罚”问题,展现了法

家和儒家主张的差异以及两家

立论驳论的交锋,两则材料之

间形成一种张力。

·25·

绪论

第29页

◆热考题型??????

1.(自主断句)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

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韩非书 A云夫子B善之C引 D以张本E然F后难之 G岂有 H 不似哉?

2.(文言词语)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围,指被围困,“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的“举”表示被选拔,两者用法相同。

B.劝,指鼓励、劝勉,与《兼爱》“不可以不劝爱人”中的“劝”词义不相同。

C.具臣,文中与“有功”相对,是指没有功劳的一般人臣,具体就是指高赫。

D.诬说,指没有事实依据的胡说妄言,与现在所说的“诬蔑之辞”并不一样。

3.(文意概述)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主上设置有关法令,令行禁止,群臣不敢越职侵权,也没有了奸诈之心,他们履职行事,有

了功劳就能得到赏赐,韩非认为这样才叫“善赏罚”。

B.在武臣看来,韩非与孔子观点不同的地方很多,在遏奸劝善等方面,韩非不一定就不对,

孔子也不一定就合理,韩非也可以称得上是当世圣人。

C.世人说到高必定会以上天作比,说到低必定会以深渊作比,他们常通过引经据典、援用圣

贤来成就自己,使自己更加贤能,以争取民众的信任。

D.子鲋对韩非之类的诸子学说闭口不言,充耳不闻,而武臣却深信不疑,进而怀疑圣人,子

鲋对此深感失望,认为武臣是见识短浅,不明大道。

4.(文言翻译)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

译文:

(2)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

译文:

5.(概括信息)子鲋用以批驳韩非的事实依据是什么?

·26·

中华传统文化国学名榜 高中版

第30页

第一章 高考中的古代文化常识

我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特色独具,内涵十分

丰富。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下发的《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

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教试中心函〔2016〕179号),语文

科目中“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

化常识”的考查内容。为了提高中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认

知能力,编者对浩如烟海的古代文化常识进行了取舍与整

理,便于中学生学习与掌握。

第31页

姓名称谓

一、人称姓名

1.直称姓名

(1)用于自称。例如:

庐陵文天祥 ∙∙∙

自序其诗。(《<指南录>后序》)

(2)用于所厌恶、所轻视的人。例如:

不幸吕师孟∙∙∙

构恶于前,贾余庆 ∙∙∙

献谄于后。(《<指南录>后序》)

(3)用于介绍,为人作传。例如:

柳敬亭 ∙∙∙

者,扬之泰州人。(《柳敬亭传》)

(4)尊者对卑者称名。例如:

求∙

,尔何如? (《论语》)

(5)在尊者面前,卑者互称用名。例如:

夫子何哂由∙

也? (《论语》)

2.称字、号、谥号、斋名

这种情况是称呼者出于对被称呼者的礼貌和尊敬。

(1)称字。例如:

东阳马生君则∙∙

,在太学已二年。(《送东阳马生序》)

(2)称号。例如:

五人者,盖当蓼洲∙∙

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

(3)称谥号。例如:

乡先辈左忠毅∙∙

公视学京畿。(《左忠毅公逸事》)

(4)称斋名。例如:

蒲松龄为“聊斋∙∙

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 ∙∙∙

主人”。

3.称官名、爵名

(1)称官名。例如:

后人称杜甫为“杜工部∙∙∙

”,称韩愈为“韩吏部∙∙∙

”。

(2)称爵名。例如:

宁南∙∙

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

。(《柳敬亭传》)

4.称籍贯

例如:今南海∙∙

之生死未可卜。(“南海”代指康有为)(《谭嗣同传》)

5.称郡望

例如:唐代诗人韩愈系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自谓郡望昌黎,世人遂称其为“韩

昌黎∙∙

”。

·28·

中华传统文化国学名榜 高中版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翻页的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