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册|中国煤炭学会2023年学术大会暨成立六十周年纪念大会

发布时间:2023-11-23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手册|中国煤炭学会2023年学术大会暨成立六十周年纪念大会

[ 1 [大会主题学术引领 扬帆再起甲子征程 融合创新 科技兴煤自立自强时间、地点时间:11 月 25 日地点:国家会议中心(北京市朝阳区天辰东路 7 号)组织机构指导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主办单位:中国煤炭学会特别支持单位:山东能源集团、中国中煤能源集团、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山西能源学院、上海创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冀凯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单位: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山西省煤炭学会、山东煤炭学会、河南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煤矿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矿山建设与岩土工程专业委员会、碳中和科学与工程专业委员会、碳减排工程管理专业委员会、散装物料装载技术专业委员会、短壁机械化开采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协新技术开发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煤炭学会 2023 年学术年会暨成立六十周年纪念大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国家关于煤炭能源的重要指示方针,推动煤炭工业... [收起]
[展开]
手册|中国煤炭学会2023年学术大会暨成立六十周年纪念大会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2页

[ 1 [

大会主题

学术引领 扬帆再起甲子征程

融合创新 科技兴煤自立自强

时间、地点

时间:11 月 25 日

地点:国家会议中心(北京市朝阳区天辰东路 7 号)

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煤炭学会

特别支持单位:山东能源集团、中国中煤能源集团、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

限公司、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北

京)、中国矿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山西能源学院、上海创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冀凯装备制造股

份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山西省煤炭学会、山东煤炭学会、河南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

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煤炭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学术期刊工作委员会、煤矿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

矿山建设与岩土工程专业委员会、碳中和科学与工程专业委员会、碳减排工程管理专业委员会、散装

物料装载技术专业委员会、短壁机械化开采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协新技术开发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煤炭学会 2023 年学术年会

暨成立六十周年纪念大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国家关于煤炭能源的重要指示方针,推动煤炭工

业高质量发展,展示煤炭行业最新的科技成果,营造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搭建品牌化、国际化、

多学科、多层次、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平台,更好的为煤炭科技工作者服务,适逢学会成立

六十周年之际,中国煤炭学会于 2023 年 11 月 25 日在国家会议中心举办 2023 年学术年会

暨成立六十周年纪念大会。大会邀请煤炭行业领导、两院院士、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

高等院校等领导、专家学者、科研人员等全面展示各个专业学科研究成果,围绕关键核心技

术理论前沿,交流专业学科发展方向,打造煤炭行业科技工作者的学术盛宴。

第3页

[ 2 [

协办单位:国家能源集团、中国中煤能源集团、山东能源集团、陕西煤业化工集团、中国煤炭科工集

团、晋能控股集团、山西焦煤集团、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潞安化工集团、冀中能源集团、开滦集团、

河南能源集团、中国平煤神马集团、贵州能源集团、淮北矿业集团、淮河能源集团、皖北煤电集团、

徐矿集团、龙煤集团、川煤集团、陕西延长石油矿业公司、陕西省煤炭学会、安徽省煤炭学会、河南

省煤炭学会、江苏省煤炭学会、宁夏回族自治区煤炭学会、广西壮族自治区煤炭学会、重庆市矿山学

会、贵州省煤炭学会、河北省煤炭学会、江西省煤炭学会、湖南省煤炭学会、青海省煤炭学会、浙江

省煤炭学会、黑龙江省煤炭学会、双鸭山市煤炭学会、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太原理工大学、山西

能源学院、山东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重庆大学、贵州大学、华北科技学院、

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工程大学、湖南科技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煤炭学报》编辑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Technology》编辑部、《当代矿工》编辑部等。

第4页

[ 1 [

目 录

1.2023 年学术年会暨成立六十周年纪念大会 2

2.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论坛 4

2.1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论坛会议日程 5

2.2 重要嘉宾 6

3. 煤矿绿色安全智能系统开发论坛 12

3.1 煤矿绿色安全智能系统开发论坛会议日程 13

3.2 重要嘉宾 14

4. 矿山智能安全高效建设论坛 21

4.1 矿山智能安全高效建设论坛会议日程 22

4.2 重要嘉宾 23

5. 煤矿智能化与企业数字化转型论坛 29

5.1 煤矿智能化与企业数字化转型论坛会议日程 30

5.2 重要嘉宾 31

6. 碳减排工程管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碳减排路径与机制学术论坛 37

6.1 碳减排工程管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日程 38

6.2 碳减排路径与机制学术论坛会议日程 38

6.3 重要嘉宾 40

7. 碳中和科学与工程论坛 46

7.1 11 月 25 日论坛报告日程 47

7.2 11 月 26 日论坛报告日程 48

7.3 11 月 26 日论坛报告日程 49

7.4 重要嘉宾 50

8. 第七届煤炭青年科学家论坛 59

8.1 第七届煤炭青年科学家论坛会议日程 60

8.2 重要嘉宾 62

9. 科技期刊建设论坛 71

9.1 科技期刊建设论坛会议日程 72

9.2 重要嘉宾 73

10. 散装物料装载技术论坛 78

10.1 散装物料装载技术论坛会议日程 79

10.2 重要嘉宾 80

11. 短壁机械化论坛 83

11.1 短壁机械化论坛会议日程 84

11.2 重要嘉宾 85

12. 中国煤炭学会八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议程 88

第5页

[ 2 [

时 间:11 月 25 日 09:00—12:00

地 点:国家会议中心四层大会堂 B

主持人:王 蕾 中国煤炭学会秘书长

代表入场,播放宣传片;全体起立,奏唱国歌

主持人开场,介绍出席嘉宾

回顾学会发展历程与展望未来

刘 峰 中国煤炭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党委书记、理事长

颁发中国煤炭学会六十周年杰出贡献奖

中国科协领导致辞

罗 晖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兼国际合作部(港澳台办公室)部长(主任)

学会发起单位领导致辞

葛世荣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学会发起单位领导致辞

赵永峰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

企业代表单位领导致辞

李 伟 山东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省级煤炭学会代表单位领导致辞

陈党义 河南省煤炭学会理事长

兄弟学会代表单位领导致辞

史玉波 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

观看学会成立六十周年纪录片

学会老领导感言

张自劭 第四、第五届理事会副秘书长

学会老领导感言讲话

濮洪九 第五、第六届理事会理事长

学会老领导感言讲话

王显政 第七届理事会理事长

观看《六十华年》音乐短片

08:30-09:00

09:00-09:15

09:15-10:00

10:00-10:10

10:10-10:15

10:15-10:20

10:20-10:25

10:25-10:30

10:30-10:35

10:35-10:40

10:40-10:55

10:55-11:00

11:00-11:05

11:05-11:10

11:10-11:15

中国煤炭学会 2023 年学术年会开幕式

暨成立六十周年纪念大会

第6页

[ 3 [

颁奖仪式

颁发“煤炭青年科技奖”、“最美煤炭科技工作者”、“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

“决策咨询专家团队首席科学家”、“煤炭科技创新优秀单位和优秀个人”、“煤

炭行业科普教育基地及创建基地”、“煤炭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期刊”

等奖牌证书

2023 年学术年会开幕启动仪式

11:15-11:50

11:50-12:00

第7页

[ 4 [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论坛

一、时间、地点

1. 时间:11 月 25 日 14:00-17:50

2. 地点:北辰洲际酒店二层大宴会厅

二、组织架构

主办单位:山西省煤炭学会、山东煤炭学会

承办单位:山东能源集团、山西省煤炭学会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委员会

协办单位:山西煤炭产业千人智库、中国矿业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安徽理工大学、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晋能控股集团、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济宁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通用技术集团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煤液化气化及高效低碳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煤矿现代化》编辑部、

      大型煤气化及煤基新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三、会议主题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四、会议简介

本次论坛以 \"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 为主题,汇集来自煤炭行业学术界、产业界和政府机构的专家、研

究人员和从业人员,共同探讨煤炭智能高效精准分选、清洁高效燃烧与转化、新型煤化工、煤基新材料、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煤制新型化学品、煤气化燃料电池、煤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的新理论、新工艺、新技术以及重大工程等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会议旨在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

用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推动煤炭行业向清洁、绿色、高效、智能发展方向迈进。

五、会议日程

1. 主持人: 张建胜 清华大学教授 / 俄罗斯工程院、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

      彭雷祥 通用技术集团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

            徐 朗 中国矿业大学教授 / 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青年项目入选者

      周灵盈 山西省煤炭学会煤炭清洁委副秘书长

论坛主席: 康立勋 山西省煤炭学会理事长

       吴向前 山东煤炭学会理事长

2. 报告议程安排

第8页

[ 5 [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论坛会议日程

中国煤炭学会领导致辞

刘 峰 中国煤炭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

加强领域相关学科专业基础研究促进煤炭清洁高效转化技术开发

谢克昌 中国工程院院士

我国煤炭行业转型发展的技术路径

彭苏萍 中国工程院院士

煤炭分质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创新与工程实践

尚建选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总工程师 / 中国煤炭学会副理事长

煤炭高效分选提质技术研究进展

王 宏 西安科技大学教授 /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新一代浮选过程建模与系统智能决策机制

周长春 中国矿业大学教授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燃煤水泥窑炉低 NOx 与低碳燃烧技术

任强强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 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青年项目入选者

山东能源集团洁净煤气化技术发展与应用

许广宇 山东兖矿国拓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选煤厂智能化建设研究进展—前线战报

匡亚莉 中国矿业大学教授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探索与实践

路文学 大型煤气化及煤基新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

粘湿煤炭强振动弹性深度筛分研究进展

江海深 中国矿业大学副教授、山西省煤炭学会煤炭清洁委副秘书长

费托合成技术与高端化工品开发

吴建民 煤液化气化及高效低碳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过程开发与放大室主任

煤炭资源高精度综合勘查关键技术及应用

梁开华 山东省煤田地质规划勘察研究院综合勘查技术中心主任

14:00-14:10

14:10-14:40

14:40-15:10

15:10-15:30

15:30-15:50

15:50-16:05

16:05-16:20

16:20-16:35

16:35-16:50

16:50-17:05

17:05-17:20

17:20-17:35

17:35-17:50

第9页

[ 6 [

重要嘉宾

谢克昌

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煤化学工程专家,我国煤化工科技领域的

开拓者之一。现任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

委员、国家能源集团战略科学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首席科学家、太原理工大学教授、

清华大学双聘教授等,曾任全国政协常委(九、十、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十一

届)、民革中央副主席、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教育部科技委副主任、

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太原理工大学校长等。长期从事煤化工和煤的清洁高效

利用的科研、开发、教学和战略规划研究,连续两次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能源领域

“973”项目,主持完成中国工程院“中国煤炭清洁高效可持续开发利用战略研究”、

“我国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利用战略研究”、“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研究(一

期)、(二期)”等重大咨询项目,重点咨询项目“能源金三角发展战略研究”,

财政部委托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农村能源革命战略研究”,中财办委托项目“我

国新能源安全观研究”,高端智库项目“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研究”、“‘一

带一路’能源合作发展的若干问题研究”,正在主持“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三期)”、

“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建设项目之能源专业知识服务系统建设子项目”等重大咨

询项目研究;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各类科研项目 20 余项,培养能源化工博士 70 余名;

作为第一完成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 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 项、省部科

技一等奖 7 项,授权发明专利 40 余项,出版学术著作 7 部和《现代煤化工技术丛书》

12 册;发表论文 700 余篇。

彭苏萍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西省煤炭学会千人智库主席,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

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主席团成员;公共安全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中国煤炭学会

第八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任《Int J Coal Science & Technology》和《Frantier in

Energy》主编。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 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 项,省部级科

技进步特等奖 1 项、一等奖 5 项、二等奖 4 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

第10页

[ 7 [

尚建选

煤炭分质清洁高效利用专家,教授级高工,陕西省“三秦学者”。现任陕西煤业化

工集团总工程师,国家能源煤炭分质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主任,煤炭绿色安全高效

开采国家地方联合共建工程中心主任;兼任中国煤炭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煤炭工业

技术委员会煤化工及新材料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石化联合会煤化工专业委员会副

主任委员;煤液化及煤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煤基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能源煤炭分质清洁转化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太原理工大学客座教授(博

士生导师),华东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兼职教授,《煤化工》杂志

副主编。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1 项,曾参加中国工程院主持的《中国煤炭清

洁高效可持续开发利用战略研究》《能源金三角煤炭资源开发战略研究》《中国能

源生产与消费革命战略研究》国家重大战略咨询项目研究,出版《低阶煤分质利用》

《低阶煤分质转化多联产技术》《煤炭热解与焦化》等学术著作。

王 宏

西安科技大学教授 /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

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华杰出工程师鼓励奖、绿色矿山突出贡献奖、全国煤炭青年科

技奖获得者等。中国矿业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安徽理工大学兼

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选煤分会副秘书长、中绿盟绿矿智库专家、

中国煤炭学会资深会员;科技部、北京市、山东省、河北省、江苏省、青海省、江西省、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学会、中国工程咨询协会、国家节能中心等项目与奖

励评审专家,教育部全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监测专家库专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 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4 项、二等奖 9 项、三等奖 9 项,优秀工程咨询一等

奖 1 项,二等奖 3 项、三等奖 4 项;授权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9 项,发表论文

60 余篇;主编和参编等著作 5 部。

第11页

[ 8 [

周长春

教授,博导,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入选教育部新世

纪优秀人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美国宾西法尼亚州立大学高级

访问学者,《化学教育》编委,煤炭协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选矿过程

建模与系统智能控制、选矿过程指标在线检测、煤系关键金属元素(稀土等)开发、

铝硅酸盐矿物分选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团队研发的煤泥浮选智能控制技术已经在多

个煤炭企业落地应用,现场反馈效果较好。主持 / 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

究计划培育项目 1 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 计划 ) 项目子课题 1 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 项、完成国家能源集团、徐矿集团、西山煤电集团等

大型企业委托研发项目十余项。在 J. Cleaner Prod., Fuel, Chemosphere, Energy

Fuel, Miner. Eng., Powder Technol. 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论文 40 余篇(第一作

者 / 通讯作者),其中 1 篇入选 ESI 1% 高被引论文,出版专著 1 部、教材 2 部;

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3 项。

任强强

研究员,博导,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青年项目

入选者、首批“中国科学院稳定支持基础研究领域青年团队计划”团队负责人、中

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低碳热转化国际研讨会”发起人与执行主席

(2021、2023)。担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清洁低碳发电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硅酸

盐学会固废与生态材料分会理事、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

院院刊 Engineering、煤炭学报、洁净煤技术等期刊(青年)编委,中国环境科学

期刊青年编委会副主任委员,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客座编委。主持国家重

点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 A 类战略性先导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

20 余项。主编学术著作 1 部,以第一 / 通讯作者发表 SCI 论文 45 篇,申请 / 授权

发明专利 50 件,制定行业标准 1 项。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中国科学院杰

出科技成就奖、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青年突出贡献奖等。

第12页

[ 9 [

匡亚莉

中国矿业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二级教授,博导,中国矿业大学智能研究院智能选

矿首席专家。从事选煤厂智能化建设 30 年。2019 年主持起草“选煤智能化建设 通

用技术规范”2021 年 1 月正式实施。2019-2023 年年开始承担建设国家能源集团

准能分公司、神东煤炭分公司、乌海能源公司的智能化项目 10 余项,完整实践了选

煤智能化的核心内容。

许广宇

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洁净煤气化技术应用研究和工程化实践工作,先后参与或主

导了千吨级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20 万吨醋酸低压羰基合成、1500 吨级三喷

嘴顶置气化技术引进和国产化改造、2000 吨级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辐射废锅 3000

吨级多喷嘴对置式粉煤加压气化的研发和工业化示范等工作,在气流床气化技术创

新发展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第13页

[10 [

路文学

民建会员,1974 年 12 月出生,山东泰安人。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学位,工程技

术应用研究员职称。现任大型煤气化及煤基新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兖矿

水煤浆气化及煤化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江海深

中国矿业大学副教授,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江苏省优青、孙越崎青年科技

奖获得者、绿色矿山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兼任辽宁省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中绿盟

绿色矿山专员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山西省煤炭学会清洁高效利用委员会副秘书长、

中国治金矿山企业协会筛分技术委员会委员。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青年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国家能源集团等科研

项目 15 项,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合作项目、973 课题等。获教育部科

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黄金协会科学技术一

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成果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发表高水平学术论

文 68 篇,其中第一 / 通讯作者 SCI 论文 38 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 26 件,加拿大、

俄罗斯等国外专利 4 件。

第14页

[11 [

吴建民

博士,高级工程师,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联合培养博士生导师,上海兖矿能源科

技研发有限公司 / 煤液化气化及高效低碳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过程开发与放大室主

任,主要从事高低温费托合成煤炭间接液化技术研发和工程实践工作;负责和参与

科研项目 10 余项;获得“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中国煤炭工

业协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1 项、一等奖 2 项、创新团队奖 1 项(学术带头人之一),

山东省自然科学学术创新奖一等奖 1 项;获得授权专利 6 件,发表学术论文近 30 篇。

梁开华

高级工程师,2011 年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现长期从事煤田地质勘查及地质调查、

矿山冲击地压工作,分析了山东、新疆等地重点矿区的层序格架与聚煤规律,指导

煤炭资源的靶区优选与综合勘查,率先实现了“空、地、井”立体勘查模式,探获

煤炭资源量近 20 亿吨;研究了深部采动环境下煤岩体的动力响应规律,建立了基于

地质动力环境和矿区冲击地压灾害防治的矿井分类协调开采技术体系,提出了矿区

安全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一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准南矿区安全评估

模型,为全国矿山安全评估提供了“昌吉模式”。先后主持或参加各类勘查、科研

项目 50 余项,获各类科技奖励 30 项,发表各类论文 12 篇(其中 SCI 3 篇);授

权发明专利 5 项;参编专著 2 部。2023 年 11 月荣获中国煤炭学会煤炭青年科技奖,

被山东省煤田地质局评为科技创新先进个人等称号。

第15页

[12 [

煤矿绿色安全智能系统开发论坛

一、时间、地点

1. 时间:11 月 25 日 14:00—18:15

2. 地点:国家会议中心一层多功能厅 C

二、组织架构

主办单位:中国煤炭学会煤矿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放顶煤开采煤炭行业工程研究中心

      厚煤层绿色智能开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煤矿灾害预防与处置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与矿业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共同富裕研究院

三、会议主题

煤矿绿色安全智能系统开发

四、会议简介

本次论坛以 \" 煤矿绿色安全智能系统开发 \" 为主题,探讨煤炭行业绿色安全化和智能化开采与系统工

程相结合的研究成果与应用。本次会议将汇集来自煤炭行业学术界、产业界和政府机构的专家、研究

人员和从业人员,共同探讨绿色开采理论与关键技术、煤炭智能化开采技术及装备体系、岩层运动与

围岩智能控制、煤矸智能识别与智能放煤、矿山岩体力学与透明地质、煤矿灾害智能识别与预警等领

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会议旨在促进煤炭行业智能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

推动煤炭行业向绿色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

五、会议日程

1. 论坛主席:王家臣 中国矿业大学 ( 北京 ) 原副校长 / 煤矿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主持人:李 杨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 / 煤矿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2. 报告人姓名单位职务、报告

第16页

[13 [

煤矿绿色安全智能系统开发论坛会议日程

开幕致辞

王家臣 中国矿业大学 ( 北京 ) 原副校长 / 煤矿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报告主持人

孟祥瑞 安徽理工大学原副校长 / 煤矿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机器人化智能采矿技术

葛世荣 中国工程院院士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

放煤与智能放煤

王家臣 中国矿业大学 ( 北京 ) 原副校长 / 煤矿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煤矿智能化建设进展与 10x100 科技难题解析

王国法 中国工程院院士 /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首席科学家

井工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对策

周光华 国家能源集团科技信息部主任

报告主持人

孙春升 《中国煤炭工业》杂志社副总编辑 / 煤矿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大倾角厚煤层开采液压支架稳定性控制与智能开采初探

杨 科 安徽理工大学教授

综采工作面装备快速精准推移与协同控制技术研究

任怀伟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智能装备分院副院长

开滦集团煤矿智能化建设现状及创新技术发展实践

郑庆学 开滦 ( 集团 ) 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

淮北矿业智能化开采应用与发展

葛春贵 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 / 淮北矿业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

报告主持人

李 杨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 / 煤矿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我国煤矿瓦斯治理正在经历的重大变革”——地面、井下相结合的大

区域、超前瓦斯抽采

孙东玲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首席科学家 / 博士生导师

露天煤矿智能开采的思考及应用实践

顾清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教授 / 科技处副处长

保水采煤技术新进展

范立民 中国矿业大学 教授

14:00-14:05

14:05-14:35

14:35-15:05

15:05-15:35

15:35-15:55

15:55-16:15

16:15-16:35

16:35-16:55

16:55-17:15

17:15-17:35

17:35-17:55

17:55-18:15

第17页

[14 [

王国法

1960 年 8 月出生,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煤炭开发技术装备与智慧矿山专家。

现任中国煤炭科工集团科技委副主任、煤矿智能化工作委员会主任、首席科学家,

北京天玛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委主任,煤矿智能化创新联盟理事长兼技术委

员会主任,中国自动化学会智慧矿山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劳动模范、杰出工程师。

他率先提出了煤矿智能化与智慧矿山建设的科学思想,系统的提出了煤矿智能化及

分类、分级发展的理念、发展目标、技术路径和标准体系,主持研发了四种模式的

煤矿智能化开采成套技术与装备,首创了 5G+ 智能化煤矿巨系统顶层架构与应用系

统关键技术,引领了煤矿智能化发展,为我国煤炭工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做出了杰出

贡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4 项和三等奖 1 项,30 多项成果获得

省部级科技奖。

葛世荣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长、党委副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

士。主要研究领域为矿山机器人技术,数字孪生矿山系统。提出了矿山运输装备摩

擦可靠性理论方法,发明矿山运输摩擦智能控制核心技术,创设了深井提升重载化、

巷道运输自动化、采运协同智能化关键装备;1997 年提出矿山开采装备机器人化技

术设想,2005 年研发出我国第一台煤矿搜救机器人,2008 年主持“863”计划重

点项目“煤矿井下采掘机械远程遥控技术研发”,2014 年主持“973”计划项目“深

部煤层无人化采掘装备构建基础研究”,推动了我国煤矿智能化采运和煤矿机器人

技术发展。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3 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 项、国家科技

进步奖三等奖 1 项,独立和共同发表论文 300 余篇、授权发明专利 30 余项、出版

学术著作 5 部;被授予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全国创新争先奖等学术荣誉。

重要嘉宾

第18页

[15 [

王家臣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二级教授、博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矿业工程学科

评议组成员、第八届矿业工程 /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秘书长),教

育部高等学校矿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煤炭研究联盟主席。入选国

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优秀

教师,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主持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73”课题等多项国家级项目和横向项目。获孙越崎能源大奖、

美国 Syd S.Peng 国际采矿岩层控制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1 项;国家科技进

步奖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3 项。

周光华

矿业工程博士研究生学历,采矿工程正高职高级工程师,现任国家能源集团科技信

息部主任。长期从事煤矿技术和科研工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省部级

科技奖十余项,发表论文十余篇。

第19页

[16 [

杨 科

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安徽省

矿业工程高峰学科带头人、115 创新团队和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负责人。中国煤炭

学会第八届理事,曾获孙越崎青年科技奖、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奖、安徽省青年科

技奖、中国煤炭学会最美煤炭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聚焦国家能源安全和煤炭安

全智能绿色开采与清洁利用的重大战略需求,主要从事深部煤炭安全智能与绿色低

碳开采方面教学和科研工作,在多源煤基固废协同利用与绿色开采、煤岩动力灾害

监测预警与防控、难采煤层智能精准开采、废弃矿井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取得了一

系列研究成果。曾赴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访学研究。主持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 1 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1 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重点项目 2 项,以及企业创新项目 30 余项,在行业权威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及煤炭学报、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岩石力

学与工程学报等期刊发表 SCI/EI 论文 70 余篇,出版学术专著 4 部,已获授权国家

发明专利 18 项、国际发明专利 4 项,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 项、

省部级一等奖 5 项、二等奖 3 项。

任怀伟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智能装备分院副院长、中国自动化学会智慧矿山专委会秘书长,

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杰出工程师青年奖、全国煤炭青年科技奖获得者。

主要从事综采工作面智能控制、智能化煤矿系统基础理论与技术研究。主持承担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973、863 等科技计划项目及课题 26 项,获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省部级特等奖 3 项,一等奖 8 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14 项,

发表学术论文 85 篇,其中 SCI/EI 检索 40 余篇,出版专著 3 部,制订了国家标准 3

项。提出了智能系统与动态开采过程的自适应模型及跟随控制原理,开采设备群全

局最优规划和分布式协同控制方法;形成了智能化煤矿标准体系。相关成果被纳入《智

能化煤矿建设指南》等行业指导文件,为行业内建设智能化煤矿提供范本与评价依据。

第20页

[17 [

郑庆学

煤炭安全开采技术与装备专家,正高级工程师。国家煤炭行业高级职业经理人、河

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北省新世纪“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兼任中

国矿业联合会第六届理事会副会长、中国煤炭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煤炭安全开

采理论、技术与装备体系的研究。主持和参与的多项科研项目获得中国煤炭工业协

会、河北省人民政府、省煤炭协会的奖励。多个项目获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

10 余项创新项目获河北省科学技术成果证书,获河北省煤炭行业企业管理现代化创

新应用成果一、二等奖。40 余项成果获得国家专利证书。出版专著 1 部,多篇论文

在《煤炭学报》等国家核心期刊发表。曾荣获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先进工作者、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攻关突出贡献人才等荣誉称号。

葛春贵

淮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常委、总工程师,淮北矿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总经理。是安徽省学术及技术带头人,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获得者,连续两届被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聘任为国家安全生产专家,被安徽

省经委、安徽省安监局聘任为煤炭行业采矿工程专业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拥护党的领导,大力推动煤矿安全开采技术的研究、应用及推广,取得多项行业内

具有较高科学技术价值的研究成果,为淮北矿业集团快速发展和煤炭行业技术进步

作出了杰出性贡献。负责淮北矿业集团科技创新工作,致力于企业自主创新体系的

建立,主持制定了淮北矿业集团“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

科技创新规划等矿区科技发展战略规划。领导淮北矿业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

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机制日益完善,技术创新综合实力居同行业前列。先后主

持承担了科技部、安徽省重大科技攻关计划 5 项、企业科技创新项目 20 余项,个

人获国家科技奖 2 项,省、部级科技奖 40 余项,成功构建起复杂地质条件下煤矿

安全保障体系及高效生产体系,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第21页

[18 [

范立民

最早提出保水采煤的科学理念和实现途径,构建了保水采煤科学技术体系,系统研

究了突水溃沙及矿山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主持建成了陕西省煤矿地下水监测预警网。

合著出版《生态脆弱区煤炭开发与生态水位保护》《保水采煤的理论与实践》等专

著。授权发明专利 10 项。主持制定《保水采煤技术规范》等标准。曾获 1 项国家

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R2),11 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4R1)。主编的《中

国地质灾害科普丛书》入选全国应急科普十佳图书。2002 年获孙越崎青年科技奖,

2009 年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017 年陕西省先进工作者。2015 年获李四光地

质科学奖。

顾清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科技处副处长,陕西省智能开采理论及

技术创新团队负责人、陕西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负责人、陕西省科技创新中青年领

军人才、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青年人才、陕西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陕西

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等荣誉称号获得者,长期从事露天矿智能生产管控、开采优化、

无人驾驶及智能调度相关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项目 30 余项,获中国

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等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11 项,发表论文 111 篇,参编《智能

矿山建设规范》行业标准 1 项,出版专著、教材 7 部。

第22页

[19 [

孙东玲

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煤炭科工集团首席科学家,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研究

员,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专家,煤炭工业技术创新优秀人才,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

统大国工匠,获国务院特殊津贴。长期从事煤矿瓦斯灾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先后主

持多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

主要参加起草了《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煤矿瓦斯等级鉴定办法》等重要瓦

斯防治法规,多次参加煤矿瓦斯灾害事故的救援和调查等。

孟祥瑞(报告主持人)

安徽理工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

国务院特殊津贴,第七届矿业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矿业工

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安徽

理工大学副校长、淮南市政协副主席、民革淮南市委主委。先后承担国家、省部级

科研项目及大型企业委托开发的横向科研项目 50 余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

题 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5 项等,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70 余

篇,其中被 SCI、EI 收录 40 余篇,出版教材 12 部。获省部级等科学技术奖 10 余项,

省部级教学成果 4 项,分别荣获第七届“煤炭青年科技奖”、第四届“安徽省优秀

青年科技创新奖”、“淮南市优秀青年”、“安徽省高校优秀教师”和“煤炭教育

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第23页

[20 [

孙春升(报告主持人)

博士,研究员,现任《中国煤炭工业》杂志社副总编辑兼产业研究院院长(原煤炭

科学研究总院战略规划院副院长),兼任中国矿业大学、延安大学硕士生导师,中

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黄河流域煤炭产业生态治理技术研究院副

院长等职;曾主持完成上百项,涉及国家、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以及 30 多家大型企

业集团的政策、战略、规划等软科学领域重点项目;出版《煤矿企业数字化矿山建

设》《煤炭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现代能源与矿业治理体系》3 部专著,组织撰写《中

国煤炭工业发展研究报告》《煤炭行业上市公司发展研究报告》《现代煤炭企业经

典管理案例》等 10 余部成果;曾获国家能源局、中国煤炭科技成果等省部级以上奖

励 10 余项。

李 杨(主持人)

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现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科

学与工程系系主任,放顶煤开采煤炭行业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煤炭学会

煤矿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与面上项目,承担并

参与美国联邦政府职业安全健康研究院 (NIOSH)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计划)等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为 SME Ground

Control in Mining Award 评委会委员,美国 SME 开采勘探冶金协会、国际采矿教

授协会、国际矿业研究联盟成员、河北省唐山市人民政府特聘专家。获得国家科技

进步二等奖 1 项、省部级奖 10 项。获 2016 年全国煤炭青年科技奖、2021 年煤炭

行业教育工作先进个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青年教学名师。

第24页

[21 [

矿山智能安全高效建设论坛

一、时间、地点

1. 时间:11 月 25 日 14:00—18:00

2. 地点: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二层 401 会议室

二、组织架构

主办单位:中国煤炭学会矿山建设与岩土工程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北京中煤矿山工程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矿山深井建设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三、会议主题

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融合发展,工艺创新与安全高效并行推进,推动矿山建设走绿色化、智能化之路。

四、会议简介

矿山建设是煤矿生产的基础,只有实现矿山建设技术的现代化,推动矿山建设走绿色化、智能化之路,

才能更好地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广聚多行业专家智慧,促进跨行业融

通交流,紧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加快产业升级,研发智能技术,推进矿山建设技

术安全高效的创新发展。

五、会议日程

1. 主持人:刘志强 中国煤炭学会矿山建设与岩土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2. 报告人姓名单位职务、报告

第25页

[22 [

矿山智能安全高效建设论坛会议日程

第一场主持:刘志强

岩石巷道爆破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进展

杨仁树 北京科技大学校长

深厚富水弱胶结基岩地层钻井法凿井关键技术进展与思考

程 桦 安徽大学原校长

煤矿深部巷道碎胀大变形灾害控制及大变形灾变环境下 TBM 安全高效掘

进技术

刘泉声 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 土木工程学院院长

金属矿山超深立井施工技术交流

江 军 中煤第五建设有限公司第三工程处总工程师

复合地层盾构安全掘进技术创新与进展

李树忱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

第二场主持:纪洪广

超深竖井安全高效施工关键技术与工程实例

李萍丰 宏大爆破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智能高效创新支护、钻探、运输关键技术与装备

周茂普 冀凯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及首席科学家

深厚冲积层冻结法凿井设计理论与精细化施工技术

李功洲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

超深竖井建设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

赵兴东 东北大学采矿工程研究所所长

钻锚一体化智能快速掘进与支护关键技术及装备

姜鹏飞 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科创中心主任

矿用 TBM 新技术应用及智能化发展

侯昭英 中铁装备矿山能源部技术部副部长

14:00-14:10

14:10-14:40

14:10-15:00

15:00-15:20

15:20-15:40

15:40-16:00

16:00-16:20

16:20-16:40

16:40-17:00

17:00-17:20

17:20-17:40

17:40-18:00

第26页

[23 [

刘志强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一级首席科学家,北京中煤

矿山工程有限公司高级顾问。主要从事大直径井筒机械破岩钻井工艺技术与装备研

发与推广应用,研发出反井钻机、竖井掘进机等系列大型钻井装备;主持了 10 余项

国家级科技攻关及上百项钻井工程,解决了不同时期煤炭井筒建设难题,并成功应

用在非煤矿山、水力发电、隧道及国防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

二等奖 1 项,省部级特等奖和一等奖 17 项,授权发明专利 60 余项,出版了 8 部著

作,主持制修订 5 项国家或行业标准;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杰出工程师、孙

越崎能源大奖等多项荣誉。

杨仁树

汉族,中共党员,安徽省和县人,1963 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科技大

学校长;担任中国爆破行业协会副会长、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兼任《工程科学学报》

主任委员和《煤炭学报》编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从事矿山建设工程、岩土工程、工程爆破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持“十四五”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

项目等重大国家级科研课题 10 余项。科研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1 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10 余项。

重要嘉宾

第27页

[24 [

刘泉声

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土木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土木工程国家“双一流”

建设学科负责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 973 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暨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分会理事长、隧道掘

进机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煤炭学会理事;《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岩土力学》、《矿

业科学学报》、《煤炭科学技术》、《Rock Mechanics Bulletin》编委,《隧道与

地下工程灾害防治》副主编、《煤炭科技》编委会副主任。主要从事深部工程围岩

稳定控制与地压灾害治理、复杂地层 TBM 高效掘进及安全控制、煤矿采掘过程煤岩

信息智能化感知识别等研究,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0 项、国家级重大重点

项目 10 多项,重大工程科研项目 40 余项。发表 SCI 检索论文 250 篇(第一 / 通讯

作者 136 篇)、EI 检索论文 460 篇(第一 / 通讯作者 276 篇)。获发明专利 66 项,

出版专著 3 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4 项(排名 1,1,1,2)、国家级教学成

果二等奖 1 项(排名 1)、省部级科技成果奖 9 项;湖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1 项(排

名 1)。

2020-2022 年连续三年入选爱思维尔中国高被引学者,2022 年、2023 年入选斯坦

福大学全球前 2% 顶尖科学家终身影响力成就榜。

程 桦

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学名师,中国煤炭学会常务理事。曾任安徽理工大学副校长、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现安徽建筑大学)校长、安徽大学校长 , 现为安徽理工大学特

聘教授。长期从事煤矿建井工程和和地下工程结构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曾获国

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 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1 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 1 项,

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5 项,二等奖 8 项,三等奖 5 项;国家发明专利金奖 1 项,

安徽省发明专利金奖 1 项,获授权发明专利 30 余件。在国内外各类期刊发表学术

论文 150 余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为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

安徽省杰出技术人才,安徽省学术带头人。

第28页

[25 [

江 军

高级工程师,任中煤第五建设有限公司第三工程处总工程师,一直从事矿井建设工

程施工及技术研究,主持或参与多项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获得多项省部级奖项,

发表科技论文多篇。

李树忱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山东大学特聘岗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国

家级领军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岗

位专家、山东省杰出青年、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等称号。主要从事隧道与地下工程教

学科研工作。主持纵横向课题 70 余项,发表学术论文 200 余篇,授权专利 60 余项,

撰写专著 5 部,参编地方标准 2 部。获省部级二等以上奖励 11 项:其中国家科学

技术进步二等奖 1 项,排名第 2;山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1 项,排名第 1。

第29页

[26 [

周茂普

中共党员,博士,研究员,国家一级评价师。曾任中国煤科院太原研究院矿山公司

书记、总经理兼短壁开采研究所所长、太原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兼矿山院书记、院长、

太原研究院首席科学家。现任冀凯装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及首席科学家、

中国煤炭协会支护专业委员会专家;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专家、矿山建设协会专家、

中国煤炭协会煤矿支护专业委员会煤矿智能支护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矿业大学教授。

主持参与完成科研项目 20 余项,授权国家专利 10 项,其中发明专利 5 项,发表论

文 30 余篇,主持参与编写著作 3 部。研发的“主要部件整体铸造重型刮板输送机

研究与制造”、“大型宽幅全帧智能 3D 砂型打印技术与装备”荣获中国煤炭工业

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李萍丰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宏大爆破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监事、中国爆破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非煤矿山

安全生产专家、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专家库评估专家、国家级绿色智库专家。出版

专著 3 部,发表论文 32 篇,获授权发明专利 12 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2 项。

第30页

[27 [

李功洲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长期致力于深井岩土工程、地

下工程设计与施工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开发工作,在深井井筒穿过复杂地层冻

结法、钻井法工程设计与施工理论和技术领域具有深厚造诣。

完成的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 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 1 项、一等

奖 11 项、二等奖 5 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10 项。发表学术论文 60 余篇,其中第

一作者 30 篇。出版学术专著 7 部。主持和参加完成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 12 部。

获得“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茅以升北京青

年科技奖、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突出贡献专家”、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首席科学家、

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等荣誉称号。

赵兴东

工学博士,东北大学采矿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深部金属矿开采研究。加

拿大多伦多大学(U of T)、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访问学者、中国有色金

属学会深地矿建与资源开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辽宁省教学名师,辽宁省“百千万

人才工程”百层次,辽宁省学术头雁。近年来,围绕深部金属矿采动地压灾害防控

研究方向,从深部金属矿床开发的全生命周期出发,构建了矿山三维工程灾害分析

模型,创新了深部采场结构设计方法及深部采动岩体失稳应变判据,提出了下向梯

段式采场落矿方法;创立了超前动态序次释压调控理论,研发了抗岩爆释能支护技术,

完成了多条 1500m 以深超深竖井建设项目研究,形成了旨在解决深部金属矿连续

安全高效智能化开采的系列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在 20 余座矿山应用,成功解

决了红透山铜矿等深部金属矿山采动地压灾害防控难题,多项科研成果被鉴定为国

际领先水平。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SFC- 山东联合基金等纵向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 6 项,主持相关横向科研课题近百项。主持科

研项目获冶金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黄金协会

科学技术特等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 20 余项,出版专著和教材 4 部;发表论文 100

余篇,授权专利 20 余项,主持制定标准 4 项。

第31页

[28 [

侯昭英

中铁装备矿山能源部技术高级技术经理,高级工程师,矿业工程一级建造师,主要

从事矿用 TBM 和竖井掘进机的产品系列化开发工作,现后发表专业论文数篇,获多

项国家专利,参与多个矿用 TBM 相关行业标准的编制工作。

姜鹏飞

博士,研究员,中国煤炭科工集团首席科学家、中煤科工开采研究院有限公司科创

中心主任,入选 2022 年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长期从事巷道智能掘

进与支护技术研究。兼任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第四届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矿山建设与

支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矿山掘进与支护专业委员秘书长、

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分会理事,《煤炭科学技术》、《煤矿安全》、《工矿自

动化》期刊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主持和参加了国家、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 40 余项;

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1 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 22 项,其中特等奖 1 项,一等奖 7 项。

发表论文 46 篇,其中 SCI 收录 7 篇、EI 收录 16 篇;申请 PCT 及中国专利 61 多件(授

权 23 件);参与出版专著 5 部。2015 年入选中国科协首批“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2016 年获全国煤炭青年科技奖、全国煤矿支护先进个人,2021 年获全国煤炭青年

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研究成果在我国各矿区广泛推广应用,推动了巷道掘进与围

岩控制科技进步。

第32页

[29 [

煤矿智能化与企业数字化转型论坛

一、时间、地点

1. 时间:11 月 25 日 14:00—17:00

2. 地点:国家会议中心一层多功能厅 A

二、组织架构

主办单位: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三、会议主题

融合进阶,数智兴煤

四、会议简介

本次论坛以“融合进阶,数智兴煤”为主题,探讨煤矿智能化建设与矿区数字化转型的基础理论、关

键技术、装备研发、标准制定等成果案例分享与发展方向研讨,持续赋能煤矿智能化建设。通过新一

代信息技术,强化数据集成、数据分析,将传统煤炭工业与先进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构建智能化、网络化、

自动化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推动煤炭行业数字化转型。

五、会议日程

1. 论坛主席:刘 峰(致辞) 中国煤炭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

主持人:张建明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发展部副主任

2. 报告人姓名单位职务、报告

第33页

[30 [

煤矿智能化与企业数字化转型论坛会议日程

刘 峰 中国煤炭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致辞

朱永涛 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致辞

煤矿智能化建设进展与 10×100 科技难题解析

王国法 中国工程院院士

煤矸 X 射线智能干选关键技术与装备及井下选充一体化构想

郭永存 安徽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创新与实践

范京道 陕西延长石油 ( 集团 ) 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首席科学家

煤矿数字化智能化实践

许世森 华能集团科技创新与信息化部主任

融合进阶,数智兴煤

崔 丽 中兴通讯首席发展官

数字中国建设背景下的煤炭企业数字化转型

王丹识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信息化分会秘书长

高端智能装备 + 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煤矿智能化

孙鹏亮 中煤集团装备事业部研究院副院长

擎数智之火,点亮智慧矿山梦想

潘 涛 国能数智科技开发(北京)有限公司智能矿山和智慧运输业务部书记

5G 多传感融合智能煤矸分选装备系统

李 俊 河南中平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14:00-14:05

14:05-14:10

14:10-14:40

14:40-15:00

15:00-15:20

15:20-15:40

15:40-16:00

16:00-16:20

16:20-16:40

16:40-17:00

17:00-17:20

第34页

[31 [

重要嘉宾

刘 峰

中国煤炭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煤矿智能化创新联

盟理事长,全国煤炭标委会主任委员,全国安全生产标委会煤矿安全分技术委

员会副主任委员,研究员,中国矿业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煤炭学报》主编。

长期从事于推动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从事行业科技创新的政策、规划、

评价和成果转化推广工作;组织制定煤炭行业“十一五”至“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

负责国家能源局等部委纵向课题多项;组织开展多项国家及行业的重大科技项目的

攻关和实施;组织制订行业技术标准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省部级科

技奖多项;出版著作多部。近年来,指导和推动晋、陕、蒙、山东、河南、贵州等

省份重点生产企业率先开展煤矿智能化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他提出的:“煤

矿智能化是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支撑”科学理念已成为行业共识。

朱永涛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和清华大学,分获电气工

程学士学位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2001 年加入中兴通讯,历任中兴通讯北京分公司、重庆分公司、广西分公司、浙江分

公司总经理 2016 年 担任中兴通讯副总裁,负责中国运营商工程服务及网络建设 。

2018 年至今 任中兴通讯高级副总裁。作为中兴通讯经营团队核心成员之一,全面

负责中兴通 讯政企业务的经营管理,推动公司成为政府和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使能者

及 ICT 综合解决方案的领导品牌,是政企云网生态战略的提出人和主要推进者。

朱永涛先生拥有多年 ICT 行业从业经验,以及多年的经营管理经验,在市场营销、

工程服务及政企业务领域具有极强的开拓创新能力、出色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卓越的

团队领导能力。

第35页

[32 [

王国法

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煤炭开发技术装备与智慧矿山专家。现任中国煤炭科工

集团科技委副主任、煤矿智能化工作委员会主任、首席科学家,北京天玛智控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委主任,煤矿智能化创新联盟理事长兼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自

动化学会智慧矿山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劳动模范、杰出工程师。他率先提出了煤

矿智能化与智慧矿山建设的科学思想,系统的提出了煤矿智能化及分类、分级发展

的理念、发展目标、技术路径和标准体系,主持研发了四种模式的煤矿智能化开采

成套技术与装备,首创了 5G+ 智能化煤矿巨系统顶层架构与应用系统关键技术,引

领了煤矿智能化发展,为我国煤炭工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做出了杰出贡献。获得国家

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4 项和三等奖 1 项,30 多项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奖。

郭永存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深部煤炭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智能

矿山技术与装备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矿山矿能技术与装备黄大年式教师教

师团队负责人,《辞海》(第七版)矿业分科主编,《煤炭科学技术》副主编 ,《煤

炭学报》编委。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矿山机电与辅助运输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安徽省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安徽省煤炭学会自动化专委会主任,安徽省“115”

创新团队负责人,安徽省领军人才团队负责人。他围绕煤炭连续输送、矿井辅肋运

输安全高效运行关键技术及装备、煤矸智能干选技术与装备等开展研究。先后主持

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等科研项目 10 余项、

企业委托项目 10 余项,发表学术论文 100 余篇(1 作),出版学术专著 1 部,国

际发明专利授权 9 件(R1)、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32 件(R1)。近五年,获省部级

科技进步一等奖 2 项(R1)、二等奖 2 项(R1),主编煤矿智能化教材 2 部(第 2

主编),获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R3),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

等奖 1 项(R3),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2 项(R1)、一等奖 2 项(R1)。

第36页

[33 [

范京道

1965 年 7 月生,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总工程师、首席科学家,正高级工程师,博士生

导师。主持攻克了井工煤矿地面智能采煤世界性难题,建成世界第一个智能化无人

开采工作面,创立业界公认的智能化开采“黄陵模式”;主持解决了煤与油型气共

生矿井安全智能开采技术系统性难题,建设了 3 类不同地质条件的智能化示范煤矿,

为智能煤矿建设提供了基础范式;主持攻克了西部富水弱胶结厚基岩大埋深千万吨

级煤矿建设难题,建成全球首个智能建井工程。开启并引领了煤矿开采从机械化到

智能化的重大技术变革。获 2020 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 1),全国创新争先奖,

孙越崎能源大奖,省部级一等奖 5 项(排名 1),发表论文 45 篇,出版专著 4 部,

制订标准 7 项,授权发明专利 12 件。

许世森

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工学博士,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华能集团科

技创新与信息化部主任、煤基清洁能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学

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碳中和科技委员会委员。曾任西安热工研究院总工程师、中

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国家 863 计划能源领域清洁煤主题专家组成员、

国家面向 2030 重大项目 -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家组成员。长期从事煤清洁高效发

电研究,在煤清洁高效发电及 CO2 捕集技术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

第37页

[34 [

王丹识

1981 年 7 月生,硕士,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政策研究部副主任、中

国煤炭工业协会信息化分会秘书长,兼任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煤矿智能化与新技术

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煤炭》杂志中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绽放杯”5G 应用大

赛行业评委等。

作为主要执笔人先后组织编制《煤炭工业“十三五”两化融合发展规划》、《“十四五”

两化融合发展指导意见》、《“数字煤炭”建设发展指导意见》;完成工信部行业

两化融合相关重大课题研究;撰写《煤炭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报告》、《煤炭企业信

息化基础设施白皮书》、《煤炭企业网络安全工作指南》、《煤炭企业数字化转型

发展研究报告》、《煤炭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报告》等;组织行业开展工信部等国家

试点示范申报,组织开展煤炭工业两化融合水平评价,两化融合优秀项目评定;参

与各大型煤炭集团信息化相关项目、规划的编制、论证、评审等工作。

崔 丽

中兴通讯首席发展官,总裁助理,东南大学工科硕士,清华大学 EMBA。1999 年加

入中兴通讯后,主要从事 ICT 技术及市场相关领域工作。自 2005 年起担任中兴通

讯副总裁,先后负责 CDMA 产品全球战略和市场推进、综合商务技术、品牌、无线

网络全球战略和市场规划。目前作为中兴通讯首席发展官及总裁助理,负责产业洞察、

业务和战略拓展等工作。

崔丽女士具备丰富的通信专业知识以及多年全球电信行业管理经验,入选 2021 年

度福布斯中国科技女性榜、2021 年度和 2022 年度财富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性

未来榜。

第38页

[35 [

孙鹏亮

汉族,吉林扶余人,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现

任中国煤矿机械装备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副院长。长期从事煤矿智能化方案设计、

技术研究及现场实施工作。先后组织实施 6 项国家 863、973、重点研发计划等科

技项目,10 余项中煤集团科技项目,曾获省部级科技奖 10 项,获得授权专利 20 余项,

其中发明专利 4 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潘 涛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煤矿智能化相关工作。现任国能数智科技开发(北京)

有限公司智能矿山和智慧运输业务部书记。获省部级科技奖 10 余项。

第39页

[36 [

李 俊

本科学历。现任河南中平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一级工程师。长年工作在

煤矿科研一线,专注智能分选装备的研发,致力于智能矿山建设。先后参与河南省

重点项目建设和多项集团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张建明(主持人)

1973 年 12 月生,工学博士,教授级高工,现任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发展部副主

任,主要从事煤炭行业科技、标准、智能化、双碳等研究与管理工作;国家碳达峰

碳中和标准化总体组专家成员、国家首批煤矿智能化专家、全国自然资源与国土空

间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矿产资源利用分技术委员会委员。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

奖 1 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自然科学一等奖 1 项,陕西省职工经济技术

创新优秀成果一等奖 1 项,西安市科学技术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1 项,中国煤炭工

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4 项,工业和信息化部第三届“绽放杯”5G 应用征集大赛

一等奖 1 项。编著出版《2015 中国矿山物联网发展报告》、《2016 中国矿山物联

网发展报告》、《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发展报告(2011-2015)》,《中国煤炭

工业科学技术发展报告(2016-2020)》,发表学术论文 50 余篇,授权发明专利 6 项。

第40页

[37 [

碳减排工程管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

暨碳减排路径与机制学术论坛

一、时间、地点

1、时间:11 月 25 日 14:00—17:00

2、地点:国家会议中心四层 402 会议室

二、组织架构

主办单位:中国煤炭学会碳减排工程管理专业委员会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

承办单位:能源经济与环境管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协办单位:北京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

      中国“双法”研究会能源经济与管理研究分会

三、会议主题

碳减排路径设计、碳减排成本效益评估、碳定价机制设计与监管、负排放技术与产业发展、气候变化

的损失与适应评估等领域的管理、技术与工程应用等。

四、会议简介

碳减排路径与机制学术论坛旨在深入研讨碳减排与全球气候变化应对的重要议题,为研究人员提供交

流最新研究成果的平台,促进学术界、产业界和政府部门的跨领域合作,推动碳减排科研进展。论坛

聚焦于碳减排路径与机制的研究前沿,覆盖减污降碳、能源安全、低碳标准化体系、碳拥挤、行业与

企业低碳发展、效率评价等多个方面。与会者将分享各自领域的研究成果,并讨论成果的实际应用潜力。

论坛还将关注碳市场、碳交易机制、负排放技术等重要议题,深入剖析各种机制对于推动碳减排的作

用与挑战,有望为制定可持续的碳减排政策和战略提供有益参考,为“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智慧和

力量。

第41页

[38 [

碳减排工程管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会议日程

碳减排路径与机制学术论坛会议日程

主持人

唐葆君 中国煤炭学会碳减排工程管理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 副主任

领导致辞

刘 峰 中国煤炭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

颁发证书

专委会领导发言

廖 华 碳减排工程管理专委会 主任委员

高校委员代表发言

於世为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科研机构委员代表发言

杜 松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

企业委员代表发言

冯 超 山东国舜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合影

特邀报告(第一阶段)主持人

廖 华 中国煤炭学会碳减排工程管理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 执行主任

统筹减污降碳与能源安全基本思考

张有生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副所长 / 研究员

双碳目标下的绿色低碳标准化体系建设专委会领导发言

林 翎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分院院长 / 研究员

碳拥挤的理论内涵与研究动向

张跃军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 /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14:00-14:10

14:10-14:20

14:20-14:30

14:30-14:35

14:35-14:40

14:40-14:45

14:45-14:50

14:50-15:10

15:10-15:30

15:30-15:50

第42页

[39 [

特邀报告(第二阶段)主持人

余碧莹 中国煤炭学会碳减排工程管理专业委员会 秘书长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 副主任

面向低碳路径的矿区场景 - 场地特征精准智能识别模型方法及应用

董霁红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教授

效率评价方法在电厂运营优化中的应用 - 基于多阶段方向距离函数和模式匹配

的算法

朱 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 国家优青年

煤炭企业低碳发展管理模型与评价

宋 梅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教授

闭幕式

廖 华 碳减排工程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15:50-16:10

16:10-16:30

16:30-16:50

16:50-17:00

第43页

[40 [

重要嘉宾

刘 峰

中国煤炭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煤矿智能化创新联

盟理事长,全国煤炭标委会主任委员,全国安全生产标委会煤矿安全分技术委

员会副主任委员,研究员,中国矿业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煤炭学报》主编。

长期从事于推动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从事行业科技创新的政策、规划、

评价和成果转化推广工作;组织制定煤炭行业“十一五”至“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

负责国家能源局等部委纵向课题多项;组织开展多项国家及行业的重大科技项目的

攻关和实施;组织制订行业技术标准多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省部级科

技奖多项;出版著作多部。近年来,指导和推动晋、陕、蒙、山东、河南、贵州等

省份重点生产企业率先开展煤矿智能化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他提出的:“煤

矿智能化是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支撑”科学理念已成为行业共识。

魏一鸣

北京理工大学杰出教授,副校长。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CJ 特聘教授 (2008 年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4 年)、国家高层次领军人才(2017 年)、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能源经济与气候政策”学术带头人(2015 年),全

国创新争先奖获奖者(2020 年)。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能

源经济与环境管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

会能源经济与管理研究分会创始理事长、中国煤炭学会碳减排工程管理专业委员会

名誉主任委员等。受邀担任 10 余份国际期刊主编、副主编、编委或国际顾问,担任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第 6 次评估报告第三工作组能源系统协调

人 (Coordinating Lead Author)。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重

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等重要科研任务 50 余项。著

作 20 余部;在包括 4 份《自然》子刊在内的国际主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200 余篇。

自 2014 年起持续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自 2018 年起连续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研究成果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北京市自然科学奖等奖励 14 项、

其中一等奖 7 项。向中央和国务院提交了多份政策咨询报告并得到了重视。

第44页

[41 [

张有生

博士,研究员,能源研究所副所长。主要从事能源战略与规划、能源政策等方面的研究。

先后获国家发展与改革委、教育部、国家能源局等省部级优秀成果奖项 17 项,合作

出版学术专著 10 部。近几年,主要从事双碳控制目标背景下能源转型路径、能源发

展与安全、黄河流域能源基地转型、煤电油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北方冬季清洁供

暖等方面的政策研究。现担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能源系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林 翎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分院院长,研究员,享受国家特殊津贴,兼任能效

水效及绿色化重点实验室主任。先后主持国家科技支撑项目、863、973 等共计 40

余项国家级重要课题及省部委和国际合作项目,获得2项技术专利和5项软件著作权。

主持和参与起草 50 余项国家节能低碳生态环保绿色等相关技术标准,针对节能、节

水、循环利用、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等领域研究建立标准体系,有效支撑了国

家能源管理、绿色制造体系、新能源技术推广、淘汰落后产能、双控考核、无废城市、

绿色低碳发展等政策制度的落地实施,推动我国强制性能效标识制度、水效标识制

度和企标领跑者制度实施并提供技术支撑,为地方政府和企业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等

工作提供技术服务,长期带领团队配合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环保部、科技部、市

场监管总局等多部委开展工作。先后参加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

“十四五”等规划、指南、方案等编写工作。主持出版节能、环境和温室气体管理

等领域十余部书籍,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国家市场监管总

局科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等 10 余项国家级省部级奖,

并荣获第二届中国生态文明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第45页

[42 [

张跃军

中科院管理学博士、湖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

湖南大学资源与环境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从事石油

资产定价与预测、能源环境政策绩效评价、碳交易与碳减排机制等领域的研究。现

已主持国家自科基金优青项目、重点专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等 10

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160 余篇,出版专著

5 部,牵头撰写 20 余份资政报告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用,多份报告得到党和国家领导

人重要批示。第一完成人研究成果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 项)、教育部

人文社科奖二等奖、湖南省优秀社科成果奖一等奖等。连续多年入选科睿唯安“全

球高被引学者”、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美国斯坦福大学“全球前 2% 顶

尖科学家”。

朱 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气候变化研究进展》期刊青年编委。主要

从事能源经济领域研究,聚焦于能源技术的评价方法与决策优化。基于研究成果共

发表学术期刊论文百余篇。1 篇论文入选 INFORMS 运筹学教材;1 篇论文被国际

能源署(IEA)发布的报告引用;多篇论文被世界银行(World Bank)发布的研究

报告引用。参加了国家科学技术部组织的碳捕获与封存技术路线图制定,国家能源

局组织的国家能源投融资战略研究;开发的“碳交易市场仿真系统”被应用到重庆

市碳排放交易试点的实践中,获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担任国际能源经济学会

(IAEE)亚洲与太平洋地区常务理事、第四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的章节领

衔作者;中国“双法”研究会低碳发展管理委员会常务委员、东亚东盟经济研究中

心(ERIA)能源补贴移除的策略与影响工作组专家等;担任 Energy Economi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reenhouse Gas Control 等 5 份国际学术期刊客座主编;

应邀在多个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做大会报告和特邀报告,并多次应邀出访新加坡国立

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瑞典哥德堡大学等学术机构。

第46页

[43 [

董霁红

工学博士,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西部能源研究院矿区

生态监测与修复研究所所长。日本东京大学客员教授,日本庆应大学客员研究员,

德国波鸿工业大学高级研究员。从事国土空间监测与生态修复、矿区景观规划、“能 -

粮 - 水”系统关联、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等研究 20 余年,在相关领域享有良好

的国际声誉。担任国家环境基准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评审

专家,国家外专局、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学术骨干,江苏省土壤修复

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日本资源工学会和美国 IEEE 会员、《煤炭学报》编委等。近

五年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 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 项,获中国煤协

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苏省国土资源创新奖、首届徐州市专

利项目优秀奖等。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 1 部、著作研究生教材 1 部,

专著 6 部,参编字典 1 部,授权南非、蒙古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境内外发明专利

20 余件,学术论文 80 余篇等。

宋 梅

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新世

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兼任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第二届资源型城市专委会委员,全国

煤炭行业研究与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煤炭工业安全科学技术学会第七届理事

会理事,中国“双法”研究会能源经济与管理研究分会理事,重庆市万盛经开区资

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咨询顾问。主要学科领域为能源经济政策和系统建模、能源系

统韧性研究、区域经济低碳发展等。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发改委、自然资

源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重点实验室、及能源行业和企业项目 30 余项,发表论文

40 余篇,出版著作 3 部。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奖励 3 次。

第47页

[44 [

廖 华(主持人)

北京理工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能源经

济与环境管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长期从事能源经济、气候变化、碳中和领

域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工作。讲授《能源经济学》等课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课题等科研任务。发表学术

论文 120 余篇,出版著作 10 部。兼任中国煤炭学会碳减排工程管理专业委员会主

任委员、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双法”研究会常务理事等,《管理科学

学报》《中国管理科学》,Energy and Climate Change 等期刊编委。入选国家高

层次青年人才(2015 年),获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19 年)。

唐葆君(主持人)

北京理工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CJ 特聘教授(2021 年)。现任管理与经济

学院副院长,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带头人。

兼任中国煤炭学会碳减排工程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双法”研究会能源经

济分会秘书长、“能源经济与环境管理”北京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北京“经济

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哲学社科基地副主任等。长期从事绿色与低碳经济研究,先

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课题

等科研任务 30 余项;发表论文 100 余篇,其中 SCI/SSCI 收录 60 余篇;出版专著 9 部;

获一等奖在内的省部级奖项共 8 项;授权专利 17 项;获软件著作权 28 项;作为主

要完成人参与提交“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对策和路径”等政策建议 17 份,其中多份得

到中办、国办重视。曾入选青年 CJ 学者(2018 年),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党代

表(2022 年),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2022 年)。

第48页

[45 [

余碧莹(主持人)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

金获得者、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

境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煤炭学会碳减排工程管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

国“双法”研究会能源经济与管理分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等。长期从事能源与环

境管理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在能源系统建模、碳减排技术经济管理、全球气候政策

设计等领域开展了系列研究工作。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科

技冬奥”专项课题、国家统计局重大统计专项等重要科研任务 10 余项。在《自然》

子刊 Nature Energy, Nature Climate Change, Nature Communications 等国内

外知名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60 余篇。完成 20 余份政策咨询报告,部分得到中央领

导肯定性批示和重视,支撑国家碳中和决策和能源发展规划。

第49页

[46 [

碳中和科学与工程论坛

一、时间、地点

1. 时间:11 月 25 日 14:00—18:30

11 月 26 日 8:30—12:10

2. 地点:国家会议中心四层 报告厅

二、组织架构

主办单位:中国煤炭学会碳中和科学与工程专业委员会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

      中国矿业大学

承办单位: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

      中国矿业大学碳中和研究院

      江苏地质矿产设计研 究院

      江苏省煤基温室气体减排与资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

三、会议主题

碳中和前沿技术与煤炭能源低碳化

四、会议简介

本次论坛以 \" 碳中和前沿技术与煤炭能源低碳化 \" 为主题,探讨我国碳中和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趋势、

碳中和相关领域最新科技进展、产业发展方向和科技创新实践。本次会议将汇集来自煤炭及其相关行

业学术界、产业界和政府机构的专家、研究人员和从业人员,共同探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

煤层甲烷减排与高效抽采利用技术、煤矿生态修复与碳增汇、煤基温室气体监测与碳管理、新能源与

节能减排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会议旨在交流共享我国煤炭及其相关行业在煤基碳减排

和资源化利用领域取得的最新科技成果,推动碳中和科学与工程理论技术体系发展,实现煤炭及其相

关行业技术升级与产业转型,服务国家碳中和与经济社会绿色发展。

第50页

[47 [

11 月 25 日论坛报告日程

开幕式

谭克龙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党委副书记、局长,

    中化明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经理,专委会副主任

主持人介绍莅临会议的嘉宾

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专委会主任卞正富致辞

主旨报告

主持人

张德高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党委书记、院长

现代煤化工和石油化工的低碳耦合

凌 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科协主席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情景展望

张 宏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纪委书记、副秘书长 教授级高工

碳中和地质保障工作方向及进展

潘树仁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副局长 教授级高工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选址及工程实践挑战

文冬光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主任、党委副书记 研究员

双碳背景下 CCUS 技术的机遇和挑战

王淑娟 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副系主任 教授

燃煤智能发电降碳技术

周怀春 中国矿业大学低碳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 教授

休息

学术沙龙

主持人

卞正富 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专委会主任

煤炭能源低碳化(对话主题)

张 宏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纪委书记、副秘书长 教授级高工

潘树仁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副局长 教授级高工

文冬光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主任、党委副书记 研究员

王淑娟 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副系主任 教授

周怀春 中国矿业大学低碳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 教授

14:00-14:15

14:15-14:45

14:45-15:05

15:05-15:25

15:25-15:45

15:45-16:05

16:05-16:25

16:25-16:40

16:40-17:30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期刊的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