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胡义扬酒酱坊
民国 22 年(1933),胡性甫在义乌城内清应坊泗州境(南起赶婆桥,
北到观音桥,西至原义乌印刷厂这个丁字形街区),开始经营酱油,
有酱缸 120 口。这么多的酱油本地是销不完的,相当一部分销往县外,
装在酒坛中,沿东阳江用竹筏溯运到东阳巍山、白坦、吴良一带销售。
开酱园需相当多的设备。作坊用屋和摆酱缸的院子自不用说,酱
缸全部从余杭瓶窑买来,因其陶土细腻,釉面光滑,无漏油之弊。远
道买酱缸,当时杭江铁路不能托运,需由水路经富阳、桐庐、严州、
兰溪、金华运来,买价加运费,一口缸要 16 元,而市价 100 斤米尚
不到 4 元。作坊尚有一口大淘锅,上部用木头箍成,一淘能煮 510 市
斤豆。此外还有许多焖制“酱黄”的篾匾和木架,晒“酱黄”的地簟,
压榨酱油的木榨等等。
做酱油的原料是白豆(夏大豆)、小麦粉和盐。白豆在小暑前后收
获,在本地市场上收购,民国二十八年(1939)起全部向江西鄱阳方
面采购,自己做酱油用不了,多余部分转卖给水作坊(豆制品店)。做
酱油主要有两个环节,一是焖制“酱黄”(酱坯),一是落缸曝晒。小
暑后开始煮豆,至秋末结束。白豆先浸一夜,次晨放入大淘锅中煮
12 小时,约须木柴 400 斤,接着焖 12 小时。这时豆粒变成红黑色,
糜烂熟透,然后拌以铁丝窗纱筛的粗麦粉,放在篾匾中制“酱黄”。
篾匾层层搁在三脚木架上,围以篾簟。不用曲,凭自然发酵,也没有
温度计,室温全凭“酱头”师傅的经验掌握。过 2~4 天发酵透了,
取出晒干备用。一淘锅煮 510 斤豆,拌 510 斤麦粉,刚好够做三缸酱。
酱缸露天放置在场院上,不下雨就昼夜不加盖。全用 2 号酱缸,每缸
挑进 6 担塘水,拌进 170 斤盐,先晒 8~10 天,然后拌进 340 斤“酱
黄”,让它曝晒,3 个月后可抽取酱油,故有“伏酱秋油”的说法,
即伏天原料下缸,秋季出油。头一次抽出的称“太油”,不加酱色,
放在太阳下继续曝晒,每天加进一部分,直到变成黑红色才出停。这
种油味道鲜美,战前每斤售价约一角八分,相当 4 斤光景大米的市价。
“太油”抽完后,每缸加 30 斤盐、4 担水,拌匀后继续晒,过若干
天后抽出来的称“母油”。“母油”不再晒,掺上饴糠熬制的焦糖作酱
色。第三次又加盐和水,晒几天后放在木榨中榨出的油叫“对油”,
同样要掺上酱色再卖。酱渣卖给养猪户当饲料。开酱园,利润还不错。
酱园里的一缸酱抽 4 次油,一般头一次抽出的“太油”就可以收回成
本,以后的“母油”“对油”基本上是利润。
酱园也制作五香豆豉。豆豉用黄豆(秋大豆)焖“当黄”,装坛前
把麦粉擦掉成颗粒。另将田瓜切成一寸见方,加盐腌三五天,渗析出
的瓜水加“酱黄”颗粒,再加“五香”(陈皮、茴香、子苏、生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