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尘妙相—佛像艺术专场

发布时间:2023-6-21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梵尘妙相—佛像艺术专场

1691  上乐金刚像尼泊尔  14 世纪铜镀金  高 10.5 厘米RMB: 60,000-80,000上乐金刚又称胜乐金刚,藏语称“登巧”,蒙古语称“德穆钦格”,是藏密无上瑜伽部母续的本尊,是三世诸佛的金刚身、语、意所依,是诸佛功德的总集代表,也是藏密无上瑜伽修法中尊奉的五大本尊之一。此尊上乐金刚四面十二臂,每面具三眼,象征了达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不舍一切有情众生。头顶束高髻,顶髻有十字金刚杵,象征智能与方便。顶戴五骷髅冠,象征具足五方佛智遍知一切。胸前佩戴璎珞,以及骷髅和鲜人首鬘,代表清净五十一心所,及降伏贪瞋痴。上乐金刚主臂二手施金刚吽伽罗印,分持铃杵,拥抱明妃金刚亥母。明妃持钺刀和嘎巴拉碗,抱主尊,也称为吉祥轮上乐金刚。主尊手臂向两侧展开,持物十分清晰,除正二手的铃杵和上二手持象皮外,余右手持嘎巴拉鼓、钺刀、长把斧、三叉戟;余左手持喀章嘎、嘎巴拉碗、金刚索、鲜梵天首。上乐金刚的骷髅和鲜人首长项蔓垂至双腿间。亥母像左展立姿,右腿勾住主尊的腰部,面朝上仰望,似与上乐金刚有表情交流,腰部的 U 形连珠璎珞十分华丽精美。莲座莲瓣饱满舒展,覆莲瓣错落排列。整像造型比例准确,形象生动优... [收起]
[展开]
梵尘妙相—佛像艺术专场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是一家国际综合性拍卖公司,成立于1995年,具备国家一类文物拍卖资质。中贸圣佳总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25号北京汽车大厦17层,并在上海、广州、香港、台湾、日本及北美多地区设有办事处。
文本内容
第201页

1689  弥勒佛板

北京宫廷  清乾隆

铜镀金  高 13.5 厘米  宽 7 厘米

RMB: 无底价

此尊铜佛牌,正面正中呈弥勒佛说法像,下半部分海水纹波涛。正中

造像呈经典乾隆时期北京宫廷风格,高发髻,面庞圆润清秀,双目低

垂。着披肩袈裟,下着僧裙,裙腰及胸,衣褶自然流畅。双手结说法印,

全跏趺坐于仰莲之上,莲下生方形台座,这在乾隆时期极为流行。

第202页

1690  白度母像

西藏  17 世纪

紫檀  高 23 厘米

RMB: 110,000-150,000

白度母是观音菩萨的化身,与绿度母皆为流传最广的女性神祇。白度母以其额间、双手掌心、全跏趺坐的

足心,共具七眼为标识。此尊白度母像由紫檀雕琢而成,色泽深沉,包浆浑厚。半跏趺坐于束腰仰覆莲台

之上,身后有高浮雕火焰纹背光。五官刻画写实,耳下垂大耳珰,双唇微启,法相舒展而庄严,令人过目

不忘肃然起敬。头戴花冠,束高发髻,余发结成两条发辫分垂于左右两肩。腰间束有宝带,腰带下亦坠满

一圈 U 字形连珠式璎珞。菩萨上身裸露,身姿挺拔,腰部纤细,显得极为匀称健美,下身着长裙,轻薄贴

体,在腿前形成柔软的褶皱,衣纹流畅自然,富有质感。左手当胸结说法印,右手自然下垂置于腿前施与

愿印,莲花盛开于肩两旁,使造像平衡而美观。身下是双层束腰式莲花座,造型周正,做工讲究,高大稳重,

莲瓣修长饱满,蕴含着无限的生机。

第203页

1691  上乐金刚像

尼泊尔  14 世纪

铜镀金  高 10.5 厘米

RMB: 60,000-80,000

上乐金刚又称胜乐金刚,藏语称“登巧”,蒙古语称“德穆钦格”,是藏密无上瑜伽部母续的本尊,是三

世诸佛的金刚身、语、意所依,是诸佛功德的总集代表,也是藏密无上瑜伽修法中尊奉的五大本尊之一。

此尊上乐金刚四面十二臂,每面具三眼,象征了达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不舍一切有情众生。头顶束高

髻,顶髻有十字金刚杵,象征智能与方便。顶戴五骷髅冠,象征具足五方佛智遍知一切。胸前佩戴璎珞,

以及骷髅和鲜人首鬘,代表清净五十一心所,及降伏贪瞋痴。上乐金刚主臂二手施金刚吽伽罗印,分持铃

杵,拥抱明妃金刚亥母。明妃持钺刀和嘎巴拉碗,抱主尊,也称为吉祥轮上乐金刚。主尊手臂向两侧展开,

持物十分清晰,除正二手的铃杵和上二手持象皮外,余右手持嘎巴拉鼓、钺刀、长把斧、三叉戟;余左手

持喀章嘎、嘎巴拉碗、金刚索、鲜梵天首。上乐金刚的骷髅和鲜人首长项蔓垂至双腿间。亥母像左展立姿,

右腿勾住主尊的腰部,面朝上仰望,似与上乐金刚有表情交流,腰部的 U 形连珠璎珞十分华丽精美。莲座

莲瓣饱满舒展,覆莲瓣错落排列。整像造型比例准确,形象生动优美,面容身躯十分饱满,饰物细节刻画

精致,工艺细腻精湛,金刚足下所踏异教神皆生动鲜活,显示出高超的工艺水平。造像通体镀金,分体浇铸,

铜质精纯沉重,工艺卓越,富有艺术感染力,为十六世纪尼泊尔造像中的精品。上乐金刚造型复杂,铸造

难度极大,因而流传下来的精品并不多见。

第204页

另面图

1692  骑象童子像

中原  明代

铜漆彩绘  高 15.6 厘米

RMB: 40,000-60,000

象是中国传统文化喜用的题材,象征着天下太平、五谷丰登,该作品将“国

有象则天下太平,家有象则吉祥平安”的美好愿景孕育其中,可作香薰使用,

内置香料,烟从象鼻口而出。其包浆浑厚,漆彩因年代久远而斑驳之感,亦

为书房案头文玩之器,不可多得。

此尊骑象童子像红铜质地,周身以白为底上漆彩,甚为难得。形作一童子牧

大象。大象体态丰盈,健硕温顺,象身着装饰披挂,背部着锦缎毯鞍,象尾

帖服,大耳下垂,双目媚笑,象首向前,象鼻弯曲上扬,敞开大口,长牙外

露。象四肢粗壮有力,因身躯扭动产生的褶皱条条毕现,憨态可掬,生动形

象之感。吹笛童子侧坐于象背,神情欢快,衣着纹理清晰,着色栩栩如生,

面面俱到,呈现出一派怡然自得的姿态。情景生动欢快,予人祥和愉悦之感。

参阅:青岛市博物馆清铜骑象童子像

参阅 2

第207页

1693  力士像一组

中原  明代

铜镀金  高 7.5 厘米  高 8 厘米  高 7.5 厘米

RMB: 180,000-250,000

此组力士像,一组三件,应为大型佛座部件,可参阅云冈石窟菩萨立像底

座,三尊力士虽生态各异,但都成半跪于地双手(或单手)做托举状,头

发短而似火,大嘴微张,面目似人似兽,正抬头朝斜上方望去。上身赤裸,

露出条条绷紧的肌肉,以刻线表现肋骨。铸造精良,细节清晰,人物传神,

亦可为文房赏玩之物。

第208页

1694  佛手

西藏  13 世纪

合金铜  高 21 厘米

RMB: 无底价

此件佛手通体黑漆古色,精光内蕴。手势结说法印,掌中现佛莲。拇

指与食指相捻,其余各指自然舒展,手指修长,手掌圆润,指节弧度

自然。手型优美的曲线和动感,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第209页

1695  随身佛像一组

北京  18 世纪

铜镀金  高 3.8 厘米  高 3.6 厘米  高 3.7 厘米  高 2.8 厘米

RMB: 无底价

此一组四尊小寸佛,一尊绿度母像,两尊无量寿佛,一尊上师像,皆通体镀金,以小见大,颇为精细。

以绿度母像为最,头戴宝冠,上身披挂华美的项圈及连珠长链,臂戴钏镯凹凸有致,下身着天衣绸裙,

简练的衣褶与精细的錾刻纹饰相搭配,工艺难度极大,左手当胸前结三宝印,右手施与愿印,度母

舒坐于莲台,上身坐姿弧度明显,与右足下踏莲台形成对应,脚向下伸,意味着随时应机去救度众生。

第210页

1696  净瓶观音像

中原  清代 

铜镀金  嵌松石、珊瑚  高 8.8 厘米

RMB: 30,000-50,000

净瓶观音为明清时期常见的观音形象,手执净瓶为其形象的重要标识。此像头

顶束高发髻,髻顶披风帽,面容饱满,五官清秀,双目俯视,神态庄严慈祥。

双耳齐肩,耳下饰大耳珰。上身披袈裟,胸前饰璎珞,下身着长裙,腰间束带,

衣纹稠密流畅,衣缘刻有精美的连珠纹饰。游戏坐姿,右手搭于右膝,左手托

净瓶,手臂置于身后的凭几上,姿态自在安闲。造像下部保有原始裝藏,封底

板上刻有佛教八吉祥之一的盘肠纹,寓意吉祥如意。整像造型端庄,工艺精细,

装饰华贵,镀金明亮,品相一流,体量虽小,但品质上乘,是随身礼拜供奉的

上佳之选。首都博物馆藏有一尊与此像年代、造型、工艺、高度几乎完全一致

的送子观音像,据称是该馆 1981 年入藏的,值得参考。

参阅:首都博物馆藏清代铜镀金送子观音像,高 8.4 厘米。(正面和背面)

参阅

背面图

封底图

第211页

1697  经书扣

北京宫廷  明永乐(1403-1424 年)

铜镀金  纵 4.5 厘米  横 4.5 厘米

RMB: 20,000-30,000

款识:大明永乐年施

藏传佛教的经书继承了古代印度贝叶经的形式,长方形,散页累叠,诵经时从上往

下依次翻页。早期经书上会打两个小孔,用来穿绳固定经叶。后期经书虽不打孔,

但上下也要用两块护经板固定经叶,也需要缠绳。经书扣就是用来收束绳子的用具。

此件经书扣雕刻成盘龙的形状,龙的首尾相接成环形,环形中央有一横柱,用以收

束经书的绳子。龙身有鳞,龙爪锋利,龙身雕有繁复别致的吉祥纹饰,两端分别刻

如意云纹,龙头下方刻“大明永乐年施”六字铭文。整体造型灵动,形象猛威,工

艺精湛,用铜精良,金水亮丽,小巧精致,既可作为装饰物件,亦有护身辟邪、保

佑平安的功用。

款识图

第212页

背面图

1698  双面佛龛

中原  清代 

纯金  高 5.3 厘米

RMB: 70,000-80,000

此件随身盒由纯金锤揲錾刻而成。龛内正中饰自在观音像,金像头梳高发髻,

面形丰圆,五官刻画生动,樱桃小嘴尤其美妙动人,体现出明显的女性特征。

上身披天衣,下身着长裙,衣纹写实自然。袒露的胸前垂挂如意形项圈及

璎珞,极富装饰意味。游戏坐于莲花座之上,双手结禅定印,整体錾刻工

艺精细。其面相及衣饰体现了中原菩萨的朴实自然、贴近现实的风格特点。

饰件双面工錾刻而成,造型华美,细节精致。

第214页

1699  龟趺弥勒佛像碑

中原  明代 

铜  高 8.3 厘米

RMB: 无底价

铭文:“景云二年六月十七日司马蒋妻咸十三娘为亡兄敬造弥勒下生一铺亡者生

天家口平安。”

此像头部光洁,头顶现磨光高肉髻,面形圆润,神态安详。身着通肩袈裟和僧裙,

袈裟衣纹呈 U 字形分布,如曹衣出水,优美流畅。双足立于覆莲座上,双手均下

垂,掌心向前,结施与印。头后有圆形头光。佛像身后有碑形背屏,顶部呈半圆状,

背屏上满刻火焰纹。背屏后面刻有铭文,下方有一龟形座,龟尾朝前,头朝后,

龟首上昂前伸,两足作向前爬行之势,其后现一壶门。整像造型独特,风格古朴,

品相完好,极为难得。特别是此像还具有双重意义,从佛像一面看,它表现的是

一尊弥勒佛像,而从背面铭文及龟形座看,它又是一通标准的祈愿功德碑。类似

造像国内多家博物馆有收藏,市场亦偶有所见,可以参考比较。 

参阅:西安文物保护考古所藏唐景云二年(711 年)龟趺铜弥勒佛像碑,高 8.4 厘米。 参阅

背面图

第215页

1700  一佛二弟子像

中原  明代

铜  高 11.6 厘米

RMB: 无底价

此尊一佛二弟子像身具火焰形镂空大背光,主尊为释迦牟尼佛,跏趺端坐。

身旁侍立二位弟子,右边为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左边是神通第一的目犍连,

合为“师弟三尊”。造像面相方圆,肌肉饱满,躯体壮实,衣纹宽大流畅,

质感较强,整体给人亲切自然的艺术美感;尤其是二位弟子的面部表情刻画,

在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已完全脱离了外来艺术模式,而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

性和浓郁的世俗社会审美情趣。这组像以生动形象的艺术特征体现了鲜明的

时代特点,正是这一时期佛像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作。

参阅:首都博物馆藏辽代一佛二菩萨二弟子像。 参阅

第216页

1701  地藏菩萨像

中原  明代 

铜  高 8.3 厘米

RMB: 50,000-80,000

出版:《金佛光明—古代金铜造像集锦》,文物出版社,2018年,第268-269页。

地藏菩萨是佛教宣称的大菩萨。其早期图像并不是菩萨装形象,而是比丘形象,出自《地

藏十轮经》的记载,所谓“以神通力现声闻像。”此经最早在北凉时译入中土,但玄奘

重译此经后,其图像才开始流行,其后在唐代一直十分流行。现存最早的比丘形地藏像

保存在龙门石窟药方洞,雕造于唐麟德元年(664)。此像即为唐代比丘形地藏造像的

典型代表。

此像头顶无发,面目清秀,大耳肥厚,长眉细眼,挺鼻薄唇,形象生动传神。头微左倾,

双肩削斜,体态柔和优美。身着曲领下垂式通肩袈裟和僧裙,袒露右臂,下身衣摆顺台

座自然下垂,衣纹如行云流水般流畅。游戏坐姿,右腿横盘,左腿下垂,右手抚膝,左

手抬于胸前执摩尼宝珠。整体造型出神入化,将佛教崇尚的宁静安详的审美追求表现得

淋漓尽致,彰显出佛教庄严神圣的艺术美感。全像以青铜铸造,冶炼精纯,历经千年铜

质包浆醇厚,古韵浓郁。

参阅: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唐代铜镀金地藏菩萨像,高 14.6 厘米。

参阅

第217页

1702  释迦牟尼佛禅定像

中原  明代 

铜  高 8.6 厘米 

RMB: 60,000-80,000

出版:《金佛光明—古代金铜造像集锦》,文物出版社,2018年,第80页。

此像结跏趺端坐,双手置双膝结禅定印,两手呈抱握之式。头顶现球状大肉髻,面形宽大,眉弓高

隆,双目俯视,鼻子扁阔,神态安详。五官轮廓有些模糊,足显年深日久的岁月痕迹和古朴凝重的

历史韵味。削肩,身躯圆实健硕。身着通肩袈裟和僧裙,胸前衣纹呈 U 字形,两臂衣纹呈阶梯状,

腿部亦有几道竖条状衣褶,衣纹立体写实,刀工深峻粗犷,时代特征鲜明突出。台座正面雕有双狮,

虽造型简率,唯依稀可辨其身躯和腿部,但韵味十足。后部平坦,头后凸出一榫,显示其原来配有

背光。像侧留下明显的范线,可证此像为合范铸造,堪为我国早期合范技术应用的重要例证。整像

胎体厚重,表面光亮油润,历经千余年保存完好,十分难得。

第218页

1703  释迦牟尼佛像

中原  明代 

铜泥金彩绘  高 8.2 厘米 

RMB: 60,000-80,000

出版:《金佛光明—古代金铜造像集锦》,文物出版社,2018年,第454页。

此像结跏趺端坐,头顶现不规则的波浪式发型,肉髻如山丘状隆起,正面安有髻珠。面相

圆大饱满,五官刻画生动,尤其是其眉眼呈八字形外挑,给人沉静威严之感。身躯浑厚,

上身披袒胸式袈裟,下身着僧裙,衣纹自然流畅,表现出高度的写实感。右手举于身体右

侧结说法印,左手抚膝。整体造型端庄,手法写实,铸工细,胎体重,包浆厚,既具时代

鲜明特征,又带有唐代造像遗风。从考古发现和现存同时期造像实物来看,此像时代可以

明确定为五代风格,产地在今陕西关中一带;它原来应有非常复杂的配饰,包括身后的葫

芦形背光、身下的仰莲台和两个六边形叠涩式基座等,因为其完整形式已有不少发现和遗存。

参阅: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五代铜释迦牟尼佛像,高 28.8 厘米。

参阅

第219页

1704  水月观音像 

中原  明 

铜  高 16.5 厘米

RMB: 80,000-120,000

出版:《金佛光明—古代金铜造像集锦》,文物出版社,2018年,第454页。

此像左腿垂下,右腿支起,左手撑于左腿后,右手置右膝上,姿态自在安闲,显现水

月观音菩萨标准的造型姿势。头顶束高发髻,两耳旁有缯带飘卷,面容宁静慈祥。上

身披帔帛及络腋,下身着长裙,有项圈、手镯等佩饰。全身衣纹高度写实,具有强烈

的质感,时代特征鲜明突出。身后配有椭圆形大背光,背光内区的枝蔓和外缘的火焰

纹交相辉映,极大地增添了造像华丽的效果。类似的背光样式可以参考 1981 年大同

市四老沟金代砖塔地宫出土的一尊释迦牟尼佛铜坐像,可以作为此像断代的重要依据。

整体造型具有金代造像鲜明风格特点,而且表面包浆醇厚,古韵浓郁,是一尊非常难

得的中原中古时期造像。类似造型风格的水月观音像市场屡有现身,但大多数造型及

品相不及此像完美。

参阅:山西大同博物馆藏金代释迦牟尼佛铜坐像,高 17.6 厘米。 参阅

第220页

1705  释迦牟尼佛像

中原  明代 

铜  高 13.5 厘米

RMB: 160,000-180,000

铭文:兴和四年三月□□日佛弟子吉田□□为七世父母所生父母□男女造像一区。

此像跣足站立,仪态端庄。头部有发无纹,头顶现高肉髻,面形长圆,五官刻画简略,

神态沉静安详。身着通肩袈裟和僧裙,袈裟领口呈 U 字形,衣纹疏朗浅细,线条细劲有力。

两手置于胸前,右上左下,分别结施无畏印和施与印。身后有尖顶式大背光,背光下部平齐,

其上分区刻各种纹饰,其中内区刻头光和身光,外区刻左右对称的火焰纹,同时上方和

主尊左右又各刻一莲花化佛,佛像只雕出头部,其下为仰覆莲花瓣。身下承以双层坐床

叠成的高台座,台座左右及后部三面刻有铭文,内容为:“兴和四年三月□□日佛弟子

吉田□□为七世父母所生父母□男女造像一区。”由此而知此像雕造于东魏兴和四年(542

年)。“兴和”是东魏孝静帝元善见(524-552 年)的第三个年号。史载,孝静帝即位后

迁都邺城,随之迁来洛阳诸寺僧尼,鼓励民间舍宅建寺,宠重名僧昙鸾。由于他对佛教

的崇重,东魏立国虽然仅有 l7 年(从 534 年至 550 年),而佛教和佛教艺术均得到持续

发展,至今留下许多东魏佛教艺术遗存,金铜造像即为其中的重要代表。

参阅: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东魏兴和四年(542 年)比丘道思造铜镀金观音,高 15.8 厘米。

参阅

款识图

第221页

1706  地藏菩萨像 

中原  明代 

铜  高 16 厘米

RMB: 250,000-350,000

来源:日本古龙会拍卖

此像头戴筒状高花冠,花冠正面安化佛阿弥陀佛,束发缯带顺两肩长垂而下,于肩头各打

一结。面形圆鼓,眉弓高隆,双目细小,高鼻阔嘴,面部流露出悲悯之情。半跏趺坐姿,

右腿横盘,左腿自然下垂,脚踩莲花;右手举于身体右侧执锡杖(已失),左手仰掌置于

左膝,手持摩尼宝珠。身躯浑厚饱满,上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胸前饰项圈璎珞,下身着

僧裙,腰间束带并打结,身体正面饰以交叉式的大连珠状璎珞。衣纹手法非常写实,特别

是右腿衣纹呈水波状平行分布,显得尤为流畅优美,充分展现了辽代雕塑艺术的高超水平。

身下为仰莲台,其下又承以六边形底座,莲瓣硕大肥厚,头部外翘,上下重叠交错,造型

美观大方。背后凸出一榫,显示此像原来配有背光。整体造型完美,雕刻精细,风格古朴,

包浆醇厚,加之体量适中,表现题材在现存辽代风格造像中极为少见,是一尊非常难得的

辽代风格造像珍品。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此像姿势及手印一如同时期五代宋金出现的地藏

菩萨像,但形象却与之完全不同,五代宋金的地藏菩萨多以新罗国比丘金地藏形象为仪范,

而此像遵循的是地藏菩萨本来的菩萨装样式,这一点充分反映了辽代佛教艺术对于佛教传

统造像仪轨的坚守与遵循。

参阅: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辽代铜镀金菩萨像。

参阅

第222页

1707  文殊菩萨像

中原  明代

铜  高 29 厘米

RMB: 无底价

菩萨,意指“觉有情、道众生”,即帮助众生觉悟之意。它是仅次于佛的

第二类佛教尊神,是修持大乘六度,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宗教实践者,

其职责是辅佐、帮助佛解救众生。汉传佛教中,起初称文殊、普贤和观世

音为“三大士”,后加地藏菩萨组成四大菩萨,而观世音菩萨最深入人心,

千百年来深受中国民众的信奉和青睐。

此尊文殊菩萨铜铸,皮壳青郁,尽显青铜之美,尊像简约大方,衣纹以阴

刻表现居多,不显华美,实符宋人内敛婉约之审美情趣。菩萨髪髻高梳,

面庞圆颐,耳际僧带飘扬,法相寂静和悦,充满智慧之光。身着天衣,胸

前璎珞配饰寥寥,有大写意之风。文殊菩萨左舒坐于狮背的宝座之上,左

手抚膝,右手当胸结说法印,仪态端庄。雄狮的刻画有童趣,卧于莲座之

上,呆萌匍匐。底承覆式高台座,远远观之,更显殊胜。

第224页

1708  赤膊罗汉像

中原  明代

铜  高 20 厘米

RMB: 无底价

此尊罗汉像,铜铸而成,通体黑亮。达摩光顶,面型方正,双目威严。一手提衣襟,

一手持圆珠。衣边用镶银丝手法,卷草装饰,胸口袒露,衣衫飘逸。

第225页

1709  文殊菩萨像

中原  明代

铜  高 15.3 厘米

RMB: 60,000-80,000

此尊文殊菩萨像发髻横盘,余发结辫垂肩散搭,头戴高花冠,耳侧缯带飞扬,面庞姣小,

五官刻画细腻生动。上身着双领下垂式袈裟,下身着束腰长裙,衣纹自然写实,飘逸流

畅,衣緣刻有缠枝莲纹饰,极具时代特征和装饰美感。左手持经书,右手当胸结说法印,

垂足倚座于狮背之上。狮子曲足卧于方形台座上,鬃毛卷曲,双目圆睁,回首仰望,形

象生动可爱。整像铜质莹润,包浆醇厚,造型独特,品相完美,体量虽小却有大器之风范,

为中原中古造像不可多得的精品之作。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此种倚座形式的文殊造像非

常罕见,也充分展现了宋代中原佛像艺术在造型风格上追求个性化的艺术特点。

第226页

背面图

1710  托塔天王像

中原  明代

铜  高 18.2 厘米

RMB: 100,000-120,000

此尊造像为典型的明代汉传佛教所供奉的托塔天王像。天王头戴宝冠,顶梳发髻,耳侧

缯带飞扬。面部肌肉凸显,双眼怒目圆睁,鼻梁短蹙,下颌及两腮胡须卷曲。身着甲胄,

足蹬云头高靴,形象威武彪悍。其右手垂于身侧,左手掌心朝上,手托宝塔,姿态雄健有力,

面部表情威严凝重,令人生畏,威风凛凛站立于台座上。甲胄的形制完全依仿古代武士

装束,刻画精细,层次分明,而且具有极强立体感,代表了同时期制作工艺的较高水平。

身后披有飘曳大帔帛,突出了天王不同于一般武士的宗教神性。整体造型大方,形象生动,

雕工精细,体现了明代汉传佛教造像鲜明特点。

第228页

背面图

1711  送子观音像 

中原  明代

铜镀金  高 23 厘米

RMB: 150,000-200,000

此像头戴花冠,花冠正中安化佛阿弥陀佛,头顶披风帽。面庞饱满圆润,弯眉秀目,

俏鼻小嘴,仪态娴静庄肃。躯体丰腴,上身披袈裟,胸前垂连珠式璎珞,下身着长裙,

腰间束带并打结。衣纹圆转流畅,手法洗练简洁,衣缘刻精美的缠枝花卉纹饰。游戏

坐姿,左手搂抱一小儿坐于左膝上,右手自然置于右膝。小儿方头大眼,身体圆胖,

头顶有一撮毛发,身披肚兜,头偏向一侧,双手合十于胸前。这一形象既表现了观音

送子的实际意义,又具有童子拜观音的寓意。整像造型完美,工艺精细,镀金靓丽,

品相完好,更兼其题材寓意美好,是不可多得的收藏、供奉佳品。

送子观音造像始见于唐代,明清时期最为流行。它是我国佛教世俗化的产物,迎合了

世俗社会多子多福的广泛需求。佛教经典也为其形象塑造提供了依据,如《妙法莲花

经·观世音普门品》记载:“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

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其意是说,世人不论求男求女,观音皆

能满足其愿望。

参阅:2012 年纽约佳士得春季拍卖会明代铜镀金送子观音像,高 25.7 厘米。 参阅

第230页

1712  大肚弥勒佛像

中原  明代

铜  高 40 厘米

RMB: 200,000-350,000

大肚弥勒的原型是我国五代后梁时浙江奉化的僧人契此。他身体矮胖,袒露胸腹,常

以竹杖挑着一个大布袋,四处化缘乞食,自称“长汀子布袋师”,时人称他“布袋和尚”。

圆寂时自称是弥勒化身,由是逐渐受到世人崇拜和供奉。今天在汉传佛教寺庙的天王

殿里,我们看到的主供几乎都是以布袋和尚为原型塑造的大肚弥勒像,殿门两侧一般

配有一幅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言简意赅地

诠释了大肚弥勒佛及佛教所追求的修行境界。

此像身躯浑圆,顶无须发,脸形圆胖,弯眉大眼,鼻宽口阔,笑口大开。身着袈裟和僧裙,

胸腹袒露于外,衣纹流畅优美。右手持念珠,左手握布袋,布袋下方雕有一串钱币,

寓意和气生财。双脚赤裸,游戏姿势坐于双层仰覆莲座上。莲座圆大厚实,造型规整,

双层莲瓣饱满有力,绕座一周,极具明代早期风格特点。整体造型完美,体量硕大,

身躯健硕,气韵生动,堪为明代早期中原造像典范之作。2019 年华艺国际秋季拍卖会

推出一尊带有”大明宣德三年七月五日敬造弥佛一尊“款识的大肚弥勒像,此像在工

艺和气韵上足可与之比肩。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常见的大肚弥勒像只注重表现弥勒完整的身躯,身下一般不安莲

花宝座,而此像带有造型完美的莲花宝座,而且是一体雕铸而成,非常稀有难得,其

艺术及观赏价值自然非比寻常,值得藏家特别关注。

参阅:2019 年华艺国际秋季拍卖会大明宣德三年款铜大肚弥勒佛像,高 49 厘米。

参阅

第232页

1713  关公与周仓、关平像

中原  明代 

铜  佛高 48 厘米  通高 55 厘米 

RMB: 500,000-700,000

关公是我国古代社会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也是三教共尊的护世神灵。其中,代表儒家的历代统治

者以关公的忠勇品质集中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断给他封爵加号,借以巩固统治,如宋哲宗封

他为“显灵王”,宋徽宗封他为“义勇武安王”,明神宗封他为“协天护国忠义帝”,清顺治又加

封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民精诚绥靖佑赞宣德关圣大帝”等。道教尊他为“关圣帝君”,简

称“关帝”,并奉为“护法四帅”之一和“司命禄,庇护商贾,招财进宝”的财神。佛教尊他为护

法神,负责守护寺庙及土地,护佑佛法及众生。由于关公信仰的普及 , 历朝历代为之塑像不断,由

此形成了独特的关公造像艺术体系,同时也留下了形式多样、造型各异的大量关公造像作品。 

此像是一尊极具特点的组合式关公造像,分别由关公与关平、周仓三像组成。关公居于中央,头戴

展脚幞头,展脚向上竖起,幞头前饰花瓣。面形圆鼓,双眉呈倒八字形向上翘起,眉头紧锁,双目

低垂,五绺胡须自然飘落,威风凛凛,神情严肃。坐姿,双腿下垂,头及身体略向右偏,左手按于

左膝上,右手举于胸前,指间轻捻胡须,姿态富于动感。身穿圆领通肩龙袍,龙袍上雕饰一条腾跃

的巨龙,下面雕海水江崖纹,胸腹间各佩一条革带,衣纹密集分布于袖口和下摆,流畅优美。双足

蹬高靴,在龙袍的下摆下半掩半露。关公右边为他的儿子关平,头缠布巾,身着长袍,双手捧印,

侧身面向关公而立。关公左边为他的麾下大将周仓,头戴战盔,身穿甲胄,竖眉怒目,满腮浓髯,

右手叉腰,左手握关公的大刀,亦侧身面向关公而立。关公身侧各安一几,右边几上置《春秋》,

来源于关公“夜读春秋”的典故,左边几上置香炉。三像身下以嶙峋的山石为座,山石上雕刻云纹

图案,烘托出一派天界般的神秘气氛,充分彰显了关公超凡脱俗的神灵身份特质。整躯造型生动,

神态威严,气势宏伟,雕刻精细,体现了极高的雕塑艺术水平,堪称明代关公造像的上乘之作。 

此像以高度的写实技法雕刻,形象惟妙惟肖,其自然生动的气韵、富丽堂皇的气象充分展现出明代

造像的时代风貌。造像胎体厚重,铜质精细莹润,足见选材之精细、用料之考究,非资财充盈无法

达到这样的艺术品质。雕工繁复精致,尤其是一些细节雕刻,如龙袍上的龙纹、云纹和海水江崖纹等,

全以浮雕形式雕出,生动细腻,一丝不苟。特别是关公通常以顶盔掼甲的武将形象出现于世人面前,

体现关公的忠勇和威猛,而此像塑造了关公的儒者风范,与山西解州关帝庙春秋楼中关公的形象完

全一致。关公夜读春秋的形象,古已有之,不仅表现了关公儒雅的一面,也暗含了古人尊王攘夷的

儒家思想和信义精神,与传统的武将形象相比,这一造型显然更加符合古代文人的喜好,与明代士

大夫的文化和审美崇尚密切相关。 

参阅:山西省运城市解州关帝庙文物保管所藏明天启二年彩绘关公铜坐像,高 136 厘米。

参阅 1

第236页

1714  观音菩萨坐像

中原  明代 

铜  嵌银丝  高 15.5 厘米

RMB: 1,200,000-1,600,000

铭文:石叟

此件观音以精铜熔铸成,细腻而润泽,隐隐透出一种莹光。观世音菩萨姿态娴雅、端庄,结半跏

坐,左腿盘屈,右腿支起,跣足,手藏于袖中,作右臂倚书箱之姿。头绾盘螺髻,面颊长圆,高

鼻小嘴,双耳垂肩,眼睑低垂,神韵慈祥,整个面部神态饱满丰润、庄重静雅。上身着宽袖垂领

式袈裟,下身着长裙,胸前露腰带结,衣领、衣袖口边饰均用错银丝绘制卷草莲纹嵌入铜胎内,

纹饰流畅飘逸,整体衣纹随形体自然垂落,线条处理简洁流畅,美仑美奂。该像所错银丝极细,

嵌银工艺高超。细审错银丝若断若连,似藕断丝连,一任自然。观音像背嵌有错银“石叟”二字,

纵向,以隶篆体出之。

此尊观音,目光慈祥,庄重娴雅,面部塑造仿佛可以感知其慈悲之心,与故宫博物院所藏一尊石

叟款观音像神态样式十分相似,其艺术水平之高可与之媲美(参见《故宫经典:故宫观音图典》,

页 72,图 42)。两尊观音无论姿态、神韵、款识、工艺、尺寸,皆高度一致,可知两者确出自

石叟之手。而其姿态又与故宫博物院所藏另一件何朝宗制德化观音同为藏手露右足,亦可见晚明

时期福建地区造像风格的融通。

石叟,传说是晚明崇祯时期的僧人,他是一位佛教造像冶铸大师,善制嵌金银线的铜佛像与文房

雅器,作品以铜雕达摩、观音较为多见。石叟的身世,史籍乏载,但名字却因其作品流传下来。

他制作的造像面容生动传神,栩栩如生;他运用的错银丝工艺,银丝细而匀称,把佛像上的衣裙

纹里装扮得生动活泼;他所制各种铜器,均用银丝嵌“石叟”二字,体兼篆隶,成为他作品的重

要标志。其造像区别于传统一般宗教造像,对作品的艺术追求已经远远超乎了宗教功用,融进了

时代的精神、个人的情感与美学思想,从而使得他的艺术作品超越了宗教的范畴,突破了神性的

束缚,而闪现出美的光辉。这种独树一帜、自成一家的艺术特征,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他人

难以掌握和仿制的。

参阅:1、故宫博物院藏 明代 铜错银丝石叟款观音像。

      2、北京保利 2020 春季拍卖会,明代 石叟制铜错银丝观音菩萨坐像,成交价 RMB2,300,000。

参阅 1 参阅 2

第241页

1715  大势至菩萨像

中原  明代 

铜镀金  高 57.3 厘米

RMB: 600,000-800,000

大势至菩萨梵名摩诃娑太摩钵罗钵眵,意译作大势至或大精进。略称势至菩萨、势志菩萨。

大势至菩萨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众生离三途,得无上力;又彼行时,十方世界一切地

皆震动,故称大势至。大势至菩萨为“西方三圣”之一,一般会与观音菩萨及阿弥陀佛一

起供奉,右胁侍大势至菩萨立于教主阿弥陀佛右边,左胁侍观音菩萨则在左旁。头顶华冠,

宝冠中间显宝瓶,这是大势至菩萨最主要的标识。

此尊菩萨像肉身镀金,色泽醇厚亮丽。结跏趺端坐,头戴镂空花冠,头饰螺发,大耳垂肩,

佩花形耳饰,耳边缯带向上翻卷,面形宽大饱满,双目俯视,神态慈祥宁静。躯体健硕,

结构比例精准。左手于胸前作禅定印,右手拈法器(已佚)。上身着袈裟,下身着高束腰

僧裙,腰间束带,下腹露出蝴蝶结,极具装饰意味。衣褶布排有序,衣纹流畅自如,厚重

写实,极富质感,继承了汉地造像注重衣褶刻划的传统,尤其是小腿部椭圆形衣褶,是明

代汉地造像常用的装饰手法。同时,衣缘錾刻吉祥花草纹,纹样清晰精美,显示出当时匠

人运用高超的写实技法。

大势至菩萨在中原地区受到了较高规格的礼遇,仅次于观音菩萨和文殊菩萨。在众多寺庙

中,大势至菩萨多与观音菩萨一起供奉于阿弥陀佛的左右,较少单独出现。明朝开国皇帝

朱元璋出身自寺庙,因此自开国以来,明朝就将佛教视为国教。佛教在永宣时期最盛,并

且延续了元代宫廷对藏传佛教的崇信,更在宫廷之中设置“御佛监”,铸造宫廷佛造像。

至嘉靖时期,由于皇帝的喜好,藏传佛教的势力逐渐退出中原地区。汉传佛教及其造像艺

术却因此而重新崛起。特别是到了万历时期,慈圣皇太后热忱奉佛,汉地造像艺术独盛一时,

趋向于头大身长,体态丰雍,正襟危坐,端正高雅的汉地审美风格。不仅民间,宫廷皇室

或雄寺大庙也流行铸造铜质鎏金大佛。所造之像虽然风格与民间造像类似,但往往比例规整,

体格较大,身躯饱满结实,线条简洁流畅,丰腴而不虚,近人而不俗。

参阅:2018 年伦敦苏富比 明十六世纪 局部鎏金铜观音坐像 高 47cm 成交价 10 万英镑(约

88 万人民币)

参阅

第244页

1716  龙女像

中原  明代 

铜漆金  高 64.5 厘米

RMB: 350,000-450,000

龙女为观音身旁童女,佛经记述她是婆竭罗龙王的小女儿,是法华会上的有名人物。龙女自幼智慧通达,八岁时已

善根成熟,在法华会上当众示现成佛。后来龙女在文殊师利菩萨的引导下,前往参拜南海观音大士,大士收在座前,

与善财童子共同襄佐观音菩萨,救渡娑婆世界苦难众生。《法华经》中曾讲‘龙女献宝,顿成正觉’之事,即是本

尊立像所再现献情景。

此尊龙女像奉盘站立,龙女面容丰满,表情矜持中而略带笑意,既有胁侍的谦逊,又有成就者的大气。身着宽袖长裙,

身形窈窕,气度端庄,华美脱俗,所配耳铛等佩饰简洁而精致。造型饱满,制工精致,雕琢上注重姿态表情及服饰

衣纹等细节的刻画,强调线条自身婉转流动的韵律之感,展现出明代造像追求唯美写意之风格,可为明代造像之佳作。

参阅:1、武当山馆藏铜铸鎏金九天玄女组像

      2、首都博物馆藏 明 铜漆金龙女像

      3、首都博物馆藏 明 铜漆金善财童子和龙女像

参阅 1 参阅 2

参阅 3

第245页

1717 撤拍

第246页

1718  阿弥陀佛接引像

中原  明代

夾纻漆金  高 33.5 厘米

RMB: 70,000-90,000

此像头饰螺发,肉髻隆起,髻顶安宝珠,大耳垂肩。

面相饱满圆润,五官精细入微,眉似弯月,额有

白毫,双目垂俯,隆鼻小口,面容庄严,神态寂静。

双肩宽厚,腰部收束,躯体柔软,肌肉饱满有力。

身着袒右式袈裟和僧裙,胸前刻佛的庄严妙相卐

字符,衣纹大起大落,飘逸流畅。左手横置胸前

托钵,右手下垂结接引印,表示接引众生往生西

方极乐世界。双腿跣足而立,足下安单层覆莲座。

莲座周身满饰莲瓣,莲瓣肥硕饱满,头部饰有卷

草纹,立体感十足,莲座上下装饰一周连珠纹。

整体造型端庄,比例匀称,法相庄严,工艺精细,

特别是采用了我国传统夹纻工艺制作而成,工艺

繁复,保存完好,是一件十分难得的清康熙时期

夹纻像精品之作。

夹纻技术是我国一项传统的雕塑工艺,历史十分

悠久。东晋时即用于制作佛像,东晋以后历代相传,

相沿不衰。其工艺非常考究,整个制作过程全靠

手工,技术要求极高,因此其制作的佛像具有经

久不开裂、不变形,不怕虫蛀,光泽润亮的艺术

特点。据调查,夹纻像到清代仍有一定的影响,

主要为皇家御用的高级工匠掌握,至今在承德外

八庙、北京雍和宫保存了不少夹纻像珍品,如溥

仁寺慈云普荫殿十八罗汉像、雍和宫的雍和宫殿

十八罗汉像等,可以说是清代夹纻像遗存较为集

中的地方。这尊阿弥陀佛接引像造型规范,工艺

上乘,风格鲜明突出,应当出自康熙朝宫廷夹纻

制作的名匠之手。

参阅:广州“佛像堂”藏清康熙夹纻髹漆菩萨坐像,

高 63 厘米。

参阅

第247页

1719 鸠摩罗什像

中原  明代

木雕漆金彩绘  高 62.5 厘米

RMB: 80,000-120,000

鸠摩罗什(344-413年),原籍天竺,出生于龟兹(今

新疆库车)。后秦时著名高僧,与南朝陈真谛、

唐代玄奘并称中国佛教史上三大翻译家。一生译

经 300 余卷。他了达佛理,又精通梵汉文字,所

以译出的佛经既能表达梵文原意,又能做到行文

流畅,字句优雅,今天人们读诵的许多脍炙人口

的佛经如《法华经》《维摩诘经》等都是出自他

的译笔。 

此像面形圆鼓,额部高广,额有皱纹,双眉紧蹙,

双眼凹陷,髙鼻阔口,上牙外露,颌下有短须,

双耳外阔,面部刻画生动传神,具有浓郁的异域

风韵。上身着交领式僧袍,下身着僧裙,衣纹大

起大落,简括自然。通身施彩,局部有描金,特

别是身前和两侧衣襟刻画的装饰图案,具有浮雕

的感觉,显得十分华贵精美。此种雕刻工艺在古

代山西木雕及泥塑造像的佛衣上运用较多,可见

其产地与山西关系紧密。双腿站立于方形台座上,

双手于腹前捧经书,裙摆下方露出云头僧鞋,身

体姿势与持物也充分展现了一代译经大师的特殊

身份和人文气质。整体造型完美大方,既有外在

形体的大刀阔斧,又有内心修为的细腻刻画,是

写意和写实的完美结合;加之体量硕大,题材稀少,

原漆原彩,品相完好,古韵浓郁,保存至今殊为

难得,堪为明代山西木雕造像中的精品之作。

此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其头顶所置之物,看似头

冠,实则是一个钵盂,其来历与鸠摩罗什幼时的

开悟经历有关。据记载,鸠摩罗什天资聪颖,七

岁时母亲带他到寺院礼佛,他看到一个大铁钵,

非常好奇,一上去就把它举了起来。举起后马上

生出一个念头,铁钵这么大,我年龄这么小,怎

么能举得起来呢?这个念头一生,他马上就不堪

重负了,铁钵“哐”的一声掉了下来。听到铁钵

落地之声,他顿然开悟了,悟到了“一切唯心造”

的佛教真理。此像手捧经书,头顶置钵型器物,

面部刻画又颇有异域风韵,这些与鸠摩罗什从西

域到长安译经的身份和举钵悟道的经历都能相互

应证,所以推测此像表现的即为后秦著名译经大

师鸠摩罗什。

第248页

参阅

1720  水月观音像

中原  明代

红豆杉木漆金  高 31.5 厘米

RMB: 100,000-150,000

水月观音为佛教三十三观音之一,自唐代周昉创立后历代相传,绵延不绝,其艺术形

象受不同时代审美观念和雕塑技艺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貌,此像是一件明末清

初的典型代表之作。观音头戴风帽,头顶束高发髻,发髻中央安净瓶,是其身份的重

要标识。脸形圆润,眉目细长,双目微合,相容殊妙,神态安详。躯体丰腴,颇有周昉“丰

厚为体”的遗韵。上身着通肩袈裟,下身着长裙。袈裟及僧裙刻画细腻,衣纹优美自然,

层次分明,如行云流水一般。左腿横盘,右腿支起,呈明显的游戏坐姿;右手持念珠

搭于右膝,左手置身下山石台座上,身体略向左倾,姿态闲适自若。身下有山石形台座,

台座雕刻生动,造型感十足,生动再现了观音菩萨在补怛洛迦道场现身说法的真实情境。

此像用材红豆杉非常值得注意,它是世界上公认的天然抗癌植物,由于在自然条件下

生长速度缓慢,再生能力差,又频临灭绝,十分稀有珍贵。整像用红豆杉原料精雕而成,

外加漆金彩绘,充分展示了观音菩萨超凡脱俗、高贵典雅的宗教神韵,特别是其灵动

的衣裳、慈悲的面容、奇特的山石,将水月观音塑造得活灵活现,是一件极具感染力

的古代木雕艺术上乘之作。

参阅:山西马邑博物馆藏明代木雕水月观音像,高:29 厘米。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网页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