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觉醒卷·A版·新中考精准分类 化学(辽宁专版)

发布时间:2023-12-01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2025觉醒卷·A版·新中考精准分类 化学(辽宁专版)

目 录专题一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 1专题二 空气 氧气 (卷一) !!!!!!!!! 5专题二 空气 氧气 (卷二) !!!!!!!!! 9专题二 空气 氧气 (卷三) !!!!!!!! 13专题三 自然界中的水 (卷一) !!!!!!! 17专题三 自然界中的水 (卷二) !!!!!!! 21专题三 自然界中的水 (卷三) !!!!!!! 25专题四 碳及其化合物 (卷一) !!!!!!! 29专题四 碳及其化合物 (卷二) !!!!!!! 33专题四 碳及其化合物 (卷三) !!!!!!! 37专题五 气体的制取 (卷一) !!!!!!!! 41专题五 气体的制取 (卷二) !!!!!!!! 45专题五 气体的制取 (卷三) !!!!!!!! 49专题五 气体的制取 (卷四) !!!!!!!! 53专题六 燃料、燃烧与灭火 (卷一) !!!!! 57专题六 燃料、燃烧与灭火 (卷二) !!!!! 61专题六 燃料、燃烧与灭火 (卷三) !!!!! 65专题六 燃料、燃烧与灭火 (卷四) !!!!! 69专题七 物质的构成!!!!!!!!!!!!! 73专题八 物... [收起]
[展开]
2025觉醒卷·A版·新中考精准分类 化学(辽宁专版)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3页

目 录

专题一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 1

专题二 空气 氧气 (卷一) !!!!!!!!! 5

专题二 空气 氧气 (卷二) !!!!!!!!! 9

专题二 空气 氧气 (卷三) !!!!!!!! 13

专题三 自然界中的水 (卷一) !!!!!!! 17

专题三 自然界中的水 (卷二) !!!!!!! 21

专题三 自然界中的水 (卷三) !!!!!!! 25

专题四 碳及其化合物 (卷一) !!!!!!! 29

专题四 碳及其化合物 (卷二) !!!!!!! 33

专题四 碳及其化合物 (卷三) !!!!!!! 37

专题五 气体的制取 (卷一) !!!!!!!! 41

专题五 气体的制取 (卷二) !!!!!!!! 45

专题五 气体的制取 (卷三) !!!!!!!! 49

专题五 气体的制取 (卷四) !!!!!!!! 53

专题六 燃料、燃烧与灭火 (卷一) !!!!! 57

专题六 燃料、燃烧与灭火 (卷二) !!!!! 61

专题六 燃料、燃烧与灭火 (卷三) !!!!! 65

专题六 燃料、燃烧与灭火 (卷四) !!!!! 69

专题七 物质的构成!!!!!!!!!!!!! 73

专题八 物质的组成!!!!!!!!!!!!! 77

专题九 金属 (卷一) !!!!!!!!!!! 81

专题九 金属 (卷二) !!!!!!!!!!! 85

专题九 金属 (卷三) !!!!!!!!!!! 89

专题十 质量守恒定律 (卷一) !!!!!!! 93

专题十 质量守恒定律 (卷二) !!!!!!! 97

专题十 质量守恒定律 (卷三) !!!!!!! 101

专题十一 溶液 !!!!!!!!!!!!!! 105

专题十二 酸、碱、盐 !!!!!!!!!!! 109

专题十三 化学与社会发展 !!!!!!!!! 113

专题十四 物质的变化、性质与用途 !!!!! 117

专题十五 化学计算 !!!!!!!!!!!! 121

专题十六 实验方案的设计 !!!!!!!!! 125

专题十七 物质的分类 !!!!!!!!!!! 129

专题十八 科普阅读之化学与能源 !!!!!! 133

专题十九 科普阅读之化学与环境 !!!!!! 137

专题二十 科普阅读之化学与健康 !!!!!! 141

专题二十一 科普阅读之新材料、新科技 !!! 145

专题二十二 探究物质的成分或含量 !!!!! 149

专题二十三 探究物质的性质 !!!!!!!! 153

专题二十四 探究反应的原理 !!!!!!!! 157

专题二十五 综合探究 !!!!!!!!!!! 161

专题二十六 学科综合 (卷一) !!!!!!! 165

专题二十六 学科综合 (卷二) !!!!!!! 169

专题二十六 学科综合 (卷三) !!!!!!! 173

参考答案

第4页

· 1· · 2·

专题一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选择题

1.!!\"!#\"#$%&'(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不正确獉獉獉的是 ( )

2.!!\"!#\")*+,-( 下列酒精灯的使用正确的是 ( )

3.!!\"!#\"#$./01(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4.!!\"!#\"23+&45,-( 下列错误操作中易引发安全事故的是 ( )

5.!!\"!#\"23+01( 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6.!!\"!#\"67+895,-(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7.!!\"!#\":;+,-( 同学们在实验室做实验时,下列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

A.实验中用剩的药品装回原瓶 B.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一定要熄灭酒精灯

C.实验后的废液倒入水池下水道 D.加热后的试管立即用自来水冲洗

8.!!\"!#\"<=+,&(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9.!!\"!#\"#$%01( 如图化学实验操作中,规范的是 ( )

10.!!\"!#\">?+,-( 下列实验操作、原理和方法都正确的是 ( )

11.!!\"!#\"@A+,&(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第5页

· 5· · 6·

专题二 空气 氧气 (卷一)

一、选择题

1.!!\"!#\"#$%&'(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 )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67+<I5,&( 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下列生活现象与空气中的氧气无

獉关

獉的是 ( )

A.水果腐烂 B.酥脆饼干久置变软

C.木炭燃烧 D.动植物呼吸

3.!!\"!#\"B4+N45,&(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记准实验现象是很重要的。下面是从

学生的实验报告中摘录的实验现象,你认为描述正确的是 (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4.!!\"!#\"@A+0&,&(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空气的成分中,质量分数约占 78%的是氮气

B.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C.空气的组成中既含有单质也含有化合物,其组成是固定不变的

D.可用燃着的木条鉴别空气、氧气和氮气三瓶气体

5.!!\"!#\"67+01( 空气中含量最高且在食品包装中用作保护气的是 ( )

A.CO2 B.N2 C.O2 D.稀有气体

6.!!\"!#\"OP+01( 验证物质的性质,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C.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D.在空气中加热铜丝,铜丝表面变黑

7.!!\"!#\"QRS+T&UV1( 下列关于空气中各种气体的性质或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獉獉獉的是 ( )

A.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和炼钢 B.氮气能直接作为氮肥

C.二氧化碳可用作气体肥料 D.稀有气体能应用于激光灯等电光源

8.!!\"!#\"GH+?G5V1(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黑色固体

的是 ( )

A.硫粉 B.木炭 C.镁条 D.铁丝

9.!!\"!#\">?+,-( 学习科学知识可以用来辨别 “真”“伪”,通过分析下列叙述属于 “真”的

是 ( )

A.绿色食品是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

B.为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可在灯泡中充入氮气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稀有气体又叫惰性气体,化学性质极不活泼,不能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10.!!\"!#\"QRS+WX501( 下列对空气中有关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化学性质活泼

B.二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

C.炼钢、气焊、医疗急救都用到氧气

D.博物馆利用氮气保存名画,主要是因为氮气密度小

11.!!\"!#\")*+,&( 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少量

水,并做上标记。下列说法不正确獉獉獉的是 ( )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 1/5

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C.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

12.!!\"!#\"<=+,&(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獉獉獉的是 ( )

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B.空气中各成分都保持其各自的性质

C.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为 003%

D.食物在空气中变质主要是因为与氧气发生了缓慢氧化

13.!!\"!#\"AK+,-( 生机勃勃的地球离不开空气。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獉獉獉的是 ( )

A.空气的主要成分是 N2和 O2

B.稀有气体可用于霓虹灯的制作

C.SO2排放是导致酸雨的原因之一

D.PM25的含量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14.!!\"!#\"B4+,-(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有黑色固体生成

B.光亮的铜丝放入稀硫酸中,产生大量气泡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第6页

· 9· · 10·

专题二 空气 氧气 (卷二)

一、选择题

1.!!\"!#\"@A+\\cd5,-( 空气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源,其中各成分的性质与用途对应

关系正确的是 ( )

A.氮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小,可用作保护气

B.氧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作航天探测器的燃料

C.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可用作气体肥料

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可用于制霓虹灯

2.!!\"!#\":;+,-( 利用图中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燃烧匙内的足量白磷用电

加热装置点燃,瓶内气压用气体压强传感器测定,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如曲线图所示。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

A.t1时刻后的一段时间,瓶内压强达到最大值,是因为生成了大量气体

B.t2时刻左右曲线平稳,是因为止水夹已经被打开

C.t1时刻燃烧已经结束

D.t3时刻后一段时间瓶内气压又上升,是因为止水夹被打开的缘故

3.!!\"!#\"#7+Lef5,&( 为研究铁丝的粗细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

的的是 ( )

A.在同瓶氧气中,先后进行不同组、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B.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C.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D.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相同铁丝的燃烧实验

4.!!\"!#\"@A+Dde5J'( 课外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

体有什么不同,下列说法错误獉獉的是 ( )

A.该实验是为了探究两种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B.实验所用木条的粗细、长短应该相同

C.实验中空气中的木条正常燃烧,呼出气体中的木条很快熄灭

D.该实验的结论是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更少

二、非选择题

5.!!\"!#\":;+;g+,-(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对空气的研究也逐步深入。拉瓦锡用图 1装

置加热 12天,高温下汞蒸气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红色固体,曲颈甑里的汞部分变红并不再

减少,冷却至室温后玻璃罩内汞液面上升。

(1)有关图 1和图 2实验说法错误獉獉的是 (填标号)。

A.曲颈甑内的汞与图 2中的红磷都是为了除空气中的氧气

B.汞槽内的汞与烧杯内的水都可用来帮助显示密闭空间内减少气体的体积

C.图 1玻璃钟罩内汞液面上升的体积即为曲颈甑内空气所含氧气的体积

D.与图 1比较,图 2实验的优点有红磷无毒、装置更简单

某同学对图 2中过量的红磷熄灭后集气瓶中是否还含有氧气产生质疑。于是设计了如图 3的装置

探究磷在空气中燃烧后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

【提出问题】足量的红磷在密闭的四颈烧瓶内燃烧至熄灭后,容器中是否有氧气剩余?

【作出猜想】猜想 1:有氧气剩余;猜想 2:无氧气剩余。

【实验验证】小组同学按图 3组装好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后装药品,利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燃烧

匙上的红磷,红磷燃烧直至熄灭,冷却后,将装有白磷的燃烧匙提出水面,再次用高能激光笔照

射,白磷居然也被点燃。图 4是图 3整个实验过程中用氧气浓度传感器测量得到的瓶内氧气浓度

变化曲线。

第7页

· 145· · 146·

专题二十一 科普阅读之新材料、新科技

非选择题

1.!!\"!#\"PQ%‚r%+G/ 阅读下面文章。

石墨烯———改变世界的神奇材料

石墨烯是一种单层碳原子晶体,石墨烯的厚度只有 035nm,是目前为止最薄的二维纳米材

料。石墨烯具有优良的性能,在纺织、电子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纺织领域是石墨烯应用的新兴

领域,纺织面料掺入石墨烯后,在低温情况下,石墨烯可将来自远红外线的热量传送给人体,改

善人体循环系统,促进新陈代谢。石墨烯晶体管的传输速度远远超过目前的硅晶体管,因此有希

望应用于全新超级计算机的研发。

2004年,科学家用一种非常简单易行的机械剥离法得到石墨烯。之后,制备石墨烯的新方法

层出不穷,工业上可采用甲烷在高温和 CuPd催化下分解制取石墨烯,同时产生氢气。随着科技

水平的提升,石墨烯的应用前景会十分广阔。

回答下列问题。

(1)石墨烯同金刚石、石墨和 C60 (足球烯)一样都是由 组成的单质,但是它们的性质

存在着明显差异,原因是 。

(2)在纺织面料里掺入石墨烯后,石墨烯能 ,从而改善人体微

循环系统,促进新陈代谢。

(3)石墨烯有希望应用于全新超级计算机的研发,是因为 。

(4)请写出工业上制取石墨烯的化学方程式: 。该制法中 CuPd催化

剂所起的作用是 ;该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5)石墨烯和石墨分别在纯净的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 。

2.!!\"!#\"C<%_`/ 阅读下面文章。

生物炭又称生物质炭,是生物质 (植物残体、动物粪便、有机废弃物等有机材料)在无氧或

缺氧的情况下,通过高温热解炭化,有机生物质内的油和气蒸发,产生的一类极度富碳产物。生

物质炭具有较大的孔隙度和比表面积,其容重小,可溶性低,吸附能力强。热解法是制备生物炭

的方法之一,在制备生物炭的过程中,不同的原料、温度、热解速度等条件,对生物炭的固有性

质有很大影响。下面是以杉木 (针叶树种)和木荷 (阔叶树种)的凋落物为研究材料,研究不同

的热解温度对生物质炭的 pH值和炭产率的影响,结果如下表图:

不同温度对生物炭产率的影响表

处理

产率%

MBiochar SBiochar

250℃ 806 829

350℃ 485 475

450℃ 369 370

550℃ 343 326

650℃ 305 311

750℃ 300 271

说明:MBiochar为木荷生物质炭,SBiochar为杉木生物质炭。

生物炭作为土壤改良剂,可以改善土壤结构,调节土壤酸碱度,改善土壤的持水能力,增强

土壤肥力;可作为一种有效的环境修复材料,吸附和固定重金属离子、有机污染物和有害气体;

作为一种新型的能源材料,具有较高的碳含量和良好的燃烧性能。其应用于能源储存领域可以用

作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和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等。生物炭的使用可以提高

能源转换效率、减少能源的消耗,并对环境产生较小的影响。生物炭作为一种新型碳材料,具有

优良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回答下列问题。

(1)常见的化石燃料有煤、石油和 。生物炭属于 (填 “可再生能源”或 “不可

再生能源”)。

(2)生物炭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的原因是 。

(3)分析表中信息可得出温度与产率的关系是 ;分析图中所给

数据,可知温度为 ℃以上,生物炭均为碱性。

(4)热解法制备生物炭,需要在无氧或低氧环境下进行的理由是 。

(5)下列有关生物炭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不定项)。

A.可作土壤的改良剂 B.处理工业废气、污水

C.用作电极材料 D.属于新型能源材料

(6)依据你对碳化学性质的了解,推测生物炭的用途还可能有 。

3.!!\"!#\"JB%+G/ 阅读下面文章。

石墨烯可用机械剥离法从石墨中剥离制得。它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

体 (如图),图中每一个小球代表一个碳原子。

石墨烯具有许多 “极端”的物理性质,被称为 “黑金”,是

“新材料之王”。它的厚度只有 0335nm,比纸还要薄 100万倍,

如果把 20万片石墨烯堆叠在一起,也只有一根头发丝的厚度。石

墨烯的硬度比最好的钢铁强 100倍。石墨烯是世界上导电性最好的

第8页

· 157· · 158·

专题二十四 探究反应的原理

非选择题

1.!!\"!#\"=[\\,./ 为实现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现象的可视化,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

【监测温度】

(1)在稀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过程中,温度传感器监测到溶液温度升高,说明该反应

(填 “吸热”或 “放热”),化学方程式为 。

【观察颜色】

(2)在试管中加入 2mL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

入 2滴酚酞溶液作 剂,再逐滴加入盐

酸,振荡,该过程中溶液的颜色和 pH记录如图

1所示。

(3)在①中未观察到预期的红色,为探明原因,小组

同学查阅到酚酞变色范围如下:0<pH<82时呈无色,82<pH<13时呈红色,pH>13时

呈无色。据此推断,①中 a的取值范围是 (填标号)。

A.0<a<82 B.82<a<13 C.a>13

(4) 一 段 时 间 后,重 复 (2) 实 验,观 察 到 滴 加 盐 酸 的 过 程 中 有 少 量 气 泡 生 成,原 因 是

【观察沉淀】

(5)小组同学提出,可通过调控反应物浓度观察生成的氯化钠沉淀。向含 8g溶质的浓氢氧化钠

溶液中加入浓盐酸,恰好完全反应至中性,生成 NaCl的质量为 g;恢复至室温,称

得混合物的总质量为 367g,其中 NaCl沉淀的质量为 g。(提示:室温下 100g水最

多能溶解 36gNaCl)

【多现象可视】

(6)如图 2所示,注射器 1、3中均为 8mL氯化氢气体,注射器 2、4中分别为 2mL蒸馏水和稀

氢氧化钠溶液 (均滴有酚酞溶液)。打开弹簧夹,迅速将注射器 1、3中全部氯化氢分别推入

注射器 2、4中,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最终发现注射器 2、4的活塞均恢复至 2mL刻度附

近,此现象不足以说明氯化氢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理由是

。若实验中溶液始终澄清,为了说明中和反应已发生,还应依据的现象为

2.!!\"!#\"a>%a;(+G/ “天宫课堂”中王亚平老师做了泡腾片实验,往飘浮在空中的蓝色

水球中放入半片泡腾片,泡腾片与水作用,不断产生小气泡,水球逐渐变大。小美非常感兴趣,

于是购买了维 C泡腾片,与小组同学一起开展探究活动。

活动一:检索标签信息 (图 1为维 C泡腾片标签上的部分内容)

(1)维 C泡腾片配料中的维生素 C(C6H8O6)、碳酸氢钠 (NaHCO3)和柠檬酸 (C6H8O7),从组

成上看,三种物质的共同点是 。

(2)下列关于维生素 C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

A.维生素 C属于氧化物

B.维生素 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76

C.维生素 C由 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 6个氧原子构成

D.维生素 C中 C、H、O元素的质量比为 9∶1∶12

(3)根据用法提示,推测 可能导致泡腾片成分发生改变。

活动二:探究泡腾片的发泡原理

【查阅资料】

(4)①碳酸氢钠 (NaHCO3)俗称 “小苏打”,与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

②柠檬酸是一种酸,其化学式可表示为 C6H8O7。

③碳酸氢钠和柠檬酸是泡腾片中的崩解剂,其作用是使泡腾片迅速崩解和融化,加水后两者

发生如下反应:3NaHCO3+C6H8O7Na3C6H5O7+3CO2↑ +3 (填化学式)。

【设计并进行实验】

(5)小组同学利用图 2装置探究维 C泡腾片溶于水发生的反应,并验证生成的气体。将该气体通

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交流讨论】

(6)小美同学提出,维 C泡腾片遇到其他液体也能产生气泡吗?他们设计并进行了以下 4个实

验,将 4片同样的泡腾片同时放入四个盛有 10mL不同液体的烧杯中。请完成表格。

实验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 1 放入水中 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

实验 2 放入植物油中 植物油中无明显现象

实验 3 放入酒精中 酒精中无明显现象

实验 4 放入白醋中 白醋 (主要成分为醋酸和水)中

有水存在,维 C泡腾片

才能产生 CO2

第9页

· 161· · 162·

专题二十五 综合探究

非选择题

1.!!\"!#\"&F%+,/ 通过本阶段的学习,同学们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化学知识,同时也具备了一

定的化学素养。请你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完成老师布置的以下两个学习任务。

任务一: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小明同学设计了图 1所示

实验,该实验 (填 “能”或 “不能”)

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在此过程中燃烧掉的蜡

烛质量 (填 “大于” “小于”或 “等

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总质量。

(2)经小组同学探讨,将燃烧的蜡烛做了改进 (图 2所示),引燃后的蜡烛立即扣上烧杯,一段

时间后,蜡烛熄灭,发现反应前后测得质量相等,他们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保证了反应在

容器中进行。

任务二:探究维 C泡腾片溶于水后,产生气体的成分

【查阅资料】维 C泡腾片是一种用于补充维生素 C的药物,可以预

防和治疗一些疾病,主要成分如图 3所示。

【提出猜想】溶于水后产生的气体可能是 CO2、O2、CO、H2、N2中

的一种或几种。

小亮说:不可能含有 CO和 H2,因为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H2易燃易爆,CO属于有毒气体。

小明说:不可能含有 N2,依据是 。

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 CO2、O2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行实验】为进一步探究气体成分,小组同学利

用如图 4装置进行实验。

将水注入锥形瓶后,产生大量气泡,澄清石灰水变

浑浊,带火星的小木条始终没复燃。 (说明:每种

试剂均足量)

【资料信息】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某些气体

的干燥剂。

【交流讨论】B装置中加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其作用是 。

【实验结论】根据以上的讨论与探究,你所得到的结论是 。

2.!!\"!#\"45%) =>%_`/ “固体酒精”是餐饮行业中常用的燃料。同学们对用 “乙醇、硬

脂酸、NaOH”混合制备 “固体酒精”的最佳反应条件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①在液态乙醇中加入适当的固化剂可得到 “固体酒精”,硬脂酸钠为最常见的固化

剂。②在标准大气压下,乙醇的沸点为 78℃。③制备 “固体酒精”的操作:取乙醇,加入硬脂

酸、NaOH固体,搅拌至完全溶解,趁热倒入模具中,待自然冷却得到均匀一致的 “固体酒精”。

【分析与解释】

(1)硬脂酸与 NaOH混合后生成硬脂酸钠,发生如下化学反应:C17H35COOH+NaOH

C17H35COONa+ ,补全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反应。

(2)在较高温度下,上述反应生成的硬脂酸钠均匀地分散在乙醇中,冷却后形成 “固体酒精”。

由此可知,“固体酒精” (填 “是”或 “不是”)固态乙醇。

(3)“固体酒精”与液态乙醇相比,具有的优势有 (写一点即可)。

实验Ⅰ:探究加料方式对制备 “固体酒精”的影响

一定温度下,乙醇、硬脂酸、NaOH用量相同时,用不同的加料方式进行实验,实验现象记录如

下表。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加料方式 硬脂酸和 NaOH同时加入

乙醇

先将硬脂酸溶于乙醇,再

加入 NaOH

将硬脂酸和 NaOH分别充分溶于

2份乙醇后,再混合

完全溶解所需时间 60min 45min 30min

(4)③为最佳加料方式的依据是 。

实验Ⅱ:探究制备 “固体酒精”的最佳温度

在不同温度下,乙醇、硬脂酸、NaOH用量相同时,用最佳加料方式进行实验,实验现象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 温度/℃ 现象

④ 30 混合后立即生成 “固体酒精”,产品不能混合均匀

⑤ 40 混合后立即生成少量 “固体酒精”,产品局部混合不均匀

⑥ 60 混合后不立刻生成 “固体酒精”,可以混合均匀

(5)制备 “固体酒精”的最佳温度是 。

(6)不选择 70℃的温度做对比实验,原因是 。

实验Ⅲ:探究硬脂酸的含量对 “固体酒精”燃烧时凝固性能的影响

在最佳温度下,用最佳加料方式进行实验制备 “固体酒精”并点燃,实验现象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 乙醇/g 硬脂酸/g 氢氧化钠/g 燃烧现象

⑦ 96 3 1 熔化流淌

⑧ 93 6 1 少量熔化流淌

⑨ 92 x 1 不熔化流淌

(7)实验⑨,x= 。对比实验⑦ ~⑨得出的结论是 。

【分析与解释】

(8)评价 “固体酒精”的优劣,还可以参考的因素是 (写一点即可)。

(9)制备 “固体酒精”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有 (写一点即可)。

第10页

· 173· · 174·

专题二十六 学科综合 (卷三)

非选择题

1.!!\"!#\"45%+,/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生活中常见物质展开了项目式学习探究。

项目一:完成污水净化任务

在实验室里,同学们自制了污水净化装置,进行如下实验。

(1) 取 一 定 量 工 厂 下 游 的 河 水, 向 其 中 加 入 少 量 明 矾 后 静 置, 加 入 明 矾 的 作 用 是

;将静置后的河水慢慢注入如图 1所示的污水净化装置中。

(2)净化装置中的 X用于除掉污水中的颜色和异味,则 X的名称是 ,由玻璃管流入烧杯

中的水是 (填 “纯净物”或 “混合物”)。

(3)对于中学生,不仅要知道如何净化水,更要在生活中节约用水,说出你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

做法: (写一点即可)。

项目二:完成水的电解任务

利用注射器模拟电解水实验装置。烧杯中盛有蒸馏水,加入氢氧化钠是为了增强导电性,接通电

源 (如图 2所示)。

(1)接通电源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检验负极产生的气体时,观察到的现象为 。

(3)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项目三:鸡蛋壳的相关探究

《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记载:鸡蛋壳中含钙,能治疗因缺钙引起的 “小儿软骨病”。

(1)这里的 “钙”指的是 (填 “分子”“原子”或 “元素”)。

(2)已知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CaCO3),10g碳酸钙中含钙 g。

(3)取一些鸡蛋壳于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气泡。

【实验探究】鸡蛋壳与盐酸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小组同学设计图 3甲、乙、丙、丁四个实验,所用盐酸均足量。

【实验现象】甲、乙、丙三支试管中,产生气泡速率最快的是丙,其次是乙,甲最慢。

【实验结论】

A.乙、丙对比得到的结论是 。

B.甲、丁对比可以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则实验丁中的Ⅰ、Ⅱ处空格内容应分别为

, 。

2.!!\"!#\"C<%_`/ 化学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Ⅰ.生活中的化学

野外露营是一项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活动。

(1)野外露营需要帐篷,制作露营帐篷的面料常用尼龙,尼龙属于 (填 “合成材料”或

“天然高分子材料”),为了防水在面料上层涂 PU (聚氨酯)。

(2)野外露营常备食材有:面包、肉类、蔬菜、水果等,其中牛肉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

(3)置身野外能闻到阵阵花香,原因是 (从微观角度分析)。

(4)野外露营应注意安全,用火需远离树木、草丛。从燃烧的条件角度分析,树木、草从属于

露营结束时请自觉带走废物垃圾,共同守护美好的大自然。

第11页

· 15· · 16·

(3)H2SO4+Ca(OH)2CaSO4+2H2O

(4)6477

(5)成立

(6)当土壤的 pH约为 65时,油菜的产量最高,当

pH变大或变小时,油菜的产量都降低

(7)避免过量施用酸性肥料;工业废气、废水处理

达标后再排放;避免过度耕作;控制灌溉水的质量;

种植有益绿植改善土壤结构等 (写两点即可)

2.(1)油气田封存 咸水层封存

(2)物理变化

(3)CO2+2NaOHNa2CO3+H2O

(4)A

(5)压力等条件相同时,吸附二氧化碳的能力最好

的是无烟煤

3.(1)碳替代

(2)二氧化碳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3)2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太小,溶液中氢氧化

钙的含量太少,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效果差

(4)AC

(5)AlH3 +3H2OAl(OH)3 +3H2↑ 氢氧化铝

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 +1价,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

为 0价

(6)燃烧产物只有水,无污染

(7)10%

4.(1)有刺激性气味 (或极易溶于水或密度比空气小,

合理即可) 吸收二氧化碳 (合理即可)

(2)化学

(3)①增大 ②40℃

(4)增大氨水与二氧化碳的接触面积,提高二氧化

碳的吸收效率

(5)ABC

5.(1)煤 不可再生

(2)二氧化碳分子之间有间隔,在受压时,分子间

的间隔变小

(3)CO2+H2OH2CO3 (或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

成碳酸)

(4)B

(5)467% H2O

(6)CH4+2O2

点燃 CO2+2H2O

(7)随手关灯等 (合理即可)

专题二十 科普阅读之化学与健康

非选择题

1.(1)混合物

(2)分子间隔

(3)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氧气体积分数在 32% ~

60%范围内,氮氧混合气中氧气体积分数越大,潜

水员下潜的最大深度越小

(4)C

(5)密度过小

(6)避免潜水员出现氮麻醉 (或语音失真、体温过

低等)

(7)①错 ②对

2.(1)具有强氧化性 (合理即可)

(2) +1

(3)H2O

(4)BD

(5)①分子之间有间隔 ②分子构成不同 ③给可

燃物提供温度,使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 C2H5OH

+3O2

点燃 2CO2+3H2O

3.(1)物理

(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3)甲醇、醛类较多

(4)随着天数增加,发酵温度先升高后降低

(5)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6)C

(7)有效抑制发酵过程中某些杂菌的滋生

(8)C

(9)①CO2

②开发利用酒精能有效缓解当前的能源危机等

4.(1)混合物

(2)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3)吸附

(4)二氧化碳的浓度越高,罐内真空度值越大

(5)①47 温度越高,二氧化碳在脂肪中的溶解度

越大

②随着时间的增加,消耗量逐渐增加,最后达到平衡

(6)制成咸菜或罐头

专题二十一 科普阅读之新材料、新科技

非选择题

1.(1)碳元素 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2)在低温情况下将来自远红外线的热量传送给人

(3)石墨烯晶体管的传输速度远远超过目前的硅晶

体管

(4)CH4

CuPd

高温 C+2H2 催化作用 (或加快反应速

率) 分解反应

(5)相同,都是 CO2

2.(1)天然气 可再生能源

(2)具有较大的孔隙度和比表面积

(3)温度越高,产率越大 250

(4)生物炭具有可燃性

(5)ABCD

(6)冶炼金属

3.(1)导电性良好 (或硬度大等) 碳原子的排列方

式不同

(2)碳 二氧化碳

(3)石墨烯片层结构中含有丰富的含氧基团,影响

菌体的正常代谢,从而使菌体无法吸收养分直至死

(4)CH4

CuPd

高温 C+2H2

(5)BD

4.(1)耐高温

(2)2698 3

(3)小 高

(4) +4

(5)有机物 6∶2∶7

(6)放出 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

(7)液氢,燃烧后产物无污染,热值高 (或煤油,

便于储存,生产成本低)

5.(1)化学

(2)白酒糟是清洁廉价的资源

(3)三 (或 3) 氧 (或 O)

(4)接触面积

(5)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防止碳

(或纤维素/白酒糟)与氧气 (或空气)反应

(6)水蒸气活化剂与炭质原料的比值约为 0075

(7)水蒸气

专题二十二 探究物质的成分或含量

非选择题

1.(1)1号和 3号

(2)C

(3)小

(4)CaCO3+2HClCaCl2+CO2↑ +H2O

(5)牙膏中的其他物质可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

(6)1825

(7)挥发

(8)有利于二氧化碳逸出

(9)牙膏中碳酸钙颗粒很小 (或摩擦剂颗粒直径在

5~40微米之间)

(10)装置密闭,减少了水和盐酸的挥发 (合理即

可)

(11)瓶内压强先增加,后又降至接近初期压强 (合

理即可)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书籍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