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秋《本土攻略 初中同步》语文八上RJ 夹卷(电子样书)

发布时间:2022-6-02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2022秋《本土攻略 初中同步》语文八上RJ 夹卷(电子样书)

书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殯殯 殯殯本土攻略·语文八年级上册(RJ)第一单元检测卷(时间:150分钟 满分:100分)一、语文知识积累(1~5题,每题 2分,第 6题 8分,共 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C )A.篡獉改(cuàn) 溃獉退(kuì) 刹獉那(chà) 悄獉然不惊(qiāo)B.遗嘱獉(zhǔ) 凌獉空(lín) 翘獉首(qiáo) 一丝不苟獉(ɡǒu)C.要塞獉(sài) 咆獉哮(páo) 娴獉熟(xián) 殚獉精竭虑(dān)D.渗獉透(shèn) 澎湃獉(bài) 镌獉刻(juān) 屏獉息敛声(bǐnɡ)【解析】A.悄(qiǎo);B.凌(líng);D.湃(pà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B )A.慷慨 杀戮 催枯拉朽 震耳欲聋B.国殇 由衷 白手起家 眼花缭乱C.潇洒 浩翰 惨绝人寰 锐不可当D.桅竿 磅礴 振聋发聩 一以贯之【解析】A.摧枯拉朽;C.浩瀚;D.桅杆。3.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近年来,展现国家形象的纪录片创作 不断... [收起]
[展开]
2022秋《本土攻略 初中同步》语文八上RJ 夹卷(电子样书)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页

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

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

殯 殯

本土攻略·语文

八年级上册(RJ)

第一单元检测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语文知识积累(1~5题,每题 2分,第 6题 8分,共 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C )

A.篡

獉改(cuàn) 溃

獉退(kuì) 刹

獉那(chà) 悄

獉然不惊(qiāo)

B.遗嘱

獉(zhǔ) 凌

獉空(lín) 翘

獉首(qiáo) 一丝不苟

獉(ɡǒu)

C.要塞

獉(sài) 咆

獉哮(páo) 娴

獉熟(xián) 殚

獉精竭虑(dān)

D.渗

獉透(shèn) 澎湃

獉(bài) 镌

獉刻(juān) 屏

獉息敛声(bǐnɡ)

【解析】A.悄(qiǎo);B.凌(líng);D.湃(pà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B )

A.慷慨 杀戮 催枯拉朽 震耳欲聋

B.国殇 由衷 白手起家 眼花缭乱

C.潇洒 浩翰 惨绝人寰 锐不可当

D.桅竿 磅礴 振聋发聩 一以贯之

【解析】A.摧枯拉朽;C.浩瀚;D.桅杆。

3.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近年来,展现国家形象的纪录片创作 不断扩大,创作手法不断丰富,中国

的国家形象也愈加清晰完善。 纪录片这一国际通行的传播方式,积极向世界

生动有趣的中国故事,展示中国 的发展变化,能够让世界认识一

个更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A.领域 借助 讲述 日新月异

B.区域 借助 描述 与日俱增

C.领域 借用 描述 日新月异

D.区域 借用 讲述 与日俱增

4.下列属于搭配不当语病的一项是 ( C )

A.经过约 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三号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圆满完成,王亚平迈出

了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的第一步。

B.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历经 1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既成功举办夏季奥运会又成功举办冬

季奥运会的城市只有北京这一座。

C.云南的夏季温度适宜,天高云淡,还有很多独特的秀美景观,这正是适合全国各地游客

旅游的好地方。

D.“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帮助大约 1800多名贫

困山区女孩圆梦大学。

【解析】A、B两项没有语病;C.搭配不当,“云南的夏季”和“好地方”搭配不当,应将“地方”改为“季

节”或将“的夏季”删去;D.语义重复,应删去“大约”。

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B )

A.《消息二则》的作者是毛泽东,两则消息报道的都是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事情。

B.《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中,对奖金来源的介绍是消息的主体。

C.《“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记叙的是跳水姑娘吕伟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

第九届亚运会中夺冠一事。

D.《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写的是我国第一艘航母

辽宁舰上的歼 -15舰载机成功着舰的过程。

【解析】B.《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中,对奖金来源的介绍是消息的背景。

6.根据提示填空。(每空 1分,共 8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的任何一种情况,该空

不得分)

(1)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颢《黄鹤楼》)

(2) 牧人驱犊返 ,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

(3)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4)神龟虽寿, 犹有竟时 。(曹操《龟虽寿》)

(5)《答谢中书书》中所绘之景秀丽奇绝,其中描绘山高水清的语句是: 高峰入云 ,

清流见底 。

(6)刘桢的《赠从弟(其二)》中以山风的猛烈反衬松枝的刚劲的诗句是: 风声一何盛 ,

松枝一何劲 !

第2页

!

"

#

二、综合性学习(7~8题,共 6分)

(一)学习与探究。(4分)

7.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受访者认为近几年国产影视剧品质更好的剧种

材料二:红色影视剧传播了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弘扬了革命先辈们的崇高理想信念,是对观众

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党史教育的好方法,也是开展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资源。其蕴涵的

精神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红色影视剧的精神内涵;二是爱国精神;三是开

创精神;四是英雄精神;五是牺牲精神。

材料三:《觉醒年代》更是把一部“献礼大剧”变成了收视和口碑双赢的“流行大剧”,引发了青少

年“边追剧边学党史”的热潮。无论是历史构建,还是文化素养传承等多方面,都是近期播出的电视剧

作品当中,文化质感、历史质感最高的。这部剧作当中透露出来的浓郁的家国情怀,是其他卫视的影

视剧无法比拟的。此外,更是塑造了大量立体鲜活的影视角色。

(1)请探究材料一的内容,简要写出你的结论。(2分)

示例:受访者认为近几年国产影视剧品质更好的剧种主要是现实题材剧、革命历史剧、家

庭生活剧。

(2)请结合以上材料,探究近期红色影视作品被人们所喜爱的原因。(2分)

示例:红色影视作品传播了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弘扬了革命先辈们的崇高理想信念;文

化质感、历史质感高,透露着浓郁的家国情怀,塑造了大量立体鲜活的影视角色。

(二)名著阅读。(2分)

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文段一:他同部下一样,只有两套制服,他们都不佩戴军衔领章。他有一件个人衣服,孩子气地感

到很得意,那是在长征途中击下敌机后用缴获的降落伞做的背心。

文段二:他喜欢运动,但是也喜欢读书。他仔细订出读书计划,熟读政治、经济的书籍。他也喜欢

跟朋友们谈天,有时也开开玩笑,虽然并不像毛泽东那样幽默。他一般没有脾气,我从没有跟他吵过

嘴,但他在战斗中却要发怒。

(1)以上两个文段均出自《红星照耀中国》,两则材料中的“他”分别指的是谁?(1分)

彭德怀;朱德。

(2)请从上面两则材料中任选一个“他”,结合其形象特征,简要分析红军战士在“他”的

领导下取得革命胜利的原因。(1分)

示例:彭德怀:他大公无私、率真,这让他能很好地将战士们团结起来;他乐观、豁达、勇

敢,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鼓舞战士们奋勇向前;他身体素质好,动作敏捷,激励着战士们

练好本领,克服困难。

朱德:他脾气温和,爱护部下,这为他奠定了良好的领导、指挥基础;他幽默、谦虚、朴实,

赢得了部队官兵的敬爱,让部队更有凝聚力;他喜欢运动,喜欢读书,这让他有更充沛的

精力和更睿智的头脑来领导革命。

三、阅读(9~21题,共 36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9~10题。(4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9.诗歌颔联中的“几处”“谁家”用得极其精妙,换成“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了,这是

为什么呢?(2分)

“几处”“谁家”照应“早莺”“新燕”,说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表现了钱塘湖早春季节的

特点,也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若改为“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了。

10.请赏析颈联“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2分)

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西湖早春的妩媚和生机,“乱花”“浅草”分别表现了花的繁

多、草的柔嫩;“渐欲”“才能”表现了春天植物的发展变化,这些词突出了春天的勃勃生

机。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14题。(12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

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

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

第3页

【乙】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然业已

上登,不及返顾,遂从三姑①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即幔亭峰② 后崖也。岩前有庵。从岩后悬梯两层,更

登一岩。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

【注释】①三姑:地名。②幔亭峰:山峰名。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隐天蔽

獉日 蔽: 遮蔽

(2)自非獉獉亭午夜分 自非: 如果不是

(3)至于夏水襄

獉陵 襄: 冲上、漫上

(4)不及返顾

獉 顾: 回头看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每到天刚放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凄寒寂静。

(2)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

登上山走了一里多路,就看见山泉汩汩地往下流泻。

13.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甲文中三峡夏、秋两个季节“水”的特点。(3分)

夏季水大(急、凶险、迅疾等),秋季水枯(寒、凄凉、凄寒等)。

14.甲文结尾处引用渔歌,乙文最后提到“悬梯两层”,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选文内容

分析。(3分)

甲文引用渔歌丰富了文章内容,更能体现三峡之秋的肃杀和凄寒;乙文当地人架设悬

梯,侧面体现了幔亭峰后崖的险峻。

【参考译文·乙】登上山走了一里多路,就看见山泉汩汩地往下流泻。俯视下面,也有高耸的岩壁,(清澈

的)泉水从岩壁的半山腰处奔突流出,(附近有)稀疏的竹林相映,别有一种美好的景致。然而已经登上

三姑峰,来不及返身回头看,于是从三姑峰又向上行走半里路,抵达换骨岩,换骨岩就是幔亭峰的后崖。

换骨岩前面有座庵。从换骨岩后面架设的两层悬梯,又登上另外一悬岩。悬岩不是很深邃,环绕着山巅

犹如叠嶂。当地人用木板沿岩壁修筑房屋,有的弯曲,有的笔直,有的高大,有的低矮,都是顺着宛转的岩

壁修筑。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17题。(8分)

太阳和霓虹灯

①这是我们来到北京的第三天,这一天的任务是采访三位文化艺术界名人。

②早晨,我们先来到一位著名女演员家里。用北京人的土话说,这位“大腕”现在正“火”。从见面到

讲述完自己的奋斗经历,她的眼神一直是冷漠孤傲的。讲述完毕,“大腕”严肃地说:“你们的文章写好以

后一定要让我过目。”快出门的时候,她又叮嘱我们:“如果没有把握写好的话,我可以为你们推荐作者。”

我们谢绝了她的好意。

③第二个采访对象是某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见面地点定在京广大厦,这是主持人要求的。从顶层临

窗的位置往下看,大街上的人如蚂蚁一样渺小,马上使人产生一种君临天下的感觉。主持人也的确给这

种环境争气,不时打着标准的领袖手势,言语间也常常引经据典。他偶尔也有卡壳的时候,说出文章中的

一句甚至半句话后愣怔片刻,然后一挥手说:“你们回去再查吧,这么简单的东西还用从头到尾说完吗?”

这使我们对他的“敬仰”又增加了一分。

④来到季羡林老人家里已是傍晚了。秘书出来挡驾,为难地说,老人今天已接待过几个外国代表团

了,最好明天再来吧。我们的日程安排得很紧,明明知道老人很累,依然抱着试一试的态度。【A】秘书进

去请示,老人竟

獉答应了。秘书把时间限定为 20分钟。

⑤老人的相貌、衣着和我们想象的竟非常吻合,这可能因为那个真实的故事:几年前一个新生入学,

看见路边一个淳朴得像农民一样的老者,以为是工友,便让老人帮他看管一大堆行李。这位老人欣然同

意,并尽职看管达半个小时之久。几天以后,北京大学举行新生入学典礼,这个学生惊讶地发现,坐在主

席台正中的,被介绍为北京大学副校长的,正是那天为自己看管行李的老者。

⑥来之前就听说老人有两套房子,我们展开俗人的想象,非常羡慕。但看了才知道,室内空间大部分

被书占据着,而供老人活动的空间极小。老式家具,陈设简单、朴素。

⑦虽然某些问题问得幼稚,但在交谈的过程中,我们每提出一个问题,老人都要思考片刻,【B】有两

次竟

獉手抚额头陷入长时间的思考。老人留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便是认真思考,这可能已经成为老人生活

中的一种习惯。由此可以看出老人的两种美德:一、尊重知识,用老人的话说就是“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

不写半句空”。二、尊重别人,用老人的话说就是“我的自知之明有些过了头”。

⑧一个多小时眨眼之间就过去了。采访结束,老人一直把我们送到门口,一一握手告别。

⑨紫禁城的傍晚很美。太阳悬挂在地平线上,光线柔和。它是至高无上的,但在某些时候却情愿寻

求平等,因为它知道这种姿态更有利于交流。都市的霓虹灯也亮了起来,五彩缤纷并且极富动感,竭力招

揽着人们的目光。太阳和霓虹灯同时出现,看上去竟不觉得有什么不和谐,也许因为它们都发光吧。

(有删改)

15.文中【A】【B】两句中加点的两个“竟”字是什么意思?分别暗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两个“竟”字是出人意料的意思,【A】句中的“竟”暗含着作者的惊喜之情,【B】句中的

“竟”暗含着作者的敬佩或赞美之情。

16.文章最后一段有何作用?(3分)

内容上:“太阳”指季羡林,“霓虹灯”指女演员和主持人,借太阳和霓虹灯委婉含蓄地表

达作者对季羡林和女演员、主持人的情感和评价。结构上:照应题目,深化了对季羡林

地位崇高却平易近人的精神的赞美这一主旨。

17.结合全文,谈谈你从季羡林先生身上学到了哪些优秀品质。(3分)

①平易近人:替青年学子看管行李;明明很累,也接待采访。②生活简朴:室内空间被书

占据,老式家具,陈设简单、朴素。③尊重知识:认真思考,“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

半句空”。④尊重他人:即使一个简单的问题也认真思考,认真回答。(任答三点即可)

第4页

!

"

#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8~21题。(12分)

板 凳

张长国

①“哗哗……”大雨不停地下了三天了,九十岁高龄的刘老汉从屋里望着窗外的倾盆大雨,隐隐有些

不安。他想起新中国成立前这片土地上的那次大雨。当时家里穷,大河决口,雨水泡塌了茅草土屋,一家

人流离失所,没人管没人问,直到水退后才回来重建家园。眼下,大雨丝毫没有停歇的势头。

②吃过儿子送来的早饭,刘老汉正准备再看看新闻,忽然几个穿着迷彩服的军人冒着雨雾冲进了院

子。其中一个军人大声喊道:“老大爷,水头马上要来了,赶快转移!”刘老汉环顾了一下屋里,没有什么

贵重物品,只把几本证件和自己坐了几十年的小板凳拿上了。军人背着刘老汉上了北边的河堤。这里是

周围最高的地方,不少村民已经被转移至此。

③刘老汉在堤上的雨棚下放下板凳,坐了下来。这个小板凳还是土改的时候分的,小巧玲珑,光滑黢

黑,表面好像能渗出油来。更难得的是,它可以拆卸组装。几十年来,刘老汉将其视若珍宝。前几年,有

个走村串户收旧家具的人见了,说这是名贵木头做的,想以 5000元的价格收走,刘老汉没同意。

④看着大堤上来回奔忙的“迷彩绿”,刘老汉又想起当年支前① 的事来。几十年过去,他的记忆还是

那样清楚。淮海战役中,他是村里的支前民工,在深冬推着独轮车到几百里外的战场上送粮食。一次,遇

到敌机轰炸,一颗炸弹落在运输队边上,来接应的一个战士猛然把他推倒,压在身下。炸起的冻土埋了他

们一身,他啥事没有,掩护他的战士却负伤了……

⑤忽然,大堤上一阵喧哗,“有人昏倒了!”一个军人被抬进雨棚,众人赶忙让出一块地方,撑开毯子。

刘老汉这才看清,躺在毯子上的是一个年轻的战士,迷彩服早已湿透,眼睛紧闭,嘴唇干裂,两腮通红。旁

边的一个乡亲摘下战士的帽子,用手在额头上试了试,“呀!他发烧了,体温还不低。”这时,另一个战士

带着哭腔说:“这是我们史班长,一天一夜没合眼了。”另一个乡亲说:“赶紧喂点白开水……谁拿退烧药

了?”雨棚下的人们赶紧忙活起来,不一会儿,找到一盒药,可没有白开水。几个战士打开水壶,一天一夜

的奔波,早已涓滴不剩。“谁还有矿泉水?”一个乡亲大声问道。雨棚下一阵沉默。“不是正下大雨吗?

接些来,烧开了喝!”有人提议。

⑥烧开的雨水不一定卫生,但眼下只能试试这个法子。有人拿出小瓷盆接雨水去了,有人找了几个

砖头垒成土灶。雨水接来,放在灶上,可上哪里去找干柴呢?有乡亲从孩子书包里拿出干燥的厚厚一沓

练习本,一个战士说:“大婶,这是孩子的作业,不行啊!”“什么行不行的,作业可以再写,这都什么时候

了!”大婶一边回答一边看了一眼身边的孩子,小男孩坚定地点了点头。可战士还是不同意。再说,这些

练习本也不足以烧开这一小瓷盆雨水。

⑦这个时候,坐在一旁的刘老汉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说:“老伙计,这回该你真正发挥作用了。”只

见他三下两下拆开小板凳,把木料递到准备烧火的乡亲手中。

⑧“三爷爷,你……”烧火的人愣了。大家都知道,这板凳是刘老汉的宝贝。“别作声。”刘老汉努了

努嘴。烧火的人慢慢接过木料,眼睛有些湿润。

⑨火苗舔

獉着盆底,瓷盆里的雨水冒出热气,水开了。不长时间,温开水就送到了昏倒的班长口中。

⑩这个法子真管用!过了一会儿,班长慢慢醒来,并服下退烧药。此时,一阵奇异的香气从雨棚下散

发出来,弥散在空气中、大堤上、人群里。任凭再大的雨雾,也不能冲散这香气……

(选自《中国国防报》2021年 8月 2日,有删改)

【注释】①支前: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以人力、物力、财力等支援前线的活动。

18.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4分)

(1)火苗舔

獉着盆底,瓷盆里的雨水冒出热气,水开了。(分析“舔”字的表达效果)

“舔”本义是“用舌头接触东西或取东西”,此处用“舔”字将火苗拟人化,生动形象地描

绘出火苗的形态,使文章画面感强烈,富有生活味,更好地烘托氛围。

(2)此时,一阵奇异的香气从雨棚下散发出来,弥散在空气中、大堤上、人群里。任凭再

大的雨雾,也不能冲散这香气……(赏析句子)

此处采取感官描写,这香气既是指小板凳燃烧之后的味道,又是指刘老汉的高尚品质,

不仅烘托了温暖、安宁的环境氛围,更揭示了军民鱼水一家亲以及人与人之间互助互爱

的文章主题。

19.刘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3分)

①知恩图报。淮海战役时,刘老汉被一位战士所救,他始终记着这恩情,因此舍弃自己

心爱的板凳去帮助现在倒下的军人;②怀旧、念旧。刘老汉对过去的难以忘怀,拒绝以

5000元的价格卖掉板凳;③乐于助人、不计得失。将自己视若珍宝的板凳毫不犹豫地投

入火盆去帮助别人。(意对即可)

20.这篇小说在叙事谋篇方面很有特点,请简要说明。(3分)

①第三人称叙事,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故事情节,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

灵活自由;②使用插叙手法,衔接自然,使文章富有波澜,读后扣人心弦;③语言简练质

朴,描写生动感人;④多处运用伏笔,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使情节发展更合理。

2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本文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2分)

示例:①要像刘老汉一样知恩图报,懂得回馈他人,懂得感恩;②物质是身外之物,在救

死扶伤面前,物质要退居其次;③对于在灾难面前总是勇往直前,挡在人民前面的解放

军战士,我们要积极配合、热心帮助。(答出两点即可)

四、作文(40分)

22.海上的光/若隐若现/却依然明亮/就像成长/总会找到前进的方向……请以《我们都有

自己的方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部分的材料。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书写规范,字迹工整,不少于 600字。

第5页

第二单元检测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语文知识积累(1~5题,每题 2分,第 6题 8分,共 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C )

A.鬈

獉发(quán) 粗劣

獉(luè) 炽

獉热(chì) 杳

獉无消息(yǎo)

B.佃

獉农(diàn) 锃

獉亮(zèng) 解剖

獉(pō) 藏污纳垢

獉(ɡòu)

C.黝

獉黑(yǒu) 窒

獉息(zhì) 盎

獉然(àng) 雷霆万钧

獉(jūn)

D.胡髭

獉(zī) 两颊

獉(xiá) 和睦

獉(mù) 深恶

獉痛疾(wù)

【解析】A.劣(liè);B.剖(pōu);D.颊(ji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A.绯红 穹顶 抑扬顿挫 筋疲力尽

B.匿名 粲然 为富不人 和颜悦色

C.劳碌 甲胄 正襟危坐 入目三分

D.尴尬 蒙味 诚惶诚恐 粗制滥造

【解析】B.为富不仁;C.入木三分;D.蒙昧。

3.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C )

英雄是中华民族的 ,是时代的引领者。在历尽艰辛的硝烟岁月,英雄们

信仰坚定、 ;在波澜壮阔的建设时期,英雄们 、坚韧不拔;在和平时

期,英雄们负重前行、无私奉献。崇敬英雄,不只是为了纪念历史、 先烈,更是

为了发挥英雄精神的先导示范作用,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A.栋梁 视死如归 不依不饶 缅怀

B.栋梁 大义凛然 不依不饶 沉湎

C.脊梁 视死如归 百折不挠 缅怀

D.脊梁 大义凛然 百折不挠 沉湎

4.下列属于语序不当语病的一项是 ( C )

A.云岭高原群山之间,一条条高速公路纵横交错、气势如虹,见证了我国西南边疆从“山

间铃响马帮来”到“通江达海连世界”的历史性变迁。

B.他在省城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加了对中医传统文化的兴趣。

C.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养成善于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D.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凝聚了党心,振奋了民心。

【解析】A、D两项没有语病;B.“增加”与“兴趣”搭配不当,应将“增加”改为“提高”;C.语序不当,应将

“分析问题”和“发现问题”互换位置。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C )

①那些杀身成仁的志士将生命视作敝履,他们并非对于生已感到厌倦,相反,他们都是乐

生的人。

②这是“生”的美丽之最高的体现。

③他们为了保持“生”的美丽,维持多数人的生存,而毅然献出自己的生命。

④这样深的爱!甚至那躯壳化为泥土,这爱也还笼罩世间,跟着太阳和明星永久闪耀。

⑤“生”的确是美丽的,乐“生”是人的本分。

A.①③④②⑤ B.①③②④⑤ C.⑤①③④② D.⑤②①③④

6.根据提示填空。(每空 1分,共 8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的任何一种情况,该空

不得分)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

(2) 馨香盈怀袖 ,路远莫致之。(《庭中有奇树》)

(3)岂不罹凝寒? 松柏有本性 。[刘桢《赠从弟(其二)》]

(4) 剧哉边海民 ,寄身于草野。(曹植《梁甫行》)

(5)《答谢中书书》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山川之美 , 古来共谈 。

(6)古代的文人墨客对“花”这个意象情有独钟,请写出含有“花”字或者描写“花”的连续

两句诗词: 示例:乱花渐欲迷人眼 , 浅草才能没马蹄 。

第6页

!

"

#

二、综合性学习(7~8题,共 6分)

(一)学习与探究。(4分)

7.根据要求,完成问题。

(1)阅读下面两则诚信小故事,从中归纳出“重诚信”的含义。(2分)

材料一:春秋时,吴国的季子出使北方,顺道拜访了徐君。徐君很喜欢他的剑,季子虽然心中默许

赠送,但因外交礼仪的需要,当时没有答应。等季子返回时,徐君已死,季子就把剑挂在其坟前的树上

而离去。

材料二:北宋词人晏殊 14岁时,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看到题目后,他对皇帝说:“这个题目

10天前我就做过了,请陛下另出一题。”

示例:在任何情况下,哪怕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付出沉重的代价,也要讲诚信,守信用。

(2)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写出其中的寓意。(2分)

示例:在诚信与利益的天平上,人们迷失了自己,往往把利益看得太重,把诚信看得太轻。

(二)名著阅读。(2分)

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我坐下来和驻扎在这里的交通处的一部分人员一起吃饭,见到了十几个宿在百家坪的青年……

我们吃的有炖鸡、不发酵的麦麸馒头、白菜、小米和我最爱吃的马铃薯。可是像平常一样,除了热开水

以外,没有别的喝的,而开水又烫得不能进口,因此我口渴得要命。

饭是由两个态度冷淡的孩子侍候的,确切地说是由他们端来的,他们穿着大了好几号的制服,戴

着红军八角帽,帽舌很长,不断掉下来遮住他们的眼睛。他们最初不高兴地看着我,可是在几分钟后,

我就想办法惹起了其中一个孩子的友善的微笑。这使我胆子大了一些,他从我身边走过时,我就招呼

他:“喂,给我们拿点冷水来。”

那个孩子压根儿不理我。几分钟后,我又招呼另外一个孩子,结果也是一样。

选段出自 《红星照耀中国》 (书名),选段中的两个孩子对“我”的招呼不理睬,是

因为: 他们认为“我”不应该称呼他们为“喂”,而应该称呼“同志”(或“小鬼”“红小

鬼”) 。(2分)

三、阅读(9~21题,共 36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9~10题。(4分)

使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9.从修辞的角度,对“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这两句诗进行赏析。(2分)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蓬”“雁”自喻,说自己像飘飞不定的“蓬草”一样出“汉塞”,像

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凄凉中蕴含悲壮,表达了作者被排挤出朝廷的伤感和怨

愤之情。

10.《而庵说唐诗》评价本诗时说:“‘大漠’‘长河’联,独绝千古。”试从炼字角度或表现手法

方面赏析其“独绝”之处。(2分)

炼字角度赏析示例:“直”表现孤烟之高,于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写出塞外景色苍

凉雄浑的特点;“圆”表现落日之低、之圆,写出景色壮阔、温暖的特点。

表现手法方面赏析示例: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出了神奇的塞外

风光,表达了诗人苍凉孤寂的情感。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14题。(12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a】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博水又东南经谷梁亭南,又东经阳城县,散为泽渚①。渚水潴② 涨,方广数里,匪直③ 蒲笋是丰,

实亦偏饶④菱藕。【b】至若娈婉?童⑤及弱年崽子,或单舟⑥ 采菱,或叠舸折芰,长歌阳春,爱深绿水,掇拾

者不言疲,谣咏者自流响。于时行旅过瞩⑦,亦有慰于羁望⑧矣!

(节选自郦道元《阳城淀》)

【注释】①泽渚:湖泊和水中小块陆地。②潴(zhū):积聚。③匪直:不止。④偏饶:更加盛产。⑤娈

婉?(ɡuàn)童:美好天真活泼的孩童。⑥单舟:与下文“叠舸”都是指船。⑦瞩:看到(这种景象)。⑧羁

望:旅途中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第7页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四时

獉俱备 时: 季(节)

(2)晓雾将歇

獉 歇: 消散

(3)实

獉是欲界之仙都 实: 实在

(4)方

獉广数里 方: 方圆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夕阳快要落山了,水中潜游的鱼争相跃出水面。

(2)掇拾者不言疲,谣咏者自流响。

采菱的人不说疲倦,唱着歌谣的人的歌声在水上飘荡。

13.请简要分析甲文中“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所表达的情感。(3分)

此句表达了作者对前贤的钦佩与追慕之情,又惋惜于世人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同时

也流露出作者期待自己与谢公相比肩的自许之情。

14.甲、乙两文中画线的【a】【b】两句在描绘自然风光的角度上有什么不同?(3分)

【a】句运用直接描写,对山水美景进行直接、具体的描绘,仰视俯视、远眺近观、动静结

合,展现出充满生命活力的秀美景象。【b】句运用侧面描写(间接描写),侧重于描写人

们在蒲笋菱藕丰收时节乘船采收的劳动场面,写出了人们的活泼欢快、融洽和谐,也从

侧面描写出当地风景明媚、物产丰富的自然风光。

【参考译文·乙】博水又向东南流经谷梁亭的南面,再向东流经过阳城县,就散作一片湖泊。积水聚集,

方圆有数里,不止生长丰盛的蒲笋,也更加盛产菱藕。等到成熟,美好天真活泼的孩童和幼年小孩,有的

驾着小船,有的大船相连,都到湖中去采菱,大声唱阳春之曲,人们喜爱碧绿的湖水,采菱的人不说疲倦,

唱着歌谣的人的歌声在水上飘荡。我在路过时曾看到(这种景象),也是旅途中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的一

种慰藉。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17题。(8分)

歌 者

龙仁青

①行走在天地之间,广袤的原野从我脚下延伸而去,一直到遥远的天际。我感受到自然的力量,也感

受到自己的渺小……

②记得小时候在放牧的路上,当别人家的牧羊犬拽脱拴它的铁链,狂吠着向我冲来时,我心里充满了

恐惧。幸亏阿爸及时赶到,一把拽住正准备落荒逃去的我,我们定定地站立在原地。因为有了阿爸,我心

里的恐惧立刻减损下来。那牧羊犬冲到离我们大概十步之遥时停下来,不断地叫着,却没向前靠近。“不

要跑,要停下来,必要时要迎上去!”阿爸说。后来,阿爸的这句话成了我生活中的一个经验。

③每次放牧,走上原野,我会在风中低吟某首歌的旋律,后来唱歌成了我消解孤独的一种方法。比

如,刚刚下过一场暴雨,一道弯弯的彩虹出现在天边,就唱:七色的彩虹搭起了帐篷。再如,盛夏时灿烂的

野花盛开在草地上,便唱:大地的头上插满了鲜花。渐渐地,我发现天地之间,我可以和任何一样东西对

话:原野上的花花草草、天上的飞鸟、河流里的小鱼,甚至一块石头。

④我发现除了我,在原野上喜欢唱歌的还有百灵鸟,它们对唱歌的热情与执着,比起我来有过之而无

不及。我这个草原上的小牧童,常常听到它们婉转又悠长的歌唱,随性又自由。

⑤小时候,我和堂弟共同喜欢的游戏是在草原上寻找鸟巢。最容易寻得的,是角百灵的鸟巢。它们

用干枯牧草搭建的圆形鸟巢,精致得就像人工所为。我们会在鸟巢附近做上记号,然后隔三岔五来探望,

等待鸟蛋一天天地孵化。当雏鸟破壳而出后,我们的探望就会频繁起来,俨然是痴心于野外观察的鸟类

专家,看着雏鸟的羽毛一点点丰满起来,直到它们的父母带着它们飞离窠巢。

⑥百灵鸟的雏鸟在没有长出羽毛之前是不发出声音的。在物竞天择的自然法则面前,这有着“草原

歌唱家”之誉的精灵,把小小的鸟巢隐藏在广大的辽阔之中,以枯草般的毛色掩护自己,在雏鸟时代选择

了噤声,是为了让自己有更多活下来的机会,为长大后能够更加自由、更加纵情地歌唱。

⑦我曾看过一个视频,画面里是一只已经死了的角百灵雌鸟,当镜头慢慢推近时,出现了一个被它身

体遮掩的小小鸟巢,里面还有几只尚未长出羽毛的幼鸟,因为听到了动静,幼鸟像是忽然醒过来一样,个

个伸长脖子,把嘴喙高高地升向空中。饥饿的它们等待着父母衔来吃食,却不知道当冰雹来临时,它们的

母亲用单薄的身体护住它们,一直到冰雹把自己砸死,也没挪动一下!看着这画面,我的泪水一下子涌出

眼眶。普天下的雌鸟啊,普天下的母亲啊!

⑧可如今我发现,身边一些人对鸟儿是视而不见的,由此我判断他们对其他事物,比如对野花也是同

样态度。久居城市的人们目光内似乎只有路标与方向,忽略了和他们生活在一起的,还有许多鲜活的

生命。

(有删改)

15.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谈谈你对标题“歌者”的理解。(3分)

放牧时,以唱歌消解孤独的“我”;草原上自由、纵情歌唱的百灵鸟;所有能勇敢顽强地面

对困境,唱出精彩的鲜活生命。

16.说说你对文中第②段画线句子的理解。(2分)

“不要跑,要停下来,必要时要迎上去!”

示例: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遇到困境,不要畏惧、逃避,而应该冷静面对,思考解决的办

法;必要时要迎难而上,甚至做出一些牺牲。

第8页

!

"

#

17.第⑧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结尾段写一些人对鲜活生命的漠视,与上文对自然、生命的赞美形成对比,引发读者的

思考,深化了文章主题。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8~21题。(12分)

藏在针脚里的爱

丁明月

①母亲执针,是我印象中一幅美丽的画面:细小的钢针被捏在她左手的拇指和食指之间,右手熟练地

向上拉着线头,随着线团的转动,线在她手里慢悠悠地舒展开来。【A】 在她离地高低不等的双手之间是

一条长长的细线,而细线的背后是母亲微微倾斜着的侧颜,在灯光的映衬下,静美柔和 

②只是,这样温馨的场景,在我年幼时并不多见。偶见的几次,是在弟弟开学的时候,母亲为他加固

书包肩带或者新衣服的纽扣,又或者是弟弟顽皮将衣服弄破时,母亲在缝补的基础上还能绣一些新奇的

图案来遮盖住,叫人再看不出破绽。

③母亲是个裁缝,有一手好的针线功夫,裁、剪、纳、缝、补、绣,无所不会。她的针脚很细密,也很有特

色,她喜欢用“V”形或者“H”形的针法,美观又牢固。只是,她的这些针线功夫,很少看见她用在我的身

上。所以,我时常会故意使劲地拉拽弟弟的书包带,却从来没有让它们断裂过,这让我原本失衡的心变得

更加沮丧。

④我这份嫉妒之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愈变愈烈,以至于我在年少的叛逆期内,都不愿多搭理母亲,

甚至处处与她唱反调。

⑤那年,正读高二的我与母亲因为是否在校住宿问题,发生了争执。母亲终究是拗不过我,让父亲为

我寻了一处带着外院的小房子。在那个敏感的年纪里,我只当母亲是因为怕照顾我,才执意让我住在校

内,好让她能专心照顾读初中的弟弟。所以,与母亲争吵过后,我将租住房间的锁更换了。

⑥这年的冬天来得气势汹汹。那一整日,天空都是昏黄的。【B】下午气温开始骤降,晚自习时, 肆虐

的雪花便夹带着雨水扬扬洒洒地下了起来,落地就成了冰。放学的路上,  凛冽的寒风像刀一样刮着人的

脸。夜晚的空气又冷又湿,路上的行人都缩着脖子,拉紧衣服的领口,低头艰难地抵御着寒风 

⑦待我走到外院时,就看见我的房门口瑟缩着一个熟悉的人影,她双手一直在互相搓揉着,是母亲!

我的心一惊,手里紧紧握着钥匙,脸颊开始变得滚烫起来,手心竟然开始微微出汗。见我走来,她便冲着

双手哈了一口热气:“什么时候换的锁?给你做了双棉鞋送来。”她的声音还有些沙哑。我慌张地拿钥匙

开门,但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怎么也对不准钥匙孔。捣弄了半天,我竟然蹲在地上就哭起来。

⑧母亲开门拉我进了房间,倒了半盆热水,一边搓着毛巾一边喃喃地说:“妈的意思是觉得你一个女

孩子住在外面,到底是让我放心不下的……”待她解释完,就将手中拧干的带着热气的毛巾递给我,“擦

擦脸,焐一下,会暖和一点。”

⑨“来,试试妈做的这双棉鞋。据说今年流行这个款式,我学了怪久呢。正巧赶上今天降温,我做好

了就送过来了。”随后就将她手袋里的一双大红色的棉鞋拿了出来往我脚上套。这是一双十分精致的棉

鞋,鞋面所有的边缘都用了细细的棕色布条包了边儿,鞋窝里是细细软软的绒毛,将我的脚包裹得严严实

实,十分暖和。仔细看,靠脚踝的左右两边还绣着两朵棕色的小花。母亲一定花费了不少时间。我吸了

吸鼻子,欢欢喜喜地穿着新棉鞋,在屋子里来来回回走了好几遍。

⑩在这陌生的小房子里,母亲无私的爱融化了我心里固执的坚冰。

瑏瑡转眼十来年过去了,我们一家人穿的家居鞋,一直都是母亲做好送来的。那匀称细密的针脚,将母

爱缝得密不透风。

(选自《思维与智慧》2021年第 15期,有删改)

18.环境描写是散文创作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文章【A】【B】两处画波浪线的句子,哪一处

属于环境描写?这样描写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3分)

【B】处属于环境描写。通过环境描写,突出天气的寒冷与恶劣,为下文母亲冒着风雪为

“我”送棉鞋做铺垫。

19.将第④段删去似乎并不影响上下文的衔接,那么这段话用在这里有何妙处?请简要分

析。(2分)

承上启下。承接上文表现“我”产生嫉妒之心的情节,引出下文关于“我”与母亲“唱反

调”的具体描述。

20.文中第⑦段写道:“我竟然蹲在地上就哭起来。”“我”为什么哭?(3分)

一是被母亲冒着风雪为“我”送鞋而感动,二是为自己之前的不懂事,嫉妒弟弟、怨恨母

亲、冷落母亲、偷偷换锁让母亲在门外遭受寒冷而内疚。

21.谈谈你对第瑏瑡段画线句子“那匀称细密的针脚,将母爱缝得密不透风”的理解。(4分)

一方面指母亲缝制的鞋针脚细密,十分温暖,表现母亲针线手艺的高超,另一方面也表

现了母亲无微不至的关爱,让“我”与母亲之间不再有隔阂,心与心紧紧地依靠在一起。

四、作文(40分)

22.你那一刻的随意馈赠,宛如秋夜的流星,在我的生命深处点燃了烈焰。(泰戈尔《流

萤集》)

上面的小诗,揭示了馈赠的意义。请以《你的馈赠,点燃了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部分的材料。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书写规范,字迹工整,不少于 600字。

第9页

第三单元检测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语文知识积累(1~5题,每题 2分,第 6题 8分,共 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B )

A.曦

獉月(xī) 素湍

獉(tuān) 追溯

獉(sù) 飞漱

獉其间(shù)

B.长啸

獉(xiào) 鸢

獉飞(yān) 颓

獉败(tuí) 嘤

獉嘤成韵(yīng)

C.轩邈

獉(miǎo) 荇

獉草(xìng) 目眩

獉(xuàn) 泠

獉泠作响(líng)

D.东皋

獉(ɡāo) 踱

獉步(duó) 戾

獉天(lì) 属

獉引凄异(zhǔ)

【解析】B.鸢(yuā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D )

A.仙都 征蓬 沉鳞竞跃 筋皮力尽

B.瀑布 滞留 美其名曰 烈士幕年

C.长啸 吹虚 无与为乐 白手起家

D.凄异 绿潭 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

【解析】A.筋疲力尽;B.烈士暮年;C.吹嘘。

3.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B )

我们在 唐 代 诗 人 狂 傲 的 背 后 也 能 看 到 。一 方 面,他 们 躬 逢 盛 世,

飞扬,如孔雀开屏般绚丽多彩;另一方面,他们放下身段,态度谦恭,甚至

,如孔雀背后的狼狈不堪。现实的窘迫、人性的复杂,使得多种看似矛盾对立

的东西却 。

A.卑贱 神采 前倨后恭 浑然天成

B.卑微 个性 阿谀奉承 浑然一体

C.卑微 神采 阿谀奉承 浑然天成

D.卑贱 个性 前倨后恭 浑然一体

4.对下列病句的病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

A.西双版纳有中国唯一的热带雨林自然保护区,有亚洲象、犀鸟、黑冠长臂猿、望天树等

珍禽异兽。(“望天树”不属于“珍禽异兽”,分类不当)

B.衡量一个人是否孝顺,关键在于要关注父母的身心健康,而不只是物质上的丰厚。

(“是否”和“关键在于要”两面对一面搭配不当)

C.中国消费者协会向广大消费者发出倡议:崇尚节约,反对向餐饮浪费说“不”,争做绿色

节约消费的实践者、传播者、监督者。(“实践者、传播者、监督者”并列短语语序不当)

D.一位只有两年工作经验的光明社区的优秀工作人员被评为疫情防控先进工作者。

(“一位只有两年工作经验的”和“光明社区的”多项定语语序不当)

【解析】C.句式杂糅,应删去“反对”或“向”“说‘不’”。

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A.《三峡》选自郦道元的《水经注》,《水经注》是我国古代的一部游记名著。

B.《答谢中书书》的作者陶弘景是南朝齐梁时思想家。

C.苏轼是宋代文学家,《记承天寺夜游》写于被贬黄州期间。

D.《使至塞上》是王维的一首边塞诗,其晚年多写山水诗,成就很高。

【解析】A.《三峡》选自《水经注校正》,该书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6.根据提示填空。(每空 1分,共 8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的任何一种情况,该空

不得分)

(1)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王绩《野望》)

(2)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3)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崔颢《黄鹤楼》)

(4) 岂不罹凝寒 ?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

(5)《三峡》中描写三峡两岸山峰高耸的句子是: 重岩叠嶂 , 隐天蔽日 。

(6)古诗词中有许多为“季节”代言的诗句,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 几处早莺争

暖树 , 谁家新燕啄春泥 ”就呈现了充满生命活力的初春之景。

二、综合性学习(7~8题,共 6分)

(一)学习与探究。(4分)

7.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秀丽的山川孕育出诗的灵气,朴实的人民培育出诗的魂魄。习近

平总书记指出:“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中国是诗的国度,不仅因为诗

词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名篇荟萃,更在于这些诗歌随着一代代人吟诵传承,已内化为中国人的情感和

认知,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表达方式。

材料二:《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的一档文化节目。节目以“赏中华诗

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通过对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

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第10页

!

"

#

材料三:某校中学生关注《中国诗词大会》的调查数据统计图

(1)从上述三则材料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尽管国家领导和官方媒体大力弘扬和传播经典诗词,但仍有一部分中学生对中华经典诗

词的关注度不够。

(2)学校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古典诗词中的韵味,准备举办一场以“品味古典诗词

之美”为主题的讲座,下面是活动相关信息。

主题:品味古典诗词之美 主讲人:张教授

时间:11月 20日 15:00 地点:学校大礼堂

参会人员:全体初二学生、部分学校领导和老师

主办方:校团委、校教务处 协办方:校学生会

作为学生会的负责人,校团委安排你打电话邀请云南大学文学院的张教授为同学们

做讲座,请根据活动相关信息,思考一下你应该怎么说。(2分)

示例:张教授,您好!我是 ××中学学生会的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体会古典诗词的

内在韵味,我校拟定于 11月 20日15:00在学校大礼堂举办一场以“品味古典诗词之美”

为主题的讲座,届时想邀请您作为主讲人出席讲座。不知道您是否有时间?

(二)名著阅读。(2分)

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文段一:我在宁夏和甘肃所看到的红军部队,住在窑洞里、富有地主原来的马厩里、用泥土和木料

草率建成的营房里、以前的官吏或驻军丢弃的场地和房子里。他们睡在硬炕上,甚至没有草垫,每人

只有一条棉毯……

文段二:红军战士一个个站出来愿意冒生命危险,于是在报名的人中最后选了三十个人。他们身

上背了毛瑟枪和手榴弹,马上就爬到沸腾的河流上去了,紧紧地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红军机

枪向敌军碉堡开火,子弹都飞迸在桥头堡上。敌军也以机枪回击,狙击手向着在河流上空摇晃地向他

们慢慢爬行前进的红军射击。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

(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埃德加·斯诺看到的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怎样的队伍?结合以上选段简要概括。

(2分)

示例:中国工农红军是一支甘于奉献、甘于吃苦、不怕牺牲的队伍。

三、阅读(9~21题,共 36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9~10题。(4分)

渡荆门送别

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9.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赞美以及对故乡的热爱和依依不舍之情。

10.请对“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这两句诗的画面加以描绘。(2分)

示例:作者乘舟经过荆门,眼前,月亮映入清澈的江水中,像飞下的天镜,皎洁明亮;天

边,云霞飘飞,如海市蜃楼般变幻多姿,让人陶醉!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14题。(12分)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

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

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余尝寓居惠州嘉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①,意谓是如

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

如雷霆,进则死敌②,退则死法③,当恁么④时也不妨熟歇。

(节选自苏轼《记游松风亭》)

【注释】①木末:树梢,文中形容位置高。②死敌:死于敌手。③死法:死于军法。④恁么:如此,

这样。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解衣欲

獉睡 欲: 打算

(2)欣然獉獉起行 欣然: 高兴地

(3)但

獉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 只是

(4)余尝寓

獉居惠州嘉寺 寓: 寄居

10

第11页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考虑到没有人与我共同游乐,于是来到承天寺找张怀民。

(2)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于是这样就好像挂在鱼钩上的鱼儿,忽然得到了解脱。

13.请从用词角度对下面的句子做简要赏析。(3分)

月色入

獉户,欣然起行。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月似乎也通人情,善解人意,知道人的寂寞,主动来与之为伴。

14.甲乙两文分别是苏轼被贬黄州、惠州期间所作,虽然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但所展露的胸

怀却有共同之处,请将其写出来。(3分)

共同之处:乐观、旷达、洒脱、随遇而安、善于自我排遣。

【参考译文·乙】我曾经寄居在惠州的嘉寺,信步走到松风亭下。(途中)感到腿酸疲乏,想着要到亭子

中停下来休息。(抬头)望向松风亭还在高处,心想(这么高),这样我如何能够到达(亭子休息)呢?就这

样(想了)很久,忽然(对自己)说:“这里有什么不能休息的呢?”于是这样就好像挂在鱼钩上的鱼儿,忽然

得到了解脱。如果人们都能领悟这个道理,即使马上就要上阵杀敌,战鼓声声如雷霆,(想到)前进会死

于敌手,逃跑会死于军法,在这样的时候不如(放下顾虑)很好地休息一番。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17题。(8分)

一勤天下无难事

王 帅

①助跑跳高的高度能达到 1.5米,原地起跳能轻松摸到篮球筐,立定跳远超过 3米……这几天,一组

中国举重队的训练图片在社交平台上刷屏。为了让全身肌肉得到科学合理的锻炼,举重运动员不仅要练

力量,还要练爆发力、柔韧性、协调性等。“力大无穷,还身轻如燕”,这既刷新了网友对举重运动员的认

知,也让更多人了解到中国举重队争金夺银的不容易。

②同样是这段时间,第三十二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载誉归来后,不少奥运健儿纷纷晒出在隔离

期间的锻炼照片。乒乓球运动员孙颖莎通过绑在门把手上的弹力带练习挥拍动作,蹦床运动员朱雪莹在

房间利用弹力球训练,跳水运动员全红婵通过蹲腿、倒立等练习基本功……把训练当作一种生活方式,把

锻炼融入日常生活,这是对体育的热爱,也是自律的习惯。正是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支撑着中国奥运健

儿在赛场上取得一个又一个骄人的成绩。

③所有的一鸣惊人,其实都是厚积薄发。赛场之上,确实有场地适应、状态调整、临场发挥等偶然因

素的存在,但倘若没有足够强大的实力,缺少相应的积累和沉淀,又何以把握住宝贵的机会?何谈战胜自

己、超越他人?四名中国姑娘在女子 4×200米自由泳接力决赛中拿下那枚“看似不可能”的金牌,背后何

尝不是刻苦训练而来的强大实力和稳定心态?倘若不是“憋着一股劲儿”地勤勉备战,中国组合徐诗晓/

孙梦雅何以让中国皮划艇选手第三次站上奥运会最高领奖台?训练中流下多少汗水,赛场上就有多坚实

的依靠,拼搏就有多强大的底气。

④体育如此,做其他事也同样如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是朴素但绝不失深刻的道理。李时珍访

百川,行千里,见药工、樵夫、渔夫等“每事问”,呕心沥血 27年,这才有了巨著《本草纲目》;徐霞客跋涉千

山万水,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历时 34年,才写出了《徐霞客游记》;屠呦呦提取出挽救无数生命的青蒿素

之前,历经 380多次实验、190多个样品……不下一番苦功夫、笨功夫,不把基础打牢、打扎实,就难以采

撷到成功的果实;敢于自我加压,勤勤勉勉、脚踏实地,才是走向胜利的不二法门。

⑤肯下苦功夫、笨功夫,也是一种大智慧。党的优秀理论家和杰出理论工作者艾思奇曾说过,做学问

有两条经验,一条是,在脑子里经常装一两个问题,有空就想想,读书、看报、听广播、交谈、参观时,遇到有

关材料就及时记下来,日积月累,就会瓜熟蒂落,水到渠成,问题往往就解决了;另一条是,多练笔。两条

经验,归结起来,无外乎一个“勤”字。也正是因为有这种勤学、勤思考的习惯,艾思奇才能写出脍炙人口

的《大众哲学》。自身的能力怎样精进?事业的瓶颈如何突破?答案或许有很多,但有一条肯定是绕不

开的,那就是:肯花气力、肯下苦功。

⑥每一次的抵达,都意味着新的出发。“走下领奖台,一切从零开始。之后的路还要脚踏实地,更坚

定地走下去。”面对未来,东京奥运会羽毛球女单冠军陈雨菲这样说。坚持不懈、坚忍不拔、坚定不移,积

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至千里,这样的努力必有所得,这样的人生必有收获。

(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 8月 24日,有删改)

15.根据文章内容将下面空白处补充完整。(3分)

(1)一勤天下无难事 (2)下苦功夫、笨功夫是走向胜利的不二法门 (3)下苦功夫、笨

功夫,是一种大智慧

16.文章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进行说理,有何作用?(3分)

运用设问的手法,提醒读者注意,引发读者思考;突出内容,使文章起波澜、有变化,体现

了议论文语言的生动、鲜明性。

17.文章第⑥段在文中有何作用?(2分)

①深化中心论点;②引用奥运冠军陈雨菲的话,点明坚持与努力的必要性,并总结全文。

11

第12页

!

"

#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8~21题。(12分)

香椿树下

王大力 杨邦照

①法希尔超级营地的中国工兵营区内,雨水将板房屋顶敲得“噼啪”作响。这天是母亲的生日。四

级军士长林超执行完保障任务,匆忙赶回宿舍,拨通了母亲的电话。

②得知弟弟林群如期完成维和任务,安全回到了母亲身边,林超的心里长舒了一口气。通话结束,母

亲给他发来一张照片。透过照片,林超一眼便看到了一家人背后那棵高过院墙的香椿树。

③小时候,林超和弟弟林群经常在香椿树下嬉戏,搭鸟窝、挂灯笼、荡秋千。清明前后,母亲总会掐一

把香椿的嫩芽,配上豆腐,切碎、滴油、拌匀,美味至极。夏天,一家人会把餐桌搬到树下,一边吃饭,一边

聊天……这棵香椿树,承载了林超数不尽的对于家的记忆。

④林超从行李中,拿出一包香椿芽,冲上热水,热腾腾的香气扑面而来。离家前,母亲亲自晒了香椿

芽,让他带着。由于数量不多,他一直不舍得喝。

⑤前年 4月,林超和林群相约,一道回家探望年迈的母亲。母亲特意为他俩煮了一锅香椿面。餐桌

上,伴着香椿面飘出的腾腾热气,两兄弟掏出为母亲准备的“礼物”:哥哥林超的是一份“优秀共产党员”

证书,弟弟林群的是一枚联合国贝雷帽金属帽徽。

⑥驾坦克、开吊车、立三等功,从参军起,弟弟总是样样走在前。林超盯着这枚金灿灿的帽徽,止不住

羡慕。然而,不一会儿,母亲的神色变得格外凝重:“你这是干啥?要去哪?啥时候回来?”母亲紧张地

询问。

⑦弟弟林群一边狼吞虎咽,一边给出答案:“组织定了我去参加维和,去马里,过几个月走,去一年。”

兴高采烈的他,还没发现母亲的变化。

⑧“您放心,他们集体行动,安全有保证。”心思细腻的林超见状,急忙帮弟弟打圆场。

⑨那晚过后,母亲独自离开了,好像什么都没发生。兄弟俩归队前,母亲像往常一样,给他们每人包

上一包香椿芽,给弟弟的那一包要多些。母亲说,怕他出国后想家。

⑩巧合的是,林超回到部队 4个月后,单位受命组建第 15批赴苏丹维和工兵分队。他铆足劲刻苦训

练,凭借着过硬的业务素质,被遴选为分队司务长。维和,这个令他心驰神往的梦想,即将实现。

瑏瑡那天,沐浴在耀眼的阳光中,出征的誓言气贯长虹。“我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我宣誓……”在

出征仪式上,林超擎起右拳,迎接着属于他的荣耀时刻。当视线越过鲜红的八一军旗,他突然看到,母亲

正站在前来送行的人群中。林超的泪水夺眶而出。

瑏瑢“妈妈为你感到骄傲。”仪式结束后,母亲把带来的香椿饺子和一包香椿芽递给林超。林超一把抱

住了母亲……

瑏瑣转眼到了春节。林超收到母亲发来的一段视频,“香椿王香椿王,你发粗来我发长……”视频中,

林超的女儿站在香椿树下,用稚嫩的声音念着。在林超的记忆中,小时候,每次过年,母亲都会让他们兄

弟俩抱香椿树,盼着他们茁壮成长。

瑏瑤视频中,母亲嘱咐着林超:“妈啥都懂,你在异国他乡不容易,要踏踏实实地干。你是司务长,要让

大家吃饱、吃好!”林超聆听着母亲的教诲,感动之余,心中多了一分笃定。

瑏瑥这一天,林超拿出珍藏的香椿芽,特地为大家做了一盘香椿炒蛋。对于林超来说,那是儿时母亲做

的美味,也是世间珍贵的美味。

瑏瑦转眼间,维和将近两年。在国外的工作并不轻松。面对并不稳定的环境,官兵铆足了劲,为应对各

种突发情况做好准备。清整给养物资、评估保障能力、组织野炊训练……林超每天奔忙在各个点位。

瑏瑧多年来,工作之余写写日记,是林超入伍后养成的习惯。只言片语,字里行间,是他点点滴滴的思

念和成长。

瑏瑨这天,他在日记中写道:“如今,香椿树长高了,我们兄弟俩也长大了,就让我们来保护家人,来守护

我们可爱的国家……”

(选自《解放军报》2020年 6月 28日,有删改)

18.文章第②段中写道“那棵高过院墙的香椿树”,结尾林超在日记中写道“如今,香椿树长

高了”,这样的安排有什么好处?(4分)

文章前后都写了“香椿树”,运用前后照应的表现手法,使文章浑然一体、情节完整、结构

严谨;香椿树长高了也暗示林超兄弟俩长大了,可以保家卫国,使文章中心更加突出。

19.文章第⑨段中写道“那晚过后,母亲独自离开了,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试分析母亲独自

离开的原因。(2分)

母亲担心儿子的安危,却不想让儿子为自己担心;母亲挂念、心疼儿子,但是也为儿子能

守护国家而骄傲;理解儿子,给予儿子支持和鼓励,让儿子踏实工作,笃定前行。

20.本文采用了怎样的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3分)

倒叙。开篇通过林超与母亲通电话、发照片,引出对香椿树的回忆,然后以香椿树为线索,

叙写发生在林超家的故事。这样写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21.文章结尾,林超在日记中写道:“如今,香椿树长高了,我们兄弟俩也长大了,就让我们来

保护家人,来守护我们可爱的国家……”请你为这些保护我们国家的英雄们写一段感谢

的话。(3分)

示例:你们冲锋陷阵,保卫国家,保护我们安全,我们永远记在心里!因为有你们,我们

更安心,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

四、作文(40分)

22.《现代汉语词典》(第 7版)对“有意思”有这样一种解释:有意义、耐人寻味。生活中的

人、事、物大多如此。请以《比看上去更有意思》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部分的材料。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书写规范,字迹工整,不少于 600字。

12

第13页

期中检测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语文知识积累(1~5题,每题 2分,第 6题 8分,共 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C )

A.解

獉数(xiè) 镌

獉刻(juān) 诘

獉责(jié) 屏

獉息敛声(bǐnɡ)

B.掠

獉过(lüè) 模

獉样(mú) 周济

獉(jì) 惨绝人寰

獉(huán)

C.悄

獉然(qiāo) 解剖

獉(pōu) 一绺

獉(liǔ) 深恶

獉痛疾(è)

D.着

獉陆(zhuó) 扒

獉手(pá) 可憎

獉(zēnɡ) 正襟

獉危坐(jīn)

【解析】C.悄(qiǎo);恶(w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B )

A.颁发 祖藉 锐不可当 为富不仁

B.慷慨 尴尬 眼花缭乱 粗制滥造

C.悼念 窒息 一以惯之 精疲力竭

D.烂熳 沥青 震聋发聩 杳无消息

【解析】A.祖籍;C.一以贯之;D.振聋发聩。

3.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C )

升腾的火箭, 的是一个民族的飞天梦想。向浩瀚宇宙的每一次进发,

的是越来越昂扬的精神和气概, 的是越来越厚重的自信和底气。

此次神舟十二号的成功发射,可以说集齐了全任务全模式天地往返所需要的全部技能

点, 了逐梦空间站的时代。

A.负载 振奋 筑实 开启

B.负载 振作 夯实 启动

C.承载 振奋 夯实 开启

D.承载 振作 筑实 启动

4.对下列病句的病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

A.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只有把防控工作抓紧抓实,就能为经济社会秩序

的全面恢复创造条件。(“只有……就……”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B.他把自己的创意高高兴兴地拿出来分享,虽有受到“攻击”的心理准备,但更渴望赢得

大家的赞赏。(“把自己的创意”不应放在“高高兴兴地”前面,语序不当)

C.“二十四节气”虽然对农事的指导作用有所减弱,但仍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它体现了

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体现”和“规律”搭配不当)

D.许多学校的学生都积极参加了“世界读书日·书香满校园”系列活动。(“许多学校的

学生”表意不明)

【解析】C.缺少宾语中心语,应在句末加上“的理念”。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C )

①有“东方大峡谷”“物种基因库”“世界雉鹊乐园”“社会发展活化石”等众多称誉。

②这里流淌着中国最后一条自由奔流的大河———怒江。

③怒江州是我国地貌景观极为独特、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十分富集的地区。

④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的西北部。

⑤这里是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的腹地。

A.③④②⑤① B.④③②⑤① C.④②⑤③① D.③②⑤①④

6.根据提示填空。(每空 1分,共 8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的任何一种情况,该空

不得分)

(1)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王绩《野望》)

(2) 岂不罹凝寒 ?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

(3)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4)自康乐以来,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5)王维在《使至塞上》中,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的句子是: 征蓬出汉塞 , 归雁入胡天 。

(6)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 几处早莺争暖树 , 谁家新燕啄春泥 ”描绘了一

幅鸟儿在早春的阳光中嬉戏忙碌的画面。

二、综合性学习(7~8题,共 6分)

(一)学习与探究。(4分)

7.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众多商家借谐音打造了很多“数字节日”,衍生出了“谐音节日经济”。在火热“谐

音节日”的衬托下,传统节日却显得相对平淡,传统节日该怎么过,值得深思。丰富的内涵及历史文化

的根本不能变,但过节的形式可以根据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创新。首先,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引导和宣

传。线下要在学校、社区等地适度举办弘扬传统节日的各类活动,让传统节日氛围在群众心底扎根。

线上要利用好社交平台进行宣传引导。其次,要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不能让“谐音节

日”成为不良商家哄抬物价、扰乱行业秩序的“良机”,也不能让不同的传统节日在线下市场被营销为

相同的“购物节”。

13

第14页

!

"

#

材料二:对于年轻人、儿童等群体来说,他们知道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元宵节吃汤圆,但

对于这些传统节日背后的故事、文化却是一知半解,甚至毫不知情。在物质丰富的今天,年轻人在乎

的是传统节日吃、喝、玩、乐的现实意义,而老人更在乎的是传统节日背后的那些“人”和“事”的历史意

义。如何才能将两者关注的重点有效融合,增强认同感、消除鸿沟呢?这需要社会的宣传引导,更需

要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要在传统节日期间,充分发挥媒体作用,结合时下年轻人喜好与老年人

特点,播放一些节日主题公益短片,增强传统文化传播力与文化认同感,让老少两代在“别人的故事”

里找到彼此的影子,学会更好地相处。同时,学校要加强传统节日文化知识和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教

育力度,引导孩子在“中国节”听中国故事,将中国故事里的中华文化不断传承下去。

材料三:某校关于学生是否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习俗和意义的调查

(1)如何增强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写出你的结论。(2分)

①政府部门:加强引导和宣传,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健全长效机制;②社会:充分发挥媒体

作用,结合时下年轻人喜好与老年人特点,播放一些节日主题公益短片;③学校:要加强

传统节日文化知识和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教育力度;④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理解。

(2)请仔细观察材料三中的饼状图,写出你得出的结论。(2分)

示例:没有学生很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习俗和意义,少数学生不了解,大多数学生

对传统节日的由来、习俗和意义只是略有了解。

(二)名著阅读。(2分)

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文段一:邓发?邓发……哦,是的,邓发就是中国红军特务队的首领。而且还有,我的天,还悬赏

五万元要他的头啊!

邓发泄露了他的身份,快乐得跳起舞来。他被这有趣的局面所鼓舞,就无法压制他的兴奋;他,这

著名的“共匪”,现在是生活在敌人的营幕之中,拿他的鼻子碰着到处密布的侦探呢。

文段二:不过我急于把它

獉找回来的直觉,是绝对正确的。因为第二天蒋委员长突然到西安来了。

这天的早晨街上完全断绝了交通。通到城里去的所有道路,都排列着宪兵和军队,沿路的农民都被从

家里赶了出去,有几家看不上眼的小屋也完全被拆毁。那时候我们的汽车要通过那条路到渭水,是不

可能的,因为那条路接近高度警戒着的飞机场。

委员长的到临与仍旧新鲜地留在我的脑子里的场面———毛泽东、徐海东、林彪、彭德怀等在红色

中国的街道上闲庭信步,形成了一种不易忘掉的对照。委员长并没有被悬赏通缉,这生动地表明谁怕

百姓,谁相信百姓。但是即使在西安为了保护委员长的生命而布置的一切戒备,仍被证明并不充分,

因为在保卫他的这一军队内部,也已有他的很多敌人。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有删改)

(1)文段一中的邓发见“我”的任务是: 护送“我”进入苏区 ;文段二中的“它”指的是:

装有笔记、胶卷和文件等物品的行囊 。(1分)

(2)《红星照耀中国》具有作者鲜明的态度,请从两个文段中任举出一例并简要分析。(1

分)

示例一:文段一中得知眼前的人就是被悬赏通缉的要犯邓发时,作者不禁流露出对邓发

的钦佩和对国民党侦探的嘲讽之情。示例二:文段二中将共产党的领袖和蒋介石对待民

众的不同态度作对比,表达了作者褒贬分明的态度。

三、阅读(9~21题,共 36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9~10题。(4分)

黄鹤楼

崔 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9.请简要分析本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

作者感叹昔人驾鹤而去,人去楼空,悠悠千载,于是抚今追昔,生出世事沧桑的感慨,并因

日暮而生出一种悲凉、寂寞、惆怅的思乡之情。

10.李白登黄鹤楼曾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细读全诗,简析此诗在写景方

面的精妙之处。(2分)

①全诗情景交融,如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更增添

了浓浓的乡愁。②本诗写景意境深远壮阔,诗中所用的“白云”“晴川”“芳草”“烟波”

“江”等意象,给人以愁而不怨之感。③本诗写景抓住景物特征,如颈联描写草木丰茂,

抓住其生机勃勃的特点。④本诗写景层次分明,远近结合,俯仰结合,虚实结合。(答出

两点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14题。(12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

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

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

14

第15页

【乙】有小山出水中,山皆美石,上生青丛,冬夏常蔚然。其旁多岩洞,其下多白砾,其树多枫、籹、石

楠、螰、槠、樟、柚,草则兰芷,又有奇卉,类合欢而蔓生,镋頦①水石。

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②众草,纷红骇绿,蓊裦③ 香气,冲涛旋濑,退贮溪谷,摇葳蕤④,与

时推移。其大都如此,余无以穷其状。

(节选自柳宗元《袁家渴记》)

【注释】①镋頦(jiāoɡé):交错纠缠的样子。②掩苒:野草轻柔地随风倒斜的样子。苒,轻柔。③蓊

裦:香气浓郁。④葳蕤(wēiruí):草木茂盛,枝叶下垂。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良

獉多趣味 良: 甚,很

(2)属

獉引凄异 属: 连接

(3)空谷传响

獉 响: 回声

(4)冬夏常蔚然獉獉 蔚然: 茂盛的样子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2)其大都如此,余无以穷其状。

风景大多都是这样的,我没办法都描述出来。

13.甲文是如何描写山高的?结合具体语句分析。(2分)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用“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直接描写山的高峻,用“自非亭

午夜分,不见曦月”从侧面表现了山势之高峻。

14.甲文的第三自然段和乙文的写景是怎样体现动静结合的?请举例说明。(4分)

甲文“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湍”是动态,“潭”是静态;“回清”是动态,“倒影”是静态,

二者动静结合,相映成趣。乙文前面概写山上的景色是静态,如“冬夏常蔚然”“其旁多

岩洞,其下多白砾”等,后面“类合欢而蔓生”,特别是风中的景物“振动大木”“掩苒众

草”等为动态描写,静物动写,精彩纷呈。

【参考译文·乙】有座小山从水中露出来,山上都是好看的石头,上面生长绿色的草丛,冬季、夏季都浓密

茂盛。山旁有许多岩洞,山下有许多白色的碎石,山上的树木多是枫树、籹树、石楠、螰树、槠树、樟树、柚

树,小草则多是兰草、芷草,又有许多奇异的花卉,类似合欢然而长出许多茎蔓,缠绕着水中石头。

每当有风从四周山上吹下,吹动大树,轻摇小草,红绿缤纷,香气浓郁,冲起波涛旋着水涡,从溪谷流

进流出,摇动着繁密的花草,随着季节而变换。风景大多都是这样的,我没办法都描述出来。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17题。(8分)

我的母亲

老 舍

①母亲生在农家,勤俭诚实。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大家洗衣服,缝补衣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

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盆。她料理家务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

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晚间,她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终年没有休息,

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

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

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

②从这里,我学到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这些习惯至今我还保存着。

③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舅父与表哥们往往是自己掏钱买

酒肉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地给他们温酒作面,又给她一些喜悦。到如今我的好客的习性,

还未全改,因为自幼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

④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可是,母亲并不软弱。那时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有时

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

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

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性格,也传给了我。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

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画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

我非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敢不去,正像我的母亲。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二十位教师

吧,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⑤当我小学毕业的时候,亲友一致地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

母亲的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地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住处,都由学校供

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说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

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当我由师范毕业,被派为小学校的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

不曾合眼。我只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新年到了,正赶上倡用

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清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

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她递给我一些花生说:“去吧,

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

⑥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所以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

的人,是母亲感化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有删改)

15.文章在讲述母亲的故事时采用了第几人称?为什么使用这一人称?(2分)

第三人称。采用第三人称直接、客观地将与母亲有关的几个事件叙写出来,使文章故事

显得更加真实。同时,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形式比较灵活自由,便于作者抒情。

16.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文章写了母亲哪些事。(3分)

写了母亲辛苦持家,热情待客,应对变乱,助儿升学,除夕与儿离别的事情。

17.本文和朱德《回忆我的母亲》同样都是回忆母亲的文章,这两篇文章在写作手法上有什

么不同?请简要概括。(3分)

本文通过记叙母亲的身世、经历、性格及遭遇来刻画母亲形象,多处运用描写,尤其是白

描,也有不少对细节的特写。朱德《回忆我的母亲》抓住人物本质特征,通过典型事例表

现人物形象,通过议论深化主题。

15

第16页

!

"

#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8~21题。(12分)

大山,亮起来

何永飞

①记忆中,无数大山陷入黑夜,怎么也拔不出来。

②我出生和成长在滇西北的群山之间,总觉得太阳是对面的山吐出来的,是背后的山吞下去的。没

有月光的夜晚,人们生活在一片漆黑中。勤劳的山里人有一个习惯,不到天黑,劳作就不会停,所以吃晚

饭都要摸黑。条件好一点的,可以点着煤油灯,还能安稳地吃饭;条件差一点的,只能点着松明子,吃饭中

途要停下很多次。松明子平常都是引火才用,它易燃,火焰大,光也比较亮,不好的是它燃得快,冒出浓浓

的黑烟,要不时地更换和添加,搞不好会弄得满手满脸都是黑黢黢的。有时,准备的松明子燃完,肚子都

还没填饱,只好在黑暗中“瞎吃”,小孩子会在慌张中把饭吃到鼻孔里,或错夹不想吃的菜,或彼此夹住筷

子,弄出很多笑话。面对漫长的黑夜,人们要么围在火塘边打发单调的时光,要么早早地进入梦乡。

③知识是改变命运最好的方法,特别是对于山里的孩子来说,要想走出重重大山,必须学有所成。我

还记得第一次发表在报纸上的习作是《生命中的那盏小油灯》,讲述的是自己读小学时的一段难忘经历。

那时村子已通电,可电就像旱季的河流,经常枯竭。在生活还不富裕的年代,停电的夜晚,为了节省,很多

人家是不点灯的。尽管我们家也很艰难,可为了孩子们的学习,母亲特意做了一盏小油灯。她宁可在别

的地方省吃俭用,也要让小油灯每晚都能亮起,备足所要燃的香油。这盏小油灯,看似不起眼,其光微弱,

往外走不了几米,但它在我的心中就像太阳,照亮了我童年的夜晚,照亮了我的人生之路。

④大山深处,需要亮光驱散夜的黑;心灵深处,需要亮光擦掉迷茫和冰冷。读中学,我们的学校在一

个小山包上,围墙外面就是坟地,据说当年那里枪毙了很多人。上晚自习,从窗子望出去,感觉阴森森的,

不寒而栗。好在教室里灯火通明,只要把目光收回来,内心的恐慌就烟消云散。虽然还会时不时地停电,

但黑夜再也无法覆盖我们求知的眼睛和心灵,因为我们每个班都已准备好汽灯,它的亮度一点儿也不亚

于电灯。我感到最自豪的是负责掌管我们班的汽灯。汽灯平常不用时放在班主任的寝室里,班主任给了

我一把钥匙,我可以随时出入他的寝室。当然,除了停电需要提汽灯外,我也不会进去。汽灯的加油、打

气、点燃等工作也是由我独自完成,这才是我真正感到自豪之处,好像我就是光明的使者。突然遇到停

电,全班同学便把头齐刷刷地转向我,有的女同学怕黑,拼命地催促我去提汽灯,而我故意慢腾腾地走出

教室门。如今想想,的确有几分淘气。当我提着亮堂堂的汽灯回到教室,全班同学会齐声尖叫,然后随即

一片安静,认真地投入学习。光明来之不易,大家岂能浪费和辜负?

⑤小时候,我是让父母头疼的捣蛋鬼,胆子有点大,三天两头地闯祸。但不知为什么,我最怕走夜路,

胆子又变得有点小,可能是鬼故事听多了,还爱胡思乱想之故。无边的黑里,窜出一只老鼠,或刮来一阵

冷风,都会吓到我。后来听外面回来的人说,城市的夜里没有黑,灯光亮得跟白天一样,还有各种色彩的

霓虹灯,璀璨夺目。我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走出大山,走进城市。

⑥在城市,果然让我大开眼界,感觉黑夜没有山里那么凶猛,它就像胆怯的孩子,总是在城外徘徊。

城市的发展速度,实在惊人,没多久就发生很大的变化,楼房一座比一座高,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⑦其实,在快速前进的时代巨轮上,不管是城市,还是山村,都在脱胎换骨,都在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在

天地之间。我在城里闯荡的这十来年,身后的故乡也早已旧貌换新颜。温暖的春风,吹到大山的各个角

落。人们要么外出务工挣钱,要么利用大山的优势发展农牧产业,都以各自的方式富起来,很多家庭都买

了小汽车,过着舒适的小康生活。在国家扶贫政策的落实下,就连孤寡老人和贫困户都住上了新楼房。

停电摸黑的夜晚一去不复返,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太阳能路灯也来到大山里,村村户户都亮起来。

⑧进山的道路,越来越宽。山里山外的世界连通了,差距越来越小。逢年过节,出去的人都回来,一

到晚上,路上全是车灯,就像一条腾飞的巨龙,把无数大山从黑夜里拔出来。

(选自《云南日报》,有删改)

18.阅读全文,说说你对题目“大山,亮起来”的理解。(2分)

表层含义:偏远山区告别了夜晚用煤油灯、松明子照明的方式,村村户户都亮起来了;深

层含义:在快速前进的时代巨轮上,偏远山区通过多种方式富了起来,过上了舒适的小

康生活。

19.品味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1)这盏小油灯,看似不起眼,其光微弱,往外走不了几米,但它在我的心中就像太阳獉獉,照

亮了我童年的夜晚,照亮了我的人生之路。

将“小油灯”比作“太阳”,形象地突出了小油灯在“我”心中的重要地位,它是“我”实现

走出乡村、走进城市梦想的希望和依靠,表现出“我”对它的感激和赞美之情。

(2)在城市,果然让我大开眼界,感觉黑夜没有山里那么凶猛,它就像胆怯的孩子,总是

在城外徘徊獉獉。

“徘徊”指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此处运用拟人的修辞,形容城市里的黑夜像孩子一样胆

小,只能待在城外,不敢进城,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我”对城市黑夜的感受。

20.作者在文章第④段中写道:“突然遇到停电,全班同学便把头齐刷刷地转向我……如今

想想,的确有几分淘气。”请描述“我”当时的想法。(3分)

示例:我就是要故意慢腾腾的,好让你们干着急,让你们知道我的重要性,我可是光明的

使者,让你们感受到我的与众不同!

21.从全文来看,作者写故乡夜晚照明的历史变迁,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具体说

明。(3分)

对比。通过过去故乡的夜晚总是陷入黑暗,人们靠煤油灯和松明子照明,通电后却时常

停电,我们靠汽灯照明学习与现在故乡旧貌换新颜,停电摸黑的夜晚一去不复返,村村

户户都亮起来形成对比,让读者很自然地感受到时代前进下大山里的变化,更好地体现

了文章的主题。

四、作文(40分)

22.请以《 让我如此美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如:微笑、勤学、他(她或它)。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部分的材料。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5)书写规范,字迹工整,不少于 600字。

16

第17页

第四单元检测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语文知识积累(1~5题,每题 2分,第 6题 8分,共 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B )

A.交卸

獉(xiè) 残垣

獉(huán) 紊

獉乱(wěn) 情郁

獉于中(yù)

B.嫉

獉妒(jí) 虬

獉枝(qiú) 邪祟

獉(suì) 喋

獉喋不休(dié)

C.蹒

獉跚(pán) 丧

獉失(sānɡ) 栖

獉息(qī) 夷

獉为平地(yí)

D.颓

獉唐(tuí) 炫

獉耀(xiàn) 洗涤

獉(dí) 坦荡如砥

獉(dǐ)

【解析】A.垣(yuán);C.丧(sànɡ);D.炫(xuà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A.狼藉 踌躇 潜滋暗长 张目结舌

B.陷井 琐屑 无边无垠 不能自已

C.勾留 蓠笆 鲜美可口 登堂入室

D.鲜腴 凋谢 密密匝匝 夙未谋面

【解析】B.陷阱;C.篱笆;D.素未谋面。

3.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B )

习近平说:“青春是用来奋斗的。”青春只有一次,如何 自己的青春华章,

革命先辈作出了响亮的回答。一百年来,他们挺身而出、艰苦奋斗的光辉形象,并未随着

时间的流逝而 ,反而被岁月淬炼得熠熠生辉。重温他们的奋斗历程,当代青

年 了自己的使命, 了奋斗的信心。

A.续写 淡漠 明确 坚定

B.书写 暗淡 明确 坚定

C.书写 暗淡 坚定 明确

D.续写 淡漠 坚定 明确

4.下列属于句式杂糅语病的一项是 ( B )

A.家庭和学校对孩子安全问题的过度关注,反而会降低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B.中国女排姑娘取得骄人成绩的主要原因,是几代排球人艰苦努力的结果。

C.随着“太极拳进校园”活动的开展,让更多学生感受到了天人合一传统文化的熏陶。

D.我们要努力推动生态高颜值和发展高素质齐头并进,坚决守护好蓝天白云、绿水青山、

良田沃土,让七彩云南的神奇美丽享誉全球。

【解析】A.搭配不当,可删去“意识和”;B.句式杂糅,应删去“的主要原因”;C.缺主语,可删去“随着”;

D项无语病。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C )

①如戈壁上有一种植物,只要一场雨,它就立刻抽芽,极速地生根、长叶、开花、结果,仅在

八天里就能完成一株显花植物全部的生命周期。

②在这片一年也未必能下场透雨的戈壁滩上,也许等待了两年时间就是为了这历时八天

的生命的辉煌。

③许多沙漠植物的生命周期都很短促,它们能在下雨过后的短短几天内就完成一次生命

全程。

④对这些沙漠植物来说,也许等待反倒是生命的主要存在方式。

⑤等待是一种强韧的生命状态。

⑥此后,新一代的种子又会重归于安静的等待。

A.⑤④①②③⑥ B.③②⑥④①⑤ C.③①②⑥④⑤ D.⑤③①⑥②④

6.根据提示填空。(每空 1分,共 8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的任何一种情况,该空

不得分)

(1)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饮酒》)

(2)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3)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4)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

(5)崔颢在《黄鹤楼》中以起伏辗转的文笔表现缠绵的乡愁的诗句是: 日暮乡关何处是 ?

烟波江上使人愁 。

17

第18页

!

"

#

(6)为了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我市相关部门向市民征集含有“飞鸟”的诗词佳句,镌刻在公园的

山石廊柱上,请推荐你最欣赏的连续两句: 示例:山气日夕佳 , 飞鸟相与还 。

二、综合性学习(7~8题,共 6分)

(一)学习与探究。(4分)

7.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网络文学是作者依托互联网创作,并通过网络传播文学作品的新形态,是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重

要组成部分和网络文艺的重要类型,因其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题材多元、传播广泛、消费便捷等

特点,广受众多文学爱好者及青少年喜爱。近年来,网络文学快速发展,但市场参与主体良莠不齐、资

源配置不尽合理、作品质量鱼龙混杂、侵权盗版屡打不绝、市场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严重制

约了网络文学健康有序地发展。

(1)材料围绕“网络文学”主要介绍了哪两方面的内容?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网络文学的优势和弊端。

(2)有网友说,纸质图书的作家可以用笔名,为什么网络文学的作者要实名制?请结合材

料谈谈你的看法。(2分)

示例:纸质图书的作家虽用笔名,但读者可以通过书籍上的相关栏目(如序言部分)了解

作者的基本情况;而网络文学存在市场参与主体良莠不齐、作品质量鱼龙混杂、侵权盗版

屡打不绝、市场监管不到位等问题,读者很难真正了解作者本人的相关真实信息,因此,

为推动网络文学健康有序地发展,网络文学实名制的建立是很有必要的。

(二)名著阅读。(2分)

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2分)

有这样一只不知危险、无所畏惧的灰颜色的蝗虫,朝着那只螳螂迎面跑了过来……螳螂把翅膀极

度张开,它的翅竖了起来,并且直立得好像船帆一样。翅膀竖在它的后背上,螳螂将身体的上端弯曲

起来,样子很像一根弯曲着手柄的拐杖,并且不时地上下起落着。

(1)这段文字出自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 昆虫记 》,本选段细致入微地刻画了

螳螂准备捕食蝗虫时的动作 。(1分)

(2)这段文字表现了螳螂的什么特点?(1分)

机警从容。

三、阅读(9~21题,共 36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9~10题。(4分)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9.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2分)

示例:“破”字写尽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使人触目惊心;“深”字再现了荒无人迹的凄凉

之状,令人满目凄然。

10.花、鸟本是可娱之物,诗人见到后反而落泪心惊,你如何理解?(2分)

诗人感伤时事,看到鲜花反而落泪;久别家人,听到鸟鸣反而心惊。花、鸟本可娱,见到

反而悲泣,足见诗人内心的忧伤,深刻表达出诗人的忧国之情。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14题。(12分)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

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

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富贵不能淫》)

【乙】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

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然犹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俄有诏使止之,天祥死

矣。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岂不诚

獉大丈夫哉 诚: 真正,确实

(2)丈夫之冠

獉也 冠: 行冠礼

(3)与民由

獉之 由: 遵从

(4)俄

獉有诏使止之 俄: 不久,一会儿

18

第19页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以顺从为常法,是妇女遵循的规则。

(2)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

文天祥回答说:“我受大宋恩泽,担任宰相,怎能侍奉二主呢?”

13.下面的句子包含了孟子怎样的态度?(2分)

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运用反问,不仅仅是对景春所持观点的否定,也包含了对公孙衍、张仪之流的不屑和

鄙视。

14.甲文中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论断,在乙文中的文天祥身上是如何体现的?(4分)

示例:文天祥被俘后,面对死亡和威逼利诱,一身浩然正气,宁愿死也不愿意投降,正是

孟子“大丈夫”论断中“做事合乎道义,无论实现理想与否都不放弃自己的原则”的体现。

文天祥做到了孟子所谓的“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是真正的“大丈夫”。

【参考译文·乙】文天祥在北方共三年,元世祖知道文天祥始终不屈服,(于是元世祖)召文天祥入朝说:

“你有什么愿望?”文天祥回答说:“我受大宋恩泽,担任宰相,怎能侍奉二主呢?只愿赐死就满足了。”可

是(元世祖)还是不忍心(杀文天祥),就让他退下了。有人进言,竭力赞成依从文天祥的请求,(元世祖)

同意了。不久(元世祖)又有诏书制止赐死他,可是文天祥已经死了。文天祥临刑时特别从容,对吏卒

说:“我的事结束了。”向南方行了拜礼后死去。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17题。(8分)

多走几步

陈鲁民

①网上曾有过一个热门话题讨论,问:人生如何才能走出低谷?网民们发言踊跃,众说纷纭,见仁见

智,各种答案长则数千字,短者三五行,但最后票选的结果只有四个字:多走几步。

②多走几步,答案就是这么简单。人们在遇到困难与挫折时,在关键时刻多走几步,坚持下去,就能

走出困境,走向成功。可是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并不多。那些在人生路上浅尝辄止、一

曝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懒汉闲人自不必说,他们没有任何走向成功的可能。可惜的是,那些一直在

奋力前进、不停跋涉的奋斗者,也有不少是因为在最后阶段没有坚持下去,少走了几步,因而前功尽弃,功

败垂成。

③放眼古今中外,诸多青史留名的杰出人物,他们能最终胜出的主要原因是有顽强不屈的意志。他

们之所以最后超越许多人,成为人生强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最后阶段比许多人多走了几步,而这几步的

意义可能会超过前面的千万步,因而,古人有“行百里者半九十”之说。毛泽东同志有一句名言:“有利的

情况和主动的恢复,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说的就是坚持的重要性。多走几步,坚持到底,

就能取得成功。电视剧《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当属典型例子,他秉承“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无论是

训练还是平时工作,无论是学习还是锻炼身体,都始终坚持多走几步,积少成多,久久为功,最终成长为出

类拔萃的“兵王”。

④多走几步,贵在坚持不懈。有些人总抱怨运气不好,机遇太差,无人赏识,怀才不遇,英雄无用武之

地。其实,更应该反思的是,自己的努力够不够、毅力缺不缺、付出多不多、奋斗的力度强不强、坚持的时

间长不长?换言之,你有没有比别人多走几步?当然,这最后时刻的多走几步,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因

为这几步可不是平常的闲庭信步,也不是饭后的轻松遛弯儿,而是漫长行军后已走得筋疲力尽、人困马

乏,举步维艰。此时每多走一步,都要克服困难,但也离成功更近。这个时候,大多数人都已放弃、认输,

只有少数人还在勉力坚持,可就是这最后几步,往往就决定了成功者与失败者的不同命运。这就叫“沧海

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⑤多走几步,还要方向正确,不犯错误。人生多歧路,你可能已经走到了低谷的边缘、困局的出口,再

往前多走几步,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但如果看得不准,方向错误,那就会南辕北辙,适得其反,付出的是

无效劳动。因而,多走几步不能乱走、瞎走,而要头脑清醒,不忘初心,善于审时度势,选对目标,走对

方向。

⑥因而,我们在人生低谷或身处逆境时,一定要激励自己,咬紧牙关再多走几步,用尽全力再撑一下。

说不定就会峰回路转,雨过天晴,看到希望,出现转机;就能走出低谷,踏上坦途,走出困境,奔向光明,领

略到恺撒所说“我来了,我看见了,我征服了”的美好境界。

(有删改)

15.文章第①段以热门话题开头有什么作用?(2分)

①引起读者的注意,激发阅读兴趣;②由话题讨论引出论题及论点:多走几步(人们在遇

到困难与挫折时,在关键时刻多走几步,坚持下去,就能走出困境,走向成功)。

16.选文从哪些方面论述“多走几步”的必要性?(3分)

①杰出人物最终胜出的主要原因是有顽强不屈的意志。②多走几步,贵在坚持不懈。

③多走几步,还要方向正确,不犯错误。

17.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多走几步”给你的启示。(3分)

“多走几步”,就是在困境中坚持不懈,不放弃,不畏艰难,顽强拼搏,最终走出困境,迎来

“柳暗花明”的新天地。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许多困难,所以“多走几

步”的精神是必须要有的。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多走几步”时方向要正确,不

犯错误。(言之成理即可)

19

第20页

!

"

#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8~21题。(12分)

每条河流终将流向大海

夏 眠

①放学铃声一响,我便背着书包冲出了校门,在十字街头犹豫再三,最终还是抵不过小书店的吸引

力,摘下书包,缩起脑袋,一溜烟地跑进去了。

②书店占地面积不大,却是我心里最别致的地方,我最喜欢这里的漫画。于我而言是宝贝的漫画,却

是家长眼里的“闲书”,邻居家的婷婷姐比我年长两岁,我曾经不止一次听到她因为带着漫画书回家被骂

哭的声音。

③我见过婷婷姐的画本,她总是很有耐心地细细模仿,慢慢勾勒漫画书上的人物,印象最深的便是穿

着各式华服的女孩子。她笔下的每个人物都画得非常好,线条流畅且细腻,连我妈妈都对她那些被撕碎

的画册啧啧赞叹:“要是我女儿有你女儿一半能画,我就满意了。”嘴上这么说,妈妈还是会在回身关门的

那刻虎着脸教育我:“好好学习,不许看有的没的!”我一边低着头,一边在心里盘算着自己藏书的秘密地

点是不是该换个位置了。

④就这样,我和婷婷姐在与父母的游击战里度过了一年又一年,我依然乐此不疲地追着漫画,婷婷姐

的画也画得越来越好,甚至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

⑤婷婷姐眼里的火苗一天比一天明亮。初冬的中午,我俩趴在阳台上,她托着下巴看向远方,小心地

问我:“我想和爸爸说去学服装设计,你支持我吗?”“当然支持了!”我朝着婷婷姐的方向伸出手,拉了拉

她的手指,说道。

⑥没过几天,邻居家的争吵声混合着锅碗落地声,一波一波地朝我袭来。我透过窗户,看向旁边的阳

台,想要去打听些消息,却又怯怯地缩了回来。

⑦我翻开笔记本,笔记本的扉页上画着婷婷姐送我的礼物———一张举着拳头的路飞,他笑得如此畅

快,又是如此纯真,我却莫名地想哭。我跑到冷风瑟瑟的阳台上,期待婷婷姐会和以前一样出来和我天南

地北地聊天。可直到整片小区的路灯都孤独地照着小径,婷婷姐还是没能出现。

⑧第四天,婷婷姐终于略带疲惫地出现在阳台上,垂着眼对我说:“我放弃了!”说完,她深深地吸了

吸鼻子,阳台忽然变得好冷。

⑨婷婷姐很顺利地升入了大学,而我接替婷婷姐的脚步开始日复一日地复习备考,复习得累了,总会

习惯性地抬头看看隔壁的阳台,那边曾经有一个神采飞扬的姑娘和我说着未来的梦想,她曾经想成为一

个顶顶优秀的服装设计师,把童年画册上的服装统统变成现实。

⑩李叔叔还是会在楼梯遇到妈妈时寒暄几句,偶尔会提起女儿的消息,婷婷姐如家人所期待的那样

优秀,保送了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得到了一份好的工作,工作的同时还不忘给自己充电。从妈妈那里每

次听到她的消息,我总是有些黯然,并非嫉妒,而是阳台上的那些梦想,她也许都忘了吧。

瑏瑡夜晚,疲惫不堪的我回到寝室,室友热情地招呼我,展示她最新给玩具娃娃买的衣裳,她一脸兴奋

地对我说:“我等了好几个月才等到的,好看吧!我和你说哦,这个设计师我很喜欢,你帮我看几件啊!”

我顺着她的手指看去,一下子愣在原地。我点开了设计师的头像放大,那是一张我如此熟悉的脸,在头像

的右下角有一句诗:“每条河流终将流向大海”。

瑏瑢一瞬间,我的鼻子有些酸涩。我赶紧拿起手机,有些颤抖地翻开了婷婷姐的微信。

瑏瑣———是你吗?那个娃衣设计师,是你吗?

瑏瑤———是我。

瑏瑥短短两字加一个句号。我忽然觉得血液顺着血管贴着我的脸颊,拂过了我的耳朵。

瑏瑦我坐在寝室的阳台上,手指缓缓滑动,那一件件娃衣好像旧时光的剪影,剪出了最美丽的模样。我

握了握手机,看着星空,点开了外语系同学的头像:“你可以教我学日语吗?”

瑏瑧一年后,我的名字出现在了汉化组的翻译名单上。两年后,我认识了国内的职业漫画家,听他描述

从连载漫画到单行本的历程。如今,我也开始尝试编剧,要去编织自己的漫画。

瑏瑨我喜欢下雨,雨丝会把原本相隔万里的天空和大地连接起来。雨丝又会汇成河流,看似杂乱无章,

看似艰难险阻,但无论经受多长时间的冲刷,多长路途的波折,最终还是会流向大海獉獉。不为其他,只因我

们生来就注定奔向大海。

(选自《知识窗》2020年第 8期,有删改)

18.说说第瑏瑢段画线句中“我的鼻子有些酸涩”的原因是什么。(2分)

为婷婷姐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而高兴;婷婷姐多年来对梦想的坚持使“我”动容;为

“我”还没有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伤感。

19.文章最后一段中加点词“大海”有多层含义,请结合全文概括。(3分)

表层含义是指雨水经过长途跋涉最终汇入的地方;深层含义是指心中的梦想,作者借此

表达了自己坚持梦想、永不言弃的决心。

20.选文最后一段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该段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

抒情和议论。内容上,深化主旨,表达了作者对雨的喜爱与赞美,借以表达作者对追求

理想者克服艰难险阻精神的赞赏;结构上,照应标题,总结全文。

21.请结合文章谈谈“每条河流终将流向大海”对你有何启示。(4分)

示例:细小的河流不断吸收雨水,与其他支流交汇,最终积少成多,流向大海。这正如实

现理想的过程,人生路上不会一帆风顺,在追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不忘初心,抱着永不

言弃的决心去努力奋斗,相信梦想终有实现的一天。

四、作文(40分)

22.请以《为自己赋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部分的材料。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书写规范,字迹工整,不少于 600字。

20

第21页

第五单元检测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语文知识积累(1~5题,每题 2分,第 6题 8分,共 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D )

A.推崇

獉(chóng) 匀称

獉(chēng) 舳

獉舻(zhú) 长虹饮涧

獉(jiàn)

B.池沼

獉(zhǎo) 镂

獉空(lóu) 涂墁

獉(màn) 俯

獉仰生姿(fǔ)

C.罅

獉隙(xià) 轧

獉扁(zhá) 翰

獉林(hàn) 惟妙惟肖

獉(xiào)

D.纤

獉弱(xiān) 孵

獉化(fū) 拯

獉救(zhěng) 摩肩接踵

獉(zhǒng)

【解析】A.称(chèn);B.镂(lòu);C.轧(yà)。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B )

A.嶙峋 喧嚣 就地取才 交头接耳

B.料峭 丘壑 无动于衷 络绎不绝

C.田畴 弧形 重峦叠嶂 认其自然

D.鉴赏 倒霉 蛛光宝气 长途跋涉

【解析】A.就地取材;C.任其自然;D.珠光宝气。

3.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C )

努力让 海外的文物回归故里,既是中国人民的民心所向, 是

对世界文明的负责。文物离开它的原生环境,气场就会 ,就无法为传承和弘

扬人类文明作出应有的 。我们提倡文明交流互鉴,并因此愈发珍视文物的血

脉、文脉与根脉。

A.漂流 就 衰竭 贡献

B.流散 就 衰竭 奉献

C.流散 也 衰减 贡献

D.漂流 也 衰减 奉献

4.对下列病句的病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

A.国家高度重视食品安全问题,相继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确保民众饮食安全。

(“相继”和“先后”语义重复,删去其一)

B.在学习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进步才能不断。

(“进步”不应放在“才能不断”前面,语序不当)

C.“天问一号”探测器、亚太 6D卫星发射成功和航天成果,再次向世界证明了我国科技

的发展。(“‘天问一号’探测器、亚太 6D卫星发射成功”属于“航天成果”,分类不当)

D.从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到精卫填海,中国传统神话故事一直都在强调人的创造力。

(介词“从”的使用,导致句子缺主语)

【解析】D项无语病。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D )

A.《中国石拱桥》的作者是茅以癉,他是桥梁专家、教育家,他主持修建了钱塘江大桥。

B.《梦回繁华》的作者是毛宁,这篇文章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介绍,深化了人们对当时

社会风貌的了解,激发了人们对古代生活的想象。

C.《蝉》的作者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他被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称为“无与伦比的观

察家”。

D.《苏州园林》的原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作者叶圣陶是现代作家、教

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创作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广为大众喜爱。

【解析】D.《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作品。

6.根据提示填空。(每空 1分,共 8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的任何一种情况,该空

不得分)

(1)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

(2)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3)芳草长堤, 隐隐笙歌处处随 。(欧阳修《采桑子》)

(4)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 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

(5)晏殊在《浣溪沙》中用“ 无可奈何花落去 , 似曾相识燕归来 ”寄托了对人事兴

衰、时光流转的感叹,词句对仗工整,宛如天成。

(6)喷薄而出的朝阳,缓缓西沉的落日,总能引发诗人无限感慨。请写出古诗词中含有

“日”字的连续两句: 示例:山气日夕佳 , 飞鸟相与还 。

21

第22页

!

"

#

二、综合性学习(7~8题,共 6分)

(一)学习与探究。(4分)

7.你所在班级拟举行以“说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回答下面的问题。

(1)随着城市的发展,许多城市在车流量大的地段建起了人行天桥,可是不少行人却仍在马

路上横冲直撞,对天桥似乎视而不见。针对这个问题,你有哪些好的建议呢?(2分)

示例:①设交警站岗亭;②设置电子屏幕播放乱闯马路的画面,用以警示行人。

(2)赵州桥由于年代久远,正面临着受损失修的问题,而对于是否要重修,社会上意见不

一,对此请说说你的看法。(2分)

示例:我认为需要重修。赵州桥既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又是中国“桥”文化的代表,更

是中国“桥”历史的见证,政府有责任、有义务为维护它而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使古

桥屹立不倒。(言之成理即可)

(二)名著阅读。(2分)

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

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

竭的圆桶。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地唱歌,只要钻通柔滑的树皮,里面有的是汁液,吸管插进桶孔,它

就可饮个饱了。

此语段选自法国作家 法布尔 的《昆虫记》,这本书被誉为“ 昆虫的史诗 ”,全

书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渗透着作者对人类的思考,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

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2分)

三、阅读(9~21题,共 36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9~10题。(4分)

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9.历来评论家都很推崇“黑云压城城欲摧”中的“压”字,试赏析“压”字的妙处。(2分)

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

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10.“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感?(2分)

表达了将士们为报答君主的信任和重用,视死如归,坚决杀敌的壮志豪情。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14题。(12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

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

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上①问侍臣:“创业与守成② 孰难?”房玄龄曰:“草昧③ 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

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

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④,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

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注释】①上:指唐太宗。②守成:保持成就。③草昧:蒙昧、模糊不定的状态。④忽:不注意,不

重视。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空乏獉獉其身 空乏: 财资缺乏

(2)曾

獉益其所不能 曾: 同“增”

(3)人恒过

獉 过: 犯错误

(4)创业与守成孰

獉难 孰: 哪一个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了解到这一切之后,就会明白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

使人死亡的道理了。

(2)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

但是创业的艰难已经过去了。

22

第23页

13.甲文开头列举了六个人物,在内容和表达效果上分别有什么作用?(3分)

在内容上:引出并论证“生于忧患”(逆境出人才;人才都是经过磨难和历练而成)的观

点。在表达效果上:运用排比,同类并举,增强了文章气势,使论证更充分。

14.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思想与甲文中孟子的思想有何相似之处?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

(3分)

甲文中孟子认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强调忧患意识对于国家生存的重要性;乙文中

唐太宗谈到“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是说治国要有忧患意识,不

能贪图安逸享乐,国君只有居安思危,常念“守成之难”,才能使国家基业稳定。

【参考译文·乙】唐太宗问身边的大臣:“创业与保持成就哪个难?”房玄龄回答说:“国家开始创立时,我

们与各地豪强竞相起兵较量使他们称臣,创业难啊!”魏征说:“自古以来的帝王没有不在艰难的时候取

得天下,而在安逸的时候失去天下的,保持成就难啊!”太宗说:“玄龄协助我一起取得了天下,历经百战,

九死一生,所以体会到创业的艰难。魏征协助我一起安定天下,常常担心在富贵的时候滋生骄奢,在疏忽

的时候发生祸乱,所以懂得保持成就的艰难。但是创业的艰难已经过去了,保持成就的艰难,正应该是我

和大家都要谨慎对待的。”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17题。(8分)

给地球“退烧”需要科技力量

陈可鑫

①地球围绕着太阳,在它既定的轨道上旋转前行。这样的天体运动带来了四季轮回,日月更替。古

人们感受着自然曼妙的秩序,在诗句里留下他们与自然的对话。可现在,自然的节律似乎变了调:当我们

越过了冬日期待着春的繁荣,等来的不是浩荡春风而是漫天黄沙;本该是“好雨知时节”盈润万物,却变

成“超级暴力梅(雨)”搅乱江南水乡的安宁;而日趋猛烈的台风,现今的摧枯拉朽之势绝不止于以往“怒

号兼昼夜,山海为颠蹶”的威力。

②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事实———地球的气候已经发生变化。近百年来的气候变化主要归因于

地球温度的升高。自 19世纪末以来,地球的平均地表温度上升了约 1.18℃,大多数变暖过程发生在过去

40年里,其中 2016年和 2020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两年。

③而人类需要为地球的这场“高烧”担起主要责任。从格陵兰岛、南极洲提取的冰芯数据表明,在上

个冰河时代之后,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增长速度比自然界快了 250多倍。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

大量排放,加剧了大气层的温室效应,居住在“高烧不退”的地球上的人类该如何应对严峻的气候变化形

势及其造成的无法预知的可怕后果?

④既然全球变暖是由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不断升高造成的,那么当务之急就是限制全球温室气体

的排放,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然而“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因为减少

全球人为二氧化碳的排放,是一个涉及科学、经济、政治等多个领域的重大战略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需

要一个有力的、全球规模的应对制度的支撑。

⑤随着各国共同面对气候变化的政治意愿和全球合作共赢理念的不断增强,2015年在各国的共同

努力下,《巴黎协定》首次提出让所有国家共同致力于实现相同的长期目标:加强对气候变化所产生的威

胁做出全球性回应,到本世纪末,将全球平均温升保持在相对于工业化前水平 2℃以内,并为全球平均温

升控制在 1.5℃以内付出努力。

⑥然而实现控制 1.5℃温升目标面临巨大挑战和不确定性。能否把全球平均温升控制在 1.5℃以内

取决于人类社会在能源、土地、城市、基础设施和工业等方面能否实现前所未有的快速且深远的转型,这

将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影响。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面临全球气候问题时更是展现出我们的大

国担当。我国宣布,力争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⑦2060年实现碳中和无疑是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因为目前我国仍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许多行

业和地区的发展仍然依赖化石燃料的燃烧,碳排放量仍在上升。中国能做出实现碳中和庄严承诺的背

后,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

(选自《光明日报》2021年 6月 17日,有删改)

15.很多读者喜欢文章的第①段,试阐释其妙处。(3分)

以自然规律引出当下天气反常的现象,过渡自然、顺畅;引用大量的文言诗句,使语言富

有诗意,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16.结合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分析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谨。(3分)

自 19世纪末以来,地球的平均地表温度上升了约

獉 1.18℃,大多数 獉獉獉变暖过程发生在

过去 40年里,其中 2016年和 2020年是有记录以来 獉獉獉獉獉最热的两年。

“约”“大多数”表示不确定,“有记录以来”指出判断的根据,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

严谨。

17.人类该如何应对严峻的气候变化形势?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2分)

限制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增强各国

共同面对气候变化的政治意愿,深化全球合作共赢理念。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8~21题。(12分)

残 匾

赵明宇

①吴家诊所位于元城古槐胡同,是吴家的老宅子,青砖灰瓦,低低矮矮。到了阴雨天,瓦垄阔长满绿

绿的苔藓,墙头上爬着凌霄。院落不大,被一棵树冠如伞的国槐笼罩着,显得格外幽静。

②诊所门楣上一块红色大匾,上书四个金色大字:妙手回春。这块匾,是前任县长刘大琨送的。那

年,刘大琨的爹得了一种怪病,脑袋不停地摇摆,止不住,去市里大医院也没治好,就把吴子皋请去了。吴

23

第24页

!

"

#

子皋亮出一套绝活,点燃酒精灯,取一根银针在酒精灯上烧红,扎病人颈部。那动作快如闪电,眨眼之间,

扎了三针,刘大琨老爹不停摇摆的脑袋终于安静下来。刘大琨在一旁看呆了,说吴大夫,真是神医。

③吴子皋微微一笑,雕虫小技,不足称道。老爷子是血管痉挛所致,以后多按摩颈部,睡觉平躺,脖子

下面枕一个装满黄豆的小袋子即可。

④刘大琨身在官场,却喜欢书法,情不自禁地写了一幅字,让人刻在沉船木上,制成匾额,送给吴

子皋。

⑤药香袅袅中,那块匾愈发显得幽古。

⑥吴子皋天赋异禀,着装打扮也与众不同,他留长须,穿唐装,端坐在太师椅上,慈眉善目,稳若泰山,

一手捋着胡须,一手为患者把脉。时而微闭双目,把脉的手指偶尔弹跳几下;时而睁开眼睛,让病人吐舌

头,看舌苔,接下来开药方。开药方更是怪,是用毛笔蘸着墨浆,写在一张草纸上,让病人拿着去隔壁的药

房抓药。病人禁不住要问,吴大夫,俺得的啥病?吴子皋不抬头,一字一顿声若洪钟地说,我只看症,不看

病,你要相信大夫,按时吃我开的药,三五个疗程,自然就会好的。

⑦被家人搀扶着来的病人,吃了药再来,不用家人搀着了,枯黄的脸色变得红润。再抓几副中药,回

家继续熬着喝,吃饭香甜,睡觉踏实,能在大街上转悠了,不由得面带喜色,见人便说,这个吴大夫,真是有

两下子。

⑧每天一大早,吴家诊所排满了人,骑车来的,开车来的,蹬三轮来的,等着吴子皋叫号。

⑨吴子皋的儿子原本是学医的,名牌医科大学毕业,在县医院做主治医生。有了刘大琨这层关系,就

是上了仕途,到县卫生局做副局长。去年,刘大琨荣升副市长,安置吴子皋的儿子到一个重要单位担任局

长。儿子比老子有能耐,在新城区买了两套房子,让父亲搬到楼房去住,在街上开个像模像样的诊所。吴

子皋拒绝了,说你做你的官,住你的豪宅。我是个大夫,在老宅住习惯了,哪里也不去。再劝,吴子皋就不

高兴了,说离开老宅子就丢了魂儿。

⑩人丢了魂儿,可不是小事儿。儿子只好依他。

瑏瑡吴子皋是个怪人。病人跟他套近乎,恭维他心地善良,面目慈祥,定能长寿。他瞪了病人一眼说,

现在,你是我的病人,怎么给我看起病来了?

瑏瑢也有请他吃饭的病人家属,说吴大夫,晚上我在元城酒家订了包厢,你给个面子吧。他挥挥手,说

几包草药不值一顿饭钱。病人家属心中感激,再来,带了一瓶名酒,或者一条名烟,他便不客气了,阴着

脸,嘴里吐出四个字:赶快拿走。

瑏瑣那断然拒绝的神色,让病人家属对他敬重有加。

瑏瑤日子像流水一样缓缓流淌着,花开花落,秋去冬来。

瑏瑥儿子出事了。一开始,家里人瞒着吴子皋,但是时间一长,吴子皋还是察觉出了端倪。

瑏瑦这天,吴家诊所大门紧闭,吃了闭门羹的病人在门前叽叽喳喳地小声议论,无奈地猜测一番,摇着

脑袋走了。

瑏瑧第二天,病人又来。这事儿对于吴子皋来说,实在是打击太大了,大家担心吴子皋想不开。只见诊

所大门开着,进了院子,掀开门帘,吴子皋没任何异样,依然端坐在太师椅上,留长须,穿唐装,微闭双目,

一手持着胡须,一手为患者把脉。

瑏瑨来人排号看病,提着一兜中药出门,还是不放心,禁不住向后扭头,发现那块红底金字的匾,被砍丢

半块,只剩下“回春”两个字。

瑏瑩那被砍过的痕迹,豁豁牙牙的,露着白茬。

瑐瑠病人心里一惊,暗说,这个吴大夫,真是让人捉摸不透。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

18.简析第①段中环境描写的作用。(2分)

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渲染了古朴幽静的气氛,暗示了吴子皋对传统医学的坚守,也为

下文吴子皋不愿离开老宅做了铺垫。

19.按要求品析句子。(4分)

(1)再劝,吴子皋就不高兴了,说离开老宅子就丢了魂儿。(理解“离开老宅子就丢了魂

儿”的含义)

文中的“老宅子”既是吴家诊所所在地,也是传统医术医德的象征。离开老宅子就丢了

魂儿,意味着如不能坚守医德,就容易走上邪路。

(2)吴子皋没任何异样,依然端坐在太师椅上,留长须,穿唐装,微闭双目,一手持着胡

须,一手为患者把脉。(品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运用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具体生动地刻画了吴子皋镇定自若专心为患者看

病的情形,表现了他内心坚强、坚守本真。

20.你认为吴大夫哪些地方让人“捉摸不透”?(3分)

穿着打扮;诊疗方式;待人接物;拒离老宅;砍匾留下“回春”。(答出三点即可)

21.简析本文以“残匾”为题的好处。(3分)

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起读者思考;从“匾”的由来开始,以“残匾”结束,使文章结构更加

严谨,浑然一体;暗示吴子皋的儿子人生的变故。

四、作文(40分)

22.请以《有一束光,照亮我的世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部分的材料。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书写规范,字迹工整,不少于 600字。

24

第25页

第六单元检测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语文知识积累(1~5题,每题 2分,第 6题 8分,共 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B )

A.始龀

獉(chèn) 荷

獉担(hè) 弓弩

獉(nǔ) 丈夫之冠

獉(guàn)

B.作揖

獉(yī) 拂

獉士(bì) 沉檀

獉(tán) 介胄

獉之士(zòu)

C.傅说

獉(yuè) 冀

獉州(jì) 诏

獉书(zhào) 往之女

獉家(rǔ)

D.畎

獉亩(quǎn) 折戟

獉(jǐ) 曾

獉益(zēng) 一厝

獉朔东(cuò)

【解析】B.胄(zhòu)。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D )

A.魁父 威武 诸候 独一无二

B.筋骨 老叟 篷舟 达于汉阴

C.宏敞 渤海 卑微 洛绎不绝

D.殷勤 穷匮 俘虏 聚室而谋

【解析】A.诸侯;B.蓬舟;C.络绎不绝。

3.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D )

是人类工作和休息的天敌,面对它,人类学会用勇气来 。有

些人认为,勇气这一 美德只有在我们的祖先身上才能看到,他们

非常尊重先人。在他们的想象中,勇气之花在我们当代人的手中早已残败凋零了。

A.恐惧 针锋相对 高深 却

B.恐怖 短兵相接 高贵 因此

C.恐怖 短兵相接 高深 却

D.恐惧 针锋相对 高贵 因此

4.对下列病句的病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

A.北京冬奥会纪念币正面由长城、雪花等元素构成,这一元素受到广大网友的一致好评。

(“这一元素”指代不明)

B.为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资源浪费,我们要转变生活方式,践行并树立绿色低碳的生活理

念。(“践行”和“生活理念”搭配不当)

C.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织工艺品。它最大的特点是工艺精巧,每个结都是由

一根线绳用超过七种以上的工艺编织而成。(“超过”和“以上”成分赘余)

D.读书与写作密不可分,一个人的写作能力能否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进行大量的阅

读。(“能否”与“取决于”两面对一面搭配不当)

【解析】B.“树立”和“践行”语序不当。

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

A.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属语录体散文

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倡导“以仁为本”。

B.列子是道家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对后世哲学、文学、科技、养

生、乐曲、宗教等都有影响。著有《列子》,《愚公移山》出自该书。

C.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散文家,著有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史记》。《史记》被鲁迅誉

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陶渊明,字元亮,东晋诗人,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有《陶渊明集》。

【解析】C.《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6.根据提示填空。(每空 1分,共 8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的任何一种情况,该空

不得分)

(1)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2)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 我报路长嗟日暮 ,学诗谩有惊人句。(李清照《渔家傲》)

(4)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如梦令》)

(5)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从声音和颜色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的句

子是: 角声满天秋色里 , 塞上燕脂凝夜紫 。

(6)请写出古诗词中含有“燕”字的连续两句: 示例:无可奈何花落去 , 似曾相识燕

归来 。

二、综合性学习(7~8题,共 6分)

(一)学习与探究。(4分)

7.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2021年 7月 24日上午,中国当代古典诗词泰斗、202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叶嘉

莹先生为中华诗词学会诗教委员会成立发祝贺视频,并强调:诗教是我们中国所独有的,外国虽然也

有诗,但是并没有诗教之概念,只有中国有诗教的传统。推动诗教工作的开展,是对于诗歌的基本作

用的重视。

25

第26页

!

"

#

材料二: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可见,诗教的内涵丰富而又具体。中国古

典诗歌不仅具有形象化特征,而且其中蕴含有丰富的人生价值观与道德观,比起其他语体,其潜移默

化教育影响的功效是极为显著的,有时甚至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这些富有旋律的、唯美的诗歌留

在人们心间的时候,人类的情感与价值观,就在不知不觉之中渐渐养成。

材料三:

(1)阅读材料一、材料二,简要概括中国诗教的特点及作用。(2分)

诗教是我们独有的,它可以发扬中国古典诗歌文化内涵,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

观与道德观(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功效)。

(2)某报社《诗书画》栏目组的编辑面向全市征集书画作品,要求作品体现出“小而美”这

一特点。请任选材料三中的一幅作品,为你所推荐的画写一段推荐词。(2分)

示例一:我推荐图一。图画上近处一叶扁舟,一位渔夫,远处江水倒映着连山,云雾缭绕,

空中点点寒鸦。画面意境高远,充满古典美感,能让人们感受到艺术之美,古典之韵。符

合《诗书画》栏目组要求的“小而美”的特点。

示例二:我推荐图二。图画上两片荷叶,两尾游鱼。“荷”谐音“和”,和谐社会,“鱼”谐音

“余”,年年有余。这幅画画风自然,寓意美好,充满古典美感,能让人们感受到艺术之美,

古典之韵,符合《诗书画》栏目组要求的“小而美”的特点。

(二)名著阅读。(2分)

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文段一:蝉是非常喜欢唱歌的。它翼后的空腔里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它还不满足,还要在胸

部安置一种响板,以增加声音的强度。因为有这种巨大的响板,使得生命器官都无处安置,只得把它

们压紧到身体最小的角落里。当然了,要热心委身于音乐,那么只有缩小内部的器官,来安置乐器了。

文段二:有一回,我借来两支乡下人办喜事用的土铳,里面装满火药,将它放在门外的梧桐树下,

我们很小心地把窗打开,以防玻璃被震破。我们六个人等在下面,热心倾听头顶上的乐队会受到什么

影响。“碰!”枪放出去,声如霹雷。一点没有受到影响,它仍然继续歌唱。它既没有表现出一点儿惊

慌扰乱之状,声音的质与量也没有一点轻微的改变。第二枪和第一枪一样,也没有发生影响。我想,

经过这次试验,我们可以确定,蝉是听不见的,好像一个极聋的聋子,它对自己所发的声音是一点也感

觉不到的!

(节选自法布尔《昆虫记·蝉》,有删改)

(1)蝉的歌唱源于它 空腔里有一种像钹一样的乐器 的身体构造;文段二证明了蝉

没有听觉 的特征。(1分)

(2)请再列举出《昆虫记》中其他两种动物,并说出它们的生活习性。(1分)

示例:蟋蟀善于建造巢穴,管理家务;蜘蛛在捕获食物、编织“罗网”方面独具才能。

三、阅读(9~21题,共 36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9~10题。(4分)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9.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2分)

示例:太阳下山了,南山笼罩在渐渐升腾的云气之中,显得非常美丽,外出觅食的鸟儿,呼

朋引伴,成群结队地飞回巢穴。

1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见”字用得好,请简要分析。(2分)

“见”字写出了采菊时无意间偶见南山,南山静穆超然的风景正好与诗人悠然自得的心

境相融合,表现了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杂之外的境界。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14题。(12分)

【甲】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

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

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

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

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

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节选自司马迁《周亚夫军细柳》)

【乙】骠骑将军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任①。天子尝欲教之孙吴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

兵法。”天子为治第②,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由此上益重爱之。然少而侍中,贵,不

省③士。其从军,天子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

自振,而骠骑尚穿域蹋鞠。事多此类。骠骑将军自四年军后三年,元狩六年而卒。天子悼之,发属国玄甲

军,陈自长安至茂陵,为冢象祁连山。谥之,并武与广地曰景桓侯。

(节选自《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注释】①任:担任,担当。②第:府第,宅第。③省:体恤。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天子且

獉至 且: 将要

(2)居

獉无何 居: 经过

(3)由此上益

獉重爱之 益: 更加

(4)元狩六年而卒

獉 卒: 死亡

26

第27页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文帝被感动,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

(2)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匈奴还没有消灭,无心考虑私家的事情。

13.甲文中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周亚夫将军治军严格?(2分)

①军队训练有素,穿盔戴甲,刀出鞘,弓箭拉满。②军门管理严格,即使是天子也不得长

驱直入,必须“按辔徐行”。

14.甲乙两文都运用了侧面描写的写作手法,试举例简要分析。(4分)

示例:甲文中天子的“此真将军矣”表现了周亚夫将军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特点;乙文

中的“上益重爱之”表现了骠骑将军以国家为重的性格特点。

【参考译文·乙】骠骑将军为人寡言少语,不泄露别人说的话,有气魄,敢做敢当。汉武帝曾想教他孙子

兵法和吴起的兵法,他回答说:“战争只看方针策略如何就够了,不必亦步亦趋地学习古代兵法。“武帝

为他修盖府第,让骠骑将军去看看,他回答说:“匈奴还没有消灭,无心考虑私家的事情。”从此以后,武帝

更加重用和喜爱骠骑将军霍去病。但是,霍去病从少年时代起,就在宫中侍候皇帝,得到显贵,因而不知

体恤士卒。他出兵打仗时,天子派遣太官赠送他几十车食物,待他回来时,辎重车上丢弃了许多剩余的米

和肉,而他的士卒还有忍饥挨饿的。他在塞外打仗时,士卒缺粮,有的人饿得站不起来,而骠骑将军还在

画定球场,踢球游戏。他做的事多半如此。骠骑将军自元狩四年(前 119)出击匈奴以后的三年,即元狩

六年(前 117)就去世了。武帝对他的死很悲伤,调遣边境五郡的铁甲军,从长安到茂陵排列成阵,给霍去

病修的坟墓外形像祁连山的样子。给他命名谥号,把勇武与扩地两个原则加以合并,称他为景桓侯。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17题。(8分)

飞机索敌全靠它

①飞机如何发现目标,可不是靠飞行员的眼睛。那是靠什么呢?当然是机载雷达。

②雷达采用类似于蝙蝠发射超声波的方式来测量静止或运动的目标,只不过雷达发射的不是超声

波,而是电磁波。电磁波打到目标上后,反弹回来的那部分被雷达天线接收到,通过比较返回的电磁波与

辐射的电磁波的不同特点,我们就能知道目标在哪里,它是敌是友,它有多大,它离我们有多远,它是静止

的还是运动的,速度有多快,等等。

③雷达通常由天线、伺服机构、接收机、发射机和处理机组成。

④天线负责将电磁波信号辐射出去,并接收目标散射回来的电磁波。它的形式各异,通常可分为平

板缝阵天线、有源相控阵天线、微带阵列天线等。我们在山顶、楼顶见到的“大铁锅”“大平板”等均是天

线形式之一。

⑤若将天线比作我们的眼睛,那雷达伺服机构好比我们的脖子。为了实现更大的探测角度范围,就

需要伺服机构出马,带动天线转起来。但随着作战场景的日益复杂,伺服机构的机械扫描太慢了,跟不上

越来越机动的目标、满足不了越来越紧迫的扫描时间,于是电扫描实现波束捷变的相控阵天线应运而生

并成为主流,相控阵天线既有微波辐射功能又具备波束扫描功能,把伺服机构的活儿一起干了。

⑥发射机和接收机是一对好兄弟,发射机负责将雷达产生的微波信号功率放大,送给天线向外辐射;

辐射的微波信号经过目标散射后,被天线收集回来,对各种微波信号进行处理。但经历了几十年的好兄

弟要分别了,因为敌方目标越来越危险,要求雷达探测距离越来越远,需要的发射功率越来越大,而集中

式功率放大的发射机能力有限,便发展为具备分布式功率放大的有源相控阵。

⑦此时的有源相控阵已经修炼得能力超强,但还差处理功能。不管之前如何演变,获得的都只是数

字信号,一堆看不懂的 0、1数据。要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为作战决策所用,还得靠智能的大脑———处理

机,作为信息处理和控制中心,它通过执行各种算法、调度各项任务,可以完成空中目标搜索、海面目标检

测、多目标跟踪、合成孔径成像、气象探测显示等,最大可能地还原各种现实战场态势。

机载火控雷达

⑧它类似于狙击枪的瞄准镜,能够在很远的距离发现并锁定目标。当搜索到目标后,飞行员可以控

制“镜头”对准目标,若是敌人,打你没商量。我国的火控雷达,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当前最先进的

有源相控阵雷达已经成功列装到国内主战飞机上。

⑨它就像飞机的超长焦照相机,无论昼夜、无论气候,都能对很远距离的地面目标拍摄雷达照片。哪

怕是数百公里外的目标,也能拍得清清楚楚。

机载气象雷达

⑩它用来查看天气是晴是雨,保证飞机避开危险的气象,安全抵达目的地。我国的飞机气象雷达技

术已经十分成熟,得到了国际气象雷达认证,就连最新的国产大飞机也都靠的是我们自己的气象雷达来

保驾护航。

机载防撞雷达

瑏瑡飞机要低空飞行会遇到很多危险,例如高楼林立的城市、高耸入云的烟囱、山峰、高压线等,为了能

实现快速翻山越岭,防撞雷达能通过对地形地貌的测量,告诉飞行员是否存在碰撞危险,从而避免发生

危险。

瑏瑢机载雷达就像一个超人,它不仅有萌萌的大眼睛,还有一个超强大脑,能眼观八路,耳听八方,十八

般武艺样样精通,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做不到。更厉害的是,未来的雷达不仅仅是安装在飞机的头部,

而是遍布全身。

瑏瑣在机载探测领域,世界先进的战斗机都在研发更高端的雷达探测系统,在“躲猫猫”的游戏中,谁

赢了,谁就占领了先机。

(选自《航空世界》2021年第 6期,有删改)

15.请说说文章标题“飞机索敌全靠它”的作用。(3分)

标题中的“它”点明了说明对象;“飞机索敌”点明了说明对象的功能;“它”具有悬念意

味,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6.第①段在文中有何作用?(2分)

总领全文并引出说明对象———机载雷达;为下文对机载雷达进行详细说明做好了铺垫。

17.选文④⑤⑥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3分)

选文④⑤⑥段依次介绍了雷达的天线、伺服机构、接收机、发射机和处理机等部件,采用

了逻辑顺序。同时,第③段是对④⑤⑥段的总结,前后照应,故不能调换顺序。

27

第28页

!

"

#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8~21题。(12分)

那个温暖了我的冬天

刘奔海

①我常常会想起那个冬天,那个在我失意时温暖了我的冬天。

②那年大学毕业,我被分配到新疆吐鲁番一个生产食品饮料的小厂,从事与我所学的无线电专业毫

不相干的工作,我感到失落和苦闷,总想找一个专业对口发展前景广阔的单位。于是,一有机会我便带着

毕业证书、个人简历去人才交流市场求职应聘。然而,我却处处碰壁,因为我只学了专业知识的一点皮

毛,又没有什么实践经验。

③终于在一次求职中我被当地一家保安服务公司的经理看中。经理姓王,五六十岁的样子。他看了

看我的毕业证书,热情地向我介绍了他们公司的情况:这是一家主要为企事业单位培训保安人员,并给银

行、商场等需要密切监视的场所销售安装一些电子报警设备的保安服务公司。王经理递给我一张名片,

言辞恳切地希望我能去他们公司发展。然而,我对这个公司没多大兴趣,还是继续在原单位混日子。

④两年后的一个冬天,我下岗了,一下子感到没了工作的悲哀。我猛然想起那位王经理的名片,急忙

找出来,拨通了王经理的电话。王经理愣了一下,对我说:“好,欢迎你来我公司!”我简单地收拾了一下

行囊,来到那个新单位。我没有多少兴奋,我只是为了挨过这个漫长的冬天。

⑤那天晚上,王经理在饭馆里请了他几位公安战线的好友作陪为我接风。席间,王经理很高兴,他带

着自豪的口吻向朋友介绍我,说我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学的是无线电专业。我低着头,自顾自吃着,心

里想着怎样混过这个冬天。时间一天一天过去,王经理一直让我跟着一位和我年龄相仿的小师傅学习安

装那些电子报警设备。私下里,这位小师傅常常向我谈起王经理,说他是我们这个小城公安局一位破案

经验丰富的老刑警,在他手里曾破获过数起大案疑案,被称为“神警”。几年前他又创办了这家保安服务

公司。我心里暗笑道:还是“神警”,怎么就没有识破我的“庐山真面目”呢?我就那样整天跟着别人跑来

跑去,根本没有想着用心去学些东西。

⑥转眼三个月过去,我的冬天即将结束了。那天早上,王经理让我一个人给一个单位安装报警设备,

我傻了眼,愣了半晌,结结巴巴地答应了。可想而知,我什么也没干成。那天晚上,我思前想后,决定不辞

而别,就像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一样灰溜溜地溜走。

⑦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悄然离开了那个公司。走在大街上,我一下子茫然无措,该到哪里去呢……

打开背包,猛然发现一个信封,里面装有三百元钱,还有王经理给我的信,信中写道:

⑧小刘,从你来公司的那一天起,我就知道你不会久留的。我知道你心里根本看不起这份工作,你肯

定是遇到了难处无处落脚才来我公司的。其实第一次见到你,我就看出来了,你除了一张文凭再也没有

什么东西可以炫耀!但我想只要你踏实学就行了。这次我本想让你跟着别人学点技术,没想到你什么也

没有学到,你荒废獉獉了这个冬天……请记住,一个人应该有宏伟的志向,要有脚踏实地的作风。人生难免会

有不如意,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敷衍生活,虚度人生……

⑨春天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人间,看着路旁花木上那些正在竞相绽放的苞芽,我猛然醒悟:我辜负獉獉了

一个冬天。

⑩多年过去了,如今,我已在一个偏远的乡村中学任教十余年,我认真地上着每一堂课,认真地批改

着每一本作业。闲来无事,我还会拿起笔来,把我的人生经历、思想感悟写下来,发表在各级报刊上。我

过得很充实,我常常回想起人生路上的那段经历,告诫自己:不虚度每一天,走好人生每一步!

18.文章开头写“我常常会想起那个冬天,那个在我失意时温暖了我的冬天”,“失意”和“温

暖”分别指的是什么?(3分)

失意是不想干与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在一次次找工作中,不断碰壁带给“我”的沮丧。温

暖是王经理热情招待“我”,一直给“我”机会,并在“我”不知进取、荒废年华时,给“我”

忠告。

19.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品味其表达效果。(4分)

(1)这次我本想让你跟着别人学点技术,没想到你什么也没有学到,你荒废獉獉了这个冬

天……

荒废:浪费,不利用。文中指“我”在公司的三个月白白浪费时间,没学到任何技术。表

现了王经理对“我”非常失望的心理。

(2)我猛然醒悟:我辜负獉獉了一个冬天。

辜负:对不住,违背。文中指“我”不知进取,荒废年华,没学到任何技术,对不住给“我”

机会的王经理。表现了“我”的自责、悔恨。

20.说说你对第⑥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2分)

神态描写。“傻”“愣”“结结巴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不知进取,没学到任何技术而

又面对突如其来的任务时惊慌、无措的心理。

21.文章最后一段可以删去吗?说说你的理由。(3分)

不可以。最后一段是“我”的领悟以及在领悟之后践行的情况;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

诫读者不要虚度年华,要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起到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

四、作文(40分)

2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箪食瓢饮,贫居陋巷,而能不改其乐”,是颜回的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是范仲淹的精神;“一世忠贞兴故国,满腔热血沃中华”,是赵一曼的精神;“攻

城不怕艰,攻书莫畏难”,是叶剑英元帅提倡的精神……

古往今来,那些优秀人物的精神常常令人感动、向往,然而一旦遇到具体问题需要

作出选择时,人们往往又会犹豫,甚至畏难不前。

请结合你自己的生活经历、感受和思考,以《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部分的材料。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书写规范,字迹工整,不少于 600字。

28

第29页

期末检测卷(一)

(时间:1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语文知识积累(1~5题,每题 2分,第 6题 8分,共 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C )

A.主宰

獉(zǎi) 纤

獉细(qiān) 轮廓

獉(kuò) 情郁

獉于中(yù)

B.栖

獉息(qī) 隧

獉道(suì) 禁锢

獉(kù) 谆

獉谆教导(zhūn)

C.竹篙

獉(gāo) 车辙

獉(zhé) 黏

獉土(nián) 不折不挠

獉(náo)

D.埋

獉怨(mái) 阻遏

獉(è) 洞穴

獉(xué) 脍

獉炙人口(kuài)

【解析】A.纤(xiān);B.锢(gù);D.埋(má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C )

A.和谐 暮年 藏污纳垢 诚皇诚恐

B.漫延 酒肆 不可遏制 交头接耳

C.蔷薇 滞留 刀剑入鞘 春寒料峭

D.宛然 臼齿 潜滋暗长 坦荡如坻

【解析】A.诚惶诚恐;B.蔓延;D.坦荡如砥。

3.下面文段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D )

云南普洱茶,历史悠久,以其最 的特点,独领茶之 。茶道中人

都晓得“茶贵新,酒贵陈”。而普洱茶却与此 ,具有越陈越香的特点。普洱茶

被称为“能喝的古董”,它可以在空气中发酵,存放越久茶香越醇,随着陈化期延长,品质

越来越佳。 的普洱茶珍藏久远,而价比黄金。

A.别具一格 风光 南辕北辙 上乘

B.别开生面 风光 南辕北辙 上等

C.别开生面 风骚 背道而驰 上等

D.别具一格 风骚 背道而驰 上乘

4.对下列病句的病因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

A.数字化阅读的发展虽然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而且使人们获取知识的形式及渠道发

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和“而且”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B.铁路部门应充分发挥高铁成网运行的强大运力和安全快捷等优势,不断优化运力供

给,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满足人民群众”后缺宾语)

C.新华书店之所以寄寓着一代代读者最初的知识激情,是因为它强大的文化向心力的缘

故。(“是因为”和“的缘故”导致句式杂糅)

D.云南省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已达 96.15%,全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20条底线”全

部达标,全面落实和深化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落实”和“深化”语序

不当)

【解析】D.“深化”和“全覆盖”前后矛盾,可删去“和深化”。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①要教育引导青少年从党史学习中深刻理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

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所走过的艰难历程,

②针对青少年的革命传统教育,应该是一个情感知识化和知识情感化的过程。

③深刻理解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

④把党史知识中蕴含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⑤为此,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更加自觉地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⑥拉近青少年与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距离,才能使他们真正理解、接受、领悟

先辈们的情感和观念。

A.②④⑥⑤①③ B.②⑥④⑤①③ C.⑥②④①③⑤ D.⑥④②①③⑤

6.根据提示填空。(每空 1分,共 8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的任何一种情况,该空

不得分)

(1)柴门何萧条, 狐兔翔我宇 。(曹植《梁甫行》)

(2)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东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王绩《野望》)

(4) 天接云涛连晓雾 ,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

(5)在《渡荆门送别》中,写景化静为动,饱含诗人喜悦开朗心情和蓬勃活力的诗句是:

山随平野尽 , 江入大荒流 。

(6)请写出连续两句抒发爱国情怀的古诗文名句: 示例:报君黄金台上意 , 提携玉

龙为君死 。

二、综合性学习(7~8题,共 6分)

(一)学习与探究。(4分)

7.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注意”,是一个古老而又永恒的话题。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注意是我

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注意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外界一定事

物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从专业术语上解释,是

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五大信息通道对客观事物的关注能力。

29

第30页

!

"

#

材料二:叮铃铃,上课了,这些场景你一定不陌生:

注意力不集中的危害:①回答不切实际的答案,无法描述事情的来龙去脉;②随着课业内容越来

越难,无法跟上学习进度,成绩逐渐下滑;③办事时总是丢三落四,如经常忘记学习用品放在哪里,学

习容易半途而废。

材料三:集中注意力的方法:

推荐方法一:排除干扰法。每次只做一件事情,将影响自己干主要事情的因素统统排除掉。

推荐方法二:专心观察法。在你的房间里或屋外找一样东西,比如表、台灯、一张椅子或一棵花

草,距离约 60厘米,平视前方,自然眨眼,集中注意力注视这一件物体。默数 60~90下,在默数的同

时,要专心致志地仔细观察。闭上眼睛,努力在脑海中勾勒出该物体的形象,应尽可能地加以详细描

述,最好用文字将其特征描述出来。然后重复细看一遍,如果有错,加以补充。

推荐方法三:限时计划法。将要完成的任务写到一张纸上,将任务分割成不同的小任务,并将每

一个小任务标注好完成时长。每做完一项,划掉一项。

(1)班级召开“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的主题班会,作为班会的主持人,请你根据三

则材料,安排班会流程并设计一段开场白。(2分)

示例:各位同学,大家好!本次班会课,我们将分环节探讨“注意力”这一话题,帮助大家

认识注意力,了解注意力不集中的危害,掌握提高注意力的方法,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

所帮助,期待同学们的踊跃发言。

(2)班会结束后,同学们发表了各自的经验和看法:

小亮:“我在写作业时,喜欢听着摇滚乐写,太爽了。”

小明:“我老是不知道先去干什么,再去干什么,做事没有条理,这是天生的,改不

了了。”

小红:“我也知道要集中注意力,但是我总是想去喝喝水,玩玩桌上的笔筒,我也很

苦恼。”

作为同班同学的你,对于以上几位同学的发言并不赞同,请你运用材料二、材料三中

的内容,对其中一位同学进行劝说。(2分)

示例一:小亮,写作业时听摇滚乐不利于注意力的集中,严重时可能会大大降低写作业的

效率和正确率,我觉得你可以尝试一下“排除干扰法”,你觉得呢?

示例二:小明,做事情没有条理并不是天生的因素,可能是因为注意力不够集中,如果你

不知道自己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的话,我觉得你可以试试“限时计划法”,将自己要完成的

事情进行合理规划。

示例三:小红,你的问题相信很多同学都有,想要集中注意力,可以尝试一下“专心观察

法”,将手边分散自己注意力的东西全部收走,尝试让自己专注于当下的事情。

(二)名著阅读。(2分)

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A的全生涯与中国民众的命运有不可分离的联系,他从自身昭示出红军奋斗的原因。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和两个孪生天才“A、B”有不可分离的联系,实际上许多中国人都把 A、B

看作一个人。B有一个冷静的政治头脑,A有一颗热烈的斗争的心,它决定了 A一生的行动。中国共

产党所以能够完全操纵红军,A对党的忠诚和对政治驾驭的服从,正是原因之一。从 A、B直到所有军

官和政治委员中间没有任何斗争。A、B的联合,非但不会冲突,而且有相辅的作用。A在各方面都没

有政治的雄心,他能接受命令,因此也能发施命令———这是革命军队的领导的一个很有价值的因素。

文段中所说的 A是 朱德 ,B是 毛泽东 (填人名),从文段中可以看出 A的最

优秀的品质是 对党的忠诚和对政治驾驭的服从 。(2分)

三、阅读(9~21题,共 36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9~10题。(4分)

相见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9.上片中“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2分)

景象:黄昏时分,万里大地都笼罩在苍茫的暮色中,滚滚长江水向东逝去,一派衰败的景

象。作用:一是象征南宋的国势日渐衰微;二是奠定全词苍凉感伤的情感基调。

10.“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作者忆及中原沦陷,士族南逃往事,抒发了沉痛之情,以及对收复河山的渴望与一时又

难以收复的无奈(或担忧)之情。

30

第31页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14题。(12分)

【甲】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

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

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

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节选自《愚公移山》)

【乙】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②,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

往?”曰:“吾一瓶③一钵④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

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节选自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注释】①鄙:边远的地方。②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③瓶:水瓶。④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

器皿。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汝之不惠

獉 惠: 同“慧”,聪明

(2)虽

獉我之死 虽: 即使

(3)吾欲之

獉南海 之: 到,去

(4)吾数年来欲

獉买舟而下 欲: 想要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2)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远地区的那个穷和尚吗?

13.甲文中智叟所说的话表现了他对愚公移山怎样的态度?(2分)

智叟的话表现出轻视、讥讽、挖苦、责备和怀疑,他要阻止愚公移山。

14.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是什么?两文的结尾形式有什么不同?(4分)

道理:人要立志,并付诸行动。甲文以神话结尾,乙文以议论结尾。

【参考译文·乙】四川的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一个富有。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去南海,

怎么样?”富和尚说:“你凭借什么前往?”穷和尚说:“我只要一个水瓶和一个饭钵就够了。”富和尚说:“我

几年来想要雇船顺江而下,(到现在)还不能去(南海),你凭什么前往!”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

了。他把这件事讲给富和尚听,富和尚露出惭愧的神色。

四川西部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远,富和尚无法到达,然而穷和尚却到达了。一个人立志求

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远地区的那个穷和尚吗?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17题。(8分)

比钻石更强的“嫦娥”外衣

陈 瑜

①嫦娥五号任务是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战,如果把整个任务比作一场接力跑,

那么嫦娥五号返回地球就是最后的一棒。

②据介绍,此次嫦娥五号返回器回到地球,是以第二宇宙速度———11.2公里/秒进入大气层,高速摩

擦将在探测器表面产生 3000℃以上的高温。如果高温被传导到返回器内部,将对携带的月球“土特产”

产生影响。为此,科学家们设计了一系列措施保证嫦娥五号返回器平安回家。

③航天器的防热材料需要在耐高温的同时发挥其结构承载性能,既是航天器的“外衣”,又是航天器

的“骨骼”。

因各部位防热需求不同而穿“拼接款”

④航天器不同的部位对防热材料的需求不同,需要选择不同耐热温度的材料。比如,环氧树脂基复

合材料可耐受 120℃左右的温度,使用范围比较广泛,可以应用于火箭整流罩、卫星结构件等;双马树脂

基复合材料可以耐受 200℃以上的温度,主要应用于火箭防热底板、仪器舱舱段等;而聚酰亚胺基复合材

料则可耐受 500℃左右的高温,可应用于火箭及航天器的耐高温部件。

⑤对于高速穿越大气层的航天器来说,轻装上阵能飞得更远。例如火箭末级每减轻 1千克重量,就

能增加 1千克的有效载荷,或是增加 15千米左右的射程。为减轻航天器载重负担,科研人员要确保嫦娥

五号返回器防热材料每 1克重量都用在刀刃上,根据各部位受热情况的不同,在航天器的 7大部位分别

应用了 7种不同成分的防热材料。

⑥比如,气动加热最严重的大底结构,采用的是新型轻质低密度烧蚀防热材料,其密度约为每立方厘

米 0.5克,每平方米可承受 6兆瓦(MW)的热流环境;拐角采用连续纤维增强中低密度结构材料;侧壁结

构采用的是超轻质的蜂窝增强防热材料,密度约为每立方厘米 0.36克,每平方米可承受 1.5MW 的热流

环境。这 7种材料相互配合、和谐相处,防热减重两不误。

防热外衣要抗住“大火爆炒”和“小火慢炖”

⑦防热外衣还要扛得住极短时间内巨大的温差变化。此次嫦娥五号返回器采用的是半弹道跳跃式

再入模式,形象地说就是打水漂式返回。在进入返回轨道时,返回器一开始是以第二宇宙速度,即每秒

11.2公里的速度进入大气层,此时,材料温度将达到 3000℃以上。进入大气层后没多久,为了减速,返回

器会向上跳跃回到太空,这时外部温度是 -120℃。接着又以每秒 7.8公里的第一宇宙速度进入大气层,

这时材料表面温度约为 1800℃。

⑧如果把返回器比喻成一口锅,那么上述过程相当于锅先经大火爆炒,然后被放进冰块里,再被从冰

块里拿出来经历小火慢炖。因此,这次的防热材料不但要防热减重,更要同时经受“大火爆炒”和“小火

慢炖”的双重考验,对最外层的防热材料提出了极高要求。

⑨“我国对空间探测防热材料的研究是从上世纪 80年代开始的,但这么复杂的情况在我国的空间探

测活动中属于首次。”梁馨说。为此,团队开展了集中攻关,最终创新性地研制了以碳为主的材料体系,并

顺利解决了烧蚀后退等问题。

⑩据了解,之前国际上最好的防热材料是改进后的阿波罗飞船所用的防热材料,也是此前唯一经历

载人登月返回特殊严酷热环境的防热材料,这种材料密度为每立方厘米 0.56克左右。但是其制造工艺

复杂、周期非常长,以猎户座飞船大底为例,其防热材料需要整整 6个月才能完成制造。嫦娥五号探测器

的防热材料密度为每立方厘米 0.5克,成型周期是猎户座飞船大底的 1/25。

(选自《科技日报》,有删改)

15.科学家们为了保证嫦娥五号返回器平安回家,设计了一款什么样的“外衣”?(2分)

由不同耐热温度的材料组成的“拼接款”,防热减重两不误,更要同时经受“大火爆炒”和

“小火慢炖”的双重考验。

16.文章第⑦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打比方。将嫦娥五号返回器进入大气层的方式比作打水漂,形象地说明了“半弹道跳跃

式再入模式”的特点。

31

第32页

!

"

#

17.文章结尾为什么要介绍之前国际上最好的防热材料?(3分)

写之前国际上的先进防热材料,介绍了这种材料的各方面性能,然后与我国自主研发的

新型材料作比较,意在突出我国开发的新材料的性能优异。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8~21题。(12分)

父亲归来那一天

明前茶

①我小时候,父亲归来的那一天,就如彗星降临的那一天一样不可思议。父亲是天文望远镜工程师,

不少观测星系的望远镜都是他设计的。设计组装好的望远镜,需要父亲前往调试,确保望远镜的运行达

到设计标准。通常,他一出差就会有一个月左右。

②为了避免城市的灯光干扰,各地的天文台都安设在市郊的高山上。父亲去调试望远镜,业余时间

会跟当地天文台的工作人员一起种山芋、种蔬菜、种西瓜,用以改善生活。那年头的人都讲奉献,调试好

精密度极高的望远镜,就能开启天文台的观测圆顶,观察浩瀚星空,研究宇宙的演变与奥秘,这是让人无

比欣喜的事情,所以父亲对出差毫无怨言,我们全家也毫无怨言,因为我和母亲都发现,当父亲归来时,那

个木讷、谨慎,甚至有点刻板忧郁的工程师会忽然变得浪漫起来。

③我记得,父亲到陕西天文台调试望远镜,工作结束后正值临潼的石榴丰收,父亲带回了六个硕大的

石榴。那是物流极不发达的时代,我们这些江南小孩,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大的石榴。我们用勺子挖着石

榴籽,细细品尝,它的甜是多维的、立体的、丰富的,有些许醇厚甜蜜还有些许酸爽。我终于明白古诗中为

何说:“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

④父亲还去过新疆天文台调试望远镜,当时绿皮车要走 56个小时的漫长旅程。等他归来时,他居然

带着一个大纸箱,难道父亲是带回了新疆的冬不拉?打开纸箱,全家人都笑了,父亲居然带回了新疆的棉

花,是生长在棉枝上的一朵一朵的棉花哦。

⑤父亲说,调试完望远镜,他去城里办事,搭乘老乡的拖拉机,路过浩瀚无边的棉田,被一望无际的丰

收场景震撼了,他便用口袋里的清凉油,向棉农换了几枝棉花。并强调千万别把棉花从棉枝上扯下来,他

要让两个女儿看一看,真正的棉花是什么样子。记得那天,我们把家中腌萝卜干的空坛子反复刷洗,接

着,父亲将这干燥的棉枝插入坛中,成了家中别致的装饰。

⑥父亲还去过云南天文台,那次他去调试望远镜,我已经上高三。母亲觉得在这节骨眼儿上,家里的

顶梁柱不应该再出长差,但是父亲说,云南天文台的这台望远镜,对研究星系的形成和变化有着特殊意

义。只有它装成了,我们对宇宙大尺度结构的研究才能更进一步,所以,他必须去。父亲承诺说,等他归

来时,会带给我们惊喜。

⑦父亲去了 40天,回来时带着从花卉市场批发的一箱子白玫瑰花。我们都吃了一惊———这是他一

生中第一次给母亲买花。家里没有这么多花瓶,母亲不仅动用了没有来得及扔掉的白醋瓶,腌腊八蒜的

坛子,还抱着余下的玫瑰,四处去送邻居。令人疑惑的是,在一大捆白玫瑰花的上面,父亲还放上了一把

蔫掉的硕大花苞,也是洁白的。看上去已经凋谢的花,为什么还要带回来?父亲说你们不懂,这就是成语

“昙花一现”中的昙花呀!昆明人喜欢用昙花做甜汤,父亲买了八朵昙花,想让我们尝一尝昙花汤的

味道。

⑧他将昙花的花萼轻轻去掉 獉獉獉獉,把那些柔弱无骨的花瓣用清水反复冲洗 獉獉獉獉,放莲子等配料熬

獉 40分钟后,

起锅前加

獉入昙花的花瓣。昙花的花瓣,口感又滑又嫩,带着云贵高原上的清气。父亲的背包里,还带着昙

花的小苗。花农对他说,昙花其实很好养,只是栽种后需要三四年才会开花。你要学会耐心等待。

⑨这次昆明之行,给父亲带来的最大喜悦,不仅是望远镜的调试成功,还有他归来时,我的高考成绩

已经出炉。高过一本线 41分的成绩,令他十分满意。他送了我一个礼物作为奖励,是一架迷你天文望远

镜,镜片是父亲跟着云南天文台的磨镜师傅学习并磨制的。月满时,用这台小望远镜可以清清楚楚地看

到月亮上的环形山,看到清辉四溢的月亮上,有山地,有凹坑,也有被宇宙风暴吹袭后形成的暗影。

⑩我记得,父亲归来那天所带回来的,是外面那个浩瀚无垠的世界。他曾经说过,女孩子成长中最要

紧的事,就是不局限于眼前的鸡毛蒜皮、些微得失,要看到地球上的千山万水,春华秋实,看到在宇宙星际

之间,自己是一颗多么幸运的尘埃。如果你的视野之内都是乌云,那肯定是因为你站得不够高,眺望得还

不够远。归来的那一天,作为父亲,他想给予我的教益,就是如何跳脱个人的狭窄视野,去看待这个世界

的别致角度,小到一个石榴、一枝棉花,大到一架望远镜。他做到了。

(选自《北京日报》,有删改)

18.阅读选文,结合语境,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4分)

(1)他将昙花的花萼轻轻去掉 獉獉獉獉,把那些柔弱无骨的花瓣用清水反复冲洗 獉獉獉獉,放莲子等配料

獉 40分钟后,起锅前加

獉入昙花的花瓣。(说说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运用动作描写,“轻轻去掉”“反复冲洗”“熬”“加”等词语,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父亲熬制

昙花汤时的细致认真,表现出父亲对家人无微不至的关爱。

(2)我记得,父亲归来那天所带回来的,是外面那个浩瀚无垠的世界。(理解句子所表达

的含义)

①父亲回来的时候带给“我们”来自全国各地的东西,是“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的;②父亲

带回的这些东西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激起了“我”走出去探索世界的欲望。

19.有人说:“文中的父亲是一位优秀而伟大的父亲”,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父亲的优秀和

伟大体现在哪些方面。(3分)

①专业技能强:不少观测星系的望远镜都是父亲设计调试的;②舍家为国,无私奉献:父

亲经常要出差,一去就是一个月左右,就连“我”高考的关键时刻,父亲也去云南出差;

③关爱家人:每次出差回来总是会给“我们”带来一些礼物;④教子有方:父亲的礼物不

仅有对家人的爱,更激起了孩子探索外面世界的欲望。(答出三点即可)

20.文章第⑩段在表达方式的运用上有什么独特之处?(3分)

运用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照应文章标题,表现出父亲对作者教育的独特、对作者人生

的引导,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21.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联系文章内容,简要谈谈你的感想。(2分)

【链接材料】我对什么书表示兴趣,父亲就把那部书放在我书桌上;假如我长期不读,那部书就不

见了———这就等于谴责。父亲为我买的书多半是诗词小说,都是我喜爱的。(杨绛)

示例:父亲对孩子的爱往往如山般深沉,他们不将爱挂在嘴边,却总是默默付诸行动。

不论是出差时带回来的石榴、长着棉花的棉枝、昙花和白玫瑰,还是奖励孩子的迷你天

文望远镜,抑或是将孩子感兴趣的书放在书桌上,为孩子买喜爱的书等,都体现了父爱

伟大但静默不言。

四、作文(40分)

22.请以《这才是该有的样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部分的材料。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书写规范,字迹工整,不少于 600字。

32

第33页

期末检测卷(二)

(时间:150分钟 满分:100分)

一、语文知识积累(1~5题,每题 2分,第 6题 8分,共 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B )

A.歼

獉灭(jiān) 解剖

獉(pōu) 丘壑

獉(hè) 颔

獉首低眉(hàn)

B.悄

獉然(qiǎo) 勉强

獉(qiáng) 纤

獉维(xiān) 坦荡如砥

獉(dǐ)

C.镌

獉刻(juān) 濒

獉临(bīn) 栅

獉栏(zhà) 惟妙惟肖

獉(xiào)

D.气氛

獉(fēn) 辟

獉邪(bì) 遒

獉劲(qiú) 屏

獉息敛声(bǐng)

【解析】B.强(qiǎ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A.仲裁 秀颀 粗制滥造 巧妙绝伦

B.娴熟 鲜腴 不能自己 正襟危坐

C.周济 涂墁 藏污纳垢 锐不可挡

D.燥热 题跋 震聋发聩 因地制宜

【解析】B.不能自已;C.锐不可当;D.振聋发聩。

3.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B )

那是 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

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 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

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 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

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 淡青色。

A.争先恐后 而且 宽广 泛出

B.力争上游 而且 宽大 泛出

C.争先恐后 而是 宽大 透出

D.力争上游 而是 宽广 透出

4.下列属于句式杂糅语病的一项是 ( D )

A.党的二十大是中国共产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

B.云南具有源远流长、兼容并蓄的厚重历史,自强不息、和合共生的文化基因,热情好客、

重商厚商的人文特征。

C.由于“送戏下乡”活动在这里精彩上演,使得民众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文化“大餐”。

D.大理洱海清理旨在以全力打好水质保卫战为目的,从投入工作到现在已取得巨大

成效。

【解析】A、B两项无语病;C.缺主语,应删去“由于”或“使得”;D.句式杂糅,应删去“旨在”或“以”“为

目的”。

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

A.古代文化中,男子的尊称可用“公”“卿”“君”“子”,普通百姓则称为“草民”“布衣”

“匹夫”等。

B.汪曾祺的《昆明的雨》将记忆中昆明雨季的景、物、事一幕幕展现,其贯穿着一条情感

线———对昆明雨季及生活的喜爱与想念。

C.歌行体由汉魏六朝乐府诗发展而来,其形式较自由,语言通俗流畅,其中多有叙事

之作。

D.书,即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用于记事陈情或写景,如诸葛亮的《诫子书》、吴均的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的《与朱元思书》等。

【解析】D.《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陶弘景,《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吴均。

6.根据提示填空。(每空 1分,共 8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的任何一种情况,该空

不得分)

(1)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2)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3)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4)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 几处早莺争暖树 , 谁家新燕啄春泥 ”描绘了一

幅鸟儿在早春的阳光中嬉戏忙碌的画面。

(6)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运用奇特的想象,从侧面写出月光的澄澈、皎洁的句子是:

庭下如积水空明 , 水中藻、荇交横 。

33

第34页

!

"

#

二、综合性学习(7~8题,共 6分)

(一)学习与探究。(4分)

7.班级开展“我们的互联网时代”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下面是本班同学使用网络词语时常用的一些形式,请你总结网络词语“流行”的原因。

(2分)

①雨女无瓜:谐音梗,出自电视剧《巴啦啦小魔仙》游乐王子,“与你无关”的意思。

②我太难了:出自网络某视频主播,“压力很大”的意思。

③奥利给:出自快手上的主播在直播或录视频时说的话语,“给力”的意思,也称“给力噢”,包含了

赞美、加油打气等多种感情色彩。

④硬核:译自英语“hardcore”,常形容“很厉害”“很彪悍”“很刚硬”。

①词语富有创新。大多来自网络、直播,或取“谐音梗”,或“错别字改成”,或“缩写”,求

新求奇充满活力,新颖有趣味。②视觉效果突出。网络词语常与图片、动画、英语单词等

融合,既幽默又给人亲切感。③表达形式多样。利用文字、图片、英文字母等多种形式进

行表达。

(2)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有时仍需要以书面形式与人交流,这些涉及人与人交际的应用文

要特别注意语言表达得体。下面是某学生向老师祝寿时发言稿中的一个片段,其中

有语言不得体的地方,请你举出一例,说明理由并修改。(2分)

这次我们从全国各地光临母校,给我们至今健在的恩师黄教授祝寿。黄教授视名利淡如水,看事

业重如山,八十高龄还在做学问。黄教授又把最近出版的大作赠送给我们几个高足,我们都感到奥

利给!

①“光临”“高足”常用来表示对别人的尊敬,用于自己则不当,可以将“光临”改为“回

到”,将“高足”改为“学生”。②“至今健在”不适用于祝寿的场合,可将“至今健在”删去,

或者改为“精神矍铄”。③“奥利给”是网络词语,用于轻松幽默的语境,在此语段中与前

文典雅正式的语境不符,可以把“奥利给”改为“荣幸至极”。

(二)名著阅读。(2分)

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我父亲读过两年书,认识一些字,足够记账之用。我母亲完全不识字。两人都是农民家庭出身。

我是家里的“读书人”。我熟读经书,可是不喜欢它们。我爱看的是中国旧小说,特别是关于造反的故

事。我很小的时候,尽管老师严加防范,还是读了《精忠传》《水浒传》《隋唐演义》《三国演义》和《西游

记》……我认为这些书大概对我影响很大,因为是在容易接受的年龄里读的。

文段中的“我”指的是 毛泽东 ,这部分文字选自名著《 红星照耀中国 》。作

者是 埃德加·斯诺(斯诺) ,此书在上海出版时,曾用名《 西行漫记 》。(2分)

三、阅读(9~21题,共 36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9~10题。(4分)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9.“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作者感叹日暮途远,空有诗才却无用武之地,表达了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

懑之情。

10.“九万里风鹏正举”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引用它?请结合此句内

容简要分析。(2分)

示例:我会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引用这句话。我要像大鹏鸟那样乘风高飞,鼓励自己不被

现实困难打倒,要执着于对美好境界的追求。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14题。(12分)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

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

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选自《富贵不能淫》)

【乙】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

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② 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③ 也,自经④ 于沟渎而莫之

知也。”

(节选自《论语·宪问》)

【注释】①公子纠:齐桓公之兄。因与桓公争夺君位被杀。管仲为其谋士。②被发左衽:古代中原地

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束。隐指沦为夷狄。③谅:较小的忠与信等品质。④自经:自杀的一种方式。

34

第35页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必敬必戒

獉 戒: 谨慎

(2)与民由

獉之 由: 遵从

(3)管仲相

獉桓公霸诸侯 相: 辅佐,辅助

(4)微

獉管仲 微: 如果没有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这怎么能算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呢?

(2)民到于今受其赐。

人民到现在还享受着他的好处。

13.甲文中孟子为何要对公孙衍和张仪进行讽刺?请结合文章内容做简要分析。(3分)

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既没有独立的人格,也没有独立的判断善恶、是非、曲直的标准;

他们所做的一切无非是在迎合君王的喜好,故用“妾妇之道”进行讽刺,指出公孙衍、张

仪的做法的本质;论证了真正的大丈夫应该行得正、站得直。

14.请结合甲乙两文,依据孟子对“大丈夫”与“妾妇之道”的理解,对管仲“不能死,又相之”

的做法进行评价。(3分)

①“不能死”指的是管仲不为公子纠殉死。管仲不追求小忠与小信,是对“以顺为正”的

否定,是对“妾妇之道”的超越。②“又相之”指的是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一匡天下,

施惠于民,是“行天下之大道”“与民由之”的“大丈夫”。

【参考译文·乙】子贡说:“管仲不是仁人吧?齐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能以死相殉,反而又去辅佐齐桓

公。”孔子说:“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天下一切,人民到现在还享受着他的好处。如果没有管

仲,我们大概都会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边开,沦为夷狄了。难道(他)要像普通男女那样守着小忠小信,

在山沟中上吊自杀而没有人知道吗?”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17题。(8分)

无现金社会现实吗

张田勘

①放眼全球,无现金的电子支付已成为互联网时代技术改变生活的一种趋势,也成为“互联网 +”的

一种模式。但是,无现金社会是否能成为现实?

②无现金社会的两种技术催生的信息文明不但可以促成无现金社会的到来,而且将从各个方面改变

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有专家预测,未来 10年,约

獉 50%的工作将被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代替,其中金融

行业就首当其冲,因为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简捷,能节省大量人力。仅仅是在节省劳动力上,实现无现金

社会就有最大的理由。

③电子支付其实是弱人工智能的体现,在互联网的支撑下,手机银行正大行其道,每个银行只要有一

款通用软件,就可以让手机使用者无须现金即可完成日常的所有消费和交易。手机银行软件的功能相当

于一个个人电子银行,包括个人开户、个人贷款、转账汇款等 19大类 100余项个人非现金业务,用户可根

据需求,按照提示操作。

④这些不用现金的金融业务,在方便公众的同时,自然而然地节省了金融业的劳动力。据中国银行

业协会的最新统计数据,2016年工行、农行、建行减少柜员近 6万人,而且在过去 4年,33家大中型银行

减员超过 32万人,占全国银行业全体从业者的近 1/10。在这些减掉的人员中,大部分是过去银行中传统

的柜台操作员。

⑤金融业另一个需要较强的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的领域是股票证券交易。美国《麻省理工科技评

论》提供的信息显示,在 2000年顶峰时期,高盛在总部的现金股票交易柜台雇用了 600名交易员,但今天

只需两名交易员就可以照管所有柜台。其实,股票交易最能体现从有纸化到无纸化的变革,从过去交易

市场的人头攒动、人声鼎沸到今天交易市场的缩小,电子交易快捷安静地运行,依赖的都是互联网和人工

智能。

⑥今天,中国人的无现金支付主要依赖支付宝和微信支付,95%的网友选择这两种电子支付方式。

现在,支付宝有超过 4.5亿实名用户,排名无现金支付第一位;其次是微信支付,用户达 4亿。采用以互

联网技术为基础的电子金融交易和流通,当然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益处和方便。

⑦无现金社会能节约社会资源,降低成本。货币作为交换的等价物,其本身也需要材料和制作,无论

是古代的金锭、银锭、铜板,还是今日的硬币和纸币,都需要资源、材料、制作手段及技术。如果实现无现

金社会,则印制钞票的成本和资源就会大大节约。

⑧无现金社会还能减少疾病传播。纸币上的微生物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繁杂,包括细菌、病毒、寄

生虫、支原体、衣原体等,有上百种。钞票上的细菌是传播疾病的罪魁祸首。

⑨此外,没有现金的社会让那些抢劫现金的不法分子无从下手,相应的犯罪将消除。而且,无现金社

会还能杜绝假币坑人的事情发生。

⑩当然,电子支付也存在很多问题。电子支付并非对所有人都是便捷的,例如,没有联网的地区,不

会使用电子支付的老人,等等。即便是基本可以实现无现金社会的丹麦,很多乡村地区的退休老人不使

用银行卡,更无法使用电子支付,无现金社会可能让老年人感觉自己被排除在社会体系之外。

瑏瑡当然,电子支付在解决现金遗失、被抢盗等安全问题之外,又产生了另一方面的安全问题。电子支

付和流通的安全常常遭遇两个方面的挑战。一是人为的漏洞和恶意诈骗。黑客攻击和技术诈骗已经让

电子金融的支付和流通遭受很大损失,并且催生了无数电子诈骗案。电子支付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可

能遭遇系统崩盘而无法进行金融支付和流通。例如,在灾害发生时(包括自然灾害如地震,人为灾害如战

争),光纤和终端设施遭到破坏,电子支付就会陷入瘫痪,一个社会的正常生活也随之瘫痪。同样,黑客攻

击也会让网络瘫痪,从而让消费和支付无法进行。即便这样的事情很极端,也可能多年不遇,但是从安全

的角度,即从信息技术确保安全和灾难控制与救援的思维来看,人类也很难只实行一种没有备份的系统,

在生活和金融领域全部取消钞票。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5.简要概括电子支付的优势。(3分)

①节省大量人力;②节约社会资源,降低成本;③减少疾病传播;④减少涉及纸币的犯

罪。(答出三点即可)

35

第36页

!

"

#

16.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列数字。具体说明电子支付节省金融业的劳动力,各银行大规模裁减柜台操作员的事

实,体现了电子支付的优势。

17.列举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场景还不能完全使用电子支付,畅想未来电子支付的形态。

(2分)

一部分老年人在出门购物时还不会完全使用电子支付;未来在不需要联网的状态下就

能使用数字货币。(言之成理即可)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8~21题。(12分)

守 望

秦兴江

①初冬时节,天变得越来越短。眼看太阳就要下山了,马大爷抚摸着身边的墓碑,还没有要走的意

思。今天是来滩涂边第三天了,这三天陪伴他的只有身边马老太的墓碑,马大爷还没有看见一只天鹅的

影子。

②“会等到的,会等到的。”马大爷一边自言自语,一边像是安慰着墓碑下的人,“奇怪,比十年前整整

晚了三天啊!”

③马大爷不由想起十年前的那个下午。马大爷和马老太在自家自留地里收拾秋后的玉米秆和残枝

败叶。看看天色不早,马大爷说:“饿了,咱回家弄饭吃吧。”马老太一边应声起身,一边突然指着远处的

水边问:“那是什么?”“像两只鹅。奇怪,这是谁家的鹅啊?”马大爷看着不远处的两只大白鹅说,“天都黑

了,谁家的鹅跑这么远哩?”也许是那两只鹅发现了他们的议论,突然一声长鸣,展翅飞远了。“天哪,不

会是天鹅吧!你看你看,都怪你,说话不能小声点?”马老太开始大声埋怨起来。

④第二天下午,他们又来到了滩涂自留地。当然,跟他们一起来的还有很多白天鹅。第三天也是,从

第二天的 12只,变成了 16只。马老太数了半天终于数清了是 16只。那一年,是白天鹅来的第一年,虽

然白天鹅来的并不多,但是第二年、第三年,每到那个时节,马大爷和马老太都会去那个滩涂等候,白天鹅

也会如期而至,一年比一年多。马太爷和马老太逢人便讲那些白天鹅的故事,言语中不无自豪,那是他们

的滩涂,那是他们的白天鹅。

⑤知道白天鹅的人越来越多,后来每到白天鹅快来的日子,滩涂上就不知从哪里突然冒出好多好多

奇怪的人,他们带着“长枪短炮”,穿着奇装异服。“你们,你们,你们是干啥的?不要吓跑了我的白天

鹅!”马老太挺身而出,声色俱厉。“又不是你家的白天鹅!”那些人连嘴巴都不用歪一下,他们就像听不

见马老太的声音,看见白天鹅飞来了,就恣意地踏过马老太家的自留地,举起手中的“长枪短炮”,瞄向水

边的白天鹅……马老太气急之下,一病不起。

⑥第五年,白天鹅的身影终于引起了有关部门和更多人的关注。百里黄河沿岸,那一片片滩涂,和那

水波荡漾的黄河水面上,还有那林木交错的黄河湿地,数千只白天鹅仿佛水中的雪莲,又宛若快乐的天

使,时而悠然自得地引吭高歌,时而踏着水花婉转低鸣,时而凌空亮翅,时而翩翩起舞……那一片水域和

滩涂,从此便被人们称作“天鹅湖”。

⑦可是,马老太却走了。马大爷从遥远的思绪中回到现实。天就要黑了,他留恋地抚摸着身边的墓

碑。马老太去世后,她的坟就埋葬在自家的滩涂,这里是最先看见白天鹅的地方。

⑧后来天鹅湖的水深达几米,沿河滩涂湿地都被淹没了。冬天,天鹅来的时候找不到吃的,天鹅的数

量也就越来越少……这两年冬天,马大爷和村里的老人们没少带着自家的大豆、玉米,撒向白天鹅活动的

黄河滩涂。马大爷想,如果马老太在的话,她肯定也会大力支持自己这样做的。不然,河水上冻的时候,

那些天鹅去哪里找食吃呢?

⑨天真的要黑了。马大爷再次抚摸着身边的墓碑,恋恋不舍地说:“算了,明天我再来陪你吧!”他擦

拭着眼角的一滴泪水,缓缓地转过身。这时,天空中突然传来一声久违的鸣叫,那声音,马大爷再熟悉不

过了!

⑩“来了!来了!”马大爷激动地大声喊着。夕阳的余晖中,那最前面的一个身影,竟然变成了马老

太年轻时的身影,是那么美丽动人……

(选自《小小说月刊》,有删改)

18.文章以“白天鹅”为线索展开叙述,请你理清文脉,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在空白处依序填

写相应的内容。(3分)

初遇白天鹅→A 再见白天鹅 →B 保护白天鹅 →喂养白天鹅→C 等待白

天鹅 →白天鹅回归

19.标题“守望”有怎样的含义?请联系全文做简要分析。(3分)

表层含义:初冬时节,马大爷在滩涂边马老太的墓碑旁,一直守望着白天鹅的到来。

深层含义:马大爷看似是在等待白天鹅,实则是在守望马老太及其生前的愿望,文章以

此为题赞美了他们保护野生动物的精神。

20.文中第⑥段画线的句子是如何描写白天鹅的?请简要赏析。(3分)

示例一: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白天鹅”比作“雪莲”和“天使”,写出了白天鹅洁白美

丽的特点,描绘出白天鹅自由自在地在“天鹅湖”栖息的样子。

示例二:“引吭高歌”“婉转低鸣”是听觉描写,“凌空亮翅”“翩翩起舞”是视觉描写,听觉、

视觉描写相结合,生动形象地写出白天鹅自由自在的情态,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示例三:运用细节描写,形象地写出了白天鹅在“天鹅湖”生活的情态,生动活泼。

21.文章的主人公是马大爷,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笔墨来写马老太?(3分)

①从情节看,马老太首先发现了白天鹅,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②从人物形象看,马老

太挺身而出保护白天鹅,后竟一病不起,以及后文马大爷带着自家的食物喂养天鹅时想

马老太肯定会大力支持他,体现了他们感情的深厚以及对白天鹅的爱护。③从主题看,

马老太生前和马大爷一起守望白天鹅,去世后,马大爷在马老太的墓碑旁守望白天鹅,

深化了文章的情感意蕴,丰富了文章的主题。

四、作文(40分)

22.请以《微笑着前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部分的材料。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书写规范,字迹工整,不少于 600字。

36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pc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