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城”长

发布时间:2024-1-30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向上,“城”长

T22024年1月30日 星期二主编/胡笑银 美编/新叶 组版/林姬把握瓯江两岸一体化发展机遇,助力打造瓯江新城、西部时尚城——瓯江北岸奏响产城融合协奏曲一把手开麦瓯江潮淙,潮汐更替间,瓯江北岸,高楼拔地起。2023 年,永嘉城市规划高标推进,三江、黄田、乌牛3个街道纳入瓯江新城综合发展规划,瓯江北岸城市规划、产业规划同步推进,温州西部产业新城完成一体化研究、城市设计,温州北站高铁新城控规获市政府批复,形成瓯江北岸一体化发展规划中间成果。三江街道党工委书记、两新工委书记李威介绍,当地全面建设现代城市RBD 核心片区。加速推进城中村改造清零工作,释放可用用地 1422 亩,进一步打开核心片区发展格局。全面加快推进温州北外滩重大城市平台、温乡城超高层建设,打造27万平方米世界永嘉人贸易港,带动城市商贸业集聚发展,激活三江城市板块活力。三江是永嘉拥江融入发展的“桥头堡”“,强城行动”如何乘势而上推动城市蝶变,让永嘉成为近悦远来的品质之城?新年开新局,永嘉将高标准规划引领,按照“多规合一、多网融合、同城同标”思路,对接瓯江新城综合发展规划,推动城市规划与产业规划同步编制、协同实施,做强三大千亿... [收起]
[展开]
向上,“城”长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2页

T2

2024年1月30日 星期二

主编/胡笑银 美编/新叶 组版/林姬

把握瓯江两岸一体化发展机遇,助力打造瓯江新城、西部时尚城——

瓯江北岸奏响产城融合协奏曲

一把手开麦

瓯江潮淙,潮汐更替间,瓯江北岸,

高楼拔地起。

2023 年,永嘉城市规划高标推进,

三江、黄田、乌牛3个街道纳入瓯江新城

综合发展规划,瓯江北岸城市规划、产业

规划同步推进,温州西部产业新城完成

一体化研究、城市设计,温州北站高铁新

城控规获市政府批复,形成瓯江北岸一

体化发展规划中间成果。

三江街道党工委书记、两新工委书

记李威介绍,当地全面建设现代城市

RBD 核心片区。加速推进城中村改造

清零工作,释放可用用地 1422 亩,进一

步打开核心片区发展格局。全面加快推

进温州北外滩重大城市平台、温乡城超

高层建设,打造27万平方米世界永嘉人

贸易港,带动城市商贸业集聚发展,激活

三江城市板块活力。

三江是永嘉拥江融入发展的“桥头

堡”“,强城行动”如何乘势而上推动城市

蝶变,让永嘉成为近悦远来的品质之城?

新年开新局,永嘉将高标准规划引

领,按照“多规合一、多网融合、同城同

标”思路,对接瓯江新城综合发展规划,

推动城市规划与产业规划同步编制、协

同实施,做强三大千亿级城市平台,打开

城市发展格局。

同时,打造精致县城,完善东城、南

城、北城三个街道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县

城承载力、首位度。打造温州北站高铁

新城,对标杭州西站“站城融合”模式,培

育数字、商务、休闲等新兴产业,成为长

三角商务、旅游“会客厅”。打造温州北

外滩,谋划布局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等现

代城市产业,抓好城市天际线和江岸线

规划管理,呈现现实版“富春山居图”。

区块联动发展,当地紧扣“大县大城、

产城融合、组团发展”,推动形成“一主两

副多点”城市布局,在上塘、瓯北、三江、黄

田、乌牛打造北岸城市地标新区,加快融

入温州“一轴一带一区”城市发展新格局,

全力做强县域发展主中心。在桥头、桥

下、金溪,以瓯江山根水源地保护区调整

为契机,探索百亿项目引领产业转型、人

口集聚新路径,打造温州西部产业新城。

2023年成果

实施增资扩产、智能化改造、零土地技改项目137 个

泵阀入选全国首批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山区 26

县唯一

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5 家

省隐形冠军14 家

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4 家

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隐形冠军累计培育

数量,居山区26县第一

签约重大项目29 个

总投资超200 亿元

招引落地亿元以上项目23 个

重大创新平台投资完成率全市第

一,全省第四

落地省“鲲鹏行动”计划 1 人,山区

26县唯一,实现历史性突破

二手车出口额

年内突破亿元大关

实现国家卫生乡镇创建全覆盖

“健康浙江”五连优

累计建成共富工坊117 个

老年食堂197 家

数量全市第一

(一)聚力赶超跨越

构建全域创新体系,以高水平科技创新支撑高质

量发展。

拓宽改革深化路径,全力打造全省一流、全市领先

的营商环境。

释放对外开放活力,全力提升对外通道能级。

(二)壮大实体经济

提升产业能级,打造“传统+新兴”两大千亿产业

集群。

抓好重大项目,全力抓好续建、开工、竣工增资扩

产项目50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350亿元。

拓宽发展空间,围绕制造业“一核两翼”布局,每年

盘活存量土地超1000亩。

育强市场主体,推出一批有全省影响力、温州标识

度、永嘉辨识度的“两个健康”品牌。

(三)加速城乡融合

推动城市能级跃升。

绘就和美乡村图景。

提升公共服务供给。

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四)坚持文旅赋能

打造全域旅游样板地。

做精文化传承特色牌。

构建文化惠民新格局。

2024年计划

本报记者 金朝丹

永嘉融媒记者 厉定武

同城同标,全面对标瓯江

新城,在产业上与瓯江南岸配

套互补、错位发展,在功能上

以市级标准要求植入公共服务

配套……日前,永嘉县召开三

江-乌牛沿江片控制性详细规

划修编和城市设计中间成果方

案讨论会,会上勾勒出瓯江北

岸未来雏形。

瓯江两岸一体化发展正在

加快推进,市委谋划推进“强

城行动”三年计划,“五城三

园”中瓯江新城、西部时尚城

都与永嘉县息息相关。此外,

杭温高铁今年开通在即,永嘉

将全面融入“全省1小时、主

城 区 15 分 钟 ” 的 黄 金 交 通

圈,为永嘉县乘势而上推进城

市蝶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早在 2022 年,永嘉新春

“第一会”上,发起“拥江融

入、产城融合”号角,实行对

标赶超三年行动,站在3年的

节点,恰逢瓯江两岸一体化发

展迈入新阶段,瓯江北岸发展

“追”南岸,迎来历史性机

遇,加速协同发展!

实施增资扩产、智能化改造、零土地

技改项目 137 个;泵阀入选全国首批中

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山区 26 县唯一;

获批省系统流程装备产业专利导航服务

基地;永嘉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主体厂房

开 工 ,比 亚 迪 刀 片 电 池 项 目 设 备 进

场……这是 2023 年永嘉产业发展的成

绩缩影。

产城融合,是“强城”关键要素。壮

大实体经济,永嘉坚定不移推进工业

强县,今年全面提升产业能级,紧扣

“415X”先 进 制 造 业 集 群 培 育 工 程 ,

打造“传统+新兴 ”两大千亿产业集

群。

当 地 致 力 加 快 泵 阀 产业向能源

关键装备产业转型,鞋服产 业向“时

尚+品牌+科技”转型,教玩具产业向

教玩装备转型。培育壮大新能源、生

命健康、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依托

比亚迪刀片电池、永嘉抽水蓄能电站

项 目 ,抓 好 上 下 游 产 业 项 目 谋 划 布

局,加快新能源产业集聚化、规模化

发展。

同时,全面抓好重大项目,紧盯

“高大上、链群配”,打好驻外招商、基金

招商、平台招商“组合拳”,全力招引

“551X”头部企业,抓好“3+3”产业强链

补链延链,提高项目招引精准度和落地

率达产率,同步全面拓宽发展空间,育强

市场主体。

永嘉“八山一水一分田”,沿江和山

区发展不平衡,是最大的县情。广阔的

乡村空间,也为永嘉“拥江融入、产城融

合”提供了广阔发展腹地。

2023 年,永嘉乡村振兴表现亮眼,

全域旅游提质升级,楠溪江入选全省千

万级核心大景区培育名单,名列“全国旅

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第35名,“楠溪江

打造乡村音乐漫都”入选首批“长三角人

文经济典型案例”,岩头古镇入选“长三

角古镇创新发展案例”,夜游楠溪市集入

选全省首批文旅市集培育名单。新增省

级城乡风貌样板区1个,15个镇街入选

2023–2027现代化美丽城镇创建计划,

沿江、西部、北部三大板块加速崛起。

新一年,加强区块联动发展,永嘉将

在岩头、枫林,依托杭温高铁楠溪江站打

造楠溪旅游新区;推动沙头、岩坦、大若

岩、碧莲、巽宅、鹤盛、云岭、茗岙、溪下、

界坑打造旅游、农业、康养等特色产业,

加快绿色崛起。

文旅赋能,在激发千年古县活力上

开新局、勇争先。永嘉致力打造全域旅

游样板地,紧盯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创

建,健全旅游发展运行机制,加快打造

“全国一流旅游目的地”。

如加速培育核心板块,推动岩枫板

块打造国际音乐旅游目的地,石桅岩龙

湾潭板块打造最美户外山地休闲目的

地,永嘉书院大若岩板块打造知名康养

旅居目的地。统筹抓好十大乡村度假微

目的地建设,迭代升级百里楠溪特色民

宿带,云岭山地温泉旅游度假区正式运

营。充分释放高铁楠溪江站“门户”辐射

效应,加快提升高铁站游客中心交通集

散、游客服务等功能,承接长三角客源。

聚力赶超跨越,瓯江两岸一体化发

展,瓯江北岸正加速拥江融入!

瓯江北岸崛起新城

产城融合做强支撑

拓宽城乡发展腹地

永嘉县委书记 黄慧

永嘉将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

决策部署,聚焦温州“强城行动”,深化

“拥江融入、产城融合”,坚定不移推进

工业强县,乘势而上推进城市蝶变,持

之以恒推进全域旅游、乡村振兴,努力

为温州全面推进“四大振兴”、做强做

大“全省第三极”贡献更多永嘉力量。

一、突出主动融入,成为拥江发展

排头兵。紧扣市委“强城行动”,主动

融入瓯江新城建设,推动瓯江北岸城

市规划与产业规划同步编制、协同实

施。强化项目为王,紧盯中国金茂等

头部企业,抓好重大产业项目招引,提

速温州北站高铁新城、温州北外滩等

千亿级城市平台建设,全力打造瓯江

北岸城市高地。

二、强化创新驱动,成为转型发展

竞跑者。坚持“山区县也能搞工业、山

区县也能搞创新、山区县也能聚人

才”,全力推进大孵化器集群建设、人

才引育,打好招大育强、增资扩产等

组合拳,加速泵阀、教玩具、鞋服等传

统产业转型升级;依托比亚迪、抽蓄

招大育强高新项目,做好新能源全产

业链布局,加快形成“传统+新兴”两

大千亿产业集群。

三、拥抱高铁时代,成为融杭接

沪桥头堡。聚力打造温州北部综合

交通枢纽,抓好杭温高铁、乐永青高

速、合温高速、府东路过江通道等项

目,加快融入“全省 1 小时、到主城区

15 分钟”交通圈,加强与长三角地区

交流协作,全面承接长三角溢出资源。

四、旅游助推乡村振兴,成为共富

先行样板地。以楠溪江千万级核心景

区建设为牵引,做好旅游基础设施配

套提升,持续擦亮楠溪江音乐节、民宿

等品牌,推动永昆、瓯窑等文化复原传

承;总结推广全国“千万工程”现场会

经验,做精“旅游+农业”“旅游+康养”

等新业态,真正以全域旅游推动全域

共富。

五、坚持党建引领,成为红色根脉

守护者。抓好主题教育成果转化,用

好“红十三军”等红色资源,引导党员

干部树牢正确政绩观。坚持大抓基

层,深化“夜查、夜巡、夜访”“后半夜

夜巡打更”,推进安全生产、消防安全

等领域问题整改,全力提升本质安全

水平。突出“以事管人、抓人促事”,

深化“四打四严”行动,切实为干事者

撑腰、为担当者担当,持续巩固四套

班子打头阵、乡镇干部冲一线的干事

局面。

聚焦“强城行动”加速“拥江融入”

制图/新叶

俯瞰瓯江北岸新城。

科技赋能传统鞋服产业。 2024楠溪江·芒禾跨年音乐节。本版图片由永嘉县委宣传部供图永嘉

第3页

文成

T3

2024年1月30日 星期二

主编/胡笑银 美编/郑群 组版/林姬

以奋勇先行推动“山水侨城”气象新

绘好生态产业“山水”画

打造侨心凝聚升级版

围绕绿水青山,文成还致力发挥浙江

第二大侨乡的人力资源优势,推动经济社

会发展。

被这些山水资源和优惠政策所吸引,

近年来一大批能人温商、在外华侨纷纷到

这里投资。陈显念是他们中的新成员。

作为服装设计师,他很早就想做民

宿。是文成给了他实现想法的机会:这里

离老家瑞安很近,绿水青山的环境又很适

合让心灵飞得很远;同时,该县出台一系列

扶持措施,将侨家乐打造成全省三大民宿

区域品牌之一。

这些利好因素如此打动陈显念,以至

于他在疫情期间到百丈漈镇西段村开出民

宿“宿言”。他将民宿定位为“外来媳妇的

娘家”,主打欧式风情和婚庆市场。尤其把

大厅、院子等公共空间设计成移步换景的

效果,很适合新娘和娘家人、伴娘、朋友拍

照出片。

这番心思让“宿言”摆脱了淡旺季住客

波动,也坚定了陈显念继续投资的信心。

如今,他正筹划在当地开出第二、第三家民

宿。

“宿言”侨家乐得到市场和投资人认可

的背后,是文成推动升级侨服务、做强侨总

部、扩大侨贸易、打造侨场景、保障侨优享

等“五侨聚力”,吸引侨心、侨资、侨智回归

的真实写照。

该县成立为侨服务联盟和全国首个涉

侨海外服务中心,率全国之先建立特邀海

外调解员制度,涉侨纠纷海外调解工作法

被命名为全省新时代枫桥式工作法。建立

海外城市联络站和招商联络站,招引一大

批华侨回归项目。

该县于去年推动当地鲜竹笋、杨梅酒

等农产品首次出口,杨梅实现海运出口全

市首单。将文峃里·侨创园、侨家乐等打造

成招引侨资重点场景。实施华侨回乡优享

计划,成立海亮华侨学校、华侨实验中学,

为华侨子女提供良好教育环境。

文成县委书记 罗招政

2023 年,文成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

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实施三

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落实

“十重百项”清单任务,全县经济社会发

展向上向好。

一是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

取得新突破。获评县域首个国家级科创

平台,文成娃哈哈入选全国智能制造示

范工厂揭榜单位,“探索股份制乡村产业

联合体改革试验”列入全国农村改革试

验区拓展试验任务,第四届世界文成人

发展大会高规格举办。二是生态提质、

产业升级、项目攻坚取得新进展。主要

生态环境指标位居省市前列,跻身首批

全国县域商业体系领跑县、国家级全域

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县,百丈漈火爆“出

圈”,华润怡宝落户,青文高速文成段开

工,入选省“千项万亿”工程项目 8 个。

三是民生共享、平安建设、党建统领取得

新成效。高考上线率“十一连升”,县人

民医院完成搬迁投用,省级平安县实现

“十六连创”,获评全省主题教育现场教

学示范点,“青廉工程”做法全省推广。

2024 年,文成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推

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强力推进创新

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全面融入“强

城行动”,在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中推

动“山水侨城”建设出新出彩,为温州“打

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第三极”贡献更多力

量。特别是充分发挥山、水、侨优势,突

出抓好三大特色重点:一是推动“五山联

动”。依托“浙江第一大高山台地”优势,

涵养高山资源、推广高山育苗、优化高山

种养、研创高山特品、提升高山康养,加

快高山产业化、产业高山化,大力发展

“与山共兴”的农林经济。二是深化“五

水共富”。依托“温州第一大水缸”优势,

保护水生态、集聚水制品、提质水文旅、

开发水能源、发展水养殖,以水为媒、借

水行舟,大力发展“与水共生”的富民产

业。三是提速“五侨聚力”。依托“浙江

第二大侨乡”优势,升级侨服务、做强侨

总部、扩大侨贸易、打造侨场景、保障侨

优享,凝侨心、聚侨力、汇侨智,大力发展

“与侨共融”的回归经济。

一把手开麦 新闻+ 数读

成功招引现代农业项目落地文成,鲁

泽并非个例。

近年来,该县召开 4 届农业投资洽谈

会,一批山地农业项目纷纷落户:全人工

光垂直农场、高山育苗植物工厂、苔藓生

态艺术体验中心、浙南数字化育苗(越夏)

中心、华润农光互补项目、高山蔬菜植物

工厂等。

这离不开文成依托浙江第一大高山

台地的特色优势,加快高山产业化、产业

高山化。该县推进涵养高山资源、推广高

山育苗、优化高山种养、研创高山特品、提

升高山康养等“五山联动”,致力发展农林

经济。

该县开展病虫防治,推动松材线虫病

发生面积、枯死木株数大幅下降。在景区

景点、重要道路沿线打造彩色森林景观,

创成一批省级森林城镇,实施山体生态修

复提升工程。开展集约化高山果蔬育苗

育种,打造浙南高山果蔬育苗产业示范基

地,重点培育以鲁泽为代表的番茄、茄子、

草莓等果蔬苗,以及高山黑木耳等菌棒。

持续发展杨梅、糯米山药、茶叶、中蜂、高

山大米等五大传统产业,培育高山黑木

耳、红托竹荪、赤松茸等新兴农业,打造高

山种养产业体系。

依托这些生态优势和特色产品,该县

引进博海、味多多等亿元投资项目,培育

预制菜产业。引入藓然科技发展创意苔

藓产业,带动年销售额超亿元。建成全市

最大造型苗木基地天湖创意苗木共富基

地,发展造型苗木产业。建设一批疗休养

基地、省市级森林康养基地,创成森林氧

吧省级特色小镇,入选国家级全域森林康

养试点建设县。推出滑雪、滑草、山地自

行车、越野赛车等一批高山运动体验项

目,举办全国中国式摔跤冠军赛、浙江马

拉松精英赛、自行车爬坡赛等一批赛事。

如果说“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环

境,成为文成推进“五山联动”的基础,那么

哪怕只有“一水”,文成也独具优势。

该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温州第一,

境内飞云江水质常年居全省八大水系之

首,出境断面水质稳定在最高的一类。境

内珊溪水利枢纽工程,是浙江规模最大的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被这些资源所吸引,国内包装饮用水

头部品牌怡宝,选择在文成建设生产基

地。计划今年中期开工、明年底前建成,预

计实现年产值 5 亿元。项目一落地,该企

业就感受到了这里的营商环境。

作为央企旗下公司,它必须要到温州

市民中心登记注册。文成相关部门协助企

业提前备好各类材料,陪同企业前往市区、

当天办好手续。“在外地,同类业务往往要

多天才能完成。”怡宝工作人员反馈。得益

于这些服务,该项目从参加集中签约到签

订土地出让合同仅用时7个月。

以此为例,近年来文成依托水资源优

势,推进保护水生态、集聚水制品、提质水

文旅、开发水能源、发展水养殖等“五水共

富”,着力壮大富民产业。

该县重点打造白鹭洲水经济产业园,

招引到多个水制品项目。其中,娃哈哈智

能化饮料生产基地一期已建成投产,成为

该集团国内同类项目中最大的一家,预计

年产值超 10 亿元;好记忆乳业项目投资

10 亿元,预计年产值 10 亿元。借助短视

频营销,推动百丈漈景区成为爆款。持续

推进天顶湖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全球最

大旅游度假连锁酒店品牌地中海俱乐部

已开工。

该县还完成抽水蓄能电站核准前置

工作。引进亿元投资项目,重点发展大

水面生态保水养殖、稻渔综合养殖、工厂

化智慧循环养殖等模式,打造包头鱼、田

鱼、光唇鱼、蓝龙虾等“三鱼一虾”淡水养

殖品牌。

◆推动生态质量有跨越式提升,推出

山体修复措施,PM2.5平均浓度、空气优良

率排名均进入全省前十。

◆推动生态品牌有重量级收获,推进

国家、省级山水工程,争创国家生态文明

建设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

◆推动生态价值有创新性转化,提速

抽水蓄能电站、集中式光伏、周壤储能等

绿色项目建设。

◆启动生态工业倍增计划,开工建设

华润怡宝饮料项目,增资扩产娃哈哈项

目,水经济产业园二期基地对外招商。培

育亿元产值企业10家、规上工业企业突

破70家。

◆完善现代农业强链计划,建成鲁泽

数字农业示范园二期等项目,培育高山黑

木耳等产业,渔业产值实现翻番。

◆深化文旅融合提质计划,加快铜铃

山景区改造提升,推动天湖悦动小镇创成

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开业雷迪森、开元

芳草地等精品酒店,地中海俱乐部完成主

体工程。

◆提升“大城”承载力,三年内建成区

面积达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10万人

以上。打造樟台-珊门产业新区、樟山侨创

新区、龙川下田垟教育新区。

◆提升“美镇”吸引力,打造产镇相融

的农业大镇、商贸强镇、文旅名镇和特色小

镇组合。

◆提升“兴村”生命力,新建未来乡村,

提升和美乡村覆盖率,提升 5G 网络、物联

网、充电桩等新基建覆盖率。

◆推进有效投资大攻坚,确保天顶湖国际

旅游度假区二期等省“千项万亿”工程、省市县

长项目工程如期开工,推进青文高速文成段等

续建项目。

◆推进重点要素大保障,开展财源建设七

大攻坚行动,启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三年攻坚

行动,开展人才发展三年提质行动。

◆推进营商环境大优化,实施流程重塑计

划,深化企业项目招引投产“一件事”改革。

◆推进华侨要素大回流,成立侨商总会,

举办首届进口商品博览会,新增侨家乐民宿5

家。

◆构建增收富民场景,打造特色“共富

工坊”,确保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

上行政村占比达50%以上,实现低收入农

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以上。

◆构建服务惠民场景,开工建设樟山小

学新建、实验二中迁建和文成中学扩建项

目,建成投用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文成校

区。启动县人民医院三级综合医院创建,加

快县中医院改造提升、珊溪分院建设。

◆构建文化润民场景,推进县非遗馆建

设,新建乡村博物馆 2 个,深化“文化主理

人”项目。

◆构建治理安民场景,做强“枫桥经验”

海外版,冲刺“二星平安金鼎”,在全县范围

内开展社会风气净化。

“五山联动”——

依托高山台地,发展农林经济

建设和谐共生的“绿色山水侨城”

建设城乡共美的“魅力山水侨城”

建设产业共兴的“创富山水侨城”

建设协同共荣的“活力山水侨城”

建设民生共享的“幸福山水侨城”

本报记者 张睿 通讯员 包永强

本月中旬,文成鲁泽数字农业产业园启动二期建设。这距离该项目一期结束试

运营,刚过去半年。

鲁泽是国内番茄等果蔬种业细分市场头部企业。最初,公司对选择文成并没有

足够信心。

让项目负责人吕平印象深刻的是,该县领导干部约他谈合作,但他已安排别的

商务会谈。没想到那位干部还不放弃,主动提出:“我能不能也参加?”在那场临时安

排的多方会谈上,文成干部成功邀请到吕平同意前来实地考察。最终,考察团看中

该县高山台地、病虫害少等独特优势决定落户。

落地后的周到服务,也超出吕平预期。从签约到开工只用几个月,而鲁泽在外

地的同类项目,“一到两年很正常”。项目一期试运营期间,文成主动帮助公司申报

各类上级奖补,最高一笔达上千万元,大大减轻了公司资金压力。

如今,文成项目一期投产时间大幅提前,不仅助力我市打破番茄种苗长期依赖

省外调入局面,品质还成为鲁泽在浙江所有基地中最好的一家。这增强了公司持续

增资扩产的信心。刚开工的项目二期,其中一个子项的投入,已相当于之前整个一

期的投资额。

这是文成围绕山、水、侨三大优势,锚定“山水侨城”发展目标,突出抓好“五山联

动”“五水共富”“五侨聚力”三大战略重点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在这三条特色赛道

上,该县大力发展与山共兴的农林经济,不断壮大与水共生的富民产业,初步构建与

侨共融的回归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上向好。去年,当地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36.8亿元、同比增长6.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8%、7.3%。

2024年,文成将坚持“生态立县、

工业强县、旅游兴县”不动摇,统筹实

施“五山联动”“五水共富”“五侨聚

力”,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

放提升,在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中

推动“山水侨城”建设出新出彩。

采写/张睿 制图/郑群

“五侨聚力”——

招引华侨温商,构建回归体系

“五水共富”——

严格保护水源,壮大富民产业

文成县城全景

。吴志伟

娃哈哈智能化饮

料生产基地。王健 摄

天顶湖国际

旅游度假区。

王健 摄

第4页

坚定扛起使命担当

加快打造共富26县标杆

T4

2024年1月30日 星期二

2023年发展成果

一把手开麦

强产业 攻项目 促共富

加快建设温州大都市区副中心

平阳县委书记 章寿禹

2024 年,平阳县将全面贯彻落实市

“两会”作出的战略部署,以“开局就要奔

跑、起步就要跃进”的奋进之姿,强产业、

增动能、提品质、促共富,加快打造高质量

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26县标杆,为全

市做强做大“全省第三极”贡献更大力量,

在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中彰显平阳担

当。

一是聚焦“产业振兴”,打造县域经济

强支撑。坚持“工业强县”,锚定“三大五

百亿”产业集群目标,持续打好强链延链

补链组合拳,加快打造“千亿工业强县”。

坚持项目为王,大力实施智慧招商、基金

招商、平台招商,力争在20亿元以上重大

产业项目实现新突破,全力推进高质量项

目建设。坚持锻强主体,深入实施企业梯

度培育“雁阵计划”,力争全年规上工业企

业突破900家。

二是聚焦“一号工程”,积蓄跨越赶超

主动能。以创新为脊,大力推进省高新技

术产业园、鳌江实验室“一园一室”建设,

加快打造大孵化器集群2.0版。以改革为

魂,抓牢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深化实施

20项重大改革攻坚行动。以开放为翼,用

好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等开放平台,大

力推进省跨境电商综试区重点项目建设,

再掀平商回归、平青回归、平智回归新热

潮。

三是聚焦“强城行动”,构筑城乡一体

新格局。加快温州大都市区副中心建设,

深入实施“小县大城、产城融合、组团发

展”战略,深化“一环五片”协同发展,全面

提升县城人口产业承载能力,加快打造龙

平苍一体化发展的核心板块。加快和美

乡村建设,以“千万工程”为引领,大力开

展和美乡村“示范引领、全域整治”行动、

乡村旅游“五创”行动,加快推进乡村全面

振兴。

四是聚焦“共同富裕”,答好民生幸

福高分卷。深入实施“扩中提低”九大

促进计划,用好共富工坊、村级慈善工

作站、共富基金等创新载体,全力缩小

“三大差距”。深入实施公共服务“七优

享”工程,加快构建普惠共享、全龄友

好的城市服务体系,持续擦亮民生幸福

底色。

新闻+ 数读

地区生产总值达711.8 亿元,增长

7.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

增长7.1%、8.9%。

启动总投资超 30 亿元的南雁荡山

文旅片区开发项目建设,开工协同大道、坡

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工程,全面建设

“专精特新”产业园。

县域共富指数进入全国前50 强,连

续 5 年上榜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

县、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连续 2 年上榜

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百强县。

2024年行动路径

聚焦创新赋能

改革开放

构建“一室三院”县域科创平台体

系,持续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全力做大

“地瓜经济”。

聚焦工业强县

项目为王

实施“3+X”产业链链

长制和“十个一”机制,加

快打造“三大五百亿”新

兴产业集群,新引进开工亿元

以上产业项目25 个、新招引

“500 强”等高质量项目 2

个以上。

聚焦强城行动

平安稳定

统筹推进城东新区、昆鳌协同发

展区、滨江商务区建设,启动鳌江城西

片区综合开发。全面夯实防洪体系基

础建设,筑牢公共安全坚实底板。

聚焦多业融合

文化繁荣

推进商贸业、旅游业、服

务业升级,锻造更强消费集

聚力。加快构建全县历史文

化保护传承体系,纵深推进

基层文明单元建设,打造乡

风文明示范带。

聚焦乡村振兴

共富先行

新改建高标准农田 1.1 万

亩,加快和美乡村“示范化”建

设,优化公共服务供给,促进群众增

蔡晖/制图 收致富。

穿着粉色花裙子的拉布拉多坐在

宠物推车里欢快地摇着尾巴,毛发丰

厚的布偶猫蜷在主人怀里扫视着周遭

的热闹,身姿灵活的泰迪扯着主人在

展厅里四处穿梭寻觅“心上粮”……

2023 年 11 月 3 日至 5 日,由平阳县人

民政府主办的第 4 届华东国际宠物用

品展览会暨宠业电商交易会在杭州举

行,海内外 400 多家企业和 3000 多个

品牌汇聚于此,共话宠物行业发展商

机。丰富新颖的宠物食品、教玩具、

服饰等产品,吸引了众多爱宠人士携

家带口前来“进货”。

举办中国·平阳首届宠爱嘉年华,

吸引全国 300 多只宠物名犬共赴“汪

星”视听盛宴;推出全国首条宠物工业

旅游线路和三条“宠物+山景休闲”游线

路……从简单的宠物食用品代加工,到

多元布局宠物赛事、旅游等衍生环节,

平阳宠物行业固本兴新的全新实践,是

平阳产业迭代升级的鲜明注脚。

小到宠物用品,大到装备制造,平

阳传统产业的加速迭代,挺起了地方经

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心骨”。过去一年,

平阳加速积蓄创新、改革、开放三大动

能,产业转型持续提速,工业经济发展

势头强劲。全年完成“净升规”企业81

家,规上企业总数突破 800 家,智能装

备、新材料、时尚智造三大产业产值占

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的 78.2%,“三大

五百亿”产业集群加速成型;落地省级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六大省级科创平

台, R&D经费占比连续8年增长15%

以上;构建“1+20+9”改革攻坚体系,新

增4个国家部委试点,34个省级部门试

点;入选省跨境电商综试区重点项目,

全市唯一。

今年,平阳将持续聚焦三个“一

号工程”,以制造业产业基础再造和产

业链提升为重点,迭代更新“3+X”

产业链链长制,加快打造“三大五百

亿”产业集群。同时在创新、改革、

开放上持续发力,持续深化大孵化集

群攻坚,加快构建全链条、全天候、

全过程的为企服务新生态,大力推进

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将三

大动能转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

脊梁”。

行走在冬日的平阳大地,从城区

到乡镇,从工业园区到厂房车间,处

都能感受大干快上、争优争先的浓厚

氛围,以及砥砺前行、奋发向上的勃

勃生机。

在位于平阳县经济开发区的“浙江

固旺智能”项目建设现场,标准厂房和

配套建筑正加速建设中。该项目计划

总投资7.5亿元,预计2024年年底竣工

投产,建成后可形成年生产 2000 台高

精度全自动三轴、五轴数控加工中心生

产线,年新增产值可达10.4亿元。

与项目建设推进相匹配的,是传统

优势产业做大强链补链的后半篇文章。

新年伊始,浙江吉尚汽车部件有限

公司生产线马力“爆表”——工人们在

半自动化机器的协助下,对一个个半成

品进行加工组装。在另一边,自动化生

产设备有条不紊地运转着,到处是繁忙

的生产景象。出于对产品的自信,吉尚

公司将今年年产值的目标加码了5000

万元。这种充足的底气,来源于吉尚公

司持续高投入研发带来的强链补链优

势。2023年,该公司引进国内外先进的

自动化生产设备及加工中心,完善检测

试验设备,先后自行研发成功多项优秀

制动总泵等产品。

一个个优质项目加速落地、一个个

优势产业强链补链的背后,蕴含着平阳

为强化项目支撑做出的不懈努力——

2023年,平阳项目招引持续突破,项目

建设不断出效,要素保障进一步提升,

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 25 个,新落

地市级总部项目 12 个,竣工省重大产

业项目13个、新入选数全省最多。

项目竣工达产是检验项目建设成

果的“试金石”。2024年,平阳将坚持一

手抓新项目的履约达产,一手抓优质项

目的招大引强。坚持全员招商,持续打

好驻点招商、乡贤招商、以商招商、基金

招商等组合拳,努力在 20 亿元以上的

重大产业项目上实现新突破。同时,深

入实施企业“上规、破亿、成长、倍增、破

零”的梯度培育“雁阵计划”,持续抓好

助企纾困。

1 月 18 日,南雁荡山文化旅游片

区基础配套设施综合提升工程正式开

工,南雁文旅产业开始迈向 2.0 版本。

该项目由平阳县政府与浙江省二轻集

团合作签约,总投资超30亿元,堪称

平阳文旅史上投资之最。

区别于以往低小散、碎片化的打

造模式,南雁文旅项目将以系统化、

集成式的规划,提升景区吸引力和附

加值,助力南雁实现由旅游“过境

地”到“目的地”的蝶变。其中,南

雁荡山高端度假酒店、水乐园、运动

公园、木偶奇遇村都是此次打造的亮

点,也将成为今后引流的“爆点”。

景区发展势头红火与否,周边村民

最有感触。“对村子发展来说有大好处,

对村民来说是大喜事!”说到家门口的

大项目,笠湖村村书记卢立开喜不自

胜。项目的开工建设,不仅能改善村容

村貌,其中五星级酒店在村里落户,今

后村内引流都不再成问题。他还设想

着,到时候要盖一个乡贤大楼,建一个

共富工坊,吸引更多年轻人返乡。

卢立开的展望,离不开南雁荡山

独有的山水禀赋,也和平阳全力打造

富民惠民标杆项目密不可分。过去一

年,平阳深入实施强村富民集成改

革,累计建成共富工坊 111 个,盘活

闲置农房 417 幢,村集体经济总收入

突破12亿元。

开工建设协同大道等“一环五

片”重大项目,建成“精建精美”项

目48个,昆阳“五村抱团”模式入选

省“千万工程”典型案例,山门“红

韵·绿野”入选省革命老区示范项

目 , 县 域 共 富 指 数 进 入 全 国 前 50

强……从城到乡,民生福祉随处可观

可感,共富之花沿途一路绽放。

聚力共同富裕,擦亮高质量发展

鲜明底色。接下来,平阳将持续推进

“扩中提低”九大促进计划,大力发展

全域旅游,加快打通“两山”转换通

道;全力推进新博物馆、李宁体育公

园等民生项目建设,打造新型公共文

化空间;高标准实施“强城行动”,持

续推动“一环五片”协同发展,加快

打造龙平苍一体化发展的核心板块。

战鼓擂,号角鸣,征程万里风正

劲。新的一年,平阳将牢牢把握高质

量发展的首要任务,聚焦三个“一号

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保持定

力,攻坚克难,奋勇前行,加快打造

共富26县标杆,努力为全市大局作出

更大贡献。

本报记者 金瑞雅

2023 年,是接续奋斗、奋楫

争先的一年。

回顾平阳过去一年成绩单: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711.8 亿

元,增长 7.9%,全省首批夺得浙

江制造“天工鼎”、乡村振兴“神农

鼎”,连续两年入选全国县域经济

综合竞争力百强县,连续五年入

选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一组

组亮眼数据的背后,凝聚着该县

党员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站在崭

新的2024年,平阳将立足建设温

州大都市区副中心定位,大力推

进产业升级、项目招引、民生改

善,加快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

同富裕示范区26县标杆,奋力谱

写中国式现代化平阳新篇章。

产业迭代升级 三大动能加速积蓄

项目支撑强化 强链补链聚优成势

民生持续改善 全域擘画共富篇章

温州益坤电气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

人们正赶制订单。 陈云散 摄

热闹的鸣山村。图片由平阳融媒体提供

2023首届中国平阳宠爱嘉年华。

图片由平阳融媒体提供

平阳县城。 陈孝聪 摄

主编/翁卿仑 美编/蔡晖 组版/林姬

平阳

第5页

T5

2024年1月30日 星期二

编辑/徐诺 美编/昊霖 组版/林姬

一把手开麦

泰顺县委书记 丁熠锋

过去一年,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

下,泰顺紧紧围绕“发展的沉稳、项目的质

效、城市的温度、文化的深耕、氛围的营造”

大抓落实,创成浙南闽东首个国家级旅游

度假区,共同富裕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

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强劲态势。产业提速跃

升,系统构建“3+3”生态工业体系,高标规

划建设泰顺酒谷,成功收回泰顺石 45%矿

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保持全省前三、全

市第一。项目强势突破,通用机场、垟溪水

电站、开元森泊度假乐园、飞云湖国际旅游

度假区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苍泰高速全

线施工,种子星球盛大开业,吉利新能源商

用车项目成功签约。城市火热出圈,成功

举办全国廊桥保护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会并

获央视新闻联播专题报道,精彩承办浙皖

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推进大会,承天

氡泉获评5A级天然温泉,泰顺首张原创音

乐专辑火爆全网。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

“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泰顺

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

和此次“两会”精神,纵深推进“产的全链升

级、城的全域蝶变、人的全龄幸福、文的全

效赋能”,奋力打造浙南高山上的耀眼明

珠、共同富裕里的最美山城。一是以党心

践初心。坚持“心怀人民、情系岗位”,深入

践行“下得来、稳得住、富得起”殷殷嘱托,

有序推进“共富大搬迁”,创新深化搬迁群

众“高质量就业”模式,加快“共富工坊”扩

面提质增效,统筹推进全龄友好城市建设,

奋力推动共富可感可享。二是以实干促实

绩。围绕经开区、度假区“两区”建设,纵深

推进产业集聚升级、业态丰富提升,提速建

设吉利新能源商用车、万洋众创城、抽水蓄

能电站等重大项目,持续丰富“顺文化”内

涵外延,精心开展520系列主题活动,加快

形成更多高质量发展标志性成果。三是以

一域融全局。主动融入强城行动,深化落

实“大督查”机制,加快通用机场、苍泰高速

等项目建设,推动温武吉铁路落地实施,持

续深化“山海协作”,促进泰商“四海归航”,

纵深实施“泰顺籍大学生回归计划”,全力

营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和顺心顺意营商环

境,以一域之光为温州做强做大“全省第三

极”增辉添彩。

在做强做大全省第三极中展现泰顺担当

加快打造“浙南明珠、最美山城”

青山绿水间, 华彩熠熠

本报记者 潘培期 通讯员 赖淼莲

“安时处顺”“顺风顺水,顺味顺酒”“顺其自然,享受宁静”……初入“问李白”小酒馆,入目是新中式风格的布设和满墙字体各异的“顺”字祝福语,入

耳是舒缓悠扬的音乐和酒友们的“高谈阔论”,鼻尖荡漾着的是泰顺人熟悉的三杯香精酿、家酿红粬酒的香气……日前,这间藏在泰顺交垟土楼里的小

酒馆开启试营业后,吸引了一波又一波顾客前来体验。

“问李白”以自身走红为引,串联更多新业态走进乡村,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甚至留泰创业,挖掘乡村资源价值,让泰顺“夜空中的星更亮”。看似

一家小酒馆走红的背后,却是当地“顺文化”深耕、人才生态改善、文旅形象突破的缩影,是泰顺县高标规划建设“泰顺酒谷”、系统构建“3+3”生态工业体

系的“窗口”,是泰顺人围绕“生态立县、旅游兴县、产业强县”战略上下同欲谋发展的成果。

2023年的创新实干、攻坚奋斗,打开了泰顺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局面,让藏在山水间的“浙南明珠”变得越发华彩熠熠!

泰顺发展亮点

泰顺廊桥-氡泉旅游度假区

升格“国字号”,成为温州唯一、浙

南闽东首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高低错落的石磴如同琴

键,游客行人行走其间,仿佛

在溪面上弹奏出灵动的咏叹

调……这座在山野间平静伫

立了两百多年的仕水碇步

桥,在2023年年初因春晚节

目《碇步桥》火爆出圈,仅春

节期间游客人数突破3万人

次,与2022年同期相比增长

849%。

除了碇步桥,“廊桥文

化”同样是泰顺“旅游兴县”

的“金名片”——泰顺这一方

山水由一座座廊桥连接,几

百年来不知多少人在桥上经

过,围绕着廊桥上演一出出

精彩故事。它是寄托游子乡

愁的载体,也是游客“到此一

游”的必经地。近年来,泰顺

启动“廊桥保护三年行动计

划”,保护廊桥实体及周边古

道村落,并通过“体育+廊桥”

“非遗+廊桥”“艺术+廊桥”等

主题活动,滋养“廊桥文化”

现实生命力,推动廊桥“传下

去”“活起来”“走出去”。

除此以外,泰顺廊桥-氡泉旅游度假区成为温

州、浙南闽东首个创建成功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也

是泰顺文旅提质、口碑突破的重要标志。这个总面

积达51.6平方公里的旅游度假区,是泰顺实践“生

态立县、旅游兴县、产业强县”长期发展战略的“主平

台”,升格“国字号”后吸引力大涨、溢出效应明显。

泰顺 1700 多平方公里土地上旅游资源星点

密布,共有10个旅游聚合区、295个旅游单体。为

实现全域旅游提质增效,打造生态旅游目的地,泰

顺县高标创成廊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探索推进

飞云湖水源地保护和产业发展,华东大峡谷氡泉

旅游度假区等标志性项目加快推进,飞云湖国际

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全面开工,矿坑冰城等既有项

目持续改造提升,全年完成文旅项目投资 35 亿

元。伴随着第九届廊桥文化旅游节等“十大文旅

节庆”以及浙江省首届自然岩壁挑战赛等“十大旅

体品牌赛事”精彩开展,山城文旅在持续“出圈”中

迎来了火热的新景象。2023年,全县预计接待游

客18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超23亿元。

“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在工

业发展的过程中,守好苍山碧水、

护好人民的“大水缸”,是泰顺有

所不为的原因所在。多年来,泰

顺始终坚持生态定力,陆续婉拒

了百余个、投资总额超70亿元的

招商引资项目,并关停、清退、淘

汰高能耗、低散乱企业百余家。

泰顺虽因“护水”之举,失去

了一些创收项目,却走出了一条

以水兴业、以水富民的“生态工

业”新赛道。走进罗阳镇新兴崛

起的酒水产业园,建筑工人正在

热火朝天地施工——泰顺酒业核

心企业天关山酒厂正在扩建,项

目建成后年产值约6亿元;“泰商

回归”重点产业项目“顺水山泉”

已经正式投产,好山出“好水”成

为现实……2023年,泰顺确定将

酒水产业列入全县“3+3”生态工

业体系,组建酒水产业指挥部,高

起点打造“泰顺酒谷”品牌,并围

绕酒水重点项目,引进水、果汁等

饮料制造企业及啤酒、鸡尾酒等

低度酒生产企业,丰富产业业态。

泰顺不止于“酒水”,更有山

水、湖水、蓄水、泉水。围绕乌飞板块,泰顺将推动飞云

湖库区的保护和开发,探索发展皮划艇、健康养生等高

品质俱乐部项目,打响“极限运动+水上运动+体育赛

事”飞云湖运动 IP,发展水旅游项目;围绕廊氡板块,

加快推动华东大峡谷等重大项目建设,吸引推进开元

森泊氡水中心、金秋休闲中心、峡谷公园等项目,发展

水康养产业……

2023 年以来,泰顺在方向上把握新与旧,系统构

建“3+3”生态工业体系,在发展竹木、酒水、石产业三

大特色产业的同时,全力做强大健康、新能源、装备

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实施上把握远与近,既为当下强

链补短,也敢于为长远利益留白,招引落地一批引领

性、补链式重大项目;服务上把握有与优,坚持“刀刃

向内、旗帜向前”,政府社会“两端发力”打击破坏营

商环境行为,全面落地营商环境24条特色举措,2023

年泰商大会成功签约项目22个、总投资达106.7亿元

……这一年,泰顺规上工业增加值等指标增速持续领

跑省市,自然“活水”正变为发展“活水”、致富源泉,

持续滋润着“民心田”。

﹃生态工业

﹄加速竞跑

谋求

﹄未来

岁暮天寒,冷霜满襟,寒

风中的西旸镇门楼坳村却是

一片红火:村里打造出集百

姓管家、坊间集市、增收致富

于一体的“ 共富工坊一条

街”,引入了编织袋、电器开

关等来料加工共富产业,让

村里“家家有生意,人人能赚

钱”。

门楼坳村的兴旺,是“千

万工程”与“共富大搬迁”共

同催发的硕果。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

有比脚更长的路。”20 年来,

超 11 万山民沿着“下得来、

稳得住、富得起”的指引方

向,踩着连绵不绝的崎岖山

路,一步一个脚印地奔向共

富。为打通下山村民致富的

“任督二脉”,泰顺亮出了四

招“武功秘籍”——

腾挪转移盘活闲置资源,

由地方对农民在山上的资源

进行确权,并允许权随人走,

若山林流转、宅基地腾退,农

民依然有收入;在搬迁小区周

边,配套建设小微创业园、竹木加工园、来料加工点、

村淘电商点等平台,让搬迁群众就近就业增收;通过

企农融合奶牛、毛竹、茶叶、栀子花等产业实现增收;

14万泰商帮销农产品、带动后富,目前共筹得善款

1.17亿元,帮扶搬迁群众2.6万人……凭借“弱鸟先

飞、滴水穿石”的韧性“、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的

干劲,泰顺走出了与众不同的共富路。

2023年12月,泰顺顺利召开“下得来、稳得住、

富得起”这20年·泰顺搬迁共富推进大会,正式签

约10大共富项目,重磅发布共富搬迁政策20条,并

上线启用共富大搬迁数字应用——搬富通2.0版,

给出了泰顺式“富得起”个性化解法。其中,搬富通

2.0版聚焦搬迁群众的搬迁安置、社区融入、就业创

富等关键环节,创新“1+2+3+N”共富机制,打造“一

键搬迁”“一刻生活”“一站就业”“一体增收”4大场

景及数字驾驶舱,构建搬迁安置、安居就业的全链

条工作体系,推动搬迁群众安居共富。

山城泰顺,着墨“人民”二字、擘画“共富”画

卷,绿水青山正成为老百姓的幸福靠山!打通

任督二脉

个性解答

﹃富得起

一座座桥连接牵引 打出文旅知名度

浙 南 明 珠

1月

泰顺文祥湖完成蓄水,文祥

湖公园正式向市民开放,罗阳县 2月 城“首位度”全面提档升级。

3月

第九届泰顺廊桥文化旅游

节正式启动,《我在廊桥等你》实

景剧正式首演。当月还全面启动

“泰顺籍人才回归计划”,暖心发

布礼遇人才“十件实事”。

4月

第十届泰商大会暨招商引智会

顺利召开。710多名泰商乡贤及人

才代表共赴春天之约,现场签约项

目22个、总投资达106.7亿元。

5月

“泰有艺市”文创市集火热开

市,精心推出系列主题夜市街市活

动,打造常态化、体验式的文化生

活空间“。泰有艺市”文创市集成功

入选全省首批重点培育文旅市集。

6月

历经12年克难攻坚、50多轮

谈判,成功收回浙龟公司45%的

股权,走出石产业发展关键性的一

步。12月,泰顺石产业发展大会

召开,明确系统构建“4+1”雕品体

系,奋力打造第五大国石,加快构

建百亿级的泰顺石全产业链。

7月

泰顺运动员陈小丽在成都第

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中,

先后斩获女子太极拳、太极剑冠

军!其中太极拳金牌是浙江代表

团在成都大运会上取得的首金。

8月

明确提出系统构建“3+3”

生态工业体系,做大做强装备制

造、新能源、大健康 3 大主导产

业,做精做优竹木、酒水、石产业

3 大特色产业,全力推动产业强

链补链、打造产业集聚集群。

9月

县城内第一所九年一贯制公

办学校—北辰学校建成投入使

用;华师大附属泰顺学校正式签

约;开元森泊氡泉度假乐园开工、

种子星球盛大开业。

10月

泰顺成为全省唯一“五星级”

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廊

桥保护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会在泰

顺举行,获央视新闻联播专题报道。

泰顺承天氡泉AAAAA 天然

温泉授牌暨氡泉命名50周年系

列活动启动仪式举行;飞云湖国

际旅游度假区、泰顺垟溪水电站、

泰顺通用机场等项目顺利开工。

12月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

2022 年度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

现代化发展指数(CMDI)评估结

果,泰顺县蝉联全省90个县(市、

区)第二、山区 26 县第一、温州

市第一。

11月

文祥湖公园全面开放。 钱德旗 摄

浙江省首届自然岩壁挑战

赛在泰顺南浦溪举办。

北涧桥。

“追光山海 探乐者创作营”开营仪

式在泰顺县柳峰乡云岚牧场举行。

2023

泰顺

本版制图/昊霖

第6页

优产业 经济发展培育新优势

2024年1月30日 星期二

主编/李中 美编/瓯龙 组版/林姬

苍南县委书记 张本锋

过去一年,苍南县深入贯彻市委、市政

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省委三个“一号工

程”和“十项重大工程”、市委“四大振兴”部

署要求,全力以赴拼经济促发展,呈现跨越

式高质量发展好态势,全省山区26县考核

排名第6、获评优秀;GDP增速全市第3,入

选全国县域投资竞争力百强县,连续 5 年

上榜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新的一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

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

绕“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扬长补短、

放大优势,当好浙江“稳”“进”“立”的排头

兵。一是大干“工业强县”。坚持推动新兴

产业培育壮大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两手

抓,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持续加快三

澳核电、海上风电项目建设,大力推进远景

轴承制造、储能基地等关联产业项目建设,

招引落地一批新能源关联项目,全力打造

“全国清洁能源发展示范地”。坚持招商引

资和增资扩产两手抓,大力推进工业园改

造提升,推动苍南经开区提质扩容发展,加

快仪器仪表、印刷包装、塑料塑编、乳制品

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夯实制造业发

展根基。二是大干“大县大城”。深入实施

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省级试

点,围绕打造“公园城市、景区城市、运动城

市、商贸城市、文明城市”,统筹推进新区开

发建设和老城更新改造,高标准规划建设

县城东扩区和中心商务区,适时启动老城

成熟区块改造,提升县城综合承载力。大

力推进跨乡镇土地综合整治,加快补齐基

础设施短板、公共服务短板,提升中心城镇

辐射带动力。三是大干“无尽蓝绿”。做好

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后半篇”文章,加

快实施百亿文旅项目,以产业链思维抓好

文旅产业,大力推进渔寮省级旅游度假

区、县城新区省4A级景区城、矾山省5A

级景区镇等创建,推动 168 黄金海岸、

232省道、桥莒公路沿线乡村旅游串线成

面,系统性打造景观节点,差异化植入文旅

业态,常态化举办节庆活动,不断擦亮“无

尽蓝绿”文旅IP。

优产业 优品质 优民生

勇当先行者 建好南大门

当好浙江“稳”“进”“立”排头兵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苍南新篇章

本报记者 林思思

“千亿核电、千亿风电”全产业链加速构建,下线全省首台海上风机,落地全国首个

深远海风电示范项目;

组团攻坚“大县大城”重点项目、跨乡镇土地综合整治、苍泰高速等政策处理工作,

60天实现168生态海岸带华丽蝶变;

成立教育、卫生两大亿元基金,集中签约投用一批打基础、惠民生、利长远的好项目;

……

过去一年,苍南全力作答动能之问、品质之问、能力之问三个“苍南之问”,持续着力

优产业、优品质、优民生,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大县大城”扎实推进,基层基础不断夯实,

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成绩有目共睹。

迈步新征程,苍南将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不断开辟新领域、抢占新赛道、

塑造新动能、放大新优势,奋力在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中建好浙江美丽南大门。

去年,苍南聚焦聚力民生福祉,坚持政

府过“紧日子”换百姓过“好日子”,民生支

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81.4%,共同富裕

迈出了新步伐。

苍南加强普惠性民生建设,尽力满足

“绝大多数”的美好生活需求——

去年9月,苍南举行2023年苍南县重

大项目集中竣工仪式,竣工项目 28 个,其

中涉及教育、医疗、养老、饮水、交通等民生

保障类项目 18 个、总投资超百亿元,全力

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除了落地投用民生项目,苍南还撬动

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助推民生福祉。去年

10月,苍南聚焦医疗、教育、养老三大民生

领域,成立乡贤助医基金会、秉政教育基金

会及幸福颐养基金,吸引企业家等乡贤捐

资超2亿元,专门用于引进医疗人才、引育

教育人才、奖励优秀教师、开展老人配餐服

务,力促当地“县中崛起”“县医崛起”。

苍南加强兜底性民生建设,尽力满足

“关键少数”的基本生活需求——

去年 5 月,苍南出台低收入家庭帮扶

政策,列出生活保障、医疗救助、就业创业

等8大类77项帮扶事项,精准覆盖低收入

家庭各类困难需求,努力实现共富路上“一

个也不落下”。得益于此,因残致贫的苍南

南宋镇垟楼村低收入家庭成员吴先生,领

到了在公益性岗位就业后的第一笔工资

800元,高兴直呼“我终于能贴补家用了!”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年接着一年干。

今年,苍南将推进公共服务提档,抓实民生

“七优享”工程,争创省老年友好城市试点,

加快推进江西垟、江南垟、海塘安澜等重点

水利工程建设,争创省级“无废城市”;推进

“扩中提低”升级,迭代升级“折股量化”改

革,实施强村公司培优带富等八大行动,争

取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8.5%、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15%以上。

“半城玉海半城山,无尽蓝绿在苍

南”。去年,苍南坚持以城带乡、同创共

建,深入实施“大县大城”战略,持续深化

“千万工程”,统筹城乡发展,催生城乡蝶

变,全面展现“一到南大门,便知是浙江”

的窗口形象。

窗口形象的树立,体现在城市建设提

速提质。苍南实施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

镇化建设省级试点,全面启动中心商务区

建设;改造提升湖滨路、玉苍路等城区主

干道;横阳未来社区列入省级创建名单,

怡和未来社区创成全省引领型未来社区;

新 104国道、228 国道、矾藻公路、观藻

炎公路全线贯通,乡镇三级公路贯通实现

全覆盖。

窗口形象的树立,还体现在城乡面貌

不断改善。苍南实施跨乡镇土地综合整治

省级试点,完成房屋签约 1861 间;加快

推进双岭、半浃连、河尾垟等6个重点村

建设,建成省级未来乡村5个,福德湾村

入选农业农村部“千万工程”百佳案例,

矾山入选全省现代化美丽城镇样板镇创建

名单,藻溪、桥墩、莒溪县域风貌区创成

全省样板。

窗口形象的树立,更体现在“无尽蓝

绿”惊艳绽放。去年上半年,苍南举全县

之力,耗时60天攻坚打造“中国东海岸1

号公路”文旅IP,实现168黄金海岸美丽

蝶变、出圈出彩;举办168黄金海岸露营

音乐节等节庆赛事活动 30 余场,全县旅

游人数突破 1800 万人次,旅游收入增长

28.8%;红树林种植面积超全省1/4,“蓝

色海湾”整治行动升级版入选全国海洋生

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获评省级生态文明

建设示范区。

从城到乡,美丽蝶变的苍南故事还在

继续。在城市,苍南统筹推进新区开发

建设和老城更新改造,将打造“公园城

市、景区城市、运动城市、商贸城市、

文明城市”;在乡村,苍南以“千万工

程”为引领,将联动打造炎亭、大渔、

赤溪滨海风情小镇,推动藻溪打造“县

城后花园”,加快推进矾山南宋“矾都矿

乡”城乡风貌带、桥墩莒溪“清泉石

上·山水古韵”示范带创建,让苍南大

地处处展新颜。

浙江三澳核电项目2号机组核岛提前

3个月完成穹顶吊装;1号海上风电建成投

产,2号海上风电全容量并网;全国首个深

远海风电示范项目落地苍南;远景零碳产

业园下线全省首台海上风机,填补我省海

上风机整机生产空白;苍南建成海上风电

并网容量率全省之先首超百万千瓦,占全

省总量的三分之一……去年,苍南清洁能

源产业开足马力交出一份亮眼成绩。

成绩背后,苍南正在积极构建以“千亿

核电”“千亿风电”为引领,抽水蓄能、新型

储能、整县光伏等“多能并进”的清洁能源

产业集群,加快打造海陆协同“,发、储、输、

用”全链条全领域覆盖的清洁能源示范

县。数据显示,该县清洁能源正在推进前

期工作的项目和在建项目装机容量超

1300万千瓦。

这个产业还延伸出了系列关联产业。

当前,苍南全力推进科创平台建设,打造

“浙南海洋产业协同创新示范地”。比如与

白马湖实验室合作打造全国首个新能源海

陆协同示范基地,推动新能源利用、碳足迹

试点等工作,探索沿海地区绿色低碳能

源转型方案;与温医大共建浙南放射医

学与核技术应用研究院,推动核医疗技

术等相关产业的市场化应用;与华能集

团共建海上风电先进输电技术创新中

心,推动海上风能实现大规模的高效汇集、

经济送出。

去年以来,苍南坚持把跨越式高质量

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全力强科创、兴产业、

上项目,不断培育经济发展新优势。在科

技创新上,苍南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

质“一号发展工程”,被列为山区26县科技

特派团试点县,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9

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在产业

发展上,苍南去年竣工亿元产业项目8个,制

造业投资增长位列全市第一,大力推进工业

园改造提升,工改供地、开工完成率全市第

一;在项目攻坚上,苍南去年落地亿元以上

产业项目20个,实际利用外资完成率全市第

一,获评全省招商引资成绩突出集体。

新闻+ 数读

2023发展亮点月月看

苍南集中签约19个产业项目,总投

资302亿元。

苍南打响168黄金海岸线环境整治

提升攻坚战,叫响“中国东海岸 1 号公

路”旅游IP。

苍南启动打造“中国养生茶之都”,

推出 10 大行动,推进茶产业与中药产

业融合发展。

苍南举办“中国东海岸1号公路”机

车嘉年华,力邀 450 多名机车骑手推

荐苍南。

苍南168黄金海岸线开启“人从众”

模式,“五一”小长假接待游客 93.20

万 人 次 ,与 2019 年 同 比 增 长

105.59% ,与 2022 年 同 比 增 长

349.72%。

苍南成交全省第一单红树林蓝碳交

易,交易红树林面积约占全县红树林面

积的1/4。

苍南站列车车次首次突破90趟。

苍南第一次承办国际性沙排大赛

——2023世界沙滩排球职业巡回赛(苍

南站)未来赛,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

100余名优秀运动员同台竞技。

苍南成立两大亿元基金会,即苍南

县乡贤助医基金会、苍南县秉政教育基

金会。

苍南集中签约文旅项目 18 个,总

投资超百亿元,加速打造国家全域旅游

示范区。

苍南下线浙江首台海上风机。

苍南集中攻坚整治县城重点道路

20条、开放小区28个。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优品质 城乡建设取得新蝶变

优民生 美好生活更有获得感

苍南县新城区。

赵用 摄

浙江三澳核

电项目 2 号机组

核岛正在进行穹

顶吊装。

苍南县重大

能源项目建设管

理中心供图

位于县城新区的于 2023 年竣工投用的苍南

希尔顿逸林酒店。

苍南县城市建设中心供图

制图\\瓯龙

苍南

168黄金海岸的新晋热门打卡点龙台

背悬崖咖啡屋。 赵高翔 摄

一把手开麦

T6

第7页

2024年1月30日 星期二

主编/李中 美编/瓯龙 组版/林立

新闻+ 数读

改革走深走实 牵引全方位系统性蝶变

制图\\瓯龙

去年底,中国改革2023年度案例征集活

动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名单在京发

布,浙江省共6项入选。其中,龙港市全国首

创“市管社区”基层治理新模式名列其中。

从城镇到县级市,设市之初,龙港就紧

扣“大部制、扁平化、低成本、高效率”的改革

导向,大胆探索实践,通过精简设置党政机

构,联动推进“一枚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

执法”“一张清单转职能”等,构建“直筒式小

政府”,解决了特大镇“小马拉大车”和人口

规模小县机构臃肿、资源浪费的难题,形成了

龙港样本。

经过四年实践,龙港改革已经从探索特

殊性做法逐渐上升至普遍性经验。尤其是去

年《龙港市社区治理条例》的出台,为龙港全

国新型城镇化改革提供了有力法制保障,让

改革有法可依、于法有据,更为浙江省域现代

化先行提供更多有效经验与科学路径。

顺时而应势,谋定而后动。《条例》的正式

施行,是龙港探路县域治理现代化的一个新

起点“,市管社区”治理体制的改革,正让龙港

不断掌握改革阶段性特征,以系统思维谋篇

布局牵引全方位系统性蝶变——

以龙港经验为主起草的《综合行政执法

数字化办案中心建设与运行规范》正式实施,

成为全省首部“城管”数字化办案中心建设标

准,为其他地方执法部门提供“可看、可学、可

复制”的成熟经验和样板;以“整体政府、数字

孪生”理念融合建设的社会治理中心、城市运

行中心、智慧城市建设中心,实行清单式交

办、全景式指挥、闭环式处置,让城市运行“全

域感知”和城市治理“一网统管”……

这一年,龙港将新型城镇化改革不断走

深走实,探索形成了一套统筹兼顾、协同高效

的改革章法,持续为小城市县域治理提供着

龙港案例。

本报记者 陈圆圆

龙港融媒记者 王炫

全市生产总值首破 400

亿元大关,增长 8.7%,增速

居温州第一、全省第三;新增

省级改革试点10个,获批全

国和省市典型案例14个;交

通投资增速连续9个月居温

州第一;“六大片区”改造有

序推进,共签约拆迁户 8700

多户;人均可支配收入 1 万

元以下家庭清零,入选首届

“中国县域共同富裕指数前

100名”……

过去一年,全国首个“镇

改市”捷报频传。一组组数

据佳绩背后,是龙港趁势而

上、让城市梦照进现实的坚

定决心。

阔步新征程,续写新篇

章。在龙港即将迎来撤镇设

市五周年之际,锚定建设全

国新型城镇化改革策源地目

标定位,龙港将继续充分发

挥新型城镇化改革优势,促

进城市能级跃迁、产业提质、

强城富民、文化赋能、执行力

提升,强产业、兴城市,加快

建设“改革名城·瓯越明珠”,

加速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美好

蓝图在龙港变为现实。

因改革而兴的龙港持续走在改革的路

上。

去年初,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公布 2022

年度全省自然资源系统改革创新优秀案

例,其中,龙港市有1个案例入选,这也是温

州县(市、区)中唯一一个入选的案例。

撤镇设市以来,面对长期以来公共服

务设施总体规模不足、服务品质较低、服

务层级体系不清晰等问题,龙港市紧扣

“大部制、扁平化、低成本、高效率”改

革要求,统一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创新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体系、供给体系和运

营体系,提出三大改革举措:打造全生

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新模式,开发

建设复合、高效、集约、共享的综合型

服务设施,构建“政府规划-社会参与市场运营-数字赋能治理”的公共设施供

给新制度。

截至目前,已专项规划指导一批有影

响力的公共配套设施落地。龙港文化中

心、文博馆、美术馆、夹纻漆器博物馆等

项目,完善了龙港“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

圈”,打响“书香龙港·阅读之城”品

牌;建成投用彩虹幼儿园、舥艚第一幼儿

园,新增学位1080位,进一步完善城乡全

覆盖的学前教育网络;将养老服务设施纳

入未来乡村、未来社区和“共享社·幸福

里”建设,实现社区“15分钟居家养老服

务圈”全覆盖……

以公共服务领域供给改革为原点,龙

港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正不断扩

大:联动推进“老城复兴、新城崛起、乡

村振兴”,快速改变原先“镇级”城市功

能不足、服务标准不高的状况;以全域土

地综合整治、集体资产股权量化产权制度

改革推进全域市民化,解决农民向市民转

变后的顾虑;推进“一张清单转职能”

改革,探索多元化、低成本、高效率的

公共服务供给,实现全域无差别、同城同

待遇……一条“全域城市化、就地市民化、

服务均等化”的龙港新路径正清晰可见。

今年,龙港即将迎来撤镇设市五周

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这座国家新型城

镇化综合改革的打灯者,将坚定走好

“精、美、富、文、智”特色化改革发展

道路,全力打造“改革名城·瓯越明

珠”,努力为全国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

的“龙港经验”。

2022 年 9 月 1 日,龙港市在全国首创施

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建缴住房公积金制度,

试点将农民群体纳入公积金保障体系,由公

积金管理部门开立个人公积金账户,探索建

立城乡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社员连续缴存

6 个月后,可与机关单位缴存职工同等享受

20万元至100万元的公积金贷款额度。

去年 5 月,龙港市正式施行集体经济组

织成员建缴住房公积金制度后发放首笔贷

款,农民住房公积金试点改革正式落地。此

外,在首批13 个社区试点的基础上,龙港已

向全市102个社区全面推广农民住房公积金

制度,托起了龙港百姓的安居梦。

农民和企业是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经济

主体,如何激发县域经济主体的最大活力,

龙港正以增值化改革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步伐——

在完善农民住房公积金制度方面,争取

温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调配1亿元公积

金专项竞争性存放资金到龙港,鼓励合作银

行积极参与共建共享;在聚焦企业有感方面,

创新设立温州首个县级企业综合服务中心,

实现18个部门单位涉企服务“一站式”供应、

1612项涉企审批“全集中”办理,涉企服务从

“一件事”向“一类事”、一个点向整个面、一个

环节向全链条、便捷服务向增值服务的迭代

升级;在争创营商环境最优市方面,顶格实施

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兑现各类政策资金

3.66亿元、为企业降本减负10亿元……

围绕投资兴业、强产兴城的命题,龙港还

将全力提升创新发展动能,在建设创新平台、

构建创新机制、集聚高端人才等方面持续发

力,加快构建“技术创新中心+创新联合体+

企业研发机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全面实施

青龙湖省级高新区创建三年行动,迭代升级

“人才新政50条”等政策,并以“一链一策”推

动新兴产业提质扩量,建设合成生物浙南中

心,努力打造生物制造、生命科学、低空经济

等新的经济增长极。

● 力争高新区高新技术产

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

值比重55%以上,营业收

入25亿元以上。

● 推进大孵化器集群 2.0

版建设,全年新增孵化面积

8 万 平 方 米 、孵 化 项 目

100个以上。

创新

2024年

发展路径

瓯龙/制图

对标一流 奋楫争先

加快建设全国新型城镇化改革策源地

● 力 争“ 个 转 企 ”3700

家、净增“小升规”企业 50

家,规上企业达到550家,

市场主体突破12万户。

● 开工建设华润万象城商

业综合体、瓯融汽车城,加快打造月湖、

启源商务中心等新兴商圈,力争省级“两

业融合”试点零突破。

经济

新质

● 力争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

改造提升低效工业用地 400 亩以上,力

争规上工业亩均税收达25 万元、亩均增

加值达150万元。

● 围绕新能源、智慧光伏、新材料、半导

体、生物制药及

器械等重点领

域,全年战略性

新兴产业增加

值 增 长 20%

以上。

● 推动政务服务从便捷服务到增值服务

全面升级,打造线上“24 小时”全生命周

期服务平台,推进线上线下服务融合贯通。

● 纵深推进“一支队伍

管执法”“1+0”执法改

革,全面整合市监等5个

领域1261 项处罚事

项。

改革

● 深入推进“百企出海抢订单”专项行

动,力争全年新增外贸企业 40 家,进出

口增长 8%以上,实际使用外资 6000

万美元以上。

● 力争完成交通投资 25 亿元以上,加

快打造区域性交通枢纽中心。

开放

● 深入推进科技、生活、文化、商贸、

休闲“五大赋能行动”,全速推进“六大

片区”全面腾空、全面拆除、全面动工。

● 全力构建“七纵十四横”市政路网,

改造提升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30

个,新建垃圾分类房180 个,打造未

来乡村 2 个、和美乡村 2 个,实施九

龙河生态艺术村开发。

城市

● 加快外国语中、小学等6 所学校建设,

确保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

以上,力争每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提高至

3.85 张、养老床位

达到1250 张,打造

全域“15分钟品质文

化生活圈”。

民生

改革有形有效 激活县域经济主体活力

改革可感可及 构建更高水平公共服务供给体系

印艺小镇。

青龙湖科创中心。

龙港市文化中心。

杨宗涵 摄

龙港全景。

池长峰 摄

龙港东部“一带一片”

和美乡村示范带。

图片除署名外由龙港市融媒体中心 供图

T7

龙港

龙港市委书记 何宗静

奋战五周年、奋进新征程,龙港将始终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期望,紧紧围绕省

委三个“一号工程”和市委“强城行动”部署

要求,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全面推进

“能级跃迁、产业提质、强城富民、文化赋

能、执行力提升”五大攻坚行动,加快建设

“改革名城·瓯越明珠”,以龙港的“稳”“进”

“立”为温州“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第三极”

作出更大贡献。

一是以一流担当再造改革优势。坚定

扛起探路之责、放大先行之势,一体推进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迭代深

化“大部制、扁平化”、政务服务增值化等

集成改革,率先探索全领域“一支队伍管

执法”等改革试点,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最

优市。高标筹办“520”系列活动,全面提

升 25 个标志性项目,努力形成更多具有

首创意义、推广价值的“龙港方案”,全景

展示“五周年”改革新成果、发展新成效、

城市新面貌。

二是以一流追求锻造硬核实力。坚持

“项目为王、企业为重”,深入实施传统产

业转型和新兴产业培育“双轮驱动”战略,

充分发挥 5 大领域 36 亿产业基金撬动作

用,靶向招引异质结光伏、新型储能等领

域“高大上”“链群配”项目,力争 50 亿、百

亿级产业项目再突破;通过“技改”提质、

“数改”赋能、“绿改”转型,推动印刷包装、

新型材料、绿色纺织三大百亿产业向数而

融、向高而攀、向新而进,加快形成以实体

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高标规划

建设青龙湖科技城,迭代深化“头部企业+

研究院(高校)+产业链”创新联合体模式,

加快落地国电投新能源龙港研究院,打造

瓯南创新中心。

三是以一流格局塑造城市品质。深度

融入龙平苍一体化发展战略,制定实施“强

城行动”三年计划,联动推进“老城复兴、新

城崛起、乡村振兴”,稳步实施滨江核心区

等片区开发,建成投用市民活动中心、温医

大附一院龙港院区等“百项千亿”工程,匠

心打造舥艚风情小镇、月湖城市营地等特

色文旅场景,致力打造更多“全域均衡、全

龄友好”优质共享服务新场景,全面增强县

域综合承载能力,坚定走好“精、美、富、文、

智”特色化新型城市之路。

四是以一流作风营造攻坚热潮。始终

保持“争第一、创唯一”的奋斗激情,深入实

施干部执行力提升三年攻坚行动,统筹推

进“思想提升、能力提优、落实提速、激励提

标、执纪提效”5大工程,创新推出“执行力

指数”评价体系,全面构建闭环落实机制,

真正让“干就干成、干就干好”成为龙港干

部的鲜明标识。

扬改革名城之帆 迎发展量变之势

一把手开麦

第8页

引领新未来

“向海”强区乘风起

T8

2024年1月30日 星期二

编辑/金叶 美编/昊霖 组版/林立

新闻+ 数读

2023年

发展成果

本报记者 伍秀蓉

蔚蓝的海经区,海阔天空。

漫步新城区,总能让人切身感受到这座城市处处喜人变化,精雕细琢的基础设施,转角就能遇见的公园绿

道,不断提升品质的新业态……无不预示着这座新城的崛起腾飞。

近年来,海经区踏准时代脉搏,苦练内功。以“项目为王”的战略定力,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坚

持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培育壮大产业集群为温州发展持续注入强大动力。

● 大干快上浅

滩二期,获批用海项

目25个、2466亩用

海,落地 16 个产业

项目,区域发展框架

逐步拉开

● 省市县三级

40 件民生实事全部

完成

去年刚将企业落户到海经区机器

人产业园的项先生,最近又将目光投

向了海经区的“千亩百亿”零碳新型产

业园,他说,新型产业园优势很明显,

完全满足了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

2023年11月,海经区“千亩百亿”

零碳新型产业园开工建设。和传统产

业园区不同,海经区新型产业园以“价

格低、配套全、运营优”的理念,针对温

州中小型生产企业发展的切实痛点,

高质量建设产业载体,以支撑“产业强

区”战略。

新型产业园由政府统一规划建设

管理、实行全透明招商、全过程监管、

全周期服务,着眼于电气、设备制造等

温州传统产业中的“小而精”企业,短

时间内已经同步招商入园优质的高成

长型企业18个。

去年12月28日,金风科技温州深

远海海上风电零碳总部基地项目浙江

省首台套16MW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在

温州海经区浅滩二期成功下线,揭开

了温州海上风电发展的新篇章。

大项目,大发展;大建设,大作

为。环顾海经区,以金风科技温州

深远海海上风电零碳总部基地项目

为“龙头”的大项目,正带动先进装

备制造等朝着千亿产业集群目标挺

进。

一手抓项目招引、一手抓项目推

进,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持

续深化“一把手+全员+中介+派驻”招

商组合方式。去年,海经区招引亿元

以上产业项目18个,其中10亿元项目

3 个。链主+配套的风电产业链集群

持续完善,中天海缆等 4 个风电配套

项目全部落地,总投资21亿元的宏丰

铜箔项目即将投产。省“千项万亿”、

市“百项千亿”项目投资完成率均超

100%。

1 月 16 日,全省首个国际高端消

费品保税仓在温州综合保税区正式开

仓。从航线到仓储,从境外到国内,这

一物流入关线路的打通,大大降低高

端消费品跨境电商的运营成本。这是

温州零售保税跨境电商进口模式一次

创新突破。

作为温州市高能级的开放平台,扎

根于海经区的温州综合保税区通过基

础设施建设、项目招引和政策刺激的综

合施策,区域对外开放和合作的水平得

到了显著提升“。五大中心”初具规模,

全年招引各类企业31家,首单大宗贸

易落地,首家上市企业入驻,首个“两头

在外”加工项目运营。实施“温州轻工

产品品牌出海”战略,迭代出台相关产

业发展 18 条政策,全年进出口额达

61.32亿元,其中出口增长132.7%。

1月3日,经过近22个月的建设,

温州港瓯江港区灵昆作业区 24-28#

通用泊位工程(水域部分)完成最后一

块码头面层浇筑,顺利完成主体结构

施工;去年8月底,温州轨道交通S2线

正式载客运营,一列列“复兴红”浩浩

荡荡从灵昆穿过。海经区“内优外畅”

的立体交通网构建基本达成,形成了

区内 330 国道、228 国道、沈海高速复

线、轨道交通S1线、S2线“五线”交互

贯穿的对外交通框架。

交通的便捷,为市民们打开新的

生活圈,让海经区不断延伸着自己的

创新版图,实现技术、产业、人才的加

速聚合。

告别要素驱动的时代,城市发展

已进入以人为本的内涵式发展新格

局。围绕服务于人才、服务于企业,

一年以来,海经区聚焦实施营商环境

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获批省减

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持续深化“促

产”一件事改革,推进政务服务增值

化改革,小额工程交易管理系统上线

试运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率100%、

有效满意率100%。

作为全新的城区,海经区坚持科创作为推动

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正成为“新名

片”。

2023年,海经区承办的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

材料行业决赛,不仅提升了该区域的科技形象,也

为当地企业提供了一个展示创新成果和寻求合作

机会的平台。

2021年,天津大学温州安全(应急)研究院落地

海经区,一大批科研项目逐渐在这里落地开花。该院

的落地为区内企业提供更精准的创新服务,运营不

到两年时间,获批创建国家应急管理重点实验室、浙

江省新型研发机构,下属的天瓯众创创成省级众创

空间,实现了5项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

海经区坚持项目、人才、科创三位一体推进,

持续优化企业创新、人才引进生态。全力推动孵化

集群和科创主体的发展,新增孵化空间9.82万方,

新增在孵企业100家,省级众创空间成功破零,为

创新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空间;新增国家高新

技术企业6家,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9家,总量

突破百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1家;新增

外国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对华工作数量18人;不

仅证明了海经区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成就,也为产

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持。

随着公共配套提升,区域发展框架逐步拉开,

乘风破浪的海经区也成为年轻人创业的理想之

地。为了聚才引才,海经区不断塑造安居乐创的城

市新生态。

在辖区内,每年都有大型人才招聘会,提供充

足的就业岗位,加大人才和新居民住房保障力度,

筹集一批保障性住房房源,筹集人才配租、配售房

源,提升人才吸引力。

去年以来,该区国家“海外引才计划”入选和

B类人才认定实现“双破零”,DEF 各级人才新认

定数量同比均增长3倍以上。

以产聚人、以人兴产,以产兴城、以城留人,一

场由产、城、人三个资源要素和合共生的化学反应

正在海经区精彩上演。

● 全年招引亿元以

上产业项目 18 个,其中

10亿元项目3个

● 省“千项万亿”、市

“百项千亿”项目投资完成

率均超100%

● 新增孵化空间9.82万方,省级众创空

间成功破零

● 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新增省科

技 型 中 小 企 业 19

家、总量突破百家

● 国家“海外引

才计划”和 B 类人才

入选“双破零”

● DEF 各级人

才同比均增长3倍以

科技创新突破

项目攻坚大提升

区域能级大跃升

产出新亮点 聚产业

打开新格局 拓开放

“强科创

瓯锦河上的赛艇运动。李江弟 摄

内外畅联,齐头并进。李丽珍 摄 繁忙港口。 张超 摄

昊霖 制图

海经区

第9页

6

2024年1月30日 星期二

主编/潘舒畅 美编/新叶 组版/林立

一把手开麦

温州市人力社保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雷

今年的温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对大力

实施“强城行动”做了深入部署,首次提出

要建设职业友好型城市,并对促进青年就

业创业、推动产教融合发展、实施重点群

体帮扶、完善“共富型”大社保体系、推动

欠薪综合治理等一系列重点任务作了强

调,为我们进一步做好人力社保工作指明

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市人力社保局将

主动融入大战略、抢抓新机遇,在服务推

动“强城”发展中展现新作为,在助推温州

全力打造“浙江高质量发展第三极”中彰

显新担当。

夯实“强城”人才基底。深入实施“人

才新政 40 条”4.0 版、“瓯越英才计划”、

“510+行动”,双线推动市内市外人才招引

工作,为实施“强城行动”引聚适配人才。

聚焦从业者职业生涯全周期,实施人力资

源协同、职业生涯成长、城市权益保障、青

年社区建设、公共服务便利化供给等五大

行动,全力推进职业友好型城市建设。高

水平建设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开工温

州技师学院扩容工程、市公共实训基地,

着力建设崇尚技术、崇敬工匠的技能型社

会。

激发“强城”产业活力。聚焦服务“5+

5+N”产业,强化用工监测分析、推动惠企

政策落地,助力传统产业稳岗扩岗,扩大新

产业新业态就业容量,促进就业结构与产

业转型升级相适应。深化开展“人社政策

大宣传大服务”等惠企活动,创新建立“政

策直达企业家”服务机制,切实为企业排忧

解难。强化工伤预防工作,打造“打、防、

控、宣、建”五位一体的工伤预防体系,进一

步降低企业员工工伤发生率。

增进“强城”民生福祉。落实促进青年

就业创业十条举措,推进重点群体就业帮

扶,助力青年等重点群体“好就业、就好

业”。完善“共富型”大社保体系,推进社保

扩面工作,推动单位职工参保率和缴费基

数夯实率“双升”。健全人社基本公共服务

标准体系,拓宽人社行政许可审批“全域通

办”事项范围,推进人社服务事项“一网通

办”“跨省通办”“就近可办”。深化社保卡

“一卡通”应用,推动多业务用卡、跨地区用

卡。

擦亮“强城”平安底色。狠抓劳动关系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综合施策推动

治理欠薪工作逐步从“清欠”向“防欠”转

变。迭代升级“智慧监察·阳光支付”工资

监管系统,实现智能预警闭环监管。构建

劳动争议“调援裁诉”深度衔接机制,推进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的优质高效审理。

积极开展企业薪酬调查监测,大力举办和

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指导企业规范有效

用工。

市人力社保局将聚焦“强城行动”计

划,全力推进职业友好型城市建设,以“人

才链”激活“创新链”、托举“产业链”,促进

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互相成就;加快完善

高质量就业和共富型大社保体系,切实兜

牢民生保障底线,助力城市夯实“稳”的基

础、强化“进”的态势、奔向“新”的未来。

彰显人社担当 助推“强城行动”

以“人”为本 奋发图“强”

温州人社绘就兴业惠民新图景

为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人社

部门主动作为,扶助高校毕业生、农民工

等重点群体端稳就业饭碗——为高校毕

业生提供跟踪就业指导服务,目前已累计

帮扶1.78万人;建成零工市场27家,助力

5000 余名零工达成工作意向;联动就业

领导小组相关单位排摸重点群体就业需

求10.7万条,帮助1.9万名重点群体找到

工作,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这一

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9.6万人,城镇失业

调查率地位运行,就业整体态势稳中向

好。

涵盖国民经济“主动脉”和“毛细血

管”的万千市场主体,是稳就业的“顶梁

柱”。保障企业“用工无忧”,下好稳定

市场主体“先手棋”,助力企业平稳生

产、壮大实力,才能创造更多高质量就

业岗位,夯实“民生之本”,实现良性循

环。2023 年以来,温州人社持续落实跨

省劳务协作机制,累计开展跨省劳务协

作活动 91 场,发布 922 家企业的 8.3 万

余个岗位,1.1 万人达成就业意向。

如 果 说 就 业 是 社 会 经 济 稳 定 的

“压舱石”,那么创业就是活跃市场经

济的“源头水”。这一年,人社部门率全

省之先打造政校基地创业互通平台,建

设创业孵化基地,开展返乡合作创业培

训,并积极举办各类创业创新赛事 22

场,全力营造浓厚的创业创新氛围。截

至2023年10月,全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

3.22 亿元、扶持创业 4465 人、带动就业

1.7万人。

为了给留下来过年的城市建设者以

深情厚爱,温州启动了留温员工新春慰问

暨就业援助月活动,通过送年礼、送岗位、

送技能、送温暖、送文娱、送健康等“暖心

六送”,让留温员工感受“第二故乡”的温

暖。对广大劳动者的关心关爱不停歇,今

年我市将以打造职业友好型城市为抓手,

提供高质量就业条件、畅通职业发展通

道、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打造暖心生活环

境,让在温就业创业的奋斗者发展上有更

好的前景,在权益上更有保障,在生活上

没有后顾之忧。

2023年工作亮点

新闻+ 数读

大力开展重点群体就业帮扶行动

累计排摸需求10.7 万条

帮扶重点群体实现就业1.9 万人

推动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累计帮扶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1.78 万人

帮扶率位居全省第一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9.6 万人

建成零工市场27 家

开展人才招引活动1191 场

服务企业5.03 万家

达成意向9.25 万人

全市新增大学生人才12.98 万人

其中博士人才541 人

硕士人才3456 人

组织技能比赛100 场

带动10000 人技能大练兵

2023年我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3 万人次

新增技能人才9.9 万人

(增量全省第二)

新增高技能人才数3.2 万人

强化温州人才院高层次人才吸纳服务作用

实现人才院入院23 人

累计入院49 人

人才院入院总数排名全省第一

以社会保障卡“一卡通”为载体

积极开发“学社里”应用

服务高校学子超20 万人

代表浙江亮相全国人社信息化创新应用成果展

2023年基础养老金从315元提高到330 元

狠抓养老保险扩面参保

全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

新增缴费6.6 万人

累计清理劳务派遣单位截滞留稳岗

返还资金2942 万元

追回违规领取失业补助金4.12 万元

追回415人失业保险待遇209 万元

追回39家稳岗返还36.68 万元

制图/新叶

本报记者 潘培期

日前,一场以“智汇瓯越 强城有我”为主题的“人才强城”论坛在世界温州人家园举

行,50余名留学归国青年代表、温州人才院入院人才代表共聚一堂,碰撞思想火花,为

温州“强城行动”建言献策。凝聚青年才智、汇集青春力量,市人力社保局通过举办此类

的人才交流及政策宣介活动,让海内外人才更好地了解温州、融入温州,让“强城”有了

更厚实的人才基底。

人社工作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这一年来,温州人社部门紧扣稳就

业、引人才、强保障等职责使命,凝心聚力、务实笃行,主动投身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

大工程”,助力温州再造“深化改革看温州、创业创富在温州、内外融通数温州”新景象。

“我们学校的纺织相关专业与温企非

常对口,每年至少有 30 名学生被意向企

业提前预招。”“我们公司目前正在迭代升

级的关键时刻,急需智能制造方面的高端

人才,我希望能借此机会与武汉大学等高

校建立合作。”2023年11月,2023中国·温

州“千企百校”人才合作对接会启幕。113

所院校济济一堂,1000 余家温州企业慕

名而来,校企不断擦出“联姻”火花。

这一年里,温州人社不断主动出击,

网罗天下英才。除了通过“千企百校”人

才合作对接会将人才“引进来”,温州人社

还依托温州人才直播间、高校学子温州

行、全国巡回引才列车、人才日市夜市等

人才品牌,“走出去”抢人才。一年来,我

市开展人才招引活动 1191 场,把人才巡

回列车开进北京、西安、南京、香港、昆明

等地,服务企业 5.03 万家,招引大学生

12.98万人,其中博士人才541人、硕士人

才3456人。

“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要想加速人才

聚集速度,必须培植滋养人才发展的“梧

桐树”——2023 年,人社部门以“人才新

政 40 条 4.0”“510+行动计划”“促进青年

就业创业十条举措”、浙派工匠“增技增

收”示范区试点为抓手,全力引进培育各

类人才。创新开展山区县人才职称“直通

车”评审,新增高级职称 1983 人、中级职

称 1.4 万人;建立博士后工作站 12 家,新

招收博士后103人,其中博士后人数较去

年增长了 26%;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

23 万人次,新增技能人才 9.9 万人,高技

能人才3.2万人;狠抓人力资源服务产业

建设,创新出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积分制

奖励办法;进一步打造人才服务品牌,如

龙港出台的“印刷机长”培育工程18条举

措,初步建立“增技增收”技能等级提升薪

酬分配制度,推动 2000 名印刷技能人才

实现增收。

就业形势保持稳定 社会发展的航船行稳致远

人才引育质效齐升“人才雁阵”的羽翼日渐丰满

编密织牢社会保障网 老百姓的“幸福感”更加充沛

“更换第三代社会保障卡只要几分

钟就能办好,全市1100多个合作点均可

办理”“大学生来温州工作可享受住宿、

交通、实习生活等各类补贴”……月

前,温州市人社政策大宣传大服务暨

“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全面启动,百姓

在“家门口”就能知晓人社惠民政策、

社保卡的新功能。

比如说,以社会保障卡“一卡通”

为载体,温州人社开发了“学社里”应

用,服务高校学子超 20 万人;再比如,

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

标准调整至 330 元,首次实现全市基础

养老金“一盘棋”等等。

为真正实现“劳有所保、伤有所

养”,温州人社迭代升级“工伤 e 鉴通”

应用,将应用成效延伸至工伤认定末

端,全面提高工伤认定效率;大力推进

“工伤速裁”国家试点改革,强化数据共

享和机制重塑,试点以来工伤保险待遇

纠纷简易处理率稳定在88%;率全省之

先出台 《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管理办法

(试行)》,切实保障工伤职工合法权益。

此外,温州人社还出台了“刚性兑

现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等稳岗补贴政

策,减轻企业和职工的负担,鼓励企业

保持岗位、稳定就业,目前已累计兑现

惠企政策资金7.82亿元,有力发挥失业

保险兜底保障作用。

推 出 温 州 人

才直播间·高校毕

业生寒假专场。

在温州市第五届

职业技能大赛上,近万

名技术能手同台竞技。

“人才强城”论坛。

把人才交流大会搬到动车站,变“交通枢纽”为“人才枢纽”,实现“到站即应聘、下车即面谈”。

打 造 政

校 基 地 创 业

互通平台,将

就 业 创 业 政

策 和 服 务 提

前送入校园。

第10页

T9

2024年1月30日 星期二

主编/缪小霞 美编/昊霖 组版/林立

46年4次创业

绘就眼视光医学“全景图”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

党委书记 张建

新一年的日历翻开了新的篇章。

就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我们领到了

一份振奋人心的成绩单:“国考连续三年位

列眼科专科医院全国第一!”这是对我们近

年来工作给予的高度肯定,也预示着在瞿

佳教授、吕帆教授等几代眼视光人的辛勤

耕耘、开拓进取下,温医大附属眼视光医院

将开启全新的更高质量的征程。

这项“国考”,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对三

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和运营管理水平的

最权威、最公正、最全面的检验。从医疗质量、

运营效率、持续发展和满意度评价四个维度共

56个指标进行绩效考核,是检验医院综合能

力和水平的“金标准”“指挥棒”和“风向标”,充

分彰显各家医院的“硬核实力”。

薄薄的成绩单,恰是46年漫长征途的

浓缩——

1978 年,我们成立国内第一家眼科光

学研究室。1988 年,开设世界第一个眼视

光医学专业。1998 年,开办世界第一家眼

视光诊疗模式医院:温医大附属眼视光医

院,这家集眼病诊疗和视觉功能矫治于一

体的眼科医院,填补了没有眼科视光融合

的眼专科医院的空白。2018 年,创建世界

第一家眼健康科创园区——中国眼谷。

可以说,46年间的4次创业,我们绘就

了中国眼视光医学“全景图”。用每隔10年

的积淀跨上一步新台阶,走出了一条具有

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眼视光学科体系特

色发展之路,也让温州被世界学术界盛誉

为中国眼视光医学的“中心”。

薄薄的成绩单,还是一次次创业创新

的见证——

我们在国际上首次将经典“眼科学”与

现代“视光学”有机整合,提出视觉健康包

括眼部疾病与视觉矫治康复两大部分,创

建了全新的眼视光医学学科;我们坚持“四

个面向”,打造“临床—基础—转化—评价”

全链条创新闭环,是全国唯一一家国家级

创新平台“大满贯”医疗单位;我们开展近

视遗传和环境的基础研究,提出近视形成

的“巩膜缺氧”学说,被国际同行评价为近

视研究“里程碑成果”;我们的准分子激光

角膜屈光治疗机等8项成果,入选科技部第

二批国家科技计划重点科技成果转化推广

名单,形成我国眼视光领域拥有自主知识

产权最多的高端医疗器械产业群;我们从

诊疗走向普惠,率先在全国建立儿童青少

年数字化视觉健康档案,领先全国创建近

视防控“温州模式”“浙江经验”,助推温州

入选全国唯一的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

先行示范区……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

者胜。

站在新的起点,我们锚定“打造具有国

际一流水平的眼视光医学体系”的愿景

——

未来,我们将以立足浙江、服务全国、

走向世界的发展格局,秉承“精进明德,守

正眸远”的核心价值观,继续坚持以人民眼

健康为中心,以每年度“国考”为抓手,围绕

医疗、教学、科研、产业、公益、推广“六位一

体”总体布局和医院集团、中国眼谷“一体

两翼”战略布局,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争

创国家眼科医学中心。

本报记者 缪小霞

“向着明亮那方/哪怕只是分寸的

宽敞……”一首传诵数十年的经典童诗

《向着明亮那方》,将美景在眼眸中焕发

的光芒,赋予与人心灵相通的内涵。

近日,温医大附属眼视光医院在

“国考”连续3年位列眼科专科医院全

国第一。在顶楼的院史馆,仿佛一台

时光穿梭机,带领我们通过“一双眼”

看透该院凯歌而行、乘势而上的奥

秘。46年间的4次创业,一代代眼视

光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为让更多人

看清“明亮那方”。

曾经,“一张纸、一支笔、一个头

脑”,诞生了标准对数视力表。这正是

眼视光最开始的地方,也是一路突破、

一路奋进的起点。

如今,一幅中国眼视光医学从科

研、教学、临床到转化的“全景图”已徐

徐展开,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

的眼视光学科体系特色发展之路,正

从这里阔步前行。

未来,新的征程已经起航。温医大

附属眼视光医院将以立足浙江、服务全

国、走向世界的发展格局,围绕医疗、教

学、科研、产业、公益、推广“六位一体”

总体布局和医院集团、中国眼谷“一体

两翼”战略布局,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争创国家眼科医学中心,努力打造具有

国际一流水平的眼视光医学体系。

一把手开麦

近期,眼视光医院提出了“向世界级难题挑

战”“向世界级难题要成果”的“1010计划”,聚焦

重大致盲性眼病关键科学问题与临床诊治“卡

脖子”问题。

科技创新,人才先行。

“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我们要培养临床和

科研复合型人才。”该院人力资源处负责人介

绍,从选人、用人、育人、留人,医院有一整套

定制计划。

针对临床医生、科研人员、青年群体等不

同人才类型设立专项培训,如卓越青年医师

培养项目、卓越博士后培养项目、明日之星

项目“、1010”计划。在人才接续规划中,

根据不同等级、不同类别实施人才提

升计划,如,战略科学家攻坚工程、

机制体制创新工程、人才筑基培

优工程、人才服务优化工程

等。从2017年设置科研

临床双聘培育计划,

到2019年设置

卓 越 青

年医师培养计划,再到2023年设置卓越博士后培养

计划,培养临床、科研“双栖明星”……根据不同时期

的需求设立培育计划,逐步打造良好的人才培养体

系,提高医院可持续发展能力。

多模式育人,还要多途径留人。在事业发

展、薪酬福利等基础上,该院还用文化精神和温

馨感情去留人,构建人才服务立体模式。

KooleLevinus Hendrik(科勒·莱维纳斯·亨德

里克),国家引才计划入选专家,如今在该院主要从

事新型眼部植入生物材料的开发和眼后段疾病给

药载体构建工作。自2018年入职以来,便被温州

这座滨海小城深深吸引。工作之余,这位荷兰籍

教授常常借助联谊活动,到百丈漈一睹百瀑垂挂

的宏伟壮丽,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趣味新奇,

甚至还被热情的同事家人邀请至家中,品尝温州

家常菜。他也会集合同事学生来家中开组会,为

大家做上一顿专业地道的意式披萨分享美味。

这种双向奔赴的爱,是“留人”的魅力所在。

在眼视光医院,有10来位“老外”全职专家,从荷

兰、日本、韩国等国远道而来,扎根于此,共同传

承“光明”使命。

院史馆墙壁上,两块“中华慈善奖”牌

子特别显目。作为中国慈善领域最高奖

项,这是眼视光医院“小眼睛里有大爱”的

有力见证。

从瓯江畔到天山脚,从海滨之城到戈

壁绿洲,十几个春夏秋冬见证眼视光医院

的专家们千里迢迢赶赴我国中西部地区送

“光明”。

这趟跨越时空的光明行,始于 2009

年。十几年来,眼视光医院持续开展“明眸

工程”“川藏青健康光明工程”等大型公益

项目,行走了200多万公里,足迹遍布17个

省市,为100多万人开展眼部筛查,为4万

多人进行眼科手术。同时,探索长效医疗

帮扶模式,牵头从民间筹集专项资金2000

万元,帮助当地

累计培养藏族眼科专业人员16名,成立眼

视光中心11家,有效解决当地人、财、物等

医疗资源短缺问题,从而建立“输血”变“造

血”可持续发展的公益帮扶“温州模式”。

2018年,该院光明行医疗团队还跨出

国门,将光明带到“一带一路”沿线的中非

和布基纳法索……

“温州市中小学生总体近视率从2018

年的54.50%,下降到2022年的49.88%,位

居全省最低水平。”该院公益医疗处负责人

自豪地报出了这组喜人数据。

这组数据,给千家万户带去了爱眼护

眼的福音。

这得益于我市

自2018年8月率先启动“明眸皓齿”工程的

全方位联动、全场景防控和闭环化管控;这

来自于我市 2019 年获批创建第一批全国

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改革试验区的成

果;这也是我市获批成为2020年全国唯一

的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先行示范区的

有效探索,打造了区域儿童眼健康优质共

享的“金名片”。

怀揣“为每个人带去光明”的梦想,向

着明亮那方,一路追逐。进校园、走社区、

到边疆、赴非洲,他们以自己的星星

之火,点亮一盏盏光明之灯。

医疗、教学、科研、产业、

公益、推广“六位一体”总体布

局,医院集团、中国眼谷“一体

两翼”战略布局。

只为了三个“看”

打造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

眼视光医学体系

国际学术杂志《ICLC》曾经刊登过一幅

中国地图,上面只标注了3个城市:北京、上

海、温州。

温州何以比肩京沪?答案就在眼视光。

这张地图,彰显了温医大眼视光的“朋友

圈”地位。“从1978年成立国内第一家眼科光

学研究室起步,我们在46年时间里4次创业,

绘就出中国眼视光医学‘全景图’,走出了一

条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眼视光学科体

系特色发展之路,也让温州被世界学术界盛

誉为中国眼视光医学的‘中心’。”温医大附属

眼视光医院党委书记张建用短短的话概括了

医院一次次腾飞,“但每一次腾飞,我们又最

终落脚于每位患者的三个‘看’——看得清

楚、看得舒适、看得持久。”

腾飞的背后,是科技创新的硬核支撑。

该院科技处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几年来,医院

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基金

委重大重点项目等共计20项,省部级以上科

技奖励35项。

方寸之间,一副眼镜暗藏高科技。从传统

的“看得清楚”单一矫正功能趋向于护眼、防控

等身兼数职。世界500强企业蔡司光学流行于

市场的“小乐圆镜片”,其技术核心便来自于眼

视光医院研发团队。

当我们还在讨论如何配戴眼镜让双眼

“看得舒适”时,眼视光医院的专家们已经在

琢磨如何攻克遗传基因难题,希望从根源上

打败近视。最新开展的近视遗传和环境的基

础研究,提出了近视形成的“巩膜缺氧”学说,

被国际同行评价为近视研究“里程碑成果”。

当患者因外伤或神经管肿瘤等原因导致

双目视觉受损求医无果时,温医大副校长、该

院吴文灿教授团队已经勇闯手术“禁区”,突

破眶尖部手术世界难题,帮助天南地北的患

者“重见光明”。

在这里,研发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的国产创新眼视光医疗产品,形成我国眼视

光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最多的高端医疗器

械产业群。据统计,近些年科技成果转化总

额已超2亿元。依托强劲的科技创新优势,该

院与龙湾区政府共建世界第一家眼健康科创

园区——中国眼谷,承担“最强大脑”的科技

孵化角色。

传承“光明”使命

“EYE”在公益 向着明亮那方

一双眼

向着明亮那方

数据看成果

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

效考核连续 3 年位列全

国眼科专科医院第 1,连

续 5 年获评专科医院最

高A等级。

全国唯一国家级创新平台“大满贯”医疗

单位。近3 年横向课题、临床实验数量及金

额实现翻倍增长,总金额超亿元。8 项成果

入选科技部第二批国家科技计划重点科技成

果转化推广名单,形成我国眼视光领域拥有

自主知识产权最多的高端医疗器械产业群。

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在浙江

省公立医院党建工作质量评价中连续 2 年

获评“好”最高等级评价。

连续两届作为教育部全国综合防控儿童

青少年近视专家宣讲团团长单位,在温州率

全国之先实行11次“全市域、超百

万、高时效”的中小学生近视普查,

助推温州入选全国唯一的

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

先行示范区。

本版制图/昊霖

护士为患者作健康宣教。

医院大楼

主 办 的《Eye and

Vision》,唯一实现“4 个

1 区”大满贯的国产眼科

SCI期刊。

中国眼谷是全国唯一的

眼视光产业创新综合体,累

计 注 册 科 技 型 企 业 208

家,入住企业研究院35家,

合作投资金融机构 81 家,

与世界 500 强上市、头部

企业合作58家。

中国眼谷

吴文灿教授(中)

成功为患者完成手术。

科研现场 科研实验

科研实验

人才培育

创业创新

第11页

找准新赛道 向高端智造转型升级

解码柳市“镇”能量 ——柳市为何首次入选全国千强镇前十强

一把手开麦

近日,柳市镇东风工业区“老旧工业

园区改造”做法成功入选国家自然资源部

“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第一批创新

典型案例”,并在全国推广。这是温州市

为突破土地资源瓶颈,坚持开源与节流并

举、保护与开发并重,实施全要素资源节

约集约发展战略,助推工业用地改造再开

发的有效举措。

一年来,柳市镇系统打好产业强镇总

体战,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纵

观全局,三大动力源成就 2023 年柳市之

“进”。

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

发展工程”,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

升“一号改革工程”,深入实施“地瓜

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大

力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率全市之

先设立企业服务中心,以“刚柔并济”

助企为原则,不断为企业送上“实打

实”关怀、“心贴心”解难、“面对面”

帮扶。

柳市经济实力雄厚的背后,是与其发

展相得益彰的社会治理之道。走进柳市镇

社会治理中心,调解员傅瑜案头堆满了材

料,正和律师探讨经济纠纷案的调处情

况。傅瑜介绍道,柳市镇在册市场主体

6.7万家,其中工业企业1.6万家,电气行

业从业者超8万人,也由此涌现出买卖合

同、资金周转困难等行业性矛盾纠纷。为

解决该难题,2023年3月,柳市镇成立浙

江首家电气产业知识产权法庭,与行业协

会、法院等联合搭建乐清市电气行业调解

中心,从源头调解行业矛盾,服务广大市

场主体。

本报记者 华晓露

通讯员 包立煌 黄奕涵

2023 年 10 月,《2023 年全国

千强镇发展报告》正式发布。柳

市镇首次跻身全国前十强,稳居

浙江省第一。

报告由中国中小城市发展

指数研究课题组和国信中小城

市指数研究院发布,从经济发

展、创新活力、发展潜力、生态宜

居、生活富裕 5 个维度对建制镇

构建指标体系,进行综合测算。

2023 年全国千强镇评选侧重于

综合实力评价,入选类别既包括

工业强镇,也包括一些特色农业

强镇和受都市圈辐射带动起来

的科技强镇等。

镇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

础单元,是连接城市与乡村的纽

带,也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

要节点。柳市为何能成功入选

全国千强镇前十强?

三大动力源 成就柳市之“进”

赢在新起点 “五城一体”再出发

在新年首月拼起步、拼开局的重要节

点,柳市镇将以入选全国“十强”为新起点,

全力在“强城行动”中展现“强镇担当”,全

面推动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

加快建设“五城一体”新柳市,全力塑造电气

产业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深化创新改革开放,打造科创智造之

城。全面提升镇域内华为、信通院、西门子

等 12 大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质效和引领

示范作用,集中优势兵力攻克“卡脖子”难

题,力争全年 R&D 经费支出占比达 3.2%

以上;深入实施大孵化集群建设三年行动

计划,全力打造智能电气、物联传感、数字

经济等“3+N”产业孵化集群等。

加快重塑产业格局,打造产业兴旺之

城。承接融入“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

育工程,做大做强长岐片“千亩百亿”智能

制造产业集群,打造“5G智能工业生态园”

“碳中和低能耗园区”等现代化智慧园区,

打好老旧工业区块改造提升、低效工业用

地整治组合拳等。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打造现代宜居之

城。坚持“产城人”深度融合,提速后街、上

园、翔金垟、麻园等旧村改造和城市有机更

新,全面推动城市空间重塑、功能重构、能级

跃升,加快推进一批城市品质提升工程建

设,争创省级现代化美丽城镇等。

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打造品质文化之

城。加快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发挥最

大效能,加强黄杨木雕、细纹刻纸等非物质

文化遗产传承和创新,加大乐清碉楼、陈一

球故居门楼等文物保护利用力度,做好“文

化+旅游”文章,打响“瓯潮里”黄华文化旅

游街区乡村品牌。

健全基层治理现代化体系,打造和谐

善治之城。加强对重大风险的预见性、主

动性,夯实“141”基层治理体系,深化城市

智慧大脑建设,构建多跨协同的应急联动

信息共享和处置机制,全面提升应急处突、

防灾抗灾减灾能力。

谋定而动、乘势而上。柳市镇党委负

责人表示,2024年柳市镇将以“强城”集聚

引流,以“强城”牵引发展,以“强城”虹吸聚

能,赢得崭新的未来!

深化创新改革开放

打造科创智造之城

T10

2024年1月30日 星期二

编辑/郑葵葵 美编/瓯龙 组版/林立

共筑强城 共赴未来

全力在“强城行动”中展现“强镇担当”

新闻+ 数读

2023年

发展成果

● 首次入围《2023 年全

国千强镇发展报告》前

10,稳居全省第一

●“老旧工业园区改造”

做法成功入选国家自然资

源部“自然资源节约集约

示范县市第一批创新典型案例”

● 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3个

黄奕涵/整理 瓯龙/制图

乐清市委常委、柳市镇党委书记 王烨

2023 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的开局之年,在波澜壮阔的现代化发展进

程中,柳市全体干部团结一心、砥砺奋进,

镇域发展迈出新的跨越。

我们发扬敢为人先的闯劲,勇敢“开

路”,开创了多项历史“首次”。首次入围

全国千强镇排名“前十强”,成为温州首个

工业产值“千亿镇”,首次承办“国字号”创

新创业大赛,成立柳市首届新乡贤联谊会

等等,这些历史性突破不仅提振了信心,

更凝聚了动力。

我 们 发 扬 迎 难 而 上 的 拼 劲 ,创 新

“思路”,攻克了多项发展“难题”。东

风、苏吕等年代最久、规划杂乱的老旧

工业园区成功启动改造,“六统一、六突

破 ”做法入选国家自然资源部典型案

例;16 年未能推进的“温州第一村”上园

社区有机更新正式启动,顺利进入实质

性阶段,这些变革性创举不仅顺应了民

心,更激发了潜力。

我们发扬善作善成的韧劲,埋头“赶

路”,办好了多项兴业“大事”。启动总投

资超百亿元的滨江新区综合开发项目,推

动“千亩百亿”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加速

成型,浙鼎航天、新驰、求精等13个亿元产

业项目接续落地,这些标志性项目不仅振

奋了人心,更增添了活力。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新的使命催人

奋进,新的蓝图令人憧憬。柳市这座“小

城”与温州这座“大城”始终同呼吸、共成

长。当前,温州已站在由“大城”向“强城”

新的历史起点,面对新征程,我们更加踌

躇满志、豪情满怀。2024 年,我们将全面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

神,全面推动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融

合发展,加快建设“五城一体”新柳市,全

力在“强城行动”中展现“强镇担当”。

我们要在“强聚合”中提速融温,发挥

市域铁路S2线、瓯江北口大桥等联温通道

作用,加快推进滨江新区总部大楼、双创

产业园、城市阳台等重点项目,全力共筑

现代化瓯江新城。

我们要在“强经济”中引领升级,用好

12大高能级科创平台,加快推进浙鼎航天

等23个“十项百亿”重大项目,攻坚盯引高

盛电气等十亿级重大项目,全力打造世界

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我们要在“强循环”中双向开放,提速

柳市北互通、滨海大道二期、温乐快速路

柳市段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以乡贤联谊

会吸引更多柳市乡贤回归,全力做强“中

国电器之都”国际竞争力。

我们要在“强功能”中聚智引才,新建

大孵化集群 3 万平方米,新招引孵化创新

型项目20个以上,深化人才安居、乐业、暖

心、集聚四大工程,全力建设人才向往、人

才荟萃的“好地方”。

我们要在“强品质”中重塑蝶变,深化

“行走柳市·百村竞美”等行动,提速后街、

上园等城市有机更新,加快推进林宅湿地

公园等一批工程建设,全力打造现代宜居

的共同富裕镇域标杆。

我们要在“强文化”中铸魂惠民,建成

开放南怀瑾乡塾馆、柳市电器产业馆等

“十大”文化休闲场馆,打响“瓯潮里”黄华

文化旅游街区乡村品牌,全力建设魅力柳

市、文化柳市。

东风浩荡满眼春,万里征程催人急。

强城崛起必有强镇先行,强城铸就必要强

镇支撑。柳市上下定将以击鼓催征的姿

态、乘风破浪的斗志、滚石上山的干劲,共

筑强城,共赴未来,在温州建设现代化拥

江滨海花园城市进程中彰显柳市更大作

为、更大贡献!

2024年

行动路径 以柳树下形成集市而得名的柳市镇是

一座历史悠久的城镇。早在西汉时,这里

就已形成村落,集镇则形成于北宋时期。

作为共同富裕标杆镇、业强宜居小城

市、工业产值突破千亿大关的“中国电器

之都”,柳市人敢为人先、敢闯敢试。他们

走出柳市,走向世界,将柳市精神传遍大

江南北。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柳市镇在风云变

幻的大局大势中,以产业赛道之“精准”,

持续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蹚出了一

条生态宜居、经济提速、民生幸福的奋进

之路。“中国电器之都”“中国百强名镇”

“全国文明村镇”等多张国字号金名片越

擦越亮。

作为民营企业的发源地,柳市镇是温

州模式的主要发祥地,为全国最大的低压

电器生产销售基地,工业企业达1.6万家,

其中规上工业企业 709 家、亿元企业 104

家、高新技术企业392家、上市企业6家、

中国500强企业3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8

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3 家,省级企业

技术中心5家……很难想象,这是一个浙

江乡镇的企业数据。

近年来,柳市镇紧抓发展机遇,坚持

科技创新首位战略,以改革试点为导向,

一边攻坚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引导传统

电气行业向新能源、智能化、成套化等新

赛道转型,切实拉长工业长板;一边紧盯

数字经济、智慧物联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推进产业基础高级

化、产业链现代化,谱写出高质量发展的

崭新篇章。

2023 年,实现全年工业总产值突破

“千亿”大关、达1024 亿元,是温州唯一乡

镇;规上工业产值达603.7亿元,对乐清全

市的经济贡献度近30%;规上工业增加值

等7项重点经济指标增速超10%,税收收

入增量居温州各乡镇第一。

● 力争全年 R&D 经费支出占比达 3.2%以

上,全力打造智能电气、物联传感、数字经济等

“3+N”产业孵化集群

● 大力推进“大综合一体化”“数据得地”“亩均

论英雄”等改革举措

● 深度融入温州大都市

区主中心一体化战略布

局,全力构建融温、拥江、

面海发展大格局

● 持续擦亮柳风集市、柳川杯歌手大赛、

柳川杯书法大赛等十大“柳”字文化活动

● 建成南怀瑾乡塾馆、柳市电器产业馆等

“十大”文化休闲场馆

● 打响“瓯潮里”黄华文化旅游街区乡村

品牌

● 做大做强长岐片“千亩百亿”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 力争全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超13%

● 持续推动“千企转型”

● 打好老旧工业区块改造提升、低效工业用地

整治组合拳

加快重塑产业格局

打造产业兴旺之城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打造现代宜居之城

坚定文化自信自强

打造品质文化之城

正泰物联

网传感园。

柳市镇企

业服务中心。

灯火璀璨的柳市夜景。

“大综

合一体化”

综合行政执

法中心。

本版图片

由柳市镇人民

政府提供

滨江新区

效果图。

● 社会救助、养老服

务等 2 项工作列入

省民政厅“五十百千”

工程创新试点

● 创成省级现代商贸特色镇

● 创成省级和美乡村示范乡镇

● 创成省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乡镇

● 创成首批温州市老年友好样板乡镇

● 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1家、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

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3家、

省级创新型企业56家、

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2家

● 工业总产值突

破“千亿”大关、达

1024亿元,是温

州唯一乡镇

● 深化低收入家庭综合帮扶集成改革

● 高标构建全龄友好城市服务体系

● 争创省级现代化美丽城镇

● 旧村改造和有机更新“双轮驱动”

● 推动传统专业市场、低小散物流园区

改造提升

第12页

新闻+ 数读

2023年

发展成果

2023 年永兴街道有规上工业企业 258

家,限上贸易业33家,规上服务业5家,规下工

业样本企业25家。

限上商贸:1-12月限上批零住餐累

计销售额 91.94 亿元,增速 12.83%。

其中限上批发业销售额86.49亿,累计

增 速 13.02% ;限 上 零 售 业 销 售 额

5.28 亿,累计增速 12.71%。限上消

费品零售额3.15亿元,增速6.30%。

工业:1- 12 月规上工业总产值

385.12 亿 元 ;出 口 销 售 产 值 总 量

63.26亿元,累计增速9.08%;高新技

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达 83.3%。规下工

业营收增速9.0%。

规上服务业:1-11月规上其他营利

性服务业营业收入 2800 万元,增速

4.76%。

有效投资:1-12月固定资产投资完

成22.4亿元,完成率达140%,其中制

造业投资完成7.41亿元。

科技:1-12月研发费用总量16.64

亿元,累计增速 10.98%,占营业收入

4.39%,有研发活动企业占比达86%;

高新技术企业新增 22 家,省科技型中

小企业新增68家。

一把手开麦

T11

2024年1月30日 星期二

编辑/徐诺 美编/昊霖 组版/林立

聚焦六大领域奋力走在前

龙湾区永兴街道党工委书记 林丐孟

2024年新春伊始,永兴街道就全力聚

焦党建引领、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惠民服

务、基层治理、从严治党六大领域,奋力推

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加强党建引领,厚植红色底蕴。全面

实施党建统领“五大攻坚战”,争创市级五

星级基层党校,全力推进党员全员轮训工

作。整治优化网格党组织力量,不断完善

市域善治体系,做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

出村”。实施年轻干部“墩苗培育”和村社

干部“雏雁成长”计划,推进榕树下等村市

级“百千万”示范村居创建,争创市级两新

党建示范点、最美党群服务中心,全面打

响“红色永兴”党建品牌。

聚力提质增效,增强发展动能。助

推三个“一号工程”,加快推进伟明盛青

一期、瑞浦兰钧三期等重点项目建设,全

力打造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厚植人

才优势,实施人才招引“三大行动”,不断

塑造发展新动能。加速构建“一体两翼

三板块”城市发展格局,推进空港片区空

间优化、老城片区有机更新、农业产业整

合提升。

推进乡村振兴,激发内生动力。坚持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培育好省级现

代农业园区平台载体,谋划打造龙湾区域

性农事服务中心,引导龙头企业和要素集

聚。大力推进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升级

打造市级都市农业公园,加强规模化种植

基地和农业特色景观建设,力争村集体经

济总收入突破1.7亿元,带动农业产业提质

增效。

夯实民生根基,增加惠民福祉。加快

推动龙湾机场、高铁东站等重大项目落

地,建成交付沙城西单元 A-38 地块安置

房工程,谋精谋细“一老一小”服务场景、

“口袋公园”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高质

量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公共文化基

础设施建设。充分挖掘革命老区红色资

源,打造属于永兴的“文化金名片”,提升

群众文化生活幸福感。

强化基层治理,共绘平安画卷。以

安全生产攻坚行动为大框架,深化“一

园区、一网格、一机构”网格治理模式,

统筹推进工业企业、危化品、食品安全

等重点领域安全治理工作,坚决遏制重

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提升基层治理效

能,建强用好永兴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

暨“商协共治”调解中心,及时解决群众

合理诉求。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落实主体责任。

高质量推进主题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

坚定信仰信念、铸牢对党忠诚。持续营造

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和良好发展环境,坚持

党工委主体责任、纪工委监督责任、党工

委书记第一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四

责协同,纵深推进清廉永兴建设。

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新的一

年,街道要在新征程中团结一切可以团结

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

不断推动永兴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确保

在新的一年“夺首胜、开门红”。

本报记者 陈佩蕾 通讯员 张群林

永兴,俗称“下垟街”,以明代抗倭“永兴堡”得名。

数百年来,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红色基因早已融入永兴人

民的血液中。硝烟散去,精神永续,永兴人民在这片红色的热

土上续写时代发展的新篇章——

以“红”为魂,一个“都市田园·和美永兴”党建引领乡

村连片提升示范区拔地而起,谋划出“党建+生态+文化+

旅游+产业”的共富新路径;加“蓝”前行,伟明盛青一

期、瑞浦兰钧三期等重点项目接连落地,着力构建起

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依“绿”而兴,“朝游农田、

夜入星宿”农旅品牌步步打响,把青山变成了金

山、资源变成了资产……

立大志、迈大步,闯新路、开新局。以“党建

红”“工业蓝”“田园绿”三色为笔,新的一年,永

兴街道全面打造党建引领“工业+农业”的双轮

驱动,全力推动融合高质量发展,一幅“三色

永兴”美丽图景正加速绘就。

当村与村之间

打破村域、地域界

限,进行“组织共

建、资源共享、产业

共强、发展共进”

时,会迸发出怎样

的强大发展合力?

五村抱团发展、建

成最强“领头羊”是

永兴街道给出的答

案。

谋定而动。围

绕加强基层党建、

推进产业发展、补

齐 设 施 短 板 等 方

面,永兴街道探索

“党建引领、多村联

创、共同富裕”乡村

振兴新路径。具体

来说,永兴街道通

过党组织统筹链接

各方资源,布局实施“人居环境连片提

升、产业惠民连片共富、乡村文旅连片共

建”,打造农业农村组团发展共同富裕新

模式,促使五村联创区域党建共同体成

为该街道全的一大党建引领标杆。

标杆之下,永兴街道还持续探索如

何在多方发力、同向而行的红色凝聚中

讲好“永兴故事”,探索“党建+直播”的

模式、做强“土特产”文章是该街道的又

一大亮点。依托“共富工坊”,永兴街道

按照“打造点、串成线、连成片”的思路,

推广永兴“瓯越香米”、五溪西瓜、广进祥

高粱肉、花菜、九层糕等非遗文化和农副

产品。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度五村村

集体经济突破6000万元,村均破1200万

元。

以党建链“牵引”经济链,永兴街道正

逐步实现高质量发展。去年,街道率全市

之先成立企业社区联合党委、街道企业服

务中心,着力构建企业“有事无事来中心、

赋能发展找中心、解决问题在中心”的基

层企业服务新模式。此外,在全力打响两

新党建品牌、推进两新党建迭代创优、开

展两新组织“扩面提质”行动等举措下,街

道还创成圣邦省级企业文化中心,企业社

区党群服务中心获评省级示范区域性两

新组织党群服务中心,企业社区入选年度

百佳园区党建品牌案例。

寒冬腊月,伟明盛青一期、瑞浦兰钧三期

等重点项目的施工现场,机械轰鸣,焊花四溅,

一派火热景象,成为永兴街道经济活力涌动的

生动注脚。

坚持工业农业协同发展、引导企业改革

“零土地”技改、加速传统行业向高新科技领域

转型升级……拥有全省密度最大的小微园集

聚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占据龙湾区的半壁江山

的永兴街道,是名副其实的龙湾区工业强镇。

从过去向未来,布局新领域、培育新动能,成为

永兴的新风景。

NINI2025 商街入围市乡镇特色产业项

目;南园小微园获省级专项激励资金,创成

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完

成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22.4 亿元,完成率达

140%,其中制造业投资完成 8.2 亿元……

抓好产业转型升级、“换道超车”推进动

力变革成为街道上下的全体共识,越来越多

的地方闻令而动展现全新活力。统计数据显

示,2023年,永兴街道全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

值 385.12 亿元;出口销售产值总量 63.26 亿

元,增速 9.08%;规下工业营收增速 11.3%;限

上 批 零 住 餐 累 计 销 售 额 91.94 亿 元 ,增 速

12.83%。街道工业小升规30家,净升规23家,

高新技术企业新增 22 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

新增68家。

蓄势待发,乘势而上。2024年,永兴街道还

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培育小升规企业25家、

限上企业4家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450亿元。

承压而上,迎难而进。新的一年,永兴街

道有备而来:以产业改革创新,构建现代产

业集群,高标准建设运营小微企业园,纵深

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切实解决企业发

展难题,引导企业改革“零土地”技改。加速

阀门等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向高新科技、特

种设备等领域拓展,提高产品竞争力,推动

传统产业持续焕发新活力……

永兴因农而兴,也

正迎来以农焕新的新机

遇。

“农业一直以来是

我们的优势项目,我们

持续推进农业现代化,

谋划推进村集体土地统

一流转,升级打造都市

农业公园,同时要建好

高标准农田、粮功区,

不断提高粮食生产综合

能力。”永兴街道相关

负责人表示,一年来,

永兴街道凝心聚力,践

行乡村振兴,农业发展

势头日益强劲。

通过引入艾米集

团,推行“政府主导、

企业主力、市场运作”

的复合投资运营模式,

是永兴街道推进农旅融

合发展中的关键一环。

在复合投资运营模

式下,“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

联农带农创新模式,又为永兴街道带来

了星空民宿、教育研学基地、共富工

坊、现代农业创意博览园等共富产业集

群,通过组织开犁节、西瓜节等农事活

动,还培育了“朝游农田、夜入星宿”

农旅品牌。

为不断拓展农业产业发展空间,永

兴街道还着力实施“农业双强”行动,

推进530亩高标准农田、农机房等现代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引入数字管田

系统,建成数字农业中心、育秧温室、

农技培训中心、庄稼医院等现代农业社

会化服务设施,结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

展硕果。据统计,永兴街道在 2023 年

实现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6966万元,同

比增长35%。

红色的力量、蓝色的交响、绿色

的希望,在永兴街道泼墨留痕,化作

一幅三色融合发展美丽画卷。在这幅

画卷中,以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温州

湾、龙湾新篇章为引,永兴街道将通

过坚持以“党建统领”为核心,狠抓

“产业转型升级”关键,紧扣“城市能

级提升”主线,不断勾勒城市发展的

新景色,为温州打造辐射浙南闽北赣

东的现代化拥江滨海花园城市的强城

行动赋能添彩。

关键词:工业蓝 产业升级跃上新台阶

党建引领走出共富路径

关键

红 农旅融合探索乡村发展模式 关键词

:田园绿

本版制图/昊霖

永兴美丽田园。张崇禹 摄

NINI2025商街。 永兴街道供图

永兴街道万亩良田。张崇禹 摄 革命老根据地镇。张崇禹 摄

龙湾革命教育馆。永兴街道供图

党建 红 工业 蓝 田园 绿

三色 融合绘就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第13页

如何用绿色发展,绘就共同富裕之路的底色?

邮储银行温州市分行聚焦乡村振兴,赋能绿色

发展,加大信贷投放,全力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探索共同富裕“蝶变”的新路径。

自 2022 年底,邮储银行温州市分行成功落地

系统内全国首笔新型绿色停车产业项目贷款以

来,该行持续加大推广力度,落地绿色停车设施基

础设施项目,包括温州中心城区绿色停车产业项

目(二期、五期)、龙港市绿色停车基础设施配套项

目、瓯海区绿色停车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期)、瑞

安市四大镇区绿色智慧停车基础设施经营项目、

平阳县城东新区智慧停车改造工程项目、乐清市

静态交通设施智能化改造运营管理项目等,项目

自该分行落地后,在邮储银行系统内全省、乃至全

国全面复制推广,有力支持了当地基础设施绿色

升级,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助力绿色发展。

截至 2023 年 12 月末,绿色贷款结余 47.93亿元,较

年初增25.71亿元,增速115.68%。

民生连着民心,安民才能富民。邮储银行温州

市分行聚焦民心工程,积极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力度,

助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该行积极落实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

示范区,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 26 县跨越

式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将支持山区海岛县发

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现永嘉、泰顺污水处理

等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签约并投放,用于支持农村

区域污水治理能力提升;成功签约平阳县文旅共

同富裕项目、洞头 EOD 项目等全域旅游项目,支

持以文旅产业推动富民工程。除以上项目外,该

行对全市交通、能源、保障安居等项目加大金融供

给。2023 年,该行公贷新发放贷款 67.67 亿元,净

增 35.43 亿元。

文明和谐美丽家园,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

裕示范区的战略定位之一。支持“美丽乡村”建设,

加快美丽经济发展,同样有着邮储银行温

州市分行倾情助力的身影。

山区县“高山移民”是改善农

民 生 产 生 活 条 件 的 重 要 措

施。邮储银行温州市分行

充分发挥金融支农“主力

军”作用,通过走访政

府部门、村两委,探

索 加 大 对 县 域

和 农 村 地 区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中

长 期 信

贷 支 持 力

度 ,推 出 邮

储 银 行 美 丽 乡

村 农 房 建 设 小 额

贷款,解决安置户的

贷款难题,加速助推山

区 县 农 房 改 造 建设进程,

提 升 农 民 居 住 品 质 。 截 至

2023 年末,该行已准入 51 多个

美丽乡村农房项目,累计放款 13.9

亿元。

深耕

﹃绿色

﹄ 支持基础设施建设

T12

邮储银行温州市分行

以特色服务绘就富美乡村新景

本报记者 杨帆 通讯员 饶文静

金融的轻舟,载着富民之梦,航行在希望的田野上……

近年来,作为网点广泛覆盖城乡、网络深度下沉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邮储银行温州市分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经济工

作会议精神、市委市政府和地方监管部门工作要求,积极参与地方政府美丽乡村建设。在金融与乡村的交汇点上,倾力打造特色品牌,让金

融服务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该行通过深入挖掘乡村潜力,创新多样化“三农”金融产品、全面打造特色农业贷,运用金融科技,采用

“信用村”建设模式等方式,不断拓展服务的广度、深度和速度,让每一滴金融活水,化作丰收的甘霖,滋养着温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为温州

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金融动能。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该行各项贷款余额747.85亿元,年净增105.73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371.17亿元,年净增57.57亿元,增速

18.36%;绿色贷款余额47.93亿元,年净增25.71亿元,增速115.68%,生动践行着“三农”的主力军和排头兵的责任。

“承包协议都和村里签好了,我的合伙人觉得

投资农业回报周期太长,临时决定退出,导致我资

金出现了紧张。邮储银行的贷款太方便了,只要在

手机上点一点,20万元的资金就到位了,太感谢邮

储银行了”。蓝女士是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当地的

种粮大户,因扩大生产面积,急需资金支持。

为解决农户生产资金需求,邮储银行温州市分

行通过实施“整村授信、普遍授信”工程,对村民进

行建档评级,对村集体进行整村授信,如给泰顺县

泗溪镇白粉墙村授信 2000 万元,给瑞安市芳庄行

已村授信3000万元。通过对农户的生产经营情况

的提前摸排和村两委的推荐,设立“极速贷农户白

名单”,在农户申请之前就匹配了专项信贷额度,白

名单内的农户从自助申请贷款到审批入账最快只

需5分钟。

以数字化为特征的变革对邮储银行温州市

分行来说,既是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也

是打通服务乡村“最后一公里”的需要。

近年来,邮储银行温州市分行依

托邮政资源禀赋,持续整合资源,聚合

服务,充分发挥“金融+寄递+电商”的协

同优势,加强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和电商服

务点等资源融合,把普惠基因深度融进希望的

田野,为农民提供线下线上融合的综合服务。

基于农村生产生活场景,该行将金融服务嵌入

中邮惠农平台、邮乐站点等,为农户提供日常所

需的小额信贷服务,助力提升惠农服务覆盖面

和满意度。

远不止此。邮储银行温州市分行持

续在科技领域探索创新。该行以移

动展业为载体,利用人脸识别、大

数据分析、移动定位等技术,实

现小额贷款申请、审批、放

款、贷后及档案管理的全

流程数字化。客户经理

带着移动展业设备,

将金融服务送至田

间地头,将“窗口服务”

转变为“门口服务”,提升

业务办理效率,提高金融服

务能力。此外,大力推动产品

线上化转型,打造了“小微易

贷”“极速贷”等线上“拳头”产

品,并通过二维码营销,提升客

户申贷体验。同时,推广数字

人民币工程,以手机银行数字

人民币钱包为依托,打造客户服

务生态圈,努力扩大数字人民币应

用场景,有效提升支付结算量,实现数

字人民币普惠于民的重要意义。

探索创新不仅在上述领域,在智能化风

控方面,邮储银行温州市分行破旧立新,持续优

化贷后检查预警模型,协助贷后管理人员“靶向”

作业,启动小额贷款业务差异化催收,根据内评结

果自动分类。科技赋能营销管理,探索构建主动

授信体系,通过营销地图下发白名单客户,实现精

准营销和对营销进程的全流程跟踪管控。聚力

﹃科技

﹄ 构建金融服务新渠道

邮储银行温州瑞安

市支行客户经理走访瑞安

市上望街道八十亩村农

户,了解农户资金需求。

邮 储 银 行 洞 头

区支行客户经理走

访家禽养殖户,了解

养殖户资金需求。

邮储银行瑞安市支

行走访陶山甘蔗基地,了

解农户资金需求。

邮储银行

平阳县支行金融

支持农房改造项

目,为农户办理

美丽乡村农房建

设小额贷款。

乡村产业振兴是一篇气势恢宏的大文

章。如何落笔?如何着墨?答案就在于因

势利导,根据不同县域经济发展特点,大胆

创新普惠产品,为乡村振兴贡献邮储力量。

“多亏了邮储银行的资金支持,现在我

们的甘蔗进行了规模化种植,今年的收成

一定很可观!”看着长势喜人的甘蔗,瑞安

市繁丰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喜笑颜开。

前期,了解到该合作社因成本投入及设备

更新等有资金需求后,邮储银行迅速开展

贷前工作,短时间内为其放款 60 万元,有

效解决了农户资金难题,增强了农户种植

信心。

近年来,邮储银行温州市分行打造特

色农业贷品牌。根据“一县一业、一行一

品”的特色经营,对县域支行进行特色定

位,重点挖掘当地政府重点扶持、产业已形

成品牌、有行业组织的涉农行业,打造苍南

“虾皮贷”、乐清“石斛贷”、文成“杨梅贷”、

泰顺“茶叶贷”等特色农业贷品牌,加大信

贷支持,助推农户走上致富之路。

振兴产业亦是服务“三农”绕不开的

关键词。邮储银行温州市分行针对各乡

镇现有成熟产业集群,对生产经营稳定、

还款来源充足、信用记录良好的优质产业

链客群,发放信用贷款,最高贷款金额

300 万元,最长贷款期限 5 年。根据针织

花边行业特色和需求,提供融资服务,现

有花边行业客户40余户,贷款资金超1亿

元。同时为乐清低压电器行业、永嘉泵阀

行业、瑞安汽摩配行业、苍南捕捞行业等

提供相关产业金融服务。截至 2023 年

末,产业贷结余5.54亿元,年增4.20亿元,

增幅达310%。

此外,该行聚焦科创金融扶持。建立

覆盖全市的普惠业务代表机制,开展“专精

特新”企业白名单走访,围绕数字化示范小

微园区、星级园区名单,为小微企业入园提

供一揽子金融服务;加快小企业涉农贷款

和绿色信贷投放,培养扶持科技型、制造型

小微企业;围绕做强“一县一业”,重点推出

科技小企业信用贷款和小微易贷银税互动

产品。加大减费让利服务力度,通过推广

无还本续贷业务,优化产品线上支用功能,

扩大“随借随还”贷款范围,进一步降低县

域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乡村振兴”的

一部分,也是邮储银行温州市分行发力的

领域。该行立足农村经济发展,把支持新

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

重要抓手,加大信贷支持,全力做好新型农

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洞头作为海岛区

县,渔业是其重要的特色产业。该行辖内

洞头支行围绕服务渔民的市场定位,将缓

解渔民融资难作为中心工作,对区域内的

渔老大有针对性地介绍极速贷线上信用户

贷款、渔船抵押贷款、省农担等特色产品,

对申请的贷款客户做到快受理、快调查、快

审批、快发放、及时满足渔农民的资金需

求。

矢志

﹃创新

激发乡村蝶变活力

邮储银

行平阳县支

行走访平阳

县针织花边

商会,了解

其 金 融 需

求。

缩小城乡差距,普惠金融仍是关键。通过加强建设

乡村基础服务,让服务均等化,满足山区人民对美好生活

的向往,是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

作为“三农”金融的主力军,邮储银行温州市分行不断

优化农村网点设置与布局,编织普惠金融服务的下沉网

络,保障县及县以下金融服务供给。截至2023年末,邮储

银行在温州拥有“自营+邮政代理”营业网点153个(含金

融空白服务点5家)。其中,县及县以下网点有114个,占

全市网点的74.51%;乡村地区ATM自助机具151个,银行

卡助农服务点302个。依托这些前线服务点,邮储银行温

州市分行投身“大农村”,服务广大村民,有了更大作为。

用“特别的爱”守护特殊人群。邮储银行温州市分行

在山区26县所有网点设立邮爱驿站,为包括环卫工人、

快递小哥、外卖小哥等劳动人群在内的社会公众提供便

民惠民、人文关怀、公众宣教三大关爱服务,让网点服务

更有温度更有爱。

乡村消费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农民生活。而金融

数字化,助推着乡村消费转型升级。该行加快推进县域移

动支付受理环境建设。加强网点“微商圈”建设和运营,深

化与支付机构、优质行业服务商合作,打造县域特色支付

场景,满足县乡地区商户经营数字化转型需求,为村民提

供更优质便捷的消费体验,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

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截至2023年末,该行农村区

域结存个人网银客户123.82万户,农村区域结存手机银行

客户150.79万户。

唯有笃定信念接续干,方能共谋远。助力乡村振兴,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项全局性的长期艰巨任务。邮储银行

温州市分行将始终坚持服务三农、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的

定位,继续发挥其在金融服务领域的专业优势,与地方政

府、农业合作社等各方紧密合作,共同探索更多支持乡村

振兴的创新举措,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美丽温州

贡献更多力量。

守护

﹃初心

﹄ 让富裕之念厚植于心

本版制图/丛丛

邮储银行乐清市支行客户经

理上门为铁皮石斛种植农户办理

极速贷,解决农户资金难题。

2024年1月30日 星期二

主编/杨帆 美编/丛丛 组版/林立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互动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