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
开篇 ................................................................... 1
湖州市委书记王纲与青年人才“面对面”交流 ............................... 3
湖州市委书记王纲一行莅临我院调研 ....................................... 5
浙江大学副校长王立忠来湖洽谈产研融合工作 ............................... 6
科研进展 ............................................................... 7
浙里“黑科技”献上抗疫“神助攻” ....................................... 8
我院碳中和 CCUS-研发中心关键技术取得新进展............................. 10
我院智能无人系统重点实验室被认定为湖州市级重点实验室 .................. 11
我院荣获“人才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 11
我院荣获中国自动化学会科普教育基地授牌 ................................ 11
我院中榜的省发改委“数字社会”项目顺利结题 ............................ 12
成果推介 .............................................................. 12
本期人物 .............................................................. 16
重要活动 .............................................................. 19
我院携手西交利物浦大学拉开人才联培合作序幕 ............................ 19
我院 2021 年度总结大会举行 ............................................. 21
湖州市数字化改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 .................................. 23
我院启动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西塞山博士后』招聘计划 .................... 24
我院开展安全检查和走访慰问活动 ........................................ 24
我院组织召开可持续发展讨论会 .......................................... 24
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党支部专题传达学习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 ................ 25
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团支部成立 .......................................... 25
我院与华东师范大学湖州实验中学签署合作协议 ............................ 25
我院举办与西交利物浦大学研究型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线上宣讲会 ............ 26
我院举办《IET 智能系统与机器人》期刊线上学术前沿研讨会................. 26
专题报道 .............................................................. 28
“来湖”,是 Life 也是 Love,是用年轻和热情来创造更多美好的未来......... 28
考研学子看“浙”里:深造创业两不误,产研协同育新才 .................... 31
对外交流 .............................................................. 34
数据一览 .............................................................. 35
— 1 —
【开篇】研究院年度工作回顾与展望
高质量建设科研平台 多领域深化产业服务
2021 年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建院以来,秉承“求是创新”的校训,以“智能+”为硬核抓手
和突破口,重点围绕智能机器人系统、工业智能与控制、智能仪器与检测、智能制造与装备、
数字技术与应用等领域开展创新研发,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育新兴科技企业,推动校地协
同发展,促进国际人才交流,努力建设一流研究院,助力区域数字经济发展和高端产业集聚。
一、2021 年工作成效
(一)高质量建设科研平台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围绕重点产业布局,加快智库建设,探索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
研究。高质量建设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塞山基地、打造浙大湖州研究院高新技术
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基地,成功获批中国自动化学会科普基地、浙江省软科学研究基地、智
能无人系统市级重点实验室,由 PI(项目带头人)牵头建立了集群机器人自主导航、智能激
光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中心(项目团队)23 个;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目标,引导科技
创新资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助力。2021 年,研究院申请各类知识产权 64 项,其中
发明专利 27 项、实用新型专利 14 项、软件著作权 19 项、集成电路 5 项,承担国家级、省
部级、市级科研项目十余项。部分成果获得“无人争锋”季军、装发部项目认定、第四届跨越
险阻挑战赛水上赛项目 G4 组亚军等荣誉奖项。
(二)全方位推进人才引育
围绕一个“引”字,出台“浙大南太湖学者”引才政策,开创“大学+地方”联名引才品牌模
式,“南太湖学者”计划被列入湖州市支持创新创业创强“湖十条”;设立院士工作站、浙江省
博士后工作站,吸引更多海内外优秀人才扎根湖州,引进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沈荣骏院士、张
育林将军、张晓平院士(加拿大院士),行云工程(卫星)总师项军华博士,世界顶尖燃气
轮机公司 Capstone 首席工程师阮波博士等顶尖人才,入选“浙大南太湖学者”6 名、“省级高
层次人才”2 名。围绕一个“育”字,建设研究生教育培养基地,非全过程培养博士研究生 36
名,硕士研究生 49 名,安排浙江大学学生到湖州实习实践 114 名;启动与西交利物浦大学
的合作,联合培养“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硬核人才。截至目前,
研究院常驻人员 297 人,其中,全职博士 18 人(其中全职博士后 5 人),柔性全岗博士后
6 人。
— 2 —
(三)多领域深化产业服务
聚焦企业技术服务需求,深入推动产学研合作,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与久立集团、永
兴材料、德宏汽车、宏威新能源、天能集团共建研发中心,与农业农村局共建“数字乡村联
合实验室”,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湖州中心医院共建“数字健康联合实验室”;聚焦企业用
工难困境,强化人才对接服务,进一步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通过全职引进优秀人才、柔
性引进浙江大学教师、柔性引进行业知名专家等方式,为永兴材料、省军工集团、巨人集团、
新凤鸣集团等龙头企业解决技术瓶颈;聚焦政务服务改革,通过承担数字社会软科学项目、
参与筹建国家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中心、设立湖州市数字化改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方式,为
政府与行业提供决策咨询服务。2021 年孵化培育 18 个项目在当地注册公司,其中入选“南
太湖精英计划”项目 5 个,共签订人工智能、教育机器人、智慧医疗、数字乡村等领域横向
科研项目 40 项,涉及横向收入、培训收入、技术服务收入等合同金额累计达 2800 余万元。
二、2022 年工作计划
2022 年,研究院将全面聚焦攻坚“1573”工程(建立 1 个“政产学研金”多跨融合和可持
续发展体系,实施浙大百名教授专家服务湖州等 5 方面行动计划,落实“浙大南太湖学者”高
层次人才招引等 7 方面重点工作,强化党建引领科技创新等 3 方面保障措施),在科研平
台建设、人才引育、产业服务等方面,力争实现重大突破。
一是人才引育方面,为响应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关于校企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指示精
神,主动谋划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在湖州落地设立分院。高质量建设院士工作站、浙江省博
士后工作站,扎实推进“浙大南太湖学者”等高层次人才招引工作,深入推动研究生联合培养
与模式创新发展,吸引更多海内外优秀人才扎根湖州、服务湖州。
二是平台建设方面,协助湖州申报并获批省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全面推进省级新型研
发机构建设,面向国家与行业需求,高质量建设院属研究中心,推动研究中心数量稳中有进、
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进而夯实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塞山基地等科研平台的基
础,在湖州发展战略科研力量。
三是产业服务方面,加强与浙大控股集团战略合作,推动建立浙江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
湖州基地,设立科创投资基金,促进研究院成果产业化与可持续发展。深耕当地加强特色产
业服务,通过与浙大控股集团与本地国资企业、民营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金融服务机
构的联系,深化“创新创业+产业资本”双轮驱动、“内部孵化+外部引育”并行发展的产业服务
模式,建立“政产学研金”多跨融合和可持续发展的体系。
【领导关怀】
— 3 —
湖州市委书记王纲与青年人才“面对面”交流
2 月 9 日,以“人才咖位”为主题的第八
期活动在湖州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举行,
湖州市委书记王纲与 10 位中外青年人才
“面对面”深入交流,听取大家来湖留湖创新
创业故事以及对湖州人才工作的意见建议,
探讨湖州产业发展、科技创新、能级提升、
人才聚引等的实现路径。我院院长许超参
加活动。
王纲书记向各位青年人才在助力发展、
促进就业等方面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要
求组织、科技、人社等部门跟进解决大家提
出的困难和问题。希望在湖广大人才发
挥各自智力优势和资源优势,多多推介湖
州、宣传湖州,为湖州打造人才生态最优市
贡献力量。
许超院长汇报了申办浙大工程师分院、
构建“一院一园一基金”发展模式、引入浙大
幼儿园分院等工作设想与建议,并与王纲
书记进行了深入探讨。
会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许超院长
提出的三个建议。王纲书记在《关于梳理湖
州市与浙江大学合作事项清单的汇报》上
亲自批示,相关市领导分别对事项清单上
的相关内容做了研究和部署。
一、关于引进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设
立湖州分院
3 月 1 日,阮叶萍副市长召集市地校
— 4 —
合作办、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南太湖科
创中心、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召开专题会
议,听取引进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有关情
况的汇报,并做出工作部署。下一步将由市
地校合作办、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南太湖
新区赴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衢州分院、浙
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等研究院学习先
进经验,加强对工程师学院落地有关政策
研究和向上对接,对学院如何发挥对浙大
湖州研究院支撑赋能作用,服务地方产业
布局和人才集聚进行调研论证。前期体制
机制研究工作完成后,拟形成专报形式报
市委市政府领导参谋决策。
二、关于支持浙大湖州研究院“一院
一园一基金”发展模式
2 月 24 日,项乐民副市长批示研究分
管条线事项的合作建议。经市科技局、市国
资委、市产业集团和浙大湖州研究院共同
研究,形成关于采用“一院一园一基金”模式
推动浙大湖州研究院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并已经通过《专报信息》形式报送各相关市
领导,下一步将根据市领导的指示,
加快推进我市市属国有集团与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控股集团等进一步对接,建立并
完善“一院一园一基金”发展模式,构建政产
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孵化体系,促进
浙大湖州研究院完善“自我造血”功能。
三、关于建设浙大南太湖新区幼儿园
3 月 1 日,阮叶萍副市长在会议上听
取了湖州南太湖新区引进浙大幼儿园的汇
报。研究院年轻人积聚、人员规模增长迅速,
随之而来的子弟上学等人才配套问题亟待
考虑,湖州南太湖新区前期已经和浙江大
学后勤集团就建设幼儿园开展了多次对接。
双方交流初步设想办学主体为南太湖新区,
性质为公办幼儿园,由浙江大学幼儿园委
派团队进行日常运营管理。这项工作以南
太湖新区为主体正在积极推进中,市教育
局、吴兴区教育局、南太湖新区社发局将全
力配合工作开展。
此后,市地校合作办、市财政局、市科
技局、市国资委、南太湖新区管委会,市产
投集团、市科技发展集团、经开发展集团与
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浙大控股集团已多
次就具体方案沟通交流,目前已经形成初
步合作框架,拟于本月完成整体方案编制
工作。
— 5 —
【领导关怀】
湖州市委书记王纲一行莅临我院调研
3月24日下午,湖州市委书记王纲
一行莅临我院调研重点研发方向和核心
技术攻关等情况,我院领导班子接待调
研组,院长许超重点介绍了我院在技术
研发和突破方面的成果与进展。
在智能电子听诊系统展台前,王纲
书记带起耳机,饶有兴趣地与远程工作
人员进行互动,实时清晰地听到远程工
作人员的心肺音。该项目负责人蔡盛盛
向王纲书记介绍道,智能电子听诊器可
通过数字化心肺音技术无接触地、清晰
准确地完成心肺音的采集及信息处理,
通过后端人工智能大数据计算,协助医
生更准确地诊断,在多地抗疫一线临床
听诊中发挥了作用。
王纲书记一行还先后参观了微波等
离子体炬、地外天体表面伴随机器人、空
中机器人全自主避障、智能驾驶全电敏
捷飞机等研究院技术成果展示,并看望
慰问科研人员,与他们亲切交流,详细了
解研发进程、团队建设、应用领域以及科
研和生活保障等情况,他强调,加快推进
“五谷丰登”计划,离不开知名院校、科研
院所、高层次人才的鼎力相助。希望大家
紧紧围绕湖州所需,充分发挥高校智力
和人才优势,推动地校合作取得更加丰
硕的成果。
今后,研究院将继续在市委、市政府
的坚强领导下,全力以赴开展创新研发,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育新兴科技企业,
促进国际人才交流,推动校地协同发展,
朝着“铸国之智器,成国之大者,创造硬
核智能新技术”的使命愿景而接续奋进。
— 6 —
【领导关怀】
浙江大学副校长王立忠来湖洽谈产研融合工作
1月22日上午,浙江大学副校长王立忠、
中国工程院院士高翔一行来湖洽谈产研融
合工作,指导湖州储能产业下一步研究重
点和未来发展方向。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洪
湖鹏出席座谈会,市政府副市长项乐民,秘
书长徐晏平,副秘书长曾云峰,市科技局党
组书记、局长罗芳以及产业集团、科技集团、
浙大湖州研究院等相关领导陪同调研。
王立忠校长一行实地考察调研西塞科
学谷并出席座谈会。会上,有关负责人介
绍了西塞科学谷的规划布局和建设进度。
双方围绕能源技术和湖州产业的结合
点展开了深入讨论。湖州既有产业基础,更
有区位优势。城际路网发展迅速,长三角地
理中心位置凸显。天能、超威等头部企业实
力雄厚,在电池储能方向积累了深厚的市
场份额和技术存量。湖州还在不断加大科
研平台和高端人才引进力度,大力扶持高
新技术企业壮大变强,孵化培育创新型科
技企业,努力打造全国人才创新创业理想
城市。
高翔院士指出,储能、氢能产业正处于
高速发展期,技术突破空间较大。要找
— 7 —
准细分领域的核心技术进行重点攻关,建
立创新型公共平台研究难点问题,帮助企
业提高引领性技术储备,全力实现技术产
业量级跃迁。具体实施计划可以分步制定
分期目标,以“零碳工厂”“零碳社区”为导向,
研究 “安全性 ”“高储能 ”“多应用场景”三个
课题。
王立忠校长提出,浙江大学与湖州的
校地合作要多层次全面进行下去,围绕湖
州特色产业开展技术研发工作,聚焦“储能
+”定位前沿技术研究方向,布局好产业链,
协助企业做好技术产业提升,扎实推进前
沿技术创新,真正掌握世界领先水平的先
进技术。
相关部门表示,下一步将从体制机制
方面推进湖州市与浙江大学的紧密合作,
强化资源整合,促进前沿技术研发更加贴
合产业发展,以创新应用场景深化创新发
展模式,打造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先行示范
区。
【科研进展】
— 8 —
浙里“黑科技”献上抗疫“神助攻”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面对持续严
峻的防疫抗疫形势,如何加强院感防控,保
障诊疗安全,为坚守战“疫”最前线的医疗工
作者筑牢生命健康的“铜墙铁壁”,成为全社
会共同关注并为之努力的一大课题。来自浙
江大学的王智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声学应
用研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其中,硕士
毕业生蔡盛盛在心肺音分析核心技术研发
与产业化方向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如今王智
教授与蔡盛盛依托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成
立了“智能声学与心肺音处理”研究中心,带
领科研团队,共同推进智能电子听诊器技术
与产品研发,奋力打造心肺音数字资源库,
用黑科技助力抗疫。
“太湖智听“——智能听诊器
“医生在对新冠患者听诊检查肺部感染
情况时,穿戴防护服后常规听诊方式就不再
适用,为了解决这一难点,我们成功研发了
‘电子听诊器+蓝牙耳机’的技术,帮助实现
远程无线听诊,大大降低了医生感染风险,
— 9 —
并收集和保存新冠肺炎肺音信号用于新冠
肺炎病理临床研究,也解决了传统听诊带来
的患者历史听诊数据不可追溯的问题。”浙
大湖州研究院PI(项目带头人)王智教授介
绍,该项技术在高质量听诊和信号追溯、远
程诊疗和在线会诊、标注分析和听诊教学、
病症分析和辅助诊断等功能上实现了医学
突破,让“听”懂自主化、信息可视化、医患
无接触成为现实,已在国内外多地得到广泛
应用,特别是在助力武汉方舱医院抗疫一线
临床听诊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智能听诊器应用于武汉方舱医院抗疫一线临床听诊。
智能听诊器拥有自主研发的心肺音传
感器、独创声阵列降噪技术、基于临床样本
的AI辅助诊断技术三大核心技术,获得近30
项国内外专利,达成两个同类产品国内第一
的认证——FDA和CE医疗注册证。“智能听
诊器结合声学人工智能,还可以实现小儿肺
炎肺音临床采集、小儿先心病筛查、互联网
远程实时听诊等诸多功能,可以说互联网医
疗是未来新医疗体系必不可少的模式,智能
听诊器是未来互联网医疗场景下听诊的不
二选择,它将逐渐取代传统听诊器,将智能
听诊器培养成为千家万户的‘家庭医生’。”该
项目负责人蔡盛盛说。在浙大求学期间,他
就开始积累声学信号处理相关算法等基础
研究工作,硕士毕业后开启创新创业之路,
一直从事声学、医疗器械领域的科研及产品
化工作。
该项目以“智能+医疗”为核心技术,是
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积极探索打造“太湖智”
系列品牌中,继研发肺部穿刺手术机器人后
的又一大智慧医疗创新举措——“太湖智
听”,在保障民生、产业升级、经济发展上彰
显新型研发机构的社会责任与科研担当,心
怀国之大者,赓续求实精神,用实际行动构
筑智慧健康生态,赋能未来美好生活。
【科研进展】
— 10
—
我院碳中和CCUS-研发中心关键技术取得新进展
1月19日,我院碳中和CCUS-清洁能源
研发中心首套新型低能耗碳吸收-解吸连续
型小试装置试制完成,并入驻位于湖州国
际企业港的项目产业化基地。
碳中和CCUS-清洁能源研发中心是湖
州市首个碳中和CCUS实验室,其创新研发
工艺是结合新型解吸催化剂及复配新型高
效吸收液,以热水替代蒸汽做热源,在水的
沸点以下完成CO2的高效率吸收解吸。该
技术可极大降低碳捕集的过程能耗,为电
厂、钢厂、水泥厂CCUS(碳捕获、利用与
封存)过程解决技术瓶颈,帮助相关项目节
省60-70%的碳捕集能耗,为碳减排技术应
用破除关键障碍。
【科研进展】
— 11
—
我院智能无人系统重点实验室
被认定为湖州市级重点实验室
我院申报的“智能无人系统重点实验室”
被正式认定为市级重点实验室。智能无人
系统重点实验室由我院集群机器人自主导
航研究中心、智能感知与控制研究中心等
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领域的核心力量组成。
主要围绕无人机、无人船、无人叉车、无人
矿用卡车等方向开展科学研究,为行业发
展提供科技支撑和服务。
我院荣获“人才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1 月 13 日,湖州市委人才工作暨创新
驱动发展大会上传来喜讯,浙江大学湖州
研究院荣获“人才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许超院长荣获 “人才科技工作先进个人 ”称
号。
我院荣获中国自动化学会
科普教育基地授牌
1月18日,依托于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
申报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科普基地经过层
层选拔,喜获中国自动化学会授牌。基地有
效利用浙大湖州研究院资源,积极开拓共
享资源,逐步完善科普设施建设。为健全、
完善科普组织网络,基地成立了以院长为
主任、各部科技辅导员为组员的科普领导
小组,并已陆续开展了多项科普工作,包括
与湖州师范学院联合共建智能技术教育师
范生培养基地,开展了多场针对不同年龄
层次的科普培训和科普创新大赛等。
今后,基地将进一步健全科普组织网
络,稳步发展壮大科普人才队伍,调动科研
人员和大学生参与科普工作的热情,开拓
更多科普形式(开展科普+旅游,科普+爱
国主义教育),增强科普工作的辐射面,提
升科普工作质量,为进一步发挥研究院社
会服务职能、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
传播科学思想做出积极贡献。
【科研进展】
— 12
—
我院中榜的省发改委“数字社会”项目顺利结题
3月13日,接湖州市发改委通知,我院
中榜的浙江省发展改革委数字社会第二轮
“揭榜挂帅”项目《研究形成数字社会的定义、
特征、路径》,经审核准予结题,充分说明
我院提交的研究报告得到了省发改委和市
发改委的认可和肯定。
2021年4月23日,浙江省发改委发布
数字社会第二轮“揭榜挂帅”中榜单位的函,
我院院长许超作为挂帅人,代表研究院顺
利承接《研究形成数字社会的定义、特征、
路径》项目。项目涉及信息技术应用、社会
治理服务等多个交叉学科领域,是对新形
势下数字社会发展运行的探索性研究。
前期,课题组在湖州市全域范围开展
了广泛、具体的调研,向市级有关单位和各
区县相关部门征集到60余项数字社会建设
案例,覆盖社会公共事业12个行业领域,
从中筛选出典型案例,初步分析了数字化
应用场景特征。课题组确定从社会形态、社
会结构、产业规划三个层面次序铺开,深入
研究数字社会的定义、特征和路径。首先由
社会形态的演变和数字技术的驱动推演出
“数字社会”的概念,基于社会特征和技术特
征提炼数字社会的特征,然后在社会结构
的大框架下分析数字社会转型必然性和趋
向性,从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宏观角度,
下探社会治理和产业规划的具体实践,寻
找数字社会的实现路径,最后形成数字社
会完整定义的闭环研究回路。
整个项目过程中,课题组进行过两次
重要汇报。2021年7月14日,向湖州市发改
委提交阶段性研究报告,并听取专家意见。
2021年10月12日,浙江省发改委召开数字
社会理论研究座谈会,研究院课题组代表
张伟在会上作了专题汇报,系统全面展示
了研究成果,得到了省发改委参会领导的
认同,为我省数字社会的下一步深入研究
提供了新思路、新设想。
课题组成员:许超、张伟、李红伟、孙
亚群、张旭生、莫少杰、吴超、钟祥铭。
【成果推介】
— 13
—
基于自适应机械臂的智能控制系统
新一代水泵节能控制系统
— 14
—
【成果推介】
天马-空地两用自主移动平台 飒援灾后救援机器人
— 15
—
【成果推介】
碳中和原型机 波前传感三维检测原理
波前传感三维检测原理
联系人:龚老师 153 8737 2586
— 16
—
【本期人物】南太湖学者
张育林 博士
个人简介:浙江大学求是讲座教授、清华大
学双聘教授、西北工业大学顾问教授、国防
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
控制理论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领
域的科学研究,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1 项、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省部级科技奖
励 10 余项,发表学术论文 400 余篇,出版
学术著作 13 部。获国家技术发明专利授权
43 项。研究方向智能航天器与空间机器人、
智慧集群与边缘智能。
现任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空天机器人
技术研究中心技术首席。
空天机器人技术研究中心介绍:
团队以智慧航天和太空探索为背景,
研究智能航天系统及不同引力条件下空天
机器人技术,聚焦在轨操作、舱内服务、地
外天体探测、航天发射服务等机器人应用,
挖掘科学问题,攻克核心关键技术。将空天
机器人技术与工业应用需求对接,研制采
样机器人、巡检与清洁机器人、地面服务机
器人等平台,转化科研成果,为产业升级改
造提供了技术支撑。
团队研究方向:
⚫ 智能航天系统与空间机器人
⚫ 工业和服务机器人
⚫ 人-机协同系统与技术
⚫ 边缘智能与智慧集群
张晓平 博士
个人简介:毕业于清华大学。瑞尔森大学教
授,IEEE Fellow,浙江大学南太湖资深学
者,2020 年当选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和加拿
大工程研究院院士,于 2017 年入选中国国
家特聘专家。发表国际顶级期刊和会议学
术论文 200 余篇,拥有多项美国专利,其
中大部分已转化进入商业产品。
现任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数字技术与
应用研究中心学术带头人。
数字技术应用研究中心介绍:
在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和智慧城市的
创新背景下,研发团队充分发挥团队在相
关方面的技术优势,聚焦工业生产过程中
的安全监测、运行优化、状态监测以及城市
管理中的交通管理与预测、城市生命线安
全监测等关键问题,致力于实现先进数字
技术在工业生产和城市管理等场景的应用,
为工业生产安全和城市智慧管理保驾护航。
团队研究方向:
⚫ 工业数字技术
⚫ 智慧城市数字技术应用
— 17
—
【本期人物】南太湖学者
阮波 博士
个人简介:毕业于佐治亚理工学院。高级工
程师,曾承担和参与多项美国能源部资助
的微型燃气轮机研发项目,长期从事燃气
轮机系统、涡轮动力系统、高速轴承转子系
统设计和优化。2011 年获得燃气轮机空气
热动力学和性能技术认证。承担市级以上
科技计划项目 2 项、横向科技项目 3 项以
上;获得知识产权 4 项以上。2021 年入选
浙江省海外引才计划长期创新人才、2021
年入选浙大南太湖学者、2009-2016,美国
机械工程师协会/国际燃气轮机协会技术
评委。
现任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清洁能源与
高级涡轮研究中心 PI。
陈君华 博士
个人简介:毕业于加州大学尔湾分校。浙江
省政府特聘专家。曾主持多项美国能源部
资助的微型燃气轮机研发项目,长期从事
燃气轮机系统优化、超低污染燃烧技术、清
洁能源利用。2014 年入选浙江省千人计划、
2016 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百人计
划”、2009, 2010, 2011 及 2012 年,多次担
任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国际会议 ASMETurbo EXPO 的微小型燃气轮机分会主席、
共 同 主 席 (Session Chair or Session CoChair)、入选(2001,2003)美国能源部“高
级燃气轮机系统(1992-2003)”ATS/UTSR
人才库成员。
现任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清洁能源与
高级涡轮研究中心 PI。
清洁能源与高级涡轮研究中心介绍:
在清洁能源和“碳中和”的背景下,本
团队依托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的研发平台、
产业孵化机能、湖州市政府扶持政策以及自
身的技术优势,围绕微型燃气轮机集成及其
主要子系统包括燃烧系统、高速轴承转子系
统、涡轮动力系统以及机电控制系统等领域
开展创新、设计、仿真、测试,实现微型燃
气轮机的国产化及产业化。
团队研究方向:
⚫ 微型燃气轮机系统集成
⚫ 超低排放多燃料(柴油、汽油、氢燃料、
可再生燃料等)燃烧技术
⚫ 高速空气轴承转子系统
⚫ 微型燃气轮机空气动力系统
— 18
—
【本期人物】南太湖学者
龚海 博士
个人简介:毕业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QS57)。共参与三项由欧盟研究委员会、
一项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所资助的科研
项目,累计科研经费为 4200 万元,在 Optics
Letters, Optics Express 等重要学术期刊与会
议上发表论文 12 篇(其中 SCI 检索论文第
一作者 6 篇) 。长期担任知名国际权威刊
物的论文评议人。2017 年,荣获爱特蒙特
光学教育奖银奖。本人为该奖项在当年度
欧洲区获奖者中唯一的中国学者。
现任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智能光学传
感与控制研究中心 PI。
智能光学传感与控制研究中心介绍:
团队已拥有两款成熟较高的应用仪器:
波前三维显微测量仪、高精度三维温度场
测量仪。可以在短期内形成产品,实现进口
产品替代。可以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研究机
构、高校以及企业的科研生产和在线检测。
本团队与英、美、欧洲多个国家的科研机构
以及企业有密切的合作关系。将致力于在
超精密制造、智能制造、光刻工艺、智能驾
驶与生物医学成像等应用场景,成为研究
活跃的学术机构,同时打造国际知名的光
学传感与检测方案提供企业。
团队研究方向:
⚫ 结构光超分辨率显微镜
⚫ 自适应光学
⚫ 波前传感
⚫ 精密测量等方面光机电一体化的研究
徐方达 博士
个人简介:毕业于英国巴斯大学。长期从事
先进金属增材工艺控制系统和工艺数字孪
生仿真,多次承担国内外重大研发项目,具
有多年先进制造系统开发经验,曾多次获
得国内外创新创业奖项。获科技奖励情况:
2022.01,英国皇家工程院 Enterprise Fellow,
“增材系统数字孪生(AMtwin)”;2021.12,
英国创新基金 iCURe 奖获奖人,“增材系
统数字孪生(AMtwin)”。
现任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增材制造与
数字系统研究中心 PI。
增材制造与数字系统研究中心介绍:
团队自主研发了大尺寸先进等离子机
床和相关工艺,围绕该工艺,本团队进一步
开发了相关工艺测量,工艺控制,工艺数字
孪生等相关解决方案。产品方面,本团队独
立开发了大尺寸金属增材机床和机器人系
统;软件方面,本团队自研了大尺寸金属增
材数字孪生平台,进一步开发了等离子增
材行业唯一的统计实时仿真内核,实现了
对形貌、温度场等多物理场的实时工艺仿
真。
团队研究方向:
⚫ 大尺寸先进金属增材工艺
⚫ 先进工艺传感与测量
⚫ 数字孪生与仿真系统
⚫ 前沿先进制造工艺
— 19
—
【重要活动】
我院携手西交利物浦大学拉开人才联培合作序幕
1月14日,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与西交
利物浦大学举行联合人才培养签约仪式暨
科研合作交流会,双方将在联合培养产业
化人才、促进优秀人才就业、推动科研高质
发展、共建联合实验平台、建设产学研深度
融合创新生态、培育交叉学科研究成果等
方面开展全面深入合作,强强联手拉开双
方人才培养合作序幕。我院院长许超,西交
利物浦大学助理副校长、集萃学院执行院
长马飞,西浦集萃学院学术院长文辉清,西
浦智能工程学院教授王新珩等出席
签约仪式。仪式由西浦集萃学院运营院长
周玮主持。
许超简要介绍了我院在发展历程、人
才培养、科研创新、对外合作等方面取得的
成果,充分肯定了西交利物浦大学在国际
化教育探索和人才培养方面所发挥的典范
作用。他希望双方能通过签约合作,在
— 20
—
太湖东南两岸间搭建起沟通与合作的桥梁,
集聚双方力量,发挥各自优势,将创造力转
化为创新力,构建“一体两翼”合作发展格局,
助力打造长三角人才培养和创新创
业的新模式和新范本,为湖苏两地经济发
展贡献力量。
马飞对此次合作签约表示热烈祝贺,
并简要介绍了西交利物浦大学的整体情况。
他期望双方本着“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
则,以联合培养高水平人才为首要目的,不
断提升合作层次,拓宽合作领域,创新合作
模式,建立协同创新、共促发展的长效运行
机制。
许超与马飞分别代表双方签署联合人
才培养框架协议。
此项合作是我院竭力推动湖州市人才
创新驱动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人才培
养从“科研”型向“产研”型转变的积极尝试,
是研究院工程技术人才成长路径的全新探
索,是新型研发机构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
融合发展的模式创新。双方签约旨在深入
贯彻落实创新驱动战略,以培育集聚产业
人才、赋能产业升级发展为宗旨,充分结合
双方在专业学科和人才培养、市场引领和
产业研发集成等方面优势,在工业自动化、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等领域,联合推进人才
培养、科研创新、技术共享等多维度、
多元化合作,有效解决当前普通高校研究
生招生机制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工程型技
术人才科研素养提升需求的突出问题,共
同推动双方互融互促、协同发展。
仪式后,来自双方的多名教授、专家和
科研骨干分别围绕各自研究领域和成果作
了学术报告,报告精彩纷呈,学术气氛热烈。
我方人员还参观了苏州市新能源技术
重点实验室、西浦虚拟工程中心、智能微系
统实验室、机器人实验室、智能制造联合实
验室以及高频无线通讯实验室等科研场所,
并作了深入交流和探讨。我院PI与科研骨
干代表、西浦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
— 21
—
【重要活动】
湖虎生威奔新年!我院2021年度总结大会举行
1 月 20 日,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
2021 年总结大会在路演厅举行,本次
大会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召开。
我院院长许超、副院长徐正国、院长助
理张伟出席大会,各院属研究中心 PI 与
科研骨干、全体行政人员、研究生代表
参加会议。
湖州市委组织部部务会议成员、市
委人才办专职副主任沈赋,湖州南太湖
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陆利斌,
湖州市委组织部人才处处长潘振华,湖
州市政府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朱高风,
湖州市南太湖科技创新中心副主任严
云娟,湖州南太湖新区管委会人才发展
服务中心主任殷佳仕,湖州市南太湖科
技创新中心副主任邵涛,湖州市南太湖
科技创新中心合作发展科副科长邵董
偲等领导受邀莅临大会。
许超在会上作了研究院 2021 年度
工作报告,从“定位、求贤、团队、服务、
未来”五个维度对研究院 2021 年各项
— 22
—
工作以及取得成绩进行了总结回顾。他
说,
2021 年是“十四五 ”发展规划的开局之
年,也是浙大湖州研究院高质量发展的
起步之年。这一年,研究院上下团结拼
搏,开拓进取,在学校和地方政府的正
确领导下,秉承“求是创新”的校训,以
“智能+”为硬核抓手和突破口,全力培
养拔尖创新人才,努力培育新兴科技企
业,积极推动校地合作创新发展,平台
建设、人才引育、科技创新、项目孵化、
社会服务等重点工作成效明显,各项事
业呈现出蓬勃强劲的发展态势。展望未
来,他希望研究院全体人员以更加强烈
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进一步扎
根湖州、服务湖州、发展湖州,聚焦“科
技创新、成果转化”,强化“深智、深绿、
深蓝、深空”板块,铸国之智器,成国之
大者,创造硬核智能新技术,向建设一
流研究院的远大使命愿景奋进。他代表
研究院管理班子向为研究院发展作出
贡献的全体人员表示感谢,并致以新春
的祝福。
各院属研究中心、行政部门负责人
分别向与会人员汇报了 2021 年工作总
结和 2022 年工作重点,并进行了简要
交流。研究院研究生代表分别发言,介
绍了自身的科研进展和努力方向,交流
了在研究院的工作感想与感悟。
新的一年,研究院将踔厉奋发赴新
程,笃行不怠向未来,把创新的论文写
在美丽湖州,将科研的种子播撒太湖南
岸,用智慧与汗水践行“一定要把南太湖
建设好”的初心使命,为推进浙大“双一
流 ”建设和湖州高质量赶超发展作出新
的更大贡献!
— 23
—
【重要活动】
发挥标准化引领 助力数字化改革
湖州市数字化改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
为落实省委书记袁家军在全省数字化
改革推进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提升湖州市
在数字化改革和标准化建设领域的话语权。
3月31日,湖州市数字化改革标准化技术委
员会在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揭牌成立。首
届标技委委员由44名学者、专家组成,浙
江大学信息学部主任、浙江工业大学副校
长陈积明担任主任委员,浙江大学湖州研
究院院长许超、中共湖州市委党校副校长
胡继妹担任副主任委员,浙江大学湖州研
究院副院长徐正国任秘书长,袁恒、雷唤、
董贵安任副秘书长。秘书处设在浙江大学
湖州研究院。
成立大会上,湖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标准化处处长黄家伟宣读了 “关于成立湖
州市数字化改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的批
复。
标技委副主任委员许超做了《湖州市
数字化改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建情况报
告》,并强调研究院将认真做好组织协调和
服务工作,使标技委成为本专业领域标准
化活动中的权威性技术组织,在数字化改
革领域中勇挑重担,为提升湖州市数字化
改革标准化水平作出贡献。
标技委主任委员陈积明代表标技委全
体委员表示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任务
艰巨。标技委将从讲政治的高度、全局的高
度、战略的高度认识标准化在数字化改革
中的重要意义,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数字
化改革的决策部署,设计湖州市数字化改
革标准体系,研究制定一批业务应用类湖
州市地方标准,争取承担省地方标准、国家
标准的研制和国际标准的制定,为湖州市
的数字化改革向纵深推进并持续走在全省
前列作出更大的贡献!
会议由标技委秘书长徐正国主持。成
立大会后,召开了标技委第一届一次全体
委员大会,会上审议通过了《湖州市数字化
— 24
—
改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秘书处工
作细则》。
【重要活动】
我院启动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
『西塞山博士后』招聘计划
为快速形成研究院的科技创新与成果
产业化水平,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
2022年,研究院启动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
西塞山博士后招聘计划,诚邀全球优秀青
年博士加盟,一起推动“智能+”硬核技术革
新、转化应用及产业化。
我院开展安全检查和走访慰问活动
为保障研究院安全稳定,1月29日,我
院院长许超、副院长徐正国、院长助理张
院院长许超、副院长徐正国、院长助理张
伟赴各研究中心、创业项目团队以及研究
生公寓等多地开展节前安全检查和走访慰
问活动。
我院组织召开可持续发展讨论会
3月16日,浙大控股集团总经理徐金强,
副总经理邵明国一行赴我院洽谈交流合作,
市科技局副局长钱杰、市国资委副主任潘
良、市产业集团副董事长姚世民、南太湖新
区管委会副主任陆利斌、经开集团董事长
沈玉瑜、浙大湖州研究院院长许超一行参
加了相关会议。会议围绕在“一院、一园、
一基金”的模式下探索研究院可持续发展
路径展开研讨,市政府、南太湖新区领导认
可并非常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建成具有自我
造血功能的“一院、一园、一基金”的模式,
也希望浙大湖州研究院可以探索出成功的
新型研发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湖州经验和模
式。
— 25
—
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党支部专题传达学习
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
3月1日下午,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党
支部召开全体党员(扩大)会议,传达学习
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研究院领导班子成
员及全体党员同志、部门与研究中心代表
参加会议。会议要求研究院要以“弄潮儿向
涛头立”的胆识,直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
业变革的挑战,坚决扛起科技赋能、创新驱
动的使命担当,坚持以党建引领,筑造高能
级平台,引育高层次人才,攻克高精尖技术,
转化高水平成果,为奋力建设绿色低碳共
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州而不懈奋斗。
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团支部成立
3月1日下午,在龙溪街道团委的指导
下,共青团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支部召开
第一次团员大会。龙溪街道团委副书记谢
伟杰,研究院党支部书记徐正国出席会议。
院内40位青年团员参加了会议。会议严格
按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中国
共产主义青年团基层组织选举规则》要求,
审议通过了委员会选举办法、监票人和计
票人名单,通过不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产
生研究院团支部第一届委员会。
我院与华东师范大学湖州实验中学
签署合作协议
3月24日下午,我院与华东师范大学湖
州实验中学举行了签约仪式,我院院长许
超、院长助理张伟、技术转移与合作部相关
人员参加。华师大湖州实验中学是由湖州
市教育局举办,华东师范大学派驻团队直
接管理,实施优质办学的示范性、实验性公
办完全中学(兼有初中与高中学段)。双方
就科普教育、创新教育等话题进行了沟通
— 26
—
交流,接下来,双方将在科普讲座、创新竞 赛、高层次人才子女就学等方面开展合作。
我院举办与西交利物浦大学研究型
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线上宣讲会
3月23日,我院举办了浙江大学湖州研
究院-西交利物浦大学研究型硕士研究生
联合培养线上宣讲会。院长许超首先介绍
了湖州研究院的基本情况及科研实力,并
对报名加入研究院科研团队的学子表示热
烈欢迎。之后,西浦研究生院主任周玮及学
术院长文辉清简要介绍了西浦研究生教育
特色、培养模式,招生政策以及专业情况。
接下来,湖州研究院集群机器人研究中心
PI高飞重点向大家介绍了其研究方向以及
主要成果。最后,各位老师对学子们提出的
问题一一解答,并欢迎各位学子早日加入
浙湖院-西浦这个大家庭!
我院举办《IET智能系统与机器人》期刊
线上学术前沿研讨会
3月31日,《IET智能系统与机器人》
(IET Cyber-Systems and Robotics) 研讨
会“自主系统: 导航、学习和控制”在我院成
功举办。本次活动由院长许超致辞,智能光
学传感与控制研究中心PI龚海主持。活动
邀请了浙江大学高飞、中山大学吕熙敏、兰
州理工大学安爱民、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戴
玮辰、IET出版人Kruna Vukmirovic及浙大
出版社曾建林多位嘉宾。主讲嘉宾围绕“微
型飞行机器人”、“垂直起落平台开发”、“康
复机器人”、“动态环境中的可视化SLAM”
等主题展开分享。本次活动吸引了国内外
顶尖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百余人在线收听收
看,提升了我院在国际上的学术影响力。
— 27
—
— 28
—
【专题报道】
“来湖”,是Life也是Love,是用年轻和热情来创造更多美好的未来
“因为年轻,可以‘湖来’;因为年轻,所
以‘来湖’”。虎年伊始,王纲书记与10位“来
湖”青年“面对面”交流互动,共话未来,座
谈会氛围十分活跃。大家围绕如何重估湖
州城市价值、如何打造新势力城市等课题,
展开了一次激烈的头脑风暴,王纲书记频
频点头、不停记录、忙着讨论。这场“湖侃”
让大家深受启发、备受鼓舞!
湖州,因湖闻名,秀美出圈,一座适合
生活的品质之城,更是充满爱与梦想的幸
福之地。这里拥有着风光旖旎的山水田林
湖,莫干山、南浔古镇、安吉余村,这里蕴
育出一大批响当当的文化科技名人,赵孟
頫、吴昌硕、赵九章、钱三强、屠守锷、叶
培建……
在这里,还活跃着这样一群青年,他们
热衷科研,从山川田野探索到星辰大海,他
们热爱生活,从五湖四海奔赴至太湖南畔,
他们热血朝气,从漫天星光汇聚成一团烈
火。他们是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的科研人
员,不约而同选择“来湖”,为了同一
— 29
—
个梦想,担起同一份使命,那就是“一定要
把南太湖建设好”。
“来湖”大有可为,他们在研究院领衔建
设了24个科研实验室,迅速形成了以“智能
+”为硬核技术核心的“智飞”、“智舟”、“智
光”、“智空”等“太湖智”系列品牌,用“高黑
硬”科技“致太湖”,拥抱和守护青山绿水,
把一个美丽、爱才、创新的湖州更好地分享
给世界,使其成为全球人才“朋友圈”中关注
点赞和为之动心的焦点,且看他们如何用
属于科研人独有的“浪漫”来讲述“来湖”发
生的点点滴滴。集群机器人自主导航研究
中心的科研人员自主研发了一群能飞、能
看、能想、能合作的“智飞”小精灵,通过自
主导航、感知、规划、控制,在安吉竹海、
山水林间、未知地库等复杂地形自由飞行
穿梭,完全无需人遥控,全程跟着感觉走,
充分展现科技与生态的美好融合的广阔前
景,让我们肩负起用前沿科技探索从青山
绿水到金山银山之间的通道的特殊使命。
近期有飞穿越机(FPV)的顶尖高手来“约
架”智飞小精灵,相信不久之后会为大家呈
现一场精彩绝伦的人机巅峰对决。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
湖州是名副其实的江南水乡,智能感知与
控制研究中心在这里开启了水上无人船首
测,一艘凝聚着科研人无穷智慧和心血的
智能运载无人船遨游广袤太湖,驰骋大小
河漾,在不同类型水域自主完成目标检测
跟踪、环境感知识别、航路规划避障等一系
列任务,真可谓“神机妙算腾细浪,运筹帷
幄向大江”。未来将开展勘察测绘、水质监
测和水上安防,用一泛“智舟”守护一方绿水,
为水乡的美增添了一丝灵动与时尚。
从米挺进光年,从太湖迈向太空,你与
宇宙的距离不再遥远,只差一束来自“浙”里
的奇妙之光,说的就是太湖“智光”,代表了
湖州速度的无线激光通讯技术。智能激光
应用技术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在南太湖新
区两幢相距1.3公里的高楼间用激光搭建
了一条无线通信链路,实现了公里级最高
10Gbps的稳定通信,目前正着手准备从仁
皇山顶到西塞山下,从太湖北岸至南畔的
更高更远距离测试实验,未来将在湖州深
耕公里级城市光网组建,共同构建网络信
息新时代的高效繁荣。
— 30
—
毗邻太湖的黄龙洞怪石林立,壁立千
仞,周边山崖上有许多摩崖石刻,有黄庭坚、
苏东坡、杜牧、赵孟頫等名家真迹,其中刻
于巨石上的“黄龙洞天”,为明朝43代汉嗣
天师张宇初所题。在这具有悠久历史与浓
厚文化的未知面前,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兴
致盎然,跃跃欲试,准备用自行研发的各种
“智能装备”进行一场机器人洞穴大探险,将
通过网络直播等形式为大家揭开黄龙洞深
处的神秘面纱。
如此鲜活有趣的科研故事还有许多,
每天都在上演,这里的秀丽山湖、浩瀚星辰,
都是他们科研路上最好的陪伴。每一寸生
动,每一丝成就,每一份意义,皆如追梦路
上泛起的波澜激励着他们。
“来湖”,必将是充满Love的美好Life!
正是每一位 “来湖人”尽情展现了年轻朝气
和热情干劲,发挥了聪明才智和创新活力,
才会把“南太湖明珠”打造得更加夺目璀璨,
才会让自己的“来湖”人生充满无限精彩,成
就美好未来!
— 31
—
【专题报道】
考研学子看“浙”里:深造创业两不误,产研协同育新才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湖
州市近年来在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激励人
才创新创业等方面的持续发力,日益擦亮
了“爱才之城、创新之城”的城市名片,浙江
大学湖州研究院就是其中一个缩影,始终
坚持“创造一流环境、吸引一流人才、产出
一流成果”的办院宗旨,依托浙大学科和科
研优势,结合湖州区位和产业资源,搭建大
学生学习深造和科研实践的舞台,大力引
导创新力向创造力转化,为高校毕业生来
浙来湖创新创业铺好路,护好航。
浙大湖州研究院致力于培养创新型、
产业化、高科技领军人才,尤其是对大学生
创新创业的指导与扶持,通过建设研究生
教育培养基地,目前已有浙江大学非全过
程培养博士研究生30余人,硕士研究生60
余人。现就读于浙大博士三年级的周鑫早
在建院之初就加入研究院集群机器人自主
导航研究中心,边读博深造,边实习研发,
他对这段经历感悟颇深,有感而发说道:
“对于我们研究空中机器人导航来说,一直
被试验场地缺乏所困扰,研究院为我们提
供了几百平米的室内飞行场地和大片的室
外空间,对我们来说是雪中送炭,还
有最主要的研究院有许多业内大咖和专家
教授在研发上指导帮助我们,这直接加速
— 32
—
了我们的成果产出。可以说,浙大湖州研究
院真正为我们开辟了施展才华的广阔天
地,将来也希望继续留在这里搞好科研工
作,走上创业之路。”在实习期间,他取得
的研究成果刷新了空中机器人导航的记录,
拓宽了算法的边界,同时还协助开发了来
自业界的多个项目,为智能机器人走进千
家万户贡献自己的力量。
“浙”里大咖云集
这里有领衔空天机器人与智能系统方
向的张育林教授,有行云卫星总师项军华
博士,有来自帝国理工学院研究智能光学
的龚海博士,有来自巴斯大学研究激光3D
打印的徐方达博士,来自加拿大蒙特利尔
大学的曹燕军博士,还有来自爱尔堡大学
的于楠博士在研究院访问三个月,与研究
团队共同攻克极端精密制造的难题。另外,
空中机器人领域的“大神”高飞博士,他被许
超院长描述成空中机器人领域的“莫扎特”,
扎根湖州带领研究生默默地掀起一阵阵创
新的惊涛骇浪。
“浙”里很国际范
这里有浓厚的国际化氛围,不仅有来
自剑桥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牛津大学、
康奈尔大学等名校的访学小伙伴,还有来
自中国顶尖高校如复旦大学、南科大、哈
工大、香港大学的访问学子,是一个真正
来自五湖四海的创新部落。我们也正与欧
美多所大学创建一个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的
研究生培养联盟,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让你
有一种“来‘浙’里就是拥抱全世界”的感受。
“浙”里梦想启航
在“浙”里你可以遇到一流专家学者,从
事一流创新科研,修炼你的商业头脑;在
“浙”里,你可以聆听浙大系创业前辈分享创
新创业的艰辛与喜悦;在“浙”里,你会遇到
一群与你志同道合并怀揣创业梦想的青年
人一起奔向未来!
让 我 们 在 “浙 ”里 @你,@我 , 一起
@0572,@浙大湖州研究院,将勤劳和汗
水融入我们的激情里,用聪明才智将梦想
变成现实!
浙大湖州研究院立足南太湖,辐射长
三角,面向海内外,探索面向产业急需的
“卓
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新范式。2022年初启动
了与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合作,集聚优势,强
势联手,深耕厚植太湖东南两翼、湖苏两地
的教育沃土和创业热土,聚焦国家重大需
求,瞄准产业发展难题,以研促学,产研对
接,联合培养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
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硬核人才。合作以培
— 33
—
养研究型硕士研究生为核心,实
行双导师制,学生在浙大湖州研究院进行
技术攻关,毕业拿英国利物浦大学“洋文凭”,
浙大湖州研究院为符合条件的卓越工程师
提供全额研究生奖学金,真正做到“来湖工
作深造两不误”,这也是对“来湖州成就美好
人生”的一种诠释。
人才联培是浙大湖州研究院奋楫推动
当地人才与创新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是
人才培养从 “科研 ”型向 “产研 ”型转变的积
极
尝试,是研究院工程技术人才成长路径的
全新探索,是新型研发机构科技创新与人
才培养融合发展的模式创新。未来将在联
合培养产业化人才、促进人才创业就业、推
动科研高质量发展、共建产学研深度融合
创新生态、培育交叉学科研究成果等方面
开展多维度、多元化合作,抱团引才聚智,
书写育人新篇,在长三角产业合作发展中
绽放出“才聚共富”的绚丽之花。
— 34
—
【对外交流】
1月05日 我院与浙江大学苏州工研院环保中心交流座谈,就水处理高分子膜、智能
制造等方向的项目申报以及产学研合作等展开交流与讨论。
1月07日 我院举办了“求是沙龙第九期——研究生培养课程沙龙”,讨论了我院参与
合作单位湖州师范学院相关专业硕士培养的可行性。
1月11日 我院与湖州联通产互办事处交流座谈,就智慧农业、5G+智能制造等领域
达成若干合作意向。
1月13日 浙江大学创新创业研究院副院长沈华荣一行来访,就项目成果转化、“科
研+投资”双轮驱动发展模式做了深入交流。
1月17日 德清县常委、组织部长黄建丰一行来院调研交流,就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发
展模式、人才引进、产业培育等方面进行交流。
1月19日 湖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甘崇宾副局长一行来我院调研。
1月21日 我院组织了“求是沙龙第十期——项目路演预科班”活动,活动展示了“让
2亿孩子学会编程”,“新一代节能供水系统”等六个项目。
1月24日 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来我院参观调研。
1月25日 院长许超一行赴“乌镇之光”超算中心进行调研。
2月14日 浙江大学金华研究研究院一行赴我院调研。
2月15日 湖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产业数字化处处长陈富荣一行来院调研。
2月21日 院长助理张伟一行赴杭州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调研,双方就燃气轮机产
业应用与发展前景进行了沟通交流。
2月26日 安庆市长三角未来产业研究院院长赵和平一行来我院走访并座谈交流。
3 月 07 日 我院与杭州思铺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中学生营地教育、科研背景
提升及项目式教具研发等多个层面联合开展合作。
3月09日 院长许超一行赴浙江隆泰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调研。
3月10日 院长许超一行赴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杭州卷烟厂调研,双方就智
慧节能、空调温湿度建模优化控制等方面达成初步合作共识。
3月18日 院长许超一行赴杭州汇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调研。
3月25日 全市智能诊断服务工作座谈会在我院举办,本次会议旨在深入贯彻落实
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
3 月 31 日 我院碳中和 CCUS-清洁能源研发中心主任史焕聪博士受邀参加 2022 届气体分
离产业大会,史博士针对《新型低能耗热水减碳技术分享》做线上研讨。
— 35
—
【数据一览】
1、人才引育
基本数据 数据分解
项目带头人(PI) 27 人 全职:12 人,柔性:15 人
科研骨干 21 人 全职:14 人,柔性:7 人
在站博士后 9 人
常驻研究生(在读) 105 人 博士生:44 人,硕士生:61 人
其他柔性人员 31 人 行政体系:5 人,PI 团队成员:26 人
合计常驻人员 292 人
人员结构:
科研人员 269 人。
全职人员 136 人:正高 2 人、副高 7 人,博士 18
人(含 40 岁下青年博士:13 人)、硕士 39 人;
柔性人员:正高 6 人、副高 9 人,博士 24 人、硕
士 11 人。
其中,在院工作的各类人才称号入选者:
基本数据 数据分解
院士工作站入站院士 1 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荣骏
国家级引才计划入选者 1 人 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项目入选者刘勇
省级引才计划入选者 3 人 陈君华、阮波、王静
南太湖学者 6 人
资深学者 2 人:张育林、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张晓平
高级学者 2 人:阮波、陈君华
青年学者 2 人:徐方达、龚海
A 类人才 3 人 沈荣骏、张育林、张晓平
C 类人才 5 人 刘勇、陈君华、阮波、王静、庞作伟
四类人才 5 人 沈荣骏、张育林、张晓平、陈君华、史焕聪
2、平台建设
基本数据 数据分解
院属研究中心(项目团
队) 24 个
智能机器人系统方向:
· 集群机器人自主导航研究中心
· 空天机器人技术研究中心
·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教育研究中心
· 海洋机器人工程研究中心
· 医疗机器人实验室
工业智能与控制方向:
· 智能感知与控制研究中心
· 智能流体机械研究中心
· 智能灵巧系统研究中心
· 水立方研究中心
智能仪器与检测方向:
— 36
—
· 分析仪器及智能系统研究中心
· 智能声学与心肺音处理研究中心
· 智能光学传感与控制研究中心
· 智能激光应用技术研究中心
智能制造与装备方向:
· 材料与高端装备研究中心
· 清洁能源与高级涡轮系统研究中心
· 碳中和 CCUS-清洁能源研发中心
· 增材制造与数字系统研究中心
· 智能飞行器技术研究中心
数字技术与应用方向:
· 南太湖空间技术研究中心
· 数字技术应用研究中心
· 工业数据智能研究中心
· 系统集成工程中心
· 数字乡村实验室
· 标准化研究中心
国家平台 1 个 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塞山基地
省级平台 2 个
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浙
江大学湖州研究院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基地(浙江省软科学研究基地)
市级平台 2 个
院士工作站
湖州市智能无人系统重点实验室
行业平台 1 个
中国自动化学会“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人工智能与
机器人科普基地”
联建研究机构 9 个
先进材料与智能制造研发中心(久立集团),特种
材料智能装备研发中心(永兴材料),汽车部件智
能技术研发中心(德宏汽车),智能新能源车辆研
发中心(宏威新能源汽车)、数字乡村实验室(市
农业农村局)、数字健康研究中心(湖州市中心医
院)、JMRH 项目、智能新星(Nova)实验室(杭
州宇泛)、KJJS 研究中心(浙江天问)
联建人才培养平台 4 个
研究生教育培养基地(浙江大学)、研究生联合培
养基地(湖州师范学院)、智能技术教育师范生培
养基地(湖州师范学院)、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西
交利物浦大学)
大学生实践基地 6 个
久立集团、永兴材料、德宏汽车、宏威新能源汽车、
天能集团、浙江开物鑫
产业孵化与加速平台 5 个
浙大湖州研究院总部孵化基地、数字经济产业园
(筹)(与中节能联合筹建)、科创金融服务平台
(与浙江中简等单位共建)、浙大科技园湖州创新
创业基地(筹)(与浙大控股集团联合筹建)、科
创产业投资基金(筹)(与浙大控股集团联合筹建)
— 37
—
交流平台 3 个 浙大西塞山国际交流工作坊、求是讲坛、求是沙龙
3、项目孵化
基本数据 数据分解
引育创业项目 19 个
部分培育企业:
湖州碳捕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湖州纳深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湖州飒远科技创新有限责任公司
湖州大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湖州快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南太湖精英计划 5 个 创业项目 5 个(含 1 个培育项目)
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对
象
8 家
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与服
务对象 4 家 预备培育对象 3 家,引进 0 家,协助申报 1 家
4、研发与交流
基本数据 数据分解
研发项目 49 个
国家级项目 1 个,省部级项目 3 个,市厅级项目
5 个,横向项目 40 个
研究院知识产权 81 项
发明申报 36 项、授权 0 项,实用新型申报 14 项,
授权 11 项,软件著作权申报 26 项,授权 19 项,
集成电路 5 项、授权 5 项
举办活动 35 次
2020 年 10 月 20 日 @0572 创心汇路演会;
2021 年 3 月 23 日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教育研讨
会;
2021 年 4 月 23 日 浙大百名专家教授服务湖州
暨产学研交流活动;
......等 35 次活动
重要新闻报道(市级以
上媒体报道) 31 次
研究院优秀成果或做法的新闻报道进入市级以上
媒体,具体包括:
2021 年 4 月 24 日,浙江新闻客户端,“高校研究
院如何赋能地方发展 浙江大学湖州数字经济产
业园来了!”;
2021 年 4 月 30 日,湖州日报,“浙大百名教授专
家服务湖州’活动启动”;
2021 年 5 月 12 日,人民日报,浙大控制:在绿
水青山间解码中国发展;
......等 31 次报道
供稿:浙江大学湖州研究院各部门、研究中心
编辑/排版:吴凯维、林婷、靳晓彤
— 38
—
审核:张伟
— 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