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通讯》2023年第11期

发布时间:2024-1-04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德州通讯》2023年第11期

新能源车辆行业高质量发展及车联网信息安全技术交流会议在我市召开11 月 27 日, 新能源车辆行业高质量发展及车联网信息安全技术交流会议在我市召开。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党委委员、 副总经理孟祥宇,中国民用航空局机场司副司长马志刚,交通运输部汽车运输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魏显威,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一级巡视员贾峰和部分工业协会负责同志、行业专家、有关企业负责人参加。市领导田卫东、朱开国、赵学坤、祁小青、陈晓强,市政府秘书长王胜强出席会议。市委书记田卫东会前会见孟祥宇等与会嘉宾。他说,近年来,德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抢抓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机遇,全力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迅速。这次会议为德州相关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希望大家抓住机遇、加强了解,加深友谊、深化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市委、市政府将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与大家携手开创美好未来。市委副书记、市长朱开国在会上致辞。 他表示,我们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各类要素保障,推动全产业链协作,不断做大... [收起]
[展开]
《德州通讯》2023年第11期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页

中国共产党德州市委员会主办

2023/11

总第 774 期

准印证号(鲁)1410004 号

内 部 资 料 免 费 交 流

第2页

新能源车辆行业高质量发展及

车联网信息安全技术交流会议在我市召开

11 月 27 日, 新能源车辆行业高质量发展

及车联网信息安全技术交流会议在我市召开。

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党委委员、 副总经理孟

祥宇,中国民用航空局机场司副司长马志刚,交

通运输部汽车运输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魏显

威, 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一级巡视员贾峰和部分

工业协会负责同志、行业专家、有关企业负责人

参加。

市领导田卫东、朱开国、赵学坤、祁小青、陈

晓强,市政府秘书长王胜强出席会议。

市委书记田卫东会前会见孟祥宇等与会嘉

宾。他说,近年来,德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抢抓山东绿色低碳高

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机遇,全力建设先进制造业

强市,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高端装备、新能源

新材料产业发展迅速。这次会议为德州相关产业

发展带来新机遇,希望大家抓住机遇、加强了解,

加深友谊、深化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市委、市政府将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打造

最优营商环境,与大家携手开创美好未来。

市委副书记、市长朱开国在会上致辞。 他表

示,我们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进一步优化产业

布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各类要素保障,推

动全产业链协作,不断做大整车规模。 依托龙头

企业打造一批科创平台, 开展重大技术攻关,加

快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创新驱动能力,助推新能

源汽车产业做强做优。

会议期间, 举行了车联网信息安全技术交

流会及汽车整车、工程机械、工业车辆、军品民

航、 内燃机、 新能源三电及零部件等分论坛活

动, 部分行业协会负责人和行业专家会上作了

专题报告。

第3页

2023.11

卷 首 语

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

●《德州通讯》编辑部

德州历史文化资源丰厚,黄河大运河两大国家文化公园、两大文化廊道都在我市际会,深厚

的底蕴、优越的区位,为我市构建文化“两创”高地、擦亮地域文化品牌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推进文化“两创”要坚持正确的方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

文化影响力。 我们要为现代化强市建设注入文化力量,就必须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守正创新、真抓

实干,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推进文化“两创”要植根于地域文化。 以保护为基础,加强传承和发展,注重挖掘黄河、大运河

丰厚而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讲好“德州故事”。 高标准高质量实施“两河牵手”工程,进一步畅通

水脉、传承文脉、带动人脉,用这两条“线”串起散落于全市各地的文化“珍珠”,推动“两河”文化由

“静态展示”向“活态传承”转化。

推进文化“两创”要做大做强文旅产业。 坚持文化引领、资源活化,以文兴业、文旅融合,构建

“万物皆可游、处处是场景”大旅游格局。 推进“文旅+产业”,大力发展研学游、工业游、乡村游、美

食游等新业态,推进旅游向文化创意、数字赋能、个性服务、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式等方面拓展。 推

进“文旅+手造”,做强黑陶、红绿彩、剪纸等文创产业,建设德州手造“网红打卡地”。 推进“文旅+演

艺”,传承杂技、武术、京剧等地域表演艺术,创作一批舞台剧目、曲艺作品,并将其引入景区、搬上

舞台,打造演艺品牌。 推进“文旅+数字”,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转化,充分利用 VR、AR、元

宇宙等平台和技术,丰富沿线数字文旅新场景。

推进文化“两创”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文化惠民,持续加大城乡基层文化建设力度,不

断提高文化供给质量,打造更多文化文艺精品,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大

力实施铸魂、固本、传承、创新“四大行动”,着力繁荣兴盛农村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

民风,进一步改善农民精神风貌,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建设乡村文

化振兴新高地。德

(执笔:杨 亮)

第4页

目 录

政 策 性 综 合 性 CONTENTS

中共德州市委主办

主 编: 朱瑞山

责任编辑: 房忠存 于 姗

版式设计: 杨 亮 刘静静

编辑委员会

主 任:

副 主 任:

委 员: (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泽森 朱瑞山

宋殿斌 陈 播

范 伟 孟凡忠

周少国 周春华

赵方敏 郭建龙

夏传玉 倪靖寰

副 主 编: 周秀敏 杨 亮

万传泽 赵守超

高吉刚

刘荣青 (常务)

刘静静 吴春娟

赵学坤 !!

!!!!!!!!!!!!!!!!

!!!!!!!!!!!!!!

!!!!!!!!!!!!!!!!!

!!!!!!!!!!!!!!!!

!!!!!!!!!!!

!!!!!!!!!!!!

!!!!!!!!!!

卷首语

打造文化“两创”新标杆 !! 《德州通讯》编辑部( 1 )

本期特稿

实施“两河牵手”工程 打造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德州品牌

!!!!!!!!!!!!!!!! 田卫东( 4 )

深化提升“红色物业”建设 推动物业管理工作再上新

水平 !!!!!!!!!!!!!! 朱开国( 7 )

一把手谈政治生态

坚持“三位一体” 持续塑造风清气正政治生

!!!!!!!!!!!!!!!!!

邵浩浩(11)

党建“领航” 跑出政治生态建设“加速度

!!!!!!!!!!!!!!!!

郑广敏(14)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高质量推动理论学习 高标准做好宣传引

!!!!!!!!!!!

中共德州市委宣传部(17)

培育创新主体 为高质量发展增加新动

!!!!!!!!!!!!

德州市科学技术局(20)

坚持“四个聚焦” 以主题教育新成效推动国资国企高

质量发展 !!!!!!!!!! 德州市国资委(23)

工作研究

加快建设全省市级现代水网示范区 筑牢经济社会高

!!

!!!!!!!!!!!!!!!!

!!!!!!!!!!!!!!

!!!!!!!!!!!!!!!!!

!!!!!!!!!!!!!!!!

!!!!!!!!!!!

!!!!!!!!!!!!

!!!!!!!!!!

第5页

指 导 性 权 威 性

出版日期: 2023 年 11 月

电 话:

通讯地址: 山东省德州市东风东路

1566号新城综合楼15楼

邮政编码: 253076

0534—2675328

准印证号:

swd kdztx@163. com

(鲁)1410004 号

印 刷: 山东新华印务有限公司

印 数: 2000 册

编印单位: 中共德州市委政策研究室

发送对象:省委、省政府有关厅、

局;市委、市人大、市政

府、市政协领导,市直

部门; 县市区党委、政

府领导, 县市区直部

门;乡镇党委、政府;企

事业单位党组织;与全

国有关城市党刊交流。

电子邮箱:

2023 年第 11 期

(总第 774 期)

质量发展的水安全保障 !!!!!!! 李守学(26)

以“四个好、两个服务”为引领 扎实推进新时代档案事

业高质量发展 !!!!!!!!!!! 李纪三(28)

调查与思考

关于全市新能源开发利用情况的调研报

!!!!!!!!!

德州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32)

关于加快德州市汽车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调研报

!!!!!!!

德州市重点项目建设保障中心(35)

积极做好新时代人口工作 !!!!!! 张效清(38)

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时

让档案“越用越新”——德州市创建城建档案管理服务

新模式 !!!!!!!!!!!!!! 张 磊(40)

实施红色赋能 强化联动联建 推动产业链强链补链

延链 !!!!!!!!!!! 武城县委统战部(42)

经验交流

突出“六有模式” 振兴乡村文

!!!!!!!!!!!!!

陵城区委办公室(44)

以智慧环境监测提升项目建设“含金量

!!!!!!!!!!!!!

乐陵市委办公室(46)

聚焦“三个注重” 建好用活乡镇党

!!!!!!!!!!

平原县前曹镇党委党校(48)

市委大事记

2023 年 10 月市委大事记 !!!!!!!!! (50)

第6页

2023.11

本 期 特 稿 BENQITEGAO

实施“两河牵手”工程

打造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德州品牌

●中共德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田卫东

德州因黄河而名,因运河而兴。 推动黄河、

大运河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德州

重要使命职责。 近年来,德州市认真落实党中

央、国务院关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决策部署

和山东省“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建设要求,

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大力实施黄河、大运河

“牵手”工程,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高质量发

展,走出一条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特色路径。

一、坚持规划引领

按照全省“四廊一线”布局,立足发挥黄

河、大运河融合优势和叠加效应,聘请两大院

士团队完成“两河牵手”联通廊道总体规划,确

定实施“三纵五横、一廊六带、两核引领、多点

突破、串珠成线”的全域发展布局。一是做活

“水”文章。 高标准编制《大运河德州段保护利

用总体规划》,围绕“一带汇三水、七星耀五城”

总体布局,构建“美丽黄河、绿色干渠、幸福马

颊、和谐沙杨、生态运河”水文化融合风景带。

锚定 “缺水城市不少水、50 年一遇无大灾”目

标,编制《德州现代水网建设规划》,全省率先

启动水系连通工程,以 5 大干流、1500 条支流、

20 座水库互联互通为重点, 把南部的黄河、北

部的运河两条平行大河用水系纵向连通起来,

构建河流沿线生态、智慧、休闲、文化、产业“五

大系统”,形成“五湖四海兴安德、四水三廊润

州城”格局。 目前,已完成全程约 130 公里的通

水 线 路 ; 总 投 资

32.1 亿 元 的 山 东

水网 “一轴四横”

德 州 市 域 连 通 西

线引调水、总投资

6.1 亿元的德州市

城 区 河 道 美 丽 河

湖、 总投资 2.1 亿

元 的 德 州 市 黄 河

下 游 生 态 保 护 修

复,均已纳入国家

重大建设项目库。

二是做优 “绿”文 大运河德州段

4

第7页

2023.11

本 期 特 稿 BENQITEGAO

章。 在“两河牵手”联通廊道沿线 5 个县市区、

18 个乡镇规划建设森林绿带,打造 8 个特色文

化节点,实施 260 个水工文化景观,防汛带、交

通带、经济带、旅游带、生态带、文化带“六带”

同步建设,借势推进国家生态“双重”、国土绿

化试点示范项目,展现水清、岸绿、景美、文兴

的整体风貌。 先行试点济南-齐河黄河湿地一

体化保护利用模式,加快提升黄河、徒骇河、跃

马河等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涵养功能,系统增补

森林、湿地等生态空间。 三是做好“旅游”文章。

制定印发《德州市“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

划》《大运河(德州段)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

划》《齐河黄河流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专项规

划》等系列文件,统筹两河沿线各县市区、重点

片区等文旅发展规划,串联景观水系、文物非

遗、红色文化、重点景区等核心文旅资源,集中

力量规划建设覆盖全域、连通周边的 6 条文化

旅游体验廊道,将“国家文化公园”概念延伸至

德州全域。 突出“一线一景一品牌”,推动齐禹

夏文旅资源共享发展,共建旅游路线、共讲黄

河故事、共创旅游品牌。 支持齐河打造德州-济

南文化旅游产业带节点城市,创建一批文旅精

品,带动全域特色文旅资源开发利用。

二、坚持项目带动

把文化和生态融合作为国家文化公园建

设的重要支撑,实施总投资734 亿元的 42 个重

点项目,其中总投资 228 亿元的黄河“第一驿

站” 等 15 个项目入选全省文化体验廊道重点

项目。一是抓文化“两创”标杆项目。总投资 120

亿元的齐河黄河文化博物馆群项目明年即可

全部建成投用,该项目入选山东省重点建设项

目和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第一批优选项

目,被中宣部列为国家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库首

批入库项目。 实施投资 25 亿元、占地 200 亩的

运河博物馆群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鲁北最大的

运河沿线博物馆建筑群,打造传承运河文化新

地标。 建设投资 5 亿元的黄河中华农耕文化博

览园,运用场景化、还原化、故事化、科普化的

“活态”展览空间设计理念,生动展现黄河农耕

文化特征风貌。 二是抓文旅融合发展项目。 引

进山东坤河旅游开发公司等知名企业,建成泉

城海洋极地世界、欧乐堡梦幻世界等一批文旅

项目,打造齐河黄河国际生态城,辐射带动中

国驿·泉城中华饮食文化小镇、 黄河水乡国家

湿地公园等 20 余个重大文旅项目相继落户,

形成千亿级文旅产业集群。 启动投资 220 亿元

的大运河“一廊六片”项目,集中展示漕仓遗

址、古村聚落、运河水街、工业遗存等历史文化

景观,打造“水上行、岸上游”沉浸式体验场景。

目前,滨水文创园、九龙湾文旅融合园等项目

全面展开,南运河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已申报国

家文化公园重点项目。 三是抓生态文化共建项

目。 实施黄河故道古桑树群、千年枣林等生态

项目,成功打造德百旅游小镇省级生态康养基

地。 投资 3.5 亿元建设城区河道美丽河湖工程,

打造独具特色的锦绣水廊,将水的文化、形态、

应用等 10 个主题进行串联,达到“二十四节气

绘锦绣水廊,二八画卷穿碧水明珠”效果。 沿河

规划建设马拉松赛道、自行车赛道、垂钓基地,

积极承办自行车、板式网球、青年体操锦标赛

等全国性赛事。 11 月 5 日,成功举办德州首届

马拉松比赛。

三、坚持以文塑魂

深入挖掘“两河”丰厚的特色文化内涵,让

“德”文化焕发新的时代光彩。一是深挖历史文

化,讲好“德州故事”。 对“两河”沿线历史文化

进行梳理盘查、考古保护、研究阐释和民间记

忆整理,深挖大禹治水、董子弘儒、桃园结义、

四女孝亲等历史典故, 实施德城黄河涯礼堂、

齐河尹屯等“两河”遗产遗址保护项目,让游客

5

第8页

2023.11

体验“德”文化独特魅力。 弘扬冀鲁边革命纪念

园、渤海军区教导旅等革命精神元素,创排红

色音乐剧《兵出渤海湾》,代表山东赴疆巡演。

推动海丝文化与运河文化深度融合,建设东盟

风情园,举办东盟文化交流周活动,加强与东

盟国家融通互鉴、合作共赢。 二是传承地域文

化,亮出“德州绝活”。 打造特色文化演艺中心,

将两河文化和地域特色文化融入演艺作品创

作,充分吸收地方戏曲、音乐、舞蹈、非遗等特

色元素进行艺术创作。 瞄准国家、省级奖项策

划选题,推出长篇报告文学《大河涅槃》等文艺

精品 100 余部,开展演出活动 3000 余场。 杂技

剧《山水国潮》成功晋京展演,获中央领导和外

国使节高度认可。传承八极拳、绣球灯舞、运河

号子、一勾勾戏曲等地域表演艺术,开展传统

文化展演活动 8200 余场次, 夏津马堤吹腔等

8 个典型案例入选全省乡村特色文化艺术典

型案例。三是整合美食文化,传播“德州味道”。

以创建中国食品名市为引领,高标准建设中国

(德州)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同步推进 11 个

县级食品产业园区建设,“一区多园”平台效应

逐步显现,打造北方“食谷”新地标。 深入挖掘

饮食文化,加强餐饮品牌建设,创新性继承发

展德州扒鸡、乐陵小枣、保店驴肉、黄河涯肉饼

等传统美食资源,构建以“德州味”品牌为引领

的“1+11+N”品牌体系。 举办德州名宴名吃名

小吃暨山东省“四名工程”选拔大赛、中国(德

州)美食峰会,开展德州美食走进国家机关活

动,通过展览展示、直播带货等方式,让“德州

味”香飘万家。 四是创新非遗文化,叫响“德州

手造”。 加强德州黑陶、 红绿彩等非遗保护传

承,建立全市手造资源库,首批 107 家非遗工

坊和 8 大类 1085 项“德州手造”项目入库。 深

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业价值,在全省率先

建成“山东手造·德州有礼”手造一条街,打造

运河产业园和手造展示体验中心, 借助互联

网或文化创意, 让非遗技艺从展品变成消费

品,推动更多“手工作坊”实现产业化、品牌化

转型。 牵头成立全国首个大运河手造联盟,将

运河沿线 28 个城市特色手造工艺汇聚起来,

形成“制造、展示、体验、研发、营销”五位一体

格局。

四、坚持改革创新

以改革思维促攻坚,扭住重点、抓住关键,

靶向施策、精准发力,为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

供充足要素保障。一是做到有“人”管事。 建立

协同推进机制,成立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

导小组、大运河保护利用指挥部,市委多次召

开专题会议,研究推进黄河、大运河文旅项目

落地、产业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党委政府统

一领导、文旅部门统筹协调、各成员单位齐抓

共管的工作格局。 建立挂图作战机制,每年研

究制定工作要点和重点项目清单,定期开展专

项巡察,按季度通报进展情况,确保各项任务

清晰明确、责任落实到位。 二是做到有“地”干

事。 健全生态保护红线联合监管机制,通过上

下贯通、条抓块统,严格管控不符合生态保护

红线准入要求的违法违规人类活动,实现“一

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确保生态功能不

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 调整优化“三

区三线”布局,调增生态文化、水工用地,留足

发展空间。 三是做到有“钱”办事。 聚焦黄河重

大国家战略, 积极靠上争取国家专项扶持资

金、专项债券、文化产业基金等政策支持。 继续

加大财政投入, 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用于扶持和培育文化产业相关项目。 拓宽文化

产业融资渠道,鼓励企业、个人、境外资金兴办

文化产业。 大力争取中央政策性资金、政府专

项债,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形成文化多元投

融资机制。德

本 期 特 稿 BENQITEGAO

6

第9页

2023.11

市委、市政府对“红色物业”建设高度重

视,三年来,按照“党建引领、行业主管、基层主

抓”工作要求,健全完善体制机制,凝聚各方工

作合力, 引领物业服务管理有效融入基层治

理,全市物业管理工作进展良好、成效明显。一

是体制机制更加健全。 组织实施了“红色物业”

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制定出台加强“红色物业·

幸福德州”建设的《若干措施》、加强物业管理

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 市委、市政府连续两年

将“红色物业”建设列入 18 件民生实事,市县

建立了党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党建

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小组,把“红色物业”建设纳

入城市基层党建整体布局, 成立物业行业党

委,街道、社区健全了物业管理联席会议制度,

研究解决物业服务管理重大问题 2400 余个。

二是管理基础持续巩固。 全市物业企业党组织

的组建率由不足 30%提高到 98%,物业企业党

员数量达到 1400 多人, 比 2021 年初增长一

倍,培养了一批党建强、发展快、形象好的骨干

物业企业。 创新党组织领办、国企兜底、合作社

组建、专业化物业 4 种物业服务模式,市场化

专业化物业服务覆盖率由 46%提高至 68%、业

委会组建率由 29%提高至 75%,组织保障能力

全面提升。 三是服务质效稳步改善。 深入开展

3 轮物业领域突出问题整治行动, 组织 “满意

3·15 物业服务大提升”、 物业领域问题大摸底

大调研等活动 26 次,开办“物业直通车”栏目,

实行物业企业“四色”管理,打造市级星级服务

项目 21 个, 解决物业领域突出问题 1.3 万个,

市民热线物业管理类诉求数量增速连续两年

降低,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四是治理效能不

断增强。 各县市区深入推进社区物业党建联

建,建立了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物

业服务企业协调运行机制,物业企业参与社区

治理更加积极主动, 工作协同更加顺畅有序。

疫情期间, 全市 130 多个物业企业党组织、1.7

万物业职工响应号召、冲锋在前,扎实做好值

班值守、信息摸排、物资配送、核酸检测等工

作,为全市疫情防控作出了突出贡献。 五是宜

居水平逐步提升。 结合“红色物业”建设,加快

小区配套设施改造提升进度,近年来累计投资

36.7 亿元完成老旧小区改造 1233 个、 惠及群

众 14.3 万户, 新建停车位 2.7 万个, 充电设施

9400 余个、体育健身设施 1300 余套,努力补齐

小区功能短板,让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

总的看,通过全市上下持续加强“红色物

业”建设,党建引领物业服务管理体制机制、工

作覆盖、行业发展、联建共建等方面取得了显

著成绩,但对照上级要求、群众期盼、先进地

市,在行业监管、服务质量、治理体系、矛盾化

解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进提升。 县域之间在

重视程度、落实力度、工作成效等方面不够均

深化提升“红色物业”建设

推动物业管理工作再上新水平

●中共德州市委副书记、市长 朱开国

本 期 特 稿 BENQITEGAO

7

第10页

2023.11

衡, 工作实际成效与群众的期盼还有不小差

距,群众满意度、获得感还不够高。 各级各部门

要切实增强抓好物业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把深化提升“红色物业”建设摆在更加突

出位置,加快节奏,主动作为,集中精力抓好各

项任务目标落细落实,打好物业管理提升攻坚

战, 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人民群众的幸福家

园,以实际行动检验主题教育成效。

一、持续在深化提升党建引领上精准用力

物业管理是最现实的民生、群众最直接的

关切,也是问题和矛盾集中的领域。 越是这样

的领域,越需要强化党建引领,发挥基层党组

织战斗堡垒作用,凝聚合力、攻坚克难。 强化党

建引领物业服务管理,能够统筹资源、整合力

量,有效弥补法律法规空白,系统解决物业管

理问题,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层治

理新格局。一是组织机制要到位,强化市县基

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小组建设,完善议事

决策制度机制,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真正解决

常规工作、 常规体制解决不了的一些动体制、

动资金、动利益的疑难杂症。 要建强市县物业

行业党委,建立行业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

评议制度,提高物业领域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

质量。 要扎实推进社区物业党建联建,完善社

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居委会、小区(网格)党

组织、业委会、物业企业协同联动机制,推动

“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确保党的组织活动和

作用发挥全覆盖。 二是基层力量要配强,加强

对物业行业党委的工作指导,按规定配强专职

专业人员,保障经费需要,确保行业党委有能

力、有资源履行职责。 要加强街道物业管理力

量配备,优选综合素质强、群众基础好的人员

充实街道物业办,提高物业管理服务队伍专业

化水平。 要做实社区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

最大程度发挥基层网格员、 党员的能动作用。

要推动综合执法力量下沉,在社区设立执法办

公室,整合城管、消防、公安、市场监管、人防、

环保等部门执法力量,做到执法有场所、有人

员、有制度。 三是资源要素要下沉,要把更多资

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为居民提供精准化、

精细化服务。 要进一步向街道社区赋能扩权,

推进推动人力、资源、管理权限等下放基层,让

街道社区党组织有人有权有物,保证基层权力

给基层,基层事情基层办。 街道(乡镇)主要负

责同志要拿出精力认真研究党建引领物业管

理工作,持续完善社区体制机制,抓好人员、资

金等资源统筹保障,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二、持续在深化提升行业规范上精准用力

要在行业规范管理上下更大功夫,坚持有

解思维,提升优解能力,不断适应和满足群众

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要求。 要紧盯“管理、执

法”两个重点,进一步压实行业监管责任、行政

执法职责、属地管理责任,认真研究制定合规

合法的管理措施, 强化物业服务企业自身建

设,提高物业管理行业法治化、规范化水平。一

要发挥主管部门职能作用,住建部门要加强物

业行业监管和业务指导, 完善市场准入制度,

持续深化“三会三公开”制度,全面推行“三公

告”制度,推动物业服务管理健康规范运行。 二

要压实县市区主体责任,围绕“管用、实用、好

用”的原则,建立物业管理综合协调工作机制,

做好辖区内物业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考核

各项工作。 三要提高协同高效执法能力,公安、

城管、住建、市场监管、人防、环保、消防等部门

要健全联合执法、协同治理评价机制,明确部

门职责清单,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加强对住宅

小区内违法行为的巡查、检查和处理,推动执

法力量下沉, 确保联合执法能够解决真问题、

真解决问题。 四要严格街道社区主抓要求,街

道社区要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统筹抓好辖

本 期 特 稿 BENQITEGAO

8

第11页

2023.11

区内物业企业监督管理, 加强对业主大会、业

主委员会组建、换届和履职的监督指导,对人

选严格把关,加强专业培训,提升履职能力。 要

广泛宣传物业管理有关政策法规,争取广大居

民对物业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努力形成共

建共管共享的良好氛围。

三、持续在深化提升市场机制上精准用力

物业服务管理既要突出社会属性、公益属

性的鲜明特点,也要坚持市场化、专业化发展,

把握市场规律,满足群众需求,推动有为政府

和有效市场协同发力。一要坚持市场机制运

行,进一步完善物业服务收费市场机制,按照

“按质论价、质价相符”的原则,引导业委会和

物业服务企业协商确定物业服务内容和收费

标准。 发改、住建、市场监管等部门要加强对物

业服务收费成本的价格监审,综合考虑小区容

量、场地设施、企业成本、业主承受能力、物业

服务质量等因素, 规范物业服务收费行为,提

高政府制定物业服务价格的科学性、 合理性。

二要加快信用体系建设, 加大对信用评价高、

服务质量高、群众反映好的物业服务企业支持

力度,鼓励和推介优先承接物业管理项目。 要

完善物业服务项目招投标制度,以信用评价倒

逼企业提升服务质量。 要规范物业项目服务退

出,持续深化“红蓝黄黑”四色榜管理制度,充

分体现树优罚劣评价导向,对于连续“红榜”且

群众满意度高的企业, 给予适当补贴奖励,对

于管理水平低、服务质量差、业主投诉多的物

业企业,要列出问题清单,跟踪督导整改,情节

严重、屡教不改的,由街道、社区依法依规解除

服务。 要积极引导物业企业转变发展理念,聚

焦服务管理主责主业,坚持服务为本、诚信经

营,摒弃短期行为、眼前利益,树立长远目标,

加强企业管理,增强内生动力。 三要加大物业

企业培育力度,选树一批管理规范、社会评价

高的物业企业, 总结推广普遍适用的好经验、

好做法,转化为制度规范和长效机制,以点带

面、以强促弱、打造品牌,推动物业企业服务质

量提升。 要推进物业服务资源整合,鼓励引导

实力强、 信誉好的物业企业拓展市场规模,倒

逼规模小、服务弱的物业企业退出。 要积极探

索老旧小区、三无小区物业管理路径,通过市

场化运作引入专业化物业管理、国企物业托底

管理等, 力争 2025 年底前实现无物业管理小

区动态 “清零”, 专业化物业服务覆盖率达到

95%以上。

四、持续在深化提升基层治理上精准用力

物业小区是城市管理的基础单元,是基层

社会治理的重要领域,强化物业管理是增强基

层治理能力、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代化的基础支撑。 当前,我市基层治理体系还

不够完善,部分街道社区党组织党建引领作用

不明显, 处理物业领域矛盾问题办法不多,部

分业委会存在重建轻管、运行不规范、履职不

到位,解决群众诉求“治标不治本”等问题,影

响了基层治理水平的提升。一要统筹整合工作

力量,把“红色物业”建设放到城市基层治理的

大局中来研究、谋划和推进,构建基层政府、社

区党组织、业委会、物业企业等多元参与的基

层治理体系,打造基层治理共同体。 各县市区

对 12345 市民热线反映问题最多的小区,要实

行县级领导帮包制度,每名县级领导至少帮包

一个小区,加强直接联系和工作指导,牵头化

解矛盾纠纷。 市委组织部、市住建局要落实好

县市区分工机制,持续督导调度,集中攻坚突

破。 街道社区党组织要牵头建立居委会、业委

会、物业企业、驻区单位等参与的议事协商机

制,制定议事规则和工作流程,协调解决矛盾

问题。 要做实小区(网格)党组织,选优配强小

区党支部书记,积极探索小区(网格)党支部解

本 期 特 稿 BENQITEGAO

9

第12页

2023.11

决物业服务管理问题的有效方式, 推动实现

“小事不出小区、矛盾就地化解”。 二要建立问

题化解机制,完善社区网格运行机制,建立健

全信息收集、问题发现、任务分办、协同处置、

结果反馈工作机制,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要加强物业管理矛盾纠纷人民调解组织建设,

通过设立诉调中心、巡回法庭、法官工作室等,

提高物业领域矛盾处置化解效率。 要有力有效

解决好房地产开发遗留问题, 按照实事求是、

依法依规的原则,采取“一事一议”“一案一策”

的方式制定化解方案,形成解决问题、化解矛

盾长效机制。 三要推进服务集成改革,全面落

实房地产开发项目“三全”集成服务,完善开发

项目的质量保修、物业承接查验、前期物业监

管等制度, 督促开发商严格按规划要求配置、

移交小区物业管理各类配套设施设备,最大程

度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深化提升“红色物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

程,必须强化统筹联动,推动各项工作高效开

展。一要坚持高位推动。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

深化提升“红色物业”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

主要负责同志亲自部署安排、 亲自调度指导,

选拔精兵强将具体负责、强力推进,自上而下

逐级压实责任。 各县市区要把深化提升“红色

物业”建设行动开展情况作为党委书记抓基层

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推动党建

引领物业服务管理工作责任一贯到底。 二要压

实工作责任。 各级各有关部门对照 《“红色物

业·幸福德州” 建设深化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逐项研究梳理,逐一细化分解,具体化、项目

化、清单化、责任化推进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组

织、住建部门要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强化分

类指导,加强过程管控,建立健全定期调度、专

项督查、跟踪问效等工作机制,有力有效推动

工作落实。 三要强化考核监督。 要将“红色物

业”建设工作纳入县市区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

考核和市直部门机关绩效考核, 市委组织部、

市住建局尽快制定考核细则,科学设置考核指

标体系,以考核评价倒逼行业管理、执法监督、

问题整改等责任落实,确保压力传导到各层级

各环节。 四要践行群众路线。 物业管理本质就

是做好群众工作, 街道社区要紧紧依靠群众,

积极组织引导群众依法依规主动参与小区管

理,指导帮助业委会开展工作,鼓励在职干部、

党员积极带头承担业主责任,主动参与小区业

委会组建,促进业委会依法履职、规范运行。 要

加强对有关政策规定、典型案例等方面宣传力

度,增强群众主人翁意识,树立正确的物业服

务消费观,形成群众充分参与和社会广泛支持

工作合力。

做好“红色物业”建设工作意义重大、影响

深远。 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抓住主题教育的重大契

机,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攻坚克难、

创新突破, 推动物业管理工作再上新水平,为

现代化强市建设作出新的贡献。德

(本文摘编自朱开国同志2023年11月1日

在全市“红色物业”建设深化提升推进会议上

的讲话,题目由编者所加,有删减)

本 期 特 稿 BENQITEGAO

10

第13页

2023.11

环京公安检查站执行车辆查控任务

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在党的建设乃至党

和国家事业全局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习近

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将如

何始终保持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总结为我们

这个百年大党必须解决的六大独有难题之一。

市委将政治生态建设作为各级党委(党组)“一

号工程”来抓,始终以最高站位、最大力度推进

政治生态建设走深走实。 市公安局党委坚持以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市委部署要求, 立足公安工作实际,

坚持政治建警、从严治警、实干砺警“三位一

体”,纵深推进政治生态建设,在全警深化开展

“五争五比”,践行“五

敢” 作风中展现德州

公安过硬担当。

一、 坚持政治建

警, 铸牢对党绝对忠

诚的政治品格。 习近

平总书记强调:“坚持

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

领导是公安机关的根

本政治原则”。公安机

关作为党和人民手中

掌握的 “刀把子”,政

治性是第一属性,讲

政治是第一要求,必须牢牢把握对党绝对忠诚

这一永远不变的根和魂。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夯

基固本。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上清醒,政治

上才能坚定。 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将“理论武

装”喻之为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基本功”“看

家本领”,只有抓好理论武装,才能解决思想根

子的问题,方可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

把稳思想之舵。 市公安局党委发挥 “头雁”效

应,严格落实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和

党委会“第一议题”制度,适时组织开展全员政

治轮训,并配套健全学习评分、理论月考等机

制,2019 年以来,组织 18000 余人次参加“理论

坚持“三位一体”

持续塑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德州市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 邵浩浩

一 把 手 谈 政 治 生 态

11

第14页

2023.11

市公安机关召开全市公安机关警示教育大会

学习月考”, 推动理论学习学深学透、 学以致

用,有效夯实全警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忠诚使

命的思想根基。 二是强化党建引领凝心铸魂。

市公安局党委深刻把握德州 “山东北大门、环

京护城河”的独特区位和特殊使命,在实战中

凝练推出“忠诚哨上党旗红”党建带队建品牌,

在安保任务、疫情防控和重大专案等工作中建

立临时党支部 30 余个,组建党员先锋队、党员

示范岗 240 余个,有效激发了全警践行初心使

命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形成了

“人人都是忠诚哨、处处尽显党旗红”的生动局

面,工作经验在全省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着力

发挥思想政治工作显著优势,常态化开展“升

国旗”、党员“政治生日”等仪式,扎实推进“四

强党支部”建设,探索“联学+联建”模式,将窗

口一线、攻坚阵地作为组织生活“第一课堂”,

打造优秀主题党日案例 21 个,20 个党支部被

评为“2022 年度全市机关过硬党支部”,通过党

务警务深度融合, 有效引导全警围着中心转、

服务大局干。 三是强化政治能力赋能攻坚。 市

公安局党委始终把提高政治能力放在第一位,

引导全警始终把是否

有利于 “两个维护”作

为想问题、 作决策、办

事情的首要政治标准,

坚决做到观察形势要

把握政治因素,推动工

作要落实政治要求,解

决问题要防范政治风

险,在学思践悟中不断

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

领悟力、 政治执行力。

坚决扛牢维护政治安

全主力军作用,严格落

实意识形态责任制,将

意识形态重点任务细化到岗、量化到人,健全

“2+2+N”舆情防控闭环管理机制,今年以来,累

计高效稳妥处置各类敏感案 (事) 件舆情 100

余起,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政

治环境。

二、坚持从严治警,锻造堪当时代重任的

公安铁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

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

之路”。 公安队伍是党领导下的纪律部队,从严

治警是永恒主题,唯有在严格管理上坚持更高

要求,在严明纪律上坚持更高标准,方可善作

善成、一往无前。一是将完善管党治警体系作

为治本之策。 市公安局党委始终牢记“两个永

远在路上”,全面落实“内容上全涵盖、对象上

全覆盖、责任上全链条、制度上全贯通”要求,

制定《党委及成员落实全面从严管党治警责任

清单》,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联席会议制度,

定期听取县级公安机关全面从严管党治警述

职并进行评议, 全力构建全面从严管党治警

“大监督”格局,推动“四责协同”机制落实。 二

是把加强日常教育管理作为基础工作。 牢记

一 把 手 谈 政 治 生 态

12

第15页

2023.11

“慈不掌兵”,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严在日常,

压实各单位队伍管理主体责任,常态化开展谈

心谈话和分级家访,加强民警辅警“八小时之

外”监督管理,有效将各类倾向性苗头性问题

化解在萌芽、防患于未然。紧盯关键领域、关键

岗位,全面开展廉政风险梳理排查,建立廉政

风险“鱼骨图”,健全完善制度 140 余项,开展

“违规使用数字证书排查整治”“辅警管理重点

问题专项整治” 等系列行动, 尤其是对全市

6600 余名辅警开展全覆盖政审背审, 实现以

“小切口”推动管理“全覆盖”。 今年以来,全市

公安机关违纪违法数量同比下降 52.4%。 三是

把强化监督执纪作为关键抓手。 部署纪检、督

察等单位采取暗访、抽查等方式常态化开展监

督检查,发现问题通过“曝光台”点名道姓通

报,对违纪违法始终坚持“零容忍”,主动发现

和查处违纪违法线索,形成强大震慑,引导教

育全警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今年以来,共

开展纪律作风检查 230 余次,违规宴请饮酒专

项督察抽查民警 16500 余人次,曝光纪律作风

和执法问题 73 起,64 个单位和 77 名个人被

曝光。

三、坚持实干砺警,激发全警履职担当的

强大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从严管理监

督和鼓励担当作为高度统一起来,从而锻造更

为坚强的领导力量, 凝聚更为广泛的奋斗力

量”。 市公安局党委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严

管与厚爱结合”,引导全警既严守纪律、又实干

担当,助推公安工作提质增效、“出圈”出彩。一

是创新激励机制。 树牢“以实绩论英雄、靠贡献

比高低”的鲜明导向,全面推行民警积分制管

理,将工作实效与评先树优、提拔重用、绩效奖

金充分挂钩, 有效激发队伍干事创业内生动

力,杜绝“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

在全市公安机关开展“擂台比武”,每月评定干

事创业好班子并上榜公示,今年以来,累计 60

个单位荣登“先锋榜”“创新榜”,25 个单位被评

定为“后进单位”,全警争当先进、比学赶超氛

围更加浓厚。 二是优化干部队伍结构。 坚持新

时代好干部标准,突出在安保一线、重大任务

等关键节点培养考察干部,梯次落实培养选拔

优秀年轻干部“五年行动计划”。 2019 年以来,

市公安局党委先后 8 次组织科级干部调整,累

计调整 500 余人,“80 后”“90 后” 干部占比较

2019 年分别提升 18 和 6 个百分点。 2021 年以

来共提拔来自基层的科级干部 79 人, 占提拔

人数的近四分之一。 三是落实落细惠警举措。

发挥表彰奖励鼓舞斗志、 激励警心的作用,每

月开展“星级标兵”评选,跟进开展战时表彰、

送奖上岗,对先进典型大张旗鼓宣传,引导广

大民警干有方向,学有榜样。 今年以来,共表彰

三等功以上集体 45 个、个人 385 名。 坚持以警

为本,全面开展民辅警健康风险摸排,积极协

调解决民辅警就医、子女就学等难题,定期开

设战时民辅警“子女托管班”“警宝夏令营”,解

决民辅警后顾之忧,真正让“有困难找组织”成

为广大民辅警第一选择。 坚决维护法律尊严和

民警执法权威, 旗帜鲜明支持民警依法履职,

杜绝民警“流血流汗又流泪”。 今年以来,共为

142 名民警和 60 名辅警维权正名,发放抚慰金

58 笔,共计 50700 元,为依法履职的民辅警撑

腰鼓劲。

加强政治生态建设是一项长期性、 基础

性、系统性工作,市公安局将全面贯彻习近平

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落实市委政治

生态建设工作部署,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

导向,坚持不懈抓班子、带队伍、守规矩、强作

风,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干事创业、风清气正的

政治生态,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

贡献公安力量。德

一 把 手 谈 政 治 生 态

13

第16页

2023.11

市委市直机关工委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

领,坚持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紧紧

围绕全面提高机关党建质量,不断增强机关党

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营造风清气正、事

争一流的良好政治生态。

一、抓实“四个促学”,强化政治意识

强化思想政治引领,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

神为主线,深化“读、讲、写、考”体系,大力营造

闻学而动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打牢思想政治基

础。 健全“以读促学”机制。 以提高政治觉悟为

目标,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持续开展

“我来读原著” 活动, 每年举办诵读之星风采

展, 推进机关全员诵读, 各部门参与者累计 5

万人次,评选各类诵读之星 475 人,多家媒体

及时跟踪播放, 让原著原文 “飞入寻常百姓

家”。 健全“以讲促学”机制。 组织党的二十大精

神宣讲团成员“示范”讲、领导干部“解读”讲、

英模人物“亲身”讲。 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机关进企业 8 场次,举办各

类机关讲堂 600 多期。 健全青年理论学习小组

制度,鼓励青年干部“开口”“勤学”“善思”,形

成从领导班子带头“讲理论”、科室负责人深入

“讲业务”、其他同志随机“讲体会”层层讲的生

动局面。 健全“以写促学”机制。 实施“我来写公

文”能力提升行动,各部门单位累计创设“公文

写作小组”200 多个,开展“师徒结对”500 余人

次,举办“公文写作比赛”120 余次,今年形成全

市机关党建创新案例 184 篇,上好机关人员写

作公文的“公共课”“必修课”。 健全“以考促学”

机制。 将理论武装纳入年度机关党建考核,常

态化做好在线测试工作。 组织党员参加全国

“学思想 强党性 共奋斗” 知识挑战赛,13 人进

入全省百强选手,列全省各市第二位。 发展党

员坚持逢“入”必考。 严格落实意识形态责任

制,从严审核部门单位举办各类论坛等 60 次。

二、抓牢“四个主体”,严肃政治生活

抓“关键少数”。 聚焦党组(党委)书记“第

一责任人”职责,每年召开市直机关党组织书

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会议,分组督导市直各

部门单位内设机构和直属单位党组织书记抓

基层党建述职评议。 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双重组

织生活制度,完善领导干部请假、补课等制度,

每季度形成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报告。 抓基

层组织。 深入实施党支部夯基工程,严格执行

“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

员等制度,严格换届选举,规范组织生活,着力

提高组织生活质量。 强化示范引领,开展“一单

位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创建活动,今年命名

全市机关过硬党支部 283 个,评选优秀主题党

日案例 84 个, 着力打造一批四面见线的先进

典型。 牵头制定《关于加强党支部政治生态建

党建“领航”

跑出政治生态建设“加速度”

●中共德州市委市直机关工委书记 郑广敏

一 把 手 谈 政 治 生 态

14

第17页

2023.11

设的意见(试行)》,目前已启动试点工作,推动

政治生态建设向支部延伸。 抓党务干部。 对今

年新任职机关党组织书记和机关纪委书记 38

人开展任职谈话。 抓好机关党委书记、专兼职

党务干部、党支部书记“三支队伍”,先后到齐

河、北京等地开展分级培训、分批轮训。 规范灯

塔管理员队伍,评选“灯塔-党建在线”百佳管

理员,进一步明确职责定位,强化责任担当。 抓

普通党员。 实施党员“提质”行动,举办“我们的

支部”情景党课,赴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

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地开展党性教育,开

展 “我来写公文”“我来讲党课”“我来做表率”

等系列活动,全面提升党员能力素质。 加强对

关键岗位党员思想政治教育,机关党组织每年

进行 2 次思想状况分析并形成报告。 扎实推进

正风肃纪,今年以来审理市直部门科级及以下

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 34 件 55 人,重要节点

常态化开展明察暗访,将严的基调贯穿始终。

三、抓好“三种导向”,培植政治文化

一是坚持干事导向。 深化“五型”机关创

建,持续推动“五型”创建走深走实,开展“一把

手优化营商环境”“党建业务深度融合突破”等

十项行动,启动“百名科长大家评”“窗口效能

社会评”。 围绕助力企业发展, 实施机关干部

“进企帮扶”、规范涉企执法等 6 项措施。 嵌入

式实施“强党性 优服务 提效能”工作素养水平

大提升行动。 常态化开展“大学习大练兵大比

武”“五争五比”等活动,长效化实施“对标先

进、比学赶超”等工作机制。 制定《模范机关创

建工作先进单位评选办法》,已对 27 个符合参

评条件的单位完成公示和现场考察。 将全市

“五型”创建工作与省、市、县“三级联动”有机

结合,加大市、县部门单位与省直单位的对接

力度,市教体局、市信访局等 20 多个市直单位

市委市直机关工委组织举办“我们的支部”情景党课

一 把 手 谈 政 治 生 态

15

第18页

2023.11

已完成对接并开展活动,省市县“三级”联络更

加畅通有效。 二是坚持激励导向。 开展“党支部

书记专业大比武”等活动,选树一批机关党务

工作先进典型。 开展“一个座右铭一面党旗红”

岗位建功行动,参与党员 1.53 余万人,培树身

边榜样、党员先锋岗、服务群众标兵 227 名,充

分发挥“两个作用”,让党务干部和党员学有榜

样、干有动力。 三是坚持关怀导向。 成功举办

2023 年市直机关拔河比赛、柔力球比赛等体育

健身赛事, 指导部门单位自主开展文体活动,

组建运动员骨干队伍 237 支, 参与人数 2600

余人,让强身健体理念深入人心,助力特色体

育名城建设。 定期组织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向

优秀共产党员、遇大病大灾党员、老党员等群

体发放各类慰问金。 坚持党员过“政治生日”等

政治仪式,组织颁发“光荣在党 50 年”纪念章

和“政治生日”30 周年纪念牌,将关怀帮扶融入

日常,持续增强党员荣誉感和归属感。

四、抓强“四种机制”,强化政治担当

聚焦党组(党委)落实机关党建主体责任,

明确目标任务,综合运用考核、督查等手段,压

紧压实政治责任。 健全机关党建指导督促机

制。 制定“三级四岗”

责任清单、年度党组

(党委) 履行机关党

建 主 体 责 任 清 单 和

全 市 机 关 党 的 工 作

要点,将政治机关建

设、严肃党内政治生

活、加强思想政治工

作 等 作 为 机 关 党 建

工作重点。 出台市直

机关党建考核、督查

工 作 办 法 ,用 好 “智

慧党建” 考核系统,

构建务实管用的机关党建考核评价体系。 健全

党建责任区机制。 将市直 100 个部门单位和 12

个县(市、区)划分五个片区,实行“部室主建、

片区主战”机制,定期组织党建业务融合发展

“走看谈”调研交流,对 73 家市直部门单位理

论中心组学习实现列席旁听全覆盖。 坚持“下

沉支部走流程”,指导部门单位组织生活会,将

指导督促抓在日常、严在经常。 健全专项督查

机制。 连续 3 年完成三批机关党建专项督查,

督查报告获市委主要领导肯定,累计发现问题

501 个,并形成“共性问题清单”,在市直层面

开展自查自纠。 适时组织专项督查“回头看”,

对未整改到位问题督促提醒。 开展中央、省驻

德国有企业“党建入章”专项督查,以问题为抓

手,进一步压实政治责任。健全融合互促机制。

将机关党建工作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生态分

析研判、巡视巡察工作有机结合,共同发力。将

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发现的共性问题,作为机关

党建专项督查的工作重点, 同时结合各部门

单位报送的机关党建问题台账,确保政治生

态分析研判精准到位。 累计落实整改巡视巡

察涉及机关党建问题 367 项。德

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开展第三批市直机关党建专项督查

一 把 手 谈 政 治 生 态

16

第19页

2023.11

第二批主题教育启动以来,市委宣传部坚

持“高标准、高质量,走在前、做表率”,精心谋

划、周密组织、统筹安排,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有机融合、一体推进,进一步推动主题教育走

深走实。

一、推动全市理论学习入脑入心

一是做好主题教育理论学习工作。 做好四

期读书班期间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

研 讨 工 作 , 全 市 各 级

县级 理 论 学 习 中 心 组

开 展 学 习 研 讨 350 余

次 。 全 市 各 级 领 导 干

部 做 主 题 教 育 专 题 宣

讲 800 余 场 。 省 委 常

委 、 宣 传部 部 长 白 玉

刚同志批示 : “德 州 市

的 做 法 可 以 认 真 总

结 , 推 动 其 他 市 县 更

好 抓 实 抓 好 理 论 宣 讲

工作。 ”

二 是 积 极 开 展 主

题教育基层宣讲。 制定

印发《德州市学习贯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

育宣讲工作方案》, 深入基层各领域开展对象

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 5000 余场,受众 20 余

万人。 党员干部带头讲。 市委主要领导以“坚持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

引 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德州实践’”为题讲

专题党课。 全市各级党组织书记结合主题教育

专题党课,广泛开展“书记第一讲”2500 余场。

高质量推动理论学习

高标准做好宣传引导

●中共德州市委宣传部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17

第20页

2023.11

组织专家示范讲。 市级组建了由理论宣讲专家

和百姓宣讲员组成的“德州市学习贯彻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暨‘学

思想·明道理·用方法’送宣讲基层行”宣讲团,

通过“理论+故事+曲艺”的形式,深入全市企

业、农村、机关、校园、社区集中开展宣讲 26

场; 组织省级主题教育基层宣讲走进德州宣

讲活动 3 场;县市区开展主题教育宣讲和“学

思想·明道理·用方法”宣讲活动 110 场。 分领

域特色讲。 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市总工会、团

市委、市妇联、市教育工委、市国资委等分别

组建了 “党组织书记宣讲团”“劳模工匠宣讲

团”“青年宣讲团”“巾帼宣讲团”“名师专家宣

讲团”,各宣讲团分领域开展“中国妇女十三

大精神”“培根铸魂 立德树人”“巾帼心向党

奋进新征程”等特色宣讲 750 余场。 拓展阵地

灵活讲。 将主题教育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

深度融合,组织全市“8 支宣讲队伍”、红色宣

讲团及地方特色宣讲团队,结合“五为”宣讲

志愿服务,融入黄河大集、小戏小剧展演等群

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 为群众解答所急所

思所想的政策疑问 1500 余场,受到群众普遍

欢迎。

二、精心做好宣传舆论引导工作

组织市属媒体与县市区融媒体中心开设

相关栏目,营造浓厚舆论氛围。一是印发《第二

批主题教育宣传引导工作方案》。 组织市县媒

体开设“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专

栏,大力宣传主题教育进展和工作成效,营造

了浓厚的舆论氛围。深入挖掘一批可信可学的

先进典型向省级和中央级媒体推荐。 截至 11

月 20 日,刊发稿件 200 余篇,其 中 省 级 媒 体

刊发稿件 6 篇。 二是严格宣传报道程序,加

强稿件审核。 对市级媒体报道和单位公众号

发 稿 标 准 、审 核 流 程 提 出 具 体 要 求 ,加 强 对

重点稿件的把关和审核。 三是做好舆情监测

发现、研判处置工作。 进一步明晰职责,明确

舆情监看处置、应急值班值守工作要求。 避

免报道失当引发相关舆论事件。 四是加强舆

情风险评估、网上信息监测巡查工作。 针对

梳理排查的舆情风险点,建立完善监测专题

10 余个。 截至目前,共巡查监看网上相关信

息 600 余 条 , 无 负 面

舆情炒作事件。

三、推动部机关主

题教育走在前、做表率

成 立 市 委 宣 传 部

机 关 主 题 教 育 领 导 小

组,制定印 发 《市委 宣

传 部 主 题 教 育 实 施 方

案》 《市委 宣传 部 退 休

党员 干 部 主 题 教 育 指

导书》 《市委 宣传 部 青

年 党 员 主 题 教 育 指 导

书》,细化 19 项任务措

施 与 完 成 时 限 , 确 保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开展主题教育基层宣讲

18

第21页

2023.11

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一 是 清 单 化 学

习内容, 强化领导

干部领学。 每名党

员提交个人自学清

单, 有计划地开展

集体学习与个人自

学, 切实把理论学

习贯彻主题教育始

终, 分专题开展了

四期主题教育读书

班,将县级干部、四

级调研员、各党支部书记全部纳入,以上率下

抓实理论学习。 发挥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学促

学作用, 每期开展一次理论中心组集体学习

(扩大)。

二是确保学习全覆盖。 9 月份以来, 运用

“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开展了 6 次主题

教育集体学习。 组织党员干部赴德州市博物馆

参观廉洁文化主题展,接受党性教育。 11 月 15

日至18 日,组织年轻党员开展为期三天的主题

教育专题培训,确保党员培训轮训全覆盖。 宣

传部领导班子成员、各党支部书记均讲授主题

教育专题党课,取得良好效果。

三是推动调查研究走深做实。 形成《市委

宣传部领导干部调研责任清单》,深入查找制

约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基础性问题和难点堵

点问题。 近期将开展调研成果交流会暨典型

案例剖析会,交流调研情况,形成解决问题、

促进工作的思路方法和政策举措。 梳理近年

来部里有代表性的、有较大影响的事件,围绕

正反典型案例进行剖析研讨, 深刻吸取负面

案例教训,实现“解剖一个案例、解决一类问

题”的效果。

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 落实“一

线工作法”,结合前期开展的“争一流、强能力、

抓落实,我该怎么办”大讨论活动,继续开展

“我为发展献良策、解难题、建新功”系列活动,

征集意见建议。 评选了 5 名“身边榜样”,张榜

公示,激励先进。 将东方家园社区作为群众联

系点, 各党支部每周组织党员开展 1 次大走

访、创城志愿服务“双报到”等活动。 聚焦解决

创城、宣传教育、理论与惠民政策宣讲等民生

领域的急难愁盼问题,建立县级干部民生事项

清单 10 项, 科级及以下干部民生事项清单共

35 项。

五是推动检视问题真改实改。 市级问题清

单由宣传部牵头的有 3 项, 配合的有 2 项,配

合专项整治 1 项。 截至 11 月 20 日,宣传部机

关查摆确定 11 项部机关问题清单, 均明确了

整改措施、整改时限,整改目标及具体负责同

志,每两周动态更新进展情况,及时查漏补缺。

目前已销号 2 个, 力争 12 月底前全部化解销

号。 在建章立制工作中,及时将机关效能作风

建设“八项禁令”、舆情处置 567”工作法及问

题整改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措施制度化固定下

来,长期执行,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

成效。德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

19

第22页

2023.11

市科技局按照市委统一要求,牢牢把握“学

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高标

准谋划、高效率组织、高质量落实,推动主题教

育与科技创新工作紧密结合, 聚焦服务创新主

体,围绕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壮大科技型企

业等重点事项设置调研课题, 切实解决科技型

企业发展难题,用科技为经济发展增加新动力。

一、坚持提高政治站位,全覆盖式开展主

题教育

主题教育启动以来, 市科技局第一时间成

立了由局党组书记、局长担任组长,局班子成

员担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

组,为活动进行顶层设计。 9 月 14 日,召开了主

题教育专题工作会,成立了工作专班,下设综

合协调、学习活动、调查研究、检视整改、宣传

材料 5 个工作组,明确分工、压实责任,为主题

教育扎实开展提供坚强保障。 对主题教育重点

内容进行“清单式”安排,研究制定市科技局主

题教育工作方案、学习清单、调研清单、问题清

单、创新举措清单和读书班学习方案,切实做

到学习有计划、落实有步骤、督导有清单。

坚持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局党组先后 3

次召开党组会传达学习中央、省市主题教育有

关会议精神。 将理论学习作为开展好主题教育

的首要任务, 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

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方式认真学习习近平

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提高全体党员

的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

二、坚持知行合一,将

学习思想和科技实践结合

将理论学习作为开展

好主题教育的首要任务,

为全体党员发放了 8 种学

习材料,梳理编辑了《习近

平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

汇编》,要求全体干部“带

着感情学、原原本本学、带

着问题学、 联系实际学”,

紧扣原文原理, 真正学深

悟透、 融会贯通、 真信笃

行 。 组 织 全 体 干 部 学 习

培育创新主体 为高质量发展增加新动力

●德州市科学技术局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举办主题教育读书班

20

第23页

2023.11

习近平 《论科技自立自

强》,深刻领悟总书记关

于科技创新工作的论述

精神, 用科学理论指导

德 州 科 技 创 新 发 展 实

践。 结合科技发展最新

趋势, 为全体人员发放

《芯 片 战 争 》 《科学 无 尽

的 前 沿 》 《为 创 新 而 生 》

等书籍, 组织青年干部

赴科技企业进行现场学

习, 让主题教育思想和

最新科技发展趋势进行

有机结合。

按照“不划阶段、不分环节”的要求,组织

县级干部和每名党员根据自身实际自主制定

学习清单,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科学制

定《德州市科技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思 想 主 题 教 育 读 书 班 工 作 方

案》,以集中自学、交流研讨等形式开展主题为

“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主题教育系列重

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把握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

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

法”的专题读书班,进一步提升全体党员干部

以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实践的能力。

三、坚持调研与工作相结合,精准助力企

业创新

结合我市企业创新实际,制定《关于在全

市科技系统大兴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 明确

以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科教强

市人才兴德战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

质量发展、 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等 13

个方面为调研重点。 围绕科技合作、创新主体

培育、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等实

际业务,先后赴德州学院、相关县市区开展调

研 20 余次,调研高校、企业 40 余家,完成调研

报告 8 篇。

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解决企业创新难题。 出台《新时代科技强市建

设的实施意见》,制定《德州市科技创新成果评

定办法》等政策文件,提高企业创新积极性。 制

定《重点研发计划(临床医学和教育体育科技

专项)管理办法》,加大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

的科研投入,力求尽快趟出一条科技攻关举国

体制的“德州路径”。 出台《德州市高层次科技

人才赋能“十百千”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

(2023—2025 年)》, 依托全国高校院所人才资

源, 根据企业需求精准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

构建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新模式,推动高校院

所的人才、科研优势转化为我市创新发展优势

和经济增长优势。

四、坚持培强主体,科技助力高质量发展

将主题教育的学习成果和高质量发展相

结合,用调研成果检视自身工作的问题,找准

下一步工作的切入点、发力点。 围绕科技强市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山东省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共同体德州蔬菜产业服务团蔬菜育苗现场观

摩及套种技术教学会”在德城区鑫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成功举办

21

第24页

2023.11

战略,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建立寻标对标清单,

统筹推进全面优化创新生态、 推动创新平台

提质升级、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关键

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快

引育创新人才六大方面工作, 以创新发展理

念推动我市科技创新工作发展。一是打造科

技强企方阵。 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 1365 家,创

历史新高,高新技术企业预计全年新增 200 家

以上。 二是推动核心技术攻关。 设立市重大科

技创新工程专项资金,10 个项目通过“揭榜制”

“赛马制”正式实施,支持资金 4344 万元。 26 个

项目获批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

程,27 家骨干企业突破一批“卡脖子” 技术,实

现国产化替代。 三是搭建创新平台。 今年 2 家

企业获批国家级孵化器、8 家企业获批省级孵

化载体,1 家企业获批省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

新建市级科创平台 75 家、 创新创业共同体 3

家。 四是引育科技人才。 在全省率先设立市级

高层次人才事业编制周转池,全年获批院士工

作站 3 家,48 人通过国家重点人才工程省级评

审推荐至科技部,3 人入选省重点人才工程,4

人入选海外工程师。 五是融入服务重大战略。

会同沿黄九省区组建黄

河流域中试基地联盟和

黄河科创联盟中试专委

会,齐河高新区获省政府

批复。六是完善科技成果

转移转化机制。建设 1 个

项目库,搭建中试基地和

技术转移服务机构 2 个

平台,链接输出、输入、中

介 3 个主体。率先在全省

布 局 10 家 市 级 中 试 基

地,打造面向全国的科技

成果转移转化高地。全市

技术合同成交额达 147.97 亿元,占地区生产总

值比重 7.84%,占比列全省第 1 位。

五、坚持党建引领,提升服务能力水平

将“党建红×科技蓝”党建品牌与科技重点

工作深度融合, 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将科技工作标准化、精准化、网格化、制度化,

用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的思维模式服务企业发

展。一是落实“一企一档、一企一策”工作模

式, 由党员干部带头组织高校专家深入企业

车间,全面摸排企业需求和技术难题,逐一建

立“台账”,制定个性培植方案,全力做好科技

服务。 二是对重点企业进行“网格化”分包,开

展“点对点”上门服务,“面对面”解读政策,现

场“诊断开方”。 三是抓好“一把手”营商环境

项目, 搭建科技企业服务云平台和德州科技

情报“一站式”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创新能

力评价、信息精准定向推送等一站式服务,逐

步构建全要素、全周期、全流程的服务体系。

落实“一链三中心”工作部署,实施科创平台

筑基攻坚行动,布局建设一批市级科创平台,

完善实验室体系, 为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

贡献“科技动能”。德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组织召开德州市创新创业共同体建设现场工作会

22

第25页

2023.11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国资委坚决

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

求,坚持“四个聚焦”,着力将理论学习、调查研

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一体推进,

将主题教育贯穿深化国企改革、提升监管效能

全过程,切实将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推动国资

国企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一、聚焦主题主线学原理,在理论武装上

下功夫

市国资委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坚持把理论学习作为主题教育的

主线,完善学习形式,丰富学习载体,强化学习

成效。一是建立机制学。 构建以“第一议题”、理

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为龙头,以“三会一课”、主

题党日为基础,以“国资大讲堂”“国资微课堂”

为载体,以集体学习、专题辅导为抓手,以“学

习强国”“灯塔党建”等平台为补充的常态化学

习机制,打造“五位一体”学习格局,不断筑牢

理论根基, 让主题教育覆盖到每一名党员干

部。 二是带头示范学。 领导干部切实当好理论

武装的“排头兵”,积极参加主题教育读书班,

结合工作实际,围绕学习主题进行深入研讨交

流。 开展市属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书记轮训,

通过邀请专家授课、“书记讲给书记听”、 交流

研讨等方式,抓紧抓实“关键少数”,基层党组

织书记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发挥头雁作用,有

效发挥以上率下示范引领作用。

二、聚焦调查研究优服务,在推动发展上

出实招

市国资委认真贯彻关于调查研究的部署

坚持“四个聚焦”

以主题教育新成效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

●德州市国资委

“融入京津冀 国企德州行”活动成功举办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23

第26页

2023.11

要求,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

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紧密结合市国资国企实

际,聚焦持续深化国企改革、强化市属国有企

业财务风险防控、 强化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深

入推进廉洁文化建设等影响国企高质量发展

的热点、难题问题,通过座谈交流、实地走访等

方式,确定 12 个方面调研重点,印发《关于在

国资国企系统大兴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 领

导班子成员带头带着问题、带着目标深入企业

一线开展“解剖麻雀式”调研,掌握“第一手资

料”,形成数据详实、问题清晰、措施有力的调

研报告,并有针对性地出台《关于加强国有企

业债务风险管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强“清廉

国企”廉洁文化建设的工作方案》等制度文件,

真正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 改进工作、

促进发展的实际举措。

三、聚焦整治整改不放松,在真抓实改上

见成效

市国资委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

整改,把问题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聚焦市

属及权属企业亏损、资产长期闲置这两项制约

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锚定目标,精准

施策,真抓实改,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是

加强统筹谋划,明确任务目标。 市国资委坚决

扛牢专项整治责任,加强对企业治亏和闲置资

产盘活工作的谋划部署,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

组长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下设企业治

亏、闲置资产盘活 2 个工作专班,统筹推进专

项整治工作。 全面摸清市属及权属企业亏损情

况、闲置资产盘活任务,围绕工作任务目标,制

定《市属国有企业亏损企业治理工作方案》《闲

置资产盘活工作方案》, 指导各企业紧密结合

经营实际,逐户研究制定减亏扭亏方案和闲置

资产盘活方案,明确具体措施、完成标准、责任

人、时间表等,确保任务明确、目标明确、路径

明确。 二是加强分析研判,精准推进整治。 企业

治亏方面,坚持“一企一方”、精准施策,针对不

同类型亏损企业情况, 分门别类制定降本增

效、处置低效资产、拓展市场渠道、注销清算等

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强化跟踪研判,组织财

务、法律顾问机构加强对企业治亏工作的全程

指导,提前介入,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实现

靶向治亏。 闲置资产盘活方面,坚持多措并举,

综合采取资源整合、出租出售、招商合作、内部

调剂等盘活措施, 有序推进闲置资产盘活工

作,同时,全力抢抓政策窗口期,积极探索采用

基础设施公募 REITs、PPP 模式、引导社会资本

参与盘活国有存量资产示范专项中央预算内

投资项目等多种盘活方式,提升盘活质效。 三

是加强指导调度,压实工作责任。 强化对企业

治亏、闲置资产盘活工作的指导和调度,召开

专题会商会,逐户分析进展,研究确定下步工

作措施,督促各企业把握时间节点,全力压茬

推进,及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

问题。 压实企业整治主体责任,建立周调度、月

通报工作机制,每周调度工作情况,每月通报

工作进展,印发《工作专报》7 期。 建立动态整改

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对进展缓慢的企业进行

约谈,倒逼工作落实,确保按时完成整治任务。

截至目前,企业治亏方面,已有 12 户企业扭亏

为盈, 扭亏额 3276.20 万元;10 户企业实现减

亏, 减亏额 1377.09 万元,1 户企业实现清算注

销;市属企业连续三年经营性亏损企业亏损面

已从 10.76%压降至 5.38%, 实现了亏损面、亏

损额双下降, 提前完成专项整治年度目标任

务。 闲置资产盘活方面,已有 24 处闲置房产、4

处闲置土地、2 项闲置设施、一宗闲置设备类资

产全部盘活,盘活项目占比 100%。

四、聚焦主责主业抓落实,在履职尽责上

做文章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24

第27页

2023.11

市国资委坚持把开展主题教育同中心工

作有机融合起来,牢牢把握国有资产出资人定

位,紧紧围绕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

业这一目标,聚焦国资监管、深化改革、党的建

设、双招双引等重点工作,不断推进市国资国

企开创新局面。一是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全方

位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坚持把党的领导融入公

司治理,市属 188 家国有全资、控股子企业全

部实现“党建入章”,30 家混合所有制企业党的

工作得到有效覆盖。 坚决落实党建工作责任

制,开展“建组织、扩覆盖、强作用”行动,全面

消除空白班组 88 个,实现党的组织应建尽建、

党的工作全面有效覆盖。 印发《深入实施“红色

引擎”工程 持续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工作指引(试行)》,推进“党建+重点项目”,坚

持把支部建在项目上, 将党组织下沉到一线,

成立 6 个临时党支部、43 个“岗区队”,实施党

员攻关、“揭榜挂帅”“流动红旗”机制,全力保

障 18 个挂图作战项目加速推进。 二是以深化

集成改革为导向,全链条提高监管质效。 统筹

提质效、抓创新、促改革、调结构、防风险、强党

建等多重监管目标,开展“国企改革发展述职

问询”、对标一流质效提升工程、深化提升行动

集成改革等,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高水

平开展出资人审计工作,全面摸排企业资产、负

债、投融资等运营情况,优化企业融资结构和节

奏,坚决防范债务风险。 加快市国资国企在线监

管系统二期项目建设, 推动数字化与监管业务

的深度融合。 深化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成功举

办“融入京津冀 国企德州行”活动,91 家中央企

业、16 家省属企业负责同志参加,42 个重点项

目现场集中签约,总投资 432.3 亿元。 动态调整

企业主业及培育业务, 调整 6 户企业 7 项主营

业务、6 项培育业务,组建文旅集团,推动全市文

旅产业提质升级。 三是以“清廉国企”建设为抓

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 坚持把廉洁

文化建设纳入全面从严治党体系建设,印发《加

强“清廉国企”廉洁文化建设的工作方案》,明确

5 个方面 13 条主要任务。 建设清风墙、 廉洁展

厅、廉洁走廊等国资国企廉洁文化“口袋阵地”

30 余处,打造商务中心项目部、公交集团、“五筑

三能”教育基地等廉洁文化示范点 10 余处。 初

步形成以“清廉国企”廉洁文化品牌为统领,“水

润清廉”“清廉筑标”等各市属企业廉洁文化子品

牌为支撑的国资国企廉

洁文化品牌矩阵。常态化

开展警示教育,加强家风

建设,筑牢干部职工廉洁

自律的思想防线。扎实开

展挂靠经营问题 “回头

看”、 粮食购销领域腐败

问题专项整治、“靠企吃

企” 问题专项整治等,实

现震慑、 教育一体发力,

释放专项整治效能,为国

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提供

坚实的纪律保证。德

举办市属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班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25

第28页

2023.11

2019 年 9 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指出: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何

等壮观, 如今要花费很大力气才能保持黄河不

断流。 ”“黄河水资源就这么多,搞生态建设要用

水,发展经济、吃饭过日子也离不开水,不能把

水当作无限供给的资源。 ‘有多少汤泡多少

馍’。 ”2021 年 10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东营考察

黄河入海口,感慨道:“今天来到这里,黄河上中

下游就都走到了,我心里也踏实了。 ”2022 年 10

月,习近平总书记签署主席令公布实施《黄河保

护法》。 习近平总书记连续视察黄河,体现了总

书记深厚的“江河情怀”,我们深受鼓舞、深受教

育,深受启发。

德州是一座与水结缘很深的城市。 隋朝修

建了永济渠,唐朝开挖了马颊河,明朝开挖了

减河,清朝对徒骇河进行了疏浚。 1855 年,黄河

第 6 次大改道, 形成了现在途径齐河县的黄

河。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挖了 65 河、66 河、

71 河等 16 条骨干河道,包括现在的岔河。

德州历史上饱受水患、靠天吃饭,饮用水

苦咸。 仅 1855 年以来,黄河就在齐河决口 61

次,那时水害大于水利。 上世纪 70 年代修建

了潘庄、李家岸两大引黄干渠,农业灌溉才用

上了黄河水。 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修建了丁

东水库等 18 座水库,城乡居民全部喝上了黄

河水。

当前,德州面临严重缺水的现实。 人均水

资源占有量是全国的 1/10。

从德州的用水来源看:全市用水总量中黄

河水占近 50%,地下水占 30%,雨洪水占 15%。

从德州的用水结构看: 农业用水占 80%,

工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占 15%。

从德州的用水趋势看:近 10 年,全市城乡

居民生活和工业用水年均增长 6%,12 年翻一

番,到 2035 年将新增用水需求 3 亿方。

从德州的用水潜力看: 用水总量 21 亿方

是个红线,不能突破,黄河水不能超载,地下水

不能超采,但是工业经济在发展、居民生活水

平在提升,用水出路在哪里?

第一个出路,就是多拦雨洪水,就是市委

市政府决策实施的水系连通工程,力争增加雨

洪资源拦蓄 2 亿方。 第二个出路,就是节约用

水。 包括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市节

水降耗。 城市节水和工业节水空间有限,重要

的是增强全社会节水意识, 最大的潜力在农

业,全市农业用水 16 亿方,节约 10%就是 1.6

亿方,节水 20%就是 3.2 亿方,目前大水漫灌的

情况还比较普遍,有很大空间。

具体工作中实施了 5 大工程、一项改革。 5

大工程:

一是千河畅通工程。 对马颊河 90%进行了

治理,徒骇河 25 年来首次进行彻底治理,对宁

加快建设全省市级现代水网示范区

筑牢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水安全保障

●德州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 李守学

工 作 研 究 GONGZUOYANJIU

26

第29页

2023.11

津宁北河、 乐陵跃马河等 11 条中小河流进行

了治理;实施了横河、减马横河城区水系连通

工程,建设了利民河刘茂庄倒虹吸工程,马颊

河、徒骇河、潘庄干渠实现了堤顶道路硬化贯

通, 城区建设了马拉松赛道,11 月 5 日举办马

拉松比赛。 下一步,实施马颊河 25 公里夏津段

治理、漳卫新河全河段达标治理、部分中小河

流治理。

二是灌区改造工程。 对潘庄、李家岸 2 处

大型灌区,齐河韩刘、陵城区韩家 2 处中型灌

区进行了治理,配套完善了 479 座桥涵闸。 下

一步,继续实施潘庄、李家岸 2 处大型及齐河

豆腐窝、武城头屯 2 处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

代化改造。

三是城乡供水提升工程。 实施丁东、丁庄、

大屯三大水库连通工程, 供水能力由每天 24

万方提升到 48 万方。 建设了禹城、临邑两个水

库,年底前后再开工 4 座水库,改造了 1180 个

村老旧管网。 下一步,再改造 2000 个村,新建 2

座水厂,改造提升 23 座水厂。

四是两河“牵手”工程。 在指挥部统一领导

下,132 公里的 “6+2+3” 堤顶道路即将全线贯

通。 下一步,重点做好生态廊道、文化廊道、产

业振兴廊道建设。

五是数字孪生工程。 建设数字孪生水网,

实施省级数字孪生潘庄灌区试点,建设城乡供

水管理平台。

一项改革,就是正在宁津县、齐河县豆腐

窝灌区实施全国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

现代化灌区试点。 今年 4 月水利部批复以来,

摸索出了基本路子, 得到了水利部分管部长、

农水司长的认可,实现了工作破题。 接下来,我

们将下大力气总结推广、逐步铺开。

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治水的重要论述,大力学习推广“四下基层”优

良传统,抓好水网建设这个要事、城乡供水这

个实事、水价改革这个难事,把这 3 件大事建

成 3 个样板,为全市管好水资源、优化水环境、

改善水生态、保障水安全。德

工 作 研 究 GONGZUOYANJIU

徒骇河美丽河道

27

第30页

2023.11

2021 年 7 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的重大历史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

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把蕴含党的初心使命的红

色档案保管好、利用好,把新时代党领导人民

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史记录

好、留存好,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

务人民群众。 “四个好、两个服务”的重要批示,

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

档案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档案事业发展的殷

切期望,也成为新时代新阶段档案事业发展的

根本遵循。

近年来,德州市档案馆牢牢把握新时代新

方位新使命,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争当“两个确立”忠诚拥护者、“两个维护”忠实

践行者,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

治执行力,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与贯彻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档案工作重要

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起来, 与抓好当前重点工

作、谋划未来发展结合起来,着力推动档案工

作走向依法治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全面

推进档案治理和档案资源、利用、安全体系建

设,不断在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的新篇章中创造优异成绩、 贡献档案力

量、展现时代担当。

一、以党的建设为统领,打造信念坚定、能

力过硬的档案干部队伍

党的领导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

市档案馆始终牢记“档案工作姓党”的政治属

性,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锤炼

干部过硬的政治品格, 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

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

高度一致。

强化政治引领。 市档案馆把学习贯彻习近

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

务,全方位学习贯彻,全链条创新落实,围绕

“四个好”“两个服务”的目标任务统一思想、细

照笃行,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先后组织青年干

部理论学习、理论宣讲等 30 多场活动,把习近

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

将打造“五型”机关和干部队伍作为推动档案

工作提质增效的切入点,培养合作意识,凝聚

干事合力。

加强党性锻炼。 以打造政治立场最坚定、

纪律规矩最严明、业务能力最过硬、团结干事

最和谐、服务质量最高效的档案干部队伍为根

本,持续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每年开展党性教

育活动 10 余场。 通过深入冀鲁边区革命教育

基地、 齐河党员党性教育基地等实地参观学

习,感悟党百年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

的历史性变革, 深刻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

以“四个好、两个服务”为引领

扎实推进新时代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

●德州市档案馆馆长 李纪三

工 作 研 究 GONGZUOYANJIU

28

第31页

2023.11

论,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政治自觉,政治

判断力不断提高,政治领悟力得到提升,政治

执行力更加坚定,做好档案工作的动力和信心

倍增,“立足新时代,建功在兰台”成为全体党

员干部的思想共识。

突出能力为要。 创建“金牌讲师”“机关大

讲堂”两个党建+技能平台,干部队伍专业化水

平进一步提升。 注重年轻干部的成长锻炼,积

极创造条件,组织党员干部参加上级业务部门

和国内高校联合举办的业务技能提升班,及时

了解和把握档案领域发展的前沿问题,为做好

工作谋求主动。 在全市档案系统举办“德州兰

台杯”档案修裱技能竞赛,提高专业技能。 打破

科室界限,重大活动共同参与,在工作一线锤

炼队伍、增强配合。 通过活动开展,档案干部担

当作为、争先创优意识明显增强,业务技能持

续提升,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整体工作水准和

凝聚力得到加强和提高,助推各项工作迈上新

台阶。

二、用好红色资源,打造党性教育和爱国

主义教育的主阵地

立足档案工作的

鲜明特质, 充分发掘

利用蕴含党的初心使

命的红色档案, 扎实

开 展 红 色 档 案 征 集 、

展览、编研,打造红色

档 案 文 化 精 品 等 活

动, 市档案馆成为全

市党性教育基地和党

史学习教育的网红打

卡地, 被市委组织部

授予 “德州市党员教

育现场教学基地”。

扎实开展红色档

案征集。 红色档案是宝贵的历史记忆,也是传

承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 市档案馆抢救性开展

红色档案征集工作, 抗美援朝老战士张长增、

朱希增、 南下干部王德和等 8000 余件红色档

案被征集进馆, 极大改善了单一的馆藏结构,

丰富了红色馆藏资源,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

优秀档案文化的需求奠定了坚实基础。 其中,

2022 年 7 月 19 日,老兵朱兰亭向市档案馆捐

赠红色档案新闻经市电视台报道后, 点击量

2000 万次,位列当日阅读量第一。 目前,把重

要档案史料捐赠档案馆在德州已渐成新风尚。

2022 年底,德州市全域红色档案数据库建成,

实现了专题数据库在德州全域内的跨馆共享,

是全省率先启动并完成的红色档案数据库,通

过整合全市红色档案资源,开展档案数字化保

护,共同讲好“德州故事”。

精心打造档案编研精品。 2019 年,为配合

全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编纂《档

案资政——德州市党员干部主题教育档案文

献选编》, 成为市委主题教育的参考书、 工具

书; 主动承担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

退休干部到市档案馆参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展览

工 作 研 究 GONGZUOYANJIU

29

第32页

2023.11

挖掘馆藏红色档案资源,编纂《德州市档案馆

藏抗战档案选编》一书,成为革命传统和爱国

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2020 年, 为弘扬伟大抗

疫精神,真实全面记录德州市坚决打赢疫情防

控人民战争的宏大历程, 组织编纂 《德州战

“疫”—德州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档案史料选

编》一书;2021 年出版《老地契见证二百年家族

变迁》,助力乡村文化振兴;2022 年出版《德州

史画》, 成为国内少见的以绘画形式展现地域

文化题材的档案编研著作;2023 年《德州记忆·

壬寅卷》出版发行,该书文章都源于真实的档

案史料和时代记忆,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德州历

史上一段段鲜为人知的红色故事和具有典型

时代特征的重大事件。

持续推出档案主题展览。 举办展览是展示

档案文化、扩大社会影响的重要途径,市档案

馆围绕重大时间节点,连续策划举办《档案-我

们共同的记忆》《众志成城 “德州蓝”》《光辉的

历程-德州市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档案史

料展》。 2021 年,成功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

立 100 周年档案文献展”, 市委书记田卫东带

领市委常委到场观展,并给予充分肯定。

开辟档案宣传新途径。 连续多年举办庆祝

国际档案日文艺晚会,在主流媒体开辟“德州

记忆”“兰台史话” 档案专

栏,年均刊登编研文章 100

余篇, 成为地域文化研究

高地;2022 年八一节前夕,

举办红色军旅精品档案发

布会,展示荣誉奖章、老兵

珍影、军用物品,在社会上

掀起了一股红色旋 风 ;组

织拍摄 《德州记忆》《七旬

老人的收藏》《档案里的德

州》 等大型专题片, 制作

《德州记忆》档案微视频,满足了人民群众的阅

读习惯,延伸了档案传播路径。

三、坚持围绕中心大局,始终如一践行档

案人的初心使命

突出“档案工作姓党”的政治属性,围绕党

委政府工作大局,主动作为、精准服务,努力将

在市委领导下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

奋斗历程和取得的经验成绩完整留存,档案事

业发展氛围更加顺畅。

推动档案理念走深走实。 档案意识不足

是制约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为着

力提升全社会档案意识,在国际档案日等重大

节点,深入党校、社区宣讲档案工作,年均举办

讲座 20 余次, 增强了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

档案观念, 提升了做好档案工作的自觉性、主

动性。

打造集中归档“德州模式”。 积极探索服务

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新路径,连续六年采取集

中时间、集中地点、集中人员、集中整理、集中

指导、集中数字化的“六集中”方式,组织开展

市直部门单位归档文件集中整理。 市档案馆业

务人员靠上指导、全程服务,严把质量关,确保

市直部门单位归档文件收集齐全、整理规范和

按时归档,提升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和信

地域文化书籍《德州史画》出版发布

工 作 研 究 GONGZUOYANJIU

30

第33页

2023.11

息化水平,探索出档案整理和数字化加工一体

化服务的“德州模式”。

加强重大活动档案指导服务。 主动对接、

上门服务,加强对我市重大活动和重点领域档

案工作的指导服务。 2017—2023 年,派出业务

骨干先后参与“创建双拥模范城”“全国文明城

市创建”“迎接全国卫生城复审”“市委党史学

习教育”“市重点项目挂图作战指挥部”等重大

活动档案工作的指导服务,确保重大活动档案

材料齐全完整、应归尽归,为我市重大活动保

存珍贵记录,为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提供重要

参考。 2020 年 5 月,针对新冠疫情持续好转陆

续复工复产的良好态势,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

业务工作, 组织德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 18 个

工作组来馆开展新冠肺炎疫情档案集中整理

工作,现场开展指导服务。 同时将市直部门单

位“脱贫攻坚”档案及时接收进馆,更好留存了

我市在党中央和省委、市委领导下全民抗疫和

脱贫攻坚的宝贵记忆,为“两类档案”归集打下

坚实基础。

四、创新档案服务载体,着力推进便民利

用服务水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的服务宗旨,依法推进档

案开放,不断拓宽档案利

用渠道,努力提升为民服

务能力和水平。

加大档案开放鉴定

工作力度。始终把档案利

用作为服务人民群众的

重要抓手,按照新修订的

档案法要求,持续开展馆

藏档案的鉴定划控工作。

完善鉴定开放制度,落实

领导责任, 指定专人负

责, 对馆藏到达开放年限的档案进行全面鉴

定,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民生、社会关注度

高、利用率高的档案优先进行鉴定,做到鉴定

一批、开放一批。

群众利用档案更加方便快捷。 把信息化建

设作为新时代档案事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大力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 档案资源数字化、

档案服务网络化进程,成功创建“国家级数字

档案馆”。 档案管理利用方式实现由纸质到电

子的转型升级,查档更加精准高效,“一分钟查

档”成为现实,得到群众好评和点赞。

推进馆际资源共享。 加快推进档案资源共

享,实现与国家和省档案查阅利用管理系统平

台的互联互通。 主动与京津冀所属同级档案馆

进行对接,实现跨馆异地协作,目前已与 22 家

国家综合档案馆签署了《馆藏档案跨馆利用服

务协议书》, 群众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到全省各

级档案馆和京津冀异地协作档案馆提供的统

一、在线、跨馆、异地查档服务,实现了“让数据

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互联网+”档案服务

目标。德

档案文化宣讲走进党校课堂

工 作 研 究 GONGZUOYANJIU

31

第34页

2023.11

德州地处平原, 光照和风力条件较好,秸

杆、地热资源丰富,在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

生物质能、地热能、氢能和储能方面优势突出。

多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对新能源开发利用高

度重视,认识早、行动快,落实政策到位,总体

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一)风光发电快速增长、地热氢能潜力较

大。 我市最早的光伏项目位于天衢新区,2013 年

12 月并网;最早的风电项目位于庆云县,2016 年

6 月并网。 新能源发电装机年均增长约 20%,近

两年增长迅猛,年增 50%左右。 截至 2023 年 7 月

底,全市新能源发电装机 774.8 万千瓦,占全省装

机总量 10.2%,居全省第三位;当年发电 93.5 亿

千瓦时,居全省第二位;新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

用电量的比重达到 52%,占比全省第一,是东部

沿海首个占据半壁江山的城市。

我市地热资源总量约 500 亿立方米,占全

省 21.4%,地热井成井深度 1300~1700 米,出水

温度 52~70℃, 回灌条件下年可采水 5 亿立方

米,可供暖面积约 6 亿平方米。 我市第一眼地

热井于 1997 年 3 月钻探成功, 迄今安全稳定

运行 26 年。 我市化工企业较多, 工业副产氢

13.96 万吨/年,自用之外剩余 0.5 万吨/年以上,

在提纯利用方面有一定空间。

(二)开发利用亮点纷呈。 华能德州丁庄水

库水上漂浮光伏电站,总装机 32 万千瓦,全球

单体容量最大。 齐河、平原、禹城、临邑、宁津 5

个国家试点县实行屋顶分布式光伏整县规模

化开发,累计并网 115.82 万千瓦,规模居全省

首位。 全市 8 个乡镇、70 个村被确定为山东省

首批“百乡千村”绿色能源发展创建标杆乡村,

平原县三唐乡、禹城市房寺镇、乐陵市杨安镇

获评全省绿色能源示范村镇。 9 个生物质热电

联产项目稳步推进,有 7 个储能项目获批省示

范项目,总容量为 90.1 万千瓦,占全省总容量

的 9%。 整县光伏开发首创的“集中汇流”上网

模式在全省推广。 庆云县、陵城区、夏津县、武

城县依次实现“纯绿色电网”。 庆云县新能源发

电 装 机 达 到 71.34 万 千 瓦 ,2022 年 度 发 电 量

11.4 亿千瓦时,新能源发电量是全县社会用电

量(9.57 亿千瓦时)的 1.19 倍,成为全省首个

“纯绿色电网”县。 2005 年我市在全省首次公开

拍卖地热采矿权,2016 年组织研究突破了大口

径填砾技术, 解决了地热尾水回灌的难题,建

成的地热开发利用综合性示范工程为全省提

供了经验模式。 2019 年建成全市地热井开发利

用远程监测平台,对所有地热井开采量、回灌

量、水温等数据实时监测。

(三)要素保障有力。 在发改部门牵头协调

下,各单位积极支持新能源建设。 国网德州供

电公司提前布局电网转型升级,“十四五”以

来,每年保持 20 亿元左右的高投入,带动社会

投资超过 40 亿元,累计建成投产 35 千伏及以

上电网工程 45 项,数量居全省前列,为全市新

能源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市自然资源局依据

规划合理安排新增用地, 今年受理风光储等 9

关于全市新能源开发利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德州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

调 查 与 思 考 DIAOCHAYUSIKAO

发展现状

32

第35页

2023.11

个新能源项目用地 146.67 亩,较好保证了用地

需求。 我市对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进行了规范治

理, 在全省率先制定了地热资源管理办法,坚

持市场运作,加大监管力度。 近期又组织编制

了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专项规划,起草了《促进

地 热 能 开 发 利 用 试 点 工 作 的 实 施 意 见 (试

行)》、《地热矿产权交易规则》等文件,基本形

成了地热开发利用相关制度体系。

(四)新能源产业逐步发展。 全市新能源产

业链(不含地热)共 48 家规上企业。 其中,国家

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 家,高新技术企业

6 家,拥有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 7 个。 地热产

业制造业主要集中于地源热泵机组生产方面,

产值过百亿,市场占有率在全省居第一位。

(一) 对新能源宣传和政策公开力度不够。

很多人对风光发电技术原理和地热能、 氢能、生

物质能开发利用情况等不很了解,能获取的新能

源发展规划、审批和建设流程、相关政策补贴等

信息较少,以至于对新能源开发利用的社会理解

支持不够,涉足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本地企业不够

多,有些企业有心介入新能源领域却无所适从。

(二)政策制约新能源开发规模和增速。 我

市大部分集中式光伏项目以农光互补模式为

主, 国家已停止光伏项目占用耕地备案工作。

分布式光伏项目多建设在厂房和家居屋顶上,

因面积、变压器容量等因素,可开发规模有限。

各县市区适合发展风电的地面大部分已签约,

剩余有限。 现在风电项目实施省级统筹,集中

式光伏、生物质等新能源项目纳入省级规划方

可实施。 目前,光伏项目取消了补贴,风电项目

没有补贴, 储能示范电站享受省内容量补偿。

风光储等新能源项目主要缴纳增值税和所得

税,扣除抵扣和政策优惠后纳税不多。

按照规定,办理取水许可是获得地热采矿

许可的前置条件。 2015 年我市全境被划入深层

承压水禁采和限采区范围,水行政管理部门对

地热水与深层地下水等同管理, 自 2018 年 1

月 1 日以后新建或扩建地热取水井,须由省级

水行政管理部门从严从紧审批取水许可,进一

步开发地热资源受到较强政策制约。 2021 年,

专家研究论证认为,合理开发利用中深层地热

资源对深层地下水几乎不会产生影响, 国家、

省相应加大对地热开发利用的政策支持力度。

(三)新能源电力消纳压力较大,地热氢能

应用场景不多。 新能源发电需要电网同步提高

输送能力。 面对新能源装机年度 50%以上的增

长,电网承载压力大,存在超出电网系统消纳

能力的风险。 而且分布式光伏和风力发电不稳

定, 大量接入对电网的安全运行冲击较大,易

出现配变过载、电网潮流倒送、末端电压过高

等一系列问题。 新能源发电需要配套相应储能

设施,我市建成启用储能电站仅有 1 家,另外

批复的 6 家处于待建阶段。

我市地热资源主要用于农村社区和城区集

中供暖管网覆盖不到区域的取暖, 少量用于游

泳、洗浴、娱乐休闲和种养殖业,应用场景不够

丰富,特别是缺少工业方面的应用场景。 氢能被

视为 21 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 在制

备、储存、运输、应用等环节逐渐扩大规模,在交

通工具应用特别是氢燃料电池技术不断成熟,

现阶段国家主要倡导工业副产氢的提纯应用。

(四)新能源制造产业培育不足。 新能源开

发项目对资本吸引力仍然较大,有的地方与实

体制造项目挂钩招商, 以资源换项目效果很

好。 我市前期签约集中式光伏和风力发电项目

资源优势利用不够充分。 目前,新能源实体制

造产业总体规模偏小, 高附加值产品不多,缺

少掌握产业主导权的领军型企业。

调 查 与 思 考 DIAOCHAYUSIKAO

存在问题

33

第36页

2023.11

(一)坚持规划引领。 按照《德州市可再生

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深挖存量资源,统一

开发建设,力争到 2025 年底,全市新能源发电

装机达到 900 万千瓦。 按照《德州市地热资源

开发利用专项规划 (2023-2025)》, 推进大区

块、大矿权管理模式,加大资源勘查力度,查清

地热资源赋存、地质条件、热储特征和资源储

量,算清地热流体可采量,为矿业权出让打下

坚实基础。 在稳步推进太阳能、风能有序发展

的同时,聚力发掘地热能、氢能、生物质能资源

潜力,积极构建多能互补、多元融合的新能源

供给消纳体系。

(二)强化示范带动。 以齐河、平原作为全

省分布式光伏整县规模化开发重点县,坚持高

起点、高质量推进,争创“德州经验”和“齐河模

式”,引导非试点县整县推进全面起步。 以齐河

永锋、乐陵乐源农林生物质自备电厂项目为突

破口, 创建生物质发电项目市场化运行典范。

2023 年 1 月省政府主要领导批阅同意支持我

市开展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省级试点工作, 我市

迎来宝贵的窗口机遇期。 要按照省政府《关于支

持地热能开发利用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和《关于

加快推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要求,做

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示范项目, 打造地热资源

在生态农业、教育医疗、居民供暖、科学试验、低

碳园区等多领域的应用场景, 积极探索地热在

工业制造方面的应用, 放大地热资源综合开发

省级试点效应, 争创国家级地热能集群化利用

示范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德州模式”。

(三)做好统筹推进。 加大新能源宣传和政

策公开力度,让全社会了解支持新能源开发建

设, 对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尽快形成广泛共识。

实施新能源重点项目建设攻坚行动,加强要素

保障,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 加快实施电网升

级改造工程,确保配套电网与新能源发电项目

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全面做好电力消纳保障。

同时,加快已批待建储能项目建设进度。 密切

关注小型风能发电研发和相关政策,鼓励企业

利用屋顶发电自用降低生产成本。实行资源换

项目挂钩招商,指导新能源开发企业投资建设

实体制造类项目,助力经济发展。 编制氢能产

业发展规划, 利用好工业副产氢丰富的资源

优势,聚焦氢能细分领域和优势赛道,加强产

业链招商,培育“制、储、输、加、用”全产业链

体系。

(四)扶持新能源实体产业健康发展。 近年

来, 我市新能源实体产业在细分领域不断发

展,通裕重工(东方电气)、双一集团、奥冠新能

源、东鸿制膜、亿博新能源、绿能环宇等一批企

业势头良好,中大贝莱特、亚太、格瑞德、瑞冬

集团等中央空调为代表的地源热泵机组生产

企业初具规模, 建议进一步加大培育力度,打

造京津冀新能源实体产业智能制造高地。 其

中,锂钠电领域技术含量高、升级换代快,弯道

超车可能性大。 庆云县亿博新能源公司依托北

京中科海钠,已经量产 18650 型号的 600、800、

1200 三种类型的数码设备用钠离子电池,市场

供不应求。 和锂电池相比,钠离子电池生产成

本低 15%-40%左右,使用更安全,循环寿命更

长,耐低温和过放性能更好,普遍认为是新能

源车用动力电池的下一个方向。 庆云县亿博新

能源公司占得钠离子电池生产先机, 是国内能

够生产钠离子电池的两家企业之一。 庆云绿能

环宇公司主营新能源车辆动力电池回收和电池

包生产,取得国家工信部颁发的新能源汽车废旧

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规范化企业证书,是山东省

唯一一家被列入动力电池回收与梯次利用白名

单的企业。 目前两家公司业务扩张迅速,前景广

阔,有望成为锂钠电领域的领军企业,建议有关

部门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大力扶持。德

几点建议

调 查 与 思 考 DIAOCHAYUSIKAO

34

第37页

2023.11

调 查 与 思 考 DIAOCHAYUSIKAO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汽车制造

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党中央、国

务院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策

部署,加快德州汽车制造业转型升级,高端装备

产业链办公室深入汽车制造相关企业、项目现

场调研, 详细了解我市汽车制造业发展现状、

产业上下游配套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

对策建议。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 德州市汽车制造业快速发展,涵

盖了乘用车、商用车、汽车零部件三大领域,逐

渐形成从原材料生产、零部件组装到整车装配

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一)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我市现有汽车制

造规上企业 78 家,2022 年规上企业营业收入

132.6 亿元,同比增长 5.8%。 其中整车制造企业

5 家 ,2022 年 营 业 收 入 33 亿 元 , 同 比 增 长

44.5%。 拥有具备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企业 2

家——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德州分公司、

奇瑞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齐河分公司。 北

汽德州分公司成立于 2018 年, 是北京汽车制

造厂布局的新能源乘用车制造基地, 拥有冲

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车间,整车年产

能约 15 万辆, 自主研发的新能源纯电动汽车

“元宝”“家宝”2023 款焕新上市, 销售 15786

辆,同比增长 63%,纯电动硬派车型将于 2026

年导入德州基地。 奇瑞齐河分公司成立于 2016

年,是奇瑞集团唯一一家落户县级地区的新能

源汽车公司,主要生产续航里程可达 180 公里

的新能源汽车奇瑞“小蚂蚁”,2022 年共生产整

车 2.3 万辆,总成 2.3 万台,实现营业收入 32.2

亿元。

(二)产业配套不断完善。 我市汽车零部件

企业细分领域广泛,涵盖种类众多,现有零部

件制造企业 73 家,产品涵盖传统动力系统、电

动化、电子电器系统、车身及内外饰、底盘系

统、模具及工艺件、通用件等七大板块。 金麒麟

拥有不同类型刹车盘 4000 余种、 刹车片 6400

余种,刹车片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朝阳轴承

的圆锥滚子轴承销售额全省第一、 全国前五,

与一汽、重汽、福田、江淮等知名企业有长期合

作关系;玲珑轮胎是世界轮胎 20 强企业,与北

汽福田、济南重汽、东风、吉利等多家主机厂配

套;德州齿轮是全省规模最大的专业从事齿轮

及齿轮传动箱生产、研发的企业。

(三)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以三元催化器、

汽车线束、汽车内饰为主的特色产业集群正加

速形成。 三元催化器:现有规上企业 8 家,主要

集中在宁津县长官镇。 山东华凯汽车配件有限

公司年产 10 万套柴油发动机排气后处理装置

关于加快德州市汽车制造业

转型升级的调研报告

●德州市重点项目建设保障中心

35

第38页

2023.11

调 查 与 思 考 DIAOCHAYUSIKAO

项目, 填补了三元催化器产业链前端空白,打

破蜂窝载体行业垄断格局,建成后将成为北方

最大的柴油发动机三元催化器生产基地。 汽车

线束:现有规上企业 8 家,依托德州锦城电装

股份有限公司,为现代、重汽、长城、江淮、华泰

等主机厂提供配套服务。 汽车内饰:现有规上

企业 9 家,依托宁津县明润汽车内饰有限公司、

山东丰达汽车内饰有限公司, 逐渐形成以商用

车为主、乘用车为辅的特色产业集群。 明润内饰

总投资 7.2 亿元建设年产 140 万套重型卡车配

套件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内饰产品自动化生产,

丰达内饰年产新能源汽车内饰总成 300 万套,

与北汽、一汽等知名车企进行整车配套。

二、存在的问题

(一)整车企业市场竞争力较低,产业带动

不足。 我市整车制造以新能源汽车为主,北汽

德州分公司、奇瑞齐河分公司主要生产 A00 级

小型车,产品利润空间有限,且小型车研发生

产门槛较低,同类竞品中五菱宏光 mini、长安

奔奔等知名品牌长期主导细分市场。 受市场行

情影响,奇瑞小蚂蚁 1-9 月产量仅为 7358 辆,

同比下降 82%。

(二)核心部件缺乏,系统集成能力不足。

我市多数汽车零部件企业属于中小企业,规模

小、营收低、分布散。 2022 年营收低于 5000 万

元的零部件企业 42 家,占全市的 57.5%,营收

高于 1 亿元的零部件企业仅 14 家, 占全市的

19.2%。 产品多为基础性零部件或通用型零部

件,附加值较低,对产业链上下游集成与拉动

作用不足。 如德州齿轮公司、宁津阿诺达只生

产变速器、发动机中的齿轮、皮带轮、飞轮环等

零件,无法生产变速器、发动机等关健部件。 动

力电池、高端动力电机、电控系统等汽车核心

部件,我市均未涉及。

(三)关键技术支撑薄弱,企业自主创新能

力不足。 我市汽车零部件企业大多数属于产业

链体系的三级供应商, 位于产业链的中后端、

价值链的中低端, 产品研发受二级供应商主

导,难以拥有行业话语权。一方面,企业对自主

研发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许多中小汽车

制造企业存在融资困境,现有资金量无法支撑

技术改造升级所需。

(四)专业人才匮乏,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多家企业反映, 目前一线工人老龄化严重,年

轻人对一线车间工作存在排斥心理,从事体力

工作的意愿较低;研发人员流动性大、人才流

失严重,人才培养、留存成本加剧。 以北汽德州

分公司为例,同等招聘条件下,大部分专业技

能人才被青岛、临沂基地招走。

三、下一步发展重点

面对汽车制造业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德

州要抢抓宝贵窗口期与机遇期, 紧跟绿色化、

智能化、服务化发展趋势,以新能源汽车为核

心,培育壮大领军企业,做强优势产业集群,加

快发展步伐、提高发展质量、提升发展能级,加

快推动德州汽车制造业转型升级。

新能源车:以陵城区、禹城市、齐河县三大

整车生产基地为核心, 依托北京汽车制造厂德

州分公司、 奇瑞新能源齐河分公司两大新能源

整车企业,壮大现有产业基础,提升产品市场竞

争力,带动我市新能源汽车制造业提档升级。

房车改装车:以齐河县为核心,依托巨威

房车、世拓房车两大骨干企业,重点发展房车

改装车及相关配套服务, 支持房车企业提产

能、扩规模,加快推动企业成为国内领先的房

车制造企业;支持房车营地建设,实施“房车+

露营”新模式,推动房车营地旅游快速发展。

零部件及配套企业:以乐陵市、宁津县、武

城县、夏津县为核心,依托金麒麟、玲珑轮胎、

德州齿轮、朝阳轴承、锦城电装等骨干企业,重

36

第39页

2023.11

点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汽车零部件,将德州

打造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配套基

地;培育一批部件企业,加快发动机、变速器、

电机等核心零件企业向部件企业转变;招引一

批核心部件企业,如电池、电控、高端电机等企

业落户德州。

四、对策建议

(一)聚焦产能扩容升级。 利用德州新能源

汽车整车资质资源,通过存量盘活、优化整合、

嫁接重组等方式,充分释放汽车产能。 支持北

京汽车制造厂德州分公司依托魏桥集团,加大

对轻量化、智能化、电动化等核心技术的开发

和应用,推动新产品“新能源 212”加快上市。 支

持奇瑞新能源齐河分公司与奇瑞集团进一步

对接洽谈,增加生产车型,发挥闲置产能,逐渐

形成新车型生产基地。 鼓励松果新能源主动对

接具备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本地企业,整合

生产资质、生产能力和研发能力,利用双方优

势协同发展。

(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依托德州新能源

汽车产业技术研究院, 搭建四大研发应用平

台, 即汽车智能网联与无人驾驶技术平台、汽

车动力传动与电驱动技术平台、汽车轻量化技

术平台、增程混动动力总成技术平台。 支持金

麒麟、朝阳轴承等高新技术企业申请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 加大产

学研合作力度,加强与军事科学院、齐鲁工业

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山东大学、吉林大学等

高校院所对接合作,加大智能网联、无人驾驶、

电驱动系统、整车轻量化、高效增程混动总成

系统等关键技术领域研发力度,提升关键零部

件技术供给体系。

(三)完善基础设施体系。 加快智慧城市基

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和融合应用,

有序推进、合理布局充换电站、加氢站设施建

设,探索“油气电氢服”综合能源站模式,推动

智能网联基础设施建设,率先在公路港、大型

物流园区等区域开展智能交通应用试点。 全力

推进汽车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宁津嘉盛热

力新能源汽车 5G 智能充电桩建设项目 (总投

资 1 亿元)、 齐河智慧交通公司智慧停车场建

设项目(总投资 8.2 亿元)、中机寰宇(山东)车

辆认证检测公共服务平台项目 (总投资 8.5 亿

元)建设进度,确保项目早日投产达效。

(四)拓展产业链条维度。 积极融入山东省

汽车产业体系,推动“两基地、五集群”发展布

局,加强与济南比亚迪、青岛奇瑞、中国重汽、

潍柴、淄博吉利、山东雷驰等强企的交流合作,

实现资源互补、要素共享、错位发展。 实施强链

补链延链行动,加大重点招商引资力度,聚焦

电力电子、动力电池、电机电控、氢燃料电池四

个关键领域,主动对接美林、宁德时代、天科、

绿动氢能等头部企业, 落地一批市场前景好、

产业带动性强的优质项目,打造“纵向成链、横

向成群”的汽车产业链供应链体系。

(五)构建良好产业生态。 鼓励汽车与新能

源、信息通信、精细化工等领域企业跨界合作,

重点推进山东有研等信息技术企业与汽车企

业协作配套, 力争车规级半导体材料有新突

破,依托氢普等新能源企业布局绿氢制取产业

链,加快氢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复合隔膜的

研发应用。 支持我市积极争创国家新能源车辆

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打造集标准、认证、检测、

测试评价、 技术服务等全价值链新能源车辆

“一站式”综合服务公共平台。 加强汽车人才培

育、引进和顶层设计,充分发挥企业在存量人

才方面的主体作用, 依托德州新能源汽车产

教融合创新园, 校企共建新能源汽车实训基

地,探索科教产融合合作新模式,推动人才培

养前置。德

调 查 与 思 考 DIAOCHAYUSIKAO

37

第40页

2023.11

人口问题始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

全局性、战略性问题。 近年来,我市人口发展呈

现新趋势,面临结构新变化,做好新时代人口

工作,对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一、我市人口发展形势的新变化

(一)人口总量增量趋缓。 第七次全国人口

普查数据显示,2020 年,全市人口比 2010 年增

长 4.87%,年平均增长率为 0.48%,比 2000 年

到 2010 年的年平均增长率 0.64%下降 0.16 个

百分点,人口增速有所放缓。 2022 年末,我市总

人口比上年末减少 5 万人,人口增长率由 2019

年的 4.92%下降至-0.77%,人口规模到达新拐

点, 是继上世纪 60 年代初又一次出现人口负

增长。

(二)育龄妇女人数和生育意愿同时下降。

2019—2022 年, 我市育龄女性减少 8 万多人,

出生人口也是逐年减少。 2022 年出生人口 3.1

万,一孩占比 35.75%、二孩占比 44.87%、三孩

及以上占比 19.38%, 这是全面二孩政策以来,

连续六年一孩占比小于二孩三孩占比之和,这

表明新夫妻的生育意愿低于老夫妻的意愿。 同

时,2019 年以来,一孩占比逐年上升,年均上升

近 2%,这表明二孩的红利效应开始减弱了。

(三)老龄化加速且未富先老。 我市于 1995

年与全省同步先于全国 5 年进入老龄社会行

列。 2022 年,我市老年人口达 126.64 万, 占比

21.3%。 我们是自 2020 年开始进入加速老龄化

阶段, 按照人口统计数据,1963—1972 年是德

州市一个长达 10 年的人口出生高峰期, 随着

这一时期的出生人口步入老年时代,即到 2030

前后, 全市将迎来本世纪的人口老龄化高峰

期。 届时全市 60 岁以上老年人达到 200 万人,

占到总人口的 30%左右,进入德州市一个重度

老龄化的平台期,并且将持续到本世纪末。 人

口老龄化不是我们特有的现象,但是与发达国

家和地区相比, 人口结构变化提前,2000 年到

2022 年间,我国的老年人口抚养比从 10.2%猛

增到 21.8%,这意味着 2000 年时 9 个多劳动力

负担一个老年人,2022 年就锐减至3 个半。 发

达国家和地区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

总值一般都在 1 万美元以上,而我市目前人均

GDP 仅 8000 余美元,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2000

余美元,仍属于中等偏低收入行列,应对人口

老龄化的经济实力和工作基础还比较薄弱,这

种未富先老的严峻现实,使得我市今后一个时

期的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综上所述,我市人口结构基本态势是,人口

增速放缓,老龄化严重,新生儿越来越少,人口

结构变化速度快,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影响。

二、加强新人口形势变化社会战略性研究

如何在尚未实现现代化的条件下应对人

口增速明显放缓、生育水平持续走低、老龄化

程度加深等问题, 目前尚无成功经验可供借

鉴。 为此,我们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制定积极的

政策,主动应对。 主动加强前瞻性和战略性研

究,开展有针对性的相关调研,为党委政府提

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从现在开始的未来十几

年, 是我市应对人口结构变化的关键准备期,

也是仅有的战略机遇期。 有效解决新人口结构

变化问题,涉及领域多、时间跨度大,既要注重

积极做好新时代人口工作

●德州市计生协会二级调研员 张效清

调 查 与 思 考 DIAOCHAYUSIKAO

38

第41页

2023.11

调 查 与 思 考 DIAOCHAYUSIKAO

解决现实问题,又要考虑长远发展规划。 各级

党委政府应要深入研究人口负增长对经济社

会、资源环境、科技进步等重大问题的影响,建

立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及生育友好评估指标体

系,下先手棋,打主动仗,积极应对风险挑战。

三、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一)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党中

央先后印发了《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

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

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 等政策文件,

及时调整完善生育政策, 先后实施了单独两

孩、全面两孩、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

以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我市近年

相应出台了一系列生育支持政策,《关于促进 3

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关

于印发〈德州市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

衡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包括 3 岁以下婴幼

儿照护费用纳入个税专项附加扣除、积极探索

发放生育津贴、育儿补贴、托育机构运营补贴、

普遍延长产假、增设陪产假等。 但是,生育支持

政策效果的显现需要一个过程。 我们既要有一

定的政策耐心,又要踔厉奋发,推动建设生育

友好型社会, 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促

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二)加大投入,完善托育服务体系。 扩大

普惠托育市场规模,加大群众急需的优质放心

的托育服务供给。 我市目前备案的托育机构不

足 100 家, 这与公益资金投入较少有一定关

系。 现行政策只有原则性要求,但没有人力和

资金的支持,应加大投入,降低托育机构运营

成本。 支持有条件的用人单位为职工提供福利

性托育服务,为女性提供工间哺乳时间,解除

后顾之忧。 同时加大对三胎生育的奖励扶持,

提高年轻夫妻的生育愿望。

(三)积极倡导新型婚育文化,营造生育友

好的社会环境。 新时代婚育文化要求,弘扬中

华民族传统美德,尊重生育的社会价值,提倡

适龄婚育、优生优育,鼓励夫妻共担育儿责任,

破除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这也是当前计生协

系统开展婚育文化建设工作的重点内容。 我市

各级基层计生协会组织充分发挥人口文化基

础阵地作用,加大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定期组

织会员开展婚育新风知识、 生殖健康知识培

训,指导适龄群众学习婚姻、恋爱、家庭生活知

识,今年以来已培训 5 万余人,收到很好的效

果。 随着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很多女性难以

平衡生育养育与职业发展的关系,产生生育焦

虑,成为导致婚育观念和行为变化的重要因素

之一。 特别是我市经济尚不发达,人们的生育

愿望和现行生育政策的矛盾还将长期存在,需

要我们大力加强群众性新型生育文化建设,使

优生优育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四、开发利用老龄人力资源,推动实现老

有所为

一方面, 努力实施老龄人力资源的开发。

健全中老年群体的继续教育机制,尽快提高其

再就业技能,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 重

点开发老年高级人才资源,对一些特殊专业和

技能职业可试行弹性退休政策,适当延长退休

年龄,对老年人才的开发,采取组织安排与市

场配置相结合的办法,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

用。 另一方面,积极研究和出台鼓励老有所为

的政策措施,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库,充分发挥

现代信息网络对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的信息

支持。 大力开发老年人才市场,形成有利于中

老年群体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和工作运行机制,让广大中老年群体力所能及

地参与基层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公益

事业,消除老年人的“失落感”“孤独感”,让其

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业中再建新功。德

39

第42页

2023.11

让档案“越用越新” ——德州市创建城建档案管理服务新模式

●张 磊

近年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把传统的城建

档案管理模式“收、管、存”转型为“聚、通、用”,

整合各县市区城建档案数据信息,搭建了城建

档案利用、管理和创新工作平台,城建档案管

理机制实现了结构性重塑,在全国率先实现了

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全域一体化,被评选为山东

省经济科技档案工作示范案例。

德州市城建档案信息资源一体化建设多

项指标处于全国全省领先地位,并带来了可观

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公共影响。 借助统一

平台和专业技术,陵城区仅投入 9.25 万元便完

成改造,与最初预算相比节省 74%;已经完成

城建档案数字化的县市对接市综合管理系统

实现了财政“零投资”;工程档案利用、声像档

案提供等为社会各界、人民群众避免了经济纠

纷、财产损失,节约了大量资金,仅地下管线的

服务利用, 每年节约财政资金 200 余万元,创

新性经验被山东省住建厅在全省推广应用。

一、以“聚”为基,提高档案归集管理水平

市委、 市政府高度重视建设项目档案管

理工作, 将全市所有重点建设项目纳入市重

点项目挂图作战总指挥部推进保障办公室统

一管理督导平台, 从提升建设项目档案质量

和管理水平入手,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的廉洁、

高效、优质、安全,从而更加有效地预防、遏制

腐败行为。

2022 年 3 月,德州市纪委监委印发了《德

州市重点项目建设廉政档案实施细则(试行)》

的通知,从建设项目主体责任部分和监督责任

部分两方面加强重点项目建设档案归集管理。

全 面 深 化 改 革 进 行 时

11 月 5 日,《中国改革报》以大篇幅刊发德州市创建城建档案管理服务新模式,

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中国改革报》是国内唯一报道改革与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中央

级综合性日报,这也是“城建档案”词条首次出现在中央级宣传媒体。 德州市实现城

建档案管理服务工作“收、管、存”向“聚、通、用”转型升级,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

书记对档案工作“四个好”“两个服务”重要指示精神的典型案例。 10 月 18 日至 19

日,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时隔 6 年在德州市隆重召开了全省城建档案行业培训

和现场观摩会,市城建档案馆负责人、研究馆员张磊于 11 月 15 日受陕西省住房和

城乡建设厅邀请在全省城建档案业务工作培训班专题授课,德州市委改革办先后以

“动态”“专报”等形式进行典型推介。

40

第43页

2023.11

2023 年 5 月,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印发了《德州

市重点项目建设档案归档要求及目录》, 按照

建设项目实施阶段, 共设置了 10 个档案归集

板块,增加了审批、决策、招投标等环节的廉政

风险防控文件。 市城建档案馆对列入城建档

案馆接收范围的各类城建档案资料, 按照档

案集中统一管理原则,依法依规征集接收,做

到应收尽收、应归尽归。 同时,积极优化城建

档案服务营商环境, 将城建档案业务指导服

务前置,通过政务服务中心窗口、网站、公众

号等方式提前印发告知书、明白纸,以建设项

目审批制度改革将城建档案纳入联合验收为

抓手,按照“一次办好”服务原则,结合国家规

范标准调整完善档案移交内容,编制了《德州

市建设工程档案基础与实务》工具性教科书,

为建设单位移交工程档案提供了便利和业务

遵循。

二、以“通”为径,实现城建档案数据共享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把城建档案信息资源

一体化建设纳入“智慧城市”数字住建体系,升

级完善了城建档案“四网三库(城建档案综合

管理信息网、馆内局域网、链接当地政务信息

网、链接互联网和馆藏档案数据库、全文数据

库、多媒体数据库)”建设,实现与城市公共数

据资源互联互通和共建共享。 推进城建档案业

务工作向在线审批、网上移交和智能查询利用

的服务转型,在平台中进行建设工程电子文件

的在线收集整理、验收、移交以及接收,实现建

设工程档案全过程信息化接收与监管,不断提

高城建档案智能化服务管理水平。

启动市县城建档案信息资源一体化建设。

2020 年以陵城区作为试点启动一体化建设,聘

请专业信息化公司对该区城建档案管理机构

网络环境、硬件条件、工作人员计算机水平以

及区县一体化的技术细节进行分析研究,将陵

城区城建档案数据信息接入市馆综合管理系

统平台。 2021 年,陵城、临邑、乐陵、禹城、齐河

先后完成了城建档案信息资源一体化建设,与

德州市城建档案综合管理系统实现了五馆联

动、互通共享。 2022 年 10 月其余县市先后完成

数据对接,德州市全域实现城建档案信息资源

互联互通、互查互用。

三、以“用”为本,增强社会服务功能

城建档案管理一体化以互联网为基础,推

进了建设工程档案报建“一网通办”,推动了审

批智能化、服务自动化、办事移动化;实现了城

建档案信息数据即时性统计、分析以及并入政

务信息系统平台, 为政府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借助政务云,搭建起横跨互联网、政务网、局域

网的智慧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及安全管理平台,

对档案实时在线备份, 实现了同城及异地备

份,保障档案信息资源安全。 根据大数据分析,

把社会公众关注、需求大、可开放的数字档案

信息,通过在线数据库提供利用;实现了城建

档案资源的全社会共享共用、扫码即知的“码

上办”“即时办”“零跑腿”等服务新举措。 实施

了地下管线信息管理“千里眼”计划。 以“数据

更新及时、综合管理到位、数据互联共享、保障

城市公共安全”为目标,建立了“谁建设,谁更

新,一次更新,多次使用”的城市地下管线动态

化更新机制,明确了各相关建设单位、管线权

属单位、 地下管线专业管理部门的责任和义

务,制定了管线查询利用、数据更新、档案移

交、数据保密等专业标准、流程以及规章制度,

将工作成效形成管理制度予以固化, 印发了

《德州市地下管线数据应用管理办法》文件,确

保地下管线数据准确、安全,实现了地下管线

更新数据常态化机制,达到了数据“越用越新”

的目标。德

(作者系德州市城建档案馆负责人、研究馆员)

全 面 深 化 改 革 进 行 时

41

第44页

2023.11

近年来,武城县以推行“链长制”为契机,将

党组织建在暖通空调、新材料(玻璃钢)、辣椒等

产业链上,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党组织党建联

建、工作联动、人才共育、阵地共享、活动联办、服

务联抓、信息互通、问题联解,推动产业链固链、

补链、延链、强链,让党旗在产业链上高高飘扬。

一、坚持党建引领,成立联合党委

一是搭建“四梁八柱”组织架构。 在暖通空

调产业链,依托山东省暖通空调产业协会架构

体系,搭建“1+4+N”党组织体系,即组建 1 个产

业链党委+4 个分会党总支+N 个链上企业党组

织。 在新材料(玻璃钢)产业链,依托鲁权屯镇、

四女寺镇、 开发区 3 个片区链上企业党组织,

搭建“1+3+N”产业链党组织体系。 在辣椒产业

链,依托现代农业一二三产业,搭建覆盖种植、

加工、商贸 3 个领域的“1+3+N”产业链党组织

体系。 二是探索建立“1+7”制度体系。 探索建立

产业链党委工作规则(试行)以及党建联席会

议制度、 驻会党建指导员制度、“主题党日”轮

值制度等 7 项运行机制,不断发挥产业链党委

作用和协会行业管理优势。 三是广泛开展“红

色领航”党建能力提升项目。 由产业链(联合)

党委组织链上企业党组织广泛开展承诺践诺、

设岗定责、志愿服务、结对共建、书记讲党课等

丰富活动,持续提升党员凝聚力向心力。

二、整合资源力量,打造助链队伍

一是选派“第一书记”及“红色 CGO”。 由

县级领导担任产业链党委“第一书记”,同步成

立产业链“红色帮办团”,重点抓好产业链党建

工作调度、 重点难点问题协调。 在县科技、工

信、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主管部门择优选派

“红色 CGO”,集宣传员、信息员、服务员、督办

员和指导员等“五大员”职能与一身,及时发现

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急难愁盼问题。 二是选派

驻会党建指导员。 在县级产业链主管行业部门

选派 1—2 名驻会党建指导员, 帮助产业链党

委培育党务骨干力量、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所

属地党委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等方式,选派

党建业务骨干指导链上企业成立党支部,规范

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具体工作,不断扩大

党的组织和工作两个覆盖水平。 三是成立工作

专班。 与全县 8 个产业链招商小组结合,探索

形成“一条产业链、一个招商小组、一个牵头部

门、一套工作机制”的“四个一”工作机制,做到

在党建规范上有为、 在企业生产经营上有为、

在参谋建议上有为、在引育项目(人才)上有

为。 通过产业链招商,先后引入海尔集团、海亮

集团、宁波东灵集团等一批重点合作项目。

三、坚持服务导向,构建红色矩阵

一是打造产业链党群服务中心。 高标准打

造党群服务中心,承接县直部门政策服务“直

通车”等相关任务,为企业提供“全方位”“零距

离”服务,已累计解决海尔项目开工、资质申

报、品牌建设等问题 27 项,帮助申请发明专利

10 项,融资 8000 余万元,为产业链内 10 余家

企业打包办理环评、CRAA 认证等资质,降低了

实施红色赋能 强化联动联建

推动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

●武城县委统战部

全 面 深 化 改 革 进 行 时

42

第45页

2023.11

成本,提高了效率。 二是整合

资源打造服务矩阵。 借力中心

镇建设,组建武城县行政审批

服务局鲁权屯分局,辐射服务

暖通空调产业链所辖企业。 依

托华能集团党群服务站,打造

党史党性教育展厅、创新创业

展厅、党建工作指导站、党员志

愿服务站等红色阵地,以“红色

共享阵地、红色品牌、红色堡

垒、红旗车间、红色人才、红色

项目”为活动主题,逐步形成产业链“1+N”党群

服务红色矩阵。三是资源共享形成服务体系。聚

焦“进茶室、解难题、促发展”工作目标,发挥“亲

清茶室” 党建品牌组织优势,10 个产业链相关

部门单位每周到产业链开展政策宣讲、恳谈会、

经验交流等活动,围绕企业“急难愁盼”确定需

求清单,不能当场解决的交由“红色帮办团”限

时办理,已累计协调解决物资采购、员工返岗、

金融贷款、人才招引等涉企问题 1500 余件。

四、健全制度体系,提升链上成效

一是“轮值书记”带党建提升。 推行产业链

党委“主题党日轮值”制度,由非公企业党组织书

记担任轮值书记,每月一主题、每月一轮值,先后

组织主题党日 12 期,探索开展党建交流、企业文

化交流、市场营销经验分享、产品研发交流等 20

余场次,有效解决非公企业党支部开展“主题党

日”方式单一、成效不佳等问题。二是“结对共建”

带村企互赢。 企业根据自身发展优势、产业关联

度,重点在信息、资金、项目、产业培育上对村庄

提供帮扶。 在鲁权屯镇开展“百企结百村”行动,

推动 62 个村与结对企业签订用工协议, 累计输

送务工人员 600 余人;在武城镇推广“粮辣套”复

合种植模式, 累计发动 18 个村党支部领办合作

社,流转土地 1300余亩。 三是“述职评议”带履职

提升。 将年度述职评议考核内容细化到月,由属

地党委每季度开展一次测评,重点考核党组织书

记履职尽责、作用发挥、党建带群团建设等情况,

测评结果内部通报,倒逼党组织书记用情用力做

好党建工作。 截至目前,3 家链上企业纳入市级

两新组织党建示范点考核范围,39 家链上企业

纳入县级示范培育对象。

五、延伸发展链,激发链上活力

一是“共享工厂”模式促抱团发展。 依托

“共享工厂”,整合内部资源、引进外部项目,通

过资本链接、劳动力链接、产业上下游间链接结

成利益共同体,实现生产要素价值共享,暖通空

调产业链缺大少强、同质化、恶性竞争等问题逐

步解决。二是“腾笼换鸟”模式促延链补链。聚焦

空调产业园区“僵尸企业”和闲置土地,成立“腾

笼换鸟”工作专班,开展“十强产业”“新兴产业”

定向招商,腾退落后产能,盘活存量土地,实现

“零增地”招商。 累计引入 12 家优质项目进驻产

业链,在强链补链中重塑生态链,撬动产业集群

突围。三是“两会网格”模式促协同发展。充分发

挥协会、商会“两会网络”作用,通过产业链党组

织与在外武商商会广泛开展合作,以组织共建、

活动共办、资源共享、内外联动,促进订单回引,

推动“武商”经济转化为武城经济。德

武城县人民政府与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山东省暖通空调产业

协会签订合作协议

全 面 深 化 改 革 进 行 时

43

第46页

2023.11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与“魂”,中

华文化的根脉在乡村。 近年来,陵城区深入贯彻

落实省委、省政府“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工

作部署,大力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创新“有传承、

有内涵、有光影、有特色、有阵地、有实践”六有

模式,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全面提升。 2023 年 10

月, 在全省首期乡村振兴培训班上作为 7 个典

型之一作交流发言。

一、有传承,历史文脉保护好

文物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

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一方

面,传承千年文脉,彰显“唐韵新风”。 遵循“文

化育祠,倡导理念;文化强祠,提升品质;文化

亮祠,树立形象;文化兴祠,营造氛围”原则,将

颜真卿忠义文化与陵城地域文化结合,免费开

放省级在册博物馆——文博苑。 目前,文博苑

年均接待游客 20 万人次。 另一方面,突出古汉

遗风,打造“汉风”品牌。 遵循“文物在保护中发

展,在发展中保护”原则,打造城市新八景,切

实让文化融入日常生活,彰显城市魅力。 2022

年,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神头墓群立项山东省首

批考古遗址公园。 深度开发与东方朔文化有关

非遗项目,目前,朔之乡剪纸、东方朔民间传

说、神头“三月三”庙会成为省级非遗项目。

二、有内涵,农民素质程度高

提升农民素质是营造文明和谐农村新风

尚的重要手段,加强科学文化知识培训是提升

农民素质的重要方法。一是“阅读+农家书屋”。

以农家书屋为阵地,积极开展“新时代乡村阅

读季”“文化进万家—农家书屋飘书香 全民阅

读迎新春”等主题阅读打卡活动,为喜好朗读

的群众搭建良好展示平台,促进居民养成良好

阅读习惯。 二是 “阅读+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站)”。 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平台 703

个,紧跟群众需求,开展“全民阅读”系列活动。

同时,发挥“送文化下乡”品牌优势,开展“创生

活、齐奋战”“觅求真知,读书正当时”走进历史

等一系列丰富多彩活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

求。三是“阅读+大学生志愿者公益讲堂”。成立

大学生志愿者社会实践基地、 假期公益学堂,

为辖区内青少年和家长提供优质阅读服务。 组

织中小学生开展“我的书屋·我的梦”、儒学文

化宣讲等少年儿童阅读实践活动,对打造和推

广乡村阅读活动起到示范作用。 四是“阅读+儒

学讲堂”。 让圣贤典籍融入和谐家园,将阅读文

化与儒学紧密结合起来。 多次邀请专业儒学讲

师进行培训和点评,提高农家书屋和乡村书房

等利用率及乡村阅读活动知晓率,为打造“书

香陵城”奠定良好群众基础。

三、有阵地,“乡愁”赋能作用显

留住乡愁, 是对时代发展和人民情感需求

的呼应,将乡愁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形

式,实现“活态”传承。一是乡镇文化站助力“乡

愁”赋能。 发挥基层文化空间阵地作用,遵循“丰

富基层群众精神生活”要求,全区 13 个乡镇文化

站建设高标准文化体验场所, 提供场地与道具,

突出“六有模式” 振兴乡村文化

●陵城区委办公室

经 验 交 流 JINGYANJIAOLIU

44

第47页

2023.11

推进“一村一年一场戏”活动 156 场,让群众感受

流动在血脉中的一缕文化乡愁。二是新时代文明

实践中心助力“乡愁”赋能。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所作为非遗保护传承阵地,利用民俗活动、非遗

下乡等形式展示非遗风采,不断增强群众文化遗

产保护意识。 2023 举办年文化展演、非遗传承人

展示展演、非遗工坊培训等活动 100 余场,让来

自家乡的传统特色活动,留住陵城群众“乡愁”。

三是“黄河大集”助力“乡愁”赋能。 依托家门口

“黄河大集” 阵地, 将文化演出与好品推介相融

合。截至目前,开展“黄河大集”近 300 场,让群众

的“文化乡愁”有迹可循、有存留处。

四、有光影,文化服务效能强

坚持为民服务,促进文化服务效能提升是

乡村文化振兴的应有之意。一是成立放映队

伍,创新服务模式。 以电影放映为载体,通过

“公益电影+”方式,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招募

公益电影放映志愿者,成立“爱心理发队”“健

康宣传队”“才艺展示队”等 41 支,不断创新服

务形式,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效能。 二是开

展“五进”活动,扩大服务范围。 持续开展公益

电影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福利机

构,放映电影 450 余场,累计观影 13.5 万人次,

公益电影社会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三是

打造露天影院,形成观影品牌。 坚持为民服务,

增强文化服务效能发挥,创新打造“星期五露天

影院”,坚持夏、秋季节每周五为百姓集中放映

党史等红色电影以及近年来国产大片。 截至目

前,放映 150 余场,观影人次 50 万余人,为基层

群众搭建沟通桥梁,共享“文化大餐”。

五、有特色,文化活动频次密

特色文化活动是增进群众文化认同感和

凝聚力的重要方式,获得文化传承的动力。一

是深挖地域特色,实现精准配送。 深入开展“服

务基层、服务农民”活动,针对村庄人员文化需

求和地域特色,组织各类文化惠民演出,形成

特色地域文化品牌。 比如,输送高质量戏曲节

目到戏曲之乡——义渡口镇演出,为打造一乡

一品特色文化提供强力支撑。 二是文化由“送”

变“种”,群众演群众看群众赞。 坚持“送种结

合”工作思路,组织引导基层文艺爱好者参与

“一村一年一场戏”惠民演出。 在“群众看戏,政

府买单”基础上,以“以奖代补”形式动员优秀

庄户剧团及群众爱好者就地就近演出,实现群

众演、群众看、群众赞。 三是聚焦社群需求,“菜

单式”开展活动。 坚持“文化惠民、育民”工作理

念,精准对接群众文化需求,精心打造“陵城区

农民文化艺术节”“黄河大集”“四季村晚”等群

众文化活动,让群众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全方

位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六、有实践,文化发展效果优

汲取实践精华,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

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一是“文化+旅游”。推进

文旅融合工作, 为文化事业发展开辟新方向。

相继推出“印象·大薛庄—醉乡村·西于架—魅

力陵城·鬲津湖”精品旅游线路,打造“滨水休

闲、自驾露营、假日轰趴”特色产品。 目前,年客

流量可达 20 万人次,解决群众就业 500 余人。

二是“文化+红色研学”。 以深厚红色文化底蕴

为内核,发挥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全力打造红

色故事研学、红色基因传承研学、革命传统薪

火相传研学、 爱国主义教育研学等研学课程。

截至目前,义渡烈士陵园等 4 处不可移动红色

革命文物,接待研学活动 200 余场次,接待学

生 2 万余人次。 三是“文化+休闲体育”。 将助

力特色体育名城建设作为服务中心大局的抓

手,开展全区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培训及

推广普及活动 100 余次;在“印象·大薛庄”景

区连续 4 年举办端午龙舟比赛,打造全民健康

蓬勃发展新局面,推动体育文化发展。德

经 验 交 流 JINGYANJIAOLIU

45

第48页

2023.11

近年来,乐陵市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

思想,通过搭平台、建机制、抓项目,推动环境

监测智慧与试点项目建设良性互动,助推绿色

高质量发展。 先后获评国家级 EOD 试点项目、

整体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三水共治、生态

协同治理等典型做法成为全省典型。 日前,乐

陵市成功入选第四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

区名单,为德州市唯一。

抓好平台建设, 夯实源头治污关键支撑。

高标准建设智慧高效的环境监测设施,提升污

染防治精准溯源能力。 建立标准化平台,提升

自主监测能力。 累计投入 2600 余万元,建成占

地 1100 平方米的环境监控中心, 设有标准化

实验室 16 间、监测设备 82 台(套),配备国家

生态环境监测“三五”人才、高级工程师等监测

人员 20 名。 目前,中心已取得水、气、声等领域

113 个参数的 CMA 资质,全员持证项目达 260

项次,环境监测领域实现全覆盖。 同时,联合上

海大学专家团队,运用多源数据信息处理等手

段,进行环境质量现状分析、污染溯源、精细预

测,形成“点对点”治理方案。 建立智慧化平台,

提升全域监测能力。 投入 3000 余万元,在全市

重点企业、 化工园区内安装监控视频 300 路、

报警探测仪 200 余路、 水质自动监测点位 9

个,打造具有污染源在线监测、河流断面管理、

秸秆禁烧高空瞭望、 电力及视频监控功能的

“四位一体”智慧监管平台。 2022 年以来,平台

累计推送预警信息 1.3 万条, 企业环境违法案

件下降 50%。 今年上半年,乐陵水质指数 5.26,

同比改善 7.56%。建立一体化平台,提升园区监

测能力。 建立省级化工园区一体化平台,综合

运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整合智慧安全、智慧

环保、智慧应急、能源等模块,形成覆盖“气、

水、土”和环境安全隐患的全方位监管体系,实

现园区生态环境质量的数据防、智能防。 通过

平台的推进实施,有效节约水资源,废水、危险

废物排放分别减少 1.3 万吨、0.59 吨,能源产出

率提高 16.33%,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下降

42.56%。 2022 年,获批省级整体清洁生产试点

项目。

建好协同体系, 筑牢环境监测坚实保障。

构建具备监测、落实、保障的“一体化”监测体

系,汇聚统筹协同、全域共管的强大合力。 打造

闭环工作机制,推动任务高效落实。 成立由市

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专

班,制定印发《生态环境检测能力提升工作方

案》,抽调 200 名精干力量,组建 20 个巡查执

法组,实行巡查、交办、核查、约谈、督察“五步

闭环”机制。 制定《乐陵市乡镇空气指标考核奖

惩办法(试行)》,市财政每年列支 500 万元,按

照各乡镇(街道)常住人口、企业污染物排放总

量及区域位置分三类给予空气质量治理专项

经费,正反双向激励乡镇履行空气污染治理属

地责任,确保常严常态、常治长效。 健全网格监

管机制,提升环境监测质效。 建立“职能部门—

镇街—村居”三级网格监测机制,在全市设立

1090 名环保网格员,对 985 个村(社区)进行不

间断巡查。 同时,网格员根据生态环境监控中

以智慧环境监测提升项目建设“含金量”

●乐陵市委办公室

经 验 交 流 JINGYANJIAOLIU

46

第49页

2023.11

心推送的问题线索,限期摸排现场并反馈整改

情况,确保环境问题“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

核查、第一时间处置”。 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提

升应急处置能力。 成立应急监测工作领导小

组,下设监测指挥协调组、专家组、监测组和后

勤保障组,配备监测服务用车 2 辆、应急监测

车 1 辆,购置 FID 挥发性有机物检测仪、便携

式水质重金属检测仪等应急监测设备和物资。

细化完善应急监测预案,定时组织监测人员开

展技术培训,确保应急监测人员、设备、车辆均

能达到“平时能服务,战时能应战”要求。

做实项目推进, 赋能城市绿色低碳发展。

以获批国家级 EOD 试点项目为契机, 通过精

准分析环境监测质量,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绿

色发展协同推进长效机制,与山东大学合作编

制实施方案, 确定重大项目 10 项, 投资总额

30.3 亿元。 明确项目实施主体,探索特色推进

路径。 成立 EOD 试点项目推进领导小组,分管

市级领导负责指导与统筹,城投公司作为项目

实施主体,积极与国开行、农发行等金融机构

对接,有效拓宽融资渠道。 同时,联合乐华等 4

家市属国企集聚发展合力, 打造集生态治理、

关联产业建设和投资、运营、管理一体化综合

性推进平台,构建起“政府领导—城投实施—

金融扶持—多方参与”的推进机制。 目前,EOD

试点项目资金已到位 11.4 亿元,13 项重点工

程全部完成项目立项,其中 1 项已完工,5 项正

在快速推进。 补齐环境治理短板,厚植绿色发

展动能。 坚持问题导向和共同体理念,针对水

资源短缺、地表水及地下水生态环境、农村畜

禽粪污处置等问题,实施水系连通及水环境治

理工程。 目前,已完成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和

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处理水质达到四类水标

准;实施清淤疏浚 600 公里,增加河道蓄水量

800 万方,新改建泵站涵闸 110 座,建设 19 处

水景公园、湿地公园,“三河、五干、五十条沟”

全域畅通,实现水系贯通、清水润城的良好水

生态环境。 发展生态环保产业,擦亮金丝小枣

名片。 聚焦增强红枣产业链,大力推进 EOD 古

树(枣树)资源保护工程、红枣产业振兴工程一

体实施,创新实施“国企+合作社+农户”种枣模

式,培植红枣加工、电商经营企业 120 多家,门

店、 微商超 2000 余家, 年枣制品产值 33.2 亿

元, 带动 5 万枣农实现增收致富。 枣林核心

区——朱集镇先后荣获国家双 4A 级旅游景

区、省精品文旅名镇、省级红枣文旅特色小镇、

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荣誉,年接待游客达 30

万人次。德

经 验 交 流 JINGYANJIAOLIU

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马颊河

47

第50页

2023.11

2023 年 3 月 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

校建校 90 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为党育才、为

党献策是党校的初心所在。 近年来,平原县前

曹镇党委围绕中心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员

教育管理工作条例》《2019-2023 年全国党员教

育培训工作规划》精神,以镇委党校为主阵地,

筑牢红色根基,加强规范管理,创新教育模式,

聚力打造“同心向前”党员教育品牌,坚持以最

好的资源抓党建,以最强的力量抓党校,始终

牢记“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初心使命,打造

铸魂补钙的“红色学府”,逐步在教学内容、课

程设计、师资配备、教学模式创新等方面作出

有益探索。

一、注重资源整合,打造立体化阵地体系

注重资源盘活,建强教育主阵地。 前曹镇

党委党校(党员教育中心)利用原政府大院改

建而成,建筑面积 1.2 万平方米,按照“四区八

有”的标准,设有办公区、教学区、研讨区、生活

区。 配套设施建有 1 处高标准多功能报告厅、

教研讨室、文体活动室、备课室等基础功能室,

加设灯塔线下体验站、两新组织瞬化园等特色

功能室, 可同时容纳 200 人集中培训,100 人

集中食宿,硬件设施齐全、软件资源丰富,功能

划分合理,为承载各类教学培训活动提供了有

力保障。

注重现场教学,

打造实践新课堂。为

夯实党员教育成果,

打造革命党史教育

馆、王国光廉政文化

展馆、廉政教育文化

公园、前曹镇为农综

合服务中心等 6 个

现场教学点并配备

专职讲解员 8 名。结

合每月党员轮训、主

题党日、 四城联创、

乡村振兴、法治乡村

聚焦“三个注重” 建好用活乡镇党校

●平原县前曹镇党委党校

灯塔线下体验站

经 验 交 流 JINGYANJIAOLIU

48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书籍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