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奋发——2023年市两会特别报道

发布时间:2023-2-06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向新奋发——2023年市两会特别报道

本报记者 张睿万洋集团董事长苏孝锋经历三次搬迁,又回到了当初起家的地方。大学毕业后,他在鹿城区开始创业,最早租在建设大厦一间办公室。后来,他在市区黎明西路温州装饰城附近买下一栋小楼,那里成为万洋集团最初的总部。随着业务发展,他曾把公司搬出鹿城。如今,该集团成长为全国性的制造业产业园运营商、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苏孝锋又回到鹿城,在瓯江新城启动万洋集团总部大厦建设,计划3年内建成投用。除了创业起家的感情之外,鹿城对企业的“关照”,是他决定回到这里的关键因素。他甚至将这些扶持和帮助,形容为企业成长的“阳光和雨露”。正是依托企业经营向好趋势和地方政府周到服务,苏孝锋感觉未来发展“底气也足了,腰杆子都挺直了”。万洋集团用脚投票、回归鹿城的经历,是该区重构现代产业体系、重塑城市竞争力的典型例子。去年以来,当地用好中心城区地理区位、人文历史底蕴丰厚等独特优势,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性工程来抓。致力打造总部经济,招引头部消费品牌,推动重点板块开发,培育文旅新兴产业,推动各项事业呈现新气象。2023年,鹿城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引,学深悟透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 [收起]
[展开]
向新奋发——2023年市两会特别报道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2页

本报记者 张睿

万洋集团董事长苏孝锋经历三次搬迁,又回到了当初起家的地方。

大学毕业后,他在鹿城区开始创业,最早租在建设大厦一间办公室。后来,他在市区黎明西路温州装饰城附近买下一栋小

楼,那里成为万洋集团最初的总部。随着业务发展,他曾把公司搬出鹿城。

如今,该集团成长为全国性的制造业产业园运营商、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苏孝锋又回到鹿城,在瓯江新城启动万洋集团

总部大厦建设,计划3年内建成投用。

除了创业起家的感情之外,鹿城对企业的“关照”,是他决定回到这里的关键因素。他甚至将这些扶持和帮助,形容为企业成

长的“阳光和雨露”。正是依托企业经营向好趋势和地方政府周到服务,苏孝锋感觉未来发展“底气也足了,腰杆子都挺直了”。

万洋集团用脚投票、回归鹿城的经历,是该区重构现代产业体系、重塑城市竞争力的典型例子。去年以来,当地用好中心

城区地理区位、人文历史底蕴丰厚等独特优势,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性工程来抓。致力打造总部经济,

招引头部消费品牌,推动重点板块开发,培育文旅新兴产业,推动各项事业呈现新气象。

2023年,鹿城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

根本指引,学深悟透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创新深化、改革攻

坚、开放提升和“数字经济创新提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地瓜经济

提能升级”三个“一号工程”,聚力推进“四大振兴”,持续深化项目攻

坚、环境提升、治理创新,奋力开展营商环境大提标、发展空间大重

塑、产业项目大招引、区域消费大升级、人才创新大集聚

“五大攻坚”,以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引领、文化全方位赋

能为依托,争当“千年商港、幸福温州”建设排头兵。

中共温州市鹿城区委书记 白洪楞

2023年,鹿城将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紧盯核心指标,联动

建设“省级高新区、省级经开区”,统筹都市“东部引领、中部复兴、西

部崛起”,聚力打造“瓯江科创港、瓯江金融港、瓯江数字港、瓯江总部

港”,全力攻坚“营商环境提标、发展空间重塑、产业项目招引、区域消

费升级、人才创新集聚”,系统打好“一核两区三片四港五攻坚”组合

拳,持续提升产业品质、城市品质、生活品质,奋力建

设首位城区、打造共富样板、争创先行示范。

温州市鹿城区区长 张崇波

培育优势产业 巩固城区首位度

2023

2月

7日星期二

主编

/朱闻武编辑

/巍蔚美编

/新叶组版

/林姬

T2

鹿

山姆会员店正式落地 总部项目知名品牌纷纷入驻

如今,包括万洋集团在内,越来越多

的总部项目、头部企业、知名品牌选择落

户鹿城。

世界500强沃尔玛旗下高端会员制

商店山姆会员商店,则是它们中的新成

员。上周,市区吴桥单元B-07地块成功

出让,山姆会员商店正式落地。

除了中心城区首位优势,鹿城多年

来的努力,也推动着项目加快落户。

实际上,疫情之前双方就有过接触。

虽然当初时机尚未成熟,但鹿城工作人

员一直和山姆团队保持联系,逢年过节

还会向对方送上鲜花、表达问候。去年,

该品牌再次来温实地考察。鹿城团队在

遵守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帮考察团

开通绿色通道。车站外,双方像久别重逢

的朋友般热情握手。

按常规流程,招引项目会在正式签

约、拿到土地后,启动方案设计。但出于

对鹿城的信任,山姆团队完成签约、还未

拿地就启动方案设计,展现出落户这里

的信心。

这是去年以来,鹿城借助首位优势,

培育总部经济、招引知名品牌取得成效

的一个缩影。该区落户华峰、万洋、正泰

等10个总部大楼项目,签约落地山姆会

员商店等品牌首店18家,为疫情防控进

入新阶段后,推动经济复苏和税源开拓

奠定基础。

同时,该区将谋大招强作为一把手

工程来抓,加速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开

工“长城搅拌”等省市县长工程,引进遥

望网络、十沣科技等生产性服务业项

目,新增一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企业、上市企业、报会企业。落地中国科

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等高能级平

台,以及陈十一、石碧等院士产业化项

目。

得益于这些举措,去年该区入选全

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经典案例和百佳典

范,全省集中开工项目总投资连续三年

位居全市第一。省“4+1”项目投资、2000

万元以上重大建设项目投资、申报专项

债项目储备资金等完成率,均超年度计

划任务数。

滨江万象城年底开业 城市形态匹配现代产业体系

在发挥首位优势、推进招大引强的

同时,鹿城尤其注重推动重点板块改造

提升和开发建设。为重大项目集聚和产

业转型升级,提供相匹配的都市形态和

发展空间。

华润万象城综合体项目入驻瓯江新

城的经历,正是这项工作取得成效的体

现。

该项目位于滨江中央商务区,总投

资约百亿元,将建设万象城购物中心、超

高层办公楼、星级酒店、住宅等物业。

尤其在市区已有同品牌商业项目开

展经营的背景下,华润仍决定落户第二

座万象城购物中心,正是看中了这里的

区位潜力和开发力度。

让华润团队印象深刻的是,按常规

程序,整个地块要全部完成审批后才能

动工。相关单位部门主动出谋划策,指

导项目划分为 10 个小地块。条件成熟

的小地块,先启动审批、先行开工;剩余

地块同步推进准备工作,这为项目把握

施工节奏、早日建成投用提供了有利条

件。

在这一创新举措的助力下,滨江

万象城购物中心将冲刺今年年底开

业。届时,温州将成为全国同类城市

中,唯一运营两家这一知名消费品牌

的地区。

以此为例,去年以来鹿城拉开滨江

中央商务区、七都未来科技岛、南郊数字

科创园、西部新城、中国鞋都、轻工产业

园区等六大产业板块框架,致力在精建

精美中提升城市能级。浙江鹿城经济开

发区获批设立,西部新城核心启动区规

划获市政府批复,瓯江新城核心区完成

政策处理。

此外,该区开工府东路过江通道、七

都二桥、沿江快速路,推动330国道鹿城

官岭隧道改建工程提前建成通车。新增

省级未来社区10个,出让经营性用地体

量金额均排名全市第一,推进全国文明

城市建设。

这些努力,换来该区获评美丽浙江

建设工作考核优秀县(市、区)、省“五水

共治”大禹鼎等荣誉。

央视戏曲晚会来到鹿城 借千年商港底蕴打造新业态

除了区位人口、城市形象之外,人文

传统和历史遗存,也能成为鹿城培育新

兴产业、推动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

温州小鹿轻聆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总

经理江天蔚,体会到了这一点。

当年,外地一家剧团看中小鹿在戏

剧上的专业和热情,邀请它为团队做形

象包装。可公司甚至都不知道要怎么去

报价。

而这一次参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2023年春节戏曲晚会》承办,则让江天

蔚开始看到鹿城继续做大文化产业的希

望。

南戏是中国戏剧最早的成熟形式,

温州是南戏的发祥地。近年来,市区两

级推出一系列举措,传承地方曲艺,擦亮

南戏故里招牌。正是这些因素,吸引到

戏曲晚会落户。

央视节目组对传统曲艺的专业和热

爱,也感染了温州团队。那段时间,哪怕

录制结束已是半夜,双方工作人员还会

在现场坐下来,像票友聚会一样继续聊

天,一直到天空重新泛白。

戏曲晚会更点燃了温州人对本土文

化的热爱。春节期间,九山书会涌入那

么多游客,以至于现场要强化安保措施,

防止发生意外。这些场景,都让江天蔚

感觉“文化产业的机会来了”。

这番感受的背后,是去年来鹿城在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施重大文化

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培育文旅新消费产

业等方面所作的努力。

该区实施宋韵瓯风文化传世工程,

尤其注重将温州朔门古港遗址保护利

用,作为展现宋韵瓯风的重中之重。

加强现场保护,推动文物保护方案编

制,对各类遗存保护措施进行研究。

推动高标准规划建设遗址公园,致力

再现千年商港繁华旧貌,打造历史文化

新名片。

同时,该区推动宋韵瓯风融入城市

建设更新,推进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

保留江心屿历史风貌、打造宋韵十景。

以九山书会南戏文化园、春戏晚等重大

项目招引新业态,促进文创、旅游、演艺

等产业融合,打造释放消费潜力新引擎。

龚晨颖/制图

第3页

本报记者 徐龙飞 龙湾融媒 郑懿

蓄势。龙湾过去的一年,温州湾新区扬帆起航、温州高新区全国排名再攀升、工业经济总量跃居全市第二、

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基本成型、全区人民建设热情持续高涨……

待发。龙湾在新的一年,将活用不断叠加的有利因素,建设经济更有活力、城市更加美丽、人民更觉幸福的

新龙湾,争取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9.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0%左右,科技创新指数力争稳定在全省前八、实现全市“五连冠”。

惟创新者强、惟改革者进、惟开放者赢。新的一年,

龙湾区、温州湾新区将全面贯彻市委全会、市两会精神,

再燃探路者激情,再展开发区雄风,高标谋划推进改革创

新跨越年、产业振兴提速年、城乡品质突破年、基层治理

深化年、共同富裕增进年“五个年”行动,力争全年地区生

产总值增长6.5%以上,再夺省“科技创新鼎”,实现全市

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三连

冠”,以龙湾一域之光为全市大

局添彩。

中共温州市龙湾区委书记、温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 周一富

扬鞭策马自奋蹄,龙湾区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把握机遇、奋勇

争先,昂首阔步走好龙湾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全力支持温州湾新区“两区两高

地”建设,推动温州高新区排名继续前移、省级新区排名进入前四。深入落实

科技创新“八大抓手”,充分发挥瓯江实验室、中国眼谷等科创平台辐射带动

作用,力争再夺省“科技创新鼎”。加快集聚两新千亿产业园、国际云软件谷等

产业平台势能,推进新能源、数字经济等主导产业延链补

链强链。坚持人民至上,提速打造未来城区,持续改善生

态环境,促进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奋力

谱写共同富裕龙湾新篇章。

温州市龙湾区区长、温州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 夏禹桨

2023

2月

7日星期二

编辑

/卓扬美编

/瓯龙组版

/林姬

T3

2022 年,龙湾经济增长的特点是

“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

30.7%、新产品产值增长 37.2%,创新指

数排名全省第八、全市第一,进出口总额

增长32.6%,出口增速位居全省44个工

业大县第一……

面对良好的增长势头,龙湾并没有

满于现状,而是沉下心来,稳定根基,让

经济大盘更加坚实。龙湾今年将以各类

政策调节经济增长,以投资夯实经济基

础,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关键作用,用出口

促进增长,为增长提供良好营商环境。

稳定并不代表原地踏步,龙湾今年

仍将发挥科创优势带来的发展动能,打

造现代化产业集群。

科创上,龙湾将锚定建设浙南科创

新城,支持15个高能级科创平台进一步

发展。在此基础上,龙湾将力争规上工

业研发费用增长10%以上,全社会研发

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 3.86%,推

动“科研-转化-产业”全链条培育。同

时,龙湾将力争新增全职院士、“鲲鹏计

划”专家 2 人以上,技能人才 7400 人以

上,高新技术企业120家、省科技型中小

企业300家以上。

产业上,龙湾将打造产业平台高地,

全力支持温州湾新区建设,力争温州湾

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以上、规上

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新产业发展

加速,推动锂电池新材料产业基地、瑞浦

兰钧新能源制造基地等一大批新兴产业

项目建设发展。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增

效,以“土地存量”换“产业增量”,为全区

工业转型供地 700 亩以上,以数字化助

力企业转型,实施工业技改和千企节能

改造项目260个以上。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美丽中

国建设,需要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

平。龙湾将这一精神贯彻在建设美丽

龙湾之中。

龙湾将开展环保专项行动,确保空

气优良率保持在95%以上,启动建设滨

海净水厂、龙湾二期东堤生态修复等一

批重点环保工程,实现断面水质“达Ⅲ

消Ⅴ”,完成全省首个“修复工厂”改革

试点,全域“无废城市”提标升星,让绿

色成为龙湾的底色。

有了环保支撑,龙湾将“扬长补

短”,高标准打造未来城区,大力度提升

南部片区。

先扬长处,未来城区建设龙湾走在

全市前列,2022 年,全域未来社区建设

获市改革突破奖。今年龙湾将开展“城

区品质突破年”行动,实施“精建精美”

项目 96 个,建成富春、文广省级未来社

区,提速打造南洋、云创等一批未来社

区生活场景。

再补不足,龙湾将用五年时间,补

齐南部片区基建配套。市政道路上,提

速建设滨海二十一路、海川路等道路项

目,改造提升沙城街、锦瑞街、金梅路。

教育上,加速建设星海实验中学、海城

实验小学等基础教育设施。医疗上,推

动天河卫生服务中心建成龙湾医疗“副

中心”,建设海城卫生服务中心,提升沙

城、星海基层卫生机构功能。

此外,龙湾还将大建“枢纽”。助力

温州龙湾国际机场从千万级机场向三

千万级机场跃进,全力配合推进温福高

铁、甬台温高铁、高铁东站等项目,贯通

金丽温高速东延龙湾段,推动区域高速

东西连接,让群众对外出行更加便捷。

小补“道路”。城市道路不断新增

拓宽,骨干道路持续推进建设,打通环

山北路、罗山六路等市政道路,提速推

进机场大道东延、沿江快速路一期东

段、空港大道等骨干道路,加快构建四

通八达城市路网。

扬长补短 城市焕发美丽

科创引领 经济稳步前进

关爱人民 实现共建共享

伟明新材料。

稳增长 美城市 爱人民

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样板

龙湾中心区。

王永翔

项绍雄 摄

中国眼谷。

项绍雄 摄

2022年,龙湾在民生工作上卓有成

效,成功入选了省共同富裕示范区第二

批试点,充分展示了龙湾共建共享发展

成果的决心。

今年,龙湾将进一步改善民生,提升

群众幸福感。

注重个体关怀。关爱儿童,推进新

一批19个市级儿童友好试点单元建设,

新增托位560个、普惠托位350个。关爱

老人,创建老年友好样板街道3个、样板

村(社)13个以上,建成示范性居家养老

服务照料中心5个,新改建老年食堂15

个。关注就业,用好“浙南·创谷”“金海

匠谷”等平台,集中开展就业援助“暖心

活动”,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注重民生保障。筑牢卫生防线,建

成区公共卫生医疗中心(龙一医新院),

加速海滨、永兴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投用

智慧健康站32家。优化教育体系,投用

桃花岛新一中、国科一中、国科一小,开

工建设外国语小学龙华校区、双车头小

学,创建“温馨教室”400个。

丰富文体生活。体育强化体魄,精

心承办亚运赛事,积极承办全国摔跤、柔

道等国字号品牌赛事 5 项以上,举办中

国温州网球公开赛、2023龙湾马拉松等

赛事,组织全民草根赛事 60 项以上,完

成区级全民健身中心等项目建设,确保

人均体育面积达3平方米以上。文化壮

大心智,深厚永嘉场文化研究工程,培育

“宋韵瓯风明龙湾”文

化品牌,谋划建设宋

塔博物馆和宋塔文化

公园,常态化举办“南

洋集市”宋韵文化艺

术节,投用高新文化

广场,深化“惠享文

化·共富龙湾”行动。

制图\\龚晨颖

青山控股集团总部大楼。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龙湾区融媒体中心提供

温州奥体中心。

第4页

集聚发展优势 提振发展信心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瓯海篇章

中共温州市瓯海区委书记 曾瑞华

奋进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瓯海将在总结成绩中坚定

再创辉煌的信心、在正视差距中拿出奋起直追的决心,勇扛“两个先行”

使命担当,紧扣市委“千年商港、幸福温州”战略目标,踔厉奋发谱新篇、

笃行不怠向未来,奋力打好实体经济追赶奋进、

科技创新领先领跑、城市能级持续提升、共同富

裕久久为功等十大战役,打造更高水平“科教新

区、山水瓯海”、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实现新

跃升!

温州市瓯海区区长 刘云峰

2023

2月

7日星期二

主编

/缪小霞美编

/丛丛组版

/林姬

T4

瓯海中心区。

本版摄影 王斌 蔡温瑞 陈明铭

本报记者 洪越风

新年伊始,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回望2022年,瓯海区锚定更高水平“科教新区、山水瓯海”战略目标不动摇,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以全区GDP 逆势

增长并突破800亿元,连续5年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六十强,勇夺平安、治水“双金鼎”,经济稳进提质系统获得全省改革突破奖金奖

等一系列奋斗成果为标志,展现出一个实力更强、活力更足、民生更优、名气更大的瓯海。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

瓯海将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引,紧扣市委“千年商港、幸福温州”战略目标,聚焦大抓经济、

大抓信心、大抓环境、大抓项目,加快推动更高水平“科教新区、山水瓯海”新跃升,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瓯海篇章。

奋斗者,不以山海为远。新征程,瓯海步履坚定,信心满满。

10 年前,瓯海给人的印象是城乡

接合部,而今日的瓯海,高楼林立道路

宽敞,中心区339米超高层即将刷新温

州城市天际线,奥体中心“一场两馆”、

亚运龙舟基地等龙头工程建成投用,

城市颜值一年比一年靓,尤其是夜晚,

途经瓯海大道行驶至瓯海中心区段,

两侧灯光璀璨,建筑造型极富国际范

儿。

随着杭州亚运会的脚步渐行渐

近,作为分赛区之一,瓯海正大力实施

亚运兴城行动,精心打造亚运新城精

品风景带,突出“亚运文化”和“龙舟文

化”,让这座亚运新城的颜值更靓丽。

今年,瓯海将以中心区、高铁新城

一体规划、一体开发为方向,以建成

339米超高层为带动,加快温州南陆港

枢纽工程、西单元XOD等项目建设,打

造开放共享产城融合示范区,大干重

大交通打开城市空间,通过一系列重

大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国际化亚运

新城功能格局。

瓯海城市风貌的巨变,不仅得益

于大手笔的“建”,更需要持续的“管”。

1月11日,瓯海的“新年第一会”落

点“美丽瓯海全域行动”,就是要向全

区上下不断强化持续擦亮全域大美底

色的决心,这是瓯海持续第六年推进

环境治理工作。今年,瓯海将深入实

施精品示范区创建“双十”行动,开展

道路交通三年综合整治,巩固提升娄

东大街等亚运迎宾路,一体实施“一

把扫帚扫到底、一把剪刀剪到底”管理

模式,让瓯海环境迎来新蝶变。

做强城市集聚辐射力,让亚运新城“靓起来”

这几年,瓯海创新发

展势头正劲。

2022 年,浙大研究院

研发出全国最大液流电池

电堆系统;上大研究院建

成 GMP 车间,开启骨材料

“瓯海制造”;中国基因药

谷形成 CXO 研产销全链

条;中国数安港开创数据

资源法庭、仲裁院、公证中

心“三个全国先河”;青科

创业园入选“科创中国”试点……

科技创新硕果累累的背后是高端

人才的集聚,去年新增本土外籍院士3

名,促成26名领军型人才加盟瓯海,区

域人才总量突破17.5万人。

农历兔年的第二个工作日,瓯海

召开“新春第一会”,重点部署新一年

的人才和科技创新工作,强调把经济

高质量发展摆在全年工作的首位。

瓯海首创的“头部企业+大学(研

究院)”创新联合体模式,成为全市科

技创新的典范,今年,将以此为基础,

加快从“单一赛道”向全细分领域覆

盖,全面催动浙大、上大、浙理工研究

院等高能级平台“溢出效应”:借助中

国数安港等大孵化集群,新增数字经

济企业 60 家以上、产业规模突破 30

亿,努力形成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全

国范式”。

此外,瓯海还将实施“抢订单、拓

市场”等十大稳经济硬核举措,深化产

业链链长制“十个一”机制等“组合

拳”,全面提升八大传统产业竞争力;

做大首发首店、即时零售等新经济新

业态,加大专业市场扶持力度,促进消

费回补和潜力释放,打造国际消费中

心城区。打造企业梯队培育“新雁阵”,

让实体经济的筋骨“壮起来”。

积蓄未来产业爆发力,让澎湃动能“涌起来”

借助“数字力量”,瓯海正在加速变革。

“一网统管”,探索城市治理“新路径”;“一屏掌控”,实

现合同履约管理“全闭环”……沿着“数字浙江”建设蓝图,

2022年,瓯海数字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改革突破争

先成果不断涌现。其中,共有17项优秀应用被纳入全省数

字化改革“一本账”或创成省级以上试点,3项改革创成国

家级改革试点。

去年5月,瓯海城市运行和社会治理中心实施“瓯海的

一天”闭环智治以来,瓯海政府日常管理的工作效能提升了

近40%。“错峰乐游”解决了旅游“停车难、排队难、线路难”

问题;“一网打尽”“脏乱差”现象,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

梢”,实现全域环境智治“美丽一张图”;打造殡葬服务管理

“一件事”,让群众“身后一件事”安心办……

从“治理”到“智理”,既是瓯海提升城市管理能力的水

平的“重要一环”,也是全区改革创新的自我突破。今年,瓯

海将以要素市场化配置、产业集成服务等“牵一发动全身”

改革项目为撬动,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争取

更多国家和省级重大改革试点落地。让更多数字化场景开

发在托育、教育、就业、居住、救助、健康、养老等民生问题上

发挥作用,让“数字红利”源源不断转化为民生福祉。

增强改革开放牵引力,让发展要素“活起来”

1、力争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6%左右

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

济增长基本同步

2023跨越发展路线图

行动

“四个年行动”+“八个发展力”(即通过全面实施思想

解放深化年、重大项目突破年、营商环境优化年、基层治理

提升年,提升城市硬核实力,全面实现“八个起来”目标)

对共同富裕路径的探索,瓯海从未止步。

2022年,瓯海打出“优化布局”“扩中提低”“城乡统筹”

三大组合拳,不断增强区域之间交通互联、产业互补、市场

互动,大力实施9类弱势群体再帮扶行动,制定出台全省首

个区域性低收入家庭综合帮扶改革政策,城乡收入比缩至

1.63?1。实施全龄友好社会创建,适儿化改造项目获全省

唯一中央补助“,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获全省推广。

共同富裕联合体、共富工坊、微改造精提升……随着一

个个共富载体深入乡村、社区,泽雅山村的古法造纸术“活”

了,山根音乐小村“火”了,民宿、农家乐、咖啡馆生意“红”

了,村民钱袋子“鼓”了。

新的一年,瓯海将着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九类弱势

群体帮扶行动,构建高质量就业创业体系,推动社保扩面提

质,构建共富型大社保体系。聚力“儿童友好、青年发展、老

年友好”三城联创,进一步丰富全龄友好幸福场景。同时在

教育、医疗、安居、食品安全等民生“关键小事”方面继续擦

亮区域品牌。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3所以上,建成安置

面积200万平方米、交钥匙6500套以上,新增镇街养老服务

中心2家、改造提升老年食堂30个以上。同步推进城市驿

站、环卫工人宿舍建设,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全域

创建“共享社·幸福里”。

厚植共同富裕幸福力,让人民生活“乐起来”

路径

目标

瓯海区奥体中心“一场两馆”全面建成投用。

升级现代产业驱动力,让实体筋骨“壮起来”

投用重大单体制造业项目15个以上;

新增智能化改造项目100个、智能工厂2家以上;落

地赛迪等10个头部企业,新增“工贸分离”企业50家、税

收“亿元楼”3栋以上;新增产业空间300万平方米以上。

积蓄未来产业爆发力,让澎湃动能“涌起来”

光电材料产业规模突破10亿;新增生命健康企业50

家以上、产业规模突破100亿;新增数字经济企业60家以

上、产业规模突破30亿;区域人才总量突破18.5万。

做强城市集聚辐射力,让亚运新城“靓起来”

推动中部和西、东部“一核两区”集聚开发;做地储备

1500亩;创成城乡风貌样板区2个、未来社区8个。

增强改革开放牵引力,让发展要素“活起来”

推动“纸包装产业大脑”等应用成为数字化改革全国示

范;建成公共保税仓库,打造进口示范高地。

厚植共同富裕幸福力,让人民生活“乐起来”

新增城镇就业8000人以上、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新增镇街养老服务中心 2 家、改造提升老年食堂 30 个以

上;建成安置面积200万平方米、交钥匙6500套以上。

营造绿色低碳亲和力,让生态环境“美起来”

全域实施美丽乡村“四小”工程,新建提升未来乡村10

个以上,培育百珍堂等亿元预制菜企业5家以上。

提升瓯越文化引领力,让传统文化“潮起来”

建成塘河文创园、时尚设计谷,培育美学工艺、时尚设

计、侨家乐等特色产业,做大瓯越文化 IP 产业链,加快打

造百亿文创产业集群。

强化风险防范管控力,让基层治理“强起来”

提速智慧法务中心建设、推进社会治理、城市运行、经

济调度“三个中心”融合贯通,推动“一体指挥”向基层延伸。

整理/洪越风 制图/丛丛

基因药谷获评为温州市示范孵化基地创建单位。

山根小村塘河夜市。

瓯海区城市运行和社会治理中心平台启动仪式。

2023年,瓯海将全面淬炼“紧跟总书记”的忠诚信仰、坚定

扛起“建功现代化”的时代大任,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以

三大“一号工程”“四个年”行动为引领,拿出弯道超车之勇、换道

超车之谋、加速超车之姿,着力打造

“八个发展力”、实现“八个起来”,奋力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瓯海篇章,为温州

“续写创新史、走好共富路、争创先行

市”贡献磅礴力量。

第5页

地区生产总值

增长6%左右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增长10%以上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

配 收 入 分 别 增 长

6%和7%

全 年 推 进

130 个 年 度

重点建设项目

全年新招引落地亿元

以上项目 8 个,努力开工

建设百亿级项目 2 个,实

现到位内资 30 亿元

以 上 ,实 际 使 用 外 资

2000万美元以上

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

业 2 家、国家级科技型

企业 35 家、省级科技

型企业12 家以上

建成投用海洋生物

科技示范孵化基地,入驻

企业 20 家以上,实现

技术交易额 2.5亿

元以上

推进 6 个省

级低(零)碳街镇、

村社建设

制图/新叶

牢记嘱托 一以贯之

书写海上花园新篇章

2023

2月

7日星期二

主编

/缪小霞美编

/新叶组版

/林姬

T5

2023年是海上花园建设20周年。洞头区将以建设名副其

实海上花园为方向指引,以“海霞故里·海上枫桥”为党建治理

品牌,以产业聚变、城市蝶变、幸福跃变为战略路径,以国际生

态旅游岛为窗口标识,以共同富裕为内涵支撑,吹响“实干争先

大比武 海上花园再出发”行动号角,开展“我为海上花园添光

彩”大比武活动,争取落地百亿制造业项目1个,开工文旅项目

8个,开工甬莞高速洞头支线,全域拉开城乡

道路沿线环境风貌,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进

程中书写共同富裕海上花园新篇章。

2023年,洞头区将全力提升企业服务质效,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持续

推进招大引强、总部回归等工作。抢抓产业发展新风口,开工建设风电零

碳产业园和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园两大百亿项目,谋划海洋生物医药产

业园,努力实现新赛道弯道超车。实施城市蝶变两年攻坚行动,以海上花

园城市设计等高质量规划成果为引领,统筹城乡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和城

镇人口集聚,促进老城疏、新城聚、渔村兴。加快推进

社会事业和民生服务优质均衡共享,稳步建成一批标

志性共富基本单元,奋力交出海上花园建设20周年高

分答卷。

本报记者 徐龙飞 见习记者 刘欣瑜

“真正把洞头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海上花园!”2003年5月8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到洞头视察调研时提出以上战略构想,洞

头从此踏上建设海上花园的壮阔征程。

二十载筚路蓝缕,洞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向海图强,产业经济蓬勃发展;依海而建,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与海共生,人民生活日

趋美好。2022年,洞头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0315元、39091元,分别增长6.2%和8.6%,增速均居全市第一。

2023年对洞头来说意义重大,不仅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更是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建设海上花园20周

年。洞头将以极限拼搏、专业作战、务实苦干的奋进姿态,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书写共同富裕海上花园新篇章。

产业聚变,构建洞头特色产业体系

2022年,洞头成功签约了新能源电池

材料产业园和运达风电零碳产业园两个百

亿项目,这是洞头单体制造业的历史性突

破,也是洞头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一个

特点——紧抓新兴产业风口。

今年,洞头将继续在新兴产业赛道加

速前进,以发展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以

及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为目标,谋划实施超

百亿元的洞头1号、2号风电场、大门西滩涂

光伏等开发项目,推动风电零碳产业园、新

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园等项目开工建设。

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要求传统制造

业的转型升级,洞头将以数字赋能传统制

造业,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

10%以上,深入实施“小升规”“专精特新”培

育计划,努力实现工业产值突破百亿大关。

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需要优质项目

的支撑,洞头今年将强化专班工作法,全力

推进 130 个年度重点建设项目,常态化开

展晾晒比拼、跟踪督考,形成“一切围绕项

目转、一切聚焦项目干”的强大合力。同

时,今年洞头还将新招引落地亿元以上项

目8个,努力开工建设百亿级项目2个。

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离不开创新土

壤,今年,洞头将力争规上工业研发经费增

长15%,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科技型中

小企业 35 家以上。同时,将深入推进

“510+”行动,新增博士创新工作站 2 个以

上,引进大学生 1800 人以上,新增技能人

才1200人以上。

城市蝶变,营造滨海城市花园景观

作为全国首个获批建设“绿水青山就

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的海岛地区,如

何利用好城市资源化蛹为蝶,为人民营造

更舒适的居住环境,洞头始终走在奋进路

上。

洞头发展史就是海岛交通的发展史,

解决群众“出行难”,构建综合交通体系始

终是洞头的核心任务之一,今年也不例

外。洞头将全力保障甬莞高速公路洞头支

线今年 6 月底前开工,抢抓国家重点水运

工程用海政策窗口期,谋划推进状元港2-

4 号泊位和国际邮轮专用泊位项目前期,

加快推进 211 省道洞头段建设,打通断头

路、梗阻路8条以上。

城市风貌需要空间来展示,今年洞头

将以促进老城疏、新城聚、渔村兴为目标,

高质量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统筹城乡

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和城镇人口集聚。做强

北岙主城区功能,完成中心街风貌改造项

目,实施新城广场商圈打造,建成海悦城未

来社区项目,启动“梦幻海湾”酒店运营和

水上业态布局,开工建设新城二期城市阳

台,串联燕子山水陆综合开发,展示海岛新

城崛起风貌。

此外,洞头还将持续推进城市基础设

施建设,饮用水方面,洞头今年将加快建设

陆域引调水工程,实施霓屿片、鹿西岛供水

管网提升,完成 8 个高层小区二次供水设

施改造。电力方面,争取开工 110 千伏大

小门输变电,谋划海上风电电网输出通

道。燃气方面,加快推进灵昆至本岛大陆

管输气工程前期工作,改造海湾一区等 8

个老旧小区的管道燃气。同时,还将开工

新城垃圾中转站迁建工程,分步推进全域

雨污管网建设,加快建设霓屿污水处理厂

二期、状元南片污水处理厂。

幸福跃变,推动共同富裕全面提升

党的二十大提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

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

征”。洞头坚持将共富的果实握在人民手

里、吃到人民口中,积极发展现代渔农业、

扎实抓好共富工作,将海岛共富实践深化

到底。

洞头将深化“科技强农、机械强农”

行动,争创国家级渔港经济区,建立现

代渔农业服务体系。补齐做强“两菜一

鱼”产业链,大黄鱼、紫菜本地育苗率分

别 提 升 到 100% 和

80% ,试 点 羊 栖 菜

“六统一”标准化生

产,海洋食品产业园

入驻企业产值达到

2.5 亿元以上。建设

海洋产品电商孵化

地 ,打 造 15 个 农 村

电商示范服务站,引

导渔民转产转业,打

开渔农产品新销路。

在 群 众 生 活 保

障方面,洞头将大力推进“扩中”“提

低 ” 行 动 , 强 化 困 难 群 体 兜 底 性 保

障,出台共富服务政策包,深化“一

户一策”帮扶清单,构建低收入家庭

综 合 帮 扶 体 系 , 实 现 个 性 需 求 兑 现

2000 人以上,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长 15%

以 上 。 迭 代 升 级 强 村 富 民 等 共 富 实

招,围绕来料加工、农旅融合等 6 大领

域建成 30 个“共富工坊”,力争村级集体

经济总收入达2亿元,经营性收入50万元

以上行政村44个以上。

洞头还将实施“就业增收”幸福工程,

打造“百岛工匠”跨堤致富劳务品牌,实现

城镇新增就业1300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

率控制在5%以内。积极推动新业态新就

业群体人员社保参保,实现全区基本养老

参保率98.6%以上,医保参保率99%以上。

中共温州市洞头区委书记 郭云强 温州市洞头区区长 何莉平

2023

跨越发展路线图

夕阳深水港口。

花岗村。

第6页

持续奋战“1310”砥砺奋进“两个先行”

以实干实效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乐清新篇章

中共乐清市委书记 徐建兵 乐清市市长 戴旭强

2023

2月

7日星期二

主编

/徐诺美编

/瓯龙组版

/林立

T6乐清

新春期间,在位于胜利塘公园北片的滨

海大道一期项目现场,70多名工友放弃回家

过年,选择坚守工地持续奋战,保障项目按

节点顺利推进。

该项目是目前乐清境内最长、最宽、投

资额最大的涉海大桥,工程主线长5.953 公

里,设计速度为80公里/小时。项目采用桥堤

结合方案,沿乐清生态海洋公园规划廊道采

用桥梁方案跨越海涂,设置两处城市阳台供

行人休憩游览,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提升城

市品质和群众的幸福感。

起笔,如大海巨浸,含蓄深远;落笔,则

大开大合,气象万千。在全面构建“融温、拥

江、面海”发展格局下,乐清今年摁下城市风

貌建设的“快进键”。

建设未来城市方面,以城市八大系统为

抓手,深化“五大醉美”建设、“十大蝶变”行

动,统筹推进胜利塘北片新区建设和老城有

机更新,高效推进滨江新区建设,提速滨海

大道一期,开工滨海大道二期,凸显现代滨

江城市新形象。开工甬台温高速改扩建工

程,加快甬台温高速柳市互通、温乐快速路

乐清段等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健全城市交

通网络体系。

乡村振兴方面,持续深化以和美乡村建

设为主载体的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大荆

片区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五年规划,开工一批

基础设施、产业和民生重大项目,布局一批美

丽田园、美丽庭院,争创省新时代和美乡村示

范县市。深化强村富民集成改革,推进“村企

共建”省级试点扩面提质,壮大村集体收入。

同时,今年乐清将深入推进旅游品质提

升等六大行动,以雁荡山为龙头推动全域旅游

融合发展新格局,高标建设“雁山诗画·文旅振

兴”示范带,推动南部“商务乐游”、中部“诗意

田园”、北部“生态康养”三大组团协同发展。

风貌提质 擘画“醉美之城”新形象

靶向培育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本报记者 黄文毅 通讯员 赵斯奇

地区生产总值迈上1500亿大关,成功获评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上市企业数达15家……2022年,作为民营经济重要发祥

地,乐清奋楫新征程,连传捷报。

城市中心繁华似锦,工业区生机勃勃,乡村美不胜收。围绕“醉美之城·幸福乐清”的奋斗目标,乐清以“挺进师”的担当“,破

风者”的姿态奋力争先创优,迈出了“稳”的步伐,取得了“进”的成绩。

乐清湾畔,碧波翻涌,千帆竞发,一股一往无前的力量正在乐清积聚。聚焦温州所需、乐清所能、群众所盼、未来所向,乐清

再次执笔,将集聚发展优势在产业升级、项目双进、创新赋能、城乡升质、民生优享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在“两个先行”新征程

上,以实干实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乐清新篇章。

乐清将按照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和市“两会”部署要求,紧

扣“两个先行”奋斗目标,坚持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以

“两新两联”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新兴产业“盆景变风

景”,以滨江新区、滨海大道建设加速“融温拥江面海”发展,全力

创建全龄友好社会、全域和美乡村、全国文明城市,奋力夺取重

振雁荡雄风、创办本土大学等“十大标志性成果”,以“想明白做

极致干出彩”的卓越意识,“敢为敢闯敢干

敢首创”的昂扬斗志,为“续写创新史、走好

共富路、争创先行市”作出更大贡献!

奋进新征程,逐梦向未来。乐清将坚决贯彻落实市“两会”精神,

持续激活“创新、改革、开放”三大动力源,聚力“两新两联”,坚持传统

产业提档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双轮驱动,加快打造世界级电气产

业集群;聚力营商环境优化,持续开展“一心一意”助企行动,努力打造

全省营商环境最优县市;聚力融温拥江面海发展,以十大城市能级提

升项目为主抓手,联动推进未来新城、未来老城、滨江新区及全域和美

乡村建设,加快公共服务优质普惠共享,进一

步擦亮“醉美之城·幸福乐清”底色,为谱写中

国式现代化温州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开工5个校建项目

推进12个卫生院迁扩建项目

开工温州理工学院乐清校区

新增老年食堂15个

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3个以上

力争每千人口托位数达3.9个

在民生优享上实现新突破

在创新赋能上实现新突破

新增孵化面积22万平方米

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0家

省科技型中小企业350家以上

新增上市企业3家、报会3家

力争引育高层次领军人才30名以上

力争入列省“152”项目7个

落地开工5个以上

新增增资扩产项目100个以上

完成投资80亿元以上

启动老旧区块改造项目10个

老旧厂房改造项目50个以上、完成征地14000亩

工业供地1500亩以上

在项目双进上实现新突破

力争新能源产业总产值突破550亿元

完成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100家以上

新增智能化技改项目300个

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3家以上

完成实际利用外资1.05亿美元以上

在产业升级上实现新突破

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2%左右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推进5个未来社区建设

高质量创建3个省级风貌样板区

建设未来乡村5个

建成新时代和美乡村120个

实现村集体经济总量达30亿元

在城乡升质上实现新突破

2023年

跨越发展路线图

黄文毅/整理

瓯龙/制图

民生优享 奏响“幸福乐清”新乐章

去年,作为规模适当、布局科学、业态多

元、特色鲜明的公共文化新空间代表,乐清

市清和书苑和柳市文化中心以嵌入式、智能

化、舒适化等特点,刷新了人们对公共文化

设施的固有印象,受到广泛关注。

一座有温度的城市,为人民托起美好的

生活。多年来,乐清每年将七成以上财力用

于改善民生,围绕“人的一天、人的一生”幸福

可感,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今年,新一批公共服务项目跃然纸上。

北白象七小南屏校区、南塘中学拆建等5个

校建项目完成规划,晨曦路小学二期、乐成

一中拆扩建等7个校建项目将快速推进,温

州理工学院乐清校区前期工作完成,虹桥、

清江、石帆等 12 个卫生院迁扩建项目提升

区域医疗水平,全民健身中心改建等项目建

成投用。

让城市更友好,乐清将聚焦“一老一

幼”,推进省级老年友好型城市创建,加快大

荆、虹桥、清江等3家区域性敬老院建设,实

现综合性市级公立医院老年医学科全覆盖,

新增老年食堂、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

心;健全完善政策友好、空间友好等儿童友

好六大体系,成立市一体化托育综合服务指

导中心,建成投用市机关托育中心。做实一

批青年民生实事,为青年锻炼成长、建功立

业创造更好条件,打造青年的向往之地、荟

萃之地、成就之地。

文化建设方面,乐清将实施宋韵瓯风文

化传世工程,深化王十朋文化资源研究,构

建以北大街为轴心的“乐清记忆”博物馆群,

加大乐清“十古”等代表性文物和遗址保护

利用力度,推出一批“醉美乐清”文化礼品;

做好文化惠民文章,完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布局,加快推进市非遗展示馆、戏曲中心和

音乐厅融合等项目,高水平打造“15分钟品

质文化生活圈”,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更加

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为让民生保障更有力,乐清今年还将全

面推开低收入家庭综合帮扶集成改革,开展

社保兜底保民生等六大专项行动,推动安置

房项目竣工验收,促进慈善事业高质量发

展,为群众兜住底、兜牢底、兜好底。

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乐清

将在共建共治共享中展现更强的人文关怀、

更暖的民生温度,让每个人的身心都得到更

好的安顿。

柳川书苑。

郑柏洪 摄

去年年底,石墨烯新材料创新中心启幕

暨半导体芯片项目入园签约仪式举行。作为目

前已知室温下最好的导电和导热材料,正泰石

墨烯常温高导新材料项目颠覆性突破创新及

应用推广,将为整个智能电气产业提供高耐

磨、高导电、低成本的先进复合新材料,这对电

力设备行业具重大经济价值和巨大社会效益。

电气产业是乐清的“金名片”,昔日的优

势,如果不主动求变,将难以打破发展瓶颈。

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电气产业

的韧性和竞争力,2023年乐清力求在产业升

级上实现新突破,以推动电气产业集群迈向

世界级为目标,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发展方向,聚力“新能源”“新世代”和“物联

网”“联全球”,重点推动电气产业向“核风光

水蓄氢储”全链条延伸,与新能源汽车产业

相融合,加速推进正泰新能源等重大项目建

设;大力实施数字经济

“一号发展工程”,构建

“产业大脑+未来工厂”

新智造体系,以“智变”创

“质变”,加快打造数字高地。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生命

线。正泰新能源、中能新材料等投

资超百亿项目相继落地,为乐清高质量发展

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和后劲十足的动能。项

目高质量推进离不开广大党员干部担当攻

坚、务实创新。今年,乐清将坚持项目为王,

把“项目引进推进”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

项目双进的加速度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强支

撑。靶向盯引一批龙头型、链主型、旗舰型重

大产业项目,打好重大项目前期破难、续建

加速、竣工投产等攻坚战,推动企业投资项

目开工审批、预验试产、竣工领证等全闭环

“一件事”集成服务。大力实施营商环境优化

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

改革,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

优化“工业用地数字化配置”应用,促进要素

资源向优质企业集聚。

此外,乐清还将以建设全国首批创新型

县市为契机,在持续做强创新平台、壮大创

新主体、引育创新人才等方面发力,推动创

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走好科技创新

赋能高质量发展之路。

第7页

赶超再出发 勇闯争一流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瑞安篇章

本报记者 项武龙 通讯员 夏盈瑜

激活发展动力源,拼出开局新气象。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

开局之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去年以来,瑞安高水平打造“青春都

市·幸福瑞安”、争当“两个先行”排头标兵,交出了承压奋进、稳健前行的优

秀答卷。2022年瑞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97.87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进一步

缩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创建进入全省前十,跃居中国百强县 (市) 第

20位、全国工业百强县(市)第36位,均创历史新高。

在崭新的 2023 年,瑞安将继续着力推动经济建设、城市能级、改革开放、

共同富裕、社会治理、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聚力交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

之年的高分报表。

2023

2月

7日星期二

主编

/徐诺美编

/昊霖组版

/林立

T7

近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发文认定瑞安智

能成套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省级高新技

术产业园区,定名为瑞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实行现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政策。这是

省政府施行省级高新区创建制以来,认定的

首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之一,也是瑞安

首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瑞安智能成套

装备高新区获省级高新区认定,是瑞安去年

聚焦项目,发展动能持续增强的具体表现之

一。去年,瑞安坚持“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

着项目干”,实施项目攻坚“一十百千”计划,

制造业投资等 3 项指标增速均居温州前五。

打造大平台,侨贸小镇入选省级现代服务业

创新发展区,智控装备小镇、汽车智配小镇获

两大创建类省级特色小镇考核双优秀,小微

企业园建设获省财政专项激励考评优秀。

今年,瑞安将以更有质量的“稳”、更可持

续的“进”,实施经济振兴“八提攻坚”行动,为

瑞安攻项目兴产业,奋力打造创新发展新高

地提供强劲动力。实施“产业提振”攻坚,争创

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示范

市,持续打造省级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实

施“创新提能”攻坚,持续实施人才引育“个十

百千万”行动计划。实施“招引提效”攻坚,紧

盯国内外头部企业精准招商,落实“谋划-储

备-盯引-签约-落地-开工”一条龙服务。实

施“项目提速”攻坚,开展工业项目“百亿百

项”计划。实施“企业提质”攻坚,阶梯式培育

“小微企业-规上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小巨

人企业-单项冠军企业-上市企业”,打造品

字标区域品牌“瑞安高地”。实施“平台提档”

攻坚,全面铺开“顶层设计、空间拓展、路网贯

通、项目落地”四大工程。实施“保障提级”攻

坚,完善财政资金保障次序制度。实施“服务

提标”攻坚,推出新一轮“纾困解难”惠企政

策,助力企业加速企稳回升。

从正月初二到正月十五,瑞安市忠义街

历史文化街区里都是人山人海。忠义街文化

气息浓厚,是瑞安承载千年文脉的地方之一。

春节期间,这里推出的“玉海市集·宋韵雅

游”,是以大宋审美下的市井繁华为背景,结

合市集、坊间美食、非遗文化的古风市集,并

且不定期地推出汉服出行,还有香道、禅道等

表演。热情的市民们纷纷换上免费汉服,穿越

时空门赴约这场古风市集,感受“逛市集、观

演出、玩游戏、学非遗”于一体的新春体验。

擦亮忠义街历史文化街区文化标识,是

去年瑞安聚焦民富民享,迈进共同富裕高标

开局的成果之一。去年,瑞安以百姓心为心,

财政民生支出同比增长近三成,实现“中国最

具幸福感城市”三连创。提升保障水平,集成

落实医保纾困、特殊群体帮扶等举措,实体化

运行“智慧救助服务联合体”,社会福利、社会

保险、社会救助相衔接的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提速文化发展,建成塘河夜游等一批文化地

标项目,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数量居温州

第一。

今年,瑞安将继续通过增强文化软实力,

惠民生增福祉,奋力描绘共同富裕新画卷,在

共富先行、缩小差距上取得更多标志性成果。

做实扩中提低基本盘,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推

进低收入家庭综合帮扶集成改革。打造乡村

振兴“升级版”,实施农业“双强”行动,强化农

业项目“双招双引”,加快国家海洋牧场示范

区建设,优化提升民宿村民宿群。绘就全域和

美新图景,全面推进新一轮蓝天碧水净土清

废降噪行动,加快“管网一张图”系统建设。增

强“文化瑞安”软实力,打造15分钟“品质文

化生活圈、阅读服务圈、文明实践服务圈”。提

升民生优享获得感,全力构建以“一老一幼”

为重点的全龄友好型社会,实施“瑞有安学”

工程,深化健康瑞安建设,巩固提升县域医共

体,力争实现国家卫生乡镇全覆盖。

新年以来,在位于瑞安市仙降街道的浙

江鸿一箱包皮件有限公司里,工人正紧张忙

碌地赶制市场订单。“目前,我们员工到岗

98%,订单已经排到 4 月,原材料都已购齐,

这还得益于街道税情联络室。”企业负责人虞

希川说,在当地街道税务网格员的帮助下,企

业享受到了出口退税1097.7万元,所得税预

缴时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091万元,缓解了企

业资金压力,足额购进了所需原材料,让今年

“开门红”更有底气。

通过设立街道税情联络室,将税务力量

下沉到街道,多方协助落实落细税费政策来

增强营商环境,是去年以来瑞安聚焦稳定发

展,经济运行企稳向好的又一创新举措。去

年,瑞安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专班化推进经

济稳进提质八大攻坚,深化产业链“链长制”、

“先进制造、战新崛起”五大行动,在中国工业

百强县(市)中排名历史性升至第 36位。密

集出台纾困解难54条、减负纾困30条等一揽

子稳企举措,60 亿元减负金额直达企业,营

商环境评价排名跻身全省20强、温州第一。

今年,瑞安将继续抓改革促开放,真刀真

枪推进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打造动

力强劲、活力迸发的改革开放高地。增强改

革先发优势,加快“平台+大脑”融合建设,贯

通实施“一地创新、全省共享”应用。高标推

进农村“三位一体”改革共同富裕示范区试点

创建,统筹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

“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等牵一发动全

身重大改革。增强营商环境优势,牢固树立

“办好企业的事就是办好自己的事”的理念,

持续深化“两个健康”先行区创建,大力实施

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增强开

放竞争优势,深度参与RCEP区域合作,发挥

侨贸小镇平台优势,做强浙南跨境公共货物

集拼中心。提质建设飞地创新港等跨区域融

合互动平台,承接溢出、共享红利。

奋力打造创新发展新高地 奋力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 奋力描绘共同富裕新画卷

项武龙/整理 昊霖/制图

2023 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力争增长 6.5%

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全社会消费品零

售总额增长 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

增长5.5%、7.5%以上。

力争规上工业产值冲上1350亿元,规上工

业增加值增速达7%。

落地8个超亿元数字经济项目,确保数字经

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

全年服务业增加值达 650 亿元以上、增长

6.5%以上。

科技型中小企业 400 家,确保全社会 R&D

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9%以上。

确保全年引育“准鲲鹏”或院士级专家5人以

上、高层次人才 100 人以上、高技能人才 4500

人以上、大学生2万人以上。

力争全年百亿级产业项目谋划 3 个、落地 1

个,10 亿级产业项目谋划 20 个、落地 10 个,亿

级产业项目落地100个,列入省“152”计划5个、

落地4个。招引总部回归项目20个,力争实际使

用外资超1.2亿美元。

力争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达500亿元。

力争全年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5 家、单项冠军企业 1 家、上市企业 3 家、报会企

业 2 家、签约辅导企业 5 家,

“四上”企业净增加240家、其

中工业企业“净升规”160家。

确保全年完成低效工业项

目 整 治 2000 亩 、工 业 供 地

1500亩以上。

●集中力量打造10项“冲试点、冲发言、冲大奖”项目。

●打造一批具有瑞安辨识度、全省贡献度的标志性成果。

●建立倾听企业呼声“零距离”、提升办事效率“零延误”、提速

项目建设“零障碍”、护航生产经营“零干扰”、审慎包容监管“零缺

位”等五大机制。

●确保全年进出口总额超450亿元。

抓改革促开放

主要预期目标

攻项目兴产业

●确保新增城镇就业1.5万人。

●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85左右。

●力争创成美丽乡村示范村80个、省级未来乡村试点3个。

●打造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阅读服务圈、文明实践服务圈”。

●提速滨海实验小学等27个新改扩建项目,建成省现代化学校5所以上。

瑞安将认真落实温州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和此次两

会精神,保持“赶超再出发、勇闯争一流”的奋进姿态,在

实施“三个一号工程”、推进“四大振兴”中勇挑千钧重担、

勇当领跑先锋,全力打好经济振兴“八提攻坚”、共同富裕

“八大工程”、除风险护平安“五大行动”

等系列组合拳,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

瑞安篇章,为温州加快建设更具活力的

“千年商港、幸福温州”贡献瑞安力量。

瑞安市政府将坚决贯彻落实温州市委、市政府和瑞安市委的决策部署,

坚持拼经济第一要务,实施稳进提质五大工程,奋力跻身全国百强县前二十

强。坚持拼项目第一路径,实施扩投资、优结构十大行动,构建以项目看发

展、论英雄的浓厚氛围。坚持拼共富第一追求,持续擦亮民生“七优享”品

牌,打造全龄全人群友好社会。坚持拼执行第一属性,健

全以经济振兴“八提攻坚”等行动为抓手的闭环落实机

制,高水平打造“青春都市·幸福瑞安”,为加快建设更具

活力的“千年商港、幸福温州”作出更多瑞安贡献。

中共瑞安市委书记 李坚 瑞安市市长 秦肖

第8页

1

3 4

5 6

8

10

7

9

2

2023年十大路径赶超跨越

不断开创“拥江融入、产城融合”发展新局面,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永嘉新篇章——

聚焦“四大重点”实现赶超跨越

我们将坚定扛起温州“续写创新史、走好共富路、争创先行

市”的使命担当,聚焦“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永嘉新篇章”的总

目标,保持定力谋发展,只争朝夕抓落实,全面推进“拥江融入、

产城融合”,加快形成“大投资”格局,提速转化“大区位”优势,全

力构筑“大产业”集群,充分释放“大生态”效益,为加快建设更具

活力的“千年商港、幸福温州”,

做强做大“全省第三极”展现更

大作为、贡献更大力量!

中共永嘉县委书记 黄慧

永嘉将紧扣市委“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续写温州

创新史”的目标定位,深度融入“拥江面海”发展战略,坚持“经

济建设围绕项目建设来转动”,大力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1

号改革工程”、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强力推进

招大引强、补链强链,持续壮大实体经济底板、补齐城市发展

短板、争创全域旅游样板、打造乡村振

兴模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永嘉新

篇章,为加快建设更具活力的“千年商

港、幸福温州”贡献更多力量!

永嘉县县长 吴呈钱

“我们初三进场填方,项目预计 3 月份正式开

工。”桥头镇党委委员、常务副镇长李浩介绍,温州牵

手世界500强企业,比亚迪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基地

项目落地桥头镇,规划年产能20GWh,预计2024年实

现第一条产线投产。

比亚迪项目使永嘉实现百亿级制造业项目零的突

破。该项目拟生产的动力电池采用目前极具潜力的电

池技术之一,有望带动新能源全产业链高质量大发展,

联动温州现有动力电池、汽车电子、汽摩配等产业转型

升级,助力温州打造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永

嘉工业底蕴深厚、特色鲜明,是实现赶超跨越的最大

基础。近年来,永嘉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开了新

局面、新兴产业培育开辟了新赛道。

“我们将借比亚迪动力电池、抽水蓄能等百亿级

新能源项目落户永嘉,做好永嘉西部车联网及上下

游配套产业、商贸服务业项目谋划。”永嘉县投促中

心有关负责人介绍,按照“高大上、链群配”思路,做

强工业强县支撑。

接下来,当地将抓项目强产业、抓创新增动能、

抓企业优服务,推动动能加速转换、产业转型升级,

助推工业经济迈上千亿台阶。

“杭温高铁主体工程即将贯通,温州北站站房工

程全面开工,全省首批未来社区试点雅林未来社区已

结顶。”温州北站高铁新城综合开发建设中心党组书

记、主任季益良介绍,项目与温州主城区链接的市政、

交通项目等重点项目均已全面开工建设。

在瓯江北岸,杭温高铁和温州北互通项目建设,

春节不停工。黄田街道是永嘉城市建设的热土,杭温

铁路永嘉设站两处,温州北站就落户在黄田,预计

2024年6月完工并投用。

以杭温高铁温州北站为核心,永嘉规划站房周边

约3.77平方公里作为核心地区,联动推进14平方公

里区块实施 TOD 综合开发——温州北站高铁新城,

这也是瓯江新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温州打造

跨江发展城市CBD 的重要支撑,加速“拥江融入、产

城融合”。

永嘉与温州主城区“一江之隔”、十一桥隧相连,

具备融入温州大都市一体化发展的巨大优势。

当前温州围绕构建“一轴一带一区”布局,加快中心

城区与永嘉一体化发展。抢抓历史机遇,永嘉主动融入

温州“拥江面海”发展战略,不断织密瓯江廊道,加快打

造温州北高铁新城、温州北外滩等千亿级城市平台,下

好了市县协同发展的“先手棋”。

据悉,永嘉将坚持把城市蝶变作为扩大对外开放、

加速战略融入的重要抓手,按照“以产聚人兴城、以城

留人促产”的思路,持续推进“沿江、西部、北部”三大板

块联动发展,加快推动空间和人的系统性重塑。

本报记者 金朝丹 永嘉融媒记者 董秀燕 厉梦瑶

在瓯江北岸,杭温高铁和温州北互通项目建设,春节不停工;正月初三,比亚迪新能源动力电池生

产基地项目场地开始填方;春节假期,楠溪江旅游市场迎来强劲复苏,楠溪江位列全省热门景区第

二……无论是赶工、赶着快点开工还是“开门红”,癸卯新始,永嘉赶超跨越发展迈出坚实“第一步”!

过去一年,永嘉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成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一年,当地瞄准四大重点

任务,聚焦“工业强县、城市蝶变、全域旅游、乡村振兴”,持续壮大实体经济底板、补齐城市发展短板、

争创全域旅游样板、打造乡村振兴模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永嘉新篇章。

工业强县 筑牢高质量发展“压舱石”

疫后开放的第一个春节,楠溪江旅游市场迎来

强劲复苏。今年春节期间,楠溪江风景区共接待游

客近118万人次,同比增长135%。门票收入421万

余元,同比增长189%,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的

数据显示,楠溪江位列全省热门景区第二。

这样的成绩,离不开永嘉天然的山水禀赋,也

和永嘉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建设密不可分。

永嘉青山、绿水、历史、人文要素齐全,做强

全域旅游增长极,当地全力注入绿色崛起新动能。

永嘉县正抢抓后疫情时代旅游强势复苏机遇,不断

提升旅游产业体系、服务体系、产品体系和市场体

系,加快打造国内重要旅游目的地,真正让旅游成

为永嘉赶超跨越发展的强劲增长极。

永嘉县域面积大、山区乡镇多,乡村虽然是

县域发展的薄弱板块,但更是赶超跨越的潜力所

在。近年来,永嘉县全力推进乡村振兴,乡贤回

归热潮涌动、美丽建设成效明显、城乡差距不断

缩小。

当好乡村振兴示范生,全力提升农业农村发展

贡献度。接下来,当地将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促进

共同富裕的重要战场,加快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乡

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真正让乡村成为老百

姓幸福生活的向往之地。

号角吹,战鼓擂。新的一年,永嘉坚持把“拥

江融入、产城融合”作为打造现代化永嘉的生动实

践,进一步提升城市首位度、城乡均衡度,加快实

现产中有城、城中有产、产城一体,扭转发展不平

衡不充分的最大县情,接续奋斗、全力赶超。

城市蝶变 提升县域发展承载力

乡村振兴 注入绿色崛起新动能

2023

2月

7日星期二

主编

/黄剑美编

/蔡晖组版

/林立

蔡晖/制图

伯特利集团厂区。

瓯北。 刘建珍 摄

T8

狮子岩天空之境。

全力推进“红色根脉”强基示范县创建,组织

实施基层党建提质增效行动,持续深化党建联

建,扩面提质瓯江红“共享社·幸福里”重点单元

100个以上。全面强化清廉村居、清廉机关等

清廉单元建设。

党的建设

取得新成效

推动更多领域实现百亿级项目突破,确

保招引亿元以上项目 20 个、其中 10 亿元以

上3 个。持续抓好杭温高铁、雅林未来社区

等重大续建项目,确保3个省“152”项目开工

落地。力争全年新上规100家以上,单项冠

军、泵阀企业上市实现零突破。

稳进提质

迈出新步伐

产业转型

跑出新速度

推动传统工业泵阀向能源关键装备转型,

鞋服产业向“时尚+科技”转型,教玩具向教育装

备转型,尽快实现泵阀产业突破500亿元、工业

总产值迈上千亿台阶。聚焦打造比亚迪小镇,

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达到38%以上。

力争实现整治低效用地、新增工业供地两个“超

千亩”目标。

坚持“产城人”融合发展,沿江板块聚焦温州北

高铁新城、温州北外滩等千亿级城市平台,统筹抓

好上塘、瓯北、三江等重点区块建设,打造瓯江北

岸地标新区;西部板块坚持“传统+新兴”产业融合

发展,推动桥头、桥下、金溪工业再振兴,打造温州

西部产业新城;北部板块抓好以岩枫为龙头的旅

游重点板块建设,全力做强山区绿色产业增长极。

城市发展

开启新征程

全域旅游

交出新答卷

全力打造“国内重要旅游目的地”。把握杭

温高铁建成带来的集聚效应,以岩头—枫林一

体化发展为撬动,加快推进楠溪江高铁站前广

场等重点区块建设。加快推进田园牧歌、枫林

千年古城复兴等重大项目,抓好下日川、永嘉书

院等重要景点提档升级,全力塑造“楠溪江乡村

音乐漫都”“江南宋村”等特色品牌。

坚持“文化+”发展战略,做强“百家媒体看

永嘉”“、讲好村里的故事”等品牌。积极参与

纪念温州建制 2215 周年和设郡 1700 周年

系列活动,全力开展永嘉历史文脉寻根。强化

“古系列”保护管理,深入实施“百家修百屋”行

动。大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和省级文明县“双

创工程”。

文化繁荣

铸就新辉煌

乡村振兴

实现新跃升

重点培育乌牛早、早香柚、老酒汗等特色优势

品种,实施“千村万元”林下经济增收帮扶工程,擦

亮“楠溪嘉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确保新增县

级以上新型农业主体 10 家以上。创成省级美丽

乡村示范镇 1 个、特色精品村 5个。确保所有村

集体收入达到35万元、经营性收入达到16万元。

推动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

以上。全力解决初升高学位不足问题,支持职

业教育走产教城融合发展之路,力争县人民医

院等8个卫生院迁建工程竣工投用。实现乡镇

级“助联体”实体化平台全覆盖。

共同富裕

谱写新篇章

民主法治建设

再上新台阶

推进县级代表联络站和宪法广场建设,推进

“请你来协商”“委员工作室”“协商驿站”等协商平

台与品牌建设,加快“同馨智库”“议政建言直通

车”等品牌建设。迭代升级“侨智谷”创业创新平

台,加快推进新生代企业家协会“三会合一”。

推动医疗资源向农村延伸。迭代完善“3030”

隐患闭环管控机制。全面提升应急处突能力,实

现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镇街全覆盖。深化

“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统筹推进微网格

建设,持续完善县乡村三级治理体系。

社会治理

展现新气象

第9页

用拼搏谱写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新篇

本报记者 张睿 通讯员 包永强

作为天顶湖国际旅游度假区的游客接待中心,世界云旅中心“天湖之船”,于正月前试运行。

该度假区由亿联集团投资,是文成县历史上首个落地的百亿元级投资文旅项目。

集团总裁助理龙鹏飞没想到,在前期没有宣传推广的情况下,春节期间仍有这么多人前来参观“天湖之船”,让项目周边都

出现了车辆拥堵。

事实上,这个建筑原计划去年“十一”投入试运行,但工程的建造难度超出了预期。为此,文成尽力帮助项目追赶进度。让

龙鹏飞印象深刻的是,当工程需要使用临时排污设施时,相关属地部门马上配合推进工作,最终没有因为审批流程而耽误施工。

旅游市场的复苏和地方政府的服务,提振了投资方信心。如今,天顶湖国际旅游度假区,已成为文成展示招商引资成效和

营商环境形象的最好例子,吸引全国工商联联系调研组、天津市温州商会考察团等前来调研考察。

这是去年来文成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为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社会发展做好准备的一个

缩影。当地重点针对经济赶超、环境再造、民生幸福等领域,加快培育特色产业,加速基本形态蝶变,探索山区共富路径,推动各

项事业迈上新台阶。

得益于这些举措,去年该县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增速,均保持省市和

浙江山区26县前列,创成全省大花园典型示范县。

文成将紧抓省市大力扶持山区县跨越发展机遇,锚定打

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山区样板,以新一轮经济

赶超、环境再造、民生幸福、铁军锻造“四大工程”为主抓手,招

引落地水制品、装备制造等亿元以上产

业项目,全力攻坚抽水蓄能、青文高速

等重大项目,全力促进文旅消费复苏,

拓宽富民增收路径,在中国式现代化新

征程中加快跨越,为温州“续写创新史、

走好共富路”贡献更多文成力量。

中共文成县委书记 刘中华

2023年,文成将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全面贯

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对标落实市委全会、市两会精神,紧扣“续写

创新史、走好共富路”主线,把“绿色、创富、魅力、活力、幸

福”山水侨城作为实施路径,把“十重清单百项

工作”作为载体抓手,以关键领域的重点突破带

动整体提升,实现县域发展从全力蓄势向全面起

势转变,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文成新实践,为

加快建设更具活力的“千年商港、幸福温州”添

砖加瓦。

文成县县长 罗招政

2023

2月

7日星期二

主编

/黄剑美编

/丛丛组版

/林立

T09

今年开始,将有超6亿瓶(罐)产自文成

的娃哈哈,以飞云江和珊溪水库水源为原

料行销浙南闽北,预计为该县带来超 3000

万元年税收。

这背后,离不开该县在生态保护上的

长期坚守。娃哈哈内部质检报告显示,文

成生产基地取用水源的水质,在该集团全

国所有生产基地中,仅次于吉林长白山。

在此基础上,该县提供周到服务,致力

招引娃哈哈落地。指导企业完成一系列审

批手续,帮助企业落实临时办公场地。这

些努力,让该集团感受到了“不仅仅是企业

一家,而是政企合力推动项目”的氛围。

这些努力,更坚定了娃哈哈加大投资、扎

根文成的决心。去年,娃哈哈智能化饮料生

产基地项目,实现当年投产、当年上规。今

年,双方有意愿深化合作,启动项目二期建

设。

以此为例,去年来,文成开展攻坚行

动,推动经济企稳回升。尤其注重围绕水

经济,构建具有山区特色的生态产业体系,

做强县域经济支撑。

在开发水制品上,该县建设白鹭洲水

制品产业园,招引娃哈哈等国内外食品饮

料头部企业投资,打造水资源深加工产业

链。在利用水能源上,推进文成抽水蓄能

电站前期,争取今年核准开工。在培育水

旅游上,开工天顶湖国际旅游度假区,打造

涉水旅游产业群。在发展水养殖上,建设

我市最大的有机鱼生产基地,培育珊溪鱼

头品牌。

同时,该县推进重大产业平台扩容提

质。推动省级经济开发区成立,园区工业

用地出让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娃哈哈等重

点企业加快建设并部分投产。成立全市首

个农业经济开发区,引进鲁泽数字农业示

范园、天湖农都农旅综合体、华润茶光互补

等项目,重大项目投资完成率远超年度任

务。推动上虞产业飞地开工一批10亿元以

上项目,推动杭州紫金科创飞地入驻一批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围绕水资源育生态产业

引领经济发展稳进提质

起初,周光彬并不看好向低收入农户

免费送蜜蜂。

作为文成县中蜂产业领头人,他曾看

过不少相同的结局:蜜蜂不是逃光就是被

卖光,起不到长效扶持作用。但这一次,他

看到了不一样的剧情。

县里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

养殖大户等,成立股份制产业联合体,推出

中蜂养殖折股量化项目。每户一箱的免费

蜜蜂,没有直接交给农户,而是委托联合体

管理。

每年,联合体必须按每箱产出4公斤蜂

蜜折算价格,给农户和他们所在的村集体

保底分红。产量越高,分红越多。如果有

人肯跟着养,产出的蜜联合体可以收购;如

果自己不养但肯来联合体帮忙,也有一笔

收入。

双重托底的方式,激发了低收入农户

兴趣。一位农户好几次找上周光彬,希望

能跟着学。现在,他已经从一箱蜂起步发

展到 20 箱,年收入超万元,成功出列低收

入。

像这样不断调整完善帮扶政策,已成

为文成加快补齐民生短板,致力推动共同

富裕的一个亮点。

以此为例,去年来,该县推进扩中提

低,实施低收入家庭综合帮扶集成改革

“2030”计划,推出抱团增收、共富工坊、股

份合作、“共富帮”数字化精准帮扶等举

措。带动飞地抱团项目发放收益金4500万

元,城乡居民收入比持续缩小至2.06。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文成建成通车景

文高速,构建快速通道丁字形骨架。其中,

文成南互通将连接未来樟山新区主干道,

助力打开县城发展新格局。该互通和西坑

互通,将共同辐射西部高山台地这个经济

建设主战场,为省级经济开发区等一批平

台和项目开辟新通道。

在民生工程实施上,该县推进西北部

城乡一体化供水提升工程和饮用水安全保

供。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通过省

级验收,新县人民医院完成主体工程。刘

伯温文化被列为全省10个文化标识创新培

育项目之一,实现省级平安县十五连创。

扩中提低缩小城乡差距

带来民生幸福现实可感

去年来,致力走出山区基本形态整体

提升的全面蝶变之路,已成为文成在新发

展阶段,推动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之

一。该县尤其注重以县城为重要载体,实

施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山区城乡发展新

格局。

加快樟山新区开发建设,是文成实施

小县大城的重中之重。新区核心起步区

(侨创共富城)将投资约百亿元,建设市民

中心、星级酒店、金融大厦、小学、幼儿园、

市政道路,以及未来社区创建配套等项

目。目前,该片区1号地块已摘牌,标志着

侨创共富城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此外,樟山未来社区完成实施方案修

改稿。樟山市政道路一期竣工验收,二期

规划二路启动供地手续办理。樟山新区一

期保障性安居工程实现项目立项,启动初

步设计招标。新区二期、三期签约率均超

95%。

实施县城老城有机更新,是文成实施

小县大城的另一项重点工作。其中,兴福

堂片区安置房一期工程、下沙垟城中村改

造项目,均完成竣工验收。二中片区城中

村改造项目,完成水电、电梯等安装工程。

龙船垟城中村改造(二期),实现主体结构

结顶。龙船垟城市综合体一期完成竣工验

收并交付,二期启动竣工验收。龙川 B 地

块安置小区(龙川家园),苔湖二期城中村

改造项目 A05、A06 地块,陈宅农贸市场等

一批项目,均加快推进建设。

在城乡环境再造上,该县创成一批省

级美丽城镇达标镇,大峃、南田创成省级

样板。“伯温故里民俗带”创成省级县域风

貌样板区,武阳、石庄、让川等村庄创成全

省未来乡村,鳌里村入选第十批历史文化

古村重点村。并获评省无违建县、省深化

“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工作优

胜县。

促县城首位度加快提升

推动山区基本形态蝶变

2023 年,文成将以新一轮“四大工程”为

主抓手,引育新兴主体,完善现代配套,拓宽共

富路径,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和高素质干部队伍

建设,加快形成山区跨越共富标志性成果,打

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山区样板。

■在经济稳进提质上实现新突破

◎ 提速环天顶湖、刘伯温故里、大

铜铃山板块重大文旅项目和基础配套建

设。

◎ 加快千禧等星级酒店试营业,持

续做热侨家乐、畲之旅等业态。

◎ 招引落地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

12 个、亿元以上重大文旅项目 5 个,

引进水制品头部企业2 家。

◎ 推进抽水蓄能电站、铜铃山森林

康养、青文高速等重大项目取得突破。

天顶湖国际旅游度假区“天湖之船”,于正月前试运行。 王健 提供 制图/丛丛

■在改革开放创新上实现新突破

◎ 提能科创平台,杭州紫金

科创飞地进驻高层次研发团队、

企业10 家以上。

◎ 推进浙大-文成大健康

产业联合研究中心实体化运作,

建设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 争取省共同富裕示范区

建设 2023 年试点,推进“两山合

作社”试点。

■在城乡融合蝶变上实现新突破

◎ 推动樟山城市新区开发,开工

建设樟山片区一号住宅地块、樟山新

区安置房项目。

◎ 加快推进樟山新区小学、幼儿

园前期,完成樟山二期三期征迁。

◎ 攻坚推进苔湖二期城中村改

造,竣工验收二中片区等城中村改造

和安置房项目。

◎ 启动樟岭、珊门等旧村改造项

目,打造“文峃里·侨创园”二新特色街

区。

◎ 加快创建天湖悦动小镇,全年

完成项目投资 6.2 亿元,争创国家

4A级旅游景区。

◎ 做好天顶湖水环境综合治理,

争创省级幸福河湖试点县。推进森林

质量精准提升工程、县城美丽林相改

造工程,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在民生共建共享上实现新突破

◎ 开工建设青文高速,加快温武

吉铁路、通用航空机场前期。

◎ 建成投用县人民医院新院,

提档升级县中医院。

◎ 编制异地搬迁五年规划,开

展异地搬迁安置小区谋划布点和建

设。

■在文化文明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 力争刘伯温文化成为全

省10张文化标识金名片之一。

◎ 做深侨文化,加快推进侨

胞服务中心、侨乡文化陈列馆等

项目建设。

◎ 用好红色文化资源,持续

做热初心之旅品牌。

张睿 采写

第10页

2023年,平阳将坚决贯彻落实市“两会”精神,坚定扛起“省

一大”召开地使命担当,以GDP增速全市第一、全省第三为新起

点,奋战奋进、实干争先,加快打造共富26县标杆。攻产业,深

化强链补链延链,力争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750亿元,加快打造

温州沿海产业带的重要南翼。激活力,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

攻坚开放提升,大力实施“三大一号工程”,全

力抢占发展赛道。促共富,形成更多标志性

成果,确保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

6年增长15%以上。

中共平阳县委书记 章寿禹

2023年,平阳县政府将紧扣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聚焦“创新

深化”,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以大孵化器集群发展,引领推进数

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加速培育“三大五百亿”产业集群,打造千亿工

业强县。聚焦“改革攻坚”,锚定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实施拿地即开工、

限地价竞税收出让、资本市场普惠试点等二十大攻坚项目,全力打造

企业发展的沃土、投资兴业的宝地。聚焦

“开放提升”,推进平阳港、传化浙南智慧公

路港等重大枢纽项目,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

循环,加快打造温州枢纽经济先行地。

平阳县县长 孟晓斌

2023

2月

7日星期二

主编

/李中美编

/瓯龙组版

/林立

T10

本报记者 金瑞雅 平阳融媒记者 万鑫 金珍杰

产业迸发无限活力,项目激起澎湃动能。2022 年于平阳而言是非同寻常的一年,自年初新春第一会上喊出

“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26县标杆”口号起,平阳县域发展如同按下了加速键——全年实现地区生产

总值646.5亿元,增速6.4%、排名全市一、全省第三;“六比”竞赛综合排名全市第一;首次上榜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

争力百强县、中国工业百强县……一组组数据和荣誉,勾勒着平阳过去一年的奋斗征程。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新一年的号角已然吹响,作为山区26县之一,平阳将聚焦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

“三大赛道”,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服务业兴县”两大战略,加快建设“一城五地”,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

区26县标杆,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平阳新篇章。

无论是产业集聚,还是项目招引,

平阳的落脚点始终在“共同富裕”。

今年春节期间,鸣山村迎来了阔别

三年的热闹。平阳糖画、杂技、川剧变

脸、放河灯……庙会上,种种非遗文化

表演及传统美食,让人大饱眼福。由非

遗搭台,古村旅游唱戏,借助当地先天

优势,鸣山村实现“非遗+旅游”融合发

展,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相似的共富图景在平阳多地书写

着——依托农耕文明,实现“一路两园

三基地四驿站”整村打造的官岙邸村;

深耕水稻种植,与周边村庄联手打造

“石塘粮仓·万亩田园”的上林垟村;打

造共富“金叶”,形成种茶、制茶、售茶一

条龙的平阳黄汤发源地新联村……过

去一年,平阳深入实施“扩中提低”九大

促进计划,村集体经济总收入突破了10

亿元,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16.1%。

共同富裕不仅限于物质的收获,更

在于民生改善所带来的精神富饶。

2022 年,平阳县实现 104 国道西过境、

228国道连接线建成通车,获评“四好农

村路”全国示范县;新开工“大建大美”

项目37个、建成46个;苏步青励志教育

馆成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平阳县文化

馆获评国家一级文化馆。

新年新征程,奋楫再扬帆。2023年

开局,平阳将加快推动旅游发展,加快

建设美丽乡村,加快推进“扩中提低”,

着力缩小“三大差距”,形成更多标志性

成果。此外,在县域一体发展方面,将

以“一环五片”协同发展为核心,全面拉

开城市框架。同时还将完善交通网络,

谋划总投资超 500 亿元的重大交通项

目 40 个,加快构建“1314”交通圈。黄

公望笔下的“富春山居图”,将在不久之

后的平阳诠释出不一样的意境。

漫步在平阳县域,处处是大干快

上的火热建设场景。平阳县妇幼保

健院及公共卫生大楼迁建工程施工

现场,塔吊耸立、机器轰鸣,挖掘机挥

舞着手臂,建筑工人在各自岗位上忙

碌……年关刚过,包括县妇幼保健院

及公共卫生大楼迁建工程在内,平阳

县 5 个省重点项目及列入监测的 14

个市重大项目全部复工。

在相距不远的一鸣生态健康谷

项目现场,集生产制造、旅游观光、体

验研学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超级

工厂,正在谋划酝酿着。作为浙

江省重大产业项目(第一批),平

阳一鸣生态健康谷项目总投资

20 亿元,占地 382 亩。

“这是平阳有史以来单

体拆迁量最大的企业

项目,项目攻坚小组仅

用1个月时间,就完成

了 947 间房屋政策处

理,26天拆出375亩土

地。”平阳县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道。

强劲有力的重大项目,成了撬动

县域经济增长点的新引擎。翻看平

阳 2022 年经济版图,招大引强成果

突显: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 26

个,新落地超10亿元省外项目5个,

新入选省重大产业项目3个,完成重

点项目投资283亿元,两年四次获得

省政府投资赛马激励……

随着“双招双引”行动的深入开

展,今年,平阳将继续做强重大项目

支撑力,打开县域发展新格局。大力

招引“高大上、链群配”项目,推行拿

地即开工模式,力争新落地亿元以上

产业项目 25 个。深化重点项目“七

促”攻坚,开展项目竣工达产年行动,

加快正威、一鸣等重大项目建设等。

此外,还将紧盯省市重大平台政策,

并在土地要素及资金保障方面,持续

完善机制,为项目落地提供更多利好

政策。

招大引强创佳绩

提质量

民生蝶变谋共富

增力量

一鸣生态健康谷总体效果图

阔别三年

的鸣山庙会。

姜建广 摄

产业集聚谱新篇

扩总量

平阳县妇幼保

健院及公共卫生大

楼迁建工程施工现

场。 平阳县政府

投资项目建设中心

供图

平阳县城风光。

平阳融媒体中心供图

新年伊始,当部分人还沉浸在元

宵节的灯火美食之中时,平阳县水头

镇的制革转鼓早已开始转动。在水头

麻园工业园区内,大小不一的圆筒形

转鼓有序工作,这是皮坯鞣制的重要

工序,制成的皮革将销往各地,成为皮

鞋、皮带等皮制品原材料。2022 年,

水头镇制革行业产值40.6亿元,同比

增长13.4%。

以皮革起家,水头早已不止步于

皮革。依托制革业基础优势,以皮革

为原料的狗咬胶、宠物牵引绳等新兴

行业在这里蓬勃发展,形成了皮革皮

件(宠物用品)特色产业链。宠物用品

迸发出的全新动能,使得产业聚能效应

很快显现,水头“宠物小镇”应运而生。

目前,水头产出的狗咬胶和牵引带总产

量,分别占据国内市场65%和95%以上,

成为细分领域的单打冠军。

产业兴则县域兴。在平阳县,小

到宠物用品,大到装备制造,依托产业

集聚带来的链条优势,平阳“三大五百

亿”产业集群正助力县域经济走上高质

量发展之路。过去一年,平阳产业集群

加速打造,规上工业增加值、规上工业

总产值分别突破100亿元、600亿元。

做强主导产业引领力,今年,平阳

县将实施制造业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

链提升工程行动,深化“3+X”链长制,开

展上下游强链补链延链。大力发展宠

物产业,推动宠物全产业链协同;做强

“核风光水蓄氢储”新能源,力争开工海

上风电1号、集中式光伏等项目;抓好数

字经济,深化省印包产业集群智造试

点;深化产业平台建设,提升以省级经

济开发区为龙头的产业平台体系。

全面完成三大县级医院迁扩建

创成老年友好型镇5个、村社25个

聚力“双轮驱动”,

着力打造温州沿海产业带的重要南翼

1

力争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750亿元

力争新落地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5个

总部项目25个

聚力“拥江面海”,

着力打造龙平苍一体发展的核心板块

2

创建省级风貌区1个

未来社区1个

完成交通投资52亿元以上

聚力“缩小差距”,

着力打造山区26县发展的示范标杆

3

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000万元以上

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 6 年

增长15%以上

聚力“优质均衡”,

着力打造幸福温州的特色样板

4

聚力“四大目标”

阔步新征程、奋力开新局

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

增长6.5%以上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增长14%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

增长12%以上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增长7%以上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分别增长7.5%、8.5%以上

2023年跨越发展路线图

聚焦三大赛道 实施两大战略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平阳新篇章

制图\\瓯龙

第11页

2023

2月

7日星期二

主编

/汉祥美编

/郑群组版

/文婕

生态美丽 产业兴盛 共富有感

描绘中国式现代化的泰顺图景

T11

“去年12月我们第一栋厂房盖好后,

赶上新政策通过预验收就投产,比原先

提前了11个月,现在企业订单稳步增长,

产能不断提速……”浙江壹德新材料科

技有限公司位于泰顺县交垟,公司董事

长周恩德表示,其年产2.5万吨的高性能

水刺非织造环保新材料智造项目,于今

年1月30日迎来复工,当天产能达7吨。

周恩德点赞的新政策,就是去年该县

推出的“建好一栋、办理一栋、试产一栋”

的创新审批模式。去年11月,泰顺在全

市提出的“预验即试产”改革政策基础上,

升级推出《泰顺县工业厂房单体建筑“预

验即试产”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目前该

方案已帮助7家企业实现“边施工、边试

产、边受益”,有效缓解企业融资成本。

探路“创新发展、奋进共富”,泰顺县从

未停止脚步。其中“,双向飞地”是该县创新

打造的山海协作升级版,以滨江—泰顺、鹿

城—泰顺等两地联动发展,招引优质企业、

优势产业落户泰顺,助推消费市场拓展和山

货出山,为泰顺发展注入共富活水。去年,

滨泰“科创飞地”签约入驻企业9家,鹿泰

“双向飞地”成功签约单体制造业项目6个。

创新,成为泰顺项目建设全面提速

的强力引擎。去年,该县以“重大项目攻

坚年行动”为抓手,清单化推进重大项目

建设。成功签约浙南仙峡谷、交溪流域

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群等项目33个,数量

创历史新高,其中,亿元项目28个、超10

亿元项目 9 个、百亿元项目 1 个,规上工

业增加值、制造业投资、工业技改投资等

工业指标增速领跑全市。

有 着 满 满 泰 顺 元 素 的 2023 年 春

晚 舞 蹈 节 目《碇 步 桥》,不 仅 火 爆 全

网,还获外交部党委委员、部长助理

华 春 莹 在 海 外 社 交 媒 体 上 发 文 点

赞。最近,去该舞蹈原型所在地泰顺

仕阳“国保”碇步桥边,观看国家级非

遗——碇步龙,成为很多周边游客的

“拔草”行为。

据统计,今年春节假期,泰顺仕阳

碇步桥游客人数突破 3 万人次,比去年

同期增长849%,创下历史新高。全县累

计 接 待 游 客 41.8 万 人 次 ,同 比 增 长

132%,旅游收入同比增长 60.2%。其

中,廊桥—氡泉旅游度假区接待游客

21.8 万人次,带动周边乡镇 3000 多户农

户增收。

碇步桥碇步龙的走红,以及泰顺旅

游市场活力的全面迸发,背后是该县持

续强力创建廊桥—氡泉国家级旅游度假

区的厚积薄发,是创成全省大花园示范

县的溢出效应,更有该县深入践行“绿水

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硬核支撑。

举全县之力系统谋划,用6年时间对标对

表创建,今年1月10日,泰顺廊桥—氡泉

旅游度假区,上榜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批

复的 2022 年新认定的 15 个国家级旅游

度假区,实现国字号旅游品牌从无到有

的历史性突破。

近年来,随着泰顺全域旅游格局的

有效构建,该县旅游多点开花。如今,泰

顺境内旅游资源星点密布,形成10个旅

游聚合区、295个旅游单体。

今年,泰顺将做精全域旅游“大文

章”,打造全域旅游新的“引爆点”。优化

提升廊氡国家级度假区,全力创建国家

全域旅游示范县。全速推进华东大峡谷

氡泉旅游度假区等建设,建成投用交垟

土楼十大馆、泰顺文化中心等项目,打造

更多旅游核心吸引物。

“对我来说,好消息是年初龙丽温高

速全线开通,到老家全程高速只要5个小

时。”今年春节,在杭州工作生活多年的

王以倩,和爱人开车回老家泰顺体验家

乡的年味,也体验到了一程不同于往年

的回家之路。

以“要想富,先修路”的广泛共识,去

年,泰顺县破难推进苍泰高速开工建设,

高速交通实现从“一路优民生”到“双路

奔共富”的历史性突破。今年,泰顺将全

速推进苍泰高速等项目建设,加快建设

司筱线等交通要道,建成235国道二期等

一批交通项目,实施农村公路提升改造

工程120公里,力争开工建设通航机场等

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温武吉铁路等重大

项目前期,全力打造温州西南综合交通

枢纽。

除了为在外游子修建一条更快速通

畅的“回家”之路,泰顺还为困于深山的

百姓找到一条“下山寻富”的生态搬迁之

路。去年,泰顺县“共富大搬迁”实现搬

迁安置1157户4006人,新增城镇就业人

数4119人。泰顺“共富大搬迁”做法先后

入选全省共同富裕第一批、第二批“最佳

案例”。

围绕让群众过得好,泰顺扎实推进

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去年,县公共卫生

临床中心等民生项目加快推进,并建成

“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73个,公共文

化服务现代化发展指数评估位列全省第

二、山区26县第一。

为实现“幸福可感可言”新突破,未

来五年,泰顺还将迭代实施“共富大搬

迁”。到 2027 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到5.25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9

以内。

持续生态保护

全方位保护生态公益

林,完成造林绿化 2000

亩,森林抚育7800 亩,大

力发展林下经济,争创国

家森林城市。

共富大搬迁

完成“共富大搬

迁”4000人以上,新

增 城 市 就 业 2000

人以上。

完善旅游配套

大力发展特色餐饮、

高端酒店、精品民宿,打造

“百县千碗”体验店 2 家,

“顺味顺宴”体验店 10 家

以上,新增民宿床位 300

张以上。

本报记者 包蓉蓉 通讯员 赖淼莲

廊桥—氡泉旅游度假区跃升国家级旅游度假

区,实现国字号旅游品牌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

规上工业增加值、制造业投资、工业技改投资等工

业指标增速领跑全市“;共富大搬迁”做法先后入选

全省共同富裕第一批、第二批“最佳案例”……

专注“创新发展、奋进共富”,过去的一年,泰顺

县高质量发展动能日趋强劲,一份实干争先的高分

成绩单令人瞩目。

迈步新征程,书写新荣光。前进中,泰顺县将

锚定建设山区共同富裕的“重要窗口”,坚定不移推

进“生态立县、旅游兴县、产业强县”,加快打造生态

美丽、产业兴盛、交通顺达、近悦远来的“浙南明珠、

最美山城”,走出具有山区特色的高质量发展共同

富裕之路,全方位展现中国式现代化在泰顺生动实

践的现实图景。

2023年,泰顺将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紧扣“浙

南明珠、最美山城”目标定位,聚焦“创新提升、实干争先”主题

主线,深入实施项目服务、城乡环境、基层基础“三大提升年”

行动,以“廊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省级经济开发区”的高标建

设撬动产业提升,以抽水蓄能电站、苍

泰高速等项目的全面提速引爆投资增

长,以“下得来、稳得住、富得起”的创新

性实践推动共富有感,全力打造高质量

发展的标志性成果,为建设更具活力的

“千年商港、幸福温州”贡献更大力量。

中共泰顺县委书记 丁熠锋

2023年,泰顺将聚焦总书记莅泰调研并作出重要指示20周年,实

施以大招商、大建设、大保障、大服务为重点的“项目服务提升年”行动,

全力攻项目、强产业、提指标;实施以黄土裸露整治、农房风貌改善等为

重点的“城乡环境提升年”行动,全力提颜值、优

环境、树文明;实施以夯实基层组织、共富基础

等为重点的“基层基础提升年”行动,全力打基

础、惠民生、增效能;创新走好具有山区特色的

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之路,为续写温州创新史

增光添色。

泰顺县县长 李剑锋

推进民生优享

加快推进县职业技能培

训学校等13个项目建设,建成

投用北辰培训中心等6个校建

项目;全速推进县公共卫生临

床中心等项目;新建老年食堂

10家以上、新增婴幼儿照护托

位200个以上。

制图/郑群

创新发展 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

攻坚拔寨 全域旅游迈上“新台阶”

可感可言 民生福祉展现“好质感”

本版摄影/夏贡生 钟鹏 雷峥 林云龙

2023跨越发展路线图

做大市场主体

狠抓企业升规培育,

全年新增“小升规”企业8

家以上;刚性落实中央、

省市稳经济政策,为市场

主体减负3.6亿以上。

强化项目招引

常态化开展驻点招

商,聚焦大制造业项目实

施精准招引,确保新签约

产业项目 18 个以上,开

工亿元以上项目 10 个以

上,招引总部企业 12 家

以上。

第12页

踏上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苍南将面海发展,向海图强。

大力推进千亿核电、千亿风电,招引落地百亿关联产业,开工

霞关港9个万吨码头,做强海洋产业新动能;实施沿海平原地

区全域土地整治、风电运维母港矿地开发和工业园区改造,重

塑再造 8000 亩沿海发展新空间;贯通 168

公里环海公路,实施百亿文旅项目,打响东

海岸一号公路旅游新品牌,坚定不移推进

海洋经济新突破,引领高质量发展新跨越。

中共苍南县委书记 张本锋 苍南县县长 曾仁海

T12

一元复始,继往开来。

新的一年,苍南将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

紧紧围绕“1+5”发展目标定位,赓续奋战“五个

迈进”,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高品质

生活取得新提升。

这“五个迈进”是指:锚定“浙南闽东独具

特色的滨海花园城市”,向“浙闽省际首位大

县”迈进;锚定“现代新型产业成长地”,向“温

州南部产业创新发展新增长极”迈进;锚定“华

东山海沙滩旅游目的地”,向“国家全域旅游示

范区”迈进;锚定“全国清洁能源发展示范地”,

向“浙江服务双碳新标杆”迈进;锚定“浙闽协

同发展先行地”,向“双循环区域重要节点城

市”迈进。

漫漫征途,奋斗正当其时——

苍南将升级存量、拓展增量,激活实体经

济新动能。该县将全力攻坚清洁能源全产业

链、数字经济跃升发展、传统产业集群发展和

产业平台整合提升,例如加快构建“千亿核电、

千亿风电、千亿关联产业”全产业链,加快三澳

核电一期工程建设,推动二期工程核准开工;

加快1号、2号二期及5号海上风电核准,力争3

号开工建设、2号全容量并网发电;深入谋划华

东海上风电运维母港建设,开工汉禾硬碳负极

材料生产基地;稳步推进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

国家试点工作,推动“核风光水蓄氢储”全链条

产业在苍南率先立起来、强起来。

苍南将提升能级、优化环境,谱写“大县大

城”新篇章。该县将聚力提升县城承载能力、

掀起大干交通热潮、坚持绿色低碳发展,例如

发挥县城水系优势,加快打造湿地花园城市;

扎实推进3个省级未来社区以及苍南大剧院等

重点项目建设,建成秀石希尔顿大酒店,实质

性启动东扩区综合开发;滚动实施老城有机更

新,延续城市文脉,留住记忆乡愁;推动“产城

人”融合发展,高水平规划建设中央商务区、专

业市场群商贸大走廊,同步推进新能源汽车、

矿山井巷机械设备等市场建设,引领城市经济

社会发展。

苍南将兴旺产业、挖掘潜力,逐梦乡村振

兴新征程。该县将致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打造山海旅游首选地和开拓乡村发展新路径,

例如充分发挥山海、文化、生态组合优势,谋划

实施百亿文旅项目,奋力向国家全域旅游示范

区迈进。其中重点打造168生态海岸带,开工

半山半岛二期、沛垒沙滩旅游度假区等重大项

目,争取设立渔寮湾省级旅游度假区,全面打

响“中国东海岸一号公路”品牌;办好中国东海

岸越野马拉松、沙滩音乐节等系列活动,提升

“浙南看一看·苍南第一站”文旅品牌影响力。

去年,苍南以“勇变革、强担当、夺首胜”为

主题蓄势起跑,推动重大平台提升、重大产业

集聚、重大项目招引、重大改革落地、重要民生

改善等取得全新突破,对2021年底提出的“苍

南三问”作出了有力回答,为苍南跨越式高质

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这一年,苍南回应“以什么拼抢、靠什么突

围”的动能之问,跨越发展驶入新赛道。抢抓

“双碳”窗口机遇,持续深化央地合作,“两电一

区一带”引领向海借势、向海图强。例如浙江

三澳核电全力破解 1.5 万名施工人员居住生

活、承包商营地、临建用地等难题,完成一期1

号机组穹顶吊装、2号机组常规岛主体开工;海

上风电1号、4号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四夺全

省红旗奖,2号、3号实现核准;霞关港产城综合

开发正式启动,远景风机总装工厂实现竣工,

获批全省第二批低碳试点县。

这一年,苍南回应“建设什么样的南大门、

共享什么样的新生活”的品质之问,城乡风貌

展开新图景。一体推进城市规划优化、重点区

块征迁、标杆项目建设和公共配套提升,县城

老旧住宅区改造工程一期结顶,县城道路环境

一展新颜,入苍门户迎来精彩蝶变;15个美丽

田园示范区加快创建,79个行政村村貌整治基

本完成;国家级“蓝色海湾”整治项目有力推

进;首夺治水“大禹鼎”,连续两年获评美丽浙

江建设工作考核优秀县;列入全市唯一的跨乡

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省级试点,城乡融合、全

域美丽驶入快车道。

这一年,苍南回应“提升什么样的能力、交

出什么样的答卷”的能力之问,赛场比拼干出

新业绩。实施县领导“五包一专班”工作,开展

乡镇每月例会、每季擂台,开展县直部门每季

督政、村社每季比武,引领推动“条抓块统、强

村优格”改革落地见效,打赢了护航党的二十

大、河滨花苑处置、华臣一品化解、重大交通项

目政策处理等一场场攻坚硬仗,数字化改革创

造了“双月一晋级、十月摘五星”的佳绩,形成

了苍南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

围。

制图\\伯承

有力作答“苍南三问”

赓续奋战“五个迈进”

2023

2月

7日星期二

主编

/春芹美编

/瓯龙组版

/文婕

2023 年全县

地区生产总值增

长6.5%左右。

一般公共预算

收入、城乡居民人

均可支配收入与

经济增长基本同

步。

苍南县城新区中心湖。苍南县城市建设中心供图

苍南将紧扣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努力打造“重要窗口”主题主线,

全面吹响“千亿核电、千亿风电、千亿关联产业”全产业链集结号,打好工

业园改造、招大引强、科技赋能等组合拳,闯出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新路

径;大力推进县城“两线四片”开发,攻坚跨乡镇土地综合整治省级试点,

加快打造新型城镇化县域样板;着力深化全龄友好社

会、全域和美乡村、全域环境治理,倾力打响东海岸一号

公路旅游品牌,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展现更大

作为,为“千年商港、幸福温州”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对标“两个先行”奋战“五个迈进”

加快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县域样板

本报记者 林思思

去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6.1%,排名全省第一;

全县研发投入强度3.8%,排名全市第一;

全县招引落地亿元以上产业项目数量超前两年总和,利用外资完成率全市并列第一;

……

这份由众多NO.1组成的“成绩单”背后,是苍南加压迈向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担当和

行动。

阔步新征程,奋楫再出发!今年,苍南对标浙江“两个先行”和温州“四个振兴”,锚定

“1+5”,赶考共富路,将以“五个迈进”为引领,以“十大行动”为路径,加快把浙江美丽南大门

建成实力更强、活力更足、能级更高、生态更优、民生更实的中国式现代化县域样板!

将状元文化、童谣文化、红

色文化等标志性文化元素融入

城乡规划建设;加快打造“15分

钟品质文化生活圈”。

加快沿浦湾红树林、美丽海湾

保护建设,创成省级生态文明建设

示范县;持续提升农渔业碳汇能

力,深化省级低碳试点县建设。

做好“e系列”数字化改革

特色应用场景;推进“民生议事

堂”、委员工作室、社情民意信

息联系点“三位一体”建设。

力争事故起数、死亡人数较

前三年平均数下降20%以上;深

化“条抓块统、强村优格”改革,配

强用好“1+3+N”网格力量。

2023年跨越发展路线图

提升基层党建“1510”工作

体系,推动“共享社·幸福里”重点

单元拓面提质,推进长者食堂、共

富工坊等“5+X”清单建设。

有效投资增长 12%以上;

落地亿元项目 20 个以上;净升

规 30 家以上;市场主体减负 8

亿元以上。

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

家、省科技型企业80家、省市研

发机构 10 家以上;引进院士团

队1支、高层次人才200人。

打造 30 分钟城乡融合发展

交通圈;打造 3 个未来社区。高

质量收官县城道路综合整治3年

行动。

“云哨”监督等数字化改革特

色应用推广,打造数字化改革先

行县;巩固拓展“办不成事窗口”

“兜底服务工作室”等好做法。

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

1.89左右;建成省级未来乡村

5个、示范精品村10个和美乡

村示范带5条。

重点实施

﹃十大行动

第13页

坚定走好全域创新、全域精美、全域共富、全域文明、全域智治的特色化新型城市发展之路——

努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两个先行”实验区

奋楫新征程,我们将强力推进“三个一号工程”在龙港落地生根。坚持

改革攻坚,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双十”攻坚行动,迭代深化“一枚

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等集成改革,以营商环境最优市创建驱动

产业大发展;坚持创新深化,联动推进百亿产业项目招引、百项千亿项目

攻坚、百亿产业集群壮大、百家企业升规纳统,高标建设青龙湖科技城,以

上市企业、鲲鹏人才“双破零”撬动发展大引擎;坚持开放提升,加快建设

“一港一线一中心”开放平台,全面构建“一轴一带

一新城”拥江面海发展格局,以“老城复兴、新城崛

起”推动能级大跃升。

中共龙港市委书记 何宗静 龙港市市长 林海涵

2023

2月

7日星期二

主编

/李中美编

/蔡晖组版

/文婕

T13

见习记者 陈圆圆 龙港融媒记者 董恋恋

这是一座新生之城——四年前实现从“中国第一座农民城”到“全国首个镇改市”的历史性跨越;

这是一座改革之城——扛起打造“新型城镇化改革策源地”的使命,探索形成“一枚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一张智网管全

域”等标志性改革成果;

这是一座活力之城——202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0.14亿元,增速6.2%,位居温州第二位、全省第四位;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53982元,增速6.6%,位居温州第三位……

日新月异的龙港正以饱满的热忱,拥抱新时代,创造新传奇。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指出“龙港现象值得进一步关注和研究”的20周

年,龙港将聚焦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以及“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联动

推进集成改革突破年、营商环境优化年、城市品质提升年、基层治理深化年“四个年行动”,坚定走好“全域创新、全域精美、全域共富、全

域文明、全域智治”特色化新型城市发展之路,探索建设共同富裕和县域现代化“两个先行”实验区,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县域样板。

因改革而生、伴改革而长的龙港,开多个领域之先

河,在改革大道上阔步前行。

创新打造新型县域政务服务“一体化一次办”模

式,开发“审批、监管、执法、信用”全链条多跨场景应

用;率先探索社会治理中心、城市运行管理中心、智慧

城市建设中心“三位一体”实质运行,贯通90个省市重

点应用;试点推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建缴住房公积金

制度,农民公积金制度入选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

同富裕示范区最佳实践……过去一年,龙港市始终把

改革“关键一招”抓在手上、用到实处,推动改革全域攻

坚、集成突破不断转化为展现新气象的生动图景。

不同于常见的“单兵突击”,更不是简单的“政策扎

堆”,龙港的改革始终以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为引领,

一体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集中体现为

一种大局意识、全局观念。今年,龙港将继续在各领

域、各层次上系统推进集成改革实践——

在基层智治改革方面,充分发挥社会治理中心集

成优势,动态健全以网格为单位的人、房、企、事、物等

专题数据库,实现城市运行和基层治理“一体指挥”“一

网统管”,实施基层单元“强社优格”改革,以社区“健康

运行指数”倒逼提升社区治理实效和群众满意度;在营

商环境改革方面,发布“十项攻坚行动”和“十项护航行

动”等系列举措,举全市之力顶格推进“营商环境优化

年”攻坚行动,并进一步迭代深化“一枚印章管审批”集

成改革,设立“一件事一次办”综合窗口,探索行政审批

“外卖”服务模式;在共同富裕改革方面,深化低收入家

庭综合帮扶集成改革,以技师培育和提低联动改革为

突破口,健全完善低收入家庭发现、准入、帮扶、跟踪、

退出闭环管理机制,确保低收入家庭至少1人高质量

就业。

前不久,国电投新能源5GW高效异质结光伏电池

及组件生产基地项目在龙港新城正式开工。作为超

50亿元的重大单体制造业项目,项目满产后产值可超

100 亿元,将为推进龙港新能源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

业聚集,加快构建新能源产业链奠定基础。

这个实现“当年洽谈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建设”的

“大好高”项目,正是龙港近年来瞄准“高精尖”积极布

局、力求“换道冲刺”抢滩占先的一个缩影。在坚持传

统产业“高新化”和新兴产业“规模化”双向发力下,龙

港持续打好“龙头引领、链式发展、低效整治、高效服

务”组合拳,去年共实施智能化技改项目131项,增资

扩产项目开工27个、竣工30个,拉动投资20.5亿元。

同时,以“平台+项目+基金”模式,加速新城孵化

园、印艺小镇客厅等大孵化集群建设,获批青龙湖省级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招引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 21

个,其中超10亿元产业项目10个,新增孵化面积6.1万

平方米,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达844家,引

育硕博145名、大学生7573人、技能人才1.03万人,入

选国家级“引才计划”5人。

今年,龙港将继续把产业向新、产业向上作为城

市跃迁的驱动力,以细分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省

级试点为契机,打造首批 10 家数字化改造标杆企

业,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100个以上,力争数字经济

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速15%以上。紧盯新能源、

新材料、生物制药、智能装备等四大战新细分领域,

精准招引一批“高大上、链群配”项目,力争招引超

10亿元产业项目5个、“251工程”项目10个,百亿

级单体制造业项目实现突破。聚焦“两城两区”高能

级产业平台建设,加速推进城西产业生态城制造业空

间优化和业态提升,谋划开通舥艚-温州、舥艚-宁

波集装箱外贸内支线航线,打造温州南部对外开放新

高地。

“老旧建筑变身文化空间打卡点,城市湿地公园

可观大片休憩候鸟,道路交通更是宽敞整洁,这哪还

是印象中粗放发展的农民城哩!”春节返乡的游子惊

叹于家乡之变。

比肩都市繁华,坐拥生态山水,这个曾经的农民

自建村内涵正在被重新定义。撤镇设市以来,龙港统

筹推进新城建设、老城更新和乡村振兴,打造功能完

善、内外兼修、精致精美的宜居宜业现代化城市,一

座崭新的“未来之城”正在崛起。

一组数据可见佳绩。入选2022 中国县级市基本

现代化指数百强榜,加快建设市民活动中心、开元名都

大酒店等百项千亿重点工程,省级城乡风貌区创建名

单实现零的突破;完成7公里省级绿道和8公里城市绿

道建设,城乡园林绿道串联成网;打造美丽乡村特色精

品村2个、新时代美丽乡村7个,新增未来乡村试点3

个;开展“书香龙港·阅读之城”全民阅读等文化活动

1200余场,构建10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

各项举措洞察未来。一体推进城乡风貌整治提升

和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建设,完善龙金大道和世纪大

道沿线、沿江板块城市设计,完成“十纵十横”主次

干道路网、主要入城口道路整治;串联青龙湖、月

湖、北湖、翠湖、琵琶湖5大湖,深入推进青龙湖片

区综合开发建设,加速商业街、商业综合体、总部经

济大楼、多馆合一等地标建筑建设;推进乡村空间、

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基础设施、乡风文明、乡村治

理系统重塑,建成农艺农机融合试验示范基地2个以

上、田间冷链仓储1万平方米以上,建设西部省级现

代化农事服务中心。

一座更具动力、活力、魅力的特色化新型城市,

更加可期!

集成改革释放最大效应

产业转型助推能级提升

精雕细琢提档城市品质

2023年,我们将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和龙港市委决策部署,对标全

市“千年商港、幸福温州”城市定位,聚力孕育新城市,围绕“一轴一带一新

城”发展新格局,努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向前进;聚力培育新产业,加快

建设“两城两区”,推动百亿产业项目招引再突破,努力当好经济发展排头

兵;聚力奔赴新赛道,优化布局“六大科创体系”,高水平打造“一港一线一

中心”开放大通道,努力培育转型升级新动能;聚力奔

向新生活,用心用情做好民生事业,奋力谱写“续写创

新史、走好共富路”新篇章。

龙港世纪大道。 池长峰 摄

一 枚 印 章 管

审批政务服务。

苏巧将 摄

龙港企业生产车间。 池长峰 摄

龙港全景图。

龚晨颖/制图

第14页

T14

本报记者 伍秀蓉 黄泽敏

前不久,海经区北堤湖公园初揭面纱,作为海经区一期范围内主要的城市湿地公园,将对海经区的生态、人居、科普、休闲、旅游、综合

配套、城市形象等方面起到先行示范作用,为周边市民带来轻松、愉悦的休闲体验。

仅隔数日,温州大型国际集货拼箱基地工程正式奠基培土。该项目落户海经区,不仅是事关温州商业贸易打造完整产业链的喜事,

是事关海经区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完善的大事,更是为海经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动能。

一个事关民生,一个事关产业,这仅是海经区多轮驱动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海经区围绕“宜居”“宜业”“宜游”做足了文章,在不断推动高端产业集聚壮大的同时,大力完善城市配套功能,力求让居民舒

心生活,让这座海上新城迸发出蓬勃生机。2023年伊始,产城融合再开新局。

“海上新城”生机勃发开新局

2023

2月

7日星期二

主编

/伍秀蓉美编

/丛丛组版

/文婕

在东海浩渺的海面上,一个个大型的风力

发电机即将“破水而出”,成为永不枯竭的电力

输送源头。去年8月31日,总投资162亿元的金

风科技温州深远海海上风电零碳总部基地项目

开工仪式在海经区举行,这标志着全国首个集

群化深远海海上风电零碳总部基地落户温州。

海经区迎来深耕漂浮式海上风电新赛

道,开启掘金“新蓝海”的征程。这是海经区

落地的一项“标志性成果”。

以产业集聚积蓄经济跃升新动能。去年

以来,海经区以金风科技等龙头项目为牵引,

聚焦新能源新材料、安全应急为特色的智能

制造业、现代海洋产业等主导产业,选商引资

落地一批旗舰型、链主型先进制造业大项目

和上下游延链补链产业链项目,形成大项目

顶天立地、中小项目铺天盖地的良好局面。

全年招引落地超亿元产业项目18个,其

中500强项目3个。这些项目的落地,为海洋

强区梦想装上了“蓝色引擎”,为温州产业转

型升级奠定了新优势。

去年12月,温州综保区跨境全球直销体

验中心闪亮登场,海经区“三综一联”对外平

台的“窗口效应”持续放大。跨境全球直销体

验中心开启进口消费体验新模式,致力打造

辐射浙南闽北赣东的全域消费互联中心。

扎根海经区,温州综保区正探索构建区

县、区港产业链动合作,打造温州外向型经济

协同发展新格局。深化省进口贸易促进创新

示范区建设,以项目落地、生态优化、业务集

成再破题,不断促进温州综保区高水平开放、

高质量发展。

随着温州国际博览中心、温州国际贸易

港、国际集拼基地等项目落地建设,海经区正

探索打造跨境消费+文旅消费+会展消费的新

兴消费模式,锚定省级高新区创建任务,加速

省级孵化器和省级众创空间创建,抓好天大、

360、海上风电研发中心等平台建设和产业转

化,大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产业集聚 积蓄新动能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调研海经区二十周

年,也是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海经区将牢记习

总书记“两次调研、一次贺信”精神,以二十大精神为

指引,实施招大引强拼实效、工业提升拼增量、改革

创新拼动能、都市建设拼能级、落地推进拼担当“五

拼”行动,唯实惟先、开拓进取,力争规上工业企业翻

一番、固定投资过双百亿,为建设更有活力的“千年

商港、幸福温州”贡献更多力量!

20 多年前的温州人肯定不会想到,一片苍茫的滩涂

上,20年后会高楼林立、厂房成片变成一片创业的热土。

车行于瓯江口大道,道路中央及两旁的景观绿化让人

赏心悦目,时不时还能看到有人在这里拍婚纱照。和瓯江

口大道并行的,是一条美丽的长堤,这就是灵昆南线标准

堤。闲暇时光和家人一起,到堤上散散步,看看江景,已逐

渐成为海经区居民的乐趣之一。

当蓝图照进现实,拥江面海的海经区已成为家门口慢

生活的聚集地,在十里樱花园,你可以看见人们支起天幕,

悠闲地喝茶聊天。

去年5月27日,温州瓯江北口大桥正式通车,连接粤

闽浙三省的甬莞高速全线贯通,也让位于核心地理位置的

海经区口C位出道——成为链接乐清市、龙湾区和洞头区

三地的中心点,三地通勤时间缩短至20分钟。

为加快补齐海经区义务教育短板,打响“学在海经区”

特色品牌,海经区用超常规手法持续强化优质教育资源导

入,打造教育新高地。采取高位嫁接、强弱联姻等方式,对

接国内外知名教育机构,以“公办托管”创新办学模式全力

推进幼小初高学校建设。

城市烟火气渐浓。去年以来,海经区策划生成了一批

“聚人气聚商气”项目,并以“点亮夜经济”为主打特色,建

成集装箱“夜市”,海经区商气人气加速集聚。瓯嗨美食广

场开业,为海经区市民提供了一个夜间消费集聚的社交空

间场所,对于激活商气人气、提升海经区城市形象、填补夜

间特色经济空白等具有重要意义;选址温州海经区的“东

方之星”文旅项目,即将成为温州文旅新地标……

以城市品质书写共同富裕新图景。海经区紧扣“拥江

发展”,主动融入乐瓯洞一体化建设,加速浅滩二期基础建

设,提速灵昆片区系统重塑、蝶变升级。一个宜商宜学、宜

旅宜居的现代滨海新城雏形显现。

品质新城 展现新图景

去年5月20日,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

区正式挂牌,区域功能作用进一步强化,并

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创成省级高能级战略

平台和国家级开发区。

伴随着区域功能升级,海经区以“腾笼

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为主攻点,结合

亩均论英雄结果运用和低效企业整治,进一

步释放发展空间、挖潜工业增量、优化产业

结构,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以要素保障激发区域发展新活力。海经

区持续做好土地、资金两篇文章,运用率全

省之先实施的“集中论证、分块出让”论证

方式,全力破解用海用地瓶颈,目前浅滩二

期开发建设已进入了“快车道”;探索构建产

业开发园区成长期的传统税收+土地出让+金

融工具的三级财政体系,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在营商环境方面,海经区坚持改革破

题。践行“月月都是企业服务月”,以更准政

策滴灌企业,以更优营商环境服务市场主

体。以数字化赋能现代化,加快构建以“产

业智脑”、数字城运中心“一网通管”为核心

的大安全体系,建设“智慧”新城。

去年,海经区成功承办2022国际安全应

急人工智能高峰论坛、中国漂浮式风电大会

等重大活动,区域竞争力影响力不断增强。

受疫情等因素经济发展承压的背景下,

2022年海经区稳中求进、进中出彩,实现政

策举措落实见效、经济大盘平稳有序,多项

指标表现亮眼,规上工业增加值等多项重点

经济指标位于全市前列。

要素保障 激发新活力

牢记嘱托 拼搏竞进

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展现海经区作为

一把手说>>>

在赶考“千年商港、幸福温州”的新征程上,温

州海经区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记习近平

总书记“两次调研、一次贺信”精神,认真落实市两

会部署要求,聚焦聚力招大引强、工业提升、改革创

新、都市建设,只争朝夕、拼搏进取,加快打造产业

新城、活力新城、品质新城,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温

州实践中贡献更多海经区力量。

一是招大引强拼速度,全力构建现代产业体

系。坚定不移谋大招强,以金风项目为撬动,带动

招引链主企业和上下游配套企业 20 个以上,形成

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的良好局面,力

争固定投资“双百亿”。利用综保+会展联动,加快

温州国际贸易港等建设,激发消费活力,培育发展

总部经济、生产性服务业等新经济新业态,不断厚

植平台发展优势。

二是工业提振拼增量,全力打造新型工业强

区。坚持传统制造产业园重塑和“千亩百亿”新型

产业园建设“双轮驱动”,深化腾笼换鸟、亩均改革,

推动三大主导产业向先进智造蝶变。实施育企强

企、工业倍增工程,推动企业技改升级、增资扩产、

裂变发展,推动规上工业企业大幅增长。

三是改革创新拼活力,全力打造科技创新高

地。高水平创建省级高新区,大力拓展大孵化集群,

推动天大研究院、金风风电研发中心等科创平台提

质拓面,高层次人才引育实现突破,全面增强发展动

能。坚持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双线并进”,加快

打造一批数字工厂,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以数字化

改革为引领,以贯通城市大脑、城运中心“一网统管”

等应用为重点,强化信访维稳、安全生产治理能力,

打造区信访中心品牌,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

四是都市建设拼能级,全力打造产城融合标

杆。深度融入“沿江发展轴”,提速浅滩二期开发建

设、灵昆片区系统重塑,加快建设省级未来社区、省

级风貌样板区,推动全域融合发展。扎实办好民生

实事,加快医疗教育等服务优质共享,实现以城聚

人、以人兴城。放大“三综一联”开放平台“窗口效

应”,高水平创建省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和重

点进口平台,全力构建“六横五纵一环”交通网,打

造温州对外开放桥头堡。

五是实干担当拼实效,全力汇聚克难攻坚合

力。做好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深化“管委会+公

司”新机制,以干部创先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坚守

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全员上阵、全周期服务,

打造更贴心投资环境、更省心政务环境、更顺心创业

环境,以一流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

结语

浙江温州海洋经

济发展示范区党工委

书 记 、管 理 委 员 会 主

任 黄阳栩

璀璨夜景,犹如海上明珠。

海陆空交相辉映。

集装箱夜市,不断丰富的区域夜经济。

本版图片由海经区组宣部提供

制图/龚晨颖

第15页

市发展改革委2023

2月

7日星期二

主编

/马真正美编

/蔡晖组版

/林立

勇担新使命 奋进新征程

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温州篇章中展现更大作为

在“稳提促保”中释放改革潜力

全面开创现代化先行市建设新局面

一把手说>>>

温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

项伟胜

2022年,全市发展改革系统深入学习党的二

十大精神,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凝心

聚力稳增长、增动能、促共富、强改革,全面推进

四大振兴,加快建设更具活力的“千年商港、幸福

温州”,推动发展改革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

一年来,我们攻坚经济稳进提质,打好稳经

济系列组合拳,全市 GDP 总量首次突破 8000 亿

元大关,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跃居全省第2位;我们

大力实施扩投资“3121”行动,奋力夺取专项债、

“三区三线”、省重点和省重大产业项目4个“全省

第1”,温州获省政府投资“赛马”激励和省重点建

设项目推进优秀设区市表扬;我们高标谋划重大

战略布局,推动温州湾新区获批设立,金丽温开

放大通道上升为省级重大战略,全国新能源产能

中心和应用示范城市加快打造,国家工程研究中

心实现破零;我们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示范先行,

新增省级试点3个、最佳实践7个,城乡居民收入

比进一步缩小到1.91,山区县高质量发展内生动

力不断增强。

2023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

局之年,是“八八战略”实施 20 周年,也是“十四

五”规划承上启下关键之年,全市发展改革系统

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围绕做强做大“全

省第三极”奋力推进“两个先行”主题主线,谋划

实施“四个重大”,纵深推进“八大工程”,勇担新

使命,奋进新征程,努力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

化温州篇章中展现更大作为。

一是实施“有效投资增量提质工程”。开展

扩大有效投资“百项千亿”攻坚行动,着力推进

380个以上支撑性重大项目。完善推进机制,优

化全程服务,强化要素保障,推动有效投资量质

齐升;二是实施“现代产业赋能增效工程”。强化

经济运行调度,推动“8+4”政策体系精准落地。

强力推进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加

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现代服务业创新

发展;三是实施“城市能级综合提升工程”。深化

大都市区建设,加快乐瓯洞、温瑞平原和龙平苍

一体化进程。实施海洋强市行动计划,加快临港

产业集群建设。强力推进“地瓜经济”提能升级

“一号开放工程”,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体系;四是实施“经济社会

改革创新工程”。深入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一号改革工程”,联动实施要素市场化、数字社

会和价格、信用等多领域改革,全力推动全国要

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落地,打造全国营商环境

最优市;五是实施“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工程”。统

筹推进“6+1”领域碳达峰行动,加快大花园建

设。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争创全国新能源产

能中心和应用示范城市;六是实施“共同富裕市

域样板工程”。聚焦缩小“三大差距”,开展“稳进

提质促增收”等五大行动,加快省市共富试点建

设和标志性成果打造,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

度和获得感。落实“一县一策”“一县一业”,实施

“510”工程,打造“山海协作”升级版,加快山区海

岛县高质量发展;七是实施“民生事业保障改善

工程”。统筹推进全龄友好城市建设,加快社会

事业发展,不断提升能源保供和应急物资保障能

力;八是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深入开展

“牵手帮共富”等系列活动,大力推进“瓯江红·双

建争先”等党建品牌创建,有力推动党建和业务

融合发展。

2023年跨越发展路线图

重大项目

2023 年 拟 安 排

重 大 建 设 项 目

1100 个以上,总投

资超过2.5万亿元

全力推进实施

类项目完成计划投

资1800亿元以上

打造 10 项全

省领先的标志性成

形成一批共富

型体制机制新模式

加快6个省级

共 同 富 裕 试 点 建

设,率先形成重大

改革方案20个以上

力争新增省级共同富裕试点和最佳实践6

个以上

现代产业

力争五大战略

性新兴产业实现产

值同比增长 15%

左右,争创国家级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

2023年新增科创平台5个以上,推动温州

湾新区打造新能源装备和材料省“万亩千亿”新

产业平台

争创3家省级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

本报记者 林乙人

新年伊始,金丽温高速公路东延线项目为加快实现全线贯通大干快上,施工场地呈现出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乐清电厂三期工程施工现场,塔吊林立、焊花飞溅,巨型双曲线冷却塔在蓝天白云映衬下,将一座现代化智慧电厂的轮廓清晰描绘。

2023年,市发展改革委坚持改革不停顿、发展不止步,持续掀起重大项目招引落地建设热潮,全力全速开好局。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步步

推进,做强做大“全省第三极”,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新局面。

蔡晖/制图

从提振发展信心

入手,去年我市打好

稳经济政策组合拳,

纲举目张做好工作。

如出台“温州稳经济

8方面40项措施”,制

定贯彻落实省扩投资

政策二十条举措清

单、服务业领域助企

纾困政策、新能源汽

车产业发展及推广应

用等系列政策,全市

GDP 总量首次突破

8000亿元大关。

站在新起点,温

州如何推进高水平发

展改革工作,把创新

史写得更加出彩?

着力推动体制机制持续完

善,是当前温州发展改革工作重

中之重的任务。温州正在全力争

取国家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

试点,该试点将在推动先进生产

要素加速集聚、有序流通、协同融

合方面,赋予我市更大的改革自

主权,加速生产要素向现实生产

力转化。去年,我市16条经验做

法入选国家发改委《优化营商环

境百问百答》,居全省第一。接下

来,将加快多跨应用场景建设,为

企业及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优质

服务,全力深化“两个健康”先行

区建设。

经济暖起来,信心强起来。

市发展改革委表示,将高标准编

制全市 2023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计划报告,推动“8+4”政策

体系精准落地,实施营商环境优

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全面深

化要素市场化、数字社会、价格和

信用等全领域多方位改革,持续

打造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抓运行强支撑 推动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产业是高质量发

展的“顶梁柱”,也是

温州城市核心竞争力

的“硬支撑”。

通过整治提升高

耗低效企业、打造全

国新能源产能中心和

应用示范城市等举

措,我市绿色低碳转

型的步伐进一步加

快。去年,瑞浦新能

源、金风科技海上风

电 等 41 个 总 投 资

2500 亿元的新能源

项目集中签约,泰顺、

永嘉抽水蓄能电站开

工建设,23 个项目入

选全省清洁能源投资计划,全年

完成投资285亿元,居全省第一。

聚力转型,温州把发展高新

技术产业作为“新旧动能”转换另

一发力点。一年来,我市实施五

大战新产业链链长制,建立“十个

一”推进机制,推动战新产业发

展,全力打造新兴主导产业万亿

级产业集群。全市战新产业实现

增加值 515.6 亿元,较 2021 年增

长 21.1%,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

重跃升至 35.1%,提前超额完成

“十四五”规划目标。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

十大精神开局年,是“八八战略”

实施2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

实施的承上启下之年,做好经济

工作意义重大。我市将吹响“抓

项目、扩投资、稳增长”冲锋号,重

点围绕“千项万亿”工程重大项

目、省重点建设项目等省级计划,

按照“干当年、谋三年、看五年”要

求,组织实施全市扩大有效投资

“百项千亿”行动,着力推进 380

个以上支撑项目,完善项目推进

机制、要素保障和项目全过程服

务,推动固定资产投资量的合理

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不断扩大

有效投资、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

资效益。促投资优结构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新时代的中国

绿色发展》白皮书显

示,近十年中国经济

发展的含绿量显著提

升。一年来,锚定“双

碳”目标、提升新能源

应用质效,让实施绿

色低碳转型的温州尝

到了甜头。通过统筹

推进“6+1”领域碳达

峰行动,我市新增 1

个省级低碳试点县、

49 个省级低(零)碳

试点镇村,文成、泰顺

列入第二批省级大花

园示范县。

春天已至,温州

描绘出发展目标:2023年我市将

继续重点抓好 14 个“双碳”集成

改革项目,加快推进海上风电、抽

水蓄能等项目建设,争取三澳核

电二期核准并开工。加快推进用

能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完善用

能要素交易规则和监管机制,协

同推进大花园建设和循环经济迅

猛发展。

宽敞整洁的干道次第延伸,

城市框架不断拉大;拔地而起的

高楼,透出现代都市的时尚气息;

生态秀美的特色小镇,充盈乡村

振兴的无穷魅力……

唱响春天的故事,推进温州

高质量发展,综合提升城市能级

至关重要。今年,我市将致力于

塑造核心竞争力,深化华商华侨

先行区建设,争取在国家和省级

层面复制推广建设成果,构建更

高水平对外开放体系;继续深化

长三角一体化融入,加快“科创飞

地”建设,融入“满意消费长三角”

行动;推进温州都市区标志性工

程项目建设,推动乐瓯洞、温瑞平

原和龙平苍一体化进程,同时以

县城、特色小镇为载体,打响新型

城镇化建设攻坚战。提品质蓄动

探寻

﹃降碳扩绿

﹄新路径

一年来,市

发展改革委坚持

在创新发展中保

障和改善民生,

“幸福温州”的底

色更亮、成色更

足。以加快社会

事 业 发 展 为 牵

引,今年我市将

继续狠抓一批社

会 领 域 项 目 建

设,持续完善基

本公共服务,协

同推进儿童友好

城市、青年发展

型城市、老年友

好城市等建设。

在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家政

企业规范发展过程中,让幼

有所育、学有所教、老有所养

成为社会新风尚。

一个个项目的落地、一

条条管网的敷设、一项项保

供稳价举措出台,无不彰显

了市发展改革委兜牢民生基

本盘的决心。当前,我市正

组织实施能源绿色低碳发展

和保供稳价工作三年行动,

加快现代能源基础设施建

设,进一步提升全市电力和

天然气等能源供应保障能

力。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我市将以全面提升共同富裕

指标水平为目标,将“稳进提

质促增收”“山海共济促发

展”“数字赋能促友好”“家园

共建促安居”“环境治理促和

谐”等五大行动作为构建共

同富裕市域样板的四梁八

柱,打造全省领先的标志性

成果,形成一批共富型体制

机制新模式。贴民生强保

打造共富标志性成果

共同富裕

华能苍南4号海上风电项目。

三澳核电1号机组。

温州轨道交通S1线。

5

第16页

2023

2月

7日星期二

主编

/大正美编

/郑群组版

/琳琳

今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

“八八战略”实施 20 周年,做好科技创新工作意

义重大。

市科技局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系统

运用科技创新“八大抓手”,推进科技战略平台建

设、高水平大学建设、企业技术改造、科技企业森

林培育、孵化育成体系构建、新型研发机构建设、

创新型人才引育、科技金融发展,加快构建市域

一体化创新体系,高水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奋力打造区域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牢固树立平台战略地位,引领市域创新格局

“新提升”。大抓科技战略平台建设,以“一区一

廊一会一室一集群”为战略支点,持续推动全域

创新空间布局优化。深化创新资源统筹协调机

制,建强“一区一廊”;加速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

成果落地,做强“峰会效应”;打造以国家重点实

验室和瓯江实验室为龙头的新型实验室体系、以

大孵化集群为核心的产业孵化体系、以新型研发

机构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育强“塔尖重器”。

增强要素集聚吸引力,强化内生发展驱动力,开

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切实强化创新主体地位,着力培育产业创新

“新势力”。大抓科技企业森林培育,深入实施科

技企业“双倍增”“双迈进”行动计划升级版,推动

更多“市场主体”向“创新主体”转变,持续做大做

强科技企业群体。大抓核心技术攻关,全面推行

“揭榜挂帅”攻关模式,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构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组建技术创新联盟、创

新联合体等,健全企业研发机构梯队培育机制,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速创新链产业链深度

融合。大抓科技金融发展,复制推广技术产权证

券化试点,做大做强科创基金,推广应用“科创指

数贷”,以金融活水赋能企业发展。

始终坚持人才引领地位,持续注入全域创新

“新活力”。大抓创新型人才引育,坚持以一流政

策、一流机制、一流服务聚一流人才。迭代升级

科技创新政策,更大力度推进重大人才工程,努

力集聚战略人才力量,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深

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在科技人才评价

激励、赋权改革、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等方面创

新机制、先行先试,持续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造

活力。深化科技领域数字化改革,迭代升级“科

企通”,构建创新生态“成果池”,重构科技治理和

创新服务体系,推动更多人才智力合作项目落

地,实现人才招引和成果落地双赢。

创新永无止境。市科技局将始终坚持创新首

位战略,对标补齐科技创新短板重要要求,积极融

入省“315”创新体系,以赶考者的清醒和姿态,脚

踏实地、攻坚克难,加快塑造“创业创富在温州”的

胜势,为温州续写创新史、走好共富路、争创先行

市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深化科技创新“八大抓手”

加快塑造“创在温州”的胜势

创新制胜

激扬温州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去年全市科技企业群体持续壮大,新认定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65家、累计超3700家,新

认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159家、累计超1.4万

家,均位居全省前列。新增省级重点企业研究

院、省级企业研究院17家,全市累计设立市级

企业研发机构1944家。

这片枝繁叶茂的“科创森林”,正是获益于

温州多年来持续优化创新生态环境,把创新驱

动发展主战场放在实体经济,加速人才链、创

新链、产业链等多链融合,畅通市场主体成长

为创新主体通道。

市科技局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我市制定

出台《温州市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行动方

案》等,深入实施科技新政、科技企业“双倍增”

和“双迈进”计划等系列举措,推动创新主体迸

发成长新活力。

——深化科技金融融合,破解科技企业融

资难。率全国之先推出“科创指数”融资模式,

面向6725家企业放贷151亿元,成效获中国科

协“科创中国”推广。推广技术产权证券化试

点,累计帮助 65 家企业获得 7.48 亿元融资。

做大做强市科创基金,子基金累计投资项目76

个,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以科技领域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加大

助企纾困力度,迭代升级“科企通”应用,新建

“科技成果池”“科技在农”等应用场景全年服

务科技企业1万多家,超68万余人次,开展科

研攻关 1416 项,累计兑现政策奖励 10.52 亿

元。

花香蝶自来。良好的创新大环境,不仅催

生壮大各类科技企业,同时也吸引各类创新创

业人才纷至沓来,打响“来温州·创未来”品牌。

去年全市新引育全职院士等顶尖人才 7

人,累计达到 13 人,实现“从无到有、从少到

多”的重大转变。全年入选国家及省“引才计

划”42人、省“万人计划”4人,入选总数创历史

新高。新引育大学、技能人才超23万人,“百

万人才聚温州”的步伐持续加快。

人才汇聚温州,激发创新活力,高水平创

新成果不断涌现。去年,全市 20 个项目入列

省“尖兵”“领雁”计划,首次争取到最高资助

额度补助 1000 万元 1 项;27 项科技成果获省

科技奖。

眺望过去,温州作为靠民营经济起家、立家、

发家的城市,走上了依靠创新驱动、人才支撑的

高质量发展之路。展望未来,在续写创新史的宏

大场景中,温州将始终锚定科技创新“华山一条

路”,高水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推动中国式现

代化在温州的生动实践,闯关破阵,勇毅前行

……让创新发展成为温州发展最强音。

本报记者 周大正

在刚刚过去的1月,温州勇闯科技创新“华山一条路”,拼出“开门红”——

举行新年第一会——市委人才和科技创新工作会议暨市域一体化创新体系建

设动员大会,一批大孵化集群机构和创新型入孵项目、科创基金等签约。召开万企

创新蜂巢大会,发布《温州市科技创新战略全景图》,公布全国首创的温州重点乡镇

(街道)科技创新指数。

全省十大技术创新中心之一——浙江省激光智能装备技术创新中心获批建

设,高能级创新平台矩阵再添新军。鹿城数字时尚高新区、龙港青龙湖高新区获批

创建省级高新区,全市高新产业版图持续扩容,全域创新体系“强筋壮骨”……

活力“创新场”在瓯越大地多点开花,透射温州科技创新事业延续好势头,闪耀

一片“创业创富在温州”的胜势图景,彰显温州这座“民营经济之都”与众不同的创

新气质。

去年以来,市科技局坚持创新首位战略,系统运用科技创新“八大抓手”,高水

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不断优化“一区一廊一会一室一集群”创新格局,以高水平

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区域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新局面。

放眼瓯越大地,温州“一区一廊一会一

室一集群”创新格局架起创新发展的“四梁

八柱”,加速创新资源集聚裂变,引领全域

创新体系效能持续提升,创新活力源源不断

释放——

温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五园”绽

放满园春色, 实现高新区全覆盖。去年,温州

国家高新区全国综合排名持续攀升11位,进入

全国前44%。乐清、瑞安省级高新园区排名保持

全省第一方阵;瓯海、海经区获批建设省级高新

园区;乐清通过国家创新型县(市)验收,龙湾

获省“科技创新鼎”。环大罗山科创走廊15个重

点区块加快打造“九大场景”,加速产城融合。

“一区一廊”招引落地创新型重大项目75个。

2022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成功举办,签

约引进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和技术合作项目

232 个、高层次人才 451 人。瓯江实验室启

航楼正式投用,聚焦再生调控与眼脑健康,

已组建由院士、国家特聘专家领衔的37个高

水平研究团队,初步形成 350 余人规模的研

究团队。

下好创新“先手棋”,走活创新发展“一

盘棋”。去年,我市实施高水平建设创新型城

市三年行动计划,高标准启动大孵化集群建

设,不断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

—产业园”的全链条孵化体系,系统提升

“一区一廊一会一室一集群”创新能级成效显

现。全市新增孵化面积 152 万平方米、接近

历年总和 2 倍,新引进专业运营机构 20 家,

引育创新型项目1400多个。累计建成22家国

家级孵化平台、51家省级孵化平台。

温州在着力重塑市域一体化创新体系中

更加注重资源统筹、成果转化、融合发展和

效应集成。一幅“高端要素集聚在自创区、

科技孵化在大走廊、成果溢出在全市域”的

联动创新局面尽展眼前……

创新格局能级跃升

重塑市域一体化创新体系

高能级创新平台是打造全域创新体系中

的战略支点。近年来,温州加速引育一批高能

级创新平台,聚焦打造两大万亿产业集群,点

燃创新驱动新引擎。

看,高能级创新平台多点开花,加速产创

融合“破题”,攻关“卡脖子”关键技术,“催熟”

科技成果落地开花——

去年,我市新引进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

究院等 13 家共建创新平台,新增省新型研发

机构 3 家。全市高能级创新平台累计 56 家。

全年研发投入3.9亿元,发明专利授权142项,

研发成果落地转化注册企业65家。

国家物联网龙头企业中电海康携手华中

科技大学温州先进制造研究院共建创新联合

体成立,“头部企业+大学(研究院)”成果转化

模式获省委主要领导调研肯定。国科温州研

究院成立科教双创平台,26个科创成果处于市

场化或临床试验阶段,其中病原体检测等5个

项目融资超亿元。全国首个细胞生长因子领

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获批。温大碳中和技术

创新研究院落地仅半年获中建八局20亿元投

资。

看,高能级创新平台充分释放“强磁场”效

应,创新型重大项目落子如飞、新兴产业布局

水到渠成,科技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显现——

中国眼谷、中国基因药谷乘风破浪,新入

驻华为光显、华润医药等项目 102 个;中国数

安港、国际云软件谷、中国双碳科创港、惠利玛

数智鞋革孵化创业园接连开园,一颗颗创新的

“金种子”生根发芽;我国风电头部企业金风科

技牵头投资 430 亿元的温州深远海海上风电

零碳总部基地项目在海经区;华为、比亚迪等

头部企业“大好高”项目纷纷落地。

全国新能源创新发展高地呼之欲出,数

字经济产业驶上“快车道”,生命健康产业崛

起“新势力”……温州创新之路越走越宽阔,

一个个高能级创新平台拔节起势,吸引一个

个“硬核”项目、一家家头部企业接踵而至,孕

育壮大一个个产业“攀高追新”、盛放一座城

的希望。

科技战略平台建设

孵化育成体系构建

创新型人才引育

新型研发机构建设

科技金融发展

科技创新

“八大抓手”

本版制图/郑群

创新雨林繁茂生长

创新主体壮大 人才纷至沓来

创新平台引擎轰鸣

“催熟”成果赋能产业振兴

高水平大学建设

企业技术改造 科技企业森林培育

温州加速引育一批高

能级创新平台,加快创新资

源集聚裂变。图为瓯江实

验室、国科温州研究院。

温州万企创新蜂巢大会召开,激发科技企业创新活力。

一把手说>>>

温州市科学技术局局长 顾威

市科技局

2023 年全社会 R&D 经费占

GDP比重达2.70%左右。

规上工业研发经费支出占营

业收入比重达3.15%。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

业增加值比重达66%以上。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速达

15%以上。

推动国家创新型城市排名进

入全国前 45%,温州国家高新区

向全国前 36%迈进,“一区一廊”

落地创新型重大项目50个。

新增省级新型研发机构3家、

市级新型研发机构 15 家,大院名

校技术转移转化机构30家。

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00 家、省

科技型中小企业1800家。

新增孵化面积180万平方米以

上,新引进专业运营机构 20 家以

上,新增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

(众创空间)20家以上。

新增科技贷款100亿元以上。市科

创基金子基金新增投资项目10个。

2023科技创新工作目标 读

6

第17页

深化改革应变局蓄势发展谱新篇

圆满交出

﹃财为政服务

﹄高分报表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

局之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做好财政工

作意义重大、使命光荣。市财政局将全面贯彻落

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

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服务保障“千年商港、

幸福温州”建设为主题主线,把高质量发展作为

首要任务,把缩小“三大差距”作为主攻方向,不

断加强财政资源统筹,优化收支结构,厉行勤俭

节约,保持“闯”的劲头、“拼”的精神、“创”的勇

气,在“续写创新史、走好共富路、争创先行市”的

新征程上做出财政更大贡献,为谱写中国式现代

化温州篇章提供更加有力的财政支撑。

一是抓强企惠企,持续巩固经济向好态势。

全力保障一揽子稳经济政策高效精准实施,大力

优化营商环境,2023年为市场主体减负300亿元

以上。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促

进企业转型升级和提升创新能力。大力推进制

造业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十个

一”机制,提速打造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做大做

强新能源产业“核风光水蓄氢储”全链条,深入实

施“专精特新加快成长”行动。

二是抓科学谋划,稳步增强财源发展动能。

健全市县纵向联动、财税横向贯通的收入组织长

效机制,做好组织收入牵头、预判和谋划工作,持

续提升收入监测和分析的精细化水平。积极向

上争取资金要素,适当提高专项债券使用集中

度,确保政府投资力度不减。

三是抓财政治理,全面强化预算刚性约束。

落实落细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把过紧日子

作为常态化纪律要求和预算编制长期坚持的基

本原则,建立健全节约型财政保障机制,加强一

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预算管理。构建事中事

前事后绩效管理闭环机制,健全财政资金监督机

制,加强财会监督。

四是抓共建共享,高标打造共富实践成果。

持续推进“钱随人走”制度体系改革,推进基本公

共服务保障标准体系改革试点,促进基本公共服

务普惠均等。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变革重塑

“大三农”政策体系框架,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

展。支持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完善重点群体

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困难群众兜底帮扶。

五是抓要素支撑,有力助推城市能级提升。

统筹土地、资本、技术、政策各方面要素,推动财

政金融政策与投融资实践相结合,更好保障城市

能级提升,助力构建“一轴一带一区”城市发展新

格局。全力支持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

设。持续做好朔门古港遗址、亚运会温州赛区资

金保障工作。

六是抓普惠均衡,不断增进美好民生福祉。

继续将财政支出增量的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

让“幸福温州”成色更足。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

经费保障机制,支持加快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全

面做实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稳步深化长期护

理保险制度。

七是抓改革创新,牢牢夯实财政管理基础。

持续推进“浙企一表通”等试点任务,加快“一库

一码全链条”各类监管服务应用场景落地,创新

打造“惠农政策一键查”平台,放大数字化改革的

裂变效应。深化迭代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推动

部门预算编制有机融合。

八是抓风险防控,坚决守牢安全发展底线。

严格执行政府投资项目立项前财政承受能力和债

务风险评估机制,全面抓实项目资金保障、偿债资

金来源和风险防控预警。加强基层“三保”运行监

控,筑牢兜实“三保”底线。持续完善社保基金风险

监测预警机制,做好跨周期谋划、长周期安排。

奋力铸就“中国式现代化”财政新图景

2022年,全市全年民生支出887.1

亿元,增长11%,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比重78%。

投入 12 亿元支持儿童友好城市

建设,建成儿童友好试点单元190个;

投入 4 亿元支持公办养老机构、居家

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老年食堂等养老

服务体系革新,持续打响“温馨善育·

颐养温州”品牌。

统筹39.6亿元助力高校实现跨越

式发展,温大成功“升博”,温州肯恩大

学成为“中外合作办学创新示范区”,

温大瓯江学院转设为温州理工学院,

温职院、浙工贸入选国家“双高计划”

建设单位。

投入疫情防控资金62.8亿元保障

疫苗接种、患者救治等刚性支出,预拨

医保基金 10 亿元助力定点医疗机构

做好疫情救治工作,持续提升医疗救

治能力。

投入 10.2 亿元有力保障“瓯越鲲

鹏计划”“510计划”等一揽子人才政策

落地,“百万人才聚温州”的成果更加

丰硕。

始终把财政工作放在全市发展大

局中把握部署,迭代集中财力办大事

政策体系,为推动“千年商港、幸福温

州”加快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创新建立“都市振兴”财政保障机

制,筹集5.6亿元开工建设府东路过江

通道、七都二桥、温州美术馆等重大项

目;统筹79亿元助推乌牛互通高速、S

线轨道交通、瓯江北口大桥等项目提

速推进;统筹64亿元全力保障老旧小

区改造、美丽城镇建设、保障性安居工

程等项目,擦亮瓯江新城等“一核十

片”城市名片。

创新建立“产业振兴”财政撬动机

制,迭代完善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

机制,全市科技创新投入同比增长

16.5%。全力做好世界青年科学家峰

会保障工作,推动签约落地56家高能

级产业创新平台,新增 505 名领军人

才、9名全职院士。构建基金链、创新

链、产业链融合贯通的政府产业基金

支撑体系,促成长三角基金返投我市

28.5亿元。

创新建立“乡村振兴”财政支撑机

制,全市农林水支出84.4亿元,有力保

障“未来乡村”试点、田园综合体创建、

农业双强、预制菜产业发展等重点任

务。全市投入53亿元推动“四好农村

路”建设,加快补齐农村交通短板。

创新建立“文化振兴”财政投入机

制,落实19.3亿元支持文化温州发展,

全力保障“2022东亚文化之都·温州活

动年”举办,重点支持“青灯市集”文化

IP 打造,积极助力朔门古港遗址勘探

保护,持续擦亮书香社会、墨香城市、

阅读温州等文化“金名片”。

牢牢把握“变革求胜、创新致胜”

的时代脉搏,勇于创新、敢于探路、善

于变革成为温州财政最鲜明的符号。

财政管理工作连续三年蝉联省政

府督查激励项次全省最多,累计获得

上级奖励资金1.4亿元。

成功摘得全国首批中央财政支持

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金名片”,全市

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 5040.7 亿

元,同比增长21.1%,平均贷款利率降

至4.9%。

全力推进社会审计报告“一库一

码全链条”监管系统2.0版建设,归集社

会审计报告超58万份、异常预警2700

余频次,有力构建“不敢假、不能假、不

想假”的现代财会监督体系,荣获省政

府首批数字政府系统优秀应用案例。

推动全国第一张符合财政部会计

数据标准的电子凭证落户温州,打通

电子凭证无纸化流转“最后一公里”。

面对企业发展困境,全市财政系

统坚持以真抓实干、真招实招、真金

白银为企业送去“及时雨”,注入

“强心剂”。

组建“5+4”稳进提质工作专班,打

出“退缓免减”税费组合拳,全年累计

为企业提供 453 亿元现金流,其中办

理增值税留抵退税203.2亿元,真正以

财政收入的“减法”,换来企业效益和

经济发展的“加法”。

连续三年率全省之先 100%完成

中央直达资金支出任务,领先全省平

均进度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一,在稳

住经济大盘、保障民生福祉方面发挥

了重要作用。

持续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创

新预留份额、价格评审优惠、降低投标

成本等措施,全市政府采购规模 403

亿元,中小企业占比达83%。

迭代升级“惠企利民资金直达智

控在线”平台,累计兑现奖补资金

347.6 亿元、惠及企业群众 879.1 万户

次,获中央“深改办”和国务院专刊发

文推广。

面对土地市场持续疲软、高达

200 多亿元留抵退税等多重因素交织

的严峻形势,全市财政系统坚持发扬

“越是艰难越向前”的攻坚精神,

2022 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573.9

亿元,以财政的稳和进为全市发展大

局作出突出贡献。

抢抓政策资金窗口期,积极向上

争取资金要素 1205 亿元,其中地方

政府债券 714 亿元 (新增专项债券

473.4 亿元),撬动有效投资 3290 亿

元,债券总额及专项债额度均居全省

第一。

坚持以政府过“紧日子”换老百姓

过“好日子”,迭代《党政机关过紧日子

负面清单》,全市非刚性、非重点支出

压减 9.5 亿元。创新试点批量集中项

目线上采购模式,有效提升财政资金

使用效益。两项工作获评“全省坚持

党政机关过紧日子优秀案例”。

聚焦稳增长、保运行,奋力交出“稳进提质”的高分报表

一把手说>>>

温州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陈宣安

聚焦强主体、激活力,奋力交出“惠企纾困”的高分报表

聚焦补短板、扬优势,奋力交出“改革创新”的高分报表

聚焦强支撑、添动能,奋力交出“护航发展”的高分报表

五 聚焦惠民生、增福祉,奋力交出“幸福温州”的高分报表

本报记者 柯哲人 通讯员 吴帅

2022年,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

情的叠加冲击,我市财政系统全力服

务和保障“千年商港、幸福温州”建设,

把困难当机遇、化压力为动力、应变局

开新局,各项工作呈现齐头并进、质效

并举的良好态势,在这极不平凡的一

年交出了“财为政服务”的高分报表。

累计兑现奖补资金347.6亿元、

惠及企业群众879.1万户次;

全市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040.7亿元,

同比增长21.1%;

全市科技创新投入同比增长16.5%;

2022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3.9亿元;

全市全年民生支出887.1亿元,增长11%;

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要素1205亿元;

全市非刚性、非重点支出压减9.5亿元;

连续三年率全省之先100%完成中央直达资金支出任务;

落实19.3亿元支持文化温州发展;

投入12亿元支持儿童友好城市建设;

统筹39.6亿元助力高校实现跨越式发展;

投入62.3亿元支持新改扩建中小学、公办幼儿园197个。

数 2022 说

制图\\瓯龙

2023

2月

7日星期二

主编

/南航美编

/瓯龙组版

/琳琳

温州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适儿化改造后增加儿童户外可玩性。 刘伟 摄

充分发挥财政在缩小“三大差

距”、推动“扩中提低”中的关键

性 牵 引 性 作 用 , 以 “ 走 到 舞 台 中

央 ” 的 姿 态 推 动 共 同 富 裕 示 范 先

行。

试点推进“公益仓”建设,创新

打造“三仓融合”资产共享共用平

台,实现资产余缺科学调剂、资产配

置高效集成、资产管理精密智控,荣

获全省财政共同富裕“小切口”改革

最佳实践案例。

打造市域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标准

体系,创新建立“分类+分档”财政

保障标准,在教育、文化等领域先

行试点,率先出台公共博物馆“钱

随人走”改革方案,投入 62.3 亿元

支持新改扩建中小学、公办幼儿园

197 个,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更加普惠

均等。

持续深化折股量化改革成效,投

入 1 亿元带动低收入农户户均增收

2000元以上,成功获评温州市共同富

裕首批最佳实践案例。

投入9亿元支持低保提标、惠及

低保对象10.6万人,投入1亿元资助

困难群众100%参保,投入4.5亿元加

强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切实提升社

会救助和福利保障水平。

积极探索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

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争取农业转

移人口市民化工作补助资金 5.24 亿

元,居全省第一。

六 聚焦优路径、争示范,奋力交出“共同富裕”的高分报表

市财政局

7

第18页

2023

2月

7日星期二

主编

/邹雯雯美编

/丛丛组版

/琳琳

奋进新征程

书写金融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把手说>>>

温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温州市人

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党组书记 章炜

市金融办

2022 年,温州市金融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

府的坚强领导下,紧扣“千年商港、幸福温州”城

市定位,坚决落实经济稳进提质攻坚行动决策

部署,持续打好金融助企纾困组合拳,全市金融

规模保持较快增长,存贷款规模和增量都创历

史新高,信贷服务覆盖面持续提升、结构不断优

化,融资成本保持下行,为经济企稳回升提供有

力金融保障。积极主动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

新发展格局,获批全国首批中央财政支持普惠

金融发展示范区,数字人民币试点稳步推进,个

人侨汇结汇便利化改革、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

QFLP 试点初现成效。聚力谋高做强,推进资本

市场持续发力,企业上市报会数创历年新高。

靠前发力、持续用力,深化数智化建设,有效防

控金融风险,为温州续写创新史、走好共富路贡

献金融力量。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

年,是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市金融

办将以学习、领会、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

坚持求真务实、守正创新,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勇

于攻坚克难,善于开拓进取,进一步深化金融供给

侧结构性改革,深化融资畅通工程,加快企业上市

进程,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促进金融集聚发

展,打造“数智金融”品牌,牢牢守住风险底线,着

力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

上书写新篇章。

持续优化金融供给 服务效能全面提升

本报记者 邹雯雯

锚定高质量金融服务,助推企业跑出发展加速度。

2022 年,温州金融业积极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

施,全力以赴稳融资稳预期稳经济,重点领域金融服务保障有力,金

融供给结构持续优化。温州市金融办数据显示,2022年全市存贷款规

模突破3.7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全市本外币存款余额19140.4亿元,

较年初新增2604.9亿元,同比增速15.75%;本外币贷款余额18116.8亿元,较年

初新增2291.6亿元,同比增速14.48%。

一项项攀升的数据,传递出金融助力稳经济的决心。

“加速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力量不可或缺。”温州市金融办负责人表示,近年来

受内外部环境变化,温州实体经济承受了较大压力,温州金融业全力推动更多金融资源精准配

置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2022年温州金融机构以融资速度之快,以服务质量之实,以产品创新

之密,为经济企稳回升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保障。

CBD全貌。 苏巧将 摄

搭平台优环境,激发

金融支持经济活力。

2023年,力争全年实现本外币存贷款

新增超 4000 亿元,存贷款余额突破 4 万

亿元,小微企业贷款、民营经济贷款和制造业贷

款分别新增800亿元、800亿元和400亿元;

新增无还本续贷9万户、900亿元,新增首贷户

6000户。

力争2023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680亿元,占

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14.5%,占 GDP 比重

8%。实现全市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网点全

覆盖,力争到2023年末,全市政府性融

担保机构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

担保余额230亿元。

促改革优供给,强化

金融要素保障动力。

积极争取温州纳入第一批“区域金改示

范区”申报城市,推动获批全国要素市场化配置

综合改革等新改革。扩面开展QFLP、个人侨汇结

汇便利化、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体系和数字人民币

试点。

持续深化沪温金融合作,推动各类地方法人金融

机构设立筹建。力争到2023年,全市银、证、保等金融

机构地方金融组织达380 家以上,全市地方法人金

融机构总数达26家以上。

建设数智金融综合应用:推进温州金融综合

服务平台和温州“金融大脑”迭代升级,探索

区域金融风险监测新路径。推动“温州

指数”扩充指数覆盖面并调整指数

监测主体,实现全省监测

全覆盖。

活血脉畅循环,

挖掘企业跨越发展潜力。

2023年,争取实现企业上市报会

“12+12”的目标。完善拟上市企业动

态分层管理,根据“五色图”进行分类指导,

引导优质资源向重点拟上市企业倾斜。鼓

励多渠道上市融资,引导优质企业借助境

内外资本市场实现直接融资,促进企业

转型提升。加快培育市场化发债主

体,进一步丰富直接融资市场

主体。

提高政治站位,加强

金融系统队伍建设。

引导党员学习教育走深。深入学习

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继续开展“清廉

金融”建设示范单位培育,进一步完善“清廉

金融”指数考评指标和考评方式。加强金融

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吸引海内外高层次金融

人才落地温州。开展“瓯江金融讲坛”“瓯

江金融青年汇”活动,探索金融人才产教

融合,做好“温州金融综合学科改革

共建班”政校企三方共建,引导

更多青年投身金融事业。

防风险守底线,提

升防范化解风险能力。

打造“1+9+N”的财政金融风险处置

机制,强化履行金融风险化解委员会职能,以

非法集资全链条治理为主线,建立健全对金融

风险隐患的分析研判、预防监控、会商处置工作

体系。加强各类新型金融风险排查和整治,深入

开展高标准、宽领域、大范围、多层面的平安金融

建设,牢牢守住金融安全底线,高质量建设平安

温州。

加大风险企业帮扶力度,2023 年,实现

“白名单”企业帮扶销号率80%,全市银

行不良贷款率保持在全省平均水平

左右。

温州市金融办

2023年发展路线图

1

2

3

5

4

制图/丛丛

聚合金融之力,奋进“共富之路”。

“这个‘共富创业贷’来得太及时了!解决了压在我

心头的大难题。”温州银行55万元信用贷款落地后,从事

饰品生产销售的涂先生激动之情溢于言表。2022年涂

先生萌生了融资扩产的想法,却苦于缺乏合适的抵押物,

陷入融资难题,温州银行“共富创业贷”产品推出后,两天

时间为涂先生完成了贷款的审批与投放。

据介绍,温州市金融办创新“共富”融资模式,制定

《温州市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

“金融富瓯”行动计划(2022-2025年)》,建立温州“共富

贷款”模式产品信息库,推动创新具有温州特色的“共富

贷款”模式,根据金融机构自荐申报,围绕促进共同富裕、

缩小“三大差距”的融资需求,初步梳理出48款共富贷款

产品(含投向支持共同富裕的基础设施项目),融资余额

约 350 亿元。同时,温州市深入实施“红绿添金”行动,

2022 年末,山区 5 县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19.64%,高于全

市平均水平5.16个百分点。

“有了保险真的是安心多了!”乐清龙西乡龙溪村的

村民对“共富保”赞不绝口。2022年,太平洋产险温州分

公司联合乐清市应急管理局针对结对帮扶的龙西乡龙溪

村率先开展共同富裕试点,创新推出“共富保”产品,为村

民提供重大疾病、意外伤害、特定传染病、自然灾害、事故

灾难、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等全方位保障的全国首创模

式。龙西乡龙溪村为该村839名满50周岁的符合“共富

保”投保条件的全体村民投保“共富保”产品,去年已为龙

溪村一村民因心脏疾病治疗医保外费用提供10000元赔

偿。

另一方面,温州市金融办通过数智金融综合应用建

设,让金融服务有效扩面,能够触及到更多群体。金融综

合服务平台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了包含融

资对接、信用评价、风险预警数据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线

上融资服务模式,让大数据成为温企融资的“信用担保

人”和“风险控制人”。截至目前,温州金融综合服务平台

累计为6.28万家企业提供4441亿元融资授信,贷款投放

1930亿元。该平台先后获评“新华信用杯”全国优秀信

用案例、全省数字经济系统第一批优秀地方特色应用。

此外,温州竭力优化金融环境,为共富厚植沃土。

2022年,温州市金融办按照“一企一策”的要求制订帮扶

计划,实行“项目化、清单式”动态管理,全市完成“白名

单”企业帮扶销号 45 家,销号率 88%,涉及工业产值

59.55亿元、银行间贷款19.16亿元。助推全市银行不良

贷款率降至0.63%,与全省平均持平。同时,成立金融安

全工作专班,动态管控重大风险隐患“蓄水池”,确保金融

环境平安稳定。温州的金融风险防范与处置应用获评全

省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同时,温州立体式信用修复体系

标准获评2022年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最佳集成

性制度创新成果和联动创新区优秀案例以及第四届“新

华信用杯”全国信用案例。

促共富 创业融资显成效

稳经济是 2022 年贯穿始末的主旋律,关

键和密钥之一便是持续稳定的金融信贷投入。

2022年,温州市金融办督促引导金融机构

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各项主要金

融指标全面提升、向好发展。这之中,结构性

贷款指标持续优化。2022年末,全市制造业贷

款余额2490.1亿元,较年初增加353.7亿元,同

比增速 16.6%;民营经济贷款余额 7765.2 亿

元,较年初增加1098.6亿元,同比增速16.5%,

贷款增量创历史新高,大部分投向民营支柱和

新兴等传统特色行业;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

8012.4 亿元,较年初新增 1567.3 亿元,同比增

速24.3%。

“一边要生产,一边要建设,资金确实比较

紧张,但有了银行的支持,我们企业就没了后顾

之忧,甩开膀子加油干!”平阳某机械有限公司

是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022年该企业因原厂

房老旧、产能受到限制,启动“年产13万台工业

机器人减速机、RV减速机核心设备生产线”建

设项目,总投资共2.6亿元。农行温州分行短时

间内为其获批项目贷款1.3亿元,并根据企业项

目进度迅速发放首笔贷款5000万元。

这背后是温州市金融办以超常规力度推

进金融支持经济大盘精准施策,用政策撬动金

融资源,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的融资增信

支持,引流金融活水精准有效“滴灌”企业。

“不用再东拼西凑了,资金的压力一下子

就减轻了。”仙降某鞋企是当地注塑鞋行业的

纳税大户,近两年纳税销售收入稳定增长,但

因公司名下无资产,在银行机构只能获批 50

万元至100万元不等的小额信用贷款,因此公

司日常经营资金需求需通过多家银行合力解

决。中国银行温州市分行通过创新产品温州

特色产业贷为企业批复信用总量850万元,有

效提升了企业日常经营效率,获得企业高度认

可。同时,为了让企业“争分夺秒”投入到生

产,金融机构提供上门服务,某工艺品有限公

司是位于苍南县一家制造企业,因无物可抵陷

入融资难题,温州民商银行了解情况后为其定

制了“抵押余值贷”,并提供上门服务,以免企

业主在路途上耗费时间。

金融机构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市民

和企业的融资获得感和便利度有效提升,给出

了“好评”。2022年度万人评机关中层处室和

基层站所活动评议结果中,建设银行温州分行

营业部为最满意处室(站所)之一。

与此同时,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加大对企

业的融资增信支持和降费力度,2022年末全市

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

担保余额213.03亿元,为小微企业和“三农”减

免担保费8670万元,业务规模居全省第二位。

稳增长 关键指标稳中提优

拓宽融资渠道,增长发展动能。

“通过这次募集,公司要实现生产规模扩

大、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提高与供货速度

加快等多个重要目标。”通力科技董事长、总经

理项献忠说。2022年12月27日,通力科技股

份在创业板上市交易,募集到的资金主要投入

到新增年产 5 万台工业减速机智能工厂技改

项目、研发中心升级技改项目等,企业的发展

又上了新台阶,打开了直接融资渠道。

这是2022年第七家温企登陆A股。2022

年,温州上市工作迎来“丰收年”,全市新增上

市企业11家(含过会待发)、报会企业12家,创

历年上市报会数新高。全市境内外上市公司

累计 60 家(含过会待发);上市公司累计融资

额1055亿元;浙江证监局辅导备案企业16家,

同时,培育拟上市后备企业157家。“上市能够

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筹集社会资金转化为资

本,并且能持续融资。同时还能完善治理、提

升竞争能力。”温州市金融办人士表示。

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基金也成功

落地温州,温企可以直接获得境外资金的投

资。2022年6月,我市一家新能源企业就获得

了温州首支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基金

1950万美元的投资。据介绍,这只QFLP基金

采用合伙制,由境外合伙人出资,由境内基金

管理人受托管理,注册资金 50001 万美元,目

前该项基金已投资 4 个项目。基金相关人士

透露,下一步资金投资领域重点覆盖大医疗、

大健康和高端制造。

同时,在金融机构的助力下,温州民营企

业使用债券融资工具数量攀升。2022 年 8 月

22日,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全国首单民

企“绿色+科创”双贴标中期票据,并获得超额

认购。该票据由中信银行温州分行主承销,浙

商银行联席承销,发行规模5亿元,期限3年,

利率 3.6%。据悉,该票面利率更是创下近年

来全国民企同期限同评级中期票据最低利率,

有力地推动科创企业产业创新升级。

此外,温州市金融办积极推进沪温金融合

作,为温州带来更多优质的金融项目。2022

年,温州市金融办牵头推进重大新金融项目签

约 11 个,截至目前所有签约项目均已进入实

施阶段,其中,已落地4个、启动实施基础工作

4 个,其余 3 个项目已着手开展尽职调查或方

案设计等前期工作。

温州市金融办人士表示,2022年是温州金

融综合改革十周年,形成了 33 个“全国率先”

和24个全国或全省“复制推广”的改革项目和

经验,2022年继续交出亮眼的成绩单:先后获

批全国首批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

区、数字人民币试点、个人侨汇结汇便利化、本

外币合一银行账户体系和合格境外有限合伙

人试点,成立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温州基地。

2022年温州市金融办参与的深化要素市场化

配置改革获 2022 年度温州市改革突破奖金

奖,联合推出的“科创指数”融资模式获 2022

年度温州市改革突破奖铜奖。

增动能 融资渠道有效拓展

8

第19页

面对行业寒冬,交运人以创新为钥、改革为剑,从五大维度强势突围,全年考

核净利润同比增长185.11%,成为全国行业黑马——

温州交运集团:内外兼修闯出改革惠民新路

弘扬企业家精神 书写国企改革新篇章

2023

2月

7日星期二

主编

/付瑛美编

/丛丛组版

/琳琳

一把手说>>>

“深化分类改革,在新的起点上把国

企改革向纵深推进”,是2022年中央经

济工作会议的要求。在全国公交行业遭

遇寒冬的疫情三年,温州市交运集团以

创新为钥,内外兼修,将国企改革探索的

路子越走越宽。2022 年,集团逆势上

涨,实现总营收 24.22 亿元,同比增长

12.89%。全年实现考核净利润2030万

元,同比增长185.11%。

一年来,温州交运分别从公交服务

新跃升、经营格局新突破、国企担当新高

度、企业管理新质效、红色引领新活力等

五个维度,强势突出重围。这离不开集

团精心布局的两步先手棋——对内改革

创新力促经营转型、对外服务民生勇担

国企作为,内外兼修闯出改革惠民新路。

2023年

发展路线图

从规模来看,交运集团可谓温州国企的一个

“庞然大物”——拥有各类营运车辆5800余辆,在

岗职工9000余人,公交站点4082个、汽车客运站

8个。简而言之,车多、人多、场站多。

如何利用好“三多”优势突出重围?交运着手

从“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型。2022年,市交运集

团投资2亿元完成对瑞浦能源股权投资,资金主

要用于瑞浦能源年产30GWH动力与储能锂离子

电池及系统项目及渠道拓展与营运资金补充等。

同年3月,交运旗下所属温州交运集团物流有限

公司与瑞立集团所属新瑞立汽配公司共同出资

3000 万元,成立温州交运新瑞立汽配有限公司,

共同拓展汽车零配件销售等业务。

老牌国企和大型民企的合作牵手,不仅折射

出交运深化国企改革的强劲决心,更激发了无限

生产经营活力。目前,瑞浦电池已向港交所递交了

招股说明书,拟挂牌上市。而温州交运新瑞立汽配

有限公司这个国企与民企结合的首个“新生儿”,

成立不过短短11个月,营收就破亿元,目前已成

立6家连锁店、1个中心仓库。更重要的是,这种国

企民企牵手的新模式还在台州、廊坊等全国其他

地区得到成功复制。

更显而易见的变化发生在公交场站里。去年

5月,浙南科技城公交枢纽项目通过竣工验收,正

式对外“官宣”。至此,TOD 开发的“微城市生活”

在温州有了模板。

区别于过去,TOD开发后的公交枢纽始发站

变身为集交通、商务办公、金融服务等多功能于一

体的交通枢纽。不必担心等车时的烈日高照或寒

风刺骨,等车之余进入车站楼上的综合体买个早

餐,带杯咖啡,逛个超市,将在未来成为常态。目

前,城东公交枢纽站 TOD 开发正火热建设中,海

经区公交枢纽正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市区多个场

站TOD开发进程也有序进行中。

改革是机遇的窗口,新的一年,交运集团将持

续发挥自身优势,大力推动氢能源产业落地及未来

产业布局。依托与瑞浦、瑞立等民营企业合作的成功

模式,进一步加大“以市场换产业”力度,配合引育氢

能源动力电池等产业链头部企业落户温州。同时,充

分发挥资源禀赋,不断盘活资产资源,前瞻布局无人

驾驶领域相关产业,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改革促转型 创新见效益

为持续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对内改革创新的同时,市交运集团服务民生

的触角也在不断外延,公交服务水平持续跃升。

去年5月1日,“温州市区困难群众、持证残

疾人和65周岁以上市民均免费乘坐公交车”作

为2022年度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之一,提早5个

月落地,成为浙江省内首个实施城市。截至目

前,市区免费申请办卡业务超10.7万人次,累计

1100万余人次享受该政策福利。

“7点35分,1号线温迪锦园站头去广场路小

学白鹿洲校区的车到了,准时发车!”每到上学

日,红领巾微公交驾驶员就会准时在群里“呼

叫”,提醒家长该让孩子出门了。和普通公交不

同,该线路专门针对学生群体,以定时、定点、定

线的方式,为上下学的学生提供点对点定制接送

服务。目前,市交运集团在市区开通首条儿童友

好(快速)公交专线,打造“红领巾”“小黄帽”“求

知”三类品牌公交专线30条,为近50所中小学及

幼儿园提供零换乘、零等候“专车”服务,日接送

师生超2000人。

一车车配备低入口、老花镜、老年常用药等

物品的“敬老爱老”公交专线,一辆辆出没在瓯海

泽雅山区深处的山区公交,一趟趟联通瓯江两岸

的跨桥公交,一个个点单式预约的“网约公交”订

单……在更广阔的土地上,温州公交线路不断优

化织密。过去一年,交运集团新辟线路7条,优

化调整线路32条。其中,为S1线站点新辟优化

公交接驳线路10条, S1线公交接驳线路累计

104条,占市区公交线路总量的39.2%。目前市

区现有公交线路 292 条,线路总里程

达5340公里。

随着公交线网的密布和“最后一

公里”的打通,“来去遵民意、动静皆

有情”的公交民生画卷已徐徐展开。

2023年,交运集团还将大力推动公共

交通一体化发展,将市本级公共交通

领 域 的 先 进 管 理 经

验、优质惠民服务共

享给各县(市),争取

实 现 全 市 公 共 交 通

“同一运营体系,同一

管理机制,同一服务

水平”,带动各县(市)

公共交通服务水平跃

升。

来去遵民意 动静皆有情

让幸福温州更有质感

抓改革

大力推动未来产业布

局。充分发挥资源禀赋,

不断盘活资产资源,着眼

未来,前瞻布局无人驾驶

领域相关产业,为集团持

续高质量发展蓄能。

强创新

大力推动氢能源产业落地。进一

步加大“以市场换产业”力度,配合引

育氢能源动力电池等产业链头部企业

落户温州,同步加快加氢站、制氢站建

设,为温州打造新能源创新发展新高

地作出更大贡献。

稳增长

大力推动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争取实现全

市公共交通“同一运营体系,同一管理机制,同一服

务水平”,带动各县(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跃升,实

现做大做强。

促发展

大力推动渣土运输标杆建设。深化安全运营,强化文明运

输,引领带动我市渣土运输行业形象整体焕新、安全水平显著

提升、廉政风险有效阻断、环境卫生明显改善。推动交通技校

升格,助力温州交通技师学院(拟筹)各项筹备工作高效落地。

本报记者 金瑞雅 通讯员 侯明明 抓改革

城东公交枢纽效果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化国资国企改

革,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

竞争力。面对人们出行方式变化,行业遭遇寒

冬,2022年,市交运集团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

导下,克难攻坚,逆流而上,经营发展形势企稳向

好。2023 年,市交运集团将深入学习党的二十

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决贯

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紧紧围绕中心服务

大局,深化改革,强化创新,在温州续写创新史、

走好共富路、争创先行市的新征程上作出新的更

大贡献。

全域提升服务品质,为幸福温州增色添彩

市交运集团承担着我市“四区一县”公共交

通重任,打造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环境是我们

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将坚持需求

导向,科学优化线网布局,持续提升服务质量,配

置先进设施设备,拓宽信息查询渠道,丰富移动

支付方式,充分发挥城市流动的窗口作用,让人

民群众在出行路上感知幸福温州。我们还将竭

力推进全市公共交通一体化进程,统筹谋划、分

步实施,着力消除各地与主城区公共交通服务水

平差距,拉近各地间距离,紧密人民群众联系,让

全市12个县(市、区)近千万人民共享高品质公

共交通出行,在共同富裕路上切实发挥交通先行

作用。

全力服务中心大局,助力新能源产业布局

近年来,我们立足集团资源禀赋,发挥车辆

规模大、市场引领强的优势,探索“以市场换产

业”,小比例入股本土明星企业瑞浦、瑞立,与瑞

立成立合资公司拓展汽摩配市场。今年的主要

目标是氢能源产业,制定氢燃料电池汽车采购计

划,为我市“万套级氢燃料电池装备生产基地建

设及500台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推广项目”提供

市场支撑,目前10 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采购项

目已经开标。同时深化氢能源燃料电池产业企

业合作,紧锣密鼓筹划制氢站、加氢站等配套设

施建设,助力温州发展壮大新能源产业、加快构

建“核风光水蓄氢储”全产业链,打造全国新能源

产能中心和应用示范城市。

全面优化结构布局,夯实高质量发展基底

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干部培养,深化激励机

制,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激情;纵深推进渣土

运输标杆打造,以金风科技温州总部基地项目为

主抓手,充分展现国企运输风采;推动公交枢纽

TOD模式开发,加快浙南科技城公交枢纽站招

商,稳步推进城东公交枢纽建设,力争瓯江口公

交枢纽项目开工,三垟湿地公交枢纽立项……塑

造新一代交通场站地标,焕新城市风貌,积蓄发

展动能;壮大职业教育,推进交通技校升格,为温

州培养更高层次交通专业人才。

制图/丛丛

瓯越大桥开通公交。 图片由交运集团提供交运集团

市交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朱祖荣

9

第20页

服务地方发展 诠释金融担当 ——邮储银行温州市分行同向同行助力共富

2023

2月

7日星期二

主编

/杨帆美编

/郑群组版

/文婕

T15邮储银行温州市分行

本报记者 杨帆 见习记者 张欢欣 通讯员 叶丽丽

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沿着时代前进的方向,邮储银行温州市分行始终与温州

同行、共生。

扎根温州15载,邮储银行温州市分行于时代波澜壮阔的变革发展中,坚守“普

惠”,持续创新,聚焦乡村振兴、绿色金融、普惠金融、“专精特新”等重点领域和市场

主体精准发力,汇聚邮储金融力量,优质服务实体经济,助推温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

展,全力支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截至2022年末,该行各项贷款结余642.1亿元,涉农贷款结余313.56亿元,本年

净增32.83亿元,增速12%。

置身波澜壮阔的

时代潮头,邮储银行

温州市分行始终怀揣

最诚挚的初心,不断

创新谋变,努力为社

会公众提供方便、快

捷、专业的金融服务。

为服务好百姓消

费迭代升级,不断满

足人民在实现美好生

活 中 的 消 费 信 贷 需

求,邮储银行温州市

分行积极与温州市住

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对

接 合 作 ,推 出“ 公 积

贷”等信贷产品,不断

提供居民公积金缴存

延伸增值服务。2022

年8月,该分行营业部

设立全市首个“住房

公积金专窗”,为缴存

企业和职工提供就近

办 理 公 积 金 组 合 贷

款、纯公积金贷款业

务及业务咨询和网上

业务办理指导。除了持续开展日常服务之

外,在其他网点遇到业务难题时,邮储银行

温州市分行营业部一马当先,承接了温州

市大部分的“疑难杂症”,急人所急,专业

地为每一位客户解决业务上的问题。同

时,将服务延伸至网点外,对于有办理业务

需求的特殊群体,积极为特殊人群提供上

门现场核实的服务,解决特殊群体的燃眉

之急。

此外,为坚持“房住不炒”保障购房合

理需求。该行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把控

住房贷款投向,支持自住购房需求,优化信

贷利率管理,对首套房给予优惠利率,满足

居民合理住房需求。助力保障性住房建设

融资需求,对安置房、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

投放信贷资金7.42亿元,累计发放“公积金

组合贷款”1.18亿元,为满足居民合理住房

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持。

为百姓创造美好生活,提升城乡居民

生活品质,邮储银行温州市分行亦大有可

为。

2022 年以来,邮储银行温州市分行打

造消费金融金名片,重点发展信用消费、汽

车消费贷款。截至2022年12月末,该行消

费条线汽车消费贷款结余 3.15 亿元,年增

2.42 亿元。同时,打造信用卡消费多级商

圈,覆盖“浙有善育”“浙里优学”“浙里健

康”“浙里长寿”“浙里安居”等重要场景,

努力成为人民群众实现日常美好生活的金

融载体。此外,做好悦享分期卡推广,满足

购车、家装、教育、旅游等大额消费需求。

积极响应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开

展渠道服务商模式为契机,积极拓展信用

卡汽车分期业务,助力汽车消费。

赶 时 代 大 潮 ,扬 共 富 风 帆 。 展 望

2023,邮储银行温州市分行将进一步发挥

金融主力军作用,干在实处、创新突破,为

服务温州“重要窗口”“共同富裕示范区”

“两个先行”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力量。

推动共同富裕,短板弱项在农业农村,优化空

间和发展潜力也在农业农村。

作为服务乡村振兴的领军银行,邮储银行温州

市分行饱含绿叶对根的情谊,以金融活水反哺大地

恩情。多年来,创新“花椰贷”“渔业贷”“石斛贷”“极

速贷”等特色产品。全力提升农村金融品质:推动美

丽乡村迭代升级、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提升农村

金融数字化服务体验、探索农村网点特色,提升营业

网点服务水平……用金融活水灌溉“三农”之花。

“邮储银行的贷款实在,申请上去,当天就有结

果了,无需担保,而且利率低,解决了我们农户的融

资难题。”农户林某在邮储银行瑞安市支行成功申

请到“花椰贷”,授信20万元后不禁感慨。

纯信用贷款产品“花椰贷”是邮储银行温州市分

行提高金融产品适配性、创新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

模式,因地制宜开发特色金融产品的一个缩影。

为响应支持山区26县金融发展和共同富裕的

要求,邮储银行温州市分行积极落实惠企纾困政

策,着力解决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信用融资难

题,针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无抵押物、担保人

难找的情况,创新推出“极速贷”线上纯信用贷款,

全力支持共同富裕。

温州某电气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高某,作为邮储

银行温州市分行个人房产抵押贷款老客户,高某对

资金的灵活流动性要求很高,每到备货旺季,都会

为购货资金能否及时到位倍感忧虑。听闻“极速

贷”产品的特点和优势后,高某也准备试一试。按

照客户经理的指导,高某在手机银行上申请了30万

元的授信额度,不到10分钟时间,就收到了审批通

过的短信通知,随即在手机银行上支用了30万元,

贷款资金很快就发放并受托转账到了供货商账户。

截至2022年末,该行极速贷已累计为超过5.7

万户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提供了超230亿元

的信贷支持,贷款结余金额 84.25 亿元,其中,极速

贷信用贷款结余占比9.35%。

整村授信,是邮储银行温州市分行服务乡村振兴

的又一个途径。苍南县沿浦镇界牌村就是该行签订

整村授信的一个村集体之一。2022年9月15日,邮储

银行苍南县支行对界牌村整村授信3000万元。

另悉,浙江龙港市舥艚社区作为温州市渔业第

一社区,近海渔场海鱼种类繁多,盛产400余种海产

品,从事第三产业人员达5000余人。为切实解决舥

艚社区渔民资金需求问题,邮储银行温州市分行积

极走访对接舥艚当地渔业专业合作社,通过信用村

建设让更多金融“活水”流向渔村、惠及渔民,全方

位助力渔民生产经营。

农业、农村巨变的背后,离不开金融力量的支

持。下阶段,该行将持续聚焦特色产业项目,加大

普惠涉农贷款投放力度,进一步满足农业企业的融

资需求,积极为区域内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

展及现代农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为温州

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亦是现代经济的血

脉。一直以来,邮储银行温州市分行坚持服务实体

经济的初心使命,不断优化服务质效,赋能地方实

体经济发展跑出“加速度”。2022年该行服务实体

经济贷款本年净增64.94亿元,增速24%。

重大项目建设离不开金融活水灌溉。以政策

性金融活水“贷”动重大项目建设,邮储银行温州市

分行勇挑重担、走在前列。2022年支持温州重大战

略领域项目建设,对瓯江北口大桥、沈海高速公路、

金丽温高速东延线、杭温铁路及中广核三澳核电、

泰顺抽水蓄能电站、城区绿色停车产业等项目累放

11.89亿元。

与此同时,该行将信贷资源向民营小微企业、

科技型/制造型企业倾斜。2022年全辖民营企业贷

款净增 64.95 亿元、增速 24%,普惠小微贷款净增

32.84亿元、增速16.25%。重点支持小微园区平台

建设,围绕数字化示范小微园区、星级园区名单,为

小微企业入园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聚力助企纾

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重点扶持科技型、制造型小

微企业。

“今年以来,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企业资金

周转压力加大,邮储银行得知情况后,在去年授

信 2000 万元的情况下,追加授信 490 万元,并给

予我们配套无还本续贷产品,五年无需还本,真

是太感谢了!”浙江一从事茶文化传播的企业负

责人说。

2022年,邮储银行温州市分行加快产品服务创

新,以创新为手段,以沟通为桥梁,聚焦企业不同成

长周期的需求特征,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务方案。采

取无还本续贷、贷款展期等纾困措施,帮助小微企

业渡难关、稳发展,依托“小微易贷”、小额“极速贷”

等数字化拳头产品提升小微金融服务覆盖度,持续

为小微企业提供稳定高效的信贷供给,助力实体经

济高质量发展。同时,创新“双保·科创贷”,与小微

企业共成长。

“无抵押贷款银行审批效率之快,担保公司出保

函速度之快是我们意想不到的,这才是真正的银行

效率!”不久前,瑞安市一家新材料公司负责人拿到

“双保·科创贷”后为银行服务点赞。该公司主营新

型膜材料制造销售,企业年销售收入达3亿元,因企

业名下所有固定资产及股东名下所有个人房产均以

在其他银行办理抵押贷款,向邮储银行申请担保公

司贷款1000万元,邮储银行温州市分行迅速完成审

批,并马上向温州市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申请担保备

案,当日即获得市融担备案通过,三天内就成功放款

1000万元担保公司贷款,解决了客户的燃眉之急。

这是邮储银行温州市分行支持中小企业的一个

缩影。2022年,邮储银行温州市分行全市合作政府

性担保公司4家,市融担业务覆盖100%县(市、区)。

自 2022 年 7 月起,该行积极创新推广“双保·科创

贷”,为缺乏抵质押物的小微企业、科创企业提供可

循环、可最长单笔贷款3年、最高可授信1000万元的

担保贷款;并开通审批绿色通道、提升审批效率,从

收集资料到放款最快3个工作日内可实现“;双保·科

创贷”净增46385万元、累计客户数180户。

笃力先行 做乡村振兴的推动者

聚焦实体 做经济运行的守护者

金融为

做匠心服务的践行者

邮储银行温州市分行营业部设

立全市首个“住房公积金专窗”。

邮储银行泰顺县支行带队走访浙江泰

龙制茶有限公司的万亩茶园基地。

邮储银行温州乐清

市支行客户经理上门走

访企业。

邮储银行温州市分行为苍南马站镇中

魁下魁村提供“整村授信”。

邮储银行龙港市支行相关负责人到

浙江世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走访,了

解企业需求。

第21页

主编

/邹雯雯美编

/丛丛组版

/陈小敏

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全面服务温州经济社会发展

一把手说>>>

温州农行

社址:温州市公园路105号 传真:88096633 行风(编办):88096836 广告:88819191 88816699 88821122 发行监督:28811188 邮政编码:325000 广告经营许可证:3303014000002 零售每份:1.50元 印刷: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印务中心 发行方式:自办发行

作为温州市政协委员,我将认真履行神圣使

命,积极参政议政,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温州篇章

献策献力。今年两会,我最关注的话题是金融服务

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两个健康”先行区建设。

2023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经济稳

进提质,重点之一就是加强和改善金融服务。在刚

刚举行的温州“新春第一会”温商大会上也提出要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再谱改

革开放新篇章。金融稳定经济才能稳健,作为金融

机构负责人,我们的首要责任就是进一步完善对民

营企业的金融服务机制,改善提升民营企业融资的

可得性。

2022年,温州金融监管部门聚焦企业融资堵点

痛点多角度发力,在“稳经济8方面40 项措施”“温

30条”等政策中配套了给力的金融措施,又出台了

“金融十二条政策”,深入实施普惠小微融资、乡村

振兴、科创、低碳绿色等4大金融服务提升专项活

动。这些政策和措施为我们金融机构开展金融工

作提供了根本指引和遵循,也有效加大了金融支持

实体经济的力度。

从农行温州分行来说,我们将这些政策与《农

业银行温州分行关于深化金融服务温州经济社会

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十五条举措相结合,倾

斜信贷政策和资源,以实际行动全力推进稳经济

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地。2022 年,农行温州分行持

续深化金融服务温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15

条举措”,全年增加各项贷款 336.22 亿元,余额达

2816.31 亿元,总量、增量均居温州当地国有银行

第一,其中项目贷款获批金额和投放金额均创历

史新高。全面发力制造业贷款、涉农贷款、绿色

贷款普惠贷款,新增银保监、人行口径普惠金融

领域贷款量均居当地国有银行、农行系统内“双

第一”。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

局之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今年,农行温

州分行将进一步与市政府相关部门做好对接,总

结、深化“15条举措”成果经验,围绕温州经济重点

领域和金融发展关键环节,锚定温州在建设“千年

商港、幸福温州”中的决策部署和任务目标,计划全

年投放贷款不少于500亿元,持续加大对基础设施

建设、装备制造、交通物流等重大项目的信贷支持,

不断满足民营企业、专新特精、新能源发展等优势

产业增资扩产的信贷需求,为温州在中国式现代化

进程中续写创新史贡献农行力量。

2023 年 1 月,全体农行人“卯”足干劲争春

早,做好“开门就投”,全力满足实体经济和企业

金融需求。元旦当天新增贷款116.52亿元,增量

占据同业总量 50%以上,系统内排名全省第一。

其中贷款投向更加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元旦当天

投放项目贷款 81.8 亿元、制造业贷款 15.8 亿元、

个人贷款18.92亿元。

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高级专家,

温州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潘韶亮

本报记者 邹雯雯 通讯员 董海妮 谢尚聘

日月其迈,岁律更新。

刚刚过去的2022年是不平凡的一

年,一座城市与一家银行的命运交错

也更加深刻。

这一年,时逢习近平总书记寄予温州

“续写创新史”殷殷嘱托20周年,温州民

营经济又迎来“发展春天”;农行温州分行

全力为民营经济提供完善的金融支持体

系,为民营企业开拓信贷通道,各项贷款

余额总量、增量均居当地国有银行第一。

这一年,适逢温州争创社会主义

现代化先行市,加快建设更具活力的

“千年商港、幸福温州”;农行温州分行

有效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一核十片”

建设、城市“精建精美”,项目贷款获批

金额和投放金额均创历史新高。

这一年,事逢温州打造高质量发

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让

更多人的“钱包”鼓起来;农行温州分

行千方百计“增供给”,县域贷款、涉农

贷款、山区5县贷款高位稳增,普惠科

技金融指标全面领先同业。

不难发现,过去的一年在温州大步

向前的进程里,一项项制度创新、一个个

重大项目、一场场重要活动中,都有农行

温州分行携手共进、协力共赢的身影。

“温州每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都是

我们奋斗的坐标,我们全力以赴为温

州注入更充沛的金融力量。”农业银行

浙江省分行高级专家,温州分行党委

书记、行长潘韶亮说,作为在温州连续

22 年存贷规模最大的国有大行,2022

年农行温州分行持续深化金融服务温

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15条举措”,信

贷投放逆势稳增、靶向发力,以实际行

动全力推进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

地,银政企合作首选银行

地位持续巩固。

农行温州分行银政合作首选银行地位持续巩固

为温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金融动力

农行温州分行

客户经理走访科福龙

阀门,了解企业需求。

农行温州分行客户经理

实地考察金丽温高速公路东延

线施工现场。

农银大厦。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和“主引擎”,经济

量质提升离不开大项目强有力的支撑。

2022 年,温州持续掀起重大项目招引落地建设

热潮,推动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这背后,农行温

州分行高质量、高标准供给金融服务,无论在贷款规

模、服务创新还是覆盖领域上,稳位居“第一方

阵”——

聚焦能级跃升项目。

在全面提升绿色金融领域

服务质效下,温州落地的各

项重点清洁能源保供项目

中 ,“ 农 行 绿 ”分 外 抢 眼 。

2022年,农行洞头支行与温

州深远海海上风电零碳总

部基地及新能源项目牵头

单位金风集团公司签订400

亿元意向授信额度合作协

议,意向额度规模居国有银

行第一;农行苍南支行累计

批复能源类项目中广核浙

江三澳核电厂一至三期工

程 230 亿元,在全县各家银

行中服务范围最广、授信额

度最高、投放力度最大;瑞

立汽车零部件智造项目新

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中心、

伟明高端环保产业园项目、

温 州 华 港 液 化 天 然 气

(LNG)储运调峰中心(罐区)等一批传统制造业转型

升级项目,均投放超亿元技改贷款。

聚焦动能转换项目。全市首个“工改工”项目、

“衢江路以东工业厂房改造提升”项目对老旧工业

厂房进行有机更新改造,旨在打造高能级产业平

台、全面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农行龙湾支行

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和利率定价方案,成为该

项目首个获批银行,获批项目贷款 19 亿元;鹿城

西部生态新城科技产城融合项目(一期)“工改商”,

农行鹿城支行作为最早获批的国有银行,在银团组

建、项目贷款发放等方面起到了首位引领作用,项

目银团融资总额 61 亿元,农行批获 25 亿元,并首发

贷款8.2亿元。

聚焦共富有感项目。2022年温州市汇盛置业有

限公司鹿城区仰义街道林里C-20c安置房工程,农

行中山支行持续放款,已投放贷款 2.8 亿元;温州市

鹿城区国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鹿城区安置服务项目

(一期)是鹿城区限价商品房安置回购服务项目,农

行温州分行投放贷款余额 9.576 亿元。农行温州分

行积极配置信贷资源,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优先满足

保障性住房建设运营融资需求,目前涉及保障性住

房贷款余额有146.06亿元。

农行温州分行公司业务部总经理黄开栋说,农

行温州分行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聚焦重大

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大民生项目等领

域,设计了覆盖各个层面的立体化信贷产品。“倾斜

信贷资源全力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大项目都由支行

一把手牵头,为温州的大项目提供更快的服务、更低

的利率、更长期限的信贷产品。”

数据显示,农行温州分行2022年以来累计获批

项目贷款146个,获批金额807.6亿元,已发放项目贷

款265亿元,获批金额和投放金额均创历史新高。

项目贷款总量增量最大

筑牢经济“压舱石”

龙头民营企业是经济稳健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

力,是产业链稳、城市强的关键一环。

2022年,宏观经济形势复杂而严峻,面对不确

定的市场环境,温州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展现了十

足的韧性与冲劲,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逆势增

长。他们迎难而上、逆势翻盘离不开农行温州分行

的鼎力支持——

助力“温州板块”崛起。去年温州上市工作创下

历史最好成绩“。上市之后,企业发展也上了新台阶。”

2022年8月18日,温州源飞宠物玩具制品股份有限公

司登陆深交所主板,上市募集资金专户就设在农行平

阳支行,这是因为在源飞成长全过程都有农行授信的

倾情陪伴;2022年12月27日,浙江通力传动科技股份

有限公司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就在上市当年农行温

州分行为其发放设备更新改造再贷款,助力企业更换

生产设备改造。

推动产业振兴壮骨。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亦对

区域经济形成“反哺”,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拟上

市企业科福龙阀门是国内目前发展势头最好的出口

阀门企业之一,也是农行永嘉支行一直服务的企

业,2022年面对订单的攀升带来的资金紧张,永嘉

支行仅用了三天时间就将1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就

成功入账该企业。科福龙阀门强劲的发展势头也带

动阀门产业的升级,泵阀产业是浙江省26个山区县

中唯一单体产业产值超300亿元的产业,农行永嘉

支行积极给予金融支持,目前泵阀行业客户授信金

额已达17.54亿元。

汇聚“小巨人”发展能量“。有了土地,工厂扩建就

可以提上日程了。”近日,农行龙湾支行为一家省级专

精特新企业新增授用信 5900 余万元,用于扩大生

产。该企业作为辖内重点制造业企业,去年谋划扩大

生产,该行迅速组建专业营销团队,以“国内信用证+

福费廷业务”为主要抓手,搭配流贷和贴现,在同业竞

争中脱颖而出,与企业建立了深厚的合作关系。

目前,农行在全市设立11家科创专营机构,并将

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纳入重点支持客户清单,运用一系

列差异化信贷支持政策,提供全面、创新、综合金融支

持。截至 2022 年末,农行温州分行专精特新“小巨

人”企业授信覆盖率达53.27%,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授

信覆盖率达54.84%。

“高效的金融服务来源于长期陪伴下对客户的了

解。”黄开栋说,正泰、报喜鸟、奥康很多上市企业创业

之初第一笔贷款就是农行发放的,如今发展为几百亿

的授信额度。截至2022年末,温州上市公司、规上企

业、专精特新企业的合作率分别达 79.5%、55.38%、

78.2%。

服务民企最有力

厚植发展金融沃土

探索共富的路上,少不了金融的赋能与助力,普

惠金融便是重要的撬动杠杆之一。

将金融服务的触角延伸向各个角落,尤其是在

小微、三农、贫困地区等薄弱环节的覆盖。农行温州

分行以金融之力激活各类实体主体的活力,以普惠

金融活水浇灌“共富路”——

金融创新多个首单。“我没有抵押物,找人担保

贷款额度小、成本高,还欠了人情,你们真是帮我解

决了难题!”浙江鸣一阀门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先

生需要增加设备生产线,亟须资金支持。令他没想

到的是,通过农行温州分行与市融担合作的“双保·

科创”业务,凭借自己的“科创”属性,就获得了200

万元贷款。这得益于农行温州分行建立的“科创指

数”融资模型,以评分作为融授信的主要指标之一,

创新推出了“双保·科创”业务。这是农行温州分行

实施创新驱动的一个缩影,2022年农行温州分行发

力“首创、首笔、首单、首张”,创新推出了“电力亩均

贷”,落地全省首笔电子保函测试业务、温州地区首

个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发放系统内首笔数币

个人经营性贷款等。

首贷拓面坚决有力。“首次在银行贷款,仅仅2

天就完成审批,首笔20万元的资金已经入账了,真

是为我们生产提供了安心的保障啊。”永嘉一机械公

司负责人叶先生说首次贷款的体验相当不错,因为

农行及时的贷款,年内接手的订单可以顺利交货了,

截至 2022 年末,农行温州分行已累计拓展首贷户

1959 户,有效解决企业首贷难题。同时,农行温州

分行用集体授信的方式扩面,全面支持科技产业发

展、科技孵化器搭建、小微产业园建设等发展动能培

育,2022年末,累计对接全市102个省级科创小微园

区,科技贷款余额达192.27亿元。

融资畅通全面推进。农行温州分行通过科技赋

能,打造数字化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缩减了供应链

融资的审批发放时间,“整个链条上的融资都畅通

了!”一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农行温州

分行开通供应链业务以来,已累计为其33户上游企

业发放供应链融资5.09亿元,有效缓解了上游企业

的资金压力,合作起来都顺畅多了。此外,农行温州

分行推进数字化工程“更新迭代”,截至2022年末,

小微网贷、抵押e贷、纳税e贷、资产e贷等互联网线

上 贷 款 7976 户 ,占 所 有 法 人 普 惠 贷 款 户 数 的

98.02%,有力地使用数字化工程为企业提供便捷迅

速的金融服务。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农行温州分行银保

监口径普惠金融贷款余额866.25亿元,比年初增加

102.82亿元,总量、增量均居四行和全省农行系统内

“双第一”。

“以最大气的姿态服务实体经济,以最贴心的同

行陪伴民营企业,以最真挚的情感助力乡村振兴。”

潘韶亮说,2023年农行要坚定迈向新征程的信心决

心,深化“15条举措”成果经验,计划全年投放贷款

不少于500亿元,持续加大信贷支持,为温州在中国

式现代化进程中续写创新史贡献农行力量。

普惠金融赋能面最广

协力助跑“共富路”

2023

2月

7日星期二

12

第22页

2023年2月7日星期二

主编/杨帆美编/郑群组版/琳琳T16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翻页的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