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总编辑: 傅 歆
总 编 辑 : 黄 宇
邓纯东
何显明
林吕建
赵家祥
郭建宁
丁俊萍
齐卫平
陈立旭
周叶中
段治文
董建萍
毛 跃
李泽泉
陈华兴
郎友兴
俞世裕
楼胆群
毛 丹
肖立辉
陈柳裕
房 宁
高远戎
包心鉴
余逊达
郁建兴
胡海良
徐友龙
刘同舫
汪青松
金民卿
钟桂松
梁 柱
《观察与思考》编辑部
副总编辑: 傅 歆
总 编 辑 : 黄 宇
邓纯东
何显明
林吕建
赵家祥
郭建宁
丁俊萍
齐卫平
陈立旭
周叶中
段治文
董建萍
毛 跃
李泽泉
陈华兴
郎友兴
俞世裕
楼胆群
毛 丹
肖立辉
陈柳裕
房 宁
高远戎
包心鉴
余逊达
郁建兴
胡海良
徐友龙
刘同舫
汪青松
金民卿
钟桂松
梁 柱
《观察与思考》编辑部
◎ 本刊特稿
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共同富裕的多重内涵探析(下)
坚持“两个结合”,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 马克思主义研究
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意蕴和实践路径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两个结合”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逻辑
观察与思考
2023
11
月刊 总第 551 期
1984 年 1 月创刊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王永昌
奚洁人
何建华 施松良
赵志朋 孙 悦 孙思齐
5
18
37
29
◎ 政治观察
推进智慧安防创新发展 丰富新时代“枫桥经验”
—— 纪念“枫桥经验”提出 60 周年暨习近平同志重要指示 20 周年
共同富裕视域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路径探析
◎ 党史党建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自我革命的探索历程
毛泽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三十周年
加强对“一把手”监督的重要意义、主要经验与创新探索
“室组地”联合办案机制:特点、梗阻及进路
◎ 公共治理
巩固教育扶贫成果的理念转向与实践路径
一部见解独到的学术力作
53
45
100
111
92
81
陈 婵 万泽民
万雪芬
祝 彦 唐仁焕 李雨西
贺全胜
黄 宇
任 琴 丁粮柯
程同顺 朱晨迪
钟哲明
72
62
Wang Yongchang
Exploring the Multiple Connotations of Common Wealth in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Style Modernization
(Part III)
Xi Jieren
Adhere to the \"Two Combinations\" and Continuously Write a New Chapter on the Sinic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of Marxism
He Jianhua Shi Songliang
The Epochal Implication and Practical Path of Human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Zhao Zhipeng Sun Yue Sun Siqi
The Construction Logic of the \"Two Combinations\" and the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Chen Chan Wan Zemin
Promoting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Smart Security and Enriching the \"Fengqiao Experience\" for a New Era
—— Commemorating the 60th Anniversary of the Proposal of the \"Fengqiao Experience\" and the 20th Anniversary of Comrade Xi Jinping's
Important Instructions
Wan Xuefen
Exploring the Path to Enhance the Organizational Power of Rural Grassroots Party Organiza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on Prosperity
Zhu Yan Tang Renhuan Li Yuxi
The Exploring Course of Self Revolution during the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of the CPC
He Quansheng
Mao Zedong Thought on \"Socialist Modernized Country\" and Its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 Commemorating the 130th Anniversary of the Birth of Comrade Mao Zedong
Huang Yu
The Significance, Main Experience and New Exploration of Strengthening the Supervision of \"Top Leaders\"
Ren Qin Ding Liangke
The Joint Case Handling Mechanism of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Room, Dispatched Discipline
Inspection and Supervision Team and Local Discipline Inspection and Supervision Organs: Characteristics,
Obstructions and Approaches
Cheng Tongshun Zhu Chendi
The Conceptual Transformation and Practical Path of Consolidating the Achievements of Educa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5
18
29
37
45
53
62
72
81
92
100
Observation And Ponderation Contents 2023 Nov
5
(接上期)
提 要: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重要特征。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
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进行了宏阔深刻
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科学回答了“什么是共同富裕”“为什么要推进共同富裕”“怎
样推进共同富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思想理
论、思路目标、方针政策、体制机制等重大成果,并作出了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
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大战略决策。新时代推进的共同富裕有其独特的主导内涵,又有
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和特性,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在党的重要文献和党的主要领导人
的讲话中,以及学术界的探讨中,对共同富裕的内涵及特性有着广泛多角度的界定。
从共同富裕的“内生逻辑”“主体逻辑”“本义逻辑”“问题逻辑”“全面逻辑”“辩证逻辑”“实
践逻辑”和“文明逻辑”八个视角,分析新时代共同富裕所涵盖的多重意蕴,阐述共
同富裕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进而从更深层面上展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守正创新
的无畏理论勇气和实践创造精神。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视野下推动共同富裕,
应注意把握全面与重点关系,围绕共同富裕的本义主导内涵和主要问题加以突破,取
得可行可感成就。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推动并逐步实现 14 亿多人口
的共同富裕,无论对中国还是对全人类来说,都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自觉的伟大变革实
践,具有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性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 共同富裕 中国式现代化 多重逻辑
作者王永昌,男,哲学博士,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学术顾
问,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顾问,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浙江传媒学院研究基地首席学术顾问(杭州 310000)。
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
共同富裕的多重内涵探析(下)*
王 永 昌
* 本文在研究写作过程中,得到杭州市委党校副教授陈宇、浙江省发改委处长黄澄、浙江大学博士后李佳威、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
李学敏和韩晓阳等的帮助,谨致谢忱。
6
观察与思考 2023 年第 11 期
五、深刻认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全面逻辑”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推动共同富裕是一项系统工程,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
的一个重要优势和特点,就是坚持系统观念,善于从全局上把握事物,表现在推进共同富裕方面就是
站在中国式现代化全局去理解和推进共同富裕。
从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共同富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中央有关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
裕示范区的意见及浙江实践来看,新时代的共同富裕既是人民主体的“全民富裕”,又是有丰富内容
的“全面富裕”。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统筹协
调、全面整体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说,从系统性视角分析,共同富裕的内涵和外延不只停留在解决“三
大差距”问题上,而是可以进一步拓展到整个社会领域,共同富裕从而被赋予了更全面的内容和更广
泛的意义。
推进新时代共同富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与中国式现代化各项事业统筹兼顾、系统谋划、协调
发展。离开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是不可能真正实现,至少是不可能顺利实现共同富
裕的。我们强调共同富裕要突出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和社会公平这个本义问题,但推进共同富裕则是社
会综合因素互动的过程。共同富裕内容上的全面性依据主要有 :共同富裕是在社会统筹协调的全面发
展中推进和实现的;共同富裕要体现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多方面根本利益;共同富裕要直接满足人民对
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
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美好生活”范畴极为广泛。比方说,人们的生活可以分为物质生活和
精神文化生活,这就有了物质富有和精神富有的划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共同富裕是社会
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①。显然,这里的共
同富裕在内容上就包括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富裕”。从人类生活形态视角分析,对“美好生活”
还可以作更多的界定。比如:共同富裕不但在物质方面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还要在民主、法治、公
平、正义、安全、民生、环境等方面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我们要着力解决
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让人民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发展成果,有更多、更
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②
如此看来,广义的共同富裕几乎包括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大致可以与“美好生活”概念等
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也明确指出 :“共同
富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普遍达到生活富裕富
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
全面进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幸福美好生活。”③ 这就从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态环境、社会秩
序、政府公共服务等五个方面,从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幸福美好生
活角度,全面系统地定义了共同富裕。因此,广义的共同富裕,实际上就接近或等于“美好生活形
①②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年版,第 501、224 页。
③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新华网,2021 年 6 月 10 日。
7
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共同富裕的多重内涵探析(下)
态”“美好社会形态”的内容,也就是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整体内容。这样,共同富裕就不只是
单一的物质富裕,而是包括人的全部生活意义上的“富裕”,是人们共创共享社会全部发展成果的“全
面富裕”过程。因而,共同富裕也就成了一个社会健康发展、人民美好生活的“总体性”范畴。这
样一来,共同富裕的内容几乎涉及整个社会发展。这就是我们讲的“全面富裕”,或者说共同富裕
的“全面逻辑”了。
共同富裕的“全面逻辑”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直接构成本义逻辑上的共同富裕内容,比
如说:“物质富足”“生态宜居”“公共服务”等内容,这些与共同富裕的“富裕”和“共享”是直接
统一的。二是作为共同富裕必要条件的内容,比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
性、包容性,这是与推进共同富裕直接相关的基础和条件。这两个方面构成了共同富裕内容的全面性
要求,也就是从人的全部社会生活或者社会的全面发展意义上理解的广义共同富裕。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共同富裕可以赋予丰富多彩的“全面富裕”含义,但我们仍应清楚地
看到,这主要是从推进共同富裕或社会进步的全面性、整体性意义上讲的。从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实
践上讲,广义把握共同富裕的内容和要求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在现实社会里不存在孤立单一的共同富
裕。正因为如此,从美好生活和美好社会意义上赋予共同富裕的全面性内容,也是必要并有现实意义
的。同时,我们要把共同富裕内容的全面性与重点性结合起来,以确定共同富裕本身的主导含义及其
在全局发展中应有的独特地位和问题边界。一方面要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
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紧紧抓住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社会公平这个“本义”问题,以及围绕缩小地区、城乡和收入“三大差距”,以此作为解决共同富裕
的主攻方向,从而扎扎实实地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明显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
化。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的方向……”① 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上述性
质和特征,指出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
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② 这些重要论述,明确阐述了共同富
裕是中国式现代化总体布局中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与高质量发展、人民民主、精神文化、生态环境
等并列(当然是交融一体的)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目标,主要从社会民生、社会建设的意义上把握共
同富裕。这就告诉我们,对新时代共同富裕既要从全面性上去理解,更要从突出共同富裕本身主题
去把握和推进。
六、深刻认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辩证逻辑”
新时代共同富裕,即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共同富裕,不是抽象空洞的理论推演,而是人民群众
①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年版,第 401 页。
②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 年 10 月 26 日。
8
观察与思考 2023 年第 11 期
活生生的、现实的创造活动。推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一个历史的、现实的过程。这就有必要
揭示共同富裕在现实活动中的基本规律和特征,使人民群众对共同富裕的认识真正建立在现实的基础
上,形成科学的“共同富裕观”。
新时代共同富裕实践的内在特点,主要表现为历史演进中的辩证性。这些辩证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共同富裕的内容是全面性和重点性的统一
前文在共同富裕的“本义逻辑”“问题逻辑”和“全面逻辑”中,专门分析和探讨过全面性和重
点性(本义逻辑)这个问题。在推进共同富裕的现实过程中,既要从社会发展的普遍联系中把握共同
富裕,更要分清问题主次,突出问题本身去推动共同富裕。现实中可以也应该广义地理解共同富裕,
赋予共同富裕以“美好生活”“社会全面发展”“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内容,但同时也应该牢牢把握共
同富裕本身所具有的收入分配及其相关的社会公平这个核心主题,要防止过于泛化而游离于问题本
身。只有把共同富裕内容的全面性与重点性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科学合理地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明显
的实际成效。
(二)共同富裕是历史必然性与自觉创造性的统一
随着人类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是历史的必然现象,但这并不
等同于“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自然而然可以实现的。显然,历史进程中这种自发形态的国家性富
裕现象,不但是付出较高社会代价后实现的,而且这种发达国家富裕现象并不是我们所说的共同富
裕。从人类文明发展进程角度讲,一个国家的全体人民、尤其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的全体人民的共同
富裕,必定是一个自觉的历史创造活动过程。因为,实现共同富裕不但需要相关社会制度的政治基
础,还必须有系统的谋划和有效的组织领导。在当代中国,只有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和科学理论
指引下,通过制定科学合理规划、建设系统社会制度、实施有效社会政策和广泛组织社会力量的自觉
的实践创造活动,才有可能现实地展开和推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三)共同富裕是做大“蛋糕”和切好“蛋糕”的统一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不发展什么都谈不上,更谈不上共同富
裕。共同富裕是“共同”与“富裕”的统一体,没有“富裕”就谈不上共同富裕,如同做“蛋糕”与切“蛋
糕”关系一样,没有“蛋糕”就谈不上切“蛋糕”,“蛋糕”太小也很难去切好、分好。习近平总书记
指出 :“共同富裕路子应当怎么走?我们正在进行探索。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
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正确处理增长和分配关系,把‘蛋糕’切好分
好。”① 虽然共同富裕的本义主旨是侧重解决好收入分配问题,但最基本的前提还是经济社会发展,只
有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财富,才能真正去切好、分好这些财富。无源之水终断流,无根之木终枯萎。我
们既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创造和积累社会财富,又要注意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
裕目标,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
好分好。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就必须以经
济发展、创造财富为根本,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新时代共
①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年版,第 210 页。
9
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共同富裕的多重内涵探析(下)
同富裕只能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实现,而且推进共同富裕也要有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一切财富、一
切美好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也是奋斗创造出来的,只有全体人民共同拼搏、创造更多的社
会财富,才能有更多的财富让人人共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我们“要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
提高群众就业能力、致富带富本领,推动形成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共同富裕要靠勤劳智慧来创
造的社会风尚,有力防止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福利主义陷阱’”①。显然,新时代推进的共同富裕
是共创、共建、共享的统一。
(四)共同富裕是收入分配共享性与差异性的统一
共同富裕意味着社会成员共享社会收入、社会财富。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正确理解“共享性”。共
同富裕的“共同性”“共享性”不是绝对的。我们说改革发展成果要共享,但不等于搞平均主义式的
分配。事实上,均贫富的“共享”只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主义,劫富济贫更是一种历史幼稚主义,
是根本行不通的。历史上的平均主义、幼稚主义、唯意志主义,往往从美好想象的愿望出发,到头
来总是以失败的结局而收场。在现实生活中,有一定差别的共同富裕才是合理可行的。只有承认人
的能力和付出的差异性,进而在回报收获中体现这种差异性,才能保持劳动者的积极性和社会运行
的有效性。我们需要的是社会有效与社会公平的统一。尽管要确定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的差异性(国
际上有基尼系数等可以参考)是相当困难的,而且这种差异性本身也是因历史条件而动态存在的,
但可以肯定的是,差异性过大或过小都是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我们既要反对收入分配过于悬殊
的现象,也要反对平均主义,积极探索效率与公平、差异与共享相统一的共同富裕。我们讲的共同
富裕,是指全体人民在经济发展中都能逐步地富裕起来,而不能只有少数人、一部分人富裕,更不
能贫富两极分化,但也不是无差别的平均主义,不是财富分配越平均越好。从本质和现实上讲,共
同富裕就是全体人民普遍富起来基础上的有差别的富裕,或者说是全体人民有一定差别的共同富
裕。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就是一个有合理差距的不断提高社会财富共享性的过程。
(五)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先富与后富的统一
共同富裕不但是有差别的富裕,而且在时间与空间形态上是有先有后的富裕。“全体人民的共同
富裕”并不意味着全体人民在时序上“同时富”,在区域空间上“同步富”。要承认发展差别,富裕
有先有后,要理直气壮地鼓励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事实上,任何社
会和历史发展都做不到“同时同等同步富裕”。共同富裕绝不能通过“齐步走”的方式来实现。如果
对合法合理的“先富多富快富”犯“红眼病”,甚至“仇富恨富打富”,那就不是真正搞共同富裕,
而是在瞎折腾、乱折腾,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在搞“共同贫穷”。其实,承认有先富与后富,
通过先富带动后富、帮助后富,才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先富带后富”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必由之
路。我们要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极大激发人们的创造活力,极大解放社会生产力,
让“先富者”想着放心、走得稳健、干得有底气。我们要总结“先富”的好经验、好做法,探索先
富帮后富的体制机制,让“后富者”想着有信心,走得更快速,干得更起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
① 习近平:《为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求是》,2023 年第 1 期。
10
观察与思考 2023 年第 11 期
出的 ,我们“坚持基本经济制度。要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要坚持公有制
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大力发挥公有制经济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要促
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同时要强调先
富带后富、帮后富,重点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①。先富与后富意味着
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要逐步地普遍富起来,而不能出现贫富两极分化,但也不是整齐划一的
同时、同等、同步富裕,而是分阶段、分区域、分群体的普遍的共创共建、共享共富。“我们要实现
十四亿人共同富裕,必须脚踏实地、久久为功,不是所有人都同时富裕,也不是所有地区同时达到
一个富裕水准,不同人群不仅实现富裕的程度有高有低,时间上也会有先有后,不同地区富裕程度
还会存在一定差异,不可能齐头并进。这是一个在动态中向前发展的过程,要持续推动,不断取得
成效。”② 这也是社会发展辩证规律的生动体现。
(六)共同富裕是物质富足与人的全面进步的统一
人是社会的主体。推进共同富裕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但人和社会发展的
基础是经济发展,人的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需求也是物质的需求。共同富裕最主要的同样是指物质财
富的富足,精神文化等需求的实现最终也是以物质需求为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因
此,推动共同富裕必须始终要重视劳动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收入分配的共享性,以此促进社会和谐健康
运行。但是,社会是一个运行和发展的有机整体,共同富裕不可能“单打独斗”来实现,人们生产、
消费、享用物质财富的过程,也是人的精神、政治、文化、情感以及社会环境综合发展的过程。人们
有物质、精神、政治、人际交往和环境互动等丰富多彩的生活样态。从一定意义上讲,人们的一切创
造活动和社会的一切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类生活更美好,为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同样,推进
共同富裕本质上也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为了人和社会更可持续地进步。因此,在推进共同富裕过程
中,我们要更好地把提高物质富裕与人的全面发展(包括精神富有)结合起来,不断提升人的素质和
人的水平。
(七)共同富裕是有形收入与无形共享的统一
物质财富收入是共同富裕的基础性、主导性形态,但我们也不能由此狭义地把共同富裕只理解为
实物性财富收入,更不应只理解为个人的工资性收入。事实上,除了这些有形的实物性、实体性收入
外,共同富裕还包括全社会共享性的无形收入。比如: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制度,改善社会民生事业,
统筹完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工伤、优生等社会保障制度,繁荣科教文卫体等社会事
业,绿化美化生态环境,创造稳定和谐社会环境等,都属于社会成员共享性的收入和无形财富。共同
富裕和收入分配,也不只是个人层面的收入问题,还包括政府、社会各类主体所提供的公共福利和公
共服务产品,以及为社会成员创造的向上流动的体制、渠道等综合发展环境问题。创造公平合理的向
上流动的竞争环境,对推动共同富裕和美好生活更具有基础性、制度性的意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
出的,我们“要完善促进机会公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机制,畅通社会向上流动通道,打破利
益固化藩篱,创造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让每个人都获得发展自
①②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年版,第 502、506 页。
11
我和奉献社会的机会,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①。不断完善社会公共
服务制度、政策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化、均等化和优质化,都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当
然,无论是个人的实体性收入还是共享性的社会保障水平,并不是越高越好,而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发
展水平来确定,坚持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相统一,既要努力提供良好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又要反
对脱离实际、“养懒汉”的高福利主义。“我们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重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精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底线,不吊高胃口、不空头许诺。”② 最关键的是在逐步提高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均等化水平同时,也
要防止掉入“福利主义陷阱”。
(八)共同富裕是历史过程性和现实性的统一
共同富裕是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长期文明进步的结果。无论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还是
社会运行制度体制的改进完善,都是一个动态的长期文明进步过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共
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估
计”③,“要深刻认识到,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保持
历史耐心,进行不懈努力”④。想一口吃成“胖子”,想一夜实现“暴富”,都是不切实际的空想主义。
当然,说共同富裕是长远的奋斗目标,并不是说推进共同富裕实践可以等一等、慢慢来,通向美好未
来的路总是从脚下起步的。在今天的中国,共同富裕是迫切需要进一步重视和推进的重大现实任务。
推进共同富裕不能急也不能等,不能超越现实而盲动冒进,也不能安于现实而无所作为。而要一步步
扎扎实实向前推进,不能把起点当终点,也不能把目标当现实。我国目前正接近并开始步入高收入国
家的“门槛”,而且基尼系数处于偏高状态。这说明我国现阶段既要专注不断提高富裕水平,又要更
自觉地重视和解决发展的协调性和财富的共享性问题。同时,要有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清醒地看到
共同富裕是一个由初级形态到中级形态再到更高形态的发展过程。总之,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
项长期任务,也是一项现实任务,必须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等不得,也急不得,需要着眼长远,立
足现实,久久为功,向着共同富裕这个目标作出更加积极有为的努力。
总之,共同富裕及其实现是一个历史的、现实的辩证过程。对共同富裕的丰富内容和多重特性,
我们要正确理解和全面把握。
七、深刻认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实践逻辑”
新时代共同富裕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更是一个带有全局性的实践创造活动。
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党经过
长期探索总结,借鉴世界各国经验教训,根据我国国情和历史发展进程,在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
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之际,作出了要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
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重大战略决策。
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共同富裕的多重内涵探析(下)
①④ 习近平:《为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团结奋斗》,《求是》,2023 年第 1 期。
② 习近平:《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求是》,2022 年第 10 期。
③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年版,第 502 页。
12
观察与思考 2023 年第 11 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召开的一系列重大会议,作出的一系列重大决议,都对推动共同
富裕作出了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和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高
度,深刻阐述了共同富裕的丰富内涵,系统谋划了推进共同富裕的基本思路和大政方针。习近平总书
记在 2021 年 8 月 17 日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以及 2021 年 12 月 8 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
就正确认识和扎实推动共同富裕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2021 年 5 月 20 日,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
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2021 年 6 月 10 日公开公布)。同年 6 月 11 日,
浙江省委出台了《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 年)》。至此,我们党和
国家推动新时代共同富裕形成了系统的思想理论、思路原则、战略目标、方针政策和行动部署,科学
回答了“什么是共同富裕”“为什么要推进共同富裕”“怎样推进共同富裕”等重大的时代之问,这些
正成为指导中国式现代化和推进共同富裕的强大实践逻辑。
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实践逻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的实践基础
几千年来,人类社会始终面临着贫困和贫富差距悬殊的发展难题。当前,世界上收入不平等问题
仍十分突出,一些国家贫富分化,中产阶层塌陷,导致社会撕裂、政治极化、民粹主义泛滥,教训十
分深刻。①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们党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绝对贫困问题得
到根本性解决,完成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完成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经济社会发展
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充满活力的体制支撑和快速
发展的物质条件,也为新时代推动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的基本指导思想
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
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扣
推动共同富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改革创新
为根本动力,以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问题为主攻方向,更加注重向农村、基层、相
对欠发达地区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要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着力在完善收入分配
制度、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增加社会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人与自然和
谐共生、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先行示范,构建推动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着力激发人民群众积极
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
感和认同感。②
(三)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的基本原则
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的基本原则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大力发挥公有制经
① 参见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求是》,2021 年第 20 期。
② 参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新华网,2021 年 6 月 10 日;《浙江省委审议原则
通过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浙江新闻客户端,2021 年 6 月 11日。
13
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共同富裕的多重内涵探析(下)
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积极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
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共建共享,鼓励勤劳致富、创新创业,体现效率,促进公平;坚持改
革创新,探索建立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推动共同富裕实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
新;坚持系统观念和循序渐进,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奋斗的历史过程,要统筹考虑需要和可能,尽力
而为、量力而行,不断形成推动共同富裕的阶段性、标志性成果。①
(四)推进新时代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
总的来说,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与整个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相适应,分阶段、分
步骤地推进共同富裕。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分两步走的总体战略安排 :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 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
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推进,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逐步缩小,人民生
活更为富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
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到 2035 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加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到本世纪中叶,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②
(五)推进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基本思路
我国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总体工作思路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
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
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
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
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③
(六)推进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基本路径
2021 年 8 月 1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重点阐述了推进共同富裕的基
本途径和工作任务,主要有 :一是要不断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二是要着力扩大中等
收入群体规模;三是要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四是要加强对高收入的规范和调节;五是要促进人
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六是要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④
(七)推进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基本方法
坚持用普遍联系、全面系统、发展变化的观点和方法去认识、推动共同富裕。要学习运用战略思
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善于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
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在中国式现代化整体进程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要坚持依法依规与改革创新相结合,坚持试点先行,逐步总结推广。要坚持前瞻性思考问题,全局性
① 参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新华网,2021 年 6 月 10 日;《浙江省委审议原则
通过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浙江新闻客户端,2021 年 6 月 11日。
② 参见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求是》,2021 年第 20 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
的意见》,新华网,2021 年 6 月 10 日;《浙江省委审议原则通过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浙江新闻客户端,2021
年 6 月 11日。
③④ 参见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求是》,2021 年第 20 期。
14
观察与思考 2023 年第 11 期
谋划发展,科学制定促进共同富裕行动方案,提出科学可行、符合国情的指标体系和考核评估办法,
踏踏实实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
(八)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实施方案
浙江是我国沿海相对发达地区和人民生活水平较高省份,建设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有着良好的现
实基础。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推动共同富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
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浙江省委制定并出台了《浙江高质量
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 年)》,从而将我们党和国家推进共同富裕的思想理
论、大政方针、理念思路、政策举措在省域层面全面落地,新时代共同富裕蓝图正一步步转化为人民
群众的实践创造和美好生活场景。《意见》明确了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指导思想、
主要目标任务和工作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规定了示范区的四大战略定位 :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先行
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引领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试验区和文明和谐美丽家园展示区。
据此,浙江按照“每年有新突破、5 年有大进展、15 年基本建成”的设想,确定了目标任务和实
施方案。主要是以“四率先三美”① 为主要创建目标,以“七个方面先行示范”② 为主要任务,明确
经济高质量发展、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收入分配格局优化、公共服务优质共享、精神文明建设、全域
美丽建设、社会和谐和睦等 7 个方面的 60 项目标指标(见表 3),并制定体系化的具体工作任务,还
明确 8 条推进工作任务落实和评价考核举措。
总之,我们党已在相当程度上,特别在省域层面形成了比较系统和可操作的推动共同富裕的思想
理论体系、目标体系、制度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和工作体系,正开启了一场创造人类文明新成
果的伟大变革实践。
八、深刻认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文明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性,是中国式现代化
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目标,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标志。
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实现 14 亿多人口的共同富裕,无论对中国还是对人类社
会来说,都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文明形态新创造。
社会分配、社会公平、民生福祉“本义”上的“共同富裕”,就是直接解决与人民切身利益、民
生生活、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均衡化等关联的“社会文明”,是人类社会民生观上的大变革。社会收
① 率先基本建立推动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框架,努力成为共同富裕改革探索的省域范例;率先基本形成更富活力创新力竞争
力的高质量发展模式,努力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省域范例;率先基本形成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努力成为地
区、城乡和收入差距持续缩小的省域范例;率先基本实现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努力成为共建共享品质生活的省域范
例;人文之美更加彰显,努力成为精神普遍富足的省域范例;生态之美更加彰显,努力成为全域美丽大花园建设的省域范例;和谐之
美更加彰显,努力成为社会和睦团结向上的省域范例。
② 打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组合拳,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实施居民收入和中等收入群体双倍增计划,推进收入分配制度
改革先行示范;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推进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先行示范;拓宽先富带后富、先富帮后富有效路径,推进城乡区域
协调发展先行示范;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先行示范;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
示范;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社会治理先行示范。
15
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共同富裕的多重内涵探析(下)
类别 序
号 指标 指标属性
公共服
务优质
共享
29 每千人口拥有婴幼儿照护设施
托位数(个) 评价指标
30 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 评价指标
31 儿童平均预期受教育年限(年) 评价指标
32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评价指标
33 技能人才占从业人员比例(%) 评价指标
34 人均预期寿命(岁) 评价指标
35 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
医师数(人) 评价指标
36 每万老年人口拥有持证
养老护理员数(人) 评价指标
37 城镇住房保障受益覆盖率(%) 评价指标
38 异地结算医疗机构开通率(%) 观察指标
39 民生支出占一般
公共预算支出比例(%) 观察指标
40 房价与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之比 观察指标
精神文
明建设
41 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
(平方米) 评价指标
42 全民阅读指数 评价指标
43 文明好习惯养成实现率(%) 评价指标
44 社会诚信度(%) 评价指标
45 每万人活跃志愿者率(%) 评价指标
46 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
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 评价指标
47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平方米) 评价指标
48 国民体质合格率(%) 评价指标
全域美
丽建设
49 单位 GDP 能耗
(吨标准煤 / 万元) 评价指标
50 单位 GDP 碳排放(吨 / 万元) 评价指标
51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 评价指标
52 设区城市 PM2.5 平均浓度
(微克 / 立方米) 评价指标
53 地表水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
比例(%) 评价指标
社会和
谐和睦
54 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度(%) 评价指标
55 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
死亡率(人 / 亿元) 评价指标
56 公众食品和
药品满意度
公众食品
安全满意度(%)观察指标 公众药品
安全满意度(%)
57 万人成讼率(件 / 万人) 评价指标
58 律师万人比(人 / 万人) 评价指标
59 群众获得感
幸福感安全感满意度(%) 评价指标
60 整体智治实现率(%) 观察指标
类别 序
号 指标 指标属性
经济
高质量
发展
1 人均生产总值(万元) 评价指标
2 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 / 人) 评价指标
3 单位 GDP 建设用地
使用面积(平方米 / 万元) 评价指标
4 规上工业亩均税收(万元) 评价指标
5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
占规上工业比重(%) 评价指标
6 R&D 经费支出占 GDP 比重(%) 评价指标
7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速(%)评价指标
8 每万人小微企业和
个体工商户数(户) 观察指标
9 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元) 评价指标
10 恩格尔系数 观察指标
城乡区
域协调
发展
11 城乡居民收入倍差 评价指标
12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评价指标
13 地区人均 GDP 最高最低倍差 评价指标
14 山区 26 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
全省平均之比 评价指标
15 地区人均可支配
收入最高最低倍差 评价指标
16 村级集体经
济收入
集 体 经 济 年 收 入 30
万元以上且经营性收
入 15 万 元 以 上 行 政
村占比(%) 评价指标
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
入 50 万 元 以 上 行 政
村占比(%)
17 地区居民人均消费
支出差异系数 观察指标
18 3 个“1 小时交通圈”
人口覆盖率(%) 评价指标
19 城乡公交一体化率(%) 评价指标
20 城乡同质化供水覆盖率(%) 评价指标
收入分
配格局
优化
21 劳动报酬占 GDP 比重(%) 评价指标
22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评价指标
23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与人均 GDP 之比 评价指标
24 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
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 评价指标
25
家庭可支配
收入(按三
口之家计
算)
10-50 万元群体
比例(%) 评价指标 20-60 万元群体
比例(%)
26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元) 评价指标
27 基尼系数 观察指标
28 城镇调查失业率(%) 评价指标
表 3 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目标指标
16
观察与思考 2023 年第 11 期
入差距悬殊甚至两极分化,是社会效率与社会公平关系的核心问题。如何合理处理好两者关系,是全
世界共同面临的一个历史难题。几千年来,人类不断探索实践,也不断取得进步,但并没有能够从全
社会整体层面和制度化层面可持续地解决好这个世界性难题。我们党通过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有计划、
有组织地自觉解决好这个人类历史难题,无疑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新奇迹。
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内涵还涉及人民美好生活和整体社会的发展进步,这就意味着共同富裕的“富
裕”内涵是丰富多彩的,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发展观。推进和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物质文
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过程。显然,共同富裕的广泛而深刻的丰
富内涵,涉及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涉
及社会结构有机体的协调发展,涉及我们党和国家整个事业的全面进步,涉及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推
进,也涉及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形态演进。对共同富裕内容作广义的全面把握,从全面建设中国
式现代化整体战略高度赋予共同富裕的丰富内涵,这不但是对共同富裕思想理念的拓展和创新,更是
在实践上对共同富裕形态的新探索和新创造。在整个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进
步,这是在世界现代化和人类文明发展中都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大事件。如此开拓历史文明发展先河的
宏阔场景,必将为人类文明跃升到新高度贡献中国智慧。
我国推动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和方式也具有独创性。新时代共同富裕实践,是在中国共产
党坚强领导下积极有序推进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自觉的实践创造。推动高质量发展
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基础,改革创新是推进共同富裕的根本动力,全体人民是共同富裕的实践主
体,鼓励勤劳致富、先富带后富、政府与市场以及社会同心协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路径。全体人
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始终坚持以内生发展动力来实现,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和平、发展、合
作、共赢原则,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总之,中国式现代化和共同富裕坚持用人民共创共
享、和平文明、改革创新方式来推进和实现,开创了人类实现现代化的新道路。
从人类文明形态视野来分析,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共同富裕意味着什么样的历史深意、能创造
出什么样的人类文明之果呢?
第一,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中国新时代共同富裕是第一次有思想、有理论、有计划、有组织、
有领导的变革实践活动,是真正自觉创造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历史活动。这是人类文明史上新的世界
观、历史观和方法论。
第二,中国新时代共同富裕实践,历史地、辩证地把握先富带后富的关系,超越了个人本位至上
的文化价值观,推动形成个人与社会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价值观。
第三,中国新时代共同富裕实践,超越了基于单一私有制、自由市场经济基础上的效率与公平偏
颇矛盾的理念和体制,推动形成效率与公平更为科学合理的、新的思想理念和体制。走共同富裕的中
国式现代化道路,既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效率,又要更有效合理地实现社会公平。这是人类社会
运行模式和治理方式的重大创新。
第四,中国新时代共同富裕实践,超越了基于物质、金钱主义的社会单向度或只偏重物质、资本
的社会发展观,推动形成社会结构进一步统筹协调发展的新的发展观和历史进步观。
第五,中国新时代共同富裕实践,超越了基于人与物、人与自然、人与人过于分离的异化现象,
推动确立起以人民为主体、人的自由全面进步为目的的社会文明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观
17
以及人类互利共融的全球文明观,从而使人类文明境界达到新的高度。
共同富裕是一个不断由低层级向高层级发展的过程,人类文明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历史进步过
程,但各个历史阶段的实践创造,都将是人类文明长河中不可或缺的文明台阶。
结 论
在一个具有 14 亿多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推进共同富裕实践,在中国历史、人类历史和科学社会
主义发展史上都是一件开天辟地的革命性大事件。正因为如此,需要我们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需要我们对“共同富裕”进行深思熟虑,高位谋划,系统设计,统筹安排,稳妥推进。我们尤其应紧
紧围绕“什么是共同富裕”“为什么要推动共同富裕”“推动什么样的共同富裕”和“怎样推动共同富
裕”的系统化逻辑,去深刻认识“推动共同富裕”的基本道理、学理和哲理依据。第二,要按照中国
式现代化总体战略布局去把握和推动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和内容之一,因
而不能简单地用“共同富裕”去代替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部内容。尽管我们可以从“全面逻辑”和广义
角度去认识共同富裕,但从人类历史和社会整体结构来讲,社会整体的“现代化”是一个涵盖全局又
是代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趋势的顶层性范畴。笔者以“中国式现代化视野下共同富裕的多重内涵”为
题,其意就在这里。第三,我们在分析了新时代推动共同富裕“内生逻辑”的基础上,探讨了全体人
民的“主体逻辑”,由此引伸出共同富裕的核心在人民性,也就是社会绝多数人的共同富裕问题。共
同富裕既要富又要大家都富起来,而不只是少数人富,更不能出现两极分化现象。这就是共同富裕的
底层逻辑,也就是共同富裕要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公平性“本义逻辑”,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平与效率的
统一。第四,在厘清了共同富裕的底层“本义逻辑”后,那就要坚持问题导向,即“问题逻辑”,积
极稳妥地解决在现实中影响共同富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比如:当代中国现实生活中最影响共同富裕
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阶层收入差距问题。第五,在推进共同富裕进程中必须把握好“全面逻辑”
和重点逻辑的关系。从美好生活意义上讲,共同富裕的内容可以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和社会
和美等各个方面,但共同富裕毕竟有着自己独特的本义、本来逻辑,毕竟是以经济发展、物质分配以
及由此而来的社会公平等问题为重点的。第六,无论广义还是狭义的共同富裕,在推进和实现过程中
都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充满着历史的、社会的“辩证逻辑”,消极被动的无为主义是要不得的,
而脱离现实的理想主义,也是十分有害的。第七,我们党就推动共同富裕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
观点、指导原则和方针政策,浙江推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也积累了许多经验和做法,这些指导当代
中国共同富裕的“实践逻辑”,需要深入研究和总结,以期丰富我们的理论和更好地指导实践。第八,
中国推动共同富裕具有世界文明意义,同时,人类也在从不同角度探索和推进现代化,包括更公平更
有效的发展,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文明成果。但包括共同富裕在内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
将是一场开创人类现代化和人类文明发展新道路、新形态的伟大变革,其“文明逻辑”的人类意义也
将是空前的。
责任编辑:孙艳兰
18
观察与思考 2023 年第 11 期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 :“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
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① 2021 年 7
月 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两个结合”,即坚持把马克
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科学命题。党的第三个历史决
议明确,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
提 要: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
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两个结合’”,
“我们要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更为丰硕的
理论创新成果”。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党的创新理论坚持“两个结合”,更加自觉地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由之路、努力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
真理光辉、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而不断取得新的理论创新成果等
三个方面,较全面地论述了我们党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理论贡
献及其理论价值、时代意义,对于在这次主题教育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要的学习参考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两个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理论贡献
作者奚洁人,男,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首任常务副院长,上海市团校特聘教授,博士生
导师(上海 201204)。
坚持“两个结合”,不断谱写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奚 洁 人
①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23 年第 17 期。
19
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新的飞跃。党的二十大强调 :“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相结合……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
旺盛活力。”①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党自觉地担当起庄严的历史责任,坚定地坚持“两个结合”,
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更加自觉地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由之路,努力使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辉,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不断取
得新的理论创新成果,以创造新的理论优势,攀登新的思想高峰,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
化新篇章作出了新的重大贡献。
一、更加自觉地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由之路
所谓必由之路,是指必定要经过的道路、途径和方法。也就是强调,人们要实现某种正确的目
标,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以及在认识和把握规律基础上、在实践中所探索创造的道路、途径和方法,
是主观与客观的辩证统一。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全面阐述了“五条必由之路”之后总结性地强调 :“这
是我们在长期实践中得出的至关紧要的规律性认识,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②“两个结合”是探
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由之路,也是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必由之路。提
出“两个结合”是必由之路,意味着党的创新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创新规律认识的深
化。新征程上,我们党自觉地深入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基本特征和内在根据,标志着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已经从必然王国进入了自由的境界。
(一)突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原创性、时代性特征
首先,马克思主义是具有原创性的理论,第一次“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第一次
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③ 同时,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马克思主义是要随着
时代、实践和人类认识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 :“一切划时代的理论,都是满足
时代需要的产物。”④
“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
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⑤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秉承了马克思主义原创性、时代性的鲜明品格,
在时代进步的潮流和实践发展的进程中不断提出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论断,以开辟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的,“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
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 :“‘两个结合’,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原创性的。”⑦ 我们认为,“两个结合”具有原创性,首先因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
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第一次正式提出“两个结合”的科学命题,但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意义上
①②⑥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
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年版,第 17、70、16 页。
③⑤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年版,第 7-8、9 页。
④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更为丰硕的
理论创新成果》,《人民日报》2023 年 7 月 2 日。
⑦ 转引自《“就是要理直气壮、很自豪地去做这件事”(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人民日报》2022
年 10 月 19 日。
坚持“两个结合”,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20
观察与思考 2023 年第 11 期
①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 534 页。
② 《毛泽东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 326 页。
③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年版,第 19 页。
④⑧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23 年第 17 期。
⑤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年版,第 3 页。
⑥ 《列宁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年版,第 161 页。
⑦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 1515 页。
⑨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年版,第 18 页。
说,它仍然经历了一个从必然到自由的认识过程。所以,这个原创性也意味着“两个结合”在实践和
认识上的一次新的飞跃。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然而直到 1938 年 10 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的讲话中才第一次原创性地提出“马克思主义必
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① 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成为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里程碑。同样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用马克
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地总结继承、改造利用和创造性运用,是从以
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的,并由此创造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
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原则和方针,以及“三大法宝”等战略
策略方针。然而,起初确实没有明确地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科学命题。因
此,严格地讲,关于第二个结合仍然处于认识的必然性阶段,然而“必然性往往是自由的祖宗”②。
党的十八大后,坚持“两个结合”进入了新的逻辑发展阶段。我们党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信,
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全面深刻地阐明了坚持“第二个结合”的
必要性、理论依据和科学内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并且“以我国实
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③,形成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
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入新境界,标志着“两个结合”从必然王国进入了自由王国,成为开
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要里程碑。
(二)深入阐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在契合性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④ 第一个结合的契合,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自
身发展的逻辑同“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⑤ 之间的契合。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
真理,其实现必须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必然要与不同时代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
理论发展本身包含的内在逻辑。列宁反复强调,马克思主义“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
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⑥。毛泽东强
调 :“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⑦第
二个结合的契合,是指“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相互
契合才能有机结合”⑧。党的二十大强调,首先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⑨。同时,契
合的内涵和特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同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具有高度的
契合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
21
坚持“两个结合”,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
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① 比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包含着中国
人的天道观、自然观,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自然观和认识论等高度契合;又如: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民为邦本、以百姓心为心等价值理念,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高度契合;再如:中国人对天下
为公、天下大同的天下观和理想境界的价值追求同马克思主义胸怀世界、解放全人类的共产主义远大
理想有契合性。所以,“两个结合”,是“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
子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丰富智慧更深层次地注入马克思主义”②,使中华
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让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辉更加绚丽灿烂。
(三)强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开放性、包容性特征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马克思主义具有包容性,其发展史也
是坚持“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③。列宁说过:“只有了解人
类创造的一切财富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④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肯定中华文明的
开放性和包容性。他强调:“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
焕发新的生命力。”⑤ 这种文明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充分体现。敦煌文化,
就是古代中华文明开放性和包容性品格的典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甘肃敦煌莫高窟时所指出
的,“敦煌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会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时
包容、借鉴、吸收各种不同文明”⑥。近代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时期和进入新时代,上海“海纳百
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 、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和“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就是中华文
化、中华文明开放性、包容性的典型代表和生动写照。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
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强调:“开放、创新、包容已成为上海最鲜明的品格。这种品格是新时代中国发展
进步的生动写照。”⑦
开放性和包容性是辩证统一的。开放性是包容性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开放何谈包容;包容性是
持续开放的保证和动力,没有包容,开放只是不结果实的花朵。开放,就要有宽阔的世界眼光,包
容决定了开放要有博大胸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回顾历史,只有中华民族这样的具有开放
包容胸怀的民族,才会容纳世界不同文明在此交融交汇。今天,我们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就要
以更加博大的胸怀,更加广泛地开展同各国的文化交流,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
①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年版,第 18 页。
②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更为丰硕的
理论创新成果》,《人民日报》2023 年 7 月 2 日。
③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年版,第 9 页。
④ 《列宁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年版,第 285 页。
⑤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人
民日报》2022 年 5 月 29日。
⑥ 习近平:《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讲话》,求是网,2020 年 1 月 31 日。
⑦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年版,第 219 页。
22
观察与思考 2023 年第 11 期
① 习近平:《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的讲话》,求是网,2020 年 1 月 31 日。
②③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23 年第 17 期。
④⑤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
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年版,第 17-18、18 页。
⑥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年版,第 168 页。
⑦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年版,第 5 页。
明成果”①。
总之,在新征程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走好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必由之路,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秉持开放包容,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
代化,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不断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文化”②。
二、努力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辉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 :“‘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③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
的马克思主义,以高度的文化主体性精神坚持“两个结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解决时代重大课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
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④。创造性地全面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科学性、实践性和人民性,夯实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拓展了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纵深度,充分挖掘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文明的深厚文化资源,闪耀着
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理光辉。
(一)夯实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第二个结合”的实质,是“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⑤。所谓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
首先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历史科学,历史的观点
和方法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马克思说过,“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⑥。中国文化源
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今天的中国是昨天的中国的继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了历
史思维,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脉。充分肯定延续了 5000 多年历史
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品格特征及其对民族发展的历史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化既坚
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
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⑦。所以,“两个结合”,首先厚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
同时,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自然也包含着正确的价值观,它同中国的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
值观念融通,必然能使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更好地融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改变人民群众的生活方
式和行为方式,提升人民群众的科学思维能力和水平。而且这种融通是全面的,表现为马克思主义执
政党执政为民、为民执政的价值观、执政观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为政以德,以及“治国有常,而利
民为本”等行政伦理和人民群众心中期盼的道德标准的相通。中国共产党人的对党忠诚、为党奉献的
23
坚持“两个结合”,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价值理念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忠报国”的思想契合和融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以
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①,就是两种价值观念的融通。因此,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能“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
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牢牢扎根”②。
(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纵深度和文化根基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和发展有其科学真理性和历史必然性。其科学真理性,就是
具有科学社会主义的扎实理论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
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③ 当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
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④。其历史必然性,就是深
深扎根于中国大地,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回答和解决了当代中国的重大历史性课题。习近平总
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
必然结果”⑤,“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
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⑥。其次,“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
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⑦。第二个结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拓展了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⑧。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重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
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⑨。以贯通过去、现实和未来的历史眼光,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
的观点来理解古代中国,理解现代中国,理解未来中国,以深化对中国道路文化根基的理解和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
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⑩ 最后,从现在起,党的中心任务就是以中国
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
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k 具有广
阔深厚的历史纵深度。所以,“两个结合”使“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
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l,使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基更加坚实。
(三)又一次的思想解放,造就了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
① 《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年版,第 185 页。
②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年版,第 18 页。
③④⑥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年版,第 75、75、85 页。
⑤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 36 页。
⑦⑧l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23 年第 17 期。
⑨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年版,第 418 页。
⑩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年版,第 25 页。
k 《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日报》2023
年 2 月 8 日。
24
观察与思考 2023 年第 11 期
①③④⑥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23 年第 17 期。
②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 827 页。
⑤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年版,第 19 页。
⑦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更为丰硕的
理论创新成果》,《人民日报》2023 年 7 月 2 日。
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① 历史表明,每一次思想
解放都会释放出巨大创造力,有力推进党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促进社会发
展和文明的进步。在我们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延安整风运动为
标志,“使我们同志的精神从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的蒙蔽中间解放出来”②,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
国革命道路的开创发展扫除了思想障碍。第二次思想解放,是以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
的思想解放运动,冲破了“左”的和右的僵化思想的束缚,开创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新时代的又一次解放思想,实现了我们党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价值、思想资源及其
时代意义再认识的思想飞跃,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动性、文化创新力和文化主体
性。其主要表现 :一是“第二个结合”带来的思想解放,打开了创新的文化空间。文化是人类创新更
基础、更深厚、更持久和更广泛的资源和精神力量。博大精深、历久弥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
座深藏着丰富创新智慧的文化宝库,是我们独特的、不可多得的优势资源。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的结合,可以“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
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③。二是“第二个结合”带来的思想解放促进了互相成就。“结合”,
既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生命力,又能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当代
化,两者的融通必然会创生新的文化形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结合“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
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
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④,是推动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精神机制和强大力量。
三是“第二个结合”带来的思想解放巩固了文化主体性。中华文明具有坚韧的文化主体性,在几千年
的历史发展中,始终坚持自主地包容和吸收各种外来文化,并使之同中华文化融为一体。而每一次的
融合创新,都会使中华文化自身的主体性更加强劲。“第二个结合”带来的思想解放,是我们党在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深刻总结的基础上,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新的认识和深刻把握,更
加坚定了“解决中国的问题,提出解决人类问题的中国方案,要坚持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⑤ 的
主体性价值理念,充分“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⑥。
三、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而取得新的重大理论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
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⑦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两个结
合”,坚守马克思主义的“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
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新时代中
25
坚持“两个结合”,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三大规律”认识的深化所形成的
新的重大理论成果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深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找到了实现长期执政的成功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如何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青春活力,如何永远
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如何实现长期执政,是我们必须回答好、解决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② 这个根
本性问题,就是中国共产党要回答好、解决好的如何长期执政的重大时代课题。首先,我们党要长期
执政的逻辑前提是“打铁必须自身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怎样才算过硬,就是要敢于进行自我革
命”③,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此,党的十八大后,我们党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
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是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自我革命,就是“依靠党自身力量发现问题、纠正偏差、
推动创新、实现执政能力整体性提升的良性循环”④。我们党之所以具有这样的鲜明品格和政治优势,
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党除了国家、民族、人民的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⑤,这是由马克思
主义的政党性质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中华文明的优秀传统和独特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
们党之所以“勇于自我革命,具有极强的自我修复能力”⑥,其根源就在于“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
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⑦。其次,我们党要长期执政的关键和核心是“如何永远得到人民拥护
和支持”⑧。古往今来,民心向背是任何执政者能否长期执政的普遍规律。中国人历来用“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的道理作形象比喻和深刻警示。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始终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回顾党的历史,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
义无反顾向着这个目标前进,从而赢得了人民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⑨,我们党全国执政后,不断告
诫全党:“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丢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色,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越不能丧失
自我革命精神。”⑩ 党的二十大从“两个结合”的高度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
的是人民的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k 最后,自古以
来,“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历史上封建王朝和农民起义摆脱
不了的宿命。那么,我们党历史这么长、规模这么大、执政这么久,要继续长期执政,如何才能跳出
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的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
‘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
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l 自我革命与人民监督是内在一致的,都源于党的初心使
命,这是我们党始终得到人民衷心拥护、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根本保证。“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党要不断进
行自我革命的根本意义所在。”m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探索出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
周期率的成功路径。”n 因此,全党必须牢记,我们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一是必须时刻保持解决
①k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
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年版,第 17、46 页。
②⑧⑨⑩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年版,第 529、529、530、529 页。
③lmn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年版,第 104、559、104、587 页。
④ 习近平:《论党的自我革命》,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23 年版,第 264 页。
⑤⑥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年版,第 577、576 页。
⑦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年版,第 5 页。
26
观察与思考 2023 年第 11 期
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二是要打好自我革命的“组合拳”,
不断完善自我革命的制度规范体系;三是要坚持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以伟大社会革命
促进伟大自我革命的政治机制,永葆党的蓬勃生机和革命事业基业常青;四是要不断涵养淬炼坚持真
理、修正错误、勇于刀刃向内的勇气,勇毅前行的顽强斗志和“赶考永在路上”的彻底自我革命精神。
(二)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找到了实现民族复兴的正确答案
党的二十大指出 :“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
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中国
式现代化,是我们为如何唤醒‘睡狮’、实现民族复兴这个重大历史课题所给出的答案。”② 这个答
案“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的认识,概括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
和重大原则,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③。
这一理论体系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深化和强化了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社会主义性质。一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中国式现代化锚定奋斗目标
行稳致远,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激发、凝聚起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二是坚持以
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特别是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④
三是坚持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在不断厚植现代化物质基础的同时,“大力发展社会
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⑤。
其次,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中国特色。我们的社会主义关键就在于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的
关键就在于“两个结合”。其中,中华文明的突出特征对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具有
决定性意义。一是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我们知道,
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建设道路,根本上是由这个国家的社会历史文化所决定的,“关键要看这个主义
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⑥。二是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式
现代化必然地要走自立自强、独立自主的创新发展道路。以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构建
新格局,开创新天地。三是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国家统
一性,具有强烈的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四是中华文明具
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开放性和包容性,愿意以宽阔的眼界、博大的
胸怀向世界开放,兼收并蓄地学习、借鉴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五是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从根
本上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和平发展道路,反对国强必霸的逻辑,反对以强凌弱,坚持以自身的
发展促进世界和平发展。
①⑤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
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年版,第 22、23 页。
② 转引自《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重要讲
话》,《人民日报》2023 年 2 月 13 日。
③④ 《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日报》
2023 年 2 月 8 日。
⑥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年版,第 75 页。
27
坚持“两个结合”,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最后,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现代化道路共性、个性辩证关系的认识。一是中国式现代化
是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特殊规律的辩证统一。所以,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
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二是中国式现代化所反映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现代化特殊
规律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打破了‘现代化 = 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
图景”①。三是中国式现代化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有更多的共性,所以“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独
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树立了典范,为其提供了全新选择”②。中国式现代化对世界各国现代化共同的最
深刻的规律性启示,就是各个国家都必须坚持走符合自身国情的现代化发展之路。
(三)深化对人类发展规律认识,找到了人类实现天下大同的“金钥匙”
马克思主义不仅科学阐明了人类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历史必然性,也指明了实现这个理想的
正确道路。中华文明素有胸怀天下的志向和追求天下大同的理想,但直到近代都没有找到实现大同世
界的道路。毛泽东说过 :“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的路。”③
党的创新理论坚持“两个结合”,纵览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望远镜、透视
镜,以中华文明的深邃眼光和战略智慧洞察世界发展大势,深化对人类发展规律认识,自觉倡导和
推动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找到了人类实现天下大同的“金钥匙”。这把“金钥匙”的奥秘在于,深
刻地认识和把握了世界发展大势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首先,深刻把握时代进步的历史潮流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期待。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
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当今世界是一个
地球村,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
体”④,“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
孤岛”⑤。因而,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 :“从顺应历史潮流、增进人类福祉出发,我提出推动构建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⑥ 党的二十大报告也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
在”⑦。我们高兴地看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支持和赞同,并正在从理念转化为
行动。
其次,深入挖掘中华文化深厚的资源底蕴和积极的处世之道,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
智慧。一是倡导“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中国人在 2000 多年前“早就
懂得了‘和而不同’的道理”⑧,“和而不同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⑨。二是传承讲信修睦、亲
仁善邻、怀柔远人和以诚相知、以礼相待、以心相交的价值理念,寻找公约数,构建同心圆,编织
①② 《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日报》
2023 年 2 月 8 日。
③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 1471 页。
④⑧⑨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年版,第 104、232、279 页。
⑤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 58 页。
⑥ 习近平:《开放共创繁荣,创新引领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 2018 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年版,
第 7 页。
⑦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年版,第 62 页。
28
观察与思考 2023 年第 11 期
共同利益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人类是一个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任何国家追求现
代化,都应该秉持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理念,走共建共享共赢之路。”① 三是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
出的和平性、包容性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有着 5000 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始终崇尚和平,和
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溶化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②,
这就“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③;决定了中国坚定不移地
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最后,“两个结合”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
物,世界的多样性决定了文明的多样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
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④ 明确主张“要尊重世界文
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⑤。我们
相信,“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与全球其他文明相互借鉴,必将极大丰富世界文明百花
园”⑥。中国主张,“各国应该在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基础上实现和平共处,促进各国交流互鉴,为
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注入动力”⑦。
综上所述,“两个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新时代,我们党自觉担当
起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庄严历史责任,坚持“两个结合”,以党的创新理论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创造出新的理论,为继续开辟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作出了重大理论贡献,彰显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伟力和真理
光辉。
责任编辑:孙艳兰
①⑥ 习近平:《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年版,第
4、7 页。
②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年版,第 265 页。
③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23 年第 17 期。
④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年版,第 228 页。
⑤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 59 页。
⑦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年版,第 460 页。
29
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意蕴和实践路径 *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念和价值目标,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价值旨归,是中国式
现代化的根本目标和本质要求。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要求和基本任务是到
二〇三五年,“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①。高水平推进人的现
代化,促进全体人民全面发展,是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客观需要,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
面发展理论的实践创新。必须立足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牢牢把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
化,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要论述为指导,明确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
内涵和现实目标,探索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途径,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使人的全面发展取得更
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提 要: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念,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价值旨归,是
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目标和本质要求。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随着历史进程不断扩展和
深化的过程。新时代,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满足、人的
权利得到有力保障、人的潜能和能力充分发挥、全体公民素质大幅提高、人的社会关
系平等和谐。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坚持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大力加强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建设,
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作用,积极探索市场、政府、社会
良性互动的发展机制,在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和开放提升中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取
得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 时代内涵 实践路径
作者何建华,女,浙江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二级教授;施松良,男,浙江省委党校哲
学教研部(杭州 311121)。
何 建 华 施 松 良
* 本文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研究阐释”重大课题“打造促进全体人民全面发展高地的目标体系及其实
现路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①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年版,第 24 页。
30
观察与思考 2023 年第 11 期
一、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目标和本质要求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崇高理想。人是历史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人的自由而全
面发展是人的最高境界,是衡量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最终尺度。古往今来,人的发展问题也是思想
家们关注的焦点。在前现代时期,思想家们主要从道德与幸福的统一角度阐述人的发展。孔子主张全
人生的学习教育过程;苏格拉底希望人能通过掌握知识“接近于完善”;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目标应
顾及人的心灵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即成为和谐的人。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和世界历史的展开,人的
现代化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核心议题。自由、平等、人权、人的尊严、人的主
体性,则成为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广泛认同的、人的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中国人民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
中,一直重视人的现代化问题,无论是梁启超提出的培育新式人格的“新民说”及孙中山提出的民族、
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还是王国维的“完全之人物”、陈鹤琴的“健全之人格”,都体现了人的
全面、和谐、整体发展的思想。“五四”新文化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在这场风起云涌的启蒙
浪潮中,先进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要求重估一切价值,“伦理之觉悟,为
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①,即首要的问题是唤醒民众的觉悟,来自觉自主地掌握科学、争取民主。
这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一场人的解放和发展运动。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念。“一切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毕生的
政治抱负和最高价值目标。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历史进步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统一的
过程,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始终只是人个体发展的历史,“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
已”②。而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目标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充分肯定资本主
义在促进人类解放事业中的历史进步作用,认为资本主义创造了一个新的社会历史阶段,在资本主义
历史时期,人类冲破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地方性、区域性、民族性边界,摆脱了“对自然的崇拜”,使
自然界真正成为“人的对象”,“服从于人的需要”,成为人的“有用物”。③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发展,人类改造自然、获得财富的能力也获得了极大的提高,在短短的、不到百年的时间内就创造了
比以往全部历史创造的、更大、更多的生产力。④ 在发展资本主义生产的过程中,资产阶级反对封建
专制,大力废除一切等级关系和个人特权,使人们获得了基本的人身自由,“平等权利”在口头上也
被承认了。⑤ 但由于“受到物的力量的统治”,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难以在资本主义社会真正实现。
因此,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就是拿起武器,推翻那些侮辱人、奴役人、使人感到被遗弃和被蔑视的
一切社会关系,⑥ 以争取全人类的解放与自由。在马克思看来,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即是一个真正的
自由人联合体。只有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才可能有个人自
由”⑦,每一个社会成员才能完全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们的全部才能和潜能,人类才能真正彻底地获
得自由和解放。因而,共产主义社会就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⑧“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
① 陈独秀:《独秀文存》,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第 41 页
②⑦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 172、119 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 90-91 页。
④⑥ 参见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 277、10 页。
⑤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 293 页。
⑧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年版,第 333 页。
31
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意蕴和实践路径
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①。
人的全面发展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价值旨归,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
国人民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为人类谋大同的实践中,始终把实现人的现代化、促进人的全
面发展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毛泽东认为,“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②,必须通过教
育,使全体劳动人民在德、智、体等各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
有”新人。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多次强调人的全面发展,认为人的全面发展
与社会全面发展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统一于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强
调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在德智体美劳相互促
进、有机融合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就文化工作提出
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提出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和根本
要求。
人的全面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篇的重要内容。早在浙江工作期间,
习近平同志就深刻地认识到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的统一性,他强调,“经济发展以社会发展
为目的,社会发展以人的发展为归宿”③。他认为,人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和目的,经济
越是发展,创造财富的手段就越是依赖于教育、文化、科技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最终依赖于人的发
展。④ 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不能离开“人”这个根本。因而,经济发展中许多衡量指标,如 :
GDP、财政收入、居民收入等,都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包括
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
学文化素质等等”⑤。他认为,人本质上是有文化的、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物化的、僵化的、“单
向度”的人。人类不仅追求物质条件、经济效率和自然生态的和谐,还要追求“幸福指数”,追求人
际关系的和谐与精神生活的平和充实,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作为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和重要任务,强调通过改革创新充分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比资本主义制度更有效率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和发挥社会活力、
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根据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人民群众的普遍愿望,把满足人民对美
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涵。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必须“着力解决好发展不
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
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⑦。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 294 页。
② 《毛泽东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 226 页。
③⑤ 习近平:《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年版,第 150、95 页。
④⑥ 参见习近平:《之江新语》,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年版,第 225、150 页。
⑦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 11-12 页。
32
观察与思考 2023 年第 11 期
在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新时代我们党在新征程中面临的使命任务是“以中国
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
根本目标,要求到二〇三五年,“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①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全面推
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是新时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
遵循。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意蕴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历史范畴,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理解。一般来说,
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可以从“人”“发展”“全面发展”三个层面来分析和解读。
首先,从全面发展的主体——“人”的层面来看,人的存在具有个体、群体和类三种形态。这里
强调的“人”,主要是指个体和群体(即全体人民),即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个人全面发展前提下的全体
人民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个体与群体、一般与个别的统一,是人的类特性(即自由自觉的创
造性活动)与个性(即人的自然潜力、需要、心理、感觉、精神、道德、观念和思维等)的统一。人
的类特性与个性的统一,主要是通过人的社会性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与交往实践来实现的。
其次,从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内涵来看,发展是一种质的规定性,我们强调人的全面发展,
是指人的发展进程中质的飞跃。从人类发展角度看,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人类的自由和解放、人类
能力的全面提高、人类特性的全面展现、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完善。从个体发展角度看,人的全面发展
主要包括人的自由个性的充分发展、个人价值的全面实现、个人能力的充分发展、个人身上的人类特
性的充分展现。
最后,从人的发展的“全面性”来看,主要包括 :第一,能力。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分为
先天能力和后天能力、潜在能力和现实能力、体力和智力、个人能力和群体能力、理性能力和实践能
力、生存能力和创造能力、劳动能力和交往能力等。第二,素质。人的素质有自然素质和社会素质,
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人力素质、人本素质和人文素质,还有政治素质、经济素质和文化素质等。第
三,需要。既有来自人性的欲求,也有来自社会的需求。人的发展就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又不断产
生新的需要、再努力实现新需要的过程。第四,个性。包括个人的心理、感觉、精神、观念、思维等
各个方面,是人的自由度的重要体现。第五,品质。主要指思想品质、道德水平、审美能力、艺术修
养等方面多向度的发展以及具有的崇高品德。第六,关系。包括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
自然的关系等,要求不断扩大和深化社会交往,促进社会结构的合理和人际关系的和谐。还有生态环
境、人格完善等。
总之,人的全面发展实质上是指人在能力、素质、需要、个性、品质、关系、人格等方面的发展
和提高。这种发展和提高是一个随着历史进程不断扩展和深化的过程。由于人的个性、品质、关系、
①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年版,第 24 页。
33
人格等一般跟人的素质尤其是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有关,因此,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
内涵是人的能力充分发挥、人的素质全面提高、人的需要不断满足、人际关系趋向和谐。新时代,根
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意蕴着重
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得到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人的需要的多方面发展和满
足。在现实生活中,人有多种多样的需要,这是人的本性。① 特定历史阶段人的需求结构的复杂性和
多样性,既反映了人的个性的丰富性、复杂性,又反映了人的生活方式特征和人所处的社会发展水平
以及社会对人的需要的培育与满足程度。人的需求的多样性,意味着“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呈现和人
的存在的新的充实”②。新时代,人的需要不仅包括人的生存和享乐的物质性需要,还应该包括人的
精神需要、社会关系方面的各种需要,以及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等。其中,物质需要,如 :收
入、住房、医疗、养老、环境等;发展需要主要包括教育、权利保障、公共参与、个性发展、自我价
值实现等;精神需要主要包括社会公平、幸福感、获得感、归属感、情感和精神富有等。
第二,人的基本权利得到有力保障。人的权利是一个表征人的尊严和价值、具有普遍性要求和巨
大辐射力的概念,具有历史性、具体性。新时代,人的权利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公民权利,主要指公
民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保持和发展自己的个性、维护自身尊严的权利,包括生存权、生命权、健康
权、人身自由权、人格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自由权(表达自由、信息自由、宗教信仰
自由等)、平等权。二是社会权利,是指公民具有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包括财产权、择
业权、劳动权、获得报酬的权利;平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如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参政议政权、监
督权;平等享有社会保健服务、粮食、住房、就业、收入公平分配等方面的机会和权利,如 :医疗保
障权、工会保障权、环境保护权、最低生活保障权、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生活保障权等;
还有教育权、信息权和文化权等。三是发展权利,是指公民能自由地参与增进经济、社会、文化和政
治进步的一切活动、并公平地享受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利益的资格或权能,其核心是发展机会均等和发
展利益共享。
第三,人的能力全面提高和人的潜能充分发挥。人的全面发展还体现在人的能力的全面提高和人
的潜能的充分发挥,“全面的能力体系”的形成。人具有各种满足物质和精神需要的天赋能力,具有
认知、交往、生产、消费、道德、审美等各种潜在的能力,人的能力发展主要是发展和引导人的各种
潜能,使其不断超越自身的给定性和自在性,从而追求更丰富更全面的个性、更好的生存状态和更具
意义的人生价值。人的能力全面发展,首先体现在人的劳动能力和从事思想、科学、艺术的能力的提
高;还体现在从事公共事务的能力,也就是参与管理国家、管理社会的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体现在人
的潜能和创造力的充分激发。
第四,人的素质大幅提高。人的素质提高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
化的题中之义和关键因素,而人的现代化主要是人的素质、人格、品质的现代化。只有人的素质的全
①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年版,第 514 页。
②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年版,第 85 页。
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意蕴和实践路径
34
观察与思考 2023 年第 11 期
面提高,国家的现代化才真正能够得以实现。① 新时代,人的素质主要包括公民道德素质、健康素质、
科学文化素质和法治素养、数字素养。其中,公民道德素质主要包括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
健康素质主要体现为心理健康、身体健康、人格健全;科学文化素质主要指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理
性思维等;法治素养主要体现在公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等;数字素养是大数据时代人的新的基
本素养,主要包括数字获取、数字使用、数字分享等基本素养。
第五,人的社会关系平等和谐。“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人的主体本质的全面发展,也是指人的社
会关系(或社会交往)的普遍而全面的发展。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
的总和。人们的社会关系的发展、广泛与丰富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涵。“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
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② 人的交往关系普遍而全面的建立,意味着人们参与丰富的社会生活,
特别是参与政治生活与公共事务的管理,从而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充分发展。人的社会关系主要体现
在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以及个人与组织、集体、社会的关系等。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家人、
朋友、邻里、同事之间的关系,而个人与组织、集体、社会的关系则主要体现在干群关系、劳资(劳
动)关系、网络交往关系等。
三、新时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路径
人是现代化的主体。推进人的现代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目标,也是
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动力。随着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展开,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革、
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人的能力的充分发挥,越来越成为影响整个现代化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推进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在明确人的全面发展目标和任务的前提
下,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发展依靠人、发展为了人,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民
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价值目标,贯彻落实到制度、政策和各项工作中,在创新
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中切实有效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开启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阶段和新的
历史进程。
第一,切实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贯彻落实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全过程各环节。高质量发展是促
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始终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统
一起来,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尤其要让“老少边穷”地区和困难群众共享改革
开放和社会发展的成果,切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克服“见物不见人”的发展观,围绕以人民
为中心、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来制定和调整发展指标体系,部署和安排各项工作。要坚决克服形式
主义,积极推进民主法治进程,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使全体人民充分享有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权利
和机会。高水平推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
人的全生命周期优质共享的公共服务,完善城乡一体的现代文化服务体系,让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
① 参见 [ 美 ] 阿历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殷陆君编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年版,第 6-7 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年版,第 295 页。
35
造性充分涌流,创业、创新、创造动能充分释放。切实保障全体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不
断满足全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认同感和满意度。
第二,加强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新时代文化建设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主渠道
作用。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
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的重要思想,坚持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不断提高公民
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文明素质。要始终坚持满足人民文化需要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
统一,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实践养成、政策保障新格局,把文化作为实现人的全面发
展的决定性因素,以文化人,化成天下。始终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文化新期待、新需求为牵引的基层
文化阵地体系和文化惠民制度体系,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不断丰富全体人民高品质的
文化生活,大幅提高全体公民的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
第三,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的方针,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作用。教育、科技、人才是一个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基础和
战略支撑,也是判断一个国家人的现代化发展水平和状况的关键指标。要突破教育、科技、人才等当
前我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瓶颈和短板,通过出台一系列支持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
政策、法规和制度,不断提高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质,不断提高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加强人才队伍建
设。要优先发展教育,将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作为我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方位、战略起点和重要
使命,积极探索适应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协同育人的新理念、新举
措、新模式,建设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体系、高等教育体系和职业教育体系。形成与教育现代化、教育
强国相配套的国家财政资源支持政策和资源配置体制机制,使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和享受文化成果
的充分权利,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能力、认识能力和劳动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全力建设战略
科技力量,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通过出台一系列支持技术创
新、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政策、法规和制度,不断提高科技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质,不断提高科技创新
能力。要精准实施重点人才工程和人才集聚行动,加大对基础研究人才和青年人才的稳定支持。
第四,进一步理顺市场、政府、社会三者关系,建立健全市场、政府、社会三者良性互动的促进
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机制。一是积极发挥市场繁荣经济和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鼓励市场主体创新创业中的积极作用,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同时要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促进人的自由、平等
和社会公正的作用,充分依靠市场机制来有效配置资源,为市场主体提供平等的机会,促进权利平
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二是正确发挥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维护社会团结和公正秩序的作用。进一
步实现政府管理的民主化、法治化,规范程序,强化服务。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调节作用,建立健
全公共财政体制,加大公共财政对教育、住房、养老、医疗等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通过公共财政和
社会政策保障,提高全体居民的生活水平,缩小“三大”差距,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正确发挥
社会(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自治精神。充分发挥全体人民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和主人翁精神,不
断扩展社会自治的空间,提高全体人民广泛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水平和能力,在创新创业和参与社会
管理过程中不断增强全体人民的规则意识、权利意识,提升社会责任感,使全体人民真正成为权利与
义务对等的合格的社会主体。在积极发挥市场、政府、社会各自功能的前提下,明确各自的边界,促
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意蕴和实践路径
36
观察与思考 2023 年第 11 期
进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力量均衡与良性互动,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第五,以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是以创新深化持续推进高质量发
展,形成更多群众有获得感的成果,最大限度地满足全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要以创新为动力全
面提高全体人民的创新能力,加大基础研究和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培育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全员创
新、全域创新、全程创新,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掘全体人民的潜能,
提高全体人民的创新能力,发挥全体人民的创造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全面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
新、文化创新,完善社会治理,提高人的自主性,扩展和保障人的基本权利,拓展人的生活和交往空
间,提高人的素质和交往能力,促进人的交往关系的现代化。二是全面深化改革,以提高全体人民的
素质和能力为着眼点,不断完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体制。要畅通社会流动机制,鼓励合理职业流
动和社会流动,为人民群众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岗位,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注入动力。要以改革攻
坚提高全社会治理水平,进一步促进公平正义、自由平等。打通社会阶层的上升通道,营造一流的法
制化营商环境,切实保障民营企业家和民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积
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机会平等,拓宽每个人自由发展的空间,增强人的自主选择性,为每个人的努力
奋斗、能力发挥、业绩贡献提供平等的机会。三是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树立全球意识和世界眼光,不断促进交往关系的国际化、现代化。要整合全球优质资源,广泛集聚人
才、资金、信息、市场等方面的要素,引进更多先进理念、成熟模式和创新技术,最大限度地交换和
整合资源,集聚国际高端要素,吸引全世界的资本、技术、人才完全融入产业链、价值链。在更大范
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推动世界交往和发展,使全体人民的思想观念、道德素养、生活习惯和行
为方式不断适应开放的世界和全球化竞争的需要。新时代,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人
们的生活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性、可塑性和可能性。要积极鼓励人们参与国际交往、交流,在对
外开放中不断扩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和交往活动范围,积极培育人们的理性思维、战略思维和世
界眼光,使越来越多的人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在积极参与国际交往中提升其全面发展的能力。
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人的个性、知识和能力的全面发展,也是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人的权利的充
分实现。它既体现了个体人格的丰富性和全面性,又体现了人之为人的开放性、未定性和无限超越
性,是一个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扩展和深化的建构性范畴。因而,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必须立
足现实,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历史、现实、未来相统一,理
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既要注意人的全面发展的全面性、理想性、未来性,又要重视人
的全面发展的现实性、可行性、具体性,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贯彻落实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全过程
各环节,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①。
责任编辑:傅 歆
①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年版,第 24 页。
37
“两个结合”与中华民族共同体
意识的建构逻辑 *
2023 年 10 月 2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 :“要立足中华民族
悠久历史,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强调“要
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部署,准确把握党的民族工作新的阶段性特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
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① 这是关于如何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如何立足国情、如何传承文化的重要课题,强调的是深层结合、科学结合、
有效结合,旨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建设及中华民族新发展的场域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作为新时代民族领域顶层设计的中华民族
提 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
亦是中国共产党在对马克思主义长期坚定信仰中闪烁出的智慧之光。党的十九大通过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章明确其重要的政治地位,又于《中共中央关
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将其确立为“党的民族工作主线”,揭
示了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必由之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出场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通
过“两个结合”对理想化多民族国家在论域上的清晰表达,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
建构供给了思辨及实践的逻辑。
关键词:两个结合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作者赵志朋,男,黑龙江省委党校副教授,法学博士,东北财经大学博士后(哈尔滨
150080);孙悦,女,黑龙江省委党校(哈尔滨 150080);孙思齐,女,江西财经大学
(南昌 330013)。
赵 志 朋 孙 悦 孙 思 齐
*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两个结合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23BKS139)、黑龙江省委党校理论课题“习近平总书记
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研究”(2023L03)的阶段性成果。
①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华网,
2023 年 10 月 28 日。
38
观察与思考 2023 年第 11 期
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在理论基础和范畴方法上具有高度的共通
性,“两个结合”将这种共通性合理地中国化、时代化、民族化,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
内容谱系和实践指向。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马克思主义从来没有穷尽真理,而是不断地为真理开辟道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个突出特
点,就是其将唯物史观作为哲学基础。人既是历史大剧中的“演员”,也是剧本的“执笔者”,中华民
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框架固然悠久,但其现代化形塑是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的近现代史密切相关
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华民族步入了新的现代民族国家阶段。
1938 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
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①。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命题。此后,
有关我国的民族问题也逐渐拥有了独立于西方话语体系的思想主张,并在理论上逐渐开始占据优势。
马克思指出 :“没有民族统一,民族生存只不过是一个幻影。”② 中国共产党作为新旧历史交替、
民族危在旦夕时建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指导思想最为先进、最有前途的政治力量。在抗日战争
中,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将民族共同体所具有的社会动员功能充分调动起来,以适
合中国革命的斗争方式孕育了民族自主自强的共同意志,有效地将民族共同体的意义延伸为救亡图存
的工具,使得各个民族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达到史无前例的高度。
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拥有了新的政治实体,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和仰仗是中华各族儿女的
明智选择。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发展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循序演进在时空上相伴而行,中国共产党的百
年峥嵘岁月淬炼出中华民族共同体吐故纳新的时代篇章。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代形塑与国家的现代化
在事实上也是同步的,在民族团结的旗帜下,中国共产党以现代民族国家的形式支撑起整个宏大的民
族历史叙事,遵照马克思“按照共和主义的友爱的原则来消除民族分立”③,赋予了各民族共同的政
治身份、共同的权利义务、共同的精神家园、共同的民族使命,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来突出各民族
的身份优势,为持续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了政治保障。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不能支持任何巩固民族主义的做法,相反,它支持一切有助于消灭
民族差别、消除民族隔阂的措施,支持一切促进各民族间日益紧密的联系和促进各民族打成一片的措
施”④。在混沌迷惘年代中的马克思“布道者”们始终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那就是在深化马克思主义
信仰的过程中,越发觉得马克思主义糅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所以中国共产党始终尊重各民
族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为避免过度强调少数民族的特殊性造成民族差异性的扩大,党对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唤醒附加了现代政治意涵,推动了文化自在到政治自觉的转变。现代民族的社会生活必须联系
人们的政治实践,这种政治自觉就是各民族出于对中国共产党价值观念和执政能力的肯定,是对马克
① 《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一九二一—一九四九)》(第十五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年版,第 651 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第 223 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年版,第 605 页。
④ 《列宁全集》(第二十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年版,第 138 页。
39
思主义政治观的充分肯定,更是对任何民族歧视和民族分裂行径的坚决反对。相对于“中华民族”较
为宽泛的解释意义,“中华民族共同体”在政治指向上更为明确,是为群体团结指明正确的导向,是具
有中国特点和社会主义特质的更为牢固的民族共同体。多重民族文化的异质矛盾正在以共同体的方式
消隐,共同的政治生活提供了进行族际整合的复合条件。因此,党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并没有
脱离传统族群的轨迹,而是在传统文化和革命建设的双重基础上的多条并轨、兼容并蓄的融合道路。
二、以“两个结合”认识和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
系。”①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供给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
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的具体实际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博大的发展空
间。“两个结合”以此为基础,演绎出有关中国民族问题的各种理性结论和科学论断,对于认识和把
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厚底蕴具有重要意义。
(一)“四个共同”在“两个结合”中厘清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脉络
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的来源是存在,而不是玄思,存在首先是人的存在,然后才是思维的存
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非纯粹思辨的虚无主义思维,而是有着各族人民“四个共同”的交互实践
逻辑。其中,“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②,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国家性生成。国土
是国家之根本,是中华各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空间,没有共同开拓疆域和共同生活在同一疆域中的经
历,就不会有各民族物质和文化的交往,就无从谈起共同体的建立,各民族共同开拓疆域的历史凸显
了朴素的交往向深入交往的过渡,为“两个结合”开辟了最基础的地域空间。“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
民族共同书写的”③,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延续性生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观反映必然是一
种宏达的历史性意识存在,必然包含着各个民族的自我发展史和各个民族的交互史,亦是中华民族共
同体意识内涵和要素不断丰富的历史,在“两个结合”中中华民族的历史被更好地呈现出来。“我们
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④,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特征性生成。这除了积淀下来的 5000
多年中华文化,还包括马克思主义先驱们用自身的中华文化涵养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和延伸,以及后
继者们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的唤醒和传播,时代铸就文化,文化也在开创时
代,这正是“两个结合”的重大价值所在。“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⑤,是中华民族共
同体意识的品质性生成。各族人民在代际传承群体认同中通过自我感受不断丰富共同体意识,中华民
族精神来源于各族人民的高尚品格,进而又通过集合而成的精神家园塑造各民族的道德灵魂,“两个
结合”正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途径之一。“四个共同”是滋养马克思主义精神之果在
中华大地上扎根的先决条件,揭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孕育自各个民族共同奋斗的客观事实,“各
个民族的精神活动的成果已经成为共同享受的东西”⑥,这与历史发展规律相符,与“两个结合”殊
“两个结合”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逻辑
①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华网,
2023 年 10 月 28 日。
②③④⑤ 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9 年 9 月 28 日。
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年版,第 470 页。
40
观察与思考 2023 年第 11 期
途同归,显现出共同性对差异性的超越。
(二)“四个与共”在“两个结合”中道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
理念,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① 马克思主义认为,全面观察一个人,就要全面观察他的
社会关系,共同体的产生必定源于人们之间所必要的互助本能和共同的抗争经历。马克思指出 :“这个
民族对奴役他们的人进行了不断的英勇斗争,从而证明了它具有民族独立和民族自决的历史权利。”②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极大觉醒是在近代帝国主义入侵所造成的悲情和苦难中实现的,虽然在反抗侵
略摆脱压迫中反复受挫,但正是各个民族仁人志士们在峥嵘岁月中成就了中华民族的融洽无间和凤凰
涅槃。“休戚与共”集中体现了中华各民族利益交融的共同体本质,“荣辱与共”集中反映了中华各民
族情感依赖的共同体心理,“生死与共”集中突出了中华各民族归于一是的共同体结构,“命运与共”
集中表达了中华各民族浑然一体的共同体归依。“四个与共”描画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演进历程,解
释了中华各民族是如何结成命运共同体的缘由,反映出各民族的基本立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
是要在认同情境中尤其是特殊事态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在涉及“四个与共”所展现的“利益”“感
情”“生死”和“命运”的时候显示出团结一致的民族精神力。“两个结合”越发深化,“四个与共”
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里就越加清晰深刻,两者互为支撑、相得益彰。
(三)“四个关系”在“两个结合”中阐明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层次条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要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
民族意识的关系……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要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③
把握好“四个关系”,就是把握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规律。马克思认为 :“一个民族有另一民
族所需要的东西,而另一民族又有这一民族所没有的东西。”④ 这就必须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
系,只有增进共同性、包容差异性,各个民族才能互助互鉴、同心同德。和而不同是客观规律,“同”
和“异”无论哪一方面都不能在现有历史阶段中过度强化。因此,必须掌握好“同”是主要的、“异”
是次要的方向性。“要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明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为更高层次的归属感,各民族要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这种意识关系要贯穿于共同的生活场
景、合力于共同的发展目标,指导各民族如何坚持原则、应对各种挑战。“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
民族文化的关系”,就要明确“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⑤ 的基
本准则,各民族文化必须且只能依靠中华文化主干来汲取能量,在中华文化血脉中赓续及发扬各族文
化,中华文化作为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不仅看重各民族原生性的历史文化心理,也要以共同体意
识的方式消除多重文化间的抵触。“要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中
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摈弃形而上学弊病的主要体现。物质和精神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产主义理
① 《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人民日
报》2022 年 3 月 6 日。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年版,第 630 页。
③⑤ 《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
2021 年 8 月 29 日。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年版,第 219 页。
41
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道义上目标同一,在作用上释放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对于国家富强的根本性
期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以丰厚物质作为基础,实现全国人民的美好生活和全体民族的共
同富裕也必须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来凝聚力量。
(四)“五个认同”在“两个结合”中揭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中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① 这明确指出了认同问题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问题,“五个认同”是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属性。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是一种理想信念,要激发出各民族的爱国情感,
形成无比坚定的爱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是对族际差异的调和,是在规范上统一认知标准,是对
传统民族共同体的升华;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要极大地树立民族自信,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取代中华
文化的话语工具,而是用更为客观和科学的方法论不断激活中华文明本就具有的精神力量,“两个结
合”就是最好的证明;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是充分肯定马克思指出的“一个社会阶级可能和必然要担
负起代表民族的整体利益的使命”② 的重要论断的正确性,中国共产党不仅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行了
挽救和形塑,更致力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充实和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各民族凝结价值
共识、笃定伟大目标的现代化追求,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复兴意境。“五个认同”并不是“超民族认同”,
其落脚点是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政党认同和制度道路认同,是统一于各民族自觉政治认
同的有机结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演进不可能脱离政治因素和文化土壤,更不可能在违背广大人
民群众的意愿下完成形塑。“中国意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主干从未动摇、极具号召力的根本。从文
化自在到政治自觉的转变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精准的定位,是现代民族的社会生活和马克思主
义的政治实践构筑了各民族的认同共识,并通过“五个认同”进行了确切的表达。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向度
从实践意义上理解共同体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主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历史经验的凝
聚,更具备走向未来的话语通道,链接着丰富精神、优化治理、发展图强等实践层面。
(一)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不同精神世界的相遇可能会产生碰撞、冲突、成见,只有“精神共有”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才会长久稳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要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
有精神家园”③。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到其成为当代中国的思想引领不过百余年,却能够与 5000 多
年的中华文化相得益彰,共同影响并涵化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不断进
阶。这表明“真正共同体”不光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也是一种精神世界的存在,凸显了中华民族共
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的本质。
共有精神家园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情感寄托,蕴藏着个体及集体意识所需要的安抚、稳定、责
“两个结合”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逻辑
① 《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
2021 年 8 月 29 日。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 564 页。
③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华网,
2023 年 10 月 28 日。
42
观察与思考 2023 年第 11 期
任、幸福、希望等正向感受,因此其内聚力在中华历史上前所未有。“共有”是范围,“精神”是向导,“家
园”是归宿,意识形成精神,精神反哺意识,“意识”的铸牢既是主观精神的深化,也是现实各民族
在生产生活中的交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承载的实则是中华民族包括政治、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
的历史,是社会历史现实在“意识”中固化的产物,是民族自我认同在精神层面的集中体现。① 所以,
相较于亨廷顿“我们是谁”的追问,构建在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基础上的中华各民族的自我认知一直
以来是较为清晰的,“中华民族一家亲”始终是各民族的主流认知。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包括对中国的国家意识和对中华文明的文化意识,所以其重要基因之一就是
文化认同,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内容逻辑也是文化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
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② 中华文化的资源宝库虽然始终存在并且不断丰富,文化
自信却曾没落过很长一段时间,从文化自在走向政治自信不是无条件的,是“两个结合”极大地激发
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活力,是中国今时今日的国际地位和现代化发展使民族自信重拾底气,是
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让中华民族精神有着强力的后盾,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促进了各
族人民努力达成自身精神解放进而追求全面自由的发展。
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一个积累、升华、体系化而成的情感世界,既在“润无声”的过程中塑造,
也在“被敲打”中觉醒,更在“谋发展”中振作。中国饱受屈辱的近现代历史记忆加深了精神家园的
厚重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前进方向保持了精神家园的先进性,共有的精神家园的形成是
在理性识别后的情感集聚,承载着各民族的心之所向,是各民族多元文化的交融和凝练,展现了各民
族的精神气质。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
为两者提供了规范模板,所以,共有精神家园必定饱含对中华文明、伟大祖国、各族同胞的深情厚谊。
共有的精神家园是促进各民族和谐共处的沃土,增进共识的民族关系才更深厚。实践不仅是人对
客观世界的改造,亦是对自己主观世界的改良,“只有在能够获得共同体力量作为自身存在基础的时
候,个体才在真正的意义上成为共同体的一员,才可能借助共同体的力量发展自己和改变世界”③。
通过构筑共有精神家园,能够有效提升各民族自我的道德认知和价值标准,创建出各民族共同遵守的
伦理规范,帮助各民族反躬自省、抚慰人心、向善向美。共同的精神才能孕育共同的理想,作为精神
纽带,共有精神家园在民族危难之际和民族奋发之时发挥出关键性的凝聚人心的作用,能够有效应对
西方文化渗透和多元社会思潮的负面影响,激发出各民族为民族共同体、为国家的团结、创新、奋斗
的意志,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不竭的思想动力。
(二)确立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
“两个结合”不仅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也使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更具时代特质,
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其实质就是“两个结合”的适度延伸。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回顾党的
百年历程,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④ 这
① 参见王海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哲学追问及其实践抉择》,《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 年第 1 期。
②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年版,第 285 页。
③ 张华波:《马克思“共同体”理解范式的历史性生成》,《社会主义研究》,2022 年第 1 期。
④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年版,第 243 页。
43
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及其治国理政能力的充分肯定,也在进一步强调中国未来民族工作的主流基调。
“两个结合”连接着中华各民族和中国共产党,也连接着实事求是的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社会实
践提供了马克思主义成长的中国场域,它所具有的鲜明民族特色为理论创新提供了极为富足的矿源,
有力促进了立足中国国情的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规律的探索”①,革命话题向现代化建设及治
理的转变,亦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运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主线,是基于
新时代民族工作所要面对的新形势、新环境、新特点、新问题、新挑战、新矛盾之上的科学判断,契
合党、国家以及人民对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期盼和需要,其功能限定是显而易见的,就是将马克思主义
深深植根于中国大地上的多民族生产生活,通过培育各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而不断促进民族团结繁荣。
在多民族国家建设共同体意识事关政局的稳定,只强调政治一体化而忽视民族共同体意识导致国
家衰败早有前车之鉴,放弃、松懈在民族工作中的领导权更是一些国家动乱的根源。习近平总书记指
出 :“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②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体现了党对于民族工作的深入思
考和科学谋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成效也必然要依靠党的坚强领导和方向引领,可以如此形
容,如果失去党的领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完全落空。
马克思指出 :“某一观点是否在整个民族中占优势,该民族的共产主义思想方式是否涂上了政治
的、形而上学的或者其他的色彩,这自然是由该民族发展的整个进程来决定的。”③ 铸牢中华民族共
同体意识成为工作主线,既有着历史逻辑,也符合当下需求,其客观必然性不可阻挡,中华民族共同
体意识来自于各个民族,为的是维护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所以它的群众基础优势不言而喻。这么多年
民族工作积累下来的经验成就和各民族的衷心拥戴,是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前提,有
了这一作为不断促进各民族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民族关系才会坚固永续,民族工作才会日益精进。
根据矛盾论的观点,民族工作所要面对的风险隐患是常常存在的,新时代民族工作“五个并存”
的阶段性特征不容疏忽,民族工作事关全局,民族问题无小事。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 :“只有铸牢中
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才能
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重要思想保证。”④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将多民族之间的
差别、张力统筹到一根主线上,是荡平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的思想武器,能够有效纠正在民
族领域的民族同化、民族特权、民族分化、去政治化等偏颇理念。从民族问题上“做文章”一直以来
都是西方反华势力的惯用逻辑,只有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不给任何不良渗透以可乘之
机。虽然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日益加深,但是各民族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同时
新媒体技术的便捷使各种复杂因素也更为难以把握,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塑造良好的国内外发展环
境刻不容缓,国家完全统一的共识还有待提升,所以,必须发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国家战略
和民族工作上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
(三)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马克思以“自由人的联合体”来描述理想社会,并不是许诺一个乌托邦式的“空头支票”,本真
① 孙力:《“两个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揭示》,《思想理论教育》,2021 年第 9 期。
②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人民日报》2014 年 9 月 30 日。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年版,第 552 页。
④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年版,第 245 页。
“两个结合”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逻辑
44
观察与思考 2023 年第 11 期
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 477 页。
② 《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人民
日报》2022 年 3 月 6 日。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年版,第 491 页。
④ 《习近平在会见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强调: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新华网,2015 年 9 月 30 日。
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年版,第 422 页。
的马克思主义从来都将人的生存发展视为头等重要的问题,所以,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知、分析以及
应对,一直以来也是中国社会发展中的首要方面。无论前进的路上有多少坎坷,马克思认为 :“民族还
是要按自己的道路发展下去。”①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们自己的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是我
们必须走的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党中央强调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
的主线,是着眼于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的重大决策。”② 这也充分
表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复兴意涵。
马克思指出 :“对个人、阶级、民族随时都必须通过某种完全确定的活动去巩固自己地位的这种必
要性的有意识的表达。”③ 这里强调了要用实践活动去践行和稳固主流意识形态,也就是说,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是维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方式,是保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体地位稳定的
有效手段。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与中国的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中,指引中华民族共
同体由传统向现代模式的历史性跨越,帮助中华民族共同体树立了更为远大和清晰的目标,铸牢中华
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旨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让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勇立潮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寓意深刻,包含民族关系、民族团结、民族文化、民族繁荣的持续健康发
展,也包括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民族互嵌式格局的进一步深化,因此促进各民族与国家利益与
共、命运与共、水乳交融,成为走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关键所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
在推动主观与客观、多样性与统一性、民族自在与政治自觉、个体诉求与主流价值的趋向一致,通过
增进共同性从而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彼此成就,在新的伟大实践中凝聚及壮大各民族的精神力量。
结 语
从根本上看,“两个结合”决定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未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备
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重品质,也注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扎根人心,成为民
族团结和民族复兴的自觉情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各族人民能够为民族复兴自觉奋斗、
甘愿奉献。心系自身民族发展是每个民族成员天然的羁绊,无论身处何方、身居何位都能心忧天下,
这也是中华儿女的重要品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
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④。“共同体”从“人”而来向“人”而
去,其最好地归宿必然是“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
条件”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归根结底都是要让各族人民过上幸福生活,
是党的宗旨和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统一,也是中华各民族利益和真正共同体远景的统一。
责任编辑:周佳松
45
推进智慧安防创新发展
丰富新时代“枫桥经验”*
—— 纪念“枫桥经验”提出 60 周年暨习近平同志重要指示 20 周年
2023 年 9 月 2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枫桥经验”发源地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考察时指出 :“要坚
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① 众所周知,“枫桥经验”是从基层党组织和干部群众的日常
提 要:今年是毛泽东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 周年暨习近平同志指示坚持发
展“枫桥经验”20 周年。“枫桥经验”,是基层群众创新、几代党的领袖肯定、推广的
成功治理经验。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责任,需要
在实践上不断丰富其形式,在理论上不断总结其内涵,在方法上不断对其进行改革创
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内涵方法与时俱进、守正创新。
智慧安防新技术进入善治的运用领域,价值定位为以善治为目标,以预防为基点,利
用智能、信息、传感、生物技术等高科技构建智慧安防系统,共创平安环境,发挥保
障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效能。智慧安防在改革创新的实践中不断融入“枫桥经验”的
新元素,充分彰显其人防价值、物防价值、技防价值和心防价值,必将进一步丰富新
时代“枫桥经验”。
关键词:枫桥经验 智慧安防 创新发展 新时代
作者陈婵,女,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教师(绍兴 311800);万泽民,男,浙江农
林大学教授(杭州 311300)。
陈 婵 万 泽 民
* 本文系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思政课实践育人体系建构研究”(2023SCG350)的阶段性成果。
① 《习近平在浙江考察时强调: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新华网,2023 年 9 月 25 日。
46
观察与思考 2023 年第 11 期
工作中诞生的创新经验,特别是基层群众创造的鲜活经验,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在
基层的生动体现。因而,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 :“‘枫桥经验’发展到今天,最重要的成果和最鲜明的
特色就是实现自律和他律、刚性和柔性、治身和治心、人力和科技相统一,要总结推广这一成果。”①
新时代如何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需要我们在实践上不断丰富其形式,在理论上不断总结其内涵,
在方法上不断对其进行改革与创新。
一、“枫桥经验”的诞生与发展历程
20 世纪 60 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县(即今诸暨市)基层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
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②。1963 年 11 月,毛泽东在批语中
写道 :“此件看过,很好。讲过后,请你们考虑,是否可以发到县一级党委及县公安局,中央在文件
前面写几句介绍的话,作为教育干部的材料。其中应提到诸暨的好例子,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
广去做。”③ 坚持走群众路线,提倡搞调查研究,允许犯错误的人改正错误,善于通过说理的方法教育
人、引导人和改造人是毛泽东批示推广“枫桥经验”的逻辑基础和思想前提。“枫桥经验”是在社会
主义建设中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具体实践的经验总结,既体现了党组织的有效领导,也蕴含了人
民群众的集体智慧。它充分体现了基层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转化工作的重要性,注重把问
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解决在基层,特别是把有可能成为尖锐冲突的敌我矛盾问题解决在基层。
“枫桥经验”历久弥新,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先后经历教育改造阶段、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阶
段、平安建设阶段等,进入新时代社会治理阶段,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成为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中治国理政的“金名片”。从 20 世纪 60 年代初到 80 年代初为教育改造阶段。“枫
桥经验”坚持不懈地探索总结教育改造的方式方法,为全国起到了积极的指导和示范作用。从 20 世
纪 80 年代初到 21 世纪初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阶段。针对改革开放初期基层社会面临的新矛盾和新问
题,“枫桥经验”通过依靠和发动群众,创新群防群治的工作方式,创造矛盾纠纷“四前”④ 工作方法,
就地消化和解决大量纠纷矛盾和一般治安问题,实现了矛盾少、治安好、发展快和社会文明进步的良
好局面,成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典范。
面对 21 世纪以来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枫桥经验”进一步向社会管理纵深推进,
探索、创新、实践社会管理新方式、新方法和新路子。“2003 年 11 月,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浙
江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枫桥经验’40 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要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
任务’的政治意识,充分珍惜‘枫桥经验’,大力推广‘枫桥经验’,不断创新‘枫桥经验’,切实维
护社会稳定。”⑤ 在习近平同志的重视下,广大干部群众在继承的基础上对“枫桥经验”进行创新,创
造了立足基层组织、整合力量资源,就地化解矛盾、保障民生民安的新经验;在积累的基础上进行深
化,建立治安联防、矛盾联调、问题联治、事件联处、平安联创的新机制,深入推进平安创建活动。
①②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年版,第 242、243 页。
③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十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年版,第 416 页。
④ 所谓“四前”,是指组织建设走在工作前、预测工作走在预防前、预防工作走在调解前、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
⑤ 《“枫桥经验”:48 年的创新与发展》,《浙江日报》2011 年 4 月 25 日。
47
推进智慧安防创新发展 丰富新时代“枫桥经验”
2013 年 10 月 1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批示“枫桥经验”50 周年大会上作出重要指示
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枫桥经验’的重大意义,发扬优良作风,适应时代要求,创新
群众工作方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把‘枫桥经验’
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①。“枫桥经验”开启了创新发展的新篇章,把坚
持群众路线与法治方式结合起来,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坚持
和发展“枫桥经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动适应科学化、信息化、社会化、法治化的发展要求,实
现由管理向治理、由管理向服务转变,呈现出了百姓和顺、乡村和美、社会和谐的基层社会新气象,
赋予了“枫桥经验”新的时代内涵。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主要内涵是 :“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解决群众自己的事情,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
不出镇、矛盾不上交’。”②
从“枫桥经验”到新时代“枫桥经验”60 年与时俱进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总结出,“枫桥经
验”在坚持党的领导、贯彻群众路线、解决基层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核心要义不变的基础上,
它的方式方法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创新。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新时代“枫桥经验”也逐渐融入
智慧治理因素。2023 年 9 月 28 日,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浙
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决定》,其中第十点指出,“坚持
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应当构建协同闭环的数字化社会治理体系”③。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智能
化水平,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数字化应用,完善基层社会治理的数智支撑体系,成为坚持和发展新时
代“枫桥经验”的题中应有之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我们要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
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
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夯实国
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基层基础,完善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机制,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以新安全格
局保障新发展格局。”④ 这就为我们推进新时代“枫桥经验”指明了前进方向。在推进社会治理体系
现代化的进程中,智慧安防凸显自己的优势,助力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
层治理平台,成为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体现了加强国家安全建设的基
层力量。智慧安防就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保障,与以往安防重点在人防和物防方面相比,注重把人
防、物防、技防、心防四者紧密结合,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安防体系。智慧安防的人防是主体和核
心,物防、技防、心防是主要实践途径,四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坚持人防、物防、技防和心防
并举,既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① 《习近平就创新群众工作方法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人民日报》
2013 年 10 月 12 日。
②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年版,第 243 页。
③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决定》,《浙江日报》2023 年 9 月 29 日。
④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年版,第 43 页。
48
观察与思考 2023 年第 11 期
二、新时代“枫桥经验”引领智慧人防创新发展
智慧人防是智慧安防的主体和核心。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社会发展变革的决定力
量。“枫桥经验”一以贯之的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在基层的实践,注重人的主体力量的发挥。社会安
全防范的主体是人,这意味着个体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掌握基本安防知识、具备一定安防技能至关重
要。同时,智慧人防不同于传统人防,它不局限于一般的安全防范,而是重点在于提升人的安防智
力。全体公民在参与智慧安防的过程中,需要获取丰富的智慧安防知识,不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熟
练掌握安全防范基本技能,具备自觉的安防意识、较高的安防素质和较强的安防能力。公民在掌握安
防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运用安防理论加强人防、心防就是自治能力提升的充分体现,也是坚持和发
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内容。
(一)提高人的安全防范意识
安全问题是人们历来关注的重点,它伴随人类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前提
和基本保障。我国是人口大国,同样也是安全大国。每年发生的公共安全事故,可以反映出民众的安
全意识、避险能力、应急能力都亟待提高。个体的安全教育,伴随每个人的一生。提高广大公民的安
全意识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常讲常新、警钟长鸣。新时代“枫桥经验”中要求坚
持人防,关键是重视个体提高防范意识、掌握安全知识和锻就安全方面的基本能力。一是加强安全知
识学习,形成系统化和自觉化的安全意识思想体系。二是加强法治观念,自觉尊法、学法、知法、守
法和用法,培养法治思维,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三是对待事故和失误需要做到“举一反
三”,吸取经验教训,采用科学的方法来防范类似事故的发生。四是机关单位、学校、企业、社区、
村镇形成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总之,强化个人安全意识,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
行,开启个人安全意识中的预见性和反思性,达到智慧人防的最佳状态。
(二)普及智慧安防基本知识
安全教育不仅关系个体生命的安全,而且与国家、民族的安危息息相关。国家主导和引领智慧安
防教育,社会是承担智慧安防教育的主体,学校是普及智慧安防教育的重点,家庭是普及智慧安防知
识的基础。因此,我们需要整合社会、学校、家庭资源,形成合力,坚持不懈地普及全民安全防范知
识,把智慧安全防范作为公民的终身教育。智慧安防教育需努力实现安全领域全覆盖,内容应涵盖国
家安全、公共安全、施工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生命安全、校园安全、抵御自然灾害、防电信
诈骗、禁毒反恐防暴、反邪教、防盗抢、心理降压、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等各个领域。同时,政
府部门、社会、学校、机关、企业、城市社区、乡镇需树立安全问题无小事的意识,整合多方力量,
不断充实丰富智慧安全教育内容。智慧社会中的安全防范教育就是生命教育,实质上就是一种人类命
运共同体的教育。千千万万个体生命的安全是整个国家安全的保证,而国家的安全又是世界安全、和
平的基础。
(三)加强智慧安防基本技能实训
智慧安防基本技能实训注重向受教育者传授基本安全技能,帮助他们了解防灾、应急、自救、互
救知识和掌握基本安防技能,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安全事件对群众造成的伤害,从
而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健康。一是公共场所安全防范。在操场、食堂、教室、阅览室、实验室、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