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家风

发布时间:2023-4-27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红色家风

中国共产党人在不断赶考的峥嵘岁月里,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红色诫子书、革命育儿经。毛泽东同志曾为亲情规矩立下“三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周恩来同志语重心长地教育晚辈要过好“五关”——思想关、政治关、社会关、亲属关和生活关,并定下了“十条家规”……焦裕禄同志当年教育女儿:“你不能因为是县委书记的女儿就高人一等,你应该到艰苦的地方去锻炼。”杨善洲同志严格要求女儿陪他看病也不能搭“顺风车”。谆谆家训、磊磊家风,奠定了子女的道德基础,也塑造了后代的气质品格。彭德怀的一生没有亲生子女,但他对待自己的侄子侄女,有着深切之情。新中国成立后,彭德怀把两个弟弟的孩子一共7人接到北京,供养他们上学读书。1955年,部队实行薪金制,彭德怀的大侄子彭启超当时正在一所军事学院学习。当时,彭启超的妹妹还在上学,彭德怀要求侄子负担起妹妹的生活费和学费,叮嘱他每月从薪金中留出20元寄给她。而另一边,彭德怀却嘱咐侄女:“你的生活费还是由我给,你哥哥给你的钱,不要用,按月给他存入银行,以后他用时,你再还给他。”给彭启超评军衔的时候,彭德怀要求压低一级,只授予中尉军衔。满腹委屈的彭启超趁着寒假... [收起]
[展开]
红色家风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2页

十五.红色家书-王尔琢给至亲的托孤信

十六.红色家书-史砚芬给手足最后的诀别信

十七.听党话、跟党走

十八.周永开家庭:

“一生追随党”弘扬红色家

十九.刘伦堂:清廉如水 一心为民

二十.李传荣:红色家风世代传承

二十一.陈潭秋家书

二十二.一个普通农家的“红色家风”故事

二十三.一心为民 廉洁奉公

二十四.供销社的基层干部

二十五.开着拖拉机去迎接朝阳

二十六.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二十七.读红色书信,续砥砺前行

二十八.追寻红色初心 勇担新时代使命

二十九.祭英烈传家风,燃于理想之上的烈火

一.红色家风是我们党永不褪色的“传家宝”

二.习近平总书记的红色家风故事

三.文物里的红色故事——习仲勋的军装和珍藏的国

四.毛泽东的“亲情三原则”

五.周恩来的红色家风:

“不要有任何特权思想”

六.朱德家风:立德树人,勤俭持家

七.邓小平家风:无私才能无畏

八.李大钊:唯一的权力是为人民服务

九.夏明翰的家书

十.赵一曼:勿忘汝母,为国牺牲

十一.清风传家之红色经典家风故事 ——张太雷

十二.焦门家风

十三.谢觉哉的“焦官”论与家风

十四.红色家书—舍“小家”顾“大家”陆纲给阮素

清的最后告别信

第3页

中国共产党人在不断赶考的峥嵘岁月里,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红色诫子书、革命育儿经。

毛泽东同志曾为亲情规矩立下“三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周恩来同志语重

心长地教育晚辈要过好“五关”——思想关、政治关、社会关、亲属关和生活关,并定下了“十条家规”……

焦裕禄同志当年教育女儿:“你不能因为是县委书记的女儿就高人一等,你应该到艰苦的地方去锻炼。”杨善洲同

志严格要求女儿陪他看病也不能搭“顺风车”。谆谆家训、磊磊家风,奠定了子女的道德基础,也塑造了后代的气质品

格。

彭德怀的一生没有亲生子女,但他对待自己的侄子侄女,有着深切之情。新中国成立后,彭德怀把两个弟弟的孩子

一共7人接到北京,供养他们上学读书。1955年,部队实行薪金制,彭德怀的大侄子彭启超当时正在一所军事学院学习。

当时,彭启超的妹妹还在上学,彭德怀要求侄子负担起妹妹的生活费和学费,叮嘱他每月从薪金中留出20元寄给她。而

另一边,彭德怀却嘱咐侄女:“你的生活费还是由我给,你哥哥给你的钱,不要用,按月给他存入银行,以后他用时,

你再还给他。”给彭启超评军衔的时候,彭德怀要求压低一级,只授予中尉军衔。满腹委屈的彭启超趁着寒假回家当面

埋怨伯伯:“您为什么要这样做,我可是您的亲侄子!”彭德怀严肃地说道:“正因为你是我的亲侄子,我才必须这样

做。因为了解你的人,知道你是凭本事当上上尉的;可不了解你的人,一定以为你是靠彭德怀的关系戴上这个牌牌的。

全军近百万干部要授军衔,在这个问题上,我只有牺牲你,才能服众。这里没有政策问题,只有全局问题。”彭启超离

家返校的时候,彭德怀写了一封信给侄子:“启超,你既为彭家人,就要遵守彭家的家风,任何时候都要清正、廉洁、

诚实。老实人有时会吃亏,但从长远看,老实人不吃亏。想想那些为革命牺牲的人,你还会为肩上多一颗豆豆、少一颗

豆豆烦恼吗?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可从我这,得改改这个规矩,那就是近水楼台不得月。你也许一时想不通,但

时间久了,你会明白伯伯的一番苦心,严是爱,松是害……”彭德怀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后辈树立了良好的榜样,用艰

苦朴素、诚实忠贞的家风影响着后人。

.红色家风是我们党永不褪色的“传家宝”

第4页

(一)“精忠报国”

习近平五六岁时,母亲齐心背着他去买讲岳飞故事的小人书。买回来后,母亲就给习近平讲“精忠报国”“岳母刺

字”的故事。“我说,把字刺上去,那该有多疼啊!我母亲说,是疼,但是心里铭记住了。”“精忠报国”四个字,

习近平书记从那个时候一直铭记到了现在,成为他一生追求的目标。

(二)花衣服,花鞋子

勤俭节约一直是习家一脉相传的作风。习近平的母亲齐心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们的两个儿子从小就穿姐姐穿剩下

的衣服或者花红布鞋,就是在仲勋的影响下,勤俭节约成了我们的家风。”习近平也谈到,儿时穿着的衣服,不但补

丁摞补丁,而且多是兄弟姐妹辗转相传下来的。尽管声明过“绝对不干”,但他也不得不穿姐姐的“花衣服、花鞋

子”。

(三)为人民服务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2001年,一家人为习仲勋举办了88岁寿宴,欢聚一堂,唯独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缺席。由于公务繁忙,难以脱

身,习近平抱愧地给父亲写了一封拜寿信。

习仲勋读了习近平的信后,对他因工作繁忙而不能参加寿宴表示非常理解,还向家人、子女和亲朋说:“还是以工

作为重,以国家大事为重。”“为人民服务,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二.习近平总书记的红色家风故事

第5页

(四)别怪我六亲不认

习仲勋认为,作为党的高级干部,端正党风,

首先要从自己做起,从自己家属做起。在父母的

言传身教下,习近平秉承家风,对家人的要求也

非常严格。自担任领导干部以来,每到一处,他

都会告诫亲朋好友:“不能在我工作的地方从事

任何商业活动,不能打我的旗号办任何事,否则

别怪我六亲不认。”

第6页

在红色革命纪念馆南梁革命纪念馆,珍藏着一件军装和一面国旗。这两

件遗物是习仲勋的夫人齐心所捐赠的。它们是习仲勋同志红色精神的集中体

现,对于纪念习仲勋同志,具有重大的意义。

习仲勋同志曾在家书中写道:“艰巨的战争形势不容我分心,只能全身

心投入到消灭国民党军队,解放大西北的伟大斗争去。”他的一生是战斗的

一生,奋斗的一生。齐心同志回忆道,习仲勋每次都会穿这身军装在院子里

庄严而肃穆地升起这面国旗,而升旗完毕后,他总会亲自将这身军装折叠的

整整齐齐的放在自己最宝贵的箱子里。习仲勋同志的医生实事求是,坚持原

则,立场坚定,顾全大局,毛泽东曾为习仲勋题词“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习仲勋同志始终站在党建发展的第一线,深入基层扎身民众去贯彻实施

自己的理想和信念。1945年,习仲勋同志受党中央指示,率领一批领导干部

前往西北地区展开工作。他敢为人先,坚持以民族团结为基础,以稳进慎重

为方针争取囊括数十个少数民族且经济文化落后的西北地区。最终,习仲勋

同志以其真诚,谦和的态度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支持,成功化解了民族纠纷。

他,是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

毛泽东同志对习仲勋同志的工作有着高度的评价。在建国之初,习仲勋

曾被委以中宣部部长、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的职务。而当毛泽东同

志将这一变动告诉林默涵同志和胡乔木同志时,他曾这样说道“习仲勋是一

个政治家,这个人能实事求是,是一个活的马克思主义者”。

三.文物里的红色故事——习仲勋的军装和珍藏的国旗

第7页

毛泽东的家教家风,堪称一代典范。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给自己定下三条原则:“恋亲不为亲徇私,念

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

(一)恋亲不为亲徇私

毛泽东对待子女总是要求他们与老百姓一样,不允许搞特殊化,他常说的一句话是:“谁叫你是毛泽东的儿

女呢?”当年,27岁的长子毛岸英急欲结婚,可刘思齐不满18岁,毛泽东说:差一天都不行,在铁的纪律面前,

必须一视同仁。小女儿李讷上大学后,住学校,吃食堂,过着工农子弟般的生活。有一次,李讷离校晚,卫士

李银桥担心一个女孩子走夜路不安全,便瞒着毛泽东派车去接李讷。毛泽东得知此事后,狠狠地批评了李银桥,

并严厉地说:“别人的孩子能自己回家,我的孩子为什么不行?不许用车接,说过就要照办。”

(二)念旧不为旧谋利

新中国成立前夕,夫人杨开慧的哥哥杨开智给毛泽东写信,要求到北京工作。这一请求却被毛泽东严词拒绝

了。毛泽东在回信中说道:“希望你在湘听候中共湖南省委分配合乎你能力的工作,不要有任何奢望,不要来

京。”同时,毛泽东还给当时的长沙市军管会副主任王首道写了一封信:“杨开智等不要来京,在湘按其能力

分配适当工作,任何无理要求不应允许。”四.毛泽东的“亲情三原则”

第8页

(三)济亲不为亲撑腰

毛泽东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有很大一部分时间在祖父

文家度过。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家的一些亲戚借着和主

席的关系,在乡亲们面前牛气哄哄,甚至以特殊身份自

居,不服从管理。毛泽东得知此事后,非常生气,专门

给当地政府写了一封信:“文家任何人,都要同乡里的

众人一样,服从党与政府的领导,勤耕守法,不应特

殊。”毛泽东表示,正因为深爱着这些亲人,才决不做

他们缺点错误的靠山,不为他们的缺点错误撑腰。

毛泽东把对亲人浓郁的关爱化作了严格的要求。在亲

情与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之间,毛泽东始终保持着清

醒的头脑,为全党作出了表率。正是其高尚情操和无私

大爱成就了革命领袖家庭独特的韵味和风采。

第9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伟大建党精神,并强调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

的利益”;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多次指出,要“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管好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坚决

反对特权现象,树立好的家风家规”。“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既是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体现和实践表达,更是周

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崇高精神和红色家风的生动写照。

(一)一切服从组织安排

“尔鎏侄:来信已收到。这两天正值人大闭幕前夕,很忙,我的精神和身体都很疲乏。你信里提的问题,我已和伯

伯、同宇叔婶开了飞行家庭会议,商讨了你的问题。我们的意见是一致的,并由同宇叔和你面谈。请你即到同宇叔家去,

他不久前曾到上海你家,可以把你奶奶和父亲的近况告诉你。你到此后,可打电话给成元功和张元同志。伯伯身体好,

勿念!匆此 祝健好! 七妈 七月十三日上午”

这封家信被收录在由周尔鎏著、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我的七爸周恩来》一书中,是周恩来邓颖超夫妇(七爸七

妈)给侄儿周尔鎏的回信,提及的主要事项是周尔鎏是否参加外文系学习存在的思想斗争。

1956年,南开大学决定重新开办外文系英语专业。周恩来对母校恢复英语专业非常关注,认为无论是当前还是未来,

新中国都需要越来越多的外语人才,特别是通晓英语的人才。南开大学领导考虑到,重新建立英语专业需要一名懂英语

的半脱产学生担任外文系的团总支书记兼辅导员,故找到有英语“特长”、正就读于南开大学经济系的半脱产学生周尔

鎏。

周尔鎏考虑到半脱产学习时间过少、经济收入甚微等因素,尤其是夫人王章丽刚生了女儿,故回复学校的意见是

“提前毕业”,这样能自食其力,也能减少周恩来的负担。

周恩来知道此事后,随即召集周尔鎏在京亲属举行家庭会议,经过讨论提出一致意见:鉴于国家需要更多的外语人

才,周尔鎏中途退学是不适合的;希望周尔鎏接受学校的有关安排,经济困难问题,仍由周恩来从自己的工薪中凑足费

用给予帮助。这既体现了周恩来对周家晚辈的关心和支持,更体现了他时刻以国家利益为重的情怀。

五.周恩来的红色家风:

“不要有任何特权思想”

第10页

就这样,周尔鎏得以到外文系学习英语,同时担任学生辅导员和团总支书记,

直到正式毕业。毕业后,周尔鎏没有辜负周恩来邓颖超的殷切期望和重点培养,

曾在北京二外从事英语教学管理工作,任中国驻英国使馆文化参赞,中联部、对

外文委等司局级职务,为中国外事工作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其实,周恩来邓颖超与周尔鎏的深厚感情可追溯到1931年。当时周恩来邓颖超

到上海虹口北四川路永安里(今四川北路1953弄)44号二伯父二伯母家(周尔鎏

的祖父母家)避难,见到周尔鎏这个周家的长房长孙,很是疼爱。新中国成立后,

周尔鎏以西南地区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上南开大学,周恩来知道后很高兴,因为

这也是他当年就读的大学。求学期间,周尔鎏从未公开自己与周恩来的关系。得

知周尔鎏获得天津市“三好学生”后,周恩来开心地说:“美好的金子迟早会发

光的。”

(二)梅林牌花生米罐头

1946年,周恩来派人在上海找到周尔鎏和李鹏、聂力,后李鹏、聂力被带到延

安,而周尔鎏被安排在上海读完高中。其重要原因是,作为党的高级干部,他们

应该优先照顾烈属子弟和其他干部子弟。

周尔鎏与王章丽结婚时正值物资缺乏时期,周恩来亲自拿了一罐上海梅林牌花

生米罐头作为结婚礼物,说:“现在是困难时期,物资缺乏,不必用糖果来招待

来宾,把这罐花生米打开吃吃就可以了,重在彼此间的情谊而不是重在物质上的

礼遇。”并嘱咐道:“花生米吃完后把空罐头盒子卖给附近的废品公司。”

另据周尔鎏回忆,其堂弟周秉和在延安插队时,当地为了照顾他,让他参了军。

但周恩来知道后不同意,原因之一是这不利于稳定农村知识青年队伍及国家大局。

最终周秉和在新兵训练即将结束时,从部队返回延安继续插队。

第11页

(三)不许扛总理亲属的牌子

1953年2月,周恩来委托中央办公厅警卫局干部王雨波转告淮安县政府“三点意见”:对于八婶的生活费,今后由

“周恩来本人每月汇寄”,“再不要政府照顾了”;祖坟要平掉,遗骨“装入罐中深埋”,把土地交生产队使用;驸马

巷的房子不准修,不准让人参观,更不准宣扬“我出生的那间房子”,凡已有住户者,不准让人搬家。

1961年9月,周恩来在庐山开会时曾对其亲属说:“现在不能回去。一回去就找麻烦,亲戚们全找来了。我满足不了

他们。我要等到大家的生活都提高了,我再回去。”可见,周恩来之所以一直没有回淮安,不是不思念故土,而是不想

让他家获得任何特权。

周恩来曾多次教导晚辈,“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我的关系,都不许扛总理亲属的牌子,不要炫耀自己”。邓颖

超也在一次家庭会议上说:“你们有困难,我们的工资可以帮助你们,毫不吝惜,但我们从来不利用工作职权来帮助你

们解决什么问题,你们也不要有任何特权思想。”

(四)十条家规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习近平强调,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

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

家风,做家风建设的表率,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

周恩来总理高度重视家风,严格要求自己、配偶、亲属以及身边工作人员,在家风建设方面为广大共产党员特别是

领导干部树起了一座丰碑。周恩来没有自己的孩子,对周家这个大家庭格外爱护,经常用自己的工资给予接济,但从不

允许当地政府给他的亲属任何特殊照顾。同时,他对自己的亲属要求十分严格,从没有利用自己的权力为自己或亲朋好

友谋过半点私利。

周恩来给晚辈订过“十条家规”:晚辈不能丢下工作专程来看望,只能出差顺路时看他;来者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

住宿费由他支付;来者一律到食堂排队买菜,有工作的自己出钱,没有工作的由他代付伙食费;看戏以家属身份买票入

场,不得用招待券;不许请客送礼;不许动用公家汽车;凡个人生活中能自己做的事,不要别人代办;生活要艰苦朴素;

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他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

第12页

这十条家规是周恩来红色家风的一个概括,其核心是决不搞特殊、决不享特权,一切以国家、人民的利益为重,这

既是对亲属的严管和厚爱,更体现了我们党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优良作风。

在妻子邓颖超任职的问题上,周恩来态度十分明确。建国初期,不少党内外人士曾向周恩来提议,在政府里为邓颖

超安排一个职务,最终却都被周恩来断然拒绝了。周恩来说:“我是政府总理,如果小超再担任政府的一个部长,那么,

我这个总理和她那个部长就分不清了;人家会把她那个部长说的话当成是我这个总理的话,把她做的事当成是我支持的。

这样,家庭关系、夫妻关系、政治关系、政府关系,就都到一起去了。这就不利于我们党的事业,不利于我们的工

作。”

周恩来无私奉献、天下为公的高尚人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中国共产党人优秀品德的集中写照,永远为后世景

仰。

(五)教育晚辈要过好“五关”

新中国成立之初,在确定政务院各部门领导人选时,周恩来说:“我是政府总理,如果邓颖超是政府里的一个部长,

那么我这个总理和她那个部长就分不清了。人家会把她做的事当成是我支持的。这样家庭关系、夫妻关系、政治关系、

政府关系就混到一起去了,这不利于我们党的事业,也不利于我的工作。”“只要我当一天总理,邓颖超就不能在政府

任职。”据周尔鎏回忆,尽管七爸周恩来对七妈邓颖超感情笃厚,在生活方面照顾体贴到无微不至,但始终不同意她出

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职务。

周尔鎏从南开大学毕业时,时任外交部长的陈毅希望他到外交部工作,周恩来考虑到他主管外交部工作,要避嫌,

周尔鎏就去了对外文委工作。正是在周恩来的影响下,周尔鎏对提级、加工资等涉及个人利益的事情总是一次又一次谦

让给他人。

在1964年8月10日的家庭会议上,周恩来语重心长地教育晚辈要过好“五关”——思想关、政治关、亲属关、社会关

和生活关,并强调,“这五关中,一头一尾,‘思想关’和‘生活关’最为重要”。他认为,思想方法不对头,看一切

问题都会看不准,甚至会颠倒是非;要站稳无产阶级的政治立场,只有立场正确,才能有正确的观点和方法,才能更好

地为人民服务。

第13页

朱德是四川走出的另一位伟人。朴素是朱德给人最直观的个性特点。这一特点也成为了朱德家风内容的核心,朱德

元帅的孙子朱和平用“立德树人,勤俭持家”八个字总结朱德元帅留下的家风传承。

“爷爷奶奶是一对革命夫妻,在艰难困苦的战争年代,他们并肩战斗、走南闯北、东征西战,无暇顾及家庭生活。

新中国成立后,才算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家。而我,有幸在他们身边长大,耳濡目染,受益颇深!”朱德、康克清之孙朱

和平将军在一次采访中说,爷爷奶奶给后代留下最宝贵的财富,就是“立德树人,勤俭持家”的朴素家风。谈到此,朱

和平进一步解释:核心是立德。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评价爷爷:“他的一生可谓海纳百川、厚德载物,其崇高的人格风范

最后浓缩为一个‘德’字。”朱和平说,他理解这个“德”,就是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党性修养和思想作风。

在家人眼中,朱德坚持自己的事自己做,并教育孩子要自己做事,从洗衣服、洗袜子这些小事开始,不许他们养成

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德同志先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等要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子孙辈与他一同生活时,朱德要求他们不要有特殊思

想,不要觉得高人一等,群众怎样生活,他们就怎样生活,并特别训示说:“生活上你们要自力更生,不要依靠我,也

不要靠我去当官”,“一定要靠自己的才能和实干为国家作出贡献”。

朱德家风不仅影响自己的家庭,他还以此约束自己的亲属。出于感恩当年兄弟姐妹们凑钱供他读书,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后朱德同志让他们各送一个孩子来北京上学。计划经济时代,朱德家一下就多了十几个孩子,生活压力陡增。朱

德元帅没有公开自己的困难,还多次主动要求在国家经济困难时期给自己降薪,同时他自己开垦了一块地种菜,带着孩

子们拿着锄头、铁锹、盆、桶去劳动,自己动手解决粮食难题。

六.朱德家风:立德树人,勤俭持家

第14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德先后6次回到自己的家乡四川,并

回过一次出生地——仪陇县。朱德同志回仪陇期间轻车简行,要求

随从不给群众和基层添麻烦。他取消了家乡干部出于爱戴而为他举

办的展览,指示用办展览的地方建一所小学让娃娃们读书。朱德还

指示当地干部要根据山区资源禀赋,发展山区经济,自力更生,

“不能光伸手向外要”。离开仪陇前,朱德同志特别提出:“希望

仪陇要多给国家作贡献!”

说起爷爷奶奶对自己的人生影响,朱和平坦言,从小在爷爷奶

奶身边长大,那是一段非常幸福的时光。他们高尚的思想、伟大的

人格、亲切的形象都深深影响着自己,并为他塑造了一心为党、不

忘人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970年底,他如愿成为一名人

民解放军战士。爷爷知道他要当兵后,嘱咐他继续树牢献身革命的

思想,做一个干实事、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努力成为技术型、专家

型的军人。到了部队后,朱和平牢记爷爷的嘱托,经过自己30多年

的努力学习和工作,从一名普通士兵成长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

将,在军事科技等领域取得了足以令爷爷欣慰的成绩。朱和平曾获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

家风往往在潜移默化中传承着。作为后代,我们传承好红色基

因、赓续好红色血脉,让革命传统代代相传,为建设美丽中国奋斗

不息,才是对爷爷奶奶和所有革命先辈最好的告慰!

第15页

邓小平的长女邓林在一次接受报社采访时总结邓小平留下的家风

就是“无私才能无畏”,并描述邓小平平时在家里说话不多,但说

出来就切中要害,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影响家人成长。

邓朴方在“文化大革命”中因为受父亲邓小平的牵连,也被错误

批斗,并致残。“文化大革命”后期,邓小平在照顾邓朴方生活的同

时,始终勉励和支持邓朴方继续学习科学技术,以便为国家作出更

大贡献,其核心思想是“无私才能无畏”。

《邓小平年谱》中记载邓小平的家庭教育思想。在1993年1月3日

这天上午,89岁的邓小平给孙辈们说:“对中国的责任,我已经交卷

了,就看 你们的了。我十六岁时还没有你们的文化水平,没有你们

那么多的现代知识,是靠自己学,在实际工作中学,自己锻炼出来

的。十六七岁就上台演讲,在法国一待就是五年,那时话都不懂,

还不是靠锻炼。你们要学点本事为国家作贡献。大本事没有,小本

事、中本事总要靠自己去锻炼。” 这些质朴深刻的语言背后是他要

将“无私才能无畏”的思想一代代传承下去。

七.邓小平家风:无私才能无畏

第16页

红色家风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培育和形

成的宝贵财富,蕴含着爱党爱国的家国情怀、勤俭节约

的清廉本色。“黄卷青灯、茹苦食淡、冬一絮衣,夏一

布衫。为庶民求解放,一生辛苦艰难”。清俭一生的李

大钊将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贯彻在子孙后代的点滴教育

中,其子李葆华告诉儿子:“我们只有一个权力,那就

是为人民服务,因为做了一点工作就收礼物,这不是共

产党人该干的事。”

忠厚传家久,家风济世长,好家风连着民风、党风、

政风,不断推动着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文明社会的发

展。八.李大钊:唯一的权力是为人民服务

第17页

这位烈士1921年经毛泽东同志、何叔衡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先

后发动了工人罢工、参加秋收起义。1928年3月因叛徒的出卖被捕,被反

动派杀害时年仅28岁。他就是写下“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

明翰,还有后来人。”的烈士夏明翰。

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后,大批共产党人被国民党反动派残忍杀

害,长江南北都笼罩着恐怖的阴云。态度坚决的夏明翰自知时日无多,

牺牲已成定局。在此期间,夏明翰给他的母亲、妻子和姐姐留下三封家

书。

其中写给母亲的信中写道:亲爱的妈妈,别难过,别呜咽,别让子规

口血蒙了眼,别用泪水送儿别人间。儿女不见妈妈两鬓白,但相信你会

看到我们举过的红旗飘扬在祖国的蓝天!夏明翰出生在一个封建家庭,

母亲是家里唯一支持他的人,为后来夏明翰走上革命道路起到了关键作

用。夏明翰在信中告诉母亲不要伤心,要始终相信终有一天会获得革命

的胜利!他一直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这也影响着他的姐姐与妻子。姐

姐夏明玮曾因掩护夏明翰,多次被反动派囚禁,写给姐姐的信鼓励他姐

姐要坚持革命。妻子郑家钧继承了夏明翰的遗志,在夏明翰就义后,郑

家钧做起了地下交通员,一直到新中国成立。理想信念的传递是坚定的,

是不可动摇的!

九.夏明翰的家书

第18页

家与国,自古就是一个整体。有国才有家,家和国兴旺。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以优良党风涵养红色家风,以优良

家风强化党性修养,在凝聚党心民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1905年10月出生在四川宜宾。1926年,赵一曼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

赵一曼被派往东北地区发动抗日斗争。临行前,她到照相馆抱着年幼的“宁儿”,留下了与儿子的唯一合影。在一

次与日伪军的战斗中,她为掩护部队突围,身负重伤,不幸被俘。面对凶恶的日军,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赵一曼忍着

伤痛怒斥日军侵略中国以来的各种的罪行。身负重伤的赵一曼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坚强的意志和誓死抗日的决心,

痛的几次昏了过去,仍坚定地说:“我的目的,我的主义,我的信念,就是反满抗日。”没说出一字有关抗联的情况。

1936年8月2日,赵一曼被日寇杀害,牺牲时年仅31岁。在得知日军要枪毙自己时,她向押送的警察要了纸笔,给

自己远在四川的儿子写了一封催人泪下的遗书。这封遗书后来经“宁儿”陈掖贤重新誊写,留给他的女儿陈红。

“不管走到哪里,我都随身带着这封遗书。”陈红说,“父亲告诉我,要将奶奶在信中传达的爱国情怀与赤子之心

作为家风,永远地传承下去。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

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远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

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

国而牺牲的!

你的母亲赵一曼于车中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十.赵一曼:勿忘汝母,为国牺牲

第19页

1921年初,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要求中国的共产主义组织派一名代表前去联络。李大钊等商定,派年轻有为的

张太雷前去。张太雷由此成为中国共产党派赴共产国际的第一位使者。启程前,由于时间紧迫,张太雷来不及回家

告别,只好写封家信寄给妻子陆静华。此信是唯一保存下来的张太雷家书。

张太雷写信的目的,是要向亟盼他毕业后能够找到如意工作、进而改善家境的母亲、妻子诉说自己放弃“学而

优则仕”的老路、选择革命道路的决定,并希望获得家人的理解。但在当时的反动政府统治之下,革命工作都是秘

密的,不能在信中明说。

为此,他首先从家人最为蔑视的官员腐败入手,讲官员腐败后不仅理想堕落,而且日常生活也会堕落,这与其

追求的幸福是完全相悖的。他写道:“做了官,发了财,难保我的道德不坏。常常在官场中混,替那些不好的人在

一起,嫖赌娶妾的事情或不能免。倘若是这样了,非特我的身体、道德要坏,恐怕家里要受莫大的苦处。你也看见

多少做官的发财的人们多嫖赌娶妾。倘若我做了官,发了财,我自己也不能保不替他们一样的做坏事。”

沿着这一思路,张太雷进而循序渐进地引导说:“惟有求得高深的学问既可以自己独立谋生,不要依靠他人,

这样就用不着恐惧失去饭碗,心境自然也就安定”,“所以我决计外国去游学求一点学问,将来可以享真正的幸福,

你也可以享真正的幸福,母亲也享真正的幸福”。十一

.清风传家之红色经典家风故事 ——张太雷

第20页

张太雷对母亲十分孝顺,信中特别关照妻子要妥善安排好家庭的经济生活,充满了对亲人的真挚感情:“母亲年老亦

当吃好一点,穿好一点。你可劝劝母亲说不要过省。不然我在外如何安心呢?”

同时,他启发妻子要跳出自我私欲的小圈子,树立起远大理想。他充满深情地说:“我们现在离开是暂时的,是要

想谋将来永远幸福”,“寻我们将来永远的幸福,这是一件何等快乐的事呵”,“你必要照我告诉你的做,我在外心才

能安”,“希望我回来的时候,我学得很好,你也学得很好,那时我们多快活呵!”

在这封家书中,张太雷向陆静华隐秘地表露了自己对未来的打算及对幸福的理解,表明了自己的共产主义信仰、坚

决走革命道路的决心以及对中国革命必胜的信念。

张太雷向家人直抒心意: 他从事革命工作不是为了做官发财,而是为了求学问,做有高尚道德的人;他所追求的幸

福,不仅仅是家庭温饱,而是人民将来真正、永久的幸福。这些都真实地展示出一个23岁的年轻共产党人可亲可敬可信

的形象。对此,张太雷的女儿张西蕾深情地回忆说:“这封信我在青少年时期读过多遍,对我的成长产生了很深的影

响。”

第21页

在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的女儿焦守云眼中,焦门家风是这样

的——

要热爱劳动,不能不劳而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焦裕禄一有时间

就领着孩子们去劳动,参加小秋收,参加拾麦穗,把收到的这些东西

全部让它颗粒归仓。那时候生活艰难,焦裕禄就领着孩子们房前屋后

种瓜种豆,在吃不上肉的年代,到处都是草,就领着孩子们养了-群小

兔子,既增添了生活乐趣,又体会了劳动的艰辛。

要艰苦朴素,不能跟别人比吃比穿,要比就比学习比进步。那个时

候,焦裕禄孩子们的衣服都是大的穿了小的穿,小的穿了再小的穿,-

-直到它不能穿。毛主席接见的时候,焦守云穿的是一件姐姐穿小了的

衣服,而且袖子上补丁摞补丁。焦裕禄平时对孩子们的要求很严,笔

记本要换的话,一定要让他看, 非得正面、反面都写了,才给换一-本。铅笔一直用到捏不住了,焦裕禄再做一个铁皮的小圆筒,套在铅

笔上,就这样-直把它用到最后,实在是不能用了再扔掉。

领导干部的家属孩子不搞特殊化。焦裕禄对妻子要求很严,不能收

受任何东西,公家的东西,-分也不能占。当年就因为妻子到食堂提了

-壶开水,他就说了她一顿:“人家大老远把水拉回来,你去提了用,

你可是方便了。你知道嘛,你是县委书记的老婆,你不能带头破坏了

办公的秩序。”因为这一壶水,他做了一个决定,所有住在县委大院

的家属全部搬出去。焦家的第二代、第三代,谁也没有搞特殊化。

十二.焦门家风

第22页

革命前辈谢觉哉有句名言:“我这个官是‘焦官’。‘官’而不‘焦’,天下大乱;‘官’而‘焦’了,转乱为

安。”

在谢觉哉老家宁乡,“焦”即“干”,没有油水,“焦官”指不挣钱之官。自古以来,当“焦官”意味着两袖清风,

其治下必然社会安定,人民富足。

谢氏“焦官”论,写照共产党执政初心,被老一辈革命家集体恪守,治国安邦堪为垂范,其先进性至今不改,是干

部洁身自好的警世之言。

“焦官”论背后,还埋藏着一个真实的家风故事。

1951年初,时任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部长的谢觉哉,提笔着墨,给老家儿子谢子谷、谢廉伯写信。信中附诗一首:

“你们说我做大官,我官好比周老官(奇才大老官);起得早来眠得晚,能多做事即心安。 ”

原来,“谢胡子当大官”的消息,已在宁乡传得沸沸扬扬。儿子们跃跃欲试,想借父亲“东风”,赴京谋个好差事。

谢觉哉得知后,决定写封信,好好地泼瓢冷水,阻止儿子们来京。

信中他自称“焦官”,还自比同村雇农周老官。周老官一世勤恳,身无他物。他想告知子女,他这个“焦官”好比

周老官,都是“服务员”;他这个“焦官”是新社会“勤务兵”,不是封建旧官僚。谢家子女要立足,得靠真本事,

不能借长辈权势谋取特权。

这封铁面无私、“不近人情”的家书,敞亮透心,亮出共产党人底色。也回答着何谓共产党人高风亮节,何谓初心

使命,何谓“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何谓共产党人清正家风。

“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民风淳”,干部家风无小事,治好小家,才能治国平天下。一个真党员,心怀

国家、人民,始终会缩小自我,端正家风。可见,“焦官”论与好家风是因果关系,也是良性的互促关系。

谢觉哉是“延安五老”之一,在党内享有崇高威望。他横跨清末、民国、新中国三个时代,一生厚养情操与学识。

他腹有诗书,是清朝末代秀才;他主持起草红色政权最早《劳动法》《土地法》等法例,是中央苏区秘书长;他任

职新中国内务部长、最高法院院长,是人民司法制度奠基人、法学界先导……

十三.谢觉哉的“焦官”论与家风

第23页

这些过人成就,并未使他骄傲。他身居高位而不显,满腹锦绣而不骄,一不谋私利,二不图虚名,艰苦朴素,终生

甘做人民公仆。

他也这样教育子女:吃苦,吃苦,再吃苦。这些教育,都化为一封封家书,柔软地投递到每位子女心头。

谢觉哉两段婚姻,留下14位儿女,加上侄儿女、孙儿女们,身旁孩子多达三四十位。生而有养,养而有教,他留下

的97封家信中,绝大多数是“致孩子”。

在快乐和严格的平衡木上,他积极塑造亲子关系,将家风与共产主义信仰、新社会理想结合。一面快乐慈祥,一面

讲求原则。

快乐时,他是留着八字胡须的慈祥老人,任凭孩子们在周围嬉戏打闹,泰然伏案办公,实在太吵,就呵斥两声,伸

出虚握的拳头威胁一下,以至“群孩戏父”,被“攀肩、索抱,持竿打仗、扭秧歌”。

严格时,他抓紧一切时间写信,哪怕外出开会、休养间隙,也不忘教导儿女。1962年3月的“致儿女”信,洋洋数千

言,读来唏嘘。

“我到北京才穿上绸内衣,还是人家送的,手表我以前没有,现在你们穿绸内衣了,戴手表了……公家给我买了一

双皮鞋,到北京为了接待外宾才买第二双皮鞋。那时我快七十岁了。你们小小年纪就穿皮鞋,且已穿过不止一双。”

他要求孩子们“看过去,看别人”“对人宽,对己刻”“要自己动手”“爱惜东西”……衣食住行,事无巨细,皆

悉心培养。

谢觉哉另有18封与基层通信,多次提及回乡经历,对当地浮夸接待、农村环境破坏、老百姓生活困难等,深表不满。

“修车路,不是对我的尊敬,而是对我的不尊敬,使人民看了,要说我谢胡子是个官,是个架子很大的官,这是浮

夸风的反映。”

“我两次回乡,都不很称意。我还想回乡一次,不过有三个条件:第一,不要派一些人包围我,要让我行动自由;

第二,要农村容易买到猪肉;第三,要看到到处都是幼林。”

一封封书信,生动再现谢觉哉深刻的思想和情感世界。

谢觉哉书信,展示了共产党领导人的清廉风范,也彰显出共产党人家风建设的智慧。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前人积累

的思想经验、实践成果,需要后来者用心感悟、用心传承、用心发展。

第24页

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中华大地时,在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倒行逆施中,无数热血青年怀着报

国的壮志,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之中。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沈阳飞机制造厂厂长的陆纲,

就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位知识青年。1940年秋在“皖南事变”爆发前夕,时任浙江省政工队队长的姚常新遭到国民党

顽固派通缉,被迫改名为陆纲,由党组织安排秘密转移到茅山抗日根据地,继续进行抗日斗争。

在转道上海与妻子阮素清临别前,陆纲留下一封“最后告别信”。信的全文内容如下:

素清:

这是我给你一封最后的告别的信。我至诚地要求你,看了以后不要难过,因为我已经是不配你再对我关心,这样才

能减轻了我的罪孽。

为了人类解放,为了人类的真理,我已经做了一件十二万分对你不起的事情,我已经偷偷地跑到你以后永远不会知

道的地方去,意思是我今后没有可能再和你在一起生活了,我放弃了儿女的抚养,毁弃了你的幸福,永远离别了过去一

切的亲戚朋友。为了实现我的理想,去做我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去过自己愿意过的最艰苦、最危险的生活,请你原谅我

吧!同时我请求你不要过分难过。要明白这不是(我)一年二年的想头,这个想头是远在十年以前已经有了的想头。你

要明白,这是无法挽回的。我真心真意的请求你永远地忘记我——一个不值得你爱的人。我是永不再回来的了。

过去的一切,不要再想它,譬如做了一场春梦,我恨我自己不能在几年前下了这个决心,耽误了你的幸福,而现在

更加深你的痛苦。要是这个责任,要哪个人来负担,那末我的回答是:吃人的社会制度。你不过是生不逢辰,是这个社

会制度下的牺牲者。我不能想出更好的方法,能够给你最后的安慰,亦想不出什么来劝导你。总之,要请你原谅我,了

解我,我写这封信的动机,主要的为了尽我的责任。否则我可以一跑了之,一了百了。

十四.红色家书—舍“小家”顾“大家”陆纲

给阮素清的最后告别信

第25页

你收到这封信,我真心真意的请求你:

(一)如果善堂兄肯抚养我们的子女,我真心真意的请他抚养,做他自己的子女。要是经济不允许的话,那末他可

抚养—个(我在上海时听说因为善堂兄没有后嗣,有人生张另行设法,我以为这是不对的!)其余可送公共保育机关去。

(二)对于你,我亦真心真意请求你,不要固执死守旧道德,不肯再嫁。为了减轻我的罪孽,你应该接受我的要求,

找一个忠实的商人,做你永久的伴侣。我很明白你的个性,我相信如果能有适当的人,你将来的幸福一定有保证,决不

会像与我在一起般的使你痛苦,使你得不到人间家庭的幸福。总之我是不配做你的丈夫,不配你爱的人。希望你恨我,

恨我,永远忘记我,那末就可以减轻我的罪孽。

这封信和给善堂兄的信,都可作为我自愿离婚、放弃丈夫权利的证据,在法律上是有效力的。我决不对你将来的行

动有什么干涉,如果一定要办什么合法的手续,那末你可拿这二封信向我父亲交涉,我相信父亲看了这封信一定亦不会

勉强的。

最后以至诚的心祝福你!

在信中,陆纲坚定地表达了自己“为了人类解放,为了人类的真理”,“为了实现我的理想,去做我自己愿意做的

事情,去过自己愿意过的最艰苦、最危险的生活”,不得不抛妻别子,放弃丈夫的权利,成为一个职业革命者。

第26页

在湖南常德的一面石墙上镌刻着这样一首诗:“夜风云变,上海大屠杀。尔琢拔刀起,血誓效讨伐。革命不成功,此生

不理发。”这短短的诗行,是烈土王尔琢投身革命、奋斗一生的真实写照。王尔琢,1903年生,湖南石门人。他曾就读黄

埔一期,是周恩来最看中的学生之一。他先后参加北伐、南昌起义、湘南起义,后来又随朱德、陈毅上了井冈山,历任工

农革命军第一师参谋长、红四军参谋长,是工农红军最年轻的参谋长。他曾慨然明誓:革命不成功,坚决不剃须,被众人赞

誉为“美髯公”, 又被笑称为“中国的马克思”。1928年8月25日, 王尔琢在江西崇义县思顺圩追劝叛徒时不幸英勇牺

牲,牺牲时仍是长髯飘飘。

1923年10月8日,王尔琢与从小青梅竹马的郑风翠携手走进婚姻殿堂。然而,幸福恩爱的蜜月生活只持续了短短三个月,王尔琢便离家别妻赴黄埔军校学习。临别时,王尔琢对已有身孕的妻子说:“生儿是你的靠,生女是你的伴,生儿取名摘祚,生女取名桂芳。” 但谁也没有料到,这次分别竟成了这对蜜月夫妻的永诀。

1927年初,王尔琢随北伐军到达武汉。虽然军旅劳顿,但他却时刻牵挂着远在家乡的妻子和从未谋面的女儿。他托人

在武汉黄土坡21号租了一间房,然后给妻子去信,要她们母女到武汉团聚。不料, “四一二”风云突变,战功显赫的北伐

将领成了被通缉的“中共要犯”。郑凤翠带着幼女桂芳历经千辛万苦抵达武汉,满怀期待地来到他们相约的小屋,丈夫却

音讯全无。在百般打听王尔琢消息无果后,她极度失望地带着女儿默默回到湖南老家。行前,她给丈夫留下了一封信:我

和你的女儿小桂芳,于二月初二从家动身,在长沙住了三个月,直到二十八日,才好不容易来到武汉,来到你约我和桂芳会

面的地方。不知你到哪里去了,没有见到你,小桂芳心里很难过……”

十五.红色家书-王尔琢给至亲的托孤信

第27页

数日后,王尔琢来到相约之地,却是人去楼空。读到妻子情

意绵绵又略带哀怨的信,王尔琢不禁满怀歉疚写下这封托孤信:

父母大人:

儿何尝不思念着骨肉的团聚,儿何尝不眷恋着家庭的亲密,

但上海、长沙烈士们殷红的血迹燃起了儿的满腔怒火,乱葬岗

上孤儿寡母的哭声斩断了儿的万缕归思。

为了让千千万万的母亲和孩子能过上好日子,为了让白发

苍苍的老人皆可享乐天年,儿已决意以身许国,革命不成功,

立誓不回家。

凤翠娘家父母双亡,望大人善待儿媳,见凤翠如见儿一般。

王尔琢1927年6月

这是王尔琢的最后一封家书,也是他给亲人留下的遗言。王

尔琢在信中,既深情表露对妻女的怜爱,更郑重坦陈“以身许

国”的心迹,实际上写了一封 “托孤书”,充分表达了革命者

在家庭与国家命运发生冲突的时候,宁可舍小家为大家的伟大

情操。

第28页

史砚芬(1904-1928),江苏宜兴人。1927年春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转为中共党员,同年秋任共青团宜

兴县委书记。1927年11月调任共青团南京市委书记。1928年5月,史砚芬在南京台城召集共青团中央大学支部会议时被

捕,9月27日在雨花台英勇就义。1928年9月27日,南京雨花台的刑场上,一名男子身穿青绿色夹衫、白单裤,脚穿白帆

布胶底鞋,梳着整齐的头发,迎风站立,视死如归。在他的内衣口袋内,留有两封书信。其中一封写给弟弟妹妹的诀别

信,字字坚毅、句句千钧、忠贞可表,饱含铁骨柔情,读来感人至深。

亲爱的弟弟妹妹:

我今与你们永诀了。

我的死,是为着社会、国家和人类,是光荣的,是必要的。我死后,有我千万同志,他们能踏着我的血迹奋斗前进,

我们的革命事业必底于成,故我虽死犹存。我的肉体被反动派毁去了,我的自由的革命的灵魂,是永远不会被任何反动

者所毁伤!我的不昧的灵魂必时常随着你们,照护你们和我的未死的同志,请你们不要因丧兄而悲吧!

1928年9月27日,南京雨花台的刑场上,一名男子身穿青绿色夹衫、白单裤,脚穿白帆布胶底鞋,梳着整齐的头发,

迎风站立,视死如归。在他的内衣口袋内,留有两封书信。其中一封写给弟弟妹妹的诀别信,字字坚毅、句句千钧、忠

贞可表,饱含铁骨柔情,读来感人至深。

这位烈士名叫史砚芬,这份被他的鲜血浸染的家信,是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留存的烈士家书的经典。时至今日,这份

家书的内容依旧经常被人们传诵。饱含深情的文字,蕴含着史砚芬烈士对亲人的嘱托,更为今天的人们留下了当年共产

党人忠于理想、坚定信念的崇高形象和殷殷嘱咐。

十六.红色家书-史砚芬给手足最后的诀别信

第29页

于江苏宜兴的史砚芬童年丧父,兄妹三人的生活基本依靠祖母、母

亲纺纱织布支撑。他从小知书达理、学习勤奋。小学毕业后,他考入

江苏常州省立第五中学。1919年,正在中学读书的史砚芬投身五四爱

国运动的洪流。1923年,史砚芬中学毕业后在南昌工作。在此期间,

他有机会听到江西、湖南等地群众运动的情况,看了许多进步刊物,

思想觉悟不断提高,并在此后回到家乡,积极开展群众运动。

1927年春,北伐军抵达宜兴,在与北伐军的交往中,史砚芬开始接

触马列主义思想,逐步树立起共产主义信念。不久,他加入了中国共

产主义青年团,参与发动农民运动和组织农民协会,与土豪劣绅进行

斗争。这一年,在中共宜兴县委的动员组织下,宜兴先后掀起了多场

声势浩大的革命斗争活动,在参与领导革命斗争的过程中,史砚芬转

为中共党员。这年11月1日,宜兴农民暴动震撼大江南北,打响了江南

农民暴动的第一枪,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史上留下了光辉的

一页,史砚芬就是这次暴动的副总指挥。

1928年5月,史砚芬在南京台城召集共青团中央大学支部会议时,不

幸被捕。在狱中,他受尽了敌人的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知道自

己将不久于人世,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弟弟妹妹,于是写下了

诀别信。9月27日,史砚芬在雨花台英勇就义。

第30页

黄德耀是晏春山等烈士家庭的后人,其外祖母晏春山1933年从事革命活动被捕。爷爷黄本富也于两年后为革命英勇

牺牲,黄本富的弟弟黄成香一个月后参加红28军,于1940年英勇牺牲。黄德耀的父亲黄世祥被组织送到红28军。新中国

成立后,因屡次负伤重度残疾的黄世祥回到家乡,先后任村干部、乡干部、新县县长、信阳地委巡视员。

黄德耀回忆父亲在世时挂在嘴边的六字家训“听党话、跟党走”,认为这是留给他们后人最宝贵的财富。从外祖母

开始,晏春山烈士被誉为大别山“江姐”,1935年不幸被捕,为保护游击队,她把敌人引向远离队伍的鸡公寨大花台崖

顶,高呼着“共产党万岁”跳下悬崖。留给家人的,只有一枚带血的耳环。在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中,爷爷黄本富、小

爷黄成香也先后牺牲。接过沾满亲人鲜血的枪,父亲黄世祥、母亲潘凤英先后加入红军,听党话、跟党走,为新中国的

诞生甘洒热血。进入和平年代,父亲每月总是拿出自己半数以上的工资救助贫困群众,全家节衣缩食,甚至三岁的姐姐

生病都凑不齐医药费。

6位老红军,3名忠烈魂,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里,必将在红色家风的熏陶下,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继承家风家

训,黄德耀进入部队,后从部队转业进入检察机关,从一名书记员、助理检察员、检察员一步步成长起来。清廉奉公是

黄德耀对家人始终的要求,妻子给他买的兔绒袄在一躺衣柜就是十数年。退休后,黄德耀到大别山干部学院担任特聘讲

师,到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担任义务讲解员,向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讲述革命家史故事。2019年9月16日受

到习近平总书记接见时,黄德耀紧握总书记的手向总书记保证:一定会传承好红色家风,不忘初心,永远跟党走。十七.听党话、跟党走

第31页

6月29日,周婧陪着爷爷周永开驶过繁花似锦的长安街,走进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在《忠诚赞歌》乐曲声中,扶着周

永开走上挂着金色勋章的授勋台,接受“七一勋章”的颁授。

这一程,周婧心潮澎湃、思绪翻涌,往事一幕幕不断涌上心头。

在周婧的儿时记忆中,“几乎在家看不见爷爷”。奶奶总淡淡地说,“做好事去了”。周婧没想到的是,“不喜拉

家常”的爷爷,做了很多件“惊天动地的好事”。

1928年出生的周永开是四川省巴中人,曾担任四川省达州市达县地委副书记,有76年党龄。他将“一生追随党”作

为座右铭。2020年,周永开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如今,已93岁高龄的周永开,仍一心一意“追随党”,倾尽所有坚守“为民服务”的初心,同时身体力行、言传身

教,将这种信仰和坚守一直传承下去。(一)设立“家魂奖”

工作十余年,周婧得到过一些表扬和肯定,但她最难忘的荣誉是爷爷亲手颁发的“家魂奖”。

2011年的一天,周永开召集家人,宣布他要在家中设立“家魂奖”。“爷爷说,人要活一种精神,家里也要把这种

精神传承下去。‘家魂奖’,奖励给传承这种精神的人。”周婧回忆,周永开说完,拿出一本证书,上面写着:“周婧

在万源市公安系统工作四年中,思想进步加入中国共产党,工作积极受到领导和群众的好评,荣获‘家魂奖’,特发此

证。”

周永开亲手把证书颁发给周婧,周婧赶紧起立,双手接过,其他家人鼓掌表示祝贺,周永开还奖励了800元奖金给她。

“我们从没收到过爷爷给的压岁钱。因为他的所有收入、积蓄全部用在做好事上了。”周婧说:“可见他对‘家魂奖’

的重视。”

十八.周永开家庭:

一生追随党”弘扬红色家风

第32页

至今,这个奖已这样庄重颁发给三位家人,周永开的评奖标准有两个,“一是是否加入中国共产党,二是为群众办

了多少实事”。“特别是入党,是爷爷见到家人后关心的首要问题。”周婧说,和爷爷难得的相聚中,爷爷聊得最多的

就是党史。也正是了解了波澜壮阔的党史,以及在爷爷的不断关切下,周婧参加工作一年后便积极入党。

(二)共产党员只能退职,不能退休

位于四川省万源市官渡镇的花萼山,是川东北最高峰,曾被誉为大巴山动植物基因库。但由于当地村民把树砍了卖

钱,甚至烧山开荒,花萼山生态破坏严重。发现这一情况后,带着“共产党员只能退职,不能退休”的朴素思想,周永

开毫不犹豫地扛起守山护山以及带领村民脱贫的责任,还想“再为群众办点事”。

周永开的妻子吴应明,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服从组织安排,曾做过妇女主任、后勤工作人员、工厂工人、办公室工作

人员等工作。周永开上山后不久,吴应明也跟了去。

“老两口把家搬上了花萼山,三十年如一日,磨破了无数双胶鞋,流过无数汗水,受过无数伤,两次差点丢了性

命。”周婧说,“做这一切,不求任何回报。

(三)“追随党”是“家魂”

从花萼山回来,周婧开始关注爷爷的过往。她了解到,爷爷治家严厉,一心为民。周永开两个儿子年少时贪玩,想

看电影,便偷溜进职工电影院。周永开知道后严厉批评两兄弟,还召开职工大会,让他俩在会上道歉、检讨,自己也做

了检讨,请大家监督。这两兄弟中,一个就是周婧的父亲。

第33页

周婧还了解到,爷爷之所以一生不求私利、勤俭节约,是受到他

父亲的影响。周婧的祖爷爷一生勤劳朴实,非常感恩共产党帮他戒了

鸦片烟,周永开做地下工作时,也经常帮着守门。新中国成立后,周

永开一直担任领导职务,但其父亲从未找过他帮任何私忙,并鼓励他

要“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周婧渐渐领悟到,周永开的“一生追随党”,就是一丝不苟地践

行誓词,以行动实干来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并一直葆有甘

于奉献、勇敢担当的精神品质,传承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而这也正是爷爷注解的“家魂”。

如今,在四川省达州市纪委监委信访室工作的周婧,每天忙到很

晚才下班。但她近日还是抽空和爷爷谈了自己的认识,“您让我们深

刻领悟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因为正是这种初心才能让我们拥有现在的

幸福生活。我也定将葆有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踏踏实实做人,勤勤

恳恳工作,把咱这‘家魂’继续传播、弘扬、传承下去。”

第34页

“我没给你们留下什么遗产,你们不要怪我,无论什么时候,我的手伸出来都是白的。做人要堂堂正正,宁可吃点

亏,也不能让老百姓戳脊梁骨。”刘伦堂弥留之际对儿子说的话。刘伦堂(1940—2014),湖北省黄石市下陆区老鹳庙

社区原党总支书记,2014年6月25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当年中央组织部追授他“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中央宣

传部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其事迹被拍成电影《刘伦堂》,讲述他几十年如一日,在不同历史时期带领群众改变落

后面貌发家致富及其一生“清廉如水,一心为民”的感人故事。“身体真的不行了,群众还有很多困难,在我有生之年

恐怕无能为力了……”去世后,留下了20多本工作日记,里面记满了群众的柴米油盐、大事小情,这是刘伦堂留在笔记

本上的最后一段话。

(一)一心为民,20本笔记记录点滴

“清廉如水、一心为民”,是刘伦堂的精神品格。“程怡患了重病,没钱做手术,找个时间召集大家为她捐款”;

“前天去看望张整华,家中很困难,50多岁了,要给他找份轻松点的工作”;“最近村民反映电压不稳,这个问题要赶

紧解决”……刘伦堂留下的20多本工作日记上,记录着一桩又一桩这样的民生“小事”。他心里装满群众的烦心事,一

门心思为乡亲们解难事、办实事,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去世后,留下了的工作日记,里面记满了群众的柴米油盐、大事

小情。

老鹳庙村率先在全区实行村村通公路。刘伦堂为了筹促资金四处奔走,常常周末都不在家。其妻子在水泥厂上班,

下班后还要种菜卖菜贴补家用。1997年1月19日,那是一个星期日。刘文兵清楚地记得这一天。他骑自行车去医院接怀

孕七个月的妻子下班。“母亲在菜地摘菜时一只脚滑向冰冷刺骨的水沟,她回家打热水洗脚,一只脚放入盆中,另一只

脚鞋还来不及脱就倒地不起……”回忆起这一天,刘文兵有些哽咽地说,当回家的刘红兵发现时,母亲已离开了人世。

“母亲的离开让我怨恨父亲,村里的工作有那么重要吗?用得着天天扑在工作上吗?”面对儿子的指责,刘伦堂低

着头,沉默不语,但以后的日子,他依然早出晚归。

十九.刘伦堂:清廉如水 一心为民

第35页

(二)斯人已去,留得清白在人间

2013年8月,年过七旬的刘伦堂身体出现不适,但为了化工厂周边的住户拆迁工作经常加班到半夜。刘文兵心疼老父

亲,对他说:“这个地球离开你照样转,有些事你就不能让年轻人去干吗?”可是父亲却回答他:“我带头干和我带领

他们一起干,事情会落实得更快更好,因为乡亲们相信我。”

2013年9月,刘伦堂被诊断为肝癌,身高1米75的老人被疾病折磨得不到100斤。为了工作中保持清醒头脑,坚决不用

止痛药。2014年6月25日,刘伦堂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人世。他的身后留下了一麻袋荣誉证书和工作笔记,还有村民们

对老书记永远的尊敬和怀念。

“整理遗物时,父亲留给我们兄弟俩的只有一个月的工资3000多元钱。”刘文兵说,父亲也留给了他们兄弟俩家风

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认真做事,清白做人”。

第36页

今年的“烈士纪念日”前夕,67岁的退伍老兵李传荣像往常一样,步履蹒跚地绕着郑国辉烈士墓走了一圈,用砍刀

将四周的杂草清理之后,再把碑文擦拭干净。郑国辉烈士墓位于怀化市鹤城区坨院街道新街村,几十年来,李传荣一家

四代人对烈士墓的守护、祭扫从未间断。

近日,在李传荣的带领下,鹤城区人武部联合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干部职工、专武干部、民兵等十余人来到郑国

辉烈士墓前开展祭扫活动。祭扫现场,大家和李传荣一道清理落叶和杂草后,全体人员整齐列队,向烈士脱帽默哀,共

同缅怀为人民牺牲的革命先烈。随后,李传荣向大家讲述了郑国辉烈士生前事迹。

郑国辉烈士是东北人,生前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军419团某部排长,1950年带领武装工作队在当时的怀化县石门

乡剿匪。当年4月26日早上,土匪的枪声惊动了当时驻扎在石门的郑国辉所部,他立即带队员赶到现场,当地农会主席

李先洪(李传荣的父亲)作为随行人员一同前往。由于山腰上大雾笼罩,几个晃动的人影经李先洪仔细辨别后,确认是

拦路设卡的土匪。为了掩护李先洪和当地乡亲们撤退,郑国辉利用地形作火力侦察诱引土匪离开,不幸中弹牺牲。

郑国辉牺牲后,李先洪为感谢救命之恩,不仅每逢清明、“八一”建军节、烈士公祭日、春节等日子都要为郑国辉

扫墓,平时也会维护烈士墓的环境。他叮嘱儿孙,务必将这一做法传承下去。

李传荣告诉记者,受父亲的教育影响,除了参军服役5年,他已坚持守护烈士墓有40年了。如今,他依然牢记去世多

年的老父亲的嘱托,每年不仅带着全家11口人来为郑国辉烈士祭扫,还会不时去烈士墓地看看,整理周边环境。李传荣

说,儿子和孙子向他表示,今后也会将守护烈士墓的责任接续承担起来。

“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来之不易,一定要牢记这份恩情,在我

有生之年,一定教育好后辈,把革命英雄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李传荣说。

二十.李传荣:红色家风世代传承

第37页

在陈潭秋故居纪念馆里,珍藏着一封珍贵的家书。这是陈潭秋写给家人的。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陈潭秋英勇奋斗,但即使生死关头,他也惦念亲人,

牵挂儿女。

陈潭秋,生于1896年,于1920年秋,与董必武等发起建立武汉的中国共产党

早期组织,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他一生漂泊无定,却始终坚持斗争,

最后舍身取义。此信写于1933年即将离开上海,前往中央苏区工作之际,可妻

子徐全直产期临近、行动不便。他俩反复商定,陈潭秋先行,妻子生完孩子再

走。为了不让孩子拖累革命工作,他们将两个年幼的孩子送到外婆家抚养。

书信里这样写道:我始终是萍踪浪迹、行止不定的人,几年来为生活南北奔

驰,今天不知明天在哪里,这样的生活,小孩子终成大累,所以决心将两个孩

子送托外家抚养去了。两孩都活泼可爱,直妹本不舍离开他们,但又没有办法。

直妹连年孕产,乳哺,也受累够了。再者我们希望诸兄及侄辈如有机会到武汉

的话,可以不时去看望两个可怜的孩子,虽然外家对他们痛爱无以复加,可是

童年就远离父母终究是不幸啊!外家人口也重,经济也不充裕,又以两孩相累,

我们殊感不安,所以希望两兄能不时的帮助一点布匹给两孩做单夹衣服。我们

这种无情的请求望两兄能允许。

这是一篇充满家国大义的家书,一字一句都刻画着这位中共一大代表的革命

初心;这是一篇饱含拳拳爱子之心的家书,字里行间都充满着骨肉分离的不舍

与痛楚。

一封家书承载的是一份期盼,也是一份传承,如今,硝烟已散,百年大党,

风华正茂,而那凝结于苦难历程的伟大抗战精神,历久弥新,薪火相传。

二十一

.陈潭秋家书

第38页

在河南省扶沟县大李庄乡,有一座让人肃然起敬的烈士事迹陈列馆,述说着一个普通农家“两烈士一将军”的红色家

风故事。

(一)最后一次党费

张福林1926年生于河南省扶沟县大李庄乡林宋村。1948年8月,张福林光荣参军入伍,先后参加了淮海战役、太原

战役等。

1951年,张福林参加修筑川藏公路。在海拔5000多米的雀儿山施工地段,他不顾高山严寒、缺氧和身体严重贫血,坚持

带领全班学习爆破技术,连续作业,提高标准工效25倍,节约大量炸药,加快了工程进度。12月10日,张福林检查炮眼时,一

块巨石滚下来,砸在了他的右腿和腰上。

在他负伤以后,连队指导员安排进行抢救,在给他打针的时候,他坚持不让,他说:“我已经不能为国家服务了,为

国家节省一支针!”临死之前,又艰难地从衣服兜里掏出来旧币,再交最后一次党费。

(二)一本日记和五包菜籽

张福林牺牲后,战友们在他的挎包里发现了他荣立五次战功的功劳证、一本日记和五包菜籽。他在日记中写道,我要

把幸福的种子撒在西藏高原,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如今高原林深叶茂、葳蕤延绵,张福林携带的种子早已在高原生根、发芽。以英雄名字命名的“张福林班”继续进行

着张福林的事业,保持和发扬着模范班荣誉的精神。

(三)红色家风代代传

张福林的伟大,得益于党的培养,也源于家庭的熏陶。他的母亲薛桂芳作为扶沟城关北街妇联主任,1947年3月16

日,在执行地下党组织交办的一项秘密任务时,被国民党兵发现后杀害,献出了年仅35岁的生命。

从薛桂芳烈士,到张福林烈士,再到张福立将军及其四个子女,70年时空流转,变幻的是沧海桑田,不变的是红色基因。

理想信念的火种、优良的革命传统正在这个家庭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弘扬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路”精神,一不怕

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正是这个家庭永远的家风传承。

二十二.

一个普通农家的“红色家风”故事

第39页

郑培民,原湖南省委副书记、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2002年3月,因突发心脏病在京逝世,年仅五十九岁。他的

三件遗物和一句遗言让无数人为之感动。这三件遗物是一个防腐账本、一本廉政记录和几十本日记。他最后的遗言是一

句普普通通的话语——不要闯红灯。有人说,这平平常常的五个字,正是郑培民一生官风人格最好的总结和诠释。他从

来不搞特殊化,从来不做违规事,两袖清风做了几十年官,光明磊落做了一辈子人。

他是一个高官,但他更像一介平民。他是一个深爱妻子和儿女的普通男人,他更是一个忠心耿耿的人民公仆。为官

数十载,他从未用权力谋过半点私利,为官数十载,他没有一件放不到桌面上的东西。在湘西的大山深处,流传着一首

这样的苗歌,唱的是当年郑培民带领群众修路致富的故事。郑培民曾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担任州委书记,他爬过湘

西最难爬的山,走过湘西最难走的路,去过湘西最穷的村子,住过湘西最穷的人家。湘西是湖南最穷的地区之一,为了

尽快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郑培民在这进而大力推广粮食新品种新技术并且经常亲自下田示范。有一次连日劳作之后,

郑培民体力不支,摔下了三米多高的田埂。这一年,郑培民添了一项病症,脑震荡。但也就是这一年,湘西粮食产量翻

了一番,实现了自给有余。

郑培民在湖南先后担任过湘潭市委书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委书记和省委副书记,无论在哪里做什么书记,

有两个雅号始终跟随着他,一个是三不书记——说他不唱高调,不做表面文章,不搞政绩工程;一个是三民书记——说

他爱民、亲民、一心为民。二十三.

一心为民 廉洁奉公

第40页

村里有一位年迈的奶奶是普通的基层干部,也是老党员,在基层供销社工作了半辈子。作为会计,她把每一笔账算

得清清楚楚,把每一项货物的进出安排得明明白白,却从来不计算个人的得失,也从来不安排子女的利益。她常说,领

公家的工资,干公家的活,除了劳动所得,别的什么也别惦记。

她的二哥是老革命,在部队有点声望。80年代初,她家里孩子后面去参军,她还叮嘱他们,进了部队不要提你们二

舅。二舅姥爷听说后,来信问她,说孩子当兵这么大的事你都不说。她说,你不必管他们,他们自有他们的路要走。后

来她的孩子服完兵役,都转业回家做了普通的工人。

80年代后期,子女顶替接班制度接近尾声。她退休那年,县里给了十来个接班的名额,说是最后一批。她的同事都

说,以你家孩子的能力,这名额里没有谁也该有你家大儿子。她和丈夫商量后,主动放弃了名额,说孩子们都有工作了,

在工厂和在办公室都是一样作贡献。

后来她的孩子们都是各自奋斗,在时代的浪潮里各自沉浮,同时整个家庭是团结友爱、健康向上的大家庭,每个孩

子都是勤劳善良,踏实肯干的好孩子。二十四.供销社的基层干部

第41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农业生产方式还比较原始,多采取牛耕来进行作业。不但耕耘时间很久,农民的体力也会

被大大的消耗。而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时,中国的第一辆拖拉机——“东方红”从洛阳逐渐开向了全国,各地的农业也

慢慢迈上了新的台阶。

我的爷爷就是当时新中国第一批拖拉机手,早些时候,爷爷他在北京上的学,在拖拉机开始问世的时候就随响应到

宁夏灵武农场开拖拉机,就这么工作了一段时间,然后又到甘肃省现在的瓜州市开拖拉机,再后来呢,国家处于几年困

难时期,而我们老家本地也是个发展落后的贫困县,因此,由于国家的号召,爷爷就又回到我们的老家周至县,在本地

开拖拉机,一直开到八十年代末。爷爷先后辗转了多处,虽然做的都是看似最基础的工作,但是中共党史专家雷琳的一

句话却让我对这些事有了不同的感受,她说:“千百年来,中国农民都是扛着锄头,迎着太阳;而新中国成立后,他们

很快就要开着拖拉机去迎接朝阳了。 ”

或许我们都是芸芸众生,但是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每一份努力,也许都可以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出自己哪怕一

丝一毫的力量。二十五.开着拖拉机去迎接朝阳

第42页

外公张华宇年轻时,自发选择参军,前往新疆参与国家建设,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情。外公告诉我,在新疆当兵的

那段日子十分艰苦,但是却是他这辈子最难得的回忆。外公所在的部队位于当年的中苏边界线,在部队中,他喂过猪,

种过菜,在冰天雪地中站过岗,其中最让他印象深刻的便是冬天在新疆开车的经历。

那时候的新疆不像现在,交通建设十分落后。在山路上行驶,由于路面结冰,稍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滑出路面,跌

落山崖,每一次运输都是与死神的博弈。“现在想起来这些经历也算不了什么”外公笑着对我说。退伍后,外公回到了

我们当地的公安局工作。在工作中,他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并取得了三等功的荣誉。在他看来,他之所以能取得

这些成就的原因,正是因为当年部队的艰苦生活所锻炼出的能力。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跟随外公的脚步,来到碾庄圩淮海战役纪念馆,看着馆内

一幅幅画作和一件件遗物,感慨万千。当年和我外曾祖父一起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战士现在就沉眠在这片土地

之中。他们在粟裕将军的指挥下,浴血奋战,勇敢冲锋,永不撤退,为祖国献身,为后辈换来了和平。二十六.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第43页

超:

今天是八月中秋,日近黄昏,月已东升,坐在一排石窑洞中的我,正好修写家书寄远人。今年此地年成不好,夏旱

秋涝,直至前天还是阴雨连绵,昨天突然放晴,今天有了好月亮看,但是人民苦了,只能望收到二成左右。河东来电,

亦说淫雨不止,不知你们那里的情形怎样?

山居过节,居然也吃到两块月饼,几串葡萄。对月怀人,不知滹沱河畔有无月色可览,有无人在感想?假使你正在

作农村访问,那你一定是忙着和农家姑嫂姊妹谈心拉话;假使你正在准备下乡的材料,那你或有可能与中工委一起过一

个农村秋节。不管怎样,一切话题总离不开土地改革和前线的胜利。九个年头了,似乎我们都是在一起过中秋的,这次

分开,反而显得比抗战头两年的分开大有不同。不仅因为我们都大了十岁,主要是因为我们在为人民服务上得到了更真

切的安慰。

你来电提议在东边多留半年,我是衷心赞成。再多在农民中锻炼半年,我想,不仅你的思想、感情、生活会起更大

的变化,就连你的身体想会更结实而年轻。农民的健美,不仅是外形,而且还有那纯朴的内心,这是一面。另一面,便

是坚强,坚定的意志,勇敢的行为,这在被压迫的群众中,更是数见不鲜。你从他们中间自会学习很多,只要不太劳累。

我想半年的熏陶,当准备刮目相看。

……

夜深月明,就此打住,留着余兴送我入梦。愿你安好。

九月二十九夜

二十七.读红色书信,续砥砺前行

第44页

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做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

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怀揣追求真理、振兴中华的梦想,从黄浦江畔远渡重洋,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今天我要分享的就是赴法勤工俭学中的一员李立三在1919年11月抵达法国后写给父母的一封信,抒发自己救国救民

的凌云壮志:

我是一个断梗的浮萍,随着那风波儿上下飘零。也到过黄浦江头,也到过潇湘水滨,也到过幽燕,也到过洞庭。今

又吹我到西天来了。呼吸那自由的空气,瞻仰那自由的女神。我还要唱那自由之歌,撞那自由之钟,唤醒可怜的同胞,

惊起他们的酣梦。鼓荡雄风,振作精神,造一个光明灿烂的新世界,作一个幸福无比的新国民。二十八.追寻红色初心 勇担新时代使命

第45页

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古语有云“天下之本在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

好,民族才能好。他强调,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家书,传递的是对亲人的柔情,传递是家国情怀和国

家大义,传递的是于今日仍然高举的理想火炽。它是一把由无数先辈们的理想信念化作养料,得以燃烧于今日的熊熊烈

火。

王尔琢在予父母的家书中写尽了对亲人的思念,但为了能让千千万万的家庭免受离愁之痛,过上安稳的日子,他决

意以身许国,“革命不成功,立誓不回家”是他立下的誓词,也是他的理想信念。冷少农肩负着革命重任,长期不能回

家,他在给儿子写的唯一一封家书中写道“社会之新光在照耀着你,希望你猛进!”,。陈觉和其妻子赵云霄在面对敌

人的威逼利诱之下大义凛然不为所动,陈觉在给妻子写下的最后一封信中说到“我们的遗志自由未死的同志来完成”。

赵一曼的儿子刚满周岁就被送走,直至临死前都未再见到,她在临死前给儿子留下的家书中写道“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

为国而牺牲的!”。

这些家书无一不体现着革命先辈们的理想信念散发出的光热,这是无数先辈们燃烧自我形成的火焰,一代代人高举

火炽,传承这闪耀着理想信念的红色家风。二十九.祭英烈传家风,燃于理想之上的烈火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书电脑版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