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交通》2023年第十期

发布时间:2023-10-31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青岛交通》2023年第十期

编委会主 任 :路玉军副 主 任:刘高军 袁海波 张子木 司家来 王甫来 委 员:孔大川 乔文锋 林积恩 杨 林 王在峰 郑 毅 逄格进 焉 栋 刘传愚 罗 浩 于冰心 胡瑞杰 姜佐臣 王 超 巩恩厚 陈 刚 张永堃 杨德志 刁培锐 魏 昕 郑旸旻 焦延婕 杨 刚 綦光峰 焦提海 侯跃海 徐绍国 王 震 宋学斌 宋夫才 逄 沛编务主任:焦延婕执行主编:宋夫才执行副主编:王志坤责任编辑:马海淋 陈浩菲 单 悦 刘 璐美术编辑:青岛交科院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主管单位:青岛市交通运输局编印单位:青岛市交通运输局承办单位:青岛市交通科学研究院 青岛市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青岛市公路学会地 址:青岛市崂山区香港东路 139 号电 话:0532-88969019邮 编:266011投稿邮箱:qdjtbjb@163.com发送对象: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青岛市人民政府 青岛、烟台、潍坊、威海、 日照市交通运输局 青岛各区市交通运输局 青岛市重点交通运输企业 印刷单位:青岛乐泰印刷有限公司印刷时间:2023 年 10 月 31 日印刷数量:500 册编务组封面:当“古丝绸之路”遇见“一带一路”封底:全球... [收起]
[展开]
《青岛交通》2023年第十期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作者qq48977452
文本内容
第2页

编委会

主 任 :路玉军

副 主 任:刘高军 袁海波 张子木 司家来

王甫来

委 员:孔大川 乔文锋 林积恩 杨 林

王在峰 郑 毅 逄格进 焉 栋

刘传愚 罗 浩 于冰心 胡瑞杰

姜佐臣 王 超 巩恩厚 陈 刚

张永堃 杨德志 刁培锐 魏 昕

郑旸旻 焦延婕 杨 刚 綦光峰

焦提海 侯跃海 徐绍国 王 震

宋学斌 宋夫才 逄 沛

编务主任:焦延婕

执行主编:宋夫才

执行副主编:王志坤

责任编辑:马海淋 陈浩菲 单 悦 刘 璐

美术编辑:青岛交科院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主管单位:青岛市交通运输局

编印单位:青岛市交通运输局

承办单位:青岛市交通科学研究院

青岛市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青岛市公路学会

地 址:青岛市崂山区香港东路 139 号

电 话:0532-88969019

邮 编:266011

投稿邮箱:qdjtbjb@163.com

发送对象: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青岛市人民政府

青岛、烟台、潍坊、威海、

日照市交通运输局

青岛各区市交通运输局

青岛市重点交通运输企业

印刷单位:青岛乐泰印刷有限公司

印刷时间:2023 年 10 月 31 日

印刷数量:500 册

编务组

封面:当“古丝绸之路”遇见“一带一路”

封底: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2023)在京开幕

目录CONTENTS

【青岛交通要闻】习近平向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

坛致贺信

【区市动态】G2011 青新高速城阳北收费站拥堵

治理工程开工建设

【国内要览】国内首条悬挂式空轨正式开通运营

【看天下】首趟中老铁路“沪滇·澜湄线”国际

货运班列开行

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先行 携手助力交通可持续发展

大路向前 “客”来两边:从路衍出发 探索青岛

交通发展新天地

01

05

06

07

08

15

决策咨询

新闻资讯

第3页

大路向前“客”来两边:

从路衍出发探索青岛交通发展新天地

P15

遇见交通——交通与城市协同发展初探

场景驱动的智能网联交通系统技术及发展

董文香:二十九载奋进路 十米车厢展芳华

王继强:践行工匠精神 实干铸就不凡

智慧交通专家陈建伟

杭州:亚运交通保障“大脑” 实现万人千

车秒级调度

美国如何管理施工路段的交通?

智网通衢专栏 智慧化路网平台助力青岛公

路安全畅通

一带一路 何以大“道”?

摄影作品

38

42

46

48

50

52

54

59

61

64

先锋人物

他山之石

文 化

精一论坛

政府公众企业协同推进公交发展可持续

从交通角度解读《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

对《关于示范推进国际航线集装箱船舶和邮

轮靠港使用岸电行动方案(2023—2025 年)》

的有关思考

智慧公路发展回顾与展望

智慧引领发展 执法护航交通——青岛交通

运输“智慧执法”体系建设综述

打造轨道数智时代的“青岛模式”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攻坚行动 2023 年前三季

度推进情况及下步工作安排

全力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

写在第三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闭幕之际

内解堵、外通达 青岛提速构建“立体交通网”

17

19

21

23

26

28

31

33

35

政策解读

交通科技

交通建设

第4页

9 月 25 日,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2023)

在北京开幕,论坛主题为“可持续交通:携手合作

助力全球发展”,会期两天。论坛邀请全球各界交

通人士齐聚北京,共商可持续交通发展大计。论坛

9 月 25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全球可持续交

通高峰论坛致贺信。

习近平指出,建设安全、便捷、高效、绿色、

经济、包容、韧性的可持续交通体系,是支撑服

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享其行、物畅其

流”美好愿景的重要举措。中国正在加快建设交通

强国,将继续坚持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致力

于推动全球交通合作,以自身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

遇。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

念,让可持续交通发展成果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

民,为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实现联合国 2030 年可

持续发展目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

贡献。

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主题为“可持续交

通:携手合作助力全球发展”,由交通运输部主办,

25 日在北京开幕。

青岛交通要闻

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2023)在京开幕

习近平向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致贺信 同期还将举办第十五届国际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

会,并发起设立全球可持续交通创新联盟。论坛

得到国内外交通行业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共

有 42 位部长级外宾、国际组织负责人或其代表,

73 位驻华使节,以及组委会成员单位代表、地方

政府代表、国内交通行业代表、外资企业代表共约

1000 人出席。

据了解,此次论坛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

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讲话中

提出的推进全球交通合作“五个坚持”倡议,设计 5

个主要议题。第一个议题“互联互通:促进数字时

代互联互通”,邀请全球各方围绕新时代如何推进

全球互联互通进行探讨,推动跨境运输便利化,推

动全球经济更具活力发展;第二个议题“共同发展:

不让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人掉队”,聚焦全球

最不发达国家和内陆发展中国家,共同讨论如何消

除、弥合发展不平衡,推动公平普惠;第三个议题

“创新驱动:拥抱全球智慧交通美好未来”,畅谈和

展望交通未来发展,促进知识分享;第四个议题“生

态优先:加快全球交通绿色低碳转型”,围绕新能

源、减排战略,在铁路、公路、水运、航空、邮政

等各方面开展相关探讨;第五个议题“全球治理:

构建全球可持续交通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探讨如

何推动全球交通治理、深化全球交通合作。来自国

内外的上百名与会代表和嘉宾将围绕上述议题进行

交流。论坛将举办全体会议、4 场主题会议、部长

圆桌会议及 20 余场边会活动。

李小鹏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互联互通高级别论坛上发言

10 月 17 日 -18 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本次高峰论坛的主题为“高

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携手实现共同发展繁荣”,

有来自 151 个国家和 41 个国际组织的代表来华参会。

其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互联互

通高级别论坛于 18 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中共

新闻资讯

01

第5页

10 月 16 日 -20 日,第 29 届 ITS 世界大会在

苏州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开幕,这一次,世界目光将

聚焦苏州。

ITS 世界大会,是智能交通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综

合性国际会议,也是业界规格最高、规模最大、范围

最广的成果展示与技术交流平台,由美洲、欧洲和亚

太地区发起并轮流举办。通过办会促进交流协作,共

同应对前沿技术探索与挑战,彼此借鉴智能交通系统

的实践和应用。

本届大会是 ITS 世界大会历史上第二次在中国

举办,从 2007 年的北京到 2023 年的苏州,时隔

16 年,ITS 世界大会再次回到中国,这是世界智能

交通同行对中国智能交通发展的肯定,也是对中国

发展成就的肯定。

目前,全球智能交通领域正掀起交通服务和基础

设施结合城市规划和数字化的浪潮,智能交通的服务

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从交通领域本身到综合解决方案,

旨在解决各类社会问题,“智能交通,美好生活”这一

大会主题恰如其分的体现出了全球 ITS 同行为之奋斗

的目标。从本届 ITS 世界大会的主题和主要研讨的领

域方向可以看到全球智能交通的发展动态和趋势。

本届 ITS 世界大会为期 5 天,举行 100 多场不同

类型的会议,包括开幕式、闭幕式、3 场全体会议、

12 场行政会议、49 场特别兴趣会议、20 场科学论文

会议、36 场技术论文会议、3 场互动会议以及 8 个论

文主题。

其中 3 场全体会议分别围绕“可持续智能综合交

通”“创新驱动的未来交通和运输行业”和“数字化重塑

交通和社会的未来”等主题展开讨论。

12 场行政会议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行业高管、政府

官员以及学界精英等 54 位发言人,分别围绕“智能出

行”“智能运输”“智能基础设施”“智能汽车”“智慧港口”“交

通公平”“交通创新”“MaaS”“数字基础设施”等主题进

行学术报告,将从其丰富的行业经验出发,分享他们

对智能交通所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挑

战等方面的看法。

49 场特别兴趣会议涵盖了“C-V2X”“自动驾驶”“智

能网联汽车”“智慧公路”“交通大数据”“交通安全”“智慧

停车”“交通仿真”等众多交通领域内容。

第 29 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在苏州举办

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论坛第一

阶段并致开幕辞,土库曼斯坦、印度尼西亚、老挝、

塞尔维亚、巴基斯坦、埃及、埃塞俄比亚、匈牙利等

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席并发言。交通运输部部长李

小鹏等中方代表在第二阶段发言。

李小鹏部长在发言中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提出 10 年来,中方坚持与世界相交、与时代相通,大力

推进交通互联互通,助力共同发展。基础设施“硬联通”

扎实推进,“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

成并不断完善,蒙内铁路、中老铁路、雅万高铁开通运营,

中巴经济走廊“两大”公路、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公路

桥建成通车,希腊比雷埃夫斯港成为中希共建“一带一路”

合作的典范;规则标准“软联通”成果丰硕,签署 22 项

政府间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协定、72 个双边和区域海运

协定、130 多个双边航空运输协定,中欧班列通达欧洲

25 个国家的 217 个城市;共建国家“心联通”更加紧密,

通过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及人员流动与交往,设立“中

国国际可持续交通创新和知识中心”,举办全球可持续

交通高峰论坛,有力促进了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

家民心相通。中方愿与世界各国一道,秉持共商共建共

享理念,深化基础设施“硬联通”和技术、标准、规则、

运营等方面“软联通”,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

通网络,共同维护国际物流供应链安全畅通,让可持续

交通发展成果更好造福世界各国人民,为高质量共建“一

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贡献。

交通运输部领导李扬、赵冲久、宋志勇、费东斌和

部机关有关司局负责人参加了活动。

新闻资讯

02

第6页

9 月 19 日至 21 日,交通运输部 2023 年城

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第五调研组一行 13 人莅临我

市开展运营安全调研交流工作。调研组由大连市

交通运输局带队,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与广东、

广西、海南等地相关专家共同组成,山东省交通

运输厅、青岛市交通运输局、青岛市运输事业发

展中心及青岛地铁集团相关负责人陪同调研。

本次调研采取座谈交流、档案检查、实地踏

勘等方式进行。座谈会上,青岛市交通运输局和

青岛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分别围绕我市地铁运营安

全生产管理、运营相关技术规范执行情况、风险

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防汛防台风和应急管

理、两类人员安全考核等工作进行了汇报。之后,

调研组专家分组对调研交流相关档案资料进行了

检查,并结合检查进行了问询交流。

会后,调研组专家分组对辽阳东路控制中心、

辽阳东路车辆基地、安顺路车辆基地以及青岛北

站、五四广场站、苗岭路站、兴国路站、胜利桥

站等地铁车站进行了现场踏勘,详细了解风险辨

识及隐患排查、运营管理、防汛应急、“爱心预约”

服务等相关工作情况。

调研组对我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工作给

予了充分肯定,并对调研情况进行反馈交流,提

出了有关工作建议。下一步,青岛市交通运输局、

青岛市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将组织地铁运营企业对

中欧班列“齐鲁号”中俄快线首班开行

交通运输部调研组来青开展城市轨道交通

运营安全调研交流

9 月 25 日,由山东高速集团统筹运营的“齐鲁号”

中俄快线首班顺利开行,搭载 110 个标准集装箱出

口商品车,由上合多式联运中心发出,预计 10 天

后抵达俄罗斯莫斯科。中俄快线全程运行时间较原

有线路压缩 30% 以上,节省运输时效 8-10 天,提

供了更加稳定优质的班列产品,标志着“齐鲁号”在

运营模式上取得新突破,为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

安全、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促进亚欧贸易往来注

入了新动能。

市交通运输局会同山东高速齐鲁号欧亚班列运

营有限公司积极与国铁集团济南局、中铁多联对接

协调,共同推出中俄精品班列。中俄快线按照中俄

铁路商定安排了固定的车次、线路、班期和运行时

间,重点对口岸站换装、交接等作业环节予以合理

控制,境内外全程运输时间相对固定,为客户生产

组织、物流贸易、资金周转提供了稳定预期,可以

更好地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畅通。

近年来,青岛中欧班列先后推出了齐鲁号“上

合快线”、“日韩陆海快线”等服务产品,搭建起上

调研组提出的问题和建议逐条进行梳理剖析,找

准问题症结,研究针对性措施,确保整改形成闭环,

并持续深化运营管理各项工作,不断提升我市轨

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水平和运营服务保障能力。

新闻资讯

03

第7页

2023 年 10 月 18 日,前湾港区南岸最后一个

深水码头项目——青岛港前湾港区泛亚码头工程

(二期)暨项目整体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青岛港前湾港区泛亚码头工程位于青岛港前

湾南岸作业区,建设规模为 2 个 10 万吨级集装箱

泊位(前湾南岸 9#、10# 泊位)以及相应配套设施,

岸线长度 768 米;2021 年 8 月由普通集装箱码

头变更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近期暂按年通过能

力 70 万 TEU 配置装卸工艺设备(所装卸集装箱

不含危险品集装箱),远期根据集装箱吞吐量增

长情况,适时增配装卸工艺设备。

前湾港区泛亚码头工程对通用型驱动器控制

系统进行了升级,形成了港口起重机械专用驱动

器;自主开发了 PLC 控制逻辑和调度策略,实现

了港口起重机械专用 PLC 核心控制系统的 100%

自主可控。项目通过打造港口首套“高可靠、高响

应”专用电控系统,形成从底层硬件到上层应用的

一揽子国产化解决方案并进行规模化示范应用,

全面验证系统可靠性,突破了国外公司对港口行

业相关产品和技术的垄断和封锁,降低港口信息

安全、技术服务等行业风险,同时带动全国产硬

“大干”迎双节

交通产业园建设开展“大干 100 天”攻坚活动

青岛港前湾港区泛亚码头工程(二期)

暨泛亚码头工程项目整体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金秋是忙碌的、收获的时节,青岛高新区宝

源路 822 号——青岛综合立体交通产业示范园施

工现场机器轰鸣、人头攒动,六个功能单体楼建

设齐头并进,你追我赶!青岛综合立体交通产业

示范园是山东省交通行业的首个智慧产业园区,

项目的实施对补充区域产业结构,带动产业链发

展形成新的交通产业聚集点具有重大的示范引领

作用。

项目 2023 年 6 月底开工,现已完成地下开

挖支护工程及厂房基础工程,正在推进地下车

库筏板及地上一层施工,累计完成工程进度约

15%。临近中秋国庆“双节”,130 余名建设者们

坚守岗位,24h 不间断作业,力争“双节”期间完

成 2# 楼东侧筏板、4-6# 楼首层浇筑任务,以加

压奋斗的姿态喜迎“双节”。

9 月 28 日,项目建设单位——青岛交科院投

资公司园区建设专班精心策划,倒排工期、顺排

工序、上足机械、上足人力,组织施工及监理单

位开展“大干 100 天”攻坚活动,保证项目建设天

天有新变化、周周有新进展、月月有新形象,确

保年底主体封顶目标顺利完成!

合组织国家多式联运新通道。今年 1—8 月,“齐鲁

号”在上合示范区开行 682 列,同比增长 30.4%,

占全省开行量的 39.1%,稳居全省前列,为青岛打

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作出积极贡献。

件及系统相关产业链发展,推动行业产品及技术

的升级迭代,形成自主可控的供应链保障体系。

项目的建成进一步提高了港口核心竞争力,为青

岛港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再添重要力量。

新闻资讯

04

第8页

区市动态

青新高速(青岛—新河高速公路)是青岛市境内的高速公

路线路,为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东西横向主干线青岛—银川高

速公路(国家高速 G20)的联络线之一,自夏庄互通至城阳南

互通为双向六车道,其他段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

城阳北收费站出入口作为城阳区的北大门,是周边路网

进入高速的主要通道。城阳北互通连接青新高速、靖城路与

秋阳路,为 B 型单喇叭互通立交,全部匝道为单车道,共设

置了 2 入 3 出共 5 条车道。随着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

化进程加快,该收费站早晚高峰交通量剧增,青岛—城阳往

返的通行需求超过收费站现有车道规模,同时青岛—城阳出口

匝道仅为单车道,从而导致城阳北收费站早晚高峰时段时常

出现拥堵现象。为提升通行效率,提高服务水平,提升城市

形象,促进经济发展,以城市更新建设攻坚行动为契机,本次

对城阳北收费站进行拓宽改造。项目于 2023 年 10 月 8 日起

进行封闭建设,计划年底前主体完工通车,项目建成后该节点

拥堵问题将得到有效改善,通行效率将较以往显著提高。

10 月 11 日上午,在融合大道“上合之光”中运量交通

车辆型式试验路段,一列蓝色的 3 编组车辆正快速往返行驶。

中运量交通是介于地铁和常规公交之间的一种客运系

统。无轨行驶、智能运行、平稳性好、静音环保,同时还

具备一定的大运量等特征,高峰小时单向运能约 0.5—3 万

人次,可实现车辆无人驾驶。上合新区中运量交通列车命

名为“上合之光”号,采用以磁标签为导向的虚拟轨道胶

轮电车,同时利用卫星导航、车辆光学识别车道标线,形

成多维度数字化虚拟轨道,最高运行速度 70km/h,是山

东省首条胶轮虚拟轨道中运量线路。

下一步,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结合上合新区

总体交通规划及居民出行需求,加快推进中运量建设,形

成中运量网络规模效应、打造以轨道交通、中运量为骨干,

常规公交为网络,出租车、网约车为补充的多网融合、智

能立体公共交通新体系,服务上合新区高质量发展。

双节期间,跨市或近郊出行增加,高速公路流量增多,

同时正值农忙时节,各种出行需求交织重叠,交通安全风

险突出。平度市交通运输局始终坚守在岗位一线,确保人

民群众度过一个安定祥和的双节假期。

安全检查不放松。假期以来,平度市交通运输服务中心

相关人员深入城市公交总站、汽车站、客运企业等关键场所,

查看客流情况,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同时督导检查相关场所

的假期值班值守工作,时刻做好应对突发情况的准备。

交通建设不停工。双节假期是出行高峰季,也是施工

黄金期。潍烟高铁、明董高速、S310 躬崔线 S218 至 S309

段大中修工程、S218 三城线 Y060 至平度胶州界段大中修

工程等重点项目工地上依然忙碌,工作人员每天值守施工

现场,实地勘察、及时研究处置施工难题,大大节省了沟

通时间,同时人在现场,能够为安全生产提供最坚实的保障,

为交通工程建设进度保驾护航。

中运量“上合之光”号亮相胶州

G2011 青新高速城阳北收费站拥堵治理工程开工建设

平度市交通运输局全力保障中秋国庆假日交通安全畅通

胶州市

城阳区

平度市

(城阳区交通运输局)

(胶州市交通运输局)

(平度市交通运输局)

新闻资讯

05

第9页

国内要览

武汉光谷空轨旅游线 9 月 26 日上午 10 时开放迎

客,这是中国内地开通运营的首条空轨线路。

空轨即悬挂式单轨列车,是一种新型中低运量、

生态环保、绿色低碳的城市轨道交通制式。与传统交

通方式不同,空轨列车车体悬挂于轨道梁下方凌空“飞

行”,具有不占用地面路权、环境适应性强、景观效

果好等优点,兼具通勤和观光功能。

光谷空轨旅游线位于光谷中心城区域,当日开通

运营的一期工程线路全长 10.5 公里,设站 6 座。空轨

列车采用全自动无人驾驶模式运营,最高运行时速 60

公里,初期采用 2 节编组,最多能容纳 220 余人,同

时可在 2—3 节车厢之间灵活编组,适应不同客流运输

需求。

项目的一大难点是钢结构的精度控制,对此采用

了红外 3D 扫描建模技术,指导精确定位,极大提高了

钢结构的精确度。同时,施工中使用装配式施工等创

新技术,保证了在较短周期内完成建设。

光谷空轨途经九峰山森林公园、豹子溪公园、龙

泉山风景区等多处景点,与生态大走廊水道、绿道共

同构成“三道布局”旅游线路,成为光谷一道流动的

空中风景线和旅游新名片。开通运营当天,不少市民、

游客前来“尝鲜”体验。车厢内两侧采用的大开度玻

璃窗以及地板部分区域设置的透明式观景窗,让人有

种“人在空中游,景在窗外动”的科幻感。

近日,国内首艘氢燃料电池动力示范船“三峡

氢舟 1”号在湖北宜昌三峡游客中心(九码头)完成

首航。这标志着氢燃料电池技术在内河船舶应用实现

零的突破,万里长江迎来了第一艘氢燃料动力船。

“三峡氢舟 1”号为钢铝复合结构,总长 49.9 米、

型宽 10.4 米、型深 3.2 米,乘客定额 80 人,主要采

用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氢燃料电池额定输出功率

500 千瓦,最高航速 28 公里 / 小时,巡航航

速 20 公里 / 小时,续航里程可达 200 公里,

交付后用于三峡库区及三峡 - 葛洲坝两坝间

交通、巡查、应急等工作。

新能源动力推进技术应用已经成为绿色

船舶的重要发展方向,氢能具有无污染、可

再生、高效率三大优势,氢燃料电池技术在

船舶上应用可实现能源高效、零排放和船舶

舒适度提升,是绿色船舶的理想动力推进装

置。据测算,“三峡氢舟 1”号相比传统燃油动力船舶,

预计每年可替代燃油 103.16 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343.67 吨。

据悉,“三峡氢舟 1”号的建成运行具有里程碑

意义,实现了氢燃料电池技术在船舶应用从“0”到“1”

的跨越,为氢燃料电池动力船在国内的大规模商业应

用提供了实船示范。

国内首条悬挂式空轨正式开通运营

祝贺!国内首艘氢能源动力船首航

新闻资讯

06

第10页

看天下

10 月 8 日上午,满载着东南亚水果、橡胶等产

品以及云南特色商品的货运班列,从云南省昆明市

王家营西站驶出,预计 82 小时后抵达上海。这标志

着“沪滇·澜湄线”国际货运班列正式开行。

“沪滇·澜湄线”国际货运班列依托中老铁路、

沪昆铁路打造,实现上海—昆明—老挝万象双向对开。

“沪滇·澜湄线”国际货运班列是沪滇合作的又一示

范项目,它连接起我国东部沿海、内陆地区、西部边

境与东南亚国家市场,提高了中老铁路运力,降低了

货物运输成本,有力带动铁路沿线地区经贸发展。

据介绍,中老铁路作为“一带一路”标志性工

程, 从 2021 年 12 月 3 日 开 通 至 今, 国 内 已 有 25

个省份先后开行了中老铁路跨境货物列车。截至 10

月 3 日,累计运输货物 2680 多万吨,货物品类增加

至 2700 多种,货物运输覆盖老挝、泰国、越南、缅

甸等 12 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中老铁路

成了联通内外、辐射周边、双向互济、安全高效的

国际物流黄金大通道。

据了解,“沪滇·澜湄线”国际货运班列开通后,

沪滇两地将更好地发挥中老铁路“黄金大通道”优势,

进一步强化东西部铁公海联运的铁路骨干运输通道,

为东西部交流、产业互动提供又一快速物流通道支

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发展。

首趟中老铁路“沪滇·澜湄线”国际货运班列开行

10 月 17 日,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

峰论坛期间,中车长客股份公司与塞尔维亚建设、交

通和基础设施部正式签署了塞尔维亚高速动车组车辆

采购商务合同,这是中国高端轨道交通装备“走出去”

的重大突破。

此次签约列车为动力分散型电力动车组,包括 20

辆(5 列)高速动车组,车辆采用 4 辆编组(2 动 2 拖),

最高运营时速 200 公里,计划将于 2025 年投入使用。

此次签约的高速动车组是基于技术成熟、安全可

靠的技术平台,根据欧洲互联互通技术规范(TSI)和

欧洲技术标准,以及匈塞铁路具体需求,为匈塞铁路

量身打造的电动车组,具有更智能、更绿色、更舒适

等特点,依据欧洲行业标准,这也是中国时速 200 公

里以上高速动车组首次出口欧洲。

匈塞铁路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共建“一带一路”

的旗舰项目,线路全长 341.7 公里,其中塞尔维亚境内

长 183.1 公里,匈牙利境内长 158.6 公里。该项目投入

运营后,匈塞两国首都之间的旅行时间将由 8 小时缩

短至 3 小时。

秉承着“连接世界 造福人类”的使命,以中车长

客为代表的中国高端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将为匈塞

两国人民提供舒适、快捷、高效的旅客运输服务,助

推双边经贸往来,带动沿线经济发展,持续为“一带

一路”建设提速。

重磅!中国高速动车组首次出口欧洲!

新闻资讯

07

第11页

本次会议以加强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成果交流分

享、促进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为参会者就

交通推进全球合作、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搭建了良好

的交流平台,打造了一次高规格、高水平的思想盛宴。

会议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卢春房及相关政府

部门、科研院所、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典型单位等专

家代表,分享交流经验做法、体会与建议,共同研

讨试点工作的发展前沿、创新举措与热点话题,共

谋可持续交通的创新与发展。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

司副司长荣学文、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院长周晓

航、中国交通报社党委书记蔡玉贺作开幕致辞。全

国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

程师王先进主持会议。

现摘登部分参会嘉宾发言亮点,以飨读者。

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先行 携手助力交通可持续发展

中国交通报

2023 年 9 月 25 日下午,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2023)“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先行 携手助力

交通可持续发展”边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成功举办。该边会由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指导,交通

运输部科学研究院联合中国交通报社主办。

决策咨询

08

第12页

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

中央立足国情、着眼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

略决策,是新时代做好交通运输工作的总抓手。我

们把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作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的重要举措,先后组织 73 家试点单位开展了 381 项

试点任务,试点工作的先行先试和示范引领作用逐

步显现,为全面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次边会在“可持续交通:携手合作助力全球

发展”大会主题框架下,以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为切

入点,为各界同仁就交通推进全球合作、推动落实

“一票制、一单制、一箱制”须从组织、技术、

标准、运行机制等方面入手,逐步构建相应的保障体

系,形成强大的发展动力,保证旅客联程运输、货物

多式联运的高质量发展,推动交通强国战略实现。

“一票制”是旅客联程运输的直接体现。建

议发展联运服务系统,以市场化方式激励各联程

服务方提供时刻数据和业务数据;完善联程运输

标准,补全标准覆盖面,修订与实际发展情况存

在偏差的环节,推动设计单位严格按照标准推进

枢纽流线改造、引导指示牌改造和信息系统改造;

创新协同运营模式,支持组织成立旅客联程运输

异业联盟,解决主体多、组织散和市场化不充分

的问题;研究联运补贴机制,从顶层加强对旅客

联程运输的政策支撑,按联运范围对联运示范项

目、联运票务产品给予补贴。

货物多式联运在多式联运信息共享、标准、设

施设备和利益分配方面存在一些共性问题。

一是建议建设多式联运数字化协同平台。推动

多式联运各参与方相互开放与共享信息资源,在标

准规范下开发各类应用服务,促进各种交通运输方

式深度融合,提升综合运输效率。

二是建议完善多式联运标准体系。以品名为例,

可以考虑 4 条原则,一是提高货物分类与代码同国

家标准的一致性,二是提高多式联运各运输方式品

名分类标准的一致性,三是提高货物品名分类与代

码的实用性,四是建立货物品名分类与代码的动态

调整机制。

三是建议加快多式联运设施设备优化。鼓励港

口、场站等基础设施、设备通用性改造,增强集装

箱运输的适配性,使得集装箱在运输更换过程中只

需装卸、转运,无需掏箱、换箱。

四是建议完善多式联运支持政策。鼓励相关企

业对既有设施进行改造,以适应多式联运发展需要,

降低操作成本;通过补贴等方式,引导企业在新建

货运设施时充分考虑多式联运发展的需要,避免二

次投资;通过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运输

企业和货主进行多式联运尝试,积累更多经验。

02 携手全面推进交通可持续发展

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副司长 | 荣学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 | 卢春房

01 构建“一票制、一单制、一箱制”保障体系

决策咨询

09

第13页

03 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全球发展倡议”搭建交流平台,具有重要意义。

就试点先行、推进交通可持续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聚焦共同发展,推动互联互通。要发挥交

通先行作用,在优化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布局、结构、

功能和系统集成,推动国内外重点地区交通基础设

施“硬联通”、制度规则“软联通”等方面加强试

点示范,推动互联互通,促进公平普惠,推进共同

繁荣。

二是聚焦创新驱动,增强发展动能。要加快推

进交通运输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

智慧交通和智慧物流发展、新技术与交通行业深度

融合等领域的试点实施和推广应用,为交通运输发

展提效能、扩功能、增动能。

三是聚焦生态优先,加快绿色转型。要在绿色

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及轻量化交通装备研发、绿

色出行、运输结构调整优化、交通运输污染防治和

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等领域加大试点支持力度,推动

形成交通运输绿色发展方式。

四是聚焦开放合作,助力全球发展。要积极支

持交通运输高水平对外开放、国际物流、交通双边

多边合作、国际运输便利化、共建“一带一路”等

领域的试点示范。贯彻落实联合国 2030 年可持续

发展议程,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为全国首个部省共建交通强国省域示范区,

山东交通运输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目前,我省首批 5

项交通强国试点建设任务均已完成并取得重要成效。

新征程上,山东牢牢把握“交通成为中国现代

化的开路先锋”新定位,以交通运输一体化、智慧化、

绿色化、融合化、人文化“五化”为抓手,探索形

成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省域范例,重塑山东时空版

图和发展力量。

一是聚焦交通运输一体化,高起点构建互联

互通综合立体交通网。立足山东区位优势,全面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衔接一体,加快打

造“一轴两廊十通道”大通道,全面构建“铁公

水空”一体化大网络,加快建设综合交通运输大

枢纽。

二是聚焦交通运输智慧化,高效能支撑新旧动

能转换。加强关键技术研发,打造智慧交通创新平台;

强化数据赋能,加快“数字交通”建设;坚持应用驱动,

完善交通“新基建”网络。

三是聚焦交通运输绿色化,高水平谱写低碳转

型发展新篇章。加快推动交通运输全面绿色低碳转

型,形成交通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模式。加

强资源集约利用与保护,构建低碳交通运输体系,

加快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运输装备推广应用。

四是聚焦交通运输融合化,高质量助推现代产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 | 孟庆斌

决策咨询

10

第14页

甘肃,东西蜿蜒 1600 公里,是古丝绸之路的

咽喉要地。两年多来,我们从推进交通运输行业能

级提升与空间拓展、构建交通运输领域全周期产业

生态、促进交通运输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等方面入

手,开展了 5 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

一是,推进大敦煌交旅融合发展。目前,已基

本建成了衔接莫高窟、悬泉置等多个景点的大敦煌

旅游交通环线,推出了悬泉置世界遗产与服务区交

旅融合项目,打造了“甘青大环线”“环西部火车游”

等经典交旅融合产品。

二是,推进航空枢纽一体化发展。加快兰州中

川国际机场三期建设,着力打造集民航、铁路、公

路为一体的综合航空枢纽,拓展国际国内新航线,

延伸“空中经济走廊”。

甘肃还开展了一条智慧型之路(车路协同创新

发展)、一套组合型融资(交通投融资创新研究)、

一项惠民性举措(陇原乡村振兴“四好农村路”建设)

3 个试点任务,探索形成了一系列技术标准、发展

模式、创新理念。

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关键时期,甘肃交通将

深化探索,努力走出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可持续内

涵式发展之路。我们将坚持系统思维,为国家综合

立体交通网“开穴通脉”,打通大通道,构建大枢纽,

完善大网络;坚持大局观念,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

“引领示范”,打造“一带一路”互联互通西部陆

海新通道先行区;坚持战略思维,为现代化建设甘

肃实践“强筋壮骨”,推动全省交通运输基础设施

网络蝶变、发展环境蜕变、服务能力质变、综合效

益裂变;坚持问题导向,为甘肃交通运输高质量发

展“调肌活络”。

江苏加强综合交通网络整体效率提升,提出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各种运输方式、城乡交

通发展、区域交通发展三个一体化,网络、通道、

枢纽三个有机衔接,交通运输布局与生产、生活、

生态空间三个统筹融合”的创新发展思路。

一是强化交通运输布局与生产空间的融合,

突出交通运输的服务性。积极发挥江苏水运独特

优势,服务重大产业落户。目前,江苏正开展省

干线航道网规划修编,突出服务航道沿线分布的

百亿级产业,规划新增 16 条通园区专支线航道共

计 135 公里。实施连徐淮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

强链,发挥连云港国际枢纽海港、徐州华东地区

05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创新的江苏实践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 惠先宝

04 走出一条具有甘肃特色的可持续内涵式发展之路

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 | 柳鹏

业体系协调发展。强化交通运输与关联产业跨界融

合发展,形成“交通 +”融合发展模式,实施“交通

+ 旅游工程”“交通 + 物流工程”,拓展交通与经

济融合方式。

五是聚焦交通运输人文化,高标准建设人民满

意交通。让广大人民群众在享受交通便利的同时,

深刻感受山东交通的人文情怀,扩大农村交通运输

服务供给,打造齐鲁交通文化。

决策咨询

11

第15页

重要铁路枢纽、淮安全国内河主要港口比较优势,

连云港、徐州、淮安三市以组合枢纽形式入选今

年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城市。

二是强化交通运输布局与生活空间的融合,

突出交通运输的先导性。江苏都市圈呈现“1 小时

通勤”“同城化”出行特征。南京都市圈呈现“中

心−腹地”特点;苏锡常都市圈城际出行旺盛,

呈现较强的网络化特点。与单点枢纽城市相比,

江苏更适合板块化发展模式。规划建设宁镇扬、

苏锡常通泰盐、连徐淮宿三大交通枢纽板块,健

全合作机制、错位发展,发挥综合效应,促进城

镇空间格局优化。

三是强化交通运输布局与生态空间的融合,

突出交通运输的基础性。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交

通运输发展全过程,编制江苏省长江经济带综合

立体交通运输走廊规划、江苏省长江干线过江通

道规划方案研究,正在推进江苏省省道公路网规

划。目前,绿色生态廊道建设成效显著,沿江港

口累计集约利用岸线 110 公里,建成长江干线

洗舱站 5 座。长江干流江苏段水质连续 5 年保持

Ⅱ类。

四川在发展交旅融合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为落实交通运输部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四川围

绕“加快建设名扬天下、享誉全球的世界重要旅游

目的地”总目标,以建设“大峨眉”“大九寨”“大

香格里拉”等十大文旅品牌为抓手,不断推动交通

运输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与典

型经验。

建立一套工作机制。四川省政府出台交通强国

建设试点方案,每年制定工作要点,形成省级指导、

县市实施、分级负责的一盘棋格局;进一步健全交

通、文旅深度合作机制,实现旅游发展集团和交通

集团两个投资平台联动。

编制一系列专项规划。“十四五”初期,出台

全省“十四五”交旅融合发展专项方案。当前正推

动打造“大峨眉”“大香格里拉”等一批交旅融合

先行示范区。

建成一批交旅融合精品线路。近几年,打造了

镇广高速公路王坪至通江段、宜宾蜀南竹海竹林风

景线等多个交旅融合精品线路,正在加快推进建设

G351 夹金山隧道、都江堰至四姑娘山山地轨道交

通等一批交旅融合项目。

出台一系列技术标准。制(修)订公路旅游标

志设置规范等 4 项地方标准;印发高速公路景观及

绿化设计指南等 5 项技术指南。

制定一系列支持政策。研究制定普通国省干线

公路旅游化改造、产业路旅游路、公路管养设施等

补助政策,重点支持交旅融合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梳理交旅融合项目建设需求,将一批服务文旅发展

的交通项目纳入项目库予以支持。

06 奋力谱写交旅融合发展四川新篇章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总规划师 | 寇小兵

决策咨询

12

第16页

充分发挥综合政策研究核心优势 08 更好服务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 李忠奎

2021 年,我院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进入全面实

施阶段。截至目前,各项试点任务产出成果丰硕,一

系列资政建言、政策研究成果和技术咨询成果发挥了

重要作用,为奋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贡献智慧力量。

我们针对全国试点推进情况,从创新性、引领性、

可复制性、示范推广性、影响性 5 个维度进行综合分析。

总体来看,试点成果的创新性尤为突出,引领性和可

复制性上取得明显实效,但试点成果的影响性、推广

性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这标志着试点工作正从先行

先试、加强创新阶段进入全面攻坚、示范推广的新阶段。

为推进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取得创新成效,我

们建议:

一是有序压茬推进,力争验收提速。各单位尽快

完成预期目标,按照“成熟一个、报送一个”的原则,

压茬推进,具备条件的及时向部提请验收,加快形成

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成果和典型经验。

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完善奖惩机制。建议加大对

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力度,强化

试点工作过程实施和监测评估;强化正向激励和反向

惩戒机制作用,将试点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单位年终考

核,在评优评先、表彰奖励中予以优先倾斜。

三是加强成果推广,广泛宣传交流。建议加大试

点成果推广应用力度,主动促进试点成果与产业发展

对接,加大成果转化力度;不断加大试点成果宣传交

流力度,多方式宣传试点典型成果和先进经验,促进

试点成果转化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实际效能。

2019 年,深圳市入选首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城市。

近年来,我们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重

大历史机遇,聚焦智慧引领,高质量推动高品质创新

型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

机场数字化转型方面,创新编制数字化转型规划,

系统绘就智慧机场“新蓝图”;搭建“1+5”新型基础

设施平台,打造新技术应用“主阵地”;建立全场景

智能化安防系统,打造安全“一张网”;构建智能高

效运控体系,形成运行“一张图”;以智慧化赋能服

务管理,实现服务“一条线”;创新航空物流全流程

数字化,推进货运“一个码”。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紧抓民航发展“筑基期”,

扎实推进新一期改扩建工程;构建运行顺畅、组织高

效的集疏运体系,形成以航空运输为主导,海、陆、空、

高铁、城际、地铁“六位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

机场服务提升方面,启用全国首个海关空侧闸口、

全球首台航空箱 CT 安检机;积极推进绿色机场建设,

获国际机场协会机场碳排放 3 级认证。

07 打造高品质创新型国际航空枢纽

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 张志锋

决策咨询

13

第17页

09 创新工业智慧物流方案

10 “散装江苏”发力枢纽经济

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裁 | 马云双

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 范东涛

自 2021 年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以来,

中车将 7 项试点任务分解为 30 项子任务,围绕“产

品商品化、系统工程化、项目产业化”目标,进一

步突出任务重点、明确实施周期、落实工作责任。

截至目前,“基于循环共享包装的工业智慧物流研

究”等 2 项试点任务已完成;其他 5 项任务正在高

效推进。

为确保试点任务顺利进行,中车以高层次工作

机制推动工作责任落实落细,以高标准过程管理推

进试点任务有效实施,以高水平产业协同发挥试点

融通带动作用,以高品质创新成果为高质量发展增

添动力。

目前,“基于循环共享包装的工业智慧物流研

究”试点任务已形成 1 个工业智慧物流平台,1 套

运输网络 + 仓储服务 + 储运一体化工装的“三位一

体”综合物流解决方案、1 套循环共享包装工艺,

物流生产效率明显提升、物流成本有效降低、绿色

降碳效益显著。

江苏土地面积小、人口密度高、经济水平强,与

内陆地区单点式枢纽经济发展模式相比,江苏相对均

衡发展特点更适合板块化发展。

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江苏打破传统苏南、苏中、

苏北地理分界和行政壁垒,结合江苏“1+3”重点功能

区布局,以多中心、局部一体化先行作为助推区域协

调发展的有效路径,打造宁镇扬、苏锡常通泰盐、连

徐淮宿三大交通枢纽板块,有力支撑全省“两心三圈

四带”国土空间格局。

江苏水运资源优势发达,13 个设区市全部沿江、

沿海、沿运河分布,多数港口采用“前港后产”的

模式发展枢纽经济,推动港产深度融合联动;依托

铁路枢纽,全省累计建成 40 个铁路综合客运枢纽,

通过完善交通枢纽服务功能、强化与关联产业融合

发展,吸引枢纽偏好型产业集聚,形成新的经济增

长点。

江苏做好枢纽经济,重点从 3 个方面发力。一是

做好小港站,推动交通枢纽向经济枢纽升级,走出一

条“枢纽 +”发展道路;二是打造新版块,有效推动网

络枢纽向枢纽网络升级,为其他组合型枢纽城市建设

提供参考;三是提升南京首位度,有效推动城市枢纽

向枢纽城市升级,增强城市要素集聚能力对周边区域

的带动效应。

决策咨询

14

第18页

大路向前 “客”来两边:从路衍出发

探索青岛交通发展新天地

青岛市交通运输局 | 罗浩、韩愈慧

青岛市交通科学研究院 | 宋夫才、郝伟、宫彦

沿一条路驱行

或徜徉城里乡间

或漫游街角庭院

每一次山川湖海的浪漫畅想

每一处风土人情的切身融入

在青岛

都将由路衍经济的发展变成现实

打造别样的风景

衍出产业发展新的动力

从路衍出发

探索青岛交通发展新的密码

“路衍经济”因路而生、依路而兴、开放融合,充分发挥交通聚集经济要素和促进产业融合的

纽带作用,是交通未来发展的新模式、新引擎。

新思路,大改变。发展路衍经济,带来的是观念的创新、体验的升级、产业的融合与生态的打

造。路衍经济打开一道窗,以交通为线,一览青岛产业的别有洞天。

既是“旅客” 又是“游客”

路的尽头有远方,路的两边是风光。每一条路都是

城市的脉搏,记录着城市的烟火,串联起这座城毛细血

管间的文化烙印。传统的旅游,人们常常困于“计划表”,

习惯于马不停蹄地从一点奔赴另一点,打卡、拍照、留念,

两点一线之间,“线”常常会被忽略掉。把“路”变成一道

风景,让快门在随意间被按下,那些刻意的“浅尝辄止”

才会变成即兴的“刻骨铭心”。

路衍经济,洞见青岛的“大”与“小”。

你可以沿 G228 滨海旅游公路一路畅游,在沿途的

步行道、骑行道、观景台停憩,绝美的海岸线、游弋的

沙鸥、浪打礁石的琴声都令人心旷神怡。沿途经过田横、

鹤山、崂山、唐岛湾、琅琊台等多个著名风景区,无论

是清晨、午间还是傍晚,任选一个进入,山水相接、云

雾相伴,青岛独特的滨海风光尽收眼底。这是青岛的

“大”,是青岛对外展示的名片,也是青岛的抛光和亮色。

也可以在莲花山骑行公园里走走停停,一路经过竹

韵轩、莲茵河、蒲园……,乡野之间,以周围的湖泊和

高山风景相依托,通过将普通农村公路和景观小品相结

▲ G228 滨海旅游公路

决策咨询

15

第19页

合,最大限度地保护沿线自然生态环境。无论是自驾慢

游还是采摘露营,远离城市的喧嚣,带来自然的宁静和

身心的放松。田间地头,因路相通,用乡路促进沿线乡

村经济和旅游产业相融合,以路衍经济赋能乡村振兴发

展。这是青岛的“小”,是青岛日常生活的写实,也是青

岛的质感与底色。

“旅”便是“游”。从“大”到“小”、从“点”到“面”,节奏

慢下来,改变一种游览方式,让出行的旅客未到景区,

先赏其景,驻足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与这座城市的呼

吸同频共振。

而这,也仅仅是路衍经济的冰山一角。

产业相融 广纳“宾客”

“商客”即“宾客”,来者皆是客。

路衍经济的发展,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

运作需环环相扣,协同并进。以路衍经济发展为纽带,

拓宽“朋友圈”的外延,活跃“朋友圈”的互动,让原本

陌生的人们熟络起来,把原本零散的产业聚合起来,

那些资源聚集整合的过程亦是产业融合的过程。

路衍经济,一体多面。乡土与传承,科技与未来,

每一次的互通、交融、蝶变,都是产业发展的全新

演绎与撰写。

扎在乡间,小桥人家,瓜果飘香。依托智慧物

流基地助力,那些特色农产品,快捷高效地被配送

至千家万户。电商积极推广,用户口碑反馈,品牌

IP 打造,为乡间带来人气与流量的同时,也让一片

片“养在深闺”中的“世外桃源”为人所熟知。通过推

广“交通 + 特色产业 + 电商”的模式,辐射带动各村

发展,整合全乡特色农业资源,打造特色农业产业,

跑出村强民富好前景,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走在新城,创新引领,科技生活。在融合大道上体

验中运量无人驾驶公交带来的便捷,在海尔卡奥斯新城

感受数字化平台带来的个性化服务体验,在普洛斯物流

园一览 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在智慧物流

上的广泛实践与应用。从一到多,凝成合力,这是路衍

经济助力产业融合发展的生动诠释。

建一条路,兴一片业,富一方民。如何为青岛公路

进行再赋能,结合各区市资源禀赋,加快产业融合,打

造青岛交通经济新亮点是路衍经济发展的主线。为此,

要深入挖掘路衍经济发展内涵,结合青岛区域经济发展

现状和交通产业实际,以产业重组、产业融合的思路,

发展 “公路 + 文旅”“公路 + 物流”“公路 + 乡村振兴”“服务

区 +”“智慧交通”等领域,通过产业融合发展,为交通产

业转型升级提供助力。

打造生态 聚引“常客”

客,有来有往,常来常新。“稀客”变为“常客”,

贸易通达全球,以路为介,人可享其行,物亦畅其流,

业正由此兴。

“衍”好路衍经济,既要争朝夕,又要放眼量。

路衍经济破题,首先要理清路衍经济内涵,明晰各

区市发展路衍经济客观条件,进而推动示范性工程建设;

其次是构建政府引导、行业推进、区市协作配合、市场

主体实施的推进机制,持续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为全市

复制推广经验做好准备工作;然后研究将路衍资源变现

及商业模式创新,实现收益反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把流量引过来,把资源聚起来,让公路更好地发挥

其正外部性,通过推动路衍经济产业化、常态化发展,

促进区域间开放和经济合作,不断推动产业模式创新与

交通品牌打造,为路衍经济发展输出青岛经验。

因此,路衍经济,就是青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注脚。

▲即墨区莲花山自行车运动公园

▲城阳区惜福镇葡萄文化季

决策咨询

16

第20页

政府公众企业协同推进公交发展可持续

合理确定公交服务标准是适应发展趋势的要求,

也是控制企业成本的必须。公共交通是由企业为主

体给公众提供的一种服务,其基本公共服务属性、

较强的公益性决定了服务标准应由政府主导,根据

客观需求变化和财力等因素合理确定。近些年,随

着私人小汽车快速进入家庭、电动自行车广泛普及,

公共交通特别是常规公交的竞争力相对不足,客运

量持续下降,3 年疫情大幅加剧了这种趋势。2022

年全国常规公交客运量是 2014 年的 45.2%,许多城

市目前公交客运量是历史最高年份的一半左右。同

时,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老年人等免费乘车群

体比例越来越大,目前大部分城市免费和优惠乘车

人群占比 40% 以上,部分中小城市甚至达到 80%。

这种发展变化,客观上要求重新调整确定合理的公

交服务标准,包括发车频次、车型标准等。《意见》

正文第一句就要求各地合理确定发车频次等服务标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战略部署,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实

施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工作。交通运输部等 9 部门和单位出台《关于推进城市公共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若干

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于新形势下促进城市公共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出行

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研究室主任 | 程世东

政策解读

17

第21页

准,也说明该问题在当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服务

标准是影响运营成本的主要因素,新形势下合理的

服务标准可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因优惠群体的范围

和力度直接影响票款收入,《意见》还特别强调要“量

力而行,合理确定优惠群体的范围”。所有基本公

共服务、公益性事务范围、标准的确定,政府财力

都是重要的考量因素,应量力而行,与税收相协调。

适时适度调整公交票价是应有之义,也是提

高企业收入的有效途径。公众支出的票款是公交

行业或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票价理应根据成本

的增长而不断调整。近些年,人工和能源成本大

幅提升,而全国几乎所有城市的公交票价都几十

年如一日保持 1 元、2 元低价没变,在惠及公众的

同时,行业或企业的亏损程度越来越大,这是财

务不可持续的重要原因,应该适时、适度调整提高,

缩小与成本之间的差距。《意见》第二条就提出“完

善价格机制”,突显其重要性,具体要求“各地

综合考虑运营成本、公众承受能力等因素,制定

价格、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对现有价格水平进行

评估并及时优化调整”。既要调整当前价格水平,

又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防止以后票价与成本再

次脱节。

政府补贴及时到位是行业和企业持续发展的基

本保障。城市人民政府主导确定公交服务标准和票

价水平,通过购买公交企业的服务提供给公众,高

于成本的政策性亏损应由政府来买单。如果补贴不

到位、不及时,公交企业运营难以为继时,很有可

能会减少发车班次,甚至出现停运等不稳定事件。

《意见》第一条就强调“落实运营补贴补偿政策”,

要求地方财政及时对政策性亏损进行补贴补偿;第

三条“加强政策支持”重点包括低谷电价充电、利

用地方政府专项债等,另外还有城市交通发展奖励

资金、金融机构的融资等。

吸引增加公交客流既是城市交通高质量发展的

需要,也是提高公交收入的重要手段。影响票款收

入的主要因素一方面是票价,另一方面是客运量。

增加公交客运量,主要依靠多种举措提高公交自身

的竞争力,吸引更多的人主动乘坐公交,包括设置

公交专用道、信号优先等“保障公交优先通行”(第

四条),提高公交运行速度与准时性;“改善设施

条件”(第七条)、“公交服务提质增效”(第八条),

提高公交出行的便利性、舒适性等;同时也需要“合

理引导公众出行”(第五条),通过停车政策等引

导公众出行从小汽车转向公交。

充分利用自有资源多元增收是可持续发展的必

要补充,也是公交企业当前自救的重要途径。公交

行业增收潜力最大的资源是土地,《意见》第三部

分专篇对公交用地综合利用政策进行详细阐述,分

别针对新增用地和既有土地,具体包括可配建部分

商业设施、利用闲置设施开展商业服务等,并明确

收益反哺公交可持续发展。除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外,其他举措还有发展定制公交、拓展广告业务以

及面向社会开放加油、充电、维修服务等。这些多

元化经营,许多城市已经做了探索和尝试,取得了

较好的成效和经验,可加强交流、加大推广力度。

总体是政府、公众、企业三方协同努力,推进

实现行业发展可持续。一方面适应形势变化、根据

财力合理确定公交服务标准、优惠人群和力度,以

适度降低支出;另一方面多措并举努力吸引更多客

流、适时适度调整票价,以增加主营收入,同时公

交企业充分利用自有资源努力实现多元增收;在此

基础上,及时、足额的政府补贴予以保障。

政策解读

18

第22页

从交通角度解读《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

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 1 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

镇化空间形态。都市圈不仅是空间概念,而是系统性概念,强调功能性、联动性、整合性、共享性和服务性。

以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载体。

青岛市交通科学研究院 | 陈健

日前,山东省人民政府正式发布《关于印发青

岛都市圈发展规划的通知》,根据规划的总体部署,

青岛都市圈以青岛市为中心,与联系紧密的潍坊市、

日照市、烟台市共同组成。主要包括青岛市全域,

潍坊市诸城市、高密市,日照市东港区,烟台市莱

阳市、莱州市、海阳市,陆域总面积 2.15 万平方公里,

2022 年末常住人口 1558 万人。规划期至 2030 年,

远期展望至 2035 年。

青岛都市圈位于山东半岛城市群东部,向东与日韩

隔海相望,向西背靠黄河流域广阔腹地,是全国经济发

展最活跃、创新能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

具备共建现代化都市圈的良好基础。共建“一带一路”、

经略海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

交汇叠加给了青岛引领都市圈蓄势而起的底气。

“同城” 青岛都市圈发展的关键词

规划指出,要尊重规律,同城融合。遵循城镇化

发展规律,顺应产业升级、人口流动和空间演进趋势,

以同城化一体化为方向,有序推动资源要素同用、城

市营运同体、公共服务同享,实现互利共赢、融合发展。

根据规划,到 2030 年,青岛都市圈同城化关键领

域不断突破,内生发展动力进一步提升,基本形成空

间结构清晰、城市功能互补、要素流动有序、协同创

新高效、产业分工协调、交通往来顺畅、公

共服务均衡、环境和谐宜居的现代化都市圈。

展望 2035 年,世界知名的现代化都市圈基

本建成。

“三轴” 交通廊道支撑都市圈发展框架

可以预见,都市圈将顺应产业升级、人口

流动、空间演进趋势,突出青岛辐射带动作用,

发挥其他中小城市比较优势,依据国土空间规

划、严守“三区三线”管控要求,构建核心引领、

轴线展开、多点支撑的网络化、多层次发展格

局,未来青岛都市圈的发展布局将得到进一步

优化。

青岛作为青岛都市圈的龙头核心,对于城

市圈的发展举足轻重。对此规划加快转变青岛城市发展

方式,优化城市核心功能,打造世界一流湾区。其中,

东部区域将加快市南、市北、李沧、崂山内涵式发展,

塑造时尚魅力核心区;西部区域,全面展现国家级新区

特色风采,塑造综合实力展示区;北部区域依托上合示

范区、临空经济区、高新区等功能区,增强城阳、即墨、

▲青岛都市圈空间布局图

政策解读

19

第23页

胶州的产业和人口承载力。还将有序疏解非核心功能,

引导胶州湾东岸码头和仓储业向前湾港、董家口港区转

移,优化中心城区铁路物流基地和货运站布局。

青岛都市圈也将以综合交通运输通道为支撑,打造

都市圈发展主轴。其中,济青陆海发展主轴,以济青综合

运输通道为支撑,强化胶州、高密等城市重要支点作用。

推动青岛潍坊同城化发展,实现城市功能全方位对接。向

西链接济南都市圈及沿黄流域,重点推进科研创新、高端

制造等各类资源沿线集聚,打造内接外联、陆海联动的综

合发展廊道。滨海综合发展轴,以海岸带为支撑,推进滨

海市域(郊)铁路有序发展,实施西海岸新区、青岛蓝谷“双

核”驱动,提升东港、即墨、海阳、莱阳等节点人口和产

业聚集能力,推动沿海港口、临港工业区、城镇的融合协

作。推动青岛日照同城化发展,深化即墨与海阳的战略合

作。向东链接威海、向南链接长三角地区,统筹岸线、海

湾、海港、海岛保护利用,大力发展海洋科技与海洋经济,

全面增强向海图强发展优势,打造高端要素资源集聚、生

产生活生态融合的沿海绿色发展廊道。青烟综合发展轴,

以沈海高速、青荣城际铁路等复合快速交通走廊为支撑,

强化即墨、莱西、莱阳等城市重要支点作用,推动沿线城

镇、产业园区联动发展,提升高端产业承载能力。

“同网” 构建一体化综合立体交通网

规划还就基础设施同城同网建设推进、协同提升创

新驱动发展水平、强化产业发展分工协作等方面,对青

岛都市圈的发展进行了详细规划部署。按照规划,将打

造青岛都市圈综合立体交通体系,推进能源、水资源等

基础设施对接成网,为同城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圈,统筹布局以青岛为中心枢纽

的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构建轨道交通一小时通勤圈。

推进潍坊—烟台高铁、莱西—荣成高铁、天津—潍坊、潍

坊—宿迁及青岛西至京沪辅助通道联络线等干线铁路项

目规划建设。

实施高速公路“加密、扩容、提速、增智”工程,建

设莱州—青岛高速公路项目,谋划烟台—青岛、青岛—诸城、

日照—临沂等高速公路项目,优化都市圈高速公路网络布

局,畅通对外高速公路通道,加强各市之间快速联通,基

本实现每县(区、市)有 2 条以上高速公路。实施打通城

际“断头路”行动计划,力争2025年基本消除城际“断头路”。

加快建设青岛国际枢纽海港。《规划》要求推动青

岛港和日照港、烟台港等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海港,强化

与周边省份港口合作互动,共同打造世界级港口群。推

动青岛港与日照港、烟台港、潍坊港分工协作、错位发展。

建设辐射全球的空港枢纽。增强胶东机场区域枢纽

功能,新开、加密国内外客货运航线,提高与国内外主

要城市通达性,建设全国重要的国际中转口岸,打造“东

西双向、多点衔接”的空中运输通道。引进基地航空公

司和国际知名航空物流公司,强化都市圈客货运全球联

结,创建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建设国内国际多式联运组织中心。推动“海

陆空铁”四港联动,培育海空港口、国家物流枢

纽和上合示范区等物流平台集聚新优势,集中都

市圈中欧班列货源,加快推动中欧班列(齐鲁号)

发展,构建“通道+枢纽”统筹推进的多式联运网络。

推进都市圈的建设,是进一步提升城市群发

展能级、打造活跃增长极的有效路径,通过跨越

行政区范围,优化空间结构,都市圈将实现中心

城市与周边地区更大范围的资源要素自由流动,

进一步增强城市功能。

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经济格局

加速调整,青岛应抓住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

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的历史机遇,引领都市圈主

动对接京津冀与长三角、依托沿黄腹地和面向东北亚

的重要城市群,积极与济南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山东半

岛城市群,寻求开放和创新。

▲青岛都市圈“三带”产业发展格局图

政策解读

20

第24页

对《关于示范推进国际航线集装箱船舶和邮轮靠港使用

岸电行动方案(2023—2025 年)》的有关思考

8 月 28 日,交通运输部、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联合发布《关于示范推进国际航线集装箱船舶和邮轮靠港使

用岸电行动方案(2023—2025 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在船舶受电设施安装率、港口

码头岸电设施安装覆盖率、船港岸电常态化使用、码头岸电用电量提出了具体的目标,推动国际航线集装箱船舶、

邮轮靠港使用岸电。

青岛港航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 | 沈旦

靠港船舶使用岸电是重要的减少温室气体排

放的措施。在不使用岸电的情况下,船舶靠港期

间主要利用燃油发电满足船上的通讯、照明、生

活等电力需求,但随之排放了二氧化碳、氮氧化

物等气体。船舶靠港使用岸电,相当于将污染源

集中在电厂,电厂采取集中脱硝脱硫等处理措施,

使船舶使用岸电的大气排放远低于使用普通燃料

油或低硫油的排放,在不影响船舶靠港期间的电

力需求的同时,有效改善港区环境质量,促进港

城和谐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岸电有高低压之分。国际航线集装箱船舶、

邮轮,靠港期间使用的

是高压岸电,属于“用

电大户”。一般的,高

压岸电是指为靠泊船舶

提供 6kV 及以上供电电

压的码头岸电设施,单

台岸电设备额定容量一

般 大 于 1300kVA。 截

至目前,通过高、低压

岸电设施配合使用的方

式,青岛辖区内的生产

泊位(不含液化泊位)

基本上实现了港口岸电

设施全覆盖。但因为大型船舶受电设施安装率偏

低、使用高压岸电作业相对复杂、船岸交流不畅、

左右船舷靠泊等因素,外籍船使用高压岸电积极

性不高,以外贸为主的青岛口岸岸电的使用情况

不甚理想。

《行动方案》从全国层面对推动国际航线集装

箱船舶、邮轮等高压岸电的使用迈出了有力的一步,

提出了加快船舶受电设施改造、加快码头岸电设施

建设与改造、现有具备条件的船港岸电要常态化使

用、加强船岸设施匹配四个方面的具体任务以及保

障措施。主要特点如下:

政策解读

21

第25页

一是参与示范企业范围广。10 家国际集装箱

班轮公司、7 家国际邮轮公司、14 家国际集装箱

港口企业,9 家邮轮港口企业自愿参与示范行动。

其他国际集装箱班轮公司、国际邮轮公司、国际

集装箱港口企业、邮轮港口企业鼓励参与示范推

进。其中,10 家国际集装箱班轮公司是以地中海

航运、马士基航运、达飞集团、中远海运集团等

全球班轮公司运力排名前列为代表的航运企业,

示范力度大,有力推动外籍船舶加快船舶受电设

施改造。

二是针对性强。对目前高压岸电使用存在的

普遍性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备可操作性的

措施。如针对左右船舷靠泊位置不匹配岸电接口

的问题,提出了“船港双方加强对接,逐船逐泊

位落实岸电容量、接插件和位置匹配情况,通过

优化航线、调整靠泊泊位等方式,尽快实现现有

具备岸(受)电设施的码头和船舶常态化使用……”

的具体举措。从顶层对船舶使用岸电的工作流程

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能切实推动港口与船舶的岸

电使用。

三是保障岸电使用安全。提出了“国际集装箱、

邮轮码头以及船舶的岸(受)电设施建设改造执行

国际国内相关标准规范,均建设高压岸(受)电设施,

并确保船岸设施的容量、电压、频率,以及接插件

的规格、数量相互匹配。码头高压岸电设施建成后

首次实船使用岸电前,或者停用 3 个月后再次使用

前应按照《码头岸电设施检测技术规范》开展检测。

船舶和码头首次使用岸电时应加强沟通配合,开展

船岸联调,确保设施安全使用。”岸电设施的安全

是保障班轮运输稳定的前提,是打消船方岸电使用

安全性顾虑的具体措施。

四是明确提出资金支持政策。提出“省级交通

运输主管部门会同价格主管部门指导明确岸电使

用价格(电费 + 服务费);推动地方政府出台港

口和船舶岸电建设、使用的资金支持政策,2025

年底前原则上岸电使用综合成本(电费 + 服务费)

不高于船舶燃油成本,推动辖区内船舶靠港使用

岸电常态化”等具体措施。出台岸电使用的资金

支持政策是推动岸电使用的重要手段。目前,沿

海主要港口城市陆续出台了适合当地发展岸电使

用相关激励政策。2021 年 12 月,深圳发布了《深

圳市交通运输专项绿色交通建设领域港航部分资

助资金实施细则》(于 2023 年 5 月再次修订发布),

在港口岸电设施建设、船舶岸电受电设施改造、

岸电使用、清洁能源动力船舶、LNG 加注船舶等

方面制定了一揽子资助政策,有力促进了深圳市

绿色港航建设;2022 年 6 月,上海市出台《上海

市鼓励靠泊船舶使用岸电扶持办法》,国际集装

箱船舶和邮轮岸电使用仅需向码头企业支付电费

0.2-0.3 元 / 度,不足部分由政府全额补贴给码头

企业,同时按照“多用多补”的原则将岸电设施

运行维护成本补贴给码头企业;2023 年 6 月,宁

波出台《宁波市港口岸电奖补办法》。以上激励

政策对引导当地港口和船舶的岸电使用起到了积

极的促进作用。《行动方案》此次将资金支持政

策的制定明确纳入,将在更大范围内促进港口岸

电的使用。

加快岸电使用,青岛在积极行动。8 月 31 日,

青岛市交通运输局与青岛海事局、董家口海事局联

合发布了《青岛市港口和船舶岸电管理办法实施细

则(试行)》。细则共七部分三十一条,在推进岸

电设施建设、加强服务能力、提高岸电使用率、保

障供电安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其中明确“对

能实际做到岸电应用尽用的国际航行集装箱船、5

万吨级及以上的干散货船,港口经营人可安排优先

靠泊。”这是重要的船舶使用岸电的激励措施,也

是积极落实《行动方案》的要求。

下一步,根据《行动方案》有关要求,建议

进一步研究制定我市关于国际航线集装箱船舶、

邮轮岸电使用的支持政策。通过政策的激励和引

导,增强港航企业的岸电使用意识,培养港航企

业的岸电使用习惯,推动我市港口岸电使用有效

提升,为青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提供有

力支撑。

政策解读

22

第26页

从智能交通到智慧公路

智能交通在国际上已经有近 60 多年的发展

历 史。20 世 纪 70-80 年 代, 美 国、 欧 盟、 日 本

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始了智能交通的研究,1993

年,智能交通系统被正式命名为 ITS(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1994 年,第一届智能交

通世界大会在法国巴黎举办。

从世界智能交通的发展来看,智能交通从最

开始关注于道路交通控制与管理、交通状态、信

息服务等,到近几年关注自动驾驶、出行服务、

数字化、安全、可持续等内容,愈加

突出智慧、绿色、安全的战略性和重

要性。从近六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所

关注的议题来看,智能交通在技术发

展、关注领域等方面都有了相当大的

发展。

从中国智能交通的发展来看,中

国智能交通起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

经历了培育阶段(1993 ~ 2000 年)、

推进阶段(2001 ~ 2015 年)、提升

阶段(2016 年至今),特别是 2016

年以后,智能交通在中国得到了快速

发展,这得益于中国政府的大力推动,

极大促进了智能交通技术的发展。

过去中文上使用比较多的是“智能交通”这

个词,而现在更多出现的是“智慧交通”这个词。

2008 年,IBM 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2010 年,

IBM 提出“智慧城市”的愿景,在这个愿景中,

把智慧交通系统作为了一个核心系统。中国在官

方正式引用“智慧交通”这个词,起始于 2012 年

国家颁布的《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

体系(试行)》;2013 年,全国交通运输科技创

智慧公路发展回顾与展望

实现绿色、安全、便捷的可持续交通一直是世界各国共同追求的目标,而智能技术是实现更清洁、更可持

续综合交通系统的重要工具。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交通行业的深度融合,智慧

交通、智慧公路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2023 年 10 月 17 日上午,在第 29 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可持

续智能综合交通”全体会议上,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翁孟勇做了题目为《智慧公路——

可持续公路交通的必然选择》的报告,回顾了世界及中国智能交通发展历史,谈了自己对智慧公路的认识,并

对智慧公路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 | 翁孟勇

交通科技

23

第27页

新大会提出“智慧交通”发展理念;2014 年,全

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提出包括“智慧交通”在内

的“四个交通”的概念;2016 年,国务院《“十三五”

国家信息化规划》提出“智慧交通”;2021 年,

在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在

开幕式的致辞中明确强调,中国要大力发展智慧

交通。

智能交通从 20 世纪 90 年代初在中国开始应

用,到 2010 年引入“智慧交通”的概念,其内涵、

外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体现在发展理念、

技术进步,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在发展理念上,

全面采用了中国政府所倡导的“创新、协调、绿色、

开放、共享”的理念;在技术进步上,主要体现

在以卫星定位、移动通信、大数据、云计算、物

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发展上;在

应用领域上,智慧交通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道路

交通,还涉及到智慧公路、智慧港口、智慧铁路、

智慧民航、智慧航运,以及智慧公交等系统。

在智慧公路的探索与实践上,中国推动智慧

公路建设,起始于 2020 年以后,12 个省市发布

的智慧高速公路建设指南,主要探索领域涵盖了

建设领域,如智能建造在公路领域的应用,包括

公路运营管理中,如何利用智能技术进一步提高

公路通畅效率、安全保障水平,以及促进养护技

术的提高和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有效控制。例如,

淮河大桥改造工程的智慧工地,实现了工程建设

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常泰大桥实现施工

过程质量管理自动化、信息化,打造智能加工云

工厂、自动化流水生产线等,有效提升工程安全、

质量、效率;沪宁高速无锡段智慧扩容;济南绕

城高速孙村东“云收费”收费站建设;成宜智慧

高速、京台智慧高速建设等。

智慧公路的概念及特征

对于智慧公路的认知,智慧公路是指以安全、

高效、创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融合应用大数据、

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

术和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技术,具

有全域感知、泛在互联、融合计算、自主决策、

智能协同、服务触达等能力,实现公路建设、

运营、养护、服务智慧化的新一代公路系统。

智慧公路的主要功能特征为全域感知(即

通过多维、实时、全息感知,实现“人 - 车 - 路 -

环境 - 事件”的全要素实时、连续信息的数

字化)、泛在互联(即公路与公路、公路与

路域、路网与通信信息网、能源网、服务网

的互联互通)、融合计算(即以云计算能力

为主要特征,实现海量、多源、异构数据的融合计

算和开发利用)、自主决策(即实现预判、预警、

比选解决方案等智慧化分析,进而实现数据驱动辅

助决策、预决策或自主决策)、智能协同(即实现

建养管运服业务协同、跨区域业务协同、车路协同、

应急联动,形成整体管理和服务能力)、服务触达

(即利用各类信息交互渠道和服务设施设备,为用

户提供高质量实时、方便、准确、可触达的服务)。

▲常泰大桥自动化流水生产线

▲济南绕城高速孙村东“云收费”收费站

交通科技

24

第28页

智慧公路的主要形态体现在数字化、智能化、

绿色化、人本化这四个方面。

智慧公路发展前景展望

截至 2022 年底,中国公路网里程已突破 535

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突破 17.7 万公里,对于规

模如此庞大的公路体系,其运行效率、服务水平、

安全保障能力,包括其经济性,直接关系到国民

经济和整个交通运输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必须走智能、智慧发展道路。可以从智能建造、

智慧运营、智慧养护、智慧服务、绿色低碳等几

个方面进行探索。

在智能建造方面。智能建造能奠定公路全生

命周期数字化基础,提高公路工程建设效率、安

全水平和质量,提升施工资源优化配置能力,降

低建设成本,降低工程建设能耗、碳排放。近年

来中国在公路重大基础设施智能建造方面已经有

了许多成功的探索历史,为满足工程的功效、质

量、经济性要求,中国的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

京哈高速改扩建、新疆天山胜利隧道、京秦高速

滦河特大桥等工程都引入了智慧建造技术。

在智慧运营方面。目前,中国运营管理主要

着眼于三个方面:一是在通行效率提升方面,通

过在一些省份大流量路段的实践,利用智慧运营

和管控措施,通行效率提高了 20% 左右;二是在

安全应急保障方面,由于中国每年道路死亡人数

仍然占比较高,通过应用智慧管控技术,通过感

知设施、管控策略、特定应用场景建设,可显著

提升公路安全应急能力水平,降低事故发生率,

特别是重特大二次事故的发生率;三是在调节交

通流量、优化路网资源配置方面,目前中国公路

有两个体系,一个是收费公路,将近 20 万公里,

另一个是大量的不收费的公路,这两个公路体系

在资源配置上很不均衡,过去我们更多关注如何

利用收费来推动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但在调节

交通流量和减少拥堵方面还做得不够,因此,可

以充分利用北斗卫星和现在收费技术结合,探索

建设自由流收费系统,通过差异化的收费、拥堵

收费等政策,调节路网拥堵路段交通流,优化高

速公路网与普通公路网的资源配置。

在智慧养护方面。中国每年在公路养护上的

花费是巨大的,研究证明,以全生命周期理论分

析为基础,对全长 100 千米的某高速公路以 30 年

为分析周期,智慧养护能降低 36.5 ~ 41.4% 的

成本,因此,提高公路养护科学决策水平,科学

制定养护计划,可以有效降低养护资金成本,提

高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例如,G1813 威青高速

烟台段成功开展基于 5G 技术的“集中养护 + 无人

化施工 + 全过程智慧管控”示范应用;江苏沪宁

高速苏州段首次使用路面摊铺“无人碾压”智慧

养护施工技术,降低路网影响率 36%,产生效益

超 2 亿元。此外,智慧化养护也可以极大保证在

役公路养护期间通行效率的提升。

在智慧服务方面。面向交通参与者提供安全、

高效、舒适、多样的出行服务,能够极大提升服

务水平和人民群众出行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智慧服务关注全天候通行 - 车道级雾天行车诱导

系统、伴随式出行信息服务、智慧服务区、车路

云一体化自动驾驶等。自动驾驶技术在中国已发

展多年,“车路云一体化”的中国方案可以通过

较低成本更科学合理地推动自动驾驶快速发展,

并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公路基础设施,以及

相关服务、信息通信等产业体系发展。

在绿色低碳方面。中国政府已明确提出要在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的

目标,这对中国经济与交通运输行业是一个巨大

挑战。当前一方面需要推进近零碳智慧公路、智

慧服务区、智慧收费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

将绿色低碳理念贯彻公路基础设施“建管养运服”

全过程、推动绿色建养技术和节能环保新材料应

用及固废材料再生利用、推动智能控制及数字化

管理手段等新技术的应用等;另一方面,需要充

分利用路域资源,大力发展新能源与清洁能源,

进一步推动促进交通运输的降碳减排绿色发展,

也可以降低交通运行成本。

交通科技

25

第29页

向科技要动能,以创新促发展。这已不是青

岛交通“智慧执法”模式首次登上行业顶级交流

平台。今年 7 月,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在上海

举办的智慧交通执法宣贯与应用研讨会上,执法

支队“智能化装备应用,助

力交通执法蝶变升级”主题

演讲获得与会单位一致好评。

近年来,执法支队坚持综合

执法改革与信息化建设同抓

共促、两翼驱动,将智慧执

法纳入长期发展规划,作为

推进交通运输综合执法高质

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加快推

进执法信息化建设,实现交

通运输执法数字化转型。

“五化并举”构建智慧

执法体系。 按照“数据资源

一个池、违法监测一张网、案件办理一条线、指

挥调度一张图、队伍管理一本账”的智慧执法理

念设计并建成“青岛市交通运输行政综合管理与

指挥平台”,全面构建智慧执法体系。行业内外

智慧引领发展 执法护航交通

——青岛交通运输“智慧执法”体系建设综述

青岛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 | 崔杨慧欣、高琦

10 月 13 日至 15 日,2023 年交通运输综合执法装备展览会在宁夏银川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本

次展览会以“科技赋能执法 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旨在展示最新的交通运输综合执法装备和技术,

促进交通运输综合执法的创新发展,共有来自全国 22 个省份的百余家单位、千余名人员参展。作为

唯一执法机构,青岛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以下简称“执法支队”)受邀参加并布设专门展区,

展现青岛交通运输执法装备建设和智慧执法成果。在展会典型经验交流环节,执法支队党委委员、

副支队长李前进以《青岛市交通运输智慧执法实践与思考》为题,从智慧执法体系建设、实践应用、

思考与展望三方面详细介绍青岛交通运输智慧执法基本情况、模式体系、场景应用、效能提升等内容。

期间,执法支队与交科院(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合力构建“需求—研发—

应用—推广”长效机制。

交通科技

26

第30页

数据“共享化”。接入部、省、

市三级营运数据,实现对全国

营 运 车 辆 许 可 信 息“ 一 键 查 ”;

对接高速公路、港口水运、市

场监管等基础数据,同步网约

车订单、12328 热线和车载卫

星定位等行业内数据,建成交

通运输执法数据中心。违法线

索感知“智慧化”。自主建设

带有边缘计算功能的前端监控

点位,组建核心网;配备车载

监控、移动式布控球,搭建流动网;接入公安交

警及全市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地铁、机场等

4.6 万路共享监控视频,组成外围网。开发非法

营运、危货谎报等多种违法行为识别模型,智能

监测运营动态,实时预警违法行为,精准布控,

快速查处违法车辆。执法指挥调度“精准化”。

建立投诉、线索和案件数据库,通过大数据比对

分析,快速发现违法行为,实现违法行为查处由

“ 传 统 式 人 工 检 查 ”向“ 数 据 化 精 准 执 法 ”转 变 。

执法人员、车船、站所与指挥中心平台之间互联

互通,执法力量上下联动、快速响应,构筑起执

法 队 伍“ 看 得 见 、调 得 动 ”的 高 效 指 挥 调 度 体 系 。

执法办案装备“现代化”。按标准为一线执法人

员配齐执法记录仪、对讲机、数据审批终端,为

执法站所配备执法记录仪采集站、桌面调度终端

等装备,支队 - 大队 - 中队三级网络互联互通实

现融合通信。执法队伍管理“规范化”。配套开

发装备管理、培训考试、案卷评议、执法公示等

平台功能,组织执法装备使用大比武,做到线上

执法监督、评议考核等全流程管理,实现执法队

伍由“静态管理”向“动态调度”转变。

“五域并行”赋能执法发展升级。统筹推进港、

航、运、路、交通工程安监“五大领域”智慧执

法全新升级。实施运行监测全感知。开展对辖区

内执法对象的态势感知、综合分析、运行监测,

自动识别违法线索,开展精准执法。实施“线上 +

线下”严核查。智能化装备辅助执法人员精准查、

全域查、移动查,率先实现全省“高度疑似非法

营运客车”数据库成果转化,网约车订单合规率

保持全省第一。实施无人机辅助执法巡查。利用

无人机开展岸线巡查、海上旅游巡查、道路运输

和交通工程安监等执法检查。

“三位一体”推动执法提速增效。实施“一

货多查”破新题。以港口集装箱运输作业流程为

主线,综合运用各类信息化平台资源,在全省率

先实现港口危险货物谎报违法案件查处,相关工

作经验被《交通运输部简报》刊发,在全国交通

运输执法局长培训班上做典型交流。树立便民服

务新形象。在交通枢纽设置交通运输智慧执法亭;

在案件处理场所设置便民服务室;为高速公路客

运班车、大件运输车辆量身定制“移动式案件处

理”新模式。拓展示范应用见成效。当前,指挥

平台已纳入山东省一体化公共视频监控建设体系

第一批视频智能应用试点、获评 2022 年度山东省

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机构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

作为协办单位获批山东省第二批交通运输科技示

范工程。

下一步,执法支队将秉承“争一流、当先锋,

锻造交通运输执法为民铁军”理念,以科技赋能,

智慧引领,在跨领域跨区域跨层级协作联动、智

慧执法拓展应用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加快建设交

通强国山东示范区贡献新的执法力量。

交通科技

27

第31页

会上,仲建华、张福宾分别致辞,对青岛地铁在

数字化、智慧化发展所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青岛地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君在发布会

上表示,《数字化转型规划》《智慧城轨规划》是

青岛地铁集团围绕我市“数字青岛建设”要求,锚

定建设世界一流地铁、打造一流城市投资建设运营

商的“双一流”发展目标,利用技术创新和管理创

新“双轮驱动”,实现青岛地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

战略举措。

张君介绍说,青岛地铁在行业

内率先开展全方位、系统性的数字

化转型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制定了

“十四五”时期建设、运营、开发、

经营、资本运作五大业务板块,以

及职能管理领域数字化转型的总体

方案和实施计划,明确了“创新引领、

数据驱动,通过组织变革、流程再

造,实现建设、运营、开发、经营、

资本运作及企业管理的业务重构,

实现效率提高,实现价值提升,把

青岛地铁建设成为行业领先、世界

一流数智地铁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愿景。

同时,青岛地铁同步推进智慧城轨顶层规划编

制工作。智慧城轨规划紧密契合中国城市轨道交通

协会《智慧城轨发展纲要》愿景目标,着力提升创

新成果转化,推进智慧城轨业务布局,进一步明晰

了智慧城轨画像,即“充分应用人工智能、物联网、

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具备全息感知、自主学习和

智能决策能力,全面实现智慧建造、智慧运行、智

慧运维、智慧运作功能,打造一个基于 BIM(建筑

打造轨道数智时代的“青岛模式”

青岛地铁 | 王安、刘怡

青岛地铁迎来数智发展新时代!

近日,青岛地铁集团在青岛市城市云脑会客厅发布了《青岛地铁数字化转型总体规划》及《青

岛市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顶层规划》(以下简称《数字化转型规划》《智慧城轨规划》),成为

国内轨道交通行业率先在全域系统开展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城轨建设工作的企业。

本次发布会邀请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会长丁树奎,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副会长、专家

和学术委员会执行副主任仲建华,青岛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副局长张福宾,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

副秘书长王飚,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专家和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绿智办主任、信息化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邢智明,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绿智办副主任娄永梅出席。

▲青岛地铁《数字化转型规划》《智慧城轨规划》发布现场

交通科技

28

第32页

信息模型)数字孪生技术在全寿命周期内应用的智

慧城轨交通体系。”

拥抱数智时代 青岛地铁擘画新蓝图

开展数字化转型、智慧城轨建设工作是青岛建

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支撑,

也是青岛地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据介绍,《数字化转型规划》遵循“战略驱动、

价值导向、技术支撑、业务变革”的原则和思路,

提出“1-N-3-1”的数字化转型愿景目标蓝图——描

绘 1 大转型愿景,通过数字化、智慧化促进业务转

型升级,把青岛地铁建设成为“行业领先、世界一

流的数智地铁企业”,树立行业标杆、引领企业发

展、创新产业生态、连接企业社会;实现 N 个转型

场景,推动建设、运营、开发、经营、资本运作和

职能管理 N 个转型场景实施落地,实现青岛地铁全

方位转型升级;搭建 3 大支撑架构,包括应用架构、

技术架构、数据架构,为数字化转型场景实施落地

提供强有力支撑;构建 1 套保障体系,从组织、人才、

机制、资金、安全层面为数字化转型成功实施保驾

护航。

秉承“数字化转型为目标,智慧城轨为核心内容”

的理念,《智慧城轨规划》立足“支撑交通强国战略、

服务青岛功能建设、符合行业发展趋势”的高点定位,

着眼青岛轨道交通的发展全局,适度超前、整体规划、

顶层设计、打破壁垒,构建“1-1-3-4-N”青岛地铁

智慧城轨体系架构,包括 1 张青岛地铁智慧城轨发

展蓝图,1 套技术标准体系,城轨云平台、大数据平台、

骨干传输网络 3 个支撑底座,承载智慧运行、智慧

运维、智慧建造、智慧管理 4 大核心业务,实现各

核心业务的全息感知、互联融合、精细管理及主动

决策等 N 种业务应用,提升青岛地铁整体的服务水

平、运行效率及管理效能,形成安全、便捷、高效、

绿色、经济的新一代智慧城轨体系。

五大赛道转型 数智赋能引领助前行

“十四五”期间,青岛地铁在规划指引下,全

面推动青岛地铁集团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城轨建设实

施落地,实现数字化智慧建设、数字

化智慧运营、数字化开发经营、数字

化资本运作、数字化职能管理,推动

数字化底座全面建成。

数字化智慧建设方面,基于智慧

工地一体化平台,通过 BIM 技术的深

化应用及现场物联设备的全息感知等,

实现全过程远程调度、全场景数字建

造、全要素统筹管控的数智建造管理

模式。依托青岛地铁 6 号线打造“青

岛样板工程”,不断将新技术、新工艺、

新设备、新材料投入工程应用。

数字化智慧运营方面,以人性化服务、精细化

管理及数据化运维为导向,打造全面感知、精准控制、

多元服务、可靠运维、集中管控、智能决策的智慧

城轨新模式。

数字化开发经营方面,基于数字地产开发、流量

交通科技

29

第33页

经济精准营销、多业态智慧物业管理、渣土资源产业

化经营等,实现业务跨域协同、数据高度共享的开发

经营模式。

数字化资本运作方面,基于全过程投资管理、多

渠道融资管理、商贸业务全过程数字化管理等,实现

经营风险可预可控、融资方式灵活组合、资金需求动

态调节的资本运作方式。

数字化职能管理方面,基于人力资源全链路智能

化管理、业财深度融合、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实

现业务协同联动、组织变革创新的职能管理模式。

数字化底座支撑业务转型,将通过应用“云、数、

网、中台”等新型基础设施,统一数字化技术服务,

敏捷效应数字化业务变化需求,支撑各类应用高效运

转,深度挖掘数据价值,为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城轨建

设保驾护航。

青铁新目标:世界一流数智地铁企业

青岛地铁牢记“为城市建地铁,为人民建地

铁”的初心使命,围绕以创新为引领,安全、优

质、高效、绿色、智慧、和谐的建设世界一流地

铁“1+6”目标体系,构筑人民满意的数智地铁

工程。

青岛地铁打造“青铁建造”品牌,实现地铁与

周边环境和谐共建。在施工现场管理方面,借助智

慧工地一体化平台,选用创新技术和管控手段,可

大幅减少地铁建设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振动、噪声、

粉尘影响,打造高质量文明施工工地。

随着 6 号线智慧城

轨示范线的建成及推广,

青岛地铁将打造以乘客

为中心的一站式智慧出

行服务体系。围绕乘客

出行全过程场景,对客

流在时间、空间的分布

进行分析,为乘客提供

个性化、精准化的出行

服务,带来更舒适便捷、

安全可靠的出行体验。

“青岛地铁是行业内首批响应国家和行业协

会号召,制定方案并开展集团全方位数字化转型

和智慧城轨工作的城轨企业,为青岛地铁实现‘双

一流’发展目标提供助力,也为行业数字化转型

和智慧城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和路径。”张

君表示,青岛地铁将按照“一年强体系、两年打

基础、三年见成效”的实施目标推进,将 BIM 数

字孪生深化应用融入到智慧城轨全生命周期建设

当中,建成技术中台、城轨云、大数据中心等数

字化新型基础设施,充分发挥数据作为生产要素

的作用,通过创新引领、数据赋能,推动青岛地

铁实现全方位组织变革、流程再造、业务重构,

三年内初步实现数字化转型,打造轨道交通行业

示范,持续进化升级,把青岛地铁建设成为行业

领先、世界一流数智地铁企业。

▲智慧工地一体化平台示意图

▲智慧车站运营管控平台示意图

交通科技

30

第34页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攻坚行动

2023 年前三季度推进情况及下步工作安排

一、前三季度整体推进情况

2023 年 交 通 攻 坚 项 目 共 31 个, 年 度 计 划 完

成投资 212.8 亿元。截至 2023 年 9 月底,完工项

目 3 个、新开工项目 4 个、续建项目 14 个、前期

项目 10 个;完成投资 142.4 亿元,占全年计划的

66.92%。

(一)17 个公路项目刷新“新进度”。明董高

速、沈海高速、中北通道等 9 个在建项目提速建设;

董梁高速等 8 个前期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前期手续办

理,力争年底开工建设。其中,董梁高速完成投资

协议签订、施工监理招标等工作,正在加快推进土

地组卷工作,预计 10 月底开工建设。全市“五纵

五横六连”高速公路网和“三环十射九横十纵”国

省干线公路网进一步完善,人民群众出行更加便捷。

(二)4 个铁路项目迈出“新步伐”。莱荣铁路

正在进行联调联试,计划年内完工通车;潍烟铁路

已完成轨道铺设,计划 2024 年上半年完工通车。青

岛至京沪高铁辅助通道铁路可研报告获国家发改委

批复,正在推进项目初步设计批复、施工图审查工作,

按照省定计划年内开工。青岛作为国家沿海重要铁

路枢纽地位进一步巩固,高速铁路网络正加速形成。

(三)7 个港口项目跑出“加速度”。董家口

港区振华原油库、原油商业储备库分别于 6 月、8

月提前半年竣工验收,目前已投产使用;董家口港

区港投万邦矿石码头、北三突堤粮食筒仓三期工程

等 5 个在建项目加快推进。青岛作为东北亚海上重

要交通枢纽实力持续增强,正向世界一流港口行列

昂首迈进。

(四)2 个枢纽项目干出“新高度”。唐山路

公交换乘枢纽已于 6 月主体完工,年内投入运营;

国际邮轮母港区综合客运枢纽地下部分完成 90%、

地上部分完成 31%,按计划加快推进。综合立体客

青岛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指挥部

▲明董高速提速建设。

▲潍烟铁路完成轨道铺设。

▲董家口港区振华原油库投产使用。

交通建设

31

第35页

货枢纽逐步完善,多种运输方式加速衔接,“人享

其行、物畅其流”加快实现。

(五)路域环境整治呈现“新面貌”。城阳区重点

公路铁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程,总投资 4.7 亿元,

已于 2023 年 6 月开工建设。目前正对路域沿线栽植的

乔灌木进行养护,同时开展种植平整、场地清表等施工,

计划年内完成全部整治提升工程。届时将进一步优化

我市公路和铁路通行环境,打造进出青岛主城区的“迎

宾通道”,推动市容市貌和城市品质全面提升。

二、主要经验做法

(一)争取上级政策性资金支持。坚持“报好

项目、用好政策、管好资金”,会同发改、财政等

部门,共同推进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国家政策性基金

支持,成功入库项目 6 个,争取资金 39.92 亿元,

充分发挥了政策性基金引导撬动作用,为重大项目

赓续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二)创新项目投资融资模式。唐山路公交换

乘枢纽创新采用“公交场站建设 + 公交车辆采购”

一体化融资模式,通过发行政府专项债券方式筹措

项目资金,极大缓解财政压力。

(三)项目建设跑出加速度。推广容缺受理模式,

各部门协同合作,切实提高项目前期手续审批效率。

沈海高速改扩建工程仅用时一个月时间顺利取得自

然资源部用地预审批复,创造了青岛重大项目审批

用时最短纪录;董家口港振华原油库、原油商业储

备库工程把竣工验收审核关口前移,提前对竣工验

收材料进行预审,确保了材料合格率和验收通过率,

两项目均提前半年竣工投产。

三、下步工作安排

(一)赶工期提速度,推动在建项目加快建设。

加快潍烟铁路、沈海高速、中北通道等 18 个在建

项目进度。实现明董高速、青兰高速(双埠至河套段)

改扩建、国道 204 大沽河桥、路域环境整治提升等

4 个项目按期完工。

(二)强保障优服务,推动前期工作提速增效。

积极协调解决用地、资金等要素保障难题,督促区

(市)加快征地拆迁进度,推动董梁高速、京沪高

铁辅助通道等 10 个前期项目年内开工。

(三)抓储备早谋划,推动交通项目提质扩容。

结合“十四五”规划中期调整,紧扣国家投资方向

和政策支持,精准谋划明年攻坚项目。经初步梳理,

2024 年交通攻坚项目共 28 个,年度计划完成投资

221.8 亿元以上,同比增长 4.3%。

▲唐山路公交换乘枢纽主体完工。

交通建设

32

第36页

全力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

——写在第三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闭幕之际

10 月 10 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

系统阐述共建“一带一路”的历史渊源、理念愿景、实现路径、实践成就和世界意义,全面介绍共建“一

带一路”倡议提出 10 年来的丰硕成果。

10 月 17 日至 18 日,第三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上发表了“建设

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的主旨演讲。

一、“十年磨一剑”,“一带一路”取得丰硕成果

今年是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10

周年。2013 年 3 月,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

同体理念;9 月和 10 月,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

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10 年来,“一带

一路”合作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美,150 多个国

家、30 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举办 3 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立了 20

多个专业领域多边合作平台。10 年来,在各方的共同

努力下,共建“一带一路”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实践,

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从谋篇布局

的“大写意”到精耕细作的“工笔画”,已经成为构

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深受欢迎的国际

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10 年实践证明,共建“一

带一路”倡议连接历史、现实与未来,源自中国、面

向世界、惠及全人类。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各

国走向共同发展繁荣提供理念指引和实践路径。共建

“一带一路”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始终坚持共

商共建共享原则,坚守开放的本色、绿色的底色、廉

洁的亮色,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取得

了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

二、“交通当先锋”,“软硬联通”提供有力支撑

交通是经济的脉络和文明的纽带。习近平主席高

度重视交通互联互通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的重要作用,

强调“共建‘一带一路’,关键是互联互通”。习近

平主席指出“10 年来,我们致力于构建以经济走廊为

引领,以大通道和信息高速公路为骨架,以铁路、公路、

机场、港口、管网为依托,涵盖陆、海、天、网的全

球互联互通网络,有效促进了各国商品、资金、技术、

人员的大流通,推动绵亘千年的古丝绸之路在新时代

焕发新活力。奔行在铁路上的列车,驰骋在公路上的

汽车,联通各国的空中航班,劈波斩浪的货轮,快捷

方便的数字电商,成为新时代国际贸易的驼铃、帆影”。

10 年来,“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互联互通架构基

本形成并不断完善,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

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发挥了先行引领作用。中老铁路、

雅万高铁、匈塞铁路、比雷埃夫斯港等一批标志性项

目陆续建成并投运,中欧班列开辟亚欧陆路运输新通

道,“丝路海运”国际航线网络遍及全球,“六廊六

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共建“一

带一路”以基础设施“硬联通”为重要方向,以规则

标准“软联通”为重要支撑,以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

青岛市交通科学研究院 | 陈健

交通建设

33

第37页

为重要基础,不断深化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

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成为当今

世界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

三、“任重而道远”,“互联互通”必将不辱使命

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宣布了中

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其中第

一项就是“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

中方将加快推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参与跨里海国

际运输走廊建设,办好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会同

各方搭建以铁路、公路直达运输为支撑的亚欧大陆物

流新通道。积极推进“丝路海运”港航贸一体化发展,

加快陆海新通道、空中丝绸之路建设。

习近平主席的演讲,充分肯定了交通运输在“一

带一路”战略中的定位,也对交通运输进一步发挥先

行作用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

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决

策部署和工作要求,牢牢把握交通运输在“一带一路”

建设中的定位,以“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主体框架为

指引,统筹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等多种运

输方式,加快构建联通内外、安全通畅的陆海空立体

互联互通网络,不断完善国际运输服务网络,提高国

际运输便利化水平,加强互联互通与国际产能合作的

相互促进和相互带动,为全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

四、“时势造英雄”,“四港联动”打造国际门户

在新发展格局中,青岛是构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

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战略链接,肩负打造“一带

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重要使命。青岛作为全国 20

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和 11 个“四型”国家物流

枢纽承载城市之一,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时代机

遇面前,开放的优势明显。下一步需进一步统筹国际开

放与国内辐射,完善以国家物流枢纽为支撑的服务体系,

打造黄河流域最便捷高效出海口,强化国内国际多式联

运组织中心地位,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一)构建“大通道”,提升互联互通水平

着眼国际大空间,构建四向拓展的战略性枢纽链

接通道。突出东向,依托港口、机场双枢纽,构建亚

太日韩、欧美走廊,打造黄河流域最便捷高效的出海

口。深化西向,推动国际铁路通道、海铁联运通道建设,

构建联通中亚欧美、蒙古俄罗斯、服务沿黄流域的国

际陆海联运走廊。提升南向,打造面向南亚东盟的陆

海空立体走廊,并延伸至大洋洲。畅通北向,贯通东

北区域,提升北极航线战略地位。

(二)建设“大枢纽”,提升国际合作新平台能级

建设服务“一带一路”的世界一流港口。优化港

区功能,持续推进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港口集约

化高质量发展。拓展海运航线网络建设中日(韩)“海

上黄金大通道”,打造中韩滚装甩挂运输服务品牌,

强化与日韩等境外港口“多港联动”。加大欧洲、美

西等国家和地区远洋干线开辟力度,提升青岛港航线

通达性和覆盖率。

(三)搭建面向“一带一路”国家的“空中丝

绸之路”。提升航空航线网络覆盖联通水平。持续巩

固东北亚市场,稳步发展洲际及远程市场,加密至亚洲、

欧洲城市空中航线。增开面向上合组织国家国际航线,

适时开通至上合组织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全货机货

运航线和国际货运中转航班。提升中转服务能力,增加

上合组织国家间国际中转集拼航线和试点企业,发展国

际中转及集拼、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物流业务。

(四)推动“大联运”,打造国内国际多式联

运组织中心

完善多式联运枢纽节点布局。推动前湾集装箱陆

海联运枢纽、董家口大宗散货陆海联运枢纽、胶州商

贸服务多式联运枢纽、胶东陆空联运枢纽、即墨商贸

服务多式联运枢纽拓展高端物流服务功能。大力发展

海铁联运。发挥国际枢纽海港口岸功能优势,与上合

多式联运中心、即墨国际陆港等枢纽节点协同联动,

扎实推进“前港后站、港站一体”海铁联运模式,打

造面向黄河流域的海铁联运“门到门”全程物流服务

模式。提升国际班列运转质量。增开中欧中亚班列,

培育与上合组织国家“枢纽对枢纽”的国际班列组织

模式,大力发展回程班列,打造成为辐射“胶东经济圈”

的区域性国际班列集结中心。推动日韩货运班轮与中

欧班列衔接,做强“日韩陆海快线”服务品牌,大力

发展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 - 上合示范区国际中转集拼

业务、中韩陆海联运甩挂运输业务。

交通建设

34

第38页

内解堵、外通达 青岛提速构建“立体交通网”

交通基础设施具有投资规模大、落地见效快、综合效益好、带动作用强的特点。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

设力度,是扩内需稳增长、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打造宜居宜业宜游高品质湾区城市的重要支撑。

9 月 28 日上午,市委书记陆治原到市北区、李沧区,调研交通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并看

望慰问一线建设者。

道路通,百业兴。去年起,青岛发起城市更

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锚定交通基础设施、

地铁建设和地铁沿线开发建设、市政设施建设等

关键领域,启动实施了一批事关当下百姓福祉和

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基础设施项目,辽阳

路快速路、跨海大桥高架路二期、地铁 4 号线、

潍青高速等项目先后建成通车,地上地下协同一

体的立体综合交通网加速构建。

路在延展,城在生长。从穿海而过的海底隧道,

到拔地而起的高架路,再到向外辐射的国省道、

高速公路……眼下,漫步城乡街头,塔吊高耸、

机器轰鸣、钢筋林立的火热场景随处可见,传递

出这座城市不断向上拔节“生长”的发展强音。

年底前,重庆路快速路、青兰高速双埠至河套段

改扩建工程、明村至董家口高速公路等一批城市

更新建设重点攻坚项目将

陆续实现主线贯通或建成

通车。

快速路加快“成环成网”

路网是提升城市承载

力 的 关 键 基 础 设 施。 随

着 人 口 规 模 不 断 壮 大,

发 展 活 力 不 断 增 强, 叠

加汽车保有量逐渐增长,

城市对快速路网的需求

更加迫切。

去年以来,青岛发起

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着力补足城

市基础设施的关键短板。据统计,自攻坚行动开

展以来,已实施胶州湾第二隧道等 29 条城市骨干

道路工程,唐河路-安顺路、跨海大桥高架路二期、

辽阳路快速路等市级重点项目通车,近 50 条未贯

通道路打通,重庆路快速路、唐山路快速路等城

市路网项目正加速建设,全力打通城市交通“主

动脉”,畅通区域“微循环”。

重庆路是南北交通“大动脉”和东岸城区主

通道,占东岸城区南北交通总量的 20%,年均增

长率高达 8%,且沿线待开发土地多,未来交通需

求增长迅速。今年,重庆路快速路工程全面开建,

该项目横跨市北、李沧、城阳三区,全线 17.7 公

里。经过 9 个月紧张有序地施工,重庆路快速路

桩基和墩柱已基本浇筑完成,目前正加紧推进箱

▲青银高速公路增设唐山路互通及连接线工程唐山路隧道效果图

青岛日报 | 周建亮

交通建设

35

第39页

梁架设工作,计划年底实现主线贯通。项目建成后,

重庆路将由现状的平面道路系统提升为快速立体

交通走廊,有效缓解环湾路、黑龙江路、青银高

速等其他南北向主要通道交通拥堵状况,对打造

南北交通新格局、提升城区交通出行效率具有重

要意义。

青银高速公路增设唐山路互通及连接线工程

也在今年开建。项目西接重庆路立交,东至天水

路,全长约 3 公里。主线自西向东以高架形式跨

越文昌路,而后以隧道形式穿越老虎山,之后设

置互通立交衔接青银高速,并增设青银高速出入

口收费站。7 月 11 日,唐山路隧道正式开挖,标

志着我国最大跨度交通隧道进洞施工。按照计划,

2023 年底前完成跨文昌路主线桥梁建设。2024

年 6 月完成青银高速唐山路互通立交匝道,2024

年底具备通车条件。作为“东西贯通、多组团辐射”

的区域一体发展的重要轴带,该项目通车后将再

增一条东西向交通“大动脉”,进一步完善东岸

城区路网,提高沿线区域出行效率,有效缓解金

水路、九水东路等东西通道的交通压力,同时有

助于加强重庆中路、黑龙江中路等南北通道的互

联互通,平衡各南北通道的车流量,为市民出行

带来便利。

关键子落,满盘皆活。重庆路快速路等重点

项目的建成通车,将让青岛快速路网加快成网成

环,不仅为市内长距离机动车出行提供快速、高

效的交通服务,进一步提升全路网容量、缓解交

通拥堵,而且对城市空间扩展起到骨架支撑和积

极引导作用。

地铁建设“加速跑”

地铁是一座城市发展活力、实力和竞争力的

体现。

青岛是山东首个开通地铁的城市,也是过去

十年来国内地铁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目前,青

岛地铁共开通 7 条运营线路、315 公里运营里程、

148 座运营车站。今年以来,青岛地铁客流持续

攀升,最高日客运量达 224.43 万人次。其中,7

月份日均客流达到 160 万人次,8 月以来提升至

176 万人次,达到青岛地铁运营近 8 年以来的峰值,

公共交通分担率增至 48%,在公共交通体系中的

骨干作用逐步凸显。今年 1 月至 8 月,青岛地铁

线网总客运量达到 3.1 亿人次,超过去年全年。

只有织更密的网,才能运更多的人。目前,青

岛地铁在建线路 10 条、188 公里,从中心城区向即

墨、胶州、城阳等区市不断延伸辐射。截至 9 月底,

三期规划 7 条线 201 个工点已进场,81 座车站进入

主体施工,创各期规划同期最高。13 号线二期两站

两区间进入空载试运行最后阶段,正全真模拟运营,

计划 10 月开通。6 号线一期作为国家示范工程和全

国首条全自主运行 TACS 线路,已提前实现轨通、

电通,开展 TACS 系统联调联试,计划 2024 年通车。

外向通道更通达

如果说,快速路和地铁建设让市内交通更加

畅达,那么公路和铁路的建设则为青岛打开了外

向辐射通道,让城市对外通达性更强。

▲重庆路快速路工程正在加紧建设

▲山东省在建体量最大的地铁车站,地铁 5、7、8 号线三线换

乘车站——闫家山站

交通建设

36

第40页

公路能够提高城市的交通运输效率,加快物流和

人流的流动速度,促进产业发展。今年以来,中北通

道、明董高速、国道 204 大沽河桥梁、青兰高速公

路改扩建等 16 个重点公路项目加快推进。

9 月 21 日,青兰高速双埠至河套段改扩建工

程提前 2 个月完成右幅建设任务并调流转序,向

10 月底主线双向八车道建成通车的目标发起冲

刺。届时,青兰高速将与新机场高速、新机场高

速连接线、环湾大道实现高效衔接,大幅提升青

岛周边路网疏解能级,对于促进环湾联动发展、

保障民生需求等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青兰高速双埠至河套段改扩建工程,明

村至董家口高速公路、国道 204 大沽河桥梁工程

也将在年底建成通车。莱青高速、董梁高速等 8

个前期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前期工

作,力争年底全部开工建设。这

些公路项目将进一步拉大城市发

展框架。

列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攻坚

行动的 4 个铁路项目加快推进。

9 月 21 日,潍烟高铁全线铺轨已

完成。青岛境内新建灰埠站房主

体结构完成封顶,主体钢结构全

部完成,争取 2024 年上半年完

工通车。莱荣高铁计划今年通车。

按照山东省部署,青岛至京沪高

铁辅助通道铁路项目(即新建潍

宿高铁青岛连接线项目)和董沂铁路将在年内开

工。这些铁路项目对青岛发展意义重大。客运方

面,将进一步缩短青岛北上京津冀、南下长三角、

西进沿黄城市的时空距离,也为半岛地区开行公

交化列车提供了重要条件。货运方面,将为董家

口港区开辟一条关键的集疏运通道,助力再造一

个青岛港。

人畅其行、货畅其流。这些重点交通基础设

施建设项目的落地,将进一步改变青岛交通格局:

市域功能组团之间的互动性显著增强,居民的日

常通勤出行和生活出行将更便捷,对外交通辐射

体系能级明显提升,对优化城市营商环境、提升

城市竞争力和吸引力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交通强

国山东示范区青岛先行区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青兰高速双埠至河套段改扩建工程现场图

交通建设

37

第41页

一、交通与城市开发

(一)交通规划的构成

交通就是人和物的移动,包含四个元素:人、

车、路、环境,而法规则是环境里的一部分。所

以智能化和无人化技术的引入,使环境要素变得

更重要。交通贯穿于城市的过程。如今,城市的

作用不仅仅是居住、工作,还有交通、游息功能,

使得交通不是个简单的运输问题,而是人类发展

的需求。交通助力提供具有价值的创意设计与涵

盖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定制化服务。

因此,交通规划可以按不同要素分类,比如

按地域氛围国家级、区域性和城市交通规划三种;

按时限划分为远景战略规划、中长期规划和近期

建设规划等,但总体来说,其原则上还是三方面:

一是配合总体规划,交通体现战略性,市县级综

合交通规划实现区域统筹,明确战略目标与规划

策略;二是配合详细规划,交通体现协调性,片

区级综合交通规划发挥设计前瞻,做好各类交通

设施衔接预留;三是配合专项规划,交通体现实

施性,涵盖绿色、慢行、公共、道路、静态、智

能等多个子项规划。

(二)交通与城市发展

交通是以时间换空间,如高速铁路设计时速

为 250 公里(含)至 350 公里(含),连接起城

际联系;城际铁路是设计速度 200km/h 及以下的

快速、便捷、高密度客运专线铁路,将相邻城市

的交通更紧密,便于同城交易;高速磁悬浮列车

则将车速达 600 公里 / 小时范围;市郊铁路将方

圆 160 公里的城市群连接在一起,从而把人的出

行理念也带来改变。地铁运送强度大且人流密集,

已成为城市最主要的交通方式之一,以及中低速

磁悬浮、跨座式单轨、有轨电车等,都对城市的

发展起到极大促进作用。

(三)城市道路网特征

每个城市路网不同,纽约是一个标准路网,

巴黎是一个放射网,而内罗毕则看似很乱,实则

内部自成体系,不影响通畅。对青岛来说,存在

支路网不成系统的问题,这不意味着要推翻路网,

编者按

本期为大家分享的交通工程技术“精一论坛”精彩内容分别是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交通规划设计

研究院院长、总工程师董明峰讲授的《遇见交通——交通与城市协同发展初探》,及长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

师惠飞以《场景驱动的智能网联交通系统技术及发展》为题的授课。董明峰教授围绕青岛北站核心商务区综合

交通专题规划介绍,以及交通与城市开发、建筑设计、城市管理及智慧未来协同发展的探究等方面进行精彩授课;

惠飞教授从交通系统的演进与发展展开叙述,对场景驱动交通系统的理念与架构、智慧交通的关键技术等方面

进行讲解,针对中北通道工程智慧公路设计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本文由青岛市交通科学研究院根据两位专家

现场讲座内容整理编辑。

遇见交通——交通与城市协同发展初探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交通规划院 | 董明峰

精一论坛

38

第42页

而是要琢磨路网特性,做完善弥补。一是系统调整,

具备条件的去完善,如很多公交的非直线系数非

常高;二是动达性不足,如路网和公交需求不匹配,

存在断头路瓶颈等。针对路网的处理有三种方式,

一是刚性交通:根据需求匹配路网,实现路网通

行能力和需求之间的均衡;二是韧性交通:在路

网通行能力和需求匹配的基础上,再具备一定的

冗余;三是柔性交通:挖掘道路、通道等综合资源,

实现综合容量与需求间匹配。结合对青岛的认识,

支路网要考虑使用柔性交通,不是简单地大拆大

建。但是对于干路网来说要考虑刚性,总体发挥

城市交通的系统功能,推进城市交通的一体化。

(四)交通与城市开发

首先,TOD 即交通引导城市开发,本意核心

是公交引导开发,香港便是在地铁建设的同时,

建造成片居住区,地铁通车则居住区建成,既使

轨道交通客运量提升,又使居民入住采用公共交

通;其次,是城市更新,以上海的老城区为例,

本来路很窄,解放后为改善交通问题进行了拓宽,

随后结合陆家嘴开发做了一个隧道,联系两岸,

又把水路进行了扩宽。第三,则是文旅交通,青

岛五四广场旅游资源丰富,但是旅游旺季交通量

大,影响城市交通,应当从区域角度解决。如上

海迪士尼的交通是从市中心的南面引入,把城市

的公共交通和旅游交通的资源分开,缓解了交通

压力。

二、交通与建筑设计

(一)交通枢纽

交通枢纽的开发有三个阶段,一是该阶段交

通枢纽主要是承担交通到发,中转等与交通枢纽

本体最为直接的功能,是对外交通的集散地;二

是无缝接驳的综合枢纽转化,功能开始逐步拓展

为交通中转,旅游集散服务,并延伸一定的商业、

商贸居住功能;三是与城市功能逐步融合,成为

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演变成一个城市经济、文化、

商务活力中心。

高强度的开发带来一个土地资源的紧张,所

以开发从平面转向了立体。例如,轨道交通与地铁、

小汽车、公交车等交通的换乘是交通枢纽与城市

功能相衔接的重要支撑。换乘客流的支撑使得枢

纽核心区范围内一般集聚性强、功能高度复合。

区域周边开发强度较大,容积率高,车站宜进行

上盖和地下空间开发,增强车站与城市关联性。

大的交通枢纽意味着高投入和高人工,而在

城市的核心区,客流,集散量很大却缺少枢纽的

情况下,可以调整线路资源,通过智能化平台形

成微枢纽。传统的客运交通枢纽,需在道路红线

外占用独立的城市建设用地,即便结合综合开发,

也需要相应规模交通设施的空间面积。枢纽建设

周期较长,开工到投入使用约 3-5 年;而微枢纽

主要在道路红线内结合轨道交通、公共交通中途

站进行资源整合,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汇集,从

而为乘客提供到发、换乘、交通信息以及规范各

精一论坛

39

第43页

种车辆停放的交通设施,微枢纽的空间范围根据

纵横两个维度覆盖的矩形区域进行界定,以轨道

交通车站出入口 / 公交站台为中心,向两端扩展

覆盖微枢纽全部交通设施,其中车行道方向应覆

盖非机动车道和车辆停靠区域(最远距离不应超

过 100 米)。且微枢纽根据以地铁站出入口为中

心和以地面公交站点为中心分为轨交微枢纽和地

面公交微枢纽。微枢纽也有一个致命缺点,就是

公交司机要解决方便问题,特别在吃饭的时候要

解决,所以枢纽的线路不能很长,另外配套要完整。

(二)公交场库

公交场库是公交车辆停放、检查、保养、维修、

能源补给等的综合场地,可细分为停车保养场、

停车场,及枢纽、汽车站的配属停车场等,规模、

内容等取决于规划、公交线网、运营、环境等,

一般包含停车场库,洗车站,加油站,试车道,

低级保养,仓库(用地需另加),场区道路,运

营管理(调度、票务),办公生活及安全环保设施(污

水处理,酸碱水处理),现在车辆例行保养一般

在停车场库内落实。

传统公交场库设置于地面,实际可将保养工

艺做成立体结构,保证功能的同时,集约利用土

地资源,还能使之美观,有利于综合开发,比如

建成一座办公楼带来额外收入,给予公交造血机

制,降低政府补贴成本。

针对公交场库的建设,需要综合考虑公交线

网、道路网、城市用地布局结构、环境、安全等

多方面因素,需要确定一个合适的服务范围。当

土地成本超过 300 万元 / 亩时,建设立体车库是

十分必要的,对于立体车库,公交多层车库以四

层比较经济 , 超过四层,建筑高度会超过 24m,

造价增加。地下车库性价比相对较差。

(三)新形势背景下慢行交通规划

新形势下,人们对于,慢性交通规划的理念

转变,更加关注人与空间的交互,强调慢行空间、

慢行分区、慢行品质以及基于功能融合与空间融

合的慢行系统网络。更多的是破除传统慢行交通

规划思维,从单一的市政道路慢行通道向街道空

间、立体空间以及公共空间等系统性规划整合转

变。主要的实践区结合高强度开发区域、滨水滨

江区域以及城市更新区域等。

三、交通与城市管理

(一)大数据感知下的交通特征研究

城市进入“存量发展时代”。由高速度增长,

转向高质量发展。而现如今背景下,传统调查精

度低、组织难、成本高、主观性强,难以把握出

行的向和量,路径、时空分布掌握更难;大数据

则赋予传统的交通规划方法新的动能,大数据能

较全面、系统、连续地观察演化过程、进行相应

的过程调控、促进可持续发展,提升政府、研究、

运营单位等的洞察、远见和决策智慧。

大数据共分为三大类型,一是社交网络数据——

基于人类行为的信息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数

精一论坛

40

第44页

据结构松散、不受控;二是传统业务系统数据——

行政管理和企业经营中产生的记录;三是物网联数

据——基于机器设备生成的数据,存储在关系数据

库的结构化数据,每一大类包括若干个具体的数据

类别。数据的来源主要则是人、车、物和景,通过

各类信息技术提取或监控所得。

(二)动态交通模拟下的辅助决策——以手机

信令数据为例

信令信息 (Signaling) 是指通信系统中的控制

指令,又称 \" 信令”。除通信时的用户信息 ( 包括

话音信息和非话业务信息 ) 以外的控制交换机动作

的信号,就是信令信息。根据手机信令数据,推

算出行者不同时段的地理位置,还原各个时间段

的出行链信息,可将海量的单体出行信息,汇总

分析出 OD 时空分布、职住关系等。

大数据共分为三个维度,宏观上是立足全市

及区域层面的出行需求和手机信令数据的研究等,

可以辅助解决城市级交通特征的决策;中观上是

通道、线路、交通小区层面的出行需求和交通卡

计算的乘客出行链数据等,可以辅助解决交通设

施需求评估的问题;微观上是枢纽、室内环境的

人流方向及密度及 WIFI 探针技术获取的数据等,

可以辅助进行枢纽节点服务分析。

(三)新技术应用下的交通品质提升

1. 构建片区级场景、有效模拟大规模交通流,

应对交通拥堵、事故管理、信号控制及网络优化设计。

2. 构建街坊级场景,模拟地下空间立体交通

流,助力地下通道及停车场设计、辅助多种大客

流情形下的应急策略。

3. 智能交通服务,如发展更加智能的车辆,

实现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等;更加智能的站台,

实现一键叫车、大客流监测等;建设更智能的后台,

如智慧停车、智慧公交、Mass 等。

四、展望

未来,交通规划将从五个角度重点着手发展,

一是关注交通规划的超前性和相对稳定性。与城

市发展战略、土地、经济、环境、交通需求等协调,

兼顾长远,注重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引导,从更高

的层面研究。二是城市交通的整体系统性,重点

关注城市交通专业系统间的分工、配合、协调,

包含了网络的系统性、整体高效性、经济性等因

素。三是交通设施建设要权衡经济与环境效益,

实现以最小的代价或最小的资源维持城市交通需

求,注重当代人与后代人享有同等的发展权利,

交通与环境、交通供需、不同交通方式、动态和

静态交通等之间的协调。四是倡导并积极推广智

慧、绿色交通。从交通战略、规划和城市环境着

手,注重交通运输效率的追求,积极推广公交优

先,用智能交通等手段提高交通运送和管理水平,

推广节能减排或绿色能源交通。五是“以人为本”

需要战略和精细化间通盘考虑。交通“以人为本”

取决于战略、政策、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

服务等多个层面,直接反映交通工具使用者的直

接体验。

精一论坛

41

第45页

一、网联交通系统的演进与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演变,交通问题已经成为

全球化的社会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

影响,比如交通拥堵、出行服务水平降低、环境

污染、停车困难等。智能联网交通系统是缓解交

通问题的重要突破口。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交通系统开始逐

渐具备了“3C 特性”:理解力 Cognize、沟通

力 Communicate、 协 同 力 Collaborate, 也

带来了出行服务产业的发展和变革。经过 20 多

年的发展,网联交通系统已经从传统通信服务

(Telematics)演进到车路、车车以及车与其

他任意相关要素的泛在智能和泛在互联。此处的

泛在,指的是无所不在,比如多地做的全息感知、

全息道路等,将智能化分布于社会的方方面面。

如今发展智能网联交通,已经成为全球性的

国家战略,各国均在稳步推动道路交通规则、车

辆管理条例、金融保险等相关法规政策立法以及

全球的法规协同工作。如美国发布了《ITS 战略

规划 2020-2025》、《自动驾驶汽车政策》等举

措,其中协同式自动驾驶研究项目专注于交通干

线和高速公路,目的在于提高运作效率和道路通

行能力;欧盟发布《欧盟未来交通研究与创新计

划》、《Horizon 2020 研究计划》支持等,针

对“智能交通、绿色交通、综合交通”开展研究,

根据技术情况决定自动驾驶市场应用;我国高度

重视智能网联交通系统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

出台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中便提出,要全面

提升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加强智能网

联汽车 ( 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 ) 研发,

形成自主可控完整的产业链,以及大力发展智慧

交通,加速交通基础设施网、运输服务网、能源

网与信息网络融合发展,构建泛在先进的交通信

息基础设施,各部委也出台相关政策协同推进该

领域发展。

二、场景驱动交通系统的理念与架构

(一)智能交通时代的三大基础需求

现代化交通系统的硬件环境,是由机械工业

车辆和工程技术路面之间的耦合所组成,同时交

通规则成为现代交通系统的软件支撑,两者共同

构成交通系统研究的基础。目前,交通流和信息

流的逐步深度融合,正在改变交通组织方式、管

理方式和服务方式。以“智能的车 + 聪明的路 +

智慧的系统”共同构建了新一代智慧交通系统。

智能交通时代三大基础需求分别指的是通信、

智能和计算。其中,通信主要指以“5G、卫星互

联网”为代表的“大带宽、低时延、广覆盖”的

泛在通信网络;智能主要指以“自动驾驶技术”

为代表的“出行即服务”智能化交通载运工具;

计算则是指的是以“车、路协同智慧基础设施”

为代表的“交通管控” 边缘计算系统。三者协同

场景驱动的智能网联交通系统技术及发展

长安大学 | 惠飞

精一论坛

42

第46页

发力,正在促进“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

享化”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及交通新业态发展。

通过对交通参与要素的透彻感知、高度互联以及

协同智能,将实现安全、高效、节能的一体化出

行服务系统。

(二)智能交通系统技术架构

智能网联交通系统主要由具备计算能力的车

载系统、具备感知和通信能力的智能路侧系统、

分布式云计算服务系统三大部分构成,各部分间

依赖多模式互联通信进行信息交互和协同工作,

以提高现有交通系统效率、安全和舒适度。

同时,针对该系统,对于应用也有五方面需求,一

是感知设备应当集成度高、环境适应性强;二是通信机

制要具备低延时、高可信、异构交互能力强的特点;三

是实现协同控制,使复杂系统信息高效融合与精准管控;

四是集成方法方面,针对本地需求,自适应与通用性应

足够强;五是测试技术要具备针对性强、效率高、规范

化的特点。

三、智能网联交通系统关键技术

多源交通信息智能感知、泛在异构网络融合、高精

度地图与定位技术。交通数据处理与分析、信息交互与

安全技术、交通平行管控系统、适应自动驾驶的设施、

交通基础设施智能监测与智能管养等关键技术共同支撑

和推动着交通系统的发展。

(一)多源交通信息智能感知关键技术

智能网联汽车需要实时获取车辆、道路、行车环境

等实时信息。道路及行车环境信息具体包括路面的构造

深度、破损及湿滑程度、道路上邻车及障碍物信息、周

围突发事件等;车辆状态感知重点解决车辆行车状态的

精确、实时与可靠地获取。只有解决了信息的实时获取

问题,才能为车辆行驶安全性状态评估以及各类智能网

联应用系统提供基础信息源。

(二)泛在异构网络融合关键技术

泛在网络环境下的交通系统具有多模通信接口,可

根据业务要求及无线链路状态动态决定通信接口,且可

以同时使用多个接口传输数据;通过利用多模终端的多

制式属性,以综合利用各种接入技术的良好特性。

(三)高精度地图与定位技术

高精度地图不仅有高精度的坐标,同时还有准

确的道路形状,并且包含每个车道的坡度、曲率、

航向、高程,侧倾等数据。高精度地图与 GPS/

INS、图像等传感器融合实现高精度的定位功能、规

划、以及引导功能。

(四)智能路侧系统关键技术

智能路侧系统主要实现道路状态感知、数据通

讯、车路交互以及突发事件快速识别等功能,是车

辆、行人以及道路状态信息感知、处理和服务的平

台。智能路侧系统设计需要解决 RSU 硬件模块设计;

RSU 软件平台设计;无线信通分配与天线设计;多

目标协同方法;行人、路面、车辆状况识别;突发

事件快速识别等核心技术问题。

(五)交通数据处理与分析关键技术

大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结合车载和智能路侧感

精一论坛

43

第47页

知的大数据,可实现事故多发路段的超前预警、交

通堵塞状况预测、主动安全评估以及驾驶行为决策

等功能。大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侧重可视化分析、

数据挖掘算法、预测性分析模型、信息提取方法、

大数据采集与管理、数据并行处理方法等方面。

(六)信息交互与安全关键技术

出行移动环境中的信息交互与安全技术主要涉

及如何建立安全的通信信道、如何确保移动终端和

移动基站间的双向认证。移动终端对移动基站的认

证可以避免非授权的终端使用移动基站,基站对移

动终端的认证可以防止非法的基站假冒合法基站窃

取终端的相关信息。主要包括车联网信息安全框架、

秘钥管理、认证机制、入侵检测技术、漏洞扫描、

隐私保护等技术。

(七)基于物理 - 数字耦合的平行管控系统

基于智能车路协同系统,以提高交通效率、安

全、节能及舒适性为目的,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环境

下的实时车辆数据、实时交通数据,构建面向区域

精准调控的平行系统,实现群体协作与优化。主要

侧重分层式车辆行为控制策略、面向全局效能的智

慧决策、车辆群体行为实时优化控制、混合异构交

通主体协作控制、面向交通场景的多目标动态优化、

群体智能协同能力验证与评估等技术。

(八)适应自动驾驶的道路基础设施

道路设施是交通系统可靠运行的基础,传统道

路设施围绕工程施工、路面材料、规划管理等方面

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智能化信息化环境下的道路

设施,依然需要在适应自动驾驶和数字化管理方面

继续进行改进和研究。比如道路供能和照明技术、

自发光路面、自调温与自恢复路面、动态标志标线

与静态标志标线、数字识别标志(二维码)、诱导

与安全控制方法等。

(九)交通基础设施智能监测与智能管养技术

在桥梁、高边坡、隧道等重点路段布设低功耗

V2X 传感设备,部署自动化智能检测车辆,融合路

侧感知数据,实现道路实时全方位的数字化监测。

通过建立基于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的智能养护管理及

决策平台,实现管养决策科学化、判断智能化、施

工自动化,由被动式养护升级为主动式养护。

四、智能交通领域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标准规范滞后于产品化

随着交通行业电子化智能化成为产业增长和发

展的重要引擎,不仅传统交通企业积极拥抱新技术,

科技巨头也纷纷跨界进入交通领域。近年来,人工

智能等新兴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如媒

体曝光度很高的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城市交通大

脑等,这些新应用、新业务还缺乏有体系的标准规

范和统一的评测标准。

目前国家、相关部委、部分地方政府及标准化

组织相继推出智慧交通的标准化政策及推进计划,

如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组

织制定《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不

过总体来看,由于新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众多,

标准化工作涉及诸多行业部门和产业链上下游,所

以仍需进一步政产学研用的深化建设。

(二)部门协同机制仍待加强

国家层面相继成立专项委员会和协调小组推进

智慧交通新技术的研发、试点、应用及推广工作,

立足顶层规划,整合全局资源,发挥系统优势。如

2017 年由工信部、发改委、交通部等 20 个部门和

单位组成的“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车联网产

业发展专项委员会”,多个部委和地方政府启动车

联网、自动驾驶、智能交通测试及应用示范基地。

然而在实施层面上,目前还缺乏有效的跨部门

精一论坛

44

第48页

协调机制。交通信息及资源分布于公安、交通、铁路、

民航等不同部门,出于各种原因,彼此间的沟通协

作及信息共享还比较困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交

通领域的应用既离不开跨部门的协调建设,也离不

开跨部门的数据共享,部门协作的成效决定了城市

级交通信息资源整合的广度和深度,这对城市智慧

大脑等应用至关重要。

(三)数据问题影响融合深化

数据资源孤岛现象较为严重,交通数据流通不

畅。与交通有关,能服务于交通的数据都可以称为

交通数据。交通数据内涵多源异构,外延相关性丰富,

包含交通、公安等政府部门的政务数据、物联网数据,

民航、铁路、电信等职能部门的运营数据,导航地

图、网约车公司等互联网数据。交通数据收集、开发、

共享和消费的市场机制还没有形成,无法有效整合

交通信息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开发高层次交通信息

服务。

(四)复合人才成为转型掣肘

在近年来大热的自动驾驶之外,智慧交通领域

也同样面临着招不到、招不起、留不住资深人才的

困境,人工智能技术提供商在进入交通领域时,同

样面临着缺乏交通知识、不了解应用场景等问题。

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滞后,会影响智能化体系建设

及长远发展。如何建立复合型产业人才的培养体系,

对于人工智能和交通行业的深化融合发展至关重要。

(五)安全伦理风险有待解决

事实上,尽管当前人们对自动驾驶的诸多忧虑

大多“技术可解”,即能够通过改进技术方案或强

制人工介入的方式进行解决。但技术问题之外的相

关领域却聚讼不断,并以伦理为最。2020 年 8 月,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

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五部门联合印发《国

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明确设立“H

安全 / 伦理”类,意在规范人工智能服务对传统道

德伦理和法律秩序产生的冲击。

五、智慧交通领域未来展望

(一)出行及服务(MaaS)塑造新业态

出行即服务具有共享、整合、服务、绿色等特征。

共享是指 MaaS 更关注交通工具的使用权而非所有

权 ; 乘客既是交通服务的受益者,也是交通数据的提

供者。整合是指基于具体出行需求统筹安排不同交

通的方式,并实现支付体系的一体化。服务是指以

人为本,提供高效便捷、舒适安全、无缝衔接的全

链条出行服务。绿色是指鼓励引导大众使用公共交

通出行,减少私人机动化出行,实现节能减排。实

现从个人拥有出行工具到出行作为消费服务的转变、

特别是公交服务从“站到站”到“门到门”的转变。

(二)合作式智能交通将成为发展重点

合作式智能交通是近年来国际智能交通界关注

的重要方向,它将无线通信、智能传感器、边缘计算、

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综合应用于车辆和道

路基础设施,通过“人 - 车 - 路”各交通要素间的信

息交互和共享,保障车辆运行的安全,提供及时的

交通信息,实现绿色节能驾驶,是安全辅助驾驶、

路径优化、低碳高效等多目标统一的新服务。

(三)数字孪生将启发交通发展新思路

数字李生是以数字化方式创建物理实体的虚拟

模型,借助数据模拟物理实体在现实环境中的行为,

通过虚实交互反馈、数据融合分析、决策迭代优化

等手段,为物理实体增加或扩展新的能力。数字孪

生技术可以连接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提供更加实

时、高效、智能的服务,为符合我国实际的混合交

通问题分析和解决提供新的思路与手段。

(四)跨行业协同跨技术融合成为趋势

交通产业的跨行业、跨领域属性突出,人工智

能等新技术在交通领域的深入应用需要汽车制造业、

信息通信、交通运营和交通管理的跨界推进,跨行

业的长效协同机制将有助于长期发展。同时,交通

与旅游规划、安全等行业领域的融合,有助于进一

步拓展智慧交通的应用场景。

精一论坛

45

第49页

董文香:

二十九载奋进路

十米车厢展芳华

为大力加强青岛交通运输行业精神文明建设,持续讲好交通故事,传播交通声音、凝聚交通力量,

我局在全市交通运输行业开展了“岛城开路先锋”推选宣传活动。根据各参评单位主要事迹、曾获奖励、

媒体推广及网上展示情况,最终评选出 10 个示范性强、事迹突出的推荐对象作为 2022 年度“岛城开

路先锋”。青岛交通公众号即日起,将陆续刊登 2022 年度“岛城开路先锋”先进人物故事,让我们

一起走近他们,学习他们。

一颗有温度的心,一条横贯东西的路,二十九载风霜雨雪。她熟记青岛 160 余条公交线路的首末

车时间和起终站点,是活地图,是问不倒;她在十米车厢内,建起传播党的声音的阵地;她用最朴素

的人间大爱,守护孤寡老人 29 个春秋……她就是青岛 2 路线驾驶员董文香。

倾情服务 实干赋能美好出行

1993 年,董文香走出校园进入姐妹班,从事

乘务员岗位。1999 年 2 路线更换为无人售票线路,

董文香如愿转岗成为电车驾驶员。受先进集体的

熏陶,董文香不断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姐妹班代

代相传的“始于乘客需求,终于乘客满意”的服

务内涵。尤其在 1998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董文

香更是将“全心全意为乘客服务”作为工作宗旨。

由于工作表现优异,2009 年,董文香被任命为姐

妹班第 14 任班长。为了提高服务技能,董文香动

脑筋、下功夫,总结出一套以开展人性化车厢服

务为核心的独具特色的服务体系——“董文香式

先锋人物

46

第50页

服务”体系。为能够在乘客询问时及时给出最便捷、

准确导乘方式,董文香除了熟记青岛 160 余条线路

的首末车时间和起终站点外,还对班组成员严格要

求,带领她们沿 2 路线步行往返近 20 公里,搜集

整理了 134 个商店、学校、医院等企事业单位的门

牌号码。为了给乘客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乘车环

境,董文香对 2 线路所经过的 109 个路口、69 条

无信号灯斑马线、68 个信号灯斑马线、5 处坡道、

9 个急转弯以及 32 个电车线网枢纽了如指掌,面对

如此复杂的路况,她探索制定了安全节能驾驶操作

流程,将全线中途停靠的 14 个站点分为 14 段,分

解路况,确定运行中的正确操作和节电的方法。

先锋引领 诠释党员初心宗旨

董文香所驾驶的 2 路线 868 号车是岛城街头

一道靓丽的“红色”风景线。车体描绘着巨大的

红枫叶,车厢以红色背景为主色调,顶棚、宣传

橱窗、手拉宝等位置设置了 20 余幅主题宣传海报。

海报内容包括党的二十大报告金句、《数读二十

大报告》、《学党章,颂党恩》等。车厢内布置

的“听学党史”读书角,让乘客在乘车途中即可

扫码在线收听学习党建知识、党史大事记等,公

交车厢成为红色教育“流动课堂”。此外,驾驶

室后方的“党代表联系箱”十分吸睛。作为山东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青岛市第十二次、十三

次党代会代表,董文香坚持以党的群众路线为指

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不断加强与群

众的沟通联系。她将党代表流动工作室“搬”

上公交车,把党代表联系箱安置在流动的公

交车厢,零距离倾听民声,在公交车的“小

社会”搭起党和群众的“连心桥”。党代表

联系箱上线一年多以来,共收集建议 124 条,

已解决 109 条,正在解决 3 条,12 条已经

转办其他相关负责部门并定期追踪进度。为

了拓宽群众反映诉求的渠道,青岛城运控股

集团在宁夏路 80 号青岛市总工会职工思想

教育实践基地建立了“董文香党代表工作

室”,是首批市属企业党代表工作室示范点。

董文香坚持每周四到工作室与市民沟通交流,倾

听市民意见建议,及时做好上传下达。并且同步

开设网络工作室、董文香党代表网上论坛、微信

群等云平台。

无私奉献,行动奏响温暖赞歌

20 世纪 90 年代初,2 路线对一名特需乘客伸

出援手:原青岛印刷厂工人朱长柱腿部残疾,不

能直立行走,常年倾斜着身子上下车十分困难,

得知朱师傅孤身一人,无儿无女,姐妹班与他签

订了长期帮扶协约。董文香从 1993 年接过照顾

朱师傅的接力棒后,把亲情服务从车厢延伸到他

的家中——雪天送棉衣,生日有祝福,看病陪就

医,过年吃饺子……朱长柱说:“这些年来我先

后搬过五六次家,每次搬家她们都能找到我,照

顾我。”2011 年,朱长柱随姐姐一家搬到城阳夏

庄,离 2 路线的距离越来越远。每次董文香去看

望老人都要坐上三四个小时的公交车。距离上的

相隔并没有成为情感的阻碍,董文香与“姐妹们”

经常给朱长柱打电话嘘寒问暖,隔三差五就去帮

老人做家务、照顾他吃药,还时常带着自己的家

人一起陪伴老人。陪伴是最长情的守候,相守是

最温暖的承诺。平淡、琐碎的生活,让“姐妹班”

与朱长柱过成了温暖的歌。二十九载岁月,从一

名平凡的公交驾驶员,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

者,董文香以行动传承和书写着巾帼车厢的劳动

美和巴士情。

先锋人物

47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简易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