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春夏要养阳,秋冬要养阴

发布时间:2022-12-09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144-春夏要养阳,秋冬要养阴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形容一个健康的人会说他阳气很足,而形容不是很健康的人则会说他阳虚或者阴虚。这里的阴阳是什么意思呢?与我们平时所说的阴阳有什么关系呢?是同一个概念吗?中国先贤提出了“阴阳”理论来表示万物两两对应、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关系。阴阳,代表一切事物的最基本对立面。阴为寒,为暗,为聚,为实体化 。阳为热,为光,为化,为气化。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五行是易学的基础,也是中医学的基础。《黄帝内经》说:“生之本,本于阴阳。”中医强调人体的整体性,然后将整体分为对立统一的两个属性——阴阳。生命就是阴阳这两种相互矛盾的方面所构成的一个平衡体,在这个平衡体中,正极为阳,负极为阴,阴阳平衡才有了人。人生天地间,天在上为阳,地在下为阴,人在中间追求的则是阴阳平衡。所以,生命是一种不上不下、阴阳平衡的状态,如果这种平衡状态被彻底打破了,生命也就结束了。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生病是由于人体的阴阳失衡,治病是帮助病人调节阴阳,使其达到平衡的过程,如果一个人阴阳平衡了,身体自然会健康。中医术语“表里”“寒热”“虚实”等即对身体状态进行了既对立而又统一的描述。从每组术语正反两方面对立的意义来说,表证、热证、... [收起]
[展开]
144-春夏要养阳,秋冬要养阴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页

春夏要养阳,

秋冬要养阴

国医编委会  主编

第2页

1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形容一个健康的人会说他阳气很足,而形容不是很健康的人

则会说他阳虚或者阴虚。这里的阴阳是什么意思呢?与我们平时所说的阴阳有什么关

系呢?是同一个概念吗?

中国先贤提出了“阴阳”理论来表示万物两两对应、相辅相成的对立统一关系。阴阳,

代表一切事物的最基本对立面。阴为寒,为暗,为聚,为实体化 。阳为热,为光,为

化,为气化。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五行是易学的基础,也是中医学的基础。《黄

帝内经》说:“生之本,本于阴阳。”中医强调人体的整体性,然后将整体分为对立

统一的两个属性——阴阳。生命就是阴阳这两种相互矛盾的方面所构成的一个平衡体,

在这个平衡体中,正极为阳,负极为阴,阴阳平衡才有了人。人生天地间,天在上为阳,

地在下为阴,人在中间追求的则是阴阳平衡。所以,生命是一种不上不下、阴阳平衡

的状态,如果这种平衡状态被彻底打破了,生命也就结束了。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生

病是由于人体的阴阳失衡,治病是帮助病人调节阴阳,使其达到平衡的过程,如果一

个人阴阳平衡了,身体自然会健康。

中医术语“表里”“寒热”“虚实”等即对身体状态进行了既对立而又统一的描述。

从每组术语正反两方面对立的意义来说,表证、热证、实证可归属于阳证范畴;里证、

寒证、虚证可归属于阴证的范畴。因此,一切病症都可以归之为阴证或阳证的大框架中。

阴阳蕴藏在身体的每一个部分,肾有肾阴肾阳,肝有肝阴肝阳,心有心阴心阳,

脾有脾阴脾阳,胃有胃阴胃阳,肺有肺阴肺阳……身体每一个部分的阴阳都必须保持

平衡,一旦某一个部位的阴阳失调了,那个部位就会出现疾病。比如,肝的阴阳不平衡,

肝阴不足,那么,肝阳就会急剧上升,这时人就会面红耳赤、头涨头痛,中医称之为

肝阳上亢。而五行相生相克,成为中医学调理阴阳平衡的手段。如肺属于金,肝属于

前言

第3页

2

木,肾属于水,心属于火,脾属于土。中医会根据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水生木,以及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的原则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

从而实现人体整体的健康。

中医治病的根本就是调理阴阳,《黄帝内经》里面讲到养生要“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只有阴阳平衡了,人体才能保持健康。如果阴弱于阳,就会生内热;而阳弱于阴的话,

人体就会偏寒。中医理论认为,生命的状态是否稳定完全取决于阴阳的平衡,养生的

宗旨最重要的就是维护生命的阴阳平衡,阴阳平衡是生命的根本。阴阳平衡,人体就

健康;如果阴阳失衡,那么就会患病,就会早衰,甚至于死亡。

所以,我们要想获得稳定而持久的健康,就一定要调理阴阳,促使阴阳平衡。那么,

怎样调理我们的身体才能达到阴阳平衡的状态呢?中医认为,应按照中医理论来调整

饮食结构,合理地摄取食物,并以脏腑为中心,通过系统调节来保持各内脏功能平衡

协调,按照一年四季的变化规律和特点,根据不同年龄和性别特点,进行身心调节,

从而使人体处于阴阳平衡的健康状态。

本书介绍了阴阳的基本原理及其与中医养生的对应关系,指出了养生的宗旨就是

要维护身体的阴阳平衡;在中医阴阳寒热理论的基础上,讲解了不同人群不同的养生

方式,介绍了使身体阴阳平衡、寒热进退的调养方法;指导了人们要春夏养阳,秋冬

养阴,用温凉寒热不同属性的食物来调节身体达到平衡。大家可以参考自身的实际情况,

在相关人士的指导下,运用本书中的调理方法对身体进行适当调治。

第4页

1

第一篇 万病只有一个原因:阴阳不调

第一章  阴阳与养生的关系………………………………………………………… 2

中医与阴阳的关系……………………………………………………………………… 2

阴阳平衡是五行和谐的基础…………………………………………………………… 3

阴阳是中医八纲辨证中的总纲………………………………………………………… 4

健康长寿的根本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5

中医不是治病而是调理阴阳…………………………………………………………… 6

阴阳为万物生存法则,阴阳平衡即养生……………………………………………… 7

掌握阴不足的警讯,及时阻止疾病入侵……………………………………………… 8

分清阴阳,才能找到正确的养生方法……………………………………………… 10

阳气的强弱决定着我们生命的盛衰………………………………………………… 11

人增一分阳气,就多一分寿命……………………………………………………… 12

虚证要增阳,实证要减阴…………………………………………………………… 13

阴阳两种体质的养生要诀…………………………………………………………… 14

第二章  身体平衡全靠调阴阳…………………………………………………… 16

阴阳为法,平衡养生………………………………………………………………… 16

为什么阴阳会失衡…………………………………………………………………… 17

阴阳要平衡,有补还得有排………………………………………………………… 18

进补如用兵,乱补会扰乱平衡状态………………………………………………… 19

阴平阳秘,不治已病治未病………………………………………………………… 20

病有阴阳之分,防治各有方略……………………………………………………… 21

亚健康是轻度阴阳失衡……………………………………………………………… 21

阴阳不平衡,阴弱于阳,就会内热………………………………………………… 22

运动就可以生阳,静坐就可以生阴………………………………………………… 23

阴阳平衡的女人最美………………………………………………………………… 23

目录

第5页

2

第三章  阳气是最好的治病良药………………………………………………… 25

万物生长靠太阳,长命百岁靠养阳………………………………………………… 25

三阳开泰,阳气始生………………………………………………………………… 26

阳气耗尽,生命之火熄灭…………………………………………………………… 27

万病皆损于一元阳气………………………………………………………………… 28

现代人为什么会阴盛阳衰…………………………………………………………… 29

人只有跟着太阳走,阳气才能更好地升发………………………………………… 30

肾为身之阳,养阳先养肾…………………………………………………………… 31

春天让阳气生发得轰轰烈烈………………………………………………………… 32

冬天阳气要收藏,与太阳一起起床………………………………………………… 33

一天就是小四季,每日养阳按时辰………………………………………………… 34

阳气旺盛,百病不侵,芳颜不老…………………………………………………… 35

扶阳的真谛是固守精神……………………………………………………………… 35

阳光美女离不开阳气的温煦………………………………………………………… 36

湿邪作祟,阳虚的女人老得快……………………………………………………… 38

胶筋煲海马,更能帮女人补阳气…………………………………………………… 38

人体阳气不足,不可盲目补气……………………………………………………… 39

骨气即阳气,栗子鹌鹑汤助你养骨气、享天年…………………………………… 40

常练静功,控制人体阳气消耗……………………………………………………… 41

生命阳气勃发,重在养护脊椎与骨盆……………………………………………… 42

梳发升阳,百脉顺畅——梳头也是养生术………………………………………… 43

强肾壮阳,国医有绝活……………………………………………………………… 43

不损即补——储备能量,节能养阳………………………………………………… 44

第四章  判断身体阴阳的简单方法……………………………………………… 46

身体有热舌苔黄,舌质淡白是寒象………………………………………………… 46

寒则痰涕清白,热则痰涕浓黄……………………………………………………… 46

鼻红脾胃有热,额红肺上有火……………………………………………………… 47

气虚之人,舌有齿痕………………………………………………………………… 47

气血两虚,舌质淡白………………………………………………………………… 48

是否有瘀血 :女看舌上红点,男看舌下经脉……………………………………… 48

阴阳失调,脸色会泄露健康秘密…………………………………………………… 49

眉毛不是摆设,反映五脏盛衰……………………………………………………… 50

舌苔,吐露你的健康………………………………………………………………… 50

鼻为“面王”,可预报身体阴阳状况 ……………………………………………… 51

头发是观察身体阴阳的窗口………………………………………………………… 51

第6页

3

第二篇 阴阳是个总纲,寒热左右健康

第一章  寒邪是万病之根,温阳益气可避邪生………………………………… 54

阴阳出错会生病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54

调阴阳的方法 :寒则温之,热则寒之……………………………………………… 54

寒湿伤阳气,损阳易生病…………………………………………………………… 55

全球不断变暖,身体却在变寒……………………………………………………… 56

如何判断身体内有没有寒湿………………………………………………………… 57

与其有寒再祛,不如提前阻之体外………………………………………………… 58

让身体远离寒湿的养生要则………………………………………………………… 59

为什么身体内寒凉,却感到燥热…………………………………………………… 60

人类如何与大自然和谐共存………………………………………………………… 60

寒气重不重,摸摸手脚就知道……………………………………………………… 61

寒从脚底起——泡脚治百病………………………………………………………… 61

按摩是祛除体内寒气的有效方法…………………………………………………… 62

羊肉汤 :最好喝的祛寒药…………………………………………………………… 63

祛除身体寒气的特效饮食…………………………………………………………… 64

做个暖女人就是对自己最好的呵护………………………………………………… 65

泄去体内寒湿气,用姜红茶温暖脏腑……………………………………………… 67

葵花子多得太阳之气,可温暖我们的身心………………………………………… 67

身体温暖才能祛湿排毒……………………………………………………………… 68

要想身体安,火罐经常沾——火罐祛寒除湿法…………………………………… 69

对付过敏性鼻炎,排除寒气是根本………………………………………………… 70

慢性腹泻多缠绵,祛除胃寒是关键………………………………………………… 70

风寒风热易感冒,及时祛邪别拖延………………………………………………… 71

第二章  阴阳不调多上火,祛除火邪健康来…………………………………… 72

阴阳不调,体内寒湿重,人就会上火……………………………………………… 72

上火了,说明你阴阳失调了………………………………………………………… 72

体内虚火要祛除,就用泥鳅来帮忙………………………………………………… 73

红肿、热、痛、烦,都是上火的表现……………………………………………… 74

相火妄动极易耗伤阴精……………………………………………………………… 75

脾气大、血压高是肝火引起的……………………………………………………… 75

胃里有火气,酿造了令人尴尬的“口臭”………………………………………… 76

燥热因阴阳失衡,滋阴潜阳的食物要多吃………………………………………… 77

第7页

4

五谷去火气补正气,专治内分泌失调……………………………………………… 78

吃出来的火气,食物去火以毒攻毒………………………………………………… 78

避免热毒侵袭,吃完烧烤就要饮绿茶……………………………………………… 79

萝卜炖牛腩,去除内热的上佳之选………………………………………………… 80

去火明目,荠菜是灵丹……………………………………………………………… 81

疏肝养血,菠菜是最好的美味……………………………………………………… 82

翠衣西瓜败心火,清热解毒治口疮………………………………………………… 83

茄子是清热解暑的平民美食………………………………………………………… 84

银耳胜燕窝,对付火气还得靠它…………………………………………………… 85

荷叶用处多,清热去火不能少……………………………………………………… 85

男女老少,清火要对症食疗………………………………………………………… 86

上火牙痛不必怕,找花椒来缓和…………………………………………………… 87

脑出血、脑血栓——都是“心火”惹的祸………………………………………… 88

第三章  温暖自己,为疾病四伏画上句号……………………………………… 89

温度决定人体的健康………………………………………………………………… 89

让血液流动起来的是温度…………………………………………………………… 89

测量一下你的体温是否偏低………………………………………………………… 90

体温降低会影响下一代的生长发育………………………………………………… 91

体温降低将导致血液生成减少……………………………………………………… 92

体温降低会造成动脉硬化…………………………………………………………… 93

体温降低容易诱发抑郁症…………………………………………………………… 94

体温升高,从改变饮食开始………………………………………………………… 95

温阳益气,驱散寒邪,艾灸、按摩为主,刮痧为辅……………………………… 96

坐骨神经痛,那是身体在排寒气…………………………………………………… 97

神阙穴 :温阳救逆、利水固脱……………………………………………………… 97

多吃蔬果、多喝水会使体温降低…………………………………………………… 98

中和食物阴阳,享受健康饮食……………………………………………………… 98

寒冬时节,怎样让你的身体温暖如春……………………………………………… 99

第三篇 只有阴阳平衡,气血才会通畅

第一章  气属阳,血属阴,气血平衡是根本……………………………………102

气血通畅,人才会健康……………………………………………………………… 102

气血是身体能量的“总闸”………………………………………………………… 102

第8页

5

我们的气血,就好像自然界里的树………………………………………………… 103

血液总量和人体的血气能量成正比………………………………………………… 104

我们生存的根本就是元气…………………………………………………………… 105

元气充足与否要看脾胃的运转情况………………………………………………… 105

养正气、避邪气,才能健康无疾…………………………………………………… 106

血是保证女性机体运转的营养剂…………………………………………………… 107

气虚阳不足,血虚阴不足…………………………………………………………… 108

十招教你了解自己的气血是否充足………………………………………………… 109

补气重在补脾益肾…………………………………………………………………… 110

“六字诀”的养生真谛 ……………………………………………………………… 110

行气的最高境界是达到胎息状态…………………………………………………… 112

病痛是血气水平升降的结果………………………………………………………… 114

控制性生活,减少对精气的损耗…………………………………………………… 115

最有效的五种呼吸保健法…………………………………………………………… 116

治疗虚胖,补气血才是根本………………………………………………………… 118

气血瘀堵,人容易患癌……………………………………………………………… 119

第二章  舒筋活络,气血调和……………………………………………………120

经络也有阴阳性,养生保健要分清………………………………………………… 120

认识你身上的这张“网络”地图…………………………………………………… 121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 122

气血不畅,就易出现筋缩现象……………………………………………………… 124

青筋暴突正是血液中废物积滞的结果……………………………………………… 125

活血通脉,增强自愈力的全身按摩法……………………………………………… 126

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经络通气血才能足……………………………………… 127

阴阳对应,奇经正经病皆可治……………………………………………………… 128

舒筋活络,先用“手足相连”调气法……………………………………………… 128

打通胃经,强大气血的“绿色通道”……………………………………………… 129

舒筋活络、调和气血,多多按捏腋窝……………………………………………… 130

按摩百虫窝穴可祛风活血…………………………………………………………… 131

调和气血,二白穴效果佳…………………………………………………………… 132

邪热与瘀血互结,肠风穴治便血…………………………………………………… 133

第三章  调理气血的简单方法……………………………………………………134

十全大补汤,让全身气血畅行无阻………………………………………………… 134

第9页

6

鸡肉馄饨补气血,马上“泻立停”………………………………………………… 134

女人要想阳气足,要多吃补血食物………………………………………………… 135

用“五禽戏”来平衡气血生态最有效……………………………………………… 136

津液是人体之正气,可以阻止外邪入侵…………………………………………… 137

清嗓子、打喷嚏,排除体内浊气…………………………………………………… 138

按摩血海穴、三阴交穴也可以让你气血生辉……………………………………… 139

当归,补血活血的“有情之药”…………………………………………………… 140

常吃南瓜补血又排毒………………………………………………………………… 140

海狗油,调通气血,降“三高”的全能手 ……………………………………… 141

早早醒来睡不着,大口咽津补气血………………………………………………… 142

主食是补气血的主要原料…………………………………………………………… 142

让气血畅行无阻的养生方式 :导引………………………………………………… 143

每个人都要掌握一些补血良方……………………………………………………… 144

第四篇 食物调阴阳法——食补养生调阴阳

第一章  食物可以调理身体阴阳…………………………………………………146

通过调节饮食平衡来调理身体……………………………………………………… 146

食物也分阴性与阳性………………………………………………………………… 146

熟知食物的温热寒凉平……………………………………………………………… 148

食物也有“身份证”——五味和归经……………………………………………… 150

饮食影响体质的变化………………………………………………………………… 151

吃对了,阴阳才会平衡……………………………………………………………… 151

食物可以是药,也可以是毒………………………………………………………… 153

阴性食物与阳性食物的辨别方法…………………………………………………… 154

阴阳体质者如何选择应季食材……………………………………………………… 154

自然什么时候给我们,我们就什么时候吃………………………………………… 155

怎样辨别食物的寒热属性…………………………………………………………… 155

扭转食物阴阳性质的技巧…………………………………………………………… 156

吃得激素失调,带来无尽烦恼……………………………………………………… 157

多吃完整食物,少吃加工食物……………………………………………………… 158

第二章  多元膳食有助于平衡营养………………………………………………159

熟知食物的阴阳属性是健康之本…………………………………………………… 159

温性食物是阴型肥胖者的最佳选择………………………………………………… 159

第10页

7

吃对凉性食物不生病………………………………………………………………… 160

粗细阴阳平衡 :“粗食品”为主,“细食品”为辅………………………………… 160

生熟阴阳平衡 :生熟互补才合理…………………………………………………… 161

荤素阴阳平衡 :有荤有素,不偏不倚……………………………………………… 161

酸碱阴阳平衡 :不能多吃酸性食物………………………………………………… 162

寒热阴阳平衡 :热者寒之,寒者热之……………………………………………… 162

就餐前后动与静平衡可助调养……………………………………………………… 163

海陆阴阳平衡 :可助补偏救弊……………………………………………………… 163

构建健康饮食金字塔………………………………………………………………… 163

合理膳食的“三二三一”原则……………………………………………………… 164

膳食中暗藏科学的黄金分割法……………………………………………………… 165

补好矿物质,生命健康无忧………………………………………………………… 167

膳食纤维 :人体的“清道夫”……………………………………………………… 171

生命的标志——蛋白质……………………………………………………………… 171

人体最耐用的能源——脂肪………………………………………………………… 172

人体热能最主要的来源——糖类…………………………………………………… 173

好水可提高你的生命质量…………………………………………………………… 173

不同的食物可以呵护身体的不同部位……………………………………………… 174

别将食物最宝贵的部分扔掉………………………………………………………… 176

吃饭要讲究“先来后到”…………………………………………………………… 177

第三章  泻补相宜,以免食伤阴阳………………………………………………179

养生求平衡,“补”的同时不要忘了“泻”………………………………………… 179

进补如用兵,乱补会伤身…………………………………………………………… 179

食物本无好坏之分,关键就看怎么吃……………………………………………… 180

食物是最灵验的“消毒剂”………………………………………………………… 182

食物中的“排毒明星”……………………………………………………………… 182

教你走出排毒误区…………………………………………………………………… 185

体内毒素简易自查法………………………………………………………………… 186

“小人参”胡萝卜能解汞中毒 ……………………………………………………… 186

红豆排毒又健康……………………………………………………………………… 187

排毒减肥就找红薯帮忙……………………………………………………………… 188

竹笋,排毒养身好上加好…………………………………………………………… 189

猪血,人体废料的“清道夫”……………………………………………………… 189

第11页

8

第五篇 脏腑调阴阳法——藏泻互补保健康

第一章  善待肝胆,滋养阳气……………………………………………………192

肝血充盈精力旺,疏肝理气更健康………………………………………………… 192

不把肝脏的阳气养足,做事就没劲儿……………………………………………… 193

养肝血,食疗、按摩加睡眠………………………………………………………… 194

平肝降压,养血补虚——芹菜好处多多…………………………………………… 195

肝火旺就容易生气说“红脸话”…………………………………………………… 196

熄灭肝火,降大火吃药,清小火喝茶……………………………………………… 197

让肝血不虚,血海和足三里的穴位疗法是首选…………………………………… 198

养肝三要 :心情好,睡眠好,饮食好……………………………………………… 198

五味五色入五脏 :肝喜绿,耐酸…………………………………………………… 200

保肝润肺还是离不开药膳…………………………………………………………… 201

春季阳气萌,养肝要先行…………………………………………………………… 202

柴胡疏肝解郁效果好………………………………………………………………… 203

大蒜是保护肝脏的上佳选择………………………………………………………… 204

每天一杯三七花,保肝护肝全靠它………………………………………………… 205

日食荔枝三五颗,补脾益肝效果佳………………………………………………… 206

玉米是清湿热、理肝胆的宝石……………………………………………………… 206

海参、鲍鱼壳滋补肝肾的效果不逊鲍鱼…………………………………………… 207

吃什么补肝肾阴虚…………………………………………………………………… 208

坐骨神经痛,食疗加疏通胆经才是根本…………………………………………… 209

对付脂肪肝,三分治加七分养……………………………………………………… 210

肝硬化患者要做到从细节爱惜自己………………………………………………… 212

清肝饮食,让肝炎乖乖投降………………………………………………………… 213

拨开胆囊炎的层层迷雾……………………………………………………………… 215

清胆利湿,食物是胆结石最佳的“溶解剂”……………………………………… 216

低脂肪饮食,带你走出胰腺炎的包围圈…………………………………………… 216

怒伤肝,生气无异于慢性自杀……………………………………………………… 217

养护肝脏选择哪些食物最合适……………………………………………………… 218

过度疲劳会给肝脏带来损伤 ……………………………………………………… 219

肝胆相连,避免燥热火重胆功能失调是关键……………………………………… 219

胆病大多是由不良生活习惯导致阴阳不调所致…………………………………… 220

阴阳协调,配合饮食调节可治胆囊炎……………………………………………… 220

过饥、受寒、高热、腹泻等易致人染胆管蛔虫病………………………………… 221

第12页

9

第二章  调养脾胃,为阳气“加油”……………………………………………222

脾为元气生发的源泉,主管血液和肌肉…………………………………………… 222

阴阳调和,养护身体的粮库——脾胃……………………………………………… 223

脾胃升降是脏腑气机升降的枢纽…………………………………………………… 224

脾胃的好坏直接影响人的胖瘦……………………………………………………… 224

脾胃健运是长寿的基础……………………………………………………………… 225

调摄胃气——防病治病的根本……………………………………………………… 226

饥饱无常是脾胃受损的导火索……………………………………………………… 226

不吃早餐最伤脾胃…………………………………………………………………… 227

吃得好才是福——脾胃喜欢细碎的食物…………………………………………… 227

豆类食物是补益脾胃的佳品………………………………………………………… 228

甘入脾——甘甜的食物适宜补脾胃………………………………………………… 229

五味五色入五脏 :脾喜黄,耐甜…………………………………………………… 230

内热伤阴,生湿化热——饮食过度会伤脾………………………………………… 231

胃经当令吃好午餐,就能多活十年………………………………………………… 232

年老脾胃虚弱,管好嘴巴最重要…………………………………………………… 233

益气补脾,山药当仁不让…………………………………………………………… 234

人参善补气,脾肺皆有益…………………………………………………………… 235

茯苓性平和,益脾又安神…………………………………………………………… 236

多吃鸡肉可调和脾胃,提升自身免疫力…………………………………………… 237

小米最补我们的后天之本——胃…………………………………………………… 237

没胃口多吃点香菜…………………………………………………………………… 238

十宝粥——补脾胃的佳品…………………………………………………………… 239

糯米饭——御寒暖胃佳品…………………………………………………………… 239

脾胃不和,可以喝补中益气汤……………………………………………………… 240

补阴养胃,胃炎就会“知难而退”………………………………………………… 240

对付胃痛,食物疗法最见效………………………………………………………… 241

治疗胃溃疡的“美食法”…………………………………………………………… 242

孩子口水太多,病可能在脾、肾…………………………………………………… 243

食物祛脾湿,彻底解决男人脚臭问题……………………………………………… 244

暴饮暴食胃难受,找到极泉便解决………………………………………………… 244

几款健脾养胃的药膳………………………………………………………………… 245

第13页

10

第三章  心肠温煦,阳气才能充盈………………………………………………247

养生先养心,心养则寿长…………………………………………………………… 247

阴阳调和,心脏才能健康…………………………………………………………… 248

心脏有问题,耳朵先露出马脚……………………………………………………… 248

补足心血,按揉心腧穴就管用……………………………………………………… 249

与莲心连心——养心助睡眠………………………………………………………… 250

五味五色入五脏 :心喜红,耐苦…………………………………………………… 250

补心、养心多吃红色食物…………………………………………………………… 252

夏季养心,防暑更要防贪凉………………………………………………………… 252

几款清心安神的药膳………………………………………………………………… 253

用透明的食物来补养我们的心脏…………………………………………………… 254

摆脱抑郁症,带色食物还你一个好心情…………………………………………… 255

暴饮暴食最容易引发心脏病………………………………………………………… 256

饮食帮你拒绝冠心病的威胁………………………………………………………… 257

冠心病患者的养心茶粥……………………………………………………………… 258

桂圆入心、脾,巧治“失心症”…………………………………………………… 259

治疗心绞痛,四款食物最有效……………………………………………………… 260

午时心经当令,适当午休好处多…………………………………………………… 261

过喜伤心,猝死往往由于乐极生悲………………………………………………… 262

第四章  滋阴补气,补肺润肠巧增阳……………………………………………263

肺主气,主肃降,主皮毛…………………………………………………………… 263

注重饮食,才能养护肺……………………………………………………………… 264

养肺要谨防风、寒、暑、湿、燥、火……………………………………………… 265

养肺防衰,重在多事之秋…………………………………………………………… 265

五味五色入五脏 :肺喜白,耐辣…………………………………………………… 266

补肺要多吃蔬菜、水果……………………………………………………………… 267

香烟为热毒燥邪,食疗解烟毒……………………………………………………… 268

秋养肺,饮食应以“少辛增酸”为原则…………………………………………… 269

肺经当令在寅时,养好肺气可安眠………………………………………………… 270

虫草鹅,颐养肺腑的宝物…………………………………………………………… 272

黛蛤散,小方轻松为你镇咳………………………………………………………… 274

肺病食茼蒿,润肺消痰避浊秽……………………………………………………… 274

治疗便秘,润肺生津少不了………………………………………………………… 275

药食疗法助你狙击肺结核…………………………………………………………… 276

第14页

11

消气解肿,肺气肿的食疗王道……………………………………………………… 277

以食养肺益气,让支气管炎知难而退……………………………………………… 278

疏通肺气有绝招,心火降下风寒消………………………………………………… 280

以食理虚润肺,拒绝哮喘来访……………………………………………………… 280

清凉素淡食物,轻轻松松为肺“消炎”…………………………………………… 281

鱼际、曲池、迎香,护肺的三大宝穴……………………………………………… 283

每天按掐合谷穴,肺部从此不阴虚………………………………………………… 284

给肺癌病人的中医药膳方…………………………………………………………… 284

抑郁伤肺——十种快乐的食物,让你远离“心理感冒”………………………… 285

第五章  补肾固精,排毒养阳生动力……………………………………………288

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纳气,为身体提供原动力…………………………………… 288

走出误区,补肾并不等于壮阳……………………………………………………… 289

肾衰有“表现”,补衰有方法 ……………………………………………………… 290

肾虚有区别,防治要对症…………………………………………………………… 291

五味五色入五脏 :肾喜黑,耐咸…………………………………………………… 292

冬养肾,藏阳气保精气……………………………………………………………… 293

肾脏好不好,看看眉毛早知道……………………………………………………… 295

肾为坎卦,卦应水——补肾当属水中之物………………………………………… 296

壮阳补肾很关键,多吃鳗鱼有奇效………………………………………………… 297

火腿冬笋粥,为孩子补肾壮骨……………………………………………………… 299

羊骨粥补肾健脾,适用增生性脊柱炎……………………………………………… 299

黄芪猪肝骨头汤是益肾的好选择…………………………………………………… 299

没事练几招,巩固肾气,强筋壮骨………………………………………………… 300

节欲保精,养肾要房事有度………………………………………………………… 301

阳气虚弱,手脚冰凉,要补肾……………………………………………………… 302

天寒地冻,饮对了最养肾…………………………………………………………… 303

剔透晶莹,珍珠润肾细无声………………………………………………………… 303

女怕伤肾,女人也需治肾虚………………………………………………………… 304

以食利尿消肿,肾炎患者的出路…………………………………………………… 305

肾病综合征,降“三高”升“一低”……………………………………………… 307

治疗肾结石,就找消坚排石汤……………………………………………………… 307

为肾盂肾炎患者开出的食疗单……………………………………………………… 308

第15页

12

第六篇 四季调阴阳法——阴平阳秘促长寿

第一章 推陈出新,泻去寒湿春阳来 ……………………………………………312

春初调阴阳,要跳过五大“陷阱”………………………………………………… 312

春季饮食良方助阴阳平衡…………………………………………………………… 313

春季食补养生“六宜一忌”………………………………………………………… 314

春天吃韭菜,助你阳气生发………………………………………………………… 316

春天如何清火排毒…………………………………………………………………… 317

春吃油菜,解燥去火真管用………………………………………………………… 317

春暖花开,发表通阳葱香美………………………………………………………… 319

香椿,让你的身心一起飞扬………………………………………………………… 319

春季补铁养肝,鸭血最佳…………………………………………………………… 320

多吃水果可以帮您远离春季病……………………………………………………… 321

春天喝点花草茶可助调阴阳………………………………………………………… 322

中老年人春季养生“四不”原则…………………………………………………… 323

食物帮你狙击“春困”……………………………………………………………… 324

摆脱“春困”的五款独家“汤术”………………………………………………… 324

口腔溃疡折磨人,先给身体降降火………………………………………………… 326

排“风”祛“湿”,关节痛不再来 ………………………………………………… 327

春季养肝有四法,从食物上下功夫………………………………………………… 329

春季是养眼好时节…………………………………………………………………… 329

春夏之交上火,橄榄煲汤利喉咙…………………………………………………… 330

第二章  阳气生发,夏季抓住健康命脉…………………………………………331

夏季天地之气相交,当借天以养阳………………………………………………… 331

葱郁茂盛,夏季养生注“养长”…………………………………………………… 332

夏季饮食要注意“清淡”二字……………………………………………………… 332

夏季尽享西红柿营养餐……………………………………………………………… 333

夏日去火强身,要懂三项必修课…………………………………………………… 335

夏季丝瓜,美丽“女人菜”………………………………………………………… 335

夏季吃黄瓜,最爱那一口清凉……………………………………………………… 337

夏季滋阴润燥,多食猪瘦肉………………………………………………………… 339

夏季里最好的降温食物全知道……………………………………………………… 340

一碗绿豆汤,巧避暑邪赛仙方……………………………………………………… 344

防暑降温粥伴你清凉度夏…………………………………………………………… 345

第16页

13

夏季要多补水和维生素……………………………………………………………… 345

夏日喝凉茶有讲究…………………………………………………………………… 346

凉性、杀菌和瓜类蔬菜可助炎夏调阴阳…………………………………………… 347

清淡饮食,益气化湿过仲夏………………………………………………………… 347

夏季常喝消暑饮料,水分还要跟得上……………………………………………… 348

七种食疗方助夏季调阴阳…………………………………………………………… 349

祛除湿邪,夏季最当时……………………………………………………………… 350

夏季睡眠,盲目追求凉快对健康不利……………………………………………… 351

夏日房事出汗易染病………………………………………………………………… 352

夏日,“内火”“外火”都要防……………………………………………………… 353

第三章  平定内敛,远离“多事之秋”…………………………………………354

顺天而调,让阳气开始慢慢收敛…………………………………………………… 354

秋季饮食,少辛多酸、合理进补…………………………………………………… 355

凉意舒情果清芬,秋分养生先调阴阳……………………………………………… 356

秋日进补好时节,先要补补脾和胃………………………………………………… 357

万物收获,秋季养生注重“收”…………………………………………………… 357

秋季进补,滋阴润肺就选乌鸡……………………………………………………… 358

秋季补虚健脾,猪肚功效颇佳……………………………………………………… 359

秋季补充胶原蛋白,必吃猪蹄……………………………………………………… 361

多喝蜂蜜少吃姜,“多事之秋”无烦扰 …………………………………………… 363

秋季四宝 :百合、大枣、枸杞、红薯……………………………………………… 363

秋天吃枣,不宜与哪些食物同吃…………………………………………………… 364

为什么“饥餐渴饮”不适合秋季养生……………………………………………… 364

秋季可用当归把冻疮拒之门外……………………………………………………… 365

秋季调理阴阳、固护本元,赶走糖尿病…………………………………………… 365

秋季按摩巧养生,养出舒畅好心情………………………………………………… 366

秋季干燥,要防止静电伤身………………………………………………………… 367

“秋冻”要适当,千万别冻坏身体 ………………………………………………… 368

秋季,别让“五更泻”缠上你……………………………………………………… 368

初秋时节应怎样防脑卒中…………………………………………………………… 369

天高云淡雁成行,寒露“养收”保阴精…………………………………………… 369

梅映红霞报晚秋,霜降一定要防寒………………………………………………… 370

立秋后,要学会全面防“燥”……………………………………………………… 370

太极拳,秋季平衡阴阳的养生功…………………………………………………… 371

第17页

14

第四章 养精蓄锐,寒冬滋阴巩固根基 …………………………………………372

扰动阳气是冬季养生的大忌………………………………………………………… 372

寒水结冰,冬天养生注重“藏”…………………………………………………… 373

冬季进补讲原则才能令阳气生发…………………………………………………… 374

冬季饮食需侧重“养阴滋补”……………………………………………………… 374

冬季进补原则 :多食用偏温热性的食物…………………………………………… 375

冬季喝御寒粥可预防疾病…………………………………………………………… 376

药食同源,冬季养生有便宜的“药”……………………………………………… 376

冬食萝卜温中健脾,不用医生开药方……………………………………………… 377

在冬季餐桌上享受牛肉的滋补……………………………………………………… 377

驴肉补益气血,走俏冬季餐桌……………………………………………………… 379

冬季护肤防癌,餐桌少不了大白菜………………………………………………… 381

冬季暖身找洋葱……………………………………………………………………… 383

冬季吃圆白菜可杀菌消炎…………………………………………………………… 385

平常土豆冬季不平凡………………………………………………………………… 386

鲫鱼,冬月肉厚子多味尤美………………………………………………………… 388

六款冬季饮食良方助阴阳协调……………………………………………………… 389

一碗好汤,可调阴阳防疾病………………………………………………………… 391

附录  常见补阴阳食品……………………………………………………………392

20种排毒功效最好的食物…………………………………………………………… 392

20种增强免疫力功效最好的食物…………………………………………………… 394

18种促进代谢最有效的食物………………………………………………………… 396

第18页

1

第一篇

万病只有一个原因:阴阳不调

第19页

2

第一章  阴阳与养生的关系

中医与阴阳的关系

中医认为,治病的目的就在于通过调节人体的阴阳,使其达到平衡状态。这样一来,

了解阴阳学说的内容对于理解中医来说,就有着至关重要的帮助。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阴阳是相互对立制约的

对立,就是说双方性质相反,如天为阳、地为阴;白天为阳、黑夜为阴;上为阳、

下为阴;热为阳、寒为阴等。任何事物,都是对立存在于宇宙间的,但是,事物的阴阳

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必须根据互相比较的条件而定。就人体而言,体表为阳,

内脏为阴;就内脏而言,六腑属阳,五脏为阴;就五脏而言,心肺在上属阳,肝肾在下

属阴;就肾而言,肾所藏之“精”为阴,肾的“命门之火”属阳。由此可见,事物的阴

阳属性是相对的。

制约,就是说由于两方对立,就可以牵制、约束对方。就像草原上的兔子,如果没

有狼来制约,那么兔子就会无限繁殖下去,迟早要把草原给吃光的,没有兔子,狼也就

不能活下来了。

2.阴阳存在消长和平衡

阴阳双方在永恒地运动变化着,双方的力量不可能是每时每刻都完全对等的,会不

断出现“阴消阳长”与“阳消阴长”的现象,这是一切事物运动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例如:

四季气候变化,从冬至春至夏,由寒逐渐变热,是一个“阴消阳长”的过程;由夏至秋至冬,

由热逐渐变寒,又是一个“阳消阴长”的过程。由于四季气候阴阳消长,所以才有寒热

温凉的变化,万物才能生长收藏。如果气候失去了常态,出现了反常变化,就会产生灾害。

平衡,是说以上的这种你消我长,在全过程来看,总体上是力量平衡的。比如一个

昼夜,在正午时分,太阳当空,是光明(阳)的成分最多而黑暗(阴)的成分最少的时候;

但正午一过,黑暗的成分就开始慢慢增长,而光明的成分慢慢减少;等到黄昏太阳西斜,

则黑暗和光明的成分基本相当了;再往后夜晚降临,黑暗处于优势,到子夜黑暗的成分

到达顶点,而光明的成分降到最低;但随后,光明的成分开始增长而黑暗的成分开始减退,

第20页

3

到早晨光明又超过了黑暗。一整天,光明和黑暗就是处在这样一种你消我长的过程中,

但总体来看,二者的力量是基本相当的,也就是说是平衡的。

3.阴阳是“互根”和可以互相转化的

中医认为“阳根于阴,阴根于阳”,这正如“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也如再

黑的夜也有星光,太阳当空也会有阴影,再寒冷的冬天也有阳光下的一些暖意,再炎热

的夏天也有风吹过的清凉一样,阴阳是互根的,没有阴,也就谈不上有阳。如果只是有

阴无阳,或者有阳无阴,则一切都归于静止寂灭了。

由于阴阳互根,在条件转变时,事物总体的阴阳属性就可以互相转化。《素问》所谓“重

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正如夏天炎热到了极点,就会开始凉爽,

向秋天过渡;冬天三九严寒之后,春天就将来到。可见,阴阳互根与转化从另一个侧面

说明了阴阳的消长平衡。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知道,阴阳有和谐的一面,也有冲突的一面,对于阴阳我

们应该保证它们的平衡,从而达到养生长寿的目的。

阴阳平衡是五行和谐的基础

我们在很多中医著作中经常会看到“四时五行”,我们知道四时指的是四季,那么

五行指的是什么呢?《说文解字》中说:“行,道也。”这里的“行”是指 4 个方向、

4 种行动。如果说一个人站在这个“行”字的中央,也就相当于站在了十字路口,这时

面临着 5 种选择:前进、后退、左拐、右行、不选择。从字面上看,“行”字本身就是

4 种行动方向的象形,当然同时也就包括了那个无形的 “中”。五行与“金、木、水、火、

土”有什么关系呢?中医典籍《黄帝内经》认为,凡是天地之间,四方上下之内的一切

事物,无论是地上划分的九州,或者是人体中的九窍、五脏、十二关节,都是与自然界

阴阳之气相互贯通的。由自然界阴阳之气变化而产生了金、木、水、火、土五行,并且

可以根据五行的性质,将一切事物加以概括和分类。《黄帝内经》说,“东方生风,风

生木”“南方生热,热生火”“中央生湿,湿生土”“西方生燥,燥生金”“北方生寒,

寒生水”。这样,五行便演变成了我们所说的“金、木、水、火、土”。从中医观点来看,

阴阳平衡是五行和谐的基础。五行之间同样保持着阴阳消长转化的关系,其中,金、木、

水、火、土又分阴阳。中医认为,只有阴阳保持平衡,五行之间才能保持和谐。

“金曰从革”:从者,顺存,革者,变革,指金有克刚、清润、变革之特性,凡具

有清润、敛降特性者统属“金”;“木曰曲直”:指树木生长的状态,有升发、向上、向外、

舒展等特性,凡具有升发、向上、向外、舒展之特性的事物均属“木”;“水曰润下”:

指水有滋润或向下的特性,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特性的事物统属为“水”;“火曰炎上”:

炎上指火具有温热、上升之特性,凡具有温热、升腾、向上之特性的事物均属“火”;“土

曰稼穑”:稼为育种,穑为收获,指土有播种和收获的作用,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

特性的事物均属“土”。五行相生相克:即五行顺位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

火生土、土生金;五行隔位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五行相

第21页

4

生相克,有利于保持阴阳的相对平衡。生与克是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的。无生,就不足

以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无克,就不足以保持平衡,从而形成紊乱。中医有“虚则补其母,

实则泻其子”的治疗方法,根治的办法常常是治母也治子。有一位针灸医师曾为一位患

者治疗腰痛病,扎针 20 天之后,患者的腰痛渐渐痊愈,甚至连原本的咳嗽也好了很多。

这是由于金生水,肺金是肾之母,因此治其子竟将母病也治好了。值得一提的是,不一

定所有人都适合这个方法,因为人体是复杂的。

如果想要五行和谐,就一定要注重食补。《黄帝内经》认为:黑色食品入肾和膀胱;

红色食品入心和小肠;白色食品入肺和大肠;黄色食品入脾、胃;绿色食品入肝、胆。

所以说,肾虚者宜多吃黑芝麻、黑木耳之类的黑色食品;肝病者要多吃青菜和水果;脾

胃病、肺病患者宜吃黄色与白色食品,如胡萝卜、黄豆、百合、银耳、莲子等;心脏病

患者宜吃荔枝(壳红)、红皮花生米等。不过,这些只是一般规律,生活中选择进食时

要注意因人而异,补也要补得适当,要注意饮食多样化,不宜挑食、偏食、滥食,否则

人体会发生紊乱,造成阴阳失衡,疾病也就会紧随而至了。

阴阳是中医八纲辨证中的总纲

近年来,在中国、在西方,甚至在全世界,中医的地位逐渐上升,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中医自身存在着不可磨灭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它在治病救人方面的功绩。阴阳

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也是中医理论的根本。我国古代的医学家,在长期医疗实践的

基础上,将阴阳学说广泛地运用于医学领域,用以说明人类的生命起源、生理现象、病

理变化,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防治,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学理论体系

的形成和发展,都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没有阴阳学说就没有我们现在的中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这样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

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故治病必求于本。”什么是“本”?这里的“本”

指的就是阴阳。而所谓的天地之道,就是探讨宇宙万物生息变化的自然规律,应用到我

们人体就是阴阳两纲,并在此基础上引申出表里、虚实、寒热六要,至此为中医中的八

纲辨证。

我们研究中医时,离不开天地,而阴阳是天地之道,是万物的纲纪,没有什么东西

可以离得开阴阳。阴阳是变化的根本,一切事物的变化都离不开阴阳。阴阳是中医认识

疾病的总纲。中医对人体的结构、功能、人体的病理变化,都是用阴阳理论进行解释的。

而且中医诊断中的八纲辨证最后还是要归结到阴阳这个根本上来。“六要”可分属于阴阳,

所以八纲应以阴阳为总纲,如阳证可概括表证、热证、实证,多见于正邪两旺,抗病力

强或疾病初期;阴证可概括里证、寒证、虚证,多见于正邪两衰,抗病力低或疾病的后期。

中医诊病治病之根本,全在阴阳辨证,而后是虚实、表里、寒热。明代名医张景岳说:

“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而

可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所以中医在临床诊病中之首务,在于辨明是阴证还是阳证,

如果失去这个前提,后面的事情也许全是错误,因为失去了根本。一位中医水平的高低,

第22页

5

也就在于鉴别病因和病机是属阴还是属阳的能力。

中医几千年前的法则为什么还可以治今天的病?它的真正精髓就在于——辨证论

治。人们在诊断病情时,如说话声音比正常洪亮者属阳,声音低微者则属阴;面部色泽

比正常人偏鲜明者通常属阳,面色晦暗者则属阴;如果脉搏跳动比平时速度更快、位置

更表浅、力量更大的属阳,相反脉搏跳动更慢、更深、力量更小的则属阴等。

中医通过这些内容辨证施治,就可以逐步辨清疾病的部位、性质、程度以及病理变

化趋势等,从而进一步区分整个疾病的阴阳属性。如疾病的位置在人体的浅表,疾病是

由于人体阴阳物质或功能比正常偏多引起的(中医称为实证),病人体温升高或自己感

到身体发热(称为热证)之类的疾病属阳;而相反,病位更深的里证、虚证、寒证则属阴。

既然疾病是由于阴阳失去平衡引起的,那么治疗疾病也应围绕调整阴阳来进行,目

标是恢复阴阳的平衡协调。因此,如果是寒病(阴),就用可以发热的药(阳)来平衡;

反之,热病要用寒药来治;如果是阴阳某方面绝对过剩,就用有驱除作用的药,把多出

来的部分“泻”掉;如果是阴阳某方面相对不足,就用有补益作用的药来补足……这些

都是中医“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实者泻之”“虚者补之”等治疗原则,这些原则

也是根据阴阳关系而确定的。即使是治疗疾病所用的药物,也要分阴阳属性,如寒凉性

药物属阴,温热性药物属阳等。

阴阳学说贯穿了中医学理论的各个方面,是中医学最基本的概念和思维方式。阴阳

的概念在现代人眼中也显得有点太玄妙神秘,似乎很难理解,但其实只要了解了中国古

代哲学的独特思考方式和思考角度,理解阴阳概念其实并不难。

健康长寿的根本:“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在《黄帝内经·素问》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一天,黄帝问岐伯:“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

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答道:“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事实上,“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这八个字就是《黄帝内经》提出的日常养生保健

的总原则。对此,我们需要先介绍一下何为“阴阳”。

经常听到人们说“阴盛阳衰”或者“阴阳调和”,但是真正了解阴阳的人却很少。其实,

阴阳是我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是事物相互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它是自然界的规律。

中医认为:“阴”代表储存的能源,具体到形上包括血、津液、骨、肉,性别中的

雌性等,而“阳”则代表能源的消耗,是可以通过人体表面看到的生命活力,无形的气、

卫、火,性别中的雄性等都属于阳,而“阳”的这种生命活力靠的是内在因素的推动,

即“阴”的存储。

“阴阳”的收藏相当于人体内部的新陈代谢,是吸收和释放的过程。阴的收藏是合

成代谢,而阳却是分解代谢。总结起来就是“阴成形阳化气”,比如我们吃的食物就是

属“阴”,食物进入体内就会被消化吸收,供养生命活动的需求,这就是“阴成形”的

第23页

6

过程,是一个同化外界物质向内的过程;而人吃饱后会感觉精力充沛,整个人显得很有

活力、很精神,做事的时候思维也比较敏捷,这就是“阳化气”的过程,即消耗体内有

形物质而释放能量的过程。

所谓“法于阴阳”,就是按照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而起居生活,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随四季的变化而适当增减衣被等。所谓“和于术数”,就是根据正确的养生保健方法进

行调养锻炼,如心理平衡、生活规律、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不过度劳累等。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实际上整部《黄帝内经》都在诠释这八个字,这个养生

之“道”不是抽象的、虚空的,它就实实在在地表现在我们每一个人普普通通的日常生

活中。希望那些不注重自身健康的人要学会“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不要等到失去健

康再后悔不已。

所以说,想要健康的生活习惯,主要还要靠自己调节,虽然实施起来会有困难,但

只要坚持,就会看到好的结果。

中医不是治病而是调理阴阳

现实生活中,经常有这样一些案例,比如有一个人感觉不舒服了,老中医就会用中

草药给其熬药喝,或者用针灸的方法就让其恢复健康了。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这个人

在平时饮食、起居中,破坏了身体的平衡,老中医用针灸、药物帮助其身体恢复了平衡,

从而把病祛除。

中医的精髓是辨证施治,最重要、最核心的东西就是一分为二,也就是阴阳。阴阳

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但却是我们身体的“内核”,我们的方方面面都要围绕它,如果

离开了它,我们的世界将会是一片混沌,我们将不会有生命,健康也就无从说起了。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这样的理论:“西医治标,中医治本”。中医怎么治本呢?通过

什么来治本呢?其实,这个“本”指的就是阴阳,意思是治病还是要在阴阳里寻求。

一直以来,中医都是以阴阳五行相生相依的原理指导养生防病治病的。中医的神奇

其实就在于它调节了人体的阴阳动态平衡,同样发热,可能不是用同样的治疗方法,而

是因人而异,这是“同病异治”。如同是痢疾病,有属湿热和虚寒等不同的“证”,要

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而不同疾病,只要证候相同,便可以用同一方法治疗,这就是“异

病同治”。如有 3 个患者,医生在他们的处方中开了一样的药。这时病人会问:我是高血压,

他是失眠,另一个人是眩晕,怎么给我们开了一样的药呢?但从脉象上看,这 3 个人是

同一个“证”。中医学运用辨证论治的规律,不在于病的异同,而在于“证”的区别,

不同的证治法不同,相同的证治法相同。

中医认为,人体内部其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在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

化上都相互联系、相互协调和相互影响,并认为人体与外界自然环境也是一个相适应的

统一整体,并且这个统一整体必须符合阴阳平衡的原则。在诊治疾病上,要求从整体观

念出发,通过查看五官、形体、舌脉等外在表现,可知道体内阴阳变化,进而确定如何

第24页

7

治疗。总而言之,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医不是在单纯地有病治病,而是在帮助患者调整

体内的阴阳,从而使其达到平衡的状态。 

阴阳为万物生存法则,阴阳平衡即养生

明代杰出医学家汪机说:“阴阳之道,天地之常道。术数者,保生之大伦,故修养

者必谨先之。”因此,如果我们想让养生和治病达到良好的效果,就必须先从平衡阴阳

开始。那么,究竟什么是阴,什么是阳呢?

阴阳的观念,很早就出现了。

史书记载,在周幽王时,有一次发生地震,百姓恐慌不已。幽王向大臣询问地震的

原因,大臣伯阳甫解释说,是因为天地之气失序,“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

意思是说,地下的阳气伏在阴气的下面,被阴气所逼迫,想出出不来,两股力量争斗,

所以发生地震。

可见,当时阴阳的概念已经被用来解释自然现象。其实,阴阳的原始意义很朴素,

所谓山之南、水之北为阳,山之北、水之南为阴,其根据就是日光的向背——面向太阳

的一面为阳,背对太阳的一面为阴。

后来,阴阳从早先描写具体状态的概念逐渐延伸成一种概括性的概念。例如,高的

地方容易照到阳光,照到阳光的地方总是温暖、明亮、生命旺盛……这些就都属于阳。

反之则属于阴。概括地说,凡是积极的、运动的、热烈的……就属于阳;凡是消沉的、

静止的、冷凝的……就属于阴。

万事万物都有阴阳,那么人也不例外,如体表与内脏相对,体表在外为阳,内脏在

里为阴;内脏之中,位置高(以膈肌为界线)的心、肺为阳,位置低的肝、脾、肾为阴;

脏与腑相对,腑的功能通达、运动为阳,脏的功能收藏、沉静为阴……

阴阳还可以概括人的生理功能。人体的物质基础(血肉筋骨)属阴,而生理功能活

动(如心要跳动、肺要呼吸)属阳,二者互相依存,协调运作。生理功能活动(阳)的

发生,必然要消耗一定的营养物质(阴),而营养物质(阴)的吸收,又必须依赖于脏

腑的功能活动(阳)。

正常情况下,人体中的各种阴与阳之间保持着相对的平衡协调状态,如《黄帝内经》

所说的“阴平阳秘”。但是,一旦由于某种原因导致了阴阳的平衡被打乱,疾病就发生了。

疾病的实质就是人体内阴阳的失衡。

既然疾病是由于阴阳失衡引起的,那么,治疗疾病就应该围绕调整阴阳来进行,目

的则是为了恢复阴阳的平衡与协调。《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故治病必求于本。”意思是说,

阴阳是一切事物的根本法则,事物的生成和毁灭都是来自于这个根本法则,所以要想治

好病,就必须从这个根本问题——阴阳上求得解决。养生也是这个道理,必须从调理阴

阳上着手,通过各种方法维护人体的阴阳平衡。

第25页

8

掌握阴不足的警讯,及时阻止疾病入侵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是元代名医朱丹溪对人体阴阳认识的基本观点,在中国传

统养生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此观点是他运用“天人相应”的理论,通过分析天地、日月

的状况,人体生命发生发展的过程和生理特点的一般倾向而得出的结论。

朱丹溪认为,世界万物都有阴阳的两面,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天大

于地,太阳始终如一,而月亮却有阴晴圆缺,从这个自然界来说,就是“阳盛阴衰”的

体现,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当然也存在着这种状况。

朱丹溪还认为:“人受天地之气以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

余,血常不足,在人的生命过程中,只有青壮年时期阴精相对充盛,但青壮年时期在人

生之中十分短促,故人这一生多处于阳有余而阴不足的状态。为什么青壮年时期阴精相

对充足呢?阴气难成,因为只有在男十六女十四精成经通后阴气才形成,阴气易亏,“四十

阴气自半”,男六十四、女四十九,便精绝经断,从这个时候开始,人的阴精也就越来

越少,所以,“阴气之成,止供给得三十年之视听言动已先亏矣”,这是时间上相对的“阴

不足”。

不仅如此,人还往往受到外界诸多因素的影响,如相火妄动就可引起疾病,而情欲

过度、色欲过度、饮食厚味,都可引起相火妄动,损耗阴精。《色欲箴》中指出“珣眛

彼者,徇情纵欲,唯恐不及”,阳既太过,阴必重伤,精血难继,于身有损,“血气几何?

而不自惜!我之所生,翻为我贼”。这是从量的对比上理解“阴不足”。朱丹溪感叹“中

古以下,世风日偷,资禀日薄”的社会风气,强调无涯情欲的“阳”与难成易亏的生殖

物质的“阴”,存在着这种难以摆平的“供求”关系。

另外,现在为生活和工作奔波的人,由于大量消耗身体的能量,人体中的气血只能

够维持日常工作或活动需要,一般的疾病侵入时,人体并不抵抗,疾病长驱直入,由于

没有抵抗的战事,因此也没有任何不舒服的疾病症状,但是会在人体的肤色、体形及五

官上留下痕迹,有经验的医生就能够识别出来。许多人都觉得自己非常健康,有无穷的

体力,每天忙到三更半夜,尽情透支体力也不会生病,这种现象就是典型的阴虚,透支

阴而不自知,等到大病来侵时则悔之晚矣。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多储蓄能源,好好保护我们的“阴”,不要以为精神好、

身体壮,就随意消耗,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在透支而不自知。

那么当我们的身体阴不足时,身体是如何提醒我们的呢?

1.喜欢吃味道浓的东西

现在社会上有越来越多的“吃辣一族”,很多人没有辣椒就吃不下饭。这在中医上

怎么解释呢?一般有两个原因:一是人的脾胃功能越来越弱了,对味道的感觉也越来越

弱,所以要用浓的东西来调自己的肾精出来,用味道厚重的东西帮助自己调元气上来,

来帮助运化,说明元气已经大伤,肾精已经不足。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现在人压力太大,

心情太郁闷了,因为味厚的东西有通窜力,而吃辣椒和大蒜能让人心胸里的瘀滞散开一

些。总而言之,我们只要爱吃味道浓的东西,就表示身体虚了。

第26页

9

2.年纪轻轻头发就白了好多

走在大街上我们会发现,好多年轻人已经有了白头发,这是怎么回事呢?中医认为,

发为肾之华。华,就像花朵一样,头发是肾的外现,是肾的花朵。而头发的根在肾,如果

你的头发花白了,就说明你的肾精不足,也就是肾虚了。这时候就要补肾气了。

3.老年人小便时头部打激灵

小孩和老人小便时有一个现象,就是有时头部会打一下激灵。但是老人的打激灵和

小孩的打激灵是不一样的。小孩子是肾气不足以用,肾气、肾精还没有完全调出来,所

以小便时气一往下走,下边一用力上边就有点空,就会激灵一下;而老人是肾气不足了,

气血虚,所以下边一使劲上边也就空了。所以,小便时一定要咬住后槽牙,以收敛住自

己的肾气,不让它外泄。

4.下午 5~7 时发低热

有些人认为发高热不好,实际上发高热反而是气血充足的表现。气血特别足的话,

才有可能发高热。小孩子动不动可以达到很高的热度,是因为小孩子的气血特别足。人

到成年之后发高热的可能性就不大了,所以,发低热实际上是气血水平很低的表现,特

别在下午 5~7 时的时候发低热,这实际上是肾气大伤了。

5.成年了还总流口水

我们知道,小孩子特别爱流口水,中医认为,涎从脾来,脾液为“涎”,也就是口水。

脾属于后天,小孩脾胃发育尚弱,因此爱流口水。但是如果成年人还总是流口水,那就

是脾虚了,需要对身体进行调养了。

6.迎风时眼睛总是流眼泪

很多人都有迎风流泪的毛病,但因不影响生活,也就不在意。在中医里,肝对应泪,

如果总是迎风流泪的话,那就说明肝有问题了。肝在中医里属厥阴,迎风流泪就说明厥

阴不收敛,长时间下去,就会造成肝阴虚,所以遇到这种情况,要及时调理,以免延误

病情。

7.睡觉时总出汗

睡觉爱出汗在医学上称为“盗汗”。中医认为,汗为心液,盗汗多由于气阴两虚,

不能收敛固摄汗液而引起,若盗汗日久不愈,则更加耗伤气阴而危害身体健康。尤其是

中青年人群,面临工作、家庭的压力较大,体力、精力透支明显,极有可能导致人体自

主神经紊乱,若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补“阴”,则必然受到盗汗症的“垂青”。

8.坐着时总是不自觉地抖腿

有些人坐着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抖腿,你也许会认为这是个很不好的毛病,是没有

修养的表现,但其实说明这个人的肾精不足了。中国古代相书上说“男抖穷”,意思是

男人如果坐在那儿没事就抖腿,就说明他肾精不足。肾精不足就会影响到他的思维;思

维有问题,做事肯定就有问题;做事有问题,就不会成功;做事总是不成功,就会导致

他的穷困。所以,中国文化强调考查一个人不仅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

9.到春天了手脚还是冰凉的

有很多人到了春季手脚还是冰凉的,这主要是由于人体在冬天精气养得不足造成的。

第27页

10

我们知道,春季是万物生发的季节,连树枝都长出来了,人的身体也处于生发的阶段,

但是人体肾经循行的路线是很长的,人的手脚又处于身体的末端,如果冬天肾精藏得不

够的话,那么供给身体生发的力量就少了,精气到不了四肢,所以也就出现四肢冰冷的

症状了。这时候就需要我们补肾了。

以上所说的这些现象,都是阴不足的表现,都是在警告我们要对身体状态做出改变

了,否则情况就会进一步恶化,疾病也就会乘“虚”而入了。

分清阴阳,才能找到正确的养生方法

有这样一名女性患者,她的更年期症状十分明显,时有多汗、烦躁、心情不佳、头

晕等症状。有人告诉她,这是肾亏的表现,应当适当进补,她就根据别人的建议服用桂圆、

大枣、核桃等,可是越补汗越多,心情也没有好转的迹象,反而越来越烦躁不安,后来

还出现了血压偏高等症状。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她没有弄清楚自己体质阴阳失衡

的性质和程度。她的一系列病症属于“肾亏”,但是在中医看来“肾亏”分肾阴不足与

肾阳不足,即所谓的“肾阴虚”和“肾阳虚”,这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

一般更年期女性多为“肾阴不足”,阴不足则见“虚火”之象,出现汗多、烦躁、

心慌等症状。既然有“虚火”,就不可再用温热之性的食物,只可食用莲子、百合、绿

豆等性凉的食物,所谓“以水(寒)灭火”。也有一些更年期女性是肾阳不足,成为实火,

就需要清热解毒。为了便于理解,下面介绍一些简单的方法来帮助大家判别自己的体质

是偏阴还是偏阳。

1.阴性体质

(1)畏寒怕冷,喜暖喜热。

(2)皮肤较白,欠光泽或略显苍白。

(3)说话语速慢,声音小,易沙哑。

(4)尿液颜色浅而透明,量多。

(5)四肢不温,手掌、手指细长绵软。

(6)体形肥胖或是细瘦高挑。

(7)身体僵硬、缺乏柔韧性。

(8)性情温驯,不爱说话。

(9)行动缓慢,不爱活动。

(10)不爱喝水或只爱喝热水。

(11)运动时不流汗或少流汗。

(12)肌肉松弛、虚胖。

(13)皮肤温度较低,爱洗热水澡。

(14)感冒时很少出现发热。

(15)发质干,早生白发。

第28页

11

2.阳性体质

(1)喜冷喜寒,不耐热暑。

(2)皮肤颜色发红而滋润或多油脂。

(3)语速较快,声音洪亮且富有激情。

(4)尿液颜色深而黄,量少。

(5)四肢温暖,手掌方正厚实有力。

(6)五短身材,肌肉丰满、结实。

(7)身体柔软,屈曲性佳。

(8)活泼乐观,急躁易怒。

(9)行动快而矫健,喜爱运动。

(10)喜爱喝水,爱喝凉茶、吃冷饮。

(11)容易发热流汗,体味较重。

(12)肌肉丰满,胖而且结实。

(13)皮肤温度较高,爱洗温水、冷水澡。

(14)一旦感冒就会发热。

(15)头发油脂多,脱发早。

说明:上述阳性体质和阴性体质的特征各 15 个,选择一下,看你哪一类的特征吻

合较多,就属于哪类体质。当然,也有一些人并不严格属于这两类体质之一,而是介于

两类体质之间的平和体质。

阳气的强弱决定着我们生命的盛衰

相信大家都见过太极图吧,太极图一边是阳,一边是阴。它们相互转化,互相制约,

阴极则阳,阳极则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之间不用一根直线划分而用反 S 线,

这就象征了万事万物都是变化的。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盛极必衰,衰极必盛,我们生

命的活动也遵循着这个规律。

阴和阳是《易经》中的核心理论,也是易经的至宝。《易经》中有很大部分讲的都

是阴阳的关系。《易经》里说“阴阳之意配日月”,

意思是阴阳的道理是和日月相配的。我们来看看“阴”

和“阳”这两个字的结构。“阴”字,左边是个耳刀

旁,右边是个月亮的月。“阳”字呢,左边一个耳朵,

右边一个“日”——太阳。这两个字的意思就是阴阳

之意配日月。所以《易经》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

就是说天体宇宙的运动产生阴阳,阴阳就来源于宇宙

运动。《易经》还讲到“一阴一阳谓之道”,这句话

的意思也是说,天下的万事万物都是由阴和阳组成的。

《易经》中提出了生命的起源是“气”,告诉我 太极图

第29页

12

们一生当中都要保养“气”。在“气”的基础之上,《易经》又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

理论——太极阴阳气化,我们把它叫作太极生命钟。

在了解太极生命钟之前, 我们先来看一看“太极图”。太极图看似简单,却浓缩了《易

经》最高深的阴阳哲理——阴阳之间,永远进行着对立和统一的运动。这是一个哲学的

大道理,也是世间万事万物运动的大道理。太极图一边是阳,一边是阴。这象征了阴阳

平分天下,天下的万事万物都是阴阳的运动,都是阴与阳的合抱体,它们互相转化,互

相制约,阴极则阳,阳极则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阳之间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一种消长变化过程

中,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即所谓物极必反。人的阳气也是这样的,阳气

存在于人的一生当中,它的强弱决定着人的生命的盛衰。也就是说,阳气的盛衰决定着

生命的强弱。这一生命的规律我们就把它叫作“太极生命钟”。而且,太极生命钟告诉

了我们三个重要的启示。首先,我们一生当中都要保养我们的阳气,因为它的盛衰决定

着我们生命的强弱;其次,中年的时候是人的阳极,因为阳极必阴,阳极就开始生阴了,

阳气就会逐渐减弱,阴气就逐渐增加,就像这个太极生命钟一样,所以我们在中年的时

候就要注意防止衰老了;最后,养生必须注意协调阴阳,只有达到阴阳平衡才算是做到

了正确地养生。

人增一分阳气,就多一分寿命

中医认为,人类从出生到成长再到衰老的过程,就是阳气减少、阴气增加的过程,

所以,增强阳气就能延缓我们的衰老。俗语常说“人活一口气”,这里的气指的就是阳气,

人有阳气,才能够维持身体各个器官的运转,以支撑人的生命;阳气没了,人也就没得

救了。

阳气是我们的元气、正气,是我们安身立命之本。《黄帝内经》中说:“阳气者,

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扁鹊心书》中也说:“阳精若壮千年寿,阴气如

强必毖伤。”这些中医典籍都很明白地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就是说如果一个人阳气

不足,肯定寿命不会太长。既然阳气的盛衰事关我们的生死,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保阳、

增阳,从而延续生命呢?

古人把婴儿称为“纯阳之体”,这是因为每个人刚生下来时,阳气都很充足,而且

应该是没有疾病的,当然除了少数患有先天疾病的人。老子曾经说过,婴儿虽然筋骨柔

弱,但是可以紧紧地抓住小物件,这是他阳气旺盛的表现;婴儿出生后经常整天号哭不

止,嗓子却不会沙哑,这是阳气畅通的表现。家里有小孩子的人应该都会有这样的体会,

那就是孩子很多时候并不像他们外表看起来那么柔弱,而且他们的某些表现常常令大人

们也会感到不可思议。

1.不怕冷

小孩子全身就像一个小火炉一样,蕴藏了无尽的热量,无论冬天下多大的雪,他在

雪地上玩起来都不觉得冷。

第30页

13

2.特别爱笑

高兴是人体阳气充足的表

现,据统计,孩子平均一天要

笑 170 次,他们的笑是发自内

心的,是纯纯净净没有一点虚

伪的笑容。这种笑具有巨大的

感染力,以至于成年人看到孩

子笑的时候,往往会不由自主

地跟着笑起来。

3.精力旺盛,能折腾

孩子连续玩上一整天都不觉得疲劳,陪着玩的大人却往往先扛不住了。

虚证要增阳,实证要减阴

在中医理论看来,治病应该遵循“实证减阴,虚证增阳”这个大原则。也就是说,

一切虚损不足的疾病都可以用增阳法来调,一切邪盛有余的疾病都可以用减阴法来治。

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中医的这个治病大原则,以便日后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调治自

己的身心,更好地维护健康。

虚证,就是五脏六腑气血不足造成的疾病,具体地说,脸色发白、容易感觉累、心慌、

觉得气喘不过来、一动就出汗、经常腹泻等,都是患有虚证的表现。用西医的话来说就

是心律不齐、心肌缺血、肺气肿、慢性肝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肾炎、骨质疏松之类的

疾病。中医认为阴虚发热、阳虚怕冷、血虚发燥、气虚无力等都属于虚证的症状。每当

身体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就说明体内的阳气已经损耗得比较厉害,必须得增阳了。

举个例子,比如一个女孩子,年纪轻轻的却睡不好觉,胃口也不好,经常头晕,晚

上睡觉还出汗,月经量也少;并且舌苔很少,舌尖发红;脉动比较快,且细而无力。这

些都说明这个女孩子心血不足,属虚证,应该要适当增阳,准确地说要适当养血。怎么

办呢?可以自己揉心经的原穴神门和肾经的原穴太溪。神门可以直接养心血,太溪则是

供应全身血液的大本营,这两个穴位配合着按摩就能补足她的心血。如果认为按摩起效

慢,也可以在遵医嘱的情况下适当服用一些养心血的药,再同时配合按摩,慢慢地,虚

证的症状就会消失不见。

实证,是指体内邪气亢盛而产生的疾病,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外在的邪气过

于亢盛而出现的各种外感疾病;第二种是体内的阴阳出现病态地亢盛,或者痰浊、瘀血、

结石等因素聚集产生的各种症状。对应西医来说,则表现为各种急性炎症、水肿、结石、

纤维化、肿瘤、高血压等。像高热、精神狂躁、说胡话、肚子剧痛、咳嗽多痰、便秘都

是实证的表现。按照中医的理论,外来的邪气、体内亢盛的阴阳和瘀血、痰浊、结石之

类的物质都是阴,这时我们就要通过减阴来改善病情。

举个例子,比如一个中年人平常就胃火盛,喝完酒以后开始牙痛,并且一直便秘,

内庭穴、天枢穴、上巨虚穴

上巨虚

内庭

天枢

第31页

14

张开嘴就有一股异味,舌苔黄腻,脉象滑数,说明他患上的是典型的胃火牙痛。火是向

上走的,所以会有牙痛;胃火妨碍了脾胃的气机,大便就不通畅;大便不通畅,火就进

一步郁积,这样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大便和胃火就是阴,这时候泄胃火、通大便就是

减阴。具体怎么做呢?可适当用针灸的办法来止疼。取的穴位是合谷、内庭、颊车。针

对便秘,还可以取天枢、足三里、上巨虚三处穴位。扎上后,行针,疼痛程度就会有所

减轻。

总而言之,知道了虚证增阳、实证减阴这个大原则,我们自己就可以有目的地运用

按摩等手法在家进行自我医治,这样就可以少去医院了。不过,如果突发病情,还是应

该立即前往医院就医,千万不能贻误了病情。

阴阳两种体质的养生要诀

中医认为,人的体质从大的方面来说分为阴性体质和阳性体质两种。这两种体质的

人应该如何进行养生呢?下面我们来具体介绍一下。

1.阴性体质者

阴性体质者的各个方面都以偏静为主,因此在调养时要侧重于让其活跃多动,经常

接触阳光,但在运动时要注意不要做剧烈的活动,要根据自己的体质,适量而止。阴性

体质者经常接触阳光,是为了采自然之阳气,补人体阳气之不足。最好住在阳光明媚的

房间,阴冷环境会使身体热量散失过多,直接损耗阳气,使血管收缩,影响血液循环。

阴性体质的人比较怕冷,是“春捂”的特别拥护者。即使在酷夏,也要少吹冷气。“秋冻”

也要视情况而定。

“动生阳,静生阴”,阴性体质的人在形体锻炼方面,要以动功为主。比如跑步,

但注意不要剧烈地跑,跑到微微出汗就可以,若是跑到喘不过气来,氧气供应不足,做

无氧运动反而不好。当然,运动量也是因人而异,如果体质是偏阴性强一些,其在五行

里是属水,则运动也可以适当加量。

在饮食方面,阴性体质者要注意吃一些偏阳性的食物。适宜进食的有两类:一类是

热性的;一类是温性的。前者主要有辣椒、花椒、肉桂、干姜、茴香、香菜、羊肉、狗肉等;

后者主要有韭菜、胡萝卜、芥菜、南瓜、大葱、大蒜、芦笋,还有一些水果,如桂圆、橙子、

桃、荔枝、李子等。

阴性体质者体内阴气偏盛,相对于阳性体质而言,阴性体质者的身体功能偏弱,应

当重点补阳气。中医认为肾主一身的阳气,脾主吸收营养,化生气血,是能量的源泉。

所以改善阳虚体质应重点调补脾肾。选材可用:银杏、人参、肉桂、冬虫夏草、鹿茸、

大枣等。不过,但凡是药物都有自己的偏性,所以除非是在医生的指导下,否则不要轻

易自行进补,那不但起不到强身、健身的作用,反而会有害健康。另外,因为进补是为

了帮助阳气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进补时注意不要过量,过量会伤身,

以身体能够逐渐吸收为宜,慢慢达到阴阳平衡。特别注意:人参、鹿茸、肉桂不适合高

血压及脑血管硬化的人食用。

第32页

15

2.阳性体质者

阳性体质的精神调养应以静养为主,因为阳性体质者多性情急躁,常常心烦易怒,

这是阴虚火旺、火扰神明之故,因此应遵循《黄帝内经》中“恬淡虚无”“精神内守”

之养神大法。平素在工作中,对于非原则性问题,尽量少与人争,以减少使自己情绪激

动的机会,同时要少参加争胜负的文娱活动。因为精属阴,所以阳亢阴虚者要适当护阴,

而性生活太过就会伤精损阴,所以要节制性生活。

阳性体质者多活跃好动,性情急躁,调养时应以静养为主,平时外出注意防热避暑,

不宜做剧烈运动,适合细、匀、长等慢型运动。阳性体质者多阴虚,因此要注意保阴潜阳,

多吃一些凉性偏阴的食物,少吃肥腻厚味、有燥烈偏性的东西。属寒性食物的有桑葚、

马齿苋、蒲公英、苦菜、白菜、黄花菜、冬瓜、西瓜、苦瓜、紫菜、海带等。凉性食物

有玉米、梨、香蕉、白果、橄榄、菊花、丝瓜、黄瓜、萝卜、芋头、空心菜、豆腐、绿豆、

木耳等。对于葱、姜、蒜、韭、薤、椒等辛味之品,阳性体质的人则应少吃。

阳性体质者往往阴虚,因此要注意多吃一些补阴的食物。如鸭肉,可滋阴养胃。《本

草汇》说鸭肉“滋阴除蒸”,而《随息居饮食谱》中则称它能够“滋五脏之阴,清虚劳

之热,养胃生津”。另外,鸡蛋、牛奶、梨、枸杞、银耳、黑木耳、蘑菇、绿豆芽、百合、

葡萄、柚子等,都是很好的滋阴之物。

此外,阳性体质者多体形瘦小,而瘦人多火,经常会感到手心脚心发热,口咽干燥,

畏热喜凉,冬寒易过,夏热难熬,因此在炎热的夏季应注意避暑。阳性体质者四肢温热,

总比周围人穿得少,但不管怎样禁冻,肩、背、胸、腹这几个部位还是要保护好。

阴阳平和之人平时只要注意饮食起居合于常规,适度运动,劳逸结合,同时保持心

情开朗就是最佳的养生方式了。

总而言之,不论是阴性体质,还是阳性体质,都是因为身体走了阴或阳的两个极端,

呈现了明显的身体偏性才会导致身体不适甚至患病的。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尽

量借助环境、饮食等力量对此进行适当调节,将靠近阴阳两个极端的身体恢复至平和体

质,这才是阴阳两种体质养生调理的关键之所在。

第33页

16

第二章  身体平衡全靠调阴阳

阴阳为法,平衡养生

健康长寿是人们共同的美好愿望,也是人类高质量生存的表现。自古以来,人们追

求健康长寿的方法五花八门,而传统中医认为,阴阳平衡才是健康长寿的基础。

关于阴阳平衡这个问题,《周易》和《黄帝内经》这两部经典都有表述。

《周易》提出了“一阴一阳谓之道”,就是说,万事万物的运动都是阴阳的运动,

阴阳运动是万事万物的原规律。生命活动概莫能外,生命运动是阴阳运动。所以,中医学、

养生学都以阴阳为核心。《周易》认为,阴阳相互作用是万事万物运动的根本,八卦和

太极图都表明,阴阳运动维持着动态的相对平衡,正常的平衡被破坏就会导致精气神失

调而产生衰老。

《黄帝内经》认为,阴阳是万物生杀的根本,阴阳是生命的根本。另外,《黄帝内经·素

问》还提出了“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神与形具,

而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的健康长寿之道。意即一个人要想健康长寿,必须把握阴阳,

顺应四时调节规律。

中医的阴阳学说还认为,人体的阴阳变化与自然四时阴阳变化协调一致,同时能保

持机体与其内外环境之间的阴阳平衡,就能增进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进而达到

延年益寿的目的。中医学主张“治未病”和“以预防为主”的观点,旨在培养人体正气,

提高抗病能力,防止病邪侵害。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阴阳平衡所涉及的面是广泛的。就是说,人要达到健康长寿的状态,身体和

心理应保持好各种平衡,如心理平衡、代谢平衡、营养平衡、机体平衡、动静平衡等。

如果这些方面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可以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和情绪是好的;如果在某一

方面或某些方面出现了严重的失衡,就会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或机体处于虚弱不健康

状态。如果人体长期处于疾病之中而不能及时康复,或长期处于虚弱不健康状态,那么,

长寿、安度晚年,只能是纸上谈兵。

第34页

17

为什么阴阳会失衡

中医理论认为,阴阳的平衡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很容易打破的,一旦放松警惕、

疏于保养,就很容易导致阴阳失衡。凡事皆有因,我们的身体内部的阴阳活动为什么会

出现失衡现象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阴阳平衡是动态的平衡

人体内的平衡是动态变化的,阴阳平衡也是动态的平衡。所谓阴阳的动态平衡,是

指阴阳双方的量的比例是不断变化的,但又稳定于正常限度之内的状态。这并不是说在

正常的生理情况下,人体内的阴阳双方不存在相互排斥,而是阴阳双方的相互排斥在正

常情况下表现不出来或表现不明显,人本身很难觉察出来。

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是互根、互补、互制、互化的,如果一旦有一方出现不足,或

者有余,那么,另一方就会代偿弥补,假如我们代偿弥补失调,那么,阳气和阴精不能

够维持正常的平衡,如此阴阳就容易失去相对的平衡。

2.外感六淫可导致阴阳失衡

从季节气候变化角度来看,春夏为阳,秋冬为阴。气候中温热属阳,寒凉属阴。寒、

热、温、凉是从四季气候的角度对气温进行的分类,实际上在自然界中还有其他各种复

杂气候的变化,也就是阴阳学说中的阳中有阴、阴中有阳的变化。古人经过长期的观察、

分析和归纳,得出了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可分为风、寒、暑、湿、燥、火六气。

正常的六气是不容易致病的,当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或“非其时

而有其气”以及气候变化过于急骤,或在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六气才能成为

致病因素,侵犯人体导致阴阳失衡,进而发生疾病。这种六气,相对或者绝对太过,成

为致病因素时便称为“六淫”。我们知道,淋雨了会感冒,忽冷忽热的天气会引起身体

不适,冬季老年人易患哮喘,夏季儿童易腹泻……这些身体内部的失衡都与“六淫”有

密切的联系。

3.七情内扰导致阴阳失衡

强烈的情绪变化会导致阴阳平衡失调,影响人的气血正常运行,从而使得气血功能

紊乱。《素问·举痛论》中说:“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

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在中医看来,七情分属于五脏,为五脏所主。正常情

况下,喜为心志,怒为肝志,思为脾志,悲(忧)为肺志,恐(惊)为肾志,一旦七情

中有一方出现问题,就会使得人的阴阳、气血、脏腑出现一些问题。

“范进中举”是七情致病的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范进经历多次落榜的情况后,非

常伤心,最后在得知自己中了举人后,又过度高兴,于是发起疯来(喜属火),手舞足蹈。

这时范进杀猪的岳父胡屠夫来了,范进平时最怕胡屠夫(惊恐属水)。胡屠夫见范进这样,

上去就是一巴掌。范进受到这种打击后,神志也恢复清醒了(水克火)。从中我们可以

看出,不同的情志之间有着一定的关联,一种情志会对另一种情志产生制约作用,中医

称之为“情志相胜”。

第35页

18

根据《黄帝内经》中五脏相克的关系,对应到情志上就是:怒伤肝,悲(忧)胜怒;

喜伤心,恐(惊)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悲)伤肺,喜胜忧(悲);恐(惊)伤肾,

思胜恐(惊)。“范进中举”中用的是“恐(惊)胜喜”,利用范进对岳父的惊恐心理

来治疗他因过喜而出现的疯癫,以使他的神志清醒。

生活中经常有这样一些例子,比如,男人发火时,看到身边的女人哭了,就会心软

不再发脾气了,这是“悲胜怒”在起作用;也有古代故事中讲女子千里寻夫,不畏沿途

的种种困难,这是因为她内心思念丈夫的情绪早已战胜了恐惧。

4.人体的不断老化加速了阴阳失衡

人的身体不断老化,从成长到衰老,失衡伴随人的一生。从生理的角度看,这是因

为人的生命过程是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但新陈代谢实际上是两个相反的力量与过程同

时作用的结果。在成长的阶段,新细胞生成的数量与速度超过旧细胞死亡的数量与速度,

所以人会长高,体重增加,内脏功能也会不断增强;到成年以后,这两种力量势均力敌,

所以人的身高和体重与功能维持相对的稳定;到了晚年,新细胞生成的速度大大减慢,

这就表现为人体的功能逐渐下降。此时,机体的平衡状态也越来越差,被打破的平衡也

越来越多,人的病痛和疲倦感随着不同的失衡而产生,这是人体的自然规律。反之,如

果我们能够维持身体的阴阳平衡,自然也就延缓了衰老的进程。

5.其他因素导致阴阳失衡

生态环境被破坏、绿地减少、温室效应加剧、大气污染、电子产品污染、食物污染、

噪音污染……这一切都严重破坏了我们体内的阴阳平衡。此外,我们还要为生活奔波,

为工作拼命……一切的一切,使我们的身心不堪重负,心理的失衡会加重机体的连锁反

应,阴阳失衡的现象就更加普遍和严重了。

阴阳要平衡,有补还得有排

现代人生活好了,有钱了,可以天天进补了,可是在补的同时又有多少人注意排呢?

以食进补是为身体进补,注入生命的活力,相反,没有人会重视排泄。我们要注意,

补为阳,排泄为阴,人们每天的饮食既要补益,也要清理,这样才能维持生命的阴阳平衡。

人体每天连续不断地从外界取得营养,但如果只吸收不排出,我们的身体就会成为

一个垃圾场。这些垃圾是人从外界摄取食物、空气和水后,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及生命活

动中未被排出体外的、残存并滞积在体内的各种废物。人体的各种器官和细胞组织如果

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必然会受到伤害。

《本草纲目》中说,平衡养生的方法有 8 个,即“汗、吐、下、和、温、清、消、

补”。其中汗法是通过发汗以祛除外邪的一种治疗方法。吐法是通过引起呕吐祛除病邪

的一种治疗方法,用于治疗痰涎、宿食或毒物停留在胸膈之上。而下法是通过泻下大便

以祛除病邪的一种治疗方法,用于治疗实邪积滞肠胃、大便秘结不通的里实病症。和法

是通过和解或调和作用以消除病邪的治疗方法。温法是通过温中散寒、回阳救逆等作用,

使寒去阳复的一种治疗方法。清法是通过清解热邪的作用以祛除里热病邪的一种治疗方

第36页

19

法。消法是通过消导和散结的作用,对气、血、痰、食、水、虫等所结成的有形之邪,

使之渐消缓散的一种治疗方法。补法则是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的不足,增强机体抗病

能力的一种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身体有阴、阳二气,若阴阳不平衡,人就会上火。阳盛则热,热之极为火。

但不是所有的火都是因为阳气太盛,阴虚也会导致火,不过这个火就是虚火了。对待这

两种火,办法是不一样的。实热要用清法,而虚火当用温补。这就是补、泻的不同。其

他方法也一样,要重视人的体质强弱。比如用消法,或先消后补,或先补后消,或消补

兼施。

列举这八大治法,可能有的人会觉得略有些艰深难懂,其实养生的道理与治病的道

理是相通的。简单说来就是既要补,又要泻。该补的时候补,该泻的时候泻。

进补如用兵,乱补会扰乱平衡状态

用食物进补有很多的好处,但进补必须遵照一定的法度,逾越它就可能达不到目的。

尤其是现代人总是急功近利,做什么事情都恨不得一步登天。这个态度也被人们用到养

生上,有的人听说食补好处多,就吃一些膏粱厚味、肥腻荤腥,再不就是买一大堆保健品,

恨不得马上就把身体补好。其实,这些进补的方法是不科学的,不仅对身体没好处,甚

至还会伤害身体。民间有谚:“进补如用兵,乱补会伤身。”进补跟用兵一样,要用得巧、

用得准才能击溃敌人,否则反而会给对方以可乘之机。下面我们就列举几个进补的误区,

给大家提个醒。

1.胡乱进补

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进补,所以在决定进补之前我们应该先了解一下自己属于何种

体质,到底需不需要进补。需要进补的话,究竟是哪个脏腑有虚证。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真正起到进补的作用,否则不仅浪费钱财,还会扰乱机体的平衡状态而导致疾病。

2.补药越贵越好

中医认为,药物只要运用得当,大黄可以当补药;服药失准,人参也可成毒草。每

种补药都有一定的对象和适应证,实用有效才是最好的。

3.进补多多益善

关于进补,“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观点很流行,其实不管多好的补药,

服用过量都会成为毒药,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等。

4.过食滋腻厚味

食用过多肉类,就会在体内堆积过多的脂肪、胆固醇等,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因此,冬令进补不要过食滋腻厚味,应以易于消化为准则,在适当食用肉类进补的同时,

不要忽视蔬菜和水果。

5.带病进补

有人认为在患病的时候要加大进补的力度,其实在感冒、发热、咳嗽等外感病症及

急性病发作期,要暂缓进补,否则,不光病情迟迟得不到改善,甚至有恶化的危险。

第37页

20

6.以药代食

对于营养不足而致虚损的人来说,不能完全以补药代替食物,应追根溯源,增加营

养,使膳食与进补适当结合,才能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

7.盲目忌口

冬季吃滋补药时,一般会有一些食物禁忌。但是,有的人在服用补药期间,怕犯忌,

只吃白饭青菜,严格忌口,这是完全没必要的。盲目忌口会使人体摄入的营养失衡,导

致发生其他疾病,反而起不到进补的作用。

花粉制成的保健品和某些可食昆虫如蚕蛹、蚂蚱、蜗牛等均可诱发不同程度的过敏。

阴平阳秘,不治已病治未病

中医学中的“不治已病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病、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

的内容,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挡病变发展的

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想好能够采用的救急方法。

整个中医的理论,都是以平衡阴阳为目的的。但一般人很难达到“阴平阳秘”那种

理想状态,即使没有表现出疾病症状来,也总有一定程度的阴阳失衡。治未病的目的在

于及时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和脏腑功能,使机体经常处于“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健

康状态。“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中医养生的真正目标。

《黄帝内经》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大病

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意思是说,

聪明的人不会生病了才想着去治疗,而是未雨绸缪,预防在先,防病于未然,这在中医

上叫作“治未病”。

“治未病”是中医理论的精髓,就是当疾病尚未发生时,能提前预测到疾病的发展

趋势,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方法,提高人体的自愈能力,以杜绝或减少疾病的发生。比如

春季万物萌生,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也相应活跃,感冒之类的疾病就有可能流行开来,

所以中医提出“正月葱、二月韭”的饮食方法,以提高人们的抗病能力。夏季天气炎热,

中暑发生的可能性相对就大,中医就强调“饮食清淡”“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的养生

方案,使中暑发生的可能性减小。秋季气候干燥,咳嗽一类疾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所以,

中医强调秋季以“养肺除燥”为主,多吃梨以生津解渴,从而使一些时令病的发生降到

最低限度。冬季要收藏体内的阳气,注意保暖,早卧晚起,好好休息等。

中医“治未病”还体现在一个方面,就是在疾病的潜伏期及时发现,调动自身的能

力扼杀它的滋长,使人体恢复真正的健康。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比喻来说明“治未病”和“治

已病”的区别,治未病就像是洪水暴发之前筑堤坝、泄洪的各项防护措施,而治已病就

像在洪水泛滥以后再去堵窟窿一样,根本没有更多精力谈预防。

很多人就是由于不注意预防导致疾病缠身,疲于奔命,因此,只有我们防微杜渐,

防患于未然,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人生才会充满自信与快乐。这也是中医治未病的

最大意义。

第38页

21

病有阴阳之分,防治各有方略

《黄帝内经》告诉我们,天地有阴阳之分,人体有阴阳之分,疾病同样有阴阳之分。

所以,阴性疾病和阳性疾病的发病原因不同、症状不同,防治也应该有所不同。

1.阴性疾病的预防

阴性疾病一般发病慢,治疗也比较慢,需要经过长期的调理才能痊愈。这种病主要

由寒气引起,而寒气主要是从腰腿以下侵入人体,人在受到寒气侵袭的时候,就会肢体

蜷缩,禁锢以及手脚僵硬,伸屈不畅。

根据阴性疾病的起因,其预防应着眼于人体的下半部保暖,尤其是脚部,所以说“人

老从脚而始”。从现代医学来看,天冷时,人的胃肠消化功能就会比较脆弱,而且食物

在低温环境下也会比较容易变凉,因此一些原来就患有肠胃疾病的人,症状会变得多发

而更加严重。即使是以前没有肠胃疾病的人,这个时候也很容易免疫力低下,胃痛发作,

或者腰部受凉,导致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所以,预防阴性疾病首先要注意保暖,坚持每天用热水泡脚,然后用手指搓揉脚跟、

脚掌、脚趾和脚背,手脚非常容易冰凉的人或者关节炎患者,还可以在睡觉时将脚垫高,

以改善血液循环。

2.阳性疾病的预防

阳性疾病与阴性疾病恰恰相反,阳性疾病往往属于急性病,发病快,治愈也比较快。

这种病主要由热气引起,而热气多是通过人体上半部侵入人体的,表现为肢体舒张、肿胀,

活动迟缓,筋骨不适等症状。所以,夏天的时候,应该注意给头部降温,保持头部的清醒。

特别是高温天气运动、劳作后,头部血管扩张,一定不要用冷水冲洗,否则可能会引发

颅内血管功能异常,出现头晕、眼黑、呕吐等症状,严重的话,还可能导致颅内大出血。

所以,应该“以热治热”,及时用热毛巾擦汗以促进皮肤透气。

中医认为,人体就像自然界,无论体内阴气过盛还是阳气过盛,都会导致疾病,所

以要想健康,阴阳调和就非常重要。因此,应该把人体的阴阳调和作为一个重要的养生

法则,坚持合理的生活习惯,调摄精神、饮食、起居、运动等各个方面,这样才能够强

身健体,预防百病。

亚健康是轻度阴阳失衡

“亚健康”这个概念现在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了,那么,什么样的

身体状态是亚健康呢?按照医学界的说法,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

功能低下的状态”,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慢性疲劳综合征”。因为其表现复杂多样,

现在国际上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化诊断参数。

一般来说,如果你没有什么明显的病症,但又长时间处于以下的一种或几种状态

中,那么注意,亚健康已向你发出警报了:失眠、乏力、无食欲、易疲劳、心悸、抵

第39页

22

抗力差、易激怒、经常性感冒、口腔溃疡、便秘等。处在高度紧张状态工作、学习的

人应当特别注意这些症状。

亚健康状态下,人体虽然没有发病,但器官中已经有危害因子或危害因素存在,这

些危害因子或危害因素,就像是埋伏在人体中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炸;或是潜伏在

身体中的毒瘤,缓慢地侵害着机体,如不及时清除,就可导致发病。

其实,亚健康和疾病都属于人体内部的阴阳失衡状态,只不过亚健康是轻度阴阳失

衡,而疾病是重度的阴阳失衡。但是,如果身体内的“阴阳”长期处于不平衡状态,就

会从量变发展到质变,也就是说身体就会从亚健康状态转化成生病状态,这时候再加以

调治,就有一定难度了。

按中医的理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就是说在正常的

状态下,如果阴阳处在一个很平衡的状态,即使遇见了像大风大雨这样异常的天气变化,

也不会得病。但如果外受风、寒、暑、湿、燥、火,内受喜、怒、忧、思、悲、恐、惊,

则人体自身的正常状态被打破,这些伺机而动的致病因子就可能从 10 个变成 100 个,

100 个变成 1000 个……当它达到一定数量时,就可能侵害人体健康了,而此时人体正处

于亚健康状况,防御水平很低,没办法抵抗,自然就生病了。

所以,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处于亚健康了,就一定要及时调整自己的阴阳平衡,使身

体恢复到健康状态,防止疾病的发生。

阴阳不平衡,阴弱于阳,就会内热

中医认为人体是由阴阳二气构成的,只有阴阳二气达到平衡,人才会处于最健康的

状态。百病之源都在于阴阳二气的不平衡,所谓内热,我们用个形象的比喻,阴气代表

水,阳气代表火,正常情况下,人的体内水与火的比例是相等的,这时候人就是健康的,

而内热就是水比火少了。

实热就是体内的火多了,而水没有少。这样原来平衡的状态就被打破了,这时候要

做的就是想办法把多出来的火清掉。

虚热是因为体内的水少了,而火并没有多。这样平衡也被打破了,所以就要想办法

把水补充回来。

就高血压来说,一个年轻人可能因为生气等情绪上的波动,很容易导致血压在一

瞬间或者一段时间内异常升高,这就是由实热引起的,从中医术语上说,这是肝火上炎;

而老年人的血压高,则是因为水少了,相对来讲火就增加了,我们一般叫作阴虚阳亢,

也就是虚热。

老人多虚热,年轻人多实热;劳损多虚热,忧虑多实热。虽然说年轻人多实热,老

人多虚热,但这不是绝对的。区分虚热和实热,可以遵循“劳损为虚、积郁为实”的原则。

什么是劳损,劳损不只是体力上的,长时间工作、思虑过多、疲劳过度,或者长期

处于一种精神压力下,都叫作劳损。劳损伤人的精血,这种情况造成的内热我们称之为

虚热。

第40页

23

而积郁则是指一种情绪(如悲伤、愤怒,甚至是喜悦)被压抑在心中发泄不出来,

久而久之就会上火,这种内热一般都属于实热。

所以说年轻人也不一定就是实火,如果是长期劳损造成的,也可能是虚火;而老年

人如果平时身体十分健康,忽然上火了,也可能是实火。无论是实热还是虚热,热极都

会化火,都会出现上火的情况,有的人一出现牙痛、痤疮、便秘这些上火症状就去买三

黄片这类的降火药吃,如果是实火,那么这些药还比较对症;但如果是虚火,吃这些药

不但效果不好,还会适得其反,因为这些降火药一般都是苦寒的,能燥湿伤阴,虚火的

人本来阴分就不足,吃降火药只能使虚者更虚,阴越虚则火越大,形成恶性循环。结果

是越吃越干,出现口干、口苦、便秘等症状,那么如果继续使用苦寒的去火药,只能使

病情更加严重。尤其是老年人,一旦上火,一定要慎用上火药,有些老年人用苦寒药久了,

甚至会导致阴阳两虚。

运动就可以生阳,静坐就可以生阴

按照《周易》的阴阳原理,动则生阳,静则生阴。比较而言,练动功的,动则生阳,

可以增强精力,提高工作效率;练静功的,静则生阴,可以降低人体的消耗,人的寿命

也相对较长。只静不动是错误的,只运动不知道好好休息就更不对。正确的养生方法应

该是动静相兼,刚柔相济。

这是因为,神属阳,在生命活动中易动而好散,难于清静内守,务须养之以静;形

属阴,易静而难动,故养形以运动为贵。所以,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动静兼修,形神

共养,才能使体内气血流畅,阴阳平衡,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动养,包括跑、跳、走、爬、打球、游泳、骑车等。

静养,包括静坐、睡眠、闭目养神等。

偏于动养还是偏于静养,应因人而异。阳虚者应以动养为主,但不可过于剧烈;阴

虚者应以静养为主,但也必须配合动养。总的来说,腹围不大、血脂不高、胆固醇不高,

没有这方面遗传因素的人,可以静养为主、动养为辅;反之,腹围大、血脂高、胆固醇高,

有这方面遗传因素的人,就应以动养为主、静养为辅。

对老年人而言,静比动更重要,让自己真正安静下来,比让自己真正动起来要难。

很多老年人晨练时以为只要拼命跑跳、运动剧烈就是最好的锻炼。这样显然错了。老年

人运动,不可骤起,不可骤停,应翩翩起舞,缓缓结束,以浑身微汗为锻炼适度的标准,

过汗易伤阳气。老年人阴、阳之气都须慎重保护,过静也许适合极个别老人,但从整体

而言,老人一定要静动结合,静多动少。

阴阳平衡的女人最美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天地万物都是可以分阴阳的,并且只有阴阳处于平衡状况,

世间万物才能正常运行。所谓阴阳平衡,就是阴阳双方的消长转化保持协调,既不过分

第41页

24

也不偏衰,呈现着一种协调的状态。对于人体来说,阴阳平衡的含义就是脏腑平衡、寒

热平衡及气血平衡。其总原则是阴阳协调,实质是阳气与阴精(精、血、津、液)的平衡,

也就是人体各种功能与物质的协调。

阴阳平衡的机体特点是气血充足、精力充沛、五脏安康、容颜发光。也就是说,如

果我们的身体内部阴阳调和,各个部位正常运转,我们就是健康而美丽的;但如果阴阳

失调,任何一个方面偏或者太过,我们就会出现亚健康、早衰等各种症状。所以,要想

容颜美丽,保持阴阳平衡是最基础的条件。

那么,作为女人,应该如何保持阴阳平衡呢?

首先,在生活中如果总是感觉疲惫,而且经过休息仍不能缓解,就要警惕疾病的潜

在可能,并立即到医院检查身体。

其次,睡眠也是保持阴阳平衡的良方,特别是要睡好子午觉。子时是夜里 11 时到 1

时这段时间,这时人体中的阴气最盛,阳气初生,力量很弱小,最应该睡觉,这样有助

于体内阳气生发,调和阴阳。如果你不睡觉,而是继续学习或者工作,阳气就生发不起来,

从而导致阴阳失调;午时是上午 11 时到下午 1 时这段时间,与子时正相反,午时阳气最盛,

阴气初生,阴阳交合,也应该休息。所以,子时和午时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两个时间段,

这两个时段休息好了,对保持身体的阴阳平衡是很有益处的。

在心态方面,应该防止焦急、紧张、忧虑、恼怒、抑郁等情绪的蔓延,放慢生活节奏,

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享受随心而自然惬意的快乐。

不要偏食,五谷杂粮、蔬菜、水果、肉类都要适当摄取,任何一种食物都有对人体

有益的营养成分,只有不排斥任何食物,身体才能保持营养均衡,这也是调和阴阳的重

要方面。

总之,保持阴阳平衡的关键就在于恰到好处,不要太过也不要不足,过与不及都不

是最佳状态,最重要的还是自己感觉舒服,身体时刻感觉如沐春风,这样我们的心情也

会感觉轻松舒适,工作中也会更加有创造性,更能体会到生活的美好,这样的人气血充

足、精力充沛,嘴角不自觉就会微微向上,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与幸福就像强大的气场,

甚至会影响到他身边的人,这样的人才最美。

第42页

25

第三章  阳气是最好的治病良药

万物生长靠太阳,长命百岁靠养阳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阳气是生命的根本。到底什么是阳气呢?可能很多

人是一知半解的。这里先来讲讲什么是阳气。所谓阳气,一方面来自先天,与父母和你

的先天体质有关系;另一方面来自后天,是人呼吸的气和脾胃消化的食物的气结合而成

的。它的作用就是温养全身组织,维护脏腑功能。阳气虚就会出现生理活动减弱和衰退,

导致身体御寒能力下降。

中医认为万物之生由乎阳,万物之死亦由乎阳。人之生长壮老,皆由阳气为之主。

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阳气为之化。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给大自然以光明和温暖,

失去阳气,万物便不能生存。如果人体没有阳气,体内就失去了新陈代谢的活力,不能

供给能量和热量,生命就要停止,所谓“阳强则寿,阳衰则夭”,养生必须先养阳。但

是寒湿会阻滞阳气的运行,使血流不畅、肌肉疼痛、关节痉挛等。因为湿困脾胃,损伤

脾阳,或患者平时脾肾阳虚而致水饮内停,所以多表现为畏寒肢冷、腹胀、腹泻等。所以,

寒湿是最损伤人体阳气的。

怎样判断身体内是否有湿呢?方法其实很简单,观察自己的大便情况,一看便知。如

果长期便溏,大便不成形。那么很有可能就是你的身体蕴含了太多的湿气。而长期便秘,

则代表着体内的湿气已经很重了。因为湿气有黏腻性,过多的湿气就容易把粪便困在肠道内。

而祛除寒湿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身体温暖起来,因此,健康与温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众所周知,掌握人体生杀大权的是气血,而气血只有在温暖的环境里,才能在全身顺畅

地流通。如果温度降低、血流减慢,就会出现滞涩、淤堵,甚至血液会凝固,那么人就

将面临死亡,而且人的体温上升,不仅会增强人体的免疫力,还能在正常细胞不受影响

的情况下大量杀死癌细胞。此外,温度过低,会使体内的寒湿加重,外在表现就是上火。

所以,要涵养我们身体内的阳气,就要远离寒湿,温暖身体。

让身体温暖起来的办法有很多,《本草纲目》中就记载了很多可以养阳的食物,羊

肉、狗肉、党参等,都是补益阳气的。另外让身体动起来,为自己选择几项适合的运动;

放弃淋浴,经常泡热水澡;养成睡前用热水泡脚的好习惯等方法,也能让身体暖和起来,

使人体阳气升发,免疫力提高。

第43页

26

三阳开泰,阳气始生

“三阳开泰”,出自《易经》六十四卦之中的泰卦。古人发现冬至那天白昼最短,

往后白昼渐长,故认为冬至是“一阳生”,十二月是“二阳生”,正月则是“三阳开泰”。

“三阳”表示阴气渐去,阳气始生,冬去春来,万物复苏。“开泰”则表示吉祥亨通,

有好运即将降临。人体的阳气生发也有类似的渐变过程,武国忠医师则称其为人体健康

的“三阳开泰”,即动则升阳、善能升阳、喜能升阳。

1.动则升阳

三国时期的名医华佗创编的五禽戏,里面有一句至理名言:“动摇则谷气消,血

脉流通,病不得生。”人只要动一动,摇一摇,那么气血流通就百病不生了。学五禽

戏的人都知道这句话,却不知道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动摇正是对动则升阳最好的诠释。

现代社会是以脑力劳动为主体的,人们大多时动摇的是精神,不动的是身体,上班的

时间坐在办公室里,出门就坐车,回家又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一天绝大多数时间都是

坐着的,不动则阳气不得升发,气血都瘀滞了,长此以往身体怎能不病呢。动摇精神

损耗的是我们的阳气,动摇身体则能生发阳气,所以我们要想身体健康,就一定得先

让身体动起来。

中医有一句话:“阳光普照,阴霾自散。”如果你体内阳气严重不足,阴气过盛,

可以选择一些柔和舒缓的传统功法,如养生桩、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运动有

一个标准,就是以心脏不剧烈跳动、身体微微出汗发热为宜,运动过度反而会伤害身

体。上午和春夏都属于阳长阴消的阶段,所以阳虚的人应该在上午锻炼。

2.善能升阳

《太上感应篇》中对“善”做了三个定义:第一是语善,第二是视善,第三是行善。

语善,就是要求我们说一些鼓励人、激励人、柔和的话,比如说一名员工犯了错,

如果是位德高望重的领导,他一定不会去埋怨员工,而是用激励、鼓励的方式,让员工

的信心建立起来,好的员工都是被不断激励的。

事实上,现实中很多有成就的人,都是在上级不断肯定和鼓励下成长起来的,在这

种肯定的阳性语言激励下,人的阳气就会持续得到生发,身心都会得到平衡的发展。古

人讲“良言一句三冬暖”,说的就是语善升阳的道理。

视善,就是要让眼睛经常看到美好的事物。风景秀丽的名山大川,是天地间的大美,

所以久居喧嚣都市的人要经常出去看看,以此养目调心。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也是与天

地交换能量、升发阳气的过程。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眼睛所见之物反过来也会影响心灵,

生活中不要总看到社会、人生的阴暗面,凡事要多看阳光的一面。如此,不用刻意追求,

也能做到随处视善了。

那么什么是行善呢?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看到很多这方面的例子。比如一个人拉着

一车煤或者白菜,爬高坡时上不去了,这时你帮他推一把,过了这个坡以后,拉车的人

会回头道一声谢谢。这个时候你心里是什么感觉呢?一定会感觉到暖暖的,这种暖就是

第44页

27

阳气升发的表现。日常中帮助他人的行为其实都是行善。

《礼记·礼运篇》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不管是语善、视善还是行善,

都是在讲做人做事要去掉私欲,内心光明磊落,多为他人着想,那种累在身暖在心的感受,

也是能延年祛病的。

3.喜能升阳

古人说,喜则阳气生。在日常生活中,喜应该是很好做到的,多想一些高兴的事情,

看一些欢快的节目,听自己喜欢的歌曲,看自己喜欢看的书,业余时间多做自己喜欢的事,

都可以使人的阳气生发。

喜能升阳,最典型的应用就是“冲喜”。按照道家医学的观点,冲喜是很高明的升

阳方法,冲喜冲掉的是身体的邪气,换回的是正气。过去的人用办喜事的方法来治病或

者转运。有意地为久病或长年身体不好的人操办些喜事,对病情是很有帮助的。实际上,

冲喜是借助外在的环境改变了病人的状态。

只生欢喜不生愁的人,在古代就被称为神仙。喜是一种人生的大境界,能够保持一

颗欢喜心,是比吃什么灵丹妙药都管用的。

命运是每个人穷其一生都想去把握和改变的。从道家的角度来看,命运赋予了每个

人更加切实可把握的意义。阳气旺盛不仅不会受到病邪侵害,还能使人的精神平和愉悦,

心想事成。

阳气耗尽,生命之火熄灭

《黄帝内经》中说“昔在黄帝,生而神灵”。“昔在”的“昔”字是什么意思呢?

大家看这个字在古代的写法——就是日在水下——太阳已经到了洪水里边了,这意味着

一个很远古的洪水时代。“昔在黄帝”的意思就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个黄帝。“生而神灵”

是什么意思呢?实际上是说,任何一个生命的出生都有他不可思议的一方面。一个卵子

受精分裂后再经过十月怀胎,就能够完成人类的繁衍,这难道不是一种神灵吗?所以,

这不仅仅是单纯地说黄帝,而是说我们每个人都生而神灵,而且每个人生而神灵都是有

相可循的。老子曾这样说小孩子:“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

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

小孩子还有一个特点,叫作“骨弱筋柔而握固”。什么叫“握固”呢?大家如果仔

细观察就会发现,刚出生的小孩都是攥紧小拳头的,他的拇指一定是被其他四指紧紧包

住的,这就是握固。“握固”,就是拇指掐住无名指的指根处。古代的习武之人认为,

无名指的指根处相当于肝魂的关窍。我们的手能握住,这实际上说明我们有一条经脉的

经气是特别足的,这条经就是肝经,因为肝主握。小孩子握固的是阳气,为什么小孩子

要握固呢?这是因为婴儿出生时有自保功能。小孩子都有囟门,囟门在古人眼里就是阳

气来回出入的地方。小孩子在出生的时候,他的握力是很大的,因为刚出生的小孩子的

肝气和阳气特别足。人在去世的瞬间都是“撒手而去”哪怕是一个半身不遂而浑身抽缩

到一起的人,在临死的瞬间,他的手也会一下撒开。中医对这种现象的解释就是,肝魂

第45页

28

全都散了,阳气没了,手就没有握力了,所以会“撒手而去”。

老子在形容小孩子的时候还说过:“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

和之至也。”这是什么意思呢?“牝”是母马,“牡”是公马。“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

的意思是,小孩子并不懂得男女的交和,可是男婴也会有勃起。这是什么原因呢?西方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解释说小孩子有性欲,其实这种解释是错误的,这种现象不是小孩子

有性欲导致的。老子在这里解释得非常清楚,他认为这是“精之至也”,是因为小孩子

的精特别足,他不需要去想男女之事就能够达到这种一阳初起,这是精足的一个表现。

而现在,成年人必须要靠外界的刺激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这是因为成年人没有婴儿的

精足。

“终日号而不嗄”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婴儿整天地哭,但嗓子不会哑。而我们成

年人一哭嗓子就容易哑,这是什么原因呢?老子认为这是“和之至也”。气是和的,小

孩子哀而不伤,哭就是想表达他的一些愿望而已,他不会把自己的欲念留在心里,只要

你满足他了,他也就好了。他的哭不会伤到气,所以他会“终日号而不嗄”。

什么叫“弱而能言”?“言”是有逻辑、讲真理的意思,人言为信。人和言放在一

起是真实的意思。我们仔细想一想,其实小孩子很多问题都是在“问根本”。

万病皆损于一元阳气

《黄帝内经·素问》里说“阳者卫外而为固也”,意思是说,人体本身就有抵御外

邪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阳气。在中医里又叫作“卫阳”“卫气”。卫

就是卫兵、保卫的意思。阳气好比人体的卫兵,它们分布在肌肤表层,负责抵制一切外邪,

保卫人体的安全。任何人只要阳气旺盛,就可以百病不侵。

古人把阳气比成天空与太阳的关系,如果天空没有太阳,那么大地就是黑暗不明的,

万物也不能生长。所以天地的运行,必须要有太阳。而人身的阳气,要调和才能巩固它

的防护功能,不然就会招致病邪的侵入。《黄帝内经》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

所则折寿而不彰。”由此看来,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之本。

我们身体里面的血液、津液在运行循环的过程中,都需要借助阳气,并且血液、津

液都需要通过阳气的汽化作用,才能营养全身而产生精神活动和一切的脏腑功能活动。

人体正常的体液都需要阳气来养护推动,体液占人体的 70%,阳气不足的最明显的一个

表现就是人体湿邪过重。正常的体液是滋润人体肌肤和运行五脏六腑必不可少的,过多

或过少都会引起人体的病态反应,少了就是火,多了就是痰湿。现代人大部分的慢性病

或疑难病症都是因为阳气不足,导致体内阴液失调而形成的。

很多人可能会说,如今生活条件越来越好,阳气怎么会莫名其妙地减少呢?其实,

生活中到处都有伤害我们阳气的不利因素,只是我们从未引起警觉而已。

那么,到底是什么在急剧地消耗我们体内的阳气呢?是精神。中医认为,人体阳气

的五种外在表现——神、魂、魄、意、志,与人体器官有着紧密的联系。神属心,魂属肝,

魄属肺,意属脾,志属肾,精神上的不调和,也会引发脏器的病变。

第46页

29

损害人们精神最大的因素之一,是现代社会的信息污染。我们现在一天内接触到的

信息,可能比古代人一辈子接触到的都多,每个人的心里都装满了事,脑子里也充斥着

各类信息。长此以往,人的精神受到的损害可想而知!比如说,一个人听到不好的消息,

生气发火了,很可能马上就能感到血冲到头顶了,甚至一些人还会突发心脏病。

俗话说,病从口入。阳气遭受损伤比较大的另一个根源是饮食。如今,我们吃的东

西很多都受到农药、细菌或者各种非法添加剂的污染。长期食用被污染的食物,会让我

们五脏六腑的功能发生紊乱,反过来,五脏受损也会侵害到人的情志,肝不好的人易怒

就是这个道理。久而久之,人体也呈现出阳虚状态了。

事实上,每个人生来都具有很强的抵御外邪的能力,发挥这种能力的根本是培固自

身阳气。人之生长壮老,皆由阳气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阳气为之化。“阳强

则寿,阳衰则夭”,由此可知,阳气决定长生。所以,我们在平日的生活中,一定要注

意防止阳气外泄,这样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杜绝疾病。

现代人为什么会阴盛阳衰

在现实生活中,体衰的人往往会有以下症状:手足不温,面色淡白无光泽或黧黑,

明显怕冷,对气候转凉特别敏感,腰背部有被冷水浇的感觉,喜喝热茶、热汤,疲乏无力,

易出现慢性腹泻、消化不良、营养不良、贫血或水肿等;稍微运动则心慌、气短、出汗,

大便稀薄、不成形,受寒后易腹泻,劳累后水肿,夜间多尿,性欲减退,男性易阳痿、

早泄、不育,女性月经减少、不孕……这些都是阴盛阳衰的表现。人体笼罩在疾病气势

汹汹的阴霾之下,阳气虚衰,所以会出现这些症状。

时至今日,上面那些症状似乎不再专属于久病体衰的人,我们正常人或多或少也会

有上述症状。现代人为什么会阴盛阳衰呢?《黄帝内经》认为,人是天地所生,天以气

养人的阳,地以食物养人的阴。我们可以看看周围的环境,污染太严重了,在这种质量

的空气中呼吸,我们的阳气肯定受损。另外,我们餐桌上的食物精美而丰富,而且大多

是鸡鸭鱼肉等“血肉有情之品”,最能滋阴。在这种生活中,很多人的体形都富态起来了,

但精神头却不能跟着提起来。

精神属阳,肉体属阴,二者不平衡,阴盛阳虚,就出现了中医所说的“形胜气”的

现象。《黄帝内经》讲:“气胜形者寿,形胜气者夭。”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的精神状

态无法完全驾驭形体的时候,就会生病,而且难以治愈。

所以,为了避免生病,我们应该调整呼吸和饮食,这样才能养足身体的阳气。在呼

吸方面,应该经常去呼吸那种带着上天的灵气和万物生机的新鲜空气;在饮食方面,要

利用食物的特性来帮助阳气生发,比如,体内有湿气是现代人的通病,湿为阴邪,能遏

制阳气,薏米红豆汤可以祛除身体内的湿气,湿气除掉了,阳气自然生出来。《黄帝内经》

还告诉我们:动属阳,静属阴。现代人的身体缺乏正确的锻炼,使人体变得静多动少,

阴气过剩,两者相加会同时伤害人体的阳气,导致我们的身体呈现出病理性的阳虚状态,

第47页

30

使我们的阳气比古人更虚。

万物之生由乎阳,万物之死亦由乎阳。人之生长壮老,皆由阳气为之主;精血津液

之生成,皆由阳气为之所化。但是,我们所处的时代,环境、生活给我们的阳气实在太

少了,所以,很多的现代人会阴盛阳衰。

人只有跟着太阳走,阳气才能更好地升发

世间万物都离不开阳光的照耀,我们人体也是一样。在人体这个设计精密的小宇宙

里,同样需要阳气的温煦才能够使其充满鲜活的生命力。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就曾说道: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注曰:“生杀之道,

阴阳而已。阳来则物生,阳去则物死。”也就是说,人的生命系于“阳气”,只有固护阳气,

才能百病不生,人体才能拥有鲜活的生命力。而养生的重点就在于养护身体内的阳气。

阳气是人体的卫士,它能够抵制外邪,保卫人体的安全。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六

淫邪气”即大自然中的风、寒、暑、湿、燥、火,时时都在威胁着我们的健康。但是为

什么有的人就很爱生病呢?像是现在的流感,有的人总是在“赶流行”,而有的人却安

然无恙,区别就在于他们体内的阳气充足与否。总是爱生病的人体内阳气不足,病邪很

容易侵入人体,而体内阳气充足的人则能够抵挡外邪的入侵。所以,那些身患各种疑难

杂病、重病或慢性病的人,基本上都是卫阳不固、腠理不密的,以致外来的各种邪气陆

续占领人体并日积月累而成。

导致疾病的原因除去自然界的“六淫邪气”,还有人体内部的七情,即喜、怒、忧、

思、悲、恐、惊这七种情绪。传统中医认为:大喜伤心,大怒伤肝,忧思伤脾,大悲伤肺,

惊恐伤肾,也就是说情绪波动过大就会伤害五脏,导致病变。而人的情绪在阳气不足的

情况下起伏最大,阳气充足的人通常比较乐观、通达,阳气不足的人则容易悲观、绝望。

所以,养好阳气,人的情绪也会慢慢地好起来,整个人充满了精神与活力,由于七情过

度而导致的病也就离我们远去了。

那么阳气要如何养呢?其实,天地之间最大

的阳气就是太阳,太阳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体阳

气的变化。长期待在写字楼里的人总是感觉恹恹

的,没有生气,如果能每天抽时间晒晒太阳,就

会觉得整个人都精神很多,这是太阳给我们的力

量。所以我们说:人只有跟着太阳走,才能找到

内在的力量。

但是,现在跟着太阳走的人非常少了。古

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跟着太阳走的,

但是现代人很难做到,每天要起很早去上班,

春夏秋冬都是一个钟点,晚上太阳早下山了,

还得加班加点地工作,一天都见不到太阳的脸; 百会穴

百会

第48页

31

古人“锄禾日当午”,夏天在太阳底下干活,虽然汗流浃背但是身体阳气充足,不会

得这样那样的怪病,但是现代人却坐在空调屋里吃着冰西瓜,偶尔出门也要涂防晒霜、

撑遮阳伞,恐怕被太阳晒到,身体里的阳气根本生发不起来。太阳是最好的养阳药,

我们却利用不起来,这真是一种极大的损失与浪费。

为了养好阳气,大家可以抽出时间经常晒晒太阳,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晒太阳就

是一种最好的养阳方式。阳光不仅养形,而且养神。养形,就是养骨头,用西医的说法

就是:多晒太阳,可以促进骨骼中钙质的吸收。所以,多晒太阳就是老年人养骨的最好

方式。对于养神来说,常处于黑暗中的人看事情容易倾向于负面消极,处于光亮中的人

看事情正面积极,晒太阳有助于修炼宽广的心胸。

另外,晒太阳的时间不要太长,半小时左右就行。晒太阳时一定不要戴帽子,让阳

光可以直射头顶的百会穴,阳气才能更好地进入体内。

肾为身之阳,养阳先养肾

中医所说的阳气是由先天之精气、水谷之精气和吸入的自然界清气组成的。先天之

精气其实代表的是先天之本的肾。肾为一身之阳,就像人体内的一团火,温煦、照耀着

全身,涵养着人体的阳气。《黄帝内经》说:“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这就是

在肯定肾的创造力。“作强之官”的“强”,从弓,就是弓箭,要拉弓箭首先要有力气。

“强”就是特别有力,也就是肾气足的表现,其实我们的力量都是从肾来,肾气是人体

力量的来源。养好肾,才能保障人体气血畅通,阳气充足。因此,养阳一定要先养好肾。

如果说生命是一棵大树,那么肾脏就是树根。对于肾脏,中医里永远只存在着补,

从没有泻的说法。不能给肾脏撤火,更不能灭火,只有通过不断地、适度地添加“燃料”,

才能让肾火烧得长久而旺盛。

现在市场上有很多补肾的药品、保健品,看得人眼花缭乱。但是,补肾也有讲究,

不要盲目。大家都知道“亡羊补牢”的故事,羊丢了,首先应该想到的是把羊圈补好,

而不是再买几只羊回来。补肾也是一样,首先要保住现存的,然后再想怎么去补,不要

一边补,一边继续大量地消耗,这样是没有用的。所以,补肾首先是固摄元气,每天吃好、

睡好,心情愉快,也是一种保护。具体说来,养肾可以从以下 4 个方面着手:

1.节制性生活

中医的抗衰老、保健康的理论常把保护肾精作为一项基本措施。对此,前人早有

定论:“二十者,四日一泄;三十者,八日一泄;四十者,十六日一泄;五十者,

二十日一泄;六十者,当闭固而勿泄。”总的意思是对房事要有节制,既要节而少,

又要宜而和。只要做到节欲保精,就会阴精盈满,肾气不伤,精力充沛,从而有利于

健康,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2.调畅情志

俗话说“恐则伤肾”。只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则肾气不伤。肾气健旺,五脏六

腑得以温煦,功能活动正常,身体才能健康。

第49页

32

3.爱护脾胃

养肾一定要重视对脾胃的调养,平时应当对食物合理调配,烹调有方,饮食有节,

食宜清淡,荤素搭配,忌食秽物,食后调养。只要脾胃不衰,化源有继,肾精得充,精

化肾气,自然健康长寿。

4.起居有常

古人曾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护肾法则。阳者肾气也,阴者肾精也。所以

在春季,应该是“夜卧早起,广步于庭”,以畅养阳气;在夏季应该是“夜卧早起,无

厌于日”,以温养阳气;在秋季,应该是“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以收敛阴气;在冬季,

应该是“早卧晚起,必待正光”,以护养阴气。若能做到起居有常,自然精气盛、肾气旺,

能够达到抗衰老、保健康的目的。

春天让阳气生发得轰轰烈烈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天气转暖,自然界的阳气开始生发,同时,人体

内的阳气也开始生发,因此,春天养生应注意保护阳气。

在精神上,暴怒和忧郁都会伤身,因此要保持心胸开阔、乐观向上、心境恬静的好

心态。在饮食上,最好多吃些扶助阳气的食物,比如面粉、大枣、花生等,新鲜蔬菜如春笋、

菠菜等,可以补充维生素。酸性食物要少吃,油腻、生冷、黏硬食物最好不吃。体质过敏,

易患花粉过敏、荨麻疹、皮肤病者,应禁食如羊肉、蟹之类易过敏的食品。所以,虽然

羊肉可以补阳气,但是容易过敏的人还是要少吃为妙。那么用什么来补阳气呢?韭菜其

实就是这个季节最好的选择。

《本草纲目》中记载,韭菜味辛、性温、无毒,有健胃、温暖的作用,常常用于补

肾阳虚、精关不固等。韭菜粥可助阳缓下、补中通络,适合背寒气虚、腰膝酸冷者食用。

韭菜粥

材料:新鲜韭菜、小米各适量。

做法:先煮熟小米粥,然后将适量韭菜切碎投入,稍煮片刻便可食用。

功效:助阳缓下、补中通络。

除了食补养阳以外,春季要保持阳气生发,就要注意时刻保暖。俗话说“春捂秋冻”。

“春捂”怎么“捂”?一直没有明确的概念,“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梨花雪”“吃

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这些说法对于养生保健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首先要把握时机。医疗气象学家发现,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南下和降温持

续的时间密切相关。比如感冒、消化不良,在冷空气到来之前便捷足先登。而青光眼、

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在冷空气过境时也会骤然出现。因此,捂的最佳时机,应该在气

象台预报的冷空气到来之前 24~48 小时。

注意这样一个温度临界点——15℃。研究表明,对多数老年人或体弱多病而需要春

捂者来说,15℃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也就是说,当气温持续在 15℃以上且相

对稳定时,则春捂可结束了。

第50页

33

另外需要小心温差,当日夜温差大于 8℃时,春捂就是必不可少的。春天的气温,

前一天还是春风和煦,春暖花开,刹那间就可能寒流涌动,让你回味冬日的肃杀。面对“孩

儿脸”似的春天,你得随天气变化加减衣服。而何时加衣呢?现在认为,日夜温差大于 8℃

是该捂的信号。

而捂着的衣衫,随着气温回升总要减下来。而减得太快,就可能出现“一向单衫耐

得冻,乍脱棉衣冻成病”的情况。因为你没捂到位。怎样才算到位?医学家发现,气温

回冷需要加衣御寒,即使此后气温回升了,也得再捂 7 天左右。减得过快有可能冻出病来。

所以春捂 7~14 天比较合适。

冬天阳气要收藏,与太阳一起起床

冬三月,这个季节寒水结冰,地表干裂,一派生机闭塞之象。人在此时千万不要扰

动阳气的收藏,起居应该早睡晚起,以养阳气,保持身体温热。一定要等太阳出来了才

起来活动,这时人体阳气迅速上升,血中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含量也逐渐升高。此时起床

则头脑清醒、机智灵敏,而且早晨空气中负离子浓度高,对人体也非常有益。

冬季属阴属水,要藏得住才能保证春季阳气生发。因此,冬季要收敛,澡都要少洗,

每周一两次,但可以每天用热水泡脚。这样才能养住体内已经收敛的阳气,所谓“无扰乎阳”。

要穿暖,多晒太阳,冬天不宜洗冷水澡,也不提倡冬泳,以免阳气耗损太大;多吃

温补性食物,这些食物能温暖人身,祛除寒邪。温热性食物主要指温热及养阳性食物,

如羊肉、牛肉、鸡肉、狗肉、鹿茸等,冬天以炖食最好。其中,羊肉和鸡是冬天温补的

主要肉食品,羊肉的膻味可用花椒、料酒及大蒜去除。鸡是中国传统的补品,俗话说:“逢

九一只鸡,来年好身体。”就是说要多吃鸡,冬天喝鸡汤最好。多吃益肾食品,如腰果、

芡实、山药粥、栗子炖肉、白果炖鸡、大骨头汤、核桃等;多吃黑色食品,因黑色入肾,

如黑木耳、黑芝麻、黑豆、黑米、乌骨鸡等;多吃冬令节气菜,如萝卜,萝卜可顺气,

还有抗癌作用;多吃养阴食物,如龟、鳖、鱼、海参、甲鱼等。

此外,由于冬天万物萧条,动物在这个季节大多数都冬眠了,人在这个季节的各种活

动也减少了,难免有人会产生孤立甚至绝望等负面情绪。因此,我们要像动物那样,寻求

一种安静的精神状态,精神情绪要保持平静,注意调摄七情,这样才能潜藏阳气,养护阴精。

冬季由于气温较低,所以人易出现脾胃虚寒、腹泻、腹部疼痛等病症,因此要适当

做好保暖工作:要添加衣服但不宜过厚,要升高室内温度但不宜过高,否则出门时易感冒。

此外,腮腺炎、麻疹、流感等疾病在这个季节易高发,对付它们的好办法就是锻炼身体,

提高抗病能力。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

人是有惰性的,谁也不愿意在天寒地冻的环境里跑步,但是养生贵在坚持,如果不

能持之以恒,则会前功尽弃。所以,在冬天也应坚持运动,滑雪、滑冰等都是较好的运

动项目。但在锻炼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待热后脱去一些衣服,再加大运动量。

锻炼结束后,要及时擦干汗液,若内衣已潮湿,应尽快回到室内换上干衣服。

运动是需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不能忽略,否则一冬天积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专业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