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成立六十周年纪念

发布时间:2023-3-16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成立六十周年纪念

前 言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诞生于国家亟待建设的 1962 年。学会成立以来,一路风雨兼程,携手共进,始终与福建省建设行业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走过了与民族振兴、与祖国建设事业同频共振的发展历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目前,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已拥有几乎涵盖土木建筑各学科的 25 个分会,硕果累累,成为福建省建设行业中最重要的学术社团、福建建筑人心目中的精神和学术的家园。60 年的时光,在人类的长河中,只不过是一朵不起眼的小小浪花,但在一个学会的发展史中,却是令人难忘的厚重时光。回首六十载的辛勤耕耘,六十载的薪火传承,我们感慨万千。60 年来,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学会的办会宗旨,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和品牌特色,着眼建设行业的每一项改革,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成为连接政府和建筑企业以及科技工作者的有力纽带和桥梁。2015 年 12 月,按照社团组织去行政化的改革要求,第八届学会组织在新的管理机制下运行,承担起政府委托的部分服务工作,服务社会经济建设。成为我省政府有关部门的得力助手、建设行业重要的社会力量。60 年来,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始终注重为广大会员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坚持为广大会... [收起]
[展开]
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成立六十周年纪念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2页

编委主任: 张建勋

副 主 任: 高起荣 蔡雪峰 王宗成 林卫东 夏 坚 侯伟生 祁 皑

谢益人 丘华生

编 委: (以姓氏笔画为序)

王 耀 宁茂权 叶 健 朱剑钦 张天宇 陈业伟 肖 伟

巫庆明 苏亚森 陈 群 张 蔚 周庆峰 林洪钟 林能影

郑锦民 赵士怀 柳德宝 高学珑 黄昌钦 黄尚敏 黄春风

黄晓忠 黄清和 梁章旋 黄冀卓 程宏伟 曾志攀 谢勇成

潘一帆 潘耀民 戴益华

主 编: 蔡雪峰

副 主 编: 徐海娟

责任编辑: 丁江荣 黄新新 杨素平 赵冬香

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成立六十周年纪念

(1962-2022)

第3页

前 言

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诞生于国家亟待建设的 1962 年。学会成立以来,一路风雨兼程,携手共进,始终与福建

省建设行业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走过了与民族振兴、与祖国建设事业同频共振的发展历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

目前,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已拥有几乎涵盖土木建筑各学科的 25 个分会,硕果累累,成为福建省建设行业中最重要

的学术社团、福建建筑人心目中的精神和学术的家园。

60 年的时光,在人类的长河中,只不过是一朵不起眼的小小浪花,但在一个学会的发展史中,却是令人难忘

的厚重时光。回首六十载的辛勤耕耘,六十载的薪火传承,我们感慨万千。

60 年来,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学会的办会宗旨,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和品牌特色,着

眼建设行业的每一项改革,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成为连接政府和建筑企业以及科技工作者的有力纽带和桥梁。

2015 年 12 月,按照社团组织去行政化的改革要求,第八届学会组织在新的管理机制下运行,承担起政府委托的部

分服务工作,服务社会经济建设。成为我省政府有关部门的得力助手、建设行业重要的社会力量。

60 年来,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始终注重为广大会员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坚持为广大会员提供一系列贴心的

信息、咨询、科普等服务,助力科研,提升行业创新能力,获得会员好评。系列的品牌打造、系列的平台建设、系

列的热点研究、系列的各类学术活动,成就可圈可点:具有 18 年历史的品牌咨询服务、17 年历史的品牌评价活动、

面向建筑科技工作者的各类学科高峰论坛、面向青少年的小土筑研学社品牌等科普活动,为福建省建设行业增添了

许多亮丽的色彩。弘扬主旋律,着眼优秀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交流,以及大数据数字化转型时期新技术的支撑与推广,

为我省建筑业科技进步呐喊助力,为推动福建省建筑业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60 年来,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在对外交流方面,也获得了不斐的成绩。近十年来,学会与新加坡、欧洲等之

间的科技交流已形成趋势。采用座谈、考察、构建平台、线上线下学术会议等多种方式,牵起两岸四地民间的科技

往来,促进了两岸四地及国际间土木建筑业界合作与发展,为福建和宝岛台湾、福建和世界在建筑业方面的交流,

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60 年来,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注重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人员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使特色得到彰显,得

到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先后获省民政厅“5A 学会”,全国科协“20 强学会之星”,省科协“福建省十佳

明星学会”,十次被省科协评为“省级学会之星”,《福建建筑》期刊连续七次获省科协“福建省优秀科技期刊奖

一等奖”。近十年成绩显著:2017 年荣获全国科协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19 年入选省科协“三创”优秀学会,

2021 年获省科协“先进党支部”,2022 年 9 月获省科协“5 星学会”、2022 年 12 月入选省科协“福建一流学会

建设项目”,社会美誉度不断上升。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

六十载的春夏秋冬,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一路走来,犹如一首激昂而又深情的奋斗之歌,

犹如一首壮丽的建筑乐章,令人感奋。在 60 年艰辛探索的岁月里,我们得到了党和政府有力的领导和支持、社会各

界的关爱和帮助。在前行的道路上,我们还有幸得到了会员单位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信任和支持。这些,都成为我

们一路前行的力量,成为我们铸就辉煌的强大动力。60 年来,我们和大家一起风雨同舟,砥砺前行,共同为福建省

的建设事业添砖加瓦,谱写着华彩的乐章。

为纪念所走过的道路,我们编辑了这部纪念专集。许多往事,在这本纪念集中,都有精彩的体现。

遥望新征程,我们满怀信心。60 年的历史与积淀,60 年的坚持与热情,鼓舞着我们继往开来,努力为福建省

的建设事业再铸辉煌。让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道路上,凝心聚力,为福建省的社会经济发展,为中

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勇往直前,再续多彩的时代华章!

编 者

2022 年 12 月 16 日

第5页

1

贺信

第6页

2

第7页

3

第8页

4

第9页

5

第10页

6

第一节

学会前身

第二节

历届会员代表大会

(1953-1961)

(1962-2022)

一、概述

1953 年,在原工程师协会的基础上分别成立

了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福州分会和中国建筑学会福州

分会。(工程师协会的历史可追述到解放前,它是

我省土木、机械、电机等学会的前身,详情从略。)

1959 年 10 月,两个分会合并成立福建省土木

建筑学会临时工作委员会,委员会有委员 34 人。

黄欣任主任委员,王世锐、陈德铭、丘建平、王克

竞和陈泰俊任副主任委员,郭友铿任秘书长。

二、组织机构

1959—1962 年临时工作委员会期间,学会设

组织、宣传、学术、总务股四个日常办事机构。学

术股下设建筑设计(包括建筑、结构、设备)、建

筑施工、建筑材料、城乡规划、市政工程、铁道工

程、港航工程等 8 个学组。1960 年增设了土力学

与基础工程学组,将原建筑设计学组分设为建筑设

计、建筑结构、建筑设备 3 个学组。这样,学会在

正式成立前共设 4 个股、11 个学组。

一、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

(一)概述

1962 年 11 月 26 日至 12 月 1 日,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福州召开,拥有会员

437 名,50 名正式代表、8 名特邀代表和 14 名列席代表出席会议。会议宣布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正式成立;

通过了试行会章;选举产生 41 名理事,组成第一届理事会;选举产生 21 名常务理事,组成第一届常务理

事会。

(二)组织机构

1963—1966 年期间,学会撤销了 4 个股,增设建筑经济、园林绿化和科普工作 3 个学组。在“文革”

之前学会共设 14 个学组。

第11页

7

1966-1978 年,由于十年动乱,学会组织被砸烂,档案大部分散失,活动停止。

1978-1982 年 7 月之前,恢复组建了建筑设计、建筑结构、地基基础、暖通空调制冷热能、给排水、

电气仪表、建筑施工、建筑材料、建筑经济、村镇建设、城乡规划、市政交通、园林绿化、科普与教育等

14 个学术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原铁道和道桥两个学组分别于 1979 年和 1980 年另立铁道和公路学会,

港航工程学组由于专业会员过少,未能恢复。

(三)领导成员

理事长:黄 欣

副理事长:王世锐 罗孝登 陈德铭 邵基昌 赵 健

秘书长:赵 健 ( 兼 )

二、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

(一)概述

1982 年 7 月 11 日至 7 月 15 日,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在福州召开,由 1370 名会员产生的 150 名正式

代表和 150 名学术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报告”,修改了会章,交流了学

术,选举产生 75 名理事和 35 名常务理事,组成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1983 年 8 月 11 日,根据省

城乡建设厅党组的推荐,二届四次常务理事会增选沈继武为副理事长,范文瑞为常务理事。

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

第12页

8

(二)组织机构

1982-1986 年以来,学会陆续设立 17 个学术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建筑设计、建筑结构、地基基础、

暖通空调制冷热能、给排水、电气仪表、建筑施工、建筑材料、建筑经济、村镇建设、城乡规划、市政交

通、园林绿化咨询服务、建筑机械、电算应用、生土建筑、科普与教育。

(三)领导成员

理事长:杨曾艺

副理事长:纪华盛 丘建平 赵 健 高有潮 沈继武 ( 增补 )

秘书长:黄振军

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

三、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

(一)概述

1987 年 12 月 26 日至 28 日,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建会 25 周年年会在福州召开。拥有会员 2406 人,

选举产生 111 名理事和 43 名常务理事,组成第三届理事会。

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

第13页

9

(二)组织机构

1987-1992 年之间,学会设立 21 个学术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建筑设计、建筑结构、地基基础、暖

通空调、制冷热能、给排水,电气仪表、建筑施工、建筑材料,建筑经济、村镇建设、城乡规划、市政交

通、园林绿化咨询服务、建筑机械、电算应用、生土建筑、科普与教育、工程抗震学术委员会、热能动力

学术委员会、设备安装分会。

(三)领导成员

名誉理事长:杨曾艺

理事长:丘建平

副理事长:纪华盛 黄振军 张泽霖 施玉山 沈继武 林忠兴 刘炳林

秘书长:黄振军(兼)

四、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

(一)概述

1992 年 7 月 1 日至 2 日,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建会 30 周年年会在福州召开。选举产生 123 名理事

和 41 名常务理事,组成第四届理事会。截至 1992 年 12 月 10 日,拥有会员 4294 人,其中正式会员 3452 人,

青年会员 842 人;团体会员单位 68 个。

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建会 25 周年年会

第14页

10

(二)组织机构

1992-1997 年间,学会下属机构增加到 24 个 : 建筑设计、建筑结构、地基基础、暖通空调制冷热能、

给排水、电气仪表、建筑施工、建筑材料,建筑经济、村镇建设、城乡规划、市政交通、园林绿化咨询服

务、建筑机械、电算应用、生土建筑、科普与教育、工程抗震学术委员会、热能动力学术委员会、设备安

装分会、建筑统筹管理分会、建筑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风景园林专业委员会等,城乡建设电函中专福

建函授站和建设部干部学院福建函授站已成为学会领导下的实体。

(三)领导成员

理事长:丘建平

副理事长:黄振军 沈继武 严拱钦 施玉山 林忠兴 林元坤 黄汉民 陈隆海

秘书长:袁肇义

五、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

(一)概述

1997 年 12 月 19 日,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建会 35 周年庆祝大会在福州召开。会议选举产生 171 位

理事及 62 位常务理事,组成第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通过决定聘请丘建平为名誉理事长,施玉山、

林忠兴、陈隆海为名誉副理事长,范文瑞、卢循等 12 位同志为名誉常务理事,金家荣等 41 位同志为名誉

理事。截至 2002 年 1 月 16 日拥有会员 6816 人,其中正式会员 4852 人,青年会员 1964 人;团体会员单

位 162 个。

(二)组织机构

1999-2003 年,学会所属机构增加到 30 个(含 3 个实体):建筑设计、建筑结构、地基基础、暖通

空调制冷热能、给排水、电气仪表、建筑施工、建筑材料,建筑经济、村镇建设、城乡规划、市政交通、

园林绿化咨询服务、建筑机械、电算应用、生土建筑、科普与教育、工程抗震学术委员会、热能动力学术

委员会、设备安装分会、建筑统筹管理分会、建筑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风景园林专业委员会等。

(三)领导成员

理事长:黄振军

副理事长:严拱钦 沈继武 杨纶钊 房贞政 徐仲华 邹学栋 王家祥 林新国 陈永钦 林元坤 黄汉民

秘书长:袁肇义

第15页

11

六、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

(一)概述

2003 年 10 月 15 日,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会议审查通过第五届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说明,

通过学会章程,选举产生 156位理事、56位常务理事,选举产生以林坚飞为理事长的第六届理事会领导班子,

一致同意聘请黄振军、杨纶钊、林元坤为名誉正、副理事长;聘请罗晶、丘建平、沈继武、封建安、严拱

钦、邹学栋、王家祥、洪捷序、陈伯银 9 位同志为第六届理事会顾问。

(二)组织机构

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建会 35 周年暨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

第16页

12

(三)领导成员

理事长:林坚飞

副理事长:谢兰捷 悦胜利 祝君强 杨建中 陈永欣 房贞政 张建勋 翁玉耀 赵士怀 黄汉民

秘书长:翁玉耀

常务副秘书长:陈嘉骅

七、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

(一)概述

2010 年 10 月 17 日,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在福州召开。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理事会领导班子,选出

理事 212 人、常务理事 80 人,翁玉耀(时任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当选为理事长,聘请黄振军等

21 人为理事会顾问,聘任林坚飞为名誉理事长;表彰了第六届理事会期间先进集体 14 个、先进个人 34 名,

并颁发奖牌和证书。出席的代表达 250 人。2012 年 12 月,(第七届)聘任戴一鸣为学会副理事长,陈轸

不再担任学会副理事长,聘任王韶国为学会秘书长,陈嘉骅不再担任学会秘书长。

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建会 40 周年暨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

第17页

13

(二)组织机构

(三)领导成员

名誉理事长:林坚飞

理事长:翁玉耀(2010 年 10 月至 2013 年 2 月)

龚友群(2013 年 2 月至 2015 年 12 月代理主持)

副理事长:黄建民 陈培健 张建勋 房贞政 吴亮碧 连伙英 林树枝 侯伟生 陈 轸 戴一鸣

秘书长:陈嘉骅(2010 年 10 月至 2012 年 12 月)

王韶国(2012 年 12 月至 2015 年 12 月)

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

第18页

14

八、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

(一)概述

2015 年 12 月 18 日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在福州召开,出席的代表有 181 人,会议审议并通过第七届

理事会《工作报告》《财务情况报告》《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章程》(修改草案)、《福建省土木建筑学

会会费标准和管理办法》(修改草案)。大会对第七届 14 个先进集体、28 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并颁

发奖状和奖牌。选举戴一鸣为理事长,选举李尧、张建勋、阮锦发、侯伟生、连伙英、祁皑、谢益人为副

理事长,选举蔡雪峰为秘书长。

(二)组织机构

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内设办公室、咨询与科技部、《福建建筑》编辑部 3 个工作机构,下辖 25 个分

支机构。分支机构包括:建筑师分会、结构分会、岩土与基础工程分会、暖通空调分会、热能动力学术委

员会、给排水分会、建筑电气分会、建筑施工分会、建筑材料分会、工程管理分会、建筑经济分会、信息

化分会、设备安装分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智能化分会、鉴定与加固分会、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学术委员

会、建筑现代化分会、村镇建设学术委员会、市政交通煤气分会、风景园林学术委员会;城市轨道交通分

会、老科技工作者分会、技术创新分会、台湾注册执业人员分会 4 个分支机构于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期间

先后成立。

(三)领导成员

理事长:戴一鸣 张建勋(2016 年 12 月更换继任,戴一鸣改任副理事长)

副理事长:李 尧 张建勋 阮锦发 侯伟生 连伙英 祁 皑 谢益人 刘 塨

秘书长:蔡雪峰

副秘书长:高学珑 艾四芽 何庆丰 何才镔 林从华 姜绍飞 庄发玉

常务理事(共 76 人):

戴一鸣 李 尧 陈培健 张建勋 阮锦发 候伟生 祁 皑 连伙英 谢益人 刘 塨 蔡雪峰

高学珑 艾四芽 何庆丰 何才镔 姜绍飞 庄发玉 林从华 施振华 赖世焕 黄春风 严龙华

吕韶东 王绍森 关瑞明 黄 琰 刘成聪 卢伟煌 施建日 李绍祥 林功丁 彭伙水 戴益华

伊左林 吴平春 张常涛 吕建星 黄跃森 林功宝 程宏伟 黄文忠 胡志琳 林卫东 洪友白

方家强 陈仕泉 郑锦民 何友泉 郑敏升 罗素蓉 陈 硕 鄢 飞 谢勇成 黄尚敏 柳德宝

张天宇 赵剑豪 董毓利 雷 鹰 缪希仁 林能影 梁章旋 黄夏东 陈仲光 郭子雄 吴 波

陈昌萍 林 栋 苏立新 蔡永太 郑 斌 肖 栋 林兴年 宋 健 李建峰

第19页

15

(一)概述

2021 年 12 月 24 日,第九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福州召开,出席会议代表共 232 人。会议审议并

通过第八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财务情况报告》《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章程》(修改草案)、《福建省

土木建筑学会会费标准和管理办法》(修改草案);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领导班子:张建勋为理事长,

高起荣、侯伟生、王宗成、林卫东、夏坚、祁皑、谢益人、蔡雪峰为副理事长,祁皑兼秘书长;选出理事

279 名,常务理事 87 名。大会同期召开新一届监事会第一次会议,同意丘华生为新一届监事会监事长。

大会授予建筑师分会等 14 个单位“先进集体”称号,授予 26 位“先进工作者”称号。颁发福建省土木建

筑学会第二届科学技术奖、《福建建筑》2016-2020 优秀论文奖和“突出贡献单位”。

(二)组织机构

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内设办公室、咨询与科技部、《福建建筑》编辑部 3 个工作机构,下辖 25 个分

支机构。分支机构包括:建筑师分会、结构分会、岩土与基础工程分会、暖通空调分会、热能动力学术委

员会、给排水分会 、建筑电气分会、建筑施工分会、建筑材料分会、工程管理分会、建筑经济分会、信

息化分会、设备安装分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智能化分会、鉴定与加固分会、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学术委

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八届第一次理事会

九、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

第20页

16

员会、建筑现代化分会、城市轨道交通分会、老科技工作者分会、技术创新分会、台湾注册执业人员分会、

村镇建设学术委员会、市政交通煤气分会、风景园林学术委员会。

(三)领导成员

理事长:张建勋

常务副理事长:蔡雪峰

副理事长:高起荣 侯伟生 王宗成 林卫东 夏 坚 祁 皑 谢益人

监事长:丘华生

秘书长:祁 皑(兼)

副秘书长:庄发玉 何庆丰 姜绍飞 黄文忠 吕建星 陈学秉 赵冬香

常务理事(87 名):

王世杰 王宗成 王绍森 王逢朝 方家强 卢伟煌 宁茂权 吕建星 吕韶东 朱剑钦 任 彧

庄发玉 刘成聪 刘墨云 祁 皑 许育能 孙永青 严龙华 苏亚森 杜 勇 巫庆明 李益勤

连世洪 吴 亿 吴 琛 何庆丰 沈一慧 沈丽坤 张建勋 张天宇 张 蔚 陈军浩 陈学秉

陈 群 范志忠 林卫东 林功丁 林 驰 林志森 林忠东 林 栋 林洪钟 林 峰 林能影

林缄光 罗素蓉 周庆峰 周继忠 郑锦民 赵士怀 柳德宝 侯伟生 俞兆辉 施建日 施振华

姜绍飞 祝国梁 袁 军 夏 坚 徐 建 高起荣 郭子雄 郭筱莹 黄卫忠 黄文忠 黄春风

黄晓冬 黄 琰 黄冀卓 梁章旋 彭伙水 董毓利 蒋柱武 韩晓安 程宏伟 曾志攀 谢勇成

谢益人 赖志超 蔡永明 蔡彬清 蔡雪峰 廖飞宇 缪 远 潘耀民 戴忆帆 戴益华

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第九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

第21页

17

第三节

历届理事长

第一届理事长 黄欣

第二届理事长 杨曾艺

第三、四届理事长 丘建平

男,汉族,生卒年 1 9 1 6 - 2 0 0 4 年,湖南省浏阳县人。

1929 年参加党领导的革命活动,1930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 年加入

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多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1937 年 8 月抗大毕业,

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一局机要科科员,1946 年任 6 师司令部参谋处处长,

1952 年任华东建筑工程部队司令部党委第一书记、副司令。1954 年底率部整

编集体转业,任国家建筑工程部西北工程管理总局工党委书记、副局长。1958

年 8 月调任福建省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1962 年任福建省基本建设委员会党

组成员、副主任。

1962 年 11 月至 1982 年 7 月兼任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第一届理事长,时

任福建省基本建设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1969 年 6 月调任福建省国防工办

党组书记、主任,1977 年 10 月任福建省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曾任政协福建省

第四届、第五届常委。1984 年 6 月经中组部批准享受副省级待遇。

男,汉族,江苏武进人,大学学历。

1982 年 7 月至 1987 年 12 月任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第二届理事长。曾任建设总署

水利局技术员、北京大学副教授。1955 年至 1957 年在苏联进修。后历任清华大学教授、

土木建筑系副主任,福州大学教授,华侨大学教授、教务长、副校长。九三学社社员。

从事建筑施工的教学和研究,专于建筑施工技术与组织规划,主编《建筑施工技

术与机械化》《建筑施工组织与规划》。

男,汉族,1927 年 2 月生,江西寻邬人,1949 年 5 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

1987 年 12 月至 1997 年 12 月任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第三、四届理事长,时任福

建省建设委员会主任。

1950年参加空军长汀飞机场建设荣获三等功;1951年创办龙岩专署建筑工程公司;

1953 年创办省建筑工程局设计室;1955 年参加空军龙田飞机场建设获得嘉奖;1958 年

主持三明重工业基地总体规划设计和三明市城市总体规划设计编制。

第22页

18

第七届理事长 翁玉耀

第五届理事长 黄振军

第六届理事长 林坚飞

男,汉族,1934 年 7 月生,上海人。

1997 年 12 月至 2003 年 10 月任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第五届理事长,时

任福建省建设委员会主任、福建省建筑工程总公司总经理。

1958-1981 年在福建省第一建筑工程公司工作,直接参与了福州华侨大

学、南安大桥、青州造纸厂、三明水厂及三明化工厂、三明钢铁厂部分工程

施工;1981 年任省建筑工程局副总工程师。

后曾任省科协科技委副主任,省人大财经委副主任,省纪律检查委员

会巡视员。1958 年被评为省先进工作者。

男,汉族,1952 年 6 月生,福建闽侯人,1974 年 7 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

2003 年 10 月至 2010 年 10 月任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第六届理事长,时

任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党组书记,领导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全面

工作,主管人事、计划财务工作。中共第八届福建省委委员。

男,汉族,1965 年 3 月生,福建福清人,1986 年 7 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

2010 年 10 月至 2015 年 12 月任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第七届理事长,时

任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党组成员;现任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厅长,福建省无线电管理办公室主任。

2011 年 9 月至 2013 年 2 月任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党组书记。

第23页

19

第七届理事长(代)龚友群

第八届理事长 戴一鸣

第八、九届理事长 张建勋

男,汉族,1958 年 1 月生,福建莆田人,1980 年 7 月参加工作,本科学历。

2013 年 2 月至 2015 年 12 月代理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第七届理事长(翁玉

耀理事长调离福建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期间),时任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厅长、党组成员。

曾任福建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

男,汉族,1956 年 12 月生,福建南安人,1980 年参加工作,大学学历。教

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2015 年 12 月至 2016 年 12 月任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第八届理事长,时任福

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党委书记、总工程师。现任福建省建筑设计

研究院有限公司顾问总工程师,国家勘察设计大师新技术研究室、福建省劳动模

范工作室主持人,吉林大学兼职教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技术专家委员会专

家,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工程勘察与岩土分会副会长,福建省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

获“九五”期间福建省“百千万人才”“福建省建设技术创新先进工作者”“全

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先进个人”、建国 70 周年“科技创新带头人”“福建省劳动模范”

等荣誉称号。

男,汉族,1956 年 2 月生,福建福州人,1973 年 3 月参加工作,研

究生学历,博士,教授,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

专家,福建省高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

2016 年 12 月至 2021 年 12 月任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第八届理事长,2021

年 12 月任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第九届理事长,现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务理事,《福建建筑》主编。

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的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曾任福建工程学院副校长、

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团队带头人、省级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

第24页

20

第四节

我和学会

参天大树上的青枝绿叶

陈鲁生 / 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 原常务理事

银发学者与科技之家

人的一生很快。在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的陪

伴下许多科技人员不经意间便从青丝到银发。日积

月累的丰富实践经验和对建设事业的热情使他们即

使退休了依然朝气蓬勃。

党中央高度重视老科技工作者老有所为。中

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 1986 年和 2005 年,

先后下发《关于发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作用的意

见》《进一步关于发挥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作用的

意见》两份重要文件。在省委、省政府关心下,离

退休专业技术人员迎来了银发的春天。已经有 10

年历史的福建省退休工程师协会于 1993 年正式更

名为“福建省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

“省老科协”)。我省从事工程建筑科研、设计、

施工的退休老专家张栋林、应高飞、龚昌基、翁超

石等人在省老科协支持下于 1993 年组建了“土建

专业委员会”(省老科协下属二级机构)。

同行们欢聚一堂,交流新技术、新材料、新

工艺、新设备,还热情洋溢地投入省老科协各项活

动。对会员开展高级技术职称资格认定工作,还有

其它形式多样的活动,如科技扶贫志愿者大会、科

普学术报告、歌咏比赛、老人节、迎春游园、祝寿

活动等,亦是老有所乐。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土建专委会挂了牌,但没场所没经费一直相

对松散,直到省建委老领导杨纶钊副主任、严拱钦

主任先后退休入会。杨纶钊任省老科协土建专委会

第七届会长,专委会迎来转机。杨纶钊同时还是省

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他带领专委会秘书长陈嘉

骅积极与省土木建筑学会秘书处合作并大力发展新

会员,组成规划、建筑、科研、设计、施工、预算

专业组。专业组牵头人不乏学有所长者如严拱钦、

杨纶钊、杨清龙、陈金昌、张有铸、关怀民、应高

飞、龚昌基、张栋林……在册会员达到 200 多人。

科普、咨询科技活动也随之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起来。

省老科协很快批准“土建专业委员会”升格为“土

建分会”(省老科协下属一级机构)。

2007 年 9 月,第八届省老科协土建分会会员

代表大会召开,会长杨纶钊趁热打铁,聘请省土木

建筑学会原副会长严拱钦为名誉会长,聘请时任省

2022 年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迎来了 60 华诞。在她麾下已有 25 个分会,可谓参天大树枝繁叶茂。今

天想讲的是她们当中年轻的“老科技工作者分会”和她银发会员的青枝绿叶情。

第25页

21

土木建筑学会会长、住建厅厅长翁玉耀为顾问,促

成分会与省土木建筑学会秘书处合署办公,并调剂

了部分经费,省老科协土建分会依托省土木建筑学

会茁壮成长。这届大会选出陈嘉骅(兼秘书长)、

张栋林、应高飞、王素冰任副会长。

土建分会还希望有新人来参加工作。杨纶钊

与严拱钦两位老将磋商后找到我,我那时刚退休,

尚任省土木建筑学会常务理事和省住建厅科技委副

主任,但恭敬不如从命。2010 年 5 月起,我增补

为第八届省老科协理事,兼起了土建分会常务副会

长工作。

2012 年 10 月召开第九届土建分会会员代表大

会,杨纶钊会长作了大会工作报告总结过去展望未

来。会议选举我为新一届会长,陈嘉骅(兼秘书长)、

李澍、王素冰同志 3 人为副会长。大会聘严拱钦、

杨伦钊同志为名誉会长。张栋林、应高飞、杨清龙、

何尔和、张有铸同志 5 位同志为顾问。银发事业再出

发。

银发事业蒸蒸日上

省老科协土建分会为办成学习型、服务型社

团,我们进一步探索与土建学会各团体会员单位建

立协作的灵活机制。动议得到省市规划、设计、科

研、施工等大型企事业单位领导大力支持。他们成

为了我们银发之家的坚强后盾。5 年来,围绕城乡

建设热点和行业发展焦点,我们通过联合平台举办

30 多场大型活动:参观学习,专题报告,前沿讲

座……时代信息扑面而来。每次活动问与答、咨询

与建议总是热火朝天。老科技工作者既是学习者也

是建言献策者。如“福州新区总体发展战略规划”

项目介绍后,规划专家严拱钦提出专项规划编制要

做好 3 篇文章,一是“海”,二是“绿”,三是“水”;

复建中的福州市“南公园”考察后,老同志提议还

要突出福州河口街区历史上中国与琉球友好关系遗

迹的修复;考察绿色三星建筑、全装配式框架结构

建筑工程后,老专家们根据自己多年体会也提出了

很多可借鉴的经验和建议……活动中,许多老同志

见到自己曾经的年轻同事,如今已是肩担重任的专

家,感到由衷的高兴。

搞活联合机制,饱含着一群老科技工作者砥

砺前行之心。他们分别是“规划、建筑与园林”正、

副主任陈善喜与李实如;“施工技术与管理”正、

副主任陈金昌与朱东山;“结构与地基”正、副主

任龚昌基与彭国腾;“建筑建材与检测”正、副主

任赵士怀与柳春;“环境工程与建筑设备”正、副

主任高维庭与何尔和。退休前他们是行业学术领头

人或技术骨干,在原单位有人脉、有威望、有影响;

如今老将出马,银发科技事业有成。

融为一家,大树发新芽

一路走来,我们又提出在省土木建筑学会领

导下直接成立“老科技工作者分会”动议。客观上

讲,2017 年下半年正处在全国社团清理整顿阶段,

新增机构有难度,但省土木建筑学会理事长张建勋、

副理事长李尧高度重视,同年底省土木建筑学会常

务理事会通过决议,批准设立“老科技工作者分会”。

2018 年 2 月 5 日迎来盛事。“省老科协土建

分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老

科技工作者分会成立大会”胜利召开,省土木建筑

学会理事长张建勋、省老科协副会长严肃和省住建

厅领导钟昌辉亲临大会。我作了《砥砺前行,再创

辉煌,迈进新时代》工作报告。会议选举赵士怀任

第26页

22

第十届会长,陈金昌(兼秘书长)、李澍、彭国腾 3 人为副会长。这一天“省土木建筑学会老科技工作者

分会”与“省老科协土建分会”实现了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新机制。

两会合一如修渠架桥,有利于省土木建筑学会科技工作者们退休后人才流动;有利于省人事部门赋

予省老科协为会员认定高级技术职称的职能发挥;有利于退休老科技工作者更有生机地开展科普、建言献

策活动。会议是在全国人民掀起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形势下召开的,银发科技工作者和他们的事业在

省土木建筑学会参天大树上萌出的青枝绿叶迎来了成长新机遇。

愿大树常青!

上图左起

第一排:杨纶钊、严拱钦、张建勋、严肃、 钟昌辉、赵宏、陈鲁生;

第二排:彭国腾、龚昌基、李澍、林道宏、潘碧珍、赵士怀、陈金昌、柳春、王子标、李实如;

第三排:王崇实、林建辉、张月燕、陈瑞贞、陈嘉骅、何才滨、陈钟、陈彦荣、刘忠群、朱东山

省老科协土建分会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演讲会合影

第27页

23

奋力吧,福建暖通

随着国家的发展,暖通空调行业经历了不平

凡的发展历程。解放前没有暖通空调这个专业,建

国初期我国主要以学习苏联为主,在第一个五年计

划期间,苏联援建 156 项工程,也引进了苏联的暖

通空调技术和设备。我国暖通空调高等教育也在这

种背景下诞生,并逐渐发展起来。在苏联专家的帮

助下,哈工大的研究生和进修生毕业后,分配到清

华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湖南大学、重庆建

筑工程学院等 8 所院校,创建了暖通空调专业。

回眸福建暖通走过的一甲子,内心无限感慨。

从 1962 年到 2022 年是不平凡的 60 年,我们从多

专业组合的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设备学组到暖通空

调制冷热能学术委员会,再到省土建学会暖通空调

分会的升格,虽一路艰难,却也成就了我们第一个

专业分会组织的“历史地位”。

这 60 年是我们暖通空调分会历届领导和全体

会员呕心沥血、不断创新的历史,在设计、科研、

学术活动等方面硕果累累。可以说现在这支队伍,

已经成为我省建设事业战线上的重要力量,在全国

暖通届也占有一席之地。到 2022 年 1 月,分会共

有会员 400 余名,青年会员占比 80%,理事会理事

118 名,分布在我省设计、科研、院校、施工、监

理、监测、管理等单位,会员中教授及教授级高工

约 30 人,高级工程师约 100 人。

我们分会的学术水平、论文数量和质量不断

提升,2021 年学术年会 400 余人参会,交流论文

50 篇。分会不仅能独立举办全省大型学术年会,

还能承办全国性的大型学术年会。1998 年分会在

武夷山承办全国暖通空调制冷学术年会,会议代表

1000 余人;2005 年在厦门承办第一届建筑环境与

设备专业技术交流大会,会议代表 330 人,两次大

会广受好评和称赞。2012 年 6 月,分会还与香港

暖通空调学术团体在福州举行“闽港(福州)建筑

设备工程技术交流研讨会”,学到了香港许多先进

经验,增进了闽港两地暖通空调专业人员的友谊。

分会积极完成多项上级部门下达的任务。

2003 年“非典”疫情发生后,应省政府以及省建

设厅、卫生厅等相关部门的任务要求,我会组织相

关资深专家编制完成《福建省建筑空调通风系统预

防“非典”应急预案》,以闽建科〔2003〕21 号

文印发全省执行,为全省抗击“非典”贡献了力

量。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 b 暴发后,福州市

政府下达编制疫情期间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技术

指南任务,我会组织相关资深专家编制完成后上报

市政府发布实施。自 2007 年起,受省住建厅委托,

分会先后组织省内外知名暖通空调企业参加福建省

“6.18”绿色建筑节能与节能博览会,展示先进的

绿色节能设备、产品与技术。

我们不会忘记分会这一甲子的艰辛历程,她的辉

煌业绩将载入史册。展望未来,我们满怀自信,我们

将奋力拼搏,开拓进取,为福建暖通空调续写新篇章!

何尔和

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

暖通空调分会 原会长

—— 暖通空调分会成立一甲子有感

第28页

24

我与福建省第一台计算机

福建省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型号是“TQ(图

强)-16”,在张狄院长的大力争取下,由省计委调配,

在 1976 年 6 月下拨给省建筑设计院安装使用,并

面向全省科研设计单位、大专院校开放服务。因我

北大计算机系编程专业毕业的缘故,1979 年被招

进省建筑设计院,在电算所从事 TQ-16 系统管理、

程序开发以及后来的 CAD 应用与研发等工作。从此

与 TQ-16 结下了不解之缘,并深刻的影响了我此后

的职业生涯。

而这一切,还要从我国电子计算机的研发历

史说起。

1956 年,全国第一次科学技术大会上,成立

了以华罗庚为主任的中国计算机技术研究所筹委

会。1958 年 8 月 1 日,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我

国第一台小型电子管通用计算机 103 机(八一型)。

1965 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第一台大型晶体

管计算机 109 乙机,之后推出 109 丙机,该机在“两

弹”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71 年,研制成功

我国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TQ-16 电子计算机。

1976 年,福建省投资 110 万元购买了 TQ-16 电子

计算机,设备十分昂贵,全国领先。

TQ-16 计算机的使用、推广与普及,使科技设

计界第一次摆脱机械式手摇计算器,开启了人工智

能计算,具有划时代意义。TQ-16 计算机由上海电

子计算机厂生产,一台设备的费用相当于当年我省

一年的科研经费,机房就占了 200 多平的办公室。

虽然它的内存只有 64K,但是前来使用的单位络绎

不绝,每天 24 小时不间断运行。省物构所、厦大、

师大、农林大等单位的许多科研项目因此取得新突

破,得以获奖。

1979 年我和张月燕参加国家建委举办的“TQ16 机软件学习班”,以优异成绩结业;1983 年我

作者:赵金明

省建筑设计院 TQ-16 机系统管理员

原省土建学会计算机应用委员会 会员

1979 年作者参加国家建委 TQ 计算软件培训班

福建省第一台计算机 TQ-16

第29页

25

编写《TQ-16 结构 FORTRAN 使用说明》,成为省计

算机学会第一届年会学习、交流的专业资料;1983

年我和程彥芬同志共同开发“矢量法光学设计程

序”,该成果于 1984年发表在福州市科委主办的《福

州市科技成果公报》第 4 期;1984 年我为省土木

建筑学会举办 3 期苹果机 BASIC 语言和操作系统学

习班,并自编教材《FO-3 微机系统 BASIC 语言》。

1990 年 2 月,省建委在连城召开计算机应用

研讨会,总结推广连城县建筑设计所应用 CAD 成果,

拉开全省设计行业广泛使用计算机的序幕。1988

年,我省这台唯一的 TQ-16 计算机跑完了它宝贵的

第一棒。也是在这一年,我和林泽光同志共同开发

1992 年时任建设部常务副部长叶如棠来单视察,

观摩 CAD 操作设计

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电算所迎千禧年留影

“杆系结构 CAD 软件”,并获 1988 年省工程设计

计算机优秀软件二等奖。

在此后的几年时间里,我先后在院结构电算

培训课、4 期丙级以上勘察设计单位领导干部计算

机应用培训班、勘察设计系统院长 CAD 技术研讨班

等进行授课,并在院里辅导上机,为我省计算机的

推广与普及作出了不懈的努力。1992 年我成为院

CAD 技术攻关小组主要成员,同年被评为院高级工

程师;1997 年成为省土木建筑学会计算机应用委

员会委员;2007 年被省老科协认定为教授职称;

2008 年获省第 4 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第30页

26

我专业研讨的好平台

1983 年我从连云港调回原籍福州,进入省建筑

设计院,旋即参加省土木建筑学会,迄今已近 40 年。

期间,我作为专业负责人参与了省体育中心

以及泉州邮电中心局大厦、厦门金源大厦等高层建

筑的结构设计;参加了多次全省建筑结构学术交流

会;结合设计工作中的探索心得,撰写论文 70 余

篇,在《福建建筑》以及全国性 CN 专业期刊上发

表,内容涉及地基基础、高层建筑结构、抗震、钢

管混凝土技术、建筑幕墙等领域;应邀参加了本省

多部结构设计地方标准的编制工作,以及全国性行

业标准《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 28:

2012)和国家标准《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GB

50936—2014)的修编工作,其中 CECS 28 规程荣

获 2018 年中国建设工程标准化协会颁发的“标准

科技创新”一等奖。

这一切都缘起于学会这一平台,使我有机会

得到专家学者的指导;缘起于《福建建筑》这一学

术期刊,让我受到许多高水平论文的启发。学会秘

书长陈嘉骅处长还多次鼓励我投稿、交流,为土建

行业发展作贡献;学会其他领导人杨纶钊、林鼎华、

陈鲁生、程丰生、袁肇义等曾先后抽调我参加省内

工程设计质量检查及文稿审查,推荐我参加建设部

组织的国内工程质量检查,多维度拓宽了我的视野。

提到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1988 年当我苦苦

摸索时,是我的恩师蔡绍怀(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钟善桐(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等老一

辈科学家和开拓者无私的寄来他们自己对“钢管混

凝土”的研究成果和尚未公布的相关规程报审稿,

犹如及时雨给我极大的鼓励和支持,而我的成长更

离不开学会结构专委会的支持和栽培。

正是每次团队的通力合作、艰苦奋斗才迎来

今天一座座高楼大厦的建设成就。

回顾我的土建设计生涯,我真诚地感谢省土

木建筑学会对我一路成长的帮助,正是学会组织的

一次次专家讲座,一堂堂科教讲习,一篇篇课题交

流,才有了我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让我感激难忘。

我将继续焕发老年余光,继续勇敢探索,不断前行。

作者:龚昌基

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老科技工作者分会 会员

作者在会上发言

上图为作者(右一)于 1994 年应邀参加深圳市赛格广场(主体 72 层,

高 292 米,当时是世界最高的钢管混凝土结构大厦)结构专家研讨会与

会专家合影,其中右起第 5 人为钟善桐教授,第 6 人为蔡绍怀研究员,

第 7 人为清华大学方鄂华教授。

第31页

27

我与土木

说来也巧,学会成立的 1962 年,也是我从浙

大土木系毕业奔赴工作岗位的第一年,在建工部西

北工业建筑设计院学以致用,正好干土木建筑设计

这一行,终生与土木结缘。

1979 年,改革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全国

掀起了翻天覆地的改革开放大潮,大搞建设,福建

省走在前列。又是很巧,那一年,我们一家从西安

来到福州,从此生活在这座美丽的东海滨城。

这里要提到的是省建筑设计院前副院长、我

的老同学周恒仁,因他引荐才使我们落地福建,跟

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结缘。在学会我结识了很多同

行朋友,至今我还围着学会这棵大树参加活动。

工作初期,随着改革开放形势发展,设计任

务十分饱满;大型设计项目一个接一个。作为一个

技术人员那是最为亢奋的年代,我承担了多项高层

建筑设计任务,技术得到了很好的锻练和提高。

有学会这个平台,以设计实践为依托,我适

时撰写了一些论文,不断向《福建建筑》期刊投稿,

长期享受免收版面费的待遇。早期还曾收到过稿费,

我很感激,稿费事小,对我的鼓励是太大了。在老

秘书长特别是陈嘉骅秘书长领导学会期间,我经常

到那座全石结构的老建设厅 5 楼去,好像是一位虔

诚的“香客”。

学会期刊《福建建筑》是我工作的技木宝库,

每期必读,不断获取技术信息,丰富了技术营养,

应高飞

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老科技工作者分会员

作者(一排左二)与老科技工作者们在工地考察中合影。

增强了技术力量。

我把结构设计工作比作一位轿夫,为建筑这

位新娘抬好轿,不管她胖或瘦,美或丑,都要抬得

稳当。首先确立结构设计理念,认知结构专业是为

建筑和其它专业垫底服务的,也要尽量考虑施工技

木的施展和发挥。在设计中,积极配合建筑和其他

各专业,尽量減少柱子,尽量降低结构构件自身高

度,但始终要保证安全这个底线。

在设计院搞结构设计是最劳苦的一个工种,

要在建筑等其他专业设计的后期才能使上劲,往往

要赶工期,经常加班熬夜。为避免结构工种拖后腿,

我创造了“填置图”(包括总说明、桩基础承台、

节点大样、梁板等),如一份结构设计总说明几分

钟就可完成,几十张梁的大样图只用几张梁表就可

表达。通过这一创新措施,大大缩减图纸、提高设

计速度、減轻工作强度,保证每项工程设计按时或

提前完成。

在完成设计任务之外创新设计获得过 2 项技

术专利,结合设计实例撰写论文 30余篇,除了在《福

建建筑》期刊上发表外,还参加了“全国高层建筑

结构学术论文交流大会”10 余次,有的在大会上

宣讲,并全部编入交流会论文集。

退休已有 20 余年,至今我还在学会积极参加

各项活动,和同行们共度金色黄昏。

第32页

28

“筑梦”征途的学会缘

我就读于同济大学给排水专业,毕业后进入省建筑

设计研究院工作。自迈出校门踏入设计行业已40 余载,

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在筑梦的岁月里,得到了领

导、同行及朋友们的关心、帮助和支持,坚持不懈地努力

去实现自己所追求的工程师梦想,从初出象牙塔的青涩学

子逐渐成长为给水排水专业设计工作者、教授级高级工程

师,公司总工程师和福建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学会工作是我事业发展和技术提升的重要基础,它扩

大了我的知识面和交流面,锻炼了我;使我有缘结识省内

外诸多著名学者和专家,同时也得到省内外行业组织的认

可。我先后担任了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理事、中

国建筑学会给水排水研究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

会建筑给水排水委员会常务委员、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常

务理事以及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给排水分会会长等职务。

我与分会结缘于 80 年代,由于工作单位为分会的依

托机构,我经历和眼见了给排水分会(当时为“学组”)

的发展历程。在国家改革开放初期,分会的工作条件相对

较差。记得当时的年会交流文件均为蜡纸油印材料,会议

报到时由参会代表交付会议,会务组当晚在会议地点的长

廊上进行拆分和装袋,工作量大;会议交流的形式一般为

作者的论文宣读(极少采用幻灯投影);其中会务工作更

为艰辛,3 天时间内会务人员既要收取代表的伙食费(包

括粮票),还需马上准备退还未用餐或是提早离开会议代

表的餐费;分会刊物《福建给排水》因条件的限制,封面

的期数采用橡皮擦刻成的数字印戳,条件的限制多少影响

了学习和交流的效果。

随着国家的发展壮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专

业技术的进步,分会的工作和交流有了重大的变化。学术

交流由单一的论文宣读转为技术讲座、规范宣贯、专题技

术交流以及学术沙龙等众多形式;演示方式从幻灯发展到

PPT 投影以及现在的 LED 液晶显示,内容清晰,便于学习;

会议交流文件能印刷装订成册,方便学习和收藏;技术交

流形式上增加丰富多彩的新技术、新产品展示台,达到融

会贯通的效果;参与交流的技术人员也有了大幅度增加,

学习、技术交流的成效显著。

学会工作最大的收获是创造了我与行业的交流机缘,

有幸认识国内德高望重、资深的前辈们,以及各省市的行

业专家、学者们,从多方面得到提高和帮助;有机会参加

国内外的会议和学术交流,参加规范、标准的编制、审查

和专业书籍的编写工作,从中学习、了解行业新技术和行

业信息,知识得到及时的更新;同时,在上述交往与交流

的过程中,结识了诸多良师益友,有的成了一辈子的朋友。

我在分会的工作也得到了各级学会组织的认可和奖

励:2013 年 10 月荣获中国建筑学会颁发的“中国建筑学

会突出贡献奖”“中国建筑学会当代中国杰出工程师奖”;

2017 年 4 月荣获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中国建

筑学会给水排水研究分会等单位共同颁发的“中国水业人

物—工程与技术贡献奖”;2017 年 9 月荣获中国土木工程

学会水工业分会建筑给水排水委员会等单位共同颁发的学

会创建三十周年“突出贡献奖”;2022 年 8 月荣获中国建

筑学会给水排水研究分会等单位共同颁发的首届“杰出贡

献奖”;多次荣获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授予的“学会先进

工作者”称号。

在“筑梦”征途上,学会工作是基石,是我技术学习、

交流的重要平台,是我结识行业学者、专家的友谊纽带,

是我增添知识、信息的智慧源泉。饮水思源,感恩学会!

程宏伟

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

给排水分会 会长

第33页

29

风华六十载,星夜领路人

——写在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成立 60 周年之际

时光荏苒,韶华易逝。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转眼就

已成立 60 周年,风华六十载,星夜领路人,花甲之年

的学会饱经风雨,却神采奕奕,恰是技术学术交流稳固

发展、成绩斐然的事业成熟期。能够成为其中一份子,

共同见证学会在团结互利中实现发展繁荣,在创新突破

中绽放风华,实为我之幸事。

我与学会结缘近 20 年,有幸担任学会建筑材料分

会的第七届副会长兼秘书长及第八届会长职务。在职期

间,我参与组织了一些学术技术交流活动,深刻感受到

了学会前辈们倾注的极大热情和费心费力,也感受到了

来自行业和社会的深切期望。我一直在想,作为建筑行

业的时代参与者和见证者,作为学会的工作者和受益者,

能为学会、为这个行业做些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我

和分会的同仁们进行了深入调研,发现企业与高校之间

人才信息不对称现象非常严重,企业无人可用,人才无

处可去,长此以往对行业发展是致命打击。而学会恰巧

是学校与企业的桥梁,是实用型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

要角色。学会具备一流的专家和技术优势,了解全行业

的发展现状,对发展趋势有较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

因此我组织分会,与福建江夏学院工程学院开展产

学研联动,搭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立交桥”。针对福

建省混凝土生产企业技术薄弱、专业人才稀缺问题,我

们提出行业人才培养规划,助力优化高职院校教育体系

设置,协设立省内第一个混凝土材料相关的本科专业,

并通过设立奖教学金、提供实习就业机会等形式,促进

专业人才的对口培养和输送,目前,第一届 2018 级毕

业生已进入预拌混凝土企业工作,我们乐观的相信,凭

借他们优秀的研究、动手能力,一定会为行业带来改变。

当时,我们作为重要的专业初创力量,积极组织有

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知人才成为该专业的外聘老师,为师

资保驾护航,分会第七届秘书长、省建科院张蔚即是第

一批外聘的老师,跟不少学生建立起了亦师亦友的关系,

甚至激发了她在 2021 年新一任分会会长任内要增设骨

料专业课程,为砂石企业提供专业人才的决心。这种薪

火相传的微光让我有些感动,眼前浮现的不光是那些躬

身而行的前辈们,也有身边这些默默坚持的后来人。

当前,行业发展下行,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或许,

我们有幸在时代的行业浪潮中,发那么一点光;学会这

个平台,以推动整个行业发展为己任,又联系各方,它

才是我们的领路人,让我们辩清方向,跨步向前。

我们星夜赶路,不惧道长且阻,感恩我们的领路人,

祝福我们的学会风华又一代。

郑敏升

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

建筑材料分会 原会长

作者在颁发仪式上

第34页

30

上图为作者在 2021 年热能动力分会学术交流会上作主题报告

我与学会同成长

学会携我共发展

1961 年 11 月 5 日是我的出生日,1981 年 11

月 5 日是中国建筑学会热能动力分会在武汉的成立

日,而我当时还在南京工学院的工业热工专业学习。

1982 年 8 月我被分配到南海石油设计所,加

入了广东省制冷学会;1987 年 1 月我调回福建工

作,不久就加入了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为更好

融入学会,我积极撰写论文,在学术交流会期间,

主动参加会务活动,如分发资料、协助布置会场等,

通过数年的努力,在 2002 年省热能动力学术交流

会上,受领导委托主持了 2002 年福建热动学术交

流会,会议效果好于预期,福建热动换届改选时,

我直接由会员当选副主委。

之后我积极主动协助主委开展福建热动学术

活动:2015 年 6 月 26 日,主持福建热动会员大会

暨学术交流会,作“节能减排我们任重道远”主题

报告,当选省土木建筑学会第八届热动会长;2016

年 6 月 3 日,主持召开福建省 2016 年度热能动力

科普活动暨学术年会;2021 年 6 月 11 日,主持福

建省土木建筑学会热能动力分会会员大会暨学术交

流会,作“碳达峰碳中和,我们同心行动”主题报

告,当选第九届热能动力会长;2022 年 6 月 10 日,

主持召开了“节能保温学术交流会”。

我在 1999 年首次参加了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

能动力在天津召开的第十一届学术交流会,2001

年又参加了第十二届学术交流会,并于会上作“导

热油锅炉房设计”专题技术交流,当选第五届理事

会理事,于 2015 年当选第九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有人说,学会工作无利可图,我多次自费参

加全国热能动力学术活动,数次自费组织福建热动

理事会活动;但我要说,学会工作有“力”可图,

通过学会学术活动,我及时掌握了新技术、新产品,

有力的提升了工作能力,增进了能够合作共赢的人

缘。我 40 年的工作总结成一句话——技术彰显价

值,合作成就共赢。通过学会的活动,使我仅在评

审或咨询中提出的意见建议,就为国家或业主节约

了上亿的投资,彰显了技术的价值。

我与学会同成长,学会携我共发展,感恩学会。

柳德宝

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

热能动力分会 会长

第35页

31

初心如磐,笃行致远

——写在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成立 60 周年之际

六十年风雨沧桑,六十载辉煌画卷。福建省

土木建筑学会从一颗种子长成参天大树,成为了促

进土木建筑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社会力量,为促进

省市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科技支

撑。我有幸作为其中一员,见证学会的蓬勃发展,

倍感欣喜和自豪。

在担任建筑经济分会会长的 6 年里,我带领

同仁们,顺应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充分整

合政府、高校、企业的优质资源,探索工程建设领

域改革、建设和发展的规律,在推动福建建筑行业

转型升级、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和区域经济高质

量发展等方面不懈努力并取得成效。通过加强与同

行业、学术领域专家学者的联系,积极探索和优化

人才培养路径,不断提升从业者科研能力和服务水

平。组织行业学术交流,举办“全国工程造价产学

研联盟第八次峰会暨普通高等院校工程造价类专业

协作组第十五次会议”,开设“国际经验借鉴与建

筑业高质量发展”等讲座和管理论坛,为学科建设

发展提供平台和智力支持。集成福建建工集团有限

责任公司、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建

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和福建晨曦信息科技集团股

份有限公司等地方建筑业企业资源,帮助福建工程

学院打造“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两个国家级一

流专业建设点,“建筑现代化产创融合基地”成功

入选首批百所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高校、

企业、学会协同育人,水平不断提高。我们还接受

了省住建厅委托,组织编制《福建省装配式建筑

“十三五”专项规划》《福建省全过程工程咨询试

点工作方案》及相关合同示范文本、服务技术标准

等,为政府决策提供研究支持和政策建议。主动投

身社会服务,为龙岩、三明、宁德等多个福建乡村

建设提供全过程工程咨询解决方案,助力美丽乡村

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并获得福建省教学成果一等

奖、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荣誉。2019 年 3

月,我有幸荣获“中国女科技工作者社会服务奖个

人奖”(全省唯一);2022 年 6 月,在《福建日报》

理论周刊发表《“双碳”目标下推进福建省建筑业

低碳转型》被中央宣传部主办的“学习强国”平台

转载。

展望学会的发展前景,我激情满怀,充满信

心与力量。未来,我将继续带领建筑经济分会以初

心如磐的坚守和笃行致远的勇毅,在福建省土木建

筑学会的统一领导和悉心指导下,坚持改革创新、

求真务实,积极响应行业变革、乡村振兴战略和“双

碳”目标,聚焦建筑业数字化绿色发展、乡村振兴,

不断夯实基础、筑牢根基,依靠科学发展来解决建

筑行业发展变革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更好地服务

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

寥寥数言,尺素情真。愿亲爱的福建省土建学

会根深叶茂、本固枝荣,在新时代再创辉煌、再立

新功。

陈群

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经济分会 会长

作者 2018 年留影

第36页

32

曹有新

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信息化分会 秘书长

学会工作助我成长

1

我是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一名员工,教授

级高工,曾任院信息科研中心主任。上世纪 90 年

代末,我担任了信息化分会秘书长,经过多年的锻

炼,自身在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方面均得到较大提

高。

记得 2009 年在福州市举办中欧社会论坛,由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学术委员会、

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其中信息化分会参与,我们

院为主承办的“老城保护与整治——三坊七巷国际

学术研讨会”参会人员达 300 多人,包括来自法国、

德国、立陶宛、意大利和香港、台湾等 60 多名专

家学者、政府官员。我作为会务组负责人多方配合,

圆满完成了各项预定的议程,会议通过了《三坊七

巷宣言》,在海内外老城保护与整治方面引起积极

的反响。

随着科技进步,各行各业均离不开信息软件,

设计单位更是如此。在软件选择和正版化上,如何

处理好政府、企业、软件厂商之间的关系,是信息

化分会面临的重要课题。我在总会和分会领导带领

下,遵循为会员服务的理念和搭建政府与企业之间

桥梁的宗旨,大力开展学术交流工作;同时也提高

自己为人处事的水平。譬如,在处理软件正版化上,

分会从不指定使用某个产品,而是积极搭建沟通交

流平台,让每个软件都有展示自己特色的机会,由

会员单位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在这种思路下,

自己单位与各兄弟单位正版化都得到很好解决,大

家相处起来也感到自然融洽。通过学会多年的活动,

与各单位加强沟通,互信互利,共同提高信息化技

术水平,达成多方共赢的局面。

在省土木建筑学会的领导下,在分会广大会

员支持帮助下,我在担任信息化分会秘书长工作中

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上级领导的要求还有差距,

今后我要继续努力,为推进我省工程建设信息化进

步贡献力量。

作者近照

三坊七巷国际学术研讨会

第37页

33

守正创新 笃行致远

2005 年正处于智能化行业迅猛发展的时期,

为了更好规范行业的发展,整合行业的优良资源,

增强行业竞争力,在省住建厅的支持和省土建学会

的业务指导下,成立了省土木建筑学会智能化分会。

我有幸成为第一届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做了一些

具体工作,也有一些心得体会。

我任职期间,正是智能化业务需求快速增长

时期。也是在这个时期,智能化行业的各类国标、

省标相继发布。当时的智能化产品和技术方案五花

八门,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对于好的生产企业,面

临劣币驱逐良币的困境,同时也给使用方造成困

扰。为此学会汇集行业专家组织了多场次的技术交

流、产品发布、学术讲座以及省市行业学会之间的

交流。引导企业对行业的发展和技术有了全面深入

的了解,同时规范了市场,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分会也通过这些活动更加明确了目标、任务,深层

次推进了我省智能化行业的发展壮大。

当前,全球数字化趋势汹涌来袭,我国已经

进入“十四五”规划的关键期,“双碳”、新基建

的发展和智能建筑密切相关,也从概念逐渐走向落

地,智能化行业也迎来发展的绝佳时机。利用先进

的智能化技术,通过智能感知将我们原来的“看得

见、听得见”转化为“看得懂、听得懂”,借助智

能分析让我们对“看懂听懂”的现状做出最为及时

的响应和决策。要做好这些就要求我们的企业尽快

调整技术方向,提高技术能力,利用好新的技术、

新的工具和新的产品与平台,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

才能更好的做好行业传承。今后要通过创新推动行

业发展,定期开展学术交流研讨,整合专家资源,

通过专家的力量助推行业发展。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正走在

以智能建造技术为建造方式、以数字化推动全面转

型、以绿色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发展新时代。

近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加速进入数字时代,5G、特

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大数据、人

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新基建要素,成

为中国经济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由智能化

向数字化进发,成为智能化建筑行业在新基建浪潮

中的必由之路。通信技术、智能感知、人工智能、

物联网云计算、数据管理综合平台等形成新基建的

基础,智能化企业只有找好自己的发展方向,秉承

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方法,

注重实效,不懈探索,辛勤耕耘,扎实推进智能建

造,才能在新基建的大潮中成功转型,让行业体系

更加壮大。

守正创新,笃行致远。

——祝福学会,与各位同仁共勉!

李坚

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

智能化分会

第一届副会长兼秘书长

第38页

34

学会伴我成长

我是 1988 年同济大学毕业后进入福州大

学工作的,无论是教学经验还是工程经验都很

欠缺,是福州大学徐少曼教授把我带进福建省

土木建筑学会这个大家庭,让我多了一个向业

界学习交流、开阔视野的平台。

自从 1996 年加入学会至今,本着向业界

工程师学习的目的,积极参加学会举办的学术

会议、工程观摩等活动;同时积极为学会做些

力所能及的工作,得到学会领导及专家们的认

可,多次获得学会“先进工作者”称号。我也

从一个懵懵懂懂的书生逐渐成长为福州大学教

授(二级)、博导,并有幸成为福建省土木建

筑学会专家、福建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专家、

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专家等。

2004 年在福鼎召开的省土木建筑学会岩

土与基础工程学术会议上,时任理事长的侯伟

生院长推荐我为分会副理事长,当时感觉身上

的担子更重了。2003 年 10 月去北京参加中国

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福

建省参会代表只有我和侯伟生院长 2 人;时任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分会理事

会理事福建省只有马时冬、侯伟生和我 3 人。

当时就感觉我们福建岩土学科与兄弟省存在一

定的差距。如何在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基础上

进一步扩大福建岩土工程相关学科在全国的知

名度与影响力,成为当时思考的问题。如今依

托学会广阔的学术平台,福建省岩土工程相关

学科在全国的影响力逐年上升。

人们常常将大学比作“象牙塔”,所以大

学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必须与社会发展紧密

结合,从而增强人才培养的实践教育。学会经

常组织学术会议、岩土沙龙、科技咨询、现场

观摩等活动,起到了桥梁纽带作用,让我们高

校老师能与土木建筑工程界进行更加广泛的接

触交流,真正实现产学研用相结合。

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成立 60 周年之际,我

感慨万千。怀念学会前辈福州大学已故徐少曼

先生,感谢省建科院原院长侯伟生先生等众多

前辈、同仁的引领与指导。正是学会伴我一路

成长,让我得以传承土木建筑行业的工匠精神。

简文彬

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

岩土与基础工程分会

副会长

2003 年 10 月作者(右)与侯伟生院长参加中国土木工程

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

第39页

35

难忘 30 年

我 1939 年 12 月出生,是中国民盟盟员、高

级工程师,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1960 年 3 月福

建建筑工程学院留校任教,1961 年 9 月学院下马

分配省二建任技术员,此后工作单位:三明市一建、

三明市建委驻厦门办事处、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

总、三木集团。1987 年 10 月任马尾地区土木学会

秘书长、理事长;1993 年受学会委托,承办社团

首家监理公司——建隆工程监理公司,任董事长、

总经理。至此我从事建筑业工程管理工作已 50 年,

学会工作 30 年。

1984 年 8 月,中国建筑统筹管理研究会成立,

成立之初以建筑领域研究推广华罗庚教授的统筹

法、提高建筑业组织管理水平为宗旨,全国有 28

个省成立分会。1983 年省厅邀请中国建筑技术发

展中心高拯专家,来厦门举办流水网络法培训班,

我当时任公司经理,安排人员自带项目(图纸)参

加学习,此后先后参加昆明、深圳全国流水网络经

验交流会,两项实例纳入典型汇编,推行流水网络

法施工创全优工程,获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统筹管理分会于 1991 年

4 月成立,是我省唯一工程管理二级学科社团分支

机构。研究范围从建筑统筹管理、网络计划技术推

广应用研究起步,后延伸到工程项目管理、工程建

设监理、软件开发、网络技术规程、行业标准与国

家标准编订等,建筑领域改革热点课题开展学术研

究,取得很好效果和典型实例,促进了我省工程

管理的应用研究,受到行业的肯定和好评:一是

1994 年 8 月中国建筑统筹研究会成立 10 周年暨推

广华罗庚教授统筹法三十周年大会在哈尔滨召开,

经总会评选授予福建分会多个荣誉称号和表彰,发

给奖杯奖状;二是学会成立以来对建筑工程领域统

筹管理和网络技术应用研究有一定深度,取得部级

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 1 项,省级成果二等奖 2 项,

保持建筑统筹管理国内领先水平;三是在总会指导

下,团结广大会员,选文组团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

入选《中国网络计划技术大全》4 篇,《中国建筑

论坛》1 篇,《总控网络实务策划与控制》《对发

展工程总承包若干问题的思考》等入选《中国工程

管理环顾与展望》首届工程管理论坛论文集锦,并

安排大会交流,得到极大关注和反响;四是诸多论

文学术性较强,通过会议交流和发表《流水网络计

划的编制与实施》等 10 余篇,被中国建筑学会工

程管理分会和省土木建筑学会评为应用成果奖和优

秀论文一、二、三等奖。

分会在提高学术性的同时注重服务性和实践

性,通过典型实例推动科技进步,提高总体管理水

平,取得综合效益。学会在自身建设、继续教育、

人才培训以及面向社会、服务基层等方面取得可喜

成绩,为推动科技进步、建设业繁荣与发展作出应

有的贡献,多次被中国建筑学会工程管理分会和福

建省土木建筑学会评为“学会工作先进集体”,本

人也被中国建筑学会授予“学会荣誉工作者”。

魏承坚

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

原常务理事

第40页

36

年轻人背后默默无闻的大师

一件事的成功,总有许多帮助过你的人值得记忆。

1989 年年底,“华东六省一市土建学会施工技术

交流会”在厦门召开,大咖云集,盛况空前。那时我还

是个无名小辈,我执笔的学术论文《小截面静压桩的设

计、施工及研究——罗源县某宿舍工程实践》在交流

会 109 篇论文中脱颖而出,被推荐到大会上发言介绍,

并被《福建建筑》于当年刊发。后受邀约稿经修改后于

1991 年发表在全国著名核心期刊《建筑技术》上,并

且收到他们寄来 108 元稿费。欣喜之余我掩卷沉思,成

功的背后自有许多人鼎力支持,如郑持光、张善庆、林

至统、张耀年和范文瑞等,他们没在论文上署名,但真

真切切是我科研道路上的伯乐。

20 世纪 80 年代,福建多层住宅建筑基本是砖结构

+ 砼条形基础结构体系。浅基础筑在地表杂填土层上,

其下有数米深厚淤泥(含夹砂)软土层,被压缩后常引

起房屋不均匀沉降倾斜或墙体开裂。

为此,省建筑设计院总工张善庆找到省建筑科研

所总工(兼结构研究室主任)郑持光,潜心研究开发桩

土共同受力的一种新型基础,小截面静压桩的方案便应

运而生。他们俩既是省土建学会结构学术委员会正副主

任、福建学术界领军人物,也是我们年轻人心中的学术

大师。那时我在省建科所任结构室副主任,在郑持光主

任严谨认真指导下,结构研究室黄艺珍、卢进先、林

五一等几个年轻人便全力以赴担起了静压桩力学试验任

务。我们分析了砼构件极限破坏特征、安全度等试验数

据,提出合理选择砼断面、配筋和节点构造设计要点。

看了我写的试验报告,张善庆高兴得像个孩子。

第一栋试验工程是罗源县宿舍楼。我在现场技术

指导完成了砼条形基础下百来根桩基逆作法施工,并获

得施工静压力与桩尖入土持力层深度大量相关数据以及

建筑物沉降相关记录。工程结束,郑持光又邀请岩土室

研究生张耀年,跟我们一起分析工程资料,写出了施工

总结。

接下来科研成果进入提炼总结阶段。那时我已经

调到省建委科技处工作,繁忙的行政事务和科研工作常

常发生时间冲突。我的顶头上司省建委副总工、科技处

长林至统非常爽快地对我说,我可以抽出时间搞科研,

做到行政科研两不误。他不仅关心我科研成果进展,还

是这份成果报告的第一个阅读人。他深为年轻人成果叫

好,主动向省建委分管科技工作副主任范文瑞(兼省土

建学会施工学术委员会主任)报告,推荐参加了 1989

年在厦门召开的这次交流会,我再一次遇见伯乐。论文

发表后,在张善庆、郑持光的主持下,小截面静压桩科

研成果被编制成省标准设计图集颁布,转化成了生产力。

时间一晃 30 多年过去了,我也步入古稀。近几年

福州老旧小区住宅楼加装电梯工程,不经意间看到电梯

间钢结构框架下桩基础采用的逆作法静压桩施工正是这

个技术。

触景生情,前辈们又不禁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时

光流逝,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离开,但他们推陈出新、

甘当伯乐、提奖后辈的精神,是我一辈子的楷模。

在省土木建筑学会 60 周年之际,特写此文向他们

献上我深深的致意!

陈鲁生

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

原常务理事

第41页

37

第42页

038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内设机构

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自 1962 年成立至今已经历 9 届,拥有 25 个分支机构,基本涵盖土木建筑的各

个学科;拥有团体会员 156 个,个人会员 3309 名;2020 年 4 月,经中共福建省科协科技社团行业委员会

批复,同意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成立党支部(兼合式),学会理事长张建勋担任党支部书记。

2021 年 12 月 24 日,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章程修改草案》,经省民

政厅核准颁布执行。

依循学会《章程》,在学会理事会带领下,特别是近 10年,学会开展有质量、有特色的学术活动 700余场,

受众达 10 万余人次;承办 50 多场主题活动,深入开展科普宣传,邀请中国科学院常青院士、清华大学张

杰教授、同济大学杜晓帆教授等 20 多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前来授课;主持 30 多项专题研究,组织开

展各种科技竞赛活动 30 余场次;开创闽台两岸学术交流:成功举办六届海峡两岸土木建筑学术研讨会,

举办九届两岸青年学子海峡建筑新人奖竞赛活动;开拓专业技术人才创作基地、不断提升学术科技期刊《福

建建筑》办刊水平。学会成立 60 年来,屡获行业重要奖项和荣誉,近 10 年表现不俗 : 全国“20 强学会之星”

“福建省十佳明星学会”,先后 10 次被评为 “省级学会之星”,2017 年荣获全国科协系统“先进集体”

称号,2019 年学会入选“创新创业创造”优秀学会,2021 年荣获省科协先进党支部,2022 年 9 月再一次

被评为 “五星学会”,2022 年 12 月入选“福建一流学会建设项目”。《福建建筑》从 1983 年创刊经历

39 年的磨练,已成长为我省土木建筑界品牌学术科技期刊,连续 7 次荣获“福建省科协优秀科技期刊奖

一等奖”,并在首届建设行业优秀期刊表彰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近 10 年来,总会着力加强自身内设机构的建设,目前下设办公室、咨询与科技部、《福建建筑》编

辑部 3 个工作机构,开展了大量的工作。

一、办公室

主要职责:负责办公室日常事务性工作;负责对分会、委员会和各地市学会的工作指导交流;负责

学会及上级交办的评选、评奖活动;组织海峡两岸交流等对外学术交流活动;负责财务管理;完成领导交

办的其它工作。

二、咨询与科技部

主要职责 :主持本部日常管理事务,拟定年度工作计划 ;开展各类咨询与科技活动,提供学术领域

第43页

39

第三节

分支机构

信息;组织落实省重点项目检查;组织开展“三创”服务;组织建设“省一流学会建设项目”;学术品牌

打造与管理等。

三、《福建建筑》编辑部

主要负责期刊的组稿、审稿,校对、编辑,出版、发行及有关交流工作。

《福建建筑》编辑部拥有专业化的编审队伍,现有审稿专家 200 多名;强化编审制度,采取“双盲

三审三校制”;采用数字化采编和审稿管理系统,完善了投稿、审稿、修改、复审、发排全过程网上在线

管理。

《福建建筑》(月刊)系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主办的学术性科技期刊,

1983 年创刊至今,已出版 290 期,1993 年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连续 7 次获福建省科学技

术期刊奖一等奖,2006 年在首届建筑行业优秀期刊表彰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国家图书馆馆藏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入编刊物;中文

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维普网)收录期刊;超星期刊平台收录期刊。

2012 年正式开通使用“福建建筑协同采编系统”。根据“中国知网”期刊发行与传播统计报告统计

数据,入编中国学术期刊总库工程技术 II 辑、中国基础教育资源总库(扩展版)、中国法律知识资源总库、

CNKI 水利科技创新知识服务平台、CNKI 创业创新知识服务平台等 69 个数据库,国外机构用户数包括北美、

澳州、西欧、韩国、日本、中东、东南亚、非洲等国家共计 142 家。

分支机构(分会、委员会)是学会团结会员、号召会员开展各项活动的主力军,是学会联系会员的

纽带与桥梁,是实现学会改革目标“能适应大土木,大建筑的学术组织需要,使学会真正在省内土木建筑

学科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发挥不可替代作用”的重要基础。

目前学会拥有 25 个分支机构,基本涵盖土木建筑的各个学科。

一、建筑师分会

分会成立于 1991 年 5 月 30 日,是福建省建筑师的学术性群众团体,隶属于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

同时接受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的业务指导。

建筑师分会致力于团结广大建筑师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繁荣建筑创作,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提高

建筑师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水平;积极发挥建筑师的社会作用,维护建筑师的权益和职业道德准则;关注建

第44页

40

筑教育和青年建筑人才的培养和提高;发展与各地建筑师的交往与合作。

建筑师分会根据开展专业学术活动的需要,设立“建筑设计与理论”“建筑历史与理论”“生土建筑”“室

内与环境设计”4 个专业委员会,截至目前,共有会员单位 55 个,会员 1000 余人。

第八届负责人

会 长:黄春风

副会长:严龙华 吕韶东 黄 琰 王绍森 刘 塨

关瑞明 赖岳峰 戴志坚 张 鹰 黄昌钦

秘书长:刘成聪

二、建筑结构分会

2004 年 12 月,建筑结构分会由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学术委员会与工程抗震学术委员会合并

而成。建筑结构学术委员会成立于 1981 年,工程抗震学术委员会成立于 1987 年。第九届负责人换届选举

会议聘请资深建筑结构专家卢伟煌、祁皑、彭伙水、林功丁、叶健、陈礼建、肖伟为第九届理事会顾问。

建筑结构分会致力于组织本专业领域的技术工作者与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相结合,发挥

优势、服务生产,开展学术交流和工程咨询活动,发动会员提出合理化建议,维护会员权益和反映会员呼

声,举办或协助举办各种培训和学术交流,以提高会员学术水平,普及建筑结构技术知识,传播先进经验。

第九届负责人

会 长:黄春风

副会长:王绍森 严龙华 吕韶东 任 希

黄 琰 陈志宏 林志森 赖岳峰

黄晓忠

秘书长:任 希

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交流会

第45页

41

建筑结构分会学术活动范围:建筑结构体系,转换层设计和加强层研究,超高层建筑的抗风设计,

抗震减震隔震研究,钢管混凝土和劲性混凝土的应用,施工新工艺、新技术等;计算机软件开发及 CAD 技

术应用;砌体砌块的工程应用;住宅体系与工业建筑的研究与应用;混凝土的基本理论、计算理论、工程

应用等。

第八届负责人

会 长:卢伟煌

常务副会长:彭伙水 李绍祥

副会长:林功丁 叶 健 肖 伟 任 彧

陈礼建 谢益人 祁 皑 李 桐

郑念屏 翁锦华 黄 秋

秘书长:施建日

第九届负责人

会 长:曾志攀

常务副会长:翁锦华 胡贤忠

副会长:施建日 廖文彬 任 彧 陈家春

陈学秉 徐 毅 吴 琛 黄冀卓

刘 阳 廖飞宇 郭文坤 许毓晓

陈跃辉 丁立群 郭天祥

秘书长:林缄光

曾志攀

任 彧

黄冀卓

陈跃辉

翁锦华

陈家春

刘 阳

丁立群

胡贤忠

陈学秉

廖飞宇

郭天祥

施建日

徐 毅

郭文坤

林缄光

廖文彬

吴 琛

许毓晓

第46页

42

三、岩土与基础工程分会

分会成立于 1962 年,前身为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学术委员会。目前,分会会员主要来自福

建省及省外单位驻闽机构的勘察、岩土工程设计、咨询、岩土工程施工、监测、检测及高校技术人员,现

有个人会员 200 余名。

岩土与基础工程分会致力于构建和谐包容的学术交流平台,切实为我省地基基础领域的勘察、设计、

施工及科研提供技术支持,以期推动我省岩土工程领域的理论、实践和应用等方面的发展与新时代“一带

一路”岩土工程理论与技术的进步。

岩土与基础工程分会主要承担我省土木建筑领域的地基基础专业的学术成果、经验信息交流、科普

教育、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的任务。

第八届负责人

会 长:侯伟生

副会长:戴一鸣 陈振建 林树枝 施峰

简文彬 陈云彬 张庆鹏

秘书长:方家强

四、暖通空调分会

第九届负责人

会 长:侯伟生

副会长:施 峰 简文彬 陈云彬 方家强

吴铭炳 郑也平 林小富 苏世灼

秘书长:李志伟

分会从 1962 年到 2002 年,几经演变,由小到大,从与其它专业成立综合学组到单独成立暖通空调

分会,逐步成长为可独立举办全省性学术活动、承办全国性大型学术活动的暖通空调领域一支重要力量。

侯伟生

吴铭炳

施 峰

郑也平

简文彬

林小富

陈云彬

苏世灼

方家强

李志伟

第47页

43

五、热能动力分会

热能动力分会前身为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热能动力学术委员会,于 1990 年 10 月 19 日经省土木建筑

学会三届八次常务理事会扩大会议批准、由暖通空调制冷热能学术委员会的热能学组正式升级成立,2009

年升格为热能动力分会。

2022 年会员队伍发展至 390 名,青年会员占比 80%,由设计、科研、院校、施工、监理、检测、管理等单

位科技人员组成;会员中教授及教授级高工 30 人,高级工程师约 100 人。分会与福建省制冷学会第五专

委会、中设协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分会福建工作部(省暖通空调科技情报网前身)实行“一套人马三块牌

子”运作机制。

暖通空调分会以开展暖通空调与制冷学术活动和科普宣传为主要工作,定期举办省级暖通空调制冷

学术年会,牵头联合相关高新企业经常性开展有针对性、有特色的中小型学术活动;组织会员撰写论文并

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开展对外科技交流活动;受全国暖通空调社团组织委托,承办全国学术年会和技术

交流会;组织会员参加全国性暖通空调专业活动;积极完成政府部门交办的任务;依托会员单位,组织技

术骨干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创办分会学术科技刊物。

第八届负责人

名誉会长:赵士怀

会 长:陈仕泉

副会长:郑锦民 郭筱莹 黄夏东 林其昌

王云新 黄成根 张谋雄

秘书长:郑锦民(兼)

第九届负责人

名誉会长:陈仕泉

会 长:郑锦民

副会长:郭筱莹 林 峰 王云新 黄成根

张谋雄 梁 华 林小玲 杨淑波

秘书长:林 峰(兼)

郑锦民

黄成根

陈仕泉

张谋雄

郭筱莹

梁 华

林 峰

林小玲

王云新

杨淑波

第48页

44

热能动力分会成员主要由从事热能动力专业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组成,主要成员单位有设计科研

院、高等院校、特检院、施工单位、能源管理单位等。

热能动力分会主要业务活动范围涉及电厂热能动力(锅炉房工艺及动力管道),工业及民用锅炉房

工艺及压力管道,燃气工程(燃气供应站、市政燃气管道、工业及民用燃气管道等),城镇或工业园区区

域集中供热,各类动力站以及相关的节能、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技术、设备与材料,工业及民用建筑冷热源,

工业及民用气体管道(含医疗气体管道)等领域;联合创办《福建热能动力》刊物,目前共出版 14 期。

第八届负责人

会 长:柳德宝

副会长:陆 青 汪 枫 何宏舟 候根富

秘书长:汪建光

第九届负责人

会 长:柳德宝

副会长:郑捷庆 郭宝忠 陈胤密 龚凌诸

黄 斌

秘书长:戴贵龙

柳德宝

龚凌诸

郑捷庆

黄 斌

郭宝忠

戴贵龙

陈胤密

六、给排水分会

分会前身为给水排水学组,1981 年 4 月从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市政学术委员会派生成立,1984 年升

格为给排水学术委员会,2008 年 6 月升格为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给排水分会。

分会主要成员由设计、科研、教学、自来(污)水厂、施工、监理和建设监督管理部门的学者、专

家及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主要致力于市政给排水、建筑给排水和工业给排水的学术理论与实践水平的提高,

关注先进技术、先进设备的应用与推广,以及给排水专业人才的培养。

给排水分会组织会员和科技工作者对我省科学技术政策和相关事务,提供科技建议,为有关部门的

工作开展提出技术支持;坚持组织开展分会各类学术交流活动,积极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促进学科的健康

第49页

45

发展;积极开展行业内相关学会、协会以及两岸间科技学术交流活动;发展同国(境)外的科技团体和科

技工作者的友好交往,推广先进技术;从 1976 年起编印分会刊物“福建给排水”双月刊和“福建给排水

专题资料集”,不定期出版成员通讯录和设计相关的学习参考资料等。

第八届负责人

会 长:程宏伟

副会长:高学珑 胡志琳 马永林 陈晓凤

陈 芬 魏连青 黄文忠 李益勤(补选)

秘书长:黄文忠

第九届负责人

会 长:程宏伟

副会长:黄文忠 李益勤 陈晓凤 林小洛

吴建清 范功端

秘书长:陈耀辉

福建给排水双月刊 福建给排水专题资料集

程宏伟

林小洛

黄文忠

吴建清

李益勤

范功端

陈晓凤

陈耀辉

第50页

46

七、建筑电气分会

前身为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设备学组,成立于 1962 年 11 月 26 日,是水、电、暖通空调综合性

学术群团组织。后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分列为建筑电气、给排水、暖通空调和热能动力 4 个二级机构,建

筑电气机构名称改为福建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电气学术委员会。20 世纪 80 年代初,各种行业情报网组织

相继成立,建筑电气行业在省住建厅科技情报中心站领导下,成立了福建省建筑电气技术协作情报网,学

委会和情报网虽然性质不同,宗旨任务也不尽相同,融合在一起共同活动互有补益。2005 年更名为“福

建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电气分会”。

分会旨在学习和研究本专业技术发展的动态、成果,努力推广和介绍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通过

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科学普及宣讲、技术咨询等,增强全省建筑电气专业人员的凝聚力,促进本行业专业

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新技术、新科技的进步,为我省建筑电气行业管理和行业发展服务;同时积极进行与全

国各省市建筑电气同仁的交流与合作。

第八届负责人

会 长:林卫东

副会长:洪友白 潘 明 林洪钟 甘建峰

张 挺 陈天铭

秘书长:洪友白

(注:2018 年 8 月,会长变更为林洪钟,秘书长变更为林能影)

第九届负责人

会 长:林洪钟

副会长:蔡永明 杜 勇 潘 明 张 挺

陈天铭 陈金銮 王 艺

秘书长:林能影

第九届电气分会资深顾问和常务理事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免费电子期刊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