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

发布时间:2023-7-26 | 杂志分类:其他
作者: 语蝶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回眸

{{`发布时间:2023-7-26`}} | 云展网企业画册制作 宣传册 其他 回眸
24英国人乔治·福瑞斯特1919年在腾冲北部高黎贡山的大塘小河头砍倒了一棵树龄为280年,树高25米,胸径87厘米的大树杜鹃,锯走了一段树干作为标本,这段圆盘标本辗转从缅甸、印度运到英国,被陈列在大英博物馆,轰动了世界植物学界。这个20世纪的英国人并不知道,他砍倒的那棵大树杜鹃不是最大的,世界最大、最高的大树杜鹃仍在高黎贡山傲然屹立。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植物学家冯国楣先生,通过查阅乔治·福瑞斯特的资料三进腾冲,终于在高黎贡山腹地找到了大树杜鹃群落。其中一株树龄在600年以上,高28米,基径3.07米,树冠61平方米,被植物学界公认为“世界大树杜鹃王”。1982年伴随着马帮的铃声和脚步声,我们一行在向导和护林员的引领下,寻着当年乔治·福瑞斯特的足迹,赶着马帮从腾冲北部界头乡的大塘村进入高黎贡山腹地,一路山花盛开,春意盎然,不时林中还传来不知名的几声鸟叫。经过五个多小时的行进,终于到达高黎贡深处的小河旁,前方森林密布,寄生的树衣悬挂在枝干上,倒下的大树横立林间……没有了路,马帮已停下来,这时天色已晚,只有在小河边宿营,准备第二天再向大山深处行进。宁静的夜,潺潺的溪流,大家... [收起]
[展开]
回眸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2页

照片背后的那些事

第4页

2

1971年岁末,结束了近三年下乡插队的农村生活,一个偶然的机

会,我被调到云南人民出版社美术组工作。1973年3月社里派我随《阿布

莎格》连环画创作组到西双版纳写生、采风,呆了整整3个月。那时的西

双版纳生态自然、风物淳朴,美丽富饶,正如人们说的头顶香蕉,脚踩

菠萝;到处青山绿水,遍地牛屎成堆。

第5页

3

1975年11月~1976年4月,随省委农业学大寨工作队,来到西双版纳的勐

海县,在流沙河畔的曼董大队驻村半年,走村串寨吃百家饭,交半斤粮票、两

角五分钱。这里的傣族姑娘爱美,爱干净,田园中有一天然温泉,她们经常会

在朦胧的晨雾中去那里泡泡澡;傣家妇女很勤劳,不是上山采茶,就是下田插

秧,或是到河里摸鱼,闲时在竹楼下纺线、织锦。

第6页

4

1973年3月与刘绍荟、何能等老师

一行,到西双版纳组织创作,那时的版

纳人才济济,知青和文化部门有很多美

术人才,曾与孔令生、孙建东、戴玉茹

等在曼听、橄榄坝、勐仑、大勐笼、勐

宋、南糯山、格朗和等寨子辗转采风3个

多月,画了不少素材和速写。看着早年

的速写,往事幕幕,心中阵阵的惆怅、

感慨。半个世纪以来很多次到过版纳,

那些走过的地方似曾相识,但都大变了

样子,那年我们住得最久的曼听寨子,

已成了大街和热闹的旅游景点。

第7页

5

第8页

6

第9页

7

《云南画报》1978年复刊,1980年晚些时候,准备在1981年第一期出版

“西双版纳专号”,我们一行前往版纳采访,去了很多地方和村寨。

第10页

8

大榕树下,曼俄寨的一群傣族姑娘从远处走来,婷婷袅袅,婀娜多姿,她们从这里去勐

仑赶街。如今这棵榕树已不在了,听说有人在树下烧荒,后来慢慢枯萎了。

勐腊的望天树群落是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标志,到那里道路泥泞,大坑小洼,北京吉普

挂了加力档,艰难地行驶了3个多钟头,终于到了望天树下,这时一队马帮走来,叮当的马

铃声,在寂静的山林中回响。

第11页

9

第12页

10

1981年春天到丽江林区采访,坐了3天班车,风尘仆仆到了夜幕中的丽江。黑白

水林业局的孙继学,把我接到了招待所,那天晚上好像只有我一个人住,第二天清

早,当我拉开窗帘,窗外是一片坟墓,碑上的字迹清清楚楚,惊得我一身冷汗。

到林区采访,孙继学领了套伐木工人的紧身棉衣和翻毛皮鞋给我,开了辆边三

轮摩托,就进了雪山深处的营林所、林场。

从营林所经云杉坪向主峰扇子陡攀登,我们在雪地蹲一夜,早晨10点到达海拔

4500米的一道山脊,这时一览众山小,雪峰、冰川就在眼前。

第13页

11

云杉坪冷杉莽莽,玉龙十三峰白雪皑皑,杜鹃烂漫;牦牛坪云遮雾罩,神秘莫

测。主峰扇子陡,在蓝天之下,洁白如玉,我们在路边的石崖上支起了三脚架,正

准备拍照,这时一辆吉普车开过来突然停下,原来是家林兄陪中新社的罗小韵去下

虎跳,他们看到几个灰头土脸的伐木工,用那么好的相机拍照,非常诧异,走近一

看是我们,大家都哈哈笑了起来......。

第14页

12

第15页

13

40多年过去了,很多事却记忆犹新,那时玉龙雪山下的云杉坪、牦牛坪是这一带

的高山牧场,那天,从云杉坪穿过密密层层的箭竹林,来到牦牛坪的一栋木楞房,见

到了云南画孔雀称著的袁先生,他来牦牛坪写生,与放牧人已住了几天。多年后袁先

生出版画册,我帮他翻拍画作,还说起了这次巧遇。

今天的云杉坪和牦牛坪,已是丽江著名景区。时光远去,人是物非,牧场上见到

的那个藏族姑娘——芝诗卓玛,可能已成为老阿妈。

第16页

14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丽江五凤楼,每逢节日都要在石台上演奏纳西古乐。纳西

古乐源远流长,被称为中国传统音乐的“活化石”,独一无二的多种乐器,在那些

纳西老人手中奏响,会有种时空穿梭的感觉。

五凤楼为三层八角飞檐楼阁,无论从那个方向看,均象5只展翅欲飞的凤凰。

第17页

15

第18页

16

云南省名源于历史上设自祥云的云南县。两多年前的长安皇宫,汉武帝刘彻梦彩云

现于南中,心中一直想着梦中七彩祥云缭绕的地方,随即遣使前去寻找。使臣历尽艰辛,

竟然找到了这个梦中之地。遂将此地命名为云南,置云南县,治所就在云南驿。后来云南

县治所迁至今天的祥云县城,上世纪八十年代拍摄的这座斑驳的古城门是否还安在?

第19页

17

再次来到云南驿,千年古道上落英缤纷,残留在深浅不

一的马蹄印里,屋檐下,老人在给孩子们讲述那些曾经的故

事…… 走着,听着,怀念着。

第20页

18

第21页

19

四十年前曾在抚仙湖畔尖山脚下的禄充村小住,这个小渔村历史上文风蔚然,

人才辈出“一门双进士、百步两翰林”。湖岸边最惹人注目的是几株大榕树,枝干

遒劲,挺秀一方。今天禄充已成为著名的度假胜地,当微风吹过,轻荡湖水,能听

到湖水有节律地拍打着岸边的鹅卵石,传来悦耳音符。湛蓝的湖水映着天空,风帆

点点、碧波万顷、水天一色。

第22页

20

第23页

21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禄充村,让人印象最深的是车水捕渔,渔民用水车从山边的石洞泉眼

里,把泉水车出,经过沟道流入湖中,泉水与湖水的温差和流速迎合了抗浪鱼习性,湖里的

鱼儿成群结队抢水而上,钻进置放于流水沟道里的竹笼被捕获,这是世界上罕见的一种捕鱼

方式,被称为“车水捕鱼”。

第24页

22

1983年3月春风送暖,我到临沧采访两个多月,绕8个县走了两圈,5月底经澜

沧、勐海、景洪回昆明。那时的沧源佤山宁静古朴,勐省的崖画,袅袅炊烟的糯良、

翁丁寨子透着丝丝神奇和神秘。2019年10月我又到过这些地方,翁丁成了著名旅游景

区,糯良建起了佤山机场,早已没有了原来的印象,

第25页

23

第26页

24

英国人乔治·福瑞斯特1919年在腾冲北部高黎贡山的大塘小河头砍

倒了一棵树龄为280年,树高25米,胸径87厘米的大树杜鹃,锯走了一段

树干作为标本,这段圆盘标本辗转从缅甸、印度运到英国,被陈列在大

英博物馆,轰动了世界植物学界。

这个20世纪的英国人并不知道,他砍倒的那棵大树杜鹃不是最大

的,世界最大、最高的大树杜鹃仍在高黎贡山傲然屹立。上世纪八十年

代初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植物学家冯国楣先生,通过查阅乔治·福

瑞斯特的资料三进腾冲,终于在高黎贡山腹地找到了大树杜鹃群落。其

中一株树龄在600年以上,高28米,基径3.07米,树冠61平方米,被植物

学界公认为“世界大树杜鹃王”。

1982年伴随着马帮的铃声和脚步声,我们一行在向导和护林员的

引领下,寻着当年乔治·福瑞斯特的足迹,赶着马帮从腾冲北部界头乡

的大塘村进入高黎贡山腹地,一路山花盛开,春意盎然,不时林中还传

来不知名的几声鸟叫。经过五个多小时的行进,终于到达高黎贡深处的

小河旁,前方森林密布,寄生的树衣悬挂在枝干上,倒下的大树横立林

间……没有了路,马帮已停下来,这时天色已晚,只有在小河边宿营,准

备第二天再向大山深处行进。宁静的夜,潺潺的溪流,大家围坐在篝火

旁,想着即将要见到的大树杜鹃会是什么样子。一大早我们踏着腐叶朽

木,跳跃着在原始森林中穿行,手脚并用地攀爬于藤蔓缠绕的山岭,翻

过一座山坡,不经意间大树杜鹃王突现眼前,大家一阵惊喜,兴奋地抚

摸着这株大树,仰望着树冠盛开的簇簇花朵。

第27页

25

第28页

26

时隔40多年拍的这张照片,大盈江水天一色、霞羽漫天。

思绪中想到了《马可波罗游记》,象马之战的记述曾发生在这

里,公元1279年,元缅之战爆发,缅王统帅实力超群的6万象兵进犯

今天中缅边境的德宏一带,元军将领纳速达丁率1万多骑兵迎战。由

于兵力悬殊,加上蒙古战马从未见过大象,以往金戈铁马的元军,丢

盔弃甲掉头逃跑。后来元军改变战术,以树为掩体用箭射击象队,战

象中箭受伤冲乱缅军阵脚,元军趁势追杀,以少胜多,擒战象200多

头。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关象战的记载,史称“小梁江之役”,

小梁江说的就是今天的大盈江。

第29页

27

第30页

28

1983年随云南林业规划设计院的

罗铿馥工程师等一行,到盈江铜壁关自

然保护区考察,听当地老乡说老刀弄寨

子旁有棵很大的榕树,叫我们去看看。

那天一早我们从铜壁关出发,沿山路穿

行于茂密的雨林中。

大约6小时的长途跋涉,在山坡上

远远地看见了那棵大树的树冠,这时林

中藤蔓丛生没有了路,林管所的小王等

几位景颇兄弟用砍刀开路,朝着大树的

方向艰难行进。踏着腐叶枯木终于到了

树下,四周静谧清幽,大榕树在此独霸

一方,气根错落纠缠,一束束阳光从浓

荫中洒向大地。

这株榕树树高约40米,下垂的气

生根长成的新树干达100多根,树冠覆

盖约4亩,这株独木成林的榕树,被称

为中国的榕树之王。

第31页

29

第32页

30

我曾多次登上过鸡足山,最早是1979年8月党代

会上,时任大理州委书记的刘树生见到我,叫我到鸡

足山看看是否还有价值,当即叫来宾川县委书记王加

明作了安排。来到宾川县,我与县委统战部苏敦,林

业局赵锡礼、林场张涛等到了鸡足山祝圣寺,那天晚

上一夜大雨,祝圣寺大殿又倒塌了一些。在鸡足山采

访一周,回昆明后在云南画报刊登了鸡足山的专题报

道,写了鸡足山的情况报告,后由孟北同志转呈省政

府,当年随即拨款60万元作了抢救性修复。

第33页

31

鸡足山是东南

亚佛教圣地,相传释

迦牟尼的大弟子饮光

迦叶,抱金褴袈裟,

携舍利佛牙入定鸡足

山。清光绪年间,鸡

足山已成为以祝圣寺

为中心的36寺72庵的

规模。

第34页

32

第35页

33

1997年7月,随省政府经研中心香格里拉课题组在茨中村见到了中西合壁的茨

中教堂,当年的法国神甫从法国带来了葡萄种苗在教堂后园种下了一片葡萄,当我

走进这片土墙围住的葡萄园,不敢相信这座葡萄园已存在了一个世纪。

弥勒东风农场的场长刘家强,听说我在茨中村曾见到过一座法式葡萄园,他怎

么都不敢相信,我给他讲了茨中村的教堂及葡萄园,那里的人还会以法国方式酿制

葡萄酒。

那时东风农场正合资建设云南红酒庄,刘场长多次到茨中考察,经专家多方

考证,云南红酒庄现种植的紫葡萄与茨中教堂的葡萄为同一个品种,叫做“玫瑰

蜜”。这种含有独特玫瑰芳香的优质酿酒葡萄,是200年前法国葡萄酒庄的当家品

种,今天这一品种在法国已找不到了它的踪影。

茨中教堂的钟声还在敲响,在这里种下了第一株葡萄的法国神甫,也许不会想

到,他从法国带来的的“玫瑰蜜”葡萄种苗,百年之后,竟然会在中国云南的土地

上,枝繁叶茂、果实累累,成就着一支红酒的传奇。

第36页

34

横断山从西藏楔入云南,受到挤压而变高,塑造了一座云南最高

峰,它就是海拔6740米的梅里雪山卡瓦格博峰。卡瓦格博峰终年银装素

裹,云雾缭绕,被藏族视为“雪山之神”,是藏传佛教朝拜的圣地。

卡格博雪峰下的澜沧江峡谷,从江边的西当铁索桥到峰顶,高度相

差4700多米,如此深切、陡峭的高山纵谷,为世界之奇。难怪我的一个

画家朋友,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时候,面对卡瓦格博,触景生情,情不自

禁放声大哭。

上世纪末的一天与云南科技出版社单总编,申俊,还有马宝忠、张

玲等来到飞来寺,初升的太阳刚刚照在卡瓦格博峰上,这时雪峰上方突

然出现一个小镜子般的发光体,我急忙换上长镜头准备拍摄,小镜子发

光体升起后瞬间向南,划为一个光点迅速消失,看到这一幕大家都非常

惊诧,我想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UFO。

后来看到一本台湾出版的杂志上说,如果在香格里拉有幸看到UFO,

表示吉祥如意,只要朝着UFO指引的方向,便可以进入到另一个时空,那

是一个世外桃源的秘境。这个说法与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在他的

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的描述如出一辙。

第37页

35

第38页

36

第39页

37

我曾两次登上过明永冰川,1997年与汤世杰老师等香格里拉课题组成员一

行,凌晨从明永村向上攀登,天还未亮,银色月光泻在雪峰上,谷中冰川消融

的山涧哗哗流淌。

缓缓的行进中,我骑的马走一段就要停下喘喘粗气,这时拳头大的一块风

化石从山崖上飞来,打在我的左胸上弹出了一米之外,几位同行吓得大叫了一

声,我并没有大的感觉,只是微微有点疼,真是神奇了。

明永冰川,是梅里雪山卡瓦格博峰下的一条低纬度冰川,冰瀑裂隙满布、

冰壁和冰柱经常崩塌,1991年中日联合登山队17名队员,在3号营地的睡梦中

遇雪崩全军覆没。

第40页

38

第41页

39

34年前云南画报用两年的时间,对澜沧江—湄公河进行大型连载报道,由

普朝柱书记撰文开篇,和志强省长撰文收官。1989年我们一行3人,开了一辆北

京吉普从滇藏线进入西藏,对澜沧江源头进行了考察采访。

从滇藏公路的德钦到芒康,经邦达、左贡、昌都、类乌齐等地,一路风光

一路情。历时一个多月,从川藏线的巴塘、理塘、甘孜、雅江返回昆明。

那时进藏的人很少,路上跑一天见不到一辆车,食宿都在部队兵站,吃的

是干菜下馒头,由于海拔高,很多地方七、八十度水就开了,记得“八一”那

天,昌都兵站特地为我们加了两个罐头。

第42页

40

第43页

41

上世纪末的五月初,香格里拉刚刚透着春意,草甸上牛羊成群,星星点点。这时,

消融的冰雪汇成潺潺的小溪,哈姆村的郁金香刹那间姹紫嫣红开遍。想必很多人都以为

格桑花就是指某一种花卉吧,其实不然,藏家人认为凡是能够在雪域高原上顽强生长的

花,都称格桑花,哈姆村的郁金香,就是他们心中的格桑花。 哈姆村离香格里拉城区不

过几公里,隔着宽阔的草甸,便能远远看见它坐落在雪山脚下。当车子驶近村子,成片

的郁金香变得更加耀眼,有如灿烂的云霞。

第44页

42

1986年我在禄丰县干海资的彝族村子

采访,来到普发友家里,他女儿是村里的

农科员,早些时候我采访过她,曾为她拍

过照,闲谈时她对我说,去年春节的前一

天,家里正准备吃午饭,桌上刚摆好七、

八个菜,还有一大碗腊肉。那天耀邦同志

路过这里,在路边停下后走进了我家,我

们请他一起坐下吃饭,耀邦同志说生活不

差嘛,还喝了点家里自制的米酒。随后耀

邦同志来到村头的打谷场,问大家今年春

节是否都宰了猪,大家争先恐后地说,家

家都宰了,有的还宰了两头。

第45页

43

1985年春节前耀邦同志到滇西视察,返回后在昆明过年,全省的地、县委书

记都来了,在连云宾馆的会客厅我见到了耀邦同志,他正与当时的副省长和志强

交谈,不久后志强同志成了省长。2月20日大年初一,耀邦同志和杨尚昆、余秋

里、李德生等中央领导同志在昆明拓东体育馆参加各界举办的春节团拜会,与云

南人民一道欢度新春佳节。

第46页

44

第47页

45

时光回到37年前,英国女王伊丽莎白

二世偕丈夫爱丁堡公爵菲利普亲王访问云

南,1986年10月16日乘飞机抵达昆明。

英女王一行由和志强省长陪同,游览

了著名的西山风景区,女王愉快地登临三

清阁,凭栏俯瞰烟波浩淼的滇池。之后女

王还参观了云南民族学院,观看了学生们

表演的民族舞蹈。

在英国女王三天的行程中,我跟随采

访拍摄,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镜头,刊登于

1987年第1期《云南画报》,同时还出版

了增刊《英国女王访问云南》。

后来家林兄送了我一张照片,他说在

昆明机场的欢迎仪式上,菲利普亲王旁边

那个端相机的是我。

第48页

46

1999年5月1日~10月31日,中国政府首次在昆明成功举办了20世纪末规模最大的一次

国际盛会——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先后有许多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国使节和

国际组织代表前来参会。

20多年过去了,盛况空前的世博会记忆犹新, 世博会举办的这一年,作专题报道,为

景德镇陶瓷有限公司设计赠送参会政要的青花礼品,为航空公司制作明信片等,做了很多

事情。这一期间我代表云南画报在组委会工作,开幕那天跟随江泽民同志采访拍摄,来到

大温室拍摄了江同志与跳舞草,获“世博一日”一等奖。

第49页

47

第50页

48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书籍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