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彭雪枫纪念馆

发布时间:2022-8-12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河南省彭雪枫纪念馆

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汉中市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黄官镇长岭村,为县级重点纪念设施、省级国防教育基地、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毛泽东曾称赞川陕根据地“是扬子江南北两岸和中国南北两部间苏维埃革命发展的桥梁”,“在争取苏维埃新中国伟大战斗中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和意义”。为纪念这段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2006 年,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在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红寺湖开工建设,而负责设计任务的就是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被设计师们匠心铭刻于场馆之中,通过一座建筑立体呈现。川陕革命根据地是民国二十一年(1932 年)12 月徐向前率领的红四方面军主力自鄂豫皖根据地战略转移,突破重围,自陕入川后在川陕边党组织和川东游击队配合下创建的,以南江,通江,巴中为中心,范围包括二十三个县政权,约六百万人口,红四方面军扩大到五个军,八万余人,民国二十二年(1933 年)成立了中共川陕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被毛泽东同志称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疆域“,南郑地下党组织积极配合红军主力开展地土地革命斗争,建立了红江县和北县两... [收起]
[展开]
河南省彭雪枫纪念馆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页

彭雪枫纪念馆

河南省镇平县彭雪枫纪念馆是为纪念我党我军优秀的革命家和军事家彭雪枫同志,于

1984 年由中共河南省委报请中央批准,在将军故乡镇平县城奠基兴建,1988 年 11 月建成

开馆。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先念、杨尚昆、张震、张爱萍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给予极大重

视和支持。时任国家主席杨尚昆同志亲自题写馆名。

彭雪枫纪念馆位于镇平县城东北隅,紧邻 312 国道,占地面积 37 亩,主体建筑 5916

平方米。纪念馆布局严谨、庄重肃穆、环境优美。由瞻仰厅、展厅、多功能报告厅、文物库

房、办公区、碑廊、碑亭、绿化带、广场、游客服务中心等 10 部分组成。瞻仰大厅前矗立

着高 3.2 米、重 1.5 吨的彭雪枫将军戎装铜像,昂首挺立、凝视千秋。

第2页

一层三个展厅按时间顺序展示反映彭雪枫将军光辉一生的图片、文献、实物等史料。陈

列布展充分运用各种展示手段,力求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陈列布展充分运用声、光、

电等各种展示手段,力求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彭雪枫将军,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高级指挥员、杰出的无产阶

级革命家、军事家。1907 年 9 月 9 日诞生于河南省镇平县城南七里庄,1925 年投身革命,

1926 年入党,1944 年 9 月 11 日在河南省夏邑县八里庄战斗中不幸以身殉国,为祖国的解

放事业献出了自己的一切。

他投身革命 20 年间,南征北战,驰骋疆场;出生入死,艰苦备尝;革故鼎新,功绩辉

煌。是我党我军一位德才兼备、智勇双全的革命家和军事家。

第3页

纪念馆内还有抗战时期的各类物品,让我们充分感受当时的艰苦条件和英烈精神

第5页

雪枫广场苍松翠柏、鸟语花香,是广大观众和市民接受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与

休闲健身的理想场所。

第6页

参观感悟:

第7页

我们的彭雪枫将军,他不只属于这个小县城,还属于我们全中国,我们要学习历史,了

解知识,只通过电视剧和电影这种肤浅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珍惜历史,仔细查阅资

料。在纪念馆,我们一行人认真听了当地一位老人讲述抗战时期的那些事,老人言语中散发

的骄傲和自豪,让我们心中也有了那些希望,总之一句话,和平来之不易,我们仍需努力。

第8页

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汉中市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黄官镇长岭村,为县级重点纪

念设施、省级国防教育基地、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红色

旅游经典景区。

毛泽东曾称赞川陕根据地“是扬子江南北两岸和中国南北两部间苏维埃革命发展的桥

梁”,“在争取苏维埃新中国伟大战斗中具有非常巨大的作用和意义”。为纪念这段在中国革

命进程中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2006 年,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在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红

寺湖开工建设,而负责设计任务的就是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

被设计师们匠心铭刻于场馆之中,通过一座建筑立体呈现。

川陕革命根据地是民国二十一年(1932 年)12 月徐向前率领的红四方面军主力自鄂

豫皖根据地战略转移,突破重围,自陕入川后在川陕边党组织和川东游击队配合下创建

的,以南江,通江,巴中为中心,范围包括二十三个县政权,约六百万人口,红四方面军

扩大到五个军,八万余人,民国二十二年(1933 年)成立了中共川陕省委和省苏维埃政

府,被毛泽东同志称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疆域“,南郑地下党组织积极配合红军主

力开展地土地革命斗争,建立了红江县和北县两个县级苏维埃政权组织,境内留下了中共

陕南特委旧址,陕南军委旧址(陈小平故居),碑坝石刻标语群,坝溪红江县第五区苏维

埃政府旧址,以及陕南战役的奇袭猫儿洞,巧夺蟒蛇滩等战斗遗址,涌现了陈小平,陈浅

伦等一批革命英烈。南郑县人民为川陕革命根据的创建,巩固和革命斗争做出了伟大贡

献。

川陕革命根据地是全国第二大苏区。汉中是川陕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川陕苏

区通往中共中央的“红色交通线”,在传递情报、运送伤员和武器弹药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

用。汉中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及时地保护和恢复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遗址、遗迹等重要

第9页

文物。是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并使汉中独特的自然生

态旅游资源和文化历史文物资源有机结合,形成了陕南独特的旅游品牌,带动了周边地区

的经济发展,促进了革命老区人民快速脱贫致富。红四、红二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二十

九军在此有过长达数年的活动,徐向前、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汉中生活

和战斗过。

汉中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根据藏品的特点及建馆方向,结合该馆的实际情况和地处

风景区的优点。不断推出以文物藏品精品、文物图片为主,寓教于乐的各类展览,并结合业

务工作先后举办了《毛泽东图像展》《根雕艺术展》《蝴蝶标本展》《南郑县精品文物图片展》

等各种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 10 余次。大力宣传革命传统教育,弘扬革命先烈精神。为该县

的政治文明建设发挥了极积作用。同时该馆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在

配合青少年学习教育活动中努力发挥着基地作用,利用该馆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坚持举

办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宣传活动。通过深入了解红军历史,实地体验红色氛围,宣

传红色文化。

第10页

全馆共有三组展厅,红军的臂章与袖标、红军电台、革命先烈遗留实用工具、铜钱货

币、印章与钱包、口子歌等红色歌谣、石碑,报刊等一系列红色物品引入眼帘。让人深刻体

会到红色文化。

还有何挺颖烈士故居。在汉中南郑县城关镇何家湾村,一条翠竹成阴的乡间小道尽头,

有一座建于清末的四合院。虽经历了近 200 年的风雨沧桑,院落依然显得古朴恢宏。雕花的

隔扇和门窗,方砖之上的各种精美绝伦的雕饰,门窗上的木雕格言和警句,无一不体现出了

主人的人生理想与道德追求。就在这个四合院里,走出了一位井冈山革命时期我军著名的指

挥家——何挺颖。

第12页

1927 年“七一五”汪精卫叛变革命后,党组织又派何挺颖到原武汉政府警卫团干部连

任党代表。同年 9 月,在团长卢德铭率领下,何挺颖参加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任工农革命

军第一团一连党代表,9 月 29 日三湾改编中,被任命为第一团三营党代表,随部进军井冈

山。10 月 23 日,在进军井冈山途中时遭敌军袭击,与毛泽东率领的团部和一营失去了联

系。何挺颖和营长张子清率部队转战茶陵等地,并会合茶陵县工农兵政府主席谭震林,同年

12 月将部队带上井冈山,何挺颖随即被任命为第一团党代表。从此,何挺颖在毛泽东的直

接领导下,参加了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

1928 年在毛泽东、朱德的领导下,何挺颖率部参加了攻打龙源口、围困永新城等一

次又一次的战斗。他政治坚定,作战勇敢,指挥果断,成为井冈山时期我军著名的军事指挥

员和党的优秀干部,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做出了重要贡献。而在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

中,何挺颖与团长朱云卿指挥不足一个营的兵力,在人民群众的配合下,凭险抵抗,击溃了

湘赣国民党军四个团的轮番进攻,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保存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 月 24 日,在大余战斗中身负重伤,在转移途经吉潭村时再遭敌袭击,不幸牺牲。

年仅 24 岁。

1991 年 4 月,南郑政府在东郊建成了何挺颖烈士纪念碑,碑基座上镶贴着“古城学

潮”“南京路上”“奔上井冈”“永新大捷”“黄洋界上”青铜浮雕,碑体上镶镌着薄一波副总理“何挺

颖烈士永垂不朽”和“不朽井冈英雄,千古人民功臣”的金色大字。

何挺颖烈士坚定的信念与英勇无畏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正如石碑上的话,革命先辈

们的精神将永垂不朽。

第13页

山西晋城著名古建筑群——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相府(又称午亭山村)总面积 3.6 万平方

米,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皇帝 35 年经筵讲师

陈廷敬的故居。

其由内城、外城、紫芸阡等部分组成,御书楼金碧辉煌,中道庄巍峨壮观,斗筑居府院连绵,

河山楼雄伟险峻,藏兵洞层叠奇妙,是一处罕见的明清两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筑群,被专家

誉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

皇城相府风景区内植被以九女湖、史山、樊山、王街、老姥掌一带较多,天然次生林、人工

生态林、灌丛林、花果林分布较广。

皇城相府建筑群分内城、外城两部分,有院落 16 座,房屋 640 间,总面积 36580 平方米。

内午亭山庄导航图城始建于明崇祯五年(公元 1632 年),有大型院落八座。外城完工于康

熙四十二年(公元 1703 年),有前堂后寝、左右内府、书院、花园、闺楼、管家院、望河

第14页

亭等。

内城是陈廷敬伯父陈昌言在明崇祯六年时,为避战乱建造的,名为“斗筑可居”。“斗筑居”

东西相距 71.5 米,南北相距 161.75 米,设置有五个大门,墙头到处设置有垛口,重要的部

位还筑有堡楼,并且在东北、东南角制高点的位置修建了春秋阁和文昌阁。

城墙内四周设藏兵洞,计五层 125 间,为战时家丁、垛夫藏身小憩之用。内城北部建一高堡

楼,名曰河山楼,长三丈四尺,宽二丈四尺,高有十丈。楼分七层,层间有墙内梯道或木梯

相通,底层深入地下,备有水井、石磨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并有暗道通往城外,是战乱

时族人避敌藏身之处。

内城建筑分祠庙、民宅和官宦邸三类,风格迥异。祠庙建筑有陈氏宗祠,民居有世德居、树

德居和麒麟院,官宦私邸有容山公府和御史府等。

陈氏宗祠

陈氏家族供奉祭祀祖先的祠庙。建于明嘉靖年间,结构为两进院落,前为祭祖堂,后为先贤

祠。

第15页

石牌楼

建于康熙四十三年(1704 年)的牌楼四柱三楼式。楼柱两侧置夹杆石,下枋上雕二龙戏珠,

其上花坊、中枋直至定坊均饰图案,高浮雕。各枋间施牌匾和字牌。定枋上施仿木构斗棋屋

檐,正脊两端设吻兽,脊刹饰麒麟。整座牌楼雄伟庄重,制作精美。建于顺治十四年(1657

年)的两柱一楼式小牌楼,在大牌楼建成之前,是陈氏家族的一个主要标志。

河山楼

河山楼位于内城北部。河山楼,名取"河山为囿"之意,建于明崇祯五年(1632 年),当时

正值明末战乱风起云涌之时。为抵御流寇侵扰,由陈家昌言、昌期、昌齐三兄弟合力建造,

高三十多米,是皇城相府中最高的建筑。楼平面呈长方形,长 15 米,宽 10 米,高 23 米,

第16页

共七层(含地下一层)。楼外墙整齐划一内部则逐层递减。整个河山楼只在南向辟一拱门,

门设两道,为防火计,外门为石门,门后施以杠栓。楼层间构筑棚板屯贮人员物质。

河山楼三层以上才设有窗户,进入堡垒的石门高悬于二层之上,通过吊桥与地面相通。河山

楼楼顶建有垛口和堞楼,便于瞭望敌情保卫城堡。河山楼内还储备有大量粮食,以应付可能

出现的长期围困。

河山楼建于公元 1632 年,工程尚未完工,流寇不期而至,陈氏家族及附近村民八百余人入

楼避难。流寇久攻不下,扬言要日夜封锁并采取火攻,楼内村民将井水从楼顶泼下,以显示

准备充分,不惧围困,流寇知难而退,撤兵离去。此后十个月里,流寇又先后三次进犯,依

靠河山楼的避佑而逃过兵灾的村民多达数千人次。

小姐院

陈氏闺中小姐及侍从女眷居住的场所,其院落与西花园过厅相通。该院室屋顶形式采用券棚

顶,风格独特,屋身低矮。

第17页

人文历史

皇城相府,原名“中道庄”,后因康熙皇帝两次下榻于此,故名“皇城”。

皇城相府是建于明清时期的官宦宅居建筑群。内城为陈廷敬伯父陈昌言在明崇祯六年(1633

年),为避战乱而建。外城完工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 年)。

皇城相府从明孝宗到清乾隆(公元 1501 年--1760 年)间的 260 年中,共出现了 41 位贡生,

19 位举人,并有 9 人中进士,6 人入翰林。

2007 年,皇城相府成为 AAAAA 级游景区。

第18页

(秋收起义纪念馆里的部分图片)

· 秋收起义烈士陵园

为庆祝秋收起义 80 周年,纪念和缅怀革命先烈,打造和提升芦溪红色旅游品牌,市

政府,市委同意,于 2007 年 4 月建成。

第19页

(秋收起义纪念馆里的部分图片)

秋收起义烈士陵园原为卢徳铭烈士墓。卢徳铭,又名继雄,字邦鼎,号又新,四川宜宾

人,生于 1905 年 6 月 9 日。1927 年担任秋收起义总指挥,在攻打长沙撤退后,为掩护

部队撤退,在萍乡市芦溪县山口岩村壮烈牺牲。

进入展厅,大家伫足在那一幅幅壮烈的革命历史画面前,仿佛看到了秋收起义炮火纷飞

的壮烈场面;念着那一个个革命将士的名字,大家心中升起对革命先烈由衷敬仰的缅怀之

情;在“秋收起义歌”歌词前高唱着秋收起义歌,深刻体会到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和幸福

生活的来之不易,由此更加坚定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发扬革命优良传统,不忘初心、牢

记使命,立检为公,执法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卢徳铭烈士雕像)

第20页

(秋收起义纪念馆里的部分图片)

1927 年 8 月 2 日深夜,卢徳铭接到电报南昌 8 月 1 日已武装起义,便立即研究部署率

领警卫团,从武汉乘船赶赴南昌参加武装起义。八月下旬,按着中共江西省委的指示,警

卫团、平江农军负责人在修水山口镇万寿宫由江西省委仝仁主持召开整编会议。

卢徳铭等人在接到中央指示后,迅速返回修水,成立秋收起义总指挥部,协同毛

泽东领导湘潭边界秋收起义,卢徳铭担任总指挥,军费 3000 银元。

第21页

(秋收起义纪念馆里的部分图片)

第22页

(秋收起义纪念馆里的部分图片)

纪念馆内设有影厅,全天播放,详细为大家解读秋收起义过程。

第23页

(秋收起义纪念馆里的部分图片)

在秋收起义纪念馆参观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是这里的一件件实物,一张张图片,再现了

当年秋收起义部队浴血奋战的悲壮历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

值得青年终生学习,在今后,青年要发扬革命优良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行,

把红色文化基因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将红色江山代代相传。

第24页

彝海结盟纪念馆

1935 年红军长征在冕宁时,刘伯承元帅又与果基小叶丹在彝海边结为兄弟,达成了举

世闻名的“彝海结盟”,使得红军顺利通过彝区,并且帮助彝族人民建立了革命武装——中

国夷民红军沽鸡支队。在彝海结盟纪念馆中收藏了百余件珍贵文物,见证了当年那段富有传

奇色彩的汉彝民族团结进步的历史和少数民族同胞对中国革命做出的重大贡献。是一个充满

历史意义的地方

在进纪念馆之前,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尊塑像。群像是由刘伯承、聂荣臻、果基小叶丹和彝族

代表沙马尔四人组成,正面碑座上还有“彝海结盟纪念碑”七个苍劲飘逸的金字,是由时任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题写的以纪念彝海结盟 60 周年。雕像形象的展现了当时结盟时

的情景,人物活灵活现。

第25页

在纪念馆中,仔细观看了彝海结盟的整个故事介绍,虽说以前在历史课本上看到过相关

的过程,但是在纪念馆中重温这段历史还是被震撼,纪念馆中收集了众多当时的文物,影响

比较深的时一把当时刘伯承用过的手枪,和中国夷民红军沽鸡支队的队旗。关于这个队旗还

有一个动人心的事件——护旗故事

当时在红军离开后,国民党要追究小叶丹与刘伯承结盟的罪责,可小叶丹宁愿倾家荡产

甚至付出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把旗帜交出来。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小叶丹把这面旗帜当作民

族团结的见证和民族解放的希望。他在生前曾饱含热泪嘱咐妻子“只有红军和共产党讲民族

团结,把我们彝人当人看,这样有情有义的军队一定会回来,万一我有什么意外,你一定要

保护好这面旗帜,等红军回来时候亲手交给刘大哥。”

遗憾的是小叶丹没有等到红军回来的那一天,于 1942 年 6 月 16 日遇袭牺牲,年仅 48

岁。

小叶丹去世后,家庭一下失去了顶梁柱,他的妻儿陷入了困境。在那黑暗的年代,彝族

人民面临国民党和地方军阀的政治压迫、经济剥削,这对于一个失去丈夫的家庭,更是雪上

加霜。好在小叶丹有一位深明大义、坚韧勇敢的妻子,在丈夫遇难后的岁月里,小叶丹夫人

第26页

始终不忘丈夫的临终嘱托,深信红军会回来,深信“刘大哥”会回来,深信革命会胜利。

“人在旗在”小叶丹夫人把丈夫生前留下的旗帜视入自己的生命,以极大的勇气和智慧

保存这面旗帜,面对敌人的翻箱倒柜、敲诈勒索、威逼利诱,她从不屈服。她把旗子藏到背

篼的夹层里,但是担心暴露,几经思考后,她把旗帜缝进自己所穿的百褶裙夹层里。这一缝

就是八年,近 3000 个日夜的等待和坚守。终于在 1950 年 3 月 28 日,冕宁来了和平解放。

小叶丹夫人和弟弟,将这面珍贵的旗帜献给了国家。

整个纪念馆参观完感触很深,馆内有一段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高度

重视民族问题、民族工作。红军长征途中,刘伯承同志同彝族首领小叶丹“彝海结盟”传为

佳话”。我很高心自己能来纪念馆来看看这段曾经的历史,并牢记在心。

第27页

云南省陆军讲武堂旧址

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位于昆明市翠湖西承华圃。创办于 1909 年,至 1928 年共办 19

期,毕业学员达 4000 余人。每期一年半至二年,分步、骑、炮、工四个兵种。在历届毕业

生中,有的后来成为杰出的革命将领,如朱德、叶剑英等。第 15 期还招收归国华侨和朝鲜、

越南等国留学生。教官多数留学日本士官学校是我国最早的培养新式陆军军官学校之一。

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讲武堂主体建筑为走马转角楼式的二层砖木结构,东、南、西、

北四楼对称衔接,成一方形四合院,占地约 1.44 万平方米。东、西楼各长约 119 米,宽 10

米;南、北楼各长约 116 米,宽 7 米,高均约 12 米;南楼中部的阅操楼高约 115 米,宽 13

米,规模宏大。

第28页

讲武堂内共有两个展馆,分别是“百年军校,将帅摇篮”主题展馆和“中国远征军”主

题展馆。下面我们来一个一个参观。

进入讲武堂后,首先见到的是讲武堂的东楼,有三层楼高,曾经是校本部的办公场所。

从东楼的拱形门穿过后就到了讲武堂的操场,门内左侧为“百年军校,将帅摇篮”主题展馆

的入口,右侧为游客休息厅。进入左侧展馆,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大石碑和墙上曾经军官们的

浮雕,紧接着墙上就开始讲述起陆军讲武堂的办学历程。

第29页

办学历程分为两个时期,即清代云南陆军讲武堂和民国陆军讲武堂,而每个时期又分为

几个小结来完整且清晰地讲述了陆军讲武堂的办学历程。

清代时期的办学历程分了五个小结来讲述:创办历程,新式军校,革命熔炉,将帅摇篮,

学员朱德。

其中,学员朱德元帅是被重点讲述的。朱德(1886—1976),四川仪陇人。伟大的马

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朱德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

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

员。

朱德出生于一个佃农家庭,小时候生活还是很贫苦的,后来他是过继给一个人以后,他

才读了一些书。后来二十岁的时候,他就考取了成都的高等师范,在师范实际上学的是体育。

毕业以后当过体育教员,当时由于他接受了一些新的思想,或者革命的思想。那么他就步行

三个月到云南找蔡锷办的讲武堂那个地方学习,此后呢,他参加了反清革命的同盟会,同时

他还参加了辛亥革命。在云南的时候,他从排长当起,一直干到少将旅长的位置,川黔一带

是非常有名的。在讲武堂时还有一个“模范二朱”的称号:朱德刻苦好学,学科、术科和普

通学科都取得优秀的成绩。教官经常派他指挥队列,他指挥队伍时,动作干净利索,喊口号

时声音洪亮,为全校之冠,与学员朱培德一起,被同学们称为“模范二朱”。

到了 1921 年的时候,主动放弃了月收入数千大洋的军界,外出学习。当时他已经看到

了旧军队、旧社会那些黑暗的一面。他认为那些尔虞我诈、那些愚弄百姓的事情,他是深恶

痛绝,后来他就到了上海。到上海以后,他是见过孙中山的,那么孙中山当时还跟他谈话,

动员他去打军阀,他没有同意。再到后来他乘船赴欧洲、德国学习战术,从事研究社会主义

理论,在那里他认识了周恩来。因为张申府和周恩来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5 年以后,

他又到莫斯科共产主义者劳动大学学习,他是从苏联回国的。回到国内以后,他利用旧关系,

在川军和滇军中动员北伐,并秘密做咱们共产党的工作。

第30页

民国时期的办学历程分为八个小结来讲述:办学历程,历任校长,教官队伍,学员,校

舍扩建,教育教学,云南陆军讲武学校停办,著名学员叶剑英。

其中教育教学一节有许多当时训练的图片,还张贴了当时的作息时间表以及一些校训。

第31页

最重点讲述的依然是著名学员一节——叶剑英。叶剑英同志是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忠诚

战士,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

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长期担任党、国家和军队重要领导职务的卓越领

导人。在 60 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殚精竭虑、不懈奋斗,建

立了丰功伟绩。叶剑英原名宣伟,字沧白。1897 出生于广东省梅县雁详堡。19 岁中学毕业后,

到马来西亚的怡保任明德小学国文教师。1916 年云南陆军讲武学校派人到南洋招生,改名叶

剑英报考并被录取。他的一生有着许许多多的光辉历程为党和人民奉献了毕生精力,创造了

不朽功勋。

从“百年军校,将帅摇篮”主题展馆出来后,在讲武堂中心的操场上走过一段路后,我

们就到了“中国远征军”主题展馆。

第32页

中国远征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为支援在缅甸抗击日本法西斯的英军、保卫我国国际运输线

滇缅公路和战略后方安全而组建的作战部队。

第33页

中国远征军在缅北滇西的作战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唯一获得彻底胜利的大规模进攻作

战;也是自甲午战争以来我国军队第一次援助盟邦进入异邦国土作战并取得胜利的一次大规

模作战。战争的胜利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斗志,同时拉开了中国战场战略反攻的序幕,在

抗日战争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至此,整个陆军讲武堂已经参观完毕。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可视化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