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第三版)

发布时间:2024-9-14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第三版)

1《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成书于2012年7月,第二版于2016年8月修订。在本次第三版修订中,以立德树人为教材的根本任务,融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教育思想等思政元素,结合课程渗透爱党爱国、爱幼教、爱幼儿等德育元素,充分体现课程思政。同时,体现时代性,适当吸收近年来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研究的新成果。在体例上,新设目标导航、知识导图、教师导学、拓展阅读、经典案例、本章小结、实践活动、岗课赛证等栏目,将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理论与教育中的经典、生动案例呈现给学生,文字简明易懂,深入浅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此外,每一章的结尾都安排了复习思考题,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在编写人员安排上,本次修订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邀请一线教师参与编写,充分体现产教融合。在内容上,本书以学前儿童语言发展为基础,体现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知识体系,按照章节合理安排,结构层次科学适宜,形成了语言发展、语言教育基本理论、语言教育活动五大课型及活动评价等模块的有机整体。在行文上,本书努力做到文字、名称规范,图片表格清晰,拓展阅读适宜。在使用效果上,本书以学生毕业与学前教育实际无缝对接为追求,学做结合,理论联系实际,... [收起]
[展开]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第三版)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2页

1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成书于2012年7月,第二版于2016年8月修订。在本次第三版

修订中,以立德树人为教材的根本任务,融入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教育思想等思政

元素,结合课程渗透爱党爱国、爱幼教、爱幼儿等德育元素,充分体现课程思政。同时,

体现时代性,适当吸收近年来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研究的新成果。在体例上,新设目标导

航、知识导图、教师导学、拓展阅读、经典案例、本章小结、实践活动、岗课赛证等栏

目,将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理论与教育中的经典、生动案例呈现给学生,文字简明易懂,

深入浅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此外,每一章的结尾都安排了复习思考题,进一步

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在编写人员安排上,本次修订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邀请一线教师参与编写,充分体

现产教融合。在内容上,本书以学前儿童语言发展为基础,体现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

本知识体系,按照章节合理安排,结构层次科学适宜,形成了语言发展、语言教育基本

理论、语言教育活动五大课型及活动评价等模块的有机整体。在行文上,本书努力做到

文字、名称规范,图片表格清晰,拓展阅读适宜。在使用效果上,本书以学生毕业与学

前教育实际无缝对接为追求,学做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实现产教融合。

本书的编写修订人员中有高校学前语言教育专业专家和科研人员,也有具有丰富儿

童教育经验的一线教师,所有人员都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本次修订使用数字化创新形

态呈现方式,融文字图表、微课视频、课件辅教等多种载体于一书,双色印刷,装帧新

颖,富有可读性,易于标记与注释,为学生提供多渠道学习的便利。

具体来说,第三版教材由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张天军、张启芬、王玉玲老师

担任主编,各章编写人员分别是:第一章,张启芬;第二章,童俊英(周口幼儿师范学

校)、张天军;第三章,张巧燕(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冯芳(河南省获嘉县东苑小

学);第四章,张启芬;第五章,王向青(郑州市教工幼儿园);第六章,王玉玲;第七

章,张启芬、张巧燕;第八章,王玉玲;第九章,张启芬、温飞燕(郑州市郑东新区实

验幼儿园);第十章,张启芬。全书由张天军统稿。第三版修订工作得到了郑州幼儿师范

高等专科学校、周口幼儿师范学校、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郑州市教工幼儿园等单位

的大力支持,郑州市教工幼儿园韩露佳、王琳洁、王艳丽、王向青四位老师为本书提供

了现场示范课例,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编 者

三版 前 言

第3页

1

为了适应我国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培养高素质的学前教育师资,依据《幼

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及《幼儿园工作规程》的基

本精神,按照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要求,我们吸收借鉴学前儿童语言

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最新成果,紧密联系学前教育实际,强化学前教师教育实践环节,

编写了这本教材,力求体现科学性、时代性、实践性及可操作性等特点。

本书提供了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新成果,可以用作学前教育专业

学生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受过专业训练并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

教材,还可以作为幼儿教师自学进修教材。

本书围绕便于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编写,适用面宽,操作性

强,文字简明易懂,深入浅出,编排形式生动活泼,在每一章的开头都列明了本章的学

习要点,达到提纲挈领、突出重点的目的。此外每一章的结尾都安排了复习思考题,以

帮助学生复习巩固,进一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本书共十章,第一章至第三章重点阐述了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理论、基本观念,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内容;第四章至第九章介绍了学前儿童

语言教育活动设计及谈话活动、讲述活动、文学活动、早期阅读活动、语言教学游戏的

教育要求、设计与组织及实例佐证等,本部分内容理论与实例相结合,便于师生学习和

操作。最后一章探讨如何评价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以发挥评价的应有作用。

本书引用了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的著作,教材中的案例来自各地优秀幼儿园教师

的教育实践,教材编写也得到了复旦大学出版社的鼎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也恳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修改。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第一版于2012年7月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在四年的使用

中,广大院校均反映良好。根据相关要求和学前语言教育的实际需要,在复旦大学出版

社的组织协调下,组织编写组相关人员进行了反复交流研讨,结合当前学前儿童语言教

育的发展情况,并广泛征求教材使用单位的意见和建议,于2015年底启动了修订。

修订版在保持基本框架不变的前提下,本着更加适用于学前教育专业的愿望,做了

如下改动:调整了有关语言教育的基本理论的内容,加强语言教育理论和学前儿童语言

教育实践的联系;替换和补充了近年来学前语言教育实践中的优秀案例,体现案例的

时代性和代表性,并注重分析案例的价值,起到案例应有的引导作用;完善了每章课后

的思考与练习的题型和内容,以更利于学员选择使用,更好地形成语言教育的正确观念

二版 前 言

第4页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第三版)

2

和提升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能力。同时,制作了本书教学课件及相关习题的参考答案,可供师生

参阅。

第二版教材由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张天军担任主编,参加第二版编写与修订的主要单位有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周口幼儿师范学校、郑州市郑东新区实验幼儿园、江苏教育报刊总社。

各章编写人员分别是:第一章,张启芬(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第二章,童俊英(周口幼儿

师范学校);第三章,张天军;第四章,张启芬;第五章,张启芬、温飞燕(郑东新区实验幼儿园);

第六章,张娟(江苏教育报刊总社);第七章,童俊英、张娟;第八章,张启芬、张天军;第九章,

张娟、张天军;第十章,张启芬。全书由张天军统稿。

编 者

第5页

1

13

28

43

第一章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概述

第二章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与教育

第三章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第四章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综述

第一节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第二节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观念

第一节 0 ~ 3 岁婴幼儿语言发展与教育

 第二节 3 ~ 6 岁幼儿语言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目标

 第二节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内容

第一节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

 第二节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的步骤

2

14

29

44

4

20

37

47

9

习题答案 / 12

教学课件 / 1

习题答案 / 27

教学课件 / 13

习题答案 / 41

教学课件 / 28

习题答案 / 53

教学课件 / 43

目 录

故事:快乐的小气球 / 55

儿歌:妞妞扭牛 / 53

第6页

57

71

126

93

第五章 学前儿童谈话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第六章 学前儿童讲述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第八章 学前儿童早期阅读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第七章 学前儿童文学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第一节 学前儿童谈话活动概述

 第二节 学前儿童谈话活动的基本结构

 第三节 学前儿童谈话活动组织与指导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节 学前儿童讲述活动概述

 第二节 学前儿童讲述活动的基本结构

 第三节 学前儿童讲述活动组织与指导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节 学前儿童早期阅读活动概述

 第二节 学前儿童早期阅读活动的类型及组织指导

 第三节 学前儿童早期阅读活动组织与指导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节 学前儿童文学活动概述

 第二节 学前儿童文学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应注意的问题

 第三节 幼儿诗歌、散文教学

 第四节 幼儿故事活动

 第五节 幼儿绕口令、谜语教学

58

72

127

94

63

80

131

96

64

84

135

101

109

117

习题答案 / 66

教学课件 / 57

示范课:胆小的老鼠 / 67

习题答案 / 87

习题答案 / 138

教学课件 / 71

教学课件 / 126

示范课:看图讲述《越来越长》 / 80

示范课:爱唱歌的小麻雀 / 94

微课视频:幼儿诗歌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 104

故事:微笑 / 115

故事:爱唱歌的小麻雀 / 115

故事:空气变新鲜了 / 116

试讲视频:绕口令《虎鹿猪鼠兔》 / 117

习题答案 / 125

教学课件 / 93

故事:好饿的小蛇 / 138

故事:借你一把伞 / 139

儿歌:雷公公敲门 / 140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第三版)

第7页

142

159

172

第九章 学前儿童语言教学游戏的设计与指导

第十章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一节 学前儿童语言教学游戏概述

 第二节 学前儿童语言教学游戏的设计与指导

第三节 学前儿童语言教学游戏活动组织与指导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节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原则

 第二节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评价

 第三节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评价

143

160

150

162

154

166

示范课:词语开花 / 142

微课视频:听说游戏概述 / 143

习题答案 / 155

教学课件 / 142

教学课件 / 159

习题答案 / 169

竞赛观摩视频:滑梯的回忆 / 170

故事:小猴子摘桃子 / 170

目 录

第8页

1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概述

目标导航

1. 明确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对象,懂得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意义。

2. 理解影响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因素。

3. 了解学前儿童语言获得的有关理论。

4. 树立正确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观念。

知识导图

教学课件

学前儿童

语言教育

概述

研究对象

意义

学前儿童语

言发展的影

响因素

研究对象和

意义

基本理论

基本

观念

学前儿童语

言获得理论

狭义:3 ~ 6岁儿童

掌握母语口语的过程

促进儿童认知

能力的发展

促进儿童

社会性的发展

促进儿童个性的发展

为儿童学习书面

语言打好基础

先天和后天

相互作用论

生理因素

后天环境论

心理因素

先天决定论

环境因素

广义:0 ~ 6岁儿童

所有语言获得和学习

规律及教育

完整语言

教育观

整合

教育观

活动

教育观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目标是完整的

提供儿童充分操作

语言的机会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

容是全面的、完整的

活动是真实的、形式

多样的交流情境

发挥儿童主体地位和

教师主导作用

教育目标的整合

教育内容的整合

教育方式的整合

多种形式的操作

第一章

第9页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第三版)

2

教师导学

离园的时间快到了,幼儿园外妈妈们正在热烈交谈。佳佳妈妈说:“语言不需要教。我们那时候没

上幼儿园,也没人专门教语言,我们的语言也都发展得很好。”慧慧妈妈说:“0 ~ 6岁是孩子语言发

展的关键期。抓住这个关键期,能很好地促进孩子语言的发展。错过这个关键期,弥补起来就很困难

了。”琳琳妈妈说:“我也觉得语言需要教,我给琳琳报了个识字班。琳琳已经能认很多字了。”

您赞同哪个观点?我们应树立怎样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观念?

第一节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一、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对象

近些年来,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学前教育的重要分支学科,并对学

前教育相关领域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是研究学前儿童语言发生发展的现

象、规律及其训练和教育的一门科学,是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培训教师的一门应用学科。

(一)狭义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仅仅把3 ~ 6岁儿童早期掌握母

语口语的过程,特别是把3 ~ 6岁儿童早期掌握母语口语的训练和教育作为该学科主要研究的对象,

强调对3 ~ 6岁儿童加强口语听说训练。狭义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窄化了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内涵,

不利于0 ~ 6岁儿童语言一体化的研究与教育以及语言健康全面的发展。

(二)广义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广义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把0 ~ 6岁学前儿童的所有语言获得和学习现象、规律及其教育作为主

要研究的对象,强调对0 ~ 6岁儿童应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广义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也着重于儿童

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提高儿童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在使儿童积极运用语言认识世界、形成自

己的思想的同时,还要致力于使其接受文化的陶冶。这种语言教育在促进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同时,

又提供思维的培养、情感的陶冶、文化的传递以及交际的机会。

表1呈现了广义和狭义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差异。

表1 广义和狭义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差异

广义与狭义 年龄界定 研 究 内 容 教育场所

狭义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3 ~ 6岁儿童 早期掌握母语口语的过程 幼儿园

广义的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0 ~ 6岁儿童 所有语言获得和学习现象、规律及其教育 幼儿园、家庭、社区

二、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意义

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就个体而言,语言是思维必不可少的工具,是认知能力的一

种,也是社会交往的工具,是儿童社会化、个性发展的重要标志。

第10页

第一章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概述

3

(一)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与认知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一方面,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决定语

言发展水平。学前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儿童只能掌握情境性很强的语言,而处在具体运算阶段

时,才有可能掌握连贯性语言。抽象的词和语法的掌握有赖于认知的发展。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心

理表征符号,语言一旦被个体所理解和掌握,就能够对认知的发展起推动和加速作用,主要表现为

增加认知的速度、广度和强度,使认知过程具有极大的主动性和普遍性。没有语言这种工具,个体

的认知始终会停留在较低层面。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 :儿童早期语言能力的发展是他们认知发展的

重要标志。

(二)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儿童社会化是儿童在一定的条件下逐渐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客观

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特征表现为:他们不甘寂寞,喜欢与同伴一起

玩,而且游戏的关系由比较疏松的撮合到比较协调的、有规则约束的结合,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影

响儿童社会化的条件有社会环境系统、生物因素和心理工具,其中,心理工具指儿童的符号系统,主

要是语言。语言的发展帮助儿童逐步发展对外部世界、对他人和对自己的认识,使儿童社会性发展得

以正常进行。语言发展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随着学前儿童语言能力的提高,其社会交往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改善。有了语言之后,个人就可以

彼此交流内心的活动了,语言的发展促使其能够把这种思维成果告诉别人了。一方面,学前儿童可以

使用语言讲出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让成人或同伴及时了解自己或引起他人的注意。能用语言清楚表达

自己情感的儿童通常会受到他人的欢迎和喜欢,使其情感获得极大的满足。另一方面,成人可以使用

语言调节学前儿童的行为,使其掌握自我评价的标准。例如,在与他人交际中,儿童逐渐学会使用语

言而非肢体侵犯,学会通过语言协商而非发脾气或其他粗暴行为来解决与他人之间的争端或冲突。

学前儿童口语能力增强,敢在集体面前讲话,就容易获得交际中的成功体验,这提高了儿童学习

语言和运用语言的积极性。交际中吸收的知识和词汇,又可提高他们的交际水平。如此良性循环,逐

渐使其喜欢交际,善于交际,为以后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2. 促进学前儿童道德的发展

学前儿童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判断也是在其掌握言语以后才逐步产生的,而且多少包含了一些意志

行动的成分在内。语言获得初期,随着在日常生活中自己良好的行为获得成人“好”“乖”的评价,儿

童能在成人要求的前提下做出一些合乎道德要求的行为。随着语言和认知的进一步发展,3岁后儿童的

道德感开始形成,他们通过交往和模仿学习,逐渐掌握了一些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开始关心别人的

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并由此产生相应的满意或不满的情感,各种道德习惯也随之养成。

(三)促进儿童个性的发展

个性通常指个人具有的比较稳定的、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气质、性格、动机、

兴趣、意志、理想等。个性心理特征调整着个体心理过程的进行,影响人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因

此个性是心理及行为的动力来源。

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使其得到巨大的个人乐趣和满足,从而使其能与社会进行良好互动,对其性

格形成和发展带来积极影响。语言的发展,使儿童有可能与成人直接进行语言交往,通过观察周围其

他人对事物的态度、行为方式和成人强化方式,直接或间接学习为人处世的方式,获得有关“什么是

礼貌的行为”“什么叫诚实”等经验。

(四)为儿童学习书面语言打好基础

听、说是读、写的基础,是入学后顺利过渡到正式学习的重要条件。学前阶段成人如果能有意识

第11页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第三版)

12

思考与练习

1. 简述学前儿童语言获得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观点。

2. 简述语言教育的整合观、活动观、完整语言观的基本内涵及相互之间的本质关系。

3. 案例分析:

一些父母常常不自觉地用“儿语”(孩子的语言)跟孩子说话,诸如“吃饭饭”“开灯灯”“梨,

苹果,宝宝,这个,那个”等。父母用稚拙的“儿语”与孩子交流,是想拉近与孩子的距离。

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4. 结合幼儿园见实习经历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以案例为载体,阐述幼儿语言教育的意义。题目自拟,

立意自定,不少于500字。

实践活动

以身边的幼儿为观察对象,挑选语言发展较好和较弱的幼儿各一名作为个案,通过调查、访谈,

从生理、心理、环境等方面来分析影响幼儿语言发展的因素。

习题答案

本章我们学习了“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对象和意义”“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基本理论”

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观念”三小节的内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对象和意义”阐

述了语言教育的研究对象和语言教育的意义;“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基本理论”阐述了学前儿童

语言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学前儿童语言获得理论;“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观念”阐释了完整语

言教育观、整合语言教育观和活动语言教育观这三个基本观念。本章是学习和组织学前儿童语

言教育的理论基础,理解和掌握本章的知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后面章节的内容。

本 章 小 结

第12页

43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综述

目标导航

1. 理解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

2. 掌握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的步骤。

3. 能够独立设计并拟定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方案。

知识导图

教学课件

第 四 章

学前儿童

语言教育活动

设计综述

制定活动目标

发展性原则

层次性原则

选择活动内容

交互性原则

积极活动的原则

拟定活动方案

渗透性原则

自由与规范相统一的原则

学前儿童语言

教育活动设计

的原则

学前儿童语言

教育活动设计

的步骤

创造让幼儿自由说话的机会

着眼于幼儿的发展

涵盖认知、情感态度和能力三个方面

考虑活动的不同类型

选材贴近幼儿生活,具有趣味性

引导幼儿养成规范语言的习惯

内容和要求在方向上与总目标、年龄阶段目标一致

以幼儿为主体进行表述

陈述具体、明确,可观察、可测量

根据目标,围绕幼儿已有经验、内容有趣选择

活动名称、目标、准备、过程、延伸、评价

引导幼儿在活动中进行操作

第13页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第三版)

44

教师导学

在目前的幼儿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中,存在着一些共性的问题,比如 :选择的话题内容不符合幼

儿的年龄阶段 ;只重视教师的活动设计,忽视与幼儿语言的互动 ;不能合理处理语言教育与其他领

域教育的相互渗透,缺乏渗透意识 ;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缺乏创造性因素,依然是“教师牵着幼儿的

鼻子走”。

鉴于此,在幼儿语言教育活动设计时,就要首先把握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的一些基本要

求,明确设计的步骤,制订规范的活动方案,并能尝试进行无生(没有幼儿在现场)试讲。

幼儿园对幼儿实施的语言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的过程,

有别于家庭和社会对幼儿的语言教育。语言教育活动是实现语言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是组织和传递

语言教育内容的实施环节,也是落实语言教育任务的具体手段。如何具体实施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

如何有效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呢?本章从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

设计的步骤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第一节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是教师在开展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时所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准

则,是实现语言教育目标的保证。根据有效的组织活动的规律,总结出以下六项原则。

一、  发展性原则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儿童心理发展存在两种水平:一是儿童目

前已经达到的心理发展水平,二是儿童在成人或同伴的帮助下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

的差距就是儿童的“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为儿童提供有一定难度的内容,

调动儿童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从而达到其可能发展到的水平。因此,设计任

何一组或一个语言教育活动时,既要符合幼儿现有的语言水平,又要着眼于幼儿语言发展的长远目

标,有利于幼儿语言发展的需要。

为此,教师要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观察,深入了解全体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并对其

作出正确的估计;在选择活动内容时,充分考虑幼儿的可接受性,略高于现有发展水平,但又不超过

发展的可能性,要求幼儿经过一定的努力才能掌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内

容,要求幼儿不断努力,从而促进幼儿不断发展;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并不断加以改进;按照知

识的逻辑顺序和幼儿认识能力,在发展的最近区域进行教学,使幼儿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得更多的新

知识,同时发展智力。例如,当设计情景谈话“做客”这个活动时,教师结合幼儿原有的生活经验,

引入新的学习内容,使他们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做客”的交往方式和语言应用方式,从而引发幼儿较

强烈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使幼儿语言获得阶梯式的发展和提高。

二、  交互性原则

交互性原则是指语言教育活动要设计充分的交流互动环节,以便更好地发展语言能力。由于幼

儿经验不足,以及个体间语言水平的差异,因此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的参与是不可缺少的,同时幼儿

之间的相互学习,也是非常必要和有效的。教师参与活动,必须以帮助幼儿更积极、主动地学习为目

第14页

第四章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综述

45

的,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另外也要考虑为幼儿之间的语言交流和学习创造机会。

在设计语言教育活动时,教师需要考虑:幼儿主动活动与教师参与的比例关系,实际上,这是幼

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具体化问题。当幼儿需要帮助时,教师在活动中主导作用发

挥得多一些;不需要帮助时,教师在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就发挥得少一些。如何才能做到教师与幼儿相

互作用起到“适度”的影响呢?主要应注意以下三点:一要了解每一位幼儿的发展水平,由教师决定

自己在活动中参与程度的高低;二要确定语言教育活动中的新知识、新技能以及新的语言要求,由教

师策划自己参与指导的重点和难点;三要了解每一位幼儿在活动中操作工具的熟练情况,由教师决定

自己参与指导的时间分配等。以上三点决定了教师和幼儿在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程度,同时也决定了他

们相互作用的方式。

教师对幼儿有效提问的艺术

教师对幼儿提问存在着问题过于笼统、抽象以及拔高的情况,还有一些老师经常提出封闭式问

题,如“是不是,好不好”等,这些无效提问不但不利于活动的开展,还限制了孩子思维能力与想

象能力的发展。教师如何才能提高问题的有效性呢?

1. 关注幼儿实际情况发问

提问应该根据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以及本班幼儿的实际经验。例如,对小班的幼

儿,语速应慢一些,问题应直白易懂一点。对大班的幼儿则可以用变化的语速来提高他们对问题的

注意力与关注度。幼儿园的小朋友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提问应该结合具体案例以及实际情

况,帮助他们结合已有经验进行思考以及回答。

2. 问题要有吸引力

具有情景性与画面感的问题往往更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例如,“我们怎样来帮助水宝宝搬

家?”比“我们怎样运水?”更能吸引幼儿的关注。

3. 问题的提出应该紧扣重点

问题太过笼统和宽泛会导致难以突出重点,幼儿的思维容易转到无关教育活动的内容中去,从

而远离了教师提问的初衷。因此,将问题变得具体才能突出重点。如“小雨滴去哪里了”和“小雨

滴落在哪里了”这两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更加直接有效。

4. 问题也要有一定的挑战性

过于简单的问题可能会使幼儿对活动内容失去兴趣,因此提问应该结合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为他

们提供既有一定挑战,又能通过努力与合作解决的问题。这样更能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与活动兴趣。

拓展阅读

三、  渗透性原则

作为活动的设计者,要把握这样一个原则:语言教育活动应当从语言角度来设计活动,语言活动

是主线,其他学科的内容要自然地渗透在活动中。

语言教育活动是以语言教育为主的教育活动,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幼儿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语言信

息材料。但在活动中除了语言,还可以有艺术、科学、社会等不同领域的因素并存,体现幼儿教育的

整合性和学科间的渗透性特点。

在设计活动时,还应注意下列两点。

一是,活动的要求、内容、形式,都应从语言角度进行思考,为幼儿提供适应其语言发展需要的

学习机会。

二是,在语言教育活动中,其他领域活动因素的参与具有辅助的意义。什么时候辅助什么内容,

要根据语言活动的需要而定,要有利于更好地完成活动目标。教师在设计活动时,既要将相关学科内

第15页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第三版)

46

容自然渗透到语言活动中去,又要最终落实到语言教育的根本点上来。否则活动将变成“大拼盘”,

造成喧宾夺主的结果。

谈话活动“品尝大会”

首先,老师与幼儿讨论:你最喜欢吃什么食物?这些食物吃起来有什么感觉?(答案如:味

道甜甜的,咬起来脆脆的,吃起来黏黏的,闻起来香香的。)

其次,展示丰富的各式食品,邀请幼儿参加“品尝大会”。请幼儿根据喜好取用,品尝自己

喜欢的食物。之后,幼儿以多种形式演唱歌曲《我是小小美食家》。

最后,品尝结束后,请幼儿轮流谈论所吃的食物,以及食用时有哪些感觉。老师记录幼儿谈

话的结果,或请幼儿画在图画纸上。为幼儿提供原料,鼓励幼儿自己创作食物。

分析:本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放在同一个活动里则显得缺乏主线,目标不明确,给

人以拼凑杂乱的感觉。如果以食品为主题,分别通过几个不同形式的系列活动来渗透语言教育,

就能帮助幼儿丰富语言交流的经验和感受;同时也为幼儿提供了轻松自由的语言交流环境和机

会,从而较好地实现语言教育的目标。

案例分析

四、  层次性原则

语言教育活动是一种专门的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在设计这样的活动时,教师

应具备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了解全体参与幼儿的需求,站在全体教育对象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把握活

动设计的尺度。设计的活动既面向全体幼儿,又关注个别差异,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都能得到发展。

理论研究成果已经证明,幼儿语言发展不仅存在差异,有些方面的差异甚至还很大。有的孩子喜

欢说,有的孩子不乐意讲;有的孩子语言发展得较早,可以很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要求和情感,

而有的孩子语言发展有些迟缓,不善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思想。因此,在面向全体幼儿进行语言教育

时,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幼儿语言发展上的差异性,关注到不同语言发展层次的需求。如教师在组织大

班语言活动“有用的绳子”时,考虑到本班幼儿语言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让幼儿先从看线条图说一

句话,到说一段话,再到编出一个故事。在此过程中,教师充分关照了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能使幼

儿在原有水平上进行提高,让幼儿积极主动、有信心地参与到活动之中,达到预期的目标。

因此,在设计语言教育活动时,教师必须重视幼儿语言发展上的差异,根据本班幼儿语言学习个别

化的特点,既要为能力较强的幼儿提供进一步提高水平的机会,也要为语言水平较低的幼儿提供发展的机

会,从而为教育对象提供不同发展层次所需要的帮助,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在其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

五、  积极活动的原则

幼儿处于人生的早期,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和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较低,不可能像成人那样,借

助人类其他成员活动的结果来获得知识,而必须通过自己的活动,才能获得对外界的清晰印象,并将

这些印象积累起来,形成知识和能力。由此可以说,幼儿的发展是通过活动而实现的。贯彻让幼儿积

极活动的原则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 选材贴近幼儿生活,具有趣味性

例如中班语言活动“我长大了”,就可以选取小班时幼儿穿过的衣服、鞋子,让幼儿穿一穿、说

一说,感受自己身体上、学习的本领等方面的变化,说说自己长大的表现,这样的选材能够调动其参

与活动的积极性,增强活动的趣味性。

第16页

第四章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综述

51

一般较短。此外,一个活动的导入方式并不是唯一的,而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教师时刻站在幼儿的角

度,立足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就一定能设计出有吸引力的导入方法,从而使教学收到预期效果,

更好地开展语言教育教学活动。

(2)基本部分

这是活动的主体部分。具体如何设计活动,要由内容来定。不同类型的语言教育活动,它的基本

部分有自身特定的结构和模式。如果是语言教学游戏,要交代游戏规则,示范参与游戏,再带领幼儿

参与游戏,还要进行游戏评价。如果是讲述活动,则要引导幼儿感知理解讲述对象,运用已有经验讲

述,然后引进新的讲述经验,最后巩固和迁移新的讲述经验。

这部分是活动方案的主要内容,要写得略详一些。要求步骤清楚、环环相扣、时间分配合理。

(3)结束部分

这是活动的最后环节。一个完美的结束形式,可以对一个活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教师

要精心设计结束部分。结束部分有很多形式,常用的有以下三种。

① 总结性结束:教师把活动的主要内容加以总结,加深幼儿对活动的印象,帮助幼儿有重点地

记住活动内容。

② 悬念性结束:是指教师的“结尾性”教学用语具有悬念性,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和探索的欲

望,为延伸活动做铺垫,也可为幼儿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如活动“龟兔赛跑”,在结束部分教师设问:

“如果龟兔举行第二次赛跑,谁会赢呢?为什么?”

③ 活动性结束:可采用和教学内容相关的游戏、表演等活动方式结束活动。如活动“龟兔赛跑”

在结束时,教师弹奏乐曲,幼儿学乌龟爬行或小兔子跑跳,在自由表演活动中结束。

活动的结束也要讲究教学艺术,一般要简洁明快、生动有趣,使幼儿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具体选

用哪一种方式,均须在教案中简练、明确地写出来。

5. 活动延伸

语言教育活动可以围绕几个方面进行拓展和延伸:日常生活、家庭、其他领域(科学、健康、社

会、艺术领域)、区角活动、环境创设等。

6. 活动评价

评价是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整体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活动评价起着反馈、诊断和增效的作

用。教师在拟定语言教育活动方案时,就应设计好评价的标准和范围,增加语言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

性,以便具体的教育活动结束后及时进行评价。

总之,教学活动方案是教师教学活动的理论依据,是教学设计的书面表现形式,无论详略都应当

认真规范,条理清楚,表述恰当,美观实用。

使用活动方案时应注意:使用前,进一步熟悉方案内容;活动时能熟练使用,根据活动实际需

要,可以灵活调整活动方案;活动后要及时写出教学记录,对活动中的得失进行反思。

学前儿童语言教学方法

一、示范模仿法

示范模仿法是指教师通过自身的规范化语言为幼儿提供语言学习的样板,让幼儿在良好的语言

环境中自然地模仿学习。有时,也可由语言发展较好的幼儿来示范。

案例一

小姑娘和蘑菇

《小姑娘和蘑菇》写的是两个小姑娘采了蘑菇回家,要穿过一条铁路,她们以为火车离得还很

远,便爬上了路基,准备穿越轨道,却忽然传来火车的轰隆声。

拓展阅读

第17页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第三版)

52

小姐姐赶快折了回来,小妹妹却跑到铁路那边去了。小姐姐对小妹妹喊道:“别往回走!”可

是火车已经近了,响声太大,小妹妹没听清楚,以为小姐姐叫她往回走,结果绊倒在轨道上。火

车离得更近了,司机拼命鸣笛。因刹不住车,火车呜呜地吼着从小妹妹身上开过去。小姐姐哭啊、

喊啊,乘客都从车窗里向外张望。书中小姐姐的焦急万分、小妹妹的幼稚无知,都展现得十分真

切,急促的叙述节奏更增添了情节的惊险、紧张,使人几乎要屏住呼吸,为小妹妹的生命安全提

心吊胆。所以,教师在为幼儿示范讲故事时,要充分运用悬念,吸引幼儿的兴趣,让幼儿有身临

其境的感觉。

二、视听讲结合法

视听讲结合法是以观察法结合幼儿语言学习的特殊性而提出的方法。“视”是指教师提供具体

形象的讲述对象,如实物、录像、图片、图书、情景表演等,让幼儿充分地观察;“听”是指教师用

语言启发、引导、暗示、示范等,让幼儿充分地领会;“讲”是指幼儿自己讲述。这三方面要有机结

合,缺一不可。

“视、听”是为“讲”服务的,在“讲”的过程中,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这是幼儿学习

讲述、发展幼儿连贯性语言的有效方法。

三、游戏法

游戏法是指教师运用有规则的游戏,训练幼儿的正确发音和丰富幼儿词汇、帮助幼儿学习句式

的方法。众多的幼儿语言游戏,正是运用游戏法的具体体现。

案例二

熊猫吹泡泡

准备“熊猫吹泡泡”贴图一张,在熊猫的嘴边开一道口子,把一个个写有拼音字母的“泡泡”

藏在里面。

游戏开始时,教师对幼儿说:“熊猫要吹泡泡了,大家要看清泡泡上写着什么。”

教师然后抽出一个“泡泡”让幼儿朗读。

读好后大家一起念儿歌:“小熊猫,吹泡泡,泡圆圆,飞得高;比比谁的本领大,看看谁能读得好。”

教师再抽出一个“泡泡”让幼儿朗读,游戏依次反复进行。

四、表演法

表演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学习表演文学作品,以提高口头语言表现力的一种方法。教

师必须在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并能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指导幼儿正确地运用声调、韵律、节奏、速

度等进行诗歌朗诵表演。也需要教师在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熟悉人物对话及体会角色心理的基础上,

指导幼儿正确地运用语言、表情、动作等扮演角色,进行故事表演。

案例三

蝴蝶姑娘嫁丈夫

表演《蝴蝶姑娘嫁丈夫》时,可以由一名幼儿扮演蝴蝶姑娘的角色,其余三至四名幼儿扮演相

送者。当念诵“哗嘟嘟,哗嘟嘟,蝴蝶姑娘嫁丈夫”时,扮演“蝴蝶姑娘”的幼儿站在中间,大家

一起做手拉手的摇摆动作,或者几人并排互相将手搭在对方肩上以示喜庆场面;当念诵“谁奏乐?

知了吹笛蛙打鼓”时,可以由“蝴蝶姑娘”念第一句“谁奏乐”,其余幼儿一起念“知了吹笛蛙打

鼓”,并做吹笛、打鼓的动作;当念诵“谁提灯?小河边上的萤火虫”时,可以几人一起做提灯动

作,注意提灯的手势略微高一点;当念诵“谁搀扶?螳螂来当搀扶婆”时,可以几人上去搀扶“蝴

蝶姑娘”,但注意动作要有美感,最好是优美的舞蹈动作,不能显得凌乱;当念诵“谁相送?蚂蚁

哥哥带队伍”时,可以几人排着队、唱着歌相送。当然,所有参与表演的幼儿的表情都是欢快、喜

庆的,动作设计、歌舞音乐等都可以灵活调整,只要适宜、恰当即可。

第18页

第四章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综述

53

五、练习法

练习法是指有意识地让幼儿多次使用同一个语言元素(如语音、词汇、句子

等)或训练幼儿某方面语言技能、技巧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练习的方式应生动

活泼,形式变换多样,从而调动幼儿练习的积极性。例如,让幼儿练习发准“四”

和“十”的音,可以引导幼儿朗诵儿歌《四和十》,采用男孩、女孩对练朗诵、分

组接龙、每人读一句等方式进行。《妞妞扭牛》是一首流传很广的儿歌、绕口令,

可扫二维码查看。

本章我们学习了“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的

步骤”。“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的原则”即发展性原则、交互性原则、渗透性原则、层次

性原则、学前儿童积极活动原则和自由与规范相统一原则六项,这些原则是幼儿教师开展语言

教育活动时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可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设计的步

骤”包含“制定活动目标”“选择活动内容”和“拟定活动方案”三个步骤,其中“制定活动目

标”决定了内容的选择和方案的制定。教学活动方案一般包含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活动延伸和活动评价等部分。教学活动方案是教师组织教育活动的理论依据,是教

学活动设计的书面表现形式,应该认真规范、条理清晰、表述恰当、美观实用。

本 章 小 结

思考与练习

1. 设计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2. 结合本章案例分析其所包含的教学设计原则。

3.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一般程序有哪些?

4.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方案主要包括哪几部分内容?

5. 以中班诗歌《春风》为材料,设计一篇活动方案并进行试讲练习。

附诗歌

春 风

春风一吹,芽儿萌发

吹绿了柳树、吹红了山茶

吹来了燕子、吹醒了青蛙

吹得小雨轻轻地下

案例示范

案例一

语言活动“有趣的线条”(大班)

活动目标

1. 在操作中对线条图展开想象,发展创造性想象能力。

习题答案

妞妞扭牛

第19页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第三版)

54

2. 能完整、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3. 进一步学习创编故事。

活动准备

1. 线条图两张,各种颜色的毛线每人一条。

2. 视频转换仪一台。

活动过程

一、看线条图谈话

1. 出示粘在纸上的线条图,激发幼儿想象。

师:昨天老师在织毛衣时,发现毛线可以甩成许多图案。你们看,图上的线条多有趣呀!

小朋友,你觉得它像什么呢?

2. 转动线条图,变换线条的方位,激发幼儿新的想象。

师:横着看线条像什么?竖着看线条像什么?倒过来看线条像什么?

师:如果你能用上形容词来说,像什么样的山峰、像什么样的波浪……就更好了!

二、引导幼儿操纵毛线形成线条图,进行想象的发散

1. 教师示范甩毛线的方法。

教师甩动绳子后松开手,让绳子自然落地形成线条图。

2. 引导幼儿采用多种甩绳的方法。

引导幼儿采用多种甩绳的方法,如抓住绳子的一头甩动,或抓住绳子的中间甩动,或将绳

子向上抛,或转圈甩动绳子等,形成差异较大的线条图,以促使想象的发散。

师:小朋友们看,线条图现在又像什么呀?

三、分散玩线条游戏

1. 幼儿自主操作讲述,要求幼儿能将线条图编成一段话。

(1)幼儿操纵毛线形成线条图并讲述,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2)请个别幼儿讲述,及时帮助幼儿讲完整语句。

2. 幼儿继续操作讲述,要求幼儿能将线条图编成一个故事。

(1)幼儿继续边操作毛线绳边创编故事,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师:小朋友们想一想,我们能不能把我们的线条图编成一个故事?讲清故事发生在什么地

方?有谁?它们在干什么?结果怎样?编好后讲给旁边的小伙伴听。

(2)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编的故事,要求讲述的幼儿声音响亮,语句、情节讲述完整,其

他幼儿能耐心、专注地倾听。

四、教师小结,结束活动,肯定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

师:今天我们跟毛线做游戏,开心吗?小朋友们都很会动脑筋,编了许多好听的故事。我

想小、中班的弟弟妹妹也一定很喜欢听,我们一起去讲给他们听。

案例二

文学活动“快乐的小气球”(中班)

活动目标

1. 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学讲故事中的对话和短句:“别着急,我来帮助你”“……谁有困难

我来帮”。

2. 初步尝试表演故事,体验参与表演的快乐。

3. 懂得当别人有困难时要想办法帮助,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小鸟和小鸡的头饰若干。

第20页

93

学前儿童文学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目标导航

1. 了解文学活动的类型、特征和目标。

2. 掌握文学活动的基本结构。

3. 掌握不同类型文学作品活动设计与组织的步骤。

4. 能按照文学活动方案进行模拟教学。

知识导图

教学课件

第 七 章

学前儿童

文学活动

的设计与

指导

学前儿童

文学作品的

类型

幼儿园文学

活动的选材

要求

学前儿童文学

活动的

基本结构

活动设计与组

织中应注意的

问题

学前儿童

文学活动的

基本特征

学前儿童

文学活动的

语言教育目标 概述

基本

结构

和应

注意

问题

幼儿故

事活动

幼儿绕

口令、

谜语

教学

幼儿诗

歌、散

文教学

儿童诗歌、童话、生

活故事、幼儿散文、

谜语和绕口令

教师示范朗诵诗文

设置情境,引出作品

题材广泛、构思巧妙、

符合年龄

帮助幼儿理解诗文

幼儿学习朗诵诗文

题材广阔、结构完整、

人物形象鲜明突出

创设情境、有感情讲述、

理解作品、开展活动

活动归纳、启发猜想、

难点前置、暂停质疑

时代和传统结合、

有针对性

围绕诗文开展活动

绕口令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要点

谜语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要点

认知、技能、

情感目标

形象鲜明生动

结构简单、情节有趣

语言浅显易懂

题材幼儿熟悉

初步学习作品

理解、体验作品

迁移作品经验

创造性想象和

语言表述

充分挖掘文学作品

整体功能

日常生活中渗透

充实时代感强的作品

自由宽松舒服的

环境中欣赏

内容选择

要点

其他组织

策略

基本组织

模式

设计

设计

选择要点

第21页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第三版)

94

教师导学

观摩文学活动教学录像《爱唱歌的小麻雀》,思考文学活动和幼儿语言发展的关系。

第一节 学前儿童文学活动概述

《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

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幼儿文学作品通过艺术的语言和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不仅为幼

儿提供了生动有趣、丰富形象的语言学习材料,也有利于幼儿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学前儿童具有热爱文学作品的天性,他们对童话、故事和儿歌充满浓厚的兴趣。文学作品的学

习,是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以文学作品为基本材料而进行的文学活动,也是

幼儿园语言教育一种不可缺少的类型。本节从语言教育的角度来探讨文学活动的特征、目标及选材

要求。

一、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类型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是指适应于0 ~ 6岁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知识经验和阅读能力的各类文学

作品的总称。学前儿童文学作品体裁多样,包括童话、神话故事、寓言、成语故事、儿童生活经验故

事、儿歌、儿童诗、儿童散文、谜语、绕口令等。这些作品具有文学性和教育性,儿歌朗朗上口,故

事生动有趣,谜语充满智慧,绕口令富于挑战,都对孩子有很大的吸引力。一般而言,学前儿童常用

的文学作品包括以下五类。

(1)儿童诗歌。儿童诗歌在语言形式上分行分节,有明显的韵律,并采用一定的语言表现手法来

抒发感情,是便于幼儿吟唱的诗歌体文学作品。

(2)童话。童话是一种带有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通过幻想、夸张、象征、拟人等表现手法塑造

形象、表现生活,借幻想创造出并不存在于现实生活却又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

(3)生活故事。生活故事取材于社会现实生活,以叙述事件为主反映幼儿熟悉或需要了解的生活

内容,向幼儿讲述经过提炼、概括或虚构的“真人真事”。

(4)幼儿散文。幼儿散文是用凝练、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供幼儿学习的叙事、记人、状

物或写景的文学作品。

(5)谜语和绕口令。谜语和绕口令是学前儿童诗歌的一种特殊形式。

上述各类常见的学前儿童文学作品各具特色,因此,围绕文学作品教学开展活动,应注重每一类

作品的特点,从具体的文学作品类型出发,引导幼儿学习欣赏。

二、  学前儿童文学活动的基本特征

学前儿童的文学活动,是以文学作品为基本教育内容而设计组织的语言教育活动类型。这类活动

是以优秀的文学作品作为语言教育的内容,教师通过形式多样的语言教育活动,帮助幼儿感受和理解

文学作品所展示的丰富而有趣的生活,体会语言艺术的美,使幼儿受到教育和感染,为幼儿提供全面

的语言学习机会。

(一)围绕文学作品教学开展系列活动

学前儿童文学活动突出的特征之一,是从文学作品教学入手,围绕作品教学开展活动。文学作品示范课

爱唱歌的

小麻雀

第22页

第七章 学前儿童文学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95

是语言艺术的结晶体,每一篇具体的儿歌或故事,都包含着丰富的语言信息。从具体的文学作品展开

的活动,是包含理解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多层次活动。

例如,在大班散文活动“美丽的秋天”中,围绕作品可以设计以下活动:

1. 结合图片,倾听作品;

2. 通过讨论、谈话等方式感知、理解秋天的美丽画面和语言特点;

3. 学习朗读作品,通过朗读感受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

4.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联想和想象,仿编新的句子,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5. 画一画秋天,在活动延伸环节继续感受、表现秋天的美丽。

通过以上活动,幼儿能多感官、多层次地理解作品所表现的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同时也丰富

了“千姿百态、特别、金灿灿、红彤彤”等词汇,以及练习用优美的句式进行表达。

(二)整合相关领域的学习内容

文学活动从文学作品教学出发,常常需要整合相关领域的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系列活动,使幼

儿有更多的机会认识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内容,促进他们对作品的感知与理解,这是学前

儿童文学活动的另一基本特征。例如故事《小水滴历险记》中,小水滴跟着爸爸去探险,在太阳公公

的照耀下,小水滴渐渐“飞”了起来,变成天空中的“云”;遇到雪峰,变成一片洁白的雪花飘落下

来;在太阳公公的照耀下又变回小水滴,回到大海的怀抱。在这个故事的学习中,要利用图片或视频

讲解的方式帮助幼儿了解水的三态变化,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同时在科学领域也可以带领

孩子继续探索水的形态的变化。

需要注意的是,文学活动的突出特点是围绕作品展开活动,文学作品是活动的重心,是活动的主

要目标,其他领域的内容自然渗透在语言活动中,不能喧宾夺主。语言活动结束后可围绕相关内容开

展其他领域活动。例如,学过散文诗《落叶》之后可以带领幼儿到树林里采集落叶,做树叶粘贴画,

画落叶等。学过《洗手歌》后,可带领幼儿按洗手歌的内容练习正确的洗手方法,或者一边洗手一边

念《洗手歌》,从而实现语言领域和健康领域目标的融合。

(三)提供多种与文学作品相互作用的途径

幼儿语言的发展是个体通过与外界环境中各种语言和非语言信息交互作用而逐步获得的。因此文

学活动应当着重于引导幼儿通过听一听、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读一读、做一做、演一演等多种

形式参与到对语言的感知、理解和运用中,以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提高幼儿参与文学活动的兴趣。

三、  学前儿童文学活动的语言教育目标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是儿童语言学习的样本,在文学活动中,要求儿童积极参与,了解文学作品的

体裁,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艺术,培养他们对文学语言的敏感性;引导儿童通过各种方式理解文学作

品的内容,掌握相关的社会知识;结合文学作品提供的语言信息,进行创造性想象和语言表达。文学

活动的教育目标与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目标紧密相连,学前儿童文学活动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

方面。

(一)认知目标

(1)知道文学作品有诗歌、故事、散文、谜语、绕口令等体裁,懂得文学作品是以规范而成熟的

语言创作而成的,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2)学会正确发音,扩大词汇量,了解各种句式的表达,提高幼儿对语言多样性的认识。

(3)理解作品内容,丰富作品中相关的社会知识。

(二)技能目标

(1)学会倾听,提高语言的理解能力。

第23页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第三版)

96

在幼儿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学习做一个乐于听并善于听的人,是幼儿运用语言进行交往的重要方

面。文学作品活动与幼儿的“听”紧密联系在一起,它给幼儿提供了有意识的、评析性的、欣赏性的

倾听机会,并能在实践中培养倾听技能。

(2)提高儿童灵活而富有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3)会说并说好普通话。

(三)情感目标

(1)对文学作品有浓厚的兴趣,喜欢并乐意欣赏文学作品,积极参加文学活动。

(2)感受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脉络,体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情感,发展学前儿童的艺术想象力和审

美能力。

四、  幼儿园文学活动的选材要求

首先,要选择符合幼儿天性的文学作品。所谓“符合幼儿天性”,即符合儿童的兴趣、审美特点、

认知方式、思维方式等。很多幼儿文学作品,肩负着对幼儿进行知识启蒙、人生启蒙的任务。因此,

在选择作品时,更应先把“有意思”放在第一位来考虑,其次才是“有意味”。具体来说,幼儿园文

学活动的选材有如下要求。

1. 形象鲜明生动

幼儿文学作品塑造的形象要活灵活现,不论是小朋友还是小动物,都要有鲜明的特征,特别是神

态和动作要生动形象,才能增加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2. 结构简单,情节有趣

学前儿童对新奇的事物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但是理解能力有限,所以选择的文学作品情节不能太

复杂,人物不能太多,人物关系也不要太复杂。情节也不能呆板单调,要单纯而有趣,吸引幼儿欣赏

的兴趣。比如童谣《小老鼠》:“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咪咪咪,猫来了,叽里咕噜滚下

来。”采用了拟人和夸张的表现手法,刻画出了小老鼠的滑稽形象,风趣幽默,深受孩子的喜爱。

3. 语言浅显易懂

由于幼儿还不能准确地理解抽象的词汇和复杂的语句,因此作品的语言要浅显易懂,适合幼儿的

语言发展水平。所以学前儿童文学作品从语言形式上常常具有生动、形象的特征,作品中的句子多以

简单句、主动句和短句来呈现。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将作品的书面语言全部转化为口头语言,或是把较

难理解的新词汇都改为幼儿能接受的词汇。特别是对于中、大班幼儿,教师应注意适当引导幼儿从作

品当中获得不同样式和不同风格的语言,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

4. 题材幼儿熟悉

选择的题材范围还应注意要以幼儿熟悉的生活或有一定经验的生活为主。同时,还应考虑幼儿的

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使之符合幼儿的语言发展需要。

第二节 学前儿童文学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应注意的问题

一、  学前儿童文学活动的基本结构

学前儿童文学活动的基本观念是以幼儿为主体,将幼儿置身于教学活动中,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

学习文学作品,感知体验文学作品,并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的与文学艺术思维相关联的观点和技术。

教师应遵循纲要的理念,结合文学作品本身的丰富性,贯彻文学活动的基本观念,组织好教育过程。

学前儿童文学作品活动是系列的、网络状的活动,是从某一作品入手,开展与作品相关的活动,包括

第24页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第三版)

102

2. 构思巧妙,富有想象力

幼儿喜欢的诗文,不仅要朗朗上口,具有语言美和艺术美,更要想象奇妙,生动有趣,能从幼儿

的独特的视觉观察世界,充满童真童趣。作品《风和我》捕捉了风在幼儿生活中显示的价值,以丰富

的想象和巧妙的构思,描绘出四季的风的特征与功用,有利于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概念表征,丰富幼

儿的自然知识。作品《绿色的和灰色的》,通过悦耳的音韵、幽默的情趣、紧张的情节,把幼儿带入

奇特的境地,使他们沉浸在欢乐之中。再如诗歌《摇篮》《绿色的世界》等,教师要经常选择类似的

作品作为教材,并引导幼儿进入到作品的意境中,去领略其巧妙之处。

3. 符合各年龄阶段幼儿已有的经验水平

教师在选择诗歌或散文时,要求语言要浅显、易于幼儿理解,便于记忆;诗歌、散文所反映的主

题、情节、内容等方面,应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如《小刺猬理发》:“小刺猬,去理发,嚓嚓嚓,嚓

嚓嚓,理完头发瞧瞧他,不是小刺猬,是个小娃娃。”又如《排排坐》《分苹果》《春天的秘密》等浅

显易懂的诗歌。具体各年龄班幼儿选择诗歌、散文的要点,可以做如下考虑。

小班选材应以儿歌为主;要篇幅短小,主题集中,画面单一;语言形象要生动活泼,构思巧妙。

如诗歌《落叶》:

秋风吹,树枝摇,

红叶黄叶往下掉。

红树叶,黄树叶,

片片飞来像蝴蝶。

中班选材应以儿歌、儿童诗为主;篇幅稍长,画面一个以上;语言要丰富多彩,多采用重复结

构。如诗歌《家》:

蓝蓝的天空是白云的家,

密密的树林是小鸟的家,

绿绿的草地是小羊的家,

清清的河水是小鱼的家,

红红的花儿是蝴蝶的家,

快乐的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家。

大班选材题材可以更加广泛,篇幅可较长,画面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如诗歌《毕业歌》:

今天是我最后一次站在这里,和老师小朋友在一起,我是多么的欢喜!

再过几天,我就要进入小学,做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写字多么

神气!

亲爱的老师、阿姨,我有很多话想说给您:三年前我第一次来这里,玩具扔满地,还要发

脾气。

今天站在这里的还是我自己,脸上再也没有泥,手帕、袜子自己洗,还会唱歌、跳舞、画

画、讲故事,懂得了很多道理。

亲爱的老师、阿姨,我从心里感谢您!

二、  幼儿园诗歌、散文活动的基本组织模式

幼儿园诗歌、散文活动有两种基本组织模式。

第一种模式的主要程序如下:

第25页

第七章 学前儿童文学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103

(1)创设情境;

(2)幼儿欣赏作品;

(3)引导幼儿理解、体验作品;

(4)朗诵、仿编。

案例一

诗歌活动“梦”(中班)

活动目标

1. 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

2. 理解诗的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诵。

3. 大胆创编与花色相应的梦,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编能力。

活动准备

课件一份,花篮一个,花,钢琴曲《卡农》,图谱。

活动过程

一、回忆经验,直接导入

师:你们做过梦吗?都梦到了什么?

二、欣赏散文

师: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欣赏一首散文诗,听一听,都是谁做梦了?

三、欣赏第二遍

教师在幼儿讲述的基础上,出示小图片,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散文:它们的梦真美啊,让

我们再来欣赏一遍吧。

在开放式提问的基础上,教师和幼儿一起对散文进行适时的概括、提炼和总结,使幼儿对

散文的内容有进一步的认识、理解和掌握,也使幼儿对颜色的认识得到提高和升华。

四、幼儿创编散文

师:梦可真美啊,老师也想来当一回梦姐姐,送花给你们,让你们也做很美的梦吧!

1. 教师播放音乐并扮演“梦姐姐”,为每个幼儿发放一个小礼物,幼儿自由讨论,大胆构思

自己彩色的梦。

2. 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的梦。

师:请小朋友看看梦姐姐送给你一朵什么颜色的花,想一想你会做什么颜色的梦,会梦到

些什么呢?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看看谁说的梦最美,待会儿请你来跟梦姐姐说一说。

3. 教师鼓励幼儿创编与花色相应的梦,激发幼儿想象与他人不同的内容,引导幼儿用完整

的语言回答,用上优美的词汇:梦姐姐送给我一朵××颜色的花,我会做一个××颜色的梦,

我梦到了……

五、串联与总结

六、结束活动

附诗歌

小草爱做梦,露珠爱做梦,

梦是绿绿的,梦是圆圆的。

小花爱做梦,小朋友爱做梦,

梦是圆圆的,梦是甜甜的。

第26页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第三版)

104

第二种模式的主要程序如下:

(1)创设情境;

(2)在游戏中让幼儿感受和寻找诗歌中事物的关系;

(3)将感受的事物编成诗歌;

(4)理解体验作品;

(5)朗诵、仿编。

比如小班儿歌《下雨了》:“刮风了,下雨了,幼儿园里放学了,快去看看谁来了,妈妈打着伞来

了,回头找,门口站着张小宝,微微笑,把手招,于是伞下多了一双脚。”在学习这首儿歌前设置了

一个情境表演:教师拿着一把小花伞扮妈妈去接孩子……然后,张小宝又走进了伞里,于是伞下又多

了一双脚。在游戏中理解了诗歌的内容,可以使幼儿更容易了解作品的内容,体验角色的情感特征。

情境表演完了,再让孩子们接触儿歌的内容,他们很容易就理解了。

在幼儿诗歌教学活动中,第一种模式运用较广,重点在于让幼儿欣赏和理解作品,幼儿的操作和

表达机会相对较少。第二种模式操作性强,强调幼儿的直接感知,引导幼儿通过充分的观察和操作,

在理解事物之间关系后自然引出作品,幼儿表达机会多,重视幼儿的主动学习与参与,这种模式适合

作品内容操作性比较强,幼儿熟悉内容的作品。

三、  幼儿诗歌、散文活动过程的设计

诗歌教学活动中的主要程序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设置情境,引出作品

教师创设一个吸引幼儿的情境,可发挥幼儿文学想象的语境和空间,为幼儿准确地理解作品作铺

垫。在诗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引导幼儿理解诗文的意境、情感和主题,是活动设计的关键。

一般而言,教师可以用以下三种方式进行情境创设。

第一,教师可用图片、幻灯片,结合生动的语言描述,将幼儿带入文学作品的意境中。

第二,可以用提问的方法,启发幼儿思考与作品内容相关的问题,激发幼儿学习作品的兴趣。例

如大班散文诗《落叶》教学中,教师可以这样提问:“秋天到了,一片片树叶飘落到了地上。小朋友

们,如果你是小动物,你会拿树叶做什么呢?”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在幼儿回答之后,教师说:

“秋天天气冷了,聪明的小动物们到底拿树叶做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样教师就在不知不觉中

带领幼儿进入到文学的优美意境中了。

第三,可以借助美术、音乐等艺术手段,布置一个安静、和谐、优美的环境。例如在儿童诗《我

愿……》教学中,教师这样渲染气氛:“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跟着音乐,将自己想象成一种动物或一件

物品,然后还要想想:如果我是那种动物或物品,我会做什么?比如,听着清脆的音乐,我将自己想

象成一只快乐的小鸟,我愿把所有高兴和愉快的事都告诉大家。”当教师播放音乐时,所有的幼儿都

会静静地倾听、想象并思考。这就为下一步的理解文学作品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二)教师示范朗诵诗文

教师可以在创设好的情境中引出作品,以教师朗读或放录音等形式,声情并茂地示范朗诵。朗诵

要求咬字清晰准确,停顿处理恰当,有情感、有节奏、有起伏,能吸引幼儿,打动幼儿。

(三)帮助幼儿理解诗文

在诗歌教学中,引导幼儿理解诗歌是重点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五种方式来帮助幼儿理解诗歌。

1. 通过观察教具或现实场景,帮助幼儿理解诗文

诗歌的主题是通过其语言所描绘的意境来展示的,教师可以将意境,即画面,做成教学挂图,让

幼儿通过观察挂图来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例如诗歌《落叶》《春雨》,可以引导幼儿边观察图片,边微课视频

幼儿诗歌活动

的设计与实施

第27页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第三版)

122

构成的四句儿歌,具有诗歌语言通俗简练、韵律自然和谐的特点,念起来像儿歌一样顺口,同时又具

有开启幼儿心智、训练幼儿思维的意义,所以,深受幼儿喜爱。下面就是一组谜语。

(1)一个小小游泳家,说起话来呱呱呱,小时有尾巴没有脚,大了有脚没尾巴。(打一

动物)

(2)红红眼睛白白毛,长长耳朵短尾巴,身披一件白皮袄,走起路来轻轻跳。(打一动物)

(3)平日不见,中秋想你,有方有圆,又甜又蜜。(打一食品)

(4)身穿绿衣裳,肚里水汪汪,生的儿子多,个个黑脸膛。(打一水果)

(5)长长一铁龙,首尾节节通,一日行千里,次次立大功。(打一交通工具)

(6)有种小鹅生得怪,雪地里面把家安。身上穿件黑棉袄,胸前却系白肚兜。(打一动物)

(7)有个美丽小姑娘,身上穿着花衣裳。天天都在花里忙,辛勤劳动它最棒。(打一动物)

(8)年纪不是很大,胡子倒有一把,没事啃啃青草,有事就叫妈妈。(打一动物)

(9)白嫩小宝宝,洗澡吹泡泡,洗洗身体小,再洗不见了。(打一生活用品)

(10)身大身肥眼睛小,好吃懒做爱睡觉。模样虽丑浑身宝,生产生活不可少。(打一动物)

(11)独木造高楼,没瓦没砖头。人在水不走,水在人上流。(打一生活用品)

(12)两叶花四朵,颜色白又黄。一年开一次,八月放异香。(打一植物)

(二)幼儿谜语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要点

幼儿谜语活动分为猜谜和编谜两种活动形式。由于谜语活动对幼儿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即幼儿

必须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事物或现象的特征有一定的认知,具备一定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思

维发展具有一定的概括性等,才能准确开展谜语活动,所以谜语活动主要在中、大班开展。

1. 幼儿猜谜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要点

(1)创设情境导入,方法与诗歌类似,以便引起幼儿猜谜的好奇心和浓厚兴趣。

(2)教幼儿掌握猜谜的具体方法。

如果是幼儿初次接触猜谜语,教师要先介绍谜语的组成:由谜面和谜底构成。猜谜的方法是要求

幼儿仔细听清楚每个字、每句话,并把几句话连起来想,注意谜面的每句话都要与谜底吻合,再把每

句话的特征综合起来判断,以猜出谜底。

(3)教师示范猜谜。

教师出示谜语后,示范猜谜,引导幼儿将谜面与谜底每一句逐句对应、检验。如谜语《星星》:

许多小银灯,

挂在天空中。

白天看不见,

晚上才出现。

(谜底:星星)

教师提问:天空中有什么东西像小银灯呢?晚上才出现的是什么东西呢?要一句句核对猜的东

西。到谜面的每一句都与星星的特征相吻合,综合起来,猜出谜底就是“星星”。

(4)教师引导幼儿猜谜。

教师念谜面时,要求发音准确,吐字清楚,速度适中,关键词重读;启发幼儿猜谜时,教师可以

通过适当讲解,提出启发性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如以下谜语。

身穿黄衣褂,

弯弯像月牙,

吃着软又甜,

第28页

第七章 学前儿童文学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123

宝宝最爱吃。

(打一水果)(谜底:香蕉)

教师出示谜面时,幼儿可能很难猜出是香蕉,要是教师抓住“像月牙”“黄”“软”“甜”启发幼

儿思考,提出关键性的启发性问题:“在我们知道的水果中,什么水果身穿黄衣裳,并且它长得像月

牙,软软的,吃起来是甜甜的?”幼儿综合以上特征进行思考,就很容易猜出是“香蕉”了。出示谜

底时,师生共同印证谜语,教师可拿出作为谜底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将谜面的每一句逐句与谜底

核对,再次印证谜语。

(5)教幼儿记忆谜语谜面儿歌。方法同诗歌类似。

(6)以同样方法出示谜语2 ~ 3个,引导幼儿猜谜。猜谜活动结束时,鼓励幼儿将学会的谜语带

回家去给别人猜,并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和娱乐活动中都可进行猜谜活动。

2. 幼儿编谜活动设计与组织要点

编谜对幼儿的知识面、智力和语言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幼儿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主要

是对生活中常见事物或现象的特征或习性,要有一定的认识。所以主要在大班开展。

(1)教师引导幼儿认识谜语特点。

教师可以向幼儿解剖一首已猜过的谜语,使幼儿懂得谜语的构成和相关特点。例如前面猜的谜语

“香蕉”,前两句是讲香蕉的形状,后两句是讲它的口感。通过分析,说明编谜的方法很多,可以从物

体的形状、颜色、声音、动态、性质、用途或者生活习性等方面去编,同样的东西,编谜也可以有各

种不同的编法。编出的句子要短小精练,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2)教师示范编一首谜语。

教师示范编谜前,应出示谜底的实物或图片,让幼儿观察熟悉它的特征,教师再边看实物或图片边

逐句编谜,编好后,引导幼儿将编出的谜语与实物或图片加以对照,使幼儿进一步掌握编谜的方法。

(3)教师出示谜底,引导幼儿编谜。一般可以采取以下两种编法。

一是教师启发幼儿逐句编谜,例如以“肥皂”为谜底,教师出示一块方形肥皂,问:“这块肥皂样

子像什么?”幼儿七嘴八舌编出各种不同的句子,确定一句:“看看像块糕。”这块糕能用嘴咬吗?幼儿

说不能,引导又编出一句:“不能用嘴咬。”教师让肥皂沾上水,用手搓搓,手上显出白泡泡,引导幼

儿又编出两句:“沾水搓一搓,满手白泡泡。”这就编出一首肥皂的谜语。这种编法虽较呆板,但较容

易,对初学编谜者可用。

二是教师提出一系列启发性问题,引导幼儿完整编谜。最后教师对幼儿编出的句子进行指导、修

改,集体编成一首谜语的谜面。例如,还以“肥皂”为谜底,让幼儿观察肥皂后,教师提问:“肥皂看

起来像什么?它有什么用?要是碰到水后会怎么样?”根据问题,幼儿先三三两两地试编,教师再请

他们发言,并进行指导,最后编出:“小小一块糕,洗衣不可少,沾水搓一搓,衣服干净了。”

(4)教师引导幼儿背诵自编谜语。编好的谜语引导幼儿背熟,鼓励幼儿给班中同伴或家长猜,以

提高对编谜的兴趣。也可以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进行编谜,并鼓励幼儿编谜后互相猜。

案例三 创编谜语活动“聪明仔”(大班)

活动目标

1. 了解谜语含义,能够运用形象的语言描绘所观察、触摸到的物体特征,并用自己的语言编成

谜语。

2. 发展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过程

一、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幼儿对谜语产生兴趣,并了解谜语的含义

师:小朋友们,我听说聪明城堡里有好多的宝贝,你们想和我一起去寻宝吗?那好,让我们出

第29页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第三版)

124

发吧!

师:哎呀,前面是什么挡住了我们的去路?小朋友们,你们来猜一猜?会是什么呢?那我

来说一说。它呀……(教师配合动作讲述)

师:个子和云一样高,树木都在它怀抱。一座一座肩并肩,春绿秋黄景色好。

揭示谜底。启发幼儿思考:“那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呀?”

师:小心!这又是什么挡住了我们的去路?它呀……

师:细细长长像带子,弯弯曲曲流远方,哗啦哗啦歌儿响,小鱼小虾喜洋洋。

师:小朋友们,你们快猜猜,这又是什么呀?(小河)你们真聪明,谜底真的是小河。

二、初探幼儿想象空间,引发幼儿思考、寻找物体特征

师:小朋友们,要想打开聪明大门,请你们在钥匙树上找到唯一一把符合以下四个条件的

钥匙——身体胖又圆,衣服身上穿。肚里兄弟围着坐,吃到嘴里酸又甜。

师:恭喜你们打开了聪明大门,你们真棒!请问要继续闯关吗?(要!)那就请你们继续加

油吧!

三、进一步拓展幼儿思维空间,使其用形象的语言表述不同物体的特征,幼儿集体创编谜语

四、拓展幼儿视野,使其能独立创编谜语

师:聪明城堡有一个规定,就是当你找到宝贝以后,要快速把它藏在身上,不要让其他人

看见,更不能说出宝贝的名字。你要把你的宝贝编成一个好听的谜语让大家猜。如果编得好,

那这个宝贝就送给你了,如果你把它的名字直接说出来的话,那聪明城堡可就要收回你的宝贝。

活动延伸

把自己创编的谜语带回家,让父母猜。

儿歌教育应注意的原则①

儿歌教育必须依据和遵循幼儿语言学习、语言教育的特点,来确定教育目标和方法,才能起到

好的教育效果。儿歌教育应该注意以下原则。

首先是在儿歌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儿歌。幼儿的语言处于不断发展

的过程,因此教授给他们的儿歌必须符合他们的接受能力,太难了他们理解不了,太简单了他们会

觉得没意思,因此儿歌的选材应是符合现代儿童社会生活和儿童发展特点的,是儿童易于并乐于接

受的。

其次是在教学中应该以让幼儿听赏为主,学龄前的幼儿主要是通过听来学习和接受语言,

而且儿歌本身就是一种口头文学,具有内容浅近、语言通俗的特点,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主要

让幼儿听赏。幼儿由于有极强的模仿语言的动机和兴趣,会在听赏的过程中主动模仿,从而提

高语言能力。还有,在儿歌教学中要体现儿童本位的精神,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说,要“顺应

儿童的天性”,实施“顺应儿童天性的教育”。孩子天生喜欢游戏,喜欢追求快乐,对生活充满

好奇。鲁迅曾说过,“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高尔基也说过,“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

径。”儿歌教育教学首先要愉悦幼儿的身心,让他们在愉悦的情绪中发展语言能力。因此,应

① 黄路明 . 儿歌与学龄前幼儿语言能力发展[D]. 广西大学,2008.

拓展阅读

第30页

第七章 学前儿童文学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125

让幼儿在游戏中学儿歌,在快乐中学儿歌,在生活的乐趣中学儿歌,使其在赏中学、在玩中学、

在悟中学。

学龄前幼儿对于儿歌的鉴赏,主要表现在对于儿歌的整体感受。因此在儿歌教育教学中,无须

对儿歌作过多的分析,而是让幼儿通过整体感受来掌握儿歌。这种鉴赏要没有压力,要通过儿歌那

动听的节奏、浅显的内容、明白如话的语言,让幼儿愉悦身心,并在愉悦的情绪中不知不觉地提高

语言能力。

本章我们学习了“学前儿童文学活动概述”“学前儿童文学活动的基本结构”“幼儿诗歌、

散文教学”“幼儿故事活动”和“幼儿绕口令、谜语教学”五节内容。

“学前儿童文学活动概述”阐述了文学作品的类别、文学活动的基本特征、文学活动的语言

教育目标、幼儿园文学活动的选材要求四个方面的内容。“学前儿童文学活动的基本结构”讲解

了组织文学活动的基本步骤和文学活动设计组织中应注意的问题。文学活动的基本步骤包括初

步学习作品、理解体验作品、迁移作品经验、创造性想象和语言表述四个基本环节;“文学活动

设计组织中应注意的问题”为教师顺利组织文学活动提出更加切实可行的建议,包括充分挖掘

文学作品的整体功能,在日常生活中渗透文学教育,不断充实时代感强、符合幼儿欣赏情趣的

文学作品,教师应尽可能让幼儿在自由、宽松、舒服的环境中欣赏文学作品等内容。

“幼儿诗歌、散文教学”阐述了“幼儿诗歌、散文作品的选择要点”“幼儿园诗歌、散文活

动的基本组织模式”“幼儿诗歌、散文活动过程的设计”三个方面的内容。

“幼儿故事活动”包括“内容选择要点”“幼儿童话、故事活动过程的设计”和“幼儿园故

事教学的其他组织策略”三个方面的内容。

“幼儿绕口令、谜语教学”阐述了“幼儿绕口令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要点”和“幼儿谜语活动

的设计与组织要点”两种体裁文学作品的设计与组织。

本 章 小 结

思考与练习

1. 学前儿童文学活动的语言教育目标有哪些?

2. 谈谈学前儿童文学活动设计组织的基本结构。

3. 围绕诗歌散文可以开展哪些相关的活动?

4. 举例说明小、中、大班幼儿仿编诗歌活动的重点是什么。

5. 幼儿童话、故事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是什么?

拓展训练

设计一个学前儿童故事活动方案,重点体现幼儿理解故事和创造性表现故事的环节。

模拟课堂

自选学前儿童文学活动的两种类型,组织试教并进行分析评价。

习题答案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可视化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