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
三种方法教孩子时间管理
静安区和田路小学 家长华美
按按遥控器就可以让错过的电视节目回放,没有听明白的
课我们还可以花钱补习回来,错过饭点没吃上饭还可以网上订
餐,这一切似乎都在告诉我们,虽然错过时间却无需着急。所以,
孩子磨蹭成了很多家长最头痛的问题之一,我的孩子就缺少时
间观念。
我们在旁边大吼大叫,她却照样不急不躁,尤其是三年级
以后,写作业先是突破了 21 点,又击穿了 22 点,甚至还会更
晚,以至于第二天早上困得不行,影响一整天的学习。更让我
焦虑的是,我催了,逼了,孩子也努力了,但是速度并没有提
高多少,成绩也没有进步多少。
通过观察,我发现孩子在作业过程中把大量时间都花在了
其他事情上:一会儿就要起身喝水、上厕所,一会儿就会停笔
做小动作,一会儿就会在草稿纸上涂涂画画……
虽然孩子会高声诵读“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但她的誓言并没有带来实际行动。
看来,要解决问题,我们仅仅通过讲道理是不行的,真正
要让孩子增强时间观念,学会时间管理,做比说更为重要。
3
第一步 让孩子感知时间
“时、分、秒”,不少孩子在幼儿园时就会念会认了,但这
并不意味孩子能直接感知时间的流逝。家长因为担心孩子迟到
或者害怕孩子浪费时间就一个劲儿地催孩子:“快点!没太多时
间啦!”孩子除了手忙脚乱机械地执行命令外,并不真正知道自
己处于哪个时间点,还会加重对家长的依赖。所以,我们可以
在孩子方便查看的位置,比如墙壁或窗台上,安置一个时钟,
让孩子随时知道时间。
第二步 完成作业的时间是有限的
限时,也就是让孩子给每一项作业确立一个大致的时间范
编辑支招
其实,还可以引导孩子体验利用时间的效率。
例如注意力集中时,一分钟可以认真抄写多少个词语,
一分钟可以消灭多少道口算题。同样,在注意力不集中的时
候,家长不一定及时提醒而是在旁默默计时,在作业告一段
落时,告诉孩子刚才花了多少时间,做了多少作业,和平时
相比效率降低了多少。多摆事实,少点儿情绪化的呵斥,让
孩子直观体验拖延时间的后果,从而逐渐懂得时间的宝贵。
4
围,这样利于孩子在一定时间内集中注意力。
有时孩子会因自觉时间充裕,而把任务一拖再拖。比如孩
子在做作业的时候,看时间还早,她就会先削下铅笔,再看会
儿课外书。等到这些都忙完了,发现时间过去了一大半,这才
急忙写作业。对于这种情况,可以使用倒计时。
我们和孩子一起,预估完成某项作业需要多少时间,然后
在时间过去一半时提醒孩子一次,还剩 1/4 时再提醒一下,在
将要结束时还可以最后提醒一次。待孩子适应这种倒计时提醒
而产生的压迫感后,也可以放个能够倒计时的计时器(外形别
花里胡哨),让孩子自我提醒,自我把控。
第三步 给孩子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编辑支招
一开始,家长可以与孩子设计一份耗时表,根据每天的
作业门类、数量进行合理规划,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每一
项作业是否还需要分段。待总体脉络划分清楚后,再根据孩
子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状态,为每个作业分段赋予合理的时
间,将作业分段和对应时间填写在表格里,完成某项作业后
把实际时间填写在后面。通过表格,孩子可以十分直观地感
受自己利用时间的效率,从而激励自我。
5
如果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以良好的学习状态完成了学习
任务,那么剩下的时间怎么处理呢?
自然是让孩子去自由支配喽!不过,为了避免孩子一头扎
进手机、电视而花光全部的时间,我们可以和孩子约定:哪些
不可以做,哪些可以做。比如在闲暇时间,鼓励孩子去运动,
去阅读,去做手工,家长也可以在闲暇时间加强与孩子的亲子
游戏和亲子阅读。
让孩子自由自在地做他们想做的事情,是种很重要的奖励
机制,可以促使他们变得有效率和有条理。这种方法还可以让
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作业上,高质量地完成作业,而不是尽快
地完成作业。
当然,和其他习惯建立一样,时间管理同样不可能在一朝
一夕间建立,除了需要我们的监督和陪伴外,家长的榜样作用
更为重要。
编辑点评
“拖拉”是家长咨询时出现频率最高的问题之一,不少家
长在与孩子的拖拉问题长期抗争之后,正逐步陷入由说教到责
骂再到动手的路径而无法自拔。家长说得最多的往往是“我打
也打了,骂也骂了,可就是没有一点点效果”。这位家长的做法
6
值得我们借鉴:
“拖拉”仅仅靠说教和打骂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还是要从
时间管理着手,让孩子感知、体验,并在家长的教育引导下,
通过不断实践而养成习惯。
在培养时间管理能力时,家长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帮助孩子科学规划作业,作业期间合理安排休息。
2.通过协商,制定出与孩子目前学业水平相匹配的作业质
量标准。
3.家长在陪伴中多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而非对错结果。
4.让孩子的时间安排张弛有度,紧张与休闲有机结合,适
当安排孩子的空白时间,对激发孩子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将有很
大帮助。
7
打败“坏虫子”
上海市第一师范附属小学 小王家长
坏坏虫和懒懒虫?真的有!
小昊今年已经 8 岁半,从小就和我们一起跟“坏虫子”做
斗争。
小昊 3 岁时在奶奶家避暑,只要他起床或吃饭太过拖拉时,
奶奶就会说“有懒懒虫钻进去了,奶奶帮你把他抓出来”;在他
无理取闹发脾气时,奶奶又会说“有坏坏虫钻到脑袋里欺负宝
贝,看奶奶把它抓出来!”,然后奶奶会用手在小昊头上抓一下,
扔到地上踩几脚。每到这个时候,小昊就停下来看着奶奶,然
后开始做该做的事,就好像“坏虫子”真的被奶奶捉出来了。
随着小昊逐渐长大,他对“坏虫子”这个概念产生了怀疑。
一天午餐时,小昊突然发难:“老爸,你骗我。世界上根本没有
‘懒懒虫’和‘坏坏虫’!我问过小朋友,他们都没听说过,也
没看见过!”中午的阳光洒在他稚嫩和困惑的小脸上,让人觉得
好可爱。看来是时候换另一个方式和他交流了。
“儿子,‘坏虫子’确实存在,只是以前我告诉你的是小名,
如果提起它们的大名——‘懒惰’‘急躁’,大家都知道。虽然
我们看不见它们,但能感觉到它们的存在。做事情没有精神,
8
慢吞吞的,不就是‘懒懒虫’在偷袭吗?如果心里像着了火,
想发脾气,没有耐心做事,不就是‘坏坏虫’进来了吗?”
小昊没有马上说话,若有所思地看着窗外。我知道,我们
的小昊又长大了。
用一杯水让懒懒虫现原形
转眼小昊已读二年级了。一二年级,我们主要帮着孩子养
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基本功,让孩子的学习、做事,
从兴趣驱动慢慢变成责任驱动。这个过程,对小昊也是个不小
的挑战。生性好动的他,往往放学回来后不会马上写作业,要
玩好一会儿,才磨磨蹭蹭地做起作业。和他说好,要“First
thing first”(重要的事情首先做),回家后先做好作业再开心
地玩。但实际操作起来,三天两头就会出现超级磨蹭的情况,
好多次都是我晚上下班回家时还有一半作业没完成,只能晚上
守着他做完。头疼啊!
一天,我下班有些晚,刚进门就见到小昊无精打采地撅着
小嘴迎向我。一问,果然今天的作业只动了一小部分,大部分
没做!
“老爸,‘懒懒虫’攻上来了,浑身没劲写不动啊!”他用
准备好的理由为自己一下午的松懈开脱。
“儿子,看来今天‘坏坏虫’攻势很猛,‘阳光宝贝’挡不
9
住啊!爸爸来帮你赶走它们!”我一边给他打着气,一边搂着他
的肩膀来到书桌前。一个小时后,作业都做完了。小昊长吁了
一口气,立刻准备出去玩。
“小昊,”我叫住他,“爸爸和你做个实验,看看‘坏虫子’
是怎么吃时间的,好不好?”
“好啊!好啊!”他最喜欢动手做实验了。
我拿了个装满水的空瓶,对他说:“人每天的时间都一样多,
除去睡觉、吃饭、工作、上课等必须要做的,剩下的时间是自
己支配的。这瓶清水,就好比是人们能够自己支配的时间。你
都想用这些时间来干什么呀?”
“玩!”
我笑着看着他。
“哦,当然,还得先 First thing first,把作业完成。”
他终于想起了应该关注的事情。
“是的。不管是玩还是做功课、做事情,都要占用这些清
水的一部分。咱们把一个小石子当作是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情吧。”
说着,我把手中的小石子投进清水,石子静静地沉到瓶底,与
清水界限分明。“你看,石子以外是不是还有好多的清水啊?做
完了事情,时间还剩了好多,这些时间是干嘛的?”
“这些是我玩的时间啦!”
10
“也是老爸想要和你玩的时间!我们玩什么都行,还可以
一起骑车去披萨店。”我冲他挤挤眼睛。
“对!”小昊很兴奋。这家披萨店是我们在晚上骑车时无意
中发现的。店不大,但小昊很喜欢。尤其是晚上闲暇的时候,
坐在店里的小椅子上,点上一个小披萨,坐在靠街的橱窗,边
看街景边享受美食,那感觉甭提多惬意了!
“集中精力做事情,就会像小石子一样,很紧凑,很快将
事情做好。那如果有‘坏虫子’爬进去捣乱会是什么样呢?”
我问道。
小昊没发声音盯着我。
我用吸管吸了一点墨汁,挤出半滴挂在吸管口,对他说:
“你看,这个‘小虫子’可比刚才的小石子小多了。”说完,我
将这滴墨汁滴进了瓶子。顿时,墨汁在清水中迅速扩散,弥漫
到整个瓶子的各个角落,不一会儿,瓶子里已经看不到一点清
水了。
“再找找你能用的时间。”
小昊摇摇头:“没了……”
“小墨滴看着小,但到水中后会分散在各个地方。结果清
水没有了,你自己的时间也没有了,‘坏虫子’就这样吃掉了你
所有的时间。下午,一边做作业,一边想去玩。结果,事情没
11
做好,玩也玩得提心吊胆,时间却用掉了。而这些时间,本来
可以在晚上畅畅快快地玩。你是不是太亏了?”
“‘坏虫子’就这样吃掉了我的时间,”小昊认真地点点头,
“老爸,就把瓶子留在我桌上吧。”
我摸着小昊的头说:“对付‘坏虫子’,别人没办法一直帮
你,一定要让自己学会管理自己,这样才能有更多自己的时间!
已经很晚了,赶快去洗澡睡觉吧。”小昊这天晚上洗澡上床异常
迅速,甚至创造了新的纪录。
临睡前,我在床头表扬他,并且问他:“明晚咱们有没有机
会‘达美乐’一下啊?”“一定能!”一个响亮的回答后,小昊
翻个身,睡下了。
第二天,我们去披萨店的愿望真的实现了。
不过,教育孩子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
在后面的日子里,小昊做事习惯的养成还是有反复,我们
和“坏虫子”的战斗也依然在继续,预先设定的愿望有落空也
有达成。但是,在和他“斗智斗勇”的过程中,已经能明显感
觉到他的进步。
每当“战斗”出现低谷,或者看到小昊似乎又有回退,我
们依然能平心面对。因为我们已经越来越深地体会和理解进小
学时,校长曾经对家长说的话:“悉心栽培,静待花开。”
12
编辑点评
家长的日常工作是什么?你一定脱口而出——“教育孩子!”
的确,作为孩子的父母,教育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翻开教育
学相关书籍,往往会提出一堆“教育”的概念,广义、狭义、
内涵、外延,但家长通常所说的“教育”往往是“批评”“做规
矩”的同义词。当孩子出现了行为偏差或者与要求不相符时,
我们做家长的就要开始教育孩子了,画风或是气势磅礴,或是
娓娓道来,但前者往往是家长情绪化的表达淹没了希望孩子入
耳入脑的道理,后者则因为铺陈太过冗长,表述过于复杂而冲
淡了道理的重要性,最终教育的实效性难以体现,真的变成了
“讲”道理。
对于孩子来说,好的教育至少应该具备三点特点:能够感
受体验,有具体的操作要求,允许孩子在反复中不断前进,而
这个案例就符合这三点。用一杯清水,家长智慧地用墨滴来模
拟坏习惯对人的影响,再与石子相比较后,孩子一定深有触动,
以后再次发生拖拉,脑海里一定会浮现“墨汁在清水中迅速扩
散”的画面。这种感受比家长苦口婆心的说教要有效得多。然
后家长还不忘目标激励,只要提高效率,就能拥有自己“玩”
的时间,可以享受亲子甜蜜时刻。当然,家长还是宽容的,允
许孩子在习惯的建立过程中出现反复。家长始终能够心平气和
13
地去面对问题,接受孩子的挫折。我想这种包容接纳的心态,
也是孩子不断前行的动力来源。
期待更多的家长让道理变得更为具体,让习惯的建立逐渐
发生。教育从来不会一蹴而就,否则就是神话。
14
做有效陪伴的家长
静安区和田路小学 家长姜丽
三年前,第一次小学新生家长会,近三十年教龄的班主任
对我们说了八个字——“做好陪伴,养好习惯”。三年后,我对
这八个字有了更具体的感悟。
身为家长,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职责,我
们既不是陪读伺候的保姆,也不是手拿戒尺的监工,而是通过
以身示范,让孩子明白“各就其位,各司其职”的道理,用我
们的行为引导孩子往正确的道路发展。
学习也应该是家长的爱好
我是第一次做小学生家长,对于小学生成长的细节和要点,
我也是一头雾水。所以,学习不仅是孩子的任务,也是家长的
义务。
每一次家长会,我都认真聆听并做好笔记,老师的建议和
良方可以让我少走很多弯路,针对自己孩子的特点和短板,对
症下药。
平日里,我利用碎片时间关注各类教育公号,了解孩子各
阶段教育的热点和重点,以及各科学习上的要点。
15
与此同时,我抓住机会,参加了静安区教育局组织的中小
学生家长心理科学公益培训班。在心理学专家的悉心授课下,
学习了很多关于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内容。基础教育专业委员
会秘书长陈默老师的课程,让我受益匪浅,在育儿方面为我提
供很多科学有效的方法,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作业速度慢”是很多孩子的通病,也是家长最头痛的问
题。有个阶段,孩子做作业动作慢,拖沓不认真,我看在眼里
急在心里,实在难以忍受时还会吼娃。每每这个时候,娃泪眼
汪汪,满脸委屈,我也是身心疲惫。后来,我专门搜集了一些
提高作业速度的案例,结合自己孩子的特点,做好行动预案,
伺机好好“教训”他一次。
往日我一进门便风风火火问孩子“作业记录了吗?写完了
吗?书包理好了吗?……”但那天下班回家,我却悠然自得地
做着自己的事情,任他磨蹭拖沓。
晚上 20:30,我让娃准备刷牙上床。他立刻惊恐大叫:“我
语文作业还没写完呢!妈妈你还没签字呢!”
“妈妈,求求你再给我点时间吧!”
“那是你的问题,我可不负责。刷牙上床!”
听到我严厉而坚定的话语,娃委屈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
16
拉锯战持续了近 20 分钟,任他再三哀求,我坚持让他终止
做作业,在 5 分钟内理完书包刷牙上床。与此同时,我悄悄地
给语文老师发了信息,上演一场“家校合作”……
第二天,我下班到家,娃冲向我的第一句就是“妈妈,我
今天作业做完了!”孩子是最简单和纯真的,看到他满脸期待地
望着我,我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在他乐滋滋的时候趁热打
铁,用高铁飞机过时不候的例子,告诉他什么时间就应该做什
么事的道理。这次事件,着实给了孩子一个深刻的教训,从此
他的作业速度和正确率也提高了不少。
善于交流是知心的第一步
二年级的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作为家长,我让他
先表述再分析,我则始终做个耐心的倾听者。
多听孩子的心声,给他表达内心想法的机会,孩子会把你
当朋友。特别是他主动和你说遇到的问题或自己的错误时,一
定要保持冷静,心中反复默念“娃是我亲生的”,而不是劈头盖
脸地责骂。如此,娃才会信任你,才会愿意和你交流,而我们
也能更多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初衷。这样,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
就能逐步建立起来。亲子关系融洽了,很多令人头疼的问题也
就迎刃而解了。
17
有一次去学校办事,我顺便到教室看了一下孩子的工具箱。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箱子里学习用品、餐巾纸混作一团,
还有块湿哒哒、脏兮兮的抹布躺在字典上,堪比垃圾桶。我默
默拿出了手机……
回家后,我对孩子说:“我们来玩‘大家来找茬’好不好?”
“好呀好呀!”孩子一听立马把小脑袋凑到我的手机前。但他看
到我打开的照片,顿时傻了眼,支支吾吾地说:“妈妈,这不是
我的工具箱嘛,我知道自己错了,明天就整理干净!”所以说,
有时候的“交流”可以是无声的,而无声可能胜于有声。孩子
就像是面镜子,看别人的缺点时显而易见,找自己的问题就是
老大难了。在不损伤自尊的前提下,为孩子提供一面镜子,让
孩子在镜子中照一照自己,从外部角度去看待自己,问题一下
子就清晰多了。
编辑点评
印象中的小学家长,可能是这样的:
陪孩子灯下做作业,为孩子奉上一摞摞教辅书,双休日送
孩子上各种学本领的班,以及网红“吼爸”“吼妈”……其实,
我们的家长可以有新形象,比如这位妈妈。
“陪孩子长大”已经成为家长的共识,但是怎样陪却各有
18
表述。我们觉得,科学的陪伴,首先是家长自身的成长。在咨
询时,很多家长说“我是第一次做小学生家长,我自己也不知
道呀”。既然不知道,我们就应该去寻找怎样做家长的答案。这
位妈妈就善于抓住各种学习机会,让未知变成已知。知道得多
了,自然就胸有成竹,焦虑程度也能得以降低。
另外,为孩子纠错是家长的责任和义务。但是怎样纠错还
是大有讲究的。不论是“20:30”事件还是“工具箱”事件,家
长智慧地让孩子自己承担行为后果,自己观察、评判,而不是
用暴风骤雨、短平快的责骂来解决问题。后者虽然可能在短时
间内见效,但是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只能压服,而不能激发
孩子改变自身行为的内在动机,久而久之,往往孩子就会变成
家长所埋怨的那类“皮厚的孩子”。
19
看到孩子的不良习惯时
上海民办彭浦实验小学 家长刘春燕
晚上,孩子坐在书桌前,低着头安静地写着作业。橙黄色
的灯光温柔地洒在孩子的身上,只见她眉头时而紧蹙,时而舒
展,稚嫩的小手紧握着笔,在本子上轻快地舞蹈。最近孩子成
绩进步很大,书写也明显工整很多,本子上的字已经从手拉手
蠕动的小毛虫,变成了大小一致、个性鲜明的汉字了。
正当我的内心泛起欣慰的波澜时,忽然,孩子虎口处那一
个个黑黑的小点刺入我的眼睛。
我不禁一惊,这一个个小点分明是用碳素笔点出来的。
“这是什么时候点的?十个指窝里都有,到底是带着什么
样的情绪呢?”我正想张口询问又忍住了,心里嘀咕着:
“这
样直接问合适吗?会不会引起她的反感?”
我打算先迂回一下,于是假装惊奇地问:
“呦,这点点是
什么啊?”
女儿抬起头,怯怯地看着我。看来她也知道这样是不好的,
我也无需再说教。为了缓和气氛,我噗嗤一笑,指着小点点说:
“这小手,太丑了,这些小点像不像一颗颗黑芝麻?”我仔细
观察孩子的反应,她看着手上密密麻麻的小点,噗嗤一声也笑
20
了,应该是认同了我的“鉴定”。之后女儿不紧不慢地用手指擦
着小点点。
“给你个让小手变漂亮的机会,要不要?”我试着引导她
行动。只见她眼睛一亮,转过头静静看着我,等着我的话,我
笑着说:“去洗洗干净,不就变漂亮了吗?”她恍然大悟,开
心地到卫生间洗手去了。
回来后,她的小手白净了。我朝她竖起了大拇指,她笑了
笑,继续认真地写作业。
我在不远处坐下,时不时地把眼光瞥向她稚嫩的小手。只
见她时而流畅地写着,时而不由自主地用笔尖轻轻地在虎口处
点画两下,又两下,忽然好像想起了什么,摇了摇头,立刻又
用手擦了下去。
我上前亲吻了一下孩子的额头,并鼓励说:“还是没有‘黑
芝麻’的小手更漂亮。”女儿朝着我微笑。我之所以没有批评她,
是因为我发现孩子已经在努力控制了,不想让她因为此事感到
紧张,而且我相信在放松的心情下,会更有助于孩子改掉这个
习惯。
在接下来的日子,孩子偶尔还是会不经意出现这样的小动
作,我便常会在她的耳旁悄悄地提醒一下“漂亮小手”,她便会
心一笑,停止这个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已经不需要我的提
21
醒,女儿也能主动意识到这个问题。孩子的点滴进步,我看在
眼里,乐在心里。
家长的思考
孩子在学校学业相对较为出色,因此我们对她的期望值也
有所提高。潜移默化中,孩子在学习中可能有了无形的压力,
导致在心理上或多或少存在紧张焦虑的情绪,于是在写作业时,
会有一些小动作来缓解。
所以,我在处理这个问题时,不强化、不恐吓、不批评,
尽量将问题轻松化。先引导孩子注意到这个问题,然后在心情
放松的情况下再进行沟通。例如在此次事件中,我先用“黑芝
麻”这样的比喻,幽默地进入话题,孩子笑了,说明她并不反
感,然后我再引导孩子学会自主抑制这一不良习惯。若简单粗
暴地禁止,这类行为很可能会被强化,慢慢成为孩子情绪释放
的一种固定方式,被长期保留下来,甚至愈演愈烈。
但不良习惯的改正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更需要我们
耐心帮助孩子改正。后来我偶尔发现孩子还会出现这个行为,
每次我都会耐心提醒,并鼓励她看到自己的进步,提高改变习
惯的自信。
22
编辑点评
孩子的教育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出现问题、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过程,其教育的科学认识,心理行为的辨析,合理方
法的运用,在家庭教育中至关重要。
这位妈妈在发现孩子用笔点指窝的行为时,先是通过幽默
形象的比喻,引导孩子愉快地消灭“黑芝麻”,接下来耐心提醒,
不断鼓励。孩子逐渐由妈妈提醒转为自主有意识地纠正,到最
后改掉不良习惯。
针对孩子的这一行为,家长认真进行了反思,先分析了类
似行为很可能与孩子压力大、精神紧张、焦虑不安等情绪有关,
接着讲出了处理这一问题的心理学依据,即避免对坏习惯强化
暗示,尽量采取正面引导。
通常,家长在看到孩子出现一些不良习惯时,可能会感到
担心、焦虑,希望用激烈的言辞让孩子立刻改正,但效果往往
不尽如人意。不仅没有改善孩子的不良习惯,还有可能引起孩
子在情绪上的对立,不少亲子冲突由此引发。这位妈妈不急不
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保持充足的耐心,巧妙地帮助孩子逐
步改掉不良习惯,值得我们借鉴。
23
善用积分制,帮孩子养成好习惯
静安区闸北第一中心小学 家长王妍超
我家男孩属于慢热型,好强要面子,喜欢打游戏,自控力
较差。
为了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起初我们采用了口头约定的方
式,规定提前完成作业就可以玩会儿游戏,或者踢会儿足球。
可钻空子似乎是孩子的天性,只要我们不在家,他就会偷偷用
我们给他做口头作业的手机玩游戏,甚至用老人的手机下载游
戏。为了多踢会儿球,他草草完成作业,时常是经我们检查后
重做。
既然口头约定的方法无效,那我们就换了种方式——积分
制。将要求书面化、具体化,通过积分考核,让孩子在学习、
生活各方面有所提高。
先是由我和他父亲拟定初稿,将考试成绩分优、良、合格、
须努力四档,作业规定在 19 点前完成有奖励,21 点后做完有
惩罚。孩子看了后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一是积分的目的是为了
鼓励他好好学习,抓紧时间完成作业,所以考试分数、等第应
该细分;二是不能只看重他的学习成绩,更应该注重他平时作
业完成质量;三是如果在校完成作业,就应该有额外的奖励。
24
我们听后,觉得孩子确实想得更周全更细致。经过讨论,
我们将积分内容做了调整。以“学校表现”为例,我们将其分
成以下部分:
1)考试成绩
◆ 重要考试:指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分等级获得或扣除积分。
分数等级 奖励或扣除积分
标准
100 分 A+(优☆) 10
95-99.5 分
A(优)
8
90-94.5 分 4
80-89.5 分 A-(优-) 0
75-79.5 分 B(良) -4
70-74.5 分 C(合格) -8
69.5 分以下 D(须努力) -10
◆ 平时考试:参照重要考试积分标准打 5 折计算。①
2)作业完成情况
⚫ 在校完成当日回家作业(或周五晚上完成周末作业):奖励
5 分。
①编者注:自 2016 年起,本市小学全面推行“等第制”评价,以 A、B、C、D 或优秀、良好、合格、须努力等
代替具体
25
⚫ 回家作业在 19 点之前完成(或周五晚上完成周末作业):
奖励 1 分(晚上有课外辅导班可推迟到 21:30)
⚫ 回家作业晚于 21 点完成(或周日晚上完成周末作业):扣
5 分(晚上有课外辅导班的晚于 22:30)。
⚫ 平时作业成绩每周得到 5 个优,奖励 5 分;超过 5 个的,
则按实际得优数量奖励积分。若每周得优的数量少于 3 个,
则每周扣 5 分。只获得一个或者没有的,则一次性扣 10
分。
3)在校纪律或荣誉
⚫ 在校获得校级及以上荣誉,每次奖励 10 分。
⚫ 在校获得老师口头或点名表扬,每次奖励 3 分。
⚫ 老师口头批评,每次扣 3 分。
⚫ 写检讨书,每次扣 5 分。
⚫ 要求家长到校沟通,每次扣 10 分。
我们还告诉他,协议在执行一段时间后若出现不合理或者
需调整的内容时,双方可协商签订补充协议。就这样我们与孩
子签订了他人生的第一份协议书。
在执行的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约定的规则计分或扣分。
当遇到扣分时,他也会用耍赖、发嗲、威胁等方式希望原谅他
一次,但我们决不心软,而是告诉他,当他在协议上签下大名
26
时,就代表着他获得的权利以及应尽的义务,每个人都要有履
约精神,要诚信并敢于承担责任。
每月 1 日是我们的积分结算日,我们如约将积分兑换成零
花钱,由他自行支配。为了避免乱花钱的情况发生,我们也明
确规定零花钱仅用于购买学习用品、书籍及日常同学交际中产
生的费用,绝不允许用于游戏购买、充值等支出。
第一个月当他用积分换得 200 元零花钱时,他如同拿到第
一份工资那样兴奋,主动请我们喝饮料,分享他的喜悦。他也
会细看每个月的积分表,发现哪些地方可以再多拿点积分,哪
些不应该扣分,并给自己设立了下个月的积分目标。
通过每个月的考核与反思,他的积分逐月增加,做作业的
效率提高了,好习惯逐步养成了,成绩也稳步上升。
编辑点评
为孩子制定规则并实施奖惩制度,相信许多家长都有过类
似的尝试。可效果却因人而异,可能是家长没有坚持监督孩子
的表现,也可能是孩子中途放弃……
而这位家长值得赞许的地方有几点:
首先,让孩子参与规则的制定。从文中看到,虽然一开始
在制定积分内容时,是由父母初步拟定,但之后和孩子有平等
27
的交流和沟通,家长也接受了孩子合理的建议。要知道,与家
长单方面下达指令相比,让孩子参与规则的制定,更能调动孩
子的内驱力,让他自主自愿地遵守规则。
第二,关注结果,也关注过程。在这位家长的规则中,除
了考试成绩之外,日常作业完成的速度与质量也被纳入考核。
这样,孩子就能意识到平时一贯的努力也是值得肯定的。
第三,在执行过程中,父母一直保持着坚定的立场。规则
就是规则,这是家长和孩子都必须牢牢守住的一条底线,不能
因为孩子撒娇卖萌,或耍无赖,就放弃立场。
另外,在实行积分制时,除了物质奖励,我们也建议家长
可以多采用精神奖励。例如依据孩子的兴趣特点,带孩子看场
电影、踢会儿足球、逛逛博物馆。这些都是不错的奖励内容。
28
当孩子拿了不还时
上海市第一师范附属小学 童童妈妈
一次家庭聚会,女儿跑过来悄悄问我:“妈妈,我能把这个
带回家吗?”只见她的手心里有一块漂亮的鹅卵石。女儿喜欢
石头,但当我得知这是饭店鱼池里的石头时,我告诉女儿:“那
是饭店花钱买的,不能拿。”女儿点点头跑开了。过了一会儿,
她和小伙伴同时跑过来告诉我,饭店的经理同意她们选两块石
头带走,我当时没细想,让她们自己决定。聚会结束,我们一
行人走出饭店,两个小朋友却闹起了别扭。女儿说:“妈妈,我
最后没有拿那些石头。”我刚“哦”了一声,女儿用手指着她的
小伙伴说:“可她却拿了好几块!”小伙伴反驳说经理同意的。
女儿较真地说小伙伴又悄悄地多拿了几块放在口袋里,并表示
不经过同意就拿走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女儿对此事的态度,
让我很欣慰,她明白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拿,也记住了做人要
诚实,并做到了言行一致。回家的路上,女儿轻轻地说:“妈妈,
我没有说出那个字——偷,我为朋友保留了尊严哦。”我轻轻“嗯”
了一声,心中涌起阵阵温暖,脑海里泛起了点点回忆。
记得我第一次发现女儿带回不属于她的橡皮时,问她怎么
回事,她说是问同学借的,下课来不及还就带回来了;第二次,
29
她说是在地上捡的;第三次,她又说……起先我只是嘱咐她,
不是自己的东西不可以带回家,捡到的东西交给老师。但次数
多了,我不禁起了疑心,反复询问,女儿才哭着说:“我喜欢漂
亮的橡皮,同学的橡皮漂亮,我的很难看,所以我就拿了同学
的橡皮。”听她这么说,我顿时感到诧异,当即严厉地批评了
她,要求她把橡皮还给同学,她哭着问能不能悄悄地还,我同
意了。之后,我天天检查女儿的书包,看她是否又带回别人的橡
皮。我这么做,女儿很不开心。
不久,我到学校参加家长开放日活动,女儿的同桌当着女
儿的面向我告状:“她偷了我的橡皮!”女儿的脸刹时红了,小
声说那是以前的事,现在没拿过了。我轻轻对那位同桌说:“谢
谢你告诉我,回家我会批评她的。”同桌满意地离开了。女儿在
接下来的课堂上心神不宁,时不时回头看我。我表面平静,内
心却很急躁。下课后女儿的班主任主动找我沟通女儿在学校的
情况,告诉我有同学向她告状女儿拿了她们的东西不还。我直
言确有此事,把事情的经过告诉老师,并表示女儿似乎也不是
单纯地因为喜欢就悄悄地占为己有,不知道该怎么教育才好。
班主任老师给了我两个建议:
1.不要给这么小的孩子定性她的行为是偷窃,但要告诉她
这种行为是不对的,要改正。
30
2.时时关注孩子的内心,发现不好的苗头及早教育,把不
良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
这天晚上,我问她怎么看待同学告状的事,女儿立刻有些
激动,脸都涨红了:“他们很可恶,就知道告状,我就是要把他
们的东西藏起来,让他们着急。”孩子爸爸也听见了,立刻呵斥
她不能这样恶作剧,还给她讲了化敌为友的故事。看女儿平静
了,我说要奖励她诚实说出心里话,问她想要什么奖励。“一大
盒彩色橡皮!”女儿开心地说,“你放心吧,我上课时不会玩橡
皮的。”那天放学,女儿高兴地对我说:“妈妈,谢谢你给我买
了漂亮的橡皮,好几个同学都说我的橡皮漂亮。我再也不羡慕
别人了。”
一天晚上睡觉前,我静静地坐在她床边,女儿说:“妈妈,
今天我的确不开心,他们都不和我做朋友,东西丢了就说是我
拿的,可我真的没拿。”听了女儿的话,我心里很难过,也很理
解她的委屈。我告诉女儿:“这个状况的确有些糟糕。但什么原
因造成同学们对你不信任呢?”女儿说:“我知道,是我以前做
错了。”我亲了亲女儿的手,对她说:“你只要坚持诚实、真诚,
过些时候同学们就会信任你,也会愿意跟你做朋友的。”女儿认
真地点点头。几个星期后,女儿经常告诉我她和谁谁成朋友了,
她帮助了谁,谁又帮助了她,她上课得到表扬了……我很高兴,
31
也很欣慰,女儿终于度过了这个难关。
说教多次不及经历一次,女儿通过这件事得到了教训,学
会了反省,不知不觉变得知对错,守规则了。
编辑点评
孩子在与其他小朋友的交往中,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带回
家,家长发现这种情况时,常会有如下反应:
1. 一般都会认真谨慎对待,探究孩子行为的动机,耐心教
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导孩子正确地对待自己的行为。
2.少数家长会过于敏感,视为“偷”,严加审问,严厉处罚。
3. 个别家长会满不在乎,认为孩子机灵,占到了便宜,不
作任何处置。这样放任自由、无所谓的教育,导致的结果可想
而知。
其实,绝大多数孩子并不是为偷而去拿别人的东西,只是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奇心强,见到新奇、喜欢的东西——“我
想要”,这种需要促使孩子“拿”的行为。如果家长过度严格,
将孩子视作“贼”,非但效果不好,还给孩子错误的心理暗示,
产生更坏的影响。
我们这位妈妈发现孩子的问题时,慎之又慎,不轻易下结
论。她仔细探究孩子行为的动机,虚心接受老师的建议,根据
32
具体情况进行耐心教育,引导孩子客观看待同学的评价,寻找
合适的教育契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培养孩子诚实勇敢的
品质,提高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帮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让
孩子阳光健康地在人生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33
34
阳宝家的“卧谈会”
静安区第二中心小学 阳宝妈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材里有篇课文,讲的是小黄莺想教知了
唱歌,但它不愿意,最后只会说“知了,知了!”
有一天,老师打来电话,说阳宝在上这篇课文时会捂着耳
朵、背过身子,不仅自己不读,还会影响别的同学,表现出强
烈的对立情绪。
接完电话,我并没有直接找阳宝,而是先观察他回家后的
状况:写作业,玩玩具,开玩笑,阳宝一切正常。晚上关灯睡
觉的时候,我就躺在阳宝身边,和他进行了一场“卧谈会”。
我温和地问他:“今天上语文课,为什么捂着耳朵呢?”
阳宝沮丧地说:“我觉得知了的声音很好听,所以我不喜欢
课文里这样写。”
我接着问:“那你能自己重新编个故事吗?”
没想到,阳宝真的开始给我讲故事了。他先背了一遍课文,
接着绘声绘色地说起了改编版:“知了虽然不愿意向黄莺学唱歌,
但是模仿了其它各种好听的声音,森林里举办歌唱比赛,黄莺
和各种小鸟也都来参赛,因为知了学会了很多好听的声音,得
了第一名。知了妈妈还奖励它吃了一顿大餐呢!”
35
听完阳宝的故事,我放心了。阳宝心地善良,正义感强,
却不善于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于是我就和孩子约定,以后
遇到不喜欢的课文或故事,就回来告诉妈妈,我们躲在被窝里
改编课文。但在学校,阳宝还是要学习课文的词语和句子,并
且要注意用合适的方式表达不喜欢,否则老师会伤心的。后来
阳宝说语文老师告诉他,以后不喜欢的内容可以课后去告诉她。
听孩子这么一说,我长舒了一口气,为遇到这样一位宽容理解
孩子的好老师感到庆幸。
自打阳宝上小学的第一天起,就开始独自睡在自己的房间。
也就是从那天起,阳宝家的“卧谈会”开始了。最初,我和阳
爸只是为了抚慰孩子独睡后的孤寂,每天关灯后和阳宝躺在小
床上聊会儿天。可谈着谈着,阳爸和我都爱上了“卧谈会”,因
为那是最放松最愉快的时刻!没有了“威严”父母的身份,没
有了严肃的“谆谆教导”,只有朋友般掏心窝聊天的甜美时光!
刚进小学的时候,我和阳爸每晚都和阳宝聊各自学校的午
餐(我和阳爸也都是老师)。每当我们听到阳宝说到的“好菜”
时,都会表现得羡慕不已,阳宝自然洋洋得意。阳宝和班级的
同学们逐渐熟识后,我们就和阳宝每晚各自聊一个同事或同学
身上的优点。阳宝家的“卧谈会”上常常会以“今天我最___
的事”为主题,各自聊起一天中最有感触的事,有开心事、倒
36
霉事、生气事、难忘事……就这样聊着聊着,我和阳爸知道了
不少阳宝的小秘密,更了解了不少阳宝白天不敢说的小“心事”。
思想家卢梭说过,三种对孩子不但无益反而有害的教育方
法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在亲子沟通方面,我们也
走过很多弯路。在阳宝小时候,我们与他的“沟通”方式更多
的是讲道理的说教或不讲道理的发脾气,忽略了阳宝是一个真
实存在的独立个体,误读了亲子关系的含义,也品尝了不少“苦
果”。所谓亲子沟通,更多的是聆听孩子的心声,让他谈出自己
的感受和所遭遇的问题,再给予指导和帮助。但是,若孩子一
开口说话,就被评价、被指责,若父母一跟孩子聊天,就是说
教或批评,慢慢地,孩子不但闭上了嘴巴,也关上了耳朵。亲
子之间,最重要的不是可以教孩子什么,而是紧紧拉住父母与
孩子之间那条“信任”的线。
作为高中班主任的我,经常会遇到一些家长控诉无法与孩
子沟通,家庭教育无力,导致学校教育的效能也大大减弱,这
让我更为珍惜“卧谈会”上与阳宝建立起的这份信任与平等。
身为父母,我们该珍惜跟孩子天马行空谈天说地的每分每秒,
俯下身听听孩子在想什么、做什么。
育儿路上,有艰辛,有无奈,但更多的是欢乐。不断学习,
用心陪伴,与孩子一同成长!
37
编辑点评
有家长说,最担心老师打来电话、发来短信!因为指不定
孩子出了什么闹心事儿。孩子成长中的磕磕绊绊的确不可避免,
那么如何正确面对、智慧处理,从每一次问题中发现孩子成长
的机会,就是每个父母必须学习的本领。
当孩子居然敢在课堂上情绪激动,扭头捂耳,影响课堂秩
序时,父母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紧张?气愤?不安?疑惑?
这些反应都是正常的。但是,后续做法在现实中,就各不相同
了。例如,有的家长在获知孩子不喜欢课文后,会非常短平快
地说“课文不是让你喜欢的,而是让你学习的”,或是“不好好
上课,还学会找借口”等等。这样虽然能够迫使孩子顺从,但
是并没有解决核心的问题——孩子的各种反应,是基于他对课
文内容的不认同,他有自己的认知,虽然这种认知往往是不成
熟,甚至错误的。但,这恰恰是一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
阳宝妈妈没有采用短平快的教育方式。她先让自己平复下
来,不带着情绪去观察孩子的言行。然后,创造一个安全、放
松的环境,在平等的交流中,让孩子将自己的想法完整地表达
出来。整个过程家长不打断、不评判,待观点、缘由全部表述
清楚后,基于社会交往、情绪表达的规范,家长再提出操作的
方法。
38
良好的亲子关系关系到家庭教育的质量,关系到儿童的成
长。我们常说亲子关系好,有了问题也可以化解问题;亲子关
系恶劣,没有问题也会产生问题。所以,我们建议各位家长,
可以学学阳宝爸妈,如果你觉得弯下腰难受,不妨也像他们一
样趴着。俗话说“站着不如坐着,坐着不如趴着”,孩子趴着,
我们也趴着,大家的海拔高度一致了,就比较容易找到共同点。
要知道,相互尊重,共同教育,一起成长,是现代亲子关
系的重要特征。
39
好好说话,耐心沟通
上海市静安小学 家长李泠泠
记得有个周末,我有事准备出门,让奶奶在家陪两个女儿
做作业。结果,还没出门,孩子们就开始闹,一会儿要看电视,
一会儿要打羽毛球,再不就要玩过家家,总之就是不肯做作业。
这种事儿也不是第一次了,可我要赶时间,所以有些心烦,一
边催着她们快点做作业,一边忙着收拾东西准备出发。一旁的
奶奶也一直帮着教育孩子。
好不容易要出门了,突然“哇”的一声,我就听到小女儿
哭了起来。奶奶急得一下子音量拔高了两倍,我伸出去的脚只
好收了回来,因为我知道这次已经超出奶奶的能力范围了。
我先平复一下自己的情绪,提醒自己不要发火。之后我走
进孩子房间,与小女儿展开了一番长谈。
我蹲下来抱住小女儿:“贝贝,告诉妈妈,你怎么啦?”
“你们大人好烦,太烦人了!我好难受。”她的眼泪吧嗒吧
嗒地落下来,哭得肩膀一耸一耸的。
我接着问:“我知道了,你觉得很烦,你觉得我们哪里烦到
你了呢?”
女儿继续哭诉:“你一件事都说了三四遍了,还老说老说,
40
你都说过了奶奶还要催,不停地催,催得我都烦透了。这个样
子,我哪里静得下来嘛,呜呜……”
“你不觉得你也很烦人吗?”我忍不住有点想发脾气。但
转念间,我记起了自己小时候被父母唠叨时的心情。于是又缓
和了语气,“妈妈了解了,一件事反复被唠叨,确实有些烦人,
妈妈也觉得不好。但是,这也是有原因的,比如说妈妈和你们
说话,但你们总是没有回应,结果妈妈就心烦了,一着急就唠
叨了。其实妈妈也不喜欢自己这样。以后有什么事妈妈和你说,
能不能马上有回应?这样妈妈就不用反反复复地说了,是吧?”
女儿竟不怎么哭了,认真地听着,听完后点了点头说:“嗯,
好的,妈妈。”
我乘胜追击,“那现在我们说说,为什么刚才静不下来去做
作业呢?你觉得这样好么?”
女儿诚恳地说:“我知道不好,但我管不住自己,就是想玩。”
我:“那妈妈怎样才能帮你呢?”
女儿恳求道:“妈妈,你再陪我一会儿,好不好?帮我安静
下来。”
看着女儿委屈的眼神,我牵起她的小手走到书桌前坐下:
“好的,妈妈再陪你一会儿。贝贝,以后我们约定,妈妈努力
不唠叨,你呢,努力不要给妈妈机会唠叨,好不好?”
41
女儿点点头表示同意。
我接着问她:“那你觉得以后我们该怎么做呢?”
女儿:“妈妈,以后你就说一遍,如果我们没做到,你提醒
我。”
我:“那你要是再管不住自己怎么办呢?”
女儿:“妈妈,那你就帮我们一下,如果你能多陪陪我们就
好了。”
我:“可是,妈妈不能一直陪你们呀。大人有大人的事,你
有你的事情,不是应该各人负责自己的事么?“
女儿:“我们只要妈妈陪一段时间,帮我们养成好习惯就好
了。”
我:“好,那我们说定了。但是现在妈妈必须要出门了,现
在就让奶奶陪你们,好吗?”
女儿:“好的,妈妈。”
谈话的最终结果,还是让我感到欣慰的。看来,不是女儿
不懂道理,而是我们的各种命令、管教,激起了孩子的不满,
让她们不愿再讲道理。
通过这件事,我感受到,跟孩子好好说话,多一份耐心进
行沟通,真的比吼叫批评更加有效!只是,当我们大人疲惫时,
忙碌时,时间紧张时,内心有压力时,对待孩子的事情开始急
42
于摆平,急于抽身,倾向于采用简单粗暴的语言解决问题,而
接下来孩子的反应就会变本加厉。
坦率地说,为人父母不容易。每次跟孩子沟通,我都需要
让自己做到很专心,否则结果就一定不好。每次经历与孩子的
交锋,于我而言都是一次学习和成长。
编辑点评
我们时常说,父母要跟孩子好好说话,但怎样才算好好说
话呢?尤其是当孩子倔强顶撞、闹情绪发脾气时,要做到“好
好说话”谈何容易。从这位妈妈的做法中,我们可以看出几个
关键点:
1.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情。听到孩子哭闹,这位妈妈先平复
一下自己的情绪,提醒自己不要发火,这是亲子沟通的前提。
毕竟孩子调节情绪的能力有限,如果父母再带着情绪去沟通,
势必会引发更多的不愉快。
2.听听孩子的感受,理解并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当孩子
表达说“烦透了”时,这位妈妈不是先讲道理,而是对孩子说
“一件事反复被唠叨,确实有些烦人”,由此表达了对孩子情绪
的理解,有助于平复孩子的负面情绪。之后再去讲道理时,孩
子就比较能接受教育。
43
3.听听孩子的想法或打算,引导孩子与父母合作。这位妈
妈没有直接命令孩子以后应该怎么做,而是问“那你觉得以后
我们该怎么做呢?”以商量或讨论的口气,引导孩子自己思考
并说出之后的打算或计划,既能避免在沟通中出现争吵,也有
助于孩子良好行为的保持。
44
当孩子情绪激动时
静安区万航渡路小学 家长李静
十年前,随着一声哇哇啼哭,小甄来到了这个世界。作为
一个新手妈妈,从怀胎十月起我就有些迷茫和惶恐。照我父母
的说法,我自己还像一个半大的孩子,怎么教育下一代?翻看
了诸多育儿书和网站,各种理论纷繁复杂,我难得要领。而对
于老一辈传统的教育方法,我也不甚认同。于是我和爱人商量,
决定自己慢慢摸索,为小甄 DIY 一套适合他的教育方法。
在这过程中,发生了一件事,让我印象深刻。
一天放学,小甄显得非常生气,甚至是处于震怒的状态。
在回家的路上,他狠狠地踢路上的树叶堆,用拳头击树,并好
几次失控地大喊大叫。我知道这个时候孩子根本什么也听不进
去。所以,我就默默地陪在他身边,尽量保护他不受伤。
回到家,我也没有立刻质问他,而是单独让他冷静一会儿。
待他稍微平静下来后,我说:“妈妈知道你现在很难过很生气,
妈妈看着也很心疼。”就这么一句话,本来还气呼呼的孩子就“哇”
地一下哭了起来,显得满腹委屈,抽抽噎噎地把事情的经过说
了出来。原来他在学校被别人冤枉,并受到了老师的批评。我
听完事情的经过,发现他也不是完全没有错,可我还是耐心地
45
跟他说:“是的,被冤枉的滋味的确不好受,换作是我也会很生
气。”然后我再慢慢地说出我的看法,以及我觉得他应该从中吸
取的经验教训。很神奇,这个过程他一点都不反感,反而还会
很平静地和我一起分析,并接受我的意见。最后,他还说:“妈
妈,你真好!”这个时候我知道,孩子已经完全想通了。
从这件事中,我意识到,学会认同孩子的感受是多么重要
啊!孩子小,不懂事,有时难免会做出一些“蛮不讲理”的事
情,弄得大人很是恼火。而这个时候,如果我们用强制的手段
去纠正孩子,很可能会适得其反,久而久之孩子或许会产生逆
反心理。可如果我们认同了孩子的感受,那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我们越来越觉得,小甄已经把我们当成了最亲密的朋友,他也
愿意把他的喜怒哀乐与我们分享,倾听我们的建议。现在,我
们和他之间有着非常好的互动,成为了一个和谐的整体。
编辑点评
您遇到过孩子情绪激动的时候吗?您是怎么做的?
这位妈妈的做法,值得借鉴。
首先,她接纳了孩子的情绪。这一点非常重要,但也极易
被家长所忽视。
遇到孩子情绪激动时,我们可能会关切地问孩子“怎么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