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上海——
缅怀革命新青年
觉醒上海——
缅怀革命新青年
[日期] 1
目录
《中国青年》编辑部旧址 ............................... 2
龙华烈士纪念馆、龙华烈士陵园 .................... 4
《新青年》编辑部 .................................... 11
青年团中央机关 ........................................ 17
[日期] 2
《中国青年》编辑部旧址
地处百年之前的上海“法租界”中心区域有着一条名为“老渔阳里”
的弄堂,在鳞次栉比的石库门建筑群中,曾经居住过中国共产党历史
上一名举足轻重的人物——陈独秀。1915 年 9 月,陈独秀在上海创
办并主编了《新青年》杂志,在民众思想落后的年代,推出了“德先
生和赛先生”(对民主和科学的一种形象称谓),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1917 年 1 月,陈独秀被蔡元培聘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新青年》随
即北上,并且以北大为依托,聚集了“李大钊、钱玄同、胡适、鲁迅
等一批优秀的思想者和文化先驱。1920 年,陈独秀从北京来到上海,
定居于此,《新青年》编辑部再次从北京回到上海。1920 年 8 月,第
一个中文全译本《共党产宣言》也正是在此地被秘密排版和出版。
[日期] 3
这是编辑部的一些介绍,这是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写了编辑部的成立
原因和经过。
[日期] 4
龙华烈士纪念馆、龙华烈士陵园
接下来,介绍一下龙华烈士陵园。我们又来到了龙华烈士陵园。
这里是大门口,红色的字体让人不由得生出敬畏之心,双脚迈入那个
庄严又不失生机的陵园,心中涌起莫名的感动。注视着陵园走道两边
石碑上刻着的遒劲大字“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我我久久陷入了沉
思。有许多事虽发生过,却会随时间慢慢被遗忘;有些人虽扬名一时终
究被历史浪潮淘去。
[日期] 5
进入纪念馆内之后,看见了瞿秋白烈士的展示牌。
这是陈乔年和陈延年的简介小卡片,“革命者只有站着死,绝不下跪!”
[日期] 6
如果我说,这振聋发聩的呐喊声,出自于一位 29 岁的青年,你是会
意料之中的安然,还是惊诧莫名的不解?没错,这就是陈延年所说。
陈延年、陈乔年俩兄弟和他们父亲一样,性格都很倔。陈延年与陈乔
年唯一能做的,只有坚信心中的道,做不后悔的选择。
这张是陈乔年妻子和孩子的合照
“丹诚赤如血,安肯输心去?”是对陈乔年最好的评价。
[日期] 7
这是龙华二十四烈士的陈列牌。1931 年 1 月,中国共产党设在上海
东方旅社和中山旅社等处的秘密联络点被公共租界巡捕和国民党政
府警察破坏,36 名共产党员被捕,后被解送到国民党政府龙华淞沪
警备司令部。
[日期] 8
这是彭湃,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农民运动的主要领导人物之一。民主
革命时期,他开展农民运动,撰写的《海丰农民运动》一书,成为从
事农民运动者的必读书,被毛泽东称为“农民运动大王”、中国农民
运动的领袖。2009 年 9 月 10 日,彭湃被评为“100 位为新中国成立
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日期] 9
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全国革命形势坠入低谷,中国共产党及时总
结了经验教训,开始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这个时期,中共中央和
中国江苏省委在上海领导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革命活动。此外,积
极传播马克思基本主义,在文学艺术和社会科学领域开辟了左翼文
化的新天地。
[日期] 10
这是众多革命战士的大合照。
[日期] 11
《新青年》编辑部
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新青年》编辑部)旧址,位于上海南
昌路 100 弄 2 号。1920 年 9 月,陈独秀回到上海,《新青年》编辑
部也从北京迁移至此。
[日期] 12
上海《新青年》编辑部,是《新青年》杂志办刊地,也是中国共产
党发起组成立地,还是中共中央局办公地。
上海《新青年》编辑部的历程
在中国内忧外患极其严重的黑暗岁月里,《新青年》横空出世,为
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的产生做好了思想上的准备。随着《新青
年》的影响不断扩大,在陈独秀主持下,第一个共产党组织成立
了。后来,老渔阳里 2 号成为了中共中央局办公地。
[日期] 13
《新青年》
1916 年 9 月 1 日,《青年杂志》易名《新青年》出版。陈独秀在改
刊后的《新青年》第一期上发表《新青年》一文,号召青年做\"新青
年\"。他提出\"新青年\"的标准是:生理上身体强壮;心理上是\"斩尽涤
绝做官发财思想\",而\"内图个性之发展,外图贡献于其群\";以自力创
造幸福,而\"不以个人幸福损害国家社会\"。
[日期] 14
1920 年 4 月起,渔阳里 2 号成为了探讨建党问题的中心,在正式中
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就是在这里成立诞生了第一
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组织中的成员商讨召开大会的地点和日程,起
草刻印相关文件,并致函各地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委派代表到上海参
加会议,做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经过多方的努力与孕育,最终
“中国共产党”这个名字由此迈向世界,带领中国人民
[日期] 15
《新青年》自第八卷第一号起新辟俄罗斯研究专栏,之后连续译载
外国书刊上介绍的有关苏俄革命的文章。第八卷第一号使用了新封
面,画着地球和一东一西紧握着的手。“暗示中国人民与十月革命
[日期] 16
后的苏维埃俄罗斯必须紧紧团结,也暗示全世 界无产阶级团结起
来。”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 80 周年之际,1959 年即被列为上海市文物
保护单位的《新青年》上海编辑部旧址,又成为人们关注的地方。
[日期] 17
不少当代青年慕名前来参观,在留言本上留下了他们的感悟。
青年团中央机关
渔阳里有一条南北贯通的弄堂,靠近南昌路的一段被称为老渔阳
[日期] 18
里,靠近淮海中路的一段被称为新渔阳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
央机关旧址就位于新渔阳里,即上海市淮海中路 567 弄 6 号。
团中央机关旧址外墙石雕
民国八年(1919 年),渔阳里建成,由戴季陶租住。民国九年,渔
阳里成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民国九年(1920 年)—民
国十年(1921 年),在“外国语学社”门牌的掩护下,一批进步青
年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快速成长,后来投身到中国共产
党的早期工作中。
[日期] 19
1920 年 8 月 22 日,在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领导下,中国第一个社
会主义青年团——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在此正式发起成立。最早有
八名团员:俞秀松、李汉俊、陈望道、叶天底、施存统、袁振英、
金家凤、沈玄庐,由俞秀松担任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任书记。
[日期] 20
[日期] 21
[日期] 22
这是俞秀松用过的衣服。
[日期] 23
《中国青年英模展厅》
该陈列重点展示了五四运动以来的 33 位青年英模和英模集体的感人
事迹。以下是部分青年英模。
[日期] 24
第三展区介绍全国建团的情况
第四展区展示了从渔阳里 6 号走出来的以刘少奇、任弼时、俞秀
松、罗亦农、萧劲光为代表的一批著名人物。
[日期] 25
第五部分“团中央机关旧址复原场景”,该部分复原了当年团中央
机关的内部陈设,再现了当年团中央机关、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和
外国语学社的原貌。并列出了众多当时外国语学社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