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全优课堂》九年级上物理(答案)

发布时间:2022-5-05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人教版《全优课堂》九年级上物理(答案)

第十三章 内 能13.1 分子热运动课前预习/新知导引1. 分子 原子 10-102. 不同 接触 彼此进入对方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间隙 剧烈 快温度3. 引力 斥力 斥力 引力考点集训/夯实基础1. 分子 原子 电子显微镜2. 0.1 1×10163. C 提示:趵突泉,泉水清澈见底,池底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 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 与分子动理论无关,故 A 项错误;千佛山,寺内暮鼓晨钟,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早晨敲钟,与分子动理论无关,故 B 项错误;植物园,处处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与分子动理论无关,故 D 项错误。4. 快 提示: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所以温度越高,两种液体颜色变均匀所用的时间越短,扩散速度越快。5. 小于 间隙6. 引 斥 斥 引7. 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大于提示:当玻璃板和水接触时,玻璃分子和水分子间的距离在引力作用的范围内,所以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当向上拉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等于玻璃板的重力加上分子间的引力,因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玻璃板自身的重力。8.... [收起]
[展开]
人教版《全优课堂》九年级上物理(答案)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页

第十三章 内 能

13.1 分子热运动

课前预习/新知导引

1. 分子 原子 10-10

2. 不同 接触 彼此进入对方 不停

地做无规则运动 间隙 剧烈 快

温度

3. 引力 斥力 斥力 引力

考点集训/夯实基础

1. 分子 原子 电子显微镜

2. 0.1 1×1016

3. C 提示:趵突泉,泉水清澈见底,池

底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

处发生折射, 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

射光线进入人眼, 与分子动理论无

关,故 A 项错误;千佛山,寺内暮鼓晨

钟,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早晨敲

钟,与分子动理论无关,故 B 项错误;

植物园,处处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

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与分子动理

论无关,故 D 项错误。

4. 快 提示: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

动越剧烈,所以温度越高,两种液体

颜色变均匀所用的时间越短,扩散速

度越快。

5. 小于 间隙

6. 引 斥 斥 引

7. 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大于

提示:当玻璃板和水接触时,玻璃分

子和水分子间的距离在引力作用的

范围内,所以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

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当向上拉玻璃

板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等于玻璃板

的重力加上分子间的引力,因此弹簧

测力计的示数大于玻璃板自身的重力。

8. 引力 提示:将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块

紧压后,两块铅块的底面分子之间表

现为引力, 使两个铅块结合在一起,

即使下面挂一个重物也不会将它们

拉开。

综合检测/巩固排查

9. D 提示:分子极其微小,用肉眼分辨

不出它们;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

引力和斥力;分子之间有间隙。

10. C 提示:刚装修过的房间会闻到很

重的油漆味,是因为油漆中的分子在

不断地运动,运动到了人的鼻子中的

缘故。

11. B 提示:雪花纷飞是物体的机械运

动,不是分子的运动;花香分子不停

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运动到空气

中,人们就闻到了桂花的香味;灰尘

漫天飞是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

的运动;粉笔灰在空中飞舞属于物体

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

12. C 提示:钢筒盛有氮气,小明用力

下压活塞由 a 处到 b 处,是因为分子

间有间隙,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隙变

小,故 C 项正确。

13. C 提示:用手指碰破棉线右侧的肥

皂膜后,由于左侧肥皂膜和棉线分子

间有力的作用,故将棉线拉向左侧,

说明了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故 C 项正确。

14. B

15. B 提示:物体能够被压缩,是因为

分子间有间隙, 液体分子间间隙较

小,分子间存在较大的斥力,所以液

体难以被压缩。

16. 乙 甲

17. 无规则运动 加剧 提示:在喷洒药

水对环境进行杀菌消毒时,会闻到特

殊的气味,是由于药水分子在永不停

息地做无规则运动,这种运动会随气

温的升高而加剧。

18. B B 瓶内红棕色变淡 永不停息地

做无规则运动 ④

19.(1)不会 分子间有间隙 (2)引力

提示:(1)因为分子间存在着间隙,糖

分子和水分子分别进入了对方分子

的间隙中,使得水和糖混合后的总体

积变小了,杯中水不会溢出。(2)水虽

然没有溢出, 但是水面却向上凸起,

是因为当水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分

子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所以在这种分

子力作用下,水不至于溢出。

20. C 提示:由于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

做无规则运动, 所以吸烟的时候,烟

气会扩散到空气中,被在场的其他人

吸收,故造成他人吸二手烟是由于分

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缘故。

21. 扩散

22. 不停地做无规则

创新应用/核心素养

23.(1)实验过程:在空玻璃杯中倒入一

定量的热水,然后用带长针头的注射

器把酱油慢慢注入水的底部;实验现

象:水的颜色慢慢变深

(2)结论:液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

则运动。

13.2 内 能

课前预习/新知导引

1. 动能 势能 焦耳(J) 热运动 相

互作用情况

2. 热传递 做功 转化 焦耳(J) 高

减少 低 增加

考点集训/夯实基础

1. D 提示: 静止在地面上的冰块具有

内能, 因为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故

A 项不正确;空中飞行的飞机和地面

上静止的火车的内能无法比较,因为

内能的大小和温度、质量、状态等有

关,故 B 项不正确;动能大的物体内

能不一定大,因为内能和动能是两种

不同形式的能,两者的大小没什么关

系,故 C 项不正确。

2. C 提示:质量、温度相等的水和水蒸

气,分子动能相等,水蒸气的分子势

能大,所以水蒸气的内能大。

3. 做功 热传递

4. C 提示:汽车刹车、玩滑梯以及压缩

空气都是克服摩擦做功使刹车片、臀

部及空气的内能增加的;放大镜聚光

烤焦纸片是通过热传递使纸的内能

增加的;显然 C 选项与其他三个选项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不同。

5. D 提示:物体温度升高,可能吸收了

热量, 也可能是外界对它做了功,故

A 项错误;物体吸收了热量,内能一

定增加,但是温度不一定升高,例如

晶体的熔化过程,故 B 项错误;热量

不是状态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

量,故 C 项错误。

6. C 提示:物体放出热量,物体的温度

不一定下降,例如晶体凝固,放出热

量,温度不变;热量是过程量,不能用

“含有”“具有” 等描述状态的词语来

描述;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

增加。

7. A 提示: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质量、

温度、状态有关,温度不是决定物体

内能大小的唯一因素;一切物体都具

有内能,不管温度有多低,物体都具

有内能;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

无规则热运动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

能的总和。

综合检测/巩固排查

8. C 提示: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

物体含有热量,故 A 项错误;任何物

体都有内能,0 ℃的冰仍具有内能,

故 B 项错误;因为改变物体内能的方

法有做功和热传递,如果在对它做功

的同时它也向外放热,物体的温度就

不一定升高,故 D 项错误。

9. A 提示: 由于桶的容积比杯的容积

大,因此桶装水的质量要大。 一桶凉

水的质量比一杯开水的质量大,但温

度比一杯开水的温度低,因此无法比

较它们的内能,故 B 项错误;由于热

量是一个过程量,对应热传递,用吸

收和放出表达,这里一桶水和一杯水

没有发生热传递,因此不能说热量的

多少,故 C、D 项错误。

10. D 提示:热水倒入茶杯,茶杯从热

水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是热传递

改变了物体的内能,故 A 项不符合题

意;冰冻食物放在水中解冻,食物从

水中吸收热量,水温降低,水变凉,是

热传递改变了物体的内能,故 B 项不

符合题意;刚煮熟的鸡蛋放在冷水中,

水从鸡蛋吸收热量,鸡蛋温度降低,

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

C 项不符合题意。

11. B 提示:在摩擦过程中,砂布克服

摩擦力做功, 机械能转化成内能,它

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热量又传递

给手,因此小李会感到手心发烫。

12. CD 提示: 气筒打气时, 气筒的活

塞对筒内空气做功,使筒内空气内能

增大、温度升高,使筒壁温度升高;同

时,由于气筒活塞运动与筒壁发生摩

擦,克服摩擦做功,使筒壁内能增加、

温度升高。

13. B 提示:玉米爆开前主要通过热传

递增加内能, 故 A 项不符合题意;玉

米内的水分受热膨胀对外做功,内能

会减少,故 C、D 项不符合题意。

14. B 提示: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内

能增加主要通过热传递实现的,故 B

选项说法不正确。

15. 剧烈 做功

16. 热传递 增加 提示:太阳辐射是热

传递的方式之一,可以使物体的内能

增加,温度升高。 液化气钢瓶放在烈

日下暴晒,通过太阳的照射内能增加

温度升高,钢瓶内的气压增大,很容

易发生爆炸事故。

17. 做功 热传递

18. A 提示: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

用含有、具有等来修饰,故 B 项错误;

物体内能增大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

可能是外界对它做了功, 故 C 项错

误;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内能可能不

变,也可能改变,如晶体熔化时吸热,

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故 D 项错误。

19. A 提示:加入冰块的饮料会放出热

量,温度降低,属于热传递改变内能,

故 B 项错误;倒入热牛奶的杯子温度

升高,属于热传递改变内能,故 C 项

错误;放入冷水中的热鸡蛋温度降低,

属于热传递改变内能,故 D 项错误。

20. 增大 提示:该过程中,液体吸收 X

射线的能量,内能增大。

21. 做功 热传递

创新应用/核心素养

22.(1)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

(2)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小

提示:(1)比较题中(a)和(b)图,手压

活塞,对壶内气体做功,观察到气体

温度上升,即气体内能增大,所以外

界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增加;

(2)比较题中(b)和(c)图,气体被放

出,使得小叶轮转动,即气体对外界

做功,此时,观察到气体温度下降,即

气体内能减小, 所以气体对外界做

功,气体内能减小。

专题集训一 温度、内能和热量

的辨析

1. C 提示:一切物体都有内能,0 ℃的

冰也有内能,故 A 项错误;内能大小

跟物体的质量、状态、温度有关,所以

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不一定大,

故 B 项错误;物体内能增大,不一定

是从外界吸收热量,也有可能是外界

对物体做功,故 D 项错误。

2. C 提示: 温度不是决定物体内能大

小的唯一因素,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

一定大, 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不一定

小,故 A 项错误;温度不变时,物体的

内能也可能改变;例如,晶体的熔化

过程和液体的沸腾过程,物体不断吸

收热量,温度不变,但是内能增大,故

B 项错误;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

说含有热量,故 D 项错误。

3. B 提示: 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

具有内能, 故南极的冰山肯定有内

能,故 A 项错误;物体的内能与温度、

质量等有关,若只说明温度的大小关

系,内能的大小无法判断,故 C 项错

误;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物体

含有多少热量,故 D 项错误。

4. D 提示:热量是一个过程量,描述热

量的术语只能用“吸收”或“放出”,不

能用“含有”,故 A 项错误;内能与物

体的质量、 温度以及状态都有关系,

因此,温度相同的物体,其内能不一

定相等,故 B 项错误;物体的内能增

加,不一定要吸收热量,也可能是外

界对其做了功,故 C 项错误。

5. B 提示:热传递中,传递的是热量,

不是温度,热量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

物体,而不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给内

能少的物体,故 A、C 项错误,B 项正

确;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降低,

如晶体凝固时,放出热量,但温度不

变,故 D 项错误。

6. C 7. C

阶段小测(13.1~13.2)

1. A 提示:尘土飞扬,是指固体颗粒尘

161 162

全优课堂·物理·九年级上册·答案全解

第2页

土的运动,不属于分子运动,故 B 项

不符合题意;空气中 PM2.5 是宏观物

体的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运动,故 C

项不符合题意;塑料吸盘紧压在玻璃

上难拉开是大气压的作用,故 D 项不

符合题意。

2. D 提示: 气体容易被压缩是因为气

体分子间的间隙比较大,不能说明分

子之间有引力,故 D 项符合题意。

3. D 提示:萝卜的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

不影响扩散的快慢,故 A 项不符合题

意;萝卜分子间存在间隙,但不影响

扩散的快慢, 故 B 项不符合题意;盐

分子与萝卜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引力,但不影响扩散的快慢,故 C 项

不符合题意。

4. D 提示: 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

斥力,当固体被压缩时,主要表现为

斥力,故 A 项错误;大馍是宏观物体,

松软的大馍用手一捏体积会缩小,不

能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故 B 项错

误;在空调房间吸烟时,会看到烟雾

在空中弥漫, 这是固体颗粒的运动,

不是分子的运动,故 C 项错误。

5. A

6. D 提示: 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

具有内能,故 A 项错误;物体温度不

变,内能可能增大,例如,晶体熔化过

程中,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

增大,故 B 项错误;物体没有吸热,但

外界物体对它做功,也可以使其内能

增加,故 C 项错误。

7. A 提示:咖啡在变冷的过程中,放出

热量,温度降低,内能不断减少,故

A 项错误。

8. C 提示: 发烧时用湿毛巾敷额头能

降温,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

体的内能,故 A 项错误;丁香树开花

时花香四溢,属于扩散现象,是分子

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故 B 项错误;小

球从高处下落的过程中速度变快,是

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结果,

故 D 项错误。

9. D 提示: 任何物体都有内能, 故 A

项错误;物体在 BC 段吸热,内能逐渐

变大, 故 B、C 两点具有的内能不相

等,物体在 B 点的分子动能小于在 C

点的分子动能,故 B、C 项错误;由图

可知,物体是一直吸热的,内能一直

变大,故物体在 D 点具有的内能最

大,故 D 项正确。

10.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1. 无规则 有

12. 扩散 分子无规则运动 大

13. 小于 有关

14. 做功 增大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15. 降低 对外做功 减小

16. 机械 内 做功

提示:砂纸在摩擦的过程中发热,这

是一个摩擦生热的现象,此过程是将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

式使物体内能增加的。

17.(1)做功 (2)变小 乙

13.3 比 热 容

第 1 课时 认识比热容

课前预习/新知导引

1. 物体升高的温度 吸收热量的多少

相同 相同规格 相同 不同

2. 质量 升高的温度 J(/ kg·℃)

考点集训/夯实基础

1. B

2. 相同规格 加热时间

3. B 提示: 因为铜块和铝块的质量和

吸收的热量相同,铜的比热容比铝的

比热容小,所以铜块升高的温度比铝

块升高的温度高,所以 B 项正确。

4. D 提示: 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

特性,与物质的形状、温度无关。 把水

凝固成冰,物质的状态变了,其比热

容会发生变化。

5. B 提示: 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

特性,一桶煤油倒掉一半,比热容不

会改变。

综合检测/巩固排查

6. D 提示: 因为不知道水和煤油的初

温,所以无法判断水和煤油的末温高

低,故 A、B 项错误;用相同的电加热

器分别给它们加热相同的时间,水和

煤油吸收的热量相同,故 C 项错误。

7. D 8. A

9. C 提示: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它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

质的质量、体积无关。

10. D 提示:两种液体虽然质量和初温

相同,但是不同物质,内能多少不能

比较,故 A 项错误;物质温度升高内

能增加,分子无规则运动更剧烈,故

B 项错误;由图象可以看出,当加热

时 间 相 同 时 , 即 吸 收 的 热 量 相 同

时,甲的温度升高得快,在质量相等、

初温相同、吸热也相同的情况下,谁

的温度升高得快,它的比热容就小,

所以甲的比热容较小,乙的比热容较

大,故 C 项错误, D 项正确。

11. 增大 不变

12. 甲 提示: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质

量相同的甲、乙、丙三种不同液体吸

收相同热量, 甲升高温度大于乙、丙

升高温度, 所以甲液体的吸热能力

弱,比热容最小。

13. 停表 (1)使水与食用油在相等时

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 高

(2)水 质量相同

(3)水

14. B 提示: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

特性,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质的

质量无关,所以 1 kg 铝的比热容和

2 kg 铝的比热容相同, 故 A 项错误;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水和冰是水的两

种状态,比热容是不同的,说明比热

容与物质状态有关,故 C 项错误;分

析表中数据可知 c 水>c 煤油,质量相同

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水的

温度变化小,故 D 项错误。

15. C 提示:用规格相同的两试管分别

装上质量相同的煤油和水,放在同一

石棉网上,同时对两试管加热,相同

时间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故

A、B 项图象错误;由于水的比热容较

大,在质量相同、加热时间相同也就

是吸收的热量相同时,水温升高的较

小,故 C 项正确,D 项错误。

16.(1)加热相同时间液体吸收的热量

相同

(2)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

(3)两种液体温度都到达到了沸点

第 2 课时 比热容的利用与热量

计算

课前预习/新知导引

1. 多 小

2. cm(t-t0

) cm(t0-t) 等于

考点集训/夯实基础

1. 较小

2. 大

3. B 提示: 使用水暖背心的目的是利

用水温度降低时放出的热量取暖,在

降低相同的温度时,由于水的比热容

大,与质量相同的其他液体比较,水

放出的热量多,所以取暖效果好。

4. B 提示:因为 Q=cmΔt,所以该物质的

比热容为c= Q

mΔt

= 6.56×105 J

2 kg×(100℃-20℃)=

4.1×103 J(/ kg·℃)。

5. A 提示:水吸收的热量:Q 吸=cm(tt0

)=4.2×103 J(/ kg·℃)×10 kg×(100 ℃

-20 ℃)=3.36×106 J。

6. 解:m=2 g=2×10-3 kg,Q 放=c 铁 m(t0-t)=

0.46 ×103 J(/ kg·℃)×2 ×10 -3 kg ×

(800 ℃-20 ℃)=717.6 J。

7. C 提示: 由公式 Q 吸=cmΔt 可得,水

需要吸收的热量为 Q 吸 =cmΔt=4.2×

103 J(/ kg·℃)×0.5 kg×(60 ℃-20 ℃)=

8.4×104 J。

综合检测/巩固排查

8. D 提示:冬天,我们用于取暖的“暖

气”一般都是以水为传热介质。 以水

为传热介质的最主要原因是水的比

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他物质

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

量多,使室内温度升高得多。

9. D 提示:手拿刚出笼的馒头时,若先

在手上蘸些凉水,利用凉水先对手进

行冷却,凉水遇到热的馒头,凉水会

汽化,汽化吸收手上的热,使手的温

度降低,同时又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

升温较慢,避免手被烫伤,故 D 项

正确。

10. A 提示:水稻是喜温作物,为了防

止霜冻,农民普遍采用“浅水勤灌”的

方法, 即傍晚在秧田里灌一些水过

夜,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再把秧

田中的水放掉。 根据水的比热容大的

特性,在夜晚降温时,使秧苗的温度

变化不大,对秧苗起了保温作用。

11. A 提示: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

同质量的水和其他物质,升高相同的

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发动机

中用水做冷却剂冷却效果最好。

12. A

13. C 提示:同种物质的比热容相同即

c 甲∶c 乙=1∶1,质量之比 m 甲∶m 乙=1∶2,

升高温度之比 Δt 甲∶Δt 乙=50 ℃∶40 ℃=

5 ∶4,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 Q 甲

Q 乙

=

c 甲 m 甲 Δt 甲

c 乙 m 乙 Δt 乙

= 1

1 × 1

2 × 5

4 =5∶8。

14. C 提示:一壶开水的质量 m=ρV=

1.0×103 kg/m3

×2×10-3 m3

=2 kg, 温度

t0=100 ℃,这一壶开水放出的热量为

Q 放=cmΔt=cm(t0-t)=4.2×103 J(/ kg·℃)×

2 kg×(100 ℃-70 ℃)=2.52×105 J。

15. C

16. 比热容大 1.68×105 提示:因为水

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他物

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

热量多,所以电热暖手宝内部液体通

常采用水;水吸收的热量:Q 吸=cmΔt=

4.2×103 J(/ kg·℃)×0.5 kg×(80 ℃-

0 ℃)=1.68×105 J。

17. 70

18. 2 500 提示:由题意知,水放出的热

量: Q 放=Q=4.2×107 J,由 Q 放=cm(t0-

t)得,每天需要水的质量:m= Q 放

c(t0-t)=

4.2×107 J

4.2×103 J(/ kg·℃)×(60 ℃-56 ℃) =

2 500 kg。

19. 6 300 提示:由题图知金属块的末

温 t=60 ℃,金属块吸收的热量:Q 吸=

cmΔt =2.52 ×103 J(/ kg·℃)×0.05 kg ×

(60 ℃-10 ℃)=6 300 J,由题知,无其

他热量散失、容器所释放的热量忽略

不计,则由水传递至金属块的热量:

Q 放=Q 吸=6 300 J。

20. 解:(1)这把钢刀在冷却过程中放出

的 热 量 :Q 放 =c 钢 m 钢 Δt 钢 =0.46 ×

103 J(/ kg·℃)×250×10-3 kg×(560 ℃-

20 ℃)=6.21×104 J;

(2)不计热量损失,钢刀放出的热全

部被水吸收,则 Q 吸=Q 放=6.21×104 J,

根据 Q 吸=c 水 m 水 Δt 水可得,水升高

的 温 度 :Δt 水 = Q 吸

c 水 m 水

=

6.21×104 J

4.2×103 J(/ kg·℃)×0.5 kg ≈30 ℃。

21. B 提示: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在

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时,水的温度

变化小, 玉米植株内水的比例很高,

有助于调节玉米植株自身的温度,以

免温度变化太快对玉米植株造成损

害,故 B 项正确。

22. A 提示: 因为是相同的电加热器,

所以,在时间 t 内,A、B 吸收的热量相

同,故 C 项错误;在时间 t 内,吸收的

热量相同,A 的温度变化 ΔtA=20 ℃,

B 的温度变化 ΔtB=40 ℃,A、B 的质量

相同,由 Q 吸=cmΔt 得 c= Q 吸

mΔt ,则 cA∶

cB=ΔtB∶ΔtA=2∶1, 故 A 项正确,B 项错

误;由图可知,A、B 升高相同的温度,

加热 A 的时间长,A 吸收的热量多,

故 D 项错误。

23. 3.36×1010 大于 提示: 湖水吸收

的热量: Q=cmΔt=4.2×103 J(/ kg·℃)×

1.0×107 kg×0.8 ℃=3.36×1010 J; 由题

知,水和沙石的质量 m 相同,吸收的

热量相同,因为 Q 吸=cmΔt,c 沙石<c 水,

所以 Δt 沙石>Δt 水=0.8 ℃,即吸收相同

的热量, 沙石升高的温度将大于

0.8 ℃。

实验小测 1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

热能力

1.(1)多 (2)不能 未控制升高的温

度相同

2.(1)均匀 (2)质量 (3)相同 (4)B

提示:(1)实验采用水浴加热,目的是

使液体 A、B 均匀受热。(2)要研究两

种液体的比热容大小,应控制两个试

管中所装的 A、B 两种液体的初温相

同、质量相等。(3)因为加热时间的长

短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所以加

热相同的时间, 是为了使液体 A、B

吸收的热量相同。(4)根据图示可知,

加热相同时间后,液体 A 升高的温度

大于 B 升高的温度,据 Q=cmΔt 可知

液体 B 的比热容较大。

3.(1)电加热器 (2)80 (3)大

(4)加热时间

4.(1)质量 (2)加热时间 (3)温度

(4)2.1×104 (5)1.9×103

5. 质量 (1)均匀受热 (2)大于

(3)C

6.(1)天平 (2)水 (3)a 2.1×103

专题集训二 比热容 热量的

计算

1. A 提示:水放出的热量是:Q 放=cm(t0-

t)=4.2×103 J(/ kg·℃)×2 kg×(25 ℃-

20 ℃)=4.2×104 J。

2. C 提示: 因为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

163 164

第3页

热量,质量之比是 5∶4,比热容之比是

2∶1, 根据 Q=cmΔt 可知 Δt 之比为

2∶5,因为水升高了 22 ℃,所以煤油

升高 55 ℃, 则煤油升高到的温度是

20 ℃+55 ℃=75 ℃。

3. -10 1.05×104 提示:由题图知,数

值自下而上是变小的,为零下多少摄

氏度,为-10 ℃;冰在空气中吸热至

刚好达到熔点 0 ℃的过程中升高

的 温度:Δt =t -t0=0 ℃ -(-10 ℃)=

10 ℃,吸收的热量:Q 吸 =cmΔt=2.1×

103 J(/ kg·℃)×0.5 kg×10 ℃=1.05×

104 J。

4. 解:(1)由 ρ=m

V 得水的体积:

V=m

ρ = 1 kg

1×103 kg/m3 =1×10-3 m3

(2)水吸收的热量:

Q 吸 =cm(t -t0

)=4.2 ×103 J(/ kg·℃)×

1 kg×(100 ℃-20 ℃)=3.36×105 J。

5. 0.39×103 J(/ kg·℃) 提示:由 Q 吸=

cmΔt 可得金属的比热容:c= Q 吸

mΔt =

780 J

2 kg×1 ℃ =0.39×103 J(/ kg·℃)。

6. 解:(1)水吸收的热量:Q 水吸=c 水 m 水 Δt 水=

4.2×103 J(/ kg·℃)×0.5 kg×(70 ℃-

20 ℃)=1.05×105 J;

(2)由题知煤油吸收的热量:Q 煤油吸=

Q 水吸=1.05×105 J, 由 Q 吸=cmΔt 得煤

油温度升高值:Δt 煤 油 = Q 煤油吸

c 煤油 m 煤油

=

1.05×105 J

2.1×103 J(/ kg·℃)×0.5 kg =100 ℃。

7. 放出 6.3×104 提示:矿泉水的温度

由 37 ℃降至 7 ℃,由于温度降低,所

以这瓶矿泉水放出热量,放出的热量

Q 放 =cm (t0-t)=4.2×103 J(/ kg·℃)×

0.5 kg×(37 ℃-7 ℃)=6.3×104 J。

8. 1.159 2×105 30 提示:铁块吸收的

热量 Q 吸=cmΔt=0.46×103 J(/ kg·℃)×

4.2 kg×(80 ℃-20 ℃)=1.159 2×105 J;

将铁块投入到装有水的量热器中,当

温度不再发生变化时,铁块和水的末

温相同,设末温为t;铁块放出的热量

等于水吸收的热量,即 Q 水吸=Q 铁放,

Q 水吸=c 水 m 水(t-t0水),Q 铁放=c 铁 m 铁(t0铁t),所以有 c 水 m 水(t-t0 水)=c 铁 m 铁(t0 铁t),即:4.2×103 J(/ kg·℃)×1.15 kg×(t10 ℃)=0.46×103 J(/ kg·℃)×4.2 kg ×

(80 ℃-t),解得 t=30 ℃。

第十三章知识清单梳理

知识框架

①分子、原子 ②间隙 ③不停地做

无规则的运动 ④温度 ⑤引力

⑥斥力 ⑦J ⑧转化 ⑨增加

⑩减少 輥輯訛转移 輥輰訛c 輥輱訛J(/ kg·℃)

輥輲訛cm(t-t0

) 輥輳訛cm(t0-t)

教材图片全解

①两个瓶子都变成红棕色 ②分子

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③引力

④斥力 ⑤变大 ⑥水与玻璃板接

触面之间有引力 ⑨减少 ⑩降低

輥輯訛液化 輥輰訛做功 輥輱訛内能增加

輥輲訛升高 輥輳訛做功 輥輴訛热传递

輥輵訛内能减少 輥輶訛做功

实验突破

①温度计 ②自下而上 ③热量

⑦质量 ⑧大

第十三章综合测试

1. A 提示: 四溢的花香引来了长喙天

蛾采蜜, 它们能闻到阵阵的花香,是

由于花香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

动,扩散到空气之中。

2. D

3. C

4. B 提示:双手摩擦生热,是克服摩擦

做功,使手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锯

条锯木头,锯条发热,是克服摩擦做

功,使物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钻木

取火,是克服摩擦做功,使物体内能

增大,温度升高。

5. B 提示:如果实验结束后发现与结

论不符,此时应该小组内探讨分析原

因; 查阅资料,了解结论条件;然后

改进实验条件,重新实验;不能够轻

易放弃,这不符合科学探究的精神。

6. A 提示:水和冰属于同种物质,状态

不同,比热容不同。 即同种物质的比

热容随状态的变化而变化,故 B 项错

误;水的比热容大于酒精,由公式

Δt= Q

cm 可知, 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

变化的大小还与物质的质量有关,水

和酒精的质量不知道,无法比较两者

温度的高低,故 C 项错误;水的比热

容为 4.2×103 J(/ kg·℃),可以理解为

1 kg 的水温度降低或升高 1 ℃放出

或吸收的热量为 4.2×103 J,故 D 项

错误。

7. B 提示:由题知,m 铜∶m 铅=2∶1,Δt 铜∶

Δt 铅=2∶3, 铜的比热容是铅的比热容

的三倍,即 c 铜 ∶c 铅 =3 ∶1,根据公式

Q 吸 =cmΔt 可得它们吸收的热量之

比:Q 铜∶Q 铅= c 铜 m 铜 Δt 铜

c 铅 m 铅 Δt 铅

= 3×2×2

1×1×3 =

4∶1。

8. 间隙 无规则

9. 做功 分子

10. 中午 比热容

11. 10 000 多 提示:牛奶放出的热量:

Q 放 =c 牛 奶 mΔt =2.5 ×103 J(/ kg·℃)×

0.2 kg×20 ℃=10 000 J;牛奶与水的质

量和降低温度相同,水的比热容大,

由 Q 放=cmΔt 可知,水放出的热量多。

12. 解:(1)在烧水的过程中,水吸收热

量,水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2)电热器内的水吸收的热量

Q 吸=cmΔt=4.2×103 J(/ kg·℃)×220 kg×

(97 ℃-17 ℃)=7.392×107 J。

13. 解:(1)题图 a 表示的是沙子吸热升

温的过程,因为沙子和水的质量相

等,沙子的比热容比水小,吸收相同

热量时,从公式 Δt= Q

cm 可知,沙子温

度升得多;所以题图 a 表示的是沙子

吸热升温的过程;

(2)由题中 b 图象可知,加热满 2 min

时,水的温度从 20 ℃上升到 70 ℃,

则水吸收的热量:Q 水吸=c 水 m 水 Δt 水=

4.2 ×103 J(/ kg·℃)×0.2 kg ×(70 ℃ -

20 ℃)=4.2×104 J。

(3)相同时间内酒精灯燃烧放出相同

的热量,在 2 分钟的时间内 Q 沙 吸 =

Q 水 吸 = 4 . 2 × 104 J , 又因为加热满

2 min, 沙子的温度从 20 ℃上升到

250 ℃,Δt 沙 =250 ℃-20 ℃=230 ℃,

m 沙 =200 g =0.2 kg,c 沙 = Q 沙吸

mΔt =

4.2×104 J

0.2 kg×230 ℃ ≈0.91×103 J(/ kg·℃)。

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

14.1 热 机

课前预习/新知导引

1. 内 内 机械 汽油机 柴油机

2. 火 花 塞 压 缩 做 功 机 械 内

内 机械

3. 喷油嘴 火花塞

考点集训/夯实基础

1. 机械

2. A 提示:蒸汽机、汽油机、柴油机都

是利用热机工作的,工作过程中都是

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而滑轮组是简

单机械,不属于热机。

3. D 提示: 进气门开启, 气体流入汽

缸,是吸气冲程,故 A 项不符合题意;

排气门开启,气体流出汽缸,是排气

冲程,故 B 项不符合题意;两气门都

关闭,活塞下行,汽缸容积变大,是做

功冲程,故 C 项不符合题意;两气门

都关闭,活塞上行,汽缸容积变小,是

压缩冲程,故 D 项符合题意。

4. C 提示:水蒸气推动橡皮塞冲出,这

个过程中, 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

能,水蒸气膨胀做功,水蒸气的内能

转化为橡皮塞的机械能;内燃机的做

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因此这

一现象相当于内燃机的做功冲程。

5. D 提示:在压缩冲程中,活塞对工作

物质做功, 工作物质的压强增大,温

度升高。

6. B 提示:汽油机汽缸顶部有个火花

塞,柴油机汽缸顶部有个喷油嘴,故

B 项错误。

7. B 提示:在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的四

个冲程中,压缩冲程活塞向上运动,压

缩燃料混合物对其做功,使汽缸内的

气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故是将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综合检测/巩固排查

8. A 提示: 水轮机是利用水的动能来

获得动力,不符合热机的特点;内燃

机、汽轮机和蒸汽机都是把内能转化

成机械能的装置,符合热机的特点。

9. C 提示:甲图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

闭,活塞由上向下运动,所以为吸气

冲程;乙图中进气门、排气门都关闭,

活塞由下向上运动, 所以为压缩冲

程;丙图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

塞由下向上运动, 所以为排气冲程;

综上所述可以知道,在乙和丙之间补

充做功冲程。

10. D 提示:电火花打火时,酒精气体

燃烧膨胀做功,使盒盖飞出去,因此

将内能转化为盒盖的机械能;A 图进

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是吸气冲程,

没有能量的转化, 故 A 项错误;B 图

排气门打开,进气门关闭,是排气冲

程,没有能量的转化,故 B 项错误;

C 图两个气门关闭, 活塞向上运动,

即压缩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的过程, 故 C 项错误;D 图两个气门

关闭,活塞向下运动,即做功冲程,是

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故 D 项

正确。

11. B

12. A

13. D 提示:热机的飞轮转速为1800r/min,

则该飞轮每秒钟转 30 圈。 因为一个

工作循环飞轮转 2 圈,完成四个工作

冲程,做功 1 次,所以飞轮转 30 圈共

完成 60 个冲程,做功 15 次,故 D 项

正确。

14. 汽油机较轻便 柴油机

15. 化学 内 排气

16. 做功

17.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乙

18. D 提示: 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汽

油机内部的高温气体迅速膨胀对外

做功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气体

的内能减小,气体的温度降低。

19. 做功 F B

创新应用/核心素养

20.(1)内 做功 (2)B

14.2 热机的效率

课前预习/新知导引

1. 完全 之比 qm qV

焦每千克(J/kg) 焦每立方米(J/m3

2. 有用功 完全燃烧

考点集训/夯实基础

1. A

2. 2.07×104 4.6×107

3. D

4. 35% 3.22×107

5. D 提示:在现有条件下,热机工作过

程中燃料不可能完全燃烧,机械摩擦

和散热要消耗能量、废气带走较大部

分能量。 所以燃料燃烧释放出的热量

不可能全部做有用功。

6. 2.856×106

综合检测/巩固排查

7. D

8. D

9. C 提示:根据公式 Q=mq 可知,Q 相

同,燃烧天然气的质量最小,说明其

热值最高。

10. D 提示:因为 Q 放=mq,所以燃料的

热值:q= Q 放

m = 6.0×107 J

2 kg =3×107 J/kg。

11. D

12. D 提示:热机在工作时,废气会带

走一部分热量、 燃料不可能完全燃

烧、克服部件之间的摩擦会消耗能量

等, 所以热机的效率不可 能达到

100%,故 A、B 项说法错误;不同的热

机其效率不同,并不是所有的热机效

率都在 8%~45%之间,故 C 项说法

错误。

13. B 提示:柴油机有效利用的能量:

W 有用=7.5×108 J-4.5×108 J=3.0×108 J

该柴油机的效率:

η= W 有用

Q 放

= 3.0×108 J

7.5×108 J =40%。

14. B 提示:因为 η= W 有用

Q 放

,所以柴油

机工作消耗的总能量(柴油完全燃烧

放出的热量)Q 放 = 3.44×107 J

40% =8.6×

107 J;因为 Q 放=mq,所以消耗柴油的

质量:m= Q 放

q 柴油

= 8.6×107 J

4.3×107 J/kg =2 kg。

15. 7.2×1013 提示:1.2 kg 铀对应的煤

的质量:m=1.2×2 000 t=2 400 t=2.4×

106 kg;2.4×106 kg 煤释放的能量:Q=

mq =2.4 ×106 kg ×3.0 ×107 J/kg =7.2 ×

1013 J。

16. 小于 9×106 提示:如图,

m/kg

A

B Q/J

O m0

QB

QA

165 166

第4页

取相同质量 m0 的 A 和 B,由图可知,

QA<QB,根据 q= Q

m 可知,qA<qB;已知

V 天然 气=0.3 m3

,q 天 然 气 =3.0×107 J/m3

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 放 =

V 天 然 气 q 天 然 气 =0.3 m3

×3.0×107 J/m3=

9×106 J。

17.(1)蜡烛燃烧放出的热量 (2)温度

计 天平 (3)1.575×107 (4)小 蜡

烛燃烧放出的热量没有被水完全吸收

18. 解:(1)水吸收的热量:Q 吸=c 水m水Δt=

4.2 ×103 J(/ kg·℃)×50 kg ×(60 ℃ -

20 ℃)=8.4×106 J;

(2)完全燃烧 0.8 kg 煤气放出的热量:

Q 放=m 煤气 q 煤气=0.8 kg×4.2×107 J/kg=

3.36×107 J;

(3)煤气灶烧水的效率:

η= Q 吸

Q 放

= 8.4×106 J

3.36×107 J =25%。

19. A 提示:密度、比热容、燃料的热值

都属于物质的特性,它们的大小与物

体的质量和体积均无关系。

20. A 提示:热机效率越高,做有用功

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

的能量的比值越大,即在做功相同的

情况下,消耗的燃料较少,或消耗相

同的燃料,做功较多,故 B 项错误;热

机效率是有用能量在燃料完全燃烧

放出的能量中所占比值,功率是热机

做功的快慢, 两者没有必然联系,故

C 项错误;在热机的各种能量损失中,

废气带走的热量最多,故 D 项错误。

创新应用/核心素养

21.(1)二 50 (2)加热过程中的各种

热损失;燃料没有完全燃烧等

提示:(1)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根

据 Q=mq 可知,1.4 g 是 0.7 g 的二

倍, 所以完全燃烧 1.4 g 酒精释放的

热量是完全燃烧 0.7 g 酒精释放热量

的二倍;液体 A 的比热容不变,完全

燃烧 1.4 g 酒精释放的热量是完全燃

烧 0.7 g 酒精释放热量的二倍, 完全

燃烧 1.4 g 酒精加热液体 A 的质量是

完全燃烧 0.7 g 酒精加热液体 A 的质

量的二倍,根据 Q=cmΔt 可知,液体 A

升高的温度相同,为 50 ℃;(2)液体

升高的温度小于 Δt 的原因:加热过

程中的各种热损失;燃料没有完全燃

烧等。

专题集训 热量及热机效率的

计算

1. 6.72×105 2.24×10-2 提示:水吸收的

热量:Q 吸=c 水 m 水 Δt=4.2×103 J(/ kg·℃)×

2 kg×(100 ℃-20 ℃)=6.72×105 J;由

题知,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 放=Q 吸=6.72×105 J, 根据 Q 放=Vq 可

得所需天然气的体积:V= Q 放

q 天然气

=

6.72×105 J

3.0×107 J/m3 =2.24×10-2 m3

2. 0.7 提示:根据 Q 放=mq 可知完全燃

烧煤的质量:m= Q 放

q 煤

= 2.1×107 J

3.0×107 J/kg =

0.7 kg。

3. 解:(1) 一根火柴完全燃烧所释放出

的热量:Q 放=m 火 q 火=0.065×10-3 kg×

1.2×107 J/kg=780 J;

(2)根据 ρ=m

V 可知,1 m3 空气的质量:

m 空=ρ 空 V 空=1.3 kg/m3

×1 m3

=1.3 kg,

根据 Q=cmΔt 可知,可以使 1 m3 空气

升高的温度:

Δt= Q 吸

c 空 m 空

= 780 J

1×103 J(/ kg·℃)×1.3 kg =

0.6 ℃。

4. C 提示:Q 放 =m 木 柴 q =5 kg ×1.2 ×

107 J/kg=6×107 J;Q 吸 =Q 放 ×40%=6×

107 J×40%=2.4×107 J。

5. A 提 示 : 由 Q =cmΔt, 可 得 Δt =

Q 吸

c 水 m 水

= Q 放×50%

c 水 m 水

= m 焦炭 q 焦炭×50%

c 水 m 水

代入相关数据可得:Δt=75 ℃。因水的

初温为 30 ℃,所以,若升高 75 ℃,则

会升高到 30 ℃+75 ℃=105 ℃, 标准

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 100 ℃,所以水

只能升温 70 ℃达到 100 ℃。

6. 7.392×105 37.3% 提示:水吸收的热

量:Q 吸=c 水 m 水

(t-t0

)=4.2×103 J(/ kg·℃)×

2.2 kg×(100 ℃-20 ℃)=7.392×105 J,

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 放 =

m天然气q天然气=45×10-3 kg×4.4×107 J/kg=

1.98×106 J; 燃气灶的效率:η= Q 吸

Q 放

=

7.392×105 J

1.98×106 J ≈37.3%。

7. 解:(1)已知燃气对活塞的平均压力:

F=6 000 N; 一个做功冲程中燃气对

活塞做的功:W=Fs=6 000 N×0.3 m=

1 800 J;曲轴每转两转对外做功一

次 , 所以 1 min 转动 240转,要做功

120次,则 W=1 800 J×120=216 000 J=

2.16×105 J,所以 P= W

t = 2.16×105 J

60 s =

3 600 W。

(2)汽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Q=

m 汽 油 q 汽 油 =0.02 kg ×4.6 ×107 J/kg =

9.2×105 J, 汽油机的效率 η = W

Q =

2.16×105 J

9.2×105 J ≈23%。

14.3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课前预习/新知导引

1. 转化

2. 转化 转移 保持不变

考点集训/夯实基础

1. C 提示: 子弹在枪膛内运动是火药

燃烧的化学能转化成内能;推动子弹

做功,即转化成子弹的机械能;子弹

在上升的过程中质量不变, 速度变

小,动能变小;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变

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子弹在下

落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变大,动

能变大;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变小,重

力势能转为动能;下落泥土中的过程

中,克服摩擦做功,子弹的机械能转

化为内能。

2. 电能 提示:冬天人们使用暖手鼠标

垫工作时,消耗电能,产生内能,所以

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

3.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机械能转化为

内能 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电能

转化为机械能

4. 化学 内 5 400 90

5. B 提示: 凡是能量守恒的过程可能

发生能量的转化,也可能发生能量的

转移;热传递是有方向性的,热量一

定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

体,或从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

部分;所有能量的转化过程都遵循能

量守恒定律。

6. A 提示:给永动机一个动力后,由于

金属球的滚动,永动机在一定时间内

能够保持转动, 但由于摩擦力的存

在,将有一部分能量以热量的形式散

失掉,如果不补充能量,则机器不能

永远运动,即能量是不可能无中生有

的, 所以自然界中不可能存在永动

机,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综上所

述,只有选项 A 说法正确。

7. B 提示:摩擦生热是克服摩擦做功,

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光合作用是把

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电动机带动水泵

把水送到高处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

能;燃料燃烧放热是把自身蕴含的化

学能转化为内能。

综合检测/巩固排查

8. C 提示:给手机电池充电时,将电能

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故 A 项错误;

发电机工作时,消耗了机械能,所以

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故 B 项错误;

双手摩擦,手变热,是克服摩擦做功,

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 D 项错误。

9. D 提示:用砂轮磨刀时,是动能转化

成内能;陨石进入大气层成为流星

时,是机械能转化成内能;壶中的水

沸腾,壶盖不断跳动,是内能转化成

机械能。

10. D 提示:题图丁所示,蜡烛燃烧是

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所以 D 项错误。

11. A 提示:球在被踢的过程中,其内

部的小发电机工作,是将动能转化为

电能;然后再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

存在蓄电池中;LED 灯发光时,将化

学能转化为光能; 故 A 项正确,B、

C、D 项错误。

12. D 提示:打桩时,锤和桩温度升高

说明有内能产生, 而锤的机械能减

小, 故发生了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

故只能说明是能量守恒,而单独分析

动能、势能、机械能时均不守恒。

13. D 提示:该“重力灯”需要人用手将

重物搬到顶部,因此需要从外界获得

能量,遵循能量守恒定律,故 D 项

错误。

14. C

15. A 提示:能量是不能凭空产生的,

此说法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故 B 项

不正确;永动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是不可能制造成功的, 故 C 项不正

确;由于热机工作时,一定有能量损

失,所以热机效率总是小于 100%,故

D 项不正确。

16.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电能转化为内

能 钻木取火(合理即可)

17. 内能 机械能

18. B 提示:干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

能,故 A 项不符合题意;核电站将核

能转化为电能, 故 C 项不符合题意;

水电站将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

D 项不符合题意。

19. 不变 方向

创新应用/核心素养

20. 减小 遵守

第十四章知识清单梳理

知识框架

①汽油 ②吸气 ③压缩 ④做功

⑤排气 ⑥机械 ⑦内 ⑧内

⑨机械 輥輮訛η= W 有用

Q 放

輥輯訛转化

輥輰訛凭空消灭 輥輱訛凭空产生 輥輲訛转化

輥輳訛保持不变

第十四章综合测试

1. C 提示:由于内燃机工作时,一定有

能量的损失, 所以效率一定小于

100%,故 A 项错误;汽油机的燃料是

汽油,柴油机的燃料是柴油,故 B 项

错误;内燃机工作时,在做功冲程中,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 D 项错误。

2. A 提示:题图中,汽油机两气门都关

闭,活塞上行,汽缸容积变小,是压缩

冲程,此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 A 项

错误。

3. C 提示:点燃金属盒内的火药,火焰

从盒内喷出,木棒连同金属盒由静止

顺时针旋转起来,此过程将内能转化

为机械能; 而在汽油机的四冲程中,

只有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故 C 项正确。

4. D 提示: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燃烧

情况无关,所以增加供氧量,不能提

高燃料的热值,故 A、C 项错误;热值

大小与燃料是否容易燃烧无关,故

B 项错误。

5. B 提示:汽油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

Q 放 =mq =0.1 kg ×4.6 ×107 J/kg =4.6 ×

106 J;W 有 用 =Q 放 -Q 损 =4.6 ×106 J -

3.22 ×106 J =1.38 ×106 J;η = W 有用

Q 放

=

1.38×106 J

4.6×106 J =30%。

6. B 提示:流星在重力作用下克服与

大气的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

能,机械能减小、内能增大,同时流星

发光, 说明机械能转化为了光能;此

过程能量转化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和光能。

7. 做功 120 30

8. 冲出 做功

9. 5.04×108 600 提示:整瓶液化气完

全燃烧释放热量:Q 放 =mq =12 kg ×

4.2×107 J/kg=5.04×108 J,由题知,Q 吸=

c 水 m 水 Δt =Q 放 ×40% =5.04 ×108 J ×

40%=2.016×108 J, 水的质量:m 水 =

Q 吸

c 水 Δt =

2.016×108 J

4.2×103 J(/ kg·℃)×(100 ℃-20 ℃) =

600 kg。

10. 能量守恒 化学 内

11. 35.4% 空气 提示:柴油完全燃烧

放出的热量:Q 放 =mq =2.4 kg ×3.3 ×

107 J/kg=7.92×107 J;柴油机的效率:

η= W 有用

Q 放

= 2.8×107 J

7.92×107 J ≈35.4%;柴油

机的吸气冲程,吸入的是空气。

12.(1)煤油 (2)不太准确 燃料不可

能完全燃烧或燃料放出的热量不能

完全被水吸收

13. 解:(1)0.3 kg 的氢燃料完全燃烧放

出的热量:Q 放=m 氢 q 氢=0.3 kg×1.4×

108 J/kg=4.2×107 J;

(2)水吸收的热量:Q 吸=Q 放=4.2×107 J,

由 Q 吸 =cmΔt 得水升高的温度:Δt=

Q 吸

c 水 m 水

= 4.2×107 J

4.2×103 J(/ kg·℃)×200 kg =

50 ℃;

(3)公交车所做的功:W=Q 放=4.2×107 J,

由 P= W

t

得公交车行驶时间:t= W

P =

4.2×107 J

1.4×105 W =300 s。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15.1 两种电荷

课前预习/新知导引

1. 摩擦起电 吸引 两 正电荷 负电

荷 排斥 吸引 电荷量 电荷 库

167 168

第5页

仑 库 C 是否带电 同种电荷相

互排斥

2. 原子核 电子 1.6×10-19 正电荷 负

电荷 转移 分开

3. 容易 不容易

考点集训/夯实基础

1. C 提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不知道

玻璃棒带的是哪种电荷,所以无法知

道吸管带的是哪种电荷,故 A、B 项错

误;已知吸管和玻璃棒相互排斥,所

以不可能带异种电荷,故 D 项错误。

2. A 提示:由题知,甲、乙、丙均为带电

体;用丝绸与玻璃棒摩擦过后,丝绸

带负电荷,已知丙物体与丝绸所带的

电荷相同,则丙带负电荷;乙物体吸

引丙物体, 因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故

乙带正电荷; 甲物体排斥乙物体,因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所以甲带正电

荷,故 B、C、D 项错误,A 项正确。

3. 同种 提示: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

金属球, 两片金属箔片带同种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张开。

4. C 提示: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而不

是原子是由分子构成的, 故 A 项错

误;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

故 B 项错误;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

核外电子的本领不同,这也是摩擦起

电的原因,故 D 项错误。

5. D 提示: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

它的实质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

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橡胶

棒跟毛皮摩擦,由于毛皮束缚电子的

能力弱一些, 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

毛皮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橡胶棒因

得到电子而带等量负电。

6. 30 4.8×10 -18 提示:电子所带的总

电 荷 Q =ne =30 ×1.6 ×10 -19 C =4.8 ×

10-18 C。

7. C 提示:橡胶棒、塑料梳子、体温计

(玻璃外壳) 都不容易导电, 是绝缘

体;金属勺子是金属制品,容易导电,

是导体。

8. 绝缘体 失去

9. B 提示:摩擦起电过程中,失去电子

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已知

塑料梳子带负电, 所以是得到了电

子,头发带正电荷,所以是失去了电

子,故头发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

能力更弱,故 B 项正确。

综合检测/巩固排查

10. C 提示:导体容易导电,绝缘体不

容易导电,导体与绝缘体没有严格的

界线,因此用“能或不能”导电来辨别

它们是不合适的。

11. D 提示: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正电

荷和负电荷,故 A 项错误;摩擦起电

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不是创造了电

荷,故 B 项错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而甲壳能吸引芥菜籽、干草等的微小

屑末,说明不是同种电荷,故 C 项

错误。

12. C 提示:三个悬挂着的轻质小球均

带电,由图可知,甲、乙相互排斥,乙、

丙相互吸引, 因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甲、乙带同

种电荷,乙、丙带异种电荷,故 A、B

项错误;如果甲球带正电荷,则乙球

带正电荷,丙球带负电荷,故 C 项正

确、D 项错误。

13. B 提示:陶瓷盘是陶瓷制品,是绝

缘体,故 A 项不符合题意;玻璃杯是

玻璃制品,是绝缘体,故 C 项不符合

题意;木铲是木制品,是绝缘体,故 D

项不符合题意。

14. B 提示:把导电性能较好的导体接

在两夹子之间时,门铃工作发出音乐

声, 把绝缘体接在两夹子之间时,门

铃不工作。 塑料尺、橡皮、胸卡是绝缘

体,铅等芯是导体。

15. 摩擦 导

16. 同种 验电器

17. D 提示:由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可

知:原子是由带负电的电子和带正电

的原子核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带正

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 所

以原子中带负电的粒子是电子,故

D 项正确。

18. D 提示:化纤衣服通过摩擦带了

电, 由于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所以带电的衣服会将细小的灰尘吸

附在它上面。

19. A 提示:铅笔芯、硬币、金属勺、盐

水通常情况下都是导体; 玻璃棒、橡

胶棒、塑料尺、陶瓷碗通常情况下都

是绝缘体,故 A 项正确。

20. C 提示:若带电体带正电荷,带电

体缺少电子,所以有一部分电子从金

属箔转移到金属杆上, 故 A 项错误,

C 项正确;若带电体带负电荷,负电

荷(电子)将部分转移到金属箔上,从

而金属箔带负电, 而带电体仍带负

电,故 B、D 项错误。

创新应用/核心素养

21.(1)丝绸、玻璃棒、塑料梳子、细线等

(2)将梳过头的梳子用细线吊起,用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梳子的一

端,观察是相斥还是相吸,其原理是

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

相互吸引

(3)若相斥,则说明塑料梳子带正电,

若相吸,则说明塑料梳子带负电

15.2 电流和电路

第 1 课时 电流和电路的构成

课前预习/新知导引

1. 定向移动 正电荷 正 负

2. 用电器 导线 电能 消耗 输送

通断 闭合

考点集训/夯实基础

1. D 提示: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形成电流的可以是正电荷也可以是

负电荷。

2. A 提示:由于验电器 A 带负电,具

有多余的负电荷,B 不带电, 用一个

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将 AB 搭接时,

负电荷(电子)由 A 流向 B;物理学中

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

方向,则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

流方向相反,所以,此金属棒中的电

流方向由 B 向 A,故 A 项正确,B、C、

D 项错误。

3. 电池的正极 金属带 电池的负极

4. 电源 电源 闭合开关

5. 开关 提示:开关的作用是控制电路

的通与断,开关闭合后,它所控制的

电路才有电; 电卡插入取电槽中,电

动汽车的充电电路才能有电,所以此

电卡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开关接在干

路上。

6. C

7. 从云层到大地 提示:当带正电云层

靠近建筑物时, 由于云层带正电,缺

少电子,避雷针中的自由电子会从大

地到云层, 逐渐中和云层中的电荷,

从而避免建筑物遭受雷击。 电流的方

向与电子运动的方向相反,因此电流

的方向是从云层到大地。

综合检测/巩固排查

8. A 提示:要想电路中有电流,电路有

电源且必须是闭合的, 故B、C、D项

错误。

9. C 提示:正电荷和负电荷的定向移

动都可以形成电流,物理学中将正电

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

向,因此A、B项不符合题意;金属导

体里面做定向移动的为带负电的自

由电子,电子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

向相反,故D项不符合题意。

10. D 提示:由图可见电流的方向向右,

根据电流方向的规定,自由电子(负

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向左,原子核

带正电,但是原子核是不定向移动的。

11. B 提示: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

流的方向相反,显像管工作时电子在

电场的作用下不断冲向荧光屏,所以

在显像管中电流的方向是从荧光屏

到电热丝。

12. B 提示:电流是从电源正极出来,

回到电源负极的,通过灯泡 L 的电流

方向是由 c 到 b,故 A 项错误;正电

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负

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

相反;所以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

为由 a 经过 b、c、d、e 到 f, 故 B 项正

确、C 项错误; 电源内部的电流是从

负极到正极,故 D 项错误。

13. C 提示:双金属片会发生弯曲,这

是由于组成双金属片的两种不同金

属随温度变化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

造成的。 利用双金属片这种特性,可

以制成电路中的温控开关。

14. B

15. B 提示:因在电源外部电流只能从

电源的正极流出, 由电源的负极流

入;假设甲处是电源,则电流由上下

均流出,故不符合电源的特点;假设

乙处为电源,则由图可知,电流由上

方流出,由下方流入,符合电源的规

律;假设丙处为电源,则由图可知,电

流均为流入, 不符合电源的规律;故

只能乙处为电源。

16. A

17. 正 电池 灯泡

18. 开关

19. A 提示:用一个带负电的物体 a 去

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 b 时,

是 a 上的电子转移到了 b 上,瞬时电

流方向 b→a。

20. 用电器 电源

21. 电源 开关

创新应用/核心素养

22. 器材:导线、开关、小灯泡

方法:把电池、小灯泡、开关用导线顺

次连接成电路;闭合开关,观察小灯

泡是否发光现象和判断结果:小灯泡

亮表示能用,小灯泡不亮表示不能用

第 2 课时 电路图和三种电路

课前预习/新知导引

1. A V M

2. 工作 不工作 电源正、负极

考点集训/夯实基础

1. C 提示:发光二极管的符号为 。

2. 如下图所示

L

3. 甲:把电源的符号画错了

乙:标有电流方向的电路中的开关应

闭合

丙:电路图应画成长方形或正方形

4. B 提示:甲图电路处处连通,是通

路;乙图电路由于开关断开,则是断

路;丙图电路中由于灯泡两端连了一

根导线,直接将电源正负两极相连,

则引起电源短路。

5. 断路 提示:由题意可知,睡觉前装

好电路,当盗贼开门时报警器发出警

报,说明开门时电路为通路;那么,门

关紧时,磁铁吸引干簧管,这时报警

器内部的电路处于断路状态,不会发

出报警声。

6. 如下图所示

+ -

×

综合检测/巩固排查

7. D

8. B 提示:因为短路是指导线将用电

器两端或电源两极直接连接在一起

的电路,因此B项说法正确。

9. D 提示:由图可知,当开关 S 闭合

时,电源两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由导

线连通,使电源短路,所以,L1、L2 不

发光(L1、L2 不会被烧坏),但电池会

被烧坏。

10. D 提示:实验所用铝箔纸为导体,

故 A 项错误;普通纸是绝缘体,所以

此实验普通纸代替铝箔纸不能燃烧,

故 B 项错误; 铝箔纸发热并燃烧,发

生了化学变化,故 C 项错误。

11. C 提示:电路连接的顺序是从电源

正极开始,依次连接开关、电动机、灯

泡、电源负极,按此顺序连接的电路

图是 C。

12.(1)A (2)C (3)B

13. 断路 短路

14. 断路 通路

15. 断开 闭合

16.(1)导 (2)通路

17. 如下图所示

L1 L2

S

提示:由实物图可以看出:电流从电

源的正极出发, 经过开关、 灯 L2、L1

后,回到电源负极,用导线按实物图

的顺序将各元件依次连接即可。

18. 如下图所示

19. 短路

20. D 提示:题中 A 图电路仅由开关、

用电器(灯泡)组成,缺少电源,电路

不完整,故 A 项错误;题中 B 图当开

关闭合后,形成电源短路,故 B 项错

误;题中 C 图电路仅由电源、用电器

组成,缺少开关,电路不完整,故 C 项

错误。

21. 如下图所示

M

169 170

第6页

15.3 串联和并联

课前预习/新知导引

1.(1)依次 一 所有用电器 不变

(2)并列 两 所有用电器 支路

2.(1)并 (2)并 串 (3)串

考点集训/夯实基础

1. A

2. 如下图所示

S1 S2

L1 L2

图 1

图 2

S1 S2

L2 L1

提示:要用两个开关分别控制两个灯

泡, 需要将每个开关与灯泡串联,两

只灯泡再并联。

3. 如下图所示

- +

S

L1

L2

4. B 提示:根据常识可以知道,交通指

示灯中的三个灯不会同时亮,所以可

以判断出三个灯是并联。

5. 串 并 提示:由于剪开的单元中两

段彩灯都不再发光,因此每个单元中

的小彩灯工作时是相互影响的,所以

这些小彩灯是以串联的方式连接的。

由于未剪单元的彩灯仍能发光,则单

元与单元之间工作时互不影响,则单

元与单元之间应是并联。

6. B 提示:因为开关 S1、S2 都闭合时,

电动机和小灯泡并联,因此电动机与

小灯泡工作时互不影响,故 C、D 项错

误;开关 S1 在小灯泡所在的支路中,

因此开关 S1 控制小灯泡所在的支

路,故 A 项错误。

综合检测/巩固排查

7. A 提示:题图甲利用电流流向法分

析可知,电流依次流经两只灯泡,再

过开关,回到电源的负极,只有一条

路径,故属于串联电路;题图乙中两

只灯泡是并列连接的,电流有两条路

径,开关连接在干路中,故属于并联

电路。

8. A 提示:根据题中电路图可知,A 图

两灯泡串联连接,因此一盏灯泡损坏

后(灯丝断了),另一盏灯泡一定不能

工作,故 A 项符合题意;B、C、D 图两

灯泡并联,因此一盏灯泡损坏后(灯

丝断了), 另一盏灯泡仍可以正常工

作,故 B、C、D 项不符合题意。

9. B

10. D 提示:由电路图可知,电流从正

极出发, 经过开关后分成三条支路,

分别流过三个灯泡,然后全部流入电

源负极, 电流在电路中有三条路径,

因此三个灯泡是并联。

11. D 提示:只要闭合 S1,就会造成电

源短路,这是不允许的,L1、L2 都不发

光, 故 A、B 项错误;S1、S2 都断开,则

L1 跟电源构成通路,L1 亮,L2 不亮,故

C 项错误; 闭合 S2, 断开 S1,L1、L2 并

联,L1、L2 都发光,故 D 项正确。

12. A 提示:题图 B 电路开关闭合时吊

灯和壁灯同时工作,开关断开时两者

都不工作,达不到各自独立工作的要

求,故 B 项错误;题图 C 电路吊灯只

有在壁灯工作时才能工作,达不到各

自独立工作的要求,故 C 项错误;题图

D 电路两开关闭合时,吊灯被短路,

壁灯工作,S1 闭合,S2 断开时,吊灯壁

灯同时工作,吊灯不能独立工作,故

D 项错误。

13. 闭合S2,断开S1、S3 断开S2,闭合S1、S3

14. 并 提示:灯和风扇的使用互不影

响,可以独立工作,因此它们之间是

并联的。

15. 如下图所示

S

L1

L2

(答案不唯一)

L2 L1

16. D 提示:由题中电路图 A 可知,只

闭合 S1 时,两灯泡均不亮,故 A 项不

符合题意;由题中电路图 B 可知,只

闭合 S1 时, 两灯泡都亮, 再闭合 S2

时,L1 不亮,故 B 项不符合题意;由题

中电路图 C 可知,只闭合 S1 时,车前

大灯 L2 亮,再闭合 S2 时,日间行车灯

L1 亮,故 C 项不符合题意。

17. 并 串 提示:公路边的灯虽然要亮

一起亮,要灭一起灭,但一盏灯泡不

亮,其他的灯泡还能工作,说明彼此

互不影响,所以是并联的;家中的电

灯与控制它的开关之间的连接是串

联的,开关对电灯才能起到控制作用。

18. 如下图所示

- +

创新应用/核心素养

19.(1)如下图所示

……

(2)这串彩灯间是串联的;

(3)操作方法:闭合开关,将导线分别

与各小灯泡并联, 如其他灯泡发光,

则并联的小灯泡灯丝断了。

专题集训 电路的连接

和创新设计

1. 如下图所示

L1 L2

- +

L1 L2

图 1 图 2

2. 短 b

3. 如下图所示

L1

L2

S

4. 如下图所示

L1 S1

L2

S

提示:由分析可知,两灯并联,开关 S

在干路上,开关 S1 在 L1 支路上,由此

画出电路图。

5. 如下图所示

L1

L2

- +

S1

S2

S

6. D 提示:由题意可知,两开关应串联

接在电路中,根据选项可知 D 项符合

题意,A、B、C 项不符合题意。

7. D 提示:由题意可知:灯和压缩机是

并联关系, 且压缩机与温控开关串

联,照明灯与门控开关串联,干路上

没有开关,故 D 项正确。

8. B 提示:由题意可知,两个副裁判对

应的按钮可以单独工作、并且互不影

响,而主裁判的按钮与副裁判的按钮

工作时相互影响,因此两个副裁判对

应的开关并联连接后与主裁判对应

的开关串联连接,即乙、丙并联后与

甲串联。

9. 如下图所示

厕所

S1

厕所

S2

电源

指示灯

火车车厢

提示:从电源的正极依次串联 S2、S1

以及指示灯。

阶段小测(15.1~15.3)

1. A 提示: 手触摸到静电球使头发之

间带有同种电荷,产生相互排斥的现

象,并不是摩擦起电现象。

2. B 提示:摩擦起电后,若两束塑料细

丝带异种电荷, 它们应相互吸引,题

图 B 并没有表现出相互吸引的现象;

若两束塑料细丝带同种电荷,它们应

相互排斥,题图 B 也没有表现出相互

排斥的现象,故 B 项不能完成。

3. A 提示:通常情况下陶瓷、橡胶不容

易导电,是绝缘体,湿木材容易导电,

是导体,B 不符合题意;玻璃、花生油

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大地容易导

电,是导体,C 不符合题意;空气、塑

料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水银容易

导电,是导体,D 项不符合题意。

4. C 提示:题图 A 中,闭合开关后,电

流有两条路径, 分别经过这两个灯

泡,故是并联电路;题图 B 中只有一

条电流的路径, 所以是串联电路;题

图 C 中开关闭合后会将电源两极直

接相连,形成短路,所以电源会发生

短路;D 图中,闭合开关后,电流有两

条路径,分别经过这两个灯泡,故是

并联电路。

5. B 提示: 开关闭合后, 两灯泡都不

亮,说明电路出现断路现象;将导线

接在 b、c 两点上,L1 灯亮,L2 不亮,说

明灯泡 L1 正常,L2 可能断路;用导线

接在 a、b 两点上, 发现两灯均不亮,

说明 L2 断路。

6. B 提示:当开关 S1、S2 同时闭合时,

会形成电源短路,因此 A、D 项错误;

当闭合 S2、S3 时,灯 L2 被短路,为 L1

的基本电路,故 C 项错误。

7. D 提示:A 电路图中开关 S2 闭合

时,B 电路图中 S1、S2 闭合时,都会造

成电源短路,洗衣机不工作,故 A、B项

不符合题意;由 C 电路图可知,两开

关并联, 闭合其中任意一个开关时,

洗衣机都工作,故 C 项不符合题意。

8. 电 吸引轻小物体

9. 负

10. 导体

11. 断路 短路 通路

12. S3 S1 和 S2 S1 和 S(3 或 S1、S2 和 S3

提示:如果只闭合 S1 会发生断路;如

果只闭合 S3, 那么两只灯泡是串联;

如果闭合 S1 和 S2,两个灯泡并联;如

果闭合 S2 和 S3, 那么 S2 会把 L2 短

路;如果闭合 S1 和 S3,那么会造成短

路,烧坏电源;如果 S1、S2 和 S3 同时

闭合,也会造成短路,烧坏电源。

13. 并联 能

14. 如下图所示

- +

S1

S2

L1

L2

15. 如下图所示

S

L1 S2

L2 S1

16. 如下图所示

左边通道

右边通道

- +

左边通道 右边通道

15.4 电流的测量

课前预习/新知导引

1. I 安培 安 A 103 103

2. 电流表 A 三 0~0.6 A 0.02 A

0 ~3 A 0.1 A 零 刻 度 线 + -

量程 较大 电源 量程 分度值

考点集训/夯实基础

1. 2.3×106 提示:因为 1 A=106 μA,所

以 2.3 A=2.3×106 μA。

2. A

3. A 提示:电冰箱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约为 1 A,故 B 项错误;电视机正常

工作时的电流约为 0.5 A,故 C 项错

误; 台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 0.2 A,

故 D 项错误。

4. 如下图所示

- +

提示:由题意知,估计电路中电流约

为 0.2 A,则电流表选择小量程,并与

灯泡、开关、电源串联在一起。

5. 0~0.6 A 0.02 A 0.44 A 0.8 A

提示:如题图甲,使用“-”和“0.6”两

接线柱,电流表量程为 0~0.6 A;刻度

盘共分三大格,每一大格又分为 10小

格,则每一小格表示 0.02 A;则电流

171 172

第7页

表的示数为 0.44 A。 如题图乙,使用

“-”和“3”两接线柱,电流表量程为

0~3 A;刻度盘共分三大格,每一大格

又分为 10 小格,则每一小格表示

0.1 A;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0.8 A。

6. C 提示:题中 A 图中两灯泡并联,

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故 A 项错误;题

中 B 图中两灯泡并联,电流表与灯泡

L2 串联, 但是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故

B 项错误; 题中 D 图中两灯泡并联,

电流表与灯泡 L1 串联, 测量的是通

过灯 L1 的电流,故 D 项错误。

7. D 提示:由图可知灯 L1、L2、L3 并联,

A1 测通过 L2 和 L3 的电流之和,A2 测

通过 L1 和 L2 的电流之和。

综合检测/巩固排查

8. A 提示:电流表需要串联使用,不能

与被测用电器并联,故 A 项错误。

9. B 提示:利用断表法判断电流表测

量通过用电器的电流:去掉电流表,

L1 发光,L2 不发光,因此电流表测的

是 L2 的电流。

10. C 提示:电路由 L1 和 L2 串联而成,

当开关闭合后,由于电流表并联在 L2

两端,则 L2 被电流表短路,所以 L1 中

有电流通过可以发光,L2 中无电流通

过,不会发光。

11. D 提示:由(a)可知,电路中的电流

为 1.5 A。 两次测量的是同一电流,故

电流大小应相同,则(b)中所指示数

也为 1.5 A,因此 1 小格表示 0.1 A,

1 大格表示 1 A,故其量程为 0~3 A,

D 项正确。

12. A 2.1×106

13. - 0.26 提示:由题图知:两只灯

泡并联, 电流表要测量通过灯泡 L1

的电流,必须与 L1 串联,通过 L2 的电

流不能进入电流表, 所以线头 M 要

与电流表的“-”接线柱相连;电流表

选择的量程是 0~0.6 A, 对应的分度

值为 0.02 A,指针在“0.2”后第三小

格处,所以电流表的示数为 0.2 A+3×

0.02 A=0.26 A。

14. 如下图所示

- + S

L1

L2

15. 如下图所示

- +

A1

A2

L1

L2

A1

A2

L1

L2

16.(1)断开 (2)偏大 (3)0.6 0.12

17. 0.34 提示:由题图可知,电流表使

用的量程为 0~0.6 A, 每一个大格代

表 0.2 A,每一个小格代表 0.02 A,电

流表的示数为 0.34 A。

18. C

创新应用/核心素养

19. a 0.6 - 提示:由题图知,电流表

指针偏向了 0 刻度线的左侧,原因是

正负接线柱接反了,也就是电流从导

线 a 进入了电流表;为测量正确并且

读数误差较小,需要改变进入电流表

的电流方向,改接小量程,所以需要

将导线 a 与标有“0.6” 的接线柱相

连,b 与标有“-”的接线柱相连。

15.5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第 1 课时 串联电路中电流规律

课前预习/新知导引

相等 Ia=Ib=Ic

考点集训/夯实基础

1. C 提示:为得出普遍结论,做完一次

实验,得出数据后,应依次换用不同

规格的实验器材, 进行多次实验,测

出多组实验数据;然后再分析数据得

出结论,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2. 断开 量程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

是相等的

提示: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是断

开的,这样可以保护电路;电流表在

使用时不得超过它的量程,否则可能

损坏电流表; 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三

次测量的结果都是 0.28 A,因此可得

出初步结论: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

相等。

3. 0.3 提示:根据题图乙可知,电流表

的量程为 0~0.6 A,分度值为 0.02 A,

示数为 0.3 A;根据题中电路图可知,

两灯泡串联, 电流表都测量电路电

流, 因为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因此电流表 A2 的示数与电流表 A1

的示数相等,都为 0.3 A。

4. B 提示:由题图可知,断开开关 S,

灯 L1、L2 串联,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

相等, 因此通过 L1 的电流与通过 L2

的电流一样大, 故 A 项错误,B 项正

确;闭合开关 S,灯泡 L2 被短路,故灯

L1 会发光,L2 不会发光, 故 C、D 项

错误。

5. = 不亮 提示: 因为串联电路中电

流处处相等, 因此通过 L1、L2 的电流

相等,故 I1=I2;因为串联电路中出现

断路现象, 整个电路将停止工作,因

此如果灯泡 L1 突然烧坏, 则灯泡 L2

不会发光。

综合检测/巩固排查

6. D 提示:由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

知, 通过电路中各点处的电流都相

等,即a、b、c三处的电流都相等。

7. D 提示:题中 A 图两开关都闭合,

两灯并联,若两灯的规格相同,即两

灯电流相同,若规格不同,两灯的电

流不相等,故 A 项错误;题中 B 图开

关都闭合后,下面的灯泡短路,即没

有电流经过, 所以两灯电流不相等,

故 B 项错误; 题中 C 图开关闭合,两

灯并联,若两灯的规格相同,即两灯

电流相同,若规格不同,两灯的电流

不相等,故 C 项错误。

8. 0.15

9.(1)如下图所示

- +

L1 L2

S

(2)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

验,测出多组实验数据

10. C 提示: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

等,即 IA=IB。

11. 需要的器材:电源、开关、导线、不同

规格的若干小灯泡、电流表

实验步骤:①把两个小灯泡与其他器

材连接成串联电路;②用电流表分别

测量两小灯泡之间、小灯泡与电源正

极之间、小灯泡与电源负极之间的电

流,进行比较;③再换用不同规格的

小灯泡进行多次测量。

第 2 课时 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

课前预习/新知导引

各支路电流之和 IA=IB+IC

考点集训/夯实基础

1.(1)如下图所示

- +

L1

L2

(2)规格不同 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

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提示:(1)原电路中,两电流表串联,

且电流从左下电流表负接线柱流入,

左下电流表应与灯 L2 串联;(2)为得

出普遍性的结论,要换上另外两个规

格不同的小灯泡多次测量;A、B、C 三

处 的 电 流 分 别 为 0.38 A、0.32 A、

0.7 A,即干路电流为 0.7 A,且 0.7 A=

0.38 A+0.32 A,故得出的结论是:并联

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2. C 提示:根据题图示可知两灯泡并

联,C 点为干路电流,A、B 两点为支

路电流, 因此 C 点电流等于 A、B 两

点电流之和。

3. A 提示:由题图可知:把两个电流表

看成导线, 得出两个灯泡是并联的。

A1 串联在干路中,A1 测干路电流,A1

的示数为 1.2 A。 A2 和 L2 串联,测 L2

的电流,A2 如果使用 0~3 A 量程,示

数是 2.5 A, 大于干路电流, 所以 A2

使用 0~0.6 A 量程,示数是 0.5 A,即

通过 L2 的电流是 0.5 A,故 C、D 项错

误。 根据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

路电流之和,所以通过 L1 的电流为:

I1=I-I2=1.2 A-0.5 A=0.7 A, 故 A 项

正确。

4. B 提示:若两个灯泡的规格相同,则

Ib=Ic,若两灯泡的规格不相同,则 Ib≠

Ic,故 B 项错误。

综合检测/巩固排查

5. B 提示: 两灯并联,A1 在干路上测

总电流, A2 测通过 L2 的电流。 设通

过 L2 的电流为 I0,则通过电路总电流

为 3I0,所以 I∶I2=3I0∶I0=3∶1。

6. C 提示:由电路图可知,三个灯泡并

联,电流表 A1 测流过灯 L2 和 L3 的电

流,电流表 A2 测流过灯 L1 和 L2 的电

流;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可知:电流

表 A1 的示数 IA1=I2+I3=0.5 A+0.7 A=

1.2 A, 电流表 A2 的示数 IA2=I1+I2=

0.3 A+0.5 A=0.8 A。

7. 0.09 提示:已知,6 个 LED 并联,每只

LED 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I1=15 mA,

正常工作时的总电流为 I =6I1=6 ×

15 mA=90 mA=0.09 A。

8. L1 干路中 0.4

9.(1)如下图所示

L1

L2 - +

1 3

2

(2)0.32 0.58 0.9 (3)I1+I2=I3

10.(1)断开

(2)电流表选择的量程不同

(3)0.5 A (4)B

(5)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11. A 提示:由题图可知,台灯和电风

扇为并联连接,a 点在干路上,b、c 两

点在两条支路;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因

此有 Ia=Ib+Ic,a、b、c 中的电流 a 最大。

12.(1)错误 (2)L2 不可行,因为电

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3)并联

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提示:(1) 并联电路灯泡一个亮一个

不亮, 不亮的灯泡一定不是短路,若

短路,两个灯泡会同时短路,都不发

光,故他的判断错误;(2)当将电路中

右侧的导线与电流表“0.6”接线柱相

连的那一端改接到“-”接线柱上,其

他都不动, 这时电流表与灯泡 L2 串

联,是为了测量灯泡 L2 的电流,但这

样做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故

不可行;(3)由表中数据知:I=I1+I2,可

以得出: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

支路电流的和。

创新应用/核心素养

13.(1)断开 (2)A (3)如下图所示

A

S1

S2

L1

L2

提示:(1)根据甲电路图连接实物时,

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2) 电流表与

待测电路串联,题图乙是她们连接好

的实验电路,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干

路电流,即 A 点的电流;(3)将电流表

接在干路上,每个支路上的开关控制

相应的灯泡;只闭合 S1,测量 L1 的电

流,只闭合 S2,测量 L2 的电流,两个

开关同时闭合,则测量干路总电流。

实验小测 2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

电流的规律

1.(1)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相等;并

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

之和

(2)选用灯泡的规格相同(或只进行

了一次实验)

提示:(1)由于 Ib=Ic;干路电流 Ia=Ib+

Ic;所以,可得的结论是:并联电路中

各支路电流相等;并联电路中干路电

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2)之所以

得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相等,是因

为选用的灯泡规格相同, 器材太特

殊,且只进行了一次测量,实验次数

太少,得出的结论有偶然性。

2. 断开 串联 大 不同 串联电路

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

3.(1)断路 (2)D (3)电流表量程选

择太大 (4)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得

出普遍性的结论 (5)换用不同规格

的灯泡多次测量

提示:(1)连接时螺丝要旋紧,防止接

触不良,接触不良就会造成断路;

(2)把电流表接入电路时,有时要试触,

其目的是选择最合适于被测量电流

的量程;(3)当闭合开关试触时,发现

电流表指针偏转角度太小,则表明电

173 174

第8页

流表量程选择太大;(4) 实验中测量

三次的目的是: 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得出普遍性的结论;(5) 该同学根据

实验得出:并联电路干路电流为支路

电流的 2 倍,是因为选用规格相同的

灯泡,选用的器材太特殊,为得出普

遍性的结论,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

次测量。

第十五章知识清单梳理

知识框架

①丝绸 ②毛皮 ③同种电荷相互

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④同种电

荷相互排斥 ⑤电荷 ⑥容易导电

⑦不容易 ⑧电荷 ⑨正 ⑩用电

器 輥輯訛通路 輥輰訛电源 輥輱訛A 輥輲訛调零

輥輳訛电流处处相等 輥輴訛干路电流等于

各支路电流之和

实验突破

①断开 ②大 ③小 ④避免实验

的偶然性,得出普遍性结论 ⑤处处

相等

第十五章综合测试

1. D 提示:当人在地毯上走过时,脚与

地毯之间相互摩擦会使地毯带上电

荷, 带电体会吸收灰尘等轻小物体,

如果加一些不锈钢丝可以将由于摩

擦而使地毯所带的静电导入大地,使

地毯不易沾上灰尘。

2. B 提示:把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塑

料签字笔时, 笔尾远离橡胶棒被排

斥,说明塑料签字笔与橡胶棒带的是

同种电荷,橡胶棒带负电,塑料签字

笔也带负电。 故 B 项正确,A、C、D 项

错误。

3. C 提示:通常情况下,铅笔芯容易导

电,是导体;塑料笔杆、饮料吸管、硬

纸板都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

4. D 提示:导线连接 a、b 两接线柱,灯

泡 L2 被短路,只有灯泡 L1 工作,故 A

项不符合题意;导线连接 c、d 两接线

柱, 灯泡 L1 被短路, 只有灯泡 L2 工

作,故 B 项不符合题意;导线连接 e、f

两接线柱,相当于闭合开关,两灯都

能发光,故 C 项不符合题意。

5. C 提示: 题中 A 电路图两开关均可

以独立控制电铃,但无法区别是哪位

老人呼叫,故 A 项不符合题意; 题中

B 电路图开关 S1 闭合时会造成电源

短路,故 B 项不符合题意; 题中 D 电

路图开关 S1 闭合时, 灯亮, 电铃不

响,故 D 项不符合题意。

6. B 提示:A 电路图电流表与灯泡并

联在电源两端, 闭合开关会造成短

路,烧坏电源或电流表,故 A 项错误;

C 电路图电流表串联在干路中,测量

干路电流, 故 C 项错误;D 电路图电

流表与灯泡 L2 串联, 测量通过灯泡

L2 的电流,故 D 项错误。

7. A 提示:由题图知,L1、L2、L3 并联,

电流表 A1 测的是干路电流为 0.6 A,

A2 测的是通过 L2 和 L3 的电流之和为

0.3 A,A3 测的是通过 L3 电流为 0.2 A,

即通过灯 L3 的电流为 0.2 A;根据并

联电路电流规律可知:通过 L1 的电流

为 I1=0.6 A-0.3 A=0.3 A,通过 L2 的电

流:I2=0.3 A-0.2 A=0.1 A。

8. 吸引轻小物体

9. S2 S1、S(2 或 S1、S2、S3

10. C、E 提示:连接 A 和 B,将测通器

的 m 端连接在 D 上, 当 n 连接 F 时

小灯泡发光,则 ABDF 构成了同一根

导线,和测通器形成通路,则剩下的

C、E 是同一根导线的两个端头。

11. 0.1 A 提示:根据在并联电路中,

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可知, 通过灯 L2 的电流等于 0.3 A0.2 A=0.1 A;当开关 S1 闭合时,电流

表 A 直接连在电源两端,所以此电流

表可能会被烧坏。

12. 如下图所示

L2

L1

13. 如下图所示

M

绿灯 红灯

a b

S

14.(1)B (2)0.22 (3)A

期中复习专题集训

专题集训一 分子无规则运动

1. A 提示:粉笔灰是固体小颗粒,不属

于分子。

2. D 提示:用热水泡茶时发现茶叶很

快就会沉入水底,用温水来泡茶却花

了很长时间,这一实验说明了温度越

高分子运动越快。

3. 扩散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4. 甲 乙 向河里排放污水,一段时间

后, 整条河变黑 放煤的墙角会变

黑,而且不只墙面上黑(合理即可)

5. D 提示:红墨水在水中散开说明分

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并不能说明

分子间有斥力,故 A 项错误;吸盘能

牢牢吸在玻璃上,是因为大气压强,

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 B 项错

误;尘土飞扬属于宏观物体的运动,是

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运动,故 C 项

错误。

6. 扩散 引力

7. B 提示:荷花飘香,是花香分子不停

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运动到空气中,

人们就闻到了荷花的香味,故 B 项符

合题意。

8. 无规则

专题集训二 热量综合计算

1. C 提示:由 Q 吸=cm驻t 可得,水应升高

的温度:驻t= Q 吸

cm = 4.2×105

J

4.2×103

J(/ kg·℃)×1kg =

100 ℃,水的最高末温:t 最 高 =t0+驻t=

20 ℃+100 ℃=120 ℃;因为水表面的气

压不知道,水的沸点不确定,所以水

的末温可能是 80 ℃、100 ℃、120 ℃,

不可能为 130 ℃;故 C 项正确。

2. C 提示:水吸收的热量:Q 水=c 水 m 水 驻t=

4.2 ×103 J(/ kg·℃)×3 kg ×(90 ℃ -

20 ℃)=8.82×105 J;铁锅吸收的热量:

Q 铁=c 铁 m 铁 驻t=0.46×103 J(/ kg·℃)×

5 kg×(90 ℃-20 ℃)=1.61×105 J;水和

铁锅吸收的热量为 Q 吸 =Q 水 +Q 铁 =

8.82×105 J+1.61×105 J=1.043×106 J;

如果煤炭放出的热量全部被吸收,则

Q 放=Q 吸,根据 Q 放=qm 可知,需要煤

炭的质量 m = Q 放

q = 1.043×106 J

3.4×107 J ≈

0.030 68 kg=30.68 g,故 C 项正确。

3. 驻t= Q 吸

cm 30 提示:4 h 简易太阳晒

水箱吸收的太阳辐射热:Q 总 =7.5×

104 J(/ min·m2

)×0.84 m2×4×60 min=

1.512×l07 J,水吸收的热量:Q 吸=Q 总×

50%=1.512×l07 J ×50% =7.56 ×l06 J;

因 为 Q 吸 =cm驻t, 所 以 驻t = Q 吸

cm =

7.56×106 J

4.2×103 J(/ kg·℃)×60 kg =30 ℃。

4. 小于 2.1×103 提示:由图象知,4~

8 min 是冰的熔化阶段,此过程中冰不

断吸热,内能增加,温度不变,8~12 min

熔化完成,此过程吸热,内能增加,温

度升高,所以 6~10 min 都吸热,内能

增加,即物质第 6 min 时具有的内能

小于第 10 min 时的内能; 冰的温度

升高 10 ℃用时 4 min,熔化成水后水

的温度升高 5 ℃用时 4 min, 相同时

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冰升高的温度

是水升高温度的 2 倍, 由 Q 吸=cm驻t

可知,在吸热相同、质量相同时,冰的

比热容是水的一半,即 c 冰= 1

2 c 水= 1

2 ×

4.2×103 J(/ kg·℃)=2.1×103 J(/ kg·℃)。

5. J/kg 3.35×104

提示: 冰的熔化热是指 1 kg 冰在熔

化时变成同温度的水吸收的热量为

3.35×105 J, 故熔化热的单位是 J/kg,

质 量 为 100 g 的 0 ℃ 的 冰 熔 化 成

0℃的水时吸收的热量:Q 吸 =3.35 ×

105 J/kg×0.1 kg=3.35×104 J。

6. 6.8×109 内

提示:燃料油完全燃烧释放出的热

量 :Q 放 =mq =170 kg ×4.0 ×107 J/kg =

6.8×109 J;燃料油燃烧过程中,将燃

料油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7. 解:(1)水吸收的热量 Q 吸=cm(t-t0

)=

4.2×103 J(/ kg·℃)×0.1 kg×(100 ℃-

20 ℃)=3.36×104 J;

(2)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 Q 放 =mq=

3.0×107 J/kg×0.003 kg=9×104 J,酒精

灯烧水的效率为 η= Q 吸

Q 放

= 3.36×104 J

9×104 J ≈

37.3%;

(3)水汽化成水蒸气所吸收的热量

Q=2.26×103 J/g×5 g=1.13×104 J。

专题集训三 电流的简单计算

1. D 提示:当开关闭合时,L2 短路,所以

通过 L2 的电流为 I2=0 A;此时电路为

L1 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通过 L1 的电

流,即 I1=0.3 A。

2. B 提示:当开关 S1、S2 都闭合时,三灯

泡并联,电流表 A1 测 L1 支路的电流,

电流表 A2 测 L2 和 L3 支路的电流之

和,所以电流表 A1 的示数为 I1,电流

表 A2 的示数为 2I1+3I1=5I1,故电流表

A1 和 A2 的示数之比为 I1∶5I1=1∶5。

3. A 提示:分析电路结构,画出等效电

路图如图所示:

S

L2 A

L3

L1

由并联电路特点知:IA=I1+I3=0.3 A+

0.1 A=0.4 A。

4. 1.5 0.5 1 提示:由题中电路图可知,

A 点位于干路,B、C 两点位于支路;

电流表接在 B 处,指针在 E 处,接 A

处,指针在 F 处,根据并联电路电流

的特点,F 处的电流应该大于 E 处的

电流,则电流表接在 B 点时,电流表

量程为 0~0.6 A,分度值为 0.02 A,示

数为 0.5 A,即 IB=0.5 A,电流表接在

A 处时,电流表量程为 0~3 A,分度值

为 0.1 A,示数为 1.5 A,即 IA=1.5 A,

C 点的电流 IC=IA-IB=1.5 A-0.5 A=1 A。

5. 0.5 1.0 提示:由题中电路图可知,

三灯泡并联, 电流表 A 测干路电流,

电流表 A1 测 L2 和 L3 支路的电流之

和,电流表 A2 测 L1 和 L2 支路的电流

之和;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可知:

I1+I2+I3=3 A……①

I2+I3=2.5 A……②

I1+I2=1.5 A……③

由①②可得,I1=0.5 A;由①③可得,

I3=1.5 A;故 I2=2.5 A-1.5 A=1.0 A。

6. 0.2 0.8 不变

提示:由题中电路图可知,闭合 S1、S2

时,灯泡 L1、L2 并联,电流表 A1 测 L1

支路的电流,电流表 A2 测干路电流。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

电流之和,且电流表 A1、A2 的指针都

在满刻度的三分之一处,所以,电流

表 A1 的量程为 0~0.6 A, 则通过 L1

的电流:I1= 1

3 ×0.6 A=0.2 A, 电流表

A2 的量程为 0~3 A, 则干路电流:I=

1

3 ×3 A=1 A,通过灯 L2 的电流:I2=II1=1 A-0.2 A=0.8 A; 因并联电路中

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断

开 S2 时,通过 L1 的电流不变,即电流

表 A1 的示数不变。

7. 解:由电路图可知,三灯泡并联,电流

表 A3 测干路电流,电流表 A1 测 L2 和

L3 支路的电流之和, 电流表 A2 测 L1

和 L2 支路的电流之和;

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可知:

I1+I2+I3=1.2 A……①

I2+I3=1 A……②

I1+I2=0.6 A……③

由①②可得,I1=0.2 A;

由①③可得,I3=0.6 A;

故 I2=1 A-0.6 A=0.4 A。

8. B 提示:根据题中电路图,作出等效

电路图如图所示:

A

L1

L2

S

A

由等效电路图知:IL2=I 乙=0.2 A,由并

联电路特点知,IL1=I 甲-I 乙=0.5 A-0.2 A=

0.3 A。

期中综合测试

1. C 提示:小雪闻到淡淡梅花香是因为

梅花中含有香味的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2. C 提示:冰粒是固体,雨滴是液体,

冰粒变成雨滴, 是固态变为液态,故

是熔化现象,故 A 项错误;组成物质

的分子间都同时存在着相互作用的

引力和斥力,故 B 项错误;雨滴下落

越来越快,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

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 D 项错误。

3. B 提示:同样的光照情况下,吸热多

少相同,但是水的比热容大,温度升

高的少,温度低,故 B 项正确。

4. B 提示:实验中,应采用完全相同的

加热方式,保证在相同的时间内提供

相同的热量,故 A 项正确;实验中,酒

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对升温的快慢

不会造成影响,属多余的量,故 B 项

错误;实验中,必须取相同质量的水

175 176

第9页

和煤油,符合控制变量法的要求,故

C 项正确;实验中,盛放水和煤油的

容器也会影响其吸热与升温的情况,

故应使容器保持相同, 故有必要,故

D 项正确。

5. C 提示:热机的效率是指用来做有

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

所放出的总能量的比值, 与功率无

关,故 C 说法不正确。

6. B 提示: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

容易被梳子“粘”起,是摩擦起电现

象。 用硬纸片盖住装满水的玻璃杯,

倒置后,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纸片“粘”

在杯口上;在干燥的天气里,化纤布

料的衣服容易“粘”在身上是摩擦起

电现象;电视里讲解棋类比赛用的棋

子是一个小磁体,而棋盘是用磁性材

料做的,利用了磁体的吸铁性;两个

铅柱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是

分子作用力作用的结果。

7. D 提示:闭合开关 S1、S3,断开开关

S2 时,灯 L1、L2 并联;闭合开关 S2,断

开开关 S1、S3 时,灯 L1、L2 串联;闭合

开关 S1、S2,断开开关 S3 时,会把电源

短路; 闭合开关 S2、S3, 断开开关 S1

时,灯 L1 被短路而不亮、L2 亮。

8. C 提示:A 图中两灯是串联, 两灯

相互影响,拧下其中任一灯泡,另一

灯不亮,故不符合要求。 B 图开关在

支路中,不能控制 L2,因而断开开关

还有一个灯亮,故不符合要求。 C 图

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灯泡工

作互不影响, 拧下其中任一灯泡,另

一灯仍亮, 故符合要求。 D 图开关 S

闭合时,L2短路而熄灭,故不符合要求。

9. C 提示: 由图知,L1、L2 并联连接在

电路中;电流表在干路上,测量干路

电流。

10. 扩散 热传递

提示:“闻见鸡汤的香味”说明分子在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这是一种扩

散现象;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做

功和热传递,而“汤钵烫手”是汤钵和

手之间通过热传递,使手的内能增加,

温度升高。

11. 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4.6×105 机械

提示:闻到汽油味,是因为汽油分子

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属于扩散

现象;汽油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Q 放 =mq=0.01 kg×4.6×107 J/kg=4.6×

105 J;汽油机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的机器。

12. 减小 提示:汽缸内蒸汽体积膨胀,

对外做功,推动活塞,使舰载机获得

巨大的牵引力, 将内能转化为机械

能,内能减小。

13. 导体 从金属箔到手 提示:验电

器上的电荷从人体导走了, 说明人容

易导电,是导体。 验电器带正电,说明

缺少电子,因而人体的电子转移到验

电器上,而电流方向与电子的定向移

动方向相反。

14. 并联 串联 提示:若同时闭合开

关S1 和 S3、断开 S2,则电流只有两条

路径:正极→L1→S3→负极,正极→S1→

L2→负极,故 L1、L2 并联。 若只闭合开

关 S2,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正极→L1→

S2→L2→负极,因此 L1、L2 串联。

15. L1 1.2 提示:由电路图可知,两灯

泡并联,电流表 a 测 L1 支路的电流,

电流表 b 测干路电流,并联电路中干

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 b 电

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度小于 a 电流表

指针的偏转角度,则 b 电流表的量程

为 0~3 A, 分度值为 0.1 A, 示数为

1.2 A。

16. 如下图所示

L1 L2

S2

S1

17.(1)18

(2)吸收的热量

(3)如下图所示

时间/min

0 0.5 1.0 1.5 2.0 2.5

24.0

20.0

16.0

12.0

8.0

4.0

升高的温度/℃

(4)沙子受热不均匀 (5)质量

18. 解:(1)煤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

Q 放=mq=2 kg×3×107 J/kg=6×107 J;

(2)水所吸收的热量

Q 吸=cm (t-t0)=4.2×103 J(/ kg·℃)×

10 kg×(80 ℃-20 ℃)=2.52×106 J;

(3)煤炉烧水时的热效率

η= Q 吸

Q 放

= 2.52×106 J

6×107 J =4.2%。

第十六章 电压 电阻

16.1 电 压

课前预习/新知导引

1. 电源 U 伏特 伏 V 1 000

1 000 1.5 V 220 V

2. 0~3 V 0.1 V 0~15 V 0.5 V 并联

“+” “-” 电源 量程 分度值

考点集训/夯实基础

1. D 提示:一块铅蓄电池的电压为 2 V;

洗衣机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为 220 V;

手机电池的电压为 3.7 V;发生闪电

时云层间的电压可达到 106 V。

2. D 提示:1 V=1 000 mV,故 A 项错误;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 1.5 V, 记作:

U=1.5 V, 故 B 项错误; 电路中有电

源, 用电器两端与电源两极相连时,

用电器两端才有电压,故 C 项错误。

3.(1)0~15 8.5 (2)0~3 0.6

提示:(1)题图甲中,电压表的量程

是 0~15 V,分度值为 0.5 V,电压表

的示数是 8.5 V;(2)题图乙中,电压表

的量程是 0~3 V, 分度值为 0.1 V,电

压表的示数是 0.6 V。

4. 如下图所示

- +

L2

L1

5. C 提示:题中 A、B、D 图闭合开关S,

L1 和 L2 两灯串联,电压表并联在 L1

的两端,测量的是 L1 两端电压,故 A、

B、D 项不符合题意。

综合检测/巩固排查

6. A

7. B 提示:若甲为电流表,则闭合开关

后,形成电源短路,所以甲只能是电

压表;若乙为电流表,则闭合开关,右

边的灯泡被短路,不能工作,因此,乙

也只能是电压表。 综上所述,甲、乙均

为电压表。

8. D 提示: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电路

相当于断路,故电流表指针几乎不

动,电灯不亮,但电压表的示数接近

于电源电压,故 D 项正确。

9. C 提示:V 测的是 L2 两端的电压,电

压表量程是 0~3 V, 分度值为 0.1 V,

电压表示数为 1.2 V。

10. A 提示:当选择大量程时,由于分

度值是 0.5 V,读数读成 2.0 V,最后

一位是不精确的,所以选小量程读数

2.2 V,最后一位是精确的。

11.(1)220 (2)kV (3)mV

12. 2 0 提示:由题中电路图可知,当

开关断开时, 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

测的是电源电压。 一块铅蓄电池的电

压为 2 V,所以电压表的示数为 2 V;

当开关闭合时,电压表被短路,示数

约为 0 V。

13. L1、L2 L1 L1、L2 电源 L1 L1(或

电源)

14. 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选用

的量程偏小了 换用较大的量程

15. 如下图所示

L2

L1

S

×

×

S

L2

L1

16. B 提示:由题图知,三个灯泡串联,

电压表与灯泡 L1、L2 并联,所以测量灯

泡 L1 和 L2 两端的电压,故 B 项正确。

17. 7 提示:由题图知,电压表使用的

量程为 0~15 V,每一个大格代表 5 V,

每一个小格代表 0.5 V, 则电压表的

示数为 7 V。

创新应用/核心素养

18.(1)负 (2)软硬程度

提示:(1)与电压表正接线柱相连的

是电源的正极,与电压表负接线柱相

连的是电源的负极, 故金属片 B 是

水果电池的负极。(2)将题中乙图中柠

檬挤软,再次测量该“水果电池”的电

压,发现电压表指针偏转更大,说明

水果电池的电压可能与柠檬的软硬

程度有关。

16.2 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第 1 课时 串联电路中电压规律

课前预习/新知导引

之和 U=U1+U2

考点集训/夯实基础

1.(1)不相同

(2)U=U1+U2

(3)寻找普遍规律

2. C 提示:由题图可知,电源是由两节

干电池串联组成的, 因串联电路中

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且一节

干电池的电压为 1.5 V,所以,灯泡

的工作电压:U=1.5 V×2=3 V,故 C 项

正确。

3. B 提示:由题图可看出,两灯泡串联,

电压表测 L2 两端电压,示数 3 V,即

L2 两端电压 U2=3 V,电源电压为 9 V,

则 L1 两端电压为 U1=U-U2=9 V-3 V=

6 V。

4. C 提示:两灯串联,电压表测灯 L1

的电压,因电源电压是 3 V,电压表的示

数是 2 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则 L2 两端的电压为 3 V-2 V=1 V,故

C 项正确。

综合检测/巩固排查

5. D 提示:当 S 断开时,电压表与 L1

串联,电压表的示数约等于电源电压,

为 6 V,故 A、B 项都错误;当开关闭

合时,L1、L2 串联,电压表测 L2 两端的

电压,所以电压表的示数:U2=U-U1=

6 V-2 V=4 V,故 C 项错误、D 项正确。

6. A 提示:由题中电路图可知,三灯泡

串联,V1 测L1、L2两端的电压,V2 测

L2、L3两端的电压,因为串联电路中总

电压等于各分电阻电压之和,则

U1+U2=7.5 V……①

U2+U3=9 V……②

U1+U2+U3=12 V……③

则U2=7.5 V+9 V-12 V=4.5 V。

7. 2.4 3.6 提示:由题中电路图可知,

L1和L2串联;V1 测L1两端电压,V2 测L1

和L2的总电压。 V1 的示数为2.4 V,则

U1=2.4 V;V2 的示数为6 V,则U=6 V;

灯L2两端的电压为U2=U-U1=6 V2.4 V=3.6 V。

8.(1)如下图所示

S

(2)如下图所示

- +

(3)2.8 1.6 1.2

提示:两电压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

0.1 V,a 中电压表示数为2.8 V,即电

源两端的电压;b 中电压表示数为

1.6 V,即被直接测量的灯泡两端的

电压为 1.6 V;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

规律得:另一个灯泡两端的电压为:

2.8 V-1.6 V=1.2 V。

9. D 提示:由题中电路图可知,两灯泡

串联,电压表 V1 测 L1 两端的电压,电

压表 V2 测 L2 两端的电压,电压表 V3

测电源的电压,因为串联电路中总电

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电压表 V3

的示数即电源的电压为:U3=U1+U2=

2 V+3.5 V=5.5 V。

10.(1)6 (2)L2 断路或 L1 短路

(3)不能 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4)根据一次实验得出的结论具有偶

然性

应更换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

创新应用/核心素养

第 2 课时 并联电路中电压规律

课前预习/新知导引

相等 U=U1=U2

考点集训/夯实基础

1.(1)断开 (2)电压表的指针未调零

(3)如下图所示

电池组

+ -

L2

L1

(4)只凭一组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带有

偶然性,不能得出普遍性规律

提示:(1)实验开始前,开关应处于断

开状态;(2)开关闭合前,发现电压

表指针左偏, 即电压表的指针未调

177 178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书籍的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