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2年4期

发布时间:2022-5-13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2年4期

书《 (社会科学)》第十三届编辑委员会顾 问:金红光(中国科学院院士)主 任:康 骞副 主 任:杜惠平 刘小康委 员:(按姓氏笔画排序)王占仁(东北师范大学) 王志凯(浙江大学) 王志章(西南大学)王 波(重庆理工大学) 方 文(北京大学) 代 应(重庆理工大学)冯颜利(中国社会科学院) 边燕杰(西安交通大学) 成伯清(南京大学)吕 进(重庆大学) 朱恒鹏(中国社会科学院) 刘守英(中国人民大学)刘智慧(中国政法大学) 刘渝琳(重庆大学) 刘新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孙笑侠(复旦大学) 苏 平(重庆理工大学) 杜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李 岚(重庆理工大学) 李国平(北京大学) 李建伟(中国政法大学)李 涛(重庆理工大学) 李善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邱冬阳(重庆理工大学)何建国(重庆理工大学) 何培育(重庆理工大学) 邹崇理(中国社会科学院)张友国(中国社会科学院) 张希良(清华大学) 张建军(南京大学)张绍全(重庆理工大学) 张晓芒(南开大学) 张晓洪(重庆理工大学)陈 波(武汉大学) 周文德(四川外国语大学) 姜克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莫纪宏(中国社会科学院) 徐茂华(重庆理工大学... [收起]
[展开]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2年4期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3页

《 (社会科学)》第十三届编辑委员会

顾 问:金红光(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 任:康 骞

副 主 任:杜惠平 刘小康

委 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占仁(东北师范大学) 王志凯(浙江大学) 王志章(西南大学)

王 波(重庆理工大学) 方 文(北京大学) 代 应(重庆理工大学)

冯颜利(中国社会科学院) 边燕杰(西安交通大学) 成伯清(南京大学)

吕 进(重庆大学) 朱恒鹏(中国社会科学院) 刘守英(中国人民大学)

刘智慧(中国政法大学) 刘渝琳(重庆大学) 刘新文(中国社会科学院)

孙笑侠(复旦大学) 苏 平(重庆理工大学) 杜国平(中国社会科学院)

李 岚(重庆理工大学) 李国平(北京大学) 李建伟(中国政法大学)

李 涛(重庆理工大学) 李善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邱冬阳(重庆理工大学)

何建国(重庆理工大学) 何培育(重庆理工大学) 邹崇理(中国社会科学院)

张友国(中国社会科学院) 张希良(清华大学) 张建军(南京大学)

张绍全(重庆理工大学) 张晓芒(南开大学) 张晓洪(重庆理工大学)

陈 波(武汉大学) 周文德(四川外国语大学) 姜克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莫纪宏(中国社会科学院) 徐茂华(重庆理工大学) 郭 禾(中国人民大学)

涂永前(中国人民大学) 黄华新(浙江大学) 梅传强(西南政法大学)

龚六堂(北京工商大学) 彭 熙(重庆理工大学) 董 明(上海交通大学)

韩 龙(海南大学) 韩喜平(吉林大学) 曾伏娥(武汉大学)

曾宪军(重庆理工大学) 谢 非(重庆理工大学) 蔡曙山(清华大学)

魏一鸣(北京理工大学)

主 编:康 骞

副 主 编:彭 熙 李 涛

第4页

学报 社会科学

智库专稿

“技术”大循环是新时代推动形成高质量区域经济布局的关键路径 孙志燕(1)

长江退捕渔民养老保障政策逻辑与完善建议 韩 杨,冯文猛,刘子飞(10)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

论伟大建党精神的特征、功能及传承 韩 俊,金 伟(20)

马克思的共享思想及其时代价值 余玉湖,陆珊珊(30)

能源与生态经济

环境规制与工业绿色转型升级

———基于规制异质性和执行力度视角的分析 杨 ?,陈庆慧,李 涛(41)

绿色风险投资抑制了碳排放吗?

———基于绿色技术创新视角的实证研究 邵兴宇,范德胜(55)

区域经济一体化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竞争力比较 钟惠芸(69)

中国三大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比较研究

———基于专利合作数据 潘春苗,母爱英(81)

期刊基本参数:CN50-1205/T※1987※s※A4※206※zh※P※ ¥10.00※1000※18※2022-04

第5页

2022年第 4期(总第 473期) 第 36卷

中国探索人类发展权的实践创新与政策建议

———以“一带一路”为例 谷亚平,杨 凯(94)

管理学

资本市场开放与企业并购绩效

———基于“沪港通”的准自然实验研究 张肖飞,崔艳怡(104)

人工智能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问题研究

———基于 CiteSpace科学知识图谱(2010—2020) 马红鸽,莫正晖(118)

基于网络外部性与水平差异化的链与链纵向结构均衡 杨海深(133)

法 学

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角色混同与二元定位 张 娟,马慧颖(145)

国际商事法庭的协议管辖制度研究

———以中国国际商事法庭为中心 张 冰(156)

个人信息的私法保护困境及其公法转向 闫羽,华子岩(167)

语言学·哲学

汉语并列结构的生成语法研究综述 董思聪(177)

汉语“浇灌”“浇淋”义词的历时演变 汤传扬(186)

人工智能应用的伦理风险研究综述 苗存龙,王瑞林(198)

审读:韩云波 李 岚 执行编辑:吴 瑜

第6页

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

Vol.36 No.4(Sum.No.473)



Apr.2022

CONTENTS

Abroadtechnologicalcycle:Keypathwaytoconstructhighqualityregionaleconomiclayoutinthenewera

!!!!!!!!!!!!!!!!!!!!!!!!!!!!!!!!!!! SUNZhiyan(1)

Thepolicylogicandimprovementsuggestionsofthepensionpolicyforfishermenwhohavewithdrawn

fromfishingintheYangtzeRiver!!!!!!!!!! HANYang,FENGWenmeng,LIUZifei(10)

Onthefeatures,functionsandinheritanceofthespiritofthegreatPartybuilding

!!!!!!!!!!!!!!!!!!!!!!!!!!!!!!!! HANJun,JINWei(20)

Marxism’sthoughtofsharinganditstimevalue !!!!!!!!!!!! YUYuhu,LUShanshan(30)

Environmentalregulationandindustrialgreentransformationandupgrading:Fromtheperspectiveof

regulatoryheterogeneityandenforcement !!!!!!!! YANGZhe,CHENQinghui,LITao(41)

Doesgreenventurecapitalcurbcarbonemissions?

———Empiricalresearchbasedontheperspectiveofgreentechnologyinnovation

!!!!!!!!!!!!!!!!!!!!!!!!!!!! SHAOXingyu,FANDesheng(55)

AcomparativestudyonthecompetitivenessoftheserviceindustryintheglobalvalueChainbetweenChina

andcountriesalongtheBelt&Road !!!!!!!!!!!!!!!!!! ZHONGHuiyun(69)

AcomparativestudyofcollaborativeinnovationnetworksinChina’sthreeurbanagglomerations

———Basedonpatentcooperationdata!!!!!!!!!!!!! PANChunmiao,MUAiying(81)

China’spracticeofpromotingtherightofhumandevelopmentandpolicyrecommendations

———TaketheBeltandRoadInitiativeasexample!!!!!!!!!! GUYaping,YANGKai(94)

CapitalmarketopeningandM&Aperformance:Aquasinaturalexperimentalstudybasedonthe

ShanghaiHongKongStockConnect !!!!!!!!!!!!! ZHANGXiaofei,CUIYanyi(104)

Researchonartificialintelligenceandlaborsupply

———BasedonCiteSpacescientificknowledgegraph(2010—2020)

!!!!!!!!!!!!!!!!!!!!!!!!!!!! MAHongge,MOZhenghui(118)

Chaintochainverticalstructureequilibriumsbasedonnetworkexternalitiesandhorizontalproduct

differentiation !!!!!!!!!!!!!!!!!!!!!!!!!!! YANGHaishen(133)

Theroleconfusionanddualpositioningofprocuratorialorgansinadministrativepublicinterestlitigation

!!!!!!!!!!!!!!!!!!!!!!!!!!!! ZHANGJuan,MAHuiying(145)

Studyonconsensualjurisdictionsystemofinternationalcommercialcourt

———FocusingonChineseinternationalcommercialcourt!!!!!!!!!!! ZHANGBing(156)

Thedilemmaofprivatelawprotectionofpersonalinformationanditspubliclawturn

!!!!!!!!!!!!!!!!!!!!!!!!!!!!! YANHongyu,HUAZiyan(167)

AreviewofstudiesonChinesecoordinationingenerativegrammar!!!!!!!!! DONGSicong(177)

Diachronicevolutionofthewordswiththemeaning“irrigate”and“pour”inChinese

!!!!!!!!!!!!!!!!!!!!!!!!!!!!!!!! TANGChuanyang(186)

Asummaryofresearchonethicalriskintheeraofartificialintelligence

!!!!!!!!!!!!!!!!!!!!!!!!!!! MIAOCunlong,WANGRuilin(198)

第7页

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

2022年 第 36卷 第 4期

Vol.36 No.4 2022

收稿日期:2022-01-04

作者简介:孙志燕,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

 本文为“面向 2035中国区域高质量发展前沿研究”系列成果之一。

①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本文引用格式:孙志燕.“技术”大循环是新时代推动形成高质量区域经济布局的关键路径[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2

(4):1-9.

Citationformat:SUNZhiyan.Abroadtechnologicalcycle:Keypathwaytoconstructhighqualityregionaleconomiclayoutinthenewera[J].

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2022(4):1-9.

doi:10.3969/j.issn.1674-8425(s).2022.04.001 智库专稿

“技术”大循环是新时代推动形成高质量

区域经济布局的关键路径

孙志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北京 100010)

摘要: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之后,发达地区对技术要素的“虹吸效应”不断加剧,技术要素的扩散空

间呈现持续收窄的趋势,部分欠发达地区和经济转型困难地区的技术活跃度降低。这已成为新时期制约

我国高质量区域经济布局形成的突出矛盾之一。从新时代经济增长的动力转换和新技术要素的经济特

性来看,我国在推动高质量经济布局的过程中,应立足于“技术产业生态圈”的建设来优化政策供给,实

施更加“区域化”和“产业化”的创新政策,在欠发达地区和转型困难地区创造广泛的新技术应用场景,以

需求带动技术要素向这些地区流动与渗透。加快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对口技术援助制度的改革创新,

推动技术要素“下沉”。更好地发挥中央政府对技术要素均衡布局的宏观调控功能,加大对地区间技术

竞争的协调力度;基于地区间的技术互补在整个国土空间范围内构建技术“大循环”,为所有地区的高质

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技术要素;高质量区域经济布局;对口技术援助;区域政策;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425(2022)04-0001-09

一、引言

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之后,我国区域发展出现了更为复杂的变化,新旧矛盾交织,不仅一些经济发展水

平较低的地区转型进展缓慢,还有部分地区在上一轮工业化发展阶段中,实现了较高水平的工业化和城镇

化,但在高质量转型中却陷入新的发展困境,可持续的新增长动能迟迟不能形成,本地区高质量要素溢出的

趋势明显加剧。最为典型的就是东北地区,尽管国家出台了多轮区域政策加以扶持,但这些地区经济转型

的进展情况并不十分理想。2020年,东北三省的常住人口比 2010年减少约 1130万,相当于 10%的人口净

流出;辽宁 GDP增长率降至 1%以下,黑龙江 GDP增长率为 1%,吉林相对高一些,也仅为 2.4%,均为近 20

年的最低值①。即使考虑到新冠肺炎疫情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这些地区高质量转型的深层次矛盾问题也

第8页

十分突出,已成为新时代制约我国高质量区域经济布局形成的突出矛盾之一。

地区分化、部分地区转型滞后不是一个新的区域现象。传统区域经济学的主流观点从传统经济增长

路径的角度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解释,即一个地区一旦形成某种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就会产生较为顽固

的“累积”效应,也就是发展的“路径依赖”[1]

。2006年,英国剑桥大学 RonMartin教授对地区如何突破

“路径依赖”提出了 5个建议性的路径:内生创造、异质化和多元化、技术相关行业的多元化、既有产业的

升级和异地迁入[2]

。近期,在数字化转型加快的背景下,上述观点在学术界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争议,普

遍认为传统观点对一个地区形成路径依赖的原因是,过于强调本地区的资源禀赋条件、资产或者劳动力

技能,而忽视了其他一些潜在的重要因素,如创新、与其他地区的连接等[3-4]

。在传统工业化阶段,多数

国家针对相对落后地区转型的支持性政策主要集中在“生产端”,如产业投资、基础设施更新升级、技能

培训等,既没有考虑生态环境的约束,也没有考虑技术变革和人口结构的变化。这些政策工具的短期效

果是可预期的,但能否推动一个地区实现可持续的增长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和验证。2019年,经合组织的

研究报告《产业转型中的区域:以“人”或“地方”为导向的政策》提出,一个地区实现成功的产业转型,需

要技术、产业和制度等方面的变革同时发生。新技术的扩散与渗透对于推动地区产业的变革是必要的,

但还远远不够。政策制定者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于如何撬动潜在的资源,加强公司微观层面的创新能

力,更关键的是要在地区之间建立更广泛的网络,推动转型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互动和知识的交换,这

也是最重要的政策措施[5]

我国不同地区在高质量转型过程中出现了更快速的“分化”,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以往区域政策的有

效性正在下降。这一趋势的出现不是政策工具自身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相关政策的设计安排与数字

化时代区域经济增长的路径出现了“偏差”,忽视了“技术”要素在区域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

对相对落后地区转型的重要意义。在过去的区域政策体系中,受发展阶段的限制,技术要素不仅没有得

到充分的重视,甚至误认为“新技术”或者创新专属于发达地区。事实上,每一个地区,无论发展水平的

高低,无论经济规模的大小,未来实现产业升级、数字化转型和低碳绿色转型都离不开“技术”,它是所有

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最为关键的要素。由于我国地区发展差距比较大,技术要素在空间上的布局长期存

在着失衡,随着各地区转型的深入,又形成了一种“放大”机制,导致欠发达和转型困难地区越来越难以

获得新一代技术要素。这是解决当前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关键矛盾所在,也是未来推动形成高

质量区域经济布局的政策基点。

二、高质量发展阶段应特别重视技术要素扩散空间持续收窄、空间布局失衡加剧的矛盾

在新一轮技术变革、产业变革、人口老龄化和环境约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地区之间不仅是经

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扩大,劳动力、资源、环境等发展的基础条件,以及更高层面的创新能力和生产率水平

都出现了快速的系统性分化。技术要素,作为新时代实现高质量转型的核心要素,其跨区域的流动和空

间上的布局随着地区分化的加剧也显现出一些新的变化。

(一)技术要素跨区域流动的规模快速扩大,但区域间技术循环的主体却向少数发达地区集中

自 2012年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各地区都在积极推动要素规模投入向以创新为核心的

增长动力转型。“技术”要素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跨区域流动的规模随之快速扩大。

2010—2019年,我国技术市场交易的合同金额年均增长率超过 20%,同期 GDP年均增长率约为 74%

(按照1978年 =100可比价计算)。2019年,全国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增长至2.2万亿元,相当于2000

2 http://clgsk.qks.cqut.edu.cn

第9页

年的 34倍之多(现价计算)①。但技术要素跨区域的流动却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发达地区之间。如图 1所

示,2019年,北京、广东和江苏是我国技术输出规模最大的区域,三省之和占全国②的比重约为432%(按

照技术交易金额计算,下同)。同时,这 3个地区又是全国最主要的技术流向地,占全国的比重也达到了

40.0%。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国除港澳台之外的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22个地区的技术流

入金额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地区的技术流入金额占全国的比重均在 2%以下,其中内蒙古、黑龙江、

青海等地区技术流入的规模占全国的比重尚不足 1%。也就是说,我国有半数地区在高质量转型中只获

得了非常少量的新技术支持。

图 1 2019年各地区技术市场输出和流入合同金额

数据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2020》

由此可见,我国技术要素跨区域的流动越来越局限于少数发达地区之间,几乎已形成输出—流入的

空间“闭循环”。发达地区作为技术领先地区,对其他地区的技术扩散不仅没有随着创新能力的提升有

所扩大,反而在收窄。如果这一“闭循环”持续存在,必然会导致新的技术要素继续向技术领先地区集

聚,在此循环之外的地区获得新技术的难度势必加大,不仅会影响到经济增长,这些地区公共服务供给的

水平和质量以及社会、生态环境等领域的治理水平也都会因缺乏新技术而难以改进。从地区发展的角度

来看,就是一个地区的人才、资本等集聚的生态条件陷入了一种恶化的“反向循环”,如果缺乏必要的矫

正机制,地区要素溢出的趋势必然加剧。

(二)地区之间技术分工趋于固化,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技术鸿沟进一步扩大

从不同地区在技术链中的分工来看,广东、北京和江苏在技术开发环节具有相对主导的地位。如

图 2所示,2019年,流向地为广东的技术开发类交易总规模接近 1500亿元,位居全国首位,占全国的比

重超过 1/5,同比相当于江浙沪三地之和;其次是北京,占全国的比重超过了 13%。这些地区处在我国技

术链分工中的最上端,属于新技术或新产品的“策源地”。以“技术转让”形式流动的技术要素,主要流向

北京、江苏、广东和上海,占全国的比重之和超过了 60%,其中北京最高,技术转让合同总金额为 615.4亿

元,占全国的比重接近 30%;其次是江苏和广东,占全国的比重均超过了 10%。这些地区相当于我国技

孙志燕:“技术”大循环是新时代推动形成高质量区域经济布局的关键路径 3

数据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20)》,wind数据库。

全国技术市场的交易额扣除了与中国港澳台地区以及国外的技术交易额。

第10页

术链分工中技术转化的重要“承接地”。需要引起政策高度关注的是,这些地区与处在技术链分工上游

的地区(策源地)在空间上出现了高度重合,从另一个角度表明我国地区之间出现了如上文所描述的技

术要素“闭循环”的区域现象。

图 2 2019年各地区不同合同类型的技术流入金额

数据来源:《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20年)》

4 http://clgsk.qks.cqut.edu.cn

第11页

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中西部地区,整体上处在技术链分工的中低端,技术要素流入的形式更多

是技术服务或者少量的技术咨询。例如:2019年,陕西和四川作为西部地区技术交易规模最大的省份,

以技术服务形式吸纳的技术占本地区技术流入总规模的比重分别为 68.8%和 76.9%;湖北作为中部技

术交易规模最大的省份,技术服务占其吸纳技术总规模的比重也超过了 70%。东北地区与中西部地区

的情况类似,吉林是东北地区技术交易规模最大的省份,技术服务占其吸纳技术总规模的比重为

602%。这种技术流向的格局折射出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上述地区由于发展水平较低,吸纳新技术的

能力处在相对较低的水平;另一层面则反映出这些地区的技术需求仍集中在传统工业化时期的中低技术

行业领域,并未参与到我国技术链中新技术或新产品的技术开发与转换的分工体系之中。随着技术进步

和经济复杂度的进一步提高,地区之间在新技术领域还可能出现更大的技术鸿沟,各个地区在产业、技术

等领域的分工格局也会因不断扩大的技术差距而被进一步固化。除此之外,随着技术要素空间集中度的

提高,部分地区如果不能及时转型,在新的地区分工中将面临着“不升反降”的衰退风险。

(三)发达地区对技术要素的“虹吸效应”不断加剧,欠发达地区和经济转型困难地区的技术活跃度

进一步降低

在第三次技术革命和第四次工业化的背景下,我国地区之间出现分化的核心驱动力实际上来自于技

术要素综合配置能力的差距扩大。珠三角和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既拥有显著的资本优势用以支持和

推动本地区的技术创新,同时又具有相对稳固的产业基础,技术吸纳能力也领先于其他地区,再加上新一

代数字化技术的支撑,对技术要素的虹吸效应被不断地强化。2016年,广东技术净流入的规模尚不到 40

亿元,至 2019年就已超过 900亿元(已超过了甘肃省全年的财政收入),相当于其当年技术输出的 40%,

远高于江西、甘肃、云南等中西部经济欠发达省份同期技术交易的总规模①。

受发达地区技术虹吸效应的影响,一些技术创新基础条件原本较好的地区,技术吸纳能力和活跃度

在新一轮经济转型中却出现了明显下降,甚至是衰退。最典型的就是辽宁、湖南、湖北、陕西和四川等地。

虽然这些地区高校、研究机构的数量和研发投入的规模,相对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地区都较高。例如:陕

西、湖北两地 2019年的 R&D经费投入强度(占 GDP的比重)分别为 2.27%和 2.09%,已接近同期广东

的投入强度(2.88%),但技术逆差的规模(技术输出与流入金额之差)在过去 10年间却快速扩大②。如

图 3所示,2019年,陕西技术逆差规模由 2011年 114.9亿元扩大到 774.7亿元。东北三省、湖北和湖南

等地区先后由技术净流入变为技术净输出,技术要素流失的趋势不断加剧。如湖北,2010年,其技术流

入的规模是其输出的 1.5倍,至 2019年,同比降至 66.1%,成为技术要素净输出的地区;黑龙江技术流入

的规模在 2012年相当于其技术输出的 70%,2019年同比下降至 50%;云南、贵州、重庆等地区技术交易

总规模(输出与流入之和)也都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下降。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技术要素

的逆差,或者技术输出规模的扩大并非代表其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相反,它反映的是本地区技术需求的

收缩,进而造成技术要素非正常输出的一种区域发展“假象”。如果这一趋势不能及时扭转,当地技术的

活跃度还将受经济增长减缓的影响进一步降低,并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本地区既有的人力资本、技术、资

本等优质要素进一步溢出。

孙志燕:“技术”大循环是新时代推动形成高质量区域经济布局的关键路径 5

数据来源:2012—2020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2020)》。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20)》。

第12页

图 3 2011年和 2019年各地区技术市场净输出或净吸纳金额

数据来源:根据 2012年和 2020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

综上所述,我国当前技术要素的空间布局,既不利于欠发达地区获得新技术,形成以新技术为基础的

经济增长路径,也阻碍了地区之间不同技术领域的交流与融合,技术市场的有效需求规模受到限制,相当

于间接提高了我国技术创新的整体成本。从技术进步的一般规律来看,在封闭的技术循环内,发达地区

的技术进步也可能受阻,很快形成“天花板”,导致国家整体创新能力的降低[6]

。技术要素跨区域流动的

空间过窄,技术要素向少数地区过度集聚,不仅会减弱技术向其他地区辐射扩散的正向效应,还会给我国

技术供应链和高新技术产品的供应链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风险,尤其是发达国家对我国技术封锁持续升

级的情况下,技术要素集聚的负面效应将更加突出。因此,在推动各地区向创新发展转型、构建高质量区

域经济布局时,应将技术要素的有效流动和空间布局的优化作为最优先破解的关键问题。

三、加快构建技术大循环,推动形成高质量区域经济布局的若干建议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在我国 31个省份(除港澳台地区)中,14个省份的老年人口抚养比超过

了 20%。2020年,我国首次提出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因此,我国高

质量经济布局的形成,不仅要受到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制约,还需要应对新一代颠覆性技术、人口结

构变化所带来的经济社会变革,以及绿色转型等诸多领域的挑战。“技术”是应对这一系列挑战的关键,

没有先进的技术要素,任何一个地区都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质量发展。同时,技术要素相对于人

才、数据、风险投资、产业资本等要素,对空间布局的优化又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因此,需要在整个国土

空间范围内构建技术“大循环”,为所有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撑,这是我国实现区域

经济高质量布局的前提条件和关键途径。

第一,从建设技术产业生态圈的角度优化政策供给,实施更加“区域化”和“产业化”的创新政策,着

力提高欠发达地区吸纳技术要素的能力。技术吸纳能力较低是限制欠发达地区技术要素流入的主要瓶

颈,但传统创新政策更侧重于技术开发能力的提升,政策工具主要是针对技术链的中上游环节,如增加研

发投入、R&D活动的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针对新技术或新产品的政府采购等。从实施效果来看,这些

政策工具更适合,也更有利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如果在欠发达地区只是单纯增加研发投入,或

者对技术开发活动进行政策补贴,在吸纳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就相当于对发达地区技术创新的“逆向补

贴”,不一定能提高落后地区的生产率水平[7]

。辽宁、陕西等地区的情况正是如此,研发投入规模越大,

6 http://clgsk.qks.cqut.edu.cn

第13页

技术要素的溢出反而越严重,还同时造成其他相关联的优质要素流失。这是我国技术要素空间布局中迫

切需要扭转的趋势。鉴于此,需要将创新政策与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政策融合在一起,要优先将财政、减

税等补贴类政策,用于扩大欠发达地区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投资和提升当地劳动力的数字化技能;顺应新

兴前沿技术驱动的产业变革趋势,实施以“技术”为总体导向的新型产业政策,着力培育和引进新的技术

型企业等,全面改善欠发达地区的技术产业生态。一旦在某个技术领域形成科技生态,就会形成正向反

馈,带动更多技术要素和相关产业向这些地区集聚,逐渐形成基于新技术的增长路径。

第二,更好地发挥政府对技术要素空间均衡布局的调控功能,在国家层面加强对地区间技术竞争的

协调,以地区间的技术互补来带动技术跨区域的“大循环”。目前,我国技术要素在区域布局上所显现出

的结构失衡、闭环流动或者技术鸿沟等问题,本质上是市场机制对技术要素和创新资源的配置失效而引

发的,不可能再通过市场机制或者地区间的竞争机制来解决,需要更好地发挥政府对技术要素布局的宏

观调控和再配置功能。可借鉴美国区域技术中心和德国、日本技术集群空间布局的经验[8-9]

,在我国中

西部和东北区域板块,选择一些具有战略接续性区位特征的外围地区,如城市群中的非中心城市或者多

个行政区交界的经济区,按照政府主导、非竞争性的基本原则布局建设一定数量且与发达地区具有差异

化技术导向的技术集群,并采取差异化的支持政策[10]

。核心目的是引导不同地区基于不同的技术领域

各自形成领先的规模优势,通过地区之间的技术互补和相互合作,促进技术要素在整个国土空间范围内

形成开放的“大循环”,共同向技术前沿迈进。

第三,深化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对口技术援助制度的改革,加快技术要素向欠发达地区“下沉”,

为国家层面的技术大循环建立更顺畅的网络。新兴前沿技术所形成的新业态,对技术要素具有较强的网

络集聚和地理依附性,客观上会限制发达地区向其他地区的技术扩散。因此,亟须调整地区间围绕技术

要素的竞争机制,尽快在发达地区建立技术扩散的内在激励机制,促进技术向欠发达地区下沉。充分借

鉴和推广深汕经济合作区的模式[11]

,加强资源配置、规划建设、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制度创新,以更大的改

革力度支持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共建技术集群,推动技术要素在地区间的流动形成良性循环。进一步

改革东西部地区对口支援和对口协作的机制,基于高质量区域经济布局的新要求,尽快启动实施新一轮

以技术援助为引领的地区间协作规划,加快新一代技术要素的扩散。加快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创新,扩大

科技特派员的规模和覆盖地区,除了农村地区之外,要尽快将欠发达地区的城市转型、企业转型纳入政策

支持范围,带动更宽领域的新技术向更多地区的渗透与扩散。

第四,依托区域发展的转型战略,在相对落后或转型困难地区创造广泛的新技术应用场景,以需求带

动技术要素向欠发达地区流动。目前,制约我国技术要素大循环的关键原因除了欠发达地区技术吸纳能

力较低之外,还与这些地区对新技术、新产品无法形成有效需求有关。从新一代技术要素的特性来看,更

多属于通用型技术或者赋能型技术,几乎可应用在高质量转型的每一个领域。因此,在政策供给层面,需

要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理解“技术要素”,以欠发达地区或转型困难地区为整体,面向其未来数字化转型、

能源转型、绿色转型等方面的需求,依托智慧城市、低碳城市、生态城市、智慧乡村等综合性的区域发展战

略,拓宽政策工具选择范围,创造出更多面向新兴技术的应用场景和有效需求。这是实现发达地区与欠

发达地区技术循环的前提条件和关键的政策着力点。

四、结语

在数字化新时代,我国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的布局,需要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质量转型,而

孙志燕:“技术”大循环是新时代推动形成高质量区域经济布局的关键路径 7

第14页

技术要素是新时代高质量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它在整个国土空间范围的大循环,不仅有利于

我国提高各类资源要素空间配置的效率,推动各个地区经济发展范式向更高层面的转变,也是新时代创

新经济增长路径,实现更加平衡、包容、绿色的发展范式所必需的,对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远景目标更是

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我国区域政策的重点要加快由传统生产要素向以技术为核心的新型要

素转变,建立与技术要素空间布局规律相匹配的政策体系,将构建技术大循环作为高质量区域经济布局

的重要依托。

参考文献:

[1] MARTINR.Puttingtheeconomyinitsplace:Oneconomics,geographyandtheeconomiclandscape[C].PaperPresentedatthe

WorkshoponEvolutionaryEconomicsandEconomicGeography.Utrecht:UtrechtUniversity,2003.

[2] MARTINR,SUNLEYP.Pathdependenceandregionaleconomicevolution[J].JournalofEconomicGeography,2006,6:395-

438.

[3] CARVALHOL,VALEM.Biotechbybricolage?Agency,institutionalrelatednessandnewpathdevelopmentinperipheralre

gions[J].CambridgeJournalofRegions,EconomyandSociety,2018,11(2):275-295.

[4] HASSINKR,ISAKSENA,TRIPPLM.Towardsacomprehensiveunderstandingofnewregionalindustrialpathdevelopment

[J].RegionalStudies,2019,4(1):1-10.

[5] OECD.Regionsinindustrialtransition:Policiesforpeopleandplaces[R].Paris:OECDPublishing,2019.

[6] LEEK,MALERBAF.Theoryandempiricalevidenceofcatchupcyclesandchangesinindustrialleadership[J].ResearchPol

icy,2017,46(2):337.

[7] AUDRETSCHD,LEHMANNE.ThesevensecretsofGermany[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2016.

[8] MAURONERO.Innovationclustersandpublicpolicy—ThecaseofaresearchdrivenclusterinGermany[J].AmericanJournal

ofIndustrialandBusinessManagement,2015,5:736-747.

[9] OECD.Broadbasedinnovationpolicyforallregionsandcities[M].Paris:OECDPublishing,2020.

[10]孙志燕,郑江淮.加快在国家层面推动“技术集群”的战略布局,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J].现代管理科学,2021(3):

3-7.

[11]深圳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发展报告(2020)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Abroadtechnologicalcycle:Keypathwaytoconstruct

highqualityregionaleconomiclayoutinthenewera

SUNZhiyan

(DepartmentofDevelopmentStrategyandRegionalEconomicResearch,

DevelopmentResearchCenteroftheStateCouncil,Beijing100010,China)

Summary:Theeffectivecirculationoftechnicalelementsamongregionsisaprerequisiteforachieving

highqualityregionaleconomiclayout.Thispaperusesthedataoftechnologymarkettransactionsatthe

provincialleveltoperformtheevolutiontrendanalysisaboutChina’stechnologyelementsacrossregionalflows.

Somekeypointsaresummarized from theresearch.In thenew eraoftransition towardshighquality

development,the“siphoneffect”oftechnologicalelementscausedbydevelopedregionsisbecomingmore

8 http://clgsk.qks.cqut.edu.cn

第15页

intensive,andthetechnologicaldiffusionspaceacrossdifferentregionshasshownevidentshrinkingtrend.Asa

result,thedynamicsoftechnologicalactivityhaskeptondeclininginsomelessdeveloped,distressedregionsor

oldindustrialbasealongwiththenewwaveofeconomictransition,andthetechnologicalgapwithdeveloped

regionshasfurtherwidened.Followingthe“declining”,ithasbecomemoredifficulttoformaneweconomic

growthpath based on new technologiesforthose leftbehind regions. The excessive concentration of

technologicalelementsintoafewerandfewerareas,notonlylimitstheaggregatedemandgrowthofthe

technologymarket,indirectlyincreasesthesumcostoftechnologicalinnovationinChina,butalsobringsgreater

uncertaintyriskstothetechnologysupplychainandthesupplychainofhightechproducts.Thisismajor

challengeforChinatonarrowtheregionalgapandbuildanewpatternofregionaldevelopment.

Thepaperhighlightsanewthinkingaboutregionalpolicyforincreasinggapswithinthecountryfromthe

perspectiveofthepowerconversionofeconomicgrowthandtheeconomiccharacteristicsofnewtechnological

elements.Itshouldbeurgentandprioritizedtopromotetheeffectiveflowandoptimizespatiallayoutoftechnical

elementsinthewholecountry.Thisismostkeypolicyinitiativerespondingtoachievehighqualityeconomic

layout.Theseinclude:First,optimizepolicysupplyfromtheviewofconstructionofthe“technologicalindustry

ecosystem”,implementmore“regional”and“industrial”innovationpolicies,giveprioritytofiscal,tax

reductionandothersubsidypoliciestoexpandtargetedinvestmentindigitalinfrastructureinlessdevelopedand

leftbehindregions,improvethelocallabor’sdigitalskills,andinputmorepolicyresource,whichrelationto

theseplace’stechnologicalabsorbabilitycomplywitheconomictransition.Second,selectsomeperipheral

areaswithstrategicsuccessioncharacteristics,suchasperipheralcitiesinurbanagglomerationsoreconomic

functionalzonesatthejunctionofmultipleadministrativeregions,andbuildacertainnumberoftechnology

clusters,basedontheprinciplesofgovernmentledandnoncompetitive,whichhavedifferenttechnological

directionwithdevelopedregions.Third,integratetheneedofcomprehensiveregionaldevelopmentstrategies,

suchassmartcities,lowcarboncities,ecocitiesandsmartvillagesintospatialpolicy,tobroadentherangeof

policytoolselection,createmoreapplicationscenariosandeffectivedemandsforemergingtechnologies,and

leadmoretechnologicalelementsflowandpenetrationtowardsspecificsectorsandselectedplaces.Fourth,

accelerateinstitutionalreformandinnovationaboutcounterparttechnicalassistancebetweendevelopedregions

andleftbehindregions.Moreover,toimplementanew roundofinterregionalcooperationandtechnical

assistancemayberequiredfromnationalgovernment,aimtoguidethe“sink”oftechnicalelementsintodiverse

place,andformaneffectivetechnologycyclenetworkwithinnationalspace,ensureafairopportunityaccessthe

newtechnologyforleftbehindplace.Atthesametime,itisalsonecessarytoenhanceredistributivefunction

ofregionalpolicytocoordinateandbalancespatialpatternoftechnicalelementsbeingconsistentwithnational

economicbenefitanddevelopmentgoal,particularly,betterthebalanceoftechnologicalcompetitionamong

regionsintermsofdifferentlocalconditions.Finally,themacrolevelinterventionsandsupportivepolicyare

needtogenerateanopen“bigcirculation”oftechnologicalelementsbaseonrelativetechnologicaladvantageof

differentplacestoguaranteetheeconomicrevivalandprosperityforallkindsofregions.

Keywords:technologyelements;highqualityregionaleconomylayout;technologyassistant;regional

policy;regionalgap

(责任编辑 彭晓娟)

孙志燕:“技术”大循环是新时代推动形成高质量区域经济布局的关键路径 9

第16页

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

2022年 第 36卷 第 4期

Vol.36 No.4 2022

收稿日期:2022-01-06

作者简介:韩杨,农村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三农”经济与政策研究;冯文猛,社会发展研究部

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社会保障政策研究;刘子飞,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渔业经济与政策

研究。

本文引用格式:韩杨,冯文猛,刘子飞.长江退捕渔民养老保障政策逻辑与完善建议[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2(4):10

-19.

Citationformat:HANYang,FENGWenmeng,LIUZifei.Thepolicylogicandimprovementsuggestionsofthepensionpolicyforfishermenwho

havewithdrawnfromfishingintheYangtzeRiver[J].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2022(4):10-

19.

doi:10.3969/j.issn.1674-8425(s).2022.04.002 智库专稿

长江退捕渔民养老保障政策逻辑与完善建议

韩 杨1a

,冯文猛1b

,刘子飞2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a.农村经济研究部;b.社会发展研究部,北京 100010;

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渔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北京 100141)

摘要:抓好退捕渔民转产就业和安置保障,不仅关系长江禁渔的稳定推进,而且还关系长江退捕渔民

的生存发展、民生福祉。在维护长江退捕渔民社会保障权益中,通过提高退捕渔民养老保障水平来补偿

其长江捕捞权,是长江禁捕后对退捕渔民实施的一项重要生计安置保障政策。长江沿江沿湖地区高度重

视退捕渔民养老保险政策的实施,采取了许多好的做法并取得显著成效,但仍有少部分地区存在退捕事

实生计渔民参保覆盖面不够、参保补贴标准较低以及不同区域间补贴标准、补贴方式不同带来保障水平

差异较大等问题。建议应以确保禁捕后退捕渔民长远生计有保障为目标,聚焦退捕渔民基本关切,加大

养老保险宣传力度,扩大禁捕退捕事实生计渔民养老保障覆盖面;参照本地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适

度提高养老保障水平,在财政允许条件下加大对退捕渔民的养老保障力度;按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统筹

平衡区域内退捕渔民养老保障政策受益程度,更好地发挥养老保障政策在持续推进长江重点水域禁捕退

捕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长江;退捕渔民;捕捞权;生态补偿;被征地补偿;养老保障政策;民生福祉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425(2022)04-0010-10

一、引言

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是扭转长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关键之举,是推动长江“共抓大保护,不

搞大开发”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自 2020年 1月 1日起,长江流域 332个水生生物保护

区已经实现常年生产性禁捕;自 2021年 1月 1日起,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及大型通江湖泊等重点水域也

正式进入 10年禁捕。据长江禁捕退捕工作专班数据,预计最终建档立卡退捕渔船 11.2万艘,涉及渔民

第17页

23.1万人;截至 2020年 12月 4日,已完成退捕渔船 11.0万艘、渔民 22.8万人,分别占建档立卡总数的

9857%、98.67%。抓好退捕渔民转产就业和安置保障,不仅关系长江禁渔的稳定推进,而且还关系至少

23万多捕捞渔民的生存发展、民生福祉。其中,维护长江退捕渔民社会保障权益,将符合条件的退捕渔

民纳入更高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提高退捕渔民养老保障水平来补偿其长江捕捞权,是长江禁捕后

从长远着眼对退捕渔民实施兜底民生的重要生计安置保障政策[1-2]

,这项政策既有利于提高退捕渔民中

的中青年适龄劳动力人群就业稳定性,减轻吸纳退捕渔民就业企业的负担,还有利于保障退捕渔民“老有

所养”,避免中老年退捕渔民未来因退捕可能带来的生计难题,是破解当前及未来退捕渔民“下水无鱼、

上岸无地”生计困境的有效途径之一。基于此,我们根据当前长江禁捕退捕政策,进一步厘清长江禁捕后

退捕渔民养老保障政策逻辑、政策目标、政策覆盖范围以及相关概念,结合长江沿江涉及退捕渔民数量较

多的典型省域的退捕渔民养老保障政策进展情况,分析其面临的具体问题及其成因,并针对性地提出可

操作、能落地、易执行的建议,为完善长江退捕渔民养老保障政策提供参考,更好地发挥社会保障政策在

稳定推进长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中的重要作用。

二、长江禁捕退捕渔民政策逻辑与养老保障政策目标

政策目标、实施范畴、相关概念界定是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基础和前提,由于长江禁捕政策涉及长江

上、中、下游,涉及地域广,涉渔人数多,持续时间长,落地执行难度大,综合影响深,因此应明确长江退捕

渔民养老保障政策的适用地域、时间范围、适用人群对象的界定,以便更好地提高有关政策落地和执行的

精准性、有效性。

(一)政策逻辑与政策目标

长江退捕渔民的养老保障政策是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政策的系列配套政策之一,服务于长江

禁捕退捕政策总体目标。近年来,长江渔业资源严重衰退,禁捕退捕政策的实施能有效避免渔业资源“公

地悲剧”,即“过度开发公共资源带来的市场失灵”[3]

的发生,有利于促进长江水生生物资源的恢复和生

态环境的保护,缓解长江生物资源衰退和生物多样性下降[4]

,助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实现巩固拓展

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从长期看,长江禁捕退捕政策可带来生态效益的正外部性。但从

短期看,因禁捕政策的实施,长江捕捞渔民被动放弃其长期以来赖以生存的谋生手段,退捕渔民在经济效

益上短期内呈现负外部性。这与我国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被征用情景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因此,通

过给予长江退捕渔民公平、合理的安置补偿,保障长江退捕渔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从公共经济学理论上看有助于解决短期负外部性问题,从实践上看有利于禁捕退捕政策落地执行。

按照长江禁捕系列政策(见表 1),退捕渔民安置保障主要包括退捕补偿、就业帮扶、社会保障和过渡

期补助等政策措施。其中,退捕补偿和过渡期补助措施主要是针对退捕渔民持有的渔船行政许可赎回补

偿,渔船、网具残值回购补偿和安置补助;就业帮扶主要是针对长江退捕渔民中的中青年适龄劳动力人群

进行转产就业,通过就业来解决退捕渔民上岸后的生存问题,确保其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达到“稳得住、

能致富”目标[1]

;而社会保障政策尤其养老保障政策是针对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长江退捕渔民老龄、缺

乏劳动能力人群的生活保障,为这部分群体老年生活提供更坚实的保障,达成“长远生计有保障”的

目标[2]

韩 杨,等:长江退捕渔民养老保障政策逻辑与完善建议 11

第18页

表 1 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政策中有关退捕渔民安置保障政策

发文日期 文件名称 退捕渔民安置保障政策要点

2016年

12月 31日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

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发〔2017〕1号)

完善江河湖海限捕、禁捕时限和区域,率先在长江流域水

生生物保护区实现全面禁捕

2018年

1月 2日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

略的意见》(中发〔2018〕1号) 建立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补偿制度

2019年

1月 3日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

先发展 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

发〔2019〕1号)

降低江河湖泊和近海渔业捕捞强度,全面实施长江水生生

物保护区禁捕

2020年

1月 2日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

重点工作 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

见》(中发〔2020〕1号)

在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行常年禁捕,做好渔民退捕工作

2021年

1月 4日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

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发

〔2021〕1号)

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推进以长江为重点的渔政执法能

力建设,确保十年禁渔令有效落实,做好退捕渔民安置保

障工作

2018年

9月 24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

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8〕95号)

推进重点水域禁捕。科学划定禁捕、限捕区域。加快建立

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补偿制度,统筹推进渔民上岸安

居、精准扶贫等方面政策落实,通过资金奖补、就业扶持、

社会保障等措施,引导长江流域捕捞渔民加快退捕转产,

率先在水生生物保护区实现全面禁捕

2020年

7月 8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长江流域禁

捕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20〕

21号)

精准建档立卡,摸清退捕渔船渔民底数;实施集中管理,及

时分类处置退捕船网;坚持多措并举,切实做好退捕渔民

生计保障;实施搬迁安置,推动渔民转产上岸;提升执法能

力,强化日常监管

2019年

1月 6日

《农业农村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

障部关于印发〈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

建立补偿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农长

渔发〔2019〕1号)

退捕渔民临时生活补助、社会保障、职业技能培训等相关

工作所需资金,主要由各地结合现有政策资金渠道解决。

同时,中央财政采取一次性补助与过渡期补助相结合的方

式对禁捕工作给予适当支持。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

各司其职,有序推进禁捕各项工作

2020年

2月 8日

《财政部 农业农村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

障部关于做好退捕渔民转产转业和生活

保障相关工作的通知》(财社〔2020〕8号)

对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后退捕渔民转产转业和生活保

障相关措施进行了细化,要求各地促进退捕渔民就业创

业,支持开展有组织劳务输出,托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

鼓励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维护社会保险权益,保障困难人

员基本生活,做好退捕渔民住房保障,强化财政资金支持,

不折不扣地将相关政策落实到位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政府网国务院政策文件库梳理,截至 2020年 12月

(二)适用范围与适用人群

1.适用地域和时间范畴

按照国家和所在地相关政策建立长江流域重点水域补偿制度①,率先在水生生物保护区实现全面禁

捕后分类分阶段推进,适用地域和时间范畴如下②。

12 http://clgsk.qks.cqut.edu.cn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9〕95号)。

农业农村部关于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范围和时间的通告(农业农村部通告〔2019〕4号)。

第19页

(1)水生生物保护区:长江上游珍惜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 332个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

源保护区,自 2020年 1月 1日起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①。

(2)干流和重要支流:青海省曲麻莱即青海省曲麻莱县以下至长江河口的长江干流江段②,岷江、沱

江、赤水河、嘉陵江、乌江、汉江等重要通江河流在甘肃省、陕西省、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重庆市、湖北

省境内的干流江段,大渡河在青海省和四川省境内的干流河段,以及各省确定的其他重要支流,最迟自

2021年 1月 1日起,实行暂定为期 10年的常年禁捕,期间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

(3)大型通江湖泊:鄱阳湖、洞庭湖等大型通江湖泊除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以外的天然水域,由有关省级渔业主管部门划定禁捕范围,最迟自 2021年 1月 1日起,实行暂定为期 10

年的常年禁捕,期间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此之前实施禁捕。有关地方

政府或渔业主管部门宣布在此之前实行禁捕的,禁捕起始时间从其规定。

(4)其他重点水域:与长江干流、重要支流、大型通江湖泊连通的其他天然水域,由省级渔业行政主

管部门确定禁捕范围和时间。

2.适用群体和参照对象

(1)政策适用目标群体为长江重点水域退捕渔民。当前,无论学术界还是实践界,考虑到各地渔民

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国家层面并未对退捕渔民进行统一界定。理论上,退捕渔民主要是长江禁捕退捕地

域范畴内的捕捞渔民,但由于实践中各地经济水平、渔业渔村发展情况及渔民自身条件存在差异,比如,

对于涉及渔民数量较多的江西,对退捕事实生计渔民分为专业捕捞渔民和兼业捕捞渔民,专业捕捞渔民

是以捕捞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无田无地、拥有合法合规渔船网具、计划经济时期按计划供给粮食

(定销粮或商品粮)、持有有效内陆渔业船舶证书或由于历史特殊原因未持有证件但实际常年从事捕捞

的渔民。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必须同时具备上述 5个要素才能确认为专业捕捞渔民。兼业捕捞渔民是

以捕捞收入为家庭收入补充来源、拥有合法合规渔船网具、持有有效内陆渔业船舶证书的渔民。按照实

事求是的原则,必须同时具备上述 3个要素才能确认为兼业捕捞渔民。江西专业捕捞渔村的渔民都以渔

业捕捞为主业,历史上无田无地(人均 0.3亩地以下),在计划经济时期,渔民按计划供给粮食(定销粮或

商品粮)③。

(2)政策设计参照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由于相当部分长江退捕渔民为专业捕捞渔民,岸上无

地,与被征地农民在情景有诸多相似,因此政策设计之初,多地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权益为参照系,对

专业退捕渔民的养老保障政策进行设计。按照征收土地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

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其中,对

于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主要用于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缴费补贴(见表

2)。参照被征地农民政策,长江禁捕后对退捕渔民给予安置补偿金,主要包括退捕渔民临时生活补助、社

会保障、职业技能培训等相关工作所需资金,主要由各地结合现有政策解决资金渠道。同时,中央财政采

取一次性补助与过渡期补助相结合的方式对禁捕工作给予适当支持④。其中,社会保障权益⑤中针对养

韩 杨,等:长江退捕渔民养老保障政策逻辑与完善建议 13

根据 2020年 11月 19日农业农村部关于设立长江口禁捕管理区的通告(农业农村部通告〔2020〕3号),长江口禁捕管理区内的上海市

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长江刀鲚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水生生物保护区水域,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水生生物保护区以外

水域,自 2021年 1月 1日 0时起实行与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相同的禁捕管理措施。

东经 122°、北纬 31°36′30″、北纬 30°54′之间的区域。

资料来源:江西省农业农村厅。

农业农村部 财政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建立补偿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2019年 2月 20日。

《财政部 农业农村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退捕渔民转产转业和生活保障相关工作的通知》(财社〔2020〕8号)。当前我国已

经构建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两大制度平台,在城镇单位就业的将其纳入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不在单位就业的,结合其自

身情况,纳入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在户籍地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第20页

老保障政策提出,符合条件的退捕渔民按规定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不符合企业职工基本养

老保险参保条件或无力缴纳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可自愿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对参加城

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退捕渔民中建档立卡未标注脱贫的贫困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相

关部门为其代缴全部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险费。

表 2 被征地农民与退捕渔民补偿、补贴政策比较

被征地农民 退捕渔民

经济补偿 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

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

退捕补偿和过渡期补助措施主要是针对退捕

渔民持有的渔船行政许可赎回补偿,渔船、网具

残值回购补偿和安置补助

社会保障补贴

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主要用于符合条

件的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缴费

补贴

退捕渔民特有的社会保障费用主要用于符合

条件的退捕渔民的基本养老保险保费补贴等

资料来源:根据《土地管理法》、国务院政策文件梳理

三、长江禁捕退捕渔民养老保障政策执行进展及成效

(一)出台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工作方案,明确参保缴费补贴任务要求

全国层面,国务院及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等有关部委出台的《关于加强长江水

生生物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切实做好长江流域禁捕有关工作的通知》《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和建立

补偿制度实施方案》《关于做好退捕渔民转产就业和生活保障相关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长江禁捕退捕

渔民安置保障集中攻坚专项工作的通知》《关于切实做好长江流域退捕渔民养老保险工作的通知》等文

件,提出了退捕渔民参加养老保险的总体要求,明确退捕渔民社会保障所需资金主要由各地结合现有政

策解决资金渠道,中央财政采取一次性补助与过渡期补助相结合的方式给予奖补,资金整体切块到各省

市由地方结合实际统筹用于收回渔民捕捞权等。省级层面,大部分沿江地区陆续出台了退捕渔民社会保

障实施方案和养老保险缴费补贴政策,并明确了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参保对象、补贴最低标准、补贴方式、

资金来源等。如湖北明确提出,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但已达退休年龄的退捕渔民,统一参加城乡居民基

本养老保险;未达退休年龄的退捕渔民,可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基

本养老保险,对建档立卡退捕渔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资金补贴,缴费补贴采取“按年

补贴,先缴后补”方式。

(二)一些已出台方案的地区参照失地农民补贴政策制定退捕渔民养老保险补贴标准

针对退捕后上岸无地的渔民,一些已出台方案的沿江地区参照对失地农民的补贴政策,为退捕渔民

办理养老保险,确保其长期生计有政策保障。如江苏较早提出将全部退捕渔民按照失地农民补贴标准纳

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湖北则将退捕渔民中的专业渔民按照失地农民标准纳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其养

老保险保费补贴总金额标准参照所在地本年度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补偿标准,专业渔民缴费补贴年限不

超过 15年,兼业渔民缴费补贴年限不少于 10年,每人每年补贴标准不低于 2000元,并要求城乡居民基

本养老保险最高缴费档次低于退捕渔民每年个人缴费补贴标准的地区,应提高当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

险最高缴费档次金额,满足退捕渔民等参保群体的缴费需求(见表 3)。

14 http://clgsk.qks.cqut.edu.cn

第21页

表 3 专业退捕渔民和兼业退捕渔民养老保险补贴标准比较

区域

专业渔民

政府补贴

标准(元/人) 补贴期限 补贴方式

兼业渔民

政府补贴

标准(元/人) 补贴期限 补贴方式

湖北 参照各地被征地农民

养老保险补偿标准

不超过

15年

按年补贴

先缴后补

不低于

2000元

不少于

10年

按年补贴

先缴后补

湖南 3400

(每户最多 2人) 15年 先缴后补

凭票报销

2400

(每户最多 2人) 15年 先缴后补

凭票报销

江西

当地政府结合财力

情况自行确定补助

年限和 补 助 标 准,

不超过全省上年度

全口径城镇单位就

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60% ×12%

最多

15年 先缴后补

当地政府结合财力

情况自行确定补助

年限和补 助 标 准,

不超过当年全省城

乡居民基本养老保

险缴费最高档次

最多

15年 先缴后补

安徽

安庆市

不低于

3000元

不超过

15年

参加城乡居民基本

养老保险的退捕渔

民,按年以补助并代

缴养老保险保费方

式计入其个人养老

保险账户;以灵活就

业人员身份参加城

镇职工基本养老保

险的退捕渔民,参保

补助按“先缴后补”

方式,退捕渔民参保

缴费后,凭社保机构

出具的社会保险费

明细账(单)逐年申

请政府参保补助

不低于

2000元

不超过

15年

参加城乡居民基本

养老保险的退捕渔

民,按年 以 补 助 并

代缴养老保险保费

方式计入其个人养

老保险 账 户;以 灵

活就业人员身份参

加城镇职工基本养

老 保 险 的 退 捕 渔

民,参保补助按“先

缴后补”方式,退捕

渔民参 保 缴 费 后,

凭社保机构出具的

社会保险费明细账

(单)逐年申请政府

参保补助

资料来源:根据各地调研及相关文件梳理,截至 2020年 12月

(三)与既有养老保险政策衔接,与相关政策整合发挥合力

将现有政策与原有养老保险政策顺畅衔接。如湖南提出,优化现有养老保险政策,增加退捕渔民养

老保险业务,并对专业渔民、持证兼业和其他持证渔民进行分类管理,将应参保还未参保的退捕渔民全部

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已参保的退捕渔民按相关政策执行。同时明确养老保险、政府补

贴资金随同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等衔接政策。安徽沿江地区退捕渔民人数最多的马鞍山,参照被征地农民

的参保做法,采取 1500元、2000元、3000元 3个参保档次供渔民选择,明确待遇可叠加,账户可转移合

并。统筹现有政策保渔民长期生计,如湖北洪湖将水生生物保护区内 1000多户渔民全部纳入易地扶贫

搬迁计划。针对部分江心岛、湖心岛渔民禁捕后生计无着落、生活不便利等问题,湖南、江西等也结合易

地扶贫搬迁政策,统筹制定退捕渔民的养老保险方案。

四、长江禁捕后退捕渔民养老保障面临的突出性问题及成因

(一)局部地区对部分退捕事实生计渔民养老保险参保覆盖面不够,覆盖范围应进一步扩大

从应参保覆盖人群看,沿江退捕事实生计渔民的参保覆盖面、参保范围应进一步扩大。据长江禁捕

韩 杨,等:长江退捕渔民养老保障政策逻辑与完善建议 15

第22页

退捕工作专班调度数据,沿江建档立卡退捕渔民数为 23.1万人,截至 2020年 12月 4日,已参加养老保

险的有 21.8万人,占符合参保条件人数的 99.88%,基本做到建档立卡退捕渔民的“应保尽保”。从已参

保的退捕渔民参保情况看,一些地区存在仅开户未缴费情况。从建档立卡应参保的退捕渔民覆盖人群

看,各地区普遍按照“一户两人”或者“一证两人”的方式认定应参保的退捕渔民覆盖人群。而长江通江

型湖泊如洞庭湖、鄱阳湖、洪泽湖、太湖、巢湖、洪湖等周边地区,长江中下游一些水系发达、以集体经济形

式持有捕捞证的专业捕捞渔村和社区捕捞队较多的地区,存在“一证多户共有”“一证多船共有”以及“无

捕捞证”但属于事实生计渔民情况,综合上述情况,沿江一些地区还存在应参保而实际未参保的退捕事实

生计渔民。

(二)局部地区对退捕渔民参保补贴标准、补贴总额偏低限制了养老金收入水平

从参保类型看,退捕渔民普遍选择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这是由于一方面受自身财力限制,

另一方面受年龄限制。45~59岁退捕渔民数量较多,这些渔民距离 60岁不足 15年,无法满足当前城镇

职工养老保险政策“缴满 15年才能领取待遇”的条件和要求。比如以江西建档立卡退捕渔民总计 6.82

万人,其中年龄在 45~59岁渔民为 2.2万人,年龄在 60岁及以上渔民为 0.99万人,年龄在 45岁及以上

退捕渔民占建档立卡渔民总数的 46.77%。

从领取养老金的收入水平看,退捕渔民获取的基本养老金难以保障基本生活。以参加城乡居民基本

养老保险给予的 3000元/年的补贴标准计算,按照当前收入水平折算,相关退捕渔民到龄后可领取养老

金 600~700元/月,这相较退捕前渔民普遍参加的 100~300元/年档次的城乡基本养老保险,相关退捕

渔民到龄后实际领取 80~260元/月,养老金收入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这个养老金收入水平难以保

障退捕渔民的基本养老。

从获得的养老保险补贴额看,一些地区退捕渔民参加养老保险补贴水平与本地执行的被征地农民养

老保险补偿标准还有一定差距。以专业退捕渔民所获补贴为例,补贴标准为 3000元/年,15年补贴总额

为 45000元。在退捕渔民数量较多的江苏、江西、湖南、安徽、湖北、四川等地区,2017—2019年三年平均

渔民年人均纯收入分别为 26817元、14868元、16432元、17224元、19487元、18316元(见表 4),养老

保险补贴总额相当于本地捕捞渔民 2~3年的年人均纯收入。而一些地区对于专业退捕渔民尤其是兼业

退捕渔民的参保补贴标准更低、补贴年限更短。如湖北武汉明确规定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补偿标准

不低于被征地时所在地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 3倍①,以 2019年湖北农民可支配收入 16391

元/人计算,被征地农民可获得养老保险全额补偿为 49173元。尽管渔民收入水平普遍高于农民,但一

些地区退捕渔民养老保险补贴水平低于被征地农民;且被征地农民保费补偿方式采取“先补后征”,并明

确规定这是在“征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和青苗补偿费三项征地补偿费用以外”,专门用于被征地农民参

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偿费用。相对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补偿,退捕渔民获得捕捞权回收的经济补偿

中除了船网工具回收一次性补偿、过渡期生活补助外,养老保险补贴也是一项重要的安置补偿。而一些

地区退捕渔民养老保险补贴总额不高,这将限制退捕渔民到龄后可领取养老金收入的水平,在确保退捕

渔民生活水平不因退捕而降低、确保长远生计有保障上与被征地农民还有差距。

16 http://clgsk.qks.cqut.edu.cn

① 参照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补偿标准,被征地时年满 60周岁的人员,除原来的征地三项费用外,还可获养老保险全额补偿;被征地时

60周岁以下(59周岁至 16周岁)的人员,年龄每降低 1岁,补偿标准按全额补偿标准的 1%递减。

第23页

表 4 部分沿江地区退捕渔民与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补贴水平比较 元

渔民人均纯收入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三年平均

农民可支配收入

2019年

四川 16940.13 18494.80 19515.53 18316.82 14670

安徽 16887.20 16919.73 17867.65 17224.86 15416

湖北 18829.97 19165.34 20466.69 19487.33 16391

湖南 16113.28 16411.11 16771.80 16432.06 15395

江西 13789.18 14794.83 16020.46 14868.16 15796

江苏 24752.57 26954.67 28745.03 26817.42 22675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8! 2020)》《2020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注:被征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补偿标准(以上一年可支配收入 3倍为参照系)

(三)区域间退捕渔民的养老保险补贴标准、补贴方式不同导致保障政策惠及感和获得感有明显

差异

由于长江上中下游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沿江资源禀赋、专业渔民和兼业渔民分布的地域存在差异,长

江上中下游沿江地区各地渔民养老保险政策存在不同之处———养老保险保费补贴标准有差异和养老保

险保费补贴方式不同。如长江中游某县区对专业渔民和兼业渔民的政策补贴标准分别为 6万元和 2万

元,补贴比例为 3∶1,而邻近县区对专业渔民和兼业渔民补贴标准相同,统一为 1.6万元。又如长江中游

地区相邻地域间对退捕专业渔民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保费补贴标准相同,都为 4.5万元/人,差异

在于一种采取一次性补贴缴纳保费方式全部计入退捕渔民个人账户,另一种则采取分 15年逐年计入退

捕渔民个人账户。补贴方式的差异带来政策效果的不同,一次性补贴给渔民的好处在于当下退捕渔民政

策惠及感、获得感较强,但对退捕渔民未来养老保障的可持续性、稳定性较弱;而采取分期逐年补贴给渔

民的好处在于可缓解当前本地财政压力,确保渔民未来养老保障的可持续性、稳定性,但当下渔民对退捕

政策的惠及感、获得感略不如前者。

(四)养老保险专业性强及政策宣传力度不够导致部分退捕渔民对政策认知不高

由于养老保险政策本身专业性强,加之部分地区针对退捕渔民养老保险政策宣传力度不够、宣传范

围不广、宣传方式不适宜,一些退捕渔民对养老保险政策了解不够,参保意识和积极性不高。在长江中游

传统捕捞渔村调研中,部分中老年退捕渔民反映对养老保险政策了解不多,尽管本地政府为退捕渔民发

放了安置保障服务清单和政策明白纸①,但由于养老保险补贴标准、补贴方式的内容过于复杂,且渔民自

身年龄偏大、文化层次偏低,对于政策理解无法到位,比如对于养老保费交多少、政府补贴多少、以什么方

式缴补,以及到龄后能领取多少养老金收入等情况认知比较模糊;还有部分中青年渔民们反映自己距 60

岁退休还有好多年,缴纳养老保险到龄后领的钱很少,且需渔民先垫付后领取保费补贴,而退捕后收入降

低,缴纳养老保险保费压力较大。

五、结语与政策完善建议

为更好地发挥社会保障政策在稳定推进长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认为应以确保退

韩 杨,等:长江退捕渔民养老保障政策逻辑与完善建议 17

① 政策明白纸,实际上是指用一张纸列清相关所有政策明细,让对退捕渔民清晰了解相关政策及其享有的政策福利。

第24页

捕渔民“长远生计有保障”为目标,聚焦退捕渔民基本关切,灵活开展养老保险政策宣传,引导退捕渔民

应保尽保,尽量提高参保档次;在财政允许条件下尽力扩大退捕事实生计渔民养老保障覆盖面,参照本地

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适度提高养老保障水平;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统筹平衡区域内退捕渔民在

养老保障政策中的受益程度。

(一)灵活开展退捕渔民养老保险政策宣传和讲解,引导退捕渔民积极参保、提高参保标准

养老保险政策关乎每位退捕渔民的切身利益。应将养老保险纳入禁捕绩效考核体系和地方干部“帮

扶、包片”的工作内容,进一步扩大重点渔区、特定渔区宣传范围;灵活利用明白纸、宣传单、手机、电视等

线上线下多种渠道,着重宣传讲解“可选择保险类型、缴费档次、政府补贴比例、补贴方式、到龄可领取的

养老金收入”等渔民最为关切的内容,让退捕渔民了解养老保险的政策目标和发挥作用的机制。稳定退

捕渔民心理预期,提高退捕渔民认知、理解,让退捕渔民“安心退、放心缴、有保障”,转变退捕渔民的“眼

前利益”为“长远眼光”,发挥政府补贴杠杆作用,提高退捕渔民参保积极性和参保标准。加强政策宣传

的同时强化对退捕渔民的舆论引导,将养老保险补贴与长江返捕违法违规记录挂钩,营造“不敢捕、不能

捕、不想捕”的社会舆论氛围。

(二)在财政允许条件下尽力扩大退捕事实生计渔民养老保险政策覆盖面,做到能保尽保

针对建档立卡退捕渔民群体,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财力较好的地区,引导退捕渔民提高参保档次,

适度提高养老保险保障水平,灵活采取计入渔民保险账户的方式,如一次性保险保费补贴、直补等,以缓

解渔民缴纳保费的压力;针对经济发展水平、财力一般的地区,可采取分年补贴、渔民缴费时同步扣除补

贴的方式,缓解渔民缴纳保费的压力,增强政策惠及感、获得感。对特定沿江、沿湖区域中特定的“一证多

户”“一证多船”“无证”渔民家庭及老年渔民等特殊群体进行摸底排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基于历史事

实,参照本地有证渔民进行科学分类,扩大对退捕事实生计渔民群体的政策保障覆盖范围,提高退捕事实

生计渔民在养老保险政策中的受益程度,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养老保险政策,做到退捕事实生计渔民

能保尽保,确保“退得出、禁得住、有保障”;针对无劳动能力、60岁以上退捕渔民,做好和社会兜底保障政

策衔接;针对生活特别困难、患病的渔民,发挥社会政策救助、兜底作用,统筹整合正在巩固拓展的脱贫攻

坚政策、低保政策等,发挥政策合力。

(三)参照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措施适度提高养老保障水平,加大对退捕渔民养老保障力度

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地方财力水平、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渔民近 3年平均人均纯收入等综合情

况,参照本地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措施,在现有政策基础上,适当提升退捕渔民养老保险补贴标准,延长

补贴期限,切实发挥收回捕捞权的经济补偿在做实养老保险中的作用;对于符合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

保险条件的退捕渔民,通过制定实施激励政策,让更多退捕渔民进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障体系,提高对

退捕渔民的保障水平;对于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专业退捕渔民,其补贴总额上至少应与失地农

民养老保险水平保持大致相当,在地方财力较好的地区,对退捕渔民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贴总额可参

照城镇职工保险补贴;对于兼业退捕渔民,其获取补贴总额应同步适度提高,但应区别于专业渔民。

(四)按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适度统筹平衡区域内退捕渔民的养老保障政策受益程度

应避免区域内、群体间在补贴标准、缴纳方式上的较大差异,降低退捕渔民的心理不平衡。在实践

中,可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确保相邻区域、同一地区内不同群体在养老保险政策受益程度上无太大

差异,特别是养老保险政府补贴最低标准、缴纳方式等退捕渔民关注的方面应基本一致,降低攀比风险。

确保养老保障的可持续性、稳定性。同时,对于因发展水平不同带来的退捕渔民在养老收入水平中的差

异,应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同总体平均水平间的相对关系,合理确定变动系数,并对参保对象做出明确

解释,以消除由此带来的误解和不满。

18 http://clgsk.qks.cqut.edu.cn

第25页

致谢:本文是基于 2020年 9—12月赴长江流域部分沿江省份的调研,于 2021年初修缮完成。感谢

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政策规划处处长衣艳荣,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及江西、湖

南等长江沿江省份农业农村厅等相关同志,对作者团队实地调研的支持与对本文撰写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韩杨,赵俊超,刘子飞.以“稳得住、能致富”为目标,促进长江退捕渔民更高质量就业———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

调研报告之一[EB/OL].(2020-12-31)[2021-01-01].https://www.drc.gov.cn/DocView.aspx?chnid=386&leafid

=1339&docid=2902440.

[2] 韩杨,冯文猛,刘子飞.以“长远生计有保障”为目标,加大长江退捕渔民养老保障力度———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退捕

调研报告之二[EB/OL].(2020-12-31)[2021-01-01].https://www.drc.gov.cn/DocView.aspx?chnid=386&leafid

=1339&docid=2902441.

[3] HARRDING.Thetragedyofthecommons[J].Science,1968,162(3859):1243-1248.

[4] 韩杨,衣艳荣.长江水生生物资源与环境保护迫在眉睫[J].绿叶,2018(11):26-34.

Thepolicylogicandimprovementsuggestionsof

thepensionpolicyforfishermenwhohavewithdrawn

from fishingintheYangtzeRiver

HANYang

1a

,FENGWenmeng

1b

,LIUZifei2

(1.a.RuralEconomicResearchDepartment;b.SocialDevelopmentResearchDepartment;

DevelopmentResearchCenteroftheStateCouncil,Beijing100010,China;

2.FisheryDevelopmentStrategyResearchCenter,ChineseAcademyofFisherySciences,Beijing100141,China)

Abstract:ItisnotonlyrelatedtothestablepromotionoftheYangtzeRiverfishingban,butalsothe

survivalanddevelopmentofaffectedfishermenandthewellbeingofpeople’slivelihood.Insafeguardingthe

socialsecurityrightsofretiredfishermenintheYangtzeRiver,compensatingthem fortheirfishingrightsby

improvingtheirpensionlevelisanimportantlivelihoodresettlementpolicyforthem duringtheperiodof

implementationoffishingbanintheYangtzeRiver.Ourrecommendationsareasfollows:a)totakethelong

termlivelihoodofthefishermenreturningtofishingasthepolicytargets,focusingonthebasicconcernsofthe

fishermenreturningtofishingandincreasethepublicityofendowmentinsurance;b)toexpandthecoverageof

endowmentinsuranceforthefishermenwhoselivelihoodhasbeenbannedfromfishingandreturningtofishing;

c)torefertotheendowmentinsurancepolicyofthelocallandlessfarmers,moderatelyimprovethelevelof

endowmentinsurance,andincreasetheintensityofendowmentinsuranceforthefishermenreturningtofishing;

d)tostrengthentheendowmentinsuranceforthefishermenreturningtofishing,andbalancethebenefitdegree

ofretirementfishermen’spensionsecuritypolicyintheregionasawholeaccordingtothelevelofregional

economicdevelopment.

Keywords:YangtzeRiver;returningfishermen;fishingrights;ecologicalcompensation;compensation

forlandacquisition;pensionsecuritypolicy;people’swellbeing

(责任编辑 彭晓娟)

韩 杨,等:长江退捕渔民养老保障政策逻辑与完善建议 19

第26页

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

2022年 第 36卷 第 4期

Vol.36 No.4 2022

收稿日期:2021-09-1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阶段我国发展环境研究”(21ZDA004);教育部人文

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五观’”重要论述基本问题研究(20YJA710017)

作者简介:韩俊,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乐山师范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研究;金伟,教授,博士生导

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本文引用格式:韩俊,金伟.论伟大建党精神的特征、功能及传承[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2(4):20-29.

Citationformat:HANJun,JINWei.Onthefeatures,functionsandinheritanceofthespiritofthegreatPartybuilding[J].JournalofChongqing

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2022(4):20-29.

doi:10.3969/j.issn.1674-8425(s).2022.04.003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

论伟大建党精神的特征、功能及传承

韩 俊1,2

,金 伟1

(1.武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2.乐山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乐山 614000)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以下简称“七一”讲话)中,首次提

出伟大建党精神,对党百年奋斗历程所形成的精神进行高度凝练概括。伟大建党精神内涵丰富、意蕴深

远,它不仅深刻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人“我是谁、从哪里来、往哪里去”的哲学问题,还深刻回答了“什么是

马克思主义政党、如何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伟大建党精神具有先进性、政治性、革

命性、人民性等鲜明特征,为党赋予思想灵魂,锤炼政治品格,培育无畏气概,涵养高尚情操。百年来,中

国共产党正是在伟大建党精神的指引下,成为“伟大、光荣、正确”的政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

继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巩固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强国决心,汲取党性修养强大力量,建设党的伟大工程,永葆党的青春活力,谱写党的千秋伟业。

关键词:伟大建党精神;特征;功能;传承;精神谱系

中图分类号:D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425(2022)04-0020-10

历史从哪里开始,精神就从哪里产生。在“七一”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百年历史的高度,根

据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的生动实践,将伟大建党精神凝练概括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

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1]8

。这 32个字,充分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共

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集

中反映。不仅如此,伟大建党精神还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品质、心气、能力、韧性,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

特有的感召力、凝聚力、奋斗力、意志力等精神力量。

一、伟大建党精神的特征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胜任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任务?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

回答好这两个问题,还要从中国共产党自身寻找答案。以大历史观之,中国共产党不仅具备其他政党都

第27页

不具备的优秀品质,更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阶级结合孕育而生的革命型

政党,既代表历史的前进方向,又有明确的革命任务。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依赖于伟大建党

精神的正确指引,正是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的先进性、政治性、革命性、人民性等鲜明特质,武装了中国共产

党人的精神世界,由此创造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人间奇迹。

(一)先进性

中国共产党是由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建立的,党的创始人陈独秀和李大钊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他

们受到俄国十月革命启发,在各种思想的对比和论战中,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表现出强

烈的革命热情。另外,中共一大 13位党代表平均年龄 28岁,他们乐于接受新思想新事物,属于时代进步

青年。李大钊曾写出《青春》文章,高唱青春凯歌。陈独秀主办《新青年》期刊,目的就是宣传新思想,造

就时代新青年。从这个角度上讲,伟大建党精神的先进性与生俱来。从党的指导思想来看,马克思主义

理论是先进的理论,“马克思的思想理论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

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2]197

。不同于其他理论,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主义理论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能从科学的理论视角审视人类的去向问题。

何谓精神先进,一是看精神背后代表谁的利益,是否符合历史发展潮流。二是精神是否产生积极作

用,推动人类历史进程。历史表明,中国共产党做到了上述两点,并超越了两千多年封建历史上的革命的

狭隘,找到了跳出王朝周期性更替的两条道路,建立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使全

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制度。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理论为指导,坚守崇高的政治理想,淬炼

政治品质,严明政治纪律,团结带领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

飞跃,建成了一个日益走向世界舞台的最大发展中国家,为全球减贫事业和人类和平发展作出了彪炳史

册的重大贡献。综上,无不显示出伟大建党精神的先进性。伟大建党精神昭示,无论何时,我们都要坚持

马克思主义真理,坚守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守正创新,开创未来。

(二)革命性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艰巨的革命任务。可以说,革命从一开始就根植于中国共产党的

基因之中。从近代中国的实践探索来看,要想彻底改变中国贫穷落后任人宰割的悲惨命运,社会改良的

方法是行不通的。1921年,在新民学会长沙会员大会上,毛泽东在发言中赞成用俄国式的革命道路,认

为这是诸路皆走不通后的一条新路。他还分析比较了社会民主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方法,认为“激烈方法

的共产主义,即所谓劳农主义,用阶级专政的方法,是可以预计效果的,故最宜采用”[3]2

。马克思恩格斯

在《共产党宣言》中就这样指出:“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

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4]421

因此,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

产党就表现出了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同旧世界决裂的坚强意志。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从战争时期的

革命党向和平时期的执政党转变。于是,有人就认为党的革命性不再存在。持这种观点的人,只看到了

战争中的革命,没有看到建设、改革之中革命的必要,把党的革命性理解得狭隘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

神。”[5]

革命存在于中国共产党奋斗的全过程,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这些伟大革命精神跨越时

空、永不过时”[2]253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要回答如何建设一个新世界。在建设新世界

中,革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改革也是一场伟大革命,邓小平认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6]113

。党

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革命精神,指出我们党进行着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这“两大革

命”,“无论是局部执政的过去,还是全面执政的现在和将来,党都是不断进行两个伟大革命的革命

党”[7]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大革命”论,就是告诉全党,革命底色永不褪色。“两大革命”论驳斥了执

韩 俊,等:论伟大建党精神的特征、功能及传承 21

第28页

政党不再是革命党的错误观点,强调中国共产党是革命党,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在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的征途中,为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8]543

,全党上

下必须付出更为艰辛的努力,进行更为艰苦的斗争。

(三)政治性

一直以来,中国共产党遵守“思想建党、政治强党”原则,不断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可见,政治性是党

的自持属性,它集中反映在党的目标、路线、纲领上。由此来看,我们党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体现的是政

治方向;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体现的是政治品格;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体现的是政治勇气;对党忠诚、不

负人民,体现的是政治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9]6

毋庸置疑,政治性已镌刻在党的旗帜上,内嵌于伟大建党精神之中,成为党内的理论与行动自觉。因

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10]225

党在任何历

史时期,都是要讲政治的。但并不否认,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内存在一些政治意识

淡薄的同志,尤其个别高级干部政治野心膨胀,给党的事业造成了极坏影响,这些教训极其深刻,发人深

省。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把党的政治建设

放在首位,强抓政治建设,整治党内政治生态,严肃党的政治生活。

(四)人民性

不难发现,伟大建党精神的 32个字的落脚点在人民。不管是党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

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还是对党忠诚、不负人民,都聚焦在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的精神原点。伟

大建党精神深刻回答了“为什么人”的问题,即我们常说的“为了谁、依靠谁”。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

党人在实践中形成的,这里的实践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实践,人民性也就自然成为伟大建党精神的核心属

性。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党赖以生存的主体力量和精神支柱,伟大建党精神字字千钧,句句饱含人民情

怀。党章明确规定,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人民服务,人民在党心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可以说,在中国

共产党的精神谱系之中,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便是人民。

人民性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核心要义,是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根本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行使人民赋

予的权力的法理依据。准确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的关键,就是要看党的人民性。从根本上讲,党来自人民,

是人民中的一部分,党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完全一致。中国共产党一直“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

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2]130

,正所谓“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

所废在逆民心”,党的奋斗目标和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执政为民。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沧桑取得的丰功

伟绩,靠的是与人民群众永不割舍的血肉联系。因此,我们坚决反对把党同人民对立起来、分割开来的言

论,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永远和人民站在一起,风雨同舟、生死与共。

二、伟大建党精神的功能

中国传统哲学认为,人是精神与形体的结合。形体是精神产生的基础,精神也反过来影响形体,二者

不能单独存在,在相互依存中发挥各自的作用。如果把政党看作系统的有机体,政党也是由精神和形体

组成的,政党组织产生政党精神,政党精神反过来影响政党组织。党的建设不光在于形体,更在于神韵。

伟大建党精神,深刻凝结着中国共产党人的高贵品格,始终对党的机体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赋予党的思想灵魂

马克思主义是最严密、最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是经过反复实践检验而不断完善和发展着的真理性

理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立场、观点、方法是我们站在科学和时代的制高点上观察、分析、解决

问题的重要依据。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指导思想,既是我们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工具,

22 http://clgsk.qks.cqut.edu.cn

第29页

又是武装头脑和改造思想的工具,而这种“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1]11

。习近平总书记

指出:“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2]209

党的百年实践证明,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问题,

党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才会蒸蒸日上。反过来,一旦偏离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就会犯“左”或右的错

误,给党的事业带来严重破坏。毛泽东曾经指出:“如果我们党有一百个至二百个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

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12]533

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结论,是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的理论前提。

从历史上看,虽然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帝国,但中华民族并没有由此走向富强民主,

随之而来的却是军阀混战,外国势力横行,人民生活依旧痛苦不堪。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和仁人志士陷入

迷茫,继续追寻强国之道。恰在这时,“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3]1471

,点燃

了中国人民的希望。在众多救国药方之中,中国人民经过甄别、思考、实践,最终转向了马克思主义,一经

接受,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知识分子,在与工人运动结合的过程中,创建了中国共产党,深刻改变了中

国的前行方向。

百年来,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斗,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

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近代

以来的历史屈辱一去不返,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中国共产党,继续开展社会

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由此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篇章,建成了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

体系,打开了中国外交新局面。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中国共产党,着眼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建设

社会主义的时代课题,孕育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创举,彻底改变了中国贫穷落后的旧面貌,国力显著增强,

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我们党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中国式现代

化道路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使中华民族自信地迈向富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中国

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推动党和国家

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2]202

,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宏大的脱

贫攻坚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正向第二个百年梦进发,中华民族踏上了强起来的新征程。

谈及坚持真理,绕不开与之相应的修正错误,因为真理往往是在修正错误或抵制各种错误倾向的过

程中逐渐被人们认识。这里所说的修正错误,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从实际出发,分析和审视问题,对那些

过时的、被实践证明不正确的观点加以修正。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

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特别是有了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后,他们发现“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

了”[14]6

。甚至,他们还指出《共产党宣言》中“对于社会主义文献所作的批判在今天看来是不完全

的”[14]6

,应当“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14]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将马克思

主义放置于中国的社会环境中不断检验、修正的过程。以此反思,历史上我们党所犯的教条主义和本本

主义错误,根源在于只看到真理的绝对性,而忽视了真理的相对性。任何一种理论,都是在其所处的历史

土壤中形成的,带有历史印记的。诚如毛泽东指出,“马克思活着的时候,不能将后来出现的所有的问题

都看到,也就不能在那时把所有的这些问题都加以解决”[15]5

,“至于马克思、列宁关于个别问题的结论做

得不合适,这种情况是可能的,因为受当时条件的限制”[15]2

。二是中国共产党修正自己在实践中所犯的

错误。客观地讲,在中国这样特殊国情之下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每一场都是史无前例的探索,远远超

出了任何一种书本知识和世界上现有的他国经验的范围,没有现成的道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

探索中的曲折、失误甚至失败都是难以避免的。毛泽东对待错误,强调不应当害怕,并指出“任何政党,任

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一点。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

好”[13]1480

。总之,“我们的态度是:坚持真理,随时修正错误”[15]291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伟大,并不在于不

韩 俊,等:论伟大建党精神的特征、功能及传承 23

第30页

犯错误,没有曲折,而在于能勇敢承认和正视自己的错误、挫折,用科学的态度对待这些曲折,从中汲取经

验教训。革命时期,我们犯过右和“左”的错误;建设时期,我们经历过重大挫折;改革时期,我们也有过

失误。中国共产党正是在不断总结经验、修正错误的过程中,逐步走向成熟。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崇高理想和远大目标。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

国共产党人坚守理想、矢志不渝,在生死考验面前,也能赴汤蹈火、不怕牺牲。真理与理想统一在一起,是

中国共产党人强大的精神内核和力量源泉。在党的百年历程中,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为了理想浴血奋斗,

即使他们知道所追求的理想不一定在自己有生之年实现,但他们始终相信,只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

力奔跑,无论多远,也必然能抵达理想之岸,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

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8]521

综上所述,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建党精神,无疑是党之灵魂。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和共产主义

理想的政党,才能永葆党的思想先进性。深刻领会伟大建党精神的深远意蕴,必须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

基本理论,搞清楚什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真理、如何在实践中自觉坚持真理,主动修正错误,坚决摒弃不

讲真理、以权压理、颠倒真理、篡改真理的荒谬行为。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真理缺失常常是由谬误的泛滥

开始的,思想上的混乱是可怕的,当年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现实昭示我们,理想信

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一旦缺“钙”,党的机体就会萎缩,“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

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16]106-107

,最终难以担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习近平总书记指

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17]15

这安身立命的根本,

任何时候都动摇不得,中国共产党将坚定理想信念作为一项极其重大的终身课题,就是要稳固这个根本。

具体来讲,第一,高度警惕“精神懈怠”,防止理想信念滑坡,弘扬建党精神,提升思想觉悟,始终保持“赶

考”的心态。第二,坚决破除封建迷信思想,严禁拉帮结派,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立心守

正,固本铸魂。第三,全力遏制特权思想,反对个人主义倾向,全面从严治党,把权力关进制度的铁笼,制

约和监督权力的运行。

(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锤炼党的政治品格

初心和使命这对概念,最早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 95周年大会讲话中提出的,后来在党的十九大报

告上,他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阐释为两句话———“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8]1

。在

“七一”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又把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纳入伟大建党精神之中,一语道破中国共产

党人百年初心不改的政治品格和身体力行的社会实践。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有没有忘记初心、丢掉使

命,会不会在遇到新长征的“娄山关”“腊子口”时停滞不前,新时代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

代之问如何作答,这些既是中国共产党要解答的现实问题,也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工作成效的检验。

初心乃本心,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创立的根源所在。初心是使命的内在本原,使命是初心的外在表

现,二者是建党时的出发点。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我们都不能将其更改抛弃,丢了初心使命,否则“党就会

改变性质、改变颜色,就会失去人民、失去未来”[8]530

。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以此作为奋斗的逻辑起点,义

无反顾地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始终焕发青春活力,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

和强力支持。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地保持下去。初

心稍不注意,就可能蒙尘;使命一旦松动,就可能停歇。要长期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需要党在思想

政治上不断进行检视、剖析、反思。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将初心和使命牢记心间,时刻在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

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明确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党的永恒课题。进一步看,伟大

建党精神中的“践行”和“担当”,具有更为深刻的意义,这是因为初心和使命不仅体现在思想层面,关键

还要落实到行动当中。中国共产党并非只在理论上打圈圈,更不是在书斋里坐而论道,而是以马克思主

24 http://clgsk.qks.cqut.edu.cn

第31页

义中国化的理论作为指导,真刀真枪地付诸于实际行动。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就就是这样干出来的,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如此。历史往往经过岁月的洗礼沉淀,才能让人看得清晰真切。一个政党难能

可贵的政治品质,是历经沧海桑田而初心不移,是饱经风霜雪雨而本色未改。在这百年征程中,中国共产

党的初心和使命从未改变,无论在何种条件下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真正地彰显出伟大建党精神的

力量。

(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培育党的无畏气概

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也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怕牺牲、英

勇斗争的历史。中国革命的胜利、建设的成就、改革的辉煌,无一不是由无数中国共产党人的牺牲和斗争

换来的。在持续两年多的井冈山斗争中,为之牺牲的英烈平均每天近 60人。长征途中,红一方面军从江

西出发时8.6万人,抵达陕北只剩6千余人,平均每走1公里就有4名战士倒下,每14人中只有1人到陕

北。革命战争年代,有姓有名可查的烈士达到 370万人。毛泽东这样说道:“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

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

了。”[18]1036

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人民志愿军毅然跨过鸭绿江,出国和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浴血作战,

以无比顽强的勇气和毅力对抗强敌,舍生忘死。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中央一声号令,在全国掀起“三

线”建设浪潮,一批批中国共产党人,不计个人得失,勇往直前。为了摆脱核威慑,制造出中国的核武器,

一批又一批科学家隐姓埋名,远赴祖国的荒僻偏远之处,艰苦斗争,不惧牺牲,默默奉献几十年。

在新时代的脱贫攻坚、建设小康、应对自然灾害、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桩桩大事难事面前,中国共产

党人始终表现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无畏气概。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全国 3900多万党员干

部投身于抗疫前线,其中近 400名党员干部在战斗中献出了宝贵生命。在脱贫攻坚战场,300多万名扶

贫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 200万名乡镇干部以及数百万村干部冲锋在脱贫攻坚战的第一线,全国

1800多名党员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路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我们这

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5]这些沉甸甸的

数字背后,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光芒穿透百年历史在这个时代的熠熠闪耀。展望未来,中国共产党依然要

在伟大建党精神的指引下,披荆斩棘,砥砺前行。

(四)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涵养党的高尚情操

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讲,对党忠诚是第一位的、绝对的、无条件的,“衡量干部是否有理想信念,关键看

是否对党忠诚”[8]519

。百年来,无论革命、建设、改革的形势如何变化,“入党誓词的主音符万变不离其

‘忠’———‘永不叛党’”[19]79

。长征初期,邓小平背负着右倾错误的帽子,邓榕曾问过她的父亲邓小平,

“长征的时候你都干了些什么工作?”他坚定且又简明回答“跟到走”[20]353

。的确,跟着党走,忠诚于党的

事业,就能走向胜利。中国共产党生生不息,就是源于无数中国共产党人心中藏着“忠诚”信条。如今,

对拥有 9500多万党员的中国共产党而言,忠诚是全党统一思想,产生凝聚力、向心力的强大精神力量。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保持朝气蓬勃,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秘诀之一,就是全党同志有忠诚,肯担当,

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对党忠诚是言行一致的忠诚,是在党言党和为党尽责的高度一致,是始终如

一的忠诚,不是顺境忠诚、逆境动摇,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纯粹的忠诚。习近平总书记严肃地指出:

“在对党忠诚问题上,中央政治局的同志必须纯粹。”[21]189

对党忠诚是具体的表现,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具

体表现在对信仰的忠诚、组织的忠诚,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忠诚。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

“如果没有对党忠诚作政治上的‘定海神针’,就很可能在各种考验面前败下阵来。”[21]142

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他们是历史的主体、社会变革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生,也因

人民而兴,“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22]165

,其根基、血脉、力量都在人民那里,“为什么人的

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8]35

,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中国共产党能够执政,是

韩 俊,等:论伟大建党精神的特征、功能及传承 25

第32页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如何执好政,离不开人民的支持。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是党永

远不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七大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入党章,成为党的宗旨,对党忠诚本质上

就是不负人民。

土地革命时期,人民群众是党和人民军队的坚强后盾。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发动人民群众,打响了

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人民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人民群众用推车、小船,推出和划出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

的胜利。在建设和改革时期,社会主义的事业是靠亿万人民群众奋斗出来的,改革开放的壮美画卷正是

全体人民书写出来的。党的百年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23]

,只有得到人民的支

持,党才能一往无前战无不胜,但凡背离人民,党就会失去强大力量一事无成,甚至失败。

“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中国共产党“走自己的路”,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谱写了一

段段可歌可泣、气势恢宏的历史史诗,一扫近代以来蒙在中华文明之上的灰尘,把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命

运紧紧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实现了第一个百年梦。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解决人民群众切

实利益问题作为导向,坚决打赢了脱贫攻坚战,解决了困扰中国社会千年的贫困难题,9899万绝对贫困

人口如期脱贫,建成了惠及 14亿人口的小康社会。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瞬息万

变,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加,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我们党必须密切联系群

众,与人民同甘苦、共命运,努力解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向人

民交出优秀答卷。

三、传承伟大建党精神

精神犹如灵魂,影响机体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

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2]41

伟大建党精神所蕴含的理想信念、价值尺度、奋斗态度、道德规范是

中国共产党人战胜万难险阻的思想武器。回首百年来时路,展望未来新征程,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伟大建

党精神,从这座精神富矿中汲取思想滋养,不断激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生力量,保持

钢铁般的意志、深厚的人民情感,淬炼执政能力,提升执政本领,以自我革命的勇气,从容应对前进道路上

的各种风险挑战,承担起新时代党的三大历史任务的重担。

(一)巩固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千秋大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

展中国”[17]22

,这是中国共产党经过百年艰辛探索实践得出的历史定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固定的

模式,不能简单将其说成中国历史文化的母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其他社会主义实践的再

版、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而是与中国具体实际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创新发展的理

论体系。其道路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其理论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其制度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其文化是激励全体人民奋勇前行的精神

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独一无二”又“来之不易”,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因此,我们要始终坚持

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把“四个自信”内化于思想之中。

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中国也没有辜负

社会主义。但同时,社会思想观念越来越多元化,中西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有些人不但不

正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成就,反而奚落中国的道路、制度,尊奉西方制度文化为圭臬,扬外贬中。

还有人固执地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是“资本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新官僚资本主义”,不认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另外,西方敌对势力持续“西化”“分化”中国的图谋不会变,他们利用手中强大的宣传媒

介,操纵国际舆论,传播西方的“普世价值观”,到处唱衰中国、抹黑中国、攻击中国,抵制中国道路、制度,

26 http://clgsk.qks.cqut.edu.cn

第33页

千方百计遏制中国发展,企图在思想领域搞垮党的精神信仰,妄图颠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他们惯于借

助互联网技术极力输出价值观,抢占网络意识形态阵地,抢夺意识形态话语权。基于此,我们需要大力弘

扬伟大建党精神,巩固党的思想堡垒、战斗堡垒。

我们也看到,党内有些同志,经不起“糖衣炮弹”的夹击,在物质利益面前丧失了理想信念,忘记初心

和使命,在党和人民的事业上面,浑浑噩噩,不思进取,甚至变为党内的“拦路虎”“绊脚石”。这些都在向

我们党发出危险信号:思想若不坚定,信仰就可能崩塌。步入新时代,推进伟大事业,我们需要伟大建党

精神的滋养,从中感悟百年精神伟力。我们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就是为了“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

德、学史力行”[5]

。在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下,要敢于同非社会主义思想作斗争,怀着对真理的敬仰、对

理想的笃定,始终保持斗志昂扬、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高度。

(二)坚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决心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千般劫难而自强不息,饱受万分艰辛而斗志愈强,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强

大的凝聚力,正是源于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怀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无限忠诚,肩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奋起反抗、奔走呐喊。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主动扛起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重

担,顽强拼搏,英勇斗争,建立了足以载入人类史册的伟大功勋。

今天看来,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中的困难和风险难以想象。

从外部环境看,世界处于动荡变革期,外部发展环境复杂多变。对话、合作、竞争成为世界上任何一个国

家、民族生存发展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如果有国家、民族思想僵化,因循守旧,不遵循历史发展趋势和规

律,无论其曾经有过多么悠久的历史、取得过多少成就,最终都会沦落至世界舞台边缘,甚至被历史淘汰。

历史启迪智慧,现实等待回应。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机遇与挑战同时并存。我们要继续弘扬伟大

建党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增强压倒一切困难、不被任何困难压倒的勇气,坚定意志,迎难而上,夺取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共创人民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伟大建党精神及实践告诉我们,

中国共产党是创新型政党,能把握世界大势,谋划长远未来。应当看到,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

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国际地位没有变,在与世界其他国家同台竞技中,伟大建党精神仍是我们抓住机遇、

不懈奋斗、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任何畏缩、懈怠和盲目乐观,都会使我们丧失机遇,延误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历史进程。

(三)汲取党性修养强大力量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是百年实践得来的证明。一直以来,中国共产党既进行社会革命,又

无时不在进行自我革命。党坚持自我革命,承认和修正错误,而且每次自我革命,都不是简单的自我修

补,而是从里到外的深刻改造,深度重塑。正是这种革命自觉,才使党一次次转危为安,化危为机。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又迈出了

关键一步。在新的赶考之路上,中国共产党面临诸多风浪考验,不仅要防范其他因素对党的先进性纯洁

性造成破坏,还要通过刀刃向内、刮骨疗伤、壮士断腕的自我革命,清除侵蚀党肌体的一切病毒。

忘记远大理想只顾眼前,就会迷失前进方向,离开现实空谈远大理想,也会陷入虚妄境地。中国共产

党人深知这一点,特别强调认清远大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以“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点滴行动,一步步达成

阶段性目标,进而向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靠近。习近平总书记用“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

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去拼搏、去奋斗、去献出

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17]24

这“四个能否”作为衡量今天党员干部是否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客

观标准,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内心既要时刻装着共产主义理想,又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脚踏

实地,扎实做好每一项工作。此外,每位党员干部要对标“四个能否”,不断提高党性修养。

一个政党走得越远越久,越需要精神的洗礼淬炼。有些同志放松学习,认为谈理想太虚,谈信仰太

韩 俊,等:论伟大建党精神的特征、功能及传承 27

第34页

空,转而迷恋权力,玩弄特权,丧失理想信念,在各种利益诱惑的温床中腐化堕落;有的搞起封建迷信,热

衷于烧香拜佛,不信马列信鬼神,不信组织信“大师”;有的把自己看作一般群众,不提党的先进性和纯洁

性;有的受到一些西方思潮影响,对中国道路和制度没有信心,怀疑共产主义光明前景;有的是非观念淡

薄,毫无底线原则,精神颓废,意志消沉,只做太平官、糊涂官,得过且过,为官不为;有的在重大政治问题

面前,态度摇摆,阳奉阴违,成为两面人;还有的搞人身依附、拉帮结派那套封建社会做法,培养势力范围。

产生此类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归结一点就是党性出了问题。中国共产党区别于近代历史上一切政治组

织,完成了各种政治力量无法完成的历史重任,究其原因正是中国共产党是为理想和信仰而战。无论在

顺境还是逆境,中国共产党丝毫没有动摇过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马克思主义信仰,超越了其他政党追求

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性。

中国共产党从来没有任何理由躺在已有的功劳簿上沾沾自喜,而应时刻保持警惕和危机意识,秉承

建党时的朝气活力和精神风貌,在新征程上不断夯实党的建设之基,汲取党性修养的精神力量。继承和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发出的动员令,也是 9500多万党员的党性使然。恩格斯说

过:“一个知道自己的目的,也知道怎样达到这个目的的政党,一个真正想达到这个目的并且具有达到这

个目的所必不可缺的顽强精神的政党,———这样的政党将是不可战胜的。”[24]139

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的

政党,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一个世界大党,定能答好新时代考卷,书写更精彩的历史新篇章。

四、结语

中国共产党人将伟大建党精神作为精神源头,并以此为基点赓续精神血脉,在一百年里形成了井冈

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

等伟大精神,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精神代代相传滋养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心田。客观上讲,中

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扎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中,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意味着,中

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的精神是统一的,完全有能力有信心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在伟大建党精神的感召和激励下,

勇于建设党的伟大工程,提高党性修养,练就过硬斗争本领,永葆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把党和人民

的光辉事业推向更高阶段。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2] 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

[3] 毛泽东文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 马克斯恩格斯选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 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21(7):4-17.

[6] 邓小平文选: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 徐奉臻.习近平一以贯之革命观的生成依据和贡献意义[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5):52-60.

[8]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 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9] 习近平.在基层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10]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

[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2]毛泽东选集:第 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3]毛泽东选集:第 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8 http://clgsk.qks.cqut.edu.cn

第35页

[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5]毛泽东文集:第 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6]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

[1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 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18]毛泽东选集: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9]吴黎宏.共产党员如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9.

[20]毛毛.我的父亲邓小平(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2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 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2]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9.

[23]习近平.在“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6-30(2).

[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Onthefeatures,functionsandinheritanceof

thespiritofthegreatPartybuilding

HANJun

1,2

,JINWei1

(1.SchoolofMarxism,WuhanUniversity,Wuhan430072,China;

2.SchoolofMarxism,LeshanNormalUniversity,Leshan614000,China)

Abstract:Inhisspeechtocelebratethe100thanniversaryofthefoundingoftheCommunistPartyofChina

(“speechonJuly1st”),XIJinpingfirstproposedthegreatPartybuildingspirit,whichisahighlycondensed

summaryofthespiritformedbytheParty’scenturylongstruggle.ThegreatPartybuildingspiritisrichin

connotationandprofoundinmeaning.Itnotonlydeeplyansweredthecommunists’philosophicalquestionsof

“WhoamI,whereIcomefrom,andwhereIgo”butalsodeeplyansweredthesurvivalanddevelopmental

questionof“WhatisaMarxistPartyandhowtobuildaMarxistParty?”.ThegreatPartybuildingspirithasthe

distinctivecharacteristicsofbeingadvanced,political,revolutionary,andpeopleoriented.Ithasendowedthe

Partywithanideologicalsoul,stipulatedapoliticalcharacter,cultivatedfearlessness,andforgednoble

sentiment.Forahundredyears,theCommunistPartyofChinahasbecomea“great,glorious,andcorrect”

politicalPartyundertheguidanceofthegreatPartybuildingspirit.Atanewhistoricalstartingpoint,wemust

inheritandcarryforwardthegreatPartybuildingspirit,consolidatetheideologicalfoundationofsocialismwith

Chinesecharacteristics,resolutelyrealizethedeterminationtomodernizeandstrengthenthecountry,absorbthe

powerfulpowerofPartyspirit,castgreatprojects,alwaysmaintaintheParty’syouthandvitality,andwritethe

Party’sgreatachievements.

Keywords:greatPartybuildingspirit;characteristic;function;inheritance

(责任编辑 彭晓娟)

韩 俊,等:论伟大建党精神的特征、功能及传承 29

第36页

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

2022年 第 36卷 第 4期

Vol.36 No.4 2022

收稿日期:2021-08-3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推动高校思政课专题教学改革创新研究”(20VSZ120);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

“国家新城镇化战略下的房地产生态补偿研究”(2016M602678);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融’‘四合’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21SKJD074);重庆市教育科学“十

四五”规划项目 “习 近 平 新 时 代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思 想 进 教 材 进 课 堂 进 头 脑 的 机 制 和 路 径 研 究”

(21jykxssw70);“马克思共享思想视域的‘绿色 +’生态化发展研究”(ctbuwzqh05)

作者简介:余玉湖,副教授,哲学博士,研究生导师,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本文引用格式:余玉湖,陆珊珊.马克思的共享思想及其时代价值[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2(4):30-40.

Citationformat:YUYuhu,LUShanshan.Marxism’sthoughtofsharinganditstimevalue[J].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

(SocialScience),2022(4):30-40.

doi:10.3969/j.issn.1674-8425(s).2022.04.004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

马克思的共享思想及其时代价值

余玉湖1

,陆珊珊2

(1.重庆工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67;

2.淮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安徽 淮北 235065)

摘要:共享既是马克思对现实社会的关照,也是马克思建构未来美好社会的基础。马克思通过对旧

式社会分工的批判以及对资本关系遮蔽共享的批判,揭示私有制的资本主义社会无法实现共享的根源,

指出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共享社会的历史必然性,构成了以共享主体、共享前提、共

享保障、共享原则、共享目标等为核心的共享思想。马克思共享思想对于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

谋求人民幸福的目标实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价值导向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共享思想;共享发展;人民至上;共同富裕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425(2022)04-0030-11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社会主义中国,为人民实现共享

奠定了制度基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突破,社会发展硕果累累,为人民实现共

享奠定了物质基础。我国在社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已经进入“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期,在这个关

键期里,“共享发展”日益成为关系人民现实利益和民生福祉的重大现实问题。马克思的共享思想,对于

当下具有价值导向作用,对于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人民幸福、民族复兴和人民共享具有重要意义,

为新时代共享理论的发展提供指导,为新时代共享实践提供驱动力。

一、马克思共享思想的生成

“共享”二字在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虽未被直接提及,但是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深刻剖析、揭露和

批判以及对未来共享社会构建的追求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共享思想。

第37页

(一)马克思共享思想的萌芽

1.中学时代树立实现全社会共享幸福的崇高理想

马克思在中学时代就树立了为全人类谋幸福的崇高理想,其中蕴含着共享思想的萌芽,在马克思的

中学毕业论文中,表达了一种“我为人人”的共享理念,“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

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1]459

。“我为人人”实质是为社会大多数人实现幸福而奋斗。这个共享目标

的树立,在为社会大多数人的共享幸福奉献自己,为全社会的共享幸福、全人类的幸福中奉献自己,从而

使个人在共享中实现了“自身的完美”,“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时我们所享

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1]459

。从中学时代就树立的为全

社会谋幸福的崇高理想,激励着马克思后来为构建未来共享社会奋斗终身。

2.《莱茵报》时期提出共享实现的政治前提和物质基础

刚进入《莱茵报》工作的青年马克思深受黑格尔理性主义的影响,肯定理性对现实社会的批判与改

造作用,强调从理性角度谈论自由,反对脱离实际的空谈。在他“坚信理性决定物质利益”[2]

的基础上对

林木盗窃案、摩泽尔河沿岸地区农民贫困境遇等社会问题的分析与研究中,发现理性自由与物质利益之

间存在冲突和对立,使马克思陷入了“现实物质利益”的困境,认识到理性主义无法解决现实生活物质利

益的难题。

自由是共享实现的政治前提。19世纪 40年代,德国民众对于思想、政治自由的呼声愈发强烈。普

鲁士政府迫于压力通过颁布新的书报检查令来缓解社会矛盾。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中,马

克思通过对书报检查令逐字逐句的剖析,揭露了新法令在出版自由政策上的欺骗性和虚伪性,认为书报

检查令中所强调的“严肃和谦逊”在本质上限制了人们对客观真理的探讨;以宗教原则混同政治原则,用

法律形式管制人们的思想等,是完全违背精神自由的。普鲁士政府并不是在推行真正的自由主义,其出

版政策仍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书报检查令的“出版自由”与理性国家的新闻出版自由相悖离,马

克思认为真正的自由不应该被制约与束缚,而是“你能够想你愿意想的东西,并且能够把你所想的东西说

出来”[1]134

。为此,马克思为民众的思想自由、政治自由和舆论自由进行辩护,将新闻报刊定位成“是把个

人同国家和世界联结起来的有声的纽带”[1]179

,是表达民意、反映各种社会政治问题的公共平台,每一位

公民都可以在新闻报刊中享有发表言论的自由,即使是社会底层人民的诉求也能在新闻报刊中得到表

达。新闻报刊在本质上是人民的报刊,是人民精神上的镜子,出版自由代表的本应该是普遍权利,而书报

检查令对出版自由的限制实质上扼杀了人民精神权利。马克思深刻揭露了普鲁士政府的虚伪性,反对其

颁布的书报检查令,认为这剥夺了人民的话语权,提出取缔书报检查令,捍卫人民的自由发声共享权。

现实的生活是共享的物质基础。为了维护贫困民众捡拾枯枝的权利,在《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

中,马克思就林木盗窃法的问题与省议会展开激烈的辩论,省议会站在林木所有者的立场上,将捡拾枯枝

与盗取林木混为一谈,同样列为“盗窃罪”,片面维护特权等级的私人利益,法律不再体现人民普遍利益

而是成为维护私人利益的工具。马克思对此进行了批判,揭露了普鲁士政府是为了保护林木所有者利益

而不顾贫困群众的现实悲惨的生活状况制定的《林木盗窃法》,是“从活生生的道德之树上砍下来,把他

们当作枯树抛入犯罪、耻辱和贫困的地狱”[1]243

,可以说这是在剥夺贫困民众基本生存的权利,也扼杀了

贫困民众的社会共享权利。

省议会将捡拾枯枝视为违法行为,在马克思看来是极度不合理的,与理性主义相悖离。马克思后来

发现普鲁士政府对于摩泽尔河沿岸的贫困问题一直保持漠视的态度,广大种植葡萄的经营者都走向破

产。这使马克思对理性主义国家观产生了深刻的怀疑,国家与法本应该是用来保障人民共享自由平等的

权利,但是现实却成为普鲁士政府固守官僚等级制度和袒护特权等级私人利益的工具。在现实与理性的

余玉湖,等:马克思的共享思想及其时代价值 31

第38页

冲突背景下,马克思认识到用理性批判的方式分析现实是不合理的,现存的法律制度也是不公正的,从而

推动了对黑格尔思想的批判和反思,开始将目光逐步转向现实物质生活领域,其共享思想的基本立场也

逐渐向唯物主义转变。

3.《德法年鉴》时期提出“社会的享受”共享思想

在《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通过经济学和哲学批判分析了资本主义的非共享性,提出“社会的活动”

“社会的享受”[3]83

等概念。1816年,在普鲁士政府当局时期,犹太人处于非常矛盾的地位:经济富有但政

治无权。犹太人为了能跟基督教徒一样共享平等的权利,一直与政府进行政治斗争,犹太人解放问题成

为社会焦点。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与鲍威尔针对犹太人解放问题公开论战,批判了鲍威尔关于

把一切人(包括犹太人)只有放弃宗教信仰才能获得政治解放的观点的片面性和抽象性。马克思认为不

能把世俗问题归结为神学问题来进行抽象的批判谈论,应当把神学问题归结到它的世俗基础上,对这一

世俗基础进行批判改造。因此抽象唯心地谈论政治解放和宗教解放是无用的,犹太人问题要在不同的具

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研究。犹太人问题的本质还是在于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矛盾,单纯的政

治解放也就是资产阶级革命,实现的只是形式上的虚假的平等和共享,市民社会中宗教、财产不平等仍然

存在。对此,马克思批判地指出:“政治解放对宗教的关系问题已经成了政治解放对人的解放的关系问

题。我们撇开政治国家在宗教上的软弱无能,而去批判政治国家的世俗结构,这样也就批判了它在宗教

上的软弱无能。”[4]187

政治解放的根源在于人的解放,无产阶级要实现政治解放,只有靠他们自己,因为资

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以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狭隘性,“就在于形成一个被戴上彻底的锁链的阶级,一个

并非市民社会阶级的市民社会阶级,形成一个表明一切等级解体的等级……社会解体的这个结果,就是

无产阶级这个特殊等级”[4]17

。无产阶级是人类解放的物质力量,只有以无产阶级作为物质武器,实现无

产阶级的解放,才能打碎这个等级社会,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彻底改变现有的生存结构和社会结构,进

行整体而全面的社会革命,才能实现人类解放,为实现人的共享奠定政治基础。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通过揭露资本主义社会工人与自身生产的劳动产品及其异

化的事实,揭示了工人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不能共享社会产品的原因。工人生产的“产品数量和力量

越大,他就越贫穷”[3]51

,从而工人和他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在劳动过程中,工人感到痛苦不堪,是被强制

性地进行劳动,在这种劳动过程中工人丧失了自己,生产行为异化,工人也“在生产行为本身中使自身异

化”[3]54

,劳动成为维持个人生存的手段。而上述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人与人之间相异化。马克思在研究

私有制和劳动中,逐渐认识到生产资料私有制是造成异化劳动的根本原因,在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批判

过程中,马克思针对异化劳动问题提出“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享受”等相关概念,形成了共享思想的雏

形概念:“活动和享受,无论就其内容或就其存在方式来说,都是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享受”[3]83

,“社会的

活动和社会的享受决不仅仅存在于直接共同的活动和直接共同的享受这种形式中”[3]83

,只有到了共产

主义社会才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

正解决”[3]81

,个人的劳动和自由才会得到充分尊重,人民享受社会的劳动产品,人人共享“社会的活动”

和“社会的享受”才能得以实现。

从中学时代树立“我为人人”、实现全社会共享幸福的崇高理想,到《莱茵报》时期和《德法年鉴》时

期,既是马克思共享思想的萌芽阶段,也是共享思想伴随着其基本立场经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彻

底转变阶段。

(二)马克思共享思想的形成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马克思开始运用新的思想———唯物史观分析现实社

会中的共享问题。对旧式分工的批判、对共享内容的深化、对共享目标的明确,是马克思共享思想形成的

32 http://clgsk.qks.cqut.edu.cn

第39页

重要阶段。

1.《德意志意识形态》批判旧式分工和构建真正共同体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的面世意味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正式诞生,在《形态》中马克思

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通过对旧式社会分工的批判以及对真正共同体的设想与追求,科学地阐述了共享

思想。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私有财产是分工的基础,主要指向对私有财产的批判。

在《形态》中,马克思转向对旧式社会分工的批判,他将分工和私有财产放置在相等的位置上,认为分工

是私有财产的“产品”。在马克思看来社会分工制约着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以及所有制形式,旧

式社会分工的发展还会导致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之间产生对立矛盾,并且正是由于两种利益之间的矛盾

无法得到解决,才产生了代表统治阶级利益却冒充公共利益代表的虚假共同体。生活在虚假共同体里的

人们只是看似自由而已,所有的活动都必须在一个强制的一定的特殊范围内,在这个范围内“他是一个猎

人、渔夫或牧人,或者是一个批判的批判者,只要他不想失去生活资料,他就始终应该是这样的人”[4]537

而真正的自由只有统治阶级成员才能拥有,说到底虚假的共同体只不过是“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

联合”[4]571

,是披着自由外衣的新的枷锁罢了。由此可见,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旧式社会分工体

系,建立在以私有制和阶级对立为基础、通过强制约束个人发展形成的虚假共同体之上,人们共同活动所

产生的成倍增长的生产力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是异己的,是在这些人之外的强制力量,“因而,他们不再

能驾驭这种力量,相反,这种力量不仅不依赖于人们的意志和行为反而支配着人们的意志和行为”[4]538

因此,消灭“异化劳动”、实现共享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前提就是消灭旧式社会分工。当旧式社会

分工一经消灭,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就得以解决,虚假共同体也同时灭亡,随之建立起“各个

人的这样一种联合(自然是以当时发达的生产力为前提的),这种联合把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运动的条件

置于他们的控制之下”[4]573

,即共产主义社会这个真正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里所有现存的条件都是

联合的条件,受共同体里的所有个人支配,生产力对于社会成员来说不再是外在的异己的力量,相反人们

实现了对物的力量的支配。在这个共同体里,所有人可以“随我自己的心愿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

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4]537

,个人的自由不再具有偶然性而是成为一种必然

的自由,人的能力得到全面充分发展。

2.《共产党宣言》丰富共享内涵和确立共享目标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运用唯物史观揭示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的一般规律,指出了现实

社会非共享的必然结果,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具体深化了共享思想

的内涵,并且表达了马克思对于共享思想最终目标的不懈追求。

不论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都存在着不平等的社会等级地位差异,社会都是属于

非共享状态。在奴隶社会,奴隶主拥有包括奴隶在内的所有生产资料,奴隶没有人身自由,也不可能共享

社会财富;封建社会的地主阶级支配着生产资料,农民毫无生产资料,以地租的形式被束缚在社会最底

层;自由、平等和财富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只是属于资产阶级专有的权利,无产阶级则处于不对等的地位。

随着机器大工业化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得到大力发展,劳动开始社会化,劳动产品由大家共同创

造,社会的财富最终却是“无产阶级劳而不获,资产阶级不劳而获”的实然状态,共建和共享分离。因此,

资本主义社会是非共享的社会,却被他们标榜为共享的社会,实质是伪共享。生产资料私有制加剧了资

本主义非共享的社会现实,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在这种现存的生活状态下,无产阶级是无

法实现共享发展的。无产阶级只有改变现存的社会结构,“通过革命使自己成为统治阶级,并以统治阶级

的资格用暴力消灭旧的生产关系”[5]53

,才能够实现真正的共享。实现一个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所

余玉湖,等:马克思的共享思想及其时代价值 33

第40页

有人共享政治、经济、文化等福利的共产主义社会,在这个社会里,阶级与国家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将

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42

。马克思共享思想的最

终目标是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满足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需要,建立自由联合共

同体继而达到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三)马克思共享思想的发展与完善

马克思共享思想的发展与完善主要体现在《资本论》和《哥达纲领批判》中,针对资本主义无法实现

共享、如何实现共享以及未来共享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等相关问题,马克思进行了系统的思考

与规划。

1.《资本论》对资本关系遮蔽共享的批判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从商品入手,以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与这

种“剥削与被剥削”的资本关系的必然联系,勾画出了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劳动、社会财富共享的未来共

产主义,并揭示出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社会无法实现共享的根源。

马克思从劳资关系入手,分析了工人阶级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状况。首先,自由的“一无所有”实

质背后的自由劳动与被指挥和控制的逼迫劳动。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所有权和工人的劳动

力分离。所有生产资料所有权都被资本家占有,而工人则是除了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为了维持个人和

家庭的生存,工人只有出卖自身的劳动力,把其当做商品来换取可以继续生活下去的工资,工人出卖劳动

力的本质是对自己自由劳动的出卖。劳动力一旦出卖,工人的劳动力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分离,劳动力使

用权归资本家所有,因此工人只能在资本家监督下根据他的指挥来进行劳动。其次,工资遮蔽了资本家

对工人剩余劳动价值的无偿占有。在资本主义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全部劳动时间是包括必要劳动

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个部分,但是资本家支付的工资仅仅只是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而

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所创造的价值则被无偿占有,所以“资本主义生产———实质上就是剩余价值的生

产,就是剩余劳动的吸取———通过延长工作日,不仅使人的劳动力由于被剥夺去了道德上和身体上的正

常发展和活动的条件而处于萎缩状态,而且使劳动力本身未老先衰和死亡。它靠缩短工人的寿命,在一

定期限内延长工人的生产时间”[6]272

。最后,资本经济关系的发展过程中劳动对资本在“‘形式上的从

属’基础上‘叠加’了‘实际上的从属’”[7]

。在剩余劳动价值生产过程中有两种生产方式:一种是绝对剩

余价值生产,另一种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早期,生产技术发展较为缓慢,主要以绝

对剩余价值生产为主,劳动对资本还是“形式上的从属”。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提高,资本家

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除采取延长劳动时间的方法外,还用提高劳动强度的方法来加强对工人的剥

削,这时候主要以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为主,“一切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方法都是靠牺牲工人个人来实现

的;一切发展生产的手段都变成统治和剥削生产者的手段,都使工人畸形发展,成为局部的人,把工人贬

低为机器的附属品,使工人受劳动折磨,从而使劳动失去内容”[6]708

。劳动对资本转向“实际上的从属”。

这里说的“转向”不是“一方退位另一方上位”的意思,而是在前者基础上的“叠加”。也就是说在剩余价

值生产中,劳动对资本的从属不仅是“形式上的”还是“实际上的”,这标志着劳动已经完全成为异己的所

有制。

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根本无法实现共享。马克思通过对生

产关系分析研究,认为生产资料私有制是这一局面产生的根本原因。首先,生产资料私有制下资本家垄

断了生产资料所有权,工人不拥有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现象,必

然会产生异化劳动。其次,劳动产品的分配最终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给谁,分配什么以及分配多

少都由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决定。“就对象说,能分配的只是生产的成果,就形式说,参与生产的一定形

34 http://clgsk.qks.cqut.edu.cn

第41页

式决定分配的特定形式,决定参与分配的形式。”[8]33

再次,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了社会财富分配规则。

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思想观念上的表现,社会财富规则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的

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有制就决定了拥有财产的资本家会把资本或者土地等生产资料作为依

据。最后,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对应所处的社会地位。资产阶级处于统治地位,

无产阶级处于社会最底层,即被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地位,生产资料私有制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地位

的根基。因此,要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共享状态,必须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的基础,打碎资本主义

制度,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不共享

的现象。

2.《哥达纲领批判》对未来共享社会发展的构建

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导致社会贫富差距扩大和两极分化现象愈演愈烈,造成两大对

立阶级矛盾尖锐化,形成资本主义制度自身无法化解的根本矛盾,必须经过无产阶级的暴力革命,将“旧

政权的纯属压迫性质的机关予以铲除”[9]156

,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共享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取而代之。

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系统建构了人类未来的美好社会形式———共产主义社会,并区分了共

产主义发展的两个阶段,指出在通向共产主义的道路过程中需要经历一个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

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9]445

。这个过渡时期是从资本主义社会走向共产主义社会的桥梁和纽带,但

其经济、道德、精神等方面仍带有旧社会的痕迹,这些弊端都是不可避免的。除此以外,在现实生活中个

体之间的差异会导致个体在劳动方面也存在差异,共产主义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拥有平等的劳动权利对于

不同等的劳动来说就是不平等的权利。那么在生产力还不够极度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只有依

靠调节分配方式来减少这些不平等的因素,在第一阶段,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社会生产资料,社会生产

的总产品也由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在对社会总产品进行分配之前,必须先扣除用以促进社会再生

产、保障公共权益、维持社会正常运转的一部分。剩下的社会总产品根据按劳分配的方式来进行分配,不

劳者不得食,充分调动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和社会产品极

大丰富,提高人民的共产主义觉悟和思想道德品质,进而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在高级阶段

里,阶级差别彻底消灭,国家消亡,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机构不再具有阶级性质,每个人都能得到全面的

发展,在各个领域范围内“各尽所能,按需分配”[9]436

。从而消除了第一阶段时期实行“按劳分配”存在着

的某些事实上的不可避免的不平等现象,实现社会全体成员的真正平等共享,实现真正意义上共享社会

发展成果。

二、马克思共享思想的内蕴

(一)共享主体———社会全体成员

马克思致力于全人类的解放,追求人人共享的共产主义社会,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人人平等,每个人都

能得到全面发展,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

运动。”[5]53

马克思认为要与过去所有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划清界限,共享的主体绝不是部分少数人,

不是统治阶级,而是社会全体成员。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通过分析研究,阐明了共享主体是社会

全体成员的科学性和必然性。

在马克思的世界观由唯心主义转变为唯物主义的过程中,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进行了

批判继承。费尔巴哈认为人的本质是抽象的,在对人的本质的考察中脱离了社会历史的现实条件,只看

到人的自然属性而忽略了人最重要的社会属性。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501

共享的主体不是抽象的、孤立的人,而是现实的人,是处

余玉湖,等:马克思的共享思想及其时代价值 35

第42页

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实践着的人,是在一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下从事劳动生产活动的人。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占据社会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是社会的少数人,他们对无产阶级进行压迫与剥

削,使得无产阶级既无财富也无权利,处于社会的最底层,生活贫困,无法共享自身创造的社会财富。要

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只有依靠这个深受苦难且占据社会绝大部分群体的阶级,只有实现这个阶级的解放

才能推动整个社会所有人的普遍解放,实现这个阶级的权利和要求就是实现了全体社会所有人的权利和

要求。因此,在共产主义社会,共享的主体是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也是社会的全体成员。

除此以外,马克思曾表明:“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4]196

劳动是人

的本质,人是劳动的主体,社会历史通过人的生产劳动活动得以形成,物质生产生活资料通过人的社会实

践活动创造出来。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人,正是他们的社会实践劳动创造了社会财

富,因此共享的主体是现实生活中参与社会实践的每个人。

(二)共享前提———发展生产力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

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10]591

,也就是说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实现社会成员共享的物质基础,而生

产力的发展是前提。因此,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

的总量”[5]42

,为社会获得“自由的、毫无阻碍的、不断进步的和全面的发展”[11]34

奠定扎实的物质基础。

社会要实现共同富裕、人人共享,其前提必须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之上,要实现生产力的高度发

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

产物质生活本身……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4]531

。当人们的生活长期处于贫困状态,生活资料的匮乏

势必引起人与人之间争夺物资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4]538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是实现社会全体成员共享社会成果的前提和基础。

如何发展社会生产力来夯实共享社会的物质基础?一方面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发展各种产业

来促进经济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要注意生产力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防止因为发展生产力过程

中的结构性问题而导致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和不可持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大力发展生

产力,也取得了经济建设的巨大发展,已跃居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在发展中出现了结构性问题,产

业结构失调,地区发展不平衡,行业发展不充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不协调。靠牺牲大量资源和环境实

现的粗放型发展,造成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可持续性等问题,严重影响全社会实现共享发展。

因此,应破解生产力发展中的结构性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生产力结构,通过创新驱动生产

力的发展,通过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思维创新等驱动,使社会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财富充分涌流

的基础上,从而实现共同劳动、共享社会财富,实现“各尽其能,各取所需”。

(三)共享保障———社会主义制度

只要提高生产力就一定能实现全民共享吗?实现人人共享的社会既需要物质基础,也需要好的社会

制度保障。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由于私有制和阶级剥削、压迫的存在,即便是生产力再发达,创造的社会物

质财富再多,也无法实现真正的全民共享。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适应经济

基础并维护和巩固其发展。首先,共享保障体制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

程度,进入“社会财富充分涌流”阶段,为适应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基础”,就需要建立相应的社会制

度———社会主义制度,从而建立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制度基础,满足社会成员追求共享发展的美好

需要。其次,共享保障体制的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一经产生,

就会维护并巩固和发展其经济基础,并同威胁和阻碍自身经济基础的其他形形色色的上层建筑作斗争。

最后,共享保障体制的建立需要其相适应的政体才能实现。这个政体就是无产阶级专政,“这个时期的国

36 http://clgsk.qks.cqut.edu.cn

第43页

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9]445

。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这也被马克思誉为根本的“制

度武器”,如果没有建立社会制度的根本武器,“即使你把‘人民’和‘国家’这两个词联接一千次”[9]445

,全

民共享的国家也无法建立,共享的社会也无法实现,人民共享权利就无从谈起。只有通过无产阶级的革

命专政,才能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第一阶段社会的制度建立,才能保证未来高级阶段的共产主义社会实

现,也才有共享权利的制度保障。

共产主义社会有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之分。在第一阶段,也就是社会主义社会中,由于该阶段的生

产力水平还远未达到“按需分配”的程度,因此需要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严格实行 “按劳分配”的

分配制度,根据个人所付出的实际劳动来分配消费资料。当社会进入高级阶段,彻底消灭阶级差别,生产

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分配方式由“按劳分配”转向“按需分配”,“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

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9]436

。各项制度趋于完善,共享发展的

条件更加成熟,这时候的社会将是公平正义的最终归宿,实现真正的自由、平等和共享。

(四)共享原则———社会公平正义

在马克思共享思想的丰富内涵中,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层面,其本

质都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解决社会不公问题,为此才能更好地实现全体共享。但在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下,无产阶级饱受苦难,待遇极为不公,资本家压榨工人的剩余劳动价值,工人创造巨大的社会财

富,而自身获得的却是仅维持生存的最低物质资料。在资本主义社会,法律形式上规定人人享有平等、自

由的权利,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实质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虚假共同体”,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

的无产阶级处于社会最底层,“自由”得一无所有,为了生存只能被迫出卖劳动力,连“自由”选择就业的

权利都没有,遭受严重的剥削和压迫,毫无平等可言。马克思批判了资产阶级政治共享上的虚伪性,批判

和扬弃了“虚假共同体”,主张实现无产阶级自身解放基础上的全人类解放,进而实现社会全体成员对真

正的自由、平等、财产权等权利的公平共同享有,这是马克思共享思想在政治方面的公平正义体现。

共享本质的实现,需要彻底消除资本主义剥削和压迫人的制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的真正公平

正义。在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劳动不是自由自觉的劳动,而是被束缚、被强制的劳动,会导致劳动异化和

人的本质异化现象,社会的不公平、不正义也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要消除异化,消除社会的不公

平、不正义,根本出路在于消灭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实现人对自身本质的真正占有,促使人的

本质力量得以复归,从而获得自由的实践劳动的权利,社会才能合理分配社会产品,社会成员才能平等互

助,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共享的本质才能在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中得到体现。

(五)共享目标———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马克思针对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的人的不平等、不自由,不能共享发展等现实状况,对未来共享社

会提出了大胆构想,力图消除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使人

们能在需要、能力、社会关系、个性自由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这与共享思想的价值目标契合一致。

在未来共享社会里,第一,充分满足人们的合理需要,如生存需要、物质需要以及精神需要等。马克

思指出:“这时社会的每一成员不仅有可能参加社会财富的生产,而且有可能参加社会财富的分配和管

理……足以保证每个人的一切合理的需要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得到满足。”[9]460

第二,人的劳动才能得到

充分的发挥。人们不再被固定在一定的范围内做自己不情愿做的事,而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

由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施展自己的才能。第三,丰富人们的社会关系。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人们从被迫

的生计中解脱出来,有闲暇时间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会日益密切,从而也丰富了人们

社会关系,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也不会带有功利性和目的性,是纯粹意义上的丰富社会关系。第四,共享

状态下每个人的个性都呈现出独特性。每个人的主体性、创造性、自觉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实现人

余玉湖,等:马克思的共享思想及其时代价值 37

第44页

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四个方面的充分发展,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享目标奠定基础。作为未来共

享社会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在这个“自由人的联合体”里,个人共享的价值目标和

社会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一致,都是要在自由人联合体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三、马克思共享思想的新时代价值

马克思共享思想与中国共享发展虽然在时代语境和发生机理上存在着差异,但在为全体人民增进福

祉、促进社会进步、实现社会共享发展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和一脉相承性。马克思共享思想为新时代共享

理论的发展提供指导,为新时代共享实践提供驱动力。

(一)把“人民至上”作为新时代共享发展的价值取向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

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12]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共享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新时代坚持“人民

至上”理念,就是要使全体人民实现生活更加美好、发展更全面,实现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

们生活更加美好、人民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3]

,既是我们要完成的任务,也是我们要实现的

目标。“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

一个中心课题”[14]

,“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我们要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

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不断地、逐步地解决好这个问题”[15]

为此,新时代共享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同时,要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实现“人民

至上”理念的重要体现,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处理一切社会问题与矛盾的根本立场,聚焦社会民生问

题,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16]

首先必须要解决全体人民的基本生计问题,推进社会救济、基础性的社会

保障、公共卫生保障和住房保障的完善,加强义务教育,完善教育体系。其次要充分考虑全体人民的发展

机会和发展能力问题,提供发展平台和发展前景,促进充分就业,消除歧视问题,提供公平合理的社会流

动渠道。最后完善社会福利,保证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水平,加强和创造对社会的管理。实现“共同富裕

既是顺利推进现代化进程的内在要求,也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鲜明特征”[17]

。党的十九届

五中全会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在 2035

年推动我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第一次以党的全会文件突出强调了“扎实

推动共同富裕”,充分展现了“人民至上”理念,实现人人享有、各得其所,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共同富裕价

值表征的有力明证[18]

(二)把“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新时代共享发展的动力基础

马克思指出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真正的共享发展,需要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社会财富充分涌流,

需要极大丰富的物质财富作为前提和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为我们提供了共享发展的制度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我们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进入新时代,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

题凸显,其根本原因还在于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为此,在新时代共享发展过程中,必须坚持推

进生产力的大力发展,促进科学技术创新发展,提高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促进社会生产力区域共享,实现不同地区生产力均衡发展。就新时代共享发展的生产力而

言,既需要从纵向上实现国内各地区充分且较平衡的生产力进步,也需要从横向上比国外资本主义国家

取得更快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增强综合国力,为实现共同富裕不断提

高生产力水平,为实现共享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力。

38 http://clgsk.qks.cqut.edu.cn

第45页

(三)把“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作为新时代共享发展的制度保障

马克思指出只有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才能消除异化劳动,实现人对本质的真正全面占有。在进入共产

主义的第一阶段,由于生产力还未达到足够发达,主要是通过制度安排实现人的劳动向自身的复归。生

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制度是推进第一阶段共享社会发展的有力保障。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

时代,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也就是实现新时代共享发展的强有力制度保障。新时代共享发展必须始

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实现共享发展的制度自信和优越性体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政治制度和司法制度,实现全体人民共享自由民主平等的政治权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全体人民共同享有社会的劳动、教育、文化、生态、财富等权利,使全

体人民共享生态文明建设创造的生态成果和文化建设创造的精神文化成果。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

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共享的制度保障,新时代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文化、社

会和生态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制度,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

进社会主义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实现全民共享提供制度保障。

(四)把“秉承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新时代共享发展的根本原则

马克思共享思想的本质是为了消除社会不平等的根源问题,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公平正义问题,主

张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经济正义、自由平等的政治正义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正义,在新时代共

享发展进程中,必须始终秉承社会公平正义这一根本原则,平等、公平地为全体人民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

财富。对现有的分配制度进行改革和创新,协调好初分配与再分配之间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对社会资源

进行合理分配;保障和维护全体人民的基本权利,推进社会基本权利的全民共享,社会实现机会公平、权

利公平、规则公平,每个人都能拥有平等的机会参与社会发展;在推进物质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坚决不能忽

视对精神文明的发展,在满足全体人民物质需求的同时也要保障人民的生态公平和正义,不能因为是贫

困地区或欠发达地区就享受“低价”劣质产品,东部或发达地区就能享受到美好的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要

消除不平衡不充分生态差异,充分保障全体人民共享公平正义的健康中国、美丽中国。

(五)把“谋求人民幸福”作为新时代共享发展的目标

马克思共享思想旨在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人民谋求幸福。发展是为人民谋求幸福的最好方

式,发展是硬道理,没有发展就无法实现共享,但发展不是实现共享的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发展是为了

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增进人民的福祉,因此在新时代共享发展要抛弃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要重视

社会的全面发展,重视人民的幸福,把“谋求人民幸福”作为最终目的,坚持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不

断提高全体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足感。马克思主义政党把“谋求人民幸福”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

切奋斗都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党成立之初,团结

和带领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站起来的伟大梦想,为人民实现共享幸福奠定了政

治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从农业农村到城市进行了全面改革,取得了巨大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得

到了很大提高,使人民实现了富起来了的伟大梦想,为人民实现共享幸福奠定了物质和财富基础。进入

新时代,党团结和带领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为人民实现共享幸福奠定了现实和时代基础。为实

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为新时代实现“人民幸福”共享的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总之,在新时代的共享发展中,马克思共享思想对于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大力发展生产力,

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坚持公平正义原则,谋求人民幸福的目标实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

设,实现人民幸福、民族复兴和人民共享等具有理论指导和价值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余玉湖,等:马克思的共享思想及其时代价值 39

第46页

[2] 徐苗,刘同舫.对理性从坚定到怀疑———《莱茵报》时期马克思遭遇“物质利益难题”的前后[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

会科学版),2019(1):20-27.

[3] 马克思.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4]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 马克思.资本论: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7] 刘召峰.拜物教批判理论与马克思的资本批判[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4):60-67,159.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9]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1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7-02(2).

[13]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N].

人民日报,2020-11-04(2).

[14]杨明伟.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的坚定谋划和不懈追求[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1(3):36-42.

[15]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确保“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开

好局起好步[N].人民日报,2021-01-30(1).

[16]习近平向“摆脱贫困与政党的责任”国际理论研讨会致贺信[N].人民日报,2020-10-13(1).

[17]刘培林,钱滔,黄先海,等.共同富裕的内涵、实现路径与测度方法[J].管理世界,2021(8):117-129.

[18]卢黎歌,梅煜.“人民至上”价值理念的三重意蕴[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32-38.

Marxism’sthoughtofsharinganditstimevalue

YUYuhu

,LUShanshan

(1.CollegeofMarxism,ChongqingTechnologyandBusinessUniversity,Chongqing400067,China;

2.SchoolofHistoricalandCulturalTourism,HuaibeiNormalUniversity,Huaibei235065,China)

Abstract:SharingisnotonlyMarx’srealityconcerntothecontemporarysociety,butalsohisrealization

goaltoconstructabettersocietyinthefuture.Bycriticizingthedivisionoflaborintheoldsocietyandcapital

relationsthatobscuresharing,Marxrevealstherootcauseofthefailureofsharinginthecapitalistsocietyof

privateownership,andpointsoutthehistoricalinevitabilityofthesharingsocietyinwhichthemeansof

productionpublicownershiptakestheplaceofthecapitalistprivateownership,whichformsthesharingthought

withthecoreofsharingsubject,sharingpremise,sharingguarantee,sharingprinciple,sharinggoalandsoon.

Marx’sthoughtofsharingplaysanimportantroleintheoreticalguidanceandvalueguidanceforupholdingthe

valueorientationof“peoplefirst”,achievingthegoalofpeople’shappinessandpromotingthebuildingofa

greatmodernsocialistcountry.

Keywords:Marxism;sharedidea;shareddevelopment;peoplefirst;commonprosperity

(责任编辑 彭晓娟)

40 http://clgsk.qks.cqut.edu.cn

第47页

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

2022年 第 36卷 第 4期

Vol.36 No.4 2022

收稿日期:2021-09-06;修回日期:2022-03-3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企业行为视角下环境保护税的地区异质性效应评估与优化设计研究”

(21CJY011)

作者简介:杨?,讲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通讯作者:陈庆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环

境经济学研究。

本文引用格式:杨?,陈庆慧,李涛.环境规制与工业绿色转型升级———基于规制异质性和执行力度视角的分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2022(4):41-54.

Citationformat:YANGZhe,CHENQinghui,LITao.Environmentalregulationandindustrialgreentransformationandupgrading:Fromtheper

spectiveofregulatoryheterogeneityandenforcement[J].JournalofChongqing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2022(4):41

-54.

doi:10.3969/j.issn.1674-8425(s).2022.04.005 能源与生态经济

环境规制与工业绿色转型升级

———基于规制异质性和执行力度视角的分析

杨 ?1

,陈庆慧1

,李 涛2

(1.青岛大学 经济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2.河南大学 地理与环境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摘要:工业绿色转型升级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在厘清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转型升级

影响机制的基础上,以 2003—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测算工业绿色转型升级指标,系统

评估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1)总体来看,中国环境规制政策显著促进了工

业绿色转型升级。(2)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转型升级的效应存在差异,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对

工业绿色转型升级具有正向促进作用,而市场激励型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转型升级无明显

影响。(3)加强环境规制执行力度,能显著促进 3种类型环境规制在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升级上发挥积极

作用。

关键词:工业绿色转型升级;环境规制;异质性;执行力度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425(2022)04-0041-14

改革开放 40余年以来,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

能源过度消耗等问题日益突出,环境污染问题给中国带来的经济损失约占 GDP的 8%~15%[1]

。2019年

《世界空气质量报告》指出,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100个城市中中国占据47个。“高能耗、高污染、高排

放、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显然已不再适用于当今中国。如何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

展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坚持把

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毋庸置疑,作为实体经济的主体,工业是经济发展中能源消耗和污

染排放的主要产业,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升级既是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的重要突破口,也是经

第48页

济高质量发展应有的意义。

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中国环境污染治理力度逐年加大,环境规制工具逐渐多样化。已有

研究表明中国环境规制的实施有效减少了污染排放[2]

。那么,以污染治理为主要目标的环境规制工具如

何更好地引导工业实现绿色转型升级?为回答这一问题,本文从多个视角分析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转型

升级的影响,科学测度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强度,构建工业绿色转型升级指标体系,系统评估环境规制对工

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多维影响,为合理制定环境规制政策以促进工业绿色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一、文献综述

微观层面,环境规制效应的研究多集中于环境规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Gray认为,环境规制的实施

会额外增加企业成本,导致企业将原本用于创新的资金用于环境治理环节,从而抑制企业创新,即“遵循

成本”假说[3]

。Porter等则提出不同看法,认为当环境规制力度增强时,虽在短期内会发生减排治污成本

挤占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的现象,但从长期看,排污成本的提高会倒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即“波特假

说”[4]

。随后,国内外学者利用不同地区数据证明了“波特假说”的存在。Brunnermeier等使用美国制造

业数据,研究治污成本支出与环境技术创新的关系,结果表明治污成本的增加会促进技术创新[5]

。王晓

琪等使用中国 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研究证明,中国新《环保法》的实施对绿色创新有明显的“倒逼”

作用[6]

宏观层面,学者主要研究了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研究环境规制与产

业转移的关系,当某地环境规制力度提升时,该地高污染产业会转移到环境规制力度较低的地区,即“污

染避难所效应”,国内外很多学者对该假说进行了验证[7-8]

。另一方面是研究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升级

的关系,由此形成了两种观点:一是认为环境规制的实施会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9-10]

;二是认为环境

规制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11-12]

。黄寰等利用中国 2007—2016年 106个资源型地

级市城市面板数据分析环境规制对城市产业转型的效应,结果显示环境规制与产业结构合理化以及产业

结构高度化的关系均呈倒“U”型[13]

更进一步,部分学者深入工业行业内部,研究环境规制对工业行业发展的影响。季攀艺等研究了环

境政策对工业废气治理的效应[14]

。邓慧慧等通过对雾霾治理下工业发展情况的研究发现,雾霾治理显

著推动了工业绿色转型[15]

。岳鸿飞等从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角度出发,发现环境政策对资源密集型

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正向作用[16]

,且异质性环境规制的影响效应不同[17]

。宋典等认为不同技术进

步路径下环境政策工具对工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18]

。朱东波等和童健等的研究发现环境规

制对工业绿色转型作用呈现“U”型[19]

和“J”型特征[20]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视角分析了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取得了诸多有益的

研究成果,但仍存在进一步拓展的空间。一是大多数学者研究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转型升级效应时,只

考虑特定环境规制政策或环境规制综合指标,但中国环境规制类型多样,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

转型升级作用效果可能存在差异;二是在分析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转型升级效应时,仅仅考虑了环境规

制的强度,但在现实中环境规制的具体执行力度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有鉴于此,本文在理论分析环境规

制对工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影响基础上,利用 2003—2017年中国 30个省份面板数据(西藏、港澳台除外),

实证检验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多维影响,其中,将环境规制划分成命令控制型、市场激励型和

公众参与型,探讨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环境规制执行力度对规

制实施效果的作用。

42 http://clgsk.qks.cqut.edu.cn

第49页

二、理论基础与假设提出

(一)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影响

工业绿色转型升级既要求工业企业有效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促进全要素生产率

提升,也要求在产业布局上,降低高污染高能耗产业比重,提高清洁产业占比。而环境规制恰好可以从企

业和产业两个方面影响工业绿色转型升级。从企业视角出发,工业企业作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经济

体,面对日益严格的环境规制,为降低遵循成本的上升,有动机通过技术创新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效

率,从而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升级。从产业视角考虑,环境规制会引致不同产业之间资源的重新配置。研

究发现,环境规制对清洁产业和高污染产业均有规制作用,但因清洁产业和高污染产业在技术构成和污

染排放方面有明显区别,故而环境政策对两类产业的作用效果不同[21]

。韩超研究得出环境规制对高污

染产业规制效果强于清洁产业[22]

。面对日益严格的环境规制,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将面临更高的生产成

本和减排费用,只有通过生产技术创新,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生产率,才能避免在逐渐增强的环境规制下

被淘汰。此外,环境规制还会对高污染、高能耗企业设置“进入壁垒”,从而使高污染产业的规模逐渐减

小,清洁产业的规模持续扩大,逐步实现工业绿色转型升级。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 1:

假设 1:环境规制能够对工业绿色转型升级产生正向激励效应。

(二)不同类型环境规制与工业绿色转型升级

中国环境规制政策体系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种类型的发展过程。学术界对环境规制的分

类,有的划分为命令控制型和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23]

,也有根据规制形式不同分为正式环境规制和非正

式环境规制[11]

。本文参考赵玉民等[24]

分类方法,根据环境规制执行主体不同,将环境规制划分为命令

控制型、市场激励型和公众参与型三种类型,以较为全面地体现环境规制内涵。

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主导者为政府,政府通过颁布环保法规、政府规章,制定较为严格的减排目标,

设立明确的地方性环境标准直接对工业企业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干预,这会增加工业企业的排污和治污

成本,提高企业环境准入门槛,倒逼企业改进生产技术、淘汰落后产能,从而在减少污染排放的同时提高

生产率。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具有较强的威慑力。已有学者研究发现命令控制型环

境规制能够更有效地诱发企业技术创新[25]

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是政府借助市场价格信号的引导作用,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对污染排放进行定

价,将环境负外部性成本转为企业内部成本,从而激励排污企业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改进生产技术,减少

污染排放,进而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升级。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工具具有一定灵活性,鼓励企业通过成本

收益的比较,做出适合自己的最优选择。以排污收费制度为例,当工业企业所缴纳排污费大于企业治污

成本时,企业将会减少污染排放,从而节约成本,获取更多利润。“波特假说”认为,灵活的市场型环境规

制工具能够有效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26]

。但是,由于排污费执法刚性不足[27]

,或一些地区政府为了

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存在政企合谋现象[28]

,导致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转型升级效果可能不

如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

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有助于社会群体监督生态环境问题,提高环境规制体系的有效性和完整性。近

年来,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公众和一些公益环保组织通过向有关部门投诉或社会舆论披露企业污

染行为,对污染企业产生监督压力,使污染企业主动承担环保的社会责任。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工具的

运用可降低政府部门的监督成本,同时发挥群众保护环境的积极性,理应对工业绿色转型升级具有积极

杨 ?,等:环境规制与工业绿色转型升级 43

第50页

效应。但由于中国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工具的运用起步较晚,公众参与基于自愿,不具有强制性,且规制

时滞性较长,故在具体实施时往往难以有效发挥其对工业绿色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 2a: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转型升级有正向促进作用。

假设 2b: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转型升级作用不显著。

假设 2c: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转型升级无明显影响。

(三)环境规制执行力度的作用

不同类型环境规制的效果既与设定的环境规制强度有关,也与环境规制的执行力度密切相关。以往

关于环境规制的研究主要关注规制强度(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高低,排污费费率的高低),而忽视了环境

规制执行力度。仅有高标准但执行力度不足,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转型升级的效果也无法保证。当环境

规制强度保持不变,环境规制执行力度增大时,工业企业将面临更大的环境监管压力,进一步倒逼工业企

业减少污染排放,从而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升级。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 3:

假设 3:环境规制执行力度的提高能够有效促进命令控制型、市场激励型和公众参与型环境规制推

动工业绿色转型升级。

三、变量选择及测度模型构建

(一)计量模型

为验证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影响,结合上文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本文构建如下基本计

量模型:

Upgradeit =α0 +α1ERit+α2Xit+μi+δt+εit (1)

其中,i表示省份,t表示时间,Upgrade为被解释变量,表示工业绿色转型升级,ER为环境规制强度,X为

相关控制变量,μi为地区固定效应,δt为时间固定效应,εit为随机扰动项。

(二)变量测度

1.被解释变量

工业绿色转型升级(Upgrade)为本文的被解释变量。有学者使用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来衡量工业绿色转

型程度[29]

。本文在参考其他学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15]

,构建包括能源资源集约利用、污染程度降低、产业

结构升级和生产率提升四个维度的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综合衡量工业绿色转型升级。具体指标见表 1。

表 1 工业绿色转型升级指标体系

指标 子指标

能源资源集约利用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

单位工业增加值工业用水量

污染程度降低 单位工业增加值工业二氧化硫排放

单位工业增加值工业废水排放量

产业结构升级 六大高能耗行业总产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①

生产率提升 全要素生产率

① 六大高耗能行业为,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石油

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44 http://clgsk.qks.cqut.edu.cn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在线书刊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