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8期电子刊

发布时间:2024-11-15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2024年第8期电子刊

????????????????????????????????????????????????????????????????????????????????????????????????????????????????????????????????????????????????????????????????????????? ?《旅游论坛》编辑委员会主 任:林春逸副 主 任:杨莎莎 保继刚 王亚娟顾问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马 波 马 勇 王 宁 田 里 孙九霞 李丰生 邱汉琴 谷慧敏吴必虎 肖洪根 张河清 张凌云 林德荣 罗秋菊 姚延波 徐红罡黄震方 黄松山 谢彦君 戴 斌委 员(按姓氏笔画排序):马 凌 马晓龙 王 辉 王 莎 文 彤 左 冰 白 凯 厉新建刘 俊 刘 佳 刘军胜 刘 逸 吕兴洋 李春晓 李咪咪 李 山李师娜 李艳凝 李 渊 陈钢华 陈志钢 宋 瑞 吴晨光 吴茂英金 鑫 杨晶晶 杨兴柱 杨 懿 杨 勇 余意峰 张朝枝 张宏磊张骁鸣 孟 芳 赵书虹 赵 磊 郑丹妮 查建平 高元衡 翁时秀梁增贤 曹芳东 黄琢玮 黄潇婷 章杰宽 曾国军 粟路军 谢朝武谢 霞秘... [收起]
[展开]
2024年第8期电子刊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2页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来源期刊

月刊 2008年创刊

主管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主办单位:桂林旅游学院

学术支持: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

南开大学现代旅游业发展省部共建

协同创新中心

编辑出版:《旅游论坛》编辑部

第3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旅游论坛》编辑委员会

主 任:林春逸

副 主 任:杨莎莎 保继刚 王亚娟

顾问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马 波 马 勇 王 宁 田 里 孙九霞 李丰生 邱汉琴 谷慧敏

吴必虎 肖洪根 张河清 张凌云 林德荣 罗秋菊 姚延波 徐红罡

黄震方 黄松山 谢彦君 戴 斌

委 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马 凌 马晓龙 王 辉 王 莎 文 彤 左 冰 白 凯 厉新建

刘 俊 刘 佳 刘军胜 刘 逸 吕兴洋 李春晓 李咪咪 李 山

李师娜 李艳凝 李 渊 陈钢华 陈志钢 宋 瑞 吴晨光 吴茂英

金 鑫 杨晶晶 杨兴柱 杨 懿 杨 勇 余意峰 张朝枝 张宏磊

张骁鸣 孟 芳 赵书虹 赵 磊 郑丹妮 查建平 高元衡 翁时秀

梁增贤 曹芳东 黄琢玮 黄潇婷 章杰宽 曾国军 粟路军 谢朝武

谢 霞

秘书长:吕观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旅游论坛》编辑部

主 编:杨莎莎

执 行 主 编:保继刚

常务副主编:吕观盛

执行副主编(按姓氏笔画排序):

刘 逸 陈钢华 赵 磊 翁时秀 梁增贤 章杰宽

编辑部主任:吕观盛

编 辑:吕观盛 伍燕琼 连云凯 吴宇玲 肖利庆 蒋岩岩

地 址:广西桂林市雁山区良丰路26号桂林旅游学院旅志楼7303室

邮 编:541006 电 话:0773-3691702

编辑部网址:http://gllylt.cbpt.cnki.net

电 子 邮 箱:lylt1998@163.com

第4页

第17卷 第8期(总第102期)月刊 2024年8月25日出版

目 次

性别与旅游研究

“方法-目的链”理论视角下的女性遗产价值传递和寻求研究———以秋瑾故居为例

………………………………………………………………………………… 梅晓琳,李佳怡,徐红罡(1)

媒体传播视域下民俗旅游性别秩序的符号学分析———基于“女游客登龙舟事件” … 周贤雅,张骁鸣(13)

博物馆场域中的性别叙事———以广州农民工博物馆为例 …………………… 万 蕙,毕英男,梁颖稚(23)

国内旅游目的地女性东道主发展研究回顾———基于批判反思的视角 ………………………… 徐文月(33)

桂滇黔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促进留守妇女可持续生计演进与影响因素研究 …… 唐凡茗,李淑贤,李照红(43)

理论探索

康养体验过程中的感知威胁、自我奖励与身份重构———以月子中心为例

………………………………………………………… 赵 婧,何 莽,顾媛霞,努尔买买江·库来西(52)

韧性视角下海岛旅游-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研究———以舟山群岛为例 ……………… 周叶涛,桑森垚(61)

基于战略体验模型的国家公园游客体验特征及景观关联分析———以我国五大国家公园典型景区为例

………………………………………………………………………………… 张 坤,孙 琦,曾育婕(70)

广东省旅游业低碳发展的组态驱动机制研究 ……………………… 黎晓颖,任 静,孙盼盼,季雪飞(81)

其 他

《旅游论坛》变更刊期公告 ………………………………………………………………………………… (42)

《旅游论坛》征稿启事 ………………………………………………………………… 《旅游论坛》编辑部(94)

刊名题词:钱其琛(国务院原副总理)

期刊基本参数:CN45-1363/K*2008*m*A4*93*zh*P*$15.00*1000*9*2024-08-25

第5页

Aug.,2024 TOURISM FORUM Vol.17 No.8

CONTENTS

ExploringtheTransmissionandPursuitofFemaleHeritageValuefromthePerspectiveof

Means-EndChainTheory—ACaseStudyoftheFormerResidenceofQiuJin

……………………………………………………………………… MeiXiaolin,LiJiayi,XuHonggang(1)

ASemioticAnalysisofGenderOrderinFolkloreTourismfromthePerspectiveofMediaCommunication

—Basedonthe“FemaleTouristBoardingtheDragonBoatIncident”

…………………………………………………………………………… ZhouXianya,ZhangXiaoming(13)

GenderNarrativesinMuseumField———ACaseStudyoftheMuseumofMigrantWorkersinGuangzhou

…………………………………………………………………… WanHui,BiYingnan,LiangYingzhi(23)

AReviewoftheDevelopmentofFemaleHostsinDomesticTourism Destinations

—FromthePerspectiveofCriticalReflection …………………………………………… Xu Wenyue(33)

ResearchontheEvolutionandInfluencingFactorsofRuralTourismFacilitatingtheSustainable

LivelihoodofLeft-behindWomeninEthnicAreasofGuangxi,YunnanandGuizhou

……………………………………………………………… TangFanming,LiShuxian,LiZhaohong(43)

PerceivedThreat,Self-RewardandIdentityReconstructionintheProcessofWellnessExperience

—ACaseStudyofPostpartum WellnessHotels

……………………………………… ZhaoJing,HeMang,GuYuanxia,NurMaimaijiangKulaixi(52)

ResearchontheCoordinatedDevelopmentofIslandTourism-EcologicalSystemfromthePerspective

ofResilience—ACaseStudyoftheZhoushanIslands…………………… ZhouYetao,SangSenyao(61)

AnalysisofTouristExperienceCharacteristicsandLandscapeAssociationsinNationalParksBasedon

theStrategicExperientialModules—ACaseStudyofTypicalScenicAreasinChina’sFiveNationalParks

………………………………………………………………………… ZhangKun,SunQi,ZengYujie(70)

ResearchontheConfigurational-DrivingMechanismofLow-CarbonDevelopmentin

theTourismIndustryofGuangdongProvince …… LiXiaoying,RenJing,SunPanpan,JiXuefei(81)

第6页

2024年8月

第17卷 第8期

doi:10.15962/j.cnki.tourismforum.202408058

http://gllylt.cbpt.cnki.net

【性别与旅游研究】

“方法-目的链”理论视角下的

女性遗产价值传递和寻求研究

———以秋瑾故居为例

梅晓琳1,李佳怡2,徐红罡1

(1.中山大学 旅游学院,广东 珠海519082;2.乌特勒支大学 人文地理与空间规划系,荷兰 乌特勒支3508TC)

[摘 要]作为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性遗产需要更多的关注。红色旅游情境中,对女性遗产价值

传递问题的研究仍有待推进。研究以秋瑾故居为例,基于“方法-目的链”理论研究女性遗产的价

值传递及价值寻求问题。研究发现,秋瑾故居的价值传递过程是游客从属性认知到获取遗产体验

结果再到价值汲取的过程,其主要价值体现在:满足休闲需求的放松和享受、作为红色旅游的历史

与家国情怀培植、女性遗产独有的女性激励作用,其中后二者是游客寻求的核心价值所在。研究厘

清了女性遗产价值传递的具体路径,丰富了女性遗产价值及其传递过程的认识,并明确其独特性,

为女性遗产的实践改善提供了参考意见。

[关键词]女性遗产;红色旅游;秋瑾故居;价值传递;“方法-目的链”理论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84(2024)08-0001-12

0 引言

革命人物是革命历史与斗争精神的重要载体,

其人物事迹和物质遗产在实现政治思想教育和传

播、增强国民国家认同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1]。

在中国近代解放历史进程中,不仅涌现出大批男性

革命人物,众多女性革命人物也不断参与到反帝反

封建的解放斗争中。女性革命人物作为中国革命进

程中的特殊群体,体现了妇女从被解放者到参与者

再到能动者的身份转变,在推动国家独立、民族解放

和促进性别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女性革命

人物遗产储存了妇女在革命斗争中的重要记忆,不

仅是红色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激励广大

女性解放思想、推动社会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因

此,关注女性革命人物遗产价值是遗产文化研究的

应有之义。

由于旅游活动特有的文化传递属性[2]55,旅游

被视为遗产价值及其传递的重要方式,探讨旅游过

程中的遗产价值及其传递已经成为重点研究领域之

一[3]98。《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

要》指出,红色旅游发展范围为“1840年以来中国大

地上发生的以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精神为主题、有

代表性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的历史文化遗存”。

近年来,作为 承 载 革 命 历 史 和 精 神 的 红 色 旅 游 目

1

[收稿日期]2024-06-12

[作者简介]梅晓琳(2002-),女,广东佛山人,中山大学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女性遗产,E-mail:meixlin3@

mail2.sysu.edu.cn;李佳怡(2002-),女,河南郑州人,乌特勒支大学人文地理与空间规划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旅

游地理,E-mail:j.li22@students.uu.nl;徐红罡(1966-),女,云南昆明人,博士,中山大学旅游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流动性与可持续发展,E-mail:xuhongg@mail.sysu.edu.cn。

第7页

的地得到了 重 点 关 注,越 来 越 多 的 游 客 前 往 红 色

旅游目的地 参 观 学 习,红 色 文 化 与 遗 产 进 一 步 得

到活 化 利 用[4],对 于 提 升 国 家 认 同 有 积 极 的 影

响[5]19。然而,在 当 前 红 色 旅 游 研 究 中,红 色 景 点

中历史人物的性别较少受到关注。现有研究更多

关注以男性革命人物为主要代表的遗产及其价值

传递[6]156-158,女性革命人物与女性遗产 价 值 常 常

被忽视[7]87。已有研究表明,男性价值观念在遗产

保护、开发、管理和价值阐释等方面起到支配的作

用,而 女 性 故 事 和 价 值 在 遗 产 叙 事 中 容 易 被 隐

匿[8]35,这会对遗产价值的全面重塑和传播产生负

面影响[8]36,[9]1010。此外,虽然女性遗产价值在学界

得到了肯定,但 现 有 研 究 多 关 注 博 物 馆 中 的 女 性

物品本身,而 对 遗 产 中 所 蕴 含 的 价 值 如 何 向 游 客

传递问题仍缺乏讨论[10]18,[11]264,[12]129。伴随着当前

女性主义的兴起,关注女性革命人物群体和女性遗

产价值[7]90,对促进社会性别平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其发挥作用机制,即女性遗产的价值传递过程尚

未清晰,需进一步得到关注。

综上,在红色旅游情境下,遗产地的女性价值及

其传递展现出巨大的研究潜力。秋瑾作为中国近代

巾帼革命英雄和女权主义的倡导者,其故居不仅是

承载了革命历史文化的红色旅游目的地,也是具有

鲜明女性主义价值的女性遗产代表地。基于此,研

究选取了株洲和绍兴两处秋瑾故居为案例地,以“方

法—目的链”理论作为研究女性遗产价值及其传递

路径的理论框架。研究试图回答两个问题:第一,秋

瑾故居的遗产价值是如何向游客进行传递的;第二,

在游览过程中,游客寻求到了哪些遗产价值。

1 文献综述

1.1 女性遗产价值

遗产价值是指个人或群体赋予遗产(包括收藏

品、建筑物、考古遗址、景观和传统的非物质文化表

现形式)的含义和价值[13]。遗产价值被视为遗产得

以保存和传承的内在要素[14]。鉴于遗产价值对遗

产保护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众多学者已从

历史[15]、经济[16]和社会[17]1 等角度对其展开了广泛

研究。近年来,受女性主义和女权运动的影响,性别

逐渐成为遗产价值研究的重要议题[9]1011。部分学

者指出,遗产价值与性别息息相关,但在为数不多与

遗产和性别相关的研究中,男性的叙事和呈现占主

导地位,女性视角与女性价值常常被忽视[8]35,[9]1010。

Smith认为,遗产所具有的特殊价值和潜在价值重

点体现了特权阶层男性价值观念[18]162。与此同时,

该观念也支配着遗产的保护、价值与阐释。例如,在

工业遗产博物馆的叙事中,机器设备、厂房建筑等主

要与男性密切相关的内容被反复强调,而与女性工

人相关 的 故 事 和 物 品 很 少 得 以 保 留、展 示[19]8-9。

Goulding等[8]35 在对 BlistHill工业博物馆调研后

得出女性在工业博物馆中是缺席状态的结论,她们

在当时被剥削的社会和工作关系在博物馆有限的讨

论中被隐匿。基于过往研究可以得知,男性价值在

遗产中被体现,与女性有关的故事、物品和价值等则

处于边缘地位。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缺乏翔实的

资料和表达权力,女性形象变得单薄无力,其在工

作、社会、家庭乃至历史和文化中的作用难以在遗产

中体现[10]21。而遗产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承担着

传播文化和教育游客等重要使命,女性价值缺失将

会破坏其意义建构的完整性,并对遗产保护、文化及

其价值传递产生负面影响[19]9。

基于上述研究可知,关注遗产的女性价值在推

进性别平等和女性赋能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

用[20]。理解性别与遗产之间的关系的有效方式之

一是分析谁的身份在被代表和加强[21],在这样的视

角下,本研究中所指的女性遗产可以理解为是女性

身份被代表和加强的遗产。现阶段,研究者重点关

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女性传承人和女性参与

者,其在非 物 质 文 化 遗 产 传 承 中 的 作 用 得 到 了 肯

定[22-23]。与此同时,与女性相关的物质遗产,例如

女性博物馆中的女权主义运动档案[24]855-857、女性

个人物品和形式多样的展览也为展现女性价值发挥

着重要的作用[12]130。正如朱莉·博特指出,女性博

物馆建立的目的不仅在于娱乐审美或知识传递,更

重要的是在博物馆叙事中引入女性视角,使观众意

识到性别歧视和反思传统思维[10]20。然而,现有对

女性物质遗产的研究依然较少。且在有限的讨论

中,包括服装、饰品、文学和艺术作品等在内的女性

个人物品受到更多的关注,而与女性生活、工作或是

女权主义发展有关的重要场所却被忽视[9]1010-1011。

人物故居这一场所为研究女性物质遗产提供了重要

案例,其作为象征性代表,通过展现重要人物事迹及

其相关活动叙事,可以讲述更广泛的历史背景和重

要活动的理解[25]596。此外,区别于部分叙事宏大的

2

旅 游 论 坛 2024年 第17卷 第8期

第8页

历史遗迹,故居呈现的家庭生活环境及其物品与个

体生活密切相关,使公众将自身经历与遗产叙事联

系,从而对个人产生实际的激励和启发作用,进而不

断致力于解决不平等问题[25]601-602。

1.2 遗产的价值传递

虽然女性遗产价值已经得到学界的关注与肯

定[11]252,但研究依旧局限于文化生产者的视角,缺

乏公众对遗产价值的不同解释[26]。因此,仅仅认识

到价值的存在、或是将女性和女性元素添加到遗产

实践中是远远不够的[27]。如何让公众意识到其蕴

含的价值,即如何传递女性遗产价值仍需要进一步

思考。旅游作为具有强烈文化传递性的活动之一,

被视为遗产价值传递的重要方式[2]55。与此同时,

遗产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28]2,遗产旅游研究

正在蓬勃发展[29]。在遗产旅游价值传递的研究中,

理解旅游如何建构遗产价值、如何传播遗产中承载

的价值观并深入理解游客所获得的价值如何增加生

活意义是应有之义[30-31]。有学者认为,遗产通过旅

游开发及活动阐释内涵,被游客感知其价值就是遗

产价值实现传递的过程[32]。但需要注意的是,旅游

是遗产价值传递的一种情境和形式,其具体效果受

到更微观因素的影响,如遗产地提供的讲解和解释

服务(包括口述和文字表达)、游客性别和游客个人

经历等也深刻影响价值的传递效果[33-35]。

因此,遗产的价值传递并非单向的过程,即遗产

地应不仅被视为客观物质空间,也应看到其作为传

递空间的属性,游客通过个体对遗产客观属性的感

知和体验进行社会文化建构,使得遗产价值在旅游

空间被解释和传达[36]1823。具体而言,将遗产旅游视

为遗产与人交互的过程[3]99-100,遗产地通过特色特

征、遗产元素与遗产空间的体验者产生联系,经由旅

游者的空间流动实现价值传播[37],而旅游者需要有

主动性,带着自己的求知欲和过往经历,在时空流动

中进一步传递遗产价值[38]。换句话说,遗产可以被

比喻为剧院,游客被邀请扮演积极的角色,在演出过

程中遗产价值被不断建构和阐释[11]253。例如,在遗

产地,游客通过积极参与展览呈现的历史、与他人联

系互动、将遗产地历史与个人经历联系等方式产生

自我性别意识的反思、个人民族主义加强、学习文化

的紧迫感等价值结果[39]。

虽然已有文献指出了女性遗产价值研究的巨大

潜力[10]24,但在女性遗产与游客的价值传递研究方面

依旧缺乏关注。女性遗产价值依旧存在较大的解释

空间,遗产价值传递路径也尚未明晰。基于此,需要

进一步加深对女性遗产价值及其传递方式的理解。

2 案例介绍与研究方法

2.1 人物与案例地介绍

秋瑾(1875年—1907年),字竞雄,号鉴湖女侠,

浙江绍兴人。秋瑾是近代民主革命志士、中国女权

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和开创者之一,为辛亥革命和

近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作出了巨大贡献。秋瑾是代

表我国近代革命女性的标志性历史人物,其不畏牺

牲的革命英雄精神、提倡男女平等的平权精神对当

时乃至现在均产生巨大影响。秋瑾的人物事迹、诗

词书画、相关物品与住所等被保留纪念,是后世学习

研究秋瑾思想及其精神的重要媒介。

房屋被誉为“重建过去社会的最重要文物”[40],

它让人们在物质环境和与此相关的记忆中重新思考

遗产的价值与性质[41]。与此同时,房屋是展现女性

在家庭和社会地位与价值的重要场所[42],房屋内丰

富的物品与场景有助于全面了解时代背景和人物生

活环境,是女性遗产研究的“重镇”。基于此,本研究

选取秋瑾生前的两处住所作为研究女性遗产的案

例。其中,绍兴秋瑾故居位于绍兴市区塔山西麓和

畅堂,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留存

有秋瑾少年时代和留学归国后开展革命运动的丰富

文物和史迹。2004年,绍兴市政府及绍兴市文物局

对故居进行修缮后对外开放,如今已成为秋瑾人物

研究的重要基地和知名景点。株洲秋瑾故居位于湖

南省株洲市石峰区大冲村,为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

单位,是秋瑾婚后至前往日本留学前的住所,也是秋

瑾所 有 故 居 中 面 积 最 大、装 修 最 为 规 整 的 一 处。

2015年,株洲秋瑾故居历经3年修复后正式对外开

放,现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点。选取

绍兴和株洲秋瑾故居作为研究案例,一是由于两处

故居保存修缮较为完好,具有一定知名度,能够吸引

较多的游客;二是相比于其他故居,绍兴与株洲两处

故居是秋瑾成长和开展革命活动时期主要的住所,

是其思想形成和实践的主要场所,更有助于展现秋

瑾宝贵的精神遗产。

2.2 “方法—目的链”理论

“方法—目的链”理论最早由心理学家 Milton

Rokeach提出[43],用于研究产品属性和消费者价值

观之间的联系[44]。在这一理论下,有形产品意义与

3

梅晓琳等:“方法-目的链”理论视角下的女性遗产价值传递和寻求研究 性别与旅游研究

第9页

价值的形成需经过从具体到抽象的3个层次[45-47],

按照抽 象 层 次 从 低 到 高 分 别 是:(1)属 性 (attribute),是指消费者可以感受到的商品或服务的物理

特质及属性;(2)结果(consequence),是指消费者体

验产品过后的结果或收获;(3)价值(value),是指消

费者在体验完成后所获得的某种心理满足,实现个

人所追求的目标价值。通过属性、结果和价值这3

个层次,该理论将产品属性与消费者个人感知结果

及其价值结合,并主张抽象层次越高,其与消费者个

体价值的联系就越紧密[48-49]。

在旅游研究领域,学界较早地肯定了“方法-目

的链”理论在旅游研究中的潜力,并应用于遗产旅游

研究领域以了解游客体验。有研究采用“方法—目

的链”理论解构游客遗产体验,通过对具体属性层面

的判别,再上升到结果和价值层面,达到追溯游客体

验的3个层次,从而理解体验多元价值的效果[50]。

此外,也有研究利用“方法—目的链”理论挖掘游客

个体对遗产的价值追寻,最终建构出空间意义生成

路径[36]1827。因此,“方法-目的链”理论不仅将遗产

物质属性和个人体验或价值相关联,更重要的是可

以从游客角度出发理解遗产价值和意义,从而更为

全面、多元地阐释遗产价值形成和传递的过程[51]。

因此,该理论能够有效补充公众对女性遗产价值的

理解,深入探讨游客与女性遗产之间的价值传递和

追寻,关注女性遗产的基础属性和传递过程的结果

和价值,阐释女性遗产价值的形成与传递路径。

2.3 数据收集过程

本研究采用软式阶梯访谈法(soft-laddering)引

导受访者说出属性、结果和价值以及三者之间的关

系[52]。具体而言,研究人员于2023年4月至7月

对20位曾前往秋瑾故居参观的游客进行访谈。每

段访谈时长在20~60分钟,经受访者同意后研究人

员对每段访谈进行录音并转录。受访者以“90后”

“00后”为主,其具体信息如表1所示。《中国红色

旅游消费大数据报告(2023)》显示,目前红色旅游人

群中,其“90后”“00后”的占比已经过半,且呈现年

轻化的趋势,因此受访者群体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与

典型性。

在访谈过程中,研究者首先询问受访者对秋瑾

故居印象比较深刻的方面,从而识别出受访者重点

关注的遗产属性。随后,访谈者根据受访者提及的

属性递进追问“为什么您重点关注这些方面”“这些

方面对您是重要的吗”“参观了解这些方面后您有什

么收获”等,询问过程直至受访者回答不出或是重复

已有内容后结束。通过递进追问受访者,挖掘每一

个秋瑾故居属性背后的结果和价值,3个层级之间

的关系得以建立并形成链条。

表1 受访者基本信息

编号 性别 年龄/岁 职业

来源

地区

秋瑾故居地址

T1 男 19 学生 安徽 绍兴

T2 女 23 学生 安徽 绍兴

T3 女 21 学生 浙江 绍兴

T4 男 21 学生 浙江 绍兴

T5 女 27 运营 浙江 绍兴

T6 女 20 学生 浙江 绍兴

T7 女 31 教师 湖南 株洲

T8 女 26 教师 河北 绍兴

T9 女 28 客服 河南 绍兴

T10 女 35 教师 河北 绍兴

T11 女 20 学生 浙江 绍兴

T12 男 24 学生 浙江 绍兴

T13 男 22 学生 安徽 绍兴

T14 女 21 学生 广东 绍兴

T15 女 18 自由职业者 湖南 株洲

T16 女 35 教师 河北 株洲

T17 男 24 编辑 湖南 绍兴

T18 女 27 医生 浙江 绍兴

T19 女 25 采购经理 福建 绍兴

T20 男 20 学生 安徽 绍兴

2.4 数据分析

在访谈正式开始前,征得访谈对象同意后进行

录音,访谈结束后将录音材料整理为文字记录,并使

用内容分析法对文本材料进行分类和编码,具体分

析步骤如下:

(1)运用文本分析软件 ROSTCM6对文本材

料进行词频统计,得到词频频次排名前500的词汇,

其中“秋瑾”和“秋瑾故居”词频最高,出现了252次,

词频最低的有5次。通过进一步浏览分析,删除了

“依然”“刚刚”“哪些”等无实际意义的词语。在剩余

的实词中筛选出与秋瑾故居感知相关的属性、结果

和价值词语共233个(表2)。

4

旅 游 论 坛 2024年 第17卷 第8期

第10页

表2 秋瑾故居感知的属性、结果和价值

关键词(频次/次) 总频次/次 因素归类 层级归类

绍兴(214),游览(135),旅游(116),景点(108),株洲(55),环境(35),游

客(29),宣传(21),方便(19),当地(16),红色(16),位置(15),博物馆

(15),有名(15),湘潭(14),风景(12),交通(11),旅程(10),国庆(9),地

铁(9),开放(7),资源(6),地理(6),目的地(5)

898 旅游景点(A1)

故居(205),名人(51),房间(47),故里(39),布局(36),建筑(32),房子

(20),卧室(15),遗产(15),花园(15),居住(10),厨房(9),后院(8),墙

壁(7),风格(6),庭院(5),场馆(5),路线(5),宿舍(5),小桥流水(5),装

修(5),保护(5)

550 历史建筑(A2)

人物(88),事情(35),年龄(30),经历(25),生平(24),故事(23),讲解

(23),家庭(21),父母(14),出生(13),文字(13),留学(12),背景(12),

详细(12),浏览(10),去世(10),名字(9),丰富(8),运动(8),事件(5),

兄嫂(5),亲人(5),完整(5)

410 文字介绍(A3)

陈列(18),展 览 (16),展 示 (14),桌 子 (13),剑 (13),物 品 (12),字 画

(11),简单(11),展厅(8),柜子(8),保留(8),场景(5),手枪(5),还原

(5),呈现(5),完善(5),形式(5)

162 实物陈设(A4)

古代(15),江南(10),传统(8),气息(7),氛围(7),底蕴(5),富裕(5) 57 故居氛围(A5)

属性

鲁迅(130),问题(72),历史(69),文化(28),认识(25),疑惑(22),教育

(22),年 代 (22),孩 子 (22),是 非 (17),关 系 (17),周 恩 来 (16),研 究

(12),设想(11),角度(11),人文(10),思考(10),实际(10),课本(10),

真实(9),电视剧(8),符合(8),知识(8),辛亥革命(7),孙中山(7),腐败

(6),塑造(5),落后(5)

599 历史教育(C1)

印象(46),理解(35),深刻(34),英雄(27),伟大(20),贡献(15),牺牲

(15),深入(10),事业(9),性格(8),形象(7),坚定(7),伟人(7),革命烈

士(6),尊重(6),青年(5),志士(5),厉害(5)

267 人物认知(C2)

感受(87),过程(58),体验(29),打卡(14),吸引力(9),凝视(9),好看

(8),差异(6),纪念品(6),玩(6),凉快(5)

237 休闲体验(C3)

老师(40),看法(24),朋友(24),交流想法(13),互动(12),大学同学

(6),同行人(6)

125 人际互动(C4)

吸引(12),期待(11),兴趣(11),欲望(9),新奇(8),好奇(6) 57 新奇感(C5)

结果

女性(182),永恒(67),男性(59),思想(37),精神(31),女性主义(24),

她们(21),女权(19),力量(18),震撼(13),地位(12),男女平等(11),榜

样(9),敬佩(7),女生(7),女士(5),代表(5),两性(5)

532 女性精神力量(V1)

中国(45),革命(42),时代(37),社会(31),价值(27),解放(20),国家

(20),发展(19),封建(18),感谢(13),爱国主义(11),当代(9),爱国

(8),未来(6),抗日(5),建设(5)

316 历史与家国情怀(V2)

学习(47),收获(38),选择(37),影响(27),愿意(22),意义(20),理想

(13),人生(12),现实(10),努力(8),成长(8),激励(7),自身(6),勇气

(6),追求(6),困难(5),联想(5),信念(5),独立(5),艰难(5)

292 自我觉醒与激励(V3)

回忆(20),独特(15),不错(9),满意(8),记忆(7),值得(7),心情(5),舒

服(5)

76 放松和享受(V4)

价值

5

梅晓琳等:“方法-目的链”理论视角下的女性遗产价值传递和寻求研究 性别与旅游研究

第11页

(2)将意义指向相同的关键词归为一类,如“特

意”和“专门”归为“特意”。

(3)针对意义中性的词语,回归原始文本语境确

定具体的意义,如“回忆”一词,回到访谈文本,确定

其指的是同行之间共同的“回忆”,而非旅程带来的

“回忆”。

(4)归类完毕后,对类属进行命名,并通过计算

各关键词的频次总和得出该类属的频次。

(5)将类属归入属性、结果和价值层级中,根据访

谈文本建构属性、结果和价值之间的关系,研究者均

对分析结果交换意见和协商,最后达成了一致意见。

(6)在识别出属性、结果和价值层次后,研究者

回到文本中找寻属性和结果、结果和价值的直接联

系,并构建反映不同层次元素之间主要关系的价值

阶层图(hierarchicalvaluemap,HVM)。过往研究

表明,阈值2~5多被用于区分不同属性层次关系的

强弱[53],本研究采用3作为阈值,在该标准下得到

的价值阶层图如图1所示。

图1 “属性-结果-价值”价值阶层图

3 研究发现

3.1 属性、结果和价值分析

经过分析,共识别出14个元素,分别为:5个属

性、5个结果和4个价值,受访者提及的相关关键词

词频总数达4578次(表2)。其中,游客对于秋瑾故

居遗产感知的属性包含整体和部分两个层面,既有

对秋瑾故居作为旅游景点、历史建筑及其氛围的整

体性把握,又有对其文字介绍和实物陈设的局部细

节性观察。相对而言,结果和价值方面抽象程度提

升,与旅游者自身的关系更深。而在属性的基础上,

游客自身获得了对秋瑾故居遗产感知的5个结果,

其中,历史教育、人物认知和休闲体验被游客提及的

频次较高,说明游客既能在旅程中基于秋瑾故居的

独特属性获取相应的知识和教育,又能获得普遍性

的休闲愉悦体验。结果最后上升到游客感知价值的

层面,揭示了秋瑾故居对于旅游者的4种个人价值

所在,女性精神力量、历史与家国情怀、自我觉醒与

激励、放松和享受位列其中,其中,女性精神力量是

最为明显的价值,表明游客对于秋瑾故居承载的性

别归属拥有敏锐的认知度。

属性、结果和价值之间存在着层层递进的关系,

认识三者之间的链式关系有助于理解秋瑾故居作为

女性遗产的价值与意义的传递过程。本研究将价值

阶层图中频率 ≥3 的关联线挑出,共有 13 条链条

(图1)。如将“A1旅游景点-C1历史教育-V2历

史与家国情怀”三者相连即为一条链条。所有链条

共涵盖4个属性、4个结果和4个价值,反映了游客

如何从秋瑾故居属性中获取结果并上升为价值,是

故居遗产价值传递路径的重要形式。

3.2 游客参与下的价值传递链分析

按照链条出现频次的高低,本研究共得到8条

较为重要的价值传递链。分别是 A2-C2-V1(历

史建筑-人物认知-女性精神力量)、A3-C2-V1

(文字介绍-人物认知-女性精神力量)、A4-C2-

V1(实物陈设-人物认知-女性精神力量)、A1-

C3-V4(旅游景点-休闲体验-放松和享受)、A2-

C3-V4(历史建筑-休闲体验-放松和享受)、A2-

C1-V2(历史建筑-历史教育-历史与家国情怀)、

A3-C1-V2(文字介绍-历史教育-历史与家国

6

旅 游 论 坛 2024年 第17卷 第8期

第12页

情怀)、A2-C5-V1(历史建筑-新奇感-女性精

神力量)。

第一,A2/A3/A4-C2-V1(历史建筑/文字介

绍/实物陈设-人物认知-女性精神力量)3条链条

出现次数均在7次及以上,链条在“人物认知-女性

精神力量”上有紧密联系,是研究得到的主要结果之

一。从访谈中了解到,众多游客表示其在游览秋瑾

故居过程中主要关注了故居的建筑属性,包括风格

和布局、有关秋瑾的展板文字介绍和相关展示物品

等。通过这些建筑场景、文字介绍、照片物品等,游

客可以了解秋瑾的人物事迹和思想品格等,从而对

秋瑾这一人物进行全面的认知。与此同时,秋瑾所

具有的女性精神力量也在其人物事迹和诗词字画中

得到体现,游客在了解人物的基础上也能够进一步

感受到秋瑾作为巾帼英雄展现的女性精神力量。例

如,有游客通过秋瑾的着装感受到秋瑾具有反抗封

建压迫、解放女性的精神,“在那个年代,女子是裹小

脚,然后就是缠足或者是裹胸这样的一个装束。但

是秋瑾她当时非常独树一帜,为当时的女性树立了

一个榜样。她的着装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比较

‘飒’,比较干净利落,而且她还留短发。当时还是个

没有开化的封建时代,要做出这样子的改变,我觉得

对于她本人来说需要作出巨大的努力”。(T7)

第二,A1/A2-C3-V4(旅游景点/历史建筑休闲体验-放松和享受)反映了“休闲体验-放松和

享受”的结果价值关系。秋瑾故居是株洲和绍兴两

个城市众多旅游景点之一,以休闲放松为目的进行

观光游览也是部分游客的选择,在游览结束后,游客

多表示在这里不仅得到了游乐放松,也感受到了秋

瑾故居的教育意义,使旅游体验深刻且收获颇丰。

“我个人 感 觉 对 于 这 种 景 点 就 是 教 育 意 义 比 较 多

……其实你从课本上也是可以学习的,但是当你想

去参观她的故居或者是其他事情的时候,不仅是对

这个人物的敬仰,也是想更多地了解这个人物和她

本身生活的历史时代之类的。如果下次时间充足的

话,我可能会对每一张照片或者是每一个介绍内容

再进行仔细地看一遍。”(T2)与此同时,故居本身作

为古建筑也对游客产生较大的吸引力,使其留下深

刻的印象。“房子的外观很精致,我从外面走到里

面,然后它一整个就是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大夏

天去还是很热的时候,进去就会感受到很凉快……

感觉很 震 撼,然 后 很 喜 欢,下 次 有 机 还 会 再 去。”

(T15)此外,庭院作为秋瑾故居建筑布局的重要组

成部分也被众多受访者提及,他们表示参观秋瑾故

居的庭院能够感到放松和有趣,给旅途留下好看的

照片和难忘的感受。“我对秋瑾故居的庭院印象还

是挺深刻的,那个庭院有很多绿植,植物保护得很

好,如果照相的话会非常出片。而且(庭院的风格)

和鲁迅故居不一样,感觉更加精致,展现出了一些女

性气质。”(T3)

第三,A2/A3-C1-V2(历史建筑/文字介绍历史教育-历史与家国情怀)两条链条反映了秋瑾

故居重要的历史教育功能及家国情怀培植的价值

性。在女性身份之外,秋瑾本身是一位革命家,秋瑾

故居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点也得到

了游客的关注。游客可以通过阅读展板上的文字介

绍了解到秋瑾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革命事迹和牺牲

精神,从而感受先烈的不易和把握历史时代的特点,

获得红色记忆和历史教育的结果。同时,秋瑾作为

一个革命榜样的形象呈现在游客面前,传递着红色

旅游生动典型的精神力量,游客被秋瑾及其所代表

的群体事迹和革命理想信念所触动并激发起向其学

习的动力,从而在旅游过程中实现了民族大义和家

国情怀文化传统的传承,达到了红色精神洗礼和红

色血脉赓续的效果,“我觉得当时的人确实都很麻

木,但还是有一群有识之士开始为国家着想,提出了

一些新的思想。我会想,如果我们处在当时的时代

会怎么做,能不能像他们一样把国家的救亡图存看

得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呢?”(T1)

第四,A2-C5-V1(历史建筑-新奇感-女性

精神力量)链条重点体现了游客自身对秋瑾具有较

强兴趣的价值感知。该部分游客往往在前往绍兴或

株洲之前已经通过电视剧、网络社交平台、书籍等对

秋瑾的人物事迹有较为详细的了解,其选择绍兴或

是株洲旅游的重要目的就是参观秋瑾故居。他们希

望参观故居能够进一步了解人物,满足其对人物事

迹、生长环境等的好奇,例如,有受访者表示“当时在

看一部电视剧说她(秋瑾)是怎么参加抗日的,怎么

出生的,后来就对电视剧特别感兴趣……我想看看

她所居住的地方是什么样的、在什么的环境下生长、

在这么一个环境下她的父母怎么能教育出这么伟大

的巾帼英雄、所以就去了她的故乡。”(T10)此外,在

参观游览秋瑾故居时,他们不仅将故居视为静态的

建筑,也在游览中将秋瑾的个人事迹与成长生活环

境进行联系。通过参观与联想,秋瑾本身具有的精

神力量再次传递给游客,“因为我看到这些东西,我

就会联想到其他一些事情。比如,看到她的桌子,我

就会联想到她以前是在这里奋笔疾书,然后写下那

7

梅晓琳等:“方法-目的链”理论视角下的女性遗产价值传递和寻求研究 性别与旅游研究

第13页

些爱国诗篇;还有那些书信,也让我感受到她在这里

所做的一些革命活动。因此,看到她的卧室就更加

坚定了我的想法:女性也能够彻底地反封建,尽管比

较艰难,但她还是成功了。”(T9)

3.3 价值的寻求:女性精神与爱国主义

游客对于秋瑾故居的属性认知、结果获取及价

值取向反映了其价值追求的路径。通过对游客价值

观念的提炼,研究共总结出女性精神力量、历史与家

国情怀、自我觉醒与激励和放松与享受等4种价值。

其中,女性精神力量和历史与家国情怀是游客在秋

瑾故居寻求的核心价值,因为这两者既是受访者提

及频次最多的价值,也是上文重要链条最终指向的

主要价值。

3.3.1 追求女性精神力量

以感受女性精神力量为核心的游客通过秋瑾故

居内的陈设介绍、遗产氛围及布局,获取对于秋瑾本

人和历史时代的认知,并激发进一步探索和了解的

兴趣,从而体会女性精神力量(图2)。以该价值为

主要寻求目标的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多注重观察故居

摆放的实物和浏览人物文字介绍,意在能对秋瑾有

更加立体、全面的认识。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实物和

文字资料反映,秋瑾的女性革命家形象更加鲜明。

相对于男性革命者来说会面临更多的困难和压力,

如时代对于女性发展的限定和传统家庭观念等。在

此背景下,秋瑾作为女性革命者展现的精神力量更

加难能可贵,游客因此将其视为打破时代传统限制

的表率。“细想这些浏览的经历和所获知的秋瑾的

生平,我觉得还是蛮有收获的。因为在我们中国,说

到底基本法则还是一个父系社会,而且当时还是个

‘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女子更像是一个花瓶,但

秋瑾不是这样,她是一个有思想的人。想到她当时

所处的时代,再结合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我可能没

有办法做出合适的总结,但是却有一番自己说不出

来的那种体会。”(T13)

图2 女性精神力量感知结构

此外,追求女性精神力量的游客也会着重关注

故居作为旅游景点本身和历史建筑空间。游客不仅

将秋瑾故居作为一个旅游景点,同时也会关注秋瑾

故居建筑本体作为时代见证物的布局特点,并产生

对建筑、时代和秋瑾本身的兴趣。部分游客在参观

之前已经对秋瑾的人物事迹进行了解,在深受秋瑾

精神鼓舞下前往故居参观。在此过程中,游客会结

合秋瑾的经历和其生活的地方联想到女性生存的处

境,进一步印证和感受秋瑾作为女权运动的倡导者

积极争取改善女性生存处境的精神。“秋瑾故居是

一个爱国主义红色教育的地方,我自己又好奇,有对

她的崇拜,就想多了解一点,尤其是想了解一下她之

前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然后住的是什么地方、

住得怎么样、然后她为什么会参加这个革命? 她是

解放女性的先驱者,没有她这样的人,我们女性不会

有现 在 这 样 的 地 位,她 是 我 们 女 性 很 好 的 榜 样。”

(T16)秋瑾故居的女性精神价值主要通过物质遗产

的文化属性被游客感知,并在与游客自身经历、价值

观和学习过程不断地融合而得到加强。

3.3.2 唤醒历史与家国情怀

秋瑾故居作为红色文化遗产和爱国主义教育基

地,吸引了广大游客前来学习革命历史和感受家国

情怀。在故居遗产这一物质环境中,游客通过建筑、

陈设等物质遗产,得以身临其境并感知故居所具有

的历史与家国意义,进而达到比单纯文字和事迹更

加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结果和精神价值共鸣,“我对

这次旅游的爱国主义教育还是很有感触的,不给国

家增添负担就是我们应做的、最基本的事。如果可

以为国家贡献一份力量,那当然好,当国家需要我们

的时候,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去参与其中。我也希望

能带我的孩子来学习她们那种不畏艰险、吃苦耐劳、

为国牺牲的精神。”(T16)

此外,游客在游览故居过程中了解秋瑾所具有

的爱国情怀和革命责任。除女权主义倡导者和杰出

女性精神领袖的身份之外,秋瑾也在积极承担着每

一个国民对于国家的责任。秋瑾的人物事迹传达出

女性同样具备肩负家国责任的能力和爱国之心,体

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爱国情怀。游客在游览过程中

通过不断学习秋瑾的人物事迹并结合其生前生活场

景和使用物品,最终感受到女性革命家伟大的爱国

主义精神力量。“我对她本身的事迹并不是非常了

解,通过这次游览的过程增加了我对秋瑾的了解,再

看她生前用过的器物,我还有了特殊的感受。收获

8

旅 游 论 坛 2024年 第17卷 第8期

第14页

就是精神力量,谁说女子不如男? 男权社会不一定

只有男性能书写历史、创造历史、保家卫国,女性同

样可以。”(T11)

图3 历史与家国情怀感知结构

4 结论与讨论

关注女性遗产价值传递在学术界有所践行,但

游客与遗产间价值传递的具体过程和路径仍有待进

一步明晰。基于此,本研究借鉴利用“方法 - 目的

链”的理论框架,经过分析识别出5个属性(旅游景

点、历史建筑、文字介绍、实物陈设和故居氛围)、5

个结果(历史教育、人物认知、休闲体验、人际互动和

新奇感)和4个价值(女性精神力量、历史与家国情

怀、自我觉醒与激励和放松与享受),揭示了游客感

知到的遗产属性、获得的体验结果及价值寻求,在此

基础上完成了链条的构建。在男性价值观念深刻影

响着遗产价值认知的当下[18]162,本研究选择以红色

旅游中的女性遗产秋瑾故居为研究对象,从访谈资

料逐步提炼遗产价值,并通过对链条的分析回答了

在红色旅游情境下,游客与女性遗产价值传递的路

径问题。游客进行红色旅游游览女性遗产主要能够

获得3种价值:一是能够满足基本的旅游休闲需求,

获得一定的放松和享受;二是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

地功能,培植游客的历史与家国情怀;三是作为少有

的具象女性榜样,对于游客尤其是女性游客起到了

较大的激励作用,这回应了学术界对于女性遗产价

值提炼的关切。

与过往关注女性遗产价值的研究一致,本研究

也揭示 了 女 性 遗 产 的 多 元 价 值[9]1019-1020,[12]133-134。

秋瑾故居在鼓舞女性精神力量方面展现了非凡的效

用,这不仅印证了遗产旅游是遗产价值传递的重要

方式[28]3;也展现了女性遗产对于解释和发展女性

主义的重要性,即在一个刻板印象依旧存在的社会

中,游客与女性遗产的邂逅使其拥有更加完整的性

别意识 并 汲 取 性 别 力 量[24]859。正 如 Bartlett指 出

的,女性物质遗产可以通过在现场、在眼前的具体体

验来激发人们对女权主义议题的思考[9]1020。详细

的人物介绍、精心设计的展览陈设以及富于时代感

的建筑布局和名人故居遗产的名号,发挥了引导游

客对从故居建筑及其展品本身的了解、对秋瑾本人

的了解并引发思想共鸣的作用。而秋瑾故居之所以

重要,在于其讲述了女性人物在革命历史中发挥的

关键作用和可贵的女性精神品质。作为女性革命家

的秋瑾,与男性革命家相比,其要承受更大的社会和

家庭等世俗压力,但是她却能够毅然地打破外界对

于女性的世俗要求,以一个国民应尽的家国责任为

己任,积极奔走推动女性解放。其故居作为其生活

的地方,成为呈现巾帼英雄和女权事业先行者的载

体,对于后人来说有了一个重要的精神感召地。此

外,故居作为物质遗产,不断传承并发扬红色基因,

最终增强公众红色记忆与家国认同[4]47,[5]19。与此

同时,相比于占据更大讨论空间的男性革命人物遗

产[6]155,女性革命人物遗产更有助于作为焦点引发

对更多不平等议题,包括对战争与革命、政治权利、

家庭关系等在内的反思和关注[25]599-601。

基于“方法—目的链”理论,本研究建构了女性

遗产价值的传递路径,该路径与过往遗产旅游研究

指出的遗产地特色、元素和空间与旅游者关联并最

终实现价值传递的结果一致[3]99-100,[36]1827。在本研

究的价值链传递过程中可以发现,无论是男性游客

还是女性游客,都会在游览过程中结合自身经历和

秋瑾故居的呈现去获取结果和价值,并且这一传递

过程同时具备一定的长效性,在游客结束游览后的

日常生活中,秋瑾故居的遗产价值还在吸引着游客

向其靠拢,并提供一定的精神支柱。这充分展现了

价值传递的完成需遗产供给方阐释和游客自身经历

的交互[11]253-254,[33]8-9,顺应了当下从社会建构的角

度理解遗产多元价值传递的潮流[17]12,即从游客角

度理解遗产的多元价值意义。至于其中男性游客和

女性游客对遗产价值的感知差异,相对而言,在访谈

中部分女性游客有遗产价值能激励其展现和提高自

身女性价值的细腻地表达,体现出秋瑾故居能够促

进女性主义和女性解放的发展,并进一步传播和扩

大女性遗产、推动性别平等的价值[10]19。本研究着

9

梅晓琳等:“方法-目的链”理论视角下的女性遗产价值传递和寻求研究 性别与旅游研究

第15页

眼于女性遗产整体的价值传递路径和结果,结果显

示男性游客和女性游客在价值感知过程和结果上基

本一致(前文已展开分析),同时也存在着一致性之

下男女对细微处丰富而不同的表达,但由于不影响

整体结果而在此不再展开。

理论方面,本研究以女性视角探讨红色旅游情

境下的遗产价值及其传递,有助于全面深化理解红

色文化遗产价值,并对倾向讲述男性故事且凸显男

性价值观念的过往研究进行了有益补充。具体而

言,女性革命人物遗产不仅是革命历史和家国情怀

的重要载体,也彰显了女性群体在革命斗争中的能

动性。女性不仅是中国革命历史中的被解放者,同

时也是推动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重要力量。本研

究通过应用“方法-目的链”理论,在揭示女性革命

人物遗产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女性遗产价值

传递路径并探讨游客最终价值寻求,印证了“方法—

目的链”理论能够从目的地属性中逐步提取游客感

知的价值,揭示了游客与女性遗产间的价值传递过

程,可以为深入理解并发挥遗产价值起到积极的作

用。与此同时,以秋瑾为代表的女性精神力量在该

过程中被层层呈现,有助于游客循序渐进地理解女

性革命家面临的困难和可贵的革命意志,并最终转

化为游客的价值寻求。

实践方面,本研究结果可为红色旅游发展和女

性遗产资源活化利用提供理论参考。女性革命人物

遗产是展现红色文化和女性精神力量的重要场所,

需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现有资源,全面认识女性遗产

的稀缺性和价值传递的有效性,有的放矢地进行营

销宣传、策划布展和后期游客满意度管理,通过场景

塑造、人物故事解说和展品多样化展示等方式突出

女性遗产背后的意义,发挥女性遗产特殊的教育功

能,帮助游客更好地感知并理解遗产的价值,提高价

值传播的效率和效果,树立文化自信和增强民族自

豪感。此外,基于不同的价值传递过程和游客价值

寻求,女性遗产地需从属性和功能方面有针对性地

提高改善,以期在红色旅游情境下能更加有力地传

递女性革命人物精神力量,激发游客深入思考性别

平权等问题并向女性榜样学习。

本研究是对女性遗产价值传递的探索性研究,

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从游客的视角讨论其价

值观和遗产价值传递路径,未来研究可融入居民、遗

产地管理者和讲解员等多方视角,获取不同群体价

值观并完善遗产价值传递过程。

参考文献

[1] 金鹏,卢东,曾小乔.中国红色旅游研究评述[J].资

源开发与市场,2017(6):764-768.

[2] 王洁.试论一种特殊的传播方式:旅游传播[J].现代

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2003(1):4.

[3] PIETROLD,MUGIONRG,RENZIMF.Heritage

andidentity:technology,valuesand visitorexperiences[J].Journalofheritagetourism,2018(2):97-

103.

[4] 邹润琪,孙佼佼,陈盛伟,等.红色博物馆的时空叙

事与记忆场域建构:以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为例[J].

旅游学刊,2023(7):36-51.

[5] 刘为潍,李咪咪,蒋依依.国家认同与旅游研究:回顾

与展望[J].人文地理,2023(5):16-23.

[6] 杨洪,刘玉桥,袁开国,等.伟人故里“红三角”旅游产

业优化研究[J].人文地理,2011(3):154-158.

[7] 薛文萍,周昊,王昊,等.数字人文视角下的红色档

案资源 建 设:以 沂 蒙 红 嫂 档 案 为 例 [J].山 西 档 案,

2020(2):85-91.

[8] GOULDINGC,SAREN M,PRESSEY A. ‘Presence’and‘absence’inthemedheritage[J].Annalsof

tourismresearch,2018(71):25-38.

[9] BARTLETTA.Feministheritagewalks:materialisingthefeministpastinPerth,AustraliaandGlasgow,

UK[J].Gender,place & culture,2020(7):1007-

1022.

[10] 朱莉,魏兰.国立女性艺术博物馆与女性博物馆:保

护女性遗 产,赋 予 女 性 权 利[J].国 际 博 物 馆(中 文

版),2021(Z2):17-25.

[11] COLELLAS.Notameretangentialoutbreak:gender,feminism andculturalheritage[J].Ilcapitale

culturale:studiesonthevalueofculturalheritage,

2018(18):251-275.

[12] BARTLETTA,HENDERSON M.Feminism and

themuseuminAustralia:anintroduction[J].Journal

ofAustralianstudies,2016(2):129-139.

[13] DÍAZ-ANDREU M.Heritagevaluesandthepublic

[J].Journalofcommunityarchaeology & heritage,

2017(1):2-6.

[14] MASONR.Assessingvaluesinconservationplanning:methodologicalissuesandchoices[R].LosAngeles,CA:Getty ConservationInstitute,2002:5-

30.

[15] VANDERAABJM.Preservingtheheritageofhumanity? Obtainingworldheritagestatusandtheimpactsoflisting[D].Groningen:UniversityofGroningen,2005.

10

旅 游 论 坛 2024年 第17卷 第8期

第16页

[16] RUIJGROKEC M.Thethreeeconomicvaluesof

culturalheritage:acasestudyintheNetherlands[J].

Journalofculturalheritage,2006(3):206-213.

[17] PARGA-DANSE,GONZÁLEZPA,ENRÍQUEZR

O.Thesocialvalueofheritage:balancingthepromotion-preservationrelationshipintheAltamira World

HeritageSite,Spain[J].Journalofdestinationmarketing& management,2020(18):100499.

[18] SMITH L.Heritage,gender and Identity[M]//

GRAHAM B,HOWARDP.TheAshgateResearch

Companiontoheritageandidentity.Aldershot:AshgatePublishingLtd,2008:159-178.

[19] 范晓君,徐红罡.工业遗产展演解说中女性工人价值

缺失及其影响因素:纺织博物馆的案例研究[J].中

国生态旅游,2023(2):329-341.

[20] FRANGOUDESK,HERRYJ,MYLONAD,etal.

Gender,akeydimensionforthefutureofmaritime

culturalheritageresearch:casesfrom Europeand

EastAsia[J].Maritimestudies,2023(3):30.

[21] READINGA.Makingfeministheritagework:genderandheritage[M]//WATERTON E,WATSON

S.Thepalgravehandbookofcontemporaryheritage

research.London:Palgrave Macmillan UK,2015:

397-413.

[22] 赵丹,耿静.海南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女性

角色分析:以槟榔谷个案为例[J].民族论 坛,2016

(7):104-108.

[23] 邢子宣.女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作用:以苏

绣为例[J].艺术科技,2017(2):138-140.

[24] WITHERSD.Theorisingthe women’sliberation

movementasculturalheritage[J].Women’shistory

review,2016(5):847-862.

[25] WILDMANC.Viewpoint:engagingthepublicwith

thePankhursthome[J].Women’shistoryreview,

2023(4):593-603.

[26] HUGHESK,BONDN,BALLANTYNER.Designingand managinginterpretiveexperiencesatreligioussites:visitors’perceptionsofCanterburyCathedral[J].Tourism management,2013,36:210-

220.

[27] PORTERG.Seeingthroughsolidity:afeministperspectiveon museums[J].Thesociologicalreview,

1995(suppl):105-126.

[28] TIMOTHYDJ,BOYDSP.Heritagetourisminthe

21stcentury:valuedtraditionsandnewperspectives

[J].Journalofheritagetourism,2006(1):1-16.

[29] CHENCF,CHEN F S.Experiencequality,perceivedvalue,satisfactionandbehavioralintentionsfor

heritagetourists[J].Tourism management,2010

(1):29-35.

[30] 张朝枝,李文静.遗产旅游研究:从遗产地的旅游到

遗产旅游[J].旅游科学,2016(1):11.

[31] MCINTOSH AJ.Intothetourist’smind:understandingthevalueoftheheritageexperience[J].Journalof

travel&tourism marketing,1999(8):41-64.

[32] 刘娟,方世敏,宁志丹.遗产旅游价值游客感知及其

提升策略:基于网络信息的内容分析[J].地理与地

理信息科学,2017(6):6.

[33] WENGLS,LIANGZX,BAOJG.Theeffectof

tourinterpretation on perceived heritagevalues:a

comparisonoftouristswithandwithouttourguiding

interpretationataheritagedestination[J].Journalof

destination marketing & management,2020(16):

100431.

[34] TUCKER H,CARNEGIEE.Worldheritageandthe

contradictionsof ‘universalvalue’[J].Annalsof

tourismresearch,2014(47):63-76.

[35] REMOALDOPC,VAREIROL,RIBEIROJC,et

al.Doesgenderaffectvisitingaworldheritagesite?

[J].Visitorstudies,2014(1):89-106.

[36] 朱芳,苏勤,陶云.文化消费者对黄梅戏展演空间感

知的模式与价值寻求:方法目的链理论的 应 用[J].

地理科学,2021(10):10.

[37] 李渊,梁嘉祺,赵龙,等.遗产价值视角下旅游者空

间感知 与 计 算 研 究 综 述 [J].地 球 信 息 科 学 学 报,

2024(2):274-302.

[38] CHRISTOUPA,TIMOTHY DJ,PERICLEOUS

K.Reflectionsontourists’experientialengagement

withScotland’swhiskyheritage[J].Journalofheritagetourism,2024(2):201-220.

[39] TINSONJS,SAREN M AJ.Theroleoftourismin

personalnationalism:acasestudy[J].Tourism management,2022(93):104612.

[40] HODGECJ,BERANEK C M.Dwelling:transformingnarrativesathistorichousemuseums[J].Internationaljournalofheritagestudies,2011(2):97-

101.

[41] WANGC.Howdoesahouseremember? Heritage-isingreturnmigrationinanIndonesian-Chinesehouse

museuminGuangdong,PRC[J].Internationaljournalofheritagestudies,2014(4):454-474.

[42] CHRISTENSEN K.Ideasversusthings:thebalancingactofinterpretinghistorichousemuseums[J].

Internationaljournalofheritagestudies,2011(2):

11

梅晓琳等:“方法-目的链”理论视角下的女性遗产价值传递和寻求研究 性别与旅游研究

第17页

153-168.

[43] GUTMANJ.A means-endchain modelbased on

consumercategorization processes[J].Journalof

marketing,1982(2):60-72.

[44] REYNOLDSTJ,GUTMANJ.Advertisingisimagemanagement[J].Journalofadvertisingresearch,

1984(1):27-37.

[45] KLENOSKYDB,GENGLER C E,MULVEY M

S.Understandingthefactorsinfluencingskidestinationchoice:ameans-endanalyticapproach[J].Journalofleisureresearch,1993(4):362-379.

[46] VELUDO-DE-DLIVEIRA T M,IKEDA A A,

CAMPOMAR M C.Discussingladderingapplication

bythemeans-endchaintheory[J].Thequalitativereport,2006(4):626-642.

[47] 崔庆明.遗产旅游动机的核心-边缘结构研究:以丽

江为例[J].旅游学刊,2016(10):10.

[48] JEWELLB,CROTTS J C.Adding psychological

valuetoheritagetourismexperiences[J].Journalof

travel&tourism marketing,2002(11):13-28.

[49] LIN H N,MORGAN M,COBLET.Rememberthe

Alamo:Across-culturalanalysisofvisitormeanings

[J].Journaloftravelresearch,2013(1):42-55.

[50] WU TC,LIN YE,WALLG,etal.Aspectrumof

indigenoustourism experiencesasrevealedthrough

means-endchainanalysis[J].Tourism management,

2020(76):103969.

[51] THYNE M.Theimportanceofvaluesresearchfor

nonprofitorganisations:the motivation-basedvalues

ofmuseumvisitors[J].Internationaljournalofnonprofitandvoluntarysectormarketing,2001(6):116-

130.

[52] LINDL W.Consumerinvolvement and perceived

differentiationofdifferentkindsofpork-a meansendchainanalysis[J].Foodqualityandpreference,

2007(4):690-700.

[53] 邢宁宁,杨双双,黄宇舟,等.“90后”出境旅游动机

及价值追寻[J].旅游学刊,2018(9):12.

ExploringtheTransmissionandPursuitofFemale

HeritageValuefromthePerspectiveofMeans-EndChainTheory

—ACaseStudyoftheFormerResidenceofQiuJin

MeiXiaolin

1,LiJiayi

2,XuHonggang

1

(1.SchoolofTourism Management,SunYat-senUniversity,Zhuhai519082,China;2.Departmentof

HumanGeographyandSpatialPlanning,UtrechtUniversity,Utrecht3508TC,TheNetherlands)

Abstract:Asacrucialpartofheritage,femaleheritagedeservesgreaterattention,particularlyinthecontextofredtourismwhereresearchonvaluetransmissionremainstobeadvanced.TakingQiuJin’sformer

residenceasanexample,thispaperexaminesthevaluetransmissionandvalue-seekingprocessesassociated

withfemaleheritagethroughtheMeans-EndChainTheory.ThefindingsrevealthatthevaluetransmissionprocessatQiuJin’sformerresidenceinvolvestourists’recognitionofheritageattributes,theoutcomesoftheirheritageexperience,andsubsequentvalueabsorption.Keyvaluesidentifiedincluderelaxationandenjoymentforleisure,historicalandpatrioticsentimentcultivationaspartofredheritage,andthe

uniqueinspirationalroleoffemaleheritage.Thelattertworepresentcorevaluesthatarecommunicated

throughheritageattributesandthecombinationbetweentourists’experiencesandtheirpriorknowledge.

Thisstudyclarifiesthepathwaysofvaluetransmission,enhancesunderstandingoffemaleheritagevalue

anditstransmissionprocess,andoffersrecommendationstoimprovepracticesatfemaleheritagesites.

Keywords:femaleheritage;redtourism;QiuJin’sformerresidence;valuetransmission;MEC

[责任编辑:吕观盛]

12

旅 游 论 坛 2024年 第17卷 第8期

第18页

2024年8月

第17卷 第8期

doi:10.15962/j.cnki.tourismforum.202408059

http://gllylt.cbpt.cnki.net

【性别与旅游研究】

媒体传播视域下民俗旅游性别秩序的符号学分析

———基于“女游客登龙舟事件”

周贤雅1,张骁鸣1,2

(1.中山大学 旅游学院,广东 珠海 519082;2.中山大学 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275)

[摘 要]“佛山九江镇女游客登龙舟被网暴事件”涉及媒体传播、性别秩序、民俗旅游等3个范畴,

文章借助皮尔士“符号(再现体)/对象/解释项”的符号学三元框架,分析了女性主义文化、民俗现代

化、旅游文化等多种不同的社会文化对“女游客登龙舟事件”的多重理解。研究发现:一方面,在上

述多重理解中,包含着“‘女游客登龙舟事件’应接受性别议题的审视”以及“‘女游客登龙舟事件’不

应被性别议题裹挟”这两个对立的阐释逻辑;另一方面,这一阐释逻辑也表明,女性主义文化主导了

其余两种社会文化的阐释,成为后续理解中普遍存在的底层逻辑。研究认为,女性主义文化的这种

主导性,使得被卷入性别议题里的民俗文化传播极易落入“拟像”陷阱。因此,应直面和积极处理民

俗文化现代性适应进程中的性别议题,同时也需要督促媒体为性别议题的合理传播肩负更多的道

德责任。

[关键词]媒体传播;民俗旅游;性别秩序;皮尔士符号学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84(2024)08-0013-10

0 引言

2022年6月4日,在广东佛山九江镇,一名女

游客登上停泊在岸边的龙舟拍摄短视频,并发布至

抖音平台,随后IP属地为广东的网友自称为当事船

主,在评论中指责女子的行为有违龙舟文化的性别

秩序,并索要赔偿。随后“女游客登上龙舟事件”被

一些媒体转载至微博,引发广泛讨论。作为珠三角

地区重要的民俗活动,龙舟民俗以宗祠氏族为基本

单位,以团结宗族和祈求风调雨顺为中心,围绕龙舟

圣化仪式、游龙探亲、赛龙夺锦竞渡和龙船饭(舌尖

上的龙舟节)等多种程式进行。其中,起龙舟、游龙

探亲和赛龙夺锦等龙舟民俗活动,在许多地区都存

在女性不能在场,甚至不能观看的性别秩序。除龙

舟民俗之外,其他诸如“走百病”“乞巧拜祭”等民俗

节庆,同样通过周期性的“神圣化”仪式,强调社会性

别秩序和社会性别角色[1]19。20世纪六七十年代,

在西方女性解放运动和社会性别研究的推动下,西

方女性主义民俗学开始反思民俗中的社会性别角

色[2]

;国内的女性主义民俗学也在其影响下,自中国

古代女性生活史、中国少数民族女性生活等领域发

轫[3]258。尽管女性民俗学提出了大量民俗性别隐喻

13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融合媒介环境学视角的日常生活空间体验研究”(42171221)资助。

[收稿日期]2024-06-11

[作者简介]周贤雅(1999-),女,广东广州人,中山大学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与节庆相关的社会文化发展,

E-mail:Zhouxy86@mail2.sysu.edu.cn;张骁鸣(1979-),男,重庆荣昌人,博士,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

研究方向为旅游休闲与人的发展、旅游现象学与旅游符号学,E-mail:zhangxm3@mail.sysu.edu.cn,通信作者。

第19页

和性别秩序的问题,指明民俗具有的性别意义,但学

界对“民俗”内涵的上百个定义之中,都难觅性别意

义的踪迹,造成了民俗性别反思的巨大阻碍[3]262。

与民俗学界对性别议题的暧昧截然不同的是,

随着民俗体育竞技化、民俗展演化,民俗实践中的性

别角色、性别秩序等已经悄然发生变化。在政府鼓

励和性别观念转变下,一些传统上被男子所垄断的

民俗活动,如朝鲜族的摔跤,逐渐出现了女性的参

与[4-5]。而比之于民俗实践,性别秩序在社交媒体

平台 的 讨 论 中 发 生 了 更 为 猛 烈 的 震 荡。Bao 对

2019年至2022年微博平台的话语分析表明,女性

主义已经越来越被视为一种新兴的社会观念,并且

其影响力在不断地扩大,而社交媒体平台正是女性

主义文化实践和搭建女性主义行动共同体的重要载

体[6]607-608。

社交媒体平台在信息传播上的高通达性、高便

利性,也促使民俗活动的旅游开发积极利用媒体叙

事吸引游客[7]。地方民俗旅游开发的管理者积极利

用社交媒体营销旅游目的地、吸引游客,同时媒体也

对相关地方的民俗文化以及旅游开发投入了大量的

关注和报道。在众多媒体的聚焦下,民俗活动的各

种文化要素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媒体的审视,“女游客

登龙舟事件”正是民俗旅游的性别秩序与社交媒体

平台的女性主义浪潮发生共振的例子。当民俗的性

别秩序随着旅游开发,落入媒体传播的审视中,人们

如何看待民俗旅游的性别秩序? 而这对民俗文化的

传播又产生了何种影响?

上述问题横跨了媒体传播、性别秩序和民俗旅游

等3个概念范畴,现有研究极少同时交叉于以上3个

领域。从媒体传播和民俗旅游视角展开的研究,聚焦

民俗旅游的文化传播以及传播过程中的文化符号互

动[8-9],或 是 媒 体 传 播 对 民 俗 旅 游 空 间 生 产 的 再

造[10-11],却往往忽略了民俗旅游中的性别意义;而从

民俗旅游和性别秩序视角展开的研究,主要是民俗旅

游中的女性参与和对性别隐喻的批判[12-13],甚少关

注民俗旅游性别秩序的媒体传播;从性别秩序和媒体

传播展开的研究,主要着眼在媒体中的性别观念流变

和性别文化的传播[6]591-593,[14],民俗旅游作为性别秩

序重要的形塑和强化载体,并不被视为相关研究的

重要情景。极少数同时关注到媒体传播、性别秩序

和民俗旅游等3个领域的研究,如 Chakraborty等

主要通过对孟加拉的民俗文本、媒体话语和文学作

品展开定性分析,指出了社会话语对当代女性身份

构建和性别秩序的影响[15]。在此研究中,民俗文本

和媒体话语被看作是平行的社会文本,并未探讨民

俗文本在旅游开发和媒体传播中发生的变化,以及

此种变化对性别文化的影响。Michalopoulos等则

从文化经济学的角度,利用应用程序搜集了传播中

的民俗性别叙事,建立了数据库,并指出对女性从属

地位的描述,仍占据传播视域下民俗性别叙事的主

导[16]。而 Hurley等对在社交媒体故事背景下的阿

拉 伯 民 俗 文 学 女 性 形 象 研 究,得 出 了 相 似 的 结

论[17]。然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语境

之间,民俗 以 及 民 俗 的 性 别 秩 序 存 在 着 极 大 的 差

别[1]19,基于此,本研究引入具有整体分析能力的符号

学方法,对“女游客登龙舟事件”的媒体传播文本进行

符号学分析,以此深化对民俗旅游性别秩序的媒体传

播样态的理解。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分析方法

符号学在媒介研究中的运用由来已久,如 Roland对视觉传播文本的分析[18]、Baudrillard对传媒

符号的批判[19]37 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传播学研究

中的符号学派,以批判主义的人文取向为逻辑基础,

将传播视为基于信息的社会互动,并且“不把误解看

成传播失败的必然证明”[20]。从符号学出发,网络

公共事件传播的基础是对话,而非一元化的价值诉

求;并且这种对话式的理解基础在于对社会共识和

社会认同的分析[21]101。

对符号系统的拆解,主要包含索绪尔二元结构

和皮尔士符号三角两大流派。索绪尔将符号分为

“能指”“所指”的二元结构,并指出二者间的关联具

有任意性[22],但这种推论中的“任意性”实际上是无

意识地暗用了“现实”作为第三个关系项,因为只有

不同的符号放在同一现实中比较时,所谓“任意”才

得以成立[23]。皮尔士的符号三角,通过将解释项引

入符号的定义中,使得符号功能的展开过程得以解

读[24]7-12。因此,索绪尔的二元符号结构与皮尔士

的三元划分在实质上是互通的。由于解释项“完全

依靠接收者的解释努力”,因此解释项勾连起了符号

14

旅 游 论 坛 2024年 第17卷 第8期

第20页

系统和社会现实。对符号展开过程的分析,也就是

对其背后社会文化、社会结构的分析[25]。皮尔士的

符号三角分析框架,将符号构成划分为再现体、对象

和解释项等3个基本要件:“再现体”是用以代替或

用以再现某样东西;“对象”是符号所指代的某样东

西,其本质上并不等同于符号;“解释项”是符号在解

释者心灵中创造的,用以解释对象与符号间关联的

某种东西[24]30-49。解释项同时也是一个符号,随之

牵连起另一个符号的过程,在新的符号过程中变成

一个新的再现体,在此循环中符号衍义如此绵延以

至无穷[26]。皮尔士的符号三角分析框架,在传播学

中已被广泛应用于对网络公共事件和女性形象传播

等的分析[21]99,[27]。在旅游研究中,皮尔士的符号三

角分析框架已经在旅游地形象和节庆形象等领域有

积极的应用[28]100,[29]。参照皮尔士符号三角分析框

架[24]30-49,并结合现有研究中的应用范式[28]100 (图

1),本研究拟将“女游客登龙舟事件”的传播和解释,

从语言学的词句分析拓展为对社会结构和社会意识

形态的理解,以期更为深入地刻画民俗旅游性别秩

序传播的社会建构过程。

图1 皮尔士符号学三元框架

1.2 符号文本搜集与分析

“女游客登龙舟事件”的媒体传播过程,大致可

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女游客在抖音平台发布上

船拍视频的消息后,当地网友在视频留言区声称女

游客的行为已经致使该龙舟无法使用,女游客需要

承担责任并进行赔偿;第二阶段,上游新闻等几家媒

体致电南海区九江镇龙舟协会负责人和佛山市南海

区九江镇人民政府宣传文体旅游办公室,得到龙舟

协会回应后,发布了“女游客登上龙舟事件”的过程

以及当地龙舟协会、政府宣传办回应的相关微博;第

三阶段,头条新闻、凤凰网和风闻社区等多家媒体的

微博号转载此事件,并发起了“佛山女游客登龙舟被

网暴”“妇女不能登上龙舟是封建糟粕吗”“佛山九江

龙舟协会回应女子登龙舟遭网暴”等相关话题。相

关话题随后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根据微博数据统计,

截至2023年7月20日,累计阅读量超过9000万

次,其中,“佛山女游客登龙舟被网暴”话题阅读量达

2243.6万次,讨论量5282条;“佛山九江龙舟协会

回应女子登龙舟遭网暴”话题阅读量437.8万次,讨

论量2687条;“妇女不能登上龙舟是封建糟粕吗”话

题阅读量达6409.8万次,讨论量达1万条。

后续的争议迫使女游客在发布后的几日内删除

了原视频,但视频的主要内容以及视频下方的主要

评论都在媒体新闻转载的过程中被保留。而微博平

台上对此事件的讨论,除少数内容因发布者自行删

除或设置权限外,也同样保留在微博话题的讨论区

中。研究人员于2023年7月20日,在“佛山女游客

登龙舟被网暴”“佛山九江龙舟协会回应女子登龙舟

遭网暴”“妇女不能登上龙舟是封建糟粕吗”等3个

微博话题内,检索相关内容并整理信息,共计爬取有

效微博389条。而后,研究人员又整理媒体转载的

抖音评论、话题中热门微博的评论回复等信息,共计

4万余字。其中,在第一阶 段 和 第 二 阶 段 中,女 游

客、当地网友和龙舟协会负责人等新闻当事者的评

论和回应编号为 A;在第三阶段中,各媒体、网民基

于此事件生成的报道和评论等,编号为 B。

随后,研究团队对爬取的有效微博和评论回复

等进行逐条阅读,从整体上分析“女游客登龙舟事

件”的基本意涵。然而,由于网络传播的匿名性,不

同解释者的个人身份难以识别[30],所以无法对不同

解释者的社会群体属性等加以归纳。因此,本研究

以微博、评论的信息内容为分析单元,运用皮尔士的

试推法,逐条分析最具“可能性”的解释项,并尝试将

解释项进行归类。在此过程中,信息内容的分类发

生了多次迭代,以增强意涵类型建构的有效性。例

如,研究人员在最初尝试以“是否反对女游客登龙

舟”为分类标准,但如此一来,在“反对女游客登龙

舟”的意涵类别中,仍有多种不同的解释项。在对前

15

周贤雅等:媒体传播视域下民俗旅游性别秩序的符号学分析———基于“女游客登龙舟事件” 性别与旅游研究

第21页

94条信息内容进行分析后,本研究初步归纳出“女

性”“地方秩序”“物”等3个基本解释角度的意涵类

型。随后,分析剩余信息的可能性解释项,均未产生

新的解释角度,从而得出“女游客登龙舟事件”的多

重意涵。

2 事件基本意涵

出于“女游客登龙舟事件”多个阶段的复杂性,

本研究将 Baudrillard对当代媒体的分析思路作为

参照,以尝试确定事件作为社会符号的基本意涵。

Baudrillard指出,一个事件进入媒体传播的过程可

以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媒体介入尚未进入传播

链条的“零度事件”;第二阶段,媒体将“零度事件”转

变为媒体事件,并将事件抽象为信息;第三阶段,不

同媒体对同一事件从不同角度、立场和内容等生成

更多的媒体事件,并且越来越多的媒体事件出现使

得媒体重新塑造出了一个媒体事件;第四阶段,越来

越多的信息出现后,媒体信息相互指涉,但事件逐渐

退出[19]28-38。据此,“女游客登龙舟事件”在媒体未

介入前,即抖音平台的视频发布以及当地网友发表

评论之际,尚属于“零度事件”。赵毅衡认为,在对传

媒事件的分析中,所谈的“零度事件”,一定程度上可

以与符号过程中的“再现体”等价[31]:此时,事件尚

未进入媒体传播,亦即尚无意义可言,紧接其后的媒

体介入以及媒体事件的生成,才是符号文本和符号

意义的产生过程。因此,“女游客登龙舟”作为传媒

事件的基本意涵,是在媒体抽取信息并传播后确定

的。

上游新闻作为首先介入事件的媒体,剪取了女

游客视频的主要内容、视频评论的回应内容、当地龙

舟协会的回应以及广东网友的评论,共同合成媒体

事件。其中,上游新闻引述了当地网友针对女游客

的行为提出的赔偿控诉:

“你好,你准备接受(承担)刑事责任。现在我地

的船,已经无法使用,你已经搞坏了我们广东传统文

化,女士不能碰摸龙舟,我已上报有相关的部门接

(介)入处理,请你对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也许主

动协商和解,可以减轻责任负担。”(A01)

以上,女游客行为本身和疑似涉事船主的当地

网友回应成为舆论传播的焦点。随后,更多的媒体

围绕此焦点生成了“佛山九江龙舟协会回应女子登

龙舟遭网暴:传统龙舟不允许女性上”“女人能上神

舟却不能上龙舟,这算什么习俗”“妇女不能上龙舟

是封建糟粕吗”等多个讨论话题。

从所搜集到的材料综合来看,在“女游客登龙舟

事件”转变为媒体事件的过程中,其基本理解是相似

的:媒体将事件抽象为“女游客登龙舟被控诉”(再现

体1),而控诉的原因在于按龙舟的性别秩序规定,

“女性登龙舟不被允许”(解释项1),所以“女游客违

反了龙舟民俗的秩序”(对象1)(图2)。

图2 “女游客登龙舟事件”的基本理解

但在此基本意涵之下,“女性登龙舟不被允许”作

为解释项,又成了新的再现体,由不同的解释者搭建

出新的符号过程。在传播过程中,“女性登龙舟不被

允许”作为新的再现体,引发了多轮不同的符号阐释。

其中,“女性”“不被允许”“龙舟”等几个基本词项,触

发了对解释项1以及再现体2的多重意涵解读。

3 多重意涵解读

3.1 从“女性”角度的解释

近年来,女性主义话题越发成为公共话题的焦

点[6]591,并且向数字空间不断迁移。“女游客登龙舟

事件”引发广泛讨论,主要原因就在于该事件与性别

话题的交叉。这种交叉导致从当事女游客的“女性”

身份对事件的阐释,成为凤凰网等媒体评论的核心,

同时也成为大量网民争议的焦点。从“女性”的词项

出发,“女性登龙舟不被允许”(解释项1/再现体2),

是因为龙舟作为传统民俗活动,与传统祭祀活动和

传统宗祠信仰息息相关,而以男性为主体的宗祠信

仰,往往出于女性污名的原因,将女性与女性的生理

健康特点等同为“不干净”(B242)。明清以后出现

16

旅 游 论 坛 2024年 第17卷 第8期

第22页

的女性不允许参加祭祖活动和不能与女性同乘一船

等传统禁忌习俗,将女性视为不祥,是带有强烈“厌

女”倾向的性别歧视[32],“把女人看得脏、晦气,这是

一种腐烂不堪的习俗”(B005),所以,他们认为“有

些糟粕的确该改改了”(B073)。此符号过程2,从女

性主义批判的视角对龙舟民俗展开阐释,“女性登龙

舟不被允许”(解释项1/再现体2),被解释为“龙舟

民俗存在性别歧视”(解释项2),因此“龙舟的性别

秩序应当被改造”(对象2)(图3)。

图3 “女性”角度的“女游客登龙舟事件”理解

3.2 从“地方秩序”角度的解释

随着事件进入媒介领域后,不同角度、立场、内

容生成了更多不同的媒体事件。其中,上游新闻联

系了当地龙舟协会,负责人何先生回应到,“当地的

龙舟有很多种类,有一种叫传统龙(舟)的,有这个

(妇女不能登船)传统习俗,我们也会加大宣传,避免

女游客未经龙舟主人允许,误上传统龙(舟)去拍照

留念”(A02)。在当地龙舟协会的回应中,“女性登

龙舟不被允许”是被解释为一种“当地的”秩序。随

着 近 年 来,网 络 女 性 主 义 运 动 被 认 为 越 来 越 激

进[6]594-595,这种摆脱“女性”角度而只强调“秩序”的

解释,受到一部分网友的支持。一方面,他们认为,

龙舟的性别禁忌这种地方社会秩序与性别歧视无

关,而是“女不上龙舟,男不上凤舟”(B020)的中性

秩序,类似于厕所、澡堂等基于生理性别设立的分隔

秩序;另一方面,即便龙舟的性别禁忌是带有性别歧

视的地方秩序,当事人作为游客,也无理由对地方文

化加以干预,而是应该“入乡随俗”(B028),毕竟“别

人有别人的信仰传统,你不理解可以绕开,而不是挡

你路你就要把别人的范围为你改变(而不是因为别

人挡了你的路,你就要让别人把范围改变成符合你

的要求)”(B046)。这一解释过程,不是从女性主义

的视角看待事件冲突,而是从地方秩序的角度出发,

认为“女性登龙舟不被允许”(解释项1/再现体2),

是出于遵从 “传 统 民 俗 文 化 和 地 方 秩 序”(解 释 项

2),故而“女游客应该遵从传统民俗文化和地方秩

序”(对象2)(图4)。

图4 “地方秩序”角度的“女游客登龙舟事件”理解

然而,这种解释又引发了新的符号阐释过程。

同样从“秩序”角度出发,在反对者的阐释中,“秩序”

并不绝对等同于“正确、遵从”,传统民俗文化和地方

秩序是可能包含有“糟粕”“愚昧”的辩证名词。因

此,地方秩序也需要受到女性主义的审视,“应该取

其精华,去 其 糟 粕,批 判 继 承,古 为 今 用”(B011)。

他们还大量引述道,与龙舟民俗的性别秩序相似,封

建时代对普通民众生存权利的规束、半殖民地半封

建时期外国租界对中国人的歧视性章程,同样也可

以被冠以“秩序”之名,然其内核却充满了不平等的

压迫;指责女游客、捍卫龙舟性别禁忌的行为,不过

是“把‘风俗’‘传统’当成猥亵、愚昧、落后的遮羞布”

(B116)。在此过程中,解释项2又引发了新的符号

过程3-1:尽管龙舟的性别秩序是“传统民俗文化和

地方秩序”(解释项2/再现体3),但因为“带有性别

歧视的传统习俗和社会秩序是糟粕”(解释项3-1),

所以“龙舟的性别秩序应当被改造”(对象3-1)。

此外,对于龙舟的性别秩序是“传统民俗文化和

地方秩序”的解释项2,还有部分网友对其事实依据

发出质疑。他们指出,《广东新语》《龙船》等地方志

中对龙舟性别秩序的记载,以及《清明上河图》等画

作中的“第三卷金明池宫殿前段,从左往右数第二艘

17

周贤雅等:媒体传播视域下民俗旅游性别秩序的符号学分析———基于“女游客登龙舟事件” 性别与旅游研究

第23页

红色龙舟,其上均为女子”(B016),均表明龙舟文化

的性别秩序并不是所谓的“传统民俗文化”,而是在

某一历史时期被创造出来,用以达成父权社会结构

目的的“发明”。在他们的解释当中,尽管“龙舟的性

别秩序”被看作是“传统民俗文化和地方秩序”(解释

项2/再现体3),但这种秩序是“被发明的、用以维系

父权社会的秩序”(解释项3-2),所以“龙舟的性别

秩序应当被改造”(对象3-2)。

3.3 从“物”角度的解释

在媒体传播的第三阶段,九江龙舟协会负责人

的回应还指出,女游客的此番行为,并未经龙舟主人

的允许。言下之意,女游客的随意“闯入”,侵犯了船

主的私人财产。此番解释也被部分网友认同,他们

认为“(龙舟)是私人的东西,不是什么景区的东西

(不是景区的公共物品)”(B012),故而,女游客的做

法侵犯了他人的私人财产,“河边停泊的龙舟是人家

的私有财产,为何一名不相干的游客要去登上与她

无关的龙舟”(B028)。在他们的解释中,龙舟回到

了作为船只本身的“物”属性来谈:“女性登龙舟不被

允许”(解释项1/再现体2),是因为“龙舟是船主的

私有财物”(解释项2),所以不仅是“女性”,而且是

“任何人未经允许都不应触碰龙舟”(对象2)(图5)。

“女游客登龙舟事件”被看作是游客随意触碰私人财

物引发的争议,而非龙舟民俗的性别歧视问题。

图5 “物”角度的“女游客登龙舟事件”理解

这种阐释也受到了部分网友的反驳,他们认为,

即便是从龙舟作为物的基本属性角度来看,其“私有

财物”的属性是站不住脚的,“一群游客都在那边上

船、拍照,也没见旁边立个牌子说‘私人物品,任何人

不得上船’”(B007)。他们认为,从实际使用上角度

来看,龙舟船只是游客的旅游吸引物,而船主“那么

多游客过去了也都没有阻止”(B010),说明龙舟作

为旅游资源,已然被船主用以开发旅游活动[33]。此

外,从空间属性角度来看,“这名船主将船摆在公共

场地”(B014),龙舟就具有了公共空间的属性;从产

权角度来看,龙舟船只一般归村集体所有,并不存在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主人”,是一定意义上的公共品,

龙舟船主的身份存疑。因此,名义上“龙舟是船主的

私有财物”(解释项2/再现体3),但“龙舟的事实所

有和事实使用都是公共的”(解释项3),故而,“龙舟

的公共使用应当遵循公平性的原则”(对象3),其使

用需要接受从公平性原则出发的审视。

4 对“女游客登龙舟事件”的整体理解

以上分别代表了从“女性”“秩序”和“物”等3个

角度出发的不同符号阐释。尽管由于网络发言的匿

名性,不同阐释背后所涉及群体的具体社会文化背

景难以被识别,但在新媒体的转型之下,不同的阶层

和利益群体都在平台中积极地构建有利于自己的意

识形态,从而使得新媒体平台本身成了多种不同社

会文化交 织 的 社 会 结 构 映 射[34]。据 此,重 新 考 察

“女性”“秩序”“物”这3个不同的符号阐释角度,在

“女游客登龙舟事件”的争议中,与社会意识结构存

在以下关联(图6)。

(1)“龙舟”在此事件的符号阐释,涵盖了女性主

义文化、民俗现代化和旅游文化等多种社会文化:女

性主义文化的阐释意涵,以女游客的“女性”身份作

为阐释的焦点,认为龙舟的性别禁忌就是自古以来

对女性群体压迫的一种表征,理应被废除;民俗现代

化,则是围绕龙舟民俗的性别秩序现代化适应问题

展开阐释,发展出了“现代化发展不应对地方传统民

俗加以干涉”和“地方传统民俗应顺应性别平等的现

代化发展方向”两种不同的阐释方向;旅游文化的阐

释意涵则关注于旅游发展的主客矛盾,以龙舟船只作

为旅游吸引物的界定为出发点,讨论在旅游发展的主

客互动中,龙舟是否具有私有或公共的属性,其背后

即隐含了“龙舟的公共使用秩序需要顾及性别公平

性”和“龙舟的私人使用不需要顾及性别公平性”两个

不同的阐释方向。

18

旅 游 论 坛 2024年 第17卷 第8期

第24页

图6 “女游客登龙舟事件”的整体性理解

(2)在以上的多重阐释意涵中,包含着两个基本

阐释逻辑:女性主义文化和民俗现代化中认为“地方

传统民俗应顺应性别平等的现代化发展方向”、旅游

文化中认为龙舟具有公共属性的几种阐释,隐含着

“‘女游客登龙舟事件’应接受性别议题审视”的阐释

逻辑;而民俗现代化中认为“现代化发展不应对地方

传统民俗加以干涉”、旅游文化中“龙舟是完全的私

人物品”的阐释则包含了“‘女游客登龙舟事件’不应

被性别议题裹挟”的阐释逻辑。“‘女游客登龙舟事

件’应接受性别议题审视”和“‘女游客登龙舟事件’

不应被性别议题裹挟”两个语义对立的阐释逻辑于

“女游客登龙舟事件”的阐释中达成了辩证统一,更

完整地呈现此事件在社会现实中的真实样态。

(3)尽管“女游客登龙舟事件”涵盖了女性主义

文化、民俗现代化和旅游文化等多种社会文化,然其

阐释的逻辑却仅围绕女性主义文化展开。由于女性

主义文化在媒体传播和公众讨论中具有越来越大的

声量,让上述的社会文化间出现了层级关系,女性主

义文化成了民俗现代化和旅游文化阐释的底层逻

辑。可以预见,随着社会文化发展的流变,倘若其他

社会文化的关注被放大,社会文化间的层级关系发

生变动,那么符号阐释的逻辑也可能发生变化。

本研究一方面呼应了皮尔士符号学理论在近年

来公共传播研究领域的新发展[35]113,[36],更为深入

地刻画了传播视域下的符号学互动过程。已有研究

指出,在公共传播领域中,符号的使用会促使社群间

形成传播社群,而其中的“共同解释项”连接起了传

播社群的符号互动[35]113,并促进了情感共振和公众

舆论场的形成[37-38]。本研究进一步发现,在此过程

中,由共同解释项串联形成的传播社群,其意涵解读

的文化底本并非平行的,社会文化间的层级关系会

引导其形成不同的阐释逻辑。另一方面,随着社交

媒体中的性别议题越来越引起学界的重视[39-42],本

研究也为旅游传播中的性别议题提供了一个基于符

号学的实证分析,以拓宽目前学界对相关问题的研

究进路。

5 结语

5.1 成为“拟像”的民俗文本

“女游客登龙舟事件”是龙舟民俗活动在旅游开

发过程中民俗活动的传统性别秩序与社会性别发展

所产生的摩擦。这种摩擦在媒体平台中被放大,并

被接受“女性主义话语”和反抗“女性主义话语”的两

种群体拉扯。即便是民俗活动秩序的现代化适应和

旅游发展主客矛盾等阐释角度,在不断地交流互动

中,最终也需要驻足在对龙舟性别秩序的回应中。

因此,无论是接受还是抵抗女性主义话语的阐释逻

辑,事实上都已经处于女性主义话语的影响之下。

在 Baudrillard对当代媒体的批判中,当“零度

19

周贤雅等:媒体传播视域下民俗旅游性别秩序的符号学分析———基于“女游客登龙舟事件” 性别与旅游研究

第25页

事件”逐步被抽象为媒体事件时,事件本身会随着大

量媒体的涌入而逐渐淡出,最终只剩下媒体事件的

互相指涉,原事件本身却失去了意义[19]37。当符号

的阐释不断推进,对“女游客登龙舟事件”的讨论从

最初对龙舟性别秩序的批判,一路拓展至社会对女

性处境的反思,“我不明白,这个社会什么时候对女

性真正优待过?”(B006),以及对女性和媒体煽动性

别对立的攻讦“凤舟知道是啥? 彩礼是啥? 电梯是

啥? 有些媒体屁股歪得不像样!”(B012)。大量非

直接相关的证据、事实和观点被加入讨论,又再次引

发对这些证据的真伪和来源等的争辩。Eco指出,

无限衍义的过程并不是符号意义的无限叠加,而是

每一个符号传递至新的符号过程后,原有的符号即

失去了痕迹[43]。“女游客登龙舟事件”虽然在被解

释项不断激发新一轮的符号阐释,但龙舟民俗活动

和民俗文化本身也在此过程中逐渐淡出,最终变成

了一个巨大的媒体“拟像”[19]37,而这恰恰与民俗文

化的旅游开发初衷本身背道而驰。

5.2 民俗旅游性别议题再思考

在“女游客登龙舟事件”的整体性理解中,女性

主义文化的影响超然于民俗现代化和旅游文化,成

为民俗现代化和旅游文化的基础阐释逻辑。对这种

多重文化思想和意识形态的复合与渗透以及其中的

主导动力关系,学界的关注仍然较少。不同文化间

更为复杂的动力关系,以及大众传播媒介对此的影

响机制等,仍有待进一步地研究。但从实践层面来

看,带有传统性别秩序的民俗节庆,在旅游开发过程

中,已经几乎无可避免地需要面对媒体传播带来的

女性主义文化影响。一方面,媒介传播在旅游开发

过程中,各种媒介话语的构建又搅动了社会文化因

素[44],故而媒体对当前民俗性别实践的“暧昧”状

态,理应承担更多的正向引导的责任。例如,在网友

的争议中,部分网友直接将当地网友的回应视为“龙

舟船主”的控诉。通过构建“船主”这一角色,奠定了

龙舟从“物”的角度的理解基础,甚至引入了一个具

象的“反对者”,暗含了对女游客行为正当性的部分

否定。但倘若如质疑者所言,龙舟由村集体所有,

“船主”这一形象的先验假设本身是存在问题的,但

各个媒体并未对其中旅游文化的社会文化关联展开

辩证的分析,而是以女性主义文化的阐释逻辑遮盖

了其背后更为复杂纠缠的多种文化争锋,使得“女游

客登龙舟事件”滑向更为复杂、激烈的争议局面。话

语所具有的这种映射权力关系、同时又建构意识形

态的力量[45],要求媒体在传播民俗性别议题时有更

为谨慎且客观的立场,对此问题的媒体责任和道德

公约倡议变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从“女游客登龙

舟事件”的危机处理结果来看,地方管理者对性别议

题的回应或是回避,都只会加速事件陷入到女性主

义话语的影响之中,从而使得民俗文本被迫退出符

号阐释的链条。因此,在民俗活动的旅游开发过程

中,对性别秩序问题的事前关注与预先处理,避免民

俗活动在旅游开发和媒体传播中落入性别争议当

中,其效果远好于事后的风险控制。

1965年,Dundes对“民俗学”中的“民”重新定

义,由此开启了对民俗主体性的找寻,逐渐从“以俗

定民”向“以民定俗”的转变[46]。女性群体作为“民”

的主体也开始进入民俗研究的视野,并掀起女性主

义民俗学的浪潮。然而,这种在研究理论层面的转

向,却与民俗实践之间存在着空白。学术界不断剖

析传统民俗节庆中的性别隐喻,指出其背后的“厌女

情结”和性别失衡,但民俗实践中仍然从这些性别隐

喻出发,滚动出各种性别禁忌。而旅游开发却为民

俗节庆带来了新的发展可能,随着不少民俗节庆竞

技体育化和展演化,女性作为运动员和表演者的参

与,打破了传统的性别秩序,如水族斗角舞民俗节庆

的性别参与就是其中典型[47]。龙舟活动也出现了

类似的性别秩序变革,在龙舟民俗的竞技体育化过

程中,女性龙舟运动员被普遍接受,“女性不能上龙

舟”的传统性别秩序开始被重构。但这种重构却并

非是彻底的,女性运动员所登的龙舟是用作体育赛

事的“标准龙”,而具有信仰意味的“传统龙”仍禁止

女性涉足,也因此才造成了此次争议事件。那么,在

旅游开发带来的这种女性主义民俗实践中,性别秩

序的流变和重构,究竟是如何进行的,各种的商议妥

协和边界划定究竟是如何达成的,究竟是否可能以

及如何才能建立起民俗传承或民俗旅游发展过程中

的新共识,这些问题无法从对“女游客登龙舟事件”的

符号分析中加以回答,仍待后续研究的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 刘晓春.民俗与社会性别认同:以传统汉人社会为对象

[J].思想战线,2005(2):19-23.

[2] 陈秋.国内外女性民俗研究综述[J].妇女研究论丛,

20

旅 游 论 坛 2024年 第17卷 第8期

第26页

2012(3):46-54.

[3] 曹红.女性民俗:性别的民俗文化透视:与邱国珍、李

文、吴翔之等讨论[J].民俗研究,2009(1):257-264.

[4] 万义,杨海晨,刘凯华,等.工具的展演与逻辑:村落女性

体育活动参与行为的人类学阐释:湘西三村女性群体的

口述历史与话语解构[J].体育科学,2014(7):23-29.

[5] 周卉.从社会性别视角探析朝鲜族女性传统体育的形

成与流变:以秋千、跳板等项目为例[J].哈尔滨体育学

院学报,2012(5):69-71.

[6] BAO K.Whenfeministsbecame “extremists”:acorpus-based study ofrepresentations offeminism on

Weibo[J].Discourse&communication,2023(5):590-

612.

[7] 蒋晓丽,郭旭东.媒体朝圣与空间芭蕾:“网红目的地”

的文化形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

(10):12-17.

[8] 蒙岚.广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国际传播研究[J].西

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9):149-152.

[9] 肖建春.四川民俗旅游产业的整合营销构想[J].西南

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3):181-186.

[10] 陆朋.民俗文化传承的再造空间研究[D].武汉:武汉

大学,2017.

[11] 谭华,郑巧.空间生产视角下地方民俗文化的移植与

传播:以恩施土家女儿城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71-75.

[12] 陈秋.女性民俗与农村妇女的村庄政治参与:以温州

L村为个案[J].云南民族 大 学 学 报(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版),2017(3):78-85.

[13] 郭起华,曾晓林.客家民俗符号的性别隐义及成因探

析[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2):38-41.

[14] ZHANGJM.Feministresponsesto COVID-19in

Chinathroughthelensofaffect[J].Feministmedia

studies,2023(4):1327-1343.

[15] CHAKRABORTYR,DE S.Camouflaged protocols

ofwomanhood:inherentparadoxesofBengal[J].Psychologicalstudies,2022(4):488-500.

[16] MICHALOPOULOSS,XUE M M.Folklore[J].The

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2021(4):1993-2046.

[17] HURLEYZ,HOJEIJZ.Coming-of-ageofteenagefemalearabgothicfiction:afeministsemioticstudy[J].

Humanities,2023(1):1-15.

[18] ROLANDB.Rhetoricoftheimage[M]//ROLAND

B.Image,music,text.New York:Hilland Wang,

1977:32-51.

[19] BAUDRILLARDJ.Simulacraandsimulation[M].

GLASERSF,trans.AnnArbor:UniversityofMichiganPress,1995:28-38.

[20] 费斯克.传播研究导论:过程与符号[M].许静,译.2

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2.

[21] 李红,董天策.符号学分析:网络公共事件研究的新路

径[J].新闻大学,2012(1):99-108.

[22]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

印书馆,1999:37-40.

[23] 本维尼斯特.普通语言学问题(选译本)[M].王东亮,

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81-

86.

[24] PEIRCECS.Peirceonsigns:writingsonsemioticby

CharlesSandersPeirce[M].ChapelHill:TheUniversityofNorthCarolinaPress,1991:7-12,30-49.

[25] ZHANGX M,SHENGJL.A Peirceansemioticinterpretationofasocialsign[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17,64:163-173.

[26] PEIRCECS.Collected papers of Charles Sanders

Peirce:Vol.2elementsoflogic[M].Cambridge:HarvardUniversityPress,1932.

[27] 杨珍.“被看的女人”:媒介传播中女性形象的符号学

批判[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46-48.

[28] 张骁鸣,王骏川.节庆形象概念的皮尔士符号学分析:

广州“波罗诞”案例[J].旅游学刊,2018(10):97-106.

[29] ECHTNERC M.The semiotic paradigm:implicationsfortourismresearch[J].Tourism management,

1999,20(1):47-57.

[30] 茅亚 萍.浅 析 网 络 的 匿 名 传 播 [J].当 代 传 播,2003

(6):59-61.

[31] 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修订本)[M].南京:南

京大学出版社,2016:104-106.

[32] 焦杰.传统习俗禁忌中的“厌女情结”及其原因考察:

以社会性别和人类学为视角[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2014(4):91-98.

[33] 吴晋峰.旅游吸引物、旅游资源、旅游产品和旅游体验

概念辨析[J].经济管理,2014(8):126-136.

[34] 刘瑞生.新媒体传播转型视阈下的意识形态建构[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163-167.

[35] 陈世华,李玉荣.公共议题中符号的表征与传播[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4):110-117.

[36] ELLESTRÖM L.Symbolicity,language,and mediality[J].Semiotica,2022,247:1-32.

[37] 张铁云,张昆.公众舆论嵌入国家外交的理论演绎与

现实张力[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

21

周贤雅等:媒体传播视域下民俗旅游性别秩序的符号学分析———基于“女游客登龙舟事件” 性别与旅游研究

第27页

(4):68-76.

[38] 喻发胜,张玥.沉浸式传播:感官共振、形象还原与在

场参与[J].南昌大学学报(人 文 社 会 科 学 版),2020

(2):96-103.

[39] KLINGKG,MARGARYAN L,FUCHS M.(In)equalityintheoutdoors:genderperspectiveonrecreationandtourism mediaintheSwedishmountains[J].

Currentissuesintourism,2020(2):233-247.

[40] LONGF,AZIZN A,NGAH A H.Exploringtherelationshipbetweentravelmotivationsandinformation

sharingbehaviorsonsocial media:gendered differencesofChineseGenYinacontextofconfucianism

[J].JournalofChinatourismresearch,2023(2):245-

265.

[41] SMITH W E,KIMBU A N,DEJONG A,etal.Genderedinstagramrepresentationsintheaviationindustry

[J].Journalofsustainabletourism,2023(3):639-663.

[42] AROUSJA,LOUAIL B,TAYEB M E,etal.Impactofsocialmediasitesonthedevelopmentofinland

tourisminSaudiArabia:afieldstudyonasamplein

SaudiArabia[J].3Cempresa,2024(1):15-34.

[43] ECO U.Thelimitsofinterpretation[M].Bloomington:IndianaUniversityPress,1990:21,30-32.

[44] 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M].尹晓蓉,译.北京:

华夏出版社,2003:186-192.

[45] 纪玉华.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与方法[J].厦门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149-155.

[46] DUNDESA.Whatisfolklore? [M]//DUNDES A.

Thestudy offolklore.New Jersey:Prentice-Hall,

1965:1-3.

[47] 孙群群,白晋湘,张小林,等.工具的认同抑或隔离:中

外民俗体育性别参与的文化人类学研究:西班牙斗牛

舞与水族斗角舞的田野考察[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

教育),2018(11):69-75.

ASemioticAnalysisofGenderOrderinFolkloreTourismfromthe

PerspectiveofMediaCommunication

—Basedonthe“FemaleTouristBoardingtheDragonBoatIncident”

ZhouXianya

1,ZhangXiaoming

1,2

(1.SchoolofTourism Management,SunYat-senUniversity,Zhuhai519082,China;

2.CenterforTourism PlanningandResearch,SunYat-senUniversity,Guangzhou510275,China)

Abstract:Theonlineviolenceof“FemaleTouristBoardingtheDragonBoatinJiujiangTown,Foshan”involvesthreedomains:mediacommunication,genderorder,andfolkloretourism.Thisstudyutilizes

Peirce’ssemioticanalysisframeworkof“(sign)representamen/object/interpretant”toanalyzethemultipleinterpretationsofthe“FemaleTouristBoardingtheDragonBoat”incidentfromvarioussocialandculturalperspectives,includingfeministculture,modernizationoffolklore,andtourismculture.Thefindingsrevealthat,ononehand,amongthediverseinterpretations,therearetwoopposingexplanatorylogics:“theincidentshouldbeexaminedthroughagenderlens”and“theincidentshouldnotbeco-optedby

genderissues”.Ontheotherhand,thisexplanatorylogicalsoindicatesthatfeministculturepredominates

overtheinterpretationsoftheothertwosocialcultures,servingasacommonunderlyinglogicinsubsequentunderstandings.Thestudypositsthatthedominanceoffeministculturerendersthedisseminationof

folkcultureintertwinedwithgenderissuessusceptibletothe“simulacra”trap.Therefore,itisessentialto

confrontandactivelyaddressgenderissueswithintheprocessofadaptingfolkculturetomodernity,while

alsourgingthemediatoshouldergreatermoralresponsibilityfortheappropriatedisseminationofgenderrelatedtopics.

Keywords:socialmedia;folkloretourism;genderorder;Peirce’ssemiotics

[责任编辑:连云凯]

22

旅 游 论 坛 2024年 第17卷 第8期

第28页

2024年8月

第17卷 第8期

doi:10.15962/j.cnki.tourismforum.202408060

http://gllylt.cbpt.cnki.net

【性别与旅游研究】

博物馆场域中的性别叙事

———以广州农民工博物馆为例

万 蕙,毕英男,梁颖稚

(华南农业大学 人文与法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

[摘 要]现代城市中兴起的农民工博物馆体现了一种以发展和市场为中心的个人化叙事,这种叙

事与经济理性和追求个体经济发展的理念相一致。兴建于2012年的广州农民工博物馆的展览设

计了一个性别叙事序列,从市场转型中流动劳动力的生产,到世俗的家庭生活,再到女工的情感表

达,表征了意气风发的女工审美形象,塑造了坚韧不拔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和人格。博物馆的性别叙

事始于女性在公共劳动中的就业实践,以及“劳动”在女工主体建构中的关键性作用。同时,有关女

工的故事脚本展示了它对游客的教育价值,即女性只有通过自力更生和独立自主的“劳动”,才能获

得真正意义的性别平等以及自我主体的崛起。因此,广州农民工博物馆积极参与到当代经济社会

意识形态的塑造中,它不仅是一个文化载体,还兼具经济意涵与审美价值,从而形成了一种复合型

的叙事体系。

[关键词]性别表征;性别叙事;女性主体;博物馆;女工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84(2024)08-0023-10

0 引言

国际博物馆协会第16届全体大会明确指出,博

物馆致力于搜集、保存和探究并向公众展示人类与

其生活环境的各类见证物,以此达成学术研究、教育

普及和审美享受的目的;它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作

为常设性机构向公众开放[1]。随着旅游文化的不断

发展以及民众旅游需求的增长,博物馆在规模上不

断攀升、趋于完备,在功能上超出其展示保护与教育

研究的固有要求,凸显其旅游载体的意义与城市文

化的展现[2]。根据国家文物局的最新统计,我国已

备案的博物馆总数达6565家,位居全球前列[3]。

农民工博物馆是概念较为新颖、创设相对较晚

和时代特征较为明显的一种专题博物馆[4]。2012

年9月28日建成的广州农民工博物馆是广东省内

的第一个农民工主题博物馆,也是全国第一个农民

工输入地的农民工博物馆[5]。农民工博物馆的建设

是基于以下社会事实:其一,农民工群体是中国改革

开放与社会经济转变时期的特有现象,是这一历史

进程中的显著新生力量[6]305。其二,他们大规模地

从农村向城市迁移,在人类迁徙史上占据重要的位

置。这一迁移主要由个人驱动,体现了劳动力市场

的自发调节机制[7]2707。其三,农民工已深度融入国

家经济社会的各个层面,为促进中国城乡发展注入

了强劲动力[8]。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以“打工妹”为代表的女

23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地方性理论视角下乡村旅游地发展演变的驱动机制研究”(23BGL167)资助。

[收稿日期]2024-06-14

[作者简介]万蕙(1982-),女,湖北武汉人,博士,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女性

主义地理学,E-mail:mamhei82@163.com;毕英男(2000-),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2023届本

科毕业,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研究,E-mail:2725312538@qq.com;梁颖稚(1976-)女,广东湛江人,硕士,华南农业大学人文

与法学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研究,E-mail:lyingzhi@scau.edu.cn。

第29页

性农民工群体已成为农民工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

分。值得注意的是,女性农民工群体规模较为庞大、

贡献十分突出,但在家庭与社会话语体系的建构中

往往被忽视[9]120。因此,急需重视博物馆场域下的

女性形象和女性声音,全面地向游客展示女性农民

工群体独特的生活状态、精神面貌与文化体系,唤醒

游客尊重女性的情感联结。同时,通过博物馆对女

性农民工群体的展览,能推动全社会对女性农民工

群体的重视与关爱,促进性别平等。

1 文献综述

1.1 博物馆场域中的符号、话语与叙事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文旅融合已成为博物

馆发 展 的 重 要 趋 势[10]。2022 年 ICOM (InternationalCouncialofMuseums)特别大会通过的最新

“博物馆”定义指出,博物馆作为一种长期存在的社

会服务机构,不以营利为目标,致力于调查、积累、维

护、解读及展现实体与非实体的文化遗产[11]。专题

博物馆面向大众敞开大门,易于访问且氛围包容。

通过专业的运营手法与互动交流,专题博物馆在社

区的支持下,为学习、审美、思考及信息交流搭建了

多样化的实践场景。因此,专题博物馆是价值感知

的核心和文化社会内涵的传播者,潜移默化地对公

众的观念和行为模式产生影响[12]。

近年来,学界提出了两种专题博物馆的研究路

径。第一种路径关注博物馆的意义生产和话语实

践。展品所承载的意义并非固有或静态的,而是依

据采用的分类系统,以文化的方式被建构。这一路

径深入分析了物品成为博物馆展览组成部分时涉及

的意义生成活动,强调通过博物馆内的物件、文字、

视觉展示、模型及声像的综合,构筑了一个既多维交

织又内在一致、相互支撑的符号系统[13]168。其研究

范式是从符号学出发,通过细审意义被建构和生产

的方式,思考各种物品如何获得意义,以此考虑意义

在博物馆语境内被生产出来的方式,以符合各种特

定的话语结构[14]39。第二种路径关注博物馆的叙事

转向。20世纪90年代前后,“叙事”的概念开始走

进学术界的视野。在人文社会科学的诸多研究领域

中,运用叙事的方式进行分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近年来,博物馆的“叙事转向”方兴未艾,许多策展人

在规划展览时倾向于融入叙事学理念,利用故事讲

述的方式来优化博物馆展示空间的信息布局。这种

方法可以帮助游客更好地理解和跟随展览内容的逻

辑走向,提升了信息的清晰度和吸引力[15]。在策展

实践中,展览叙事包含2个核心方面:其一为叙事内

容的设计,涵盖文本的构造、主题设定、视角选择及

叙述框架;其二则是叙事表达,涉及对展示形式、空

间安排及数字交互技术的应用[16]。程俊兰等[17]指

出,让展览内容贴近现代生活议题,并采用角色化手

法使主题生动化,是提高游客参与度的有效策略。

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博物馆,因长期受男性文

化的影响,展览叙事中的女性存在被边缘化,或遭遇

刻板印象和失真处理等问题。近年来,女性主题展

览的增多标志着博物馆开始重视并重新塑造女性文

化角色[18]93。傅美蓉[19]指出,国内博物馆在展览上

逐渐转变,不再单一强调“国之重器”的宏大叙事,而

是从细微处入手,采用“小历史”的视角来重新探索

和展现女性文化,旨在打破传统男性主导叙事中女

性形象的单一性,为女性提供一个讲述自己故事的

公共平台,助力重塑多元化的女性文化身份。这说

明博物馆正通过采纳新展览观念和技术来反映女性

的多样生活与社会作用,凸显她们在现代社会的影

响力,此举彰显博物馆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积极作

用[20]。

提及具体的案例研究分析,傅美蓉[21]以妇女文

化博物馆及其语境下的“三寸金莲”为研究对象,通

过对博物馆语境下展品的研究,分析展品通过话语

实践的路径,继而探究妇女在博物馆语境下展演自

我表征,建构女性主体身份的可能性。范晓君等[22]

则以纺织博物馆为研究对象,尝试跳出固有女性主

题博物馆场域的研究,分析其展演与解说系统下的

女性表征,并提出反思与建议。

1.2 珠三角女工的性别书写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三角地区工厂女性

农民工的生活和命运成为农民工研究的热点,也成

为探讨现代化进程和理解普通女性时代处境的契

机[23]。大众关注的焦点从第一代农民工在城市遭

遇的排斥,转移到新生代农民工留城市与回农村的

两难选择;从最早的恶劣劳动环境和“打工妹”进城

或返乡的悲情叙事,转到对留守儿童、老人困难的探

讨。然而,这些研究普遍将农民工视作主流社会外

部的“他者”,掩盖了农民工日常而多元的生活[9]120。

与此同时,女性农民工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代表

和被代表的文化政治中。在农村劳动力开始涌入城

市时,部分公共媒体采用的话语实践经常将她们与

混乱、不文明甚至犯罪等词汇联系在一起[24]132。但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随着“打工”一词在中国

24

旅 游 论 坛 2024年 第17卷 第8期

第30页

南方的逐渐流行,有关农民工的公共话语开始变得

更加复杂和混杂,有关女性农民工的叙事也发生了

双重转变。一方面,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

多的农村女性移民通过大众文化渠道,包括流行杂

志、广播、电视节目以及互联网,讲述她们在城市的

迁移和劳动经历,并参与塑造自己的身份[6]313。另

一方面,代表国家意志的主流媒体越来越多地参与

女性农民工理想形式的文化建设。较之早年过度呈

现负面色彩的报道不同的是,主流媒体将农民工群

体描绘为“勤劳”“坚定”“有远见的主体”“中国经济

的支柱”等更具赞美性、审美化的形象和主题[7]2714。

但相较于对农民工整体的关注,国内主流媒体对女

性农民工的报道显得不足,展现出她们在媒体叙事

中的“结构性劣势”。即便是在体现社会关怀和强调

政策成效的官方报道中,女性农民工的形象也常常

缺 乏 主 体 性,未 能 充 分 展 现 其 个 体 故 事 和 自 主

性[24]137。

基于以上论述,本研究首先思考的第一个问题

是性别差异如何与经济条件、劳工政治和公共文化

等社会要素发生关系,从而在博物馆场域中叙写新

时代的女工形象。关注性别问题意味着要改变人们

对博物馆功能和博物馆知识生产的固有认识,去探

究不同性别之间的生产和再生产关系。本研究其次

拟探讨的第二个问题是在博物馆的话语体系中,有

关女性农民工的表征如何完成自我的性别身份和主

体性的确立,而关于主体形成过程的讨论,只有在更

广泛的政治经济和差异政治框架内进行才有意义。

2 研究方法与案例地介绍

2012年9月28日建成的广州农民工博物馆是

广东省内的第一个农民工博物馆,也是全国第一个

农民工输入地所在的农民工博物馆。它位于广州市

白云区马务村,由马务联合工业区的12号旧厂房改

建而成,占地约5000m

2。该工业区于2017年进行

了翻新,并逐步转变为一个创意产业园,旨在吸引艺

术、广告、时 尚 设 计、技 术 和loft生 活 等 领 域 的 投

资[6]310。

博物馆整体分为4层:第一层原为专题展厅,致

力于复原制衣厂与制鞋厂流水线的实况;第二层以

“孕育和发展”为主题,从历时性与制度沿革的角度,

讲述了农民工现象从产生、发展到壮大的过程;第

三、四层则以“走进亿万农民工”为主题,通过微缩场

景、实物和图文等方式,再现了农民工群体工作、学

习和生活的场景。

本研究团队分别于2019年10月、2021年4月

和2023年3月三度前往农民工博物馆实地调研,采

集到实地图片260余张。记录的数据有3种形式:

图像/物体(约50%)、解说性文字(约10%)及图像/

物体和文字的组合(约40%)。除了讨论普通馆藏,

本文还将分析特色馆藏———“女工情书”。此外,研

究人员实地采访了15名游客,平均访谈时长1小

时;记录游客留言簿中的留言,录入解说词与留言本

5200余字。由于文章篇幅所限,本研究正文将不会

呈现游客对农民工博物馆的看法,而是在结论中进行

简短的陈述。

本文正文侧重于符号、话语与叙事分析,采用视

觉分析法和文本细读法。视觉分析法包括观察展品

及图像的显性特征,如展品外观、尺寸比例、展览方式

以及馆藏图像的构图方式、焦点位置、色彩搭配、光线

处理、地点环境和人物姿态表情等,以识别展品及图

像的隐形意义,如社会话语及情感传达[25]。视觉分

析中的叙事分析不仅考察展品及图像本身,还包括剖

析展品图像之间是如何联系起来形成一个连贯的故

事。文本细读法关注博物馆解说词的词汇选择、句法

结构、修辞手法、意象和象征等;这些细节揭示了文本

的意图、情感、话语以及深层含义[13]153-160。

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将讨论女性农民工的劳动

经历、日常生活、角色身份和情感情绪等是如何编码

成博物馆场域中的视觉符号,同时解码图像、展品和

解说词中的话语,揭示博物馆中女性主体建构的叙

事学策略(图1)。本文的研究方法基于以下逻辑,

即符号的意义建构是一个社会化过程,取决于社会

利益、规 范 和 意 识 形 态,并 表 达 了 社 会 结 构 和 关

系[13]1-10。在这种情况下,本文分析的图像、展品、解

说词等博物馆表征系统不是社会现实的客观复制,而

是国家认可关于女性农民工的社会经济地位、文化政

治和社会关系与性别关系得以申述的重要途径。

图1 博物馆性别叙事分析框架

25

万 蕙等:博物馆场域中的性别叙事 性别与旅游研究

第31页

3 农民工博物馆中的性别叙事:符号与表征

展览空间中的物品、解说词和图像等构成了农民

工博物馆丰富的符号系统。这些符号既作为性别表征

的物质证据,也为各种性别现象提供了深刻的洞见。

本节考察被官方认可的性别意涵如何通过分类和展出

的方式被生产出来。这个过程包含了符号的意指实

践、故事话语的交融与多重情感的叙事等方法和手段。

3.1 博物馆女工符号系统

研究团队对现场采集到的260余张照片进行了

筛选和分类,整理总结博物馆场域中具有代表性的

女性符号,同时对类型相似的女性符号进行合并。

展览空间不仅是承载女性符号的物理容器,也是性

别叙事的参与者。本文以女性符号所处的空间为分

类依据,共归纳出3种空间类型———劳动空间、家庭

空间和公共活动空间(表1)。

表1 广州农民工博物馆女性符号一览表

叙事场景 女性符号 叙事场景 女性符号

劳动空间

《百业图》中的女性环卫工人

《百业图》中收废品的女工

餐厅教授和学习的女性服务员

餐厅后厨忙碌的面点女厨师

汽车厂生产流水线上的女工

制衣、制鞋厂的女工

公共活动

空间

表彰大会上的女工

获得表彰和被接见的女工

参与文艺活动的女工

参与志愿服务的女工

参与学习培训的女工

返乡返岗中的女工

家庭空间

倚靠丈夫休息的女工

电话亭中与家人通话的女工

为家人做饭的女工

在劳动空间中,博物馆展演了女工群体的多种

职业形象,如制衣、制鞋厂的女工、器械装配流水线

上的女工、女性环卫工人、餐厅女性服务员、食品女

性零售员、后厨的面点女厨师等。展览的职业以制

造业、纺织业和服务业等行业为主,其与珠三角产业

结构的“三分天下”到”“二三一”格局相呼应① 。

博物馆展演的女工群体以中青年为主,年龄在

18~45周岁。关于女工的户籍地,展览在文案叙事

中论及,如博物馆的第三章“百万民工闯广东”中的

第一节“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援引了新华社的

报道,其描绘了1989年春运期间“从湖南、湖北、四

川及全国四面八方的村寨田野汇出的数百万农民”

所形成的民工潮。类似的叙事说明女工大多来自广

东省周边的省份,也间接地表明了随着改革开放的

深入,来自全国欠发达地区的农民工群体加速了广

东的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

博物馆内的信件、证件、歌谣和试卷等展品也展

现了女性农民工群体的学习和通信等社会活动,其

文字用语往往朴实无华,这也反映了在当时信息网

络欠发达的背景下,农民工群体虽然没有较高的文

化程度,但具备基本的书写能力。整体而言,农民工

博物馆展演了20世纪90年代至2012年前后的女

工群体,她们处于青壮年阶段,来自广东周边的欠发

达省区,文化程度偏低但掌握基本交际的书写技能,

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职业类型多样。这些要素

构成了女性农民工形象的符号系统。

3.2 博物馆女工形象话语

符号的价值在于它们被赋予的意义[13]22。农民

工博物馆符号系统不只展示女工“是什么”这样简单

的客观描述,更重要的是构成了女工“应当是什么”

的一套认知逻辑。劳动空间的展演频率在三类空间

中最高,它将丰富多样的工厂景观和劳动现场关联

在一起,形成了相对连贯的意义轴线,为女工进入经

济活动领域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切入点。

图2展现了高度机械化的汽车装配流水线照

片。处于劳动空间中的工人作为组装环节中的一道

程序,其具体工作便是不断地重复机械动作。汽车

厂重工业劳动空间与生产过程带有强烈的男性化特

征,然而机械化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可以消弭因

身体素质差异而产生的性别分工壁垒,弥补了男女

体力上的鸿沟,拓展了女性参与生产劳动的领域。

照片景深中的女性工人符号意指被模糊或缩小的性

别差异,使得女性的“性别中立”叙事成为可能。

26

旅 游 论 坛 2024年 第17卷 第8期

第32页

图2 汽车厂生产流水线上的工人

(拍摄者/毕英男 来源/广州农民工博物馆 策展人/哈晓斯)

图3展现了轻工业制衣、制鞋厂中女工群体的

工作场景,表明纺织业和服装行业是女工就业的主

要行业。纺织业和服装行业的计件薪酬意味着工资

水平与工作效率相关联。图片中,劳动节奏一致的

女工、排列整齐而密集的劳动机器意指劳动空间的规

则和秩序,这种秩序带来了高效的生产力。服装厂棚

顶高挂的“今日工作不努力,明日努力找工作”标语,

强化了工作的可替代性和个体劳动的经济意义。

图3 制衣、制鞋厂的女工

(拍摄者/毕英男 来源/广州农民工博物馆 策展人/哈晓斯)

图4呈现了服务业空间女性学习新技能的过

程。认真聆听或动手实操的女服务生或女厨师展演

了流程标准和注重细节的工作特质,也凸显自我进

取、自我负责和自我发展的女工主体。

图4 餐厅学习的女性服务员

(拍摄者/毕英男 来源/广州农民工博物馆 策展人/哈晓斯)

27

万 蕙等:博物馆场域中的性别叙事 性别与旅游研究

第33页

家庭空间更侧重于展现女工的家庭职责。图5

以微缩的方式,再现了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的生活

场景:在客厅聊天的孩童,从厨房走入客厅的母亲、

卧室中看电视的父亲。家庭空间陈设的简陋表征了

农民工随迁子女家庭的经济拮据。夫妻的家庭分工

强化了“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观念,以及对女性

“贤妻良母”观念的再确认。

图5 微缩家庭场景中的女性

(拍摄者/毕英男 来源/广州农民工博物馆 策展人/哈晓斯)

博物馆展览的社会活动空间表明,具有自我进

取精神的女性模范甚至可以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图6)。例如,来自四川广安农村的胡小燕,1998年

南下广东佛山打工,从基层工人一步步走上车间管

理岗位。2008年在广东省第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

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成为首批

三位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之一。2012年,通过公务

员选拔,任佛山市三水区总工会副主席。胡小燕以

倡导成功意志的“励志写作”实现了阶层跃迁,她的

故事被博物馆采纳,成为寻求梦想、实现梦想的女工

职业经历的缩影。

图6 被表彰的女工代表

(拍摄者/毕英男 来源/广州农民工博物馆 策展人/哈晓斯)

3.3 女工的情感叙事

在农民工博物馆的实物展品中,展演女工“甜蜜

爱情”的情书格外夺人眼球。博物馆总策划哈晓斯

回忆了收集女工情书的戏剧化一幕:

我在广州利工民针织有限公司与一群农民工座

谈。临近结束时,我问大伙儿:“你们谁还保留着当

28

旅 游 论 坛 2024年 第17卷 第8期

第34页

年写的情书? 这时,坐在后面一位瘦弱文雅的女工

举起手说:“我有!”这名女工叫贾桂琼,重庆万县人。

1993年她刚17岁时来广州打工。起初在鞋厂、玩

具厂干,后来做过酒吧服务生、仓库保管,也干过电

子厂装配工、渔具厂辅助工,甚至还开过杂货店,现

在做纺织工。老公是粤北人,同在广州打工。她说

跟老公谈恋爱时写的情书,她一直保存着……纸间

跃然而出的那份淳朴细腻的小甜蜜,让人泪奔……

据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许多游客看到这些情书都

会“眼眶泛泪”。[5]100-101

女工情书的策展,营造出一个富有精神性和灵

动性的情感空间。“居高临下”的展览方式吸引力匮

乏,情感的空间营造和渲染优化有效地形成与观览

者的共情效应[26]。根据总策划哈晓斯的自述,策展

方从重庆籍纺织女工贾桂琼于1993-1996年写给

男友的20余封情书中,精心筛选出6段,喷绘后经

展板展出。

6封情书片段的情感叙事呈不断融合、升华的

时间序列。1993年第一封情书书写纯粹的性别吸

引,1994年的 2 封情书表征 了 二 人 感 情 的 逐 渐 升

温,相思成为情书的主题;1995年的3封情书,二人

情感逐渐成熟,单纯的恋爱情愫所带来的思念,逐渐

转变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6封情书篇幅短小,采

用直抒胸臆的方式,结合俚语、俗语、打油诗等素材,

如“信儿”“情哥”“死鬼”“柴米油盐”等平实俚语、俗

语的使用。此外,博物馆对情书中的错别字予以保

留,没有纠正,以增加情书的真实度。

展出的情书清晰地表征了博物馆的叙事主题:

艰辛的工作是通往幸福生活的必要途径。提及工作

环境的艰苦,贾某叙写道:“你那里上班蚊子多吗?

我这里好多蚊子咬我/在这很多蚊子的宿舍里叫你

一声,××,我好想你。”[5]101 不少文献讨论过20世

纪90年代珠三角工厂空间的恶劣,如高分贝的噪

声、高温、粉 尘 以 及 宿 舍 空 间 的 逼 仄、拥 挤 和 陈

旧[6]319,[7]2715。但情书仅提 及 环 境 中 的 蚊 虫。珠 三

角地区地处亚热带,温度高,雨水多,较易滋生蚊虫。

蚊虫多并非女工在其生活与工作空间中的典型处

境。尽管博物馆游客无从猜测贾某是否遭遇了20

世纪90年代普遍存在于珠三角工厂/宿舍的环境困

难,但筛选的情书片段建构的工厂/宿舍锚定在被修

饰和净化的空间中。

贾某的另一封情书写道:“苦中有乐是英雄,败

而不倒是好汉。我们应该鼓起勇气,站起来,去做我

们应该做的事。我们不再去想明天的道路是坎坷还

是平坦,既然这块土地已经接纳了我们的脚印,那我

们就 应 去 开 拓、创 造,相 信 每 一 个 脚 印 都 是 踏 实

的”。[5]101 情书话语绘制了一幅乐观的画面:通过努

力,获得经济回报,最终实现阶层的向上流动。在亲

密关系建立的基础上,贾某及其男友共同憧憬未来,

完成了对勤劳工作、自我完善等成功意志的书写。

4 博物馆场域中的性别叙事:策略与机制

已有的博物馆叙事研究主要探讨博物馆故事的

结构形态、运作规律、表达方式或审美特征,这种对

博物馆的形式研究或审美研究隔断了博物馆与社会

环境的关联。事实上,博物馆作为一种人文现象,博

物馆叙事中深层的隐性话语,设定了表征的各种参

数并规定了独特的叙事策略和编排次序,以建构特

定的意义和表征特定的意识形态。

4.1 农民工博物馆的性别叙事策略

博物馆作为历史解说与公共记忆的平台,传统上

遵循以精英及男性视角为主的宏大叙事方式,导致女

性的故事在历史叙述中被简化与边缘化,甚至被歪

曲。在传统社会结构里,男性掌握了对历史叙述的主

导权,女性由于在文化记录和自我表述方面的受限,

遗留下的文献资料相对稀少,女性在公共领域的形象

往往被简化为缺乏个性的扁平化符号,缺失活力与深

度。她们在丧失自我表达权利的同时,也失去了展现

多元生命经历和真实故事的机会[18]92。

事实上,博物馆重述女性经验,关乎女性在公共

领域的正当表达与传播问题。如何打破传统社会的

空间区隔,使女性能够从私人生活空间走进公共空

间,进而获得其在公共空间自我表征的权利,这是博

物馆在叙述女性经验时的核心难题[18]93。农民工博

物馆挑战了传统博物馆的精英性和单一性,倡导更

加多元的叙事方式;其性别主题叙事正是在这种语

境中被聚焦,并呈现典型特征的。

一方面,农民工博物馆采用了聚焦个体的叙事

策略,减少宽泛的历史概述,转而着重展示女性私人

物品,如衣物、饰品及书信等,这些展品富含女性日

常生活的情感与细节。另一方面,博物馆重申了劳

29

万 蕙等:博物馆场域中的性别叙事 性别与旅游研究

第35页

动场域中女工的“去女性化”,展览的与男工相同的

女工工种、工装和工具,意指女工可以完成与男工相

同工作的无差异性别气质,从而形成了性别表征多

样化的女性群像。

另外,博物馆策略性地创造“情感”,以“女工故

事”作为情感载体,强化了博物馆的叙事渲染力。博

物馆以“诉诸情感”和“情感认同”为叙事导向,关注

展品维度的语义表征及其修辞策略,通过情感化的

解说词和展品来讲述女工的故事。具体而言,博物

馆借助通感的修辞手法,如广州火车站电话亭的拟

像、馆内萦绕的思乡歌声、模拟车间里播放的女工互

勉的对话和深情款款的情书等———打通了馆内视

觉、听觉和触觉之间的感知壁垒,构建了一种立体

的、复合的多感官刺激结构。因此,在博物馆叙事结

构中,情感扮演着复合的角色:它既是故事传达深层

含义的关键所在,也是构建叙述意义、增强表达效果

的修辞工具。相应地,博物馆性别叙事所关注的核

心命题便是综合运用情感化的表征语言、方法和策

略,通过对情感元素的选择,挖掘情感故事,对情感

体验的塑造,帮助观览者更好地理解关于“她们”的

故事、主题和话语。

4.2 “劳动光荣”的叙事机制与女工主体建构

农民工博物馆建成的社会语境包括:第一,大众

媒体和公共文化对农民工的描述呈现更加积极甚至

浪漫的趋势[7]2720,[24]136;第二,政府调整政策,对农民

工的权利主张给予了承认,并强调将之更好地纳入

福利体系中;第三,“劳动”构成了博物馆叙事的一种

典型环境或典型语境。劳动有效地确立了劳动者作

为主体的角色地位,这一地位涵盖了政治和经济维

度,同时也蕴含了伦理与情感层面的重要性。

在此基础上,农民工博物馆的展览设计了一个

女性农民工叙事序列:从市场转型中流动劳动力的

生产,到城市的世俗生活,再到女工身体和主体的再

创造。这个叙事焦点始于女性在公共劳动中的就业

实践,以及“劳动”在女性农民工建构主体身份中的

关键性作用。这种乐观和前瞻性的基调贯穿了整个

展览。围绕“劳动光荣”的修辞,展览颂扬了女性农

民工热爱劳动、勤劳工作和自我牺牲的精神。博物

馆对“劳动”的诸如“女工在生产流水线上日复一日

地辛勤劳作,洒下了青春的汗水”的诗意化和审美化

叙述中,“劳动”超越了单纯谋生的手段,因为它不但

改变了女性农民工的个人命运,更重要的是它带来

了广东的经济腾飞,创造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种

精神和信念使得“劳动”这一生存手段在强调专业分

工、机会平等和开放市场的语境中,蕴含了政治经济

学的意义和功能。

博物馆的第二个焦点强调了城市就业是女工群

体自我完善和自我培养的途径。博物馆的介绍性文

字完成了明确的话语表达,即农民工开始了一场实

现梦想的冒险,美好生活必须通过个人努力来实现。

这类话语包括2个方面。第一,博物馆展览强调个

体主体层面的自我责任要求。个人责任意味着个人

被赋予了一定的技能和资源,以便在一个优化集体

利 益 和 个 人 生 活 的 社 会 系 统 中 发 展 适 当 的 行

为[6]322。换句话说,博物馆鼓励女性农民工对自己

的福祉负责,并内化成为一个自我创造的寓言。第

二,有关女性农民工的故事脚本展示了它们对游客

的叙事的教育价值,即女性只有通过自力更生、独立

自主地“劳动”,才能获得真正意义的性别平等以及

自我主体的崛起。因此,博物馆的叙事过程积极参与

到现代经济社会意识形态的塑造中,并演变成为融合

文化、政治、经济及审美要素的话语体系(图7)。

图7 博物馆性别叙事机制

5 结论

随着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博物馆逐渐成为城

市旅游文化的重要支点[27]。在性别议题引发关注

的今天,女性叙事逐渐进入博物馆场域。但已有女

性主题展览多遵循以物件为主的叙事模式,对女性

形象的构建往往停留在单一的物质层面,没有深入

挖掘女性的社会实践[14]37,[18]95。

30

旅 游 论 坛 2024年 第17卷 第8期

第36页

本文讨论了对女性农民工主体建构的政治经济

学如何在博物馆叙事中展示的问题。在农民工博物

馆里,“劳动光荣”这个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的主流话语被再次激发。“劳动光荣”“女性能顶半

边天”等的叙事曾经体现了一种特定政治意识形态

的文化特征,它强化了集体劳动与国家目标之间的

联系[28]。然而,在农民工博物馆内,“劳动光荣”的

话语与个人的原子化叙事密切相关,这种叙事说明

了女性农民工群体自我培育和自我完善的愿景在官

方的倡议中占有突出的地位。此外,博物馆将劳动

与个人权利、待遇和价值联系起来。从这个意义上

说,农民工博物馆参与了劳动力市场化后社会规范

和价值观的变化。这包括个人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更积极地参与基于市场的竞争,承担更多的风险。

“自力更生”和“勤劳进取”作为女性主体的确立依

据,即使在展览情书的亲密关系书写中,也明确地表

征了这种价值观念。

本文实地调研的15名游客以多元的观感回应

了博物馆中的性别叙事。大多数受访者认同博物馆

表征的话语,表达了对农民工贡献的感谢,并称赞国

家承认农民工的贡献和权利,如:

很欣慰有这么个博物馆谱写中国农民工的事

迹。中国的强大与繁荣,离不开他们的辛苦付出。

此馆更多地体现了一种人性与情怀的光耀,一种人

道的关怀,一种社会与政府的人本主义,一种社会的

进步,一种文明的提升。(2021年4月)

但有受访者表达了对博物馆将女性农民工现状

过于浪漫化叙事的担忧,以及对少数成功女性农民

工是否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怀疑,如:

博物馆里展示的故事并不是大多数女工的典型

故事。这些成功者是我们绝大多数人无法企及的

……对农民工的劳资纠纷、福利保障等问题展示得

不够充分。(2023年3月)

游客的话语表明,对女性农民工看法片面地聚

焦她们的经济价值和经济贡献,将淡化女性农民工

艰难的劳动经历以及弱化对现有劳动制度的反思。

针对此情况,本文建议:首先,博物馆方注重叙事的

多元性和深度,避免将女工形象单一化或局限于传

统角色,并展现女性农民工在不同社会背景下的多

样性的社会议题,包括职场平等、家庭暴力、健康权

益和性别身份等。其次,确保展览内容和设计体现

女性农民工的主体性,通过第一人称叙述、口述历史

和自传材料等形式,增强女性农民工的能动性和自

我表达。最后,创设更多互动环节和参与式展览,鼓

励游客特别是女性游客参与到展览的构建和讨论

中,通过工作坊、论坛和数字互动装置等形式,提升

游客的体验感并产生共鸣,使博物馆成为推动社会

进步的平台。

注释

①2019年第十届“中国统计开放日之广东”活动中,官方指

出,从统计数据看广州70年发展,广州经济社会建设的各

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

破2万美元。产业结构向高层次演进,由一二三产业“三

分天下”逐 步 演 化 为 “二 三 一”再 到 “三 二 一”的 格 局。

https://tech.southcn.com/node_1da01ca84b/01a630f596.

shtml.

参考文献

[1] 杜水生.从博物馆的定义看博物馆的发展[J].河北大

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119-121.

[2] 李瑛.我国博物馆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分

析[J].人文地理,2004(4):30-32.

[3] 施雨岑.新华社权威快报丨我国博物馆总数达到6565

家[EB/OL].(2023-05-18)[2024-06-28].http://www.

xinhuanet.com/2023-05/18/c_1129624419.htm.

[4] 高寒,王爵.中国第一个农民工博物馆在四川金堂开馆

[EB/OL].(2011-10-13)[2024-06-28].https://www.

chinanews.com.cn/df/2011/10-13/3386313.shtml.

[5] 哈晓斯.我与广州农民工博物馆[J].江淮文史,2020

(4):94-106.

[6] QIANJX,GUOJW G .Migrantsonexhibition:the

emergenceofmigrantworkermuseumsinChinaasa

neoliberalexperimentongovernance[J].Journalofurbanaffairs,2018(17):305-323.

[7] QIANJX,FLORENCEE.Migrantworkermuseums

inChina:publicculturesofmigrantlabourinstateand

grassrootsinitiatives[J].Journalofethnicandmigrationstudies,2020(12):2706-2724

[8] 张顺莉,赵晓迪,朱俊峰,等.家庭化迁移到城市对中国

农民工社会融合的影响[J].经济地理,2023(10):160-

169.

[9] 吴小英.城乡迁移的性别化逻辑及其机制:一个交叉性

分析的范例:评杜平的新著《男工·女工》[J].妇女研

究论丛,2017(5):119-124.

[10] 方一舒.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馆事业创新发展的路径

及模式探析:以邯郸市博物馆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

赏,2023(11):42-45.

31

万 蕙等:博物馆场域中的性别叙事 性别与旅游研究

第37页

[11] 张晓洋.后博物馆时代我国文博机构教育的问题与对

策[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23(2):19-24.

[12] 张艺丹.专题博物馆展览策划理念创新研究[J].艺术

与设计(学术版),2021(7):46-48.

[13] 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M].徐亮,陆兴华,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4] 屈雅君,傅美蓉.博物馆语境下的性别文化表征:以妇

女文化博物馆为例[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2):37-43.

[15] 王国丞.“叙事转向”下博物馆展厅的跨媒介叙事研究

[J].美与时代,2023,(10):119-121.

[16] 李鲤,吴贵.博物馆景观叙事的文化反思与逻辑重构:

基于媒介实践的视角[J].当代传播,2023(1):92-96.

[17] 程俊兰,王公为.遗址性博物馆景观叙事与游客认同

建构:以昭 君 博 物 院 为 例 [J].干 旱 区 资 源 与 环 境,

2023(11):201-208.

[18] 徐玲.博物馆讲述“她”故事:博物馆与女性主题展览

[J].东南文化,2018(2):92-97.

[19] 傅美蓉.从乌托邦到异托邦:妇女主题博物馆的空间

实践[J].东南文化,2018(5):121-126.

[20] 杨瑾.博物馆女性题材展览的类型与意义[J].东南文

化,2018(2):98-104.

[21] 傅 美 蓉.三 寸 金 莲:博 物 馆 语 境 下 的 他 者 文 化 景 观

[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54-60.

[22] 范晓君,徐红罡.工业遗产展演解说中女性工人价值

缺失及其影响因素:纺织博物馆的案例研究[J].中国

生态旅游,2023(2):329-341.

[23] 潘毅.开创一种抗争的次文体:工厂里一位女工的尖

叫、梦魇和叛离[J].社会学研究,1999(5):11-22.

[24] 邓倩,罗敏.当代女性农民工媒体形象的变迁[J].华

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130-139.

[25] 罗斯.观看的方法:如何解读视觉材料[M].肖伟胜,

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20.

[26] 夏颖翀.博物馆数字媒体展陈设计中的情感化设计思

考[J].美术观察,2019(10):80-81.

[27] 陈琴,李俊,张述林.国内外博物馆旅游研究综述[J].

人文地理,2012,(6):24-30.

[28] 李祖德.劳动、性别、身体与文化政治:论“十七年”文

学的“劳动”叙述及其情感与形式[J].重庆师范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5-13.

GenderNarrativesinMuseumField

———ACaseStudyoftheMuseumofMigrantWorkersinGuangzhou

WanHui,BiYingnan,LiangYingzhi

(Collegeof HumanitiesandLaw,SouthChinaAgriculturalUniversity,Guangzhou510642,China)

Abstract:Theriseofmigrantworkermuseumsinmoderncitiesreflectsapersonalizednarrativecentered

ondevelopmentandthemarket,whichisconsistentwiththeconceptofeconomicrationalityandthepursuitofindividualeconomicgrowth.Establishedin2012,theMuseumofMigrantWorkersinGuangzhou

featuresanexhibitiondesignedasasequenceofgendernarratives,fromtheproductionofmobilelaborin

markettransformation,tosecularfamilylifeandtheemotionalexpressionoffemaleworkers.Itrepresentingthevibrantaestheticimageoffemaleworkerswhileshapingqualitiesofresilienceandhardwork.The

gendernarrativesofmuseumsbeginwiththeemploymentpracticesofwomeninpubliclaborandhighlightsthecrucialroleof“labor”inconstructingfemalesubject.Moreover,thenarrativescriptsaboutfemaleworkersdemonstratestheireducationalvaluefortourists,assertingthatwomencanachievemeaningfulgenderequalityandself-assertiononlythroughself-resilienceandindependent“labor”.Thus,theMuseumofMigrantWorkersinGuangzhouactivelyparticipatesintheshapingofcontemporaryeconomicand

socialideologies,functioningnotonlyasaculturalcarrierbutalsoembodyingeconomicimplicationsand

aestheticvalues,formingacomplexnarrativesystem.

Keywords:genderrepresentation;gendernarratives;femalesubject;museum;femaleworkers

[责任编辑:吕观盛]

32

旅 游 论 坛 2024年 第17卷 第8期

第38页

2024年8月

第17卷 第8期

doi:10.15962/j.cnki.tourismforum.202408061

http://gllylt.cbpt.cnki.net

【性别与旅游研究】

国内旅游目的地女性东道主发展研究回顾

———基于批判反思的视角

徐文月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现代服务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摘 要]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离不开女性的参与,但当前研究多从单一宏观视角探讨旅游发展对女

性东道主的影响,较少触及女性具体的从业经历和个体性的发展,难以形成面向女性主体更全面的

结论。因此,有必要重新梳理旅游业介入后目的地女性东道主的个体发展境况。文章以性别差异、

性别角色以及性别权力为概念基础,通过整合性综述的方式,批判性地梳理了旅游目的地女性东道

主研究中的主题,分别是性别差异下的女性个体经济获益表象、性别角色转变与有限身份发展以及

通过性别增权实现的自主性发展,进而提出了“平衡的假象还是自我选择”“旅游的发展还是人的发

展”两点反思,以期为理解旅游业中的性别与人的发展议题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

[关键词]旅游目的地;女性东道主;研究综述;批判反思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84(2024)08-0033-10

0 引言

自20世纪90年代起,性别视角便逐步在旅游

研究领域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并且在旅游情境之中

存在 较 为 显 著 的 社 会 性 别 建 构 现 象[1]95。 然 而,

Figueroa-Domecq等通过文献计量统计分析发现,

旅游性别主题仍然处于主流研究的边缘[2]88。进入

新时代,女性展现出较高的劳动积极性和参与热情,

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显著,在社会和家庭中起到愈发

重要的作用[3]。同样,在旅游业的发展进程中,现代

女性在目的地的主动参与以及由此产生的影响,已

成为旅游研究领域不容忽视的问题[4]。

从旅游者和东道主这两个角度来分析旅游中的

供需现象,是旅游研究中的经典议题[5]。然而,旅游

业是否促进了目的地女性东道主的主体发展,始终

是争议颇多的话题。争议体现为两点:一是旅游业

是否真正为女性带来了可持续发展的就业机会、可

观的经济收入以及一定的社会地位;二是旅游业发

展带动的就业是否再一次将女性置入父权制文化框

架,导致女性劳动负担加重,但实质地位却并未改

观。[6]有的学者认为,由于女性和男性本身的性别差

异,女性往往从事旅游业中较为简单的工作,其就业

数量和比例较高,所受的旅游影响更为显著[7],能够

获得一定的经济赋权[8]。另外一些研究者则认为,

旅游带来的就业,并未实质性地提升女性的家庭与

社会地位[1]96,如女性形象被消极物化为旅游吸引

物[9]。当前研究多从宏观的单一视角探讨旅游发展

对目的地女性东道主的影响,关注旅游对女性家庭

和社会地位的影响[10],对女性个体性的发展关注较

少,所以很难形成针对女性主体更为全面的结论。

33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沂蒙红色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建设研究”(22CYMJ07)和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重大项目攻关创新共同资助。

[收稿日期]2024-07-02

[作者简介]徐文月(1992-),女,山东临沂人,博士,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现代服务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休闲

与人的发展、旅游与性别议题,E-mail:xuwenyue01@163.com。

第39页

对于性别议题的关注程度直接反映了一个学科认识

论的成熟度[2]88。为此,有必要重新梳理以往目的

地女性东道主参与旅游的相关研究。

为此,本文以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为基础,分别

以“旅游目的地女性”“东道主女性”“女性居民”等为

核心主题词开展系统检索,截止日期为2023年5月

31日。为确保研究的准确性和针对性,研究还进行

了严格的文献筛选,剔除了简评及其他非研究性的

文献记录;并通过逐一研读文章标题和摘要的方式,

筛除与研究主题不相关的文章,最终获得综述分析所

用的核心文献39篇。最后,参照Su等基于性别的感

知(态度)、性别角色及角色关系的性别平等概念分析

框架[11],结合筛选后确定的文献内容,基于“性别的

感知态度(性别差异)”“性别角色”“关系中的性别权

力”等3个并列的性别研究核心概念,采用整合综述

的方法,重新凝练文献的主题,从批判反思的角度梳

理当前旅游目的地女性东道主发展研究的现状。为

了增强文章的全面性和国际视角,本文还检索了 Web

ofScience数据库,针对“femalehostintourismdestination”“womendevelopmentanddestination”等主题

搜集相关文献,作为综述内容的补充。

本研究的核心目的并非进行详尽的、系统性的

综述,而是遵循整合综述的步骤和要求[12],从性别

的视角出发,概述目的地女性东道主的国内研究现

状,并在有限的篇幅内提出批判反思,旨在为深入理

解旅游业语境当中的性别议题提供基础,为目的地

女性参与旅游业发展提供更好的理论视野,进一步

推动旅游实践领域的性别意识的提升。

1 性别差异视角下女性经济获益表象

性别分工差异是由于性别特质造成的,无论是

生理性别还是社会性别,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目的

地女性东道主所从事的工作,她们从事旅游领域能

力要求较低的工作往往被视为“自然而然”或“理所

应当”之事。罗文斌等研究了女性村干部参与旅游

开发的决策行为,认为女性会由于其天性特质(养育

生命)而对生态自然产生更加细腻的情感,因此,在

对乡村或者贫困山区的自然旅游资源开发时,女性

能够对该项工作赋予特殊的情感,并在规划与管理

中表现出对自然生态的人文关怀[13]。对于这一点,

国外有研究持相反的观点,认为政策、社区资源和传

统意义上的性别观念也会导致更加隐性的性别利益

差别[14],男性与女性的差异化思维也将进一步促使

旅游业中性别歧视/不平等观念的延续[15]。

目的地女性东道主与男性从业者在职业类型和

工作空间分布中都体现出明显的差异性[16]。目的

地女性东道主所从事的工作虽然能获得一定的收

入,但是往往有别于当地男性,且工作就业门槛低、

薪资低。有国外研究表明,女性所从事的工作往往

局限于住宿、餐饮服务和交通等低薪服务工作[17]。

国内不少学者指出,单纯经济收入的提升,并不能实

现女性主体的全面发展以及经济地位的跃迁,可能

只是女性所从事的家务劳动量有所减少。例如,施

仲军以云南鹤庆县新华村白族旅游社区为案例,分

析认为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女性独立意识,使得女

性的经济收入增加,传统白族分工模式因旅游的介

入发生了变化,女性所承担的家庭事务、家务劳动会

由此变少[18]80。除了家务活动减少,女性还可能获

得一定的素质提升。吴絮颖以广西龙胜黄洛瑶寨为

案例进行分析,指出了女性参与旅游就业后,在个人

知识素养方面有所收获[19]。

尽管女性获得了经济收入或是个人素质的提

升,但这些获益仍旧未能改变女性在原有社区和家

庭中根深蒂固的角色和地位,甚至很有可能使女性

再次陷入为提升旅游经济收入而增加工作负担的境

地。武文杰等以参与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的女性居

民为研究对象,指出随着参与程度的加深,女性需要

付出更多的劳动时间来维持家庭与工作的平衡,同

时也进 一 步 阐 明 了 旅 游 业 中 存 在 的 性 别 分 工 差

异[20]。一方面,这种差异改变了妇女生计,提升了

女性经济收入,在经济上对女性进行了赋权;另一方

面,这种差异却给女性带来了更重的工作负担,女性

需要承担旅游业、农业和家务事务等三重劳动,其在

家庭中的弱势地位并未有改观[21]。

除此之外,性别分工差异带来的影响还包括目

的地女性东道主形象的物化。这类研究在少数民族

女性参与民族旅游的发展研究中较为常见。例如,

张瑾探讨了民族旅游宣传册中女性的“物化”形象,

这类“物化”形象被视为当地特色的代表[22]。

总而言之,以性别差异视角看待女性参与旅游

业劳动活动,可以发现女性仍处于一种较为弱势的

身份地位,隐性的家务劳动以及形象的物化是个体

经济获益表象背后仍需重点关注的话题。

2 性别角色转变与有限身份发展

由于旅游业的介入,社区资源发生了再分配,受

34

旅 游 论 坛 2024年 第17卷 第8期

第40页

乡村地理空间与文化氛围的影响,目的地女性东道

主更容易接触当地资源,这使得女性角色发生了转

变[23]。然而,这种转变却往往使女性容易陷入承担

家庭和职业双重责任的境地,甚至会承受来自他者

的多重角色期待。赵捷早在20世纪90年代便对民

族旅游领域中的女性角色展开探讨,指出尽管女性

在旅游业“台前”所表现出的社会化方面相较于男性

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女性的刻板形象却长期存在

于民族服饰、饰物以及歌舞活动中[24]。以往多数研

究通常是基于长期的旅游发展情境,揭示少数民族

旅游社区中的女性东道主在旅游发展过程中较为被

动的角色及其转变状态。民族社区的女性既承担生

产销售的重担,又承担传承保护文化的使命,她们从

原来的单一家庭责任者转变为社会责任承担者,既

要对家庭负责,又要在生产销售和文化传承保护方

面履行责任[25]56;吴忠军等所聚焦的桂林龙脊梯田

旅游社区中妇女的发展现状也证实了这一点,当地

妇女通过参与旅游相关就业,实现了从原来的劳动

配角到劳动主角的转变,她们从原来的劳动辅助者

单一角色转变为多元职业角色[26]101。还有的学者

通过理论演绎,提出了乡村女性旅游创业行动者的

行动框架[27],这一框架强调了在旅游就业活动中女

性身份和角色的转变要素。可见,旅游业的介入为

目的地女性身份角色变化提供了重要的行动基础。

角色的转换并未能从根本上促成目的地女性的全面

发展,这使得目的地女性加重了所要承担的责任:一

方面要应对旅游工作的各项责任,另一方面还要面

对日常生活当中的事务压力[28]49-50。总结国内针对

旅游目的地发展带来的性别角色变迁的研究,主要

有以下内容(表1):

表1 旅游目的地发展带来的性别角色变迁内容(国内研究)

作者 研究主要内容 女性角色变化

金少萍[25]58 原有的单一家庭责任扩展至社会责任,既承

担生产销售工艺,又负责传承和保护文化

单一家庭责任承担者→社会责任承担者

施仲军[18]78

女性独立意识增强,经济收入增加;传统白

族分工模式发生变化,家务变少,家庭性别

角色趋于正向变化

不平等角色趋于平等角色

吴忠军等[26]100-101

性别差异明显,女性从事餐饮服务、小商品

贩卖和表演;女性总体收入高于男性,对家

庭有较大贡献

劳动力配角→主角;劳动辅助者单一角色→多元职

业角色

杨丽琼[28]50-51 旅游扶贫发展过程中,性别角色发生变迁,

体现为就业、婚恋和教育观念的转变

婚姻依附者、教育逃避者→接受教育者、逐渐独立

殷群[29] 对大理周城田野调查抽样分析,得到旅游发

展对女性角色变迁影响以及积极作用

“锅边转”→经营主体;传统女性→“民间外交家”;

教育忽视者→教育重视者;传统的家庭妇女→参与

决策,参政议政

项萌等[30]

广西民族旅游扶贫发展中,女性就业地位较

低;缺乏资金、知识和技能等必要支持;多重

身份变化使得女性负担加重

贫困角色→地位低、较大贫困趋势后再度负担重、

自我丧失以及焦虑→再度致贫

张涛等[31]

传统社会性别角色面对工作家庭时产生冲

突,表现在3个方面:时间冲突、角色间的冲

突和行为与期望的冲突

传统角色→时间冲突、紧张冲突、行为冲突的角色

王丽丽等[32] 旅游介入前后傣族妇女在各个方面的社会

角色和地位变迁

经济、文化以及家庭方面都发生了角色变迁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文献资料自行整理。

35

徐文月:国内旅游目的地女性东道主发展研究回顾 性别与旅游研究

第41页

通过梳理发现,国内研究较多认可女性从事旅

游工作获得身份角色的变化———女性从原有的被

动、依附家庭的角色,逐渐转变为主动的职业角色这

类观点。这种转变不仅使女性在家庭和职业领域中

获得了双重角色,而且也意味着她们需要承担相应

的双重责任。随着角色的改变,女性还必须面对来

自当地社会、家庭成员以及其他人对她们的理想形

象的期望,这无疑增加了其心理压力。

当地旅游业的宏观发展并不是促成女性身份角

色转变的唯一动因,这种转变实际上更多源于个体

的能动性、她们与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复杂互动以及

政策层面的引导和推动。有国外研究表明,在旅游

介入后,女性通过自己的方式与外界建立了沟通与

交流,将当地手工艺以更适切的方式引入旅游市场,

获得了相对独立的经济地位,发展出新的创造者角

色[33],女性通过转变性学习行为,改变了自己的角

色[34]。国内的研究也呼应了这一观点。赵巧艳运

用布迪厄实践理论阐释了性别角色变迁与旅游业之

间的相互作用,发现女性角色变迁与场域、资本、习

惯密切关联,进一步表明性别角色变化并非仅由旅

游发展所致,而是性别个体与旅游、个体与社会相互

作用的结果[35]。在针对三亚回族妇女的研究案例

中,陈延超探讨了三亚妇女在市场经济和旅游发展

带动下性别角色产生变化的原因,并强调了政策与

社会要素的推动作用[36]。

3 通过性别增权实现的自主性发展

过往对旅游目的地女性东道主的研究侧重于从

父权制框架和空间生产等方面来探讨旅游业发展中

的性别权力不平等现象[37-38]。在旅游发展所营造

的社会空间中,性别权力的差异进一步体现为性别

增权,而当地居民对旅游增权亦存在感知上的性别

差异[39]。影响女性增权的因素可总结为:社会的关

系网络[40]、项目辅导教育[41]和旅游政策[42]等。

随着对女性参与旅游发展研究的深入,研究关

注的主题从女性在旅游发展中的边缘角色,转向女

性精英角色。这一转变凸显了女性在政治、经济和

文化等多个领域中日益彰显的重要性,同时也展现

了女性通过增权所获得的自主性发展。对于女性增

权现象,有学者开展了长程研究。褚玉杰等研究了

妇女在劳动与休闲生活上的时间分配行为,指出民

族社区旅游为当地带来经济和发展上的积极影响,

但是妇女在参与中逐渐巩固“家庭收入创造者”角色

的同时,以一种隐匿的方式增加了女性的负担[43]。

随后,褚玉杰等继续深入研究了民族社区中的女性

精英角色,利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分析了女性旅游精

英角色的特征,揭示了她们在社区中一定程度的权

威地位,她们作为艺术守护人和关怀者的角色也从

侧面反映出女性主体的意义[44]。女性在性别权力

上得到了提升,具体表现在经济增长、地位变化以及

自我价值实现等方面。旅游发展为妇女提供了在地

实现自我价值的契机和可能。廖婧琳以贵州西江千

户苗寨为例,研究了参与旅游活动的女性东道主家

庭权力变化以及所反映出的乡村性别关系,结果发

现:由于旅游业的介入,引发了女性意识的变化,参

与旅游活动的女性在家庭中经济支配权、家庭事务

决策权和家务分配权等权力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和改变[45]。罗意林等剖析了 Q 村妇女的旅游参与

案例,指出她们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了客家文化的人

际传播与代际传承,在不同类型的人际交往过程中

普及村落文化和讲述乡村故事,并借助策略性的主

体呈现手段,从事专业化的职业活动[46]111。国外有

学者同样也认为,女性能够通过自主创业,获得较高

的声望,进而成为精英角色;他们认为,参与到旅游

业中的女性创业者通常将社区看成一个整体,往往

出于地方感以及自我实现的目的积极进行创业,同

时也希望成为当地女性的榜样[47]。

另外,还有一些发表在国外期刊的研究(含国内

外学者)将关注点放在并未直接参与到旅游业劳动

的社区妇女身上。有学者从人类学的视角出发,对

广西阳朔“旗袍姐妹”的休闲活动进行了诠释,指出

旅游发展改变了目的地东道主社区的性别结构,为

女性动态变化的主体性提供了转变条件,认为女性

的赋权发生在女性集体之间,且能够回馈至个体本

身[48]。Janta等主要探讨了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

女性移民群体,她们在作为东道主接待探亲访友旅游

者的过程中表现出的主体性,经由文化性转变、亲密

延续以及自我身份的确证,实现了一种较为积极的社

会性实践,使女性获得了一定的自由性和自治感[49]。

女性个体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具体现

实情境中还会受到传统的道德理念和家庭权力观念

36

旅 游 论 坛 2024年 第17卷 第8期

第42页

的制约和限制。例如,云南泸沽湖地区,摩梭女性在

旅游发展之后,其所持有的家庭权力在传统的社会

规范影响下不会改变[50]。同样,苏醒深度解读了云

南大理 N 村白族社区女性的生计方式,发现她们在

面对外来文化和生计转变的情形时,仍具有高度的

适应性,能够保持日常生活节奏,这反映出客观的社

会结构在女性个体自身的内化实践[51]。

4 旅游目的地女性东道主发展研究反思

本文围绕性别差异、性别角色以及性别权力等

3个性别研究的核心概念,以整合性综述的方法,梳

理了现有研究,并将其归类为3类主题:一是从性别

差异的视角探讨女性在旅游从业中的经济获益表

象;二是性别角色转变及其带来的有限身份发展;三

是女性通过旅游从业活动中的性别增权达成自主性

发展。尽管女性在经济收入或个人素质上有所提

升,但这些并未显著改变女性在原有社区和家庭中

长期扮演的身份和所处的地位。她们即便完成了从

传统家庭角色到新的职业身份角色的转变,却也往

往面临承担家庭与职业双重责任的挑战,承受来自

他者的多重角色期待。由此,本研究基于微观个体

发展的立场,提出两点反思:一方面,追问女性参与

旅游业,维系的平衡家庭与旅游就业状态的事实;另

一方面,追问旅游业介入当地之后,目的是否是推动

人本身的发展。

4.1 反思1:平衡的假象还是自我选择

参与旅游业的目的地女性东道主努力维持家庭

与工作的微妙平衡。这种平衡究竟是社会建构出的

理想平衡假象还是女性自主作出的一种选择,还需

要研究者依据具体的情境进一步剖析。

毋庸置疑的是,性别话语和性别契约在建构女

性理想形象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女性在这两者作

用之下,形塑出一种集体性的“完美形象”特征。奥

加德在《回归家庭? 家庭、事业与难以实现的平等》

中指出,当代关于妇女、工作和家庭的形象与话语的

媒体报道和政策,都否认了妇女所遭受的制度性不

公,这种现象一方面暗示社会层面的性别平等自然

而然到来的理想;另一方面又提醒着妇女,她们的命

运是既定的,以鼓励性的、积极的、自信以及适应力

话语来影响个体[52]253。正如 McRobbie分析在西方

国家出现的“新性别契约”[53],此类契约主要面向年

轻女性,她们在就业时挺身而出,充分利用工作机会

获得资格,同时还控制生育,赚取足够的资金以参与

消费文化,该契约还规定了女性在当代社会所必须

具备的特征,即只有获得事业和家庭双丰收的女性,

方能获得真正的圆满。

服务行业的职业性质更进一步塑造了女性“理

所应当”的平衡假象,女性拥有的性别特质被视为她

们工作的优势。许多工作一直都被认为是利用了妇

女在私人领域的工作能力,如提供照顾、护理和回应

他人的需求等,女性性别被建构为工作要求的一部

分[54]330,“工作生活平衡论和弹性工作都被构建为

妇女的理想”[52]67。在自然主义的影响下,女性由于

天生的“能力”不如男性,其创造的价值与理应获得

的社会尊重都被认为要低于男性。这种情形也出现

在职业划分当中,由于天生的性别差异,女性固化的

角色,职业选择空间也受到了限制。将女性与特定

职业捆绑,一方面影响了女性的正常职业发展与社

会利益,另一方面也使得从事这份职业的女性失去

应有的价值,无法得到社会的尊重[55]122。

在理想平衡假象的背后,实则隐藏着既定的社

会现实。女性从事劳动工作与男性工作存在差异,

女性未能拥有和男性的同等工作机会[56]

;在工作保

障方面,女性即便享有弹性工作时间,她们也未能摆

脱来自家庭和职业的双重负担,也就难以获得更多

的自由和福利。

通过前文综述可以发现,不少研究关注的目的

地女性东道主的案例,都在上述议题的讨论范畴。

旅游介入目的地发展(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后,

当地女性参与到旅游业或者从事旅游相关职业时,

她们极有可能以一种较为隐性的方式被卷进双重要

求的境地。无论是当地社区、旅游业,还是亲缘关

系,在某种程度上共同建构了女性能够平衡一切的

“美好形象”。女性参与到旅游就业,既要保证日常

生活的正常运转又要能通过劳动提升自己的经济实

力,同时还要为个体的小家庭以及所在社区的大家

庭作出贡献。在宏观经济背景下,劳动市场的竞争

加剧,职业女性面临多样选择,女性在这一种看似自

主的情境下平衡家庭与工作困境,这又进而使得女

性陷入人身依附和更加无力的生存境况。性别意识

形态话语一方面将妇女驱逐出特定类型的工作,另

37

徐文月:国内旅游目的地女性东道主发展研究回顾 性别与旅游研究

第43页

一方面又将妇女拉入某些工作,进而实现劳动力市

场性别化和工作区隔化[54]304。因此,有必要在性别

话语、性别政策等领域,打破单一的女性理想形象,

允许女性主体的多元类型建构。在旅游实践领域,

通过缩减外包服务,整合旅游从业组织的碎片化形

态,缩小薪酬差距,真正从女性的视角出发,提升旅

游服务和组织管理的有效性。同时,在保障方面,还

应改善女性从业者的工作环境,帮助低收入女性从

业者获得工作技能的累积,提供高薪酬和高技能工

作的培训活动,引导目的地女性东道主拓展社会组

织网络,使其为女性提供支持性的服务[57],进而促

成女性主体生成,激发女性的主体意识。

4.2 反思2:旅游的发展还是人的发展

部分研究还提到,女性东道主的积极参与对旅

游目的地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认为她们推动了当

地的旅游业发展。一方面,当地女性为旅游发展提

供了重要的支持(文化资源、劳动支持等);另一方

面,女性由于其本身的温和性格特质,更愿意将自己

嵌入到当地的文化生活中,承担着保护当地文化的

作用[46]117,120。不过,女性自身的发展往往被经济发

展的宏观景象所遮蔽,甚至滞后于旅游的发展。除

了参与旅游经营事业的少部分女性,其他女性仍然

从事职位较低、没有核心技术门槛、缺乏上升空间、

缺乏保障的工作。较为核心的矛盾体现在女性的劳

动付出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作用关系。通常,女性在

经济关系中所处的位置决定着女性个体的发展情况

以及选择机会,然而,在市场化的社会中,以货币化

评价劳动价值的方式,低估了女性家庭劳动的服务

价值[58],经济发展以女性个体的发展价值弱化为代

价。

那么,如何才能将女性的发展从旅游宏观发展

阴影的遮蔽中剥离出来,从而确保其在研究和实践

层面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推进? 针对女性的发展问

题,国外学者从能力发展和社会结构作用等方面提

出了不同的见解。努斯鲍姆提出了基于能力路径的

创造性发展框架,她强调能力进路探询的是“实际上

能够做什么以及能够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核心问题,

不仅询问这个人对她所做之事的满足程度,而且询

问没做什么,有能力做什么(拥有机会和自由);不仅

询问可利用的资源有哪些,同时还询问那些资源如

何发挥作用或发挥失效,“能力路径”将女性解放纳

入人类基本发展纲目和纳入评估社会正义与衡量社

会进步的基本要素中[59]。女性能力发展框架通过

对照其他人群发展指标的指数,明确了当下女性解

放运动的具体要务和未来方向,社会与政治体制的

优越性要体现在如何为女性核心能力提供“增补式”

发展的环境[55]124。个体的发展与社会文化规范和

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性。Ortner强调社

会结构形塑了个体的意向性,同时也提醒人们关注

个体意向的反向作用,即人们出于意向选择,而这种

选择反过来又进一步强化了性别化的社会规范[60]。

国内学者则从政策调整和女性数字素养教育等

方面提出了诸多观点。有学者认为,对“妇女工作”

“妇女议题”的理解需要放置于更大的范畴,即与国

家发展和结构性的社会调整共同推进的层面[61-62]。

在数字素养提升方面,还应实施“性别与发展”理念

和方法的数字素养教育,让妇女平等参与数字化设

计与决策[63]。在政策层面,2021年9月国务院颁布

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关注了妇

女发展的区域差异、现状、困难与不足等问题,将解

决问题、推动发展与构建发展新格局结合,呼应了联

合国的《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和《2030年

可持续发展议程》,这也展现了党和国家在新征程中

推动妇女事业发展的决心与能力[64]。

因此,在后续的旅游研究中,需深化对旅游目的

地女性东道主的就业选择、劳动过程中主观意愿及

能动实践具体细节的探讨,厘清女性参与旅游业的

主观意图及其与宏观经济社会发展结构关系的立

场,进而讨论旅游对于目的地女性东道主产生的影

响。在旅游业实践领域,将女性能力提升、专业技术

赋能纳入旅游发展的整体框架,引导女性在旅游从

业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升个人能力以及关注自我

感受,将女性群体的发展纳入旅游发展评价的体系;

考虑多重要素交叉性影响下女性发展的差异性,比

如女性的阶层、家庭生活处境、受教育程度和年龄等

要素在旅游从业情境中的综合作用;通过技术助力,

帮助女性在旅游从业中开创新路径,开拓更多新的

发展机会[65]。

5 结语

本研究聚焦性别议题,从批判反思的视角出发,

38

旅 游 论 坛 2024年 第17卷 第8期

第44页

对国内旅游目的地女性东道主的研究现状予以概

述,梳理出性别差异视角下女性经济获益表象、性别

角色转变与有限身份发展以及通过性别增权实现自

主性发展等3类主题。综合既往的研究视角可以发

现,先前研究倾向于孤立地考察单一性别因素的影

响,而未能充分结合时间、空间与年龄等多个维度进

行综合性考量,未来有必要从更为多元的角度出发,

以期获得更全面的理解;就研究主题而言,现有研究

侧重于参与民族旅游的女性以及乡村女性东道主的

角色变迁,探讨其角色内涵、变迁过程及社会对女性

角色的期望。尽管多数学者对于女性角色的转变持

正面、积极的态度,认为这标志着女性形象从传统固

化的模式中解放出来,展现出更为积极、独立的新面

貌,但这类观点往往忽视了女性为符合所谓“社会期

待”所作出的努力与牺牲,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缺失了

对女性个体的人文关照。因此,未来的研究应当更

多地关注女性个体的主体性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现有研究多是在父权制结构的

宏观社会经济背景下,从“他者”的视角来分析女性

的发展状况,主要集中在经济获益、角色转变以及性

别增权等方面。然而,这种分析方式往往忽视了女

性作为“自者”对其个人身份认知、情感体验、精神感

悟以及自我表达的独特理解。因此,未来的探究需

要摆脱单纯从经济、政治、文化权力角度对女性获益

情况的分析,转向将评判获益与否的权力还给女性

自身。

基于此,本文进一步提出了两个方面的反思:其

一,女性在旅游从业活动中展现出的家庭与职业平

衡,究竟是一种社会建构的平衡假象,还是出于她们

的自主选择? 其二,当前关于目的地女性东道主参

与旅游就业的研究,究竟是更关注旅游的发展还是

人的发展? 希望未来的研究采用更加综合的视野以

及更全面的方法,深化对目的地女性东道主议题的

理解。同时,本文旨在抛砖引玉,期望有更多学者能

够投身于该领域,共同构建更为坚实与多元的性别

研究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KINNAIRDV,HALL D.Understanding tourism

processes:a gender-awareframework[J].Tourism

management,1996(2):95-102.

[2] FIGUEROA-DOMECQ C,PRITCHARD A,SEGOVIA-PÉREZ M,etal.Tourism genderresearch:a

criticalaccounting[J].Annalsoftourism research,

2015,52:87-103.

[3] 吴巧红.女性在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J].

旅游学刊,2018(7):10-13.

[4] SWAIN M B.Genderintourism[J].Annalsoftourism

research,1995(2):247-266.

[5] 苏映宇.性别平等视域下新时代中国推进共同富裕的

理论意蕴和发展指向[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2022(1):98-111.

[6] 廖婧琳.旅游与非旅游村落苗族女性家庭权力比较研

究[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0(1):63-69.

[7] 陶长江,郭凌,林瑶.旅游发展下客家妇女的地位变迁

研究:成都龙泉洛带古镇的个案调查[J].旅 游 学 刊,

2016(10):94-104.

[8] TUCKER H,BOONABAANAB.Acriticalanalysisof

tourism,genderandpovertyreduction[J].Journalof

sustainabletourism,2012(3):437-455.

[9] 林清清,丁绍莲.旅游发展与东道主女性:一个性别视

角的研究综述[J].妇女研究论丛,2009(3):75-80.

[10] 刘方方,王辉.可持续旅游与性别平等的内涵、途径与

挑战[J].旅游学刊,2023(8):13-15.

[11] SU M M,WANG M H,WALL G,etal.GenderequalityinaChineseruraltourism destination:perspectivesoffemalesand males[J/OL].Journalof

sustainabletourism,[2024-06-28].https://doi.org/

10.1080/09669582.2024.2371498.

[12] TORRACORJ. Writingintegrativeliterature reviews:usingthepastandpresenttoexplorethefuture[J].Humanresourcedevelopmentreview,2016

(4):404-428.

[13] 罗文斌,钟诚,TIMOTHYJD,等.乡村旅游开发中

女性村官参与行为影响机理研究:以湖南省女性村官

为例[J].旅游学刊,2017(1):54-63.

[14] CHANTS. Gender and tourism employment in

MexicoandthePhilippines[M]//SINCLAIR M T.

Gender,workandtourism.New York:Routledge,

2005:119-177.

[15] TRUPPA,SUNANTA S.GenderedpracticesinurbanethnictourisminThailand[J].Annalsoftourism

research,2017,64:76-86.

[16] 聂媛,杨钊.自然观光地旅游劳工从业特征与空间分

布的性别差异研究:以九寨沟、黄山为例[J].资源开

发与市场,2014(3):275-280.

39

徐文月:国内旅游目的地女性东道主发展研究回顾 性别与旅游研究

第45页

[17] DUFFYLN,KLINE C S,MOWATT R A,etal.

Womenintourism:shiftinggenderideologyintheDR

[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15,52:72-86.

[18] 施仲军.旅游发展中的白族农村女性家庭角色的变

迁:以云南省鹤庆县新华村为例[J].云南财贸学院学

报,2005(6):78-80.

[19] 吴絮颖.以民俗生态旅游业为契机促进农村妇女素质

发展:以广西龙胜黄洛瑶寨为例[J].农业经济,2016

(5):78-80.

[20] 武文杰,孙业红,王英.农业文化遗产地女性居民旅游

参与的情感响应:以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为例[J].

旅游学刊,2022(4):128-139.

[21] BEEDLEJ,KLINEC,CARDENASD,etal.Anexploration of gendered systemstheory on womenownedbusinessesinemergingtourism destinations:

futuredirections[J].Journaloftourismandcultural

change,2013(3):170-186.

[22] 张瑾.民族旅游发展对少数民族妇女影响的人类学探

讨:以贵州肇兴侗寨为例[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

学报,2008(2):292-295.

[23] 冯淑华,沙润.乡村旅游中农村妇女就业与发展研究:

以江西婺源为例[J].妇女研究论丛,2007(1):27-31.

[24] 赵捷.云南旅游业中民族女性角色分析[J].云南民族

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65-69.

[25] 金少萍.云南少数民族妇女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5):55-59.

[26] 吴忠军,贾巧云,张瑾.民族旅游开发与壮族妇女发

展:以桂林龙脊梯田景区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99-104.

[27] 邓爱民,潘冬南.乡村女性旅游创业行动者网络构建

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

88-94.

[28] 杨丽琼.旅游开发中少数民族妇女社会角色变迁研

究:基于大理新华白族旅游村的案例分析[J].旅游研

究,2011(2):48-51.

[29] 殷群.旅游发展对女性角色变迁的影响研究:以大理

周城白族女性为例[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版),2015(2):102-108.

[30] 项萌,李亚妮.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旅游扶贫:广西民

族旅游扶贫再思考[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1):102-108.

[31] 张涛,林巍.农村妇女工作家庭冲突、弹性就业与扶贫

策略:以乡 村 旅 游 产 业 为 例 [J].农 村 经 济 与 科 技,

2017(21):197-201.

[32] 王丽丽,明庆忠.少数民族妇女在边境旅游发展中的

角色变迁:以西双版纳州勐景来村傣族妇女为例[J].

广西民族研究,2018(1):41-49.

[33] CynthiaAC.Craftingselves:thelivesoftwo Mayan

women [J].Annalsoftourism research,1995(2):

314-327.

[34] SEN V,WALTER P.Community-basedecotourism

andthetransformativelearningofhomestayhostsin

Cambodia[J].Tourismrecreationresearch,2020(3):

323-336.

[35] 赵巧艳.布迪厄实践理论视角下民族旅游与社会性别

的互动:以 龙 胜 金 坑 红 瑶 为 例 [J].人 文 地 理,2011

(6):67-71.

[36] 陈延超.市场经济与少数民族女性角色转变:以三亚

回族妇女为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1999(3):34-38.

[37] 胡业方.性别、权力与空间:农村妇女家庭与村庄权力

类型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2017(11):103-111.

[38] 林耿.广东省就业空间的性别化及权力特征[J].地理

学报,2010(4):427-442.

[39] BOLEYBB,AYSECUEE,MARUYAMA N,etal.

Gender and empowerment:assessing discrepancies

usingthe residentempowermentthrough tourism

scale[J].Journalofsustainabletourism,2016(1):

113-129.

[40] SURANGIH.Theroleoffemaleentrepreneurialnetworksandsmallbusinessdevelopment:apilotstudy

basedonSriLankanmigrantentrepreneursoftourism

industryinLondon[J].Internationaljournalofbusiness&economicdevelopment,2016(1):56-70.

[41] DASHPERK.Confident,focusedandconnected:the

importanceofmentoringforwomen’scareerdevelopmentintheeventsindustry[J].Journalofpolicyresearchintourismleisure&events,2018(2):134-150.

[42] MOSWETEN,LACEY G.“Womencannotlead”:

empowering women through cultural tourism in

Botswana[J].Journalofsustainabletourism,2015

(4):600-617.

[43] 褚玉杰,赵振斌,张铖.民族旅游社区妇女的时间利用

方式研究:以四川省桃坪羌寨为例[J].浙江大学学报

(理学版),2016(1):8-17.

[44] 褚玉杰,赵振斌,张丽.民族社区妇女旅游精英角色:

基于性别特质的演绎[J].旅游学刊,2016(1):37-48.

[45] 廖婧琳.平等或从属:旅游参与与女性家庭权力:以西

江千户苗寨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

版),2018(1):42-48.

40

旅 游 论 坛 2024年 第17卷 第8期

第46页

[46] 罗意林,孙九霞.挣脱还是回归? 返乡妇女的旅游参

与和角色重塑[J].旅游学刊,2022(12):111-123.

[47] LINDVERT M,LAVEND,GELBMANA.Exploring

theroleofwomenentrepreneursinrevitalizinghistoricNazareth[J].Journalofsustainabletourism,2024

(3):598-616.

[48] WANGSY,SUNJX.Embodimentoffemininesubjectivitybywomenofatourismdestination[J].Journalofsustainabletourism,2023(6):1447-1463.

[49] JANTA H,CHRISTOU A.Hostingassocialpractice:gendered insightsinto contemporary tourism

mobilities[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19,74:

167-176.

[50] 唐雪琼,朱竑,薛熙明.旅游发展对摩梭女性的家庭权

力影响研究:基于泸沽湖地区落水下村和开基村的对

比分析[J].旅游学刊,2009(7):78-83.

[51] 苏醒.变动与坚守:生计方式转型与白族女性日常生

活节奏的个案考察[J].云南社会科学,2020(4):63-

71.

[52] 奥 加 德.回 归 家 庭? 家 庭、事 业 与 难 以 实 现 的 平 等

[M].刘昱,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53] MCROBBIEA.Theaftermathoffeminism:gender,

cultureandsocialchange[M].London:SAGE,2008:

54.

[54] 阿博特,威莱丝,泰勒.女性主义视角的社会学导论

[M].王金玲,姜佳将,宋瑜,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

献出版社,2022:304,330.

[55] 范伟伟.理性·关怀·能力:女性解放的路径探索及

其反思[J].哲学研究,2017(9):119-125.

[56] NANCYF.Contradictionsofcapitalandcare[J].

Newleftreview,2016(99):99-117.

[57] 解佳,丘玥.从被动卷入到主动成长:乡村旅游地东道

主女性的生命历程分析[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24

(1):45-52.

[58] 江波.论家庭与社会保障互补:女性两种就业方式与

人的发展选择[J].改革与战略,2017(11):47-52.

[59] 努斯鲍姆.女性与人类发展:能力进路的研究[M].左

稀,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58.

[60] ORTNERSB.Specifyingagencythecomaroffsand

theircritics[J].Interventions,2001(1):76-84.

[61] 曹培鑫,宋军彦.超越性别政治:中国女性媒介形象研

究三十年(1994—2023年)[J].新闻与写作,2024(2):

54-62.

[62] 宋少鹏.把“党的妇女工作”带回来:以总体史视域推

进“妇女与革命”的研究[J].妇女研究论丛,2022(5):

16-20.

[63] 卜卫,蔡珂.数字素养、性别与可持续发展:从“性别与

发展”理论视角探讨数字环境下如何促进性别平等的

发展[J].妇女研究论丛,2023(3):44-57.

[64] 杨军,杨卓然.当代中国女性主义思潮的演进、效应与

引领[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23(6):59-66.

[65] 李欣欣.技术赋能:传统乡村年轻女性的主体重塑:基

于贵州西江苗寨、肇兴侗寨的调查与阐释[J].民族学

论丛,2023(1):43-49.

AReviewoftheDevelopmentofFemaleHosts

inDomesticTourismDestinations

—FromthePerspectiveofCriticalReflection

Xu Wenyue

(SchoolofModernServiceManagement,ShandongYouthUniversityof

PoliticalScience,Jinan250100,China)

Abstract:Researchingfemalehosts’individualdevelopmentasaresultoftheirinvolvementintourismhas

gainingmomentum.Usingthematicanalysis,thisstudyunveilsfemaledevelopmentindestinationstudies.Theresearchfoundthat:1)Fromaneconomicperspective,thefemalehostsarestillinarelatively

weakposition,withlow-payingjobs,genderdifferencesinemployment,andhiddenhouseworkremaining

keyissues;2)Fromtheperspectiveofgenderrolechange,womenhavechangedtheirstatusrolesfollow41

徐文月:国内旅游目的地女性东道主发展研究回顾 性别与旅游研究

第47页

ingtheirengagementintourismfrom passiveanddependentfamilyrolestoactiveprofessionalroles,

therebyassumingdualrolesinbothfamilyandprofessionaldomainsandbearingdualresponsibilities.Accordingly,womenarealsoexpectedtoconformtoaparticularimagesbylocal,familyandothersocial

groups;3)Researcheshavediscussedgenderpowerinequalityfromtheperspectiveofpatriarchy,economy

andpractice.Withthediversityandcomplexityoftourism’sinfluenceonthedestinationtransformation,

therehasbeenanotableshiftinperspectiveregardingtheroleofwomenintourismdevelopment.Women

havebecomemoreactivelyengaged,assumingprominentrolesashostsandkeyplayersinthetourismsector.Thisempowermentreflectseconomicgrowth,statuschange,andself-worthrealization.However,

women’sindividualdevelopmentisnotentirelyfree,astheyadheretotraditionalmoralconceptsandfamilyresponsibilitiesinspecificsituations.Thisresearchaimstoestablishafoundationforunderstandinggenderdynamicswithinthetourismcontextandtoofferbettertheoreticalguidanceforunderstandingtheissuesofhumandevelopmentwithintourismindustry.

Keywords:tourismdestinations;femalehosts;researchreview;criticalreflection

[责任编辑:连云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旅游论坛》变更刊期公告

为更好发挥《旅游论坛》服务文旅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展现高水平旅游学术研究

成果、支持优秀旅游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旅游学术交流的功能,经上级主管单位同

意,从2024年1月起,《旅游论坛》由双月刊变更为月刊。

欢迎中外学者踊跃投稿、惠赐稿件。

《旅游论坛》编辑部

2023年11月15日

42

旅 游 论 坛 2024年 第17卷 第8期

第48页

2024年8月

第17卷 第8期

doi:10.15962/j.cnki.tourismforum.202408062

http://gllylt.cbpt.cnki.net

【性别与旅游研究】

桂滇黔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促进留守妇女

可持续生计演进与影响因素研究

唐凡茗,李淑贤,李照红

(桂林旅游学院 旅游教育研究中心,广西 桂林 541006)

[摘 要]随着桂滇黔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受其影响,当地留守妇女重构了该地区土地资

源、劳动供给、劳动技能技术和资本等生产要素配置,进而促进了桂滇黔民族地区留守妇女生计的

转型。文章通过分析桂滇黔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不同阶段特点,剖析了该地区留守妇女生计演进

的过程,可划分为农业主导型生计模式、混合兼业型生计模式和旅游主导型生计模式等3个阶段。

结合旅游可持续生计分析研究框架,桂滇黔民族地区留守妇女可持续生计由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

共同作用。桂滇黔民族地区留守妇女获得经济收入、提升技能和增强社会参与度,有助于文化传承

和家庭关系的改善,提升了桂滇黔民族地区留守妇女可持续生计潜力。梳理桂滇黔民族地区乡村

旅游对留守妇女生计演变过程与影响因素,不仅有助于深化对生计转型机制的理解、丰富乡村经济

与社会发展理论和促进性别与发展研究的深化,还能为政策制定提供理论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桂滇黔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留守妇女;可持续生计;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84(2024)08-0043-09

0 引言

桂滇黔(广西、云南、贵州)三省区地处中国西部

地区,是世界三大喀斯特集中分布区之一的东亚片

区中心,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孕育了丰富的自然资

源,包括壮美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喀斯特地貌等,为

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一地区是

多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拥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丰富多彩和各具

特色的民族文化,为该地区旅游业增添了无限魅力。

历史上,由于地理环境的闭锁性,外来文化很难改变

原有的文化特性,使得各民族间的同质性和亲和力

得以强化,民族间的联系紧密。同时,各民族在相互

学习、相互吸收和相互融合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民族

关系,这种紧密的民族关系为该地区旅游业的协同

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桂滇黔地区独特的自然地

理环境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使得该地区的旅游

业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成为研究少数民族地区旅

游发展对生计影响的典型案例地。该地区的少数民

族居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多种生计方式,

如农业、手工业和旅游业等。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这

43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滇桂黔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促进留守妇女可持续生计的动力机制与模式研究”

(22BMZ055)资助。本文系“滇桂黔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促进留守妇女可持续生计研究”系列论文之一。

[收稿日期]2024-07-11

[作者简介]唐凡茗(1978-),女,广西桂林人,博士,桂林旅游学院旅游教育研究中心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旅游,Email:544758742@qq.com;李淑贤(1991-),女,河北邢台人,硕士,桂林旅游学院旅游教育研究中心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

可持续旅游,E-mail:993636833@qq.com;李照红(1991-),女,广西桂林人,桂林旅游学院旅游教育研究中心讲师,主要研

究方向为旅游可持续生计,E-mail:402320937@qq.com。

第49页

些生计方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日益显著,为研

究少数民族旅游生计影响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桂滇

黔民族地区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典型代表,其旅

游业发展对当地生计转型影响的经验和教训对于其

他类似地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深入研究该

地区的少数民族旅游生计影响,可以为其他地区的

旅游业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选择桂滇黔地区作为

研究少数民族旅游生计影响的案例地,并以其民族

地区为研究的地域边界,既体现了该地区的特殊性

和代表性,又具有重要的普适性和借鉴意义。

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桂滇黔民族地区成

为我国的重要旅游目的地之一。民族地区由于地理

位置和经济发展等多种原因,存在大量的农村留守

妇女。这些妇女因家庭主要男性劳动力外出务工而

留守家中,这一群体作为乡村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生计问题日益受到关注[1]。发展旅游是推进民族

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留守妇女

参与乡村旅游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乡村旅游的发展

打破了“男主女从”的传统观念,促使妇女走出家庭

领域,并转向公共领域发挥重要的正向价值[2]。由

此,旅游发展对推进民族地区留守妇女生计转型的

作用不可忽视[3]。

国内外有关民族旅游发展对当地居民的生计策

略选择研究逐步深入,主要研究旅游介入后民族地

区居民生计资本、生计策略和生计选择转变的影响

因素及机制,其中不乏对旅游发展后少数民族社区

性别影响的研究[4],但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关注女性

群体的生计研究较为欠缺,对留守妇女这一群体的

生计研究更为缺乏。伴随着桂滇黔民族地区旅游业

的发展,当地留守妇女就业、创业渠道趋向多样化,

留守妇女的社会地位和家庭话语权也不断得到提

升,家庭经济结构随之转变[5-6]。本文结合旅游可

持续分析框架,分析乡村旅游促进留守妇女可持续

生计策略选择变化的驱动因素,深入剖析桂滇黔民

族地区留守妇女生计变化过程,梳理民族旅游开发

与少数民族妇女生计策略选择行为变化之间的深层

次关联机理。

1 理论基础

可持续生计是指在不同的境况下,人们通过使

用不同的生计策略来安排、整合所占有的生计要素,

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计资本分析框架。基于

此,Su等[8]、Ma等[9]和 Shen等[10]结合 DFID(DepartmentforInternationalDevelopment,英国国际

开发署)提出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提出了“旅游

情境下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图1),该框架结合

旅游情境,探讨目的地发展旅游后的生计变化和传

统生计方式的融合与差异。旅游业作为旅游目的地

居民生计的补充,与传统的以农业为主导的生计方

式共同促进旅游目的地居民生计可持续发展。因

此,该框架在原有的 DFID 可持续生计框架的基础

上,进行了适当调整,具体包括:1)旅游目的地的传

统文化资源不仅是吸引游客的核心因素,也是构成当

图1 旅游情境下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9]。

44

旅 游 论 坛 2024年 第17卷 第8期

第50页

地居民生计策略的关键要素。因此,将民族文化和

历史传统等社会因素增加到生计背景中,强调文化

资本在旅游地居民生计策略选择中的重要性;2)传

统的以农业为主导的生计策略与旅游生计方式的生

计策略存在明显的差异;3)重点突出组织制度转变、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和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生计

转型的重要性。目前,该分析框架已广泛应用于农

户、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等弱势群体生计问题的研究

和实践中[10-11]。

在民族地区,受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留守妇

女的生计背景相对脆弱,同时相关政策和制度的支

持也相对匮乏,这一框架同样适用于研究留守妇女

所面临的生计问题。根据框架中旅游情境下影响生

计的因素,驱动留守妇女生计转型的因素可分为外

部的物质资本、自然资本、组织结构与制度等因素,

这些因素在留守妇女生计转型的不同阶段起到了不

同程度的助推作用;文化资本、人力资本和经济资本

作为内生动力,不断驱动女性自我认识、自我发展和

自我展现;通过分析留守妇女生计转型的内外驱动

机制,为系统性地认识我国民族地区在旅游发展背

景下留守妇女的可持续生计提供了可能。

2 桂滇黔民族地区留守妇女生计策略的历史

演进

桂滇黔民族地区留守妇女谋求生存采取的生计

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为了适应环境、谋求更好的

生活质量其生计方式也在不停地进行调整[12-13]。

具体来说,由于桂滇黔民族地区外在社会环境、自然

环境和内在需求的变化,留守妇女群体会调整和改

变自己的谋生方式,以适应上述变化,最终找到一种

新的谋生方式,以适应新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需要。

这个调适和转变的过程即为生计转型。

结合民族旅游发展的阶段特点,桂滇黔民族地

区留守妇女生计演变过程可分为3个时期,即发展

前阶段、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围绕“女性生计演

变”这个核心范畴,本文将剖析民族地区旅游发展驱

动当地留守妇女生计策略演变的内在机理。受不同

历史阶段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桂滇

黔民族地区留守妇女生计策略演进过程如下。

2.1 农业主导型生计———旅游介入桂滇黔民族地区

发展前阶段(20世纪80年代前)

在民族旅游尚未开发前,桂滇黔民族地区大量

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向城镇转移,基于传统的生理

和社会分工差异,形成了“男主外,女主内”的格局,

妇女承担起了留在农村照顾家庭,并兼顾部分经济

生产的责任[14]。桂滇黔民族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

主要聚居地之一,历史上,交通通达性低,地理位置

封闭且消息闭塞,与外界的交流少,当地以传统的农

业生产方式为主,地区生产技术落后、经济发展滞

后,基本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形态。民族地区

与贫困区域基本重叠,经济增长方式难以转变,且桂

滇黔民族地区留守妇女因受教育程度较低,导致该

群体的文化水平偏低。留守妇女生计模式主要以在

家务农为主,兼有其他生计策略,整体上可总结为5

种模式:一是传统种植养殖型,二是就近务工型,三

是传统种植养殖兼本地务工型,四是传统种植养殖

兼附近务工混合型,五是传统种植养殖兼自主经营

型。这5种生计模式在中国多数乡村亦大多如是。

例如,在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瑶寨中大部分女

性都是采取“靠种植点稻子,自己种自己吃”“平时还

是在家种种地,那时候看周围的有砍伐木材的,就去

打打工,离家也不远”[15]的生计策略;贵州黔东南苗

族侗族自治州长滩村苗族女性主要依靠“家有耕地,

山上有树林,种点田栽点树就可以生活了”的生计策

略;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县的彝族人主

要依靠种植烟草为生,大理白族自治州双廊白族依

靠洱海打鱼为生。由此可见,桂滇黔民族地区在旅

游开发介入前,因自然环境、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等因

素,与外界连接较少,留守妇女的生计主要是依靠当

地自然 资 源———“靠 山 吃 山,靠 水 吃 水”的 谋 生 方

式[16-18]。

2.2 混合兼业型生计———桂滇黔民族地区旅游成

长阶段(20世纪80年代-21世纪初)

桂滇黔民族地区多位于山区,可耕种土地面积

有限,土质瘠薄,农业生产成本高,经济发展缓慢,亟

待寻求一条切实可行的致富门路。桂滇黔民族地区

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各族民俗文化呈现“百花齐

放、多姿多彩”的特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而神秘,这

些能够给旅游者带来吸引力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

和社会事物都是构成旅游资源的要素,这为桂滇黔

民族地区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20世纪80年代末旅游开发介入后,随着民

族旅游的发展,各级政府和部门高度重视旅游业在

乡村建设中所起的作用,纷纷出台政策,整合当地资

源,拓展民族旅游脱贫富民的功能。桂滇黔民族地

45

唐凡茗等:桂滇黔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促进留守妇女可持续生计演进与影响因素研究 性别与旅游研究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