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党性精品课——专题研讨资料汇编

发布时间:2024-1-03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如何打造党性精品课——专题研讨资料汇编

目录王东京谈“学术功底”...................................................................................................................1王东京:关于用学术讲政治的几个问题.......................................................................................9党校教师要理直气壮讲政治...........................................................................................................9什么是用学术讲政治.....................................................................................................................11怎样用学术讲政治.............. [收起]
[展开]
如何打造党性精品课——专题研讨资料汇编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页

1

如何打造党校精品课

参考资料汇编

第2页

目录

王东京谈“学术功底”...................................................................................................................1

王东京:关于用学术讲政治的几个问题.......................................................................................9

党校教师要理直气壮讲政治...........................................................................................................9

什么是用学术讲政治.....................................................................................................................11

怎样用学术讲政治.........................................................................................................................14

基层党校如何打造精品课.............................................................................................................22

党校精品课的标准.........................................................................................................................26

第3页

1

王东京谈“学术功底”

前文说,党校教员讲课需“三戒”:一戒空对空:二戒

就事论事:.三戒人云亦云。话虽好说,然而知易行难,真

正做起来不容易。总地讲,党校讲课我以为要把握好三个维

度,即理论维度、历史维度、现实维度。不结合历史与现实

讲理论,理论没有针对性,那是无的放矢;而离开理论与历

史讲现实,又难免就事论事,缺乏深度。学员评价某堂课讲

得好,通常是三个维度结合得好,否则顾此失彼,就算你口

才再棒,学员也会觉得美中不足。

之所以要强调这三个维度,是因为在我看来教员讲课的

思想性确实要比“口才”重要。10 多年前我在经济学部管教

学时,杨春贵副校长就曾对我说过,教员讲课思想性是第一

位的,口才在其次。是的,我也有同感。只要你有研究,哪

怕有点口吃也无妨,学员也肯定;若对问题无研究,即使你

口若悬河,学员也不会认可。事实上,这些年党校有些课学

员评价不高,大多不是教员口才差,也不在教员的表达风格,

我曾听过张绪文教授的课,也听过陈雪薇教授的课,论风格,

两位教授迥异,可学员即欢迎张绪文,又叫好陈雪薇。为什

么?说到底学员注重的还是讲课的科研含量。

言归正传,还是谈“学术功底”吧。所谓“学术功底”,

通俗地讲,就是“书底子”。不读大量的书,没有书垫底,

第4页

2

就不可能有深厚的学术功力。在党校任教,大家肯定要读书,

这点毫无疑问。问题是党校教员应该读哪些书?我个人的体

会,最该读的是经典与历史。为何要读经典与历史?因为经

典是前人浓缩了的智慧,至少已经过数十年,上百年的打磨,

颠扑不破。这样,读了经典,我们就有了看世界的理论参照。

读历史也如此。历史是一面镜子,懂得历史会让我们少走弯

路。古人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一个教员若不懂历史,

就好比行走在深山里找不见路标,没人给带路,迟早要迷失

方向。

这样看,一个教员学术功底如何,其实就取决于是否熟

读了经典与历史。也许有人问,为何一定要用经典与历史来

构筑“学术功底”呢?读当代人的书也不也很有用么?我的

回答是,当代人的书当然要读,但却不是构成“功底”的要

素,读今天的论著,虽然可开阔视野,启发思考,但这类著

作多是一家之言,未经时间考验,日后极有可能被推翻。由

于没有得到普遍认同,不具权威性,所以不能作为观察现实

的坐标。而经典与历史不同,经典已经固化了,历史也是死

的,无论将来过去多少年多少代,经典不能改写,历史也不

会改变。它们是结晶了智慧与知识,这才是我们做学问的功

底。

另一方面,对党校教员来说,唯有读经典与历史,达到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境界,在讲台上你才能举重若轻。

第5页

3

设想一下,假若讲解某个现实问题,你既有经典理论的指引,

又有历史经验的佐证,讲起来你是不是会很自信、很潇洒?

所谓胸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书读得多了,你

更加自信,气质也会跟着提升,若再加必要的讲课技巧,深

入浅出、娓娓道来,你的课一定是满堂彩。我留心过,有的

教员讲课学员不爱听,其重要原因就是既缺乏经典武装,讲

不透;又缺乏历史参照,讲不活。这就好比盖房子,若无好

的设计图纸,又无砖瓦灰石,怎能把房子盖漂亮呢?换句话

说,如果教员理论上不占优势,与学员在同一平面上说事,

你的课是很难博得掌声的。

再说“理论联系实际”。上文讲到,教员上课要把握三

个维度,而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借助理论维度与历史维度

来研究现实维度的问题。如果把理论维度作为纵坐标,历史

维度作为横坐标,有了这两个坐标,那么我们就可大致确定

现实维度的方位。有个问题需要提点一下,不少人以为,理

论联系实际就是要针对具体的事件开药方,其实这种看法是

错的,要知道,具体的事件日新月异,总在变化,比如去年

房价大跌,今年房价又大涨,若上学期你给学员讲怎么救房

市,这学期又给学员讲如何打压房价,如此联系实际,你疲

于奔命,学员也无所适从,到头来怕是费力不讨好,甚至授

人笑柄。

那么究竟该怎样联系实际呢?让我先举个例子吧。比如

第6页

4

用枪打鸟,鸟就是我们要联系的那个“实际”,经典就是枪

与子弹,而历史经验,就是眼睛、准星,目标三点一线才能

击中鸟。现在我们有了枪和子弹(经典),瞄准方法(历史

经验)也有了,可就是那个鸟(目标)不好把握,因为鸟是

飞动的,活靶难打,怎么办?我想到的办法,就是要等那个

鸟停下来,只要它停住,我们就可在固定的位置打固定的目

标。问题在于,鸟何时会停下来?会停在什么地方?懂点历

史的人知道,鸟通常会在夜里归巢,这样,我们就直接打鸟

巢好了。当然,这只是一个比方。我想说的是,联系实际不

必直接联系某件具体的事,而是要联系背后的政策与机制。

政策与机制就是那个鸟巢,具体的事会不断变动,可政策与

机制相对稳定,只要抓住政策与机制,咬住青山,讲课的针

对性照样有,而理论分析的命中率则可大大提高。

把理论联系实际定位为理论联系政策(机制),是我多

年来讲课的心得,管用不管用不敢保证,不过若有哪位教员

正为联系实际犯难,我想这个办法倒是可以试试的。

第7页

5

王东京谈“学术框架”

来源:《学习时报》作者:王东京

曾撰文谈“学术功底”,本文再论“学术框架”,两者有

联系,但不完全是一码事。我自己的体会,当好一个党校教

员,讲课必须要有学术框架,否则信口开河,满嘴跑马,别

人怕是难以拿你当专家的。尤其在中央党校,学员来自五湖

四海,很特殊,不仅见多识广,而且也都能说会道。他们进

党校学习,不是对问题没思考,而是想听听教员的理论讲解,

当教员的若无学术框架,就事论事,怎可能让人心悦诚服

呢?

时常听学员讲,党校教员的优势是懂理论。何为懂理论?

说白了就是有学术框架。不错,这正是我们教员讲课与领导

干部作报告不同的地方。比如同样讲中央文件,领导干部重

点在传达中央精神,部署落实;而教员则侧重学理分析,不

仅要讲中央精神是什么,而且要回答为什么,即重点在分析

中央精神背后的学理根据。换句话说,党校教员讲课区别于

领导干部讲话,关键在教员有专家视角,不是简单地用文件

解释文件,而是力求从学理上讲深讲透。

问题是,究竟什么是学术框架呢?我理解的学术框架,

一句话,就是学者观察世界的理论坐标。不过她不是指某个

点,而是一个参照体系。举个例,历史上有“庖丁解牛”的

第8页

6

故事,庖丁解牛何以能得心应手?绝对不是因为他肯用蛮力,

而是熟知牛的生理结构。再比如画画,一个画家要把人画好,

了解人体结构比例便是基本功。教员讲课也如是。一个问题

摆在面前,若不先找到学术框架,讲起来就会没章法,学员

听起来当然也就懵懵懂懂不得要领了。

还是说我自己的经验吧。当年读大学,课余时间几乎全

泡在图书馆读期刊,那时候有件事让我很困惑,就是读张三

的论文觉得张三对,读李四的论文觉得李四对,而张三与李

四的观点大相径庭我却无从判断对错。为此,我曾苦恼了很

长一段时间,也怀疑过自己是否适合做学问。到了大二,斗

胆把自己的困惑告诉了老师,老师说:那是你没读经典,没

有学术框架。一语点醒,从此我改弦易辙,埋头读经典。几

年寒窗,果然自己对许多问题渐渐有了判断。

是的,无论我们做研究还是讲课,都得有学术框架。没

有学术框架,看问题就如老虎吃天,往往无处下口。说得再

形象点,学术框架就好比一张交通图。你要去天安门,从颐

和园出发怎么走?假如你手里有交通图一看便知。这是说,

若有学术框架在胸,分析问题也就有了逻辑路径,这样我们

不仅不会迷失方向,而且可以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即便不

小心走错了,也能按学术框架随时校正,至少不会闹出南辕

北辙的笑话来。

第9页

7

写到这里也许有人问,学术框架既然如此了得,那么框

架从何而来呢?我的回答是,假若你天赋足够高,又有深厚

的学术功力,你可以自己建框架。但若非如此,则另有一条

捷径,去借用经典著作的框架。我们说,经典之所以称为经

典,首先是她结晶了前人的智慧,经历了数十年、甚至数百

年的考验,颠扑不破;同时经典还有一个共性,那就是都有

自己的学术框架。古往今来,没有学术框架的论著,哪怕曾

经轰动一时,但大浪淘沙,最终很少有立得住的。

我这样讲,当然不是说有学术框架的著述就一定能成经

典。我的意思是,被传承的经典,一般都有学术框架。以经

济学为例,亚当?斯密研究分工与贸易,用的就是绝对成本

的框架;而李嘉图用的则是比较成本的框架;马克思研究剩

余价值,用的是“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框架;而庇

古研究社会福利,用的则是收入均等化的框架;再有,马歇

尔研究价格,用的是局部均衡的框架,而凯恩斯研究就业,

用的则又是宏观总量平衡的框架。

不用再举例,经济学是这样,其他学科的经典我想也如

此。所以要想掌握学术框架,只有多读经典,舍此其他。经

典读得多了,日积月累,你知道的学术框架才会慢慢多起来,

碰到问题,你才能随手拈来,游刃有余。想想看,当下党校

真正叫得响的教员,有谁是不重视读经典的?最近我们正在

选编中央党校“老讲稿”,我发现,建国初期党校的那些名

第10页

8

师不仅个个熟读经典,而且讲课的学术框架也都非常清晰。

他们讲课受欢迎,这应该是原因之一吧!

另外还有个问题,本不必说,但细想还是说说好。上文

提到,但凡经典皆有学术框架,可经典著作很多,教员讲课

如何选择呢?我以为有两个原则:首先,要先选本学科经典。

对一个问题,不同学科经典的分析框架往往不同,教员备课

最好选本学科的经典。不是别的学科经典不能用,而是隔行

如隔山,用起来未必顺手;其次,要找准问题对应。即是说,

你分析的问题要与经典所分析的问题类同,不然张冠李戴,

反而容易弄巧成拙。

最后说一句。学术框架是我们做教员的必备工具,也是

看家本领。古人讲: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假如你现在

讲课还没有学术框架,不要紧,也不必懊恼。只要从今天起

重视起来,虚心向经典学习,向同行学习,下足功夫,待以

时日你必有意外的惊喜:不仅课会讲好,研究也会更上一层

楼。不信你就试试看!

第11页

9

王东京:关于用学术讲政治的几个问题

何毅亭常务副校长在今年第一次教学工作会上提出,党

校教师要用学术讲政治。在前不久召开的第二次教学工作会

上,他强调要通过“用学术讲政治”补我们目前的教学短板。

今天召开全校教师会议,用一天半的时间开展用学术讲政治

大讨论。教务部让我来做动员。作为一名有 25 年教龄的党

校教师,我谈几点思考,供大家参考。

党校教师要理直气壮讲政治

党校教师为什么要讲政治?或者换个角度问:党中央为

什么要办党校?我的回答,是因为党校有特殊的职能,而且

这种职能是任何一所高校都替代不了的。那么党校特殊在什

么地方?特就特在我们是一所讲政治的学校。我们知道,高

校的重点是讲知识;而党校的重点是讲政治。大家想想,要

是我们党校不讲政治而也去讲知识,国内高校那么多,中央

还有必要办党校么?

党校的重点是讲政治,那么什么是讲政治?可以这样说,

党校所有的主业主课都是讲政治。我们讲马列经典著作是讲

政治;讲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是讲政治;讲党性教育课是讲政治;讲发展是执

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讲党和政府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也是讲

第12页

10

政治。总之,党校教师无论什么学科背景,也无论讲什么专

题,只要在党校主体班讲课,我们讲的都是政治,而且必须

讲到政治层面上去。

前些年与高校的朋友交流,他们总对我说,党校是讲政

治,他们高校是讲学术。言下之意,是我们党校的教师不重

视学术。我回应:党校当然要讲政治,但党校教师同时也重

视学术。所不同的是,党校不会为了学术而学术,而是要用

学术为政治服务。这一点,我们党校教师务必要清醒,讲政

治是我们的天职,我们一定要有这样的政治自觉,要理直气

壮地讲政治。

我曾多次说过,讲政治有两个前提。第一个是要懂政治。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懂政治,就不可能讲好政治。而要懂

政治,就得熟读马列经典,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

讲话精神,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时,还

要潜心研究党和政府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这学期学员毕业

离校前,一位曾担任过高校校长的省部班学员到我办公室大

发感慨,说党校老师太厉害了。我问如何厉害?他说,老师

能把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和马列经典著作大段大段背下来,这

个功夫高校教师很少有。是的,这正是我们党校教师的看家

本领。党政机关之所以要请中央党校的教师讲课,就是看中

了我们党校教师既懂政治、也会讲政治。

讲政治的第二个前提,是遵守政治纪律。与中央保持高

第13页

11

度一致,是党校教师要坚守的底线,也是政治纪律。我们通

常讲“研究无禁区,讲课有纪律”。所谓“研究无禁区”,是

指研究领域没有边界限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宗教

等领域的问题都可以研究;而所谓“讲课有纪律”,是指如

果你研究的结论与中央精神不一致,就不能在课堂上讲。理

由很简单:中央精神是全党的统一意志,你有不同看法,那

只是你自己的看法,你可以通过组织渠道向中央反映,但不

能随意在课堂上讲,因为你的看法并不一定对。党校姓党,

党校教师也姓党,党校课堂绝不容许有杂音,更不容许端共

产党的碗,砸共产党的锅。总体看,这些年我们教师遵守政

治纪律是好的,但纪律意识还要进一步强化,特别是新来的

年轻同志,一定要绷紧这根弦。

什么是用学术讲政治

党校教师不仅要理直气壮讲政治,而且要用学术讲政治,

不仅要讲中央精神是什么,而且要讲中央精神背后的学理是

什么,要回答为什么。习近平总书记 2015 年在全国党校工

作会议上指出:“党校教师是我们党直接掌握的一支教师队

伍,是我们党一支不可多得的理论力量。”大家认真体会这

两句话,何为“我们党直接掌握的教师队伍”?是说党校教

师最听党的话、最守政治纪律,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党校

教师的信任;何为“不可多得的理论力量”?是说党校教师

第14页

12

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平,是一支善于用学术讲政治的力量。

前面我说,我们党校教师如果不讲政治,中央就没有必

要办党校。其实还应该加一句:党校教师如果不用学术讲政

治,中央也同样没有必要办党校。党校存在的理由与价值,

就在于我们的教师能用学术讲政治。最近有几个教研部的负

责同志问我,到底什么是用学术讲政治?这个问题大家可以

讨论,我先不直接回答,这里我想说说什么样的授课不是用

学术讲政治。至少有以下三种情形:

第一,讲中央精神,用文件解读文件不是用学术讲政治。

全国党校系统第三次精品课评选时,有一堂参评课讲“科学

发展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堂课讲的是中央精神,主

讲教师从党的十六大报告、十七大报告一直讲到十八大报告,

将中央关于科学发展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表述梳理得

非常清楚,而且他的口才也很好,可评委却不投赞成票。为

什么?评委认为主讲教师只是在用文件解释文件,没有用学

术讲政治。

第二,讲重大现实问题,用事实解释事实不是用学术讲

政治。事实可以验证理论,但事实不能用事实解释。比如下

雨天你看见有人摔倒了,有人摔倒是个事实,下雨也是事实。

如果你解释有人摔倒的原因是下雨,那你就是用事实解释事

实。科学的解释,是路面摩擦力小。如果摩擦力够大,下雨

不会让人摔倒;摩擦力过小,不下雨也会让人摔倒。我们讲

第15页

13

经济社会的现实问题也一样,不能就事论事,要用学理去分

析现实背后的原因。

第三,无论讲理论问题还是讲现实问题,如果只是引用

经典著作的个别词句也不是用学术讲政治。事实上,现在我

们教师讲课并非完全没有学术意识,两年前就曾有教师对我

说,我是在用学术讲政治呀,你看我讲课时不是引用了马列

经典著作的原话么?但是我要告诉大家,如果没有完整的学

理框架,仅仅引用经典著作的个别词句,那是贴学术标签,

算不上用学术讲政治。

以上都不是用学术讲政治,那么到底什么是用学术讲政

治?在我看来,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是用学术讲政治的典

范。“两个必然”是政治结论,马克思怎么讲?他构造了一

个完整的学术框架。从商品的二因素开始,分析劳动有二重

性,指出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再分

析资本可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指出不变资本只转移价值;

可变资本创造价值。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又区分了“劳动”

与“劳动力”,指出劳动力的使用才是劳动,资本家向工人

购买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支付给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

价格而不是劳动的价格,而劳动创造的价值要大于劳动力价

格,其差额就是剩余价值。至此,剩余价值的来源马克思就

用学术讲清楚了。跟着他又进一步分析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

方式,分析资本循环周转和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然后再分析

第16页

14

剩余价值的分配,用学术逻辑揭示出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是

两极分化——资本家的财富积累与劳动者的贫困积累。并指

出这种趋势最终必将导致剥夺者被剥夺。大家看,《资本论》

通篇都用经济学逻辑作分析,是不是用学术讲政治的标准范

本?

怎样用学术讲政治

用学术讲政治,我认为需要把握三个重点:一是突出问

题导向;二是找准学术接口;三是构建学理框架。讲课要突

出问题导向,这一点我想大家都赞成。但赞成问题导向是一

回事,而讲课能否贯彻问题导向是另一回事。这些年常听到

学员抱怨我们有些教员讲课缺乏针对性,说白了就是没有突

出好问题导向。

曾与校内年轻教员进行过交流,很多人以为,问题导向

是指一堂课要针对某个问题讲。这样理解虽不算错,但也不

完全对。大家想想,教务部安排进教学计划的讲题哪一个不

是重大问题?可为何学员反映有的教员讲课针对性强而有

的教员针对性不强呢?甚至同一个讲题,不同的教员讲针对

性也会大不相同?看来讲题设计要针对问题只是一方面,关

键还在怎么讲。

在党校当教师,我们都曾听过别人讲课,怎样评价一堂

课讲得好不好?若让我说,就要看主讲教师能否为我释疑解

第17页

15

惑。比如之前我不明白的道理,听课后明白了;之前我一直

坚持的观点,听课后却发现自己原来理解错了;之前不懂得

分析的问题,听课后茅塞顿开、知道怎么分析了。这样让我

有收获,当然会认为这堂课讲得好。

几年前我曾听一位校外专家讲生态环境问题,本来是慕

名而去,结果却扫兴而归。那位专家一开始就演示了大量 PPT

图片,介绍当前国内生态环境问题有多严重;接下来他讲造

成环境问题的三个原因:一是地方官员不重视环保;二是环

保部门监管不力;三是财政对环境治理投入不足。最后他的

结论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要加强领导、加强监管、加大投

入。不能说那位专家没有问题意识,生态环境本身就是重大

问题,可他两个多小时讲下来却未回答我的困惑。我当时困

惑是,中央高度重视环保可为何地方官员不重视环保?在国

家财力有限的条件下治理环境除了政府投入是否还有别的

办法?市场机制在生态环保方面如何发挥作用?所以在我

看来,他的讲题虽然针对了问题,但讲课却未针对听众的困

惑,并没有贯彻好问题导向。

是的,讲课所强调的问题导向,关键是要针对学员的困

惑。这是说,教员要想讲好课,课前首先就得对学员有何困

惑做到心中有数。问题是我们怎知道学员的困惑呢?当然是

到学员中去调研,要是不调研,闭门造车,讲课难免会放空

炮。我们常说理论要联系实际,对讲课来说,其实就是理论

第18页

16

联系“问题”,这里的“问题”,就是学员的困惑。

说到学员的困惑,具体讲有三方面:一是在讲题所涉领

域学员目前尚未想到或者想不清楚的问题;二是学员想到了

但普遍存在误解的问题;三是学员想到了而且也想对了,但

不知道如何分析论证的问题。教员备课时不妨扪心自问,自

己对以上三方面的问题是否清楚?若不清楚,你最好先去做

调研,做完调研再回来写讲稿。

以上三方面问题清楚了,有了问题导向,讲课也就有了

针对性。接下来,就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学理分析。不过在此

之前还要做一件事,也就是我要说的第二个重点,寻找学术

接口。用学术讲政治,需要我们先将现实问题转换成学术问

题。如果不做转换,不仅学术无用武之地,而且理论和现实

很容易成为“两张皮”。我看过有些老师的讲稿,第一部分

通常是介绍学术理论,像一个文献综述,第二部分讲问题,

第三部分谈对策,而第一部分和后两个部分完全没有关系。

你这样讲课,学员当然要说你理论脱离实际。正因如此,所

以我们在备课时首先要找学术接口,把现实问题转换成学术

问题。只有转换了,才能用学术去分析。如果不转换,你有

再多的学问,也会空有一身本领,使不上劲。

举例说吧。《资本论》讲“两个必然”,马克思首先把“两

个必然”转换成了剩余价值生产与分配问题,这样他就可用

经济学的学理讲“两个必然”。再比如中央提出了五大新发

第19页

17

展理念,其中一个理念是“开放发展”,你怎么讲“开放发

展”?如果你只是讲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的发展离

不开世界,这显然不是用学术讲政治。但如果我们把“开放

发展”转换为全球化背景下怎样参与国际分工,经济学就提

供了大量的分析框架,我们就可用这些分析框架讲“开放发

展”。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座的各位都是不同学科的专家,

面对同一个现实问题,大家寻找的学术接口可能会不同。这

很正常,学术接口可以不同,同一个问题我们可以用不同的

学理框架去分析,但关键是要找到接口,完成学术转换。

找到了学术接口,我们就可构造学理框架。所谓学

理框架,简单地说,就是学术分析的逻辑结构。科学的任务

是揭示规律,而规律的表达通常包含假设(约束条件)与推

理(结论)两部分,这样看,学理框架是一个逻辑推导体系。

前面我说引用经典著作的个别词句不算用学术讲政治,道理

就在这里。只有用一套学理逻辑体系把问题讲透彻,才真正

是用学术讲政治。

学理框架从哪里来?可以来自三个方面。一是马列经典

著作,马列经典是我们党的理论源头,也是我们党的指导思

想,所以我们要下苦功读马列经典,这是党校教师的基本功。

二是本学科的经典。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它为后人

提供了学理框架。我们七部两院有不同的学科,每个学科都

第20页

18

有自己的经典,我们一方面要读马列经典,同时也要读本学

科的经典。三是自己创建。如果你的讲题是一个全新的问题,

经典著作没有现成的学理框架,那么你就要自己研究、自己

创建。

第21页

19

如何打造一堂精品课?听中央党校青年教师说

杨振〔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产业经

济与经济学说史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

近年来,对什么是精品课,以及如何打造一堂精品课,

我的理解和看法发生了重大转变。从教之初,对精品课的理

解相对粗浅,认为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老师讲得用心、学

员听着有趣,一堂课就可称为精品。对精品课认识的转变,

源于学校推动的用学术讲政治新理念: 突出问题导向,解

答学员困惑;找准学术接口,对接现实问题;构建学理框架,

提供逻辑思维。现在看来,在学术框架内引经据典,在缜密

逻辑中旁征博引,老师能够通过学理分析“授之以渔”、学

员可以沿着思维逻辑“举一反三”,这样的课才算得上是精

品。问题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虽然有幸获评精品课,

但我深知,离用学术讲政治的标准和规范,仍相距甚远。

我讲授的题目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青年教师

讲授涉及事关全局的重大改革主题,往往会担心“功底不足”。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我国宏观经济管理战略新思路,作

为解决世界经济结构性问题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显然意

义非凡。如何用学术讲好这堂宏大的“政治课”,如何把握

问题导向、如何找准学术接口,提供什么学理框架,是长时

间萦绕在我脑海中的困惑。对青年教师来说,用学术讲好政

第22页

20

治,更要保持对学术和课堂的敬畏之心。特别是,要勇于对

已有的思维定式进行“自我革命”,走出青年教师群体常见

的“认识误区”。

在内容设计与问题导向上,不宜“大而求全”。一般来

看,青年教师在课程设计上的“大而求全”心态,是非常普

遍的。从中央的政策逻辑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涉

及方方面面,学员的困惑也来自四面八方。因此,在最初的

课程设计中,总有一种“大而求全”的想法,总认为具体内

容不全面,问题就难讲清。但是,力图“面面兼顾”就难免

滑向“蜻蜓点水”。几次试讲下来,经济学部许多资深教授

都对此提出了意见。我意识到,如果课堂讲授的主线条不清

晰,“大而求全”恰恰容易导致“用文件解释文件、用现象

解释现象”,从而使得课程更易偏离学术逻辑。其实,课堂

要呈现的不是政策本身,而是中央出台系列政策背后的内在

逻辑。青年教师在课程准备中,需要练就“抽丝剥茧”的本

领,用心且忍心做好“减法”。

在学术接口和学理框架上,力求“删繁就简”。教学经

历相对较少的青年教师,普遍处在从“纯研”向“教研”的

转型期。学术研究和学术规范无疑是青年教师的强项,青年

教师也容易在学科经典中寻到分析视角。但由此也可能导致

出现的问题是,易将大量学术观点作为分析框架,给现实问

题贴“学术标签”。以我的课程主题为例,从斯密、萨伊到

第23页

21

凯恩斯乃至供给学派,都论述过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从马克

思、瓦尔拉斯、马歇尔到熊彼特,都分析过经济结构均衡问

题。如果在课程中全都呈现出来,可能这堂课就讲成了经济

思想史,容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学科经典确实提供

了许多分析视角,但重要的不是引用和罗列学术观点,而是

如何从中提炼有助于解释现实问题的学理框架,这也是用学

术讲政治的应有之义。青年教师在用好学术优势的同时,也

要能够避免出现此类问题。

在语言表达和讲授艺术上,走出“自我局限”。对于用

学术讲政治,我曾经的一个担忧是,讲学术性框架,学员不

容易听懂。事实上,学员能否听懂、是否解惑,关键在于老

师如何讲,能否既深入又浅出。在学术框架讲授中,要努力

用学员更容易理解的方式,讲活学术框架,锤炼语言表达,

注重讲授艺术。只有学员听进去、理解了学术框架,才能听

懂政策背后的学理逻辑。还需要时刻提醒自己的是:有时我

们预想表达的和真实表达出来的,以及我们所讲授的和学员

听到的内容,并不完全相同。凝练的语言表达和生动的讲授

艺术,有助于消弭这种差距。对青年教师来说,这是需要“补

短板”的薄弱环节。

第24页

22

基层党校如何打造精品课

(作者:王彬堂 系山东省平度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党校因党而立、因党而兴、因党而强。党校始终不变的

初心就是为党育才、为党献策。作为广大基层干部教育培训

的主阵地,基层党校要想提高教育培训实效,充分发挥为党

育才的独特价值,打造精品课是一个重要途径。

何为党校精品课?党校精品课不同于高校和其他科研

院所的课程,应当具备以下特征:一是坚持党校姓党。党校

姓党,就是坚持一切教学活动、一切科研活动、一切办学活

动都坚持党性原则、遵循党的政治路线。党校是政治机关、

政治学校,党校的精品课必须坚持党性原则,胸怀“国之大

者”,努力引导学员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二是把握时代特征。精品

课应找准党校工作与党的中心任务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

点,始终与时代同频共振。三是具备独特视角。精品课在选

题立意与内容设计上,不一定“大而全”,但一定要立足“深

而专”,基层党校打造精品课尤其要立足基层实际、突显地

方特色。

基层党校打造精品课的基本路径。教学是党校的中心工

作。“做好新时代的传道、授业、解惑工作,传好马克思主

义真理之道,授好推动改革发展稳定之业,解好改造主观世

第25页

23

界和客观世界所遇之惑”,对基层党校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

求。基层党校必须在课程的选题、打磨、改进等各个环节下

大力气、用心钻研,才能成功打造精品课。

首先,在选题过程中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服务

大局。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党委和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进

行深入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基层党校身处

基层,应努力做到上接天线、下铺地线,坚持围绕中心、服

务大局,以此作为精品课选题的重要标准。二是坚持需求导

向。理论修养是领导干部综合素质的核心,党性教育是共产

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必须突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

主业主课地位。党需要什么样的干部,党校就培养什么样的

干部,党校教师就打磨什么样的精品课程。三是坚持问题导

向。基层党校直接面对基层、服务基层,应充分发挥基层“接

地气”优势,走出教室“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开

展深入的调查研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找准人民群众急难

愁盼问题,研究问题并探寻解决路径,以此作为精品课选题

的重要内容。

其次,在打磨过程中构建“五项流程”。基层党校在师

资队伍等方面相对薄弱,在精品课打磨时要激活内部“动力”,

同时向外部“借力”,着力构建以下流程:一是建立集体备

课、说课制度。一方面,围绕获选全国党校以及省、市党校

(行政学院)系统的“精品大课”进行研讨,注重细节分析,

第26页

24

仔细剖析其逻辑结构和内在机理,学习领悟备课方法;另一

方面,围绕课程提纲进行集中研讨,鞭辟入里指出整改方向,

不贪多求快,一小步一小步稳步提升,循序渐进持续完善,

群策群力提升课程质量。二是建立学术评审委员会评审制度。

建立由党校领导班子和高级讲师组成的学术评审委员会,对

课题的现实意义、理论意义、社会价值等综合评估、量化打

分,最终确定可以开题的课程,不符合条件的重新回到第一

项流程环节继续完善,直至符合开题条件。三是建立意识形

态工作合规性预审把关制度。为确保课程各个环节不出纰漏、

课程不偏离轨道,要求每个课程都形成“逐字稿”。学术评

审委员会在对课程学术性进行评审的同时,重点抓好意识形

态工作的审查,对课稿和课前试讲双把关,“不经调研不备

课、不经试讲不上台,不经预审不过关”, 确保党校授课方

向不偏、观点正确、案例确凿。四是建立外请专家评课制度。

坚持“开门办党校”,邀请校外业务部门领导和相关专家学

者参与到评课过程中来,能够及时发现课程存在的问题和不

足,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五是建立教师外出学习提升制度。

为突出“人课合一”“人题合一”的专业化、特色化教学,

积极搭建平台,争取机会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参加研讨会,

帮助其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以达到优化精进课程的目的。

这是精品课再创造、再创新的基础。

最后,在完善过程中坚持“三种途径”。一是坚持以习

第27页

25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掌握贯穿其中的

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使其在打磨精品课过程中起到提

纲挈领的作用。二是坚持借鉴吸收经典的力量以正本清源。

经典能启人以智慧,在打磨精品课时,无论选题还是立意遇

到难点、困惑点,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请教”,寻一寻根本、探一探究竟,鉴往知来,守正创新,

让课程更具权威性。三是坚持提升讲授艺术以引人入胜。一

堂好的精品课,不仅要做到逻辑清晰、理论完整、学术规范,

更要在语言表达和讲授艺术方面有好的呈现,让学员听得进

去、听得明白。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结构化研讨、

学员论坛、经验交流、实地调研等多种方式,达到教与学的

高度契合。

第28页

26

党校精品课的标准

基层党校精品课程,应该把握以下六方面的标准。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思想观点导向正确,内容信息真实

准确。“党校姓党”是对党校办学方向的基本要求,也是党

校教学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党校姓党”主要通过课程体

现出来。所以党校的课堂必须旗帜鲜明地阐述党的理论和主

张、宣传党的大政方针、澄清人们的错误认识。

有明确的授课主题,也就是授课的目的,回答要讲什么、

解决什么问题。我们所授课程均要有个明确鲜明的主题,教

师要围绕主题备课,学员要在主题引导下听课。主题要通过

题目表述出来。题目表述必须是学术性表述,所用概念要科

学严谨,题目要高度概括所讲内容或观点,不可模糊或泛泛

表述,更不可用未被公众普遍接受的语言表述。题目涉及问

题、范围的大小要与所讲内容对应,特别要防止题目过大内

容偏小。

内容能支撑主题,且有合理的结构设计。结构是内容及

分论点的组合,这种组合必须有讲究,需要精心设计。要依

据问题自身的逻辑关系、时间空间关系、主次关系等进行设

计,首先保证课程内容是完整的,包括提出问题、阐述过程

和概括观点,做到有始有终。结构还应该是合理的,就是各

第29页

27

部分的先后顺序、主次关系、总分关系要清晰,能最好体现

主题。

思想观点要阐述清晰、问题论证要充分,并有简洁严谨

高度的概括。这是课程的核心要素或是评价课程的最重要指

标。我们的课程要有思想性、指导性、启发性,首先要形成

思想观点。思想观点是如何形成的,自然要有充分的论证。

教师要善于提炼和概括,通过严谨充分的论述最终形成观点,

这是课程的主旨,是授课的目的所在。学员上课的直接收获

主要就在于此。

理论联系实际,使课程既有理论高度又面对现实,既有

学术味道又具实践性,高而不空,具有现实的指导性和启发

性。党校课程或是理论讲授或是知识传授或是政策解读,不

能只是空洞地描述背诵理论原文,或是用概念解释概念,表

达的意思停留于半空,没有与实际对接,听起来滔滔不绝、

慷慨激昂,可学员抓不住实在的东西,听完以后空空如也。

联系实际就是联系历史、联系世情国情党情、联系形势、联

系重大事件、联系社会热点。用理论政策解释实际,帮助学

员正确深刻地认识现实,指导实践;理论联系实际也包括用

实际印证理论,帮助学员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把握理论,提高

理论水平。

鼓励独特的教学风格,但风格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允许鼓励教师有自己的风格特色,但要看风格特色最终起到

第30页

28

了什么样的作用。我认为教学风格大致有这样三种:第一种

我称之为语言主导型,或称规范严谨型,特点是靠精到的讲

解吸引听者,结构设计和语言表达非常精准专业,句句有信

息、段段有思想。第二种风格我称之为激情主导型,或称表

演型,特点是教师讲授的空间比较随意,富有激情,教学语

言丰富而生动,课堂活跃,学员被教师活灵活现的讲解深深

吸引。第三种风格我称之为智慧主导型,或称幽默型,特点

是平静中穿插着或是思想或是语言或是故事的火花迸发,是

智慧的适时释放,是幽默的恰当调剂。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微信翻页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