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周方变换 与“洛伦兹变换”—“伽利略时空”与“闵可夫斯基时空”

发布时间:2022-8-03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伽利略-周方变换 与“洛伦兹变换”—“伽利略时空”与“闵可夫斯基时空”

2 闵可夫斯基时空与伽利略时空 周 方 tony_zf_zf_zf@126.com 摘要 ‘闵可夫斯基时空’为‘只有一个观测者’的“一人世界”,故其中只可能存在“恒等变换”(‘零’变换)(‘Null’Transformation)。‘零’变换实际上就是‘无’变换。‘闵可夫斯基时空’为“恒等变换”之‘(单元素)集合’,故“恒等变换”属于‘伽利略时空’。‘伽利略时空’具有‘度规’,被包含于万物所在的“宇宙时空”(不具有‘度规’的“绝对时空”)内。“恒等变换”适应于“无多普勒效应或多普勒效应微不足道的(电磁波)有线传输或(光粒子)光纤传输”之场合,如通过显微镜、医用内窥镜、(手持)望远镜等‘物镜-目镜’之间无相对运动(u = 0r )的透视系统‘直接观测’实时图景。伽利略时空为‘至少有两个观测者’的“多人世界”,在“两观测者有相对运动(u ≠ 0r )且真空中光传播速率为有限值”的一般情况下,唯一的客观存在的时空变换为“伽利略-周方变换”。“伽利略-周方变换” 适应于“有多普勒效应的(光波,电磁波)无线传输”之场合,如通过‘太空望远镜’或‘太空飞船’、‘火星车’等‘物镜-目镜’之间有相对运... [收起]
[展开]
伽利略-周方变换 与“洛伦兹变换”—“伽利略时空”与“闵可夫斯基时空”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页

1

闵可夫斯基时空

与伽利略时空

周 方

tony_zf_zf_zf@126.com

第2页

2

闵可夫斯基时空与伽利略时空

周 方

tony_zf_zf_zf@126.com

摘要 ‘闵可夫斯基时空’为‘只有一个观测者’的“一人世界”,故其中只可能存在

“恒等变换”(‘零’变换)(‘Null’Transformation)。‘零’变换实际上就是‘无’变换。

‘闵可夫斯基时空’为“恒等变换”之‘(单元素)集合’,故“恒等变换”属于‘伽利略

时空’。‘伽利略时空’具有‘度规’,被包含于万物所在的“宇宙时空”(不具有‘度规’

的“绝对时空”)内。“恒等变换”适应于“无多普勒效应或多普勒效应微不足道的(电磁

波)有线传输或(光粒子)光纤传输”之场合,如通过显微镜、医用内窥镜、(手持)望远

镜等‘物镜-目镜’之间无相对运动(u = 0

r )的透视系统‘直接观测’实时图景。伽利略

时空为‘至少有两个观测者’的“多人世界”,在“两观测者有相对运动(u ≠ 0

r )且真空

中光传播速率为有限值”的一般情况下,唯一的客观存在的时空变换为“伽利略-周方变换”。

“伽利略-周方变换” 适应于“有多普勒效应的(光波,电磁波)无线传输”之场合,如

通过‘太空望远镜’或‘太空飞船’、‘火星车’等‘物镜-目镜’之间有相对运动(u ≠ 0

v )

的透视系统‘观测’遥远星系运动的实时图景。此外,文中还首次揭示了“伽利略时空”

内一条重要定律:“光传播定律”— “伽利略时空”内任意时空点(‘运动质点’,‘闪光点’)

上的“光传播时空弹性”恒等于 1。“光传播定律”也称为“真空中光传播速率为恒定值定

律”或简称“光速不变性(绝对性)定律”— “在任意时空点(‘闪光点’),真空中光传

播速率为恒定值 00

c = 1 µ ε ,乃是光的固有属性,与光在哪个参考系内进行传播无关”。

这条定律为奠定“运动观测论”的基础定律。

~~~~~~~~~~~~~~~~~~~~~~~~~~~~~~~~~~~~~~~~~~~~~~~~~~~~~~~~~~~~~~~~~~~

关键词 时空 伽利略时空 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 运动观测论 伽利略-周方变换 伽利略变换

洛伦兹变换

第3页

3

目 录

第一章 “闵可夫斯基时空” 与“恒等变换”………………………………… (6)

一、“时空”与“时空变换”……………………………………………………… (6)

(一)“闵可夫斯基时空”与“恒等变换”………………………………………… (6)

二、实为“恒等变换”的“洛伦兹变换”………………………………………… (8)

(一)“洛伦兹变换”之导出 ……………………………………………………… (8)

(二)“洛伦兹变换”之性质……………………………………………………… (13)

第二章 “伽利略时空” 与“伽利略-周方变换”…………………………… (16)

一、“光传播定律”(Law of Light Propagation)………………………………… (16)

二、“伽利略时空”与“伽利略变换”…………………………………………… (17)

三、“伽利略-周方变换”之导出(A)…………………………………………… (22)

四、“伽利略-周方变换”之导出(B)…………………………………………… (24)

五、“伽利略-周方变换”之导出(C)…………………………………………… (26)

六、“伽利略-周方变换”之性质………………………………………………… (28)

七、两观测者之间的‘相离运动’与‘相向运动’……………………………… (36)

(一)两观测者之间的相离运动………………………………………………… (37)

(二)两观测者之间的相向运动………………………………………………… (38)

八、(特殊)伽利略-周方变换计算示例…………………………………………… (39)

结 论 …………………………………………………………………………… (43)

参 考 文 献 …………………………………………………………………… (50)

附录 A: “速度、加速度及高阶加速度不变性(绝对性)”定律 ………… (51)

附录 B: “质量不变性(绝对性)”定律 …………………………………… (53)

第4页

4

1.伽利略时空

t

t

tr

,

)(

r

内之诸定义:

(a) 系观测者在时刻 观测到运动质点的位置记为 ≡ tx ),({ ty ),( tz })( 。 

t

tr )(

r

为‘ 系观测者在时刻 观测到运动质点 时’指向该运动质点 的“观测矢量”

(Observation Vector)。 

t

tr )(

r

也称为 系观测者在时刻 的“时空点”,简称“ 系时

空点”。函数 为“ 系时空轨迹”。

(b) 系观测者在时刻 观测到运动质点的位置记为 ≡ { ′(tx ′), ′(ty ′), ′ tz ′ })( 。

′ ′

t

r t )(

r

为‘ 系观测者在时刻 观测到运动质点 时’指向该运动质点 的“观

测矢量”。 

′ ′

t

r t )(

r

也称为 系观测者在时刻 的“时空点”,简称“ 系时空点”。函数

为“ 系时空轨迹”。

2.(一维)伽利略时空

t

t

tx

,

)(

内之诸定义:

(a) 、 分别为 系观测者、 系观测者所持‘时钟’指示的‘时刻(读数)’; 称为

‘ 系时刻’, 称为‘ 系时刻’。

(b) 、 分别为 系观测者、 系观测者所持‘量尺’指示的‘位置(读数)’, 称

为‘ 系坐标’, 称为‘ 系坐标’。

(c) ′ tx ′)( 为 系观测者在时刻 观测到运动质点所处的 系内位置。

(d) tx )( 为 系观测者在时刻 观测到运动质点所处的 系内位置。

(e) 

′ ′

t

tx )(

为 系观测者在时刻 对运动质点 ′ tx ′)( 的“观测矢量”,即“ 系时空点”。

函数 ′ tx ′)( 为“ 系时空轨迹”。

(f) 

t

tx )(

为 系观测者在时刻 对运动质点 tx )( 的“观测矢量”,即“ 系时空点”。函

K t tr )(

r

K t tr )(

r

tr )(

r

K t K

tr )(

r

K

K′ t′ r′ t′)(

r

K′ t′ ′ tr ′)(

r

r′ t′)(

r

K′ t′ K′

′ tr ′)(

r

K′

t′ t K′ K t′

K′ t K

x′ x K′ K x′

K′ x K

K′ t′ K′

K t K

K′ t′ K′

K′

K t K

第5页

5

数 tx )( 为“ 系时空轨迹”。

3.为了简化书写,略去自变量符号,即:

tx )( 、 ty )( 、 tz )( 、 tr )(

r 相应地简写为 x 、 y 、 z 、 r

r ;

′ tx ′)( 、 y′ t′)( 、 ′ tz ′)( 、 ′ tr ′)(

r 相应地简写为 x′、 y′ 、 z′、 r′

r ;

~~~~~~~~~~~~~~~~~~~~~~~~~~~~~~~~~~~~~~~~~~~~~~~~~~~~~~~~~~~~~~~~~~~

K

第6页

6

第一章

“闵可夫斯基时空” 与“恒等变换”

一、“时空”与“时空变换”

“时空”(Space-time)是‘空间’(Space)与‘时间’(Time)相结合,容纳万物及其

活动过程于其中的‘场所’。笔者认为,在‘物理学’中,成为这种“场所”的必要条件是:

观测者可以使用工具(‘时钟’及‘量尺’)量测其中运动质点(‘闪光点’)的‘位置’及

所处的‘时刻’。所以,只有‘一维’、‘二维’及‘三维’的‘欧氏空间’才能成为‘物理

学’中的“空间”。因此,在‘物理学’中,“时空”只能是观测者可使用工具量测其中运

动质点(‘闪光点’)的‘位置’及其所处‘时刻’的‘时间-空间’场所。只具有‘概念’

与相应的‘定义’,而不具有“度规”(Metric)且只服从‘逻辑运算法则’(如:自反律、

反对称律、传递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De Morgan 定律等)的“时空”称为“绝

对时空”,“宇宙时空”就是“绝对时空”。关于“绝对时空”的理论只涉及‘哲学’与‘逻

辑学’,而不涉及‘数学’与‘物理学’。

“时空变换”—“两观测者在各自时钟所示时刻(t′与t )‘同时’(t′ ≡ kt , k > 0 )

观测到运动质点”(构成‘伽利略变换’)时,‘运动观测者’的观测矢量 

′ ′

t

r t )(

r

与‘静止

观测者’的观测矢量 

t

tr )(

r

之间的数据转换关系称为“时空变换”。

******************************************************************

(一)“闵可夫斯基时空”与“恒等变换”

(Minkowski Space-time & Identical Transformation)

闵可夫斯基时空 ⇔

τ

τ

τ

τ

τ

τ

τ

,

)(

,

)(

,

x )( y z

的一个重要特征是:

‘时刻τ ’具有‘排它性’,即:在任一时刻,运动质点(‘闪光点’)只可被‘一个’观测

者(运动质点处的‘抵近观测者’)观测到。根据‘时刻τ ’的这一特点,闵可夫斯基时空

Min.ST (Minkowski Space-time)可定义为如下‘集合’:

τ

τ

τ

,

r )(

r

 ′

≡

′′

τ

τ

τ

r (τ ) r )(

r r

第7页

7

c

c

即:闵可夫斯基时空 Min.ST 是恒等变换 0

( ) )(

= 

≡

′′

u

r r r

r r

τ

τ

τ

τ

的‘(单元素)集合’。

恒等变换 0

( ) )(

= 

≡

′′

u

r r r

r r

τ

τ

τ

τ

又称为‘零’变换(‘Null’ Transformation)。‘零’

变换实际上就是‘无’变换。所以,恒等变换 0

( ) )(

= 

≡

′′

u

r r r

r r

τ

τ

τ

τ

就是‘无’变换。

代表闵可夫斯基时空 Min.ST 



= 

≡

′′

0

( ) )(

u

r r r

r r

τ

τ

τ

τ 恒等变换 的“世界线”

(World-line)示于图 1。

x′(τ ′),x τ )(

Min.ST 的“世界线”: x′(τ ′) = Φ(τ ′ ) = Φ τ )(

系时空点, 系时空点

x′(τ ′) = x τ )(

两观测者

τ ′,τ

τ ′,τ

图 1 Min.ST 



= 

≡

′′

0

( ) )(

u

r r r

r r

τ

τ

τ

τ 恒等变换 的“世界线”

K K′

Min.ST 



= 

≡

′′

0

( ) )(

u

r r r

r r

τ

τ

τ

τ 恒等变换

(u

r 为两观测者之间的相对速度)

≡

′′

τ

τ

τ

r (τ ) r )(

r r

第8页

8

在图 1 中,设 x′(τ′) 为某个函数Φ(τ′ ) : x′(τ′) = Φ(τ′ )

将 x′(τ′) = Φ(τ′ ) 代入图中等式 x τ )( = x′(τ ′),得:

τ ′ ≡ τ : x τ )( = Φ(τ′) = Φ τ )(

即:

x τ )( = Φ τ )(

代表闵可夫斯基时空 Min.ST 



= 

≡

′′

0

( ) )(

u

r r r

r r

τ

τ

τ

τ 恒等变换 的“世界线”为:

闵可夫斯基时空 Min.ST 



= 

≡

′′

0

( ) )(

u

r r r

r r

τ

τ

τ

τ 恒等变换 为“运动质点

(‘闪光点’)只被‘一个’观测者(‘闪光点’处的‘抵近观测者’)观测到”的“一人世

界”。

‘闵可夫斯基时空’为‘只有一个观测者’的“一人世界”,故其中只可能存在“恒等

变换”(‘零’变换)。

~~~~~~~~~~~~~~~~~~~~~~~~~~~~~~~~~~~~~~~~~~~~~~~~~~~~~~~~~~~~~~~~~~~

二、实为“恒等变换”的“洛伦兹变换”

(一)“洛伦兹变换”之导出

对‘全部方程都定义在闵可夫斯基时空 Min.ST 内’的预设方程组(A):

x′ = k(x − uτ )

x = k(x′ + uτ ′)

(A)

x = cτ

x′ = cτ ′

进行联立求解。

将 及 x = cτ x′ = cτ ′ 代入上面的方程 及 x′ = k(x − uτ ) x = k(x′ + uτ ′) ,得:

通过两观测者‘重合点’的单一曲线

τ ′ ≡ τ :

x′(τ′) = Φ(τ′ )

x τ )( = Φ τ )(

第9页

9

cτ ′ = (ck τ − uτ )

cτ = (ck τ ′ + uτ ′)

两式相乘,得:

ττ ′ = ( − ) ττ ′

2 2 2 2

c k c u

系数k 必须为 k > 0 ,故在约束条件 0( )

2 2 2

< c − u ≤ c ⇔ 0( )

2 2

≤ u < c 下约去等式两

边的ττ ′,得:

2

2

2 2 2

2

1

1

c

k

c u u

c

= =

从而得:

2

2

1

1

k

u

c

=

s.t.

2 2

0 ≤ u < c

(1)将

2

2

1

1

k

u

c

=

代入方程 x′ = k(x − uτ ) ,得:

空间变换式

2

2

1

c

u

x u

x

′ =

τ

(2)将

2

2

1

c

u

x u

x

′ =

τ 代入方程 x′ = cτ ′ ,得;

c

x′

τ ′ = 

 =

=

c

x

c

u

c

c u

u

c

x

c

u

τ τ

2

2

2

2

1

1

1

1

即: 时间变换式

2

2

2

1

c

u

c

ux

′ =

τ

τ

第10页

10

这样,就得出洛伦兹变换

′ = ,

1 2

2

c

u

x u

x

τ

≤ <

′ =

2 2

2

2

2

0

1

u c

c

u

c

ux

τ

τ

但是,洛伦兹变换的这种表达形式

′ = ,

1 2

2

c

u

x u

x

τ

≤ <

′ =

2 2

2

2

2

0

1

u c

c

u

c

ux

τ

τ 还不是最

终的时空变换表达式,它仍旧是一个需待‘求解’的联立方程组,还必须进一步‘求解’联

立方程组

′ = ,

1 2

2

c

u

x u

x

τ

≤ <

′ =

2 2

2

2

2

0

1

u c

c

u

c

ux

τ

τ ,才可得到时空变换的最终表达式 —

“两观测者‘同时’(τ′ ≡ kτ )观测到运动质点”(构成‘伽利略变换’)时,‘运动观测者’

的观测矢量 

′ ′

τ

x (τ )

与‘静止观测者’的观测矢量 

τ

τ

k

(kx )

之间的数据转换关系。

为此,记 k

c

u

=

− 2

2

1

1 ,将方程组

′ = ,

1 2

2

c

u

x u

x

τ

≤ <

′ =

2 2

2

2

2

0

1

u c

c

u

c

ux

τ

τ 换写成如

下形式:

x′ = k(x − uτ ) = kx − kuτ

τ τ x kτ

c

ku

c

ux k  = − +

′ = − 2 2

得: 

=

− +

=

− +

=

τ

τ

τ

τ

τ

τ

x

c

u

u

k

x

c

u

x u

k

x k

c

ku

kx ku x

1

1

2 2 2

求逆变换式:

kx − kuτ = x′

 + τ = τ ′

− x k

c

ku

2

解方程组:

第11页

11

′ + ′

=

′ + ′

=

′ −

=

2

2

2

22

2

2

1

c

u

k

x u

c

k u

k

xk ku

k

c

ku

k ku

k

x ku

x

τ τ τ

τ ′

′ +

=

2

2

2

2

1 1

1

c

u

k

u

x

c

u

k

′ + ′

=

′ + ′

=

− ′

=

2

2

2

2

22

2

2

2

2

1

c

u

k

x

c

u

c

k u

k

x

c

ku k

k

c

ku

k ku

c

ku

k x

τ τ τ

τ τ ′

′ +

=

2

2

2

2

2

1

1

1

c

u

k

x

c

u

k

c

u

得:

=

− 

− 

=

τ τ τ

x

c

u

u

c

u

k

x

c

u

k

c

u

k

c

u

c

u

k

u

c

u

k

x

1

1

1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2

2

2

2

=

τ τ

x

c

u

u

c

u

k

x

1

1

1

1

2

2

2

于是得:

=

τ τ

x

c

u

u

k

x

1

1

2

逆变换式:

=

τ τ

x

c

u

u

c

u

k

x

1

1

1

1

2

2

2

第12页

12

(a)将正变换与逆变换综合,得:

=

1

1

2

c

u

u

k

x

τ

τ

x

c

u

u

c

u

k

1

1

1

1

2

2

2

即:

=

1

1

1

1

2

2

2

c

u

u

c

u

x

τ

τ

x

c

u

u

1

1

2

=

=

=

τ τ

τ

x x

c

u

c

u

x

c

u

c

u

c

u

0 1

1 0

0 1

1 0

1

1

1

0 1

1 0

1

1

2

2

2

2

2

2

2

2

2

2

∴ 

≡

τ τ

x x

即:

≡ 0 

−

τ τ

x x

~~~~~~~~~~~~~~~ ~~~~~~~~~~~~~~~ ~~~~~~~~~~~~~~~

(b)同理,将逆变换与正变换综合,得:

=

1

1

1

1

2

2

2

c

u

u

c

u

k

x

τ

τ

x

c

u

u

k

1

1

2

即:

=

1

1

1

1

2

2

2

c

u

u

c

u

x

τ

τ

x

c

u

u

1

1

2

=

τ

x

c

u

c

u

c

u

2

2

2

2

2

2

0 1

1 0

1

1

第13页

13

=

=

τ τ

x x

c

u

c

u 0 1

1 0

0 1

1 0

1

1

1

2

2

2

2

∴ 

≡

τ τ

x x

即:

≡ 0 

−

τ τ

x x

~~~~~~~~~~~~~~~ ~~~~~~~~~~~~~~~ ~~~~~~~~~~~~~~~

故有: = 0 

−

≡

−

τ τ τ τ

x x x x

即: = 0 

−

≡

−

τ τ τ τ

x x x x

于是,得: 恒等变换 = 0 

≡

u

x x

τ τ

由于闵可夫斯基时空 Min.ST 为“一人世界”,在闵可夫斯基时空 Min.ST 内只可能存

在“恒等变换”(‘零’变换),所以必然得:

******************************************************************

(二)“洛伦兹变换”之性质

预设方程组(A)的‘完整解’为:

≤ < = ′ = ′

′ =

′ = τ τ

τ

τ

τ

u c x c x c

c

u

c

ux

c

u

x u

x 0 , ,

1

,

1

2 2

2

2

2

2

2

c

洛伦兹变换 2 2

2

2

2

2

2

0

1

,

1

u c

c

u

c

ux

c

u

x u

x ≤ <

′ =

′ =

τ

τ

τ

⇔ 恒等变换 = 0 

≡

u

x x

τ τ

第14页

14

= = ′ = ′

≡

τ τ

τ τ

u x c x c

x x 恒等变换 ,0 ,

c

≡ =

c

x x

τ τ

很明显,恒等变换

≡ =

c

x x

τ τ

自然可使(建立在闵可夫斯基时空 Min.ST 内的)

Maxwell 电磁方程组中的‘电磁波不变性’获得验证,即:

≡ =

c

x x

τ τ 

=

∂ ′

∂ ′

0

1 1

2

2

2 2

2

2

2

2 2

2

τ

φ

ξ

φ

τ

φ

ξ

φ

c c

即: { 0}

2 22 2 22

x′ − c τ′ ≡ x − c τ =

=

∂ ′

∂ ′

0

1 1

2

2

2 2

2

2

2

2 2

2

τ

φ

ξ

φ

τ

φ

ξ

φ

c c

~~~~~~~~~~~~~~~~~~~~~~~~~~~~~~~~~~~~~~~~~~~~~~~~~~~~~~~~~~~~~~~~~~~

闵可夫斯基时空 Min.ST 内的恒等变换

≡ =

c

x x

τ τ

示于图 2。

第15页

15

x′(τ ′),x(τ )

c

x x

≡ =

τ τ

x′(τ ′) = x(τ )

观测者 τ ′,τ

τ ′,τ

图 2 两观测者的观测矢量 

τ

cτ 与 

τ

图 2 中,恒等变换

=

≡ c

x x

τ τ

描述的过程是:“一直静止在重合点的两观测者在每

一时刻‘同时’(τ ′ ≡ τ ≥ 0 )观测到运动质点 E ”,示于图 3。

x′(τ ′) = cτ ′

两观测者

运动质点

x

x

图 3 两观测者在每个时刻‘同时’(τ ′ ≡ τ ≥ 0 )观测到运动质点 E

~~~~~~~~~~~~~~~~~~~~~~~~~~~~~~~~~~~~~~~~~~~~~~~~~~~~~~~~~~~~~~~~~~~

E

第16页

16

第二章

“伽利略时空” 与“伽利略-周方变换”

一、“光传播定律”(Law of Light Propagation)

“光传播定律”也称为“真空中光传播速率为恒定值定律”(Law of constancy of light

propagation velocity),或简称“光速不变性(绝对性)定律”— “在任意时空点 

t

tr )(

r

(运

动质点,‘闪光点’),真空中光传播速率为恒定值( 00

c = 1 µ ε ),乃是光的固有属性,

与光在哪个参考系内进行传播无关”。

在任意时空点 

t

tr )(

r

(‘闪光点’),‘光的传播’满足“各向同性”性质:在某个时刻,

某个‘光源’发出‘光波’,以‘光粒子作群体波动’的方式(表现出‘波粒二重性’)向四

周传播,致使‘波阵面’(球面)上的所有各点(‘光粒子’)在传播中不断地成为‘次生光

源’,各自发出‘光波’,‘光的传播’按此种方式进行下去,其效应为:‘波阵面’(球面)

上的所有各点(‘光粒子’)均以同一速率 1 .

00

c = µ ε = const 作径向运动:

tr )( = ct

r

, 1 .

00

c = µ ε = const

( 为真空中光传播速率)

沿‘闪光点’四周任意方向( x )上,光波皆以平面波形式进行传播,故有:

tx )( = ct , ( 为真空中光传播速率)

故有: ln tx )( = lnc + lnt

d ln tx )( = d ln t

即: 1

ln

ln )(

= =

d t

d tx

xt ε

即:沿‘闪光点’四周任意方向( x )上的“光传播时空弹性(Space-Time Elasticity of Light

Propagation)”恒为 1:

因此,有:

c

c = const. c

1

ln

ln )(

= =

d t

d x t

xt ε

第17页

17

“光传播定律”(Law of Light Propagation):

观测者在时刻t 对运动质点(‘闪光点’)的观测矢量 

t

tx )(

示于图 4。

tx )(

=

=

kt

x kt

kt

kx t

t

tx

k

)( )( ( )

kx t)( x(kt)

tx )( 运动质点

t

tx )(

观测者

kt

图 4 观测者对运动质点的观测矢量 

t

tx )(

增至 

t

tx

k

)(

~~~~~~~~~~~~~~~~~~~~~~~~~~~~~~~~~~~~~~~~~~~~~~~~~~~~~~~~~~~~~~~~~~~

二、“伽利略时空”与“伽利略变换”

伽利略时空

t

t

tr

,

)(

r

⇔ 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时刻

t ’不具‘排它性’,即:在任一时刻,运动质点(‘闪光点’)可以被‘至少两个’观测者 “同

时”(t kt k f (u)

r

′ ≡ , = ,u

r 为两观测者之间的相对速度)观测到。

根据‘时刻 t ’的这一特性,伽利略时空Gal.ST (Galilean Space-time)可定义为

t t

t

t

tz

t

ty

t

tx

,

)(

,

)(

,

)(

及

=

kt

x kt

t

tx

k

)( ( )

Q 

=

kt

kx t

t

tx

k

)( )(

∴ x(kt) = kx t)(

t

tx )(

为观测者在时刻t 对运动质点(‘闪光点’)的观测矢量

第18页

18

如下‘集合’:

即:伽利略时空Gal.ST 是伽利略变换 ( ), 0

)( ( )

= ≥ 

 − •

=

′′

k f u u

kt

r kt u kt

t

r t r r

r r r

为‘元

素’的‘集合’。

代表伽利略时空 Gal.ST 



= ≥ 

 − •

=

′′

( ), 0

)( ( )

k uf u

kt

r kt u kt

t

tr r r

r r r

伽利略变换

的“世界线”(World-line)示于图 5。

x′ t′ x(, )( kt)

系时空点

Gal.ST 的“世界线”

tu ′ ≡ u • kt

系时空点

x(kt)

x′ t′)( = x(kt) − u • kt

两观测者

t′,kt

t′,kt

图 5





= ≥ 

 − •

=

′′

( ), 0

)( ( )

k uf u

kt

r kt u kt

t

tr r r

r r r

伽利略变换 的“世界线”

在图 5 中,设 x(kt) 为某个函数Φ(kt) : x(kt) = Φ(kt)

将 x(kt) = Φ(kt) 代入等式 x′ t′)( = x(kt) − u • kt ,得:

t′ ≡ kt : x′ t′)( = Φ(kt) − u • kt

= Φ t′)( − u • t′

K

K′

Gal.ST 



= ≥ 

 − •

=

′′

( ), 0

)( ( )

k uf u

kt

r kt u kt

t

tr r r

r r r

伽利略变换

第19页

19

即: x′ t′)( = Φ t′)( − tu ′

代表伽利略时空 Gal.ST 



= ≥ 

 − •

=

′′

( ), 0

)( ( )

k uf u

kt

r kt u kt

t

tr r r

r r r

伽利略变换

的“世界线”为:

伽利略时空 Gal.ST 



= ≥ 

 − •

=

′′

( ), 0

)( ( )

k uf u

kt

r kt u kt

t

tr r r

r r r

伽利略变换

为“运动质点(‘闪光点’)可被至少两个观测者(‘闪光点’处的‘抵近观测者’与至少一

个离开‘闪光点’的‘远处观测者’)‘同时’观测到”的“多人世界”。

~~~~~~~~~~~~~~~ ~~~~~~~~~~~~~~~ ~~~~~~~~~~~~~~~

小结

(1)根据闵可夫斯基时空 Min.ST 内‘时刻τ 有排它性’之特点,闵可夫斯基时空 Min.ST

(Minkowski Space-time)可定义为如下‘集合’:

即:闵可夫斯基时空 Min.ST 是恒等变换 0

( ) )(

= 

≡

′′

u

r r r

r r

τ

τ

τ

τ

为‘元素’的‘(单元素)

集合’。

恒等变换 0

( ) )(

= 

≡

′′

u

r r r

r r

τ

τ

τ

τ

又称为‘零’变换(‘Null’ Transformation)。‘零’

变换实际上就是‘无’变换。

闵可夫斯基时空 Min.ST 



= 

≡

′′

0

( ) )(

u

r r r

r r

τ

τ

τ

τ 恒等变换 为“运动质点只

通过两观测者‘重合点’的呈簇状的多条相似曲线

t′ ≡ kt

x(kt) = Φ(kt)

x′ t′)( = Φ t′)( − tu ′

Min.ST 



= 

≡

′′

0

( ) )(

u

r r r

r r

τ

τ

τ

τ 恒等变换

(u

r 为两观测者之间的相对速度)

第20页

20

被‘一个’观测者(‘闪光点’处的‘抵近观测者’)观测到”的“一人世界”。

(2)根据伽利略时空Gal.ST 内‘时刻t 无排它性’之特点,伽利略时空Gal.ST(Galilean

Space-time)可定义为如下‘集合’:

即:伽利略时空Gal.ST 是伽利略变换 ( ), 0

)( ( )

= ≥ 

 − •

=

′′

k uf u

kt

r kt u kt

t

tr r r

r r r

为‘元素’

的‘集合’。

伽利略时空 Gal.ST 



= ≥ 

 − •

=

′′

( ), 0

)( ( )

k uf u

kt

r kt u kt

t

tr r r

r r r

伽利略变换

为“运动质点(‘闪光点’)可被至少两个观测者(‘闪光点’处的‘抵近观测者’与至少一

个离开‘闪光点’的‘远处观测者’)‘同时’观测到”的“多人世界”。

~~~~~~~~~~~~~~~ ~~~~~~~~~~~~~~~

将图 1 与图 5 重叠在一起,即得闵可夫斯基时空 Min.ST 的“世界线”与伽利略时空

Gal.ST 的“世界线”之间的关系,示于图 6。

x′ t′ x(, )( kt)

Gal.ST(多人世界)的“世界线”— 一簇相似曲线

x(kt)

tu ′

Min.ST(一人世界)的“世界线”

′ tx ′)(

两观测者

t′,kt

t′,kt

图 6 Min.ST 的“世界线”与 Gal.ST 的“世界线”之关系

Gal.ST 



= ≥ 

 − •

=

′′

( ), 0

)( ( )

k uf u

kt

r kt u kt

t

tr r r

r r r

伽利略变换

第21页

21

显然,有:

因为 Min.ST 为恒等变换 0

( ) )(

= 

≡

′′

u

r r r

r r

τ

τ

τ

τ

的‘(单元素)集合’,故有:

从而有:

~~~~~~~~~~~~~~~~~~~~~~~~~~~~~~~~~~~~~~~~~~~~~~~~~~~~~~~~~~~~~~~~~~~

恒等变换 0

( ) )(

= 

≡

′′

u

r r r

r r

τ

τ

τ

τ

∈ Gal.ST 



= ≥ 

 − •

=

′′

( ), 0

)( ( )

k uf u

kt

r kt u kt

t

tr r r

r r r

伽利略变换

恒等变换 0

)( )(

= 

≡

′′

u

r r r

r r

τ

τ

τ

τ

⇔ 伽利略变换 ( ), 0

)( ( )

= = 

 − •

=

′′

k uf u

kt

r kt u kt

t

tr r r

r r r

Min.ST 



= 

≡

′′

0

( ) )(

u

r r r

r r

τ

τ

τ

τ 恒等变换

⊂ Gal.ST 



= ≥ 

 − •

=

′′

( ), 0

)( ( )

k uf u

kt

r kt u kt

t

tr r r

r r r

伽利略变换

⊂ “宇宙时空”(“绝对时空”)

第22页

22

三、“伽利略-周方变换”之导出(A)

(1)在 时, K′系观测者( K′系原点)与 K 系观测者( K 系原点)相重合。

(2)在 , 时, K′系相对于 K 系始终作速度为u

r 的平移运动。

(3)两观测者持有相同的‘时钟’及相同的‘量尺’。

在时刻t′ ,K′系观测者对 K 系观测者的距离为 tu ′

r ,在此时刻,处在 K 系观测者前方

的 K′系观测者率先观测到运动质点( K′系时空点)。如果光传播速度为‘无穷大’,则两

观测者将‘同时’(t′ ≡ t )观测到运动质点,构成“伽利略变换”。“伽利略变换”的 K′ 系

时空点与 K 系时空点示于图 7。

K′ 系时空点

K′系观测者

K 系时空点

tu ′

r

K 系观测者

图 7 “伽利略变换”的 K′系时空点与 K 系时空点

可是,由于光传播速度为‘有限值c ’( 00

c = 1 µ ε ),所以,与 K′系观测者的距离

为 tu ′

r 的 K 系观测者不能在时刻t′ 与 K′系观测者‘同时’观测到运动质点,而只能在延后

于时刻t′ 的时刻 t

c

u

c

tu

t t ′

= +

= ′+

r r

1 与 K′系观测者‘同时’观测到运动质点。

根据“光传播定律”,有:





• ′

′ + t

c

u

t

r

变为 1 ⇒





• ′

′ + tu

c

u

tu

r

r

r 变为 1 ⇒





• ′

′ + r

c

u

r

r

r

r 变为 1





• ′ + ′

( ′ + ′) 1 + (r tu )

c

u

r tu

r r

r

r r 变为

“伽利略-周方变换”的 K 系时空点示于图 8。

t′ = t = 0

t′ t ≥ 0

r ′

r

r′ + tu ′

r r

第23页

23

(伽利略变换的 系时空点)

伽利略-周方变换的 系时空点

系观测者

系时空点

1 (r tu )

c

u

r ′ + ′

= +

r r

r

r

系观测者

图 8 “伽利略-周方变换”的 系时空点

从图 8 可得伽利略-周方变换:

1 (r tu )

c

u

r ′ + ′

= +

r r

r

r

t

c

u

t ′

= +

r

1

可以表示为:

′ + ′

= + 

t

r tu

c

u

t

r

r r r r

1

逆变换为:

 −

= + 

t

r tu

c

u

t

r

r r 1 r r

1

伽利略-周方变换 为“(一般)伽利略-周方变换”(General

Galilean-Zhou Transformation),可表为:

K

K

K ′

tu

c

u

+

r

r

1 r ′

r

tu ′

r

K ′

r′ + tu ′

r r

K

K

 −

= + 

t

r tu

c

u

t

r

r r 1 r r

1

第24页

24

在(一维)伽利略时空之场合下,“伽利略-周方变换”表为:

 −

= + 

t

x ut

c

u

t

x

1

1

于是,就得到伽利略-周方变换:

 −

= + 

t

x ut

c

u

t

x

1

1

或表为:

c

u

x ut

x

+

′ =

1

c

u

t

t

+

′ =

1

~~~~~~~~~~~~~~~~~~~~~~~~~~~~~~~~~~~~~~~~~~~~~~~~~~~~~~~~~~~~~~~~~~~

四、“伽利略-周方变换”之导出(B)

从标准的‘空间变换式’出发进行演绎推导。

“时空变换”的数学表达式必须反映以下物理事实:

(1)在 时, K′系观测者( K′系原点)与 K 系观测者( K 系原点)相重合。

(2)在 , 时, K′系相对于 K 系做速度为u 的平移运动。

(3)两观测者持有相同的‘时钟’及相同的‘量尺’。

t′ = t = 0

t′ t ≥ 0

逆变换式:

 −

= + 

t

x ut

c

u

t

x

1

1

′+ ′

= + 

t

x tu

c

u

t

x

1

(一般)伽利略-周方变换

(General Galilean-Zhou Transformation)

,

1

c

u

r tu

r r

r r

r

+

′ =

c

u

t

t r

+

′ =

1

第25页

25

因此,‘空间变换式’必须描述如下事实:“ 系内 之点就是 系之原点 ”。

相应地,‘空间变换式’必须是‘方程 , k > 0 ’。下面就从这个标准的‘空

间变换式’ x′ = k(x − ut) ,k > 0 ’出发进行演绎,推导出客观存在的‘时空变换’。

空间变换式 x′ = k(x − ut) 的‘逆函数’为:

( )

1

x kut

k

ut

k

x

x + = ′ +

=

即:

( )

1

( )

1

x tu

k

x kut

k

x = ′ + = ′ + ′

t

k

t = ′

1

换写成矩阵形式:

′ + ′

=

t

x tu

t k

x 1

由此得到‘互为正、逆函数’的两组方程:

′ + ′

=

t

x tu

t k

x 1

, 

 −

=

t

x ut

k

t

x

下面确定系数 。

在某个时刻 , 系观测者观测到运动质点,形成观测矢量 

t

x

,由于光传播速率

为有限值( 仟米/秒),故在同一时刻 ,与 系观测者的距离为 的 系观

测者尚不能观测到该运动质点。直到 系观测者发出光波(电磁波)信号的时刻 之后的

时刻 : , 系观测者才观测到该运动质点。故有关系式:

将方程组中的关系式 t

k

t = ′

1 与此关系式 t

c

u

t  ′

= 1+ 相对照,得 。

1

1

= +

c

u

k 代入上面的两组方程 

′ + ′

=

t

x tu

t k

x 1

, 

 −

=

t

x ut

k

t

x ,得伽利略周方变换:

K x = ut K′ x′ = 0

x′ = k(x − ut)

k

t′ K′ c

5

c ≈ 0.3 ×10 t′ K′ tu ′ K

K′ t′

t

c

tu

t t

= ′ + K

t

c

u

c

tu

t t  ′

= +

= ′ + 1

1

1

= +

c

u

k

第26页

26

~~~~~~~~~~~~~~~~~~~~~~~~~~~~~~~~~~~~~~~~~~~~~~~~~~~~~~~~~~~~~~~~~~~

五、“伽利略-周方变换”之导出(C)

我们还可以更简捷地推导出伽利略-周方变换 

 −

= + 

′′

t

tx ut

c

u

t

tx )(

1

)(

1

(1)在时刻 t′ :

tx ′)( = tu ′ + ′ tx ′)(

(2) 在时刻 1 t :

c

u

c

tu

t t  ′

= +

= ′ + tx )( = ut + ′ tx )(

1 1( t )

c

u

t x

c

u

u  ′

 ′ + ′ +

= +

根据“光传播定律”得: )( 1 1 tx )(

c

u

t

c

u

tx u  ′′

 ′ + +

= + 1 [ tu (tx )]

c

u

 ′ + ′′

= +

于是,得:

 ′

+

 ′ + ′′

+

=

t

c

u

tu tx

c

u

t

tx

1

1 [ ( )] )(

即“伽利略-周方变换”:

逆变换式:

 −

= + 

t

x ut

c

u

t

x

1

1

′+ ′

= + 

t

x tu

c

u

t

x

1

′ ′ + ′

= + 

t

x t tu

c

u

t

tx )(

1

)(

逆变换式:

 −

= + 

′′

t

tx ut

c

u

t

tx )(

1

)(

1

第27页

27

伽利略-周方变换 

′ ′ + ′

= + 

t

tx tu

c

u

t

tx )(

1

)(

的 K′ 系时空点 

′ ′

t

tx )( 与 K 系时空点

t

tx )(

示于图 9。

x′(t′); tx )(

K 系时空点 )( 1 [ tx )( tu ]

c

u

tx  ′′ + ′

= +

tu

c

u

 ′

1+

K′系时空点

′ tx ′)( 1 tx )(

c

u

 ′′

+

t

c

u

t  ′

= 1+

图 9 伽利略-周方变换的 K′系时空点 

′ ′

t

tx )( 与 K 系时空点 

t

tx )(

~~~~~~~~~~~~~~~ ~~~~~~~~~~~~~~~ ~~~~~~~~~~~~~~~

伽利略-周方变换的“速度变换式”——

c

u

t

t

+

′ =

1

代入

c

u

tx ut

tx

+

′′ =

1

)(

)( :

c

u

t

u

c

u

t

x

c

u

t

x

+

+

=

+

1

)

1

) (

1

(

′ tx ′)( = tx ′)( − tu ′

即: tx ′)( = ′ tx ′)( + tu ′

tu ′

t′

c

tu ′

t t′ t

第28页

28

在伽利略时空内,有:

t ≡ t′: tx )( = ′ tx ′)( + tu ′

dt

td

tu

dt

d

dt

td

dt

txd

dt

dx t ′

+

′ ′

= ( )

)( )(

得: u

dt

txd

dt

dx t

+

′ ′

=

)( )(

~~~~~~~~~~~~~~~~~~~~~~~~~~~~~~~~~~~~~~~~~~~~~~~~~~~~~~~~~~~~~~~~~~~

六、“伽利略-周方变换”之性质

(A)伽利略-周方变换之‘正’变换 ——

将 x = ct 代入 

 −

= + 

t

x ut

c

u

t

x

1

1 ,得:

c tu

c

u

x ut

c

u

x 1 ( ) 1 ( )

1 1

 −

 − = +

′ = +

− −

t

c

u

t

1

1

′ = +

将 t

c

u

t  ′

= 1+ 代入,得:

t c tu tc tu

c

u

c u

c

u

c tu

c

u

x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 1 ( 1) ( )

1 1

(B)伽利略-周方变换之‘逆’变换 ——

将 x′ = (c − )tu ′ 代入 

′+ ′

= + 

t

x tu

c

u

t

x

1 ,得:

tc

c

u

c tu tu

c

u

x tu

c

u

x  ′

 − ′ + ′ = +

 ′ + ′ = +

= 1+ ( ) 1 [( ) ] 1

t

c

u

t  ′

= 1+

u

dt

txd

dt

dx t

+

′ ′

=

)( )( (矢量合成三角形)

第29页

29

将 t

c

u

t

1

1

′ = + 代入,得: t ct

c

u

c

c

u

tc

c

u

x  =

 +

 ′ = +

= +

−1

1 1 1

综合上述(A)及(B)之变换,可得:伽利略-周方变换{x = ct, x′ = (c − )tu ′}。

伽利略时空Gal.ST 内的伽利略-周方变换{x = ct, x′ = (c − )tu ′}示于图 10。

′′ +

t

c

u

tx x

1

)( , 1

tx )( = ct

tx )(

+

t

c

u

x

1

1

t

c

u

tu u

1

1

′ = +

∆ABC

′ tx ′)( ′ tx ′)( = (c − )tu ′ = tc ′ − tu ′

t′, t

c

u

1

1

+

t

t′, t

c

u

1

1

+

图 10 两观测者的观测矢量 

t

ct 与 

′ − ′

t

tc tu

(与图 2 对照)在图 10 中,在每个时刻 t

c

u

t

1

1

′ = + ,两观测者‘同时’观测到运

动质点(构成‘伽利略变换’)。在此时刻t′,K′系观测者的观测矢量 

′ ′

t

tx )( 与 K 系观测者

的观测矢量

+

+

t

c

u

t

c

u

x

1

1

1

1

通过两观测者之间的距离 t

c

u

tu u

1

1

′ = + 构成‘矢量合成三

角形∆ABC ’。

第30页

30

根据“光传播定律”,伽利略-周方变换 

 −

= + 

′′

t

tx ut

c

u

t

tx )(

1

)(

1

可表示为:

 −

= + 

′′

t

tx ut

c

u

t

tx )(

1

)(

1

+

− +

+

=

− −

t

c

u

t

c

u

t u

c

u

x

1

1 1

1

1 1

由此得:

伽利略-周方变换 0

)(

1

)(

1

≠ 

 −

= + 

′′

u

t

tr tu

c

u

t

tr r

r r r r

实际上就是在‘两观测者有相对

运动且真空中光传播速率为有限值(u > 0)’场合下,由于‘多普勒效应’导致两参考系

之间的‘时空度规比’发生变动而在每个时刻 t

c

u

t

1

1

′ = +

r

下形成的“伽利略变换”

0

1

1 1

)(

1

1 1

+

− +

+

=

′′

− −

u

t

c

u

t

c

u

t u

c

u

r

t

tr r

r

r

r

r

r

r

所以,伽利略时空Gal.ST 是伽利略-周方变换 0

)(

1

)(

1

≥ 

 −

= + 

′′

u

t

tr tu

c

u

t

r t r

r r r r

‘元素’的‘集合’:

伽利略-周方变换 

 −

= + 

′′

t

tx ut

c

u

t

tx )(

1

)(

1

c

伽利略变换

+

− +

+

=

′′

− −

t

c

u

t

c

u

t u

c

u

x

t

tx

1

1 1

1

1 1

)(

Gal.ST





≥ 

 −

= + 

′′

0

)(

1

)(

1

u

t

tr tu

c

u

t

r t r

r r r r

伽利略 周方变换

第31页

31

伽利略-周方变换

+

− +

+

=

′′

− −

t

c

u

t

c

u

t u

c

u

x

t

tx

1

1 1

1

1 1

)(

示于图 11。

′′ +

t

c

u

tx x

1

( ), 1

K 系时空点 )( 1 1 )(

1 1

tx

c

u

t

c

u

tx x

− −

= +

′ = +

K′系时空点 tu ′ = t

c

u

u

1

1

+

t

c

u

t u

c

u

tx x

1 1

)( 1 1

− −

− +

′′ = +

t

c

u

t

1

1,

′ + t

c

u

t

1

1,

′ +

图 11 伽利略-周方变换

[( ) ] ( )

( ) 

+

+ − +

=

′′

− −

cu t

x cu t u cu t

t

tx

1

1 1

1

)( 1 1

伽利略-周方变换可表为时刻 t

c

u

t

1

1

′ = +

r

时的伽利略变换:

第32页

32

伽利略-周方变换 

 −

= + 

t

x ut

c

u

t

x

1

1 的逆变换 

′ + ′

= + 

t

x tu

c

u

t

x

1 示于图 12。

(与图 3 对照)

1 (x tu )

c

u

x  ′ + ′

= + , t

c

u

t  ′

= 1 +

tu ′

K 系观测者 x′

u

K′系观测者

运动质点 系

图 12 伽利略-周方变换 

′ + ′

= + 

t

x tu

c

u

t

x

1

伽利略-周方变换 

′ ′ + ′

= + 

t

tx tu

c

u

t

tx )(

1

)(

的 K′ 系时空点 

′ ′

t

tx )(

与 K 系时空点

t

tx )(

示于图 13。

E K ′

x

K

x

+

− +

+

=

′′

− −

t

c

u

t

c

u

t u

c

u

r

t

r t

1

1 1

1

1 1

)(

r

r

r

r

r

r

逆变换为:

+

+ +

′ +

=

t

c

u

t

c

u

t u

c

u

r

t

tr

r

r

r

r

r

r

1

1 1

)(

第33页

33

x′(t′); tx )(

K 系时空点 )( 1 [ tx )( tu ]

c

u

tx  ′′ + ′

= +

K′系时空点

x′ t′)( = tx ′)( − tu ′

t

c

u

t  ′

= 1+

图 13 伽利略-周方变换的 K′系时空点 

′ ′

t

tx )( 与 K 系时空点 

t

tx )(

解读图 13:(参看图 11、图 12)

(1)在t′,t ≥ 0 时, K′ 系对 K 系沿 轴正方向始终作速度为 的相对运动。

(2)在时刻t′,运动质点(闪光点)在 K′系内的位置为 x′ t′)( = tx ′)( − tu ′ ,而此时 K′系

观测者在 K 系内的位置为 tu ′,故运动质点(闪光点)在 K 系内的位置为 tx ′)( = ′ tx ′)( + tu ′ 。

若不考虑光的传播速率(或假设光以无穷大之速率进行传播),则在 K′系观测者‘接收’并

‘发出’运动质点信息之时刻t′, K 系观测者可以与在他前方距离为 tu ′的 K′系观测者同

时观测到该运动质点(闪光点)。可是,因为光的传播速率为有限值,所以 K 系观测者在时

刻 t′ 尚不能与 K′ 系观测者同时观测到该运动质点,而只能在滞后于时刻 t′ 的时刻

t

c

u

t  ′

= 1+ 观测到该运动质点。根据“光传播定律”,伽利略时空内任意时空点 

t

tx )(

tu ′

t′

c

tu ′

t t′ t

x(x′) u

第34页

34

“传播时空弹性”恒为 1

ln

ln )(

= =

d t

d tx

xt ε ,故在延迟时刻 t

c

u

t  ′

= 1+ ,运动质点(闪光

点)在 K 系内的位置相应地为 )( 1 [x t )( tu ]

c

u

tx  ′′ + ′

= + 。

~~~~~~~~~~~~~~~ ~~~~~~~~~~~~~~~ ~~~~~~~~~~~~~~~

下面验证,伽利略-周方变换满足“相对性原理”:

取伽利略-周方变换 

′ + ′

= + 

t

x tu

c

u

t

x

1 , 记 k

c

u

 = ′

1+ ,则伽利略-周方变换

′ + ′

= + 

t

x tu

c

u

t

x

1 可以换写成方程组:

x = k′(x′ + tu ′)

t = ′tk ′

求‘逆函数’:

′xk ′ + ′ tuk ′ = x

0x′ + ′tk ′ = t

( )

1

0

x ut

k

k

k uk

t k

x uk

x −

=

′ ′

′ =

t

k

k

k uk

t

k x

t

=

′ ′

′ =

1

0

0

 −

=

t

x ut

t k

x 1

 −

= + 

t

x ut

c

u

t

x

1

1

~~~~~~~~~~~~~~~ ~~~~~~~~~~~~~~~ ~~~~~~~~~~~~~~~

第35页

35

计 算 示 例 : 设 K′ 系 时 空 轨 迹 为 ′ tx ′)( =1+ sin t′ , 代 入 伽 利 略 - 周 方 变 换

的方程组: )( 1 [ tx )( tu ]

c

u

tx  ′′ + ′

= + 及 t

c

u

t  ′

= 1+ ,则 K

系时空轨迹为:

1 1( sin t tu )

c

u

x  + ′ + ′

= + tu

c

u

t

c

u

 ′

 + ′ + +

= 1+ 1( sin ) 1 t ut

c

u

 + ′ +

= 1+ 1( sin )

ut

c

u

t

c

u

+

+

 +

= +

1

1 1 sin 。

计算结果示于图 14。

K 系时空轨迹: ut

c

u

t

c

u

x +

+

 +

= +

1

1 1 sin

K′系时空轨迹: x′ = 1 + sin t′ , t

c

u

t  ′

= 1+

‘伽利略变换’的 K 系时空轨迹

1.0

图 14 伽利略-周方变换下 K′系时空轨迹与 K 系时空轨迹之间的‘协变’

图 13 与图 14 展示了运动质点(‘闪光点’)的 K′系时空轨迹 在伽利略-周

方变换下与 K 系时空轨迹 ‘协变’(‘形状相似’)情况。

(1)由于 K′系观测者与 K 系观测者之间有相对运动(u )且真空中光传播速率为有限值

′ ′ + ′

= + 

t

tx tu

c

u

t

tx )(

1

)(

x x′

1

u

c

+

1

u

c

+

t t′

x t ′ ′ = +1 sin

1 1 sin

1

u t

x ut

c u

c

     

= + + +       +

 

第36页

36

(c ),因而使得从 K′系观测者向 K 系观测者传播的波动产生‘多普勒效应’(“红移”)。

因此,在 K 系观测者看来,K′系中的波动变慢至 

+

c

u

1 倍[ 即频率变低至 

+

c

u

1 倍 ],

这等同于波动周期变大至 

+

c

u

1 倍。

(2) K 系观测者的 系时空点 

t

tx )(

满足‘光传播定律’:“光传播时空弹性”为

1

ln

ln )(

= =

d t

d tx

xt ε ,所以,在 K 系观测者看来, K′系中的波动周期变大至 

+

c

u

1 倍,

就使得波长与振幅均变大至 

+

c

u

1 倍。

总体情况是:在 K 系观测者看来, K′系中的波动是:频率变低至 

+

c

u

1 倍,即周期

变大至 

+

c

u

1 倍,致使波长及振幅均变大至 

+

c

u

1 倍。

~~~~~~~~~~~~~~~~~~~~~~~~~~~~~~~~~~~~~~~~~~~~~~~~~~~~~~~~~~~~~~~~~~~

七、两观测者之间的‘相离运动’与‘相向运动’

在两观测者相对速度为 的场合下,(一般)伽利略-周方变换

(General Galilean-Zhou Transformation)的变换方程组 

 −

= + 

′′

t

tr tu

c

u

t

r t

r r r r

)(

1

)(

1

便成为以下形式的(特殊)伽利略-周方变换(Special Galilean-Zhou Transformation):

K

u [u 0 0] const.

T

= =

r

1 (x tu )

c

u

x  ′ + ′

= + ( )

1

1

x ut

c

u

x −

+

′ =

y

c

u

y  ′

= 1+ y

c

u

y

+

′ =

1

1

z

c

u

z  ′

= 1+ z

c

u

z

+

′ =

1

1

t

c

u

t  ′

= 1+ t

c

u

t

+

′ =

1

1

第37页

37

******************************************************************

(一)两观测者之间的相离运动

两观测者相离运动下伽利略-周方变换的 系时空点示于图 15、图 16、图 17。

伽利略-周方变换的 系时空点

系观测者

系时空点

系观测者

图 15 两观测者相离运动下伽利略-周方变换的 系时空点

伽利略-周方变换的 系时空点

系时空点

系观测者

系观测者

图 16 两观测者相离运动下伽利略-周方变换的 系时空点

K

K

K ′

tu

c

u

+

r

r

1 r ′

r

K ′

tu ′

r

r′ + tu ′

r r

1 (r tu )

c

u

r ′ + ′

= +

r r

r

r

K

K

K

′, xx

y′

u K′

y

z′

K′

K z

K

第38页

38

伽利略-周方变换的 系时空点

系观测者观测到的影像

K′系观测者观测到的影像

系时空点

系观测者

系观测者

图 17 两观测者相离运动下伽利略-周方变换的 系时空点

*****************************************************************

(二)两观测者之间的相向运动

两观测者相向运动下伽利略-周方变换的 系时空点示于图 18、图 19、图 20。

系观测者

系时空点

伽利略-周方变换的 系时空点

1 (r tu )

c

u

r

f

f

′ + ′

= −

r r

r

r

系观测者

图 18 两观测者相向运动下伽利略-周方变换的 系时空点

K

K

y′

u K′

y

z′

K′

K z

K

K

K ′

r ′

r

K ′

tu ′

r

K

r′ + tu ′

r r

K

K

′, xx

第39页

39

系时空点

伽利略-周方变换的 系时空点

系观测者

系观测者

图 19 两观测者相向运动下伽利略-周方变换的 系时空点

系时空点

K′系观测者观测到的影像

系观测者观测到的影像

伽利略-周方变换的 系时空点

系观测者

系观测者

图 20 两观测者相向运动下伽利略-周方变换的 系时空点

~~~~~~~~~~~~~~~~~~~~~~~~~~~~~~~~~~~~~~~~~~~~~~~~~~~~~~~~~~~~~~~~~~~~

八、(特殊)伽利略-周方变换计算示例

设:某运动质点的 系时空轨迹为 , , 3

tz ′′ )( = tb ′ 。

将 , , 3

tz ′′ )( = tb ′ 代入(特殊)伽利略-周方变换方程组:

y′ K′

′, xx

K

y u

z′

K′

z

K

K

K′

y′

K

K

y z′

u

K′

z

K

K

K′ ′ tx ′)( = 1+ sin t′

2

ty ′′ )( = ta ′

′ tx ′)( = 1+ sin t′

2

ty ′′ )( = ta ′

′, xx

第40页

40

得出该运动质点的 系时空轨迹:

ut

c

u

t

c

u

+

+

 +

= +

1

1 1 sin

3

3 2

3 3

)( 1 1 1 1 bt

c

u

c

u

bt

c

u

tb

c

u

tz

− −

 = +

 +

 ′ = +

= +

反之,将 ut

c

u

t

c

u

tx +

+

 +

= +

1

)( 1 1 sin , 2

1

)( 1 at

c

u

ty

= + , 3

2

)( 1 bt

c

u

tz

= + 代入

“逆变换”:

得出该运动质点的 系时空轨迹:

1 (x tu )

c

u

x  ′ + ′

= +

y

c

u

y  ′

= 1+

z

c

u

z  ′

= 1+

t

c

u

t  ′

= 1+

K

)( 1 [ ] )( 1 1( sint tu )

c

u

tx tu

c

u

tx  + ′ + ′

 ′′ + ′ = +

= +

2

2 1

2 2

)( 1 1 1 1 at

c

u

c

u

at

c

u

ta

c

u

ty

− −

 = +

 +

 ′ = +

= +

t

c

u

t  ′

= 1+

( )

1

1

x ut

c

u

x −

+

′ =

y

c

u

y

+

′ =

1

1

z

c

u

z

+

′ =

1

1

t

c

u

t

+

′ =

1

1

K′

第41页

41

+ −

+

 +

 +

′′ = +

ut ut

c

u

t

c

u

c

u

tx

1

)( 1 1 1 sin

1

t

c

u

t

= + ′

+

= + 1 sin

1

1 sin

2 2

1 1

)( 1 )( 1 1 ta ta

c

u

c

u

ty

c

u

ty  ′ = ′

 +

 = +

′′ = +

− −

3 3

1 1 2

)( 1 )( 1 1 bt tb

c

u

c

u

tz

c

u

tz  = ′

 +

 = +

′′ = +

− − −

~~~~~~~~~~~~~~~ ~~~~~~~~~~~~~~~ ~~~~~~~~~~~~~~~

计算结果 — 系时空轨迹[ , , ]与相应的 系时空轨迹[ ,

, ] — 示于图 21、图 22、图 23。

, 系时空轨迹 ut

c

u

t

c

u

tx +

+

 +

= +

1

)( 1 1 sin

系时空轨迹 ,

1.0

图 21 在 轴方向上 系时空轨迹与 系时空轨迹之间的‘协变’

t

c

u

t

1

1

′ = +

K ′ ′ tx ′)( y′ t′)( ′ tz ′)( K tx )(

ty )( tz )(

x′ x K

K′ x t ′ ′ = +1 sin t

c

u

t  ′

= 1+

1

u

c

+

1

u

c

+

t′ t

x K′ K

第42页

42

系时空轨迹 (抛物线)

系时空轨迹 (抛物线)

图 22 在 轴方向上 系时空轨迹与 系时空轨迹之间的‘协变’

系时空轨迹: 3

2

)( 1 bt

c

u

tz

= + (三次抛物线)

系时空轨迹: 3

tz ′′ )( = tb ′ (三次抛物线)

图 23 在 轴方向上 系时空轨迹与 系时空轨迹之间的‘协变’

图 21、图 22 及图 23 揭示了 K 系时空轨迹与 系时空轨迹之间的‘协变’关系,展

示了‘两观测者’场合下的“世界线”(两条相似的曲线),证明了“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y′ y

K

2

1

)( 1 at

c

u

ty

= +

K′

2

ty ′′ )( = ta ′

t

c

u

t  ′

= 1+

t′ t

y K′ K

z′ z

K

K′

t

c

u

t  ′

= 1+

t′ t

z K′ K

K′

第43页

43

即验证了所谓的‘伽利略大船’现象。

~~~~~~~~~~~~~~~~~~~~~~~~~~~~~~~~~~~~~~~~~~~~~~~~~~~~~~~~~~~~~~~~~~~~

结 论

(1)根据闵可夫斯基时空 Min.ST 内‘时刻τ 有排它性’之特点,闵可夫斯基时空 Min.ST

(Minkowski Space-time)可定义为如下‘集合’:

即:闵可夫斯基时空 Min.ST 是恒等变换 0

( ) )(

= 

≡

′′

u

r r r

r r

τ

τ

τ

τ

为‘元素’的‘(单元素)

集合’。

恒等变换 0

( ) )(

= 

≡

′′

u

r r r

r r

τ

τ

τ

τ

又称为‘零’变换(‘Null’ Transformation)。‘零’

变换实际上就是‘无’变换。

闵可夫斯基时空 Min.ST 



= 

≡

′′

0

( ) )(

u

r r r

r r

τ

τ

τ

τ 恒等变换 为“运动质点

(‘闪光点’)只被‘一个’观测者(‘闪光点’处的‘抵近观测者’)观测到”的“一人世

界”。

(2)伽利略时空Gal.ST 是伽利略-周方变换 0

)(

1

)(

1

≥ 

 −

= + 

′′

u

t

tr tu

c

u

t

r t r

r r r r

为‘元

素’的‘集合’:

伽利略时空Gal.ST 为“运动质点(‘闪光点’)可以被至少两个观测者(‘闪光点’处

的‘抵近观测者’与至少一个离开‘闪光点’的‘远处观测者’)‘同时’观测到”的“多

人世界”。

Min.ST 



= 

≡

′′

0

( ) )(

u

r r r

r r

τ

τ

τ

τ 恒等变换

(u

r 为两观测者之间的相对速度)

Gal.ST





≥ 

 −

= + 

′′

0

)(

1

)(

1

u

t

tr tu

c

u

t

r t r

r r r r

伽利略 周方变换

第44页

44

(3)参看图 6:

x′ t′ x(, )( kt)

Gal.ST(多人世界)的“世界线”— 一簇相似曲线

x(kt)

tu ′

Min.ST(一人世界)的“世界线”

′ tx ′)(

两观测者

t′,kt

t′,kt

图 6 Min.ST 的“世界线”与 Gal.ST 的“世界线”之关系

显然,有:

因为 Min.ST 为恒等变换 0

( ) )(

= 

≡

′′

u

r r r

r r

τ

τ

τ

τ

的‘(单元素)集合’,故有:

从而有:

恒等变换 0

( ) )(

= 

≡

′′

u

r r r

r r

τ

τ

τ

τ

∈ Gal.ST





≥ 

 −

= + 

′′

0

)(

1

)(

1

u

t

tr tu

c

u

t

tr r

r r r r

伽利略 周方变换

Min.ST 



= 

≡

′′

0

( ) )(

u

r r r

r r

τ

τ

τ

τ 恒等变换

⊂ Gal.ST





≥ 

 −

= + 

′′

0

)(

1

)(

1

u

t

tr tu

c

u

t

tr r

r r r r

伽利略 周方变换

⊂ “宇宙时空”(“绝对时空”)

第45页

45

伽利略时空Gal.ST 为“多人世界”。因此,在闵可夫斯基时空 Min.ST(“一人世界”)

内推导出的‘数学(物理)公式’(如 Maxwell 电磁方程组以及‘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

论’的各种数学‘结论’、‘判断’及‘预言’)都必须通过伽利略时空Gal.ST(“多人世界”)

内的“伽利略-周方变换”作出‘验证’,才能使这些‘数学(物理)公式’及‘结论’具

有确切而现实的物理涵义,否则这些公式只不过是一种数学上的“猜测”而已。

(4)

a.洛伦兹变换 2 2

2

2

2

2

2

0

1

,

1

u c

c

u

c

ux

c

u

x u

x ≤ <

′ =

′ =

τ

τ

τ

⇔ 恒等变换 = 0 

≡

u

x x

τ τ

,适

应于“无多普勒效应或多普勒效应微不足道的(电磁波)有线传输及(光粒子)光纤传

输”之场合,如通过显微镜、医用内窥镜、(手持)望远镜等‘物镜-目镜’无相对运动

(u = 0

r )的透视系统‘直接观测’实时图景。

b.伽利略-周方变换 1 0

1

> 

 −

= + 

u

t

x ut

c

u

t

x

适应于“有多普勒效应的(光波,电

磁波)无线传输”之场合,如通过‘太空望远镜’或‘太空飞船’、‘火星车’等‘物镜目镜’有相对运动(u ≠ 0

v )的透视系统‘观测’遥远星系运动的实时图景。

c.在闵可夫斯基时空 Min.ST 内推导出的‘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的数学‘理论’

有两种:‘微观理论’(关于微观粒子运动的理论)与‘宏观理论’(关于太空星系运动的

理论)。‘微观理论’只能使用‘光信号有线传输方式’通过恒等变换 = 0 

≡

u

x x

τ τ

行‘验证’。‘宏观理论’及‘宇观理论’无法使用‘(光子)信号有线传输方式’通过恒

等变换 = 0 

≡

u

x x

τ τ

进行‘验证’,而必须运用‘(光波即电磁波)信号无线传输方式’

( 如 太 空 望 远 镜 、‘ 太 空 飞 船 ’、‘ 火 星 车 ’ 等 ) 通 过 伽 利 略 - 周 方 变 换

恒等变换 0

)( )(

= 

≡

′′

u

r r r

r r

τ

τ

τ

τ

⇔ 伽利略-周方变换 0

)(

1

)(

1

= 

 −

= + 

′′

u

t

tr tu

c

u

t

tr r

r r r r

第46页

46

1 0

1

> 

 −

= + 

u

t

x ut

c

u

t

x

进行‘验证’。

d.只有通过伽利略时空 Gal.ST 内惟一的客观存在的‘时空变换’— 伽利略-周方变换

 −

= + 

′′

t

tr tu

c

u

t

r t

r r r r

)(

1

)(

1

才能揭示太空星系以往的实时图景。

~~~~~~~~~~~~~~~ ~~~~~~~~~~~~~~~ ~~~~~~~~~~~~~~~

此外,文中还首次揭示了“伽利略时空”内一条重要定律:“光传播定律”— “伽利略时

空”内任意时空点(‘运动质点’,‘2 闪光点’)上的“光传播时空弹性”恒等于 1。“光传

播定律”也称为“真空中光传播速率为恒定值定律”或简称“光速不变性(绝对性)定律”

— “在任意时空点(‘闪光点’),真空中光传播速率为恒定值 00

c = 1 µ ε ,乃是光的固

有属性,与光在哪个参考系内进行传播无关”。这条定律为“运动观测理论”的基础定律。

~~~~~~~~~~~~~~~~~~~~~~~~~~~~~~~~~~~~~~~~~~~~~~~~~~~~~~~~~~~~~~~~~~~

第47页

47

特 性 与 定 义

Min.ST ‘时刻τ ’具有‘排它性’:在任一时刻,运动质点(‘闪光点’)只可被‘一个’

观测者(运动质点处的‘抵近观测者’)观测到。 Min.ST (Minkowski

Space-time)可定义为‘集合’:

c

c

即: Min.ST 为恒等变换 0

( ) )(

= 

≡

′′

u

r r r

r r

τ

τ

τ

τ

的‘(单元素)集合’。

Gal.ST ‘时刻 t ’不具‘排它性’:在任一时刻,运动质点(‘闪光点’)可以被‘至

少两个’观测者 “同时”(t kt k f (u)

r

′ ≡ , = ,u

r 为两观测者之间的相对速度)

观测到。Gal.ST (Galilean Space-time)可定义为‘集合’:

即:Gal.ST 为伽利略变换 ( ), 0

)( ( )

= ≥ 

 − •

=

′′

k f u u

kt

r kt u kt

t

r t r r

r r r

的‘集

合’。

 ′

≡

′′

τ

τ

τ

r (τ ) r )(

r r





= 

≡

′′

0

( ) )(

u

r r r

r r

τ

τ

τ

τ 恒等变换

(u

r 为两观测者之间的相对速度)

≡

′′

τ

τ

τ

r (τ ) r )(

r r

Gal.ST 



= ≥ 

 − •

=

′′

( ), 0

)( ( )

k uf u

kt

r kt u kt

t

tr r r

r r r

伽利略变换

第48页

48

“世界线”

Min.ST “运动质点只被‘一个’观测者(运动质点处的‘抵近观测者’)观测到”的“一

人世界”,“世界线”为:

(参看图 1)

Gal.ST “运动质点可被至少两个观测者(运动质点处的‘抵近观测者’与至少一个离

开运动质点的‘远处观测者’)‘同时’观测到”的“多人世界”,“世界线”为:

(参看图 5)

通过两观测者‘重合点’的呈簇状的多条相似曲线

t′ ≡ kt

x(kt) = Φ(kt)

x′ t′)( = Φ t′)( − tu ′

通过两观测者‘重合点’的单一曲线

τ ′ ≡ τ :

x′(τ′) = Φ(τ′ )

x τ )( = Φ τ )(

第49页

49

参看图 6:

x′ t′ x(, )( kt)

Gal.ST(多人世界)的“世界线”— 一簇相似曲线

x(kt)

tu ′

Min.ST(一人世界)的“世界线”

′ tx ′)(

两观测者

t′,kt

t′,kt

因为 Min.ST 为恒等变换 0

( ) )(

= 

≡

′′

u

r r r

r r

τ

τ

τ

τ

的‘(单元素)集合’,故有:

恒等变换 0

( ) )(

= 

≡

′′

u

r r r

r r

τ

τ

τ

τ

∈ Gal.ST





≥ 

 −

= + 

′′

0

)(

1

)(

1

u

t

tr tu

c

u

t

tr r

r r r r

伽利略 周方变换

0

)( )(

= 

≡

′′

u

r r r

r r

τ

τ

τ

τ

⇔ 伽利略-周方变换 0

)(

1

)(

1

= 

 −

= + 

′′

u

t

tr tu

c

u

t

tr r

r r r r

Min.ST 



= 

≡

′′

0

( ) )(

u

r r r

r r

τ

τ

τ

τ 恒等变换

⊂ Gal.ST





≥ 

 −

= + 

′′

0

)(

1

)(

1

u

t

tr tu

c

u

t

tr r

r r r r

伽利略 周方变换

⊂ “宇宙时空”(“绝对时空”)

第50页

50

参 考 文 献

[1]《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美)A.爱因斯坦/著 杨润殷/译 北京大学出版

社 2006 年版

[2]《狭义相对论(第二版)》,刘辽 费保俊 张允中 编著 科学出版社 2008 年版

[3]《牛顿力学的新时空变换》,周 方/著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3 年版

[4]《现代牛顿力学的运动观测理论—兼评狭义相对论之“洛伦兹变换”》,

周 方/著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4 年版

[5]《现代牛顿力学的运动观测理论—兼评狭义相对论之“洛伦兹变换”》(第

二版),周 方/著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6 年版

[6]《相对运动观测理论》,周 方/著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8 年版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期刊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