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世界》2024年1期

发布时间:2024-1-25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体育世界》2024年1期

特别声明发表在本刊上的文章及图片,由作者自负其责。如出现侵权行为,本刊不承担连带责任。本刊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通知我刊处理。凡经本刊采用并发表的稿件,视为投稿者同意将稿件修改权、电子版权、纸质出版权授权本刊享有。若投稿者不同意,请事先说明。发表在本刊上的文章及采访内容等,仅代表作者及被采访对象的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创刊于 1972 年2024 年 第 01 期 总第 847 期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2-2430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61-1019/G8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13邮发代号:52-5发行范围:全国公开发行主管单位:陕西省体育局主办单位:陕西《体育世界》杂志社编辑出版:陕西《体育世界》杂志社指导单位:陕西省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省体育科学学会总 编 辑:高勤银副总编辑:邓 涛特约顾问:姜晓萍 龚 军 宋 楠 狄建民 主 编:郅小静执行主编:王丽红编 辑:蒋艺萌 雒小雨 赵璇琪 杨莹莹 田泽鑫 杂志顾问:纪军卫刊头题字:杜中信美术编辑:徐 剑编委会名单主任委员:史 兵副主任委员:赵 升 (常务) 刘长江 于少... [收起]
[展开]
《体育世界》2024年1期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体育世界》创刊于1972年,是我国创办最早的体育类综合期刊之一。本刊为月刊,全年12期,国内统一刊号CN61-1019/G8,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2430。杂志旨在探索和研究当代体育科学发展规律和趋势,在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上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专业性,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称号。
文本内容
第2页

28/期

336/年

*此定价自2024年起开始执行,最终解释权归陕西《体育世界》杂志社有限公司所有

1972年创刊

国家哲学社科文献中心数据库收录

曾获“双效期刊”称号

知网收录

小程序订阅

029-87850854

公众号订阅

邮局

订阅 52-5(邮发代号)

电话

订阅

订阅

方式

月刊

第3页

特别声明

发表在本刊上的文章及图片,由作者自负其

责。如出现侵权行为,本刊不承担连带责任。

本刊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侵犯到您的权益,

请及时通知我刊处理。

凡经本刊采用并发表的稿件,视为投稿者同

意将稿件修改权、电子版权、纸质出版权授

权本刊享有。若投稿者不同意,请事先说明。

发表在本刊上的文章及采访内容等,仅代表

作者及被采访对象的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创刊于 1972 年

2024 年 第 01 期 总第 847 期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2-243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61-1019/G8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6100004000013

邮发代号:52-5

发行范围:全国公开发行

主管单位:陕西省体育局

主办单位:陕西《体育世界》杂志社

编辑出版:陕西《体育世界》杂志社

指导单位:陕西省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省体育科学学会

总 编 辑:高勤银

副总编辑:邓 涛

特约顾问:姜晓萍 龚 军 宋 楠 狄建民

主 编:郅小静

执行主编:王丽红

编 辑:蒋艺萌 雒小雨 赵璇琪 杨莹莹

田泽鑫

杂志顾问:纪军卫

刊头题字:杜中信

美术编辑:徐 剑

编委会名单

主任委员:史 兵

副主任委员:

赵 升 (常务) 刘长江 于少勇 万炳军

杭兰平 黄 谦 刘耀荣 刘 涛

编 委(以姓氏笔画排序):

丁建岚 王小春 王小刚 王 华 王 鹏

石 磊 宁 科 李晓红 李艳茹 李 山

任文君 池爱平 刘 阳 刘 军 杨 涛

杨小帆 杨海航 张 婧 张 洁 张宝强

张金桥 应晨林 陈善平 肖勇强 苟 波

党 挺 黄 聪 薛海红

学术顾问(以姓氏笔画排序):

于新凯 王 健 王家宏 孔垂辉 毛振明

李 强 钟全宏 咸云龙 黄汉升

联系地址:西安市唐延路 69 号陕西国际体育之窗 3 号楼

联系电话:029-87850854

招商电话:029-87850282

邮政编码:710075

投稿邮箱:tysjzzs@163.com

印刷单位:陕西瑞升印务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每月 28 日

定 价:28 元

第4页

赛事一览 004

体育社会学

陕西省体育局召开中省媒体座谈会 008

回眸2023——这些体坛荣光可曾照亮你的梦想 010

应对社会转型的中国传统武术发展研究 李彦丽,韩政 016

体育类高校举办育人实效型学生活动的路径探析 于浩 019

新高考政策下体育教师对体育高考的评价研究 黄津 022

江苏“家一校一社”联动促进青少年体育素养提升的实证研究 赵晓靓 025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张运浩,房施龙 028

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体育游戏融合应用策略研究 李伟 031

体育科技与产业

体育创业十年商业秘籍!体育大生意年度大会京城论道 034

“跑”起来的朝阳产业 陕西体育产业发展提速观察 张江舟 039

乡村体育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及其发展路径——以贵州黔东南地区“村BA”为例 卢妍 042

基于顾客满意度理论的健身房顾客满意度研究及建议 郑子龙 045

“优化体质健康”背景下高校体育改革路径研究 温搏,池文栋,等 048

杭州市夜间体育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汤文妍 051

基于行为改变科技的学校身体活动治理研究 凌梓煜,叶绿 054

现代科技对体育训练方法的改革与影响 朱亮 057

体育风采

好风凭借力 隋荣钰 060

绿野镞砺 隋荣钰 061

体育教学与训练

表象训练法在啦啦操训练中的运用探究 李艳 062

体教融合,多元发展——小学体能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策略研究 周文水 065

基于第二课堂视角的高校传统体育文化活动开展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屈文文,鲁梦怡 068

体适能训练对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的影响研究 蔡琳娜,刘华波 071

“五育并举”理念下中职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的改革与研究 杨敏 074

快乐体育背景下初中体育游戏化教学研究 何应怀 077

Contents 目录

第5页

高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探究 刘寅祖 080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艾启喆,栾佳昕 083

体育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研究 谢颖,张晶,等 086

初中体育教学中基于核心素养的落实转化后进生的探讨 吴煜淏 089

新高考政策下高中生对体育高考的评价研究 马骏 092

小学体育“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中教师与家庭合作模式的探究与实践 田文宝 096

合作学习在大学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孙明辉 099

游戏视角下小学生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 朱裕恒 102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游泳教学浅析 刘峰源 105

“健康中国”视角下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PE-PCK提升策略研究 朱贺萌,熊德 108

体育竞技

2024年世界体坛重要赛事赛历 111

关于青少年举重运动员的快速力量训练研究 江宝玉 113

论核心力量训练对排球技术发展的重要性 王珏 116

“以赛促教、赛教融合”理念下高校健美操课程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 都红梅,袁春,等 119

高校游泳教学中体能训练内容与方法研究 韩尚书,郝维,等 122

体能训练对预防高校篮球运动损伤的作用 刘波,田德林,等 125

人物专访

每个人都是不可代替的一束光——专访全国射击总决赛冠军任嘉懿 杨莹莹 128

运动与健康

林敏:滑板+徒步近1.5万公里,打卡中国大陆三大极点 中国探险协会 132

科学冬泳怎么游?这些知识要知道 136

全民健身理念下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健身意识培养策略 杨晨 138

HIIT结合MICT对肥胖大学生身体成分及血压、血脂的影响 周玉川,马傅毅 141

初中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交互作用的思考 屠强 144

“双减”政策下体育健康教育与小学生健康素养的关系 陈松林 147

运动抗癌的主要分子机制 杨卓林 151

推拿与运动康复结合治疗脚踝扭伤疗效研究 徐弘飞 154

大学生体质健康与身体功能状态关系研究 王凯,莫媛,等 157

持续运动干预后西北地区老年慢性病人生理指标对比研究 高妮娜,牛健壮,等 160

2024 年·第 01 期·总第 847 期

第6页

004

2024

2023“启汇 QH 杯”陕西省

中式台球城际联赛(汉中站)

2024 年秦岭四宝

青少年百队贺岁杯

2024 年 1 月 1 日,2024 年秦岭四宝

青少年百队贺岁杯在汉城足球训练基地

落幕。本次赛事由陕西省体育产业集团

有限公司主办、陕西体育集团西风烈赛

事有限公司承办。本次比赛共设校园组、

精英组、荣耀组三个组别,来自全省范

围内 90 支球队的 1 600 余名青少年球员

参赛,在为期 3 天的 239 场比赛中展现

出了足球风采和拼搏精神。本次赛事以

“少年筑梦,未来可期”为主题,是陕

西省历届以来规模最大,参与群体最多,

辐射面最广的一届青少年赛事。

2023 年 12 月 21 日至 24 日,2023“启汇 QH 杯”陕西省中式台球城

际联赛(汉中站)在汉中市火箭桌球俱乐部成功举办。本次赛事由陕西

省手球曲棍球棒球垒球运动管理中心、陕西省台球协会、陕西启汇斯诺

克产业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经过四天的激烈角逐,最终郑海洋夺得冠军,

陶磊获得亚军,何园园和严志刚并列第三名。本次比赛是 2023 陕西省中

式台球城际联赛的赛季收官之战,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好评。

第7页

005

2024

2023 年全国武术散打冠军赛

第三届“湾区杯”

中国围棋大棋士赛

2023 年 12 月 14 日至 19 日,第三届“湾

区杯”中国围棋大棋士赛在深圳顺利举办。

本届赛事由中国围棋协会、深圳市文化广

电旅游体育局、深圳市宝安区人民政府主

办,深圳市宝安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承

办。该赛事八强赛至决赛阶段的比赛在为

期五天的赛程中如火如荼地进行。决赛中,

在位大棋士丁浩九段接受杨楷文九段挑战,

最终由杨楷文执黑 253 手中盘战胜丁浩,

获得他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全国大赛冠军。

2023 年 12 月 15 日 至 22 日,2023 年

全国武术散打冠军赛在安徽省蚌埠市举办。

全国武术散打冠军赛作为年度顶级全国武

术散打赛事,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

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主办,共有来自全

国各地代表队的近 500 名运动员、教练员

参赛。此次冠军赛陕西省共有 15 人获得参

赛资格。经过激烈争夺,陕西省选手杜玉

霞获得女子 48 公斤级冠军,范高飞获得男

子 75 公斤级冠军,李佳峻获得男子 85 公

斤级冠军。

第8页

006

2024

2023—2024 赛季全国花样滑冰

锦标赛暨十四冬资格赛

2023 年 12 月 22 日至 24 日,2023—2024 赛季全

国花样滑冰锦标赛暨十四冬资格赛在河北承德冰上运

动中心举行。本次赛事由中国花样滑冰协会主办,河

北省体育局冬季运动中心和承德市体育局承办,承德

避暑山庄旅游集团协办。赛事项目分为女单、男单、

双人、冰舞、队列滑 5 项。陈昱东获得男子单人滑冠军,

王一涵获得女子单人滑冠军。作为最重要的全国性花

样滑冰赛事,全国锦标赛是国内高水平花样滑冰运动

员检验、展示训练成果的舞台。

第9页

007

2024

2023 世界女子排球俱乐部锦标赛

2023 年 12 月 13 日至 17 日,2023 世界

女子排球俱乐部锦标赛在杭州黄龙体育中心

举行,本次比赛由国际排联主办,是世界顶

级职业女子排球俱乐部赛事。最终,伊萨奇

巴希女排 3 ∶ 2 击败瓦基弗银行女排,第三

次夺得女排世俱杯冠军,天津渤海银行女排

夺得季军,创造了球队在世俱杯赛场上的历

史最佳战绩。这是亚运会后又一个落户杭州

的国际知名体育赛事,也是黄龙作为亚运场

馆在“后亚运时代”的首场国际赛事。

第二届联合杯网球混合团体赛

2023 年 12 月 29 日至 2024 年 1 月 7 日,第二届联合杯网球混合团体

赛在澳大利亚珀斯的 RAC 体育场拉开帷幕。联合杯由男子职业网球选手协

会(ATP)、女子网球选手协会(WTA)与澳大利亚网球协会共同举办,是

一场以国家队形式对抗的团体赛事。共有来自全球的 18 支队伍,分为六组

参赛,在珀斯和悉尼两地进行循环赛。在 1 月 7 日举行的决赛中,德国队

与波兰队战至次日凌晨,最终德国队以总比分 2 ∶ 1 获得冠军。

2023 年 WTT 男子乒乓球总决赛

2024 年 1 月 3 日至 5 日,2023 年 WTT 男子乒乓球总决赛在卡塔尔首

都多哈的卢赛尔体育馆拉开战幕。此次比赛是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主

办的 2023 赛季收官之战,来自世界范围内的 16 名顶尖男单球员和 8 对

男双组合参赛,最终冠军可获得 1 500 点世界排名积分。经过激烈争夺,

中国乒乓球队在本次赛事中包揽男单和男双两个项目冠亚军。王楚钦夺

得男单冠军,这也是王楚钦 2023 赛季第四个单打冠军 ; 袁励岑 / 向鹏夺

得男双冠军。

第10页

尤磊认真听取发言,不时与大家交流互动。他说,刚

刚过去的 2023 年,全省体育工作成绩突出、亮点纷呈,

主题教育取得扎实成效,全民健身取得明显成果,竞技实

力取得稳步提升,青少年体育取得实质突破,体育产业取

得显著进展,体育宣传取得综合效益,得到了省委省政府

和国家体育总局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这些成绩,既得

益于陕西体育人实事求是、担当作为、真抓实干的过硬作

风,也得益于各级媒体的大力宣传、增光添彩。尤其是在

省十七运会、杭州亚运会、成都大运会、广西学青会、省

四健会、三人篮球联赛、武林功夫大会等每一项重大赛事

活动的背后,都有媒体朋友们书写的精彩篇章、报道的生

动画面、发出的体育声音,大家积极为陕西体育发展鼓与

陕西省体育局召开中省媒体座谈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加快构建陕西体育“大宣传”格局,1 月 9 日,陕西省体育局邀

请 12 家驻陕央媒和省市主流传媒负责人座谈交流。陕西省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尤磊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008 1 期

2024

第11页

呼,宣传重点更聚焦,宣传形式更丰富,宣传效果更明显,

体育声音更响亮,弘扬了正能量、提振了精气神。

尤磊强调,主流媒体是信息传播的“主渠道”、是舆

论引导的“主力军”、是宣传思想的“主阵地”。无赛事

不体育,无宣传不精彩。体育离不开宣传,宣传也离不开

体育。体育是宣传最精彩的“素材库”和最鲜活的“创作

源”,宣传是体育最显著的“放大器”和最重要的“加分项”,

二者紧密联系、互促共荣。

尤磊指出,新的一年,陕西体育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

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和历次来陕重要讲话重要指示,

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精神,以大健身促进大

健康为出发点,在体育扎根基层服务群众上争做西部示范;

以实质推进复合型团队建设为切入点,在全面提升竞技体

育综合实力上争做西部示范;以推进体教融合走深走实为

突破点,在提升青少年体育水平上争做西部示范;以发展

壮大赛事经济为创新点,在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上争

做西部示范;以构建大宣传格局为着力点,在大力弘扬体

育文化上争做西部示范;以锻造陕西体育铁军为支撑点,

在作风能力提升上争做西部示范,加快体育强省建设迈出

新步伐,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路径已经明晰,蓝图已经绘就,既要靠落实见效,更

要靠宣传出彩。尤磊就做好体育宣传工作提出了四点希望。

要放大宣传格局,讲好陕西体育故事,紧扣“六个争做西

部示范”,在赛事活动宣传上加大力度,深度挖掘体育领

域的鲜活素材,大力宣传优秀体育人物典型事迹,唱响体

育声音、传播体育画面,让陕西体育故事更加精彩;要挖

掘红色基因,弘扬陕西体育文化,深度挖掘陕北、关中、

陕南等地丰富的红色体育文化资源,合作共创一批红色体

育文化精品力作,在追历史、挖内涵、讲故事、塑品牌、

做营销上大做文章、做大文章,以体育精神感召人、以体

育力量激励人、以体育文化滋养人,更好地弘扬延安精神

和中华体育精神;要加强沟通交流,守牢意识形态阵地,

始终坚持正确方向,守牢舆论阵地,陕西省体育局要主动

靠前、主动对接、主动服务,把体育和宣传拧成一股绳,

切实发挥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重要作用,

不断扩大陕西体育“朋友圈”、放大陕西宣传影响力;要

深化务实合作,扩大陕西体育影响,认真落实签订的战略

合作协议,每季度召开新闻媒体联席会议,加强统筹协调,

凝聚宣传合力,为加快建设体育强省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陕西省体育局副局长徐鹏主持座谈会,省体育局相关

处室负责人参加会议。

(来源 / 陕西省体育局法规宣传处)

体育•社会学 009

2024

第12页

奋进的征程波澜壮阔,体育的荣光聚如炬火。这是如

此不平凡的一年,在 2023 的年轮之上,刻录了太多体育追

梦人的荣光,不知他们的泪水与欢笑、挫折与奋起,可曾

沸腾了你的青春。

在这不平凡的一年里,中国体育也面临了重重考验,

一次次直面困难挑战,不断爬坡过坎,不只是与成功拥抱,

也时不时与遗憾握手,却不曾动摇强国路上砥砺前行的决心。

筑牢信仰之基,为强国画卷增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体育工作者在长期实践中

总结出的以‘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

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体育精神来之不易,

弥足珍贵,要继承创新、发扬光大。”

自今年 7 月“中华体育精神颂”系列活动启动以来,

回眸

—— 这些体坛荣光可曾照亮你的梦想

010 1 期

2024

第13页

许海峰、丁宁、任子威等奥运冠军踊跃参与,从成都大

运会、杭州亚运会,再到清华大学校园,以“中华体育

精神”为内核,以“体育力量 中国精神”为主题,一系

列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以全球化视野和现代传播

方式,展示中华体育精神在新时代的内涵和风采,展现

中国体育的新突破、新成果,激励着广大体育工作者在

新时代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

献体育力量。

中华体育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广大体

育工作者共同的精神信仰。在中国体育的画卷上,最亮

丽的色彩永远是那一抹中国红。一次次国旗升起、国歌

奏响,是中国体育健儿在竞技赛场上对祖国最深情的告

白。

祖国至上是不变的主题,攻坚克难、向上突破则是

不变的命题。这一年,中国体育健儿继续以实际行动诠

释和彰显着中华体育精神,竞技体育结出累累硕果,进

一步夯实备战巴黎奥运的精神根基和实力基础。

杭州亚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取得 201 金 111 银

71 铜的亚运会参赛历史最好成绩,第 11 次占据亚运会

金牌榜首位,选手们勇于超越自我,先后 3 次打破世界

纪录、18 次打破亚洲纪录、74 次打破亚运会纪录,展现

体育•社会学 011

2024

第14页

了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新成就。射击、乒乓球、羽毛球等

项目展现出世界级竞技水平,中国选手通过一场场世界级

竞争,进一步找准了备战奥运的努力方向。集体球类项目

在低谷中有亮点,中国女曲继广州亚运会后时隔 13 年再次

夺冠并获得巴黎奥运会资格。新兴项目上“00 后”们展现

出蓬勃朝气,中国体育代表团年龄最小的参赛选手崔宸曦

在滑板比赛中折桂。少年强则国强,后生可畏,未来可期。

此前的成都大运会上,中国队以 103 金 40 银 35 铜位

列金牌榜和奖牌榜首位,创造了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以

来的最好成绩,唱响了中国竞技体育的“青春之歌”。在

这嘹亮的歌声里,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运动员还记住了那

一幕幕动人的瞬间、一个个暖心的故事。比如在大运会羽

毛球男单赛场,中国选手王正行在乌干达选手阿莫斯的球

拍忽然断线时,送上备用球拍,而且赛后在教练李雪芮的

提议下他把球拍正式送给了阿莫斯。比如亚运会体操单杠

银牌得主林超攀把女儿抱上领奖台,他用手指着胸前的国

旗,女儿也自然而然地模仿起他的样子。运动员们用一言

一行,在一颗颗幼小的心灵里埋下爱国的情感,种下梦想

的种子。再比如两个月内连续征战三项世界大赛的张雨霏,

在高烧 39.4 摄氏度的情况下仍不放弃,以改写亚运会纪录

的方式赢得女子 50 米自由泳冠军,只为了那一抹中国红再

次成为颁奖仪式上最亮丽的色彩。无论是“潮涌亚细亚”

的亚运会,还是“成都成就梦想”的大运会,这些综合性

世界大赛的舞台,不仅弘扬了中国精神,也展现了可信、

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单项世界大赛的舞台,同样不乏中国体育健儿顽强拼

搏、超越自我的身影。7 月举行的游泳世锦赛上,中国队共

斩获 20 金 8 银 12 铜,名列金牌榜第一。其中,中国跳水“梦

之队”夺得 12 金 4 银 3 铜,顺利拿满巴黎奥运会参赛资格。

中国游泳队取得继 1994 年罗马世锦赛之后的最好成绩,同

时队伍还创造了 1 项世界纪录、9 项亚洲纪录、1 项世界青

年纪录,4 个摘得奖牌的接力项目都在第一时间拿到巴黎奥

运会参赛资格。收获 4 金 1 银的覃海洋成为首位在单届世

012 1 期

2024

第15页

锦赛上包揽 50 米、100 米、200 米男子蛙泳金牌的运动员,

他还创造了男子 200 米蛙泳世界纪录以及 50 米和 100 米蛙

泳亚洲纪录。

这一年中国射击队在多项国际比赛中稳居金牌榜首位,

多项目多人次打破世界纪录,步手枪项目拿到满额奥运席

位。中国举重队在亚锦赛、世锦赛、大奖赛等巴黎奥运资

格赛中屡创佳绩,多次打破世界纪录。中国体操队克服亚

运会与世锦赛双线作战的挑战,世锦赛勇夺 2 金 3 银 2 铜,

目前男女项目均满额获得巴黎奥运会参赛名额。中国乒乓

球队持续捍卫国球荣耀,在德班世锦赛包揽全部 5 个单项

冠军,在首次举行的成都混合团体世界杯上 9 战 9 胜成功

登顶。在职业网球赛场,张之臻、吴易昺等中国球员接连

迎来一个又一个里程碑时刻。在智力运动项目上,丁立人

成为中国首位获得国际象棋世界棋王称号的棋手,至此中

国国际象棋“四步走”战略目标已经全部实现。蓬勃发展

的马拉松运动在今年两次刷新全国纪录,目前杨绍辉已将

中国男子马拉松纪录提升到 2 小时 07 分 09 秒。在冰雪赛场,

中国女子冰球队勇夺 2023 年国际冰联女子冰球世锦赛甲级

A 组比赛冠军,成功晋级 2024 年女冰世锦赛顶级组,苏翊鸣、

谷爱凌、高亭宇等冰雪运动健儿在世界杯的舞台上继续争

金夺银。

所有的这些荣光,都不是唾手可得,千锤百炼、矢志

不渝,一直是竞技体育的主旋律。5 月的苏迪曼杯世界

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上,中国羽毛球队第 13 次捧起冠

军奖杯。球不落地,永不言弃,在现场数千名观众高唱《我

爱你中国》的高亢歌声里,中国羽毛球队的史诗级大逆

转令很多人热泪盈眶。

在这一年里,无论顺境逆境,中国体育健儿顽强拼

搏到最后一刻的坚韧与风采,让赛场内外的无数人与之

深刻共鸣,为之高歌和声。中华体育精神通过一个个荡

气回肠的经典瞬间赋予人们昂扬向上的激情与力量,照

亮人们奋勇向前的追梦之路。

响应民生期许,擦亮人民至上的底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就要坚

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人民作为发展体育事业的主

体,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

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不断

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走下领奖台,冠军去哪里?

体育•社会学 013

2024

第16页

在今年的第五届全国智力运动会上,各个大项都要选

派冠军或知名大师进校园、进社区,参与形式多样的“五

进活动”,这已经不是可选项,而成为这项综合性体育赛

事的标配。这一年,中国体育对于竞赛架构及其功能的认

知与实践,明显更趋多元,更加注重发挥体育在中国式现

代化进程中的综合价值和多元功能,以全民健身高质量发

展筑牢中国式现代化健康之基。

今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起“国

球进社区”“国球进公园”活动,旨在通过“小切口”改善“大

民生”,进一步推动群众身边健身设施建设,丰富群众健

身活动空间,满足群众多样化健身活动需求。马龙、樊振

东、孙颖莎等乒乓球奥运冠军下沉到社区,居民们高兴地

说 :“平日里只能在电视里看到这些冠军打球,没想到居

然会来到我们身边!”“这样的活动越多越好!”截至目前,

全国 6 495 个老旧小区、2 887 个城市公园参与活动,已累

计新增各类健身设施 48 646 个,其中乒乓球台 9 151 张。

人民至上是不变的初心。当前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

化的健身需求日益增长,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从“有没有”

向“优不优”转化刻不容缓。国家体育总局会同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印发《全民健身场

地设施提升行动工作方案(2023—2025 年)》,明确提出

开展健身设施强基础、提质量、优服务、增效益四大行动,

提升健身设施开放服务水平和综合使用效益。统计显示,

2023 年全国共有 2 491 个场馆享受国家免费或低收费开放

补助资金政策,覆盖到全国近 1 400 个县级行政区域,超过

2 000 万平方米,受益人次超过 4 亿。通过多措并举巩固和

扩大“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组织开展“全国

大众冰雪季”“世界雪日”“全国大众欢乐冰雪周”等品

牌活动,加大冰雪场地设施供给,加大群众身边小型多样

冰雪场地设施建设,深化“冰雪惠民计划”,推动冬奥场

馆公益开放,有力提升了人民群众参与体育运动的满足感、

获得感。

今年 8 月,伴随着我国第 15 个“全民健身日”和首个

体育宣传周,全国各地通过举办赛事活动、推动体育场馆

免费开放、开展以专业运动员进学校和社区为代表的全民

健身志愿服务活动、丰富科学健身指导供给等形式,积极

引领健康生活方式,全民健身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今年以

马拉松为代表的国内路跑赛事快速回暖,且呈现出不断升

温的态势,据中国马拉松信息平台数据显示,全年 A、B、

C 三个等级的相关路跑赛事活动已恢复到数百场规模,仅在

11 月这三个等级的赛事就累计达到了 62 场。

越来越多的体育爱好者不仅奔跑在城市的赛道上,也

活跃在“村超”的舞台上,遍布城乡的赛事体系把全民健

身赛事活动办在群众身边,吸引更多人从体育的旁观者转

变为体育的参与者。今年 5 月至 7 月举行的贵州榕江(三

宝侗寨)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吸引上百万人次到场观战,

为举办地榕江县带来 364.94 万人次的夜间消费。不只是贵

州,也不只是足球,在这一年里,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

等以拥有深厚群众基础的体育项目为载体的丰富多彩的“村

超”及“类村超”赛事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

回应时代呼声,提升高质量发展的成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

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

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持续增长、迭代、

分化、升级。这一年,体育行业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积极持续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系统提升体育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回应人民需求、时代

呼声。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破解青少年体育

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是时代要求、社会呼声和青少年成

长的需要。这一年体教融合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第一届

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在广西举办,来自体校、专业队、

社会俱乐部、学校等不同单位的 20 360 名运动员参赛。首

届学青会的成功举办,是推动新时代青少年体育改革发展、

014 1 期

2024

第17页

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

也是检验体教融合成果的重要平台。全国各地在体教融合

上的成果已逐步显现,比如在打通上升渠道、拓宽运动员

出入口、丰富赛事体系等方面,形成了很多创新做法。

以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广西学青会等重大体育

赛事为契机,国家体育总局会同文化和旅游部创新性推出

“跟着赛事去旅行”系列活动,在全国掀起体育消费热潮。

以杭州亚运会为例,据统计,在 9 月 23 日至 10 月 8 日赛

事举办期间,杭州接待游客总量达 4 345.9 万人次,日均

271.6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 112.4%,带动杭州住宿、餐饮、

零售消费 489.6 亿元。“跟着赛事去旅行”系列活动以重

大赛事为引领,加快恢复和扩大体育消费,彰显了体育在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为地方发展赛事经济提供了

新思路、新道路,也为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提

供了助力。

当前科技革命正一次次将体育推向机遇与挑战并存的

“风口浪尖”,对全行业高质量发展和治理能力提升都提

出了更高要求。这一年,体育领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速

推进,国家体育总局推动上线了国家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

台,健身群众只要打开页面,就能快速寻找定位到距离自

己最近的健身场地、健身设施。统计显示,该平台目前已

累计汇聚 6 464 家公共体育场馆,健身场地 50 多万个,健

身器材 309.6 万多件 / 套。截至 2023 年 11 月 15 日,累计

访问量 1.53 亿次,单日最高访问量 423.7 万次。与此同时,

2023年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则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

联合各地方、各单位整合优质赛事活动资源,降低参赛门

槛,提升服务能力,截至 12 月 13 日,已上线 199 项赛事,

累计参赛人数达到 2 189 万人。

杭州亚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参赛运动员未出现任

何兴奋剂问题,有力捍卫了中国体育纯洁形象。兴奋剂问

题“零出现”的背后是科技助力提升反兴奋剂管理效率和

质量,通过“干净的代表团”兴奋剂风险智慧防控平台,

规范化、标准化、智能化开展反兴奋剂工作,实现提质增

效。参赛队伍通过小程序平台实现“三核查”和“三更新”

申报以及“三准入”查阅;团部通过平台全面、实时了解

参赛项目队伍反兴奋剂工作动态,对队伍报送的信息进行

审查,排查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妥善研判和化解风险。

不仅如此,以“心心相融,@ 未来”的杭州亚运会为风

向标,体育数字化改革的更多探索正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

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活跃生态反过来激励大量高科技企业深

度入局。比如今年 6 月腾讯天天象棋为超过 1 700 万视障用

户推出无障碍版本,让相对弱势的群体也能深刻感受体育

的温暖,这无疑是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发展;商汤科技则

在过去试水象棋的基础上又在今年推出围棋下棋机器人,

尝试让智能化的传统体育项目走进千家万户。数智技术的

深度赋能,正在推动传统体育项目及其承载的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机遇和挑战从来就是相伴而生,高质量发展是体育强

国建设的必由之路。机遇催人,形势逼人;大道至简,实

干为要。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推进各项工作,

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

作善为抓落实,2024 年的中国体育必将值得更多期待。

(来源 / 中国体育报

部分图片来源 / 田文博)

体育•社会学 015

2024

第18页

在现代化进程中,社会结构的变迁以及社会秩序的重

塑共同构成了社会的转型。社会结构及社会环境深层次的

变革颠覆了传统农耕文明的当代延续,致使优秀的传统文

化在保留与割舍间被边缘化。就传统武术而言,在当前社

会转型导致的社会失序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挤压。

社会大转型倒逼着传统武术要在短暂的历史时期内发生革

命性变革,这种强烈的“要求”大大超出传统武术发展过

程中自我调适的可能性空间,传统武术发展的政策性、结

构性失衡更是不可避免地使其自身陷入了空前混乱的境地。

所以,在大转型时代正视传统武术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进

行系统的研究分析,从而指出科学的发展道路成为学界及

国家相关部门应有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

1 社会转型期传统武术的现实困囿

传统武术面对社会转型的冲击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中

国社会转型期的工业化、城市化所引发的社会结构急剧而

深刻的变迁,导致转型期的社会秩序出现一定的混乱,中

国武术在这样的社会变革中出现了文化流失、地位失宠、

空间挤压、青黄不接的“病态”现象。在传统共同体秩序

逐步趋于解体的同时,新的社会秩序尚处于艰难的生成过

程之中,传统武术在尚处于形成期的新社会环境中自然会

出现不可避免的“阵痛”,甚至发生历史性的嬗变。

2 大转型时代中国武术勃发的生成逻辑

2.1 传统武术的发展要紧跟时代步伐,提倡文化回归

“中华文明是连续五千多年发展至今的文明,不曾中

断。在此进程中形成的文化传统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和当

今中国的发展与建设。新时代中国强调以人为本、与时俱进、

社会和谐、和平发展,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

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1]。由此可以看出,优秀传统文

化是当下文化创新与发展的认知基础,是实现中国式现代

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根基;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提出中国

方案的灵丹妙药。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中国文化多次受到西方霸权

文化的挑战,对我们的文化认同感一度造成了冲击,但并

没有冲垮我们的文化根基,反而增强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与坚韧性”[2]。在社会转型期的今天,传统武术要想实现

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务必要坚守自己的文化主体性原

则。文化交融不仅是一件好事,更是文化发展的必然。但

过度地、妩媚地消减自己文化的内核来求得与异文化的融

合,这种削足适履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文化强,民族强;文化兴,国家兴。在人类历史上,

没有一个盛世不是伴随着文化的簇拥而降临,也没有一个

末世不是由于文化的式微而衰亡”[3]。所以说,一个国家立

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因素是文化。对于任何一个独立自主的

应对社会转型的中国传统武术发展研究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到来改变了大众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传统的社会秩序在这场变革中出现了一定程度

的混乱。对于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传统武术发展而言,更是出现了一系列的“阵痛”现象。本文运用文

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传统武术出现的当代危机进行客观分析。针对传统武术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如

何发展,提出以下建议:紧跟时代步伐,提倡文化回归;强化拳种意识,做到活态传承;坚持和而不同,

追求中国身份。

社会转型;传统武术;发展策略

前言

关键词

016 1 期

2024

第19页

国家而言,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体现着这个国家的生命力

和创造力,也是社会发展和创新的能量源泉。中华文化之

所以历经沧桑而不中途改道,是因为它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有着厚重的创新能力和丰富的精神滋养,有着独特的文化

因子和普世价值。这是实现传统武术“双创”的逻辑起点,

也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所以,传统武术的当

代转型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倡导文化的回归,

实现“中国式”的发展道路。在面对西方体育的霸权时,

不要削足适履,更不能全盘西化,要坚守自身的文化主体

性,只有打破西方体育文化的思维方式和刻板印象,才不

至于在转型社会的失序中如同散落的蒲公英一般随风而去。

同时,对于传统武术的发展问题,无论在任何时候,不管

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不能容许这一优秀文化受到破坏和

践踏,要保卫这一优秀文化的高尚与纯正,要弘扬这一优

秀文化所承载和涵容的优秀的民族传统与激扬的时代精神。

这不但是传统武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而且是传统文

化回归的逻辑起点。

2.2 传统武术的发展要强化拳种意识,做到活态传承

对于有着浓厚传统文化的传统武术而言,“拳种”是

它最直观的技术表达,也是异于西方体育的关键所在。传

统武术的发展自然离不开拳种的活态传承,既要对拳种的

技术进行开发研究,也要保护和支持传承人。另外,拳种

所蕴含的文化属性是对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体现,是传

统武术这一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精神的结合体。因此,

在传统武术发展过程中对拳种的挖掘就是对民族文化的保

护与传承。

王岗教授认为,“拳种是集武术文化与武术技术于一

体的产物,它不仅体现着中华文化的重要特征,还展现着

中国人对身体的理解。拳种体现着武术的价值理念,也是

构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的基础和保障,是传

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集中展示”[4]。拳种是传统武术发展历

史的文化积淀,体现传统武术的技术体系,展现出传统武

术的技击文化。放弃拳种,就是丢掉了武术的历史,丢掉

经典文化。因此,拳种应该贯穿于传统武术发展的整条主线,

不应该是武术现代化发展道路上的羁绊,更不应该是武术

教育中的“边角料”,而应该是传统文化回归的主要载体,

是武术进校园的核心组成部分。拳种就像一幅“中国画”,

但它体现的不仅仅是简单的一幅画,更多的是反映这幅画

产生的年代背景、师承关系、人文情怀。尽管拳种有可能

是一个人创造的,但从文化学意义上讲,它反映出的是一

个团队,一个族群,乃至一个民族延续和流淌着的思想、

精神和文化。忽视拳种的教育和传承只能导致传统武术断

代失传。所以,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和复兴,应该以拳

种为核心,大力开展武术教育、文化传承,并在“经典”

这把保护伞的呵护下“重装上阵”,唯其如此,才能真正

做到传统武术的活态传承。

另外,拳种的现代化传承应摒弃封建思想,具有大格局。

正如程大力先生所论述的“武术在宗族内部、结社组织内部、

师徒之间狭小范围和纵向单线的传播,使武术母树伸出的

根须,互不相连地越伸越远,终于形成众多的门派”[5]。封

闭的社会关系的确有利于传统武术的纵向传播,有利于门

派的产生与发展,但是这种传播范式却不利于传统武术的

现代化横向传播。真正做到武术拳种的活态传承就必须忍

痛“割爱”,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拘泥于封闭的传播

路径,坚持走“大武术观”的特色道路。国家战略中的“大

武术观”打破了传统的狭隘目光,否定了封建的传播思想,

使我们能够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来看待传统武术,有效推

进传统武术在当代社会中的大发展、大繁荣。因此,我们

要以“大武术观”的眼光指引传统武术的发展方向,以“大

武术观”的思想设计传统武术的发展道路,以更加积极乐

观的心态坚信传统武术是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武术

不再是纯粹的“市井文化”,它将成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

文化中的“精英文化”。因此,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要

在“大武术观”的理念指引下,以大气度、大胸怀、大自

信抛弃历史的“包袱”,迎接来自异域文化的挑战。

2.3 传统武术的发展要坚持和而不同,追求中国身份

“在东西文化互鉴时,应摒弃西方文化中心观,不能

唯洋是从,要有纠正西方文化缺陷的气魄。坚持‘西学东渐’

中的‘中学西传’这意味着,当代中国文化输出的内核是:

重视原创性的思想创新和高层次的学术输出,保持文化生

态而重建中国形象”[6]。这也正是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命题提

出的“骨气和底气”,因此,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代,

应高举文化自信的旗帜,用中国话语重新诠释传统武术。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传统武术的发展不能没有世界

眼光,但这个世界眼光应该更多地观照传统武术自身,从

本土出发,从传统武术出发,中西互释,交流互鉴,而不

是唯洋是从。因为现代化不只是“西方化”和“美国化”,

传统武术的现代化也不是绝对的体育化。我们应该关切传

统武术在现代化转型出现的真实问题、实际问题,而不是

一味地像竞技武术一样逐步体育化。只有在全球文化现状

体育•社会学 017

2024

第20页

和未来发展的坐标轴上反思传统武术的本真面貌和其存在

的“特殊身份”,才能在全球性的“文化战争”中不让有

着“中国身份”的传统武术渐行渐远。

传统武术的当代转型应该视文化传承为己任,以传播

民族文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弘扬民族精神为发展的宗

旨和起点。因为“她那积极有为的进取精神、厚德载物的

历史传统、坚韧不拔的民族性格以及讲究情感体验的思维

方式等,已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写照”[7]。所以,传统

武术绝不应该追求西方体育的模式,困于西方文化之中,

不能简单地以“能不能打”作为评价传统武术“行不行”

的问题。因为传统武术的身份特征展示着中国文化、中国

特色,体现“中国特有”,而不是西方标准。“那种坚持

西方中心主义立场,坚持全球化就是世界一体化的说法,

将在中国现代经验中成为一种过时的另类性言说”[6]。所以,

在“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传统武术与中国的发展实际

相结合是当务之急,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重中之重。

传统武术的发展不能“离土”,也不能一味地“守土”,

应该在“返本开新”的原则下恪守传统武术的立场,坚持

传统武术自身的现代化,不能过度地西方化,应该具有中

国身份,走中国式的现代化发展道路,而不是西方身份和

西方的现代化道路。

3 结语

传统武术的发展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因为世界时

刻在发展,文化一直在变迁,传统武术随着时代的变革而

产生“阵痛”也是理所当然。但我们要坚信“痛”只是暂

时的,其未来发展依然美好。因为变迁过程不会一帆风顺,

对于传统武术而言,在迎接挑战的同时社会转型同样赋予

其新的发展机遇。转型期将是一个社会巨变的时代,一个

社会秩序重构的时代。在陈旧的社会整合机制失灵、社会

认同基础瓦解导致传统社会秩序分崩离析的背景下,重构

传统武术的整合机制和认同基础,使其在东西方文化冲突、

全球一体化不断加剧的过程中形成能够让“世界认识、中

国认同”的面貌,无疑成为传统武术“中国式”发展和荣

耀回归的核心问题。同时,理解大转型时期的社会失范、

社会冲突、社会解组现象的发生逻辑,总结和反思传统武

术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在新社会背景下变迁的必要性,是

把握传统武术发展要坚持改革、敢于创新的重要前提。唯

其如此,才能实现传统武术的大发展、大繁荣。

文 / 李彦丽 1

,韩政 2

(1. 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江苏苏州 215021;2.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苏州 215021)

作者简介:李彦丽,女,山东菏泽人,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武术文化。

通讯作者:韩政,男,山东菏泽人,苏州大学体育学院一级讲师,研究方向:武术文化。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 [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 ,2008:8.

[2] 闭伟宁 . 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问题 [J]. 江苏社会科学 ,2013(3):84-89.

[3] 艾菲 . 时代文化论要 [M]. 太原 : 山西经济出版社 ,2013:1.

[4] 王岗 . 关注拳种 : 实现文化教育与精神的发掘 [J]. 搏击 · 武术科学 ,2007(12):1-5.

[5] 程大力,刘锐 . 关于中国武术继承、改革与发展的思索 —— 由武术门派的渊源成因看武术门派的发展走向 [J]. 成都体育

学院学报 ,1998(4):20-24.

[6] 王岳川 . 东方文化身份与中国立场 [J]. 东南学术 ,2005(1):109-116.

[7] 周伟良 . 文化安全视野下中华武术的继承与发展 —— 试论当代武术的文化迷失与重构 [J]. 学术界 ,2007(1):59-77.

018 1 期

2024

第21页

高校学生活动能够让在校学生锻炼自我,因此学校多

开展学生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还可以给

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但如何使活动做得有实效,还需要

深入探讨。

1 明确如何设计活动

设计活动需要基于一定的需求,对于活动本身而言,

最重要的一点是它的强吸引性。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

个方面来提升活动的吸引力。

1.1 注重活动设计的主题性

活动主题要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对于体育类院校的学

生来说,他们较为感兴趣的、有信心的是体育类活动。笔

者在一次小调研中了解到,96 名体育生中,85 名同学更倾

向于参加体育类活动,占比约 88.54%,而愿意参加文化艺

术类及其他类活动的同学仅有 11 人。因此,体育类高校在

设计活动主题时,需要考虑加入更多的体育运动类元素,

以提高活动普适性,增加学生们的参与度。

同时,活动目标要明确。明确举办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增强活动指向性。价值导向是活动的核心要素,在此过程中,

可增设身临其境的体验,促进教育模式的自动形成。设计

活动阶段,需要明确活动的目的和目标。目的比较抽象,

是指某种行为活动的普遍性的、统一性的、终极性的宗旨

或方针;而目标则是目的的细化,较为具体,是某种行为

活动的特殊性的、个别化的、阶段性的追求。

1.2 加强活动设计的主动性

活动成功举办的标志是参与者能够感受到活动,而不

是被动接受活动。高校应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累

计跑步活动,学生会为了最终的优质结果,选择主动参与

活动或是主动提升自身参与活动的频次,从而将“我要学

生参加活动”变成“学生要参加活动”。同时,要尊重学

生中流行的主流文化,聆听学生内心想法,了解学生想办

什么活动,进而主导或是辅助活动的开展和进行。

在设计活动时,设计者往往容易陷入到“我想要……”

的思维中,“虚假”地从参与者角度考虑。例如,活动设

计者想让体育生多学习文化知识,补足短板,于是便想着

多举办一些英语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但这也可能

只是活动设计者的“一厢情愿”。面对此困境,活动设计

者可以提前做好调研,了解学生兴趣点,找到“设计者想

要”和“参与者想要”的联结点,例如学生喜欢运动类活动,

但是活动组织者希望他们能够学会更多主题类知识,那么

便可以将二者结合,开展主题知识竞赛越野活动,以不同

点位打卡的方式增加运动性,同时也促使学生在打卡位完

成主题知识竞答,不仅达成了“设计者想要”和“参与者

想要”的平衡,还促使学生为了团队荣誉而主动认真对待

活动。

1.3 关注活动设计的主导性

虽然活动设计需要考虑参与者的需求,但需要明确的

是,最终的主导权要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有了活动设计

体育类高校举办育人实效型学生活动的

路径探析

高校学生活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社会化的有效平台和主要依托,课外活动由于强调学生自主参

与、自愿组合,更能够发挥学生的个性。体育类高校的学生们由于初高中所学内容有所不同,促使他们形成

了不同的个性,高校需要根据他们的特点及优势开展相关活动,需要明确如何设计活动、为什么要设计活动、

如何推进活动等问题,促使学生们享受活动、做好总结及活动宣传。

体育类高校;学生活动;路径

前言

关键词

体育•社会学 019

2024

第22页

的初步想法后,可挑选积极、有能力的学生骨干,帮助教

师具体实施计划。在此过程中,首先要使学生了解活动,

同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帮助其明确活动的实施方向,

强调注意事项等。但这并不意味着活动全权交由学生完成,

教师要做到合理的管控与跟进,尽可能地掌握人员、进度

及其影响,及时发现学生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并引导学生

共同解决问题,而非“大包大揽”直接代其为之。若为多

名学生共同承担策划实施工作,需设置 1 ~ 2 名总负责人,

且该负责人需由教师来指定,以免出现“群龙无首”,难

以做出最终决定的情况。

1.4 注重活动功能设计的和谐性

设计活动功能不能单纯为了实现某种目标或者效果而

刻意设计某种形式,导致脱离主题和活动整体风格脉络,

与活动本身产生违和感。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不能只按照

活动设计方案开展,更需要在活动进程中关注学生的倾向,

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调整活动主持者的状态,引导学生更

加沉浸于活动,同时可以思考学生为什么会对某个环节感

兴趣,而对其他环节参与度不高,通过及时变换活动形式

和方法来增强学生的新鲜感,提升学生对活动内容的探索

欲望,以活动促主旨入学生眼、入学生脑、入学生心。

2 明确为什么开展活动

在开展活动前,要明确开展本活动的目的是什么,确

定活动的出发点是办好活动的重要一步。

一是活动导向的正确性。要明确认识到办活动不是单

纯的为了完成任务,而是要真实考虑到学生们的需求。过

程中必须做到做好策划、记录及总结工作,策划活动的过

程中,环节设计是关键;二是掌握活动主题的引领性,教

师要做活动过程中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三是明确

活动开展的目的性。要有所规划和侧重,可提前报备本学

期想要开展的活动,活动目的可围绕提高团队凝聚力、打

造团队精神的园地、促进学生个人成长等各方面展开;四

是注重活动载体的实效性。活动目的要围绕促进学生成长、

有利于组织能力的提升、集体精神的激励及参与活动的精

神传承展开。二级学院活动需发挥活动的带动性,吸引全

院学生参与。对于班级类活动,主要围绕增加学生的交流、

互信展开,以发挥朋辈效应促成长;五是提高活动内容的

多样性。可增加活动的参与面,为更多人提供展示的平台,

比如晚会、素拓等团体类、赛会类活动、职业能力大赛、

体育竞技等特长类活动,尤其是体育学院可以举办体育竞

技类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度、自信心,还可以举办生活评

比类、校园学习生活外延类活动。

3 明确该如何推进活动

首先,在推进落实活动的过程中要讲求方法,可依据

四层工作法展开:一是层层传导,按照工作性质进行分类

归纳,比如活动推进过程中可能涉及活动准备阶段、活动

开展阶段、活动总结宣传记录阶段,由擅长的人群做自己

擅长的事,各司其职;二是层层落实,首先要对活动的可

操作性进行分析,将活动任务进行细化,将工作任务具体

分配到每一个人,压实责任,以帮助活动准备工作有序、

高效完成;三是层层监督,工作过程中需要逐层跟进,对

各个环节进行把控,在每一个环节或者部门设置总负责人,

负责本部分的工作进度跟进和质量把控等工作,定期由部

门负责人向老师汇报进度和问题等,老师需要对当前工作

的整体状况进行监督,统筹协调,并在需要的时候及时提

供资源和帮助;四是层层负责,每层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对

自己的工作内容质量负责,还需在工作过程中和工作结束

后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及可提升的方面,为下一次活动奠

定基础。

其次,要善于指导,把握工作推进的节奏感。一方面

需要让学生读懂通知和文件要求,尤其是长难通知;另一

方面要督促落实工作,把控活动进度,作为活动总负责人,

需要把控活动各个环节的进度、质量,使负责各项工作的

学生有组织性和紧迫感,同时也使他们有更强的归属感和

依靠感。

再次,有效识别“特殊人物”,不抛弃不纵容。主要

识别五种特殊人物:避而远之型,这类同学对活动保持着

不参与、不过问、不主动的态度;我行我素型,这类同学

的态度比较自我,有一种“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

心态;自我推销型,这类同学容易自我陶醉自我标榜;批

评态度型,这些同学容易鸡蛋里挑骨头,容易单纯执着于

活动的缺点。还有锋芒毕露型,这类同学喜欢处处抢光露面,

呈现一家独大的状态。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些学生对活动

筹划者是一种福音,因为他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帮助大家找

到活动有待改进的地方,活动组织者则可以有则改之无则

加勉,为以后的活动奠定基础。

最后,特殊人物特殊对待,有理有据有节。对于敬而

远之型同学,需要通过侧面了解和正面沟通,了解他避而

远之的原因;我行我素型,需要使其融入活动中;对于自

020 1 期

2024

第23页

我推销型,给予其机会,让其有一定的表现空间,展现自

己的优势和才干,但需要给予适度的管控;对于批评态度型,

一方面需要对其进行提醒,使其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和态度,

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他的话语中了解到他对活动的期待,在

日后的活动筹办过程中可作为参考;锋芒毕露型,需要我

们对其给予一定的批评,使其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同时也引导他们发现其他同学的优势,引导其学会欣赏他

人、真诚肯定他人。

4 明确融入享受活动

开展活动不仅要注重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更应该注重

参与者的感受,学生参与其中的程度能够显著提升学生大

学生活的幸福感和参与感。

一是要注重过程的评价。包括对活动的指导性评价,

对学生工作中的行为加以引导,促使学生在筹办活动过程

中有收获,提高学生组织活动参与活动的能力和积极性;

鼓励性评价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干劲,提高其自我效能感;

批评性评价可以促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避免盲目

自信。

二是提升活动育人效用,让活动变成改变个体的平台。

对于活动的筹办者来说,设计活动不仅仅是写策划、做主

持等工作。工作内容只是一个载体,一个提升学生工作能力、

改变思考方式的载体,教师需要在活动筹备的过程中,把

握时机,发现学生优势和不足,适度适时给予学生引导和

帮助。促使学生在工作过程中提高沟通能力、专项技能水平、

与人相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等,

促使学生“做有所得”“做有所获”。对于活动参与者来说,

参加活动并不是单纯“凑热闹”,需要在活动过程中有所

思考、有所锻炼、有所提高,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频率,

提升团队凝聚力,以此提高活动的育人效用。

三是强化活动对个体的影响。以活动的形式,为学生

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尽可能在活动中给予参与者发

挥空间,比如主持人大赛中可设置固定选题环节,也可以

同时设置自有选题和才艺展示环节,使参与者有更多的思

考,能从更多角度展现自我。活动中对于奖项的设置方式

也可增加对个体的影响,对于成绩较为靠后的学生,可以

设置较为特别的称号类奖项如“最佳表情包奖”,这对参

与者来说不仅是一种鼓励,也可以使其发现自己其他方面

的优点,促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感受到获得感。活动亦可

以设置参与者组队配合的环节,引导学生们注意团队配合。

5 明确推广宣传活动

活动宣传不仅可以扩大活动的影响力,还可以提升参

与者的荣誉感和凝聚力。一方面,可为活动注入仪式感,

以表彰大会的形式进行总结性推广,促使学生感受到荣誉

感。另一方面,还可通过多媒体进行宣传,不仅宣传活动

内容,也对获奖名单及作品进行展览,这种方式方便快捷、

涉及面广,可以增加获奖者的荣誉感。还可将系列活动做

成案例集合手册,口传心授,不仅是对过去的凝练总结,

也是对未来的指导性书籍。

6 结语

学生活动不仅需要活动内容的支撑,更需要举办者的

推动,这也就要求老师们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对

自我及身边事物的良好认知,拥有胜不骄、败不馁的稳定

情绪,在困难中勇敢前进的坚强意志,同时还需要具备正

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活动是高等院校育人的重要依托,应该充分利用举办

活动的平台和机会,从学生视角出发,明确如何设计活动、

推进活动、融入活动、推广宣传活动,设计育人效用强、

普适度高、学生喜爱的活动,应该引导和关注学生,了解

学生需求,为学生们尽可能提供便利条件,为学生办好活动,

也让学生们好办活动,进而创造有料、有意、有成长的实

效型学生活动。

文 / 于浩(河北体育学院社会体育系,河北石家庄 050000)

作者简介:于浩,女,河北承德人,河北体育学院社会体育系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社会行政与社会组织管理。

参考文献:

[1] 陈岩 . 高校学生活动项目化管理的探讨 [J].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0(8):126.

[2] 任详华 . 大学第二课堂课程体系研究 [D]. 曲阜 : 曲阜师范大学 ,2022.

体育•社会学 021

2024

第24页

2023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将体育科目

纳入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的提出,使得体育高考的政

策制定及后续实施均迫在眉睫 [1]。而体育教师作为学校体

育政策的终端执行者 [2],对体育高考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具

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因此,本研究基于体育教师视角,

探讨体育纳入高考科目的可行性以及体育教师对体育高考

的认知评价,以期为体育高考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法对南通市 9 所高级中学体育学科组进

行整群抽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 67 份,回收问卷 67

份,问卷有效率为 100%。其中,男性 42 人,占 62.7%,女

性 25 人,占 37.3%;40 岁以下 39 人,占 58.2%,40 岁以

上 28 人,占 41.8%;本科学历 44 人,占 65.7%,研究生学

历 23 人,占 34.3%;职称为中学二级 33 人,占 49.3%,中

学一级 19 人,占 28.4%,中学高级 15 人,占 22.4%;体

育教育专业 50 人,占 74.6%,非体育教育专业 17 人,占

25.4%;有兼职任务 24 人,占 35.8%,无兼职人数 43 人,

占 64.2%;任教 3 个班级的 14 人,占 20.9%,任教 4 个班

级的 19 人,占 28.4%,任教 5 个班级的 34 人,占 50.7%;

学 校 为 三 星 级 16 人, 占 23.9%, 学 校 为 四 星 级 51, 占

76.1%。调查时间为 2023 年 3 月—4 月,调查均征得体育教

师的知情同意。

1.2 问卷调查法

《体育教师人口学统计问卷》:共 11 个条目,从性别、

年龄、学历、职称、所学专业、兼职任务、任教班级数、

学校星级等方面对体育教师相关情况进行调查。

《体育高考体育教师评价问卷》:以高考改革中关于

体育高考的相关政策和已有研究成果 [4.5] 为基础,从高中

体育教师视角出发,编制《体育教师评价体育高考问卷》。

该问卷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包含 5 个条目,主要涉及

体育教师对体育纳入高考的可行性;第二部分包含 15 个条

目,主要从体育高考价值、体育高考影响、体育高考模式 3

个维度来考察体育教师对体育高考的认知评价。问卷采用

Likert-5 级计分法,由 1 表示“完全不同意”到 5 表示“完

全同意”,得分越高表明体育教师对体育高考的认知评价

或接受程度越高。本研究中,该问卷的总体克隆巴赫系数

为 0.87,表明问卷的可靠性较高。

1.3 数理统计法

运用 SPSS23.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 t 检验和单因

素方差分析进行差异比较,检验水准以 P < 0.05 表示具有

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教师对体育纳入高考的可行性分析

关于“体育会纳入高考科目吗?”这一问题,调查结

果显示:认为体育会纳入高考的教师有 46 人,占 68.6%;

对体育纳入高考表示说不准的教师有 19 人,占 28.4%;认

为体育不会纳入高考的教师仅有 2 人,占 3.0%。可见,近

七成比例的体育教师认为体育会纳入高考科目,表明体育

教师对体育纳入高考科目的前景持肯定态度。

新高考政策下体育教师对体育高考的

评价研究

随着体育高考进程的推进,体育教师对于体育纳入高考的评价对体育高考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具有参考价值。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 67 名高中体育教师关于体育纳入高考的可行性和对体育高考的评价进行分析,

探究影响体育教师的体育高考评价因素。

体育高考;体育教师;评价;影响因素

前言

关键词

022 1 期

2024

第25页

关于“是否赞成将体育纳入高考科目?”的问题调

查结果显示:赞成体育纳入高考科目的教师有 52 人,占

77.6%;表示说不准的教师有 12 人,占 17.9%;不赞成体育

纳入高考的教师仅有 3 人,占 4.5%。可见,大部分体育教

师赞成体育纳入高考,这也表明绝大部分体育教师也期望

体育能够纳入高考科目。

关于“体育纳入高考对体育教师的利弊如何?”的问

题调查结果显示:有 39 名教师认为将体育纳入高考对体

育教师利大于弊,占 58.2%;有 26 名教师表示说不清,占

38.8%;仅有 2 名教师认为弊大于利,占 3.0%。可见,超过

半数的体育教师认为体育纳入高考科目的利大于弊,这表

明多数体育教师对体育高考的正面价值持肯定意见。

关于“体育以何种方式纳入高考比较合理?”的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有 29 名教师认为以体育高考的形式比较合

理,占 43.3%;有 21 名教师认为以综合素质评价的形式比

较合理,占 31.3%;有 15 名教师认为以体育会考的形式比

较合理,占 22.4%;仅有 2 名教师认为以强基计划的形式纳

入高考比较合理,占 3.0%。可见,体育高考、综合素质评价、

体育会考这三种形式是体育教师比较倾向的高考实施方式。

关于“体育高考分值应为多少?”的问题调查结果

显示:体育教师认为体育高考的参考分值介于 5 ~ 150 分

(66.79±37.50)。其中,认为分值为 50 分的教师最多,

共 24 人, 占 35.8%; 认 为 分 值 为 100 分 的 共 17 人, 占

25.4%;其余分值均较为分散,这表明体育教师基本上参考

了当前不少省份制定的体育中考分值标准 [6]。

2.2 体育教师对体育纳入高考的评价比较

表 1 体育教师对体育高考评价的差异比较

变量 分组 人数 价值评价 影响评价 模式评价 评价总分

性别 男性 42 15.35±2.45 28.93±4.02 15.88±2.67 60.21±8.21

女性 25 14.04±2.68 26.80±4.05 15.92±3.03 56.01±8.40

t 值 2.04* 2.09* 0.55 2.01*

年龄 < 40 岁 39 14.16±3.17 27.12±4.54 15.51±2.85 57.21±7.03

≥ 40 岁 28 15.94±2.03 29.18±3.46 16.93±2.66 60.75±6.87

t 值 2.60* 2.02* 2.07* 2.05*

学历 本科 44 15.69±2.88 29.00±3.34 16.02±2.72 60.31±7.81

研究生 23 14.26±2.45 27.09±3.99 15.65±2.94 56.10±7.91

t 值 2.03* 2.08* 0.51 2.09*

职称 二级 33 14.91±3.29 28.33±4.67 15.33±2.77 58.57±9.63

一级 19 14.74±2.62 28.26±4.47 16.32±3.20 59.32±8.99

高级 15 14.67±1.45 28.93±2.28 16.60±2.10 60.20±5.84

F 值 0.047 0.131 2.384 0.188

所学专业 体育教育 50 16.19±2.58 29.49±3.87 16.10±2.73 61.03±7.51

非体育教育 17 14.12±3.94 27.33±3.14 14.37±2.82 56.71±7.11

t 值 2.45* 2.03* 2.19* 2.03*

兼职任务 无兼职 43 14.79±2.97 27.13±3.62 15.72±3.04 57.65±7.43

有兼职 24 16.23±2.37 29.06±3.13 16.20±2.28 61.34±6.62

t 值 2.03* 2.19* 0.58 2.02*

任教班级 3 个 14 14.28±3.33 28.00±4.89 15.92±2.78 58.21±9.83

4 个 9 14.94±2.57 28.94±4.23 15.57±2.63 59.47±8.55

5 个 34 14.94±2.65 28.35±3.86 16.05±2.93 59.35±8.14

F 值 0.30 0.22 0.17 0.10

学校星级 三星级 16 14.75±2.81 27.12±3.59 15.37±2.09 56.01±7.11

四星级 51 16.38±2.76 28.98±3.01 16.05±2.96 59.90±6.65

t 值 2.05* 2.06* 0.86 2.01*

注:*P < 0.05;**P < 0.01

由表 1 可知:体育教师对体育高考的认知评价在性别、

年龄、学历、所学专业、兼职任务及学校星级方面的差异

显著(P < 0.05)。其中,男性教师对体育高考的价值评价、

影响评价两个维度得分及评价总分要明显高于女性教师,

体育•社会学 023

2024

第26页

原因可能是男性体育教师比女性教师更希望体育纳入高考

科目,这样不但能进一步提升体育学科在高中阶段的学科

地位,还能提高社会各界对学校体育的重视程度 [7]。中年

体育教师对体育高考的价值评价、影响评价、模式评价三

个维度得分及评价总分均明显高于青年教师。由于体育学

科在高中阶段的地位较低,这就导致不少高中体育教师在

职称或职务晋升等方面缺乏足够的竞争力,特别是 40 岁以

上的体育教师作为教学的中坚力量,其承担的工作量以及

承受的工作压力也比青年教师要大得多。因此,越是年龄

大或职称高的体育教师越是迫切期望体育能够真正纳入高

考科目以提升体育学科的地位和学科竞争力。体育教育专

业背景的教师对体育高考的价值评价、影响评价、模式评

价三个维度得分及评价总分均明显高于非体育教育专业的

教师,其原因可能是体育教育专业作为基础教育阶段体育

教师的最重要师资培养平台,对于体育教育的作用和意义

以及体育教学理念等认知更为深刻,同时对体育纳入高考

科目对于体育学科的价值和意义等理解也更为深刻。有兼

职任务的体育教师对体育高考的价值评价、影响评价两个

维度得分及评价总分要明显高于无兼职的教师。有兼职任

务的体育教师多为体育学科组长、班主任、学校中层干部

等职级,这些教师的工作及管理经历使得他们对体育学科

在学校中的窘迫地位认识得更加清晰和深入,因而有兼职

任务的体育教师对于体育纳入高考的接受程度更高。四星

级学校体育教师对体育高考的价值评价、影响评价两个维

度得分及评价总分要明显高于三星级学校的教师。由于四

星级学校在校园规模、硬件设施、师资配置以及校园文化

品位等诸方面要高于三星级学校,同时四星级学校对学校

体育工作也更为重视,这使得四星级学校的体育教师也能

感同身受,进而对于体育纳入高考更容易接受或认知评价

更高。

2.3 体育教师对体育纳入高考评价的影响因素分析

表 2 体育高考评价的回归分析

因变量 自变量 R R2 F β t 值 P

体育高考评价 0.588 0.346 5.506 4.468 0.008

性别 1.585 0.633 0.261 2.213 0.033

年龄 2.388 0.948 0.283 2.579 0.025

学历 -1.874 -0.828 -0.271 2.358 0.029

所学专业 -2.116 -0.724 -0.279 2.501 0.028

兼职任务 -1.761 -0.643 -0.267 2.342 0.032

学校星级 1.604 0.314 0.264 2.225 0.030

为了进一步分析体育教师对体育高考评价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以体育教师对体育高考的评价总分为因变量,对体

育教师的性别、年龄、学历、职称、所学专业、兼职任务、

任教班级数、学校星级分别进行赋值并视为自变量。其中,

性别赋值:女性为 0,男性为 1;年龄赋值:< 40 岁为 0,

≥ 40 岁为 1;学历赋值:本科学历为 0,研究生学历为 1;

职称赋值:二级为 0,一级为 1,高级为 2;所学专业赋值:

体育教育为 0,非体育教育为 1;兼职任务赋值:无兼职为 0,

有兼职为 1;任教班级数赋值:3 个班为 0,4 个班为 1,5

个班为 2;学校星级赋值:三星级为 0,四星级为 1。采用

多元回归分析探讨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结果发现:性别、

年龄、学历、所学专业、兼职任务和学校星级进入回归方程,

即该回归方程模型成立(P < 0.01)。

3 结论

第一,体育教师对于体育纳入高考科目的可行性持积

极或肯定态度,并且多数体育教师支持体育纳入高考科目;

第二,体育教师对体育高考的评价受性别、年龄、学历、

所学专业、兼职任务和学校星级等因素影响。

文 / 黄津(南通市第二中学,江苏南通 226002)

作者简介:黄津,男,江苏南通人,南通市第二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下转 27 页)

024 1 期

2024

第27页

如何正确解决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问题一直是学校

体育教学升级完善过程中关键的一环,是学校体育教学实

现“自我救赎”的一个关键点,问题形成的原因复杂多样,

学校“失责”,家庭“缺位”和社会环境变化等诸多因素

的影响,使青少年身体素质问题难以得到根本性解决。

1“家一校一社”协同促进青少年体育素养

发展的意义

1.1 家庭体育在青少年成长中的作用

家庭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与地位日渐显著。与文

化课相比,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仍未被广泛认知。家庭是最

基本的社会群体单位,促进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

全面发展,既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家庭教育

的责任关键。为提高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应充分认识

到家庭体育在学校中的基础性地位,充分利用家庭体育教

育中的正面因素,从而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

1.2 学校体育在青少年成长中的作用

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传授

学生体育活动技巧,还要培养其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其身

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从培养人才、物质支持和组织服务三

个方面加强全民体育意识。因此,学校体育在推动体育文

化创新、推动体育文化转型方面的地位无可替代。学校体

育要充分利用其文化传播功能,促进家长体育观念的转变,

最终达到家庭、学校和社区三方联动,实现青少年学生身

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2 青少年体育现状

2.1 家、校、社会缺少协同支持

在学校体育的教学实践中应落实“素质教育观”。教

学观念的更新与素质教学课程的升级,要求把素质教育和

素质观念融入学校的体育制度中。在职业训练和职业选拔

过程中,体育技术水平被认为是衡量体育教学水平的重要

指标。学校体育活动仅局限于校内,与校外的训练和比赛

出现脱节。家长对学生体育活动的参与,更多是以家长的

运动习惯为导向,在学校体育活动方面与学生缺乏有效的

交流。

2.2 青少年体育的社会管理效率低下,缺乏市场化

的供给

目前,我国青少年社会体育公共服务制度与机制仍不

够健全,特殊体育场所的设置不够充分。大多数学校的体

育场馆为了节省开支也会在寒暑假期间关停,使校园内的

体育设施资源难以得到充分的利用。

江苏“家—校—社”联动

促进青少年体育素养提升的实证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文化素质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于青少年来说,身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

他们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加强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协同管理,有利于促进青少年体育素养的全面提高。

青少年体育素养的水平高低与家长的教养方式、个人的生活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良好的家庭氛围与

生活习惯对提高青少年体育素养起积极作用。

家校社协同;体育素养

前言

关键词

体育•社会学 025

2024

第28页

3“家一校一社”联动促进青少年体育素养

提升的措施

3.1 全面深化招生考试改革,提高学生体育素质

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分数为王”的观念

使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体育活动严重缺乏。为推进“五育”

协调发展,需进行高考录取制度改革,以高考为依托,进

一步深化中考体制改革,增加体育成绩比重,优化中学体

育成绩计算方法,提高体育素质教育的社会关注度。当前,

我国各地的中学体育课程设置存在差异,体育成绩的计算

以体育测试的分数为依据,这与中考体育科目设置的初衷

相背离,不利于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为此,应制定一套

科学的评价方法,使学生自觉参与体育活动。以“放管服”

改革为导向,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学校可根据自身的培

养目标和教育教学观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对学生

的体育知识、体育技能等方面进行指导。文化课成绩相同时,

可优先考虑具有优秀体育资质的考生,由此提高社会与家

庭对青少年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

3.2 举办家长会与专题讲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

体育观

正确引导家长的体育观和教育观对于促进青少年体育

素养发展至关重要,这需要家庭、学校和社区三方共同努力。

体育教师通过课程实践掌握学生基本身体素质状况,在家长

会上向家长介绍体育教育相关事项,展示优秀教学方案,提

高家长参与家庭体育教育的积极性。同时,学校应提供运动

场地,并鼓励体育教师与社会专家合作,举办专题讲座,为

家长答疑解惑,提供理论指导。综上,在提高家长对家庭体

育教育重视程度的同时,有效推动学生体质素养的发展。

3.3 提高办学自给能力

学校在科学合理配置教师资源的同时,还需提升教师

资源的转化和利用能力。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及社会需求,

完善体育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方案。一方面,对具备一定

体育实践经验的文化课老师进行体育教学能力训练,将其

纳入体育教师后备队伍,帮助缓解体育教师队伍人手的短

缺;另一方面,聘用高水平体育人才到学校担任专职或兼

职教练,根据学校教学条件及师资状况灵活安排授课,学

员可根据个人喜好自行选课,以最大限度发挥学校资源供

给的效能。

3.4 完善的评估机制

教师应实施综合评价来唤醒学生的运动意识,激发他

们的运动潜力,提高其身体素质。以家庭为单位,开展运

动小达人、健身家庭、健身家长等评比活动,激发各家庭

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实现家校联合。同时,让学生们进

行自我评价,通过自主参与以深刻感受自己的运动状态,

进而达到自我完善、改进和提升的目的。让学生正确认识

自己的身体素质,在实践中激发自身的运动潜能,在学校

与家庭的正确引导与教师评价的正面反馈影响下,促使学

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

3.5 加强政府职能

在宏观管理的框架下,政府各部门应对辖区内的体育

场地进行重新规划和布置,提高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系

统性。根据标准化的体育设施要求,对陈旧老化的设施进行

改造,引进新型体育设施,拓展体育器械的种类。根据小区

住宅的布局,对社区体育活动中心进行合理布置,保证其与

周围社区之间的步行距离控制在 15 分钟以内。街道办事处、

社区居民委员会应结合社区实际条件进行综合评估,将符合

标准的社区空地、闲置屋面、通风条件好的地下室等地改建

为新的体育场所,增设社区体育设施以方便居民开展体育运

动。健全社区体育场馆的管理体系,按照学校的日常生活规

律,划分出对学生免费开放的特殊体育场馆。

3.6 立足于学校的运动特色,向家庭和社区辐射

所谓学校的特色体育,通常是基于学校的教师资源和

场地条件来设计的体育项目,这些体育项目在学校的长期

发展规划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具备持久性、稳定性和

系统性的特点。因此,学校要重视特色体育教学工作的开

展。例如,某校把足球视为一项独特的体育活动,并通过

一系列的课程设计(如足球课、大课间活动)、课后体育

锻炼、学校代表队的梯队选拔、足球嘉年华、校园足球文

化的推广以及校内各班级之间的决赛等,为学生提供足球

技能学习、实践和比赛的场所,营造积极的校园足球环境,

同学们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热情高涨。学校充分发挥自身

特色运动项目的广告效应,实现对邻近社区的辐射,利用

每年招生、新生报到的机会,对学校的特色项目进行介绍

和宣传,极大提升家长的信任度和支持程度。在寒暑假中,

家长为学生申报课外运动班,比如足球、篮球、羽毛球等,

让学生在假期参与体育活动,提高自身体育素质。

3.7 加速社会体育指导教师的培养

应加强“校—社”协作,积极吸纳具备“社教资格”

的体育教师,以“社教”为主体,促进社区体育的发展。

026 1 期

2024

第29页

完善社会体育指导教师的培养制度,将培养方案和登记的

工作上交给相关体育行业协会。根据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

的心理、生理特点,实行“一门一法”“一类一教”的精

细管理。建立健全社会体育指导教师的支持体系,政府可

以对社会体育指导员提供政策鼓励与经济支持,激发他们

的工作热情,避免出现“有证不上岗”现象,减少社会资

源的浪费。

4 结语

综上,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关系到国家的强大和发

展,他们的身体素质水平关系到整个国家的体质水平,所

以,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已成为当务之急。“家—校—社”

联动下的青少年体质素养提升模式,应以学校为主,以家庭、

社会支持为辅,三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提高青少年体

质素养的发展水平,推动其全面发展。

文 / 赵晓靓(南京邮电大学,江苏南京 210023)

基金项目:2023 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体教融合”视域下江苏“家—校—社”联动促进青少年体育

素养提升研究》(2023SJYB0139)

作者简介:赵晓靓,女,江苏扬州人,南京邮电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参考文献 :

[1] 张靖 .“ 家、校、社 ” 协同育人视阈下青少年体育素养提升路径研究 [J]. 武术研究 ,2022(10):153-156.

[2] 尹志华,孟涵,孙铭珠,等 . 新课标背景下体育与健康课程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思维原则与实践路径 [J]. 首都体育学院学

报 ,2022(3):253-262.

[3] 邵晓枫,郑少飞 . 新形势下的家校社协同育人:特点、价值与机制 [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23(5):82-90.

[4] 王先茂 . 学校、社区、家庭体育一体化发展困局、域外经验与发展对策研究 [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9,45(3):112-116.

[5] 任海 . 身体素养:一个统领当代体育改革与发展的理念 [J]. 体育科学 ,2019,38(3):1-3.

[6] 赵歌 . 作为“身体化”审美活动的体育健身的文化哲学研究 —— 基于莫里斯 · 梅洛 — 庞蒂和理查德 · 舒斯特曼身体思想 [J].

体育科学 ,2019,39(1):85-96.

(上接 24 页)

参考文献:

[1] 殷鼎 .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价值意蕴、目标指向与实践路径 [J]. 沈阳体育学院学

报 ,2023,42(4):16-23.

[2] 栗霞,梁立启 . 体育教师行业作风制度建设思考 [J]. 体育科学研究 ,2012,16(5):75-78.

[3] 熊文 . 争议与热点:新时期体育中高考改革取向再审视 —— 兼论“双减”背景下体育中考的介入与定位 [J]. 武汉体育学

院学报 ,2022,56(8):83-92.

[4] 刘昕,杨雅晰,江娟 . 体育纳入高考的现实审思与推进路径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21,44(9):56-66.

[5] 高慧林,周立,王勇 . 新高考政策下体育科目选择的困境与破解 [J]. 教学与管理 ,2020(28):56-58.

[6] 毛振明 .30 年“体育中考”与对未来的追问 [J]. 人民教育 ,2022(22):34-36.

[7] 毛振明,邱丽玲,杜晓红 . 中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若干重大问题解析 —— 从当下学校体育改革 5 组“热词”说起 [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21,45(4):1-14.

体育•社会学 027

2024

第30页

1 研究背景

体育教育在学生全面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

能够充分展现出培养人的特质这一本质。长期以来,高校

一直关注体育教育人才培养问题,因为其直接关系学校体

育和全民体育健康发展的良性循环。如果培养的体育教师

不能胜任学校体育的工作,将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水平

产生负面影响,也会影响全社会对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师的

认可程度。因此,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与能力与高校体育

教育专业培养密切相关。

如今,学校体育对体育运动的要求不仅局限于竞技和

比赛方面,也包含体育娱乐和健身领域,这导致体育教育

专业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专业人员不仅要掌握教学技

能和运动知识,还需要具备体育娱乐和健身领域的知识和

技能。因此,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应该根据市场需求,积极

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适应行业要求的变化。

同时,高校也应该为学生提供与时俱进的教育内容和培训

项目,以满足社会对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随着国

家和社会对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加,“双减”政策的落

地以及现阶段人才培养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专业人才培

养结构失衡”“社会需求有效供给不足”等问题,在应用

型人才培养改革大背景下,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进行新的探索和更新,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并完善人才培

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现存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2.1 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

体育教育专业的本科生需要掌握现代化教育教学理论与方

法,了解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课外体育锻炼、训练水平

和竞赛管理、组织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一定的运动技

能以及较强的教学能力。在学习实践过程中,需要全面提

升自身的学科素养和专业能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体育教

育服务。对此,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提出培养具备学校体育

教育教学、训练、科研和社会体育指导等多方面能力的综

合型体育专业人才,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然而,在

具体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的高要求可能意味着需要增加更

多的课程量和时间。此外,体育教育专业在培养体育教师

专业技术型人才方面的力度逐渐减弱,无法有效提高学生

的基本功,因此,近年来体育教育专业逐渐变得冷门,可

能面临停止招生的危机。

2.2 专项技能练习时间、学习深度不够

在竞技体育和体育师资就业领域的新要求下,我国高

等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一些

学校在培养目标和培养规划方面缺乏创新。尽管许多学校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为了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高质量体育人才,需要从就业实用性角度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

才培养进行创新,既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又要求突出培养学生的实际教学能力。为促

进高校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本文提出相应发展策略:结合社会需求和培养目标提升人才核心竞争力;

提升专项练习时间及深度;结合教师资格证考核变革课程考核方式,提供多元锻炼授课能力平台;优化教学

课程体系设置,提升教师科技教学能力。

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前言

关键词

028 1 期

2024

第31页

都提出要培养“一专多能型”的体育人才,强调专业知识

的广度,让学生入学后学习各种运动项目和理论课程,但

短期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难以为学校和社会提供有效的体育

服务。

此外,许多学校要求学生在学习基本运动技能(如篮球、

田径、足球等)一至两个学期后才能进行专项选择与训练。

然而,由于大四需要进行教育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所以

专项训练的时间只有一年半左右。有些学校每周的专项课

练习时间只有两节课,总共三个小时,这对于熟练掌握和

运用一项运动技能来说远远不够。这种教育方法既无法提

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也不能保证所有学生得到专业化培训,

导致毕业生在当今专业技能需求不断增长的社会竞争中难

以生存,出现了“毕业即失业”的现象。

2.3 重视运动技能的掌握,忽视讲解教学能力的培养

全国推广的教师资格证“国考”制度打开了教师就业

市场,使得师范类学生在考取教师资格证方面不再具有得

天独厚的优势。现如今,师范生需要参加统一考试,在评

估他们的学科综合能力、专业知识和教育能力后才能获得

教师资格证。因此,师范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

还必须具备深厚的教育相关专业知识,才能通过教师资格

证考试,成为一名合格教师。传统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以教

师为核心,侧重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和学科知识,但却不

甚关注学生综合教学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尽管开设了一些

与教育教学实践相关的课程,但大多数都是由教师进行讲

解和示范,学生很少有机会进行真正的教学讲授锻炼,而

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运动技能,还需

要熟练掌握示范技能。学生需要将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技能。如果高校培养的体育教师

表现出教育指导行为不规范等问题,不仅无法顺利过渡为

教师角色,还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水平,从而降低全

社会对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师的认可程度。

2.4 课程内容设置不准确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持续优化

课程体系是其基本保障。目前,许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

课程过于偏重专业和理论,缺乏实践和应用。首先,体育

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性不足,很多高校缺乏体育人文类、

体育美学类、体育思修类课程;其次,体育课程不够多样,

特别是在健康类、实践类、科技类和文化类课程方面存在

不足。为了优化课程设计,使学生能够达到学校的培养目

标,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确保课程设置与

培养目标紧密相连,并以学生应具备的理论知识与运动技

能为指导;第二,全面考虑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发展,

确保充分发展他们的教学能力;第三,重视理论知识学习,

着重培养学生能力;第四,注重教育实习实践等活动,增

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第五,加强建设地方特色课程,

优化每门课程,避免轻视个别课程或只针对特定学生设立

课程的做法。

3 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策略

3.1 结合社会需求和培养目标提升人才核心竞争力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体育

行业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价值观,根据社会

体育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采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式,有

针对性地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体育类人才。为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以专业发展要求和人才培养规律为

指导,建立一个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育人模式。在这

个模式中,要坚持学以致用的育人理念,确保教育目标和

质量标准与经济发展需求相一致。在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

养中,我们应正确认识核心方向,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促

进体教融合、校地融合、校企融合、体医融合,并结合国

家“双一流”目标。此外,要以能力为主线,通过多方面

的融通,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基础理论知识。同时,深

入调研基层学校的实际需求,依据实际需求设置课程,致

力于培养出卓越的体育教育人才,提升人才核心竞争力。

3.2 延长专项练习时间

在应对转型发展的时代命题和高校人才培养体制变革

的背景下,加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在当前社会对

专项技能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教师资格证“国考”的情

况下,只有具备扎实过硬的专项技术水平,才能为体育人才

提供可靠的立足之本。因此,专项练习成为体育专业人才培

养的重中之重。为使高校学生更好地选择和培养专项技能,

建议将专项选择时间提前至大一的第一个学期,即在军训之

后立即进行选择。此外,应延长专项练习的时间,确保每天

至少有一至两个小时的练习时间,并由教师进行指导。对于

一些入门难度较高、需要较长学习时间的专项如体育舞蹈等,

可以延长学习时间,如此有利于更好地培养高校学生的专项

技能。首先,提前进行专项学习,学生可以及时发现自己的

兴趣和天赋,如果需要更换专项,还有足够的时间;其次,

增加专项练习时间可以使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更加扎实,提

高人才供应的质量。

体育•社会学 029

2024

第32页

3.3 结合教师资格证考核变革课程考核方式,提供

多元平台锻炼授课能力

为了适应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改革,学生需全面发展

示范技能、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以培养独特的教学技能。

为了帮助学生快速提高讲课技能,教师可以融合课堂内容

和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为学生提供试讲机会,并及时给

予点评和指导。目前,技能考核的标准是完成技术动作的

质量,这一标准过于重视运动技能的掌握,忽略了学生讲

解教学技能的重要性。因此,需对课程考核评价方式进行

变革,既要求掌握技术动作,也要突出培养教学技能。例

如,学生在参加各项技能课程期末考核中,现场抽取根据

教资考试内容设置的题目,进行 10 ~ 15 分钟的试讲,并

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对教师资格认证考

试进行情景模拟,使学生全面掌握各项体育课堂教学技能,

真正锻炼学生的教学能力。

同时,建议将实践教学纳入学生入学至毕业的整个过

程之中。首先,最大化利用校内资源,让学生参与各类校

内活动,在实践中充分应用课堂理论知识;其次,充分利

用校外资源,包括“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途径,建立

校外实训基地,与教育界及各大高校进行合作,提供双导师、

双考核制度,确保合作育人,明确实习内容并制定合理实

施及考核方法。

3.4 优化教学课程体系设置,提升教师科技教学能力

在专业课程基础方面,应拓宽通识课程,注重素质教

育。完善体育课程体系,加入体育健康类、实践类、科技类、

稀缺类及热门类等课程,有利于学生未来发展的教学内容

均可纳入到教学计划中,根据用人单位需求设置课程,培

养学生未来所需的技能,实现“寓教于乐”“身心一统”“德

智体美劳”“五育并重”的培养目标。同时,学校需要紧

跟时代的步伐,提升教师的科技教学能力,积极推进信息

化教学模式,将互联网教学与传统教师授课相融合。在体

育理论课学习中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信息平台,建立翻转

课堂的慕课形式,注重学生创新过程和学习结果。

4 结语

评价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是能否培

养出高质量的体育教育人才,人才能否得到用人单位的认

可。为了确保教学质量,高校应全面分析现有问题,并从

学生的就业角度出发,明确当前的教育重点,制定切实可

行的人才培养方案,持续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质量的人才。

文 / 张运浩,房施龙(宁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宁夏固原 756000)

作者简介:张运浩,男,江西赣州人,宁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田径运动与教学。

通讯作者:房施龙,男,山东安丘人,宁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管理。

参考文献 :

[1] 魏伟,回忆 . 民办本科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以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为例 [J]. 当代体育科

技 ,2022,12(12):140-143.

[2] 仇风光,黄景旸,郭兆霞 . 美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研究及启示 —— 以西弗吉尼亚大学为例 [J]. 体育科技文献通

报 ,2021,29(12):140-144.

[3] 杨春霞 .“体医融合”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J]. 当代体育科技 ,2022,12(5):121-123.

[4] 宋博,孙萌萌,路延武 .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体育学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J]. 运动精品 ,2022,41(6):10-12+15.

[5]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 .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 ( 上 )[M].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8:76-78.

[6] 张方帅 .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J]. 当代体育科技 ,2022,12(21):116-118.

[7] 陈燕萍 . 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2(17):170-171.

[8] 马文友 .“ 全人教育 ” 理念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22,40(3):21-26.

[9] 刘娜琪,王兴怀 . 体医融合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J]. 青少年体育 ,2022(4):93-95.

030 1 期

2024

第33页

我国对学生素质教育始终保持高度关注,体育教学已

纳入高校必修课程中,不仅成为高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还能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随着高校课程改革的深入,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新

的需求。为从根本上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势必要从创新

教学方式入手,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体育游戏相融合,培

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的全

方位发展 [1]。

1 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融合的原则

1.1 目的性原则

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每节课每个运动的教学都有

其特定的教学目的。体育游戏的设计要充分考虑教学目标,

与其保持高度一致,才能提升教学效果 [2]。首先,在编制

教学方案时,要确保体育游戏与体育运动教学所锻炼的技

能原理相统一,科学安排教学内容,规范体育游戏的流程;

其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游戏要在学生的

体质承受范围内开展,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游戏

内容要符合体育运动的教学目的。

1.2 锻炼性原则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设置体育游戏,要充分体现游戏的

锻炼性 [3],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体育运动的技能技巧。教

师要注重纠正学生在游戏中的动作细节,每个动作规格都

要与教学标准相统一,在游戏中巩固复习动作要点,熟练

掌握每个动作并能灵活运用,充分锻炼自身的各项机能,

提升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

2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体育游戏的重要作用

高校内竞争激烈,学生面临的压力相对较大,在体育

教学中融入体育游戏,能让学生在身心快乐的基础上,达

到身心全面发展的目的。体育游戏具有趣味性、竞争性、

多样性、规则性、健身性、教育性等特点,对高校体育教

学起着重要的作用 [4]。首先,体育游戏的趣味性能调动学

生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参与度,从而激发学生

对体育课的兴趣。借助游戏的形式,将枯燥的体育理论知

识和单一的动作训练融入体育游戏中,寓教于乐,学生全

身心地投入到游戏中,在娱乐的同时掌握了体育运动的要

领;其次是培养了团队之间的团结精神。游戏一般通过分

组对抗的形式开展,这就形成了团队精神,培养了学生之

间的协作能力。游戏的方法灵活多变,有利于营造活跃的

课堂气氛,打破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记的教学模式,充

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最后,体育游戏具有

竞技性的特点。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会不断地思考创新,

突破自我,寻求取胜的方法。体育游戏的竞争性特点,可

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体育游戏融合

应用策略研究

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深入改革,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学生、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社会输送复

合型人才已成为当前教育的重点工作。体育游戏作为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方式,能丰富体育课堂的教学氛

围,激发学生的训练兴趣,从而提升教学效果。高校体育教学与体育游戏融合开展教学已成为当前体育

教学的大热趋势。本文结合开展体育游戏的原则和重要作用,深入研究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及

保障其有序开展的措施,旨在促进体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

高校体育教学;体育游戏;融合应用

前言

关键词

体育•社会学 031

2024

第34页

以让学生在游戏比赛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培养学生的创

新能力和发散式思维,体育游戏要求学生克服身心困难,

树立探索精神,促进了学生意志品质的养成。

3 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设计的流程

3.1 教学设计阶段的体育游戏应用

将体育游戏融入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设计阶

段,要制定和完善游戏的内容和规则。教学方案有序开展

的前提是要适应学生的心理需求,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学生才能最大程度地配合。高校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较

中小学生而言更加成熟,应适当提升游戏的难度,融入更

多锻炼意志智商类的游戏。

教师要充分考虑游戏的分类。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

游戏分类的方法有以下五种。按基本活动分类,例如走、跑、

跳等;按锻炼身体素质能力分类,例如力量、速度、耐力、

灵敏等;按活动项目分类,例如体操类、球类等;按体育

课结构分类,例如准备部分、开展部分、结束部分等;按

体育游戏表现形式分类,例如角力类、追拍类、接力类、

变异类、综合类等 [5]。只有根据教学任务,结合各类游戏

的锻炼目标,才能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游戏的作用。目前,

高校常采用按体育课机构分类的游戏,在准备阶段集中学

生的注意力,在游戏进行阶段提高学生的兴奋度,在游戏

结束阶段让学生整体放松,这一规律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

基本规律。

例如,在高校篮球运动的体育游戏设计阶段,教师可

以将投球游戏加入设计中。投球这个动作的运动强度相对

较小,符合准备阶段的热身要求,而且投球可以集中学生

的注意力,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运动中,调动全身的肌体

反应能力。在投球的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大脑思维,

提升学生训练的兴奋程度,为快速进入下一阶段的训练奠

定基础。

3.2 准备阶段体育游戏教学的应用

在体育游戏的准备阶段,学生要充分做好准备活动,

调整好身体和心理状态,做好准备以最佳的状态进入游戏,

避免在体育游戏进行时身体受到损伤。在准备阶段有效提

高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体育游戏的开展,目前,高校在准

备阶段一般采用的是常规慢跑形式,可以引入体育游戏,

提升学生对训练的参与兴趣。

例如,在这个阶段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投沙包”的游戏,

以调动学生的运动能力,让学生的身体调整到运动的最佳

状态,为后续高强度的运动奠定基础。从动作技术上可以

锻炼学生的投掷准确性,提升身体的灵敏性,培养团结协

作的集体意识,具体实践如下。

(1) 体育游戏准备:沙包若干,在场地上划分出两个

10 米长、8 米宽的长方形区域,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

每队再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学生在长方形区域内,乙组学

生站在长方形区域外;

(2) 体育游戏方法:教师发令后,乙组学生用沙包投击

甲组学生,甲组学生在场内躲闪,如果被击中,就退到界外,

甲组学生如接住沙包,则可救回一个退出场的学生。最后,

以被击中少的组为胜;

(3) 体育游戏规则:投掷学生不得进入长方形区域内投

掷,区域内的学生不能出界,界内学生被击中,则退到界外,

如接住沙包,可以救回一个被击中的同伴。

3.3 基础训练阶段体育游戏的应用

高校体育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就是基础训练课程,各

项体育运动只有夯实基础动作才能进一步提高与发展。基

础教学需要进行考试,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般是针对

考试内容让学生强化训练。例如在球类运动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会带领学生重复训练一个动作,这样可以应对考试,

但是学生对于学习体育项目的兴趣降低了。将体育游戏融

入基础训练阶段,能提升学生对基础动作训练的积极性。

例如,为强化学生的基础动作训练,可以引入“集体

跳起来”的游戏,旨在锻炼学生的弹跳能力,也可以发展

团队的协同配合能力。通过游戏调动学生的训练兴趣,让

枯燥的基础训练变得生动有趣,具体实践如下。

(1) 体育游戏准备:跳绳,将学生分成若干人数相等

的队,各队站成一路纵队,各队间隔 2 ~ 3 米,每队学生

前后距离 1 米,各队前两名学生手持绳与本队相向而站;

(2) 体育游戏方法:游戏开始后,前两名学生持绳跑

向队尾,本队学生依次跳过绳。两名学生跑到排尾后,第

一名学生留下站在队尾,第二学生与第三学生在队前组合

重复动作,如此依次进行,最后以先跳完的队为胜;

(3) 体育游戏规则:学生必须按标准的动作跳起过绳,

持绳学生要始终保持绳的高度。

3.4 教学活动结束阶段体育游戏的应用

学生在高负荷的体育运动之后,身体的各个组织都处

于高度的紧张状态,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利用体

育游戏调整学生的身心,让学生快速回到正常状态。这个

阶段设置的游戏一般是整理活动之类,使学生放松身心,

032 1 期

2024

第35页

达到调节身体的目标。体育游戏一定要具有针对性,适合

学生的身体状况,切忌过于强烈。例如,教学活动结束后,

引入穿梭跑的游戏,调整学生的身心状态,培养学生的灵

活性和判断能力,具体实践如下。

(1) 体育活动准备:场地一块 ;

(2) 体育活动方法:将学生按人数均分为两队,站成一

路纵队,两队间前后相距两米。教师站在最前面,前队一

队的学生根据教师的动作,不断迅速地变换方向做定位操。

后队学生从前队每人中间穿梭跑。后队全部通过后,两队

再交换任务 ;

(3) 体育活动规则:学生必须准确模仿教师的动作。

4 保障游戏方法在体育教学中应用质量的措施

4.1 强化体育游戏师资力量的建设

体育游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合理的运用和高效的发展,

需要强化体育教师的师资力量。教师要打破原有的观念,

扩大体育游戏知识的储备,提升对体育游戏的运用能力,

才能在教学中合理的运用体育游戏。首先,教师作为体育

游戏的组织者,以学生的喜好为切入点,通过日常与学生

的交流可以充分了解学生,“投其所好”地将体育游戏融

入教学过程中。只有学生感兴趣,他们才能积极配合,教

与学实现双赢;其次,体育游戏结束后,教师要针对每个

学生在游戏中的实际反应和课后的效果,对体育游戏的内

容进行优化,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进行调整,提升学生

对体育游戏参与程度;最后,教师要主动提升个人的学习

能力,通过参加体育游戏培训和自学等方式,整理收集体

育游戏的相关信息,提升个人的知识储备量;此外,可以

借助互联网,在网上学习先进的体育游戏教学方式方法,

同事间互相交流教学方式、教学难点重点,互相学习进步。

4.2 提高高校各部门的协调管理机制

学校要认识到体育游戏教学的重要性,建立完善考评

机制,将体育游戏运用的频率和效果融入考评指标中,提

高校内体育相关部门对体育游戏发展的支持力度。这有利

于提高体育游戏的运用频次,发挥体育游戏对教学的积极

作用。建立完善体育教师的培训体系,将体育游戏纳入培

训体系中,结合学校体育中教师开展体育教学的实际水平,

通过组织教师外出培训交流、去模范学校参观学习、旁听

公开课,学习借鉴兄弟学校的实践经验。邀请专家到学校

指导教师,通过培训参观学习掌握先进的体育游戏方法和

知识。

4.3 强化学生对体育游戏的认知

加强体育游戏在学校内部的宣传力度,可在学校范围

内组织趣味运动会,让体育游戏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提升学生对体育游戏的关注度,充分发挥体育游戏的作用,

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在体

育课上,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进行体育游戏内涵的普及,课

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总结评价,针对体育游戏形成完整的

教学流程,让学生对体育游戏教学形成整体的认识。教师

不断创新体育游戏的形式,鼓励指导学生加入创作过程中,

自主编排体育游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学生对体育游戏

的认知水平。

4.4 加强体育游戏场地器材设施的建设

学校要大力推行体育游戏的教学方式,一方面,要在

场地器材设施建设方面投入足够的经费,为体育教学提供

硬件保障;另一方面,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结

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根据现有的场

地和道具调整体育游戏的设计,寻找可利用的资源等。错

时开展体育游戏教学,将课程教学时间进行调整,避开场

地器材使用的高峰期,将客观原因造成的问题降到最低。

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也降低了学校经费的

投入,有效地解决了场地器材设施不完善导致的无法开展

体育游戏问题。

5 结语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融入体育游戏,减轻了教学的压力,

有利于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教学的开展,提高学生自主学

习的能力,改善学生的身体机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在开展体育游戏教学的过程中,学校、教师和学生都要积

极地转变观念,学校提高管理水平,教师提高教学能力,

学生积极配合,三方共同努力促进体育游戏的发展融合。

文 / 李伟(忻州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忻州 034000)

作者简介:李伟,男,山西忻州市,忻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下转 95 页)

体育•社会学 033

2024

第36页

体育创业十年商业秘籍!

体育大生意年度大会京城论道

2024 年 1 月 5 日,2023 体育大生意年度大

会暨颁奖庆典在北京千禧大酒店举行。在年度大

会上,参加主旨演讲及圆桌论坛的近三十名嘉宾

各自呈现对体育产业的真知灼见。大会由体育大

生意主办,华体集团、陕体集团、国窖 1573、

创聚冰雪、迈胜、众辉体育、baseline、电通

体育国际作为战略合作伙伴给予大会大力支持。

大会由著名足球解说员申方剑主持。

为贴合“十年追梦人”的大会主题,体育

大生意回顾过去十年的历程,并展望下一个十

年。体育大生意创始人兼 CEO 李涛致欢迎辞时表

示:“无论大家在十年里经历过哪些欣喜与失落,

我们都通过自己的亲力践行,让体育在大众生活

中越来越不可或缺。无论大家在十年里从事过的

体育工作或多或少,只要我们在体育行业里流下

过一滴汗水,我们都已经为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

高作出了弥足珍贵的奉献。”

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原司长刘扶民以《建

设体育强国,未来十年体育产业发展的崭新格

局》为主题,复盘体育产业 10 年向上之路,描

绘出新 10 年体育“希望之路”:当前,我国体

育产业正迎来新的黄金十年。《体育强国建设纲

要》强调,体育产业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内容,

到 2035 年,体育产业更大、更活、更优,要成

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将是我国建成体育强

国的重要标志之一,体育产业增加值在国民生产

总值中所占比重达 5% 左右,但目前体育产业增

加值占比仅有 1% 出头,未来十年内,体育产业

的增长速度或许要再次超出我们的想象。

034 1期

2024

第37页

CEO Talk+ 四大演讲,

展望 2024 体育产业新机遇

2014 年,体育大生意发起体育大生意年度评选,表彰

中国体育产业的年度榜样。自 2015 年起,体育大生

意采用“大会 + 颁奖”的模式,在正式公布年度评选优胜

者的当天邀请业界内外的知名专家,畅论中国体育发展。

今年大会主要关注电竞、大众体育、大赛体育营销和

体育产业新风向等关键词,共设 4 大演讲 +3 大圆桌 +CEO

Talk 头脑风暴。为从更宏观的角度和多元化地呈现“体育

大生意十年”的元素,本届大会新增了一个特别环节——

十年追梦人 CEO Talk,由体育大生意创始人兼 CEO 李涛

担任主持人,邀请

乐刻运动创始人韩伟、悦跑圈联合创始人兼 CEO 梁峰、

竞彩猫创始人陆慧明、马孔多创始人艾国永、懂球帝创始

人陈聪共同参与。

乐刻运动创始人韩伟介绍,“会种地就能开公司,开

公司并不难,但要精耕细作。创业者要学会享受本分的运气,

同时要能够看清楚那些天上掉馅饼的运气,不是我们本分

的运气,要把那个摒弃,要把自己的本分做好。”

“所有创新都是在真实基础上做创新,乐刻的创新,

不是凭空忽悠的创新,我们研究怎么能够来接羊毛党,怎

么让用户和教练的签到不产生扯皮。如果让他自动签到的

话,1% 的优化率可以做到。这种创新,是一直在求真的基

础上做创新,而不是凭空想一个东西,编一个东西,也不

是在杭州市山上种苹果,不是这种创新,真实的创新导致

乐刻没有因为膨胀,没有因为自以为是,走错方向和走错

路。”

悦跑圈联合创始人兼 CEO 梁峰分析,“马拉松热浪之

外,大家都在等着下一个创新点在哪里,我们的马拉松事

业还是在跟风的阶段,还在学习别人的阶段,每个人都在

崇拜六大满贯,崇拜国外的马拉松。但六大满贯不在于规模,

也不在于政府的重视程度,而在于城市的参与,在于市民

的参与,这一点目前没有看到中国有城市能做到的。这十

年很热闹,成就了很多品牌,成就了悦跑圈,但是这十年,

越看越觉得我们还是有差距,还需要很多东西去弥补,很

多内功要去修炼。”

竞彩猫创始人陆慧明表示,2023 年,中国竞彩销量超

2 000 亿,中国彩票整体销量约 5 800 亿,“2024 年欧洲杯

的到来,我预测中国彩票市场容量将突破 6 000 亿大关。近

些年,AI 预测体育比赛结果是非常火的话题。事实证明,

AI 技术能够为公司节约成本、财务优化以及帮助员工招聘,

但利用 AI 预测体育赛事结果,可能性不大。”

马孔多创始人艾国永透露,2023 年公司营收为 2.7 个

亿左右,“创业就是九死一生的事,过去九年我们坚持下

来的信条有两则,一是要坚持在牌桌上,创业是挺孤独的

事情,作为创业者来说,首先不要下牌桌。这跟体育精神

也契合,不坚持就没有一切,坚持才有可能有千山万水。

第二,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要想到办法总比困难多。”

懂球帝创始人陈聪表示:“中国足球发展还有很长的

路要走,从企业角度讲,我们要不断做具有社会责任的事情。

第一,深耕足球公益,让更多人爱上足球。第二,投入大

量资源推出更多中国足球和社会相关内容。尽我们自己所

能,为中国足球环境提供帮助。商业化方面,我们还会保

持稳扎稳打的策略,继续以媒体和社区为主。”

2024 年伊始,正是回顾过去一年,展望新一年的时刻。

登场的嘉宾分别从各自的专业领域,分享业界关心的话题。

在《2024 体育产业新发展机遇》主旨演讲中,华体集团党

委书记、董事长、总裁顾灏宁表示,2023 年被称为中国体

体育•科技与产业 035

2024

第38页

育产业的“复苏之年”,体育赛事、体育用品行业、群众

和青少年体育迎来了全面复苏,在 2024 年这个传统“体

育大年”,更需要在复苏的良好趋势下,分析各领域复杂

情况,做出合理应对。新的一年,我们应更多关注“新市

场”,同时要继续锚定“2025 年实现中国体育产业五万亿

规模”的目标,勤于思考紧跟政策,并且在体育管理活动、

完善体育设施保障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做好各方资源整

合。华体集团作为国家体育总局直属企业,也将发挥好行

业资源整合提升的领头雁作用,进一步打造体育场馆平台

功能和体育赛事服务体系,助推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

柱性产业。

普华永道中国体育行业合伙人毕玮多带来关于《2024

体育产业发展趋势预测》的主题演讲,分享 2024 年值得关

注的体育行业投资趋势:一是电竞项目的商业化变现与盈

利能力相对较高,受到投资者青睐;二是随着中国体育产

业数字化转型的推进,体育科技潜力巨大;三是联赛、球

队俱乐部等板块依然是长线投资的重点,也是体育内涵和

商业价值的最大体现;四是户外经济和小众运动成为过去

两年投融资市场的投资热点;五是女性体育日益成为重要

的长期投资标的;六是青少年体育、体育教培呈现出快速

发展趋势。

陕西省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高

勤银立足文体旅融合发展的大背景,带来《文体旅互促融

合,多元发展构建体育产业新格局》的主旨演讲:2019 年

6 月,陕体集团与陕西旅游集团有限公司重组,凭借陕旅集

团丰富的旅游资源,打造“跟着赛事去旅游”的品牌理念,

深度撬动旅游、文化、体育融合发展。2023 年,陕体运营

的“梅西中国行”阿根廷与澳大利亚国际足球邀请赛,在

全球 70 个国家 200 多个媒体同步直播,获得 66 亿播放量、

全网互动 1 000 万 +。

蒙牛集团营养健康事业部总经理吴健将分享运动与营

养的黄金法则,带来《迈胜:专业运动营养 引领体育产业

新风向》的主题演讲。“我们预测,2026 年中国每周参与

两次以上的健身人群将达 4.157 亿人。核心人群需求变得

更加细分,覆盖到职业运动员、运动健身达人、运动健身

(陕西省体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高勤银)

036 1期

2024

第39页

爱好者、活力健康追求者等四大运动营养消费者。蒙牛迈

胜凭借专业科研力、用户洞察力、极致产品力三大优势,

为不同人群提供运动营养解决方案,引领体育产业新风向。”

三大论坛聚焦:大赛营销、

全民赛事、电竞产业

主旨演讲与互动论坛彼此穿插,形成热烈的大会气

氛。2024 年是超级体育大赛年,亚洲杯、欧洲杯、巴黎奥

运会好戏连台。第一个论坛便以《从杭州到巴黎,论大赛

体育营销新姿势》为题,新浪体育总经理、微博体育事业

部总经理詹笙,杭州孚德品牌管理有限公司 CEO 郭志浩,

Dentsu Sports International 电通体育国际全球商务副

总裁朱博通 Steven Zhu,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研究中心

主任王裕雄,睿泽体育、方泽体育 CEO 李良东作为圆桌论

坛主持人,商业精英们分享了各自在体育营销中的黄金法

则,并且对 2024 大赛年体育营销进行前瞻。

新浪体育总经理、微博体育事业部总经理詹笙表示,

微博有近 20% 的热搜,是内容创作者贡献出来的,105 个

媒体主持 2 745 个主榜热搜(不含实时),全年有近万个体

育类的热搜,来自越来越多内容贡献者。平台做的是整个

链条上下游,给这些媒体、达人创作者提供更多的服务,

2023 年大概有 3 000 多位体育类创作者,在微博平台上有

了广告共享计划。

杭州孚德品牌管理有限公司 CEO 郭志浩表示,杭州

孚德在成立 10 年间,已拿下杭州亚运会、北京国安等 IP

授权商品的独家运营。

2023 年杭州亚运会上,

孚 德 设 计 了 400 多 款

SKU 产品,累计销售了

200 万枚徽章和 90 万个

吉祥物产品。2024 年,

孚德在成为欧洲杯大中

华区独家官方授权商的

同 时, 还 要 进 军 奥 运

会 等 大 型 IP 综 合 赛 事

领 域。Dentsu Sports

International 电通体

育国际全球商务副总裁

朱博通 Steven Zhu 表示,“在我们看来,从 2024 年开始

到未来几年,我们中国品牌、亚洲品牌,都是出海到海外,

通过体育营销,在海外市场进行深耕,与当地用户去进行

用户黏性培养的过程。而亚洲体育潮流趋势避不开的话题

是中东市场,电通体育国际作为全球化的体育营销公司,

也希望在中东市场把更多的中国品牌、亚洲品牌以及海外

西方赛事资源,引入中东市场,帮助这个市场未来几年、

未来十几年体育红利周期之内,做得更大更强。”

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裕雄表示,“我

们深耕体育赛事无形资产开发,从品牌讲,赛事很好刺

激了品牌杠杆,帮助企业提升品牌资产。第一,虽然

赛事越来越多,但作为好的刺激品牌杠杆的大型赛事是很

稀缺的。第二,转播技术进步会对未来赞助市场带来很大

影响。虚拟现实直播技术应用会让信息沟通更精准。第三,

企业品牌资产的提升未来会在比赛期间变得更重要。”

第二场论坛围绕“全民赛事”概念而设立。2023 年,

中国体育赛事市场全面重启,“村 BA”和“村超”推动乡

村体育发展走向高潮,而以篮球、马拉松以及冰雪为代表

的大众体育则依然高歌猛进。由著名节目主持人刘语熙主

持,陕西创聚冰雪体育文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庆,众辉

体育董事长陆浩,福特宝公司总经理赫晓峰,快手科技运

营副总裁、体育业务中心负责人张喆,从多个维度评价“运

动热情爆发时期,体育如何走进大众生活”。

陕西创聚冰雪体育文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庆表示,

2023 年体育人迎来了非常好的开局,2024 年在整体环境还

是平稳上升的过程中,希望包括体育行业在内的各行业,

能够尽快回暖,同时也希望大家在各自领域里面,能够各

体育•科技与产业 037

2024

第40页

自发挥自己的特长,结合在一起,跨界打造出更多更好更

优质的项目,服务大众。

众辉体育董事长陆浩表示,2023 年夏天,NYBO 全国总

决赛有 4 000 余名小球员报名参赛,为山东日照吸引近万

名“游客”,不久前 NYBO 被选为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首

批群众“三大球”精品赛事案例,NYBO 赛事的宗旨是:让

不是校队的孩子也有比赛可打。NYBO 也希望能够拓宽中国

青少年篮球版图,能够夯实青少年篮球的塔基,2024 年,

NYBO 将继续为梦想而努力,为 15 万 + 的孩子提供参赛机会

和圆梦的机会。

福特宝公司总经理赫晓峰表示,“我们想让足球更好

的回归到群众中,让群众更便捷的接触到足球运动,所以

就想到更容易聚集人群的地方——商场。商场里可以让更多

人近距离地看到精彩的足球赛事,3V3 的赛制在商圈里有

更好的延展性,节奏更快,观赏性也更高,是比较好的选择。

而且我们怒放竞技场的规则,更具娱乐性,整体的视觉,

也跳出了足球运动固有的视觉模式,包括参赛选手和工作

人员的穿搭都非常时尚,这样能够从视觉上吸引更多人来

观看,进而了解足球运动,这也是我们一直想推广足球文

化的一部分。”

快手科技运营副总裁、体育业务中心负责人张喆表示,

“对于快手而言,我们在篮球领域有很大的情结。我们与

NBA 进行合作,此前曾与 CBA 也有合作,还有村 BA 的赛事

体系,希望在这个过程当中,能够为中国篮球的人群,能

够做一些贡献,希望这个群体能够逐渐壮大起来。”

第三场论坛再次聚焦“电竞产业”。在杭州亚运会上,

电竞作为一项全新的体育项目,首次登上

了国际大赛的舞台。这一历史性的突破,

标志着电竞产业进入了全新的阶段。由体

育大生意联合创始人张玉强主持,全球电

子竞技联合会中国顾问、中国文化管理协

会副秘书长兼电子竞技工作委员会会长王

国基,AG 电竞总经理王倩,华体电竞董事

长徐铭,雷神科技创始人 & 电竞生态总经

理李宁,参与了《后亚运时代,电竞产业

的新动能》的讨论。

全球电子竞技联合会中国顾问、中国

文化管理协会副秘书长兼电子竞技工作委

员会会长王国基表示,电子竞技是人社部

等公布的新职业中,职业链条最长、职业

内容最多、职业岗位也最丰富的全新职业。和体育运动员

一样,电竞选手运动生涯比较短,整体运动水平发展也比

较快,所以最终在电竞职业体系里,包括电竞项目开发、

电竞项目训练、电竞赛事组织、电竞现场直转播、电竞解

说评论以及大数据等,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AG 电竞总经理王倩表示,目前很多俱乐部遇到选手技

术青黄不接的现象,在大型国际赛事越来越普遍情况之下,

和行业从业者正在积极探索如何解决人才梯队建设,以适

应未来国际赛事的激烈竞争。不只是运动员,电竞行业这

些年高速发展,对于整个行业的工作人员、管理人才同样

提出更高要求。她同时提出全球赛事新格局下,创新商业

模式以及企业全球化电竞视野布局的重要性。

华体电竞董事长徐铭表示,“亚运过后,电竞变得更

加国际化、更加靠向体育,借亚运东风,意大利、波兰、

美国加州、沙特等的电竞协会,纷纷来到中国分享他们的

电竞产业发展现状。这样的变化,让电竞从业者学会更多

地以国际视角去看待电竞,看待自身从事的电竞产业未来

如何发展。”

雷神科技创始人 & 电竞生态总经理李宁表示,过去几

年国内电竞酒店市场迅速从 0 实现到 2 万多家的突破,算

是一个小蓝海。这个行业虽然面临很大的问题,处于野蛮

生长的时代,缺乏标准化,包括服务、基础卫生条件等,

但电竞酒店无论对品牌 IP 深化,还是电竞爱好者体验,或

是对于投资人未来商业财务模型回报也好,都值得被大家

关注。

(来源 / 体育大生意)

038 1期

2024

第41页

得益于健身意识提升、政策扶持加强、消费升级推动等因素,陕西体育产业近年来保持了较

高的增长速度,已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2021 年陕西省体育产业总规模(总

产出)为 1 062.48 亿元,增加值为 384.38 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同期 GDP 的比重为 1.29%。

为充分发挥体育增强人民幸福感、丰富城市人文生活、赋能城市发展的功能,陕西先后出台

了一系列指导性、政策性、规范性文件,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 年,陕西体育系统全面推进体育产业发展改革,着力做好完善产业布局、创新发展方式、

优化营商环境、挖掘消费潜力“四篇文章”,积极发展竞赛表演、户外运动、体育旅游等特色产业,

促进体文旅商深度融合。兼具朝阳产业和绿色产业特征的体育产业,已在陕西步入“发展快车道”。

“跑”起来的朝阳产业

陕西体育产业发展提速观察

文 / 张江舟

体育•科技与产业 039

2024

第42页

市场升温 体育消费新场景“火”了

“我今天玩了魔鬼滑梯、蹦床、保龄球、射箭、数字

乒乓球。我最喜欢保龄球,下次我还要来。”12 月 9 日,

在泾河新城体育中心的大鲁阁潮玩运动汇,张乐天小朋友

“忙”得不亦乐乎。

“这是一个‘宝藏运动场’,能让孩子在玩耍中锻炼,

在游戏中出汗。这里的运动项目设置很有特色、很有趣。

孩子喜欢,大人也喜欢。” 张乐天的父亲张森说。

有别于传统的体育中心,已获评“陕西省体育服务综

合体(试点型)”的泾河新城体育中心,除高标准建设篮球场、

足球场、游泳馆、羽毛球馆、乒乓球馆等,还设置了 1.6

万平方米的商业配套空间,并引入大鲁阁潮玩运动汇等特

色项目。“体育 + 商业”的发展模式,让泾河新城体育中

心在满足周边群众健身需求的同时,更以特色体育项目体

验火爆“出圈”,成为集运动、社交、娱乐、餐饮于一体

的体育消费新场景。

西咸新区泾河新城产发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王

斌在接受采访时说:“截至 11 月底,泾河新城体育中心今

年已接待群众超过 80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超过 1 225万元。

下一步,我们还要与茯茶小镇、乐华城、大地原点、崇文

塔等周边几个文旅项目协同联动,推进体文旅商融合发展。”

西安城墙永宁门外的“南门商圈”聚集了合生汇、

SKP、王府井百货等多家知名商业综合体。为迎合中青年主

力消费人群喜好,这些商业综合体纷纷打出“体育牌”,

大力营造体育消费新场景,为商场“引流”“拉关注”。

位于合生汇商场 4 层,拥有旱雪滑道、气垫跳台、滑

雪机、蹦床、碗池等专业场地设施的雪境滑雪中心,虽开

业时间不久,但已在西安的“滑雪圈”名声大噪,受到大

批本地滑雪运动爱好者热烈欢迎。

12 月 6 日,雪境滑雪中心十余个孩子在教练的指导下

依次踏上滑雪机,开启他们人生的第一次滑雪体验。数位

“全副武装”的年轻人,则在滑道和跳台上潇洒地做出各

种高难度动作,引得场边观众发出阵阵惊呼。前来参加滑

雪体验课的西安市民肖敏女士说:“我和朋友最近每个周

末都去照金滑雪。我滑得不好,老摔,所以想自己加练一下。

这个室内馆的条件不错,我会常来。”

(陕体集团创聚冰雪真冰场 龙行龘龘·畅聚新年真冰主题体验活动)

陕体集团阿根廷(西安)青少年足球训练营

040 1期

2024

第43页

西安领跑 赛事名城建设“再提速”

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西安站)、巴黎奥运会男排资

格赛、全国羽毛球团体锦标赛、西安马拉松……今年以来,

在西安接连举办的国际、国内高水平体育赛事让群众大呼

过瘾的同时,也加快了西安培育“世界赛事名城”城市品

牌的步伐。

跳水世界杯是世界泳联举办的最高级别跳水单项赛事。

通过这场大赛,全世界不仅再次看到了中国跳水“梦之队”

的绝对实力,也又一次感受到了办赛城市中国西安深厚的

历史文化底蕴,以及创新发展的时代魅力。

世界泳联跳水技术委员会副主席梅纳表示:“在这里

我们感受到了一流的场馆、一流的赛事服务保障。我会建

议今后尽可能多地来西安。因为这里能够成就每一场完美

的比赛。”

无巧不成书,梅纳的“预言”很快就变成了现实。根

据世界泳联公布的 2024 年跳水世界杯赛程,其超级决赛将

于 2024 年 4 月 19 日至 21 日在西安举办。此外,2024 年巴

黎奥运会女篮资格赛(中国赛区)也已确定在西安举行。

除了推动更多国际级和国家级品牌赛事落户,西安市

还加强顶层设计,构建更高水平的国际赛事体系,设立体

育赛事服务标准,建立体育赛事综合服务机制和影响力评

估体系;注重赛事惠民,成功举办西安市首届社区运动会、

“舞动长安”群众健身技能大赛等全民健身品牌活动;合

理布局体育场馆设施,为培育“世界赛事名城”奠定坚实

的场馆基础;充分发挥体育在扩大内需、服务经济社会发

展中的作用,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体育事业发展,促进

优势资源要素流通对接。据统计,截至 2022 年底,西安市

共有从事体育产业的法人单位 6 614 个,体育产业从业人员

达到 57 756 人。

值得一提的是,为有效提升体育场馆经营效益,激发

体育消费活力,今年 6 月至 10 月,西安市开展体育惠民电

子消费券发放工作。整体投入 500 万元,总计核销 460.53

万元,累计参与领券人数 23.4 万人,参与核销场馆 161 户,

直接带动参与场馆经营收入 5 800 万元。

企业发力 整合体旅资源“舞龙头”

体育产业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企业作为最重要的市

场主体扮演着异常重要的角色。体育产业链上的企业想做

什么,能做什么,做了什么,做成了什么,在很大程度上

影响着当地体育产业的发展方向、速度和质量。

作为陕西体育产业龙头企业之一,陕西省体育产业集

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体集团”)自 2019 年重组后,

打造了一批以文化为内核、体育为引领、旅游为载体的精

品 IP 赛事,以发展赛事经济促进旅游市场复苏、地方经济

发展。其中,i 奔跑萤火主题夜跑系列赛在全国多地开花,

打响了陕体集团“跟着赛事去旅游”的口号;全国斯诺克

团体锦标赛已连续举办 4 届,赛事影响力迅速扩大。

2023 年 6 月,陕体集团高质量完成“梅西中国行”国

际足球邀请赛赛事运营工作,收获社会各界极高评价。12

月 8 日至 10 日,陕体集团举办“为梦想·敢超越”2023 沿

黄河新能源汽车拉力赛,在倡导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的同时,

大力宣传陕西的优质文化旅游资源。社会反响强烈。

除了深耕赛事运营,陕体集团还在不断探索构建能够

实现“自我闭环”的体育产业链。“所谓‘自我闭环’,

就是依托优质场馆资源,以及专业的运营团队和教练团队,

我们继续拓展全民健身、竞赛表演、青少年培训、体育经纪、

周边商品等多条赛道,直至形成可以实现良性循环、自我

造血的全产业链。我们旗下的陕西创聚冰雪真冰场、启汇

斯诺克和陕西网球中心 3 个项目正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

陕体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高勤银说 ,“我们会继续坚

持以体促旅、体旅融合的总体思路,进一步探索体文旅商

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在建设体育强省、推动陕西体育产

业高质量发展中展现国企担当。”

(来源 / 群众新闻)

体育•科技与产业 041

2024

第44页

2022 年 7 月,“村 BA”这个网络热词从贵州山村兴起,

飞越半个地球,火遍全网,刷新了人们对贵州乡村的固有

印象。这场体育活动做到了全民参与,引发了群众的集体

认同感,实现了乡村社会的有机团结。在国家乡村振兴战

略的指导下,人民生活日益富足,广泛的体育活动开展也

是群体大众对美好生活产生的共鸣。这场比赛不仅折射出

农村地区对高质量精神文化生活的强烈需求,同时也是巩

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无缝衔接乡村振兴战略的正能量“内

核”。体育与生俱来的本质属性和多种功能,使之在乡村

振兴中有不可或缺的责任,乡村振兴战略的任务之重、道

路之远,需要体育以不同形式协同助力。党的二十大科学

论断指出,中国要走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乡村振兴战

略仍然是一项重大历史任务。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

国家衰。通过学术史梳理可知,当前研究虽然在论述内容

中探讨并肯定了群众体育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和效能,但

缺乏乡村体育赛事对乡村振兴的针对性研究。为此,本课

题研究贵州黔东南地区“村 BA”篮球赛事,以期为中国社

区体育和乡村体育的发展新模式提供经验,消除“中国没

有社区体育文化”的刻板印象,进一步厘清乡村体育对乡

村振兴的影响路径。

1 贵州“村 BA”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力

“村 BA”的爆火不仅让这个小乡村广为人知,也提高

了群众对体育的关注度。经过多年的发展,“村 BA”已成

为融合体育、娱乐、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乡村体育活动,

为台盘村营造了一种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激发了群众体

育锻炼的意识。我国部分乡村地区的农民对体育锻炼和劳

动关系的认识仍然不够深入,认为劳动可以代替体育锻炼

的人还有很多,以劳动代替锻炼者仍占大多数 [1]。体育锻

炼与身体劳作是完全不同的,体育锻炼是全面、均衡地提

高身体素质;身体劳作只能使某一部位的肌肉得到锻炼,

容易造成身体发展不平衡;体育锻炼是有意识的,目的在

于增强体质,愉悦身心;身体劳作是机械的重复,以创造

劳动价值为目的。身体劳作并不能代替体育锻炼,相反,

从事身体劳作的人更需要体育活动来强身健体,“村 BA”

的开展,让更多的人积极参与这项体育活动。由于长期从

事繁重的体力劳作,体育锻炼意识淡薄,加上生活水平较

低,导致农村地区人口身体素质普遍较差,各种疾病发病

率较高,这也一直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影响乡村振兴的

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村 BA”比赛期间,村民可以暂时

调整他们的劳作时间,转而进行体育活动,释放疲于长期

乡村体育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及其发展路径

——以贵州黔东南地区“村BA”为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同时全面

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以贵州黔东南地区“村 BA”为研究对象开展田野调查,深入分析在乡村地区体育

助力乡村振兴的历程,以及乡村体育对社会团结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出这种“村 BA”模式下乡村体育发展路

径的研究目的。研究建议通过开展乡村体育活动,最终在广袤的农村地区掀起一股体育文化浪潮,增强群众

的身体素质,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借体育之力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村 BA;乡村体育;乡村振兴;群众体育;发展路径

前言

关键词

042 1期

2024

第45页

劳作的身体肌肉。农村单一的劳作模式使得民众整体身体

素质都偏弱,篮球赛事刚好为他们提供一个可以调整身体

节奏的契机,在参与体育活动中达到增强体育锻炼意识和

身体素质的目的。农村的劳作模式是单一的机械重复,“村

BA”的开展为他们枯燥的田野劳作提供消遣途径,愉悦村

民身心。

2 乡村体育在社会团结中的影响力

乡愁情怀是指对故乡和亲人带有浓郁感情色彩的情感

体验,而体育传承则是指将传统体育文化和价值观念代代

相传的过程。在乡愁情怀中,体育传承扮演着非常重要的

角色。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记忆而维护着的社会共同

经验 [10],台盘“村 BA”篮球文化的发展繁荣离不开群众的

支持,这种乡村体育精神同样镌刻在每一位台盘人心里。

今年 26 岁的王再贵是退役军人,为了村里举办篮球赛,他

特意请了一周的假,“办了几十年了,不能到我们这一代

就断了。”王再贵说这话时,比赛已经落幕,但村委会门

口临时搭建的观众席还没有撤下,几十个孩子正在球场上

追逐抢球 [6]。追溯过去至今,体育传承不仅是技能传承,

更重要的是传承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体现一种积极向上

的生活态度。乡村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有助于增强民族

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同时也有助于培养乡村青

少年的品德、道德、智慧等素质,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

综合素质。乡愁是社会民众共有的集体情感,在民俗文化

保护实践中有实在的作用,同时民俗文化保护实践亦是释

怀乡愁、安放乡情的唯一路径 [10]。由乡愁伴随的“重返家

乡”为台盘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种“重返家乡”

指的是乡愁主体以怀念家乡为情感动力,以振兴乡村为行

动目标,在返乡实践场域中,聚合乡愁资源,推动乡村振兴,

并通过乡村振兴实现精神家园和身体家园的双重回归 [11],

“村 BA”所承载的乡村体育文化和美好生活愿景正是乡村

振兴所需要的能量。在体育赛事中,参与者体验到强烈的

仪式感,将身体动作间发生的竞技关系不自觉地上升为集

体的认同与区分关系,乡村体育活动举办以全民参与为目

标,乡村群众通过赛事参与、组织、观看等方式实现全民

参与,促进乡村共同体的集体认同和情感共鸣,促使集体

荣誉感产生 [12]。“村 BA”的参赛队伍都是以自然村形成的

队伍,球员也是来自乡村并具有极强的民众认可度,老人

小孩观赛,青壮年参赛,以地区划分的身体碰撞在竞赛中

增强了乡村集体认同感和荣誉感。

3“村 BA”式的乡村体育的发展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

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

快建设体育强国”[13],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番话给未来体育

指明了发展方向。“村 BA”以全民参与为手段,将体育活

动融入乡村群众日常生活中,深受农民群众认同,是群众

体育发展的典范,未来群众体育的发展路径就是走中国式

体育现代化的道路。中国式的体育现代化就是要突出中国

的特色,群众体育的发展要依托当地特色。台盘村的“村

BA”就是将篮球赛事作为载体,融入地方特色,打造具有

台盘特色的篮球赛事。体育是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

发展为目标的人的活动,无论是竞技体育还是群众体育都

是以人民为主体,走中国式体育现代化道路的群众体育注

定离不开人民群众。“村 BA”以篮球比赛为载体传播乡村

体育文化,增强民众的体育运动意识,扩大了乡村体育的

影响力,为群众体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发展

民众喜闻乐见的体育赛事,还体育于民,让田间地头的村

民都能享受体育运动,这是群众体育发展的目标。普及群

众体育,发展中国式体育现代化,提高身体素质,形成良

好的乡村精神面貌才能振兴乡村,繁荣乡村,提升村民生

活质量。

乡村体育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文化基石,

其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乡村体育治理

体系的建设和治理能力的提升,成为当今时代推动乡村振

兴战略取得成功的重要选择 [14]。村党支部书记张寿双笑谈:

“球场上的规则,就是台盘的村规民约!不管球员还是观

众,只要闹事、不尊重裁判,或打架斗殴,都将列入球场

黑名单进行曝光,终身不得踏入球场!”[15]“村 BA”篮球

比赛衍生而来的这些村规民约说明体育文化已经渗透到台

盘村日常的乡村治理中,无论是否在赛事期间,这些规矩

都发挥一定的震慑作用。“六月六”吃新节是村民享受劳

动果实的闲暇时光,在此期间进行的体育活动不仅为群众

的农闲生活带来了乐趣,同时也减少了村民聚众赌博,打

架斗殴等不良现象,以篮球赛事激励台盘村村民走向篮球

场,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乡村

体育赛事的举办,激励着村民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锻炼身

体,培养村民形成健康的乡村生活方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实现村民幸福生活。乡村集体认同感让村民们“心往一处

想,劲往一处拧”,并在乡村体育活动中发挥着它的作用,

用明确的秩序准则来维护“村 BA”有条不紊地代代相传,

体育•科技与产业 043

2024

第46页

实现乡村体育治理自治、法治、德治相统一的目标 [14]。这

样的集体荣誉感让群众在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走

得更稳,更远。

4 结语

乡村是集自然、社会和经济特征于一体的综合地域,

兼顾了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等多方面功能。在建设现

代化经济体系的进程中,乡村振兴战略扮演着关键的基础

性角色 [16]。乡村体育为乡村振兴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提高了群众的身体素质,还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世界。

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 [17],物质文明得到满足以后,

人们会追求精神层面的价值,体育则是实现自我价值最直

接的途径 [18],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构建自己的社会身份,强

化社会关系。体育本身蕴含积极向上的精神,激励人民不

断前进和强身健体的文化价值,并促进积极健康的社会文

化的形成,“村 BA”的发展不仅满足了村民的体育运动需求,

同时也是他们追求新型乡村生活方式的表现,发展繁荣这

种乡村体育符合全体大众对美好生活向往愿景。

文 / 卢妍(扬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扬州 225127)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民俗体育文化保护研究》(16CTY021)

作者简介:卢妍,女,甘肃天水人,扬州大学体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

参考文献:

[1] 夏冬,刘志敏 . 近年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研究 [J]. 体育文化导刊 ,2011(8):22-25.

[2] 冯俊翔,郑家鲲 . 群众体育赛事助力乡村振兴的价值、经验及路径 [J]. 体育文化导刊 ,2023(3):10-16.

[3] 张启华 . 中国共产党历史重要会议辞典 [M]. 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 党建读物出版社 ,2019.

[4] 彭芳蓉 . 贵州“村 BA”为什么会火出圈 [N]. 贵州日报 ,2022-08-12(8).

[5] 柳鸣毅,曾洪涛,敬艳,等 . 体育强国建设的人民性 [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22,37(6):718-724.

[6] 蒋成,田德丰,赵昭 .“农”味十足的“村 BA”为何火出圈 [N]. 新华每日电讯 ,2022-08-12(8).

[7] 马刚,谌晗,王康旭 . 村 BA:一种精彩的平凡生活 [N]. 贵州日报 ,2022-09-29(6).

[8] 腾 讯 新 闻 . 贵 州“ 村 BA” 爆 火 背 后: 当 地 村 村 有 篮 球 队 一 米 出 头 小 孩 都 会 投 篮 [EB/OL]https://new.qq.com/rain/

a/20220804A046F300.2022-8-7.

[9] 孙传明,李浩 .“二元时间”视域下乡村文化的割裂与重构 [J]. 文化艺术研究 ,2020,13(2):20-26.

[10] 王若光 . 释怀乡愁:民俗文化保护的实践与当代意义 —— 来自鄂乡民俗体育“鼓车赛会”的田野报告 [C]. 中国江苏南

京 :2019.

[11] 邱星,董帅兵 . 新时代的乡愁与乡村振兴 [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22,22(3):11-22.

[12] 蒲毕文 , 邓星华 . 我国乡村体育赛事发展经验及启示 —— 以贵州“村 BA”为例 [J]. 体育文化导刊 ,2023(2):68-73.

[13] 习近平 .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

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J]. 创造 ,2022,30(11):6-29.

[14] 万义,李珂 .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体育治理的现实困境、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 [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22,48(5):21-26.

[15] 台江融媒 . 探究 “ 村 BA” 火爆背后的台江故事 “ 村 BA” 定义之后 [EB/OL].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9732218.2022-9-2.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EB/OL].2018-9-26.

[17]Robinson W 宾逊 John.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M]. 台北 : 经史子集出版社 ,2017.

[18] 祝杨 . 从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看群众体育发展动力 [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2,20(2):80-82.

044 1期

2024

第47页

基于顾客满意度理论的健身房顾客

满意度研究及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自身健康管理的需求与日俱增,对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本文采用

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的研究方法,以锦州沃德健身房顾客为调查研究对象,利用顾客满意度理

论对沃德健身房顾客满意度进行调研,探讨影响健身房顾客满意度的因素,为改进顾客满意度提升策略提供

理论依据。本研究从沃德健身房的运营现状入手,以顾客满意度理论为基础,从顾客与教练员、顾客对设施

的需求等多个方面进行调查问卷设计。研究结果表明高效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着顾客满意度的上升,并且独

特的品牌效应也是收获顾客的重要手段。基于此,对于沃德健身房的建议是应着重地提升其服务的多样化、

质量化以及持续化。

健身房顾客;满意度;服务质量

前言

关键词

1 研究背景

1.1 顾客满意度理论研究现状

顾客满意度指数 CSI(Customer Satisfaction Index)是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所研发的一种针对客观经济的

指标状况,主要针对顾客,用来测试服务的质量指数,同

时顾客满意度是指消费者对所购买产品与服务和附赠服务

的满意程度,所了解的对产品与服务的综合评价数值,以

此来反映产品的基本状况,而已知使用这些指标的国家和

地区已有 20 多个 [1]。同时更多的国家也在经济统计中开始

去重视顾客满意度的提升,因为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与发

展,国家经济水平的发展也不仅仅是经济资源的生产速度

提升,所以在如今这个问题上,剖析顾客满意度问题,也

是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 [2]。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沃德健身房顾客的满意度现

状,呈现出顾客对当前的健身需求逐渐增长。健身房能否

满足顾客预期的需要,需要更有效地提高健身房的营业水

平,同时为更多健身房的运营提供更多有效经验。了解沃

德健身房顾客对健身的要求,结合当前俱乐部运营等方面

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之处,为沃德健身房提出顾客满意度提

升路径。通过对沃德健身房的调查研究,清楚地了解顾客

的更多需求,基于锦州市宏观经济发展的现实情况,借鉴

顾客满意度理论知识,为沃德健身房的顾客满意度方面指

出合理专业的提高方向,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与提升。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沃德健身房顾客满意度为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问卷调查法

以沃德健身房顾客为调查对象,在沃德健身房随机抽

取 130 人,一共发放 130 份调查问卷,回收 125 份,回收

率 96.15%。在回收的问卷中,有效问卷 125 份,有效率

100%。

表 1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发放问卷

(份)

回收问卷

(份) 回收率(%) 有效问卷

(份) 有效率(%)

130 125 96.15 125 100

3.2.2 访谈法

针对沃德健身房的顾客满意度进行调查,同时与其主

管团队进行访谈交流,以此了解沃德健身房的经营状态。

体育•科技与产业 045

2024

第48页

3.2.3 实地考察法

实地考察沃德健身房的实际情况,在现场实地观察顾

客的健身状态,能够以最真实、最准确的视角去了解存在

的问题。

4 结果与分析

4.1 顾客感知质量分析

表 2 顾客感知质量分析(n=125)

题目 / 分数 1 2 3 4 5 6 7

顾客对健身器材设施的满意情况(人数 / 百分比) 14 10 20 16 16 28 21

11.2% 8% 16% 12.8% 12.8% 22.4% 16.8%

顾客对服务设施的满意情况 (人数 / 百分比) 14 10 20 16 16 28 21

11.2% 8% 16% 12.8% 12.8% 22.4% 16.8%

4.1.1 顾客对健身器材设施的满意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沃德健身房顾客对健身器材设施的认

可程度基本是较为满意,但存在部分非常不认可的顾客,

这是因为虽然健身房的器材选取了高端的设施,但是由于

日常的维修与养护较差,影响了一大部分顾客对健身器材

的满意度

4.1.2 顾客对服务设施的满意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顾客对服务设施是非常满意的,

但由于沃德健身房受环境限制,导致服务设施类型较其他

健身房较少,仍有部分顾客对此表示非常不满意。同时发

现饮水机等设施也存在短缺,虽然满足了顾客的基本需求,

但因为健身房在配套设施方面的落后,已经满足不了顾客

的更高需求。

4.2 顾客对教学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表 3 顾客对教学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题目 / 分数 1 2 3 4 5 6 7

顾客对教练员的满意度(人数 / 百分比) 10 20 23 14 25 15 18

8% 16% 18.4% 11.2% 20% 12% 14.4%

顾客对教学内容的满意度(人数 / 百分比) 10 18 22 16 21 24 14

8% 14.4% 17.6% 12.8% 16.8% 19.2% 11.2%

4.2.1 顾客对教练员的满意度

教练员是与顾客进行交流的重要一环,教练员的服务

质量直接影响顾客对健身房的整体印象。表 3 可以看出,

目前沃德健身房教练员较为积极,这主要与其对教练进行

的严格选拔有重要联系,合理的员工选拔与晋升能保证企

业良性运行。另一方面,能让大部分顾客对教练员满意的

原因是私教课,只有教练员主动接触顾客,才能更好地促

进消费,以满足顾客健身需要。客户的问题不只是抛给教

练的,客户要在教练的过程中持续思考,在教练的激发和

鼓励下共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4]。

4.2.2 顾客对教学内容的满意度

教学内容是健身房吸引顾客的重要举措之一,而质量

较高的课程也是维持顾客的重要手段,而目前俱乐部的主

要教学内容为:瑜伽,体育健身知识、健身器材的运动技巧、

保健知识、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等。同时我们可以根据

表中发现,顾客对于教学内容还是比较满意的,因为沃德

健身房在选择教学内容上,大多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传统

项目,顾客在听取教练员指导的同时能更好地将其应用,

同时良好的教学也是维系顾客关系的重要的手段之一。

4.3 公众信任影响因素分析

表 4 顾客对经营管理方式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题目 / 分数 1 2 3 4 5 6 7

对健身房员工的服务质量的满意度(人数 / 百分比) 8 9 11 12 25 25 35

6.4% 7.2% 8.8% 9.6% 20% 20% 28%

对沃德健身房经历的健身服务整体上的满意度(人数 / 百分比) 10 18 16 21 23 14 23

8% 14.4% 12.8% 16.8% 18.4% 11.2% 18.4%

046 1期

2024

第49页

文 / 郑子龙(辽宁理工学院,辽宁锦州 121000)

作者简介:郑子龙,男,辽宁锦州人,辽宁理工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参考文献 :

[1] 侯晓丽 , 程琬茹 . 商业旅游综合体顾客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 [J]. 商业经济研究 ,2022(1):85-88.

[2]陈智.大数据背景下农产品可追溯信息对顾客满意度的影响——产品知识的多群组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22(1):131-134.

[3] 冯欢 . 论顾客满意与顾客忠诚 [J]. 上海商业 ,2020(9):24-27.

[4] 张庆华 , 程琦 , 陈欣 , 等 . 顾客导向、人际关系与组织间的关系质量:基于组织合作的中介作用 [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 信

息与管理工程版 ),2021,43(4):359-366.

4.3.1 对服务质量的满意度

健身房与顾客接触最多的是健身房的前台等员工,更

好的服务质量往往带来的就是更高的收益。可以得知,在

对沃德健身房的评价中对于员工的服务质量,有 60 位顾客

打 6 ~ 7 分,占比高达 48%,这与沃德健身房的理念息息相

关,服务是销售第一法则,打 4 ~ 5 分的顾客也达到 37 人,

是总比例的 29.6%;但是,再完美的理念也存在执行上的失

误,打 1 ~ 3 分的顾客有 28 人,占到总数的 22.4%。可见,

员工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是最直接的关系,顾客满意度的上

升也取决于此,10% 的顾客非常不认可代表着服务质量出现

明显问题,如果不及时地解决,将会导致顾客的流失。服

务的提供者是企业的一线员工,员工是将产品或服务展现

给顾客的直接负责人。因此,员工的服务水平很大程度上

影响顾客感知的服务质量,从而影响顾客的满意度。因此,

应该首先提高服务人员的满意水平,提高员工的忠诚度 [5]。

4.3.2 对健身服务的整体满意度

目前沃德健身房已经建立起完整的服务体系,针对服

务整体作出评价,有利于更好地协调各方面的服务手段和

水平。在对于沃德健身房的服务整体评价中,可以发现有

较为庞大的人群认为服务质量是较高的。这样高的比例也

反映出沃德健身房的综合实力,而剩余的打 1 ~ 3 分的 44

位顾客,这部分人群也是不容忽视的,应找出提升这部分

顾客满意度的措施,提升俱乐部的吸引力。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综上所述,保持持续高效的服务质量,是提升顾客满

意度的重要环节,员工的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提升是

不可分割的。我们发现建立有效沟通渠道,可以大幅度增

强顾客信任度,健身房应增强与顾客的沟通,通过此途径

增加顾客对健身房的了解程度,这样也能提高顾客对健身

房的信任,可以更好地使健身房有别于竞争对手,竞争压力,

同时可以使顾客认识其独特性,建立对健身房的偏好。

5.2 关于沃德健身房顾客满意度建议

5.2.1 提高健身房综合软实力

沃德健身房面对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加强社会宣传渠道。

沃德健身房在服务顾客方面的评价较高,这样就保证了服

务质量的基础,开拓新的市场在保证原有设施不变的基础

上,更新营销手段和方向。

5.2.2 提高员工服务质量

健身房的管理重点应是对服务过程的监管和控制,提

高与顾客互动中各个环节的联系,正确把握顾客的需求,

通过提升各环节的服务质量使顾客满意。同时,健身房还

应不断加强对员工尤其是基层服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全

面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技术技能、道德修养及服务

质量等,建立健全激励奖罚机制,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和服务质量,满足顾客的需求,从而维系良好的客户关系。

5.2.3 加强健身房管理水平

健身房在增加设施的多样性的同时,也要去逐步提高

健身房管理层的水平,如今的经济市场已和以往大不相同,

先进的管理经验是俱乐部成功的重要秘诀。因此,选择合

适的地理位置,采用多种促销方式,有效扩大潜在消费者

市场,加强教练员的人力资源管理,增强健身房的形象展示,

建立完善的健身房的制度措施以及消费者的监督体系。

体育•科技与产业 047

2024

第50页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为有效培养高校学生全身运动

的协调性,需明确体育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同时充分借

助“优化体质健康”这一大背景,加强教学方法创新与教

育方式改进,有效改善高校体育教学现状。为实现大学生

身体素质提高的工作目标,积极总结体育教育专业经验,

丰富体育教学内容,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高校体育教学改

革方案,确保体育教学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全方位实施

素质教育,从而助力高校体育教育改革。

1“优化体质健康”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存

在的不足

1.1 缺乏对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视

现如今,高校在开展体育教育改革活动时,并未根据

高校体育教学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体育教育改革方案,

缺乏对“优化体质健康”这一背景的正确理解,不了解“优

化体质健康”背景对高校体育教育工作带来的影响:即推

动体育教育改革、加快体育教学创新、提高教师对现代化

技术的运用能力。部分师生还未意识到加快体育教育创新

的必要性,部分学生认为体育教育改革是教师应该考虑的

事情,对体育教育改革缺乏认同感,参与体育教育改革的

积极性不高,从而影响了体育教学改革效率。

1.2 体育教育相应设备不够齐全

教学设备关乎教育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对教育工作实

际效果产生直接影响。然而当前阶段,高校未及时采购体

育教育器材,相应的体育教学设备不够齐全,缺乏对现代

化体育教学系统的及时引入,无法有效开展体育教育实践

活动,影响体育教学改革的工作效率,不利于营造和谐、

优良的高校体育实践教学氛围。

1.3 体育教育水平有待提升

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依然采用理论讲解、

文字叙述等方式指导学生,这样的方式过于固定、单一,

无法很好地调动全体同学参与体育教学改革的主动性。教

师在开展体育实践活动过程中,未能运用专业知识给予学

生及时、有效地引导,没能积极引进网络化平台、信息系

统等现代化手段,缺乏对数字化教育方式的全面掌握,导

致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未获得预期效果。

1.4 缺乏对实践教学的全面理解

开展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全体学生对体育实践教育内容

的认同感,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教学改革工作的积极性。但

是实际情况是:有一部分师生认为,实践活动是体育教育

工作的一部分,只要平时加强体育理论方面的学习就可以,

没有参与体育实践活动的必要。这些教师和学生没有意识

“优化体质健康”背景下高校体育

改革路径研究

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的耐力和协调能力,因此高校越来越重视体育教育。为活跃高校体

育教学氛围,需积极了解“优化体质健康”背景,加强体育教育改革,注重现代化教育手段及网络化平台

的有效运用,从而实现完善体育教育、提升高校体育教育水平的双重目标。本文立足“优化体质健康”背景,

详细分析“优化体质健康”背景下高校体育改革的具体过程及有效路径,以促进高校体育教育质量的稳步

提升,希望为有关研究提供专业借鉴。

优化体质健康;教育改革;改进路径

前言

关键词

048 1期

2024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书刊杂志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