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获取更多资讯
2023.06
总第211期
微信扫一扫
获取更多资讯
2023.06
总第211期
主 办:
承 办:
发 行:
现代资讯
北京搏搜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现代资讯文化传媒(香港)有限公司
搏搜会展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长沙博世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 现代资讯】发行部
ISSN2616-9665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刊号:
北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SOHO现代城D座2303
电话:13810520565
E-mail:msee_bj@lab-future.com
上海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银康路150弄龙湖天琅29栋3层
邮编:201100
电话:400-100-9187
E-mail:msee_sh@lab-future.com
香港
地址:观塘牛头角道339号兴达大厦4楼
电话:00852-97653055
E-mail:msee_hk@lab-future.com
长沙
地址:长沙市芙蓉中路一段435号唐朝大厦12楼
邮编:410005
电话:0731-84444840
E-mail:msee_cs@lab-future.com
非常感谢您对本刊的支持!经过采编及经营团队23年来的坚守
与努力,本刊己成功出刊210期,得到了全国实验室行业广大读者
的热切关注,为能更好地持续服务广大读者,本刊于2020年推出高
清版电子期刊,请关注【现代资讯】公众号进行阅读,纸质版请联
系客服,订阅热线:0731-84444840,希望我们的期刊给您带来更
新更沿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资讯。
2023年6期 总第211期
2023
科技部等十二部门:到 2025 年北京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基本形成
近日,据科技部消息,科技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国家
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
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资委、中科院、工程院、国家移民管
理局、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十二部门共同制定了《深入贯彻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加快推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
中心建设的工作方案》。
目标到 2025 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基本形成,成
为世界科学前沿和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策源地、全球创新要
素汇聚地。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保持
在 6%左右,基础研究经费占研发经费比重达 17%左右。
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量达到 260 人左右。高技术
产业增加值当年超过 1.2 万亿元,数字经济增加值年均增
速保持在 7.5%左右,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 8000 亿元,中
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总收入全国领先。
其中提出,强化政策保障。加快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
心建设条例立法工作,形成专项法规和制度保障。支持中
关村开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先行先试改革,研究形成中
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方案、北京高水平人才高地建
设方案等关键政策。在加强基础研究、建设新型研发机构、
完善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体系、培育旗舰型企业和“独角
兽”企业、加快人工智能和医药健康等产业发展等方面,研
究出台相关政策。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落地天津
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
科技经济融合发展”高端论坛在天津举行,会上,72 所高
校、科研院所负责人齐聚津门,共同研讨科技成果与人才
优势。
据悉,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
实验室与天津创业环保签订联合实验室共建协议,将 985
高校院士团队资源引进并落地天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
委、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表示,大学生要从单一的,以
学科为支点的封闭校园中把眼光放远,大学教学和人才培
养变革要积极拥抱以人工智能、数字空间技术为代表的新
技术新形态,着力培育适应新时代的人才。中国工程院院
士、重庆大学校长王树新,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
谭建荣,天津大学副校长王天友,中国民航大学校长丁水
汀和河北工业大学副校长马国伟分别依据各自高校的实
践经验,从顶层设计、简化程序、建设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
制,加强有组织科研等角度探讨了如何让高校科技成果顺
利有效地进行转化。天津市高校校友会科技经济融合研究
会理事长郑炜提出,要重视“校友经济”在城市高质量发展
中的促进作用。天津市高校校友会成立一年以来,搭建“校
友科技智库”平台,广泛联系高校,走访 200 多家企业,推
动哈工大“AVG 机器人智能停车系统”、天津科技大学与安
华公司“智能配餐系统”等 40 多项校企技术转化对接。会
上,由天津市高校校友会科技经济融合研究会建设的“校
友科技智库”云平台正式上线。天津市高校校友会科技经
济融合研究会也分别与荣程集团、天津七一二通信广播签
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工业设计全产
业链创新孵化平台。
首批粤港澳联合实验室顺利通过
验收
为进一步发挥港澳地区的国际化优势和广东改革开
放先行先试优势,积极推进创新资源共享,打造高水平科
技创新载体和平台,围绕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及产业发
展实际需求,广东省科技厅于 2019 年启动建设粤港澳联
合实验室,目前已建有 20 家,由粤方牵头,联合港澳双方
或其中一方具有合作基础的高校、科研机构等法人单位共
同建设。
今年 5 月,广东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首批成立的 10
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建设项目进行验收,验收专家组分别
前往现场,听取了实验室建设情况汇报,对实验室进行了
现场考察,审阅了验收资料,经过质询和讨论,专家一致认
为,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完成了建设计划任务、达到了预期
目标,全部通过验收。
经粤港澳团队协同努力,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在科研成
果及转化应用、人才团队引进、港澳科技合作交流等方面
取得较好进展。在资源汇聚方面,10 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
共汇聚科研人员 780 人,其中来自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
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
学等港澳科研人员超百人,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超千人;
在科研成果方面,申请发明专利 700 多件,发表论文 1400
多篇,牵头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项目 600 多项;取得一系列
原创性科研成果,在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关键性支撑
上取得了良好成效。
接下来,广东省科技厅将对已验收通过的粤港澳联合实
验室开展考核评估工作,持续推动实验室建设取得新成效。
业界简讯 INDUSTRY NEWSINBRIEF
43
2023
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拟组建名单公示
根据《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建设与运行管理办法》(湘科
发〔2022〕173 号)有关规定,经组织推荐、专家咨询论证和
会议审议等程序,拟组建“特种线缆制备湖南省重点实验
室”等 22 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现予以公示。
名单如下:
特种线缆制备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中成药复杂作用解析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中医药农业生物基因组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地球化学过程与资源环境效应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公路工程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大数据智慧应用湖南省
重点实验室
高端装备先进涂层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海洋资源探采技术与装备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三束”微纳加工装备应用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数字孪生医疗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空天智能专用集成电路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智能人因设计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三维场景可视化与智能教育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区域遗传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数字媒体生产技术与交互应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高空智能作业装备关键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复杂系统智能控制与运维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中西医结合疾病模型研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细胞治疗产品关键质量属性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胆道疾病防治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肺癌精准诊疗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心脏疾病多组学与人工智能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武陵山区生态保育与资源可持续利用湖南省重点实
验室
衡山实验室标准品牌建设平台取
得新进展
近期,为高质量落实衡山实验室标准品牌建设平台任
务,湖南省质标院把标准品牌建设平台作为全院 2023 年
“一号项目工程”,按照省局党组的统一部署,以“开局就加
速、起步即起势”的精气神抓紧抓实,有序推进,各方面工
作取得新进展。
根据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建设要求和衡山实验室建
设实施方案,成立衡山实验室标准品牌平台建设领导小
组,设立平台建设办公室,下设建设管理组、技术保障组、
宣传报导组,明确职能职责和平台建设任务,分解落实,责
任到人,为平台建设和运行打好基础。
研究制定《衡山实验室智慧化标准品牌综合信息服务
平台(一期)建设方案》,召开衡山实验室标准品牌平台建
设工作推进会,对方案相关问题进行认真交流讨论,确保
方案吸纳标准、品牌等对产业链、产业集群发挥支撑、服
务、提升、引领等相关作用,推动项目一期建设落地见效。
组织召开衡山实验室品牌建设 2023-2025 行动计划
研讨会,着力推动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知识产
权等质量技术基础支撑“3+3+2”产业集群的创新协同发
展。前往省工信厅、省发改委、省统计局开展品牌工作调
研,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领域开展品牌培育与评价活动,
围绕“湖南名品”认定工作启动 5 项专项标准编制工作。
重庆市金凤实验室发布科技成果
多项系全国首创
位于重庆高新区的金凤实验室近日举行 2022—2023
年度科技成果发布会,现场发布了 7 项科技创新成果,涵
盖免疫病理基础研究、数字病理设备、病理人工智能诊断、
高能级科研平台等方面,多项成果为全国首创。
据了解,金凤实验室是重庆市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
圈发展战略,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而打
造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自 2022 年 6 月揭牌以来,金凤实
验室以“重大疾病的下一代诊断”为核心任务,加快科研平
台建设。
本次发布的成果中,刘新东团队首次阐明了白细胞介
素 -8(IL-8)对脑胶质瘤发病和联合阻断治疗机制的影响,
揭示了 IL-8 在构筑脑胶质瘤免疫抑制微环境中的作用及
作为免疫治疗靶点的潜在应用价值,为脑胶质瘤的免疫治
疗提供了新见解。
何永红团队研发出的全国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多重免疫荧光扫描分析系统,利用国际首创“受激辐射和
自发辐射相结合的高亮度低闪斑光源”技术,实现从紫外
可见到近红外的激发光谱全覆盖,解决多通道荧光并行激
发的关键难题。该系统具备超高分辨率光学成像、超高精
度运动控制以及高速高效优质图像处理算法等功能,处于
国际领先水平,并已实现市场销售推广。
此次发布会上,还有多项成果体现了数字技术、人工
智能与传统病理诊断的融合应用。赵泽团队开发了国内首
业界简讯 INDUSTRY NEWSINBRIEF
44
2023
台病理组织智慧取材和分析系统,实现病理组织的精准取
材,同时首次将人工智能应用到手术冰冻组织的病理诊断
过程,提升诊断效率、降低误诊率。
此外,金凤实验室联合国内领先企业开展集成应用创
新,搭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动化一站式单细胞转录
组平台,拥有样本自动化前处理工作站、高通量单细胞多
组学建库系统、基于 CMOS 芯片的原创基因测序平台,并
配套独创的单细胞转录组学在线分析系统,成为国内首个
集合化、自动化、一站式单细胞转录组平台。该平台将为生
命科学原始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助力金凤实验室
开放型、枢纽型和平台型创新高地建设。
西部(重庆)科学城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贾子文
表示,本次成果发布会涵盖光学、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
物检测、单细胞组学等多个交叉学科,体现了学科交叉融
合和跨学科研究的特点,生动展示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
扫描分析系统,为解决当前生命大健康领域技术难题提供
了成熟的解决方案。
武汉大学新增一个“全国重点实验
室”
全国重点实验室,代表了一国相关领域的顶尖科技水
平,堪称“国之重器”。近日,武汉大学获批建设“水资源工
程与调度全国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是在原有“水资源与
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础上,依托武汉大学与
长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所组建。截至目前,武汉大学已获
批或重组完成多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彰显了学校的科研实
力与水平。
此次,获批建设的“水资源工程与调度全国重点实验
室”由李典庆教授担任主任,拥有包括 2 名两院院士、2 名
外籍院士、5 名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等在内的国家级人
才 62 人,固定研究人员 156 人,汇聚的顶尖人才力量,为
实验室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智慧与动力。
目前,该实验室面向“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
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
需求和水资源领域国际学术前沿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
础研究,设置了“水资源系统演变”“水资源配置工程”“水
资源综合调度”三个重点研究方向。
今后,实验室以解决水资源配置基础性、前沿性、全局
性重大科技问题为目标,将突破多主体水资源全域配置、
梯级水库群多目标优化调度、水电调峰与储能、多维约束
条件下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与重大引调水工程智慧运维
等关键技术,大幅提升我国供水保障能力,实现水资源工
程与调度水平总体世界领先,科学支撑“空间均衡”的国家
水网建设,打造水资源领域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引领水
资源领域国际科技创新方向。
清华全国重点实验室基地落户昌平
南口
近日,昌平区政府与清华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
议,双方将依托清华大学南口全国重点实验室基地(简称
清华国重)、清华大学昌平科研基地、清华长庚医院等深化
合作,充分发挥清华大学综合学科优势和昌平区区位环境
优势,加快实现清华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助力
昌平区构建战略科技新高地。
清华国重选址在南口镇三大厂(北京平板玻璃集团
公司、北京鹿牌都市生活用品有限公司、北京市汽车钢圈
总厂)地块,规划总建筑规模约 47.3 万平方米,分 3 期推
进,计划 2025 年投用,将建成清华大学主校区以外规模
最大、集聚度最高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基地。双方将以
清华国重集中落地昌平南口三大厂为契机,统筹各类资
源,布局完善产业承接、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构建国家
科技创新新战略、人才培养新平台、产业转化新高地、城
市复兴新地标。
作为清华大学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支撑高水
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阵地,清华国重将重点布局信息科
学与技术、高端装备界面科学与技术、新型电力系统运行
与控制、绿色低碳化工、智能绿色车辆与交通等重点学科
发展方向和科研创新领域,加快建设成为服务前沿学术研
究与核心关键技术攻关的全链条创新基地。
“我们将与清华大学加快建设高端装备界面科学与技
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新型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全国重点实
验室等多个全国重点实验室。”昌平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昌
平将为清华国重的建设提供全方位支持,创造良好发展环
境,推动清华国重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水平的科技创新与研
发中心及高端人才培养基地。
更多业界资讯请关注 www.lab168.com
业界简讯 INDUSTRY NEWSINBRIEF
45
2023
市场动态与分析 MARKET TREND&ANALYSIS
第 16 个“世界认可日”活动,近
日在山东省青岛市国际会议中心黄
河厅举办。今年“世界认可日”的中国
主题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建设质量
强国促进全球贸易”。
会上,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 2022
年度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数据,据小
帮在活动现场了解的数据显示,截至
2022 年底,我国共有检验检测机构
52769 家,同比增长 1.58%。全年实
现营业收入 4275.84 亿元,同比增长
4.54%。从业人员 154.16 万人,同比
增长 2.07%。共拥有各类仪器设备
957.54 万台套,同比增长 6.36%,仪
器设备资产原值 4744.75 亿元,同比
增长 4.84%。2022 年共出具检验检测
报告 6.5 亿份,同比下降 5.02%,平均
每天对社会出具各类报告 177.9 万
份。但同时也看到,今年各项指标的增
速较去年都有不同程度下降。
从产业结构上看,民营检测机构
数量占比由 2005 年的 3%提高到
2022 年的 62%;事业单位数量占比
由 2013 年的 42.6%下降到 2022 年
的 19.7%。
从市场活力看,通过优化营商环
境,检测行业市场活力不断激发,市场
主体突破 5.2 万家。
从国际化看,2022 年,外资检验
检测机构数量同比增长 9.09%;获得
境外认可的机构 163 家。
从专业化看,高新技术企业数量
同 比 增 长 23.12% , 收 入 增 长
14.97%,增幅显著高于全行业水平。
从集约化看,规模以上机构营收
占全行业收入比重达到 78.68%,小
散弱现象得到一定改观。
从规范化看,国家政策法规不
断完善、严厉打击检验检测违法违
规行为。
以下摘自会场宣传材料:
2023 全新发布!全国检验检测
行业图解
检测帮
46
2023
第 16 个“世界认可日”活动,近
日在山东省青岛市国际会议中心黄
河厅举办。今年“世界认可日”的中国
主题为“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建设质量
强国?促进全球贸易”。
会上,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 2022
年度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数据,据小
帮在活动现场了解的数据显示,截至
2022 年底,我国共有检验检测机构
52769 家,同比增长 1.58%。全年实
现营业收入 4275.84 亿元,同比增长
4.54%。从业人员 154.16 万人,同比
增长 2.07%。共拥有各类仪器设备
957.54 万台套,同比增长 6.36%,仪
器设备资产原值 4744.75 亿元,同比
增长 4.84%。2022 年共出具检验检测
报告 6.5 亿份,同比下降 5.02%,平均
每天对社会出具各类报告 177.9 万
份。但同时也看到,今年各项指标的增
速较去年都有不同程度下降。
从产业结构上看,民营检测机构
数量占比由 2005 年的 3%提高到
2022 年的 62%;事业单位数量占比
由 2013 年的 42.6%下降到 2022 年
的 19.7%。
从市场活力看,通过优化营商环
境,检测行业市场活力不断激发,市场
主体突破 5.2 万家。
从国际化看,2022 年,外资检验
检测机构数量同比增长 9.09%;获得
境外认可的机构 163 家。
从专业化看,高新技术企业数量
同 比 增 长 23.12% , 收 入 增 长
14.97%,增幅显著高于全行业水平。
从集约化看,规模以上机构营收
占全行业收入比重达到 78.68%,小
散弱现象得到一定改观。
从规范化看,国家政策法规不
断完善、严厉打击检验检测违法违
规行为。
以下摘自会场宣传材料:
市场动态与分析 MARKET TREND&ANALYSIS
47
2023
市场动态与分析 MARKET TREND&ANALYSIS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实
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其中一项重
要任务就是“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
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
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
如何突破横亘于实验室与市场
之间的阻碍,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
化率,是很多高教界人士经常思考
的问题。
从高校的科技成果到客户手上
使用的产品,并不仅仅是高校一家
主体能全部完成的。国际上,通常把
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分为创意、基
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共性技术攻
关、小试、中试、工程化应用、产业化
前期以及实际生产(量产)等 9 个步
骤。高教界常常用一个通俗化的表
述,可以将其比喻成一场 4×100 米
接力赛。其中,高校比较擅长创意和
基础研究,这是接力赛的第一棒。作
为第二棒的应用技术研究、共性技
术攻关、小试也是高校常常开展的
工作。但接下来,这一成果就应该从
高校输出去,进行真实条件下的中
试、工程化应用、产业化前期,这是
接力赛的第三棒。而企业所负责的
工业化生产则是最后一棒。
高校有一个好的创新想法,在
经过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建模仿真
等一系列前期研究工作后,可能会
搭建出一套原理台架或研制出一台
原理样机,但此时高校面临的资源
状况可以形容为“政府等公共财政
资金一般不再继续投入,高校、科研
院所项目已经结题没经费再投入、
企业家等社会资本不敢冒险投入,
于是原理台架或者样机在实验室里
束之高阁”,资源投入进入“谷底”,
这个谷底学术界称为成果转化的
“死亡谷”。我国高校、科研院所大量
成果目前一般只能到达样机阶段;
或者我国高校、科研院所大量成果
想进入商业化阶段,却由于不能被
市场或消费者接受而无法走出“商
业化阶段”。究其原因,高教界普遍
社会资本如何助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上海交通大学 戴智华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