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劳动争议案件疑难问题司法观点集成》(2022版)

发布时间:2022-2-22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劳动争议案件疑难问题司法观点集成》(2022版)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大成)成立于1992年,总部位于北京,是中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之一。二十余年来,已发展成为在中国境内拥有47家办公室的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的大型综合性律师事务所。大成秉承“志存高远,海纳百川,跬步千里,共铸大成”的核心文化理念,致力于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专业、全面、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2004年,大成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2007年,大成启动全球法律服务网络建设战略。从 2007年开始,大成的全球法律服务网络迅速扩张,依托完善的法律服务网络,大成律师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共享项目信息、专业知识、业务经验等各类资源,为客户提供便捷和高效的法律服务。2015 年 11 月 10 日,大成与 Dentons 律师事务所实现了合并。新律所的中文名称为“大成”,除中文外,律所在英文和其他语言中使用“Dentons”的名称。合并后的新律所在全球拥有逾10,000名律师,服务超过80个国家,业务遍及加拿大、美国、欧洲、英国、中东、非洲、澳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以及整个亚太地区,为客户提供丰富的本土经验,帮助他们在各个地区开展业务或解决争议。大成律师事... [收起]
[展开]
《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劳动争议案件疑难问题司法观点集成》(2022版)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页

(2018年1月-2021年12月)

(2022版)

第3页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大成)成立于

1992年,总部位于北京,是中国成立最早、规模最

大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之一。二十余年来,已发展

成为在中国境内拥有47家办公室的专业化、品牌

化、国际化的大型综合性律师事务所。大成秉承“志

存高远,海纳百川,跬步千里,共铸大成”的核心文

化理念,致力于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专业、全面、优

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2004年,大成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

2007年,大成启动全球法律服务网络建设战略。从

2007年开始,大成的全球法律服务网络迅速扩张,

依托完善的法律服务网络,大成律师能够在全球范

围内共享项目信息、专业知识、业务经验等各类资

源,为客户提供便捷和高效的法律服务。

2015 年 11 月 10 日,大成与 Dentons 律师事务

所实现了合并。新律所的中文名称为“大成”,除中文

外,律所在英文和其他语言中使用“Dentons”的名

称。

合并后的新律所在全球拥有逾10,000名律师,服

务超过80个国家,业务遍及加拿大、美国、欧洲、

英国、中东、非洲、澳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

以及整个亚太地区,为客户提供丰富的本土经验,帮

助他们在各个地区开展业务或解决争议。大成律师事

务所与Dentons律师事务所的合并,是中西方最具影

响力的著名律师事务所最广泛最深入的合作,是律师

服务体系世界范围内的创新,也是世界律师发展史上

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第5页

北京大成(郑州)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大成郑

州)成立于1998年,系河南省司法厅直属的一家综合性

大型律师事务所,也是大成在河南地区的唯一分支机

构,办公地址位于郑州市郑东新区CBD商务外环路

20号海联大厦4层,办公面积3200余平方米。

大成郑州现有182名律师和辅助人员,多名律师兼

任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半数以上执业

律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或多学科专业背景。长期为河南

省委、省政府、省妇联等多家政府机关、银行金融机

构、大型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提供各类法律服务。

大成郑州在律师人数及知识结构、客户的数

量及行业地位、创收总额、法律服务产品的数量

和质量、管理水平、市场美誉度等方面,均位于

河南省律师行业前列,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和高度评价。由于管理规范、业绩突出,连年被

河南省司法厅、河南省律师协会评为“规范化管

理先进单位”,并被授予“优秀律师事务所”荣誉称

号;中共北京大成(郑州)律师事务所支部委员

会多次被授予“五好党支部”荣誉称号。

第15页

法官通过裁判个案,将“纸上的法律”变成活的案例,裁判文书不

仅能定纷止争,还具有输出裁判规则、推进法治宣传之功能。

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除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以外,还

有着繁多的地方性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及司法政策文件等,故

劳动争议案件的审理最具地方特色,针对同一问题,不同城市的法

院可能会作出不同裁判,甚至出现“同案不同判”的现象。

2021年2月,北京大成(郑州)律师事务所汇总了郑州市中级人

民法院2018年--2020年的劳动争议判例,从4000多个判例中提炼总

结了120个劳动争议案件裁判观点。一年来,本所不断研读郑州中院

最新的劳动争议案件判例,并对观点集成进行优化,删除了重复、

淘汰的观点,并增加了新的观点,实操性和准确性大大增强。

截止目前,本集成共计提炼总结了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18年-

-2021年劳动争议案件150个裁判观点。望为律师、HR及其他法律工

作者在劳动争议案件处理、人力资源合规管理方面提供帮助。

2022年2月

第16页

1.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未签订劳动合同,如何确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1

2. 在校学生是否能够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 ................................................................................................. 1

3. 在校大学生在用人单位实习,用人单位是否必须与其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金? ..................1

4.在违法转包、分包的情况下,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与具备用工主体资

格的承包单位或发包单位是否存在劳动关系? .............................................................................................................. 1

5.劳务公司将业务分包给了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自然人,该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是否与劳务公司构

成劳动关系? ............................................................................................................................................................................2

6.企业停薪留职人员、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内退人员、下岗待岗人员以及企业经营性停产放长假人

员,是否可以与其他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2

7. 用人单位股东的变更,是否影响劳动合同关系?.............................................................................................2

8.不具备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的国内企业,为其设立的全资境外公司招聘劳动者,并由三方签订

《三方协议书》,该劳动者与哪家企业建立了劳动关系? ........................................................................................2

9. 用人单位与已达到退休年龄且已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用工关系性质如何认定? ..................2

10.用人单位与已达到退休年龄但尚未依法享受社保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用工关系性质如何认

定?..............................................................................................................................................................................................2

11.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未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双方劳动关系期限届满,之后双方签订了

《劳务合同书》,双方关系如何认定?............................................................................................................................3

12.劳动者使用用人单位提供的生产工具,在该单位工作,领取该单位发放的计件工资,但未与用人

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未对劳动者进行管理约束,是否影响双方之间劳动关系的成立? ..................3

13.须遵守保险公司规章制度、进行考勤打卡的保险代理人与保险公司之间是否构成劳动关系?........3

14.用人单位只为劳动者缴纳了社会保险,但劳动者一直未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用人单位也未支付

工资,双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劳动关系与社保关系是否可以相分离)?..........................................................4

15.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关系是在签订劳动合同之日建立还是实际用

工之日建立? ............................................................................................................................................................................4

16.物流公司聘用的司机,按照运费比例抽成获得报酬,不受公司实际控制,双方是否存在劳动关

系?..............................................................................................................................................................................................4

17.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了劳务聘用合同,能否规避形成劳动关系?.......................................................5

18. 外卖员与外卖平台是否构成劳动关系?............................................................................................................5

一、劳动关系确认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

19. 劳动者填写的《入职表》或《聘用意向书》能否认定为书面劳动合同? ..............................................7

20.劳动者在符合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下,与用人单位续签了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

位是否需要支付未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 ........................................................................................7

第17页

28. 误餐补助是否应当计入工资总额的范围?.....................................................................................................10

29. 提成款是否属于工作薪酬总额? ......................................................................................................................10

30. 用人单位根据绩效考核情况调整工资,是否违反法律规定?..................................................................10

31. 用人单位从劳动者个人业绩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个人准备金,个人准备金的发放是否属于用人单

位经营自主权范围? ............................................................................................................................................................10

32. 用人单位在生产经营困难情况下暂时延期支付劳动者工资是否属于无故拖欠劳动者? .................11

33. 用人单位能否以劳动者向公司的借款冲抵劳动者工资? ..........................................................................11

34. 国有企业停岗内退职工的生活费标准如何确定?........................................................................................11

35. 女职工生育津贴与产假工资是否可以兼得? ................................................................................................11

36. 劳动者培训时间是否应计入工作天数,是否应支付工资?......................................................................11

37. 劳动者主张加班费的举证责任在哪一方?.....................................................................................................11

38. 劳动合同中约定加班须经审批的,劳动者未经审批加班,能否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加班费? ........11

39. 劳动者提供了考勤表、值班表复印件,能否认定完成了加班的初步举证责任? ..............................11

40. 不定时工作制下,用人单位是否需要支付加班费? ...................................................................................11

41. 用人单位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如何认定加班时间?..................................................................12

42. 不定时工作制,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来发放工资的,是否享有带薪年休假? ..............................12

43. 带薪年休假工资是否属于劳动报酬?是否适用一般劳动争议一年仲裁时效?...................................12

44. 劳动者未享受带薪年休假的举证责任如何分配?........................................................................................12

45. 用人单位应如何证明其已向劳动者发放了加班工资及带薪年休假工资?............................................12

46. 劳动者因病请假,用人单位在病假期间如何支付劳动者工资? .............................................................12

47. 劳动者能否直接起诉用人单位要求其就未足额支付的劳动报酬或加班费加付赔偿金? .................12

48. 劳动者存在加班事实,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放假旅游,能否不予支付加班费? ..............................12

49.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用人单位未及时发放工资,劳动者以拖欠工资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支

付经济补偿金,是否予以支持? ......................................................................................................................................12

三、劳动报酬与工时休假

21.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超过一年,视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是否应继续支付未签

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间的二倍工资? .......................................................................................................................8

22.曾担任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及高级管理人员的劳动者主张用人单位支付未续签(订立)劳动合同

的二倍工资的,是否应当支持?.........................................................................................................................................8

23. 行政人事部总监,未签订劳动合同,企业是否应当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8

24.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已过仲裁时效,一审未提出超过仲裁时效的抗辩,二审还能

否再提起? ................................................................................................................................................................................8

25.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是否适用拖欠劳动报酬的仲裁时效,从离职之日起计算诉讼时

效?..............................................................................................................................................................................................9

26. 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按照何种方式适用诉讼时效? ...........................................................9

27.《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双方未再续签《劳动合同》,劳动者主张未续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

是否予以支持?........................................................................................................................................................................9

第18页

四、社会保险

50. 销售款项未回款,劳动者要求立即获得提成款,是否达到了支付条件?............................................12

51. 仅有钉钉打卡,能否证明劳动者存在加班的事实? ...................................................................................13

52. 劳动者提前内退,享受了相关内退待遇,用人单位新文件下发后,新办理内退人员标准有所提

高,劳动者能否要求按照新文件享受内退标准,要求用人单位补充差额。 .......................................................13

53. 企业停工停产期间是否需要向劳动者支付基本生活费。 ..........................................................................13

54. 工程总承包企业将工程违反规定分包给不具有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个人,是否对拖欠工资承担

连带责任?..............................................................................................................................................................................13

55. 分包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施工总承包单位是否承担连带责任?.........................................................14

56. 用人单位应劳动者申请不为其缴纳社保而将社保费用作为工资发放,后劳动者诉请用人单位赔偿

未缴纳社保损失的如何处理?...........................................................................................................................................15

57.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由劳动者自行缴纳社会保险,用人单位应否赔偿社会保险待

遇损失? ..................................................................................................................................................................................15

58. 用人单位经营困难停产放假期间,是否应当缴纳社会保险?..................................................................15

59. 劳动者未达到退休年龄,劳动关系解除后,能否以用人单位未缴纳养老保险为由,要求用人单位

支付未取得养老保险待遇的赔偿?..................................................................................................................................15

60. 劳动者虽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未办理退休手续,能否向用人单位主张增加基本养老金? ........15

61. 用人单位为员工投保意外伤害保险而未缴纳工伤保险,能否将员工获得的商业保险赔付额从用人

单位应承担的工伤保险待遇中扣除? .............................................................................................................................15

62. 第三人对劳动者工伤存在过错,能否减免用人单位应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15

63. 符合工伤认定条件时,劳动者获得第三人赔偿款后,是否还能获得工伤保险赔付?......................16

64. 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因第三人侵权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后,是否有权就医疗费向第三人追偿? .........................................................................................................................16

65. 劳动者在停工留薪期内因用人单位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导致劳动者工伤保险待遇降低,用人单位

是否应承担责任? ...................................................................................................................................................................16

66. 用人单位未缴纳社会保险,双方劳动关系解除后查出疾病原因系工伤,是否可以向用人单位主张

工伤待遇赔偿? .....................................................................................................................................................................17

67. 劳动者先后在两个用人单位从事存在职业病风险的工作,无法确定劳动者在哪一用人单位造成职

业病(工伤)的,赔偿责任如何确定? .........................................................................................................................17

68. 用人单位已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但怠于向社保部门提出申请造成劳动者未取得工伤待遇的,

劳动者能否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17

69. 用人单位未缴纳失业保险金给劳动者造成的损失,用人单位如何承担责任?...................................17

70. 用人单位未及时协助劳动者办理失业登记并告知劳动者领取失业保险金,导致劳动者在得知领取

失业保险金的权利时已经超过领取时限,不能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用人单位是否应当赔偿?....................17

71. 因用人单位办理失业保险金申领时填写错误导致劳动者无法领取失业保险金,用人单位是否承担

责任? .........................................................................................................................................................................................18

72. 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独生子女津贴和为劳动者支付的生育保险个人应承担部分,能否从生育

津贴中扣除? .........................................................................................................................................................................18

第19页

五、保密与竞业限制

六、劳务派遣

七、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

73. 劳动者发生工伤后,用人单位未及时申报工伤,劳动者起诉要求用人单位申报工伤是否属于人民

法院受案范围? .....................................................................................................................................................................18

74. 建筑施工单位将工程发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自然人,该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在工作中受

伤,该劳动者在未提起工伤认定的前提下要求建筑施工单位承担工伤责任,是否应当支持?....................18

75. 用工单位将承包业务转包不具备用工主体的自然人,该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在工作中受伤,要求

用工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是否以双方存在劳动关系为前提。 .............................................................................18

76. 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且不能进行补办,用人单位是否要赔偿社保损失? .................18

77. 劳动合同对竞业限制作出了明确的约定,并约定了竞业限制条款的自始未生效条件条款和竞业限

制义务免除条件条款,条件成就时用人单位是否仍应当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 ..............................................20

78.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约定不得经营同类项目,劳动者违反约定,是否需要支付违约

金? ...........................................................................................................................................................................................20

79. 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用人单位能否主张招聘服务费?..................................................................20

80. “用工单位”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公司向劳动者发放工资,但人力资源管理公司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

合同,劳动关系如何确定? ...............................................................................................................................................22

81. 劳动者发生工伤事故,因劳务派遣单位原因致使无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劳动者能否主张用工

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22

82. 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原劳动合同是否继续有效?......................................................................25

83.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是否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 ........25

84. 用人单位以劳动者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劳动合同期限届满为由终止劳动合同关系,是否应当支

付经济补偿金? .....................................................................................................................................................................25

85. 用人单位可否以“末位淘汰”为由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 ..................................................................25

86. 用人单位因重整、改制等原因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但未造成劳动者失业的,是否应向劳动

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25

87. 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并缴纳社会保险金,劳动者是否需要提前一个月向用人单位提

出辞职申请? .........................................................................................................................................................................25

88. 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缴纳社保,劳动者可否主张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

38

89. 用人单位未足额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

经济补偿金是否予以支持? ...............................................................................................................................................25

90. 劳动者主张其被用人单位辞退,而用人单位主张劳动者系自动离职,举证责任如何分配? ........26

91. 用人单位扣发劳动者工资,劳动者要求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是否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26

第20页

92. 用人单位未及时发放劳动报酬,劳动者提起解除劳动合同后进行了补发,能否以此为由不支持经

济补偿金?..............................................................................................................................................................................26

93. 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

者入职时间早于劳动合同法生效之日,经济补偿金从何时计算?.........................................................................26

94.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后,对劳动者进行工作岗位调整,但未及时向劳动者提供必要的

劳动条件致劳动者无法完成绩效任务,劳动者主张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26

95. 劳动者拒绝用人单位单方调整工作地点,从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金? ...........................................................................................................................................................................................27

96.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就劳动者的工作岗位调整事项未达成一致,协商期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是否

应当支付经济赔偿金?........................................................................................................................................................27

97. 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待岗期间解除劳动合同的,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标准如何确定?.............................27

98. 因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销售提成,劳动者未履行提前三十日通知义务即立即解除劳动合同,

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是否予以支持?............................................................................................................................27

99. 劳动者完成上年度全年工作后离职的,能否享有年终奖?......................................................................28

100. 用人单位未及时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造成劳动者因无法正常就业产生

损失的,是否应当赔偿? ...................................................................................................................................................28

101. 劳动者身份证(户籍)登记出生日期与本人档案信息不一致,其退休时间如何确定? ..............28

102. 劳动者出现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情形,用人单位未立即行使劳动合同解除权,而是要

求劳动者限期上班,之后用人单位能否因劳动者之前的行为再次行使劳动合同的解除权? ........................28

103.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被法院认定为无效后,应当按照何种标准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期间的

工资?.......................................................................................................................................................................................29

104. 未建立工会的用人单位,在对违规员工解除劳动合同时,是否可以不履行该程序?...................29

105. 劳动者因考核不合格不能胜任用人单位的工作岗位,用人单位能否直接解除劳动合同? ..........29

106. 因调岗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用人单位将劳动者移除微信群,劳动者能否以剥夺了劳动权为由解

除劳动合同并主张经济补偿金? ......................................................................................................................................29

107. 劳动合同约定,未经用人单位同意,劳动者擅自离职需支付违约金并不发放提成及奖金的条款

是否有效?..............................................................................................................................................................................29

108. 用人单位安排处于哺乳期的女员工进行培训,女员工以需要哺乳为由向用人单位请假未获批

准,该员工未参加培训,用人单位能否以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为由辞退该劳动者?..........................................29

109. 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无法履行合同,用人单位能否直接解除劳动关系? ....................................31

110. 疫情原因,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待岗并支付待岗工资,劳动者能否以克扣工资为由离职并主张

经济补偿金? .........................................................................................................................................................................31

111. 劳动者失职存在管理不当的情况,用人单位能否依据规章制度对该劳动者进行调岗并降薪? .31

112. 劳动合同到期后,用人单位不再续签劳动合同,双方劳动关系终止,用人单位是否要支付经济

补偿金? ..................................................................................................................................................................................31

113. 用人单位解除合同,在未通过直接送达、邮寄送达的情况下,能否通过公告的方式解除劳动合

同? ...........................................................................................................................................................................................31

114. 《离职协议书》约定,劳动者离职后向有关部门申请争端解决的应承担违约金,该约定是否有

效? ...........................................................................................................................................................................................31

第21页

八、奖金类

九、劳动争议仲裁诉讼

115. 结合劳动者上一年度的年终奖数额、年终奖计算方法、银行流水,能否认定当年度存在年终

奖? ...........................................................................................................................................................................................32

116. 劳动合同约定的有年终奖,且支付了两年度的年终奖,企业是否有理由不予支付其他年度年终

奖? ...........................................................................................................................................................................................32

117. 劳动者提交的钉钉记录显示奖金已经审批通过,用人单位以系误操作为由不予支付,该钉钉记

录能否作为要求企业支付奖金的证据? .........................................................................................................................32

118. 用人单位能否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自主确定绩效奖金的发放条件、数额等事

宜? ...........................................................................................................................................................................................32

119. 年终奖的举证责任应当由哪一方承担? ......................................................................................................32

120. 计算劳动者加班费时,各项奖金是否应当计入计算基数? ...................................................................33

121. 承包人主张的奖金、季度奖、年终奖是否属于劳动争议案件受案范围?.........................................33

122. 聘用协议中包含各项奖金,企业能否以员工存在失职为由不予发放? .............................................33

123. 录取通知书显示“13薪一般春节前发放,在发放前因任何原因离职都将不再享有”,该条款是否

有效?.......................................................................................................................................................................................33

124. 年终奖是否计入员工离职前十二个月平均工资,作为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数额?............................33

125. 合同约定辞职不发放奖金的约定是否有效?..............................................................................................34

126. 制度关于“解除劳动合同取消风险奖金账户的累计额度”的规定是否有效? .....................................34

127. 劳动者要求支付销售奖金利息的主张是否有法律依据?........................................................................34

128. 用人单位是否有权根据企业的经营效益扣减相应的绩效奖金? ..........................................................34

129. 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后,当事人在仲裁申请事项的基础上增加诉讼请求的,人民法院应

否合并审理? .........................................................................................................................................................................36

130. 劳动者主张的差旅费是否属于人民法院劳动争议纠纷受案范围? ......................................................36

131. 劳动者起诉要求用人单位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并补缴社会保险费的诉讼请求,是否属于人民

法院受理民事案件的范围? ...............................................................................................................................................36

132. 劳动者主张用人单位补缴住房公积金是否属于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受案范围? ..........36

133. 劳动者主张用人单位为其办理退休手续的诉请,是否属于劳动争议案件受案范围?...................36

134.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销售业绩奖励政策发生纠纷,是否属于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受案

范围?.......................................................................................................................................................................................36

135. 劳动者以工资欠条为由提起诉讼,能否不经过劳动仲裁前置程序,直接起诉?............................36

136. 医生要求医院办理协助医师变更、考核等相关手续,赔偿此前未协助办理医师变更、考核手续

给上诉人造成的损失是否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 ...................................................................................................37

137. 用人单位给予劳动者处分,劳动者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是否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 .37

138. 事业单位正式在编人员,请求确认与用人单位存在人事关系,是否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 .37

139. 劳动者要求确认工龄时长是否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37

第22页

十、其他

140. 劳动者在劳动仲裁阶段未提出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在一审增加该诉求,人民法院是否

受理?.......................................................................................................................................................................................37

141. 当事人不服劳动仲裁部门作出的裁决书提起诉讼,一审法院是否应当对劳动仲裁作出的裁决书

进行合法性审查?.................................................................................................................................................................37

142. 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分公司与劳动者发生的劳动争议,总公司是否应当对该争议承担连带责

任? ...........................................................................................................................................................................................37

143. 当事人一方不服仲裁裁决向法院起诉时仲裁裁决失效,仲裁裁决中有可执行内容的部分是否要

写入判决书中? .....................................................................................................................................................................38

144.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用人单位是否有权要求劳动者按照约定支付违约金? .......................39

145. 用人单位制度不完善,未进行适当培训,劳动者受骗将资金汇入他人账户造成用人单位经济损

失的,是否承担赔偿责任? ...............................................................................................................................................39

146. 用人单位未依法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劳动者自行进行职

业健康检查的费用能否要求用人单位承担? ................................................................................................................39

147. 劳动者长期未向用人单位提供劳动并接受用人单位管理、用人单位亦未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

酬,能否认定劳动关系已解除? ......................................................................................................................................39

148. 用人单位能否收取劳动者的安全风险抵押金? .........................................................................................39

149.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购买了雇主责任险,劳动者因工受伤被认定为工伤,是否应当由保险公司予

以赔偿? ..................................................................................................................................................................................39

150. 待岗生活费是适用拖欠劳动报酬的特别时效? .........................................................................................40

第25页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未签订劳动合同,如何确认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是否形成劳动关系,应从主体资格是否适格、劳动者从事的劳动是否属于用人单位

经营范围、劳动者是否受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约束、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形式等方面综合判断。《关于确定

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16〕12号)第二条:“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

方存在劳动关系可参照下凭证:(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二)用人单位向

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

等招用记录;(四)考勤记录;(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2018)豫01民终3588号、(2019)豫

01民终18246号、(2018)豫01民终14419号】

2.在校学生是否能够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

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建议》第十二条:“在校生利用业余时

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该规定仅适用于在校生勤工助学的

行为,并不能由此否定在校生的劳动权利,推定出在校生不具备劳动关系的主体资格,在校生可以与用

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2019)豫01民终535号】

3.在校大学生在用人单位实习,用人单位是否必须与其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金?

现实中,即将毕业的在校大学生在用人单位实习的情形大量存在,实习给即将步入社会的在校学生提

供学习锻炼的机会,让学生学以致用,增长见识,积累经验,为毕业后顺利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打下

良好的基础。国家、社会对此也大力提倡,但并未强制要求为实习学生办理各项劳动法及相关法律要求

的劳动合同及各种社会保险。【(2019)豫01民终17424号】

4.在违法转包、分包的情况下,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与具备用工主体资

格的承包单位或发包单位是否存在劳动关系?

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四条:“建筑施工、矿山企业等用人单

位将工程(业务)或经营权发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对该组织或自然人招用的劳动

者,由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发包方承担用工主体责任。”但发包方承担用工主体责任并不意味着与劳动者

之间形成事实劳动关系,不能据此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2019)豫01民终11794号】

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承包单位或发包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将工程业务转包、分包给不具备用

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自然人,该组织或自然人聘用的劳动者从事承包业务时因工伤亡的,由该具备用工

主体资格的承包单位或发包单位依法承担工伤保险责任。故在违法转包、分包的情况下,具备用工主体

资格的承包单位对因工伤亡人员承担的工伤保险责任是一种法定责任,并非基于事实劳动合同关系而产

生,劳动者与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承包单位或发包单位不存在劳动关系。【(2018)豫01民终17732

号】

本院认为,工程转包、分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招用劳动者的,则应认定××与其招用

的劳动者之间形成劳务雇佣法律关系,其前手具有用工主体资格的发包人、承包人、分包人或转包人与

劳动者之间不存在劳动法律关系。【(2018)豫01民终5136号】

01

第26页

5.劳务公司将业务分包给了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自然人,该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是否与劳务公司构

成劳动关系?

豫友劳务公司违法将涉案劳务分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胡应平,其作为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发包方应

承担用工主体责任。故豫友劳务公司与蒋斌之间存在劳动关系,豫友劳务公司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应予驳

回。【(2020)豫01民终10399号】

6.企业停薪留职人员、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内退人员、下岗待岗人员以及企业经营性停产放长假人

员,是否可以与其他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劳动者原为用人单位职工,在用人单位体制改革安置职工过程中,仅发放生活补贴费,社保等费用

从生活补贴中扣除,劳动者没有正常工资待遇,应为下岗待岗人员。劳动者入职新用人单位,新用人单

位亦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书,且劳动者在新用人单位工作期间,接受新用人单位管理,新用人单位按

月向劳动者发放工资,劳动者与新用人单位双方之间建立劳动关系。【(2019)豫01民终8994号】

7.用人单位股东的变更,是否影响劳动合同关系?

用人单位作为独立的企业法人,其股东的变更不影响劳动合同关系。【(2019)豫01民终9128号】

8.不具备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的国内企业,为其设立的全资境外公司招聘劳动者,并由三方签订

《三方协议书》,该劳动者与哪家企业建立了劳动关系?

未取得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的国内企业,不具备对劳动者作出对外劳务派遣的主体资格,境外企

业不具备从中国境内招聘员工的主体资格。劳动者由该国内企业招聘入职,且工资由国内企业法定代表

人发放。三方签订的《三方协议书》的实质目的是国内企业在国内招聘员工,供其在境外投资的项目公

司实际使用,具备资格的实际用人主体为该国内企业。《三方协议书》实为该国内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

劳动合同,劳动者与该国内企业建立了劳动关系。【(2018)豫01民终19815号】

9.用人单位与已达到退休年龄且已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用工关系性质如何认定?

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七条的规定,用人

单位与已达到退休年龄且已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之间的用工关系系劳务关系而非劳动关系。

【(2018)豫01民终20324号】

10.用人单位与已达到退休年龄但尚未依法享受社保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用工关系性质如何认

定?

观点一:不存在劳动关系(主流观点)。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时已超过了法定退休年龄,不具有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的客观条

件。该人员与用人单位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2020)豫01民终11822号、(2019)豫01民终1626号、

(2018)豫01民终19478号、(2018)豫01民终10788号】

本院再审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

龄的,劳动合同终止”。本案中,潘某出生于1966年9月10日,于2017年7月在钰升公司安排下进入

XXX单位职工食堂工作,潘某入职钰升公司时已超过法定退休年龄,非因钰升公司原因不能享受基本养老

保险待遇,且双方签订的《临时劳务协议》明确约定:潘某为临时用工性质,潘某根据钰升公司的临时

项目需求,从事餐饮服务劳务,如钰升公司临时项目情况发生变化或潘某不能胜任项目需求时,本协议

自动终止,故双方之间不具有劳动关系应有的隶属性、管理性、稳定性与依赖性的特征。原判以潘某未

享有养老保险待遇或者领取养老金为由,认定钰升公司与潘某2017年7月至2020年6月存在劳动关系不当,

本院予以纠正。【(2021)豫01民再35号】

本院再审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的,劳动合同终止。”本案中,张三花出生于1958年7月4日,于2017年2月到二七环卫中心从事清扫保洁

员工作,张三花入职二七环卫中心时已超过了法定退休年龄,非因二七环卫中心原因不能享受基本养老

02

第27页

保险待遇。张三花初次与二七环卫中心建立用工关系,应认定双方系劳务关系。原审认定张三花与

二七环卫中心从2017年2月开始存在劳动关系不当,本院予以纠正。张三花在提供劳务中受伤,其合法权

益可依照相关法律规定解决。【(2021)豫01民再235号】

观点二:存在劳动关系。

虽然该人员已年满六十周岁,但是其系未享受养老保险待遇也未领取退休金的劳动者。根据《最高

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七条,并参照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

判庭(2010)行他字第10号《关于离退休人员与现单位之间是否构成劳动关系以及工作时间内受伤是否

适用〈工伤保险条例〉问题的答复》精神,该人员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因我国法律并未禁止使用

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农民工,超过六十周岁继续在城市务工的农民与用工单位形成劳动关系,依法应当

保护其合法权益,给予其平等对待。【(2018)豫01民终17812号】

本院认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七条规

定“用人单位与其招用的已经依法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发生用工争议的,向人民法院提

起诉讼,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务关系处理”,可见法律并未排除用人单位与未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未领取退

休金的人员建立劳动关系。因此一审原告申新瑞到大自然公司工作时虽已年满60周岁,但鉴于其之前并

未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故对申新瑞到大自然公司工作应按照事实劳动关系处理,一审法院

确认双方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并无不当。【2018)豫01民终7467号】

本案中,牛福利的年龄虽超过了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但没有证据显示其已经享受基本养

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二七环卫中心连续为牛福利支付工资的银行账户明细记录、工作卡足以证明

双方之间存在劳动关系。【(2020)豫01民终6300号】

11.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未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双方劳动关系期限届满,之后双方签订了

《劳务合同书》,双方关系如何认定?

原告于2018年10月8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未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原、被告签订《劳动合同

书》的截止日期为2019年2月23日,自2019年2月24日起原告与被告签订了《劳务合同书》,故原审法院

认定原、被告自2011年4月起至2019年2月23日止存在劳动关系,自2019年2月24日起原告与被告之间应

为劳务关系。

因其于2020年4月30日从用人单位离职时双方属于劳务关系,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六条规定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故该上诉请求不能成立。【(2020)豫

01民终10336号】

12.劳动者使用用人单位提供的生产工具,在该单位工作,领取该单位发放的计件工资,但未与用人

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未对劳动者进行管理约束,是否影响双方之间劳动关系的成立?

虽然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但劳动者作为个人,在用人单位提供的工作场所,使用该单位提供的生

产工具,在该单位的经营范围内工作,领取该单位发放的计件工资,双方之间法律关系符合劳动关系特

征。用人单位虽未对劳动者进行管理约束,不影响双方之间劳动关系的成立。【(2018)豫01民终

6582号】

13.须遵守保险公司规章制度、进行考勤打卡的保险代理人与保险公司之间是否构成劳动关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第一百一十七条规定,保险代理人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关系属于代理

关系,不属于《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调整范围。虽然保险代理人与保险公司签订的合同含有必

须遵守保险公司规章制度的内容,如不得无故缺勤,每天打卡等具有劳动关系属性,保险公司也通常采

用“除名”的方式来处理保险代理人的“旷工”行为,但保险代理人是依据保险公司的委托,在保险公司的授

权范围内代为办理保险业务,并向保险公司收取手续费的单位或个人。在报酬上,保险公司根据代理人

所做的业务量支付一定的佣金而不是约定的工资数额,该佣金也不受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限制。保险公

司不承担保险代理人的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责任。所以,保险代理人与保险公司的关系属于平等主体之

03

第28页

间的民事代理关系,而不是劳动关系。【(2018)豫01民终6375号】

14.用人单位只为劳动者缴纳了社会保险,但劳动者一直未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用人单位也未支付

工资,双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劳动关系与社保关系是否可以相分离)?

劳动者与单位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应根据工资发放、社保缴纳、日常考勤、工作内容、工作地点、

是否受单位规章制度约束等情况综合予以认定。公司虽为其缴纳了社保,但并不能因此证明原告与被告公

司存在劳动关系。【(2020)豫01民终13336号】

根据当事人提交的证据,综合本案事实,翰X公司与郭XX之间存在劳动关系,慧X公司未参与翰X公司

的招工环节,未在日常工作中对郭XX进行管理,也非向翰X公司进行劳务派遣,被冠以用人单位名义是基

于与翰X公司委托代为缴纳职工工伤保险的原因,因此不能认定慧X公司与郭XX之间存在劳动合同关系。

【(2021)豫01民终5087号】

15.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关系是在签订劳动合同之日建立还是实际用

工之日建立?

劳动者虽然在1998年3月2日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但直到2001年3月才到用人单位上班,一审

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第三款“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

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的规定,认定双方之间的劳动关系自2001年3月起开始建立,并无不当。

【(2020)豫01民终10836号】

16.物流公司聘用的司机,按照运费比例抽成获得报酬,不受公司实际控制,双方是否存在劳动关

系?

本院认为,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应当提

供证据加以证明。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在作出判决前,当事人未能提供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事

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的后果。本案中,上诉人吴泽龙上诉称其于2020年2月

通过网络招聘入职被上诉人处工作,约定工资标准为每月4000元,但上诉人吴泽龙并未能提供有力证据

证明其主张,也未能提供证据证明其日常需参加被上诉人公司日常考勤,并受其规章制度约束。一审法院

审理期间,被上诉人商捷物流公司提交的证据能够证明上诉人的收入系按照分成比例发放。一审法院结合

以上证据,认定本案双方当事人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中的人身、财产、组织隶属性,并确认双方之间不存

在劳动关系并无不当。上诉人吴泽龙上诉称一审判决认定双方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错误的请求,缺乏事实

04

第29页

本院不予支持。【(2021)豫01民终8347号】

17.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了劳务聘用合同,能否规避形成劳动关系?

本院认为,上诉人宏洁公司与上诉人石春生之间虽然签订了名为劳务聘用的合同,但该合同中约定了

试用期、工作时间、薪酬标准及发放、应遵守的规章制度、合同的终止与解除条件、法律责任等内容,双

方之间存在管理与被管理的从属关系,上诉人宏洁公司按月支付上诉人石春生的劳动报酬,上诉人石春生

接受宏洁公司的管理,双方之间形成了较为长期稳定的劳动合同关系。一审法院结合以上事实,认定双方

之间存在劳动关系正确。【(2021)豫01民终5602号】

18.外卖员与外卖平台是否构成劳动关系?

本院认为,关于双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的问题。金某业上诉称其接受河南省某咨询有限公司管理,工

资固定按月发放,双方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但根据双方陈述及现有证据,能够证明金某业在通过平台获得

配送订单,并依据配送订单的多少决定劳动报酬的发放,双方对此均不持异议,故金某业与河南省某咨询

有限公司之间并不存在劳动法意义上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金某业请求确认双方之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缺

乏依据,本院不予支持。【(2021)豫01民终5602号】

05

第30页

06

第31页

19.劳动者填写的《入职表》或《聘用意向书》能否认定为书面劳动合同?

观点一:不具备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必备条款,不视为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

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劳动者填写的入职表不具

备《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规定的必备条款,视为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2019)豫01民终13784号】

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期间,用人单位虽与劳动者签订了聘用意向书,但该聘用意向书仅是约定劳动者到

用人单位处工作的相关事宜,对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处工作期间的双方的权利义务没有约定,故该意向书不属于

书面的劳动合同。【(2020)豫01民终5654号】

本院认为:关于个人简历和入职须知能否视为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问题。富源公司上诉称郝xx入职时填写

的个人简历及入职须知明确约定了有关事项,视为等同于劳动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

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二)劳动者的姓

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三)劳动合同期限;(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五)工作时

间和休息休假;(六)劳动报酬;(七)社会保险;(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九)法律、法规规定

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本案中,入职须知显然不具备上述构成要件,故富源公司关于该入职须知等同

于书面劳动合同缺乏事实及法律依据,本院不予支持。【(2021)豫01民终3226号】

观点二:具备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必备条款,视为书面劳动合同。

上诉人龚某上诉所称,用人单位应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差额92032元及不应扣除其借款1万

元。河南美职服饰有限公司对此不予认可。本案中,一审法院认为《应聘登记表》已具备劳动合同的基本事

项,并实际履行可视为双方签订的书面劳动合同。【 (2021)豫01民终328号】

20.劳动者在符合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下,与用人单位续签了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

位是否需要支付未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

观点一:无需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条第二款:“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

满十年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续延劳动合同的,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应当订立

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劳动者在符合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下,未向用人单位提出订立无固

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要求,且在双方协商一致的情况下与用人单位续签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认定劳动

者对自己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权利的放弃,用人单位不支付未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二倍工资。

【(2019)豫01民终13798号】

观点二:应当支付。本院认为,用人单位在符合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定条件下与劳

动者订立合同是其法定义务,在符合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条件下,用人单位应当基于诚实信用原

则在原合同到期前的合理期间内通知劳动者,如果用人单位未履行附随义务,用工关系继续的,用人单

位对原合同期满和继续用工的法律后果均有预期,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如果经用人单位通知后,

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签订、或者明确同意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

终止劳动关系或者按照原合同继续履行。上诉人主张被上诉人认可一年一签劳动合同的方式,但未提供

07

第32页

证据证明其在合同到期应当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前通知被上诉人并经双方协商同意,且被上诉人不

认可,故上诉人的主张本院不予支持。一审法院认为被上诉人2019年10月19日前的二倍工资差额已过仲

裁时效,支持上诉人应当支付被上诉人2019年10月19日-2020年10月14日间未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二倍工资差额87563.22元并无不当。【(2021)豫01民终3780号】

21.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超过一年,视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是否应继续支付未签

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间的二倍工资?

劳动者请求用人单位向其支付自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超过一年后至实际补签书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

同期间的二倍工资的,因依法已经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订立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者应按

照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享受相关待遇,劳动者主张用人单位继续支付未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二倍

工资并无依据,不予支持。【(2018)豫01民终1794号】

22.曾担任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及高级管理人员的劳动者主张用人单位支付未续签(订立)劳动合同

的二倍工资的,是否应当支持?

劳动者工作期间担任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及高级管理人员,其完全有权决定公司的劳动合同签署事

宜,未能举证证明未续签合同不是自己的原因,故不应享受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2018)豫

01民终18815号】

23.行政人事部总监,未签订劳动合同,企业是否应当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

本院认为,关于未签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的问题。劳动者系行政人事部总监,故其系用人单位整个

人力资源工作运行的负责人,从员工的入职、劳动合同签订、培训考核、离职等各项工作均系其职责范

围,帮助用人单位合法履行劳动法律规定,避免因违法行为而导致单位利益受损亦应系其职责范围,故不管任

何理由,其不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不利后果均不能由单位来承担,更主要的是不能让其本人从自己的过错

中获利,否则与公平正义的法律基本原则相悖。本案中,用人单位确实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劳动者

并无证据证明其向用人单位主张签订劳动合同而被拒绝,故劳动者向用人单位主张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二

倍工资不应予以支持。【(2020)豫01民终1225号】

24.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已过仲裁时效,一审未提出超过仲裁时效的抗辩,二审还能

否再提起?

用人单位在一审时并未对诉讼时效问题提出抗辩,其在二审时提出诉讼时效抗辩本院不予支持。

【(2020)豫01民终12876号(2020)豫01民终2093号】

08

第33页

关于诉讼时效问题,上诉人在一审时未对诉讼时效提出异议,二审对诉讼时效问题不再审查。

【(2021)豫01民终10446号】

25.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是否适用拖欠劳动报酬的仲裁时效,从离职之日起计算诉讼时

效??

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在法律上属于惩罚性赔偿金,是对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的惩罚措

施,不属于劳动报酬,不适用关于拖欠劳动报酬的仲裁时效之规定,劳动者亦应在法律规定的法定期限

内及时申请仲裁。本案争议双方自2006年10月建立劳动关系,2019年劳动者向登封市人事劳动争议仲裁

委员会申请仲裁,已超过仲裁时效,且无证据证明仲裁时效存在中止、中断的情形。用人单位关于劳动

者主张的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已超过仲裁时效的上诉理由成立,本院予以支持,一审法

院此部分处理不当,应予纠正。【(2020)豫01民终9729号】

26.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按照何种方式适用诉讼时效?

观点一:按年度适用诉讼时效。劳动者于2018年9月7日入职用人单位,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

个月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于2020年1月2日申请用人单位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

差额未超过一年的仲裁时效,用人单位应支付劳动者2018年10月7日至2019年9月6日期间的未签订劳动

合同双倍工资差额198000元【(2020)豫01民终11882号】

观点二:按月分段适用诉讼时效。劳动者就本案申请仲裁的时间为2019年12月27日,故自2018年

10月5日至2018年12月26日期间的二倍工资已超过了一年的仲裁时效。故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未签

劳动合同二倍工资的期限为2018年12月27日至2019年9月4日。【(2020)豫01民终10668号】

27.《劳动合同》期限届满,双方未再续签《劳动合同》,劳动者主张未续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

是否予以支持?

观点一:不支持双倍工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

后,劳动者仍在原用人单位工作,原用人单位未表示异议的,视为双方同意以原条件继续履行劳动合

同。本案中,郑某在双方劳动合同期满后继续在用人单位工作,应视为双方同意以原条件继续履行劳动

合同,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双倍工资的情形。因

此,一审法院判决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不当,本院予以纠正。

【(2020)豫01民终16305号】

关于王某杰上诉主张的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差额。巴奴公司自2016年11月13日设立之日与

王某杰建立劳动关系,双方均认可最后签订的劳动合同至2019年11月30日止。王某杰于2019年12月1日

双方劳动合同到期后按原劳动合同条件继续在巴奴公司工作,应视为双方同意以原条件继续履行劳动合

同,故巴奴公司无需向王某杰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差额。王某杰该项上诉请求,无事实和

法律依据,本院不予支持。【(2020)豫01民终17639号】

上诉人王某与被上诉人公司于2018年1月1日签订的书面劳动合同到期后虽未续签,但上诉人仍留在

公司工作,被上诉人也未提出异议,应视为以原条件延续履行原书面劳动合同,亦应视为双方之间存在

书面劳动合同,故对上诉人主张未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的请求,原审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并无不当。

【(2021)豫01民终48号】

观点二:支持双倍工资。

本院认为:上诉人凯芙国际饭店作为用工单位没有积极与被上诉人李某续订劳动合同,凯芙国际饭店

应自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满的次日2020年9月4日起向李某每月支付二倍工资,共计为14904.25元。故本

院对上诉人凯芙国际饭店的该上诉主张不予采纳。【(2021)豫01民终6059号】

09

第34页

28.误餐补助是否应当计入工资总额的范围?

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误餐补助范围确定问题的通知》对误餐补助的界定,以误餐补助

名义发给职工的补贴、津贴,应当并入当月工资、薪金所得。因此,误餐补助应当计入工资总额之中。

【(2018)豫01民终4686号】

29.提成款是否属于工作薪酬总额?

关于经济补偿金计算标准问题,根据双方劳动合同约定,劳动者的工作内容为建筑设计,提成计取

的对象和基础系劳动者本职工作范围内的工作成果,属于劳动者工作薪酬的组成部分,一审判决以劳动

者 日 常 发 放 工 资 与 提 成 数 额 的 总 和 作 为 计 算 劳 动 者 经 济 补 偿 金 的 标 准 , 合 法 有 据 , 并 无 不 当 。

【(2020)豫01民终1927号】

30.用人单位根据绩效考核情况调整工资,是否违反法律规定?

劳动合同中未明确约定工资组成及具体数额,用人单位依据劳动者的考评等级及市场业绩达成情况

下调其工资,应属于企业行使经营自主权的范畴,该调整不违反法律规定。【(2018)豫01民终

20068号】

31.用人单位从劳动者个人业绩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个人准备金,个人准备金的发放是否属于用人单

位经营自主权范围?

用人单位在不低于当地月最低基本工资的基础上,根据经营特点及经济效益制定工资分配方案系企

业经营自主权范畴。用人单位从劳动者个人业绩中提取一定比例的个人准备金,由用人单位统一分配管

理,属于用人单位行使企业经营自主权的行为,应当受到法律保护。如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并

10

第35页

未低于双方合同约定及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劳动者请求用人单位发放个人准备金,无事实和法律依据,

不予支持。【(2018)豫01民终18185号】

32.用人单位在生产经营困难情况下暂时延期支付劳动者工资是否属于无故拖欠劳动者?

《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第四条:“用人单位确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

到影响,在征得本单位工会同意后,可暂时延期支付劳动者工资,延期时间的最长限制可由各省、自治

区、直辖市劳动行政部门根据各地情况确定。”用人单位因经营出现严重困难,经工会委员会发出延迟支

付工资的通知,并在合理期限内予以补发,不属于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2019)豫01民终11886

号】

33.用人单位能否以劳动者向公司的借款冲抵劳动者工资?

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

劳动报酬。用人单位以劳动者存在借支未清为由不支付劳动者工资违反法律规定。【(2019)豫01民终

11419号】

34.国有企业停岗内退职工的生活费标准如何确定?

职工停岗内退问题系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为妥善安置企业富余人员而进行的政策性安排,产生于特

殊的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富余职工安置规定》第十一条规定,生活费标准由企业自主确定,但不得

低于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最低标准。【(2019)豫01民终12752号】

35.女职工生育津贴与产假工资是否可以兼得?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八条:“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

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

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女职工生育或者流产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

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据此,女职工生育

津贴与产假工资不可兼得。【(2019)豫01民终11364号】

36.劳动者培训时间是否应计入工作天数,是否应支付工资?

培训期间应计入工作天数,用人单位应支付工资。【(2019)豫01民终6515号】

37.劳动者主张加班费的举证责任在哪一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第九条规定,劳动者主张

加班费的,应当就加班事实的存在承担举证责任。但劳动者有证据证明用人单位掌握加班事实存在的证

据,用人单位不提供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不利后果。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劳动者就加班事实未

提供证据,且用人单位也不认可,劳动者应就举证不能承担不利后果。【(2019)豫01民终18707号】

38.劳动合同中约定加班须经审批的,劳动者未经审批加班,能否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加班费?

劳动合同中约定公司施行加班审批制度,劳动者需要加班的,应事先向公司进行书面申请,经书面

批准后方可加班,劳动者不能举证证明其加班经用人单位书面批准的,其支付加班费的诉请不予支持。

【(2018)豫01民终20263号】

39.劳动者提供了考勤表、值班表复印件,能否认定完成了加班的初步举证责任?

关于加班费。王某已经提交证据完成初步的举证责任,劳学公司没有按照规定保存其应该保存的已

支付加班费用等相关证据,应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2018)豫01民终20263号】

40.不定时工作制下,用人单位是否需要支付加班费?

用人单位采用不定时工作制的,劳动者请求用人单位支付加班费的请求,不予支持。【(2018)豫

01民终3720号】

11

第36页

41.用人单位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如何认定加班时间?

用人单位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以年为周期计算工作时间,并在间断工作期间安排职工集中休

假或公休。劳动者应当举证证明在工时周期内,总的工作时间超过法定的工作时间。【(2018)豫01民

终1887号】

42.不定时工作制,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来发放工资的,是否享有带薪年休假?

劳动者的工作采用不定时工作制,亦依法享有带薪年休假。用人单位未提交证据证明其已安排劳动

者休假的,应向劳动者支付未休带薪年休假工资。【(2019)豫01民终9194号】

43.带薪年休假工资是否属于劳动报酬?是否适用一般劳动争议一年仲裁时效?

企业职工享受带薪年休假,年休假是劳动者休假权利的体现,是劳动者的一种福利,劳动者未休年

假给予的补偿是对劳动者未休年假的补偿性福利,并非劳动报酬。应当适用一般劳动争议一年仲裁时

效。【(2019)豫01民再328号】

44.劳动者未享受带薪年休假的举证责任如何分配?

劳动者诉请用人单位支付未享有带薪年休假经济补偿的,用人单位不能提供证据证明劳动者已休年

休假或已支付经济补偿的,其应当支付劳动者未休年休假工资。【(2018)豫01民终21275号】

45.用人单位应如何证明其已向劳动者发放了加班工资及带薪年休假工资?

用人单位主张其已向劳动者发放了加班工资及带薪休假工资差额,根据劳动争议纠纷的举证责任分

配规则,用人单位应当提供考勤表及工资发放明细,否则承担不利后果。【(2018)豫01民终3243号】

46.劳动者因病请假,用人单位在病假期间如何支付劳动者工资?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9条规定,职工患病期间,

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病假工资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

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2018)豫01民终1026号】

47.劳动者能否直接起诉用人单位要求其就未足额支付的劳动报酬或加班费加付赔偿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如果存在未足额向劳动者支付劳

动报酬或加班费等情形,劳动者认为其权利受到侵害时,首先应当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反映,由劳动行

政部门进行调查,劳动行政部门经调查确认存在上述情形时,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

如劳动者未提供有效证据证明存在《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的情形,人民法院对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

赔偿金不予支持。【(2019)豫01民终18707号、(2018)豫01民终6987号、(2017)豫01民终

16393号】

48.劳动者存在加班事实,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放假旅游,能否不予支付加班费?

用人单位上诉主张,其公司每年的春节假期都比法定假期多4天,2019年4月28日至30日,其公司组

织员工去宜昌三峡旅游,其公司不应支付劳动者加班费。因用人单位的该上诉理由并不能抗辩应支付劳

动者加班费的义务,故本院对此上诉主张亦不予采纳。【(2020)豫01民终10668号】

49.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用人单位未及时发放工资,劳动者以拖欠工资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支

付经济补偿金,是否予以支持?

用人单位虽未如期发放劳动者工资,但系因用人单位管理工资核算原因,且适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期间,已征得工会同意,故用人单位并非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且相关社会保险金已申请缓交,故劳动

者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诉求,本院不予采纳。【(2020)豫01民终13453号】

50.销售款项未回款,劳动者要求立即获得提成款,是否达到了支付条件?

因劳动者所联系的合同,现没有回款,不符合约定的支付提成款的条件,现用人单位不应支付。根

据涉案提成款的性质以及双方约定的支付条件,一审法院认为劳动者现请求用人单位立即向其支付该提

12

第37页

成尾款依据不足,其可待符合条件后另行予以主张并无不当。故劳动者的上诉主张,本院亦不予采纳。

【(2020)豫01民终10668号】

51.仅有钉钉打卡,能否证明劳动者存在加班的事实?

至于劳动者提交的钉钉打卡记录,只能证明其打卡的时长,并不能必然得出劳动者存在加班的事

实,也不能排除系劳动者个人原因滞留单位所致。因此,劳动者以钉钉打卡记录来证明其存在加班的事

实,依据不足,应不予采信。且自2018年1月起用人单位每月向劳动者发放工资时均附有工资条,对当月

工资构成亦有清晰列明,劳动者在本案起诉前从未就其工资金额向用人单位提出过异议。因此,劳动者

现提出加班工资的主张,没有依据,应不予支持。【(2020)豫01民终9456号】

52.劳动者提前内退,享受了相关内退待遇,用人单位新文件下发后,新办理内退人员标准有所提

高,劳动者能否要求按照新文件享受内退标准,要求用人单位补充差额。

上诉人2016年12月29日办理了内部退养手续,岗位序列为八岗。根据郑交集团党﹝2016﹞90号文

件《关于集团公司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实施方案》第五条第1项规定,上诉人应享受八级岗位相对应的

2017年度岗位工资标准,办理正式内退手续后,享受正式内退年度相对应的新岗位工资标准并参加以后

增资。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期间,被上诉人已按八岗的工资标准支付上诉人的工资。根据郑交集团

政﹝2017﹞55号和57号文件规定,上诉人不在2017年4月的岗序调整范围,故上诉人主张被上诉人应按

2018年度九岗的工资标准补发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内退工资差额,并按九岗标准发放内退工资

及参与以后增资,依据不足。【(2020)豫01民终3452号】

53.企业停工停产期间是否需要向劳动者支付基本生活费。

本院认为,新密市XX有限公司提供的现有证据不能证明停产停业系政府行为所致,不应免除新密市

恒业有限公司向刘XX、李XX、李XX、赵XX支付基本生活费的义务。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三

条、第四条,《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第十条,《郑州市劳动用工条例》第三十五条的规定,新密

市XX有限公司应当以生活费的形式向刘XX、李XX、李XX、赵XX支付工资报酬。根据刘XX、李XX、李

XX、赵XX提供的工资卡明细,一审法院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百分之六十计算新密市恒业有限

公司应向刘XX、李XX、李XX、赵XX支付的基本生活费分别为70560元、51300元、51300元、74584

元,并无不当。新密市XX有限公司主张其停工停产系政府原因所致和原判决基本生活费用计算标准有误

的上诉理由,证据不足,本院不予采纳。【(2021)豫01民终6386号】

54.工程总承包企业将工程违反规定分包给不具有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个人,是否对拖欠工资承担

连带责任?

本案中上诉人XX建筑公司将涉案工程部分劳务分包给没有资质的被上诉人殷某,被上诉人殷兆林将

其所分包的工程中的砌砖劳务分包给被上诉人苏某,应当认定上诉人XX建筑公司与被上诉人殷某之间系

违法分包关系。一审法院依据《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暂行办法》第十二条关于“工程总承包企业

不得将工程违反规定发包、分包给不具有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或个人,否则应承担清偿拖欠工资连带责

任”的规定,因上诉人XX建筑公司存在违法分包行为,一审法院判令其与被上诉人殷某、苏某连带承担给

付被上诉人董某劳动报酬的责任正确。【(2019)豫01民终10052号】

本案中,被上诉人庞XX带领人员为中原区X小学的消防工程施工的劳务费75480元及利息,上诉人

XX公司作为该消防工程的施工总承包人,其公司将工程转包给个人,导致拖欠农民工工资。一审判决上

诉人承担连带偿付责任并无不当。故本院对此上诉主张不予支持。【 (2021)豫01民终7068号】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三十条第三款规定:“分包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由施工总承包单位

先行清偿,再依法进行追偿。”本案中,李X等人作为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要求XX公司承担清偿责任,于

法有据。根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十九条第二款及第三十条第三款规定,卓X公司作为用人单

位、亚X公司作为施工总承包单位,其对农民工工资的支付责任,不以亚X公司与卓X公司是否已经结算完

毕、卓X公司是否欠付彭X工程款项为条件。一审判决彭X对李X等人承担工资支付责任及因拖欠工资所产

13

第38页

生的利息,并判决卓X公司、亚X公司对彭X的义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并未使卓X公司、亚X公司承担更大

的不利益,且李X等人均未提起上诉,故本院对一审判决结果予以维持。【(2021)豫01民终16788号】

本案中,郑州X建及博X劳务作为具有相应资质的建设工程施工企业、合法的用工主体单位,依法合

规经营,是其应尽的义务。本案中,博X劳务允许不具有相应建设工程施工资质的何XX以其名义承包工程

并招用农民工施工,博X劳务作为用人单位,应当对何XX拖欠孙XX的工资承担清偿责任。【(2021)豫

01民终11297号】

55.分包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施工总承包单位是否承担连带责任?

根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规定,分包单位对所招用农民工的实名制管理和工资支付负直接

责任。施工总承包单位对分包单位劳动用工和工资发放等情况进行监督。分包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

由施工总承包单位先行清偿,再依法进行追偿。茨山公司作为施工总承包方,正基公司拖欠劳务款,依

法应承担先行清偿责任。【(2021)豫01民终11516号】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第三十条第三款规定:“分包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由施工总承包单

位先行清偿,再依法进行追偿。”本案中,孙XX作为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要求郑州一建承担清偿责任,

于法有据。【(2021)豫01民终11297号】

14

第39页

56.用人单位应劳动者申请不为其缴纳社保而将社保费用作为工资发放,后劳动者诉请用人单位赔偿

未缴纳社保损失的如何处理?

劳动者虽签署有自愿放弃用人单位缴纳社保的承诺,但缴纳社保是用人单位的强制性义务,劳动者

以未缴纳社保解除合同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的,应予支持。【(2019)豫01民终5067号】

57.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由劳动者自行缴纳社会保险,用人单位应否赔偿社会保险待

遇损失?

用人单位有义务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并缴纳相应的保险费,双方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由劳动者自行

缴纳社会保险的约定无效,用人单位应赔偿因其未给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导致的所有损失。【(2018)

豫01民终6528号】

58.用人单位经营困难停产放假期间,是否应当缴纳社会保险?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均应依法受到保护,用人单位因经营困难决定停产放假,应妥善解决

职工放假期间的基本生活问题,应当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2019)豫01民终17036号】

59.劳动者未达到退休年龄,劳动关系解除后,能否以用人单位未缴纳养老保险为由,要求用人单位

支付未取得养老保险待遇的赔偿?

用人单位未缴纳养老保险,劳动关系解除后劳动者主张用人单位赔偿无法取得养老保险待遇损失

的,应达到退休年龄,否则损失未实际发生,不予支持。【2018)豫01民再522号】

60.劳动者虽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未办理退休手续,能否向用人单位主张增加基本养老金?

劳动者领取养老保险金必须具备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已办理退休手续的条件。劳动者尚未办理退休

手续,诉请用人单位增加基本养老金的,不予支持。【(2018)豫01民终3163号】

61.用人单位为员工投保意外伤害保险而未缴纳工伤保险,能否将员工获得的商业保险赔付额从用人

单位应承担的工伤保险待遇中扣除?

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应按照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各项费用。依法缴纳工伤

保险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用人单位为其投保了意外伤害保险,不能免除用人单位负有的法定缴纳工

伤保险费的义务。职工获得用人单位购买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赔付后,仍然有权向用人单位主张工伤保

险待遇,法律及司法解释并不禁止受工伤的职工或其家属获得双重赔偿。【(2019)豫01民再268号】

【(2018)豫01民终18941号】

62.第三人对劳动者工伤存在过错,能否减免用人单位应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

《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二条:“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

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最高人民法院关

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

的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

责任的,告知其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

赔偿权利人请求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因此,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

害,若因用人单位之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的,劳动者有权向侵权人主张人身损害赔偿,且不影响劳动者

依法享有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用人单位主张的第三人过错,系受害人与用人单位以外第三人之间的侵

15

第40页

权 法 律 关 系 , 故 用 人 单 位 应 当 依 照 《 工 伤 保 险 条 例 》 向 劳 动 者 支 付 工 伤 保 险 待 遇 的 各 项 费 用 。

【(2019)豫01民再233号、(2018)豫01民终4945号】

63.符合工伤认定条件时,劳动者获得第三人赔偿款后,是否还能获得工伤保险赔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八条:“职工因第三人的原因导致工

伤,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已经对第三人提起民事诉讼为由,拒绝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第三人已经支付的医疗费用除外。”从以上规定可知,对于侵权引起的民事损

害赔偿与工伤保险待遇的竞合,我国法律允许获得不同的赔偿。从性质上看,工伤保险属于社会保险范

畴,与民事损害赔偿性质上存在根本的差别。在存在第三人侵权与工伤竞合的情形下,第三人侵权赔偿

基于的是侵权而承担的赔偿责任,工伤保险待遇是基于工伤保险关系作出的赔偿,两种不同的法律关系

不能相互替代。因此,劳动者获得第三人赔偿款后,还可以获得工伤保险赔付。【(2019)豫01民终

9755号、(2019)豫01民终10728号、(2018)豫01民终12529号】

本院认为,未参加工伤保险期间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

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关于应否扣减悦港物业公司先行支付的医疗费问题,《中华人

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42条规定:“由于第三人的原因造成工伤,第三人不支付工伤医疗费用或者无法

确定第三人的,由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通过以上

规定,可以得出职工在由第三人侵权引起的工伤事故中,工伤职工同时享有工伤赔偿请求权和人身损害

赔偿请求权,工伤职工在获得侵权责任人的人身损害赔偿后,仍有权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但医疗费用除

外。【(2021)豫01民终4633号】

64.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因第三人侵权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后,是否有权就医疗费向第三人追偿?

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

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劳动者因第三人侵权造成人身损害并构成工伤,侵权人已经赔偿的,劳动

者有权请求用人单位支付除医疗费之外的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先行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可以就医

疗费用在第三人应承担的赔偿责任范围内向其追偿。【(2019)豫01民终10881号】

65.劳动者在停工留薪期内因用人单位未足额缴纳社会保险导致劳动者工伤保险待遇降低,用人单位

是否应承担责任?

劳动者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因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所缴纳工伤保险费基数不实,

16

第41页

造成劳动者工伤保险待遇降低,应由用人单位承担责任,并支付差额。【(2018)豫01民终9837号】

66.用人单位未缴纳社会保险,双方劳动关系解除后查出疾病原因系工伤,是否可以向用人单位主张

工伤待遇赔偿?

劳动者在劳动关系解除后不久即被诊断为职业病,足以认定劳动者所患疾病因其在用人单位工作期

间所致,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办理并缴纳工伤保险,故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相关

工伤待遇。【(2018)豫01民终9340号】

67.劳动者先后在两个用人单位从事存在职业病风险的工作,无法确定劳动者在哪一用人单位造成职

业病(工伤)的,赔偿责任如何确定?

两用人单位未依法依规为劳动者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对劳动者患有职业病均存

在因果关系,依照《侵权责任法》第十二条规定,二人以上分别实施侵权行为造成同一损害,能够确定

责任大小的,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赔偿责任。【(2018)豫01民终

20591号】

68.用人单位已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但怠于向社保部门提出申请造成劳动者未取得工伤待遇的,

劳动者能否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用人单位已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但因用人单位原因造成劳动者未及时取得工伤待遇的,劳动者

有权要求用人单位先行垫付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的部分,待用人单位收到社保部门支付的费用后予以冲

抵。【(2019)豫01民终345号】

69.用人单位未缴纳失业保险金给劳动者造成的损失,用人单位如何承担责任?

因用人单位没有为劳动者办理失业保险,致使劳动者无法领到失业保险金,由此造成的失业保险待

遇损失应由用人单位负担。【(2019)豫01民再171号】

70.用人单位未及时协助劳动者办理失业登记并告知劳动者领取失业保险金,导致劳动者在得知领取

失业保险金的权利时已经超过领取时限,不能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用人单位是否应当赔偿?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终止劳动合同并开具证明书后,没有按照社会保险法及失业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

及时将失业员工档案转移至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并告知和协助失业员工办理失业登记手续,导致劳动者在

得知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权利时已经超过领取时限,不能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用人单位应当赔偿劳动者无

法领取失业保险金造成的经济损失。【(2018)豫01民终24号】

17

第42页

71.因用人单位办理失业保险金申领时填写错误导致劳动者无法领取失业保险金,用人单位是否承担

责任?

劳动者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条件,但因用人单位在为劳动者办理失业保险金申领时填写错误(将

用人单位辞退填写为劳动者辞职),导致劳动者无法领取失业保险金,用人单位应当予以赔偿。

【(2018)豫01民终9366号】

7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独生子女津贴和为劳动者支付的生育保险个人应承担部分,能否从生育

津贴中扣除?

用人单位发放的独生子女津贴及为劳动者支付的生育保险个人应承担部分,系用人单位提供的福利

待遇,与劳动者同时享受基于生育保险产生的生育津贴并不冲突。【(2019)豫01民终4635号】

73.劳动者发生工伤后,用人单位未及时申报工伤,劳动者起诉要求用人单位申报工伤是否属于人民

法院受案范围?

本案中的劳动者虽然与登封公司、郑州公司存在直接的利害关系,但其要求登封公司、郑州公司为

劳动者申报工伤的诉讼请求,不属于法院民事诉讼的受案范围,申报工伤如出现争议,应当根据法律规

定由其他机关处理,因此劳动者的起诉应予驳回。【(2020)豫01民终13624号】

74.建筑施工单位将工程发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自然人,该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在工作中受

伤,该劳动者在未提起工伤认定的前提下要求建筑施工单位承担工伤责任,是否应当支持?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六条规定,劳动者因为工

伤,请求用人单位依法承担给予工伤保险待遇的争议,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后,当事人依法起诉的,人民

法院应予受理。该规定明确了人民法院对工伤认定后的工伤保险待遇发生争议应当受理,但是否认定为工

伤则应由劳动行政部门加以确认,劳动者不能提供劳动行政部门作出的工伤认定书和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的,人民法院应当不予以受理。本案中上诉人劳动者未提供劳动行政部门作出的工伤认定,其上诉要求被上

诉人用人单位承担本案工伤保险责任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本院不予支持。【(2020)豫01民终11411

号】

75.用工单位将承包业务转包不具备用工主体的自然人,该自然人招用的劳动者在工作中受伤,要求

用工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是否以双方存在劳动关系为前提。

用人单位违法将涉案工程发包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个人,根据上述法律及司法解释规定,依法

应认定上诉人为“用人单位”,应由上诉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虽然上诉人提交的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2018)豫民再284号民事判决书认定上诉人与劳动者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但对于上诉人系“用人单

位”、应承担“工伤保险责任”是基于上述法律的特别规定,旨在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以双方存在真

实劳动关系为前提。因此,本案情形中即便上诉人与劳动者之间不存在真实的劳动关系,也不妨碍被上

诉人以及本院基于法律的特别规定而认定上诉人为用人单位、应当承担工伤保险责任,劳动者在从事上

诉人违法发包工程中所受伤害为工伤。客观上,劳动者所受伤害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一项

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 (2018)豫01行终142号】

本院认为,存在劳动关系并非承担用工主体责任的前提。本案中,一审法院判决上诉人承担用工主

体责任的依据是上诉人将工程发包给不具备用工资格的个人,而导致的责任承担。一审法院判决上诉人

工伤保险责任正确。上诉人称其不应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理由不成立,本院不予采纳。【(2021)豫

01民终3600号】

76.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且不能进行补办,用人单位是否要赔偿社保损失?

关于社会保险损失,应当以中森公司在法律规定期限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及由其缴纳的社会保险

费用为基础来认定。用人单位应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中森公司未依法为

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手续及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一审法院考虑到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养老保险、医疗

保险的比例,结合劳动者在中森公司的工作期间、每月工资数额等实际情况,酌定社会保险损失为5万

元,并无不当。【(2021)豫01民终5079号】

18

第43页

19

第44页

77.劳动合同对竞业限制作出了明确的约定,并约定了竞业限制条款的自始未生效条件条款和竞业限

制义务免除条件条款,条件成就时用人单位是否仍应当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

劳动合同对竞业限制作出了明确的约定,并约定劳动者离职之日起2个月内未收到竞业限制补偿金或

书面竞业限制通知,视为竞业限制条款自始未生效,劳动者无需履行竞业限制义务,用人单位也无需支

付任何竞业限制经济补偿金;在竞业限制期内,劳动者超过约定的支付日期一个月未收到竞业补偿,视

为竞业限制义务已免除,用人单位也无需支付任何竞业限制经济补偿金。劳动者离职后,用人单位未按

照约定支付第一个月的竞业限制补偿金,超过约定支付日期的一个月之日起劳动者竞业限制义务免除,

但用人单位仍应支付前两个月的竞业限制补偿金,并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

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第九条的规定,额外支付三个月的竞业限制经济补偿。【(2018)豫01民终

18146号】

78.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约定不得经营同类项目,劳动者违反约定,是否需要支付违约

金?

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期间,与他人共同成立并经营与用人单位经营范围基本相同的公司,违反了

双方劳动合同的约定,劳动者应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2018)豫01民终9801号】

79.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用人单位能否主张招聘服务费?

一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保密廉洁履职及在职期间竞业禁止协议,对双方具有法

律约束力。劳动者在签订上述合同及协议时,隐瞒已入职某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事实,其行为已构

20

第45页

成对保密廉洁履职及在职期间竞业禁止协议的违约,应赔偿用人单位招聘服务费损失(560,160

元)、并支付所获收益20%的违约金(314,510.74元)。

二审:劳动者曾入职多家不同公司,其对劳动合同的订立及竞业限制等事项熟。劳动者提交的某投

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工商登记显示该公司是法人独资公司,股东为某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而某地

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与用人单位相同,某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与劳动者负

责 的 融 资 业 务 相 同 。 因 此 , 本 院 认 为 原 审 判 决 认 定 劳 动 者 相 应 行 为 违 反 了 竞 业 禁 止 协 议 正 确 。

【(2021)豫01民终8238号】

21

第46页

80.“用工单位”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公司向劳动者发放工资,但人力资源管理公司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

合同,劳动关系如何确定?

劳动者从事“用工单位”安排的工作,虽该单位与人力资源管理公司签订有《人力资源派遣服务合

同》,但人力资源管理公司作为劳务派遣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故人力资源管理公司与劳动者

之间不构成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该“用工单位”具有合法的用工主体资格,人力资源

管理公司只是代发工资,故应认定该“用工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形成事实上的劳动关系。【(2019)豫

01民终2323号】

81.劳动者发生工伤事故,因劳务派遣单位原因致使无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劳动者能否主张用工

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用工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对劳动者在派遣工作期间发生工伤没有异议,用工单位给被派遣劳动者造

成损害,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2018)豫01民终20581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二条规定,用工单位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

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本案中,宋付勋在完成用工单位防空兵××××区指派的工作任

务时受伤,防空兵××××区作为用工单位应当与劳务派遣单位厚泽公司对宋付勋损害承担连带赔偿责

任,一审法院判决防空兵××××区与厚泽公司对宋付勋的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并

无不当。【(2020)豫01民终8109号】

22

第47页

本院认为,刘XX是经育才公司劳务派遣至和鼎公司工作的劳动者,其在上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经抢

救无效死亡,并经荥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为工伤。和鼎公司作为用工单位,不能证明其已向

育才公司支付刘子建的社会保险费用,故一审法院根据《劳务派遣协议》约定及本案实际情况,判决和

鼎公司对刘子建的工亡赔偿承担连带责任,符合法律规定。【(2020)豫01民终18083号】

23

第48页

24

第49页

82.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原劳动合同是否继续有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四规定,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

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

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2019)豫01民终12755号】

83.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是否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一)项:“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

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

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三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依据《劳动法》第二十五条解除劳动合同,可

以不支付劳动者经济补偿金。【(2019)豫01民再182号】

84.用人单位以劳动者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劳动合同期限届满为由终止劳动合同关系,是否应当支

付经济补偿金?

用人单位因劳动者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劳动合同期限届满为由终止劳动合同关系的,符合相关法

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2019)豫01民终11192号】

85.用人单位可否以“末位淘汰”为由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以“末位淘汰”为由,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不符合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情

形,系违法解除,应支付经济赔偿金。【(2018)豫01民终17719号】

86.用人单位因重整、改制等原因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但未造成劳动者失业的,是否应向劳动

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劳动部《关于实行劳动合同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第二十一条:“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由于主

管部门调动或转移工作单位而被解除劳动合同,未造成失业的,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用人

单位因重整、改制等原因解除与劳动者劳动关系并安排工作,未造成失业的,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经济

补偿金。【(2019)豫01民终2640号】

87.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并缴纳社会保险金,劳动者是否需要提前一个月向用人单位提

出辞职申请?

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并缴纳社会保险金的,劳动者可以不提

前一个月向用人单位提出辞职申请。【(2018)豫01民终6008号】

88.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缴纳社保,劳动者可否主张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

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

偿金,经济补偿金的标准是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根据查明的案

情,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有权据此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

补偿金,故原审法院根据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计算经济补偿金,于法有据,本院予以确认。

【(2020)豫01民终5791号】

89.用人单位未足额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

经济补偿金是否予以支持?

另双方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公司已为劳动者建立社会保险账户并交纳社会保险,劳动者提出的缴费年

限不足、缴费基数低等问题,可通过用人单位补缴或社保管理部门强制征收的方式实现。故劳动者依据

25

第50页

限不足、缴费基数低等问题,可通过用人单位补缴或社保管理部门强制征收的方式实现。故劳动者依据

上述理由主张解除劳动关系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依据不足,一审法院据此判令用人单位无需支付解

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处理并无不当。【 (2020)豫01民终8370号】

90.劳动者主张其被用人单位辞退,而用人单位主张劳动者系自动离职,举证责任如何分配?

应由用人单位就劳动者自动离职的事实负举证责任,用人单位不能举证证明的,由其承担不利后

果。【(2018)豫01民终6528号】

91.用人单位扣发劳动者工资,劳动者要求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是否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

用人单位未提供证据证明其合法扣发劳动者的工资的,应认定用人单位违法拖欠工资,劳动者要求

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2018)豫01民终5542号】

92.用人单位未及时发放劳动报酬,劳动者提起解除劳动合同后进行了补发,能否以此为由不支持经

济补偿金?

关于经济补偿金。因思维精工公司在收到樊基社邮寄的《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后才向樊基社补发

了工资,应当认定思维精工公司存在未及时足额向樊基社支付劳动报酬的情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劳动合同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思维精工公司应当按照樊基社离

职前十二个月的应发平均工资及2008年1月1日之后的工作年限向樊基社支付经济补偿金。【(2021)豫

01民终5257号】

93.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

者入职时间早于劳动合同法生效之日,经济补偿金从何时计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九十七条第三款规定,双方的劳动合同在该法实施后解除,经

济补偿年限自该法施行之日起计算。耿新芳主张按照2008年之前的《违法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

法》(已废止)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已废止)计算

经济补偿金,因其与河南思维自动化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解除劳动关系的事实不符合相关规定,故本院不

予支持。【(2021)豫01民终3815号】

94.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后,对劳动者进行工作岗位调整,但未及时向劳动者提供必要的

劳动条件致劳动者无法完成绩效任务,劳动者主张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金?

26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书pdf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