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休闲农业园区
营销策划的现状与提升
现代农产品
销售与消费
AGRICULTUR AL PRODUCTS 2022 年第 2 4 期 总第 210 期
P16 蒲江晚熟柑橘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P24 大食物观背景下,中国食物系统最佳实践案例涌现
(内部资料,免费交流)
京内资准字
2022--L0079 号
浅谈休闲农业园区
营销策划的现状与提升
现代农产品
销售与消费
AGRICULTUR AL PRODUCTS 2022 年第 2 4 期 总第 210 期
P16 蒲江晚熟柑橘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P24 大食物观背景下,中国食物系统最佳实践案例涌现
(内部资料,免费交流)
京内资准字
2022--L0079 号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为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求,服务于县域 / 市域农业发展,中农富通继农业嘉年华
之后创新性地提出中农富通农业奥特莱斯(以下简称农业奥特莱斯)。
农业奥特莱斯以政策引导为动力,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以信用建设为基础,以连锁经营为特征,以品牌培育为
手段,以技术创新为支撑,集聚资源要素,融合现代金融、电子商务、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手段,打造高效优质
农产品和绿色农业生产投入品产销对接平台以及专业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是集产品交易、服务体验、会展交流、
培训教育于一体的全新现代商业模式;对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保障供应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绿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农业奥特莱斯具备产品交易、品牌培育、涉农
服务、金融服务、信息交流、教育培训、休闲体验、会议会展和科技示范九大功能。
2019 年 5 月 19 日在北京国际都市农业科技园隆重举办“中农富通农业奥特莱斯发布会”,引起来自国内外的嘉宾
和全国数十家媒体的关注。农业奥特莱斯能成为具有多样性、更有张力的全新商业模式,打造高效优质农产品和绿色农
业生产投入品产销对接平台以及专业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
中农富通农业奥特莱斯
产品交易 信息交流
涉农服务 金融服务
教育培训 休闲体验
综合性农商
全新产销模式 01
03
04
05
一站式服务 02
全新涉农
体验式消费
全新式生活
五大
创新
业务咨询:刘女士 15811564620
九大 功能
主要业务
构成
产品
交易
品牌
培育
涉农
服务
会议
会展
休闲
体验
科技
示范
农产品
展销服务
农商
体验服务
农业生产
服务
农业经营
服务
农业金融
服务
基本功能 辅助功能
金融
服务
信息
交流
教育
培训
做现代农业 找中农富通
PREFACE 卷首语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1
唐仁健:以科技和机制创新为动力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在《党的
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中发表署名文章《加快建设农
业强国》。唐仁健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农业
发展方式的创新,也是农业发展进程的提速,既体现
农业发展量的突破和质的跃升,又彰显打破常规的后
发优势和赶超态势。要准确把握建设农业强国的内涵
特征和基本要求,明确发展目标,找准突破重点,走
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唐仁健表示,要以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底线,以科技和机制创新为动
力,以设施和装备升级为重点,推动农业发展由追求
速度规模向注重质量效益竞争力转变,由依靠传统要
素驱动向注重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由产
业链相对单一向集聚融合发展转变,加快建成供给保
障有力、绿色高质高效、产业链条完备、竞争优势明
显的农业强国。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唐仁健提出六
方面重点任务。
一是推进耕地保护建设全方面加强。牢牢守住 18
亿亩耕地红线,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逐步把永
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实现人均一亩高标
准农田、人均占有粮食 600 公斤。确保耕地主要用于
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永久
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
用于粮食生产。
二是推进农业科技装备全领域突破。加快以种业
为重点的科技创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强农
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建设种业领域国家重大创新平
台,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培育一批航母型
种业领军企业,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加强农业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
攻关,在基因编辑、生物工厂、人工智能等领域实现
突围突破。
三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全过程转型。加强农业资
源保护,强化退化耕地治理,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保
护农业生物资源,降低农业资源利用强度。治理农业
面源污染,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
四是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全环节覆盖。巩固和完
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
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五是推进农业产业全链条升级。以拓展农业多种功
能、发掘乡村多元价值为方向,融合农文旅、贯通产
加销,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展乡村特色
产业。立足乡村特有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资源,开发
具有鲜明地域特点、民族特色、乡土特征的产品产业,发
掘传统工艺,培育乡村工匠,创响“土字号”乡村特
色品牌。
六是推进农业对外合作全方位展开。优化农产品
贸易布局,实施农产品进口多元化战略,促进优势特
色农产品出口,创新发展农业服务贸易。培育国际大
粮商和跨国农业企业集团,推进生产、加工、仓储物
流等全产业链协同布局。围绕粮食安全、气候变化、绿
色发展等领域,加强全球农业科技合作。积极参与全
球粮农治理,共同制定国际标准规则,增强我国农业
国际影响力。
——21 世纪经济报道
主办单位
北京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
北京富通大潮来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市场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
中国绿色食品协会
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
中国果品流通协会
中国调味品协会
中国蔬菜流通协会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
中国园艺学会
中国水产学会
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
北京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公益支持单位
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
现代农产品
销售与消费
信息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官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官网
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
北京市新发地市场
北京农产品中央批发市场
河北省邢台市邢州现代物流城农产品批发市场
山西省忻州农产品批发市场
山东省寿光蔬菜批发市场
河南省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城
上海市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
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
浙江省金华农产品批发市场
湖南省长沙红星农副产品大市场
四川省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中心
四川成都市双流百家批发市场
贵州省贵阳北部农产品电商冷链物流园
深圳布吉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
深圳市南山农产品批发市场
广东省广州市江南农副产品市场
广西玉林宏进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声明:《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声明
凡本刊物中注明“本刊约稿”的作品,版权均属于《现代农
产品销售与消费》,未经本刊物授权,任何媒体、互联网站和商
业机构均不得进行商业性质的 原版原式转载,也不得歪曲和篡改
本刊物所发布的内容。被本刊物授权使用的单位,不应超越授权
范围,须注明来源: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刊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刊物未注明“本刊约稿”的作品,均为转载自其它
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刊物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刊物联系的,请在
本刊物发布该作品后的30日内进行。
本刊中未标明图片来源均来自网络
发行量:300000份/期
杂志宗旨:
宣传区域优质农产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促进农产品流
通体系建设,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搭建农产品市
场信息交流的平台,努力成为联结生产、流通与消费的桥梁。
发行范围:
农产品流通市场主体,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相关负责人。包
括:农业农村部等农业管理部门、县域政府、农业行业协
会、供销合作社、农产品加工推广总站、科研院所、新型农
业经营主体、农产品批发集贸市场、大型超市等。
编辑部
总 编 辑:何小凡
执行总编辑:白春明
主 编:王 妮
副 主 编:鲍仁蕾
美术编辑:韩 倩
编辑/记者:邸旭亮 任柳柳
苏策阳 洪秀丽
封面图片:中农富通图库
委员会(按姓氏笔划排名):
马会勤 冯力更 任迪峰
安玉发 李乃光 李玉清
吴卫华 沈 群 张 文
张天柱 张绍英 张 锐
张德纯 张潞生 陈尚武
陈 湘宁 孟繁锡 封树民
赵梁军 洪 涛 高振江
曹 华 曹建康 韩一军
韩东海 翟留栓 潘灿平
籍保平
2022年第24期
总第210期
蒲江晚熟柑橘产业发展存在的问
题及对策建议 16 为加快发展乡村产业,2020 年农业农村部印发
《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 年)》,
提出要发掘乡村功能价值,强化创新引领,突出
集群成链,培育发展新动能,聚集资源要素,进
一步丰富了乡村产业内涵。柑橘产业作为四川省
“10+3”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中“川果”的主要代表,
是助力四川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
在我国,随着政策引导、地方支持,已经有大批
农业园区完成建设,特别是休闲农业园区数量可
观。目前,这些园区已经成为聚焦产业、促进乡
村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
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但是,“重建设 轻运营”
的现象也成为了农业园区的普遍现象。
浅谈休闲农业园区营销策划的现 20 状与提升
卷首语 PREFACE
唐仁健:以科技和机制创新为动力 加快建设农业
强国/01
农情综报 PREFACE
中农富通创新团队荣获中国创新方法全国总决
赛“优胜奖” /04
《宿迁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农业结构调整详规
(2022-2025年)》终期评审顺利完成/05
种植管理 GROWTH MANAGEMENT
基于品质和效益的我国苹果栽培新区区
划初见/10
产业研究 INDUSTRY RESEARCH
蒲江晚熟柑橘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建议/16
品牌营销 MARKETING
浅谈休闲农业园区营销策划的现状与提升/20
食品安全 FOOD SAFETY
大食物观背景下,中国食物系统最佳实践案例
涌现/24
精彩瞬间 MEMORABLE MOMENT
西红柿炒鸡蛋,中国人餐桌上最成功的一场“洋
务运动”/28
科技前沿 TECHNICAL FRONT
【Nature Plants】华南植物园首次克隆了甘薯
天敌害虫的天然抗性基因/32
温室增施二氧化碳气肥技术试验效果探析/34
4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农情综报 AGRO-NEWS ROUNDUP
中农富通创新团队荣获中国创新方法全国总决赛“优胜奖”
喜报!山西中农富神基地被认定为山西省高寒地区有机旱作中试基地
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部和天津市人民政
府联合主办的 2022 年中国创新方法全国总决赛于 11
月 24 日 -25 日顺利开展。自 8 月份大赛启动以来,共
有来自 40 个行业 1748 家企业的 5495 个项目报名参
赛,直接参与的企业科技人员超 1.6 万人,参赛规模
较往年再创历史新高,参赛项目涉及高端装备制造、能
源电力、智能制造、通信、金属、医疗以及人力资源
管理等多个领域。经过全国各地区域赛层层选拔,共
有 239 个创新项目突出重围进入决赛。
本次集团由陈燕红创新工程师负责的项目《应用
TRIZ 方法解决韭菜长韭蛆的问题》荣获北京赛区一
等奖,并代表北京赛区进入全国总决赛。中农富通作
为全国 239 个参赛项目中三个农业领域项目的典型代
表,应用 TRIZ 创新方法攻克了韭菜长韭蛆的技术难
题,产生了专利、标准、规程等多项技术成果,受到
了大赛评委的高度肯定和关注,最终创新团队荣获全
国“优胜奖”1 项。
创新方法是驱动自主创新的根本之源,通过对创新方
法的学习与应用,有效带动了集团内部浓厚的创新氛围,对
企业培养创新人才、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产生了积极影
中试基地主要是为行业科研成果向规模化生产提
供中间试验场地和条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是打通
科研与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为现实生产力,将围绕我省重点产业链、创新链布局,建
设一批技术开发能力强、中试熟化服务水平高的中试
基地,逐步建立重点领域全覆盖、管理体制新、运行
机制活、中试成效好的中试服务体系。
响。中农富通自 2017 年参加中国创新方法大赛以来,参
赛项目逐年增加、参赛项目质量逐年提升,先后共有 29
组项目参与比赛,共获北京市一等奖 4 项,二等奖 17 项,三
等奖 8 项。另有 3 组项目入选全国总决赛,获得全国一
等奖 1 项,优胜奖 2 项。在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的指导
和帮助下,先后培养了 30 余名创新工程师。
今后,中农富通将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推广创新方
法,继续应用 TRIZ 创新工具攻克生产管理中的“卡脖子”
难题,为农业科技工作者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为推动企
业自身发展注入创新活力,为行业创新发展助力赋能。
——中农富通
中试基地主要围绕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智能制
造、节能环保、新材料、数字产业、新能源、新能源
汽车、合成生物、现代医药和大健康、农业等领域布
局建设。
2022 年 12 月 9 日山西中农富神基地被认定为山
西省高寒地区有机旱作中试基地。
——山西中农富通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5
AGRO-NEWS ROUNDUP 农情综报
《宿迁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农业结构调整详规(2022-2025 年)》
终期评审顺利完成
2022 年 12 月 7 日下午,由中农富通长三角农业
规划科学研究所承担的《宿迁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
农业结构调整详规(2022-2025 年)》(以下简称《规划》)
项目评审会在宿迁市农业农村局二楼会议室顺利召开。
此次评审汇报由中农富通长三角农业规划科学研
究所所长薛欣艳带队,出席本次会议的有宿迁市农业
农村局副局长、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等局内领
导,同时有幸邀请到宿迁市农业农村领域的五位资深
专家参与评审。
黄河故道位于宿迁中部地区,全长 114.3 公里,面
积约 1210 平方公里。作为古泗水运道、黄河河道、大
运河漕运通道,贯通南北,形成独特的自然生态、历
史遗迹和地域文化。宿迁市将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
建设作为“十四五”重大发展战略,按照统筹规划、系
统治理、连片开发的要求,举全市之力建设绿色水美
生态廊道、富民增收经济廊道、城乡一体示范廊道、文
旅融合展示廊道。带动区域现代农村板块经济,打造
绿色生活产业链,以农业加工业、高效农业、乡村服
务业为重点,融合农耕文化、水乡文化等,努力实现
黄河故道地区绿色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宿迁“绿腰
带”“金腰带”。
《规划》遵循上位规划中提出的“两群三带”现代
农业生产空间布局,在此基础上实化细化廊道产业布
局,确定不同片区的发展目标、产业规模及结构、发
展路径,围绕产业链条优化编排重大工程与项目。会
上,项目负责人胡超从规划背景、现状分析、总体目
标、调整任务、重点工程、实施保障六个方面对《规划》
方案进行了详细汇报。
专家组认真听取汇报并审阅了《规划》方案,经
质询与讨论,认为《规划》符合宿迁黄河故道农业结
构调整的规划与建设要求,紧扣江苏省、宿迁市相关
政策文件精神,方案编制结构合理、层次清晰、内容
丰富、重点突出,提出的调整目标、发展格局、产业
调整方向和重点工程任务,符合宿迁黄河故道农业结
构调整的建设发展方向,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与会
领导与专家组一致同意《规划》通过评审。
会后,项目组将结合与会领导、专家的意见,积极
推进《规划》终期定稿工作,尽快提交方案成果。
——中农富通长三角农业规划科学研究所
6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农情综报 AGRO-NEWS ROUNDUP
《长三角农业与健康创新融合发展示范区详细规划(2022-2025 年)》
方案终期评审顺利完成
2022 年 12 月 12 日下午,由中农富通长三角农业
规划科学研究所承担的《长三角农业与健康创新融合
发展示范区详细规划(2022-2025 年)》(以下简称《规
划》)项目评审会在宣城市宣州区维也纳国际酒店 6
楼会议厅顺利召开。
此次评审汇报由中农富通长三角农业规划科学研
究所总工胡超带队,出席本次会议的有宣州区烟草发
展中心和杨柳镇相关领导,同时有幸邀请到宣州区农
业农村局、宣城市规划设计院、宣州区发改委、宣州
区自然资源规划局和宣州区自然资源编研中心的五位
资深专家参与评审。
示范区位于宣城市宣州区杨柳镇,核心范围包括新
龙村、兴洋村、高桥村,红线面积约 7.87 万亩,辐射
区为杨柳镇域。《规划》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围绕“农
业与健康创新融合发展”这一命题,结合上一版《宣
城现代功能农业科创园发展规划》的规划成果,编制
此次示范区详细规划。
《规划》以功能农业为主题,聚焦“烟 +N”农产
品品类,以农副食品(功能性)加工为主导产业,以
现代设施农业、生物农业为高新技术产业,打造“引
领宣城、辐射皖南、示范长三角、知名全国”的农业
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规划》明确了示范区目标定
位、发展策略、建设思路、空间布局、建设内容、组
织机制和运营模式等。
专家组认真听取汇报并审阅了《规划》方案,经质
询与讨论,认为《规划》符合长三角农业与健康创新融
合发展示范区规划与建设要求,紧扣安徽省、宣城市、宣
州区相关政策文件精神,方案结构合理、层次清晰、内容
丰富、重点突出,提出的目标定位、空间布局、发展策略
和专项工程,符合长三角农业与健康创新融合发展示范区
的建设发展方向,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与会领导与专家
组一致同意《规划》通过评审。
会后,项目组将结合评审专家与领导的意见,对
接实施载体杨柳镇人民政府,进一步细化核实重点项
目点位与建设情况,夯实《规划》文本,积极推进终
期定稿工作。
——中农富通长三角农业规划科学研究所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7
AGRO-NEWS ROUNDUP 农情综报
不负使命 砥砺前行
——中农富通助力西部地区省级、市级星级园区申报成功
近日,《2022 年下半年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
验收监测核验初步结果的公示》、《2022 年度成都市
星级现代农业园区考评结果的公示》发布,我司助力
项目申报成功。
广西现代特色农业四星级示范区
荔浦市祥福生猪特色产业示范区
示范区位于荔浦市南部,包含杜莫镇、荔城镇、马
岭镇部分区域;北靠阳朔县,东邻新坪镇,西连龙怀
乡,南接蒙山县,区位条件优越。
示范区以生猪产业为主导,以龙头企业为经营主
体,农业生产采用“公司 + 基地 + 农户”、“公司 +
基地 + 合作社 + 农户”等模式进行经营管理。
新晋成都市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
简阳市三星片区十万亩粮油产业园区
园区位于简阳市北部,主要涉及三星镇、青龙
镇、踏水镇、宏缘镇;园区按照全市农业产业规划布
局,园区内坚持以粮为主、粮经统筹原则,以水稻、玉
米、油菜为主导产业,注重绿色生产,利用先进技术、工
艺等开展绿色防控;持续推进股份联结、订单联结、培
训联结等利益联结模式。
简阳市镇金镇万亩粮经复合产业园区
园区位于简阳市南部,主要涉及赵家社区、小
湾村、河坝村。园区以粮油为主导产业,实行“农
户 + 企业 + 合作社”合作模式,联合成立村级平台
公司,以公司为载体,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订
单农业。
——中农富通
10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种植管理
GROWTH
MANAGEMENT
A 立足于我国苹果可持续发展和保持世界苹果生产大国地位,根据
60 年来气温和降水等气候变化情况及苹果栽培区域变化的实际,提
出了基于苹果品质和生产效益的 6 个质效栽培新区,并就这些新区常
见灾害及发展中的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
一、我国苹果生产历史进程与概况
我国是苹果的原生地之一,在苹果属 35 个种中,有 24 个种原生
于我国;但我国大苹果的生产性栽培起步较晚,19 世纪 80 年代发端
于山东省烟台市。20 世纪前半叶,在山东、辽宁、河南等地开始有零
星、小规模的栽培,并开始传入山西、陕西等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至 1978 年,适于栽培苹果的各地计划性地发展了一定规模的集体果
园;改革开放后,我国苹果生产得到了迅速、大规模的发展,虽在每
个“五年计划”面积有波动,但一跃名列世界苹果栽培前列,成为苹
果生产大国。进入 21 世纪后,我国苹果生产规模一直稳居世界第一。
截至 2017 年底,我国苹果种植总面积 194.695 万 hm2
、总产量 4139
万 t,分别占世界总种植面积的 49%、总产量的 53.6%。苹果产业在
农村经济、农民增收、丰富市场和出口创汇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国苹果种植区划的历史与现状
苹果生态区划是根据苹果对生态条件的要求,对苹果在不同地区
的生态适宜度进行评价后,依区内相似性和区间差异性、分区连片性
和主辅因子相结合的原则,而划分的苹果分布区域或类型。对产量、品
质形成关系最密切的是农业气候因子,并作为生态区划的主要指标依
据。苹果生长发育的适宜生态条件如表 1 所示。
我国果树的区划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农业科学
Q我国苹果栽培新区区划初见 基于品质和效益的
进入 21 世纪后,我国苹果生产规模
一 直 稳 居 世 界 第 一。 截 至 2017 年
底, 我 国 苹 果 种 植 总 面 积 194.695
万 hm2、总产量 4139 万 t,分别占
世界总种植面积的 49%、总产量的
53.6%。苹果产业在农村经济、农民
增收、丰富市场和出口创汇中发挥着
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王忆杨晓光谢红江王春良王继勋张建军郝淑英马钧于文全张宏高建国韩振海
文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11
种植管理
GROWTH
MANAGEMENT
气候变暖、气温升高,全国范围内,年平均气温大于
7.9℃的区域向北推移 766km、向西扩展 160km、向
东扩展 553km;具体到各大区域,在东北年平均气温
大于 7.9℃区域北移 156km、东扩 109km,华北北移
100km,西南北移 144km、西扩 155km,而西北地
区北移最高达到 766km。③与气温升高幅度和趋势相
比,降水量的变化幅度及其趋势不明显,但是,总体
上看,1961 年以来,东北、华北、西南区域降水量呈
下降趋势,但在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各区
域夏季降水量变化趋势与年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院果树研究所 1950
年代提出我国8个
果 树 带 的 划 分, 其
中,云贵高原常绿落
叶果树混交带、温带
落叶果树带、旱温落
叶果树带、干寒落叶
果树带、耐寒落叶果
树带中有(野生)苹
果分布或栽培苹果。
1980 年,陆秋农根据气候条件和苹果生长发育表
现,提出了我国苹果的自然分布区划,分别为极北寒
地中小苹果栽培区,北、西部干寒苹果栽培区,西北
冷凉半干苹果栽培区,渤海湾温凉半湿苹果栽培区,中
部湿润苹果栽培区,西南高山凉湿苹果栽培区,南部
暖湿苹果栽培区。1999 年,张光伦按照苹果生态适
宜性的主要因素、区划方法及气候指标,结合地形、土
壤等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参考当时我国苹果栽培分
布现状和有关区划资料,将全国苹果划分为 4 个一级
生态区和 10 个二级生态区,即包括黄土高原区(I1)
和川滇横断山区(I2)在内的生态最适区(I),渤
海湾区(II1)和华北平原区(II2)在内的生态适宜
区(II),黄淮汉水区(III1)、西南高原区(III2)
和长城沿线及南疆东区(III3)在内的生态次适宜区
(III),以及江南区(IV1)、北部寒地区(IV2)
和青藏高原区(IV3)在内的生态可能种植区(IV)。
三、60 年来我国气候变化简况
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且变暖趋势越
来越明显、变暖幅度越来越大。分析 1960—2017 年间
我国苹果产区气温和降水变化特征可以发现:①全国
年平均气温均呈升高趋势,全国平均气温升高的中位
数为 1.69℃;从区域看,西北(气温升高 2.12℃,尤
其是新疆,升高 2.28℃)、东北(气温升高 2.18℃)
升温中位数大于全国升温的中位数,而华北(气温升
高 1.46℃)、西南(气温升高 1.06℃)升温中位数
小于全国升温的中位数。②以适宜苹果栽培生产的年
平均气温最低值 7.9℃为等值线标尺,1961 年以来因
60 年来年平均气温 7.9℃等值线在全国及分区域
的变化情况
60 年来全国及分区域年平均气温变化情况
60 年来全国分区域年降水量的变化情况
12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种植管理
GROWTH
MANAGEMENT
四、基于品质和效益的我国苹果生产
持续发展的栽培新区初见
我国苹果种植面积已达 194.73 万 hm2
,约占世界
苹果种植面积的 49%。但是,①我国严禁“耕地非农
化、耕地非粮化”的政策,以及 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
中提出的“引导新发展林果产业上山上坡,鼓励利用‘四
荒’资源,不与粮争地”的新方针;②苹果生产比较
效益相对高,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种植业的支柱产业,并
将在巩固脱贫成果、乡村产业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③
我国现有苹果园中,有 40%(15% 的低产园、25% 的
老龄园)的果园面临更新改造;④劳力、土地、环境
等资源方面压力日增,耕作栽培制度改变已是不得不
为的趋势;⑤无论参比苹果生长发育的适宜气候条件
(表 1),还是 20 多年来的生产实践,我国苹果种植,特
别是基于优质生产和比较效益的栽培区域快速西移北
扩已成趋势;⑥ 60 年来,苹果分布区域气温升高约
2℃,年平均气温 7.9℃等值线向北扩展 766km、向
西推移 160km,气候和生态变化较大,“农作物适宜
种植面积会有所扩展”。近年来,一些原来认为是次
适宜区,甚至是可能种植区的地方,如云南昭通、新
疆阿克苏和喀什、陕西延安北部和榆林南部,种植了
较大规模的苹果,且发展良好、势头不错,也在一定
程度上说明了气候变暖在苹果栽培种植上的效应。因
此,从我国苹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保持苹果生产
大国进而迈向世界苹果生产强国的角度,结合当前栽
培生产实况,考虑苹果生产中土地、人力资源和成本、果
农相对收入与种植积极性等因素,从品质、相对效益
的角度规划苹果生产区域,提出基于生态因子、果品
品质和生产效益综合因素的我国苹果栽培新区(质效
适宜区),应该更有利于我国苹果的发展和生产,也
是相应区域因应气候变化、调整产业结构的参考。
五、苹果栽培新区常见灾害及发展中应注意的技
术问题
我国苹果栽培区域跨度大、气候类型多样,不可否
认且特需关注的是,即使完全符合表 1 中最适生态适宜
值的苹果栽培区域,气象灾害及其强度虽年际间、区域
间不一,但也时有发生;而苹果栽培新区,更处于气象
灾害频发、灾害强度较大的“焦点”区域。随着全球气
候变暖,“气候极端化会加剧,各类气象灾害会普遍增
加,天气的无常性和突发性会更显著”。因此,针对本
文基于品质和效益的栽培“新区”,应慎重、稳步发展,必
须始终注意下列问题的技术解决措施,以防灾减灾。
栽培新区及其常见气象灾害
陕 - 甘 - 宁 - 内蒙交界区域
该区域土地资源丰富,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海
拔在 900~1400m,四季分明,日照充足。该区域的主
要灾害发生类型为旱涝灾害和春季霜冻灾害。此外,虽
然总体上气候在变暖,但冬季极端低温危害仍是该区
域,尤其是风沙草滩区应该密切关注的气象灾害。
川藏高原阿 - 甘 - 林区域
该区域主要包括四川省阿坝、甘孜和西藏林芝,目
前,该区域种植苹果 2 万 hm2 以上。该区域森林覆
盖率高,空气清新,光照充足,紫外线强,昼夜温差
大;土壤较肥沃,有机质含量 1.9%~3.1%,pH 值
6~8,纬度低,海拔高(1450~3100m);土地资源
较少,劳力资源相对充足。该区域苹果栽培易受的自
然灾害以冰雹和干旱为主,其中冰雹发生的频率较高。
晋西临 - 吕区域
该区域主要包括山西省临汾市、吕梁市。境内土
地资源丰富,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大部分地区年
平均气温 8~14℃,气候温和凉爽,日照充足。该区
域苹果生产中发生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晚霜冻、雹灾、风
灾、旱灾等,但近年来以晚霜花期冻害的发生频率和
危害程度为甚。2006-2018 年,4 月发生危害程度较
重的低温霜冻已达 5 次。
新疆伊犁 - 南疆区域
新疆苹果已形成了伊犁河谷产区(面积 2.3 万
hm2)、 阿 克 苏 产 区( 面 积 约 2.9 万 hm2)、 喀
什产区(面积约 1 万 hm2)和以抗寒苹果及高酸海
棠为主的北疆天山北坡产区(面积 1.1 万 hm2)。
新疆土地资源丰富,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海拔
500~1300m 的平原、丘陵的绿洲区域和边缘适宜种
植苹果。但总体看,新疆土壤基础肥力低,有机质含
量普遍在 1% 以下;劳力资源不足,用工成本较高。
新疆多发自然灾害,苹果生产中主要有冬季极端
低温冻害、花期晚霜危害、花期高温伤害。近 19 年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13
种植管理
GROWTH
MANAGEMENT
间,南疆果区已发生 3 次(2003 年、2008 年、2011
年)大范围冬季极端低温冻害,造成腐烂病蔓延;2
次(2005 年、2018 年)花期晚霜冻害;1 次(2019 年)
花期高温伤害。
云贵川高原区域
该区域主要包括云南昭通、曲靖和贵州毕节及四川
凉山。目前,该区域种植苹果 12 万 hm2 以上。该区
域土壤多为中性或微酸性的红壤、黄壤,有机质含量在
1%~3%。苹果种植区纬度低,海拔高(1900~2700m),年
温差小、早春回温快、夏季凉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
大,热量和水分利用的有效性高,生态环境良好。
该区域苹果生产中气候条件不足的是干湿季节分
明,春旱较严重,冬春霜冻时有发生,局部地区有夏
季冰雹、大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
长 - 大丘陵区域
该区域即长白山北部丘陵区 - 大兴安岭南部丘
陵区,主要包括黑龙江哈尔滨、牡丹江、鸡西、佳
木斯、齐齐哈尔,辽宁铁岭,吉林长春、吉林、延
边,内蒙古通辽、乌兰浩特、扎兰屯等地。长白山北
部丘陵区属中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苹果生产
区分布在海拔 300~400m 的浅山区,年日照时数为
2300~2700h,平均年降水量为 500~650mm,年平
均气温 3.0~6.3℃,最低气温 -39.5~-31.0℃,无霜期
120~150d;大兴安岭南部丘陵区南北跨度较大,气
候为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向寒温带大陆性
季风气候过渡,年日照时数在 2800~3100h,年降
水量 350~450mm,年平均气温 2.4~5.6℃,最低气
温 -34.7~-30.5℃,无霜期 110~135d,南部春季干旱
多风,北部冬季干燥,严寒漫长,昼夜温差大,无霜
期短,日照长,强度大。该区域目前栽培苹果约 4 万
hm2,土壤较肥沃,有望成为我国小苹果(50~100g)
优质栽培区和加工原料高效区。该区域苹果生产中多
发的气象灾害主要是干旱,其次是雨涝、冰雹、霜冻。
栽培新区苹果发展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区划统
领,科学论证
区划对产业发展具有潜在引领和指导性,区划时
都以大尺度、大范围与中尺度、小范围相结合进行划
分,即使对同一个区域进行区划时也应充分考虑到局
部小气候、海拔、立地条件等方面对未来产业发展的
影响。因此,栽培新区在拟新发展苹果时,不仅需对
立地条件、技术和劳力资源、市场预判等充分论证
外,还要特别进行适合的耕作栽培制度(矮化 / 乔化、密
植 / 稀植)、易发灾害及其防控措施的研判和论证。
合理规划,做好补“短板”预案
虽然栽培新区栽培苹果的品质和比较效益较
高,但其大多发展晚、处于“后发”地位。从技术和
市场竞争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而言,栽培新区
应合理规划,针对立地环境、土壤类型、排灌条件、劳
力资源等进行详细分析,明确区域内发展苹果的“短
板”,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法或必要的应对措施。譬如,栽
培新区 I、II、III 应选择抗寒 / 抗旱的砧木,栽培新
区 IV 应主要增设防雹、防霜冻的措施和方法。
明晰砧木、品种习性,确定适宜砧穗组合
苹果生产是技术密集、劳动密集的一项集约化产业。
不同生境下品种及其砧穗组合的适宜性存在一定的差
异。一方面,砧木、品种的抗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
能否在该生境下正常生长发育;另一方面,其管理的繁
简程度及其产量、品质与耕作栽培制度、砧穗组合和树
形等有密切关系。因此,鉴于栽培新区自然灾害时有发
生(如干旱、低温危害、霜冻等),所以应在充分了解
品种、砧木、砧穗组合的生物学和栽培习性的前提下,根
据发展目标、市场定位等,首先确定拟选用的砧木、接
穗品种和砧穗组合。如品种选择上,栽培新区 I、IV 应
以中晚熟、中熟或早熟品种为主,栽培新区 VI 则以抗
寒、优质或易管低投入高产出小苹果为主。
总结群众经验,研发防灾减灾技术
限制苹果新区发展苹果的主要因素是旱、寒为主
的气象灾害,以及频发的雹灾、晚霜危害等。尽管这
些区域栽培苹果的品质和相对效益较高,但今后很长
时期内,这些气象灾害仍是制约苹果生产的主要因
素。因此,栽培新区一方面应总结完善群众实用、低
成本的防控经验;另一方面,应多渠道、多方式全面
掌握国内外预防或解决这些灾害的最新进展和有效措
施;同时,结合区域灾害发生实际,有针对性地研发
有效、实用的防灾减灾技术。
——《中国果树》
14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食品安全
FOOD
SAFETY
产品加工
PRODUCTS
PROCESS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15
产品加工
PRODUCTS
PROCESS
16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产业研究
INDUSTRY
RESEARCH
蒲江晚熟柑橘产业发展存在的
问题及对策建议
引言
为加快发展乡村产业,2020 年农业农村部印发《全
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 年)》,提出要发
掘乡村功能价值,强化创新引领,突出集群成链,培
育发展新动能,聚集资源要素,进一步丰富了乡村产
业内涵 1]。柑橘产业作为四川省“10+3”现代农业
产业体系中“川果”的主要代表,是助力四川乡村振
兴的重要产业。四川作为全国 9 个柑橘主产省市(广
东、 广西、 湖南、 湖北、江西、 广东、 重庆、 福建、
浙江)之一,近年来四川柑橘种植面积继续保持全国
前 4 位。截止 2019 年底,全省柑橘种植面积 32.3 万
hm2
,其中晚熟柑橘栽培面积达 15.3 万 hm2
,约占
全国晚熟柑橘栽培面积的 60% 以上,居全国首位。
目前四川晚熟柑橘主要分布在成都平原及川东等生态
气候适宜柑橘生长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眉山、成都、资
阳、遂宁、南充、广安等地,已形成“蒲江丑柑、青
神椪柑、丹棱不知火、邻水脐橙”等特色柑橘产业
带。蒲江特色水果现代农业产业功能区作为成都市 66
个重点产业功能区之一,依托悠久的种植历史、优越
文 谯江兰 四川中农富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产业研究
INDUSTRY
RESEARCH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17
产业研究
INDUSTRY
RESEARCH
的光温水土种植环境、便捷的区位交通条件,蒲江晚
熟柑橘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主要推广种植不知火、春
见、清见、爱媛 38 等晚熟品种 , 均系成熟期为 12 月
至翌年 4 月的晚熟品种,不与湖北、湖南抢早熟市
场,不与赣南争中熟市场,与全国柑橘主产区错季上
市,发展晚熟柑橘是促进蒲江柑橘产业可持续发展的
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对蒲江晚熟柑橘产业发展现状的
分析,找准制约产业持续发展的短板,提出针对性的
对策建议,以促进浦江晚熟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蒲江晚熟柑橘产业发展现状
(一)栽培面积及区域分布
蒲江地处成都平原西南部,县域境内地貌呈“三
山夹两河”的特征,柑橘种植区主要以紫色土、黄壤
土为主,加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长的气候
特点造就了晚熟柑橘的优良栽培环境。当前柑橘产业
已成为蒲江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柑橘种植面积逐渐
增加(图 1)截止 2019 年底,全县晚熟柑橘栽培面
积约 27.8 万亩,产量达 37.4 万吨。全县柑橘主要分
布在大小五面山、长秋山脉和蒲江河流域三大片区,即
产业研究
INDUSTRY
RESEARCH
图 1 四川晚熟柑橘生态气候适宜性分布图
18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产业研究
INDUSTRY
RESEARCH
海拔 500-800 米的低山丘陵区,其中,鹤山、西来、寿
安、大兴、朝阳湖等乡镇栽培面积较大。蒲江逐步形
成了一大批具有地域特色的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
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晚熟柑橘成为县域种植面积最
大、产量最多、最具发展优势的特色主导产业。
(二)栽培品种结构
经 过 多 年 发 展, 当 前 蒲 江 全 县 主 要 推 广 种 植
橙、柚、宽皮桔、杂交柑四大类共 10 多个品种,包括
不知火、春见、清见、爱媛 38 等晚熟品种。早、中、晚
熟品种比例为 0.5:1:8.5,鲜果上市可从每年 8 月持
续到次年 6 月,蒲江柑橘主要以晚熟市场为主,品种丰
富多样,品种结构科学合理。其中不知火(蒲江丑柑)
因具有脆嫩多汁、酸甜可口、入口化渣、维 C 含量极高
等独特品质,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极具市场竞争力。
(三)栽植历史
蒲江柑橘栽植历史十分悠久,最早可追溯至晋代时
期,随着历朝历代的延续,清朝时期柑橘种植经验技术
逐渐形成,新中国成立后,蒲江的柑桔种植技术才逐渐
得以普及和推广。据蒲江相关历史资料来看,1966 年至
今,蒲江柑橘产业发展大致经历了动员群众建园发展初
期、夏橙发展高峰阶段面积产量逐年增加、脐橙、早熟
温州蜜柑大量投产、琯溪蜜柚和脐 橙发展高峰期、杂柑
引种试验、晚熟柑橘为主六个阶段。
二、 蒲江晚熟柑橘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生产管理标准化程度低
蒲江晚熟柑橘产业发展受种植规模、基础设施、果
农年龄等因素限制,在生产管理产中环节存在标准化
程度低的问题。果园生产道、园中便道主要是为满足
农民生活出行需求,存在路面窄、路面破损等情况,灌
溉设施配套滞后,严重影响柑橘标准化、机械化生产。
据调研统计,全县柑橘产业以 30 亩以下的种植户分
散种植为主,导致种植土地分散不连片,标准化、现
代化统一种植、集中管理难度增大,果园管理粗放不
精,加之柑橘种植以年龄较大的农民为主,学习能力
与自身意识制约着标准化技术的应用,大多按照传统
经验管理果园,《柑橘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执行不
到位,有标准不执行,化肥农药过量投入,导致柑橘
果品不一,阻碍蒲江柑橘产业的健康发展。
(二)科技支撑和创新能力不足
在产业链前端新品种研发环节,由于蒲江县目前
高层次人才特别是产业发展高端人才极度缺乏,人口
外溢特征明显,加之政府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大多停留
在战略合作层面,合作程度不深,柑橘产业发展存在
科技支撑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纵观蒲江柑橘产业
发展的六个阶段,县域推广种植品种均为引进品种,无
自主培育的新品种,眉山、南充、资阳等区域同质化
竞争使蒲江柑橘产业发展失去比较优势。加之全县在
新品种繁育、新技术研发两大方面投入力度不足,近
年来的新品发布和预研较少,柑橘新品种储备不足。
(三)柑橘产业生态链条较短
县域柑橘种植面积广、产量大,对生鲜物流、农产
品冷链、规模化电商服务需求大,但目前冷链物流供给
数量不足、资源分布零散、规模较小、组织化程度低,农
产品冷链冻库“小、散、乱” 现象明显,知名物流企业
入驻数量不足,农产品“最初一公里”缺位。另外,全
县柑橘产业发展以一产为主,果酒、果汁以及果皮利用
等精深加工项目缺乏,农商文旅体融合成都不深,虽已
打造西坡果岭、柑橘观光园、道明竹艺村等农旅融合示
范点位,但建设水平大多偏低,涵盖“吃、住、行、游、购、娱”
等多元业态的精品项目还有待培育,当前柑橘产业生态
链条较短、价值链亟待提升。
(四)品牌市场影响力不强
“蒲江丑柑”早在 2015 年就已成功取得国家地
图 2 蒲江 2014-2019 年晚熟柑橘种植面积
与产量情况统计图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19
产业研究
INDUSTRY
RESEARCH
标产品保护认证,先后获评 “全国名特优新农产
品”、“2018 年度中国最受欢迎柑橘区域公用品牌
10 强”等多项荣誉,同时还培育了一批产品品牌与企
业品牌。但据调研发现,当前蒲江晚熟柑橘产品销售
主要是通过本地农业经济人联系本地水果批发零售商
前来直接收购,销售市场主要以成渝为主,产品市场
距离短。全县柑橘品牌销售率不足三分之一,大量果
品仍是以无牌、散装等形式低价销售,现处于有品牌
不用或少用的有牌无名、有名少量的阶段,晚熟柑橘
的品牌效益尚未形成。
三蒲江晚熟柑橘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一)推进柑橘标准化种植,提升果品品质
推进标准化种植不仅可以促进蒲江柑橘产业提质增
效,还能强化果品的市场竞争力,需要从提升果园基础
设施与标准化种植技术推广两大方面着力。一是高标准
建园,建园前做好区域确定、土壤选择、整体规划、土
地流转等前期准备,建园后明确人员分工、制定技术规
程、做好日常运维、完善营销渠道,做好建园后的规范
管理。同时改造提升蒲江县特色水果现代农业产业园,通
过标准化示范基地示范带动蒲江柑橘产业的发展。二是
以果农需求为出发点,统一服务标准,建立涵盖服务流
程、服务内容、服务价格、服务效果的全程社会化服务
标准化体系,创新柑橘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模式,为农
户提供多元化、“菜单式”服务。同时针对水肥管理、整
形修枝、绿色防控等环节定期适时开展农民培训,向果
农推广、普及标准化种植技术。
(二)强化科技应用支撑,提升产业创新力
结合蒲江柑橘产业发展实际与市场消费趋势,加
大科技投入力度,强化科技支撑,增强柑橘产业发展
内生动力。一是改进并执行引进和培育高层次人才的
一系列激励政策,配套科研人员生产生活需要的科研
基地、办公大楼、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外引内育打
造一支稳定的柑橘科技研发与推广人才队伍,重点加
强对龙头企业的培育,充分发挥其对柑橘科技研发与
推广的核心作用。二是依托当地龙头企业,与中科院
柑桔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科院建立项目
合作关系,做实晚熟柑橘工程技术中心,开展新品
种、新技术研发,提升柑橘产业科技水平。
(三)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产业附加值
整合地方政策,结合山水人文资源,尽快编制蒲
江县晚熟柑橘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深
入推进柑橘产业与加工物流、休闲服务等一二三产业
交叉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一是
规划建设特色水果国际冷链物流集散中心、特色水果
国际电商贸易中心,在柑橘主产乡镇合理建设保鲜冻
库,进一步提升初级加工与冷链物流水平;同时注重
分选包装、果酒饮料制品等产地初加工与精深加工项
目的招引,推进农产品加工向产地下沉、与销区对
接、向园区集中。二是围绕蒲江全域旅游战略,结合
柑橘产业基地,在“吃好”环节开展特色水果料理与
健康饮食文化相结合的酿酒工坊、果酒品鉴、农集小
镇等项目,以水果美食打开新型消费市场;在“玩好”
环节将旅游内容与鲜果采摘结合紧密结合,规划打造
主题公园、亲子采摘园、研学基地等项目,全面实现
全域旅游资源的联通与共享;在“睡好”环节,弥补
乡村旅游发展的最大短板,将各类酒店与民宿作为旅
游品质提升的重要抓手,为各类人群提供良好的休息
环境,提升旅游接待服务的水平与能级。
(四)加大品牌宣传推广,提升市场竞争力
围绕“新三品一标(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
打造)”,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制定农业品牌化
综合规划,促进农业品牌化发展工作体系化,同时加
大既有品牌的宣传推广,提升蒲江晚熟柑橘的品牌知
名度与市场影响力。一是强化“蒲江丑柑”区域公共
品牌的引领作用,健全公共品牌使用标准,严格把关
区域公共品牌准入制度,同时鼓励企业积极培育企业
自主品牌,对重点企业和品牌产品重点培育、重点扶
持,力争创建中国驰名商标。二是在品牌创建的基础
上综合运用微信公众号、抖音、电视台、网络等新媒
体和高速沿线广告牌等户外形象宣传媒介加大品牌宣
传推广。另外,高水平承办农业重大节会,高水平参
与国内外农业展会,高水平开展线上线下营销推广活
动,全方位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本刊约稿
20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品牌营销
MARKETING
在我国,随着政策引导、地方
支持,已经有大批农业园区完成
建设,特别是休闲农业园区数量
可观。目前,这些园区已经成为
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的重要
载体,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
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但是,“重
建设 轻运营”的现象也成为了农
业园区的普遍现象。本文,将围绕
休闲农业园区的营销策划展开,结
合我司承接园区整体托管运营的
广西玉林“五彩田园”农业嘉年
华、江苏金湖水样年华 2 个园区
作为案例源,进行现状分析。最
浅谈休闲农业园区营销策划
的现状与提升
后,将会引入“黄金圈法则”思
维模型,适配融媒体时代各平台
的特色,提出休闲农业园区改进
的方向与策略,调动用户参与积
极性。希望本文能为休闲农业园
区营销策划工作开展提供有用参
考,更大程度地发挥“聚人气 塑
形象”作用,助力园区运营。
前景分析
休 闲 农 业 园 区, 多 指 利 用
农、林、渔等生产区域,展示农
业生产和现代科技,为游客提供
“农”气十足的观光、休闲、体
验 等 服 务 的 场 所, 多 见 农 业 嘉
年华、农业示范园和特色农庄等
形态。由于该类园区以农业为基
础、休闲为目的、一二三产业融
合的特点,农产品销售、观光门
票、采摘、休闲项目、娱乐消费、餐
饮住宿,都是其常见营收模式。
1. 市场需求
为对冲新冠肺炎带来的影
响,各地文化和旅游系统发挥自
身优势,丰富市场供给。近几年,乡
村旅游、近郊旅游成为大众出行
的主题,休闲农业承接周边地区
人数持续攀升,本地休闲旅游俨
文 李琳 北京中农富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20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品牌营销
MARKETING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21
品牌营销
MARKETING
然成为市场需求端的“主基调”。
2. 政策引导
在政策方面,2022 年中央一
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
于做好 2022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重点工作的意见》,在聚焦产业
促进乡村发展部分提出:“推进
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业产业强镇
建设”;“继续支持创建一批国
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以
及“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的建议。
上述指导意见,释放出相同
的信号:未来 3-5 年,农业园区
依然拥有充足的发展前景和发展
潜力。可以说,休闲农业园区俨
然成为推动休闲农业、乡村旅游
等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
促进产业融合的关键探索,是全
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
3. 媒体变化
此外,随着以微信公众号为
代表的新媒体平台出现,讲好“三
农”故事的渠道被不断扩展,呈
现出明显的“去中心化”趋势。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微信、微
信视频号、抖音、快手等主流新
媒体平台,不断加码扶持力度,向
“三农”创作者递出“橄榄枝”,诸
如“三农合伙人”、“新农人”“助
力三农”等类似的计划持续迭代
升 级, 致 力 于 三 农 信 息 普 惠 事
业,打开信息窗口,为乡村振兴
战略落地夯实信息基底。
市场为导向,政策作号召,媒
体宣传去中心化,“天时地利”
俱备。至此,而休闲农业园区与
游客强相关,更应主动探索新媒
体营销策划的新思路,让“好酒”
走出“深巷”,与市场深度联结、与
目标受众产生良性交互。
现存问题
目前,乡村振兴战略之下,如
何讲好乡村故事,传播乡村文化,最
终解决产品销售,成为摆在所有“三
农”营销人员的重点难点。
对于休闲农业园区的营销策
划,我们此处以广西玉林“五彩
田园”农业嘉年华、江苏金湖水
漾年华为例。2 个园区依托优越的
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农村资源,配
合乡村产业发展规划,建设各具
特色的分区展馆,确定集中展示
的农业科技、农耕文化和研学科
普项目,为乡村旅游和产业提档
升级奠定坚实基础。
1. 定位不准
与 其 他 园 区 相 比, 自 然 资
源、科学规划、项目定位、服务
供给,广西玉林“五彩田园”农
广西玉林“五彩田园”农业嘉年华
江苏金湖水漾年华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21
品牌营销
MARKETING
22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品牌营销
MARKETING
业嘉年华、江苏金湖水漾年华已经
处于园区建设范围内较高配置的
水平。但是,在疫情“大考”面前,仍
显示出“投入强势、运营稍弱”的
情形。经梳理归纳,排除经营策略
的影响,园区对营销策划的定位不
准,成为首要问题。
2. 鲜少破圈
随着互联网发展,微博、微信
公众号、抖音、快手、小红书等一
众新渠道兴起,营销的话语权不再
被传统媒体把控,内容生产对普通
用户更加开放,产出内容更加扁平
化、多元化。可是,休闲农业园区
的营销中仍旧鲜有出圈案例,更难
论“李子柒”、“张同学”等代表
性 IP。
3. 难以触达
造成缺少出圈的现象,并不
是园区在账号创建速度上落于人
后,而是它们背后的营销策划人员
没有掌握如何跟新媒介互动的方
法,难以触达用户。20 世纪原创
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曾
有“媒介即信息”的论断。他认
为,媒介最重要的作用是影响大众
理解和思考的习惯,而每一种新媒
介的产生,都会开创社会生活和行
为的新方式。
也就是说,如果不会跟现在的
媒介互动,营销触达用户的难度呈
指数级上升。这样一来,即使前期
在微博、微信、抖音、快手、小红
书等新媒体平台上开设的账号,把
守着巨大用户体量,园区发布的营
销内容,也无法获得预期甚至保底
的数据反馈,后续的用户转化数
据更是无从谈起。
模型引入
面对内容定位不准、缺乏出
圈案例、难以触达用户的现状,休
闲农业园区的营销策划应该如何
调整?采用哪种调整思路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
还需要明白一个现状:同样是提
供休闲农业相关服务的园区,如
果自然环境资源、建设定位、服
务项目、营收模式难以拉开差距
时,对于相同受众群体,我们的
园区为什么会被选择?
针对上述问题,此处引入“黄
金圈法则”这一思维模型,用以
梳理我们可以提供的服务,剖析
“为什么做”的原因,倒推出可
供借鉴的营销策划思路。
1. 黄金圈法则
黄金圈法则由西蒙·斯涅克在其
书《从“为什么”开始》中提出,包
括 WHAT( 做 什 么)、HOW( 如
何做)、WHY(为什么做)三层,如图。
“黄金圈法则”可概括为:第
一层做什么,每家组织机构都了
解自己能提供什么产品或服务;第
二层如何做,部分组织机构明白
自己核心竞争力在哪里,进而提
供独特的产品或服务;第三层为
什么做,极少部分组织机构清楚
自身使命,并不只为赚钱而赚钱。
2. 模型应用案例
以苹果公司为例。与其他科
技公司相比,如戴尔,在资源、架
构、人才等硬方面,双方难分高
下。对于消费者来说,产品功能、价
格基本相同时,品牌是否具有更
多的情绪价值,或者使命感。在
iPod 推 出 以 前, 市 面 上 的 MP3
播放器已经有多家生产厂商,但
没有一款产品能像它一样长久占
据用户的记忆。
只考虑技术层面,同样利用数
字压缩技术,将歌曲高品质地储
存到便携数字播放器中,厂商们
常用“容量 5G 的 MP3 播放器”
来描述,而苹果“把 1000 首歌装
进口袋”。两者区别在于,科技
厂商告诉消费者这款产品“是什
么”,而苹果则在挖掘用户“为
什么”需要。
当 然,iPod 成 功 的 远 不 止 一
句经典的广告语,但技术相同时,通
过“黄金圈法则”进行信息沟通,使
用“为什么做”思维,贴近目标受
众的消费逻辑,而非传统的产品告
知。所以,“黄金圈法则”的底层
逻辑是改变传统由“能做什么”到
“为什么做”,反向传递。
那么,回到本节开头处的问
题。当休闲农业园区与同业竞争
对手在多方面难分伯仲时,园区
的营销策划应变换思路,从“为
什么做”为切入口,在其他园区
详述自己“做什么”的时候,告
诉用户“为什么做”选择,并利
用新媒体平台触达目标受众,进
行互动。
营销提升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休闲农业
园区掌握着发展的“天时地利”,该
如何解决营销策划的定位不准、触
达困难的问题,形成最终的“人
和”,取得传播层面的“胜利”呢?
相关营销人员可尝试转变现有的
传播思路,并在执行过程中参考 5
条标准。
1. 转换思路
首先,想要让目标受众评价
园区“更好”,应先回答“标准
是什么?”的问题。其实,经过
员工培训和工作实操,营销人员
可以清晰说明——我们园区可以
做什么,如何做。实际上,目标
受众已经在多个新媒体平台上,听
到、看到前往各园区能干什么,是
怎样安排的。可看完之后,立刻
问“哪个园区最值得去?”,回
答难度就增加了。不是没有告知
到位,而过于密集,受众没有记
住园区的突出特色,他们只好退
而求其次,依靠推荐次数、推荐
平台来辅助判断。
所以,营销策划不是园区工作
人员的单方面“输出”,而应在园
区运营的基础上,梳理出我们能做
什么、如何做,代入“黄金圈法则”
思考我们“为什么做”后,贴近受
众的逻辑,通过营销内容给他们一
个选择园区的“理由”。
2. 执行参考
在转换思路、保持思考“为
什么做”的前提下,下述 5 条标
准,可作为账号在营销策划执行
时的参考。第一,营销策划大众化。
营销策划需要拥有精准洞察,贴
近目标受众的真实感受,增加他
们与内容互动的机率。第二,传
播圈层化。与传统媒体不同,互
联网媒介营销策划的最优结果是
出圈。简单来说,可以从关键意
见 领 袖 KOL、 关 键 意 见 消 费 者
KOC 抓起,形成圈层效应,最后
实现破圈。第三,内容海量化。
借由互联网的势头,新媒体平台
的鲜明特色之一是注重算法。简
单来说,营销策划想达到“广泛
传播”的效果,需要内容数量足
够多,这样在算法中拥有更为清
晰的标签,获得更多露出机会。
第四,内容情绪化。人之所以为
人,是因为自身的情感。出圈的
营销案例,真正广泛传播的是其
中蕴含情感,这远胜于营销技巧。
第五,渠道择优化。微博、微信、抖
音等平台都为新媒体平台,但自
身特点也十分鲜明,如微博是一
手消息的“集散地”、微信依靠
朋友联结的熟人圈子、抖音更偏
向于年轻化、潮流化的短视频平
台。这就要求营销策划时,不能
将内容“一刀切”,而需要适配
平台特色做出调整。
——本刊约稿
24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食品安全
FOOD
SAFETY
作为 14 亿人口的大国和世界最大的食物生产
国,中国历来重视农业和农村发展,自 2003 年起,“中
央一号文件”已连续 17 年将其作为首要任务。在农
业生产力和脱贫领域,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016 年,“树立大食物观”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
文件。大食物观,顾名思义,是要替代过去以粮为纲
的旧观念,统筹兼顾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健康中国、可
持续发展等多重战略目标。大食物观的提出,一方面
是回应中国居民膳食要更加多样化和均衡合理搭配的
要求,另一方面,则是在生态环境资源有限性的前提
下,必须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同样是在 2016 年,联合国正式启动 2030 年可持
续发展议程。2019 年,首部四年一度的《全球可持续
发展报告》问世,其指出,采取扩大现有粮食生产做法
的方式满足持续增长的人口的需求,将与落实《巴黎协
定》以及许多可持续发展目标完全不相容。同年,联合
国秘书长宣布,将于 2021 年召开首届粮食系统峰会,以
启动大胆新行动,通过食物系统转型推进实现所有 17
个可持续发展目标。
2019 年,作为中国最早专注推动食物系统转型的
公益机构,中国绿发会良食基金发布《良食倡议》——
以“植物领先”“动物福利”“健康饮食”“减少浪费”
等八项目标作为健康、可持续饮食消费的行动纲领。
两年之后,良食基金在国内首次尝试发起实践案例征
集活动,同时深度参与了粮食系统峰会的筹备工作,将
中国实践故事推向国际舞台。
今年,良食基金再度开展了实践案例征集活
动,遍布中华大地的超过五十个实践进入了我们的
视野,他们当中许多有着杰出示范意义的最佳实践
和有着巨大发展潜力的典型实践都在刚刚闭幕的第
六届良食峰会上得到了展现,为更多后来者提供路
标与方向参考。
大食物观背景下
中国食物系统最佳实践案例涌现
食品安全
FOOD
SAFETY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25
食品安全
FOOD
SAFETY
支持小农和乡村发展
在第六届良食峰会的主论坛,国家食物与营养咨
询委员会陈萌山主任指出,我国农业发展方式仍较粗
放,化肥农药不合理施用造成的面源污染,以及常年
来的“重用轻养”,导致了各种土壤退化问题。同时,生
产结构与居民消费需求的不平衡日益凸显,优质多样
农产品供不应求。
创造新的范式绝非易事——这既需要成熟的农耕
经验应对复杂多变的农田生态,也需要足以抵抗风险
的资本支撑转型初期的步履维艰。
坐拥数千亩良田的北京凤归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经受住了这些考验,并打造出集种植、加工、仓储、营
销、服务为一体的有机产业链,缩短了食物从农田到
餐桌的距离。在数千亩农田上践行有机种植,不仅让
所耕种的区域生态环境显著改善,还为当地人创造出
更多就业机会,留住了原本打算进城务工人的脚步,让
留守儿童和老人得以重享家人相伴的快乐。
唐山福瑞蛋养殖合作社创始人凭着自己的钻研精
神,开发出一套几乎不依靠人力的全自动山地鸡舍管
理技术,在货真价实的基础上,降低了山地散养鸡蛋
的消费门槛。更可贵的是,合作社不仅关心鸡蛋的品
质,还在乎饲养环境的生态永续,传统山地饲养通常
会让家禽所到之处寸草不生,合作社则借鉴国外再生
畜牧业的轮牧做法,让鸡只活动的草场及周边山区的
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
转变食物生产方式
中国现存 2.1 亿小农,他们每个人都发挥着微小但
重要的作用,来确保中国人端牢饭碗,并确保这些食
物是优质多样的、以可持续的方式生产的。但仅仅关
注小规模生产者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转变工业化农
业,尤其是在水土资源利用和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都
26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食品安全
FOOD
SAFETY
对环境有更大影响的养殖业。
据中国农业大学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的报
告,2019 年中国城乡居民的肉类消费量分别是中国居
民膳食宝塔推荐量的 3.2 倍和 2.5 倍。实现“肉蛋奶”
自由的背后是高强度和高负荷的养殖业,其在动物健康
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面临着重重挑战。在良食峰会“动物
性食品的选择和消费”论坛上,该研究院孟婷副教授指
出,扩大生产规模已不再是中国养殖业发展的最紧迫任
务,而应更加重视安全和质量提升,促进养殖业转型和
升级。政府和各类市场主体则可以鼓励在技术和商业模
式上进行创新,以探索蛋白质替代品的来源,并优化膳
食结构。
黑龙江东农畜牧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国内最早接触并
引入动物福利理念的企业,因地制宜,把动物福利理念
研发出本土化福利养殖技术,如低应激技术和智能交互
环境,提高了动物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效率,解决了饲养
中的实际问题,并吸引更多企业前来学习经验。
JOOMA 美仁食品 ( 天津 ) 从 2017 年开始与德国
Fraunhofer 研究院一起进行植物基食品配方研发,并
于2020年初开始向市场推出其生产的植物基酸奶产品。
该产品使用整颗巴旦木进行研磨,其生产工艺可以做到
没有残渣,无需过滤,即做到了原材料的零损耗。相比
于使用牛奶作为原料,可减少 75% 的碳排放和 90% 的
土地使用,且巴旦木的营养价值极高,这正是探索大食
物观所鼓励的加大开发利用来自森林资源的木本植物的
典型实践。
除了向植物要蛋白,大食物观还要求加快发展以细
胞培养肉、微生物蛋白等为重点的新食品制造产业。作
为一个蓄势待发的新产业,专业人才极为短缺。谷孚
GFIC 的知识平台“新蛋白学院”旨在提供基础知识学
习、科技知识普及、相关技术介绍培训、国内外最新科
研成果分享等不同方面的资源,由此架起一座全产业链
的桥梁,合力推动产业变革。
塑造健康食物环境
当我们乐观地制定新政策、开发新技术,寻求食物
生产方式转型的同时,只有改变一项最基本的东西,方
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食物系统面临的巨大挑战——那便
是我们的饮食习惯。
目前,中国成年人的超重和肥胖率已超过 50%,包
括不健康的饮食、身体活动不足等在内的不健康生活方
式已成为慢性病主要发病原因。塑造良好的食物环境,对
于引导消费者实践健康饮食习惯至关重要。
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枢纽,零售商是许多消费者
购买各类食品的主要渠道。华润万家旗下的 OLE 精品
超市,围绕“对环境友好,对个人有益”筛选出 2000
个环保商品,并通过专属的积分激励机制和主题策展,引
导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以此激励上游供货商扩大选品范
围,让供应链中出现更多可持续商品的影子。
清华附中国际学校的素食一三学生小组,推动学校
食堂运营公司索迪斯和株肉 ( 植物肉品牌 ) 建立合作,设
立起周三植物肉窗口,每周一天增加一种兼具营养和口
味、并且更加环保的素食菜品选择,深受广大学生欢迎。
该小组希望以此为窗口,以学校为平台,推广低碳环保
的生活方式。年轻的学生们也会间接影响家人和周遭社
区,让低碳环保的饮食方式蔚然成风。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27
食品安全
FOOD
SAFETY
探索青少年食物教育
就像素食一三学生小组的成员们,许多青年人正在
将新鲜的血液和理念,注入到推动食物系统变革的事业
中。变革需要打破陈规的勇气和愿景,需要青年的活力
和创造力。赋能更多青年人理解食物系统议题,参与相
关社会实践,将是推动食物系统变革的一项重大行动。
位于苏州工业园附近的一个老年社区,请来绿色光
年科普服务中心的社工前来协调,将社区中的公共区域
开辟为“菜园”长廊,帮助社区居民实现了田园梦。社
区儿童和老人采用“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带动社区家
庭不同年龄段的成员一起参与到社区菜园的共建中。厨
余堆肥、植物标本、绿色蔬菜种植等活动不仅充实了老
年人的闲暇时光、供应了天然有机的食物,还加深了邻
里的交流互动,社区内的小朋友们也多了一个亲近土
地、认识食物的好机会。
在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绿色光年则和校方
一起开发了《鸡头米的多样价值》课题,根据车坊地区
环境和气候特征,围绕地域食物“水八仙”,带领学
生开展苏州人对“水八仙”的认知水平和保护意识调
研以及“水八仙”生态环境周边的野生动物轨迹调查
等活动,由此让学生从多维度探究可持续食物系统议
题,并且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过程中实现个体综合素
养提升。
结语
无数实践引领者绘制出一幅食物系统转型的中国
画卷——有黔东南的慢友生态家庭农场在春日阳光下
播种的本地老品种,有江南水乡的农夫在季夏清晨采
摘的鸡头米,有陇南果农在共益企业支持下在秋分时
节收获的油橄榄,也有每年都飞到湖北武穴千亩稻田
越冬的白天鹅……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食物系统转型既不是对现有
系统的逐步改进,也不是一场颠覆一切的革命,而是
无数个在系统内各部分同时发生的变革实践所共同促
成的结果。从田间地头,到厨房餐桌,这些行动都旨
在构建一个更公平和包容、更健康和可持续的食物环
境——天还没亮就在批发市场忙碌的摊贩们;为食堂
植物肉窗口早早开始准备午餐的厨师们 ; 你在通勤路上
收听的“八九不离食”播客的主播们;还有在店铺打
烊前自提临期面包的学生们——正是所有这些实践者
的努力付出,让每一个人都能从良食中受益。
在此次实践案例征集活动和第六届良食峰会中,我
们已经看到,农民、食品公司、零售企业、餐厅、学
校、食物教育者、青年组织已经携手行动起来。父母
可以通过每一顿饭,改变下一代对饮食的认识 ; 企业可
以努力通过他们的业务尽力为更可持续的食物系统做
出贡献,并鼓励他们的供应链也做出改变。要变革当
下问题重重的食物系统,只需要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
这一行列——你准备好加入他们了吗 ?
——中食网
28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精彩瞬间
MEMORABLE
MOMENT
1935 年,36 岁的老舍给青岛《民报》写了两篇散文,一篇叫《西
红柿》,另一篇叫《再论西红柿》。两篇发布时间仅隔一周,有种跟
西红柿杠上了的意思。
“想当年我还梳小辫,系红头绳的时候,西红柿的价值…( 就是)
给小孩子们拿着玩玩而已。”
第一篇《西红柿》里,老舍先摆正态度,描述中国人“正统”对
待西红柿的方式是什么:玩儿。
“这种东西,特别是在叶子上,有些不得人心的臭味——按北平
的话说,这叫作“青气味儿。”他认为西红柿这个东西天生带臭味儿,跟
中国菜比差远了。
“…近些年,“番茄”居然上了菜单,由英法大菜馆而渐渐侵入
中国饭铺,连山东馆子也要报一报“番茄虾银(仁)儿”!文化的侵
略哟,门牙也挡不住呀!”
嗯,中国人不吃西红柿。
写完后意犹未尽的老舍,一周后又继续,“青岛是富有洋味的
一场
中国人餐桌上最成功的
西红柿炒鸡蛋
“洋务运动
”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29
精彩瞬间
MEMORABLE
MOMENT
食上必需之品….”,同年北京,一个名叫李俊的人也
撰写了本《番茄研究》,分享自己在北京东城区的菜
园里种植,栽培和食用番茄的经验。
“食用番茄是人类饮食文明的进步”,在书里他
写道,“每一个中国人都要为增进文明,提高健康来
努力吃番茄。”
具体怎么努力吃呢?李俊介绍了做成果酱、罐
头、凉拌沙拉等传统西式做法,以及…中西合璧,做
成炒菜:“炒菜也可以加番茄,一种是加番茄调味,适
合肉类鱼虾;一种是把番茄切成块,比如肉丝番茄炒
鸭子,最好吃是用肥牛片,炒的时候最后放,因为番
茄是不易过熟的。”
从这些做法里,倒看不出李俊是否是个烹饪高
手,毕竟我想象不出“肉丝番茄炒鸭子”能是个什么
味儿?但我们可以推断,至少在这个时间(1933~1936
年期间),西红柿在中国的认知度还是极低的,跟鸡
蛋的 CP 更是完全未出现。
地方,洋人洋房洋服洋药洋葱洋蒜…海边上看洋光眼
子…这就应当来到西红柿身上,此洋菜也。” 并开始
了对当时崇洋媚外风气的一顿指责。
是不是没想到,在老舍的年代,西红柿其实是西
方文化入侵的代表?
如果吃西红柿都是不爱国的表现,就更别说西红
柿炒蛋了—— 压根就不存在!这道中国人味蕾推选出
的国民家常菜,真实年纪可能还没你爷爷大。而且…
最早是道西餐。
01
跟老乡辣椒一样,西红柿也是明朝末年先经由海
路从中国南方登陆,而后多线齐下深入中国其他内陆
地区。虽然有,但不吃。面对从没见过的物种,从陌
生到熟悉需要时间。
作为在华外国人的日常食材,西红柿从落脚的第
一天就被种在了外国人聚集的城市周围,用来制作沙
拉,红菜头汤等各式西方菜肴。
帮忙种西红柿处理的人里有普通中国农民,也有
经历过海外留学,或直接了解过国外饮食文化的人。
他们成了西红柿最早的拥护者和推广者。
1933 年,常州的《农牧月报》上就有新农人撰
文,“番茄…初尝者每感其不快,然其在欧西也为蔬
二十年代的上海,报纸文章会专门介绍如何吃番茄(西红柿)
*豆瓣|丹阳
*《番茄研究》
30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精彩瞬间
MEMORABLE
MOMENT
02
并没有任何已存的报纸杂志调研报告能够准确的
告诉我们,鸡蛋和西红柿是于哪年哪月的哪一天成功
见面并坠入爱河的。探寻鸡蛋和西红柿的故事,更像
个福尔摩斯式的解密推演:
1940 年前,中国各地存在很多租界区。那里除了
有纯正地道,只供应外国人的西餐厅,也有不少本中
式西餐厅——它们拥有类似西方的用餐环境,菜肴却
进行了中国口味的改良,从老板到厨师到服务员也是
中国人,服务的也是对西方饮食文化感兴趣的中国客人。
罗宋汤就是比较典型的本土西式菜肴,是由俄罗
斯红菜头汤的本土化改良而来;上海辣酱油也是,它
的前身是英国的伍斯特郡辣酱油。
这些改良后的中式西餐菜品,然后又发展出了属
于自己的生命。
继续拿罗宋汤来举例,最初由那些给白俄罗斯人
做饭的胶东厨师率先学会,离开租界后去不同城市开
自己的餐馆,散播去全国各地。而后更多的人来到他
的小店学习品尝,进一步改良食材,降低成本,最终
成了今天的模样,并且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
所以西红柿和鸡蛋在中国土地上的第一次见面,应
该也是某个租界区的餐桌上。来自中国的厨师,或许
是在给自己英国的雇主制作英式早餐,他用黄油炒着
鸡蛋,锅里同时煎着西红柿,热着茄汁焗豆,并记下
了这种组合搭配;或许是给自己法国的雇主制作欧姆
蛋,最后完整的蛋饼浇上新鲜的西红柿丁。
总之,一个可能的推测,就是在那些只供应外国
人的租界餐厅里,中国人学会了各种基于西红柿的食
材搭配,并在离开租界后,把这些手艺揣在了身上,带
去了之后他们迁徙去的中国各地。
等再有文字记载时,番茄鸡蛋已经是一道好吃营
养的大众美味。在汪曾祺回忆自己在西南大学教书的
散文里,就有一篇名字是《炒鸡蛋》:
炒鸡蛋天下皆有。昆明的炒鸡蛋特“泡”。一颠
翻面,两颠出锅,动锅不动铲。趁热上桌,鲜亮喷香,逗
人食欲。番茄炒鸡蛋,番茄炒至断生,仍有清香,不
疲软,鸡蛋成大块,不发死。番茄与鸡蛋相杂,颜色
仍分明,不像北方的西红柿炒鸡蛋,炒得“一塌胡涂”。
上世纪40年代的云南街头,已经可以看见“番茄炒蛋”的名字
*豆瓣@夜行者老金
清末上海和平饭店的厨房,基本都是中国厨师在制作西餐
*广东政协网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31
精彩瞬间
MEMORABLE
MOMENT
汪曾祺是 1939 年来昆明读书的,在那一共住了
七年。他在的那会儿昆明街头已经可见看见番茄鸡
蛋作为小炒的选择。虽然长得更接近法式欧姆蛋,是
个整的鸡蛋饼,但足以说,不到十年,西红柿和鸡
蛋就从陌生变熟悉,成了(几乎)全国皆知的搭配
可能。
03
成为家常菜,得是 50 年代以后的事儿了。
我曾经问过姑妈 —— 一个标准的中国 50 后 ——
她对西红柿炒蛋的记忆。她模糊地记得更小的时候,西
红柿是“水果”。因为鸡蛋要凭借粮票买,家里一年
也吃不上几顿。
西红柿炒蛋得是再往后,家里能更频繁吃上鸡蛋
的时候。(读到这里的你,愿意问一下自己的父母或
长辈,对家里吃西红柿炒鸡蛋的记忆么?或许我们可
以拼出一个更完整的时代画面)
姑妈的记忆倒也符合中国农业的发展状况。建国
后,我们从美国引进了化肥农药的制作工艺,温室大
棚的技术也逐渐发展。西红柿这个亩产量高,对环境
要求相对没那么重的蔬菜,也成了农业部门主要的种
植推广对象。
鸡蛋的产量也在这个时间逐渐增加。我们先建造
了大型国营养鸡场,随后引进西方的工业化养鸡体系。
国家统计局的官网上,我查到 1985 年全国鸡蛋产量还
只有 5 亿多吨,到 92 年就已经翻倍,达到 10 亿多吨。
今天更是一个不可想象的数字,我国西红柿种植占了
全球贸易总额的四分之一!“番茄”不再“番”,已
经顺利入籍中国土地,成为跨越我国南北的蔬果农作
物主力。
鸡蛋价格的降低和西红柿产量的猛增,都直接或
间接地促进了这个已成为全国皆知的组合,进一步成
为生活里的常客。
更不用说它做起来的简单,简直是…有手就能学:
铁锅烧热,加油,先鸡蛋还是先西红柿都没有问题;先
炒鸡蛋盛出来单独炒西红柿还是两个一起炒,也没有
问题;不同地方再依据自己口味加糖或加蒜。
只要不炒糊,这道酸酸甜甜的菜几乎不可能难吃。
于是逐渐地,中国人的餐桌上多了这么一道平平
无奇,人见人爱的菜肴。它是那么常见,以至于我们
打心眼里认为它从来都是中国饮食的一部分。而这种
被彻底隐藏的身份,也使得西红柿炒鸡蛋成为中国历
史上最为成功的一次“洋务运动”。
——地道风物
32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种植管理
GROWTH
MANAGEMENT
价格周报 WEEKLY REPORT OF PRICE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科技前沿
TECHNICAL
FRONT
【Nature Plants】华南植物园首次克隆了
甘薯天敌害虫的天然抗性基因
11 月 14 日, 中 国 科 学 院 华
南植物园的侯兴亮以封面故事
在 Nature Plants 发 表 了 题 为
“ Natural allelic variation
confers high resistance to
sweet potato weevils in sweet
potato”的论文,在甘薯抗虫遗
传基础解析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目前尚无甘薯小象甲的有效抗
性资源,主要采取大量施用农药等
化学防治,不但增加生产成本,还
导致环境污染与食品安全等问题。
因此,发掘甘薯自身的抗虫基因资
源,开展抗性分子机制研究,促进
抗虫技术开发和抗性品种选育,是
解决甘薯小象甲虫害最为经济环保
且可持续的发展方向,也是当前甘
薯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该研究
历经三年田间筛选,获得了两份
珍贵的甘薯小象甲高抗种质。之
后,他们利用抗感种质构建 F1 遗
传群体,同时克服了控制条件下抗
虫表型难检测、不稳定的困难,建
立了稳定的甘薯小象甲抗虫可控
评价体系,最终成功定位并克隆
了两个甘薯小象甲抗性关键基因
SPWR1(Sweet Potato Weevil
Resistance 1)和 SPWR2。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33
种植管理
GROWTH
MANAGEMENT
价格周报 WEEKLY REPORT OF PRICES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科技前沿
TECHNICAL
FRONT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者们还克
服了甘薯遗传转化操作难、转化
率低、周期长的问题,利用甘薯
自身快速增生能力,配合根癌农
杆菌定向注射手段,开发了一种
高效稳定的新型甘薯遗传转化方
法。随后,大量的甘薯遗传材料证
明了 SPWR1 和 SPWR2 均正向调
控甘薯小象甲抗性;多种生理生
化实验表明甘薯小象甲侵害可诱
导 SPWR1 编码的 WRKY 转录因
子特异结合抗性等位基因 SPWR2
启动子的 W-box 元件,从而激活
后者的基因表达;而 SPWR2 编
码的蛋白是甘薯奎尼酸合成途径
的关键酶,其进一步启动了下游
奎尼酸衍生物的生物合成,以此
抵御甘薯小象甲侵害。进一步的
昆虫理化实验也证明携带有 1- 羟
基 - 奎尼酸基团的衍生化合物均
表现出对甘薯小象甲肠道消化酶
和活动的抑制活性。
目前农业上尚无小象甲甘薯抗
性品种培育,此项研究创制的种质
在显著提高抗性的同时并未降低品
种原有产量和品质,填补了国际上
甘薯小象甲抗性种质开发利用的空
白。值得一提的是,奎尼酸及其衍
生物在甘薯的内源浓度下不具有对
人体的药理毒性,且在自然环境中
不易残留,含有高水平奎尼酸的天
然抗虫变异品种抗虫性强大,这向
我们展示了一种有潜力的、兼具环
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农业抗
虫方案。总之,该研究不仅首次
克隆了甘薯天敌害虫的天然抗性基
因,还揭示了其下游天然抗虫物质
的调控机理,为甘薯小象甲田间防
治手段提供了新方向和新思路,对
推进高产优质多抗的甘薯分子育
种,促进特色高值生态农业关键技
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带动甘薯产业
的良性发展和农民增产增收,具有
重要意义。
上述成果以封面故事发表在国
际权威植物学期刊 Nature Plants
上,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广东省联合基金(U1701234)和
广东省特支计划(2019TQ05N140)
等项目支持。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
园的刘旭副研究员为论文的第一作
者,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的王亚
如硕士、梅果果硕士生、廖茵茵博
士及广东海洋大学朱宏波副教授为
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
华南植物园的侯兴亮研究员为论文
的通讯作者。
——iPlants
34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种植管理
GROWTH
MANAGEMENT
价格周报 WEEKLY REPORT OF PRICE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科技前沿
TECHNICAL
FRONT
温室增施二氧化碳气肥技术
试验效果探析
蔬菜温室覆盖严密,特别是到
严冬,温室内的二氧化碳气体明显
低 于 作 物 生 长 所 需 的 浓 度( 据 测
定,冬季在不通风的情况下,密闭
严实的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仅为
100ppm,而作物生长所需的浓度为
800~2000ppm),作物经常处于“饥
饿”状态,不能满足正常生长发育的
需要,这是制约设施栽培作物产量和
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本试验是在温
室内加施二氧化碳气肥,以查明其对
促进作物生长和产量的效果。
1.试验条件
该试验共布置兰州市市郊和红古
区、靖远县、临夏市 4 个试验点,试
验用长缨牌二氧化碳增施机 36 台,各
试验点均设试验温室和对比温室,除
给试验温室内加施二氧化碳气肥
外,两温室内的田间管理均采用同样
的方法且同时进行;试验的作物有辣
椒、草莓、番瓜、黄瓜、茄子、西红
柿等。
2.试验效果试
验温室与对比温室相比,增施二
氧化碳气肥具有以下效果。
(1)促进作物的生长。增施二
氧化碳气肥以后,蔬菜的光合作用
强度显著增加,缓苗期缩短(短 6~9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35
种植管理
GROWTH
MANAGEMENT
价格周报 WEEKLY REPORT OF PRICES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科技前沿
TECHNICAL
FRONT
天),作物生长发育旺盛,株高、茎
粗,叶数、叶面积在数量上比对照温
室明显增加。二氧化碳气肥对辣椒性
状的影响(见表 1)。
(2)提前成熟。增施二氧化碳气
肥后,蔬菜的始花期、成熟期均比对
照温室提前 8~12 天,而且早期产量
大幅度增加,同时还提高了坐果率
(见表 2,增施二氧化碳气肥 30 天
后测定)。
(3)改善品质。增施二氧化碳气
肥后,蔬菜的品质大为改善,如黄瓜
瓜条整齐,瓜把短,刺溜小而密、皮
薄肉质鲜、味儿鲜,平均 147g/ 根。番
瓜嫩瓜多,平均质量 287g/ 根。西
红柿果形圆大,味甜酸适中,口感
好,上市后深受消费者欢迎,且单价
比一般温室可提高 17% 以上。
(4)增强抗病能力,抑制病虫
害。加施二氧化碳气肥后未发生霜霉
病,生长后期发生角斑病,经过防治
就消除了。辣椒、番瓜、茄子等在整
个生长期未发生病虫害。
(5)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增施
二氧化碳气肥后,温室蔬菜产量和
经济效益都有明显提高(见表 3、表
4),当年便可收回投资并可获纯利
1949.5 元。
加施二氧化碳气肥增产的原因可
以归纳为以下 3 个方面:一是增加
了光合作用的原料,提高了光合作用
的活性;二是改变了叶片的结构,使
其更有利于吸收和同化二氧化碳;三
是提早了花芽分化,增加了雌花的比
例,从而达到了早产早上市。
——综合自网络
表 1 二氧化碳气肥机对辣椒性状的影响
表 2 二氧化碳气肥机对始花期、成熟期、坐果率的影响
表 3 二氧化碳气肥对温室蔬菜产量的影响
表 4 年费用支出
该书由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张天柱教授主编,主要从农业嘉年华温室内部景
观施工入手,系统总结了农业嘉年华温室景观施工建设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并结合多年大型
项目的施工经验,总结了相关技术规范与流程。同时,对农业嘉年华温室景观施工工艺及特点
进行了详细论述,各分部工程进行了释义和分类,通过实际应用进行分析和说明,重点阐述景
观施工的原则及方法等,规范了农业嘉年华温室景观相关施工管理。
致力于打造一个突出农业主题,体现农业生产、生态、休闲、教育、示范等多功能于一体
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综合体,为各界农业嘉年华项目的投资建设者、工程施工单位提供参考。
《农业嘉年华温室景观施工技术》
好书推荐
了不同国家最典型案例经营管理的主要措施。
通过本报告,政府管理人员、相关企业从业者等行
业人员可以充分了解我国目前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项目
建设的情况,掌握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各环节建设
主体的主要做法及优势,把握未来我国农产品仓储保鲜
冷链建设发展趋势。
(更多详细内容请阅读《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建
设研究报告(2021)》)
中国农产品如何提高竞争力?新时代的农产品流通
体系怎样发展?“十四五”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重点
是什么?
《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建设研究报告(2021)》
围绕近两年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建设支持政策和建设项
目进行研究。对我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建设的背景及
政策进行阐述,并结合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各环节
的相关政策,分主体、分环节对我国农产品产地设施、
农产品仓储保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及农产品零售冷链等
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分析。
报告梳理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建设过程中,涉
及的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村集体及企业等主要经营
主体,分析各类主体参与农产品冷链建设的定位及经营
模式等。
亮点一:报告分析了我国蔬菜、水果、肉制品、水
产品四大类重点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涉及产地保鲜、
仓储、物流、销售各环节,分析各类项目功能定位、建
设内容、运营模式等,以案例分析总结各环节冷链建设。
亮点二:报告解读了目前我国农产品产地冷链六大
类主体的发展情况,涵盖涉及田头市场、产地仓、农产
品物流园、农产品批发市场、生鲜超市、生鲜电商等,
结合第一手的调研案例进行深入剖析。
亮点三:报告借鉴了日本、美国、荷兰五大发展模式,
主要总结了各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在政策扶持、经营
模式、技术设备、服务体系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并介绍
欢迎订购
扫码进入
三农知识
行业报告
38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
建设研究报告(2021)》
发布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农业规划科学研究所、
中农富通智库 · 乡村产业发展研究院
定价:6800 元
三亚崖州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南繁硅谷)核心区先导区策划方案
重点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信息系统
重点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 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信息系统
中阳黑木耳产业信息化规划 邢台市南和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
智慧农业园区系统解决方案 农业嘉年华智慧农旅解决方案
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
乡村振兴示范项目
农业农村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
规划咨询:包括市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乡村数
字经济发展规划、农业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农
业农村国土空间利用规划、数字乡村建设方案、数字农业
创新应用基地、智慧农业园区建设方案、可研、项目申报
书等;
大数据应用:为市县域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提供规划设
计、开发建设、数据分析和系统运维服务,同时也可为农
产品生产、全程追溯、产销对接、品牌农业打造、供应链
金融、产业监管、监测预警、乡村资源管理、文化传播、数
字治理、信息服务等提供技术和数据服务。
软硬件建设实施: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智慧农业
园区建设、市县域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建设、农业农村信息
服务中心建设、数字农业农村博览馆建设等。可为新建、改
造提升项目提供农业农村信息化架构设计、软件开发、工程
施工、运维管护、系统培训、增值服务等“交钥匙”全过程一
体化系统解决方案。
智慧育种、无人农场、智慧设施农业、
智慧果园、智慧茶园、智慧渔场、智慧牧
场、生鲜农产品冷库管理智能化、农产品
加工智能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市场
流通数字化、农产品交易数字化、农产品
品牌数字化...
农村电子商务、智慧乡村旅游、农业科
技信息服务、农村数字金融、农村三资信
息化管理、农村人居环境信息化综合管理、
农村生态保护信息化、乡村文化资源数字
化、乡村数字治理、乡村惠民信息服务、
乡村智慧应急管理...
智慧农业全产业链解决方案 数字乡村综合解决方案
北京中农富兴农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咨询热线:010-62394272 / 138 1167 1863
官网:www.znfuxing.cn
邮箱:zhongnongfuxing@163.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金码大厦B座17层
北京富通大潮来扎根市场,在新发地市场汇聚 8500 家商家资源,
可为您对接 85 位年销售额过亿的批发大王以及百余位百强商户,实现
产品定向采购、精准销售。在 2021 年,大潮来将合作入驻首农黑庄户
市场,搭建更大的产销对接平台。
富通大潮来在北京拥有百余家高端社区资源,可与各县域政府及企事
业单位联合开展特色农产品进社区推广活动,可助力农产品从产地直接对
接给终端消费者,可实现熟人拼团,以高复购率、 刚性需求、快速扩张,
助力农产品流通销售更高效。
中农富通农业商学院、国际农学院
中农富通农业商学院、国际农学院是中农富通公司旗下的两个三农精英培训机构,成立于 2017 年,由中国农业大
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中农富通公司首席专家张天柱担任院长。学院遵循创新理念办学的原则,体制机制独特
灵活,开创农业高端人才培训新模式,是一个培养“三农精英人才”的“黄埔军校”,已开展近 140 场培训考察,为
近 2 万人提供专业培训。学院研究和开发的课程非常贴近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发展需求,致力于为学员打造“政策 +
产业 + 乡村 + 管理”的复合式知识结构和卓越能力,短期协助各级学员解决实际的决策和经营管理问题,长期以“培
养三农精英、助力乡村振兴”为目标,开辟中国“三农”教育新篇章。
培训采取“理念学习 + 实例研讨 + 咨询服务”的教学方式,两个学院的培训课程及培训对象各有特色。其中,农
业商学院培训侧重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及经营管理,主要面向各地政府系统的农业农村部门主管领导、农业企业、农
业合作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及高层管理人员等;国际农学院培训侧重于现代农业专业技术,主要面向农业
工程建设、农业科技服务、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与销售等领域的农业工程师、农业经济师、生产管理人员、农技推
广人员及其他立志于投入到现代农业建设的各行业人员。
我们的优势
发布 30 余个行业报告,《新冠肺炎疫情对农业农村生产生活影响及建议》系列研究 报 告
《中国农业嘉年华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发展研究报告》《中国农业公园发展研究报告》
《农业产业强镇发展研究报告》《田园综合体发展研究报告》《中国农民丰收节研究报告》《中国肉牛产业投资研究报告》
《城乡融合体制机制研究报告》《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报告》《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冷链物流研究报告》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中国宠物食品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研究报告》 ……
拥有正式出版专业著作和技术成果汇编 40 余册,且每年增加 3 册以上
依托百年学府积淀,36 年发展历程和从业经验
行业深度研究
和总结提升
自主创新持续发力
汇聚行业尖端人才
近 1000 名以硕博为主的实战经验丰富的精英
实操经验丰富
截止目前已获批专利 700 余项,持续农业科技创新输出
服务国内外 700 余个精品项目
培训项目管理
系统完善
国内外 1000 余位政、产、学、研资深专家
集成创新超过 600 项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支撑农业现代化发展
需求调研
培训设计
资源整合
教学实施
评价反馈
通过专题座谈、个别访谈等方式对委托单位培训需求、教学方法等进行深入了解,
发现当前发展痛点和难点,提出专业的培训建议。
围绕委托单位需求,反复商讨,根据 5W2H 原则科学制定培训计划。
采取讲授、案例、研讨、体验等方式开展教学,教学、学员管理、后勤协调联动、
有效衔接,充分保障培训实施效果。
培训期间,学员通过手机二维码在线评价与留言。
培训结束后,形成全面系统、详实丰富的培训报告。
根据培训计划,匹配讲师资源、现场教学资源、后勤保障资源。
深耕行业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