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途》高途学术期刊第一期

发布时间:2024-7-01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师途》高途学术期刊第一期

这里以 2019 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数学 A 版课本为例(人教 B 版、北师版、沪教版、苏教版等与之大同小异)。数列出现在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 4章,其中第 4.3 节等比数列中讲到等比数列前 项和公式的时候,首次使用了我们称之为“错位相减”法的计算技巧。以下是课本的原文摘录:一般地,如何求一个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呢?设等比数列 的首项为 ,公比为 ,则 的前 项和是.根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上式可写成.①我们发现,如果用公比乘①的两边,可得.②①②两式的右边有很多相同的项,用①的两边分别减去②的两边,就可以消去这些相同的项,可得 ,即 .因此,当 时,我们就得到了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1)因为 ,所以公式(1)还可以写成.(2)至此,课本完成了对于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后面的例题和练习的重点都是对于公式的直接应用(当然,也包含了对于特殊情况 的补充)。我们并未看到对于“错位相减”方法的强调,例题和练习题中也没有出现“差比数列”的身影。直到本章小结的回顾与思考中,第 6 个问题是:推导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时,各用了哪些巧妙的方法?我们觉得这个问题与思考是极为重要的学习... [收起]
[展开]
《师途》高途学术期刊第一期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8页

这里以 2019 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数学 A 版课本为例(人教 B 版、北

师版、沪教版、苏教版等与之大同小异)。数列出现在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 4

章,其中第 4.3 节等比数列中讲到等比数列前 项和公式的时候,首次使用了我

们称之为“错位相减”法的计算技巧。以下是课本的原文摘录:

一般地,如何求一个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呢?

设等比数列 的首项为 ,公比为 ,则 的前 项和是

根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上式可写成

.①

我们发现,如果用公比乘①的两边,可得

.②

①②两式的右边有很多相同的项,用①的两边分别减去②的两边,就可以消去这些相同的

项,可得 ,即 .

因此,当 时,我们就得到了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

.(1)

因为 ,所以公式(1)还可以写成

.(2)

至此,课本完成了对于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后面的例题和练习的重

点都是对于公式的直接应用(当然,也包含了对于特殊情况 的补充)。我

们并未看到对于“错位相减”方法的强调,例题和练习题中也没有出现“差比

数列”的身影。直到本章小结的回顾与思考中,第 6 个问题是:推导等差数

列、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时,各用了哪些巧妙的方法?我们觉得这个问题

与思考是极为重要的学习和教学参考。它将学生和教师的注意力从集中于等比

数列公式的本身记忆和应用拉回到了公式的来源和推导方法上,为“错位相

减”法的正名以及后续的扩展应用提供了基础和空间,是值得称道的。

同时,在本章结尾的复习参考题中,综合运用的第 10 题首次出现了“差比

数列”求和的问题,原题如下:

已知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为 ,且 , .

(1)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2)若 ,令 ,求数列 的前 项和 .

n

n

{ }n a 1 a q { }n a n

n n 123 S aa a a =++++ !

2 1

11 1 1

n

n S a aq aq aq - =+ + ++ !

2 1

11 1 1

n n

n qS a q a q a q a q - = + ++ + !

1 1

n

n n S qS a a q - = - 1 (1 ) (1 ) n

n - qS a q = -

q ¹1

1(1 ) ( 1) 1

n

n

a q S q

q

- = ¹ -

1

1

n

n a aq - =

1 ( 1) 1

n

n

n

a aq S q

q

- = ¹ -

q =1

n

{ }n a n n S 4 2 S S = 4 2 2 1 n n a a = + ( ) n N* Î

{ }n a

1 3n

n b - = n nn c ab = { }n c n Tn

这里以 2019 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数学 A 版课本为例(人教 B 版、北

师版、沪教版、苏教版等与之大同小异)。数列出现在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 4

章,其中第 4.3 节等比数列中讲到等比数列前 项和公式的时候,首次使用了我

们称之为“错位相减”法的计算技巧。以下是课本的原文摘录:

一般地,如何求一个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呢?

设等比数列 的首项为 ,公比为 ,则 的前 项和是

根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上式可写成

.①

我们发现,如果用公比乘①的两边,可得

.②

①②两式的右边有很多相同的项,用①的两边分别减去②的两边,就可以消去这些相同的

项,可得 ,即 .

因此,当 时,我们就得到了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

.(1)

因为 ,所以公式(1)还可以写成

.(2)

至此,课本完成了对于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后面的例题和练习的重

点都是对于公式的直接应用(当然,也包含了对于特殊情况 的补充)。我

们并未看到对于“错位相减”方法的强调,例题和练习题中也没有出现“差比

数列”的身影。直到本章小结的回顾与思考中,第 6 个问题是:推导等差数

列、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时,各用了哪些巧妙的方法?我们觉得这个问题

与思考是极为重要的学习和教学参考。它将学生和教师的注意力从集中于等比

数列公式的本身记忆和应用拉回到了公式的来源和推导方法上,为“错位相

减”法的正名以及后续的扩展应用提供了基础和空间,是值得称道的。

同时,在本章结尾的复习参考题中,综合运用的第 10 题首次出现了“差比

数列”求和的问题,原题如下:

已知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为 ,且 , .

(1)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2)若 ,令 ,求数列 的前 项和 .

n

n

{ }n a 1 a q { }n a n

n n 123 S aa a a =++++ !

2 1

11 1 1

n

n S a aq aq aq - =+ + ++ !

2 1

11 1 1

n n

n qS a q a q a q a q - = + ++ + !

1 1

n

n n S qS a a q - = - 1 (1 ) (1 ) n

n - qS a q = -

q ¹1

1(1 ) ( 1) 1

n

n

a q S q

q

- = ¹ -

1

1

n

n a aq - =

1 ( 1) 1

n

n

n

a aq S q

q

- = ¹ -

q =1

n

{ }n a n n S 4 2 S S = 4 2 2 1 n n a a = + ( ) n N* Î

{ }n a

1 3n

n b - = n nn c ab = { }n c n Tn

这里以 2019 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数学 A 版课本为例(人教 B 版、北

师版、沪教版、苏教版等与之大同小异)。数列出现在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 4

章,其中第 4.3 节等比数列中讲到等比数列前 项和公式的时候,首次使用了我

们称之为“错位相减”法的计算技巧。以下是课本的原文摘录:

一般地,如何求一个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呢?

设等比数列 的首项为 ,公比为 ,则 的前 项和是

根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上式可写成

.①

我们发现,如果用公比乘①的两边,可得

.②

①②两式的右边有很多相同的项,用①的两边分别减去②的两边,就可以消去这些相同的

项,可得 ,即 .

因此,当 时,我们就得到了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

.(1)

因为 ,所以公式(1)还可以写成

.(2)

至此,课本完成了对于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后面的例题和练习的重

点都是对于公式的直接应用(当然,也包含了对于特殊情况 的补充)。我

们并未看到对于“错位相减”方法的强调,例题和练习题中也没有出现“差比

数列”的身影。直到本章小结的回顾与思考中,第 6 个问题是:推导等差数

列、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时,各用了哪些巧妙的方法?我们觉得这个问题

与思考是极为重要的学习和教学参考。它将学生和教师的注意力从集中于等比

数列公式的本身记忆和应用拉回到了公式的来源和推导方法上,为“错位相

减”法的正名以及后续的扩展应用提供了基础和空间,是值得称道的。

同时,在本章结尾的复习参考题中,综合运用的第 10 题首次出现了“差比

数列”求和的问题,原题如下:

已知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为 ,且 , .

(1)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2)若 ,令 ,求数列 的前 项和 .

n

n

{ }n a 1 a q { }n a n

n n 123 S aa a a =++++ !

2 1

11 1 1

n

n S a aq aq aq - =+ + ++ !

2 1

11 1 1

n n

n qS a q a q a q a q - = + ++ + !

1 1

n

n n S qS a a q - = - 1 (1 ) (1 ) n

n - qS a q = -

q ¹1

1(1 ) ( 1) 1

n

n

a q S q

q

- = ¹ -

1

1

n

n a aq - =

1 ( 1) 1

n

n

n

a aq S q

q

- = ¹ -

q =1

n

{ }n a n n S 4 2 S S = 4 2 2 1 n n a a = + ( ) n N* Î

{ }n a

1 3n

n b - = n nn c ab = { }n c n Tn

这里以 2019 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数学 A 版课本为例(人教 B 版、北

师版、沪教版、苏教版等与之大同小异)。数列出现在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 4

章,其中第 4.3 节等比数列中讲到等比数列前 项和公式的时候,首次使用了我

们称之为“错位相减”法的计算技巧。以下是课本的原文摘录:

一般地,如何求一个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呢?

设等比数列 的首项为 ,公比为 ,则 的前 项和是

根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上式可写成

.①

我们发现,如果用公比乘①的两边,可得

.②

①②两式的右边有很多相同的项,用①的两边分别减去②的两边,就可以消去这些相同的

项,可得 ,即 .

因此,当 时,我们就得到了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

.(1)

因为 ,所以公式(1)还可以写成

.(2)

至此,课本完成了对于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后面的例题和练习的重

点都是对于公式的直接应用(当然,也包含了对于特殊情况 的补充)。我

们并未看到对于“错位相减”方法的强调,例题和练习题中也没有出现“差比

数列”的身影。直到本章小结的回顾与思考中,第 6 个问题是:推导等差数

列、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时,各用了哪些巧妙的方法?我们觉得这个问题

与思考是极为重要的学习和教学参考。它将学生和教师的注意力从集中于等比

数列公式的本身记忆和应用拉回到了公式的来源和推导方法上,为“错位相

减”法的正名以及后续的扩展应用提供了基础和空间,是值得称道的。

同时,在本章结尾的复习参考题中,综合运用的第 10 题首次出现了“差比

数列”求和的问题,原题如下:

已知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为 ,且 , .

(1)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2)若 ,令 ,求数列 的前 项和 .

n

n

{ }n a 1 a q { }n a n

n n 123 S aa a a =++++ !

2 1

11 1 1

n

n S a aq aq aq - =+ + ++ !

2 1

11 1 1

n n

n qS a q a q a q a q - = + ++ + !

1 1

n

n n S qS a a q - = - 1 (1 ) (1 ) n

n - qS a q = -

q ¹1

1(1 ) ( 1) 1

n

n

a q S q

q

- = ¹ -

1

1

n

n a aq - =

1 ( 1) 1

n

n

n

a aq S q

q

- = ¹ -

q =1

n

{ }n a n n S 4 2 S S = 4 2 2 1 n n a a = + ( ) n N* Î

{ }n a

1 3n

n b - = n nn c ab = { }n c n Tn

这里以 2019 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数学 A 版课本为例(人教 B 版、北

师版、沪教版、苏教版等与之大同小异)。数列出现在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 4

章,其中第 4.3 节等比数列中讲到等比数列前 项和公式的时候,首次使用了我

们称之为“错位相减”法的计算技巧。以下是课本的原文摘录:

一般地,如何求一个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呢?

设等比数列 的首项为 ,公比为 ,则 的前 项和是

根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上式可写成

.①

我们发现,如果用公比乘①的两边,可得

.②

①②两式的右边有很多相同的项,用①的两边分别减去②的两边,就可以消去这些相同的

项,可得 ,即 .

因此,当 时,我们就得到了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

.(1)

因为 ,所以公式(1)还可以写成

.(2)

至此,课本完成了对于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后面的例题和练习的重

点都是对于公式的直接应用(当然,也包含了对于特殊情况 的补充)。我

们并未看到对于“错位相减”方法的强调,例题和练习题中也没有出现“差比

数列”的身影。直到本章小结的回顾与思考中,第 6 个问题是:推导等差数

列、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时,各用了哪些巧妙的方法?我们觉得这个问题

与思考是极为重要的学习和教学参考。它将学生和教师的注意力从集中于等比

数列公式的本身记忆和应用拉回到了公式的来源和推导方法上,为“错位相

减”法的正名以及后续的扩展应用提供了基础和空间,是值得称道的。

同时,在本章结尾的复习参考题中,综合运用的第 10 题首次出现了“差比

数列”求和的问题,原题如下:

已知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为 ,且 , .

(1)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2)若 ,令 ,求数列 的前 项和 .

n

n

{ }n a 1 a q { }n a n

n n 123 S aa a a =++++ !

2 1

11 1 1

n

n S a aq aq aq - =+ + ++ !

2 1

11 1 1

n n

n qS a q a q a q a q - = + ++ + !

1 1

n

n n S qS a a q - = - 1 (1 ) (1 ) n

n - qS a q = -

q ¹1

1(1 ) ( 1) 1

n

n

a q S q

q

- = ¹ -

1

1

n

n a aq - =

1 ( 1) 1

n

n

n

a aq S q

q

- = ¹ -

q =1

n

{ }n a n n S 4 2 S S = 4 2 2 1 n n a a = + ( ) n N* Î

{ }n a

1 3n

n b - = n nn c ab = { }n c n Tn

这里以 2019 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数学 A 版课本为例(人教 B 版、北

师版、沪教版、苏教版等与之大同小异)。数列出现在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 4

章,其中第 4.3 节等比数列中讲到等比数列前 项和公式的时候,首次使用了我

们称之为“错位相减”法的计算技巧。以下是课本的原文摘录:

一般地,如何求一个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呢?

设等比数列 的首项为 ,公比为 ,则 的前 项和是

根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上式可写成

.①

我们发现,如果用公比乘①的两边,可得

.②

①②两式的右边有很多相同的项,用①的两边分别减去②的两边,就可以消去这些相同的

项,可得 ,即 .

因此,当 时,我们就得到了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

.(1)

因为 ,所以公式(1)还可以写成

.(2)

至此,课本完成了对于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后面的例题和练习的重

点都是对于公式的直接应用(当然,也包含了对于特殊情况 的补充)。我

们并未看到对于“错位相减”方法的强调,例题和练习题中也没有出现“差比

数列”的身影。直到本章小结的回顾与思考中,第 6 个问题是:推导等差数

列、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时,各用了哪些巧妙的方法?我们觉得这个问题

与思考是极为重要的学习和教学参考。它将学生和教师的注意力从集中于等比

数列公式的本身记忆和应用拉回到了公式的来源和推导方法上,为“错位相

减”法的正名以及后续的扩展应用提供了基础和空间,是值得称道的。

同时,在本章结尾的复习参考题中,综合运用的第 10 题首次出现了“差比

数列”求和的问题,原题如下:

已知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为 ,且 , .

(1)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2)若 ,令 ,求数列 的前 项和 .

n

n

{ }n a 1 a q { }n a n

n n 123 S aa a a =++++ !

2 1

11 1 1

n

n S a aq aq aq - =+ + ++ !

2 1

11 1 1

n n

n qS a q a q a q a q - = + ++ + !

1 1

n

n n S qS a a q - = - 1 (1 ) (1 ) n

n - qS a q = -

q ¹1

1(1 ) ( 1) 1

n

n

a q S q

q

- = ¹ -

1

1

n

n a aq - =

1 ( 1) 1

n

n

n

a aq S q

q

- = ¹ -

q =1

n

{ }n a n n S 4 2 S S = 4 2 2 1 n n a a = + ( ) n N* Î

{ }n a

1 3n

n b - = n nn c ab = { }n c n Tn

这里以 2019 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数学 A 版课本为例(人教 B 版、北

师版、沪教版、苏教版等与之大同小异)。数列出现在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 4

章,其中第 4.3 节等比数列中讲到等比数列前 项和公式的时候,首次使用了我

们称之为“错位相减”法的计算技巧。以下是课本的原文摘录:

一般地,如何求一个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呢?

设等比数列 的首项为 ,公比为 ,则 的前 项和是

根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上式可写成

.①

我们发现,如果用公比乘①的两边,可得

.②

①②两式的右边有很多相同的项,用①的两边分别减去②的两边,就可以消去这些相同的

项,可得 ,即 .

因此,当 时,我们就得到了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

.(1)

因为 ,所以公式(1)还可以写成

.(2)

至此,课本完成了对于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后面的例题和练习的重

点都是对于公式的直接应用(当然,也包含了对于特殊情况 的补充)。我

们并未看到对于“错位相减”方法的强调,例题和练习题中也没有出现“差比

数列”的身影。直到本章小结的回顾与思考中,第 6 个问题是:推导等差数

列、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时,各用了哪些巧妙的方法?我们觉得这个问题

与思考是极为重要的学习和教学参考。它将学生和教师的注意力从集中于等比

数列公式的本身记忆和应用拉回到了公式的来源和推导方法上,为“错位相

减”法的正名以及后续的扩展应用提供了基础和空间,是值得称道的。

同时,在本章结尾的复习参考题中,综合运用的第 10 题首次出现了“差比

数列”求和的问题,原题如下:

已知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为 ,且 , .

(1)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2)若 ,令 ,求数列 的前 项和 .

n

n

{ }n a 1 a q { }n a n

n n 123 S aa a a =++++ !

2 1

11 1 1

n

n S a aq aq aq - =+ + ++ !

2 1

11 1 1

n n

n qS a q a q a q a q - = + ++ + !

1 1

n

n n S qS a a q - = - 1 (1 ) (1 ) n

n - qS a q = -

q ¹1

1(1 ) ( 1) 1

n

n

a q S q

q

- = ¹ -

1

1

n

n a aq - =

1 ( 1) 1

n

n

n

a aq S q

q

- = ¹ -

q =1

n

{ }n a n n S 4 2 S S = 4 2 2 1 n n a a = + ( ) n N* Î

{ }n a

1 3n

n b - = n nn c ab = { }n c n Tn

这里以 2019 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数学 A 版课本为例(人教 B 版、北

师版、沪教版、苏教版等与之大同小异)。数列出现在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 4

章,其中第 4.3 节等比数列中讲到等比数列前 项和公式的时候,首次使用了我

们称之为“错位相减”法的计算技巧。以下是课本的原文摘录:

一般地,如何求一个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呢?

设等比数列 的首项为 ,公比为 ,则 的前 项和是

根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上式可写成

.①

我们发现,如果用公比乘①的两边,可得

.②

①②两式的右边有很多相同的项,用①的两边分别减去②的两边,就可以消去这些相同的

项,可得 ,即 .

因此,当 时,我们就得到了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

.(1)

因为 ,所以公式(1)还可以写成

.(2)

至此,课本完成了对于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后面的例题和练习的重

点都是对于公式的直接应用(当然,也包含了对于特殊情况 的补充)。我

们并未看到对于“错位相减”方法的强调,例题和练习题中也没有出现“差比

数列”的身影。直到本章小结的回顾与思考中,第 6 个问题是:推导等差数

列、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时,各用了哪些巧妙的方法?我们觉得这个问题

与思考是极为重要的学习和教学参考。它将学生和教师的注意力从集中于等比

数列公式的本身记忆和应用拉回到了公式的来源和推导方法上,为“错位相

减”法的正名以及后续的扩展应用提供了基础和空间,是值得称道的。

同时,在本章结尾的复习参考题中,综合运用的第 10 题首次出现了“差比

数列”求和的问题,原题如下:

已知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为 ,且 , .

(1)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2)若 ,令 ,求数列 的前 项和 .

n

n

{ }n a 1 a q { }n a n

n n 123 S aa a a =++++ !

2 1

11 1 1

n

n S a aq aq aq - =+ + ++ !

2 1

11 1 1

n n

n qS a q a q a q a q - = + ++ + !

1 1

n

n n S qS a a q - = - 1 (1 ) (1 ) n

n - qS a q = -

q ¹1

1(1 ) ( 1) 1

n

n

a q S q

q

- = ¹ -

1

1

n

n a aq - =

1 ( 1) 1

n

n

n

a aq S q

q

- = ¹ -

q =1

n

{ }n a n n S 4 2 S S = 4 2 2 1 n n a a = + ( ) n N* Î

{ }n a

1 3n

n b - = n nn c ab = { }n c n Tn

这里以 2019 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数学 A 版课本为例(人教 B 版、北

师版、沪教版、苏教版等与之大同小异)。数列出现在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 4

章,其中第 4.3 节等比数列中讲到等比数列前 项和公式的时候,首次使用了我

们称之为“错位相减”法的计算技巧。以下是课本的原文摘录:

一般地,如何求一个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呢?

设等比数列 的首项为 ,公比为 ,则 的前 项和是

根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上式可写成

.①

我们发现,如果用公比乘①的两边,可得

.②

①②两式的右边有很多相同的项,用①的两边分别减去②的两边,就可以消去这些相同的

项,可得 ,即 .

因此,当 时,我们就得到了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

.(1)

因为 ,所以公式(1)还可以写成

.(2)

至此,课本完成了对于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后面的例题和练习的重

点都是对于公式的直接应用(当然,也包含了对于特殊情况 的补充)。我

们并未看到对于“错位相减”方法的强调,例题和练习题中也没有出现“差比

数列”的身影。直到本章小结的回顾与思考中,第 6 个问题是:推导等差数

列、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时,各用了哪些巧妙的方法?我们觉得这个问题

与思考是极为重要的学习和教学参考。它将学生和教师的注意力从集中于等比

数列公式的本身记忆和应用拉回到了公式的来源和推导方法上,为“错位相

减”法的正名以及后续的扩展应用提供了基础和空间,是值得称道的。

同时,在本章结尾的复习参考题中,综合运用的第 10 题首次出现了“差比

数列”求和的问题,原题如下:

已知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为 ,且 , .

(1)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2)若 ,令 ,求数列 的前 项和 .

n

n

{ }n a 1 a q { }n a n

n n 123 S aa a a =++++ !

2 1

11 1 1

n

n S a aq aq aq - =+ + ++ !

2 1

11 1 1

n n

n qS a q a q a q a q - = + ++ + !

1 1

n

n n S qS a a q - = - 1 (1 ) (1 ) n

n - qS a q = -

q ¹1

1(1 ) ( 1) 1

n

n

a q S q

q

- = ¹ -

1

1

n

n a aq - =

1 ( 1) 1

n

n

n

a aq S q

q

- = ¹ -

q =1

n

{ }n a n n S 4 2 S S = 4 2 2 1 n n a a = + ( ) n N* Î

{ }n a

1 3n

n b - = n nn c ab = { }n c n Tn

这里以 2019 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数学 A 版课本为例(人教 B 版、北

师版、沪教版、苏教版等与之大同小异)。数列出现在了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 4

章,其中第 4.3 节等比数列中讲到等比数列前 项和公式的时候,首次使用了我

们称之为“错位相减”法的计算技巧。以下是课本的原文摘录:

一般地,如何求一个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呢?

设等比数列 的首项为 ,公比为 ,则 的前 项和是

根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上式可写成

.①

我们发现,如果用公比乘①的两边,可得

.②

①②两式的右边有很多相同的项,用①的两边分别减去②的两边,就可以消去这些相同的

项,可得 ,即 .

因此,当 时,我们就得到了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

.(1)

因为 ,所以公式(1)还可以写成

.(2)

至此,课本完成了对于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后面的例题和练习的重

点都是对于公式的直接应用(当然,也包含了对于特殊情况 的补充)。我

们并未看到对于“错位相减”方法的强调,例题和练习题中也没有出现“差比

数列”的身影。直到本章小结的回顾与思考中,第 6 个问题是:推导等差数

列、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时,各用了哪些巧妙的方法?我们觉得这个问题

与思考是极为重要的学习和教学参考。它将学生和教师的注意力从集中于等比

数列公式的本身记忆和应用拉回到了公式的来源和推导方法上,为“错位相

减”法的正名以及后续的扩展应用提供了基础和空间,是值得称道的。

同时,在本章结尾的复习参考题中,综合运用的第 10 题首次出现了“差比

数列”求和的问题,原题如下:

已知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为 ,且 , .

(1)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2)若 ,令 ,求数列 的前 项和 .

n

n

{ }n a 1 a q { }n a n

n n 123 S aa a a =++++ !

2 1

11 1 1

n

n S a aq aq aq - =+ + ++ !

2 1

11 1 1

n n

n qS a q a q a q a q - = + ++ + !

1 1

n

n n S qS a a q - = - 1 (1 ) (1 ) n

n - qS a q = -

q ¹1

1(1 ) ( 1) 1

n

n

a q S q

q

- = ¹ -

1

1

n

n a aq - =

1 ( 1) 1

n

n

n

a aq S q

q

- = ¹ -

q =1

n

{ }n a n n S 4 2 S S = 4 2 2 1 n n a a = + ( ) n N* Î

{ }n a

1 3n

n b - = n nn c ab = { }n c n Tn

第20页

第二章 学与教的现状

在这种“高考-课本-课标”的大方向和精神基本一致,但在很多具体细节

上似乎又有错配的背景下,在“差比数列错位相减求和”这一问题的学生学习

和教师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我们看到了一些不同的做法,和其中实际存在或可

能出现的问题。

以前述人教社 A 版课本复习参考题 10 为例,我们先明确用“错位相减”法

解决“差比数列”求和问题的一般过程。

已知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为 ,且 , .

(1)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2)若 ,令 ,求数列 的前 项和 .

第(1)问可以设 解方程组轻松求出,此处略去过程, .

第(2)问, ,标准的等差乘等比,用错位相减来求和。

先写出求和表达式,

方程两边同乘公比,

两式相减可以得到,

对于除首尾两项之外的部分使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可以得到

化简得, 即为所求

以上就是在“差比数列”求和的情景下使用“错位相减”法的过程和注意

事项。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尽管不再是单纯的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直接套用,

但其核心的变形过程和最后主要部分的计算都是来自于等比数列,这也是高考

试题—课本原型—课标要求三者间紧密联系的具体体现。但我们在实际的教学

过程中发现,不少同学由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够扎实,同时又缺乏针对性

的强化训练,因此在这类题目的处理中常常出现以下问题:

(1)对于问题的识别和转化不足,不能合理地将 写成易于计算的形式;

(2)书写格式不规范不稳定,或者写得太少规律体现得不明显,或者写得

太多顾此失彼;

(3)中间部分等比数列求和公式使用出现问题,或者首项误作 (应为 ),

或者项数误作 (应为 );

(4)最后计算化简的准确性无法保证,或者忘记了除以系数 ,或者合

并同类项时出现错误。

{ }n a n n S 4 2 S S = 4 2 2 1 n n a a = + ( ) n N* Î

{ }n a

1 3n

n b - = n nn c ab = { }n c n Tn

1 a d, 2 1 n a n = -

1 (2 1) 3n

n c n - = - ×

0 1 2 1 1 3 3 3 (2 3) 3 (2 1) 3 n n T nn n

- - = × + × + + ! - × + - ×

1 21 3 1 3 (2 5) 3 (2 3) 3 (2 1) 3 n nn T n nn n

- - = × + + ! - × + - × + - ×

01 2 1 2 1 3 2 3 2 3 2 3 (2 1) 3 nn n T n n

- - - = × + × + + ! × + × - -×

1

0 3 (1 3 ) 2 1 3 2 (2 1) 3 1 3

n

n T n n

- × - - = × + × - -× -

( 1) 3 1 n T n n = - × +

n c

1 b 2 b

n n -1

1- q

第二章 学与教的现状

在这种“高考-课本-课标”的大方向和精神基本一致,但在很多具体细节

上似乎又有错配的背景下,在“差比数列错位相减求和”这一问题的学生学习

和教师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我们看到了一些不同的做法,和其中实际存在或可

能出现的问题。

以前述人教社 A 版课本复习参考题 10 为例,我们先明确用“错位相减”法

解决“差比数列”求和问题的一般过程。

已知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为 ,且 , .

(1)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2)若 ,令 ,求数列 的前 项和 .

第(1)问可以设 解方程组轻松求出,此处略去过程, .

第(2)问, ,标准的等差乘等比,用错位相减来求和。

先写出求和表达式,

方程两边同乘公比,

两式相减可以得到,

对于除首尾两项之外的部分使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可以得到

化简得, 即为所求

以上就是在“差比数列”求和的情景下使用“错位相减”法的过程和注意

事项。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尽管不再是单纯的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直接套用,

但其核心的变形过程和最后主要部分的计算都是来自于等比数列,这也是高考

试题—课本原型—课标要求三者间紧密联系的具体体现。但我们在实际的教学

过程中发现,不少同学由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够扎实,同时又缺乏针对性

的强化训练,因此在这类题目的处理中常常出现以下问题:

(1)对于问题的识别和转化不足,不能合理地将 写成易于计算的形式;

(2)书写格式不规范不稳定,或者写得太少规律体现得不明显,或者写得

太多顾此失彼;

(3)中间部分等比数列求和公式使用出现问题,或者首项误作 (应为 ),

或者项数误作 (应为 );

(4)最后计算化简的准确性无法保证,或者忘记了除以系数 ,或者合

并同类项时出现错误。

{ }n a n n S 4 2 S S = 4 2 2 1 n n a a = + ( ) n N* Î

{ }n a

1 3n

n b - = n nn c ab = { }n c n Tn

1 a d, 2 1 n a n = -

1 (2 1) 3n

n c n - = - ×

0 1 2 1 1 3 3 3 (2 3) 3 (2 1) 3 n n T nn n

- - = × + × + + ! - × + - ×

1 21 3 1 3 (2 5) 3 (2 3) 3 (2 1) 3 n nn T n nn n

- - = × + + ! - × + - × + - ×

01 2 1 2 1 3 2 3 2 3 2 3 (2 1) 3 nn n T n n

- - - = × + × + + ! × + × - -×

1

0 3 (1 3 ) 2 1 3 2 (2 1) 3 1 3

n

n T n n

- × - - = × + × - -× -

( 1) 3 1 n T n n = - × +

n c

1 b 2 b

n n -1

1- q

第二章 学与教的现状

在这种“高考-课本-课标”的大方向和精神基本一致,但在很多具体细节

上似乎又有错配的背景下,在“差比数列错位相减求和”这一问题的学生学习

和教师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我们看到了一些不同的做法,和其中实际存在或可

能出现的问题。

以前述人教社 A 版课本复习参考题 10 为例,我们先明确用“错位相减”法

解决“差比数列”求和问题的一般过程。

已知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为 ,且 , .

(1)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2)若 ,令 ,求数列 的前 项和 .

第(1)问可以设 解方程组轻松求出,此处略去过程, .

第(2)问, ,标准的等差乘等比,用错位相减来求和。

先写出求和表达式,

方程两边同乘公比,

两式相减可以得到,

对于除首尾两项之外的部分使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可以得到

化简得, 即为所求

以上就是在“差比数列”求和的情景下使用“错位相减”法的过程和注意

事项。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尽管不再是单纯的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直接套用,

但其核心的变形过程和最后主要部分的计算都是来自于等比数列,这也是高考

试题—课本原型—课标要求三者间紧密联系的具体体现。但我们在实际的教学

过程中发现,不少同学由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够扎实,同时又缺乏针对性

的强化训练,因此在这类题目的处理中常常出现以下问题:

(1)对于问题的识别和转化不足,不能合理地将 写成易于计算的形式;

(2)书写格式不规范不稳定,或者写得太少规律体现得不明显,或者写得

太多顾此失彼;

(3)中间部分等比数列求和公式使用出现问题,或者首项误作 (应为 ),

或者项数误作 (应为 );

(4)最后计算化简的准确性无法保证,或者忘记了除以系数 ,或者合

并同类项时出现错误。

{ }n a n n S 4 2 S S = 4 2 2 1 n n a a = + ( ) n N* Î

{ }n a

1 3n

n b - = n nn c ab = { }n c n Tn

1 a d, 2 1 n a n = -

1 (2 1) 3n

n c n - = - ×

0 1 2 1 1 3 3 3 (2 3) 3 (2 1) 3 n n T nn n

- - = × + × + + ! - × + - ×

1 21 3 1 3 (2 5) 3 (2 3) 3 (2 1) 3 n nn T n nn n

- - = × + + ! - × + - × + - ×

01 2 1 2 1 3 2 3 2 3 2 3 (2 1) 3 nn n T n n

- - - = × + × + + ! × + × - -×

1

0 3 (1 3 ) 2 1 3 2 (2 1) 3 1 3

n

n T n n

- × - - = × + × - -× -

( 1) 3 1 n T n n = - × +

n c

1 b 2 b

n n -1

1- q

第二章 学与教的现状

在这种“高考-课本-课标”的大方向和精神基本一致,但在很多具体细节

上似乎又有错配的背景下,在“差比数列错位相减求和”这一问题的学生学习

和教师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我们看到了一些不同的做法,和其中实际存在或可

能出现的问题。

以前述人教社 A 版课本复习参考题 10 为例,我们先明确用“错位相减”法

解决“差比数列”求和问题的一般过程。

已知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为 ,且 , .

(1)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2)若 ,令 ,求数列 的前 项和 .

第(1)问可以设 解方程组轻松求出,此处略去过程, .

第(2)问, ,标准的等差乘等比,用错位相减来求和。

先写出求和表达式,

方程两边同乘公比,

两式相减可以得到,

对于除首尾两项之外的部分使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可以得到

化简得, 即为所求

以上就是在“差比数列”求和的情景下使用“错位相减”法的过程和注意

事项。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尽管不再是单纯的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直接套用,

但其核心的变形过程和最后主要部分的计算都是来自于等比数列,这也是高考

试题—课本原型—课标要求三者间紧密联系的具体体现。但我们在实际的教学

过程中发现,不少同学由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够扎实,同时又缺乏针对性

的强化训练,因此在这类题目的处理中常常出现以下问题:

(1)对于问题的识别和转化不足,不能合理地将 写成易于计算的形式;

(2)书写格式不规范不稳定,或者写得太少规律体现得不明显,或者写得

太多顾此失彼;

(3)中间部分等比数列求和公式使用出现问题,或者首项误作 (应为 ),

或者项数误作 (应为 );

(4)最后计算化简的准确性无法保证,或者忘记了除以系数 ,或者合

并同类项时出现错误。

{ }n a n n S 4 2 S S = 4 2 2 1 n n a a = + ( ) n N* Î

{ }n a

1 3n

n b - = n nn c ab = { }n c n Tn

1 a d, 2 1 n a n = -

1 (2 1) 3n

n c n - = - ×

0 1 2 1 1 3 3 3 (2 3) 3 (2 1) 3 n n T nn n

- - = × + × + + ! - × + - ×

1 21 3 1 3 (2 5) 3 (2 3) 3 (2 1) 3 n nn T n nn n

- - = × + + ! - × + - × + - ×

01 2 1 2 1 3 2 3 2 3 2 3 (2 1) 3 nn n T n n

- - - = × + × + + ! × + × - -×

1

0 3 (1 3 ) 2 1 3 2 (2 1) 3 1 3

n

n T n n

- × - - = × + × - -× -

( 1) 3 1 n T n n = - × +

n c

1 b 2 b

n n -1

1- q

第二章 学与教的现状

在这种“高考-课本-课标”的大方向和精神基本一致,但在很多具体细节

上似乎又有错配的背景下,在“差比数列错位相减求和”这一问题的学生学习

和教师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我们看到了一些不同的做法,和其中实际存在或可

能出现的问题。

以前述人教社 A 版课本复习参考题 10 为例,我们先明确用“错位相减”法

解决“差比数列”求和问题的一般过程。

已知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为 ,且 , .

(1)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2)若 ,令 ,求数列 的前 项和 .

第(1)问可以设 解方程组轻松求出,此处略去过程, .

第(2)问, ,标准的等差乘等比,用错位相减来求和。

先写出求和表达式,

方程两边同乘公比,

两式相减可以得到,

对于除首尾两项之外的部分使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可以得到

化简得, 即为所求

以上就是在“差比数列”求和的情景下使用“错位相减”法的过程和注意

事项。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尽管不再是单纯的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直接套用,

但其核心的变形过程和最后主要部分的计算都是来自于等比数列,这也是高考

试题—课本原型—课标要求三者间紧密联系的具体体现。但我们在实际的教学

过程中发现,不少同学由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够扎实,同时又缺乏针对性

的强化训练,因此在这类题目的处理中常常出现以下问题:

(1)对于问题的识别和转化不足,不能合理地将 写成易于计算的形式;

(2)书写格式不规范不稳定,或者写得太少规律体现得不明显,或者写得

太多顾此失彼;

(3)中间部分等比数列求和公式使用出现问题,或者首项误作 (应为 ),

或者项数误作 (应为 );

(4)最后计算化简的准确性无法保证,或者忘记了除以系数 ,或者合

并同类项时出现错误。

{ }n a n n S 4 2 S S = 4 2 2 1 n n a a = + ( ) n N* Î

{ }n a

1 3n

n b - = n nn c ab = { }n c n Tn

1 a d, 2 1 n a n = -

1 (2 1) 3n

n c n - = - ×

0 1 2 1 1 3 3 3 (2 3) 3 (2 1) 3 n n T nn n

- - = × + × + + ! - × + - ×

1 21 3 1 3 (2 5) 3 (2 3) 3 (2 1) 3 n nn T n nn n

- - = × + + ! - × + - × + - ×

01 2 1 2 1 3 2 3 2 3 2 3 (2 1) 3 nn n T n n

- - - = × + × + + ! × + × - -×

1

0 3 (1 3 ) 2 1 3 2 (2 1) 3 1 3

n

n T n n

- × - - = × + × - -× -

( 1) 3 1 n T n n = - × +

n c

1 b 2 b

n n -1

1- q

第二章 学与教的现状

在这种“高考-课本-课标”的大方向和精神基本一致,但在很多具体细节

上似乎又有错配的背景下,在“差比数列错位相减求和”这一问题的学生学习

和教师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我们看到了一些不同的做法,和其中实际存在或可

能出现的问题。

以前述人教社 A 版课本复习参考题 10 为例,我们先明确用“错位相减”法

解决“差比数列”求和问题的一般过程。

已知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为 ,且 , .

(1)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2)若 ,令 ,求数列 的前 项和 .

第(1)问可以设 解方程组轻松求出,此处略去过程, .

第(2)问, ,标准的等差乘等比,用错位相减来求和。

先写出求和表达式,

方程两边同乘公比,

两式相减可以得到,

对于除首尾两项之外的部分使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可以得到

化简得, 即为所求

以上就是在“差比数列”求和的情景下使用“错位相减”法的过程和注意

事项。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尽管不再是单纯的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直接套用,

但其核心的变形过程和最后主要部分的计算都是来自于等比数列,这也是高考

试题—课本原型—课标要求三者间紧密联系的具体体现。但我们在实际的教学

过程中发现,不少同学由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够扎实,同时又缺乏针对性

的强化训练,因此在这类题目的处理中常常出现以下问题:

(1)对于问题的识别和转化不足,不能合理地将 写成易于计算的形式;

(2)书写格式不规范不稳定,或者写得太少规律体现得不明显,或者写得

太多顾此失彼;

(3)中间部分等比数列求和公式使用出现问题,或者首项误作 (应为 ),

或者项数误作 (应为 );

(4)最后计算化简的准确性无法保证,或者忘记了除以系数 ,或者合

并同类项时出现错误。

{ }n a n n S 4 2 S S = 4 2 2 1 n n a a = + ( ) n N* Î

{ }n a

1 3n

n b - = n nn c ab = { }n c n Tn

1 a d, 2 1 n a n = -

1 (2 1) 3n

n c n - = - ×

0 1 2 1 1 3 3 3 (2 3) 3 (2 1) 3 n n T nn n

- - = × + × + + ! - × + - ×

1 21 3 1 3 (2 5) 3 (2 3) 3 (2 1) 3 n nn T n nn n

- - = × + + ! - × + - × + - ×

01 2 1 2 1 3 2 3 2 3 2 3 (2 1) 3 nn n T n n

- - - = × + × + + ! × + × - -×

1

0 3 (1 3 ) 2 1 3 2 (2 1) 3 1 3

n

n T n n

- × - - = × + × - -× -

( 1) 3 1 n T n n = - × +

n c

1 b 2 b

n n -1

1- q

第二章 学与教的现状

在这种“高考-课本-课标”的大方向和精神基本一致,但在很多具体细节

上似乎又有错配的背景下,在“差比数列错位相减求和”这一问题的学生学习

和教师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我们看到了一些不同的做法,和其中实际存在或可

能出现的问题。

以前述人教社 A 版课本复习参考题 10 为例,我们先明确用“错位相减”法

解决“差比数列”求和问题的一般过程。

已知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为 ,且 , .

(1)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2)若 ,令 ,求数列 的前 项和 .

第(1)问可以设 解方程组轻松求出,此处略去过程, .

第(2)问, ,标准的等差乘等比,用错位相减来求和。

先写出求和表达式,

方程两边同乘公比,

两式相减可以得到,

对于除首尾两项之外的部分使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可以得到

化简得, 即为所求

以上就是在“差比数列”求和的情景下使用“错位相减”法的过程和注意

事项。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尽管不再是单纯的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直接套用,

但其核心的变形过程和最后主要部分的计算都是来自于等比数列,这也是高考

试题—课本原型—课标要求三者间紧密联系的具体体现。但我们在实际的教学

过程中发现,不少同学由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够扎实,同时又缺乏针对性

的强化训练,因此在这类题目的处理中常常出现以下问题:

(1)对于问题的识别和转化不足,不能合理地将 写成易于计算的形式;

(2)书写格式不规范不稳定,或者写得太少规律体现得不明显,或者写得

太多顾此失彼;

(3)中间部分等比数列求和公式使用出现问题,或者首项误作 (应为 ),

或者项数误作 (应为 );

(4)最后计算化简的准确性无法保证,或者忘记了除以系数 ,或者合

并同类项时出现错误。

{ }n a n n S 4 2 S S = 4 2 2 1 n n a a = + ( ) n N* Î

{ }n a

1 3n

n b - = n nn c ab = { }n c n Tn

1 a d, 2 1 n a n = -

1 (2 1) 3n

n c n - = - ×

0 1 2 1 1 3 3 3 (2 3) 3 (2 1) 3 n n T nn n

- - = × + × + + ! - × + - ×

1 21 3 1 3 (2 5) 3 (2 3) 3 (2 1) 3 n nn T n nn n

- - = × + + ! - × + - × + - ×

01 2 1 2 1 3 2 3 2 3 2 3 (2 1) 3 nn n T n n

- - - = × + × + + ! × + × - -×

1

0 3 (1 3 ) 2 1 3 2 (2 1) 3 1 3

n

n T n n

- × - - = × + × - -× -

( 1) 3 1 n T n n = - × +

n c

1 b 2 b

n n -1

1- q

第二章 学与教的现状

在这种“高考-课本-课标”的大方向和精神基本一致,但在很多具体细节

上似乎又有错配的背景下,在“差比数列错位相减求和”这一问题的学生学习

和教师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我们看到了一些不同的做法,和其中实际存在或可

能出现的问题。

以前述人教社 A 版课本复习参考题 10 为例,我们先明确用“错位相减”法

解决“差比数列”求和问题的一般过程。

已知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为 ,且 , .

(1)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2)若 ,令 ,求数列 的前 项和 .

第(1)问可以设 解方程组轻松求出,此处略去过程, .

第(2)问, ,标准的等差乘等比,用错位相减来求和。

先写出求和表达式,

方程两边同乘公比,

两式相减可以得到,

对于除首尾两项之外的部分使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可以得到

化简得, 即为所求

以上就是在“差比数列”求和的情景下使用“错位相减”法的过程和注意

事项。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尽管不再是单纯的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直接套用,

但其核心的变形过程和最后主要部分的计算都是来自于等比数列,这也是高考

试题—课本原型—课标要求三者间紧密联系的具体体现。但我们在实际的教学

过程中发现,不少同学由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够扎实,同时又缺乏针对性

的强化训练,因此在这类题目的处理中常常出现以下问题:

(1)对于问题的识别和转化不足,不能合理地将 写成易于计算的形式;

(2)书写格式不规范不稳定,或者写得太少规律体现得不明显,或者写得

太多顾此失彼;

(3)中间部分等比数列求和公式使用出现问题,或者首项误作 (应为 ),

或者项数误作 (应为 );

(4)最后计算化简的准确性无法保证,或者忘记了除以系数 ,或者合

并同类项时出现错误。

{ }n a n n S 4 2 S S = 4 2 2 1 n n a a = + ( ) n N* Î

{ }n a

1 3n

n b - = n nn c ab = { }n c n Tn

1 a d, 2 1 n a n = -

1 (2 1) 3n

n c n - = - ×

0 1 2 1 1 3 3 3 (2 3) 3 (2 1) 3 n n T nn n

- - = × + × + + ! - × + - ×

1 21 3 1 3 (2 5) 3 (2 3) 3 (2 1) 3 n nn T n nn n

- - = × + + ! - × + - × + - ×

01 2 1 2 1 3 2 3 2 3 2 3 (2 1) 3 nn n T n n

- - - = × + × + + ! × + × - -×

1

0 3 (1 3 ) 2 1 3 2 (2 1) 3 1 3

n

n T n n

- × - - = × + × - -× -

( 1) 3 1 n T n n = - × +

n c

1 b 2 b

n n -1

1- q

第二章 学与教的现状

在这种“高考-课本-课标”的大方向和精神基本一致,但在很多具体细节

上似乎又有错配的背景下,在“差比数列错位相减求和”这一问题的学生学习

和教师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我们看到了一些不同的做法,和其中实际存在或可

能出现的问题。

以前述人教社 A 版课本复习参考题 10 为例,我们先明确用“错位相减”法

解决“差比数列”求和问题的一般过程。

已知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为 ,且 , .

(1)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2)若 ,令 ,求数列 的前 项和 .

第(1)问可以设 解方程组轻松求出,此处略去过程, .

第(2)问, ,标准的等差乘等比,用错位相减来求和。

先写出求和表达式,

方程两边同乘公比,

两式相减可以得到,

对于除首尾两项之外的部分使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可以得到

化简得, 即为所求

以上就是在“差比数列”求和的情景下使用“错位相减”法的过程和注意

事项。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尽管不再是单纯的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直接套用,

但其核心的变形过程和最后主要部分的计算都是来自于等比数列,这也是高考

试题—课本原型—课标要求三者间紧密联系的具体体现。但我们在实际的教学

过程中发现,不少同学由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够扎实,同时又缺乏针对性

的强化训练,因此在这类题目的处理中常常出现以下问题:

(1)对于问题的识别和转化不足,不能合理地将 写成易于计算的形式;

(2)书写格式不规范不稳定,或者写得太少规律体现得不明显,或者写得

太多顾此失彼;

(3)中间部分等比数列求和公式使用出现问题,或者首项误作 (应为 ),

或者项数误作 (应为 );

(4)最后计算化简的准确性无法保证,或者忘记了除以系数 ,或者合

并同类项时出现错误。

{ }n a n n S 4 2 S S = 4 2 2 1 n n a a = + ( ) n N* Î

{ }n a

1 3n

n b - = n nn c ab = { }n c n Tn

1 a d, 2 1 n a n = -

1 (2 1) 3n

n c n - = - ×

0 1 2 1 1 3 3 3 (2 3) 3 (2 1) 3 n n T nn n

- - = × + × + + ! - × + - ×

1 21 3 1 3 (2 5) 3 (2 3) 3 (2 1) 3 n nn T n nn n

- - = × + + ! - × + - × + - ×

01 2 1 2 1 3 2 3 2 3 2 3 (2 1) 3 nn n T n n

- - - = × + × + + ! × + × - -×

1

0 3 (1 3 ) 2 1 3 2 (2 1) 3 1 3

n

n T n n

- × - - = × + × - -× -

( 1) 3 1 n T n n = - × +

n c

1 b 2 b

n n -1

1- q

第二章 学与教的现状

在这种“高考-课本-课标”的大方向和精上似乎又有错配的背景下,在“差比数列错位和教师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我们看到了一些不能出现的问题。

以前述人教社 A 版课本复习参考题 10 为解决“差比数列”求和问题的一般过程。

已知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为 ,且 (1)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2)若 ,令 ,求数列 第(1)问可以设 解方程组轻松求出第(2)问, ,标准的等差先写出求和表达式,

方程两边同乘公比,

两式相减可以得到,

对于除首尾两项之外的部分使用等比数列求和化简得, 即为所求

以上就是在“差比数列”求和的情景下事项。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尽管不再是单纯但其核心的变形过程和最后主要部分的计算试题—课本原型—课标要求三者间紧密联系过程中发现,不少同学由于基础知识和基本的强化训练,因此在这类题目的处理中常常出(1)对于问题的识别和转化不足,不能(2)书写格式不规范不稳定,或者写得太多顾此失彼;

(3)中间部分等比数列求和公式使用出或者项数误作 (应为 );

(4)最后计算化简的准确性无法保证,并同类项时出现错误。

{ }n a n n S 4S= { }n a

1 3n

n b - = n nn c ab = { }n c 1 a d, 1 (2 1) 3n

n c n - = - ×

0 1 1 3 3 3 (2T nn

= × + × + + ! 13 1 3 (2 5) 3T nn

= × + + ! - ×012 1 3 2 3 2Tn

- = × + × + + ! 0 3 (1 32 1 3 2 1 3

n

Tn

- × - - = × + ×-

( 1) 3 1 n T n n = - × +

n n -1

第二章 学与教的现状

在这种“高考-课本-课标”的大方向和精神基本一致,但在很多具体细节

上似乎又有错配的背景下,在“差比数列错位相减求和”这一问题的学生学习

和教师教学的具体实践中,我们看到了一些不同的做法,和其中实际存在或可

能出现的问题。

以前述人教社 A 版课本复习参考题 10 为例,我们先明确用“错位相减”法

解决“差比数列”求和问题的一般过程。

已知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为 ,且 , .

(1)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2)若 ,令 ,求数列 的前 项和 .

第(1)问可以设 解方程组轻松求出,此处略去过程, .

第(2)问, ,标准的等差乘等比,用错位相减来求和。

先写出求和表达式,

方程两边同乘公比,

两式相减可以得到,

对于除首尾两项之外的部分使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可以得到

化简得, 即为所求

以上就是在“差比数列”求和的情景下使用“错位相减”法的过程和注意

事项。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尽管不再是单纯的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直接套用,

但其核心的变形过程和最后主要部分的计算都是来自于等比数列,这也是高考

试题—课本原型—课标要求三者间紧密联系的具体体现。但我们在实际的教学

过程中发现,不少同学由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够扎实,同时又缺乏针对性

的强化训练,因此在这类题目的处理中常常出现以下问题:

(1)对于问题的识别和转化不足,不能合理地将 写成易于计算的形式;

(2)书写格式不规范不稳定,或者写得太少规律体现得不明显,或者写得

太多顾此失彼;

(3)中间部分等比数列求和公式使用出现问题,或者首项误作 (应为 ),

或者项数误作 (应为 );

(4)最后计算化简的准确性无法保证,或者忘记了除以系数 ,或者合

并同类项时出现错误。

{ }n a n n S 4 2 S S = 4 2 2 1 n n a a = + ( ) n N* Î

{ }n a

1 3n

n b - = n nn c ab = { }n c n Tn

1 a d, 2 1 n a n = -

1 (2 1) 3n

n c n - = - ×

0 1 2 1 1 3 3 3 (2 3) 3 (2 1) 3 n n T nn n

- - = × + × + + ! - × + - ×

1 21 3 1 3 (2 5) 3 (2 3) 3 (2 1) 3 n nn T n nn n

- - = × + + ! - × + - × + - ×

01 2 1 2 1 3 2 3 2 3 2 3 (2 1) 3 nn n T n n

- - - = × + × + + ! × + × - -×

1

0 3 (1 3 ) 2 1 3 2 (2 1) 3 1 3

n

n T n n

- × - - = × + × - -× -

( 1) 3 1 n T n n = - × +

n c

1 b 2 b

n n -1

1- q

第21页

例题,然后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来进行过程强化;更负责任的老师会加大带

着学生做计算和检查错误细节的力度。经常会听到的对话是:“老师我又算错了”

“都教给你方法了为什么还算错”“老师方法我是懂的,就是计算不太行”“多

算算就行了”。这里值得反思的是:我们究竟是要端正学生的计算态度,还是要

提升他们的计算能力?也许逻辑未必是多算就能会,而是如果真会了,就不用

多算了。

(2)另辟蹊径,强调方法。有许多老师发现和提出了用“裂项相消”来进行计

算的等效解法,这里略作说明。

若 , ,

可以有

这样一来我们就成功“规避”了“错位相减”中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而

代之以“裂项相消”的求和及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使用。从思维拓展的角度来

看,这种解法的教学是有价值的,也更适合学有余力希望进一步提升的同学。

但如果只是从“探索并掌握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的课程目标来看,此种

解法并非是捷径,而颇有些绕道而行的感觉。

(3)给出结论,强调记忆。我们注意到,为了解决部分同学计算态度和计算能

力都比较弱这一现实问题,另外一些老师通过对于结论的研究和变形,给出了

下面的“苹果公式”。其核心思想是,不需要通过计算,只要记住这一公式并在

考试中套用,就一定能得出正确答案。

首先,要把题目条件写成这样的形式:

其次,需要记住这类求和问题最后的结果一般形式:

最后,在结果中使用 , 带入数字计算即可。

1 ( 1) n aa n d = + - 1

1

n

n b bq - = n nn c ab =

1 1 ( ) ( 1) n n n n nn n nn nn n a b a d b q a b q dqb a b q a b dqb + + =+ = + = + - +

1 1 ( 1) nn n n nn n q a b a b a b dqb - = + + - -

1 1

1 1

n n nn

n n n

a b ab dq a b b

q q

+ + - = + - -

2 2 11 3 3 2 2 1 1 1 2

1 [( ) ( ) ( )] ( ) 1 1 n n n nn n

dq T a b ab ab a b a b a b b b b

q q = - + - + + + + - + +++ - - ! !

1

1

1 1 11

1 ( )

1 11

n

n nn

dq b q T a b ab

q q q

-

= + + - + - - -

n

( ) n

n c an b p = +

( ) n T An B p B n = + -

1

ap A

p = -

1

1

c Ap B

p

- = -

例题,然后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来进行过程强化;更负责任的老师会加大带

着学生做计算和检查错误细节的力度。经常会听到的对话是:“老师我又算错了”

“都教给你方法了为什么还算错”“老师方法我是懂的,就是计算不太行”“多

算算就行了”。这里值得反思的是:我们究竟是要端正学生的计算态度,还是要

提升他们的计算能力?也许逻辑未必是多算就能会,而是如果真会了,就不用

多算了。

(2)另辟蹊径,强调方法。有许多老师发现和提出了用“裂项相消”来进行计

算的等效解法,这里略作说明。

若 , ,

可以有

这样一来我们就成功“规避”了“错位相减”中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而

代之以“裂项相消”的求和及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使用。从思维拓展的角度来

看,这种解法的教学是有价值的,也更适合学有余力希望进一步提升的同学。

但如果只是从“探索并掌握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的课程目标来看,此种

解法并非是捷径,而颇有些绕道而行的感觉。

(3)给出结论,强调记忆。我们注意到,为了解决部分同学计算态度和计算能

力都比较弱这一现实问题,另外一些老师通过对于结论的研究和变形,给出了

下面的“苹果公式”。其核心思想是,不需要通过计算,只要记住这一公式并在

考试中套用,就一定能得出正确答案。

首先,要把题目条件写成这样的形式:

其次,需要记住这类求和问题最后的结果一般形式:

最后,在结果中使用 , 带入数字计算即可。

1 ( 1) n aa n d = + - 1

1

n

n b bq - = n nn c ab =

1 1 ( ) ( 1) n n n n nn n nn nn n a b a d b q a b q dqb a b q a b dqb + + =+ = + = + - +

1 1 ( 1) nn n n nn n q a b a b a b dqb - = + + - -

1 1

1 1

n n nn

n n n

a b ab dq a b b

q q

+ + - = + - -

2 2 11 3 3 2 2 1 1 1 2

1 [( ) ( ) ( )] ( ) 1 1 n n n nn n

dq T a b ab ab a b a b a b b b b

q q = - + - + + + + - + +++ - - ! !

1

1

1 1 11

1 ( )

1 11

n

n nn

dq b q T a b ab

q q q

-

= + + - + - - -

n

( ) n

n c an b p = +

( ) n T An B p B n = + -

1

ap A

p = -

1

1

c Ap B

p

- = -

例题,然后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来进行过程强化;更负责任的老师会加大带

着学生做计算和检查错误细节的力度。经常会听到的对话是:“老师我又算错了”

“都教给你方法了为什么还算错”“老师方法我是懂的,就是计算不太行”“多

算算就行了”。这里值得反思的是:我们究竟是要端正学生的计算态度,还是要

提升他们的计算能力?也许逻辑未必是多算就能会,而是如果真会了,就不用

多算了。

(2)另辟蹊径,强调方法。有许多老师发现和提出了用“裂项相消”来进行计

算的等效解法,这里略作说明。

若 , ,

可以有

这样一来我们就成功“规避”了“错位相减”中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而

代之以“裂项相消”的求和及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使用。从思维拓展的角度来

看,这种解法的教学是有价值的,也更适合学有余力希望进一步提升的同学。

但如果只是从“探索并掌握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的课程目标来看,此种

解法并非是捷径,而颇有些绕道而行的感觉。

(3)给出结论,强调记忆。我们注意到,为了解决部分同学计算态度和计算能

力都比较弱这一现实问题,另外一些老师通过对于结论的研究和变形,给出了

下面的“苹果公式”。其核心思想是,不需要通过计算,只要记住这一公式并在

考试中套用,就一定能得出正确答案。

首先,要把题目条件写成这样的形式:

其次,需要记住这类求和问题最后的结果一般形式:

最后,在结果中使用 , 带入数字计算即可。

1 ( 1) n aa n d = + - 1

1

n

n b bq - = n nn c ab =

1 1 ( ) ( 1) n n n n nn n nn nn n a b a d b q a b q dqb a b q a b dqb + + =+ = + = + - +

1 1 ( 1) nn n n nn n q a b a b a b dqb - = + + - -

1 1

1 1

n n nn

n n n

a b ab dq a b b

q q

+ + - = + - -

2 2 11 3 3 2 2 1 1 1 2

1 [( ) ( ) ( )] ( ) 1 1 n n n nn n

dq T a b ab ab a b a b a b b b b

q q = - + - + + + + - + +++ - - ! !

1

1

1 1 11

1 ( )

1 11

n

n nn

dq b q T a b ab

q q q

-

= + + - + - - -

n

( ) n

n c an b p = +

( ) n T An B p B n = + -

1

ap A

p = -

1

1

c Ap B

p

- = -

例题,然后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来进行过程强化;更负责任的老师会加大带

着学生做计算和检查错误细节的力度。经常会听到的对话是:“老师我又算错了”

“都教给你方法了为什么还算错”“老师方法我是懂的,就是计算不太行”“多

算算就行了”。这里值得反思的是:我们究竟是要端正学生的计算态度,还是要

提升他们的计算能力?也许逻辑未必是多算就能会,而是如果真会了,就不用

多算了。

(2)另辟蹊径,强调方法。有许多老师发现和提出了用“裂项相消”来进行计

算的等效解法,这里略作说明。

若 , ,

可以有

这样一来我们就成功“规避”了“错位相减”中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而

代之以“裂项相消”的求和及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使用。从思维拓展的角度来

看,这种解法的教学是有价值的,也更适合学有余力希望进一步提升的同学。

但如果只是从“探索并掌握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的课程目标来看,此种

解法并非是捷径,而颇有些绕道而行的感觉。

(3)给出结论,强调记忆。我们注意到,为了解决部分同学计算态度和计算能

力都比较弱这一现实问题,另外一些老师通过对于结论的研究和变形,给出了

下面的“苹果公式”。其核心思想是,不需要通过计算,只要记住这一公式并在

考试中套用,就一定能得出正确答案。

首先,要把题目条件写成这样的形式:

其次,需要记住这类求和问题最后的结果一般形式:

最后,在结果中使用 , 带入数字计算即可。

1 ( 1) n aa n d = + - 1

1

n

n b bq - = n nn c ab =

1 1 ( ) ( 1) n n n n nn n nn nn n a b a d b q a b q dqb a b q a b dqb + + =+ = + = + - +

1 1 ( 1) nn n n nn n q a b a b a b dqb - = + + - -

1 1

1 1

n n nn

n n n

a b ab dq a b b

q q

+ + - = + - -

2 2 11 3 3 2 2 1 1 1 2

1 [( ) ( ) ( )] ( ) 1 1 n n n nn n

dq T a b ab ab a b a b a b b b b

q q = - + - + + + + - + +++ - - ! !

1

1

1 1 11

1 ( )

1 11

n

n nn

dq b q T a b ab

q q q

-

= + + - + - - -

n

( ) n

n c an b p = +

( ) n T An B p B n = + -

1

ap A

p = -

1

1

c Ap B

p

- = -

例题,然后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来进行过程强化;更负责任的老师会加大带

着学生做计算和检查错误细节的力度。经常会听到的对话是:“老师我又算错了”

“都教给你方法了为什么还算错”“老师方法我是懂的,就是计算不太行”“多

算算就行了”。这里值得反思的是:我们究竟是要端正学生的计算态度,还是要

提升他们的计算能力?也许逻辑未必是多算就能会,而是如果真会了,就不用

多算了。

(2)另辟蹊径,强调方法。有许多老师发现和提出了用“裂项相消”来进行计

算的等效解法,这里略作说明。

若 , ,

可以有

这样一来我们就成功“规避”了“错位相减”中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而

代之以“裂项相消”的求和及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使用。从思维拓展的角度来

看,这种解法的教学是有价值的,也更适合学有余力希望进一步提升的同学。

但如果只是从“探索并掌握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的课程目标来看,此种

解法并非是捷径,而颇有些绕道而行的感觉。

(3)给出结论,强调记忆。我们注意到,为了解决部分同学计算态度和计算能

力都比较弱这一现实问题,另外一些老师通过对于结论的研究和变形,给出了

下面的“苹果公式”。其核心思想是,不需要通过计算,只要记住这一公式并在

考试中套用,就一定能得出正确答案。

首先,要把题目条件写成这样的形式:

其次,需要记住这类求和问题最后的结果一般形式:

最后,在结果中使用 , 带入数字计算即可。

1 ( 1) n aa n d = + - 1

1

n

n b bq - = n nn c ab =

1 1 ( ) ( 1) n n n n nn n nn nn n a b a d b q a b q dqb a b q a b dqb + + =+ = + = + - +

1 1 ( 1) nn n n nn n q a b a b a b dqb - = + + - -

1 1

1 1

n n nn

n n n

a b ab dq a b b

q q

+ + - = + - -

2 2 11 3 3 2 2 1 1 1 2

1 [( ) ( ) ( )] ( ) 1 1 n n n nn n

dq T a b ab ab a b a b a b b b b

q q = - + - + + + + - + +++ - - ! !

1

1

1 1 11

1 ( )

1 11

n

n nn

dq b q T a b ab

q q q

-

= + + - + - - -

n

( ) n

n c an b p = +

( ) n T An B p B n = + -

1

ap A

p = -

1

1

c Ap B

p

- = -

(1)重视过程,强调态度。这种教学方式通常体现为老师阐明和演示了方法和

例题,然后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来进行过程强化;更负责任的老师会加大带

着学生做计算和检查错误细节的力度。经常会听到的对话是:“老师我又算错了”

“都教给你方法了为什么还算错”“老师方法我是懂的,就是计算不太行”“多

算算就行了”。这里值得反思的是:我们究竟是要端正学生的计算态度,还是要

提升他们的计算能力?也许逻辑未必是多算就能会,而是如果真会了,就不用

多算了。

(2)另辟蹊径,强调方法。有许多老师发现和提出了用“裂项相消”来进行计

算的等效解法,这里略作说明。

若 , ,

可以有

这样一来我们就成功“规避”了“错位相减”中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而

代之以“裂项相消”的求和及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使用。从思维拓展的角度来

看,这种解法的教学是有价值的,也更适合学有余力希望进一步提升的同学。

但如果只是从“探索并掌握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的课程目标来看,此种

解法并非是捷径,而颇有些绕道而行的感觉。

(3)给出结论,强调记忆。我们注意到,为了解决部分同学计算态度和计算能

力都比较弱这一现实问题,另外一些老师通过对于结论的研究和变形,给出了

下面的“苹果公式”。其核心思想是,不需要通过计算,只要记住这一公式并在

考试中套用,就一定能得出正确答案。

首先,要把题目条件写成这样的形式:

其次,需要记住这类求和问题最后的结果一般形式:

最后,在结果中使用 , 带入数字计算即可。

1 ( 1) n aa n d = + - 1

1

n

n b bq - = n nn c ab =

1 1 ( ) ( 1) n n n n nn n nn nn n a b a d b q a b q dqb a b q a b dqb + + =+ = + = + - +

1 1 ( 1) nn n n nn n q a b a b a b dqb - = + + - -

1 1

1 1

n n nn

n n n

a b ab dq a b b

q q

+ + - = + - -

2 2 11 3 3 2 2 1 1 1 2

1 [( ) ( ) ( )] ( ) 1 1 n n n nn n

dq T a b ab ab a b a b a b b b b

q q = - + - + + + + - + +++ - - ! !

1

1

1 1 11

1 ( )

1 11

n

n nn

dq b q T a b ab

q q q

-

= + + - + - - -

n

( ) n

n c an b p = +

( ) n T An B p B n = + -

1

ap A

p = -

1

1

c Ap B

p

- = -

着学生做计算和检查错误细节的力度。经常会听到的对话是:“老师我又算错了”

“都教给你方法了为什么还算错”“老师方法我是懂的,就是计算不太行”“多

算算就行了”。这里值得反思的是:我们究竟是要端正学生的计算态度,还是要

提升他们的计算能力?也许逻辑未必是多算就能会,而是如果真会了,就不用

多算了。

(2)另辟蹊径,强调方法。有许多老师发现和提出了用“裂项相消”来进行计

算的等效解法,这里略作说明。

若 , ,

可以有

这样一来我们就成功“规避”了“错位相减”中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而

代之以“裂项相消”的求和及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使用。从思维拓展的角度来

看,这种解法的教学是有价值的,也更适合学有余力希望进一步提升的同学。

但如果只是从“探索并掌握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的课程目标来看,此种

解法并非是捷径,而颇有些绕道而行的感觉。

(3)给出结论,强调记忆。我们注意到,为了解决部分同学计算态度和计算能

力都比较弱这一现实问题,另外一些老师通过对于结论的研究和变形,给出了

下面的“苹果公式”。其核心思想是,不需要通过计算,只要记住这一公式并在

考试中套用,就一定能得出正确答案。

首先,要把题目条件写成这样的形式:

其次,需要记住这类求和问题最后的结果一般形式:

最后,在结果中使用 , 带入数字计算即可。

1 ( 1) n aa n d = + - 1

1

n

n b bq - = n nn c ab =

1 1 ( ) ( 1) n n n n nn n nn nn n a b a d b q a b q dqb a b q a b dqb + + =+ = + = + - +

1 1 ( 1) nn n n nn n q a b a b a b dqb - = + + - -

1 1

1 1

n n nn

n n n

a b ab dq a b b

q q

+ + - = + - -

2 2 11 3 3 2 2 1 1 1 2

1 [( ) ( ) ( )] ( ) 1 1 n n n nn n

dq T a b ab ab a b a b a b b b b

q q = - + - + + + + - + +++ - - ! !

1

1

1 1 11

1 ( )

1 11

n

n nn

dq b q T a b ab

q q q

-

= + + - + - - -

n

( ) n

n c an b p = +

( ) n T An B p B n = + -

1

ap A

p = -

1

1

c Ap B

p

- = -

着学生做计算和检查错误细节的力度。经常会听到的对话是:“老师我又算错了”

“都教给你方法了为什么还算错”“老师方法我是懂的,就是计算不太行”“多

算算就行了”。这里值得反思的是:我们究竟是要端正学生的计算态度,还是要

提升他们的计算能力?也许逻辑未必是多算就能会,而是如果真会了,就不用

多算了。

(2)另辟蹊径,强调方法。有许多老师发现和提出了用“裂项相消”来进行计

算的等效解法,这里略作说明。

若 , ,

可以有

这样一来我们就成功“规避”了“错位相减”中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而

代之以“裂项相消”的求和及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使用。从思维拓展的角度来

看,这种解法的教学是有价值的,也更适合学有余力希望进一步提升的同学。

但如果只是从“探索并掌握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的课程目标来看,此种

解法并非是捷径,而颇有些绕道而行的感觉。

(3)给出结论,强调记忆。我们注意到,为了解决部分同学计算态度和计算能

力都比较弱这一现实问题,另外一些老师通过对于结论的研究和变形,给出了

下面的“苹果公式”。其核心思想是,不需要通过计算,只要记住这一公式并在

考试中套用,就一定能得出正确答案。

首先,要把题目条件写成这样的形式:

其次,需要记住这类求和问题最后的结果一般形式:

最后,在结果中使用 , 带入数字计算即可。

1 ( 1) n aa n d = + - 1

1

n

n b bq - = n nn c ab =

1 1 ( ) ( 1) n n n n nn n nn nn n a b a d b q a b q dqb a b q a b dqb + + =+ = + = + - +

1 1 ( 1) nn n n nn n q a b a b a b dqb - = + + - -

1 1

1 1

n n nn

n n n

a b ab dq a b b

q q

+ + - = + - -

2 2 11 3 3 2 2 1 1 1 2

1 [( ) ( ) ( )] ( ) 1 1 n n n nn n

dq T a b ab ab a b a b a b b b b

q q = - + - + + + + - + +++ - - ! !

1

1

1 1 11

1 ( )

1 11

n

n nn

dq b q T a b ab

q q q

-

= + + - + - - -

n

( ) n

n c an b p = +

( ) n T An B p B n = + -

1

ap A

p = -

1

1

c Ap B

p

- = -

算算就行了”。这里值得反思的是:我们究竟是要端正学生的计算态度,还是要

提升他们的计算能力?也许逻辑未必是多算就能会,而是如果真会了,就不用

多算了。

(2)另辟蹊径,强调方法。有许多老师发现和提出了用“裂项相消”来进行计

算的等效解法,这里略作说明。

若 , ,

可以有

这样一来我们就成功“规避”了“错位相减”中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而

代之以“裂项相消”的求和及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使用。从思维拓展的角度来

看,这种解法的教学是有价值的,也更适合学有余力希望进一步提升的同学。

但如果只是从“探索并掌握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的课程目标来看,此种

解法并非是捷径,而颇有些绕道而行的感觉。

(3)给出结论,强调记忆。我们注意到,为了解决部分同学计算态度和计算能

力都比较弱这一现实问题,另外一些老师通过对于结论的研究和变形,给出了

下面的“苹果公式”。其核心思想是,不需要通过计算,只要记住这一公式并在

考试中套用,就一定能得出正确答案。

首先,要把题目条件写成这样的形式:

其次,需要记住这类求和问题最后的结果一般形式:

最后,在结果中使用 , 带入数字计算即可。

1 ( 1) n aa n d = + - 1

1

n

n b bq - = n nn c ab =

1 1 ( ) ( 1) n n n n nn n nn nn n a b a d b q a b q dqb a b q a b dqb + + =+ = + = + - +

1 1 ( 1) nn n n nn n q a b a b a b dqb - = + + - -

1 1

1 1

n n nn

n n n

a b ab dq a b b

q q

+ + - = + - -

2 2 11 3 3 2 2 1 1 1 2

1 [( ) ( ) ( )] ( ) 1 1 n n n nn n

dq T a b ab ab a b a b a b b b b

q q = - + - + + + + - + +++ - - ! !

1

1

1 1 11

1 ( )

1 11

n

n nn

dq b q T a b ab

q q q

-

= + + - + - - -

n

( ) n

n c an b p = +

( ) n T An B p B n = + -

1

ap A

p = -

1

1

c Ap B

p

- = -

例题,然后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来进行过程强化;更负责任的老师会加大带

着学生做计算和检查错误细节的力度。经常会听到的对话是:“老师我又算错了”

“都教给你方法了为什么还算错”“老师方法我是懂的,就是计算不太行”“多

算算就行了”。这里值得反思的是:我们究竟是要端正学生的计算态度,还是要

提升他们的计算能力?也许逻辑未必是多算就能会,而是如果真会了,就不用

多算了。

(2)另辟蹊径,强调方法。有许多老师发现和提出了用“裂项相消”来进行计

算的等效解法,这里略作说明。

若 , ,

可以有

这样一来我们就成功“规避”了“错位相减”中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而

代之以“裂项相消”的求和及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使用。从思维拓展的角度来

看,这种解法的教学是有价值的,也更适合学有余力希望进一步提升的同学。

但如果只是从“探索并掌握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的课程目标来看,此种

解法并非是捷径,而颇有些绕道而行的感觉。

(3)给出结论,强调记忆。我们注意到,为了解决部分同学计算态度和计算能

力都比较弱这一现实问题,另外一些老师通过对于结论的研究和变形,给出了

下面的“苹果公式”。其核心思想是,不需要通过计算,只要记住这一公式并在

考试中套用,就一定能得出正确答案。

首先,要把题目条件写成这样的形式:

其次,需要记住这类求和问题最后的结果一般形式:

最后,在结果中使用 , 带入数字计算即可。

1 ( 1) n aa n d = + - 1

1

n

n b bq - = n nn c ab =

1 1 ( ) ( 1) n n n n nn n nn nn n a b a d b q a b q dqb a b q a b dqb + + =+ = + = + - +

1 1 ( 1) nn n n nn n q a b a b a b dqb - = + + - -

1 1

1 1

n n nn

n n n

a b ab dq a b b

q q

+ + - = + - -

2 2 11 3 3 2 2 1 1 1 2

1 [( ) ( ) ( )] ( ) 1 1 n n n nn n

dq T a b ab ab a b a b a b b b b

q q = - + - + + + + - + +++ - - ! !

1

1

1 1 11

1 ( )

1 11

n

n nn

dq b q T a b ab

q q q

-

= + + - + - - -

n

( ) n

n c an b p = +

( ) n T An B p B n = + -

1

ap A

p = -

1

1

c Ap B

p

- = -

“都教给你方法了为什么还算错”“老师方法我是懂的,就是计算不太行”“多

算算就行了”。这里值得反思的是:我们究竟是要端正学生的计算态度,还是要

提升他们的计算能力?也许逻辑未必是多算就能会,而是如果真会了,就不用

多算了。

(2)另辟蹊径,强调方法。有许多老师发现和提出了用“裂项相消”来进行计

算的等效解法,这里略作说明。

若 , ,

可以有

这样一来我们就成功“规避”了“错位相减”中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而

代之以“裂项相消”的求和及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使用。从思维拓展的角度来

看,这种解法的教学是有价值的,也更适合学有余力希望进一步提升的同学。

但如果只是从“探索并掌握等比数列的前 项和公式”的课程目标来看,此种

解法并非是捷径,而颇有些绕道而行的感觉。

(3)给出结论,强调记忆。我们注意到,为了解决部分同学计算态度和计算能

力都比较弱这一现实问题,另外一些老师通过对于结论的研究和变形,给出了

下面的“苹果公式”。其核心思想是,不需要通过计算,只要记住这一公式并在

考试中套用,就一定能得出正确答案。

首先,要把题目条件写成这样的形式:

其次,需要记住这类求和问题最后的结果一般形式:

最后,在结果中使用 , 带入数字计算即可。

1 ( 1) n aa n d = + - 1

1

n

n b bq - = n nn c ab =

1 1 ( ) ( 1) n n n n nn n nn nn n a b a d b q a b q dqb a b q a b dqb + + =+ = + = + - +

1 1 ( 1) nn n n nn n q a b a b a b dqb - = + + - -

1 1

1 1

n n nn

n n n

a b ab dq a b b

q q

+ + - = + - -

2 2 11 3 3 2 2 1 1 1 2

1 [( ) ( ) ( )] ( ) 1 1 n n n nn n

dq T a b ab ab a b a b a b b b b

q q = - + - + + + + - + +++ - - ! !

1

1

1 1 11

1 ( )

1 11

n

n nn

dq b q T a b ab

q q q

-

= + + - + - - -

n

( ) n

n c an b p = +

( ) n T An B p B n = + -

1

ap A

p = -

1

1

c Ap B

p

- = -

第22页

下面是一个一般性的计算推导,若

不难发现, 最后的结果形式是:一个关于 的一次函数乘以 这个指数

函数,再加上一个常数项;且一次函数的常数部分和最后整个式子的常数项互

为相反数,即形如 .此时你肯定会问:这个不是前面“苹果

公式”提到的吗?是的,但为什么是这样呢,怎么理解和记住呢?于是你又会

问:那是不是学生要自己会一般性地推导一遍呢?他们也不愿意啊。是的,如

果我说,学生有更简单的方式可以理解和记住呢。

让我们回到一切的开始,本文引用的高中数学课本中对于这一问题的着重

叙述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本身,它是

如果我们把这个重要的公式改写一下,它还可以写作

从函数观点看,它就是一个系数乘以 这个指数函数,再加上一个常数项;且

这个系数和最后整个式子的常数项互为相反数,即形如 .

于是我们看到,即使是最后的结果形态,“差比数列”的和也和等比数列求

和公式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或“同构性”,而开始乘上去的那个等差数列在求和结

果里体现为一个一次函数,这也与学生对于数列的函数特征的理解一脉相承。

不要强求不可知,要从已知推未知;通过对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深度理解和类

比,我们更能领会“差比数列”还是考查等比数列求和这一核心问题。于是在

结果形态确定的情况下,计算错误更容易被察觉;而下面也会提到,最终结果

也能轻松算出了。

( ) n

n c an b q = + ×

2 ( ) (2 ) ( ) n T a b q a b q na b q n =+ + + ++ + !

2 1 () ( )( ) n n

n qT a b q na a b q na b q + = + + + ! - + ++

2 3 1 (1 ) ( ) ( ) ( ) n n

n q T a b q a q q q na b q + - =+ + +++ ! - +

2 1

1 (1 ) (1 ) ( ) ( ) 1

n

n

n

q q qT a bq a na b q

q

- - + - =+ + - + -

2 2

2

[ ( 1) ( )]

(1 )

n

n

aq q n aq bq bq q aq bq bq T

q

- - + - + + - = -

Tn n n q

( ) n T An B q B n = + × -

1(1 ) ( 1) 1

n

n

a q S q

q

- = ¹ -

1 1

1 1

n

n

a a S q

q q = - - -

n q

n

n S Bq B = -

下面是一个一般性的计算推导,若

不难发现, 最后的结果形式是:一个关于 的一次函数乘以 这个指数

函数,再加上一个常数项;且一次函数的常数部分和最后整个式子的常数项互

为相反数,即形如 .此时你肯定会问:这个不是前面“苹果

公式”提到的吗?是的,但为什么是这样呢,怎么理解和记住呢?于是你又会

问:那是不是学生要自己会一般性地推导一遍呢?他们也不愿意啊。是的,如

果我说,学生有更简单的方式可以理解和记住呢。

让我们回到一切的开始,本文引用的高中数学课本中对于这一问题的着重

叙述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本身,它是

如果我们把这个重要的公式改写一下,它还可以写作

从函数观点看,它就是一个系数乘以 这个指数函数,再加上一个常数项;且

这个系数和最后整个式子的常数项互为相反数,即形如 .

于是我们看到,即使是最后的结果形态,“差比数列”的和也和等比数列求

和公式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或“同构性”,而开始乘上去的那个等差数列在求和结

果里体现为一个一次函数,这也与学生对于数列的函数特征的理解一脉相承。

不要强求不可知,要从已知推未知;通过对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深度理解和类

比,我们更能领会“差比数列”还是考查等比数列求和这一核心问题。于是在

结果形态确定的情况下,计算错误更容易被察觉;而下面也会提到,最终结果

也能轻松算出了。

( ) n

n c an b q = + ×

2 ( ) (2 ) ( ) n T a b q a b q na b q n =+ + + ++ + !

2 1 () ( )( ) n n

n qT a b q na a b q na b q + = + + + ! - + ++

2 3 1 (1 ) ( ) ( ) ( ) n n

n q T a b q a q q q na b q + - =+ + +++ ! - +

2 1

1 (1 ) (1 ) ( ) ( ) 1

n

n

n

q q qT a bq a na b q

q

- - + - =+ + - + -

2 2

2

[ ( 1) ( )]

(1 )

n

n

aq q n aq bq bq q aq bq bq T

q

- - + - + + - = -

Tn n n q

( ) n T An B q B n = + × -

1(1 ) ( 1) 1

n

n

a q S q

q

- = ¹ -

1 1

1 1

n

n

a a S q

q q = - - -

n q

n

n S Bq B = -

下面是一个一般性的计算推导,若

不难发现, 最后的结果形式是:一个关于 的一次函数乘以 这个指数

函数,再加上一个常数项;且一次函数的常数部分和最后整个式子的常数项互

为相反数,即形如 .此时你肯定会问:这个不是前面“苹果

公式”提到的吗?是的,但为什么是这样呢,怎么理解和记住呢?于是你又会

问:那是不是学生要自己会一般性地推导一遍呢?他们也不愿意啊。是的,如

果我说,学生有更简单的方式可以理解和记住呢。

让我们回到一切的开始,本文引用的高中数学课本中对于这一问题的着重

叙述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本身,它是

如果我们把这个重要的公式改写一下,它还可以写作

从函数观点看,它就是一个系数乘以 这个指数函数,再加上一个常数项;且

这个系数和最后整个式子的常数项互为相反数,即形如 .

于是我们看到,即使是最后的结果形态,“差比数列”的和也和等比数列求

和公式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或“同构性”,而开始乘上去的那个等差数列在求和结

果里体现为一个一次函数,这也与学生对于数列的函数特征的理解一脉相承。

不要强求不可知,要从已知推未知;通过对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深度理解和类

比,我们更能领会“差比数列”还是考查等比数列求和这一核心问题。于是在

结果形态确定的情况下,计算错误更容易被察觉;而下面也会提到,最终结果

也能轻松算出了。

( ) n

n c an b q = + ×

2 ( ) (2 ) ( ) n T a b q a b q na b q n =+ + + ++ + !

2 1 () ( )( ) n n

n qT a b q na a b q na b q + = + + + ! - + ++

2 3 1 (1 ) ( ) ( ) ( ) n n

n q T a b q a q q q na b q + - =+ + +++ ! - +

2 1

1 (1 ) (1 ) ( ) ( ) 1

n

n

n

q q qT a bq a na b q

q

- - + - =+ + - + -

2 2

2

[ ( 1) ( )]

(1 )

n

n

aq q n aq bq bq q aq bq bq T

q

- - + - + + - = -

Tn n n q

( ) n T An B q B n = + × -

1(1 ) ( 1) 1

n

n

a q S q

q

- = ¹ -

1 1

1 1

n

n

a a S q

q q = - - -

n q

n

n S Bq B = -

下面是一个一般性的计算推导,若

不难发现, 最后的结果形式是:一个关于 的一次函数乘以 这个指数

函数,再加上一个常数项;且一次函数的常数部分和最后整个式子的常数项互

为相反数,即形如 .此时你肯定会问:这个不是前面“苹果

公式”提到的吗?是的,但为什么是这样呢,怎么理解和记住呢?于是你又会

问:那是不是学生要自己会一般性地推导一遍呢?他们也不愿意啊。是的,如

果我说,学生有更简单的方式可以理解和记住呢。

让我们回到一切的开始,本文引用的高中数学课本中对于这一问题的着重

叙述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本身,它是

如果我们把这个重要的公式改写一下,它还可以写作

从函数观点看,它就是一个系数乘以 这个指数函数,再加上一个常数项;且

这个系数和最后整个式子的常数项互为相反数,即形如 .

于是我们看到,即使是最后的结果形态,“差比数列”的和也和等比数列求

和公式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或“同构性”,而开始乘上去的那个等差数列在求和结

果里体现为一个一次函数,这也与学生对于数列的函数特征的理解一脉相承。

不要强求不可知,要从已知推未知;通过对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深度理解和类

比,我们更能领会“差比数列”还是考查等比数列求和这一核心问题。于是在

结果形态确定的情况下,计算错误更容易被察觉;而下面也会提到,最终结果

也能轻松算出了。

( ) n

n c an b q = + ×

2 ( ) (2 ) ( ) n T a b q a b q na b q n =+ + + ++ + !

2 1 () ( )( ) n n

n qT a b q na a b q na b q + = + + + ! - + ++

2 3 1 (1 ) ( ) ( ) ( ) n n

n q T a b q a q q q na b q + - =+ + +++ ! - +

2 1

1 (1 ) (1 ) ( ) ( ) 1

n

n

n

q q qT a bq a na b q

q

- - + - =+ + - + -

2 2

2

[ ( 1) ( )]

(1 )

n

n

aq q n aq bq bq q aq bq bq T

q

- - + - + + - = -

Tn n n q

( ) n T An B q B n = + × -

1(1 ) ( 1) 1

n

n

a q S q

q

- = ¹ -

1 1

1 1

n

n

a a S q

q q = - - -

n q

n

n S Bq B = -

下面是一个一般性的计算推导,若

不难发现, 最后的结果形式是:一个关于 的一次函数乘以 这个指数

函数,再加上一个常数项;且一次函数的常数部分和最后整个式子的常数项互

为相反数,即形如 .此时你肯定会问:这个不是前面“苹果

公式”提到的吗?是的,但为什么是这样呢,怎么理解和记住呢?于是你又会

问:那是不是学生要自己会一般性地推导一遍呢?他们也不愿意啊。是的,如

果我说,学生有更简单的方式可以理解和记住呢。

让我们回到一切的开始,本文引用的高中数学课本中对于这一问题的着重

叙述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本身,它是

如果我们把这个重要的公式改写一下,它还可以写作

从函数观点看,它就是一个系数乘以 这个指数函数,再加上一个常数项;且

这个系数和最后整个式子的常数项互为相反数,即形如 .

于是我们看到,即使是最后的结果形态,“差比数列”的和也和等比数列求

和公式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或“同构性”,而开始乘上去的那个等差数列在求和结

果里体现为一个一次函数,这也与学生对于数列的函数特征的理解一脉相承。

不要强求不可知,要从已知推未知;通过对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深度理解和类

比,我们更能领会“差比数列”还是考查等比数列求和这一核心问题。于是在

结果形态确定的情况下,计算错误更容易被察觉;而下面也会提到,最终结果

也能轻松算出了。

( ) n

n c an b q = + ×

2 ( ) (2 ) ( ) n T a b q a b q na b q n =+ + + ++ + !

2 1 () ( )( ) n n

n qT a b q na a b q na b q + = + + + ! - + ++

2 3 1 (1 ) ( ) ( ) ( ) n n

n q T a b q a q q q na b q + - =+ + +++ ! - +

2 1

1 (1 ) (1 ) ( ) ( ) 1

n

n

n

q q qT a bq a na b q

q

- - + - =+ + - + -

2 2

2

[ ( 1) ( )]

(1 )

n

n

aq q n aq bq bq q aq bq bq T

q

- - + - + + - = -

Tn n n q

( ) n T An B q B n = + × -

1(1 ) ( 1) 1

n

n

a q S q

q

- = ¹ -

1 1

1 1

n

n

a a S q

q q = - - -

n q

n

n S Bq B = -

下面是一个一般性的计算推导,若

不难发现, 最后的结果形式是:一个关于 的一次函数乘以 这个指数

函数,再加上一个常数项;且一次函数的常数部分和最后整个式子的常数项互

为相反数,即形如 .此时你肯定会问:这个不是前面“苹果

公式”提到的吗?是的,但为什么是这样呢,怎么理解和记住呢?于是你又会

问:那是不是学生要自己会一般性地推导一遍呢?他们也不愿意啊。是的,如

果我说,学生有更简单的方式可以理解和记住呢。

让我们回到一切的开始,本文引用的高中数学课本中对于这一问题的着重

叙述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本身,它是

如果我们把这个重要的公式改写一下,它还可以写作

从函数观点看,它就是一个系数乘以 这个指数函数,再加上一个常数项;且

这个系数和最后整个式子的常数项互为相反数,即形如 .

于是我们看到,即使是最后的结果形态,“差比数列”的和也和等比数列求

和公式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或“同构性”,而开始乘上去的那个等差数列在求和结

果里体现为一个一次函数,这也与学生对于数列的函数特征的理解一脉相承。

不要强求不可知,要从已知推未知;通过对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深度理解和类

比,我们更能领会“差比数列”还是考查等比数列求和这一核心问题。于是在

结果形态确定的情况下,计算错误更容易被察觉;而下面也会提到,最终结果

也能轻松算出了。

( ) n

n c an b q = + ×

2 ( ) (2 ) ( ) n T a b q a b q na b q n =+ + + ++ + !

2 1 () ( )( ) n n

n qT a b q na a b q na b q + = + + + ! - + ++

2 3 1 (1 ) ( ) ( ) ( ) n n

n q T a b q a q q q na b q + - =+ + +++ ! - +

2 1

1 (1 ) (1 ) ( ) ( ) 1

n

n

n

q q qT a bq a na b q

q

- - + - =+ + - + -

2 2

2

[ ( 1) ( )]

(1 )

n

n

aq q n aq bq bq q aq bq bq T

q

- - + - + + - = -

Tn n n q

( ) n T An B q B n = + × -

1(1 ) ( 1) 1

n

n

a q S q

q

- = ¹ -

1 1

1 1

n

n

a a S q

q q = - - -

n q

n

n S Bq B = -

下面是一个一般性的计算推导,若

不难发现, 最后的结果形式是:一个关于 的一次函数乘以 这个指数

函数,再加上一个常数项;且一次函数的常数部分和最后整个式子的常数项互

为相反数,即形如 .此时你肯定会问:这个不是前面“苹果

公式”提到的吗?是的,但为什么是这样呢,怎么理解和记住呢?于是你又会

问:那是不是学生要自己会一般性地推导一遍呢?他们也不愿意啊。是的,如

果我说,学生有更简单的方式可以理解和记住呢。

让我们回到一切的开始,本文引用的高中数学课本中对于这一问题的着重

叙述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本身,它是

如果我们把这个重要的公式改写一下,它还可以写作

从函数观点看,它就是一个系数乘以 这个指数函数,再加上一个常数项;且

这个系数和最后整个式子的常数项互为相反数,即形如 .

于是我们看到,即使是最后的结果形态,“差比数列”的和也和等比数列求

和公式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或“同构性”,而开始乘上去的那个等差数列在求和结

果里体现为一个一次函数,这也与学生对于数列的函数特征的理解一脉相承。

不要强求不可知,要从已知推未知;通过对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深度理解和类

比,我们更能领会“差比数列”还是考查等比数列求和这一核心问题。于是在

结果形态确定的情况下,计算错误更容易被察觉;而下面也会提到,最终结果

也能轻松算出了。

( ) n

n c an b q = + ×

2 ( ) (2 ) ( ) n T a b q a b q na b q n =+ + + ++ + !

2 1 () ( )( ) n n

n qT a b q na a b q na b q + = + + + ! - + ++

2 3 1 (1 ) ( ) ( ) ( ) n n

n q T a b q a q q q na b q + - =+ + +++ ! - +

2 1

1 (1 ) (1 ) ( ) ( ) 1

n

n

n

q q qT a bq a na b q

q

- - + - =+ + - + -

2 2

2

[ ( 1) ( )]

(1 )

n

n

aq q n aq bq bq q aq bq bq T

q

- - + - + + - = -

Tn n n q

( ) n T An B q B n = + × -

1(1 ) ( 1) 1

n

n

a q S q

q

- = ¹ -

1 1

1 1

n

n

a a S q

q q = - - -

n q

n

n S Bq B = -

下面是一个一般性的计算推导,若

不难发现, 最后的结果形式是:一个关于 的一次函数乘以 这个指数

函数,再加上一个常数项;且一次函数的常数部分和最后整个式子的常数项互

为相反数,即形如 .此时你肯定会问:这个不是前面“苹果

公式”提到的吗?是的,但为什么是这样呢,怎么理解和记住呢?于是你又会

问:那是不是学生要自己会一般性地推导一遍呢?他们也不愿意啊。是的,如

果我说,学生有更简单的方式可以理解和记住呢。

让我们回到一切的开始,本文引用的高中数学课本中对于这一问题的着重

叙述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本身,它是

如果我们把这个重要的公式改写一下,它还可以写作

从函数观点看,它就是一个系数乘以 这个指数函数,再加上一个常数项;且

这个系数和最后整个式子的常数项互为相反数,即形如 .

于是我们看到,即使是最后的结果形态,“差比数列”的和也和等比数列求

和公式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或“同构性”,而开始乘上去的那个等差数列在求和结

果里体现为一个一次函数,这也与学生对于数列的函数特征的理解一脉相承。

不要强求不可知,要从已知推未知;通过对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深度理解和类

比,我们更能领会“差比数列”还是考查等比数列求和这一核心问题。于是在

结果形态确定的情况下,计算错误更容易被察觉;而下面也会提到,最终结果

也能轻松算出了。

( ) n

n c an b q = + ×

2 ( ) (2 ) ( ) n T a b q a b q na b q n =+ + + ++ + !

2 1 () ( )( ) n n

n qT a b q na a b q na b q + = + + + ! - + ++

2 3 1 (1 ) ( ) ( ) ( ) n n

n q T a b q a q q q na b q + - =+ + +++ ! - +

2 1

1 (1 ) (1 ) ( ) ( ) 1

n

n

n

q q qT a bq a na b q

q

- - + - =+ + - + -

2 2

2

[ ( 1) ( )]

(1 )

n

n

aq q n aq bq bq q aq bq bq T

q

- - + - + + - = -

Tn n n q

( ) n T An B q B n = + × -

1(1 ) ( 1) 1

n

n

a q S q

q

- = ¹ -

1 1

1 1

n

n

a a S q

q q = - - -

n q

n

n S Bq B = -

下面是一个一般性的计算推导,若

不难发现, 最后的结果形式是:一个关于 的一次函数乘以 这个指数

函数,再加上一个常数项;且一次函数的常数部分和最后整个式子的常数项互

为相反数,即形如 .此时你肯定会问:这个不是前面“苹果

公式”提到的吗?是的,但为什么是这样呢,怎么理解和记住呢?于是你又会

问:那是不是学生要自己会一般性地推导一遍呢?他们也不愿意啊。是的,如

果我说,学生有更简单的方式可以理解和记住呢。

让我们回到一切的开始,本文引用的高中数学课本中对于这一问题的着重

叙述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本身,它是

如果我们把这个重要的公式改写一下,它还可以写作

从函数观点看,它就是一个系数乘以 这个指数函数,再加上一个常数项;且

这个系数和最后整个式子的常数项互为相反数,即形如 .

于是我们看到,即使是最后的结果形态,“差比数列”的和也和等比数列求

和公式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或“同构性”,而开始乘上去的那个等差数列在求和结

果里体现为一个一次函数,这也与学生对于数列的函数特征的理解一脉相承。

不要强求不可知,要从已知推未知;通过对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深度理解和类

比,我们更能领会“差比数列”还是考查等比数列求和这一核心问题。于是在

结果形态确定的情况下,计算错误更容易被察觉;而下面也会提到,最终结果

也能轻松算出了。

( ) n

n c an b q = + ×

2 ( ) (2 ) ( ) n T a b q a b q na b q n =+ + + ++ + !

2 1 () ( )( ) n n

n qT a b q na a b q na b q + = + + + ! - + ++

2 3 1 (1 ) ( ) ( ) ( ) n n

n q T a b q a q q q na b q + - =+ + +++ ! - +

2 1

1 (1 ) (1 ) ( ) ( ) 1

n

n

n

q q qT a bq a na b q

q

- - + - =+ + - + -

2 2

2

[ ( 1) ( )]

(1 )

n

n

aq q n aq bq bq q aq bq bq T

q

- - + - + + - = -

Tn n n q

( ) n T An B q B n = + × -

1(1 ) ( 1) 1

n

n

a q S q

q

- = ¹ -

1 1

1 1

n

n

a a S q

q q = - - -

n q

n

n S Bq B = -

下面是一个一般性的计算推导,若

不难发现, 最后的结果形式是:一个关于 的一次函数乘以 这个指数

数,再加上一个常数项;且一次函数的常数部分和最后整个式子的常数项互

相反数,即形如 .此时你肯定会问:这个不是前面“苹果

式”提到的吗?是的,但为什么是这样呢,怎么理解和记住呢?于是你又会

那是不是学生要自己会一般性地推导一遍呢?他们也不愿意啊。是的,如

我说,学生有更简单的方式可以理解和记住呢。

让我们回到一切的开始,本文引用的高中数学课本中对于这一问题的着重

述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本身,它是

果我们把这个重要的公式改写一下,它还可以写作

数观点看,它就是一个系数乘以 这个指数函数,再加上一个常数项;且

个系数和最后整个式子的常数项互为相反数,即形如 .

于是我们看到,即使是最后的结果形态,“差比数列”的和也和等比数列求

公式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或“同构性”,而开始乘上去的那个等差数列在求和结

里体现为一个一次函数,这也与学生对于数列的函数特征的理解一脉相承。

要强求不可知,要从已知推未知;通过对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深度理解和类

我们更能领会“差比数列”还是考查等比数列求和这一核心问题。于是在

果形态确定的情况下,计算错误更容易被察觉;而下面也会提到,最终结果

能轻松算出了。

( ) n

n c an b q = + ×

2 ( ) (2 ) ( ) n T a b q a b q na b q n =+ + + ++ + !

2 1 () ( )( ) n n

n qT a b q na a b q na b q + = + + + ! - + ++

2 3 1 (1 ) ( ) ( ) ( ) n n

n q T a b q a q q q na b q + - =+ + +++ ! - +

2 1

1 (1 ) (1 ) ( ) ( ) 1

n

n

n

q q qT a bq a na b q

q

- - + - =+ + - + -

2 2

2

[ ( 1) ( )]

(1 )

n

n

aq q n aq bq bq q aq bq bq T

q

- - + - + + - = -

Tn n n q

( ) n T An B q B n = + × -

1(1 ) ( 1) 1

n

n

a q S q

q

- = ¹ -

1 1

1 1

n

n

a a S q

q q = - - -

n q

n

n S Bq B = -

第23页

3.2 既强调结果,也注重过程

结果形态让我们目标更清晰,但毕竟此类问题在高考中通常以解答题形式

出现,所以需要必要的推导和计算过程。前文也提到很多学生的问题是过程格

式也写不清楚,从而导致计算把握性进一步降低。我们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呢?答案是:不是讲步骤,而是给标准。这里依然以前述人教社 A 版课本复习

参考题 10 的第二问为例,来说明方法步骤的动作标准。

由(1)知, ,求求数列 的前 项和

化简得: .

还记得上一部分我们说的确定的结果形态 吗,此刻它要

发挥作用了,且不是背新的公式。这里给出两种学生可用的直接写出结果的方

式:观察法,或解方程。

来看最后一步的化简:

(1)看次数算系数。观察上式中的一次函数的部分,我们发现 的一次系数只

有 ,这意味除掉左边的 之后,最后 的系数必然是 ,所以最后结果里

的 ;简单计算一下常数项有前面的 ,和后面分式化简之后的 ,所以整

体是 ,再除掉系数 之后为 ,即整个式子的常数项 ;根据前面说过

的相反数的结论,括号里面常数是 .即 .

(2)待定系数解方程。既然只需要确定 和 两个数字,意味着两个方程联立

即可解决,于是直接令 , 带入,解关于 ,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即可。

其实不管哪一种计算方式,都是把握住了数列的函数特征之后的类型化操作,

而这也正是新的课程标准对于数列部分的着重要求。

1 (2 1) 3n

n c n - = - × { }n c n Tn

0 1 1 1 3 3 3 (2 1) 3n T n n

- = × + × + + ! - ×

1 1 3 1 3 (2 3) 3 (2 1) 3 n n T nn n

- = × + + ! - × + - ×

1

0 1 21 3(1 3 ) 2 1 3 (2 1) 3 2(3 3 3 ) 1 (2 1) 3 2 1 3

n

n nn n T n n n

-

- - - - = × - -× + + × +× = - -× + × - !

( 1) 3 1 n T n n = - × +

( ) n T An B q B n = + × -

1 3(1 3 ) 2 1 (2 1) 3 2 1 3

n

n T n n

- - - = - -× + × -

3n

-2n -2 n 1

A =1 1 -3

-2 -2 1 -B =1

-1 ( 1) 3 1 n T n n = - × +

A B

n =1 n = 2 A B

前二后一,原形列举。不要计算,要抄写。

次数对齐,系数减 d。不是错位,是对齐。

前后单列,中间求和。后项提前,分开算。

结果定式,待定系数。次数对应,看出来。

3.2 既强调结果,也注重过程

结果形态让我们目标更清晰,但毕竟此类问题在高考中通常以解答题形式

出现,所以需要必要的推导和计算过程。前文也提到很多学生的问题是过程格

式也写不清楚,从而导致计算把握性进一步降低。我们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呢?答案是:不是讲步骤,而是给标准。这里依然以前述人教社 A 版课本复习

参考题 10 的第二问为例,来说明方法步骤的动作标准。

由(1)知, ,求求数列 的前 项和

化简得: .

还记得上一部分我们说的确定的结果形态 吗,此刻它要

发挥作用了,且不是背新的公式。这里给出两种学生可用的直接写出结果的方

式:观察法,或解方程。

来看最后一步的化简:

(1)看次数算系数。观察上式中的一次函数的部分,我们发现 的一次系数只

有 ,这意味除掉左边的 之后,最后 的系数必然是 ,所以最后结果里

的 ;简单计算一下常数项有前面的 ,和后面分式化简之后的 ,所以整

体是 ,再除掉系数 之后为 ,即整个式子的常数项 ;根据前面说过

的相反数的结论,括号里面常数是 .即 .

(2)待定系数解方程。既然只需要确定 和 两个数字,意味着两个方程联立

即可解决,于是直接令 , 带入,解关于 ,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即可。

其实不管哪一种计算方式,都是把握住了数列的函数特征之后的类型化操作,

而这也正是新的课程标准对于数列部分的着重要求。

1 (2 1) 3n

n c n - = - × { }n c n Tn

0 1 1 1 3 3 3 (2 1) 3n T n n

- = × + × + + ! - ×

1 1 3 1 3 (2 3) 3 (2 1) 3 n n T nn n

- = × + + ! - × + - ×

1

0 1 21 3(1 3 ) 2 1 3 (2 1) 3 2(3 3 3 ) 1 (2 1) 3 2 1 3

n

n nn n T n n n

-

- - - - = × - -× + + × +× = - -× + × - !

( 1) 3 1 n T n n = - × +

( ) n T An B q B n = + × -

1 3(1 3 ) 2 1 (2 1) 3 2 1 3

n

n T n n

- - - = - -× + × -

3n

-2n -2 n 1

A =1 1 -3

-2 -2 1 -B =1

-1 ( 1) 3 1 n T n n = - × +

A B

n =1 n = 2 A B

前二后一,原形列举。不要计算,要抄写。

次数对齐,系数减 d。不是错位,是对齐。

前后单列,中间求和。后项提前,分开算。

结果定式,待定系数。次数对应,看出来。

3.2 既强调结果,也注重过程

结果形态让我们目标更清晰,但毕竟此类问题在高考中通常以解答题形式

出现,所以需要必要的推导和计算过程。前文也提到很多学生的问题是过程格

式也写不清楚,从而导致计算把握性进一步降低。我们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呢?答案是:不是讲步骤,而是给标准。这里依然以前述人教社 A 版课本复习

参考题 10 的第二问为例,来说明方法步骤的动作标准。

由(1)知, ,求求数列 的前 项和

化简得: .

还记得上一部分我们说的确定的结果形态 吗,此刻它要

发挥作用了,且不是背新的公式。这里给出两种学生可用的直接写出结果的方

式:观察法,或解方程。

来看最后一步的化简:

(1)看次数算系数。观察上式中的一次函数的部分,我们发现 的一次系数只

有 ,这意味除掉左边的 之后,最后 的系数必然是 ,所以最后结果里

的 ;简单计算一下常数项有前面的 ,和后面分式化简之后的 ,所以整

体是 ,再除掉系数 之后为 ,即整个式子的常数项 ;根据前面说过

的相反数的结论,括号里面常数是 .即 .

(2)待定系数解方程。既然只需要确定 和 两个数字,意味着两个方程联立

即可解决,于是直接令 , 带入,解关于 ,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即可。

其实不管哪一种计算方式,都是把握住了数列的函数特征之后的类型化操作,

而这也正是新的课程标准对于数列部分的着重要求。

1 (2 1) 3n

n c n - = - × { }n c n Tn

0 1 1 1 3 3 3 (2 1) 3n T n n

- = × + × + + ! - ×

1 1 3 1 3 (2 3) 3 (2 1) 3 n n T nn n

- = × + + ! - × + - ×

1

0 1 21 3(1 3 ) 2 1 3 (2 1) 3 2(3 3 3 ) 1 (2 1) 3 2 1 3

n

n nn n T n n n

-

- - - - = × - -× + + × +× = - -× + × - !

( 1) 3 1 n T n n = - × +

( ) n T An B q B n = + × -

1 3(1 3 ) 2 1 (2 1) 3 2 1 3

n

n T n n

- - - = - -× + × -

3n

-2n -2 n 1

A =1 1 -3

-2 -2 1 -B =1

-1 ( 1) 3 1 n T n n = - × +

A B

n =1 n = 2 A B

前二后一,原形列举。不要计算,要抄写。

次数对齐,系数减 d。不是错位,是对齐。

前后单列,中间求和。后项提前,分开算。

结果定式,待定系数。次数对应,看出来。

3.2 既强调结果,也注重过程

结果形态让我们目标更清晰,但毕竟此类问题在高考中通常以解答题形式

出现,所以需要必要的推导和计算过程。前文也提到很多学生的问题是过程格

式也写不清楚,从而导致计算把握性进一步降低。我们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呢?答案是:不是讲步骤,而是给标准。这里依然以前述人教社 A 版课本复习

参考题 10 的第二问为例,来说明方法步骤的动作标准。

由(1)知, ,求求数列 的前 项和

化简得: .

还记得上一部分我们说的确定的结果形态 吗,此刻它要

发挥作用了,且不是背新的公式。这里给出两种学生可用的直接写出结果的方

式:观察法,或解方程。

来看最后一步的化简:

(1)看次数算系数。观察上式中的一次函数的部分,我们发现 的一次系数只

有 ,这意味除掉左边的 之后,最后 的系数必然是 ,所以最后结果里

的 ;简单计算一下常数项有前面的 ,和后面分式化简之后的 ,所以整

体是 ,再除掉系数 之后为 ,即整个式子的常数项 ;根据前面说过

的相反数的结论,括号里面常数是 .即 .

(2)待定系数解方程。既然只需要确定 和 两个数字,意味着两个方程联立

即可解决,于是直接令 , 带入,解关于 ,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即可。

其实不管哪一种计算方式,都是把握住了数列的函数特征之后的类型化操作,

而这也正是新的课程标准对于数列部分的着重要求。

1 (2 1) 3n

n c n - = - × { }n c n Tn

0 1 1 1 3 3 3 (2 1) 3n T n n

- = × + × + + ! - ×

1 1 3 1 3 (2 3) 3 (2 1) 3 n n T nn n

- = × + + ! - × + - ×

1

0 1 21 3(1 3 ) 2 1 3 (2 1) 3 2(3 3 3 ) 1 (2 1) 3 2 1 3

n

n nn n T n n n

-

- - - - = × - -× + + × +× = - -× + × - !

( 1) 3 1 n T n n = - × +

( ) n T An B q B n = + × -

1 3(1 3 ) 2 1 (2 1) 3 2 1 3

n

n T n n

- - - = - -× + × -

3n

-2n -2 n 1

A =1 1 -3

-2 -2 1 -B =1

-1 ( 1) 3 1 n T n n = - × +

A B

n =1 n = 2 A B

前二后一,原形列举。不要计算,要抄写。

次数对齐,系数减 d。不是错位,是对齐。

前后单列,中间求和。后项提前,分开算。

结果定式,待定系数。次数对应,看出来。

3.2 既强调结果,也注重过程

结果形态让我们目标更清晰,但毕竟此类问题在高考中通常以解答题形式

出现,所以需要必要的推导和计算过程。前文也提到很多学生的问题是过程格

式也写不清楚,从而导致计算把握性进一步降低。我们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呢?答案是:不是讲步骤,而是给标准。这里依然以前述人教社 A 版课本复习

参考题 10 的第二问为例,来说明方法步骤的动作标准。

由(1)知, ,求求数列 的前 项和

化简得: .

还记得上一部分我们说的确定的结果形态 吗,此刻它要

发挥作用了,且不是背新的公式。这里给出两种学生可用的直接写出结果的方

式:观察法,或解方程。

来看最后一步的化简:

(1)看次数算系数。观察上式中的一次函数的部分,我们发现 的一次系数只

有 ,这意味除掉左边的 之后,最后 的系数必然是 ,所以最后结果里

的 ;简单计算一下常数项有前面的 ,和后面分式化简之后的 ,所以整

体是 ,再除掉系数 之后为 ,即整个式子的常数项 ;根据前面说过

的相反数的结论,括号里面常数是 .即 .

(2)待定系数解方程。既然只需要确定 和 两个数字,意味着两个方程联立

即可解决,于是直接令 , 带入,解关于 ,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即可。

其实不管哪一种计算方式,都是把握住了数列的函数特征之后的类型化操作,

而这也正是新的课程标准对于数列部分的着重要求。

1 (2 1) 3n

n c n - = - × { }n c n Tn

0 1 1 1 3 3 3 (2 1) 3n T n n

- = × + × + + ! - ×

1 1 3 1 3 (2 3) 3 (2 1) 3 n n T nn n

- = × + + ! - × + - ×

1

0 1 21 3(1 3 ) 2 1 3 (2 1) 3 2(3 3 3 ) 1 (2 1) 3 2 1 3

n

n nn n T n n n

-

- - - - = × - -× + + × +× = - -× + × - !

( 1) 3 1 n T n n = - × +

( ) n T An B q B n = + × -

1 3(1 3 ) 2 1 (2 1) 3 2 1 3

n

n T n n

- - - = - -× + × -

3n

-2n -2 n 1

A =1 1 -3

-2 -2 1 -B =1

-1 ( 1) 3 1 n T n n = - × +

A B

n =1 n = 2 A B

前二后一,原形列举。不要计算,要抄写。

次数对齐,系数减 d。不是错位,是对齐。

前后单列,中间求和。后项提前,分开算。

结果定式,待定系数。次数对应,看出来。

3.2 既强调结果,也注重过程

结果形态让我们目标更清晰,但毕竟此类问题在高考中通常以解答题形式

出现,所以需要必要的推导和计算过程。前文也提到很多学生的问题是过程格

式也写不清楚,从而导致计算把握性进一步降低。我们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呢?答案是:不是讲步骤,而是给标准。这里依然以前述人教社 A 版课本复习

参考题 10 的第二问为例,来说明方法步骤的动作标准。

由(1)知, ,求求数列 的前 项和

化简得: .

还记得上一部分我们说的确定的结果形态 吗,此刻它要

发挥作用了,且不是背新的公式。这里给出两种学生可用的直接写出结果的方

式:观察法,或解方程。

来看最后一步的化简:

(1)看次数算系数。观察上式中的一次函数的部分,我们发现 的一次系数只

有 ,这意味除掉左边的 之后,最后 的系数必然是 ,所以最后结果里

的 ;简单计算一下常数项有前面的 ,和后面分式化简之后的 ,所以整

体是 ,再除掉系数 之后为 ,即整个式子的常数项 ;根据前面说过

的相反数的结论,括号里面常数是 .即 .

(2)待定系数解方程。既然只需要确定 和 两个数字,意味着两个方程联立

即可解决,于是直接令 , 带入,解关于 ,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即可。

其实不管哪一种计算方式,都是把握住了数列的函数特征之后的类型化操作,

而这也正是新的课程标准对于数列部分的着重要求。

1 (2 1) 3n

n c n - = - × { }n c n Tn

0 1 1 1 3 3 3 (2 1) 3n T n n

- = × + × + + ! - ×

1 1 3 1 3 (2 3) 3 (2 1) 3 n n T nn n

- = × + + ! - × + - ×

1

0 1 21 3(1 3 ) 2 1 3 (2 1) 3 2(3 3 3 ) 1 (2 1) 3 2 1 3

n

n nn n T n n n

-

- - - - = × - -× + + × +× = - -× + × - !

( 1) 3 1 n T n n = - × +

( ) n T An B q B n = + × -

1 3(1 3 ) 2 1 (2 1) 3 2 1 3

n

n T n n

- - - = - -× + × -

3n

-2n -2 n 1

A =1 1 -3

-2 -2 1 -B =1

-1 ( 1) 3 1 n T n n = - × +

A B

n =1 n = 2 A B

前二后一,原形列举。不要计算,要抄写。

次数对齐,系数减 d。不是错位,是对齐。

前后单列,中间求和。后项提前,分开算。

结果定式,待定系数。次数对应,看出来。

3.2 既强调结果,也注重过程

结果形态让我们目标更清晰,但毕竟此类问题在高考中通常以解答题形式

出现,所以需要必要的推导和计算过程。前文也提到很多学生的问题是过程格

式也写不清楚,从而导致计算把握性进一步降低。我们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呢?答案是:不是讲步骤,而是给标准。这里依然以前述人教社 A 版课本复习

参考题 10 的第二问为例,来说明方法步骤的动作标准。

由(1)知, ,求求数列 的前 项和

化简得: .

还记得上一部分我们说的确定的结果形态 吗,此刻它要

发挥作用了,且不是背新的公式。这里给出两种学生可用的直接写出结果的方

式:观察法,或解方程。

来看最后一步的化简:

(1)看次数算系数。观察上式中的一次函数的部分,我们发现 的一次系数只

有 ,这意味除掉左边的 之后,最后 的系数必然是 ,所以最后结果里

的 ;简单计算一下常数项有前面的 ,和后面分式化简之后的 ,所以整

体是 ,再除掉系数 之后为 ,即整个式子的常数项 ;根据前面说过

的相反数的结论,括号里面常数是 .即 .

(2)待定系数解方程。既然只需要确定 和 两个数字,意味着两个方程联立

即可解决,于是直接令 , 带入,解关于 ,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即可。

其实不管哪一种计算方式,都是把握住了数列的函数特征之后的类型化操作,

而这也正是新的课程标准对于数列部分的着重要求。

1 (2 1) 3n

n c n - = - × { }n c n Tn

0 1 1 1 3 3 3 (2 1) 3n T n n

- = × + × + + ! - ×

1 1 3 1 3 (2 3) 3 (2 1) 3 n n T nn n

- = × + + ! - × + - ×

1

0 1 21 3(1 3 ) 2 1 3 (2 1) 3 2(3 3 3 ) 1 (2 1) 3 2 1 3

n

n nn n T n n n

-

- - - - = × - -× + + × +× = - -× + × - !

( 1) 3 1 n T n n = - × +

( ) n T An B q B n = + × -

1 3(1 3 ) 2 1 (2 1) 3 2 1 3

n

n T n n

- - - = - -× + × -

3n

-2n -2 n 1

A =1 1 -3

-2 -2 1 -B =1

-1 ( 1) 3 1 n T n n = - × +

A B

n =1 n = 2 A B

前二后一,原形列举。不要计算,要抄写。

次数对齐,系数减 d。不是错位,是对齐。

前后单列,中间求和。后项提前,分开算。

结果定式,待定系数。次数对应,看出来。

3.2 既强调结果,也注重过程

结果形态让我们目标更清晰,但毕竟此类问题在高考中通常以解答题形式

出现,所以需要必要的推导和计算过程。前文也提到很多学生的问题是过程格

式也写不清楚,从而导致计算把握性进一步降低。我们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呢?答案是:不是讲步骤,而是给标准。这里依然以前述人教社 A 版课本复习

参考题 10 的第二问为例,来说明方法步骤的动作标准。

由(1)知, ,求求数列 的前 项和

化简得: .

还记得上一部分我们说的确定的结果形态 吗,此刻它要

发挥作用了,且不是背新的公式。这里给出两种学生可用的直接写出结果的方

式:观察法,或解方程。

来看最后一步的化简:

(1)看次数算系数。观察上式中的一次函数的部分,我们发现 的一次系数只

有 ,这意味除掉左边的 之后,最后 的系数必然是 ,所以最后结果里

的 ;简单计算一下常数项有前面的 ,和后面分式化简之后的 ,所以整

体是 ,再除掉系数 之后为 ,即整个式子的常数项 ;根据前面说过

的相反数的结论,括号里面常数是 .即 .

(2)待定系数解方程。既然只需要确定 和 两个数字,意味着两个方程联立

即可解决,于是直接令 , 带入,解关于 ,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即可。

其实不管哪一种计算方式,都是把握住了数列的函数特征之后的类型化操作,

而这也正是新的课程标准对于数列部分的着重要求。

1 (2 1) 3n

n c n - = - × { }n c n Tn

0 1 1 1 3 3 3 (2 1) 3n T n n

- = × + × + + ! - ×

1 1 3 1 3 (2 3) 3 (2 1) 3 n n T nn n

- = × + + ! - × + - ×

1

0 1 21 3(1 3 ) 2 1 3 (2 1) 3 2(3 3 3 ) 1 (2 1) 3 2 1 3

n

n nn n T n n n

-

- - - - = × - -× + + × +× = - -× + × - !

( 1) 3 1 n T n n = - × +

( ) n T An B q B n = + × -

1 3(1 3 ) 2 1 (2 1) 3 2 1 3

n

n T n n

- - - = - -× + × -

3n

-2n -2 n 1

A =1 1 -3

-2 -2 1 -B =1

-1 ( 1) 3 1 n T n n = - × +

A B

n =1 n = 2 A B

前二后一,原形列举。不要计算,要抄写。

次数对齐,系数减 d。不是错位,是对齐。

前后单列,中间求和。后项提前,分开算。

结果定式,待定系数。次数对应,看出来。

既强调结果,也注重过程

结果形态让我们目标更清晰,但毕竟此类问题在高考中通常以解答题形式

现,所以需要必要的推导和计算过程。前文也提到很多学生的问题是过程格

也写不清楚,从而导致计算把握性进一步降低。我们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答案是:不是讲步骤,而是给标准。这里依然以前述人教社 A 版课本复习

考题 10 的第二问为例,来说明方法步骤的动作标准。

由(1)知, ,求求数列 的前 项和

简得: .

还记得上一部分我们说的确定的结果形态 吗,此刻它要

挥作用了,且不是背新的公式。这里给出两种学生可用的直接写出结果的方

观察法,或解方程。

来看最后一步的化简:

)看次数算系数。观察上式中的一次函数的部分,我们发现 的一次系数只

,这意味除掉左边的 之后,最后 的系数必然是 ,所以最后结果里

;简单计算一下常数项有前面的 ,和后面分式化简之后的 ,所以整

是,再除掉系数 之后为 ,即整个式子的常数项 ;根据前面说过

相反数的结论,括号里面常数是 .即 .

)待定系数解方程。既然只需要确定 和 两个数字,意味着两个方程联立

可解决,于是直接令 , 带入,解关于 ,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即可。

实不管哪一种计算方式,都是把握住了数列的函数特征之后的类型化操作,

这也正是新的课程标准对于数列部分的着重要求。

1 (2 1) 3n

n c n - = - × { }n c n Tn

0 1 1 1 3 3 3 (2 1) 3n n - × + × + + ! - ×

1 1 1 3 (2 3) 3 (2 1) 3 n n nn - = × + + ! - × + - ×

1

0 1 21 3(1 3 ) 1 3 (2 1) 3 2(3 3 3 ) 1 (2 1) 3 2 1 3

n

n nn n T n nn

-

- - - = × - -× + + × +× = - -× + × - !

( 1) 3 1 n T n n = - × +

( ) n T An B q B n = + × -

1 3(1 3 ) 2 1 (2 1) 3 2 1 3

n

n T n n

- - - = - -× + × -

3n

2n -2 n 1

=1 1 -3

-2 -2 1 -B =1

-1 ( 1) 3 1 n T n n = - × +

A B

n =1 n = 2 A B

前二后一,原形列举。不要计算,要抄写。

次数对齐,系数减 d。不是错位,是对齐。

前后单列,中间求和。后项提前,分开算。

结果定式,待定系数。次数对应,看出来。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书刊在线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