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堤欧洲古董家具 II

发布时间:2022-1-27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西堤欧洲古董家具 II

中国风设计之所以产生,首先与欧洲对中国的先入印象有关。回顾中国与欧洲交流的历史,我们发现,从赛里斯到契丹(Cathay),遥远的东方国度 —— 中国一直存在于欧洲的集体记忆中。有关这个国度的神秘传说,是产生所谓 “ 中国幻象 ”(the Version of Cathay)的历史根源。 赛里斯:即希腊人已然听说,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出产丝的国度,他们根据 “ 丝 ” 或 “ 绮 ”的发音,称其为 “ 赛里斯 ”(Seres)。公元前三世纪,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领他的远征大军,征服大夏与粟特,并在药杀河畔建立了希腊人的殖民地 ——“ 极远的亚历山大城 ”,而大夏与粟特与早期的贩丝民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除此之外,希腊时代的欧洲人对中国没有更多的联想。 公元三世纪前,赛里斯在西方的集体印象是富庶、美好的,而赛里斯人则是高度文明,非常神秘,并且长寿的。三世纪中叶,索林在《多国史》中称赛里斯人 “ 高度文明开化,互相之间非常和睦和气,但却躲避与其他人接触,甚至拒绝与其他民族保持贸易关系 ”。三至四世纪,北方蛮族不断南下侵扰,盛极一时的罗马帝国在内忧外患中走向分裂和崩溃,在这个 “ 忧患的时代 ... [收起]
[展开]
西堤欧洲古董家具 II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2页

西堤欧洲古董家具 II

第3页

3

编 辑:王一迪审 校:周 莉图片致谢:阿德里安·艾伦有限公司(Adrian Alan Ltd.)

查尔斯·沙夫艺廊(Charles Cheriff Galleries)封面插图:路易十六样式铜鎏金装饰桃花芯木落地钟 巴尔萨泽·利厄托和菲利普·卡菲瑞原型 埃蒂安·马克桑制作机芯 弗朗索瓦·林克制作 法国巴黎 约 1900 年 参考编号:C20003扉页插图:路易十六样式铜鎏金装饰花岗岩中央盘

法国约 1890 年参考编号:C70005

封底插图:路易十六样式铜鎏金装饰紫芯苏木和缎木细木工艺边柜 弗朗索瓦·林克制作 法国巴黎

约 1900 年

参考编号:C60017特别说明:本图录前言《东风西渐》部分引用之带 * 号图片均来自资料查阅,版权归其相关机构或个人所有。图版部分弗朗索瓦·林克原始档案之黑白照片及部分引用文字(见图版标注)版权均属克里斯多夫·佩恩(Christopher Payne)先生,特此说明。

第4页

东风西渐

十六世纪欧洲至东方的航线开辟以来,“中国贸易”兴起,中国的瓷器、家具、丝绸等

艺术品大量输入欧洲,在欧洲掀起了一场波及诸多领域的中国热。十七世纪中期,由于中国明清易代的动乱,对外贸易一度停滞。以此为契机,欧洲的中国风设计兴起,并最早在陶瓷和家具中体现出来。

从十七世纪末到十八世纪,中国风设计分别体现出巴洛克与洛可可艺术的特点,特别是

与洛可可艺术水乳交融,华托、布歇、胡特、毕芒的作品是其中的代表作。十八世纪晚期,

第5页

4

5

拿破仑上台后帝政风格兴起,中国风设计退出流行。在艺术风格上,中国风设计具有鲜明的特色。它主要表现在装饰艺术领域,以中国人物或中国动植物、风景为题材;在色彩配置、构图形式上,也部分地借鉴了东方艺术的特色。此外,它对园林设计也产生过不小的影响。

The West Meet The East

第6页

中国风设计之所以产生,首先与欧洲对中国的先入印象有关。回顾中国与欧洲交流的历史,我们发现,从赛里斯到契丹(Cathay),遥远的

东方国度 —— 中国一直存在于欧洲的集体记忆

中。有关这个国度的神秘传说,是产生所谓 “ 中

国幻象 ”(the Version of Cathay)的历史根源。

赛里斯:即希腊人已然听说,在遥远的东方有一个出产丝的国度,他们根据 “ 丝 ” 或 “ 绮 ”

的发音,称其为 “ 赛里斯 ”(Seres)。公元前三

世纪,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领他的远征大军,征服大夏与粟特,并在药杀河畔建立了希腊人的殖民地 ——“ 极远的亚历山大城 ”,而大夏与粟

特与早期的贩丝民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除此之外,希腊时代的欧洲人对中国没有更多的联想。 公元三世纪前,赛里斯在西方的集体印象是富庶、美好的,而赛里斯人则是高度文明,非常神秘,并且长寿的。三世纪中叶,索林在《多国史》

中称赛里斯人 “ 高度文明开化,互相之间非常和

睦和气,但却躲避与其他人接触,甚至拒绝与其他民族保持贸易关系 ”。三至四世纪,北方蛮族

不断南下侵扰,盛极一时的罗马帝国在内忧外患中走向分裂和崩溃,在这个 “ 忧患的时代 ”,富庶、

安宁而又风景宜人的 “ 赛里斯国 ”,已经给欧洲

人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形象。

直到十三世

纪, 蒙 古 人 征 服欧 亚 大 陆, 势 力拓展到地中海边,

兴致勃勃地通过代理人,为枫丹白露宫大量收购东方珍品。这股东方物品的收藏之风传播到欧洲很多国家,并在十六世纪末至十七世纪早期荷兰介入东方贸易后达到高峰。

随着东方

物品输入的不断增加,欧洲的收藏家和富人们有了更多的挑选、鉴别机会。他们的代理人以东方物品鉴赏家的身份,比较产地、品质和装饰风格,以购买最正宗的、质量最好的东方物品。东方

物品数量增加的另一个结

果,是将人们的注意力从其珍稀价值转移到审美价值上来,而其中带艺术性质的人工制品,也逐渐走出达官贵人和收藏家的珍品柜,成为人们的居室装饰品与日常用品。

中国的外销艺术品中,瓷器的输入量最大,

与香料、茶叶、生丝、药材以及其他原材料不同,瓷器、绸缎、漆器、屏风、壁纸、绘画、

英国东印度公司英格兰至中国海图(18 世纪末)

* 广州出口订制铜胎珐琅盘(约 1740 年)

* 伊万里瓷碗(法国铜鎏金装饰)

了欧洲走向世界的序幕。如果说郑和航海只是让中国文明的声名远播,那么欧洲的探险却将整个世界纳入了他们未来的发展轨道。十七至十八世纪的广州港,各国 “ 夷馆 ” 林立,各色国旗飘扬,

大小船只穿梭港内,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大宗商品和其他各种货物从这里装船起运,一派繁忙景象。 1497 年 7 月 8 日,葡萄牙人达 • 伽马率

领团队从里斯本出发,东方航线从此开辟。从1557 年澳门建立贸易点到十七世纪前期,葡萄牙人独享丰厚的利润,使里斯本一跃成为欧洲最大的商业中心。丰厚的利润使得西方其他国家都想分得一杯羹,这就引发了对葡萄牙垄断权的挑战和相互间贸易的竞争。西班牙、荷兰和英国、普鲁士、瑞典、丹麦、法国以及后来的美国,都

对欧洲本身的传统体系有所借鉴。当时输入欧洲的东方艺术品不仅来自中国,也来自日本和印度,如日本的漆器、瓷器和印度的印花棉布。中国风设计依据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模仿东方外销艺术品的造型与装饰 ;二是借鉴中国游记之类出版物中的相关图像资料;三是解密中国的制漆与制瓷技术。欧洲的漆器与瓷器制作具有自己的特点,可以称为 “ 二次发明 ”。

十七世纪中

期以来,输入欧洲的中国瓷器多为青花瓷。荷兰人非常喜爱这种蓝白两色的瓷器,称之为 “ 克拉克瓷 ”(Kraak

Ware)。 十 七世纪中国海禁期间,荷兰转而向日本购买瓷器,导致日本瓷器大量输出。日本最早的外销瓷 -“ 有田焼 ” 也是一种青花瓷,且在造

型与装饰上均模仿中国万历青花瓷样式,不久以后,日本外销瓷转向 “ 伊万里样式 ”。伊万里瓷以红蓝两色为主色调,与中国瓷器在艺术风格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也受到欧洲市场的欢迎,进口数量逐年增加。康熙二十三年,清政府重新开放对外贸易,中国瓷器恢复大规模出口。欧洲对青花瓷的喜好一直延续到十九世纪。

第7页

2 3

拓展到地中海边,这客观上为丝绸之路的畅通扫清障 碍, 欧 洲 与 中国的交流在中断了几世纪后开始恢 复。 与 希 腊 罗马 时 代 相 比, 欧洲对蒙元中国的兴趣主要还是在政 治 与 宗 教 上。一些欧洲传教士、商人和旅行者来到 中 国, 早 期 虚无缥缈的赛里斯,

突然在欧洲人的视野中变得清晰起来。罗马教廷第一次与蒙古大汗接触是在 1245 年,最早到达

汗八里(北京)并谒见忽必烈的是意大利商人波罗兄弟,当他们第二次前往中国时带上了马可 •波罗,并于 1275 年在上都的夏宫中觐见了忽必

烈,此后波罗一家为元朝宫廷服务长达十七年之久。此期间年轻的马可 • 波罗足迹遍及中国,返

回威尼斯后完成了对欧洲产生巨大影响的《马可•

波罗游记》。

时间推移到十五世纪,人类历史上一个波澜

壮阔的时代。在中国,随着明朝的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做出了大规模的航海壮举;在欧洲,葡萄牙开始了一系列的海外探险活动,从而拉开

同,瓷器、绸缎、漆器、屏风、壁纸、绘画、雕刻所具备的艺术性质,使得它们格外引人注目。中国外销艺术品精美的工艺和别致的造型,以及全然不同于西方传统的装饰纹样,为欧洲提供了异国情调的审美体验与想象空间。大部分没有到过中国的欧洲人,正是通过这些外销艺术品认识中国,并感知中国文化的。

从风格上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虽

然是为欧洲市场制作,但基本上采用中国传统样式,或虽然器物造型有欧洲特点,但装饰题

材仍然为中国的花卉风景与人物风俗等,因而具有鲜明的中国情调。第二类是欧洲客户在中国订制的个性化产品,如以家族的纹章作为装饰,或以欧洲的宗教题材、花卉纹样为主题的,一般称为订制产品。真正对欧洲装饰艺术产生重大影响的,正是对欧洲人来说充满异国风

情的第一类外销艺术

品。

欧洲的 “ 中国风设计 ” 为了适应欧洲的生

活环境以及设计师与生俱来的文化背景,必然

马克·波罗游记插图

蒙古大汗(17 世纪)

英国东印度公司英格

中国海图

世纪末

*19 世纪广州出口象牙制国际象棋

* 孚日堡壁纸局部(1753 年)

先后加入到中国贸易中来。

开辟中国贸易以来,不少欧洲传教士、商人

与使团成员来到中国,从不同角度观察中国、报道中国。他们传递给欧洲的仍然是一个强大、富强、美好、奇特的中国形象。17-18 世纪,欧洲各国纷纷成立东印度公司来华贸易,在广州港进行季节性大采购,将中国的各种商品大量运往欧洲。传教士、商人与外交使节也以溢美之词像欧洲介绍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的心仪,加上民众对中国商品的狂热,共同酝酿和推进了欧洲对中国的强烈兴趣,终于引发了一场波及欧洲主要国家的 “ 中国热 ”。

如东南亚的黄金珠宝、象牙制品、珍贵木材、

海贝壳、鹦鹉、药材、琥珀、鸵鸟蛋、椰子、印度棉布、日本漆器、中国丝绸,包括异国的动植物等,都在他们的追逐之列。1516 年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在马赛看到展出的东方犀牛后,也

花瓷的喜好

直延续到十九世纪。

中国输往外国的外销家具以漆木家具为主,

到十八世纪晚期始有竹与藤制家具出口,但数量不多。中国硬木家具在欧洲倍受推崇并成为收藏珍品。因此欧洲中国风设计影响最大的是外销漆家具。

中国是漆家具的故乡,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战

国时代漆器就已经达到很高的工艺水平。欧洲的中国漆器家具一般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采用“刻

灰 ” 工艺作装饰,属于 “ 填漆 ” 一类,是纯粹的

中国特色。这种漆家具制作方便,色彩丰富,装饰华丽,在十七世纪中期比较流行,属于输出较早的中国漆家具。第二种即彩绘或描金家具,十七世纪后期起销往欧洲的大部分为此类家具。十八世纪中国外销漆家具,包括各种橱柜、椅子、箱、盒及屏风等,大量采用黑漆描金图案,很受欧洲市场欢迎。图案有山水风景、庭院人物、竹石花鸟、民间故事或瓶花图等。

中国大量输出的丝质品绝大部分是丝类原料

与坯绸,丝绣制成品所占比例很小。欧洲有在墙壁上装饰纺织品的传统,中国外销壁纸对欧洲的壁纸设计产生重大影响。英国与法国的中国风壁纸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中国壁纸为样本的,特别是 “ 花树与鸟 ” 的壁纸被模仿的最多。其他中国外销艺术品还有纸本绘画、版画、玻璃画、雕像、扇子、书籍、银制品等等,数量不大,但对中国风设计的影响也不能忽略。特别是其中的外销画,画中的人物形象,常被欧洲的艺术家借

第8页

OA5509)(见 46-47 页)。在新的美学风尚支配下,飞动的曲线让位于冷静与节制的直线,色彩以黑金两色为主,美丽的东方漆绘被镀金的花环与垂花饰装点得格外雅致。

法国在这股中国热中,扮演着非同寻常的角

色。 在 欧 洲中国风设计盛行的十七世纪后半期至十八世纪晚 期, 法 国正处于路易十 四、 路 易十 五、 路 易十六统治时期, 皇 权 空前 加 强, 产

生的影响波及整个欧洲,法国的文化与艺术也在这一阶段达到了辉煌的高峰。当时的文化艺术是以宫廷为中心展开的,中国风设计也不例外,它基本上是一种宫廷艺术。法国对中国文化具有强烈的兴趣,同时,它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艺术与时尚趣味有着很强的影响力。因此,中国风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法国为中心,再向欧洲其他国家辐射的。法国对中国外销艺术品的热爱,以及在设计中所表现出来的中国趣味,也被欧洲各国的宫廷所仿效。

法国宫廷、上流社会对中国瓷器、漆器等物

* 法国玻璃描金壁灯

(18 世纪早期)

* 路易十五时期家具大师班

纳·凡·利森伯格制作的柜

式写字台,2012 年伦敦佳

士得以 317 万磅拍出

* 洛里斯制作的红陶雕塑(约 1785 年)

用到设计中。 当中国外销艺术品大量输入欧洲时,欧洲并不是一个风格的真空,等待着东方风格去充实。事实上,欧洲艺术的发展有着自己的规律,从文艺复兴晚期风格到十七世纪的巴洛克风格,再发展到十八世纪的洛可可风格,晚期则过渡到新古典主义风格。但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无论欧洲艺术处于哪一个阶段,都少不了东方的影响。东方风格就像风格之河中的一条粗壮的支流,不断地为欧洲艺术带来新的生命与活力,提供给艺术家以想象与激情,甚至在河中激起汹涌的浪潮,但它并没有改变这条河的总体流向。随着时间的推移,东方艺术的支流最终融入到主流之中,成为欧洲传统风格的一部分。因此,十七世纪以来,欧洲装饰艺术中始终存在着所谓 “ 中国风格 ”,并在不同发展阶段呈现

出不同的风貌。这与欧洲艺术发展的自身规律有关,也与不同时期欧洲对以 “ 中国 ” 为代表的

东方及其文化的想象有关。

十七世纪至十八世纪初,欧洲艺术领域的主

导风格为巴洛克风格。在法国,以法兰西学院和皇家绘画与雕刻学院为中心,以普桑和勒布伦为代表,发展出一种官方的巴洛克样式,其特点是宏大、辉煌、壮丽,但又失之刻板,甚至有些做作。因为此时恰好是太阳王路易十四统治时期,所以也叫 “ 路易十四风格 ”。而此时正逢中国的明末清初,中国出口的陶瓷、刺绣、漆器、木家具等,装饰风格偏重华丽、繁缛、精巧,

一斑,画中的蓬皮杜夫人的长裙色彩艳丽带有中国风格的花样。

中国风是洛可可艺术

中最富魅力的一个阵地,而洛可可风格也赋予中国风不同于任何时代的轻松逸乐的气质。除表现出洛可可时代一切装饰艺术所共有的特征(大

量采用

C 形与

S 形曲线、

不对称不确定的构图、柔和靓丽的色彩以及优雅精致的女性气质)外,还由于中国元素的加入,而使其带上了某种独特的异国气息,让人为之着迷。它反映的是十八世纪人们对中国的想象,折射的却是法国上流社会醉生梦死的逸乐生活。

到十八世纪九零年代以后,基本上进入了新

古典主义时期,新古典主义的兴起是对洛可可风格过度发展的回归。1774 年路易十六世继承法

国王位,虽然路易十六本人体形粗壮、其貌不扬,但路易十六家具却呈现灵巧、优雅的风格特点,这与路易十六世王后玛丽 • 安托瓦内特有着密切关系。玛丽皇后提倡典雅、朴素的格调。在王后的大力倡导及宫廷家具师、建筑师的努力下,将中国风格的装饰特点与古希腊、罗马家具为基调

昂窑、马赛窑和圣克卢窑都制作出优秀的中国风设计作品。法国最有名气的里昂丝绸业也创造了具有中国趣味的丝绸图案,在丝绸上依稀可见中国风格的仙山亭台、龙凤花鸟和折扇瓶罐等等图案。

最早的法国漆器作

品出现在十七世纪,当时皇室贵族十分赞赏和青睐东方的漆器制品,为此专门雇人 “ 用中

国的漆器法 ” 来制作漆器,法国的漆器家具设计

是十七世纪后期发展起来的。路易十四对东方艺术一向情有独钟,对漆器更是嗜好有加,皇室贵族也对东方的漆器爱不释手。一时东方的漆器价格猛涨,供不应求。1672 年,漆工艺被指定为

“ 中国式漆艺制作法 ”,开始阶段主要仿效东方的漆器工艺,特别是中国的漆器工艺进行生产制造。到了后阶段,法国的漆艺制品在大量借鉴东方漆器制品工艺的基础上,开始了自己的探索与创新,所制造出来的漆器作品无疑具备了明显的法兰西文化特征。作为绅士及上层妇女的业余爱好,髹漆在社会上十分流行,不少贵夫人以漆艺为高雅修养,有关漆艺指导的手册大行其道。由Stalker

与 Parker 写的《髹漆论丛》,书中提供

第9页

4

5

法国宫廷、上流社会对中国瓷器、漆器等物

品的收购量是巨大的,并且将这种爱好向市民阶层传播。法国王后

— 奥地利的

安娜(路易十四的母亲)在十七世纪中期,就拥有一座十二扇的中国屏风。路易十四的凡尔赛宫和王储的枫丹白露宫也收藏着大量的瓷器、刺绣、漆家具等中国物品,路易十四的

首要大臣

— 黎塞留、马萨林与科贝尔等,都是

东方艺术的爱好者,他们的府邸中都收藏有庞大的中国艺术品。1670 年,路易十四命令宫廷建造师路易 • 勒沃在凡尔赛建造了特里农瓷宫,被认为是 “ 中国风建筑 ” 的创始俑者。法国的中国风设计有着精致、优雅的独特气质,表现在从瓷器、壁画、家具到纺织品的各个领域,亦可称为“ 法国气质 ”,而这一点是其他国家很难超越的。

法国最出色、最能代表法国特色的是锦缎、

壁毯、软瓷,路易十五时期的家具与铜质陈列品

布歇绘蓬皮杜夫人 设计。法国的彩釉产品十分出色,纳韦尔窑、鲁

* 贝尔维尤城堡的马丁·卡林制漆柜

* 里昂丝质挂毯局部(约 1735 年)

* 马丁家族制漆盒(18 世纪中期)

漆器、木家具等,装饰风格偏重华丽、繁缛、精巧,

工艺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些手工艺品所展现出的异国情调,恰好迎合了欧洲贵族的口味。巴洛克艺术虽然源于古典风格,但它华丽的装饰感、昂贵的材质、奢华的氛围,与那个时期人们对中国的想象是基本合拍的。 1715 年路易十四去世,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以法国路易十五的宫廷为中心,一股迷人的、优雅的、轻快的洛可可风格席卷整个欧洲。中国的装饰风格在欧洲洛可可室内装饰艺术中亦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法国人从中国极柔软的曲线,中国瓷器以及桌椅橱柜等造型中吸取了灵感,墙面的曲线 “ 也含有东方花鸟纹样的生命气息 ”。大自然中的贝壳同莨菪叶饰相缠

绕形成涡形花纹,上面布满了花朵,轻盈飞舞有如流水般的曲面与曲线非常精致优美。自 17

世纪晚期一路发展而来的中国风,正与洛可可

风格这一时代潮流不谋而合。路易十五宫廷的蓬 皮 杜 夫 人(Marquise de Pompadour,1721-

1764),是洛可可艺术当之无愧的赞助人与保护者,她的品味与爱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洛可可艺术的走向。在宫廷画家布歇的作品《蓬皮杜夫人画像》中可见

中国风格的装饰特点与古希腊、罗马家具为基调的式样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具有古典意味、又颇具时代特点的新式样。

法国的漆家具表现出路易十六时期最为优

美的中国风样式。让 - 亨利 • 里茨内尔 (Jean

Henri Riesener),亚当 • 威 斯 威 勒(Adam Weisweiler)与马丁 • 卡林(Martin Carlin)等

人将这种风格发挥至极致。如原放置在贝尔维尤(Bellevue)城堡的一只漆柜,由当时著名家具设计师马丁 • 卡琳(Martin Carlin)的制作,现

藏卢浮宫,再比如亚当 • 威斯威勒 1784 年通过

多米尼克•达盖尔(Dominique Daguerre ?-1796)

提供给玛丽 • 安托瓦内特(Marie Antoinette)

装饰圣云城堡的漆画写字台,现藏卢浮宫(编号

Stalker

与 Parker 写的《髹漆论丛》,书中提供

了漆的配方,指导人们如何从事漆艺,并提供 “ 中

国风格 ” 的装饰图案,对中国风设计产生过重要

影响。

科学家、耶稣会士伯纳尼研究指出,欧洲不

可能复制中国漆,而必须寻找其他代用品,而这种代用品就是树胶漆或虫漆。由于欧洲的漆与中国、日本的漆不同,欧洲人因此将中国或日本输入的漆器成为 “Lacquer”,而将欧洲仿制的漆器称为 “Japan”,以示区别。值得一提的是法国漆艺界马丁兄弟家族,其制作的漆器作品,无论是材料工艺、品味情趣都与东方的漆器制品 “ 难分

高下 ”。马丁兄弟的精湛技艺备受皇室的青睐,1741 年与 1784 年两次奉旨装饰凡尔赛宫。马

丁兄弟还为其他贵族装饰别墅、宫邸,并修复各种漆器收藏品。马丁漆器的声名还传到了国外,1747 年德国皇室聘请马丁家族为他们装饰皇宫的部分厅室,并给予极高的评价。除了专为皇室服 务 外, 马丁兄弟工场还制作了品种广泛的各类日用器物;从家具到盥洗 盆, 从 球状器皿到小鼻 烟 盒。 它们的工艺讲

第10页

* 切割漆板制作的橱柜(约 1740 年)

* 托马斯·皮特斯制

银中央盘(1761 年)

究,表面处理精致,器皿胎骨多为纸浆烧铸而成,纹饰既有中国式图案,也有法国乡村风景画,深受法国人的喜爱。1772 年出版的《漆绘与镀金

工艺》是法国有名的漆艺专著,作者瓦丁(Jeen

Felix Watin)本人就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漆艺家,并为法国宫廷服务。该书的章节取了这样的标题:“ 如何模仿中国漆器 ”,“ 如何以 SPA(比利时的一个漆器生产中心)的形式仿制中国漆器 ”,“ 如

何修复 ” 等等,可见是明确地以中国漆器为仿制

目标的。为了仿制效果更好,欧洲髹漆工艺对木材的质地也有很高的要求。1860 年至 1914 年

在橱柜家具上涂漆的此种工艺再次掀起热潮。

十八世纪三十年代起,法国发展出一种杰出

松散的德语联盟,各诸侯国林立。这样的情况使得德国的中国风设计既有共性,又呈现出多样性。德国各宫廷的艺术设计紧跟巴黎时尚,通过宫廷与宫廷之间的联姻,将中国风设计传播到德国各地,以及北欧、意大利等。与法国相比,德国因长期处于战争与经济落后的情况,虽然德国各宫廷一心追慕法国式的优雅,但模仿的往往只是法国文化中表面的东西,缺少长时间熏陶出来的那部分从容、精致、优雅的品味,洛可可风格在法国起源,却在德国发展到了极端,其夸张的形式每每让法国的时髦人士皱眉。德国的中国风设计也一样,总是比法国少一分含蓄,多一份夸张。

德国最杰出的中国风设计,主要表现在瓷器

(包括瓷塑)、漆家具与室内设计,以及极富创意的建筑上。欧洲第一件真正的硬质瓷器于 1709

年在德国萨克森公国首府-德累斯顿烧制成功的,

发明人伯特格尔(Johann Friedrich Bottger)在

十余年的实验与研究后一件真正的硬质瓷诞生了。1710 年,在奥古斯都二世的授意下,麦森瓷厂正式创办。早期的麦森作品中,多为白色地金色的剪影式中国人物风景,也叫 “ 金色中国风 ”。

初期质量不是很高,这与他们所用的黏土材料有关,1713 年在伯特格尔经过艰苦努力下终于找到了优质高岭土,麦森瓷厂烧出了高品质的白瓷,再一次震惊了整个欧洲。

从法国传来的漆屋与瓷室在德国流行,巴伐利

亚的王储马克斯 • 艾玛纽维尔(Max Emanuel)

与王权的矛盾日益激化,1688 年光荣革命后,英国

基本上已经成为一个君主立宪的近代国家。这种独特的政治经济体制,使得英国的中国热与中国风设计有着自己的特点。威廉和玛丽统治时期,宫廷收藏中国瓷器,将中国风引进宫廷,十九世纪初,乔治四世兴建中国风的布赖顿宫。与法国相比,英国的知识阶层对中国文化的评价和兴趣不高,但是中国巨大的市场却对英国有着强烈的吸引力。英国成为欧洲第一流的经济强国,但巴黎的时尚中心地位已无法动摇。

英国也是在十八世纪中期达到中国风流行的顶

峰的,英国的中国风家具也与欧洲大陆不同,法国喜欢将东方漆板拆下来装饰在橱柜上,德国漆绘与镶嵌家具十分发达,但英国却流行齐宾代尔式家具。齐宾代尔是英国一位杰出的家居设计师,以他名字命名的这种风格,实际上是英国十八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的一种家具样式。他从法国洛可可,中国艺术甚至本土哥特风格中汲取元素,形成一种混合式的英国风格。

齐宾代尔在十八世纪中叶设计制作了大量此类

家具,其中的中国元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装饰,大量采用中国建筑装饰中的窗棂结构,英文

而钱伯斯却以专家的姿态,推出所谓真正的“ 中国家具 ”。设计的平民化是现代设计的特征,这正是英国在社会发展阶段上超前一步的体现。

英国最杰出的的中国风设计体现在银制品、

炻器、齐宾代尔式家具、棉布印花、壁纸等领域,更为重要的是,英中式园林也是从英国向欧洲大陆传播的。英国最早的中国风设计体现在银制品的设计当中,英国的银制品包括餐具、烛台、茶壶与咖啡壶、调味器、文具、化妆卫生器皿以及后来大量出现的银质茶叶罐等,图案装饰采用平雕与浮雕的手段,有中国风景人物和花卉植物等。英国的陶器中,炻器的发展却超过欧洲大陆。英国烧制硬瓷器也较晚,但 1800年前后,英国瓷工斯波得(Josiah Spode the

Second)将动物骨灰与高岭土混合,发明了所谓的 “ 骨瓷 ”(bone china),使英国在硬瓷器生产历史上也写下了浓重的一笔,此后英

第11页

6 7

切割漆板制作的橱柜(约 1740 年)

* 塞弗勒制作的硬瓷茶壶(1778 年)

柏林夏洛特宫瓷屋

齐宾代尔设计图纸

克莱顿府邸中国房间内部

* 代尔夫特窑制作具有明代风格的青花瓷产品

的家具装饰工艺,将购入的中国或日本漆绘屏风或橱柜拆开,修正为一块块装饰精美的漆板,并加以精心润饰,然后拼装在橱柜等家具上。这一时期的中国风家具的特征是:彩绘的东方漆板、大理石桌面、精致的髹漆、镀金的铜饰,造型上有着洛可可时期特有的优美曲线,可谓美轮美奂。这些家具一般都有制作者的签名,体现了法国路易十五时期最华丽的家具风格。路易十六的王后玛丽 • 安托瓦内特十分热爱东方艺术,部分家具

仍以东方漆板装饰,只是装饰较为节制,风格优美。

法国由于一直没有发现高岭土,于是发

展出精致的软瓷 技 术(Soft Porcelain), 直至 1761 年才由

皇家塞夫勒瓷厂烧制成功真正的硬瓷,并取代麦森瓷厂取得引领欧洲潮流的领头羊地位。

德国的情况与

法国有着很大的

不同,当时的德国实际上是一个

十七世纪晚期在宁芬堡的夏宫中建造了一所 “ 宝

塔宫 ”。宫内的客厅和楼梯间装饰着蓝白纹样的

代尔夫特陶砖,与凡尔赛的特里农宫十分相似。楼上装饰了两个 “ 中国房间 ”,其中一间为漆屋。

十八世纪,远东贸易的海上霸权属于英国。

一方面是因为荷兰海上势力的衰落,另一方面是1708 年英国两个东印度公司合并,加强了商人

资产阶级力量与国家的融合以及英格兰银行的建立,为东印度公司提供了金融方面的大力支持。英国对欧洲来说具有独特性,资产阶级力量强大,

称 fret 或 Lattice,以透雕和浮雕的形式加以表现;

二是造型,往往在椅背、床、书架、镜台装饰的最上端,雕刻出中国宝塔的形象。这种设计将中国元素融入到结构中,看起来有点古怪,但造型简洁、合理。在英国以外类似产品很少出现。

而白金汉郡的克莱顿府邸(Claydon House),

其 “ 中国房间 ” 却以精美的木质雕刻体现出最富幻想的洛可可中国风;另一方面,将东方漆板嵌在家具上作装饰的法国路易十五式家具自有其爱好者,

瓷器生产历史上也写下了浓重的

笔,此后英

国与美国的高档餐具大量采用了精美的骨瓷。

荷兰虽然比法国更早投身于东方贸易,也

更早模仿中国外销艺术品,并发展出中国风设计,但它的上流社会在时尚领域缺乏权威性。明清易代之际中国内部的混乱以及清初的海禁,使得中国的对外贸易一度停滞。导致中国外销艺术品输入锐减。欧洲对中国商品的热情不减,而中国商品的数量却严重不足,这种情形导致了两方面结果:一方面使得 “ 海上马车

夫 ” 荷兰将目标转向日本,输入欧洲的日本瓷

器与漆器数量因此有了较大增长;另一方面,欧洲自己设立窑场与作坊,开始大量仿制生产“ 中国风格 ” 的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十七

世纪五十年代,荷兰的代尔夫特首先出现了模仿中国明代青花瓷的彩釉产品,并大获成功。

第12页

经过一段时间后,代尔夫特陶从纯粹的模仿中国外销瓷,逐渐转为自己创作 “ 中国风格 ” 的作品。

在代尔夫特陶的影响下,欧洲各地的窑厂纷纷开始生产蓝白两色的中国风格彩釉。

意大利虽然古典气息浓

厚,但中国风设计一点也不比其他国家逊色,1580年,意大利佛罗伦萨就在佛朗西斯一世大公的支持下仿造过中国瓷器,即所谓 “ 梅迪西(Medici)瓷器 ”

其实是一种彩釉产品,但

在纹样上模仿中国明代青花瓷。

中国风设计还在北欧等国如瑞典与丹麦,东欧

* 梅迪西瓷器

的波兰甚至远东的俄罗斯表现出来。

欧洲的中国风虽然在十九世纪日渐衰落,

但中国和东方装饰风格在世界艺术设计舞台上的重要地位已经得到确认,并时不时地出现在西方的设计中。如二十世纪早期的装饰艺术运动时期的建筑装饰、现代欧美仿建的苏州园林,服装设计更是出现东方分割的周期流行 …… 这

些都是中国风的延续和拓展。

中国艺术对欧洲装饰产生过很大影响,但

欧洲艺术风格的演绎也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因此总体来说,中国风设计始终是一种欧洲的风格。但她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已经成为欧洲近代艺术遗产的一部分,与那个时代出现过的许多激动人心的事物一样,共存于人们的记忆中,她见证中国文化在欧洲的传播,对今天的艺术设计也不无启迪。

第13页

8 9

*1640 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总督委托日本德川幕府制作的马萨林漆箱,2013 年 6 月 9 日法国 Rouillac 拍卖行以

730 万欧元拍出,荷兰皇家博物馆竞得

第15页

10 11

路易十六样式铜鎏金装饰日本漆画黑檀木女士写字台查尔斯 - 纪尧姆·温克森制作法国巴黎1866 年高 135.5 厘米,宽 78.5 厘米,深 45 厘米参考编号:C60052此女士写字台的制作灵感来十八世纪的经典样式,整体黑檀木制作,共装饰 20 块日本漆画绘板。断层式柜体顶面采用意大利紫色锦缎大理石(Brocatelle Violette),上楣中央及两侧铜鎏金边框内装饰花草漆画,中央柜门正面装饰山水漆画绘

板,内部装饰花草绘板,两侧边门内外皆为花草绘板,柜体两侧装饰古蒂埃风格的铜鎏金女像柱。中楣部分装饰五幅花草日本漆画绘板,锥形桌腿下部有里茨内尔和威斯维勒风格 X 型横档。桌体背面及抽屉内部加盖 CHles WINCKELSEN/49 Rue

Turenne/A PARIS 及 1866 钢印。

第17页

12 13

过渡风格铜鎏金装饰日本漆画紫心苏木立柜保罗·索马尼制法国巴黎约 1880 年高 153 厘米,宽 75 厘米,深 37 厘米

参考编号:C60022 法国胭脂大理石顶面,紫心苏木和西阿拉黄檀木细木镶花工艺制作,柜门镶嵌两块非常精美的描绘儿童捕虫的日本高莳绘漆画绘板。漆板门下方的中央抽屉装饰阿坎瑟斯枝叶型锁眼盖及圆形拉手,下方柜门为滑动式。洛可可风格三弯腿设计。锁面上有 “P. Sormani,10 rue Charlot,Paris” 刻印。

过渡风格铜鎏金装饰中国漆画郁金香木和玫瑰木立柜保罗·索马尼制法国巴黎约 1890 年

高 155 厘米,宽 80 厘米,深 38 厘米

参考编号:C60023

法国胭脂大理石顶面,玫瑰木和郁金香木细木镶花工艺制作,柜门由两块非常精美的以中国红为底色的描金漆画绘板组成,描绘一幅极具中国风格的湖光山色的风景画。中楣抽屉装饰有阿坎瑟斯枝叶型把手和锁眼盖。锁面上有“P. Sormani,10 rue Charlot,Paris”刻印,铜鎏金饰件背后有“P.S”标记。

第19页

14 15

路易十六样式铜鎏金装饰的日本漆画边柜茨维内尔 - 杨森·苏赛索尔制法国巴黎约 1905 年

高 110 厘米,长 110 厘米,深 41 厘米

参考编号:C60020 路易十六新古典样式,玫瑰木细木镶花工艺制作。法国桃花大理石(Fleur de Pêcher)顶面下方是一个长抽屉,中央柜门

装饰一副绘有大雁及飞鸟的日本金粉梨地漆板。柜体上有 “Mon ZWIENER/JANSEN Suc” 签印。

参考出版:D.Ledoux-Ledard, Le Mobilier Francais du XIX Siecle, Les Editions de l Amateur,Paris, 2000, P.373J.Archer Abbott, Jansen, Acanthus Press, New York, 2006, P.13展览:香港苏富比《花样年华 – 19 世纪欧洲绘画,家具及工艺品》,2012 年 11 月 8 日至 26 日

第21页

16 17

路易十六样式铜鎏金装饰日本漆画柜式写字台查尔斯 - 纪尧姆·温克森制作法国巴黎约 1870

高 138 厘米,宽 79 厘米,深 46 厘米

参考编号:C60051 来源:Collection Pierre Lécoules, Paris本作品来自于法国著名的艺术收藏家和家具史家 Pierre Lécoules 之收藏,他编写的《Art Mobilier Parisien 1850-1900》(1850-1900 年巴黎家具艺术),以及与 Camille

Mestdagh 合 作 出 版 的《L'Ameublement d'art Français :

1850-1900》(1850-1900 年法国装饰艺术)是关于 19

纪法国家具必不可少的参考书。

这款非常罕见的写字台原型来自路易十六时期国王的御用家具大师亚当·威斯威勒的设计,铜鎏金部件则是基于让 -亨利·里茨内尔的设计。西班牙锦缎大理石顶面下方中楣的长抽屉上装饰着垂叶纹饰和女神面铜鎏金饰件。中央门板是一块描绘猎人打猎场景的日本漆板,浅浮雕人物造型使用半宝石镶嵌工艺制成。内部的抽屉和储物格由紫芯苏木镶嵌而成。中楣抽屉装饰铜鎏金叶纹和奖杯饰件。这款写字台从整体到细节显示出的混合元素上可以看出它是出自十八世纪的经典设计,这类设计多源自于当时最著名的家具大师亚当·威斯威勒和让 - 亨利·里茨内尔,而这件作品所体现的高水准工艺及精良的制作,以及铜鎏金饰件背后的 “FV” 刻印,可以肯定的认为它出自于

十九世纪的家具大师查尔斯 - 纪尧姆·温克森(Charles Guillaume Winckelsen, 1812-1871)之手。参考出版:Denise Ledoux-Lebard, Les Ebenistes du XIX Siecle; Pps 635-8.

第22页

路易十六样式铜鎏金装饰日本漆画安波拉木和桃花芯木女士写字台

亨利·达松制作

法国巴黎

1879 年

高 110 厘米,宽 58.5 厘米,深 35.5 厘米

参考编号:C60043

第23页

18 19

此件女士写字台的制作灵感来自亚当·威斯威勒十八世纪的经典样式,在威斯威勒的基础上稍加变形,使整体视觉效果更加玲珑精致。主体结构用桃花芯木制作,顶部采用意大利紫色锦缎大理石(brocatelle violette)。上部柜体中央门板装饰一副绘有山水纹饰的锦地日本漆板,两侧漆板上部镂空出极具东方风格的窗棂造型,下方绘制锦地纹,最外侧是铜鎏金柱头和柱础装饰的科林斯柱。中楣抽屉安波拉樱木贴皮,正面装饰铜鎏金花果饰件,抽屉通过下方的弹簧装置弹开后为丝绒书写面。橄榄型桌腿下方有经典样式的 X 横档。中楣铜鎏金包角右侧有 “HENRY DASSON. 1879″ 刻印。

著录:Camille Mestdagh, Pierre Lécoules, L'Ameublement d'art Français : 1850-1900, Editions de l'Amateur, Paris, 2010; P. 306.

第25页

20 21

第26页

一对绢本设色工笔花鸟六扇屏风

第27页

22 23

一对绢本设色工笔花鸟六扇屏风圆山应立绘日本约 1860 年高 122 厘米,长 319 厘米

参考编号:C10004屏风由两幅六扇屏组成,共十二屏,每扇屏上的绘画根据藤原歌于 1214 年创作的二十四行诗描绘与十二月份相应的花鸟和植物。屏风下方有“應立”签名及印章,上方的“大正元年先帝御遗物之章”说明此屏风曾属于日皇明治。配有原装日本桐木箱。第一面六扇从左至右:一月:杨柳与灌木莺;二月:樱花与雉;三月:紫藤与云雀;四月:溲疏与杜鹃;五月:柑橘与秧鸡;六月:石竹与鸬鹚。第二面六扇从左至右:七月:缬草与喜鹊;八月:三叶草与鹅;九月:蒲苇与鹌鹑;十月:晚菊与仙鹤;十一月:枸杞与麦鸡;十二月:梅花与鸳鸯。来源:日本皇室旧藏,19 世纪至 20 世纪中期欧洲私人收藏,约 20 世纪 50 年代

路易十五样式铜鎏金人物座钟亨利·皮卡德铜鎏金钟体制作林果兄弟机芯制作法国巴黎约 1850 年高 71 厘米参考编号:C20001路易十五洛可可风格,双发条机芯,整点及半点报时。钟体底座部分为阿坎瑟斯纹饰和象征科学和艺术的丘比特天使组成,上有象征爱情的丘比特天使。皮卡德制作铜鎏金钟体,底座下方印有 H. PICARD 签名。林果兄弟制作表盘及机芯,罗马数

字及阿拉伯数字的白色珐琅表盘正面印有 Raingo Fres 及 Paris 签署,机芯内部印有 RAINGO FRERES 椭圆形商标及 Paris钢印。钟体和机芯分别印有 659 编号。

第28页

弗朗索瓦·林克Francois Linke1855-1946弗朗索瓦·林克毫无疑问的是他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巴黎高级细木工。他在故乡波希米亚的庞克拉斯城 (Pankraz)做完学徒后于 1875 年来到巴黎,并于 1881 年在圣安托万路(Rue du Faubourg SaintAntoine)170 号创建了自己的工作坊。他生产旧制

度时期不同风格的家具。1900 年之前数年他便确立了最伟大的高级家具师地位。1900 年巴黎世界博览

会标志着他的职业生涯达到顶峰,林克展出了一套卓越的家具,其中有一张高级书桌为他带来了金奖。沙尔·当布勒斯(Charles Dambreuse)评论道:“ 林克的展览是光辉的 1900 年家具艺术历史上最重要的

事件 ”。世博会的巨大成功为林克带来了非常稳定的

经济收入,他在旺多姆广场(Place Vendôme)购买了一套巨大的房子并在此定居,同时也参加众多的国际性展览并开拓新市场,如 1905 年列日(Liège)

展览和 1908 年伦敦展览,在 1904 年的圣路易国际展览中他再次获得了金奖。1906 年他得到了法国最高荣誉十字勋章。在 1900 年博览会上林克展示的作品标志着他从单纯的模仿路易十五世和路易十六世时代的风格,过渡到大胆开创新颖的并且富有生命力的设计道路上。他与雕刻家雷昂·梅萨热(Léon Messagé)合作并

开创了一种新的风格,他们参考路易十五的流动性,又注入了活泼流畅的 “ 新艺术派 ” 线条。梅萨热对于林克独特风格的形成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梅萨热是一个天才雕塑家,但梅萨热最为人称道与熟知的

© C.Payne / Linke Archive

第29页

24 25

作品仍是与林克所合作的作品。梅萨热为林克 1900 年展览所设计的家具,具有着寓意丰富的浮雕,使人很容易联想到布歇与法尔科内的风格,这证明了林克能够将不同媒介的木雕和青铜制品天衣无缝地融合成动态统一的整体。国家君主如埃及国王福阿德一世,亿万富翁如纽约的拉菲尔·德·拉马尔(Raphaël de Lamar),玻利维亚锡王西蒙·帕蒂诺(Simon Patino)和德沃托伯爵(Comte Devoto)等这些显赫人物都是林克高级订制家具的顾客。现如今林克成为十九世纪高品质家具的代言人,同时他的个人才华以及创造性也一直在影响着世人,他精湛的技艺和他艺术性的风格变化令他在古典家具制造业的地位不可替代。生平简介:1855 年 6 月 17 日出生

1868 年至 1873 年学徒

1873 年至 1878 年环游欧洲,帮工

1875 年初次旅行至巴黎1878 年定居巴黎1881 年开设工作室1881 年 5 月 19 日与 Julie Teutsch 结婚,生育四子

1889 年取得法国永久居住权1894 年取得法国国籍1900 年参加巴黎世博会并取得金奖1903 年在旺多姆广场(Place Vendôme)开设展厅

1906 年获得法国最高荣誉十字勋章直至 1940 年德国占领法国之前他提供给埃及君主艾哈迈德·福阿德(King Fuad of Egypt)超过 1000 件订制家具。1946 年 5 月 30 日卒于法国巴黎

路易十五铜鎏金人物壁钟查尔斯·巴尔萨泽制作法国巴黎约 1745 年

高 80 厘米参考编号:C20004路易十五时期洛可可风格,双发条机芯,整点及半点报时。整体阿坎瑟斯枝叶造型,下部底座上装饰一只铜鎏金立狮,中间部分两边环绕着象征科学和艺术的铜鎏金丘比特塑像,表盘上方有两个相互嬉戏的小天使。罗马数字及阿拉伯数字的珐琅表盘中央印有 CHles BALTAZAR 及 A PARIS 字样,机芯内部印有相同的钢印。

来源:纽约佳士得 2005 年 5 月 17 日,455 号拍品

第30页

© C.Payne / Linke Archive

第31页

26 27

路易十六样式铜鎏金桃花芯木落地钟巴尔萨泽·利厄托和菲利普·卡菲瑞原型埃蒂安·马克桑制作机芯弗朗索瓦·林克制作林克目录编号 768(后期编号 1127)

林克名称:The Apollo Regulateur法国巴黎约 1900

高 266 厘米参考编号:C20003

第32页

这款极其重要的垂摆机械钟采用三条发机芯,整点半点报时以及四分之一时威斯敏斯特铃声。钟顶装饰着阿波罗和他的四马战车的铜鎏金雕塑,下方的八又四分之一寸白色珐琅表盘标有罗马数字和阿拉伯数字的时间刻度,表盘上刻有 “F. Linke /A Paris” 字样。机芯上刻有 Etienne

Maxant, 4 Rue de Saintonge, Paris 以及 19901 的编号。

钟体侧面面板饰有立方体拼花纹饰,正面面板上部装饰有铜鎏金的花环饰件,通过玻璃门可见九条双层金属补偿摆。钟体底座颈部饰有叶状铜鎏金花卉纹饰,右侧边缘刻有 F. Linke 签印,底座装饰有浅浮雕丘比特的铜鎏金饰板。铜鎏金饰件背面均刻有 F.L 刻印。

这款落地钟是林克基于现收藏于纽约弗利克收藏馆的十八世纪最有声望的钟表师和家具师巴尔萨泽·利厄托(卒于1780 年)和菲利普·卡菲瑞(卒于 1774 年)的设计而制造。

钟的计时机构由巴尔萨泽·利厄托于 1767 年设计,菲利

普·卡菲瑞制作钟体及组装。林克以此为原型一共设计了三款落地钟,除本款以外另两款的顶部均装饰由雷昂·梅萨热(Leon Message)设计的铜鎏金战婴雕塑,不同的是底座部分的铜鎏金浅浮雕饰板。此钟的机芯部分由十九世纪著名的制表师埃蒂安·马克桑提供。马克桑的工作室位于巴黎圣东尼路四号(4 Rue Saintonge),在 1880 年至 1905 年间,林克出品的落地

钟几乎都是由他提供机芯。(见克里斯多夫·佩恩著《弗朗索瓦·林克:法国家具的华美年代》第 131 页)。

参考出版:Payne, Christopher (2003), Francois Linke 1855-1946: The Belle Epoque of French Furniture, P. 131, Pp. 160-161, Pl. 171-172, P. 170, Pl. 184, Pp. 184-185, Pl. 200-201, P. 187, Pl. 203.

第33页

28 29

De Champeau Et al (1883), Les arts du bois, pub. Quantin, P. 100.The Frick Collection (1992), Furniture in The Frick Collection: Italian and French Renaissance, French 18th and 19th Centuries (Pt. I). Volume V. New York.Meyer, Jonathan (2006), Great Exhibitions, Antique Collectors club, Woodbridge, P. 298 – 300.Denise Ledoux-Lebard, Les Ebenistes du XIX Siecle, Pps 439-43.F. J. B. Watson, Louis XVI Furniture, Academy Editions, 1973, Pl. 51.P. Arizzoli-Clementael, Versailles Furniture of the Royal Palace 17th and 18th Centuries, Vol. II, P. 38-39, for illustrations and discussions of the 18th century model by Balthazar Lieutaud and Philippe Caffi eri. 路易十六样式铜鎏金装饰的细木镶嵌工艺可拉伸式桃花芯木牌桌

认证为弗朗索瓦·林克制法国巴黎约 1900 年长 97.5 厘米(打开 135 厘米),宽 53.5 厘米,高 77 厘米参考编号:C60008路易十六新古典样式,主体桃花芯木,东印度缎木细木拼花工艺制作。桌长可调节,顶面 180 度打开后是毛毡牌面,桌体内部装有两个毛毡内衬隔板,带有一个可拆卸的轮盘和两个皮革骰子杯以及其他游戏道具。

© C.Payne / Linke Archive

本款以阿波罗作为钟顶装饰的落地钟曾于 1905 年在巴黎的

家具沙龙中展出(见克里斯多夫·佩恩著《弗朗索瓦·林克:法国家具的华美年代》第 187 页);第二款战婴版本的钟于1902 年的巴黎家具行业博览会上展出(见克里斯多夫·佩恩著《弗朗索瓦·林克:法国家具的华美年代》第 170 页);第三款战婴顶饰与新古典风格基座浅浮雕钟虽没有被记录曾在任何一次展览中展出,但是在 1903 年拍摄的两张林克位于旺多姆广场展示厅照片中有突出地体现(见克里斯多夫·佩恩著《弗朗索瓦·林克:法国家具的华美年代》第 160 页)。

在十九世纪末期,一部分极具美誉的钟表在一些小型展览会上展出,他们借鉴经典的设计制作具有时代风格的钟表作品,但是由于在铸造铜鎏金饰品所需的巨大成本也使得只有极少一部分的钟表制品堪称真正意义上的上乘奢侈品。这其中就包括林克制作的此款落地钟,当然也包括他令人尊敬的同行阿尔弗莱德 · 伯德雷制作过的同一款式的落地钟。

第35页

30 31

第36页

一对过度风格铜鎏金和马丁漆画装饰西阿拉黄檀木展示柜弗朗索瓦 • 林克制作林克目录编号 75林克名称:Meuble Crédence, Guirlandes Dans la Ceinture, Panneau Vernis Martin法国巴黎约 1890 年高 165 厘米,宽 84 厘米,深 41 厘米参考编号:C60015路易十六早期过渡风格。阿勒颇彩色角砾岩大理石(Brèche d'Alep)顶面,三面玻璃橱窗由铜鎏金饰件镶嵌于正面和两侧,镜面背板,内部有两块可调节高度的玻璃隔板。上楣中央装饰一群小天使嬉戏的铜鎏金饰板,柜门下方中央装饰出自于画家高森之手华托风格爱情题材的马丁漆画,画面左下方有作者 “V.

Gossen” 签名。三弯腿设计并铜鎏金包角。锁面背板刻有 “CT LINKE/SERRURERIE/PARIS”。

第37页

32 33

第39页

34 35

这个独特的边柜的顶面使用来自法国上比利牛斯省萨朗科兰(Sarancolin)出产的优质橙黄彩色大理石,在顶部之上的基座

两侧由卷曲的阿坎瑟斯纹饰铜鎏金饰件装饰。断层式结构柜体由缎木和西阿拉黄檀木细木镶花工艺镶嵌几何形图案。中央柜门装饰有一个非常精美的谷物女神狄蜜忒(Demeter)铜鎏金浅浮雕饰件,两侧的门上各镶嵌卷曲的藤蔓缠绕的酒神狄俄尼索斯顶端为松果形的权杖(Thyrsus)。柜体的支架部分下方是一个细木工艺的储物台及铜鎏金装饰的后框板。铜鎏金

饰件背面有 “LINKE” 的刻印签名,锁板背面有 “CT LINKE/SERRURERIE/PARIS” 的刻印。

这个橱柜在林克的蓝皮工作日志 694-1571(Linkes Blue Book

694-1571)中记录的编号为 1365,而在更早的记录中记为编号964。在克里斯多夫·佩恩所著的《佛朗索瓦·林克 - 法国家具的

华美年代》一书第 483 页中记录了来自林克工作日志中此橱柜的

铅笔设计草图,当时的编号为 964。著录:Payne, Christopher (2003), Francois Linke, 1855 – 1946, The Belle Epoque of French Furniture, Antique Collectors Club, Woodbridge; P. 483.克里斯托弗·佩恩《佛朗索瓦·林克 1855-1946 – 法国家具的华

美年代》第 483 页,2003 年伍德布里奇古董收藏家俱乐部出版社

出版。

© C.Payne / Linke Archive

路易十六样式铜鎏金装饰紫芯苏木和缎木细木工艺边柜弗朗索瓦·林克制作林克目录编号 1365林克名称:Meuble d'appui Louis XVI en bois violette et satiné法国巴黎约 1900 年高 140 厘米,宽 145 厘米,深 49 厘米

参考编号:C60017

第41页

36 37

一件精美的迪耶普象牙雕刻镜法国迪耶普约 1870 年

高 140 厘米,宽 85 厘米,厚 6 厘米

参考编号:C70003这件与众不同的镜子边框由象牙雕刻镶嵌而成,装饰有枝叶纹饰、丘比特和皇家徽章。镜子中间装饰有一对印有 “CV” 字样

的皇室盾牌,上方雕有百合花和比利时徽章,两边各有一只海豚和一条写有 “BELGICAE” 字样的条幅。顶部的突起则装饰

有头盔面甲以及众多旗帜。下方雕刻两个天使环绕着象征法国皇室鸢尾花徽章。镜子中部的 “CV” 缩写基本上可以肯定是代表着比利时的公主夏洛特维克多【公主卡洛塔 Charlotte Victoire (Princess

Carlotta) of Belgium (1840-1927)】。 公主卡洛塔是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一世(King Leopold I of Belgium)与奥尔良公主

路易斯(Princess Louise of Orleans,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普的女儿)的女儿。公主卡洛塔于1857年嫁与奥地利的马克西米大公。法国北部港口城镇迪耶普是这种类型的象牙雕刻镜子的代名词。浪漫的文艺复兴时期装饰, 纹章图案以及运用人物特征的

图案是十九世纪后半叶该地区制品复杂但富有表现力的典型特征。(见克里斯多夫·佩恩《尊享岁月-19世纪欧洲家具珍藏》,第 117 页,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 年。)

路易十五样式铜鎏金装饰镶嵌塞夫勒瓷板西阿拉黄檀木柜式淑女桌英国约 1890 年高 119 厘米,宽 91 厘米,深 51 厘米

参考编号:C60096路易十五洛可可风格,主体橡木制作,外表西阿拉黄檀木和缎木拼花镶板。白色卡拉拉大理石顶面的断层式柜体两侧分别是两只装饰塞夫勒花果纹饰瓷板的小抽屉,中央柜门装饰一副爱情题材的塞夫勒瓷板,内部有小抽屉及储物格。中楣抽屉中央枝叶纹饰的铜鎏金装饰件中包围一副爱情题材的塞夫勒瓷板,两侧分别是花果纹饰的瓷板。三弯腿四角外侧装饰阿坎瑟斯纹饰铜鎏金饰件。

第43页

38 39

路易十六样式铜鎏金桃花芯木展示柜保罗·索马尼制法国巴黎约 1880 年

高 170 厘米,宽 91 厘米,深 38 厘米

参考编号:C60024路易十六新古典风格,上下分体结构。上部展示柜两侧为三层开放式储物格,中央玻璃柜门内部的储物格于外侧等距,镜面背板。铜鎏金装饰的中楣抽屉下方柜体采用细木拼花工艺制作,柜门中央装饰丝带缠绕的花卉果实铜鎏金饰件。锁板上方刻有 “P. Sormani / 10 Rue Chalet Paris” 签印。

第45页

40 41

新古典风格铜鎏金装饰镶嵌珐琅的缟玛瑙托盘阿尔方斯·吉鲁制作法国巴黎约 1870 年高 26.5 厘米,宽 40.5 厘米

参考编号:C70004 这款精致的托盘的主体是一个中心镶嵌珐琅花纹的碟形玛瑙浅盘。两侧装饰一对阿坎瑟斯枝叶造型的铜鎏金手柄。托盘由一个向外延伸的镶嵌着珐琅花卉图案的杯脚托起。花卉图案之间有镶铜鎏金装饰。底部印有代表阿尔方斯·吉鲁的 “A.G”字样以及编号 159。参考出版:Ledoux-Lebard, Denise Les Ebenistes du XIX Siecle, Les Editions de l Amateur, Paris 1984, P.185.D. Kisluk – Grosheide, Maison Giroux and its Oriental Marquetry Technique, The journal of the furniture history society, vol. XXXV, 1999, P. 147-172.

一对路易十六世风格铜鎏金装饰的碧斑岩装饰瓶皮埃尔·古蒂埃设计法国约 1880 年

高 42 厘米,直径 32 厘米

参考编号:C70002这对花瓶的原型来自于皮埃尔·古蒂埃(Pierre Gouthiere,1732-1813)约 1775 年为欧蒙公爵(The Duc d Aumont)设

计和制作的香炉造型的花瓶,原作在 1782 年公爵出售给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并于 1793 年被卢浮宫收藏,整个十九世纪一直被保存于杜乐丽宫。1826 年曾在国宾馆沙龙中第一次展出。参考出版:‘Gilt Bronzes in the Louvre’; Editions Faton, Dijon 2004, P. 241.

第46页

拿破仑三世铜鎏金装饰马丁漆画布尔工艺镶嵌大衣柜安德烈 - 夏尔·布尔原型奥古斯塔 - 马克西米利·德拉方丹铜鎏金铸造法国巴黎约 1880

高 269 厘米,长 164 厘米,深 52 厘米

参考编号:C60092这件独特的大衣橱原型来自太阳王路易十四时期的家具大师安德烈 - 夏尔·布尔为凡尔赛设计的一对大衣橱。衣柜整体乌木色,顶部最上方一周装饰着铜鎏金的太阳花和神话神祗面具,下面是一周花卉纹饰镶边及矩形鉚钉。两扇柜门及两侧边划分为三个区域,上下方的长方形均为布尔镶嵌工艺的面板由叶状的铜鎏金包裹,中央区域装饰着巨大的马丁漆画。打开柜门内部是三层储物格。柜门用铜鎏金叶状铸铰链接,柜体底部装饰有铜鎏金的森林之神面具。柜门中央区域的马丁漆画分别绘制了太阳王路易十四和他的第二任妻子曼特农夫人。右边柜门的漆画来自法国宫廷画师里果 (1659-1743)

于 18 世纪早期绘制的《着加冕服

的路易十四》,这幅画的原作挂在凡尔赛宫的阿波罗厅皇帝宝座室的壁炉上边。左边柜门漆画来自 1694 年左右皮埃尔·米尼亚尔 (1612-1695) 绘制的《着圣·弗朗西斯装束的曼特农夫人》,原作保存在卢浮宫。铜鎏金饰件背面有来自于著名的金工奥古斯塔 - 马克西米利·德拉方丹(Auguste-Maximilien Delafontaine ,1813-1892 年)的 AD 刻印。精巧的柜门锁上印有 ST 字样,虽然具体制造者未知,但与这件衣橱上的相同缩写的锁具可以在沃德斯登庄园

的家具上找到

第47页

42 43

以在沃德斯登庄园(Waddesdon Manor)的家具上找到。在十八世纪,ST 标志曾被锁具制造商布里卡德(Bricard)

使用过,他在 1760 年曾控股著名锁具公司德林(Sterlin)。

参考出版:Alcouffe, D. et al., Furniture Collections in the Louvre, Vol. 1, Dijon, 1993, P.71, INV OA5516, for the original model by André-Charles Boulle.E. Molinier, Histoire Générale des Arts Appliqués a L'Industrie, Paris, 1898, vol. III, P. 66.A. Pradère, Les Ebénistes Français de Louis XIV à la Révolution, Paris, 1989, P. 101, no. 8, fi g. 46.

P. Fuhring and A. & N. Kugel, L'Armoire 'Au Char d'Apollon' par André-Charles Boulle, Paris, 1994, P. 41.

© Les Arts Décoratifs

布尔设计制作的那一对大衣橱在法国大革命时期被路易十六的亲信弗朗索瓦·古格拉(Francois Goguelat,1746-1843)获得并藏于家中。随后,这对大衣橱移交给立法院,并运送至圣云宫(Chateau de Saint-Cloud),至 1806

又移至枫丹白露宫保存至 1831 年,初期它们用来布置拿破仑的地志书房,复辟时期陈列在昂古莱姆公爵(Duke of Angouleme)的餐厅中。现收藏在卢浮宫内。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藏着安德烈 - 夏尔·布尔设计的同类作品原始草图。

第48页

致亚当·威斯威勒

Tribute to Adam Weisweiler

第49页

44 45

路易十六样式铜鎏金黑檀木展示柜纪尧姆 - 爱德蒙·莱克森勒制作法国巴黎约 1880 年

高 124 厘米,宽 114 厘米,深 46 厘米

参考编号:C60062路易十六新古典样式,整体黑檀木制作,此作品汲取了

18 世纪作品中精华并加以重新创作。顶面采用产自法国汝拉省的紫罗兰大理石(Brocatelle Violette),中楣抽屉

装饰丰饶角和蔓延的花枝铜鎏金饰件,两侧装饰有铜鎏金吹号角的潘神和蔓延的葡桃枝。柜体内侧镜面背板并有两层可调节高度的玻璃隔板。锁版上方刻有莱克森勒签名“Lexcellent Fabt. Paris”。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企业画册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