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上海护理 2017年 7月 第 17卷 第 4期
·专家论坛·
“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创建中护理实践的几点思考
赵继军,沈峰平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上海 200433)
摘要:文章分析了“疼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创建工作对于提升护士癌痛护理理念和实践能力的影响,
并指出癌痛护理规范化实践中尚存在:未形成全国性的疼痛护理规范和指南、缺乏系统的疼痛护理教育
培训项目、疼痛专科护士人力资源缺乏等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肿瘤护理;疼痛管理;癌痛;规范化治疗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399(2017)04000504
收稿日期:20170609
作者简介:赵继军(1956—),女,主任护师,博士,主要从事临终关怀、
疼痛护理及管理工作。
癌症不仅是全世界也是我国的主要慢性疾病之
一[1]
。有研究显示,约有 1/3的癌症患者遭受着中重
度疼痛,癌症晚期阶段约有 64% ~75%的患者伴随疼
痛症状[2]
。在这些患者中有 31% ~65%疼痛未得到
有效控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3]
。有学者指出,通过
有效的癌痛管理,90%的癌症患者症状可以得到控
制[4]
。因此,控制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成为普遍关
注的问题。198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颁布了《癌
痛治疗指南》,为癌痛规范治疗提供了依据。我国
1990年在原国家卫生部的支持下,由 WHO和卫生部
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共同组织在广州召开了全国性的
“癌症疼痛与姑息治疗研讨会”,会后卫生部下发了
“关于我国开展癌症患者三阶梯止痛治疗”的通知。
1992年原卫生部药政局又组织起草了“癌症患者三阶
梯止痛治疗临床指导原则”。2011年原卫生部在全国
范围内开展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good
painmanagementward,GPM)活动,其目的是全面推广
癌痛规范化治疗理念和方法,提高医护人员癌痛规范
化治疗水平 ,提高患者对癌痛的认知度和用药依从
性,保障麻醉药物和精神类药品的临床合理运用[5]
。
癌痛患者规范化诊治的关键是通过多学科团队密切合
作,真正做到治疗效果最大化、副反应最小化,尽可能
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改善患者功能、保证用药安全。这
就需要团队成员中医师、护士、药剂师根据患者的具体
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诊疗计划并加以实施。护士是多学
科团队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医院采取了
各种有效措施培训、指导护士,以保证示范病房创建活
动的顺利开展。相关培训活动一方面确实提升了护士
对于癌痛护理的理念和实践能力,但另一方面也反映
出一些问题。
1 护士对癌痛护理理念的转变
1.1 对疼痛定义有了新的认识 1994年国际疼痛研
究协会(InternationalAssociationfortheStudyofPain,
IASP)将疼痛定义为:疼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的组织
损伤所引起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感体验,或与这
种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感觉和情感体验[6]
。这一定义
很好地诠释了癌痛是患者的主观感受,他人无法替代,
因此李小梅等[7]
指出,患者对疼痛的自我表述是评估
的重要依据。20世纪,现代姑息医学的奠基人之一
C·Saunders(桑德斯)女士反复强调对癌痛评估时要
重视患者的总体感受与需求,并提出了“总疼痛(total
pain)”的概念。所谓总疼痛,就是把人看作一个多种
致痛因素作用的综合体,看作一个立体的、有情感的、
有疼痛症状的人[8]
。它将疼痛的内涵从躯体的组织损
伤和心理层面的影响延伸到了患者的认知和社会功能
层面的影响,因此癌痛护理也需要涉及患者的生理、心
理、精神、社会各个层面才能真正缓解患者的疼痛。
1.2 意识到护士在癌痛管理中的重要性 近年来,欧
美国家的疼痛研究发生了两次转变 :一是从疼痛控制
转变为疼痛管理 ,二是疼痛管理专业的组成人员从以
麻醉医师为主体的模式转向以护士为主体的模式[9]
,
护士在疼痛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出来。而我国
疼痛管理起步较晚,但是此次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
区的创建活动,明确将护士纳入到建设体系,并予以评
分考核;这充分证明我国护士在疼痛管理中的作用也
越来越被重视。通过培训,护士意识到在全程管理中
护士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疼痛的评估者、镇痛措施的
实施者、其他专业人员的协调者、患者及家属的教育者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