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匠2021年度人物事迹巡礼

发布时间:2022-5-31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安徽工匠2021年度人物事迹巡礼

“我选择扎根电网建设一线,就是选择担起为千家万户送去光明的责任,这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的骄傲!”在 5 月 13 日举办的安徽工匠 2021 年度人物发布仪式现场,10 位年度人物之一,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部副主任李凯手捧奖杯,满怀深情地说道。扎根一线 16 年,他征战过荒漠戈壁,奉献过雪域高原,参与多项电力重点工程建设,攻克多项技术难题,他交出的是硕果累累的攻关答卷,他守护的是身后亮起的万家灯火。给施工“做减法”屡次突破技术难关今 年 3 月, 在 白 鹤 滩 送 江 苏±800 千伏特高压输电工程现场,4 根牵引绳拖拽着总重 90 多吨的电缆导线缓慢跨过长江,标志着工程最难的四次跨江施工全部完成。为了提高导线过江效率,此次施工采取了李凯首创的“2 牵 3”放线施工法,实现对大截面导线放线施工工艺完美掌控,将施工中长江封航次数由 10 次减少为 6 次,不仅大大减少了对航运的影响,也为工程施工建设赢得了宝贵的时间。16 年间,李凯先后参与过国内首个 1000 千伏特高压黄河大跨越、±800 千伏特高压直流向上 /锦 苏 线、750 千 伏 新 疆 与 西 北 主网联网第二... [收起]
[展开]
安徽工匠2021年度人物事迹巡礼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5页

“我选择扎根电网建设一线,

就是选择担起为千家万户送去光

明的责任,这是我们的使命,也是

我们的骄傲!”在 5 月 13 日举办

的安徽工匠 2021 年度人物发布仪

式现场,10 位年度人物之一,安

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

部副主任李凯手捧奖杯,满怀深情

地说道。扎根一线 16 年,他征战

过荒漠戈壁,奉献过雪域高原,参

与多项电力重点工程建设,攻克多

项技术难题,他交出的是硕果累累

的攻关答卷,他守护的是身后亮起

的万家灯火。

给施工“做减法”

屡次突破技术难关

今 年 3 月, 在 白 鹤 滩 送 江 苏

±800 千伏特高压输电工程现场,

4 根牵引绳拖拽着总重 90 多吨的

电缆导线缓慢跨过长江,标志着工

程最难的四次跨江施工全部完成。

为了提高导线过江效率,此次施工

采取了李凯首创的“2 牵 3”放线

施工法,实现对大截面导线放线施

工工艺完美掌控,将施工中长江封

航次数由 10 次减少为 6 次,不仅

大大减少了对航运的影响,也为工

程施工建设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16 年间,李凯先后参与过国

内首个 1000 千伏特高压黄河大跨

越、±800 千伏特高压直流向上 /

锦 苏 线、750 千 伏 新 疆 与 西 北 主

网联网第二通道线路、世界首个

±1100 千伏特高压线路等国家重

点工程建设。

为了让施工方案更“接地气”,

更加安全可控,每次面对现有的施

工方案时,李凯最擅长的就是把先

进的技术与方法融合到生产工作

中来,给施工技术措施“做减法”。

他自主设计、研发了“输电线路跨

越塔抱杆组立在线动态智能监测

系统”,在向家坝至上海、锦屏至

苏南 ±800 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

工程新吉阳长江大跨越组塔施工

期间,实现了对 242 米高的跨越塔

施工过程中的受力点、受力载荷等

重要参数的实时监测,大大提升了

安全过程管控能力。

2020 年,为解决公司在云南

负责施工雅江 - 江西 ±800 千伏输

电线路工雾区天气弧垂观测的难

题,他研发的“北斗定位雷达测控

导线弧垂观测装置 - 云鹰 2.0”有

效避免弧垂观测受天气影响的困

扰,没有因为长达 30 天的大雾天

气而停工,仅 4 周就减少施工投入

346 万元。“多观察,多思考,多

钻研,留心每一次施工,就能为技

术攻关创新积累下宝贵经验。”李

凯分享道。

为藏区“送光明”

铁塔架上雪域高原

“我架过最高的铁塔,是在海

拔 3000 多米的青藏高原之上,那

是一段艰苦又难忘的时光。”援藏,

是李凯工作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

笔。

2016 年,国家电网公司印发

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支援西藏工作

的意见》,安徽送变电公司党委

积极号召青年支援西藏电网建设。

“作为一名新党员,这正是党和国

家需要我发挥作用的时候。”李凯

心中那股澎湃的力量帮他下定了

决心,告别了年仅 4 个月的女儿和

家人,他踏上了援藏之路。

李凯前往的是 500 千伏拉萨至

林芝段线路工程项目部,主要是对

工程的施工技术及管理进行援助。

进藏伊始,项目部的资料散乱无

章,施工措施与现场实际极大不

符,重要报审和过程管控资料残缺

不全,现场人员时有违章行为,安

全意识淡薄……李凯心里明白,磨

刀不误砍柴工,必须一步一个脚印

地把施工管理方法授之以渔。

他顶着缺氧、头痛、流鼻血等

强烈的高原反应,硬是在 54 天内

摸清了负责线路的所有 151 基塔

位情况,重新整理项目部各专业资

料,梳理罗列问题清单,再调整人

员分工。5 个月后,该项目部的综

合考核从倒数第一爬升到了正数

第一,并蝉联了三个月之久。

施工中,一个铁塔在组立过程

中出现塔材弯曲严重,塔腿无法

组装的情况,这是施工中极为罕

见的现象,李凯把图纸和工具搬

到了施工现场,一次又一次的复

核、测算,亲手将组立一半的塔

腿全部拆除再组装。2 天的时间里,

2 个半小时的山路他前前后后爬了

7 趟,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并顺

利解决。回想那段高原奋斗的时

光,李凯感叹道:“没别的想法,

就是想着把电网建成建好,不给

咱安徽电力人丢脸,让藏区的百

姓们用电无忧!”

守护“放心电”

用行动诠释工匠精神

16 年来,李凯每年有 340 天

在外施工,既要克服对家人的牵

挂,也要战胜野外作业面临的诸

多困难,由于长期顶酷暑、抗风沙、

战严寒,李凯落下了一身毛病,

尤其是他那因严重湿疹以致骨头

变形的双手,李凯虽是“80 后”,

一双手却像极了饱经风霜的老人

的手,甚至洗手后就会起泡,奇痒

无比。但他从不后悔,反而在一

次次艰苦的工作中悟出了他的人

生哲理:“一个人,当发现自己的

奋斗有了结果,就会产生无限的成

就感和强大动力,就能深切感受

到奋斗出来的幸福和人生价值。”

从一名学徒工到技术员,从技

术员到项目总工,从项目总工到

公司工程技术部副主任,在输电

线路工程施工技术领域,从一个

人的战斗到带领一群人并肩战斗,

李凯一直坚持精益求精,用自身

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工匠精神”,

感染带动着身边的同事在技术工

作岗位上孜孜不倦地砥砺前行。

如今,他作为安徽送变电公司

“李凯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技术带

头人,带领技术团队立足于解决

施工现场问题创新创效。多年来,

李凯和他的团队共获得国家实用

新型专利 35 项,一项项新技术解

决了大量施工难题,为特高压电

网工程的建设源源不断地输送着

能量。

李凯:守护万家灯火是使命 更是骄傲

文 / 何雪菲

03

第7页

2021 年 5 月 28 日,从中科院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

理研究所传出一个振奋人心的好

消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EAST 人造太阳核聚变实验装置取

得重大突破,实现了可重复的 1.2

亿度 101 秒等离子体运行和 1.6 亿

度 20 秒等离子体运行,再次创造

托卡马克实验装置运行新的世界

纪录,这也标志着我国在稳态高

参数磁约束聚变研究领域引领国

际前沿。

东 方 超 环(EAST) 装 置,

有一个更为人所熟知的名字——

“人造小太阳”,它是世界上第

一个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

装置,也是世界上首获百秒级稳

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的核聚变

装置。十多年来,这颗“人造小

太阳”实现超高真空的核心部

件——内置式低温泵,就是由中

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

体研究所聚能公司装配钳工陈建

林默默“守护”着。

21 世纪初,陈建林就参与到

EAST 装置的组装中。这件国之重

器,加工工序多,总装精度要求

极高,特别是装置内置式低温泵

的主体部件——环体的加工工序

繁多,稍不控制就会产生较大的

累积误差。“当时焊接前总装间

隙要求不大于 0.05mm,这仅仅相

当于一根头发丝的直径。”陈建

林回忆道。为了达到设计要求,

陈建林潜心钻研,反复斟酌,克

服了真空室内空间狭小和为后续

焊接预留操作空间等多种影响因

素,通过与工艺人员在现场反复

试验,最终一次性顺利将环体套

装成单元段,总装成环后经检测

完全满足设计要求。至今,这套

低温泵系统已在 EAST 装置内部运

行十多年,性能稳定,运行良好。

2020 年下半年开始,EAST 迎

来了新一轮全面优化升级工作。

进度被压了再压,参数却是历史

新高,为了满足工程进度和质量

要求,陈建林带领 EAST 总装团队,

把家安在了“小太阳”边上,在

万家团圆的春节,在寂静无声的

深夜,他都坚守在岗位上,把一

颗匠人的赤子之心送给了“小太

阳”。最终顺利完成了内部部件、

偏滤器钨铜系统、水冷系统等关

键系统及部件的总装和调试工作,

为 EAST 屡破世界纪录奠定了坚实

的基础。

千 百 个 日 夜 潜 心 钻 研, 助

力“ 人 造 太 阳” 从 东 方 升 起;

三十六载深耕一线,为大科学工

程建设发展铺路搭梯。

“我们所参与的都是国家大

科学工程,很多都是单件非标,

对于精度要求极高,有时是国内

甚至国际上都未曾尝试过的,要

成为一名优秀的装配钳工,不仅

要有高超的技能,也要把握好每

一个细节,精益求精,勇于创新,

敢于担当。”

陈建林是这样说的,也是这

样要求自己的。从业三十六年间,

陈建林出色完成了全超导托卡马

克实验装置 EAST、稳态强磁场实

验装置、中科大同步辐射光源、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中国散裂中

子源、国际热核聚变反应堆计划

(ITER)等十余项国内外重大科

学工程核心部件及系统的总装调

试工作。同时,陈建林作为总装

负责人之一,在中科院上海应物

所质子治疗装置、合肥综合性国

家科学中心质子治疗系统等面向

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设备研制过

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先后申

报国家专利 14 项,6 项发明专利

已授权。

如今在他的带领下,精密总

装车间已从最初的十余人发展成

为近百人的总装团队,4 个钳工班

组、2 个焊工班组、1 个真空检漏班、

1 个表面处理班组协同作战,陈建

林带着这支团队奋战在各大科学

工程的一线,攻坚克难,助力大

科学装置解决“卡脖子”难题。

选择大科学工程工匠之路,

意味着选择一份默默无闻的坚守,

一份“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勇气,

一份无人喝彩也甘之若饴的付出。

而陈建林用一项项大科学工程树

立起人生里程碑,用工匠精神为

后来人点亮了一盏指路明灯。

“也许在旁人看来,我们这

份工作是忙碌的、辛苦的,甚至

有时大年三十也赶不上一顿年夜

饭,但能见证国之重器铸就的一

刻,就是一种无尚光荣。每当看

到我们国家离世界核聚变舞台中

心更近了,离人类能源的终极梦

想更近了,我们就燃起了熊熊斗

志,我们也相信在中国,一定会

有一盏灯,被聚变之能点亮!”

05

倾心守护助力﹃人造太阳﹄从东方升起

陈建林:

文/ 何雪菲

第9页

继电保护是供电安全稳定运

行的核心,而供电环节直接关系

着企业的生产经营。在马鞍山钢

铁股份有限公司,电工、高级技

师袁军芳凭借着自己过硬的专业

技能和丰富的专业知识,三十年

如一日地守护着这里的供电稳定。

勤学苦练长本领

1988 年,18 岁的袁军芳从马

钢技校毕业,进入马钢动力厂工

作。初入职场,面对冶金系统复

杂的供配电网络,他深感专业知

识的匮乏。多学、多练、多问是

袁军芳的应对之策,他积极向同

事请教,向书本学习,逐步将工

作推上正轨。

1990 年秋天,袁军芳作出一

个重要决定——进行机电工程的

专科学习。“随着企业生产规模

扩大和技术升级换代,只有不断

提高自己,才能不被时代淘汰。”

袁军芳说。于是,他成为了一名

夜大的学生。当时正值马钢 1 号

大高炉建设的关键时期,他白天

在现场跟随基建人员参加马钢第

一个 220KV 电压等级变电所的设

备调试,晚上去学校参加学习。

工作、学习连轴转让袁军芳感到

压力陡增,但如今回过头来,他

觉得那段时光弥足珍贵,“这三

年的经历,让我对专业知识有了

更加深入的了解,对实践工作有

了更加透彻的认识,为今后的成

长打下了坚实基础。”

“供电是我们马钢的‘血管’,

一个变电所里有上百万根小线,

一根都不能错,我们这个行业如

果出现断电,哪怕是几秒或者是

一 分 钟, 带 来 的 损 失 就 可 达 几

千万元甚至是上亿元。”袁军芳

深刻地认识到保障供电的重要性。

因此,自从参加工作起,他就没

有离开过生产一线。他先后参与

了马钢 51# 变电所移地改造,71#

变电所 110KV 负荷搬迁改造、马

钢长材改造工程 110KV 变电所建

设、马钢 4# 高炉外部供电工程等

重特大工程项目。在此过程中,

袁军芳积攒了大量宝贵的工作经

验,也练就了一身“真功夫”——

不管何时何地供电系统出现了“疑

难杂症”,他都会第一时间出现

在现场,寻找症结,排除故障。

无私传授强团队

多年来,随着袁军芳的业务

能力不断精进,他逐渐名声在外,

不少企业向他伸出了“橄榄枝”。

面对高职位、高薪水的邀请,袁

军芳没有半点犹豫,每每都是一

口回绝,“是马钢培养了我,我

的舞台在这,我的根也在这。我

要一直在这里发光发热,为电力

行业培养更多人才,为实现马钢

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由袁军芳领衔的“袁军芳创

新工作室”是“安徽省职工创新

工作室”“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他以此为载体,积极承担技能人

才培训任务。“我一人好不算好,

大家好才是好,马钢好才是真的

好。”袁军芳坚定地说。

每年,作为安徽马钢技师学

院“首席导师”的他带教 3 名徒

弟,开展技术培训不少于 20 学时,

累计为马钢培养了电工技师 20 余

名。他被评为马鞍山市“名师”,

还获得了安徽省人才培养成果奖。

此外,袁军芳十分注重对于

实践经验的消化吸收,并加以总

结和提炼。值得一提的是,他从

不藏私,而是非常乐意将自己的

心得和“绝招”毫无保留地分享

给同事们。他编写的微机保护培

训教材已经作为马钢供电系统员

工培训教材使用。他编写的马钢

电气点检教材,对提升点检定修

实效性,保证设备安全、稳定发

挥了重要作用。2018 年,袁军芳

编写的培训课件获得第七届钢铁

行业职工培训和职业教育大赛一

等奖。

工作多年,袁军芳收获了来

自四面八方的褒奖和肯定。他被

评为全国钢铁行业劳动模范、安

徽省技术能手、安徽省技能大师

工作室领衔人、安徽省国资委第

一批“538 英才工程”高端人才等,

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021 年,袁军芳又多了一个

新身份:马鞍山市总工会兼职副

主席。对于如何更好地履职尽责,

他是这样回答的:“首先,我要

当好一线工人和工会之间的桥梁,

把工会的精神带到一线,把一线

的呼声传到工会;其次,我要以

身作则,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

动精神、工匠精神,带领一线工

人提高技能水平。”

袁军芳:做尽心尽责的供电“守护者”

文 / 夏梦

07

第11页

今年是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

司调整工、高级技师王学勇进入

公司的第 19 个年头,也是对他而

言极不平凡的一年。今年以来,

他先是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

章”,而后当选全国“最美职工”。

近日,他又站在了安徽工匠 2021

年度人物的领奖台上。博观约取,

厚积薄发,荣誉背后是王学勇不

懈的努力,是他不达目的、誓不

罢休的决心与毅力。

勤学苦练 磨出“金耳朵”

2003 年 6 月,彼时的王学勇

还是个不起眼的毛头小伙,刚到

奇瑞公司的他,在总装车间底盘

工段任装配工。“全国五一劳动

奖章”获得者许小飞渐渐注意到

了这个不善言辞的年轻人,“装

配工作枯燥乏味,每天得重复几

百次的相同动作,但他从不偷懒

不说,还干得特别起劲。”经许

小飞的推荐,同年 8 月,王学勇

进入装调小组。

“汽车装调工就像为汽车做

诊断的‘外科医生’,需要足够

的耐心细致和过硬的专业技能。”

王学勇说,那时,车间和实操技

能实训场是他最常出现的地方。

不仅如此,为了进一步提升技能,

他还将整辆车的上万个零件全部

拆开,逐一比对、排查。

久而久之,王学勇不仅总结

出一套独特的分析和解决方法,

还练就了一对“金耳朵”——仅

凭聆听车辆行驶或部件运行时发

出的异响,就能准确判断车辆的

故障点,这让他在总装车间甚至

整个奇瑞公司声名鹊起。但王学

勇仍保持难得的淡然,“没啥好

骄傲的,熟能生巧罢了。”

2011 年,王学勇参加了全国

第三届汽车装调工职业技能竞赛,

不仅在 SUV·MPV 组别获得了个人

竞赛一等奖,还被评为“技术操

作能手”。

经验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先

后参与了东方之子、瑞虎 3、瑞虎

7、瑞虎 5X、星途 LX 和全新瑞虎

7 等十多款车型的新品试制,整车

工艺和装配、电路、发动机、变

速箱、底盘及内饰返工调整已成

为王学勇的“拿手好戏”。同时,

他还在四轮定位、大灯检测、尾

气分析及淋雨试验过程中积累了

大量经验。

不负众望 当好“中流柱”

一直以来,奇瑞公司十分注

重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积

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期间,

王学勇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整车制造过程中,他针对

整车电子电器部分、动力总成和

底盘部分出现的各类问题,形成

了专业性框架分析机制。

在参与整车试制项目验证阶

段,王学勇主动提出改进类问题

千余项,减少了工时浪费,并将

车间 22 线新品投产预算人员从

432 人降低到现在的 330 人,直接

缩减人工费用 350 万元;生产效

率节拍由原来的 163 秒 / 车,提

升到 98 秒 / 车。这些优化和改进

大幅度降低了单车制造成本,累

计在生产动能和材料方面下降 236

万元,减少设备投资资金 126 万

元。

他还组织参与梳理 21 项运行

模块管控方案,涵盖了设备运行

参数、底盘集成模块、电路模块、

动态检测线、液体加注模块、返

工实操体系、汽车关键零部件装

配工序、生产环境温度管控、汽

车制冷模块、力矩、汽车密封淋

雨检测、整车面漆保护等模块,

方案运行过程中累计提出 100 余

项问题整改意见。

2007 年,在奇瑞公司开拓国

际市场之初,由于海外员工的技

能培训工作不够完善,导致大量

有问题的车辆滞留在某海外基地

的生产现场,无法及时交付客户。

王学勇临危受命,迅速前往当地,

进行技术支持、疑难杂症的判断

和海外员工的培训工作。最终,

经过 27 天的努力,他成功解决了

600 辆车上所有的疑难问题。

2017 年,王学勇再次受奇瑞

公司委托,远赴伊拉克市场,为

新瑞虎 3 在伊拉克的量产保驾护

航。40 多天里,他和当地员工一

同攻坚克难,不仅完成了生产线

的工艺布置,还开展了售后服务

技术人员培训,确保新瑞虎 3 在

伊拉克也能得到优质的售后服务。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

春满园。多年来,王学勇致力于

为奇瑞公司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

2013 年,他成立了“调试线返工

小组”,并担任培养汽车装调复

合型高级技工人才主讲师。2017

年,“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

他被任命为技能大师工作带头人。

“我要不断充实自己,完善

自己,还要持续带出一批新时代

技术工匠,和奇瑞公司一同秉持

着‘匠心打造卓越品牌’的愿景,

为其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

级汽车企业而努力奋斗。”王学

勇语气坚定而自信。

09

为汽车﹃诊断﹄为企业赋能

﹃金耳朵﹄王学勇:

文/ 夏梦

第13页

“简单的事情重复地做,你

就成了专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地

做,你就成了赢家。”日前,在

接受记者采访时,安徽工匠 2021

年度人物、中建材(蚌埠)光电

材料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吴雪良用

简单质朴的话语,道出了他工作

多年技艺不断精湛的“秘诀”。

扎根玻璃行业三十余年的他,一

直致力于玻璃工艺研究、技术方

案、工程设计及后期生产技术服

务,攻关浮法玻璃生产气泡微缺

陷、光学变形等工艺难题,将冷

冰冰的玻璃赋予了科技力量。

1988 年,吴雪良从武汉工业

大学(现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

工程专业毕业,被分配到国家玻

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工作。自此,

他便与玻璃结下了不解之缘。“那

时候,材料计算要到小数点后三

位,我们需要反复修改那零点零

零几的差错。尽管大家都知道制

造材料会留较大的余量,但师傅

们还是会非常严格要求我们。”

吴 雪 良 回 忆 道,“ 事 后 想 来,

师傅们是在告诫我做事一定要认

真。”于是,他秉承着师傅们的

教诲,在岗位上追求精益求精,

力求每一道工序、每一件产品都

做到极致。

30 年来,我国的玻璃工业取

得了长足的发展,平板玻璃产量

持续保持世界第一,成为玻璃制

造大国。但十年前,以电子玻璃

为代表的高端玻璃完全依赖进口。

“举例来说,日常生活中的智能

手机有四块玻璃,最上面的是高

铝盖板玻璃,第二块是触控玻璃,

下面两块是 TFT 液晶显示玻璃。

这四块玻璃每年需从国外大量进

口。”据吴雪良介绍,为了打破

这种高端电子玻璃长期依赖进口

的局面,公司先后建设了超薄触

控玻璃生产线、超薄高铝盖板玻

璃生产线、TFT 液晶基板玻璃生

产线。

科 技 创 新 的 号 角 吹 响 了。

吴雪良奉命负责一条 70t/d 触摸

屏用超薄高铝盖板玻璃生产线建

设和生产技术攻关。但是把图纸

变为现实,将技术转化为产品,

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建设初

期, 正 值 盛 夏。38 ℃ 左 右 的 天

气,对于一个玻璃工作者来说只

是高温作业的预热,围绕温度高

达 1600℃以上窑炉的操作才是真

正的考验。吴雪良一次次地靠近

1600℃的高温窑炉,观察窑炉内

玻璃液的熔化状况,工装湿了又

干、干了又湿,从刚开始一次坚

持不到 2 分钟,到一次能坚持 15

分钟,“多坚持一分钟就意味着

能多一份发现。”吴雪良说,“攻

关过程中每一次调整工艺、观察

现场、等待结果都让人坐立不安。”

当时,顶着巨大压力的吴雪

良将所有时间和精力都倾注其中,

一边大量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和

论文,一边每天带着团队对上百

个工艺参数进行核实调整。功夫

不负有心人,在经过近 8 个月的

艰苦攻关后,吴雪良带领团队终

于建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

代化高铝盖板玻璃生产线,批量

生产出凯盛一代高铝盖板玻璃产

品,这也意味着消费者手机出现

碎屏时,更换费用只需花费以前

几分之一的价格。如今,公司的

产品已从凯盛一代发展到凯盛五

代。2020 年 8 月,他带领团队研

发出厚度仅有 A4 纸厚度三分之

一、30 微米柔性可折叠玻璃原片,

产品达国际领先水平。

“科研工作需要心无旁骛,

需要专心致志,需要一丝不苟。

吴总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的

工匠精神,一直感染着我们。”

同事们不仅从吴雪良身上学习过

硬的技术本领,也学到了他锲而

不舍、坚韧执着的工作态度和迎

难而上、刻苦攻坚的责任担当。

工作以来,吴雪良主持技术

方案或直接参与工程设计及后期

生产技术服务浮法及电子玻璃生

产线项目 70 余项,与蚌埠玻璃工

业设计研究院、凯盛科技股份联

合,形成了国内唯一覆盖“高强

玻璃—极薄薄化—高精度后加工”

的全国产化超薄柔性玻璃产业链。

他先后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

奖二等奖,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二

等奖,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建材行业优秀工程设计奖一等奖,

授权国家专利 25 项,其中发明专

利 3 项;被评为安徽省战略性新

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安徽省学

术和技术带头人、安徽省 115 产

业创新团队带头人等,多次获得

集团劳动模范等称号。

创新永不止,深藏功与名。“作

为玻璃生产一线的‘老兵’,我

深深热爱这个行业。荣誉将会激

励我继续深耕岗位、争取实现更

大的突破。”作为安徽工匠 2021

年度人物之一,吴雪良显得无比

谦虚和低调,他诚恳地表示,“希

望有越来越多的年轻工匠们能加

入到玻璃行业中来,汇小河、成

江海,共同开创玻璃材料的美好

未来。”

吴雪良:精于工 匠于心 品于行

文 / 胡佳佳

11

第15页

在安徽海螺川崎装备制造有

限公司,身穿工作服、手提焊条

筒的汪芳青总是出现在各个作业

现场。伴随着刺耳的噪音和飞溅

的火花,身为铆焊工的他承担起

公司各项急难险重的焊接任务。

从业 19 年,汪芳青以精益求精的

态度,从一名电焊学徒成长为高

级技师。如今,他是“芜湖市技

术状元”,是芜湖市“五一劳动

奖章”获得者,日前还获评安徽

工匠 2021 年度人物。

自 2003 年起,汪芳青开始从

事焊接工作。因为发自内心的喜

欢,他学东西要比别人快得多。

就拿入门来说,很多刚接触电焊

的人,为了彻底分清铁液与熔渣,

需要半年甚至更长时间,他只用

了两个月。“没啥好办法,就死

盯着它们看,渐渐地就会发现铁

液的红为鲜红,顺着焊条跑,熔

渣的红偏暗,逆着焊条跑。”汪

芳青表示,想要出精品,就得沉

到底,就得琢磨。

2008 年,36 岁的汪芳青进入

海螺川崎公司。他每天早早地来

到施工现场,一干就是十几个小

时。为了焊好每一个焊口,在不

同的位置,他变换各种姿势,遇

到焊接的管道处于较低位置的时

候,干脆就躺在地上。焊接时的

火花溅在了脸上,或是掉进袖口

里、领口里,汪芳青不仅连一句

怨言也没有,反倒略带自豪地说:

“别看我胳膊上这一个个被烫伤

的小圆点不太美观,它们都是我

焊接路上的‘见证者’!”

电焊工作看似简单,想要做

好十分不易。如何才能拥有高超

技艺?怎么才能不断攻克难关?

汪 芳 青 给 出 的 答 案 就 一 个 字:

“练!”

为了练手稳,他连续 6 个月

每天拿着五六斤重的焊枪超十个

小时;为了寻找最佳焊接方式,

他在设备旁一呆就是三四个钟头,

导致四月天里差点中暑。

不 积 跬 步, 无 以 至 千 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日复一

日,年复一年,汪芳青把基本功

练成了绝活。单面焊双面成型是

他的“拿手好戏”:将两个直径

10cm、壁厚 2mm 的 管 道 几 近

完 美 地 焊 接 在 一 起 ,焊 缝 与

壁 厚 同等。“焊枪进入不了直径

10cm 的管道内部,所以只能一面

焊接,采用特殊的操作方法让背

面也能焊透。”汪芳青告诉记者,

“每次我连大气都不敢喘,有时

焊多久就得保持一个姿势多久。”

在海螺川崎公司的 14 年里,

据不完全统计,汪芳青焊接板材

万块以上,从来没有一次返工。

因为具备高超技艺,但凡有难度

的焊接工作,领导都会交由他来

完成。“这既是荣幸,也是挑战,”

汪芳青说,“不过,既然挑战来了,

我就得迎难而上。”

2010 年 4 月,新型水泥粉磨

设备辊压机的图纸交到 了 汪 芳

青 的 手 上。这个价值千万余元的

大型设备具有数千吨的承载力,

焊接过程中不能有任何缺陷,一

个气孔、一个裂纹的出现,轻则

影响产能,重则造成安全事故。

可是,大型工件因焊接 电 流 大 ,

焊 接 时 极 易出现焊渣、气孔、弧

坑、咬边等缺陷。为此,汪芳青

利用自己宝贵的休息时间来研究、

揣摩与之相匹配的焊接 工 艺 。 实

际 操 作 过 程 中 ,面 对 辊 压 机

上 一 个 约 15 块板材组成的横梁,

他耗费了整整一周才完成,仅焊

丝就使用了 13200 米。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水平的

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

推广地铁工程,盾构机的制造需

求飙升。因为盾构机对于精度的

要求非常高,所以在其制造过程

中,焊接工艺显得尤为重要。“由

于焊接应力导致的焊接变形,会

带来机件每年近百万元的修复费

用,甚至会引起机械报废。”汪

芳青介绍说,盾构机由刀盘、前盾、

中盾、尾盾、管片安装机、后配

套车桥等部分组成,在隧道掘进

过程中,直接与土体相互作用的

刀盘刀具是最容易受到损害的部

件,因此,装载刀盘的舱壁焊接

工艺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接到这项工程的汪芳青,开

始着手学习最难的一级焊缝技术。

他积极钻研一级焊缝理论知识,

熟练掌握了难度大的熔透焊、角

焊缝、立焊等 , 并将扎实的专业理

论功底运用到盾构机的舱壁焊接

中。2018 年底,通过不懈的努力,

汪芳青逐渐成为海螺川崎公司盾

构机舱壁焊接项目第一人。随后,

他又带领班组成员屡次圆满完成

该任务,将盾构机最重要的舱壁

机件焊接从原先的合格标准提升

到超越机件标准,为海螺川崎公

司的盾构机制造项目带来了巨大

的经济收益。

“艰苦不难受,难受的是技

术上的瓶颈不能突破。”汪芳青说,

他最怕的就是苦了、累了却没有

任何进步。在他眼里,哪怕一条

焊缝都能体现出焊接艺术,他向

往着自己所焊接的每一件产品都

能成为工艺品。

汪芳青:焊花飞舞铸匠心

文 / 夏梦

13

第17页

“要做,就要做出最好的漆

器。”“让中国漆器在世界舞台

上绽放光彩!”在安徽工匠 2021

年度人物发布仪式上,徽州漆器

髹饰技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

人甘而可站在台上,眸光清澈,

说的话却掷地有声,蕴含着多年

积淀的深厚底气和一往无前的坚

韧魄力。

宋代以降,徽州漆器已发展

成熟。明清时期,随着徽商崛起

和文人士绅推崇,徽州漆器达到

鼎盛。甘而可潜心钻研漆艺二十

多年,传承匠心、追求极致,让

几度面临失传的犀皮漆制作工艺

重绽光芒。他的多件作品被故宫

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大英

博物馆、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等世界知名博物馆收藏。

“弃商从艺”

传承古老漆艺

14 岁开始学习做木工;24 岁

进入屯溪漆器工艺厂,学习画手

稿、制作模型、雕刻、刻漆等;

30岁在屯溪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

接触到脱胎漆器;后来他辞职创

业,在黄山屯溪老街开了一家文

房四宝古董店……甘而可前半生

的经历为他之后专注于徽州漆艺

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在工艺厂上班时,我有幸

接触到被誉为‘楚漆国手’的屯

溪漆器艺术家俞金海,经常帮他

雕刻诗文图案。”甘而可介绍说,

1996 年,其恩师俞金海离世,徽

州犀皮漆后继无人,且漆器整体

工艺水平比较粗糙,漆料多为腰

果漆,大漆鲜见,这让同为手艺

人的他内心很难受。后来,经过

慎重的思考,他关掉了生意红火

的古董店。当他被问到是否后悔

时,他说:“我们作为工匠,有

责任把古老技艺传承下去,让传

统文化能在今天不被遗忘,继续

焕发勃勃生机。”

此后,复原和传承徽州犀皮

漆就成了甘而可人生中的重要使

命。他阅读与之相关的资料文献,

搜集散落民间的漆器文物,奔波

于各个博物馆,请教经验丰富的

老师傅;从模仿古代的漆器造型

和图案,到将自己的想法和构思

注入作品中,他在探索漆艺技术

继续深化发展的最大可能性。

“我想要做出空灵、有活力、

有生命力的漆器。”一件漆器,

从设计、制胎骨、上漆、裱布、

做漆灰、成型,到外部装饰、打

磨抛光,再到最后的细节处理,

通常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甘而

可无视原材料导致的身体过敏,

忽略内心的孤独,日复一日、年

复一年地专注于打磨漆器,始终

坚持每一件成品必须是完美的。

甘而可还在传承的基础上有

所创新,将黄金及贵重材料入漆,

创作出表面流光溢彩、纹理天然

流动的犀皮漆作品,让古老的犀

皮漆工艺赋予时代风采而呈现于

世。2009 年,他被认定为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徽州漆器

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薪火相传

让中国漆器走向世界

知文达理、笃信好学、心坚

石穿,这是采访过程中,甘而可

给记者留下的最深印象。他的目

标清晰且坚定——要做出最好的

犀皮漆作品,让中国漆器走向世

界。

甘而可深知非遗的传承和发

展需要依靠更多的年轻人。他成

立黄山市而可漆艺工作室,为推

广徽州漆器文化、培养漆艺人才、

开展研学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

台。工作室现有从业人员、学徒

共 21 名,他们分别从事漆器各道

工序的学习与创作。“我女儿现

在也在跟着我学习漆艺。这群年

轻人,虽然技艺上没有很娴熟,

但是审美很好、想法灵活,能给

创作带来无限可能性。”他对徒

弟们寄予了无限厚望,时常教导

他们作为手艺人要怀有一颗虔诚

之心、一颗匠人之心。

甘而可还走进中央美术学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同济大学、

天津美院等高校,并担任中国艺

术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及硕士生导

师,毫无保留地将漆器技艺传授

给年轻人。他说:“这是自己身

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应有的担当,

我希望后辈能用更高的技艺做出

更好的作品。”

2018 年 5 月,李克强总理访

问日本,在东京与时任日本首相

安倍晋三共同参观“让文物活起

来——故宫文创展”,甘而可的

12 件漆器作品陈列其中,精美的

犀皮漆作品获得中日两国领导人

高度赞赏。回想当初在电视里看

到展览现场的画面,甘而可至今

仍觉得激动和自豪:“那一刻我

觉得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没有白

费,终于实现了最初的愿望:做

出最好的漆器,为国争光。”

“让千年漆艺在传承与创新

中绽放生命力。”甘而可追寻让

每件作品立得住、传得下,他表示,

“今后,希望用我的作品反映时

代的风采,展现祖国的繁荣昌盛。”

甘而可:“漆”以载道 为国争辉

文 / 胡佳佳

15

第19页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一场没

有硝烟的战争,在这个战场上,

用医如用将,用药如用兵。为了

尽快研发生产出安全可靠的疫苗,

筑牢全民防疫长城,他带领团队

争分夺秒、攻坚克难,成功在短

短两个月内生产出了合格的疫苗

原液和成品,在疫情大考前彰显

了 安 徽 速 度。 他 就 是 安 徽 工 匠

2021 年度人物、安徽智飞龙科马

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新冠疫苗生产

车间主任周锋。

2020 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

冠肺炎疫情让疫苗转产、生产工

作迫在眉睫。安徽智飞龙科马生

物制药有限公司紧急部署,将这

项重任托付给了已有大规模狂犬

疫苗研发经验的周锋和他的团队。

作为疫苗生产车间主任,临危受

命让周锋绷紧了神经。重组新冠

疫苗作为一种新型疫苗,全国乃

至全世界都缺少可以借鉴的转产

经验,转产难度极高。从哪里下

手?能不能成功?没有人能给出

答案。顶着巨大的压力和不确定

性,周锋和团队向病毒发起了义

无反顾的冲锋。

生产狂犬疫苗的车间与生产

新冠疫苗的车间基本上工艺路线

差不多,周锋接到任务后的第一

件事,就是将自己和同事们耗费

七八年心血、耗资 3 亿元人民币

的狂犬疫苗车间完全改造成用于

新冠肺炎疫苗生产的车间。“有

很多地方是我领着工程队一锤一

锤砸掉的,虽然有不舍之情,但

刻不容缓,我这边慢了一点,可

能很多一线工作者面临的疫情危

险就多了一分。”

疫苗生产刻不容缓,但又容

不得丝毫差错。“生产车间是一

个很庞大的系统,任何一个细微

的地方出了差错,那么这批产品

可能就报废了。”周锋告诉记者,

新冠疫苗一个生产周期就是 35 天,

而第一个 35 天是压力最大的时候。

那时正值 2020 年春节期间,周锋

和团队告别家人,24 小时坚守在

岗位上,不间断地关注细胞培养

的生长状态,防止任何一个意外

出现。功夫不负有心人。35 天后,

周锋的团队研发出了合格的疫苗

原液,并从实验室 5L 规模培养到

产业化 1000L 规模,培养一次性

转产成功,不仅为疫苗的批量生

产争取了宝贵的时间,更是为公

司节约了上亿元的成本。

成功转产新冠疫苗后,来不

及休息,周锋立即全身心投入生

产管理工作,开展各项培训数百

人次,坚守一线,不断调整生产

方案,300 多天不分昼夜,没有周

末和节假日,即使生病发烧 39.6

摄氏度,仍坚守在车间,最终保

证新冠疫苗能够在车间持续稳定

地产出,在疫苗紧缺的情况下,

为增产作出巨大贡献。

转型投产后的疫苗原液生产

车间依然 24 小时灯火通明,5 天

2 批原液,一天一批成品,一天要

分出 30 万瓶,截至 2021 年底,

已有超过 2 亿剂次的疫苗,从周

锋的车间产出,惠及全国 6000 多

万群众。在周锋和团队的共同努

力下,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

有限公司新冠疫苗研发及生产工

作进展顺利。2021 年 3 月 1 日,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已批准该疫

苗在本国注册使用;2021 年 3 月

10 日,获批国内紧急使用,是世

界上首个上市使用的重组蛋白类

新冠疫苗。“我们已经在岗位坚

守了三个春节,我们以公司为家,

我们要创造药剂车间的另一个奇

迹!”周锋满怀信心地说道。

在 不 久 前 举 行 的 安 徽 工 匠

2021 年度人物发布仪式上,手捧

奖杯的周锋站在舞台上有感而发:

“我想工匠精神在我们的行业中

与细胞培养是类似的,都要有责

任心、细心和耐心,我们生产的

每一支疫苗打在别人身上,就要

像打在我们自己家人、自己孩子

身上一样,容不得半点马虎,我

们要时刻把这份责任铭记在心。”

一席话让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谈及目前新冠疫苗的工作进

展,周锋告诉记者,目前一代苗

储备充足,同时安徽智飞的研发

团队也已经开发了当下流行的奥

密克戎与德尔塔株的重组疫苗,

目前进展顺利。“我们会持续努

力,不惜一切代价,守护群众生

命安全!”

17

勇担重托用科技筑牢防﹃疫﹄长城

周锋:

文/ 何雪菲

第21页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五七二〇工厂里,有一位年轻的

修 复 加 工 损 伤 零 件 的 大 师, 他

立足岗位十年有余,一间厂房一

台机床,隔绝了外界的喧嚣,在

平凡的岗位上雕琢着凝聚心血的

工件,打磨着一颗坚守不变的匠

心。 他 就 是 中 国 人 民 解 放 军 第

五七二〇工厂数控编程技术员、

高级技师张卫。

毫厘之间,关乎战机长空万

里。航空航天工业是一项高度精

密的综合性工业,对零部件的品

质要求异常严苛。要将每件产品

做到精细化生产,要求极高。

“我们的工作承载的是战友

的生命,我们生产的每一个零件

都关系到一架飞机的安全。”张

卫深知自己的使命,为了保障精

度提高效率,他自己固化流程、

参数、方法,又推广自己发明的

精加工“三步加工”操作法,通

过此种独特的操作方法,能够有

效减少修模刀具的时间,在刀具

磨损后,只需要更换刀片,就能

继续进行加工。此外,他将程序

编 排 在 1 个 NC 文 件 内, 大 大 减

少了机床等待时间。他毫无保留

地将自己的独特加工经验进行总

结归纳,制作成教案,供大家相

互学习。通过“三步加工”操作

法的推广和应用,不仅统一了该

系列产品的加工质量标准,还有

效提升产品合格率,持续稳定在

99.6% 以上。他自创的加强角盒

精加工“三步加工”法一直运用

至今。

“我的工作普通但却不平凡,

因为我手里的每一个零件都是为

了国防事业。”张卫告诉记者,

在飞机零件的损伤修复任务中,

他总是怀揣着忐忑而又激动的心

情去完成每一步工序,因为每一

个零件都是外形复杂精度高、经

济价值高、质量要求高的“三高”

零件,稍有不慎,在生产周期和

经济价值上的损失,都是难以计

算的。

在无数任务中,某系列油泵

修理加工让张卫印象最深。当年

外国以各种理由拒绝提供,国内

也无法替代。飞机又必须按时归

队,技术上又孤立无援。面对重

重压力,张卫迎难而上。油泵底

座孔的公差 0.026 毫米,材料是石

墨,就类似铅笔芯,加工后的上

下孔同轴度要求是 0.01 毫米,这

相当于上下各悬一根针,两个针

尖还要分毫不差地相对着。为了

满足这个要求,他采用定制工装,

先加工底座孔,再将外壳安装在

底座上,后锁定机床位置,使其

只能 Z 轴运动,再镗削加工。整

个过程从设计、工艺方案,制造

工装,完成产品加工,张卫已经

不记得失败了多少次,熬了多少

个通宵,请教了多少个老师傅,

但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不但飞

机按时试飞,而且每加工出一套,

就能至少节省成本 20 余万元,“每

每想到这里,我的内心就充满了

自豪感!”

不管是生产急件还是“疑难

杂症”,不管是厂内岗位练兵还

是生产劳动竞赛,张卫总是积极

参与其中。日常工作中,他参与

了多项临时急件的生产和多项部

门技术创新项目,发挥了生产骨

干的作用。他总是以“精工细作、

精益求精”为原则,从不放过一

个尺寸、从不忽略一个精度,日

积月累下他的技能水平更加扎实。

在技术攻关中他一直积极研制各

类首件项目,在某型高强度钢加

强角盒数控插铣工艺研究中,他

获得工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

种高强钢角盒插铣工艺方法”获

得国防专利局授权。另外,“采

用九轴机床加工辊的方法及利用

该方法生产的辊”“一种飞机尾

翼加固型材专用夹具装置专利”

等专利,均已获得国防专利局受

理,正在进行实质审查。

此次获评安徽工匠年度人物,

他的内心澎湃不已。“在我身边

就有一群勇挑重担、追求卓越的

航修人,工匠精神一直都流淌在

我的身体里。无论接到什么任务,

我始终想的就是一件事——做到

极致,要把每一个零件当作‘艺

术品’打磨,让它们足以经受得

起飞天的考验。”

作为航修人,张卫最骄傲的

时刻就是看着飞行员驾驶着自

己维修的飞机在长空翱翔,“这

是我们和他们共同的航空梦,

未来我会继续扎根一线,和战

友们共同践行‘攻关排头兵’

的承诺,为祖国航空事业的发

展保驾护航!”

张卫:做蓝天工匠 圆航修报国梦

文 / 何雪菲

19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书电脑版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