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报考指南

发布时间:2023-6-09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西北工业大学报考指南

西工大简介学校概况1西北⼯业⼤学坐落于陕西西安,是⼀所以发展航空、航天、航海等领域⼈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特⾊的多科性、研究型、开放式⼤学,是国家“双⼀流”建设⾼校,⾪属于⼯业和信息化部。学校1960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学,“七五”“⼋五”均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建设⾼校之⼀,1995年⾸批进⼊“211⼯程”,2001年进⼊“985⼯程”,2017年进⼊“⼀流⼤学”建设⾼校(A类)⾏列,是“卓越⼤学联盟”成员⾼校,是“⼀带⼀路”航天创新联盟发起⾼校。建校以来,学校全⾯贯彻党的教育⽅针,秉承“公诚勇毅”校训,弘扬“三实⼀新”(基础扎实、⼯作踏实、作⻛朴实、开拓创新)校⻛,确定了“五个以”(以学⽣为根、以育⼈为本、以学者为要、以学术为魂、以责任为重)的办学理念。在扎根西部、献⾝国防的建设历程中,学校始终坚持⽴德树⼈、育领军⼈才,始终坚持科技创新、铸国之重器,始终坚持与时俱进、担时代⼤任,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书写了新中国历史上的多个“第⼀”,为武器装备研制、国防领域关键核⼼技术⾃主安全可控和西部建设提供了有⼒⽀撑,是连续两次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授予“重⼤贡献奖”的唯... [收起]
[展开]
西北工业大学报考指南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2页

第3页

⽬录

西⼯⼤简介 学院及专业介绍

P1

学校概况

P3

⼀流师资

P4

⼀流科研

P5

培养概况

概述

奖助学⾦

创新中⼼

国际合作

校园⽂体

就业情况

⼀流专业

P10

2023年招⽣专业⽬录

P11

教育实验学院

未来技术学院

航空航天类(智慧三航本研衔接班)

柔性电⼦学(本研衔接班)

⼯程⼒学(⼒学拔尖基地班)

P13

航空学院

航空航天类(⻩⽟珊航空班)

航空航天类(强基计划)

航空航天类

P16

航天学院

航空航天类(陈⼠橹⻜天班)

航空航天类(强基计划)

航空航天类

P20

⺠航学院

航空航天类(⺠⽤航空)

P22

航海学院

海洋⼯程类(⻩震中海洋班)

海洋⼯程类(智慧海洋试验班)

P26

材料学院

材料类(新材料与化⼯试验班)

P28

机电学院

机械类(航宇智能制造试验班)

产品设计(艺术类)

P33

⼒学与⼟⽊建筑学院

⼯程⼒学(⼒学拔尖基地班)

⼒学类(⼯程应⽤⼒学试验班)

建筑学(五年制)

P36

动⼒与能源学院

能源动⼒类(航空动⼒与新能源试验班)

P39

电⼦信息学院

电⼦信息类

P42

微电⼦学院

电⼦信息类(集成电路)

第4页

历年分数

P75

2020-2022年

分省录取分数统计

P44

⾃动化学院

⾃动化类

P47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拔尖基地班)

计算机类

P50

软件学院

软件⼯程

P53

⽹络空间安全学院

计算机类(⽹络安全)

P55

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应⽤数学(强基计划)

信息与计算科学(强基计划)

数学类

P58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应⽤物理学(强基计划)

物理学类

P60

化学与化⼯学院

化学类(强基计划)

材料类(新材料与化⼯试验班)

P63

⽣命学院

⽣物技术(⽣命科学试验班)

P65

⽣态环境学院

⽣态学(⽣态⽂明交叉试验班)

P66

管理学院

管理科学与⼯程类(管理试验班)

⼯商管理类(管理试验班)

⼯商管理(⾼⽔平运动队)

P68

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经济与贸易类(国贸、法学、⾏管)

P70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学类

P72

西北⼯业⼤学

伦敦玛丽⼥王⼤学⼯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程(中外合作办学)

⾼分⼦材料与⼯程(中外合作办学)

封底

分省分专业计划

第5页

西工大简介

学校概况

1

西北⼯业⼤学坐落于陕西西安,是⼀所以发展航空、航天、

航海等领域⼈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特⾊的多科性、研究型、开放

式⼤学,是国家“双⼀流”建设⾼校,⾪属于⼯业和信息化部。学

校1960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学,“七五”“⼋五”均被国

务院列为国家重点建设⾼校之⼀,1995年⾸批进⼊“211⼯程”,

2001年进⼊“985⼯程”,2017年进⼊“⼀流⼤学”建设⾼校(A类)

⾏列,是“卓越⼤学联盟”成员⾼校,是“⼀带⼀路”航天创新联盟

发起⾼校。建校以来,学校全⾯贯彻党的教育⽅针,秉承“公诚勇

毅”校训,弘扬“三实⼀新”(基础扎实、⼯作踏实、作⻛朴实、开拓

创新)校⻛,确定了“五个以”(以学⽣为根、以育⼈为本、以学者

为要、以学术为魂、以责任为重)的办学理念。在扎根西部、献⾝

国防的建设历程中,学校始终坚持⽴德树⼈、育领军⼈才,始终

坚持科技创新、铸国之重器,始终坚持与时俱进、担时代⼤任,为

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书写了新中国历史上的多

个“第⼀”,为武器装备研制、国防领域关键核⼼技术⾃主安全可

控和西部建设提供了有⼒⽀撑,是连续两次被中共中央、国务

院、中央军委联合授予“重⼤贡献奖”的唯⼀⾼校。今天在加快建

设中国特⾊世界⼀流⼤学和⼀流学科上续写新的辉煌。

学校现有学⽣3 7 0 0 0余名,教职⼯4 3 0 0余⼈,占地⾯积

310余万平⽅⽶,设有航空、航天、航海和国际教育学院、教育实

验学院、西北⼯业⼤学伦敦玛丽⼥王⼤学⼯程学院等27个学院。

拥有70个本科专业,39个硕⼠学位⼀级授权学科,27个博⼠学位

⼀级授权学科。机械⼯程、材料科学与⼯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术等学科⼊选国家“双⼀流”建设学科。材料科学、⼯程学、化学、

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地球科学、数学等7个学科进⼊ESI国际学科

排名前1%,其中,材料科学、⼯程学进⼊前1‰,形成了以三航(航

空、航天、航海)学科群为引领,3M(材料、机电、⼒学)学科群、

3C(计算机、通信、控制)学科群、理科学科群和⼈⽂社科学科群

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为建设世界⼀流学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坚持价值塑造、能⼒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体”的⼈才培养

理念,着⼒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追求卓越、引领未来的领军⼈才。

历史上,铸造、航空宇航制造⼯程、⻜⾏⼒学、航空发动机、⽔中

兵器、⽕箭发动机等6个学科的全国第⼀位⼯学博⼠由我校培

养。据不完全统计,在我校为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和国⺠经济建设

输送的32万多名校友中,有50位省部级以上领导和67位将军,

51位两院院⼠,还有6位中国⼗⼤杰出⻘年。在航空领域,⼀半以

上的重⼤型号总师、副总师为我校校友。中国航空⼯业成⽴70周

年纪念表彰的5位“航空报国功勋奖”获得者中4位为我校校友,

10位“航空报国杰出奖”获得者中6位为我校校友。从2005年⾄今

的15届航空航天⽉桂奖获奖者中,有26位在学校学习、⼯作过。

在航天领域,从早年“航天三少帅”中的张庆伟和雷凡培,到中国

探⽉⼯程总设计师吴伟仁等,⼀⼤批杰出校友担任国务院国资

委管理的⼤型央企及所属企事业单位党政领导⼲部及副总师以

上职务,相继为我国航天事业的⻜速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航海

领域同样有⼤批的杰出校友活跃在船舶⼯业、⽔中兵器⾏业的

重要管理岗位与核⼼技术岗位上,英才辈出,不胜枚举。⼤批西

⼯⼤学⼦成为⾏业精英、国之栋梁,在⼈才培养领域形成了独有

的“西⼯⼤现象”,被社会誉为“总师摇篮”。

在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学校将继续

深⼊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牢记“为党

育⼈、为国育才”使命,扎根中国⼤地,⼼怀“国之⼤者”,坚持⾯

向世界科技前沿、⾯向经济主战场、⾯向国家重⼤需求、⾯向⼈

⺠⽣命健康,不断提升科研创新能⼒,改⾰创新,锐意进取,凝⼼

聚⼒,追求卓越,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开放

的胸怀,更加扎实的⼯作,加快建设中国特⾊世界⼀流⼤学,为

实现中华⺠族伟⼤复兴和⼈类⽂明进步作出更⼤贡献!

第6页

2

西北⼯业⼤学历史沿⾰图

西工大简介

北洋⼯学院

(1895)

北平⼤学⼯学院

(1895)

国⽴西安临时⼤学

(1895)

私⽴焦作⼯学院

(1909)

国⽴西北联合⼤学⼯学院

(1938.4-1938.7)

东北⼤学⼯学院

(1928)

国⽴西北⼯学院

(1938.7-1950.12)

西北⼯学院

(1950.12-1957.9)

华东航空学院

(1952.10-1956.8)

西安航空学院

(1956.8-1957.9)

西北⼯业⼤学

(1957.10)

航空⻔

(1935)

交通⼤学航空⼯程系

(1942)

航空⼯程教育

(1933)

浙江⼤学航空⼯程系

(1944)

航空⼯程教育

(1935)

南京⼤学航空⼯程系

(原中央⼤学)

(1942)

中国⼈⺠解放军军事⼯程学院(简称“哈军⼯”)

空军⼯程系(1952.10-1966.3)

哈尔滨⼯程学院航空⼯程系(1966.4-1970.2)

1970年2⽉并⼊西北⼯业⼤学

第7页

⻩维 中国科学院院⼠ 魏炳波 中国科学院院⼠

杨⼠莪 中国⼯程院院⼠

陈⼀坚 中国⼯程院院⼠

王兴治 中国⼯程院院⼠

沈绪榜 中国科学院院⼠ 乐嘉陵 中国⼯程院院⼠ 崔俊芝 中国⼯程院院⼠

冯培德 中国⼯程院院⼠ 朱位秋 中国科学院院⼠ 于起峰 中国科学院院⼠

唐⻓红 中国⼯程院院⼠ 谭建荣 中国⼯程院院⼠ 赵晓哲 中国⼯程院院⼠ 樊会涛 中国⼯程院院⼠

邱志明 中国⼯程院院⼠ 刘维⺠ 中国科学院院⼠ 王永良 中国科学院院⼠ 杨伟 中国科学院院⼠

侯晓 中国⼯程院院⼠ 蒋兴伟 中国⼯程院院⼠

李贺军 中国⼯程院院⼠

郑晓静 中国科学院院⼠

张平 中国⼯程院院⼠

两院院⼠

傅恒志 中国⼯程院院⼠ 张⽴同 中国⼯程院院⼠ ⻢远良 中国⼯程院院⼠

宋保维 史仪凯 (国家级精品课程“电⼯学”负责⼈)

段哲⺠ (国家级精品课程“电路基础”负责⼈)

(国家级精品课程“⻥雷技术基础”负责⼈)

⻬乐华

葛⽂杰 (国家级精品课程“机械原理”负责⼈)

(国家级精品课程“机械制造基础”负责⼈)

国家级教学名师

张卫红 中国科学院院⼠

西工大简介

徐德⺠ 中国⼯程院院⼠

周廉 中国⼯程院院⼠

刘永才 中国⼯程院院⼠

邹汝平 中国⼯程院院⼠ 张旭 中国科学院院⼠ 周⼜和 中国科学院院⼠

李⾔荣 中国⼯程院院⼠

范玮 (国家级精品课程“航空发动机燃烧学”负责⼈)

3

⼀流师资

学校汇聚了⼀⽀由1000余位国家级⾼层次⼈才为⻣⼲,规

模适度、结构合理、质量优异、特⾊鲜明的⾼素质教师队伍。包括

两院院⼠(含外聘)39⼈,⻓江学者51⼈、“万⼈计划”领军⼈才

39⼈、国家杰出⻘年基⾦获得者31⼈、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

6⼈,⻘年⻓江15⼈、“万⼈计划”⻘年拔尖⼈才48⼈、国家优秀⻘

年基⾦获得者27⼈以及⼤量年轻的、有学术潜⼒的专家学者和

团队。

第8页

4

西工大简介

⼀流科研

服务国家重⼤战略

全国第⼀架⼩型⽆⼈机、第⼀台地效⻜⾏器、第⼀型50公⽄

级⽔下⽆⼈智能航⾏器和第⼀台航空机载计算机均诞⽣在我

校。国庆60周年阅兵中,整个⽆⼈机⽅队由我校⾃主研制⽣产;

建军90周年阅兵中,我校⽆⼈机第⼆次以整个⽅队⼊列阅兵式,

接受党和⼈⺠的检阅;国庆70周年阅兵中,我校⽆⼈机再次通过

天安⻔接受检阅。

西⼯⼤⽆⼈机⽅阵参加新中国成⽴70周年阅兵

科研保障实⼒雄厚

学校现建有14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程实验室,

2个国家⼯程研究中⼼,4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国防

科技创新中⼼,1个国家技术创新中⼼,5个国家地⽅联合创新平

台,167个省部级科研平台。“⼗三五”以来,学校获国家三⼤奖

20项,科技活动经费累计超过270亿元,位居全国⾼校前列。

承担载⼈航天空间站实验舱⼯效学设计任务

科研成果丰硕显著

学校深度参与了⼤⻜机、航空发动机及燃⽓轮机、载⼈航天

等国家重⼤专项的科研攻关,参与了神⾈系列⻜船研制,是“为

中国⾸次载⼈航天⻜⾏作出贡献单位”的两所⾼校之⼀。学校开

我国⽆⼈机研制之先河,实现了我国第⼀个⽆⼈机系统产品、技

术、⽣产线全⽅位出⼝,拥有我国唯⼀的⽆⼈机特种技术国家重

点实验室和⽆⼈机系统国家⼯程中⼼,建有我国⾼校唯⼀的⽆⼈

机专业化⻜⾏试验测试基地,全⾯推进⽆⼈机科研与产业发展。

中国航天科⼯西北⼯业⼤学全⾯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学校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获批⾸批“未来产业科技园”

“⾼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依托优势学科创新

成果培育的铂⼒特、鑫垚股份、华秦科技、爱⽣集团等⼀批⾼新

技术企业在增材制造、陶瓷复合材料、增材制造(3D打印)、⾼端

装备制造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成为国防科技事业发展的中坚

⼒量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源头,逐步形成了⾏之有效的科技

成果转化“西⼯⼤模式”。

西⼯⼤⽆⼈机⽅阵参加建军90周年阅兵

学校强化科研创新,充分发挥“三航”特⾊优势,以“四个⾯向”

为指引,坚持“顶天、⽴地、育⼈”的科研价值取向,为我国国防科技

事业发展和国⺠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贡献。

第9页

5

西工大简介

培养概况

1 概述

1、学校坚持⽴德树⼈根本任务,不断提⾼国防科技⼈才⾃

主培养质量,为国家培养了32万多名⾼⽔平⼈才,培养出了我

国6个学科的第⼀位博⼠,51位两院院⼠,67位将军,突出和彰

显“总师”型⼈才培养特⾊。

2、实施按类招⽣、⼤类培养和⼀流本科⼈才培养⾏动计

划;以⼀流本科⽣源、⼀流本科专业、⼀流培养⽅案、⼀流教学

资源、⼀流质量保障开创⼀流⼈才培养新局⾯。

3、建设以两院院⼟牵头的本科⽣导师队伍,同时⾯向本科

⽣开放的科研实验室和25个⼤学⽣创新实践基地,为学⽣参与

⾼⽔平科学研究提供坚强保障。

4、超过80%的学⽣毕业论⽂选题来源于⼤⻜机、探⽉、深

海等重⼤科研项⽬;超过80%学⽣参与的科研项⽬来源于国防

军⼯领域;超过80%学⽣赴国防科研单位开展实习实践和科研

⼯作;超过40%西⼯⼤毕业⽣投⾝国防科技领域。

专业确认和转专业原则

按⼤类招⽣的本科⽣⼤⼀结束可在⼤类内选择主修专业,

依据学⽣志愿顺序、学业成绩和各专业接收指标确认学⽣的主

修专业。招⽣时已明确专业的特殊类别考⽣不参加专业确认。

本科⼀、⼆年级学⽣,根据专业兴趣和个性发展需求,可申

请转专业,即经本⼈申请,符合学校相关政策,且接收专业考核

同意,即可实现A专业(⼤类)进,B专业出。

2 奖助学⾦

学校郑重承诺不让⼀个学⽣因家庭经济困难⽽失学。

通过设⽴国家奖学⾦、优秀学⽣奖学⾦、社会专项奖学⾦等

奖项,促进学⽣全⾯发展。以提⾼学⽣综合素质和核⼼竞争能⼒

为⽬标,以“持续关注、⼀⼈⼀策”为重点,学校还设⽴“朝翔筑梦

港”学⽣发展奖励基⾦,因⼈施策,每⽣每年资助额度、⼈数依据

相关项⽬确定。

校党委书记李⾔荣参加学⽣⼲部座谈交流并讲授思政课

通过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励志奖学⾦、国家助学⾦、社会专

项助学⾦、学校助学⾦、勤⼯助学、临时困难补助等措施帮助家

庭经济困难学⽣完成学业;在新⽣报到时开展“爱⼼直通⻋”和

“绿⾊通道”(缓交学费、⼩额⽆息借款),确保学⽣顺利⼊学。

3 创新中⼼

学⽣创新实践教育极具特⾊。为了使本科⽣尽早体验学科

前沿,感受⾼⽔平科学研究和⼯程实践的过程、⽅法和成果,依

托强⼤的学科和以两院院⼠、⻓江学者、万⼈领军计划⼈才、国

家杰出⻘年基⾦获得者、国家教学名师等⾼层次⼈才领航的本

科⽣导师队伍,⾯向本科⽣开放的科研实验室和25个⼤学⽣创

新实践基地,为学⽣参与⾼⽔平科学研究提供坚强保障。

学校秉承“公诚勇毅”校训,弘扬“三实⼀新”校⻛,传承⼯

程实践优势,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积极构建创新创业⼈才培养体

系。学校建⽴⼤学⽣创新中⼼,为学⽣提供良好的创新实践训练

平台和活动空间,满⾜“⼤众创业,万众创新”新时代⼈才培养

需求。

2022年“挑战杯”⼤赛斩获特等奖

第10页

建成航空科技、微⼩卫星、未来⽔下航⾏器设计与制作、机

器⼈、机械设计、电⼦设计、数学建模、模拟联合国等25个开放式

⼤学⽣创新实践基地,⾯向本科⽣提供开放、⾃主、共享的学习

实践环境。⽬前学校有包括院⼠、国家教学名师、⻓江学者等⼈

在内的200多名⾼⽔平教师参与创新实践指导⼯作。学⽣可依据

⾃⼰兴趣爱好选择加⼊各创新实践基地。创新中⼼将不断优化

创新实践平台,为学⽣成才开辟⼀条创新实践之路。

近三年,我校本科⽣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共获得省(部)级以

上奖励3860项。其中,国际级特、⼀、⼆等奖219项;国家级特、⼀、

⼆等奖528项。

6

西工大简介

第七届“互联⽹+”创新创业⼤赛全国⾦奖

4 国际合作

构建了以欧洲为重⼼、拓展俄乌、辐射全球的世界⼀流⼤学

国际合作⽹络,在助⼒建设⼈类命运共同体中不断提升国际影

响⼒。学校先后与300余所海外⾼校、企业和科研院所建⽴亲密

合作关系,世界⼤学排名TOP200的合作⾼校达到62所。国际声

誉显著提升,世界⼤学学术排名进⼊全球TOP151-200。2014年,

在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利时⾸相共同⻅证下,学校与⽐利时布

鲁塞尔⾃由⼤学(VUB)签署最重要合作伙伴协议。

2016年,西北⼯业⼤学伦敦玛丽⼥王⼤学⼯程学院正式获

批,成为我国西北地区第⼀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并于2020年获

批硕⼠研究⽣层⾯中外合作办学资格。2021年4⽉,学校获批与

德国品牌应⽤科学⼤学⼯业设计专业硕⼠研究⽣合作办学项

⽬。

拥有14个国家级国际合作平台,诺⻉尔奖获得者在内的

180余位海外学术⼤师被聘任为我校荣誉学衔,其中12位外国专

家 荣 获“ 国 家 友 谊 奖 ”,⼈ 数 位 居 全 国 ⾼ 校 前 列,2 0 0 9 年

“国家友谊奖”获得者罗伯特·嘎什教授⼊选“改⾰开放40周年最

具影响⼒的外国专家”(全球仅40位)。

我校副校⻓张卫红院⼠在⽶兰理⼯⼤学试验室与参会教师交流

央视聚焦:西北⼯业⼤学哈萨克斯坦分校设⽴

发起成⽴了“⼀带⼀路”航天创新联盟、“⼀带⼀路”⽂化遗

产国际合作联盟和中澳⼯科⼤学联盟等多边国际交流合作平

台。学校积极拓展与国际组织的合作,与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合作

成⽴航天创新⼈才培养基地,与亚太⼯程组织联合会合作成⽴

“⼀带⼀路”⼯程教育培训中⼼,与联合国⼤学国际软件技术研

究所建⽴学⽣实习实践机制。

组织实施“翱翔四海”、“研⾏五洲”、本科毕设、学分学位、研

究⽣领军等项⽬,构建了学⽣实习实践、海外研修、攻读学位等

多类型国际化培养体系。同英国布⾥斯托⼤学、法国INSA⼤学集

团、⽐利时布鲁塞尔⾃由⼤学等国外⾼⽔平⼤学开展2 7个

“2+2本科双学位联合培养项⽬、“3+1”、“3+1+1”本硕连读项⽬;

与英国⽜津⼤学、德国亚琛⼯业⼤学、法国巴黎六⼤等30余所国

外知名⼤学开展6-10个⽉的学分项⽬。此外,学⽣也可申请赴英

国剑桥⼤学、德国柏林⾃由⼤学、⽇本东京⼤学等70余所⾼校参

加实践类拓展项⽬。

第11页

7

西工大简介

5 校园⽂体

构建体系化美育教学模式,引导学⽣认识美。开设艺术类通

识通修课程《⼤学美育》,打造“1⻔通识必修课+8类限选艺术鉴赏

课+X⻔艺术实践课”的通识课程体系。完善“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

能+艺术审美体验+⼈⽂素养提升”的教学模式,实现本科⽣全覆

盖。创设了“实践+体验”和“讲座+演出”的第⼆课堂艺术实践模块

路径,提升和引领学⽣审美观念和艺术鉴赏⼒。近五年开设课程

380余⻔次,覆盖学⽣近5万⼈。

培育精品化校园⽂化艺术项⽬,激发学⽣传承美。“中国传

统壁画艺术”陕西省中华优秀传统⽂化传承基地开展“盛世经典·

壁上丹⻘”传统壁画传承系列活动,受到⼈⺠⽇报等103家媒体

报道,阅读量超过5000万次。创编校园话剧《⼤国之蓝》等⾼⽔平

⽂化艺术作品,弘扬科学家精神,原创校园话剧《寻找师昌绪》⼊

选教育部思政司⾸批“⾼校原创⽂化精品推⼴⾏动计划”,⼊选中

国科协“共和国的脊梁 科学⼤师名校宣传⼯程”并进⾏全国

巡演。校史主题话剧《华航西迁》在陕西省⼤学⽣艺术节展演中获

优秀剧⽬奖第⼀名。

打造品牌化⽂艺演出标志活动,⿎励学⽣创造美。持续建设

线上线下美育课堂“南⼭艺堂”,打造校园艺术节、美育⽂化⽉系

列活动。邀请卞留念、周海宏、王珮瑜、晏⼦、冯健雪等各界著名学

者和艺术家举办活动两百余场,受众5万余⼈。“剧⼒中国梦”戏剧

宣演团项⽬获得第⼋届“互联⽹+”⼤学⽣创新创业⼤赛陕西赛区

⾦奖,第⼗⼀届“挑战杯”陕西省⼤学⽣创业计划竞赛铜奖。

开展⽴体化艺术实践特⾊活动,带领学⽣体验美。实施美育

育⼈计划,开展“⼀院⼀品”普及艺术实践,构建“学⽣个体—艺术

社团—⼤学⽣艺术团”全⽅位、⽴体化、⼴覆盖的艺术活动体系。

庆祝新中国成⽴70周年国庆主题短⽚《奔跑吧,少年》登上爱奇艺

中国新⻘年创造⼒观察节⽬《我和我的祖国》⾸期。原创古谱诗词

乐曲《终南⼭》荣获国⻘杯第四届全国⾼校艺术设计⼤赛优秀作

曲⼀等奖。结合地域特⾊,挖掘陕西省⽂化资源优势,编创舞蹈作

品《丝路》《郃阳上锣⿎》并荣登“丝路春晚”。

健康为本、强体育⼈

学校⾼度重视学⽣⾝体素质和校园体育⼯作,将增强学⽣体

质、促进学⽣健康、实现价值塑造作为学校体育⼯作的基本⽬标。

现建有三个综合性体育馆、两个温泉游泳馆、两个室外游泳池、三

个标准⽥径场、两个健⾝中⼼等体育基础设施,⼤⼒开展“阳光体

育”活动。学校竞技体育成绩优异,2017年为陕西省夺得第⼗三

届全国运动会两枚⾦牌、⼀枚铜牌;2018年夺得全国⼤学⽣⽻⽑

球团体冠军;2019年夺得⼤学⽣篮球联赛CUBA阳光组男⼦篮球

我校获全国⼤学⽣乒乓球锦标赛全国⼥⼦团体冠军

全国总冠军、全国⼤学⽣橄榄球锦标赛冠军、全国⼤学⽣乒乓球

锦标赛全国⼥⼦团体冠军,2020年中华⼈⺠共和国第⼗四届学

⽣运动会排球预赛获得男⼦团体第五名。2021年夺得⼤学⽣篮

球联赛CUBA阳光组男⼦篮球全国总冠军、全国⼤学⽣橄榄球锦

标赛冠军、全国⼤学⽣⽥径锦标赛男⼦甲组1 0 0 0 0⽶冠军。

2022年获得中国⼤学⽣乒乓球锦标赛男⼦单打冠军,全国啦啦

操锦标赛公开⻘年丙组-⼩集体组花球⾃选动作第四名,并在陕

西省⼗七届运动会(⼤学⽣组)赛事中获得团体总分第⼀名的佳

绩。2023年获得第25届全国⼤学⽣⽻⽑球锦标赛男⼦团体决赛

冠军。每年举办⼀届贯穿⼀年的体育⽂化节已举办⾄⼗九届,以

“三航杯”系列赛事为牵引,⾯向全体校学⽣举办⼩班、年级、学

院、学校以及校际各级各类体育⽐赛,举⾏⽥径运动会、校园⻢拉

松、⼴播体操团体赛、⽇常健⾝跑等活动,实施体育助教带领下的

学⽣集体体育锻炼,引导学⽣养成锻炼习惯、提⾼运动技能,坚持

“健康为本、强体育⼈”的学校体育育⼈理念,让⼴⼤学⽣在体育

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格、锤炼意志,培养德智体美

劳全⾯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

我校获第25届全国⼤学⽣⽻⽑球锦标赛男⼦团体决赛冠军

第12页

西工大简介

6 就业情况

Ÿ 保研率25%,深造率超68%。

Ÿ 就业城市以北京、上海、⼴州、深圳、武汉、成都、杭州、西安

等国家中⼼城市为主。

Ÿ 每年毕业季,集中举⾏招聘会1000余场,平均5000余家⽤⼈

单位到校招聘。

本科⽣主要签约单位代表:

序号 单位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1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世界五百强 国有企业 世界五百强

国有企业

39.99%

44.83%

54.11%

中国航空⼯业集团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中国航天科⼯集团

中国兵器⼯业集团

中国船舶重⼯集团公司

中国电⼦科技集团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腾讯有限责任公司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阿⾥巴巴⽹络技术有限公司

8

赴⾹港参加世界⻘少年合唱⼤赛

话剧《⼤国之蓝》⾸演

跨年晚会现场

2021年⼤学⽣篮球联赛CUBA阳光组男⼦篮球全国总冠军

第13页

西工大简介

7 ⼀流专业

学校共有54个专业⼊选⼀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其中国家级⼀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3个,省级⼀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占

在招专业(除新设专业)⽐例达98.2%。

序号 专业名称

1 ⻜⾏器设计与⼯程

2 ⽔声⼯程

3 材料科学与⼯程

4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动化

5 ⼯业设计

6 微机电系统⼯程

7 ⻜⾏器制造⼯程

8 ⻜⾏器动⼒⼯程

9 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11 ⾃动化

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0 电⽓⼯程及其⾃动化

13 材料物理

14 ⼯程管理

15 软件⼯程

16 航空航天⼯程

17 船舶与海洋⼯程

18 材料成型及控制⼯程

19 复合材料与⼯程

20 ⼯业⼯程

21 ⼯程⼒学

22 能源与动⼒⼯程

物联⽹⼯程

数学与应⽤数学

光电信息科学与⼯程

⾼分⼦材料与⼯程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23 电⼦科学与技术

24

25

26

27

28

英语

信息安全

29

30

序号 专业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11

10

产品设计

信息⼯程

电⼦信息⼯程

电磁场与⽆线技术

统计学

⽣物技术

建筑学

⼈⼯智能

数据科学与⼤数据技术

德语

⽹络空间安全

西北⼯业⼤学国家级⼀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按教育部⽂件顺序)

西北⼯业⼤学省级⼀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

(按教育部⽂件顺序)

9

31

32

33

34

35

⻜⾏器控制与信息⼯程

机械电⼦⼯程

⼟⽊⼯程

通信⼯程

机器⼈⼯程

36

37

38

39

40

41

43

42

信息与计算科学

应⽤物理学

化学⼯程与⼯艺

⼯商管理

会计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法学

微电⼦科学与⼯程

序号 专业名称

第14页

2023年招生目录

10

西北⼯业⼤学2023年本科招⽣专业(类)⽬录

航空航天类(强基计划)

数学与应⽤数学(强基计划)

信息与计算科学(强基计划)

应⽤物理学(强基计划)

化学类(强基计划)

强基计划

航空学院、航天学院 ⻜⾏器设计与⼯程

数学与统计学院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化学与化⼯学院

数学与应⽤数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应⽤物理学

分⼦科学与⼯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拔尖基地班)

⼯程⼒学(⼒学拔尖基地班)

基础学科拔尖学⽣

培养计划2.0

计算机学院

教育实验学院、⼒学与⼟⽊建筑学院、

航空学院、极端⼒学研究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程⼒学

航空航天类(智慧三航本研衔接班) 未来技术学院 ⻜⾏器设计与⼯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柔性电⼦学(本研衔接班) 教育实验学院 柔性电⼦学

本研衔接班

航空航天类(⻩⽟珊航空班)

航空航天类(陈⼠橹⻜天班)

海洋⼯程类(⻩震中海洋班)

“三航”特⾊班

航空学院

航天学院

航海学院

⻜⾏器设计与⼯程

航空航天⼯程

⽔声⼯程、船舶与海洋⼯程、信息⼯程

序号 招⽣⽬录 培养类别 涉及学院 涵盖专业

序号 招⽣⽬录 培养类别 涉及学院 涵盖专业

航空学院

航天学院

⻜⾏器设计与⼯程、⻜⾏器动⼒⼯程、

⻜⾏器控制与信息⼯程、航空航天⼯程

⺠航学院 ⻜⾏器设计与⼯程、⻜⾏器控制与信息⼯程

航空航天类

航空航天类(⺠⽤航空)

1 航空航天类

船舶与海洋⼯程、⽔声⼯程、

信息⼯程、海洋⼯程与技术

2 海洋⼯程类(智慧海洋试验班) 海洋⼯程类 航海学院

材料科学与⼯程、材料成型及控制⼯程、

复合材料与⼯程、增材制造⼯程

材料学院

化学与化⼯学院 ⾼分⼦材料与⼯程、化学⼯程与⼯艺

3 材料类(新材料与化⼯试验班) 材料与化⼯类

4 机械类(航宇智能制造试验班) 智能制造类 机电学院

⻜⾏器制造⼯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动化、

机械电⼦⼯程、⼯业设计、

微机电系统⼯程、⼯业⼯程

能源动⼒类(航空动⼒与新能源试验班)

5

能源动⼒类 动⼒与能源学院 ⻜⾏器动⼒⼯程、能源与动⼒⼯程

⼒学类(⼯程应⽤⼒学试验班)

6

⼒学类 ⼒学与⼟⽊建筑学院 ⼯程⼒学、⼟⽊⼯程

电⼦信息学院

电⼦信息⼯程、电⼦科学与技术、

通信⼯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动化学院 ⾃动化、电⽓⼯程及其⾃动化、机器⼈⼯程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数据技术、

⼈⼯智能、物联⽹⼯程

软件学院 软件⼯程

微电⼦学院 微电⼦科学与⼯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络空间安全学院 ⽹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保密技术

7 信息类

电⼦信息类

⾃动化类

计算机类

软件⼯程

电⼦信息类(集成电路)

计算机类(⽹络安全)

数学类

物理学类

⽣物技术(⽣命科学试验班)

⽣态学(⽣态⽂明交叉试验班)

8 理学类

数学与统计学院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命学院

⽣态环境学院

数学与应⽤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

应⽤物理学、材料物理、光电信息科学与⼯程

⽣物技术

⽣态学

管理学院

⼯程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商管理、会计学、市场营销

管理类

管理科学与⼯程类(管理试验班)

⼯商管理类(管理试验班)

9

经济与贸易类(国贸、法学、⾏管)

外国语⾔⽂学类

10 哲学社会科学类

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

外国语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政管理

英语、德语

建筑学

产品设计(艺术类)

⼯商管理(⾼⽔平运动队)

11

⼒学与⼟⽊建筑学院

机电学院

管理学院

建筑学

产品设计

⼯商管理

西北⼯业⼤学伦敦玛丽⼥王⼤学⼯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程(中英双学位)

⾼分⼦材料与⼯程(中英双学位)

中外合作办学

材料科学与⼯程(中外合作办学)

⾼分⼦材料与⼯程(中外合作办学)

12

注:培养学制除建筑学为五年外,其余均为四年制。

第15页

学院及专业介绍

11

教育实验学院

未来技术学院

学院咨询电话:029-88430278

招⽣专业(类)

航空航天类(智慧三航本研衔接班)

柔性电⼦学(本研衔接班)

⼯程⼒学(⼒学拔尖基地班)

⼀、学院概况

教育实验学院

教育实验学院是西北⼯业⼤学对优秀本科⽣实施精英教育

的荣誉学院(Honors College,简称HC),是学校教育教学改⾰

前沿阵地和拔尖⼈才培养⾼地。学院起源于1985年成⽴的教育

教学改⾰试点班,2002年改制成⽴教育实验学院,2007年获批⾸

批国家级“⼈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办学38年以来,培养了

3000余名德才兼备的优秀⼈才,⼀⼤批优秀毕业⽣成⻓为国家

科技领域、国防军⼯领域的领军⼈物和拔尖⼈才,受到社会各界

的⻘睐。

未来技术学院

为全⾯贯彻落实《教育部 ⼯业和信息化部 中国⼯程院关于

加快建设发展新⼯科 实施卓越⼯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

《未来技术学院建设指南(试⾏)》等⽂件精神,扎实推进“新⼯

科”建设,西北⼯业⼤学凝练未来技术特⾊,创新⼈才培养模式,

⾰新教学组织形式,打造⾼⽔平教师队伍,深化国际合作,努⼒

打造能够引领未来科技发展和有效培养复合型、创新性⼈才的

教学科研⾼地,培养未来科技创新领军⼈才,学校成⽴未来技术

学院,和教育实验学院⼀体化运⾏,是陕西省⾸批省级未来技术

学院⽴项建设单位。聚焦“智慧+三航”系统与设计、信息与控制、

材料与制造、动⼒与能源四⼤⽅向,瞄准智能技术赋能未来航

空、航天、航海领域的前沿性、颠覆性发展,以本研贯通的培养模

式,探索未来技术⼈才培养的新形态和新理念,构建以“项⽬式

课程”为特⾊的本科育⼈新⽅案和以“研学与实践项⽬”为特⾊

的研究⽣育⼈新模式,探索“总师”型⼈才的培养模式,培养具有

前瞻性、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科技创新领军⼈才。

⼆、办学特⾊

交叉融合⼈才培养模式

坚持“协同育⼈、交叉创新、中西融汇、追求卓越”的培养理

荣誉教育管理体系

依托荣誉社区平台,构建师⽣学习⽣活共同体;实施荣誉学

籍管理,激发学⽣内⽣学习动⼒;开设专属荣誉课程,夯实学⽣通

识基础;采⽤荣誉激励机制,⿎励学⽣追求卓越;强化荣誉导师领

航,拓展学⽣学术视野;打造荣誉攀登项⽬,提升学⽣创新实践能

⼒。

启真素质拓展平台

依托启真素质拓展计划系列活动,培养和弘扬优良“学⻛·

学术”氛围,引导学⽣认识100位教授、读100本经典著作、听

100场报告,促进学⽣德智体美劳全⾯发展。

⼴泛国际交流机会

联合英国剑桥⼤学、英国帝国理⼯学院、英国爱丁堡⼤学、

英国布⾥斯托⼤学、新加坡国⽴⼤学、加拿⼤英属哥伦⽐亚⼤学、

荷兰代尔夫特理⼯⼤学、荷兰特⽂特⼤学、荷兰艾⽂斯⼤学、德国

布伦瑞克⼯业⼤学、法国国⽴应⽤科学学院、法国特鲁⽡⼯程技

术⼤学、墨西哥塞提斯⼤学、阿联酋哈利法⼤学等开展国际交流

项⽬、专属海外课程项⽬等。

三、师资⼒量

依托学校优势学科群,搭建协同育⼈平台,聘请院⼠、⾏业

领军⼈才、知名教授担任学⽣荣誉导师,聚全校之⼒培养拔尖领

军⼈才。

念,围绕“厚基础、宽⼝径、重实践、求创新”的⼈才培养特⾊,按

照“科学通识+学科通识+专业交叉+本研衔接”⼈才培养⽅案,聚

全校之⼒培养拔尖领军⼈才。

四、优秀校友代表

吴仁彪 (1985级)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届全国

⼈⼤代表、中国⺠航⼤学副校⻓、中国⺠航总局⾸批特

聘专家、中国⺠航局⾸批科技创新领军⼈才

满⾜荣誉学籍等相关要求的学⽣,⼆年级结束前,可在招⽣

项⽬内任选专业;三年级结束后,获得免试研究⽣推荐资格,毕

业后赴国内外知名⾼校院所深造。

专业选择和免试研究⽣推荐

张雷 (1985级)沈阳新松机器⼈⾃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中国移动机器⼈(AGV/AMR)产业联盟主席

刘济科 (1985级)中⼭⼤学党委常委、副校⻓

第16页

学院及专业介绍

12

周军 (1985级)西北⼯业⼤学航天学院教授、国家地⽅联合⼯程

实验室主任、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全国⾼校⻩

⼤年式教师团队负责⼈、教育部航空航天类专业教学指导

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动化学会空间及运动体控制专

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施阳 (1990级)加拿⼤维多利亚⼤学机械⼯程系终⾝教授、加

拿⼤⼯程研究院Fellow、IEEEFellow、ASMEFellow、

CSMEFellow

彭维 (1990级)上海新迪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创始⼈、⾸席

战略官

杨益新 (1993级)西北⼯业⼤学党委常委、副校⻓、国家万⼈计划

科技创新领军⼈才

韩军伟 (1995级)西北⼯业⼤学⾃动化学院院⻓、IEEEFellow、

IAPR Fellow、IEEE TPAMI编委、国家万⼈计划科技创

新领军⼈才

鄢社锋 (1993级)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教授、中科院⽔下航⾏

器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中科院⾸批重⼤基础研究

创新团队负责⼈、国家科技创新领军⼈才

朱继宏 (1999级)西北⼯业⼤学发展规划处处⻓、我国⾸次⽕星

探测任务技术审查专家、国家级创新领军⼈才、国家级

⻘年拔尖⼈才

戴⽟超 (2001级)西北⼯业⼤学电⼦信息学院教授、国家级⻘年

⼈才IEEECVPR、IEEEICCV、ACMMM等国际顶级会议领

域主席、ACCV 2022宣传主席、中国图象图形学报⻘年

编委

五、招⽣项⽬

发挥航空、航天、航海、机械、⼒学、⼈⼯智能、计算机、材料

基本概况:

航空航天类(智慧三航本研衔接班)

(一)“智慧三航”项目

2021年获教育部批准新增设⽴的新兴前沿交叉专业,拥有

该专业全国⾸个博硕⼠点,实⾏本研衔接培养。该专业⾯向柔性

电⼦颠覆性技术,⾼度交叉融合以化学、物理学、⼒学为核⼼的理

学学科群和以电⼦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程、光学⼯程和⽣

物医学⼯程为代表的⼯学学科群,致⼒于培养在信息、健康、国

防、空间科技等领域,以柔性电⼦学为知识背景,具有扎实理论功

底、⼴阔国际化视野、独⽴创新精神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端复合

型⼈才,服务国家重⼤战略需求,推动国⺠经济的转型升级。

基本概况:

本研衔接班

(二)柔性电子学

西北⼯业⼤学⼒学基础拔尖⼈才基地致⼒于培养⾯向航空

航天等国家国防重⼤需求领域,能够引领⼈类未来进步和国家富

强的⼒学或“三航”等交叉科技领域,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业

领军⼈才。

集校内极端⼒学研究院、⼒学与⼟⽊建筑学院、航空学院和

教育实验学院的教学科研资源及海内外优质教学资源,构建开放

性的拔尖创新⼈才培养基地,融合创新实验实践教学体系,为学

⽣打下扎实的⼯学基础、鲜明的学术志趣和宽⼴的国际视野。实

⾏本研贯通培养,可到国内外知名⼤学、相关研究所、科研机构等

继续深造;投⾝航空、航天、航海、机械、能源等国防相关科研设

计单位⼯作;进⼊国家政府职能部⻔或者加⼊著名企业从事技术

攻坚或企业管理。

基本概况:

⼒学拔尖基地班

(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

近三年,毕业学⽣的深造率90%。15⼈赴英国帝国理⼯学

院、新加坡南洋理⼯⼤学、英国格拉斯哥⼤学、澳⼤利亚悉尼⼤

学、加拿⼤英属哥伦⽐亚⼤学、加拿⼤维多利亚⼤学、荷兰代尔夫

特理⼯⼤学、阿联酋哈利法⼤学、法国国⽴应⽤科学学院等国际

知名⼤学开展合作交流。105⼈赴清华⼤学、北京⼤学、浙江⼤

学、复旦⼤学、上海交通⼤学、北京航空航天⼤学、中国科学技术

⼤学、中国科学院⼤学等国内知名⾼校深造(占⽐24.8%),267⼈

在E9⾼校深造(占⽐63.1%)。

毕业深造:

剑桥⼤学暑期项⽬ 撰稿|蔡⼒审核|王掩刚

等多学科优势,以及国家级实验室和创新研究院的科研育⼈作

⽤,以重视融合、培育能⼒、提升素质的项⽬式课程为抓⼿,微专

业修读为辅助,⾯向系统与设计、信息与控制、材料与制造、动⼒

与能源四⼤⽅向开展“总师”型⼈才培养,主要涵盖⻜⾏器设计

与⼯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第17页

学院及专业介绍

13

航空学院

学院咨询电话:029-88460807

招⽣专业(类)

航空航天类(⻩⽟珊航空班)

航空航天类(强基计划)

航空航天类

⼀、学院概况

西北⼯业⼤学航空学院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航空学院之

⼀,办学历史溯源于浙江⼤学航空⼯程教育(1933年)、交通⼤学

航 空 ⻔(1 9 3 5年)和 南 京 ⼤ 学(原 中 央 ⼤ 学)航 空 ⼯ 程 教 育

(1935年)于1952年在南京合并成⽴的华东航空学院⻜机⼯程

系。1970年哈尔滨⼯程学院航空⼯程系(原中国⼈⺠解放军军事

⼯程学院空军⼯程系)⻜机设计专业及⻜机系统设计专业、空⽓

动⼒学专业整建制并⼊,奠定了学院办学基础,被誉为“中国航

空器总设计师的摇篮”。

学院拥有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8个省部级实验室,4个国

家级实验教学平台,5个学⽣实验实践区/基地,2个国家级“创新

引智基地”,1个国际联合研究中⼼和3个联合研究机构;建成国

家级⼀流课程/精品课程3⻔,陕西省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

/精品在线课程12⻔;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项,省部级教学成

果奖12项。

⼆、学科特⾊

学院三个本科专业“⻜⾏器设计与⼯程”“⻜⾏器控制与信

息⼯程”和“航空航天⼯程”均为国家级⼀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

依托的⼀级学科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在

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学科,全国并列第1,并

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中持续保持领先优势;2022年软科世界

排名第⼆;⼊选国家“双⼀流”建设计划。

三、⼈才培养改⾰

以航空领军⼈才培养为⽬标,坚持“厚基础、宽⼝径、重实

践、求创新”的教学理念,推⾏“通识基础教育与航空特⾊专业教

育”,实施“完全学分制”和“个性化培养”,持续推动本科教育教

学改⾰,打造以“⻩⽟珊航空班”和“航空航天类强基班”为代表

的航空领军⼈才培养新模式,以“⻜⾏器设计与⼯程”“⻜⾏器控

制与信息⼯程”和“航空航天⼯程”3个优势专业进⾏航空航天类

的招⽣和培养,拓展学习兴趣和综合素养,开放式国际化培养机

制,拓展学⽣就业与深造。

四、师资⼒量

学院现有教职⼯234⼈,包含专任教师181⼈(教授65⼈,副

教授94⼈,专职科研副研究员11⼈,讲师7⼈,助理研究员4⼈)。

其中两院院⼠7⼈,教育部特聘教授7⼈,国家杰出⻘年基⾦获得

者2⼈,国家级⻘年⼈才17⼈,陕西省及省部级各类⼈才计划

15⼈,全国优秀教师1⼈,陕西省教学名师2⼈;教育部创新团队

3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

五、优秀校友代表

张庆伟 中共⼆⼗届中央委员

⼗四届全国⼈⼤常委会副委员⻓

尹泽勇 中国⼯程院院⼠

某型发动机总设计师

于起峰 中国科学院院⼠

唐⻓红 中国⼯程院院⼠

运-20、歼轰7A⻜机总设计师

邓⼩刚 中国科学院院⼠

杨伟 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中国科学院院⼠

枭⻰、歼-10、歼-20等战⽃机总设计师

郭万林 中国科学院院⼠

唐志共 中国科学院院⼠

王向明 中国⼯程院院⼠

吴兴世

陈勇 ARJ21-700⻜机两任总设计师

吕军 ARJ21衍⽣型总师

韩克岑 C919基本型总师

第18页

陈迎春 CR929总师

学院及专业介绍

14

段卓毅 某型⻜机总设计师

邓景辉 Z20总设计师

李先哲 运-12F⻜机总设计师

吕海 新⾈60、新⾈600⻜机第⼀任总设计师

董建鸿 新⾈700总设计师

六、专业介绍

“航空航天类强基班”是全国唯⼀⼀个在⻜⾏器设计与⼯程

专业开设的强基班,其依托“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国家级A+学

科、双⼀流建设学科的优势资源,服务国家航空、航天及国防领

域⾼端装备研发重⼤需求,创新实验实践教学体系,为学⽣打下

扎实的⼯学基础、鲜明的学术志趣和宽⼴的国际视野,以科学素

养和⼯程素质为主线,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化视野、德智体

美劳全⾯发展、掌握航空航天多学科知识,厚基础、强能⼒、⾼素

质的领军⼈才。

“航 空 航 天 类 强 基 班”以 航 空 学 院 为 办 学 主 体 之 ⼀,⾃

2022年开始招⽣培养。

(⼀)航空航天类强基计划(⻜⾏器设计与⼯程专业)

强基班介绍:

“航空航天类强基班”实⾏“3+1+N”的“本博直读”或“本硕

连读”模式。本科阶段学制四年,按照学分制弹性管理,实⾏动态

分流增补机制,达到毕业要求授予⻜⾏器设计与⼯程专业⼯学

学⼠学位和毕业证书,并获免试攻读研究⽣资格。

深造与就业前景:

育家⻩⽟珊之名命名,由郭万林院⼠、杨伟院⼠、唐⻓红院⼠等

组成班主任团队,以⼤师引领、开放式、国际化培养模式,传承

⽼⼀辈航空教育思想和⽂化精神,⾯向“航空强国”和“创新型

国家”建设,专注于培育胸怀理想信念、传承航空⽂化精神,具

有坚实数理基础、融通航空专业知识,具备国际化⼤视野的航空

领域未来学术⼤师和型号总设计师,创新新时代⼈才培养的“西

⼯⼤现象”。

⻩⽟珊航空班以航空学院为办学主体,⾃2020年开始实施

单独招⽣培养,每年⾯向全国在普通⼀批次招⽣。

⻩⽟珊航空班本科阶段学制四年,按照学分制弹性管理,实

⾏动态分流增补机制,达到毕业要求授予⻜⾏器设计与⼯程专业

⼯学学⼠学位和毕业证书,同时授予⻩⽟珊航空班荣誉毕业证

书。⻩⽟珊航空班的学⽣满⾜相应条件可获免试攻读研究⽣推荐

资格,并可以优先推荐到国内外⼀流⼤学或班主任团队博导名下

攻读研究⽣。

深造与就业前景:

⻜⾏器设计与⼯程专业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A+学科核⼼

专业。该专业致⼒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追求卓越、引领未来的

航空领军⼈才,全⾯掌握不断拓展的航空航天领域基础知识与专

业技能。

本专业是⾸批国家级⼀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部特⾊专

业、卓越计划⾸批试点专业、专业综合改⾰试点专业;⼯信部重

点专业、国防特⾊专业;陕西省名牌专业;始终处于国内航空航

天类专业领跑地位。

本专业覆盖⾯⼴,知识体系完整,师资⼒量强,实⼒雄厚,是

我校的优势专业,⻰头专业。在⻓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该专业

重视对学⽣实践与创新能⼒的培养,严谨治学,精⼼育⼈,多年

来培养了20家族三总师:杨伟院⼠、唐⻓红院⼠和邓景辉总师,

以及航空领域60%的专业总师、副总师,培养了⼀⼤批我国航

空、航天领域和其它国防⾏业发展的中坚⼒量。

本专业依托“航空航天类”,航空学院作为办学主体之⼀,每

年⾯向全国在普通⼀批次招⽣。

(三)航空航天类:⻜⾏器设计与⼯程

基本概况:

本专业毕业⽣可在国内或出国深造,可选择报考航空宇航

科学与技术⼀级学科、⼒学⼀级学科以及其他相关相近的⼀级

学科的研究⽣。

深造与就业前景:

“⻩⽟珊航空班”以中国著名航空航天科学家、⼒学家、教

(⼆)⻩⽟珊航空班(⻜⾏器设计与⼯程专业)

特⾊班介绍:

第19页

学院及专业介绍

15

⻜⾏器控制与信息⼯程专业由现代⻜⾏器的发展催⽣,其

成⽴是为了满⾜国家航空航天发展在⻜⾏器控制与信息领域对

⼈才的迫切新需求,且与新经济形势下国家发展战略和产业发

展⽅向相吻合,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追求卓越、引领未来的航空

领军⼈才,全⾯掌握不断拓展航空电⼦、控制、信息等领域基础

知识与专业技能。

本专业是国家级⼀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批陕西省⼀流建

设点专业,以满⾜国家航空航天领域在⻜⾏器控制与信息系统

⽅⾯⼈才的新需求,符合未来航空航天⻜⾏器发展、国家战略和

产业发展⽅向,为把我国建设成航空宇航⼤国和强国提供强有

⼒的⼈才⽀撑。

本专业突出⻜⾏器相关知识与⻜⾏器控制理论与⼯程、信

息科学与⼯程等的交叉融合,强化学⽣⼤⼯程意识的培养和训

练,以现代航空科学与⼯程体系为主⼲建设专业并组织教学,培

养具有⻜⾏器综合知识结构的领军⼈才。

本专业依托“航空航天类”,航空学院作为办学主体之⼀,每

年⾯向全国在普通⼀批次招⽣。

(四)航空航天类:⻜⾏器控制与信息⼯程

基本概况:

本专业毕业⽣可在国内或出国深造,可选择报考航空宇航

科学与技术⼀级学科、⼒学⼀级学科以及其他相关相近的⼀级

学科的研究⽣。

本科⽣毕业后能在航空航天领域的设计研究所、制造公司、

⺠航公司、军队及其他相关企业从事航空和航天⻜⾏器设计与

研究、⻜⾏器控制、⻜⾏器信息处理与传输等⽅⾯的研发⼯作,

或者在⾼等院校、政府部⻔和军队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教育和

技术管理⼯作。

深造与就业前景:

本专业是国家级⼀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满⾜国家航空航

天领域对系统与设计融会贯通能⼒的⼈才需求,符合航空航天

⻜⾏器发展、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向,为把我国建设成航空宇

航⼤国和强国提供强有⼒的⼈才⽀撑。

本专业知识架构以坚实的数理知识为基础,以宽厚的系统

⼯程、⻜机设计学等⽅⾯的专业知识为主体,突出⻜⾏器相关知

识与系统⼯程等的交叉融合,强化学⽣系统⼯程集成意识的培

养和训练,以现代航空科学与⼯程体系为主⼲建设专业并组织

教学,培养具有⻜⾏器综合知识结构的领军⼈才。

本专业依托“航空航天类”,航空学院作为办学主体之⼀,每

年⾯向全国在普通⼀批次招⽣。

深造与就业前景:

本专业毕业⽣可在国内或出国深造,可选择报考航空宇航

科学与技术⼀级学科、⼒学⼀级学科以及其他相关相近的⼀级学

科的研究⽣。

本科⽣毕业后能在航空航天领域的设计研究所、制造公司、

⺠航公司、军队及其他相关企业从事航空和航天⻜⾏器设计与研

究、⻜⾏器系统⼯程等⽅⾯的研发⼯作,或者在⾼等院校、政府

部⻔和军队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教育和技术管理⼯作。

撰稿|万⽅义审核|索涛

本科毕业⽣可在航空航天领域的设计研究所、制造公司、⺠

航公司、军队及其他相关企业从事航空和航天⻜⾏器设计、⻜⾏

器控制与信息、适航技术等⽅⾯的研发⼯作,或者在⾼等院校、

政府部⻔和军队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教育和技术管理⼯作。

航空航天⼯程专业是为了适应新⼯科对传统航空专业的发

展需求,以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追求卓越、引领未来的航空领军

⼈才,全⾯掌握不断拓展的航空航天领域系统⼯程知识与专业

技能。

(五)航空航天类:航空航天⼯程

基本概况:

神六⻜船发射架模型

第20页

航天学院

学院咨询电话:029-88460301

招⽣专业(类)

航空航天类(陈⼠橹⻜天班)

航空航天类(强基计划)

航空航天类

⼀、学院概况

西北⼯业⼤学航天学院是西北⼯业⼤学“三航”(航空、航

天、航海)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6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学院始

终坚持以培养⾼素质航天创新⼈才为⼰任,服务国家和国防重

⼤战略需求,为国家航天事业发展和国⺠经济建设贡献⼒量。近

年来先后荣获全国党建⼯作标杆院系、陕西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陕西省师德建设⽰范团队、陕西省⾼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

试点学院、学校“三全育⼈”先进集体等荣誉,学院部分团队荣获

全国⾼校⻩⼤年式教师团队、陕西省优秀教学团队、陕西省师德

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学院充分发挥航天特⾊优势,聚焦国家战

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和国⺠经济

建设做出了重⼤贡献。学院建设或参与建设了固体推进全国重

点实验室等4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国家航天局液体⽕箭发动机数

字化研发创新中⼼等2个国家级创新中⼼,陕西省微⼩卫星⼯程

实验室等5个省部级科研平台,近⼗年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

励30余项。学院重点参与载⼈航天与探⽉等重⼤专项的论证及

科研攻关,深度参与了神⾈系列⻜船研制,是“为中国⾸次载⼈

航天⻜⾏做出贡献单位”的两所⾼校之⼀。学院成功发射“⻜天

⼀号”⽕箭冲压组合动⼒、世界⾸颗12U⽴⽅星“翱翔之星”等多

颗⽴⽅星,作为内地唯⼀参与⾼校联合研制“澳⻔科学⼀号”卫

星,完成了⾼机动靶标产学研合作型号,参与陕西空天动⼒研究

院和空天动⼒陕西实验室建设。“⼗三五”以来,获批各类千万级

重⼤项⽬及标志性项⽬33项,累计科研经费到款超16亿元。航空

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为国家“双⼀流”建设学科,在2017年全国

学科评估中为A+。

学院培养出⻜⾏⼒学和⽕箭发动机2个学科的全国第⼀位

⼯学博⼠。为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和国⺠经济建设输送的万余名

校友中,⼀⼤批杰出校友担任军队、集团公司、院所、企业党政领

导⼲部及总师以上职务,是我国航天领域领军⼈才的重要培养

基地。

学院及专业介绍

16

航天学院主持研制的我国第⼀型超⾳速⼤机动靶标

⼆、师资⼒量

学院师资队伍实⼒雄厚,现有中国⼯程院院⼠3⼈(含双

聘),国家级⼈才8⼈,国家级⻘年⼈才10⼈,国家级专家、总师等

43⼈,陕西省教学名师1⼈,陕西省师德先进个⼈1⼈,陕西省师

德标兵1⼈,省部级中⻘年科技创新领军⼈才3⼈,省部级以上创

新团队6个,形成了⼀⽀以院⼠为带头⼈,⾼层次⼈才为⻣⼲,规

模适度、结构合理、特⾊鲜明的⾼素质教师队伍。

三、优秀校友代表

李鸿 中国⼈⺠解放军某部⾼级⼯程师

⼗届全国政协委员

第15届中国⼗⼤杰出⻘年

雷凡培 第⼆⼗届中央委员

第13届中国⼗⼤杰出⻘年

侯晓 中国⼯程院院⼠

我校培养的全国第⼀位固体⽕箭发动机专业的博⼠

罗琦 中国⼯程院院⼠

王国辉 中国运载⽕箭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

王⻓⻘ 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航技术研究院院⻓党委副书记

任全彬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四院党委书记

张宏俊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四、学科特⾊

航天学院主要依托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级学科,在本科

⼈才培养上分⻜⾏器设计与⼯程、⻜⾏器控制与信息⼯程、⻜⾏

器动⼒⼯程、航空航天⼯程四个专业,全部⼊选“双万计划”国家

第21页

学院及专业介绍

17

级⼀流专业建设点。本科阶段推⾏“通识教育基础上有航天特⾊

的专业教育”,将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创造能⼒和社会责任感

的培养贯穿本科⽣教育全过程,实现价值塑造、能⼒培养和知识

传授。

国家教学成果⼆等奖

五、⼈才培养改⾰

学院坚持⽴德树⼈根本任务,不断完善“价值塑造、能⼒培

养、知识传授”三位⼀体航天特⾊⼈才培养体系。历史上培养了

⻜⾏⼒学、⽕箭发动机2个学科的全国第⼀位⼯学博⼠。设⽴“陈

⼠橹⻜天班”,在全校率先开展卓越⼈才培养改⾰实践。推进科

教融合协同育⼈,以⼤团队、⼤平台、⼤项⽬、⼤成果⽀撑⼈才培

养。建设了9⻔国家级和省级⼀流课程,1个陕西省⾼等学校本科

实验教学⽰范中⼼,1个陕西省航天特⾊⼈才培养实验区。学院

获国家教学成果⼆等奖2项,陕西省教学成果⼀等奖1项、⼆等奖

2项,全国⾼校教师教学创新⼤赛⼆等奖1项,陕西省学位与研究

⽣教育成果⼀等奖1项。获批陕西省⾼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

试点学院。学⽣荣获第⼆届中国“互联⽹+”⼤学⽣创新创业⼤赛

全国总冠军等多个国家级奖项。

西北⼯业⼤学航天学院“翱翔系列微⼩卫星”

荣获第⼆届互联⽹+全国总冠军

六、专业介绍

本专业⾪属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级学科(国家双⼀流建

设A+学科),⼊选2020年度国家级⼀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陈⼠橹

⻜天班与国际通⾏的航空航天⾼等教育模式接轨,打破传统专

业设置界限,体现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中学科交叉的特点,以⻜⾏

器设计、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程、⻜⾏器控制与信息⼯程三个

学科⽅向为牵引和主攻⽅向,推⾏通才教育模式,实⾏3+X+1培

养模式,旨在延续西⼯⼤为我国航天和国防事业持续输送创新

型卓越⼈才和⾏业领军⼈才的“西⼯⼤现象”,培养适应我国航

天事业、航空事业、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发展,

具有基础扎实、知识⾯宽和综合能⼒强、⼈⽂素养⾼、富有创新

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的⾼级⼈才。

(一)陈士橹飞天班(航空航天工程)

基本概况:

近两年来完成⻜天班培养⽅案的学⽣全部保送航天学院硕

⼠或博⼠研究⽣。学⽣毕业后可在航空、航天、兵器等科研⽣产

单位以及⾼校从事⻜⾏器总体设计、控制与信息⼯程、⻜⾏器动

⼒⼯程等⽅⾯的研发与教学⼯作。

深造与就业前景:

航天学院“冰果创新航空科技团队”⾃主研发的特种⽆⼈机系统

本专业⾪属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级学科(国家双⼀流建

设A+学科),⼊选2019年度国家级⼀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旨在服

务国家航空、航天及国防领域⾼端装备研发重⼤需求,汇集优质

教学资源,融合航空航天领域基础学科和未来发展学科知识体

系,创新⾯向航空航天⼯程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扎实

的⼯学基础、鲜明的学术志趣和宽⼴的国际视野,以科学素养和

⼯程素质为主线,培养厚基础、强能⼒、⾼素质的领军⼈才。

(二)航空航天类强基计划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强基班介绍:

第22页

18

航天学院作为“航空航天类强基班”办学主体之⼀。该班⾃

2022年开始招⽣培养,每年⾯向全国招⽣30⼈。

航天学院⾃主研制的12U⽴⽅星

“航空航天类强基班”实⾏“3+1+N”的“本博直读”或“本硕

连读”模式。本科第四年实施本研衔接培养,按照学分制管理,前

两年实⾏动态进出机制,毕业⽣授予⻜⾏器设计与⼯程专业⼯

学学⼠学位。学⽣研究⽣毕业后可在航天、航空、兵器、电⼦等科

研⽣产单位以及⾼校从事⻜⾏器总体设计、控制与信息⼯程、⻜

⾏器动⼒⼯程等⽅⾯的研发与教学⼯作。

深造与就业前景:

本专业⾪属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级学科(国家双⼀流建

设A+学科),⼊选2019年度国家级⼀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国家

⾸批硕⼠学位和博⼠学位授予点,⼯业和信息化部重点专业、陕

西省名牌专业、国防特⾊专业。针对先进制导武器、运载⽕箭、航

天器、空天⻜⾏器的总体及结构设计、⻜⾏⼒学与制导控制技

术,培养掌握⻜⾏器总体、结构、材料、弹道、效能、系统、制导等

领域基本理论和⽅法,“知识、能⼒、素质”三位⼀体,具有开阔的

国际视野、⾼度责任感、热爱祖国的拔尖创新⼈才。

(三)航空航天类: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基本概况:

航天学院学⽣⾃主研制的探空⼩⽕箭

可报考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研究⽣继续深造,或到国外知

名⾼校留学深造,近三年约83.3%的学⽣保送和考取了硕⼠研究

⽣。学⽣毕业后可在航空、航天、兵器等科研⽣产单位及其相关

企业从事⻜⾏器总体设计、结构设计、⻜⾏⼒学与制导控制等⽅

⾯的研发⼯作,或者在⾼等院校、军队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教育

和技术管理⼯作。

深造与就业前景:

本专业⾪属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级学科(国家双⼀流建

设A+学科),⼊选2021年度国家级⼀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若将⻜

⾏器看作⼈,其控制与信息系统就是她的⼤脑、眼睛和神经,它

赋予⻜⾏器“环境感知、⾃主⻜⾏与决策”的能⼒。信息系统为⼈

的“眼睛与神经” ⽤来感知⽬标及其周围环境;控制系统为

⼈的“⼤脑” 使⻜⾏器具有“智能化”和“⾃主化”的能⼒。本

专业以先进制导武器、运载⽕箭、航天器、空天⻜⾏器等为对象,

培养掌握⻜⾏器控制与信息⽅向、“知识、能⼒、素质”三位⼀体

的拔尖创新⼈才。

(四)航空航天类: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

基本概况:

航天学院学⽣参与微⼩卫星的研制

可报考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程等学科的研

究⽣继续深造,近三年约85.4%的学⽣保送和考取了硕⼠研究

⽣。学⽣毕业后可在航天航空制导与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

⻜⾏器环境感知等⽅向从事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程管理、教

学等⼯作。

深造与就业前景:

本专业⾪属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级学科(国家双⼀流建

设A+学科),⼊选2019年度国家级⼀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教育

(五)航空航天类:飞行器动力工程

基本概况:

学院及专业介绍

第23页

19

部“特⾊专业”、国防科⼯委“重点建设专业”、陕西省本科“名牌

专业”。以培养航空航天动⼒领域⼈才为⽬标,主要从事⽕箭发

动机、冲压发动机、电推进、含能材料和其它空天动⼒的教学和

科研⼯作。现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信部和陕西省“航天动

⼒技术”协同创新中⼼。校友中有中国⼯程院院⼠2名,全国“⼗

⼤杰出⻘年”1名,还有⼀⼤批的⾏业领军⼈物。

可报考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动⼒⼯程及⼯程热物理等学

科的研究⽣继续深造,近三年约76.9%的学⽣保送和考取了硕⼠

研究⽣。学⽣毕业后可在科研院所、⾼等院校、军队、企业等从事

应⽤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程管理、教学等⼯作。

深造与就业前景:

本专业⾪属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级学科(国家双⼀流建

设A+学科),⼊选2020年度国家级⼀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与国际

通⾏的航空航天⾼等教育模式接轨,打破传统专业设置界限,体

现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中学科交叉的特点。以空间操作、空间载荷

与应⽤以及深空探测等空间应⽤技术为牵引与主攻⽅向,推⾏

通才教育模式;航空航天⼯程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我国航天事业、

航空事业、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发展,具有基

础扎实、知识⾯宽、知识吸收和综合能⼒强、⼈⽂素养⾼、富有创

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的⾼级⼈才。

(六)航空航天类:航空航天工程

基本概况:

可报考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程等学科的研

究⽣继续深造,近三年约85.7%的学⽣保送和考取了硕⼠研究

⽣。学⽣毕业后可在科研院所、⾼等院校、军队、企业等从事应⽤

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程管理、教学等⼯作。

深造与就业前景:

撰稿|孟中杰审核|岳晓奎

学院及专业介绍

第24页

⺠航学院

学院咨询电话:029-88460935

招⽣专业(类)

航空航天类(⺠⽤航空)

⼀、学院概况

西北⼯业⼤学⺠航专业发展历史悠久,“两航起义”(1949年

11⽉9⽇)的技术专家中有严汝群、蒋志扬、李纬⽂等⽼先⽣均成

为我校著名教授。1958年12⽉3⽇由我校设计和试制的单发上单

翼轻型通⽤⻜机“延安1号”试⻜成功,成为我国最早⾃主研制的

通⽤⻜机。1994年9⽉8⽇,为了更好培养⺠航专业⼈才,由西北

⼯业⼤学、北京⻜机维修⼯程有限公司和原西北航空公司以董

事会形式联合组建西北⼯业⼤学⺠航⼯程学院。2003年与⻜机

系合并成⽴了西北⼯业⼤学航空学院。2018年12⽉,为了更好地

发挥我校⺠航专业⼈才培养的特⾊和优势,适应国内⺠机⼤发

展的需要,学校整合相关⼒量成⽴了西北⼯业⼤学⺠航学院。

20多年来,我校⺠航专业已经培养了⼀⼤批⼈才,成为中国航空

⼯业、航天⼯业、适航审定中⼼、⺠航公司等领域的领军⼈物和

⾼级技术⼈才,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发挥着巨⼤作⽤,⼴受好评。

学院拥有⼀⽀以国家级⼈才为学科带头⼈的师资队伍,现

有国家211和985学科建设平台,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2个

博⼠学位授权点,⼒学、材料学、通信与信息系统、航空宇航科学

与技术4个全⽇制学术型硕⼠学位授权点,电⼦信息、机械、材料

与化⼯3个全⽇制专业型硕⼠学位授权点。中国⺠航局认定⺠航

重点实验室“⺠航航空器冲击防护与安全评估重点实验室”、中

国航空学会⻦撞分会、陕西通⽤⻜机协同创新中⼼等省部级机

构挂靠西⼯⼤⺠航学院。在国家“双⼀流”战略指导下,学院坚持

“建⼀流学院、办⼀流专业,育⼀流⼈才”的建设⽬标,将全⽅位

瞄准国际前沿,围绕先进⻜⾏器综合设计、控制系统综合设计、

⽹络化航电信息系统设计、安全与保障技术、适航审定技术和⽆

⼈机设计与管理等⽅⾯开展⼈才培养、学科建设以及科学研究。

⽬前设有⻜⾏器设计与⼯程、⻜⾏器控制与信息⼯程两个本科

专业。

学院拥有“通信导航与雷达”陕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

航空实验教学⽰范基地和⼯程仿真实验教学中⼼,以及多个学

⽣创新实践基地,为学⽣进⾏⾃主创新实验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学科特⾊

以固体⼒学(国家重点学科)、适航技术与管理新兴学科为

主⼲学科,对应“⼒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两个⼀级学科,

围绕先进⻜⾏器综合设计、⻜⾏器结构强度分析、控制系统综合

设计、⽹络化航电信息系统设计、适航符合性验证技术和⽆⼈机

设计与管理等开展教学和科研⼯作。学院建有“⺠航航空器冲击

防护与安全评估”⺠航重点实验室、“⻜⾏器结构⼒学与强度技

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冲击动⼒学及⼯程应⽤”陕西省重点

实验室、“陕西省通⽤⻜机协同创新中⼼”。学院注重将学科优势

与⾏业需求相结合,与沈阳发动机研究院、航空⼯业⼀⻜院、中

国商⻜上海⻜机设计研究院和航空⼯业计算所分别建有联合实

验室“航空发动机冲击动⼒学联合实验室”、“结构冲击动⼒学联

合研究中⼼”、“⻦撞试验基地”和“新能源⻜⾏器电⼦控制技术

联合实验室”。拥有“冲击动⼒学及⼯程应⽤”国际联合研究中

⼼、“结构⼒学⾏为科学与技术”创新引智基地国际合作平台、机

载系统适航与维护研究所、腐蚀与防护研究所等。

三、⼈才培养改⾰

为了整合优势资源,进⼀步提⾼教学质量,学院对专业培养

⽅案进⾏了重构,学院以西⼯⼤⼤类招⽣为契机,以“⻜⾏器设

计与⼯程”专业和“⻜⾏器控制与信息⼯程”专业进⾏⺠航⼤类

招⽣和培养,发挥西⼯⼤⺠航专业融⼊国外先进教学理念,重视

实践动⼿能⼒和机中有电、电中有机培养模式的传统优势,传承

厚基础、宽专业、强能⼒、⾼英语⽔平的⺠航办学特⾊,更多培养

与国际接轨、具有国际视野、懂国际⺠航先进适航技术的⾼级⼯

程技术⼈才和管理⼈才。在⼈才培养⽅⾯,学院将以提⾼毕业⽣

质量为⽬标,以提⾼培养过程质量为抓⼿,全⾯提⾼在校⽣培养

质量指标。学⽣在学好本专业“⼤类平台课程”和“学科基础课

20

学院及专业介绍

第25页

程”的基础上,可在全校范围内选修⾃⼰感兴趣的课程,攻读双

学位,辅修第⼆专业,多⽅⾯拓展知识⾯,既有利于继续在国内

攻读研究⽣或出国深造,⼜有利于拓宽就业范围。

四、师资⼒量

⺠航学院现有教职⼯85⼈,其中专任教师50⼈,包含教授

14⼈,研究员3⼈,副教授31⼈,⾼级⼯程师3⼈,博⼠后2⼈。国家

级⼈才特聘教授1⼈,国家级⼈才项⽬5⼈。学院已培育出⼀批学

术⽔平⾼的学科带头⼈和年龄结构、知识层⾯合理的学术梯队,

实⼒雄厚。

五、优秀校友代表

李养⺠ 中国东⽅航空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总经理

许世新 巴西航空⼯业⼤中华区⾸席运营官

杨祯梅 中国⺠⽤航空局适航司司⻓

⽅⽂兵 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维修⼯程部副总经理

岳栖鹤 国航AMECO四川分公司总经理

杨祎平 东⽅航空⽢肃分公司总⼯程师

毕 海 ⼤新华西安基地总经理

张传勇 亚洲商务航空协会副主席兼中国区主席

宋 盼 ⺠航华东管理局⻘岛监管局副局⻓

六、专业介绍

⺠航学院的⻜⾏器设计与⼯程专业,学制为4年,授予⼯学

学⼠学位。该专业致⼒于培养掌握⺠⽤航空器总体、系统、零部

件及材料在先进⻜机设计、安全性分析、适航审定、试验验证以

及适航管理等领域相关的基本理论、⽅法及技术趋势,能从事航

空器的总体、⽓动及结构分析与设计、结构强度分析及试验、维

修保障技术和故障诊断、维修性设计与管理、航空器适航性设计

与研究,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德智体美全⾯发展的⾼素

质⼯程技术⼈才和领军⼈才。

基本概况:

(一)航空航天类: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航学院的⻜⾏器控制与信息⼯程专业,学制为4年,授予

⼯学学⼠学位。该专业发挥⺠航专业融⼊国外先进教学理念,重

视实践动⼿能⼒和机中有电、电中有机培养模式的传统优势,传

承厚基础、宽专业、强能⼒、⾼英语⽔平的⺠航办学特⾊,培养具

有⻜⾏器控制与信息系统设计基本理论和⼯程应⽤知识,掌握

有⼈/⽆⼈先进⻜⾏器系统综合设计、控制系统综合设计、⽹络化

航电信息系统设计、安全与保障技术、适航审定技术和⽆⼈机设

计与管理等技术,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技术能⼒、良好的综合

素质和创新能⼒、优良的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德智体美全⾯

发展的⾼素质⼯程技术⼈才和领军⼈才。

基本概况:

(二)航空航天类: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

毕业后可在⺠航研究单位、航空⼯业、航天⼯业等⾏业的研

究所、适航审定部⻔、航空航天国有⼤型企业、外资企业、⺠航相

关的企事业单位、航空公司等单位就业,也可选择报考⼒学、材

料学、通信与信息系统、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4个全⽇制学术型

硕⼠研究⽣,也可报考电⼦信息、航空⼯程、材料⼯程3个全⽇制

专业型硕⼠研究⽣。

深造与就业前景:

撰稿|张晓化审核|李⽟⻰

毕业后可在⺠航研究单位、航空⼯业、航天⼯业等⾏业的研

究所、适航审定部⻔、航空航天国有⼤型企业、外资企业、⺠航相

深造与就业前景:

关的企事业单位、航空公司等单位就业,从事航空和航天⻜⾏器

设计与研究、安全与适航以及⽆⼈机设计与管理等⽅⾯的研究

⼯作,也可选择报考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材料学、航空⼯

程等学科的硕⼠研究⽣。

21

学院及专业介绍

第26页

学院及专业介绍

航海学院

学院咨询电话:029-88491754

招⽣专业(类)

海洋⼯程类(⻩震中海洋班)

海洋⼯程类(智慧海洋试验班)

⼀、学院概况

西北⼯业⼤学航海学院作为西北⼯业⼤学“三航”特⾊学院

之⼀,是我国海洋技术与⼯程领域⼈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双⼀

流”重点建设学院之⼀。学院历史悠久,其前⾝是1956年始建于

西北⼯学院的第三机械系(⽔中兵器系),1989年成⽴航海⼯程

学院,2003年更名为航海学院。

学院现有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专业实验室、1个

国家级“111引智”基地、1个全国⽰范性全⽇制专业学位研究⽣

联合培养实践基地;2个⼯信部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级协同创新

中⼼、2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1个陕西省检验检测共享平台、2个

省部级实验教学⽰范中⼼、2个陕西省⼈才模式培养⽰范区、1个

陕西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2个西安市重点实验室。拥有⾼

速⽔洞、⼤型消声⽔池、⼤型综合⽔池、拖曳⽔池、⽔下物理场仿

真、⽔下动⼒推进、声与振动控制、导航与控制仿真中⼼等⼤型

设施和平台。

2000年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陕西省教学成果奖

15项;建有国家精品课程/⼀流课程5⻔、省部级精品课程/⼀流课

程19⻔;出版专著和教材150余部,其中10余部获国家及部级优

秀教材奖。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学位论⽂”6篇(全校13篇)、“全

国先进班集体标兵”2个、“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个、“全国⾼

校⻩⼤年式教师团队”1个、“全国党建⼯作样板⽀部”1个。

先后获全国科学⼤会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等奖1项、⼆等

奖6项、三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等奖3项、三等奖2项,省部级

科学技术奖150余项,其中,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牵头荣获

国家技术发明⼆等奖。2015年以来,学院科研到款连续8年超过

1亿元,2020年起到款突破2亿元,2022年到款4.2亿元。

近5年学院科研到款

学院科研成果得到中央电视台报道

22

航空吊放声纳

系列⽔下航⾏器

第27页

学院及专业介绍

2012年由航海学院发起并主办了⾸届全国海洋航⾏器设计

与制作⼤赛,⽬前已成为海洋领域极具影响⼒的全国性⽐赛,学

院累计获得特等奖31项,⼀等奖57项,⼆等奖81项。2016、2017、

2018连续三年获新加坡国际AUV挑战赛冠军。2020年获第六届

中国国际“互联⽹+”⼤学⽣创新创业⼤赛⾦奖和第⼗⼆届“挑战

杯”中国⼤学⽣创业计划竞赛⾦奖。2021年获第七届中国国际

“互联⽹+”⼤学⽣创新创业⼤赛⾦奖,2022年获第⼗七届“挑战

杯”全国⼤学⽣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奖。

第⼗七届“挑战杯”全国⼤学⽣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第⼗⼀届全国海洋航⾏器设计与制作⼤赛开幕式

⼆、学院特⾊

三、⼈才培养改⾰

航海学院以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为⼰任,提出“通识教

育、⼤类培养、个性发展、素养提升”的本科⼈才培养理念,形成

“海洋⼯程类(智慧海洋试验班)”1个⼤类、1个⻩震中海洋班、

4个专业、7个课程群的培养模式。其中2个国家级⼀流本科专业建

设点、1个陕西省⼀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新兴战略专业。学院不

断改⾰和完善⼈才培养⽅案和课程体系,搭建本研贯通桥梁,培

养航海领域卓越领军⼈才;发挥⾏业特⾊和优势,建⽴14个校、

企、军协同实习实践基地,实⾏⼩班化双向选择实习模式;汇聚

优质师资队伍和科研平台资源,引领学⽣感悟学科前沿,实现校

企军联合科研育⼈;实践训练与竞赛指导相结合,实现创新实践

能⼒新⻜跃;打造国际交流平台,拓宽学⽣国际视野,致⼒于培

养具有“红⾊烙印、蓝⾊情怀”的德智体美劳全⾯发展的、具有家

国情怀,追求卓越、引领未来的领军⼈才。

四、师资⼒量

学院现有教职⼯200余名,其中博⼠⽣导师资格81⼈,硕⼠

⽣导师资格162⼈。包括中国⼯程院院⼠6⼈,何梁何利基⾦科学

与技术奖获奖者2⼈,全国创新争先奖1⼈,国家级领军⼈才9⼈,

国家级⻘年⼈才16⼈,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教育部教学

指导委员会委员5⼈,全国优秀教师2⼈,国家教学名师1⼈,中国

⻘年科技奖获得者4⼈,教育部新世纪/跨世纪优秀⼈才计划12

⼈,科技部中⻘年科技创新领军⼈才2⼈,陕西省教学名师5⼈,⾼

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6⼈。现设7个专业⽅向课

程群和教学部、12个科技创新团队。

航海学院是全国普通⾼校中最早建⽴的以国家海洋战略需

求为背景,专⻔从事⽔中兵器、⽔下航⾏器、⽔声⼯程、⽔声探测

与通信、⽔下机器⼈、海洋探测等领域⼈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学

院。近年来,在国家“海洋强国战略”需求和“智慧海洋”等重⼤科

技专项牵引下,学院在多学科融合⽅⾯不断探索与创新,拓展了

船舶与海洋⼯程、海洋科学考察、深海资源开发、海洋信息智能

感知等学科⽅向。

学院承担了兵器科学与技术、船舶与海洋⼯程两个国家⼀

级学科建设及⼈才培养⼯作,同时⽀撑了信息与通信⼯程、控

23

制科学与⼯程、物理学、⽹络空间安全4个⼀级学科。学院本科

⽣⼈才培养还为校内其他科研单位,如海洋研究院、⽆⼈系统

研究院、翱翔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提供⼤

⼒⽀持。

⻢远良 中国⼯程院院⼠

徐德⺠ 中国⼯程院院⼠、原西北⼯业⼤学副校⻓

李保义 原西北⼯业⼤学党委书记

宋保维 西北⼯业⼤学校⻓

王海燕 西安⼯程⼤学校⻓、党委副书记

晋刚 华南理⼯⼤学副校⻓

五、优秀校友代表

第28页

学院及专业介绍

张艳宁 西北⼯业⼤学副校⻓

王晓林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710研究所所⻓

刘郑国 全国⼗⼤杰出⻘年

张卫华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西汾西重⼯有限责任公司董事⻓

杜刚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

徐猛 中国船舶重庆船舶⼯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

中国船舶(重庆)西南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

张云峰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705研究所党委书记

吕千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760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

查展鹏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710研究所党委书记

王松岩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716研究所所⻓

柏林厚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副总设计师

王中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705研究所所⻓

崔国平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750试验场场⻓

吴亚军 ⻰湖集团董事⻓、2012年中国⼥⾸富

刘义 陕西法⼠特汽⻋传动集团副总经理

六、专业介绍

2022年起设⽴的“⻩震中海洋班”以我国⽔中兵器教育事业

奠基⼈之⼀,西北⼯业⼤学⽔中兵器系(航海学院前⾝)⾸任系

主任,著名⽔中兵器专家、⼒学家、教育家“⻩震中”教授之名命

名。⾯向海洋强国战略,培育数理基础扎实、机电融通、综合应⽤

能⼒强的海洋⼯程技术领域的卓越领军⼈才。该班实⾏双导师、

双班主任制,设置个性化培养⽅案,设⽴专项奖学⾦、本研贯通

培养。

(一)黄震中海洋班(本研衔接)

基本概况:

⾸批国家级⼀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源于1958年设⽴的⽔声

设备专业,历经应⽤电⼦技术、电⼦信息⼯程、信息对抗技术、环

境科学、环境⼯程等专业的发展和整合。

(二)海洋工程类:水声工程

基本概况:

国家级⼀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源于1956年创建的⻥雷设计

及⼯艺专业,是学校最早设⽴的国防类专业之⼀。曾细分成总

体、动⼒等专业⽅向,后整合为船舶与海洋⼯程专业,是⽔下装

备领域⼈才培养的摇篮。国内50%以上⽔中兵器型号总师和⼚所

级领导均毕业于本专业。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先

进班集体”“教育部卓越⼯程师培养试点专业”“国防重点建设专

业”等称号。

以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为使命,⾯向国家海洋安全和智

慧海洋等领域,让学⽣全⾯掌握⾼等数学、⼒学、机械、⾃动化、

电⼦信息、计算机、航⾏器设计等多个学科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

识,成为海洋航⾏器、⽔下机器⼈、⽔下能源与动⼒及海洋⼯程

等⽅向德智体美劳全⾯发展、协作和创新意识突出、国际化视野

宽阔的卓越拔尖领军⼈才。

(三)海洋工程类:船舶与海洋工程

陕西省⼀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源于1957年⽔雷设计与⼯艺、

⻥雷⾃导装置与⾮触发引信专业以及1981年成⽴的⻥雷⾃动控

制专业,历经⽔雷⾮触发引信、检测技术与仪器、电⼦信息⼯程,

⻥雷制导、应⽤电⼦技术、电⼦信息⼯程,⻥雷⾃动控制、⼯业⾃

动 化、⾃ 动 化、探 测 制 导 与 控 制 三 条 线 的 专 业 发 展 历 程,于

2016年整合为信息⼯程专业。作为海洋与信息相结合的国内⽔

下⽆⼈系统信息技术优势专业,牵头研制了我国第⼀型某型⻥

雷,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等奖。

以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为使命,⾯向国家海洋安全和信

息化智慧海洋等领域,重点培养⽔声信号处理、通信与组⽹、信

息对抗、探测制导与控制等⽅向具有坚实理论基础、较强综合应

⽤能⼒和国际化视野、德智体美劳全⾯发展的信息化领军⼈才。

(四)海洋工程类:信息工程

海洋⼯程与技术为新兴战略专业。海洋⼯程与技术是为适

应我国海洋开发、海洋利⽤、海洋保护的战略需求⽽设⽴,是⼀

个多学科交叉专业;⾯向海洋平台设计及建造、海洋装备的设计

(五)海洋工程类:海洋工程与技术

基本概况:

基本概况:

基本概况:

24

施阳 加拿⼤国家⼯程院院⼠

杨益新 西北⼯业⼤学党委常委、副校⻓、

国家万⼈计划科技创新领军⼈才

围绕海洋开发和海洋安全等国家重⼤战略需求,以“厚基

础、宽⼝径、重实践、求创新”为特⾊,⾯向未来,培养适应我国科

学和经济发展需要的,掌握⽔下物理场、⽔下声信息处理、声纳

系统设计、⽔声⽬标定位与识别、海洋信息智能感知、噪声控制

等领域⾼科技知识,具有坚实理论基础、较强综合应⽤能⼒和国

际化视野、德智体美劳全⾯发展的卓越领军⼈才。

第29页

学院及专业介绍

近年来,航海学院毕业两年内在国内外深造的⽐例近80%,

毕业后可选择进⼊中国船舶集团、中国电⼦科技集团、中国航空

⼯业集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集团、中国兵器⼯业集

团等主战场或华为、中兴、腾讯等⾼科技企业就业。

及制造、海洋信息系统的设计研发、深海资源开采及利⽤、空天 深造与就业前景:

地海⼀体化组⽹和海洋⽆⼈系统等重要⽅向,致⼒于培养掌握

海洋⼯程与海洋技术专⻔知识,具有海洋⼯程装备及设施的设

计与建造、海洋技术创新能⼒的复合型⼈才。

该专业⾼年级学⽣将在太仓等⻓三⻆地区船舶⾏业单位开

展理论教学与实践实训环节,提升海洋⼯程与技术的综合素质

和能⼒。

撰稿|雷波审核|孙华强潘光

25

航海学院楼

第30页

学院及专业介绍

材料学院

学院咨询电话:029-88494306

招⽣专业(类)

材料类(新材料与化⼯试验班)

⼀、学院概况

西北⼯业⼤学材料学院源于1938年7⽉成⽴的国⽴西北⼯

学院机械⼯程系与矿冶⼯程系。学院以引领国际学术前沿和实

现⾼新装备跨越式发展为宗旨,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范中⼼、

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37个国家级和省部级平台,获国家

技术发明奖20余项,科研经费到款连续13年过亿,2021年⾸次突

破3亿元。

材料学院公字楼

⼆、学院特⾊

学院拥有材料科学与⼯程国家⼀级重点学科和材料学、材

料加⼯⼯程国家⼆级重点学科。材料学科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

位列第3,第四轮获评A类,第五轮学科评估取得重⼤突破,位列

我国材料学科第⼀⽅阵前列,2017和2022年两次⼊选国家“双⼀

流”重点建设学科,2023年ESI排名进⼊0.31‰,2021和2022年中

国软科最好学科排名连续两年全国第⼀。

三、⼈才培养改⾰

学院坚持以⽴德树⼈为根本任务,构建了分层次、有统筹的

本研衔接⼈才培养体系,实施“寓教于研、寓学于研”的培养模

式,切实增强学⽣的理想信念、科学素养与创新能⼒。获国家级

教学成果⼀、⼆等奖各1项,获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3项、⼀等

奖1项,获批国家⼀流课程5⻔。

四、师资⼒量

现有教职员⼯300余⼈,教授118⼈,副教授82⼈。其中,两院

院⼠7⼈,国家级领军⼈才19⼈,国家级⻘年⼈才34⼈,汇聚了国

家⾃然科学基⾦委创新团体、国防科技创新团队等多个⾼⽔平

科研与教学团队,构筑起国内材料科技领域的重要⼈才中⼼和

创新⾼地。

中国科学院院⼠刘维⺠教授为授课学科前沿讲座

国家教学成果⼀等奖和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证书

26

第31页

学院及专业介绍

中国⼯程院院⼠李贺军教授讲授新⽣研讨课

五、优秀校友代表

学院先后为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和国⺠经济建设输送了上万

名优秀毕业⽣,包括12名两院院⼠、近百名国家级⼈才和国家杰

出⻘年科学基⾦获得者,以及我国第⼀位铸造专业博⼠、全国⼗

⼤杰出⻘年和百余位副总师以上的众多⾏业领军⼈才,成为铸

就和续写“西⼯⼤现象”的中坚⼒量。

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受聘顾问教授

材料科学与⼯程专业包含⾦属材料、⽆机⾮⾦属材料和纳

⽶材料三个⽅向。通过本专业学习具备航空航天轻质⾼强⾦属

结构材料、⾼性能⽆机⾮⾦属探测器材料、纳⽶材料和新型能源

材料的设计、制备和检测的能⼒。

(一)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含全英文专业)

基本概况:

材料成型及控制⼯程专业包含塑性成形、凝固技术和焊接

三个⽅向。通过本专业学习掌握先进材料加⼯成型基本原理,具

备精确塑性成形、凝固技术和先进连接技术⼯艺开发、质量控制

的能⼒。

(二)材料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基本概况:

复合材料与⼯程专业以航空航天轻质、⾼强⾼韧、耐⾼温复

合材料为特⾊,着重掌握复合材料设计、制备、加⼯、分析测试技

术等相关基础理论,具备复合材料结构设计的基本技能及复合

材料新产品开发的基本能⼒。

(三)材料类:复合材料与工程

基本概况:

增材制造⼯程专业以航空航天整体化、轻量化、⾼性能增材

制造为特⾊,着重学习增材制造原理、材料、⼯艺、装备、质量控

制相关理论知识,培养⾯向增材制造的结构优化设计、⼯艺开发

等实践能⼒。

毕业⽣可继续攻读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硕⼠研究⽣。近年,国

内攻读研究⽣和出国深造的⽐例接近75%。毕业⽣主要在研究

所、企业从事科学研究、设计、⽣产管理等⼯作。

(四)材料类:增材制造工程

基本概况:

六、专业介绍

学院开设材料科学与⼯程、材料成型及控制⼯程、复合材料

与⼯程和增材制造⼯程四个本科专业。材料科学与⼯程、材料成

型及控制⼯程和复合材料与⼯程专业获批国家⼀流本科专业建

设点,并通过⼯程教育认证,材料成型及控制⼯程专业⼊选国家

卓越⼯程师计划,复合材料与⼯程专业获批国家级特⾊专业。专

业按照材料与化⼯⼤类招⽣,再根据学⽣学习成绩和专业意愿,

确定专业。修读完成规定学分后,获得⼯学学⼠学位。

撰稿|王永欣审核|李⾦⼭

27

第32页

学院及专业介绍

28

机电学院

学院咨询电话:029-88495297

招⽣专业(类)

机械类(航宇智能制造试验班)

产品设计(艺术类)

⼀、学院概况

机电学院汇集了华东航空学院与国⽴西北⼯学院两⼤⼯科

学脉。在⼋⼗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已为国防科技⼯业和国⺠经济

建设培养输送了包括探⽉⼯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运20总设计师

唐⻓红等80余位总师级领军⼈物和科技⼈才。

学院办学实⼒⼀流。学院设有7个本科专业,其中⻜⾏器制

造⼯程、微机电系统⼯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动化、机械电⼦

⼯程、⼯业⼯程、⼯业设计等六个专业⼊选国家⼀流建设专业,

在2022年软科排名中分别位列全国第⼀、第⼆、第五、第六、第⼗

⼀、第⼗⼀。产品设计专业⼊选陕西省⼀流专业建设点。⼀流专

业数量在全国⾼校机械类学院中名列前茅。学院建有四个⼀流

学科,其中机械⼯程和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两个⼀级学科均为

教育部认定的世界⼀流建设学科,且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取得

优异成绩,达到历史最⾼排名。

⼆、师资⼒量

师资⼒量雄厚。学院现有教授74⼈、副教授89⼈,博⼠⽣导

师93⼈。学院拥有全职院⼠1⼈、双聘院⼠4⼈、何梁何利基⾦科

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1⼈,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2⼈,国家级

⼈才16⼈次,国家级⻘年⼈才14⼈次,国家级教学名师3⼈,省级

教学名师10⼈;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全国⻘年五四奖章集

体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个,⼯业和信息

化部研究型教学创新团队2个,陕西省“⻩⼤年”式教师团队1个,

省级教学团队3个,陕西⾼校⻘年创新团队2个。

教育资源⼀流。学院建有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范中⼼)基

地,1个国家级⼯程实践教学基地,2个省部级实验⽰范中⼼;获

批国家级⼀流本科课程12⻔,陕西省⼀流本科课程13⻔。建有微

/纳⽶⼩精灵创新实践基地、舞蹈机器⼈创新实践基地、⼤学⽣机

械创新设计实践基地、三维产品设计与建模实践基地、⼯业设计

创新实践基地、⼯业⼯程改善创意实践基地、⼤学⽣⼯程训练综

合能⼒创新实践基地等7个⾯向全校的⼤学⽣科技创新基地。

三、优秀校友代表

⻓期以来,机电学院为我国国⺠经济和国防建设培养了⼤

批⻣⼲⼒量,涌现出80余位总师级领军⼈才,包括:

傅恒志 中国⼯程院院⼠、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

材料及冶⾦学专家、原西北⼯业⼤学校⻓

张卫红 中国科学院院⼠、西北⼯业⼤学副校⻓

院⼠总师

吴伟仁 中国⼯程院院⼠、中国探⽉⼯程总设计师

唐⻓红 中国⼯程院院⼠、⻜豹/运20/XXX总设计师

薛炽寿 “歼10”战机总⼯程师

王秦平 林更元 杨尤昌 “⻜豹”歼轰机总⼯程师

⽩永红 “XXX”预警机总⼯程师

陈良驹 “枭⻰”战机总⼯程师

⻩俊勇 “猎鹰”⾼教机总⼯程师

杨胜群 “太⾏”发动机总⼯程师

李海宁 “秦岭”发动机总⼯程师

安绍孔 “XXX”空空导弹总⼯程师

郝鹏 辽宁省委书记、省⼈⼤常委主任、党组书记

政企精英

⻢中平 ⼗三届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

原陕西省政协主席

周新⺠ 中国商⽤⻜机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总经理

牟欣 中国航发资产管理部⻓

原黎阳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董事⻓

詹纯新 中联重科董事⻓

蔚⻜ 北京精雕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

四、学科建设

学院承担4个⼀级学科建设:

机械⼯程:国家“双⼀流”建设学科,US News⼤学排⾏榜全

球第8;第五轮学科评估优秀;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国家“双⼀流”建设学科,第五轮学科

第33页

学院及专业介绍

29

依托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和⼤学⽣科技创新基地,学⽣直接参与

航空航天型号与⾼端机械装备设计制造科研创新实践

五、⼈才培养改⾰

学院依托⼀流学科的优势科研平台和名师资源,始终贯彻

“打牢基础、养成能⼒、开拓视野、强⼼铸魂”⼈才培养理念,⽴⾜

服务国家航空航天等领域⾼端装备研制重⼤需求,突出培养家

国情怀、⼈⽂素养、国际视野与材料、信息、⽣命、管理等学科交

叉能⼒以及创新实践能⼒。在完全学分制的⽀持下,对标航空航

天⾼端装备制造、电⼦制造、芯⽚制造领域智能化发展需求,实

施⼤类培养改⾰,在⼀、⼆年级实施通识教育,三、四年级实施专

业教育,通过“厚基础、宽⼝径、重实践、求创新”⼈才培养模式,

造就掌握智能制造多学科知识、在机械⼯程等领域引领未来发

展的创新领军⼈才。

六、专业介绍

机电学院招⽣专业包括航宇智能制造⼤类、产品设计专业,

航宇智能制造⼤类专业出⼝包括:⻜⾏器制造⼯程、机械设计制

造及其⾃动化(可选全英⽂授课专业)、微机电系统⼯程、⼯业设

计、⼯业⼯程、机械电⼦⼯程。

本专业重点培养我国航空、航天领域先进⻜⾏器设计制造

所需的卓越⼯程师和科学研究⼈才。通过四年的培养使学⽣掌

握⼯程数学、⼒学、材料、计算机、机械、智能制造、⻜⾏器制造、

科研⽣产管理等多个学科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国

际视野和⾼度的社会责任感,形成能够创造性地研究解决复杂

⼯程技术问题和复杂产品创新设计的能⼒,成为国家航空航天

先进⻜⾏器设计制造领域的⾼素质领军⼈才。

基本概况:

国家级⼀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一)机械类:飞行器制造工程

评估优异;

集成电路科学与⼯程:2021年全国⾸批集成电路科学与⼯

程⼀级学科;

设计学:艺术⻔类⼀级学科,“上天⼊海”三航特⾊鲜明。

学院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深度参与了⼤⻜

机、探⽉、神⾈系列⻜船、⻓征五号、歼-20等多个国家重⼤⼯程与

型号任务的论证与研制,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和国⺠经济

建设做出了重⼤贡献。

学院建有17个硕⼠点、16个博⼠点、3个博⼠后流动站,研究

⽣累计获上银优博9项、省优博10项、航宇学会优博2项。拥有航

宇材料结构⼀体化设计与增材制造装备技术国家级国际科技合

作基地、极端环境智能微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空天微纳

系统、⼯业⼯程与智能制造、航空发动机先进制造技术、华为联

合创新实验室等1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程中⼼以及4个省

部级产学研合作机构。

科技成果突出。学院承担了⼤批国家重要科研项⽬,重⼤科

技成果突出。近⼗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7项。2010年、2011年

和2012年连续3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等奖,2015年获国家⾃然

科学⼆等奖,2018年、2019年、2020年再次连续三年获得国家科

学技术奖。服务国家重⼤⼯程需求,突破重⼤装备微纳制造多项

“卡脖⼦”关键技术,⽀撑歼20、C919研制与“彩虹4”⽆⼈机批产;

突破航空航天重⼤装备关键核⼼制造技术,成果应⽤覆盖在研

在产的全部⼤型⻜机、⽀线⻜机、主战战机和航空发动机,⽀撑

了运20、C919、AG600⾸⻜以及⻓征五号遥五、⻓征⼋号⽕箭等

成功发射,航空发动机两级⻛扇等在巴黎航展取得重⼤影响。

国际合作交流活跃。学院拥有航宇材料结构⼀体化设计与

增材制造装备技术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以及航空宇航先进

制造技术、航宇结构功能⼀体化技术两个国家级⾼等学校学科创

新引智基地。建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动化全英⽂国际化专业,

1名外籍教师获中国政府友谊奖,与美、德、法、英、⽐利时等国建

⽴了11个国际联合研究机构,并招收多国留学⽣。与法国⾥昂国

⽴应⽤科学学院(INSA Lyon)、⽐利时布鲁塞尔⾃由⼤学、新加

坡国⽴⼤学签署“3+2”联合培养合作协议,与德国品牌应⽤科学

⼤学签署中外合作办学项⽬,每年选送优秀本科⽣到国外知名⾼

校进⾏本硕连读培养。

国内同类专业排名第⼀,⼊选国家级⼀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所属⼆级学科航空宇航制造⼯程为国家重点学科,⼀级学科航

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为A+学科。本专业成⽴于1952年,是国内最早

设⽴的⻜⾏器制造⼯程专业,培养了我国第⼀位航空宇航制造

⼯程博⼠,历经“211⼯程”、“985⼯程”重点专业和重点学科建设

专业优势与特⾊:

第34页

学院及专业介绍

30

本专业本科毕业⽣的主要去向:(1)在本专业(航空宇航制

造⼯程国家重点学科)以及国内知名⾼等院校、研究院所相关学

科领域继续攻读硕⼠、博⼠学位(约占毕业⽣⼈数的50%以上);

(2)通过联合培养、国家公派等形式去国外知名⾼等院校及科研

机构继续深造;(3)直接进⼊中国航空⼯业、中国商⽤⻜机、中国

航发、航天科技、航天科⼯等国内顶尖科研⽣产单位或尖端国防

科技部⻔或⾼端机械装备⾏业就业。

深造与就业前景:

学制/学位:本科四年制/⼯学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动化是技术应⽤领域最⼴泛、就业灵

活度最⾼和职业发展路径最多样化的⼯程专业之⼀。本专业毕

业⽣能够综合运⽤机械、控制、信息技术等智能制造多学科知

识,设计、开发、制造和运营各种机电软⼀体化产品、⼯艺及系

统,解决航空、航天、航海、交通、通信、能源、医疗等领域的复杂

机械⼯程问题,成为⾼端装备设计与制造、数字化制造与智能制

造、增材制造与快速成型、智能控制与机器⼈等领域的技术发展

贡献者,并有潜⼒在⼯业、商业、政府、教育等领域持续发展并最

终成⻓为领导者和⾏业领军⼈才。

基本概况:

国家级⼀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二)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本专业⼊选国家级⼀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专业综合

改⾰试点专业、⼯业和信息化部重点专业、陕西省名牌专业、陕

专业优势与特⾊:

本专业紧密结合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物联⽹等产业对⾼端

智能芯⽚的迫切需求,⾯向航空、航天、⽣物医疗、精密仪器、汽

⻋电⼦、消费电⼦等领域,培养掌握先进的微电⼦制造、微系统

设计、仪器仪表及测控等专业知识,能够从事微器件及微系统设

计、制造、集成及应⽤,具备“造芯⽚”“⽤芯⽚”基本能⼒、具有

国际视野、⼈⽂社科和现代管理知识的复合型⾼级技术和管理

⼈才。

基本概况:

国家级⼀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三)机械类:微机电系统工程

极端环境智能微系统重点实验室⾃主研发的特种微机电系统

应⽤于多项航空航天重⼤⼯程

以及原国防科⼯委国防重点专业建设、国防特⾊专业建设,拥有

雄厚的师资、⼀流的⼈才培养条件和科研实⼒,专注于航空航天

先进⻜⾏器、发动机制造科学与技术⽅⾯的教学科研与⼈才培

养。先后⼊选国家特⾊专业、陕西省名牌专业、国防重点和特⾊

专业、教育部“卓越⼯程师计划”⾸批试点专业、教育部“专业综

合改⾰试点”专业、陕西省“专业综合改⾰试点”专业。

学制/学位:本科四年制/⼯学学⼠。本专业可选机械设计制造及

其⾃动化全英⽂授课专业。

西北⼯业⼤学空天结构技术创新攻坚团队

获2023年全国五四⻘年奖章集体

西省特⾊专业和陕西省⼀流专业,通过了⼯程教育专业认证,具

有优良的办学条件、雄厚的教学资源。专业拥有国家级和陕西省

教学名师4名、国家级和⼯业和信息化部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各

类精品课程8⻔次,以及国家级机械基础实验教学⽰范中⼼、国

家⼯科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国家机械基础与航空制造虚拟

仿真实验教学中⼼、陕西省实验教学⽰范中⼼各1个。专业通过

核⼼课程与个性化课程相结合、科学与⼈⽂素养协调发展、强化

⼯程实践与创新创业训练、双学位和辅修第⼆专业等⽅式,为⾼

素质、个性化、创新性⼈才培养提供最为坚实的保障。

本专业毕业⽣综合素质⾼、创新能⼒强、发展潜⼒⼤、就业

⼝径宽,⼤批毕业⽣已成为我国航空⼯程及机械⼯程领域的⾏

业精英及领军⼈才。毕业⽣主要就业⽅向包括机械⼯程领域的

设计制造、技术开发、科学研究及⼯程管理等,就业单位涵盖航

空航天与国防装备、机器⼈与数控装备、能源交通与汽⻋⼯程、

机械电⼦与通讯设备等领域国内外知名企业、⼤专院校、政府部

⻔和军事部⻔。毕业⽣可报考国内外智能制造、机械⼯程、航空

宇航、机械电⼦、⻋辆⼯程、⾃动化、计算机应⽤等学科专业硕

⼠、博⼠研究⽣,也可选择我校与法国INSA-Lyon⼤学本硕连读

双学位项⽬进⾏深造。

深造与就业前景:

第35页

学院及专业介绍

31

本专业⼊选国家级⼀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国内较早建⽴

的微机电系统⼯程本科专业,是世界⼀流机械⼯程学科的特⾊

⽅向。本专业结合学校在微机电系统以及航空、航天、航海等领

域的学科优势,已在⽓动微系统、惯性微系统、光学微系统、载⼈

航天医学微系统等⽅⾯形成鲜明特⾊。本专业拥有教育部国家

级⼈才创新团队、“航空航天先进流动测试微系统技术”陕西省

科技创新团队。在2018年教育部本科教学⼯作审核评估中,专家

⼀致对本专业作为新⼯科代表给予⾼度评价。

专业优势与特⾊:

本专业毕业⽣具备扎实的微电⼦、微机械等基础知识,丰富

的芯⽚设计、制造及测试等实践经验,可在航空、航天、机械⼯

程、精密仪器、微电⼦、医疗器械等⾏业和领域的研究院所、⼤中

型企业及⾼等院校从事科研、⽣产、管理等⽅⾯的⼯作。本专业

与英国剑桥⼤学、英国⽜津⼤学、新加坡南洋理⼯⼤学等世界⼀

流⼤学建⽴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本专业毕业⽣创新能⼒强,科研

视野开阔,就业起点⾼。近年来,毕业⽣在国内外著名⼤学攻读

学位⽐例位于全校前列。

深造与就业前景:

学制/学位:本科四年制/⼯学学⼠。

西北⼯业⼤学是国内最早开展⼯业设计科研与教学的⾼校

之⼀,在载⼈航天、航空、载⼈深潜、交通⼯具及⼯业产品⼯业设

计等⽅⾯优势显著。本专业以⼯学、美学、商学为主要基础,注重

新⼯科思维,培养具备现代设计理念,掌握先进设计技术,能够

从事⼯业设计、新产品开发、⼈机⼯程设计和数字化设计等⽅⾯

⼯作的创新型⾼级设计⼈才。

基本概况:

国家级⼀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四)机械类:工业设计

本专业⼊选国家级⼀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创新型国家发

展战略重点专业、教育部卓越⼯程师培养试点专业、陕西省特⾊

专业和陕西省⼈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拥有⼯业设计与⼈机

⼯效⼯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陕西省⼯业设计⼯程实验室、

陕西省⼯业设计发展中⼼、西北⼯业⼤学⼯业设计⼤学⽣创新

实践基地等平台,以及西⼯⼤—诺森⽐亚⼤学联合设计创新实验

室、蒋震基⾦⼯业设计培训中⼼等国际合作交流机构。经过近

30年建设发展,⾯向国家战略和市场经济需求,创建了产学研⼀

体的开放式⼯业设计教学与实践平台,形成了“上天⼊海”的⼯

业设计⼈才培养模式,培养学⽣“全⽣命周期设计能⼒”。通过国

际化⼯业设计合作平台为学⽣提供国际合作教育条件,推⾏国

际化教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卓越设计⼈才,在产品开

发设计、交互设计、⽤⼾体验、⼈机⼯效设计与仿真领域具有优

专业优势与特⾊:

学制/学位:本科四年制/⼯学学⼠。

本专业围绕现代⼯业以及服务业发展与转型过程中对复合

型、创新型技术管理⼈才的需求,培养具备⼯业⼯程领域的创新

意识、国际化视野、专业⼯程基础、技术管理知识与⽅法,能够从

事⽣产与运作系统规划、设计、优化、分析等⽅⾯⼯作,既懂⼯程

技术⼜掌握管理知识的⾼素质技术管理⼈才。

基本概况:

国家级⼀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五)机械类:工业工程

本专业学⽣可申报我校与境外多所⾼校的⼯业设计联合培

养项⽬。毕业⽣可报考⼯业设计、设计学等相关学科⽅向的研究

⽣。毕业⽣可在专业的设计公司、研究院所以及航空航天、船

舶、⼯业装备、汽⻋家电、医疗器械以及⽂化创意产业等⾏业和

领域的研究院(所)、企业及⾼等院校从事⼯业设计、研发及设

计管理等⼯作;也可在⾼等院校从事设计专业的教学、科研和管

理⼯作。

深造与就业前景:

本专业⼊选国家级⼀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陕西省特⾊专

业,主要⾯向航空、航天、航海、机械装备等领域以及国家重⼤战

略需求,着眼国际化趋势,⾛跨越式发展道路。⽴⾜我校⼯业⼯

程学科优势与特⾊,注重地⽅经济发展、区域产业集群与硬科技

创新驱动,致⼒于提⾼现代制造业及服务业⽣产⼒,推动现代制

造业及服务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培养具备对制造及服务系

统进⾏规划、设计、优化、分析等能⼒的新型创意创新创业技术

管理⼈才。

专业优势与特⾊:

本专业学⽣可以参加国际互换⽣交流,在国外知名⼤学进

⾏本科学习。本专业与美国加州⼤学伯克利分校、佐治亚理⼯学

院等国际著名⾼校建有良好合作与联合培养机制,⽀持本科⽣

提前进⼊实验室探索最新科研技术,优先选拔、推荐毕业⽣出国

深造,⿎励学⽣报考⼯学、管理学等⽅向硕⼠、博⼠研究⽣。培养

的毕业⽣创新意识强、专业基础扎实、技术管理能⼒强、国际化

视野宽,深受航空、航天、航海等领域科研院所,以及华为、三

星、联想、三⼀重⼯、⽐亚迪、法⼠特等知名企业的欢迎。

就业与深造⽅向:

学制/学位:本科四年制/⼯学学⼠。

势特⾊。⼯业设计专业为我国设计领域培养了⼀批⾼素质设计

⼈才,⼈才培养质量位居全国前列,本专业“‘上天⼊海、四维融

合’构建⼯业设计创新⼈才培养体系”培养模式于 2018年获国

家级优秀教学成果⼆等奖。

第36页

学院及专业介绍

32

本专业⼊选国家级⼀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依托机械电⼦⼯

程国家重点学科,以航空、航天、航海为特⾊,结合国家战略需求

与国际前沿,开展⾼端数控装备、智能机器⼈和特种制造装备的

基础科学和技术研究。本专业拥有复杂机电制造装备国家级精

品课教学团队、机械电⼦⼯程陕西省优秀教学团队和省部级重

点实验平台。

专业优势与特⾊:

本专业学⽣可以参加国际互换⽣交流,在国外知名⼤学进

⾏本科学习,通过遴选参加法国INSA-Lyon与西北⼯业⼤学本硕

连读双学位项⽬以及国(境)内外其他合作培养项⽬等。毕业⽣

可报考机械电⼦⼯程、机械⼯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动化、微

机电系统⼯程和测试及仪器技术等学科⽅向的硕⼠、博⼠研究

⽣。近年来,本专业毕业⽣主要在航空、航天、船舶、中核、中电、

中⽯油等国际500强企业、⾼等院校等单位从事科研、⽣产、管理

等⼯作。

深造与就业前景:

学制/学位:本科四年制/⼯学学⼠。

⾯向国家重⼤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围绕现代企业与市场

对产品设计⼈才的需求,注重产品造型艺术与⼯程实践相结合

的特⾊,培养具备美学、⼯学和商学知识,掌握现代设计理念和

先进设计技术,扎实的艺术与⼯程学科基础,具备设计应⽤技能

以及创新思维能⼒。能够从事产品造型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

品服务设计、环境设计和数码设计等创造性⼯作的复合型⾼级

设计⼈才。

基本概况:

陕西省⼀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七)产品设计

西北⼯业⼤学产品设计专业源⾃⼯业设计(艺术类)专业,

属陕西省特⾊专业和陕西省⼀流专业。本专业建有⾯向国家重

⼤科技⼯程的设计⼈才培养模式,以⾼科技优势引领课程群建

设,培养“全⽣命周期设计能⼒”,学⽣参与的设计成果成功应⽤

专业优势与特⾊:

本专业学⽣可申报我校与境外多所⾼校的⼯业设计联合培

养项⽬。毕业⽣可报考设计学和⼯业设计等相关学科⽅向的研

究⽣;可在航空航天、船舶、⼯业装备、汽⻋家电、医疗器械以及

⽂化创意产业等⾏业和领域的研究院(所)、企业从事产品设计、

研发及设计管理等⼯作;可在设计、传媒和⼴告等⾏业从事艺术

设计⼯作;可在⾼等院校及相关研究院所从事艺术设计和⼯业

设计的科研和管理等⼯作。

深造与就业前景:

学制/学位:本科四年制/⼯学学⼠。

⾯向⾼新装备设计及智能制造领域,以国际⼯程教育为特

⾊,培养掌握机械设计及⾃动化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程技术

管理,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的复合型⾼级专业⼈才。

基本概况:

全英⽂授课专业

(八)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本专业结合世界⼀流⼤学的办学模式和创新⼈才培养体

系,致⼒于促进学⽣知识、能⼒、素质的协调发展。依托学校创新

引智基地、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优质的国际教育资源以

及航空宇航制造⼯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动化、机械电⼦等专业

的教学资源,以国际先进的⼯程教育理念为指导,采⽤全英语授

课,中外学⽣混合编班等⽅式,营造国际化教育环境,旨在培养

具有国际视野、跨⽂化交流能⼒和国际竞争⼒的机械⼯程⼈才。

专业优势与特⾊:

毕业⽣可在机械、航空、航天、精密仪器、企业管理等⾏业和

领域的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国有企业、⾼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从

事机械⼯程相关⼯作,也可参加中外合作培养项⽬。近年来,本

专业毕业⽣主要选择在国内外机械⼯程及相关专业继续攻读硕

⼠、博⼠学位。

深造与就业前景:

学制/学位:本科四年制/⼯学学⼠。

撰稿|常智勇审核|常洪⻰

本专业⾯向航空、航天、航海等国防公共安全与⺠⽣科技各

领域的⾼新机电装备及⾃动化⽣产系统,为智能制造装备、⾼端

数控机床、智能机器⼈以及数字化特种机电装备的设计、制造、

控制、集成和维护,培养掌握先进机电系统总体设计、运动控制、

集成开发等科学技术的研究型、创新型、开发型⾼级技术和管理

⼈才。

基本概况:

国家级⼀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六)机械类:机械电子工程 于神⾈⻜船、天宫空间站和蛟⻰载⼈深潜器等。依托国家引智平

台,引进国际先进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推⾏国际化教学,拓展

学⽣设计视野。同时创建产学研⼀体的开放式产品设计教学和

实践平台,共享学科资源,在全国创建9家实践教学基地、联合实

验室和研究院,创办“新丝路”国际⼯业设计⼤赛,在实战项⽬中

提⾼学⽣综合设计能⼒,形成了特⾊鲜明的“参与国家重⼤科技

项⽬、集中能⼒培训、企业设计服务、实践平台锻炼、设计创新竞

赛、创新创业团队培育”的⼯业设计创新⼈才培养体系。

第37页

学院及专业介绍

33

学院咨询电话:029-88431006

招⽣专业(类)

⼀、学院概况

⼆、学科特⾊

⼒学与⼟⽊

建筑学院

⼒学与⼟⽊建筑学院由西北⼯业⼤学原⼯程⼒学系(⼗六

系)和原建筑⼯程系(⼗五系)于2003年合并成⽴,2008年整体搬

迁到⻓安校区。著名⼒学家季⽂美、胡沛泉、吕茂烈等教授曾在

此任教,培养了以中国科学院朱位秋院⼠、何国威院⼠为代表的

⼀批知名学者,以及航空航天、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城乡建

设领域的众多领军⼈才。学院设⼯程⼒学系、⼟⽊⼯程系和建筑

系三个教学单位,现有⼯程⼒学、⼟⽊⼯程和建筑学3个本科专

业,6个硕⼠点,3个博⼠点,并拥有⼒学博⼠后流动站。学院拥有

清洁⾼效透平动⼒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器结构⼒学与强

度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器结构完整性技术”⼯业和

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陕西省“航空发动机结构强度与可靠性”

重点实验室。学院拥有国家级⼯科⼒学教学基地和国家级⼒学

实验教学⽰范中⼼。2003年国家级⼯科⼒学教学基地通过验收。

2006年⼒学实验教学中⼼在教育部国家级⼒学实验教学⽰范中

⼼评估中排名第⼀,并于2012年通过验收,由⽰范中⼼建设单位

转为正式挂牌单位。在科学研究和⼈才培养⽅⾯取得了令⼈瞩

⽬的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等奖1项,⼆等奖2项,国

家科学技术进步⼆等奖1项,陕西省教学成果奖8项,国防科技进

步⼀等奖等20余项省部级科技奖励。

⼒学与⼟⽊建筑学院楼

⼒学学科是学校的优势学科,1981年成为⾸批博⼠学位授

权单位,1996年成为国家⾸批具有⼀级学科博⼠学位授予权的

单位。⼯程⼒学专业为国家级⼀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拔尖

学⽣培养基地”获批教育部2021年度基础学科拔尖学⽣培养计

划2.0基地,⼟⽊⼯程专业为国家级⼀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筑学

专业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为陕西省⼀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理

论⼒学》、《材料⼒学》为⾸批国家级线上⼀流本科课程。

岳珠峰教授团队荣获国家科学技术⼆等奖

⼯程⼒学(⼒学拔尖基地班)

⼒学类(⼯程应⽤⼒学试验班)

建筑学(五年制)

三、⼈才培养改⾰

学院实⾏完全学分制,充分尊重学⽣的个⼈兴趣和发展需

求,推⾏个性化培养。实⾏本科⽣导师制,注重对学⽣的学业指

导和职业规划引导。⼤⼒开展国际化⼈才培养,建有⼟⽊⼯程全

英⽂专业,并与20余所海外⼤学和科研机构建⽴了⻓期稳定的

合作关系。主办“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discipline

Modeling in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国际杂志,并有4⼈担

任10个国际学术期刊的编委,在国内外同⾏中具有⽐较重要的

影响。学院每年出国交流的教师和来学院访问的国外学者达到

30余⼈次。另外,下属的国际联合机构“可持续建筑与环境研究

所(SBERI)”,与瑞典、美国等国教授建⽴了稳定的教学和科研合

作关系,⻓期输送并接收国际交流教师及学⽣。

⼤学⽣结构设计⼤赛现场

第38页

学院及专业介绍

34

四、师资⼒量

五、专业介绍

培养⽬标:

学院现有教职⼯145⼈,包括教授29⼈,副教授73⼈。拥有中

国科学院院⼠1⼈(双聘),国家级领军⼈才2⼈,国家级⻘年⼈才

3⼈;洪堡学者2⼈,霍英东⻘年基⾦1⼈,新世纪优秀⼈才3⼈,⾹

江学者2⼈;省级教学名师2⼈,陕西省杰⻘5⼈,陕西省特⽀计划

1⼈,陕西省引进类⻘年⼈才3⼈,陕西省科技新星3⼈,重庆市杰

⻘1⼈,陕西省⾼校⻘年杰出⼈才2⼈,陕西省⾼校科协⻘年⼈才

托举计划2⼈。翱翔⻘年学者5⼈,翱翔新(之)星12⼈。

学院开设有⼯程⼒学、⼟⽊⼯程、建筑学3个中⽂本科专业,

⼟⽊⼯程(英)1个全英⽂本科专业。

(一)工程力学:力学拔尖基地班

以服务于我国“三航”领域向更⾼、更远、更深、更快发展为

⽬标,通过“三位⼀体、四制五化”的培养体系,培养服务国家重

⼤科技发展需求及⼒学学科未来发展需要,具备“⾃主创新、勇

攀⾼峰、多维融合、引领前沿”特质的⼒学拔尖⼈才和未来世界

领跑者。

专业特⾊:

本基地依托⼯程⼒学专业,融合⼒学与⼟⽊建筑学院、航空

学院、极端⼒学研究院和教育实验学院所有资源,坚持“使命担

当、⼤师引领、科技牵引”的育⼈理念,引导学⽣树⽴远⼤抱负、

强化精神感召、激发科研兴趣、激励探索创新;以“校所联合、学

研融合、双导协作”的育⼈模式,培养三航素养、营造学研环境、

开展个性定制培养;以“海外引智、交叉融通、荣誉书院”的育⼈

思路,构筑交流平台,拓展国际视野,提⾼协作能⼒,确保培养成

效;形成“全员、全过程、全⽅位”的三全育⼈格局。

深造与就业前景:

符合条件的毕业⽣可以选择本校本硕/博连读;可到国内外

知名⼤学、相关研究所、科研机构等继续深造;投⾝航空、航天、

航海、机械、能源等国防相关科研设计单位等⼯作;进⼊国家政

府职能部⻔或者加⼊著名企业从事技术攻坚或企业管理。

有优秀的沟通与合作担当能⼒,具有宽⼴的国际视野和交流合

作能⼒。

专业特⾊:

⼒学学科是学校优势学科,固体⼒学和⼀般⼒学与⼒学基

础为国家重点学科、“军⽤材料与结构⼒学”获批⼯信部国防特

⾊学科。本专业为国家级⼀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拔尖学⽣

培养基地”获批教育部2021年度基础学科拔尖学⽣培养计划

2.0基地,拥有⼒学国家级实验教学⽰范中⼼。专业以理论、实验

和计算机仿真为主要⼿段,研究⼯程技术中的普遍规律和共性

问题,具有基础学科与应⽤学科的⼆重性,以及与众多⼯程类学

科交融⼀体的⼯程性。

深造与就业前景:

通过⼯程⼒学专业的培养和课程学习,学⽣掌握出⾊的理

论学习和⼯程实践能⼒,可以选择到国内外知名⼤学、相关研究

所、科研机构等科研机构继续深造,从事⼒学学科的基础前沿理

论、⼒学相关⼯程学科及⼒学新兴交叉学科⽅向的研究⼯作,也

可到航空、航天、航海、机械、能源等相关科研设计单位、事业单

位、企业和部队等⼯作,采⽤⼒学知识从事在复杂环境、⾼新技

术领域应⽤中的核⼼问题。

学制/学位:本科四年制/⼯学学⼠(3年修完规定学分可以毕业,

特殊情况最多延⾄6年)

培养⽬标:

(二)力学类:工程力学

以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追求卓越、引领未来的领军⼈才为⽬

标,培养学⽣对科技知识的浓厚兴趣和探索精神,解决科学问题

和技术难题的担当和能⼒。培养的学⽣掌握扎实的数学和⼒学

基础、航空宇航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优秀的⼯程实践和实验

分析能⼒、出⾊的计算能⼒,具备⾃主学习能⼒和创新意识,具

培养⽬标:

(三)力学类:土木工程

结合国家“⼀带⼀路”战略,融合学校三航特⾊,以培养具有

家国情怀与⾼尚品格、⼴博学识与创新精神、军⺠两⽤基础设施

建设领域的领军⼈才为⽬标。培养的学⽣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

专业知识,优秀的⼯程实践应⽤能⼒与⾃主创新意识,能够从事

房屋建筑、地下建筑、道路桥梁、岩⼟⼯程、航空航天设施⼯程等

领域⼯程设计、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程管理等⼯作。

专业特⾊:

建于1985年,源于1938年国⽴西北⼯学院⼟⽊系,国家级⼀

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特⾊专业,共建⼒学国家级实验教学⽰

范中⼼,拥有陕西省⼟⽊建筑教学⽰范中⼼。

学习交流咖啡屋

第39页

学院及专业介绍

35

深造与就业前景:

毕业⽣在房屋建筑、地下建筑、隧道、桥梁、道路、机场与港

⼝、市政⼯程等的设计、施⼯、管理、投资、开发、研究以及政府、

教育部⻔从事技术或管理⼯作,具有⼴阔就业前景;也可选择结

构⼯程、防灾减灾与防护⼯程、道路与机场⼯程、岩⼟⼯程、桥梁

与隧道⼯程、⼯程⼒学等研究⽣专业进⼀步深造。

学制/学位:本科四年制/⼯学学⼠。

培养⽬标:

(四)建筑学

⾯向国家需求和学科发展前沿,通过系统化的培养模块,使

学⽣掌握建筑学专业的基本理论、技术和设计⽅法,具备建筑师

的职业素养;依托多科性、研究型、开放式⼀流⼤学平台,培养具

有家国情怀与⾼尚品格、⼴博学识与创新精神、全球视野与持久

竞争⼒、德智体美劳全⾯发展,建筑学领域及其相关领域的拔尖

创新⼈才。

专业特⾊:

创办于1988年,是原航空航天⼯业部批准设⽴。陕西省⼀流

专业建设点和陕西省特⾊专业,2012年建筑学专业通过全国建

筑学专业本科(五年制)教育评估。共建陕西省⼟⽊建筑教学⽰范

中⼼,拥有西安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可持续建筑与环境国际联

合研究中⼼。依托本校⼯科优势及特⾊课程,将科学技术及⼈⽂

艺术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的建筑设计能⼒以及相关综合创新和

社会适应等能⼒。

深造与就业前景:

毕业⽣可从事建筑、城乡规划、⻛景园林的设计与规划,以

及管理、教育、科研、开发、产业、咨询等⽅⾯的⼯作,亦可选择报

考本专业及相关学科专业的硕⼠研究⽣。

学制/学位:本科五年制/建筑学学⼠。

建筑系学⽣制作模型

撰稿|张凯审核|李栋

第40页

学院及专业介绍

36

学院咨询电话:029-88431101

招⽣专业(类)

⼀、学院概况

西北⼯业⼤学动⼒与能源学院是从事航空发动机与新能源

领域⾼层次⼈才培养和⾼⽔平科学研究的“三航”特⾊学院,⾄

今已有80多年的发展历史,是西⼯⼤历史最悠久的学院之⼀。学

院以培养家国情怀强烈、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突出、创新思

维活跃、善于沟通协同、有国际视野和全球胜任⼒的领军⼈才为

⽬标。

学院下设航空推进系、航空流体机械系、⼯程热物理系、动

⼒控制与测试系和中德旋转机械与⻛能装置测控研究所、喷⽓

推进理论与⼯程研究所等11所,以及⻜⾏动⼒实验中⼼、计算物

理与能源科学中⼼、俄乌交流中⼼、基础科学中⼼。学院在西⼯

⼤⻓安校区和太仓校区分别设有相关专业和⽅向,学院主体位

于⻓安校区,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信部重点实验室1

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部级实验教学中⼼2个。

学院⾯向全国招⽣的2个本科专业“⻜⾏器动⼒⼯程专业”

和“能源与动⼒⼯程专业”均为国家级⼀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动⼒与能源学院

能源动⼒类(航空动⼒与新能源试验班)

⼆、学院学科特⾊

学院设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和“动⼒⼯程及⼯程热物

理”两个⼀级学科博⼠点,下设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程、⼯程

热物理、热能⼯程、动⼒机械及⼯程、流体机械及⼯程、⻛能和太

阳能系统及⼯程6个⼆级学科硕⼠点,其中“航空宇航科学与技

术”是国家重点学科(A+),“动⼒⼯程及⼯程热物理”是⼯信部重

点学科(B+);并设有两个博⼠后流动站。

三、⼈才培养改⾰

动⼒与能源学院注重本科⼈才培养体系的不断改⾰和创新。

坚持能⼒培养导向,推进动能⾦课建设;共享院所科研资源,丰富

专业课程内涵;借助信息⽹络⼿段,提⾼教育教学能⼒;打造国际

交流平台,拓宽学⽣国际视野;搭建本研贯通桥梁,深化科研育⼈

协同;完善动能成⻓计划,助推学⽣全⾯发展。

四、科学研究资源

学院主要围绕航空发动机及新能源领域开展基础研究和应

⽤技术研究,在航空发动机总体设计技术、航空流体机械⽓动设

计与实验技术、先进燃烧室设计技术、⾼温部件传热与冷却技

术、滑油与空⽓系统设计技术、超⾳速燃烧理论与实验技术、脉

冲爆震发动机技术、涡轮基组合动⼒技术、新型排⽓系统设计技

术、转⼦动⼒学及故障诊断技术、航空发动机智能控制技术等领

域形成了多个优势的研究⽅向和稳定的研究团队。

2022年学院继续保持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牵头获得国防

科学技术进步奖,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陕西省科技创新团

队;出版专著、教材14部;发表学术论⽂190余篇,授权专利85项。

学院已成为我国航空动⼒与新能源领域颇具影响的⼈才培养基

地和科学研究基地。

学院⻜⾏器动⼒实验中⼼

学院科研实验室⽓源系统

五、国际合作资源

序号 国际合作基地/项⽬名称

1 国家引才引智⽰范基地(⻛⼒发电技术)

2 ⻜⾏器综合体效能分析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3 ⻜⾏器复杂流动与控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国家级111引智基地

4 国家外专局、陕西省引进国外智⼒⽰范单位(⻛⼒发电技术)

5 留学基⾦委2020年创新型⼈才国际合作培养项⽬(对俄合作)

6

陕西省创新能⼒⽀撑计划⼀先进航空发动机⽓动

与热结构技术创新引智基地

第41页

学院及专业介绍

37

学院⼀直以来积极拓宽国际交流渠道,搭建合作平台,截⽌

⽬前已与德国柏林⼯业⼤学、意⼤利帕多⽡⼤学、俄罗斯喀⼭国

⽴技术⼤学、英国剑桥⼤学、荷兰代尔夫特理⼯⼤学等30余所世

界著名⼤学以及俄罗斯航空发动机中央研究院等世界著名航空

发动机研制单位建⽴了紧密的科研合作关系。联合成⽴了“中德

旋转机械与⻛能装置测控研究所”、“中俄先进航空发动机热结

构国际联合实验室”、“中英传热与空⽓动⼒学实验室”、“中俄联

合适航性研究中⼼”和“中德⻛电技术研究中⼼”等研究机构,每

年双⽅互派留学⽣和访问学者,进⾏⼈才培养和学术交流。学院

每年暑期邀请世界著名专家开设20余⻔国际课程,此外,学院与

欧洲、俄罗斯的⾼校深度合作,已建⽴本、硕、博全⽅位贯通式⼈

才培养体系。学院与俄罗斯喀⼭国⽴技术⼤学开展1+1双学位硕

⼠反向联合培养,2022年共招收8名来⾃俄罗斯喀⼭国⽴技术⼤

学的硕⼠学⽣进⾏联合培养,已完成开题答辩。与学院⻓期合作

的外⽅教授有2⼈获得“国家友谊奖”,中德旋转机械与⻛能装置

测控研究所是国家外专局和陕西省引进国外智⼒⽰范单位。

学院学⽣赴英国埃克赛特⼤学参加暑期国际夏令营

六、师资⼒量

学院拥有⼀⽀优秀的教师队伍,在职教职⼯135⼈,其中:教

授32⼈,副教授66⼈,博⼠⽣导师50⼈,硕⼠⽣导师104⼈。顾问

教授1⼈,双聘院⼠1⼈,国家级教学名师1⼈,国家级⼈才⼯程⼊

选者(含⻘年⼈才)10⼈,国家级专家6⼈,省部级⼈才⼊选者

22⼈次。

学院与慕尼⿊⼯⼤等6家德国⼤学及西⻔⼦等公司

共同成⽴“中德⻛能研究中⼼”

七、优秀校友代表

学院始终秉承和发扬“热爱祖国,顾全⼤局,艰苦创业,献⾝

航空”的华航西迁精神,坚持为党育⼈、为国育才,学院万余名校

友,很多已经成⻓为各个领域的领军⼈才。先后培养了我国第⼀

位航空发动机专业博⼠蔡元⻁教授,原装备发展部副部⻓刘胜

中将,以樊会涛院⼠、刘永泉总师和⻩维娜总师为代表的多位航

空航天领域著名总师,以中联重科董事⻓詹纯新、GE全球副总裁

向伟明为代表的⼀⼤批优秀企业家,以及以中国航发集团三⼤

主机企业董事⻓(吴联合、丛春义、向传国:学院本科1995级

7251班同班同学)、航天三院党委书记史新兴、中科院⼯程热物

理所所⻓朱俊强、中国航发涡轮院院⻓杨鲁峰为代表的⼀⼤批

优秀管理者。

⼋、专业介绍

动⼒与能源学院采取⼤类招⽣、分类培养的模式,2023年招

⽣⼤类为能源动⼒类,包括⻜⾏器动⼒⼯程专业和能源与动⼒

⼯程专业,两专业均为国家级⼀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制皆为

4年,授予⼯学学⼠学位。

(一)能源动力类: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

本专业以⻜⾏器动⼒为对象,以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

为依托,以动⼒、能源、机械及控制等学科为延拓,历经80多年的

发展,已成为学校最具航空航天特⾊的专业之⼀。2001年被评为

陕西省本科“名牌专业”,2002年被评为国防科⼯委“重点建设专

业”,2009年被评为教育部“特⾊专业”,2019年被评为“国家级

⼀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该专业涵盖航空发动机和⽕箭发动机⽓

动热⼒学、燃烧原理、叶轮机械⽓动热⼒学、结构、强度、振动与

可靠性、动⼒控制与热⼯程信息处理等多个培养⽅向。该专业充

分发挥国防特⾊的突出优势,以教学为主体,教学与科研紧密结

合,培养的学⽣基础扎实,实践能⼒强,综合素质⾼。

基本概况:

(二)能源动力类: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本专业以服务国家航空动⼒和新能源⼈才培养和科技创新

为内涵,以动⼒⼯程及⼯程热物理和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

为依托,历经4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西北⼯业⼤学最具新能源和

航空动⼒特⾊的专业之⼀,2008年被评为陕西省本科“名牌专

业”,2020年被评为“国家级⼀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能源与动⼒

⼯程专业涵盖了⼯程热物理、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程、流体机

械及⼯程、热能⼯程、动⼒机械与⼯程、⻛能和太阳能系统及⼯

程等领域的⼈才培养和学术研究。该专业充分发挥具有国防和

新能源特⾊的突出优势,以教学为主体,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

基本概况:

第42页

就业前景:

⻜⾏器动⼒⼯程专业和能源与动⼒⼯程专业初次就业率保

持在98%以上,在国内外知名⾼校继续攻读研究⽣的平均⽐例在

60%以上,就业⽅向主要分布在航空航天研究院(所)、⼤专院

校、⼤型国企及部队,毕业⽣就业相关度和吻合度较⾼,成为新

能源与航空动⼒领域⾼素质⼈才的输出基地。

动⼒与能源学院瞄准航空发动机专业的国家重⼤需求和国

际合作的⼈才需要,整合中-俄优势教育资源,与喀⼭国⽴技术⼤

学(喀航)联合成⽴⻜⾏器动⼒⼯程专业本科“2+2”联合培养“凌

云班”。“凌云班”不单独招⽣,在能源动⼒⼤类新⽣⼊校后择优

选拔成班,采⽤重基础、强俄语的体系化培养和动态管理模式,

依托国家留学基⾦委专项实⾏留学期间的全额奖学⾦⽀持,毕

业后授予西北⼯业⼤学和喀⼭国⽴技术⼤学双学位。“凌云班”

的学⽣本科毕业后,可继续以国家公派留学⾝份全奖攻读俄、乌

硕⼠和博⼠学位。

(三)特色班级:中俄飞行器动力工程2+2凌云班

基本概况:

38

学院及专业介绍

撰稿|刘存良审核|王占学

培养的学⽣基础扎实、踏实肯⼲、团队协作精神强、专业综合实

⼒突出,在中国航发以及各⼤能源企业赢得了⼴泛认可和赞誉。

第43页

39

学院及专业介绍

电⼦信息学院

学院咨询电话:029-88431207

招⽣专业(类)

电⼦信息类

⼀、学院概况

西北⼯业⼤学电⼦信息学院源⾃1958年创建的⽆线电系,

是全国最早设⽴的⽆线电技术专业和电⼦⼯程专业的单位之

⼀。1970年哈军⼯航空⼯程系航空武器控制、航空武器设计专业

整体并⼊,国防特⾊凸显。

学院现有教职⼯244⼈,其中中国科学院院⼠2⼈,中国⼯程

院院⼠2⼈。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个

陕西省劳模创新团队、6个陕西省教学团队、4个教学名师⼯作

室。

设有电⼦科学与技术系、电⼦⼯程系、系统与控制⼯程系、

通信⼯程系、信息⼯程系和电⼦实验教学中⼼,拥有4个博⼠学

位授权点、3个博⼠后流动站、6个硕⼠学位授权点。

60余年来,培养了我国70%以上的航空电⼦与⽕⼒控制系

统总师,为我国航空⼯业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培养了第⼀

位博⼠,研制了我国第⼀架⽆线电测控中⼩型⽆⼈机、第⼀部机

载航⾏雷达、第⼀套⽆⼈机宽幅⾯航空摄影对地观测系统等。

⼆、学科特⾊

新型通信系统实验

智能空天电⼦系统技术实验室

学院主建有电⼦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程等2个⼀级学

科、系统⼯程⼆级学科,共同建设有控制科学与⼯程、集成电路

科学与⼯程、机械⼯程等3个⼀级学科。

三、⼈才培养改⾰

不忘⽴德树⼈初⼼,牢记为党育⼈为国育才使命,着⼒培养

“具有家国情怀,追求卓越、引领未来的领军⼈才”。现有全⽇制

学⽣2404⼈,其中本科⽣1303⼈、硕⼠⽣794⼈、博⼠⽣307⼈。

本科⽣采⽤电⼦信息⼤类招⽣和⼤类培养模式。60年来,为国家

培养了13800余名⾼级⼈才,造就⼀批强基础、重实践、勇创新、

敢奉献的优秀毕业⽣,涌现出10余位将军、院⼠,30余位国家重

⼤型号航电/任务系统总师、20余位⼚(所)领导,以及⼀⼤批院

所、⾼校和企业等⾏业领军⼈物。

近年来承担国家级创新型⼈才培养国际合作项⽬1项;获国

家教学成果⼀等奖1项、⼆等奖2项;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

⼀等奖2项、⼆等奖4项;国家⼀流课程4⻔,陕西省⼀流课程11

⻔;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国防特⾊教材4部,

⼯信部规划教材7部。

电⼦科学与技术⼀级学科包括航空电⼦系统、电路与系统、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微纳电⼦与智能电⼦等⽅向,推动了我国

“三航”领域电⼦科学与技术学科跨越式发展。

信息与通信⼯程⼀级学科包括空天信息获取与处理、全域

信息传输与定位、空天地海跨域组⽹、智能声学与海洋信息感知

等特⾊⽅向和机器视觉与⼈⼯智能等前沿⽅向,形成了“空、天、

地、海”全域信息获取、处理与传输学科结构,优势特⾊明显。

系统⼯程⼆级学科⾪属于“控制科学与⼯程”⼀级学科,⾯

向国家重⼤战略需求,开展武器系统探测、制导与控制、复杂系

统设计与分析、装备体系对抗与效能评估、⽆⼈系统指挥与控制

等⽅向研究,负责了90%以上军机/⺠机型号的⽕⼒控制与作战

技术攻关,为综合电⼦系统与⽕⼒指挥控制领域输送了⼤批⾼

素质领军⼈才,为我国国防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第44页

40

学院及专业介绍

四、科学研究

学院牵头和共同建设有⻜⾏器综合体效能分析国家级国际

科技合作基地、物联⽹技术及应⽤国家地⽅联合⼯程实验室、⽆

⼈⻜⾏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空基信息感知与融合全国重点实

验室等6个国家级科研平台,空天电⼦信息感知与光电控制教育

部重点实验室、智能空天电⼦系统技术⼯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

室、陕西省信息获取与处理重点实验室等10个省部级科研平台,

以及华为-西⼯⼤移动通信技术协同创新中⼼、西⼯⼤-中兴通讯

⼯程实践教育中⼼、海格-西⼯⼤先进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等

5个协同创新中⼼。

以航空、航天、航海电⼦信息为特⾊,服务⼯业化、信息化和

国防现代化,围绕“四个⾯向”,在航空电⼦综合系统、航空⽕⼒

与指挥控制、智能空战与对抗、机载雷达与侦察、空天机器视觉与

⼈⼯智能、空天遥感信息获取与处理、电磁场与微波、光电信息处

理与测试、卫星导航与定位、通信与导航抗⼲扰、宽带⽆线通信与

⽹络、⽆⼈机测控通信、航空微纳传感器、专⽤集成电路等研究⽅

向特⾊鲜明,优势显著。

近五年来,承担国家⾃然科学基⾦、国防重⼤、重点项⽬,国

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800余项,牵头和联合获国家级、省部级

科研奖励10余项,获CVPR 2012最佳论⽂奖、APSIPA领导与贡献

奖为代表的国际重要学术奖⼆⼗余项。

五、国际合作

学院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本、芬兰、俄罗斯、澳

⼤利亚、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多所⼤学和研究机构建⽴了合作

关系,建⽴国家级国合基地1个、省部级国合基地2个。5位国际著

名院⼠专家担任顾问教授,IEEEFellow、院⼠等50余⼈次来校讲

学和开展合作研究,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1项,2⼈分别当选亚

太⼯程组织联合会FEIAP主席和亚太信号与信息处理联合会

APSIPA副主席,20 余⼈担任 IEEE TGRS、JSTARS、TSIP 等重要

六、优秀校友代表

张平,1986年毕业于电⼦⼯程系信号电路与系统专业。中国⼯程

院院⼠,现任北京邮电⼤学信息与通信⼯程学院教授、⽹络与交

换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国家5G及6G总体专家组专家、

IEEEFellow。

何胜强,2007年博⼠毕业于系统⼯程专业。现任航空⼯业⻜机系

统分党组书记,航空⼯业西安⻜机⼯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

事⻓、党委书记,中航⻜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杨卡林,1981年本科毕业于电⼦⼯程系⽕⼒控制系统专业。现任

⼴西防城港核电有限公司董事⻓。

李锋,1983年毕业于电⼦⼯程系⽕⼒控制系统专业。现任中航⺠

⽤航空电⼦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历任中国航空⼯业集团

有限公司615所⾼级专务,副所⻓。

季晓光,2009年博⼠毕业于电⼦信息学院系统⼯程专业,曾任成

都⻜机设计研究所所⻓。

谢根华,1981年本科毕业于电⼦⼯程系⽕⼒控制系统专业。现任

中航⼯业总公司党组书记、副总⼯程师,研究员级⾼⼯。

陈雷,2000年本科毕业于电⼦信息专业,2003年硕⼠毕业于电路

与系统专业。研究员,博⼠⽣导师,现任航天科技九院副院⻓,美

国加州⼤学洛杉矶分校访问学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张骏,1986年本科毕业于电⼦⼯程系⽕⼒控制系统专业。现任南

京理⼯⼤学党委书记。

蒋丹丹,2014年硕⼠毕业于电⼦信息学院电路与系统专业。国内

最年轻的试⻜员之⼀,中国航空⼯业集团有限公司⽬前正在培

养的唯⼀⼀名商⽤运输机⼥试⻜员,参与了运-7、C919型号⻜机

的科研试⻜⼯作。

⻢菲,2007年本科毕业于电⼦信息⼯程专业,现任中国商⻜公司

试⻜中⼼副总⼯程师,兼任试⻜运⾏部部⻓,是中国第⼀代⺠机

试⻜⼯程师。2015年荣获“上海市第⼗⼋届⼗⼤杰出⻘年”荣誉

称号,2017年荣获“中国商⻜C919⻜机⾸⻜⼀等功”荣誉称号。

学⽣实验

国际期刊编委。多次主办IEEEICSPCC国际会议、IoTaaS等⾼⽔

平⾏业国际学术盛会;创办国际智能⽆⼈系统⼤会、中国航空兵

器⼤会、航空武器系统学术年会,是中国电⼦学会智能⽆⼈系统

分会等组织挂靠单位。

第45页

41

学院及专业介绍

孙⽅平,1999年本科毕业于电⼦⼯程系通信⼯程专业,中兴通讯

⾼级副总裁、全球服务总裁,荣获2018年深圳市五⼀劳动奖章,

2020年获评⼴东省信息通信⽹络⼯程正⾼职称。

吴仁彪,1985-1991年就读于电⼦⼯程系获学⼠、硕⼠学位,杰

⻘,中国⺠航⼤学副校⻓。

七、专业介绍

电⼦信息学院拥有电⼦科学与技术、电⼦信息⼯程、探测制

导与控制技术(航空电⼦特⾊班)、通信⼯程四个本科专业。学院

按照“厚基础、宽⼝径、重实践、求创新”的本科教育培养理念,培

养具备健康体魄、⾼尚品格、⼴博学识、创新精神、全球视野与持

久竞争⼒,德智体美劳全⾯发展,能够在电⼦、信息、通信和控制

等⾼新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程设计与应⽤开发的⾼素质

拔尖创新⼈才。

(一)电子信息类:电子科学与技术

该专业主要培养先进半导体器件与电路、超⼤规模集成电

路、智能集成系统、光电系统及智能传感系统研究⽅向的⾼级⼯

程技术⼈才和管理⼈才。该专业属于国家优先重点发展专业,⼊

选教育部⼀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是国家级⼀流本科专

业建设点。2022软科中国⼤学专业全国排名第15位。

基本概况:

(二)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

该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现代电⼦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

和应⽤能⼒,能从事各类电⼦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开

基本概况:

(三)电子信息类: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

该专业学⽣在航空电⼦特⾊班培养,学⽣主要学习电⼦、信

息、⾃动控制学科的基础知识,是原国防科⼯委重点建设专业、

陕西省名牌专业。该专业⼊选教育部⼀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

划”,是国家级⼀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软科中国⼤学专业全

国排名第2位。

基本概况:

(四)电子信息类:通信工程

该专业学⽣主要学习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移动通信、

光通信、卫星通信、信息交换技术等⽅⾯的专业知识。本专业是

国家级第⼀类特⾊专业、国家及省级综合改⾰试点专业、⼯信部

重点专业、原国防科⼯委重点建设专业,通过教育部⼯程教育专

业认证,⼊选教育部⼀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是国家级⼀

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软科中国⼤学专业全国排名第11位。

基本概况:

毕业⽣可继续攻读相关学科硕⼠研究⽣,2022届免试推荐、

考研录取⽐例为72%。毕业⽣就业单位主要分布在航空、航天、

航海、电⼦、信息、兵器系统等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事业单位,华

为、中兴、阿⾥巴巴、腾讯等著名企业以及⾼等学校等,从事电

⼦、信息、通信、控制、计算机及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设计开发

和⼯程管理等⽅⾯⼯作。

深造和就业前景:

撰稿|⾼永胜审核|王伶

发、应⽤和管理的⾼级⼯程技术⼈才和管理⼈才。该专业⼊选教

育部⼀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属于省级⼀流本科专业建

设点,是国际化⼈才培养试点专业、原国防科⼯委重点建设专

业。2022软科中国⼤学专业全国排名第14位。

第46页

学院及专业介绍

42

学院咨询电话:029-88430774

招⽣专业(类)

⼀、学院概况

西北⼯业⼤学微电⼦学院,经2015年12⽉23⽇学校党委常

委会研究决定成⽴,2018年9⽉依托电⼦信息学院、计算机学院、

软件与微电⼦学院等相关教师以及国内外著名学者和专家开始

独⽴建制,是“国家⽰范性微电⼦学院”、“国家集成电路⼈才培

养基地”。学院⽬前坐落于历史⽂化古城陕西西安,同时在江南

⽔乡江苏太仓设有“集成电路与智能系统国际联合研究中⼼”。

学院建有“集成电路技术国家地⽅联合⼯程研究中⼼”、“教育部

质量⼯程建设项⽬微电⼦特⾊专业建设点”、“陕西省⼯程型集

成电路设计⼈才培养创新试验区”等,为⼈才培养提供⼀流⽀

撑。学院成⽴后,紧扣国家战略需求,积极探索集成电路⼈才培

养新模式,围绕集成电路产业链,深化产教融合育⼈机制,加强

创新能⼒、实践能⼒培养,为国家集成电路事业培养⾼层次拔尖

创新⼈才。

学院设有微纳电⼦、集成电路、智能系统三个系和⼀个国际

联合研究中⼼。设有“微电⼦科学与⼯程”和“集成电路设计与集

成系统”两个本科专业,拥有“电⼦科学与技术”(覆盖电路与系

统、微电⼦学与固体电⼦学、物理电⼦学、航空电⼦综合技术、电

磁场与微波技术、集成电路⼯程、电⼦与通信⼯程、电⼦信息)国

家⼀级学科的博⼠点和博⼠后流动站。2021年获批全国⾸批“集

成电路科学与⼯程”⼀级学科博⼠学位授权点,2022年获批“微

电⼦科学与⼯程”国家级⼀流专业。学院将以“集成电路科学与

⼯程”⼀级学科博⼠学位授权点获批为契机,⾯向国家战略需

求,围绕⼀流学科建设,加快培养产业急需的⾼层次⼈才,加紧

攻关集成电路“卡脖⼦”关键核⼼技术,更好地⽀撑集成电路技

术与产业持续发展,为国家实现⾼⽔平科技⾃⽴⾃强做出应有

贡献。

三、学科特⾊

学院⾯向航空、航天、航海和相关电⼦信息领域,开展微电

⼦科学研究与⼯程应⽤,服务⼯业化、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在

微纳电⼦材料与器件、超⼤规模集成电路、智能集成微系统、空

天电⼦综合系统等研究领域具有特⾊和优势。承担多项国家科

技重⼤专项、武器装备重点型号、国防基础科研、国防预先研究、

国防创新、国家⾃然科学基⾦等项⽬,深度参与多型卫星、⻜机、

武器装备等国家重⼤⼯程的研制任务,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发

展和国⺠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才培养改⾰

学院现有微电⼦科学与⼯程本科⽣400余⼈,研究⽣100余

⼈。学院强调实践创新能⼒和多元化⼈才培养模式,先后与上海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科芯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翔腾微

电⼦科技有限公司、西安集成电路产业基地、西安微电⼦技术研

究所(711研究所)等⾏业知名微电⼦相关企业和研究院所建⽴

实习实践基地和企业导师合作模式,与新加坡国⽴⼤学、韩国成

均馆⼤学、⽇本德岛⼤学等建⽴中外⼈才联合培养。微电⼦科学

与⼯程毕业⽣60%左右攻读C9/985⾼校研究⽣,毕业⽣就业率

⼀直保持在98%以上,就业渠道主要集中在航空、航天、航海、兵

器、电⼦等国家部委所属的研究院所,以及国内外著名微电⼦与

集成电路设计、研发、制造公司,从事设计、研发、管理等⼯作。就

业地点集中在北京、上海(⻓三⻆)、深圳(珠三⻆)和西安、成都

微电⼦学院

电⼦信息类(集成电路)

学院现有师资40余⼈,包括院⼠1⼈,军委科技委专家1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教授5⼈,副教授22⼈,讲

师3⼈,兼职师资30余⼈,包括双聘院⼠3⼈,海外⾼⽔平专家

数10⼈,企业导师10⼈。到2025年,学院全职在编教师将达到

100⼈,其中国家级⼈才15⼈以上。

⼆、师资⼒量

华为-西⼯⼤⼯业⽆线联合创新试验基地揭牌

第⼀届全国⼤学⽣集成电路创新创业⼤赛⼀等奖

第47页

学院及专业介绍

43

微电⼦学院与中国电⼦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所全⾯合作

等⼤中型城市。学院重视实践与创新能⼒培养,学⽣多次在国内

外学科竞赛⽅⾯取得优异成绩。曾摘取第⼀届全国⼤学⽣集成

电路创新创业⼤赛西北地区唯⼀⼀等奖。

五、专业优势与特⾊

微电⼦科学与⼯程专业是在物理学、化学、光学、电⼦学、材

料科学、计算机科学、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等多个学科和超净、

超纯、超精细加⼯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科。是为了适应

现代微电⼦技术的发展,满⾜国防、⾏业以及区域经济对集成电

路⼈才的需求,培养具有良好的创新实践素质与能⼒、具有国际

化视野,德、智、体、美、劳全⾯发展,理论基础扎实、适应⾯⼴、⼯

程能⼒强、基本素质好,具有坚实数理基础、富有创新精神、专业

知识扎实并具备实践能⼒,在微电⼦专业领域具有国际竞争⼒

的⾼素质领军⼈才。

本专业主要教授半导体基本理论、微电⼦器件与集成电路

原理、设计及制造技术等领域的基本理论与知识,紧密结合我校

的“三航”特⾊,聚焦微纳电⼦、集成电路、智能集成系统中的新

兴科学问题和三航交叉技术,与校内相关学科专业协同发展,推

动三航特⾊和新兴技术交叉融合⼈才培养。

基本概况:

(一)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学制/学位:本科四年制/⼯学学⼠。

本专业主要教授集成电路设计与⼯具、集成电路制造与

封测以及微系统等领域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并以实践教学为

抓⼿深度推进产教融合,与⻰头企业、科研院所联合开展覆

盖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的综合实训。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

培养模式,培养既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具有丰富的集成

电路开发、电⼦系统集成和⼯程管理能⼒的复合型和应⽤型

⾼级集成电路和电⼦系统集成⼈才。毕业⽣具备扎实的理论

基础、宽厚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集成电路⼯程能⼒,主要在

⾼新技术企业、国防军⼯企业、研究院所、⼤专院校等单位

从事集成电路有关⼯程技术的研究、设计、技术开发、教

学、管理以及设备维护等⼯作,就业前景良好。

学制/学位:本科四年制/⼯学学⼠。

撰稿|王少熙审核|⽢雪涛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为教育部特设专业,⾯向国家重

⼤战略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坚持特⾊⼯程教育,贯彻“厚基

础、宽⼝径、重实践、求创新”⼈才培养理念,致⼒于培养在集成

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领域具有家国情怀,追求卓越、引领未来

的领军⼈才,使学⽣具备健康体魄、⾼尚品格、⼴博学识、创新

精神、全球视野与持久竞争⼒,德智体美劳全⾯发展。

基本概况:

(二)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第48页

学院及专业介绍

44

学院咨询电话:029-88431392

招⽣专业(类)

⼀、学院概况

西北⼯业⼤学⾃动化学院的渊源可以追溯⾄上世纪50年

代,1959年西北⼯业⼤学成⽴⾃动控制系,设⽴了⻜⾏器仪表传

感器、航陀螺仪设计、光学仪器与制导、航空微电机设计、⾃动驾

驶仪等专业。1970年,哈军⼯空军⼯程系的⻜机⾃动驾驶仪、⻜

机电器设备、航空⽕控及瞄准具等专业并⼊西北⼯业⼤学⾃动控

制系。2003年建⽴⾃动化学院,2008年学院整体搬迁⾄⻓安新校

区。

学院设有⾃动化、电⽓⼯程及其⾃动化、机器⼈⼯程3个国家

级⼀流本科专业,其中⾃动化、电⽓⼯程及其⾃动化专业通过教

育部⼯程教育专业认证。学院拥有控制科学与⼯程、电⽓⼯程、

交通运输⼯程3个⼀级学科,其中控制科学与⼯程学科在全国第

五轮⼀级学科评估中成绩优异,取得历史性突破。现有2个国家级

平台,11个省部级平台,2个国际合作基地。全国⽰范性全⽇制专

业学位研究⽣联合培养实践基地1个,陕西省实验教学⽰范中⼼

1个。

学院教学科研和⼈才培养成绩显著,现有国家精品课程1⻔、

国家⼀流课程3⻔,国家双语教学⽰范课程1⻔、省级⼀流课程4

⻔;近年来获国家教学成果⼆等奖2项,陕西省教学成果奖10项;

获全国百篇优秀博⼠论⽂1篇、全国优秀博⼠论⽂2篇,省部级优

博8篇。⼗三五以来学院承担了国家⾃然科学基⾦135项,其它国

家级项⽬150余项,其中千万级项⽬6项;学院获得国家科技进步

奖2项,省部级⼀等奖及以上9项。学院累计向国家输送近万名本

科⽣,5500余名硕⼠⽣,千余名博⼠⽣,涌现出⼀⼤批杰出院友,

为祖国各⾏各业的建设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科特⾊

⾃动化学院是以社会需求和国防领域重⼤战略应⽤为背

景,结合航空、航天的国防特⾊,专⻔从事⻜⾏控制、导航制导、

智能信息处理、电⽓⼯程以及机器⼈⼯程等领域⼈才培养与科

学研究的学院。近年来,围绕国家重⼤战略需求,⾯向国际学术

前沿,学院在多学科融合⽅⾯不断探索与创新,拓展了机器⼈⼯

程、智能信息融合感知、⽣物信息计算、新能源与混合动⼒等学

科⽅向。

三、⼈才培养改⾰

⾃动化学院按照“厚基础、宽⼝径、重实践、求创新”的本科

教育培养理念,以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追求卓越、引领未来的领

军⼈才为⽬标,使学⽣具备健康体魄、⾼尚品格、⼴博学识、创新

精神、全球视野与持久竞争⼒,德智体美劳全⾯发展,能够在⾃

动化、电⽓⼯程、机器⼈⼯程等⾼新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

程设计与应⽤开发的⾼素质拔尖创新⼈才。学院形成了“⾃动化

类”1个⼤类,3个专业的培养模式。提供多次专业⽅向选择机会,

学⽣可根据兴趣爱好在⼀年级学期末、⼆年级学期末进⾏⼤类

专业的⼆次选择。⾯向⼤类招⽣,重视通识教育,为学⽣提供⼤

量信息技术、经济⽂史等选修课程。邀请信息领域的院⼠和知名

教授为新⽣讲授学术前沿研讨课,开拓学⽣视野。将科研训练和

科技竞赛有机衔接,组建多专业交叉协同的学⽣创新实践团队,

在中国国际“互联⽹+”⼤学⽣创新创业⼤赛、全国⼤学⽣智能汽

⻋⼤赛、全国“挑战杯”等⼤学⽣竞赛中屡获⼤奖。

⾃动化学院

⾃动化类

四、师资⼒量

学院形成了⼀⽀结构合理、⽔平⾼超的师资队伍。学院现

有教职⼯174⼈,专任教师岗141⼈,其中正⾼46⼈、副⾼86

⼈,教师博⼠化率97%。现拥有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1

⼈,中国⼯程院院⼠(双聘)3⼈,国家级领军⼈才3⼈,国家

级⻘年⼈才8⼈,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协等优秀⼈才18⼈

次,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2个,陕西省教学名师3⼈,陕西省优

秀⼈才16⼈次,全球⾼被引科学家5⼈次,国际⾼⽔平期刊编

委19⼈。

第49页

45

学院及专业介绍

六、专业介绍

西北⼯业⼤学⾃动化专业涵盖了⻜⾏器控制、导航制导、信

息控制等专业⽅向,是国内唯⼀具有鲜明航空、航天国防特⾊的

⾃动化专业教学和研究单位。本专业学术梯队结构合理、⼈才基

础雄厚,形成了前沿基础研究、应⽤基础和学科交叉研究、预先

研究和国防⼯程应⽤有机结合的科研体系。专业以社会需求和

国防领域重⼤战略应⽤为背景,结合航空、航天的国防特⾊,培

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研究开发能⼒、良好的⼈⽂素养

和⼀定的国际视野和创新能⼒的⾼级⼯程技术⼈才。

本专业“⼗五”期间是国防科⼯委重点专业,2005年获评陕

西省名牌专业,2007年被教育部评为特⾊建设专业,是国家

“211⼯程”和“985⼯程”重点建设专业。2016年通过了教育部⼯

程教育认证。2019年获评国家级⼀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陕西省

“省级⼀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通过⼯程教育认证复审。

专业现有“航空安全综合监控系统国家地⽅联合⼯程研究

中⼼”、“陕西省⻜⾏控制与仿真机技术重点实验室”、“陕西省⾃

动化教学实验⽰范中⼼”、专业教学实验室24个。⾃动化专业共

有专任教师110⼈,正⾼级职称教师32⼈,副⾼级职称教师60⼈,

中级职称教师18⼈,博⼠化率达到98.18%。

基本概况:

专业以“三航”和“双碳”国家重⼤战略需求为特⾊,⾯

向先进⻜⾏器电推进系统技术、⾼性能新型电机及驱动系统技

术、航空航天器电⼒系统技术、新能源与现代电⼒电⼦技术、

电⼯新技术应⽤等领域,致⼒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追求卓

越、引领未来的电⽓⼯程领域领军⼈才。

专业始建于1952年哈尔滨军事⼯程学院(哈军⼯),

1970年整建制迁⼊西北⼯业⼤学。专业是国防重点专业、陕西

省⼀流专业和国际化办学国家教育体制改⾰试点专业,2013年

⼊选教育部卓越⼯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5年通过教育部⼯程

教育专业认证,2019年⼊选⾸批国家级⼀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020年通过专业认证复审。依托国家教育体制改⾰,专业设置

有国际化试点班,全班中国学⽣成绩达到相关要求均可保研。

专业依托电⽓⼯程⼀级博⼠学科点,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

团队。现有⼯信部“⻜机电推进技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

“航空航天电机系统技术”⼯程研究中⼼、陕西省“新能源与

混合动⼒”国际科技合作⽰范基地等6个特⾊省部级科研平台和

1个陕西省教学实验⽰范中⼼。共有教师58⼈,正⾼级职称

19⼈,副⾼级职称35⼈。近年来,获国家级规划教材5部、教

育部精品教材1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

奖10项,获国家发明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科技

奖45项,年均科研经费8000余万元,形成了良好的科研育⼈体

系和氛围。

专业育⼈成果显著。近年来,为我国国防企事业单位和⾼

新技术企业培养了如现任四川省省⻓⻩强、南京航空航天⼤学

党委书记郑永安等⼀⼤批领军⼈才和科研⻣⼲,在国内外具有

重要影响⼒。

基本概况:

五、优秀校友代表 (二)自动化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郝鹏

⻩强

郑永安

张骏

李平

何胜强

张振平

顾伟

王⾦岩

余承东

辽宁省委书记、省⼈⼤常委主任、党组书记

四川省委副书记、省⻓

南京航空航天⼤学党委书记

南京理⼯⼤学党委书记

辽宁科技⼤学党委书记

中国航空⼯业集团副总经理

中航⼯业531⼚⼚⻓

兰州⻜⾏控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

中航⼯业⽆线电研究所所⻓

华为董事会成员、常务董事、终端BGCEO、智能

汽⻋解决⽅案BUCEO、智能终端与智能汽⻋部件

IRB主任

(一)自动化类:自动化

机器⼈⼯程有潜⼒在未来⼆⼗年内改变世界经济和社会,

是本世纪最热⻔,交叉学科最多的专业之⼀。本专业2022年⼊选

国家级⼀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主⼲学科为“控制科学与⼯程”学

科,建有“信息融合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动化实

验教学⽰范中⼼”等多个教学与科学研究中⼼,以⾃动化类专业

⼈才培养⽅案为基础,开设机器⼈技术、⼈⼯智能技术、⽹络控

制技术3个课程群及三种技术有机融合的创新训练课程群,因材

施教、以趣育⼈,培养⾯向国内外从事机器⼈设计、智能感知与

控制、⾃主导航、特种机器⼈等领域的理论研究型、⼯程应⽤型、

创新创业型⾏业领军⼈才。

基本概况:

(三)自动化类:机器人工程

第50页

46

学院及专业介绍

深造与就业前景:

撰稿|刘准钆审核|韩军伟

启翔湖帆

学院张晓斌教授团队参加C919⼤型客机电源系统试验

建⽴集教育、管理、指导、服务为⼀体的学⽣就业⼯作体系,

教育引导⼴⼤学⼦扎根西部、献⾝国防,⽤⾚诚的爱国之⼼、强

烈的报国之志,履⾏⼈才强国、科技报国的职责。近60%毕业⽣

投⾝国防军⼯,领航⼤国重器迭代更新,真正做到服务国家战

略,献⾝国防事业,谱写新时代“西⼯⼤现象”。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微信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