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产品
销售与消费
AGRICULTUR AL PRODUCTS 2022 年第 19 期 总第 205 期
(内部资料,免费交流)
京内资准字
2022--L0079 号
P16 河南省草莓生产现状调查、经济效益分析及发展建议
P26 对话: 包振民、陈松林、刘家寿 ‖ 怎样向江河湖海要食物
浅析场景化营销在
花卉市场中的应用方式
现代农产品
销售与消费
AGRICULTUR AL PRODUCTS 2022 年第 19 期 总第 205 期
(内部资料,免费交流)
京内资准字
2022--L0079 号
P16 河南省草莓生产现状调查、经济效益分析及发展建议
P26 对话: 包振民、陈松林、刘家寿 ‖ 怎样向江河湖海要食物
浅析场景化营销在
花卉市场中的应用方式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为适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求,服务于县域 / 市域农业发展,中农富通继农业嘉年华
之后创新性地提出中农富通农业奥特莱斯(以下简称农业奥特莱斯)。
农业奥特莱斯以政策引导为动力,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以信用建设为基础,以连锁经营为特征,以品牌培育为
手段,以技术创新为支撑,集聚资源要素,融合现代金融、电子商务、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手段,打造高效优质
农产品和绿色农业生产投入品产销对接平台以及专业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是集产品交易、服务体验、会展交流、
培训教育于一体的全新现代商业模式;对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保障供应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绿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农业奥特莱斯具备产品交易、品牌培育、涉农
服务、金融服务、信息交流、教育培训、休闲体验、会议会展和科技示范九大功能。
2019 年 5 月 19 日在北京国际都市农业科技园隆重举办“中农富通农业奥特莱斯发布会”,引起来自国内外的嘉宾
和全国数十家媒体的关注。农业奥特莱斯能成为具有多样性、更有张力的全新商业模式,打造高效优质农产品和绿色农
业生产投入品产销对接平台以及专业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
中农富通农业奥特莱斯
产品交易 信息交流
涉农服务 金融服务
教育培训 休闲体验
综合性农商
全新产销模式 01
03
04
05
一站式服务 02
全新涉农
体验式消费
全新式生活
五大
创新
业务咨询:刘女士 15811564620
九大 功能
主要业务
构成
产品
交易
品牌
培育
涉农
服务
会议
会展
休闲
体验
科技
示范
农产品
展销服务
农商
体验服务
农业生产
服务
农业经营
服务
农业金融
服务
基本功能 辅助功能
金融
服务
信息
交流
教育
培训
做现代农业 找中农富通
PREFACE 卷首语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1
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重农固本,国之大纲。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
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持
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
展总方针,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
历史性变革。
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10 年来,农业现代
化取得重大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粮
食连年丰收,重要农产品供应充足、种类丰富,肉蛋
菜果鱼等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不管国际形势怎么变
化,我们有能力保证 14 亿多人的饭碗越端越稳、吃得
越来越好。
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
我国是农业大国,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以及富
民乡村产业,构成了大农业的基石。近年来,农业各
产业持续提升,现代农业的产业实力日益强大。
种植业五谷丰登。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连
年丰收,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农业
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表示,2021 年,粮食
总产量达 13657 亿斤,亩产达 387 公斤。水稻、小麦
两大口粮自给率超过 100%,玉米超过 90%。人均粮
食占有量达到 483 公斤,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
国际公认的 400 公斤安全线。同时,通过大面积推广
科学施肥、节水灌溉、绿色防控等节本高效技术,水
肥药利用率明显提高,病虫草害损失率大幅降低。截
至 2021 年,全国三大粮食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
达 42.4%,比 2012 年翻了一番;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
色防控覆盖率达 46%,比 2012 年提高 30.8 个百分点。
畜牧业六畜兴旺。党的十八大以来,“肉盘子”“奶
瓶子”数量充足、种类丰富,养殖环境更好,肉品更优
质,畜禽废弃物利用效率更高。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
局长杨振海介绍,10 年来,我国畜产品供应能力稳步提
升,2021 年全国肉类产量比 2012 年增长 6.1%,禽蛋
产量比 2012 年增长 18.1%,乳品市场供应充足、种类
丰富,保障了重要农产品供给和食物安全。同时,机器
换人步伐加快,养殖主体组织化程度显著提升,畜禽养
殖规模化率达到 69%,比 2012 年提高 21 个百分点。
渔业年年有鱼。我国是世界上主要渔业国家中唯
一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养殖水产品占全世
界养殖产量的 60%以上。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
局长刘新中表示,2021 年,我国人均水产品占有量达
47.36 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2 倍,约占人均动物蛋
白消费量的三分之一。10 年来,循环水、稻渔综合种
养、多营养层级立体养殖等生态养殖模式不断推广,物
联网养殖设备、大型深海养殖装备不断涌现。如今,渔
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超过 60%,各类名特优新水产品
充盈市场,人们在吃鱼上有了更多选择。
富民乡村产业节节高。党的十八大以来,富民乡
村产业呈现业态互促互进、产业互联互通态势,取得
长足发展。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大幅提高,人均可支配
收入由 2012 年的 8389 元增长至 2021 年的 18931 元,增
速连续 10 年超过城镇居民。与此同时,城乡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比由 2.88∶1 下降至 2.5∶1,城乡收入相
对差距稳步缩小。工资性收入成为最大来源,经营性
收入巩固增收基础,财产性收入逐步释放潜力,转移
性收入托起厚实保障,“四驾马车”拉动农民增收迈
向新高度,为经济社会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农牧主产区优势巩固
我国国土空间辽阔,不同省份有不同的农业基础
和产业条件。近年来,各地因地制宜,立足资源禀赋,发
挥比较优势,现代农业的区域结构日益完善。
黑龙江是我国第一产粮大省。10 年来,黑龙江多
种粮、种好粮,持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021 年
粮食总产量达 1573.5 亿斤、占全国的 11.5%,10 年
来累计为国家贡献粮食 1.47 万亿斤,粮食总产量、商
品量、调出量均居全国第一位,全国每 9 碗饭就有 1
碗来自黑龙江。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是黑龙江农业振兴
的主攻方向,黑龙江着力发展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
牌农业,8800 多万亩的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居全国
第一位;培育了北大荒、飞鹤、五常大米等一批知名
品牌;大力建设全国数字农业示范区、国家食品安全
示范区。
青海是重要的畜牧业大省。10 年来,青海优化区
域布局、改善基础条件、培育特色产业,农牧区生产
能力显著增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不断凸显。青海着
力打好“高原牌”“有机牌”“绿色牌”“富硒牌”,绿
色优质特色凸显,生态有机成色更足;40 万吨食用农
产品实现带证上市,超 400 余万头(只)牦牛藏羊实
现质量安全可追溯;认证绿色有机食品和地理标识产
品 925 个,建成有机枸杞基地 20 万亩,有机枸杞认
证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认证绿色有机草场超 1
亿亩,成为全国取得草地认证面积最大的有机畜牧业
生产基地。
河南是重要的农牧业大省。10 年来,河南持续打
好粮食生产这张牌,稳住农业基本盘、筑牢“三农”
压舱石,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 7580 万亩,每年外调
原粮及制成品 600 亿斤左右。河南农作物供种能力约
占全国十分之一,在玉米、花生、大豆、芝麻、生猪
制种供种上优势明显,近年来组建神农种业实验室,打
造“中原农谷”;同时,还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
造“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优势特色农业产值占
比达 57.8%,农产品加工业成为第一大支柱产业,“国
人粮仓”“世人餐桌”的地位不断提升。
四川是西部地区唯一的粮食主产省,生猪出栏数连
续多年居全国第一位。近年来,四川农业大省的金字招
牌越擦越亮,天府粮仓的保障能力持续提升。经过 10
年努力,四川粮食年产量达 716 亿斤,10 年增加 62 亿
斤,新增产量可供 1700 万人吃一年;累计建成高标准
农田近 5000 万亩,约占国土“三调”耕地面积的三分
之二;组建四川省现代种业发展集团,进一步夯实全国
三大育制种基地地位;构建现代粮油产业体系,布局了
75 个优质稻基地县、20 个小麦生产重点县和 48 个油菜
大县,打造了一批“川粮油”特色优势区。
“三农”各领域加快发展
现代农业不仅要有现代化的生产,还要有与之关
联的现代化的各领域各要素。近年来,农业农村各领
域各要素加快发展。
各地加快农业转型,农业品牌蓄积勃发。截至
2021 年年底,全国认定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
生产主体 2.8 万家,产品超过 5.9 万个。比如,江西
萍乡上栗县积极培育农业特色产业,构建“山上油茶、山
腰养羊、山脚养兔”的立体农业模式,经过 10 年的
努力,上栗县累计培育国家级示范农业专业合作社 6
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7 家、省级示范合作社
8 家、市级龙头企业 26 家;121 家种植大户生产的特
色农产品,有 44 种被认证为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
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各地建设美丽乡村,休闲农业“接二连三”。土灶、柴
火、铁锅、炊烟……这样的乡村风景画,近年来在浙江
湖州南浔区双林镇频繁上演。双林镇发展休闲农业、建
设美丽乡村,以“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
为主题,创建美丽乡村精品村、美丽乡村小镇、美丽河
湖,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为释放农旅融合活
力,当地出台扶持政策,打造稻虾旅游综合体,创建浙
江省 A 级景区村庄 12 个、2A 级景区村庄 9 个、3A 级
景区村庄 4 个,实现全镇景区村庄全覆盖。
各地发展农产品电商,“数商兴农”深入推进。
近年来,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农业信息化建设,生
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加
快发展。比如,美团买菜推出“本地尖货”品牌打造
计划,让本地特色农产品通过即时零售平台,更快地
从田间走向餐桌,助力农产品上行。美团买菜相关负
责人表示,将加大优质农产品源头直采,提升农产品
供应链效率,让更多农产品对接大市场,助力农产品
品质提升和标准化生产。
过去 10 年,我国农业持续增长。展望未来,在乡
村振兴战略指引下,我国农业的动力动能将更充沛,新
产业新业态将更丰富,农民的钱袋子将越来越鼓。
——经济日报
2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卷首语 PREFACE
PREFACE 卷首语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3
主办单位
北京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
北京富通大潮来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
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市场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设施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
中国绿色食品协会
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
中国果品流通协会
中国调味品协会
中国蔬菜流通协会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
中国园艺学会
中国水产学会
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
北京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公益支持单位
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
现代农产品
销售与消费
信息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官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官网
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
北京市新发地市场
北京农产品中央批发市场
河北省邢台市邢州现代物流城农产品批发市场
山西省忻州农产品批发市场
山东省寿光蔬菜批发市场
河南省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城
上海市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
上海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
浙江省金华农产品批发市场
湖南省长沙红星农副产品大市场
四川省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中心
四川成都市双流百家批发市场
贵州省贵阳北部农产品电商冷链物流园
深圳布吉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
深圳市南山农产品批发市场
广东省广州市江南农副产品市场
广西玉林宏进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声明:《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声明
凡本刊物中注明“本刊约稿”的作品,版权均属于《现代农
产品销售与消费》,未经本刊物授权,任何媒体、互联网站和商
业机构均不得进行商业性质的 原版原式转载,也不得歪曲和篡改
本刊物所发布的内容。被本刊物授权使用的单位,不应超越授权
范围,须注明来源: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刊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刊物未注明“本刊约稿”的作品,均为转载自其它
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刊物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刊物联系的,请在
本刊物发布该作品后的30日内进行。
本刊中未标明图片来源均来自网络
发行量:300000份/期
杂志宗旨:
宣传区域优质农产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促进农产品流
通体系建设,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搭建农产品市
场信息交流的平台,努力成为联结生产、流通与消费的桥梁。
发行范围:
农产品流通市场主体,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相关负责人。包
括:农业农村部等农业管理部门、县域政府、农业行业协
会、供销合作社、农产品加工推广总站、科研院所、新型农
业经营主体、农产品批发集贸市场、大型超市等。
编辑部
总 编 辑:何小凡
执行总编辑:白春明
主 编:王 妮
副 主 编:鲍仁蕾
美术编辑:韩 倩
编辑/记者:邸旭亮 尹宏吉
苏策阳
封面图片:自网络
委员会(按姓氏笔划排名):
马会勤 冯力更 任迪峰
安玉发 李乃光 李玉清
吴卫华 沈 群 张 文
张天柱 张绍英 张 锐
张德纯 张潞生 陈尚武
陈 湘宁 孟繁锡 封树民
赵梁军 洪 涛 高振江
曹 华 曹建康 韩一军
韩东海 翟留栓 潘灿平
籍保平
2022年第19期
总第205期
浅析场景化营销在花卉市场中
的应用方式 22 突如其来的疫情对花卉产业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然而,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美好生活
的向往越来越强烈,花卉园艺走进千家万户,更
渗透到了阳台和庭院。尤其是疫情期间,宅在家
里的人们对养花越来越热情。
确保水产品持续供给仅仅依靠现有的池塘、近海
养殖远远不够,要放眼江河湖海,拓宽水产品来
源,在集约化养殖污染可控的前提下,江河湖库
的网箱养殖以及深远海集约化养殖是未来水产品
供给重要的增长点。
对话: 包振民、陈松林、刘家寿
‖ 怎样向江河湖海要食物 26
卷首语 PREFACE
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01
农情综报 AGRO-NEWS ROUNDUP
2022年国际农业科技(园区)对接交流活动
金秋时节在京举行/06
市场观察 MARKET SURVEY
凭借一瓶酒、一壶茶、一袋坚果安徽如何把食品
工业做到4000亿?/12
产业研究 INDUSTRY RESEARCH
河南省草莓生产现状调查、经济效益分析及
发展建议/16
品牌营销 MARKETING
浅析场景化营销在花卉市场中的应用方式/22
食品安全 FOOD SAFETY
对话: 包振民、陈松林、刘家寿 ‖ 怎样向江河湖
海要食物/26
海外农产品OVERSEAS AGR-PRODUCTS
国际现代农业与工业生物技术领域发展态势与
热点/32
科技前沿 TECHNICAL FRONT
1320个RNA-Seq揭示了水稻适应性进化的分子机
制, 大数据经典文章/36
农产品地理 GEOGRAPHY
中国最好的西红柿在新疆/40
价格周报 GEOGRAPHY
京东发布《2018-2022地标农产品上行趋势分析》/50
6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农情综报 AGRO-NEWS ROUNDUP
2022 年国际农业科技(园区)对接交流活动金秋时节在京举行
金秋九月硕果累累之际,北京农业产业化龙头企
业协会于 9 月 28 日下午,在北京国际都市农业科技园
携手平谷农业中关村、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
公司、北京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北京京瓦农业科
技创新中心等单位共同举办了“2022 年国际农业科技
(园区)对接交流活动”。
本次会议邀请了北京市科委、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
科院、市农科院、市农学院、平谷农业中关村管委会、北
京种业协会、河北省农业产业协会等领导专家,还邀请
了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研究员 George Beers 先生、荷兰
GOLDSMITH 公司首席执行官克拉斯•范•德•莫伦先
生、比利时 2GROW 智慧传感器公司首席执行官沃
特•迪•布鲁克尔先生,三位国际专家因疫情不能前
来,为本次活动专程录制了讲话视频,以及北京和河
北地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计八十余家单位,一百
余名新老朋友们线上线下欢聚一堂,围绕企业技术改
造、技术创新、技术研发、技术成果转让、科技项目
等科技需求与供给开展互动咨询对接活动。会议由北
京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中农富通·乡
村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白春明主持。
首先,北京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
兼秘书长谢磊和北京种业协会书记、名誉理事长、中
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侯云鹏分别进行了致辞。谢磊
秘书长对本次农业科技(园区)对接交流活动和北京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近期工作做了详细阐述,并
对协会未来为会员企业农业科技支撑工作做了说明,他
指出:协会要研究开发龙头企业的科技资源,逐步形
成政府、科研教育单位、龙头企业间的科技对接,互
联互通。达到创新驱动、支撑发展的目标。侯云鹏书
记重点分析了北京种业现状:一是种业研发机构及人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7
AGRO-NEWS ROUNDUP 农情综报
才集中,研发体系完备;二是基础研究扎实,技术储
备丰厚;三是创新成果突出,且全国市场占有率高;四
是种业企业实力雄厚,市场竞争力强。同时表示北京种
业协会将进一步加大与北京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同发
展,共同推进会员企业供应链、创新链和产业链的集成
效应,为会员企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助力。
北京科技创新促进中心农业农村科技部工程师韩广振
老师就农业科技政策进行了解读,他分享的主题是:“中
关村‘1+5’系列资金支持政策”,为各位企业家们带来
新的风向标。北京京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商业主任,荷兰
瓦赫宁根大学研究员,欧盟数字创新港总干事,George
Beers 先生,视频分享了:如何将科学研究转化为生产力,充
分发挥孵化平台(创新中心)的作用。平谷农业中关村管
委会辛磊副主任通过远程会议系统在线上对农业中关村重
点项目进行了介绍;同时比利时 2GROW 智慧传感器公司
首席执行官沃特•迪•布鲁克尔先生,进行了“国外设施农
业传感器创新应用”的主题视频分享;荷兰 GOLDSMITH
公司首席执行官兼合伙人克拉斯•范•德•莫伦先生,进行
了“荷兰漂浮农场”的主题视频分享。
北京泷源农业产业化研究院项目办主任李姝钰女
士,发布了第九批农业实用技术;北京天安农业发展
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李长春总监就农业科技需求进行了发
言。中国农业大学社会服务处韩保峰副处长、中国农业
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成果转化处 / 基地平台处陈清
处长、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研处左进华副处长、北京农
学院科学技术处马晓燕处长,四位专家代表科研院所进
行了发言。北京京瓦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高级项目经理刘
潇、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高华
杰、京鹍(北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李崇兴,代
表各自企业进行了发言。
会议之后,与会嘉宾参观考察了北京中农富通园艺
有限公司农业产业基地(北京国际都市农业科技园),进
行了对接交流。
本次国际农业科技对接活动有利于北京农业产业
化龙头企业科技创新、产业带动、服务保障能力提升,增
进农业产业化示范龙头企业间和涉农单位间沟通与交
流,推动国际农业科技领域对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和农业企业孵化,推动园区与技术创新、农业现代产
业协调发展,本次活动继续实行线上同步直播及线上
会议的模式,有利于未能到京参会的好企业、好技术、好
项目加强交流。会议参考协会多年产销对接提供供采
目录的良好做法,第一次提供了部分科研、教学、企
业提出的科技供需目录,有利于科技成果的交流、转
化和应用合作。
——中农富通
8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农情综报 AGRO-NEWS ROUNDUP
新生代逐梦新农人——南京市第二期新农人高级研修班成功结业
2022 年 9 月 19 日至 23 日,中农富通长三角农
业规划科学研究所参加了由南京市农业农村局主办的
第二期新农人高级研修班。此次培训班涵盖了理论学
习、现场教学、观摩学习、交流互动等多种方式,内
容饱满、形式丰富。
理论学习在南京国家农创中心展示中心二楼多功
能厅举办,主要包括农业相关政策解读、农业农村高
质量发展、投融资担保知识、农业保险、创新创业思
维拓展、品牌营销策略等方面。理论学习中穿插了各
式各样的互动交流,包括学员经验分享、专家现场点
评等,很好地活跃了课堂气氛。
现场教学组织学员们先后参观南京农创中心公共
创新平台,参观南京农创中心众创空间企业。创业经
验分享环节,主办方组织邀请了来自江苏思威博生物
科技有限公司、港华农业投资(南京)有限公司、江
苏阿农物联网有限公司、江苏博维特健康管理有限公
司、南京未来创业投资中心和南京点点赞数字传媒有
限公司的优秀农业企业家和创业者现场分享创业经
验,分享现场讨论气氛热烈。
观摩学习阶段,主办方组织学员先后赴港华紫荆
农庄、南京国家农创中心孵化展示基地(西江口)、浦
口区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兰花塘)等观摩点学习。
培训班的最后一天,主办方组织青年返乡和大学
生创业项目集中路演,并邀请来自省农业农村厅、自
然资源厅和苏美达资本控股有限公司的专家团队现场
一对一对学院路演指导点评,我所总工胡超也参与了
此次项目路演,并取得了较好成绩。
此次培训收获颇丰,通过理论结合实际,针对青
年创业创客群体,既学习了先进的理论知识,又见识
了大型企业的管理营销模式,丰富并提升了学员们的
企业管理经验与认知层次。对未来农业企业管理有了
新认识,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此次高级研修班由南京市农业农村局主办,南京
市农业装备推广中心(中央农业广播学校南京分校)、南
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南京农创园科创投资集团有限
公司联合举办。南京市农业农村局农业装备推广中心
主任周一波出席开班仪式并提工作要求,指出高质量
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是人才振兴的现实迫切需要,对
此次培训立足南京实际、迎合服务对象现实需求,紧
密结合生态链、产业链、价值链内涵发展,突出专业
专题,创新培训形式,丰富教学内容,追求科学务实
管用高效的模式给予充分肯定,希望今后多办此类质
量高、成效好,受学员欢迎的培训班,助力乡村振兴
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农富通长三角农业规划科学研究所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9
AGRO-NEWS ROUNDUP 农情综报
中农富通长三角农业规划研究所研学培训活动顺利结束
2022 年 9 月 21 日至 23 日,中农富通长三角农业
规划科学研究所受邀参加了安徽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
游协会组织的 2022 年度走访研学暨休闲观光农业首席
专家工作室培训活动。
调研团队一行先后抵达合肥市长丰县月亮湾、淮南
孔店高塘人家、凤阳县大王府农博园、蚌埠天兆石榴农
业园、蚌埠韵莲荷花园区进行了为期 3 天的参观考察,学
习了各园区整合红色旅游、种植养殖、休闲观光、会务
研学的发展经验,以生态农业、健康养生、休闲旅游等
三产融合发展为主的园区发展模式,集休闲农业观光、农
事体验、农业研学和度假养生于一体的经营模式等。
考察期间,协会会长沈欣关于此次研学走访活动发
表了主题讲话,希望各位会员以协会为发展平台,多走
访、多交流、多学习、多建议,立足三农,服务三农,为
后疫情时代休闲旅游市场复苏发展献计献策。协会专
家、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研究员、安徽香米(臻香
丝苗)第一育种人张效忠分享了《虾田稻与休闲观光农
业的发展关系》,从虾稻共生、生态循环、绿色产品、种
业发展到田园景观、休闲观光、劳动研学、垂钓体验等,深
度阐明从种业创新、粮食安全到大地景观、生态旅游内
在与外在的密切关系。协会专家、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原
旅游系主任、安徽师范大学文化旅游策划中心主任杨效
忠老师所作的《加强农文旅融合激活乡村生命力》主题
培训,以及协会专家、安徽省农科院研究员、工程所原
所长路曦结老师所作的《水生观赏植物在休闲农业发展
中的应用》主题培训,杨老师从安徽民宿的六居创意模
式讲起,指出现在处于由资源驱动向创意驱动转变的旅
游智造时代、由资本向运营转变的旅游服务时代,全面
系统阐述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安徽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路老师以睡莲为例详细介
绍了睡莲的发展动态、特征特性与关键配套技术,从美
化环境、净化水体、修复生态、园区造景到观赏性、药
用性、食用性、经济性等方面,多方面说明了水生植物
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中的应用价值。
通过三天的研学培训活动,调研团队了解了安徽
省内部分休闲农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学习了其成功的
运营模式、创新经验及应对问题的措施,为以后更好
地适应市场需求、服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规划建
设提供了创新的发展思路。
——中农富通长三角农业规划科学研究所
10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农情综报 AGRO-NEWS ROUNDUP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11
AGRO-NEWS ROUNDUP 农情综报
12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市场观察 MARKET SURVEY
2022 年 3 月,安徽省发布“十四五”食品工业发
展规划,细数了”十三五”以来的食品工业成就,并
对“十四五”期间食品工业发展做出了展望。文件
提到,安徽农产品中的稻米、小麦发展较好,截至
2020 年,安徽省稻米年产量 320 亿斤,居全国第六,小
麦年产量 350 亿斤,居全国第三,玉米、畜牧、水产
品、中药材等产量皆居全国前列。
原材料的丰富为安徽食品工业发展提供了资源优
势,截至 2020 年,安徽省食品生产企业达到 10241
家, 规 上 企 业 2183 家, 规 上 食 品 工 业 实 现 营 收
3175.3 亿元,利润 211.6 亿元。
在安徽食品发展进程中,白酒产业、休闲食品产
业、茶叶产业构成了安徽的强势产业。其中,白酒行
业已有 4 家上市公司,休闲食品行业已有 2 家上市公司。
徽酒占比 66%,省内市场稳固
在白酒业有一条金科玉律,叫“东不入皖,西不
入川”,其中“川”指四川,“皖”指安徽。其意指
白酒外来企业要寻求发展,就得避开这两地,因为其
本地市场已经非常成熟,竞争激烈。
对于川酒,人们是服气的,即使没有饮酒习惯的
凭借一瓶酒、一壶茶、一袋坚果
安徽如何把食品工业做到 4000 亿?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13
MARKET SURVEY 市场观察
人也对这些名字耳熟能详:五粮液、泸州老窖、剑南春。
而徽酒缘何呢?
据统计,全国共有白酒行业上市公司 20 家,而
安徽便独占 4 家。自上世纪 50 年代末省营毫县古井
酒厂成立,安徽省轻工业厅将酒厂所生产酒品命名“古
井贡酒”以来,安徽省在三十多年的发展后迎来了古
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然后是金种子酒、迎
驾贡酒、口子窖。公开资料显示,2021 年,这四家
公 司 营 收 分 别 为 132.71 亿、12.11 亿、50.29 亿 和
45.77 亿,为安徽酒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尽管面临着茅台等名酒的强势入局,安徽白酒消
费仍然大多来自本地品牌。根据酒食新消费数据,在
2021 年,安徽白酒市场容量约 350 亿元,其中徽酒
以 230 亿元的市场规模达到 66% 的占比,其次是以
茅台、五粮液、洋河、泸州老窖、汾酒、剑南春等知
名品牌为代表的全国性酒企,占比 22%,其他品牌约
12%,徽酒在安徽本地的市场十分稳固,这也就有了
“东不入皖”的说法。
2019 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
录》,将白酒产业从第二类的限制性目录中删除,为
白酒企业新建生产线扩充产能提供了政策支持,也为
安徽白酒产业吹来了一缕春风。
与此同时,安徽省也在积极推动省内白酒龙头企
业的发展,根据其在 2020 年印发的《关于促进安徽
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预计到 2025 年,全
省白酒企业实现营收 500 亿元,培育年营收收入超过
200 亿元的白酒企业 1 家,超过 100 亿元的企业 2 家。
业内普遍认为新世纪以来,安徽白酒已经历了三
2021 年安徽白酒市场占比
轮产品升级,从主流售价“40 至 80 元”到“80 至
120 元”再到“90 至 150 元”,主流产品售价持续提升。
未来安徽白酒发展同样从产品升级上入手,高端化产
品与价格带动市场发展成为必然趋势,在这里,安徽
需要面临的是来自全国的名酒企业的挑战。
洽洽食品与三只松鼠,从炒货摊子到休闲食品
安徽休闲食品以瓜子、坚果为代表,部分相关企业如下表
安徽炒货的品牌化,从傻子瓜子开始。
20 世纪上半叶的芜湖街头,尚未诞生知名的品
牌,有的只是街头巷尾的瓜子小作坊。在一群从炒制
瓜子中寻找商机的人之中,就有年广久,他是“傻子
瓜子”的创始人,也被称为“中国第一商贩”。通过
前往各省考察当地瓜子的口感与味道,年广久用独特
的配料与火候研制出了具有独特风味的瓜子,也打响
14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市场观察 MARKET SURVEY
之中,还有一些未曾提及的本地炒货品牌,例如小刘
瓜子、迎春瓜子,它们也同样为安徽炒货业态的兴起
作出了贡献。
最 后 聊 一 聊 市 场 数 据, 根 据 前 瞻 产 业 研 究 院
数 据, 以 2020 年 整 个 国 内 的 休 闲 食 品 行 业 全 渠
道 市 场 份 额 来 看, 前 五 名 大 品 牌 分 别 为 旺 旺、 百
事、 三 只 松 鼠、 良 品 铺 子、 洽 洽, 分 别 占 据 份 额
6.2%、5.5%、3.8%、3.7%、3.8%。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中国名茶十者有四,品牌打造在路上
安徽茶业国家级龙头企业如下表。
在中国十大名茶品类中,安徽茶便有 4 类:黄山毛峰、太
平猴魁、六安瓜片和祁门红茶。
了傻子瓜子的名号。
在上世纪 70 年代,万元户已经算是有钱人,而
年广久凭借着傻子瓜子,在 1976 年的现金已达到了
百万元,一个有趣的传闻是,为防止霉变,年广久曾
将钱拿出来晾晒,钞票铺满了整个院子。
傻子瓜子不仅在省内引起了轰动,也外销到了诸
如上海等地,引起了全国的重视。此后,模仿者众多,芜
湖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瓜子城”。1985 年,“芜湖瓜
子城形成与发展”研讨会召开,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安
徽、江苏、浙江、福建、河北、贵州、吉林等十个省、市
的经济理论工作者参加了研讨会,肯定了芜湖瓜子行
业的崛起对于全国的城市经济建设的启迪作用。
在傻子瓜子之后,最出名的瓜子品牌莫过于洽洽食品。
在瓜子发展得如火如荼的安徽省,创始人陈先保
先是从“棒棒冰”入手创业,后仍然选择了瓜子行当。
不过,要在竞争者众多的炒货中杀出一条新路,并不
容易。在进行一系列的市面考察后,陈先保创意地改
造了“炒货”传统的炒制办法,通过煮瓜子、添加中
药材等技法独创出煮制瓜子,将洽洽带向了全国。
1998 年,洽洽品牌创立,在 3 年后的 2001 年,洽
洽销售量已达 4 亿。2011 年,洽洽食品在深交所中
小板成功上市,成为了中国炒货第一股。
洽洽上市的第二年,也就是 2012 年,安徽詹氏
总经理章燎源宣布辞职,并与伙伴创建三只松鼠。在
炒货企业还在以瓜子为核心卖点,开拓其不同的风
味、制作办法以赢得消费者的心之时,三只松鼠已经
瞄准了更新的坚果业态。
2012 年也是天猫成立的第一年,人们对于网络购
物还停留在跃跃欲试的状态。而三只松鼠却毅然瞄准
电商赛道,在天猫商城上线不到 3 个月就实现了同类
销售的第一,2012 年销售额达 3500 万。6 年之后,三
只松鼠的销售额已经超过 70 亿元。2019 年,三只松
鼠成功登陆创业板,章燎源成功了。
在安徽炒货品牌的“你方唱罢我登场”中,我们
看到了企业家不断革新、不断升级的创业精神,在这
2021 年国内休闲食品市场份额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15
MARKET SURVEY 市场观察
温暖湿润的地理环境为安徽茶叶的生长提供了便
利。资料显示,安徽省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
区,丘陵山地占比高,其山区土质适宜,昼夜温差大,有
利于茶树生长。这种依赖自然环境的特点也让安徽形
成了以地区为分类的茶叶产业集群,形成了大别山、皖
南山区名优绿茶、红茶、黄茶产业集群和亳州花草茶
产业集群。
在自然环境外,悠久的种茶历史为安徽省茶叶发
展提供了历史积淀。据悉,安徽茶业发展由来已久,到
唐代时有了显著发展,“徽州山地十之七八都在种
茶。”到了明代,茶叶产量已达到 3800 吨。因此,安
徽茶叶也常年领先于其他省份,在上世纪 90 年代之
前,都保持着种植面积在全国前三的成绩。21 世纪
以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后来者居上,茶叶的竞争者
变多,安徽茶叶暂时掉队,在 2019 年中商产业研究
院的茶园面积排行耪上排名第 7,为此,安徽正在积
极寻求改良之道。
其一,是打造品牌。前面提到,安徽在全国的名
茶中“十者有四”,然而,无论是黄山毛峰还是太平
猴魁,安徽出名的似乎都是某某品类、某某品种,却
不见一个响当当的品牌。因此,安徽省首先要做的便
是打破农产品普遍面临的“有品类、无品牌”的现状,打
造出一个在全国范围内有较大影响力的品牌。
其二,是培育人才。在今年 4 月人民网的报道中,记
者记录了安徽面临的茶业用工难的问题,记录显示,一
些茶企的用工缺口高达 1 万人。据悉,安徽茶工中外
来茶工占据了重要部分,受疫情与农村劳动力流失影
响,尽管茶叶长得好,却没有足够的工人开采。为此,安
徽省农业农村厅乡村产业发展处处长杨亚明提到应当
加强培育茶叶人才,提升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为安
徽茶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其三,是加强出口。以销售地区来看,安徽茶叶
出口较多。根据“十四五”文件,安徽省茶叶出口量、出
口额分别稳定在 7 万吨、2.9 亿美元水平,分别位列
全国第二、第三位。政府也于去年出台茶产业振兴意
见,提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共同发力”,鼓励茶叶
企业参与展销活动。
在这些政策之外,我们也看到安徽省正在积极拥
抱新技术,在 2022 年 4 月举行的太平猴魁查文化旅
游节上,展出了黄山旅游股份与蚂蚁集团合作的茶产
品区块链标签,消费者购买后只需扫描二维码,就可
以看到从源头到茶杯的全过程。
尾声
安徽省“十四五”食品工业发展规划显示,十四五
期间,安徽省将以发展优势产业为发展重点,预计
“十四五”期间全省食品产业规模实现 4000 亿元。
白酒要开始第四轮的产品升级,瓜子要探寻新品类,茶
叶要打造大品牌,安徽食品产业将在这些部署中迎来
新的增长空间。
——35 斗
16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产业研究
INDUSTRY
RESEARCH
草莓为蔷薇科草莓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风味独特,营
养价值高,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由于具有周期短、见
效快、经济效益高、适合设施栽培等优势,草莓已成为
设施农业、休闲农业及都市农业等优先选择的栽培作物
之一,日益受到重视。据中国园艺学会草莓分会统计,2018
年中国草莓总面积 17.3 万 hm2
,总产量 500 万 t,我国
已成为世界第一草莓生产大国和第一消费大国,占世界
总产量的 50% 以上;河南省是我国的草莓主产省之一,在
全国排名第 7 位。近年来由于一些优良品种的引进和新
型栽培技术的应用,草莓经济效益较高,各地涌现出大
量以观光采摘为主题的草莓园,形成了许多草莓村和草
莓乡镇,把小草莓做成了大产业,极大推动了草莓的区
域规模种植,草莓种植已成为许多地方农民致富的支柱
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
河南省草莓生产现状调查、
经济效益分析及发展建议
产业研究
INDUSTRY
RESEARCH
河南省草莓产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品种结构
不合理、投入成本较高等诸多问题。为此,调查统计河
南省草莓的生产情况和销售情况,分析生产成本中的关
键要素,优化成本和收益,一方面提出改善建议,为莓
农降低生产成本,在提高草莓生产效率的同时,提高种
植效益;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完善河南省草莓产业技术体
系,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问卷设计与数据来源
2020 年 11-12 月,河南省草莓协会等单位组织进行
草莓生产调查,根据河南省草莓种植局部集中、全省广
泛分布的特征,对全省各地区进行无差别问卷调查。设
计调查问卷,采取网络填写调查问卷与草莓种植户一对
一进行交流并填写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在河南省草莓协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17
产业研究
INDUSTRY
RESEARCH
会会员和草莓种植户的积极配合下,本次调查共完成问
卷 368 份,均为有效问卷。同时采用现场走访、电话调
查和资料查询等方式,完善调查内容。
问卷内容包括:草莓种植户的年龄、性别、文化程
度、2019 年 9 月至 2020 年 5 月种植品种、种植模式、育
苗情况、病害情况、草莓生产过程中主要投入成本(种
苗、生产苗、农药、肥料、农膜、蜜蜂、劳动力、土地、水
电燃油、农机具大棚折旧等)、产量、草莓不同时期销
售价格、销售模式、经济收益等。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调查问卷的样本涵盖了河南省所有的省辖市,在收
回的有效问卷中,郑州市 29 份、洛阳市 27 份、驻马店
市 25 份、周口市 28 份、南阳市 24 份、新乡市 24 份、商
丘 市 22 份、 信 阳 市 23 份、 漯 河 市 22 份、 安 阳 市 19
份、鹤壁市 17 份、焦作市 17 份、开封市 21 份、许昌
市 20 份、平顶山市 17 份、濮阳市 17 份、三门峡市 16
份。调查样本中男性占比 81.79%,女性占比 18.21%。
样 本 的 年 龄 分 布 中,18~25 岁 占 比 2.99%,26~35 岁
占 比 27.72%,36~50 岁 占 比 55.16%,51~60 岁 占 比
12.77%,60 岁以上占比 1.36%。样本的受教育程度中,本
科及以上学历占比 6.79%,大专学历占比 15.22%,高中
学历占比 38.32%,初中及以下学历占比 39.67%。样本
情况基本符合河南省草莓面积分布、人口特征和经济文
化发展水平,可以为调查分析提供科学合理的数据支持。
结果与分析
河南省草莓生产现状
草莓栽培面积及分布
据河南省统计局统计,2019—2020 年河南省草莓种
植面积为10340hm2
,面积超过1000hm2
的地市有信阳、商
丘、郑州和周口,面积较大的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郑州、信
阳、洛阳、商丘、漯河、驻马店、周口、南阳、濮阳等地
市的郊区或郊县,草莓采摘园遍布各个县区和乡镇。
草莓设施条件及栽培方式
调查发现,河南省草莓种植主要以设施促成栽培
为主,占 98.64%;露地栽培较少,占 1.36%。设施
产业研究
INDUSTRY
RESEARCH
类型主要是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和连栋温室,分别占
栽培总面积的 84.24%、14.13%、0.27%,以塑料大
棚为主,日光温室主要分布在黄河沿岸及以北地区。
栽培方式以土耕栽培为主,占 93.48%;土耕栽培和
无土栽培都有的农户占 6.25%;极少数农户选择全部
采用无土栽培,占 0.27%。
目前草莓地起垄方式主要是起垄机起垄和人工起
垄,有 82.88% 的种植户使用起垄机起垄,只有 17.12%
的种植户采用人工起垄,起垄机的推广应用速度较快,解
决了起垄期间用工难的问题,提高了效率,减轻了农户
的劳动强度,降低了用工成本。
河南省塑料大棚草莓生产中采用 1-4 层塑料薄膜
覆盖保温,采用 1 层、2 层、3 层、4 层的占比分别为
3.23%、22.90%、68.71%、5.16%,以 3 层膜覆盖为主。
调查发现,有 80.16% 的种植户在冬季都曾遭受过低温
冻害,只有 19.84% 的种植户没有遭受冻害,冻害是河
南省草莓生产中的主要问题之一。采用 3 层膜覆盖在南
阳、信阳、驻马店等地区基本不遭受冻害,黄河沿岸及
以北地区低温年份会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
草莓生产人员基本情况及种植规模
根据调查发现,河南省草莓种植户大部分都是本
地种植者,占比 91.85%,只有 8.15% 的种植户是外
来种植者。其中有 12.77% 的种植户生产经营草莓的
时间在 10 年以上,有 31.52% 的种植户生产经营草莓
5~10 年,55.71% 的种植户生产经营草莓 5 年以内。
由此可见,河南省草莓种植户中新手占一半以上。在
图 1 2019-2020 年河南省各地市草莓栽培面积
18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产业研究
INDUSTRY
RESEARCH
其负责管理的草莓园中,常年参与草莓生产经营人数为
1~3 人的占 54.89%,4~5 人的占 23.64%,6~10 人的占
12.50%,11~20 人的占 5.43%,20 人以上的占 3.54%,由
此可见,河南省每个草莓生产经营单位的人数以 1~3 人
为主,大多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经营。
种植面积在 5 亩以内我们认定为小规模,种植面
积在 5~10 亩认定为中等规模,种植面积超过 10 亩认
定为大规模。根据调查数据可知,河南省草莓种植户
平均种植面积为 12 亩,样本中最小面积为 0.5 亩,最
大面积为 400 亩。小规模、中等规模、大规模分别占
52.45%、27.99%、19.56%,目前小规模种植户占主体。
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及劳动
力供给情况成为制约单个家庭草莓种植规模的主要因素。
草莓栽培品种
经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河南省种植的草莓品种共有
37 个,品种较多。主要栽培品种是红颜(占 25.81%)
和宁玉(占 20.04%),这 2 个品种共占 45.85%,天仙
醉(占 8.17%)、章姬(占 7.96%)、香野(占 6.96%)
和甜查理(占 6.92%)也有一定的栽培面积,其他品种
占 24.14%。
在生产苗繁育模式上,大部分农户以露地育苗为
主,占 91.30%;部分种植户采用避雨育苗,占 6.79%;极
少部分农户选择高架育苗,占 1.91%。总体上看,河南
省草莓生产苗繁育以农户自繁自用为主,少部分农户需
要购买生产苗,规模化繁育企业较少,产业化程度较低。
种苗来源上看,28.53% 的草莓种植户选择从高校
和科研院所购买种苗,25.54% 的种植户选择从专业种
苗公司购买种苗,但仍有 26.91% 的种植户选择从农户
或个体户手中购买种苗,19.02% 的种植户选择自己留
苗,从专业机构和公司购买种苗的比例仍然不高,也是
苗期病害较重的因素之一。
在种植户对育苗地的处理方式上,73.37% 的种植
户选择每年换新地育苗,17.12% 的种植户选择用重茬
地育苗并采用化学消毒剂进行土壤处理,9.51% 的种植
户用重茬地繁苗,但不做土壤消毒。种植户对育苗地的
土壤消毒意识有待提高。
种苗成活率以及定植后死苗原因
根 据 调 查,2019 年 秋 季 第 一 批 苗 的 定 植 成 活 率
是 79.00%,2020 年 秋 季 第 一 批 苗 的 定 植 成 活 率 是
75.00%,与上年相比,成活率有下降趋势。定植后发生
死苗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炭疽病,同时也受到红叶病、空
心病、生产苗质量差和土壤重茬未消毒等因素的影响。
草莓红叶病和空心病的发生情况
受草莓种苗调运、气候、栽培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近
2 年草莓空心病和红叶病在河南省开始发生并呈扩散
趋势。2019 年秋冬季节有 32.88% 的草莓园曾发生
空心病,52.99% 的草莓园曾发生红叶病;2020 年
秋冬有 45.11% 的草莓园曾发生空心病,有 60.05%
的草莓园曾发生红叶病。与 2019 年病害发生情况相
比,2020 年空心病、红叶病的发生都呈上升趋势,空
心病的发病率增加了 12.23 个百分点,红叶病增加了
7.06 个百分点。
新冠肺炎疫情对草莓销售收入的影响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大多数草莓种植户单位面
积草莓销售收入与往年相比有所降低,占比 65.76%;收
入与往年持平的种植户占比 22.83%;只有少部分种植
户收入增加,占比 11.41%。
草莓种植户未来的种植计划
经 调 查, 草 莓 种 植 户 对 未 来 草 莓 种 植 面 积 计 划
不变的占 57.33%,今后计划扩大种植面积的农户占
29.08%,只有 13.59% 的种植户计划减少种植面积。从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河南省的草莓栽培面积可能会保持
稳中有增的发展趋势。
河南省草莓生产成本及经济效益分析
生产成本构成与分析
经调查发现,平均每公顷草莓的生产成本为 22.12
万元,即每亩成本 14748 元。草莓生产过程中主要的成
本包括种苗、生产苗、农药、肥料、农膜、滴灌带、蜜
蜂、雇工费用、土地租金、大棚折旧费以及农机具折旧
费、水、电、燃油动力和包装支出等,占比较大的依次
是大棚折旧费、农膜、肥料、雇工、种苗和生产苗费用,具
体统计数据见表 1。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19
产业研究
INDUSTRY
RESEARCH
将草莓生产成本分为四部分进行分析。第一部分,草
莓生产资料的投入,占总成本的 49.50%,主要包括种
苗、生产苗、农药、肥料、农膜、滴灌带、蜜蜂等投入。
其中农膜是满足草莓设施栽培条件的基本农资之一,包
括棚膜和地膜,棚膜要求透光、保温,一般一年需要更
换 1 次。农膜在生产资料投入中占比最大,其次是肥料、种
苗和生产苗。
第二部分,雇工费用。草莓是劳动密集型、技术要
求高的产业,生长期长,机械化程度低,用工量大。根
据调查得出,62.77% 的草莓园的劳动生产中需要雇佣
工人作业。随着近年劳动力紧缺、工价上涨,雇工成本
也随之增加,占到总成本的 9.74%。
第三部分,大棚折旧费、农机具折旧费以及土地租金
成本,占总成本的 29.52%。从表 1 可以看出,河南省草
莓的大棚折旧费在总成本中占比最高,随着近几年钢材价
格的快速上涨,新建大棚的投资成本和折旧费会更高。农
机具折旧费用为平均每公顷 15764.27 元,在总成本中占
到 7.13%。河南省土地租金平均每公顷 16218.34 元,城
郊或交通便利地段价格普遍稍高,在总成本中占到 7.33%。
部分,水、电、燃油投入以及包装支出。每公顷水、电、燃
油投入比重不高,占到总成本的 4.60%。河南省草莓包装
支出平均每公顷 14694.70 元,占到总成本的 6.64%。
经济效益分析
(1)销售方式和销售价格。河南省草莓销售方
式以进园采摘为主,占到总数的 42.39%;同时一些
大的产区如中牟县等以市场批发为主,占到总数的
41.03%;15.76% 的莓农选择在产地附近村头、路边就
近销售;极少部分种植户选择给电商送货以及网上进行
销售,占到总数的 0.82%。
草莓在 11 月中旬开始上市,到第 2 年的 5 月底结
束,价格整体呈前高后低的趋势。11-12 月产量低且果
品质量好,价格最高,1-2 月因为是春节前后,价格也
相对较高;随着温度逐渐升高,草莓产量增加,在 3-5
月价格明显降低。由此可见,河南省草莓可选择早熟品
种,提早上市,填补市场空白,有利于草莓种植者获得
较高收益。
(2)平均产量和收益。河南省草莓平均产量为
21635.87kg/hm2,产量总体偏低。平均收入为 39.36
万 元 /hm2
, 平 均 支 出 为 22.12 万 元 /hm2
,利润为
17.24 万元 /hm2
,相较于其他农作物来说,草莓种植收
益优势明显。
存在的问题
第一,设施保温性能较差,不能满足冬季草莓的温
度需要,极易发生冻害和休眠断茬,在黄河沿岸及以北
地区表现尤为突出。第二,品种更新速度慢,新优品种
推广速度慢,应用面积小;品种多而杂,增加了管理难
度,影响了草莓果品的标准化生产,难以形成有竞争力
的大品牌。第三,平均产量低,品种区域性配套技术缺
乏,种植户整体栽培技术水平不高。第四,育苗技术落
后,育苗品质差,定植后成活率低;新型育苗技术如高
表 1 河南省草莓平均生产成本及占比
图 2 2019 年 11 月至 2020 年 5 月河南省草莓销售价格
20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产业研究
INDUSTRY
RESEARCH
架育苗、避雨育苗、容器育苗和穴盘育苗等新式育苗应
用较少。第五,常见病害和新型病害加速蔓延,重视程
度不够,炭疽病仍是定植后死苗的主要原因,新病害红
叶病和空心病呈上升趋势。第六,土壤连作障碍仍很突
出,防治方法单一。第七,销售方式传统而单一,网络
销售比例低,销售半径小。第八,草莓加工环节缺失,草
莓加工产品、文创产品、衍生品少,附加值低。第九,规
模化生产基地少,市场体系不健全,尚未形成有影响力
的品牌。第十,政府对草莓产业的支持力度有待加强。
讨论
河南省草莓生产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近几年
发展较快。据河南省统计局统计,2012 年的种植面积是
4940hm2
,2019 年的种植面积是 10340hm2
,2019 年
是 2012 年的 2 倍,8 年间增加了 1 倍;2017、2018 年
的 种 植 面 积 分 别 是 9250、9760hm2
,2017-2019 年 的
种植面积增速放缓,呈稳中有增的发展趋势。河南省是
草莓输入省,省内的草莓生产量满足不了本地的消费需
求,需要从安徽、山东、江苏、辽宁等省调运,可以适
当支持一些具备人力、土地资源的地区发展规模化生产
基地,满足批发市场的需要。
21 世纪初,甜查理以其抗病、高产、耐贮运的优
势成为主栽品种。从 2016 年开始,甜查理受红叶病的
影响,面积开始慢慢减少。从目前草莓种植户的选择来
看,红颜和宁玉是栽培面积最大的 2 个品种,其他品种
面积较小,河南省种植的草莓品种较多,没有一个绝对
主导的品种。红颜和宁玉具有一定的优势,红颜栽培历
史悠久、种植技术成熟、品质好、口感好、果形好、颜
色艳丽,深受消费者欢迎,但是在盐碱地特别是沿黄河
一带种植容易缺铁黄化,在信阳、南阳、驻马店等地区
种植比较适宜;宁玉口感中等,但是产量高、极早熟、抗
性好、适应性强,较受种植户和批发商欢迎,但近 2 年
红叶病也有发生,影响了它的推广速度。极早熟品种香
野的面积有所增加,熟期早,对炭疽病抗性好,有望成
为河南省的主栽品种之一。总体来说,早熟、抗病、优
质的草莓品种将会是河南省未来品种选择的方向。
在繁育生产苗时,大部分农户选择露地育苗,占比
91.3%,培育的为裸根苗。露地育苗在高温、多雨天气
时,种苗易感染病害,繁殖系数也会大大降低,而且土
传病害严重,缓苗时间长,成活率低。避雨育苗能够有
效减少种苗苗期病害,提高繁苗系数。高架育苗虽然成
本高,技术要求高,但周期短,占地面积小,也可以大
大提高种苗质量。日本原来也是以露地育苗为主,为了
解决病害的问题和提高苗木质量,目前基本上全部采用
穴盘或容器育苗。避雨育苗、穴盘育苗和高架育苗等新
育苗模式是将来育苗的发展趋势。
在草莓生产过程中,占比最高的是大棚的成本投
入,每公顷农膜费用为 33312.23 元,每公顷大棚折旧
费 为 33316.03 元, 农 膜、 大 棚 折 旧 费 分 别 占 总 成 本
的 15.05%、15.06%。 江 苏 省 平 均 每 公 顷 农 膜 费 用 为
21815.55 元,大棚折旧费为 15941.55 元。与之相比,河
南省的农膜和大棚折旧费偏高,江苏省多数是 2 层膜覆
盖,而河南省主要是 3 层膜覆盖,主要与覆盖层数和拱架
数量有关。雇工投入也占较大的比重,尤其近年来劳动力
紧缺、工价上涨,这也造成了成本的增加。河南省是人口
大省,为草莓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裕的劳动力,这是河南
省发展草莓产业的人力资源优势。河南省草莓销售方式以
采摘和批发为主,城郊地区以进园采摘为主,大型种植基
地以市场批发为主。网上销售占比很小,只有 0.82%,与
河南省的物流优势不符。最主要的原因是草莓种植户整体
文化程度不高,缺少网上销售的能力,网络营销意识淡
薄,同时也缺少配套的快递包装,另外,草莓产区缺少专
门的网络销售公司来做线上销售。辽宁省丹东地区的草莓
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各地,河南省与辽宁省相比差距很大。
河南省平均每公顷草莓利润为 17.24 万元,而江苏省为
20.20 万元 /hm2
,河南省与之相比偏低,其中的主要原
因是草莓产量偏低,提高种植户的栽培技术水平、提高产
量是提升河南省草莓产业效益的主要途径之一。
发展建议
河南省草莓产业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设施、品
种、土壤、种植技术、产品包装加工和品牌培育等方面,为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21
产业研究
INDUSTRY
RESEARCH
加快推进河南省草莓产业向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转
变,打造知名品牌,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要加强河南省草莓产业规划引导和布局优化。
一是坚持适地适种。河南省地处南北分界线,中北部地
区土壤偏碱,冬季气温偏低,应发展以新型日光温室和
3 层薄膜大棚为主的促早栽培,选择耐盐碱草莓品种;中
南部地区土壤、气候条件更适宜草莓生长,可适度规模
发展。二是坚持市场导向和适度规模生产。充分考虑省
内、省外 2 个市场,以满足当地市场为前提,优先推
广市场占有率高、前景广阔的品种,优先发展立地条件
好、有技术基础、人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合理确定河南
省各产区生产规模,以效益为中心,形成均衡有序的草
莓生产供应体系。
第二,加速选育草莓新品种,推广实用新技术。加
快选育一批口感、风味、丰产、抗病、抗逆等综合性状
优良的新品种,在省内进行生产性试验,建设示范园,扩
大种植面积。加快推进水肥一体化、有机肥替代化肥、病
虫害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重点开展土
壤培肥、连作障碍治理土壤消毒技术、高架基质栽培等
技术示范和推广应用;加快推进机械化等省力化栽培方
式,比如草莓起苗机、起垄机、定植机、覆膜机等的推
广应用,降低人工成本;加快互联网+、智能控制、物
联网监测等设施设备在草莓生产上的应用;建立草莓果
品安全质量的检测监控体系,以及丰富草莓加工衍生品
类,提高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
第三,加强并完善草莓种苗繁育、推广体系。加
快建立草莓脱毒种苗繁育技术体系,开展苗木纯度鉴
定,完善草莓病毒分子检测和真菌性、细菌性病害病
原的鉴定检测,从源头上确保优良品种的原原种苗质
量,并建设一批区域性草莓脱毒种苗繁育基地,提升
脱毒种苗供应能力。按照新修订的《种子法》的要求,保
护草莓新品种权,完善种苗质量管理体系,抓好种苗
市场监管,及时为生产提供品种纯正、优质健壮的草
莓脱毒无菌苗。建设草莓优质脱毒种苗应用示范基
地,加快优质种苗推广应用。
第四,加快推进草莓标准化生产。加快河南省地方
标准制修订,在系统梳理现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基
础上,制修订一批适应绿色发展的技术规程、种苗繁育
与苗木质量等级、果品等级等地方标准,开展标准化生
产技术培训,引导按标生产,确保果品质量安全。
第五,大力推进草莓品牌建设。草莓品牌建设是走向
草莓强省的必由之路,在河南省草莓协会的指导下,联合
省内外草莓行业组织,协作推进草莓品牌建设,搭建产业
链合作平台,整合草莓界各方资源,促进草莓产业的有序
发展。加快培育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和较强市场
竞争力的草莓品牌,提升草莓产业的竞争力及影响力。
结论
综合分析了河南省草莓的生产现状和经济效益。
2019 年河南省草莓种植面积为 10340hm2
,主要采用
3 层膜覆盖的塑料大棚进行促成栽培,以土耕栽培为
主,小规模种植户是主要的种植群体,多数以家庭为
单位经营。品种较多而分散,缺乏生产主栽品种,品
种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多数种植户的种苗以购买为
主,育苗方式以露地育苗为主。秋季定植后成活率比
较低的主要原因是炭疽病、空心病、红叶病的发生。
平均生产总成本为 22.12 万元 /hm2
,成本中占比最高
的是大棚折旧费,其次是农膜、雇工、种苗和生产苗
费用。销售方式以采摘和批发为主,销售价格前高后低。
全省草莓平均产量为 21635.87kg/hm2
,产量偏低,总
收入为 39.36 万元 /hm2
,利润为 17.24 万元 /hm2
。
河南省草莓产业存在设施保温性能较差、品种结构
不合理、平均产量低、品种区域性配套技术缺乏、育苗
技术落后、病害加速蔓延、土壤连作障碍严重、销售方
式传统而单一、果品加工环节缺失、规模化生产基地
少、市场体系不健全、有影响力的品牌少等问题,从加
强草莓产业规划引导,品种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
等提升草莓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并完善草莓种苗繁
育、推广体系,加快推进草莓标准化生产,大力推进草
莓品牌建设等 5 个方面提出发展建议。
——本文来自《中国果树》2022 年第 7 期“河南省草莓生
产现状调查、经济效益分析及发展建议”
22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品牌营销
MARKETING
突如其来的疫情对花卉产业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然而,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
往越来越强烈,花卉园艺走进千家万户,更渗透到了
阳台和庭院。尤其是疫情期间,宅在家里的人们对养
花越来越热情。
2020 年全国花卉产销形式进行分析研究会上,中
国特色花卉协会市场经济流通分会秘书长田小光表
示:“对花卉产业结构而言,疫情影响是短暂的,行
业落后需要企业不断的去探索改进。花卉产业未来繁
荣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
一、大型花卉市场的销售情况及市场变化
当前花卉市场分析
根据前瞻性产业研究所的数据统计,从 2013 年
到 2019 年,中国的花卉种植面积持续增长。但在
2019 年之后,由于国家土地保护问题,土地持续减少。
但是根据 201-2024 年中国花卉产业的统计和预测,从
2013 年的 1288.11 亿美元增加到 2019 年的 1656 亿
美元,花卉需求并没有因为种植面积的减少而下降,相
反,2024 年预计将大幅增加 2215 亿美元。
交易数据的市场变化
2019 年 大 型 观 叶 植 物 交 易 量 为 497 万 盆, 与
2018 年数据基本持平,但较 2017 年下降 18.4%。鲜
切花市场成交量 11227 吨,较 2018 年增长 14.6%。
2019 年,观花和小盆栽交易量共计 4288 万盆,较
2018 年增加 537 万盆,最大年增幅为 20.1%。(以
上数据来源 :2020 年全国花卉产销形态分析会)
从交易角度来看,鲜切花和小盆栽的销量显著水
文 刘彩霞 王雪 北京中农富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浅析场景化营销在花卉市场中
的应用方式
品牌营销
MARKETING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23
品牌营销
MARKETING
平上升,大型绿植以及盆花的销量下降,多肉销量与
往年基本持平;大型观叶植物标准化低,转移比较困
难,产品品种相对比较旧,观花和小盆栽植物在花卉
电商的助力下,大众消费增加。同时,鲜切花逐渐开
始进入我们日常生活中,市场需求增加,同时,互联
网金融交易、鲜花快递等交易方式也渗透到花卉流通
产业,大大提高了鲜切花的交易量和交易便利性。
在市场交易方面,低质量产品的供过于求,而优
质产品却供不应求。花卉消费市场加速向三线、四线
村镇等市场下沉。如今的消费观,正从传统消费向追
求生活质量的新兴享乐消费领域转变,花的消费逐渐
从节日和礼物类消费向日常消费转变。消费者越来越
年轻化,更喜欢新奇特的花卉售卖方式,越来越重视
包装和维护的难易度。此外,互联网还为传统花卉产
业带来了新的消费模式和新的发展方向。
未来的花卉市场特点及创新
中国花卉产业经过多年发展,传统的花卉市场已
进入同行业和跨界竞争白热化,新技术、新模式的出
现,线上线下甚至是跨行业的竞争将会越来越大。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花卉零售市场由于设施、环
2013-2018 年我国花卉种植面积统计及增长情况预测 2013-2018 年我国花卉种市场国模统计情况及预测
我国花卉种植面积(万公顷) 增速(%)
品牌营销
MARKETING
我国花卉行业市场规模(亿元)
24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品牌营销
MARKETING
境、以及服务等因素,所导致的购物和服务体验感较
差的营销方式,会逐渐萎缩甚至被取代。现在市场出
现许多时髦的零售方式 : 如直播、社区团购、花卉沙
龙……与此同时,“花卉 +”的跨界营销模式也迅速
融入花卉产业。未来的花卉市场,将是集消费者各种
需求于一体的体验式市场。
如今去中心化、服务及产品同质化、媒介多元化
问题也异常情况严重,如何将企业自身资源优势可以
更好的传递给消费者?无疑,集消费者“环境、场景
设计、娱乐、服务和产品信息”等需求于一体的场景
化营销方式,将会成为吸引消费注意力,形成品牌意
识的关键。
二、场景化营销的花卉应用方式
场景化营销概念花卉产业案例
越来越多的品牌开设实体店,注重通过场景营
造,身临其境的体验,将产品融入生活场景,让顾客
通过场景唤起产品的共鸣和需求。场景营销的背后,更
多的是对软价值的开发。如今,多肉已经成为年轻消
费者的新宠。对于办公室里的“90 后”来说,多肉植
物已经成为一种特殊的符号。虽然颜值不高,却是治
愈萌物。它不仅包含着“天然呆”“萌”等情感特征,还
承载着人们对生活方式的态度。当消费成为一种表达
时,势不可挡。
PAPERVOICE 就是这样一个奇趣美学品牌,他
们认为打造治愈效果和情感生活场景,对于花植产品
非常重要。PAPERVOICE 目前推出的花植概念产品
虽不多,但格外吸睛,他们的产品设计不仅让植物单
品有了更多的创新,还为它赋予了精美的品牌概念。
通过精心的包装和文案,赋予治愈效果,营造出情感
教育场景,让人耳目一新。产品是成交的基础,写
好产品文案,将卖点和附加值充分利用体现出来,才
有可能营造出治愈和情感教学场景。通过不断创新包
装,创意文案介绍等,引发消费者共鸣。从当前情况
来 看,WEEKENDFLOWERSHOP( 周 末 花 店) 客
户群以年轻人居多,品牌工作人员表示,研发推广产
品是一条很长的路,还有更多的未知等待着去挖掘探
索。存在很多都是未知可探索的受众等待去挖掘。
许多颠覆性创新是跨界产生的,花点时间和腾讯
音乐就是如此。从如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去追求
精神满足感的产品,比如插花、读书、听音乐甚至旅
行等,这些对生活的没有太多实际用处的精神消费,虽
然没有带来物质价值,但备受大众青睐。这便是消费
升级带来的市场需求,以“花·时间”为例,它的口号
是“花点时间在无用的美好上”,受众正是这些追求
享受精神生活的人。
花点时间用户作为消费升级的主流人群,享受精
神消费的美感,腾讯音乐也非常重视这种高品质生活
方式的人群。与花卉具有“物质性”的精神消费品相
比,音乐无疑是一种完全虚拟的精神消费。当“音乐
遇上鲜花”品类跨界,腾讯音乐希望能够利用跨界营
销精准营销触达这一类高质量消费人群。在过去,音
乐对我们的感情是“纯线上”的。而鲜花作为“实物”
属性的精神消费,在线下生活场景中广泛应用。当二
者跨界营销后,鲜花与歌单线上线下联动起来,让用
户的消费场景更加多元化,也更容易唤醒用户的音乐
美感的享受。
如今花卉市场竞争激烈,就在大家只需几块钱就
能买一束花的同时,也有品牌将鲜花卖成了“轻奢品”。
比方说野兽派,将不被看好的“线上花店”模式,用
故事、仪式感、情怀的销售方式沉淀出一个相当经典
的案例。他们将一朵放在水晶球里的永生花卖到 520
元一朵,而穿着斗篷的告白兔则卖到 3344 元。从“故
事订花”收获种子用户,再到从“卖花”到“贩卖生
活方式”的版图不断扩张,它的每一步都是以提高消
费者的体验为核心。野兽派营销玩法,也让我们看到
新锐品牌占领消费者的新姿势。
以场景营销为手段的品牌提升策略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看到,现下企业做花卉产品
的场景化营销,从场景营造、产品软价值开发、文案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25
品牌营销
MARKETING
及包装、跨界营销、提高核心体验感等营销新玩法,备
受消费者的青睐。想要做好花卉业的转型和建设任重
道远,一定需要借助品牌可持续提升的价值创造让其
更具有生命力。如何系统的将场景营销手段,来提升
品牌的策略呢?
以体验式场景营销打造多元化鲜花体验服务
场景化营销以体验为主,通过场景营造,构建出
能够引起消费者情感共鸣的场景,并按此,来划分产
品的种类。基于场景营销,可以把具有相同消费特征
的人群聚集成社群或部落。在这个社群中,会慢慢的
形成本社群的文化,并通过现在移动化的网络等技术
去迅速传播重组。我们传统的线下花卉实体店,集中
于一个特定的销售区域,很少做出花卉社群及文化。
在设计时候,通过充分的利用花
带给人们视觉、触觉以及嗅觉等感官刺激,吸引
消费者购买。同时,可以设置花艺类、花卉养护类的
课程,如用户购买到达一定数量,就可以免费听课等
这样的措施,来增强客户的黏性。
引入新零售模式、扩大场景营销覆盖范围及渠道
可以学习花点时间和腾讯音乐的营销模式,在整
合资源的同时,对用户进行销售绑定。比如,我们卖
日常鲜切花,可以和日常家居生活用品绑定,提升鲜
花与生活的仪式感,利用现在的新技术,打造多场
景、高效率且全时段的新零售消费体验,通过线上线
下联动提升产品的供应链效率,消灭库存,最终实现
消费者、渠道、品牌商的共同盈利。
这种模式,就体现在 : 商业模式全渠道融合,消
费场景上及购物、餐饮、娱乐等多元业态于一体 ; 运
营方式通过互联网、通信技术重塑产业链结构实现智
慧零售。消费升级的浪潮种,消费者正在从简单的物
质需求转向精神和体验的双满足,新零售的多场景、高
效率、全時段优势能满足消费者。率先采用线上线下
全渠道融合新零售模式有望快速成长起来。
品牌内涵全面提升
21 世纪的今天,品牌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种的主
流,人们所消费的主流产品,都是由一个个的品牌组
成。无疑,品牌成为了一个企业最高贵的无形资产,也
成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目前,在我国花卉产
业,可以数得上的花卉品牌寥寥无几,所以创建花卉
品牌是花卉产业的当务之急。
花卉企业,在做好花卉产品品质的同时,花卉品
牌的设计定位,品牌文化,品牌保护等的建立,将是
未来花卉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企业
自身品牌内涵的充实与建设,才能让产品拥有灵魂,让
消费者对企业的产品具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
跨界联名
“跨界”代表一种新锐的生活态度与审美方式的
融合。随着市场的消费升级,市场的年轻化、网红化
发展迅速,“眼球经济”、“艺术潮流”快速爆发。
文化价值,无疑是品牌表达自我的最佳方式,而 IP
自带文化情感。因此,“借 IP 说话”成为了各大品
牌与年轻消费者交流的新方式。这对花卉企业来说,是
机遇也是挑战。
花店借“明星效应”推广 : 杭州实体店的野兽派
花店,邀请了辣妈小 S 作为母亲节主题的代言人。
“roseonly”则在今年推出了由刘诗诗亲手设计的母
亲节花束。“亲手设计的花束,可以更好地回馈母亲
之爱。”这款由刘诗诗亲手设计的花束中使用到了雪
山白玫瑰、康乃馨、洋桔梗等花材,这款产品也受到
不少年轻人的喜爱。
结论:
花卉的场景化、体验式营销,让消费者在空间和
感知上更直观,提高客户黏性,商业格局也更加丰富
多彩。2020 年我国花卉零售市场规模达 1876.6 亿
元,从花店接单量来看,北上广深订单最多,二三线
城市的需求量也正在逐步上升,随着国内消费水平的
提高,未来空间增量可期!
——本刊约稿
26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食品安全
FOOD
SAFETY
主持人:“树立大食物观”,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实
际上就是通过高质量发展渔业提供更多更好的水产
品,巩固、优化、拓展渔业生产空间。这对渔业发展
有何启发和指导?
包振民:水产品是高质量的蛋白质,富含人体需
要的不饱和脂肪酸,对人类健康非常重要。我国水产
养殖有悠久的历史,但现代水产养殖业起始于新中
国成立以后,其主要标志是人工育苗的突破和人工
对话:包振民
陈松林、刘家寿
怎样向江河湖海要食物
对话嘉宾 包振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海洋
生命学院教授、海洋生物遗传学与育种教育部重点
实验室主任
陈松林: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
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水
产生物技术领域首席科学家
刘家寿: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
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
大水面增养殖岗位科学家
主持人
冯建伟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确保水产品持续供给仅仅依靠现有的池
塘、近海养殖远远不够,要放眼江河湖海,拓
宽水产品来源,在集约化养殖污染可控的前
提下,江河湖库的网箱养殖以及深远海集约
化养殖是未来水产品供给重要的增长点。
01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27
食品安全
FOOD
SAFETY
饲料的研发。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广大渔民和水产
科技工作者开创了发展高效绿色的中国水产养殖新模
式,这就是淡水养殖以草食性、滤食性、杂食性鱼类
为主,海水养殖以贝、藻类为主的低碳足迹生产模
式,被誉为最高效的动物蛋白生产技术之一,使我国
养殖业在“双碳”发展战略中蹚出一条新路子。发展
水产业,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关键是要用系统的、整
体的发展理念,根据不同的养殖环境和生产要素,针
对不同的养殖对象,做好科学规划,以科技创新为驱
动,做到绿色高质量发展。
陈松林: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就树
立大食物观做了全面系统论述,指出“要向江河湖
海要食物,稳定水产养殖,积极发展远洋渔业,提
高渔业发展质量”,为做好渔业工作提供了根本遵
循,为水产种业的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向江河湖
海要食物就是要大力发展大水面渔业,大力发展深
远海养殖业和远洋渔业,强化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开
拓盐碱水域等新的水产养殖空间。因此,今后要大
力培育适合湖泊大水面增养殖、深远海养殖、工厂
化养殖以及盐碱水域养殖的鱼类等水产新品种,建
立相应的养殖技术和模式,为向江河湖海要食物提
供技术支撑和良种保障。
刘家寿:大食物观明确了水产品是食物安全的重
要组成部分,向江河湖海要食物更为渔业发展指明了
方向。调整水产品生产结构、扩大水产品生产来源、确
保水产品持续供给仅仅依靠现有的池塘、近海养殖远
远不够,要放眼江河湖海,拓宽水产品来源,江河湖
海将是未来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地。
主持人:我国渔业,特别是水产养殖业取得了
令人瞩目的成就,养殖水产品产量达到了全世界的
60%,从树立大食物观,向江河湖海要食物的角度考
虑,下一步渔业发展还有哪些发展空间和增长潜力?
包振民: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中国水产
业取得了辉煌成就,成为世界第一养殖大国,但水产
养殖的生产空间一直没有得到有力保障。随着工业
化、城市化的发展,以及环境生态工程建设的需要,近
年来水产养殖的空间一直在缩减。因此,如何拓展渔
业发展空间是产业面临的重大问题。要树立大食物
观,重视渔业生产,保障产业发展的基本空间需要;同
时积极拓展新空间和新途径,比如,陆地上利用荒芜
的盐碱地和低洼地开展水产养殖,海洋中发展离岸深
海设施养殖,利用湖泊和水库开展渔业资源恢复和生
态养殖等;加强循环水设施养殖、工厂化养殖等集约
化技术的研发,发展新型高效的养殖模式和技术,提
升渔业发展的增长潜力。
陈松林:水产养殖业是保障我国食物安全的重要
产业,2021 年我国水产养殖产量 5394 万吨,其中
鱼类产量为 2824 万吨,占比 52%,为增加优质动
物蛋白供应、提高全民营养健康水平、保障我国食
物安全和促进全球水产品有效供给等作出了重要贡
献。但不可否认,我国水产养殖业中还存在一些问
题和不足,例如,水产养殖生物种质退化严重、抗
病力差、病害频发,年经济损失数百亿元。许多鱼
类雌、雄生长差异大,比如半滑舌鳎等海水鱼类雌
比雄大 30% -400%,而黄颡鱼、罗非鱼等淡水鱼
类雄比雌大 35% -200%,所以鱼类性别控制意义
重大,任务艰巨。在鱼类养殖产量中,存在结构不
太合理的问题,优质海水鱼类占比仅为 6.5%。水产
养殖规范管理不够、资源节约不够,粗放式养殖较
多,野杂鱼喂养仍然存在。部分地区的养殖布局不
够合理、超容量超规划养殖较为常见,生态健康养
殖技术和模式建立应用不够。养殖尾水治理技术研
发和应用不够等。解决好上述问题,将有助于推动
我国水产养殖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
刘家寿:我国宜渔的湖泊、水库、江河面积近
400 万公顷,海洋面积更是高达近 300 万平方公里,渔
业生产增长空间巨大。依靠科技创新,在集约化养殖
污染可控的前提下,江河湖库的网箱养殖以及深远海
集约化养殖是未来水产品供给重要的增长点。
28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食品安全
FOOD
SAFETY
主持人:拓展渔业发展空间,当前面临的主要挑
战是什么,该如何破题?
包振民:拓展渔业发展空间,目前主要挑战有四
个方面。一是品种问题。缺乏适养品种和专门化品
种,新拓展的渔业生产空间大多与传统的养殖空间在
生产条件和环境要素方面差异较大,不论是盐碱水域
还是离岸深海,新的养殖环境和养殖模式需要新的适
养良种。二是养殖装备和养殖工程问题。要拓展新的
养殖空间就需要新的养殖模式和技术,开发新的养殖
设施和养殖工程。三是健康的养殖模式问题。特定生
境下的养殖水产动物的生理生化反应、行为习性变化
等基础生物学问题是否清楚,养殖容量参数是否掌握
常常是决定养殖模式成功与否的关键,包括营养饲料
的研发和病害防治体系的构建等。四是政策保障问题。
渔业生产领域还存在政策法规供给不充分、不合理等
问题,对新拓展的渔业空间的产权、使用和管理,以
及相关费用和税收等政策法规目前比较模糊。针对上
述问题,需要加强养殖生物学基础研究,攻克关键技
术,为新空间的拓展和新途径的建立提供科技支撑,同
时加强政策法规建设,保障产业的稳定发展,制定有
针对性的金融保险政策,鼓励创新,吸引各种资本的
投入。
陈松林:发展深远海养殖是向江河湖海要食物的
重要途径,我国海域辽阔,发展深远海养殖前景巨大。
但是,近年来我国传统水产养殖空间资源日益受限。
据报道,“十三五”以来,我国水产养殖面积逐年下
降,每年平均减少 130 万亩。渔业资源衰退趋势尚未
根本性扭转,传统养殖和捕捞产业空间受限。针对上
述问题,发展深远海养殖成为向江河湖海要食物的重
我国海洋面积近 300 万平方公里,约为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向江河湖
海要食物,渔业是先行者,也是主力军。在提高发展质量的基础上,渔业必
将在向大水面、深远海进军,拓展国土资源利用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02 03
要途径之一。
但是,目前我国深远海养殖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是
适合养殖的鱼类种类少、深远海养殖装备和养殖技术
不够成熟、深远海养殖成本高等。因此今后的重点任
务应该包括:大力开展适合深远海养殖的鱼类品种开
发和新品种培育,研制出适合不同海域养殖的鱼类新
品种;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深远海养殖装备和设施,加
强深远海养殖及其配套技术的研发;加强智能化技术
在深远海养殖中的应用研究,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
殖效益,使深远海养殖能够尽快发展成新的适用养殖
方式。
刘家寿:江河湖库渔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环
境保护的压力。过于严格的环境压力增加了养殖成
本、挤压了养殖空间。一些地方政府受环保风暴的影
响,有“层层加码”现象,比如贵州、湖北均出台了
取缔网箱养殖的措施。过去 5 年,我国大水面养殖面
积减少了 29%,养殖产量减少了 36%,江河湖库网
箱养殖面积和产量均减少了 90%以上,亟待立法保障
江河湖库的养殖方式和养殖空间。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29
食品安全
FOOD
SAFETY
主持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保护好生态
环境的前提下,从耕地资源向整个国土资源拓展,宜
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形
成同市场需求相适应、同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现
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如何处理好渔业与生
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包振民:水产养殖和环境保护是可以兼顾的,其实
从中国水产业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我们已经走出一
条生态环保的水产养殖之路,这就是低碳足迹生产模式。
我们的水产养殖模式从水体中吸收了大量的氮和碳,有
效减缓了水域的富营养化问题,据初步研究表明,中国
每年因水产养殖从海水和淡水中固定的二氧化碳分别
为 200 万吨和 180 万吨。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投饵养鱼不
同,我国的水产养殖业更绿色、高效。整体来看,水产
业本质是绿色、环保和高效的蛋白质生产技术。以前水
产业存在养殖散乱差等现象,更多的是管理问题,由于
一段时间内水产养殖业在我国发展迅猛,加上水产业作
为大农业开放程度最高的领域,造成有些区域产业发展
较乱,并形成了生态环境问题。不必讳言,许多地方的
养殖区承包期太短且调整频繁随意,也造成养殖户不重
视投入、低成本生产等现象。处理好渔业与生态环境保
护的关系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水产领域要科学布
局、科学养殖、科学管理,强化基于生态管理的养殖。
同时要统筹规划,加强政府对基础养殖工程体系的建设
和投入,比如池塘养虾尾水的治理,就可通过与贝类养
殖结合形成循环养殖工程系统。水产养殖与生态湿地系
统、保水渔业和净水渔业系统都是一些渔业和生态环境
保护协调发展的好模式。
陈松林:处理好渔业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从
水产种业角度看,需要大力加强水产种质资源收集、保
走出一条生态环保的水产养殖之路,关键是要科学布局、科学养殖、科
学管理,强化基于生态管理的养殖模式。同时要统筹规划,加强政府对基 03
础养殖工程体系的建设和投入
存、评价与优异种质资源挖掘,重点加强抗病高产优质
重大新品种创制,提高养殖成活率,减少药物使用。大
力加强性控育种技术研发,培育高产优质单性苗种,提
高养殖单产。大力发展优质海水鱼类养殖,提高海水鱼
类养殖的比例。加强水产养殖规范管理,建立资源节约
型养殖模式,实现粗放式养殖向集约化、工厂化和智能
化养殖的转变。建立和推广标准化的以养殖容量为基础
的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和模式。探索零用药、免疫预防等
健康养殖技术,实现科学防控和用药减量,保障生态环
境安全和水产品质量安全。
刘家寿:要正确处理好渔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
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大力推广对环境保
护有重大作用的大水面生态渔业,在确定大水面增养殖
容量的前提下,定量放养滤食性鱼类,把浮游生物转化
为鱼产品,同时控制藻华的发生;定量放养鱼食性鱼类
以控制小型鱼类,提高天然饵料生物的转化效率;严格
控制底层扰动性鱼类和草食性鱼类,减轻对底泥的扰
动、减缓对水草的摄食。二是加大渔业环保技术的研
发,比如节能减排网箱养殖技术的研发、高效饲料的研
发等。三是通过精准管理提高饵料利用效率,避免饲料
浪费。四是养殖尾水处理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30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食品安全
FOOD
SAFETY
主持人: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是向江河湖海要食
物的重要途径,长江流域河流湖泊众多,是发展大水
面生态渔业的重要地区,请问如何做好大水面生态渔
业发展与长江“十年禁渔”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衔接?
包振民:长江千百年来养育着华夏子孙,长江“十
年禁渔”修复长江生态、保护自然渔业资源将关系到
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的长久利益。长江流域
河流湖泊众多,将大水面生态渔业和长江“十年禁渔”
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可解决长江流域人
主持人:提升渔业生产效率主要依靠科技创新,其
中大力发展设施渔业是一个重要方向,请问目前我国
设施渔业发展水平如何,下一步如何从科技创新等入
手提高设施渔业发展水平?
包振民:最近几年我国设施渔业发展很快,出现
了很多新技术新装备,比如 10 万吨级的“国信 1 号”
长江流域河流湖泊众多,将大水面生态渔业和长江“十年禁渔”以及生态环
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可解决长江流域人民的吃鱼问题和渔民就业问题。
强水产养殖,要坚持“以养为主”方针,推进科技创新和装备升级,提
高养殖效率。发展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生态环保网箱等设施渔业,大力推进
水产种业振兴,加大优良品种选育、机械装备研发、实用技术攻关力度,提
高单位水体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04
05
民的吃鱼问题和渔民就业问题。有几点基础的工作应
该重视,一是充分做好生态容量等基础工作研究,做
好湖泊渔业资源变动和种群补充的机制研究,一湖一
策,不能简单套用,要科学有序开展增养殖利用。二
是做好湖泊本底的生物多样性调查和群体遗传结构分
析,增殖放流和养殖群体的结构尽可能与自然群体相
协调,以防止对长江流域自然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破坏。
刘家寿: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十分必
要,但禁渔范围不宜盲目扩大。目前,大量水域的原
有职业渔民在禁渔行动开展后,已被安置上岸,为有
组织、按规划开展公益性的生态增养殖渔业提供了难
得的管理和实施保障。建议一是组织开展试点,明确
大水面生态渔业的组织实施路径。二是加强资源调查
监测评估,进一步提高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精准化管
理水平。三是加强对禁渔后生态效果的后续科学评
估,依据农业农村部等三部门 2019 年底发布的《关
于推进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协调
一致的配套政策,通过科学放养、增殖资源起捕发展
大水面生态渔业,维护湖泊生态系统健康可持续。
养殖工船、海南民德养殖工船、中集来福士“经海
004 号”智能网箱和循环水养鱼、养虾系统。但整体
而言,我国相比世界发达国家仍有差距,主要表现在
原创性少、模仿跟踪多,渔业机械整体设计落后,制
造加工水平低,这与我们以往对养殖设施和机械的重
视不够、投入较少有关。可喜的是,最近几年国家和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31
食品安全
FOOD
SAFETY
行业以及行业外的企业逐步重视起来,许多以往不涉及
渔业机械的企业把目光投向水产养殖业。设施化、集约
化养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学科进行品种培育、养
殖技术和装备的设计与制造联合攻关,重视基础研究,加
强养殖设施和装备与水产动物生活习性和行为等的适配
性研究。重视养殖数据库建设,特别是要重视信息和网
络科学技术应用,加强智能化和智慧化技术在养殖设施
上的研发,实现水产养殖装备的跨越式发展。
陈松林: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项技术
能够创造一个奇迹。
过去 10 年,我国水产育种基础研究取得突破,技
术创新实现跨越,良种创制成果丰硕。在基础研究方
面,自 2012 年起,我国相继破译牡蛎、半滑舌鳎、鲤
鱼等重要水产养殖生物基因组。迄今,我国已完成 74
种水产养殖生物全基因组精细图谱绘制,率先发现比
目鱼类性别决定和变态发育关键基因,揭示鱼类性别
决定和变态的分子机制。水产养殖生物基因组解析在
国际上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的转变。
基础研究的突破为育种技术创新提供了原动力。
近 10 年,我国发掘了 20 多种鱼类性别特异分子标
记,建立分子标记辅助性控技术,解决了鱼类性别控
制的技术难题;建立扇贝、比目鱼类、大黄鱼和对虾
等重要水产养殖生物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研制“鱼
芯 1 号”等多款鱼类抗病育种基因芯片,为抗病高产
良种培育提供了技术支撑;还建立了罗非鱼、半滑舌
鳎、鲫鱼等鱼类基因组编辑技术,创制出快速生长或
无肌间刺的鱼类新品系,开辟了基因编辑育种新途径。
在新品种培育上,截至目前,我国共审定水产新品种
266 个,其中近 10 年间培育审定水产新品种 196 个,水
产新品种培育进展快速。
当然,我国的水产种业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提
高我国水产种业的发展水平,重点要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育种基础理论研究,解析鱼类重要性状形成
的分子机制和调控网络,为良种培育提供理论基础。
二是加强鱼类育种的原创性技术研究,加大基因组编
辑、基因组选择、分子设计育种等研发力度,建立高
通量表型测定技术,突破智能育种技术,实现水产育
种技术从 2.0 向 3.0、甚至 4.0 的转变。三是加快突破
性新品种的研发进程,采用基因编辑、基因组选择等
前沿技术进行良种培育,创制抗病高产优质的鱼类突
破性新品种,促进养殖业绿色发展。四是构建育繁推
一体化的鱼类种业体系,培植水产种业龙头企业,抢
占国际水产种业制高点,打造水产种业经济新增长极。
主持人: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
得健康转变,膳食科学化、食物多样化,呈现口粮需
求下降而肉蛋奶、鱼果蔬等农产品消费快速增长的趋
势。而中国渔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可有可无”
的副业,发展成为农业农村的支柱产业。在大食物观
的指引下,我国渔业从解决群众“吃鱼难”、丰富城
乡居民“菜篮子”的需求出发,正是适应了居民消费
升级的趋势。如今,各类名特优新水产品充盈国内市
场,群众在多吃鱼、吃好鱼上有了更多选择。
——农民日报
32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海外农产品
OVERSEAS
AGR-PRODUCTS
现代农业是以动植物为基础进行物质生产或服务
的重要领域,也是满足人类社会对食物和工业原料需
求的主要途径。工业生物技术领域则利用农业生产废
弃物或非粮植物等可再生生物质资源为原料,利用生
物体及其组成部分的功能,制造人类所需的能源、化
工、医药、食品等各种产品。生物技术与数字技术等
关键使能技术在农业与工业生物技术领域发展中发
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了生物农业、数字农业和合成
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的创新发展,为最终实现联合国
2030 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尤其是消除饥饿,实现粮食
安全、改善营养和促进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模式转型奠
定了基础。
现代农业与工业生物技术领域总体态势
1. 以数据为中心的“农业 4.0”正在重塑农业产业。
农业发展的历史实质上就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历史,每
一次科技的重大突破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都带来了
农业发展的新飞跃,推动了农业产业向高技术产业发
展。从支撑产业的核心技术来看,当前发达国家农业
已经进入以信息技术驱动的“农业 4.0”时代。区块
链、物联网、人工智能、机器人和大数据等数字技术
和智能技术将引领现代农业快速发展,推动农业生产
文 杨艳萍、李东巧、谢华玲、迟培娟、陈方、丁陈君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现代农业科技情报团队、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生物科技情报团队
国际现代农业与工业生物技术领域
发展态势与热点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33
海外农产品
OVERSEAS
AGR-PRODUCTS
全要素的数字化和快速应用。未来,农业生产将以数
据为中心,通过传感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构
建多源异构数据的综合采集、处理与分析平台,该平
台最终通过专门的决策支持系统为农民提供行动建
议,以及自动安排相关作业。
2. 生物技术的应用引领物质生产向绿色化发展。
农业生物技术和工业生物技术在推动现代农业与工业
领域绿色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农业
领域,不断发展的农业生物技术为应对病虫害、环境
退化、气候变化等挑战提供了新的替代方法,推动了
农业第二次绿色革命的发展。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农
业生物技术已成为全球发展最为迅速、应用最为广泛
的生物技术。近年来涌现的基因编辑、表观遗传修饰
等新一代生物技术使动植物育种更加高效、精准。在
工业领域,以工业生物技术为核心的生物制造已进入
加速发展期,生物炼制向更加清洁高效的第 3 代模
式转型,技术迭代提速推动生物工具向更加精准、高
效和规模化方向发展。未来合成生物制造有望革新化
工、医药、能源等传统行业的生产模式,实现绿色生
物工艺过程,进而引发新一轮产业变革。
主要国家战略举措与特点
世界主要国家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经济基础,纷
纷出台相关战略举措以确保自身绿色、可持续的物质
生产与供应,并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1. 美国:重视生物技术、数字技术在农业与工业
领域的全方位应用,以保持其国际领先地位。美国自
然资源禀赋好,实行大规模农场生产与经营,是全球
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近年来,美国把农业列为国家
优先发展领域,重视应用生物技术与数字技术提高农
业生产效率。未来 10 年,美国在农业领域重点聚焦
种业、畜牧业、食品科技、土壤科学、农业水分高效
利用、数据科学和系统科学七大优先方向,以及系统
认知分析、新一代传感器、农业食品信息学、基因组
学与精准育种、微生物组五大突破性技术。由于其国
内农产品供大于求,美国也重视生物质能的开发与利
用,并以能源需求带动生物精炼等增值产业的发展。
美国能源部、农业部和国防部等机构都出台了相关重
大计划,推动生物基产业创新发展。
2. 欧洲各国:以绿色理念引领农业与工业可持续
发展。欧洲多数国家已基本解决粮食供给问题,关注
纯天然、无污染和高品质的农产品生产。欧洲国家重
视将绿色理念植入现代农业和工业领域,引领社会经
济可持续发展。2020 年 5 月,欧盟发布了《从农田
到餐桌》(FromFarmtoFork)和《欧盟 2030 年生
物 多 样 性》(TheEU2030BiodiversityStrategy)
战略,重点加强有机农业,强制性限制和减少农药、化
肥的使用,促进粮食系统向可持续转型。同时,欧洲
各国重视生物经济发展,利用可再生资源和先进技术
实现低碳经济增长。目前,欧洲多国已发布生物经济
战略,英国还建立了多元的合成生物学中心网络,大
力推进合成生物产业的发展。
3. 韩国、日本、以色列等国重视高值产业的发展。
韩国、日本、以色列是严重依赖粮食进口的国家。由
于自然资源禀赋差,这些国家非常重视利用高新技术
突破土地、水等资源束缚,选择高度集约化与高值化
的农业发展道路。韩国在 2019 年发布的《未来农业
科技战略》中提出以智能农业和农业生物技术推动农
业全产业高值化发展;日本重视生物与信息技术产业
的融合,重点聚焦先进生物制造等新一代生物产业技
术的发展;以色列则重视人工智能技术与基因编辑技
术的结合使用。
现代农业与工业生物技术重点领域态势与热点
1. 农业生物技术应用与发展使动植物育种和疫病
防治更加精准、绿色
(1)动植物基因组学研究和优异基因挖掘是分子
设计育种的基础,也是动植物育种领域的前沿与热点。
近期,水稻、猪等重要物种的基因组测序与重测序取
得重要进展,从而为后续动植物重要性状分子机理解
析奠定了基础。同时,光合作用效率、氮肥高效利用
等性状遗传调控机制研究取得了多项突破,这为动植
34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海外农产品
OVERSEAS
AGR-PRODUCTS
物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基因资源。其中,中国科学院
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傅向东团队发现的赤霉素信
号传导新机制为可持续农业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育种
策略,相关研究成果于 2020 年 2 月 7 日以封面文章发
表在 Science 上;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
中心郭房庆团队发现了能使水稻增产 8.1%-21.0% 的
D1 蛋白合成新途径,相关研究成果于 2020 年 4 月 20
日发表在 NaturePlants 上。总体而言,中国在育种领
域的基础研究,尤其是水稻生物学和作物基因组学等
方面优势明显。NaturePlants 评论指出,植物科学研
究领域的巨大进步使中国农业科学重新走在世界前沿。
(2)基因编辑等新育种技术及产品蓬勃发展,全
球基因编辑产品监管尚未达成共识。在育种技术开发
方面,以 CRISPR 为代表的基因编辑技术不断升级
改造,进一步提高了动植物育种的精准度和效率。此
外,基因编辑技术与无融合生殖、单倍体诱导等其他
传统育种技术的结合,进一步丰富了育种工具的类型。
在产品培育方面,基因编辑技术已经应用于小麦、水
稻等 15 种植物,以及牛、羊、猪等农业动物的研究中。
同时,基因编辑产品商业化进程不断加快,首款基因
编辑高油酸大豆油已于 2019 年在美国上市销售。目
前,基因编辑产品监管备受关注,各国在基因编辑产
品监管方面的进展不一,全球尚未就此达成共识。尽
管基因编辑技术在育种中具有巨大应用前景,但由于
欧美国家掌控了基因编辑技术的核心专利并已初步形
成了从基础研究到技术开发服务再到育种应用等完整
的产业技术链布局,未来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面临较
大威胁。
(3)新型生物防疫制品的研发与应用促进动植物
疫病防治更加绿色化。在植物病虫害防治方面,RNAi
农药和生物信息素等新型生物制剂是安全、有效、廉
价和可持续的新型农药替代品,它能使植物虫害防治
更具针对性和可持续性,可比传统农药获得更好的保
护效果和更高的收益。目前,基于 RNAi 技术的多款
产品已获得美国环保署批准作为杀虫剂使用。欧盟生
物基产业联盟(BBIJU)投入 640 万欧元,利用昆虫
性信息素开发生物防治技术,并推进其商业化应用。
在动物防疫方面,非洲猪瘟病毒结构解析与组装机制
研究、非洲猪瘟候选疫苗与禽流感疫苗均取得突破,这
为重大动物疫病的绿色防控奠定了重要基础。
2. 数字技术助力农业生产管理更加高效、智能,引
领生物合成进入智能设计时代
(1)大田作物生产管理和畜禽养殖更加高效。在
数据采集方面,传感系统实现了物物相连,使数据采
集更加实时便捷。例如,德国拜耳公司旗下的气候公
司已开发了全球首个田间感应器网络,为其引领数字
农业市场奠定了重要基础。在大田作物管理方面,大
数据结合智能技术提高了作物生产率。美国微软公司
等开发的人工智能播种应用程序(APP)使试验点作
物产量平均增长 10%—30%。在畜禽养殖方面,人
工智能技术使畜禽养殖更加便捷和高效。英国推出了
5G 智能奶牛项圈,实现了对奶牛健康状况的实时监
测。在产业方面,欧美农业跨国公司凭借敏锐的洞察
力,纷纷加强数字农业业务布局。其中,拜耳公司是
率先在业内将大数据应用到农业领域的企业,并通过
系列并购成为数字农业行业的标杆。目前,拜耳公司
将农业大数据业务作为其核心业务发展,并仍在不断
拓展数字农业平台市场,以期打造覆盖全球的农业生
产数据王国。
(2)农业机械装备更加智能化、集约化。当前,智
能农机装备不断推陈出新。例如,草莓采摘机器人、跨
物种收获机器人、无人驾驶拖拉机等集高精度定位、大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35
海外农产品
OVERSEAS
AGR-PRODUCTS
数据分析、智能识别等技术于一体,大幅提高了农业
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植物工厂发展快速,受到各
国广泛关注。英国加强资助新一代植物工厂种植技术
研究,新加坡拟筹建室内植物工厂,日本商业化运营
的植物工厂超过 120 家,我国也紧跟步伐并取得了重
要进展。总体而言,贯穿于农业生产全过程的农业机
械装备本质上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产业。由于我国农
机装备粗放式发展,并一直依靠引进国外农机技术体
系,导致目前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动力换挡、液压控
制、农机可靠性等方面存在代差。
(3)生物合成进入智能设计时代。目前,研究人
员在从基因、蛋白质、生物体设计到生物制造过程研
发等方面取得了多项重要进展。其中,美国华盛顿大
学和斯坦福大学利用计算机程序设计出首个人造抗癌
蛋白;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开发出集人工智能设计、构
建、测试和学习于一体的工程化平台,并完成了番茄
红素生物制造实证。
3. 工业生物技术应用范围和深度不断扩展,为经
济社会重大挑战提供绿色解决方案
(1)基于细胞工厂、体外酶分子机器等技术制造
的新型生物制造产品不断涌现。研究人员已经在细胞
培养肉、大麻素及其衍生物的生物全合成、二氧化
碳 / 氮气转化成生物柴油、人造叶绿体等方面取得重
大突破,为未来农业、工业、医药、能源等行业创新
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其中,来自德国马普学会地球
微生物学研究所和法国波尔多大学的研究人员将菠菜
的“捕光器”与 9 种不同生物体的酶结合起来,制
造了人造叶绿体,并利用光和该系统实现了二氧化
碳的固定,相关研究成果于 2020 年 5 月 8 日发表在
Science 杂志上。
(2)生物制造产品还有望为解决社会重大挑战
提供绿色解决方案。当前,塑料污染成为全球性威
胁,全球已有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出禁用、限用或
管控不可降解塑料使用的政策和法规;其中,我国也
在 2020 年初出台更具体且严格的新版“限塑令”。
工业生物技术在解决上述重大挑战方面大有作为。其
中,法国图卢兹大学开发出的新型水解酶能以较低成
本在 10 小时内水解 90% 的饱和聚酯(PET)塑料;中
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理化技术研究
所在酶降解 PET 塑料、海水降解塑料等方面的研究
也取得进展。同时,可降解生物塑料和生物基塑料的
研发与量产均已取得较好进展,从而为未来部分替代
传统石油基塑料产品奠定了重要基础。
未来展望
1. 依据自身资源禀赋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
现代化发展道路。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
化,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差异大。因此,我国不
应盲目照搬国外农业发展模式,需因地制宜确定各地
区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同时,应以创新驱动促进农业
发展方式转变,持续加快生物技术、数字技术等关键
使能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
障我国粮食安全与营养。
2. 掌握生物经济发展的战略主动权。当前,主要
发达国家掀起新一轮全球科技和产业竞赛,以抢占下
一轮经济增长的战略制高点。美国视生物经济为关系
到经济繁荣和国家安全的重要议题,将生物技术纳入
出口管制清单并试图遏制我国生物技术快速崛起。因
此,我国应重视生物技术自主创新,增强生物制造核
心技术能力,推动生物技术产品研发与应用,从而保
障我国生物产业安全。
——中国科学院院刊
36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种植管理
GROWTH
MANAGEMENT
价格周报 WEEKLY REPORT OF PRICE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科技前沿
TECHNICAL
FRONT
基因表达水平调控植物的各
种表型,然而自然选择如何影响
基因表达,以及它们在适应性进
化中的作用,仍然未知。Nature
杂志在线发表了来自美国纽约大
学 Michael D. Purugganan 课
题 组 题 为“The strength and
pattern of natural selection
on gene expression in rice”
的 研 究 论 文。 该 研 究 通 过
RNAseq 方 法 测 量 1320 株 生 长
在干旱和水分充足的水稻叶片,全
方位地分析水稻基因表达和表
型,评估了自然选择对水稻基因
表达的类型和强度的变化。
植物在动态且不适宜的环境
中不断调整新陈代谢和发育。气
候变化加剧了植物生长环境的严
重性和不可预测性,包括水和温
度的极端情况。
为了研究自然选择对水稻基
因表达的类型和强度的变化,该
研究评估了两个水稻群体的转录
组变异,其中一组包括 136 个分
布不同的籼稻品种,另一种包括
84 个分布不同的粳稻品种(见上
图 a)。然后将两组水稻群体分
别种植在干旱和水分充足的实验
田里,每个品种种植三重复植株
(如上图 b)。在播种后 50 天(相
当于在旱地停水 17 天后)使用了
mRNA-Seq 方 法 测 序 共 计 1320
株植物叶片的 mRNA 水平,随后
使用表型选择分析在干旱和湿润
条件下 15635 个基因转录水平的
选择类型和强度变化。
该研究表明,在水分充足的
田野条件下,大多数转录本的变
化(几乎)是中性的,表明水稻
处在相对较弱的选择条件下。但
是在干旱条件下,水稻受到的选
择强度更强。同时,研究进一步
1320 个 RNA-Seq 揭示了水稻适应性进化
的分子机制 , 大数据经典文章
科技前沿
TECHNICAL
FRONT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37
种植管理
GROWTH
MANAGEMENT
价格周报 WEEKLY REPORT OF PRICES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科技前沿
TECHNICAL
FRONT
科技前沿
TECHNICAL
FRONT
表明,选择强度与顺式元件的调
控水平和表达网络连接性呈弱的
负相关性,这与之前报道是相似
的 ( 左上图 )。
之后,该研究利用多变量分
析表明,选择压力会作用于光合
作用相关基因的表达,但在干旱
条件下,选择的效果会受到遗传
的限制。同时,由于开花时间是
干旱条件下最强选择的性状,研
究表明干旱条件下,促进开花的
MADS 转 录 因 子 OsMADS18 表
达的增加与早开花紧密相关,表
明 OsMADS18 是一个重要的干旱
逃逸基因(左下图)。
综上所述,该研究使用表型选
择分析的方法,可以测量整个基
因组中单个基因正在进行选择的
强度和类型,为以后通过调节基
因表达来驱动适应性进化的内在
和外在因素提供了可能性。
iPlants 评:
近期有多篇高水平的文章通
过大量群体的全基因重测序或者
RNAseq 方法得到重要的结论,其
中文章算法复杂难懂,但思路简
单,观点很新颖。因此,在我们
的科研中,同样的测序数据,换
个思路和角度,其研究的意义也
许就不同。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
com/articles/s41586-020-1997-2
——iplants
38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远在 6000 多年前,我们的先民即已从事蔬菜
生产。中国文宁的起源及演变见证了蔬菜是由野生
采集到种植繁养的发展过程。据古文献记载,公元
前中国蔬菜有 40 多种,人工栽培的有约有十五、
六种,包括瓜、瓠、芹(水芹)、芋、大豆、笋等。
西汉是我国从外域引进蔬菜最多的一个朝代,
引进的蔬菜多冠以一个“胡”字,如胡瓜、胡葱等。
隋唐时期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随着海上丝绸之
路的畅通,引进了莴苣、菠菜、豌豆、丝瓜、南瓜、
苦瓜、番茄、辣椒等,此时引进的蔬菜冠以“番”
或“洋”字,如番茄、番薯、洋芋、洋姜等。80
年代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进一步扩大了与世界的
交往,丝绸之路发挥了更大的作用,更多的蔬菜
品种引入中国。
2013 年 9 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建设“新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新丝绸之路经济带”
构成了世界经济共同体,繁荣了世界经济,改变了
人类的生活。
北京中农富通园艺有限公司在深入学习“新丝
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后,编著了《中国蔬菜的
丝绸之路》一书。全面、系统总结了丝绸之路上蔬
菜发展的昨天,介绍了现代丝绸之路蔬菜发展的今
天,描绘了未来丝路的幢景,充实了中国蔬菜史新
的篇章。该书不但适合蔬菜生产者需要,也为消费
者增添了有关蔬菜的知识。
一滴水能反映出太阳的光辉。纵观丝路蔬菜的
昨天和今天,能看到祖国 70 年来的发展。今天比
昨天好,明天会比今天更辉煌。
《中国蔬菜的丝绸之路》
好书推荐
40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农产品地理
GEOGRAPHY
中国最好的
西红柿在新疆
农产品地理
GEOGRAPHY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41
农产品地理
GEOGRAPHY
新疆的酸甜滋味,是番茄(西红柿)给的!
如果说新疆盛夏的甜源自遍野的瓜果,新疆朋友的热情和火红
的辣椒息息相关,那新疆的秋意,就是在夏的余韵之中带着一丝酸
甜——新疆的番茄,裹着漫山遍野的秋意,一点点熟啦!
生长在新疆这片神奇的土地,番茄虽然是个年轻小辈,但和成
为中国工业之血液的前辈石油、温暖了南北秋冬的前辈棉花一样,新
疆的番茄不仅是新疆的番茄,更为世界的滋味增添了一抹中国红。
新疆的碳水和番茄是 CP
作为最爱番茄的人,新疆人对番茄的回应,就是“万物”皆可
配“红粉”。
新疆的风光里本就带着红色。辣皮子(辣椒)的火红为新疆的咸
辣奠定了一半基石,皮牙子(洋葱)的或白或紫给吃食裹上爽利的辣
意。而或红或粉的番茄,则让新疆的红与白有了更加奇妙的相遇。
在红透了的新疆炒米粉里,番茄是厨子知晓的杀手锏之一。因
为红彤彤的油光和总挂上门牙的辣椒皮,炒米粉被强调的往往是辣
的那一面。可要做到辣而不燥,走遍南北,炒米粉必不可缺的便还
有同样来自新疆的优质番茄。
醋,虽能给炒米粉带来酸味,却也容易让酸过了头;泡菜,能让米
粉变得爽口,但不足以化解香辣米粉的燥意。只有番茄,不喧宾夺主,又
恰到好处。(自己在家用新疆辣酱还做不好炒米粉的原因,找到了吗?)
在主食里,辣成炒米粉这样的自然能算例外。事实上,更多时候,番
茄在新疆与碳水的相遇都更加温柔。
辣皮子、皮牙子和番茄,作为新疆家庭常备的厨房三宝,一起
出现在家常拌面中实在再正常不过。辣皮子熬出香醇的汤汁,皮牙
子带来丝丝香甜,番茄萃出浅淡但又令人食指大动的酸爽,混在一
起,缀上劲道的拉条子。
在实实在在的一份拌面里,番茄块的个头不大,味道不浓,相
比配菜更像是一位调料。但和花椒八角的命运迥异,番茄总让人找
不到放弃它的理由。谁会不想在吃到扎实的面食后,不来一口汁水
丰盈的番茄作点缀呢?被青椒番茄鸡蛋拌面辣到的时候,又怎么能
放过唯一不辣的番茄呢?
新疆味道虽主咸辣,但也不是一概都辣。至少在酸揪片儿和汤饭
里,番茄就当上了无可争议的主角,上演了一场和满桌热辣的“对决”。
酸揪片儿和汤饭,一定意义上算是新疆物产的集大成者。地上
42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农产品地理
GEOGRAPHY
跑的牛羊,地里长的土豆、洋葱和番茄,纷纷汇进大
大的汤碗——酸揪片儿的“酸”,源且仅源于番茄。
甚至于在番茄红汤中,汤羹的一半不仅属于番茄,余
下的四分之一也从番茄脱胎。
传统的哈萨克族土豆片,因为番茄而有了微酸的
新口味;本就足够酸的酸奶,在番茄汁的加入下酸得
更加醇厚;什么果蔬都能找见的大拌菜,后来也换上
了番茄这个默认基底。甚至就连醋和油,在番茄来到
新疆后也加入了番茄醋和番茄油这两位新成员。
番茄就像一个若隐若现的“百变厨神”,放在哪
里,哪里就熠熠生辉。
番茄让新疆的牛羊,变得更鲜更香更甜!
在牛羊走天下、瓜果尝不完的新疆,辣与甜是大
多数肉食习以为常的家乡味。但在番茄到来后,新疆
菜也终于找到了一抹与肉最相宜的酸。
洋葱在大多数时候都是配肉解腻的首选。冰川雪
水炖煮出喝着自己长大的牛羊,粗犷的斩件,夹杂三
两丝爽脆的皮牙子。一口下去,肉的汁水溜进每一线
牙缝,洋葱的微辣又刺激着将肉脂的油腻遗忘。
番茄来后,解腻有了更清爽的选择。倒不是说要在
手抓肉里夹上番茄片或者番茄酱,而是如今桌上总会有
那么一两道番茄打头阵的菜肴与大块的牛羊肉相伴。
在哈萨克斯坦族、塔吉克族等惯常使用马肉的民
族,塞满了马肉的马肠子是千百年来最令人牵肠挂肚
的家常之一。而近三四十年,当番茄变得比马匹还要常
见,把他俩凑在一起也就水到渠成。糙汉马肠子配娇嫩
小番茄,这大概就是当代小甜文。
在新疆“没什么”存在感,但又代表新疆而存在感
超强的沙湾大盘鸡,其实也是和番茄配合的一把好手。
辣皮子、皮牙子、番茄,三剑客再次联袂出席,就
是再有脾气的鸡,这会儿都得老老实实待在大盘子
里,等着着番茄汤汁的滋润。当然,这么好的汁水人
们是不愿浪费的,宽宽的面铺在盘子底,尽情的吸收
大盘鸡的汤汁,甚至有时候面比鸡肉更受欢迎,很难
说这不是番茄的功劳。
新疆巴州焉耆县七个星镇桑巴巴格次村,农民在机械化
采收番茄。 图 / 视觉中国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们在晾晒加工番茄。
图 / 视觉中国
Agro-Supplies & Demands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43
农产品地理
GEOGRAPHY
待把鸡肉换成各色鱼肉,大盘鱼里的番茄却也始
终雷打不动。如果说在一些大盘鸡里,番茄还是有迹
可循的配菜。那么在大盘鱼里,番茄就往往是纯粹的
酸甜化身。不及南方糖醋鱼或茄汁鱼的浓厚,大盘鱼
里的番茄几乎只为去腥增鲜而存在。浅淡,微渺,但
又不可少,就像始终静默于冰川之下的江河源头。
新疆的番茄,全世界期盼。
辣椒作为新疆重要的物产之一,新疆每年出产近
400 万吨。这些辣椒炖了肉,拌了面,还做成口红装
点了无数面孔。而番茄,在新疆的产量是 5869854 吨
(2020 年),更多!
比辣椒更胜一筹,甚至比享誉世界的新疆长绒棉
都要多产一些,巨大的产量决定了新疆的番茄不仅能
走进新疆的家家户户,更足以为我们生活的这颗蓝色
星球染上一抹红。
番茄果实相对脆弱,难以承受长距离的运输。因而
在具体的品种之上,番茄还划分为鲜食番茄和加工番茄
两大类。前者正是我们经常能买到,用来烧菜煲汤的番
茄;后者,则是油炸食品经典蘸料——番茄酱的根本原料。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广东等沿海省份受舶来饮食
影响,开启了我国以现代流水生产线加工番茄制作番
茄酱的历史。但受限于种植成本的显著上升和内地市
场的有限,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沿海的加工番茄种植
和番茄酱加工线逐渐关闭。
也正是在这时,人们发现新疆其实和番茄更配。
超长的日照、疏松的土壤,以及纯澈的冰川融水,为
新疆番茄创造了卓越的生长条件。平坦而广袤的耕
地,为番茄种植在新疆发展出在别处难以比拟的规模
和机械化程度创造了机会。
至于番茄酱加工线——从 1984 年建成第一条开
始,就不再是制约发展的局限。
从落地新疆的开始,规模化生产的番茄就将自己
定 位 为 加 工 门 类。5869854 吨 番 茄 里,4835777 吨
(2020 年)都是用来加工的加工番茄。也因为这 400
多万吨加工番茄,新疆跻身全球番茄产区前列。
为了及时处理产量庞大的番茄,今天的新疆拥有
300 余条番茄酱生产线。新疆这些生产线产出的番茄
酱,是世界产量的四分之一。在 2019 年,新疆有 96
万吨番茄酱进入国际市场,于是对于全球公认的番茄
酱爱好者意大利来说,如果没有新疆的番茄,那么得
有三分之一的意大利菜都从此失去意大利风味。
因为落地更晚,过去的新疆番茄虽然长于新疆,却
往往并非生于新疆。但渐渐的,屯河 3 号与 8 号、石
番 15 号与 27 号、里格尔 87-5 等优质本土选育品种,越
来越多地出现这片土地。规模化、机械化,耗时越来
越短的采摘 - 加工 - 灌装周期……番茄落户新疆其实
没多久,但“新”正是新疆番茄铆足劲发展的秘诀。
以亩为单位,将这片神奇的土地染成鲜嫩的红;以
吨为单位,让天山南北的空气酝酿出沁人心脾的酸甜。
“反正没番茄,菜就没那个新疆味儿”。反正没新疆
番茄,世界都将少许多番茄红。
——地道风物
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植物工厂智能一体化
温室内种植的番茄陆续成熟。 图 / 视觉中国
了不同国家最典型案例经营管理的主要措施。
通过本报告,政府管理人员、相关企业从业者等行
业人员可以充分了解我国目前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项目
建设的情况,掌握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各环节建设
主体的主要做法及优势,把握未来我国农产品仓储保鲜
冷链建设发展趋势。
(更多详细内容请阅读《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建
设研究报告(2021)》)
中国农产品如何提高竞争力?新时代的农产品流通
体系怎样发展?“十四五”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重点
是什么?
《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建设研究报告(2021)》
围绕近两年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建设支持政策和建设项
目进行研究。对我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建设的背景及
政策进行阐述,并结合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各环节
的相关政策,分主体、分环节对我国农产品产地设施、
农产品仓储保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及农产品零售冷链等
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分析。
报告梳理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建设过程中,涉
及的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村集体及企业等主要经营
主体,分析各类主体参与农产品冷链建设的定位及经营
模式等。
亮点一:报告分析了我国蔬菜、水果、肉制品、水
产品四大类重点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涉及产地保鲜、
仓储、物流、销售各环节,分析各类项目功能定位、建
设内容、运营模式等,以案例分析总结各环节冷链建设。
亮点二:报告解读了目前我国农产品产地冷链六大
类主体的发展情况,涵盖涉及田头市场、产地仓、农产
品物流园、农产品批发市场、生鲜超市、生鲜电商等,
结合第一手的调研案例进行深入剖析。
亮点三:报告借鉴了日本、美国、荷兰五大发展模式,
主要总结了各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在政策扶持、经营
模式、技术设备、服务体系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并介绍
欢迎订购
扫码进入
三农知识
行业报告
44 现代农产品销售与消费 Agro-Supplies & Demands
《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
建设研究报告(2021)》
发布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农业规划科学研究所、
中农富通智库 · 乡村产业发展研究院
定价:6800 元
三亚崖州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南繁硅谷)核心区先导区策划方案
重点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信息系统
重点农产品市场信息平台 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信息系统
中阳黑木耳产业信息化规划 邢台市南和区国家数字乡村试点
智慧农业园区系统解决方案 农业嘉年华智慧农旅解决方案
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
乡村振兴示范项目
农业农村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
规划咨询:包括市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乡村数
字经济发展规划、农业全产业链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农
业农村国土空间利用规划、数字乡村建设方案、数字农业
创新应用基地、智慧农业园区建设方案、可研、项目申报
书等;
大数据应用:为市县域农业农村大数据建设提供规划设
计、开发建设、数据分析和系统运维服务,同时也可为农
产品生产、全程追溯、产销对接、品牌农业打造、供应链
金融、产业监管、监测预警、乡村资源管理、文化传播、数
字治理、信息服务等提供技术和数据服务。
软硬件建设实施: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智慧农业
园区建设、市县域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建设、农业农村信息
服务中心建设、数字农业农村博览馆建设等。可为新建、改
造提升项目提供农业农村信息化架构设计、软件开发、工程
施工、运维管护、系统培训、增值服务等“交钥匙”全过程一
体化系统解决方案。
智慧育种、无人农场、智慧设施农业、
智慧果园、智慧茶园、智慧渔场、智慧牧
场、生鲜农产品冷库管理智能化、农产品
加工智能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市场
流通数字化、农产品交易数字化、农产品
品牌数字化...
农村电子商务、智慧乡村旅游、农业科
技信息服务、农村数字金融、农村三资信
息化管理、农村人居环境信息化综合管理、
农村生态保护信息化、乡村文化资源数字
化、乡村数字治理、乡村惠民信息服务、
乡村智慧应急管理...
智慧农业全产业链解决方案 数字乡村综合解决方案
北京中农富兴农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咨询热线:010-62394272 / 138 1167 1863
官网:www.znfuxing.cn
邮箱:zhongnongfuxing@163.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金码大厦B座17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