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准印证号 S(2023)01000320 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
特别策划
南京秦淮 :打造“特而精,最南京”的
现代金融服务中心
要目
于利民:担当创新型城市建设保险主力军
中国信保:牢记“政策性” 助力南京开放
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恒丰银行:助力“苏”写小微企业新篇章
金海艺苑:第三届驻宁金融机构职工书画
摄影展作品选登(二)
DEC 2023 第 4 期 总第 34 期
1
准印证号 S(2023)01000320 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
特别策划
南京秦淮 :打造“特而精,最南京”的
现代金融服务中心
要目
于利民:担当创新型城市建设保险主力军
中国信保:牢记“政策性” 助力南京开放
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恒丰银行:助力“苏”写小微企业新篇章
金海艺苑:第三届驻宁金融机构职工书画
摄影展作品选登(二)
DEC 2023 第 4 期 总第 34 期
2 2023 年第 4 期
2023 年 12 月 16 日, 由 南 京 金
促会主办、南京证券协办、清华经管
EMBA 江苏校友会承办的“凝聚信心
共启新章——2024 年投资论坛”,在
南京召开。南京市政协副主席吴卫国
出席并发表致辞。出席本次论坛的,
有南京市、区有关部门的领导,南京
企业界、金融界的高级管理人,清
华校友会江苏分会的企业家校友,驻
宁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人代表,以
及省、市新闻媒体的记者。会议邀请
了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祝宝良先
生,上海重阳投资公司合伙人兼董事
长王庆先生,南京证券首席研究员、
研究所所长周旭先生做主题演讲,共
同探讨 2024 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资
本市场投资策略。
市政协副主席吴卫国在致辞中表
示,今年以来,资本市场改革不断走
深走稳走实,在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
自强、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方面
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南京金融体系
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南京聚力
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持续引导资本
市场要素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聚集,
为南京建设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和
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了重要金
融支撑。吴卫国表示,10 月底召开的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是我国处于全面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关
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希望广
大驻宁金融机构深刻领会、坚决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金
融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坚持和加强党
的全面领导,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
治性、人民性,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
“凝聚信心 共启新章
—2024 年投资论坛”在宁举行
根本宗旨,构建创新活跃、多样化、
专业化、综合类的金融服务体系。市
政协将一如既往关心、支持南京金融
和实体企业发展,为我市经济社会高
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会上,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
师祝宝良先生发表“当前经济形势和
2024 年政策取向”主题演讲,结合中
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从宏观政策取向
出发对 2024 年经济形势进行展望。
他表示,2023 年经济波浪式发展、曲
折式前进,总体回升向好。但有效需
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
期偏弱、风险隐患较多、地缘政治纷
争不断是当前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
题。对于 2024 年,祝宝良从建设现代
化产业体系、扩大内需、深化重点领
域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防范
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等 9 个维度对宏观
政策取向进行展望。他预计,2024 年
中国经济增速接近 5%,各季度增速
有望保持相对稳定。
上海重阳投资公司合伙人兼董事
长王庆先生从分析和叙事的视角对资
本市场前景进行研判。王庆表示,当
前受外需周期性下行拖累出口、疫后
“非典型复苏”、国际流动性剧烈波
动等多重因素扰动,资本市场对经济
增长的预期悲观,信心不足。但从沪
深 300 股权风险溢价来看,逆向布局
的机会已经显现。长期来看,中国在
制造业、消费市场、数字经济领域具
备明显的比较优势,工程师红利和对
外开放红利仍将持续释放,股市的结
构性机遇未变。他认为,2024 年权益
投资应保持足够高的仓位,重点布局
先进制造、医药、高息股三类机会。
南京证券首席研究员、研究所所
长周旭先生发表了“寻找新均衡 迈向
高质量——2024 年 A 股投资策略”主
题演讲。他认为,在“稳中求进、以
进促稳、先立后破”政策总基调下,
2024 年国内经济增长节奏或为前低后
高,增长中枢则有望回归潜在增速,
全年或实现 4.5%-5% 左右的增长。对
于 A 股市场走势,周旭表示当前 A 股
处于底部区间,已经充分反映市场悲
观预期,若后续地产等因素超预期,
市场有望实现震荡上行。在行业配置
上,他认为在中长期科技创新引领发
展的时代背景下,应关注产业周期向
上的科技板块,对于困境反转趋势较
为明确、赔率占优的医药、养殖板块
以及顺周期地产和消费则仍需等待契
机,此外,稳定盈利和高股息率板块
亦具备主题投资机会。
中国证券行业文化建设委员会顾
问、南京金融发展促进会常务副会长
步国旬主持论坛。他指出,本次论坛
的成功举办,是对新一年南京经济社
会发展的前瞻远瞩。2024 年是贯彻落
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
继续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之年。
驻宁金融机构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
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及南京工作的重要
讲话精神,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的
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十二字方针为总的指导思想,高质量
落实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重大决策部
署 , 更加积极地去把握新时期发展中
的新变化、新机遇,为南京社会经济
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1
PREFACE
卷首语
江南锦绣之邦,金陵风雅之籔,秦淮河在中国的名气,
恐怕仅次于黄河与长江,藏在历史烟云里的文人足迹,为
它积淀了浓厚的中国文化色彩。
秦淮区因秦淮河贯穿全境而得名。历史上的南京秦淮
河一带曾是江南的经济文化中心,一直承担着收税纳贡搞
活经济的重任,为九州华夏提供源源不断的财力支持。而
当北方朝廷没落之际,古秦淮又会一跃成为南方维护汉文
明大厦的强大砥柱。
古秦淮能够持续为华夏提供雄厚的经济养分,和它“天
下文枢”的名号难以分割。三年一次的秋闱,“奉旨江南
乡试”的帆船载着考生、考官和家眷仆人,纷至沓来,夫
子庙附近的旅馆生意立刻兴旺起来,随之而来的是鳞次栉
比的文房四宝摊贩和字画杂货商铺,大批配套服务产业,
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在科举制度的加持下,夫子庙的
繁华热闹早早地在历史中显现。从“明四家”之一的画家
仇英绘制的《南都繁会景物图卷》中,可见当时秦淮河两
岸店招林立,就有银铺、钱庄、当铺等一众金融铺子,车
马行人摩肩接踵,官衙民居层层叠叠,茶庄谷行应有尽有,
粮船渔舟在河上更是川流不息,一幅繁华、富庶、热闹的
市民生活景象。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科举制无形中提高了夫子庙商
业区域的文化含金量,而王朝兴替、商贾沉浮、名流聚散
和人口流变,共同对古秦淮盛衰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穿过历史的烟云,我们把目光聚焦在新时代的秦淮区。
今天,作为南京乃至全省区划面积最小的行政区,秦
淮区更像是一个袖珍南京,古老而又年轻,区位优势得天
独厚:坐拥全国 5A 旅游景区秦淮河风光带和新街口、夫
秦淮:“特而精,最南京 ”
子庙两大商圈,还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 13 所大专院校文
教资源的科技创新巨大潜力。
新时代的秦淮,提出了“特而精,最南京”的响亮口
号,在兼顾历史街区和金陵文化传承的同时,从有限土地
空间中挖掘更大的资源,并取得了耀眼的成果:旅游经济
模式出新,成全国网红打卡圣地;科创硅巷“以老筑新”,
有效利用老旧闲置载体;城市更新保留老城“烟火气”和“人
情味”,老城焕发新光彩。秦淮不仅没有在发展的节奏中
掉队,还走出了一条文旅、消费、科创和城市更新协调并
进的发展新模式。
凭借历史积淀和政府引导,金融业也发展成秦淮支柱
产业,银、证、保和投创门类齐全,经营网点密集,在强
力支持秦淮区经济社会发展及财税贡献等方面,发挥了无
可替代的支撑作用。
回首 2023 年,包括秦淮在内的南京,全市商贸流通兴
旺,文旅消费强劲,新兴制造需求旺盛,科技创新生机勃勃,
城市更新正在加快,为全市消费金融、文化金融、科技金融、
数字金融提供了宽阔的发展空间,而以秦淮为代表的城区
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速,也正向金融业提出了如何做好养老
金融服务的全新课题。
迈向新一年,全市金融业当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
记对江苏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提出的“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工作总要求,
更加深入地融入南京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奋力争当中国式
现代化城市实践的引领者,谱写“强富美高”新南京现代
化建设的崭新篇章!
文 /《南京金融业》编辑部
2 2023 年第 4 期
目 录 Contents
14 特别策划
卷首语
01 秦淮:“特而精,最南京 ”
财经纵览
05 数说
06 要闻
掌门论道
08 担当创新型城市建设保险主力军 为推进
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增添人保力量
——人保财险江苏省分公司党委委员、
副总经理兼南京市分公司党委书记、总
经理于利民访谈录
特别策划
第一篇章 秦淮『史』韵
17 秦淮河:滴灌南京千年的金融活水
第二篇章 秦淮『新』传
25 南京秦淮:商贸金地更繁盛,
老城出圈再启航!
29 南京白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打造最具创新驱动发展高地
31 秦淮硅巷:破解老城双创难题 提升城市
创新动力
第三篇章 秦淮『金』事
35 秦淮金融:致力打造有特色的现代金融服
务中心
37 秦淮打造资产管理集聚区 助力南京重要
金融中心建设
38 秦淮金融地图
40 秦淮:聚力建设科创金融改革创新活力区
42 江苏银行: 矢志金融报国 助力秦淮建设
46 百年蒋氏故居的璀璨新生
——汇鸿汇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秦淮
区共建投资者教育基地
50 工商银行:二十载携手相伴 全方位同频
共振
54 南京银行:高举科创金融大旗 助推秦淮
跨越发展
56 农业银行:赋能文旅产业 点燃\"人间烟火“
58 中国银行: 聚焦高新园区 共建科创硅谷
南京秦淮:打造“特而精,最南京”的现代金融服务中心
3
会员之窗 74
60 建设银行: 金融惠民 文化润老
61 交通银行: 百年结知“交” 初心献情“淮”
63 邮储银行: 护航“专精特新” 助推城区
更新
66 南银法巴消费金融: 聚集中端客群 深耕
消费金融
第四篇章 秦淮『生』趣
政策点睛
72 国务院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
实施意见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金融支持恢复
和扩大消费的通知
73 中国人民银行 金融监管总局 中国证监会
国家外汇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
化部财政部全国工商联 关于强化金融支
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
会员之窗
74 中国信保江苏分公司:牢记“政策性”
助力南京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78 恒丰银行南京分行: 以信换贷 长钱解渴
助力“苏”写小微企业新篇章
会员动态
80 南京银行:以“专、精、特、新”服务
护航科创企业发展
平安产险江苏分公司:开展“相逢江苏
平安守护”国庆双节护航行动
81 苏银金融租赁公司:成功发行全国首单
非银机构小微金融债券
紫金集团:数字化业务助手“紫金伴行
工具”正式上线
82 高淳农商银行:成功落地全市农商行首
笔“宁创贷”市场化风险分担机制贷款
业务
协会简讯
83 南京金融发展促进会召开第五次专家委
员会议 研讨当前经济发展形势
2023 驻宁金融系统生态三项精英挑战
赛在溧水无想山成功举行
84 2023 年南京金融业助推引领性国家创新
型城市建设劳动竞赛专家评审汇报会在宁
召开
85 金促会组织部分会员单位劳模先进和协
会联络员赴延安学习考察
金融艺苑
86 第三届驻宁金融机构职工书画摄影展作
品选登(二)
中国信保江苏分公司:
牢记“政策性”
助力南京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人保财险江苏省分公司党委委员、副
总经理兼南京市分公司党委书记、总
经理于利民访谈录
掌门论道 08
4 2023 年第 4 期
桥梁·智库·催化·协同
地 址 南京市雨花台区玉兰路 8 号国资大厦 801 室
邮 编 210012
电 话 025-52850209
官 网 www.njjch.cn
发送对象 南京金融发展促进会会员单位
印刷单位 南京新世纪联盟印务有限公司
印 数 3500 本
印刷日期 2023 年 12 月
NFPC
南京金融发展促进会 2023 No.4 总第 34 期
NANJING
FINANCIAL INDUSTRY
《南京金融业》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南京市委员会
主办单位 南京金融发展促进会
协办单位 南京紫金投资集团
《南京金融业》编辑委员会
名誉主任 胡昇荣
主 任 步国旬
委 员 ( 按姓氏笔画排序 )
《南京金融业》编辑部
主 任 杨承志
副 主 任 朱 敏 管学军 张辉栋
执行主编 管学军
策 划 罗 丹
编 辑 罗 丹 王星喻 郭彦兵
美 编 芦红红
刊头题字 朱 敏
丁一波 于利民 王保洲 王 虹 史文雄
齐震军 刘月余 张 强 陈 晨 杨庆生
郑志春 周立平 孟善彬 周 捷 周 旭
赵 雄 赵 昆 胡程慧 徐 睿 徐骏成
黄振东 韩建红 彭 骏 魏 巍
准印证号 S(2023)01000320 内部资料 免费交流
DEC 2023 第 4 期 总第 34 期
特别策划
南京秦淮 :打造“特而精,最南京”的
现代金融服务中心
要目
于利民:担当创新型城市建设保险主力军
中国信保:牢记“政策性” 助力南京开放
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恒丰银行:助力“苏”写小微企业新篇章
金海艺苑:第三届驻宁金融机构职工书画
摄影展作品选登(二)
5
>>> 数说南京
GDP 12703.75 亿元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前三季度全市实
现地区生产总值 12703.75 亿元,同比增长 4.5%。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 187.29 亿元,增长 1.5%;第二产业增
加值 4332.33 亿元,增长 2.9%;第三产业增加值 8184.12
亿元,增长 5.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7465.66 亿元
1—11 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7465.66 亿元,
同比增长 5.1%。避险类商品零售额较快增长,1—11 月,
全市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中西药品类、粮油食品
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 17.2%、7.7% 和 7.3%。居民
精品消费意识不断增强,新兴消费品热度不减,1—11 月,
智能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长 90.8%,智
能手机零售额增长 19.9%。
存款余额 55396.94 亿元
11 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 55396.94
亿元,同比增长 9.3%,比年初增加 5873.45 亿元。住户
存款保持较高增速,住户存款余额同比增长 18.4%。本
外币贷款余额 54116.18 亿元,同比增长 12.1%,比年初
增加 5315.96 亿元。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更加有力,企(事)
业单位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14.0%,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
增长 15.4%。
金融业增加值 1778.24 亿元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实现金融业增加值 1778.24 亿
元,同比增长 9.5%。南京金融业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增长
的良好态势,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
金融支持。
证券交易额 36.59 万亿元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实现证券交易额 36.59 万亿元,
同比增长 12.4%
保费收入 824.47 亿元
截至 9 月末,全市实现保费收入 824.47 亿元,同比
有 7.04% 的增幅。
固定资产投资 5321.85 亿元
1—11 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 5321.85 亿元,同比
下降 4.4%。制造业投资持续发力,1—11 月,全市制
造业投资 1021.95 亿元,同比增长 6.8%,高于全部投资
11.2 个百分点。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汽车制造
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
39.1%、36.5%、19.1%、18.1%。
服务业营业收入 6323.93 亿元
1—10 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 6323.93 亿
元,同比增长 3.4%,增速较 1—9 月提升 0.2 个百分点。
生活性服务业持续快增,1—10 月,全市生活性服务业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2.6%,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
旅游游览和娱乐服务、健康服务、居民出行服务增速分
别达 137.5%、18.3% 和 17.9%。现代服务业较为活跃,1—
10 月,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
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 20.0%、5.0%。
人均可支配收入 54492 元
前三季度,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54492 元,
同比增长 4.6%,增速与上半年持平。按常住地分,城镇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60329 元,同比增长 4.4%,增速与
上半年持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8108 元,同比
增长 5.7%,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 1.3 个百分
点。
HEADLINES
财经纵览
6 2023 年第 4 期
>>> 要闻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 10 月 30 日至 31 日在北京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
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在重要讲话中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工
作,分析金融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形势,部署当前和今
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李强对做好金融工作作了具
体部署。
会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
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
量服务。要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切实加强
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
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
逆周期调节,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优化资金供给结构,
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
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大力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确保国家粮食和能源安全等。盘
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做好
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
融五篇大文章。
会议强调,要完善金融宏观调控,准确把握货币
信贷供需规律和新特点,加强货币供应总量和结构双
重调节。加强优质金融服务,扩大金融高水平开放,
服务好“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建设,稳慎扎实推
进人民币国际化。健全金融监管机制,建立健全监管
责任落实和问责制度,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
险。着力做好当前金融领域重点工作,加大政策实施
和工作推进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融资成本持
续下降,活跃资本市场,更好支持扩大内需,促进稳
外贸稳外资,加强对新科技、新赛道、新市场的金融
支持,加快培育新动能新优势。
八部门发文!支持民营经济 25 条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
要求,全面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
发展壮大的意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引导金
融机构树立“一视同仁”理念,持续加强民营企业金
融服务,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
国家外汇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
政部、全国工商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强化金融
支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提出支持
民营经济的 25 条具体举措。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江苏监管局:
推动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以绿色金融、科创金融、普惠金融、跨境金融为
重点,开展重大项目融资对接、深化科技金融服务、
金融支持 G60 科创走廊等专项行动;创新推出“链长制”
服务,“一链一策”为 50 条重点产业链 2.5 万户核心
企业提供贷款;推动保交所在苏州设立长三角保险与
科技结合创新中心;出台金融支持自贸区改革发展意
见;建立跨区域、集成化联动工作机制,健全跨省(市)
协同授信机制。
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南京分中心获评
“优秀服务案例”
9 月 27 日,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第五届年会
HEADLINES
财经纵览
7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举行。会上,长三角资本市场
服务基地南京分中心获评“优秀服务案例”奖。
南京分中心自 2019 年正式落户以来,始终把进一
步发展和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促进科创资源与资本
市场深度融合,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作为中心
工作,致力从强队伍、优培育、重服务、稳风险上下
功夫。全面落实系统干部金融专业知识提升工作方案,
致力于打造一支素质高专业强的金融干部队伍;深入
开展企业上市“宁航计划”,实施“千百十”工程,
搭建“三个平台”、建立“三项机制”、实施“三项
工程”、健全“合规证明”一网统办,构建企业全方
位全周期服务体系,多措并举、多管齐下,致力于将
南京分中心打造成服务区域科创企业的多元化投融资
平台、科创板上市加速器。截至目前,南京分中心培
育科创板上市公司 16 家。
江北新区成立百亿产业发展母基金
10 月 9 日上午,江北新区成立高质量发展产业投
资基金(后简称母基金),基金总规模 100 亿元。
此次南京江北新区高质量发展产业投资基金的成
立,将成为新区统筹财政资金和国有资本、聚合各类
社会资本,助推“3+3+X”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
键一步。未来,母基金将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的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动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与
产业链在江北这片沃土深度融合。
产业母基金由扬子国投旗下南京扬子江投资基金
公司管理,将重点围绕新区“3+3+X”产业方向,覆
盖企业全生命周期,形成由天使基金、产业引导子基金、
产业直投子基金、S 基金构成的“A+G+D+S”产业子
基金集群。母基金成立后,通过资本与创新耦合,新
区将不断巩固优势产业、壮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
带动万亿产业发展,全力绘就现代产业蓝图。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南京再创新高
9 月 28 日,《第 34 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
34)》 报告正式发布。南京排名全球第 65 位,创历史
新高,较上一期提升 10 位,排名居内地城市第 8。
近年来,南京坚持统筹金融发展和安全,围绕建
设重要金融中心的目标,加快构建现代金融体系,着
力打造以河西金融集聚区为核心,江北新金融中心和
新街口金融商务圈为两翼的“一核两翼、多点联动”
金融发展空间布局,金融业综合竞争力稳步提升。目
前,南京已集聚各类金融、新型金融组织等市场主体
超过 1000 家,基本形成了以银行、证券、保险为主导,
各种新型金融业态并举的现代多元化金融组织体系。
2023 年上半年,全市实现金融业增加值 1227.65 亿元,
同比增长 10%,金融业增加值、存贷款余额、证券交
易额、保费收入等主要金融指标均居全省第一、全国
前十。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全
市科创金融专营组织近 60 家,“宁创融”额度已经提
升至 100 亿元,“宁科贷”贷款余额接近 600 亿元,
累计发行科创票据 16 只,规模 92.9 亿元。金融营商环
境进一步优化,在金融扶持政策、地方金融法治化、
加强地方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方面,都取
得了显著成效。
NANJING FINANCIAL INDUSTRY
8 2023 年第 4 期
TOP TALK
掌门论道
担当创新型城市建设保险主力军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
增添人保力量
——人保财险江苏省分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兼南京市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于利民访谈录
【人物简介】
于利民,男,汉族,江苏宿迁人,研究生学历。
1992 年入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历任
人保财险宿迁市分公司经理助理、副经理、总经理,
人保财险江苏省分公司总经理助理,现任人保财险江
苏省分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兼南京市分公司党委
书记、总经理,南京市第十七届人大代表。
《南京金融业》:众所周知,保
险作为金融业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对
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稳定器作
用。人保财险作为一家与共和国同龄
的保险央企,在保险市场上有着举足
轻重的地位。请于总给我们介绍一下,
南京人保财险这几年,在服务南京社
会经济发展进程有效发挥稳定器作用
方面,有哪些主要举措?
于利民:人保财险南京市分公
司是南京市规模大、经营历史悠久的
财产险公司。作为省会城市分公司,
南京市分公司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
感,走在前、做示范、挑大梁,坚决
落实省分公司“一体两翼三引擎”管
理全景图,以高质量指标体系为牵引,
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转型迈上新台
阶。
在服务地方大局方面,作为金融
央企分支机构,南京分公司心系“国
之大者”,聚焦主业主责, 认真践行“人
民保险,服务人民”的初心使命,持
续强化经营的政治导向,积极推动“八
项战略服务”,在服务地方大局中发
挥了行业主力军作用:保持了近 40%
市场份额,为社会生产生活提供完善
的保险服务;为全市超过 50% 的机动
车辆、超百万户家庭,提供了 4 万多
亿元的风险保障;2023 全年共处理各
类赔案 388 余万件,赔款超过 54 亿元。
9
NANJING FINANCIAL INDUSTRY
通过及时保险补偿,帮助受损企业和
广大人民群众及时恢复生产,保障了
实体经济稳定发展,提升了人民群众
的幸福感与安全感。作为中管金融企
业,在助力南京创新型城市发展的举
措上,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
一是以“国”为重,有效发挥
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稳定器”
作用
南京人保始终以“国之大者”
为己任,遵照集团公司“卓越战略”
指引,聚焦保险核心主业,把保障实
体经济作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
切入点,挖掘业务资源,提升发展潜
能,努力在新发展格局中发挥好保险
作用。
在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方
面,南京人保积极融入 2+6+6 产业强
市计划,推出“行业 + 产业”保险解
决方案战略项目,为现代化产业体系
客户量身定制风险解决方案。2023 年
全年聚焦半导体、生物医药、新能源
等南京特色产业,承保本地科技型企
业客户 120 余家,累计提供风险保障
25 亿元,累计补偿 1300 万元经济损失。
对市重点园区推进“N+1+X”园区保
险服务模式,累计承保产业园区企业
客户 5000 余家,提供风险保障 283 亿
元。
在服务科技自立自强方面,南京
人保建立科创保险中心,针对科技型
小微企业科技研发和经营管理等过程
中,容易遭受人才和关键研发设备损
失、产品研发责任、专利侵权等风险
的实际出发,推出“宁科保”等财产险、
产品研发责任险 43 个科技保险产品,
2023 年至今承保家数超 160 家,保险
总保额 73 亿元,累计赔款超 2000 万,
为高新技术企业不同类型的“核心财
产”提供了多元化保障。
在服务绿色发展方面,南京人保
努力完善“双碳”保险产品体系,推
动碳抵消、碳配额等创新产品落地,
成功推出全国首笔“碳资产损失保
险”,大力支持绿色产业发展。服务
国家新能源战略,积极开拓新能源车
保险市场蓝海, 与主要新能源品牌均
建立了合作关系,2023 年承保了全市
一半以上的新能源车辆。
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南京人保
积极打造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
“三农”保险服务体系,保险金额超
18 亿元。保障范围从保“生产”延伸
到保“产业链”,发展农产品质量安
全保险,创新推出草莓苗木保险,保
护地方草莓优势主导产业。保障水平
从保“成本”延伸到保“价格、收入”
转变,推出高淳螃蟹指数保险、生猪
期货价格指数保险等创新险种,保障
范围与区域持续扩大。在 2022 年干旱
高温大灾中,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
建立绿色通道开展保险理赔,共向高
温受灾养殖业、种植户支付赔款 2.03
亿元,为迅速恢复再生产提供了有力
支持。
二是以“民”为先,全面增强
民生福祉的“保护伞”作用
突出人民保险的政治性和人民
性,做好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有效承
接,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
问题,是南京人保服务人民的初心使
命。通过高质量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南
京新实践,以保险增强民生福祉的“保
护伞”,持续提升市民对保险行业的
信任感和满意度。
积极参与构建多层次的社会保障
体系建设。南京人保近年来承办的大
病保险项目,服务市民 760 万人次,
累计赔付超 12 亿元;提供的失能人员
照护保险服务,服务人群保持全市第
一,自开办以来,做到重度失能老人
待遇“应享尽享”,共有 86 家照护
机构签约,一线护工人数达到 9499 人,
并获 ISO9001 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是全省长期护理保险领域中第一家获
得认证的保险企业;参与推广的“南
京宁惠保”规模已超 1.8 亿元,三期
参保人数创新高达 136 万人,较二期
增加 48 万人,参保渗透率 17.4%,参
保面在全省惠民保中排名第一;个人
医疗负担平均降低 14.73%,个人负担
于利民总经理(左 1)出席南京建邺·保险科技创新产业园开园仪式
10 2023 年第 4 期
最高降幅达到 80.7%。
贯彻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服
务社会治理创新突破。南京人保深化
警保联动,在江苏省公安厅交警总队
开展的警保合作劝导站等级评定中,
南京江宁湖熟街道尚桥社区和柳湖社
区两个劝导站获得最高评级五星级评
价;江宁陆朗社区、溧水白马镇大树
下村等七个劝导站获得四星级评价。
南京人保承保的电梯综合保险数近千
台,占全市电梯总数 1%,为超过 15
万市民提供了保障。经统计,电梯承
保前每月故障约 500 次,通过逐步消
化大修和调整后,故障次数下降超过
九成,实现零投诉,维修时长下降七
成,获得了业主、社区和街道的一致
好评。
《南京金融业》:南京市在创
建创新型城市规划中提出,要建设安
全韧性城市,必须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保险业是专门与风险打交道的金融机
构,很想了解南京人保财险近年来在
这方面又有什么创新举措,取得了哪
些有效的成果?
于利民:风险减量服务是财产保
险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
对于提高社会抗风险能力,降低社会
风险成本具有积极作用,也确实是政
府对保险行业新的期待。近年来,南
京人保认真贯彻集团新一届党委提出
要把风险减量服务作为人保集团长期
发展战略的要求,创建南京公司风控
中心。风控中心立足构建“保险 + 风
险减量服务 + 科技”新模式,以风险
减量为重点,以科技赋能为抓手,以
创新产品服务为载体,创新推出了自
然灾害风险减量系统、智慧渔场等项
目,推动公司从事后损失补偿向事前
风险管理转变,以降低社会风险成本,
助力维护社会治理,为推进公共安全
治理和应急防灾体系建设提供保险力
量。
风控中心搭建了“宁安宁”1+N
风控平台,由 1 个运营管理系统和
N 个生产辅助系统组成,通过科技
赋能,提供保险供给、理赔服务、减
量管理三种能力,从传统的事后补偿
模式转化为前中后全流程风险管理模
式。在传统风险防范使用人防的基础
上,风控中心引入了水淹预警、烟感
报警、实时监控、电梯物联设备等多
种物联工具和应用,对接南京市应急
局 “1+8+1”平台,通过技防 + 人防,
不断提升全市风险管理水平。据统计,
风控中心 2023 年在民生自然灾害预警
项目上提供水淹设备超 250 台,年预
警超 2000 次;服务全市电梯 613 台,
提供电梯维保服务超 6000 次,服务
小区电梯故障率下降 90%;针对企业
日常生产运营风险,通过应用安全工
厂系统,提供专家现场风勘服务,降
低企业风险隐患,累计为超过 1000 家
企业提供了风险查勘,为近 300 家高
风险企业提供了汛期及冬季防火专项
风险排查服务;针对水产养殖中出险
的死亡风险,风控中心还创新性地引
入智慧渔场系统,实时检测水温、溶
解氧、氨氮指标,通过智能化设备实
时控制水质及含氧量,助力农户渔业
养殖,降低养殖死亡风险。
在理赔服务方面,我们还与南京
市交管局、应急局、水务局保持密切
沟通,在暴雨等突发情况来临时,依
托公司大灾预警指挥调度系统,对接
水淹平台 211 台设备预警信息,调度
全市 400 余名理赔人员开展大灾预警、
临灾应对、灾中处置、 灾后跟踪工作,
助力城市治理。借助大灾调度系统开
展大灾处置,2023 年大灾减损超 5000
万。
未来,我们还将加大风险减量管
理投入,尽快推动与信息技术平台与
高校等外部机构合作,提高平台建设
水平。聚焦公共安全、城市治理、民
生服务等重点领域,深入推广“保险
+ 风险减量服务 + 科技”新模式,探
索开办更多具有南京特色的风险减量
项目,为南京安全韧性城市建设发挥
更多的保险作用。
《南京金融业》:中央金融工
TOP TALK
掌门论道
于利民总经理 ( 后排右三)陪同总公司总裁助理兼省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夏玉扬出席与苏美达集团座
谈会暨“南京宁惠保”二期签约仪式
11
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强调
了党建对于金融工作的重要性。会议
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金融要为经
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加强党
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
做好金融工作的根本保证。您作为保
险央企人保财险省分公司党委委员兼
南京市分公司党委一把手,近年来在
抓市分公司党建促发展方面,又有哪
些经验可以与大家分享?
于利民:近年来,我和市分公
司班子成员一道团结带领辖内干部员
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大
会议精神,认真执行落实总、省公司
党委部署要求,坚持党建引领与发展
经营两手抓、变革创新与精细管理双
驱动,在做实、做精、做深上下功夫,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转
型,推动南京分公司服务大局实现新
突破,业务发展迈上新台阶,改革转
型取得新进展。
一、把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
旗帜鲜明打造“党建引领、风清气正、
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一)坚持政治统领和党建引领,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分公
司出台了《党的建设工作要点》,党
委班子带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
决定性意义 ,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
大精神,将抓党建作为促发展、提效
益、战疫情的坚强政治保证,推动全
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一是突出政
治性,狠抓政治和思想建设。每月召
开中心组学习、每周召开党委会等方
式,及时学习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
上级党委安排要求,切实将思想认识
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全年组
织专题学习 20 多场。二是突出规范
性,狠抓党的领导和组织建设。制定
《党委工作规则》《党委领导班子成
员工作规范》,严格落实《“三重一
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实施办法》,
通过现场培训、督导检查等方式规范
分支机构党支部集体决策,全年市辖
召开党支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会议近
300 次。另一方面,压实基层党建主
体责任,推动党建工作与经营同部署、
同推动、同落实,深入落实《基层党
支部标准化建设指引》,执行“三会
一课”、主题党日、谈心谈话、民主
生活会等党内生活制度。三是突出经
常性,狠抓从严治党和廉政建设。抓
好全面从严治党在最后一公里,组织
签订《全面从严治党》《依法合规经
营》等责任状;开展党风廉政系列活
动,组织基层班子成员、理赔人员前
往省廉政教育基地开展廉洁教育主题
活动;建立员工家访制度,发挥家庭
助廉工作。加强党员管理,开展经常
教育,从党费缴纳、组织生活、廉洁
作风等方面,对党员干部明确细线、
划出底线、拉出红线。
(二)坚持政治标准和业绩导向,
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自 2021 年
南京人保财险新一届党委班子成立以
来,始终把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发展改
革的决定性因素和“一把手”工作的
重中之重,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组织
路线,以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多
能少“三能机制”为指导,以选人、
用人、育人为重点,坚持政治标准、
业绩导向和刚性考核三者有效衔接,
大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
风气。一是明标尺、看业绩,积极推
进“能上能下”,完善选人用人制度
办法,树立“政治把关、业绩说话”
的鲜明导向,大力推进干部年轻化,
优化干部队伍梯次和结构配备。两年
多来支公司“一把手”平均年龄下降
2.95 岁,机关部门“一把手”平均年
龄下降 5.53 岁。通过揭榜挂帅、公
开竞聘变“相马”为“赛马”,开展
机关部门、理赔中心、续保团队负责
人公开竞聘,拓宽了选人用人渠道。
强化业绩考核,对工作不担当、业绩
不理想的部门和支公司负责人坚决调
整。二是聚英才、建机制,探索推进“能
NANJING FINANCIAL INDUSTRY
于利民总经理带队慰问南京仙新路过江通道项目高温现场施工队
12 2023 年第 4 期
进能出”。积极探索市场化选人用人,
对高质量发展转型紧缺急需的续保、
理赔等业务型专业人才,加大择优引
进力度,两年来共引进管理及核心业
务人才超 20 人。建立开展网上测评
制度,测评机关干部与员工数千人次,
并对测评末位的人员调岗。三是优考
核、联收入,稳妥推进“能多能少”。
推进落实“年度 + 过程 + 专项”考核
体系,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考核到人,
有奖有罚,以业绩论英雄,凭发展挣
薪酬,有效提升经营机构和人员的人
均产能和效能。
(三)坚持真抓实干、马上就办,
全面加强作风建设和文化建设。积极
落实集团新版企业文化,大力践行真
抓实干、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持续
开展本部作风建设,提升支持一线团
队打胜仗的响应能力。一是马上就办
“办急事”。在分公司企业微信设立
员工论坛,鼓励员工畅所欲言,及时
回应解决员工诉求。推动市县班子和
团队长迈开腿、走出去,加大政府公
关和客户拜访,及时汇报协调业务发
展中的实际问题和紧急事项。二是关
爱员工“办好事”。强化人文关怀,
解决员工实际问题。推出为员工办实
事十大工程,逐项落实。三是改进作
风“办难事”。坚决打击无中生有乱
举报的歪风邪气,为真正干事者撑腰,
推动形成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
矩矩的上下级关系。出台机关作风建
设“八条禁令”“一首问、五杜绝”,
开展工作作风常态化检查,有效预防
遏制不作为现象。
二、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努
力实现“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发
展态势
公司以党建为引领,坚持稳中求
进工作主基调,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
动摇,深化“企划、发展、盈利、节
奏”四维度管理,优化“目标 - 路
径 - 资源 - 过程 - 考核”五步工作
法,三年来实现业务发展稳中有进:
2021 年实现保费收入 79.42 亿元,市
场份额提升 0.61PP,增速超主要同业;
2022 年实现保费收入 87.47 亿元,增
速 10.14%,市场领先优势扩大; 2023
年预计全年将超过 90 亿元,效益较
上年又有新的提升,对全省系统效益
贡献较去年同期提升了近 15PP。整体
趋势看,分公司连续三年业务和效益
均持续上升,贡献度居全省系统首位。
从各业务板块看,车险板块渠道结构
优化,直销渠道、家自车份额提升,
夯实了压舱石作用;法人板块以本地
业务为重点,增速高于全省系统平均
水平;园区业务发展较快,保费增量
位列全省首位;政府板块业务开拓创
新,农险政策性业务保持主导地位,
商业性农险快速发展,宁惠保项目持
续推进,普惠业务板块风险可控、发
展稳健。
三、把变革创新作为第一动力,
坚定不移推进管理升级
(一)明确定位,推进渠道化经
营。通过深入学习领会集团公司渠道
转型要求和逻辑,按照“产品 - 渠道 -
机构 - 团队”的经营逻辑和作战队形,
结合分公司以往代理渠道占比较高的
实际情况,重点推进车险直销直控渠
道化经营,两年来自建近 600 人续保
团队,家用车直销渠道占比较三年前
年占比高出 20 个百分点,规模扩大
100%,基本实现了直销、车商、代理
渠道均衡占比,较好改变了过往严重
依赖代理的局面。
(二)穿透管理,实施精细化管
理。一是加强过程管理。进一步统一
管理语言,上下同欲,从“企划、发展、
盈利、节奏”四个维度,每日、每周、
每月动态监控发展情况,以过程保结
果。二是加强穿透管理。以过程指标
为抓手,强化经营指标过程考核兑现;
TOP TALK
掌门论道
于利民总经理出席南京市十七届人代会
13
NANJING FINANCIAL INDUSTRY
加强指导,协助支公司加强对团队的
管理考核,做到优胜劣汰。三是加强
营销管理。以产品为龙头,用好市场
费用和拓展费用,实施节点营销和项
目拓展激励。
《南京金融业》:当前,南京
正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的
“四个走在前”和“四个新”重大任务,
立足自身禀赋,发挥资源优势,深入
实施产业强市行动计划,着力打造重
要金融中心和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
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
创新中心主承载区。面对全市发展新
要求,立足保险业特有职能,请问于
总有什么建设性意见?
于利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创企
业是我国科技创新创造的主力军。今
年,南京市委提出,要加快建设具有
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
载区,并启动了国家级“科创金融实
验区”建设步伐,吹响了科技强市的
新号角。作为市人大代表,我在今年
南京市第十七届人大会议上提交了
《关于保险行业护航科创企业科技创
新工作的建议》,就是希望政府更加
重视保险业在预防和遏制科技风险上
的积极作用,推动保险业当好科创企
业高质量发展的“减震器”和“稳定
器”。
一是预防和遏制科技风险已成
为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
科创企业属于高投入、高风险、
高收益企业,具有知识、技术和资金
密集型,资金需求量大、高新科技开
发成本高、技术人员占比高、产品和
服务的技术性要求高的特点。这些特
点导致科创企业在科技研发和经营管
理等过程中,更容易遭受高价值设备
资产损失、项目研发中断、知识产权
侵权、产品推广质量、核心技术人员
流失和高技术员工意外健康等各种有
形和无形的科技风险。同时,科创企
业大多规模小、资金不足,风险抗压
能力普遍较弱。
因此,预防和遏制科技风险,提
高科技项目落地转化和推广应用的成
功率,减少财务风险,已经成为科创
企业打造竞争优势和实现高质量发展
的关键。
二是目前开发的诸多科创保险
迫切需要增强系统性、法规性支持
目前,南京地区保险行业针对科
创企业开发诸多保险产品,可对科创
企业在初创、成长、成熟等不同阶段
的企业风险需求形成有效保障。以南
京人保财险为例,近三年,公司已经
累计给 99 家科创企业提供了财产险、
高新技术企业产品质量保证保险、科
技项目研发费用损失保险、侵犯专利
权责任保险、专利被侵权损失保险、
专利执行保险、首台(套)重大技术
装备综合保险、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
用综合保险等科技保险等,提供超过
100 亿元风险保障,补偿累计 1100 万
元经济损失。
但总体而言,为了更好推动科创
企业保险高质量发展,建议主管部门
进一步加强系统布局、统一协调,尤
其需要增强对科创企业及头部科创企
业的系统性、法规性支持。
三是借鉴外地经验将科技保险
纳入创新驱动发展政策工具箱
科技保险为科创企业保驾护航,
正在逐渐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和
关注,多地纷纷把科技保险纳入地方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政策工具箱,在
相关政策中明确需要重点推广的具体
险种和配套措施。
如苏州市政府发布《苏州市独角
兽企业培育计划》,2022 年至今,保
险行业已为苏州 35 家科创型企业提
供了 3500 万元风险保障,涵盖电子信
息、高端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及
高端医疗器械等行业。还有如石家庄、
大连、厦门、南宁等城市都出台了推
进科技保险的政策配套方案,都值得
相关部门研究和借鉴。
目前,省政府批复的《南京市建
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已
经列入了强化科技保险供给的具体内
容与要求,建议南京市进一步完善详
细的地方财政扶持政策,如针对南京
独角兽企业、培育独角兽企业、瞪羚
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
业、省级以上“小巨人”认定企业,
对各项配套保险产品可以研究出台保
费补贴政策,细化补贴年限和补贴范
围,鼓励科创企业投保;针对企业“走
出去”的风险痛点,推荐知识产权海
外侵权责任保险和境外展会专利纠纷
法律费用保险等专项产品,开展政策
宣讲,加大对科创企业“走出去”的
保险政策支持。在科技创新投入上,
还可以积极引入保险资金,充分发挥
保险作为要素市场参与者和建设者作
用,助推科技企业创新发展。
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面对
未来,南京人保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
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
的走在前做示范要求,进一步主动融
入全市创新发展大局,强化中小微科
技型企业的保险服务和风险保障,为
南京高质量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城市作
出更大的贡献!
14 2023 年第 4 期
特别策划
SPECIAL TOPIC
南京秦淮:打造“特而精,最
15
最南京”的现代金融服务中心
上下五千年,纵观全国,恐怕只有南京,能够完整地展现中国历史的轮廓
和框架。南京依钟山,临长江。从越国范蠡建城于秦淮旧址,自秦汉,中经东
晋风度,六朝烟雨,南唐繁荟,直至明朝定都,清朝以此总督两江,论文学之
昌盛,人物之俊彦,山川之灵秀,气象之宏伟,以及与民族患难相共,休戚相
关之密切,当以金陵为最。
秦淮区,因秦淮河贯穿全境而得名,自古就是人文荟萃、商贾云集之地,
史称“江南锦绣之邦、金陵风雅之薮”,从南京城建设之始,2000 多年来一直
是古都南京最繁华的地方。
依附天下文枢的名气,秦淮河畔曾聚集了大量文士,并因此诞生的“科考
经济”在带动城市繁荣的同时,也为后人研究金融往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钞库街、户部街的存在便是佐证。
忆古思今,十里秦淮焕新,历千年风雨而愈加玲珑入画的夫子庙—秦淮风
光带,成为中国文旅产业的生动缩影。新街口现代金融商贸引进培育高端商务
商贸总部,成为南京跻身区域性国际城市行列的现代商业名片。城市硅巷“以
老筑新”,打造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平台,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的主要载体。
新时代秦淮繁华图景的背后,涌动着澎湃的经济活力。
传承千年的辉煌,今天的秦淮区,正以年轻的步伐,开启崭新的篇章。
16 2023 年第 4 期
第一篇章:秦淮
﹃
史﹄韵
十里秦淮,贯穿南京腹地
六朝烟雨秦淮梦
江南文华此地最
一脉秦淮水
流淌着千年以来的金陵故事
以城为体,以水为脉
娓娓道来
秦淮河,这条横贯南京城的历史长河,承载着六
朝古都的辉煌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
自东吴开始,秦淮河两岸一直乃望族世家聚居之
地。商贾云集,素有“六朝金粉”之誉。明朝定都于
此之后,秦淮更成为首都乃至全国的文教中心,艺术
中心,商业中心。天下官员,半出于此;人潮聚涌,
广庭无隙;欢歌笑语,自夜及旦。虽然其后历经战火,
但秦淮的商业文化总是能迅速恢复,并达到更高峰。至民国时,以太平南路为纵轴,自夫
子庙为终点。这里成为与上海外滩齐名的中国两大商业金融中心。
17
“科考经济” 拉动城市兴盛
中国的科举制度,由隋代创立,
经过唐代的完善,宋代的改革,元代
的中兴,明代的鼎盛,一直延续至清
朝式微。地处南京秦淮的江南贡院,
曾是明清两代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
科举考场。
南京在元代称为集庆路,朱元璋
攻占集庆路后,改名为应天府。明洪
武元年(1368)朱元璋建立明朝,京
城(今南京老城区)建于应天府(今
南京)后,乡试、会试都在京城举行。
朱棣迁都北京,南京(今江苏安徽上
海区域)作为留都,南京城(今南京
老城区)作为南京即南直隶行省的驻
地,继续举行南京即南直隶行省的乡
试,尤其是建起了应天贡院(今江南
贡院前身)后,继续作为江南地区的
科考中心。
作为古代选拔人才的重地,江
南贡院在明初一度为会试考场,在清
代则是全国最大的乡试考场。仅清代
112 名状元中,从贡院走出去的就有
58 人之多。应天贡院的崛起,为南京
即南直隶行省的学子提供了乡试的科
考之地,促进了当地教育文化的发展,
也带动了南京城“科考经济”的发展。
随着数万学子和随从,加上考官、
保卫和工作人员等大批涌入南京城,
住宿自然是第一位的,应运而生了各
种可供租赁的旅店。尤其是,在应天
贡院附近的秦淮河畔出现了大量的河
房,具有集住宿、交际、娱乐于一体
的功能,吸引了绝大部分士子。历经
长途跋涉的乡试举子,除了有食宿需
求外,还有精神需求,也大大刺激了
南京城娱乐业的兴盛与繁荣。
乡试在促进南京城房舍租赁、娱
乐业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城内图书
业的发展。据文史学家考证,当时南
京城有书坊多达 150 家左右,为迎合
秦淮河:
滴灌南京千年的金融活水
一条秦淮河,半部金陵史。
秦淮河,素有“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之称。流淌其间的,不仅是澄澈的河水,还有着船载斗量、
千古流传的诗篇,更承载着源远流长的厚重历史,孕育了南京灿烂的历史文明。
远在石器时代,秦淮河流域内就有人类活动。从东水关至西水关的沿河两岸,东吴以来一直是
繁华的商业居民区。六朝时名门望族聚居,儒学鼎盛,人文荟萃。隋唐以后,渐趋衰落,引来无数
文人骚客来此凭吊,咏叹“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两宋时期,逐渐复苏为江南文教
中心。至明清两代,为十里秦淮的鼎盛时期。富贾云集,名士纷至,金粉楼台,画舫凌波,浆声灯
影中构成了一幅如梦如幻的美景奇观。清未民初,内秦淮河日渐式微,繁华不再。
今秦淮区为内秦淮流经之地,不仅自古有“金陵风雅之薮”的美称,更是千年南京城里最为繁
华的财富金融重地。
NANJING FINANCIAL INDUSTRY
18 2023 年第 4 期
士子消费需求,专门刊印和推销专门
阐述解题技巧和命题趋势的书籍,赚
取高额利润。
那时,南京城南三山街就已是书
坊一条街了。他们是前门开店,后面
作坊,楼上则是编辑部,编印发一体,
流水线作业,看到什么书好销,立刻
动手,几天就可以赶出来,十分灵活,
且各有专长。有时,书坊或书林也会
请来进士状元代言,以此吸引眼球,
扩大销售。
应天贡院的正常运行与改扩建,
也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大量的芦
席、木石料、砖瓦的使用,推动了南
京芦席编造、木石料开采、砖瓦烧造
业等的发展。同时,大量举子、随从
和考官、工作人员等也带动了交通运
输和城内酒馆、茶社等的发展。再加
上相关考务用品笔墨纸张购置、筵宴、
试录刊刻等,对南京的造纸、印刷、
家禽饲养、酿酒等行业的拉动作用不
可小觑。这一切都促进了南京城市社
会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铸钱印钞 官家金融重地
在宋代地方志《建康志》(建康
即今南京)中,不但有经营金银买卖
和手工制作的“银行”,而且银行在
秦淮河北岸聚集,形成了一条“银行
街”。尽管这个“银行”概念不同于
今天,但却是“银行”这个词汇首次
出现在中国史籍记载之中。南宋时期,
银行街正中盖起了一座“规模宏壮”
的东南佳丽楼(此佳丽为壮美之意),
成为南京城里的最高建筑,登楼可以
北望中原,思念故国。由此可见当时
城内秦淮河沿岸繁盛之状。
在今天秦淮区现存的地名中,有
很多与“钱”相关。比如国家金库宝
钞库的地名“钞库街”,负责印纸钞
的地名“户部街”等。而地处新街口
西南隅的朝天宫街道,也是自古金融
发达、商业繁华。
“钞库街”是明朝的金融重地,
位于夫子庙秦淮河南岸,东北起文德
桥,西南至武定桥。1374 年,朱元璋
下诏设宝钞提举司,下设钞纸、印钞
两局,宝钞、行用两库,这条街就被
称为钞库街。1375 年开始印制“大明
通行宝钞”,宝钞先由中书省印制。
到了 1380 年,撤销中书省,分设户、
工两部,户部负责印纸钞,工部主持
铸铜钱。
大明通行宝钞是一种大型纸币,
钞面长 34.4,宽 23 厘米,用质坚耐
柔的桑皮纸印刷。这种纸币现已极少
见,为珍贵的文物。 这种纸币是为
适应当时商业流通的需要而发行的,
具有极高的信誉,时间长达 150 年之
久。它对明初商业繁荣和稳定起过促
进作用,只是到后来由于只发不收,
市面钞票越来越多,引起通货膨胀,
至嘉靖元年(1522)令宝钞停用,以
铜钱代之,铸造铜钱的地点也另寻别
处。而印铸贮钱的钞库街名则仍沿用
至今。
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明代
《南都繁会景物图卷》被称为“南京
版《清明上河图》”,由“明四家”
之一的大画家仇英绘制,是反映南京
明中后期商业繁华景象的最好佐证。
图中出现的店招,就有银铺、钱庄、
当铺等金融行业,如“钱庄”“当”“万
源号通商银铺”,所处位置据推测都
在今天的秦淮区。
值得一提的是,南京饺子监位于
秦淮区夫子庙附近,始建于明初洪武
十五年(1382)。它作为一个集兑换、
存储及支付等职能于一身的金融机
构,为当时的贸易和经济发展提供了
重要支持。南京饺子监在明清时期是
19
官办的四大银行之一,也是全球最早
的现代银行之一。
进入清代,南京秦淮仍是江南
金融重地。两江总督刘坤一于光绪
二 十 二 年 (1896 年 ) 在 南 京 下 浮 桥
(位于水西门到集庆门之间的明城墙
下)筹建“江南铸银元制钱总局”。
今天,该地已被开辟建江南造币博物
馆。据博物馆资料显示,光绪二十三
年(1897)十月二十八日起江南总局
开铸银元,为最早的“龙洋”,习称“老
江南”,国外许多钱币鉴赏家将它称
之为“世界上最漂亮的银币”。
太平天国时期,朝天宫街道区
域更是成为了天京金融中心。太平天
国铸币厂起初在朝天宫红粉衙,铸钱
衙设在评事街江西会馆,铸好的钱存
放在附近油市大街(升州路)金库银
库。清·涤浮道人《金陵杂记》记载,
“贼之伪铸钱职同伪总制,有正副,
贼之铸钱,正面直书天国二字,背面
直书圣宝二字,铸有十余万,无人敢
用;缘贼有伪例,私藏至十文者即有
罪,如持赴城外买物,人亦不要,故
悉收于伪圣库也。此伪钱厂在评事街
江西会馆,伪钱式约如现行之当十钱
大也。”
光 绪 二 十 九 年(1903) 五 月
二十四日,大清裕苏官银钱局总局设
在评事街。
仕商云集 沿岸明珠闪耀
自六朝时期开始,秦淮河两岸成
为名门望族的聚居之地。隋唐以后,
渐趋衰落,到宋代又成为江南地区文
化中心。
明清两代,是十里秦淮的鼎盛时
期,两岸富贵云集,青楼林立,画航
凌波,俨然一副“江南佳丽地,金陵
帝王州”的景象。历数六朝至明清,
在内秦淮河流经的老城南,从东晋的
王谢家族,到明清两代和太平天国的
诸蕃王府邸——如瞻园、江南织造府
(皇家采购)——曹雪芹“故居”,
至今仍有王府大街、王府园、常府街
等一众地名;老城南置产的富商巨贾
有沈万山、蒋百万、胡恩燮等;名士
豪宅则有甘熙故居、李渔芥子园等,
均为历代达官显贵要津、财富聚散之
源,亦是纨绔子弟的挥金如土、软玉
温香之地。
今天逛秦淮,就像逛古董铺子,
到处都有时代的遗痕。
——“王谢古居”陈列馆坐落在
秦淮河南岸。东晋时期,秦淮河两岸
人烟稠密,夫子庙地区华宅高第,鳞
次栉比。特别是宰相王导、谢安等王、
谢家族成员多居住在这里,更使乌衣
巷声闻京师,当时首都建康城内上自
皇帝,下到群臣,都曾到这里商讨国
策。王、谢家族涌现了如王羲之、王
献之、王珣、谢眺、谢惠连、谢灵运
等文化巨人,给予中国文化、艺术以
极其深远的影响。中唐诗人刘禹锡有
感于世事沧桑,六朝繁华不再,遂写
下千古名篇《乌衣巷》:“朱雀桥边
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
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吴敬梓纪念馆位于清溪河与
秦淮交界处,毗邻古桃叶渡,名为秦
淮水亭。雍正十一年 (1733),三十三
岁的吴敬梓离开故乡全椒,移家南京,
寓居于秦淮水亭。“半生落魄已成翁,
笑进天下读书人”。在这里,吴敬梓
在历经世态炎凉、看透八股取士的腐
朽性之后,以庄谐兼擅的妙笔,积十
年之余,创作出了我国第一部长篇讽
刺小说──《儒林外史》。
——处在秦淮区升州路与中山
南路交界地段,有一座总占地面积
约 21000 平方米,白墙灰瓦,红灯笼
高悬的大院,这就是俗称“九十九间
半”的中国最大私人民宅———甘家
大院,是晚清著名金石家、藏书家甘
熙的故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与明孝陵、明城墙并称为南京明清三
大景观。甘家大院,如今已成为秦淮
的一张名片,亦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高高的马头墙仰视着天空的高度和时
间的宽度,向记忆深处回溯过去,它
如一个低调而不张扬的贵族,寡言地
矗立在老城一隅,静默地固守着一城
文史,优雅从容地占据着江南的望族
气势。
明清园林文化也是秦淮河边的一
大特色,除了名列江南四大名园的瞻
园,是保存最为完好的明代古典园林
建筑群外,夫子庙东侧的东园(现白
鹭洲公园),也曾是明太祖赏赐开国
功臣徐达的皇家花园;门西复建后的
胡家花园,为南京私家花园之最,园
内还有晚清重臣李鸿章、曾国荃、张
之洞等和文人名士雅集的铭泽堂……
首都营建 民国商圈渐兴
进入民国时期,随着国民政府《首
都建设规划》的实施,老城南的太平
南路因为正对总统府,不仅商业繁盛,
银楼、布庄、钟表、古玩、旅社、酒
家云集,银行也纷纷而至,如白下路
南段有中南银行、上海商业银行、中
国实业银行、农商银行分行等。同时
还有几十家书局书店,成为商业文化
一条街。
而市中心的新街口,1940 年代迅
速发展为新兴商贸中心。交通银行、
国货银行、大陆银行、浙江兴业银行、
兴诚银行等一批官商大行先后入驻,
成中国的“华尔街”;加上商场、酒店、
报馆、戏院等云集,新街口一跃成为
民国首都的金融 . 商务 . 文化核心区。
秦淮商业的兴替,见证了金陵古
城的历代盛衰。
一条秦淮河,承载了太多的南京
记忆。千百年后,这里的桨声灯影依
然明亮,如今已成为南京的文化符号
和城市地标,向世人展示着她的魅力
与多姿。
NANJING FINANCIAL INDUSTRY
20 2023 年第 4 期
大美秦淮
21
秦淮夫子庙、老门东大片大片的灰色、白色古建筑
群,青砖黛瓦马头墙,梦回六朝烟水间。入夜后,十里
古秦淮流光溢彩、游人如织,像闯进真人版《江南百景
图》。
自南朝以来的夫子庙灯会,流光溢彩,星河灿烂。
与秦淮的商业繁荣,交相辉映,千年未衰,今朝更盛。
21
秦淮夫子庙、老门东大片大片的灰色、白色古建筑
群,青砖黛瓦马头墙,梦回六朝烟水间。入夜后,十里
古秦淮流光溢彩、游人如织,像闯进真人版《江南百景
自南朝以来的夫子庙灯会,流光溢彩,星河灿烂。
21
与秦淮的商业繁荣,交相辉映,千年未衰,今朝更盛。
夫子庙
22 2023 年第 4 期老门东
23
新街口位于南京的中心区域,是中国著名的商业中心,拥有百年历史,被誉为“中
华第一商圈”。新街口商圈核心区面积不到 0.3 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集中了百家世界五百
强分支机构进驻,大小商家星罗棋布,高中低档全面覆盖,商贸集中度超过北京王府井、
上海南京路并翘首中国,为中国商贸密集度最高的地区。 新街口
24 2023 年第 4 期
天下文枢聚英才
寰宇精粹汇大成
历史的秦淮
见证了中国人文商业上的激荡与迸发
今日的秦淮
以至善运筹,智启城市新章
以一城一河,延续千年辉煌
作为南京乃至江苏区划面积最小的区,秦淮区更像
是一个袖珍南京,这里既是古都金陵的起源地、南京文
化的摇篮,也是自古商贸繁荣地,坐拥新街口、夫子庙
两大商圈,同时还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 13 所大专院
校,拥有潜力巨大的科技创新实力。
“特而精,最南京”是近些年秦淮提出的口号,在
有限土地空间中挖掘更大的资源,同时还要兼顾历史街
区和金陵文化的传承,秦淮不仅没有在发展的节奏中掉
队,同时还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发展的新模式。
作为南京乃至江苏区划面积最小的区,秦淮区更像
是一个袖珍南京,这里既是古都金陵的起源地、南京文
化的摇篮,也是自古商贸繁荣地,坐拥新街口、夫子庙
两大商圈,同时还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 13 所大专院
“特而精,最南京”是近些年秦淮提出的口号,在
有限土地空间中挖掘更大的资源,同时还要兼顾历史街
区和金陵文化的传承,秦淮不仅没有在发展的节奏中掉
第二篇章:秦淮
﹃
新
﹄
传
25
“十四五”期间,秦淮区社会经
济发展继续高歌猛进。人均 GDP 居
江苏前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
破 1000 亿元;集聚高端商务楼宇 130
多幢,其中亿元以上税收商务楼宇
23 幢;集聚世界 500 强分支机构 131
家,国际国内高端商业品牌首店、旗
舰店 112 家,人民银行南京分行、省
银保监局、工农中建江苏省分行等金
融机构坐落区内;主城首家省级开发
区——白下高新区连续八年在省级高
新区综合评价中保持第一方阵。
老城不怠
社会经济持续迸发活力
过去三年中,秦淮经济社会高质
量发展成效明显。2022 年,实现地区
生产总值 1401 亿元,同比增长 5.2%,
增幅全市第一;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
南京秦淮:
商贸金地更繁盛,老城出圈再启航!
入 109.1 亿元,同口径增长 9.1%,增
幅全市第一;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
资 312 亿元,同比增长 18.5%,增幅
全市第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 7.8
万元。在全市年度高质量考核中位居
主城第一,全市第二;获评全省高质
量发展先进区。
2023 年全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
总值增长 5%,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
入 113 亿元,同比增长 10.5%,增幅
千载以来,秦淮河畔一直是南京经济最繁荣的地区,作为南京主城中心,夫子
庙—秦淮风光带至今仍是全国传统文化商贸的重镇,新街口地区自民国以来一直被
称为中华第一商圈。
NANJING FINANCIAL INDUSTRY
26 2023 年第 4 期
均居主城前列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增长 15% 以上,增幅居全市前列 ; 社
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6.5%, 实
际利用外资 2.85 亿美元。对落实有关
重大政策措施成效明显、创造典型经
验做法且受到国务院督查表扬;商事
制度改革、科技企业孵化器运行、城
市更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文旅产
业融合发展、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
业发展等领域受到省委省政府真抓实
干激励表彰。
“十四五”期间,新增产业载体
43.5 万平方米,威新创新广场、国际
路以西商办中心等主体施工,为打造
高端商务商贸中心提供有力支撑。南
银法巴消费金融中心竣工投用,为建
成现代金融服务中心提供有效补充。
南京城墙博物馆改扩建、西白菜园国
际潮流社区等竣工交付,周处读书台
“山水人文苑”、西五华里休闲文化
街区等稳步推进,为文商旅融合发展
提供有力保障。至美科技广场、江无
厂综合电子研发基地、白下高新数据
产业园等建设加速推进,高新区数字
经济大厦、南京工业设计园等项目拟
于明年开工,为厚植科创森林提供有
效支持。
新增社会事业载体54.6万平方米,
推进棚改项目,实施石榴新村、小松
涛巷、饮虹园等片区城市更新,推动
中牌楼、杨庄北侧等保障房项目建设,
共有产权房试点项目“观泓雅苑”竣
工交付。提升老城新城宜居品质,推
进煤场片区、琥珀云台等高品质住宅
建设,云澜尚府科技住宅项目竣工交
付。完善东部、南部公建配套布局,
加快推进机场三路、庆华等基层社区
服务中心,富华路北侧等教育设施,
南部新城全民健身中心等文体设施建
设,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不动产档案
馆、公安交管业务技术大楼等项目竣
工交付,东部医疗中心建设启动研究。
主项更强
重点产业全面开花
持续巩固高端商务商贸、现代金
融、文化旅游、软件和信息服务四大
主导产业,持续提升物联网、车联网、
航空航天三个特色明显的新兴产业,
抢占人工智能、大健康、元宇宙、新
型储能“四个”引领突破的未来产业
赛道,形成“4+3+4”现代产业体系。
高端商务商贸。华润万象天地开
业。南钢国贸、中石化销售南京、永
银、视客网络等高成长性头部企业持
续增长。新增落户茶颜悦色、始祖鸟
等品牌首店 300 余家,打造门东、熙
南里、太平南路三个老字号集聚街区。
新街口商圈入选首批全国示范智慧商
圈,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熙南里获
评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门东
历史街区获评“江苏省示范步行街”,
获评全省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示范
区。2022 年,实现增加值 289 亿元,
占全区 GDP 比重 21%。
现代金融。汇聚金融类机构超
400 家,证券、股权等私募投资基金
管理人 16 个,23 个备案基金产品注
册登记。消费金融规模有效扩大,子
基金设立数量增加,产业基金集聚发
展和创新创业扶持作用不断增强。直
接融资渠道不断拓宽,股权投资基金
27
聚焦文化、科技类企业投资布局,弘
业期货、莱斯信息、云创大数据上市。
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开展“金融惠企”
进园区、进楼宇、进行业等活动,引
导金融机构开发适合民营、中小微企
业的新金融产品,高效服务实体经济。
2022 年,实现增加值 334 亿元,占全
区 GDP 比重 24%。
文化旅游。先后获得国家全域旅
游示范区、全国示范步行街、国家级
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国家级旅游休
闲街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等
5 块国字头名片,获评全省首批文化
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南京城
墙博物馆建成运营,小西湖街区荣获
江苏人居环境范例奖、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以网
络文学谷为代表的数字文化产业基地
贡献全省近 80% 的网文产出。2022 年
底,文化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近
10%。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区内最具特
色产业,秦淮文化金融政策全市最优。
作为全市唯一省级文化金融合作实验
区,叠加金融和文旅两大产业的集聚
优势,积极深化文旅金融探索。联合
中国银行,挂牌成立秦淮文旅特色支
行,创成省级文旅消费便捷支付示范
区;
每年举办文化旅游企业专场融资
对接会,全面扶持文旅产业创新发展,
先后为省演艺集团、永银文化等 1047
批次文化企业申报文化贷款近 50 亿
元,扶持 14 家文旅企业上市。
软件和信息服务。“白下高新区
+ 秦淮硅巷 + 南航秦淮创新湾区 + 南
理工秦淮数字经济创新湾区”发展格
局基本形成。数字经济创新园、至美
科技广场、人工智能产业大厦等数字
经济载体建设加速推进。建立区级“智
改数转”服务商培育库,累计实施“智
改数转”项目 92 个,实施企业 74 家。
打造白下高新云计算、门西物联网等
特色产业基地,培育独角兽企业 7 家,
瞪羚企业 16 家,数量位居主城前列。
2022 年,完成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
490 亿元,同比增长 18%。
车联网。依托白下高新省级车联
网先导区建设,参与制定车路协同云
控平台类国家行业标准,加速汇聚百
度、28 所、55 所、华设等龙头企业,
逐步形成感知、决策、云端、应用、
地图、联网等为主导的产业链生态。
成立江苏车联网产业学院、南京市车
联网产业联盟,举办 T20 国际城市创
新链合作论坛、2021 长三角车联网产
业峰会、2023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创新
成果大会等车联网论坛,持续扩大车
联网产业发展合作和招商渠道。2022
年,车联网核心龙头企业实现营收超
70 亿元,税收 5.3 亿元。
物联网。天翼物联、联通物联全
国物联网总部落地,初步形成了以白
下高新区为核心,“秦淮硅巷”、金
陵智造创新带为辐射区,中航科技城、
悦动新门西、通服大厦为先导区的物
联网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格局。汇聚物
联网产业上下游企业 305 家,基本形
成涵盖硬件、软件、系统集成和运营
服务等关键环节的全产业链。中电芯
谷高频器件产业技术研究院、智慧航
空研究院等 9 家物联网新研机构持续
赋能产业发展,华设建成全国 5 家交
通大数据研发中心之一。
人工智能。汇聚人工智能相关企
业 80 家,基本形成智能制造、工业
互联网、军民融合领域应用示范等重
点发展方向。55 所、中航金城无人系
统、金智院等企业在微机电系统、无
人机系统研发制造、智能制造等领域
掌握行业领先技术。2022 年,人工智
能核心产业实现营收超 160 亿元,一
般预算收入 3.4 亿元。
大健康产业。汇聚优质医疗资源,
医疗机构数占全市 16%,三级医院数
占全市 38%。汇聚南京药业、长江医
药、益丰大药房、贝登医疗等医药类
龙头企业 20 家,产值规模超百亿,
初步形成以医疗服务、养老服务、运
动健身、中医养生保健、健康管理为
主的健康服务业体系。2022 年,健康
服务类企业营收达 479 亿元,同比增
NANJING FINANCIAL INDUSTRY
28 2023 年第 4 期
长 20%。
特色出圈
城市更新模式不断升级
老城更新影响放大。立足“一区
一特色”发展,获评南京唯一的全国
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
城市更新试点“秦淮经验”获省市肯
定。统筹老城保护、民生改善和特色
发展,倡导产权人、社会资本和政府
专项资金共同分担,推动更新路径从
“政府包揽”向“多元参与”转变。
创新工作机制和政策体系,石榴新村、
复兴巷 5 号等危房消险项目加快推进,
长乐路 132 号等老旧楼宇翻新提质。
大阳沟、荷花塘、小西湖等 3 个项目
被列为全国城市更新试点,小松涛巷
“留改拆”更新模式获央视《新闻联播》
报道点赞。
新城开发展现新貌。基础设施更
趋完善,汇景西路、柴园北路等 5 条
道路开放,神机营路、祥天路及国际
路综合管廊等 18 个项目竣工验收,
7 条特色街巷启动建设,总长约 10 公
里的“六横五纵”骨架路网正式开通。
27 座内河桥梁和 3 座外河桥梁持续推
进,24 公里综合管廊建成,由机场河、
响水河、外秦淮河围合而成的 21 公
里活力水环全面完工。重点项目进展
顺利,南外明远学校建成投用,南外
南部新城校区建成启用,富华路中小
学及幼儿园、怡居路北侧幼儿园开工。
市不动产档案馆等 3 个省市重大项目
竣工,中芬合作交流中心、全民健身
中心提前实现主体封顶。具有独特人
文气息和烟火气息的“密路网、小街
区”新城新貌逐步呈现。
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打好污染防
治攻坚战,中央环保督察信访交办件
总量较 2018 年下降 60%。蓝天保卫战
成效显著,聚焦臭氧污染防治,推动
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减排,
完成晨光集团喷涂生产线改造等 4 项
治气工程,在南部新城重点工地推广
智慧灯杆喷淋系统,实现立体式扬尘
管控。碧水保卫战提质增效,国家级
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通过省级验
收,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建
成率全市第一,幸福河湖示范创建率
100%,水环境治理成效连续四年位居
全市第一。新增海绵城市建成区面积
3.77 平方公里,海绵城市达标面积为
占全区建成区总面积达超 33%。
城市运管更加精细。优化城市交
通秩序,完成四方巷、文安街等 37 条
街巷整治和道路大修,改造莫愁路等
17 个小微堵点,实施李府街拓宽改造
工程。打造“乐享园林”绿色空间,
建成常府街、罗廊巷等 4 个口袋公园,
挂牌 14 处“梧桐语”小型城市客厅。
212 个托管小区实现专业化管理,新增
85 个省级垃圾分类达标小区,瑞金新
村小区入选住建部物管提质典型案例。
着力破解主城停车难,40 多家机关单
位开放共享停车泊位,完成两个 PPP
停车场项目建设,累计新增停车泊位
4253 个。城市排水体系不断完善,建
设胜华路等 5 条污水主次干管,推进
康馨花园等 58 个片区管网清疏修缮,
维修改造白甸、青年河泵站排水设施,
完成饮虹园、大杨村等 10 个城市易涝
片区改造。完成友谊河、白下高新园
区等 7 个排水达标区创建验收,在全
市率先实现排水达标区建成率 100%,
雨污分流清疏修缮完成率 100%。
智慧绿色发展创新。推进楼园载
体、公共机构、公用建筑使用低碳节
能技术,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新城新
建建筑、老城更新地块改造建筑 100%
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南部新城开展绿
色建筑、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等示范
应用,推出智慧城市应用场景 20 余项,
新建绿建项目面积超 300 万平方米,
多个项目获批省高品质绿色建筑项
目、省超低能耗建筑。南部新城采用
再生水热泵技术,240 万平方米核心
区建筑集中供冷供暖工程建设持续推
进。推广使用新能源技术,建成 LG
乐金熊猫厂房、秦虹路 1 号等屋顶光
伏。聚焦建筑降碳、能源转型等绿色
发展,开展小松涛巷城市更新片区绿
色低碳全流程规划设计和碳足迹、碳
核算体系研究。
29
南京白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于
2001 年成立,位于秦淮区东部、紫金
山和青龙山的生态廊道之间,东至运
粮河、南至纬七路、西至双麒路、北
至光华东路,毗邻运粮河百里风光带,
是南京主城区首个省级高新区。
2017 年 11 月,依托原南京白下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整合秦淮科技创
新资源,组建成立南京白下高新技术
产业园区,形成“一区多园”发展格
局。“一区”为核心区,即原南京白
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多园”包括
紫荆科技园、南工院金蝶大学科技园、
光华科技园、中航科技城、金陵智造
创新带,实施统一支持政策、统一园
区品牌、统一管理模式、统一考核体
系,整合后的“一区多园”总面积约2.29
平方公里,是全省面积最小的高新区。
“特而精、最创新”,白下高新
区是秦淮区集聚创新资源、推动科技
创新的高质量发展主阵地,聚焦“创
“特而精、最创新”——
南京白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打造最具创新驱动发展高地
在 2022 年度全省高新区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中,南京白下高新区位
列全省省级高新区第三。这是该园区连续 8 年位列全省第一方阵,其中两项指标——
创新能力和创业活跃度、结构优化和产业价值链,位居全省省级高新区第一。
NANJING FINANCIAL INDUSTRY
30 2023 年第 4 期
新做示范、经济做贡献”,走出了一
条创新为先、产业唯精、服务为优的
高质量发展之路:“一区多园”改革
和秦淮硅巷建设在全市形成示范,连
续八年在全省省级高新区综合评价中
保持第一方阵,荣获“中国产学研合
作创新示范基地”“国家双创示范基
地”“江苏省省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
区”“江苏省省级车联网先导区”等
多项品牌荣誉,创新发展持续保持稳
中有进的向好态势,力争成为具有全
国范围影响力的创新驱动发展高地。
白下高新区现有科创载体面积
172 万平方米(其中自有载体 71 万平
米,社会载体 99 万方平米)、在建
载体 110 万平方米,一般预算收入 7.5
亿元,纳税企业近 3000 家,其中上市
公司 32 家、高新技术企业 403 家、培
育独角兽企业 16 家、瞪羚企业 37 家、
新研机构 17 家,已认定企业技术中
心 19 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7 家、
工程研究中心 28 家,工大开元、博
兰德 2 家荣获国家第四批专精特新小
巨人企业,力通达、赛康交安、联通
物联网等 8 家获批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不断加大人才引培力度,完善和推进
人才引培一体化进程、探索建立科学
的引进培育体系,已集聚科技创业人
才 404 人,其中院士 10 人、国家级重
点工程专家 23 人。初步形成以南京
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为基础、孵
化器为重点、众创空间互为补充的创
新创业孵化集群,现有 18 个孵化器(国
家级 3 个)、20 个众创空间(国家级
2 个)。
白下高新区立足软件和信息服务
业基础,聚焦云计算、大数据、智能
交通和物联网产业,同步推进招商引
资和存量提优,深入实施产业链“强
链、补链、延链”工程,打造以创新
型领军企业为龙头、高新技术企业为
骨干、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基础的创新
型企业集群。高新区现有主导产业企
业约 1200 家,龙头企业包括华设集团、
莱斯信息、联通物联、云创大数据等,
实现总税收约 9 亿元,占园区企业税
收总额的近 70%。
白下高新区遵循“政府引导 + 市
场主导”,探索多元化、个性化的“硅
巷 +”运作模式,累计投入专项建设
资金超 40 亿元,撬动社会资本超 80
亿元,建成悦动新门西、国际创新广
场等科创载体 100 余万平米,其中 25
个市级硅巷备案载体面积近 85 万平
米,数量居全市之首。与南航、南理
工合作建设数字经济创新湾区,探索
推进“校、地、企”合作共建产业学
院新模式,成立南航长三角智能制造
创新中心、南理工微电子学院创新中
心,形成“一园一巷两湾区”(一区
多园、秦淮硅巷、南航和南理工创新
湾区)创新驱动发展格局。
31
2018 年 9 月,由白下高新区具体
组织实施,积极参与辖区各科技园区
的规划、建设、管理,依托高校院所,
在全市率先启航城市硅巷建设,在中
心城区整合打造出了嵌入式、都市型、
无边界的核心区、拓展区、协同区三
区联动的科技园区发展格局。通过“筑
巢引凤”的空间优势和“有凤来栖”
的龙头效应,吸引创业团队和科技企
业“回流”,让存量空间释放增量价值,
全面提升了区域创新生态品质和城市
创新动力。
注重体制改革
着力构建管理运行体系
秦淮硅巷:
破解老城双创难题
提升城市创新动力
秦淮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总体部署要求,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围绕“外部形象提升 + 内部产业创新”的理念,推动存量载体提档升级,探索和破解老城创新
创业难题,以推进秦淮硅巷高质量建设为主要抓手,打破院墙隔阂,探索形成了一条构建“无边界”双创生态建设
发展的有效路径。2020 年,以城市硅巷建设为主体的老城区科技创新工作,获得省政府真抓实干督察激励表彰通报,
并获评 2020 年高质量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先进集体奖;2021 年,被南京市委市政府授予南京市扛起“争当表率、
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三大光荣使命先进集体;在全市城市硅巷绩效考评中始终位列榜首。
NANJING FINANCIAL INDUSTRY
32 2023 年第 4 期
加强组织领导。以去行政化改
革和现代化企业方式运营园区,探索
都市科技创新发展路径,秦淮区委以
白下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为契机,组
建南京市首支专职负责硅巷建设的团
队—秦淮硅巷部,进一步明确目标职
责、强化队伍力量,全面整合高新区
核心区外园区资源,有效解决了园区
发展“散”的问题。
实施统一管理。按照“企业化管
理、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服务”的理念,
实行“管委会 + 平台公司”运营模式,
积极参股硅巷载体,成立“南航秦淮
硅巷科技园”“金科院秦淮硅巷科技
园”等平台公司,参与载体建设及产
业发展决策,对园区实施统一的“秦
淮硅巷”品牌化管理。“城市硅巷建
设标准化试点”获批 2022 年江苏省社
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
成为省内首个硅巷建设标准化试点单
位,并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类唯一
的“优”等评价,顺利通过中期评估。
强化考核评估。会同省生产力促
进中心组织开展《秦淮硅巷高质量建
设发展综合评价体系(试行)—南京
城市硅巷建设发展指导标准研究》,
扩大研究应用示范,实行备案载体绩
效考核,同步强化动态监测,实施过
程和结果双重考评,同时建立指标体
系动态调整机制,联动考核与奖励,
以实绩论英雄,促进各园区争先创优,
有力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
坚持党建引领
着力凝聚创新发展动能
建立联席协商机制。作为南京首
家城市硅巷,秦淮硅巷自启航之初,
就注重把党的领导贯穿于规划、建设
的全过程,区委创新党建机制,与南
航、55 所、金城集团、5311 厂等大院
大所大企党委共同成立首个硅巷区域
化党建组织—“秦淮硅巷”区域化党
建协调委员会,共建秦淮硅巷党建联
席会和工作推进委员会,建立了一个
政企院校高层之间议大事谋发展的平
台,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校
地融合、政企互动等长效合作更加密
切,探索出了一条党建引领老城更新、
旧城创新的中心城区发展新模式。
探索基层共建模式。成立秦淮硅
巷部党支部,坚持“小支部、大能量”
的理念,不断深化硅巷党建工作机制,
先后与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市科技局、
55 所等 28 家基层党支部合作共建,
探索“政府 + 高校 + 院所 + 企业”
基层党组织共建模式,推动活动形式
从单一党建活动向技术合作、人才培
育、金融服务、市场推广等方面延伸,
构筑无边界的创新共同体,初步形成
一条以党建为纽带,聚焦服务、聚力
创新、共谋发展的区域化党建新模式。
赋能存量载体
着力促进创新空间升级
优化创新载体。硅巷坚持把做优
做强创新载体放在突出位置,持续深
化有机更新,突出历史文化优势,通
过改造“老厂房”,盘活老校区等方式,
把闲置载体“颗粒归仓”,激活大院
大所“一池春水”,鼓励有条件的园
区高校、科研院所共同打造集科技创
新、文化创意、休闲空间、生活配套
等于一体的特色创新园区,嵌入式容
纳更多创新创业者。推动中电芯谷、
南航秦淮硅巷大学科技园、金科院秦
淮硅巷大学科技园、城开秦淮硅巷未
瞰数字公社、柳树湾数创科技园等载
体改造出新,总面积约 24 万平米。
持续拓展空间。空间是支撑产业
发展的基础,自 2018 年启动以来,秦
淮硅巷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加快推进
城市创新,不断拓展空间布局,陆续
建成国际创新广场、紫云智慧广场、
青澜数字能源谷等载体 12 个,总面积
约 61 万平米,为秦淮硅巷科技创新提
供了丰富的承载空间。截至目前,硅
巷高品质载体超 120 万平米,在南京
城市硅巷载体备案总面积达 77 万平
米,位居全市第一,弥补了主城区空
间载体资源不足的“短板”。
集聚头部企业
着力提升产业发展质效
一是立足破题老城产业动力不足
的问题,聚焦符合南京市推进产业强
市行动计划要求,按照“强龙头、聚
集群、补链条”的理念,紧紧围绕高
校院所的优势专业及其关联产业、龙
头企业,经科学谋划、努力推动,秦
淮硅巷逐步形成了电子信息、智能制
造、通用航空、物联网等产业方向,
33
联通物联网总部、中航金城集团国家
级 无 人 机 产 业 基 地、OPPO 全 球 第
二大研发基地等重点产业项目相继落
地。
二是以企业成长为中心、以人才
需求为导向,持续优化政策供给,强
化资源要素保障,源源不断将创新“种
子”输送到创业“土壤”。硅巷范围
内新增科技型企业超 1300 家,高新技
术企业从 81 家增长至 137 家、增幅达
57%,科技型中小企业从 124 家增长
至 268 家、增幅达 116%,新增挂牌上
市企业 13 家,新增培育独角兽、瞪
羚企业 17 家,集聚“两院”院士 24 人。
打造创新湾区
着力助推校地深度融合
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秦淮硅巷
不断创新机制,与重点高校科研院所
等开展深度合作,以共建大学科技园
为依托,打造“创新湾区”,探索“校、
地、企”合作新模式,释放科技成果
转化活力。聚集创新创业动能,以硅
巷企业需求为牵引,组织高校相关学
科优势资源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技术,
逐步打通创新项目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的通道。围绕创新湾区建设的核心内
涵和要义,区委区政府与南航共同制
定发布了《南航秦淮创新湾区建设推
进方案(试行)》,建立南航秦淮硅
巷大学科技园企业准入机制,开展联
合招商,现有在孵科技型企业 46 家,
有效知识产权 122 项,2022 年度在园
企业总产值超 6000 万元,纳税额超
500 万元,引培高企 2 家,引培高层
次人才 2 名,企业入驻率达 90%。目前,
科技园入选南京市首批精品硅巷,正
式获评江苏省级大学科技园认定,进
一步加长了秦淮区科教资源丰富、创
新能力强的“长板”。
聚焦数字经济新赛道。荟聚秦淮
区与南理工优质创新资源,制定发布
《南理工·秦淮数字经济创新湾三年
行动计划》,进一步聚焦数字经济赛
道,深化产教融合,共享优势资源,
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等
方面开展全方位和深层次合作。全力
推进南理工·秦淮数字经济创新湾建
设,加快打造以数字经济为主的湾区
产业形态,成立南航长三角智能制造
创新中心、南理工微电子学院创新中
心,致力于全面打造校地融合科技成
果转化及数字“新赛道”秦淮高地。
推进湾区品牌建设。实施湾区
品牌提升计划,成立“校友经济创新
中心”,促进校地融合聚力创新;打
造南理工·数字经济创新湾对外展示
宣传窗口,完成云飞大厦展厅改造,
充分展示高新区和南理工最新合作成
果;开展“走进湾区”系列活动,举
办校园专场招聘会、校友企业人才政
策宣讲、企业家沙龙等活动,切实提
高校地合作黏性,充分赋能湾区建设。
聚焦创新生态
着力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一是成立南京首家秦淮硅巷创新
实验室,立足全生命周期的创新创业
生态圈建设,面向科技型企业提供系
统性、定制化的优质服务。积极探索
政府 + 专家智库服务模式,汇聚了
140 名高校教授、行业专家以及投资
达人,已开展 250 余场私董会、上门
问诊、秦淮夜话等活动,帮助企业解
决融资辅导、市场对接、政策申报等
个性化问题,累计为 350 余家企业提
供优质服务,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
有力支持。
二是成立南京市首家城市硅巷妇
女联合会——秦淮硅巷妇联,深化南
京市首家园区“宁姐益家”特色品牌,
被授予“江苏省科技创新巾帼行动服
务站”;发布《秦淮硅巷深化“科技
创新巾帼行动计划”工作方案》,举
办“智汇硅巷·南理工巾帼精英秦淮
行”等“文化 + 科技”服务活动 13 场,
荣获 2021 年度南京市“巾帼文明岗”,
秦淮硅巷妇联工作得到了全国妇联的
高度认可,在中国妇女报和学习强国
等平台上进行了发布和推广。
三是搭建创新生态平台,构建秦
淮硅巷“朋友圈”,共同打造创新发
展生态圈。五年来,与重庆、成都、
广州等市、区及相关单位开展交流近
400 次,累计在《学习强国》《中国
高新技术产业导报》《新华日报》等
市级以上媒体宣传报道超 600 次,其
中省级媒体报道 244 次,国家级媒体
报道 54 次,充分反映了硅巷走出的
富有秦淮特色、展现秦淮优势的发展
路径获得了广泛认可。
NANJING FINANCIAL INDUSTRY
34 2023 年第 4 期
火树银花河,灯火阑珊处
秦淮灯会,冠绝天下
穿越千年
更甚往昔
流光溢彩、桨声灯影、歌舞浪漫的繁华
盛况
正如今日秦淮,产业升级联动
金融助力,繁华更盛
千年以来,秦淮是华夏版图上绝少留存至今的商贸金地。
秦淮河畔自古就是南京经济最繁荣的地区,作为南京主
城中心,夫子庙―秦淮风光带至今仍是全国传统文化商贸的
重镇,新街口地区自民国以来一直被称为中华第一商圈。
今日的秦淮,承袭千年的商贸金融底蕴,充分发挥区里
的科教文卫、商旅文化的资源优势,积极促进创新链、产业
链、人才链和金融链的深度融合,致力于打造主城最具特色
的现代金融服务中心。
流光溢彩、桨声灯影、歌舞浪漫的繁华
千年以来,秦淮是华夏版图上绝少留存至今的商贸金地。
秦淮河畔自古就是南京经济最繁荣的地区,作为南京主
城中心,夫子庙―秦淮风光带至今仍是全国传统文化商贸的
今日的秦淮,承袭千年的商贸金融底蕴,充分发挥区里
的科教文卫、商旅文化的资源优势,积极促进创新链、产业
链、人才链和金融链的深度融合,致力于打造主城最具特色
第三篇章:秦淮
﹃
金
﹄
事
35
基本面
良性金融生态 + 现代金融格局
持牌金融机构。秦淮区目前累计
集聚金融类机构超过 400 家,其中持
牌省级以上总部 110 余家。包括:江
苏银行、南银法巴消费金融公司、东
华期货 3 家金融法人机构;“工农中
建”四大行江苏省分行等 7 家银行业
区域性总部机构;太平洋财险江苏分
公司、平安健康保险江苏分公司等 29
家保险业省级分公司;东方资产、长
城资产等资产管理区域性总部 2 家;
东亚前海证券江苏分公司等 7 家证券
业省级分公司;通联支付等支付类区
域性总部 13 家;另外还有太平洋保
险代理等 63 家保险销售、经纪、代理、
公估省市级区域性公司。
上市企业。秦淮区共有主板上市
公司 14 家,分别是上交所 9 家、深
交所 1 家、香港联交所 4 家(其中弘
业期货是 A 股 +H 股上市)、北交所
1 家。新三板挂牌企业 11 家,江苏股
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 62 家。近三年
有 4 家企业成功上市,其中南京云创
大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南京首
家北交所上市企业,南京莱斯信息技
术股份有限公司今年 6 月 28 日在上
交所科创板上市,是秦淮区首家科创
板上市企业,长江都市有望 2024 年深
交所上市,贝登医疗、普旭科技、博
兰得等 10 家企业与中介机构签订了
协议,目前处于重点上市培育阶段。
地方金融组织。区内现有小额贷
款公司 4 家、融资担保公司 1 家、商
业保理公司 2 家、融资租赁公司 13 家、
地方资管公司 1 家、交易场所 3 家、
典当行 26 家,共计 50 家地方金融组
织,约占全市地方金融组织的 1/7。
监管任务最为繁重的是典当行,共有
26 家,超过全市典当行总数的 1/3。
基金创投机构。全区现有 13 家
证券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3 家股权
私募投资基金管理人、23 个备案基金
产品注册登记。2022 年,我区成立了
规模 20 亿元的产业引导基金,与基金
市场头部管理人 GGV 纪源资本合作
设立规模 10 亿元子基金,与峰瑞资本、
邦盛资本分别合作设立两支子基金。
江苏汇鸿汇升投资管理公司获得江苏
省首批 QDLP(合格境内有限合伙人)
试点资格。
2022 年, 全 区 金 融 业 实 现 税
收 8 4.7 亿元,一般预算收入 33.4 亿
元,占全区收入的 30.6%;金融业实
现增加值 334 亿元,占全区 GDP 的
23.8%,对经济指标起到了重要支撑作
用。今年 1-9 月份,金融业增加值完
成 272.22 亿元,增长 11.2 % 。
聚合力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一是扩大融资服务覆盖面。做优
“金融惠企 +”服务品牌,持续开展
金融服务活动;邀请金融机构和企业
面对面交流,对接解决融资需求;服
务企业快速复工复产,联合街道板块
秦淮金融:
致力打造有特色的现代金融服务中心
作为秦淮区一直以来的支柱性产业,金融业历经固本育新。全区金融主体集聚,
业态丰富多样,消费金融发达,产业基金雄厚。尤其是“十四五”以来,驻区金融机
构坚持传统金融与新兴金融并重,发力消费金融、科技金融、文化金融、普惠金融等
金融服务细分领域,发挥产业引导基金作用,支持区内创新创业类企业发展,引进培
育天使投资、VC 投资、PE 投资、产业投资、并购投资等机构,形成覆盖企业不同成
长阶段的基金投资体系,营造出良性的金融发展生态和机构多元、业态丰富、特色彰
显的现代金融格局。到 2025 年,年均引进金融机构 10 家,金融业增加值达 420 亿。
NANJING FINANCIAL INDUSTRY
36 2023 年第 4 期
组织开展专精特新、创业创新等有针
对性的特色服务;创新服务手段,在
企业聚集度高的广电越界园区、秦淮
硅巷、南工院科技园、1865 园区分别
设立“秦淮金融服务站”,引导金融
服务进一步下沉园区,南工院科技园、
1865 园区获评南京市科创金融服务
驿站,今年以来,全区累计开展各类
融资服务活动超百场次,服务企业超
2000 余家。
二是用好省市平台助力市场主
体。持续推动省市惠企政策直达市场
主体,大力提升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和市民营企业转贷基金两个平台的企
业注册量和申用率,通过进园区、进
楼宇、进经济网格等各种渠道向企业、
个体户广泛宣传,动员市场主体注册,
促进政策性金融产品扩面增量。2023
年全年,全区累计超 2.22 万家市场主
体在省金服平台注册,较年初增加 1.7
万家,当年授信金额 44.77 亿元,放
贷 34.08 亿元,市转贷基金累计使用
转贷金额 27.36 亿元,企业融资、转
贷成本显著降低。
三是加大企业上市培育支持力
度。以专精特新、独角兽培育企业、
瞪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及营业收入
亿元以上企业为主体建立后备企业
库,筛选出重点培育上市企业 30 家,
实施动态跟踪服务。3 月份组织开展
全区上市工作辅导培训,邀请华泰证
券、省股权交易中心、市创投的专家
为街道、板块工作人员授课。8 月份
联合交通银行开展了“开拓资本市场、
共筑发展之路”走进上交所主题活动,
组织易联阳光等 6 家重点企业前往上
交所交流学习。
四是推动数字人民币增量扩面。
多样化拓宽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通
过组织政协委员、社会团体等单位参
观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数字人民币创
新应用实验室,推广数币基础知识,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围绕促消费活动,
拓展零售领域应用场景,联合金融机
构举办了 2023 夏季美食节、汽车消费
节、“数币”团购节,通过数字人民
币消费满减活动,为商户及消费者开
通数币钱包体验,在熙南里打造了全
市首个数字人民币应用示范街区;积
极推动民生领域场景建设,在红十字
医院、市中医院开通数币门诊收单业
务,在全区 50 余家幼儿园、中小学
开通数币缴费通道。
强监管
助力地方金融组织稳健成长
一是分类监管,促进机构合规经
营。完善创新工作模式,依托现场走
访与电话访问相结合,定期更新地方
金融组织基础信息库,采取现场监管
与非现场监管相结合的手段,对风险
监测与评估结果开展分类监管。强化
分类监管措施,根据各地方金融组织
年度评级与专项审计结果,依规采取
提高信息报送频率、督促开展自查、
进行监管约谈、开展现场检查等措施。
二是优化布局,加快行业健康发
展。大力招引具有优质背景的地方金
融组织落户秦淮,鼓励存量地方金融
组织增资扩股,壮大金融产业规模,
促进金融资源集聚,加快对“有证无
照”典当企业、长期不经营融资租赁
分支机构等非正常经营类企业的处
置,不断完善优化各类地方金融行业
结构,助力打造区域全牌照绿色地方
金融生态链系统。
三是专注主业,助力服务实体经
济。充分发挥各类地方金融组织功能
优势,努力推动各行业真正坚守主业、
回归本源,引导小额贷款公司着力解
决中小微企业短期资金流动性支持,
鼓励典当行专注小微企业和居民个人
应急融资需求,引导融资租赁公司聚
焦中小微企业发展普惠租赁,支持商
业保理公司创新应收账款等供应链金
融服务,全方位提高服务区域实体经
济竞争力,通过开展秦淮区“小帮微”
融资座谈会,为优质中小微企业融资
牵线搭桥。截止 2023 年 10 月底,区
属小额贷款公司当年累计为 32 家科创
企业发放贷款 0.73 亿元,为 85 家中
小微企业发放贷款 1.67 亿元,充分发
挥地方金融毛细血管对传统金融体系
的有益补充作用,不断助力科创企业
尤其是科创型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
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
四是加快转型,拓展数币应用场
景。积极探索拓宽数字人民币在地方
金融组织业务的应用场景,利用数字
人民币贷款放款快、效率高、可溯源、
可跟踪、无手续费等优势,指导白下
巾帼小贷公司率先完成全市首单数字
人民币结算的小额贷款业务,为区内
科创型企业发放贷款 50 万元,有效
解决了传统小额贷款公司在资金用途
监管手段的不足,江苏乾昌典当完成
全市首笔以数字人民币结算的典当业
务。
全覆盖
筑牢金融安全风险防线
近年来,秦淮区扎实推进防范和
化解非法集资风险工作,2019 年至
2022 年度连续四年因防范和处置非法
集资等工作成效显著,被南京市予以
真抓实干督查激励。
一是持续加强风险排查。防范化
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以来,在强化日常
风险监测的基础上,每年度组织开展
集中风险排查,对旅游、养老、投资
等重点行业,以及民间投融资机构、
“解债”类等风险新发领域开展专项
风险排查;对于省、市风险平台派发、
12345 或信访投诉举报、网络舆情、
涉稳等风险线索逐一进行核实,累计
排查各类市场主体约 14 万余家,核
37
实反馈各类风险线索 1500 余条。制定
及落实非法集资举报奖励办法,鼓励
社会公众等积极举报风险线索,截止
目前共兑付举报奖励 10 笔,累计发
放奖金 8000 元。
二是及时处置风险隐患。攻坚战
结束后坚持开展现场核查 400 余场、
约谈风险企业 500 余次,采取约谈、
责令整改等措施进行处置,累计处置
化解一千余家风险企业。对于涉及金
额及集资参与人数尚少的风险企业,
要求立即停止涉嫌非法集资经营行为
并督促企业退还资金;《处非条例》
出台不久,率先对涉嫌非法集资风险
企业进行行政立案调查。对于金额较
大、涉嫌违法犯罪的,及时依法处置。
三是大力遏制增量风险。2018 年
以来,严格执行省、市关于投融资服
务企业商事注册登记会商机制工作要
求,共对 162 家企业新设、变更等事
项进行会商研究,其中 45 家暂缓通过。
核查拟迁入、变更企业 2600 余家,其
中不予同意相关申请 650 家。2022 年
6 月起会商机制取消后,按月梳理新
注册投资、旅游、养老等相关行业公
司,核查企业风险状况,截止目前共
核查企业 500 余家;同时,进一步加
强对新实际入住企业的风险监测,力
争早发现、早处置。
四是全面强化宣传教育。每年度
制定年度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工作
方案,并组织处非工作培训,进一步
提高工作人员能力水平。开展年度防
范非法集资集中宣传月及 615 集中宣
传日活动,结合宪法宣传日、网络安
全宣传、315 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工作
开展防非宣传。持续组织开展防非宣
传教育活动,通过教育讲座、金融法
宣云课堂、广场宣传、易拉宝及户外
电子大屏播放等形式,提醒群众自觉
远离非法集资,鼓励社会公众提供线
索。
近日,“2024 全球资产配置会议”
在南京市秦淮区隆重举行。会议深入
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金融工
作会议精神,以“打造资产管理新生
态,助力重要金融中心建设”为主题。
2022 年 11 月,秦淮区人民政府
与汇鸿汇升投资联合设立的秦淮·汇
升投资者教育基地建成开放,一年来,
投教基地已累计接待参观学习 10 万余
人次,接待包括北京、天津、辽宁、湖南、
贵州等各地人大考察调研近 20 场次,
组织或承办政府、监管单位、行业协会、
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等参访、座谈、
培训、专题讲座和研讨会议近200场次,
逐渐发展成为南京金融文化和金融公
益的展示窗口和闪亮名片。
为进一步促进行业良好投教生态
的建设,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
向,践行大资管时代的使命担当,在
省、市监管单位的指导下,秦淮·汇
升投资者教育基地携手 30 家投教共
建单位共同打造一个健康、持久的投
教生态圈,并由江苏银行、华泰证券、
江苏信托、紫金保险、上海证券报、
路博迈基金等投教共建单位代表上台
参与共建仪式,为广泛凝聚行业共识,
合力打造健康投教生态,树立投教示
范品牌贡献力量。
会议现场,江苏省投资基金业协
会与汇鸿汇升投资、九坤投资、紫金
投资集团、英仕曼、省大运河基金、
纽思达律所、睿智融科等机构代表共
同签署《私募基金行业合规文化建设
倡议》,携手推动私募行业高质量发
展再上新台阶。
2022 年,秦淮区与汇鸿集团签署
深化战略合作协议,为进一步加快推
动金融集聚区建设,打造更具全国影
响力的金融产业名片,本次会议举行
了秦淮资产管理集聚区共建仪式。会
议推介了秦淮资产管理集聚区。集聚
区致力于充分汇聚整合政策、人才、
资金、产业等各方面优势,携手苏豪
控股集团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上海国资研究院、江苏资本市场研究
会三家行业顶尖智库,着力打造千亿
资产管理集聚区,为南京建设重要金
融中心增添新的强劲动力。
秦淮打造资产管理集聚区 助力南京重要金融中心建设
NANJING FINANCIAL INDUSTRY
38 2023 年第 4 期
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
司南京王府大街支行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
有限公司南京集庆支行
中国有限路支1 江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分行
3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分行
4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分行
5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分行
6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行
7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行
8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行
9 南银法巴消费金融有限公司
10 爱建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分公司
11 东亚前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分公司
12 国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13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14 英大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分公司
15 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16 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17 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18 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19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20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21 平安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22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23 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24 泰康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25 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分公司
26 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分公司
27 太平财产保险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28 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分公司
29 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30 大家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31 天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分公司
32 华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33 瑞众人寿保险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分公司
34 江苏东华期货有限公司
35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分公司
36 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分公司
37 太平洋保险代理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
秦淮金融地图
39
新街口
御道街 解放路
中山东路
光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
限公司南京秦淮支行
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
司南京大光路支行
渤海银行股份有限公
司南京大光路支行
杭州银行股司南京御道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秦虹路社区支行
徽商银行司南京解江苏银行股份有限公
司南京城东支行
江苏紫金农村商业银行
股份有限公司红花支行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
司南京大光路支行
交通司南南京银行股份有限
公司大行宫支行
南京银限公司南京银行股份有限
公司秦虹路支行
南京银行股份有限
公司秦淮支行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
有限公司南京城东支行
兴业银行股份有限
公司南京城南支行
国工商银行股份
限公司南京汉中
支行
中国工商银公司南京解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
公司南京新街口支行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
司南京饮虹园支行
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大
明路支行
内环南线
常府街
新街口
中山东路
40 2023 年第 4 期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践行“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的使命
担当,进一步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的工作部署,2023 年 11 月,秦淮区政府常
务会审议通过《秦淮区建设科创金融改革创新活力区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立足“一区一特色”改革任务,《行动计划》统筹面上工作与重点工作、金融视角与产业视角、政府
与市场,旨在把秦淮区建设成为政策产品最具活力、金融服务最具活力、生态环境最具活力的科创金融
改革创新活力区。
《行动计划》围绕推进“科技—
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着眼于健全
科创金融组织机构体系、推动科创金
融产品服务创新、推进科技赋能金融
产业发展,优化科创金融生态四条路
径,从 6 个方面,明确了 14 条具体
工作举措,并从加强区级统筹、完善
政策配套、强化工作协同三个方面提
出了保障措施。
今年以来,秦淮区主动作为,积
极发挥政府职能推动金融机构与科创
载体对接合作,健全科创金融综合服
务体系。6 月,秦淮硅巷科创金融服
务驿站成功入选首批“南京市科创金
秦淮:
聚力建设科创金融改革创新活力区
融服务驿站”。驿站整合“政校银企行”
的优势资源,深化与金融服务机构合
作,推动科技创新和金融服务的协同
发展,打造专业化、精准化、公益化
的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
下一步,秦淮区将围绕建设科创
金融改革创新活力区,撬动更多优质
41
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向秦淮集聚,形
成与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相适应的金
融服务体系,赋能主导产业实现高质
量发展,为南京市科创金融改革试验
区创建工作提供秦淮经验。
秦淮“硅巷”
打造专业化、精准化、公益化的一
站式金融服务平台
南京秦淮硅巷科创金融服务驿站
(以下简称驿站)是秦淮硅巷为充分
整合创投机构、银行等投融资机构资
源,依托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科技
园成立的一站式企业金融服务平台,
2023 年 6 月,成功入选南京市第一批
科创金融服务驿站。
驿站成立以来,在区政府支持和
市、区科技局和金融局等部门的指导
下,秉承“科技与金融协同发展,驿
站与企业相互成就”的服务宗旨,立
足于秦淮、扎根于硅巷企业,努力打
造具有专业化、精准化、公益化的一
站式金融服务平台,通过确定工作机
制、搭建投融资平台、开展特色服务
活动等措施,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金融
难题,助力秦淮区科技企业高质量发
展,推进南京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高
质量建设。
目前,驿站已与秦淮硅巷东部
地区的十家园区成功联动,实行“一
驿站总牵头、各园区同推介、多机构
同服务、一站式可办理”的科技金融
服务机制,并与 20 家包括银行、投
资、券商、保险、金融辅导等金融服
务机构开展合作,累计开展包括小微
企业金融服务对接会、财税日常管控
技巧培训会、创新金融服务·赋能科
创企业融资路演培训会、南京“科技
金融双周汇 \" 第六场——秦淮硅巷科
创金融服务驿站金融对接会、惠企金
融产品推介会、金融对接座谈会等在
内的金融服务活动 6 场,走访服务企
业 120 余家,成功帮助 10 余家企业
与服务机构达成投融资等方面的合作
意向,累计完成投融资超 1000 万元,
全面畅通企业与社会资本“面对面”
对接渠道,实现了金融服务全覆盖。
未来,作为秦淮硅巷核心区载体
的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科技园,将
依托南京秦淮硅巷科创金融服务驿站
进一步整合“政校银企行”优势资源,
加强与银行、保险、担保、投资、券
商等金融机构合作,打造专业化科技
金融服务团队,规范服务流程,建立
完善覆盖科技创新全生命周期的金融
生态链,为秦淮硅巷 6.6 平方公里的
核心区、拓展区、协同区企业提供特
色化、差异化、多元化金融服务,助
力区域科技创新企业发展壮大,努力
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
的光荣使命。
南京晨光 1865
五年助园区企业累计融资 1.8 亿元
南京晨光 1865 置业投资管理有
限公司,不仅集聚了晨光投资和科创
资本等投资机构,还和南京银行、建
设银行、徽商银行、招商证券等金融
机构达成战略合作,为园区企业定期
举办专场项目推介和企业服务,帮助
企业解决融资需求。公司运营的国家
级孵化器和省级众创空间每年定期开
展各种金融对接活动,为企业提供全
方位的金融服务。截止 2023 年底孵化
器和创新空间的绩效评价多次获得优
秀或良好,累计培育高企 37 家,科
技型中小企业 62 家、培育瞪羚企业 4
家、独角兽企业 2 家、专精特新企业
2 家。
孵化器搭建投融资服务平台,
根据企业发展阶段和需求,提供全方
位的金融服务。园区设立自有孵化资
金,并制定了种子基金管理办法,对
在孵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并与投资机
构、投资人及当地领军企业建立战略
合作,为入孵企业提供投融资、并购、
上市等资源对接与指导,开展免费 BP
问诊、项目路演活动、FA 金融服务、
融资后期资金规划服务等,帮助入孵
企业借助资本平台实现快速发展。近
五年,为园区 80 余家企业提供金融
对接咨询服务,其中有多家企业成功
获得银行贷款、创投机构投资、种子
资金等,累计获得投融资总额达 1.8
亿元。
NANJING FINANCIAL INDUSTRY
42 2023 年第 4 期
近年来,江苏银行获得“江苏省
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优秀企
业”、金融类省属企业高质量发展绩
效评价和省属企业党的建设成效评价
“双第一”等多项荣誉,在全球 1000
强银行榜单中排第 68 位,在全球银行
品牌价值 500 强榜单中蝉联国内城商
行首位,入选全国系统重要性银行,
成为联合国环境署金融倡议组织银行
理事会中东亚地区唯一理事单位,社
会认可度稳步提升。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
这是江苏银行坚定铸牢的“根”和“魂”。
江苏银行党委牢固树立“抓党建就是
抓核心竞争力”的理念,坚持不懈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凝心铸魂,坚决扛起新时代党的建设
光荣使命,创新打造“苏银融党建”
品牌,形成“四融四同”工作模式,
持续推动党建工作与金融工作深度融
合,获得江苏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
作先进单位、江苏省创新争优先进基
层党组织、江苏省县以上党委理论学
习中心组示范点等多项荣誉称号。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
上,江苏银行书写出“乘风破浪踏歌
行”的壮美篇章。2016 年,江苏银行
成功登陆 A 股主板,是 2007 年以来
上市的首家城商行。截至 2023 年年
中,江苏银行总资产达 3.29 万亿元,
是 2012 年的 5.1 倍;贷款总额 1.75 万
亿 元, 是 2012 年 的 4.9 倍; 存 款 总
额 1.85 万亿元,是 2012 年的 3.5 倍;
2022 年实现净利润 253.86 亿元,是
2012 年的 3.6 倍;不良贷款率 0.91%,
江苏银行:
矢志金融报国 助力秦淮建设
江苏银行是秦淮区唯一的总部驻区省级大行。近年来,江苏银行深入学习贯彻
对江苏工作金融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矢志金融报国使
命担当。其中,江苏银行南京分行持续加大服务秦淮区内棚改项目的力度,为秦淮
装饰大世界项目授信 17.2 亿元、为南浦厅 4 期项目授信 13.4 亿元、为东铁管巷
地块危旧房改造及综合整治项目授信 3.5 亿元,进一步助力秦淮老城区焕发新活
力。
江苏银行南京片区 2023 年新入行大学生岗前集训
43
较 2012 年降幅近 10%;拨备覆盖率
378.09%, 是 2012 年 的 1.4 倍, 经 营
发展实现了新跨越。
作为一家总部位于南京的地方法
人银行,江苏银行南京地区业务与总
行成立同时起步,特别是针对南京经
济社会发展特点,近年来该行相继设
立南京分行、苏银金融租赁、苏银理
财子公司并持续推动业务发展。近年
来,江苏银行南京分行先后荣获江苏
省和南京市文明单位、南京市五一劳
动奖状、南京市金融创新奖、南京金
融业服务小微企业有功单位、支持科
创企业有功单位、南京市工人先锋号、
金融助推创新型城市建设有功单位,
连续 4 年获评人行政策执行考核 A 类
评级。目前,江苏银行南京分行各项
存款近 1600 亿元,总量排全市第 8 名,
各项贷款超 1100 亿元,全市排名较年
初提升 1 位。江苏银行南京分行展业
获得了秦淮区委区政府的鼎力支持和
充分认可,具备秦淮区国库集中支付
服务代理银行、艺培资金监管银行等
多项资质,服务秦淮区各类企业客户,
表内授信总额近百亿元。
践行金融为民
服务实体展现新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发
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金
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江
苏银行始终牢记“国之大者”,谋工
作首先谋“两个大局”,坚持大局中
无小事、小事中有大局,把经营发展
放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放
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金融
需求中来思考谋划,紧紧围绕国家重
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薄
弱环节,不断加大资源投入,在服务
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彰显金融作为。
江苏银行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制
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
展的重中之重”的重要指示重要论述,
扎根江苏制造业,全力做好先进制造
的“加油站”,与江苏制造互惠共进、
相得益彰。2013 年以来,江苏银行调
整授信客户结构,高技术制造业占比
逐渐提升,在服务先进制造业客群上
积累了宝贵经验。近年来,该行全面
实施服务实体经济“新动能计划”,
主动对接江苏省“产业强链”三年行
动和“智改数转”三年行动,出台聚
力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
案,不断把制造强省蓝图变成金融报
国的实景图。目前,江苏银行基础设
施贷款余额突破 4000 亿元,制造业
贷款余额已超 2300 亿元,是 2013 年
的 2.36 倍,制造业贷款投放保持江苏
省内领先,其中先进制造业占制造业
信贷投放比例近 40%,实现江苏规上
2023 年 9 月,中共江苏银行第二次党代会胜利闭幕,大会选举总行董事长、行长葛仁余同志为党委书记
NANJING FINANCIAL INDUSTRY
44 2023 年第 4 期
工业企业“五分之四有合作、五分之
二有授信”。据了解,江苏银行南京
分行持续加大服务秦淮区内棚改项目
的力度,相继为秦淮装饰大世界项目
授信 17.2 亿元、为南浦厅 4 期项目授
信 13.4 亿元、为东铁管巷地块危旧房
改造及综合整治项目授信 3.5 亿元,
进一步助力秦淮老城区焕发新活力。
与此同时,江苏银行南京分行聚焦秦
淮区内智能制造、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深耕白下高新
技术产业园区,制造业贷款总量快速
提升。
在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过
程中,江苏银行立足资源禀赋,发挥
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坚
持“传统业务创新做、创新业务加快
做、特色业务专注做、综合业务择机
做”,形成行业专长,推动转型发展,
打造独有的竞争优势。近年来,江苏
银行持续巩固和拓展其在小微金融、
绿色金融、科技金融、跨境金融等领
域的特色优势,打造特色业务,强化
特色服务,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
展的过程中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
江苏银行一直秉持“做小微就是
做未来”的理念,不断提升金融服务
可得性和覆盖面,小微企业贷款总量
和增量连续多年在江苏省金融机构排
名第一,先后两次被原中国银保监会
评为“服务小微企业先进单位”,是
江苏省内唯一一家连续 15 年获得“江
苏省普惠金融服务先进单位”荣誉称
号的银行。目前,该行小微贷款余额
超 6200 亿 元, 是 2013 年 的 4.2 倍,
在江苏省内市场份额持续保持领先。
江苏银行南京分行推进数字化创新转
型,成功对接白下高新园区,利用大
数据创新运用,让“数据多跑路、企
业少跑腿”,通过园区企业数据接入
赋能企业办理“随 e 贷”业务增信提
额,实现园区“园融智慧”服务新模
式合作。与此同时,江苏银行南京分
行助力秦淮区文旅消费,服务“夫子
庙秦淮游船”开通数字人民币收单,
为游客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便捷支付
方式。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
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作
为国内首家同时采纳赤道原则、负责
任银行原则双国际标准的城商行,江
苏银行在国内银行业中率先制定“碳
中和”行动方案,积极打造“绿色 +”
系列融资模式。今年 1 月,该行成功
当选“联合国环境署金融倡议组织银
行理事会”中东亚地区唯一理事代表。
目前,该行集团口径绿色融资规模突
破 4300 亿元,绿色信贷余额超 2800
亿元,超 2013 年末的 40 倍,绿色信
贷占比在人总行直管的 21 家商业银
行中排名第一,子公司苏银金融租赁
股份有限公司绿色租赁业务余额占比
达 50%。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多年
来,江苏银行打造了“苏科贷”“人
才贷”“高企贷”“专精特新贷”“卡
脖子专项贷”等特色产品体系,重点
支持“卡脖子”技术攻关、专精特新、
高新技术领域科创企业创新发展。目
前,江苏银行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超
1700 亿元,连续多年居江苏省内第一,
实现江苏省内高新技术企业三分之一
有合作、六分之一有贷款,专精特新
企业三分之二有服务、三分之一有
授信。江苏银行南京分行地处全国第
二批、江苏省唯一的“科创金融改革
试验区”,努力在高质量服务科创金
融发展中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截至
2023 年 11 月末,江苏银行南京分行
年内信贷支持科创企业突破 1300 家,
提供信贷规模达 120 亿元,同比增长
近 30%,其中 1000 万元以下普惠型科
创贷款突破 45 亿元,同比增长 58%。
江苏银行员工与秦淮区居民共度佳节
45
服务全省专精特新企业累计超 400 户,
服务覆盖率超 50%。秦淮区一家专注
于弱电系统研发和应用的科技中小企
业,近期因经营周转需补充一笔运营
资金,江苏银行工作人员获悉后为其
带来了一款专门针对轻资产科技类
小、微企业的贷款产品——“科创 e
贷”,客户可直接现场扫码获取额度,
秒批快贷的优质金融服务为企业解决
了燃眉之急。
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
格局,离不开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的
提升。江苏银行抢抓双循环和人民币
国际化机遇,服务企业跨境金融综合
需求,打造城商行领先的国际化服务
能力。2022 年,江苏银行首获穆迪
Baa2 长期信用评级,为国内中小银行
最好国际信用评级。目前,江苏银行
江苏银行员工走进南京三中,参与“防范电信诈骗”金融小课堂
年国际结算规模超 2000 亿美元,是
2013 年的 5 倍,2023 年上半年跨境人
民币收付量突破 1500 亿元。江苏汇鸿
国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坐落于秦淮
区的省属大型外贸企业,与该行保持
多年良好合作关系。江苏银行南京分
行在了解到汇鸿国际集团子公司同德
龙镍业出口供应链业务的深化合作有
资金需求,立刻联系并实地考察了设
备提供方的生产基地,组织协同服务
并敲定一揽子合作方案,及时出具信
保融资批复,给企业吃下了“定心丸”。
坚守金融向善
共绘美好家园同心圆
江苏银行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
益相统一,将“金融向善”理念融入
全行战略、经营发展实践以及员工的
思想行动之中,坚持“融善于心,创
美于行”社会责任理念,加强负责任
银行体系建设,让金融服务更有温度,
以实际行动助力实现社会、客户、环
境等利益相关方的各美其美、美美与
共,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金融
力量。
江苏银行南京分行时刻将消费者
放在心里,从细微之处做起,全方位
推进消费者权益保护政策实施,提升
客户金融服务满意度。该行坚持“走
出去”“请进来”相结合,通过社区
服务、财富沙龙、微信公众号等渠道,
针对不同类型消费群体开展公益性、
常态化的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助
力维护公平公正的金融市场环境。围
绕金融消费者八项基本权利的保护,
定期对消费者财产安全权、知情权、
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基本权利
知识进行推广普及。该行还开展“金
融知识暖‘新’”活动,组织各城区
网点面向新市民群体开展金融知识宣
传,重点关注建筑工人、外卖配送员、
快递员、家政服务人员等社会群体,
在为消费者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的同
时,强化其金融素养,增强风险意识,
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一张蓝图绘到底。江苏银行始终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
这个首要任务,不断优化金融供给、
增强服务效能,加大对强链补链延链、
科技自立自强、高水平对外开放、扩
大内需、乡村振兴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在接续奋斗中展现江苏银行担当,努
力交出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优异
答卷,为谱写秦淮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作出新的贡献。
NANJING FINANCIAL INDUSTRY
46 2023 年第 4 期
在南京城南老门东三条营,坐落
着一座底蕴深厚、古朴庄重的七进宅
院——“金陵蒋氏”的蒋寿山故居。
据记载,宅院兴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
年),距今已近 150 年,为南京老门
东历史文化街区内唯一的省级文物保
护建筑。2020 年,江苏汇鸿汇升投资
管理有限公司与南京市秦淮区政府共
同选址于此,将“金陵蒋氏”一族“公
益为人生分内事”的家训与传承金融
公益、践行“金融为民”理念相结合,
将文物建筑的主动保护与活化利用有
机融合,共建一个有情怀、有温度、
有底蕴的投资者教育基地。以史为鉴,
继往开来,百年故居开启投资者教育
的新篇章。三年来,这里已逐渐发展
成为秦淮金融文化和金融公益的展示
窗口和闪亮名片,助力秦淮新金融产
业集聚区的加速形成和南京重要金融
中心的高质量建设。
百年蒋氏故居的璀璨新生
——汇鸿汇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秦淮区共建投资者
教育基地
在南京城南老门东三条营,坐落着一座底蕴深厚、古朴庄重的七进宅院——“金陵蒋氏”的蒋寿山
故居。据记载,宅院兴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 年),距今已近 150 年,为南京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内
唯一的省级文物保护建筑。它见证了“金陵蒋氏”一族的创业历程和家族公益精神的传承绵延,给后人
留下了十分宝贵且丰厚的精神文化遗产。今天,在江苏汇鸿集团的创意支持下,文物建筑的主动保护与
活化利用有机融合,共建起一个有情怀、有温度、有底蕴的投资者教育基地,百年故居又逐渐发展成为
秦淮金融文化和金融公益的展示窗口和闪亮名片。
47
传承公益精神
百年故居焕发璀璨新生
“金陵蒋氏”一族起于微末,
其先人最初以走街串巷贩售货品谋生
计,太平天国运动后,蒋氏抓准社会
物资匮乏的时机,贩卖战后紧缺的食
盐、面粉、油料、药材等,生意遍及
苏、皖、赣、沪、鄂、湘、川、滇、
黔等数省市,积累了丰厚家财,至蒋
寿山一辈,蒋氏开始被称为金陵“蒋
百万”“蒋半城”,蒋氏一族当时的
居所便是今天老门东三条营 18 号的
这座七进宅院。
蒋氏一族发家致富后不忘造福乡
梓,他们乐善好施,常常捐资修桥铺
路,救济孤寡。清末年间,三条营周
边因地势低洼连年水患,蒋氏慷慨捐
资,修建官渠,解决了当地积年水患,
清政府遂赐封蒋宅名为“积善堂”,
其宅院所在的积善里(后改名为三条
营)也因此得名。
百余年间,蒋氏一族始终秉承“公
益为人生分内事”“安本分学吃亏”“遗
子以经不以金”的家规家训,热衷公
益、代代为善,在南京、苏州、无锡、
上海、北京等地捐资修建或扩建古迹
(嘉兴烟雨楼)、学校(南京钟英中学、
南郊义学)、医院(南京中西医院)、
清真寺等各类社会公益事业。在从商
的同时,蒋氏尤其崇文,重视树人,
家族后代人才辈出,先后走出过多位
著名国学家、文学家、科学家。蒋氏
一族的公益精神传承绵延至今,留下
了十分宝贵且丰厚的精神文化遗产。
汇鸿汇升公司是国有上市公司汇
鸿集团旗下的专业资产管理平台,注
册资本 5 亿元,自 2012 年开始正式独
立运作。发轫之初,公司仅五名骨干
成员,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
开拓精神,辛勤耕耘,现已建立起南
京、上海双总部运营模式,公司立足
南京,辐射华东,走向全国,不断实
现发展的蜕变。多年来,公司从单一
的量化策略起步,到多策略体系建设,
再到全面打造行业领先的资产配置体
系,始终保持策略的迭代创新,追求
风险可控下的稳定收益,通过十余年
资产配置经验积累,打造稳健投资模
式和稳定向上的投资业绩。十年磨砺,
终显峥嵘,通过在专业领域的持续深
耕,汇鸿汇升公司已逐渐构建起具有
较强专业能力、较高品牌知名度与行
业竞争力的资管平台,重点服务于银
行、券商、信托等金融机构以及产业
客户等,当前资产管理规模近 60 亿元。
在发展壮大过程中,汇鸿汇升公
司始终牢记金融为民初心,面对近年
来金融风险事件频发、金融诈骗屡禁
不绝、居民财富大量受损的惨痛教训,
公司肩负国有企业的责任和担当,积
极开展各种类型的投资者教育活动,
公司总经理王胜华作为南京市人大代
表,主动联合多位人大代表和监管机
构开展深度调研,并于 2019 年向南京
市人大提交了一份题为《强化投资者
教育,促进南京金融市场健康发展》
的调研报告,以此为起点,开启了汇
鸿汇升公司建设投资者教育基地,为
南京金融稳定、为居民财富安全保驾
护航的新征程。
2020 年,汇鸿集团与秦淮区签署
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支持汇鸿汇升公
司与秦淮区联合打造新金融产业集聚
区,并于蒋寿山故居共建投资者教育
基地,汇聚向善力量、传承公益精神、
传播金融知识、防范金融风险、维护
金融稳定,切实践行金融的人民性,
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和老百姓的
“钱袋子”,让蒋氏一族的公益精神
在新时代继续发扬光大,让百年蒋氏
故居在传承与保护中焕发璀璨新生。
为了打造出投教基地的鲜明特
色,两年多时间里,汇升运营团队走
访调研了全国 20 多家投教基地,努
力学习先进的展陈设计理念和运营经
验;为了丰富展陈内容,团队深挖各
类相关资料,并邀请了蒋氏在南京、
扬州、上海等地的家族后人和故旧进
行实地访谈;为了提升展品的规格和
质量,团队十余次前往南京博物院、
朝天宫文物市场、钱币博物馆等,在
陌生的领域从头开始学习和研究。宅
院 1200 平米的修缮布置、展陈设计、
功能规划,团队一轮轮地反复研讨、
推敲、打磨。经过历时 600 多天的设
计修缮,200 多天的装修布展,50 余
次的研讨会议,在省市区各级人大、
政府和监管单位领导以及相关领域专
家学者的关心指导下,汇升投资者教
育基地于 2022 年正式落地建成。
创新履职平台
投教基地承载人民重托
汇鸿汇升投资者教育基地的成功
打造,发端于国有企业应有的使命担
当,推动于践行“金融为民”的坚实
初心,落地于一份关切民生实事的人
大调研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蓬勃发
展,居民财富快速积累,资本市场欣
欣向荣,金融的重要性日益突显,但
是随着金融深化程度的加快,监管的
相对滞后,群众金融素养的不足,各
类金融风险事件、金融犯罪案件频频
发生,严重威胁居民财富安全和国家
金融稳定。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是国民经济的血脉,金融稳,经济稳,
而金融消费者 ( 包括投资者 ) 是金融
业之“本”,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
益是金融业稳健发展的重要基石。
NANJING FINANCIAL INDUSTRY
48 2023 年第 4 期
汇升投资者教育基地以“金融为
善·生生不息”为主题,集“百年蒋
氏展厅”“中西方金融史展厅”“投
教互动与成果展厅”投教直播间、投
教培训大厅、研讨会议等功能于一体,
在传承公益精神、紧跟时代发展、聚
焦金融为民等方面具有鲜明的创新特
色。为更好赋能汇升投资者教育基地
的高质量建设和运营,更好落实“金
融人民性”理念,汇鸿汇升公司联合
秦淮区人大常委会,以金融专业全国、
省、市、区四级人大代表为主体,广
泛邀请业内知名金融机构、高等院校
的专家学者为特聘顾问,省市金融监
管机构为支持单位,在投教基地设立
了金融专业人大代表联络站,致力于
将其打造成专业人大代表密切联系选
民群众,服务金融政策研究、区域产
融结合,向广大群众和游客宣传正确
的金融投资理念,防范金融风险,提
升秦淮新金融集聚区影响力的代表履
职创新联动平台。金融专业人大代表
联络站以蒋寿山故居为载体,通过加
强各级人大代表之间的交流研讨,充
分发挥行业优势,更好调动代表履职
积极性,拓宽代表履职渠道。同时也
为推动金融行业改革、服务实体经济
发展、防范金融领域风险等提供专业
的意见建议,助力区域内金融市场与
实体经济协同发展。
2022 年 11 月 16 日, 汇 鸿 汇 升
公司与秦淮区人大常委会、秦淮区人
民政府共同举办了汇升投资者教育基
地和金融专业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开业
仪式,省市区各级人大、政府和监管
单位领导莅临仪式现场共同揭牌,对
投教基地和联络站的建设运营给予指
导,汇升投教基地也成为了全国首个
链接人大代表履职平台的投资者教育
基地。
截至 2023 年 11 月,汇升投教基
地与金融专业人大代表联络站开放运
营一年来,已累计接待参观学习人数
9 万余人次,接待包括北京人大、天
津人大等全国各地人大视察调研 18
场次,组织或承办政府、监管单位、
行业协会、金融机构、企业等参访、
座谈、培训、专题讲座和研讨会议近
200 场次。联合省证监局等单位开展
全面注册制投资者教育专项活动,加
强宪法和法治教育宣传,提高人民群
众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保护投资者
的合法权益;联合人民银行南京分行
营管部开展南京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
验区专题研讨会,为推进南京科创金
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提供重要决策依据
和工作参考,成功获批“金融教育示
范基地”;与秦淮区司法局、金融局、
法院、检察院等单位合作共建金融法
治教育宣传基地,常态化开展金融知
识和“防非反诈”宣讲以及行业协会
交流培训等;与中国证券业协会、省
内证券公司、南京大学、河海大学和
南京审计大学共同举办大学生证券知
识竞赛,不断推动投教纳入国民教育
体系,加强对大学生的金融知识普及
教育;与省属企业联动,组织家风家
教教育宣传和参观活动,推进国有企
业党风廉政建设。2023 年 11 月,第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原
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莅临汇升投教基
地和金融专业人大代表联络站参观指
导,对基地的建设和运营工作给予了
高度肯定和赞赏。
汇升投教基地已成为与人大、政
府、监管和行业共建共创共享的宣传
教育公共空间,不断发挥着它在密切
联系群众、汇聚行业力量、传承公益
精神、加强投资者教育等方面的光芒
与热量。
共建投教生态
资管行业迎来黄金时代
近年来,资本市场顶层改革持续
深化,以注册制改革为龙头,带动资
本市场关键制度创新,2022 年资管新
规的正式实施,标志着中国金融产品
全面跨入标准化、净值化时代。2023
年 7 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
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
通过系列政策举措进一步强化对资本
市场的高度重视。2023 年 11 月,中
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
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