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微点》 知能小卷 地理必修第二册

发布时间:2022-9-04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赢在微点》 知能小卷 地理必修第二册

第 125 页 第 126 页第一章测评卷(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1~2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是世界人口稠密区,下列关于四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均处于中、低纬度 B.都濒临海洋C.均经济高度发达 D.多为平原地形2.图中⑤⑥⑦⑧四地人口稀少的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 )A.⑤地—湿热 B.⑥地—干热C.⑦地—冷湿 D.⑧地—高寒2022年河南省总人口9936.6万人,常住人口9883万人,是我国第三人口大省。结合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3~5题。3.河南省面积并不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但却成为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其主要的原因是 ( )A.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B.工业、商业贸易繁荣C.地处经济发达地区D.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充分4.影响图中乙地区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水资源 D.矿产资源5.图中甲省... [收起]
[展开]
《赢在微点》 知能小卷 地理必修第二册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页

第 125 页 第 126 页

第一章测评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是世界人口稠密区,下列关于四地的说

法,不正确的是 ( )

A.均处于中、低纬度 B.都濒临海洋

C.均经济高度发达 D.多为平原地形

2.图中⑤⑥⑦⑧四地人口稀少的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 )

A.⑤地—湿热 B.⑥地—干热

C.⑦地—冷湿 D.⑧地—高寒

2022年河南省总人口9936.6万人,常住人口9883万

人,是我国第三人口大省。结合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

3~5题。

3.河南省面积并不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但却成为我国人

口最多的省份之一,其主要的原因是 ( )

A.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

B.工业、商业贸易繁荣

C.地处经济发达地区

D.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充分

4.影响图中乙地区人口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地形 B.气候 C.水资源 D.矿产资源

5.图中甲省区面积广大,人口密度很小,但却不能采取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其主要原因是 ( )

A.自然环境恶劣 B.资源较为贫乏

C.社会经济条件较差 D.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近年来,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都推出了以落户优惠为主导

的人才政策,其意图显然在于吸引各类优秀人才,目前在这些城

市之间正进行着一场空前的“抢人大战”。如图为“抢人大战”引

发的人口迁移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下列属于中小城市人口迁移推力的是 ( )

A.生活成本低 B.发展空间小 C.广阔的发展空间 D.超高的房价

7.“抢人大战”引发的人口迁移,对迁入地造成的影响是 ( )

A.缓解了人地矛盾 B.降低了房价 C.保护了生态环境 D.促进了经济发展

如图为我国浙江、安徽两省2014年人口统计图。读图,

完成8~9题。

8.造成浙江省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数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

A.大量劳动力迁入 B.人口自然增长快

C.出生率迅速上升 D.老龄化问题加重

9.导致浙江、安徽两省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构成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形 B.气候 C.经济 D.交通

人口净迁移率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迁入人口数与

迁出人口数 的 差 额 与 总 人 口 数 的 百 分 比,如 图 为 安 徽 省

2009—2018年常住人口净迁移率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

10~11题。

10.安徽省常住人口从净迁出转变为净迁入的年份是

( )

A.2011年 B.2013年

C.2015年 D.2018年

11.近年来,安徽省常住人口净迁移率变化反映了该省 ( )

A.外出务工人数增加 B.投资环境有所改善 C.常住人口不断减少 D.老年人口数量减少

如图所示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开发区,这里

纬度较高,气候寒冷,针叶林广布。读图,完成12~13题。

12.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 ( )

①气温较为适宜 ②位于平原地带 ③开发历史较长 ④经

济相对发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20世纪后期以来,该地区内部呈现人口由南向北的迁移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北部 ( )

A.人口密度低 B.开发了新资源 C.交通条件改善 D.市场广阔

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这类人,被媒体称为

“城归”。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有更多的“城归”选择返乡创业,这给家乡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据此完成14~

第2页

第 127 页 第 128 页

16题。

14.“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 B.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

C.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 D.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

15.“城归”给乡村带来的是人口红利升级,人口红利升级指的是“城归”人员 ( )

A.技能与素质的提升 B.性别结构的均衡化 C.数量的大幅度提高 D.年龄构成的年轻化

16.“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 ( )

A.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 B.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

C.有效缓解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 D.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铁锈八州”是美国传统制造业的集聚地,而“加德佛三州”则以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1970年后,随着西欧、日本和中国的

崛起,美国传统制造业逐渐走向衰落,大量人口从“铁锈八州”向“加

德佛三州”转移。读“铁锈八州”和“加德佛三州”位置示意图,完成

17~18题。

17.导致人口大量从“铁锈八州”向“加德佛三州”转移的主要影响因

素是 ( )

A.气候 B.资源

C.教育 D.经济

18.大量人口迁出对“铁锈八州”的影响是 ( )

A.加剧环境污染 B.经济增长乏力 C.人地矛盾突出 D.产品品质下降

生态承载力是指某区域在一定条件下区域资源与环境的最大供应能力,生态足迹是指某区域满足

人口生存所需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之间的差值可以反映生态环境

压力。下图为“不同区域的人均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统计”。据此完成19~20题。

区域 人均生态足迹(km

2/人) 人均生态承载力(km

2/人)

甲 2.5 1.5

乙 2.7 1

丙 2.2 8

丁 0.9 0.8

19.图中生态环境压力最大的区域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0.下列措施有助于减轻生态环境压力的是 ( )

A.提高资源利用率 B.使用一次性餐具 C.鼓励私家车出行 D.加大建筑密度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注:不包括港澳台数据

21.(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受自然地理分异、城乡二元结构和不均衡发展战

略等因素影响,人口由乡村流向城市、由落后地区流向

发达地区的现象长期存在。根据《2019年农民工监测

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农民工总量已达29077

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7425万人。在全部农民工中,

未上过学的占1%,小学文化程度的占15.3%,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6%,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6.6%,

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1.1%。大规模的农村人口外流,尤其是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外流,造成

以农村社会主体老弱化、村庄建设用地空废化等为主要特征的“乡村病”问题日趋严峻,一些村落逐

渐走向衰败甚至消亡。如图示意1978—2017年我国农村人口部分数据的变化,其中农村人口外流

率=农村户籍人口/农村常住人口×100%。

(1)概括我国农村人口外流的主要特点。(4分)

(2)简述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对农村的消极影响。(4分)

(3)在农村人口外流的背景下,试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6分)

22.(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特阿拉伯是名副其实的“石油王国”,石油储量和产量均

居世界首位,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截至2021年

2月,沙特阿拉伯公民约占其总人口的62%。目前沙特阿拉伯

8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中。

(1)目前埃及移民占沙特阿拉伯人口的比重较大,简述其原因。

(4分)

(2)简述大量移民的涌入对沙特阿拉伯的影响。(6分)

(3)说明沙特阿拉伯8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中的原因。(4分)

23.(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自2001年实施以来,

已取得显著成效。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

流域水利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有力促进了地区经济和社

会的发展。

材料二 如图为新疆南部地区人口分布图。

(1)据图描述新疆南部地区人口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其

主要原因。(4分)

(2)说明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对该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4分)

(3)20世纪80年代后期,新疆吸引了大量人口迁入,说明原因。(4分)

第3页

第 129 页 第 130 页

第二章测评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如图为某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图例③代表的功能区可能是 ( )

A.工业区 B.普通居住区

C.高级居住区 D.商业区

2.对②功能区布局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

A.地租水平 B.交通运输

C.生态环境 D.人口数量

3.该市进行城镇空间结构布局时,充分考虑了图中河流水质对主城区的影响,则穿过主城区的河流流向

大致是 ( )

A.西北—东南 B.东北—西南 C.西南—东北 D.东南—西北

如图为某城市的功能分区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甲、乙、丙对应的功能区分别是 ( )

A.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

B.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

C.工业区、商业区、居住区

D.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

5.选择在 A 处布局高级居住区,其理由主要有 ( )

A.靠近交通枢纽 B.靠近商业区 C.环境优美 D.地势较低

如图是我国某城市简图。读图,完成6~7题。

6.铁路穿越市区的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 )

A.经济因素 B.社会因素

C.行政因素 D.历史因素

7.图中能正确表示a~b地租变化情况的曲线是 ( )

A B C D

读四川省和广东省四个年份城镇化水平统计图,回答8~

9题。

8.2010年以来,四川省城镇化处于 ( )

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

C.后期阶段 D.逆城镇化阶段

9.与四川省相比,目前广东省城镇化 ( )

A.速度较慢 B.水平较低 C.水平超过经济水平 D.对地理环境没影响

与追求数量增长的传统城镇化不同,新型城镇化的重

点在于提升城镇化质量,致力于实现“人的城镇化”。传统

城镇化阶段完成了农村地区农民空间转移,而区域发展越

过这一阶段后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问题,便成为新型城

镇化的重要任务。读图,完成10~11题。

10.下列措施中最能提升城镇化质量的是 ( )

①完善基础设施 ②提升工资待遇 ③改革户籍制度 ④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当前我国流动人口呈现出“家庭式迁移”的新趋势,主要是由于 ( )

A.城乡差距不断缩小 B.获取更高的家庭收入

C.现代交通通信发达 D.为下一代提供良好的环境

读1962—2017年甲国与美国、世界平均的城镇化率

和人均 GDP的变化比较图,完成12~13题。

12.据图中数据,可判断甲国城镇化发展的突出特征是

( )

A.滞后城镇化 B.虚假城镇化

C.郊区城镇化 D.中心城镇化

13.下列针对甲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建议合理的是 ( )

A.集中发展大中城市,提高城镇化水平 B.鼓励人口向农村回流,降低城镇化水平

C.积极发展第二产业,提高工业化水平 D.优先发展传统服务业,提升居民就业率

右图所示为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之一。读图,完成

14~15题。

14.图中反映的问题是 ( )

A.城市内涝 B.城市热岛效应

C.城市风 D.城市空气污染

15.下列既可行又能减轻这一问题的措施是 ( )

A.扩大绿地面积 B.破墙透绿 C.完善排水系统 D.多建高楼

第4页

第 131 页 第 132 页

图1 图2

原始民居的建造多就地取材并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草

屋(图1)和树屋(图2)是澳大利亚典型的原始民居。草屋利

用树干做支架,墙壁由竹木做框架,顶棚、地面、门窗等皆用

茅草编织而成,众多草屋彼此相隔一定距离,各自独立,呈分

散布局。树屋由木材搭接而形成拱形支撑体系,底部架空。

据此完成16~17题。

16.草屋多呈分散布局的主要作用是 ( )

A.减轻环境污染 B.便于管理 C.利于通风 D.排泄洪水

17.树屋底部架空的理念被现代生态建筑师推崇的主要原因是 ( )

A.减少室内采暖能耗 B.节约建筑材料

C.防止有毒生物的侵害 D.保持生态环境的连续性

国家跳台滑雪中心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山地标识性场馆,整个

场馆依自然山谷而卧,外观结构与中国传统吉祥饰物“玉如意”的S形曲线完美

融合,被形象地称为“雪如意”。冬奥会期间,赛道上可见各国跳台滑雪选手脚踏

滑雪板在空中翱翔。如图为“雪如意”景观图。据此完成18~20题。

18.规划设计“雪如意”场馆主体朝向,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

A.光照 B.风向和风速 C.山谷的走向 D.交通

19.在山地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团队采用了精细爆破技术和支护体系,“雪如意”建筑整体架空,其主要

目的是 ( )

A.节省建筑成本 B.降低施工难度 C.保障运动员安全 D.减少环境干预

20.关于“雪如意”场馆的建筑及部分主体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雪如意”外观造型—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B.山上顶峰圆环建筑物—观光、会议

C.赛道边缘高墙—防止坡面汇水 D.山下看台—观赛、媒体转播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21.(14分)读某中等城市布局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城市工业区布局特点,分析该布局形式的优

点。(4分)

(2)图中在 A、B、C、D 何处开设零售商店最符合市场最

优原则? 在甲、乙、丙、丁四处开发房地产,何处可以称

得上“地王”? 理由是什么? (6分)

(3)丁处铁路、公路交会处,经常发生堵车和交通事故,

现已建立立交桥,但仍然拥堵,原因何在? (4分)

22.(14分)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镇是区域的中心,集中了大量的人口、工业、服务业和基础设施等,与区域的发展是相互促进

的,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社会繁荣、环境改善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对人口、经济、

社会、环境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下表示意我国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亿人)。

年份 1953 1964 1982 1990 2000 2010 2020

城镇人口 0.77 0.98 2.07 2.97 4.56 6.66 9.02

乡村人口 5.05 5.97 8.25 8.63 8.07 6.74 5.1

(1)依据我国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在右图中绘制城镇化变化

折线图,并据此说出我国城镇化的变化特点。(6分)

(2)阐述城镇化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原因。(4分)

(3)说明城镇化对改善城乡居住环境的作用。(4分)

23.(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它利用了黄土直立性强的特点,具有冬暖夏凉、少占耕地的优点,

是人类利用自然环境的杰作。目前,由于村落空巢化,窑洞空置率不断增加,窑洞废弃现象严重,有

效保护窑洞已刻不容缓。

(1)说明窑洞所反映的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4分)

(2)推测黄土高原地区窑洞空置率增加的原因。(4分)

(3)分析保护窑洞对当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4分)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网页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