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温州这十年”温州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3-10-31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2022“温州这十年”温州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052022NEWS市委宣传部部务会议成员、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陈靓秋: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温州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今天是龙港专场,我们很高兴地邀请到了龙港市委书记何宗静 , 中共温州市委副秘书长、市委改革办常务副主任张银贵,温州市发展改革委党委书记、主任项伟胜,中共龙港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林海涵。请他们围绕龙港这三年综合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介绍有关情况 , 并回答媒体朋友的提问。首先,我们有请何宗静书记作主题发布。龙港市委书记 何宗静:女士们、先生们、媒体记者朋友们:非常高兴能有机会向大家介绍龙港这三年的情况。首先,我代表龙港市委、市政府,向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龙港改革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龙港是一个承载梦想、创造传奇的地方。三年前,龙港实现了从“中国第一座农民城”到“全国首个镇改市”的历史性跨越,承担起了为全国新型城镇化改革探路的特殊使命。三年来,我们时刻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省委省政府、温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下,锚定打造“全国新型城镇化改革策源地、基层治理样板区、高质量发展新高地”的目标,坚持“小政... [收起]
[展开]
2022“温州这十年”温州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页

1

2022NEWS

WEN ZHOU

中共温州市委宣传部

温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NEWS CONFERENCE

INFORMATION OFFICE

温州市政府新闻办

新闻发布会

2022 2022

温州这十年

第3页

中共温州市委宣传部

温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NEWS CONFERENCE

INFORMATION OFFICE

温州市政府新闻办

新闻发布会

2022

温州这十年

第4页

温州这十年

02

目录 CONTENTS

04 “温州这十年·龙港”主题新闻发布会

9 月 7 日 10:00

17 “温州这十年·鹿城”主题新闻发布会

9 月 8 日 10:00

27 “温州这十年·瓯海”主题新闻发布会

9 月 13 日 10:00

40 “温州这十年·龙湾”主题新闻发布会

9 月 15 日 15:00

53 “温州这十年·乐清”主题新闻发布会

9 月 16 日 15:30

66 “温州这十年·文成”主题新闻发布会

9 月 19 日 15:00

第5页

03

2022NEWS

目录 CONTENTS

77 “温州这十年·洞头”主题新闻发布会

9 月 21 日 10:00

90 “温州这十年·平阳”主题新闻发布会

9 月 25 日 15:00

102 “温州这十年·永嘉”主题新闻发布会

9 月 26 日 15:00

115 “温州这十年·苍南”主题新闻发布会

9 月 27 日 10:00

128 “温州这十年·泰顺”主题新闻发布会

9 月 28 日 9:30

140 “温州这十年·瑞安”主题新闻发布会

9 月 29 日 15:00

第6页

温州这十年

04

“温州这十年·龙港”主题

新闻发布会

发布主题

勇担改革探路使命,谱写“两个先行”龙港篇章

发布地点

温州市人民大会堂202会议室(新闻发布厅)

发布人

中共龙港市委书记 ����������������������� 何宗静

中共温州市委副秘书长、市委改革办常务副主任 ���������� 张银贵

温州市发展改革委党委书记、主任 ���������������� 项伟胜

中共龙港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 �������������� 林海涵

主持人

中共温州市委宣传部部务会议成员、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 �� 陈靓秋

9月7日

10:00

2022

第7页

05

2022NEWS

市委宣传部部务会议成员、市政府新闻办副

主任 陈靓秋: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欢迎大家出席“温州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今天是龙港专场,我们很高兴地邀请到了龙港市委书记何

宗静 , 中共温州市委副秘书长、市委改革办常务副主任张银

贵,温州市发展改革委党委书记、主任项伟胜,中共龙港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林

海涵。请他们围绕龙港这三年综合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介绍有关情况 , 并回答媒体朋

友的提问。

首先,我们有请何宗静书记作主题发布。

龙港市委书记 何宗静: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记者朋友们:

非常高兴能有机会向大家介绍龙港这三年的情况。首

先,我代表龙港市委、市政府,向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

对龙港改革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

龙港是一个承载梦想、创造传奇的地方。三年前,龙

港实现了从“中国第一座农民城”到“全国首个镇改市”的历史性跨越,承担起了为全国

新型城镇化改革探路的特殊使命。三年来,我们时刻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省委省政府、

温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下,锚定打造“全国新型城镇化改革策源地、基

层治理样板区、高质量发展新高地”的目标,坚持“小政府大社会、小社区大服务、小空

间大产业、小城市大智慧”的标准,聚力“抓改革、促发展、优民生、强治理”,以 40%

温州市政府新闻办

新闻发布会

第8页

温州这十年

06

的行政资源有效地承接了 100% 的行政管理职能,探索走出了“大部制、扁平化、低成本、

高效率”的综合改革新路子。下面,我想用“三个关键词”向大家简要地介绍一下龙港改

革的这三年。

第一个关键词是“使命”。

这三年,我们始终高举改革大旗,奋力推动改革破难题、发展促民生、治理提效能。

一是坚定扛起打造“新型城镇化改革策源地”的使命,探索形成标志性成果。我们研

究出台了改革“一年清单、三年行动、五年计划”,与中央党校、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浙江大学合作成立了改革决咨委,建立改革观察员等“群

策群力”的机制,开展改革项目打擂比拼,不断深化 4 个国家级和 17 个省级改革试点。

经过三年探索,先后形成了“一枚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一张清单转职能”、“一

张智网管全域”等“十个一”改革成果,争取省人大常委会出台了《关于促进和保障龙港

市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的决定》,龙港改革探索入选了中国改革的典型案例,新型设市模式、

优化创新城市治理、提升行政管理效能等经验做法获得了中央深改办、国家发改委的肯定

推广,“大部制、扁平化”设市模式和参与的“县乡一体、条抓块统”等两项改革获评浙

江省改革突破奖。

二是坚定扛起“打造基层治理样板区”的使命,探索形成可复制经验。我们秉持“不

增层级增协同、不坐机关坐社区”的改革理念,把数字化、社会化作为破解“人少事多”“乡

镇缺层”等难题的“船”和“桥”,通过大部制“条抓块统”,社区联合党委“党建统领”,

市领导和部门捆绑社区“组团服务”,社会组织、企业、乡贤、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多

元共治”和“一网统管”平台“数字赋能”等改革举措,实现了 80% 以上的基层问题

和群众需要的服务在社区这个层级就能够得到解决。“条抓块统、一网统管”的经验做

法在温州全市推广,“市管社区”的扁平化改革入选了全国社会治理创新城市案例。

三是坚定扛起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高地”的使命,探索形成新增长新态势。我们高效

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做好“七队三单”建设,创新开发疫情防控流调核

酸在线、快递行业疫情管控、重点工程“智慧防疫”等特色应用,快速落实“五快”机

制阻断传播链,以防疫之“稳”,护发展之“进”。前两年的投资、财政均以两位数增长,

2021 年县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列全国第 48 位,综合实力位列全国县域发展潜力

第 34 位。今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79.65 亿元,同比增长 6.6%,增速居温州第 4、

全省第 6,经济“稳”的基础越来越牢固,“进”的动能越来越充足。

第二个关键词是“突破”。

第9页

07

2022NEWS

这三年,我们始终坚持“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的发展理念,

以改革创新破局开路、赋能加分。

一是奋力在体制机制上实现突破。我们坚持“不建机构建机制、不靠编制靠智治”,

系统性深层次地重塑“大部制、扁平化”的体制机制、组织架构。持续深化经济全链条、

建设全过程、民生全生命周期的大部制改革,以“一枚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

改革推动部门一体协同,以“一张清单转职能”改革创新多元共建共治,构建一类事项

原则上由一个部门统筹、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的县域运行体系。迭代“市 -

社区 - 网格”扁平化治理模式,实行社会治理和城市运行“两个中心”一体融合,横向

联通基层治理“四平台”、应急协同指挥等 13 个系统,纵向贯通 68 个省市重点应用,

率先实行 110 与 12345 话务并轨,确保市级指令直达社区、贯通网格。实施全域社区化、

网格化改革,设置 469 个全科网格、15 个专属网格和 3311 个微网格,并在此基础上,

整合形成 26 个区域党建联盟,大力推进“共享社、幸福里”建设,引导 263 家社会组

织参与社会治理服务,形成了“党建统领、多元共治、组团服务、整体智治”的基层治

理新体系。

二是奋力在创新驱动上实现突破。我们落实创新核心地位和首位战略,编制完成“五

位一体”的青龙湖科技城规划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孵化园、印艺小镇客厅等 23 万方大孵

化集群,以“头部企业 + 研究团队”创新联合体模式落地高分子材料研究院,着力推进北

京印刷学院龙港产业学院、浙江理工大学龙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提质升效,企业研发机构、

高新技术企业、省科技型企业数量实现倍增,前两年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 106.2%,工

业技改投资增长 54.5%,规上工业研发投入强度从 1.72% 提高到 2.92%。

三是奋力在要素保障上实现突破。我们持续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创新要素高效

配置方式。向上争取政府债券额度 45.48 亿元,成功发行全国首单县城新型城镇化建

设企业专项债券 20 亿元,组建 20 亿元政府产业基金,获农发行、农行等金融机构综

合授信额度 220 亿元,新增用地(用海)指标 6300 亩,清理整治低效工业用地 1610

亩。我们联动推进国企购售电、亩均论英雄、“最多跑一次”、“综合查一次”改革,出

台党员干部正反双向激励“双十条”、“强监督、优营商”九条措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三年来,共落地亿元以上产业项目 49 个、省“152”工程项目 4 个,招引项目总投资

达 362.5 亿元。

第三个关键词是“变化”。

这三年,我们始终坚持以百姓之心为心,聚力推动产业提效、城市提质、民生提档,

第10页

温州这十年

08

勾勒出一幅幅彰显龙港特色、顺应人民期盼的蝶变画卷。

这三年,涌动着产业结构之变。我们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升级,

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不断健全现代工业产业体系。“一链一策”做大“印刷包装、新型材料、

绿色纺织”等三大百亿级产业集群,建设绿色包装材料制造基地、医卫材料生产基地和千

亩机械设备智造园,新增“中国非织造材料产业集聚示范基地”国字号金名片。做强省级

经济开发区平台,发展培育智能装备、新材料、港口经济等重点新兴产业,引进 70 亿华

润电力超洁净能源、元达升新能源超导材料等高新战新项目。大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累

计新增“小升规”企业 147 家、超亿元企业 13 家,净增市场主体 3.2 万家,实现国家级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值 10 亿元企业首家“破零”。

这三年,涌动着城市品质之变。我们坚持以百年大计理念抓规划建设,高标准建立

“1+1+N”城市规划体系,着力构建“一轴一带一新城”的拥江面海发展新格局。大力实施“老

城复兴”、“新城崛起”三年行动,老城聚焦功能织补和风貌提升,开展旧小区、旧工业区“双

改”融合试点,引入华润置地连片开发滨江核心区,加快打造舥艚渔港风情小镇等十大亮

点工程,构建高品质生活空间;新城突出“产城人”融合,全面实施用海报批、基础建设、

产业招商等新城开发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加快建设市人民医院、龙湖北湖湿地公园等百项

千亿重点工程,打造现代滨海特色新区。联动开展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和生态文明示范城

市创建,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和全域环境整治,城市面貌越变越美。

这三年,也涌动着民生福祉之变。我们始终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选项,

民生支出占比一直保持在 80% 以上,滚动实施民生实事三年行动,高标完成了 238 项省

市县民生实事项目,努力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好、更公平地惠及老百姓。全面推进教共体、

医共体、公交一体化建设,开发“共富加油站”等特色应用,探索走出了“全域城市化、

就地市民化、服务均等化”的龙港共富路径。比如,开展技师培育和提低联动改革,完成

职业技能人才培训 1.09 万人次,委托职技学校“订单式”培养 100 名特困家庭学生,链

条式精准帮扶学生就学就业。

这三年,我们团结一心、感恩奋进,经受住了疫情冲击考验,克服了初创艰辛困难,

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龙港改革发展的任务依然繁重。我们坚信,只要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

向勇毅前行,在省委省政府、温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

力下,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把改革做深、把发展做实、把民生做好,演绎更加精彩的龙

港故事,奋力谱写好“两个先行”的龙港篇章!

我就介绍这么多,谢谢大家!

第11页

09

2022NEWS

市委宣传部部务会议成员、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陈靓秋:

谢谢何书记。现在进入答问环节,请媒体朋友们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自己所在的

新闻机构。

新华网:

项主任您好,我来自新华网,龙港市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备受全国各方关注 ,

请问三年来,温州市发展改革部门是如何助力龙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

温州市发展改革委党委书记、主任 项伟胜: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温州是吃改革饭长大的,龙港

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温州的一项重

大任务,承担着为全国新型城镇化探路的重要使命。市委、

市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研究、专题部署。各级发

改部门靠前服务、全力支持,为改革的纵深推进创造了良

好条件,主要是推进三方面工作 :

一是聚焦重大政策协同发力,助力龙港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省市县三级发改部门

联动,立足龙港改革发展实际,量身打造支持政策,协调解决重大问题,赋能龙港高质量

发展。在省级层面,2021 年 1 月,省政府印发《关于支持龙港市苍南县两地深化改革协

同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共 12 条支持举措。其中,对中央明确可以在地方实施的重

大改革举措和我省实施的省级改革创新举措 , 支持龙港市结合实际率先突破、系统集成,

支持龙港市重点产业项目列入省“六个千亿”产业投资工程、省重大产业项目等各类项目

库。市级层面,将深化龙港新型城镇化改革纳入温州市 2022 年共同富裕“1+5+n”重大

改革清单,打造全国新型城镇化改革策源地。市发改委会同市委改革办牵头协调推进四方

面 110 项支持龙港改革重大事项,取得阶段性进展,其中龙港市成功注册全国首支县城

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企业债券 20 亿元。

二是聚焦重点领域纵深推进,助力龙港夺取突破性改革新成果。深化户籍制度改

第12页

温州这十年

10

革,制定出台《关于全面放开龙港市城镇落户限制有关规定》,全面取消社保、居住

年限限制,放开私房租赁落户,实现落户“零门槛”,有效破解落户政策壁垒多、户

籍吸纳人口弱等问题,至今已落户 7880 人。深化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深入实施“教

共体”、“医共体”等公共服务共同体建设,基本建成“15 分钟公共服务圈”,健全农

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公共服务配套政策体系,龙港市列入“浙里新市民”应用全省试点

并率先上线,建立以“居住证 + 积分”为准入依据的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深化“一

枚印章管审批”改革,率全省之先推出“全域一窗受理、网办集中审批、全时同步出

件”的“一窗通办”新模式。深化乡村集成改革,全面实施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试点,

激活农村资源要素。

三是聚焦重大项目加速建设,助力龙港构建城乡融合新格局。实施县城城镇化补短板

强弱项行动,加快建设基础设施、社会民生、产业转型多领域重大项目,加速龙港城乡面

貌精彩蝶变,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在医疗方面,新建龙港市人民医院新院、社

区卫生服务中心和 120 院前急救指挥中心;在教育方面,三年来实施教育重点项目 13 个,

启动新建公办幼儿园 30 所,建成公办幼儿园 4 所,实施学校改造提升工程 29 所 ;在交

通方面,甬台温复线芦浦互通、228 国道龙港至龙沙段、瑞苍高速龙港段建设全面提速、

218 省道安吉至龙港公路等项目前期稳步推进 ;在城建方面,实施 28 个重点社区环境综

合整治,新建改建市政道路 91 条(段),新建停车场 42 个,创成省级“基本无违建市”;

在产业方面,新增智能化技改项目 343 个,签约落地政产学研合作项目 40 个,获评“中

国非织造材料产业集聚示范基地”国字号金名片。

下一步,我们将以中办、国办《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为

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完善市政设施体系、

强化公共服务供给等重点工作,瞄准更高标准、更高水平,持续助力龙港市新型城镇化建

设,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样板。

谢谢,我就讲这么多。

市委宣传部部务会议成员、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陈靓秋:

谢谢项主任,继续提问!

第13页

11

2022NEWS

浙江日报:

何书记您好,我是《浙江日报》记者,我们关注到今年 9 月 1 日龙港创新发布

了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建缴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将农民群体纳入公积金保障体系,

那么类似在增进民生福祉方面,三年来,龙港还有哪些具体做法和成效?谢谢!

龙港市委书记 何宗静: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对龙港民生事业的关注。确确实实

增进民生福祉是老百姓的最大期盼,也是龙港改革发展的

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些年来我们也是坚持“补缺”与“提质”

两手抓,努力让百姓享受到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

一、坚持优质共享,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正如刚才

这位记者朋友讲到的,我们为了破解百姓住房难、住房品质差、建房融资难的问题,我们

联动推进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农村宅基地改革,创新推出了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建强住

房公积金的制度,让其同等享受住房公积金的贷款权益。

三年来我们也始终瞄准群众所思所急所盼,每年投入 80% 以上财政收入用于民生事

业,加快建成“15 分钟公共服务圈”,努力实现全域无差别、同城同待遇。比如说,为了

满足老百姓“上好学”的期盼,我们深入推行了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新建、改扩建

学校(幼儿园)68 所,其中公办幼儿园在建的有 13 所、已建成的 4 所,我们设市之前是

一所公办幼儿园也没有,新增了学位 2.66 万个,与温州 12 所名校名园合作办学,探索“市

管校聘”人事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地“盘活”优质教师资源,中高考成绩屡创新高。今年

我们还全面推行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阳光招生”,实行电脑摇号招生、分班,确保公

开公平公正。又比如,为了解决百姓“就医难”的问题,我们与温州附一医进行智联合作,

省市级专家团队常态化在龙港开展门诊,完成设市前无法实施的四类复杂手术近 600 例,

同时开展首批云诊疗市级试点,建立医共体 5G 远程诊疗体系,让百姓在自家门口就能够

享受到专家在线的“面对面”诊疗。

二、坚持整体共建,促进基础设施一体化。从镇到市,龙港基础设施历史欠账较多。

我们按照一体规划、同等标准、全域覆盖的要求,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同规同网,加速

第14页

温州这十年

12

补齐短板,提升功能品质。比如说,针对百姓“出行难”、“停车难”等“老大难”问题,

我们全面实施百项交通工程大会战,统筹推进高速、国省道、港口码头等重大交通项目规

划建设,新改建市政道路 91 条 95 公里、“四好农村路”15 条 38 公里,年底基本实现全

域道路闭环贯通循环,新建停车场 42 个、新增停车位 2 万个,初步形成内畅外联的交通

体系。我们还开通了社区巴士和夜间班线,投用公交车 202 辆,新增、优化公交路线 36 条,

实现了全域通公交、同城同票价。又比如,我们积极抢抓“新基建”风口,投资 8000 万

建设开通 200 余个 5G 基站,在全省率先建成千兆光网和 5G 网络全覆盖 ;我们还搭建了

“CIM+”数字化场景,迭代工程建设“全链管”应用,实现全过程、全领域的城市空间数

字化、精细化管理。

三、坚持城乡共治,加快全域环境精美化。我们坚持全域整治、全域统筹、全域推

进,联动开展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创建,城乡面貌也在加速蝶变。比

如,我们持续推进全域环境综合整治,完成了入城口改造和 11 条重点街区的环境综合整

治,建成了新时代美丽乡村省级特色精品村 3 个,打造了省级未来乡村 3 个、乡村振兴

示范带 3 条,涌现出了中对口、三园、方城浦等一批网红打卡点。我们还实施“金边银角”

开发利用工程,将卫生死角、荒废地改建为口袋公园、临时停车场,目前已建成完工 26 个,

受到市民的一致称赞。又如,我们全面推进文化振兴“五大工程”,启动文化馆、文博馆等“四

馆一院”文化地标建设,建成投用龙跃路城市书屋、翠湖亲子阅读馆等一批文化设施,布

局建设 10 个“15 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开展全民十大阅读系列活动,打响“书香龙港·阅

读之城”的品牌,城市“气质”也在逐步地提升。

三年来,我们在民生领域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我们脱胎

于乡镇,原有基础相对也比较薄弱,教育、卫生、养老等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与先进

县(市、区)相比还有不小差距,补缺提质任务依然是十分繁重的。下一步,我们也

将持续深化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改革,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努力建设最具幸

福感城市。

谢谢记者的提问!

市委宣传部部务会议成员、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陈靓秋:

谢谢何书记,继续提问!

第15页

13

2022NEWS

凤凰网:

我是凤凰网记者,我们看到,龙港刚刚设市之初就面临疫情的大考,这三年可

以说也非常不容易,但尽管如此,龙港的经济依然保持健康快速增长,请问龙港是

如何在疫情困难形势下实现经济逆势增长的?

龙港市委副书记、市长 林海涵:

谢谢凤凰网记者的提问。回顾这三年的奋斗历程,龙港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经受住了开局组建、

疫情防控、改革破题的“三重”压力和考验,经济高质量发

展驶入了快车道,也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成就。特别是今年

以来,我们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

的总要求,全力推动经济稳进提质,实现经济指标全面逆势上扬、争先进位。上半年 GDP

增速居温州第 4、全省第 6,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居温州第 2、第 1。

40 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有 19 项排名温州前三。总结起来,我们重点抓了三方面工作 :

一是以“靶向服务”激发市场主体的新活力。设市以来,面对疫情冲击,我们高效统

筹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采取一系列政策举措,助力企业纾困解难稳增长,特别是做好“增效”、

“纾困”这两篇文章。“增效”方面,以“稳市场主体、稳经济大盘”为导向,集成推出“助

企纾困 30 条”、“科技新政 20 条”、“人才优政 50 条”等一揽子惠企政策,仅今年上半年就

兑现各类惠企政策资金 1.7 亿元,为企业降本减负 7.1 亿元,通过以“真金”换“真心”的

方式,激发市场主体的信心和活力,全市在册市场主体总量突破 9 万家,年均增长 10.3%,

特别是今年已新增了 10141 家。“纾困”方面,我们持续深化“两万行动”,推出市领导“亲

清朋友圈”制度,成立“网格小组”,制定一企一策,为企业带政策、解难题,确保真正帮

到“点子上”。例如针对企业用能问题,率先探索地方国资自主售电模式,成立全省第一家

县级国资售电企业 , 完成地方国资购售电全省“第一单”,用能保障更加有力,用电成本有

效降低。三年来,累计为企业解决难题 3100 多项,有力帮扶企业纾困解难、共渡难关。

二是以“换道冲刺”再造产业发展的新优势。龙港经济起源于传统产业,在高质量发

展的新征程上,迫切需要改变思路,加快构建起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格局。一方面,我们全

第16页

温州这十年

14

面布局以青龙湖科技城为核心的“科创平台六大体系”,高标准推进省级高新园区创建,

持续深化新一轮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为实现创新能力区域领先提供有力支撑。三年来,

高新技术企业、企业研发机构数量分别增加了 58 家和 60 家,均实现翻倍增长;新增正高、

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 81 人,比设市之初增加了近 2 倍。另一方面,强力攻坚“制造强市”

建设,做优做强印刷包装、新型材料、绿色纺织等三大百亿级产业集群,规划建设临港产

业带,积极布局生命健康、高端装备、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建链、补链、强链、

延链,推进产业链条式增长、集群化壮大、方阵型崛起,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扩容提质。成

功入选了全国县域发展潜力百强榜,获评“中国非织造材料产业集聚示范基地”,获批省

级经济开发区,全市规上企业数量翻了一番,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现零的突破。

三是以“筑巢引凤”打造投资兴业的新热土。我们秉承“重商、亲商、留商、富商”

的理念,将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全员出动抓招商,出台招商“七张清单”,精准绘

制招商地图,组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招商专班,建立了招商项目库,对重大项目

实行“挂图作战”、“专班攻坚”,并积极创新招商思路,特别是设立了 20 亿元政府产业

基金,主动引入浙江金控、瑞力基金等多家合作伙伴,大力开展基金招商,撬动“大好高”

项目招引落地。同时,我们紧盯招商项目从谈判、签约、立项、开工到投产的全过程,为

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最快仅用 45 天就完成了招商项目的签约、土地挂牌和项目开工,

跑出了“龙港速度”。三年来,我们累计招引落地超亿元产业项目 49 个,其中超 10 亿元

项目 13 个,为龙港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市委宣传部部务会议成员、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陈靓秋:

谢谢林市长,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再提最后一个问题。

浙江法制报:

张主任您好,我是浙江法制报记者,我们知道,龙港市由浙江省直辖,温州市

代管,刚才发布的龙港过去三年的改革成果,离不开温州市级层面的支持和指导。

我的问题是,温州市在推动龙港改革方面,是如何把握和探索的?

第17页

15

2022NEWS

温州市委副秘书长、市委改革办常务副主任

张银贵:

感谢记者朋友对改革工作的关心关注!

龙港改革,是中央和省委赋予温州新的改革探路重任。

根据中央和示省委的部署,温州市委、市政府坚定扛起使

命担当,全面做好改革文章,助力龙港加快走出新时代改

革发展新路子。几年来,在温州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温州市委改革办在推进龙港改革中

注重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

一是激发基层创新活力。龙港改革是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双向互动的结果,在“大部

制、扁平化、低成本、高效率”的改革总体框架下,温州市委、市政府鼓励龙港发扬群众

首创精神,大胆先行先试,全方位支持龙港深化探索、锐意创新,市委改革委专门出台《关

于支持龙港深化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的若干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文件,我们市委改革

办协同 20 多家改革专班成员单位,集体攻坚,逐项推动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帮助龙港有

效破解了单列考核、审批权限、执法个性化改造、会议派员制、改革容错纠错等一大批难

题,为龙港减负松绑、放手改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二是坚持改革为民的导向。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龙港在改革的过程中一如既往地坚守

改革为民、改革惠民的初心,通过改革,为龙港人民带来了更多改革红利、发展红利。比

如,前不久媒体就报道了龙港改革的一项惠民创新举措 -- 率先将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纳入

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群体,改变传统农民住房自筹自建的模式,有效破解农村住房保障融

资难、融资贵难题,这对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带来极大的帮助。这是龙港市增强群众改

革获得感的一个典型案例,正如刚才何书记讲到:要努力让百姓享受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

所以我们坚信,龙港人民定会在龙港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中收获更多幸福。

三是弘扬变革重塑精神。在助力龙港全面深化改革过程当中,我们特别注重运用数字

化改革的理念、思路、方法、手段,驱动龙港在政务服务、执法监管、社会管理、民生改

善等领域的深层次变革和系统性重塑。我们部署开展了“十大改革任务实施”、“十大成熟

应用落地”等一系列的工作,推动一批改革试点成果在龙港先行试用,比如今年我们在帮

助龙港推进社会治理中心、城市运行中心“两中心”一体融合试点过程当中,我们协调温

州市相关部门自行开发的智慧应急“一张网”、消防管控“秒响应”、工程建设“全链管”、

美丽城市“云管家”等一批多跨场景应用在龙港率先贯通落地,为龙港市域治理初步实现

第18页

温州这十年

16

“一个大脑管全域”奠定基础。

当然,改革永远在路上。作为温州市支持龙港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专班牵头单位,我

们市委改革办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在温州市委、

市政府具体指导下,积极发挥改革牵头协调作用,一如既往支持龙港全方位纵深推进改革,

奋力打造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更好地赋能高质量发展、高品质民生、高效能治理,以改

革突破争先的高分报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市委宣传部部务会议成员、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陈靓秋:

谢谢张主任,各位媒体朋友,今天的提问就到这里。再次感谢各位发布人,感谢媒体

朋友,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19页

17

2022NEWS

“温州这十年·鹿城”主题

新闻发布会

发布主题

争当温州做强做大“全省第三极”排头兵 奋力跑出“两个先行”鹿城加速度

发布地点

温州市人民大会堂202会议室(新闻发布厅)

发布人

中共温州市鹿城区委书记 �������������������� 白洪楞

中共温州市鹿城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 ����������� 张崇波

主持人

中共温州市委宣传部部务会议成员、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 �� 陈靓秋

9月8日

10:00

2022

第20页

温州这十年

18

市委宣传部部务会议成员、市政府新闻办副

主任 陈靓秋: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欢迎大家出席“温州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今天是鹿城专场。我们很高兴地邀请到了鹿城区委书记白

洪楞 , 鹿城区委副书记、区长张崇波。请他们围绕这十年鹿

城区改革发展取得的成效,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朋友的提问。

首先,我们有请白洪楞书记作主题发布。

鹿城区委书记 白洪楞: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大家一直

以来对鹿城的关心和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

导下,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

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对温州改革发展十分关心,在浙江工作期间,他先后 23 次深入

温州视察指导,其中 4 次来到鹿城,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多

年来,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市委的

各项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跟党走、一门心思谋发展,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大步向前。这十年,

我们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实施了一批事关长远的战略举措。积极融入国家和省市发展大

局,先后获批 7 项国家级和 65 项省级改革试点。围绕瓯江新城,掀起了滨江商务区开发

温州市政府新闻办

新闻发布会

第21页

19

2022NEWS

建设的新热潮 ;围绕“百万人才聚温州”,落地了温州国际未来科技岛等重要平台 ;围绕

温州“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拓展了西部新城等大孵化空间,实施了中国鞋都、轻工产

业园区、炬光园提质扩容行动 ;围绕新时代文化高地建设,谋划开展了历史文化街区、江

心屿的改造提升,等等,进一步释放了鹿城的发展潜力。这十年,我们始终坚持实事求是,

干好了一批扎扎实实的基础性工作。全域推进架空管线“上改下”、城市道路“白改黑”,

打通断头路 23 条、断头河 7 条,完成 272 个生活小区污水零直排项目建设,新建改建排

水管网 824 公里,改造提升老旧小区 40 个,等等,在工作量变中推动发展质变。这十年,

我们一直保持争先创优的干事激情,收获了一张振奋人心的工作成绩单。2021 年全区地

区生产总值 1262 亿元、较 2012 年翻了将近一番,经济综合实力稳居“全国百强区”前

50,省级社会事业各类强区全部创成,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些数据和荣誉是直

观的、是具体的,尤其是四个“越来越好”,特别值得我们骄傲 :

一是城市的形象越来越好。我们统筹“拆、改、建、美”一体推进,累计改造城中村 34 个、

拆除旧房 1050 万平方米,腾出发展空间 1.74 万亩。全域铺开“大建大美”,建成项目 326 个,

创成全省 4A 级景区城暨全域旅游示范区,特别是“两线两片”亮点纷呈,五马街、公园路、

江心屿等区块焕然一新,历史文化街区获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温瑞大道二期(鹿城段)、

双藤公路一期、七都大桥等一批市民期盼已久的交通项目建成通车,104 国道(鹿城段)、

缙苍公路(鹿城段)、沿江快速路等一批重点交通工程开工建设,圆满完成“四好农村路”

三年行动计划。我们高度重视城市精细化管理,实行主城区环卫一体化市场化、道路保洁

标准提升了 50%,完成 32 个片区、22 条市政道路、353 条背街小巷的综合整治,空气优

良率从 68% 提升到 99.2%,连续 3 年夺取五水共治“大禹鼎”,获评全省首批全域“无废

城市”。

二是产业发展的环境越来越好。温州这座城市靠民营经济起家、立家、发家,温州

人这个群体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创新。过去十年,我们大力弘扬“温州人精神”,走出

了一条鹿城产业转型、创新发展的新路子。坚持产学研一体,落地了中关村信息谷、川

大温州鞋革产业研究院等 13 个创新平台,“瓯越院士之家”入驻院士 12 名,高新技术

企业从 31 家增长到 164 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从 45 家增长到 1262 家。我们致力于打

造特色产业体系,中国鞋都向四期、五期拓展,“瓯江夜游、塘河夜娱、五马夜购”成

为“夜间经济”新地标,电商直播、首发首店等新业态持续壮大。集聚发展总部经济、

楼宇经济,培育税收亿元楼 16 幢,滨江商务区落户 7 个总部大楼项目,进一步打开了

产业发展空间。

第22页

温州这十年

20

三是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过去十年,鹿城在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超过 370

亿元、占总量的 76%,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3.9 万元提高到 7.8 万元,农村居民

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1.7 万元提高到 4.2 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从 2.22 缩小至 1.82。

我们把大量精力和资源投向教育、医疗、养老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扩建学校 50 所、

新增学位 23000 个,市民群众特别关注的实验小学桃花岛校区、市府路小学、市三幼盛

美园区等正式投用,实验中学集新校区、实验小学锦绣校区等也将陆续建成,区级养老服

务中心、市中心医院双屿院区、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滨江院区等项目加快建设,区人民医院

新院建成投用,这些都大大提升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四是干部队伍的作风效能越来越好。我们坚持以数字化改革撬动各领域改革,持续

深化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建设,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掌上可办率“两

个 100%”,政府办事的能力、效率和质量明显提升。坚持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高质量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系列活动,深化“红色

领航”等系列行动,“共享社 · 幸福里”建设成为温州样板,干群一心、干事创业的氛围

越来越浓厚。我们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断推动人大监督、政协监督、群

众监督、媒体监督等各类监督融合贯通,特别是连续 10 年开展万人“双评议”活动,基

层站所面对面接受社会各界的审阅,老百姓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广参与者、最大受益

者和最终评判者。

回顾十年奋斗路,收获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我们深刻体会到,鹿

城改革发展取得的成效,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这是我们最大的自信和底气。奋进新征程,我们将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

个维护”,围绕“千年商港、幸福温州”,建设首位城区、打造共富样板,争当温州做强做

大“全省第三极”排头兵,奋力跑出“两个先行”鹿城加速度!

我就先向大家简要介绍这些,谢谢大家!

市委宣传部部务会议成员、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陈靓秋:

谢谢白书记。现在进入答问环节,请媒体朋友们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自己所在的

新闻机构。

第23页

21

2022NEWS

中新社:

白书记你好,我是中新社记者,当前,浙江正大力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温州提出要打造共同富裕市域样板,请问鹿城在助力温州打造共同富裕市域样板方

面,有哪些具体举措?谢谢!

鹿城区委书记 白洪楞: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

特征。去年以来,省委围绕共同富裕先行作出一系列重大

决策部署,市委提出要打造共同富裕市域样板。鹿城作为

温州的主城区,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我们一直

保持排头兵姿态,全方位、多领域推动共同富裕。这里重点介绍 3 个方面的工作 :

一是机制赋能推动群体共富。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初次分配、再分

配、三次分配”的重要论述,扎实推进扩中提低,持续健全低收入群众增收、困难群众兜

底保障等机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的补充作用,落地现代慈善

体制机制创新和“人人慈善标杆区”两个省级试点,运营了一个慈善综合体、推出了一张

慈善二维码、建立了一套慈善积分库、发展了一片慈善红日亭,打造了人人放心的阳光慈

善、人人参与的大众慈善、人人推崇的文化慈善,做到以全民慈善助推全民共富。

二是项目赋能推动城乡共富。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重大项目为主要载体,

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向城市后发地区倾斜。我们坚持产业强村、生态富民,投入近 50

亿元改造提升轻工产业园区、投入 200 亿元开发建设西部新城,开工一鸣江南牧场、七

都都市农业公园,落地推进 15 个农业“双强”项目,2021 年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超过

900 万元。我们实施城市西部“百项千亿”工程,在西片新建了 16 所学校、8 家医疗机构、

53 条农村公路,打造了 3 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和 2 个省级未来乡村试点,布局了双屿康养

小镇,接下来西片老百姓的生活将会越来越富裕、越来越方便。

三是文化赋能推动精神共富。共同富裕是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既要富

“口袋”、也要富“脑袋”。鹿城作为温州的文化中心,这几年我们持续推进瓯江山水诗路

第24页

温州这十年

22

文化带建设,江心屿、五马街、公园路等成为展示瓯越文化的城市窗口,去年我们在温州

宋元码头遗址考古中取得重大发现,接下去将高标准建设遗址公园,打造宋韵瓯风传世之

作。我们非常重视文化惠民,实现城市书房、文化驿站街镇全覆盖,文化礼堂村社全覆盖,

基本建成“15 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把文化服务做到了群众的家门口。

谢谢!我就回答这些。

市委宣传部部务会议成员、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陈靓秋:

谢谢白书记,继续提问!

新华网:

张区长您好,我来自新华网,我了解到鹿城当前正在全力推动“三大品质提升”,

并把产业品质提升摆在了首位,请问鹿城在推动产业提质升级方面具体有哪些举

措?谢谢!

鹿城区委副书记、区长 张崇波: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刚才,白洪楞书记介绍了

鹿城的发展情况,去年我们实现 GDP1262 亿元、经济综

合实力排名“全国百强区”前 50 名,其中最大的本底支

撑就是产业。产业强,则鹿城强。我们将始终坚持把实体

经济作为区域发展的着力点,积极融入全市两大万亿级产

业集群发展,一手抓招大引强,一手抓增资扩产,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具体做好四

个方面 :

一是锚定“主攻方向”。重点围绕“1+1+X”的产业体系。第一个“1”即鞋产业,鹿

城是中国鞋都,我们将聚力加快向世界鞋都迈进,鞋产业不断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

一端抓研发设计,一端抓品牌服务,底部抓智能制造,推动中国鞋都打造千亿级鞋产业集

群。第二个“1”即数字经济,我们将紧紧围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主线,以数

第25页

23

2022NEWS

字智造、数字贸易、数字文化、数字金融等为主攻方向,计划五年内数字经济核心产业

增加值突破 100 亿元。“X”即未来产业,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总部经济、楼宇经济

等城市经济新风口。我们将以创建“区域生产性服务业中心城市”为牵引,全力推动 500

强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总部向滨江 CBD、西部新城等重点区块集聚,加快培育十大标志

性楼宇,今年打造税收亿元楼 18 幢以上。

二是坚持“创新制胜”。我们将以省级经开区、高新区“两区联创”为抓手,全方

位融入温州“一区一廊一会一室”创新大格局,紧扣“创新平台、创新主体、创新人才、

创新生态”四大维度持续发力。特别是在平台能级提升方面,将全面释放国家大院名

校温州联合研究院等高能级平台引领效应,加快推动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国

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鞋业行业分中心等落地。同时,我们将积极推动创新链、产

业链、人才链“三链协同”和科学家、企业家、创投家“三界融合”,启动 10 亿元级

科创基金、100 万方大孵化空间,引进培育 1000 家高新科技企业,打造制胜未来的产

业创新体系。

三是聚力“项目为王”。今年以来,我们深入实施“项目攻坚年”行动,全区 363 个

重大项目完成投资 227 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25%,签约中广核等 7 个总部大楼

项目落户滨江 CBD、总投资超 80 亿元,引进世界 500 强沃尔玛山姆会员店、保利滨江云

谷未来社区等项目,招引浪潮科技、新濠畔供应链等头部企业 12 家,为产业发展增添活力、

积蓄动能。我们将持续掀起项目谋划、招引、开工、竣工新热潮,深入推进新一轮制造业

“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实现以项目大突破带动发展大提升。

四是擦亮“民营品牌”。民营经济是我们最大的发展优势、最硬的发展底牌。目前,

全区拥有超 15 万户市场主体,全国每千个市场主体就有一个是鹿城人,面对今年严峻疫

情形势依然净增长超 5000 家。我们将致力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全心全意助企纾困,统

筹推进“抓大、扶小、育新、上市”,三年内实现规上工业、服务业企业总量超 2000 家,

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总量突破 2400 家,企业上市 6 家,加快形成“大企业顶

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生动局面。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市委宣传部部务会议成员、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陈靓秋:

谢谢张区长,继续提问!

第26页

温州这十年

24

浙江日报:

张区长您好,今年温州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实施“拥江面海发展”战略,重点之

一是聚焦沿瓯江发展轴打造“瓯江新城”,请问鹿城作为温州的主战场主阵地,将

如何借助这一优势来实现中心城区城市能级的蝶变跃升?谢谢!

鹿城区委副书记、区长 张崇波:

感谢您对鹿城城市建设的关心。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

好,一直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近年来,鹿城全域推进“大

建大美”“精建精美”,瓯江沿线、塘河沿线、历史文化街

区等板块亮点纷呈,城市首位度、辨识度、美誉度实现了

新提升。下一步,我们将抢抓“拥江发展”战略机遇,以

瓯江新城建设为主攻点,加快城市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全方位提升城市品质,进一步彰

显温州大都市区核心区地位。具体聚焦四个方面 :

一是优化城市空间格局。我们将坚持东西并进、城乡融合发展主基调,统筹推进“东

部引领、中部复兴、西部崛起”:“东部引领”即聚焦瓯江新城核心区大开发、大建设,滨

江 CBD 打造金融港、数字港、总部港,温州国际未来科技岛打造“温州科创之芯”;“中

部复兴”即聚焦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重点推进“五马圈、九山圈、墨池圈”三大片区

建设,完成江心屿整岛开发和全岛运营招商,全力推进温州宋元码头遗址公园、温州之光

等项目建设,争创全国古城复兴示范样板 ;“西部崛起”即以西部新城为核心,围绕“创

新回城”定位全力打造“世界鞋都”特色小镇、全国温商企业回归基地。

二是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我们将聚焦刷新城市“颜值”,高标准抓好瓯江新城“一核十片”

重点板块的城市设计和综合开发运营,用心建好每一个建筑,打造更多精品地标,让城市

天际线美出新高度。同时,聚焦沉淀城市“内涵”,持续开展城乡风貌整治,系统实施城

市有机更新,计划年内全域再推进 20 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创建 3 个省级城乡风貌样板

区和 9 个省级未来社区,让城市居住更有舒适度。

三是健全城市基础配套。近年来,我们坚持“大干交通、干大交通”,温瑞大道二期

(鹿城段)、七都大桥北汊桥、双藤公路一期等一批市民期盼多年的交通项目建成投用。接

第27页

25

2022NEWS

下来,我们将加速推进路网建设,开工府东路过江隧道、七都二桥,加快建设沿江快速路

一期,积极谋划推进西部多式联运枢纽、瓯江过江通道等项目,构建城市内部重要节点“20

分钟交通圈”。同时,大力实施新基建“十大行动”,完善通讯、电力、环保、水利等公共

基础设施体系,实现城市承载力大提升。

四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城市品质提升“三分靠建、七分靠管”。今年以来,我们以

前所未有的力度攻坚推进“迎亚运、讲文明、提品质”大会战和“环境提升年”行动,完

成 3 大片区综合整治,拆除违法建筑 28 万平方米、整治线缆 50 万米。下一步,我们将

围绕“全域化、市场化、智慧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要求,健全完善分层级、分片区

城市管理架构,充分释放“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红利,全力展现干净整洁有序、

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面貌。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市委宣传部部务会议成员、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陈靓秋:

谢谢张区长,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再提最后一个问题。

浙江交通之声:

白书记您好,我们注意到,今年浙江省委、温州市委都专门组织召开了城乡社

区工作会议,温州还提出要“推进党建引领‘共享社 · 幸福里’建设”。请问鹿城

在这方面做了哪些探索?谢谢!

鹿城区委书记 白洪楞:

谢谢您的提问!今年省委和市委都非常关心社区工作,

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路和举措。从年初开始,区委区政府

就一直在谋划推进“治理创新年”行动,努力让老百姓在

家门口就能获得方便的社区服务、就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

基本困难。目前我们落地了“上统下分 · 强街优社”“强社

第28页

温州这十年

26

惠民”“五社联动”3 个省级试点,取得了积极的工作成效,这里我简单向大家介绍 3 个

方面的做法 :

体系架构方面。鹿城现在一共有 816 个住宅小区,我们在这个基础上,把联建房、

自建房等原本孤立的建筑也都纳入小区治理体系,新划分 129 个组合式小区,形成了“816

个住宅小区 +129 个组合式小区”的整体格局。并结合全域小区的布局特点,我们重新划

分了 1377 个网格、7227 个微网格,按照网格治理的强度和难度,实行红黄绿“三色”管

理,落实区、街镇、社区、网格(小区)、微网格“五级”包干。同时,我们还构建了数

字孪生地图,一屏掌控“人、房、企、事、物”等全要素信息,目前人户匹配度已经达到

85% 以上。

队伍建设方面。首先是专职社工,今年鹿城安排了两批次招录工作,还全面打通了临

聘人员到专职社工、专职社工到事业干部的通道,目的就是不仅要把社工队伍的数量提上

来,还要让大家干事创业的平台更好、机会更多、盼头更足。然后是业委会主任,这是提

升小区自治能力的关键,我们已经实现小区实体型党组织全覆盖,目前正在围绕党员干部、

社会能人等重点对象,“上门走访”“过堂会审”一批业委会主任意向人选,真正把“讲政

治、有爱心、能力强”的人找出来、选到位,带头做好小区工作。

体制机制方面。我们把小区作为城市治理的重要基本单元,实现小区实体型党组织全

覆盖,并在社区建立业委会主任月例会制度,努力让业委会这个组织更有归属感、业委会

主任这个岗位更有荣誉感。构建童趣乐吧、智慧健康站等“邻里系列”共享场景,特别是

创新国企运营模式,全域布局邻里食堂,获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另外,我们还全面推行“幸

福合伙人”机制,让小区党支部和社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引导机关单位和非公企业领办

民生实事,推动共建共治共享成为制度常态。

谢谢!我就回答这些。

市委宣传部部务会议成员、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陈靓秋:

谢谢白书记,各位媒体朋友,今天的提问就到这里。再次感谢各位发布人,感谢媒体

朋友,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29页

27

2022NEWS

“温州这十年·瓯海”主题

新闻发布会

发布主题

坚定践行“两个先行”使命,奋力推动更高水平“科教新区、山水瓯海”新跃升

发布地点

温州市人民大会堂202会议室(新闻发布厅)

发布人

中共温州市瓯海区委书记 �������������������� 曾瑞华

中共温州市瓯海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 ����������� 刘云峰

主持人

中共温州市委宣传部部务会议成员、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 �� 陈靓秋

9月13日

10:00

2022

第30页

温州这十年

28

市委宣传部部务会议成员、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陈靓秋: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欢迎大家出席“温州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今天是瓯海专场,我们很高兴地

邀请到了中共温州市瓯海区委书记曾瑞华 , 中共温州市瓯海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

刘云峰。请他们围绕瓯海区这十年改革发展所取得的生动实践和奋斗历程,向大家介绍有

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朋友的提问。

首先,我们有请曾瑞华书记作主题发布。

瓯海区委书记 曾瑞华: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非常高兴向大家介绍瓯海这十年发展取得的

成就。首先,我代表瓯海区委、区政府,向大家一直以来

对瓯海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

过去十年,是瓯海“精彩蝶变、赶超跨越”的十年。

十年来,我们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把瓯海的发展命运

紧紧与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紧紧与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结合起来,紧

紧与百万瓯海人的美好生活向往结合起来,紧扣“党建引领发展”这一根本,锚定“科教

新区、山水瓯海”战略不动摇,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谱写了一段波澜壮阔

奋斗史、一段恢弘壮丽跨越史,绘就了绚丽多彩的瓯海篇章!瓯海这十年是“红色传承十

年”,我们打响了“中共浙南一大会址”“温州和平解放谈判旧址”“‘包产到户’改革郭溪

燎原社”三张红色金名片,“守护红色根脉、传承改革基因”成为发展最鲜明的主旋律 ;

这十年是“金色绽放十年”,全区生产总值从 2011 年的 320 亿元提高到去年的 770 亿元、

温州市政府新闻办

新闻发布会

第31页

29

2022NEWS

年均增长 7.8%,首次跨入全省 35 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跃升至 66 位 ;这十年是“蓝

色涌动十年”,全社会 R&D 经费支出占比挺进全省 20 强、“创新指数”跨入全省“第一方阵”,

夺得全市第一座省“科技创新鼎”,创成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这十年是“绿色筑底十年”,

我们十年磨一剑勇夺“平安金鼎”、夺得全市首座“大禹金鼎”,获评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

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特别是回首这十年,四个“最瓯海”,有力塑造绘就了十年蝶变、

十年跨越的宏伟实景图。

十年最自豪 :强势崛起一座“现代化亚运之城”,实现从“有区无城”向“魅力新城”

历史性跨越。回首这十年,我们以区行政中心搬迁为契机,以亚运龙舟赛事落地为引领,

全面释放动车南站、棚户区改造两大发展红利,强势推进城市大开发大建设,实现城市面

貌全域精彩蝶变,两度获评全省十大魅力新城。一是以“大破大立”之勇推进空间全域重构,

有力释放城市新潜力。启动实施城中村改造“360”计划,5 年改造旧村 76 个、涉及五分

之二平原旧村,啃下全市体量最大、住户最复杂、人口最密集的移民危房聚集区——梧田

泽霞社区,攻下温州城建史上单体拆迁规模最大、一次性征地最多的三垟湿地项目,腾出

近百万平方的发展空间,圆了近百万瓯海人的“城市梦”。二是以“翻天覆地”之志推进

格局全域重塑,有力构筑城市新版图。坚持“四个著名”“七个先行”建设开发理念,突

出“核心极化、全域融合、适度留白”集聚发展导向,形成“两城三区”城市全域开发态势:

瓯海中心区展现“国际范”、正向亚运之城跃迁,高铁新城展现“开放样”、正向枢纽之城

跃迁,南部新区展现“活力感”、正向未来之城跃迁,高教新区展现“爆发力”、正向科创

之城跃迁,西部生态新城展现“共富味”、正向生态之城跃迁。特别是广大市民朋友点赞

的:沿着瓯海大道高架两侧,以 339 米君康健康产业中心拔地而起为标志,中央商务区“20

栋楼宇群”、华侨城“摩天轮”、中庚“贝氏建筑”等一众“网红地标”跃入眼帘,泰恒、

美福“一东一西”两大“烂尾楼”破茧重生,城乡面貌翻天覆地之变成为这座城市过去十

年最刻骨铭心的记忆。三是以“重整山河”之力推进环境全域整治,有力蝶变城市新面貌。

坚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以连续 5 年强势推进“美丽瓯海全域行动为抓手,

第一次把市场化保洁推向瓯海的每一个村、第一次把水质提升推向瓯海的每一条河、第一

次把绿化管养推向瓯海的每一条路,现在的瓯海,天更蓝了、水更绿了、路更干净了,老

百姓的宜居指数更高了 !

十年最感叹 :强势崛起一座“活力创新之都”,实现从“全面创业”向“全面创新”

历史性跨越。回首这十年,我们始终坚定不移走科技创新“华山一条路”,以温州高教园

区成建制划归瓯海为契机,作出“科教新区”战略决策,以“舍得投、等得起”的战略定力,

第32页

温州这十年

30

谋划打造环大罗山科创走廊“一核一轴五镇多园”,全面扛起“一区一廊一会一室”重要

阵地担当,科技创新“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 活力创

新之都。一是“塔尖重器”压阵,科技创新从“0-1”全面起步。我们落地浙江大学温州

研究院,成为浙大全国第一家地级市研究院,并以此为牵引,华中科技大学、上海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等知名高校研究院做大做强,叶志镇、李校堃、宋伟宏三位院士全职入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瓯海与李校堃院士团队联合打造的中国基因药谷,成功获批全国首个

细胞生长因子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塔尖重器”催动发展的“蝴蝶效应”正在放大。二是“产

学研用”贯通,科技创新向“1-10”大步迈进。“走出研究室的创新、才是真正的创新”。

我们依托华中科技大学温州研究院,招引中电海康联合打造光电产业创新中心,探索出以

市场化为导向、龙头企业为引领的创新联合体模式,并以此为路径,促成中建八局联手中

国双碳科创港、打造投资 20 亿元的钠离子储能项目,华润集团联手中国基因药谷、打造

联合创新中心,医疗器械领域 CDMO 龙头奥咨达等一批领军企业项目落地,走出了“龙

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市场主体联动”的“产学研用”发展路子。三是“雨林生态”

赋能,科技创新向“10-N”加快发力。我们以大孵化集群为抓手,启动大罗山基金(天

使)村建设,落地全市首支 5 亿美元 QFLP 基金,股权融资引领转型的路子开始“破冰”。

我们坚持“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理念,升级“人才新政 4.0 版”,启动“大罗山·龙

脊人才计划”,让科学家坐 C 位、给予人才最高礼遇,真正做到像黄金一样珍视,促成一

批像侴术雷教授举家归来的人才团队加盟瓯海。

十年最振奋 :强势崛起一座“现代产业强区”,实现从“区域经济”向“都市经济”

历史性跨越。回首这十年,我们始终坚持实体经济“压舱石”地位不动摇,以“破釜沉

舟、壮士断腕”的勇气,以亩均论英雄为引领,深入实施“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专项行

动,规上工业企业达到 742 家、增长 1.8 倍,现代服务业综合评价跃居全省 I 类地区第四

位,经济结构从 1.7:58.9:39.4 优化为 0.9:42.1:57.0。一是“大干工业、干大工业”,“全市

工业第三极”地位进一步巩固。我们大力实施营商环境“十大硬核举措”,以“企业点单、

政府端菜”形式推出“1+5+16”等系列产业政策,以“一业一策”助力眼镜、服装、智

能锁等产业加速腾飞,森马集团多次入围中国企业 500 强,伟明、冠盛相继上市,新获“中

国智能锁生产基地”等四张国字号金名片。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推行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

管理新政,企业容积率变上限为下限,着力破解企业空间不足困境,努力用三年时间实现

厂房“租售不炒”。二是“大干招商、干大招商”,经济发展动力进一步夯实。我们始终把

招商作为“生命线工程”“一把手工程”,全球布局八大招商引智中心,累计招引省“152

第33页

31

2022NEWS

项目”13 个、亿元以上产业项目 150 个,落地凯迪仕、中胤等 10 亿元以上单体制造业项目。

特别是今年上半年,我们新签约 21 个总投资近百亿元的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 86 个总

投资 258.56 亿元的重大工程,为瓯海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力。三是“大抓消费、抓大消

费”,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激发。我们深入实施现代服务业、商贸业“双倍增行动”,万象

城、大西洋、全球商品贸易港等商业地标强势崛起,青灯市集、山根小村等网红项目异军

突起。特别是上周五,我们正式启动中央商务区“五百”赋能计划,以全球五大行——“高

力国际”落地整体运营超高层和中央商务区楼宇为牵引,将致力打造全省领先、全国知名

的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区。

十年最欣慰 :强势崛起一座“全龄友好之城”,实现从“全面小康”向“全民奔共富”

历史性跨越。回首这十年,我们始终坚持“把民生摆在优先位置”,从群众最迫切、呼声

最高的“一老一小”入手,连续多轮滚动实施十大民生三年行动,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

别达到 72079 元、43466 元,分别增长 2.19 倍、2.65 倍,收入差距比缩小至 1.62 :1。

这十年,瓯海群众出行真的方便多了。宁波路、国鼎路、广化路等 17 条市民呼吁强烈的

“断头路”,我们打通了;瓯海大道、瓯越大道、市域铁路 S1 线等一批市民高度关注的“大

通道”,我们建成了。特别是在这十年里,我们累计建成农村公路 660 公里、新开通公交

线路超百条,彻底改变了十年前瓯海公交最远只通到泽雅源口的局面,实现“公交通到村

口”、道路“通到家门口”。这十年,瓯海市民住房真的改善多了。我们坚持与商品房同品

质标准,把最好的地段拿出来给老百姓建安置房,近十年交钥匙 5.8 万套、近三分之一的

瓯海户籍人口住上城市高档小区,农民变市民的梦想终于实现。这十年,瓯海孩子教育真

的优质多了。我们坚持把城市最好区域、最好地块都留给学校,过去三年投入 42 亿元用

于校园建设,投用了瓯海外国语、榕园等一批优质学校,引培了屈小武等一批名师名校长。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5 年前瓯海全区公办园仅 8 所、如今达到 60 所,硬件设施全市领先,

现在瓯海的孩子都能上公办园普惠园了。这十年,瓯海老人养老真的舒心多了。近五年,

我们投入 24 亿元用于养老机构建设,刚性规定新建小区必须配建不低于 800 平米的养老

场所,普惠养老场所实现镇街全覆盖,同时我们还新建 34 家老年食堂,推行“中央厨房

+ 流动餐车”模式,助餐服务覆盖 80 多个村社。

各位媒体朋友,十年精彩蝶变、回首感慨万千。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党中央,以及省委、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

98 万瓯海人共克时艰、艰苦奋斗的结果。借此机会,请允许我代表瓯海区委、区政府,

以及近百万瓯海人民,再次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我们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和

第34页

温州这十年

32

崇高敬意!迈上新征程,我们将锚定“科教新区、山水瓯海”战略不动摇,进一步解放思

想、抢抓机遇,务实求变、真抓实干,坚决践行“两个先行”使命,坚定扛起做强做大“全

省第三极”担当,奋力推动更高水平“科教新区、山水瓯海”新跃升,以优异成绩迎接党

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我就发布这些,再次感谢大家。

市委宣传部部务会议成员、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陈靓秋:

谢谢曾书记。现在进入答问环节,请媒体朋友们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自己所在的

新闻机构。

新华网 刘佳慧:

曾书记您好,刚才您也提到了,瓯海过去十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请问面向未来,瓯海将如何在“两个先行”的新征程上争先示范,具体有哪些举措

和行动?谢谢!

瓯海区委书记 曾瑞华: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两个先行”是新时代浙江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锚定战略指引、勇

扛历史使命的总目标、总牵引。瓯海作为温州四大主城区

之一,将进一步放大城市建设先发优势、科技创新策源优势、

产业转型集聚优势、民生福祉厚植优势,突出集聚发展理念,

全力实施“5 个大抓”、打造“五个新城”,努力在“两个先行”新征程中勇争先、做示范,

奋力推动更高水平“科教新区、山水瓯海”新跃升。

一是大抓“产城人”融合发展,打造“国际化亚运新城”。过去十年,瓯海城市建设

虽然取得显著成效,但“半城市化”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城市首位度还不高。我们将按照

“城市建设结构比总量重要、时序比要素重要”的理念,抢抓亚运龙舟赛事举办、菜篮子

第35页

33

2022NEWS

搬迁、温瑞平原一体化等一系列重大机遇,紧扣“两城三区”,瞄准“一核十片”开发建设,

加快推动中心区与高铁新城、南部新区与高教新区融合发展,特别是要沿瓯海大道、瓯越

大道“两瓯高架桥”,高品质打造贯穿东西南北的城市发展轴,全力展现温州大都市区“瓯

海典范”。

二是大抓“产学研”联动发展,打造“全面创新未来新城”。当前,全面创新驱动“风

起云涌”,成为城市闯关突围、厚植优势的“胜负手”。作为浙南科技创新高地,我们将全

面突出“创新制胜”理念,放大环大罗山科创走廊主阵地优势,发挥院士和高能级平台优

势,坚定走以龙头企业为引领的创新联合体路径,全力促成与华润、中建、中国生物等“500

强”企业深度合作,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金融链、项目链、生态链“六链协同”,

努力把瓯海科技创新的澎湃动能转化为未来发展的强劲势能。

三是大抓“两业”融合发展,打造“现代产业集聚新城”。当前,瓯海产业发展增量

空间紧缺,重大项目支撑不足、优势传统产业竞争力不够、城市经济规模不大的问题突出。

为此,我们将毫不动摇坚持发展实体经济,重点扶持壮大具有品牌影响力、产业链控制力

的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同时,将以“工贸分离”为抓手,以超高层和中央商务区由“高

力国际”整体运营为引领,大力发展总部、楼宇经济,打造沿瓯海大道五大商务区和南湖

核心区商务楼宇群。特别是针对长期困扰瓯海发展的空间不足问题,我们将继续深入实施

“腾笼换鸟、凤凰涅槃”行动,集中力量挖掘腾挪、拆迁改造 9 个千亩产业空间,全力打

造现代化先进产业集群。

四是大抓“共同富裕先行区”创建,打造“全龄友好标杆新城”。当前,瓯海民生优

质供给还不均衡、不精准,“关键小事”解决力度还不够大。我们将突出“人的一天、人

的一生”理念,以“扩中提低”为重点,以儿童友好、老年友好、青年发展创建为抓手,

实施新一轮十大民生提质三年行动,精准滚动销号就业难、入学难、增收难等“百个民生

痛点”。特别是我们将更加关注弱势群体,近期重点加快打造外卖小哥、货车司机城市驿站,

残疾人之家等物理空间建设,并专门腾出 200 间空置周转房用于解决环卫工人住宿问题,

努力让每一个生活在瓯海、每一个路过瓯海的人都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暖和大爱。

五是大抓“瓯海的一天”闭环智治,打造“治理能力现代化新城”。当前,瓯海基层

治理基础仍然薄弱,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等领域隐患还有不少。下步,我们将以“162”“141”

体系全面贯通为重点,以“治病又治未病”的理念,迭代升级社会治理和城市运行,启动

建设经济调度中心,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全域推行“一支队伍管执法”,

进一步加快推进瓯江红“共享社·幸福里”创建,构筑“系统集成、高效协同、整体智治”

第36页

温州这十年

34

的现代治理体系,真正以“基层之治”护航“发展之安”。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市委宣传部部务会议成员、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陈靓秋:

谢谢曾书记,继续提问!

浙江交通之声:

刘区长您好,这十年我们感觉瓯海最大的变化就是城市的精彩蝶变,十年前瓯

海更像是郊区,现在已经有了大都市区的样子,请问瓯海在城市建设方面具体有哪

些规划?谢谢!

瓯海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 刘云峰:

谢谢浙江交通之声的记者。您说的很对,这十年,瓯

海最大的变化就是一座新城的崛起。十年间,我们以重塑

城乡空间格局的魄力,大力推进“大拆大整”“大建大美”

两大攻坚行动,全面构建了“两城三区”的城市发展格局。

特别是今年,我们坚持集聚发展的理念,根据城市开发建

设时序,在“两城三区”的基础上制定了“一核十片”三年建设计划,推动各城市板块特

色化、差异化联动发展。

“一核”即瓯海中心区,下步将紧扣“全域未来社区”目标,抢抓杭州亚运会龙舟赛

事举办机遇,以全域风貌整治提升、中央商务区专业化运营为突破口,实施产业集群、业

态集聚、形态集美三年行动,投用“第一高楼”君康健康产业中心、奥体中心“一场两馆”

等标志性项目,打造城市核心增长极。“十片”即十大集聚开发片区 :高铁新城聚焦站西、

站北两大片区,站西片区对标杭州西站,以“站城一体、综合配套、三生融合”为导向,

打造立体复合站城综合体 ;站北片区以菜篮子启动搬迁、古岸头拆迁为引领,联动谋划菜

篮子、仙门区块,打造温州城市新封面。南部新区聚焦南湖湾核心区、梧慈产城融合区两

第37页

35

2022NEWS

大片区,南湖湾核心区以环湖商务区、塘河两岸为重点,提速南湖未来社区、科创中心等

引领性项目建设,促进创新资源、创业人才集聚 ;梧慈产城融合区以慈湖 · 云山未来社区

为引领,推动浙南汽车未来港等项目落地建设,打造城市更新样板区。高教新区聚焦茶山

梦创、丽岙肯恩花城、仙岩时尚三大片区,以 265 亿城市综合开发、中胤时尚设计、肯

恩大学二期等项目为引擎,深化温瑞平原一体化发展,打造“校地融合”未来增长极。西

部生态新城聚焦泽雅文旅、郭溪门户绿毯、瞿溪城境三大片区,抢抓共同富裕示范先行机

遇,谋划推进仙湖生态旅游度假区、瞿溪产城创湾、泽雅全域旅游等亮点项目,打造乡村

振兴与共同富裕绿色发展示范样板。以上是我们近期瓯海城市建设的规划。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市委宣传部部务会议成员、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陈靓秋:

谢谢刘区长,继续提问!

浙江日报:

刘区长您好,这些年,瓯海创新发展势头越来越好,能否介绍下瓯海接下来在

提升科技创新硬核实力上有何打算?谢谢!

瓯海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 刘云峰:

感谢浙江日报记者。当前,区域竞争日趋激烈 , 城市发

展如逆水行舟 , 不进则退。瓯海未来的经济增长动能在哪里,

关键还是依靠科技创新来培育和提升产业。瓯海一直以来

非常重视科技创新工作,下步 , 主要是发挥“三个先发优势”、

打造“三大策源地”。

第一是发挥创新联合体先发优势,打造市场化创新策源地。我们将立足“龙头企业补

链、科研院所转化、地方产业转型”三大需求,全面推进以龙头企业为引领的创新联合体

建设模式,近期将推动中电海康 - 华中院、华润集团 - 中国基因药谷、中建八局 - 中国双

第38页

温州这十年

36

碳科创港等项目加快落地转化,同时向其他在瓯高能级平台延伸,推动创新由“科学家驱

动”转为“企业家引领”,真正让瓯海的创新率先走出实验室、迈向市场。

第二是发挥大孵化集群先发优势,打造未来产业培育策源地。我们将以三大全职院士

为引领,依托七大高能级平台,进一步聚焦未来产业细分,实施从“孵化企业”到“孵化

产业”再到“全域大孵化器”的“三步走战略”,重点聚力两个“转变”。一方面是推动政

府主导向企业化方向转变。探索产权改造、委托运营等模式,以中国数安港建设为核心,

做好数据产业招商、园区运营等工作,进一步放大数据价值,构建“孵化企业 - 规上企业 -

亿元企业”梯队培育体系,打造领跑全国的数据安全和应用产业集群。另一方面是推动平

台主导向产业化方向转变。构建华中院、浙大温研院等七大高能级平台产业转化导向机制,

全力催化全职院士、鲲鹏人才项目产业化路径,打造中国药谷、中国骨谷、中国双碳科创

港等百亿级产业高地。

第三是要发挥股权投资先发优势,打造创新生态策源地。我们将以“政府引领、国企

引投、风险共担”为导向,构筑“利益、金融、人才”三大共同体。一是打造利益共同体。

实行“政府重资产、企业轻资产”模式,以舍得投入、会算大账、看准就干的气魄,全面

打通科研成果进入实体经济“最后一公里”。二是打造金融共同体。以“千亿创新引领母

基金、百亿天使投资母基金”为支撑,以侨资源和民间资本优势为撬动,加快建设大罗山

基金(天使)村,年内再落地一支百亿元 QFLP 基金,打造全球温商侨商股权投资中心。

三是打造人才共同体。创新人才共引共享机制,破解政府补助、高校工资、企业报酬“三

重待遇”问题,让高端人才既当“教授”又当“老板”,力争五年内人才总量突破 22 万。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市委宣传部部务会议成员、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陈靓秋:

谢谢刘区长,继续提问!

温州台 梁潇:

刘区长您好,瓯海作为传统工业大县,拥有服装、鞋革、眼镜等传统优势产业,

我想了解,瓯海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有无哪些针对性举措?谢谢!

第39页

37

2022NEWS

瓯海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 刘云峰: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自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瓯海的

产业从“村村点灯、户户冒烟”的家庭小作坊起步,经过

多轮的转型,逐步形成了以服装、眼镜、锁具等为代表的

八大传统优势产业,成为了温州工业第三极,可以说,瓯

海是依靠产业“起家”,依靠产业转型“立家”“发家”。特

别是后疫情时代,产业格局将面临重塑形势,对此,瓯海将坚持“工业强区”战略不动摇,

以打造都市工业新典范为目标,持续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一是聚焦“空间革命”,打造高效集约的特色产业集群。瓯海的产业发展空间非常有限,

经过历次的行政区划调整,瓯海虽然名字有“海”,但实际上已经和海不接壤,我们已经

没有向海洋要空间的路径。为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我们对全区的工业用地以及产业分布

现状进行了全面排摸,谋划了生命健康、数字经济、时尚智造等 9 大千亩产业基地,下步,

我们将重点围绕这 9 大千亩产业基地进行项目谋划和招引,近期将集中力量推进 3-5 个。

同时,我们将以“亩均论英雄”改革为导向,紧抓“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坚持“一

园一主导产业”抓好 11 个老旧工业区有机更新,力争通过三年时间盘活、提升工业用地

3000 亩以上。在此基础上,同步深化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规范工业二级市场,持

续推动“厂房租售不炒”,确保工业空间回归实业。

二是聚焦“链上革命”,打造更具韧性的现代产业链条。我们将围绕主导产业竞争力

提升目标,由区四套班子成员任链长、龙头企业任链主推进“链长制”十个一机制,加快

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未来 5 年力争引进落地超亿元制造业项目 50 个以上,推动时尚智

造产业迈入千亿大关,生命健康、数字安防产业规模均突破 300 亿元。同时,深入实施“凤

凰”“雄鹰”“雏鹰”“放水养鱼”培育行动,全力推进中小微企业向“专精特新”“隐形冠

军”“单项冠军”发展,引导更多成长型企业上市融资,5 年力争实现产值超十亿企业 10 家、

五亿企业 20 家、亿元企业 100 家、规上工业企业 1000 家。

三是聚焦“作风革命”,打造国内一流的优质营商环境。我们将深入推进“两个健康”

创建,迭代升级“1+5+16”政策体系,最大限度挖掘降本减负空间,用真金白银、真招硬招,

帮助企业强实力、减负担、渡难关。同时,我们将坚持以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为出发点,

深入实施营商环境最优区“十大举措”,进一步优化“四证齐发”“拿地即开工”等机制,

常态化推进“三服务”,重点推动民企融资能力提升、产权制度保护等关键需求落实,全

第40页

温州这十年

38

力打造“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营商环境高地。我相信 , 我们温州,包括瓯海,传统产

业有着坚实的基础,只要我们把转型升级这条路共同走好,党委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传

统产业依旧还是明星产业。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市委宣传部部务会议成员、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陈靓秋:

谢谢刘区长,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再提最后一个问题。

瓯海融媒体中心 叶斯斯:

曾书记您好,刚才您提到“努力让每一个生活在瓯海、每一个路过瓯海的人都

能感受到温暖和大爱”,听了后,感到特别特别暖心。我想最后请教您一个问题,

在当前推动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瓯海将如何推动民生福祉再进一步,如何让市民

再暖心一些呢?

瓯海区委书记 曾瑞华:

非常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共同富裕永远在路上,我

们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每年安排 70% 以上的财

力刚性用于民生事业,倾尽全力托举“五个梦”,努力让每

个人都能在瓯海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一是倾尽全力托举起老百姓的“教育梦”。我们将始终

把教育作为民生之首,以教育“五重构”改革为抓手,继续以大投入、大建设的姿态,“十四五”

期间再新建 30 所幼儿园,同步打造温州中学附属初中等一批义务教育品牌校。特别是近

期将启动实施教育强区“十大行动”、春风化雨“十大工程”、尊师重教“十大举措”,为教师、

为教育、为孩子各办“十件实事”,努力让瓯海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打造“未

来教育创新区”。

二是倾尽全力托举起老百姓的“健康梦”。一方面,我们将深入实施“健康瓯海”战略,

第41页

39

2022NEWS

加快提升区域医疗服务水平和公共卫生应急能力,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向健康为中心转变;

同时,推进全民健身工程,谋划落地百里龙舟绿道,将全区体育设施、休闲公园等串珠成链,

打造“一心、三环、八廊”的全域绿道网。另一方面,聚力“一老一小”,深化普惠型托

育养老一体化体系建设,打造老幼共学、老幼共游等十大场景,全域推进儿童友好城区创

建十大行动,深化“互联网 + 健康养老”模式,加快建成泰康之家·瓯园等养老服务机构,

打响“托育康养在瓯海”品牌。

三是倾尽全力托举起老百姓的“安居梦”。我们将持续开展安置提速提质攻坚,年内

再建成 330 万平方米高品质安置房,让 1 万户家庭住上新房。同时,坚持“房住不炒”,

重点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的住房体系建设,全力解决好新

瓯海人、青年群体和低收入群体住房问题。

四是倾尽全力托举起老百姓的“文化梦”。我们将紧扣“瓯越文化新高地”目标,高

水平实施“文化瓯海”工程,弘扬“两山一水”山水文化、“两殿一社”红色文化、“两派

一戏”名人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加快推进梧田老街、中国寓言文化园等文旅地标建设,

培育更多像青灯市集、山根小村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特色 IP。同时,着力优化提升城市书房、

文化礼堂等阵地功能,丰富文化活动、提升供给能力,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得到文化滋养。

五是倾尽全力托举起老百姓的“致富梦”。我们将深入实施“扩中提低”五大工程,

多途径推动低收入群体增收、中等收入群体壮大,力争“十四五”末,城乡居民人均收入

比缩至 1.6:1 左右。同时,加强对“四类特殊困难群体”的精准识别帮扶,优化社会救助、

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帮扶工作,强化助残、救孤、济困等弱势群体保障,让爱的种子洒

满瓯海大地。

总之,我们将通过对以上“五个梦”的奋力托举,全力让全体瓯海市民生活更加暖心、

更加富足、更加美好,再次谢谢!

市委宣传部部务会议成员、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陈靓秋:

谢谢曾书记,各位媒体朋友,今天的提问就到这里。再次感谢各位发布人,感谢媒体

朋友,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42页

温州这十年

40

“温州这十年·龙湾”主题

新闻发布会

发布主题

以“一区五城”建设绘就共富图景 打造活力、美丽、幸福新龙湾

发布地点

温州市人民大会堂202会议室(新闻发布厅)

发布人

中共温州市龙湾区委书记、温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 ��������� 周一富

中共温州市龙湾区委副书记、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政府区长、温州高新区党工委

副书记 ���������������������������� 夏禹桨

主持人

中共温州市委宣传部部务会议成员、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 �� 陈靓秋

9月15日

15:00

2022

第43页

41

2022NEWS

市委宣传部部务会议成员、市政府新闻办副

主任 陈靓秋:

女士们、先生们,媒体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欢迎大家出席“温州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今天是龙湾专场。我们很高兴地邀请到了龙湾区委书记、

温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周一富 , 龙湾区委副书记、区长、温

州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夏禹桨。请他们介绍龙湾十年来的发展成就和重要变化,并回答媒

体朋友的提问。

首先,我们有请周一富书记作主题发布。

龙湾区委书记、温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 周一富: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好!很高兴能有机会向大家介绍龙湾区的情况。

首先,我代表龙湾区四套班子和中共温州高新区工委、温

州高新区(经开区)管委会,向长期以来关注、支持和帮

助我们发展的新闻媒体朋友、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

感谢!

龙湾濒临东海、背靠大罗山,人杰地灵、文化深厚,1984 年,作为温州改革开放的

窗口应运而生,是“温州模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23 次到温州、4 次到

龙湾调研视察指导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忠实践行“八八

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在新时代高歌猛进,谱写了波澜壮阔的十年答卷。2021 年,

温州市政府新闻办

新闻发布会

第44页

温州这十年

42

地区生产总值 793.84 亿元,较十年前翻了一番 ;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至 69984 元、44430 元,是十年前的 2 倍多,成功入选中国创新百强区、高质量发展百强区。

这十年,我们坚持创新驱动、坚定人才引领,科创实力取得长足发展。2012 年 10 月,

温州国家高新区挂牌成立,龙湾区与高新区实行“政区合一”,到现在刚好 10 年。这些年,

我们坚定实施创新首位和人才强区战略,温州国家高新区排名连年跃升、目前位列全国第

69 位,创新指数、成果转化指数分列全省第 10、第 6 位,蝉联全省科技进步考核优秀,

勇夺浙江省科技工作最高荣誉——“科技创新鼎”。这个创新鼎是今年跟杭州市余杭区等一

起拿到的,应该说,这既是对过去龙湾科创成绩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发展的动力。这些年,

我们还先后落户瓯江实验室、国科温州研究院等高能级平台 12 家,创新“塔尖重器”的

作用充分发挥。比如,“中国眼谷”两年多时间累计引进注册企业 151 家,成功牵手华为、

华润、固生堂、珍视明等龙头企业,入选 2022 年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同时,我

们倾力打造以人为本的科创生态,浙南海创城挂牌成立,创新创业新天地、“浙南 · 云谷”

建成运营,创客小镇入选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鲲鹏计划”实现零的突破,高端人才

总量全市领先,荣获首批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园区、国家级高端人才引领性双创

载体等国字号荣誉。可以说,这十年,龙湾的创新格局之变前所未有,迸发出全域创新的

强大势能。

这十年,我们坚持转型升级、坚定谋大招强,产业体系实现全面优化。龙湾是工业大区,

传统产业一直以来占主导地位,随着新经济、新市场的变化,传统产业受到了挑战。我们

深刻感受到,如果不转型,就将被淘汰。因此,我们果断地实施产业转型升级。首先,下

大决心拆除旧工业区 24 个,大力开展小微园建设,整合提升阀门、特种不锈钢等传统产业,

确定了“5+4+N”产业体系,“5”就是智能阀门装备、高端特殊钢、时尚鞋业、高端制笔、

时尚服装产业等五大传统产业 ;“4”就是数字经济、智能装备、生命健康、新能源产业等

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N”就是一系列机会产业。在确定主导产业之后,我们全力开展

大招商、招大商,比如,围绕数字经济产业,招引国兴网络投资 108 亿元建设 5G 产业基

地和无人矿卡项目,招引世界 500 强 DXC Technology 投资 102 亿元打造国际云软件生态

平台总部,开启了温州国际云软件谷的建设篇章。比如,围绕新能源产业,先后招引落地

总投资超 300 亿元的瑞浦新能源产业基地、总投资 191 亿元的温州锂电池新材料产业基

地等一系列重大项目,两个百亿级项目联动产业链上下游,有望冲击 2000 亿的工业产值。

可以说,这十年,龙湾的产业格局之变前所未有,真正用大好高项目撑起了高质量发展的

脊梁。

第45页

43

2022NEWS

这十年,我们坚持均衡协调、坚定生态优先,城乡面貌发生深刻改变。曾几何时,龙

湾还是典型的城郊结合部。近年来,我们以不破不立的决心,累计实施 60 个城中村整村(区

块)拆迁改造,创成省“基本无违建区”,“半城市化”问题有力破除。在此基础上,率全

省之先谋划打造未来城区,以未来视角、国际视野定位龙湾发展,各大板块功能日益凸显,

区便民服务中心、科技创新大楼等一批重大功能性项目建成投用,甬台温高速复线、330

国道龙湾段、市域铁路 S1 线、温州大道东延等全线通车,一批未来社区、未来乡村、未

来街区、未来园区加快建设,成为全省首个全域类未来社区试点的行政区。同时,我们深

入践行生态文明建设,创成省级全域“无废城市”,多次获得全省治水工作最高荣誉“大

禹鼎”。可以说,这十年,龙湾的城乡面貌之变前所未有,正在努力成为人人向往的未来

生活地、工作地、旅游地。

这十年,我们坚持人民至上、坚定共建共享,社会事业彰显普惠成果。始终践行以人

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 75% 以上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投入到民生领域,实现了社

会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居家养老中心、村文化礼堂等民生服务全覆盖。我们着力优化公

共服务,每年办好“十大民生实事”,建成温医大附二医龙湾院区、奥体中心主体育场等

民生项目,创成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国健康促进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示范

区。我们坚持以数字化改革引领全面深化改革,企业和群众全生命周期“一件事”集成改

革落地实施,老百姓办事更加便捷。我们把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摆在最高位置,大力推进除

险保安,筑牢疫情防控铜墙铁壁,连续 12 年创成平安区,今年以历史最好成绩捧回了“平

安金鼎”。可以说,这十年,龙湾的幸福指数之变前所未有,人民群众更多更好地共享发

展成果。

这十年,我们坚持从严治党、坚定大抓基层,党建统领凝聚广泛合力。这十年的发展

极不平凡,我们始终把党的建设融入各项工作、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在应对各类风险挑

战、各项大战大考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始终冲锋在前,党旗始终高高飘扬在一线。

事实证明,党的领导是最大优势。因此,我们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

治建设为统领,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扎实开展党内集中学习教育,大力弘扬伟大建党

精神,牢牢守住意识形态阵地,率全省之先成立互联网企业党工委,农村发展党员违规违

纪问题排查整顿省级试点工作获中组部高度肯定,“及时奖”“担当奖”“蜗牛奖”“鸵鸟奖”

等正反激励机制激发干部队伍张力,“清廉龙湾”和全过程民主建设取得良好成效,营造

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可以说,这十年,龙湾的党建质量之变前所未有,民主团结、干

群同心成为新时代龙湾最绚丽的底色、最高昂的旋律。

第46页

温州这十年

44

十年精彩蝶变,回首感慨万千。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党中央、省委、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

干部群众接续奋斗、团结拼搏的结果。立足新起点,迈向新征程,龙湾将继续高举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全力推

进温州湾新区建设,加快打造“一区五城”,坚决扛起做强做大“全省第三极”的龙湾担当,

奋笔疾书“两个先行”龙湾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市委宣传部部务会议成员、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陈靓秋:

谢谢周书记。现在进入答问环节,请媒体朋友们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自己所在的

新闻机构。

浙江日报:

周书记您好,刚才在主题发布最后,您有提到,龙湾将加快打造“一区五城”,

请为我们介绍下,具体有哪些实施路径和工作举措?谢谢!

龙湾区委书记、温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 周一富:

非常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

要奋力推进“两个先行”;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推动

“八大跃升”,做强做大“全省第三极”。贯彻落实好省、市

的重要部署,龙湾的主战略就是以“一区五城”建设推进

“两个先行”,坚决扛起做强做大“全省第三极”的龙湾担当,

简单概括就是做到“7 个坚定不移”:

一是坚定不移推动现代化先行区建设跃升,加快打造“未来城区”。未来城区是龙湾“两

个先行”的主路径,旨在通过“三化三地”,推动人的现代化和城区现代化良性互动。接下来,

我们将高标准实施省级全域类未来社区试点,突出抓好“以‘未来城区’集成改革打造共

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省级试点,加快布局一批未来社区、未来乡村、未来园区、未来

第47页

45

2022NEWS

街区,让“未来城区”与现代化基本单元承载好老百姓的幸福明天。

二是坚定不移推动创新驱动发展跃升,加快打造“浙南科创新城”。前面我讲到龙湾

区近年来的科创成效比较显著,所以我们提浙南科创新城,目标就是要扛起“浙南科创看

龙湾”的担子。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融入全省三大科创高地建设和全市“一区一廊一会

一室”创新格局,全力抓好科技创新“八大抓手”工作,迭代创新组织体系,优化创新生

态系统,以科技创新厚植动能、制胜未来。

三是坚定不移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跃升,加快打造“温州产业新城”。面对温州

湾新区筹建和高质量项目成效初显的良好态势,我们将继续强化“谋大招强”,全力推

进“产业振兴”,加快建设中国眼谷、国际云软件谷、瑞浦新能源产业基地、锂电池新

材料等重大平台和项目,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协同集群

发展。

四是坚定不移推动都市功能品质跃升,加快打造“东部枢纽新城”。龙湾是温州唯一

集空港、海港、陆港于一体的城区,是温州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主战场,我们

将以东部交通枢纽建设为重点,推动温州高铁东站等一批标志性重大项目,加快创建临空

经济示范区。同时,全力推进“都市振兴”,主动融入瓯江新城建设,全面提升城区集聚

要素、配置资源、发展经济、提供服务等城市功能。

五是坚定不移推动深化改革开放跃升,加快打造“国际开放新城”。龙湾作为温州改

革开放的窗口而设立,是吃改革饭,走开放路长大的,同时也是外贸大区,我们将一体推

进全面深化改革、共同富裕示范区重大改革、数字化改革和未来城区集成改革,高质量融

入 RCEP、长三角一体化等战略发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以全方位高水

平改革开放引领竞争新优势。

六是坚定不移推动共同富裕建设跃升,加快打造“滨海幸福新城”。我们将深化“扩

中提低”改革,缩小“三大差距”,全力推进“文化振兴”和“乡村振兴”,推动公共服务

优质普惠共享,高标准建设全龄友好型城区,高水平建设平安龙湾、法治龙湾,形成共建

共治共享的社会格局,加快打造共同富裕标志性成果。

七是坚定不移推动党的建设质量跃升,加快打造新时代党建高地、清廉建设高地的龙

湾样板。我们将更加严格地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七张问题清单”牵引党建统领整

体智治,以“凝聚力工程”为总抓手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质量整体跃升,以“两个担当”良

性互动打造堪当现代化建设重任的干部队伍,全域深化“清廉龙湾”建设,全力营造风清

气正的政治生态。

第48页

温州这十年

46

市委宣传部部务会议成员、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陈靓秋:

谢谢周书记,继续提问!

浙江之声:

龙湾区提出打造“一区五城”,其中之一就是打造“东部枢纽新城”,老百姓也

非常关心交通出行问题,请问龙湾在推进“东部枢纽新城”建设有哪些具体举措和

安排?

龙湾区委副书记、龙湾区人民政府区长、温州

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 夏禹桨: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龙湾处在温州城市自东向西、

自北向南的交叉口,历来是温州城市交通的重要节点。刚

才,我们周书记也介绍到了,龙湾是全市唯一集空港、海

港、陆港于一体的城区。交通枢纽作为中心城市的战略支撑,

对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先导性作用。我们建

设“东部枢纽新城”,主要有三个方面工作 :

一是全面拉开大框架。我们坚持“大干交通、干大交通”的理念,依托龙湾国际机场

和温州高铁东站,打造具有国际视野、世界一流的“第四代 +”空铁枢纽典范。启动机场

三期扩建工程,赋能龙湾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由千万级别向三千万级别跃升。积极拥抱高

铁新时代,加快融入温州“521”高铁时空圈,配合建设温福高铁、甬台温高铁。同时,

我们注重发展临空经济,大力推进航空物流综合体等项目,打造辐射浙南闽北赣东的区域

航空物流中心。

二是着力构建纵横网。近年来,我们不断完善交通路网,建成甬台温高速复线、南口

大桥南接线、330 国道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特别是 2021 年,温州大道东延、围垦路等

重要道路顺利通车,城市拥堵率下降 11.4 个百分点,让老百姓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东西向

通勤明显改善。未来五年,我们将建成通车金丽温高速东延线、机场大道东延等重要项目,

第49页

47

2022NEWS

有序推进沈海高速改扩建、沿江快速路龙湾段、滨海大道高架等工程,加快形成“八纵五

横”城市路网格局,持续放大龙湾交通枢纽优势地位。

三是不断畅通微循环。我们高度关注人民群众对于便捷交通的强烈呼声,深入实施城

市公共交通优先战略,加快建设市域铁路 S2 线,优化公交线路,全区公交基本实现“行

政村全覆盖、村村通巴士”目标。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公共交通综合网络体系,打

造以“轨道交通为骨干、BRT 为补充、常规公交为基础、社区巴士为微循环”的多元衔

接公共交通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行有所乘”的公共服务需求。到 2026 年,力争

实现公交站点 500 米服务半径全覆盖。

市委宣传部部务会议成员、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陈靓秋:

谢谢夏区长,继续提问!

浙江法制报:

夏区长您好,我关注到,龙湾区提出要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龙

湾样板,我想了解在社会保障方面,龙湾将有哪些具体体现和举措?

龙湾区委副书记、龙湾区人民政府区长、温州

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 夏禹桨:

谢谢这位记者对龙湾共同富裕工作的关注。在共同富

裕新赛道上,龙湾奋勇前行、基础扎实,我们的常住人口

城镇化率已超 99%,2021 年龙湾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居全市

第 1,城乡居民收入比全市最优、全省第六 ;2022 年成功

入选省共同富裕示范区第二批试点,全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样板。具体而言,样板

示范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

一是增收举措更加扎实。我们立足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物质需求,努力让低收入群体富

起来。率全省之先建立特困人员“收入豁免”机制,率全市之先出台支出型贫困救助办法,

第50页

温州这十年

48

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被征地农民就业促进计划,连续 10 年城镇登记失业率维持在 2%

低位运行。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所有村(社)年均经营性收入已超 50 万元,总收

入由 2016 年的 3.75 亿元跃升至 2021 年的 9.57 亿元。 

二是公共服务更加优质。我们围绕人的全生命周期需求,深入实施“品质教育 · 学在

龙湾”战略,创成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区。温医大附二

医总院、口腔医院和眼谷超级眼视光医院建成投用,填补了三甲医疗机构历史空白。“健

康龙湾”省级考核蝉联优秀,率全市之先创成全国健康促进区。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温州

奥体中心投入运营,省级体育强区创建通过复评,人均体育场地达到 2.45 平方米。

三是兜底保障更加有力。我们全面兜住民生底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超 99%,养

老保险参保率超 98%,养老服务中心、残疾人之家实现街道全覆盖。全力构建风险防范

大平安机制,2019 年创成“无欠薪”区,连续 12 年达到平安县(市、区)标准,今年捧

回了全省平安建设最高荣誉“平安金鼎”。

四是人居环境更加舒适。我们深入实施蓝天、碧水、净土、清废行动,空气质量、市

控以上断面水质优良率明显提升,连续五年夺得省治水工作最高荣誉“大禹鼎”。率全省

之先开展用地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一件事”改革试点,高标准创成全省首批“无废城市”。

成功打造瓯海大道、中心区等城市绿轴,钟秀园、黄石山、河泥荡入选省级优质综合公园。

下一步,我们将坚定不移践行人本理念,乘势而上,久久为功锚定“一区五城”战略,

以厚实的民生底色、完善的治理体系助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在龙湾高质量发展中奏响

共同富裕“最强音”。

市委宣传部部务会议成员、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陈靓秋:

谢谢夏区长,继续提问!

温州日报:

夏区长您好,近年来,龙湾项目招引亮点很多,比如瑞浦新能源产业基地项目

和锂电池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等等,可以感受到这几年龙湾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明显

加快,能否再具体介绍下龙湾在提升产业发展能级方面的一些具体举措?谢谢!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翻页的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