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协和医学院
院校介绍
北京协和医学院
院校介绍
目录
国家领导人寄语
校长寄语
学校概况
发展历程
协和三宝
院校架构
所院介绍
两院院士
中国医学发展大会
01
03
07
09
19
21
23
25
29
北京协和医学院
新华社北京2016年10月28日电
值此中国医学科学院建院60周年之际,我代表党中央,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我
国医疗卫生系统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干部职工致以诚挚的问候!
60年来,中国医学科学院作为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国家队、排头兵,开拓进
取、攻坚克难,在重大疾病防治、医学科技发展和创新、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医学
科技成果转化、医疗卫生战略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
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希望你们以建院60周年为新起点,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努力把中国医学科学
院建设成为我国医学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基地,继续谱写新的篇章。
2016年10月27日
习近平致中国医学科学院成立60周年的贺信
01/PAGE
李克强总理批示指出,北京协和医学院建校百年来,秉承“严谨、博精、创新、奉
献”理念,坚持高水平高质量高标准办学,在医学教育、医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了丰硕
成果,为我国现代医学发展作出了开创性重要贡献。希望北京协和医学院继续深入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
心,深化改革创新,发挥特色优势,加强国际合作,努力培养更多优秀医学人才,攻克
更多医学难关,为更好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建设健康中国作出新贡献。
2017年09月22日
李克强致北京协和医学院成立100周年的批示
PAGE/02
03/PAGE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
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
王辰
校长寄语
尊科学济人道,寓高贵于朴实,以天下为己任,助民众求福祉(节选)
尊科学济人道
协和医学院“科学济人道”(Science for Humanity)的校训点出了学校的立意与宗旨,即尊重科学、依靠科学、遵循科学、发展科
学,以科学作为实现人道目的的基础与路径。协和医学院率先在中国兴起科学医学(Scientific Medicine),使中国进入了现代医学时代。尽
管医学有多种模式,但现代医学的核心与主流是科学医学。协和学子须终生谨记践行。
寓高贵于朴实
协和人将思想和精神的高贵体现于朴实的行为中。不求奢华,但求合理实用。永远不“花枝招展”,永远不“忸怩作态”,永远不吹
嘘奉迎,永远不沽名钓誉,永远不欺世盗名。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真诚地对待每一个人。治学严肃,著文谨慎,救人出实力。以朴实
的态度和行为塑造高贵的人格,成就高贵的人生。
以天下为己任
协和医学院之所以受人尊敬,是它一百年来产生了众多医界巨擘,为国家乃至世界医学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协和人
应有“以天下为己任”和“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士子之心,家国情怀。我和老师们今天特别要讲的是:人须有志,功崇惟志。当一个人
有志向的时候,他的思维是不一样的,他的行为也会不一样,他的眼神都会不一样。协和人考虑的不仅仅是自己,也不仅仅是身边的病人
和行业,协和人要考虑的是社会、国家乃至世界。协和人知道,只有成国家之事,才能就自己之大成。
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发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倡议,这是普济天下的博大情怀与对人类的责任担当。
一切为了人民健康,关注群体、关怀人民,这是中国共产党卫生工作的宗旨,是中国医学界的宗旨,也是协和学子必须秉承的观念和行
动。除群医学的兴起外,国际学界正在将过去的国际卫生(即"International Health")学科逐步发展为全球健康(即“Global Health”)学
科,国际卫生注重对中低收入国家健康问题的关注和援助,多通过双边合作实现目标,而全球健康侧重于关注所有可能跨国界的健康问题
及其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素,而解决这些问题往往需要全球合作。担天下之责者才能得天下之尊敬。中国当如此,协和当如此。
助众生求福祉
“悲悯,专注,自省”是协和的校风。“悲悯”是成为救苦大医的初心,“专注”是救苦助人的态度,“自省”是在从事医学这一对
不容错性要求至高的工作中避免失误的保障机制。个人、人类的终极福祉是健康和生命。协和人既要帮助每一个具体的患者,又要担负起
维护民众、人类健康的职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医学发展、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医学界运用群
医学的理念,协同社会各界力量,调动多方资源,才能构建完整的卫生体系,成就卫生事业,实现群体、民众乃至全人类的健康。
——王辰校长在协和医学院2021届毕业典礼的讲话
PAGE/04
05/PAGE
麦克林
顾临
胡恒德
刘瑞恒
PAGE/06
李宗恩
黄家驷
沈其震
顾方舟
吴阶平
北京协和医学院(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于1917年创
办,是我国最早设有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和护
理本科教育的医学院校,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的唯一一所医科全国
重点大学。协和开启了我国八年制临床医学教
育的先河,依照北美优秀医学院的入学标准严
格控制招生数量,采取小规模特色培养,合格毕
业生授予临床医学博士学位(M.D.)。一百多年
来,协和是中国现代医学教育的发源地和培养
医学精英人才的摇篮,更为中国现代医学科学
各个领域输送了大批奠基人和开拓者,为中国
医学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中国生命科学的策源地、在中国提倡、
传授和实践科学医学的发源地,协和医学院引
领了中国现代医学的方向,绘就了中国现代医
学的一条主线。百年间,协和医学院站起了一批
医学领域世界级巨擘,培养了中国大部分临床、
护理和公共卫生学科的宗师。这里有中国最高
质量的宝贵临床资源,中国医药卫生领域最大
规模的学术科研体量,道器并重,举国无双。
学校概况
07/PAGE
PAGE/08
09/PAGE
(1921年新校园竣工)
西医东渐
19世纪初,西方医学科学开始大量
传入中国,外国教会在中国各地陆续办
起医院。1862年英国伦敦会医生雒魏林
(Willian Lockart)建立了北京第一所西
医院-北京施医院,又名“双旗杆医院”,
1863年雒魏林因健康原因回国。1864年
由英国爱丁堡大学毕业的医学博士德贞
(Dudgeon John)接任。1900年义和团
运动爆发,双旗杆医院毁于战火,此后由
英 国 伦 敦 会 传 教 士 医 生 科 龄(T h o m a s
Cochrane)接办,逐渐重建。20世纪初,
在中国近代医学发展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的外国传教会医学开始衰落,为了挽回
颓势,在华医学传教会采取了联合行动
的方式,提出了“协和(Union)”理念,即
多家传教会集中资金合办医学院校与医
院。以此为背景,1903年,六个英美传教
会联合开办了北京协和医学堂(Union
Medical College),成为当时唯一得到中
国政府承认的教会教育机构。
(1917年9月24日协和医学院奠基典礼) (北京协和医学院东单三条礼堂)
发展历程
PAGE/10
中西合璧
19世纪末,美国“石油大王”亿万富翁约翰·洛克非勒父子将投资慈
善 事 业 和 医 学 教 育 事 业 的 目 光 投 向 了 东 方,他 于 1 9 0 9 年、1 9 1 4 年 和
1915年三次派出考察团到中国。最终,考察团建议在北京创办一所高标
准的医学院。1915年6月,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以20万美元收购了协和
医学堂的全部财产。1916年初,洛克菲勒基金会又以12. 5万美元购买了
协和医学堂附近豫王府的全部房地产建设北京协和医学院,1917年起,
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陆续将1000万美元投入到协和,4年后,55幢中西
合壁的建筑拔地而起。
11/PAGE
协和初创
1921年9月15日-22日,北京协和医学院举
行了隆重的开幕典礼。来自美英法日等国的名人政
要以及来自哈佛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巴黎
大学等著名学府的科学家代表们齐聚一堂,向外界
展示了七年来筹备协和的所有雄心和抱负,也预示
着协和医学院自此扬帆远航。1916年1月,北京协
和医学院董事会成立,全权负责学校事务。董事会
成员早期均由美国人担任,直至1926年开始有一
名中国人施肇基先生参加。1928年6月,新成立的
南京政府教育部在其颁布的第一批政令中宣布,高
等学府的校长和绝大多数学校董事必须由中国人
担任。次年4月美国董事相继辞职,选举产生的新
的董事会山中国著名人士组成,如:胡适、张伯苓、
伍朝枢、周贻春、翁文灏、刘瑞恒等。
落成典礼期间北京协和医学院董事会成员合影,左7为韦尔奇,手拿礼帽的是小洛克菲勒
PAGE/12
1921年北京协和医学院落成典礼合影
13/PAGE
精英教育
北京协和医学院创建之初即确立了以八年制为特色,以医学
精英教育为宗旨,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的办学方针,制定了建
立一个与欧洲、美洲同样好的医学院,培养第一流的医学人才,组
建优秀的教学队伍,装备优良的实验室,高水平的教学医院和护
士学校,开展科学研究,传播医学和公共卫生知识,对中国医学科
学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宏伟目标。学校强调生源的质量和基础,小
规模招生,实行“淘汰制”,注重实践和自学能力。
协和建校之初,汇聚了一大批国际知名学者
第一届协和毕业生
(左起)侯祥川、梁宝平、刘绍光
PAGE/14
百年树人
协和拥有一大批医学大家,他们注重营造浓厚的学术氛
围,鼓励学生“以病人为中心,向病人学习”,一批批年轻人
来到这里,在协和特有的气氛中“熏”着成长,内心的热忱被
激发,体悟着怎样成为一位好医生。
床边教学
学生时期的吴阶平在实验课上 医学生们在听老师讲解解剖学
医学生们在解剖课上 医学生们在诊断课上
护理教育
1920年协和成立护士学校,首开中国高级护理专业的先河。护理生教育为大学本科学制,有着苛刻的选拔,较高的淘汰率,严谨的课程教学,严格的管
理,培养出一批最早的高级护士。
公共卫生
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的兰安生教授,抱着普及公共卫生事业的崇高信念来到北京协和医学院,他给中国医学教育带来的公共卫生新思想
“一盎司的预防,胜过一磅的治疗”从此在协和扎根。他主导建立的全球第一个社区卫生机构,成为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起点。他将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协
和学生们带出了医院,走进了胡同,使他们关注百姓们的健康,到达底层人民生活的真实世界,改变了过去的医学观念。
课堂上认真学习的护校学生们
指导孩子们刷牙,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兰安生 协和医学院学生在社区
1927年协和护理学校毕业生, 协和护校学生参加毕业典礼
左二为聂毓禅,后为护理学校第一任中国校长
15/PAGE
PAGE/16
关注民生
1929年北京协和医学院与“平民教育促进会”创建者晏
阳初在河北定县建立了“农村卫生实验示范区”,协和八年制
医学专业毕业的陈志潜博士,带着医学救国的思想落户定
县,开创了中国理论联系实际的公共卫生研究之先河。1921
年美国作家和社会活动家蒲爱德在新建的协和医院,建立社
会服务部,使新兴的医务社会工作有了建制化的机构,并使
这个机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运行模式。
社会责任
建校之初,恰逢民族危亡,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老一辈
协和人走出学堂投笔从戎,他们来到武汉,给饱受洪水摧残
的灾民带来生的希望;他们组成一支支医疗队,行走在战火
纷飞的抗日前线;他们远赴缅甸,随远征军在丛林间穿梭行
走,表现出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斗转星移、时代变迁,协和
人和祖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以祖国为
先、以民族为重的爱国情怀。
医学生为河北定县的孩子们接种牛痘疫苗
即将奔赴前线的抗日救护队
1949年协和医学院公卫系派员
参加东北鼠疫防疫工作
17/PAGE
院校合一
中国医学科学院其前身为中央卫生实验院改组的中央卫生研究院,1952年周恩来总理任命
沈其震为中央卫生研究院院长,1956年8月中央卫生研究院改组为中国医学科学院。1957年11月
中国医学科学院与北京协和医学院合并,院校合一体制与科研、临床、教学相互结合的大格局从
此确立,为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推动医学科技的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勇担重任
刚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百废待兴,举步维艰,面临着战争威胁、经济封锁、传染病肆虐等严
峻局面。中国医学科学院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积极组织科研人员进行攻关,确立了理论联系实
际,科研与预防相结合的科研工作方针,开展了多项重大研究课题,有效地解决了当时国家医疗
与防病治病的需求。
院校合并批文影印件
中央卫生研究院旧址 上世纪50年代张为申率领抗生素研究所开展青霉素发酵原料代用品的研究
PAGE/18
薪火相传
近百年来,北京协和医学院始终坚持小规模
招生,高层次培养,高质量输出的办学宗旨,在长
期的办学实践中凝练出坚持医学精英教育,实行
高进优教严出,注重能力素质培养的办学特色,多
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临床医学家、医学
科学家、医学教育家,护理学家和医政管理学家,
为我国医学教育、医学科学研究,医疗卫生事业的
进步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医学生誓言
毕业典礼
护理学院举行毕业典礼
桃李芬芳
北京协和医学院在我国医学教育领域具有
独特的地位和重要的社会影响力。学校鲜明的
办学特色,优良的办学传统和丰富的办学经验
使其在教学上以高标准、严要求而著称,以培
养具有真才实学、学风严谨、医德高尚、医术精
湛的医教研复合型人才而闻名。
1979年复校后院领导班子召开第一次会议
1979年复校后更名为中国首都医科大学
1985年更名为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强伯勤教授与师生探讨问题
医界巨擘
协和有三宝,教授是其中之一。尽管每年毕业生寥寥,但协和坚持培养和吸纳
着最优秀的人才,造就了像张孝骞、林巧稚、黄家驷、吴阶平等一大批耀眼夺目的
中国医学界巨匠,他们引领着中国医学科学事业的发展与进步,撑起了中国半个
世纪的医学世界。
图书馆
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图书馆是我国历史悠久,藏书最为丰富的医学专业图书馆,是国务
院批准的国家级中心图书馆和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医学分中心,也是联合国世界卫生
组织卫生与生物医学信息合作中心,为国家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和医学科技创新提供
决策咨询,并担负着咨询智囊库的职责。
在协和的图书馆,我们能找到1665年创刊的《英国皇家学会哲学会刊》,1824年创刊
的《柳叶刀》。这些国际一流的学术期刊,都是从第一期就开始收藏。图书馆中不仅有不同
语言文字的医学典籍,也有难得的传统医学书籍版本。
19/PAGE
协和三宝
病案室
协和继承创办之初建立的优良传统,重视病历的书写,病案的保存。协和的病案室保存的病案可追溯到上世纪的1914年,至今医院保存的病案超过270万册,
保存有孙中山、梁启超、张学良、宋美龄等名人的材料。丰富的临床资料是协和人医疗技术、经验、临床思维过程的记录和结晶,对疾病治疗和科研起到了极其重要
的作用。无论名人显贵,亦或平民百姓,协和珍视每一个病人,没有忘记一份病案。所有病历统一编号。只要需要,随时能调出。
张孝骞教授与内科同事在一起进行病例讨论 林巧稚与同事们在病房为新生儿做检查 邓家栋教授在病房诊治病人
黄家驷教授深入农村诊治患 曾宪九教授与同事讨论工作 吴阶平教授为病人做手术
PAGE/20
21/PAGE
PAGE/22
院校架构
北京协和医院
肿瘤医院
阜外医院
血液病医院
皮肤病医院
整形外科医院
基础学院
临床学院
药学院
群医学及公共卫生学院
卫生健康管理政策学院
护理学院
科研系统 医疗系统 教育系统
继续教育学院
基础医学研究所
临床医学研究所
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药物研究所
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药用植物研究所
医学信息研究所/图书馆
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
病原生物学研究所
放射医学研究所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输血研究所
医学生物学研究所
血液学研究所
皮肤病研究所
整形外科研究所
系统医学研究院 研究所 学院
微循环研究所
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
药植所云南分所 研究生院
药植所海南分所
马克思主义学院
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
院外研究体系
国家重点
实验室
6
院内研究体系
国家临床
研究中心
5个
其他国家
科研基地
13个
省部级科研
平台
55个
内设研
究中心
28个
医科院重
点实验室
55个
研究院/
基地
3个
创新
单元
95个
研究
中心
4个
工作站
4个
卫健委重
点实验室
102个
CAMS (科研系统,医疗系统,教育系统) 中国医学科学院牛津研究所(COI)
19个 6家
医院
10所
23/PAGE
所院介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医学信息研究所 / 图书馆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微循环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
PAGE/24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血液学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 中国医学科学院系统医学研究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群医学
及公共卫生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卫生健康管理政策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人文和社会科学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25/PAGE
两院院士
张孝骞 张锡钧 钟惠澜 陈文贵
魏 曦
林巧稚
冯兰洲
内科学家 生理学家 寄生虫学家 微生物学家
微生物学家
王善源
微生物学家
妇产科学家
沈其震
生理学家
吴英恺
外科学家
黄家驷
外科学家 寄生虫学家
谢少文 杨 简
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家 病理学家
梁植权
生物化学家
黄祯祥
病毒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PAGE/26
王世真 朱既明 吴阶平 黄 量 梁晓天
病毒学家 医学家
泌尿外科学家
核医学家 有机化学家
药物化学家
药物化学家
吴 旻 薛社普 周同惠 强伯勤 陆士新
肿瘤遗传学家 细胞生物学家、实验胚胎学家 药物分析学家色谱学家 分子生物学家
生殖生物学家
肿瘤病因学家
沈 岩 曾益新 赵玉沛 赫 捷 顾东风
生物化学与分子 肿瘤学家 外科学家 肿瘤外科学家 心血管流行病学家
分子生物学家 分子生物学家
内分泌学家 心外科学家 生物化学与 生物化学与
史轶蘩 朱晓东 刘德培 王琳芳
肿瘤药理学家
微生物药学和
甄永苏
妇产科学家 医学影像学家 免疫学家
宋鸿钊 刘玉清
药理学家
刘耕陶
药用植物学家
肖培根 巴德年
27/PAGE
病理学家 天然药物化学家 肿瘤病因学家
刘彤华
内科肿瘤学家
孙 燕 于德泉 程书钧
中国工程院院士
医学家
泌尿外科学家
吴阶平
PAGE/28
心血管病学家
高润霖
免疫学家 骨科学家 妇产科学家 肿瘤学家
曹雪涛 邱贵兴 郎景和 詹启敏
分子流行病学家
肿瘤遗传学及
林东昕
心血管外科学家 呼吸病学与
危重症医学家
胡盛寿 王 辰
医学遗传学家
张 学
肿瘤学家
徐兵河
药理学家
蒋建东
药物学专家
王 锐
29/PAGE
中国医学发展大会是中国医学界谋划国家医学发展的年度平
台,其宗旨与作用是凝聚国家医学科技发展思想、引领国家医学科技
发展方向、展示中国医学科技重要成果、共议国家医学卫生教育改
革,推动国家医学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固定于每年四月第
三个周末举办。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努力把中国医学科学院建设成为我国
医学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基地”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
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和健康中国战
略,推动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和战略科技力量建设,2022年4月16
日,以“构建国家医学卫生健康战略科技力量”为主题的2022年中国医
学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
为展示我国重要医学科技成果,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
引导我国医学科技创新的方向,2022年4月17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在
中国医学发展大会上发布了《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和《中国
2021年度重要医学进展》。《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聚焦我国自
2000年以来具有显著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
化价值且同行高度认可的重要医学与卫生成果。《中国2021年度重
要医学进展》聚焦该年度产生的具有一定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和
促进学科发展、改进“促防诊控治康”实践、推动健康产业进步潜力的
医学科技进展。(注:“促防诊控治康”是健康促进,疾病预防、诊断、控
制、治疗、康复的简称,包括了实行全面健康照护的六个方面。)
2022年中国医学发展大会在京召开 新华社医学成就 《中国21世纪重要医学成就》和
《中国2021年度重要医学进展》 PAGE/30
联系我们
北京协和医学院官网https://www.pumc.edu.cn/
本科招生网址https://gkxc.pumc.edu.cn/
试点班招生网址https://mdadmission.pumc.edu.cn
护理学院网址 https://nursing.pumc.edu.cn/
招生办公室电话010-65105008
临床八年制、试点班招生咨询手机 17812398510
临床八年制招生邮箱 gkzs@pumc.edu.cn
试点班招生邮箱 mdadmission@pumc.edu.cn
护理招生电话 010-88771239
护理招生咨询手机 17301265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