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文艺》第二期

发布时间:2023-6-15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香山文艺》第二期

出品方 Presenter香山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出品人 Producer徐屹辰 Xu Yichen顾问 Consultant侯克明 Hou Keming何雁 He Yan陈淑民 Chen Shumin编委会 Editorial Board尚行宇 Shang Xingyu孔露娇 Kong Lujiao主编 Chief Editor尚行宇 Shang Xingyu执行主编 Executive Editor孔露娇 Kong Lujiao视觉总监 Art Director白桦 Bai Hua视觉设计 Visual Designer闫育铭 Yan Yuming新媒体运营 Operating Editor程思睿 Cheng SiruiFRAGRANT H I L L S CULTURE香山文艺2023年06月 总第2期“香山文艺之夜”微信公众号“香山文艺之夜”铛铛公众圈Add: 77 3 35P.C.:100025Tel:(+86)010-65602001Web:www.aladdin-holdings.com地址邮编电话网址版权声明:本刊编辑部保留一切权利,如转载须获本刊编辑部许可。北京市... [收起]
[展开]
《香山文艺》第二期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3页

红色香山 文艺中国

第4页

出品方 Presenter

香山文化传播(北京)有限公司

出品人 Producer

徐屹辰 Xu Yichen

顾问 Consultant

侯克明 Hou Keming

何雁 He Yan

陈淑民 Chen Shumin

编委会 Editorial Board

尚行宇 Shang Xingyu

孔露娇 Kong Lujiao

主编 Chief Editor

尚行宇 Shang Xingyu

执行主编 Executive Editor

孔露娇 Kong Lujiao

视觉总监 Art Director

白桦 Bai Hua

视觉设计 Visual Designer

闫育铭 Yan Yuming

新媒体运营 Operating Editor

程思睿 Cheng Sirui

FRAGRANT

H I L L S

CULTURE

香山文艺

2023年06月 总第2期

“香山文艺之夜”微信公众号

“香山文艺之夜”铛铛公众圈

Add: 77 3 35

P.C.:100025

Tel:(+86)010-65602001

Web:www.aladdin-holdings.com

地址

邮编

电话

网址

版权声明:

本刊编辑部保留一切权利,如转载须获本刊编辑部许可。

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 号华贸中心 座 层

版权页

ABOUT US 15 June 2023

第5页

CONTENTS

目录

封面人物

04 以艺育人,点燃梦想

COVER FIGURE 01

文艺资讯

10 农耕题材影视,吹来一股清丽之风

INFORMATION 02

文化产业

14 数字文化产业投融资形势及资本关注点分析

INDUSTRY 03

文艺的力量

SPIRIT

20 由“契合”到“结合”:创造新文化的必由之路

04

红色香山 文艺中国

第6页

封面人物

文|孔露娇

北京舞蹈学院教授、

研究生导师、教研室主任

陈淑民

以艺育人,点燃梦想

国际标准舞在中国的30年发展

04 香山文艺 FRAGRANT HILLS CULTURE

第7页

“我这30多年没有干其它事,主要任务就是

推广国际标准舞。”北京舞蹈学院教授、研究生导

师、教研室主任陈淑民说道。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文艺是时代前进的

号角。舞蹈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

一,被称为艺术之母,它随着历史的进步而变化

发展。国际标准舞(International Style of Ballroom

Dancing)简称国标舞,也被称为体育舞蹈,是体

育与艺术高度结合的舞蹈。分为两大类,标准舞

(摩登舞)和拉丁舞,共包含10个舞种,其中标

准舞包含华尔兹、探戈、维也纳华尔兹、狐步和

快步,拉丁舞包含恰恰、伦巴、桑巴、牛仔和斗

牛舞。80年代中期,国际标准舞传入中国,自此

开始了在中国30多年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

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激发社会文化创造活

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升级,阿拉丁文化传媒集

团发起香山文艺之夜,以线下沙龙和文艺汇演的

形式,为舞蹈、音乐、影视等领域的优秀文艺工

作者颁发“红叶奖”。陈淑民荣获第一届香山文艺

之夜“舞蹈教育贡献奖”。

近日,北京舞蹈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教

研室主任陈淑民接受《香山文艺》专访,分享了

国际标准舞在中国30多年的发展历程、人才培养

和社会化普及。

以下为访谈原文:

发展历程

记者:您是国标舞领域的前辈,从1991年

开始当老师,一直在国标舞教学领域孜孜不倦地

探索。经过30多年的发展,您认为中国在国标

舞人才培养方面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陈淑民:国际标准舞在中国30年的发展,

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

初,国际标准舞列入国家的学历教育,一直到

2000年,这10年主要围绕着“引进”。国际标准

舞其实是一种外来文化,为了将国外的舞蹈文化

扎根于中国的教育事业,丰富中国的大舞蹈教

育,北京舞蹈学院率先将其纳入学历教育。这10

年间,我们将国际标准舞的文化、训练、教学等

整个体系引进来,纳入中国的学历教育,让它扎

根、生存。第一个10年的培养计划中,我们有句

口号叫作“让这个专业生存下来”。五年求生

存,十年谋发展,所以第一个10年是生存和发

展。

第二个阶段,我们叫作和国际接轨,培养

国际化人才。要想站在国际赛场进行对话,使中

国的国际标准舞教育能够真正培养出人才,培养

周期和培养手段必须和国际人才培养接轨。

2000年到2010年这10年,主要是建立中国自己

的国际标准舞教育体系。中国的教育体系与国际

不同,国际上90%都是私立大学,主要以俱乐

部培养模式为主,但在中国90%是公立教育体

制。如果把国际标准舞的舞蹈文化移植到中国的

教育体系,就需要经过体制的转化。我们在培养

高水平选手的同时,还要为社会服务。进入本科

教育后,哪些人作为竞技表演人才培养,在国际

上争金夺银,在舞台传播舞蹈艺术,哪些人进入

到社会教育体系,哪些人进入到社区文化站,文

化馆等,为国际标准舞的推广服务,要做到人尽

其才的培养。最后拿到世界冠军、亚洲冠军、中

国冠军的人少之又少,大部分人都进入到舞蹈教

育、推广、设计及业余培训等领域。

FRAGRANT HILLS CULTURE 香山文艺 05

红色香山 文艺中国

第8页

第三个阶段,就是近十几年,尤其十八大

以来,我们开始更多培养崇艺尚德的人才,不

但在专业知识方面进行培养,更从“艺德”方

面加大培养力度。与此同时,舞蹈人才培养要

考虑如何为国家服务,如何通过中国的教育模

式、创作模式,讲好中国故事。近年来几乎所

有的国家级大型晚会,都把国际标准舞作为重

要元素融入其中。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创作

出具有国际标准舞元素的中国故事作品。比如

第一个讲中国故事的舞剧《长恨歌》,在英国黑

池获得金奖的团体舞《士》,反映一带一路的国

标舞剧目《丝路行》等等,这些都是将中国传

统文化与国际标准舞形式融合,传播中国故事

的艺术作品。近10年我们称作“两条腿走路”,

一条腿是国际标准舞高水平人才培养,一条腿

是用国际标准舞讲好中国故事,为国家、社会

服务。这是中国国际标准舞教育经过的三个发

展阶段。

记者:国际标准舞进入中国之后,将西方

元素融到中国传统文化,这个过程中遇到了哪

些挑战?

陈淑民:主要是来自专业方面的挑战。如

果将国际标准舞直接加入中国音乐,就会变成两

张皮,没有更深的艺术价值。所以我们首先在选

题上,要寻找适合国际标准舞表演的题材,无论

是摩登舞还是拉丁舞的形式。在编创手法上,尽

可能让国际标准舞的舞蹈元素,在继承本体舞蹈

原理和舞蹈动作的基础上,加上一些中国舞蹈文

化元素,使两者有机结合,形成国际标准舞和中

国舞蹈文化的有机融合,从而进行作品呈现。

在竞技比赛中,国际标准舞都是按照同一

个标准,一些技术技巧会融合在比赛中,但比重

很小。但在表演和艺术创作比赛中,国际标准舞

都有鲜明的风格特点,尤其是在编创和表现手法

上。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相比很多国家文

化底蕴更深,可表达的东西更丰富,所以表演创

作上有自己的风格特点。中国的传统历史文化和

国际标准舞进行融合,呈现出了很多舞蹈艺术作

品,比如《秦俑魂》《台海谣》等。

人才培养

记者:国际标准舞在中国的人才培养分为

哪几个阶段?

陈淑民:中国的国际标准舞专业教育分为

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专科教育阶段,从

1989年到1994年,称为大专。通过几年专科教

育后,发现招生的学生年龄偏大,要想培养出高

水平的国际性人才很难。所以在开办了四届大专

班之后,学校决定开始从中专招起,把年龄放低

到12岁,将培养周期拉长。第二个阶段是中等专

业教育阶段,从1994年开始招收首届中专班

(在北京舞蹈学院附中),所以国际标准舞的中

专教育从1994年诞生。第三个阶段,从1997年

开始招收首届本科班。第四个阶段,从2008年

开始研究生教育。从1989年到2008年,完成了

封面人物

COVER FIGURE 01 15 June 2023

06 香山文艺 FRAGRANT HILLS CULTURE

第9页

国际标准舞的专科、中专、本科到研究生的13

年一贯制学习。在教学内容上,我们学习了英

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和英国国际舞蹈教师协

会。这两个教师协会向全世界推广的基础技术

技巧教材和教学内容,我们将其移植到国内的

专科、中专、本科、研究生教育。

记者:北京舞蹈学院的国际标准舞人才培

养体系是怎样的?

陈淑民:北京舞蹈学院有五个部门,考级

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北京舞蹈学院附中、北

京舞蹈学院本科、北京舞蹈学院研究生学院,

这五个部门承担了国际标准舞的所有人才培

养。从4岁到80岁,只要想学习到这里都能找到

相应的体系,目前中国只有北京舞蹈学院的舞

蹈教育最完整。其它大学都是招收本科、研究

生,北京舞蹈学院是全员培训体系。

北京舞蹈学院现在有三个专业化人才培养

体系,研究生、本科生、中专生,中专生培养在

附中,本科生培养在大学,研究生培养在研究生

部。国际标准舞的社会培训在继续教育学院,会

举办三个月或半年一期的定期培训,不间断为社

会培养国际标准舞人才。对于少儿舞蹈教育,比

如12岁之前的国际标准舞考级,我们编制了全部

的考级教材。北京舞蹈学院招生的4-5岁小

孩,称为幼儿国际标准舞考级班,4岁孩子要学

什么,以什么样的方式学,包括兴趣的培养和美

育的培养都要融合在教学里面。

我是国际标准舞专业化培养的第一批人,

FRAGRANT HILLS CULTURE 香山文艺 07

红色香山 文艺中国

第10页

封面人物

COVER FIGURE 01 15 June 2023

当时是专科(1989年),进校时已经20多岁,我

有中国舞的基础,但真正进入到国际标准舞专业

的学习会发现时间太短,只能对舞蹈形成表面认

知,系统教学尤其是训练体系、运动原理,三年

时间肯定不够,所以学校后来建立了更全面的人

才培养体系。

记者:对于竞技人才和舞台表演人才的培

养,在教学过程中是有意区分还是逐渐筛选出来

的?

陈淑民:在中专教育阶段主要是打基础,

以竞技人才培养为侧重。到了本科之后会分类,

一个班级中,有重点竞技人才的培养,也会增加

剧目课、创作课、排练课、竞赛课等。随着课程

量加大,竞技人才和艺术表演人才相当于同时培

养。有一部分非常优秀的学生,不仅竞技水平

高,艺术表演水平同样很高。目前我们在国际标

准舞的培养体系上已经很全面,包括竞技人才、

艺术表演人才、教育人才,以及社会普及人才,

国际标准舞相关产业的人才,都开设有相应的课

程。

社会化普及

记者:国际标准舞是如何在中国进行社会

化传播的?

陈淑民: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国标舞刚引

入中国,国际标准舞就开始了社会化传播。最早

在北京开展国际标准舞教育的是两位日本老师,

日本国标舞协会会长山口和小林夫妇。当时国际

标准舞在中国还没有推广发展,他们愿意在中国

进行免费教学,并在北京开了两个面向社会的学

习班。参加这个学习班的有交谊舞爱好者,也有

中央专业团体的演员,比如中国煤矿文工团、中

国铁路文工团、全总文工团等,北京很多艺术团

包括北京舞蹈学院的老师都在学习。当时只是学

习一些基础动作,知道国际标准舞是一种舞蹈,

分为摩登舞和拉丁舞,最基础的步伐是什么。自

那以后就开启了国际标准舞在中国的社会化传

播,随后又把比赛形式引进来,比赛的形式就开

始在中国推广。

记者:相对其它舞种来说,国际标准舞目

前在中国的普及程度是怎样的?

陈淑民:从普及程度来看,国际标准舞排

名第二,第一名是中国舞,第三名是芭蕾舞。中

08 香山文艺 FRAGRANT HILLS CULTURE

第11页

FRAGRANT HILLS CULTURE 香山文艺 09

红色香山 文艺中国

国的大舞蹈教育领域,中国舞学习人数最多,

其次是国际标准舞,最后是芭蕾舞。从数据来

看,比如中国舞学习爱好者有一亿人,国际标

准舞有5000万人,芭蕾舞有1000万人,其它舞

蹈有几百万人。

记者:在国际标准舞的社会化普及方面,

教育工作者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陈淑民:我是北京舞蹈学院第一个国际标

准舞男老师,当时我们班同学毕业后有两位留

校当老师,我是第一个男老师,还有一个女老

师。现在支撑北京舞蹈学院本科教学的都是首

届中专班的毕业生,还有1994年招进来的80

后,附中的学科带头人是70后。我们这些60后

基本都是带研究生,帮助国际标准舞专业在北

京舞蹈学院更快更好地发展。

目前在中国国际标准舞领域,称得上“教

授”的没有几个人,站在最塔尖上的人应该去

呐喊,前人在前面蹚路,后人一浪一浪地跟

随。北京舞蹈学院有五大专业,古典舞、民间

舞、芭蕾舞、国际标准舞、现代舞,我们排第

四,是五大专业的其中一项。从时间上看,现

代舞比我们晚一点。我这30多年没有干其它

事,主要任务就是推广国际标准舞。

记者:作为国际标准舞的学科带头人,您

对想学习国际标准舞的人有什么建议?

陈淑民:国际标准舞是完全零门槛的舞

蹈,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年纪,4岁到80岁都可

以学。国际标准舞不像其它舞蹈需要软开度,

它就是随着音乐跳舞,给人们带来身心的美好

体验,包括思想、美育、沟通交流等,它的功

能是多方面的。每个人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能

从中找到乐趣。希望更多人参与到这个舞蹈

中,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为构建和谐社

会贡献一份力量。

第12页

当下,微短剧、微综艺发展如火如荼,在

影视领域掀起一股注重强情节、快节奏的“短视

频化”创作热潮。然而,与这一趋势形成鲜明对

比,另一类主打工笔细描、讲求娓娓道来、弘扬

农耕文明的影视作品为观众营造了一种沉静美好

的慢生活空间,在治愈心灵、疏导情绪的同时,

文艺资讯

10 香山文艺 FRAGRANT HILLS CULTURE

农耕题材影视

吹来一股清丽之风

农耕文明是文艺创作的素材富矿

作者|徐海龙

第13页

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在立意和审

美上实现创新突破,彰显长视频在现代社会的独

特价值,在影视创作领域引领了一种新风尚。

从乡村生活的日常到市井烟火的温暖

一直以来,农耕文明是文艺创作的素材富

矿。但是与以往创作不同,随着网络文化的崛

起,近年来以农耕文明入题的影视创作呈现出

更加包容开放的姿态,吸纳了更多层次、不同

维度的文化内容。这种改变肇始于21世纪初。

当时,网络文学界形成了一种种田文的创作类

型。这种类型的创作没有局限在字面意思上春

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农业种植内容,也不只描

写播种禾谷、饲养六畜、农桑并举、耕织结合

的乡村生活内容,而是选取乡村、市井、手工

业、商业等各种与农耕文明相关的故事背景和

内容元素,描写普通人的平凡生活、家长里

短,讲述他们在家庭、事业领域日积月累的耕

耘,追求在平淡生活中积攒家底、实现丰收的

幸福感、成就感,贴合了农耕文明“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的观念和逻辑。

近年来,这股农耕文明创作热潮从网络文学

领域蔓延到了影视创作之中。《花间提壶方大厨》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人间烟火花小厨》

《田耕纪》等由种田文改编的剧集陆续推出;与

此相呼应,《向往的生活》《亲爱的·客栈》《哈哈

农夫》《种地吧》等慢综艺选择乡野村落场景、

纪实拍摄手法和平缓叙事节奏,让嘉宾经营自己

的“一亩三分地”;而《奔跑吧》《哈哈哈哈哈》

《快乐再出发》等户外竞技和旅行综艺也纷纷推

出体验农业生产、参与乡村振兴的内容版块或专

题。短短几年间,一幅农耕文明风景画在剧综领

域徐徐展开,使“种田”的概念也从一种农耕隐

喻变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具象实践

和“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真实场景。

这几年来,农耕文明影视创作兴起,给行业

和市场吹来一股清丽之风。首先,这些作品以人

物、嘉宾的日常劳作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点滴

为主线,设置矛盾冲突、任务目标等戏剧化内

容。例如《人间烟火花小厨》里男女主角以食物

传情,让爱情在烹调过程中“小火慢炖”、逐渐

融洽;《卿卿日常》中,男女主人公携手共度三

餐四季,并与其他性格各异的兄弟姐妹们相伴成

长,一起书写着大家庭的温暖日常。其次,这些

影视作品着重展现衣食住行方面的知识,从《花

间提壶方大厨》里蜜汁莲藕、煲仔饭和盐焗鸡的

烹制,到《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插花、点

茶的技能,再到《哈哈农夫》中割猪草、取蜂

蜜、出海捕蟹的活动,传播与日常生活相关、与

传统文化相关的信息,为观众展示生活与文化之

美。再次,为了体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观

念,电视剧创作偏爱在都市、宫廷、战场之外,

设置远离名利争斗的情境,无论是《卿卿日常》

里的“世外桃源”霁川、《玉面桃花总相逢》中

小桥流水的云莱镇,还是《去有风的地方》里的

FRAGRANT HILLS CULTURE 香山文艺 11

红色香山 文艺中国

第14页

古朴村落和苍山洱海,都呈现一种充满市井烟

火气的美学风格。

综艺节目更是尽力搭建田园牧歌式的场

景,比如《向往的生活》在北京密云、浙江桐

庐、湘西翁草让嘉宾过“一宅、二友、三餐、

四季”的乡居时光,《亲爱的·客栈》让嘉宾在泸

沽湖、阿尔山、黄河宿集等风景胜地经营民

宿。总之,农耕文明影视创作借助生活流叙事

方式,在山林、水乡、田野、海边打造认真生

活的角色面孔及人物关系,让身处加速环境中

的都市观众在浪漫诗意中获得解压治愈。而作

品蕴含的耕读传家的生活态度、恬淡悠远的审

美意境也在一定程度上涤荡了戏谑、爽感等网

络文化内容带来的负面影响。

从琐碎的流水账到充实的乡村叙事

随着作品数量增多,农耕文明影视创作的问

题也暴露出来。在弱化了竞争、对抗等戏剧张力

之后,琐碎的日常劳作内容如何避免变成流水

账,过滤了复杂社会关系、只过小日子的情节如

何避免变成缺乏精神营养的“电子榨菜”,这些问

题成为农耕文明影视创作的瓶颈。一些电视剧里

的乡村场景及人物状态看似日常,实则不食人间

烟火。有的综艺节目摆拍痕迹明显,如穿着白鞋

下泥地种菜,现挖鱼塘、放鱼现抓,这些与现实

农村的生活相去甚远。部分作品成了加美颜滤镜

的伪田园风,导致部分影视创作口碑下滑。这说

明,单靠打卡旅游、走马观花地体验田园生活,

很难引发观众的深层心灵共鸣,台前幕后的创作

者必须对农耕文明进行切实了解、深刻体会。

可贵的是,我国影视界一直保有深入生活、

扎根土地的文化传统和创作情怀。比如《舌尖上

的中国》《风味人间》等深入乡村,记录农民与

食物相关的生产生活故事,以讨论食物、土地、

人三者的关系,从众多美食文化作品中脱颖而

出。《山海情》里村民在农业专家的指导下种蘑

菇、卖蘑菇的剧情受到观众追捧。作品用真实细

腻的笔触展现真实的农业生产过程,既描绘种植

过程的艰辛,也表现丰收时的喜悦。还有近期播

出的《种地吧》挑选十位年轻人深入农村基层,

用190天时间完成142亩土地从耕种到收割的全

过程,同时还要解决自身居住、饮食、资金分配

以及与村民合作等问题。他们晌午学习操作收割

机,雪夜为农田通渠排水,不是割稻子累得一句

话都没有,就是激烈探讨如何挖沟的问题。

看到节目里这群年轻人团结协作,热火朝

天地割杂草、搭大棚、开挖掘机,观众大呼

“解压”;看到节目里田间嫩绿的秧苗、一天劳

作后归途上的落日余晖、深夜抢收水稻时夜空

突然绽放的烟花,观众直言“被治愈”。可见,

苦中作乐是真乐,忙里偷闲更悠闲,接地气的

热血躬耕和粗粝的纪实画面反而更加凸显了此

类创作特有的诗意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温情。深

入三农实践之中,把闲适的田园慢生活转化为

忙碌而具有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的农村生活、

文艺资讯

INFORMATION 02 15 June 2023

12 香山文艺 FRAGRANT HILLS CULTURE

第15页

FRAGRANT HILLS CULTURE 香山文艺 13

红色香山 文艺中国

农民故事、农事活动,才能彰显农耕文明影视

作品独有的艺术魅力。

从田园牧歌的治愈到传统文化的弘扬

农耕文明影视创作还应深入挖掘、提炼中

国农耕文明的精华。中国农耕文明是一种淳朴内

敛又饱含生命力的文化形态,以此为创作基础的

农耕文明影视作品应该超越小清新和小确幸的浅

表层面,进一步升华为质朴宽厚的美学风格和踏

实进取的精神追求。这就要求台前幕后的演职人

员具备高度的文化自觉,放低身段、卸下包袱,

踏踏实实地走进田野和乡村,走进社会现实和人

民生活之中,去求知、求真、求美。

再者,中国农耕文明几千年来形成了不违农

时、精耕细作、重视天地人和的传统,反映人类对

土地的敬畏之情,表现了自然规律给人类社会健康

发展带来的有益启示。《种地吧》里,十位年轻人

直言,一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仅治好了焦虑

症和失眠症,也改善了自私、狭隘、孤傲的心态。

《去有风的地方》里许红豆见证了小马驹出生,感

悟生命繁衍生息的意义,重获了敞开心扉、积极生

活的精神力量。可见,农耕文明影视创作中表现人

与人、人与自然的相遇,不是占有与被占有、征服

与被征服的关系,而是通过“自我—自然—他人”

的心理推导过程,唤醒责任、净化心灵、陶冶情

操,形成万物休戚与共的创作理念。

总之,农耕文明影视作品既可以成为都市观

众舒缓压力、感受人间烟火的媒介通道,也具备

了用时代眼光审视和阐释中国农耕文明价值的潜

力和资质。无论是追求把作品写在大地上的质朴

审美观,还是表达奋发有为、成己成物的躬耕精

神,这种思路都为长视频创作赋予了一种充满泥

土味道、富有文化底蕴、饱含精神力量的沉稳气

质,这在当前部分影视创作呈现短视频化、快节

奏化的趋势之下,显得尤为珍贵。 (来源:光

明日报)

第16页

14 香山文艺 FRAGRANT HILLS CULTURE

文化产业

第17页

FRAGRANT HILLS CULTURE 香山文艺 15

红色香山 文艺中国

我国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开启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发展阶段,数

字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形态,正在以

前所未有的力量改变着原有的文化生产体系。与

此同时,资本对数字文化企业的关注高企,也使

得越来越多的资金流向数字文化领域,引起业界

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本文重点分析了数字文

化产业投融资形势及资本关注点。

当前我国处于特殊历史时期。2023年是党

的二十大之后的开局之年,同时,“十四五”行

程近半,拼经济、促发展的压力极大。数字经

济已成经济发展新引擎,文化产业要为拼经

济、促发展做贡献,就要高质量发展数字文化

产业。如何认识数字文化产业,如何认识当前

数字文化产业投融资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积

极意义。

高质量发展的数字文化产业是数字文化经

济的主干

数字文化经济是数字经济与文化经济融合

发展的形态。数字文化经济是以文化数据为关

键生产要素,以数字网络(数字平台)为数字

文化内容的生产、传播与消费的载体,以数字

技术为推动力的一系列文化经济活动。这个定

义脱胎于数字经济的一般定义,从中可以提炼数

字文化经济的三个特点:其一,数字文化经济是

以文化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的,这是数字经济作

为技术革命推动的经济形态最重要的特点。文化

数据作为文化经济的关键生产要素,不排除一般

数据在文化生产活动的要素性作用。其二,数字

文化经济是以数字网络和数字平台作为载体的,

或者说是以数字空间为载体的,这些网络、平台

不同于互联网和互联网平台。数字网络不同于互

联网,是进化了的新一代网络系统,这部分是数

字文化经济的新型基础设施。其三,数字文化经

济是以数字技术为驱动力的,数字技术以集群式

通用化,推动生产和生活数字化转型,这部分既

延续了技术经济的特征,同时对传统技术经济范

式有所转换。

我们正被“数字赋能”、“数字化”、“高质量

发展”这些词汇所包围,但数字文化经济的形成

不是一朝之事,实际上至少已有二十多年的发展

历程。我们可以将我国数字文化经济发展到目前

为止的历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始于本世

纪之初,直到2012年,这个时期是以信息化战

略为背景的,产业方面以网络文化产业和数字内

容产业为典型,以网络消费、应用创新和互联网

平台为特征。第二阶段是2012-2019年这个时

数字文化产业

投融资形势及资本关注点分析

让金融与资本能够更好服务数字文化产业

作者|金巍

第18页

文化产业

INDUSTRY 03 15 June 2023

期,数字文化经济是以“互联网+”行动及网

络强国战略为背景,产业方面以数字创意产

业、数字文化产业为代表,以业态融合创新、

技术转化和产业数字化为特征。第三个阶段是

从2020年开始的,这一年发生了新冠肺炎疫

情,数字化被提升到了空前的战略高度。这个

时期也是我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时期。这

个阶段刚刚开始,是以数字经济国家战略为背

景,以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为指引,在产业方

面,以高质量发展的数字文化产业为主干、多

种产业形态汇流为产业特点,以数据的生产要

素化、全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全形态数字化

迁徙为特征。

从这个阶段划分中,我们可以看到,网络

文化产业、数字内容产业、数字创意产业、数

字文化产业等都是数字文化经济的产业形态。

而在现阶段,高质量发展的数字文化产业是数

字文化经济的主干,其他产业形态也在高质量

发展中汇流在数字文化经济浪潮之中。

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提出与实施,为数

字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国家战略空间。2020年

10月29日,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

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实施文

化产业数字化战略”,要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

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2022年5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

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提出了8

项重点任务。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再

次提出 “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文化数字

化战略上升到“全党共识”的高度。

我国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促进数字文化

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新发展阶段的政策要求,也

是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路径。文化和旅游、

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等行业主管部门对新发展阶

段的高质量发展问题都很重视,也有相应的政

策。如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印发了《关于推动

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旅产业发

〔2020〕78号),其中的关键词是“基础”、“业

态”、“生态”等,高质量发展成为数字文化产业

发展的主题词。在夯实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基础方

面,主要包括内容建设、新基建、技术应用、数

据资源要素、市场主体、标准体系等内容;在培

育数字文化产业新型业态方面,主要包括文化资

源数字化、产业融合、平台经济、云演艺、云展

览、沉浸式、数字装备、新消费等;在构建数字

文化产业生态,主要有产业链创新(产业链金

融)、“两创”“四众”、区域发展战略、市场环

境、国际合作等。高质量发展的数字文化产业,

需要更多关注基础技术、基础设施和生态问题。

所以,高质量发展的数字文化产业是数字

文化经济的主干。数字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产业发

16 香山文艺 FRAGRANT HILLS CULTURE

第19页

FRAGRANT HILLS CULTURE 香山文艺 17

红色香山 文艺中国

展的新形态,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改变着文

化生产。数字文化产业是技术和数据要素驱动

的新兴产业,是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

现。同时,数字文化产业本身也需要高质量发

展,要在强化内容的同时更加关注基础技术和

基础设施。

先扬后抑的数字文化产业投融资形势

资本市场对数字文化产业的投资一定程度

上对冲了近年文化产业资本市场萎靡状态。

2020年以来,文化产业资本市场趋冷,融资规

模波动较大,总体上是下降趋势。数字文化产

业融资逆势上扬后有较大下滑,先扬后抑。我

们可以看几组数据:

首先是数字文化产业融资规模。2020年,

我国数字文化产业融资规模(不含银行贷款)

为1516.52亿元,占文化产业融资规模的

55.81%,这是首次超过五成。2021年,数字文

化产业资本市场表现强劲,融资规模达2344.64

亿元,同比增长54.59%,占文化产业融资规模

的比例达到了62.45%,比2020年增加6.64个

百分点,其中上市首次募资(IPO)贡献了数字文

化产业融资资金的42.30%。2022年,受多重因

素影响,数字文化产业投融资呈现较大波动,融

资规模656.02亿元,同比下降72.02%,占文化

产业融资规模的40.89%。(如表1)

其中,私募基金投资事件数量较大,能基

本反映资本对数字文化产业投资的动态。2022

年,数字文化产业的私募股权融资规模为

150.05亿元,资金贡献度为22.87%,居第三

位;同时也是最活跃的渠道,307起融资事件占

渠道总和的81.43%。同时,根据来自清科的投

资数据,2022年的文化产业私募基金全年的互

联网领域投资总金额205.35亿元,占总金额比

重从2021年的81.48%提升至96.22%,事件数

量706起,占总数量的比重从84.22%提升至

89.03%,表现的极为强劲。

第二组数据是并购方面的数据。2020年-

2021年,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发生111起并购事件,

占文化产业并购事件数的64.91%,两年的分布相

对平均;涉及资金1064.10亿元,占文化产业并购

规模的90.85%。从并购金额上,数字文化相关

企业的并购已经在文化产业并购市场中处于主要

表1 2020年—2022年数字文化产业融资分布

数据来源:中国文化金融数据库(CCFD)

注:本部分内容数字文化产业界定标准为:符合《文化及相关产业分

类( 2018 )》标准;同时符合《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

(2021)》界定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标准。

第20页

文化产业

INDUSTRY 03 15 June 2023

18 香山文艺 FRAGRANT HILLS CULTURE

地位。但是2022年并购市场出现较大程度下滑,

数字文化产业发生37起并购事件,同比下降

39.34%,占文化产业并购事件数的56.06%;涉

及资金9.05亿元,同比下降98.35%,占文化产

业并购规模的13.53%,占比比上年减少73.68个

百分点,资金明显向传统端偏移。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2020年以来数字文化

产业投资虽然有较大波动,但已经成为文化产业

投融资的主要领域。2021年是投资的高峰期,

2022年回落,这与全球和全国数字经济投融资曲

线是一致的。2021年众多头部资本将投资聚焦在

数字概念上。在疫情严重时期,投资者尽调活动

受到很大限制,一些私募基金投资数字概念项目

和企业,不一定是好的选择,却是优的选择。

2022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还在持续,不确定性增

加,加上上年投资还在消化期,人们对数字概念

也需要更理性的观察,所以有较大程度回落。总

体上,对数字文化产业投资的一个基本判断是:

即使在比例上有所回落,数字概念的文化项目和

文化企业的投融资仍将持续保持主要地位。

资本关注数字文化企业的要点

资本对数字文化企业的关注高企,越来越多

的资金将流向数字文化领域。虽然有些资本投资

数字文化产业属于“跟风”,也有很多投资有

“炒作”的成分,但从长远看,资本关注数字文

化仍要基于基本面,要基于投资逻辑而不是投机

逻辑。所以,资本首先会关注数字文化产业新形

态的变化,要对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和消费这

些环节进行观察。如:数字技术改变了文化创作

和产品生产方式,图片、影像、符号等已经完全

可以在数字平台更加高效地进行生产;文化消费

在数字技术条件下正在进行场景提升和转移,新

的文化消费场景在拓展和融合中出现。在观察这

些变化之时,资本对数字文化企业和文化项目的

主要关注点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企业商业模式和盈利能力的变化。互联

网模式造就了一批“时代骄子”,颠覆了人们产

供销-成本-利润的简单算法,出现了免费、长

尾、电商、网络文娱等新模式。数字时代的文化

企业,以数字电影、数字演艺、数字综艺等数字

产品消费为基础,形成新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方

式,由此形成数据驱动、产消共治、虚实共生等

新商业模式。数字时代的场景或虚实结合,或完

全在数字空间,随意技术的不断迭代,会有更多

“奇特”的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决定盈利能力。

那么,基于数字平台的商业模式是否有可持续

性?数字化使企业的盈利能力有什么改变?

二是文化企业成本和效率变化的财务表现。

数字化不仅是生产和消费的数字化,也是文化企

业管理运营的数字化。以智慧化和自动化为代表

的数字化生产和运营方式能够带来企业成本和效

率方面的变化,如大数据分析降低了认识用户和

甄别风险的成本,人工智能的使用降低人力资源

成本,5G带来远程辅助生产的效率提升等。那

么,这些变化在财务分析方面是如何表现的?延

第21页

FRAGRANT HILLS CULTURE 香山文艺 19

红色香山 文艺中国

伸开去,这些变化在企业价值评估中有何表

现?

三是企业和项目信用状况的变化。文化企

业数字化还体现在文化企业供应链的数联网

化,以及文化产业生态的数联网化。数字化将

企业行为大部分都呈现在数字空间,有迹可循

的企业行为画像成为信用的重要依据,这是一

种新的数字信用。数字信用将广泛应用于银行

信贷、债券融资以及商业活动中,甚至在社会

信用层面也有体现。从银行、投行等金融机构

视角上,不同于以信贷记录、传统资产及担保

为基础的传统信用评价,数字信用对创新业务

和扩展服务领域有极大作用。尤其在中小微文

化企业信用评价方面,数字信用为普惠金融服

务提供了新的依据。那么,如何评价文化企业

的数字信用?数字信用对文化企业价值有何促

进?如何利用新的信用评价方式?

四是企业资产形态和资产结构变化。数字

经济的一大特点是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在

微观层面上就是数据资产化。文化生产数字化

是各个环节的数字化,会使用大量的数据,也会

形成海量的生产、传播或消费数据。其中的文化

数据是承载了文化信息的数据,在一定条件下会

成为文化数据资产。文化企业资产结构的变化将

引起金融机构和资本的特别关注,那么,企业如

何围绕新的资产结构进行投资,资本该如何进行

资源配置?除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

表,文化企业是否存在着如德勤所提出的与数据

资产相关的“第四张表”?

以上这些关注点,直接关系到企业或项目

的价值评估,直接关系到数字文化企业的融资能

力和企业治理能力。从服务数字文化产业的视角

上,政府应引导文化企业在数字化过程中强化现

代企业管理意识,建立基于数字价值的数字化企

业管理机制。在鼓励金融机构和资本投资数字文

化企业和项目的同时,还要完善数字文化产业相

关公共服务平台,建立相关公共性质基础设施,

如文化数据资产评估体系,让金融与资本能够更

好服务数字文化产业。 (来源:北京立言金融

与发展研究院)

第22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

重要讲话,对于中国式现代化来说,指明了文

化建设的正确道路;对于我们文艺工作者来

说,昭示了明确的前进方向及使命担当。学习

了这个讲话,倍受鼓舞,充满信心与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提出了历史性任务:

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

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

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

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

文艺的力量

20 香山文艺 FRAGRANT HILLS CULTURE

由“契合”到“结合”

创造新文化的必由之路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作者|张晶

第23页

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文化

建设的总体纲要,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

基本方略,也是我们每一个文艺工作者、理论

工作者必须担当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的

重要讲话,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

目标的文化总方针,是我们文化事业发展的航

标灯,我们要在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奋发有

为,砥砺前行。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文化建设,而

文化建设、文化自信又是根本中的根本,基础

中的基础。如何认识、理解中华文明的突出特

性,这对于文艺工作者来说,更是题中应有之

义。要在文艺创作和批评中守正创新,就必须

了解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习近平总书记在讲

话中从理论上创造性地揭示了中华文明的五个

突出特性,这是在中华文明史研究上前所未有

的,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历史价值。

讲话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

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华

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

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

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

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

来中国。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

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

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

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

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

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

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

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

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中

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

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

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中华文明具有突

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

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

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

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

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

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明这五个突出特

性的重要论述,具有鲜明的理论创新性,是我们

认识理解中华文明的最基本维度。这体现了中国

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性质,同

时也回答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治国

方略“何以如此”的理论依据。这五个突出特性,

对于我们认识中华文明、理解中国文学艺术优秀

传统、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学理上的思维路

向。

如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如何发展中

国式现代化的文化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

提出了一个根本道路,那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的总体指导思想。讲话中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

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

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

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

第一,“结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马克思

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源不同,但彼此存在

高度的契合性。相互契合才能有机结合。第二,

FRAGRANT HILLS CULTURE 香山文艺 21

红色香山 文艺中国

第24页

“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

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

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

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

态。

第三,“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让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

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中国

式现代化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中华文明赋

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第四,“结合”打

开了创新空间,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

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更重要的

是,“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

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

制度创新。

第五,“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创立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

的最有力体现。“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

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

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

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

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

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段重要论述意义重大,

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思想地位。在中华文明基础上

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根本的道路、

理论和制度,都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

具体实际、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而作用

的。我们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能离

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的深厚基础,如果离开,将

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样地,我们又不能离

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指导思想、作为注入

现代活力的思想源泉。

关于“结合”的前提“契合”,是我们要有明

确认知的。“契合”是客观存在,是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在一致性。尽

管二者来源不同,但不影响二者之间的契合关

系。正因为有了这种内在的契合关系,我们才能

在此基础之上加以自觉的结合。

美国学者爱德华·威尔逊有《论契合》的著

作,其中有关论述可以作为我们的借鉴。威尔逊

认为:“契合是统一的关系。我欣赏契合这个

词,它胜过‘一致性’。因为,契合这个词用得不

多,所以保持了精确性,而一致性有若干种可能

的含义,其中的一个意思就是契合。”(爱德华·

威尔逊:《论契合》,三联书店2002年版)这里所

文艺的力量

SPIRIT 04 15 June 2023

22 香山文艺 FRAGRANT HILLS CULTURE

第25页

FRAGRANT HILLS CULTURE 香山文艺 23

红色香山 文艺中国

举,可以在某种意义上帮助我们理解“契合”

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所揭示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契合,是指二者作为人类进步

的思想文化遗产所存在的内在一致性。正因为具

有深厚根基,“结合”才有了基础和前提。比如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我们改造世界的重要

思想武器,而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知行合一”,

也突出地强调了实践的价值功能。再如关于文艺

批评,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批准标准是“美学

的、历史的”,而中国文艺理论中的“知人论

世”和“尽善尽美”等,都有深刻的契合度。我

们只有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的契合资源,才能在“结合”上取得创新性的

成就。“契合”不是单摆和并列,而是有着内在

的、有机的一致性,是需要我们下大功夫去探寻

的。如果“拉郎配”式地找“契合”,会使我们的

“结合”缺失坚实的基础。

我们要在“结合”的基础上造就一个有机

统一的文化生命体。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要有

这样一个整体观、全局观,要通过自己的文艺创

作和理论创新,自觉地加入到这一个“有机统一

的文化生命体”之中。这个“有机统一的文化生

命体”,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具有正确的价值

导向,具有深刻的审美魅力。从文艺的角度来

看,无论何种艺术样式,如小说、绘画、音乐、

雕塑、舞蹈等,都是这个“有机统一的文化生命

体”的颇具活力的“细胞”。

“契合”基础之上的“结合”,使我们掌握

了思想与文化主动,激发了无限的创新活力。这

个创新空间非常广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

着的无比丰富的资源,在马克思主义的光照之

下,呈现出时代的、鲜活的光芒。对于文艺工作

者来说,对于理论工作者来说,都意味着创造的

春天已经到来。我们在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和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契合点之上的“结合”,

赋予我们以鲜明的未来指向,赋予我们以创新的

力量。我们的潜能会得到空前的发挥,我们的创

作和理论都会结出新时代的硕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

重要讲话,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起点:一个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起点,一个推进中国式现

代化的新起点。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

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

我们的历史使命,文艺工作者大有作为。共同创

造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我们充分发挥自身

的文化主体性,凝心聚力,奋发创造。 (来源:

中国艺术报)

第26页

红色香山 文艺中国

FRAGRANT

H I L L S

CULTURE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书翻页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