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专号2封面

发布时间:2024-1-09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名著专号2封面

2 阅读名著 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 DUXIETIANXIA老舍先生画像2. 情节梳理法主题:《四世同堂》一共三部,近百万字,不仅内容宏大、篇幅较长,而且思想深刻。任务:同学们初读作品时,可以借助情节推进法,概览全书主要内容,以小组的形式分别绘制情节推进图,然后进行汇总、讨论、定稿。成 果 示 例:《惶惑》情节推进纲要:七七抗战——北平陷落——天津陷落——北平中秋——保定陷落——太原陷落——上海失利——南京陷落。3. 散点聚焦法主题:《四世同堂》突出了人物和情节两条线,聚焦三类人物,可以把握全书脉络。其实,作者不仅聚焦于北平人,还聚焦于北平城。作者笔下的北平城充满了历史气息,太平年月展现其“美”,沦陷年月展现其“死”,这样就写活了一座充满烟火气息的城市。同时,作者也在写北平城与北平人的关系,尤其是沦陷后的北平,涌现出了不同类型人的生活方式,让我们不得不深思,北平作为皇城,雍容优雅的气度在面对外敌入侵时,就显现出慵懒闲散的特点,这种懒散逐渐消磨人的意志,进而成长出一种根深蒂固的奴性。任务:请从“小羊圈”胡同里的各种人物的生活状态看北平人的精神状态,进而思考国民精神状态。阅读方法作者:老舍出... [收起]
[展开]
名著专号2封面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页

DUXIETIANXIA 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 阅读名著 1

主办:《中学生学习报》社有限公司

编辑出版:《快乐学习报》编辑部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41 一 0100

青年视角

读写领地

卓越思辨

扫描二维码

进商城订购报纸

《四世同堂》

《呼兰河传》

《长恨歌》

《白鹿原》

《悲惨世界》

《红岩》

《暴风骤雨》

《子夜》

《活着》

《欧也妮·葛朗台》

《论语》

《三国演义》

《苏东坡传》

2-5

6-9

36-39 10-13

14-23 40-43

24-27 44-47

28-31 48-53

32-35 54-60

61-64

第2页

2 阅读名著 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 DUXIETIANXIA

老舍先生画像

2. 情节梳理法

主题:《四世同堂》一共三部,近

百万字,不仅内容宏大、篇幅较长,而

且思想深刻。

任务:同学们初读作品时,可以借助

情节推进法,概览全书主要内容,以小

组的形式分别绘制情节推进图,然后进

行汇总、讨论、定稿。

成 果 示 例:《惶惑》情节推进纲

要:七七抗战——北平陷落——天津陷

落——北平中秋——保定陷落——太原

陷落——上海失利——南京陷落。

3. 散点聚焦法

主题:《四世同堂》突出了人物和情

节两条线,聚焦三类人物,可以把握全书

脉络。其实,作者不仅聚焦于北平人,还

聚焦于北平城。作者笔下的北平城充满了

历史气息,太平年月展现其“美”,沦陷

年月展现其“死”,这样就写活了一座充

满烟火气息的城市。同时,作者也在写北

平城与北平人的关系,尤其是沦陷后的北

平,涌现出了不同类型人的生活方式,让

我们不得不深思,北平作为皇城,雍容优

雅的气度在面对外敌入侵时,就显现出慵

懒闲散的特点,这种懒散逐渐消磨人的意

志,进而成长出一种根深蒂固的奴性。

任务:请从“小羊圈”胡同里的各种

人物的生活状态看北平人的精神状态,

进而思考国民精神状态。

阅读方法

作者:老舍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四世同堂》创作历时五年,共分

三部:《惶惑》《偷生》《饥荒》,前

两部写于抗战时期,第三部写于赴美

讲学期间。老舍自称《四世同堂》是“抗

战文学的一部较大的纪念品”,小说以

抗战时期北平城的小羊圈胡同为故事

背景,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

细致描绘了社会各个层面的人物在北

平沦陷八年时间里遭遇苦难屈辱的生

活,真实记录了民族生死存亡面前普

通民众逐渐觉醒和不断成长的过程。

整本书阅读书目 共读·深读

超短梗概

名家评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

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

非我等,北京满族正红旗人。因为老

舍生于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

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

后,他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

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老

舍生于北京城的一个贫民家庭,在大

杂院里度过艰难的幼年和少年时代。

他非常熟悉社会底层的市民生活,喜

爱流传于市井里巷的戏曲和民间说唱

艺术,这种阅历有利于他日后创作的

平民化与“京味”艺术风格的形成。

老舍 1918 年北京师范小学毕业

后任小学、中学教师,1924 年赴英

国,在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汉语讲师,

(本版由江北老师供稿)

1. 北京大学文学院孔庆东教授说:“老舍《四世同堂》最难能可

贵之处在于,能在平和的自然状态中,呈现出‘正’的力量,表现出

了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中人的‘不屈’,由此突出了‘邪不压正’的观念。”

2. 中国传媒大学逄增玉教授说:“长篇小说《四世同堂》,是老

舍反映抗战的扛鼎之作,也是现代中国文学中最优秀的抗战文学作品。”

3.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著名学者吴福辉说:“我们看老舍全部作品

的核心所在,都是通过对北京人的精神批判,要求在将中国传统文化

痛痛快快‘盘底’之后,不能在荒地之上,也不能在原地之上,而是

在一块彻底清理过的文化基地上,建立起中国现代的文化精神。”

《四世同堂》

作家简介

开始小说创作。1930 年回国后任齐鲁

大学、山东大学教授。1938 年中华全

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被选为理事

兼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

1946 年应邀赴美国讲学,后旅居美国

从事创作。解放后回国,曾任中国文

联副主席等职。

老舍是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

言大师、人民艺术家、北京人艺编剧,

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

号的作家。他一生共写了一千多篇(部)

作品,共七八百万字。主要作品有: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赵子曰》《老

张的哲学》《四世同堂》《二马》《小

坡的生日》《离婚》《猫城记》《正

红旗下》,剧本《残雾》《方珍珠》《面

子问题》《龙须沟》《春华秋实》《青

年突击队》《戏剧集》《柳树井》《女

店员》《全家福》《茶馆》,报告文

学《无名高地有了名》,中篇小说《我

这一辈子》《出口成章》《月牙儿》,

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哈

藻集》《火车集》《贫血集》等。

老舍以长篇小说和戏剧著称于世,

他的作品充满着机智、诙谐及浓厚讽

刺意味,形成了独特的幽默风格,具

有强烈的民族文化批判和反思色彩。

1. 人物形象梳理法

(1)人物关系法

主题:《四世同堂》以北平城小羊

圈胡同为背景,表现了抗战时期北平沦

陷区普通民众的生活。通过复杂的矛盾

纠葛,讲述了胡同内的祁家、钱家、冠

家三家和其他居民的遭际与命运,刻画

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

任务:小说中众多人物关系呈现网

状交错状态,请同学们用表格(或者思

维导图)的形式,梳理胡同院落的各种

人物关系,并绘制人物关系网络图,理

清人物之间关系。

成果示例:人物关系网络图 →

胡同院落

1号院钱家

2号院李家

3号院冠家

4 号杂院

5号院祁家

6 号院

7 号杂院

院落主人

钱默吟

钱太太

李四爷

李四妈

冠晓荷

大太太大赤苞

二太太尤桐芳

剃头匠孙七夫妇

马寡妇

小崔太太

祁老太爷

洋奴丁约翰

棚匠刘师傅夫妇

小文夫妇

方六

其他人

其他(含伦理)关系

少奶奶的父亲金三爷

钱太太弟弟陈野求

狐朋狗友:高亦陀、李

空山、蓝东阳

重孙小顺儿

重孙女妞子

远亲常二爷

大少爷钱孟石

大少奶奶

二少爷钱仲石

大小姐高第

二小姐招弟

儿子天佑

儿媳天佑太太

孙子钱善

外孙程长顺

长孙瑞宣

孙媳韵梅

二孙瑞丰

孙媳胖菊子

三孙瑞全

伦理关系

(2)人物对照法

主题:《四世同堂》善于将人物进

行对照描写,譬如瑞宣在不同的人生境

遇里思想性格是截然不同的,《惶惑》

中善良保守,《偷生》中摇摆觉醒,《饥

荒》中走向反抗。同时,还可以就作品

中的不同人物进行对比,譬如将瑞宣、

瑞全两兄弟不同的成长过程进行比较,

还可以将瑞宣、瑞全与瑞丰不同的人生

选择进行比较。更高阶的人物对照,还

可以扩展到不同作品中同一类型人物的

对照,譬如现代文学作品里的太爷形象

(《四世同堂》中的祁老太爷、《家》

中的高老太爷、《子夜》中的吴老太爷)

和长子形象(《四世同堂》中的瑞宣、

《家》中的觉新、《平凡的世界》中的

孙少安),也可以进行对照阅读。对照

阅读,即在阅读中自觉地将具有一定关

联的人物对比参照,区分细微差别,探

究差别产生的本质原因。

任务:请同学们运用对照法,梳

理瑞宣、瑞全两兄弟不同的成长过程,

从他们的人生选择角度探究作者对传

统家国观念、忠孝观念的深刻思考。

成果示例:

问题:瑞宣、瑞全两兄弟比较,“同

样受过高等教育,同怀一颗爱国之心,

为何面对侵略者的铁蹄,二人最初的

选择截然不同呢”?

结论:通过比较发现祁瑞宣矛盾痛

苦的根源是家庭制度的影响和身为长子

的强烈责任感,让瑞宣陷入了两难境地,

进而领会作者在祁瑞宣身上所寄寓的同

情和期待。瑞宣是四世同堂这个大家族

的长子长孙,是家族生活的真正承担者。

面对残酷的现实,他深陷矛盾纠结之中

苦苦挣扎。瑞全走出了家庭,投身到革

命中去,为尽忠而放弃了孝。

(3)人物群像法

主题:《四世同堂》极擅长塑造

群像,其中知识分子系列人物形象、

群像类型

知识分子

代表人物

瑞宣

瑞全

钱默吟

形 象

胖胖的,长得

很像父亲,自

然、大雅。

又瘦又长,眼

小有神。

矮个子,相当

的胖,一嘴油

光水滑的乌

牙,厚厚敦敦

的可爱,圆脸,

大眼睛。

性 格

善良、矛盾

性子急,敢

决断

身 份

中学教师

大学生

诗人

教育背景

接受了传统

文化教育,

又接受了新

思想

新思想教育

传统文化

命 运

两难境地,但最

终在瑞全和钱

默吟的带领下

参与抗日行动。

逃出北平,成为

一名抗日战士。

日本占领北平

后,妻儿死去,

毅然走上抗日

道路。

汉奸系列人物形象、女性系列人物形

象、老年人系列人物形象都极富特点。

任务:请同学们运用图表的形式

梳理小说中的人物群像,梳理不同人

物的人生轨迹,体会作者对于知识分

子的反思与期待。

成果示例:知识分子群像图

第3页

DUXIETIANXIA 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 阅读名著 33

浸透到骨子里的“卑贱”

◆李凤成

◆孙越然

“小羊圈”胡同里发生的故事,但它展

《四世同堂》描写的是北平一个 清高的诗人与坚强的战士

现的是沦陷区都市文化背景下城与人的

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着浓

郁的都市文化气息和独特的民族文化特

色。

提供人物活动场景。作品以“小羊

圈”胡同为中心,为沦陷的北平中形形

色色的人物提供活动场景:

“祁家的房子坐落在西城护国寺附

近的‘小羊圈’。说不定,这个地方在

当初或者真是个羊圈,因为它不象一般

的北平的胡同那样直直的,或略微有一

两个弯儿,而是颇象一个葫芦。”

独特的小羊圈胡同酷似一个“葫

芦”,诠释着“城和人”的关系,“四五十

年来,他老住在这里,而邻居们总是今

天搬来,明天搬走,能一气住到十年

二十年的就少少的。他们生,他们死,

他们兴旺,他们衰落,只有祁老人独自

在这里生了根”。作者用文化分割人的

世界,构筑一个广大市民世界,关注沦

陷文化背景下人物的命运和世态人情。

胡同文化也定义着沦陷区都市文化

圈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全胡同里,

只有祁老人和瑞宣常到钱家来,知道一

些钱家的‘秘密’”。祁老人和钱先生

虽然在“性格、学识、趣味”上都不同,

“他们居然成了好朋友”。祁老人最喜

欢二号院的李四爷,因为李四爷为人好,

而对四号与六号院的人们保持着不即不

离的态度,“有事就量力相助,无事便

各不相扰”。在情感上,祁老人对邻里

关系保持着适度的亲疏远近。

祁老人对小羊圈里最体面的三号院

最为反感,“夹在钱家与祁家中间的三

号是祁老人的眼中钉”。让他感到精神

上的压迫与反感。“祁老人嫉妒三号的

房子,却看不上三号所有的男女。”祁

老人对邻里关系的鲜明对比态度,预示

着人物之间的命运不同。

展示民俗生活画卷。作者将人物的

活动和心理性格的描写置于古老民风民

俗的环境中,使作品更具有浓郁的民族

特色:

北平活脱像是一个被耻辱包裹的

“粽子”,失去了本民族的文化风采,“她

说不上来什么是文化,和人们只有照着

自己的文化方式——像端阳节必须吃粽

子,樱桃,与桑葚——生活着才有乐趣。

她只觉得北平变了,变得使她看着一家

老小在五月节瞪着眼没事作。她晓得这

是日本人占据住北平的结果,可是不会

扼要的说出:亡了国便是不能再照着自

己的文化方式活着”。国土沦陷,生活

失去乐趣,文化方式也被迫改变,人们

只能屈辱地活着,面临着饥饿和惶惑。

“或者只有北平,才会有这样的夏

天的早晨:清凉的空气里斜射着亮而

喜悦的阳光,到处黑白分的光是光,

影是影。……就连小羊圈这块不很体

面的小地方,也有它美好的画面。”

这份美好的画面只能残留在“小羊圈”

人们的记忆中。“今天,北平人可已

顾不得扬头看一看天,那飞舞着的小

燕与蜻蜓的天;饥饿的黑影遮住了人

们的眼。天上已没有了白鸽,老人们

已失去他们的心爱的鸟;人们还没有

粮,谁还养得起鸟与鸽子。是的,有

水的地方,还有垂钓与荡桨的;可是,

他们是日本人;空着肚子的中国人已

没有了消遣的闲心。北平象半瘫在晴

美的夏晨中。” 战争让北平成了一只

失舵的孤舟,沦陷的北平充斥着“亡

国的晴寂”!

老舍用细腻的笔触,为读者描摹了

一幅北京夏天的风景,表达出小羊圈的

人们对过去美好悠闲生活的留恋,与饥

饿状态下的苦难生活形成了对比,抨击

了日本侵略者的残忍。

◆ 孙霄泉

冠晓荷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汉奸,他

可以为了一己私利出卖国家利益,有研

究者形容其“有奶便是娘”,可谓一针

见血。

相由心生。在小说第一章中,老舍

先生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冠晓荷的形

象:

“冠先生已经五十多岁,和祁天佑

的年纪仿上仿下,可是看起来还象三十

多岁的人,而且比三十多岁的人还漂亮。

冠先生每天必定刮脸,十天准理一次发,

白头发有一根拔一根。他的衣服,无论

是中服还是西装,都尽可能的用最好的

料子;即使料子不顶好,也要做得最时

样最合适。小个子,小长脸,小手小脚,

浑身上下无一处不小,而都长得匀称。

匀称的五官四肢,加上美妙的身段,和

最款式的服装,他颇象一个华丽光滑的

玻璃珠儿。”

肖像描写采用短句和口语,显得活

泼、灵活,最后一句的比喻大胆而贴切,

而且语带讽刺,堪称神来之笔,精雕细

琢出冠晓荷是一个投机钻营、贪图享受、

心胸狭隘、性格圆滑之人。

两面三刀。冠晓荷有着一张闲不住

的嘴,为了一己私利,这张嘴常常搬弄

是非。小说描绘这张嘴道:

“他说什么,与相信什么,完全是

两回事。他口中说‘国家民族’,他心

中却只知道他自己。他自己是一切。他

自己是一颗光华灿烂的明星,大赤包与

尤桐芳和他的女儿是他的卫星——小羊

圈三号的四合房是他的宇宙。”

“嘴”部特写彰显了老舍先生在刻

画人物方面游刃有余的功力。作者呈现

出了冠晓荷的表里不一的圆滑品性,同

时借助天体——宇宙、卫星、明星来譬

喻在冠晓荷心中其家庭的重要性,作家

在幽默的笔触中显现出冠晓荷极端自私

的本性。

官瘾十足。冠晓荷是一个十足的禄

蠹,为了做上官,他根本不去想这个官

钱默吟是一个清高的诗人,又是一

个坚强的战士。在沦陷的北平,他诗人

兼战士的形象伴着血和泪。

钱默吟一出场,便带着诗人的气质。

小说这样写他的外貌:“矮个子,相当

的胖,一嘴油光水滑的乌牙,他长得那

么厚厚墩墩的可爱。圆脸,大眼睛,常

好把眼闭上想事儿。” 钱老先生的日

常工作是“浇花、看书、画画、吟诗”,

钱先生是一个清高的诗人,“他的诗不

给别人看,而只供他自己吟味”“他一

辈子不肯去巴结任何人”。

钱先生喜爱吟诗,安于清贫。他渴

望做一个“自由的诗人”,北平沦陷,

他开始关注国家大事,“我这几天什么

也干不下去!我不怕穷,不怕苦,我只

怕丢了咱们的北平城!一朵花,长在树

上,才有它的美丽;拿到人的手里就算

完了。北平城也是这样,它顶美,可是

若被敌人占据了,它便是被折下来的花

了”。他诗人的气质里有一股正义,“假

若北平是树,我便是花,尽管是一朵闲

花。北平若不幸丢失了,我想我就不必

再活下去”。

钱先生骨子里有一种爱国的情怀。

儿子孟石倒在血泊中,钱先生十分难过,

但他难过得“很痛快”。小说中这样写

道:“太平年月,他有花草,有诗歌,

有茶酒;亡了国,他有牺牲与死亡;他

很满意自己的遭遇。他看清他的前面是

监牢,毒刑,与死亡,而毫无恐惧与不

安。他只盼着长子不被捕,那么他的老

妻与儿媳妇便有了依靠,不至于马上

受最大的耻辱与困苦。”钱先生不再“向

音节词律中找诗”,他的命运都是“亡

国篇”中诗的节段,他似乎要与诗告别。

钱太太碰死在棺材上,钱先生变成

了我们不再熟识的“那位诗人”了。

小说中写道:“赤着脚,满脚是污泥,

肿得像两只刚出泥塘的小猪。”此处

的“泥塘的小猪”形象与钱先生出场

时的诗人形象判若两人,尤其是钱先

生受刑后的形象变得十分凄惨:“那

些血道子,有的是定好了黑的或黄的

细长疤痕;有的还鲜红的张着,流着

一股黄水。有的并没有破裂,而只是

蓝青的肿浮的条子;有的是在黑疤下

面扯着一条白的脓。一道布条,一道黑,

一道红,一道青,一道白,他的背是

一面多日织成的血网!”

当钱先生出狱清醒后,他“不知要

倒下多少次”,也要“到三号院”见一

见自己的仇敌冠晓荷。他不是为寻仇,

而是要表明自己的心志:“你不用害怕,

我是诗人,不会动武!我来,是为看看

你,也叫你看看我!我还没死!日本人

很会打人,但是他们打破了我的身体,

打断了我的骨头,可打不改我的心!我

的心永远是中国人的心!”

钱先生诚实、爽直、坦白和不屈服,

拥有这种精神的钱诗人在祁瑞宣眼中成

了中国的象征。钱先生从“不肯损伤一

个蚂蚁的诗人”,变成了一个有诗人气

味的坚强战士。

贱性难移。冠晓荷执着地向日本人

索官,以至于在被日本人抄家后还一厢

情愿地认为自己对日本人不薄,不会是

日本人干的。在小说的结尾,因为北平

发生瘟疫,冠晓荷被日本鬼子以“要消

毒”为由,拉到荒郊野地活埋了。然而

可悲的是,在活埋前不久,他还在炫耀

与皇军的亲密关系,到死为止,他都对

皇军恭敬有加,始终把日本人称作“朋

友”。

老舍爱憎分明,对卖国求荣的冠晓

荷之流恨之入骨,笔下充满无情的讽刺

与鞭挞。

的好坏,任职的政府是谁。只要谁

有权有势,谁能让他也变得有权有

势,他就会跟随谁,就会对谁阿

谀奉承。特别令人愤恨的是他

捏造谎话向日本人告密,将爱

国志士钱默吟先生投入日本

人的监狱:

“胡同两头都临时设了

岗,断绝交通。冠晓荷领

路。他本不愿出头露

面,但是日本人一

定教他领路,似乎

含有既是由他报告

的,若拿不住人,

就拿他是问的意思。事前,他并没想到

能有这么一招;现在,他只好硬着头皮

去干。他的心跳得很快,脸上还勉强的

显出镇定,而眼睛象被猎犬包围了的狐

狸似的,往四外看,唯恐教邻居们看出

他来。他把帽子用力往前扯,好使别人

不易认出他来。”

作家通过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展现

出冠晓荷第一次做汉奸时的战战兢兢。

狡猾的日本人并不替他着想,去钱家抄

家时,一定要他在前面带路,他原本“使

阴招”的图谋破产,汉奸的身份公告于

天下。

小羊圈:独特的都市文化 热·文化 锐·思考

析·心理

第4页

4 阅读名著 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 DUXIETIANXIA

《子夜》

《家》

吴老太爷:

坟墓中的僵尸

读《家》,既被觉慧的热情感动,

也因高老太爷的冷血而切齿。高老太

爷的冷,如严冬平旦的寒风,如月下

寒光闪闪的无情剑,其冷冷在骨子里。

热,让人亢奋;冷,叫人理智——

高老太爷是位风雅者,也是位卫道士。

何以言此?

包办婚姻,薅耨爱情。

高老太爷,这位暗黄色长脸又光秃

头顶的老人,他相貌庄严,凛然不可

侵犯,是个讲道德说仁义的顽固人物。

他屡次包办他人婚姻,把有情人推向

死坑,是位阴冷的刽子手。

抓阉选婚。觉新的婚事,因两位姑

娘实在不好定夺,于是演了出抓阉选

婚的闹剧,虽说是他父亲包办,聪明

的读者,谁都知道这婚事能顺利进行,

背后定有强有力的支撑者——高老太

爷。请看觉新父亲的话:

李家的亲事我已经准备好了。下个

“起风了”,这是老舍《四世同堂》

的结束语。是的,抗战胜利了,自然有

“风”兴了起来;北平、小羊圈,从

七七事变到日本投降,八年抗战的风终

于息了,而八年中的人与事,作者用深

沉的笔触及人的灵魂,让人难以忘怀。

难忘的有祁老太爷。这位四世同堂

的老太爷,八年的经历,让他有了不少

的变,也始终有不少的不变。

祁老太爷的变,主要是性格的变,

他本是位懦弱、隐忍、保守、爱面子的

长者,后来他变得果敢起来、坚决起来。

祁老太爷,在小羊圈置了房子,种

花莳草,以为过着明哲保身的生活,就

可保全四世同堂的兴盛,即便是八国联

军、直奉战争,北平的灾难肯定是过不

了三个月的,他认为战事来了,关上院

门,再用装满石块的瓦缸顶住它即可;

然而,当日本入侵小羊圈后,他开始显

得懦弱,以致逆来顺受,受了不少苦头。

老人见孙媳妇真动了气,没敢再说

什么,而把小顺儿拉到自己的屋中,告

诉他:“在院里玩不行吗?干吗出去惹

事呢?他们厉害呀,你别吃眼前亏呀,

我的乖乖!”

祁老人的重孙小顺儿被两位日本小

孩欺侮了,他却要息事宁人,百般隐忍,

甚至想拉着重孙去向日本人道歉,如此

缺少血性,毫无斗志。再看下面语段:

“他?求他?”她的眉有点立起来

了。

“我去!我去!”祁老人紧赶着说。

“你知道,我也很讨厌那个人!”

弟为国做的事,甚至默认放过日本老太

婆。

祁老太爷的不变,主要体现在始终

保有一颗善良的心,始终爱憎分明。

他对邻居、对草木、对那片土地的

善,天地可鉴。祁老太爷从想方设法帮

助钱太太,到对李四爷之死的悲恸,最

后到双手捧着钱先生的手说“到底回来

了”,无一不体现他骨子里的善。

他又爱憎分明。他恨日本人,恨他

们残害同胞;他恨大赤包与冠晓荷,恨

他们成了日本人的帮凶;他还恨胖菊子,

恨她背叛瑞丰跟了蓝东阳。可他又爱着

钱先生、李四爷、天佑、白巡警,也爱

高第,甚至那位正直的日本老太婆……

起风了,祁老太爷在小羊圈的槐树

下正仰望着苍穹呢! (本版由谭新阳老师供稿)

月十三是个好日子,就在那一天下定。

父亲的话底气十足,多是秉承高老

太爷旨意;于是,李家小姐瑞珏成了

觉新的夫人;觉新与梅小姐的爱情在

霜风冰雪中被活生生地摧折了,于是

乎,梅郁郁寡欢,泣血而死。

鸣凤赐婚。冯乐山,孔教会中重要

分子,六十岁了,还要娶姨太太。高

老太爷竟然决定要把鸣凤送到冯家去,

给他做小。深爱觉慧、性情桀骜的鸣凤,

最后用极其温柔而凄楚的声音叫了两

声“三少爷,觉慧”,便纵身往湖里一跃,

绚烂的花朵就如此凋谢了。

觉民拒婚。在高家,高老太爷就是

一切,高老太爷让冯乐山的千金做觉

民的媳妇,觉民敢不从 ? 高老太爷要

把觉民与琴的爱情之蘖薅掉,可他死

也不信觉民会抗婚。

厌恶进步,绞杀新生。

对待督军士兵暴打学生事件,觉慧

义愤填膺,积极抗议;高老太爷极力

反对学生运动,骂学生“太嚣张了,

太胡闹了,今天要检查日货,明天又

要捉商人游街,简直目无法纪”,反

复骂觉慧“把你这条小命闹掉”。觉

民拒婚后,他指责洋学堂把人教坏了,

并说“高家子弟,不准再进洋学堂”。

唯我独尊,绝对权威。

“我说是对的,哪个敢说不对 ? 我

说要怎么样,就要怎样做!”这便是不

可一世的高老太爷。祭祀时,高老太爷

最先向祖宗叩头,其他人方可依次祭祀;

吃饭时,高老太爷举起筷子,其他人方

可举箸而食。他要觉慧以五叔克定为榜

样在家里学学做诗,做文章,要他看《刘

芷唐先生教孝戒淫浅训》。可五叔是位

伪君子,在老太爷的威慑下,还敢嫖赌

逍遥,真是莫大的讽刺呀!

凡此种种,乃高老太爷卫道士的一

面;然而,他也有风雅的一面。

高老太爷常跟小旦戏子交往,还亲

点某花旦做状元;曾经印《遁斋诗集》

送朋友,收藏各类书画。六十多岁了,

还纳了位浓妆艳抹、一身香气、尖声尖

气的陈姨太,如此风雅,谁与争锋?高

老太爷还组织九老会,轮流宴客作乐,

赏玩书画,或去剧院听戏,或去老朋友

家里打牌,甚至在自己六十六岁生日上,

听川剧《打饼调叔》,听京剧《翠屏山》,

岂不风雅?只可惜他的风流雅气最后却

被陈姨太的捉鬼风波弄得荡然无存了。

高老太爷一路走来,浮华一生,风

雅卫道,合而为璧!《四世同堂》

读元结,读“余生残喘,朝夕

殒灭”,亟为古人忧;读《子夜》,

读吴老太爷,更为这位活在堡垒中

的残喘人悲。吴老太爷自骑马跌伤

了腿后,二十五年就捧着《太上感

应篇》活在他的书斋里,书斋是他

的堡寨,《太上感应篇》是他的护

身符。

然而,这书斋、这护身符并没

有保全吴老太爷。几经折腾后,他

如一片飘落的枯叶,悄然走完了其

人生的最后旅程。

围绕着吴老太爷,小说写了哪

些矛盾呢?

其一,家庭矛盾。其家庭矛盾

主要体现在父子身上。三十年前,

吴老太爷是位挺括括的“维新党”,

满腔子都是“革命”思想,那时他

思想激进,英年浩气冲天,他的父

亲是位侍郎,怪僻、执拗、守旧,

父子冲突如升天火焰,可不知怎地,

吴老太爷突然哑火了,也许是从马

上跌落下来,把精气神跌丢了,从此,

吴老太爷“亦不弱于乃翁”,跌进

了执拗、守旧的深渊之中:这是第

一代父子冲突。

其二,社会矛盾。吴老太爷本

以为在书斋抄抄《太上感应篇》,

还可以和二十五年前一样,平静地、

闲适地生活在双桥镇,他怎会想去

上海儿子那儿呢?可情势不妙呀!

请看:

土匪实在太嚣张,而且邻省的

共产党红军也有燎原之势。

社会的不太平,搅得他心神不

宁,无奈之下,他只得妥协去上海

避难了;然而,上海也不是仙境,

同样也不太平,公共汽车罢工,共

产党在北京路“闹事”,工厂里工

人暴动……黑云压城,社会激流已

成漩涡之势,吴老太爷却在这漩涡

中颠簸摇摆。

其三,思想矛盾。吴老太爷守

着书斋,守着《太上感应篇》,守

着金童玉女,他保守迂腐,认为孝

当先,万恶淫为首,是东方式的套

中人;刚入上海这座“魔窟”,他

便受不了,这里有五色灯光,有摩

天建筑,有高高的路灯杆,有“轰、

轰、轰”“轧、轧、轧”“啵、啵、

啵”猛烈的嘈杂声,有女人的香水

味,有半祼体妖艳的少妇,还有夜

叉与鬼……这一切让吴老太爷慌了

神;更甚者,七少爷阿萱也生出了

贪婪的邪魔的眼光,四小姐蕙芳也

追求时髦了,金童玉女也染渍了——

吴老太爷真是想不通,更接受不了,

他怀疑、恐惧、慌乱、焦虑、无奈……

这些矛盾如无形的绳索绞织在

一起,合力把他从堡寨中拉了出来,

又合力把他勒紧,让其窒息而死了。

这是钱默吟第一次被捕后

的文字,钱太太的决绝强烈

地衬托了祁老太爷的逆来顺

受,他竟然生出要去求汉奸

冠晓荷的念头,虽说同情钱

氏,却辱没了骨气。

然而,这场民族大灾难

也教育了不少人,祁老太爷

即是。当一切灾难如洪水冲

来,仲石之死,钱先生被捕,

胖菊改嫁,小崔、孙七、尤

桐芳相继不幸死去……尤其

是天佑含冤而亡、重孙女妞

妞因饿而死,祁老太爷已果敢

起来,再也不逆来顺受了。

“躲开!”老人的腿不听使唤,可

他还是一个劲儿往前走。“我要让三号

那些日本鬼子们瞧瞧。是他们抢走了我

们的粮食。他们的孩子吃得饱饱的,我

的孙女可饿死了。我要让他们看看,站

一边去。”

这段话写得太精彩了。这哪是位懦

夫?分明是位冲锋呐喊的战士!

祁老太爷的变,还体现在认识上。

当初,他只关心自己的事,认为三个月

后北平肯定会相安无事,当钱默吟第一

次来拜见他时,祁老太爷只是说:“老

朋友了,不准说客气话,你有粮食没有。

没有,告诉我一声!”他太在乎粮食、

在乎你我的生命,他哪里知道钱先生的

拳拳爱国之心?后来的许多事,让祁老

太爷改变了认识,也明白了个人的事与

国家的事紧紧相连,于是赞许瑞全与高

高老太爷:卫道与风雅的合璧

祁老太爷的变与不变

现代文学作品里的“太爷”形象

第5页

DUXIETIANXIA 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 阅读名著 55

观·人物

锐·思考

观·形象

祁瑞宣:苦闷中觉醒的钟摆人 祁瑞宣是一个在苦闷中

觉醒的钟摆人。他外表温文

尔雅,性格优柔寡断,内心

充满矛盾、苦闷和彷徨,在

家与国之间摇摆不定。

负重偷生的蜗牛 ◆赵丽娟

◆孙越然

祁瑞宣是个内心矛盾的人物。他是

个手无寸铁的教员,有不甘做亡国奴的

气节,但又因上有爷爷、母亲,下有妻

子儿女靠他养活而不能愤然出走,投奔

抗日队伍。他就像一只负重的蜗牛,只

好滞留在沦陷的北平选择“偷生”。

北平陷落,瑞宣的心情陷入矛盾

痛苦中,但依然心存幻想。后来瑞宣认

为自己和瑞丰“都是亡国奴”。一向温

文尔雅的瑞宣首次开战:“我自己就不

干!”随着“台儿庄大捷”的到来,他

的心也随之“长大了”。保定陷落,他

开始思考“国家”,“国家不再是个死

板的定义,而是个有血肉,有色彩,有

声音的一个巨大的活东西”。国家危亡

之际,他“找到了自己在战争中的地位”,

然而小说所着力表现的却是他的性格矛

盾和无穷的精神苦恼。

瑞宣在矛盾痛苦中也曾有过多种

思考,他称自己是“会思想的废物”。

他对战争的思考是“还是打好”,同时

伴随着对自己的思考:“笼中的小鸟,

尽管立志不再啼唱,又有什么用?”所

以他对爱国的思考只能是:“爱国是一

股热情所激发出来的崇高行动!光是想

一想,说一说,有什么用处呢?”瑞宣

想在多种思考中寻找出一条出路,然而

他的出路就是对自己斥责,“他没法卸

去自己的人世间的责任跑到理想的世界

里去”“他承认他有罪,应该这样惨死,

因为他因循苟安,没能去参加抗战”。

瑞宣被日本人抓走之后,作品中有

这样一段描写:“听见关门的微响,瑞

宣的心中更痛快了些——家关在后面,

他可以放胆往前迎接自己的命运了。”

但是出狱后,“瑞宣的脸瘦了一圈儿。

三天没刮脸,短的,东一束西一根的胡

子,给他添了些病容”。一场牢狱之灾,

让他失去了精神支柱,但思考的依然是

自己应尽的“亡国奴责任”。

“两口热茶喝下去,瑞宣的精神振

作了一些。虽然如此,他还是一心想去

躺下,睡一觉。可是他必须听祖父说完,

这是他的责任。他的责任很多,听祖父

说话儿,被日本人捕去,忍受小老鼠的

戏弄……都是他的责任。他是尽责任的

亡国奴。”

瑞宣的内心陷入极度的矛盾痛苦

之中,虽然被释放出来,但他不敢述说

狱中的真实情形:“‘嗯!’瑞宣说不

出什么来。他知道,只要日本人高兴,

明天他还会下狱的。瑞宣没精神,也不

敢,述说狱中的情形。他知道中国人不

会保守秘密,而日本人又耳目灵通;假

若他随便乱说,他就必会因此而再下狱。

于是,他只说了句‘里边还好!’”瑞

宣选择了忍辱“偷生”,像一只蜗牛慢

慢爬行。

瑞宣是年轻的一代,外

表上温文尔雅,“瑞宣,胖

胖的,长得很像父亲。不

论他穿着什么衣服,他的

样子老是那么自然,大雅。

这个文文雅雅的态度,在祁

家是独一份”。他在生活上

肯吃苦耐劳,“他很俭省,

不虚花一个铜板,但是他也

很大方——在适当的地方,

他不打算盘”。他在为人处

世上能忍让宽容,“他作事

非常的认真。但是,在认真

中——这就与他的老人们不同了——他

还很自然,不露出剑拔弩张的样子”。

作者心目中的瑞宣是“北京老派市民”

的标本,瑞宣外表的文雅与生活的节

俭,处处透露着他生活的苦闷和性格的

矛盾。

瑞宣生活在理想和现实交织的世界

中,“他愿意摆脱开一切俗事,到深远

的山中去读书,或是乘着大船,在海中

周游世界一遭。赶到不得已的由塔上下

来,他的心便由高山与野海收回来,而

想到他对家庭与学校的责任。他没法卸

去自己的人世间的责任而跑到理想的世

界里去”。他一直生活在两个世界中,

在现实世界里,他肩负着家庭和学校的

责任,但他却幻想着理想世界里的美好

生活蓝图。

瑞宣陷入到多重矛盾的困扰之中不

可自拔,“思想上,他与老三很接近,

而且或者比老三更深刻一点。……可

是,与老三不同,他不愿时常发表他的

意见”。瑞宣不仅在思想上表现出深刻

的矛盾性,而且在情感上也表现出了软

弱与妥协的一面,“在他到了该结婚的

年纪,他早已知道什么恋爱神圣,结婚

自由那一套。可是他娶了父亲给他定下

的‘韵梅’。他知道不该把一辈子拴在

个他所不爱的女人身上,但是他又不忍

看祖父,父母的泪眼与愁容。他替他们

想,也替他的未婚妻想。想过以后,他

明白了大家的难处,而想得到全盘的体

谅”。瑞宣矛盾的性格预示着悲凉的人

生,“全盘的体谅”委屈自己,只是为

了长辈们的快活,他为此骄傲,却牺牲

了爱情。

瑞宣的苦闷与摇摆更有时代的原

因。“北平陷落了,瑞宣像个热锅上

的蚂蚁,出来进去,不知道要做什么

好。……他知道中日的战争必定会使世

界的地理与历史改观,可是摆在他面前

的却是这一家老少的安全与吃穿。”北

平文化熏陶出来的瑞宣,陷入两难境地,

他不知道如何选择。

“今天,北平亡了,该怎么办?平

日,他已是当家的;今天,他的责任与

困难更要增加许多倍!在一方面,他是

个公民,而且是个有些知识与能力的公

民,理当去给国家做点什么,在这国家

有了极大危难的时候。在另一方面,一

家老的老,小的小,平日就依仗着他,

现在便更需要他。他能甩手一走吗?不

能!不能!可是,不走便须在敌人脚底

下作亡国奴,他不能受!不能受!”

在家和国之间犹豫徘徊不定,令人

锥心的亡国之痛,使瑞宣深深地陷入

“家”与“国”的矛盾痛苦之中。

瑞宣受过现代教育,有爱国心,“他

很用功,对中国与欧西的文艺都有相当

的认识”。天佑去世,瑞宣及全家人悲

痛不已,他又陷入文化思考中,“文化

是文化,文化里含有许多不必要的繁文

缛节,不必由他去维持,也不必由他破

坏。”“他好像是新旧文化的钟摆,他

必须左右摆匀,才能使时刻进行得平稳

准确”。瑞宣身上既有传统文化的影子,

又浸染着新文化思潮,因此,在他身上

也就集中了更加深刻尖锐的矛盾。

祁瑞全是《四世同堂》中一个令

读者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有研究者

将其与《家》中的高觉慧、《财主底

女儿们》中的蒋纯祖并列,称其为“叛

逆者”,这样的看法并不全然正确。

祁瑞全实际上是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的

优秀代表。

性格爽直的“愣头青”。祁瑞全

出生在小羊圈胡同,是祁家的老三,

和大哥祁瑞宣的温文尔雅、犹豫不决,

二哥祁瑞丰的游手好闲、是非不分不

同,他嫉恶如仇,性情耿直,用作家

的话说“老三瑞全是个楞小子,毫不

关心哪是文雅,哪是粗野”。日本侵

略者的铁蹄踏进北平伊始,坦克就在

北平城里横行,日本侵略者还“别出

心裁”地严禁读书人读书,以实施思

想的钳制。祁老太爷不放心邻居钱默

吟一家,因为钱家书多。祁瑞全自告

奋勇地去钱家“警告”钱先生,不过,

到了钱家,他反而和钱默吟一起骂起

了日本侵略者,他说:“侵略者要是

肯承认别人也是人,也有人性,会发

火,他就无法侵略了!日本人始终认

为咱们都是狗,踢着打着都不哼一声

的狗!”言语之间,看透了日本侵略

者的凶恶嘴脸。作家运用语言描写和

动作描写,刻画出了一个鲜活的“直

心肠汉子”祁瑞全。

国家至上的“大爱者”。祁瑞全

自然明白“自古忠孝难两全”的道理,

但他的选择完全和他的大哥相反,在

日本侵略者的坦克开到他们家附近的

时候,兄弟俩有如下一番对话:

街上的坦克,像几座铁矿崩炸了

似的发狂的响着,瑞宣的耳与心仿佛

全聋了。

“大哥!”

“啊?”瑞宣的头偏起一些,用

耳朵来找老三的声音。“呕!说吧!”

“我得走!大哥!不能在这里作

亡国奴!”

“啊?”瑞宣的心还跟着坦克的

声音往前走。

“我得走!”瑞全重了一句。

“走?上哪儿?”

坦克的声音稍微小了一点。

“上哪儿都好,就是不能在太阳

旗下活着!”

兄弟俩的对话中,祁瑞全的几次

说话都是采用了短句,细读这些短句,

读者不难发现,祁瑞全的语气是极为

强烈的,立场是极为坚定的,寥寥数

句勾勒出了一个在外敌入侵之际一个

不挠不折的爱国青年形象。

最有情义的革命者。一次八路军的

一个排长需要出城,大哥瑞宣把救王排

长的事情说给瑞全听,瑞全急于救他,

原文写道:

老三的黑豆子眼珠象夜间的猫似

的,睁得极黑极大,而且发着带着威

严的光。他的颧骨上红起两朵花。听

完,他说了声:“我们非救他不可!”

瑞宣也很兴奋,可是还保持着安详,

不愿因兴奋而卤莽,因卤莽而败事。

慢条斯礼的,他说:“我已经想了个

办法,不知道你以为如何?”

老三慌手忙脚的登上裤子,下了

床,倒仿佛马上他就可以把王排长背

出城似的。“什么办法?大哥!”“先

别慌!我们须详细的商量一下,这不

是闹着玩的事!”瑞全忍耐的坐在床

沿上。

祁瑞全就是这样一个年轻而富有

激情、思想先进且富有情义的觉醒的

知识分子形象。从祁瑞全的身上,人

们看到了他的“先国家之急”,他的

人生轨迹是家族文化的精华体现。

“三好生”祁瑞全

◆李凤成

第6页

6 阅读名著 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 DUXIETIANXIA

阅读方法

作者:萧红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萧红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呼兰河传》是在

国家危难时期,背井离乡的作者对故乡的一种

恋歌。作品以朴实细腻的文笔回忆了作者的童

年:慈祥的祖父、贫穷的有二伯、悲惨的小团

圆媳妇、生命力顽强的冯歪嘴子……众多的人

物形象栩栩如生。作者以散文诗化的艺术手法

描绘呼兰人的善良、愚昧、麻木、自私、迷信,

以及刻板和单调的古旧生活习俗,在看似轻松

的文笔下却孕育着作者对民族苦难命运的深切

关注。

整本书阅读书目 共读·深读

超短梗概

背景介绍

名家评介

1. 叙事结构

萧红在《呼兰河传》中创造了一种有

别于传统小说的叙事方式,既无贯穿始终

的“中心事件”,也无固定不变的“中心

人物”,看似结构有些散乱,作者却以对

小城中人与事的浓厚感情为章节的线索,

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小说共七章,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 章) 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呼

兰这座小城的总体布局,由十字街延伸而来,

从东二街写到西二街,还描写了呼兰河城

的精神盛举,如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

以及四月十八娘娘大会等一系列风土习俗。

第二部分 (3-4 章) 主要是作者童年的回

忆,展现“我”在呼兰河城度过的童年时光。

第三章在整部小说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以后花园作为叙述重点。第四章与第三章的

角度不同,第四章按照空间顺序,介绍了“我

家”的整体布局,同时介绍了几户普通农家。

这一后一前、一明一暗,形成简单的对称结

构。第三部分 (5-7 章)则由景物转到人物,

叙述了小团圆媳妇、冯歪嘴子、有二伯等一

系列悲惨的故事。在第三部分里,各章之间

不分主次,平行独立,都讲述了小城中一个

普通人的生活,集中展现了小城人们生活的

寂寞与悲凉。

2. 叙述视角

《呼兰河传》以第一人称儿童视角

叙事历来被人们所认知。小说共分七章,

另有一尾。第 1-2 章用的是第三人称,

从第三章起一直到尾声用的是第一人称。

小说前两章描写呼兰河的自然风光和风俗

民情。作者选用第三人称的全知叙事视角

自由穿梭于呼兰河城的大街小巷,这样便

于对呼兰河城的总体面貌进行全方位的扫

描,也便于描述各个有趣的生活场景,显

得极为冷静、客观。

小说从第三章起改用第一人称, 以

“我”的回溯性叙述,回忆了“我”的童

年生活和往事。第三章,“我”带领读者

走进奇幻的后花园、长着蘑菇的老房子,

让“爷爷” 讲那些本早已听厌却不得不再

听的故事。第四章中屡屡出现“我家是荒

凉的”“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我”

时时感到冷清、寂寞、荒凉。第五章到第

七章,“我”见证了被迫在大庭广众下“洗

澡”而亡的小团圆媳妇、有二伯晚年的凄

凉生活以及磨坊里冯歪嘴子那冷得瑟瑟发

萧红(1911—1942), 中国现代著

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现为哈尔滨市

呼兰区)人,乳名荣华,学名秀环,后改名

为乃莹,笔名有萧红、悄吟、田娣、玲玲

等。由于受到祖父以古诗为主的启蒙教育,

萧红从小就打下了良好的文学基础。1920-

1926 年, 萧红在呼兰镇小学读书, 1927

年秋季考入哈尔滨市东省特区第一女子中学

(现为萧红中学)。1930 年秋,萧红初中

毕业后,不顾父亲的反对,毅然背叛家庭,

逃婚来到北平,进入女师大附中读书。1931

年 10 月,萧红在哈尔滨结识青年作家萧军。

1933 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

涉》。1934 年 10 月,萧红与萧军到了上海。

1935 年,经鲁迅帮助并作序,萧红在上海

出版成名作《生死场》。这是中国现代文学

史上第一部描写抗日场面的作品,并开始用萧红做笔名,蜚声文坛。1936 年,在东京写

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 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不久发

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她还创作了一系列回忆故乡的中

短篇小说,如《牛车上》《小城三月》等。1942 年 1 月,因庸医误诊,萧红病逝于香港,

终年31岁。在萧红不到10年的创作生涯中,留下了近百万字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曾被鲁迅和茅盾称为“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呼兰河传》写作于战火纷飞的年代,萧红自身也经历了与爱人分手、受病

痛折磨,以及作为庇护者的鲁迅先生去世等一系列重大创痛。萧红心路历程中出

现了对童年生活的皈依,创作了《呼兰河传》,小说于 1940 年 12 月在香港完稿,

此前 1940 年 9 月 1 日见载于香港《星岛日报》,完稿后半个月即 12 月 27 日

全稿连载完,1942 年 1 月,萧红即与世长辞。《呼兰河传》可以说是萧红在生

命的尽头,对故乡与童年所做的奇异而深情的眷顾。萧红在“尾声”里说 :“以

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只因为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

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萧红带着“含泪的微笑”回忆着儿时的寂寞小城。

在萧军萧红的生命史上,最温馨、最

重要的回忆无疑是跟鲁迅的交往。

在坎坷的境遇中,萧军遇到了一位朋

友孙乐文——他是中共地下党员,在青岛

经营着一家“荒岛书店”。此人在上海内

山书店见过鲁迅,知道鲁迅一贯提携文坛

后进,便鼓动萧军借用荒岛书店的地址写

信给鲁迅求教。于是萧军抱着“试试看”

的忐忑心情,给鲁迅写了第一封信。

收到鲁迅的亲笔信后,处于困境中的

二萧如在阴云的缝隙中看到了一缕阳光,

如在雾海夜航中看到了灯塔的指向。萧红

几次流着热泪反复阅读鲁迅的回信,硬汉

萧军也润湿了眼眶。

在生活的艰难中,是鲁迅向这两位素

昧平生的东北流亡作家伸出了援手。鲁迅

不仅在工作繁忙、体弱多病的情况下认真

审读这两部字迹潦草而又细小的稿件,订

正笔误,修改格式,亲撰序言,而且借钱

帮助他们维持稍微安定一些的生活。 萧红

接过鲁迅用血汗换来的钱,觉得内心刺痛。

最使萧军萧红难忘的是 1934 年 12

月 19 日的一次聚餐。那天下午六点,鲁

迅一家三口请二萧到上海广西路 332 号

抖的妻儿……其中蕴含着作者对沦陷故土

的乡愁,对童年时期祖父所给予的温暖和

爱的怀念,对故乡人们的愚昧处境的憎恨

与同情。第一人称叙事的最大特点是真实

感和亲切感,既增加了故事的可信度,同

时也让作品赋予了浓郁的抒情色彩。

小说有时也会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

之间进行跳转,全知视角和限知视角的有

机结合,更加圆满地体现出呼兰小城及其

市民的文化风貌和精神品格。

文本示例

“一到了夏天,蒿草长没大人的腰了,

长没我的头顶了,黄狗进去,连个影也看

不见了。夜里一刮起风来,蒿草就刷拉刷

拉地响着,因为满院子都是蒿草,所以那

响声就特别大,成群结队的就响起来了。”

——《呼兰河传》第四章

“他在这世界上,他不知道人们都用

绝望的眼光看他,他不知道他已经处在了

怎样的一种艰难的境地,他不知道他自己

已经完了他没有想过。”

——《呼兰河传》第七章

点评:小说第四章开篇便采用第一人

称叙事,但在第七章描写冯歪嘴子的困境

时却跳出了第一人称叙事手法,在这里小

说叙述视角有了转换,由此产生了一种叠

加效果,一个现在的“我”和一个曾经的

“我”,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交错往来,

从而让小说有了更深的精神意蕴。

3. 提炼标题

《呼兰河传》既没有贯穿整本书的主

线,也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与中心人物,

就连大章和小节也没有标题。同学们可以

在通读全书后,提取文本的关键信息,为

全书的 65 个章节分别提炼概括章节标题。

标题的结构可以是对称式的,也可以是非

对称式的,字数不要超过 12 个字。

标题拟制示例:

以第二章为例,各节的标题依次可以

概括为:(1)跳大神为治病,鼓声悲心

凄凉;(2)盂兰会放河灯,死人托生活

人苦;(3)河边野台戏起,台下生活百态;

(4)庙会为着神龟,温顺反而被打;(5)

盛举为鬼而做,秧歌舞给活人。

(李文亮:《整本书读写结合教学思

考——以 《呼兰河传》教学为例》/ 中学

语文教学参考 / 2020 年第 7 期)

(本版由江北老师供稿)

1. 现代著名作家茅盾评价《呼兰河

传》:“要点不在《呼兰河传》不像是

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它于这‘不像’

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

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

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

凄婉的歌谣。”

2. 现代著名学者钱理群、温儒敏和

吴福辉评价《呼兰河传》:“《呼兰河

传》以更加成熟的艺术笔触,写出作者

记忆中的家乡,一个北方小城镇的单调

的美丽、人民的善良与愚昧。萧红小说

的风俗画并不仅为了增加一点地方色彩,

它本身包含着巨大的文化含量与深刻的

《呼兰河传》

作家名片

文史趣话

梁园豫菜馆吃饭。 因为二萧初到上海,

鲁迅怕他们路不熟,特意写信说明广西

路是二马路与三马路之间的一条横街,

若从二马路弯进去,比较近。同席的还

有茅盾、聂绀弩夫妇和左翼作家叶紫。

那时候鲁迅 54 岁,萧军 27 岁,萧红 23

岁,而叶紫刚 22 岁。正是这次聚餐之后,

二萧跟叶紫成立了一个文学社团,取名

为“奴隶社”。社名是萧军提出来的,

得到鲁迅的赞同。

1935 年 11 月 14 日 深 夜, 周 围 像

死一般寂静,鲁迅在灯下看完了《生死场》

的原稿,感到萧红这位女性作者以“细致

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力透纸背地表现

出中国“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

死的挣扎”,并特别肯定了萧红叙事和写

景的才华。尽管当时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书

报检查委员会不允许这部小说出版,鲁迅

还是公开署名为萧红写序,希望读者能够

读后增添“坚强和挣扎的力气”。

——《一枝永恒美丽的花朵——试谈

萧红研究的四个“死角”》 (陈漱渝 / 济

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年第

6 期 / 选文有删减)

生命体验。”

3. 常熟理工学院文学院计红芳教授

评价《呼兰河传》:“《呼兰河传》老青

幼三代三个小人物,是生活在呼兰河小城

民众的缩影,作者用冷暖递进的孩童眼光,

观察这三个人物凉薄困苦的生存状态,展

示了底层‘小民们’的家园建构和‘小民’

身上所体现的家园情结。”

4. 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杨迎平教授

评价《呼兰河传》:“《呼兰河传》不像

小说,它吸收诗、戏剧、散文的一些长处,

甚至还具有电影化特征,可谓融汇各种文

体艺术。《呼兰河传》通过戏剧艺术的讽

刺批判、散文艺术的怀念倾诉、诗歌艺术

的吟唱咏叹、电影艺术的影像书写这些陌

生化叙述,使读者对呼兰河小城熟视无睹、

司空见惯的国民惰性产生惊讶和好奇心。”

结识鲁迅:生命史上最温馨的一页

第7页

DUXIETIANXIA 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 阅读名著 77

远到近,全景式地展现了古旧的呼兰小城。

作者重点描写“大泥坑”,赋予其深刻的

象征意义,呼兰河小城深陷泥泞不堪的“大

泥坑”难以自拔,混沌懈怠的呼兰城的社

会生活也在阻滞着社会的前进与发展。更

令人悲哀的是,僵化、保守、自私的思维

方式让呼兰城的人们面临此境却安于现状、

不思改变。大泥坑的隐喻是非常深刻的,

它象征着腐朽的传统陋习,虽然腐烂,却

被人们长期适应并认同,使人们失去了现

实变革的能力,在精神上麻痹着人们。

(4)“后花园”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

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

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

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

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

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

意开一朵谎花,就开一朵谎花,愿意结一

根黄瓜,就结一根黄瓜。若都不愿意,就

是一根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

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

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

地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

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只白蝴蝶。它们是

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

道这个。”

“这花园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

样样都有……园子里就只有一棵樱桃树,

一棵李子树,因为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

子,所以觉得它们是并不存在的。小的时

候,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这

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这榆树

先啸,来了雨,大榆树先就冒烟了。太阳

一出来,大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

“我家是荒凉的。一进大门,靠着大

门洞子的东壁是三间破房子,靠着大门洞

子的西壁仍是三间破房子。再加上一个大

门洞,……”“除了这一连串的七间房子

之外,还有六间破房子,三间破草房,三

间碾磨房。”

这里的花、鸟、虫子、倭瓜、黄瓜、玉

米、蝴蝶等一串的自然物象被赋予了人的气

质和性格,句法清新圆润,语言朴实平凡,

拟人的手法与新奇的想象结合,排偶工整,

意象纷呈,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

家乡的怀念之情。后花园是萧红童年的乐园,

也是她一生的精神家园。万物都彰显着旺盛

的生命力,自由自在地展现着生的姿态,这

种自由也布满着萧红无忧无虑、轻松愉快的

童年生活,逃避人间一切的冷僻与淡漠。“后

花园”与“大泥坑”正可谓是美与丑、善与恶,

二者形成了非常强烈的对比,带给读者猛烈

的视觉冲击。

(1)“十字街”

“呼兰河就是这样的小城,这小城并

不怎样繁华,只有两条大街,一条从南到

北,一条从东到西,而最有名的算是十字

街了。十字街上有金银首饰店、布庄、油

盐店、茶庄、药店,也有拔牙的洋医生。”

(2)“二道街”

“城里除了十字街之外,还有两条街,

一个叫作东二道街,一个叫作西二道街。

这两条街是从南到北的,大概五六里长。

这两条街上没有什么好记载的,有几座庙,

有几家烧饼铺,有几家粮栈。”

“东二道街上有一家火磨,那火磨的

院子很大,用红色的好砖砌起来的大烟筒

是非常高的,听说那火磨里边进去不得,

那里边的消息可多了,是碰不得的。”

“东二道街上还有两家学堂,一个在

南头,一个在北头。”

“西二道街上不但没有火磨,学堂也

就只有一个。是个清真学校,设在城隍庙

里边。其余的也和东二道街一样,灰秃秃

的,若有车马走过,则烟尘滚滚,下了雨

满地是泥。”

(3)“大泥坑”

“东二道街上有大泥坑一个,五六尺

深。不下雨那泥浆好像粥一样,下了雨,

这泥坑就变成河了,附近的人家,就要吃

它的苦头,冲得人家里满满是泥,等坑水

一落了去,天一晴了,被太阳一晒,出来

很多蚊子飞到附近的人家去。同时那泥坑

也就越晒越纯净,好像在提炼什么似的,

好像要从那泥坑里边提炼出点什么来似

的。若是一个月以上不下雨,那大泥坑的

质度更纯了,水分完全被蒸发走了,那里

边的泥,又黏又黑,比粥还糊,比浆糊还

黏 , 好像炼胶的大锅似的,黑糊糊的,油

亮亮的,哪怕苍蝇蚊子从那里一飞也要粘

住的。”

“小燕子是很喜欢水的,有时误飞到

这泥坑上来,用翅子点着水,看起来很危

险,差一点没有被泥坑陷害了它,差一点

没有被粘住,赶快地头也不回地飞跑了。”

“若是一匹马,那就不然了,非粘住

不可。不仅仅是粘住,而且把它陷进去,

马在那里边滚着,挣扎着,挣扎了一会,

没有了力气,那马就躺下了。一躺下那就

很危险,很有致命的可能。但是这种时候

不很多,很少有人牵着马或是拉着车子来

冒这种险。”

呼兰小城是萧红魂牵梦绕的故乡,

凝结着她的千丝万缕的情感。作者以全知

视角俯瞰呼兰河小城,勾勒小城地理和民

俗的缩略图,着墨于十字街——东西二道

街——大泥坑——后花园,从外到内,由

(1)“老爷庙”与“娘娘庙”

“老爷庙有大泥像十多尊,不知道哪

个是老爷,都是威风凛凛、气概盖世的样

子。有的泥像的手指尖都被攀了去,举着

没有手指的手在那里站着,有的眼睛被挖

了,像是个瞎子似的。有的泥像的脚趾是

被写了一大堆的字,那字不太高雅,不怎

么合乎神的身份。”

“娘娘庙里比较的清静,泥像也有一

些个,以女子为多,多半都没有横眉竖眼,

近乎普通人……也决没有像老爷庙里那般

泥像似的,眼睛冒了火,或像老虎似的张

着嘴。不但孩子进了老爷庙有的吓得大哭,

就连壮年的男人进去也要肃然起敬,好像

说虽然他在壮年,那泥像若走过来和他打

打,他也决打不过那泥像的。”

萧红运用对比手法描绘“老爷庙”

与“娘娘庙”的情景,充满了呼兰河独

有的民俗韵味,祭拜时要先拜老爷庙,

然后再拜娘娘庙,充斥着男尊女卑的思

想。人们祭拜的态度也迥然不同,对于

前者心怀畏惧以示尊敬,而对于后者则

不由得放轻态度甚至藐视。可见呼兰河

人对陈规陋俗盲目遵从的迷信与愚昧,

已经扎根于其灵魂深处,且任其摆布乃

至吞噬自身以及他人生命。

(2)“跳大神”与“放河灯”

“那神一下来,可就威风不同,好

像有万马千军让她领导似的,她全身是

劲,她站起来乱跳。”

“跳大神,大半是天黑跳起,只要

一打起鼓来,就男女老幼,都往这跳神

(1)童谣儿歌——《拉大锯》

《呼兰河传》第二章第三节写到“戏

还没有开台,呼兰河城就热闹不得了了,

接姑娘的,唤女婿的,有一个很好的童谣:

‘拉大锯,扯大锯,老爷(外公)门口

唱大戏。接姑娘,唤女婿,小外孙也要

去。………’”。《拉大锯》是婴儿能

独立稳坐时期的歌谣,小儿可坐于大人

腿上,两人对手做拉锯状态唱之。“拉

大锯”正是训练婴儿“打坐”能力的有

效游戏行为之一。

(2)生活类歌谣——《不倒翁》

萧红笔下的“不倒翁”是旧时呼兰

河庙会文化的缩影。“庙会一过,家家

户户就都有一个不倒翁,离城远至十八

里路的,也都买了一个回去。回到家里,

摆在迎门的向口,使别人一过眼就看见

了,他家的确有一个不倒翁。不差,这

证明逛庙会的时节他家并没有落伍,的

确是去逛过了。”歌谣上说:“小大姐,

去逛庙,扭扭搭搭走的俏,回来买个搬

不倒。”

评 点

评 点

评 点

评 点

梳理探究 3: 多元的民俗意象——独特的精神盛举

的人家跑,若是夏天,就屋里屋外都挤

满了人。”

“河灯之多,有数不过来的数目,大

概是几千百只,两岸上的孩子们,拍手叫

绝,跳脚欢迎。大人则都看出神了,一声

不响,陶醉在灯光河色中。灯光照得河水

幽幽地发亮。水上跳跃着天空的月亮。真

是人生何世,会有这样好的景况。”

“大家一齐等候着,等候着月亮高

起来,河灯就要从水上放下来了。”

“河水是寂静如常的,小风把河水

皱着极细的波浪,月光在河水上边并不

像在海水上边闪着一片片的金光,而是

月亮落到河里去了。似乎那渔船上的人,

伸手可以把月亮拿到船上来似的。”

“那看河灯回去的人们,也许都睡

着了,不过月亮还是在河上照着。”

萧红对“跳大神”和“放河灯”的情

景描绘得出神入化,这样细微而亲和的情

景到处都洋溢着东北大地粗犷、豪放、原

始的生活气息,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

野台子戏、娘娘庙会等民俗风情可谓是呼

兰河城人的精神“盛举”。乡民的狂欢就

是一场戏,作者对这幅东北“风俗画”的

细致描写,虽有批判“人类的愚昧”的意

味,但更多的却是彰显民间少有的“戏谑

的狂欢”。在这些精神活动中,明月从未

缺席,以其明亮耀眼的身姿陪伴着。月亮

在带给人们快乐的同时,更衬托出人生的

凄清、寂寞与苍凉。在节选段落中,月意

象既蕴含了短暂的喧嚣与热闹,更藏纳着

无尽的寂寞与悲凉。

(3)岁时类歌谣——《乌鸦打场》

《呼兰河传》中引用的民谣“乌鸦

乌鸦你打场,给你二斗粮”,在小说里

出现了两次。据《呼兰县志》记载,这

是《乌鸦打场》的一部分,所言的是呼

兰河所独有的秋天的物候现象,候鸟南

迁,成千上万只候鸟形同一片黑压压的

乌云,乌鸦所到之处庄稼被蚕食一空。

(4)东北小调——《叹五更》

东北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既写照于现实,又活俏浪逗、生活情趣

丰富。《呼兰河传》第四章第二节“那

粉房里的歌声,就像一朵红花开在了墙

头 上。 越 鲜 明, 就 越 觉 得 荒 凉。 正 月

十五正月正,家家户户挂红灯。人家的

丈夫团圆聚,孟姜女的丈夫去修长城。

只要是一个晴天,粉丝一挂起来了,这

歌声就听得见的。因为那破草房是在西

南角上,所以那声音比较的辽远。偶尔

也有装腔女人的音调在唱五更天”。与《小

拜年》等经过艺术加工的“新民歌”相比,

《叹五更》算得上经典的老民歌了。

自主探究:小说的基调——“荒凉”和“寂寞”

(本版由杨柳老师供稿)

《呼兰河传》作为散文化小说,可以说小说基调是“荒凉”和“寂寞”,小说叙事

者的心绪总是循环于悲凉和温暖之间。请同学们自主梳理文本中相关描写片段并进行简

要的评点。

梳理探究 1: 丰富的乡土意象——古旧的呼兰小城

阅读任务

1.《呼兰河传》的整个空间场景就是呼兰河小城,作者将小城中的人事以空间为序,从外到内,

由远到近地介绍,全景式地展现了古旧的呼兰小城。请同学们根据情境任务梳理文本中相关片段并进

行简要的评点。

2.《呼兰河传》中的民间谣谚文化,也十足地浸润着原汁原味的呼兰河风土人情。风俗歌谣十分丰富,

有生活类歌谣、礼仪类歌谣、岁时类歌谣等。请同学们根据情境任务梳理文本中相关描写片段并进行

简要的评点。

梳理探究 2: 多元的民俗意象——独特的精神盛举

第8页

8 阅读名著 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 DUXIETIANXIA

有二伯是“我”家的长工,他孤身一人,从三十多

岁到六十多岁一直生活在“我”家。通读小说第六章,

我们会发现,有二伯的地位并不高,他自尊、可怜、可悲,

是世俗世界里的多余人。

有二伯是自尊的。小说中不同的人对有二伯的称呼不

同,例如祖父叫他的乳名“有子”,我们叫他“有二伯”,

老厨子叫他“有二爷”,房户、地户叫他“二东家”,他

到北街头烧锅、到油房去抬油、到肉铺子去买肉,人们都

叫他“有二掌柜”。不同的称呼意味不同:祖父对他的称

呼表明二人是主仆关系,老厨子对他的称呼有尊敬之意,

而街头小贩对他的称呼带有生意场上的市侩之气。听到不

同的称呼,有二伯的心情不同,他讨厌别人叫他的乳名,

比如街上的孩子叫他“有二子”“大有子”“小有子”,

他会生气地打他们。但是,祖父叫他“有子”,他说:“向

皇上说话,还称自己是奴才呢!总也得有个大小。宰相大

不大,可是他见了皇上也得跪下,在万人之上,在一人之

下。”在有二伯看来,孩子叫他乳名是没大没小,而祖父

叫他乳名显示了等级和地位,他用精神胜利法来安慰自己。

无论人们是叫他“二掌柜”还是“二东家”,他都笑逐颜开,

可见作为小人物的有二伯十分好面子,想要得到大家的尊

重。作者不惜笔墨,向我们一一列举关于有二伯的称呼,

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具有强烈自尊心的有二伯。

有二伯是可怜的。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写有二伯性格

古怪,其中有一段文字令人印象深刻:“有二伯的性情

真古怪,他很喜欢和天空的雀子说话,他很喜欢和大黄

狗谈天。他一和人在一起,就一句话没有了,就是有话

《呼兰河传》一书中的“我”是个未长大的孩

子,自由、纯真、不谙世事,“我”以孩子的眼光

观自然变化,看人间冷暖,“我”眼中的世界以它

本真的样子出现。

自由之“我”,观呼兰河的自然变化。在“我”

眼中,呼兰河春夏秋冬,四季轮回,而冬季的大风

是别有威力的,冬天的世界是冰冷的。“人们四季

里,风、霜、雨、雪地过着,霜打了,雨淋了。大

风来时是飞沙走石。似乎是很了不起的样子。冬天,

大地被冻裂了,江河被冻住了。再冷起来,江河也

被冻得锵锵地响着裂开了纹。冬天,冻掉了人的耳

朵……”在小说的开篇,“我”眼中的冬天是这般

天寒地冻的模样,呼兰河的大地江河都在冬的肃杀

里这般坚硬。然而,我的花园是个童话般的世界,

梦幻似的轻盈美丽:“一个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

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

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在“我”眼中,

这里的花、鸟、虫子都是活泼热闹的,涌动着生生

不息的力量。还有那爬上架的倭瓜、开花的黄瓜、

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的玉米,它们不断生长,呈现

出蓬勃热烈的生命力量。童年的花园是我精神的乐

园,花园里的世界是自由而诗意的,在这样美好的

自然环境中成长的我,如童话中的精灵,自由可爱。

纯真之“我”,看呼兰河的人间冷暖。在呼兰

河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七月十五的河灯可是“我”

童年记忆中一道亮丽的风景。那一天,在离河沿很

远的地方就能听到乐器的声音,看河灯的人络绎不

绝,就连终日不出门的人也去看。“这灯一下来的

时候,金呼呼的,亮通通的,又加上有千万人的观众,

这举动实在是不小的。河灯之多,有数不过来的数

目,大概是几千百只。两岸上的孩子们,拍手叫绝,

跳脚欢迎。大人则都看出神了,一声不响,陶醉在

灯光河色之中。灯光照得河水幽幽地发亮。水上跳

跃着天空的月亮。真是人生何世,会有这样好的景

况。”一场河灯盛会牵动着万千人的心,也是一个

孩子童年生活中的温馨记忆。童年的“我”和所有

天真可爱的孩子一样,喜欢热闹与欢腾。“我”喜

欢的世界,如同空中的星月那样熠熠生辉。“我”

的记忆中有慈爱的祖父,他给予了“我”血脉相连

的亲情之爱;也有善良的冯歪嘴子,“我”给他摘

黄瓜,他给“我”吃粘糕,“我们”友好相处。但

人间的记忆并不总是温暖的,还有充满冷色调的荒

凉。比如那个笑呵呵的团圆媳妇,只有十二岁,却

被所有人以旧式标准要求着,她一直生活在泥淖中。

“我”听到了她被毒打的哭声,看到她被折磨致死,

见证了她充满了悲剧色彩的命运。

在自由、纯真的背后,还有一个寂寞的“我”。

在小说的第四章,反复出现了关于“荒凉的 ”句子。

“我”的家是荒凉的,院子是荒凉的。那蒿草,那

蓼花,那蜻蜓和蝴蝶并没有给院子带来生机。“不

但不觉得繁华,反而更显得荒凉寂寞”,这是童年

的家园给“我”带来的真实感受。或许,童年的生

活并没有惊涛骇浪,甚至寻常,但不可否认的是,

它真真实实存在过,是一个人最难忘的生命烙印。

正如书的结尾所写:“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

故事,只因它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

忘却,就记在这里了。”

小说第三章以“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 ”

开头,平缓的叙述充满了回忆的味道。作者集中笔墨,把

“我”与祖父的故事置于一个美丽的世界——色彩缤纷的

大花园。祖父用他宝贵的爱温暖了“我”的心灵,陪伴“我”

度过了一段温馨美好的童年岁月。关于祖父的记忆总是温

存的,有笑也有诗。

祖父的笑是温情的。“我”跟着祖父在后花园里铲地,

当“我”把狗尾巴草说成谷子的时候,祖父大笑,给“我”

讲解二者的区别。在这里,祖父的笑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气

氛,笑过之后,他并没有直接否定“我”的错误,也没有

严肃地说教,而是用十足的耐心告诉“我”正确的知识,

可见天真无知的“我”,在祖父眼中是有趣而可爱的。祖

父蹲在地上拔草,“我”悄悄地摘下玫瑰花插在他的帽子

上,闻到了花香的祖父误以为是春天雨水大的缘故,当他

知道真相后,并没有批评“我”淘气,而是笑了十多分钟,

可见他被“我”的童心感染,慈爱的笑意里是对“我”满

满的宠爱。祖父还有一双会笑的眼睛,文中有一处写道:

“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和孩子似

的。”孩子般的笑容诠释着祖父内心的纯真和快乐。在作

者笔下,祖父的笑意无处不在,祖父的笑如同春日里明媚

的阳光,静静地照耀着后花园的那一方天空,温情脉脉,

暖意融融。因了笑容,祖父的形象顿时“立”了起来,给

读者留下了清晰而又深刻的印象。而作者如同高明的摄影

师,用心捕捉了一个个盛满祖父笑意的生活镜头,剪辑出

一段段祖孙俩的故事,故事里没有凿痕,没有代沟,只有

最真实的天伦之乐。

祖父的心是诗意的。祖父十分热爱生活,他栽花、锄

草、铲地,把平凡的日子过成了诗一般的画面。而祖父本

身有一颗诗心,祖母死了以后,“我”开始跟着祖父念诗。

祖父教“我”念《千家诗》,也要“我”念诗给客人听。

可见,祖父虽然教“我”的诗歌只是童蒙读物,但对“我”

念诗充满自豪。等“我”念了几十首后,祖父就开始给“我”

讲诗。在学诗方面,祖父是“我”的启蒙老师,他没有对

“我”做过多要求,而是在无形中教会“我”积累,然后

用通俗的语言给“我”讲解。在祖父的讲解中,“我”对“少

小离家老大回”中的“离家”有恐惧感;明白了“两个黄

鹂鸣翠柳”中的“黄鹂”是鸟,而不是“黄梨”;当然也

不理解“人面不知何处去”的深意……于年幼无知的“我”

而言,诗歌的天地,一片空白,如雾缥缈。当时的“我”,

并不能完全懂得诗歌的意思,自然也读不懂祖父那颗热爱

诗歌的心。不可否认的是,祖父教“我”读朗朗上口的诗,

用一颗诗意的心将“我”带进文学世界。于字里行间,读

(本版由陈丽敏老师供稿)

也是很古怪的,使人听了常常不得要领。”有二伯说话

的对象是雀子、大黄狗,而不是人,与人在一起,他是

沉默少言的,可见他与周围的人没有共同语言,与世俗

世界格格不入,他的内心世界是孤独寂寞的。作为在“我”

家劳作了三十年的仆人,有二伯十分辛劳,但待遇并不好。

他的行李零零碎碎,被子往外流棉花,枕头露馅;他没

有一定的住处,粉坊、炕梢都可以睡;他穿的大半截子

的衣裳齐到膝头,是祖父穿旧的。居无定所,穿着破旧,

有二伯最基本的物质生活并没有得到保障。然而,更惨

的是,六十多岁的有二伯被三十多岁的父亲打,看热闹

的人站得远远的。从年龄上看,有二伯是长辈级的人物,

本应受到尊敬;从人物关系上看,父亲是有二伯的主人,

有二伯挨打只能忍气吞声。无论是古怪的性格还是不幸

的生活境遇,都体现了他的弱者地位,令人同情。

有二伯是可悲的。有二伯有爱偷东西的坏毛病,他

偷“我”家的各种东西,偷铜酒壶、米、锡火锅、大铜钱、

烟袋嘴……偷东西带来的后果是,无论家里什么东西丢

了,就认为是他偷的,偶尔是老厨子偷的,也赖上他。

他偷铜壶,老厨子以“喝酒还是铜酒壶好呀,还是锡酒

壶好”“铜壶可以卖五十吊七十吊”来打趣他;他偷澡盆,

老厨子以“一辈子洗几次澡”来戏弄他。有二伯生活不

如意,他偷东西是为了卖钱,却成了家里下人的笑料,

让人读来顿觉悲凉。作为底层人物,他活得麻木,除了

偷东西,他找不到任何出路来改变现状。他的命运具有

悲剧色彩,令人唏嘘!我们在哀其不幸的同时,也怒其

不争。

者感受到了祖父也是一个文化人,他用教“我”念诗的

方式传递隔代的爱,这样的爱宝贵而温暖,让人一生铭

记。

祖父还有一身烟火气息。童年的“我”喜欢吃,而

祖父正好能满足“我”吃美食的愿望。掉在井里的小猪

被打捞上,祖父要了,回来烧给“我”吃。“祖父把那

小猪抱到家里,用黄泥裹起来,放在灶坑里烧上了”,

寥寥几笔,写出了祖父烧小猪的方法简单而特别,可见

祖父是一个懂吃之人。“祖父把那小猪一撕开,立刻就

冒了油,真香,“我”从来没有吃过那么香的东西,从

来没有吃过那么好吃的东西”,此处描写刺激味蕾,令

人垂涎欲滴。第二天,祖父又把掉在井里的鸭子用黄泥

包起来烧给“我”吃,相比于小猪,“我”更喜欢吃鸭子。

祖父会选嫩的给“我”吃,等“我”吃完了,才吃“我”

吃剩的。对于吃,祖父是富于智慧的,但他总是把最好

的给“我”,足见对“我”的宠溺。因此,在“我”赶

着鸭子,希望有一只掉在井里,渴望再次吃到美味的时

候,祖父马上说抓个鸭子烧。平凡的烟火气息里,满是

对孙女的爱怜,令人感动。

观·形象

知·冷暖

察·温情 祖父:温情、诗意与烟火气息并存

有二伯:自尊、可怜、可悲的多余人

童年之“我”:

自由、纯真、寂寞的精灵

第9页

DUXIETIANXIA 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 阅读名著 9

“存在的就是合理

的。”这句话从来都被人

当成真理来信奉。

在呼兰河那个小镇

上,每个人、每件事都那

么合理地存在着,像有二

伯,像小团圆媳妇,像胡

家那么地胡闹……他们适

时地出现,又适时地离开,

却又很好地体现了当时那

种背景下社会的现状、人

们的愚昧与荒唐。

冯歪嘴子也是,他在

萧红的《呼兰河传》一书

中最后出场。

是不是在呼兰河那个小镇上的每一个人物都是真实而

有代表性的?善良得像可爱的大白兔似的小团圆媳妇,因

为太小太率性而被折磨至死;有二伯觉醒却又不自知,对

前路更是很迷茫。相比之下,最后一个出场的冯歪嘴子似

乎有点另类。

磨坊是他的立足之地,是他赖以生存的地方。他半

夜半夜地打着梆子,或整夜整夜地打着梆子;驱赶着他

的毛驴拉磨碾谷子,碾玉米碴子,磨米面、玉米面,做

年糕……只要能多赚些钱,他像驴一样,日复一日,年

复一年,从未停下手中的活儿;他又像一个追赶太阳的

人,冬天日短,他做的时间就短;夏日悠长,他打梆子

的时间就更长。因为房子是租的,也需要费用,为了养

活自己,他只能跟太阳来一次长跑。

就这样,他勤勤恳恳,扎扎实实。他没有时间跟小

镇上的人们一样去凑热闹,更没有闲暇去道东家长西家

短,对于那种小媳妇是疯还是病,或将其当成茶余饭后

的谈资,或搅和邻里之间那些鸡毛蒜皮的事情,他更不会。

他无暇去关注别人的生活,更不会在意别人看他的眼光。

他一心想着的,除了生活,还是生活。

当然,他也是坚强的、勇敢的。他敢于打破封建传

统的束缚,不愿做规矩的奴隶,而是勇敢地追求爱情和

幸福,争得做人的权利,试图改变自己的命运。

他与王大姑娘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然

也没有三媒六聘、八抬大轿。然而,他不像世俗一样,

看她“有福相”,看她“长得怪好看的”,更没去想她“将

团圆,两个普通的字眼,却表达了夫妻或亲人之间

散而复聚的欣喜。在文学上,它却又有着丰富且深刻的

内涵,它既能让豁达者产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的美好向往,也能让思亲思乡者萌发“月圆人不圆”的

遗憾与伤感……

这里所说的“团圆”,是在其前后各加一个词,就

变成了旧时的北方一特殊人群——小团圆媳妇,即打着

时代烙印的童养媳。

童养媳,顾名思义,就是女孩从小被送到夫家,等

长大后就与这家的儿子“圆房”。童养媳因为是小孩子,

又不是这家的亲生女儿,因此很少受到善待。

萧红的《呼兰河传》里,胡家就有这么一个“小团

圆媳妇”。萧红第一次见到她时,她还是一个健康活泼

的孩子,她刚进夫家门,也没羞没臊的;饭能吃三碗,

见人咧嘴笑;坐在那里,坐得笔直;走起路来,走得飞

快……可她婆婆却说,她“疯起来了”,是一个“病人”。

既然有“病”,她婆婆就得想尽办法给她治“病”。

当时,给这个小团圆媳妇“治病”的方式也很奇特,就

连她自己也不怎么懂,只知道会有好多人来看她“洗澡”。

就这样,那个曾经活泼可爱后来却有点呆呆傻傻的,

那个曾经带着健康的黑红色后来却带着病态的黄色的,

那个曾经不肯脱掉衣裳当众“洗澡”后来却赤裸着身子

被“洗”得不知“羞耻”的小团圆媳妇,在她“善良”

的婆婆与好心的“大神”,以及众多对她充满了“同情”

的人们的“帮助”下、“治疗”下,终于不跳也不闹了,

终于不喊也不叫了,终于彻底倒下了,完全死掉了。

“死”,本是每个人最后的仪式。不过,像小团圆

媳妇那般太有“仪式感”的死,实在令人大跌眼镜。她观·形象

观·形象

在 大 神 的“ 授 意”

下,被冷漠的人们围

观着,衣裳被撕掉,

赤裸的身体被她的婆婆

和别人推进放满滚烫的

水的大缸里,连“洗”三

次澡后,终于死去了……

小团圆媳妇死了,她那 “劳

心”又“劳力”的婆婆才放心地睡去。

只是胡家的命运,从此改变了。不久,那胡家的两个孙

子媳妇,一个跟人跑了,一个瞎了一只眼睛,而她的婆婆,

也终于死掉了。

如果说,小团圆媳妇的死是她的必然结局的话,那

么胡家的命运也是必然的结局。然而,小团圆媳妇仍是

不甘心,她的灵魂变成了一只很大的白兔,而且,还会

隔三岔五就到桥下来哭。

有人问她哭什么?

她说她要回家。

那人若说:

“明天,我送你回去。”

那白兔子一听,拉过自己的大耳朵,擦擦眼泪,就

不见了。

若是没人理她,她就一直哭,哭到鸡叫天明。

可见,她对自己的命运本来是有着美好期许的:她

渴望回到自己原来的家里,与她的家人团聚。也许,她

还梦想着:自己的家终归要比别人的家温暖吧,毕竟,

于一个十二岁的孩子而言,于一个在别人家里受尽了折

磨、丧失了尊严、被蹂躏、被践踏的生命而言,亲情,

永远是那么美丽而湿润。

只是,如此美好而湿润的期许

到底会不会实现呢?只要稍微想想,

我们就会知道,她灵魂的梦想,是

绝对不可能实现的。

试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

对于她这样的身份——小团圆媳

妇,一个童养媳,有实现的可能吗?

如果她的家人足够珍惜她,又怎么

会将她卖给一个丧尽天良、灭绝人性

的家庭?如果她的家人愿意让她回去,

那又为什么不能在她还健康之时,没疯没

病之前,给予她一点点关爱,哪怕只是一点

点关心?

那个善良如白兔的小团圆媳妇,终于死掉了,遗憾

的是她至死也没能回到她一直都想要回去的家;那个善

良如白兔的小团圆媳妇,终于死掉了,遗憾的是她最终

还是变成了一缕飘荡的孤魂,永远也无法与她的家人团

圆了。

这,是她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

【2017 年浙江卷】

阅读《呼兰河传》第七章(邻居家磨房里边住

着冯歪嘴子…… 冯歪嘴子把车子一停,于是切好一

片粘糕送上来了),完成 1~4 题。(20 分)

1. 简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4分)

答:

【附画线语句】

太阳一出来,那些在夜里冷清清的丝蔓,一变

而为温暖了。于是它们向前发展的速率更快了,好

像眼看着那丝蔓就长了,就向前跑去了。因为种在

磨房窗根下的黄瓜秧,一天爬上了窗台,两天爬上

了窗棂,等到第三天就在窗棂上开花了。

再过几天,一不留心,那黄瓜梗经过了磨房的

窗子,爬上房顶去 了。

后来那黄瓜秧就像它们彼此招呼着似的,成群

结队地就都一齐把那磨房的窗给蒙住了。

参考答案 ①使用拟人修辞手法,写出黄瓜蔓

蓬勃的生命活力。 ②句式上长短交错,使语言生动

活泼。③每句都用“了”字,反复强调黄瓜生长迅速。

④语调轻快,传达出叙述者的喜悦之情。(若答“口

语化”“简洁明了”“白描手法”“语言质朴”“乡

土气息”以及“用‘一天’‘两天’‘第三天’‘再

过几天’等时间数词写出黄瓜生长的迅速”等,均

可酌情给分。)

2. 结合故事情节,概括“我”的形象。(4分)

答:

参考答案 ①给冯歪嘴子摘递黄瓜,可见“我”

的友善。②“故意的不出声”,逗冯歪嘴子说话,

表现出“我”调皮可爱的一面。③想吃粘糕,又听

话,可见“我”的乖巧。④想吃粘糕又“呆在那里”

不说话,表现出“我”矜持的一面。

3. 分析本文叙述上的特征。(6分)

答:

参考答案 ①用第一人称,显得真实、自然、

亲切。②通过孩子的视角,呈现天真有趣、温暖美

好的一面。③按照时间顺序自然展开,叙述散文化,

节奏舒缓。④注重场景的细节描绘,细腻、生动、

传神。

4. 如果给本文拟一个标题,你会选“磨房里外”

还是“冯歪嘴子”? 为什么?(6分)

答:

参考答案 (示例1)选“磨房里外”。理由: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空间。②小说通过“磨房里外”

来架构故事情节。③富有意蕴:磨房外的后园是个

童话般的美好世界,磨房内则是艰难的现实世界,

但“我”与冯歪嘴子能够友好相处。(示例2)选“冯

歪嘴子”。理由:①他是本文的主人公,以此为题,

可突出人物形象。②本文通过冯歪嘴子这一形象牵

出小说其他人物,串联故事情节。③关涉小说主旨:

寄托了对善良又寂寞的底层劳动者的亲近和同情。

来是个兴家立业的好手”,他只是觉得喜欢她,就要娶她,

要为她和孩子负责。

在寒冷的冬天,王大姑娘生下了孩子,同院子里的

人很是“看不起”,还说她破了风水,不给他们一个暖

和的住处,以至于孩子和大人都生了病。他任凭人们的

奚落,也要尽自己所能为自己的女人和孩子撑起一片小

小的天空。尽管这一片天也是那般的破旧、狭小、寒碜,

但是他已经尽力了。为了他们,他付出了自己的所有——

爱和呵护。

在那个时代,能够给予一个女人爱和呵护,就已经

足够温暖了。因此,他和王大姑娘的婚姻虽没有世俗的

明媒正娶,却也有穷苦人家少有的甜蜜与满足。

他朴实善良,会偷偷给“我”吃免费的粘糕;他宽

以待人,对嘲笑他的邻里也丝毫不介意;他还不卑不亢,

即使贫穷也活得踏踏实实、尽心尽力。

冯歪嘴子最令人动容、难能可贵的,还是他面对困

难时的乐观向上、顽强拼搏。在妻子不幸去世后,他没

有被绝望打倒,仍然充满希望地抚育着两个孩子。即使

受苦受难,仍然咬牙坚持,努力地生活着。

最后,有这么一个让读者很有在场感的片段:他家

的大儿子会拉着小驴到井边饮水了,小的会笑了,会拍

手了,会摇头了。小牙也长出来了。微微地一咧嘴笑,

那小白牙就露出来了……

看到这里,读者的心就涌动着一股暖流。

冯歪嘴子嘴歪心不歪。至少,他已经“生根”了,

而且还长得牢牢的。就像那磨坊窗根的黄瓜秧,一天爬

上窗台,两天爬上窗棂,第三天就开花了。再过几天,

黄瓜梗爬上房顶了,开花的开花,结果的结果……

如此顽强向上的生命,到底是源于什么呢?我想,

应该是源于他内心的坚强不屈与积极向上吧!

高 考 链 接

渴望团圆,永难团圆

——小团圆媳妇形象分析

◆蒋红霞

——冯歪嘴子形象分析一根不屈的黄瓜秧

◆蒋红霞

第10页

10 阅读名著 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 DUXIETIANXIA

阅读方法

作者:王安忆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长恨歌》集合了王安忆对于上海全部

的认识和想象,而历史的变迁则尘封了这个

都市的繁华旧梦。作者用细腻而绚烂的文笔,

将王琦瑶的一生描绘得哀婉动人、跌宕起伏。

上海弄堂的女儿王琦瑶传奇般地成为“上海

小姐”,从此开始了她命运多舛的一生,先

是住进“爱丽丝公寓”,成为大员的“金丝雀”,

上海解放后成为普通百姓,重新走入上海弄

堂,最后命丧黄泉。作者以一个女人演绎一

座城市,王琦瑶的历史也就是上海的历史。

《长恨歌》

整本书阅读书目

共读·深读

超短梗概

作家名片

背景介绍

名家评介

作者谈创作 1. 叙事结构法

王安忆在《长恨歌》中创造了一种

独具匠心的叙事方式,这部小说的故事其

实是从第一部的第二章开始的。相比之

下,第一章就显得有些累赘,运用大量华

丽而琐碎的语言描绘上海市民日常的生活

场景:弄堂、流言、闺阁、鸽子和弄堂女

儿王琦瑶。看似孤立的意象,其实隐藏着

一种内在联系,这些意象恰好就是上海历

史的落脚点。如果把小说倒置过来从第三

章开始阅读,你就会发现作者其实要写一

个城市的悲剧,进入第二章,王安忆开始

追忆上海的历史,而上海的历史的落脚点

其实是在第一章所写的意象上,开篇定下

整个故事的叙事基调,让读者俯瞰上海这

个大都市,这就形成了一个特定的小说结

构。大致说来,小说的三个部分代表了上

海 1940 年代以来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

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重点摘录作品中

有关叙述时间、叙述空间、空间意象等关

键语句,并思考城市空间意象隐含着怎样

的人物命运和精神意蕴。

支架阅读示例:

【原文】澡盆前是绣花的脚垫,沙发

上是绣花的蒲团,床上是绣花的帐幔……

瓶里插着花,手帕里夹一朵白兰花,茉莉

花是飘在茶盅里。

【评点】公寓中每一件摆设都与花有

关,繁华到极致的场景暗示了盛极一时物

极必反的结果,作者将“花”和“镜子”

这两个空间意象放在一起大肆铺陈,隐喻

了镜子里的繁华终归还是虚无,也暗示了

王琦瑶一生的悲剧。

王安忆,1954 年 3 月生于南京,祖籍

福建同安,当代作家、文学家。父亲王啸

平是剧作家,母亲是当代著名作家茹志鹃。

富有文化气息的家庭,给予王安忆文学素

养方面的准备。1955 年随父母迁居上海,

虽然她生活在上海,却始终没有真正进入

到上海的弄堂里,与弄堂生活总是有一“墙”

之隔,使她总是不能理直气壮地把自己看

作“上海人”。1969 年赴安徽蚌埠市五河

县农村插队,这一段特别的人生经验使农

村生活、知青经验成为王安忆创作的重要

部分。1972 年考入江苏徐州地区文工团。

1976 年发表散文处女作《向前进》。“文

革”结束后,1978 年调入上海《儿童时代》

杂志社任编辑。1980 年曾到北京中国作协

文学讲习所学习。1983 年与母亲茹志鹃一

起赴美参加爱荷华国际写作中心活动,回

国后,开始创作的“多元探索”。1985 年

调入上海作家协会任专业作家。现任中国

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作家协会主席。

王安忆涉及题材广泛,风格变化很大,

具有跳跃性,是一位具有丰富潜力的作家。

王安忆的创作轨迹长且多变,大致可以分

为三个阶段:

《长恨歌》连载于《中山》1995 年

第 2、3、4 期,1996 年 作 家 出 版 社 出

版单行本,《长恨歌》单行本第一版的发

行数量并没有进入畅销书的行列,同样,

1996 年由麦田出版社发行的繁体版在台

湾最初也销量平平。在 1999 年纪念上海

解放 50 周年时,上海宣传部搞了一个文

学创作评奖活动,这部小说得了三等奖。

当时有人说,上海解放 50 周年,这个作

品最后主人公还是悲悲戚戚地死了,而且

还是一个刑事案,这样歌颂上海解放 50

周年不大好,所以只给了三等奖。

然而在经过了将近 5 年的沉寂之后,

《长恨歌》却相继荣获了国内外多项重要

的文学大奖,这些大奖不仅为王安忆赢得

了巨大的声誉,而且也引发了小说的热销,

直到现在,《长恨歌》仍然跻身于国内畅

销小说的排行榜。2000 年,全国百名评论

家推荐中国 1990 年代最有影响的 10 位作

1. 哈佛大学文学评论家王德威教授评

价《长恨歌》:“王安忆细写一位女子与

一座城市的纠缠关系,历数十年而不悔,

竟有一种悲剧气息。”

2. 中国文学评论家王雪瑛评价《长恨

歌》:“王安忆在 1995 年完成的《长恨歌》,

可以说是城市题材的经典之作。她对都市

生活细节的稔熟,在《长恨歌》中有了充

分的体现:我们看到了平安里油烟弥漫的

弄堂里市民生活的芯子,也看到了柔和的灯

火、咖啡的香气中咖啡馆与西餐厅中透出的

城市的优雅,还看到了爱丽丝公寓中由身份

和经济实力开辟出的寂静与落寞。我们从

王安忆对城市生活细节层层叠叠地展开与

描摹中,看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肖像。”

3. 中国作家文学评论家汪政、晓华评

价《长恨歌》:“《长恨歌》里的王琦瑶

是上海弄堂里走出来的典型的上海小姐,

她似乎被动地被上海所塑造、所接纳,自

然而然地、按部就班地走着上海女性走过

的或期望走过的路,而在这漫长的路上,

她领略并保存着这城市的精华。她的存在

是一个城市的存在,她时时提醒人们回望

日益阑珊的旧时灯火,即使当王琦瑶飘零

为一个街道护士时,她依然能复活人们的

城市记忆。”

4. 复旦大学陈思和教授评价《长恨

歌》:“王安忆采用了一种她自己独有的

叙事方法:小说里的主人公既是一个具体

的人物,同时又是一个“类”。这个“类”

不是艺术上的典型,而是某种类型。严格

地说,王琦瑶不是“这一个”具体的人,

而是上海的命运,是上海的一个文化符号。”

2. 人物聚焦法

《长恨歌》在第二部的故事结构中,

王琦瑶始终是处于中心位置的,所有人物

都是围绕着她出场和退场。与此同时,核

心人物的个人命运与时代风云之间还出现

了一种错位。王琦瑶的一生,真实地再现

了上海 40 年来动荡的历史和文化的变迁,

王琦瑶是老上海的一缕香魂,她一死,上

海的精神也就烟消云散了,作者借此揭露

出上海大都市繁华旧梦的短命和虚幻。请

同学们结合文本内容,梳理小说中王琦瑶

命运多舛的一生,并以王琦瑶为聚焦点,

链接她与其他人物错综复杂的关系,深刻

理解人物形象及其命运特征,从本人、他

人、环境的角度来探讨王琦瑶的悲剧成因,

把握人物形象背后的深层意蕴。

支架阅读示例:男性对于王琦瑶命运

的摧残

李主任的出现拉开了故事的帷幕,是

他打好了王琦瑶悲剧人生的底牌。作品采用

环环相扣的结构叙事,每一段失败的感情都

为下一段恩怨埋下伏笔。王琦瑶最年轻的时

候找到了在战争中的依靠——李主任。一个

是倾国倾城,一个是来者不拒,这样的结合

似乎避免不了一场交易。感情世界,双方本

该平等。反观李主任和王琦瑶,他们的情爱

关系却是不平衡的。在这里,李主任自觉地

扮演了极富强权色彩的命运主宰者,因为他

的出现给王琦瑶的悲剧命运打上了底色。

——常蕊:论《长恨歌》中王琦瑶的

性格及悲剧成因(《名作欣赏》)

家和 10 部作品,王安忆和她的《长恨歌》

都名列第一。王德威教授在麦田版的小说

序言里公然以“海派文学又见传人”为题,

称赞王安忆是张爱玲以后的真正传人。

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

崛起,上海作为一个大都市开始复兴,人

们对上海的怀旧进一步加深。90 年代末

上海怀旧热发展成国内外引人注目的文化

现象的时候,也就是在这个背景下,王安

忆写作了《长恨歌》,这部小说恰逢其时

地成为人们阅读老上海的经典文本。

这部小说根据不同的时代背景分为三

部分:第一部写的是 20 世纪 40 年代末选

举上海小姐的活动,第二部写的是 50 年代

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上海市民阶级生活,

最后一部是写改革开放以后的上海市民生

活。这三部分合起来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时

间跨度——从 1940 年代到 1980 年代,几

乎囊括了主人公王琦瑶梦幻般的一生,也

恰好完成了上海怀旧梦的一次历史循环。

(本版由柳鸣老师供稿)

《长恨歌》确实写得很用

心。当时作家出版社计划出我

和贾平凹的自选集,要求其中

有一部新长篇。在我开始考虑

写什么时,这个题材就在脑海

里出现了。应该说,它在我心

里其实已沉淀很久了。我个人

认为,《长恨歌》 的走红带有

很大的运气。譬如,当初张爱玲的去

世引发了张爱玲热,许多人把我和她

往一块儿比,可能因为我们写的都是

上海故事,对上海的怀旧时尚客观上

推动了读者关注写上海故事的小说。

其实我在写作时根本没有什么怀旧感,

因为我无“ 旧”可怀。

事实上,我写《长恨歌》时的心

理状态相当清醒。我以前不少作品的

写作带有强烈的情绪,但《长恨歌》

的写作是一次冷静的操作:风格写

实,人物和情节经过严密推理,笔触

很细腻, 就像国画里的“皴”。可以

说,《长恨歌》的写作在我创作生涯

中达到了某种极致的状态。

《长恨歌》的叙事方式包括语言

都是那种密不透风的,而且要在长篇

中把一种韵味自始至终贯穿下来, 很

难。因为你得把这口气一直坚持到最

后,不能泄掉。写完后我确实有种成

就感。《长恨歌》之后,我的写作就

开始从这种极致的密渐渐转向疏朗,

转向平白。这种演变我自己觉得挺好。

——《我眼中的历史是日常的——

与王安忆谈〈长恨歌〉》(徐春萍 /《文

学报》/ 2000 年 / 10 月 / 26 日)

第一阶段(80 年代初—80 年代中

期)。王安忆经历了儿童题材创作和青

春叙传创作时期。最有影响的作品是《谁

是未来的中队长》《雨,沙沙沙》《69

届初中生》《本次列车终点》《流逝》

等。其中《本次列车终点》获 1981 年

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流逝》获 1982

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第二阶段(80 年代中期—80 年代

末)。王安忆进入多元探索创作时期,

以“寻根”作品为代表,透视人性,创

作的女性题材作品引起了文坛争议。最

有影响的作品是《小鲍庄》《大刘庄》《小

城之恋》《荒山之恋》《锦绣谷之恋》《岗

上的世纪》等。其中,《小鲍庄》成为

王安忆创作亶变的标志,获 1985-1986

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此后,王安忆

的创作又曾一度中断。

第三阶段(90 年代初—至今)。王

安忆的创作进入叙述策略转型时期,以精

神探索和艺术创新为主要特点。最有影响

的作品是《叔叔的故事》《纪实与虚构》《乌

托邦诗篇》《富萍》《长恨歌》《考工记》《天

香》《上种红菱下种藕》《遍地枭雄》《发

廊情话》《向西,向西,向南》等。其中,

《长恨歌》成为王安忆长篇小说的代表作,

2000 年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2001 年

获得马来西亚《星州日报》主办的“首届

‘花踪’世界华文文学奖”,2019 年入

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发

廊情话》2004 年获第三届鲁迅文学优秀

短篇小说奖,2013 年获法兰西文学艺术

骑士勋章。《向西,向西,向南》2017

年获“汪曾祺华语小说奖”中篇小说奖,

2018 年分别荣获“首届汪曾祺华语小说

奖”中篇小说奖和第五届“郁达夫小说奖”

中篇小说奖。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书籍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