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存的日记》作者黄翊

发布时间:2022-11-17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封存的日记》作者黄翊

1《封 存 的 日 记》序辞 曾经知青的我,总觉得我们这一代是很奇怪的人群,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空前绝后,成了时代的活化石。在怎样的苦难里都活过来了,在怎样的卑贱困苦的境地里都不倒下去,沉默地忍受一切,沉默地往前一步步走着。曾经知青的王佑贵,即那位谱曲《春天的故事》的著名作曲家,已是古稀老人了,却从心底里流淌出一首《我们这一辈》的歌,悲怆苍凉,如嚎啕、似泣诉,非得把这一代人唱得心中流血、潸然泪下不可。“我们这一辈,和共和国同年岁,上山练过腿,下乡练过背,学会了忍耐理理解了后悔,酸甜苦辣酿的酒,不知喝了多少杯,熬尽了苦心交足了学费,真正地尝到了做人的滋味,人生无悔。”啊,啊!我们这一辈,青春年华的一次发配,流落天涯,栖身僻野,转眼就是十载;大敕归途,辗转曲折、颠沛流离,到家已近暮年。心里不是没有想说的话,也不是没有埋藏的故事,只是创伤已结厚厚的痂盖,不想揭去再流血,而那种只在候鸟唳空而过时的乡愁的刺痛,也已散去,不想再忆起。又有谁想去作“一个时代”的见证呢?垂垂老矣,只想让自己好好地过自己的日子,把自己的故事留下来,待这一代人湮灭在历史的尘埃后,总会有人提起笔来,写下我们那段“蹉跎岁月”... [收起]
[展开]
《封存的日记》作者黄翊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2页

1

《封 存 的 日 记》序辞

曾经知青的我,总觉得我们这一代是很奇怪的人群,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空前

绝后,成了时代的活化石。在怎样的苦难里都活过来了,在怎样的卑贱困苦的境地里

都不倒下去,沉默地忍受一切,沉默地往前一步步走着。曾经知青的王佑贵,即那位

谱曲《春天的故事》的著名作曲家,已是古稀老人了,却从心底里流淌出一首《我们

这一辈》的歌,悲怆苍凉,如嚎啕、似泣诉,非得把这一代人唱得心中流血、潸然泪

下不可。“我们这一辈,和共和国同年岁,上山练过腿,下乡练过背,学会了忍耐理理

解了后悔,酸甜苦辣酿的酒,不知喝了多少杯,熬尽了苦心交足了学费,真正地尝到

了做人的滋味,人生无悔。”啊,啊!我们这一辈,青春年华的一次发配,流落天涯,

栖身僻野,转眼就是十载;大敕归途,辗转曲折、颠沛流离,到家已近暮年。心里不

是没有想说的话,也不是没有埋藏的故事,只是创伤已结厚厚的痂盖,不想揭去再流

血,而那种只在候鸟唳空而过时的乡愁的刺痛,也已散去,不想再忆起。又有谁想去

作“一个时代”的见证呢?垂垂老矣,只想让自己好好地过自己的日子,把自己的故

事留下来,待这一代人湮灭在历史的尘埃后,总会有人提起笔来,写下我们那段“蹉

跎岁月”所有的遭遇,所有的欢乐与痛苦吧。

且不说我是那些能写却不想写的知青中的一个,如果,如果我想写,为什么非要

去写这段历史呢?我更想要好好地去过我的日子,不管曾经遭遇怎样的挫折或者怎样

的痛苦,我把它们看成是人生长路上必经的锻炼,我要努力让自己终于可以保有一颗

所谓像金子一样的心。可偏偏有人不这样认为,还是我身边很熟很要好的插兄,“知青

的遭遇,必须由知青来写,只有知青才能明白每一颗逆来顺受的心灵里的光茫和烈

火。”他喜欢缀弄文字,常在报刋上发表文章,但我不知道他从小就有写日记的习惯,

直到他把封存了半个世纪的日记在群里横空出世,才让我大吃一惊。日记记载了知青

在农村的艰难、困苦、迷茫、绝望的悲惨,记载了返城途中曲折、漫长、崎岖、坎坷

第3页

2

的艰辛。他的日记,随性散淡、篇章简短,读来睿智幽默,有出人意表的新意,写给

自己看的自言自语,却能短而精审,言之有物,让人读出味道来。他的日记,是昔日

知青生活的真买写照,是弥足珍贵的史料,让我泪欲泫然,仿佛又嗅到了那时代不堪

回味的氤氳。他的日记,使我幡然醒悟,作为学史之人,不能因为自私而忘了初心,

写这一代人的历史,青春可以无悔,往事却不能如烟,这应该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1969 年 4 月 10 日,日记的作者与我同列车去的贵州桐梓县,但并不相识,其插

队在娄山关脚下的山沟里,我落户在十多公里外的大山中。直至 2015 年,我入了知青

群,并参加他每次组织的旅游活动,俩人从相识、相知,成了挚友,他姓黄,单名一

个翊字,大伙都叫他“黄团”。他与我同为新中国成立那年生,同为 68 届高中,那时

代讲究出身,“老子反动儿混蛋”,他父亲是同济大学“臭老九”,母亲是“混入党内的

阶级异己分子”,他又偏偏就读那所“混蛋学霸”扎堆的同济附中,注定其必然是时运

不济、命途多舛。然而却使他在精神上摆脱了得失的痛苦,以乐观的心态面对世事沧

桑变化,在坎坷中独享清趣,在清淡中品尝滋味,在绝境中活出精彩。1974 年,他被

县里送去遵义师范中专,进行师范培训,终于离开了插队五年的小山村,在那里结识

了比他小整整 10 岁,恩师的女儿,心中的“玲”,后来成了他的“随军家属”。1976 年

培训班结业,他被分配去桐梓新站中学任教,那地方比原先插队的小山村更偏僻,环

境更为恶劣。1977 年下半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遵义师大数学系,恢复高考后的首

次,尚属地方性招生,故毕业后仍未跳出贵州,分配在贵州碱厂子校。或许恋人在遵

义,便调至 533 军工厂,就像唳空而过的候鸟,在那里结婚育女,然后带着一家回故

乡。啊,啊!这刻骨铭心的乡愁,这漫长遥远的归途,回到上海同济园的故家,已是

世纪交替的时光。

恍如隔世的日记,原浆已成陈酿,一旦开启,伤逝之美就凸显出来,它就像时光

流水冲不淡的底片,知青的情感,知青的生活,知青的酸甜苦辣,知青的赤橙黄绿,

第4页

3

一幕幕展现,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怎样的缘?从其日记中不难看出,有离开故乡的无

奈,“火车离开上海站不久,车厢里开始活跃起来,但我还燃着莫名奇妙的感觉”,日

以继夜地记录着火车行驶三天三夜里停靠每一站的时间。有插队山村的郁闷,“住在四

面透风的木屋,四周大都是猪圈牛栏,厨房设在相隔三十米远的土坯房里”,连山村景

色都不愿说上一句。有回家探亲的感慨,“结束四个月上海休假,尔后三年未曾回

沪”,不能忍受看到同济大学里熙熙攘攘的学生的刺激。有大学梦破灭的沮丧,“73 年

大学梦的努力失败了,一觉醒来只有痛苦和空虚,我这一辈子还有指望吗?”。有不能

脱离农村的痛苦,“我到远离县城的新站中学当乡村教师,学校建在小土坡上,仅一间

瓦房,一间土坯房,无大钟,上下课教师敲打大铁管”。有抓住机遇成功的喜悦,“77

年 11 月,全国恢复高考,我考取了遵义师大,拿到了晚了十年才到手的沉甸甸的录取

通知书,酸、甜、苦、辣一齐涌上心头”……。他的日记,揭示了知青自强不息,在痛

苦中涅槃,在绝地中奋起,波澜不惊,心境恬然,无怨无悔,与共和国同行的信念,

却从未有丝毫的懈怠。

晚晴寄情山水,我与黄团夫妻、群里的插兄插妹,还有黄团 533 厂上海支内的退

休同事,境内境外走过很多地方。或“清溪浅水行舟”,或“雨后登山看景”,或“柳

荫湖畔闲行”,或“花坞尊前留影”,或“隔江山寺闻钟”,徘徊在绿水青山的世界里,

觅一份温柔细腻的心绪。黄团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急”,在“蹉跎岁月”圆了大学

梦,还抱得美人归;在晚晴,夫妻俩秀起恩爱,形影不离,携手不弃,展示老夫少妻

间相濡以沫、相敬如宾的爱情。我常在《游记》中,打诨调侃黄团,说生于春节前的

他应属“鼠”,可他偏说自己属“牛”,似乎“老鼠偷油”要比“老牛吃嫩草”的形

容,更温和、舒服、熨贴;说他与那位“玲”在三亚、以海中的“日月礁”为背景留

影,是要集日月之精华,天地之灵气,演绎陪你到天涯海角,爱你到海枯石烂的浪

漫,然而他这个人向来宽厚豁达,从不生气,说不准还在心中偷偷乐呢!我期待他能

第5页

4

早日将启封的日记整理、充实、润色后出版,是要在有生之年,以他的《日记集》为

蓝本,尝试写一部有关知青的小说。塑造一个知青的光辉形象,有“一蓑烟雨任平

生”的旷达襟怀,也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睿智思辩;有“大江

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气象,也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缠

绵爱情;有“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高雅脱俗,也有“是处青山可埋骨,

他年夜雨独伤神”的浩荡气节。但愿此文能作为黄团《封存的日记》集的序辞。

秦浩民

第6页

目 录

一、《封存的日记》序辞…………………………………………………1

二、文革赴北京大串联日记(66 年 8 月 16 日——8 月 25 日)…………………5

三、接受毛主席检阅(66 年 11 月 26 日)………………………………………10

四、告别上海,贵州插队(69 年 4 月 10 日-14 日)…………………………12

五、背粮记(69 年 6 月 1 日)……………………………………………………13

六、背砖挣钱(69 年 7 月 24 日)………………………………………………14

七、打狗记(69 年 8 月 5 日)……………………………………………………15

八、武斗枪声中游贵阳(69 年 7 月 28 日—31 日)……………………………16

九、穷游昆明历险记(69 年 8 月 21 日—8 月 28 日)…………………………18

十、独行回上海历险记(69 年 11 月 15 曰-11 月 27 日)……………………22

十一、修建桐绥公路(70年5月7 日—31 日)…………………………………25

十二、过年(71 年 1 月 26 日—1 月 29 日) …………………………………28

十三、看守苞谷林(7I 年 8 月 17 日)……………………………………………30

十四、为贫下中农放电影(72 年 5 月—7 月)…………………………………32

十五、当工人受挫记(72 年 9 月 3 日一 12 月 17 日)…………………………35

十六、娄山关溶洞迎新年(73 年 1 月 1 日)……………………………………37

十七、日记四则(73 年 3 月 12 日—4 月 3 日)…………………………………39

第7页

5

66 年的夏天,文化大革命席卷了同济大学的校园,一场青春浩劫不期而至。我们同济

附中也开始停课闹革命,少年时代,我们对领袖忠诚,怀有远大理想。全校师生每天的学习

内容就是在大学本部看大字报,参加各类批斗会。八月份开始,我和同学卷入全国大串联。

那时,少年不知愁知味,身无分文,敢走天下。我先后到了北京、泰安、青岛、大连、沈阳、

郑州、武汉、桂林、杭州等地,也接受了领袖的检阅。当年年底回到学校。眼前的乱相开始

让人生厌。我加入逍遥派队伍。我们在宿舍里学拉小提琴,钻研围棋技艺。整整荒废了宝贵

的四年。69 年 4 月 IO 日,驻校工宣队送我们登上去贵州插队的绿皮火车,我们彻底离开美

丽的同济大学校园,告别无忧的学生时代,开始苦难的历程。

文革赴北京大串联日记(66 年 8 月 16 日——8 月 25 日)

文化大革命的烈火在同济大学熊熊燃烧,附中也不平静。附中红卫兵游斗校长叶懋英、

支部书记张华,并让她们俩在太阳下罚跪。我参加农村\"双抢\"劳动回到学校。8 月 16 日晚

上听到一个惊人消息。642 班的几个同学带了行李到上海火车站北站,他们计划上北京进行

革命大串联、取经。听了这个消息,我佩服他们这种大胆的革命行动,但是不相信北站党委

会轻易答应他们的要求。

8 月 17 日早上,教学楼的二楼的走廊里贴出一份轰动全校的公开信,这封公开信的作

者就是昨天去北站申请去北京的四位同学。在信中他们告之,北站党委支持他们的革命行动,

已让他们免费坐火车去北京串联。看了这封信,我真是惊喜、羡慕,我真想不到他们梦想成

真。北京,祖国的心脏,我们最向往的地方。上午,班上 106 室女生寝室的四位同学不知去

向。听其他女同学说,她们的被子不见了。下午史忠根到访了这些女同学的家,得知她们已

经乘上当天下午 4:50 分的 22 次列车离开上海去北京。(后来在北京清华大学我们遇到了

这四位女同学。郑秋英,林宓君说出她们 8 月 16 日那天上火车的经历。她们先找北站领导,

提出要求坐火车到北京串联,但被回拒。她们四人二话不说,背着行李,沿着铁轨向北走。

北站领导见状,立即派人把她们追回,护送她们搭上去北京的火车)。这时我的心中更加强烈

第8页

6

地燃起上北京的念头。晚上,附中和上海第二技工学校师生召开串联会。康伟民,季年冬神

秘地对我说,明早我们去龙华机场,要求乘飞机去北京,创新路。我兴奋地答应了。

8 月 18 日早上七点多,我们赶到龙华机场,找机场领导。当我们提出要求乘飞机去北

京串联的要求,她立刻反对,说革命师生去北京以后影响首都的交通,同时影响首长们的安

全。她的理由我们不服,那么我们就赖着不走,跟她软磨。谁料她翻脸,命令我们立即离开。

尽管我们又软磨了一个多小时,她仍坚决不松口。无奈,我们只好望着窗外起飞的飞机,依

依不舍地离开机场。我们匆匆回到学校,又赶往北站。北站党委办公室正展开大串联的大辩

论。在办公室里,同济附中 655 班的十几个同学围着北站的政委,大吵大闹,指责他们让同

济附中的学生到北京串联,破坏了我校的文化大革命,犯了严重的错误。经不起这些人的胡

缠,北站政委作了检讨,并同意追回已去北京串联的同济附中的学生。走出办公室,我碰到

651 班的几个同学,他们仍旧坚定信心去北京串联。我们商定,明天找机会乘坐到北京的火

车。

8 月 19 日清晨,我们在北站的接待站等待北站领导的回音。十点钟左右,北站党委的

一位领导同志出现。他一上来,态度就很鲜明,认定前几天把同济附中的同学送到北京去串

联没有什么错误,现在仍坚决支持小将们的革命行动。听了这番表态,我们高兴的一个劲地

鼓掌,感谢北站党委的对我们革命行动的支持。吃完中饭,我拿了行李赶到北站。在北站,

发现又来了很多同学,这时我的心开始悬了。这么多人要求去北京串联,北站还会答应吗?

这时候北站负责人出现。他宣布:经北站党委决定,同意同济附中革命小将全部乘坐火车赴北

京。这时我们的心是多么激动啊!随后我们选出了同济附中北京大串联的召集人,并制定了

本次大串联的目的,进京活动的规章制度。今天时间不知怎么走得特别慢,真担心随时间的

推移,更多的同学赶到,发生不测。下午三点钟,附中的党支部书记张茂明带着一些同学来

劝我们回学校。可他怎么劝得住我们呢,我们齐呼口号,把他们轰出北站。四点三十分,我

们终于高兴地排着队,坐上去北京的火车。我这才相信去北京的理想实现了。北站党委政委

第9页

7

赶来为我们送行。望着他们,我们有多少感激的话要说啊,火车终于开动了,这是我按不住

内心的激动高呼:毛主席万岁!火车远去,北站的同志们还不断地向我们招手致意,这时我激

动地默默地说,我们不辜负你们的希望。我生在上海,从未离开过上海,真想不到今天会有

机会去首都,到毛主席的身边。望着窗外的青山绿水,我的心早飞到可爱的北京。

8 月 20 日,我乘坐飞奔的火车穿江苏、安徽、山东、河北四省经过 25 小时零五十二分

的长途奔驰,终于在下午 06:42 分从 1842 公里外的上海开进了首都的大门北京站。望着雄

伟壮丽的北京站,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激动。我们互相祝贺,经过不懈的努力,我们终于实

现了到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串联的目标。下了火车,我们乘上专车到了清华大学。在清

华大学接待站办完手续后,在接待员的安排下,进了清华大学最豪华的教学大楼住下。我们

一躺下都很快地进入了香甜的梦乡。

8 月 21 日,走在清华大学的校园里可以看到到处张贴着大字报,大字报的主要内容都

是针对清华大学工作组的,其中很多内容涉及到了王光美同志。

8 月 22 日,我们上街,街上到处充满革命的新气象,散布着浓浓的战斗气氛。一些散

发着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气味的路名、商店名、都被更换了,取而代之的是长征、东方红、

井冈山、工农兵等革命化的新名字。在街上还贴有很多北京红卫兵东纠、西纠张贴的最后通

牒。这些通谍警告理发店、裁缝店不许再烫包头、制作奇装异服。我人瘦,裤管小,街上巡

逻的红卫兵手里拿着剪刀,对我指指点点。晚上,清华大学在操场上举行全体师生员工的大

会。晚上八时许,周恩来总理突然出现在会场,他的到来,令全场沸腾。他来处理清华大学

工作组的问题。总理指出工作组叶林同志所犯的错误属方向性,路线性错误,这是全国工作

组普遍犯的错误。这时天上突然下起大雨。师生齐喊:“总理打伞、总理打伞”!但周总理避

开雨伞,站在雨中继续作报告。周总理虽然已 60 多岁了,但精神抖擞,充满着年青人的朝

气,不愧为毛主席的亲密战友,我们为有这样的总理而感到无限骄傲。家常式的报告结束了,

但是师生都还不愿意离去,这时周总理提议大家齐唱革命歌曲“大海航行靠舵手,”只听见

第10页

8

台上台下高呼:“总理指挥,总理指挥”。全场万名革命师生在周总理的指挥下齐声高唱“大

海航行靠舵手,\"歌声震撼天空,震撼了大地,久久回荡在校园上空。总理一边招手,一边慢

慢地离开会场走远去了,但是我们还站在雨中,久久不愿离去。

8 月 24 日上午,轰的一声,在一片欢呼声中,清华大学的二号校门被革命学生拉倒了。

二号校门,是旧清华大学的象征,是美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标志,几十年来散发着封建主义,

殖民主义的遗臭,默默地毒害着中国人民的心灵。清华大学的牛鬼蛇神及反动学术权威,今

天在清华红卫兵的指挥下,用工具将倒下的二校门的废墟全部清理干净。下午到了北大附中,

正赶上北大附中的红卫兵在批斗黑帮分子。五个黑帮被绳子串在一起,都戴着高帽子。红卫

兵要求黑帮分子自敲锣击鼓地从教室里走了出来。为首的是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刘美德。她的

头发被剃光,脸也被抹上黑墨。要不是她穿的那双凉鞋,人们真还不知道她竟是一个女的。

他们头上带着牌子,被押上会场,然后被押送跪在台前。他们的头都贴在地面。红卫兵又把

他们一个个拉到一张桌子上,跪在那儿进行坦白交代。当他们交代完,又被红卫兵踢下桌子。

每当他们从桌子上踢下去的时候,场上的革命小将立刻鼓掌喝彩……。到北京六天,我们到

首都很多大专院校参观,学习。在团中央,看到红卫兵在阳台上批斗团中央主席胡耀邦。我

心里也在思量,怎么这么多坏人?在北京串联的最后几天,我们瞻仰了天安门,游玩了天安

门广场。唯一遗憾的是这次大串联,我们没有赶上伟大领袖毛主席接见全国的革命师生。

66 年 11 月 8 日~12 月 15 日。我和班上的其余四位同学:陈放,刘伟鹏,梁长林,周雅

国在学校开了革命大串联的介绍信,领到火车票,开始了近四十天的第二次长途大串联。有

了介绍信在全国各地串联,坐火车,汽车不需掏钱,住宿由各地接待站安排。特别是在北京

吃饭不需花钱。11 月 10 日到山东泰安,11 月 12 日到济南,11 月 14 日到青岛,11 月 18

日到烟台,11 月 19 日到大连,11 月 21 日到沈阳,11 月 24 日再次到北京,这一次我们

见到了毛主席,12 月 15 日回到上海。

接受毛主席检阅(66 年 11 月 26 日)

第11页

9

昨天上午,解放军某部的政委把中侨委接待站的全体外地来京串联的革命师生召集在一

起开了大会。在会上政委宣读了国务院给来京串联的革命师生的一封公开信。信中说,国务

院将派出大批解放军指战员,对来京革命师生进行短期的政治训练,使革命师生能够顺利迎

接毛主席对革命师生的检阅。现在我才明白,这么多解放军和我们同吃同住同训练多天,就

是为了迎接这一天。清晨三时,解放军军训队队长把我们全部叫醒,告之有重要活动。我们

迅速地刷好牙丶洗好脸,吃完早饭,耐心等待幸福的时刻到来。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出发了,

到了某某大街,领队的解放军战士安排我们就地集体坐下。只见大路两边到处都坐满了外地

来京的革命师生、解放军战士。我的位置不错,离街中心只有 15 到 20 米左右。时间还早,

解放军战士领着我们读毛主席语录,唱语录歌,主席已八次检阅革命师生,共计 900 多万人

次。今天将是苐九次的大检阅。下午 02:30,大喇叭响起了雄壮的东方红歌曲,随着歌声,

人们欢腾,雀跃。每个人怀着万分激动的心情注视着东方,等待着幸福时刻的降临,下午02:35。

东面不远处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大家再也坐不住了,都站了起来,几辆满载着手擎鲜

红毛主席语录的威武军人的卡车首先驰来,随后最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就出现在我们面前。毛

主席身穿绿军装,戴着红领章,容光焕发,含着亲切微笑屹立在第一辆敞篷车,不断向革命

师生挥手致意。毛主席啊,毛主席,多少个白天丶黑夜把你盼,今天我们终于见到您了。含

着激动幸福的热泪,我们高举鲜红的毛主席语录,用尽生平最大的力量,发自肺腑的不断高

呼: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万岁!毛主席的检阅车队驰远了,我们还是不断地高呼口号,不愿

意离去,大家仍然激动地沉浸在幸福中。不少人掏出日记本,记下难忘的一刻。这时我发现

有很多小女孩在哭泣,走过去一问,原来是主席的检阅车到达时,人群沸腾,太拥挤,她们

没能见到毛主席。望着他们流泪,我也很同情,是的,还有什么能比见不到毛主席更伤心的

呢?

(69 年 4 月 10 日-14 日)

今天是 69 年 4 月 10 日。今天我将要离开上海,去完全陌生的贵州桐梓县的山沟插队

第12页

10

落户。清晨三点钟,我就起床整理旅行包。六点钟过后小伙伴们都来送别,这时我的心情变

得十分乱。我含着热泪向外婆告别,外婆劝我别哭,可她却不停地流泪。对于长辈来说,伤

痛有多深,无奈,无望,且又无法替代。我淌着泪瞧着亲人,跨出大门。我到了集合点杨浦

中学,上了欢送我们的大巴车。大巴车在杨浦区区中心绕行了一圈后,就开往彭浦车站。在

车站站台,反复播放着《大海航行靠舵手》的革命歌曲:“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

阳,……干革命靠的是毛泽东思想”。八点多,父亲、哥哥、姐姐丶弟弟们也赶到了车站。母

亲没能来,她在医院烧锅炉,劳动改造。一家人在列车前拍照留影后,我上了火车。开车时

间临近了,我热泪盈眶。默默无语之际,突然传来铃声,还有二分钟,火车就要开了,站台

上鸣咽之声,压过剌耳的铃声。09:35,火车拉响汽笛,列车开始移动,哐当、哐当,火车启

动。这时车上车下哭声一片,车上、车下的人心中都不是滋味。哥哥跟着列车往前跑,一直

跑到站台尽头才停下来。欢送的人群都被抛在后方,上海彭浦车站远了,一切都远去了。当

火车离开上海车站不久,车内气氛才慢慢开始恢复平静,但是我的心中还是燃着一种莫名其

妙的感觉。这次赴贵州的列车,每节车厢都没有床位。车上的知青,三天三夜都无法得到休

息。第一夜还能挺过去,但到了第二天日子就难熬了。坐车时间一长,背丶臀部都酸痛,坐

也不行,站也不好过。到了第三天,我干脆坐在车厢地上,头伏在椅子上打瞌睡。由于整日

坐着,我们的两脚都肿了起来。我们的专列从上海出发,经过浙江、江西、湖南、广西,整

整三天三夜,我们于 4 月 12 日 IO:20 到达贵州省桐梓火车站。我们知青在桐梓县城旅社住

了二晚,14 日这天,就被各个公社的生产队队长分别领到插队的落户点。

背粮记(69 年 6 月 1 日)

毛石公社,地处高山地带,离咱们生产队约有 25 里路。毛石山高路险,和外界联系仅

靠一条山间小路。毛石因交通不便,每年上交公粮运输都成大问题。上个月底,桐梓县革委

决定,桐梓县居民六,七两个月,购粮本上的大米必须到毛石粮库购买。我们上海知青四月

份刚到桐梓农村插队,生产队未分口粮,六月,七月的口粮由县粮库供应,自然也必须到毛

第13页

11

石粮库购买 6,7 两个月的口粮。6 月 1 日,我,吴济平,王林成,以及本队的一位回乡青

年,天刚亮,就背着背篓前往毛石买米。走了近两个小时我们总算到达毛石粮站。咱们三人

买了 98 斤半大米,因毛石土豆便宜,毎斤一角三分,我们自留地几乎未种蔬菜,我们又买

了 18 斤土豆当菜。我们稍作休息,便开始往回走。高山地区,连绵起伏的山峦,树林茂密,

这里不象我们生产队,山上的树都被偷伐光,只剩下光秃秃的山坡。在松树上有很多小松鼠

蹦蹦跳跳,挺有趣。走着,走着,我们都开始感觉不对劲了。走了两个小时以后,我们就开

始喘粗气,尤其是走上坡路时,脸上的汗珠更像下雨一样,顺着脖子流淌。因为是第一次走

远路背重物,背上未背垫子。又未带干粮及饮用水。我们背上的脊椎骨被背蒌磨的难受,哪

怕是前进几步都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我们弯着腰艰难的一步一步的向前移动。我们咬紧牙关,

默默地念毛主席语录\"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鼓励自己坚持向前进。

下午六点多,我们总算把粮食背到家。这时人立即瘫坐在地上,话都说不出来。

背砖挣钱(69 年 7 月 24 日)

小学上地理课时,老师讲到:贵州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贵州插队以后

才体会到,老师当年讲得太精典。我们生产队里有一个土砖窑,一年能烧几窑砖。因砖窑点

火、烧窑的关键技术生产队老乡未掌握,每次烧窑还必须花大钱请四川师傅上门操作。生产

队实际仅赚打砖那点可怜的辛苦费。昨天新的一窑砖出窑了。队里安排人员把砖从砖窑运到

公路边等候运走。队委规定:每运送一百块砖可以得到三角钱运费。因为我们生产队穷,一工

才八分钱,我们知青从早干到晚,仅可得八分钱,半斤口粮,队里老乡更可怜,买点盐巴缺

钱,都需东借西借。现在运砖可以挣钱,大家都想抢着干。队里人口太多,队长只能分配每

家只有运输 250 块砖的定额。队里照顾我们知青,四知青算四家,有运 1000 块砖的定额。

天还未亮,我,济平,林成起了床,开始替生产队运砖。从磚窑到公路。约 200 米左右的距

离,且要经过一个双木桥。桥离水面三,四米,河也不深,但是河里尽是大石头露在水面。

人背砖,脚若一歪,摔下去,肯定残疾,但我们不敢多想。每块砖重约五斤。起初,我们每

第14页

12

人每次背十块砖,以后增加到 15 块,20 块以上,背上的砖与我们的体重相仿。往返一趟又

一趟,路边的砖越堆越高,而我们的腰也越压越弯。为了购买生活用煤,支付电费,三人咬

紧牙关,坚持不懈。当我们运了 300 多块砖时,队里的老乡赵振恒看我们如此辛苦,就好心

把他的独轮车借给我们使用。于是我们改变了运输方法。我、王林成先把砖背过桥后,然后

再由吴济平把砖放在独轮上转运到目的地。不久我们又借到一辆独轮车,这样两辆车齐上阵,

极大地提高了运输效率,人轻松多了。上午九时多,我们终于把 1000 块砖从砖窑运到公路

旁,完成了任务。我们擦着汗水,拿着三元血汗钱,心里美滋滋的。这下子我们终于解决了

柴米油盐的大问题。

打狗记(69 年 8 月 5 日)

为了改善伙食,最近我们捕了两只“野兽\",饱餐了两顿。上个月某个晚上,我们先设计

将一只 20 斤重的”狼”(狗)引入寝室。咱们一边喂它食物,一边也就悄悄地给它套上绞索。

时间一到,两人在“123\"的口令下,同时紧拉绳索,当”狼\"醒悟企图挣扎时,碗口粗的大

棒,已对它劈头盖脸砸去,嘣嘣嘣……,“要大胆,要谨慎,切记心上,靠勇敢,还要靠智谋

高强…”,在这同时,门外放哨的人也激动地放开嗓子,大声地唱起来: “趁拂晓送情报,装

作闲逛……”。歌声停了,\"狼\"已经倒在血泊中。第二天我们和三个交大附中的同学以及金训

华高中的同班战友欢聚一堂。大家分工合作,你烧火,我切肉,他去买作料。不到半天功夫,

十多斤的肉,已变成三个美味佳肴端上桌。白切肉、糖醋排骨、炒狗肝。因为菜烧得又香又

嫩,又美,一大桌菜很快被八个大汉干完。饭后大家一致夸奖道,狗肉味道交乖咂!,本月 2

日,一只不知趣的老“虎“(猫)屡次跑进屋里来偷吃吴济平准备带回上海的肥鸡。不到一会

儿功夫,鸡腿已经被啃完,这只\"老虎”欺人太甚,不杀不足以平民愤。晚上,我们就用红烧

\"虎\"肉为吴济平饯行。”“老虎”肉并不像众人所传那样的那样酸,味道近似鸭肉。但吃后总

有点恶心。

武斗枪声中游贵阳(69 年 7 月 28 日—31 日)

第15页

13

7 月 28 日,我们湾里头队四兄弟邀约杨家湾队的崔百昌,带上在公社,大队开具的赴

贵阳看病的证明信出发,前往贵阳旅行。证明很重要,我们插队知青无身份证件。几天前,

燎原公社的知青叶衎,秦浩民等几人到遵义去游玩,晚上住宿在一个商店,因无证明信可证

明身份,他们被夜间巡逻的纠察队抓住,送到拘留所关押一天,后被遣送回桐梓。一朝被蛇

咬,十年怕草绳。以后他们再不敢外出游玩了。中午,我们乘上 311 次列车前往贵阳。列车

上有很多没买车票的四川綦江县的农民。这些农民疲惫不堪,脸上无表情。老家四川受灾缺

口粮,他们只能用布匹、被单、棉花胎到贵州换口粮。此时列车上的列车员只负责开、关列

车门,不查车票。晚上九点多,火车进入贵阳站。走出火车站,迎接我们的是一阵阵清脆的

枪声以及划破夜空的一串串红色的子弹亮光。我们到贵阳后的二天,亲眼目睹了贵阳文革以

来最为严重的一场流血武斗。这几天硝烟弥漫着整个城市上空。土炮、土手榴弹的爆炸声以

及枪声响彻了整个城市的多个角落。在大街上我看到了两辆用推土机,载重汽车改制成的土

坦克,这些土坦克用水泥、钢板包裹外身,然后涂上墨绿色油漆,外表像真的坦克。据对立

两方造反派组织宣称,发生在市区的激烈战斗夺去了几十个人的生命,受害者多是一般的市

民。今天反对李再含的 411 造反派逃出城市,刺耳的枪声才稍息静一点。和我前后脚到达贵

阳的花园大队的知青何成爵,原计划到省城观看一场革命样板戏。贵阳武斗历害,他害怕,

独自在街上逛了几圈,就打道回府了。

7 月 29 日,我们游玩向往已久的黔灵公园。进园可抄近路,但须经过一条 400 米的防

空隧道。今天洞里没有亮灯,漆黑一片。尽管如此,好奇心仍驱使我们手拉手,走进了伸手

不见五指的隧道。不知走了多久,王申突然惊叫,有人摸他的口袋。他的喊叫提醒了大家,

黑暗中隐藏蟊贼。为了防止扒手浑水摸鱼,走在队伍最后的我,不断地飞脚向后乱踢。也许

走了一、二十分钟,我们走出了黑暗,见到了光明。黔灵山,山幽林密,黔灵湖,湖面清澈。

公园里有弘福寺、三岭湾、黔灵湖等浏览区。黔灵公园集山、林,泉,洞、寺、猴于一体的

城市公园。今天我们在黔灵湖里痛快地洗了一个澡。我们这次到贵阳旅游,一直住宿在崔百

第16页

14

昌孃孃的家里。百昌孃孃一家是上海支内职工。

30 日下午,当我们返回住处走近一座桥时,一队不知身份且全副武装的人员戒严了大

桥。为了少绕道,我们走上前向他们说明情况,请求允许通过。但要求立遭拒绝。我们退回。

突然头顶上响起刺耳的枪声。枪声越来越响,越来越近,桥头两端原来瞧热闹的人群慌成一

团,立即散开。我们也狼狈逃窜。我一边跑,口中不断地念道:枪弹不长眼,快逃!快逃!不

一会儿,身后再次传来一阵爆炸声,回头一望,桥附近升起了一丈多高的烟柱。多险啊,要

是晚一点的话,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意外。咱们松了一口气,庆幸!这天晚上,枪声,爆炸

声,一夜没有断。直到苐二天凌晨,可怕的枪声才静下来。

7 月 31 日,我们原计划到贵阳地下公园游玩。很遗憾,公园在整修。逛了中华街,在

春雷广场毛主席塑像前留了影后,我们走进贵阳火车站。经打听,贵阳城的武斗已迫使经过

贵阳的火车停运。我们在贵阳火车站耐心候车。下午 04:29 分,312 次列车终于启动。我们

上了火车,离开内乱的贵阳城。火车途经遵义,到达桐梓,我们结束不平凡的贵阳之行。

穷游昆明历险记(69 年 8 月 21 日—8 月 28 日)

一夜之间,我们从大上海的中学生,变身为贵州山沟里挣工分的农民,冰火两重天。知

青生活艰难,且前途莫测。但我们仍热爱生活,苦,但快乐着。利用农闲时节,我们策划了

短票长乘,穷游昆明的计划,记得小时候曾看过一部中苏合拍的记录片,片名叫《在密密的

森林里》,影片记录了在西双版纳美丽的密林中,令人着迷的风光。影片留给我深深的记忆。

69 年初,我在选择插队落户地点时,差一点选择了云南边疆。后听说贵州支内的厂矿多,进

厂希望大,我才改变了初衷。

8 月 21 日,我们生产队的四兄弟、杨家湾队的两人、贺家湾队的三人,共九名知青,

相约出发昆明,穷游。凌晨三时,我们赶到桐梓火车站候车。在车站整整呆了八个小时,九

十三次列车才缓缓开进桐梓站。我们熟练地溜上列车。火车向南行进。下午六时许,火车途

经贵阳。在列车上我们和两位解放军战士闲聊。他俩告诉我们,他们正在外语培训,学习完

第17页

15

毕,将被派往缅甸等地,支援缅共游击队,推翻当地的反动政权。

8 月 22 日清晨,火车开始在云南辽阔的土地上奔驰。进入滇东高原,高山峻岭,深山

峡谷消失。眼见的景色不是我心目中的西南乐土,见到的是荒芜的红土地,使人感觉到荒凉、

无生气。

8 月 23 日下午五点钟,列车上执勤的解放军战士开始检查旅客的证件、车票。我们原

误以为云南列车上查票不严,没有注意防备。我们九人很快被执勤的军人抓住,送进餐车。

下午六点钟左右,火车进入昆明火车站,执勤的军人把我们交给昆明车站的工人纠察队。我

们掏出盖有公社大印的看病证明,向工纠队员解释不买票的理由。三个工纠队员听完以后,

说道:你们讲的都是事实,只要补完票就走人。哪来钱补票呢?我们七嘴八舌,大谈知青的苦

处,挣钱的不易。他们互相对视后,思索了一下,工纠头头说道:\"你们把带来的钱都掏出来,

摆在桌上,由我们考虑、决定\"。我们从腰包中取出部分钱摆在桌子上,想蒙混过关。他们点

了一下钱,立刻恶狠狠地吼道:你们再不把所有的钱交出来,若等我们搜出,那就不客气了\"。

他们的威胁生了效,咱们乖乖地拿出隐藏的钱。他们又搜身后,就开始执法。我们自称是由

桐梓乘坐货车到宣威,又在宣威站换乘上了 93 次列车。他们立即说,宣威到昆明四元五角

车票。说完就要开票。为了节省每一个铜板,我们只好苦苦哀求这几位老爷。经过一番还价,

工纠队员答应我们每人补上三元六角的票款。缴完补款,天已黑尽。一出站,我们就忘了刚

才的挫折。穿过几条街,经比较,选择了低档的人民旅社,订了九个最便宜的地铺住下。

8 月 24 日我们开始了穷游昆明城。翠湖公园是昆明有名的风景区,当年母亲抗战逃难

到昆明,曾到过此地。翠湖以清澈的湖水,成群美丽的海鸥、白鹭,野鸭,以及近百种不知

名的乌类,吸引了远道而来的游客。我们租了三条小船,荡起双桨开心地飘荡在宽阔的湖面。

昆明动物园也不错,我们观看了大象的精彩表演。昆明市的市政建设不怎么华丽,但是大方,

整洁,特别是饭店干净,这是贵阳等地不及的。云南的粮食供应很紧缺,黑市上票额一斤的

粮票可卖五角钱。昆明也和遵义、重庆,贵阳一样,街上常常听到操着熟悉的上海方言的人。

第18页

16

这些上海人中有抗战逃来的老上海人,更多的是近几年支援三线建设新到的上海工人。

8 月 25 日,我们游览昆明西山风景区。西山崖壁上有个与洛阳石窟同名同姓的龙门石

窟。之所以也叫龙门石窟,可能因它酷似一条巨龙缠绕在西山崖壁。我们登上西山顶,又从

另一侧拾级而下,须经过一条狭窄的石洞石径,这石洞石径紧贴悬崖,面朝滇池。时而曲径

通幽,时而壁立陡峭,又时而侧身才勉强通过,崎岖难行,险象环生。登上了龙门石窟,我

们鸟瞰滇池 500 里的浩渺,更将整个昆明一览无余。游完龙门石窟,慢慢下山来到滇池边。

滇池又名昆明湖,是高原的一颗明珠。滇池水域,群山环抱,河流纵横。我们上了一条游船,

游船荡漾在清澈的滇池湖面。滇池既有湖泊的秀丽,亦有大海的气魄,令人心旷神怡。在海

埂公园我们下了船。公园可供游客游泳。因为天不早了,肚子又在叫唤,我们稍作停留,就

返回旅社。

8 月 26 日,昆明气温保持在 15 度到 25 度,非常宜人。所以称它为春城名副其实。昆

明盛产白糖,可能当地人爱吃甜食,饮食店的点心大多含糖,如八宝饭,汤圆,酒酿、荠糕。

在昆明旅馆,我们遇到不少成都知青。通过交流,我们得知,在云南,四川交界的金沙江边,

有一个未上地图的新兴城市,名叫渡口。渡口市有二,三十万居民,大多是青壮年。这里新

建了很多规模巨大的重工业企业,其中建有亚洲最大的钢铁厂。中午我们结束昆明的旅行,

买了两角钱的短途火车票,上了 202 次列车,踏上回贵州的路程。列车开动不久,列车员开

始查我的票。我说:我到湛家屯站,票价是两块六角(这是我在车站上得到的情报),票现在在

另一位同学的手里,他在后一节车厢。列车员听完之后就走了。我们九个人上车之后,就分

开坐,减小目标。陈忠权喜欢乱窜,他首先被列车员赶下火车。晚上列车员苐二次查票。我

借口买面包,避免了接触。这次大扫荡,王林成受损,补了一块九毛钱的车票。不久在车厢

内遇到丁汉文,知道王申,吴济平,老罗,崔百昌四人在混水塘小站被列车员赶下车。我们

感到风声紧了。夜里列车员又发动苐三次突袭。一位女列车员查我票时,我站了起来,故做

镇静,假装找票,口中不停地念叨:我的票呢?女列车员开始劝我慢慢找,后来不耐烦地走了。

第19页

17

我刚躺下不久,另外两个列车员把我唤醒,这时我不知哪来的胆量,装成气愤的样子说道:刚

查过。他们就查他人去了。这次突袭击,丁汉文,许其伍,王林成也被赶下了列车。这时,

同行的九兄弟只剩下我一个人留在车上,我好孤单啊!

8 月 27 日凌晨,我被人拍醒。抬头一看,五,六个列车员又在我坐位附近查票了。我

绝望地看着面前唤醒我的一位年轻力壮的列车员,只等他开口赶我下车。奇怪,这个列车员

瞅了我一眼,就抛开我,去查我对面老乡的票了,放我一码。我内心好感激这位不知名的好

人!202 次列车在中午 12 时到达贵阳站。我长舒了一口气,离家不远了。出了火车站,走

进了朝阳饭店,讨了两碗开水,把身边仅有的几块饼干送下肚。因当天已没有回桐梓的火车,

我在候车室里找了一块空地,铺了两张报纸呼呼入睡。

8 月 28 日早晨八时,我登上 312 次列车。列车朝重庆方向奔驰。十时左右,餐车开饭,

我饿得心慌,我壮大胆子走到卖饭票的列车员跟前,把昆明到昆明东的火车票一晃,买了一

份饭。下午六时左右,列车突然在离桐梓只有两站的板桥站停下,不开了。一打听,原来是

这列火车顶上坐满了南下到贵州买米后归川的四川农民。因列车前方要经过娄山关数千米的

隧道,312 次列车的驾驶员不敢开了。火车一停,车厢立刻变得又热又闷,我有气无力地依

在窗边耐心等待。下午四点多,南方开来一列货车,这列货车把 312 次列车顶上的几百名无

票旅客全部载走。11 点左右,列车在一片欢呼声中离开板桥,朝桐梓方向前进。望着窗外两

边熟悉的山水,我兴奋地呼道\"我终于到家了\"!

独行回上海历险记(69 年 11 月 15 曰-11 月 27 日)

11 月 15 日,生产队秋收分配结束。我们四个知青分得少得可怜的工分粮,扣除工分粮

款,没有分到一分钱,不可思议,没人相信,返家的路费全由家里买单。这几天我们知青的

心情特好。收拾好屋子,把积压很久的脏衣服洗干净,备上简单的行囊,忘了一年的疲惫,

纷纷启程回上海探望久别的亲人,向家人诉诉满肚子的心里话。丁汉文,王申们北上重庆,

后乘船顺长江漂流到九江,游玩庐山后,转坐火车回上海。我策划一人乘坐火车独行返家。

第20页

18

先到贵州独山去探望幼时伙伴李平曾。平曾的父亲李国豪是同济大学头号反动学术权威。平

曾的姐姐归华和姐姐是小学及上海一医的同班好友。归华大学毕业分配在都匀,姐姐分配在

青海,平曾是复兴中学的毕业生,学校属虹口区。他们学校的工宣队不同意他改到桐梓插队

的请求。六月份,他们到桐梓来玩过,我们还没有去独山回访。我这次一个人冒险独行回沪,

也想坐火车,走走、歇歇,沿途多逛一些不起眼的中,小城市,多领略一下祖国各地的风貌。

凌晨 3 点多,25 次列车进桐梓火车站。我拿着到李家湾的短程车票上了车。列车员接过票,

看了一眼说道\":下一站就是李家湾,你不用进车厢“。我没理会他,仍进车厢找了一个座位

坐下。南宫山站是货运车集散的大站,可以方便搭乘货车。到南宫山,天快亮了。我下了客

车,找了一列南下货车的押运员,征得他的同意坐上了货车押运车厢。货车于当天下午到达

贵阳站,下此车又转另车南下。

11 月 17 日,我坐火车进了都匀。都匀是黔东南的一个不起眼的小城。城里有点破落,

商店非常少。今天天气阴沉,街上人少,更显得死气沉沉。都匀皮革制品较便宜,一双 41 码

的野牛皮高帮鞋仅售 14.97 元。当地牛肉馆多,我花了三角钱吃了一大碗清煮牛肉。晚上十

一时,我在都匀火车站买了短途慢车票到了独山站。下了车,我习惯地朝大门一侧的铁轨方

向绕道出站,前面一个人被叫住,我立即朝反方向走。谁知也有人把守。无法,我在车站货

物堆旁隐藏起来。十几分钟以后,列车开走,车站检票员进了屋,小站恢复平静,我方才起

身,翻栏杆出了车站。在车站附近我找了一个小旅馆住下。办手续时,我遇到和平曾在基长

公社同大队插队的一位女知青,一打听,才知道来晚了。平曾前几天已经回沪。

11 月 18 日早上九时,我爬上货车离开独山。下午两点钟我到达贵州与广西交界的马尾

车站。晚上八时,我又爬上火车,到了六甲,然后又搭上另一列火车到了广西宜山站。每天

和火车打交道,倾听火车轮箍与铁轨碰撞发出的哐当、哐当的声响,已变成我一天生活的主

弦律。在宜山车站我花了一元九角钱买了到柳州的火车票,上了 62 次客车在 11 月 19 日早

晨来到柳州市。柳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因纪念唐文学家柳宗元而得名。柳州建筑物颜色美观

大方,一般楼房外表都呈奶黄色,淡兰,苹果绿,赏心悦目。上午我游览了鱼峰山。鱼峰山

第21页

19

不高。这里产生了刘三姐的动人故事。下午在延安旅社美美地睡了一觉。柳州副食品供应不

错,店里货源充足,花式丰富,在自由市场上,花生米仅卖七角一斤。半夜,我在柳州北站

爬上了一列货车离开柳州。

11 月 21 日中午,火车进入桂林北站。桂林对我来说,并不陌生。两年前武汉陈再道事

件时,我和同学徐晋勋途经桂林,在桂林铁中住了多天。和 67 年秋天比较,市区内又增添

了不少房子,如七三饭店、七三商店。此外,桂林也有不少大工程正在启动,比如宏伟的漓

江大桥。下午我参观了七星岩洞。七星岩分上、中、下三层,我游览了中层。岩洞雄伟,石

乳绚丽奇特,有大象卷鼻,银河鹊桥,孔雀开屏,十分形象逼真。洞内还留有不少石刻诗文,

为历代文人所留下。

22 日上午十一时,我来到桂林火车站。因为车长不同意我坐进货车押运室,我只好爬

进一节装矿石的车皮内。在敞开的货车里铺一些纸坐下。火车飞驰奔驰,车里冷溲溲的。货

车上还有一些老乡打扮的年轻人也在享受免费的火车。当我在观看地图时,我心中产生了一

个念头,到南昌以后,再坐火车到九江,游览庐山,然后再坐船欣赏长江美景。半夜十一时,

货车送我到了衡阳市。下午四时左右,一列满载上海川沙、宝山县知识青年的列车,经衡阳

站向西开去。我估计他们是六九届初中毕业生,将赴云南农场落户。这列火车的出现,令我

想起难忘的 4 月 10 日,我离开上海到贵州插队的情景。下午五时,我又扒上另一列货车。

晚上八,九点,货车送我到了株州火车站。株洲市城市街道,房屋规划整齐。可以看出,株

州是解放后新建的新兴工业城市。下午我离开株州,继续向东方赶我的路。

25 日夜里我在飞驰的货车上又熬了一夜。孤独,寒冷,激烈震荡,使我全身不舒服。早

晨,江西中转大站向塘站到了。早些归家的念头涌上心头。下午四时,我买了 14.6 元向塘

到上海的快车票,真正心安理得搭上了 78 次快车。

11 月 26 日我再次来到杭州。杭州风景秀丽,值得游览。早上六时,我在杭州火车站下

了车。几天没有好好休息了,我花了一元钱,走进了城站旅社,住进四人一间的房间,舒舒

服服地躺在床铺上休息。27 日上午我游览了杭州灵隐,玉泉,平湖秋月,黄龙洞,下午逛了

第22页

20

大街。逛累了,我拿了改签的车票进了车站,乘上开往上海的 50 次列车,直奔上海。晚上

八点多,我终于回到了久别的上海,见到了想念已久的父亲,母亲,弟弟,妹妹。

这十三天难忘的返家旅程,途经:桐梓一遵义南宫山一贵阳一都匀一独山一广西宜山一

柳州一桂林北一衡阳一株洲一江西向塘一杭州一上海。这次长途旅途中,仅江西向塘→上海

是正常购票上车的。逃票方法一般方法是购短程票,偷乘长途车。我除了逃票以外,主要还

是多次扒乘货车或找货车押运员,让他开恩,允许我坐进最后一节押运车。扒车挺辛苦,货

车上时常碰到其他陌生人。当时社会治安恶劣,到家想起来,有点后怕。这十三天的旅行,

我前后辗转贵州,广西,湖南,江西,浙江五省。路途上共花了 18 元 6 角车费,4 元 2 角

住宿费,穷游了株洲、都匀丶衡阳等小城市。

修建桐绥公路(70 年 5 月 7 日—31 日)

本月,公社安排我们生产队派 25 名青壮年劳动力到新桥修筑桐绥公路。这个月生产队

农活的内容就是用背篓把牛栏里的稀牛粪,腐草背到水田,给秧田备肥。腐败的糞水常跟着

背流淌,把衣服全打湿。此外的农活就是与妇女上山,顶着傲阳站在玉米地,数千次地挥动

锄头给玉米薅草。每天重复干这些筒单的劳动,实在太无聊,乏味。我和王林成听到修路的

信息,立即报名加入修路大军,同大队的上海女知青张玲珍,朱娟娟也报名上了工地。王林

成的父亲王涛是同济大学的党委书记,文革期间属同济头号走资派。66 年 6 月,文化大革

命爆发,我亲眼看到王涛,林柏(王林成的母亲,当时是同济大学宣传部长),被同济造反派

押着在校园游斗。当时他俩头上戴着高帽子,胸前还挂着黑牌子,我始终闹不清文革是怎么

回事。回忆小时侯,我是孩子王,林成的哥哥小中是我的副手。自从我考进同济附中,戴上

同济大学校微,自觉长大了,就再也不当孩子王了。林成是 68 届初中生。他哥哥小中不放

心弟弟,要他与我们同济新村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同到桐梓插队。

5 月 7 日这天,我俩带着简单的行李到达离生产队三十公里的新桥,开始了二十五天的

修路生活。到了新桥我俩和生产队的老乡同住在当地一户农民的的阁楼上。我们在地上铺些

第23页

21

垫子,近二十个人睡在地下。屋里仅一盏昏暗的小灯,晚上老乡没有事可干,只能胡闹,屋

里要多闹,有多闹。这次筑路任务很艰巨,公路段监理要求我们,把一条 70 米长,左邻湍

急的河流,右靠两三丈高的陡坡的羊肠小道改筑成公路。在山区修路,不像在平原上修路那

么简单,公路监理指挥我们在指定地点的岩石上使用钢钎,打上炮眼,埋上炸药,炸出一条

毛路,然后再用橇棍,十字镐等工具把土崩瓦解的岩石推到悬崖下,然后平整路面。当路面

平整完后毕,再铺上小石子。此外还必须在新修的公路内侧开凿一条排水沟,筑成一丈五宽

的平坦大路。工地上的活多种多样,因为打炮眼较辛苦,一般老乡不愿意干,而我俩图新鲜

抢着干。这 25 天,我和王林成顶着烈日,或迎着小雨,每天坚持一人挥大锤,一人掌钢钎,

交替工作。如果要打一个一米深,直径 20 多厘米宽的炮眼,我们一天可以完成两,三个,

如要水平方向打两米深,洞口一米高的大炮眼的话,那就需要三,四个人配合干几天。按规

定放炮是在午饭前或者收工后进行。炸山用的炸药是硝铵。大炮眼每次需装六,七十斤炸药。

炸山挺好玩,当工地上人员都远离危险区后,炸药引线就被点燃,一声巨响,硝烟弥漫。工

地上掀起一堆又一堆巨石,而纷飞的碎石就像急骤的暴雨,从 100 多米的高空狂泻直下,这

时陡坡旁的激流瞬间变浑浊,对岸的麦田一下子也被碎石头铺平。而工地上留下几个大坑。

忘着硝烟,我们会忘却疲劳,心中美滋滋的。这是对我辛苦劳作的奖励。林成从小养尊处优,

是家中的小皇帝,而现在到了工地,象一个快乐的小男孩,十分投入。王林成单纯丶长得帅,

十分讨大家喜欢。我们每天上午八点工作,干到下午一点,休息二个小时,下午三时至七时

继续干活。指挥部规定民工干十天休息一天,工分,伙食费照发,如果遇到雨天停工,伙食

费照常发。国家每天补助每个修路民工四角五分菜金,七两粮食。山区人烟稀少,蔬菜供应

不足,所以平常我们常吃咸菜。但这三个星期,我们多次吃到猪肉。而在生产队,我们很久

未开荤了。饭一般是米,包谷混合蒸,还挺香。工地上吃饭不限量,可畅开肚子吃。凭心而

论,工地上的劳动量比田间干活大,但在这里不用自己烧饭。我们知青不喂猪,没有农肥,

自留地里只种不需要上肥的苞谷,根本不种菜,我们每天的中,晚餐,都是瞎吃。工地收工

第24页

22

后,我们可下河游泳,洗澡。晚上吃完饭,老乡围在一起瞎打闹,或吹一些黄段子,我俩不

感兴趣,就去公路指挥部玩。那里有 200 瓦的电灯,还有一台八管半导体收音机,可以听广

播,还可以看到新到的报纸、杂志。25 天的筑路劳动,我俩很有收获,俩人体重都增加了。

此外,我们得到生产队给的 45 个工的工分。这个劳动报酬相当于我们去年全年所得工分的

1/3。工地上的生活虽然艰苦,但比生产队干活有趣。还不需要每天为吃饭操心。如果不是

大队革委会要求筑路的人员全部撤回参加抢插秧,我们真乐意长期在工地上干活。

过年(71 年 1 月 26 日—1 月 29 日)

69 年我们到贵州桐梓插队。70 年的春节,知青大多回沪过年。71 年的春节,知青普遍

留守农村。经历一年多的农村生活,大家已逐步适应。因为知青招工,工农兵大学生的招生

未开始,不存在知青内斗,大家也未预料到以后的招工、招生需拼血统,拼关系,会如此残

酷、激烈。71 年的新年,知青过得放松,没有沉甸甸的压力。我们公社同济附中、交大附中

68 届高中生比较多,这两所学校前身都是预科,若不是文革,正常情况下,我们这一年都应

该是大二学生,而如今全在山沟种地、挣工分,无法养活自己。相同的遭遇,让我们走得更

近。这年我们公社同济、交大附中的四个知青点的知青统一筹办过年。除夕活动一起操作,

初一至初四,四个点轮流负责一天的接待任务。71 年的春节,大家没有触击到命运走向,年

过得较开心。

今天是 71 年 1 月 26 日,除夕夜。我们公社的湾里头,沈家台,贺家湾、上水沟四个

点的 11 位知青朋友相聚在沈家台生产队共庆除夕之夜。数天的积极筹备,加之我们知青中

有很多烧菜高手,今晚除夕夜的桌上摆满了极其丰富的菜肴,有卤鸡,白斩鸡,炒鸡杂,古

老肉,白切肉,咖喱鸡,午餐肉,肉圆蛋饺,凤尾鱼,糟带鱼,海蜇丝,辣油酥花生,共计

有 15 个花式品种。今天的菜,色、香、味极佳,令大家食欲大开。知青朋友好久未团聚了,

今天大伙儿谈笑风生,十分投机。二个小时的晚歺,人人满意。饭后举办了即兴文艺活动。

我们离开学校不太久,在学校都参加过各类文娱活动。今晚的演出自然丰富多彩,有合唱,

第25页

23

独唱,舞蹈,朗诵,提琴、口琴演奏、京戏,笑话,午蹈。我也唱了一首前苏联卫国战争时

期流行的歌曲:“共青团员之歌”。母亲在抗美援朝时期,曾到丹东参加志愿军的救护工作,

所以她十分喜欢这首战士上战场前告别母亲时唱的感人的歌曲。母亲感染了我,我也喜欢这

首歌。今天我与何方明,罗瑞康还表演了小提琴合奏白毛女的插曲\"大红枣\"。今天的除夕活

动很成功,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在外过年,心情很愉快。

1 月 29 日,今天是大年初三。昨天因在贺家湾家玩得太晚,到家已是半夜十二点。天

亮轮到我们接待客人了。我先动手烧猪脚毛,接着煮绿豆做豆沙。然后我们把烧回锅肉的肉

下锅煮一下,还要着手推糯米粉。低沉的推磨声传遍整个院子。当把最后一把糯米添进大磨

子,雄鸡巳报晓。临睡前把洗净的蹄子燉上,赶紧上床稍作休息。躺上床,梦还没有来得及

做,朱娟娟就来帮忙了。她还带来两斤鲜肉,用于做粉蒸肉及麻婆豆腐。朱娟娟对做八宝饭

很有研究,我们三人拜她为师。她先放猪油,然后用蜜栆丶核桃仁丶糖冬瓜丶花生米在碗里

摆成美丽的图案。而我的任务是把糯米,豆沙放入碗里。近中午,客人们来齐了,当我们把

热气騰腾,色香味俱佳的八宝饭端上桌,立即得到大家好评。吃罢点心,大家投入扑克大战,

而丁言琳又帮我们炒回锅肉,烧麻婆豆腐,做酒酿园子。我们今天的接待任务胜利完成,临

走,张玲珍还帮忙把碗具洗净。今天真感谢沈家台的几位女同胞的大力协助。

看守苞谷林(7I 年 8 月 17 日)

走出门外,向远眺望,漫山遍野的苞谷即将收获了。贵州农村缺粮。队里老乡的口粮就

有半年缺口。山外有山。更高的山上更偏僻,交通闭塞,人少地多,粮食相对要宽裕些。夏

天,山下的农民向高山上农民的借苞谷,先糊眼前的口。待秋天收谷子时,再把谷子背上山,

抵还夏天借的玉米。借一斤苞谷还一斤大米,这不得而已。农村差粮,偷盗粮食自然难免。

队里在每个山头用木棒、稻草搭起一人住的三角形小草棚,安排人二十四小时值守。干这活,

不需技能,工分高,我们愿意干。一周来,我和吴济平独守一个小棚。守看玉米地,看守苞

谷前后需三周左右。看守包谷,人吃住在值守的山头,并要不时巡视,特别是要留意打猪草,

第26页

24

牛草的人顺手偷盗苞谷,苞谷若被偷,值班人有责任。在山上可以看书解闷。我还把小提琴

背上山,拉拉琴,放松心情。这时真应了那句\"黄莲树下弹琴,苦中作乐\"的古话。长期的劳

作,手指变粗糙,僵硬,手指已不灵活,不听使唤,动听的曲子已走调。在山上我喜欢放声

大吼,把心头的郁闷发泄。晴天守护苞谷,时间好混,若碰到刮风下大雨那就惨了,这时三

角草棚里漏水,外面下大雨,棚内雨不停,这时只能用塑料布把自己包裹起来发呆。天黑了,

更让人感到孤单,恐惧。独自坐在黑洞洞的三角棚里,看守着杨家湾的包谷。外面一片黑暗,

只听到苞谷林刷刷作响,是小偷,还是鬼怪、野兽?心中无限恐惧。有时,空谷里传来乌鸦

在空中的惨叫声,我的毛孔都竖了起来。向山下远处望去,山脚下闪动点点亮光。我出神地

望着星星点点的灯光发愣。也许这家老幼正围着大桌旁谈笑风生,正在吃晚饭吧;也可能他们

已经吃罢饭,孩子爹吸着叶子烟,与邻居兴致勃勃地聊家常,妇女缝补着娃儿的衣服,大孩

子伏在灯下做功课,小孙子围在老奶奶身边嬉闹。这时,我想起远在上海的亲人。外婆、父

母,弟妹们,你们好吗?你们想我吗?想着,望着,我眼睛模糊了。夜深了,四周的山变成

一个个大黑影,山下一片黑暗。人们都已进入梦乡,这时只有夜游的虫儿出来游荡。没有手

电筒,我提着梭镖,凭着直觉穿过被风刮得哗哗作响的苞谷林,艰难地摸下山,不时摔倒。

虽然我袋中备着姐姐给我买的蛇药,我还是担心毒蛇挡道,需不时用棒打草惊蛇。艰难地走

到山下,刚走近一片坟地,突然一只獾子类的动物,它从我面前窜过,吓得我一身冷汗。蹑

手蹑脚偷偷溜回我们的小木屋,抓紧时间睡一下。 因天亮前,我还要赶回三角棚值守。

为贫下中农放电影(72 年 5 月—7 月)

我们沙红公社去年正式更名为娄山关公社。县委决定我们公社成立全县首个公社级的农

村电影放映队。5 月 16 日,在县城电影院举行娄山关公社电影队成立典礼。出席典礼的佳

宾是县政治部叶主任,公社王书记,县电影院人员。我和回乡知青付成顺成了娄山关电影队

的队员,俩人在电影院接受十天系统的培训。我俩上午政治学习,下午电影机放映技术的学

习。经过一周的实战训练,我俩熟练地掌握了 16 毫米电影机的放映技术回到公社。不久娄

第27页

25

山关公社电影队开始上岗。

农村文体生活单调、乏味,这和大上海完全不能相提并论。一到天黑,家家户户男女老

少无事可干,即闭门熄灯睡觉,村庄一片沉寂、黑暗。桐梓城七天一赶场日,赶场是老乡的

节日。这一天老乡背着平时舍不得吃的鸡蛋或蔬菜到街上卖几个小钱,然后进小茶铺喝点茶

或饮几口小酒。前些天,碑亭大队热闹起来,一个外乡的土杂技团登场演出。他们的拿手好

戏是耍狮。节目由一个和尚和两人扮演的狮子戏彩球。狮子攀上七个方桌叠成的高台,进入

高潮。这时二个驻公社军宣队战士出现,他们喝令节目立即停演,把土杂技团带到公社训斥,

然后没收道具,赶出村庄。满场老乡只能扫兴归家。有人说,乡亲们有二大乐趣,一是赶场,

二是观看打仗的电影,看八路军打鬼子。

我们公社的娄山大队、楠木大队地处偏远,老乡很少见到电影。按公社的指示,我们赶

到此地开始巡回放映。这几个大队属大娄山区,时常走一两个小时才遇上一户人家。依据当

地人口分布的情况,我俩选择了人口较集中地方的作为放映点,争取让更多的老乡看到电影。

当我们把银幕在晒壩挂起,消息似一阵风传开。周围几里地的男女老少就会早早吃完饭,兴

匆匆赶来摆凳椅。电影放到精采处,常博得众人喝采,个个成了影中人。放完电影,一些人

还不愿散去,瞪着大眼看着电影放映机好奇。第二天,我俩告别乡亲,跨起背包,又迎着朝

霞,翻山涉水奔赴下一个放映点。电影机按惯例由老乡用背蒌负责运送,我俩跟在后不需动

手,尽可以悠闲地欣赏山区原汁原味的美丽风景。大娄山深处,景色秀丽,山上布满郁郁葱

葱的松树、杉树,山沟里流淌着清澈的溪水,树林里散发着甜甜的空气,耳朵里传来清脆悦

耳的鸟呜声。美丽的大自然令人心醉,让人暂时忘却自己捉摸不透的未来。每天长徒跋涉,

双脚酸痛,好在每天吃现成的,吃住全由放电影的生产队安排妥当。偏远的老高山,老乡好

客,豪爽。他们会用三指宽的老腊肉炒回锅肉,还拿出好酒待客,似乎过大年。可惜我始终

没有学会饮酒,在山里我们还遇到一个老猎人,他答应以后带我俩去打野猪。

7 月上中旬,为了创收,我们电影队越界到燎原公社的几个大队放了一周的电影。在那

第28页

26

里放电影可以提高收费,还可以办“农业学大寨”的电影专场,提高收益。22 日那天,我俩

在大队会场演完了日场,又冒着蒙蒙细雨到另一处挂上银幕加演了夜场。电影结束,已经是

深夜。在高山生产队吃住都舒服,但下到了平坝公社则不同。平坝老乡似乎见识多,对电影

放映队招待就很随意。最让人头痛的是睡觉的床。几晚盖的被子都脏,布满了虱子。一天半

夜我俩浑身奇痒,开灯一看,被子上黑麻麻,爬满虱子,我们只能硬着头皮熬了一夜。我们

放映员,天天住宿不同的农家,碰到不干净的被子,怕把虱子带回家,睡觉只能光膀子。公

社给我俩制定的放映指标是每月放映二十场电影。因为手头上的战争影片有限,翻来翻去就

是一些老花头,\"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打击侵略者\",“南征北战\",\"英雄儿女\",“红色

娘子军“等。这些老影片在本地巡回放映了很长时间,当地老乡已经看腻,电影的台词我都

背熟了。一次睡梦中我学着电影\"英雄儿女”中的英雄王成,大吼“向我开炮\",吵醒付成顺,

当他搞清我在说梦话,仰天大笑。

我们为了完成电影放映场次,冒险闯过娄山关,到遵义板桥开僻新的放映根据地。8 月,

我们到达遵义板桥镇,跑了四,五个队,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放映点。一打听,原来是此地

0 六一军工系统的工厂密布,什么 257 厂,267 厂,277 厂等。当地农民习惯看不要钱的电

影。我们又设想联系板桥偏僻的泗渡公社。接电话的陈秘书告诉我们,泗渡附近没有厂矿,

县电影队已有半年多没有来公社巡回放映了。太好了,我们立即赶往泗渡公社,在那里架起

银幕,在那里一场接一场地摆开战场,我们连续放映了五天电影,胜利地完成了当月的放映

任务。偏僻的地方,老乡好客,我们顿顿离不开喜欢吃的麻辣菜,肥肥的老腊肉。遗憾的是

后几天泗渡停电,检修,我们只能打道回府。

当工人受挫记(72 年 9 月 3 日一 12 月 17 日)

9 月 3 日清早,两位陌生人来访。一位中年人,北方口音,干部打扮,另一位是本地的

年轻人。他们仔细询问我的学历、年龄、家庭成员及出工情况。临走时只听见年轻人说了一

句:安置办公室有他的档案材料。他们是哪个单位的,我没有多问,猜想大概是厂矿派来招工

第29页

27

的人员吧。下午,公社熊秘书告诉我,公社已将我的名字推荐给贵阳钢铁厂,等候录取通知。

我听到此消息非常高兴。知青招工正式启动,我是苐一个被公社推荐上调的知青。我想:我离

开生产队,一定要把自己的部分生活用品赠送给善待过我的老乡。但我心里仍旧有点不踏实,

母亲刚平反,恢复党的组织生活的信息传到桐梓了吗?

9 月 13 日,这次贵阳钢铁厂到我县招工,公社将我的名字推荐上去,因招工组认为我

的父母的问题未作最后定论,未见盖大印的证明,贵钢不敢录取我,这个招工指标被高坎大

队的知青校友郑汉初替换。我当工人的美梦彻底破灭了。连续多日我难以入睡,睡梦中也离

不开贵钢。

本月贵阳教育局、遵义教育局先后派人来我公社招收教师,条件限定 68 届高中生。丁

汉文、张怀璋,何方明、王佩被录取贵阳教育局,王志云,张玲珍录取遵义教育局。因部分

知青在上海末归,错失了这次良机。尽管招收教师的指标未完成,我仍然靠边站,无缘。10

月 4 日早晨,丁汉文和何方明乘 25 次列车离开桐梓,前往贵阳教育局报到。在桐梓火车站,

我们遇到一批刚从北京探亲返桐梓的 651 厂的工人。651 厂,是我们知青梦中的天堂。这批

下车的 651 厂的工人说着一口标准的京腔,打扮得光鲜、亮丽,容光焕发。他们从列车上递

下几十个大小不同的行李,还有两辆鲜艳的儿童自行车。而站在一旁的我们,一身知青打扮,

破衣衫,背着双肩包,满脸疲惫。在站台上,651 厂一位时尚的女青年对我们不屑一顾,她

剌耳地对同伴说:“注意看好行李”,这句话深深地剌痛我的心。南下火车徐徐开动,当我与

丁汉文,何方明挥手告别时,心中有说不出的痛苦。不一会儿,651 厂接人的豪华大客车也

开出车站。静静的车站只剩下了我和吴成礼两位可以教育好的子女。我俩呆呆地望着远去的

列车,模糊的前方,站着发愣。我本应也在几天之内去省城报到,当一名钢铁工人,就因为

出身不硬,美好的未来化为泡影。晚上在睡梦中,我梦见与久别的同学在宽敞、明亮的教室

里聆听教师讲授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认真地做着笔记。谁知一睁眼醒来,见到的却是知青破

旧的小木屋。抬头望望,低头想想,真想放声大哭。

第30页

28

12 月 11 日,姐姐来信向我提出了建议,将我的户口迁到青海西宁。说实话大西北的生

活条件,气候条件比不上贵阳,遵义,但比桐梓小县城有前途。一系列招工打击提醒我,出

生不过硬的人是很难安排到贵阳和遵义这两个地方的。既然如此,我不如离开桐梓农村,投

奔西宁。今天我给姐姐回信,表示愿意闯西宁。

12 月 17 日,接到姐姐的来信,看信后闷闷不乐。姐姐来信中说到,知青没有户口,不

能迁进西宁。希望我早日脱离农村,进入厂矿,入了户口,然后迁到西宁。看了信,我心中

凉了半截,对自己的前途更感担虑。路在何方?

娄山关溶洞迎新年(73 年 1 月 1 日)

我们娄山关公社,在大娄山北侧。这一带岩洞密布。贺家湾石灰岩附近的岩洞,离县城

近,山洞里虽有暗河,结构不复杂,缺少剌激,我们游玩过一次,感觉不过瘾,我们要另找

乐趣。夜深人静,我、吴济平,杨宇泉、王申等六人,吃完晚饭,兴致勃勃地推上一辆自行

车,载上半导体收扩音机,食物,蜡烛,汽油等物品,步行前往二十里外的娄山关南溪口岩

洞。公社广播站的小杨,是广西知青,他有丰富的攀岩,登山的经历,他是我们今晚钻溶洞

的向导。我们要在娄山关下的溶洞里迎接新的一年。沿着漆黑的路往南走,到达南溪口小街。

这时,夜深人静,一片黑暗,老乡都睡了。我们悄悄地把路边老乡堆在门口的大捆木柴扛在

肩上,朝山洞进发。南溪洞的洞口不大,离地面有二米高。我们架起大木棒,慢慢地爬进洞。

打开电筒,进入岩洞,洞里高低不平,错纵复杂。放眼望,到处是奇岩怪石。我们忽而攀登

陡壁,或弯猫腰钻洞,有时又要踩着露出水面的石头,小心翼翼地淌过流淌的小溪,摸索前

进。空手钻这个岩洞已够困难,今天我们还要扛着十根一米长的粗大的木棒,带着大量物品

穿越山洞,挺艰难。青春是最美好的。我们凭着年轻,依靠集体的力量,向前进!越往深处

走,风景越美。满眼都是奇形怪状的石钟乳、石笋。其中有神似大型导弹和自由神的两个大

钟乳石。这里洞连洞,洞挨洞,一些支洞,真不知通往何方。从小在大上海长大的一群愣小

子,今天似乎进入童话世界,别提多兴奋。我们经弯曲小径向前走,走在前面的吴济平穿过

第31页

29

一个小石洞,不经意向下跳,突然发现左侧是一个一眼望不到底的深渊,底下有暗河。我们

都惊呆了,若吴兄再跨前多跳一步,后果不堪设想。继续向前走了二个多小时,绕过一片地

下石梯田,视野豁然开朗。我们终于到达目的地进入一个极宽敞的圆形大溶洞。大溶洞高二、

三十米,空旷,象一个大礼堂。前方底下像一座大舞台,舞台上遍布石塔,石笋,石柱,石

芽,石花,形成千姿百态的喀斯特岩溶景观,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已是凌晨两点钟了,

我们兴奋极了,在大厅里点起了熊熊的篝火,篝火篝火越烧越旺,映红了我们的脸庞。伴随

美妙的音乐,我们举起饮料,狂呼乱跳,祝福新年快乐!我们在远离家乡的贵州大山里,迎

来了 73 年的苐一天!

日记四则(73 年 3 月 12 日—4 月 3 日)

3 月 12 日

我们扒火车到达遵义。我将昨日突然停走的上海牌手表拿到钟表店检修。店员将手表

后盖打开,表针又走了,没想到上海货也会出现这些洋相。我又上电影公司要了些接电影

胶片的胶水。

遵义市电影院正在放映“中国乒乓球队访问加拿大、墨西哥”、以及纪录片“捕象

记”。我们幸运地看到了首场,从影片中我欣赏到了遥远的加拿大、墨西哥迷人的大自然景

色,现代化的城市建筑,街道以及异国人浪漫的生活。久住穷山沟,突然见到外面五彩缤

纷的世界,很是眼花缭乱。

3 月 15 日

串乡放电影最大的苦恼,就是睡不好觉,白天没啥事,在乡里东游西荡,晚上又须工作

四五个小时,11 点多收完摊子,本想舒舒服服睡一觉,但是这种愿望往往落空。走进生产队

为我们安排的休息处,总令人大皱眉头。被子极肮脏,打开电筒,只见虱子爬来爬去。愣了

一阵,还是硬着头皮穿着全部衣服上床睡觉,被子仅仅盖胸前,因被子挨近鼻子,会使人透

不过气。天刚蒙蒙亮,一家一户的有线广播就大吵大闹起来,这时我只好伸伸懒腰,跳下床

第32页

30

迎接新的一天。

4 月 2 日

这半个月的自学可以说是很有成效,每天坚持不断的练习两个小时的钢笔行书,还保证

一天两个小时左右的数学复习。现在我已将初中部分的内容复习完毕,开始补习高中部分的

内容。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获。花了几天功夫将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札记,“当贫

下中农欢迎的赤脚电影放映员\"的文稿完成,明天寄给报社。

本月广播员小杨到贵阳休整,我在公社广播站代班。

4 月 3 日

从肮脏的桐梓某工厂下班,回到萧条小街上一个倾斜的小板房里,吃完包谷饭上床睡觉

了,第二天又重演这一幕,生活是停滞,没有希望的。三年、五年我慢慢地在平淡无聊之中

走完了人生。当我脑海中构思出这一生活的情景时,不禁心惊肉跳。现在我认识到如果再这

样得过且过,消极等待好运降临的话,上述描述的场景将变成我几年后的生活写照。摆在我

面前的路只有一条,发奋学习,拼尽全力读大学,跳出农门。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期刊的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