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贵安乡村振兴》2021年第3期(总第11期)

发布时间:2021-11-12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贵阳贵安乡村振兴》2021年第3期(总第11期)

贵阳贵安乡村振兴 2021年第3期(总第11期) 中共贵阳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 年11 月11 日 贵阳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市生态移民局) 〔上级声音〕 △李克强:扎实推进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进一步提高农业抵御自 然灾害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1 △蓝绍敏:突出问题导向 坚持系统观念 注重改革创新 全力巩固拓展脱 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开新局...............................................................3 〔决策部署〕 △胡忠雄:顺应广大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期待 扎实推进“五治”工作各 项重点任务................................................................................................ [收起]
[展开]
《贵阳贵安乡村振兴》2021年第3期(总第11期)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1页

贵阳贵安乡村振兴 2021年第3期(总第11期) 中共贵阳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 年11 月11 日 贵阳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市生态移民局) 〔上级声音〕 △李克强:扎实推进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进一步提高农业抵御自 然灾害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1 △蓝绍敏:突出问题导向 坚持系统观念 注重改革创新 全力巩固拓展脱 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开新局...............................................................3 〔决策部署〕 △胡忠雄:顺应广大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期待 扎实推进“五治”工作各 项重点任务...................................................................................................4 △马宁宇:抓紧抓实秋收秋冬种工作 为全年粮食和明年夏粮丰收奠定坚实基础.....6 △陶平生:全力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后评估工作 为贵阳贵安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7 〔工作交流〕 △贵阳市“三个三”探索特色金融服务乡村振兴.........................................9 △贵阳贵安引入市场化机制探索构建“防贫保”新模式..........................13 △贵阳贵安以问题为导向切实抓好巩固脱贫成果.....................................16 △修文县创新“五个三”机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20 △乌当区实化“四措”探索推进“土地碎片化治理”有新意..................24 △花溪区“花小莓”赋能乡村产业振兴.........................................................26 △白云区“四个体系”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29

第3页

〔工作动态〕 △贵阳市农业农村局:突出“六抓”“五治”要求 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和 农业现代化走深走实.................................................................................33 △贵阳贵安稳步推进秋冬种工作.................................................................35 △贵阳贵安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农村“五治”工作专题会议精神.....37 △修文县举行乡村振兴县级示范试点观摩评比.........................................39 △乌当区以“产业”为抓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41 △开阳县聚焦富硒资源优势抓农业产业发展.............................................43 △清镇市“六抓举措”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45 △息烽县突出加工转化延伸农业产业链条.................................................48 △息烽县石硐镇“四抓举措”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50 △开阳县冯三镇发展反季野菜变身致富“金芽”.........................................53 △清镇市流长乡油菜村发展菊花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54 △贵阳市三个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55 〔三农调研〕 △贵阳贵安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调研报告.............................................56 〔他山之石〕 △四川省部署开展农村致富带头人扶持计划 5 年行动..............................63

第5页

上级声音 李克强:扎实推进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进一步提高 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 11 月 4 日,全国冬春农田水利暨高标准农田建设电视电话会议在京 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胡春华出席会议并讲话。 李克强批示指出:农田水利建设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大局。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 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战略,抓好规划落实,抓住今冬明春时机,扎实推进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 田建设,抓紧修复水毁灾毁农田设施,加快建设一批重点水利工程,进一 步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层层压实责任,强化资金 投入保障,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和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农田建设及管护,形成 工作合力,确保建设标准和质量,完成好各项建设任务,为保障粮食和重 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胡春华讲话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李克 强总理批示要求,扎实推进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水利高质量 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胡春华指出,近年来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为实 现抗灾夺丰收发挥了重要作用。要抓紧谋划建设好国家水网、破除水资源 时空分布不均制约,扎实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强大中型灌区建设改 造,推进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提高水安全保障水平。要加快耕地建设、 破除土地资源制约,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努力增加 耕地灌溉面积,积极挖掘潜力新建耕地,不断提高耕地质量。要持续兴修 水利基础设施、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完善水利防汛抗旱基础设施体系,加 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要提升农村供水 保障水平、满足农民现代生活需要,加快推进供水工程改造提升,守住饮 -1-

第6页

水安全底线,健全符合农村特点的长效运行管护机制。 胡春华强调,要着力做好今冬明春农业农村工作,切实抓紧抓好冬小 麦、油菜生产,强化猪肉、蔬菜等菜篮子产品生产供应,保障好农村基本 民生,确保群众温暖过冬。 (根据新华社新闻报道整理) —2—

第7页

蓝绍敏:突出问题导向 坚持系统观念 注重改革创新 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开新局 11 月 10 日,全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电视电话会议召开,省委副书记 蓝绍敏出席会议并讲话,副省长郭锡文主持。 蓝绍敏在讲话中指出,今年以来,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 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 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起步平稳、开局顺利。与此同时,在成果巩固、 产业发展、乡村建设、试点推进、东西协作等方面,还存在认识不够到位、 统筹不够有力、工作不够创新、作风不够严实等问题。各地各部门要突出 问题导向,重视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以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解决倒逼一 项项实际工作的提升。 蓝绍敏强调,要坚持系统观念,围绕乡村振兴五大行动计划,专班化 推进、项目化落实,确保一年起好步、三年有形象、五年大变样。要注重 改革创新,聚焦建好特色田园乡村集成示范试点,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用 改革盘活农村资产资源,做大做强集体经济,规范建筑风格,强化治理创 新,汇聚工作合力,做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未来乡村”现实模样,走出 一条可学、可信、可用、可复制、能推广的西部地区乡村振兴之路。要贯 彻精准方略,在目标确定、工作推进、要素保障、责任落实、工作作风上 进一步从严从实,切实加强对乡村振兴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对标先进示范, 拓展路径探索,拓深改革经验,拓准规律启示,为面上推进乡村振兴积累 经验。 (根据《贵州日报》新闻报道整理) -3-

第8页

决策部署 胡忠雄:顺应广大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期待 扎实推进 “五治”工作各项重点任务 11 月 2 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胡忠雄主持召开贵阳贵安农村“五治” 工作专题会议。 胡忠雄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 要讲话精神,顺应广大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期待,践行为民宗旨、厚植民 生情怀,扎实推进治房、治水、治垃圾、治厕、治风“五治”工作各项重点 任务,把民生实事真正做到群众心坎上。 胡忠雄指出,今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开局之年,改善农村人居环 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全市广大干部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 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坐立不安、寝食难安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五治” 工作作为做好保障农村民生的关键抓手、作为检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换 —4—

第9页

位思考、设身处地为群众办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实现根 本性持续好转,以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胡忠雄强调,要坚持目标导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 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明确定性目标、细化定量目标、制 定年度目标,推动“五治”工作任务落实到乡、落实到村、落实到户。要坚 持工作导向,大力治房,全面清理违法违规建房,严格建房规划管理,倡 导集中建房,切实提升农房建设品质。要大力治水,注重从实际出发调查 研究、解剖麻雀,精准推动农村饮用水、生活污水、黑臭水体“三水同治”。 要大力治垃圾,坚持有效分类、规范运输、无害处理,促进农村垃圾分类 处置工作规范化、标准化。要大力治厕,科学精准把握改造标准,实行倒 排工期、挂图作战,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切实解决好“小厕所、大民生” 的问题。要大力治风,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坚决整治大 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促进社风民风持续改善。 胡忠雄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五治”工作,统筹 整合相关渠道资金,建立健全一系列相适应的配套制度,确保整治有序推 进。要坚持责任导向,做到明责到位、定责到位、问责到位,建立市统筹、 县为主、镇负责、村实施的责任体系,形成抓“五治”工作的强大合力。要 坚持效果导向,突出群众认可、突出科学评估、突出结果运用,推动形成 大抓农村治理的良好氛围。 (根据知知贵阳新闻报道整理) -5-

第10页

马宁宇:抓紧抓实秋收秋冬种工作 为全年粮食和 明年夏粮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11 月 5 日,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党组书记、代市长马宁宇主持召开 贵阳市政府党组、贵安新区管委会党组会议。 会议指出,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 国合法席位 50 周年纪念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党和国家事业 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以及贵州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黄 金十年”快速发展取得的瞩目成就,坚定不移深化对外开放,加快理顺开 发区体制机制,推进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陆港型国家物流枢 纽建设,大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在更高水平、更深 层次、更宽领域推进对外开放,全力走好新时代“强省会”赶考之路。 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 六次峰会时的讲话精神,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要做到精准 防控,坚持“人、物”同防,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措施,周 密做好应急准备工作,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行动迅速、处置果断、精准到位, 把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要狠抓经济运行,坚持目标导向、 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紧盯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落实惠企纾 困政策,加大要素保障力度,确保经济运行平稳,顺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要办好民生实事,强化工作调度,加快办理进度,确保按时交账、兑现承 诺。 会议要求,要抓紧抓实秋收和秋冬种工作,为全年粮食和明年夏粮丰 收奠定坚实基础。要紧盯目标,细化任务,确保秋粮颗粒归仓、秋冬种播 种质量提高。要强化保障,做好气象监测预警,稳定农资供应,加强农技 指导,为粮食增产增收提供强力支撑。要落实责任,压紧压实属地责任和 部门主管责任,确保秋收和秋冬种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切实保障粮食安全。 (根据贵阳网新闻报道整理) —6—

第11页

陶平生:全力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后评估工作 为贵阳贵安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11 月 1 日,市委副书记陶平生主持召开贵阳贵安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后评估工作专题调度会议。市政府副市长冉斌出席会议。 陶平生强调,开展脱贫攻坚后评估工作对统筹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 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意义重大,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 重要讲话精神和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立即进入迎 考状态。要把迎接后评估作为当前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紧紧扛在肩上、抓 在手上,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扎实的工作 成效,全力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后评估各项工作,为贵阳贵安乡村振兴 打下坚实基础。 陶平生强调,要按照“简单化、年度化、数字化、项目化”要求,紧盯 “3+1”保障、防贫监测、资金项目、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等重点工作, -7-

第12页

聚焦问题再排查再整改,能立行立改的要迅速整改到位,对需要较长时间 才能解决到位的,要立即采取有效整改措施,继续压实“双责任”,建立“双 台账”,实行“双销号”,落实“双追责”,推动部门与地方齐抓共管、形成 合力,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共同推动问题排查整改落细落实。要增强紧迫 感,以长效的思维和大局的观念,层层传导压力,压紧压实责任,做到守 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盯住问题不放,盯住重点不放,持续排查、 联动协作、建章立制,系统施策全面整改,久久为功,夯实脱贫攻坚成果, 为贵阳贵安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冉斌要求,要高度重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后评估工作上来,树立一盘棋思想,进一步明确目标任 务,建好台账,限期销号。要加大指导力度,统筹协调,一个问题一个问 题抓好指导整改,强化跟踪落实,举一反三,确保所有问题按时高质量全 部整改到位。 (贵阳农业农村系统融媒体中心) —8—

第13页

工作交流 贵阳市“三个三”探索特色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近年来,贵阳市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 措,积极探索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模式,推进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提升服 务能力、创新服务方式,着力汇聚金融支撑力量、提质金融生态环境、构 建风险分担机制,引入“金融活水”资源向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 斜,提供全方位、广角度、深层次的金融支持,努力探索形成一条富有贵 阳特点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之路。 一、抓金融服务体系,汇聚“三股金融支撑力量”。着力完善乡村振兴 金融服务体系,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农村中小金融机 构联动作用,形成“投入大、成本低、覆盖广、产品多、效果实”的多元金 融支撑格局。一是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突出作用。与农发行贵州省分行签 -9-

第14页

订战略合作协议,加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产业革命等重 点领域的战略合作,统筹城乡发展。重点加大对农村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 目、重点领域补短板项目的信贷支持,着力解决当前农村土地分散零碎、 耕地质量偏低、基础设施较差等突出发展问题,提高耕地质量,推动乡村 振兴产业规模化发展、宜机化耕作及产业规划布局优化,稳定粮食产能。 截至 2021 年 9 月末,农业发展银行在贵阳市贷款余额 416.8 亿元,较年 初增加 38.2 亿元。二是发挥商业性金融机构中坚作用。加强与“一行两局” 中央驻黔金融监管部门和在筑金融机构对接,深化银政合作力度,目前, 已与工商银行、贵州银行等 13 家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引导在筑 金融机构加大对乡村振兴等领域的贷款支持。同时,市农业农村局、三县 一市分别与中国工商银行贵阳分行签订《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 议》,中国工商银行贵阳分行将主动践行“让需求释放在乡村、价值转换 在乡村”的工作要求,抓好落实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15 条举措,在 12 大特 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普惠金融、美丽乡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兴 农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合作,以最接近贵阳农业农村特点的方式, 打通对贵阳地区“三农”的金融支持和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三是发挥农村中 小金融机构主力作用。畅通政银合作便捷交流平台和长效机制,鼓励在筑 金融机构围绕涉农核心企业和小农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分层分类 的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支持体系。贵阳农商银行依托深耕“三农”、服务“三 农”优势,引导创新打造“乡村振兴特色银行”,明确将每年新增贷款规模 的 60%投向农村产业和生态农业领域。依托邮储银行贵阳市分行、邮政贵 阳市分公司商流、物流、资金流“三流合一”优势,推动合作社走访、电商 销售、金融业务、农产品寄递四方面惠农项目的合作,探索普惠金融服务 乡村振兴实践。依托贵阳银行,创新推出爽农订单贷、爽农诚意贷业务, 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提供金融支持。 二、抓金融服务能力,提质“三大金融生态体系”。着力推进农村金融 基础设施、农村地区便捷支付服务、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农村金融生 — 10 —

第15页

态环境体系。一是搭建农村金融服务基础平台。以贵阳银行、贵阳农商银 行为支撑,持续推进和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最后一公里” 金融服务保障。如,贵阳银行联合贵州省供销社联合社、贵农网,省气象 局、农经网建设创新型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搭建集“支付结算、农产品 进城、工业品下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让农户享受银行金融便民服 务和“黔货出山”“农资下乡”的双向通道服务。二是延伸农村地区支付便民 服务。发挥贵阳大数据产业先发优势,积极引导移动支付便民示范工程向 农村延伸,在农村交通出行、农副产品收购、农村农贸集市和特色集市、 乡村旅游等场景推广移动支付,不断丰富和完善服务农民生活、农业生产、 农村生态的支付结算服务。如,贵阳农商银行创新开展送便民移动支付进 社区、进机关、进乡村、进商圈、进校园“五个挺进”金融服务,拓展云闪 付、黔农 e 付便捷支付方式,不断提升群众对支付服务的获得感。截至目 前,共推广“黔农 e 付”75686 户,今年累计交易笔数 6871.2 万笔,商户时 点存款 23.06 亿元。三是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贵阳农商银行 服务“三农”主力军的作用,以破解“农民不富”为目标,持续推进农村信用 工程建设。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构建以诚信农民联结诚信政府、联结诚 信龙头企业、联结诚信金融企业的“三维联结”机制,实行贷款三优惠等政 策,解决农民发展资金问题,引导助推农村诚信建设。截至目前,累计创 建 4 个信用乡镇,创建信用村 55 个、创建信用组 371 个,评定信用农户 数 22827 户,惠及农户 6000 余户,促进了农户通过生产经营增收致富。 三、抓金融服务方式,构建“三重风险分担机制”。设立信用贷款风险 补偿资金池、建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担保体系和农业保险体系,构建风险 分担机制,着力解决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和农业经营风险难题。一是设 立信用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制定出台《贵阳市政策性信用贷款风险补偿 资金池管理办法》,通 过 创 新 市 区 两 级 财 政 资 金 使 用 方 式 ,率 先 在 全 省建立政策性信用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引导在筑金融机构向贵阳市 中小微企业提供“免抵押、免担保、免服务费”的信用贷款。截至目 - 11 -

第16页

前,合作银行累计发放信用贷款约 152.65 亿元,支持企业及企业主 28492 户(次)。二是优化融资担保服务。积极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公 司缩短业务办理时间、降低担保费率,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经 营发展的金融服务需求。贵阳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与贵州省融资担 保有限责任公司开展了 4321 模式业务合作,与贵州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 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了 442 模式业务合作,共计扶持农业类企业 84 户,合 计金额约 2.49 亿元,平均担保费率不到 2%,其中,442 模式客户综合费 率仅为 0.8%,截至 2021 年 9 月末,该模式已落地实现担保农业类客户共 22 户,合计担保金额约 4526 万元。三是创新农业保险服务。在做好种植、 养殖自然风险保险的同时,印发《蔬菜、肉鸡、鸡蛋、生猪价格保险方案 (试行)》等文件,将传统保物化成本的损失保险向保市场风险的价格保 险拓展,积极探索农产品价格保险,逐步建立了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双 托底”的保险机制。其中,采用“区域包+创新包”方式,引入政策性生猪、 鸡蛋“保险+期货”险种,2021 年 7 月与太平洋财险贵阳中心支公司合作, 贵州省首单政策性生猪“保险+期货”落地贵阳德康农牧有限公司,目前参 保企业、养殖大户 4 家,提供 1.27 万头生猪风险保障 2748.3 万元,已兑 现赔付 43.46 万元。截至 9 月底,新增肉鸡价格保险 528 万羽、生猪价格 保险 11.19 万头,兑现赔款 569 万元。 (根据市金融办、市农业农村局提供资料整理) — 12 —

第17页

贵阳贵安引入市场化机制探索构建“防贫保”新模式 2020 年 11 月以来,贵阳贵安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巩固脱 贫攻坚成果,对易返贫致贫人口要加强监测、及早干预”的指示精神,严 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积极探索保险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 振兴的新模式,以“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思路,创新引入商业保险手段, 将 45513 名建档立卡户、289 名边缘户全部纳入保险范围,建立市场化脱 贫兜底机制、防止返贫致贫保险项目监测机制,精准防贫堵贫,控制贫困 增量,从源头上构筑起发生贫困的“截流闸”和“拦水坝”,着力解决反复脱 贫的“沙漏式”扶贫难题。通过一年时间试点,截至 2021 年 10 月 31 日, 共计理赔兑现 472 件、理赔金额 204.29 万元。其中:因病 365 件、占 77.33%, 因灾 50 件、占 10.6%,因意外 57 件、占 12.07%。通过委托第三方机构 开展“防贫保”问卷调查,99.9%的被保险人认为还需要防贫保险,对 2020 年度防止返贫致贫保险保障项目进行绩效评估,评价结果为优秀。 一、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一是政府主导防贫政策。2020 年 9 月, 经贵阳市政府同意,印发《贵阳市防止返贫致贫保险保障工作方案(试行)》, 明确从 2020 年起连续三年,为贵阳贵安建档立卡户,收入略高于建档立 卡扶贫标准的边缘户,实施“防贫保”试点工作,进一步增强脱贫人口抵御 风险能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步选择在花溪区、乌当区、观山湖区、 修文县、开阳县、息烽县、清镇市、贵安新区 8 个行政区域开展试点。二 是明确“防贫保”公益属性。按照“确保参保对象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的原 则,由贵阳市农业农村局与试点项目实施单位太平财产保险有限公司贵州 分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充分发挥保险的调节功能,保险公司根据贵阳市农 业农村局提供的“投保户”信息,出具防贫保险单,保险期限为 1 年,每人 每年保费 150 元。所有保费由市县两级财政资金按照 2:1 比例承担,无 偿为涉贫重点人群提供保障。保险公司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具体经办“防 贫保”服务,遵守市场规则,拓展服务领域,完善保障水平。 - 13 -

第18页

二、建立机制,精准化运行。一是精准识别防贫对象。以纳入全国防 返贫监测信息系统中的脱贫人口和边缘易致贫人口为投保依据,清单化、 精准化向保险公司提供投保名单。同时,实行参保对象动态管理,确保监 测对象全部纳入到保险保障范围。通过线上监测、线下联动方式,以市乡 村振兴局牵头抓总、各区县为责任单位、驻村帮扶干部为第一责任人,构 建防止返贫致贫保险项目三级监测网络体系,以及开发防贫预警监测 APP, 每月底动态调整边缘易致贫人口,以清单方式移送至保险公司,及时将新 增对象纳入保险范围,追加费用在年底统一结算。目前已累计新增纳入 26 人。二是精准制定保险产品。通过调研摸底,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 则,为防贫对象提供“全覆盖、兜底式”的防贫保障举措,形成防止返贫致 贫“托底”效应。具体保障范围包括因病、因灾(含意外事故)、因赔偿、 因生产资料损失四项,并设立合理的起付线和阶梯赔付比例,保险赔付每 人提供最高 20 万元,累计责任限额 1 亿元。其中,保险责任因病起付线 2500 元、因灾及意外事故起付线 4000 元、因赔偿责任起付线 5000 元、 因生产资料损失起付线 6000 元。三是精准实施防贫救助。由政府和扶贫 部门提供指导,农业农村部门负责监管,保险公司开发防贫保险信息管理 系统,对防贫工作从预警到防贫救助金发放的各个环节进行流程优化,确 保每个环节与各部门和承办单位有效衔接、高效配合,共同做好防贫救助 工作。同时,保险公司设立理赔服务专职小组及专职理赔服务人员,最大 限度压缩赔付周期,确保案件在 3 到 10 个工作日内将赔付款支付到账, 及时消除参保对象防贫致贫风险,发挥“防贫保险”最大效益。 三、试点提升,持续化推进。按照“试点过程中及时总结不断完善” 的思路,在经过 1 年时间试点探索并组织第三方调查和评估基础上,调整 优化“防贫保”实践内容,最大限度发挥“防贫保”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 果和乡村振兴建设的作用。一是拓宽保险范围。更改保障人群名称,将原 来的建档立卡户、边缘户更改为脱贫户、边缘易致贫户。同时,在不增加 原保费的前提下,扩大保障范围,将新增突发严重困难户纳入保障范围; — 14 —

第19页

扩展保险责任,新增因学返贫致贫责任和乡村振兴保险。比如,为 36 个 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的乡村环境改善以及地区性活动提供 风险保障,每个示范点保障金额 1000 万元。其中,环境污染责任险保障 金额 500 万元,公众责任险保障金额 500 万元。二是调整赔付标准。降低 因病起付线及提高赔付比例,因病起付线由 2500 元调整为 1000 元,各项 赔偿比例上升 10%。因灾及意外事故、因赔偿责任、因生产资料损失起付 线下调 1000 元,其中因灾及意外事故起付线 3000 元、因赔偿责任起付线 4000 元、因生产资料损失起付线 5000 元。因意外事故造成人员死亡的责 任,赔偿标准由原来的 3 万元/人提高至 6 万元/人。 (贵阳农业农村系统融媒体中心) - 15 -

第20页

贵阳贵安以问题为导向切实抓好巩固脱贫成果 2021 年以来,贵阳贵安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 接摆在头等重要位置,高度重视问题整改工作,强化“三查、三改、三抓” 方式,狠抓工作落实,扎实做好问题整改,以问题整改成效巩固脱贫成果。 一、“三查”精准排查问题。通过逐村逐户全面查、举一反三对照查、 较真碰硬暗访查,把影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问 题找准、找全、找实,全力以赴堵漏洞、补短板、强弱项。一是逐村逐户 全面查。坚持“排查不漏一村、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不漏一项、不留死 角”,围绕产业发展、就业帮扶、“3+1”保障成果巩固、易地扶贫搬迁 后续扶持、扶贫资产管理、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人居环境整治等七项 重点内容,组织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村支两委、小组长等人员,充 分发挥基层干部熟悉情况、直面群众的优势,深入田间地头,逐村逐户逐 人逐项、拉网式开展大排查。全市排查农户 534993 户。其中:脱贫户 16315 户、排查率 100%;边缘易致贫户 130 户、排查率 100%;易地搬迁户 3009 户、排查率 100%;一般农户 515539 户。二是举一反三对照查。对标对 表国家和省有关考核、督查、暗访、调研、监督检查等反馈问题,逐一制 定完善工作方案。将排查出的问题及时分解到相关单位,建立问题清单、 任务清单、责任清单,严格落实“双责任”“双台账”“双销号”“双追 责”,实行“一周一调度、半月一小结”,推动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形 成合力,切实把问题整改落到实处。今年以来,举一反三排查问题 78 个, 已全部完成整改。三是较真碰硬暗访查。由市委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 牵头,市直有关部门配合,抽调县级干部和业务骨干,组建 8 个市级暗访 检查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区(市、县)及贵安新区,深入乡(镇), 联合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暗访检查。同时,为做好国家和省巩固脱 贫成果后评估工作,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市生态移民局)、市 教育局、市卫健局、市医保局、市住建局、市水务局、市人社局、市民政 — 16 —

第21页

局、市民宗委和贵安新区住建局等 12 家部门,结合各自行业领域,组织 本单位人员成员组成 15 个市级暗访检查组,专门开展巩固脱贫成果后评 估问题专项排查。10 月 27 日至 29 日,市农业农村局采取“四不两直” 的方式,开展为期三天的明查暗访,走访乡(镇、街道办)22 个、行政 村 34 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 6 个、因病因残预警线索对象 103 户,暗 访检查发现问题 52 个,其他市直部门通过暗访检查发现问题 30 个,要求 相关部门和区县限时整改销号。 二、“三改”促进整改成效。通过点名问题切实改、自查问题立即改、 线索问题督促改,把国家和省反馈问题、市县自查问题、群众反映问题全 部真改、实改,整改落实到位、见成效。一是点名问题切实改。照单全收 国家和省反馈问题,及时梳理问题清单,将问题派单给市直有关部门和县、 乡,分解整改任务,落实整改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市乡村振兴局加强工 作调度,市直相关部门加强督促指导,县、乡党委政府认真履行整改责任, 确保点名问题限期整改到位。行业部门严格履行审核把关责任,督促县、 乡完成问题整改,问题整改完成一项、销号一项,对达不到整改效果的坚 决不予以认可销号,杜绝表面整改、虚假整改、敷衍整改,确保整改不走 过场。今年以来,国家和省对贵阳市点名问题 48 个,已全部完成整改。 二是自查问题立即改。对标对表国家和省有关考核、督查、暗访、调研、 监督检查等反馈问题,深入开展举一反三排查、自查自纠整改,发现一个、 整改一个。对能够边查边改、立行立改的问题,做到立即整改到位;对短 期能够解决的问题,明确整改时限,确保限时整改完成;对情况相对复杂, 需要从体制机制层面加以完善的,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一体推进整改。 通过发现一批、整改一批,确保所发现问题都能整改落实到位,见到成效。 通过市县自查,共排查整改问题 78 个,已全部完成整改。三是线索问题 督促改。紧盯群众反映问题线索,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统筹国务院“互联 网+督查”、水利部 12314 监督举报电话、12317 防止返贫监测和乡村振 兴咨询服务平台,认真梳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群 - 17 -

第22页

众反映问题线索,督促有关部门及时开展实地核查,核实问题处置办理情 况、群众满意情况,及时妥善解决群众反映的各项问题,切实维护好群众 利益,以扎实的工作有效提高群众获得感、知晓率和满意度。共排查梳理 国家、省级和市县级问题 81 个,其中:国家层面问题 10 个、省级层面问 题 37 个、市县层面问题 34 个,已全部完成整改。 三、“三抓”巩固脱贫成果。通过“3+1”保障扎实抓、防贫监测持 续抓、搬迁后扶深入抓,全面提升工作成效,把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住、拓 展好,助推乡村振兴。一是“3+1”保障扎实抓。全市脱贫户家中义务阶 段适龄子女无失学辍学情况,发放春季学期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 生生活补助专项资金 3597.82 万元,惠及学生 48371 人。全市脱贫户除因 死亡、参军服刑等合理性原因未参保 512 人,其余已全部参加城乡居民基 本医疗保险,经“三重医疗保障”报销医疗费用 4253.78 万元,做到应报 尽报。全市脱贫户累计动态新增农村危房 19 户(开阳县 9 户,修文县 9 户,息烽县 1 户),已竣工 8 户,其余 11 户危房计划 11 月底前完成改造。 全市累计建设农村供水工程 3192 处,实现 20 人以上农村集中供水率达 99.05%。二是防贫监测持续抓。紧盯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 发严重困难户三类重点监测对象,围绕农户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 障”及饮水安全状况强化动态监测,创新“大数据+防贫保+兜底保障+社 会扶贫”组合防贫模式,建立线上快速监测发现机制、线下监测核查机制、 分类快速响应解困机制“三重机制”,充分发挥政策兜底保障“截流闸” 和防贫保险“拦水坝”作用,多管齐下开展防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做到返 贫致贫风险及时发现、及时处置、及时清零,坚决杜绝返贫和新的贫困发 生。全市累计筛查预警线索 29178 条,已核实处理 25621 条,剩余正在核 实处理中。全市监测对象 130 户 389 人,今年新增 42 户 92 人。全市受理 防贫保险 472 件,理赔金额 204.29 万元。全市农村低保对象 13143 户 24908 人,累计发放低保金 6372.79 万元;农村特困供养对象 3895 人, 累计发放供养金 5635.1 万元;临时困难群众 7824 人次,累计发放临时救 — 18 —

第23页

助金 1096.51 万元。三是后续扶持深入抓。深化“五个体系”建设,深入 实施“共筑行动”,强化搬迁群众就业动态监测预警,落实就业创业扶持 政策,不断拓宽就业渠道,确保有劳动力搬迁家庭一户一人以上稳定就业。 大力推进“三感社区”建设,打造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创新包容、共建 共享的幸福家园。全市搬迁 3009 户 12090 人,建成安置点 9 个(安置区 6 个),已于 2019 年 6 月全部完成搬迁入住。选配优秀干部 20 名进安置 区驻村帮扶、党员干部 5400 余名结对帮扶搬迁户,安置区配套建设学校 4 所、卫生机构 7 所、用工车间 14 个。安置区设立居委会、党支部,群 团组织服务、警务力量覆盖率 100%,不动产权证发放率 100%,建立“党 支部+居委会+网格+楼栋”治理模式,搬迁群众同当地居民享受同等权益。 全市搬迁劳动力 2795 户 5612 人,已就业 2795 户 5358 人,劳动力就业率 95.5%,有劳动力家庭一户一人以上稳定就业,搬迁群众实现了稳得住、 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根据贵阳市农业农村局资料整理) - 19 -

第24页

修文县创新“五个三”机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 2021 年以来,修文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乡村振兴上 开新局”的指示精神,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以打造乡村振兴省级样板为 目标,以全域示范为抓手,注重整合资源力量,狠抓“五个三”落实,积极 推动乡村振兴开新局。 一、“三支队伍”聚力量。突出抓好乡贤人才、村干部、后备力量,为 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一是建强“智囊团”。制定《关于选派高层次人才到乡 村振兴示范点开展工作的实施方案》,选派一批引进高层次人才到全县 15 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点开展工作。推进乡贤回归工作,已成立乡贤理 事会 41 个,登记在册乡贤 417 名,其中公益型 44 名,技能型 60 名,经 营型 88 名,治理型 52 名,文化型 38 名,其他类型 135 名。二是选好“领 头雁”。突出政治标准、能力标准、群众标准,围绕学历年龄“一升一降” 目标,着力把优秀人才选出来、用起来,对 907 名村(社区)“两委”拟推 荐人选开展联合审查,摸排重点难点村(社区)14 个,做到村级换届靶 向精准、心中有数。“预计换届后村党组织书记高中(中职、中专)以上 学历”102 人、占 94%,“大专以上学历”62 人、占 57%。换届后 126 个村 (社区)全部实现一肩挑。三是培育“后备军”。制定“三强三高”(年富力 强、政治意识强、事业心强、高学历、高威信、高素质)选拔标准,实施 村级后备力量“六个一批”选拔计划,每个村(社区)储备 5—7 名后备力 量,建立 800 名村级后备干部库,平均年龄 30.4 岁,大专以上学历 334 人。实施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村党组织书记结对帮带后备行 动,采取定人联系、定岗历练、定向培养方式,择优选择 501 人在村后备 力量进行结对帮带、其中 17 人在乡级跟班学习、126 人在村“两委”在岗 历练。 二、“三个机制”添活力。聚焦夯基固本、提质增效目标,强化工作创 新、制度创新,持续筑牢乡村振兴组织基础。一是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 — 20 —

第25页

在全县 12 个乡(镇、街道)260 个网格上建立党小组 327 个,同时依托 现有的在家党员、寨老、管事、乡贤、联户长等本土人才,大力推行“1+N” 乡村治理模式,按照“1 名党小组组长+管事+联户长”的方式建立基层自治 队伍,坚持“大事共议、实事共办、急事共商”,推动村寨治理精细化、规 范化。二是探索权力监督新办法。围绕基层减负以及加强基层党组织监督 管理,制定印发《修文县村级小微权力清单、村级准入制度试点工作方案》, 在“三资”达到一定规模的 8 个村(社区)以及 15 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点 开展试点工作,共计梳理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小微权力清单 11 项 47 个具体工作。三是探索干部管理新方向。制定《修文县乡村振兴中社 区组织和干部星级管理办法(试行)》,按照“党员群众测评、乡级部门 测评、班子成员测评、县级审定”四个步骤对村(社区)组织和干部开展 评星定级工作,督促专职化干部履职担当发挥作用。 三、“三类资金”强保障。不断建立完善“财政资金+金融资金+社会资 金”多渠道资金体系,为推进乡村振兴项目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一 是保障财政资金。保障各级财政专项资金(乡村振兴衔接资金)迅速下达, 资金分配率、下达率 100%。同时,围绕自选的县级示范点,县财政各安 排 100 万元作为启动资金,采取以工代赈、就地取材、吸引社会资金等方 式,进行差异化、特色化建设。二是撬动金融资金。拟设立 10 亿元县级 乡村振兴基金,先期由县财政出资 2000 万元与贵阳银行合作,撬动金融 资金 1.8 亿元设立有限合作企业,用于对县内农业产业项目股权投资。三 是吸引社会资金。坚持政府引导、村民主体、社会参与的方针和资金成本 最小化的原则,通过政府资金引领,目前已吸引社会资金 1837 万元。 “三个提升”优治理。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扎实抓好社会治理综合 服务工作,不断提升治理实效。一是提升“一中心”运转实效。下发《关于 对“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工作进行督导的通知》,督导乡(镇、街道)明 确专人负责,选强配齐 60 余名网格长,确保综治中心实体运行。目前, 协调资金 560 余万元,加快推进谷堡镇索桥村、六屯镇大木村等示范试点 - 21 -

第26页

村“平安乡村”“数字乡村”项目建设,已安装完成监控摄像头 200 余个、天 翼大喇叭系统 2 套、综治指挥中心大屏系统 1 套。二是提升“一张网”治理 实效。按照农村 150 户左右、城区 200-300 户的标准,将全县划分为 792 个网格,配备网格人员,落实专人负责,确保网格工作有序推进。截止目 前,共采集核实疫情防控信息 38745 条,排查场车站、超市、农贸市场、 医院、银行等集中场所 321 处,实录入市级推送数据 500 余条;网格化排 查采集矛盾纠纷信息 714 条,化解办结 586 条,化解办结率 84.4%。三是 提升“十联户”工作实效。按照 10—15 户的标准积极推动“十联户”组建工 作,优化配齐联户长(楼栋长)5115 人,进一步完善明确联户长工作职 责及激励机制等制度,积极参与矛盾纠纷调处、项目共建、乡村振兴、社 会治安巡络等工作,提供各类信息近 20 万余条。 四、“三项措施”塑乡风。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总揽,引领广大农村 群体积极参与文明创建,营造了良好文明乡风的创建氛围。一是实施“1+N” 考核。聚焦“五清”“五美”目标,围绕人居环境扎实开展“八乱”整治,采取 “1+N”考核模式,对全县 12 个乡镇(街道),每月定检 1 个村(社区)、 抽检若干村(社区),进行考核排名,结果列入村干部星级管理计分依据, 与个人绩效待遇挂钩。对受检排名前 2 位的村奖励工作经费 20000 元,排 名 3-5 位的奖励 10000 元,排名前 6-9 位的奖励 5000 元。制定“美丽庭院” 评选方案,明确评选标准、评选程序、奖励办法,动员群众积极申报“美 丽庭院”,给予适当奖励,调动群众绿化美化庭院的积极性。二是评选“星 级”家庭。围绕“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制定《修文县乡村振兴文明创建 评选方案》,采取“村铜、乡银、县金”三级联动的评选方式,每季度开展 1 次“十星文明户”评选。对获评金星级的家庭授金牌,发放奖励大礼包, 引导和激励广大乡村群众共创文明乡风。目前,共评出“十星文明户”金星 级 100 户、银星级 556 户、铜星级 3303 户。三是规范“酒席”操办。以整 治农村陈规陋习为切入点,印发了《修文县强化整治滥办酒席措施》,进 一步明确了酒席操办范围、备案程序,倡导属地将滥办酒席的整治纳入《村 — 22 —

第27页

规民约》或《居民公约》,主管部门与所有涉及餐饮的农家乐、酒店餐馆 签订《不承接滥办酒席承诺书》。2021 年开展移风易俗突出问题排查 78 次,发现问题 38 个,专项整治突出问题 38 次,制止滥办酒席 25 起。 (根据修文县乡村振兴指挥部提高资料整理) - 23 -

第28页

乌当区实化“四措”探索推进“土地碎片化治理”有新意 从 2020 年 10 月开始,乌当区按照主动试点、审慎推进的原则,坚持 “规模化整治、机械化耕作、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思路,开展“小块 变大块、多块变一块”为内容的土地归并治理。截至目前,在羊昌镇、百 宜镇的两个村四个试点,完成 2628 亩土地碎片化治理,取得了初步收获。 一、领导重视,高位推动。区委主要负责同志把土地碎片化治理作为 改变农耕条件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亲自安排布置,制定《乌当区 推进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带建设的实施意见》的“1+10”文件,深入布局该项 工作。区委副书记现场主抓主推,先后多次组织召开土地碎片化治理谋划 座谈会、开工部署会、现场调度会、工作推进会等,涉及的乡(镇)和相 关部门的主要领导亲自参会,层层统一思想和行动。区政府出资,由区五 彩农投公司作为一级开发主体,统一流转拟整治区域的土地,统一设计施 工,按期完成整治。 二、盘活地根,融资推动。为解决投入不足问题,区政府与贵阳市城 投公司旗下金地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搭成合作,由贵阳市金地公司负责 筹集土地碎片化治理和旱改水项目的建设资金,实施土地碎片化治理和旱 改水项目,旱改水项目形成的指标流转产生收益,80%投用于土地碎片化 治理建设,其余 20%由金地公司和区五彩农投公司均摊作为企业收入; 2020 年度协议意向签定土地碎片化治理 2200 亩(实际完成 2626 亩), 旱改水项目 3500 亩(指标形成后预计可融资 3.5 亿)。 三、精心设计,试点推动。按照“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政府定原则, 专家出标准”的原则,征集辖区群众、基层干部、农技人员、专业学者等 群体意见。确定在羊昌镇、百宜镇共安排两个村四个试点,分别为:一是 高标点。在百宜镇百宜村实施,实施面积 471 亩,预计每亩投入 3.6 万元, 实现“七化”整治(宜机化、智能化、水利化、园田化、生态化、集约化、 标准化),其中宜机化率达 100%,水利化保证率达 90%;二是中标点。 — 24 —

第29页

在羊昌镇甲岗村实施,实施面积 1550 亩,预计每亩投入 1.87 万元,实现 “五化”整治(宜机化、水利化、园田化、生态化、集约化),其中宜机化 率达 100%,水利化保证率达 85%;三是低标点。在百宜镇百宜村和羊昌 镇平坝村实施,实施面积 607 亩,预计每亩投入 0.83 万元,实现“三化” 整治(宜机化、水利化、集约化),其中宜机化率达 100%,水利化保证 率达 80%。 四、统筹谋划,协调推动。在土地碎片化治理实施中,充分考虑农民 意愿、农业生产、农村景观等因素。区五彩农投公司整治好后,采取返租 倒包的方式流转给农业企业、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主等市场经营主体生产 经营。由区五彩农投公司和市农投公司合资共同组建新公司对未返租部份 进行生产经营,解决生产示范和产品销售问题。整合人居环境、乡村振兴 等示范项目,对项目区的村寨进行打造,改善乡村风貌,促进了一三产业 的融合发展。成立农机服务队、劳务服务公司等以当地农民为主要成员的 农民企业,解决农民组织松散、企业用工难的问题。 (根据乌当区农业农村局提供资料整理) - 25 -

第30页

花溪区“花小莓”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草莓是花溪区具有地理标志意义的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达 3000 余 亩,主要分布在青岩、清溪、黔陶等乡镇主干道,产量达 4500 吨,产值 达 2.5 亿元,直接带动农户达 150 余户,常年解决就业 1100 余人,直接 带动当地农户务工 13 万余个,带动农户工资收入达 2000 余万元。针对花 溪草莓在前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有口碑、无品牌,有产品、无品质,有 效益、无带动,有市场、无特色”等问题。2020 年以来,花溪区高度重视, 成立草莓产业工作专班,因地制宜探索出“两强两抓促品牌”草莓产业发展 模式,围绕草莓产业,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强化队伍建设、抓实项目建设、 抓实质量管理,打造乡村振兴“花溪模式”。 一、强化顶层设计,夯实保障体系。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机制体 制。成立了由区领导领衔的草莓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统筹指 导全区草莓产业发展工作,研究制定全区草莓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议事制度,适时研究和向区委、区政府报告草莓产业发展中的重大事项, 统一发展共识、形成工作合力,全力抓好全区草莓产业发展。二是出台政 策,做好顶层设计。区政府出台了《花溪区草莓产业提升发展工作方案》 和《花溪区草莓产业高质量发展方案》,明确草莓产业发展的工作思路。 二、强化队伍建设,聚焦特色产业。一是成立工作专班,专职负责草 莓产业。按照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工作安排,区农业农村局抽调副科级 领导博士 1 名,高级农艺师 5 名成立了草莓产业工作专班,专职负责草莓 产业发展相关工作。二是狠抓市场主体,组建企业专班。区城投公司也抽 调副经理 1 名、相关专业技术 8 名组建了“贵阳筑南商贸有限公司”,专职 负责“花小莓”品牌运营及基地建设。三是利用专家资源,在科研院校建立 专家合作团队。通过与贵州分析测试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利用 贵州分析测试研究院的技术优势,就“花小莓”品质鉴定、产品溯源系统搭 建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将质量控制交给专业团队负责。通过与贵州大学 — 26 —

第31页

合作,在久安草莓基地建设花小莓种苗组培研发中心,运用脱毒、组培、 提纯、复壮等技术,自主培育研发草莓种苗,现已建成 100 亩的标准化草 莓种苗繁育基地。四是招商引资引进技术团队。从种植技术上进行创新, 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山西高地草莓育苗有限公司”高架草莓种植技术,建成 省内最大室内草莓立体栽培基地,草莓基地依托专门定制的水肥配方以及 智能测温管理系统,实现草莓种植全流程的智能化、数据化管理,大幅提 高草莓产量和品质。 三、抓实项目建设,提升基地标准。一是财政出资,撬动社会资本。 围绕草莓产业提升,区农业农村局谋划实施项目建设《草莓采摘园销售形 象提升工程》《草莓品牌创建》《首届草莓采摘节活动》等 15 个产业发 展项目,项目总投资 3577 万元,其中投入区级财政资金 346 万元,争取 市级财政资金支持 117 万元,撬动资金 3005 万元。二是开展银企合作, 解决融资困难。花溪区农业银行设立“花小莓 e 贷”产品,为农户提供草莓 种植贷款资金, 2021 年“花小莓 e 贷”放贷 600 万元。三是完善运营模式。 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运营模式,按有机高端、农旅融合发展 的理念,在久安乡、燕楼镇、石板镇、青岩镇建成集中连片高标准草莓种 植基地 700 余亩。四是利用示范效应。按照“示范带动、集中连片、稳步 扩大种植规模”的发展思路。通过“老带新”、“亲带朋”、自身扩大种植规 模等形式,以已建基地的资深草莓种植户为核心,实施草莓基地集中连片 扩建,形成一个集中示范展示点,一个核心草莓种植“导师”,周边基地环 绕发展的模式,解决草莓种植的技术难题。现已完成对现有 2000 亩草莓 种植基地的提质增效改造,新建完成 1000 亩标准化草莓基地建设。五是 园区化管理。利用财政专项资金,以项目形式对全区草莓种植园实施环境 提升工程,对园区门头、采摘步道、园区栅栏等进行统一建设,设计并统 一配置“花小莓”品牌标志牌、草莓售车及草莓包装盒,实现一个草莓大棚 就是一个“绿色车间”,一个草莓园区就是一个“绿色工厂”的六统一目标。 四、抓实质量管理,打造花字品牌。一是开展花小莓质量溯源。通过 - 27 -

第32页

向社会购买服务的方式,与专业检测机构省科学院合作,开展花小莓质量 溯源。建立花小莓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通过引进创新、集成创新、应用创 新等科学探索,利用大数据手段建立和完善草莓种植标准及可追溯系统, 推动花溪草莓产业各环节标准化有章可循、有迹可循,解决花溪草莓从农 田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保证花溪草莓的品质安全。二是检测方式创新, 启动质量快检模式。开展“花小莓”快检方法开发验证。针对草莓种植过程 中施用的目前尚未有国家快检方法支撑的农药残留指标,进行新方法的开 发和验证工作。三是全面启动花小莓品牌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启动“花小 莓”绿色食品认证工作,以筑南商贸作为主体,在久安原有 30 亩有机草莓 的基础上,推广有机草莓认证面积,使有机草莓种植面积达 200 亩。四是 围绕品牌建设,开展系列认证。开展草莓品牌创意策划,设计并发布花溪 草莓区域公用品牌“花小莓”,启动花溪草莓地理标志认证工作,依托全国 名特优新农产品营养品质评价鉴定机构出具名特优新农产品营养品质评 价鉴定报告,全力打造花溪草莓进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五是三 产融合,做好品牌推广。依托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的特殊优势,积极探索草 莓产业与文化创意的结合,将一三产业互动融合,建立体验式草莓消费方 式,通过开展“采摘节”“古镇游采”等活动,打造“十佳草莓园”网红打卡地, 提升游客采摘体验。六是加大产品开发,延长产业链和价值链。通过搭建 “村呱呱”销售平台,将农家乐、民俗、休闲娱乐和新鲜草莓采摘、草莓深 加工产品等结合起来,建立花小莓冻干加工中心,研发花小莓衍生产品, “花小莓”草莓雪花酥、“花小莓”草莓红茶、“花小莓”草莓牛皮糖、草莓糕 等 7 个文创食品已上市,市场反应良好,切实延长了草莓产业链和价值链。 (根据花溪区农业农村局提供资料整理) — 28 —

第33页

白云区“四个体系”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 今年以来,白云区以“强省会”为主抓手,采取“一张作战图”“三张清 单”方式,强力推进农业现代化。2021 年三季度,预计完成一产增加值 6.87 亿元、预计增速 6.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623 元、预计增 速 8.8%;各类农产品加工主体达到 66 家,其中规上企业 21 家,规上企 业三季度总产值上报数为 35.31 亿元,预计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为 60.18%。 一、着力构建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和生产体系。一是大力推进“三项工 程”。持续打造优势食用菌产业。按照“一园多点”(一个产业示范园+多个 种植基地)产业布局,围绕稳大宗、建珍稀、拓林下的发展思路,建成 1 个食用菌产业示范园及 21 个种植基地,巩固香菇等大宗品种的种植规模, 扩大羊肚菌、红托竹荪、冬荪等珍稀菇种植规模,发展林下仿野生栽培。 截至 9 月,完成食用菌种植面积 4072.7 万棒;建成菌种研发中心、菌种 繁殖中心、菌种保供基地、实训基地、野生菌种质资源库,年生产母种 5 万支,收集菌种菌株涉及 39 个大类 200 多个品种。同时,通过大数据技 术应用,探索建立了白云区智慧菌云平台,采集分析数据,实现生产标准 化、规范化、数据可视化,当前建立数据采集点 31 个,现有 15 家食用菌 企业、合作社、基地、大户运用该平台。稳步推进“都市菜园”。扎实抓好 叶菜类、香细菜、茄果类等蔬菜种植,做好生产保供,截至 9 月,完成蔬 菜种植 3.7 万亩次。升级打造“周末果园”。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 打造品质引领、果旅融合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精品水果采摘体验示范园 建设,全区水果种植面积 2.18 万亩,投产面积 1.32 万亩,2021 年完成生 产 1.21 万吨。二是大力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强化龙头带动,全面发展 现代农业产业。积极指导好 66 家规上规下各类农产品加工主体开展生产, 引进和发展一批规模大、效益高、专业化的龙头企业,提升农产品精深加 工,引导四方粮油、娃哈哈、贵州玄德、中科易农等大型企业开发营养均 衡、养生保健、食药同源的加工食品,同时积极开展质优价廉、物美实用 - 29 -

第34页

的非食用加工产品,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空间。今年以来,完成农业 招商项目 13 个,协议计划投资 4.81 亿元,已到位资金 3.41 亿元。三是强 化品牌引领,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巩固提升“金黔灵”“金满船”“黔 禾”“金福禄”等知名品牌的影响力。培育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已注册“云尚 菇、蘑力三珍、孔小菌、小仙菌、六芝园”等多个品牌,加大对知名品牌 及地方特色品牌的宣传推介,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同时,加快品牌培育, 今年新增 1 个有机农产品认证。 二、着力形成都市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按照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 要求,重点围绕食用菌、蔬菜、精品水果等主导产业,推进劳动力、资本、 土地等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专业大户、涉农企业。积极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农户家庭经营能力和水平。目前,全 区共有各类农业经营主体 234 个,其中,种养殖大户 49 个,登记注册农 民专业合作社共有 128 家,涉农企业 57 个;共有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示 — 30 —

第35页

范社 1 家、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 6 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 7 家,其中 省级龙头企业 5 家。2021 年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 1 家。 三、着力健全都市现代农业要素保障体系。一是抓土地经营。进一步 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实现农村承包地经营权流转管理规范化。 持续做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及跟踪后续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 记颁证工作。目前,全区承包地经营权流转面积 8500 亩,引进种植大户 21 家、农业企业 29 家、合作社 53 家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种植,亩均耕 地产出约为 1.486 万元/亩。林地 12105.46 公顷,发展林下种植 1250 亩。 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改革,已出台农村宅基地管理方案,在牛场乡开展宅 基地审批,目前正在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加快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2021 年白云区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3 个,涉及高标准农田建设 2400 亩, 项目已全部完成。二是抓资金整合。通过整合各类可用资金方式,切实加 大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度。按照“全口径、一体化”预算编制要求,将农业 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乡村组织和文 化建设等领域的涉农资金纳入统筹整合范围,2021 年涉农资金区级预算 安排 17425.8 万元,主要用于农业产业发展、农村“组组通”、农村污水治 理、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等重点领域。同步探索“建、管、养、用”一体化机 制,在全区开展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机制建设,重点围绕农村基础设施、 公共场所和各项硬件设施维护和管理,全力提升现代农业生产水平,支持 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实施。三是抓基层组织。建立选派乡村 振兴第一书记制度,从 32 家单位和 5 个乡镇选派 45 名干部到沙文镇吊堡 村、都拉乡小河村等 15 个村开展驻村工作,并选派 3 名干部作为市派第 一书记到清镇市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全区 56 个村村均总收入达到 52.07 万元,其中 20 万元-50 万元的村 18 个,达到 50 万元以上的村 15 个,村 均经营收入为 16.19 万元,村均收益 16.8 万元,村均经营收益 8.5 万元。 通过培训班、宣讲会、“传帮带,采取长训与短训、课堂学习与田间实践、 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就地培养爱新型职业农民,全面提升农村 - 31 -

第36页

实用人才综合素质。目前,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育 252 人,完成农村实用人 才统计 4493 人,新乡贤人才 87 人。 四、着力完善都市现代农业生态环境体系。一是全力开展畜禽粪污治 理。目前,整改完成省市级检查发现、披露的相关生态环保问题,涉及养 殖户 10 户;组织开展举一反三畜禽养殖全面排查,建立排查整改台账, 全区排查并整改完成养殖场(户)78 户。并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印 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长效管控工作的通知》,深入推进畜禽 养殖污染综合防治工作,巩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成果。二是不断推进全区 农药化肥减量增效。通过病虫监测、科学用药、绿色防控、统防统治、农 药监管、包装废弃物回收等措施,减少化肥农药投入,提高农产品质量, 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三是有序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印发 《关于开展白云区农村人居环境大整治大督查行动的通知》《白云区农村 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长效保洁机制实施方案》等文件,持续开展农 村人居环境督查考核。目前,已开展 40 余次农村人居环境考核督查,共 发现农村人居环境问题 600 余处,对查出问题已基本完成整改。四是扎实 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已开工建设无害化户厕 510 户,占 2021 年目标任 务 580 户的 88%。同时,对全区农村户厕进行全面摸排,已完成全区农村 户厕问题摸排工作,正在有序抓整改。 (根据白云区农业农村局提供资料整理) — 32 —

第37页

工作动态 贵阳市农业农村局:突出“六抓”“五治”要求 全面 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走深走实 11 月 4 日,贵阳市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局长马骁主持召开党委(扩 大)会议,集中传达学习贯彻近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致辞精神 及中央、省、市有关重要会议精神等,研究贯彻落实措施。 会议强调,贵阳贵安农业农村系统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中央、省、市“三农”决策部署,聚焦“四新”主攻 “四化”,突出“六抓”“五治”要求,主动担当作为,深入思考谋划,以实干 的工作成效,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走深走实,为“强省会”五年 行动作出“三农”贡献。 会议强调,要聚焦主责主业抓落实。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突出 - 33 -

第38页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围绕现代养殖、良种培育、畜牧渔业、农产品稳 定供应等,对标对表,抓实抓好“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丰富市民菜篮子,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继续实施和深化消费帮扶,多举 措畅通农副产品生产、销售、流通各环节,帮助产业地区更好精准对接市 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紧盯中药材产业发展,深入分析查找存在的短 板弱项,针对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着眼长远,形成合力,谋 划好产业发展规划布局,确保产业发展见成效、有突破。要把生猪产业作 为一项长期的民生产业、民生工作、民生实事紧抓在手上,做到底数清、 情况明,千方百计激活存量,帮助本土企业做大做强,坚决守牢发展和安 全。 会议强调,要聚焦“强省会”行动抓落实。今年是“强省会”五年行动开 局之年,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干部要提升站位,提高认识,扛起主体责任、 发挥主体作用,不断强化贵阳贵安农业首位度,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进一步坚定推动“强省会”工作的信心和决心。要深入学深悟透贵阳贵安农 业现代化工作专题会议、贵阳贵安农村“五治”工作专题会议精神,把实施 农业现代化、开展农村“五治”工作作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任务和 工作指向,按照抓产业振兴、经营主体、土地经营、资金整合、美丽乡村、 基层组织,以及推进治房、治水、治垃圾、治厕、治风的工作思路,清单 化、定量化,创新性开展工作,做到履职到位、认识到位、工作到位,以 实际行动和工作实绩向市委市政府交出满意的答卷。 (贵阳农业农村系统融媒体中心) — 34 —

第39页

贵阳贵安稳步推进秋冬种工作 贵阳贵安扎实开展秋冬种工作。一是强化工作部署。201 年 9 月以来, 贵阳市农业农村局制定《贵阳贵安关于打好“三秋战役”助力“三农”工作方 案》,按照“全年粮食生产面积不减产量不减,夏粮布局更加优化”的工作 要求,计划种植马铃薯 25.3 万亩、小麦和杂粮杂豆 3.86 万亩、油菜 40 万亩。二是强化科学推进。在农村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下,贵阳贵安各地通 过育苗移栽、旱地多熟、轻简化栽培等多种种植方式,千方百计扩大油菜 种植面积。农情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油菜种植面积达 35.55 万亩,占目 标任务的 89%。同时,贵阳贵安各地按照粮油种植目标任务,有序开展秋 冬种工作,推进油菜、马铃薯、小麦种植。其中,冬马铃薯已开始种植, 春马铃薯已备种备肥,小麦自本月起将陆续种植。三是强化宣传发动。加 大宣传动员力度,压实各地秋冬种工作责任,强化粮油种植领办示范,进 一步提高农民种植的积极性,通过示范田领办,向群众宣传推广杂交良种、 绿色防虫、有机肥施用等技术,确保按时完成各项秋冬种粮油生产任务, 打好秋冬种“扩面增效”攻坚战。 花溪区有效利用冬闲田土实现油菜扩面增效。为做好省、市、区粮油 保供相关精神,花溪区结合市级下达目标,制定实施方案,有效利用冬闲 田开展油菜为代表的秋冬季作物种植。目前,已完成油菜种植 1.3 万亩。 一是新型经营主体带头种。通过企业、合作社等连片种植、规范化种植, 提升种植效果。二是建立科技高产示范点。建立 2 个油菜示范点,其中马 铃乡马铃村、谷中村一带 380 亩、青岩镇扬眉村 100 亩,以点带面,实现 油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推广。三是农旅结合观光种植。利用花溪区旅游资 源优势,在景区景点周边,连片种植油菜,促进一产三产融合发展。 修文县六广镇“三抓三早”推进“三秋”工作。六广镇着力抓组织、 抓指导、抓补贴,加强早宣传、早安排、早部署,确保抓实今年秋收、秋 播、秋季田间管理各项工作。一是抓好组织协调,确保秋收工作早宣传。 - 35 -

第40页

组织 12 个行政村广泛宣传秋收涉农信息,通过张贴标语、微信群、QQ 群等,向村民宣传引导、销售信息、安全生产等知识,进行全面秋收动员, 让群众根据天气形势、土地条件和劳动力情况灵活安排时间,确保耽误农 时的现象发生,尽量减少或避免经济损失。目前,已张贴标语 40 张、发 放宣传资料 2000 余份。二是抓好补贴落实,强化政策支撑早安排。联合 相对集中连片种植户,向老百姓宣传种植的相关补贴。同时利用周末赶场 天集中宣传。目前已发放农业相关补贴 190 余万元,涉及 9019 户,其中, 种粮补贴 22 余万元,涉及 3390 户,耕地力补贴 168 余万元,涉及 5629 户。三是抓好指导服务,强化技术指导早部署。组织镇农业技术人员到田 间地头开展现场指导,准确掌握秋收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因地制宜、 抓抢时机,做好秋收技术指导服务。目前,向全镇农民免费发放防治病虫 害农药 3630 瓶(袋)、病虫诱捕器 13 套,指导种植培训 550 余人。 (根据花溪区农业农村局、修文县农业农村 局提供资料和《贵阳日报》新闻报道整理) — 36 —

第41页

贵阳贵安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农村“五治”工作专题会议精神 11 月 2 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胡忠雄主持召开贵阳贵安农村“五治” 工作专题会议强调,要顺应广大农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期待,扎实推进治房、 治水、治垃圾、治厕、治风“五治”工作各项重点任务,把民生实事真正做 到群众心坎上。贵阳贵安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农村“五治”工作专题会 议精神,迅速开展相关工作部署。 清镇市召开农村“五治”工作专题会。11 月 9 日,市委书记付涛主 持召开清镇市农村“五治”工作专题会,安排部署有关工作。付涛强调, 要认真贯彻落实贵阳贵安农村“五治”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 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五个导向”,以更高政治站位、更实工作举措、 更强责任担当,把农村“五治”工作做的更实、更细,奋力在乡村振兴上 开新局。要强化对标对表,提升工作的精准度、有效性。要优化顶层设计, 拟定出台符合清镇实际总体方案和五个专项方案,加强规划引领。要强化 统筹推进,结合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建设等工作,合理安 排时序目标,分步骤、分类别推进。付涛要求,要强化组织保障,组建完 善工作机构,强化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要强化要素保障,解决好“钱 从哪里来”的问题,整合各方面的力量。要强化宣传引导,广泛征求群众 的意见,推动形成民建、民管、民享的长效机制。要强化考核问责,把农 村“五治”工作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吴永康要求,“五治”作为乡村振 兴战略主抓手,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原则,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尊重民众意愿,切实把民生实事做 到群众心坎上,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五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用 联系、发展的观点和举措,扎实推进治房、治水、治垃圾、治厕、治风“五 治”工作各项重点任务,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修文县召开农村“五治”工作专题会。11 月 8 日,县委书记管庆良 主持召开修文县农村“五治”工作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会议强 - 37 -

第42页

调,要强化思想认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农村“五治” 工作作为做好保障农村民生的关键抓手、作为检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切 实解决群众所急、所需、所盼。要强化目标导向,进一步精准定位目标, 聚焦治理房、水、垃圾、厕所、乡风等重点工作,细化工作方案,完善工 作机制体制,推动“五治”工作走深走实,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根本性持续 好转。会议要求,要强化具体措施,立足修文实际,组建工作专班,建立 健全配套机制,进一步优化工作措施,确保整治有序推进。要强化责任落 实,做到明责到位、定责到位、问责到位,形成抓农村“五治”工作的强 大合力,将各项工作落细落实落地。要强化督查考核,狠抓重点领域和关 键环节,高标准高质量开展督促检查,提高农村“五治”工作落实力度, 以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 (根据清镇市、修文县农业农业村局提供资料整理) — 38 —

第43页

修文县举行乡村振兴县级示范试点观摩评比 11 月 5 日,修文县举行乡村振兴县级示范试点 2021 年第一次观摩评 比,观摩团分为 5 个组对 12 个乡(镇、街道)的乡村振兴县级示范试点 进行观摩评比。 观摩团先后到洒坪镇青山村、阳明洞街道程官村、六屯镇大木村、小 箐镇崇恩村、大石布依族乡石林村等地,就乡村振兴亮点村建设情况进行 观摩评比。 - 39 -

第44页

每到一处,观摩团成员都认真观看各示范试点成果展示展板,听取乡 村振兴县级示范试点建设情况汇报,对各观摩点庭院提升改造、厕所革命 改造、乡风文明创建、“八乱”整治等工作进行重点观摩。 观摩中,大家纷纷表示,此次观摩为各乡(镇、街道)搭建比学赶超 的平台,有助于大家交流学习、弥补不足。回去后,将全面梳理既定任务, 进一步明确推进措施、责任分工和完成时限,为创建乡村振兴县级示范试 点做出贡献。 就下一阶段乡村振兴县级示范试点建设工作,观摩团指出,各乡(镇、 街道)要积极交流学习推进乡村振兴县级示范试点工作经验做法,互相借 鉴大家探索出来的好经验好做法,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观摩团要求,各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以更加负责的态度抓好乡村振 兴县级示范试点工作,要加强经验提炼,及时总结推广乡村振兴县级示范 试点建设的好经验好典型,形成互学互鉴、共同进步的浓厚氛围;要继续 坚持问题导向,从政策引导、资金投入等方面细化措施,抓基础促提升、 抓重点求突破、抓当前促长远,扮靓家园,普惠群众,为推动修文高质量 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根据修文县农业农村局提供资料整理) — 40 —

第45页

乌当区以“产业”为抓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近年来,乌当区以“产业”为抓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农村 高质量发展,奋力争当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的排头兵。今年上半年,完成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4.24 亿元,同比增长 9.4%,高于全省平均 2.4 个百分 点;完成第一产业增加值 8.81 亿元,同比增长 7.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达到 11868 元,同比增长 13.8%,两年平均增长 8.85%。 一是抓农产品加工带动发展。发挥洛湾云锦医药食品新型工业园、火 石坡工业园的聚集效应,扶持壮大贵州龙、五福坊、威门药业等一批龙头 企业,培育发展好山河、五阿哥、新民食品、惠诚食品等一批具有潜力的 成长性企业,年销售收入 1000 万的农产品加工企业 25 家,省级以上农业 产业化龙头企业 13 家,以中药材、辣椒、肉禽为主的加工产业集群初具 规模,形成“加工在乌当,基地在全省”的发展带动格局。2020 年全区农 产品加工转换率为 45.9%,今年预计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可达 62.5%。 二是抓农文旅融合带动发展。发挥近郊优势,主推农文旅深入融合, 结合特色小镇的打造和带动,形成一镇一特的发展模式,助力产业强镇建 设。偏坡乡“原味小镇”以“公司(企业)+特色小镇+农业园区(景区)+ - 41 -

第46页

富美乡村”等模式已投入运营;羊昌“花画小镇”结合“种业小镇”打造业态 更加丰富;新堡乡“全域旅游+体育健身+精品农业+布依文化”四位一体打 造的休闲小镇初步成型;百宜“五彩小镇”支持一批农业企业+文旅企业发 展,初步具备产业强镇基础;下坝“百果小镇”、新场“飨往小镇”业态日趋 丰富,产业链条逐步完整。 三是抓产业示范带带动发展。按照“一带八园八基地多主体”的布局, 在北部乡镇规划 2.2 万亩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带,该项目自去年 10 月实施 以来,按照“七化”要求完成 2628 亩土地碎片化整治,探索了 3.6、1.8、 0.8 万元的亩均投入标准,实现了“多块变一块,小块变大块”的整治目标, 为现代农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在示范带内培育了天贵茶园、贵州 苌楚公司、百宜农职院、贵州华均兴鱼业内循环、贵州红河泰鱼种场、花 锦谷等一批集农业产业、科普教育、农事体验、渡夏旅游为一体的新型农 业经营主体,带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四是抓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发展。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形成“蔬果 药花茶”和生态养殖“5+1”特色优势产业,集中精力发展一批“菜园、果园、 药园、花园、茶园、养殖园”,夯实“百园百品”精品农业发展基础。今年 以来,已完成 3100 亩低产老病果园(茶园)改造,开展 16.15 万亩“林蜂、 林药、林菌、林花、林苗”等林下产业,羊昌“种业小镇”培育打造初见成 效,农产品进行抽样检查合格率达 99%。同厦门大学生态环境学院签订协 议,试点开展“零农药零化肥零污染”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不断夯实农业发 展基础,近 5 年来累计完成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 2.4 万亩,被列为全省高 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县,计划今年完成 2.32 万亩建设任务。深入开展坝区 建设,围绕 19 个坝区达标任务,补齐坝区水利和道路等基础性短板弱项。 (根据乌当区农业农村局提供资料整理) — 42 —

第47页

开阳县聚焦富硒资源优势抓农业产业发展 开阳县认真落实市委农业现代化“六个抓”要求,突出以富硒品牌为特 色,抓实农业产业发展,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2021 年 1 至 9 月,实现 农牧渔业总产值 50.5 亿元、增速 7.0%,一产增加值 36.33 亿元、增速 7.0%, 累计完成农业现代化投资 22.5 亿元,稳定粮食生产 43.86 万亩、产量 14.36 万吨,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 7.9 亿元。 一是强布局引领。紧扣“全国富硒功能农业首位县”的战略定位,构建 成以北部乡镇为主的“富硒功能农业先导区”,以南部乡镇为主的“富硒农 特产品精深加工集聚区”,以东部、南部乡镇为主的“都市特色药食康养农 旅示范区”和“富硒蔬菜、富硒茶叶、富硒水果、富硒肉制品、富硒中药材” 的“三区五品”发展格局。同时坚决守住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完成粮食播种 面积 43.86 万亩,同比增长 14.36%,占全年目标任务 38.49 万亩的 113.94%, 完成粮食产量 13.3 万吨,占全年粮食产量目标任务 14.36 万吨的 128.44%。 已谋划秋冬种油菜种植 13 万亩,马铃薯 7 万亩,杂粮 0.39 万亩。 二是强种业支撑。大力实施种质资源保护、新品种培育、种子种源繁 育、良种推广、种业监管 5 大工程,建设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种业科技创 新、种子种源保障、“良种+”推广及种业监管服务五大体系,为保障粮食 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用种安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有力支撑。目前, 培育农业现代化种业繁育基地 11 个(种植业 5 家,养殖业 6 家),其中 种畜场 5 个(罗牛山、康健、首信、闽信生猪,南方乳业奶牛自繁),存 栏种猪 3.55 万头,良种奶牛存栏 0.33 万头;鱼苗场 1 个(市农投花梨中 院),具备年繁育水花 2 亿尾,年培育大规格鱼苗 2000 万尾;蔬菜育苗 中心 1 个(市农投南江育苗中心),年育苗 0.4 亿株,菌棒生产基地 1 个 (县农投硒城街道),年生产菌棒 3000 万棒;中药材育苗场 3 个(仙草 药业、健康农、山春秀),年育苗 1700 万株。 三是强单品规模。紧盯“蔬、茶、果、药、生猪”五大特色优势单品, - 43 -

第48页

“专班化”精准对接市场需求,推动特色优势种植业、生态养殖业等形成规 模效应。目前,累计完成蔬菜种植面积 32.5 万亩次,实现蔬菜产量 47.42 万吨,完成食用菌种植 6223 万棒,产量 1.83 万吨,投产茶园面积 16 万 亩,完成茶叶产量 1.02 万吨,水果面积累计约 27.3 万亩,产量 7.36 万吨, 中药材(含野生抚育)完成 7.25 万亩,产量 0.66 万吨,生猪出栏 60 万头, 肉类产量 4.3 万吨,牛奶产量 0.92 万吨,禽蛋产量 0.95 万吨。“五大单品” 实现产值 45.45 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 90%。向贵阳市持续供应全县蔬菜 产量的 15%,生猪出栏量的 60%,鸡蛋产量的 33%。 四是强品牌打造。聚焦富硒公共品牌、区域品牌、产品品牌的综合效 应,启动建设省级硒产业研究中心和产业化服务中心,完成“二品一标” 认证 8 个,3 个系列 8 个单品被认证为富硒农产品,正在申报单品 676 个; 在现有 21 个省级名牌产品及著名商标基础上,新增国家级地理标志证明 商标 4 个,国家知识产权局已受理 4 个。 五是强三产融合。突出补链、延链、强链相结合,因地制宜、分级分 类推进“硒+工业”“硒+旅游业”深度融合发展。重点依托台湾产业园,培育 和引进成长性好、竞争性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 23 家,累计达 323 家,完 成农产品加工生产总值 26 亿元,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升至 61.38%。以旅 游产业“8+”产业融合发展为抓手,发展“定制农业”“休闲农场”“共享农 业”“康养农庄”等新模式、新业态,推出休闲农业精品旅游线路 1 条,实 现休闲农业旅游收入 1.6 亿元。 六是强主体培育。抓实体支撑。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 49 个,清除“空 壳社”273 个;培育农业产业经营主体 1521 个,其中龙头企业 22 个、农 民专业合作社 375 家、家庭农场 328 个、种养殖大户 796 户。优化利益联 结。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农户+合作社”“农户+农业龙头企业”等模 式,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开展生产经营合 作,建立“三权分置、六红带动”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稳定长期合理分享 全产业链增值收益。目前,已兑付蔬菜保供基地分红资金 3527.51 万元。 (根据开阳县农业农村局资料整理) — 44 —

第49页

清镇市“六抓举措”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 今年以来,清镇市着力抓好乡村振兴实集成示范试点建设、农业优势 特色产业发展、农产品品质品牌提升打造、农业“接二连三”、主体培育和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农业现代化。目前,预计全年完成农林牧渔 产值 59.1 亿元,同比增长 9%;一产增加值预计完成 35.91 亿元,同比增 长 7.3%,其中,种植业预计完成 39.03 亿元、林业预计完成 1.23 亿元、 畜牧业预计完成 18.66 亿元;渔业预计完成 0.176 亿元。预计三季度,可 完成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4575.9 元,同比增长 13%,环比增长 7.81%。 一是抓集成示范试点建设。对照“国家农业公园”创建指标,按照重点 突出、分步实施、全面铺开的思路,提出“一环九园·一核十区”规划布局, 合理确定村庄分类。将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 15 个集成示范试点作为引 领区,目前省、贵阳市集成示范点“一方案两规划”已编制完成,清镇市级 集成示范点“一方案两规划”各乡镇正在组织编制当中,同时已分步启动实 施产业及污水、垃圾、厕所、庭院整治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组织市 直有关部门主要领导及各乡镇党委书记和分管领导、集成示范点支部书记 等 80 余人到全国人大小汤山培训基地开展《乡村振兴促进法》专题培训。 制定出台《清镇市“十四五”期间推进乡村振兴若干政策措施》,整合资金、 人才、土地等各类资源要素,全力保障乡村振兴有序推进。 二是抓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提质增效。进一步选准特色主导产业,推动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品质的同时,稳步扩大产业规模。目前,2021 年 25000 亩粮食高产示范项目增产达标;新增元宝枫种植 9880 亩,累计 达 5.4 万亩;2021 年秋冬季蔬菜播种面积 4.28 万亩(次),产量 8 万吨 以上,全市优质蔬菜保供基地达 10.5 万亩;水果种植面 17.5 万亩,茶叶 2.2 万亩,完成家禽出栏 1760 万羽。 三是抓农产品品质品牌提升打造。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截至目前, 已开展农产品质量抽样检测 874 个,抽样合格率达到 99%以上。强化“两 - 45 -

第50页

品一标”建设,切实加强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技术示范推广,推动开 发 100 余款农特商品,着力打造“清镇黄粑”“山韵茶叶”“贵苗夫”等一批有 一定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目前,全市食用农产品有机认证 21 个,地标 产品认证 2 个。 四是抓农业“接二连三”。积极推进南方乳业上市,启动实施清镇市肉 制品加工产业园、贵州智联精品果蔬全产业链项目、元宝枫创新产业园等 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依托农业园区和农产品生产区,引 进与之配套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延长农业产业链,2021 年引进农产品加 工企业 1 家。持续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利用辖区内农业龙头企业优势,策 划果园参观、采摘体验、农业观光、农家餐饮等乡村旅游形式,形成采摘、 游玩、消费于一体的新型农旅融合发展模式,中华茶博园等农旅项目成为 网红打卡点。2021 年 1 至 9 月,全市乡村旅游收入预计完成 63.2 亿元, 占旅游总收入近 80%。强化利益联结,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 等组织方式,创新探索红枫湖镇虎山彝寨宅基地“三权分置”,预计带动农 户每年增收 5.57 万元;推广温氏集团“四提供一回收一确保”模式,带动 养殖户 430 余户,实现年户均增收 12 万元以上。 五是抓主体培育和带动示范。按照“扶优、扶强、扶大”原则,全面落 实各项扶持政策,引导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 经营主体做大做强。目前,累计引进培育农业企业 703 家,贵阳市级以上 龙头企业 29 家;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 404 家,贵阳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 38 家;培育家庭农场 607 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 7 家。围绕“枫蔬果茶畜” 产业培育壮大示范合作社 17 家,带动 6400 余户 3.2 万名群众增收。 六是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戈家寨、燕尾、大麦西等水库主 体项目,红迎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建设完工,“骨干水源+灌溉管网+喷 滴灌”的现代高效农田灌溉网初步形成,水资源利用效率逐步提高。累计 建成 560 公里通组公路,30 户以上村民组全面实现通硬化路。全面完成 行政村“村村通”宽带工程和“户户通”建设,广电光纤覆盖率达 95%以上, — 46 —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翻书特效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