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城”长

发布时间:2024-1-27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向上,“城”长

深学细悟守初心 勇毅笃行践使命坚决扛起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温州新篇章发改担当温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项伟胜2023 年,市发展改革委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聚焦“千年商港、幸福温州”目标,以一体推进三个“一号工程”“十项重大工程”为牵引,抓战略、拼经济、扩投资、增动能、促改革、惠民生,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跃上新台阶。一年来,我们牢牢稳住经济运行“基本盘”,制定实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民营经济等系列政策,组织开展“抓项目、破难题、强服务”攻坚行动,推动全市GDP增长6.9%,居全省第四位。固定资产投资、战新和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主要指标实现较快增长。我们深入实施扩大有效投资“百项千亿”工程,2次获省投资“赛马”激励和“千项万亿”五星评价,省“千项万亿”工程投资完成率及开工率、专项债额度、入选省重点工程数均居全省第1。我们谋划布局重大战略平台,加快金丽温开放大通道建设步伐,列入国家级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名单,乐清湾金丽温临港开放枢纽列入省开放大通道综合性战略平台,机场三期扩建项目获立项批复,新能源产业“核风光水蓄氢储”全链条加快构建。我们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收起]
[展开]
向上,“城”长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2页

深学细悟守初心 勇毅笃行践使命

坚决扛起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温州新篇章发改担当

温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

项伟胜

2023 年,市发展改革委深入贯彻落实

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聚焦“千年商港、幸

福温州”目标,以一体推进三个“一号工程”

“十项重大工程”为牵引,抓战略、拼经济、

扩投资、增动能、促改革、惠民生,推动全市

高质量发展跃上新台阶。

一年来,我们牢牢稳住经济运行“基本

盘”,制定实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

民营经济等系列政策,组织开展“抓项目、

破难题、强服务”攻坚行动,推动全市GDP

增长6.9%,居全省第四位。固定资产投资、

战新和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主要指

标实现较快增长。我们深入实施扩大有效

投资“百项千亿”工程,2次获省投资“赛马”

激励和“千项万亿”五星评价,省“千项万

亿”工程投资完成率及开工率、专项债额

度、入选省重点工程数均居全省第1。我们

谋划布局重大战略平台,加快金丽温开放

大通道建设步伐,列入国家级现代流通战

略支点城市名单,乐清湾金丽温临港开放

枢纽列入省开放大通道综合性战略平台,

机场三期扩建项目获立项批复,新能源产

业“核风光水蓄氢储”全链条加快构建。我

们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以县城

为重要载体城镇化试点获批数居全省第1,

“七优享”工程重大项目投资完成率居全省

第 2。新增省级共富试点 2 项、最佳实践 6

个,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 1.87,山区 5 县

GDP平均增速高于全省全市平均,山海协

作连续4年省考优秀,成功打造西牛东送等

对口合作金名片。我们持续深化重点领域

改革,出台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195条

举措清单,加快推动社会信用立法,为民营

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

“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我们

将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总

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围绕

“强城行动”明确的目标任务,加快构建实

施“1248”工作体系,坚决扛起谱写中国式

现代化温州新篇章发改担当。

一是开展“经济增长争先行动”。统筹

推进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

打好稳经济“8+4”政策组合拳,强化经济运

行调度,推动指标进等升位。二是开展“有

效投资攻坚行动”。抓好投资有效增长和

结构优化,优化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

和要素配置,深化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

革,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三是开展“新旧动

能转换行动”。打造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

高质量实施新能源、新材料补链强链延链

工程。优化服务业结构,开展强镇比拼,建

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四是开展“体制机

制优化行动”。推动要素市场化改革和全

国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创建,办好全

国民营经济工作现场会。提速金丽温开放

大通道建设,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

市和近洋国际航运中心、区域性国际航空

枢纽。五是开展“共富样板探路行动”。推

进低收入家庭综合帮扶集成改革,加快山

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加强公共服务优质

普惠供给,推动“平急两用”公共设施建

设。六是开展“都市能级提升行动”。落实

都市振兴战略和“强城行动”三年计划,推进

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试点建设。实

施海洋强市战略,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

系。七是开展“绿色转型发展行动”。实施

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和保供稳价工程,打好能

耗“双控”攻坚战,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

源体系。持续深化低(零)碳试点建设。八

是开展“发改铁军锻造行动”。扎实推进铸

魂溯源走心、“双建争先”工程,将主题教育

成果转化为推动发展改革事业的强劲动力。

T1

新闻+ 数读

2024年行动路径

一把手开麦

本报记者 夏晶莹

打好稳经济政策组合拳,全年为企业减负超

350亿元;省“千项万亿”工程重大项目投资完成率、

开工率均居全省首位;签约重大新能源产业项目

102 个,加速构建新能源产业“核风光水蓄氢储”全

链条;启动金丽温开放大通道建设,温州列入国家级

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名单……

刚刚过去的2023年,市发展改革委锚定市委、市

政府部署的各项目标任务,聚焦“千年商港、幸福温

州”总目标,以三个“一号工程”为总牵引,大力实施

“十项重大工程”,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

升,全力以赴抓项目、促投资、增动能,有力推动全市

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向好”。

推进550 个以上

“百项千亿”重大项目

建设实施

带动固定资产投资稳增长

全年保障新增

重大项目

用能200 万吨

标准煤

加快“万亩千亿”

新产业平台打造

全力争取龙湾区新能源装备平台

入选省第五批

“万亩千亿”

新产业平台创建名单

力争服务业

增加值增长6.5%左右

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

收增长16%

力争山区5 县GDP 增速

快于全省、26县、全市平均水平

“四大千亿”

达到900 亿元、力争千亿

主导产业规上总产值力

争达到800 亿元

全年全市新建

公共充电枪4000 个

其中乡村地区2000 个以上

全市累计建成

充电枪21000 个

其中乡村地区

累计建成6500 个以上

抓项目扩投资 强改革兴产业 保民生促共富

助力打造浙江高质量发展第三极

温州泰瀚550兆瓦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

乐清电子智联小镇。

谋战略 强改革

推动国民经济回升向好

为有力提振信心,去年,我市着力

打好稳经济政策组合拳,制定推动经济

高质量发展和支持民营经济、民间投资

等一系列政策,统筹推进“8+4”政策直

达快享、落地见效,为企业减负超350亿

元。据统计,全市获批省级“8+4”政策

资金96亿元、规模居全省第2。

打好经济运行调度组合拳,开展

“抓项目、破难题、强服务”攻坚行动,

紧盯重点地区、狠抓重大项目、帮扶重

点企业,加强月度经济分析、监测预警

和运行调度,推动全市GDP 总量保持全

国前 30 强,增速达 6.9%,居全省第 4,

固定资产投资、战新和高技术产业、现

代服务业等主要指标实现较快增长。

推动重大战略加速落地,牵头推进

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

两大战略性工程,开展一体化督帮促和

特色成果打造,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

革攻坚、开放提升。启动金丽温开放大

通道建设,列入国家级现代流通战略支

点城市名单,乐清湾金丽温临港开放枢

纽入选省开放大通道综合性战略平台。

民营经济是温州的最大特色。去

年,我市坚持强改革、提效能,出台实

施 《温州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

干举措》 及贯彻落实举措清单 195 条;

“获得信贷”工作在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现

场会作典型发言,5项经验被国务院“职

转办”刊发;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协

调破解困难问题,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

展。

抓项目 破难题

推动有效投资量质齐升

2023 年的岁末,围绕大项目,温州

动作频频——聚焦两大万亿级产业集

群,四季度总投资 603 亿元的 52 个重大

项目集中签约;浙江首台套16兆瓦海上

风电机组在温下线,标志着温州拥有海

上风电“国之重器”整机生产能力;作

为温州首个通用机场,泰顺通用机场项

目开工,支撑泰顺融入全省“空中1小时

交通圈”,还有,温州机场三期扩建项目

获国家发改委立项批复,机场能级将实

现新跃升。

事实上,从年初力夺“开门红”到

年末冲刺不松劲,去年以来,温州坚持

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深入实施扩大有

效投资“百项千亿”工程,两次获评全

省投资“赛马”激励和“千项万亿”五

星评价,省“千项万亿”工程重大项目

投资完成率、开工率均居全省首位,省

市县长工程项目落地率提前超额完成年

度目标。组织38个重大项目参加全省重

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投资规模创历史

新高。成功承办国家发改委促进民间投

资暨深化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调

研活动,我市民间投资经验做法在全国

推广。

重大项目超时序推进的背后,是各

要素保障全力夯实、争取走在全省前

列。据介绍,去年,我市发行专项债额

度超400亿元,居全省第一。争取省重点

项目、省重大产业项目、山区海岛县高

质量发展公路项目等建设用地指标超2.6

万亩。保障重大项目用能202万吨标煤,

腾出用能空间超5万吨标煤。

育平台 促转型

推动产业集群加速构建

发展是第一要务,产业是重要支撑。

近年来,我市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

产业,紧盯万亿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

推动153个战新产业重大项目,去年五大

战新产业实现规上工业产值超 5380 亿

元,同比增长10.5%。

加快构建重点产业体系,出台新能

源高质量发展等系列政策,全年实现新

能源规上工业产值1511亿元,签约重大

新能源产业项目102个,初步构建“核风

光水蓄氢储”全产业链。比亚迪、瑞浦

兰钧等重大项目扎实推进,温州梅屿等

省级储能示范项目稳步推进。深入推进

新材料产业链链长制,成立新材料产业

协会,举办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

全年实现新材料规上工业产值741亿元,

初步形成新材料特色产业体系。

提质发展现代服务业,深入实施服

务业高质量发展“十百千”工程,出台

加快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大宗

消费和大众消费等政策,鹿城、瓯海入

选第一批省级新型消费试点,3家平台列

入省第三批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11

家企业入选省服务业行业领跑企业。

2024 年,市发展改革委将聚焦两大

万亿级产业集群打造,重塑以电气、鞋

服、泵阀等五大传统特色优势制造业为

主体的集群发展优势,培育壮大新能

源、新材料等五大新兴主导产业。同

时,聚力提升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动能、

推动重大平台赋能增效。

缩差距 强保障

推动共同富裕示范先行

高质量发展的最终落脚点在于人民

群众更加美好的生活。去年,我市共同

富裕建设取得新成效,5项改革创新工作

入选全国共富现场会案例,共同富裕工

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全省首场共同富

裕试点推进会在温举行,新增省级共同

富裕试点2项,最佳实践6个,鹿城等7

个地方入选省首批共富实践观察点。

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

破,深入谋划山区县“一县一策”支持

政策,分别印发文成县、泰顺县高质量

发展支持举措,山区 5 县 GDP 平均增速

高于全省、全市平均,山海协作连续四

年省考优秀。对口工作取得新进展,成

功打造浙川文化产业园、西牛东送等

“金名片”。

与此同时,公共服务上也在不断提

质增效,出台实施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

等政策意见,申报第二批国家产教融合

试点城市。儿童友好城市项目建设、社

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及家政社区一体化发

展、瓯江山水诗路文化等经验做法在全

国、全省交流推广。

市发展改革委表示,2024 年将继续

加快省级共富试点建设,深入实施扩中

提低行动,扎实推进低收入家庭综合帮

扶集成改革,持续缩小“三大差距”,打

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标志性成果。深

入实施山区县高质量发展“510”工程,

进一步深化“一县一策”支持政策。

强基础 促协调

推动城市能级加快跃升

一条条宽阔笔直的大道,拉开城

市发展的框架;一个个风光秀美的小

镇,展现乡村振兴的魅力;一项项惠

及民生的服务,厚植“幸福温州”的

底色……

去年,我市编制印发 《温州大都

市区中心城区一体化工作方案》,将

市区与瑞安、乐清和永嘉共 76 个街镇

纳入中心城区进行统一规划;统筹推

进交通、基础设施等 46 个中心城区一

体化项目建设,都市区一体化加速推

进。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乐清、瑞

安、苍南三地获批以县城为重要载体

城 镇 化 试 点 ; 新 增 命 名 特 色 小 镇 3

个,特色小镇和小城市培育工作考核

居全省前列。深入推进海洋经济高质

量 发 展 , 持 续 推 进 “1138”(一 廊 、

一区、三带、八平台) 的海洋经济发

展 总 体 格 局 , 积 极 探 索 “ 海 洋 牧

场+”新模式,海洋强市建设成效显

著,市本级海洋经济工作获省政府督

查激励。

在华商华侨综合发展先行区建设方

面持续发力,出台促进华侨经济回归实

施方案及惠侨政策举措 37 条,推动公

安、侨办出台支持华籍在温人员恢复户

籍政策文件,健全华侨诉求回应和解决

机制,持续深化华商华侨先行区建设,

助力“地瓜经济”做大做强。

据悉,今年,我市将全面落实都

市 振 兴 战 略 和 “ 强 城 行 动 ” 三 年 计

划,提速构建 76 个街镇为规划范围的

中 心 城 区 , 推 动 中 心 城 区 “ 拥 江 面

海 、 中 心 崛 起 、 东 拓 西 优 、 南 联 北

跨”。深入实施海洋强市战略,做大做

强温州湾新区、温州海经区等高能级

平台。

制图/新叶

2024年1月28日 星期日

主编/南航 美编/新叶 组版/琳琳

第3页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培育激发新质生产力

T2

一把手开麦稳企业抓项目增动能 全面助力温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温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委书记、局长

陈胜军

2024年,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

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

话精神,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

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以三个“一号

工程”为牵引,持续推进产业振兴、制造强

市,聚力实施工业经济“十大工程”,加快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激发新质生产

力。

2024年,我们将争取实现规上工业增

加值增长7%,制造业投资增长17%以上,

努力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温州篇章

中展现更大作为。

一是要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

“一号发展工程”,争取全年新增招引落地

超亿元数字经济项目30个以上;

二是要深入实施“415X”先进制造业

集群培育工程,迭代产业链链长制“十个

一”工作机制2.0版,编制实施两大万亿产

业集群“1+10”规划体系,推动传统产业

“高位嫁接”、新兴产业“抢位成长”、未来

产业“前位布局”;

三是要实施“专精特新之城”强基工

程,全年新增1000家优质企业,其中省级

及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0家、创新型

中小企业800家,在优势行业细分领域争

创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1个以上;

四是要实施老旧工业区改造提升工

程,全年改造提升低效工业用地10000亩

以上,拆除重建5000亩以上,更新改造工

业厂房500万平方米以上;

五是要实施增资扩产和“数据得地”

2.0版升级工程,力争全年新增工业供地2

万亩以上,确保全市工业供地面积总量、

工业供地面积占比在全省排名有所提升;

六是要实施制造业项目“211”工程,

全年新开工省重大制造业项目20个以上,

新开工、竣工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分别达

120 个以上,新实施智能化技改项目1200

个以上;

七是要实施生产性服务业大提升工

程,力争新增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家、

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5个、省级工业设计

中心5个;

八是要实施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工

程,争取全年推荐申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

心 1 家,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10 家,深

入实施首台(套)提升工程,开展新产品开

发计划,争取全年新增省级首台(套)装备

10 项、省级工业新产品备案数 500 项以

上,推动企业节能降碳改造、细分行业中

小企业数字化改造2.0版,探索零碳(近零

碳)工厂标准,实施节能降碳技改项目300

项,新增省级以上绿色工厂10家;

九是要实施产业平台提能升级工程,

提质建设温州海经区、温州湾新区两大国

家级产业平台和12个省级产业平台,推动

头部企业和重大项目向平台集聚;

十是要实施“两个健康”助企服务体

系提升工程,深入实施新时代“两个健康”

先行区建设五年工作计划,推进中小微企

业友好城市建设,构建七大友好支撑体

系,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推动“五个

一”体系架构全面落地,迭代“六位一体”

为企服务体系,为企业减负200亿元以上,

打造企业家最具幸福感城市。

本报记者 柯哲人

2023年,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我市经信部门全力推进

产业振兴,深入实施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精准打好稳企业、抓项

目、增动能组合拳,加快打造全球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为我市做强做大

“全省第三极”,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温州新篇章提供有力支撑。

2023年,我市圆满实现工业经济主要预期目标,温州市勇夺“浙江制造天工

鼎”,市经信局连续五年获评全省经信系统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评价设区市优秀

单位。

文昌创客小镇是温州数字经济集聚区重要平台,已雏形初现。

“未来工厂”企业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化车间。

2023年10月,第四届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大会在温州举办。

过去的一年,全市经信系统完善运行

监测、颗粒归仓、月度分析、通报晾晒、提

醒督办、会商约谈六方面常态化机制,大

力推进稳增长工作。

2023 年,全市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

1619.8亿元,反超台州,列全省第五,排名

进升一位;增速 9.4%,较全市 GDP 增速高

2.5 个百分点,列全省第三 3,创近七年来

最好排名。规下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4.6%,列全省第三。

企业盈利全省最优,规上工业企业

利润(1 月-11 月)增长 17.8%,较全省高

21.4 个百分点,列全省第一。

规上工业企业盈利面(1 月-11 月)为

86.7%,较全省高 9.8 个百分点,列全省第

一。

1

2

3

4

5

去年,我市在全国率先启动“中小微企业友好

城市”建设,系统构建“六位一体”助企服务体系,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每月召开政企恳谈会,已化

解企业问题8404个,为企业减负342.6亿元,获评

2023 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市。加快老旧工业区改

造,创新“轻工上楼”“机械上楼”等做法,低效工业

用地整治提升完成率全省第一。村集体建设小微

企业园模式入选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

区第三批试点。

同时,我市还开展“专精特新之城”建设,制定

实施 20 条措施,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34

家,累计达到140家,列全省第四;我市每百亿元

规上工业增加值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达到

9.54 家,列全省第一;新增“隐形冠军”企业9 家,

列全省第三,累计达到60家,列全省第二;新增省

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42家,累计达1144家,居全

省第三(不含宁波);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 1328

家,累计达2729家,居全省第二(不含宁波)。

温州理工学院(智能装备方向)、温州商学院

(工业大数据方向)入选全国首批“专精特新产业

学院”启动建设名单。新增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

企业(平台)16 个,数量全省第二;新增省级工业

设计中心7家,数量全省第三。

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企业活力显著增强

聚焦数字经济集聚区“一核心多区

块”格局,去年,我市加快建设“一港五

谷”产业平台,中国(温州)数安港在全

国率先打造数据产业全生态合规体系、

开出数据资产确认登记和公共数据授

权运营场景全国“第一单”,国际云软

件 谷 集 聚 形 成 HPE 云 软 件 生 态 平 台、

文 昌 创 客 小 镇 等 重 点 平 台 ,中 国(温

州)智能谷举办首届中国人工智能数字

创新大会。

2023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

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新招引亿元以上数

字经济项目61个,新实施智能化节能化改

造项目1894个,新增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

平台、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分别居全省

第一、第二;6家企业入选国家智能制造示

范工厂和优秀应用场景公示名单,数量全

省第二;新增浙江省未来工厂1家。

提速建设“一港五谷”,数字经济创新发展

对标省“415X”先进制造业集群赛

道,去年,我市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十

个一”机制,加快培育两大万亿级产业集

群,高质量举办中国新材料产业发展大

会、中国鞋都鞋文化周、国际泵阀展等

137 场产业链对接活动,蝉联中国鞋都、

中国锁都、中国制笔之都称号,入选“浙江

制造”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2个、协同区5

个、省级“新星”产业群3个。值得注意的

是,“5+5”产业中,5 个产业实现两位数增

长。

同时,持续推动企业绿色低碳发展,

省级新增 2 家绿色低碳工业园区和 17 家

绿色低碳工厂,数量分列全省第一、第二;

国家级新增15家绿色工厂、2家绿色供应

链管理企业和 1 家国家级绿色园区,新增

总数创历年之最,浙江乐清经济开发区获

评国家级绿色园区,实现温州零的突破。

去年,我市在全市范围内推行“数据得地”机

制改革,通过对企业数据精准评估,推动有限土地

向发展前景好、产值增长快、亩均效益高的无地制

造业企业倾斜,目前已完成89家企业供地、供地

面积2283.4亩,有效激发企业投资增长信心,做法

入选全省首批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最佳实践案

例”,由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改委专报刊发。

在“数据得地”的推动下,温州制造业投资增

速实现从一季度(增长4.6%,全省第十)低于全省

14.8 个百分点到全年(增长 14.2%,全省第六)高

于全省 0.1 个百分点的转变;全市技改投资增长

13.9%,较全省高6.5个百分点,列全省第三。

创新实施“数据得地”,制造业投资快速反弹

2023年经信10 项亮点工作

1.勇夺全省制造业最高荣誉“浙江制造天工鼎”

2.创新实施“数据得地”机制入选全省首批营商环

境优化提升“最佳实践案例”

3.获评全国第三座“中国工艺美术之都”

4.在全国率先启动“中小微企业友好城市”建设

5.在全省率先启动“专精特新之城”建设

6.在76个工业重镇(街道)打造一站式企业服务中心

7.入选“浙江制造”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2个、

协同区5个

8.打造产业链“十个一”机制开展130场产业链对

接活动

9.老旧工业区拆除近5000亩,拆后新开工近600

万平方米

10.全年为企业减负343亿元

本版制图/丛丛

工业生产量质齐升,“压舱石”作用发挥明显

2024年1月28日 星期日

主编/南航 美编/丛丛 组版/琳琳

链长制领跑全省,产业集群加速发展

第4页

平台提质成果生“金” 市域创新体系攀高

下好科创“先手棋”塑造发展新优势

科技创新塑造温州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科技强城一路繁花

市科技局局长 顾威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

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做好各项科

技工作意义重大。市科技局将紧紧围绕市

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对标对表“全省第三极”

定位,深入推进“八大重点工作”,下好科技

创新“先手棋”,推动温州强城行动落地见

效,奋力走好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的

高质量发展之路。

高标准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推动温

州国家创新型城市进等升位,扎实推进教育

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省级试点建设,力争打

造全省示范。

高站位打造全域创新格局。谋划实施“一

区一廊”提升发展方案,推动国家高新区进等升

位,实施山区海岛地区科技赋能产业专项,探索

打造山区海岛县科技创新发展新模式。

高质量引育科技创新平台。推动高校

院所布局一批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重点实

验室,引导龙头企业聚焦产业需求布局一批

应用研究型重点实验室。

高要求构建孵化育成体系。切实提升孵

化载体能级,推动示范孵化基地探索各具特色

的孵化运营模式,打造“科研、生产、生活”融合

的新空间,推广“大孵化集群e站通”孵化应用场

景,让孵化器提供全过程一站式主动服务。

高密度建设企业研发平台。推进温州

市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促进条例立法实施,持

续做大创新主体。扎实构建企业研发机构

梯次培育体系,引导龙头企业联合高校、科

研院所等组建创新联合体。

高效率推进成果转移转化。从供给端、

需求端、服务端三端发力推动成果转移转

化。“科创指数贷”授信范围覆盖新获批的高

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引导创投基

金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用好用足“先投后

股”、科技保险等政策工具,优化科技成果转

化技术经理人队伍。

高水平赋能产业创新发展。牵头推进激

光、生命健康产业链发展,深入实施科技赋能新

能源、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方案,出台科技赋能“互

联网+”、新材料等产业发展方案,运用数智技术

等先进适用技术为传统产业注入新动能。

高品质营造开放创新生态。打造人才

雁阵格局,依托新型研发机构全职引进顶尖

人才,建设科技人才发展信息库。推动科技

管理职能转化,深化科技特派团试点建设。

加强科技合作交流,坚持高水平走出去和高

质量引进来。

惟有创新才能破难、惟有创新方能制

胜。市科技局将锚定“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

新优势”目标,坚定扛起使命担当,锐意进

取,强力推进创新深化,为加快打造区域重

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做大做强“全省第

三极”提供强劲科创动能。

T3

新闻+ 数读

2024年科技工作目标

高能级科创平台是打造市域创新体系中

的“塔尖重器”。近年来,温州聚焦打造两大

万亿产业集群,加速引育一批高能级科创平

台,加快科技成果“从1到N”裂变。

国科温州研究院50多个科技成果转化项

目进入市场化或临床试验阶段,完成53项技

术转让和技术合作,与康德莱医疗器械等 6

家企业共建联合研究中心,为 500 余家企事

业单位提供技术服务。浙大温州研究院建

成全球首条全固态钙钛矿发光量子点扩散

板产线并投产,当年实现销售突破 2000 万

元,已培育 3 家企业产值达成规上。华中科

技大学温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创建“头部

企业+大学(研究院)”创新联合体,低温共烧

陶瓷(LTCC)与集成元器件模组项目等一批

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打破国外技

术市场垄断。

通过高效聚合优势创新资源,温州科创

版图上正点燃越来越多像国科温州研究院、

浙大温州研究院这样的高能级引擎。去年我

市新引进香港理工大学温州技术创新研究院

等科创平台11 家、累计达67 家,新建技术转

移转化机构34家、累计达59家。它们以温州

市校(院)地科技成果转化联合办公室为枢

纽,集结在温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专家力量,

组建百余支科技轻骑队、选派“科技副总”奔

赴企业创新一线,以集群态势重塑科技成果

转移转化体系,为创新深化按下“加速键”,引

流技术、人才资源下沉,助企构建产学研协同

创新机制,“催熟”科技成果落地开花,抢占高

质量发展制高点。

在市域创新体系上攻坚攀高,“高能级科

创平台建设质效和引领示范作用”实现新突

破,展现“要素高位集聚、成果全域溢出”良好

态势。去年,“一区一廊”新签约亿元以上创

新型项目83个,全市新型研发机构新增四技

服务收入、省级以上科研项目、转化100万元

以上科研成果数分别增长48%、65%和86%。

科技轻骑队、科技副总已开展助企服务8000

余家次。

本报记者 周大正

科 技 强 城 ,攀“ 高 ”追

“新”。温州,绽放一路繁花。

国家创新型城市排名位列

全国第31位,升位幅度居全国

第 2;全社会 R&D 经费投入超

200亿元,投入强度达2.61%,

提升幅度居全省第 2;大分子

药物与规模化制备全国重点实

验室、省激光智能装备技术创

新中心等一批高能级科创平台

挂牌运行;谋划全国首个民营

企业科技创新促进条例,加快

铺筑壮大科技力量的法治“跑

道”……

去年以来,市科技局坚定

不移走好创新驱动发展“华山

一条路”,坚持高水平建设国家

创新型城市,以省“创新深化”

和“315”科创体系两大工程

建设为核心,用好科技创新“八

大抓手”,不断优化“一区一廊

一会一室一集群”和“一港五

谷”创新格局,一体推进教育、

科技、人才工作高效贯通协同,

深融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

链,加快以科技创新塑造高质

量发展新优势,为温州“续写创

新史、走好共富路、争创先行

市”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全社会R&D经费

投入占比达2.85%

规上工业研发

投入强度达

3.4%

一把手开麦

新增高新技术企业

650 家

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

1800 家

新增科技领军

(小巨人)企业10 家

新增市级以上

企业研发机构500 家

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

设置率和研发活动

覆盖率力争达到70%

新增孵化面积

200 万平方米

新增创新型项目

3000 个

争取认定省重点实验室8 家

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全域孵化产业创新

科技企业“枝繁叶茂” 强化创新主体地位

全域高标建设大孵化器集群是落实强城

行动、激发城市创新功能的重要抓手。去年,

我市不断加码拓展孵化空间,持续优化创新

创业生态,高层次人才和高质量创新型项目

加速集聚,有力推动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和新

兴产业培育壮大,“一港五谷”等创新活力场

多点开花,新生代新经济蓬勃发展。

“生”机勃发,生命健康产业花开有声。中国

眼谷眼视光产教融合入选全省首批创新深化试

点,集聚科技型企业220多家;中国基因药谷CD⁃

MO产业平台投产,在研药品65个、药械105个。

追“光”蓄能,竞逐千亿激光产业赛道。

省十大技术创新中心之一——省激光智能装

备技术创新中心集聚一批高水平技术创新团

队,主攻高功率激光智能制造技术等三大方

向,打造“中国(温州)新光谷”。

乘“数”而进,中国(温州)数安港入驻数

字经济生态企业150多家,开出数据资产确认

登记和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场景全国“第一

单”;国际云软件谷携手科大讯飞等头部企业

加快崛起。

“智”取未来,中国(温州)智能谷揭牌开

园,启动中国(温州)智能谷百亿产业引导基

金,一批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创平台、重大产业

项目签约落地,培育智能机器人等四大核心

产业跑出“加速度”。

营造创新“雨林生态”,孕育一方产业热

土。大孵化器集群成为推进产创融合、青年

就业创业的“梦工厂”。去年,全市新增高品

质孵化空间 210 万平方米、累计 450 万平方

米,省级孵化器6家、众创空间19家,排名分

别居全省第二、第一。集聚在孵企业5600余

家,创新创业人才超 5 万人,持续打响“来温

州·创未来”“投温州·赢未来”品牌。

去年,技术产权证券化、多主体全链条的创

新联合体机制入选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年度全

面创新改革任务揭榜书,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

体”、中国眼谷眼视光产教融合等项目纳入省创

新深化试点。科创指数融资模式实现高新技术

企业授信全覆盖,累计发放贷款超1万家。

科技创新激发澎湃动力。瓯越大地上,

一颗颗创新的种子,竞相发芽,盛开“创新之

花”。科技这一“关键变量”,正成为温州高质

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新动能在积蓄、新链条在延伸、新赛

道在拓展……更多的“新生代温商”成为

科技创新的主角,更多“创业主体”变成

“创新主体”,更多的“温州制造”成为“温

州创造”,一座科技强城的美好未来正在

绚丽绽放………

企业是激荡城市发展的最大活力源泉。

只有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才能激发科技

“财富效应”。

2023年12月,在温州成立仅仅5年多时

间的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证券

交易所挂牌上市,首日市值超400亿港元。这

家为新能源汽车动力及智慧储能提供解决方

案的新锐企业,为省级科技领军企业。其年

度总营收由 2020 年的 9.07 亿元大幅增加至

2022 年的 146.48 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超过

300%。

在温州,像瑞浦兰钧这样依靠科技创新

发展壮大的案例不胜枚举。去年,我市持续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大力推进科技

企业扩面提质,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66家、省

科技型中小企业2344家,总数分别突破4300

家、1.56万家,入选省科技领军企业3家、小巨

人企业11家,数量创历史新高,奔腾激光入选

省首批创新联合体。加快构建企业技术创新

体系,累计设立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2367

家,实现科技领军企业省重点企业研究院全

覆盖,科技“小巨人”企业省企业研究院全覆

盖。强化有组织的科研,开展以企业为主体

的“揭榜挂帅”核心技术攻关,企业参与项目

立项率达到80%以上。17家企业牵头项目入

选省“尖兵”“领雁”计划。成功攻克一批“卡

脖子”技术,入选省重大科技成果 14 项。10

家民企获省科技奖。

一组组跃动的数字背后,彰显温州以科技

创新为引领,构建完善的科技企业梯次培育机

制,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

路径,不断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根基。

制图/新叶

我市累计引育67家高能级科创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落地开花,抢占高质量发展制高点。

我市全域高标建设大孵化器集群,“一港五谷”等创新活力场多点开花。 汪国顺 摄

中国(温州)新光谷启动区加快崛起。

2024年1月28日 星期日

主编/大正 美编/新叶 组版/琳琳

第5页

提品质 城市环境焕发“绿色生机”

强城赋能 精管善治绘就大美之城

T4

一把手开麦

温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

黄悌敏

岁末年初,温州发出“强城行动”集结

号:实施空间重构、产业创新、循环畅通、品

质提升、功能优化、文化赋能等行动,全力

打造浙江高质量发展第三极,努力把温州

打造成青年人近悦远来向往之地、东南沿

海重要商贸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辐射浙

南闽北赣东的现代化拥江滨海花园城市。

强城,迫在眉睫。强城,已经启动。作

为城市管理的主力军,我们将围绕中心大

局、尽心履职,以“绣花功夫”加强城市精细

化管理,依托园博园建设,布局“一园多点”

格局,谋划建设和改造提升一批城市公园、

社区公园、口袋公园,建立廊道相连、布局

均衡、全龄友好的全域公园体系,塑造大美

城市形象。

城市之美,在于精致;城市管理,在于

精细。创建让人民满意的大美城市,就要

用“精细针法”,如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

心,通过提高精细化水平“,绣”出城市的外

在颜值和内在气质,让城市的每一方空间、

每一个细节,都经得起群众的推敲和实践

的检验。

三年计划,我们将系统构建“3510”工

作体系,精管善治绘就大城之美。

我们用高标准管理,精雕城市“颜

值”。我们将启动市本级国家生态园林城

市和县级国家园林城市联创,持续推进新

增绿地建设和各类公园改造,提质增量新

改建口袋公园,实现从“城市公园”向“公园

城市”的跨越,呈现了“绿意盎然、繁花似

锦”的温州最美形象。

让市民群众欣喜又期待的是,温州成

功申办园博会,这将为“大美之城”注入

新活力新动能。未来两年,我们将突出百

姓园博、国际特色和博览功能,展示城市

建设的新理念、新技术、新产品。逐步一

体推进园博园、植物园、动物园“三园合

一”工程建设,打造建成浙南闽北赣东规

模最大、种类最全的动植物共生园和最佳

旅游目的地。

我们用基层善治,为幸福生活“加

码”。百姓生活的“急难愁盼”,就是我们的

努力方向。为了把百姓生活的“烦心事”变

“舒心事”,我们以“强城”补短板,扎实推进

“城市生命线”工程,有序开展城市道路综

合整治,纵深推进“平路整治行动”和城镇

燃气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解

决一批桥头窨井跳车、断头路问题。我们

还以“小网格治大污水”理念,全面实施污

水管网提升改造行动,推进污水治理体系

现代化,保障提升城市安全运行安全保障

能力。

我们砥砺前行,以实干姿态推进“大综

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坚持以“增值化”

改革理念,努力实现行政执法效能最大化、

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影响最小化、为民服

务效益最优化。

选择了实干,就是选择了责任与担

当。伴随“强城行动”的启航,全市综合行

政执法系统将全力以赴,以“实干”作答,用

“实绩”交卷,践行“强城”三年之约。

“走出小区就是公园,距离近,景色美,健身慢跑最合

适”,虽然是凛冽寒冬,但瓯江路的早晨仍旧很热闹,散步、

健身的居民络绎不绝。他们步履匆匆,但随着街头绿地焕

新出彩,也会不自觉地放慢脚步,观赏如画的城市风光。

“推窗可见绿,出门即入园”,民生的小确幸要从身边

的公园绿地开始说起。去年,温州把新(改)建100个“口

袋公园”纳入市级民生实事项目,建成并向市民开放。为

了让市民“零距离”亲近自然,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还积极推

动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率先改造了一批公园绿地开放

区域,塑造城市高品质生活。放下手中工作,与家人朋友

一起搭一顶帐篷,铺上野餐垫,在城市绿地上共度一个惬

意的周末,幸福生活就这样变得触手可及

“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去年亚运盛会期间,温州

也迎来了展现城市品质的高光时刻。乘着亚运的东风,

“执法蓝”在精建精美上做文章,以迎亚运“双百攻坚”及城

市品质大提升工程为核心,深入推进“1+5”迎亚运城市环

境品质提升行动,向八方来宾呈现了“绿意盎然、繁花似

锦”的温州最美形象。

亚运扮靓城市“,执法蓝”一笔一画描绘着全域精美的管

理蓝图。据统计,去年全市累计清除脏乱差点位149.1万处,

改造国际化标识标牌7.6万处,提升城市公厕907座,治理城

市道路起伏不平36.57公里、桥头跳车133处,在重点道路沿

线布置花卉、地被63万平方米,建设重要景观节点115处,打

造瓯海大道等绿化彩化精品样板路45条。

“执法蓝”将幸福融入城市品质提升的具体行动当中,

让市民抬头见绿、低头闻香,在家门口收获美好生活的“小

确幸”。

城,所以盛民也;民,乃城之本也。过去一年,全市综

合行政执法系统把群众在城市生活的舒适度、便捷度作

为了城市管理和服务的重要标尺,全力践行“人民城市为

人民”的重要理念。

城市之美,既是建出来,更是管理出来。为了让市容

环境更加整洁有序,去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高标准创建

403个省级高标准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全力推进市级民生

实事项目,完成居民住宅二次供水设施规范化改造 200

个、新改建城市公园115个(其中口袋公园100个)。

从群众关心、期盼的事情入手,看得清症结、拿得出

办法,这是城市治理能力的体现。去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开展建筑工地、市容环境等6大城市管理领域执法治理行

动,查处施工工地扬尘污染367起、噪声污染437起、违法秸

秆禁烧142起、未经批准设置大型户外广告设施349起、瓯江

沿线建筑垃圾违法处置736起,努力解决了一批市民关注的

热点难点问题。

去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还用脚步丈量城市,排除各

类风险隐患。他们围绕燃气安全风险隐患,开展大起底

排查、全链条整治,累计检查各类燃气经营企业、场所6.03

万家次,排查整改安全隐患4013个。精细化实施2678座

桥梁定期检测、449.96公里城市道路雷达脱空检测、14座

隧道专项检测,确保道桥隧设施正常运行。打造城市防

汛防台“一张图”,接入全市26座下穿立交以及17座积水

风险较高隧道的电子水位监测数据,形成数字化、可视化

的远程指挥体系。

强化执法监管的同时,适时的“柔性执法”体现了城市

的温度。去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11家行政执法部

门,梳理“首违不罚+轻微减罚+认罚轻处+公益减罚”等294

项免罚清单,减免合规企业行政处罚2700万元,用“执法

蓝”助力城市“营商红”。

如今,走在温州大街小巷,目之所及,皆是这座城市

品质生活的风景,心之所向,皆是这城百姓的幸福感受。

去年是实施“大综合一体化”改革后强基提能的一

年。当改革的“四梁八柱”初步构建,温州立足新发展阶段

新形势的新要求,推动改革由试点转为全面推开,进一步

巩固拓展全市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成果,不断提升

“整体智治”水平。

交叉执法、重复执法、监管缺位……为了让监管执法

由“多而粗”向“少而准”转变,温州将发生频率高、与群众

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执法事项纳入综合行政执法,进行体

制重构、流程再造、多跨协同,不断提高行政执法能力水

平。

通过“人员真下沉、队伍真融合、机制真落实、事项真

承接”,温州构建起了党建引领、全民参与、共治善治的基

层治理新格局。去年,全市91.4%的执法力量下沉县乡两

级,其中66%的执法力量下沉乡镇(街道),117个赋权镇

街以镇街名义行使处罚权,办理案件4.3万件;开展“综合

查一次”53886户次,降低企业干扰数28309户次;全市80

支基层执法队伍创成市级“三星级”行政执法队、11支队

伍创成省级“枫桥式”行政执法队;全市3个“最佳实践”项

目、2个“优秀案例”入选全省“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

革标志性成果。

市综合行政执法局还把执法改革第一线、重点任务最

前沿、艰苦复杂关键岗作为执法队员的“检验场”,本着“在

一线历练中培养队伍、在实践锻炼中检验成效”的原则,组

织举办2023年全市综合行政执法系统执法案卷评查暨办

案能手、优秀案例评选活动,评选产生12名年度执法办案

能手和14个年度优秀案例,通过提升基层队伍的执法能

力,助推“大综合一体化”执法队伍的高质量发展。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新的一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

将全力书写“大综合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答卷,以“真实干”

赢得群众“真满意”。

2024 年全市综合行政执法系统将以推进

城市管理各项工作提质增效为重点,全面构建

“3510”工作体系,全力推进重点领域破难攻

坚,不断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夏婕妤 通讯员 温综宣

高楼鳞次栉比,道路宽阔整洁,公园景色宜人,社区宁静祥和……一城之美,始于“颜值”,久于管理。正如井然的市容秩序,干净的

城市环境,便民的服务举措,无不体现着城市管理的精细和巧思。

应民所需,打造更高品质的城市形象,这是一座城市幸福感的基础。2023年,温州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紧盯“四大目标”,高质量推

进城市品质大提升、营商环境优化、城市安全运行保障、垃圾分类在内的“七大攻坚行动”,让城市更宜人,让幸福再升级。

提品质促改革惠民生 激发城市新活力

“强城行动”共建幸福温州

新闻+ 数读

锚定3 大主要目标

1 精心筹办第十五届中国(温

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努力打造一

届世界风采、中国气韵、浙江元素、

温州特质的园博盛会

2 以国家园林城市复评为抓

手,同步启动国园市县联创, 努

力打造环境品质提升的标杆城市

3 建立健全齐抓共管长效工

作机制,努力打造生活垃圾分类的

示范样本

决胜5 大攻坚行动

1 推进城市品质提升行动,加

速推动城市风貌精彩蝶变和品质整

体跃升

2 推进执法质效提档行动,推

动城市管理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体

系,提升城市管理执法质量

3 推进民生服务提标行动,切

实解决好民生关键小事

4 推进数字赋能提智行动,着

力打造智慧城市、韧性城市

5 推进队伍建设提能行动,营

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实施10 项重点工程

1 实施园博园、植物园、动物园“三

园合一”工程,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

2 实施“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

改革工程,坚持“一根竿子插到底”。

3 实施市容品质提升工程,推进

“一把扫帚扫到底”。

4 实施园林城市联创工程,推进

“一把剪刀剪到底”。

5 实施城市照明亮化品质提升工

程,推进“一把闸刀管到底”。

6 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提质增效工

程,推进“一套体系分到底”。

7 实施国际化标识系统规范化改

造提升工程,推进“一个标准改到底”。

8 实施道路综合整治工程,推进

“一个计划抓到底”。

9 实施城镇污水管网提升改造工

程,推进“一张网格治到底”。

10 实施公用事业提档升级工程,

坚持“一条红线守到底”。

制图/瓯龙

促改革 市域治理打造“温州样板”

惠民生 刚柔并济传递“城市温度”

执法助企加油站。

市综合行政执法局供图

2024年1月28日 星期日

主编/章映 美编/瓯龙 组版/琳琳

连续五年蝉联省建设厅考核优秀。

获省总工会五一劳动奖状。

成功创成国家节水型城市。

成功申办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

成功迈入全国大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第一档。

2024奋进图

2023荣誉榜

市综合行政执法系统举行迎

亚运“双百”攻坚誓师大会。

景山公园。

江心屿鸟瞰。杨冰杰 摄

第6页

用司法温暖

,守护百姓稳稳的幸福 温州法院

:以更强担当服务发展大局

本报记者 张琳 通讯员 温萱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是温

州法院稳中求进、守正创新的一年。

回首这一年,全市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

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紧扣护航

温州续写创新史、走好共富路、争创先行市主题主线,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以更强

担当留下了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坚实足迹。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温州法

院始终围绕以人民为中心这条主

线,积极发挥民事审判职能作用,

加强民生司法保障,让人民群众切

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守护“小家”和谐,才能护“大

家”安定。2022年末,温州法院率

全省之先推出“法护家安”集成应

用,经过一年的实践,实现家事多

元解纷、反家暴人身保护、关爱未

成年人等工作全方位衔接,入选

“浙江全域数字法院”改革“好应

用”。

鹿城法院曾在全国率先推出

适老型诉讼机制,“法护家安”集成

应用在适老助残模块中植入代理

见证、陪同诉讼等新模式。在诉讼

流程中,法院为老年人和残弱群体

设立服务专区,提供老花镜、助听

器、轮椅等无偿便民服务,存在书

写、阅读、语言交流等障碍的,提供

大号字体文书、方言、口述记录等

服务;在审判阶段,法院为他们提

供庭前辅导、释法说理、判后答疑、

案后回访等审判辅助制度,确保老

残弱当事人在案件审理阶段意思

表达真实;在执行阶段,法院加大

涉老残弱权益案件执行力度,注重

柔性执行与司法制裁并举。

去年初,龙湾法院收到了冯某

某在“法护家安”上申请的人身安

全保护令,法官通过反家暴模块数

据库快速获取相关警情数据等材

料,依法签发人身保护令。同时向

区公安局、妇联等单位发送协助执

行通知书,从当事人申请到各部门

响应协助执行不到24小时。

从实体到网络,从个体到市

场,从少年到老年……一次次公正

审判,一次次贴心的服务,温州法

院全方位守护着人民群众的幸福

生活。

人民法庭是司法服务基层治理

的最前沿,在案件诉源治理的“加持”

下,全市法院系统把镜头聚焦到矛盾

源头,努力让案件在前端化解。

近年来,温州法院主动延伸司

法服务,将法庭审判融入辖区发展

大格局,一个个具有当地特色的人

民法庭应运而生。

全省首批25家“枫桥式人民法

庭”中,温州占 3 席。鹿城法院东

郊法庭推进家事审判专业化,打造

“一老一小”权益保护格局,抓好主

城区金融、房地产案件审判,推动

类型纠纷高效化解;瑞安法院陶山

法庭,构筑“村居—镇街—法庭”

分层递进的纠纷化解防线,让辖区

民商事收案数大幅下降;永嘉法院

岩头法庭,深耕楠溪江流域,组建

乡贤调解团,推进涉旅游、民宿等

纠纷实质化解,助推“法治楠溪”

共富共美。

乐清法院柳市法庭专设知识产

权审判站,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

力度,依托线上线下双渠道,以司

法服务“三进”、企业座谈会、共享

法庭法治在线课堂等形式,及时收

集企业司法需求,精准提供司法服

务,以“银企法”合作平台、巡回

审判、司法建议等方式,有力规范

市场交易秩序,有效促进诉源治理。

对于涉侨纠纷,文成法院将法

庭搬到“线上”,通过自主开发的

“解侨纷一件事”应用平台发挥大作

用。法官运用该平台向“侨团云联

络点”发布协助联络及调解事项,

经过特邀海外调解员多方联系、沟

通,组织当事人进行线上视频调

解,最短用时30分钟就成功调解两

起跨境货物买卖合同纠纷,为全省

打造新时代海外版“枫桥经验”贡

献了文成智慧。

在温州还有不少海岛法庭、山

区法庭,为让诉源治理更“速治”,

温州全市人民法庭创新运用数字化

手段,参与和融入基层治理。同

时,推动党员法官深入基层,通过

加强乡村法治宣传,让少讼、无讼

理念浸润人心。

刑事审判工作事关经济行稳致

远,事关社会安定和谐和人民美好

生活,也是法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

分。

在最高人民法院刚刚公布的

“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 2023 年度十

大案件”中,温州中院审理的“周

焯华跨境赌博犯罪集团案”上榜。

该案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周焯华跨境赌博犯罪集团在境内的

全部势力被连根拔起,案件办理为

境内打击跨境赌博提供了典型样

板。案评团认为,周焯华跨境赌博

犯罪集团案推动了新时代法治进

程,重拳出击,亮剑跨境赌博。

在刚落幕的省两会上,乐清法

院妥善办理宝乐能源等三公司合并

破产重整案成为法院报告中的温州

经验。

“企业走到破产这一步,我本

来不抱希望了,怎么也没想到还能

获得全额清偿!”该企业负责人送来

了锦旗。在乐清法院积极推动下,

其作为最大债权人的某破产重整系

列案实现了 2.3 亿元债权 100%受

偿,创造保留就业岗位超 300 个,

保障超10万居民用气不受影响。三

公司合并破产重整的成功,起到了

“保企业+保债权+保民生”的三重

保护效果,达到了“企业脱困+个

人重生”的双重目的,体现人民法

院始终助力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

境,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

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案件还入选

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依法保护

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典型案

例”。

金融纠纷是否化解得当,事关

经济稳定大局。全市法院持续探索

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龙湾法院交

出了一份“1+N”解纷工作法的高分

答卷。“1”是以府院联动建构的金融

纠纷非诉批量处理机制,在诉讼服务

中心、共享法庭、金融机构内设立纠

纷化解专区,“N”是集成赋强公证、

预查废、以保促调、支付令等多种纠

纷化解手段,做到“全流程规划、漏斗

式过滤、一站式化解”。

海岛之上,洞头法院的探索结

出硕果。当地成立了商事纠纷调解

中心,吸纳律所团队为调解员,实

行“诉前调解+司法确认+快速执

行”链条式保障机制,并根据调解

总量、调解成功率、当事人满意率

等指标,动态调整律师调解员队

伍,确保团队专业高效。

坚持法治为基,护航稳定安全

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深入社会治理

聚焦共同富裕,守护品质生活

“周焯华跨境赌博犯罪集团案”一审宣判现场。 照片由市中级人民法院提供

治罪与治理并重

传递司法善意、促进社会治

理,让人民群众感受能动司法的

温暖,更大提升对法治的信心和

崇尚。全市检察机关坚守初心,

助力全龄友好城市建设,服务打

造共同富裕市域样板。

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每个

家庭共同的愿望,也是全社会的

愿望。守护未成年人,从严惩治

犯罪、引导“迷途少年”回归,

全市检察之力从未松懈。

近年来,温州检察机关在办案

中发现部分酒吧存在违法接纳未成

年人进入、向未成年人售酒等行

为,却因监管职责不清等原因难以

形成有效治理。2023年,温州检察

机关持续深化“不适宜未成年人进

入场所监督”,通过“咨政报告+检

察建议+融合履职”等方式,强化

府检联动,推动厘清职责,督促职

能部门查处违规经营场所62家并开

出全省首张酒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

的罚单,共同破解市域未成年人进

酒吧管理难题,全力护航儿童友好

城市建设。

2022 年 11 月,连续三天凌

晨,小蔡“猫”在同一小区三次

窃取食品快递并拆开食用。考虑

到小蔡为充饥而盗窃食物,并未

造成严重后果,去年 5 月,检察

机关对小蔡作出不起诉决定,并

通过涉罪未成年人就业帮扶基地

帮助小蔡找了一份快递员工作。

“宽容不纵容”惩治与预防相结

合,让“迷途少年”回归之路更

平坦。

月子中心行业是近年来自发

形成的新业态行业,如何监管考

验着部门乃至城市的管理水平。

针对月子中心存在的违规经营、产

后照护行业监管失范系列问题,检

察机关召开公开听证会厘清多部

门交叉职能,以制发检察建议、磋

商等形式督促履职,创新“母婴保

健(月子中心)监管一件事”改革数

字监管模型,引导行业自律,凝聚

妇女权益保护合力。

一年来,温州检察机关用心

用情推动养老机构规范管理、做

好司法救助民心工程,用力维护

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围绕全龄

友好城市服务体系建设,用实干

诠释担当,用奋斗回应人民群众

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本报记者 张琳 通讯员 温简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

这一年来,全市检察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

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深化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

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围绕大局、聚焦民生,力争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推

动温州法治建设稳步向前。

“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

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面对新

时代人民群众更高的司法需求,全市

检察机关坚持治罪与治理并重,在维

护安全、扫黑除恶、打击犯罪等方面

从严从重,同时也用更加理性、平和

的方式解决刑事司法纠纷。

针对当前严重暴力犯罪占比持续

下降,危害经济社会管理秩序的轻刑

犯罪占比上升的新形势,检察机关持

续探索构建轻罪治理体系,尤其体现

在对特殊群体的案件办理中。

去年5月,聋哑人蓝某某持铁棍

深入一轿车车窗,将正在充电的手机

挑出窃走,并销赃给他人。蓝某某终

被抓获,判处有期徒刑7个月并处罚

金。案件虽了结,却引起检察院重

视,辖区内聋哑人盗窃案件呈现一定

上升态势,这背后暴露的是残疾人教

育帮扶缺失的问题。

由此,检察机关以点带面,对这

类问题展开溯源治理,制发社会治理

检察建议,督促职能部门加强辖区残

疾人违法犯罪预防和帮扶工作;联合

公安、残联出台《关于加强涉残疾人违

法犯罪预防和帮扶工作协作配合的若

干意见(试行)》;为辖区内近 40 名聋

哑人普及法律知识,重点开展涉聋哑

人犯罪案件、反诈骗宣传、法律咨询等

宣讲,把“小案件”办出了好效果。

从个案办理到类案监督再到系统

治理,数字检察在“软件上”实现了

以案促治、由案到治。去年4月,市

人民检察院联合公安、法院、司法多

跨协同,创新打造的“认罪认罚一件

事”智能协同应用在市县两级贯通,

成为辅助司法办案的好帮手,被评为

浙江法治好应用。线上预约、律师指

派、阅卷申请、具结同录、视频共享

等功能,让检察干警办案更省时、让

律师参与提质提效,其过程可视化也

保证了嫌疑人的合法权益。这项探索

为认罪认罚制度的落地实施贡献了浙

江智慧、温州智慧。

2023 年,全市检察机关紧扣高

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实施服务保障

三个“一号工程”12 条举措,一体

落实依法平等保护要求和助企纾困

检察政策,以法治固根本、稳预

期、利长远。

作为非公有制经济发祥地,温州

的小微企业众多,为护航民营经济发

展,市检察机关率全省之先探索行业

合规模式。如今,如何推进涉案企业

合规改革向纵深发展是全市检察机关

继续探索的重要课题。

“通过体检才发现,公司用工合同

和安全管理有多达数十处风险点,在

专家团队的指导下,我们逐一建立整

改措施,完善相关机制,预估能因此避

免近百万元损失。”温州一家鞋业公司

负责人表示。去年,市检察机关创新

“涉案企业合规+行政合规+行业合

规”的“三规合一”工作体系,先后在五

大传统支柱行业、数安港等设立20个

“企检服务中心”。由检察官、律师以

及部门政策法规负责人等组成服务专

员轮值入驻“企检服务中心”,贴近企

业“把脉问诊”。据统计,这些企检服

务中心已为11800余家有需求的企业

开展法治体检,为企业解决问题1750

个。

近年来,“数安”成为温州发展的

“高频词”之一,数据资源安全更是逐

渐迎来大众关切。去年,全国数据资

源检察室在瓯海区设立,划出数据收

集、使用、交易的法治“底线”,促进数

据要素市场依法有序发展。

检察室设立后,将电信诈骗、侵犯

公民个人信息、掩隐、帮信和计算机犯

罪等案件纳入受案范围,初步形成“数

据网络检察”和“知识产权检察”两个

专业化办案团队。检察室向温州市房

地产行业协会发出了第一份“建议

书”,要求加强房地产行业公民个人信

息保护。原来,在不到 1 年时间里辖

区检察院已办理了 40 余起侵犯公民

个人信息案件,涉及房地产公司及房

产经纪、物业管理、家居设计等十余个

关联性行业。从业人员对公民信息的

买卖、交换形成“地下产业链”,打击犯

罪势在必行。

据统计,当年,检察室共办理侵犯

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54件84人,守

护十余个关联行业,58.3 万条房产的

公民个人信息安全。

保护与纾困结合

司法与民生融合

全国首个数据资源检察室在瓯海区设立。 照片由市人民检察院提供

以检察之力

,推动温州法治稳步向前 温州检察

:用奋

斗回应群众新期待

4

2024年1月28日 星期日

主编/宏宇 美编/瓯龙 组版/琳琳

第7页

温州工会实施“五大行动”

做深做实“强”“创”“暖”三篇文章

温州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胡长虹

前不久,温州在“强城行动”动员大会

上,发出“全力打造浙江高质量发展第三极”

的集结号。作为凝聚工人阶级力量、产业工

人队伍建设改革等的重要群团组织,温州市

总工会将以职工成长型社会建设为主线,实

施“凝心聚魂、建功强城、暖心关爱、固本强

基、争先创优”五大行动,做深做实“强”“创”

“暖”三篇文章,引领职工在续写温州创新史

中奋勇争先。

瞄定“强”。“强经济”在于“强产业”,

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则是关键点。市总

工会将高标准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

革,打出一系列推进职工成长型社会建

设的“组合拳”。一方面,将通过推进劳

模工匠产业人才学院建设,办好职工创

新能力培训、劳模工匠研修班;同时,结

合内训师星火计划,开展产业工人全周

期培育;另一方面,将开展“六强六赛”

“一县一品”等劳动竞赛,形成市、县、镇

街、企业四级联动、逐级培训选拔的竞赛

格局。此外,还将以科创高地建设、搭建

劳模工匠论坛等形式,进一步激发职工

创业热情。

立足“创”。将进一步巩固工会数字化

改革成效,建好、用好直达百万职工群众的

温州智慧工会平台;创新构建“公益+两化

运作”服务模式,倍增平台普惠服务能力和

效果。针对基层工会建设,将以认证红旗标

准化示范性工会、组建片区网格工会、新建

“职工幸福社区”等创新载体,实施基层工会

改革“三部曲”;并通过开展“党建领航、机关

领跑”专项行动、推进工会干部“锻造重塑

年”建设、建立“工会大讲堂”等载体,做大做

强“温工红”品牌,进一步提升工会干部素质

能力。

聚焦“暖”。通过选树一批“最美新就

业形态劳动者之星”、打造阳光工享家“1+

X+N”系统工程、建成阳光工享家——暖

“新”餐厅实体总店等举措,提升职业荣誉

感和社会归属感。为做好职工暖心“娘家

人”,市总工会将分步统筹,全方位“呵

护”。首先,将通过探索 12351 职工服务热

线“温州经验”、深化工会法律援助机制,构

建多层次、广覆盖的工会劳动争议调解组

织网络;其次,以技能培训、“链式”推进就

业招聘等,帮助解决在档困难职工、农民

工、转岗待岗职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培训工

作;最后,通过低收入职工家庭综合帮扶集

成改革、职工疗休养基地和平台建设、“温

工牵手”交友等活动,提质扩面做好职工医

疗互助保障,提高会员保障待遇。以建立

五星级“妈咪暖心小屋”、打造“瓯风送暖

工享善育”等服务形式为依托,让职工的梦

想生活照进现实。

开展班前十分钟活动 3 万余场,职工参与

43 万多人次;

高质量推荐评选各级五一劳动奖和工人先锋

号151 个;

温州劳模工匠馆对外开放4 个月,累计接待

海内外职工群众4.6 万人次;

培育职工文体兴趣小组 1300 多个,累计

开展职工工间操打卡活动、乒乓球比赛、中华韵大

赛等文体活动3 千余场次,惠及职工20 万余人

次;

温州市工人文化宫获评“首批全国标准

化工人文化宫”、2023 年“全省十佳最

受职工欢迎文化阵地”。

,瓯越奏响

﹄字号强音

本报记者 庄越

是什么力量引领工人阶级凝心聚力推动发

展?是什么底气让全市职工幸福感、安全感满

满?

2023 年,温州市总工会在探索中前进,足

音铿锵、华章回响:从加强政治思想引领,到产

业工人队伍建设;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到推进

集体协商帮职工维权;从围绕中心工作实施精

准帮扶,到服务大局深化工会改革……一张张

耀眼的成绩单,诠释着工会的使命和担当。

5

新闻+ 数读

2023年发展成果

去年8月10日,温州劳模工匠馆正式

开馆,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以可供瞻仰的方式呈现,并不断释放“溢出

效应”——

实验中学府东分校学生郑昕圻说“:以

前劳模工匠对我来说,可能只是一个与劳

动者相关的词语,但参观后,我对于他们的

理解更加深刻立体。”柬埔寨留学生迪米感

叹“:在这里,我读到了中国故事,听到了温

州传奇。”

团队参观、研学考察、休息学习……现

今,温州劳模工匠馆已成为劳动者的精神

家园,引导形成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

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初心”的乐声奏得越

发嘹亮。

乐章中,还有一些“音符”在主题宣教、

品牌活动中跃动。去年,市总工会率全省

之先出台《关于高质量推进“守好红色根

脉 班前十分钟活动”的实施意见》,充分发

挥红色宣讲团和领讲员作用,探索建立具

有温州辨识度的一线职工思想政治教育模

式,让红色精神不断在一线职工中走深走

实;

成立“尊崇劳模联盟”、开展寻访最美

温州人·十大劳动者匠心领军人物、持续开

展“中国梦 劳动美”主题宣传教育等形式,

通过形象化、立体化、专题式的宣传教育,

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传播正能量,传递好

声音;

“我最善辩”成为市级机关年轻干部最

喜欢的活动项目之一“,娘家人来了”“温工

充电桩”“瓯江夏夜”等一批品牌活动,以赛

事、活动为媒,职工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进一步增强。

通过精心谋划,各类赛事不断拓展,交

出了漂亮的答卷:温州市工人文化宫获评

“首批全国标准化工人文化宫”、2023 年

“全省十佳最受职工欢迎文化阵地”。

“初心”乐章

筑牢职工思想根基

发放数字人民币消费券3000 余万元,惠及职工5

万余人;

缓减企业工会经费9011 万元,惠及企业24793

户次;

组织职工疗休养 17.99 万人,促进消费 4.84 亿

元;

签订能级工资集体协商合同 2476 份,覆盖职工

33 万多人,产改企业签订覆盖率100%;

全市职工服务亚运2 万余人次,35 名劳模参与亚运

会温州站火炬传递;

开展迎亚运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百日攻坚”行动,

排查企业 1.2 万家,化解矛盾 304 件,帮扶困难职工

293 人;

打造户外劳动者驿站500 多个;

联合饿了么平台推出全国首个“阳光工享家——

暖‘新’十元餐厅”。

全市法律体检重点企业200 多家,办理法律援助1799

件;

慰问困难职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3.4 万人次,发放慰问

物资937.76 万元;

为困难职工、新业态群体量身订制8 个不同类型保障项

目 ,共 参 保 127.05 万 人 次 ,发 放 互 助 保 障 金

2488.99 万元;

打造“职工幸福社区”16 个,建立“妈咪暖心小屋”

62 家,开设“爱心托班”224 期,惠及职工子女近万

人次;

开展“温工悦心”职工心理健康

服务专项行动 130 余场,举办“浙

工缘”“温工牵手”交友活动 153

场;

迭代升级温州智慧工会 2.0 平

台,上线“10 个我要”服务应用。

推出打造户外劳动者驿站、

上线“劳模码”等职工关心期盼

的“10件实事”。

庄越 整理

组织建设

“有力量”

去年 12 月 14 日,2023 年职工成长型

社会试点建设全国研讨交流活动在温州召

开。全国各地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学者齐聚

一堂,为“职工成长型社会”出谋划策。

如何建设好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

型的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这是新时代工

会面临的新课题。而职工成长型社会试点

建设,则是温州深化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

设改革(下简“产改”)走深走实的一项创新

载体,在全国属首创。

创新不止于此。去年以来,一项接一

项的“产改”的举措高位推动,协同发

力——

出台《温州市总工会助力助推“三个一

号工程”实施方案》《关于开展“三大行动”

助力“赛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等文件。

制定国企产改实施意见、成立温州劳

模工匠产业人才学院,开展“未来的产业工

人—产业工人—高技能人才—劳模工匠大

师”全周期全链条式培育。

以赛促训、以赛促学。“产改”的变化,

也推动劳动竞赛由“速度型”“体力型”转向

“效益型”“智力型”。

举办全国首届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

(智能制造)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省机床

装调维修工技能大赛等一批省市技能大

赛,机器人系统运维员大赛在全国首次实

现异地同赛、智能裁判。

在全国率先打造技能竞赛平台、开展

企业内训师标准化建设,召开温州首届企

业内训师大赛暨地方标准发布会,实施“星

火计划4.0”行动,建立岗位标准等。一年

来,各种劳动和技能竞赛此起彼伏,为产业

工人赋能。

伴随“强城行动”的启航,温州市总工

会将牢记嘱托、争先创优,引领职工在充分

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力量,积厚成势,奔向

未来!

“匠心”乐章

赋能职工成才成匠

去年4月,我市出台《温州市关心关爱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十大举措》,针对他们的

急难愁盼问题推出完善社会保障、增加住

房供给等一揽子福利政策,并确定5月28

日为温州暖“新”日。节日当天,户外大屏

亮灯、发送专属红包、集中入会仪式、名企

联袂内购会、劳模工匠现场服务……新就

业形态劳动者吴先生激动万分:“谢谢娘

家人,为我们精心准备的活动,真的很暖

心!”

在温州,工会“暖心”服务举措也紧跟

时代推陈出新:建设“工会+社区+慈善”

“工会+平台+运营商”等7种阵地模式,联

合温州十足便利店、农商行联手打造户外

劳动者驿站,联合饿了么平台推出全国首

个“阳光工享家——暖‘新’十元餐厅”……

各项活动做到广大职工群众心坎上。

“安康杯”竞赛活动、“12351”热线省级

试点工作、“工伤探视 精准陪访”活动、“法

律体检”公益服务行动、与多地签订职工疗

休养合作框架协议……为职工兜起幸福和

安全。

为了保障困难职工的生活,常态化开

展“两节”送温暖、“五心帮困·夏爱行动”等

活动,持续温州特色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工

作,为困难职工、新业态群体量身订制8个

不同类型保障项目;打造“职工幸福社区”、

建立“妈咪暖心小屋”、开设“爱心托班”、组

建“ 心 灵 卫 士 ”、开 展“ 心 灵 赋 能 ”活

动……一桩桩、一件件,是工会服务职工群

众的温暖注脚。

“暖心”乐章

服务职工传递温度

培育重点镇街(园区)产改样板5 个;

省级“三重”项目立功竞赛活动覆盖率超80%;

实施“星火计划 4.0”行动,培育星级企业内训师

248 人;

举办市级职业技能竞赛 76 项,培育市级示范性赛项

10 个;

评选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20 家。

产改实践

“见真招”

服务举措

“有温度”

思想引领

“见成效”

温 州 劳

模工匠馆开馆

当天吸引市民

打卡。

诗画温州 浙里启“杭”温州疗休养(杭州)推荐活动。

温州暖“新”日活动现场。

一把手开麦

职工成长型试点建设全国研讨会

在温州召开。

全省职工优秀文艺作品汇演在温州精彩落幕。

本版制图/丛丛

2024年1月28日 星期日

主编/鲍南南 美编/丛丛 组版/琳琳

第8页

滨江商务区效果图

产业创新

聚焦全链产业培育

城市经济兴旺的背后,离不开产业创新的驱动。“强

城行动”三年计划指出,要实施产业创新行动,加快优势

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提升产业平台支

撑能力。围绕产业创新,市城发集团积极探索,多元发

展,充分发挥资产运营品牌效应,蹚出了一条“向管理要

效益,向资源要效益”的路子。

在全国房地产市场低迷的2023年,市城发集团勇于

担当,积极开展房地产试水工作,联合头部企业以总价

59亿元成功摘牌洪殿单元C-18地块、中央绿轴G-41c地

块和七都低密地块等3个房地产项目,与保利、华润等知

名房企合作开发的天樾玺、温州瑞府、润府等高端楼盘,

整体去化良好。同时,市城发集团还将着力助推实施“家

园计划”,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指导下,筛选一批优质

地块,吸引更多温商、华侨回乡投资兴业、回乡安居置

业。

今年,围绕CBD剩余6宗地块,市城发集团将开展精

准招商,力争实现1-2个优质项目落地;利用集团自持5幢

商办楼宇,继续引进金融企业区域总部,布局人才科创

园;做好CBD回购商办经营工作,争取引入更多的高端品

牌。

另外,市城发集团还将聚焦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

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

把握政策机遇,找准突破点,发展增长极。在保障性住房

建设方面,加大对保租房的投入,打响“城发亦家”品

牌。在做好“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将“平

急两用”理念融入城市整体规划,通过适度改造,谋划建

设一批“平急两用”设

施,在补齐城市应急能

力建设短板的同时,提

升资产使用价值。

“志不求易者成,

事不避难者进。” 伴着

“强城行动”的鼓角声

声,市城发集团昂首阔

步,重新出发。新的一

年,市城发集团将以实

干助力“双万”提升,

在助力温州迈向万亿级

GDP、千万级人口的征

程上续写新的荣光。

强城,首先要人才。年轻人的视角

对城市未来的高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

用。“强城行动”指出,要奋力把温州打

造成青年人近悦远来向往之地、东南沿

海重要商贸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辐射

浙南闽北赣东的现代化拥江滨海花园

城市。

如何让青年人真正“近悦远来”?

筑牢青年人“安居梦”是重要抓手。在

滨江商务区的核心地块,市城发集团计

划打造温州 CBD∙国际人才社区,为温

州加快打造区域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

高地注入新的动力,为全力建设更具活

力的“千年商港、幸福温州”提供人才支

撑。

据了解,作为辐射浙南闽北赣东区

域的国际人才中心,温州 CBD∙国际人

才社区将以“毓秀云谷∙融汇国际”为主

题,以国际文化认同、国际人才集聚、创

新创业活跃、多元文化融合为导向,搭

建创新创业的平台载体,提供安居乐业

的综合配套,吸引一批高端人才入住。

在这里,国际人才社区将融合未来

社区九大场景,打造国际服务四大场

景,让不同文化背景的海内外人才相互

交流、碰撞、共享,获得认同感、归属感、

成就感,营造“类海外”生活、工作、休

闲、消费环境,满足国际人才需求,形成

新的创新创业源头。

以国际人才邻里中心场景为例,建

成后这里将配备基层社区文化活动室、

影剧院、综合文化站等特色文化场所,

丰富人才社区文化活动;招引国际化餐

饮(法餐、意餐等)、购物(潮牌网红店、

平台集成买手店)、社交(中外系列文化

活动)、文化休闲等业态,并配置多国语

言的国际化标志标识系统,以艺术范、

精致范为标准,营造符合国际人才生活

需求的多元文化氛围,建立一个全天

候、开放式的邻里中心。让国际人才等

高端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引聚

更多人才“来温州∙创未来”。

筑巢引凤

建设国际人才社区

2023年5月4日,瓯江新城CBD总部

经济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滨江商务区举

行。包括正泰集团温州区域总部、华峰新

材料应用联合创新中心等在内的8家企业

的10栋楼宇顺利开工,标志着瓯江新城迈

出了从宏伟蓝图到美好现实的第一步。

这一天,正是五四青年节。在这个以

青春命名的节日里,瓯江新城的集中开

工,好似预示着这座城市也如朝气蓬勃的

青年,即将谱写新的华章。

回望过去的一年,乘着杭州亚运会的

东风,奇特冰雪乐园、桃花岛瓯雁足球基

地和运动中心成为无数年轻人的新宠,掀

起了新一轮的运动热潮,“文体经济”的消

费潜力也被进一步激发。也是在这一年,

滨江万象城正式开业,依托瓯江沿线旅游

资源及滨江万象城、城市阳台地下商场等

成熟商业载体,滨江商务区高品质生活性

服务业进一步壮大。片区人气、商气和烟

火气加快聚集。

“作为‘强城行动’的重点板块——

‘五城三园’的重要组成部分,瓯江新城

‘城市封面’的打造将是我们今后一段时

间工作的首要任务。”据市城发集团相关

负责人介绍,今年瓯江新城的核心区滨江

商务区全面推动城市空间重组、城市品质

重塑、城市交通重整、城市产业重振、城市

功能重构、城市文化重铸,不断增强城市

综合竞争力。

如今行走在瓯江新城,温州文化展

示中心、沿江快速路东段、CBD 地下环路

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正泰、华

峰、万洋等已开工的 10 幢总部大楼建设

进度加速推进……作为“强城行动”的“五

城三园”中的重要一城,瓯江新城将打造

辐射温州大都市区的现代化城市新中心

和现代都市产业新高地。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五城三园”中

的园博园也将由市城发集团联合相关单

位共建。据市城发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

他们将按照《第十五届中国(温州)国际园

林博览会筹办工作方案》,会同有关部门

和单位,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水平

建设园博园工程,助力温州办好园博会。

向美而行

打造精美城市封面

温州文化展示中心效果图

世界温州人家园

主动担当作为

当好提升区域中心城市能级的主力军

T5

一把手开麦

温州市城市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

记、董事长 董庆标

市城发集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

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

策部署,秉承“与城市同发展、让生活更美

好”的理念,按照集团“1234”发展目标,聚

焦做强做优主业,坚定扛起国有企业责任

担当,争做一流的城市综合运营商,助力中

心城区首位度提升。

2023年,我们全面落实拥江发展、区域

中心城市建设等重大战略,聚焦服务“一轴

一带一区”城市发展新格局,坚持以重点片

区开发为抓手,推动城市功能整体跃升,全

年完成投资118亿元,出让土地130亩,实

现出让金34.6亿元。坚持以世界眼光、国

际标准推动瓯江新城规划建设,高水平打

造滨江CBD,实施温州文化展示中心、滨江

云谷、远洋金融广场等一批重大项目;聚力

CBD招大引强,招引落地12家头部企业、

14 栋总部大楼,总部经济效应加快显现。

同步推进瓯海高教新区、龙湾瑶溪小镇、朔

门街区等片区开发,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实

施城中村改造、保障房建设等,提升城市品

质。加速重大项目建设攻坚,全年建成项

目18个,全面通车瓯越大道快速路一期、完

成沿江快速路一期(西段)第一标段,七都

大桥北汊桥“四改六”主体工程,开工望江

路下穿工程、汤家桥南路抬升改造工程,加

快瓯越大道快速路二期、沿江快速路一期

(东段),畅通城市交通网络。

我们聚焦都市产业创新培育,坚持建

圈强链,加快产业转型步伐,持续提升城市

运营能力。在提质增效资产经营、市政维

养、物业等传统经营业务的基础上,推动多

元产业发展,积极参与房地产开发,打造温

州瑞府、天樾玺、润府等高端楼盘,提振房

地产市场信心。充分发挥亚运红利,着力

场馆运营,大力发展赛事经济。持续推进

人力资源产业发展,人力资源产业园全年

实现营收9.3亿元。进一步扩大智慧停车、

充电桩、供应链等产业布局,形成产业多点

融合、整体联动的生动局面,助力都市产业

补短跃升。

我们坚守初心,践行国企担当,厚植为

民情怀。围绕“简约、安全、精彩”的亚运办

赛要求,精心打磨细节,打好亚运环境整

治、场馆运维、服务接待三场“攻坚战”,累

计整治提升道路160条、绿化3万平方米,

服务亚运保障用房2106间夜,确保温州赛

区10场女足小组赛事设施设备零失误、零

故障。用心办好“民生实事”,全年建成安

置房项目 5 个 4664 套,交钥匙 5810 套,认

购安置2093套;建成学校4所、停车泊位超

3000个,赢得群众点赞。

征程万里云鹏举,笃力奋楫开新篇。

新的一年“,强城行动”的号角已经吹响,我

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锚定“强

城行动”目标任务,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

见成效、三年展新貌”的要求,加快推进瓯

江新城等重点板块建设,当好提升区域中

心城市能级的主力军,为奋力谱写中国式

现代化温州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市城发集团

﹃强城

﹄向未来续写新精彩

本报记者 黄荣杰

1 月 22 日,一场暌违了 12

年的大雪落在了温州城区。当

航拍无人机掠过瓯江上空时,

高楼林立的瓯江新城银装素

裹,在皑皑白雪之中更显繁华

都市风采。

正如钱江新城之于杭州、

珠江新城之于广州,瓯江新城

对于温州而言,正是专属于这

座城市的封面。近年来,温州

市城发集团在市委市政府的支

持下,全面加快滨江商务区开

发建设,着力塑造国际范与温

州味相融、时尚感与文化韵并

蓄的滨江城市封面,大大提升

了中心城区首位度。

随着“强城行动”三年计划

的集结号吹响,实施“六大行

动”、建设“五城三园”、打造“十

大标志性成果”的蓝图绘就,瓯

江新城又将如何蝶变?擎着城

市建设主力军大旗的城发集团

还将为这座城市带来怎样的惊

喜?

滨江万象城

城市阳台

2024年1月28日 星期日

主编/潘虹 美编/丛丛 组版/琴双

市城发集团 鹿城融媒 供图

第9页

争做

﹃强城

﹄集结号下的民生服务主力军

T6

市现代集团以“四个结合”助推高质量发展

市现代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卢智旭

2023 年是市现代集团重整行装的一

年,我们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

立足农贸物流、贸易会展、文化旅游、职业

教育和健康养老五大产业,认真践行国企

角色定位,上下齐心、团结协作,实现了经

营能力再增长,管理水平再提升。

一年来,我们奋楫扬帆,经营指标实现

新增长。坚持用好攻坚作战、擂台比武载

体,全年实现营收 87 亿元,规模位列市属

国企第一,利润总额同比增加 157%,上缴

税费超3亿元,资产总额超292亿元,有力

夯实了健康、稳定的发展根基。

一年来,我们披荆斩浪,产业布局开拓

新篇章。组建省内首个国资领投预制菜产

业基金,强化贸易合作实现进口额同比增

长637%,印象南塘获评浙江省高品质步行

街,东方学院在校生超 1.5 万人,运营 8 家

社区养老驿站和14家邻里食堂,产业布局

更加全面、合理。

一年来,我们迎风而上,深化改革突破

新进展。国贸集团、温州一百启动市场化

改革试点,创新双屿汽车贸易园、松台三牌

坊历史街区等轻资产运营,完成东方悦心

中职等两家混改企业新设,浙江东日率先

实施1010万股限制性股票激励,持续深化

改革释放经营活力。

一年来,我们攻坚克难,履职尽责展示新

担当。高标准完成亚运会食材供应保障,完成

积长三角一体化重点工程温州嘉定科创园二

期主体结构施工100%。顺利推进38.5万平方

米资产权证办理和超亿元历史旧账清理,践行

国企使命担当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一年来,我们旗帜领航,党业相融积蓄

新力量。建立115条基层书记抓党建领衔

任务清单,创建“1+31”现代党建品牌矩

阵。常态化实施廉政风险排查,推进“1+

X”协同监督深化,获评市国资委“清廉国

企”样本案例,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中持

续积累能量。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新的一年,

集团党委将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

部署,突出抓好完成中心任务与效益提

升的高效结合,建设好集货拼箱基地等

重点项目,抢抓机遇实现五大产业更好

发展;抓好做优资产经营与结构调整的

深度结合,挖掘既有资源,创新模式推

进经营提质;抓好深化国企改革与保值

增值的紧密结合,高效落实国资深化改

革举措,强化经营风险管控;抓好重资

投资建设与轻资运营的有机结合,推进

龙港综合材料交易市场等重点项目建

设,加速实施经营品牌对外拓展,凝心

聚力以国企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同富裕

示范区市域样板建设。

一把手开麦

图解

2023

成效

蔡晖/制图

本报记者 黄荣杰

通讯员 赵陈生 潘琳凡

近日,位于今冬“顶流”旅游

城市哈尔滨的中俄国际农产品交

易中心迎来了一批甜蜜的礼物。

11辆满载着砂糖橘、沃柑的货车

从广西出发,历时3天3夜运抵这

里,开启了黑龙江、广西两省区的

“甜蜜”互动。

鲜为人知的是,见证这场“甜

蜜互动”的中俄国际农产品交易

中心,由温州市现代集团控股上

市公司浙江东日股份有限公司参

与投资建设。作为黑龙江省级重

点项目,该交易中心投用以来,有

力促进了黑龙江农特产品、优质

农作物在国内外的销售。

从瓯江之滨到松花江畔,从

普通市民的餐桌到跨越国际的

农产品贸易。一座市场的兴旺,

正是温州市现代集团多年来扎

根民生服务、做优资产经营、强

品牌守土拓外的最好见证。当

“强城行动”的号角吹响时,全新

出发的温州市现代集团还将续

写新的辉煌。

去年 5 月 9 日,一艘从澳大利亚驶

来,满载17.7万吨铁矿砂的“SG FOUN⁃

DATION/新基”号缓缓靠泊在山东日照

港锚地。这是市现代集团下属国贸集团

首单整船贸易进口业务,是国贸集团转

型发展的生动缩影。去年,国贸集团全

面深化与央企、省属国企的进口业务合

作,全年进口总额达7.71亿元,同比增长

637%。

大洋之中,货轮巨舰劈波斩浪;丝绸

之路上,“钢铁驼队”满载温州货飞驰。

去年,市现代集团高效打好义新欧班列

场站扩容搬迁“攻坚战”,推进班列运营

服务能级水平提升,全年整体运量130.4

列,服务企业 1131 家,货值 4.1 亿美元,

获评温州市“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

开放工程”首批最佳实践案例。

业兴则城兴,业强则城强。在贸易

产业强劲发力的同时,会展经济也持续

回暖向好。去年,市现代集团旗下温州

国际会展中心共举办各类展会活动 29

场,展览面积42.14万平方米,新引入国

际智能电气展、国际茶业博览会、国际泵

阀展览会、跨境电商产业带交易会等 4

个展会,获评浙江省首批服务业行业(展

览服务)领跑企业,全年办展规模、次数

已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60%。

产业平台持续发力,重大项目投资

建设也捷报频转。去年市现代集团全力

以赴攻坚“一号开放工程”首批突破性举

措,以1.91亿元竞得温州大型国际集货

拼箱基地建设项目海域使用权。同时,

加快温州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标志性项目

建设,上海嘉定(温州)科创园二期项目

主体结构工程整体完成100%,松江(温

州)科 创 园 项 目 累 计 签 约 入 驻 率 达

69.69%。此外,“现代南舍”康养项目累

计完成20幢楼主体封顶、10幢楼主体结

构验收。塘河时光项目顺利完成项目建

设。据悉,去年市现代集团全年共完成

投资 20.73 亿元,完成率 107.12%,其中

固定资产投资达15.05亿元。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1月15日,

“现代菜篮子”品牌外拓市场——马岙农丰

市集正式启幕,吸引不少温州“老餮”慕名

前往。这座曾因夜排挡、“泡泡”而出名的

夜市,摇身一变成为“白天市场+夜间排

挡”后,不仅有效解决农家商户安置问题,

更为打造全新的规范化、综合性市场提供了

范本。

一间菜场的创新背后,是市现代集团对

于“让老百姓吃好饭”这件民生大事“时时

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为大力支持预制菜产

业发展,去年 12 月底,全省首支国企领投

的预制菜产业基金正式启动运营,基金总投

资规模 50 亿元,将聚焦本地预制菜产业龙

头企业及具有品牌影响力、良好经济效益的

企业进行投资。开展首届农贸预制菜节活

动,加快预制菜产品向农贸市场导入。推动

马派鲜品研发菜品 327 个,提升“瓯越鲜

风”品牌运营能力,与114家基地达成产品

供应合作。正式启用东日智慧立体冷库,圆

满完成杭州亚运会食材分仓任务。此外,市

现代集团下属的市粮食集团去年早晚稻收购

签订订单农户较上年增加20%,收购量提高

35%,为我市粮食安全夯下坚实的基石。

为助力全龄友好城市建设,市现代集团

重点聚焦“一老一小一特”等重点人群需

求,以金竹嘉园为核心全面打造“医康养护

教幼”康养综合体,基地颐养中心床位入住

率接近90%,医养教产教融合基地荣获“全

国工商联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国字号荣誉。

全面助力“共享社·幸福里”建设,运营社

区养老驿站8家,邻里食堂14家。依托现代

菜篮子品牌资源打造兴文里社区食堂,开辟

现代菜篮子堂食农贸新样板。

此外,市现代集团全力推进印象南塘景

区环境、文化氛围提升。去年,温州家风馆

投用,白鹿洲公园成为儿童友好城市交流会

现场观摩点,印象南塘风貌步行街上榜浙江

省高品质步行街……如今,到印象南塘乘画

舫夜游塘河,周末去南塘看一场“亭子间”

里的音乐会,逐渐成为周边市民的一种生活

方式。

在促进职业教育蓬勃发展方面,2023

年东方学院在校学生人数超1.5万人,获批

多个国家级和省级试点单位。与意大利诺瓦

拉ACME美术学院的合作项目开始招生,实

现东方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零的突破。

从一蔬一菜的民生物资保供,到一

楼一宇的重大产业项目建设,长期以来,

市现代集团始终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

策部署,高效完成各项交办任务。究其

根本,党业相融是市现代集团多年来快

速发展的底气和源动力。

去年,市现代集团持续加强基层党

组织建设,全年新增党组织 8 个,创建

“四强四优”党建示范点 6 个,帮扶村社

12家,创成巾帼文明岗市级6个、省级1

个。与此同时,市现代集团坚持刀刃向

内,强化自我监督,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和

反腐败斗争,坚持常态化开展“万人双评

议”明察暗访、办公用房改革执行情况等

日常监督。

在党建引领下,集团积极谋划改革创

新思路。深入贯彻落实市属国企市场化

改革工作要求,推动所属国贸集团、一百

公司启动市场化改革,率先获市国资委审

批推进试点。创新双屿汽车贸易园、鹿城

历史文化商业街(松台三牌坊)等轻资产

招商运营模式,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及营收

利润“双突破”。同时稳步推进混合所有

制改革,完成东方悦心中职学校等两家混

合所有制企业新设,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新优势。

此外,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市现代集

团高效推动国有上市公司全国范围农批市

场外拓布局,缙云智慧农博城项目纳入浙

江省重大产业项目。以全面深化内部考核

体系为抓手,突出企业盈利能力,深化各所

属企业“一企一策”绩效分配激励力度,建

立国有上市公司中长期激励机制,文旅板

块自营业务收入同比大幅增长,商贸板块

五味和老字号自营业务同比增长238%。

在谋划数字化改革方面,市现代集

团着力推进温州物流信息枢纽港平台能

级提升,全力做好温州城市绿色货运配

送公共信息平台国家级验收工作。此

外“,浙江粮仓”全面投用,阳光资产发布

平台成功上线,云展览小程序、智能立体

冷库综合服务平台等投入试运行,成功

打造市县国企“智管”新样板。集团智慧

管控新模式成果,作为国企科技创新与

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获评全国 2023

(第九届)国企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全力打

造浙江高质量发展第三极,努力把温州打

造成青年人近悦远来向往之地、东南沿海

重要商贸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辐射浙南

闽北赣东的现代化拥江滨海花园城市。”

新年首月,随着温州“强城行动”集结号的

吹响,以全新姿态出发的市现代集团,也

将以一往无前的勇气、革故鼎新的锐气、

不懈奋斗的朝气,奋力开拓进取,为“强城

行动”贡献国企的应有担当!

建设中的上海嘉定科创园二期项目。

浙江东日参与投资建设的哈尔滨中俄国际农产品交

易中心。

新闻+ 数读

2024年1月28日 星期日

主编/潘虹 美编/蔡晖 组版/琴双

全年实现营收

87 亿元

同比增幅

2.44%

缴纳税金

3.21

亿元

集团资产总额

292.07

亿元

总资产面积

196.65

万平方米

市文旅集团打造的城市客厅——印象南塘。 蔡群毅 摄

参展广

交会,助推

高标准、优

品质的“温

州制造”产

品走出去。

市现代集团

第10页

T8

推进共同富裕,需要进一步增强金融

服务的普惠性。近年来,工行温州分行不

断完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通过创新贷款

产品、拓展服务模式等,为农村地区客户、

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提供专属、便捷、

优惠的服务,让金融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广

大人民群众,全力建设“人民满意银行”。

“说要返还利息,竟然是真的。”温州

某海洋开发有限公司收到了一笔来自工

行温州分行的利息返还,该企业负责人面

对账户里的这笔退款至今仍感到十分惊

喜。为了积极贯彻金融机构普惠小微贷

款阶段性减息政策,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

融资成本、支持小微企业发展,2023 年 4

月工行温州分行根据“应减尽减”原则,

针对符合条件的普惠小微贷款客户开展

了“减息返息”行动。该项目对超7

万笔小微企业贷款与个人贷款实

施了阶段性利息返还,返息

金额超亿元,精准有效

地 为 市 场 主

体带去了政策红利。

作为从“草根经济”发展而来的民营

经济之都,小微企业是温州民营经济的重

要组成部分。然而,小微企业“贷款难、贷

款贵、贷款慢”等问题,依然是横亘在广大

小微企业发展路上的“拦路虎”。“在我们

企业资金周转紧张的关头,多亏工行及时

为我们发放了 300 万元的贷款。有了这

笔资金,完成今年的生产任务更有保障

了!”走进小微企业苍南某纺织企业的生

产车间里,一排排鳞次栉比的纺织机器正

加足马力地投入生产,这是工行苍南支行

为企业量体裁衣提供“网络循环贷款”产

品方案带来的如此生机勃勃的一幕。该

行充分发挥渠道、资源和服务优势,积极

主动地对接小微企业的金融需求,仅仅用

了 5 个工作日就为该企业完成了产品签

约和贷款发放,帮助该企业发展驶上了畅

通无阻的“快车道”。

工行温州分行持续提高普惠金融

营销深度和广度,通过政策、技术、产

品等三个维度推出了一系列如“经

营快贷”“e 抵快贷”等兼具快

速审批、灵活还款和低成本等

优势的创新普惠金融产品,积

极围绕小微企业全生命周期打

造线上融资产品体系,加

速 推 动 普 惠 贷 款 向 数 字

化、信用化转型,打通金

融 活 水 流 向 小 微 企 业 的

“最后一公里”。

融入数字金融

推动金融服务提质增效

数字金融是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面对中

小微企业的大量涌现,传统金融模式难以有效满足随之产生

的海量金融服务需求。为此,工行温州分行精准捕捉这一痛

点,通过数字化服务,不断优化客户体验,满足市场日益增长

的金融服务需求。

不久前,创办公司的陈先生来到工行苍南钱库支行开立

企业银行结算账户,本担心手续繁琐,没想到,工行运用电子

签章开户,不到一个小时就办好了。陈先生连声称赞:“用电

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就把企业账户开好,工行‘无纸化’开

户服务真是方便又快捷!”

开户不用纸质营业执照、账户协议不用敲公章,全程线上

“跑数据”。蔡先生提到的电子签章开户服务,正是工行浙江

省分行率先在系统内首创的基于电子营业执照的电子签章开

户服务,将数字化贯穿企业银行结算账户开户服务,实现科

技、数据、业务“煲汤式”融合。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金融发展也要不断深化。近年

来,聚焦加快打造数字化改革先行市、数字经济集聚区,贯彻

实施“融资畅通工程”升级版,工行温州分行坚持全面深化改

革,构建数字征信体系,大力发展数字金融。

“客户经理根据我们企业的数字‘画像’,精准推荐了‘税

务贷’产品,申请后成功获得了106万元纯信用贷款。”在永嘉

从事阀门生产的余老板在工行手机银行上通过工行“税务贷”

轻松获得了贷款资金的支持,及时解决了企业经营难题。

聚焦“数字金融”在民生、经济、产业、政务等领域的融合

运用,工行温州分行依托“一点接入,全行响应,全面服务”的

综合化、集约化优势,奋力推进D-ICBC数字工行建设。该行

参与开发投产的如房票项目、三代社保卡自助发卡项目、开发

了洞头区投促中心招商引资管理系统、温“信”小助手等,不断

提升特定客群服务能力、服务效率和服务体验;该行数字人民

币试点应用、“智慧校园”“智慧食堂”“智慧农贸市场”“智慧停

车”等数字化场景建设不断融合深入各个行业、各个领域……

工行温州分行在加速蜕变换取自身发展机会的同时,也更好

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改变着市民的金融生活。

起而行之、奋发有为。面对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

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这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新

挑战,工行温州分行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

不断探索创新,与时俱进,致力于提升服务品质和客户体

验,并将以更精细化的服务、更高效的运营和更卓越的业

绩,书写助力温州崛起的新篇章,展现温州工行在金融领域

的专业实力与担当。

创新养老金融

携手相伴共度美好时光

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上,“养老金融”作为“五篇大文章”

的重要一环被正式提出。面对我国中度老龄化的现状,积极

应对人口老龄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为了推进基本养老服务

体系的建设和银发经济的发展,金融机构需深化金融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

作为中国工商银行的分支机构,温州分行凭借其在客户

服务、科技金融和财富管理等方面的深厚积累,全面参与个人

养老金融体系的建设,不断丰富“工银爱相伴”品牌内涵,突出

打造养老金融首选银行的口碑。

“这个界面实在太贴心了,又简洁又清楚,字还特别大!”

家住百里东路的顾阿姨,在家附近的工行网点学会了新的“技

能”——熟练地操作手机银行为自己远在外地求学的孙子转

去了一笔钱。为提高适老化金融服务水平,优化养老服务供

给,工行温州分行大力推广该行手机银行“幸福生活版”。该

版本基于生物识别、语音交互、大数据、智能分析、智能风控等

先进科技应用,打造集“一键求助”、纯语音双向交互、安全检

测等功能为一体的适老化平台。

除此之外,工行温州分行始终聚焦老年客户体验与口碑

的提升,以“暖心服务”为内核,不断推动网点适老化环境的改

造,打造惠民便民服务阵地、适老敬老“温馨港湾”。

走进工行瑞安支行营业部,从入口的应急呼叫服务、无障

碍通道,到等候区的爱心座椅、业务办理区的绿色通道,充满

人性化的贴心服务遍布网点服务动线上的每一处,这里是工

行温州分行首批“工行驿站+养老”场景落地试点网点。在这

里,空调、饮水设施、老花镜、拐杖、轮椅等多项养老设施一应

俱全,还为到网点的老年人专门打造了休闲服务专区,摆放热

水壶、血压计、挠痒痒棒、象棋等各种老年客户需要或喜爱的

暖心物品,为老年客户提供专属服务,进一步提升老年客户业

务办理的便利性、舒适性、安全性。

养老金融不仅仅是一项金融业务,更是一项长期的责

任。工行温州分行将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专业、优质的

服务,满足客户的养老金融需求,用心用情用智力促每一位客

户的晚年生活都能更加安心、舒适。

深耕普惠金融

连接服务客户“最后一公里”

从“探路者”到“领跑者”

以“五大篇章”奋力书写崛起温州新答卷

本报记者 杨帆

通讯员 黄张苗

大潮起瓯江,工行立潮头。

近年来,工行温州分行积极

履行“金融国家队”的职责,全力

服务国家战略,支持实体、深耕小

微、关注民生,在瓯越大地上奏响

了一曲曲壮丽的时代乐章。

日前,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顺

利召开,为新时代中国特色金融

发展描绘出宏伟蓝图。会议提出

要重点“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

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

融五篇大文章”。这不仅是推动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

求,也是金融业补齐发展短板的

现实需要。

面对这一新形势,工行温州

分行积极响应金融工作会议精

神,不断提高政治站位,立足“经

济所需、金融所能、工行所长”,

扛牢金融使命、履行大行担当,全

力以赴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为温州书写新的崛起篇章注入强

大的工行动能。

“一米宽,一万米深。”这句话形容的

是长期深耕于产业内某一细分领域,练就

一身“独门绝技”的专精特新企业,他们被

称为行业“小巨人”。

从扎根生长到枝繁叶茂,每一家科创

型企业发展的背后都离不开金融的赋

能。近年来,工行温州分行针对科创型企

业的金融支持不断完善,金融活水也源源

不断流向专精特新领域,不少像纽顿流体

科技有限公司一样的科创型企业都感受

到了浓浓的暖意。

2023年以来,纽顿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的生产车间不断迸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在这里,数控专机正在逐步取代传统车

床,车工们只需进行一次装夹,再按下开

关即可等待加工完成;装配车间中,数字

化立体仓库也用上了智能化应用……通

过科技创新,纽顿流体科技有限公司不断

向上突破企业年产值,而在该公司负责人

对企业科创转型的未来蓝图中,工商银行

是并肩而行的战略伙伴。

“创新研发产品,我们干劲十足,而重

要的是,工行及时提供了资金支持。”工行

永嘉支行聚焦传统产业改造,成功落地授

信金额为1亿元的技改项目贷款,为纽顿

流体科技有限公司的创新发展注入了

“金”动力。管中窥豹,这样动人的故事正

在这片将“科技创新”植入城市发展脉络

的瓯越大地上不断上演。

为了有效减少企业“脚底”成本,工

行温州分行创新利用国高和专精特新企

业外债便利化政策为科创企业办理非贸

风险参贷业务,为企业拓展了境外融资

渠道;为了激活龙头企业品牌意识,该行

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助力

企业变“知识”为“资本”,形成研发投入

与 科 研 成 果 转 化 的 可 持 续 循 环 资 金

链……在支持科创型企业发展的赛道

上,工行温州分行坚持科技创新是引领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首要动力,围绕温州

“一区一廊一会一室一集群”创新格局,

加力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引导金融资

源向产业链提升领域、科技型企业、“专

精特新”企业倾斜。截至 2023 年 12 月

末,该行“国高省科”企业贷款较年初净

增32.7亿元,融资户数较年初净增97户,

在金融支持企业创新发展上绘下浓墨重

彩的一笔。

以绿色低碳为导向推动民营经济高

质量发展,是温州对“两山”理论的深刻践

行,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需求。

围绕温州民营经济绿色转型,工行温州分

行积极发挥绿色金融的资源配置功能,以

金融为“笔”绘制温州民营经济逐“绿”而

行的美好画卷。

“这一笔‘节水贷’的发放,不仅满足

了客户的资金需求,同时在相关政策的支

持下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2023

年 2 月,工行瑞安支行积极响应浙江省

“节水贷”融资服务工作,充分发挥金融要

素在提高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中的

作用,在相关政策落地推行的第一时间,

就为符合“节水型”企业条件的浙江某鞋

业发放了一笔1000万元的“节水贷”。工

行温州分行充分发挥金融“指引棒”的作

用,引导更多的企业主动作为、节约用水,

形成绿色发展的良性循环。

同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

色基因也早已深深刻在了每一代工行

人的骨子里。在百岛洞头,为了实现海

洋、海湾、海岛的系统性治理修复,当地

政府提出了“洞头诸湾·共富海上花园”

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项目。“EOD

项目不仅可以解决以往生态环境治理

项目融资难且高度依赖政府补贴的问

题,还能以反哺方式实现生态环境持续

改善 。”工行 温州分行有关负责人介

绍。作为该项目的参贷行与代理行,工

行洞头支行深度参与并推进了该项目

的落成。为了保证项目的尽快落地,该

行启动了多级“审批直通车”,以“工行

速度”加速完成了整个项目的过审,对

该项目总计授信 3 亿元,为生态环境修

复整治注入“金融活水”。

纵观 2023 年全年,工行温州分行在

“八八战略”指引下积极“碳”索绿色金改

之路,全年绿色信贷增量170.4亿元,在推

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中,充分发

挥了国有大行“头雁”效应,进一步打响支

持“绿水青山”建设的“工银绿色银行+”

品牌。

点绿成金,逐绿前行。工行温州分行

将继续以实际行动助力企业朝着绿色低

碳方向转型升级,让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成为社会新风尚,为实现地方生态、经济

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金融力量。

做好科技金融

让更多“小巨人”迸发大能量

发展绿色金融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绿动力”

1

2

3

③工行温州分行为小微企业提供至诚金融支持。

工行温州分行聚焦养老金融服务,关爱老年人美好生活。

工行温州分行大楼。工行温州分行始终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广大

市民提供优质服务。 工行温州分行相关业务负责人走访乐清电气龙头企业。

2024年1月28日 星期日

主编/杨帆 美编/郑群 组版/琴双

①工行温州分行普惠金融服务入商城。

②工行温州分行科技金融支持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第11页

全国重点城市行

专项评价全国第三

各类主要竞赛考评位次

列全省农行

第一

规模体量

对公人民币结算户

有贷户总量

增量稳居四行

第一

有贷户总量率先全省突破

10000 户

达到11335户

对公存款成功突破

1000 亿元大关

至年末达到

1229.16亿元

全年存贷款总量跨越

7000 亿元大关

达到7248.53亿元

全省农行系统内占比16.12%

超温州GDP在全省比重

服务实体经济主力银行

服务乡村振兴领军银行

县域存款、贷款余额分别超

2400 亿元

2000 亿元

总量、增量稳居四行第一

山区5县各项贷款余额

近900亿元

比年初新增超100亿元

全年获批县域

各类项目76个

获批金额517.45亿元

农户贷款余额283.07亿元

连续8年稳居全省第一

超60%的国资平台

超40%的上市公司

用信合作选择在农行

私行客户总量增量

系统内和可比同业

“双第一”

总量在系统内排名

排名全省第一

全国第二

落地全国首个

“央地结对”

特大型新能源

发电项目基本户

全省首笔

安置房按揭贷款

商户e贷

外贸e贷项下贸易融资贷款

房消联动个人综合消费贷款

主动对接

“千项万亿”

全年累计获批

项目贷款102个

获批金额近700亿元

发放项目贷款超420亿元

数说

本版制图/新叶

8

存款总量领先

可比同业第二位达

2000 亿元

单年存贷款增量超过

1000 亿元

客户覆盖面

首笔首单

获评浙江省民营企业最满意银行

社址:温州市公园路105号 传真:88096633 行风(编办):88096836 广告:88819191 88816699 88821122 发行监督:28811188 邮政编码:325000 广告经营许可证:3303014000002 零售每份:1.50元 印刷:温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印务中心 发行方式:自办发行

2024年1月28日 星期日

主编/邹雯雯 李博 美编/新叶 组版/琴双

新增制造业贷款114.41亿元

增速18.35%

超各项贷款增速2.61个百分点

新增民营企业贷款55.65亿元

余额突破600 亿元大关

达607.55亿元

设立10家绿色示范支行

新增绿色贷款310.94亿元

总量增量均保持同业“双第一”

新增战略新兴产业贷款181.83亿元

专精特新企业用信合作率达43.1%

成立18支“服务千村万企先锋队”

银保监和央行口径普惠贷款

总量增量在全省系统内和可比同业

均为第一

个人贷款(含卡透)余额达1378.51亿元

总量、增量四行份额

分别达40.81%、75.34%

考核评价

第12页

同向同行,共促温州经济腾飞 ——中行温州市分行的金融担当与助力

6

近年来,温州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东

西南北,各大项目一派如火如荼的火热

建设场面。在重大项目推进中,中行温

州市分行始终是这座城市坚定的助推

者。

该行密切跟踪浙江省“千项万亿”和

温州市“百项千亿”项目清单,聚焦基础

设施、交通能源、水利水电等重要领域,

积极参与温州市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基

础设施项目、重大民生项目等领域建设,

加大对政府资源投入的倾斜力度,积极

为温州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3 年,该行为中广核三澳核电厂

项目、洞头 EOD、甬台温高速、轻轨 S3

线、华润龙港电厂、苍南 2 号风电等 35

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提供超385亿元授

信支持。

如中广核集团在苍南投资三澳核电

厂项目,目前一期、二期项目均已开始

投入实施阶段,2 期项目合计总投资约

900 亿元,该行已为中广核三澳核电厂

核准一期项目授信总量 180 亿元,目前

已投放贷款 61 亿元,仅 2023 年当年提

款就达约 41 亿元,在贷款资源的投入

上,最大程度优先满足该项目的资金需

求;并同时核准该二期项目授信总量 35

亿元,贷款支持项目用于浙江三澳核电

厂二期工程项目前期建设,较好地保障

了项目因核准前存在前期建设款项支

出需求。

除此之外,在发展绿色金融,助推温

州绿色环保产业建设方面,中行温州市

分行既是践行者也是先行者。2023 年,

该行成功获批全国首个海洋 EOD 项目,

为洞头诸湾·共富海上花园生态环境导

向的开发(EOD)项目建设核准授信 5 亿

元,并成功投放贷款,EOD

模式能够推动环境治理项

目与关联产业一体化实

施,将环境治理带来的经

济价值内部化,在支持政

府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

也解决项目资金问题,是

创新型的项目实施方式,

也是银行融资模式的创

新。

一切围着项目转、一

切盯着项目干。该行紧抓

政府盘活存量资产的需

求,提升政府认可度。充

分发挥在有机更新领域授

信政策上的优势,通过政府资产盘活项

目,推进与国企平台的深入合作。截至

2023 年末,城市更新业务批复 478.25 亿

元,已投放金额123.17亿元。

在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的

背后,亦有着中行温州市分行积极参与

的身影。该行共叙做4笔购置类的保租

房业务,瓯海、乐清、龙港、永嘉四个区域

投放贷款合计40亿元。

相伴而行,与民企一直都是“一家

人”,这是中行温州市分行服务实体经济

不言而喻的信条。

事实上,温州民企对中行的服务也颇

有好感。这从中行温州市分行服务民企

的成绩单中可见一斑:截至2023年12月

末,分行民营贷款余额585.59亿元,较年

初新增 119.95 亿元,民营有贷户 24060

户,较年初新增3916户,信贷支持力度加

大,民营贷款增速明显。

温州民营经济发达,除了“真金白银”

支持民企外,中行温州市分行建立“敢贷、

愿贷、能贷”长效机制、优化提升民营企业

金融服务质效,并不断完善分行方案及产

品,切实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从汽贸配行业、

玩具行业、电气行业到纺织行业、鞋包行

业等,制造业的一次次华丽转身离不开中

行温州市分行的支持。

该行因地制宜推出“温州特色产业

贷”服务方案,引导金融资源向产业链提

升、温州区域特色制造业集群倾斜,满足

温州优势民营制造企业在经营发展中的

营运资金需求。2023 年第 4 季度该行将

特色产业贷服务方案项下子方案由 8 个

(分别为乐清“电气贷”、瑞安“汽摩配共

富贷”、永嘉“泵阀贷”、永嘉“教玩具贷”、

瑞安“鞋包共富贷”、平阳“塑编共富贷”、

龙港“印艺共富贷”、苍南“织惠贷”)扩充

到 10 个,新增永嘉“五金贷”、瑞安“机械

共富贷”子方案,产品额度扩容至 15 亿

元。

眼下,中行温州市分行服务民营企业

的故事还在续写。

该行鼓励对信用记录良好、经营稳定

的借款企业提供信用贷款,信用授信额度

最高可达1000万元。针对企业群纳税等

级情况,给予抵押物最高抵押率放大到

100%。

如2023年11月以来,中行温州汀田

支行为瑞安某项目入园企业投放 4 笔普

惠贷款,合计金额2878万元,该项目是集

产业用房、人才公寓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科

技产业项目。自入园企业确定后,汀田支

行紧密跟踪,对首批入园的 10 家企业进

行逐户上门服务,年前成功投放 4 户,剩

余6户有望今年年初投放,金额预计4000

万元。

同样享受到这一服务的还有龙湾某

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国家专精特

新小巨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23年

9月有一笔订单交付资金需求,且希望结

合专利权质押享受政策补贴。中行龙湾

支行作为开户银行了解到客户需求后第

一时间上门提供“温州特色产业贷”综合

方案,最终5个工作日实现1000万元纯信

用授信获批并投放,有效满足了企业多样

化的融资需求。

本报记者 杨帆 通讯员 欧雪芳

“实体经济的脉动,是我们服务的方向。”

在时代的大潮中,中行温州市分行始终与温州同行、共生。多年来,紧跟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

署,视服务温州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为己任,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助力企业展翅高飞;在基础设施建

设的大潮中,稳固每一块基石;在民营经济腾飞的舞台上,提供金融的翅膀;在普惠金融的蓝图中,让

金融的雨露滋润每一个角落;在外贸企业的壮大中,保驾护航。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中行温州市分行本外币时点贷款余额1522.42亿元,比年初新增230.97

亿元,增量创历史新高,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2023年10月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为金融行业的前行点亮了明灯。面对新的时代挑战,中行温

州市分行积极响应,投身于“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的伟大篇章中。该

行将以新的产品和服务,继续与温州的经济脉搏共振,共创美好的未来。

狠抓项目

锐意推动城市建设

凝心聚力

创新服务民营经济

发挥优势

沿“藤”输送金融活水

循迹蝶变,中行温州市分行在“普惠

金融”这一课题中,以多维度赋能充分回

应各类群体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写下了浓

墨重彩的一笔。截至2023年12月,该行

普惠贷款余额 393.27 亿元,较年初新增

84.19亿元。

当科技和金融“联姻”之后,服务不断

提质增效。该行推进“科创指数”融资模

式,有效打通企业“科技资产-信用资本信贷资金”的转化通道,为创新平台、科技

企业发展集聚金融资源要素。该行建立

专精特新企业服务体系,积极对接企业融

资需求,强化科技类客群支持和向上培

育。大力推广人行科技创新再贷款、“科

惠贷”“亩均英雄贷”“科技通宝”等产品,

科技型企业及专精特新企业的业务量实

现快速增长。截至2023年12月底,该行

已实现批复公司普惠自下而上服务方案

22 个,涉及普惠场景 24 个,批复户数近

500户,批复金额超32亿元,贷款余额超

24 亿元,其中科创贷户数对全省贡献度

达79%。

数字化时代,需要更懂用户的金融服

务,不断破圈,才有新机遇。

中行温州市分行建立首贷户精细化

管理和培育体系,推出“首贷培育贷”授信

服务方案,加快无贷户向有贷户的有效转

化,促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增量扩面、提

质增效。截至2023年12月,该行首贷户

户数550户,普惠客户数合计23734户,较

年初新增4262户。

此外,该行积极推广“中银接力通宝”

产品,为存量客户提供无还本续贷支持,

减轻小微企业资金周转压力,减少贷款周

转成本,受到贷款客户的普遍欢迎。

农业、农村巨变的背后,离不开金融

力量的支持。

中行温州市分行根据山区海岛县支

柱行业、特色产业、专业市场、行业龙头

和地方政策等,积极对接商会协会,以做

好温州特色产业贷、温商共富贷、预制菜

共富贷等产品运用。此外,积极下沉开

展农业农村市场对接,依托当地资源禀

赋,农业产业布局,培育竞争优势,遴选

业务发展过程中有创新、接地气创意,加

快整村授信等优秀做法落地、复制推广,

促进山区海岛县涉农业务健康、可持续

发展。

如中行平阳县支行根据“平阳五个

鲜”之平阳黄汤产业的发展现状,针对部

分种植农户在发展经营中的融资难题,特

制定中国银行“黄汤贷”产品,该产品的特

色是信用免担保,信用额度最高可达到

50万元,贷款期限1年,具有申请简便、审

批快捷、支用方便等特点,

前不久,在该行各部门共同协作下,

平阳支行“黄汤贷”已收件 56 笔,目前已

成功投放35笔。

延伸服务

走好普惠金融之路

中行温州市分行走

访新能源企业,支持实体

经济创新发展。

中行温州市分行携手温州市金融办举办“当前外贸经济形势分析和外贸

企业如何汇率避险”专题报告会。

中行温州市分行贷款支持苍南江南再生水厂建设。

中行温州市分行客户

经理积极走访农户,了解金

融需求。

进博会首日,中行温州市分行成功为温州一家民营贸易公司精准对接国外出

口贸易展商,完成全省首笔线下签约。

温州“地瓜经济”的藤蔓,如何越过重洋伸到海外仍能

茁壮成长?

在这过程中,中行温州市分行充分发挥跨境金融优势,

重点推动温州对外贸易、跨境投融资、“温州人经济”等领域

提能升级,跳出温州服务温州,为温州企业“出海”保驾护

航。

该行针对“出海抢单”参团企业和出海人员金融服务需

求,综合制定《中国银行温州市分行支持外贸企业“出海抢

单”金融服务行动方案》,从信贷投放、跨境担保、跨境结算、

汇率风险、内外联动、数字服务、平台对接、个人金融、跨境

供应链、跨境人民币等十个方面着手,提供全方位金融支

持。同时,密切联系温州市商务局、投促局和经信局等牵头

部门,从源头上了解企业“出海抢单”活动的计划安排及参

团企业情况,根据企业所属的分行分支机构或就近原则指

定专项联系人,贴心提供包括融资、结算、汇兑在内的各类

金融服务。

山海虽广,天涯咫尺谱写服务与关怀。

中行温州市分行敏捷响应进出口企业保订单、拓市场、

扩大进出口等方面经营资金需求,强化信贷支持力度,围绕

贸易产业链和供应链整体需求,因客提供订单融资、商业发

票贴现、进口押汇、融易达、福费廷等供应链贸易融资解决

方案。

同时,依托该行完善的外币清算渠道和同业领先的跨

境人民币清算网络,2023年以来,分行围绕“地瓜经济”提

升能级“一号开放工程”“千团万企出国抢订单”等政府和外

贸企业关切的行动,简化单据审核,持续推进更高水平的本

外币贸易结算便利化,全年累计为3644户外向型企业提供

国际贸易结算支持76.86亿美元、跨境人民币经常项目结算

支持89.00亿元,以实际行动更大力度助力温州外贸企业安

心本外币结算。

壮大“地瓜经济”的同时,中行温州市分行也持续推进

产品创新,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如推出“中银跨境汇款直通车”产品,实现跨境汇入汇

款秒级自动入账、跨境汇出汇款直出账;持续推进在线单

证、在线汇款、在线结汇等在线产品及中银企业云直联、中

银企业e管家平台,切实便利外贸企业;积极开展本外币合

一账户试点,便利进出口企业实现“一号通办”,一个账号承

接不同币种国际结算业务;积极推广外管跨境金融服务平

台;积极推进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让客户充分享受简

化手续、简化账户体系、提高资金调拨效率等政策便利。

另悉,该行积极服务外贸新业态。全年分行累计叙做

市场采购贸易收汇6290万美元,同比增长25%,新型离岸

国际贸易5149万美元,同比增长53%。

潮起东方,奋楫者先。中行温州市分行以胸怀“国之大

者”的使命感,创新驱动,全面深耕“五篇大文章”,助力温州

经济更上一层楼,共绘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金融宏伟画卷。

制图/郑群

2024年1月28日 星期日

主编/杨帆 美编/郑群 组版/琴双

第13页

强化使命担当

金融力量为城市蝶变“添砖加瓦”

T7

本报记者 邹雯雯 通讯员 舒晨如 张瑞典

“强城”令下,温州迎来了新的历史定位和奋斗坐标。

强城行动从“一纸蓝图”到“实景画卷”,离不开金融的

助力。作为国有控股银行,中信银行温州分行切实提高政

治站位,胸怀“国之大者”,强化使命担当,主动立足温州、融

入温州,为温州实现大城到强城的蝶变“添砖加瓦”。

“坚持做好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

革三项金融任务。”中信银行温州分行负责人表示,中央金

融工作会议强调,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

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的支

持力度,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温州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温州,创新是城市基因,为高质量

发展注入最强动力——坚持创新首位战

略,高水平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加速引育

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持续壮大科技力量,

引领产业创新。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做好科技金

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

金融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作为“五篇大

文章”之首,充分彰显出科技金融在推动

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支撑性作用。

近年来,中信银行温州分行加快发展

科技金融的步伐,不断引导更多金融资源

流向科技创新和科技型企业。2023 年,

该行成立科创金融中心,分别与温州市科

学技术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和 8 家温州

市知名科创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伙伴协

议,同时推出科创金融创新产品。

“有了1000万元的信用贷款,企业的

发展更有信心了!”温州一家主营专业设

备包装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凭借

科创企业属地化积分卡顺利拿到了贷款,

这是中信银行温州分行落地的首笔科创

企业属地化积分卡项目。中信银行温州

分行凭借专业经验和高效服务,不仅成功

帮助客户解决短期资金紧的燃眉之急,也

为其降低了资金成本,维护了公司的长远

健康发展。

顺利获贷得益于中信银行温州分行

推出属地化科创积分卡、人才贷等创新产

品。对科创属性强、资本运作及有上市预

期的专精特新企业,中信银行温州分行采

用积分卡审批模型,给予最高 3000 万元

信用类贷款;对科创企业管理团队中的核

心人才,推出以人才为主、经营与财务判

断为辅的“人才贷”产品,金额最高可达

3000万元。

积分卡与人才贷产品均在企业资质、

管理团队资历背景、股权投资机构和同业

授信方面进行评估,为客户提供快捷便利

的融资渠道,同时在风险防控方面采取每

半年进行重新打分,内控体系完善。该产

品支持的客户群体不仅包括专精特新企

业,上市公司,单项制造冠军,还包括新一

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

节能环保、医药医疗等科创企业。

除了上规模的科创企业,中信银行温

州分行的金融活水还灌溉到小微企业。

“科创 e 贷”是基于各地中小企业主管部

门提供的“专精特新”企业名单基础上,结

合征信、工商、司法等数据维度,为科创型

小微企业提供的用于生产经营等的流动

资金贷款服务,是纯线上信用贷款,具有

额度高、操作简便、审批高效等特点,更高

效地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科

技与资本融合,带动整体“专精特新”企业

的质量大幅提升“。对我们中小企业来说,

是一个比较大的帮助,利率优惠速度快。”

一家从事半导体封装材料研发、生产及销

售的企业主对“科创 e 贷”能办理无还本

续贷以及全程都是线上化操作赞不绝口。

激活城市创新基因

推进科创金融业务发展

“链”润实体,供应链金融在解决中小

微企业融资问题、创新推动实体经济发

展、扩大有效投资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

的作用。

近年来,为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打

通产业链”号召,中信银行温州分行在不

断优化“房抵贷”的基础上,围绕普惠金融

供应链生态圈,全面加强上下游场景客户

一体化经营,加大“线上自动化”模式的信

用贷款推动力度,重点通过小微企业园区

模式、核心企业拓展、“专精特新”白名单

等,加大“政采 e 贷”“惠加 e 贷”“订单 e

贷”“经销 e 贷”“科创 e 贷”“商票 e 贷”等

全系列线上产品推动力度。

2023年4月,中信银行温州分行成功

落地国家电网普惠金融订单e贷(数据模

式)业务,为国家电网的上游小微供应商

提供线上化融资服务,实现授信 1000 万

元,并实现了首笔投放,成为国家电网普

惠金融供应链项目在中信银行落地的首

单业务。

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要共同发展,

就要解决特定行业链上中小企业的融资

问题。温州一家主营家居电气一体化解

决方案服务的上市公司子公司,旗下经销

商遍布全国各地,通过传统的现金结算来

支付货款,经销商支付压力大,独立融资

能力较弱。该企业为拓宽销售渠道、增强

企业竞争,有意向扶持经销商融资。中信

银行温州分行在了解企业经营需求后,多

次上门对接沟通,提供了基于核心企业与

经销商的合作年限、历史交易数据的供应

链场景“经销e贷”金融服务方案。

给予核心企业核定一定的增信额

度,单户经销商最高 500 万元信用授信

额度,实现一点做全国,经销商全程线上

化操作,实现当天放款。截至 2023 年

末,为全国 10 户经销商授信 4200 万元,

累计放款3206万元。“‘经销e贷’为我们

增加了预收账款,降低了应收账款,优化

了财务报表,同时解决了企业经销商融

资难的痛点!”该企业的财务负责人给予

点赞。

2023 年,中信银行温州分行累计落

地供应链项目5个,为36户小微企业累计

投放 0.94 亿元,并带动 6 户首贷户;全年

投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9.39亿元,服务普

惠小微客户619户。

金融“链通”产业发展

积极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

数字化技术赋能

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数”通上下,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展现新作为。

在浙江省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建设“智慧国资”与“数

字国企”的大背景下,中信银行温州分行将交易银行转型作

为赋能温州实体经济、山区“五县一区”经济高质量发展重

点工作之一,推出了业内领先的“交易+2.0”生态体系和司

库服务体系。该体系依托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中心等

管理平台,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以资金集中和信息集中

为重点,以提高资金运营效率、降低资金成本、防控资金风

险为目标,以服务战略、支撑业务、创造价值为导向,对企业

资金等金融资源进行实时监控和统筹调度,实现现代企业

治理机制。

2023年以来,为推进司库“一号工程”,服务优质客户、

深化客户经营,中信银行温州分行成立了司库建设工程领

导小组,研究组织推动措施与客群服务方案,强化部门协

同、赋能一线,联合开展大走访,相继落地了数个政府平台、

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项目。

后续,该行将继续围绕“看得见、调得动、管得住、

用得好”的司库建设要求,统筹资金,业财融合,集成中

信银行领先的交易银行生态化产品体系,致力为温州

各行业龙头集团企业、山区“五县一区”国资平台企业

提供更便捷、高效、智慧的一体化综合金融服务,赋能

温州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发挥“中信特色”,传递“中信温度”,不断贡献“中信金

融力量”。

推进便利化升级

提高高水平跨境金融服务能力

奔赴四海,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为温州企业在

“走出去”和“引进来”方面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中信银行温州分行积极践行“专业、快捷、灵活”的“3S”

服务理念,发挥卓越的跨境金融服务能力,通过为企业提供

全场景、全流程式的跨境金融服务,为构建高水平的双循环

发展新格局贡献力量。

在跨境交易结算方面,该行不断推动数字化转型和服

务效能提升,以客户需求为核心,陆续推出了外汇交易通、

资本宝、信银智汇等一系列产品,为进出口企业、外商投资

企业、跨境电商等企业主体提供便捷高效的一站式跨境结

算服务,并以“汇率风险中性”为原则,通过提供“管家式”外

汇交易服务,为企业应对外汇市场风险提供资讯和交易一

体化的专业管理方案。在授信支持方面,该行针对中小微

外贸企业轻资产发展、缺乏抵质押物的特点,针对不同适用

场景,陆续推出了外向型企业积分卡、出口e贷、关税e贷等

纯信用授信产品,以高效的授信效率和便捷化的提款方式,

解决外贸企业融资难的困惑。

“企业成立的时间短,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经营规模较小,

在没有抵押物的情况下,很难获得传统银行融资。是中信银

行温州分行为我们破了局!”温州某酒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营

红酒进口贸易的民营企业。由于红酒在进口环节需征收较

高的进口关税和各类附加税,约占商品进口价值的 20%-

30%,对企业流动资金占用较高。在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后,

中信银行温州分行主动向企业推荐了“关税e贷”产品,并安

排专人指导企业进行线上贷款申请操作,短短几分钟就完成

了授信申请、审批、合同签订、融资放款和缴纳税费。

此外,在海外投资和跨国经营方面,中信银行积极响应

国家战略,通过与信银国际、信银(香港)投资等海外机构的

协同联动,为企业在跨国经营、海外融资等多种场景提供了

一揽子跨境综合服务方案。

温州某新能源电池制造商于2023年12月在港交所正

式挂牌上市,为港交所2023年度第四大募资项目。中信银

行温州分行在企业上市前后,组织专家团队上门向企业宣

传上市相关外汇政策,并对上市后募集资金的调拨及使用

提供了全周期跨境金融服务方案,协助企业高效完成募集

资金调回境内及汇兑划转等手续。这背后是,中信银行温

州分行凭借在上市领域的专业优势和丰富经验,为多家在

港交所、纳斯达克上市的温企提供包括上市、增发、回购和

私有化退市等全流程跨境金融服务。

同时,2023年,中信银行温州分行凭借卓越的专业能

力、创新精神和优质服务,先后为多家境内外上市企业和跨

国公司提供了跨境银团贷款、跨境资金池及境外上市跨境

结算等一揽子、全流程服务,并在全市率先落地合格境外有

限合伙人(QFLP)试点业务,助力温企国际化经营发展,提

升国际市场影响力。

击鼓催征稳驭舟,奋楫扬帆启新程。

以“强城”赢未来!中信银行温州分行将继续勇担国有

金融企业使命担当,服务发展大局,以金融血脉滋养经济肌

体,深度融入“强城行动”,为全力建设更具活力的“千年商

港、幸福温州”、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第三极贡献更多中信

力量。

制图/郑群

中信银行

温州分行

2024年1月28日 星期日

主编/邹雯雯 李博 美编/郑群 组版/琴双

中信银行温州分行领导班子走访青

山控股集团。

中信银行温州分行召

开科创金融战略发布会。

CBD全景。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多媒体电子书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