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5期电子刊

发布时间:2024-3-15 | 杂志分类:其他
免费制作
更多内容

2023年第5期电子刊

????????????????????????????????????????????????????????????????????????????????????????????????????????????????????????????????????????????????????????????????????????? ?《旅游论坛》编辑委员会主 任:林春逸副 主 任:杨莎莎 保继刚顾问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马 波 马 勇 王 宁 田 里 孙九霞 李丰生 邱汉琴 谷慧敏吴必虎 肖洪根 张河清 张凌云 林德荣 罗秋菊 姚延波 徐红罡黄震方 黄松山 谢彦君 戴 斌委 员(按姓氏笔画排序):马 凌 马晓龙 王 辉 王 莎 王亚娟 文 彤 左 冰 白 凯厉新建 刘 俊 刘 佳 刘军胜 刘 逸 吕兴洋 李春晓 李咪咪李 山 李师娜 李艳凝 李 渊 陈钢华 陈志钢 宋 瑞 吴晨光吴茂英 金 鑫 杨晶晶 杨兴柱 杨 懿 杨 勇 余意峰 张朝枝张宏磊 张骁鸣 孟 芳 赵书虹 赵 磊 郑丹妮 查建平 高元衡翁时秀 梁增贤 曹芳东 黄琢玮 黄潇婷 章杰宽 曾国军 粟路军谢朝武 谢 霞秘... [收起]
[展开]
2023年第5期电子刊
粉丝: {{bookData.followerCount}}
文本内容
第2页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来源期刊

双月刊 2008年创刊

主管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主办单位:桂林旅游学院

学术支持: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

南开大学现代旅游业发展省部共建

协同创新中心

编辑出版:《旅游论坛》编辑部

第3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旅游论坛》编辑委员会

主 任:林春逸

副 主 任:杨莎莎 保继刚

顾问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马 波 马 勇 王 宁 田 里 孙九霞 李丰生 邱汉琴 谷慧敏

吴必虎 肖洪根 张河清 张凌云 林德荣 罗秋菊 姚延波 徐红罡

黄震方 黄松山 谢彦君 戴 斌

委 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马 凌 马晓龙 王 辉 王 莎 王亚娟 文 彤 左 冰 白 凯

厉新建 刘 俊 刘 佳 刘军胜 刘 逸 吕兴洋 李春晓 李咪咪

李 山 李师娜 李艳凝 李 渊 陈钢华 陈志钢 宋 瑞 吴晨光

吴茂英 金 鑫 杨晶晶 杨兴柱 杨 懿 杨 勇 余意峰 张朝枝

张宏磊 张骁鸣 孟 芳 赵书虹 赵 磊 郑丹妮 查建平 高元衡

翁时秀 梁增贤 曹芳东 黄琢玮 黄潇婷 章杰宽 曾国军 粟路军

谢朝武 谢 霞

秘书长:吕观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旅游论坛》编辑部

主 编:杨莎莎

执 行 主 编:保继刚

常务副主编:吕观盛

执行副主编(按姓氏笔画排序):

刘 逸 陈钢华 赵 磊 翁时秀 梁增贤 章杰宽

编辑部主任:吕观盛

编 辑:吕观盛 连云凯 伍燕琼 吴宇玲

地 址:广西桂林市雁山区良丰路26号桂林旅游学院旅齐楼211室

邮 编:541006 电 话:0773-3691702

编辑部网址:http://gllylt.cbpt.cnki.net

电 子 邮 箱:lylt1998@163.com

第4页

第16卷 第5期(总第93期)双月刊 2023年9月25日出版

“新时代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专辑

目 次

主持人导语 …………………………………………………………………………………………… 宋 瑞(i)

理论探索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目标与指标体系构建 …… 谢 婷,宋 瑞,周功梅,武新淇(1)

文化氛围:文化和旅游融合测度的核心概念与理论框架探索 ……………… 张朝枝,徐 鼎,王楚涵(14)

治理现代化视角下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 宋 瑞,杨晓琰,张琴悦(21)

数字化对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推动机制研究 …………………………………………… 金 准,夏亚龙(32)

文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 ……………………………… 魏 敏,许 锐,魏海湘(43)

乡村地区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深度融合发展成效评价研究 ………………… 张新成,高 楠,白 凯(54)

中国省域文旅融合态势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 江金波,王 超(65)

文旅融合、科技创新与城市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 …………………… 宋昌耀,顾嘉倩,张 琪,厉新建(77)

历史文化街区文旅融合的内涵结构与实证测度———以晋江五店市为例

……………………………………………………………………… 章 坤,谢朝武,张江驰,魏 昭(89)

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国际经验与相关启示 ……………………………………………………… 周功梅(100)

新时代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路径探析———以广西为例 ……………………………………… 曹庆华(110)

研究进展

国内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和机制研究述评 ……………………………………… 宋子千,马晓芬(119)

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研究进展与新时代发展趋向 …………… 张新成,王琳艳,高 楠,宋 晓(129)

其 他

《旅游论坛》征稿启事 ……………………………………………………………… 《旅游论坛》编辑部(140)

刊名题词:钱其琛(国务院原副总理)

期刊基本参数:CN45-1363/K*2008*b*A4*139*zh*P*$15.00*1000*13*2023-9-25

第5页

Sep.,2023 TOURISM FORUM Vol.16 No.5

CONTENTS

ConstructingtheGoalsandIndicatorsfortheIntegratedDevelopmentofCultureandTourisminthe

ContextofChinese-StyleModernization …………… XieTing,SongRui,ZhouGongmei,WuXinqi(1)

CulturalAtmosphere:ExploringtheKeyConceptforMeasuringtheIntegrationof

CultureandTourism ……………………………………… ZhangChaozhi,XuDing,WangChuhan(14)

ResearchontheIntegratedDevelopmentofCultureandTourismfromthePerspectiveof

GovernanceModernization ………………………………… SongRui,YangXiaoyan,ZhangQinyue(21)

StudyontheMechanismofDigitalizationtoPromotetheIntegrationofCultureandTourism

……………………………………………………………………………………… JinZhun,XiaYalong(32)

InherentLogicandImplementationPathoftheIntegrationofCultureandTourismin

PromotingRuralRevitalization …………………………………… WeiMin,XuRui,WeiHaixiang(43)

ResearchontheEffectivenessEvaluationoftheDeepIntegrationofCulturaland

TourismPublicServicesinRuralAreas ………………………… ZhangXincheng,GaoNan,BaiKai(54)

ResearchontheEvolutionofCulturalTourismIntegrationDynamicsandInfluencingFactorsin

China'sProvincialAreas ……………………………………………………… JiangJinbo,WangChao(65)

IntegrationofCultureandTourism,InnovationofScienceandTechnology,andHigh-quality

DevelopmentofUrbanTourismEconomy ……… SongChangyao,GuJiaqian,ZhangQi,LiXinjian(77)

ConnotationStructureandEmpiricalMeasurementofCultureandTourismIntegrationin

HistoricalandCulturalBlocks:CaseStudyofWudianTowninJinjiangCity

………………………………………………… ZhangKun,XieChaowu,ZhangJiangchi,WeiZhao(89)

InternationalExperienceandRelatedImplicationsofCultureandTourismIntegration

…………………………………………………………………………………………… ZhouGongmei(100)

ExploringthePathofIntegratedDevelopmentofCultureandTourismintheNewEra

———CaseStudyofGuangxi ……………………………………………………………… CaoQinghua(110)

AReviewontheModeandMechanismofIntegratedDevelopmentofCultureandTourisminChina

………………………………………………………………………………… SongZiqiain,MaXiaofen(119)

ResearchProgressonDeepIntegrationofCultureandTourismIndustryandDevelopment

TrendintheNewEra …………………… ZhangXincheng,WangLinyan,GaoNan,SongXiao(129)

第6页

2023年9月

第16卷 第5期

doi:10.15962/j.cnki.tourismforum.202305050

http://gllylt.cbpt.cnki.net

主持人导语

宋 瑞1,2

(1.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商学院,北京 100006;2.中国社会科学院 财经战略研究院,北京 100006)

文化和旅游之间有着悠长而紧密的相伴关系。中国自古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传统;西方中世纪青

年贵族有“壮游”的习俗。在我国,自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组建以来,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因机构改革而热,

循时代趋势而显,应发展之需而实,沿学理之路而深。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

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理解和实现文化和旅游之“深度融合”,亟须在理论和实

践上拓展宽度和深度。

本期我们邀请多位活跃在旅游研究前沿的知名和骨干学者,围绕新时代下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理论

与实践,从不同维度展开深入探讨,其中多数文章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或重点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现代化历史上恢宏独特的理论实践创新,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需将其置于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加以理解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文化和旅游融合发

展目标与指标体系构建》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出发,构建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目标体系和评

价指标,使之目标更明确、操作更可测。

在测量文化和旅游融合效果时,多数学者着眼于产业的视角。《文化氛围:文化和旅游融合测度的核心

概念与理论框架探索》从消费者的视角出发,分析文旅融合与文化氛围的形成机理,并基于感知循环模型和

刺激-有机体-反应理论提出以文化氛围评测文化和旅游融合深度的理论分析框架。该文的新颖性主要在

于研究视角与学科根源的不同。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而文化和旅游领域的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

要组成部分。《治理现代化视角下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研究》按照“主体-工具-效能”的逻辑,剖析了治理

现代化对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影响机制、现实状况和优化路径。该文从治理现代化的视角强调了多主体协同

治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数字化浪潮正在全面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从消费者、生产者、治理者等各个层面为文化和

旅游融合赋予新需求、新工具和新手段。《数字化对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推动机制研究》通过对需求端、供给端

和治理端的系统解析,探讨了数字化如何为文化和旅游业带来融合新动能。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系统方案,文化和旅游融合可助推其实现。《文旅融合

推动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结合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政府、供给方和旅游者的行为互动在文旅融

合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演变过程中的作用。将博弈论和相关方法应用于文化和旅游融合研究是该文的最大亮

点所在。

[收稿日期]2023-08-10;[修回日期]2023-09-15

[作者简介]宋瑞(1972-),女,陕西西安人,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

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休闲基础理论与公共政策,

E-mail:songrui@cass.org.cn。

第7页

文化和旅游融合之难点在于公共服务,而乡村地区公共服务相对不足,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更是

难上加难。《乡村地区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深度融合发展成效评价研究》以全国30个省份为研究对象,构建

了乡村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深度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分析了乡村地区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深度融合

发展的3种路径。其研究结论可为指导不同类型乡村推动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融合提供了科学依据。

评估和测度不同尺度下文化和旅游融合程度及其演变趋势的文献为数众多。《中国省域文旅融合态势

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构建了“技术-组织-环境”(TOE)的理论框架,以2011-2019年我国30个省级行

政单元相关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最优参数的地理探测器探究其空间分布态势的驱动机制。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文化和旅游发展中,城市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文旅融合、科技创新

与城市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对文旅融合、科技创新与城市旅游经济发展三者关系的理论探讨,以2009

-2019年中国26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样本,通过非线性面板门槛模型检验了科技创新作用下文旅融

合对城市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

文化和旅游融合研究以宏大视野和供给视角居多,鲜有学者关注到历史街区等微观尺度,并从游客体验

视角加以探究。《历史文化街区文旅融合的内涵结构与实证测度———以晋江五店市为例》从资源、产品和产

业等3个层次建构相关指标体系,并以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之一的晋江五店市历史文化街区为例进行

实证研究。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英国以博物馆旅游闻名于世,美国的主题公园旅游备受关注,日本的动漫旅游和

韩国流行文化旅游也各有特色,《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国际经验与相关启示》基于对上述国家典型经验的全面

总结和系统分析,从供给端、需求端、主体端和技术端为我国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提出具体建议。

广西历史悠久,文化特色突出,旅游发展较早。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亟须结合自治区区情探求推动文化

与旅游深度融合的现实路径。《新时代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路径探析》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

路,客观分析了广西文化和旅游融合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并借此提出具体建议。

本次专辑还特选了2篇研究综述文章。《国内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及机制研究述评》重点围绕融合

模式和融合机制展开,为提炼若干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典型模式以及构建文化和旅

游融合发展机制整合分析框架奠定了基础。《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研究进展与新时代发展趋向》从历史

维度出发,按照“文献整理—研究历程—主题统计—科学问题—学术动态—未来趋向”的思路,梳理了2001

-2021 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并提醒关注高质量视角、数字经济、共同富裕、国家文化公园等议题。

综上,本期十余篇文章围绕“新时代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这一主题,展开了多维度、多学科、多方法的探

究。就讨论的主题而言,上述文章分别将文化和旅游融合与中国式现代化、治理现代化、数字技术、乡村振兴

等重大议题紧密结合,使研究视野更加宽阔;就地理尺度而言,相关文章涉及国家、省域、城市和街区等不同

层次,并提供了国外镜鉴,使研究对象更加多层;就研究方法而言,多数文章兼涉理论辨析与实证分析,试图

在学理深度和实践测度方面有所拓展,使研究方法更加多样,特别是定性定量混合研究方法的应用成为普遍

趋势。

波澜壮阔的社会实践是理论和思想诞生的丰厚土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从我国改革发展实践中提

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伴

随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实践的纵深推进,诸多颇有价值的学术成果不断涌现。期待本期专辑在促进相关研

究视野更加宏阔、研究深度迈向纵深、研究尺度趋向多元、研究方法更加多样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愿您开

卷有益。

旅 游 论 坛 2023年 第16卷 第5期

第8页

2023年9月

第16卷 第5期

doi:10.15962/j.cnki.tourismforum.202305051

http://gllylt.cbpt.cnki.net

【理论探索】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文化和旅游融合

发展目标与指标体系构建

谢 婷1,宋 瑞2,3,周功梅4,武新淇1

(1.北京体育大学 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北京,100084;2.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商学院,北京 100006;

3.中国社会科学院 财经战略研究院,北京 100006;4.重庆工商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重庆 400067)

[摘 要]文化和旅游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已成为国家战

略,因此须将其置于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加以理解、审视、把握和推进。文章在系统梳理相关文献

的基础上,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分3步构建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目标体

系和评价指标。首先,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总体要求,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5个

维度出发,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目标设定为增强和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治理现代化、国家软

实力、人民幸福感和生态文明;其次,根据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代表性、现实性和可比性等原

则,构建了由5个目标层、16个准则层和52个操作层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根据专家打分情

况,运用层次分析法为各级指标赋予权重。本研究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文化和旅游的全

方位、多维度融合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文化和旅游融合;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融合目标;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84(2023)05-0001-13

党的二十大报告着眼于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

怎样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时代课题,揭示了以

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

义,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本质要求和目

标任务,指明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时间

表和路线图。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是在人口规模巨大、历史传统悠久、资源环境

脆弱的国情基础上推进的以人民为中心并致力于全

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1]。中国

式现代化是各领域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现代

化[2],具体包含5个方面的特征:人口规模巨大、全

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

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区别于西方的“串

联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时空压缩性与任务多

重性相叠加、国家自主性与人民主体性相契合、后发

赶超性与前瞻反思性相同步、要素综合性与结构复

合性相 交 融 的 现 代 化,具 有 复 合 型 与 “并 联 式”特

1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研究”(23ZDA092)与中国社会

科学院基础学者资助项目“中国旅游发展实践的学理解析与世界表达研究”(XJ2022004)共同资助。

[收稿日期]2023-08-10;[修回日期]2023-09-06

[作者简介]谢婷(1979-),女,陕西汉中人,博士,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Email:xtqq@bsu.edu.cn;宋瑞(1972-),女,陕西西安人,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

学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休闲基础理论与

公共政策,E-mail:songrui@cass.org.cn(通讯作者);周功梅(1992-),女,四川达州人,博士,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经济、康养旅游,E-mail:zgongmei1992@163.com;武新淇(2000-),男,山东临沂人,北京体育

大学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E-mail:2105640182@qq.com。

第9页

征[3]。中国式现代化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

面进步为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

本指引。现代中国的文化和旅游发展是中国式现代

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须将其置于中国式现代化背景

之下加以理解、审视、把握和推进。换言之,应以中

国式现代化作为价值引领,指导文化和旅游融合发

展实践和相关理论研究。

1 相关研究简述

文化和旅游具有天然的紧密联系性。从中国传

统文化中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到西方中世纪青

年贵族的“壮游”,再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在领略

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4],人们

对二者之间关系的理解愈发深刻。2018年,中华人

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的组建,使得文化和旅游融

合成为一项重要的机构改革任务、一个显著的产业

发展趋势和一个热门的学术研究话题。就相关学术

研究而言,学者们围绕文化和旅游“为何”融合、“如

何”融合、融合得“怎样”以及“如何”进一步推动其深

度融合等议题展开了研究。从应然与实然的角度来

看,对文化和旅游“为何”融合以及融合得“怎样”的

探究尤为重要。具体涉及二者融合的根源、动力、目

的和效果。

1.1 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根源

探讨文化和旅游融合,其逻辑起点是对二者之

间关系的解析。旅游活动既是经济活动,也是文化

活动,对此我国学界早有共识。1986年于光远先生

提出:“旅游是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事业,又是文化性

很强的经济事业”[5]。1998年王义民发表了“旅游

研究应‘从经济进由文化出’”的观点[6]。第七个五

年计划期间完成的“旅游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研究课

题提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这一论断至今仍被广

泛引用。“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的说法在20世纪末便已成型,而后通过2009年发

布的《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得

到广泛传播,“灵魂载体说”成为文化和旅游关系阐

述中最具影响力的观点之一。此后,还有“资源市场

说”“诗与远方说”“文旅促彰说”等各种表述。这些

生动形象的说法,为人们理解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提供了认知基础。

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组建后,研究者对文化和

旅游融合的关注点从机构改革切入,并逐渐走向深

入,并试图提出更加深刻的哲学解释和更加系统的

学理阐发。其中既有对“灵魂载体说”等观点的反

思[7]30,也 有 从 身 份 认 同[8]、国 家 政 策[9]、追 寻 幸

福[10]、空间生产[11]、综合视角[12]等角度的探讨。例

如,傅才武等指出,对文化和旅游关系的认识应从

“体用二分”(文化为魂、旅游为用)转向“体用一致”,

二者“相互赋值”[7]32;张朝枝认为,寻求文化身份认

同是文化和旅游关系的起源,而当文化成为旅游者

的身份符号时二者的关系得以强化[8]:徐金海认为,

文化和旅游关系的本源是追求人生幸福[9]

;宋瑞则

指出,应从多学科、多角度出发系统辨析文化和旅游

及其关系[10]25。总体来看,已有的相关研究正从现

象描绘走向哲学解释。

1.2 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动因

围绕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动因,研究者重点关注

其必然性和动力机制。就其必然性而言,学者分别

从产业特征、时代要求、产业需求等角度加以论证。

张海燕等指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能有效发

挥创新、整合和结构优化等功能,从而提升产业竞争

力[11]。范建华等认为,两大产业均具有文化和经济

双重属性 以 及 无 边 界 性,因 此 融 合 发 展 是 必 然 趋

势[12]。兰苑等点明,旅游活动蕴含的文化体验和旅

游消费需求升级要求,是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的重

要因素[13]。崔凤军等基于功能、资源、市场、行政和

人才等5个视角,分析了文化和旅游融合“何以可

能”[14]。就其动力机制而言,研究者分别从供给方、

需求方与环境等方面予以论证。苏卉从产业特征、

外在动力和内在动力等3个维度分析了文化和旅游

融合的动因[15]。孟茂倩认为,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内

生性动力包含市场消费需求、资本利益追求和企业

竞合行为等3个方面,外生性动力包括创意产业兴

起、技术进步和 “市场友好型”产业政策等 3 个 方

面[16]。侯兵等认为,文化和旅游融合的促进机制可

归纳为“渗透交叉—重组促进—创新驱动—多元协

同”四重作用机制,分别对应于深度融合的技术与产

品、业务 与 组 织、产 业 与 市 场、全 要 素 等 不 同 层

面[17]。以上均是从定性的角度对文化和旅游融合

动力机制的探讨。也有学者从定量的角度进行分

析。例如:周春波基于面板计量方法证实,消费需

求、制度环境与技术创新是文化和旅游融合的主要

动力[18]

;王乃举基 于 专 家 咨 询 法 与 DEMATEL—

ISM 联立模型,研究发现,地方政府顶层设计、企业

投资实力、社区决策话语权及文化自觉自信实践均

是传统村落进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原因[19]。

整体而言,学者在以下几个方面达成基本共识:

2

旅 游 论 坛 2023年 第16卷 第5期

第10页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是消费需求升级、企业利益诉

求、技术进步与创新、产业政策推动等各种因素的综

合作用。其中,消费需求是首要动因,而企业对效益

的追求也是重要的内驱力,技术进步与创新以及产

业政策等则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提供支持、创造

的可能。总体来看,围绕该议题的研究正在从机械

性的因素罗列走向系统性的机制分析。

1.3 文化和旅游融合的目标

2018年之前,文化和旅游是两个关联紧密但分

别管理的领域;此后,除机构整合这一直接任务以

外,从深层、整体和长远来看,文化和旅游融合应该

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关注。黄大

勇等认为,文化和旅游融合的目标向度体现在个体、

群体、社会与产业等4个层面,即满足个体愉悦体

验,群体价值意义追求和社会幸福生活需求,推动文

旅产业融合[20]145。宋瑞指明,文化和旅游均是实现

个体幸福和社会幸福的重要内容及方式,且二者融

合可助推幸福提升[10]26。马波等则认为文化和旅游

融合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类完美”[21]。

综合来看,学者们认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

目标可从经济、产业发展、居民幸福和国家软实力等

维度来理解。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文化和

旅游融合可为经济转型提供新的增长点[20]144。在

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文化和

旅游融合可为文化发展繁荣注入活力[22]113,并助推

旅游发展品质的提升[23],促进产业国际化[24]和协

同高质量发展[25]。在提升民众幸福感和获得感方

面,学者们从目的地(居民)和客源地(游客)双重视

角分析,认为文化和旅游融合有利于当地居民享受

旅游发展红利进而提升幸福感;游客获取高质量旅

游体验及文化获得感[26],也有助于旅游者个体构建

文化身份认同[27]和国家认同[28]。在提升国家文化软

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方面,文化和旅游融合有利于提振

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及国际影

响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路径[22]116。

1.4 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效果

如何评估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效果,也是学界关

注的重要问题。研究者多采用定量的方法,分别从

省区、区域、城市、县域等多个尺度进行探索。其中,

基于省域尺度的研究成果最为丰富。例如,张琰飞

等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分析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

合关系与 区 域 差 异,证 实 两 者 间 长 期 存 在 耦 合 关

系[29]

;曲景慧使用耦合协调模型对我国31省(自治

区、直辖市)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水平及时空

变动特征进行了定量测评,研究发现:两大产业融合

水平有所提升、区域差异日益缩小,但融合程度不

高、仍处于融合初级阶段[30]。翁钢民等[31]、刘安乐

等[32]、吴丽等[33]也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从省区层

面对我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水平进行了量

化分析。在区域及城市层面,侯兵等[34]、方忠和张

华荣[35]、王秀伟[36]分别对长三角地区、福建省各城

市、大运河文化带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水平

进行了评价。此外,也有学者对从产业耦合的视角

来衡量文化和旅游融合成效提出了质疑,并试图通

过构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指数”来量化文化和旅

游融合水平[37]。还有少数研究关注到文化和旅游

融合潜力、文化和旅游融合对社会福祉、旅游产业结

构升级的影响[38-40]。

综上,围绕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为何”和“如

何”的问题,现有研究为今后研究提供了必要基础,

但也还存在一定的深化空间。其一,针对文化和旅

游融合目标,现有研究虽有触及,但大多仅从少数几

个维度,特别是产业维度加以探究,并未与中国式现

代化这一伟大历史进程相结合。实际上,推动文化

和旅游融合发展乃至深度融合发展,不仅是短期机

构改革任务,也不局限于文化和旅游产业自身,还需

要从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时代命题出发,加以理解和

把握。其二,针对文化和旅游融合效果,现有研究大

多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并借鉴物理学的耦合协调度模

型进行评估。实际上,基于耦合协调度所做的量化

分析是文化和旅游融合水平而非其全部效果,尤其

是,由于已有研究成果没有明确的融合目标作为指

引,文化和旅游融合效果评估缺乏“准星”和“标尺”。

为此,亟须在明确文化和旅游融合目标的基础上,构

建系统、可量化的指标体系。

2 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目标设定

新时代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指

向以经济现代化为先导、以政治现代化为保障、以文

化现代化为灵魂、以社会现代化为条件、以生态现代

化为基础等不同维度的全面 现 代 化[41]26。也 就 是

说,经济领域要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发展转变,充

分体现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政治领域要实现国

家治理现代化,充分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本质;

文化领域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从精神层

面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社会领域要以保

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带领人民创造美

3

谢 婷等: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目标与指标体系构建 理论探索

第11页

好生活;生态领域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41]32。因此,文化和

旅游融合发展需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从

不同维度设定其目标体系。

2.1 经济维度:高质量发展与文化和旅游融合

高质量发展是充分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

共享发展理念的发展。换言之,高质量发展就是要

让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

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

发展。与高速增长阶段主要以工具理性为动力的机

制不同,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有更具本真价值理性的

新动力机制,即更自觉地主攻能够更直接体现人民向

往目标和经济发展本真目的的发展战略目标[42]。

在新发展阶段,文化和旅游要发挥推动高质量

发展的重要支点作用,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

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动力,就必须尽快解决融合发展

中的重点、难点和痛点,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

角度,引导文化和旅游两大系统在产业层面、产品层

面和公共服务层面等进行深入融合。特别是要以商

业类、混合类、公益类产品融合以及渗透型、交叉型、

重组型和创新型产业融合为抓手,以公共服务体系

融合为重点,全面推进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促进

文化和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推动国民经济

高质量发展。

2.2 政治维度:治理现代化与文化和旅游融合

文化和旅游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文化领域的治

理现代化问题而言,关键是要实现3个转型:一是从

分业管理向综合管理转变,由“小文化”向“大文化”转

变,由纵向式管理向纵横结合的综合式管理转变;二

是从单一管理主体到管理主体多元化,逐步形成“政府

-专家-民众”共同治理模式;三是从依靠行政管理为

主向依法管理为主转变[43]。就旅游领域而言,部门治

理模式的弊端日益明显,适宜性也面临严峻的挑战[44]。

治理现代化要求重塑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凸显

多主体的协同耦合关系,在评价指标上体现治理主

体、资源和方式的多元化,尤其是要着眼于价值塑造

能力、资源集聚能力、网络构建能力、流程创新能力

和问题回应能力等治理能力的提升[45]26。从治理现

代化角度来看,文化和旅游融合过程中还存在诸多

挑战。例如,涉及不同层级、不同部门的政府、各类

企业、相关协会、社会组织、游客、居民等不同主体,

其特点、诉求、职能等也各有不同。如何明确上述主

体的各自职责和相互关系、如何构建起现代化的治

理体系化、如何提升各自以及作为整体的治理能力

等,都还有待解决。

2.3 文化维度:国家软实力与文化和旅游融合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世界范围内

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态势,如何加快建

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我

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如何继续推进人类各种文明

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必须面对的问题[46]。文化和旅游是传播中华文化

和展示我国现代化建设成就的窗口。

文化和旅游融合与国家软实力主要涉及对内和

对外两个方面:对内而言,要通过文化和旅游融合发

展激发民众对我国文化理想和文化价值的高度信

心,提升各族群众的文化认同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

体意识;对外而言,要通过旅游传递中国文化,通过

旅游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国际社会

和海外民众对中国的了解、认知和认同,使我国在国

际社会的政治地位和作用更具影响力,在国际形象

上更具亲和力。

2.4 社会维度:人民幸福感与文化和旅游融合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

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文化和旅游对于

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更好满

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而言具有重要

的作用。不管是从个体幸福还是社会幸福的角度来

看,旅游和文化都是重要的内容和方式,其融合发展

具有进一步提升幸福的作用。一方面,人作为历史

文化的存在,生活于特定的价值与文化模式中,人们

对幸福的体验是由文化定义的,只有置身于特定的

文化之中,才能领悟到生命的意义,从而获得属于人

的幸福[47]。另一方面,旅游对于促进人的幸福感具

有重要的作用,旅游的本质是人为了追求幸福体验

的一种活动。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应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

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以及生活质量为目标。这里

的“人”既包括消费者(旅游者)、从业者,也包括居

民。从人民幸福感的角度来看,文化和旅游融合的

目的在于全面、持续、均衡地提高游客、从业者和当

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2.5 生态维度:生态文明与文化和旅游融合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

是基于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的生

4

旅 游 论 坛 2023年 第16卷 第5期

第12页

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撑的物质、精神、制

度方面积极成果的总和[48]41。随着生态文明体制改

革的逐步完善,“四梁八柱”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

本形成,绿色发展理念已融入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

方面。文化和旅游业既是展示“美丽中国”建设成果

的重要窗口,也是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

山”生态文明发展理念的重要载体。生态文化可分

为3个结构层次:一是精神层次,涉及伦理和价值观

的生态转型;二是物质层次,主要是科学技术和经济

发展的生态转型;三是制度层次,以法制和法规等来

规范人与社会和自然的行为关系[49]。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应以践行和推动生态文明

为目标,探索优化和统筹人类活动、产业发展与生态

建设之间的关系,提升绿色发展内驱力,使文化和旅

游业真正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者。要通过文化

和旅游的融合发展,促进生态文明教育,抑制野蛮式发

展和掠夺式开发,同时规范游客等相关利益者行为。

上述目标应体现在精神、物质和制度等3个层次。

综上,结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5个维度,可

构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目标体系(图1)。

图1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目标体系

3 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3.1 构建思路

在明确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目标体系的基础

上,充分借鉴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评价指标体系设

定的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代表性、现实性和可

比性等6大原则[50],确定具体指标,构建一套可测

可视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构

建流程如图2所示。

在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参考已有的研究文

献并对学界专家和业界从业者进行访谈后,分别将

每个目标要素设定为目标层,而后在每个目标层下

确定文化和旅游融合评价体系中的准则层和操作

层。具体运用亲和图法(AffinityDiagram)对指标

进行分类整理,提取出关键的指标要素,并采用层次

分析法,按照指标之间的隶属关系和相关关系形成

不同层次的聚集组合,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并对计

算结果做归一化处理。

5

谢 婷等: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目标与指标体系构建 理论探索

第13页

图2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3.2 指标体系

3.2.1 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指标以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发展质量

评价为主线,旨在从产业层面、产品层面和公共治理

环境层面反映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发展情况。产业高

质量发展包含产业融合情况、产品融合情况和公共

治理环境等3个二级指标。其中,产业融合情况包

含文化和旅游融合主体规模、文化和旅游融合经济

效益和文化和旅游融合人才保障等3个三级指标,

分别侧重企业数量的规模、行业资金规模和收益、从

业人才规模等角度衡量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情

况,测算依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文化和旅游部等公开

数据以及上市公司企业的数据库。产品融合情况包

含文化和旅游融合产品感知及文化和旅游融合产品

满意度等2个三级指标,指标侧重于从消费者产品

感知的角度衡量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效果,采用

线上和线下的形式开展问卷调查,并结合大数据技

术进行数据采集。公共治理环境包含对文化和旅游

融合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等2个三级指标,主要通

过梳理中央和地方统计年鉴、统计公报以及政策文件

的方式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初步考虑指标体系设

定如下(表1)。

表1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

目标层 准则层 操作层

(A1)

产业融合

(B1)

文化和旅游融合主体规模(C1)

文化和旅游融合经济效益(C2)

文化和旅游融合人才保障(C3)

产品融合

(B2)

文化和旅游融合产品感知(C4)

文化和旅游融合产品满意度(C5)

公共治理

环境(B3)

对文化和旅游融合的资金支持(C6)

对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政策支持(C7)

3.2.2 治理现代化

文化和旅游融合中的治理现代化推进路径涉及

多维度、全方位、系统化的综合协调。其过程包括理

念更新、体系建设和能力提升等方面。治理作为一

种偏重于工具理性的政治行为[51],可用科学主义方

法进行量化评价。

在评估指标选取标准上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

的考虑:一是有一定的前瞻性。现代化治理应当将

治理关口前置,变传统的“刺激-响应”模式为“预防

-规划”模式,提前预知和识别环境与问题的变化,

积极作出超前的战略统筹应对。二是多元化的评价

6

旅 游 论 坛 2023年 第16卷 第5期

第14页

维度。现代化治理要求重塑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凸

显多主体的协同耦合关系,在评价指标上体现治理

主体、资源和方式的多元化。治理能力包括价值塑

造能力、资源集聚能力、网络构建能力、流程创新能

力和问题回应能力[45]25。其中:价值塑造能力是指

政府联合各种社会力量,在全社会中宣传与弘扬多

中心、参与、合作、信任、授权、协同、网络等治理价值

理念,塑造合作治理的良好氛围;资源汇聚能力是指

政府整合官僚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培育、吸

纳与联合社会资本和社会捐赠资源,形成多元主体

力量黏合与协同结构的素质;网络构建能力是指政

府动员、整合市场和非市场的多元主体力量,广泛使

用外包、公私伙伴关系、自治等工具,形成合作共治

网络结构的素质;流程创新能力是指政府因应市场、

社会和公民的需求,以结果为导向,以问题、任务、事

项为对象,重塑行政流程,构建整体性、无缝隙政府

的能力;问题回应能力是指政府输出政策与行为,回

应社会需求和解决公共问题的素质。为此初步构建

指标体系如下(表2)。

表2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促进治理现代化的指标体系

目标层 准则层 操作层

(A2)

价值塑造

(B4)

文化和旅游融合理念宣传手段的多

样性(C8)

文化和旅游融合理念宣传手段的覆

盖率(C9)

游客、从业者、居民对于文化和旅游

融合治理理念的认同度(C10)

资源汇聚

(B5)

文化和旅游人才的筹备情况(C11)

文化和旅游行业参与治理主体的多

样性(C12)

对弱势群体服务的覆盖率(C13)

流程创新

(B6)

文化和旅游融合的规划情况(C14)

文化和旅游融合的落实情况(C15)

文化和旅游融合服务对象对服务流

程的满意度(C16)

网络构建

(B7)

相关企业、协会、社会组织参与治理

的比例(C17)

在线方式参与治理的比例(C18)

参与治理渠道的畅通性(C19)

问题回应

(B8)

文化和旅游融合过程中战略性问题

的解决情况(C20)

多元主体协调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

的有效性(C21)

各方民众需求表达渠道的畅通性(C22)

3.2.3 国家软实力

国家软实力包含对内凝聚力和对外影响力2个

二级指标,分别针对国内和国际环境评估文化和旅

游融合发展对于文化凝聚力和影响力的作用。其

中:对内凝聚力包含社会文化认同、社会文明素养和

社会道德水平等3个三级指标,分别侧重于公民的

文化认同、对于文化知识所表现出的基本素养以及

道德水准和价值取向等评价角度,测算依据主要来

自线上和线下问卷调查数据;对外影响力包含文化

和旅游交往活动、文化国际认同2个三级指标,评价

重点在于文化和旅游交往活动的开展情况,根据国

家统计局所发布的公开数据进行测算以及外籍人士

对于我国文化的感知和认同情况,评价依据主要来

自线上形式的问卷调查数据。具体指标体系设定如

表3所示。

表3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促进国家软实力的指标体系

目标层 准则层 操作层

(A3)

对内凝聚力

(B9)

社会文化认同(C23)

社会文明素养(C24)

社会道德水平(C25)

对外影响力

(B10)

文化和旅游交往活动(C26)

文化国际认同(C27)

3.2.4 人民幸福感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目的是要促进人民幸福

感的提升,而“人民幸福就是以人民为主体的幸福,

就是包括千千万万劳动者在内的最大多数人的幸

福”[52]。在具体指标体系构建上,按照不同的主体

分为游客幸福感、从业者幸福感和所在地居民幸福

感3个准则层。参考国内外文献对幸福感的测量指

标,主要采用认知和情绪反应等主观幸福感进行评

估,同时也有学者将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结合起来,

形成社会幸福感[53]。具体到操作层指标选取,本文

借鉴既有研究成果[54-56],对于幸福感的指标遴选既

有客观指标,也有主观指标。客观指标如文化设施

供给、城市房价、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主观指标如游

客幸福感、工作幸福感、居民幸福感、游客对文旅融

合的感知等。具体指标体系设定如表4所示。

7

谢 婷等: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目标与指标体系构建 理论探索

第15页

表4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促进人民幸福感的指标体系

目标层 准则层 操作层

(A4)

游客

幸福感

(B11)

游客对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感知(C28)

游客幸福感(C29)

低收入和弱势群 体 享 受 旅 游 福 利 程

度(C30)

从业者

幸福感

(B12)

从业者对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感知(C31)

人均可支配收入(C32)

身体健康(C33)

受教育程度(C34)

工作幸福感量表(C35)

所在地

居民

幸福感

(B13)

居民对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感知(C36)

文化设施供给(C37)

旅游公共服务供给(C38)

人均可支配收入(C39)

消费水平(C40)

城市房价/收入之比(C41)

身体健康程度(C42)

居民幸福感量表(C43)

3.2.5 生态文明

在文化和旅游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

中,文化生态学的理念值得借鉴。文化生态学是用

生 态 学 的 观 点 来 审 视 人 与 自 然、社 会 环 境 的 关

系[48]42。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紧密相连,生态文化

为生态文明提供了基础和支撑,而生态文明是生态

文化的核心和成果。生态文化可分为 3 个结构层

次:一是精神层次,涉及伦理和价值观的生态转型;

二是物质层次,主要是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生态

转型;三是制度层次,以法制和法规等来规范人与社

会和自然的行为关系[49]。在文化和融合过程中:精

神层次上,要加大生态文化的传播力度,提高各方的

生态道德素质,使生态文化成为主流的社会文化。

物质层次上,一方面要利用新技术来保护和发展资

源,在产品规划开发、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等方面都

以生态文明为导向,以环境保护为前提;另一方面要

根据人员密集的特点,在景区、机场、车站等地方,依

托新技术传播生态文化。制度层次上,要建立生态

文明相关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加强环

境执法力度。具体指标体系设定如表5所示。

表5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促进生态文明的指标体系

目标层 准则层 操作层

(A5)

精神

层次

(B14)

文化和旅游产品 中 生 态 文 化 理 念 宣

传手段的多样性(C44)

文化和旅游产品 中 生 态 文 化 理 念 宣

传手段的覆盖率(C45)

大众对于文化和 旅 游 产 品 中 生 态 文

明的认知情况(C46)

物质

层次

(B15)

文化和旅游规划 中 生 态 文 明 建 设 情

况(C47)

文化和旅游产品 开 发 中 生 态 文 化 的

体现(C48)

新技术在文化和 旅 游 产 品 生 态 宣 传

中的应用(C49)

制度

层次

(B16)

文化和旅游产品 中 生 态 文 明 建 设 制

度的健全度(C50)

文化和旅游产品 中 生 态 文 明 建 设 制

度的落实度(C5116)

4 基于 AHP方法的指标权重确定

AHP(analytichierarchyprocess)方法,即层次

分析法,将一个多维度的复杂问题分解为多个目标、

多个层次的指标,通过构建判断矩阵,两两比较下级

指标对于上级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最终确定指标的

权重系数。

4.1 构建层次结构模型

根据 AHP 层次分析法的分层逻辑,本文将中

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作为目标

层,在该层次设立5个一级指标,代号为Ai(i = 1,

2,3,4,5);16 个二级指标,代号为 Bi(i = 1,2,3

……16);51个三级指标Ci(i = 1,2,3……51)。

4.2 构造判断矩阵

首先,选择一组同层次内需要进行比较的指标,

按照相同的排序将其排列成行和列,形成一个矩阵,

从而确保每一行和每一列所包含的指标内容完全一

8

旅 游 论 坛 2023年 第16卷 第5期

第16页

致。其次,共邀请30位在文化和旅游研究领域富有

经验的专家以及旅游从业者,根据标度含义表和个

人多年来的学术经验,对每个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程

度进行评估和打分。收到问卷回复后,有多份问卷

存在回答不全(有缺项)、同一个问题有两项不同打

分、打分存在同质性等问题。研究者又再次发放问

卷,最终有效数据为25份。重要性程度打分采用1

~9的标度,对指标进行两两比较打分。以“高质量

发展”与“治理体系现代化”这两个指标的相对重要

性打分为例,如认为两个指标同等重要则选“1”,如

认为“高质量发展”比“治理体系现代化”略微重要打

3分、明显重要打5分、强烈重要打7分、极端重要

打9分,其余数字为中间值。如认为重要性相反则

用倒数来表示。最后,将每位专家的打分表进行汇

总,并计算每个指标的平均值,以确定指标之间两两

对比的相对含义值。

通过整理专家对于一级指标判断矩阵的评分,

形成一级指标的相对重要度数值(表6),构造出一

级指标的判断矩阵WA 。

表6 一级指标相对重要度数值

一级指标

矩阵

高质量

发展

治理体系

现代化

国家

软实力

人民

幸福感

生态

文明

高质量发展 1 2 3 2 3

治理体系现代化 1/2 1 3 1 4

国家软实力 1/3 1/3 1 1/4 1/2

人民幸福感 1/2 1 4 1 5

生态文明 1/3 1/4 2 1/5 1

WA =

1 2 3 2 3

1/2 1 3 1 4

1/3 1/3 1 1/4 1/2

1/2 1 4 1 5

1/3 1/4 2 1/5 1

4.3 计算指标权重和一致性检验

根据一级指标的判断矩阵WA ,首先,对向量进行

归一化处理,得到5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 A1=

0.3428、A2=0.2315、A3=0.0736、A4=0.2617、

A5=0.0905。

其次,通过计算得到λmax =5.2614,并利用一

致性指标的计算式 CI=λ-n n-1 和 检 验 系

数计算式(CR=CI/RI)进行检验,其中 RI为随机一

致性指 标 标 准 值 (见 表 7)。通 过 计 算 得 到 CI=

0.0654,CR=0.0584<0.1,通过一致性检验。

表7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RI标准值

矩阵

阶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RI 0 0 0.580.901.121.241.321.411.451.49

最后通过上述的计算方法,分别对5个一级指

标16个二级指标和51个三级指标进行权重的计算

以及一致性检验,获得一级指标权重和二级指标的

组内权重。此外,为了对二级指标权重进行比较,参

照已有研究方法[57-58],将每一个二级指标的组内权

重与对应的一级指标权重相乘,得到该二级指标的

综合权重。其结果如表8所示。

表8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值

一级指标 权重 二级指标 组内权重 综合权重 三级指标 权重

A1 0.3428

B1 0.5889 0.2019

B2 0.2519 0.0864

B3 0.1593 0.0546

C1 0.2797

C2 0.5148

C3 0.2055

C4 0.2891

C5 0.7109

C6 0.4783

C7 0.5217

9

谢 婷等: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目标与指标体系构建 理论探索

第17页

续表8

一级指标 权重 二级指标 组内权重 综合权重 三级指标 权重

A2 0.2315

B4 0.3611 0.0836

B5 0.2357 0.0546

B6 0.1801 0.0417

B7 0.1274 0.0295

B8 0.0957 0.0222

C8 0.2505

C9 0.1852

C10 0.5643

C11 0.5390

C12 0.2973

C13 0.1638

C14 0.1698

C15 0.3873

C16 0.4429

C17 0.4429

C18 0.1698

C19 0.3873

C21 0.4856

C21 0.2122

C22 0.3022

A3 0.0736

B9 0.6667 0.0491

B10 0.3333 0.0245

C23 0.5455

C24 0.4545

C25 0.5485

C26 0.2409

C27 0.2106

A4 0.2617

B11 0.4725 0.1237

B12 0.2430 0.0636

B13 0.2845 0.0745

C28 0.3873

C29 0.4429

C30 0.1698

C31 0.2061

C32 0.2625

C33 0.1455

C34 0.0692

C35 0.3168

C36 0.1352

C37 0.1227

C38 0.0975

C39 0.1440

C40 0.0782

C41 0.0704

C42 0.0550

C43 0.2969

A5 0.0905

B14 0.4905 0.0444

B15 0.3119 0.0282

B16 0.1976 0.0179

C44 0.1698

C45 0.4429

C46 0.3873

C47 0.2979

C48 0.3390

C49 0.3632

C50 0.3684

C51 0.6316

10

旅 游 论 坛 2023年 第16卷 第5期

第18页

5 结语

中国式现代化包含多重逻辑意蕴,是一个涵盖

时代价值、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等多维度、

多层次、系统化、立体化的理论体系[59],必须深刻理

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底层机理[60]。文化和旅游融合

发展是响应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过程,是契合中国

式现代化多重逻辑的演化过程,也是文化和旅游系

统性、全方位相互促进的融合过程。本文基于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总目标,着眼于全面建设文

化强国,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5个角度确

定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目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构

建相应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据25位在文化和旅游研

究领域富有经验的专家的打分结果确定各级指标的

权重。

结果显示:目标层的五个维度按权重大小依次排

序为:高质量发展(0.3428)、人民幸福感(0.2617)、

治理体系现代化(0.2315)、生态文明(0.0905)和

国家软实力(0.0736);准则层的16个维度按综合权

重大小依次排序为:准则层的16个维度按综合权重

大小依次排序为:产业融合(0.2019)、游客幸福感

(0.1237)、价值塑造(0.0836)、产品融合(0.0864)、

所在地居民幸福感(0.0745)、从业者幸福感(0.0636)、

对内凝聚力(0.0491)、公共治理环境(0.0546)、资

源汇聚(0.0546)、精神层次(0.0444)、流程创新

(0.0417)、网络构建(0.0295)、物质层次(0.0282)、

问题回应(0.0222)、对外影响力(0.0245)和制度

层次(0.0179)。

人类对世界的理性追求,主要涉及3个领域:一

是根据一定的标准来评价事物,追求“应该如何”;二

是探究事物是什么,即了解事物的现象、本质和规

律,把握“实际如何”;三是如何在尊重事物本质和规

律的前提下,通过主观努力使之趋向所追求的价值

目标,寻找“怎么去做”。3个领域分别是应然、实然

和使然。了解实然,并客观衡量实然与应然的差距,

探究可能导致差距的各种原因,从而探寻达成目标

的具体路径,是推动各类发展的逻辑基点。基于本

文所确定的指标体系和相应权重,一方面能客观地

了解“已经做了什么”,另一方面也可前瞻地明确“应

该做什么”。囿于篇幅所限,本文尚不涉及具体评估

过程和结果。未来将搜集和整理相关数据,对文化

和旅游融合发展效果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从而彻

底打通从“应然”到“实然”和“使然”的逻辑链条,不

仅为客观评估其发展现状及动态变化提供科学依

据,而且为更好地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提供对

策与建议。

参考文献

[1] 洪大用.实践自觉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学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2021(12):22-36.

[2] 李培林.中国式现代化和新发展社会学[J].中国社会

科学,2021(12):4-21.

[3] 袁红英.新时代中国现代化的理论范式、框架体系与实

践方略[J].改革,2021(5):18-28.

[4] 习近平.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

的讲话[J].当代党员,2020(19):3-6.

[5] 于光远.旅游与文化[J].瞭望周刊,1986(14):35-36.

[6] 王义民.论旅游研究应“从经济进去由文化出来”[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02):54-58.

[7] 傅才武,申念衢.新时代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内涵建构与

模式创新:以甘肃河西走廊为中心的考察[J].福建论

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08):28-39.

[8] 张朝枝.文化与旅游何以融合:基于身份认同的视角

[J].南京社会科学,2018(12):162-166.

[9] 徐金海.文化和旅游关系刍论:幸福的视角[J].旅游学

刊,2019(4):3-5.

[10] 宋瑞.如何真正实现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J].人民

论坛·学术前沿,2019(11):24-35.

[11] 张海燕,王忠云.基于产业融合的文化旅游业竞争力

评价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8):743-746.

[12] 范建华,秦会朵.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的理论诠释与实践探索[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

科学版),2020(4):72-81.

[13] 兰苑,陈艳珍.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机制与路

径:以山西 省 文 化 旅 游 业 发 展 为 例 [J].经 济 问 题,

2014(9):126-129.

[14] 崔凤军,陈旭峰.机构改革背景下的文旅融合何以可

能:基于五个维度的理论与现实分析[J].浙江学刊,

2020(01):48-54.

[15] 苏卉.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及政府规制改革研究

[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11):1044-1045.

[16] 孟茂倩.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探析[J].中州

学刊,2017(11):37-40.

[17] 侯兵,杨君,余凤龙.面向高质量发展的文化和旅游深

度融合:内涵、动因与机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20

(10):86-96.

11

谢 婷等: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目标与指标体系构建 理论探索

第19页

[18] 周春波.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动力机制与协同效应

[J].社会科学家,2018(02):99-103.

[19] 王乃举.基于 DEMATEL-ISM 传统村落文旅融合影

响因素测度[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3):85-92.

[20] 黄大勇,刘军林.文化旅游融合的认知、动力与发展向

度[J].贵州社会科学,2019(12):141-146.

[21] 马波,张越.文旅融合四象限模型及其应用[J].旅游

学刊,2020(5):15-21.

[22] 柴焰.关于文旅融合内在价值的审视与思考[J].人民

论坛·学术前沿,2019(11):112-119.

[23] 戴斌.文旅融合时代:大数据、商业化与美好生活[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11):6-15.

[24] 魏鹏举.切实促进文旅产业国际化[J].中国国情国

力,2019(3):1.

[25] 黄永林.文旅融合发展的文化阐释与旅游实践[J].人

民论坛·学术前沿,2019(11):16-23.

[26] 张少义.文旅融合让幸福再升级[J].红旗文稿,2020

(14):9-11.

[27] 傅才武.论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内在逻辑[J].武汉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89-100.

[28] 徐翠蓉,赵玉宗.文旅融合:建构旅游者国家认同的新

路径[J].旅游学刊,2020(11):11-12.

[29] 张琰飞,朱海英.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发展的区

域差异分析: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华东

经济管理,2012(10):54-59.

[30] 曲景慧.中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时空变

动分析[J].生态经济,2016(9):129-134.

[31] 翁钢民,李凌雁.中国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耦

合协调度及空间相关分析[J].经济地理,2016(1):

178-185.

[32] 刘安乐,杨承玥,明庆忠,等.中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

业协调态势及其驱动力[J].经济地理,2020(6):203-

213.

[33] 吴丽,梁皓,虞华君,等.中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空

间分异及驱动因素[J].经济地理,2021(2):214-221.

[34] 侯兵,周晓倩.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

态势测度与评价[J].经济地理,2015(11):211-217.

[35] 方忠,张华荣.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发展的实证

研究:以福建省为例[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2018(1):39-45+169.

[36] 王秀伟.大运河文化带文旅融合水平测度与发展态势

分析[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3):

60-69.

[37] 石燕,詹国辉.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指数建构、影响

因素与提 升 策 略:以 江 苏 为 例 [J].南 京 社 会 科 学,

2021(7):165-172.

[38] 许春晓,胡婷.大湘西地区文化与旅游融合潜力及其

空间分异[J].经济地理,2018(05):208-216.

[39] 肖洁,师小坤.文旅融合对社会福祉的影响:以扬州为

例[J].旅游学刊,2019(7):6-8.

[40] 周春波.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对旅游产业结构升级的

影响效应[J].当代经济管理,2018(10):69-75.

[41] 蒋玲.新时代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逻辑架

构与理论蕴含:学习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的重要论述[J].学术探索,2019(11):26-34.

[42] 金焙.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学研究[J].中国工业

经济,2018(4):5-18.

[43] 祁述裕,张祎娜.“共治”模式的三个转型[J].国家治

理,2014(16):16-20.

[44] 张辉,范梦余,王佳莹.中国旅游40年治理体系的演

变与再认识[J].旅游学刊,2019(2):7-8.

[45] 李 文 彬,陈 晓 运.政 府 治 理 能 力 现 代 化 的 评 估 框 架

[J].中国行政管理,2015(5):23-28.

[46] 秦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面对的问题[J].湖

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6(6):1-5.

[47] 亢雄,马耀峰.旅游如何成为人的幸福:兼论幸福的旅

游何以可能[J].哲学动态,2010(5):61-64.

[48] 林坚.建立生态文化体系的重要意义与实践方向[J].

国家治理,2019(5):40-44.

[49] 林玉.54[N].中国环境报,2014-07-30(002).

[50] 汪青松,陈莉.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内涵、特征与评价

指标体系[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0(3):13-

20+107.

[51] 俞可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前

线,2014(1):5-9.

[52] 张荣华,郭曰铎.论人民幸福的内涵、价值和实现路

径: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幸福的重要论述

[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6):

3-10.

[53] 郑方辉,卢扬帆,覃雷.公众幸福指数:为什么幸福感

高于满意度? [J].公共管理学报,2015(2):68-82+

156.

[54] McCabe S,Johnson S.The happinessfactorin

tourism:Subjective well-beingandsocialtourism

[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13,41:42-65.

[55] Mackenzie,Susan Houge,and ElizaRaymond.\"A

conceptualmodelofadventuretourguide well-being.\"[J].Annalsoftourism research,2020,84:

102977.

12

旅 游 论 坛 2023年 第16卷 第5期

第20页

[56] Rivera M,CroesR,LeeS H.Tourism development

andhappiness:Aresidents'perspective[J].Journal

ofdestinationmarketing& management,2016(1):5-

15.

[57] 程锦,叶虎强,冯劲松等.三维 CAD 软件性能自动化

测试与变粒度可视评价[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23

(8):92-104

[58] 裴兴旺,赵向东,周崇刚等.基于灰色欧几里得的全钢

型附着升降脚手架安全性评价[J].安全与环境学报,

2020(2):405-415.

[59] 沈湘平.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传统文化根基[J].中

国社会科学,2022(8):109-123.

[60] 王灵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

[J].中国社会科学,2022(3):77-96.

ConstructingtheGoalsandIndicatorsfortheIntegratedDevelopmentof

CultureandTourismintheContextofChinese-StyleModernization

XieTing

1,SongRui

2,3,ZhouGongmei

4,WuXinqi

1

(1.SchoolofSports,Recreation,andTourism ,BeijingSportUniversity,Beijing100084,China;2.

SchoolofBusiness,UniversityofChineseAcademyofSocialSciences,Beijing100006,China;3.InstituteofFinanceandStrategy,ChineseAcademyofSocialSciences,Beijing100006,China;4.Business

School,ChongqingTechnologyandBusinessUniversity,Chongqing400067,China)

Abstract:Basedonthegoalofbuildingasocialistmodernizedcountry,thispaperattemptstoestablisha

scientificandquantifiableindicatorsystemfortheintegrationofcultureandtourismtoassesshowtheintegrationofcultureandtourismcancontributetotheconstructionofamodernizedcountry.Thestudyposits

thatthegoalandindicatorsystemfortheintegrateddevelopmentofcultureandtourismcanbeestablished

fromfivedimensions,namely,political,economic,livelihood,ecological,andinternationaldimension.

Thespecificgoalsaregovernancemodernization,high-qualitydevelopmentofindustries,people'swell-being,ecologicalcivilization,andnationalsoftpower.Basedontheprinciplesofbeingscientific,systematic,

operational,representative,practical,andcomparable,aframeworkofevaluationindicatorsfortheintegrationofcultureandtourismisconstructedusingamixedapproach.Thisframeworkincludesfivemajor

goals,sixteencriteria,andfifty-twooperationalindicators.TheweightsofeachlevelindicatorwereassignedbyexpertsusingtheAnalyticHierarchyProcess.

Keywords:integrationofcultureandtourism;constructionofasocialistculturalpower;integrationgoals;

indicatorsystem

[实习编辑:吴宇玲;责任编辑:吕观盛]

13

谢 婷等: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目标与指标体系构建 理论探索

第21页

2023年9月

第16卷 第5期

doi:10.15962/j.cnki.tourismforum.202305052

http://gllylt.cbpt.cnki.net

【理论探索】

文化氛围:文化和旅游融合测度的核心概念与理论框架探索

张朝枝1,2,徐 鼎1,2,王楚涵1

(1.中山大学 旅游学院,广东 珠海 519082;2.中山大学 可持续旅游智能

评测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广东 珠海 519082)

[摘 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是党的二十大对旅游部门提出的战略部署,但如何测量文

旅融合的深度仍缺乏相应的理论框架及具体操作方法。文章基于文旅融合的消费者视角在文献梳

理的基础上,分析文旅融合与文化氛围的形成机理,比较文化氛围的相关学术概念,总结了文化氛

围具身性、流动性和历时性特点,并基于感知循环模型和刺激—有机体—反应理论提出了从知觉、

情感与认知等3个维度来测量文化氛围,从而提出以文化氛围为核心概念,对文旅融合深度进行测

量,并评测文旅融合深度的理论分析框架,为推进文旅深度融合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文化氛围;文化和旅游融合;刺激-有机体-反应理论;评测;融合深度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84(2023)05-0014-07

“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是党的二十大

报告提出的关键举措,但究竟怎样界定与测量文旅

融合的“深度”,其理论基础又是什么,仍然缺乏相关

研究。已有的研究或者从产业的视角采用计量模

型,如投入产出法、耦合协调模型、灰色关联法,对文

旅产业的融合程度进行测度[1-3]

;或者从游客的视

角用游客评论的网络文本为基础,对文旅融合水平

进行测度[4]。前者强调客观性,但由于旅游产业边界

不清及有效数据的可获得性等先天缺陷,导致评测精

确度受影响;后者仅从游客评论文本的词频分析来测

量文旅融合的深度,其理论依据则略显不充分。

尽管从政策层面上讲,文化和旅游融合强调文

化对旅游的价值引导以及旅游对文化的价值传播,

即“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但从旅游现象的层面上

讲,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本质是将文化产品化并为游

客创造具身体验情境[5],即目前国际学术界所讨论

的“氛围”[6]2,[7]。因此,有必要厘清文化和旅游融合

情境下“氛围”的概念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以文

化氛围为核心概念对文化和旅游融合深度进行测量

的实践意义,以期指导文化和旅游融合实践。

1 概念梳理:从氛围到文化氛围

在中文语境下,氛围是指“周围的气氛与情调”。

在英文语境下,氛围常对应 Atmosphere、Climate、

Ambience或 Aura,前两个单词源于气象或环境研

究,原指周遭存在的气体环境,在表达氛围时,可以

14

[基金项目]本 研 究 受 国 家 社 科 基 金 重 点 项 目 “文 化 遗 产 和 旅 游 融 合 发 展 的 文 化 自 信 生 成 机 制 与 治 理 现 代 化 研 究”

(20AZD067)资助。

[收稿日期]2023-08-20;[修回日期]2023-09-15

[作者简介]张朝枝(1973-),男,湖南华容人,博士,中山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地可

持续旅游教席主持人,中山大学可持续旅游智能评测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遗产旅游、文化

旅游、可持续发展,E-mail:zhchzhi@mail.sysu.edu.cn;徐鼎(1996-):男,广东广州人,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博士后,主要研究

方向为遗产游客行为与体验,E-mail:xuding3@mail.sysu.edu.cn;王楚涵(1997-):男,江苏徐州人,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2022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大数据,E-mail:wangchh58@mail2.sysu.edu.cn。

第22页

引申至对环境和空间的感官、情感、文化、道德等多

层次的解读[8]

;后两个单词是更专门地对气氛或氛

围的指代,但往往适用于小尺度的空间。旅游研究

中常将氛围分为情境性氛围和主题性氛围,前者指

某一个具体尺度空间下的氛围,如饭店氛围[9]、古镇

氛围[10]178、虚拟旅游氛围[11]

;后者则突出形容氛围

的某个特性,如文化氛围[12]、创意氛围[13]、亲生命

氛围[14],甚至两者同时描述同一地方并行不悖。

旅游学者通常认为氛围的概念源于营销学者

Kotler于1973年发表的关于零售业情境的讨论,他

认为氛围(atmosphere)是通过视、听、嗅、触等具身

途径感 知 的 周 围 环 境 呈 现 的 品 质 (qualityofthe

surroundings)[15]50。 同 时,他 还 将 氛 围 分 为 意 向

(intended)氛围与感知(perceived)氛围,前者由供

给者设计、策划并植入环境,后者反映消费者在环境

中的实际感知响应。由于意向氛围并不总是被感知

到,Kotler强调对氛围因子(atmospherics)的研究,

即重点关注能够促进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环境设计。

营销与管理研究进一步将氛围因子解构,提出包含

外部变量、一般室内变量、布局和设计、商品特质、人

员变量等的构念框架[16-17]。服务管理学者们进一

步在 氛 围 因 子 概 念 上 衍 生 出 服 务 场 景 (servicescape)和体验场景(experiencescape)概念[18-19],关注

环境设计对服务业从业者工作积极性和消费者行为

的影响[20],包括有形与无形环境要素、实质性和交

往性服务场景、或物理与社会服务场景等分类[21]。

可见,不论是零售业或是服务业,营销和管理学者都

对氛围概念进行了简化处理,以环境中的氛围因子

替代氛围开展研究,逐渐剥离了思维主体(氛围空间

中的人)在氛围建构与体验中的能动性。

社会学、人文地理学的相关研究刚好弥补了这

一不足。Anderson敏锐地捕捉到了马克思曾使用

“革命氛围”(revolutionaryatmosphere)一词来形容

1848年欧洲革命前各地百姓不谋而合感受到的独

裁压迫以及集体愤慨情绪[22],由 此 提 出 情 感 氛 围

(affectiveatmosphere)的概念,以描述一定尺度下,

空间内 多 个 具 备 能 动 性 主 体 共 同 形 成 的 情 感 品

质[23]。他认为氛围是介于主体性与客体性之间的

现象,富含冲突和不确定性。他的这种理解,既符合

物质主义视角下的氛围研究对环境实体的重视,又

切合理想主义视角下的氛围研究对情绪表达的关

注。因此,描述一个氛围需要兼顾氛围散播主体(物

质存在),以及思维主体(氛围空间中的人)解读氛围

的方式 差 异。此 外,Böhme 提 出 的 氛 围 美 学 (atmosphereaesthetics)也持类似观点[24-25],他认为氛

围的概念是当代美学实践与研究回归日常、回归感性

的关键突破口,氛围的出现需要感知者和被感知物共

同在场(co-presence)[26]。Anderson和 Böhme的氛围

概念与非表征理论(non-representationtheory)甚至行

动者网络理论(actor-networktheory)等强调后现代

性的理论具有一定的相似性[27]:这些理论强调现象

发生的多主体参与、认可物质和行动者能动性存在

对现象发生的关键作用、重视现象中的动态变化和

流动性(Fluidity)。

氛围美学引入国内后,学者们常将氛围与气韵、

意境并列讨论,将氛围与王昌龄的“三境论”产生关

联,认为中西氛围美学具有极高的相似性,体现在主

客二元对立的本体论消解、突出的情感特性、描述词

汇的可互换性[28]。“三境论”源于王昌龄在《诗格》

中提出的物境、情境、意境[29],分别对应诗歌表达的

形似、传情、达意。吴昕阳等尝试运用“三境论”解读

游客在旅游演艺中的具身体验,以物境对应游客的

感官 体 验、情 境 对 应 氛 围 感 受、意 境 对 应 个 体 反

思[30]。基于前文对氛围概念内涵的解读,可以结合

“物境—情境—意境”“三境论”框架,将氛围理解为

“物质环境—情感共鸣—意识想象”3个维度。

此外,个体对氛围的理解具有历时性,突出体现

在自我适应和身份转变上。心理学关于嗅觉的研究

指出,倘若个体在某一气味包围之中滞留达到一定

的时长,或嗅闻该气味超过一定的次数,个体会适应

该气味环境,随之发生刺激衰减的现象,导致感知气

味强度降低[31],即“久处芝兰之室而不觉其香”,倘

若将氛围理解为空间所呈现的一种“味道”,那么浸

润在氛围之中过多或过频,也可能出现上述现象。

王晓娜等[32]48 在研究丽江古城的地方氛围时发现,

当旅游者转变为移民,他们对氛围的性质判断会产

生转变,这一历时性的变化特征被认为是理解氛围

的关键要素[33]4。

综上,关于氛围的理解可以形成以下几点共识:

(1)氛围是作为思维主体的人与其所在物质或非物

质要素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2)氛围不能简单地等

同于物质存在或主体想象,它依赖于个体的具身体

验;(3)同一思维主体对氛围的理解可能存在历时性

变化;(4)虽然对氛围的判断存在个体差异,但对某

一给定空间的氛围仍有相对统一的群体共识;(5)氛

围包括物质环境、情感共鸣和意识想象等3个维度。

15

张朝枝等:文化氛围:文化和旅游融合测度的核心概念与理论框架探索 理论探索

第23页

关于文化氛围,是一个“中国语境的术语”[12]47,

相关研究也多发表于中文学术刊物,但究竟何谓文

化氛围,学者们往往语焉不详[10]178,[34-36],仅有许春

晓等[37]在2016 年 的 研 究 中 给 出 了 较 为 清 晰 的 定

义,即文化氛围是“基于旅游地文化,依托旅游地物

化与意识形态的东西而形成的、能为游客所感知的

特色环境”,并提出了物质文化氛围、精神文化氛围、

制度文化氛围的三维测量体系,这一概念也得到了

广泛引用[38-42]。这一定义强调了文化在旅游地氛

围建构中的角色和作用,但其最终落脚点却是“特色

环境”,其反映的仍是早期 Kotler所强调的氛围因

子(atmospherics),而非氛围,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氛

围生产中思维主体的作用,其相应的测量指标也缺

乏对具体情感等指标的关注。因此,文化氛围的相

关概念内涵仍需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

2 内涵辨析:文化氛围相关概念比较

2.1 文化氛围与地方性

地方性(Placeness)是地理学中的经典概念,可

以粗浅地理解为地方的特殊性[43],即一个地方的独

特之处[32]43。地方性体现了空间内的文化积淀和文

化认同[44]。根据前文对氛围概念内涵的讨论,可以

认为文化氛围离不开地方文化积淀的展示和氛围感

知主体的文化认同,而王晓娜等的研究也证实了这

一点[32]49,他们在地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地方氛围

的概念,并证实了文化氛围与地方氛围的紧密关联

性,虽然他们提出的地方氛围这一概念与地方性、地

方感的边界仍值得探讨[33]5,但该研究依然可以在

某种程度上说明地方性与文化氛围的关系。

然而,地方性是地方的独有属性,不受感知主体

(游客)的影响而独立存在;文化氛围则截然相反,是

客观条件与感知主体能动性结合的产物。正如张骁

鸣等指出,身体在地性是区分氛围与地方性的关键

要素,地方性不因为感知主体的离场或在场而变化,

但氛围却与主体在场与否紧密相关,如置身历史街

区与凝视历史街区照片、凭空想象历史街区所感受

的氛围 性 质 和 厚 度 并 不 相 同[33]3。从 所 指 范 围 来

看,虽然文化氛围和地方性都是对地方特质的综合

描述,但文化氛围(地方的文化属性特征)仅是地方

性的一部分。除文化相关要素以外,地方性还包含

或涉及地理、自然、经济、政治等特征。总体而言,地

方性和文化氛围关联紧密,但是文化氛围的概念具

有更明确的文化指向性,且强调氛围中的具身参与,

反映人们在特定区域内的感受和体验。

2.2 文化氛围与旅游地意象/形象

旅游地意象或形象(destinationimage)脱胎于

KevinLynch的城市意象(cityimage)概念,通常理

解成个体持有的,关于某个目的地的所有看法、观

念、印象的总和[45]。该概念至少 包 含 认 知 (cognitive)和情感(affective)两个维度[46- 47],也有学者将

意动(conative)即行为倾向纳入构念之中[48]。Image有时也译为“形象”,在中文语义中,前者侧重选

择目的地时游客的期望、预期、想象、幻想等方面的

内容,后者侧重旅游目的地在旅游者心目中的形象

和印象,包括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历史、自然景观、旅

游设施、服务质量等方面的特征。

旅游地的意象与氛围都体现了思维主体对目的

地物质存在的观察、理解和认知。然而,两个概念在

尺度、具身经验性、内涵特征上有所区别。首先,意

象可以适用于景点、景区、目的地等一系列尺度的地

理空间,而氛围的概念则更适用于中小尺度,如我们

可以形容某省(某市)文化底蕴深厚,这是某种旅游

地的意象,但我们只能说某个具体的地方文化氛围

浓厚。其次,旅游地意象可以独立于具身体验而存

在,但氛围需要具身体验才能形成。因此,游客出游

前对文化旅游地形成的是文化意象,但不能领悟其

文化氛围。最后,意象包含认知、情感、意动的内涵

维度,而氛围包括知觉、情感、意识的内涵维度,两个

框架之间虽有相似之处,但不完全等同。尤其是意

动的维度,其突出的是游客的行为可能,并不在氛围

的讨论框架之内。因此,文化氛围与旅游地意象,特

别是与旅游地文化意象有着紧密的关系,但仍有着

较大的区别。

2.3 文化氛围与场景

在后工业时代、文化消费需求日益增长的社会

背景下,TerryClark着眼于都市人群的消费实践提

出了场景理论(theoryofscene),该理论强调从消费

的视角理解城市空间,认为城市的生活、管理、休闲、

娱乐等基础设施组合是人们消费的场景,场景中的

特定文化和价值符号是消费实践的重点[49-51]。人

们对场景的认识既包括客观结构,也包括主观认识,

前者指的是承载基础设施的城市空间,后者则是个

体认识文化与价值符号的维度,包括戏剧性(theatricality,即对美学、娱乐、趣味等属性的追求),合法

性(legitimacy,即是非对错的判断)和真实性(Au16

旅 游 论 坛 2023年 第16卷 第5期

第24页

thenticity,即对个体身份的认同)[52-53]。

文化氛围的概念内涵与场景具有很多相似性,

两者都带有后工业、后现代色彩,是客观条件与意识

主体判断相结合的产物。但是,场景强调消费者视

角对生产的理解,关注特定空间中的物质与符号,强

调特定空间是否满足消费者戏剧性(是否有趣)、合

法性(是否合法)和真实性(是否真实)等3个维度的

需要,而文化氛围强调消费者与生产者相互作用的

视角,关注特定空间内主体对客体的感知及其情感

体验,强调特定空间是否促进消费者的知觉、情感与

意识。场景理论以文化和价值符号表征主观认识,

而文化氛围是沿袭氛围现象美学的理论框架,试图

通过非表征途径理解主观认识,场景与文化氛围实际

上对相同或相似现象“一体两面”的理解,如消费和生

产视角、表征和非表征视角。表1总结了文化氛围与

地方性、旅游地意向/形象、场景4个概念的差异。

表1 文化氛围相关概念比较

比较内容 文化氛围 地方性 意象/形象 场景

理论基础

氛围营销

氛围地理学

氛围美学

地方理论 意象理论 场景理论

属性与范畴 文化的具身体验 地方特质总和 对某地的主观认知 空间与符号的组合

概念

内涵

物质环境

情感共鸣

意识想象

物质

文化

社会

认知意象

情感意象

意动意象

客观环境

戏剧性

合法性

真实性

概念

特质

主客相互作用

具身性

历时性

生产消费兼顾

客观性

综合性

主观性

动态性

具象化

消费供给兼顾

主客非对立

符号化

消费视角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文献整理。

3 实践意义:以文化氛围感知评测文化和旅

游融合深度

由于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实质是物质与非物质文

化在各种服务设施与场景的共同作用下面向游客的

再生产,即通过文化的可参观性生产为游客提供可

感知、可 体 验 的 文 化 氛 围。基 于 人 们 对 外 界 刺 激

(ExternalStimuli)—感 官 知 觉 (Sensory Perception)—情感生产(Emotion)—认知反馈(Cognition)

的线性认知加工路径,在文化和旅游不断融合的背

景下,供给侧利用文化的物质与非物质因子不断对

旅游者需求进行响应,对旅游者进行多感官刺激,如

在历史文化街区,特色的建筑、嘈杂的叫卖声、传统

器乐的演奏声、烹饪的香气和青石板的触感等,不断

刺激人的生理机体,并使人产生激动、伤感、平静和

敬畏等不同的情感共鸣。同时,游客会进一步开展

记忆加工、思维组织等深层心理活动(High-minded),将感知和情感体验与记忆关联,如拥有旧城居

住体验的游客,联想到家乡故居的生活经历。当然,

游客也可能会因为受各种感官的刺激而由记忆引发

想象,比如某处历史街区催人联想影视作品中的情

景和故事,又或是“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

斜”等古诗词所传达的意境想象。至此,这种外部的

刺激与游客的情感体验共同构成了文化氛围。因

此,从游客对文化氛围的感知可以反映出当地文化

和旅游融合的水平。

虽然由于受早期氛围研究大多采用非表征、质

性的方法,以及氛围的不稳定性特征等因素的影响

使氛围很难量化测量[15]50,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化氛

围研究理所当然地排斥表征视角或量化方法[6]17。

第一,上述分析表明,文化氛围是各种外部刺激(externalstimuli)与游客的感官知觉(sensoryperception)相互作用并进行情感生产(emotion)和认知反

馈(cognition)的认知加工过程,符合心理学经典的

感知循 环 模 型 (perceptualcycle model)[54-55]。第

二,游客沉浸于文化氛围的环境中,往往也是其知

17

张朝枝等:文化氛围:文化和旅游融合测度的核心概念与理论框架探索 理论探索

第25页

觉、情感与认知3个层次的认知加工过程,目前对游

客特定环境的知觉、情感、认知的研究常运用刺激有机 体 - 反 应 模 型 (Stimuli-Organism-Response

Model),该 模 型 成 熟 并 广 泛 应 用 于 量 化 测 量

中[56-57],从游客的知觉、情感与认知3个维度对游

客的文化氛围感知进行测评具有可操作性。第三,

根据“刺激-有机体-响应”理论,游客受到文化氛

围的感染,往往会产生包括但不限于满意度、身份认

同与游客的支付意愿等后续行为,这也为文化氛围

的定量研究产生了更多建构理论模型的可能。

此外,研究者必须认识到游客个体差异对文化

氛围感的调节影响,过往生活经历、过往旅行经历、

文化与知识背景等对各层次文化氛围感的产生均有

影响。这些个体差异对测量指标、问项的建构具有

重要的参考意义,对文化和旅游融合深度评测也因

此可以反映市场群体差异。

4 结论与展望

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工作来看,目前

基于产业数据的测量工作囿于数据的可获得性而变

得困难,特别是对一些具体空间尺度的旅游目的地,

获得符合质量要求的产业数据更是难上加难,比如

近期文化和旅游部推出的文旅深度融合示范区评测

问题,往往因为特定区域的产业经济数据不可获得

性而不可操作。而从消费端的视角来看,文旅融合

的实质是通过文化的可参观性生产为游客提供可具

身体验的文化氛围。为此,本文从概念内涵的角度

对文化氛围进行梳理,试图以文化氛围作为核心概

念对文 化 和 旅 游 融 合 深 度 进 行 测 度 并 形 成 以 下

结论:

(1)从氛围营销、氛围地理学与氛围美学的理论

视角来看,氛围是作为思维主体的人与其所在物质

或者非物质要素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它既包括物

质与非物质对象,也包括主体的具身体验,并且主体

对氛围的感知存在历时性变化。尽管个体对某一空

间的氛围感知存在个体差异,但总体上仍存在一定

的群体共识,即氛围包括物质环境、情感共鸣和意识

想象等3个维度。文化氛围是主体在特定空间内具

身文化体验的结果,它与地方性、旅游地意象/形象、

场景等概念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具身性,强调主客互

动、文化与主体的相互作用是一种现场感知与体验

的结果。

(2)从心理学普遍接受的外部刺激-感官知觉

-情感生产-认知反馈的线性认知加工过程来看,

用游客感知的物质环境感知、情感共鸣(个体情感生

产)、文化认知与想象(个体认知反馈),即知觉、情感

与认知3个维度来测量文化要素与游客具身体验共

同作用构成的文化氛围具有可操作性,并可以采用

此框架拓展文化氛围消费的相关结果变量研究。

当然,本文提出的以文化氛围为核心概念对文

化和旅游融合深度进行测量,其关键是有更进一步

的测量量表及可能的数据源。与现行的产业端评测

方法相比,本方法强调主体感知,其所测结果并不一

定代表产业质量与效率,只是代表消费端的感知,其

作用仍然只是在产业数据缺失的情境下的一种补充

方法。

参考文献

[1] 宋瑞,冯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基于国民经济行业

分类体系的测度与展望[J].财经智库,2019(3):82-

94.

[2] 张新成,王琳艳,宋晓,等.黄河流域文旅融合质量

评价及空 间 溢 出 效 应 研 究 [J].统 计 与 决 策,2022

(22):51-55.

[3] 陈兵建,吕艳丽.文旅强省战略下甘肃省文化产业与

旅游业融合水平测评研究[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

会科学版),2020(5):64-71.

[4] 许春晓,钱梦婷,成锦.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水平测

度:以大湘西为例[J].怀化学院学报,2017(2):1-5.

[5] 张朝枝,朱敏敏.文化和旅游融合:多层次关系内涵、

挑战与践行路径[J].旅游学刊,2020(3):62-71.

[6] GOULDINGC.“Atmosphere”-thewhat? Thewhere?

Andthehow?:launchingtheannalsoftourism researchcuratedcollectiononatmosphere2023[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23,101:103591.

[7] CHOIH,KANDAMPULLYJ.Theeffectofatmosphereoncustomerengagementinupscalehotels:an

applicationofS-O-Rparadigm[J].Internationaljournalofhospitalitymanagement,2019,77:40-50.

[8] SUMARTOJOS,PINKS.Atmospheresandtheexperientialworld:theoryandmethods[M].NewYork:

Routledge,2019.

[9] LEONGA M W,CHEN K Y,CHEN H B,etal.

Exploringtheeffectsofcustomers'assessmentsofa

restaurant'satmosphericsandemotionalassessments

onafine-diningexperienceandintentionstoreturn[J].

Tourism managementperspectives,2023,47:101121.

[10] 方法林,宋益丹.旅游特色景观下的江南古镇文化氛

围构筑研究[J].中国商贸,2010(20):178-179.

18

旅 游 论 坛 2023年 第16卷 第5期

第26页

[11] CHENGLK,HUANG H L.Virtualtourism atmospheres:the effects of pleasure,arousal,and

dominanceontheacceptanceofvirtualtourism[J].

Journal 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management,

2022,53:143-52.

[12] 王晓晓,曾晓茵,张朝枝.仿古商业街区的文化氛围

生产与游客体验:基于张家界溪布老街的探索性研究

[J].旅游科学,2020(4):46-55.

[13] CHENGT M,CHEN M T.Creativeatmospherein

creative tourism destinations:conceptualizing and

scaledevelopment[J].Journalof hospitality and

tourismresearch,2021(3):590-615.

[14] ORTEGÓN-CORTÁZARL, ROYO-VELA M.

Effectsofthebiophilicatmosphereonintentionto

visit:theaffectivestates'mediatingrole[J].Journal

ofservicesmarketing,2019(2):168-180.

[15] KOTLERP.Atmosphericsasamarketingtool[J].

Journalofretailing,1973(4):48-64.

[16] BASU R,PAULJ,SINGH K.Visual merchandisingandstoreatmospherics:anintegratedreviewand

futureresearchdirections[J].Journalofbusinessresearch,2022,151:397-408.

[17] ROGGEVEEN AL,GREWALD,SCHWEIGERE

B.TheDASTframeworkforretailatmospherics:the

impactofin-andout-of-Storeretailjourneytouchpointsonthecustomerexperience[J].Journalofretailing,2020(1):128-137.

[18] MARIM,POGGESIS.Servicescapecuesandcustomerbehavior:asystematicliteraturereviewandresearchagenda[J].Theserviceindustriesjournal,

2013(2):171-99.

[19] KANDAMPULLYJ,BILGIHAN A,AMERS M.

Linkingservicescapeandexperiencescape:creatinga

collectivefocusfortheserviceindustry[J].Journalof

servicemanagement,2023(2):316-40.

[20] BITNER MJ.Servicescapes:theimpactofphysical

surroundingsoncustomersandemployees[J].Journalofmarketing,1992(2):57-71.

[21] 窦璐.生态旅游景区服务场景的量表开发研究[J].

旅游学刊,2022(5):110-123.

[22] ANDERSON B.Affectiveatmospheres[J].Emotion,spaceandsociety,2009(2):77-81.

[23] 魏航,彭文洁,石楠.“氛围”:情感治理的新路径:基

于 P市文明城市“模范氛围”的分析[J].中国行政管

理,2022(4):47-54.

[24] BÖHMEG.Atmosphereasthefundamentalconcept

ofanewaesthetics[J].Thesiseleven,1993(1):113-

126.

[25] 甘诺特·波梅,杨震.气氛—作为一种新美学的核心

概念[J].艺术设计研究,2014(1):5-15.

[26] 吴天天.环境美学的新视野:格诺特·波默的气氛美

学[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

44-49.

[27] NOMEIKAITEL.Streetart,heritageandaffective

atmospheres[J].Culturalgeographies,2023(4):569-

588.

[28] 彭锋.意境与气氛:关于艺术本体论的跨文化研 究

[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24-

31.

[29] 贺天忠,杨丽娟.论王昌龄以“三境”说为核心的意境

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

(5):146-51.

[30] 吴昕阳,梁学成,赵媛.具身视角下游客三境体验的

探索性研究:以“又见”系列为例[J].旅游导刊,2021

(6):66-83.

[31] ENGENT.Thesenseofsmell[J].Annualreviewof

psychology,1973,24:187-206.

[32] 王晓娜,白凯.丽江古城地方氛围的结构与测量[J].

旅游科学,2020(5):40-61.

[33] 张骁鸣,邓迪.通过旅游解放地方:对《丽江古城地方

氛围的结构与测量》的评与思[J].旅游科学,2022

(1):1-15.

[34] 李应军.浅谈旅游饭店文化氛围的营造[J].湖南财

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101-102.

[35] 郝金连,赵红.基于顾客感知的主题酒店文化氛围营

造:以某主题酒店为例[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2016(4):95-99.

[36] 王渔.主题酒店文化氛围营造策略探讨[J].统计与

管理,2017(2):134-135.

[37] 许春晓,朱湘平.旅游地文化氛围的内涵及其测定方

案[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6(1):133-40.

[38] 许春晓,朱湘平,张欢.红色文化氛围、游客态度与

拥护关系研究[J].旅游科学,2016(5):1-11.

[39] 许春晓,万搏微.旅游目的地文化氛围、游客情感与

游客忠诚的关系:以凤凰古城为例[J].湖南财政经

济学院学报,2017(1):55-62.

[40] 黄涛,刘晶岚,张琼锐.旅游地文化氛围对游客文明

行为意向的影响:以长城国家公园试点为例[J].浙

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18(4):497-505.

[41] 刘坤梅,金永兵,全培.红色旅游景区文化氛围与游

客忠诚度的关系:情绪体验的调节作用[J].西藏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178-185.

[42] 白海霞.红色旅游地文化氛围生产与旅游者价值观

内化关系研究[J].大理大学学报,2022(9):21-28.

[43] 钱俊希.地方性研究的理论视角及其对旅游研究的

启示[J].旅游学刊,2013(3):5-7.

[44] 周尚意,唐顺英,戴俊骋.“地方”概念对人文地理学

各分支意义的辨识[J].人文地理,2011(6):10-13.

19

张朝枝等:文化氛围:文化和旅游融合测度的核心概念与理论框架探索 理论探索

第27页

[45] CROMPTONJL.Anassessmentoftheimageof

Mexicoasavacationdestinationandtheinfluenceof

geographicallocationuponthatimage[J].Journalof

travelresearch,1979(4):18-23.

[46] BALOGLUS,MCCLEARYK W.A modelofdestinationimageformation[J].Annalsoftourism research,1999(4):868-97.

[47] GALLARZA M G,SAURA I G,GARCÍA H C.

Destinationimage:towardsaconceptualframework

[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02(1):56-78.

[48] TASCIADA,GARTNER W C,CAVUSGILST.

Conceptualizationandoperationalizationofdestination

image[J].Journalofhospitality andtourism research,2007(2):194-223.

[49] 徐晓林,赵铁,克拉克.场景理论:区域发展文化动力

的探索及启 示 [J].国 外 社 会 科 学,2012(3):101-

106.

[50] 吴军.城市社会学研究前沿:场景理论述评[J].社会

学评论,2014(2):90-95.

[51] 克拉克,李鹭.场景理论的概念与分析:多国研究对

中国的启示[J].东岳论丛,2017(1):16-24.

[52] 陈波,延书宁.场景理论下非遗旅游地文化价值提升

研究:基于浙江省27个非遗旅游小镇数据分析[J].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20-32.

[53] 汤娟,汪德根,王莉.基于场景理论的历史文化街区

文化价值识别:以苏州平江路为例[J].中国生态旅

游,2023(1):78-94.

[54] GÄRLING T,GOLLEDGE R G.Environmental

perceptionandcognition[M]//ZUBEEH,MOORE

GT.advanceinenvironment,behavior,anddesign.

Boston:Springer.1989.

[55] NEISSERU.Cognition and reality:principlesand

implicationsofcognitivepsychology[M].SanFrancisco:W.H.Freeman,1976.

[56] WU X H,LAIIK W.Theuseof360-degreevirtual

tourstopromote mountain walkingtourism:stimulus-organism-response model[J].Informationtechnology&tourism,2021(1):85-107.

[57] XU X W,GURSOY D.Exploringtherelationship

betweenservicescape,placeattachment,andintention to recommend accommodations marketed

throughsharingeconomyplatforms[J].Journalof

travel&tourism marketing,2020(4):429-446.

CulturalAtmosphere:ExploringtheKeyConceptfor

MeasuringtheIntegrationofCultureandTourism

ZhangChaozhi

1,2,XuDing

1,2,WangChuhan

1

(1.SchoolofTourism Management,SunYat-SenUniversity,Guangzhou510275,China;

2.KeyLaboratoryofSustainableTourismSmartAssessmentTechnology,

MinistryofCultureandTourism,Zhuhai519082,China)

Abstract:Promotingthedeepintegrationofcultureandtourismisastrategicdeploymentgoalputforward

bythe20thNationalCongressoftheCommunistPartyofChinaforthetourismsector.However,there

lackscorrespondingtheoreticalframeworksandspecificoperationalplansformeasuringthedepthofculturalandtourismintegration.From theperspectiveofconsumers,thisarticleanalyzestheformation

mechanismofculturalandtourismintegrationandculturalatmosphere,comparesrelatedacademicconceptsofculturalatmosphere,summarizestheembodied,mobility,anddiachroniccharacteristicsofculturalatmosphere,andproposestheuseofculturalatmosphereforevaluatingthedepthofculturaland

tourismintegrationbasedontheperceivedcycling modelandtheStimulus-Organism-ResponseTheory.

Thisprovidestheoreticalsupportforpromotingthedeepintegrationofcultureandtourism.

Keywords:culturalatmosphere;theintegrationofcultureandtourism;Stimulus-Organism-ResponseTheory;assessment;theintegrationdepth

[实习编辑:吴宇玲;责任编辑:吕观盛]

20

旅 游 论 坛 2023年 第16卷 第5期

第28页

2023年9月

第16卷 第5期

doi:10.15962/j.cnki.tourismforum.202305053

http://gllylt.cbpt.cnki.net

【理论探索】

治理现代化视角下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宋 瑞1,2,杨晓琰2,张琴悦1

(1.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商学院,北京 100006;2.中国社会科学院 财经战略研究院,北京 100006)

[摘 要]文化和旅游领域的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

合也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不断提出新要求。本文按照“主体-工具-效能”的思路,建立了国家

治理现代化的分析框架,剖析了治理现代化水平对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影响机制和现实状况,并从多

方面提出建议。研究显示:在符号同一、产业融合、价值交融等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3个层面,治理

体系和治理能力均会产生影响,具体体现在社会参与机制、公共服务机制、市场竞争机制、产业创新

机制、优化统筹协调机制和动态评价机制等6个方面;从治理现代化的视角出发,要推动文化和旅

游深度融合发展,需建立协同治理机制,覆盖3个融合层次,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并全面提升执行能

力。研究明确了中国文化和旅游实践中治理现代化的具体内涵及影响机制,并根据具体发展事实

提出政策建议,以期助力国家治理现代化、推动文化和旅游发展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治理体系;治理现代化;文化和旅游融合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84(2023)05-0021-11

1 问题提出

围绕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怎样实现中国式现

代化的重大时代课题,党的二十大报告从以中国式

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阐述了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战略安排和目标任务,明

确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时间表和路线

图。中国式现代化是各领域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

步的现代化[1],其中国家治理现代化是重要基础,可

从制度层面引领国家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

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等协调发展。党的二十大报

告指出,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此,在未来五

年,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推

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更高水平开放

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的目标。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相关

研究也涉及各种学科和视角。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在我国逐步确立,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体制逐步

转型,公共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呼唤相应的理论创新。

自20世纪90年代,治理理念和治理研究开始成为

热点,在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

21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研究”(23ZDA092)资助。

[收稿日期]2023-07-25;[修回日期]2023-09-15

[作者简介]宋瑞(1972-),女,陕西西安人,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

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休闲基础理论与公共政策研究,Email:songrui@cass.org.cn;杨晓琰(1988-),女,河北石家庄人,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博士后,主要从事产业经

济与旅游发展研究,E-mail:cassgjxyxy@163.com;张琴悦(1996-),女,山西太原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2022级

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旅游管理和旅游经济研究,E-mail:qyzhang025@qq.com,通讯作者。

第29页

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其作为

全党的重大战略任务[2]15。学者们也针对国家治理

进行了系列研究,相关探讨涉及公共经济学、政治

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学、文化研究、信息学等各个学

科,并逐渐与现代化议题紧密结合。总体来看,围绕

现代化与治理问题的探究大致分为以下两类。

一是从不同领域的治理视角切入,主要关注经

济治理、文化治理、生态治理、社会治理等的现代化。

对于经济治理而言,卢江认为现代化是国家经济治

理的大逻辑,而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是影

响具体经济决策的小逻辑,国家经济治理的现代化

总体围绕经济制度、经济运行、经济发展和经济开放

等4个方面展开[3]

;谢华育等从宏观的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中观的现代产业体系和微观的市场主体等

3个层面构建了经济治理体系的现代 化 内 容[2]18。

我国文化治理的现代化也与西方文化治理体系有着

差别化的形态,经历了从传统文化管理向现代文化

治理的转型过程[4],从政治附属下的文化向具有独

立治理价值的文化的现代化转向[5]。在生态治理领

域,李铁英强调了国家生态治理现代化对我国生态

文明建设以及世界生态治理的重要贡献[6]

;姬全生

则基于制度逻辑,从制度体系、制度执行、制度效能、

制度自信等4个维度出发分析了国家生态治理现代

化制度[7]。我国的社会治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

导下,由政府部门主导、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的对社会

公共事务的治理活动,区别于其他国家治理活动,更

强化了社会公民的主体意识,共治共享的思想是现

代化过 程 中 国 家 治 理 机 制 和 组 织 形 式 发 展 的 表

现[8]。

二是从现代化的视角切入,重点关注时代发展

背景下治理场景和治理命题变化给治理方式、治理

结构等所带来的挑战以及所引发的变革,例如基层

治理、小组治理、数字治理等方面的现代化发展。研

究者指出,基层治理面向广大的人民群众,包括乡镇

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与社会治

理的共治共享的思想一脉相承,是国家权力向基层

延伸的表现。随着时代的发展,基层治理走向精细

化、科学化、体系化[9-10]。小组治理是我国在复杂

而迅速变革的时代出现的独具特色的治理方式,能

够充分发挥协调性、灵活性的优势,在中国现代化发

展过程中逐渐走向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公平化

的道路[11]。数字治理产生于信息革命的时代背景,

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国家治理的方式和治

理结构带来了变革,提升了政府治理效能、丰富了应

用场景,同时也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需要克服的多

重风险。数字治理的现代化为各种新型治理工具的

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12-13]。

推进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是新时代发展的必

然道路,符合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能

够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升级,同时提高国家

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2018年之前,文化

和旅游是两个内在密切关联而管理相对独立的领

域。从治理现代化的角度来看,研究者认为,文化领

域亟须实现3个转型:一是从分业管理到综合管理,

即由“小文化”向“大文化”转变,由纵向式管理向纵

横结合的综合式管理转变;二是从单一管理主体向

管理主体多元化,逐步形成“政府-专家-民众”共

同治理模式;三是从依靠行政管理为主向依法管理

为主转变[14]。就旅游领域而言,改革开放以来,政

府主导是我国旅游发展的一大特征。随着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

中的作用从基础性转变为决定性。与此同时,随着

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者的活动边界不断扩展,旅

游产业的供给边界日益模糊,市场上不断涌现更多

的新业态和新模式。因此,亟须从治理理念、治理机

制、治理方式、治理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15]。

随着文化和旅游两大系统机构整合任务的完成,如

何实现治理体系融合、继而全面提升其治理体系和

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成为当务之急。尤其是在新的发

展阶段,面临更加复杂的环境,文化和旅游发展乃至

二者的融合发展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推进治理现代化成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中的关键任务[16]。

本文重点围绕“治理现代化视角下文化和旅游

融合发展”这一核心议题,试图回答如下4个问题:

其一,如何理解治理现代化,其多维内涵与运行机制

是什么;其二,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涉及哪些层面,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影响二者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

是什么;其三,在现实中,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如何

影响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实践;其四,从治理现代化

的视角出 发,要 推 动 文 化 和 旅 游 深 度 融 合 需 从 何

着力。

22

旅 游 论 坛 2023年 第16卷 第5期

第30页

2 治理现代化:多维内涵与运行机制

2.1 治理与治理现代化

“治理”(governance)源于拉丁文和古希腊语,

原意是控制、引导和操纵。在现代语境下,尤其是从

强调与“(行政)管理(administration)”的联系和区

别的角度来看,“治理”是指通过建立健全、完备的法

治框架,促进公共事务管理的透明化,鼓励多方参

与,从而实现政府管理效率的提升[17]。与“(行政)

管理”所强调的政府单一主体不同,“治理”最鲜明的

特征在于其参与主体的多元化———政府、市场主体

和社会均作为公共事务的主体参与者,且不同主体

之间的合作处于近乎完全平等的地位,而非基于个

别高层级主体的威权和管控。在共同处理公共事务

的过程中,“治理”所采用的方式是不同主体之间的

协商、反馈与沟通,最终充分发挥各方主体的主动性

和参与性,实现自治与共治的局面。

现代化是一个过程,意味着现代化要素对传统

要素的改造,最终实现由低级向高级形态的突破与

发展[18]。国家治理的现代化是立足于不断变革的

时代背景下,实现国家治理体系、治理结构、治理能

力、治理效能等多个维度的提升。从全球视角来看,

国家治理现代化经历了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后建

立的民主国家治理、20世纪亚非拉国家摆脱殖民独

立后的国家治理、20世纪80年代末苏联和东欧国

家的制度现代化治理转型三次浪潮[19]。从中国视

角来看,我国的国家治理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

导,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经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初期的“管制”阶段,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管理”

阶段,再到党的十八大后的“治理”阶段[20]。因此,

无论是对于全球还是对于中国而言,国家治理的现

代化都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的动态过程,而且国家

治理需要立足于自身社会发展现实,吸取国际经验

和教训,持续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革。

2.2 治理现代化的分析框架

国家治理的现代化从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角度

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要求。国家治理体

系和治理能力存在辩证统一关系:制度体系需要通

过有效的执行能力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有效的执

行能力也需要科学、完善的制度体系保证正确的方

向,二者的 结 合 成 果 最 终 体 现 为 治 理 效 能[21]。可

见,国家治理是一个包含多维度的系统,国家治理的

现代化需要关注其多维度内涵。

基于治理研究领域普遍认可的“主体-工具效能”模 型,可 构 建 出 治 理 现 代 化 的 分 析 框 架 (图

1),借以探究、评估和推进现代化背景下各领域的治

理实践。

图1 治理现代化的分析框架

2.2.1 治理主体

从治理现代化的角度来看,治理主体主要包括

政府、社会、市场和个体等。“一核多维”是治理体系

现代化的主要结构。党的领导是我国治理体系的独

特优势,以此为核心,从中央政府到基层政府,再到

基层社会、各个行业市场,以及居民个体,不同的角

色在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共同构成

治理现代化的多维主体[22]。对于治理能力的现代

23

宋 瑞等:治理现代化视角下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理论探索

第31页

化而言:一方面要求各个治理主体能够规范履行职

责、充分发挥角色优势;另一方面,多元主体之间存

在多重复杂的社会关系,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求各

个治理主体之间的多元协同和有效互动。

2.2.2 治理工具

治理主体施行和参与治理需要的工具有各种形

式,包括理念、制度、方式等。从治理体系现代化角

度看,要求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涉及经济

制度、行政体系、文化制度、民生保障制度、生态文明

制度等多个方面的政策制度体系;同时,治理体系现

代化过程中,治理方式也在不断丰富,如数字革命带

来了新的技术和新的理念,推进了数字法治政府的

建设[23]。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来看,要求治理

工具本身具有以下3个特征:一是具有一定的科学

性,即要与具体地区、具体行业领域的社会实践紧密

结合;二是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即要与社会发展与变

革紧密联系,不断推进治理工具的创新,如基层治理

“五社联动”“双报到、双报告、双服务”等[24]

;三是具

有稳健性,在面对现代化过程中的各种内部潜在问

题和外部风险时,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25]。

2.2.3 治理效能

治理效能是衡量治理成果的标准,也是治理现

代化的目标。在不同的具体治理领域,其评价标准

具有差别。总体而言,治理效能可从治理效率、治理

公平等方面进行评价。其中,治理效率体现为以合

理的治理成本实现民生改善、经济增长、市场规模扩

大、产业结构升级、国家实力提升等方面的效益;治

理公平需要合理资源配置,具体体现在地区发展差

距、城乡发展差距、人群收入差距缩小的分配公平,

以及市场公平、生态环境的代际公平等方面。

2.2.4 运行机制

治理现代化的系统并非静态的,治理主体、治理

工具和治理效能三者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发

展。伴随社会环境的变化,治理主体创新并应用治

理工具,治理工具集中体现治理主体的思想理念、维

护治理主体的利益,并在实践中发挥组织引导作用。

治理主体和治理工具在具体实践中紧密结合、相互

作用,其结果即为治理成果,并通常以效能来衡量。

治理效能对治理主体和治理工具形成反馈,经过评

估,良好的治理效能带来积极的反馈,治理系统继续

执行,若存在偏差,则根据实际情况对治理主体和治

理工具进行调整与变革,进而创造出新的治理效能,

完成治理系统的动态发展。

3 内在机理:治理现代化与文化和旅游融合

的3个层面

3.1 文化和旅游融合的3个层面

文化和旅游融合是文化和旅游系统各要素相互

渗透、交叉融合或整合重组,逐渐突破原有产业边界

或要素领域,达成“相互依存、共生互融、互动共进”

的状态[26]25。从根本上来看,其融合源于二者本质

特性的内在联系。首先,文化和旅游均具有较强的

服务性。二者同属于服务业,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其持续发展需要群众的广泛参与,其发展方向与群

众需求的变化密切相关。其次,文化和旅游均具有

一定的开放性。文化和旅游系统的各种要素较为活

跃,能够广泛地融入于各个产业行业,破除固有的产

业边界,创造新的产业形态。最后,文化和旅游具有

伴生性。从动态交互的视角来看,二者的发展是一

个交互演化、共生进化的过程,文化和旅游产生的价

值互惠共生,且更容易产生价值溢出,贡献于其他领

域[27]。正是基于文化和旅游本质上共有的特性,二

者才有融合的可能与必要,而其融合发展可从3个

层面加以理解和审视:

首先,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是符号的同一。

根据身份认同理论和符号学,对于旅游者个人而言,

旅游是寻找文化关系、发现文化认同的过程。同时,

文化符号化也是对旅游者身份符号化的过程,文化

符号对旅游者构成吸引力[28]。因此,文化和旅游的

融合是文化与旅游在符号意义上的同一化过程[29]。

其次,文 化 和 旅 游 的 融 合 发 展 是 产 业 的 融

合[30]。文化和旅游在生产过程中互相参与,存在资

源、市场、产品、技术、功能的互动,成为产业融合的

基础。文化赋予旅游产品更加生动和丰富的内涵,

旅游赋予文化产品形象多样、立体的表达形式,文化

产品与旅游产品深度关联。

最后,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是价值的交融。

一方面,文化价值、自然生态价值与旅游的社会价值

交融,旅游促进了文化遗产和自然生态等方面的有

意识地保护、维系,这些也成为旅游体验价值的一部

分,实现了价值的传承[31]

;另一方面,文化和旅游的

吸引力与竞争力也是文化和旅游体验价值交融的体

现,共同构成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综合影响力,实现了

价值的传播与扩散[32]。

3.2 治理现代化与文化和旅游融合3个层面的关系

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本质是两大系统在符号、产

24

旅 游 论 坛 2023年 第16卷 第5期

第32页

业、价值等3个层面的融合。从这3个方面出发,可

就治理现代化对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影响加以解析。

首先,从符号同一的角度来看,文化和旅游融合

过程中就是要实现身份、角色和符号等的认同,达到

精神意义上的和谐与幸福。从目前的治理实践和治

理理论研究来看,这一问题仍未引起充分的关注。

目的地居民、旅游者等个体是否能够通过文化和旅

游融合获得更为公平、正义、和谐等正面感受,取决

于对不同身份角色之间关系的处理[33]。旅游者、目

的地居民、社会媒体、旅游企业和目的地等均是影响

该层面融合的重要因素。现代化治理需要发挥各个

主体,特别是社会公众的主体意识,并积极参与这一

过程。

其次,从产业融合的角度来看,文化和旅游融合

过程中就是要追求规模经济效益。在现代化治理与

文旅融合的相关研究中,这一层面的问题受到最多

的关注。就产业供给而言,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

消费等各个环节都需要文化和旅游在理念、技术、功

能、服务等方面的融合。现代化的治理体系可以通

过创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实现市场主体之间的

交流与协调,激发企业创新发展动力、能力和活力,

实现旅游和文化产品供给的丰富性。就产业结构而

言,无论是空间上文化和旅游生产要素的集聚和产

业协作、实现规模效应[34],还是结构上产业结构整

体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实现产业转型升级,都需要现代化治理体系和现代

治理能力的保障,满足社会多样化、个性化、高品质

的消费需求[35]。

最后,从价值交融的角度来看,文化和旅游融合

过程中就是要实现跨时代、跨空间、跨领域的价值增

益与传递。从目前的发展实践和理论研究来看,学

界对这一层面的关注依然较少。文化和旅游的价值

交融,特别需要关注两个问题:一是要进一步在乡村

振兴[36]、爱 国 教 育[37]、传 统 文 化 和 文 化 遗 产 保

护[38]、对外交流与国家形象塑造[39]等领域发挥其

作用;二是要重视由于过度关注经济效益而出现的

价值减损现象,如过度商业化、空心化,过度包装带

来的认同误差等。因此,需要完善治理机制,增强治

理效能,引导并促进文化和旅游的价值交融与传递。

3.3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影响文化和旅游融合的

六大机制

文化和旅游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国家治

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从全局上对文化和旅游

融合发展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在新的发展环境下,

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目标也对治理现代化提

出要求。从文化和旅游融合的3个层面来看:首先,

文化和旅游的符号同一性不仅关乎旅游者的身份认

同,更需要社会公众和公共服务的保障,需要健全社

会参与机制和公共服务机制;其次,对文化和旅游的

产业融合层面而言,要求一个能够提供产品融合、业

态融合、要素融合的市场环境和发展机制,需要完善

市场竞争机制和产业创新机制;最后,从文化和旅游

的价值交融性层面来看,价值的交融体现的是价值

的系统性和动态性,更深层次、更优化的价值交融需

要优化统筹协调机制和动态评价机制(图2)。

图2 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影响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六大机制

25

宋 瑞等:治理现代化视角下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理论探索

第33页

4 事实分析: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对文化和

旅游融合的实际影响

4.1 社会参与机制

在文化和旅游符号同一化过程中,社会公众是

经历主体、表达主体和符号建构主体。因此,从治理

现代化的角度来看,推动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就

需要健全社会参与机制。总体而言,目前社会参与

文化和旅游融合的范围较小、程度不深。中央和地

方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从空间规划、项目建设、

产业引导和公共服务等角度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

展,相关市场主体从产品、设施和服务等角度加以落

实,而社会公众在参与意识、参与能力、参与范围和

参与程度等方面还不是很充分。旅游者和社会公众

多以使用者的角色身份参与已经打造完成的文化和

旅游项目,购买和享用相关产品,表现为被动地“用

脚投票”,其他的角色身份、参与方式存在较多的局

限。政府在动员、组织和推动社会公众参与文化和

旅游融合的过程中,在意识的主动性、手段的科学

性、成果的有效性等方面仍需提升。部分地区对本

地文化总结和挖掘不够,缺少当地居民、文化工作者

等的参与,文化和旅游宣传多从官方视角出发,对社

会公众和旅游者的关照相对较少,从而容易在官方

塑造及投射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和游客感知的目的地

形象之间造成偏差,影响了文化和旅游符号的同一

化过程[40]。

4.2 公共服务机制

长期以来,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各具

其名,且自成体系[26]29。《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

服务保障法》的颁布推进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规范化、

标准化、均等化、体系化,而旅游公共服务的概念、分

类和构成仅有标准等法律效力相对较低的引导性制

度,仍缺乏明确的法律规范。总体来看,如何认识和

处理文化公共服务与旅游公共服务之间、服务市民

与服务游客之间、市场化服务与公共服务之间的关

系,目前在认识、制度、资源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

特别是在公共服务体系的共建、共用、共享、共促方

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在覆

盖率、使用率、供给效能等方面的不足,制约了文化

和旅游融合的深层次发展,带来供给方式单一、资金

保障不足、人才队伍欠缺、管理体制不健全、服务效

能低下、监督管理不足以及城乡区域之间差距较大

等问题。

4.3 市场竞争机制

从产业角度来看,要实现文化和旅游业的健康

发展,就需要有科学、合理的市场竞争机制。从治理

现代化角度来看,文化和旅游融合在市场监管、竞争

机制等方面还存在诸多壁垒。就市场监管而言,针

对文化和旅游两个领域在产业监管过程中存在的职

能交叉、监管空白、多层执法和多头执法等问题,国

家通过重新配置执法机构和执法权力,将文化和旅

游市场执法机构统一归到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管

理,实现市场监管主体的统一[41]。就产业空间规划

而言,中央和地方政府编制发展规划、发布相关政

策,支持文化和旅游特色产业集聚区的建设,促进文

化和旅游的产业融合发展[42]。不过由于各种原因,

在市场竞争方面,文化和旅游领域仍然存在一些问

题:一方面,市场壁垒、市场垄断、资本无序扩张等现

象妨碍了市场的统一和公平,难以保护各类市场主

体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执法、指挥、监

管、预警的动态执法监管体系和对失信主体和从业人

员的惩戒体系,从而出现行政执法主体不明确、执法

机构与行业监管部门之间权责不清、部门协调能力不

足等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优化治理结构,充分利

用社会监督和媒体监督优势,创新市场监管工具[43]。

4.4 产业创新机制

面对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需求,文化和旅游在

产业层面的融合需要不断创新。从治理现代化的角

度来看,文化和旅游融合的产业创新机制尚不完善。

国家多次提出扶持旅游与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创新

发展文化消费,加强数字文化产业融合,加强对文旅

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等政策,为文化和旅游领域的

产品创新提供保障。然而在实践中,文化和旅游产

品边界模糊,可模仿性和可复制性较高,市场中存在

大量的同质化产品,知识产权保护仍然面临较多的

挑战,制约了文化和旅游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市场竞

争力。与此同时,在数字革命的驱动下,虚拟现实技

术、信息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应用于

旅游目的地、旅游产品和服务之中,极大地丰富了文

化和旅游产品的供给,出现线上展览、线上讲解、旅

游线路定制等服务创新。但是,我国数字领域治理

仍处于初级阶段,文化和旅游领域不仅存在数字技

术自主性有限、数字专业领域人才缺乏等问题,因而

亟须关注弥合数字鸿沟、关注数字安全、保护数字知

识产权、规范数据应用范围等问题[44]。

26

旅 游 论 坛 2023年 第16卷 第5期

第34页

4.5 统筹协调机制

要实现文化和旅游价值的深度交融,需要通过

治理现代化促进文化和旅游价值在多个领域的传递

和扩散,这就要求提升治理主体之间的协调能力。

一方面,文化和旅游具有跨区域的属性,文化和旅游

资源边界常常与行政管理边界并不同一,这要求区

域间政府部门的协同合作。例如,基于黄河流域丰

富的文旅资源,第三产业成为黄河流域未来发展的

重要方向,黄河历史文化资源成为区域旅游发展的

核心文化特征,然而黄河流域的横向府际合作仍然

在具体的合作内容、合作方式和合作机制上仍在起

步阶段,存在“碎片化”的特征[45]。另一方面,文化

和旅游发展不仅涉及文化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自

身,也需要其他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协同。例如,文化

和旅游部与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新

闻出版署、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文物局等部门合

作,共同制定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联合银行等金融

机构为乡村旅游等重点领域提供金融支持,拓宽企

业融资渠道等。

4.6 动态评价机制

动态评价机制是从可持续的视角维护文化和旅

游体系的共生与发展,从而实现文化和旅游的深度

融合。文化和旅游市场的自发性发展容易受短期内

成本和收益的影响,当存在降低生产成本、扩大游客

规模、提升游客购买力等短期主义可能性时,市场主

体或将忽视一些需要长期评估才能体现的价值,例

如生态环境效益、文化原真性的保持等。要实现文

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必然要求相关主体重视和追求

长期效益。从文化和旅游的治理实践来看,目前尚

缺乏长时间序列和动态全过程的评价与反馈机制。

动态反馈机制具体可以表现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质量评估标准和评价体系、常态化监督机制、动态监

测机制、风险预警机制、风险应对机制等。这就需要

在政府、行业协会、相关企业、公共媒体、消费者等多

个主体之间建立动态的反馈机制。其中政府需要发

挥重要的引导作用,其他社会主体发挥监督作用。

5 政策建议:治理现代化视角下推动文化和

旅游深度融合的4个重点

文化和旅游融合是弘扬中华文化传统、加强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满足人民日益增

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路径,是完善国家治理体

系、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

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中国式

现代化的背景,从治理现代化的视角来看,要对以下

4个方面加以完善,从而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

发展。

5.1 构建协同治理机制

文化和旅游融合目标和主体具有多元性,其融

合机制更多地体现出综合性、统一性和联动性特征。

为此,要构建“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机社会”的

机制,以推进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图3)。

图3 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机社会的协同治理机制

“有为政府”通过统筹协调、开展公共服务,保障

人民的文化和旅游基本权益和社会福祉,扶持、指导

文化和旅游市场的发展,提升国家形象与综合实力。

在此过程中,文化和旅游市场涉及的相关部门较多,

要求政府内部不同部门之间打破行政壁垒,共同发

挥政府对地方文化和旅游发展工作的牵头引领作

用。此外,文化和旅游吸引物不受行政边界的束缚,

文化和旅游项目也不应受其限制。不同区域间的政

府需加强协作与交流,实现区域间的统筹协调。特

别是一些地理位置偏远的地区,因其服务设施建设

成本高、地区通达性差,对外部资本吸引力有限,所

以对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更为依赖[46]。

“有效市场”通过良性的竞争机制和创新机制,

为人们创新提供多样化的文化和旅游产品,实现产

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助力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在

此过程中,良性的竞争机制需要政府通过监管来维

护市场秩序、通过法规来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同时,也需要各个社会主体包括行业协会、社会媒

27

宋 瑞等:治理现代化视角下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理论探索

第35页

体、消费者、普通民众的广泛监督。此外,政府也要

加强对创新的扶持力度,如建设创新产业园、扶持多

种创新项目、保护知识产权等,加强对新产品、新业

态发展的关注。当然,从根本上看,文化和旅游的创

新是需求驱动的,人们对新产品、新服务的体验与反

馈可以帮助市场不断调整新产品,实现动态的创新

过程。

“有机社会”是基于广泛的群体基础和持续发展

的活力要求,确保社会主体参与到协同治理机制中。

社会主体的参与范围和参与程度依赖于服务型政府

的完善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各种基层社会组织、信息交流监督平台以及丰富的

社交媒体都是社会参与治理的渠道。其中,社区居

民扮演重要的角色,在地区文化和旅游开发的过程

中,要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协同治理。

从整体来看,“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机社

会”依赖动态评价机制保持协同治理机构的健康运

行。政府在发挥其监管职能和传统的管理优势时,

需要建立公正的内部和外部评价监督机制,保障其

职责的落实。市场拥有巨大的流量和数据资源,要

发挥其资源优势参与协同治理,实现治理效能的动

态监测。社会大众、游客群体在平台、自媒体等渠道

的信息及时传播与分享等方面具有优势,可形成旅游

信息评价和反馈机制。此外,还可建立和完善第三方

评价体系,通过动态监督、动态调整,实现执行能力的

提升。

5.2 明确3个层面各自重点

讨论治理现代化对文化和旅游融合影响的问

题,需要关注文化和旅游融合的符号同一、产业融合

和价值交融等3个层面,明确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

融合发展的思路和重点。

首先,在实现符号同一化的过程中,要关照旅游

者、当地居民、社会公众等对于符号的认同和共鸣,

促进吸引力符号的形成。具体来看,要重视三个问

题:一是在形象塑造方面。要深入挖掘文化基因,充

分凝练旅游资源的独特文化价值,将特色文化要素

和旅游要素融入形象符号的塑造过程,同时避免形

象传播与形象感知的脱节;要从使用者和消费者的

视角出发,关注其切实需求,采用受广大群众欢迎的

方式,提升形象和符号的感染力。二是在互动平台

方面。要打造多方主体之间的沟通平台,塑造目的

地主客互动环境,提升旅游者与目的地居民双方的

幸福感;要通过数字信息技术建立文化和旅游公共

服务智慧平台,为旅游者提供相关信息服务和反馈

渠道,有效监测市场需求发展动向,同时调动使用者

和消费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三是在文化传播方面。

旅游目的地的建设要关注旅游者的综合体验,强化

文化内容的表达力。例如,博物馆文字注解、图片介

绍、文物展览、语音讲解、动画演示、虚拟互动等不同

的展现方式能给游客带来不同的旅游体验和文化感

知,因此需要鼓励旅游目的地利用技术手段丰富文

化内容的表现形式。

其次,在实现产业融合的过程中,要持续推进产

业竞争机制和产业结构优化。具体来看,要关注4

个问题:一是促进供需平衡。要密切关注文化和旅

游需求的发展态势和满足情况,不断引导、规范旅游

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二是强化市场监管。要从市场

准入、退出、审查机制方面优化市场环境,建设负面

清单制度和奖惩机制,保障旅游消费者的基本权益。

三是实现动态优化。要优化促进资金、技术、土地资

源等在区域间、产业链间的合理配置,扶持新的业

态,为新的业态提供制度保障。四是要鼓励产业创

新。要培养文化创意、文艺创作、技术开发等高层次

知识型、创新型人才,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的认定、

保障体系,增强产业发展活力。

最后,在实现价值交融的过程中,要重点关注文

化和旅游产生价值溢出的领域,将其融合发展与国

家战略目标结合,在乡村振兴、“一带一路”、生态文

明建设、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传承发展等方面发挥更

大的作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

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从推动产业融合创

新、培育多元市场主体、弘扬特色乡土文化、保障村

民合法权益、改善乡村生态环境等方面促进文化和

旅游在乡村的融合发展。在助力“一带一路”和“走

出去”的过程中,要加强各地政府间的活动交流,促

进交流合作平台的建设,发挥文化和旅游的双重及

互动作用。生态文明领域要求严守生态防线、鼓励

节能减排、促进生态友好型目的地建设。在文化传

承发展方面,要排查、记录文化遗产,做好文化遗产

的定期检查、监测工作,通过博物馆、文化空间、国家

文化公园等形式促进文化传播与传承。

5.3 建立健全制度体系

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

28

旅 游 论 坛 2023年 第16卷 第5期

第36页

要体系化的政策支撑来提供制度保障。这可重点围

绕治理主体和治理工具两个方面展开。

(1)从治理主体的角度来看,各个主体认识需要

明确自身职责范围,要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主

体在现代化治理中的比较优势。政府通过制定文化

和旅游政策措施、相关旅游法律法规,规范文化和旅

游市场环境,维系市场的健康竞争,通过政策红利引

导产业向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保障社会和个人的

经济权益、社会福祉,起到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市

场通过经济效益和成本结构调整旅游产品和服务的

供给,实现文化和旅游产品与服务的有效供给,通过

持续创新不断扩大效益,使社会和个人获得更好的

体验;社会主体包括旅游者、社区居民、社会媒体、其

他第三方组织等,发挥监督者的作用,对政府和市场

的治理过程作出评价与反馈。

(2)从治理工具的角度来看,要不断完善相关政

策体系、创新治理方式。特别是对于文化和旅游融

合的重点领域,要给予政策体系的支持,通过金融政

策、财税政策拓展重点企业的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

本;以创新激励政策措施、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等鼓

励新兴业态的发展;通过完善行业标准体系、质量评

价体系、市场进退制度等市场管理政策,对发展尚未

成熟的文化和旅游融合领域加以规范。在数字技术

创新的驱动下,要不断提升数字化治理能力,通过人

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数据信息库建设等拓展治理范

围,提高治理效率。

5.4 全面提升执行能力

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不仅需要现代化的治理

体系,也需要治理能力的保障。具体而言,需要提升

治理效率、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一是提升治理效率。一方面,治理决策的科学

性和合理性要求制定现代化的治理能力和治理绩效

评价标准,将治理能力评价与治理绩效考核结合,既

要结合当前的要求和任务,也要关注治理能力的发

展性,筛选治理能力的关键性评价指标,并对其予以

量化评估,从而提升对治理效率的可视性认知。另

一方面,现阶段,我国的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面临更

为深刻的环境变化,治理体系也更为复杂;而且随着

文化和旅游融合的进一步深化,将涉及更多的利益

相关主体,存在更多的跨地区、跨部门、跨领域的合

作。治理效率的提升需要强化政府服务属性、简化

行政审批程序、打造便捷的沟通交流平台,降低跨部

门、跨区域的沟通成本。

二是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在新的发展阶段,文

化和旅游发展过程中固有的脆弱性会不断暴露,对

风险管理提出了治理要求。生态、气候变化、自然灾

害、突发性事件等均会给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带来

冲击。为此,要做好风险发生前的监测预警,做好危

机预案;面对危机时,能够采取更及时、有效的应对

措施或策略;在危机发生后,要鼓励文化和旅游企业

间互帮互助,搭建共同应对危机的合作平台,减少整

体损失,提升文化和旅游的韧性。

6 结论与展望

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基础。随

着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在我国的全面推进,提升治

理现代化水平变得越来越重要。治理现代化是一个

复杂、多维、动态的系统,其中治理主体、治理工具和

治理效能等至关重要,三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动

态关系。要分析治理现代化水平对文化和旅游融合

发展的影响,须根据文化和旅游两个系统的特性与

共性、互动与关系,明确其融合的不同层面,即文化

和旅游符号的同一层次、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层

次、文化和旅游的价值交融层次。

本文尝试在以下4个方面作出边际贡献:一是

在理论层面,基于治理研究领域普遍认可的“主体工具-效能”模型,构建出治理现代化的分析框架。

二是在逻辑层面,基于治理现代化分析框架以及文

化和旅游融合的3个层面,解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力影响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内在机制,换言之,也是文

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所提出的

新要求,即符号的同一性要求健全社会参与机制和

公共服务机制,产业的融合性要求完善市场竞争机

制和产业创新机制,价值的交融性要求优化统筹协

调机制和动态评价机制。三是在事实层面,基于六

大机制,分析当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在支持文化

和旅游融合发展方面的现状、不足和制约因素。四

是在政策层面,明确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提升治理

现代化水平从而促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若

干路径,包括构建“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有机社

会”的协同治理机制、覆盖符号同一、产业融合和价

29

宋 瑞等:治理现代化视角下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理论探索

第37页

值交融等3个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层次、围绕治

理主体和治理工具健全制度体系、通过提升治理效

率和关注风险管理等,全面增强执行能力。在现有

研究的基础上,未来需进一步量化评估治理现代化

影响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效果和异质性,为在中

国式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提

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1] 李培林.中国式现代化和新发展社会学[J].中国社会

科学,2021(12):4-21.

[2] 谢华育,肖思怡,陈庆.深入推进国家经济治理体系和

治理能力现代化[J].上海经济研究,2023(8):14-20

[3] 卢江.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治理的逻辑与本

质: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国家经济职能观的研究[J].当

代经济研究,2020(7):36-45.

[4] 傅才武,秦然然.中国文化治理:历史进程与演进逻辑

[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11-22.

[5] 蔡武进.我国文化治理现代化70年:历程和走向[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3):25-35.

[6] 李铁英.推进国家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

设问题 研 究 [J].东 北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2022

(3):126-131.

[7] 姬全生.新时代国家生态治理现代化的制度逻辑[J].

江苏社会科学,2022(5):29-38.

[8] 王浦劬.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含义及其相

互关系[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3):11-17.

[9] 张雷,秦森.中国式现代化视角下的基层治理现代化

[J].社会政策研究,2023(2):3-15.

[10] 郑志钢.基层治理中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J].思想

战线,2023(3):75-81.

[11] 吴莹,朱古月.小组治理: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下的社

会治理模式优化:以 C市行政区划调整改革为例[J].

江海学刊,2023(4):122-131.

[12] 廖福崇.数字治理体系建设:要素、特征与生成机制

[J].行政管理改革,2022(7):84-92.

[13] 薛晓源,刘兴华.数字全球化、数字风险与全球数字治

理[J].东北亚论坛,2022(3):3-18.

[14] 祁述裕,张祎娜.“共治”模式的三个转型[J].国家治

理,2014(16):16-20.

[15] 宋瑞.数字经济下的旅游治理:挑战与重点[J].旅游

学刊,2022(4):11-12.

[16] 宋瑞,刘倩倩.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旅游发展:意

义、挑战与路径[J].旅游论坛,2023(1):1-11.

[17]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2000.

[18] 胡鞍钢.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特征与方向[J].国家

行政学院学报,2014(3):4-10.

[19] 杨雪冬.把握中国式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逻辑[J].

审计观察,2023(2):4-9.

[20] 邓海龙,洪向华.中国共产党国家治理的历史进程、动

态特征与主要经验[J].山东社会科学,2020(6):12-

21.

[21] 熊光清,蔡正道.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化的内涵及目的:从现代化进程角度的考察[J].学习

与探索,2022(8):55-66.

[22] 赵中源,黄罡,邹宏如.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理性、

变革逻辑与实践形态[J].政治学研究,2022(1):106-

116.

[23] 金成波,王敬文.数字法治政府的时代图景:治理任

务、理念与模式创新[J].电子政务,2022(8):67-76.

[24] 王佃利,徐静冉.中国式现代化中社会治理的目标定

位与路径探析:基于社会治理共同体时代特征的认知

[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3):139-

147.

[25] 徐亚清,于水.新发展阶段国家治理的风险向度与共

同体归属[J].社会科学战线,2022(12):188-195.

[26] 宋瑞.如何真正实现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J].人民

论坛·学术前沿,2019(11):24-35.

[27] 王秀伟.从交互到共生:文旅融合的结构维度、演进逻

辑和发展趋势[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版),2021(5):29-36.

[28] 蔡 礼 彬,李 雯 钰.节 庆 活 动 中 参 与 者 的 文 化 认 同 建

构———以青岛国际 啤 酒 节 为 例 [J].山 东 社 会 科 学,

2020(7):94-101.

[29] 张朝枝,朱敏敏.文化和旅游融合:多层次关系内涵、

挑战与践行路径[J].旅游学刊,2020(3):62-71.

[30] 刘安乐,杨承玥,明庆忠等.中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

协调态势 及 其 驱 动 力 [J].经 济 地 理,2020(6):203-

213.

[31] 钟洁,石洪.文化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价

值与路径[J].旅游学刊,2022(12):9-10.

[32] 把多勋.改革开放40年:中国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价

值与趋势[J].甘肃社会科学,2018(5):10-20.

[33] 陆明明,石培华.文化和旅游的关系网络及其融合路

径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21(3):340-348.

[34] 张新成,梁学成,宋晓等.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融合发

展的空间网络结构及形成机制[J].统计与决策,2022

(18):16-21

30

旅 游 论 坛 2023年 第16卷 第5期

第38页

[35] 徐菲菲,剌利青,严星雨等.中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

融合研究述评[J].旅游科学,2023(4):1-18

[36] 唐承财,秦珊,戴湘毅等.文化和旅游视域下中国乡村

振兴研究评述与展望[J].地 理 科 学 进 展,2023(8):

1437-1452.

[37] 吴才唤,张钰婷.红色文旅融合:基本概念、内在逻辑

与实践路径[J].图书馆,2022(11):31-37.

[38] 杨红.遗产保护与文旅融合:关于露天博物馆模式的

探讨[J].民族艺术,2022(1):105-112.

[39] 仪修出,范红.特色小镇在国际文旅中塑造国家形象

的品牌策略:以乌镇戏剧节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

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6):71-81.

[40] 曲颖,董引引.“官方投射形象—游客目的地依恋”网

络机制对比分析:以海南重游驱动为背景[J].南开管

理评论,2021(5):73-85.

[41] 祁述裕,徐春晓.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演进、

挑战与建议[J].山东社会科学,2021(2):52-59.

[42] 廖青虎,郑旭,孙钰等.我国城市文化旅游融合政策的

演化逻辑与未来走向[J].城市发展研究,2021(5):7-

11.

[43] 陈晓芳,薛兵旺.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市场协同治理

研究[J].学习与实践,2022(9):136-140

[44] 郑憩.加快推进数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J].宏观经

济管理,2020(12):63-68.

[45] 陆筱璐.黄河流域文旅融合发展的横向府际协同研究

[J].行政管理改革,2022(12):30-38.

[46] 张洪昌.新时代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治理逻辑与制度

创新[J].当代经济管理,2019(9):60-66.

ResearchontheIntegratedDevelopmentofCultureand

TourismfromthePerspectiveofGovernanceModernization

SongRui

1,2,YangXiaoyan

2,ZhangQinyue

1

(1.BusinessSchool,UniversityofChineseAcademyofSocialSciences,Beijing100006,China;

2.InstituteofFinanceandStrategy,ChineseAcademyofSocialSciences,Beijing100006,China)

Abstract:Themodernizationofgovernanceinthefieldofcultureandtourismisanimportantpartofthe

modernizationofnationalgovernance.Thedeepintegrationofcultureandtourismalsoputsforwardnew

requirementsforgovernancemodernization.Thisresearchtook“subject-tool-efficiency”asthelogicalidea,systematicallyconductedadynamicanalysisframeworkofthemodernizationofnationalgovernanceto

analyzetheinfluencemechanismandrealityofthemodernizationofgovernanceontheintegrationofcultureandtourism,andputforwardsuggestionsfromvariousaspects.Theresearchshowsthat:thegovernancesystemandgovernancecapacitywillhaveanimpactonthethreelevelsofsymbolidentity,industry

integrationandvalueintegrationoftheintegrateddevelopmentofcultureandtourism.Itisembodiedin

socialparticipationmechanism,publicservicemechanism,marketcompetitionmechanism,industrialinnovationmechanism,coordination mechanismanddynamicevaluation mechanism.Fromtheperspective

ofgovernancemodernization,itisnecessarytoestablishacollaborativegovernancemechanism,enhance

theextantinstitutionalsystem,andcomprehensivelyimprovetheexecutioncapacityinordertopromote

thein-depthintegrationofcultureandtourism.

Keywords:governancesystem;governancemodernization;culturalandtourismintegration

[实习编辑:吴宇玲;责任编辑:吕观盛]

31

宋 瑞等:治理现代化视角下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理论探索

第39页

2023年9月

第16卷 第5期

doi:10.15962/j.cnki.tourismforum.202305054

http://gllylt.cbpt.cnki.net

【理论探索】

数字化对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推动机制研究

金 准1,2,夏亚龙1

(1.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商学院,北京 100006;2.中国社会科学院 财经战略研究院,北京 100006)

[摘 要]文化和旅游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已成为国家战

略,数字化在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文章通过需求端、供给端和治理端的

分析,探讨了数字化为文化和旅游业带来的融合新动能。数字化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核心机制

在于通过数字化搭建融合新价值网络、塑造融合发展基座、形成融合的驱动机制、重构融合的组织

结构以及深化融合的治理体系。数字化给文化和旅游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推动文化和旅游

深度融合的进程,并将牵动更为复杂、宽泛的治理目标、治理领域、治理方式的融合与变革。

[关键词]数字化;数字经济;文旅融合;推动机制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84(2023)05-0032-11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

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文化和旅游

的深度融合,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所勾勒的发展蓝图

中的一部分,是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趋势与目标。

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提出的新发展格局,依托于新型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协同”,信

息化将为实现文化事业和产业繁荣发展,文化和旅游

深度融合的图景提供动力,在这个过程中,应高度重

视数字化在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中的重要作用。

数字经济对于社会经济形态具有整体性的塑造

作用,如 Watanabe等所指出的,数字技术不仅作为

技术要素促进了生产率的提升,还作为一种经济发

展模式和思维方式塑造了经济社会形态[1]。当前,

我国数字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之中,党的二十大报

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

体经 济 深 度 融 合”,要 “实 施 国 家 文 化 数 字 化 战

略”[2],这一部署正在走向现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

院发布的 《中 国 数 字 经 济 发 展 报 告 (2023)》显 示,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0.2万亿元,同比

名义增长10.3%,已连续11年显著高于同期 GDP

名义增速,数字经济占 GDP 比重达到41.5%

① ,这

一比重相当于第二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数字经

济对文化旅游产业的影响是宽口径、全领域的,数字

化不仅是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的现实背景,还将为

两个领域的融合深度赋能,从消费者、生产者、治理

者等3个层面赋予融合的新需求、新工具、新手段。

在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进程中,要深入

研究数字化所能发挥的作用。

32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研究”(23ZDA092)资助。

[收稿日期]2023-08-14;[修回日期]2023-09-15

[作者简介]金准(1979-),男,上海人,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

心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产业、旅游政策、城市旅游,E-mail:jinzhun@

cass.org.cn;夏亚龙(2000-),男,安徽合肥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休闲研

究,E-mail:s2022113012@ucass.edu.cn。

第40页

1 相关文献回顾

1.1 数字化与数字经济

从企业角度来看,数字化是数字技术在企业某

些业务环节中的应用,通过改进业务流程、调整组织

结构、优化商业模式以及重塑价值创造方式等一系

列活动,推动企业生产方式重组变革,实现向以数字

技术为核心的发展模式的转型[3]。企业的数字化发

展经历了3个阶段:信息数字化、业务数字化、数字

化转型[4]。而产业数字化是传统产业利用数字技术

对业务进行升级,进而提升生产的数量以及效率的

过程[5],涉及技术嵌入、数据驱动化、智能化生产等

多个方面。数字化发展通常伴随着业务模式创新、

资源配置优化、信息系统集成等举措[6]。这些都给

产业带来机遇和动力,是推动产业增长、优化资源利

用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数字化可利用大数

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从底层开

始推动企业和产业的变革[7]。这种变革构建了一个

迥异于传统组织业务流程的数字世界,并显著增强

了组织的价值创造能力。

数字经济是基以数据、智能算法、算力平台三大

要素为基础的一种新兴经济形态[8]。它以数据为核

心资源和驱动力,依赖于创新作为主要引导和支持。

数字经济强调利用数字化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

要素,借助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媒介,通过信息通

信技术 实 现 效 率 提 升 和 经 济 结 构 优 化 的 目 标[9]。

1996年 Tapscott在《数字经济:网络智能时代的前

景与风险》中首次提出“数字经济”的概念[10],此后

数字经济一直受到我国学者和政府的关注。尤其在

数字经济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促进数字

经济等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后,数字经济更成为

我国学界广泛关注的理论焦点。许多学者基于不同

的理论视角和关注点,就数字经济内涵提出了自己

的观点。从微观经济学的视角出发,数字经济的核

心在于企业以数据作为基本分析要素,结合人工智

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在互联网交易平台上进

行投资和经营活动[11]。这种经营模式显示了信息

技术对于企业战略决策与操作的重要影响。从广义

的经济研究视角来看,数字经济不仅仅指数字化交

易,还包括了保障数字化交易的基础设施、数字化媒

体以及数字化货物与数字化服务等[12]。更加强调

信息和数据的关键地位,将其视作新的生产力源泉,

并鼓励利用数字技术改变传统产业的方式、提高生

产效率、培育新的商业模式,促进社会转型[13-14],它

既 包 括 核 心 数 字 部 门,也 包 括 更 广 泛 的 数 字 活

动[15]。数字经济以数字化和信息化为特征,涵盖数

字产业、数字商务、数字金融、数字农业、数字医疗等

各个领域,具有高智能、高效率、高附加值、高灵活性

等特点[16]。

1.2 数字化推动产业融合与区域融合

数字技术提供了高效的信息传播和共享平台,

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产业和区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问题[17-18]。各个产业和地区可以更容易地获取市

场需求、竞争情报和最新技术动态等信息,从而有助

于促进产业、区域融合。已有不少学者从定性和定

量角度对此进行了研究。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是产业发展的必然

趋势和要求,数字经济模糊了传统的产业边界,可以

推动相关产业的渗透与融合[19]。赵伟认为,数字化

建设可以提升文化产业效率、催生新业态,全面建设

数字化基础设施是文化产业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的

第一步,更 是 推 动 文 化 产 业 高 质 量 发 展 的 重 要 动

力[20]。芦人静对乡村文旅产业融合进行研究后发

现,数字化推动着产业的结构优化与升级,实现经济

价值、品牌价值和发展价值的三维共创,并与乡村全

面振兴进行有效连接[21]。于佳秋以德清县为例,从

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产业融合、产村融合、产城融合等

三个角度进行了研究,认为产业数字化利用提升特

色产业链等一系列“组合拳”推动产业融合[22]。夏

杰长认为,从产业演进的路径来看,数字技术是实现

产业融合与产业创新的重要推动力,得益于数字技

术的应用与发展,让大规模的文化和旅游消费成为

可能,数字技术的深入发展会打破文化和旅游产业

的边界,促使两大产业实现深度融合[23]。

城乡发展间的差距是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

突出矛盾之一。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高质量

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王定祥等利用2008—2019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证

实农村数字化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影响系数显著

为正,意味着农村数字化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融合

发展。其进一步的分析认为,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拓

展农业多重功能、发展农业新兴业态与培育产业融

33

金 准等:数字化对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推动机制研究 理论探索

第41页

合主体是农村数字化影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

机制[24]。何越认为,信息不对称是城乡要素流动受

阻的根本原因,而数字化技术给农村的商业模式带

来了创新,有效缓解了城乡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有

利于进一步推动城乡区域融合[25]。旷爱萍等测度

了2010—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和区域融

合的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通过直接传导机

制和优化区域产业结构的间接传导机制对区域融合

发展产生积极影响[26]。

总体而言,数字化改变了传统产业和区域发展

的格局,使得产业融合与区域融合成为可能。它们

为产业、区域间的合作、创新升级和资源配置提供了

新的机遇和工具,促使各领域、主体更好地适应市场

需求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2 数字化为文化和旅游融合赋予新的动能

数字化可推动文化和旅游领域需求和供给的变

革,为文化和旅游融合深度赋能。数字化在重塑消

费者,改变其消费认知、消费习惯、消费形态的同时,

也在助力生产者,促进其提升生产效率。此外,数字

化还强化了治理者,为其提供新的政策工具和手段,

提升政策效能。数字化从消费者、生产者、治理者等

3个方面给文化和旅游融合带来了新需求、新工具

和新手段,从而赋予其新的动能。

2.1 赋能消费者,更新消费形态

研究发现,数字经济能够使得传统消费升级更

新,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对服务消费的影响尤为显

著[27]。随着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数字

化对文化和旅游领域的快速渗透,消费者的需求正

在发生重塑,文化和旅游之间的边界正在消失,数字

化赋予消费者跨界消费的能力,通过消费时间的再

配置推动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融合,由此在需求端重

塑了文化和旅游的关系。

首先,从消费者的需求端来看,数字化消除了文

化和旅游之间的边界,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消费形态,

并促进了跨领域消费习惯的形成。在数字化世界

中,消费者可以更轻松地获取各种文化和旅游信息。

以抖音为例,当用户在浏览某地的旅游视频时,系统

会根据用户的兴趣和偏好,在推荐列表中呈现当地

相关的文化内容,如美食、民俗风情、艺术表演等。

此外,抖音还为用户提供了消费平台,用户可以直接

在线上浏览和购买与当地文化和旅游相关的产品,

如传统手工艺品、当地特色食品等,这些产品通过电

商推广和购物功能得到展示,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

消费渠道。同时,抖音还运用定位、标签等个性化推

荐,精准推送相关的文化和旅游内容,使用户能够更

有针对性地浏览和发现感兴趣的内容。消费者所面

对的信息流打破了传统行业之间的壁垒,消费者接

受的是文化、旅游交织在一起的“融信息”,倾向于淡

化消费品类,进行跨界消费。在数字化的引导下,线

下的文化和旅游消费也被自然地交融在一起。例

如,旅游者可以在一次旅行中欣赏艺术展览、体验当

地文化活动,或是参加以旅游为主题的音乐会等。

其次,从消费者的能力端来看,数字化赋予消费

者进行文化和旅游跨界消费的能力,降低了消费能

力的门槛。文化和旅游的深度消费通常需要一定的

专业知识,具有鉴赏、习得的技术门槛,例如欣赏艺

术作品、音乐表演、参与体育活动等都需要具有相关

的知识和技能。数字化技术提供了学习资源和交互

平台,降低了技能门槛,使更多人拥有进行融合消费

的能力。以“滑呗 App”为例,滑雪者可以利用 App

中的视频教程学习滑雪技巧,同时在滑行过程中利

用软件记录滑行数据并进行深度分析,更好地了解

自己滑雪技术的优缺点。用户还可以将滑雪照片进

行分享和下载,加入滑雪社群,与其他爱好者交流心

得并相约滑雪。此外,“滑呗 App”还通过推送滑雪

相关的新闻、赛事报道、滑雪活动等内容,提高用户

对滑雪文化的了解和兴趣的同时,推动了滑雪旅游

产业的发展。数字化技术已将技能学习与提升、文

化感知与深化和旅游活动与组织紧密结合在一起,

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最后,从消费者时间分配的角度来看,数字化改

变了文化与旅游消费的时间分配模式,使得文化和

旅游消费在时间上更加灵活、更具弹性。文化和旅

游内容的在线化令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获得、消费

相关内容,并促进消费向线上、线下延伸。消费时间

的自由化,是和消费内容的混合化紧密结合在一起

的。在随时随刻可进行的数字化消费中,文化和旅

游的边界被打破,消费者在相互关联、无限链接的数

字化内容中跳跃、游走,线上线下结合的文化和旅游

消费,在更具弹性的消费时间里,被天然地融合在一

34

旅 游 论 坛 2023年 第16卷 第5期

第42页

起。例如,“全景故宫”通过运用全景摄影技术,将紫

禁城的古建筑外景与原状陈列内景制作成 720 度

4K 高清全景照片,将故宫的全貌完美地呈现在云

端。目的地的数字化呈现,构建了旅程与文化体验

间同步与异步的两种关系,游客既可以在游程中“同

步”地体验文化,也可以在行前或行后“异步”地体验

文化,时间与空间形式组合的多样化,增加了消费者

在时间分配上的弹性。

2.2 赋能生产者,提高供给质量

数字技术的支持,令企业可以更好地整合资源、

优化流程,实现更高质量的文化-旅游双向转换,输

出好的产品和服务。例如,在文化资源向旅游展演

业态的转化过程中,数字化可以在各个阶段形成效

率赋能。

首先,在谋划、创作与展演阶段,数字化可以使

生产者在前端获得更充足的数据支持,更好地把握

市场和定位产品。数字技术为生产者提供了更为丰

富的工具,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使用启发和简化了创

作工作。

其次,在产品化阶段,数字技术能够增强甚至创

造新的场景,将时空交错编织在一起,叠加混合现实

的体验,形成更为沉浸化的感官效果。例如,全国首

部大型沉浸式山水夜游项目《梦境光雾山》利用数字

光影技术,在300米悬崖绝壁上再现了千年的米仓

古道与巴人文化,通过突破实景演出观演方式,让游

客获得沉浸式体验。

再次,在市场推广和营销阶段,生产者可依托大

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获得更为精准的市场洞

察和消费者行为预测,提前掌握消费者的兴趣偏好、

消费习惯和旅游需求,设计出更加精准、个性化的行

程和路线,提高游客满意度和忠诚度。数字化还为

生产者提供了更广泛的市场覆盖和推广渠道,通过

建立线上平台、社交媒体营销和搜索引擎优化等手

段,生产者可直接与潜在顾客进行互动和信息传递,

有效地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和产品曝光度。如 Trip

Advisor、Booking等与迪拜、伦敦等官方旅游网站

和 Facebook、Instagram 等 线 上 平 台 以 及 第 三 方

App深度合作,进一步拓宽了平台功能。商家、机

构也可利用平台提供的短视频、直播等丰富的经营

工具,创造新的消费场景,促进新消费需求的产生。

最后,在运营管理及反馈阶段,数字技术可以帮

助生产者建设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利用大数据分析

灵活整合资源、优化流程、安排岗位和人员、降低损

耗,由此减少运营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并实现更高

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输出。此外,生产者可以利用物

联网技术,分析游客数量和行为轨迹,获得更好的数

据分析支撑,以利于改进运营和体验。例如,美利亚

连锁酒店通过大数据筛查记录客人的有关信息,记

录住客在店消费的金额、旅行原因、国籍,并将这些

信息与来自政府的公共数据进行交叉检查以完善客

户档案,以便更好地对游客进行细分,以提高运营效

率并优化在不同客群的投资。

综上,数字化加速了产业的转型升级,在文化和

旅游融合的各个环节上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有力

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2.3 赋能治理者,提升政策效能

从产业治理角度看,文化和旅游的融合,需要解

决一系列的治理问题,而数字化通过赋能治理者,有

效地提升了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效能,为治理者

提供工作评价的指针。具体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

4个方面:

第一,数字化为治理者提供决策依据。文化和

旅游产业属于服务业,产业运行具有一定程度上的

无形性。文化和旅游的融合,要求在更高水平上把

握产业运行状态,而数字化将产业无形运行的部分

数据化、显性化。通过数字平台的建设,治理者掌握

了数据采集、监测、分析的工具,可以更好地把握文

化和旅游融合过程中的状况、问题和需求,为治理者

提供决策依据。例如,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

县的勐巴拉5G+数字雨林小镇,充分利用中国移动

提供的5G+环境监测技术,收集小镇内的各类环境

数据。这种技术不仅将环境监测与环境信息展示发

布紧密结合,也为小镇的日常管理、数据分析、预警

机制及决策制定等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支撑。

第二,数字化为治理者提供评价指针。文化和

旅游融合进程中,建立评价其融合程度、运行状态的

评价指针,是推动工作的重要依托。依托数字化手

段,治理者可以建立起体系化的融合指数系统,发现

融合中的问题,评价融合的进展和阶段,研判融合的

差距和调整方向,分析决策的落地效能。这将推动

文化和旅游融合工作走向定量化、可测度的良性进

程之中。

35

金 准等:数字化对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推动机制研究 理论探索

第43页

第三,数字化为治理者提供管理手段。利用大

数据分析,政府能够规划文化和旅游融合的空间形

态,为投资商提供项目投资建议,监测项目的空间承

载情况,调配资源、管理流量,处理投诉问题,防范安

全事故的发生。例如,云南省推动的“一部手机游云

南”项目,主要由“一个中心、两个平台构成”。“一个

中心”是指旅游大数据中心,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两个平台”是游客服务平台和政府监管服务平台,

游客 可 以 在 游 前、游 中、游 后,通 过 一 部 手 机 完 成

“吃、住、行、游、购、娱、养”等全方位智能服务,实现

“一键订单”“一码通行”、遇到旅游问题可以一键投

诉等快速响应处理。依托该项目,云南的文化和旅

游资源被更充分地整合在一起,服务体系和秩序得

到重建、旅游品牌和形象得到重塑、诚信和监管体系

得到重构,形成了全链条的服务和管理。其背后是

治理层面的管理模式、业务流程、组织架构的大幅优

化和调整。

第四,数字化为治理者提供协同工具。协同正

在成为当前数字政府建设的重点和亮点,要加快构

建数据、工具和服务多个层次在内的数字政府能力

平台,推进提升政务机构的政务服务能力和敏捷治

理能力[28]。数字技术为多方参与和共治提供了可

能。数字化为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提供了更便捷

的互动交流平台,在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过程

中促进了多方参与和共治。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

式,政府可以通过组织专题研讨会、开展在线调查等

形式活动,与企业和公众进行广泛的意见交流和协

商,形成共识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同时,数字化技术

还可以支持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协同

工作,从而能够加强政府的监管和引导作用,保障产

业的健康发展。

3 核心机制:数字化是塑造文化和旅游融合

的基础条件

数字化以关键角色赋能和产业形态再造的方

式,形成从角色到产业的文旅融合机制。数字化通

过对消费者、生产者和治理者3大角色赋能,强化文

旅融合求、供、管的3方网络,形成文旅融合的合力,

在此推动下,数字化从五个层面推动文化旅游融合

与产业形态再造:第一,通过搭建新的网络价值,形

成文旅融合的根本引领;第二,通过底层技术革新,

形成文旅融合的共有发展基座;第三,通过激发价值

倍增效应,形成文旅融合的驱动机制;第四,通过推

动基本单元的渗透交叉重组,重构文旅融合的细胞

组织;第五,通过形成多元契合网络,深化文旅融合

的治理体系,以此为文旅产业形态再造提供了有力

支撑,从而塑造了文、旅在价值上交织、在技术上同

步,以效能为动力、以单元再造为底层、以多元协同

为治理的融合形态(图1)。

图1 数字化推动文旅融合的机制

36

旅 游 论 坛 2023年 第16卷 第5期

第44页

3.1 搭建新的价值网络,形成融合的根本引领

数字经济的发展改变了文化和旅游融合网络的

价值形态,打破了传统的文化和旅游经济中单一的

业务形态和连接方式。与传统模式相比,数字经济

增强了产业与复杂社会网络之间的嵌入性,使得价

值连接呈现网状特征的特点愈发明显。供应商、渠

道商、服务提供商以及竞争者之间的关系也朝着更

加多元化和广泛化的方向发展,从链式、多链式和伞

状的连接转变为更为复杂的关联。

具体来看,在文化和旅游融合网络中,各个节点

处于不同的数字化阶段,可通过以下4个方面进行

描述:一是入口数字化。数字经济使文化和旅游的

入口环节均实现了高程度的数字化,并且这种数字

化的入口被综合平台融合在一起。文化和旅游产品

的数字化入口呈现无差别性、便利性和多链接性等

特征。通过在线平台和移动应用程序,游客可以方

便地预订文化和旅游的门票、演出门票,预约服务、

查询信息等,实现了消费者与服务单元之间的快速

数字化连接。这种便捷、个性化的数字化入口改变

了传统的旅游购买方式,消除了文化和旅游的入口

界限,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二是要素数字化。

数字经济推动了各个要素的数字化转型。文化和旅

游资源、用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要素都在不同

程度上进行数字化处理,由此构建起更加高效、灵活

的供应链。博物馆的数字导览系统、景区的智能交

通系统、酒店的运营管理系统以及数据驱动的市场

营销策略等,都是数字化要素在文化和旅游融合网

络中所扮演的角色。数字化的要素为文化和旅游融

合提供了更多的创新机遇,促进了文创产品和互动

体验的发展。三是运营数字化。数字经济推动了文

化和旅游产业运营过程的数字化。通过数据的收

集、分析和利用,平台企业和在线旅游企业可以更好

地理解用户的需求和行为,实现个性化推荐、定制化

服务等。运营数字化将文化和旅游运营组织的单元

拆装、重构,并和不同的产业链条组装在一起,驱动

跨越文化和旅游界限的产业集群的形成。四是组织

数字化。数字经济要求企业进行组织结构和管理模

式的数字化转变。数字化运营的要求促使企业重新

设计组织架构,整合各类资源,实现协同工作和快速

决策。此外,数字化还催生新型的跨界合作和资源

共享模式,不同领域的企业可以共同合作,实现优势

互补。这种组织数字化的转变增强了文化和旅游融

合网络中各方之间的协同效应,加速了融合进程。

文化和旅游融合网络中的各个节点在入口、要

素、运营和组织等4个维度上具有不同程度的数字

可连性。它们之间以强连接、弱连接和开放性连接

等多种联系方式相互关联,共同形成了复杂的拓扑

结构[29]。这些变革使得文化和旅游融合网络发生

了根本性的改变,数字经济成为推动其新价值网络

形态的核心驱动力量。

3.2 依托底层技术革新,形成融合的发展基座

当前,移动互联网/云、人工智能、元宇宙、WEB

3、脑机和量子等6大通用技术平台正先后继起,在

文化和旅游领域产生程度不一的应用进展或前景。

数字化通过对文化和旅游领域的底层技术平台改

造,令文化和旅游的创新可以对接到各通用技术平

台上,由此打破了旧有的文化和旅游领域的人机关

系,改变了文化和旅游业的旧有模式。在此进程中,

由于技术平台具有通用性、跨领域性、跨平台性等特

点,使得文化和旅游领域可以共用技术发展基座,由

此推动文化和旅游领域进一步融合。

首先,数字技术开拓了文化资源旅游化体验。

文化和旅游领域正在综合运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

等技术,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将历史、文物和景区等

内容呈现给用户,实现时间、空间的跨越,创造全新

的感官体验。例如,通过数字投影、全息映射、交互

装置等技术,将传统艺术与数字技术相结合,可以创

建出独特的数字艺术展览,游客不仅可以欣赏传统

艺术作品,还可以通过数字元素的增强和互动性,更

深入地理解艺术家的创意。以故宫博物院为例,其

利用数字技术对展览和藏品进行宣传和解读,增强

观众的互动性和参与感,不仅提升了故宫文旅产品

的质量,也增强了大众的体验性和趣味性。数字技

术还通过大力推动文化遗产、古迹的虚拟重建,来平

衡文化和旅游的关系。使用3D 扫描与重建技术,

文化遗产可以被精确地还原成数字模型,并通过在

线平台供游客进行虚拟漫游。例如,敦煌研究院运

用摄影采集图像处理、虚拟漫游、数字录像、多媒体

展示、三维重建等技术,为每一幅壁画、每一座雕塑

建立唯一的数字档案,实现永久保存、永续利用,完

37

金 准等:数字化对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推动机制研究 理论探索

第45页

善地处理文化保护和旅游体验的关系。

其次,数字技术创新文化旅游服务。数字技术

为游客提供游前、游中、游后的信息,分享、评价、推

荐服务,由此改善服务体验。例如,依托数字技术可

以为游客提供智能导览和定位服务,利用智能手机

和 GPS等技术,游客可以获取实时的导览信息,包

括文化场所的介绍、路线规划、推荐活动等。这样的

服务使得游客可以个性化地探索文化景点,根据自

己的 兴 趣 和 需 求 进 行 行 程 安 排。又 如,利 用 LBS

(基于位置服务,Locationbaseservke)技术可以将

手机客户端打造成基于位置的实时互动平台,帮助

旅游者发现周边户外休闲好去处,并能在景点签到、

点评,与更多资深旅游者分享旅途中的乐趣。LBS

技术所带来的新鲜感、立体感、空间感,让旅行的点

点滴滴变得既生动又形象。同时,游客可以通过社

交媒体平台与其他游客分享旅游经历、照片和视频

等,从而扩大对文化景点的推广和宣传。这种社交

互动不仅增加了游客之间的沟通和参与度,还为旅

游目的地带来了更多的曝光和口碑效应。此外,基

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平台可根据游客的偏好和

历史记录,提供个性化的推荐和定制化的文化旅游体

验,游客可获得适合自己口味的美食推荐、特色活动

建议等,提高文化与旅游活动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最后,依托数字技术可以创造融合新场景。数

字技术具有再造和重塑的功能。依托数字技术,可

以创造出文化与旅游充分融合的新场景。通过 AR

技术,游客可以重返历史现场,与历史人物进行互动

对话,参与虚拟角色扮演。这种结合了娱乐性和教

育性的新场景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文化体验。例

如,郑州市的《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是一座沉浸式

的戏剧主题公园,其以黄河文明为创作根脉,运用沉

浸式艺术手法,立体讲述中原华夏农耕文明的历史

和传奇故事,公园中拥有21个大小不一的剧场、近

千名演员,分为3大主剧和18个小剧,剧目总时长

近700分钟,实现了文化资源向旅游场景的充分转

换。平遥的SoReal焕真·平遥科技艺术博物馆,是

在原平遥县棉织厂旧址上改造而成的。该馆利用扩

展现实(XR)、多媒体互动投影技术、反重力喷泉装

置等前沿科技手段,结合平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

富的人文旅游资源,重现这座世界文化遗产千年以

前的盛况,并将古城建筑、民俗风情等极具地方特色

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数字技术将文化资源转

化为集文化与艺术、科技与视觉于一体的多元场景,

由此形成旅游吸引力,为旅游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并

对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3 激发价值倍增效应,形成融合的驱动机制

两个产业领域融合的基础来源于市场效率的提

升。在现代市场机制下,若融合不能带来效率的提

升,甚至反而会提升成本、劣化效率,产业融合得不

到市场的响应和配合,那么这种融合必将走向失败。

可见,融合在根本上源自由技术进步、商业模式创新

和制度创新所带来的经济效率的提升。在数字技术

加持下,服务业规模效率、贸易效率和分工效率日益

提高,特别是服务业分工日趋广泛深入,促使服务业

整体效率显著提高[30]。数字化的发展、渗透,极大

地促进了生产者的效率提升。依托于数字化的渗

入,两个领域的融合在效率上形成“1+1>2”的作

用,由此解决了领域融合的市场难题。

第一,数字化推动降本。数字技术的运用,将整

合推动文化和旅游领域的资源、数据、决策,在多方

面降低成本。具体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降低决策

成本。依托数字技术,将建立更为科学的决策流程,

降低决策中的摩擦成本,挽回因错误决策带来的战

略成本。二是降低人力成本。随着自动化技术和机

器人的广泛应用,人力岗位得到精简,部分人力资源

得到了机器替代,人力成本得到有效降低。三是降

低流程成本。数字化重构了组织的流程,节省了不

必要的流程投入和损失,降低了因冗余环节所带来

的成本。四是减少无效成本。数字化可以形成对成

本投入的综合检视,企业可由此发现无效投入,降低

成本。例如,旧 金 山 乌 节 花 园 酒 店 采 用 Verdigris

系统,利用系统的精准传感器能快速识别酒店设备

故障和效率问题,简化了能源管理工作,为能源使用

和工程决策提供了详细信息,降低了能源管理的人

力成本,同时提升了酒店维修人员的工作效率。

第二,数字化推动增效。通过数字化转型可对

企业的生产、管理流程进行优化,在资本运营层面带

来乘数效应[31]。具体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数字化

创造新的商业模式与服务产品。例如,在线预订平

台和共享经济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旅游行业运作方

38

旅 游 论 坛 2023年 第16卷 第5期

第46页

式,提供了更便捷灵活的服务,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

技术也为目的地推销和用户体验带来了全新的可能

性。这些创新的商业模式和服务产品有助于拓展市

场份额,加快服务分工的进程,并实现文化和旅游领

域的增效。二是数字化强化人力资本。数字技术应

用带来新的教育和培训模式,在线学习平台和教育

应用程序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广泛、灵活和个性化的

学习机会。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

合的课程,并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这种便利性加速

了知识和技能的获取过程,有助于提高人力资本水

平。数字化技术也使人力资源市场更加高效。在线

人才招聘平台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提供了更多信息

和工具,帮助企业更好地与求职者匹配,并管理和发

展他们的人才资本。此外,新的经济形态(平台经

济、零工经济和共享经济等)随着数字技术与服务业

的深度融合,开始不断涌现并且逐渐成为驱动服务

业就业增长的重要因素,在加速劳动力就业结构转

变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三是数字化优化营销。依托

数字技术可以展开更有力的数字营销,放大项目的

市场影响,推动市场规模的增长。以大唐不夜城为

例,景区不断产出优质内容,通过达人以及短视频推

荐给更多感兴趣的用户,提高营销效率,在扩大知名

度的同时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打卡,使游客成为二

次传播者,再次扩大传播范围。近年来,在文化和旅

游融合领域出现了一系列的“现象”和“网红”,如“东

方甄选看世界”“长安十二时辰”等,无不是由新的数

字化营销方式和手段推动的。

3.4 推动基本单元的渗透交叉重组,重构融合的细胞

组织

在数字化的推动下,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基本单

元之间发生渗透、交叉、重组,由此形成了支撑融合

的细胞组织。企业组织是在企业的共同目标下,合

理安排人力资源、实现有效分工合作,是企业战略实

施的基本保障。企业所处外部环境的演变和企业所

属的行业差异,对企业组织行为模式产生不一样的

影响。文化和旅游企业本身就有跨领域融合的需

求,其组织行为的基本特征就是“外联内合”———既

要依托消费市场的需求特征整合外部资源,又要整

合企业内部资源做好服务供给。数字化成为企业变

革组织、跨界整合资源的核心推动力。借助于数字

技术所具备的及时性和共享性特征,企业能够充分

利用扩散的知识信息,降低生产要素机会成本,提高

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司治理水平[32]。

数字技术对文化和旅游企业渗透、交叉、重组提

出了新的要求。例如,万豪在中国大力推动其与阿

里巴巴的业务联合,依托阿里巴巴的数字化能力,推

动其在中国业务的发展。二者主要合作领域包括3

个方面:一是渠道互通。双方成立合资公司,意在通

过技术体系的对接,运营飞猪万豪旗舰店、万豪中文

官网、万豪无线端中文 App,实现“三网合一”。二

是会员共享。万豪会员和阿里巴巴权益互通,并引

入高端会员匹配机制。三是优势互补。阿里巴巴具

有互联网技术和沉淀的海量数据,万豪拥有酒店专

业管理能力,二者叠加形成商业模式的重构升级,实

现线上线下闭环体验。由于掌握数字技术的企业具

有通用性、平台性的特点,其在向文化和旅游企业导

入技术和平台服务的过程中,会自动产生融合效应,

提升企业的跨领域和跨行业性。在以数据为核心的

业务重组过程中,文化和旅游作为数据源,被整合成

为企业的数据资产,推动企业经营。在此过程中,基

本企业单元完成了文化和旅游之间的数据融合、业

务融合、市场融合和组织融合,成为支撑融合的基层

力量。

3.5 形成多元契合网络,深化融合的治理体系

数字化通过多维赋能的方式,深化了文化和旅

游融合的治理体系,形成手段、能力和体系等的契合

网络,推动了融合在有效、高效治理的基础上展开。

其主要的作用机制包括3个方面:

一是实现综合治理的大范围协同。数字治理可

以打通信息流、业务流,基于数据平台实现政社间、

区域间、部门间、领域间协同共治。数字化技术可以

增加多方参与和民意表达的渠道,促进社会各界的

广泛参与和民主决策。通过数字平台,政府可以征

求公众意见、接收投诉建议,并及时回应和反馈。同

时,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体也可以通过数字渠道对政

策举措进行评价和建议。这样的多方参与机制有助

于形成共商共治的合力,提高治理决策的智慧和可

持续性。此外,通过搭建数字化平台和系统,不同部

门、机构以及企业之间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和交流。

政府、文化机构、旅游企业等各利益相关方可以在数

39

金 准等:数字化对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推动机制研究 理论探索

第47页

字平台上共享数据、发布信息、协同工作。这样能够

消除“信息孤岛”,提高各方对全局状况的认识和沟

通,从而形成更好的协同效果。例如,新疆阿勒泰搭

建旅游市场大数据智能监测及数字决策辅助平台,

通过平台收集游客的移动支付等行为数据,并实时

对阿勒泰旅游在全网旅游评论、评分、旅游价格等信

息进行监测,了解游客对于阿勒泰旅游服务感知情

况以及价格水平。该平台为政府监管部门提供了获

取游客反馈的新渠道,从而提高了旅游主管部门对

行业的综合管控能力。

二是实现治理过程的精准管控。政策的施行需

要精准滴灌。例如,通过数字化平台和系统,可以收

集大量用户行为数据、消费偏好数据、人口统计数据

等信息源头,对于文化和旅游消费券政策来说,可以

利用数据汇聚的方式整合各个渠道产生的相关数

据,形成全面且准确的用户画像。该画像可以包括

用户的年龄、性别、居住地区、消费偏好等维度,以及

其历史消费记录和旅游行为,帮助政府或相关机构

更好地了解服务对象,从而实现更具针对性的政策

资源投放。例如,宁波通过“阿拉来消费”数字化平

台统一发放旅游消费券、剧院消费券、惠民观影券等

多种文旅消费券。政府通过数字平台可以实时了解

消费券活动进展,根据数据分析参与度、撬动比等指

标,实现科学决策与消费券精准发放。数字化技术

也提供了信息共享和交流的平台,帮助各个参与方

在融合治理中实现更广泛的协同。通过云计算、大

数据分析和社交媒体等工具,不同部门、企业和行业

可以快速分享信息、汇集智慧,并进行跨界协同决

策。这种协同机制有助于整合资源、优化规划和推

动政策的制定与落地。

三是实现治理主体间的双向触达。在融合过程

中,数字化治理可以促进政府与企业、政府与个体之

间的即时良性互动,实现双向触达和信息反馈闭环。

通过数字化技术提供的平台和工具,政府能够更广

泛地触达个体和企业,传递政策信息并提供服务支

持。同时,个体和企业也可以利用数字化渠道及时

向政府反馈意见、建议和需求,形成“政社协同”的反

馈闭环。这种双向触达机制有助于政府了解民众和

企业的真实需求,及时调整政策措施和优化服务,从

而提升文旅融合工作的质量和效能。数字治理的推

行使政府与社会赋权方得以有效融合,共同参与文

化和旅游领域的共治共管,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4 结论与启示

4.1 结论

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推进进程中,数字化

不仅成为一种技术要素,而且通过深度改造需求和

供给体系的方式,实现对领域融合的深度赋能。首

先,在需求端,数字化赋予了消费者跨领域消费的需

求、习惯和能力,并以重构消费时间的方式降低了文

化旅游消费的门槛,由此释放了消费潜能。其次,在

供给端,数字化使得生产者可以更好地整合资源,优

化流程,有力地提升了生产效率,克服了两个领域在

融合进程中成本放大、收益降低的问题,并实现高质

量的产品和服务的输出。最后,数字化为治理者提

供了丰富的政策工具,提升了治理的精准度和能力,

这将进一步促进治理的科学化、智能化和创新化,为

社会发展和民众福祉带来了更加显著的效益。

此外,数字化不仅是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新动能,

还是塑造两个领域融合的基础条件。第一,在数字

化的推动下,文化和旅游经济中单一的业务形态和

连接方式被打破,产业和复杂社会网络之间的嵌入

性得到增强,新的价值网络搭建起来,形成融合的根

本引领。第二,数字化助力文旅领域底层技术平台

改造,打破旧有的人机关系,使得两领域得以公用发

展基座,推动二者进一步融合。第三,在数字技术的

加持下,服务业整体效率显著提高,文化和旅游的融

合在效率上达到“1+1>2”的作用,激发了价值倍增

效应,形成融合的驱动机制。第四,数字化推动文旅

融合的基本单元之间发生渗透、交叉、重组,重构了

融合的细胞组织。第五,数字化通过多维赋能的方

式,深化了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治理体系,形成手段、

能力和体系等的契合网络,推动了融合在有效、高效

治理的基础上展开。政府和市场在数字化的支撑

下,依托其对价值网络、底层技术、效率、市场组织

“四位一体”的革新,构建起新时代背景下文化和旅

游深度融合的发展机制。

4.2 启示

有效利用数字经济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

40

旅 游 论 坛 2023年 第16卷 第5期

第48页

路,也是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和

难点之一[33]。数字时代的到来,令文化和旅游融合

正逢其时。数字经济具有无边界、多栖性的特点,其

影响并不止于文化和旅游自身的融合,在数字经济

对社会经济的全面重塑下,文化和旅游产业还将与

商务、城市、乡村、交通、制造、运动、健康和游戏等多

领域实现深度交叉融合,从而形成范围更广、边界更

模糊、业态更丰富、产业覆盖性更广、数字化支撑力

更强的新融合世界。在这种发展格局下,数字化将

在更大范围内带来治理目标、治理领域和治理方式

的融合与变革。

数字化在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方面发挥的作用

不可忽视,它为文化和旅游领域带来了创新发展的

机遇,促进了两个领域之间以及两个领域与其他领

域的深度交叉融合,并重塑了治理方式。随着数字

化时代的到来,应当更加积极地利用数字经济的力

量,降低文旅融合的门槛、增强文旅融合的效能,推

出更多的文旅融合的优质作品,强化文旅融合的治

理,保障文旅融合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全面推进数字

化转型,实现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推

动文旅产业迈向更加繁荣、可持续的融合发展之路。

注释

①数据来源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

(2023)》http://www.caict.ac.cn/kxyj/qwfb/bps/202304/P02

0230427572038320317.pdf,最后访问日期:2023年11月14日

参考文献

[1] WATANABEC,NAVEEDK,TOU Y,etal.MeasuringGDPinthedigitaleconomy:Increasingdependence

onuncapturedGDP[J].Technologicalforecastingand

socialChange,2018,137:226-240.

[2]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

十次 全 国 代 表 大 会 上 的 报 告 (2022 年 10 月 16 日)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3] 胡青.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机制与绩效[J].浙江学刊,

2020(2):146-154.

[4] 刘鹏飞,赫曦滢.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J].人民论

坛,2018(26):87-89.

[5] 肖旭,戚聿东.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价值维度与理论逻辑

[J].改革,2019(8):61-70.

[6] 余东华,李云汉.数字经济时代的产业组织创新:以数

字技术驱动的产业链群生态体系为例[J].改革,2021

(7):24-43.

[7] 梁琳娜,张国强.数字化转型如何提升企业绩效?:创新

能力和供应链伙伴关系的双重中介作用[J].兰州财经

大学学报,2022(6):30-44.

[8] 石勇.数字经济的发展与未来[J].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2(1):78-87.

[9] 裴 长 洪,倪 江 飞,李 越.数 字 经 济 的 政 治 经 济 学 分 析

[J].财贸经济,2018(9):5-22.

[10] Tapscott,Don.Thedigitaleconomy:promiseand

perilintheageofnetworkedintelligence[M].New

York:McGraw-Hill,1996.

[11] 何大安.中国数字经济现状及未来发展[J].治理研

究,2021(3):5-15.

[12] 许宪春,张美慧.中国数字经济规模测算研究:基于国

际比较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20(5):23-41.

[13] MillerP,WilsdonJ.Digitalfutures—anagendafora

sustainabledigitaleconomy[J].Corporateenvironmentalstrategy,2001(3):275-280.

[14] 何帆,刘红霞.数字经济视角下实体企业数字化变革

的业绩提升效应评估[J].改革,2019(4):137-148.

[15] BUKHTR,HEEKSR.Defining,conceptualisingand

measuringthedigitaleconomy[J].DevelopmentInformaticsworkingpaper,2017(68):703-740.

[16] 王琳.数字经济下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策略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23(13):107-109.

[17] 郭朝先,苗雨菲.数字经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机理

与路径[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 会 科 学 版),2023

(1):98-108.

[18] 胡中立,王书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否缓解城乡收

入差距:基 于 省 级 面 板 数 据 的 检 验 [J].统 计 学 报,

2021(3):1-13.

[19] 韩振,韩凤芹.数字经济、财政分权与经济高质量发

展:基于中国224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

济问题探索,2023(6):11-23.

[20] 赵伟.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及路径探析[J].人民

论坛,2022(19):107-109.

[21] 芦人静,余日季.数字化助力乡村文旅产业融合创新

发展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22

(5):152-158.

[22] 于佳秋.数字乡村建设赋能城乡融合研究:以德清县

为例[J].江南论坛,2022(4):55-58.

[23] 夏杰长,贺少军,徐金海.数字化: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41

金 准等:数字化对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推动机制研究 理论探索

第49页

的新方向[J].黑龙江社会科学,2020(2):51-55.

[24] 王定祥,冉希美.农村数字化、人力资本与农村产业融

合发展:基于中国省域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J].重庆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1-14.

[25] 何越.以财务数字化助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N].湖

南日报,2022-09-29(012).

[26] 旷爱萍,蒋晓澜.数字经济、产业结构水平和区域融合

发展: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及其腹地区域的研究[J].西

部经济管理论坛,2021(5):48-58.

[27] 时大红,蒋伏心.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如何促进居民

消费升级? [J].产业经济研究,2022(4):87-100.

[28] 黄璜,谢思娴,姚清晨等.数字化赋能治理协同:数字政

府建设的“下一步行动”[J].电子政务,2022(4):2-27.

[29] 金准.数字经济与旅游业价值网络创新[J].旅游学

刊,2022(10):5-6.

[30] 江小涓,靳景.数字技术提升经济效率:服务分工、产

业协同和数实孪生[J].管理世界,2022(12):9-26.

[31] 陈 江 宁,周 晶.数 字 经 济 时 代 并 购 重 组 新 模 式 思 考

[J].中国工业和信息化,2020(8):60-65.

[32] 祁怀锦,曹修琴,刘艳霞.数字经济对公司治理的影

响:基于信息不对称和管理者非理性行为视角[J].改

革,2020(4):50-64.

[33] 厉新建,宋昌耀,殷婷婷.高质量文旅融合发展的学术

再思考:难点和路径[J].旅游学刊,2022(2):5-6.

StudyontheMechanismofDigitalizationto

PromotetheIntegrationofCultureandTourism

JinZhun

1,2,XiaYalong

1

(1.SchoolofBusiness,UniversityofChineseAcademyofSocialSciences,Beijing100006,China;

2.InstituteofFinanceandStrategy,ChineseAcademyofSocialSciences,Beijing100006,China)

Abstract:TheintegrateddevelopmentofcultureandtourismisanimportantpartofChinese-stylemodernization,anddigitaltechnologyplaysakeyroleinpromotingthedeepintegrationofcultureandtourism.

Thispaperdiscussesthenew momentumofintegrationofcultureandtourismindustrybroughtbydigital

technologythroughtheanalysisofthedemandside,supplysideandgovernanceside.Thecoremechanism

ofdigitalizationinshapingtheintegrationofcultureandtourismliesinbuildinganewvaluenetworkfor

theintegrationofcultureandtourismthroughdigitalization,shapingthedevelopmentbasefortheintegrationofcultureandtourism,formingthedrivingmechanismfortheintegrationofcultureandtourism,reconstructingtheorganizationalstructurefortheintegrationofcultureandtourism,anddeepeningthegovernancesystemfortheintegrationofcultureandtourism.Digitizationhasbroughtbrand-new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tothecultureandtourismindustries,promotedtheprocessofin-depthintegrationofculture

andtourism,andwillleadtotheintegrationandtransformationofmorecomplexandbroadergovernance

objectives,fieldsandmodesofgovernance.

Keywords:digitization;digitaleconomy;theintegrationofcultureandtourism;thedrivingmechanism

[实习编辑:吴宇玲;责任编辑:吕观盛]

42

旅 游 论 坛 2023年 第16卷 第5期

第50页

2023年9月

第16卷 第5期

doi:10.15962/j.cnki.tourismforum.202305055

http://gllylt.cbpt.cnki.net

【理论探索】

文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

魏 敏1,许 锐2a,2b,魏海湘3

(1.厦门大学 管理学院,福建 厦门 361005;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a.会计学院,b.粤港澳大湾区会计与

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006;3.西华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39)

[摘 要]乡村文旅产业作为乡村特色产业的重要类型,也是产业振兴的重要环节,其发展对乡村文

化的保护与传播、乡村产业兴旺发展、乡村居民增收、生态宜居乡村环境建设等都具有重要影响。

文章聚焦文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探讨,在此基础上,结合演化博弈模型了解利益相关者

行为互动,并探索文旅融合推动乡村政策的实现路径。通过分析发现,文旅融合可以作用于经济增

长、乡村文化建设以及生态环境建设,进而影响到乡村振兴发展。政府在推动乡村文旅融合发展中

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需要适时地调整奖惩机制,在融合过程中协调各方关系,以实现参与主体利

益的最大化为目标,形成新的乡村产业发展优势和增长点,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文旅融合;乡村振兴;多元主体;演化博弈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784(2023)05-0043-11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

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

提出两大重点工作,即乡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与宜

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建设,两大重点工作均涉及文旅

融合相关的内容①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加快

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提到了要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

民增收致富渠道”中,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对乡村特

色产业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作用不容忽

视[1]。文旅融合有助于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旅游化创

新发展,能够积极作用于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打造,促

进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和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助

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构建,推动产业附

加值提升,提升产业韧性,促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包括产业兴旺、生态宜

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聚焦产业、生态、

文化、民生等乡村发展内容,涉及乡村的经济、社会

和生态建设等内容。文旅融合作为产业融合的具体

体现,直接给乡村产业发展带来影响,融合过程密切

了乡村文化与旅游两大领域的联系,使双方价值产

生共融,推进乡村产业融合与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水

平提升。文旅融合可以推进乡村文化保护与开发,

助力乡风建设、文化自信与文化繁荣。文化为乡村

旅游发展提供了创新创意,优化产品及服务,旅游也

为乡村文化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在乡村文旅

融合发展过程中,更加强调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给

43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成效评估与推进机制研究”(21&ZD126)资助。

[收稿日期]2023-08-20;[修回日期]2023-09-15

[作者简介]魏敏(1975-),男,安徽合肥人,博士,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与旅游经

济,E-mail:xiada2000@126.com;许锐(1990-),女,安徽安庆人,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会计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粤

港澳大湾区会计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与可持续发展,E-mail:xuruiava@foxmail.

com;魏海湘(1993-),女,四川遂宁人,博士,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经济与文旅融合,Email:weihaixiang93@126.com,通讯作者。

百万用户使用云展网进行电子翻页书的制作,只要您有文档,即可一键上传,自动生成链接和二维码(独立电子书),支持分享到微信和网站!
收藏
转发
下载
免费制作
其他案例
更多案例
免费制作
x
{{item.desc}}
下载
{{item.title}}
{{toast}}